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统文化与班级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班级管理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厚德,可以明智。它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儒家、道家、诸子百家等一些思想对现代班级管理都有非常大的借鉴价值。而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对班级管理起着基础和渗透的作用。我们把儒家管理智慧的基本精神归纳为“四为”,即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义为重、以和为贵,具体内化为“义、仁、礼、恕”四方面。
一、义——修炼德性
“义”者宜也,是一个事物应有的样子,是一种相对的道德律。儒家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也就是说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合适的正路,而小人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趋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对于班级而言,班主任讲究“义”就是要自己修心养性。班主任的品德应该是全班同学的表率。班级管理讲“义”,就是要注重德育。要建构完善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德育观离不开对传统的反思和扬弃。俗话说,“植树先固本,育人先育德”,“以德治班”应该是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在班级德育教育中,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班主任本身的师德修炼
教育,在提升学生生命品质的同时也在提升教师的生命品质,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句话强调了榜样的作用。作为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品格、学识、涵养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要特别注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让自己的良好风范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情感上接纳你,为班主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的行为习惯
“成功从脱鞋开始”,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的良好习惯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在班级管理中,学生尊师的行为,礼貌的行为,孝敬父母的行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行为,都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细节,班主任应对此非常重视。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公德习惯和行为习惯等。如在2005级服装4班和2007级文秘1班都通过主题班会(由学生演绎)解决乱扔垃圾的问题,展现同学友爱,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班级文化是班风形象的展示,班级环境的脏乱差,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与能力。一个好的班主任,会积极主动搭建班级文化建设的平台,对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主体标识进行有效掌握;对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力求朴素大方,适合学生,突出班级特点。如在2005服装4班的管理中,抓住服装专业画画好的优势,要求有特长的同学集思广益,自己设计“学习园地”“信息公布栏”“八项考核评比登记栏”等墙壁文化,学生有创造性的展示往往赢得了学校的荣誉,多次被评为一等奖。然后在担任2007文秘1班班主任时,要求2005服装4班的同学辅导学妹,将优秀的班级文化传承下来,形成了年级之间互帮的局面。优良的班级文化会打造一个班风纯正的优秀班级,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会有着良好的人际和谐氛围,从而形成了浓厚的与校园文化相一致的育人环境。
二、仁——培养爱心
“仁”是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儒家的仁的管理方法:一是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其他人;二是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必须要有一种爱心,而且还要知道干什么事都会遇到困难,克服了困难然后才会有收获;更为重要的是人在一个集体中活动,一种集体主义的精神才是一种真正的“仁”。其实,一个优秀的班级正需要这样的管理策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方面,班主任讲“仁”,就是要关爱学生,具体地说,就是尊重其人格,理解其追求,欣赏其亮点,激励其进步,信任其言行,把每个学生的人生价值调动到一个最高点,能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受,从而使教师树立了“不令而从”的威信。班级管理中,我会重点关注各方面条件比较差的同学,记得2005服装4班有一个同学特别自卑,她认为自己身上没有任何优点,但我发现她文采不错、喜欢写小说、笑得真诚、头发漂亮等,我反复表达欣赏她的这些优点,她后来也变得自信了。这正所谓“爱心最是有情物,化作春风更摧人”。另一方面,要在班级中提倡帮助他人、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理念。2011年6月,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高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好的班集体是:人人都平等的集体,营造充满尊重、和谐、友爱的氛围,让学生一进入班集体,就感到春风拂面,温暖快乐;人人都是主人的集体,营造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的氛围,让学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他人的事情帮助做好,集体的事情一起做好。当一个班集体真正成为每个学生珍藏的记忆,那是对老师和教育工作者最好的褒奖。这是我们每位教师都企盼的境界。
三、礼——追求和谐
有了“仁”的存在就可以成为真正的人了,但是“仁”还不能单独存在,孔子认为,“仁”的实现必须通过“礼”来表达和体现。在班级管理中以“礼”为核心理念,用礼制、礼乐追求管理体制的合理化。激发学生的逻辑判断的潜在能力,让他们能够自觉地从理智上求真。其要旨是追求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的规律性,以富于人文精神,合乎人性的礼制和礼乐来规范班级秩序,用礼制约束人,用礼乐营造好学、敬人的氛围。孔子的治道强调“正名”,要求做到“名正言顺,各司其职”,体现在班级管理中也就是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要各司其职,用完善的层级制度和制度的文化氛围约束各成员。在班级管理中,我一般会一周一次班团干部工作回报,两周一次的工作方法培训,强调的是分工合作,注重协调,让班团干部时刻具有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这样效果不错。班主任首先要把班级看作一个系统,认真研究班级系统内部诸子系统对班级整体工作的影响,从实现整体目标出发去指挥班级各方面的工作,使班级各项工作围绕班级整体工作的质量、效率正常运转,并通过组织、协调和综合使家庭、学校、社会等外界影响因素与班级共同目标形成一个和谐系统,以实现班级管理的最优化。从“礼”的内涵来看,礼乐的关键性作用在于形成一种敬的氛围,敬重自己的班级角色或职司,敬重老师,尊重学生,使本班级秩序井然,能成大事。可见孔子治道之首,即制度化的组织治理,而决不是人们所附会的随意性极大的所谓“人治”。现代班级管理的实践也表明,构建完善的班级管理体制和制度,以及营造好学氛围,是和谐班级构建的关键。
四、恕——讲究人本
儒家强调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宽容和理解,来求得人际之间的和合。一方面,在解决矛盾冲突的时候,不能只看到矛盾或冲突的一方,而应该全面地看到矛盾或冲突的双方,消解他们之间的对立因素,找出能够有效沟通的切合点,从而达到和谐与协调。为师者,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急躁速成,班主任在处理班级问题时所需的是循循善诱的耐心和春风花雨的润泽。特别是对后进生犯错时,要有更为宽广的胸怀和气量,用敏锐的观察力和迅速的反映能力,冷静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007文秘1的一位同学,拍拖、偷手机、课堂玩手机、撒谎、烫头发等一系列不良习惯屡禁屡犯,但我对她并没有放弃,通过一年多的关注和与家长的联合行为干预,最终让她懂得做一个学生的标准行为,从而使其从不良习惯回归良好行为。另一方面,实行“恕道”管理,必须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原则。班主任的“恕”就是推己及人,管理适度。班主任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就不要强行施加给学生,班主任明知不对的事情,就不要让学生去做。教育家魏书生说过,“许多事情是个人无法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态度”。作为学校和班主任不能选择学生,什么学生都有责任接受,并且要做到一视同仁、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帮助全体学生共同提高。一个优秀的班级管理者,会注重在合情的规范和合理的目标指导下,忠实于学生的个性,均衡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总之,儒家管理思想的内涵、目标、方法对现代班级管理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孔子管理思想的核心“仁”“礼”对于现代中国社会追求和谐发展,以及我们教育的目标有一致性的内容。对我们当前的学校的德育教育和提高教师和国民的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不仅要将其作为知识来研究,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去应用和实践。
参考文献:
一、传统玩具 & 课间活动
每到大课间活动时间,我们班的孩子就会拿出围棋、象棋、孔明锁、九连环这些传统玩具,三三两两围在一起,解锁的解锁、解环的解环、下棋的下棋,遇到难解的锁、难解的环,孩子们会共同探索解环、解锁的诀窍,棋逢对手的更是不亦乐乎,车马炮你来我往,笑声亦随之飞扬。传统玩具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是传统文化最通俗的传承,“玩”的方式不仅能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中不自觉地亲近传统文化,更能增进小朋友的友谊及合作能力,还能有效避免课间活动中的不文明现象,传统文化与课间管理因此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二、汉字故事&课前两分钟
“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文学形式,与其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干巴巴地讲解传统文化是什么,不如让传统文化融进故事里,让孩子们在故事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每节语文课的课前两分钟,我都会留给孩子们讲一讲“汉字的故事”,轮到讲故事的孩子会在PPT上详细地展示某个汉字从古到今的演变过程,并配上生动的讲解,日复一日,汉字身上附着的传统文化润物无声地流进孩子们的心田,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表现力也在讲解中得到提升,传统文化与学生能力的提升因此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三、传统美食&班级奖励
“因为你们上周表现得特别好,所以今天中午午餐时有个特别的奖励-----每人加餐一个粽子。”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就欢呼起来,我趁热打铁地给孩子们讲了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粽子的种类、粽子的寓意以及粽子的制作方法。午饭时,家委会如约送来了各种馅料的粽子,孩子们品尝着粽子,也在回味着传统美食背后的传统文化。这样的奖励常常在我的班级里进行,有时是千层糕,有时是真空包装的糖葫芦……,每奖励一样传统美食,我必定会连带着讲讲其背后的传统文化,奖励的内涵由此得到升华,传统文化也因此与班级激励制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一、一年来的重点工作情况
1.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
建设一支思想过硬、团结务实、能干事、干好事的领导班子,直接影响着学校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未来。对此,学院领导非常关心。在学院组织部的直接领导下,经过考察、评议,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推选陈皓、高喆两名同志任副校长,成立了新的学校领导班子。新领导班子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学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秉承老班子的优良作风,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工作踏实,工作成效突出,圆满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2.中层管理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今年暑期,经学院组织部批准,在自愿申请基础上,经过民主评议、学校考核,完成了新一轮中层干部聘任工作。新的中层管理队伍,是在过去三年磨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组合,有些岗位进行了调整,有些岗位也吸收了部分年轻成员。调整后各岗位工作人员很快进入角色,积极开展工作,用他们实际工作成效证实,这次中层调整是成功的,广大教师和学校领导是满意的。对学校中层管理,本年度进一步加强,改进目标管理中的过程管理,要求各科室不定期汇报、交流工作,“工作简报”应用于过程管理是我们今年管理的一大亮点。我们还改进了中层科室考评方案,实行“群众投票、领导打分、实绩考察”的方式,实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有效的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管理效率。
3. 成功召开工会一届三次会议,规划学校第二个三年发展目标,完善学校制度建设
2009年暑期,我校隆重召开工会一届三次会议,在热烈、祥和、民主的气氛中,教师代表积极为学校发展献言献策,共同谋划学校发展,共商学校发展大计。会上通过了《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学校章程》《中层科室考评方案》《教师考评方案》等规章制度。《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为学校今后发展明确了目标,让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又开始了新的征程。《学校章程》《中层科室考评方案》《教师考评方案》等规章制度,是我校制度建设再上新台阶的标志,是我们多年经验的提升。
4.圆满完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按照济宁学院党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2009年3月至7月,学校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确保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学校专门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体党员会议,认真制定了《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整个活动紧紧围绕“如何全面实施以校为本的新基础教育改革”,“如何深入探索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小学教育完美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开展。经过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上级“规定动作”,并在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活动实效上有所创新,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重点做好甲流防控,建设学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
今年,面对甲型流感不断蔓延,威胁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利局面,全校师生一起行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绝不松懈,健全防控机构,制定防控方案,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制定《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预案》,加大力度开展防控知识宣传,建立家校防控机制,坚持做好晨午检和跟踪调查,消毒,通风、零报告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有效控制了疫情,保证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6.加强班级管理,强化习惯养成教育,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
本年度,为深化学校发展,学校调整了工作思路,把工作的着力点落脚到“班级”和“课堂”。学校提出“德育以孔子仁爱思想为核心,以争做少年君子活动为抓手”,重点落实在班级管理。为加强班级管理,学校组成以校长、分管校长、级部主任、班主任为主的德育队伍;实行班主任交流月例会制度,总结推广班级管理经验,改进教育方法;抓好执勤队伍建设,加强执勤总结、反馈、表彰;开展“校园志愿者”活动、“零废纸活动”、“特色班队建设活动”、“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等;充分利用校园之星评比、流动红旗评比,进一步强化、规范班级管理。本年度还坚持每月开展一次班级主题班队会观摩活动,班级主题班队会给教育一片新天地,给学生一个大舞台,班主任老师的精心筹划、良苦用心,孩子们的真诚执着、自信大方给每一位观摩教师都留下深刻印象。
7、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系列活动。本学年开展了春、秋季运动会、校园吉尼斯比赛、举办了首届水果节、开展了读书月活动、第三届全校学生才艺大赛,举办庆祝建国60周年师生书画比赛、建队六十周年“红色故事演讲比赛”等,成功改选了少先大队委,加强了学生干部的管理。
组织开展了教工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篮球比赛等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等;召开了 “三八妇女节”庆祝及表彰大会;重阳节慰问退休教职工、组织外出活动,教师节庆祝活动等。
8. 增进学校、家庭、社会联系,构建联动新模式
09年上半年家长委员会成功进行了第二次改选,下半年又分级部适时召开形式不同的家长会。组织有经验的教师为家长做家庭教育方面的专题报告,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增进家校沟通交流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同时,外聘了曲阜市公安局、司法局、驻区部队、地税局等多家单位领导担任我校校外辅导员,开展活动,增进交流,服务学校。
9.实施“决胜课堂”战略,加强校本教研,提升科研水平,锻炼教师队伍
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严格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考试等教学环节的管理,根据各班级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加强重点学科、薄弱学科、重点年级、班级的质量监控与跟踪管理,组织全体教师上好常规课、通评课,期末分项测评、业务检查、家长、学生问卷调查稳步实施。本学年中,学科领导、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经常性进行跟班听课,进行教学调研和指导,并专门召开了一年级和毕业班教师会议、教学研讨会议。
继续深化校本教研活动。“说、上、评”教研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精品备课夹”工程提升了教研水平;常规课堂教学的督査工作,促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经验交流会和班主任管理经验交流会,让经验实现共享;观摩课、评优课、示范课等教学比赛和教学展示,让课堂展示了风采。
继续深化国家级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省级课题《走近孔子》、《我的月亮》等品牌课题的管理。本年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等五项曲阜市级课题顺利结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结题申报工作也已完成。
持续开展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工程。一是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09年中,我校派出大批学科教师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参加了徐州全国“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会、南京“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数学、学校管理研讨会、《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研讨会等。二是鼓励部分教师报名参加了济宁市继续教育网上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曲阜市教育知识竞赛等。三是评选部分教师参加第一批电教骨干教师培训等措施。加大了教师培训力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10. 实施开放办学,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及管理交流。
李校长到香港参加孔教学院儒学研讨活动;朱彩霞老师到香港支教;我校与青岛师范附属小学、日照五莲职小开展了三地的教学联谊活动;和曲阜市书院街小学和田家炳小学的“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
我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和建设先进经验赢得了多方关注, 09年来到我校指导参观交流的领导和同行络绎不绝。我们迎接了美国、加拿大、台北市、香港教育参访团参观访问;接待了上海卢湾区、济宁一中分校、梁山泗水等县教育局三十多个参观考察团。
我们还邀请山师大于教授、张茂聪教授、曲师大唐教授探讨学校发展思路。邀请山东教育编辑部陶继新教授来我校指导传统文化建设工作。聘请LDC项目发起人康长运博士为我校顾问。
11.加强幼儿园管理,深化幼儿教育科研工作。
在做好幼儿园常规工作的基础上,精心创设的环境,体现教育性、艺术性;充分发挥青年幼儿教师的优势,针对幼儿的良好习惯养成、自理能力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等方面,设计长远研究课题。针对幼儿特点,注意动静结合、室内外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设计科学合理的幼儿系列游戏活动,通过不同层次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12、其他几项工作
加强档案和人事管理,建立起全体教师成长档案袋,做好各项证件及各级业绩荣誉统计和管理工作。加强财务管理,全面改进后勤服务工作。加强对外宣传,更新网站,充分利用校报、网站、媒体,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开始筹建数字化校园建设,逐步实施无纸化办公;开通了济宁市教育局公文传输系统,到现在为止已经初步实现应用办公现代化。学校一方面努力开源节流,一年来多方筹措资金,努力为学校进一步发展争取更多的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班级管理 角色
一、课改呼唤着班主任不断反思,更新教育理念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和领导者,他的思想道德面貌,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对教育的信念与追求,他对学生的期望,他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认同与取舍等,无不渗透在他对班级的管理之中。班级管理是一项完善人的内心世界、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导。班主任必须学会反思。所谓反思就是指自我调整、自我建构的自省、内省能力,追求较高境界的人格品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这样,我们才能号准时代的脉搏,着眼未来,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构建良好的班集体。
二、新理念促使班主任不断审视,做好自身角色的定位
1.总设计师角色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是提倡自主化的班级管理。所谓“自主化”是指在规范、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凭人为的外力作用,主动按照自己的意志活动。“自主化班级管理”是指在创新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自主管理班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管理实践。因此班主任要把班级管理的立足点从直接管理转移到设计管理上来。班主任是班级管理活动中的灵魂,班主任每接过一个新班级,总要根据该班的实际情况设计和规划班级管理工作的蓝图,以期班级工作能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顺利开展,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
2.科任老师角色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主要管理者,同时也是该班某个学科的科任老师。作为学科知识的传播者,班主任若能发挥自身在该学科专业知识上的特长,无疑会增强学生对自身的敬佩感和信服感,从而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班主任首先应具备该学科比较丰富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和技能,使该学科的教学活动能做到驾驭自如、生动幽默,以便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为了搞好学科教学,新时期的班主任更要加强学习,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做到“一专多能”、博学多才,努力使自身成为“学者型”的管理者。
3.心理医生角色
班主任应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细心观察,辩证分析,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发现问题要及时给予疏导,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当然,班主任“心理医生”角色功能的有效发挥还需要班主任在平常多阅读有关青少年心理的丛书,以理论指导实践,做一位关心和了解学生的有心人。这样的班主任才能赢得学生的理解、尊重和支持,学生也就乐于参与管理和接受管理,从而增强班级管理的实效性和情感性。
4.外交家角色
(1)班主任要正确处理好班级学生的关系。
班主任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学生,和学生的目光平视,将自己置身在班集体之中,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与学生平等相处,提高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
(2)班主任是联络其他课任教师的纽带。
由于学科性质不一样,教学要求、授课方式、教学风格便不一致,课堂管理方式也不一样,班主任与各课老师之间便容易产生摩擦,甚至发生冲突。这就需要班主任做好协调工作。
(3)班主任要协调班级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班级是学校最小的管理单位,班级管理的目标是与学校的管理目标一致的,班主任只有深刻理解学校领导的意图,并与学校管理部门的具体要求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卓有成效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4)班主任还是沟通家校的桥梁。
家长与班主任的心情一样,目的一样,都希望孩子好,但处于不同的立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会不一致。这时候,就需要班主任通过家访、开家长会等形式,去协调和家长的关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拍。
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角色的转换是多变、多样的,受到人、事、时、地等因素的制约。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演活各种角色,做一名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同时,班主任还应树立“与时俱进”、“终生学习”等观念,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历史潮流,敢于破旧立新、开拓进取,使班级管理工作的内容日新月异,方法不断改进,制度日趋完善,以适应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轻重缓急 传统文化 立德树人 终身学习 教育远见
学生教育工作千头万绪,如果班主任不能分清轻重缓急,其结果往往是搞得自己焦头烂额,久而久之,班级管理工作也将变得混乱无序。而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跨越时空,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力量,班主任应充分挖掘其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并在其指导下,做好班级管理的“三轻三重”。
一、班级管理中的“三轻”
1.教师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心态要轻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在:认知方面的个性差异、性格类型差异、气质类型差异、能力水平差异,还有一般能力和特殊才能的个体差异等。
“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论语集注》)在没有教育心理学理论支持的年代,大教育家孔子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教育,长善救失,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出了各种人才。孔子这种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更是现代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导。
【案例1】班里有三名学生很“捣”,他们经常在一起“研究”怎样做才能钻班规的空子。上课嬉笑、喝水、干咳、接话茬,下课疯狂打闹、相互捉弄,学习上不思进取,说别人不敢说的话,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我在教育转化他们的过程中,“允许犯错、集中纠错、耐心改错”的轻缓心态起了关键作用,采取了“欲擒故纵、收放结合”的教育方法,既有评理,又摆事例。在我一系列的教育措施下,他们慢慢转变,学习积极、态度认真,最后升入了理想的高校,毕业后多次返校看望老师,言谈之中除愧疚外更多的是感激。
2.教师抚平学生受伤的心灵,语言要轻
从事班主任工作20多年,笔者清晰地感觉到,现在的孩子“个性强、很敏感”,他们容易将眼前的小事复杂化,别人不经意的言行可能就会引起他们的怀疑、猜忌、甚至怨恨,进而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如果家长、老师未能及时发现端倪、及时化解不良情绪,他们“受伤的心”很容易崩溃。
【案例2】班里的一名学业优秀生,由于不满于母亲“自私”“素质低”的教育方式,长时间和母亲冷战。高三下学期,母亲因害怕影响孩子高考备考,无奈地选择离家的方式淡化矛盾。长期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告诉我,这时候的孩子因为自认为是“受害者”,逆反心理很重,不能盲目批评,我选择用温润的语言,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化解学生的怨气。我和他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坦诚自己儿时对父母也存在误解,并且告诉他这很真实,很正常。谈话对孩子触动很深,从眼神和行动中我感受到他的积极变化。我继续观察并适时加以鼓励,最终母子和好如初,孩子也如愿考取一所名校。
3.教师对待班级取得的成绩,看法要轻
当一名老师送走一届又一届学子,看到学生一步步成长成才时,会感到无比欣慰,自豪感重得“不得了”!然而这些成绩已属于过去,三年看似短暂,但却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轮回。现在的社会信息量大、信息传播迅速、人们的观念更新快速,眼前的学生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习惯上变化都很大。所以更新、更复杂的教育对象正等待着老师去接受、去研究。如果只满足于以往取得的成绩,凭旧的经验来应对新的情况,势必与现实脱节,造成高耗低效。
【案例3】某青年班主任,凭借自身优势和工作热情,和学生打成一片,呕心沥血努力工作,班级各方面活动表现突出,眼看班里“水美鱼肥,一派丰收景象”,其实暗礁隐藏,问题隐患,却不自知,一次突发事件,使自己措手不及,处理方法的简单急躁,引发了师生冲突,青年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受到很大挫伤。我和其深入交流,提出了管理建议――在班级管理取得一定成绩时,要把眼光放远,不能满足于现状,居安思危,对眼前的“平稳态势”冷静分析,摸清班级脉搏,关注特殊学生,及时发现隐藏问题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班级管理中的“三重”
1.重“立德树人、成人成才”的教育理念
高考竞争日趋激烈,家长望子成龙之心更为急切,高中学校和老师过多地承载了家长对子女的成才期望,从而使学校教育出现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弱化心理健康教育、仅重视文化成绩的状况。
将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最终不是会考试的人才,而是会解决实际问题、会做事的人才,是能在服务社会的工作中做出业绩和贡献的创新型人才。现有高中教育教学理念一定要从培养高分生转变为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因而“立德树人、成人成才”的教育理念变得尤为重要。
2.重“潜移默化、行胜于言”的教育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倡导“以身立教,其身亡而其教存”。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言教在于说理,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而身教在于示范,旨在指导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方法,养成某种行为定式。班主任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大到道德品质,小到一言一行,都极易被学生模仿,老师以身作则、以身教人正是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保障。教师应不断加强个人修养,提升个人品质,以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去影响和塑造学生,用无声的语言去感染、熏陶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自己首先不做。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经历告诉我:“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3.重“终身学习、更新观念”的教育远见
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是指每个社会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而持续学习的过程。在2013年教师节给全国教师的慰问信中,勉励广大教师要“三个牢固树立”,其中之一就是“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班主任,近距离面对一个个鲜活的教育个体,不仅要重视终身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作用,还要重视终身学习在人格塑造、个性发展、潜能开发、批判精神等方面的功能。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老师,应该学什么?
(1)学理论
教育要以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生幸福为本,把握教育方向是重中之重。任何新形势下的教育方针、政策、理论都应该成为班主任老师的学习内容。例如,教育部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描绘了1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班主任老师应深入学习,自觉对照《纲要》找不足、找方向。只有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实践同改革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才会在这片热土中成功地播种、培育、开花、结果。
(2)学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力量,当今世界各国发展中面临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得到启发。比如,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社会诚信度每况愈下――“以诚待人、讲信和睦”;骄奢享乐持续蔓延――“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等等。班主任老师通过学习和领悟,把适合新时代学生需要和发展的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去,形成主流的思想阵地,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学经验
教育教学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工作,又是群体性工作,不同的班主任教师,都积累了具体的、实用的教育思想、策略、方法,相互之间努力学习经验,能有效避免走弯路。学习时,一定要把借鉴经验和提升自我相结合,不可以生搬硬套。要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思考,善于对比,努力完成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教育。
总之,班级管理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而是一项富有动态性、创造性的工作,而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中的灵魂人物,班主任老师要坚持学习,把握好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代教育脉搏的契合点,了解学生真正的心理诉求,切实做好“三轻三重”,班级管理工作就会稳步发展,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传统文化 公交专业 学生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079-02
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面对我们的学生,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多想到的是:如何从思想深处进行扎根教育。除了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平和精神修养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植入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思想和文明意识。
一 初学《弟子规》,新班展新颜
因为是订单班的缘故,公交专业的家长和学生的学习意图相对明确――即五年内,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做一名优秀的准常州公交人。新生开学伊始,为了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笔者在黑板上写下“在这里,你的起点会更高!”目的是要所有同学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同时,向全班宣扬我们班的特殊性和使命感,要求大家在平时汲取专业知识、夯实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这将为他们进入公交企业后,为企业建设优质文化、塑造企业形象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新生军训结束后,我和公交11高职班的孩子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弟子规》学习。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基本完成所有同学的背诵检查。与此同时,我们规定每个早读前5分钟,全班起立齐诵《弟子规》。其中,我也不失时机地与学生一起分享传统文化方面的视频资料,学习教导成人成才的真实故事。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学生接触了《弟子规》之后,都能有很大改变。但是,绝大部分的同学在学习了《弟子规》后,都能用里面的语句来开导别人或者反省自己。从一年级践行《弟子规》的实践行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思想上的成长历程。此后,在每学期的主题教育课堂上,我会选取《弟子规》内容中的一个节点,让学生自拍自演,完成视频材料,然后由班主任策划和导演一堂生动有趣而又给学生深刻启示的主题教育课。主题教育内容的选取与专业结合,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的切身感受,又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例如,我曾经选取《弟子规》中关于“礼节”的内容作为主题。这是因为我们是公交专业,同时也是“准公交人”,是服务性行业的窗口。在校期间,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礼仪习惯,培养他们对人的恭敬之心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我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弟子规》的过程中,不断地审视自己和他人,同时将《弟子规》的精髓变成内心自觉或不自觉的思想要求。
二 以传统文化精髓为基石,正心端行
高职生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眼高手低,也就是目前教育界所谓的“叛逆期”。他们的眼光很高,可是能力却偏低;口里面说得很好,可是心里面想的却是另外一回事;表面上很尊重你,背后说不定骂你千遍万遍。面对如此情形,除了要在思想上指导他们的思维方式,更要在行为上加以约束,双管齐下,标本兼治。
在平时的操作实践中,很好地将传统文化与主题教育课的形式充分糅合,以利于扎实深入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下几个方面是我努力实践的。
学习传统文化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这种精神将会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常州公交人。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学习方法、治学态度,这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有着积极作用,而且终身受益。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可以使学生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观念,热爱并尊重自然,从而珍惜自然资源,培养他们为常州公交创建美好未来而努力的自觉意识。学习传统文化中礼仪修养,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以保证班级的健康、有序、稳定,使同学们和谐愉快地相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观念以及相关的礼仪形式,对提高班级学生的礼仪修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今后进入公交企业,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形象。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许许多多的古人都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爱国,什么是有社会责任感,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韩愈的“以国家之务为己任”,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是以国家社稷为己任的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责任感培养的精神食粮。
有了这些作为基石,在近三年的班级管理中很少听到说我班同学跟别班发生矛盾或者大打出手的。有矛盾的同学自己也会用传统文化精髓里面的条条框框去检查自己、反省自己,全班同学都能做到团结友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营造和谐的氛围。
三 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理想照我行
我们的理念是:学习传统文化,提高自我修养。我们的准则是:从我做起,从我心做起,从我班做起。我们的目标是:学习传统文化,做文明公交人。
为此,在学校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选修课时,我会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这对提高班级学生整体文化素质会有很好的效果。
闲暇之余,我还不失时机地让他们观赏一些我自己认为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帮助的视频节目。比如,有彭鑫教授主讲的《仁义礼智信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净空法师主讲的《拯救世界和谐危机》、李越老师的《礼在人际关系中的应用》及李承臻的《传统文化救了我全家》等经典视频。看完之后,我们师生一起评点讨论,并且一起互相答疑解惑。在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时,我心中总会不禁暗喜,因为我知道我在他们的人生路上点燃了一盏明灯。
每当要过中国传统节日时,比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我会尽量发掘中国的传统民风民俗文化,召开主题班会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作为一名高职教师,加强自身传统文化的修养,才能更好地增强对学生的说服力。这方面着重强调教师在人际关系、为人处事方面等都要成为学生的表率。
参考文献
[1]王焰辉.汲取传统文化精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J].考试周刊,2012(2)
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省市素质教育会议精神,完成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改革初步目标[1],本着“总结、调整、规划、提升”的八字原则,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
【工作思路】
本学期工作基本思路:围绕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工作目标,落实“总结、调整、规划、提升”的,以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为主阵地,继续深化校本改革,积极营造学校良好的发展环境,团结一致,克服困难,为学校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任务】
一、总结近年来学校工作成绩,全面规划学校今后发展
围绕学校三年发展目标,我校在管理、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校园文化、学校特色等方面都取得可喜成绩,基本完成三年目标任务。总结近年来工作,我们取得的主要经验是:一是弘扬正气,调动了劲头、转变了作风。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认认真真的工作作风,和谐融洽、相互协作的集体意识,想干事、干好事的工作态度等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可靠保证,也是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二是思路明确、措施得力、方法得当。“以人为本,内涵发展”,“探索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小学教育相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抓质量、创特色、树形象、促发展”,“推进学校发展的三驾马车”,“打造学生的基础学力”,“发展性目标教学”,“中层目标管理”,“校园自愿者”,“星级评价”,“分项测评”,“说上评校本教研”,“校园吉尼斯”,“校园书吧”,“才艺大赛”,“走进家乡暑期综合活动”,“校园文化”,“新校风校训教风学风”,“走近孔子校本课程开发”等都显示出我们教育的智慧。三是领导关心、社会支持、师生、家长拥护。上级领导包括济宁教育局、财政局、人事局、曲师、曲阜市委市府、曲阜教育局等近年来都给我们很多方面关心,特别是济宁教育局、曲师、曲阜教育局,没有上级领导关心支持,我们无法克服困难,没有全体教师、家长、学生的积极配合,无法取得这么显著成绩。以上三点是我们取得成绩的“三大法宝”。我们要总结这些经验,并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弘扬优秀传统,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学校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2]。
二、继续加强学校常规管理
常规管理是学校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必须抓实、抓好。常规管理中注重细节管理,使各项管理继续深化、细化、常规化。
关键词:班级文化;文化三宝;展示自我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又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讲信用的时代,又是一个欺骗的时代;这是一个光明的时代,又是一个黑暗的时代。”狄更斯在他的名著《双城记》中如是精辟地描绘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同样,我们可以借用狄更斯的“时代论”来诠释“新生代”的学生及学生生活。而这些学生又是学校教育中学校文化、班级文化的建设者和践行者。因此他们的言行举止、行为素养将直接影响着班级文化的建设和教育功能的发挥。
可以说,现在的学生,正处在一个“展示自我”的时代。他们可以在微博、微信、QQ空间等各种各样的网络平台上展现自我。只要愿意,时间不是问题,空间不是距离,随时随地都可以展现自我。
除了线上的各种展现,线下也是花样繁多、内容丰富。从美食、穿着打扮到明星八卦、体育运动;从网游到旅游、从现实到科幻;从影视大片到网络小说、漫画图书……
这些现代气息浓郁的“展示”背后,隐藏的是学生脆弱的心灵以及空虚的物质、精神生活。他们怕被同学瞧不起,怕被同学说自己“二”“囊”,他们这么做只是想证明“我不仅会学习,还知道很多、懂很多。”
在这样一个全民展示的时代,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如果只知道教学难免有些落伍,也不利于师生关系及班级文化的建设。但要和学生一样拼兴趣比爱好,显然有些身单力薄,力不从心,因为一名教师往往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的学生。
于是,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奇的原则,结合自身特长,我选择了“特色展示”,将传统文化与班级文化的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丰富学生文化生活。
我“特色展示”的是教具,是一些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一般只能在书本中见到,而现实生活中很少见到的教具。如,教鞭、惊堂木、戒尺等。将这些传统文化韵味十足的教具,运用到现代教学中,不是为了将旧时的课堂再搬过来,而是要以传统文化精神为脊髓,以素质教育为血肉,以文化教育为筋骨,以应试教育为发肤,以便展示一个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的班风班貌。
我所展示的教具,都是通过研究古代私塾的配置,结合现代教学,精心选择,认真打磨而成,然后带进课堂。
首选展示的是教鞭。教鞭在古代书院中是必备之品,它的本名不叫教鞭,而是叫“正观”。教师用以指示学生所看所想,故而得名。宋代人喝茶有五不点,其中一条就是“器材不精,不点”,原因是“器也,境也,心也”。所以我选择的教鞭是根据宋代两程兄弟在白鹿洞书院所用“正观”的尺寸,以白腊木为材料,精心打磨的一支教鞭。长二尺七寸,粗三分上下,握手处用棕绳缠绕。
这个饱含历史文化底蕴的教鞭,一进教室,便惊艳全场。借此机会,不但向学生讲述了有关教鞭的源远历史文化,增强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学生。我的教鞭不是为了惩戒,而是为了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第二件特色教具惊堂木,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正是我选择它的原因。惊堂木是一块小叶紫檀木,用它往桌子上一拍,声音清脆响亮。可以给课上不认真听讲,甚至瞌睡、走神的学生起到很好的警醒作用。
第三件特色教具是戒尺。戒尺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戒”,指警戒,惩戒;二是“尺”,指尺度、标尺、标准。这恰恰可以用于指引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时这也是作为教师的标志和象征。当然,教师不能体罚学生,但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所以我们可以发挥戒尺的警戒、尺度、标准的作用,来警醒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基于此我也自制了一把戒尺,长一尺,宽一寸,厚三分。把它带进教室,发到讲桌上,向学生讲明戒尺的来历、象征意义和作用。丰富了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我国的教育教学发展史。
这三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教具,既增进了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同时塑造了一种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为学生的成人成才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现在它们已成为班级的文化三宝,时时刻刻释放着文化的气息,陶冶着学生的学习情操,指引着学生向着前进的方向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一、儒家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儒家传统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提出了“仁”和“礼”等概念,“礼”是人们的行为规范,而“仁”是“礼”的根本内涵,是伦理道德观念的基本根据,是做人的根本道理,是人们应该追求的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而小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未来的主人,更应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将我们的文化精髓好好的传承下去。
1、仁:仁者,仁义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仁者,易也。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小皇帝”“小公主”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严重,应该教育他们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2、义: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古人讲义气,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见利忘义的例子多不胜数,要教育小学生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3、礼: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此。没有礼貌的人才是脑中无物,胸无大志之人,真正的智者会表现出应有的风度和礼貌。
4、智: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也要知道天下知识和天上的星星一样,学之不尽,真正的智者不会自傲自满,生活中处处有学问。
5、信:信者,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是要吃亏的。以此估计,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当然不会骗人。
时代在发展,物质条件在改善,小学生在思想上、行为上信息接受的途径越来越宽泛,很多非主流的内容成了孩子们追求,而我们传统的、积极向上的传统美德渐渐被遗忘,明确内容,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二、创建和谐班级的必要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以人为本”作为其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重要基地,学校教育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需要,创建和谐班级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石。
1、树立充满爱的班级观,建立具有良好班风的集体:
孔子的“仁爱”思想告诉我们,仁者爱人,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可以让自己快乐、也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当一个集体中的人人有爱的时候,孩子们何愁不会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一个班集体良好班风的形成,需要一个个爱的细胞活跃其中。智育与德育并重,学习成绩与思想品德并重,个人发展与班级建设并重,建设一个富有爱的班集体。
2、和谐班级是建设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平台;
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作为小学生知识获得的主要环境,班级环境的健康、和谐就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爱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出发点。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才会坦诚地向老师敞开心扉,诉说心中的困惑,提出良好的建议,不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为构建和谐班级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三、弘扬儒家文化和创建和谐班级的有效整合
小学处在知识学习和文化熏陶的关键期。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实时的传统文化能够更快的浸透孩子的心房,达到很好的教育目标。通过大力倡导仁爱、、勤俭等优秀品质,用儒家传统文化精髓贯穿到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日常班级管理中,形成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勤奋向上的学习氛围。
1、将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传统文化若能与当前学科教学相结合,则能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其现实性,激发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动性。语言教学中,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唐诗宋词名言名句等;历史学科中蕴藏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政治学科中处处体现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师在讲授学科知识进结合传统文化,会增加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也能真正让学生做到“文道统一”。
2、将传统文化寓于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中。
校园传统文化活动,学生既喜闻乐见又能广泛参与,既耳濡目染又潜移默化,通过深深体味活动浓郁的气息,最终使文化活动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在每个人的身上得到内化和升华。学校可以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搭建各种平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
关键词:辅导员 以人为本 构建 班集体
辅导员是学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是学生和学校之间进行联系的纽带,是学校和家长之间进行联系的桥梁,是自己班级的学生学习效仿的楷模。班级管理是一项完善人的内心世界、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导。因而,辅导员自身所具备的基本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班集体的构建。辅导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教育的信念与追求,对学生的期望,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认同与取舍等,无不渗透在对班级的管理之中。
一、注重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
辅导员工作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顺畅和美好,这中间会有许多的苦恼纠缠着辅导员。一个好的辅导员,就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在教育方法上,以情感教育作为主要的工作方法。因为没有情感,就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而外化则无法进行。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单靠情感教育是不够的。情感教育必须与理想教育相结合,重视和加强学生在一定社会实践和环境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思想意识影响和支配下调节自己行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之中,理性教育居指导地位。以理性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学生服从理性,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养成知耻、重名誉和谦虚谨慎的心理。根据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我们应把思想政治教育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三个水平是指,低常态水平、常态水平和超常态或自主的既有原则的水平(即“两头和中间”)。六个阶段是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以行为是否对自己或别人有利为定向,以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到别人的喜爱或赞扬为定向,以维护权威和秩序为定向,以社会契约为定向,以普通的道德原则为定向。
二、重视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思维
大学生有思想,有自尊心,富有个性。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辅导员必须全面了解学生,并适时研究学生。不注意了解班级整体特征和学生个性特点,不以“以人为本”的观念管理学生,按照“一刀切”管理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思想教育不能是强迫灌输,而要通过探究、商量、讨论的方式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从而才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使其具有较高水平的道德素质。
三、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要构建和谐的班集体,辅导员必须针对班级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辅导员应能够运用同化效应(指集体成员在活动中,接受集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积极变化),把工作重点放在抓好对集体的教育上,以集体的要求和规范,以集体多数人的行动,以集体的舆论力量去改变和影响少数人。辅导员应通过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辅导员还应用自己的人格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用自己的热情、友情、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果没有培养好一个班集体,班集体没有强大的影响力,这时候去下大力气做个别学生的工作,很难形成稳固的教育效果。辅导员要从集体教育入手去转变个人,用集体的力量去感召、同化其成员。当然,为主不是唯一。辅导员应该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通过集体教育学生,通过学生的转变影响集体。
爱是教育的基础。辅导员的眼里应没有差生。辅导员有责任和义务让每个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爱心说起来很空洞,事实上很具体。学校把一个班级交给你,你就要对这几十名学生和这些学生所在的家庭负责。辅导员有没有理想,有没有在工作中争创一流的想法,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必定是一个积极奋进的人,一个想创造优异工作成绩的人,一个要做就做最好的人。
四、倡导自主化的班级管理
辅导员的管理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可能有一套固定不变的管理办法。用班规班纪来约束和规范学生行为,一定程度上或者一定范围来看,对规范管理学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富有大胆的创造性,思考问题、做事更具有独立性,但往往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如果用那些所谓的“规矩”方式来管理可能使许多学生优点、特长难以发挥,甚至可能会扼杀很多有生命力的东西,会耽误一些很有发展前景的创造性思路。所以,辅导员要用“无形影响管理”代替“有形约束管理”,把以辅导员为主的教育转为学生“自主化班级管理”的教育。“自主化”是指在规范、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凭人为的外力作用,主动按照自己的意志活动。“自主化班级管理”是指在创新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自主管理班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管理实践。辅导员要把班级管理的立足点从直接管理转移到设计管理上来,多让学生自主管理。一个成熟的班级,是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集体。因此,辅导员应选拔和培养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让他们班级管理中起到信息桥梁的关键作用。辅导员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信息员,而且是交换信息的枢纽。辅导员要接收学生输出的信息,更要促成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
人的和谐发展决定了教育是多方面的。多方面的教育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根据青年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辅导员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善于利用集体的力量,善于制造集体的竞争与合作,并通过集体汇集学生的创造灵感,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即使是在现代学校专业教育分工越来越明细的情况下,在德育工作有专人负责的条件下,辅导员也要切实担负起教书育人的指责,配合其他人的工作,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专业教师、德育工作者、辅导员合力网格,通过和谐班集体的构建来实现大学生个人的和谐发展,进而提高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陈瑞瑞.德育与辅导员.高等教育出版社.
[3]霍益萍.研究性学习教师导读.广西教育出版社.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xx大”精神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出发,使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将课堂当作教师发展的舞台。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努力打造一批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
二、培训对象:全员培训,重点培训一线教师。
三、目标与内容
(一)目标
通过培训,提高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依法办学,依法治教,推出一批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杜绝违规的教育行为。促进全体教师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学手段的转变。
1、年轻教师,以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巩固专业知识,熟悉有关教育政策法规,熟悉教材教法、掌握基本教育教学技能、尽快适应教育教学为目标。
2、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教改需要为目标;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由“经验—技术型”向“实践—反思型”转变。
(二)内容
1、学习先进教育理念 全体教师确立终生学习的思想、认真践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的为师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紧紧把握住“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教育的基本特征,把一切教育行为都落实到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充分地发展上。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教育法规、学校管理制度、班主任工作、教育常规、新课程理念、教育教学艺术和研读《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教师伦理与礼仪》、《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教育心理学》、《教育理论热点面对面》和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等教育理论著作。特别是青年教师要积极撰写学习心得和反思小结,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通过学习,树立科学的教师观、学生观和学习观。
2、做好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是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和执行者,而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一个好的班主任,能造就一个好的班级。因此,提高班主任素质,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而班主任培训是提高班主任素质的一个主要途径。
(1)、组织班主任学习《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
(2)、以班级管理案例为例,探讨班主任的管理艺术、管理能力和教育能力的培训。
(3)、班主任如何整合教师资源,推动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6―0028―01
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当前农村中小学生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常年外出打工已成为普遍现象,许多孩子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朋友托管,“单亲家庭”、“隔代教育”或“寄养教育”已成普遍现象。这些“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监管的不到位,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身体上存在着很多问题,给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影响,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挑战。笔者认为,学校教育中“留守儿童”更需要班主任的真情呵护。
一、班主任要发挥好监管主角的引领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缺少监管和辅导,作为“家长”,这些孩子家里的老人普遍年龄大,精力跟不上孩子成长的需要。同时由于年龄和时代的缘故,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差异,老式教育与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的差异,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时展相脱节,表现在学生身上则是他们思想观念差异极大,沟通障碍明显,学习的目标性和有效性差。
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首先要制定具体详细的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要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大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良好的氛围,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排上日程、摆上桌面,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班级管理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真正使班级成为留守儿童学文化、学做人的第二家园,发挥主角作用。
通过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定期与留守儿童家长交流,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同时,积极利用春节等假期孩子父母返乡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充分交流,要求家长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交流、沟通,多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体会到父爱母爱,形成合力效应。
二、班主任要让留守儿童找到“家”的感觉
面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中班主任要重视情感投入。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接触相对较少,缺少父爱或母爱,他们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因此,班主任对他们要怀有真诚的感情,倾注更多的爱,关心、体贴他们,经常与他们谈心,极力营造“亲情”氛围,使他们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诲,在班集体中找到“家”的感觉,从而自由、快乐地成长。
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只是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作为个体的学生各有各的优点,缺点也不尽相同。通过发挥其优势的一项,弥补自己的弱项,使他们的潜能都能得到开发。这样,他们都能在各自的领域里活出自己的精彩。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适时地表扬他们,使他们扬长避短,找到各自的人生目恕
三、班主任要努力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
首先,每学年开学初都要要非常详细地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家长信息以及在家法定监护人的信息,并登记造册。在整个学期的学习中,经常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向他们反映学生在校的情况,并登记好家长与学生的联系记录,督促家长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
其次,在搞好日常管理的同时,班主任要对学生的思想、卫生、成绩、违纪状况等实行量化管理。在此基础上,班主任特别要提高服务意识,对学生给予亲切的关怀和细致的关心,成为学生的知心人。
第三,班主任要给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爱,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学习和困惑,多走近他们,多接纳他们,并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形成一个温暖、宽松的成长学习环境,让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从而弥补由于家庭原因而缺失的亲情。
四、班主任要开展各种有意义的班集体活动
形式多样的班级集体活动,能使每一个孩子在心理上找到归属感,对于留守儿童,班主任更要鼓励他们和其他学生一起合作交流,使留守儿童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让他们拥有强烈的归属感,从而通过活动增强与同学的感情,体验到生活的快乐,体会到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友爱,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体会助人为乐的幸福。与此同时,活动更有助于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关键词:农村学生;成绩提高;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011-0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探索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途径,解决现代学校片面强调理性教育的问题,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关于到教师德改革能否实现,教师必须认识到,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自我管理。
1.当今社会现状
由于社会的发展,在现代社会这个独子时代、网络时代、信息吋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撞击,很多中学生自私判逆、上网成隐、厌学自暴、骄蛮无理、抽烟酗酒、弧僻闭塞、贪图享乐、怕苦怕累、脆弱娇气、化钱无忌、好奇早恋、攀比撤谎等等。我们农村地区,经济落后,许多家长为了生活,外出打工,很多都是留在家里有爷爷奶奶照顾,缺乏教育与管理。思想和行为习惯更存在问题。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迫在眉睫。许多学者也在极力探究这个问题。他们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方式,提出了自我管理理论。学生的自我管理也成了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
2.自我管理的实质
自我管理,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管理自己。它的理解是: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达成目标,实现目的。自我管理好了,就是心态管理好了,情绪管理也就会好了;同时时间管理上去了,学习管理提升了。在这里,显然自我管理是核心。自我管理就是个体管理,个体是人,那么人在干什么需要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自己的行为,以达成预期的目标的实现。从人一生的角度来看,通过自我管理,执行生涯规划,就能很完美的实现人生定位对于自我管理问题,著名管理科学家杰克森·布朗曾有过这样一个比喻:缺少自我管理才华,就好像穿上溜冰鞋的八爪鱼,跟着动作不断,可是却搞不清楚到底是向前还是向后,还是原地打转。人的成功来自严格的自我管理和毅力,在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的成功是因为自我管理的成功,反之,一个人的失败也是自我管理的失败。
3.自我管理的方法
3.1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生要对自身、思想和行为有一个客观而清醒的认识,并能与社会规范,学校要求相对照,在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及时的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从而找到一个符合自己年龄和社会发展的途径。自我管理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活动,从主体的知识为出发点,特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管理付诸实践,确定近期目标个长期目标!
3.2 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坚持自我管理。许多人说班级难于管理,其原因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使其缺乏主人翁意识。若能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作为班级的主人的责任,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要想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让学生全体参与,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集体自我管理机构,体现管理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管理,老师不必事事躬亲,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工作胆大的班干部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凝聚班集体的纽带,有了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一半。具体做法如下:采取学生民主选举班委会,班委会民主选举班长的做法。然后,由班长组织班委会,制定班干部工作的责任目标和职权范围,向全班公布,由全班同学讨论通过。班干部在开展工作中,由全班同学负责监督和评价,检查自我管理手册,班上的一切日常管理,全部有班干部负责。而此时,班主任是不插手的,只作为班干部的坚强后盾。也可组建专门的自我管理委员会,与班委会共同管理。
3.3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即通常所说的“授之渔”,而不是“授之鱼”。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中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致使其长期发挥效力。综上所述,应该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启迪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弘扬学生道德,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结合我校五年规划内容中构建“大德育校园文化氛围”的核心内容,以及校班级德育计划、少先队计划,围绕班级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现有的班风、学风,确立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让每位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目标的制定、环境的策划、管理和评价。大胆而有创意地建设好班级文化。
二、班级文化建设要围绕和谐班级这个目标
1.以人为本,创立具有人文色彩的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在班集体中,以规章制度、班级公约、班级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严格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形态。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评定品德和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一定准则规范下自觉地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朝着符合班级集体利益和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2.班级管理中处处体现爱心 爱学生、关心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所在,不但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原动力,是教师智慧赖以生长的土壤,也是班主任建立威信的重要途径。一个不关心、体贴、热爱自己学生的班主任在学生中是很难建立威信的。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才,都需要班主任的这种神圣、纯真的“爱”,当学生得到班主任这真挚的爱以后,便会产生“爱的反馈”,对班主任尊敬、爱戴和拥护。班主任在他们的眼里就会至高无上,从而建立起更高的威信。我班上现在有两位女生,刚开学时由于基础不牢固,而且不适应学习生活,上课听不懂了就总想说话或不注意听讲,通过我多次找他谈心,给予关心,在排座位时,也能尽量满足她们的要求,同时对他上课爱说话提出严厉的批评,这样,她们发现尽管成绩不很理想,学习态度又不认真,但是班主任并没有厌弃她们,反而对她们很关心,上课再也不说话,不管听得懂听不懂,一定认真听讲,现在她们的成绩进步了。但关心、爱护学生要注意一视同仁的原则,常言道:“手掌手背都是肉”。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切忌厚此薄彼、偏听、偏信、偏爱一部分学生,歧视、厌恶一部分学生,会激起同学的逆反心理,不利于班集体的团结和同学之间的友爱,更降低了班主任在同学中的威信,这一现象在每所学校可能性都存在,这极不利于激发同学们的上进心,因此,我们作班主任的都要注意这一点。
三、通过一系列班级活动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1.感恩教育活动,能提升班级文化品格 有爱就有未来。学会感恩,带着爱上路,学生懂得该怎样努力学习,感恩父母,报答母校,报效国家。我利用各种节日开展各种感恩教育活动。如教师节让学生给老师写感谢信、慰问老师等;中秋节国庆节举行“爱我家乡,爱我中华”主题演讲、手抄报、原创诗朗诵比赛以及参加“祝福祖国”年级组大合唱;春节与父母观看班级相册,分享学校喜悦,汇报学校生活;“三月三”中华传统文化寻根活动;“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为父母写颁奖辞,为父母颁奖、献礼活动等等。
2.好习惯养成教育,能提升班级文化品格 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终生受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长期训练的过程。组建班级,我首先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列出影响一个人成功的三十六条好习惯,让学生小组讨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从而选出每个人需要重点培养的好习惯。在生活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习惯考评,以班委会为监督进行人际关系和文明礼仪习惯考评,每学期评出最具有“绅士”风度和最具有“淑女”风范的男生和女生。每学期末进行一次行为习惯盘点活动,以消灭坏习惯,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以人为镜,让每个学生都作“心清如水”的学生。
3.进行珍爱生命教育,能提升班级文化品格 人文关怀是文化的高级境界,而人文关怀莫过于珍惜生命。关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关爱他人的生命,是爱惜生命教育的目标。比如利用安全教育日进行交通、消防、地震、洪水以及其他灾害到来时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救和救助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生命的感悟。珍爱生命,还要珍爱生命的质量,学会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才能提高生命感悟的境界。我每年都让学生反复观看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并写出对生命感动的感悟,提高学生对生存与生命的理解。
四、结束语
通过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形成了良好师生、班级人际关系,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得到加强,学生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和充实。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出了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教育、教学氛围,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作为班主任应对它给予充分的重视,让班级插上文化的翅膀伴学生齐飞,促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麦志强.《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创新》[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教育 教育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是延续几千年的社会习俗和道德标准,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含了中国古代延续下来的各种优秀的美德,还包含了各种优秀的思想和哲理,能够成为指引个体一生发展的导航。对于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在萌芽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无疑是为他们未来成长打下的最好的基础。[1]
1. 小学教育概述
1.1 小学教育的目的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最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主要有两个目的,在文化知识教育方面,小学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各科知识的基础,了解人类知识的基本范围和内容,为升入中学和高等教育之后领悟更多的知识做好准备;在品德个性教育方面,小学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的人格和思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不至于偏离正轨。[2]
1.2 小学教育发展现状
就小学教育的两个目的来看,目前的小学教育发展现状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基础知识教育方面,小学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表现为大部分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比世界其他国家的小学生都高出很多,有些小学生的知识水平甚至已经达到了初中程度;第二,在品德个性教育方面,小学教育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小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不良行为也时有发生。
1.3 研究传统文化视角下小学教育的意义
很多小学教师认为当今社会是网络时代、多元时代,不仅学生们,就连教师们本身也对传统文化渐渐淡漠了,但是传统文化维系着民族的血脉顺延,学习传统文化是学生们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径,也是小学教育的目标和责任。面对当前初小学教育发展的现状,在传统文化视角下研究小学教育,已经是小学各学校解决教育问题、继续发展学校教育的必经之途,值得小学教育负责人们进行思考和探索。[3]
2. 传统文化视角下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重学问而不重德行的教育
传统文化中关于个人发展有一句十分经典的概括,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思想对个人品德修养重要性的概括,也指出了教育活动中最重点的内容所在,即教育的基础在于对学生进行德行的教育,之后才是学问的教育。但是目前小学教育中却存在着这样一个明显的问题,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一门心思将教育的重点放在知识教育上,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行教育,这是小学教育中的一大缺失。
2.2 偏重于一家之言的教育
如何进行师生角色定位是目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议题,但是这个问题,韩愈早在其《师说》一文中做出了回答,韩愈写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即是对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最好的解释。但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无论“学生本位”的教育言论被推到多高的位置,教师始终在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生们,学生能够有怎样的发展,全看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这样的教育只偏重于一家之言,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
2.3 “一刀切”的教育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对教学方法的最经典解释,即要求教师能够仔细观察学生,走进学生心里,了解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的需要,然后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做到“术业有专攻”。但目前的小学教育采用的是“一刀切”的教育方式,以进行“全面的基础教育”为名,完全忽视了小学生个体发展的多样性,这是小学教育中的败笔。
3. 传统文化视角下小学教育的改进策略
3.1 以“三礼”教育成就品德教育
为了突出小学教育中德行教育的重要地位,建议学校以开展“三礼”教育为契机,成就品德教育。“三礼”教育即礼节、礼仪、礼貌教育,学校可以制定一个“三礼”教育计划,以教师的主动展示为主题,为学生的德行修养的形成树立榜样。在每个学月都安排一个专题学习,如,第一学月: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第二学月: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第三学月:以身作则、团结协作;第四学月:谈吐健康、举止文明;第五学月:遵守公德,廉洁从教;在全校教师中倡导“献身教育,热爱学生,率先垂范,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师德规范,评选师德标兵,在学校教师中形成“人人育人,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良好的师德和教风,以教师礼仪规范学生礼仪、以教师文明带动学生文明。[4]
3.2 调整教师的教学角色
要使小学教育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而不是教师去塑造学生的刻板教学,就应该调整教师的教学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大朋友”,使教师不仅是学生心中的“权威他人”,也是可以依靠和信赖的伙伴,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学校生活中主动和教师交流,教师才能够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才能够形成“教学相长”的教育模式。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本着“春风化雨、暖入人心”的方式,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耐心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这样平等的、互相尊重的教育方式,不仅使学生建立起对教师的信任感,还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自身在教育中的主动地位。
3.3 实施人本教育
人本教育即以人为本的教育,人本教育理念虽然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产物,却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的实质是一样的,即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主动性和多样性,有所区别的是,“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实践起来较为困难,而“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却有着十分明晰的实践脉络。首先,需要以个性化管理为主要模式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使学校教育管理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要求,这就需要校长在进行学校学生行为守则和规范时充分尊重小学生个体发展的特点,例如,分年级制定学生守则而不是用一个大而化之的准则去要求每个学生;减少学生规范中那些违背学生发展需要的规定,增加一些鼓励学生展示自我的规定;其次,校长还应该把个性化管理的思想推行到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理解、关心和爱护,采用情感教育的方式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而不是用校规校纪和教师权威去压制学生;再次,教师和学校负责人应该主动了解本校学生的自由发展意愿,开设一些个性化课程,以满足学生特殊发展需要。[5]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教育是品德修养为先、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的教育,而目前的小学教育在发展中却存在者过分重视知识教育、教师的主动地位太强、教育刻板化的问题。要在传统文化视角下发展小学教育,应该以“三礼”教育为主要模式体现品德教育的重要地位,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对学生的平等、尊重,并从教育管理方面展现小学教育的多样化,只有这样,小学教育才能达到最根本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丁明爱.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对基础教育的重要性[J].基础教育参考,2013(08):101-103.
[2]李培荣.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作用[J].青海教育,2013(12):105-108.
[3]金 文.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小学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J].现代教学,2013(10):110-113.
[4]黄承斌.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启示[J].东方企业文化,2010(11):108-111.
[5]安 晶.传统文化与小学教育的几点思考[J].太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22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