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县镇位于最北端,距县城23公里,与区、区、区和三台县交界,地处两市五县(区)八镇交汇之地,是北部重镇,素有“北大门”之称。全镇幅员面积81.88平方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0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总户数15492户,总人口39901人,非农业人口4665人。全镇有耕地面积39901亩,其中:水田18300亩、旱地21601亩。
二、发展优势
交通:
水源:
区位:一是地处八镇交汇之地,近邻百万人口城市,流动人口对比常住人口成倍增加。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乡村休闲旅游消费需求和需求量更加突出。
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带,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农业生产条件好。
三、农业产业现状
我镇按照“山上林果药、田里稻鱼虾”的生态农业模式,依靠科技进步,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持模式,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特种水产、生猪和蚕桑养殖、多经产业四大产业。
四、下步产业发展重点
按照省委《关于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实施方案》等“1+24+1”工作方案和市、县农业发展规划,立足镇粮油+水产特色产业实际,实施产业基地提升工程。推动“12316”工程(1指“1个镇种养循环农业发展园区”,2指“建设片以产业大道为主线的产业核心区,青市片以花岩村为主的稻鱼综合种养产业核心区”,3指“优质粮油2.5万亩、特种水产8000亩和优质牧草10000亩”三大主导产业,16指“16个行政村,每个村着重建设一个‘一村一品’产村相融示范片”)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连片建设规模化、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基地。把县众合粮食发展中心建设成全省首家功能齐全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基地,把正大龙泊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成为川北特种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凤凰熊猫草”科研示范基地,为把省委1+24乡村特色产业试点镇建设落到实处作出努力。
五、存在的困难
1、资金不足:无工业无税收收入,运转靠财政转移支付。敢想无钱干事。无法跳出看未来的发展和定位,无法高起点做出特色农业小镇全域产业和发展规划。
2、建设用地困难:可用建设用地和一般耕地太少,完全不利农旅融合发展。
3、水库不能合理利用。农旅融合休闲旅游缺乏亮点。
六、对策和建议
1、规划先行。以区域性特种水产小镇、对外窗口和后花园定位,请专业机构高起点量身定制规划。
一、工作成效及创新举措
(一)传统粮食种植不断提质。我镇传统小麦种植面积49000余亩,平均亩产600余斤。今年以来,通过宣传发动,开展技术培训,在全镇推广石4366、轮选103、乐土808三个节水抗旱优质小麦品种1万余亩,小麦单产产量大幅提高,亩产达1200余斤,比传统小麦种植亩产增加600余斤,农户收益也相应翻倍。
(二)新型农产品培育不断扩规。一是依托村丰富旅游资源优势,创办了集观、食用、药用为一体的百亩。今年又争取到省级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再扩大玫瑰种植面积100亩,并对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目前,入口及道路两侧绿化已完成,共栽植各类树种300余株;二是积极探索农民增收新路径,村支村委干部带头试种50亩,用实实在在的收益成效,引导农民转产增收。
(三)发挥新型经营主体作用,打造优势农产品品牌。我镇目前花椒种植面积达7000余亩,为进一步壮大花椒产业,今年6月份,我镇成立了县首家花椒协会,吸收1000余户花椒种植户为会员。目前,花椒协会正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组织人员考察地理气候特点,联系相关部门申请花椒地理标识产品认证。同时,乐丰庄丰绿蔬菜种植合作社已成功申请注册丰绿商标,并开发5斤到20斤装五种精品包装蔬菜配送。通过一系列品牌营销策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使优势农产品优质、优价、畅销。
(四)强化政策宣传引导,规范畜牧养殖发展。
我镇是一个畜牧养殖大镇,现有养殖户583户,其中规模养殖场19个,散养户564个,猪存栏32000余头,鸡存栏46000余只,其他牛、羊、鹅等存栏12000余只。为进一步规范畜牧养殖,提高养殖科学化水平,我们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倡导绿色养殖。在全镇发放《发展绿色养殖、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单和《致广大畜禽养殖场(户)环境保护责任告知书》700余份,养殖户全部覆盖,并上门为群众讲解相关环保政策。二是积极采取行动,规范畜牧养殖。今年,在相关村和养殖户的配合下,共取缔养殖场燃煤锅炉8个;积极争取到省市粪污资源化利用处理设施建设项目6个,对养殖场粪污进行防雨、防渗、防溢处理,目前已完成2个。通过环保措施的不断深入,逐步引导养殖户向规范、绿色方向发展。
二、存在问题和短板
(一)农业产业链条不完整。我镇的花椒种植面积不少、产量不小,但由于当地没有交易市场,花椒交易全靠“马路市场”,既存在安全隐患,又存在价格受制于人的现象,导致椒农的收益达不到最大化;药用花卉储存时间短,由于没有烘干设备,新鲜花卉采摘后,必须在一天内运到闻喜等地进行烘干,严重影响花卉的品质和销售价值。
(二)农产品优质不优价。我镇的优质小麦面积已达一万余亩,但是由于小麦销售渠道单一,与面粉加工企业、超市等对接不够,导致优质小麦价格不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镇将坚持问题导向,结合镇情实际,以合作社、公司、协会等组织为引领,引导农业产业向着高效化、规模化、优质化方向发展,提高我镇农业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一)打造三大产业。结合各村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实际,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在全镇打造三大产业:以花椒协会为引领,发展花椒种植产业。为进一步壮大花椒产业规模,花椒协会积极引领村民规划种植花椒3000亩;为解决椒农交易难题,保障椒农交易安全,筹划在张家庄村南花椒集散地建设花椒交易市场;为延伸花椒产业链条,提高花椒品质,计划投资100余万元,新上花椒烘干设备,对花椒进行粗加工,增加椒农收益。以惠泽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发展药用花卉种植产业。惠泽专业合作社投资100余万元,新上药用花卉烘干设备,对玫瑰花、进行加工,解决农民烘干和运输难题,并计划于明年新发展500亩。同时,将药用花卉的观价值和村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于明年5月份在村举办“文化周”活动。以文峰小麦种植合作社为依托,发展优质小麦种植产业。文峰小麦种植合作社发挥其自身优势,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规划打造3000亩优质小麦示范区;为让农民更多的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合作社将积极与面粉加工厂、超市等对接,探索开发优质小麦产品,并打通销售渠道,并打通销售渠道,让优质小麦价格更优。
通红甸乡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农民85℅以上的收入都来自于农业。近五年来,乡政府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培育工作,全面实施了“生态立乡、产业活乡、科技兴乡”三大发展战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培育乡域优势产业为目标,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这使通红甸农业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服务体系培育建设日趋完善。现将通红甸乡农业发展情况与服务体系培育情况汇报如下:
一、通红甸乡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一)通红甸乡农业产业取得的成效
1、农业产业经济发展迅速。坚持“围绕农民增收调结构,依据乡情建产业”,重点抓好烟、畜、菜、果四大产业,探索发展高原特色中药材产业。2017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3702万元,比2013年的11555万元增长2147万元,增18.58%。全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235元,比2013年末5026元增加2209元,增长44.95%。一、二、三产业比例为53.6:24.9:21.5,农业在我乡产业支柱地位突出。
2、农业种植结构趋于合理,农业产业成效明显。2017年,粮经比例调整为37.7:62.3,特色农业发展加快,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保护产业化的发展路子”,全乡柑桔种植面积累计2.25万亩,比2013年的1.13万亩,增长49.78﹪,产量3.1万吨,产值1.2亿元;蔬菜发展势头强劲,蔬菜种植面积达2.28万亩,比2013年1.05万亩增长117.14%,实现产值3205万元;累计种植核桃33298亩,比2013年的15489亩增长114.91﹪,产量1695吨,比2013年的63.2吨增长2500.81%。农业种植结构趋于合理,农业产业成效明显,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3、畜牧产业持续发展。2017年畜牧产业持续发展,畜牧生产总值3103万元,其中:肉牛产值130万元,肉羊产值282万元,生猪出栏收入2398万元,家禽等其它出栏收入293万元。建立了长麦地肉牛养殖示范村和么波冲肉羊养殖示范村,养殖带领作用逐渐增强。
4、中药材种植效益凸显。2017年,全乡示范种植中药材686亩,比2013年647亩增长6.02%,产值达411.6万元,比2013年323.5万元增长27.23%。中药材种植效益凸显得益于近年来引进华宁永强中药材种植等龙头中药材企业,实行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5、龙头企业发展不断壮大。以龙树柑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玉溪华冠柑桔有限公司和华宁老区柑桔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柑桔千亩连片种植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6、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初见成效。通红甸山地柑桔以早熟、优质、果型好、果皮细腻而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通过龙树柑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注册红山橘(通红甸山地柑桔)柑桔品牌,通红甸山地柑桔知名度越来越高,慕名而来的外地客商越来越多,平均销售单价比盘溪高0.8-1.0元,比华溪高0.4-0.6元。
7、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夯实。小得勒、山羊母农产品交易市场和通红甸柑橘批发市场建设正全力实施。贯彻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6个村委会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正有序推进。成功打造1个柑橘千亩提质增效示范点和6个百亩以上连片蔬菜核心区;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000亩;发展组建核桃、柑橘种植和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12个,成立柑橘协会1个,为提高种植、养殖业的组织化程度奠定了基础。
通红甸乡生态庄园建设项目总投资430万元,于2017年12月30日竣工并投入使用。生态庄园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科普基地、培训基地等多位一体的示范基地,对宣传通红甸、打造通红甸山地柑桔品牌将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
(二)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把产业发展工作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乡政府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培育工作,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成立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派驻保存工作组,确保产业发展各项工作落在实处。
2、加大基础实施投入力度,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着力改善农业产业发展环境。以“扶贫开发整乡推进”为契机,强力推进公路网络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修复水毁灾损农业设施和水利工程,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着力改善农业产业发展环境,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农业提质增效。
3、继续优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在抓好现有优势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发展的优势品种,淘汰劣势品种,进一步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加快一、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通红甸乡产业发展正处于从小规模分散种植逐步走向规模化种植的关键时期,加快开发旅游业和休闲农业发展,促进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园区采摘观光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农业发展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5、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促进农产品从量到质的提升。进一步降低化肥、农药和地膜的使用密度和强度,促进土地肥沃度的提高和综合地力水平的提升,推动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等通过现代技术转化为生物能源,深入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6、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通过柑桔、核桃、蔬菜、养殖等培训,不断提高农户的种养技术水平,提高农产品单产和质量,促进效益提高。
7、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队伍和条件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农业创新人才、农业技术人员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提高农业产业服务质量和科学技术在农业产业发展的应用效果。
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提高农民工技能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深入推进现代青年农场主、林场主培养计划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探索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农民。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会管理乡土人才。
(三)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以大蒜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总公司占地500余亩,现有职工126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60人。公司生产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储藏能力3.5万吨的恒温库及保鲜产品加工厂,引进美国先进的联合脱水生产设备,日生产能力110吨,有1000吨的低温冷藏库。公司主要生产经营蔬菜脱水、保鲜、速冻、腌渍、油炸等五大系列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出口。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南非、欧盟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公司成立于1996年10月,注册资本3069万元,资产总额10750万元,2010年共生产各种蔬菜制品17890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93万元,同比增长79.23%,上缴各种税金790万元,实现净利润929万元,同比增长11.79%,各项经济指标较2009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我公司自被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来,集团公司大力实施科技龙头带动战略,积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带动战略,通过积极探索,从而形成了“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完善“科、工、贸一体化,产、工、销一条龙”的经营格局,以县政府授权管理使用的3600亩农场为依托,在临沭县大兴镇建立了3000亩有机蔬菜示范基地(自属基地);在苍山县神山镇、磨山镇建立了26000亩优质大蒜种植基地(合同种植基地);在金乡县建成了30000亩的杂交大蒜种植基地(合同种植基地),基地规模达59000亩,基地全部实行标准化管理,严格按照无公害大蒜种植操作规程操作。公司生产的“***牌”保鲜蒜米、保鲜蒜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公司的脱水、保鲜、速冻产品先后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我们深知,农副产品加工,增值率低,风险大,龙头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真正起到农业产业化龙头的作用,除了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还应当紧紧依靠广大的农民,和农民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只有这样,农民才会向企业提供保质保量的原料和充足的劳动力。企业要想和农民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护好农民的切身经济利益。公司签订的合同基地原料采用收购方式,实行保护价收购,2010年我公司出口大蒜每千克平均收购价格8.2元,高于市场价格7.6%,保护了基地农户的积极性。2010年我公司收购大蒜、蒜苔等农产品支出资金1.69亿元,向公司周边加工户发放粗加工费1200万元,带动了农户增收,公司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针对基地基础设施薄弱,农户对有机农产品意识不强,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品种少的问题,公司将继续加大对生产基地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强对农户的培训和指导,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依托公司的研发机构,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开发出新产品,高附加值的产品,公司将不断改善生产加工条件,使加工能力更强,随着加工量的增加,不仅带动种植农户增收,而且带动周边加工农户致富,真正使企业和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整体,促进农村种植业、加工业的良性循环,使农民致富,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一、基本情况
(一)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产业基地不断扩大。
围绕培育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通过信息引导、技术服务、联系订单、宣传促销等措施,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现已形成优质洋葱、精细蔬菜、特色制种、优质西甜瓜、优质土豆、优质大葱、优质林果、优良畜禽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2005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4.7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9974亩,经济作物面积37722亩。一是洋葱产业逐年强大。2003年,完成洋葱播种面积10800亩,产量8.1万吨,农民人均从洋葱产业中获纯收入1500元。2004年完成播种面积2.1万亩,农民人均从洋葱产业中获纯收入2030元,今年完成洋葱播种面积2.3万亩。二是精细蔬菜产业稳步发展。全市现有日光温室2163座,每年生产反季节蔬菜730万公斤,同时大田蔬菜面积和质量也在逐年提高。三是制种产业稳步推进。建成了文殊、新城两大制种基地,并由制种玉米向花卉、蔬菜等特色制种转变,效益逐年提高。四是畜牧产业快速发展。全市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4.17万头(只),其中猪1.9万头、羊4.76万只、禽类7.07万只、牛0.46万头。
(二)龙头企业日益壮大,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在充分发挥市种子公司带动制种业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落实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建成了集农业科技推广开发、各类蔬菜保鲜、脱水蔬菜加工等运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金汇果蔬基地,该基地总投资2560万元,建成3000吨蔬菜保鲜库1座,年保鲜蔬菜能力15万吨以上,建成脱水蔬菜生产线一条,年生产脱水蔬菜2000吨。建成了鸿翔蓝孔雀养殖场和友谊特禽养殖场,鸿翔蓝孔雀养殖场建成高标准暖棚养殖禽舍6座,引进大型全自动电脑孵化机1台,具备年繁育2000只蓝孔雀、年生产工艺孔雀标本500个的能力。友谊特禽养殖场,建成封闭式禽舍1600m2,孵化室、育雏室3000m2,购置年孵化30万枚种蛋的孵化设备一套,每年可提供特禽种蛋150万枚、孵化种雏能力达到1000万只。文殊胚胎移植繁育基地,建成标准化羊舍2500平方米,办公楼1栋,共引进陶赛特、萨福克种羊46只,现存栏羊218只,已完成胚胎移植手术168例。同时万头肉牛养殖加工厂和万吨棉籽油加工厂正在建设之中。龙头企业的日益壮大,有力地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快
一是积极建设和培育农村各类专业市场,现已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1个,集贸市场3个。二是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加强与农产品经销商和龙头企业的联系,落实农业订单,近年来洋葱、制种等大宗农产品的订单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85%以上,从而化解了市场风险,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三是积极开展农产品促销活动。先后举办了西甜瓜、土豆、大葱、精细蔬菜、名贵花卉、优质果品和牛羊新品种评审、推介、展示会,一大批精品农产品在市场上亮相,提高了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四是多渠道农产品销售信息。先后在中国农产品信息网等媒体上洋葱、西甜瓜等优质农产品信息,并每年派人到东北、华北、东南沿海等地,帮助农民推销洋葱等农产品,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五是积极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市农林局成立了农产品促销协调领导小组,三镇分别成立了经济工作办公室和农产品运销公司,同时成立了由镇经委、村干部、农技部门和个体运销大户牵头的专业协会,全市共有洋葱、土豆、精细蔬菜、林木种苗等专业协会40个。同时在洋葱和玉米种子销售、发运季节,成立洋葱协调调运办公室,积极与铁路部门协调车皮,确保了洋葱等农产品的及时发运。
(四)非农产业不断壮大,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依托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发展以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为主的观光旅游业,先后建成了长城葡萄基地、峪泉餐饮一条街、河口度假村、石桥桥苑、石关峡文化旅游景区、新城草湖生态旅游景区等一大批项目,有力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发展壮大二、三产业。以项目建设为龙头,积极招商引资,深化企业改革,加强技术改造,炭黑、水泥、采沙、农产品加工等乡镇企业不断壮大,商贸流通、中介服务、交通运输等服务业正在兴起。围绕酒钢葡萄基地、工业园区、新旧国道以及南市区开发,引导农民积极投身建筑建材、交通运输、商贸服务、劳务输出,全市长期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达到2785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9.8%。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农业产业化建设顺利进行。农业产业化是一项涉及面广、任务繁重的社会系统工程,为确保其顺利进行。一是成立了嘉峪关市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计划、财政、农林、乡企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农林局。领导小组负责产业化建设的组织、协调、指导和规划制定等工作。二是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和《甘肃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下发了《嘉峪关市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决定》和《嘉峪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同时将农业产业化经营列入各级领导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考核,有力的推动了全市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制定优惠政策,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制定并出台了《嘉峪关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若干规定》,建立了嘉东、嘉北工业园区和双泉农业综合开发区,所有招商引资项目和进入园区的项目均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入驻园区优惠政策,市财政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同时制定出台了《嘉峪关市关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决定》,规定每年科技三项费的50%必须用于农业科技工作。
(三)注重项目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建设搭建平台。始终把项目建设抓在手上,紧抓不放,完成了嘉峪关市洋葱产业化基地建设、文殊种畜胚胎移植基地建设、金汇果蔬基地建设、蓝孔雀养殖基地建设等一系列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省上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资金扶持。与此同时,论证、筛选、储备了一批农业发展项目,编印了《嘉峪关市农业发展项目汇编》,以争取资金,招商引资。2004年农村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1个,履约资金2675万元,启动民间资金349.5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20.9万元。通过项目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向深度和广度迈进。
(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业开发水平。一是深入开展技术培训。四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700期,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100名,培训农民2.6万人次,散发各类资料3.5万份,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劳动技能。二是加强农业技术指导,推行了干部“双下乡”服务体制改革,抽调122名行政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抓点服务,并开通了农技服务热线,加强对农业和农村服务。三是积极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三年来共引进新品种62个,推广经济效益显著的33个,面积9.4万亩,其中金冠黄皮西瓜、日本蓝茄、七彩甜椒、农场主洋葱、木桐洋葱等成为我市新品种引进的亮点,尤其是洋葱,经过三年的努力,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四是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酒钢公司租赁峪泉镇嘉峪关村农民土地300亩,建起了在国内具有先进水平的高科技种植园,修建日光温室290座,连体温室4栋,并建起年生产能力3万头(只)的高科技养殖园,正在建设10万亩葡萄基地。积极招商引资,多方筹措资金,建起了文殊高科技示范园、蓝孔雀养殖园、种畜繁育基地、长城葡萄基地等科技示范园区。这些示范园区体现了我市农业的发展水平,带动了全市农业的快速发展。五是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成立了嘉峪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并积极向省上争取,将我市列入了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县;同时制定了食用菌、蔬菜、畜禽等无公害农产品标准14项,并在生产和管理中推行,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了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加强基础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大力开展以植树造林、渠道建设、中低产田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础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三年来共完成植树造林4.06万亩,渠道建设180公里,中低产田改造8800亩,从而有效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为产业基地发展、农牧业稳产高产、招商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省上的要求和兄弟省市工作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由于受地域限制,我市的农业产业化难以形成大的规模和效益。我市只有耕地4.77万亩,要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基地,在地域上有一定的限制。
二是龙头企业规模小,势力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
三是农民的组织程度化不高,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比较完善、比较紧密的组织网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不强。
五是农业科技发展资金缺乏,龙头企业、运销组织融资困难。所有这些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四、下一步打算
(一)围绕优势产业,加快产业基地建设。继续围绕优质洋葱、精细蔬菜、特色制种、优质林果、优质大葱、优质畜禽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以无公害为标准,以专业镇、专业村、专业户为发展方向,以高产高效为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以上产业,在此基础上,积极探寻其它适合我市气候和土壤特点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通过引进、培育和示范、推广,不断将其培育成像洋葱一样的增收支柱产业,尤其要将精品、珍品农业作为突破口来抓,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做大做强产业总量,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二)围绕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一要进一步发展壮大现有龙头企业,通过引导、扶持,使其不断发展壮大。二要积极招商引资,切实落实优惠政策,引进国内外、省内外客商来我市投资开发,建立龙头企业,积极启动民间资金,用于农业开发和龙头企业建设。三要切实注重项目建设,以项目为载体,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尤其要抓好优质洋葱、精细蔬菜、特色制种、农产品加工等项目的争取和建设工作。四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协会+农户+基地的模式,解决农民分散经营与企业难以对接的问题,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真正把龙头企业和农户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共同体、共生体。
(三)围绕提高市场开拓能力,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一要着力突破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这一薄弱环节,加快发展各种类型的中介组织和专业协会,形成比较系统、比较完善、比较紧密的合作组织网络,共同开拓市场,共同抵御风险。二要加强市场建设,在交通要道建立立足本市、辐射周边地区的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借船,做大做强我市农业产业。三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的宣传促销力度,通过网上推介、信函推介、外出推介,举办促销会、展示会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增强其市场占有力和竞争力。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农业基础较好,发展较快。是国家优质专用粮生产基地、小麦良种重要繁育基地、河南省粮食生产基地县(市)和全国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栽培技术的发源地,小麦常年总产量平均在1.8亿公斤左右,单产居全国领先水平。全市现有耕地面积80万亩,其中旱涝保收田45.7万亩,水利条件较好,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为全国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试点县(市)之一。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21世纪万亩小麦超高产样板田”、世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项目和国家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等项目的相继实施,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市以科技为依托,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初步形成了小麦良种和优质小麦、无公害蔬菜、鲜食葡萄、花卉苗木、奶牛养殖等五大优势产业,粮经饲之比达6∶3∶1。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特产银条、春茄、葡萄等独具特色,养牛、养猪、养鸡远近闻名,是全省养殖大县;催生了豫良木业公司、盛隆公司、市种子公司、春秋园公司、肖氏香料公司、豫西农作物品展中心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扶持引导,创造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一是出台政策。近年来,该市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紧密结合##实际,每年都出台《##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意见》、《##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考核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的政策措施,从资金投放、授予荣誉等多方面,引导和支持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工作。二是明确责任。该市采取签订《目标责任书》等形式,通过实施乡镇长农业工程、招商引资等措施,进一步明确了各乡镇、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三是加强督查。该市成立了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和农业局组成的督查小组,逐月加强对各乡镇和部门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适时予以通报,推动工作开展。保证年度农业产业化各项任务按时、圆满完成。四是严格考核。每年年底,该市都严格按照《##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考核奖励办法》,对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发展农业产业化情况进行考核,并以此作为年底评先的依据。五是兑现奖惩。从2003年开始,该市每年都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下发《##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奖励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由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每年在50万元左右),对上一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生产中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激励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并扎实搞好农业产业化工作。通过以上措施,在全市上下营造了重农、为农、兴农的浓厚氛围,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我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情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全面推进,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点是:
1.1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发展迅速,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全省农产品加工业认真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逐步走上了产业聚集,集群发展,稳步提高的发展之路。2008年经省政府命名的22个全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发展迅速。这些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原有的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较完备,龙头企业较多,尽管建区时间较短,但区内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很快,在产品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品牌建设、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提高。吉林省九台龙嘉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的金锣集团实施的“粮变肉”工程,全部达产后可带动发展养殖户5万户。天景集团30万吨鲜玉米扩产项目已发展玉米种植面积3.5万公顷。榆树五棵树农产品加工示范区规划在未来的5~10年,打造“一区、六园、五大基地、主导产业”。敦化市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87亿元,全面完成了土地规划、电力规划、道路、给排水和供热管线以及绿化美化规划。白城市全市上下采取项目资金扶持、外商投资兴建、龙头企业领建、民间出资自建等不同形式全力推进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全市投入园区建设资金5.7亿元,新(扩)建农产品加工项目15个。白山市政府启动“6211”工程,推进标准栽培,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其中八道江区以大山合集团白山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计划用3~5年时间,把本区建设成为“长白山地区”香菇、木耳暨林特产品集散交易中心、吉林省长白山食用菌菌种良繁中心和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中心。据初步统计22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的销售收入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28.5%。
1.2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省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都建立了技术研发或技术创新机构,并且在新产品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这些企业注重依托高校、科研部门,形成联合开发,合作攻关等“产加研一体化”发展格局。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相继问世,科技已成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速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支撑。目前采用的微生物发酵等高新技术,生产出玉米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出的精氨酸盐酸盐、高果糖、淀粉纤维、生化肥料等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有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前沿水平。水稻加工则利用新技术,朝着整粒米、米粉类制品和综合利用展开研发。大豆加工先后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引进了油脂、蛋白、磷脂、豆制食品及副产物加工生产线、组合设备与单机设备。如吉林蛟河豆制品公司利用高新技术使豆腐、豆浆等豆制品在无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保质期能达到180天,获国家专利,产品供不应求。大成集团、皓月集团、辽源金昌集团等研发技术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据省农科院测算,我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科技贡献率已达到68%,处于全国上游水平。高新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延长了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条,促进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1.3就业渠道不断拓宽,促进农民增收作用明显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民数量多,就业难,增收渠道窄,是我们的实际。农产品加工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是扩大农民就业,为农民提供途径宽、成本低、易接受的就地就近就业的主渠道。现在我省已初步形成了以就业促增收,以增收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格局。据调查仅九台市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就带动周边农户1万余户,解决就业3万余人。全省22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区解决近28.5万人就业。据统计去年全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安置就业253.8万人次,同比增长6.15%,占全省城乡就业人员的20%。农民人均收入中31%来自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提供的劳动报酬。
1.4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向集约化、集团化、产业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省农产品加工业正在向集约化、集团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涌现了一批辐射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度较高的名牌产品。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中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集团的企业85户,龙头企业带动农户258万户,带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户均增收1580元,并且品牌培育,品牌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已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20个,占吉林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总数的51%。皓月“鲜冻分割牛肉”、吉林裕丰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好雨大米”、延边宇星无公害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海兰江农产品”、吉林省德春米业公司“御泉大米”和吉粮“梅河大米”等7个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延边宝祥蜂业有限公司“宝利蜂蜜”、集安市新开河有限公司“新开河人参”、吉林中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梅河中兴松籽仁”等5个产品获中国名牌农产品。吉林省德春米业还围绕杂粮杂豆项目,形成3大系列60多个品种,正在逐步形成品牌效应。这些知名品牌的培育和创建充分证明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体系,竞争能力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2.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存在问题
虽然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从调查的情况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资金季节性缺口大,影响企业达产达效 由于近期国家实行减缓货币政策,商业银行进一步压缩信贷规模,慎贷缓贷,尤其是缩减对一般性企业的贷款,使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受到较大制约。尽管前期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贷款规模增加,利率下调,但是各银行的贷款门槛没有降低,还是实行抵押贷款,只有少数企业能够享受信誉贷款,门槛高、手续杂、申贷时间长的问题仍很突出,据调查统计平均办理贷款时间65天左右。因农产品加工企业资金需求季节性强,多集中于季节性原料收购,资金缺口较大,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企业项目建设进度和达产达效。据我们调查统计,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自有资金仅能满足需求的45.6%,还有一半多的资金缺口。
2.2技术创新能力不高,科技储备不足 对农产品加工技术(基础)研究较差,应用高新技术不足,缺乏自主创新技术。总体看,我省农产品加工还处于初加工多、水平低、规模小、综合利用差,消耗高、效率低的初级阶段。由于科技创新未得到充分重视,导致科技投入严重不足。造成农产品加工领域技术创新低,科技储备缺乏,使得农产品加工业靠科技创新上水平的动力不足。技术水平不高,以致于市场上的食品等行业均被外省、外国的品牌所占领。此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基本没有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少数企业虽然建立了研发机构,但受技术人才和研发经费的限制,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由于我省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一直放在农业的产中、产前领域,80%以上的研究力量和科技经费投入农业的产中,致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经费和项目储备严重不足。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落后,管理粗放,创新能力较弱,缺乏适应农产品加工发展的科技储备和技术支撑,特别是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2.3缺乏必要的产业发展规划,结构性矛盾显现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省农产品加工业潜在的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没有规范的行业产业发展规划,管理部门多头分散,责任不清;企业得不到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各地盲目上项目、铺摊子倾向突出。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据调查了解,目前稻谷、小麦、大豆三大品种的粗加工能力大大超出省内粮源供应能力,平均开工率仅为60.6%;生猪屠宰产能过剩超过50%,如地处九台的金锣集团现有三条生产线,仅能开工一条,猪源还满足不了生产需求。企业盲目抢原料争市场,恶性竞争,引发价格波动,影响市场稳定。二是仍有“两高”项目上马投产。由于没有明确的产业政策指导,一些不适合国情、省情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投产。例如,在缺水地区建设耗水较多、排放较大的玉米湿法加工项目和已投产的大豆分离蛋白加工项目等。
3.几点建议
3.1尽快制定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法规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加工业是我省的支柱产业,是粮食主产区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是富民强省的主要途径。建议尽快制定强有力的农产品加工业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推动其向聚群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同时加快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制定,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快速高效发展,而且要限制农产品加工业低水平扩张,低水平重复建设,强化市场准入机制,规范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秩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3.2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信贷支持的力度 逐步建立融资平台,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银企对接活动,通过召开企业贷款现场推进会等载体,向金融机构推荐信用度高、管理规范、有发展潜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真正解决企业贷款难题;增强担保机构担保能力,创新担保机构的体制机制。我省担保机构大多规模小、担保能力弱,而且机制不活。因此建议成立为农产品加工业担保服务为主的股份制信用担保机构,引入灵活的信用担保机制,真正搭起银企之间的桥梁;充分利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全力争取国家对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项目的支持。
3.3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根据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外销减少和部分产能过剩的实际,我们要在加快龙头企业发展和基地建设上下功夫。引导和推进企业联合重组。重点引导和支持机制好、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与农民利益关系密切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资产的优化重组,通过参股、控股、兼并、合并、租赁等形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发展成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加快品牌整合。农产品的竞争实质上就是质量和品牌的竞争,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培育品牌、整合品牌、建设品牌、保护品牌,合力打响品牌,不断提升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搞好各级龙头企业和基地的联结。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省有关专项资金要重点支持龙头企业为基地农户提供信息、技术、营销服务。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引导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通过合同连接、服务连接和资产连接等多种形式,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建立起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提高产业整体效益,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3.4推进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 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了粮食、畜产品、林产品、乳产品、特产品等产业集群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块状经济格局,但要在此基础上,制订发展规划,出台强有力的扶持政策,推动全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工作,逐步吸引农产品加工及其配套企业向园区聚集,使农产品加工业向产业集群发展,向示范园区集中,向块状特色经济推进。在园区建设中,突出产业特色,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并且与各地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力求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建设,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形成一批特色明显、产品知名、竞争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示范集群。
一、基本情况
2011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3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385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1%;实现营业收入13171.0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279.88亿元,税金总额583.66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7.57%、31.47%和29.77%,成为拉动全省工业增长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企业集群的形成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全省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服务质量等一系列措施,壮大和形成了一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覆盖全省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群体。截至2011年底,全省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体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875万户,年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789个,全省农产品加工已发展到24个行业、23个门类,火腿肠、味精、面粉、方便面、挂面、汤圆等面制速冻食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全省17家企业的21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30家农业龙头企业的商标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民就业和增收。截至2011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共吸纳180.15万人就业,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的30.91%,全省各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农民提供人均年工资性收入近500元,占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左右。
二、主要特点
1.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目前,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各类龙头企业6300多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60家,省级562家。销售收入超亿元龙头企业789家,超10亿元66家,超30亿元13家,超50亿元5家,超100亿元的4家。
2.部分行业增长势头强劲
河南省100家规模以上蔬菜、水果及坚果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9.69亿元,同比增长52.05%,高出农产品加工业平均增速15.7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4.62亿元,同比增长53.79%,高出河南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平均增速25.03个百分点;上缴税金总额4.66亿元,同比增长36.62%,高出河南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平均增速11.52个百分点。2011年农产品加工业分行业营业收入增速情况见图1。
3.农产品加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2011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1%,但省辖市之间增速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有12个省辖市的增加值增幅高于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平均水平。其中,许昌市位居第一位,增幅26%;其次为鹤壁、平顶山、商丘、驻马店市,增幅分别为24.5%、23.5%、22.5%、22.4%。同时,有6个省辖市工业增加值增幅低于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幅平均水平,其中,郑州增幅仅为7%,与河南省平均水平相差12.1个百分点,济源市增幅为13.5%,与河南省平均水平相差5.6个百分点。2011年各省辖市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速情况见图2。
4.出口产品交货值增幅持续下滑
受国际金融环境影响,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出口产品交货值增幅从4月份开始已经连续7个月下滑,截至12月底,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同比增长15.3%,比第一季度24.1%的增幅下降8.8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平均增幅16.6%下降1.3个百分点。
三、存在问题
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体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但2011年的经济形势较为复杂,各种因素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1.经济增幅逐季回落,稳增长压力大
在工业增速放缓、投资增幅回落、内需贡献乏力、外部经济环境不断恶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增速呈现前高后低发展态势。2011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增幅为36.33%,一至三季度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增幅为37.05%,全年增幅比前三季度分别回落0.72个百分点。据省统计局企业景气监测结果,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2.0,比三季度回落7.4点;企业经营景气指数为73.6%,较上季度下降2.5个百分点。
2.成本上涨过快
2011年,河南省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8.0%,工业企业原料购进价格总指数上涨11.3%,劳动力成本同比上涨了10%以上,加之能源等多种要素价格同步趋涨,造成企业生产成本上涨较快,利润空间严重压缩,部分微利企业甚至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困境。
3.较多企业遭遇资金困境
为抑制通货膨胀,国家采取货币紧缩政策,央行连续6次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减少放贷资金,融资贷款难度加大,造成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受金融政策调控影响,少数企业存在资金链断裂的困境,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产,原本贷款困难的小型微利企业更是雪上加霜,甚至面临停产的危机。
4.肉类加工企业利润和增速下滑较为明显
由于饲料及人工成本上涨,加之生猪出栏数的减少,导致生猪收购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了近50%,而肉类加工企业的产成品出厂价格却与同期基本持平。截至2011年10月,河南省规模以上肉类加工实现营业收入1084.89亿元,同比增长27.37%,低于河南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速9.8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64.49亿元,同比下降1.21%,低于河南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速29.97个百分点。据了解,由于利润空间的极度萎缩,规模以上的加工企业通过内部挖潜等措施,少有盈利,而中小企业的发展更为困难。
5.世界经济二次探底风险增加
受欧债、美债危机影响,国际市场萎靡不振,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增添变数,今明两年的全球增长预期均向下调整,如果世界经济二次探底,风险将不可避免的从贸易、资本等市场传导至农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对出口型企业受国家贸易需求减少的影响,出口贸易交货值仍将存在持续下滑趋势。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1.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一是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发展。结合河南省开展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重点引导支持10个农业产业化示范集聚区建设,在省已明确企业进入产业集聚区应享受各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对进入农业产业化示范集聚区内的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省级龙头企业认定和推荐国家级龙头企业方面,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二是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精深方面发展。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市场需要,开发新产品,采用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技术进步。大力发展节能型、减排型、成长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淘汰落后、粗放型的企业,最终走高端取向、集约发展的路子。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层次的科研合作,不断拉长产业链。积极争取农业部的工作支持,力争在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较为集中的区域继续开展农产品加工技术对接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加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三是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工作。以调整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为目标,以扩大开放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地为依托,以驻马店市举办的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为平台,以国内、外500强企业,亚洲、港澳华裔,沿海发达地区的知名食品企业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抓招商,围绕发展现代物流抓招商,围绕现有龙头企业、突出大项目招商,围绕观光农业、休闲食品抓招商。采取以专业小分队的招商,赴境外和沿海发达省份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为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2.发展优势主导产业
一是充分利用河南省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面制品、肉制品、乳制品、果蔬、饮料、冷链物流、休闲食品、调味品等生产企业,尽快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增加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依据目前在全省已初步形成的主导产业,力争 “培育一个龙头企业,建成一个生产基地,拉长一个产业链条,富裕一方群众”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理念。培育以商丘、新乡、漯河、南阳、周口、驻马店等市为主的粮油加工业;培育以郑州、商丘、三门峡、安阳、鹤壁等市为主的果蔬加工业;培育以郑州、焦作、商丘等市为主的乳制品加工业;培育以漯河、南阳、许昌、鹤壁为主的肉制品加工业。二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工程。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制定科学的品牌发展规划,强化内生机制和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宣传,不断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争创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三是推进行业十强的评比工作。对进入行业十强龙头企业,在推荐国家级龙头企业,省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方面,优先给予支持,充分发挥行业十强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3.解决企业融资难和推进涉农企业上市
一是积极协调省内各家银行和省中小企业担保集团,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贷款担保。二是与省金融办、省证监局搞好合作与配合,积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摸清涉农上市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帮助协调解决,争取河南省更多的涉农企业上市。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应对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relation betwee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put forward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mechanization of agriculture; modern agriculture; counter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5-0020-02
一、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所谓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武装农业,使传统农业转化为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现代化农业具有以下3个特征:一是生物技术的科学化,如不断培育和推广应用各种新的高产优质抗逆品种,利用普及新的耕作栽培、饲养护育技术;二是劳动手段的机械化,即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体系,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与劳动力形成配套的关系,从田间作业、运输到精选、烘干、入库、加工等全部过程都实现机械化;三是生产组织的社会化,将农业生产从缺乏分工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区域专业化的商品生产,形成一个产、供、销密切联系高度社会化的经济体系。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所在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又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的核心技术组成,农业机械化始终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如进行的“白色农业”、“绿色农业”、“精准农业”等科技革命,在这一过程中,农业机械化将始终伴随着农业科技进步而不断创新与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进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手段与载体,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提高粮食单产和改善农作物品质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机械化收获、粮食产后烘干、粮食初加工等都是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化支撑着农业现代化。
建设现代农业,科技是基础。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必须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用现代农业工程技术及装备替代人力劳动,彻底改变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新时期是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阶段,农业机械化要适应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总战略的需求,为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有效的装备保障,从技术角度支撑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农业机械化最终要在农业现代化中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农机制造业尽快实施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尽快发展耕作栽培、收获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和运输机械等,以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提高产品竞争力。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比如韩国只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就达到了日本战后用40年时间达到的机械化程度。而我国目前农机耕、种、收3项作业水平仅为35%。小型拖拉机多、高性能动力机械少,主机多、配套机具少。农业机械功能单一,利用效率很低,作业效率也不高。我国1台拖拉机所能承担的作业项目平均不到1.5种,而发达国家多采用复式作业,1台拖拉机一次进地能同时高质量完成几项作业。我国机械化生产主要集中在粮食生产方面,在三大粮食作物中,除小麦的机播和机收水平相对较高外,水稻栽植和收获及玉米机收水平还很低。 2.农机产品质量差。我国农机工业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品种不全,除少数机种外,普遍存在使用性和可靠性较差的问题,与国外产品有很大差距,农民对国产农机产品的评价是“能用、爱坏、常修”。我国农机企业多而散、规模小,大部分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动力和科研开发能力,农机产品处于低水平恶性竞争状态,制约了农机工业的发展。目前,国内使用的牧草种植收获机械、饲草饲料青贮机械、设施农业机械、特色农产品采摘和加工包装机械等新型适用的高性能、多功能、高价值农业机械,基本上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3.农机使用成本效益比不高。目前我国农业机械的使用成本普遍偏高,直接影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一是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相比,农机价格相对较高。二是农用柴油价格较高,农机作业服务成本增加。三是农机户税费负担较重。四是中介服务组织发展缓慢,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低,乡镇农机服务站也不稳定,信息服务跟不上,直接影响购机户农机利用率和作业效益。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社会化程度,仍是今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4.农机化投入不足。2009—2011年中央财政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30亿元,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在逐年加大,但与农民实际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实施购机补贴政策的地区,享受补贴的农民只占申请补贴农民的几十分之一。同时,农村机耕道路和标准化农田建设滞后,农机化推广示范专项经费投入不足,许多农机化新技术难以大面积示范推广。
三、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应对措施
1.建设农机化专业人才队伍。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增强,传统农业将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势必会对农机化形成强大的市场需求。所以要以强化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为切入点,抓好农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农机经营管理队伍建设、农机技工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专业人才的培养,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促进各地区农机化服务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2.增强农机技术创新能力。我国应把对农机科研投入列入计划,建立以国家投资为主、市场多渠道为辅的农机科研、开发、试验及推广的投资体制,加强重点科研基地的建设,保持科研开发投入的持续性建立超前性的产品技术储备,为农机行业中小型企业不断提供新技术。根据不同农业生产条件及农民需求,研究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和先进材料,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积极支持引进、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关键零配件和技术,提高农机科技贡献率。
根据州委、州人民政府在我县召开的**州核桃产业发展现场办公会议精神及县委领导的安排,为加快我县核桃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组织部分县政协委员对全县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作一次专题调研。为搞好专题调研,县政协由经科委牵头于5月30日召集了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会议,专题讨论确定了调研提纲。并以政协办发(2002)13号文件,向有关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发送了《通知》和《调研提纲》。并组成了专题调研组,于6月10—30日对我县的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作了专题调研,本次主要调研了河西镇、太平乡、龙潭乡,随机抽查了9个村、21个社、37个核桃生产农户、3个核桃加工企业。并走访了县级各有关部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全县核桃产业现状
据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对县境内出土的核桃化石的鉴定表明,早在公元前16世纪漾江流域就有大量核桃生长,漾濞是核桃原产地之一。
党的以来,在省、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历届县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核桃产业的发展,把培育核桃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支柱财源的大事来抓,在全县上下已基本形成了“发展经济和脱贫致富的潜力在山,希望在山,优势在林果,重点是核桃”的共识,通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大成效。然而,在20多年的核桃产业发展进程中,有坦途也有曲折。在调查中群众反映,群众积极性最高,种植数量最多的是三个时期:一是1981年至1982年的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到户时期;二是1991年至1992年县、乡村大办以核桃为主的林果基地时期;三是2002年由于核桃嫁接苗滞销和偷采滥购核桃枝条得到扼制,核桃价格最高时期。1995年以后,随着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各地投入大量资金兴办以核桃为主的绿色企业,核桃嫁接苗的市场需求量巨增。加之管理工作跟不上,群众性的盲目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年仅县内生产嫁接苗就达1000万株左右),致使河谷和半山区的很多核桃树林遭到严重破坏,这是我县核桃产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劫难”。因此,虽然全县核桃面积和株数都在逐年递增,但核桃产量却增长甚微。
根据1998年核桃普查数据:全县11个乡(镇)都有核桃分布,65个村中种植核桃的有64个村,占65个村的98%(现65个村都已有核桃种植)。种植核桃的农业生产合作社588个,占全县636个生产合作社的92.5%,种植核桃的农业户有14788户,占全县农业户20069户的73.7%,全县有泡核桃17.26万亩(172.6万株)。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到2001年底,根据统计全县共有泡核桃24.86万亩(248.6万株),占云南省核桃种植面积466.7万亩的5.3%,占大理州核桃种植面积70万亩的35.5%,人均占有25株.在248.6万株漾濞大泡核桃中,幼树204.3万株,占82.2%,初果树26.4万株,占10.6%,盛果树12.3万株,占4.9%,老树5.6万株,占2.3%。据县统计局的统计:2001年全县泡核桃产量224.6万公斤,产值2276万元(纯收入2234万元)。占农业产值16848万元的13.5%,占林业产值2796万元的81.4%。
1、核桃资源
本次调查太平乡、龙潭乡、河西镇的9个村、21个社、37户,共种植核桃11448株,户均拥有核桃309株,人均69株。在11448株中,盛果树596株,占调查株数的5.2%,初果树3165株,占27.6%,幼树7622株,占66.6%,衰老树65株,占0.6%(详见表1)。
据三乡(镇)填报共有核桃671633株,户均拥有核桃103株,人均24株。其中盛果树144685株,占总株数的21.5%,初果树67885株,占10.1%,幼树422846株,占63.0%,衰老树36217株,占5.4%(详见表2)。
泡核桃种植户实地随机调查情况表1单位:株
2、泡核桃产量
根据到户调查,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为5.91公斤/年,则推算出全县的核桃产量为261.8万公斤;根据三乡(镇)自报,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为3.35公斤/年,则推算出全县的核桃产量为148.4万公斤(详见表3、表4);根据县统计局2001年统计产量计算,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为5.07公斤/年,全县泡核桃产量为224.6万公斤,县政府对外交流数为470万公斤,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的统计数为105.86万公斤,地方税务局的核桃计税产量为134.71万公斤。全县的泡核桃总产量究竟是多少?有必要再进一步的调查核实。
乡(镇)自报泡核桃生产情况表2单位:株
泡核桃种植户产量实地调查情况表3单位:公斤、株
乡(镇)自报泡核桃产量表4单位:公斤、株
3、经济收入
据调查的37个核桃种植农户,销售核桃总收入226120元,户均6111元,人均1362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260元的108.1%。核桃收入占家庭经济总收入的49%(详见表5)。其中,太平乡核桃销售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的有6户,人均达4205元,最高的人均达到5000元。龙潭乡核桃销售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的有3户,人均达2400元,最高的人均达到7500元。河西镇核桃销售收入最高的人均达到4000元。据调查的三个乡(镇)自报,6491个农户(含没有核桃的农户),销售核桃总收入6470514元,户均997元,人均235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260元的18.65%。核桃收入占家庭经济总收入的13.54%(详见表6)。
4、财政税收
据调查的37个农户,上交核桃农林特产税总数为5183元,占上交税费总数9196元的56.4%(详见表5);三个乡(镇)6491个农户上交核桃农林特产税总数为249679元,占上交税费总数766157元的32.59%(详见表6)。根据地方税务局提供的数据,2001年全县核桃(不含苗)计税产量为134.71万公斤,实征税164.45万元(其中生产环节征收108万元,流通环节征收56.45万元),占全县农林特产税全年实征数377.56万元的43.56%,占全县农业税收征收数577.35万元的28.48%。2001年国家税务局没有对核桃加工企业征收增值税,如按2001年“双文明”考核中核桃加工企业上报的销售收入7262万元的6%计算征收增值税,则应征税435万元。
泡核桃生产效益到户实地调查情况表5单位:公斤、元
乡(镇)自报泡核桃生产效益情况表6单位:公斤、元
5、加工现状
全县核桃初级加工企业已发展到45户,年加工500吨以上的加工企业5户,100—500吨的10户,100吨以下的30户。全县年加工干果7000吨以上,除本县自产的以外,还有来自楚雄、保山、思茅、临沧等地州及州内宾川、云龙、永平、巍山等县的核桃。漾濞已初步成为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核桃加工贸易集散地。仅核桃仁加工一项,每年就解决了近1万人4个月左右的就业问题,使全县城乡居民劳务收入增加近1600万元。大理漾濞核桃有限公司现有职工47人,2001年生产“漾宝牌”核桃乳400多吨,开发并上市纸盒装核桃花生乳、袋装鲜核桃乳、核桃牛奶等新包装产品,月销售核桃乳等产品50吨左右,年实现利润10万多元,上缴税收8万多元,在原料加工中请临时工100多人,付工时费11万元。今年1-4月份预计可实现利润13万元,上缴税收10万元。
二、核桃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前景
1、土地资源丰富。全县总面积1957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144900公倾,占77.7%,(在林业用地中无林地6221公倾,占林业用地的4.3%);农业用地33904公倾,占18.2%,牧业用地3126公倾,占1.7%;其它用地4518公倾,占2.4%。据县森林分类经营区划调查,公益林面积103249公倾,占林业用地的71.4%,商品林41429公倾,占林业用地的28.6%。据县退耕还林规划,全县退耕还林还草面积61600亩,其中还林面积为43000亩。特别是在加入WTO后,由于粮食价格下降,山区农民宁愿把常耕地拿出来种植核桃。在调查的37户农户中,就有25户在常耕地内种植了核桃,还有12户年内也准备在201亩常耕地内种植核桃,此外,这37户有981亩荒山荒坡可以种植核桃。
2、生产潜力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核桃价格一直是稳中有升,群众种植核桃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据调查分析,现有核桃树龄结构是老树和盛果树少,幼树和初果树多。如对核桃园进行科学管理,增加核桃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大技术和肥料投入,26.4万株初果树在3—5年内产量将增长1.5倍。204.6万株幼树将有一半以上挂果,12.3万株盛果树产量将增加三分之一,到“十五”期末实现全县的核桃产量产值翻番将是指日可待。
(二)市场前景
我国核桃(包括山核桃)种植面积达1376.3万亩,2亿株左右,其中结果树约6000多万株,1990年以来年平均产量15—17万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云南省核桃产量3.4万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22.7%。漾濞核桃产量为4700吨(政府对外交流数),占全国核桃产量274246吨的1.7%,占全省60452吨的7.8%(全国和云南省的核桃产量参考杨源编著的《云南核桃》一书中1999年的统计数)。近几年全国核桃生产发展很快,如以每年5%的递增率计算,10年后我国核桃产量将达到44.67万吨。
核桃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出口商品。1990年以来,年出口核桃果4000—5000吨,核桃仁8000吨。漾濞大泡核桃,主产区在大理州,每年出口量在3000吨以上,占云南省核桃出口总量的70%,我县每年出口核桃2000吨以上,占大理州核桃出口量的67%。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核桃保健、医疗价值的认识,核桃加工业将不断兴起,国内外对核桃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再过10年,国际市场上核桃需求量将上升到100万吨左右,中国的消费量将上升到24万吨。
在创漾濞核桃品牌方面,一些个体私营企业主已作了极大的努力。如伊斯兰侨茂食品有限公司申请了“漾濞核桃”包装专利,团山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了“团山牌”核桃商标。漾濞核桃品牌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是漾濞人民的宝贵财富.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和工作力度不到位。制约我县核桃发展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思想认识和工作力度不到位是关键所在。据调查分析,其差距主要是:
(一)满足现状,发展缓慢。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在漾濞培植核桃支柱产业,由于气候资源优越,种植经验丰富,已不成问题,领导可抓可不抓,群众自己会发展。致使各级政领导对培植核桃产业重视不够,督促检查和指导服务跟不上,发展缓慢。
(二)重造轻管,效益不佳。一些干部群众只顾完成当年上级下达的项目和计划种植任务,忽视了种植后的扶育管理,致使新种植的核桃如同“猴子搬包谷”,得的少,失的多;
(三)短期行为,无长远打算。部分干部群众只图吹糠见米、立竿见影之效,认为种植核桃周期长、见效慢,是前人栽花后人享福,常常是一般号召多,真抓实干少;
(四)创业精神差,发展不平衡。仅就一些核桃适宜区范围内的农户而言,有艰苦创业精神,能吃苦耐劳的农户,种植核桃千株以上。反之,有的农户就没有新发展一片或几株象样的核桃树,甚至连集体承包的盛果树也尚未管理好,形成极大的反差,发展不平衡。
2、现有核桃园经营管理粗放,核桃生产技术推广滞后。多年来,虽然山区群众种植核桃的积极性高,但由于肥料和资金投入跟不上,缺乏科学管理技术,种植10多年的核桃树还不结果,或结果很少,造成了广种薄收。在调查的37户农户中,98%以上的农户没有对核桃树进行常规的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导致核桃产量低、质量差。
根据实地调查,漾濞大泡核桃进行规范化管理的7年生产量为5公斤/株,13年生的8.3公斤/株,50年生以上的可达500公斤/株。以规范化管理三个年龄段的平均产量171公斤/株计算,全县12.3万株盛果树,应产核桃2103万公斤。而根据本次到乡的调查数据,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只有5.07公斤;到户调查按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只有5.91公斤。按常规管理水平,10年生的产量为2.3公斤/株,15年生的产量为4.2公斤/株,50年生以上的262.9公斤/株,以常规管理三个年龄段的平均产量89.8公斤/株计算,全县12.3万株盛果树,应产核桃1104万公斤。
根据云南省林科院漾濞核桃研究站的测定:12年生漾濞大泡核桃在只耕作不施肥的园地里单株结实量为119个(1.32kg),进行施肥的单株结实量1605个(17.8kg),不耕作不施肥的只有6个(0.07kg),在耕作施肥的基础上进行修剪整形的单株结实量为2300个(25.6kg),不经修剪整形的单株结实量只有170个(1.9kg)。由此可见,经科学管理的漾濞大泡核桃结实量是未进行科学管理的365.7倍。据秀岭地区的实测:经科学管理6年生漾濞大泡核桃单株产量可达400个(4.4kg)。如对我县的现有核桃低产林进行技术改造,漾濞的核桃年产量可以翻一番。
3、加工水平低下,产品品种单一,增值不明显。漾濞核桃绝大部分主要是加工成核桃仁销售,精加工的产品不多,科技含量不高,资金投入不足,市场营销跟不上。如,“傻哥”牌核桃系列食品、团山牌系列食品,虽然风味较好,但因包装及市场营销问题,始终上不了规模,上不了档次。
4、核桃市场混乱,经营效益不佳。由于缺乏统一的营销系统,尽管漾濞核桃品质优良,但因缺乏信息和科学的市场预测,中间商多,造成抢购抢销的混乱局面,导致抗市场风险能力低,没有体现出最佳效益。
5、扶持政策的落实兑现和税收征管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调查中反映,近年来核桃生产扶持资金由于财政困难,未能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户手中。核桃特产税由于征收基数不稳定,群众有顾虑,导致统计上报的核桃株数、产量不实、加工销售环节税收流失,难以做到应收尽收。
6、核桃掠青现象普遍存在,严重的影响了核桃的产量和质量。调查中反映,正常年境,核桃的收打时节在白露前后10天左右,但是,为防止偷盗和降低守护成本,采收过早,既影响当年的质量又影响来年产量。导致很多地区核桃产品质量差,商品价值低。
7、多数群众不乐意种植嫁接苗,倾向于先植实生苗再嫁接的传统方法,延长了核桃挂果周期。种植核桃嫁接苗有种植规范,便于管理,树型好,早实、丰产的特点。但是,嫁接苗的培育,有很多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把握,无论哪个环节把握不好,都会直接影响嫁接苗的质量及种植成活率。其次,因嫁接苗的嫁接部位较低,如栽种时栽得过深,会使嫁接口经常遭受病虫害的危害。加之嫁接苗有早实的特点,因结实后肥料跟不上会导致树体衰弱,变成小老树。由于这些问题存在,在群众中造成负面影响,致使很多群众不信任嫁接苗,而采用点播铁核桃果或实生苗移植后2—3年再进行方块芽接,认为这样做核桃树生长快、寿命长,但却没有意识到结实晚,延误了几个结果年头。嫁接苗移栽,如管理得好,5年已开始挂果,7年可产200多个,但实生苗移植后嫁接的还没有挂果。经调查光明核桃林场栽种的嫁接苗,与同年栽种的实生苗移植后第二年采用方块芽嫁接的核桃进行比较:用嫁接苗种植的平均单株产量为112个,实生苗移植后嫁接的平均单株产量为44个。
8、核桃烘烤质量亟待提高,我县90%以上的核桃产区用传统的办法烘烤核桃,一是烘烤的数量有限,不适应种植大户所需;二是烘烤时间较长且危险,容易变质和发生火灾。造成核桃品质等级低,销价低,使核桃的商品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9、培育核桃嫁接苗过滥,制约了核桃产业的发展。一度时期,由于核桃嫁接苗生产管理失控,致使一部分地区近20年来种植的核桃树,中、幼龄树被过度采枝,甚至个别的被拦腰砍断或整株砍倒采枝。既破坏了漾濞核桃种质资源,损害了群众利益,又影响了漾濞核桃产量、质量和声誉。
三、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对策
针对全县核桃产业培植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建议在今后工作中采取以下措施:
1、继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树立培强做大核桃产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全县自然条件优越,物种资源丰富,十分适宜核桃生长。漾濞核桃早在1979年全国核桃技术协作会议上,荣获“全国质量评比第一”、“全国县级人均占有量第一”的荣誉,1995年又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核桃之乡”。这些殊荣的获得使漾濞核桃如同锦上添花,为培植核桃产业和创造漾濞核桃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漾濞核桃又将面临新的挑战,周围的地、州、县市又大有赶超之势和取而代之的可能。因此,我们全县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务必保持清醒的认识,树立危机感和紧迫感,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县经济工作始终坚持着力培植核桃、畜牧、烤烟、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四大支柱,大力发展水电、矿冶、旅游、食品四大产业,把漾濞建成绿色经济强县”的战略思路,把培植核桃产业作为德政工程来抓,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和农村稳定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常抓不懈。要树立漾濞核桃的品牌意识,举全县之力维护品牌信誉,利用品牌优势,发挥品牌效益。
2、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林业科技队伍建设。
县、乡(镇)应将原设立的核桃生产基地领导组,改设为核桃产业培植工作领导组,并由政府一名主要领导任组长(能设专职核桃副县长、副乡(镇)长更好),专门负责抓好此项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由林业局、农业局、生物开发办、扶贫办抽出得力干部和技术人员负责日常工作。类似培植烤烟和苦良姜产业一样培植核桃产业,由过去的只管“造”不管“效”变为对核桃造林、抚育管理、产品加工销售全面负责。
加快林业科技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二是要加大投入,购置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药械等;三是要在劳保、出差、下乡补助等方面与同行部门一视同仁;四是有天保工作站的乡(镇),林业站的工作任务应以培植核桃产业为主。
3、进一步清理和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核桃产业的培植力度。
(1)继续巩固和加强对圃育核桃嫁接苗木生产的监督管理,持之以恒地坚决打击盗采、滥购、倒卖泡核桃枝条的破坏行为,确保核桃生产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制定《漾濞核桃产业培植奖励办法》,鼓励招商引资或自筹资金兴办核桃系列绿色企业或加工企业。
利用每年核桃农副产品交易会的契机,公开进行兑现奖励。奖励范围:一是自筹资金创办核桃系列绿色企业、种植大户、加工企业和加工大户;二是各级党政领导、林业科技人员、税务干部以及维护林区治安的林业公安干警、护林人员中有特殊贡献者。
奖励方法是:对兴办绿色企业主和种植大户实行年终产量、质量达标奖;加工企业和加工大户实行上缴税利达标奖。
(3)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生产核桃子芽嫁接苗。坚决杜绝子芽嫁接苗用于核桃基地造林。
(4)对近几年来核桃扶持资金的使用情况作一次全面的检查,坚决按扶持政策将扶持资金落实兑现到户。
(5)发挥我县宣传工作优势,加强宣传报道工作,《大理日报·漾濞版》应开设《漾濞核桃专栏》。
4、注重加强对现有核桃树的抚育管理和技术改造,重点抓好核桃果园新技术推广应用,努力提高全县核桃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全县现有的12.3万株盛果大树中,有50%左右由于立地条件差和管理粗放等原因导致核桃产量低,品质差。还有204.3万株幼树还没有结果,26.4万株初果树还未进入盛果期,增产的潜力很大。因此,抚育管理好现有核桃树是加快我县核桃产业发展在近期内快速提质增效,实现核桃产业富民富县的最佳捷径。各级各部门领导应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现有核桃树的抚育管理和技术改造,增加经费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核桃生产技术规程,在幼树抚育、老树复苏、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时期等关键技术环节上,既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又要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必要时采用行政干预来规范果农行为,向管理要产量,向管理要效益,以确保核桃产品的产量增加,质量提高。
5、实现优质品种化栽培,建立优质核桃生产基地。
60年代以前,我国是世界上传统的核桃出口大国,70年代开始,美国、土耳其等国家实行了核桃的品种化栽培,产量和产品质量都有了飞跃性提高,以强大的优势挤占了国际核桃市场,一跃成为核桃出口大国。而我国的出口量则下降到世界贸易总量的20%—30%,价格也比美国低30%以上,因此,品种化栽培是大势所趋。实行核桃品种化栽培,就是要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实行区域化种植,不断更新改造劣杂品种,走基地化生产的道路。
6、坚持实地适树原则,实行分类指导管理。
培植核桃产业要讲求实地适树的原则,不同的海拔地区栽种不同的适生品种。首先必须妥善处理好退耕还林,保护生态与发展核桃的关系。把发展核桃同旅游景点的开发、利用相结合。其次是要针对山区气候多样性特点,把握好宏观决策,做好统一规划,采取多层次利用,建立综合农业立体开发模式。注意保护上层、建设中层、开发下层。建议在不宜耕作的地块和不宜种植泡核桃的无林地(2400米以上),大力发展抗逆性强,生长快,木质优良的铁核桃林。在中海拔地区,大力提倡用坡坎田或常耕地种植优质大泡核桃。低海拔干热地区(1500米以下)种植美国山核桃。
7、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我县应有计划地鼓励和支持核桃种植(加工)大户购买热风炉烘烤核桃,逐步改善和淘汰一家一户传统的烟醺火烤法,严把核桃产品的第一道质量关。
二是鼓励和支持核桃种植大户种草养畜,走果、草、畜、菜综合发展的道路。
三是县财政每年应从农林特产税收中安排10%的资金,用于核桃生产、烘烤及包装等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的推广工作,逐步增强核桃产业的发展后劲。
8、建立集中统一的核桃加工经营机制,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
在核桃产品的生产经营上,我县应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建立不同程度的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目前,我县应尽快组织核桃生产户、加工户、绿色企业和加工企业,成立《漾濞核桃行业协会》或《漾濞核桃集团公司》,在县核桃产业培植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的业务指导和技术帮助、信息服务下,重点组织和协调好核桃加工经营工作,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注册《漾濞核桃》商标,并进行市场营销,直接进入较高级别的市场(如上海等国内市场),或直接打入国际市场。使核桃商品直接销售到消费者手中,以获取最佳效益。因此,县级有关部门要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应有作用,规范县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畅通核桃产销渠道,避免无序竞争,提高竞争能力,利用本县的资源优势和漾濞核桃品牌效应,不断培强做大漾濞核桃产业。
9、规范税收制度,把核桃产业真正培植成为富民富县的支柱产业。
江西省婺源大鄣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是江西省农业产业化首批省级龙头企业,立足农村,服务“三农”,与基地农民共享利益是大鄣山茶二十几年来的经营理念,在充分利用婺源自然生态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加大了企业的管理力度;在欧盟一再提高农产品标准的情况下,大鄣山茶仍然以年增幅20%以上的发展速度一直畅销欧盟等国际市场,仍然占据欧盟有机绿茶市场50%以上的份额,仍然是中国有机绿茶出口第一的生产、加工企业。
一、夯实基础,做大规模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大鄣山茶二十几年来的经营模式,大鄣山茶以市场为导向,在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接紧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在经济利益上依据产业化组织原则实施产加销一体化,形成了与农民利益紧密联系的共同体。
1、基地是企业保证产品原料来源的根本,十年来,特别是近五年中,公司加大了对茶叶生产基地的建设力度,经营管理模式由原来的“公司+基地+农户”向现在的“公司+市场+农民专业组织+农户”模式发展。2019年止,已累计建设大鄣山茶生产基地12个,面积1.2亩,全部通过欧盟、美国有机认证,其中考水基地0.135万亩,通过中国有机产品认证。
2、公司拥有园林式大鄣山有机茶产业区,总投资6000万元,征用国有出让土地12.74公顷。建造和配备了生产厂房,仓库(含茶叶保鲜库)、茶叶精制加工生产线等现代化设施设备;2017-2018年新增投资200万元建造了清洁化自动化加工的有机茶专用加工生产线,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3、进一步加大了对市场开发的力度;大鄣山茶进入欧盟市场二十几年来,充分证明了大鄣山有机茶的产品质量始终符合国际有机食品标准,企业的质量管理始终能够跟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现代企业管理步伐;产品也由开发之初的原料茶出口,发展到小包装茶直接进入欧盟超市,产品花色不断增加;企业的经营利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国际市场也由欧盟扩展到美国、日本、瑞士等多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企业资产总额1626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7363.6万元,出口730万美元(其中出口供货400万美元),实现利税1322.9万元。
二十几年来,我们的发展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相继通过了无公害食品、AA级绿色食品、国内及国际有机食品的认证,通过了原产地地理标志、ISO9001:2000版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HACCPX质量体系认证,通过了江西省首批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的认定,通过了省农业厅国家农业948项目的认定,大鄣山茶的标准化管理被国家标准委列入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向全国示范推广。产品荣获“99世博会金奖”;大鄣山商标荣获“江西老字号”“省著名商标”;大鄣山茶园荣获“2019年卡洛·期卡帕国际园艺奖”。
二、情系农民,返利茶农
“大鄣山有机茶农协会”,成立于2000年,是市场经济以来,经营农产品企业较早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利益关系,让农民参与生产管理,企业可以通过农民组织,向生产者宣传有机农业生产标准,使产品质量得到稳定和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经济利益。
2001年10 月,大鄣山有机茶茶农协会加入国际公平贸易标签组织(FLO),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加盟于国际化组织的农民组织,从始,协会农民的生产劳动可以得到初级原料茶报酬以外的该国际组织的专项公平贸易基金的返哺。
基地农民按大鄣山有茶标准生产所交售的大鄣山有机茶原料,可以享受以下待遇:一是基地农民生产的初级原料茶交售到公司时,得到了社会化生产正常情况下应有的社会劳动报酬;
二是茶叶的安全质量达到欧盟有机标准,将高于一般茶叶30%价格给种植生产者;
三是除上述款价外,协会已通过民主决定方式,再向生产者按有机茶的生产交售量加补1--2.4元/公斤,支持茶农进行机器设备的更新和初制厂改造、有机肥的补贴、生产生活条件的提升。
四是资助茶农子女学费补贴,缓冲茶农的家庭经济负担,并对特困户子女的上学进行长期的资助,直到大学毕业。
五是免费为茶农提供学习培训,让农民外出考察参观,增加视野,增长见识,增加知识面。
三、奋进努力、再创新绩
昨天已成历史,今天我们必须努力,明天才会美好。我将继续做好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带动更多农民,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1、继续加强拓宽国内外市场,在国际市场方面,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增加出口量和出口品种,增大出口创汇;在国内市场方面,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做大经营规模。
2、提高有机茶附加值,让企业与茶农之间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
3、加强与国家茶叶科研权威机构、省、市、县有关单位和部门的联系,为企业和基地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金融业支持;农牧业产业化;调查
中图分类号:F83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8)02―0051―04
一、内蒙古金融业支持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情况
(一)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近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作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途径,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企业数量明显增加,经济总量逐步增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增强(见表1)。截至2007年9月末,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达1959个。2007年1至9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024亿元、完成增加值320.6亿元、实现利润68.2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911个、1.7倍、1.8倍和1.8倍;2003年至2006年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个数、销售收入、完成增加值和实现利润年平均分别增长23.8%、38.6%、41.4%和39.9%,带动农牧户由2002年的86.8万户增加至2006年末的158.1万户,全区42%的农牧户进入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链条,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农牧民提供的收入约占农牧民纯收入的1/3左右。
(二)金融业支持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近年来,内蒙古金融机构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扩大支农服务领域,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增速明显加快,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截至2007年9月末,全区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297.8亿元,同比增长19.1%;2002年至2006年全区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年均增长17.1%,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年平均增长率0.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向地方农牧业龙头企业贷款余额逐年增加(见表2),由2003年的54.5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19.4亿元,年平均增长29.9%。
从现实情况来看,虽然金融业对内蒙古农牧业经济和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但内蒙古作为农牧业大区,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新增农业贷款在金融机构新增各项贷款中所占比重仍然很小,农业贷款增长速度波动大,近两年增速低于各项贷款增长速度。从农牧业龙头企业贷款情况看,截至2007年9月末,自治区级136家农牧业龙头企业中,获得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的91家,仅占农牧业龙头企业户数的67%,贷款余额93,5亿元,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2.5%,占比较2003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全区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在建项目本至2006年的零。2007年,农业银行职能重新定位后,农业银行农业贷款才略有增加,但乡镇企业贷款仍为空白。
2.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业务单一,服务农牧业产业化功能残缺。农业发展银行虽然是我国唯一的农牧业政策性银行,由于长期市场定位模糊,成立13年来,基本上只发放粮棉油收购、储备贷款,尽管近两年推行政策性银行企业化经营模式,业务范围有所调整,但因自身缺乏商业性贷款经营管理经验,开展商业性支农贷款业务较少。
3.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和自身实力较弱,支持农牧业产业化力不从心。从现行经营管理看,农村信用社定位于服务“三农”,主要以小额农户贷款、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为主。2002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平稳快速增长,农业贷款余额已由2002年的77.8亿元,增加到2007年9月末的269.3亿元,农业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也由2002年的53.2%上升至2007年9月末的56.3%,2002年至2006年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年均增长21.6%,高于各项贷款年均增长速度0.4个百分点。农户贷款已占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的52.6%,较2002年提高8.9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贷款从期限、额度和方式上都很难满足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2002年至2006年,全区农村信用社乡镇企业贷款余额由26.3亿元,下降到25.1亿元,且在年度间波动较大,只是在2007年以来才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与乡镇企业的信贷需求相差甚远,农村信用社支持农牧业产业化力不从心。
4.民间融资的先天不足,导致其难以成为支持农牧业产业化的重要力量。农村民间融资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户及一些乡镇企业金融服务上的空缺,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民间融资没有实现规范发展,难以有效地补充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而且民间融资存在很大隐患,相当部分的民间借贷仍然采取了口头约定等不规范的借贷形式,利率普遍较高,既制约了资金需求,又成为众多法律纠纷的根源。
(三)农牧业保险缺位,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紧张状况
农牧业生产风险大,农牧民诚信意识差,农牧业保险在发展缓慢,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风险保障。近年来,为抵御农贷特别是大额农贷风险,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引入商业保险机制方面进行了尝试,但很多地方都是浅尝辄止。一些农村信用社与保险公司联手为农户贷款购买的奶牛提供商业保险,但由于饲料价格上涨过快,加之承担高额的保费,出现养牛赔钱现象,致使保险公司承担了沉重的负担。2007年自治区制定印发了《内蒙古农牧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了玉米、小麦、大豆3个品种的政策性农牧业保险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开办政策性农牧业保险业务涉及到千家万户,投保前要进行大量的调查,不但要调查农户是否要种植所保的农作物品种,以及所保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还要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勘测所保农作物的实际种植面积,开办此项业务存在调查勘查难、工作量大、调查经费开支大,保险责任跨度时间长,出险定损难等困难;同时,由于保险水平低,保额不能覆盖种植成本;对投保农作物进行保险补贴的农作物品种少;以及农民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不强,参保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加大了政策性农牧业保险工作的开办难度。农牧业保险的缺位,在一定程度提高了金融机构对农牧业、乡镇企业风险程度的评估,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紧张状况。
(四)农村金融资金风险防范机制缺失
农牧业是弱质产业,受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大,而从事农牧业和农村经济主体的农民,由于收入低,积累少,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农村金融支农信贷面临较大的潜在风险。一是借款人难以提供有效的质押、抵押物,从而使农村金融机构
在提供贷款时心存顾虑。因此大多数扩大经营规模的农民,因抵押不足,得不到银行信贷支持。二是政策限制。农村宅基地证和集体房产证不能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进行贷款,造成农民扩大经营规模无物可抵押的局面。在城区企业进行规模扩张,土地和房屋等不动产成为首当其冲的有效抵押品。农村土地政策限制,致使土地不能进行有效的流转和抵押,影响了农民经营规模的发展,也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
(五)农村金融机构不能很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龙头企业多元化的资金需求
突出表现在服务的品种少,仅能提供开户、结算、贷款等常规服务,而资信评估、理财咨询、承兑汇票、贴现等服务则很少,服务层次低,大多数是一些小额零散的业务。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农牧业龙头企业由于在大银行贷款困难,不得不在信用社开户,其中间业务水平差、效率更低,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效率。
三、构建完善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体系
针对目前推进农业牧业产业化发展融资难的现状,要努力形成政策性融资与商业性融资相结合,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相协调的多元化资金支持体系。金融部门必须结合自治区资源优势,真正将金融支持农村产业化发展深入到农牧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生产环节,寻求农牧业产业化和金融机构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一)加快基地建设,扩张主导产业,培植龙头企业,加速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一是要进一步推进“基地”建设,支柱产业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同时,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和基础设施。二是扶持和壮大一批以农产品加工和营销为重点的龙头企业,积极推广“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固的利益联合机制,提升农牧业综合竞争力。三是加快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经营和财务会计制度,提升农牧业产业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围绕构筑“公司+农户”的农牧业产业化链条,建立“农行+农发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农牧业龙头企业新模式。
一是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以发挥其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示范、带头作用。选择对农牧业产业化具有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经营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经济效益优良、抗风险能力强,并与农户、基地以及相关企业建立稳定经济关系的骨干企业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对象。二是大力支持“主导”产业发展,以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三是积极支持科技农牧业发展,增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后劲;支持区域特色农牧业发展,突出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特点。四是提高农牧业产业化融资效率。降低评级、授信标准,提高授信额度,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简化贷款审批程序,提高贷款审批效率。调整贷款结构,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提高短期贷款比重。开办商业汇票承兑等中间业务,发挥金融机构在项目评估、产业信息、代客理财等方面的优势,提高农牧业龙头企业的融资效率。
(三)建立农牧业投入保障机制,提高农牧业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农畜产品;加工业;产业化;合同农业;订单农业
近年来,阿荣旗委、政府立足于耕地470万亩,农业人口23万人这一农业旗的基本旗情,把农业现代化摆在了工业化、城镇化的首位强力推进。
一、阿荣旗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截至目前,全旗现有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20家。其中,粮油加工企业4家、乳品加工企业3家、淀粉加工企业3家、肉类加工企业8家、饲料加工企业2家。经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两级分别认定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总资产8100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626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78900万元,增加值110832万元,利润总额4637万元,上缴税金682万元。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0%。通过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农牧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目前,全旗共有3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中荣食品公司,总投资1.2亿元,年屠宰加工肉牛8万头,肉羊30万只,到“十二五”末期,达到年屠宰加工肉牛15万头,肉羊50万只;科羽禽业公司,总投资2.25亿元,年加工肉鸡5000万只,建设4000万只肉鸡孵化场、20万吨饲料加工和30万套种鸡繁育基地;奈伦淀粉公司;设计加工能力30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0万元,增加值5800万元,带动农户9130户。
在工作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全力扶持农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强力推进机制。各乡镇、各部门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形成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围绕本地产业发展实际,加强调查研究,明确产业发展重点,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障农畜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展。为了切实做好农牧业产业化项目发展扶持工作,阿荣旗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阿荣旗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阿荣旗加快推进肉牛肉鸡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阿荣旗加快推进中草药沙果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支持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政策,切实促进原料生产基地迅速发展,基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程度不断提高,有力保障了农畜产品加工业的持续发展。三是坚持多措并举,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
二、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虽然阿荣旗在农畜品加工业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地域差异和经济总量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农畜产品加工业仍存在规模小、加工转化率低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加工转化率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现有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方式处在原料掠夺和原料粗加工状态,加工转化率较低。二是缺乏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目前,阿荣旗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企业实力不强,对农牧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十分有限。三是科技基础薄弱,创新发展的后劲不足。企业缺乏产品自主开发能力,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程度低,加工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四是缺乏基地的有力支撑,产业化带动面窄,基地与加工企业利益关系不稳定。农畜产品加工业与农牧业原料基地的产业链尚未真正形成,企业与农户之间没有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未确立有效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原料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缺乏稳定可靠的原料保障。
三、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前景分析。当前阿荣旗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发展前景广阔。一是农牧业发展为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阿荣旗粮食种植面积、种植结构,牲畜头数、圈舍建设等,已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建设目标并显示出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充足的原料。二是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为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创造了独特的竞争力。到2015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将稳定在470万亩,种植结构调整为“123355”,即大豆、玉米、水稻、杂粮、白瓜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分别为100、200、30、30、50、50万亩。粮食产量达到40亿斤,牲畜存栏总数达380万头(只),乳产量达45万吨、肉产量达8万吨。
(二)明确了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思路。一是确定肉类、玉米、大豆、马铃薯为农牧业产业化四大重点产业,优先谋划,优先扶持,优先发展,努力打造成支柱产业;二是确定乳业、白瓜籽、水稻、小杂粮等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潜力产业,积极扶持基地做大,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努力打造成优势产业;三是确定柞蚕、沙要、中草药为特色产业,予以重点发展,全面打造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四是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有机食品园区,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引进20个产业化项目。
(三)按照全旗总体发展思路,全旗农畜产品加工业产业发展目标是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以四大支柱产业为核心,推行多种产业化发展模式,力争使十大富民产业全部实现产业化经营,全面提高现代农业建设水平,重点选取肉类、玉米、大豆、马铃薯四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做成东北乃至全国叫得响的产业化品牌,全力打造“东北鹅都”、“东北薯都”、“中国蚕都”、“肉乳故里”、“粮豆之乡”和“白瓜籽之乡”,实现建成一批特色基地、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发展一批专业组织、创建一批知名品牌、打造一批支柱产业的“五个一批”目标。
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建议
(一)加强农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按照农畜产品加工业对原料生产的要求和优势农畜产品区域化布局的要求,加大国家投入力度,加快专业化基地建设,推进产业化进程,调整优化农畜产品区域布局,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
(二)大力扶持培育各种类型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带动力量。一是要出台系列优惠政策,扶持现代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力争在十二五时期,全旗十大富民产业全部形成产业化经营格局。二是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实现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紧密连接,深挖龙头企业的发展潜力,为农户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实现企业、合作社、农户“三赢”。三是重点扶持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对中荣食品公司、科羽禽业、凯蒙中草药、金昌茧柞蚕深加工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能力。
一 普洱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普洱是一个资源富集、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具有森林资源、热区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和紧临东南亚诸国的五大区位优势。全市辖9县1区,土地面积4.5万平方公里,山区占98%,总人口259万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建设和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坚持以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切实贯彻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政策规定,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得到快速发展。截止2010年末,规模以上龙头企业49个,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3个,形成了以茶叶、蚕桑、烟草、核桃、咖啡、橡胶、蔗糖、松脂为主的绿色生态特色产业,以天津天士力集团、云景林纸、景谷林业、林达木业、澜沧景迈古茶公司、龙生集团、普洱茶集团、牛洛河茶厂、农垦橡胶集团公司、孟连昌裕公司、佳浩茧丝(集团)公司、云南爱伲农牧集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绿色生态特色农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对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速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等方面起到了明显的示范作用。
(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
普洱市坚持通过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了农业的整体效益,形成了“政府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广泛参与,社会化服务管理”的发展模式。截止2010年末,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型172个,其中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5个,500万元以上的49个。带动生产基地的种植基地面积324.5万亩,牲畜饲养量1.1万头,实现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33.8亿元,占全市农业产业化固定资产总值的92.3%,带动农户44.1万户,实现销售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22.3%,净利润达1.7亿元,创汇0.05亿元,上缴税金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15.3%、62.9%。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快速崛起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农村经济综合实力。2010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13亿元,比上年增长7.1%,实现农业增加值73.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456元,比上年增长13.8%。
(二)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市委、市政府在抓好农业基础产业,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大对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持力度,积极落实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2010年,全市财政扶持龙头企业资金0.24亿元,税收减免额(不含出口退税)0.8亿元,同比增加0.5亿元,增长1.6倍。企业投入农产品原料基地1.3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0.4亿元,农民培训0.03亿元,其他0.9亿元。据调查,佳浩集团公司,云南爱伲农牧集团,龙生集团公司,思茅福通(集团)公司等都得到了一定额度的财政贴息及税收优惠政策,如佳浩集团公司每年都保持在200万元左右的财政贴息。
二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及龙头企业的情况
(一)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农业产业化需要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而金融投入是农业产业化的投入主体。在助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中,人民银行普洱市中心支行加大窗口指导力度,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的作用,积极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投入,各金融机构则充分考虑农业生产周期和企业经营实际,认真落实各项扶农、惠农措施,放宽贷款条件,延长贷款期限,扩大贷款规模,切实为龙头企业解决项目资金困难问题,金融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截止2010年末,普洱市涉农贷款余额126.7亿元,占各项贷款总额的54.6%,同比增加24.8亿元,增长24.3%,其中农村企业贷款、城市企业涉农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8.8%、26.5%。全市38户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余额14.4亿元,同比增长20.2%,占全市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增加额的34.6%,其中省级龙头企业贷款余额8.2亿元,同比增长33.7%,市级龙头企业贷款6.2亿元,同比增长29.2%。贷款重点支持了龙生茶叶集团,爱伲农牧、云南大唐汉方制药、北归咖啡,佳浩集团、景谷林纸、林业等一大批农业龙头骨干企业。
(二)贷款支持龙头企业,实现了企业农户“双赢”的局面
普洱市金融部门贷款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推动了农民增收。2010年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实现资产总值22.4亿元,销售收入达1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5亿元,并通过合同关系、股份合作制及其他等经营方式,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14.1%,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456元,比上年增长13.8%。以某集团茧丝绸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银行的大力扶持下,贷款逐年增加,2010年贷款余额0.62亿元,同比增加0.37亿元,增长1.5倍,该公司通过加强内部管理,依靠科技,扩面提质,建设优质桑园、大力开拓市场、品牌宣传、建立营销网络等一系列的措施及办法,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2010年该集团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3亿元,同比增加2107万元,增长11.2%,税后利润1641万元,实现了扭亏增盈。
(三)农村金融服务产品不断更新
除了传统的贷款业务外,普洱市金融部门还为规模经营较大的公司办理了保理、票据贴现等新的金融业务,如思茅福通(集团)公司、大唐汉方制约公司,景东恒东糖业和孟连昌裕糖业公司等分别办理过保理、票据贴现业务,同时积极为龙头企业提供企业网银、投行,现代支付结算、银企转账等金融业务。
(四)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断完善
在普洱市委、市政府和金融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富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一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得到迅速发展,截止2010年末,
全市新增金融机构网点8个,其中农信社5个,邮储银行2个,富滇银行1个,已开业小额贷款公司10家。邮储银行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新兴机构,成为农村金融市场新的主力军。
三、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风险相对较高,影响了对金融部门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投入
由于受农业生产周期和农产品价格的影响较大,产出和受益的不确定性使农业贷款承受了较高的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融机构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的有效投入。2010年末,金融部门投入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个)贷款余额为14.4亿元,仅占全市农业企业贷款余额69.3亿元的20.8%。投人不足和较为分散的贷款方式,使普洱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缓慢。在全市现有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中,以小型企业居多,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实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少,2010年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只有5个。
(二)担保、抵质押不足。影响了金融部门对农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投入
当前农业龙头企业获得贷款难重要原因是没有足额、有效的抵质押担保,加之有的企业发展时间短,资本积累不够,大部分企业地处农村或靠近农村,其资产评估价值低、升值慢,可用于抵押担保的有效资产不足,加上担保公司规模小,能够提供的担保额度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银行信贷资金投入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以咖啡原料收购为列,每年12月至次年的6月份期间是咖啡收购季节,资金需求量大,频度快,更需要金融机构贷款支持,可提供的质押物一般为收购原材料和产成品,不易保管、价值变动频繁,不适宜质押。因此,在农业龙头企业贷款需要抵质押时,很难提供足值、有效的抵质押物。
(三)企业信用等级下降,影响银行信贷资金投入
一些成长性比较好的龙头企业因企业信用等级下降影响信贷资金注入使企业开工不足。以某上市公司为列,该公司主要从事林化产品加工、人造板制造、集装箱地板生产、原木、锯材、及其他木制品生产经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资金周转非常困难,为了减少资金占压过大,该公司对林化产品加工大幅度压缩,2010年林化产品销售收入0.3亿元,同比减少0.57亿元,减幅65.2%(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0月期间一直未生产林化产品加工)。由于该公司效益差,银行对其贷款较为谨慎,目前已将该公司列为四级客户,其授信额度及信用等级都有所下调。2010年,公司贷款余额2.4亿元,同比减少0.2亿元,今年公司将有2000万元的长期贷款到期,公司面临的资金压力加大。另一家茶叶集团公司也因没有按期归还贷款利息,不良记录被记入征信系统,导致信用等级及授信额度下降。
(四)贷款期限与生长周期不匹配,利率偏高,融资成本增加,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需要
据调查,银行贷款期限一般多以一年期为主,企业有效使用期短,给企业偿还贷款带来困难,也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周期对资金的需求,如桉树生长周期长,从种植到砍伐需要5 6年的时间,而中长期贷款占比少,贷款期限与桉树生长周期之间的矛盾,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按期归还银行贷款。在利率定价上(限普洱市内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从调查部分龙头企业看,仅农发行执行人民银行的基准利率,商业银行上浮20%~40%,农村信用社上浮20%~50%,少部分在10~15%,龙头企业普遍认为利率偏高,这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政策相悖。
(五)基层的农村金融组织、功能不健全,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多层次的金融服务要求
目前,以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为主的基层农村金融体系提供的信贷品种不外乎质押、抵押、保证、信用和贴现等传统的信贷品种,存在着金融产品单一、服务手段简单、利率上浮过高等问题,农村信用社主要以小额生产性流动资金贷款为主,难以对农业产业化升级提供有效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领域的服务功能也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需要,这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不相适应。调查发现,金融部门对龙头企业金融政策指导、相关金融知识以及适应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金融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而且也没有切实针对龙头企业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方案。
四、对金融支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金融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由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底子薄、发展时间短、工艺技术相对经济发达地区落后,再加上地理位置的限制,导致运输成本高,产品竞争力弱的情况,金融部门要认真研究,加大扶持力度。一是要进一步认识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对振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大信贷资金投入。二是金融部门要根据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状况和特点,在金融网点的设置、金融服务产品创新、金融结算方式、现金供应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尽量满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龙头企业的金融发展要求,努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积极搭建龙头企业融资渠道合作平台,建立银企融资协商长效机制
建立农业龙头企业资金需求及重大项目信息收集制度,搭建龙头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平台,促进银企双方信息互联互通和融资供需对接,通过举办银企对接会和网上金融超市等活动,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银企对接,互通企业经营、融资状况和金融产品、信贷流程等信息,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效率,切实帮助企业缓解资金问题。其次是培植具有融资互助功能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吸纳部分自愿入社的农民、农产品经纪人、其他加工企业,成立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成员之间进行资金调剂。
(三)加大对龙头企业授信业务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
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扶持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议各金融机构按照现行信贷制度对省、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进行评级和授信,在用信时适当降低信用评级准入门槛,对资信好的龙头企业要合理确定授信额度,对能发挥产业优势、具有发展前景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信贷资金上给予优先安排,对基本面和信用记录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龙头企业,应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对信用良好的龙头企业和农户以及由信用担保机构提供连带责任的龙头企业贷款给予利率优惠,并根据企业生产周期和贷款用途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在贷款定价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实行一定的优惠利率。担保机构要切实降低龙头企业和农户融资担保费率,达到覆盖低信用等级农业小龙头企业信贷风险的目的,又可降低企业的贷款成本,努力提高扶贫贷款资金使用效益,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在金融产品的研发,要针对龙头企业和农户金融服务需求
的特点,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创新适合农业龙头企业的金融产品,如季节性收购贷款、化肥收储贷款等。开发专门的龙头企业贷款、贸易融资、贴现、保理、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票据承兑等表内外授信和金融业务产品和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发展保单、仓单等质押贷款,推广林权、商标权、知识产权、股权、保函、出口退税等抵(质)押贷款业务,大力推广农户种植养殖业订单贷款、“公司+农户”贷款等。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协会+农户”的农村专业合作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活力。
(四)积极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
加快推动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青年示范户信用信息采集和信用评价为切人点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各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应依据信用评价结果对农村经济主体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健全龙头企业和农户诚信评价、信息披露制度,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户诚实经营,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和农户信用红黑名单制度。依法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切实维护金融债权,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五)建立农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农业龙头企业
建议政府管理部门设立信贷风险补偿专项基金,将财政支农资金中的部分纳入专项基金管理范围,对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给予财政奖补或税收优惠政策。为了鼓励和引导各金融部门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一是对银行发放的农业产业化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风险补偿,有效降低银行支农信贷风险和成本;二是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金融部门按扶持的力度给予一定额度的税赋减免,三是对农业龙头企业贷款提供保证的担保机构,由国家补贴正常担保收费之外的部分,或按照所收担保费的一定比例进行直接补贴,提高担保机构为省、市级龙头企业的贷款担保的积极性。这样,能够充分调动金融部门发放农业产业化贷款和为龙头企业贷款担保的积极性,形成政府、银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供求三方共赢的局面。
(六)积极引导保险部门加大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
根据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鼓励保险部门深入研究、大胆探索,开办适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需求的保险险种,扩大保险范围,努力降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的风险,营造一个良好的信贷投资环境。
我区通过多种形式扎实推进黑土地保护工作。一是农业“三减”工作。全区覆盖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126万亩,覆盖率达到90%,施用有机肥60.5万吨。二是农药废弃包装物处理工作。全区11个乡镇均设立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站,共投入各类专项资金25万元,目前集中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达到16.88吨。三是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和治理工作。我区25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改造升级、粪污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及54处村屯公益处理站建设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全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四是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围绕打通种养循环堵点,推动“粪污”变“粪肥”,促进有机肥科学合理施用,我区已建立肥效监测点20个、规模连片面积2000亩的示范区1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验点4个。五是侵蚀沟治理工作。今年我区计划治理侵蚀沟53条,涉及5个村屯,总投资1932万元,目前已完成工程量10%,争取11月末前完成工程量85%。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
我区2020年省级下达高标准农田任务6.3万亩,总投资7950万元。项目涉及6个乡镇、12个村屯,建设内容包括明渠衬砌、涵闸、泵站、输电线路、硬化路面等。目前已完成工程量93%,预计11月末陆续竣工结算。
2021年对上争取高标准农田任务6.92万亩,项目总投资8900万元。项目涉及7乡镇、8村屯,建设内容包括田间路、桥涵、渠道衬砌、泵站等,目前已经完成工程量55%(76.4%是包含2020年结转工程量),计划12月末前完成工程量的65%以上。
三、畜牧产业发展情况
在保证牛羊和家禽饲养量稳中有增的同时,重点推进生猪养殖业稳步增长,以星海、双喜、明宇、源丰等种猪场扩繁为重点,提高区内供种、供仔能力,降低外引带来的风险,鼓励中小养殖场户扩大生猪养殖规模。截止三季度末,全区生猪、肉牛、山绵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05.5万头(城调队数字为88.1万头)、5.4万头、7.7万只和688万只,同比增长分别为24%、3.8%、11.6%和16%。全区各类养殖专业户达7000余户,规模养殖场150余个。同时加大畜牧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新星万头羊养殖加工项目,目前已经开工建设,养殖场地改造已经完成,一期工程预计12月末前完成。通过以“龙头企业+贫困户+金融机构+政府扶贫资金”的养殖模式与扶贫资金养殖项目相结合,引进哈尔滨谷实生猪养殖项目,目前正起草拟定合同,预计12月末前完成前期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