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水稻生产技术标准范文

水稻生产技术标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水稻生产技术标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水稻生产技术标准

第1篇

关键词 机插粳稻;标准化;生产技术;江苏涟水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042-01

水稻是涟水县两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5.2万hm2,涟水县以实施国家级农业标准化项目“涟水县国家级20万亩优质粳稻标准化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发展机插粳稻标准化生产,全县机插粳稻标准化生产面积由2010年的0.24 hm2增加到2013年的1.2万hm2,占全县水稻种植面积23.1%,大力推广机插粳稻标准化生产是涟水县水稻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安全稻米的需求不断提高,水稻标准化生产已经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笔者总结出水稻机插秧标准化栽培技术,使水稻标准化生产与农业机械化配套技术在涟水县得以运用和推广。

1 产地环境条件要求

基地稻田要选择通透性能好,土壤耕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1.2%~2.0%,pH值5.5~7.0,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的地块。用水经抽查监测符合农田灌溉水质GB5084-2005的标准。空气要清洁,要求四周无工矿企业污染源,远离医院和主要公路干线等污染源。

2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根据当地粳稻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及其生产地的光、温、水和土壤条件,选择抗逆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粳稻品种,如徐稻5号、连粳6号、连粳7号等。浸种前选择晴天晒种1~2 d,种子经风选、筛选和清水漂浮后进行药剂浸种。浸种药剂可选择浸种灵、恶线清等,一般用10%浸种灵2 mg对水10 kg,搅拌均匀后浸种5~6 kg,浸48~60 h[1]。

3 培育壮苗

3.1 秧田准备

机插秧的秧田选择应相对集中,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活的田块。秧田、大田按1∶(80~100)比例留足秧池田。播前10 d精做秧板,板宽1.4~1.5 m,长度视田块需要和大小确定,秧板之间留宽20~30 cm、深20 cm的排水沟兼管理通道。秧池沟深30 cm,围埂平实,埂面一般高出秧床15~20 cm,开好平水缺。播种前2 d铲高补低,填平裂缝,充分拍实,使板面达到“实、平、光、直”。

3.2 适期播种

播种期应根据大田栽秧日期和预定的秧龄而定,机插秧秧龄控制在15~20 d,尽量做到不插超龄秧。每盘用种量130~150 g,折合大田用种量52.5~60.0 kg/hm2 [2]。

4 整田插秧

首先用旋耕灭茬机耕翻土壤,若前茬作物秸秆还田,灭茬深度为15~18 cm。灭茬后进行干整拉平;其次上水耙地,耙地力争田平如镜、面无杂草,达到秧苗插后寸水棵棵到,高低误差不超过3 cm。合理浅插,插秧应坚持不栽深秧,力求浅插,一般插入泥中2 cm。大田基本苗应根据所用品种和栽培要求而定,机插常规粳稻一般27万穴/hm2左右;每穴3~4根苗,基本苗为75万~105万根/hm2 [3]。

5 水浆管理

薄水插秧,水层深度1~2 cm,有利于清洗秧爪,确保秧苗不漂不倒不空插。寸水活棵,栽后及时灌寸水护苗活棵,水层深度3~4 cm。栽后2~7 d间歇灌溉,适当晾田1~2次,切忌长时间深水。浅水促蘖,活棵后,应实行浅水勤灌,灌水深度以3 cm为宜,待自然落干后再上水,如此反复,达到以水调肥、以水促根、水气协调的目的。适时搁田,高峰苗达到预期穗数80%时自然断水搁田,反复多次轻搁田,直至全田土壤沉实不陷脚,叶色落黄褪淡。水层孕穗,水稻孕穗、抽穗期需水量较大,应建立浅水层。间歇灌溉,灌浆结实期实行间歇上水,干干湿湿,直到收割前7 d断水[4]。

6 肥料运筹

肥料运筹原则:优质粳稻栽培肥料运筹应做到“前期早追施,中稳不疯长,后健不早衰”,实行配方施肥,氮磷钾合理搭配,节氮增磷补钾加硅添微肥,大田施用氮肥270~300 kg/hm2、五氧化二磷67.5~90.0 kg/hm2、氯化钾135~180 kg/hm2,其中氮肥运筹按基蘖肥与穗肥之比为6∶4;禁止使用硝态氮肥作追肥,大力推广叶面喷施微肥、生物钾肥、有机液肥等[5]。科学施用基肥,机插秧苗小、前期需肥量少,应降低基肥所占比例,磷肥全作基肥,氮肥30%和钾肥50%作基肥。合理施用分蘖肥,栽后7 d施1次返青分蘖肥,施尿素75 kg/hm2;栽后12~15 d再施1次分蘖肥,施尿素75 kg/hm2,同时注意捉黄塘,促平衡;栽后18 d左右视苗情可再施1次,施尿素45~75 kg/hm2。穗肥以促花肥为主,于穗分化期施用,即叶龄余数在3.0~3.5叶施用,具体施用时间和用量要视苗情而定,一般施尿素150.0~187.5 kg/hm2+氯化钾150 kg/hm2。保花肥在出穗前18~20 d,即叶龄余数1.2~1.5叶时施用,一般施尿素75.0~112.5 kg/hm2。对叶色浅、群体生长量小的可多施,反之则少施[6]。

7 病虫害防治

水稻的主要病虫害有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稻瘟

病、稻曲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粘虫、稻瘿蚊等。坚持“以选择抗病良种为中心,保健栽培为基础,辅以药剂早防,同时注意保护好天敌”的原则,综合、全面地进行病虫害防治。在防治措施上,播前应进行种子处理。水稻秧田期移栽前,要喷洒1次农药,将主要病虫害集中扑灭在秧田里,严防带入大田,扩散危害。科学管理水肥,通过科学的水肥管理,恶化病虫生长环境,降低病虫害。以水调温,控制田间小气候,并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7]。及时检查防治,在水稻分蘖盛期和破口期进行田间检查,及时发现病虫中心,并喷药防治,可防止危害蔓延,避免病虫害的大发生。对穗颈瘟、稻曲病、稻飞虱、螟虫必须在破口期重点防治,防止造成危害。 在药剂防治时,必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及具有“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的农药。一般情况下,防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可先用消菌灵;防治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防治纹枯病[8]、稻曲病用井冈霉素、粉锈宁;防治立枯病可用敌克松;防治螟虫可用5%锐劲特加杀虫双或5%锐劲特加三唑磷;防治稻飞虱可用吡虫啉。

8 参考文献

[1] 张栩,薛应征,王书玉,等.河南省沿黄水稻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4(9):15-16.

[2] 王玉清,刘红梅,舒勇,等.水稻防早衰丰产栽培技术要点[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1):112-113.

[3] 王开斌,汪先霞,詹杨.豫南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12):18-19.

[4] 张俊,王爱冬.水稻塑盘旱育机插秧栽培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13, 54(5):12-13.

[5] 姜明波,翟顺国,潘晓波,等.豫南稻区水稻机械化插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7(9):31-32.

[6] 彭春瑞,罗奇祥,张巴克,等.水稻免耕栽培综合配套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6):28-30.

第2篇

1.品种选择

适应东丰县积温生育期条件、米质好、抗逆性强、分蘖力高,纯度达到98%以上的优质水稻品种有:秋田小町、吉粳83、通引58、通95-74、吉粳88。

2.种子处理

晒种:3月25日左右,选择晴暖天气晒种3~4天。晒种时,每天翻动3次。

选种:50kg清水加12kg粗盐,待盐全部溶化后,放入种子漂选;清除秕谷后,捞出种子用清水洗2遍。

催芽:将浸泡好的种子置于30℃~32℃的温度条件下破胸,严防温度过高。当种子80%破胸时,降温至25℃控温催芽,要经常翻动。芽长至1mm时,将种子放在阴凉处摊开晾芽6小时后播种。

3.旱育苗稀播育壮秧

3.1播种 选择苗床地: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沃,地下水位低,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旱田地块做苗床。做床:床面长15~20m、宽2m,沟深10cm,沟宽40cm,床面要耙细整平。施肥:每m2用有机复合肥100g均匀混拌在床面至5cm深的土层内。浇水:苗床浇透水应达到10cm深。播种期:4月8日~15日,气温稳定通过5℃时,抓住冷尾暖头时期进行播种。播种量:每m2播催芽种子150g,播种要均匀一致。定种、覆土:播种后用细嘴喷壶浇水定种,随后覆盖0.5cm细土,再覆盖0.5cm细砂。覆盖厚度要均匀,不露出种子。盖膜:每0.5m远插一根竹披弓条,中间高度40cm,弓条中间用绳拉紧后覆膜。采取开闭式盖膜方式,膜上面用绳压紧。

3.2秧田管理 播种至出苗期保温、保湿;出苗至一叶一心,床内温度控制在25℃内,超过25℃应通风降温;一叶一心至三叶期,床内温度控制在20℃~25℃,注意通风炼苗,防止徒长。早晨叶尖不吐水珠应及时补水,浇水要在早晨进行,一次浇足浇透;三叶期以后早7时揭膜通风,下午5时盖膜;5月中旬、终霜期以后昼夜大通风;遇低温下雨天气及时盖膜;高温大风天在背风处通风;通风炼苗阶段要注意补水,一次浇足浇透,尽量减少补水次数。

4.本田管理

4.1本田整地 秋翻深耕15~20cm。5月初泡田,插秧前3~5天耙平整细。寸水不露土,沉淀适宜后插秧。

4.2插秧技术 插秧时间:气温稳定通过13℃开始插秧,即5月20日开始,5月末结束。插秧质量:插秧深度不超过2cm,深浅一致,随插随补,穴与穴之间分布均匀,保苗率应达98%以上。插秧密度:30×20cm,或33×(16.5~20)cm,每穴插2~3株基本苗。

4.3本田管理 肥料使用原则:有机肥使用必须经过发酵腐熟,不含对人体有害物质,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应低于1∶1。无机肥禁止使用硝酸铵、氯化铵、氯化钾。底肥: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750kg/ha做底肥,在翻地前一次性施入。寸水插秧:插秧后灌水深度为苗高的三分之一,扶苗三天。返青至7月5日前寸水以浅为主,7月5日至25日间歇灌溉,7月25日以后干干湿湿、以湿为主,每隔5~7天灌水一次,9月5日排干水。除草技术:插秧后5~7天,用60%丁草胺乳油1500mL/ha,对细砂225kg,拌均匀撒施,撒药后圈水一周。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原则是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有限度地施用限定的化学合成农药。选用高效、低残留化学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一种农药在作物一个生长季节只允许使用一次。防治稻曲病:在水稻出穗前7~10天,用10%井岗霉素可湿性粉剂750g/ha,对水喷雾。防治负泥虫:在负泥虫长到小米粒大小时,主要采取人工扫除的方法防治。防治稻瘟病:7月30日左右用40%富士一号可湿性粉剂1050g/ha,对水450kg喷雾防治。防治二化螟:7月上、中旬,用18%杀虫双水剂3000g/ha防治。

5.收获

第3篇

关键词 杂交水稻;高产优质;标准化生产;江淮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1.04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3-0036-01

1 品种选择

选用国家或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经2年以上示范,综合性状较好,种子质量达国标二级以上,品质达GB/T17891标准的大穗型或穗粒兼顾的杂交中籼、杂交中粳品种。杂交中籼品种全生育期在140~145d,杂交中粳品种全育期在150~155d。

2 培育壮秧

育秧方式为肥床旱育,培育壮秧。壮秧标准:秧龄25~30d,叶龄6叶,苗高20cm左右,多数带蘖2~3个,根系短、白、粗、多。

2.1 苗床准备

选择肥沃、疏松、土层深厚、地势高燥的菜园或旱地作苗床,冬春季施腐熟农家肥30t/hm2。播种前20d施45%复合肥750kg/hm2,开沟整墒。播种前按10~13m2用1kg旱秧壮秧剂拌细土匀施于床面3~5cm土层内,浇足底墒水,使15cm土层处于水分饱和状态。秧田和大田比例为1∶20左右。

2.2 浸种催芽

晒种1~2d后,用25%咪鲜胺浸种,预防苗期病害。种子吸足水分后,在30~32℃温度条件下破胸,即可播种。也可药剂浸种后不催芽播种。

2.3 播种

以最佳抽穗扬花期为标准确定适宜播种期,防灾避灾。全椒县中籼最佳抽穗扬花期为8月10~15日,中粳最佳抽穗扬花期为8月15~20日。播种期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根据茬口、秧龄和品种生育期等确定最适播期。杂交中籼播种量为40g/m2,杂交中粳播种量为60g/m2,播后轻压,盖土厚1cm左右,以不见稻谷为宜。盖种后施用除草剂,插弓盖膜。

2.4 苗床管理

播种至出苗前,注意保温保湿,温度控制在35℃以内。齐苗后以控水为主,促进根系下扎和地上部分健壮生长。早晨叶尖吐水少或无水珠时应浇水,浇水宜在上午或傍晚进行。晴热天气适时通风炼苗,防高温烧苗。二叶一心期可揭膜,遇雨天盖膜。二叶一心期用1%尿素溶液浇施1次离乳肥。移栽前3~5d追施送嫁肥,用尿素5~8g/m2泼浇,浇后淋苗。移栽前1d晚上浇透水,以利拔秧。苗床期要注意防治立枯病、1代二化螟、灰飞虱、稻蓟马等病虫害。

3 适时移栽

适时移栽,宽行窄株,定向栽培,合理密植,提高栽插质量,杂交中籼行距27~30cm,株距13cm,插25.5~28.5万穴/hm2;保持单株茎蘖数4.0个,基本苗数97.5~112.5万根/hm2;杂交中粳行距25~27cm,株距13cm,插28.5~31.5万穴/hm2,保持单株茎蘖数4.5个,基本苗数127.5~142.5万根/hm2。

4 肥水管理

4.1 肥分管理

在测土配方的基础上,做到精确定量施肥,适氮、稳磷、增钾、补微,基肥、分蘖肥、穗肥合理配置。氮肥:杂交中籼基肥占总施肥量的50%,分蘖肥占总施肥量的35%,穗肥占总施肥量的15%;杂交中粳基肥占总施肥量的50%,分蘖肥占总施肥量的30%,穗肥占总施肥量的20%。杂交中籼穗肥以保花肥为主,杂交中粳穗肥分促花肥和保花肥。磷肥、硅肥、锌肥作基肥施用。钾肥分基肥和穗肥,比例为3∶2。杂交中籼施纯氮210~240kg/hm2,五氧化二磷75~105kg/hm2,氧化钾120~150kg/hm2,二氧化硅60~75kg/hm2锌肥15~30kg/hm2;杂交中粳施纯氮225~255kg/hm2,五氧化二磷90~120kg/hm2,氧化钾150~180kg/hm2,二氧化硅60~75kg/hm2,锌肥15~30 kg/hm2。基肥:在施优质农家肥15t/hm2或秸秆全部还田的基础上,杂交中籼施45%复合肥600kg/hm2,尿素52.5 kg/hm2;杂交中粳施45%复合肥750kg/hm2,碳酸氢铵75 kg/hm2。有机肥在翻耕前施用,化肥在翻耕后施用,整地耙匀。分蘖肥:杂交中籼施尿素172.5kg/hm2,杂交中粳施尿素150kg/hm2,栽后5~7d施用。穗肥:根据天气、地力、苗情而定,一般杂交中籼保花肥施尿素75kg/hm2、60%氯化钾75 kg/hm2;杂交中粳促花肥施尿素30kg/hm2、60%氯化钾105 kg/hm2,保花肥施尿素75kg/hm2。促花肥在倒四叶期施用,保花肥在倒二叶露尖期施用。

4.2 水浆管理

全生育期采用浅湿间歇灌溉技术,除水分敏感期和用药施肥期采用浅水灌溉外,一般以无水层或湿润灌溉为主,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浅水栽秧,寸水活棵,湿润促分蘖,够苗前(预期穗数80%)及时烤田。有水孕穗,干干湿湿到黄熟,成熟前7d断水。

5 病虫草害防治

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以农业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坚持达标防治,使用生物农药,限量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收获前20d停止施药。重点防治黑条矮缩病、稻曲病和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兼顾条纹叶枯病、纹枯病、稻瘟病。通过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科学肥水管理,创造既有利水稻健壮生长,又有利于抑制病虫草滋生的良性农田生长环境。播种前至移栽后7d,主要病虫为恶苗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灰飞虱、稻蓟马、二化螟,可在播前晒种1~2d,用25%咪鲜胺2mL对水5kg浸4~5kg稻种24~36h。秧苗期防治灰飞虱、稻蓟马和二化螟用20%氯虫苯甲酰胺180mL/hm2+20%吡虫啉300g/hm2对水600kg喷雾,移栽前再补治1次。栽后7d,用25%乙苄可湿性粉剂375g/hm2拌分蘖肥撒施。分蘖期(5月下旬至6月初),主要病虫害为二化螟、灰飞虱、叶蝉,可用20%氯虫苯甲酰胺180mL/hm2+20%吡虫啉300g/hm2对水600kg喷雾防治。分蘖末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主要病虫为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可用25%噻嗪酮1.2kg/hm2+20%阿维唑磷1.2kg/hm2+40%井蜡芽900mL/hm2对水600kg喷雾。破口期至收获前20d,主要病虫为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可用48%毒死蜱1 500mL/hm2+2%阿维菌素450mL/hm2+10%井蜡芽1 800 mL/hm2防治。易感稻瘟病的品种加20%三环唑1.5kg/hm2对水750kg喷雾。稻曲病重发7d后再用10%井蜡芽1 800mL/hm2补治1次。

6 收获

黄熟末期适时机械收割,单独收获,以防混杂。稻谷及时晒干扬净,杂交中籼稻谷水分≤13.5%,杂交中粳稻谷水稻水分≤14.5%,杂质≤1.0%。储藏要安全。

7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2007~2008安徽省农业科技入户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M].合肥:安徽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