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音乐学科评语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衡量课堂评价语言是否有效,关键看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无论是有声语言,还是体态语言,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言是教师教学机智、口语技巧、教育智慧的全面展示,是教师文化底蕴、人格魅力、爱生情怀的真实体现。
1.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训斥
小学生年龄小,心智不成熟,出现错误在所难免。教师如果面对犯错的孩子缺少足够的耐心,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迎头就是一顿严厉的训斥:"都说这么多遍了,怎么还不会!""就你跟人家不一样,哪来这么多花色!"这样的评价可能会吓到一部分爱面子、胆小或对自己没有信心的学生。相反,如果教师在学生行为习惯出现错误或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时,用春风化雨般的宽容保护其自尊心和求知欲,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就会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改进的机会。
老师播放歌曲《花蛤蟆》的伴奏音乐,并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小青蛙、小兔子、小蛤蟆???"同学们踊跃地说着,老师满意地点头。"老师,我好像看到了一个长着大黑痣的老媒婆在跳舞。"调皮的大军一鸣惊人。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则已经开始模仿起媒婆跳舞了,这是教师始料不及的。但老师很快冷静下来:这段音乐本身就幽默诙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孩子有这种另类的想法也不是没道理的。于是老师拍了拍手,说:"大军同学的小脑瓜里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他能根据音乐,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同学们,你们说大军同学的想法妙不妙?""妙!"同学们的兴致高到了极点,更多的小手举了起来。这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几句简单的表扬,激发了更多孩子的想象力,唤起了更多的孩子的表现欲。
更多的课堂实践证明:宽容比训斥更容易感化学生,更利于学生接受。作为音乐教师,和其他科目教师一样,应该用宽容鼓励性的评价语言,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大胆地尝试、参与,别出心裁,使他们更加自信、乐观,更具有创新精神。
2.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功利
如果教育中没有爱,没有真诚,任何模式、任何方法都很难奏效。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是从心灵深处流溢出来的切肤之感,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功利目的,有着自然真切的和谐之美。"你的声音真洪亮,好样的!""你听的真仔细,所以比别人有更深刻的体会。"只有真诚才能深入孩子的心灵;只有真诚的语言,才能触动孩子的心弦。
评价语切忌逢场作戏,而应言为心声,情真意切,同时也不可任意发挥。学生回答错误,可以赞赏其勇气,但错误之处不能姑息纵容"你第一个举手,勇气可嘉!不过在节奏掌握上有点小问题,请听听其他同学的表现。"如果回答不全面,也不能一味地肯定,而应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这是你想到的全部吗?再仔细考虑一下,是不是还有其他方面的想法呢?"学生理解正确,应热情褒奖,但不可任意夸大。一些教师常给学生乱带"高帽","神童"、"天才"满堂飞。如果教师不顾实际,一味夸大,容易给学生造成假象,认为自己不必再深入探究,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功利心态,这样的评价看似关爱学生,实际上是"廉价"且无效的。
3.多一些赞赏,少一些不屑
"称赞如阳光",渴望赞赏是每个人内心深处一种最基本的愿望。在课堂上,赞美是一种教学艺术,真诚的赞赏会使我们的教学生活拥有更多的乐趣,学生也会因为有了教师的赞美与尊重而更加奋发向上。
曾经有一位老师习惯于采用消极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失误进行点评,"怎么能这样唱,你让大家听听","声音像蚊子叫,哪有你这样唱歌的","瞧你那缩头缩脑的样子,真难看",如此这般,满含不屑的消极评价反复出现会使学生的自信心越来越弱,胆子越来越小,直至不愿参加任何公开的表现活动。
在我任教的班级里,有个别学生对音乐课不感兴趣,上课是爱做小动作,说悄悄话。以前我曾经点名请他们坐好,但效果一直不理想,只要我稍不注意,他们就故伎重演。经过思考,我尝试换种教育方法??表扬。有一次,我发现一贯调皮的黄春虎听课认真,我抓住机会在课堂上给予表扬,并请他自己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的光荣榜里,接下来的整整一节课,一贯坐不住的他,竟然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一个小动作也没有做,就连旁边的同学找他讲话他也置之不理。结果,黄春虎还把邻桌的同学带得认真学习了。后来,我继续适时地对他俩的进步行为表示赞赏,通过不断地正面强化,如今,这两位同学在音乐课上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他科目的成绩也逐步上升。
关键词: 职业院校 音乐课 学习质量 评价与研究
随着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我国职业院校逐步提倡素质教育,音乐教育能培养学生素养和提高教育质量。但由于就业压力等的影响,大部分职业院校对音乐艺术教育缺乏重视,因此出现师资队伍不足、教学设备落后、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
一、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大部分职业院校开设的音乐艺术教育课程为选修课,并且主要为音乐欣赏课。由于时间和教学量受到限制,因此教师没法实现课程设置目标。并且,一些职业院校的音乐艺术课缺乏音乐理论大课,学生无法掌握理论知识。不仅增加教师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教授压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课程的深度学习及总体学习效果,无法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学手段单一
音乐教育除了课堂教学外,还需要艺术实践,才能提高音乐艺术,达到教学目的。但我国大多数高职音乐艺术教育教学形式,大部分仍停留在课堂传授上,教师将自己的感受传递给学生,教学方式单一,难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教育目标难以实现。因此,职业院校在音乐课堂上要丰富其教学手段,重视教学实践作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条件和正确引导”。(苏霍姆林斯基)职业院校的音乐课教师应当立足本位,因材施教,找到学生普遍接受的教学手段,以此提高职业院校音乐课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三)缺少音乐活动
大多数职业院校专业音乐活动几乎没有或很少,学校没有总体规划,缺少专业音乐教师的指导。一般校音乐活动大都为社团组织,在课余时间自己排练演出。学生在音乐艺术课程后没有锻炼和实践机会,不能展现音乐艺术的魅力,音乐学习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因此,职业院校要加大对音乐活动的重视,积极组织多种音乐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其成为活动主体。
二、解决对策
(一)课程设置的改革
根据课程设置需要,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音乐课程设置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就业需求,而且要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及学习需求,音乐课程内容要有适应性。除了西洋古典歌剧和艺术歌曲外,还要有民族声乐内容。增加音乐理论课课时,重视音乐理论课,为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打下基础。
(二)丰富教学手段
1.改革传统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自主策划节目和排练节目,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演唱中,调动学生积极性,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2.课外学习与课内学习有机结合,积极利用社团,引导学生在课外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3.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多媒体等新型科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兴趣。
(三)音乐活动
职业院校实施音乐艺术教育时,要实行兴趣与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原则,激发学生兴趣,将课外学习与课内学习有机结合,不仅要在学生中普及音乐艺术教育,更要体现提高原则,组织多层次及全方位音乐社团活动。教师在此过程中要起到引导和主导作用,并给予学生一些专业性指导,不断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提高学生音乐社团活动质量,促进社团活动组织形式创新。
(四)教材的选择
职业院校音乐艺术教学课时较少,在声乐教材及内容选择方面要适应职业院校的特点,根据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选择。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策略,不需要开设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合并或者直接取消。但要保留声乐、钢琴及舞蹈等专业技能课程,同时,教材的选择要根据目前文化市场发展需求,适当开设音乐技术和音乐管理等专业。不断提高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并满足就业需要。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教育存在的优势和特长,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除此之外,要从音乐教学的美育功能入手,探索职业院校音乐课中的教学创新,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柏拉图说:“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职业院校音乐课教师理应孜孜以求,不断探索,通过对职业院校音乐课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与研究,为提升职业院校艺术教育水平不断努力。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音乐课不仅要培养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而且要不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因此,职业院校要提高对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资和教学力度。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提升职业院校艺术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斐.职业院校音乐课程的构建与对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29(2):70-72.
[2]金燕.在音乐教育路上唱响“三生”――职业院校音乐课堂教学应注重“六性”[J].华夏教师,2013,11(4):12-13.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课;高师音乐教育
日前,江苏省第六届中小学音乐课(小学组)评比活动浓重谢幕。笔者有幸获得一观,收获甚多,现略述一些观感。
一、男性音乐教师严重缺失
比赛当天,放眼望去,整个礼堂被挤得满满的,能见到的一点空地也就是比赛老师脚下的那点地方。与此不相称的是“万花丛中几点黑”,百号人中仅两三位男性。如果笔者没判断错的话,就是这几位男性还仅是评委和摄像人员。那壮观的场面真可谓是“娘子军”聚会。如果不是讲台上教师与学生的热情互动,笔者还真以为走错地方呢!显然,男性教师如此稀缺不得不令人深思。应该说,中小学教师性别失衡是一个世界性现象,如何吸引男性从事低幼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全球性课题,其中音乐教育领域尤甚。诚然,女教师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确实有独特的优势。如女教师的温柔的性格很容易使儿童获得母亲般的慈爱;女教师注重外表的美丽很适合儿童的审美观;女教师还很“细心”“耐心”等。但男教师也有优点。社会心理学认为,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使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在发展的早期就会出现明显的分化。外部环境中不同性别成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1]。男性在认知、情感、意志、言语及个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较明显的心理行为特殊性,这将非常有利于孩子完整人格的培养等。可见,男性音乐教师是小学音乐教育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风景。对此,建议中小学用人单位今后在师资选用上能对男性教师给予适当倾斜。
二、音乐教师的“舞”功太“强”
“舞台”上,一个一个参赛选手的表现真是精彩纷呈。有的抓住儿童好奇心理,借用动画片别吸引儿童的形象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有的把握儿童多动特征,运用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理论充分引导学生用动作来体验和表现音乐;有的利用儿童母语学习规律,把民族数板艺术与奥尔夫的声势教学手段相结合,加强节奏训练。如此丰富的教学真是不胜枚举。从总体上看,教师的教学基本上是按照音乐新课标的要求,充分体现音乐课的特殊规律进行施教的。但笔者发现也有一些选手也还存在一些老问题。如有一个选手教《鸭子拌嘴》欣赏部分时,说道,“拌嘴”就是“吵架”,并以此为依据对乐曲的内容作“吵架”式的解读,还让学生三次按照乐曲的意境表演“吵架”,进而推论说这首乐曲能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作者的教案中的教学目标用语),显然,这种按照标题并带有教师主观意愿的曲解式欣赏音乐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还有,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还停留在“表演”上,缺乏深入理解。如有些教师经常用“考考你”这个口头禅来提问。“考”这个字在中国是有特别的文化内涵的,它无形中包含着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意义。常用这样的话很难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总之,表演成分还是多了些。当然也 不全是不好的一面,“舞台”下,一个个观众的表现是“窃窃私语”。因为来的晚,所以我只能站在最后面一个墙角,离得远有干扰声就听不清主要声音。听到有人“窃窃私语”影响我听课,开始我是有点生气,当我正想生气地去警告那些人的时候,我下意识的看了一下身边的一个年长的教师,她在密密麻麻地记着什么,主体是黑色的墨迹,旁边是红色字迹,有的地方还有绿色的符号。我顿时心中升起一种敬佩之感。再侧耳细听一些“私语”,只听其中一人说:“这个地方设计的不错!”,另一个人似乎在说:“要是我的话,我会……”(耳朵听不清具体内容)。我心里想:“我幸亏没去干涉她们,否则多没礼貌啊!”。随着听课的继续,我还发现有一部分教师进进出出,后来才知道,这些教师在“赶场”,原来对面还有一个中高年级赛场,她们似乎想把比赛都装在脑子里。我忽然在想,我们有些高校的研究人员老是在指责中小学教师不搞科研。我估计他们说话的依据可能是觉得中小学教师没有像他们那样,进行“书斋式研究”。用后现代的观点来看,相对于“书斋式”研究,这种重视实践的学习与积累难道不是在研究嘛?此外,我还看到台上台下的联系密切,台上每一位教师教学时,总有相应几个人在最后面忙一些什么。比如调试一下音箱的方位、音响;比如对着台上不时会做一些口型,提示播放的乐曲声音的音量;比如发放一些资料等。好像是“援军”在“助演”。我从他们严肃的神情中仿佛看出一些什么,这似乎不是一个人在“作战”,这是“两军对垒”,这似乎也不仅仅是各地教研员在较量,更是一个单位、一个地区在“展示”。这不就是集体团队合作精神嘛!有这样的团队精神,也不难想象她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也会集体合作进行教学探讨。看到此,我突然想起中专、高校的教研室。顾名思义,教学研究用的地方,相对于办公室、会议室来讲是一个“搞业务交流”的地方。遗憾的是,我们的“教研”室几乎成了“杂物室”,只是放放水杯、衣物、学生作业本等还有其他私人用品而已。中专、高校的教师更喜欢“单挑独斗”,还鲜见有相互听课并“出谋划策”的。对此,我们应该反思。
三、高师应该与中小学加强互动
时间过的真快,一晃赛事已结束。这时有一个人认出我来,朝我身边走来,并激动地问我:“老师,你是来当评委啊!”。哦!原来是我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看她那“引以自豪”的神情,我真有点不好意思的压低声音回答她:“我不是来当评委的,我是来学习的”。尴尬的话题倒让我思考一个问题。师范学校教师非得当评委才能来吗?学生一时随意的询问反映一个我们当前师范与中小学之间的一种极不谐和之音。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输送合格的音乐师资。但是,师范学校的自我本位思想已经非常严重。我们知道,市场经济的规则是优胜劣汰,顾客买到不合格的产品是要理赔和退货的。可是,我们师范系统似乎没这个担忧,我们培养出来的“产品”不合格只能怪学生自己不认真学,找不到工作是社会原因,跟我们没关系。当然,师范学校也不全是这样,有良知的教师还是大有人在。笔者建议省教研室以后在搞中小学教研活动时,能通报各地师范学校有关部门,吸引有关师范学校教师、学生参加观摩学习,这必将会有利于加强师范学校与中小学的联系,更好地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芝. 男教师进入学前教育的现实意义与可行性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 2008(02)
【关键词】校本评价;学科素养;健康发展;评学互动“3H” ;“水精灵”评价
引言
校本评价”是以学校为中心的评价或以学校为主体的评价。它是以学校为主体,在学校层面充分发挥学校作为评价主体的作用,通过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评价,促进学校发展的一种评价活动。学校体音美教育担负着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艺术素质以及思想和文化素质的重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科素养培养和提升的摇篮。十一五期间,学校完成了全国“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小学体艺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该课题历时五年,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学校在体音美课程开发与实践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提高了学校教师尤其是体音美教师的科研水平与能力。从2009年开始,在学校进一步重视体音美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开始探索体音美课程评价方式,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考核,记录学生的学业成绩;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的抽考和参与集体活动成绩两方面来实现对体音美教师的考核。至此,选择“小学体音美课程校本评价研究”,则是为了完善以前的评价体系,一是以评促教,规范体音美教学、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二是以评促学,提高学生体育、艺术素养;三是以评促改,完善音体美课程质量监测机制、推进素质教育;四是提升学校整体发展,让学生终身受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确定在研究阶段内以学校在校学生和体艺教师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时间:本研究时间2013年8月至2017年10月,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启动准备阶段(2013年8月―2014年2月);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14年3月――2017年4月);第三阶段总结评审阶段(2017年5月――2017年10月)。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查阅教育心理学、体音美新课程标准等相关资料,了解小学生身心特点与体音美学科特点及教学目标,总结、整理国内外关于小学体音美校本评价的研究成果,形成适合小学体音美学科教育的校本评价理念。
1.3.2 调查法:通过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了解当前小学体音美学科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探索适合小学体音美学科的一系列完整的评价体系。
1.3.3 案例研究比较法:立足学生体音美学习情况,结合体音美教师教育教学、特色活动、教学评价等,在体音美教育教学中进行实践、比较,形成适合小学体音美学科校本评价的途径和方式。
1.3.4 行动研究法:将体音美课堂教学与课程评价结合起来,增进二者的相互反馈功能,使次课题研究价值进一步体现。
1.3.5 叙事研究法:真实的记录下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水精灵积分校本评价促学生学科素养健康发展。
“水精灵”是学校的吉祥物,学校将水精灵标志作为学生学业水平评价媒介,动员所有科任老师力量,共同关注学生习惯,激励学生形成自主进取的意识,争做“学习有活力,行为能安雅”的小水精灵。学科教师以学校为蓝本,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学科“水精灵印记伴成长”的评分细则和标准。评价等级并颁发相应等级(蓝、红、黄色)的水精灵。“黄精灵”见证我成长; “红精灵”见证我进步;“蓝精灵”见证我超越。逐渐成长为“健康、安雅、灵动”的阳光少年。
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核心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前期实践研究过程中,学科教师结合自身学科特点,研究的重点有所侧重:体育学科主要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探索校本评价;音乐学科侧重于从技能方面挖掘合理有效校本评价模式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评价;美术学科更关注促学生习惯养成的校本评价。
2.1.1 水精灵印迹――学业积分校本评价促习惯养成。
根据学科特点,学生有课堂练习作业,要上大课,美术学科教师从作业多元化评价进行研究,在为期两年实践研究中,探索出了一系列作业完成度与作业校本评价体系。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作业的现状,学生非常喜欢美术课;70.4%的学生认为影响美术作业无法完成最主要是工具准备不充分,23.8%学生认为作业时间不够; 83.4%的学生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自我评价,由此可见:美术作业评价多元化势在必行。
其次通过文献研究法,以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为参考,将评价方式划分自评、互评、师评,其中加强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比重,这是一种有益的探索,运用行动研究构建学校美术作业多元化评价体系:
2.1.1.1 学生自我评价方式。
2.1.1.1.1 循序渐进的“水精灵印章评价积分制”。
采用“表情自评游戏”吸引学生进行评价,学生用画“笑脸”“哭脸”“辶场崩锤惺芷兰劾秩ぁ2⑾蜓生发出评语征集,师生共同探讨作业最简单的评语,得出“九字真言评语”――构图大、色彩美、心情好。制作成“水精灵积分评价印章”。这种评价奖励机制让学生感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获得相应的肯定。
2.1.1.1.2 在学生自评中渗透综合评价。
印章评价主要是对学生智力因素的评价,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评价美术作业更多是内心的解读,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上台展示作业,自由地表达感受和想象,用简短的话语表达对作业的感受,使听者看画入境体会。
2.1.1.2 教师鼓励评价方式。
用鼓励式评语评价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来说,成功的激励比失败的挫折更有效,对作业评价以鼓励性评语为主,尽可能发现优点,淡化缺点,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1.2 合理有效的学科技能校本评价促核心能力提升。
2.1.2.1 “水精灵的印记的课堂教学评价。
音乐学科更加关注对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在课堂学习习惯形成性评价方式的基础上,通过“水精灵的印记―音乐课堂评价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这种过程性评价方式是日常的音乐教学中落实,是公平评价每个学生的重要依据。
2.1.2.2 学期中举行班级音乐会。
以“班级音乐会”形式进行活动评价。可以鼓励所有的学生参与,以个人、小组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表演,为学生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才华提供了舞台,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以自评、互评、师评的评价表格进行评价,评价标准是水精灵星级评价。这种评价关注了所有学生,不会有片面性或是只关注音乐素养好的学生。
2.1.2.3 学校期末音乐学科考核测评(见后面“三抽”考核的校本评价)。
综合三方面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评价,对学生一学期音乐学习的足迹,公平全面的进行评价。这种质和量的统一、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更能全面、公平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确立了以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学期末考核评价“三位一体”的一整套评价体系。(见图表1)
2.1.3 多种方式的学业校本评价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
体育课堂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培养的阵地和摇篮,是弥补其它学科无法完成教育内容。在实践研究中,主要通过学科课堂积分评定方式,诊断性评价学生的态度与参与与情意与合作。体育学科的教学主要在室外进行,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尤为重要。通过实践研究,从学生对积分评价内容的认同程度和积分评价方式的满意度。设计了问卷,借助问卷星平台调查,获得100%的有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根据上图可以看出,超过80%的题目都得到了60%以上的认可率,综合评定《小学体育积分评价内容与标准》在学生心中认可度较高,学生认为方案合理。
根据上图可以看出,67%的题目都得到了60%的认可率,学生对于积分评价方式的与闪亮超星星的满意度高。
综上所述,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学生对于评价内容的认可度高,对于评价方式的满意度高。通过实施新的评价方法以及与学生进行沟通后,学生上课更能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课堂组织更加有序,练习积极性增强。
通过学科的校本评价,学校整理出一套水精灵积分综合校本评价。并用于小组合作学习中。
2.2 评学互动“3H”模式校本评价模式促课堂结果结构更优化。
2.2.1 基于学校培养目标――培养“健康、安雅、灵动”的阳光少年。
健康:体魄强健,乐观开朗,学生身体健康,每个孩子能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掌握必须的运动技能,能精通一项传统体育项目。
安雅:文雅高尚,仪表整洁;能诚实守信,团结友爱;能尊重不同文化与个体差异,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灵动:富有创意,形成个人学习风格;能够创造性的思维,并能手脑协调;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像科学家一样探究,像艺术家一样表达!
从学校培养目标上看:体艺学科在对学生培养目标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2 建立评学互动“3H”课堂教学校本评价模式。
2.2.2.1 “3H”的含义:“3H”即“三汇”(会、慧、惠)“三和”(和、合、活)。会――学会会学;慧――智慧慧心;惠――惠己惠人;和――和谐;合――整合;活――活用。 “3”――含有“三商”的意思,即智商、情商、灵商,常用智商IQ、情商EQ 和灵商SQ三个词来表示个体人之间的差异。
2.2.3 课程改革,评学互动。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可以从师生两个不同的角度,多渠道地提供教学质量反馈信息,使评价更全面,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采用“以评促学,以学论教”的校本评价方式,把课堂教学的重心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转移到正视学生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来,真正达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2.4 在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课型下学生的学习角色各有侧重,确立了学生课堂学习角色后,必须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并予以优化,真正达到的“三和” 课堂(和谐的课堂、整合的课堂、活用的课堂)。
2.2.5 学科学科评学互动“3H”课堂教学校本评价。
学科教师结合学科特点,设计“创设情境,以评促思――引导探究、品评互动――梳理总结、评赏延展”的流程,从而使学生课堂学习角色的确立和教学策略的优化促达到 “三汇” “三和”。从而促进学生“三商”的发展,实现健康、安雅、灵动的发展。
2.3 “三抽”术科校本评价促课堂质效提高。
为全面了解术科教师教学效度,学生学习情况,稳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学校学科考核实行三抽:一是抽班:对任课教师所带班级中抽一个班;二是抽人:在抽到的班级中抽10人;三是抽内容:在任课教师编写的学科教学计划中抽取相关考试项目,是必考项目;同时还有学生问卷等。学校在制定方案上不断修订来术科专职考核评价方案。
考核体艺学科及学科专职教师。奖励指标以集体竞赛奖励(以实际辅导为主),在总分值的基础上累加,最多不超过10分;学生安全考核评价(20%);课堂上学生出现安全事故1例的,扣除10分,扣完为止。学科质量考核(60%);3、学生问卷(20%)从术科教师任教班级中抽选一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取10名学生进行学科质量考查,考查内容依据课标、教材和教学计划随机选定。
考核评价程序: 任课教师提前准备好“学科质量考核”相关内容, .考核小组提前通知考核具体时间和考核班级、学生名单。任课教师协助考核小组准备器材,通知学生,按时完成考核。考核小组第一负责人汇总考核成绩。
通过三年的实践,对体艺28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100%(表图4――7)。
2.4 十大精品课程校本评价促社团活动蓬勃发展。
为了探索校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设优质校本课程资源,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积极性,学校特进行“十大优秀校本课程”评选。以校特色队、二课堂课程(教师个人或教师团队)的等68个社团为评价范围,拟定校本评价标准对评选出的“十大优秀校本课程”进行全校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在68个社团活动中,评出的十大精品校本课程,体艺学科位居榜首,占前五名。
另外,体艺学科课程的校本评价作为班级评价重要指标占80%,每学期结束,学校课程部都会体艺课堂教学、体艺活动、体艺竞赛等方面征求科任教师意见,对班级进行考核。
3 结论与建议
3.1 “水精灵”成长印迹的校本评价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全面提升。
3.1.1 学科校本评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既能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又能够充分的挖掘学生的学科学习潜能,更能积极主动参与评价,不仅关注了学习结果的评定,而且还关注了学习过程的评价,从而充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更能体现本校的育人目标(健康、安雅、灵动),同时,也深受学生的欢迎。
3.1.2 学生积极参与,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全面、科学、系统的评价方式,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能积极、大方的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学习习惯氛围好,更大程度的促进了学生对学科知识技能的掌握,也能积极参与各项社团活动,还主动参加学科比赛活动。实现体验学科参赛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达到了校本评价的目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科学习的成就感。
3.1.3 学生的个性心理得到了调控,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减轻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负担,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感受愉悦、满足和自信,感受成长的快乐。学生的学科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愿意表现自己。
3.2 提升了师生的学科素养 。
3.2.1 以“评”促教的“3H”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质效不断提高。
3.2.2学生喜欢:喜欢现在的“奇迹小组”,在组里每个人都要管事,非常喜欢和同学们一起交流。
3.2.3教师欣然接受:在模式探索中,着力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让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学科学习的方法,课堂上充盈着自主平等交流的氛围,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评价,促进了学生学科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促进了师生学科素养的提升,教得轻松实在,学得轻松高效,师生共同成长。
3.2.4专家的评价:评学互动“3H”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为主“的教学。教师“教得有品位,教得有滋味”,学生“学得有意义,学得有意思”。课堂呈现出师生积极互动、交流对话和合作探究的状态。学科课堂逐渐将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为教学目标。教师努力做到“以学定教”,最终打造一个和谐的课堂,学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3.2.5评学互动“3H”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营造了创新契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提高了教学艺术:激发学生潜在的认知兴趣,增强获得成功的体验感;拓展教学时空: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和谐友好、融洽诚信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
3.3 探索出的体音美学科课程校本评价体系,虽然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多次接待了外地和本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兄弟学校的观摩学习,但此项研究不会停止,还要不断完善,接受专家的建议,申报十三五的重点课题,让校本评价更具有校本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 崴 贾汇亮.校本评价的理念与方法[D].教 育 理 论 与 实 践.2004(4).
[2] 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1999.
[3] 李雁冰.课程评价论[M].2002.
[4] 梁秀清.中小学校本评价的梳理与评述.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6) .
[5] 彭钢.促进发展:校本评价的核心价值取向闭.教育发展研究.2005(9).
[6]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 季浏.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
[8] 黄显良. 中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J].体育教学.2006.(05).
[9] 万能艳.体育活动类.活动课课程化实践研究[D].湖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0] 万能艳.运用自制小器材创建“全脑型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新世纪学校体育改革探索[C].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版.
[11] 张细谦 曾怀光 韩晓东.中日美体育学习评价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1,(6):80-83
[12] 邱亚玖.体育与健康课学生学习成绩评价体系的探讨[J].体育成人学刊,2004,Vol.20(3):21-22
[13] 李立峰 何俊.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考核评价方法研究[J].体育师友,2006,6:36-40
[14] 赵明仁 王嘉毅.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 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3):4.5.
[15] 肖川 薛辉.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S]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102―132
[16] 《有效的学生评价》[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34
关键词:师范音乐学;课程设置;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251-01
一、师范类音乐学专业艺术实践教学环节的认知
艺术实践教学环节的认知是指学生从音乐学专业的外延了解音乐学专业的实践内涵。具体可以使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艺术实践教学进行认知:一是随同大学录取通知书发放音乐学专业在近三年的就业统计表,使学生入学前了解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对专业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二是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安排教学及艺术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运用讲座等形式对专业作详细的介绍;三是加强与中小学之外的地方专业艺术团体或文化馆的合作;四是学校主动邀请相关用人单位到学校举办校园招聘会,让学生能提前了解用人单位对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在专业水平和理论素养方面的要求。
二、师范类音乐学专业课程设置中艺术实践教学环节的构建与实施
(一)开设《艺术实践》专业课程
师范类音乐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目前没有普遍开设《艺术实践》专业课程。为了让学生对艺术实践教学有理性的认识,应该开设《艺术实践》专业课程。具体课程安排应该是将学习《艺术实践》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的舞台艺术实践相结合。比如,举办周末音乐会,让音乐学专业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在舞台上进行表演的机会。周末音乐会结束之后,由开设《艺术实践》专业课程的老师进行点评,让学生充分认识从艺术理论到艺术实践各个层面的问题,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的艺术实践理论知识。
(二)拓宽课堂教学的空间
将教学课堂从教室和琴房延伸到专业艺术团体或是文化馆的排练以及演出的现场,为学生实习提供完全真实的艺术实践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艺术实践环境中体会如何将专业知识理论运用于艺术实践,在艺术实践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使学生艺术实践常态化
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通常只有两到三个月的教学实践安排,并且是集中在一个学期完成,这样实施的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为了使学生真正能在艺术实践方面获得提升,做到既能上讲台亦能上舞台,必须将原来两到三个月集中安排教学实践的时间分散到大学四年来进行,使艺术实践教学能够保持常态化,以达到巩固和提高艺术实践教学水平的目的。要求音乐学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在艺术实践指导教师的安排下完成规定的学时要求,并分不同的阶段以音乐会的形式在舞台上呈现学生在艺术实践中的学习效果。
三、建立艺术实践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艺术实践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艺术实践开始前召开实践动员会,使学生明白艺术实践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时间安排等;二是办理相关实践手续,指导老师要求学生领取艺术实践派遣函和艺术实践教学大纲,并对学生在艺术实践期间的纪律提出明确要求;三是主动与学生所在的实践单位进行沟通,在学生到实践单位报到后,将实践单位主管部门签字后的派遣函收回学校,建档管理;四是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写好实践记录,并将学生的实践记录作为评定学生实践成绩的依据;五是实践结束返校后及时召开总结会,指导老师对实践情况作汇报发言,并安排1到2名表现突出的学生在总结会上作个人实践总结发言;六是指导老师写出实践评语,收集盖有实践单位公章的实践意见,归入学生艺术实践教学档案。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音乐教学 评价 变革
评价主要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理,使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对过程、结果进行的考查和判断。音乐学科的教学评价是指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既定的教学总体目标,运用科学有效的考查方法,对音乐教学的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它涉及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结果等诸多领域,是一个既复杂又不可替代的环节。然而,长期以来,“评价就是考试”的观念占据着音乐教师的头脑。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音乐教师设计的评价方式和操作程序中有相当部分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这使评价的功能和结构偏离了正常的轨道,也使音乐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无法推陈出新。新课程改革将音乐课程定位为普及音乐文化、弘扬人文精神的一门基础课程,并把逐步建立与完善音乐学习评价制度作为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以音乐课程标准为准绳,以音乐基础能力为基点,教学评价应主动适应所有进行音乐学习的学生,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不断扩大评价的激励、改善与调整的功能,引导和促进所有的学生在音乐课程的学习中有所提高,从而实现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学评价的四项重大变革。
一、从注重评价的甄别功能向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转变
新的音乐教育评价理念认为评价不是教育过程结束时鉴别、筛选学生的手段,不是给学生一个结论,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改革陈旧的考试形式,输入新鲜的评价理念。
新课改理念下的评价特别强调要把评价活动和过程当作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让学生透过他人的赞赏而受到激励。要体现这个评价理念,首先必须改革过去音乐课唱一首歌或用书面的形式这种陈旧的考试形式,充分利用音乐具有表演性的特点,通过“班级音乐会”、“特长展示表演”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他们喜爱的方式来表现他们的音乐特长。用这样的形式进行评价,每个学生都会感到愉快和兴奋。即使那些所谓的“音乐差生”也不再担心被教师认为是“五音不全”了。在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中,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下,学生的个人潜能得到了展示。同时也达到了学生间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评价的结果将以前所用的百分制改为等级加评语,取消“不合格”这一等级,用“优秀”、“良好”、“你进步了”等形式的评价等级。
(二)关注个体差异,呵护学生自信心。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因此,学校里并没有所谓的“差生”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音乐教师要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在课堂上,教师要改变以往非对即错的程式化评价,打破标准化答案的禁锢,尊重学生学习音乐的独特方式和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只有尊重差异,注重个性,呵护每一个学生的自信心,才能激起学生的热情和创造的欲望。
二、从单一性质的评价向综合性质评价的转变
长期以来,一些人把音乐教育看成是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传授。反映在对学生的音乐评价上,把掌握音乐知识的多少,音乐技能的高低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教师必须从单一的对音乐知识、技能的评价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综合性评价转变。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音乐的本质是审美,音乐最根本的价值是审美价值,评价学生时要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置于首位。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2)浓厚的音乐兴趣和学习音乐的愿望;(3)较强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4)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合作的集体思想;(5)良好的欣赏习惯和尊重、理解多元文化的态度。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其教育效应主要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顿悟等情感层面上,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应是第一位的。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评价。
音乐本身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即体验的学习方式。如果学生没有亲身参与和体验,音乐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所以学生学习音乐是一个体验和参与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习的过程比学习结果更为重要。过程与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2)积极参与体验;(3)对音乐有好奇和探究欲望;(4)能即兴创编简单的音乐故事、音乐游戏;(5)能与其他同学合作进行音乐实践活动;(6)能自信有表情地参与音乐表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行为,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对学生的音乐体验、探究的态度、合作愿望、协调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等及时给予公正的评价,这样才能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要求。
(三)音乐知识、技能方面的评价。
对于音乐教育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必要的。这既是人的整体素质中音乐素质的一种需要,也是为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基础。因此,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是必要的。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1)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结构和体裁形式;(2)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3)在听觉基础上识读乐谱;(4)了解中外音乐发展历史;(5)了解音乐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对以上知识技能进行评价时要改变以前单纯的评价方法,把其放在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同情感、态度、兴趣等紧密联系,并着重评价学习知识与获得技能的方法与过程。
三、从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
音乐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学科,而技能的学习过程重于结果,因此在音乐教育评价中,形成性评价比终结性评价更为重要。
(一)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观察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的行为观察,对学生的兴趣、习惯、方法、情感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这样可以更直接、更真实、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运用课堂学习行为的观察评价时要注意尊重学生,强调互动与协商。要聆听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对自己的做法进行解释,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民主、平等的讨论等。
(二)学生音乐学习成长记录袋评价。
成长记录袋评价又叫档案袋评价,是指用以显示学生学习成就或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如作品、结果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建立学生音乐学习成长记录袋,可以完整地记录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增强每个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带给每个学生成功的喜悦,这也是对学生自我监控、反思能力的培养。音乐学习成长记录袋要包括以下内容:(1)课堂记录:自我介绍,我的歌声,查找的资料,音乐欣赏随笔,即兴创编的音乐故事、音乐游戏等;(2)课外记录:音乐磁带,参加音乐实践活动的照片、录像,音乐收藏,音乐周记等;(3)评价记录:课堂学习观察记录评价,期末音乐素质评价表,教师的评语,自己的愿望,家长的希望等。
四、从教师评价向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转变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提出“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实行多主体评价,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建立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应以描述性评价为主,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与比较,由学生提出自己评定的等级与特长认定,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与评定,以使学生对自己的音乐学习活动不断反思,看到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激发学生自觉、积极地发展,使评价成为学生自己评价、亲身实践、自我改进、鼓励别人的过程。
(二)学生相互评价。
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是值得提倡的一种音乐评价方式。《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指出: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能力,采用简便、可行的方法开展阶段性或经常性的学生互评活动。互评能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生互评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同学的优点、长处,强调他人表现音乐的描述和体察,强调自我反思,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的缺点和不足上,从而达到相互学习和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音乐课程实施:评价建议.中国音乐教育,2003,(5).
(合肥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摘 要:随着高师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民族音乐教育的权重不断加大,如何改进教学思路,更新教学手段已成为民族音乐教育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高师"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合适专业教材等问题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授课方式、注重教学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本地传统音乐资源、建设地方与学校课程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课程标准;纲要;中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03-02
我国自2001年开始了基础教育阶段的第八次教育改革。同年下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音乐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对音乐新课程的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课程标准》提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①2006年11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颁布。《纲要》中再次明确提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②的基本教学理念,同时对高等师范音乐院校中民族音乐教育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民族音乐教育确立了教学标准。
《课程标准》与《纲要》在民族音乐教育方面的新精神就体现在高师音乐教育应立足基础教育上。教师应充分认识民族音乐教育在高师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真正理解其精神内涵,并具体落实到教学实践当中。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成为民族音乐教育者的首要任务。
一、高等院校中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中国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并非音乐学或音乐教育专业毕业,而是由声乐、器乐或作曲技术理论等专业教师兼任。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民族音乐教育人才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民族音乐教育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这样的师资结构将严重影响民族音乐教育在高校的具体落实。
“中国民族音乐”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仅靠理论讲解、作品欣赏等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达到理想教学效果。中国民族音乐课的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我们的教材是缺少音乐的,因此,教师需要增加大量的谱例及原生态的音乐,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分析讲解音乐方式,还要耐心地教唱,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进一步体验中国各民族音乐的形式美和人文美。
(二)缺乏统一的课程名称与合适的专业教材
1980年,“民族民间音乐”正式成为高师音乐院校的课程,2004年将课程更名为“中国民族音乐”。而大部分院校没有即时对该课程进行学术规范,致使该课程的名称不统一。此外,中国民族音乐课程相关教材的编写严重滞后。依据笔者了解,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高等音乐学府的民族音乐教材的选用有两种方式,其一,选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撰的《民族音乐概论》(1964年);其二是选用本校教师的授课讲义为内部教材。前者编写年代久远很难与中国现实社会意识形态适应,后者又不是正式出版物。为了满足各高校的教学需求,1999年,民族音乐学界又先后出版了《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等多部教材,教师所授课程的名称因教材而定。笔者将2013年以前正式出版的民族音乐概论类教材进行梳理发现,1964版《民族音乐概论》出版之后出现学术断层,直到1999年后,此类书籍的出版才变得活跃起来。虽然教育部先后两次对民族音乐教育课程名称进行了统一,但以“中国传统音乐”、“民族民间音乐”为
关键词 的出版物依然占了绝大部分比例。使学生误认为中国传统音乐、民族民间音乐、中国民族音乐为三门不同的课程,造成概念不清的局面。
二、高等院校中国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民族民间音乐”作为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教学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中国传统文化。③学校要多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配备具有较高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的专业、专职教师。其次,鼓励教师加入中国民族音乐研究学会等专业组织并定期参加学术研讨会并交流专业论文,以获得本专业最新的学术前沿信息,提高学术水平。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性地劳动,具有不确定性,这也是教学的魅力所在。为了提高《中国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学科研水平,作为该课程科研主体的教师应当养成如下几种习惯:一是随时关注音乐学科、音乐学术研究的动态,关注音乐教育发展的动态,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为教学、科研的开拓寻找新课题。二是随时注意学术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利用。对于音乐学科来说,学术资料应当包括:文献、图像、音响、曲谱、口头传承资料以及器物资料等。要养成买书、订报刊杂志、查网络资料的习惯。这是进行学术研究、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并且应当养成对这些学术资料进行校勘、辨伪、分类、使用的习惯。④
另外,通过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各级各类的比赛,文艺表演中演唱或演奏,检验和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的为指导民间音乐课程教学、理论研究提供良好的服务。
(二)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注重教学实践活动
授课教师应主动营造让学生接触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氛围,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把学习过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民族音乐的表演、创作中。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避免了在课堂上“纸上谈兵”,又能够使学生熟悉民族音乐的特点及风格。如安徽当涂民歌《打麦歌》,表现了人们将麦子收割上场以后,高举可以转动的连枷拍打着晒干的麦秆、一边歌唱一边脱粒的劳动场景。2004年,在农业部举办的第二届农民歌手大赛上,陶小妹和她的“小妹组合”(当涂民歌五人演唱组)以一曲当涂民歌《打麦歌》一举获得了大赛的二等奖。评委们的评语就是:“土得掉渣,美得出奇。”⑤学生从老师播放的《打麦歌》中亲身感受到家乡民间歌曲的艺术魅力。
在高校民间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参加田野调查、节庆的演唱或演奏等活动,以锻炼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了解课堂上没有的知识,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订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提高民间音乐课程学习效果。
(三)充分利用本地传统音乐资源,建设地方课程
1.“走出去”、“请进来”
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学不应局限于教材,囿于课堂。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将目光投向民间,走进民族音乐的活态生存空间,去认识民族音乐在现实社会的生存现状。通过“田野工作”采集民族音乐,获取第一手资料,这样他们才能对民族音乐有最直观的把握、最深刻的理解。⑥
在走出去的同时,也要将民族音乐“请进来”。一方面聘请民族音乐家进行学术讲座,让学生从更高的层面直面民族音乐,从而提高他们的思辨与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将民族音乐从田间地头、茶楼闹市搬进课堂,让民族音乐艺术家在校园进行集中展示与教学,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对民族音乐的接受度达到最大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教学模式应当成为民族音乐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使知识来源立体化,使学生对民族音乐知识的学习途径由“间接获得”向“直接获得”转化。
2.立足本土音乐文化
我国各地民族音乐资源极为丰富。中国地大物博,56个民族各具风采,民族音乐课程在统一的教学框架之下,各地高校应兼顾当地特色音乐,立足本土民间音乐资源,就地取材,使学生了解当地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以安徽民歌为例,安徽民歌的形成与发展与安徽特有的地理环境有直接关系。不同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语言风格、风俗习惯差异明显,直接影响了各地人民的性格及表达感情的方式,从而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歌曲。皖西大别山的民歌强调属音,风格嘹亮、高亢,如《慢赶牛》、《挣颈红》等;江淮色彩区的民歌具有混合色彩风格,如凤阳花鼓、巢湖民歌、舒城山歌等;皖东色彩区风格风趣幽默,如《小猫调》、《杂不龙冬耍》等。⑦这些鲜活的素材承载着安徽的文化精神,应被灵活积极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成为现有教材的必要补充。
高师音乐教师肩负着培养地方中小学音乐教师、地方文艺团体、文化馆站的专业人才重任,承担着地方音乐资源的保护与传承的责任。通过中国民族音乐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了解并熟悉家乡的民间音乐,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强化学习家乡民族音乐的意识,树立传播本土民间音乐文化为己任的宏伟目标,这些都会对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注 释:
①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②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6.
③郭轶菲.北高洛“音乐会”初探[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07.
④王耀华.熟、背、析、研——中国民族音乐的教学体会[J].中国音乐,2012,(3).
⑤王红艳.当涂民歌研究[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41.
⑥宋唐.文化视角下的民族音乐—关于高师民族音乐教学思路与方法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5).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教学途径
音乐作为一种优美的艺术形式,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以及价值观、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必须从生活的角度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情感学习;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激发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在提倡全面发展的今天,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培养。笔者从音乐学科入手,通过以下方法引导学生乐于学习音乐。
1 明确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不但应当明确知识与技能目标,还应当明确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提高学生音乐基础水平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发展。其次,教师应当紧扣音乐这一主题确立教学目标。音乐是一种艺术,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就应当将音乐艺术渗透进教学目标之中,刺激学生的听觉感官,引起学生的情感呼应,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最后,教师应当确立能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应当确立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亲自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去,优化音乐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2 优化教学设计
教师应当优化教学设计,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实用有效,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应当把握歌曲教学的主线,注重听力训练,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音乐,培养学生听音乐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应当在教科书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拓展教学内容,收集新颖有趣的教学资料,充实音乐课程。同时,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音乐学习能力各有不同,教师就应当选择学生普遍喜爱的音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注重训练学生的音乐基础,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进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课堂和其他学科有明显的区别,都是由课堂本身决定的。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努力抓住音乐课堂特征,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让教学课堂更加鲜活。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习的点拨者与引导者。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敢于展现、表现自我。在老师与学生共同进行教学互动的过程中,陶冶情操,让音乐知识得到升华。在这种课堂教学中,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工作中,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例如,在教学《少先队员采茶歌》这首歌曲时,通过多媒体播放采茶画面,让学生根据采茶场景,设置采茶动作,进行表演。这种教学情境,不仅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工作中,还能提高教学质量。
音乐实践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各种音乐实践,能够形成良好的音乐技能与表现能力。在现代小学音乐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律动,伴随着音乐进行各种协调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它要求从身心训练学生,不只是让学生感受音乐,同时也是心灵、肌体感受节奏旋律起伏、疏密变化的过程。但是在音乐律动教学中,必须从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的考虑,从而将教学重点始终放在对音乐的表现与感知上。在鼓励小学生对音乐有正确的反映以及创造性的过程中,准许有相对粗糙的表现。
在音乐教学设计中,必须根据当代小学音乐教学要求以及内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在精心组织的同时,从源头上保障疏密得当、动静结合。另外,对于即兴演奏,为了充分展现学生创造力度,必须将创造与律动结合起来,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与创造力。它的内容包括:根据音乐节奏、情绪、节拍,进行有表情的模仿、律动,或者通过音乐游戏,注重乐感培养与动作配合力度。
3 有效进行课堂教学
首先,教师应当设计合理的课堂结构。教师应当将音乐曲式意识融入进教学活动中,将课堂结构与曲式结构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乐曲的节奏与情感,感受音乐美。其次,教师应当采用参与式教学法。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唱歌、弹奏,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提高学生学习动力,丰富学生的音乐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音乐成绩。最后,教师应当做好新课导入,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导入课堂,在一节课的开始就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成功导入课题,使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更为顺利地展开。小学生音乐教学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征,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要简单易学。由于小学生尚处于艺术赏析能力发展的初期,在其音乐教学过程中,最忌比较有难度的曲子,而是要教授一些比较简单易学、曲谱简单的入门曲,主要以激发乐趣为主,学到乐理知识为辅。二是要引人入胜。由于小学生心理尚不成熟,又有活泼好动的特征,因此可能很难“坐得住”,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学的内容要新颖,最好可以做到引人入胜。三是要培养节奏。节奏是学习音乐的重要基础,学生节奏感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作为音乐教学的基础培养。
4 采取积极性评价
教师应当注重教学评价,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采用积极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提高音乐水平。教师应当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教师应当联系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成功教学法,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感为评价宗旨,将自评、互评、他评三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针对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音乐理解水平、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实践技能、特殊才能以及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应当采取评语与等级评分相结合的制度,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与满足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改进自身不足,鼓励、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5 有效进行课堂提问
校本课程建设是教育革新的客观要求。我国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存在教师资源相对薄弱、学生厌学情绪蔓延、课程开发负担沉重的现实困境。面对压力与挑战,济南西营镇南营小学积极与镇教育办公室合作,以跨学科整合的思维探索并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中草药课程”。该课程结合乡村实际,制定课程目标;融合不同学科,设计课程内容;引领多方参与,构建评价体系,在困境中做出了全新探索,也为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乡村小学 校本课程 跨学科 课程整合
校本课程建设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受到欧美国家的广泛重视,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推进,这一策略在我国也备受关注。早在1999年,我国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的举措”。[1]2001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2]乡村小学在教育资源短缺的现实条件下,校本课程建设逐渐面临困境。尽管如此,一些乡村学校仍然结合自身实际,做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济南市西营镇南营小学采用跨学科整合的方式来开发中草药校本课程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其课程设计理念对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困境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总体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条件优于欠发达地区;城市学校的教学资源优于乡村学校。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成为难题。
1.教师资源相对薄弱
乡村小学教师资源比城市学校薄弱,制约着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乡村教师水平较低。大部分教师长期工作在乡村,这里生活条件艰苦,社会、家长对教育关注度低,很多教师不思进取,工作缺乏激情,难以专心教学。其次,乡村教师数量紧缺。2001年起我国乡村小学进行了撤点并校,并没有取得整合教师资源的效果,反而因为辞退大量代课教师而使教师数量更加紧缺,乡村小学尤其缺乏英语、音乐、美术学科的教师。再次,乡村教育条件和工资待遇依然较差,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依然较弱。“调查显示,农村教师队伍中有51.2%的人被初次配置到乡村学校,但在二次配置中有56.9%的教师调进了县城,有36.7%的农村教师‘想要离开’现在的岗位。在县域教师流动中,有67.3%为‘向上流动’,28.2%为‘平行流动’,只有4.5%为‘向下流动’,而且流动者多为年轻教师、高职称教师和优秀教师。有77%的城镇教师不愿意交流到边远艰苦农村学校任教;有80.2%的师范生‘愿意当教师’,但‘愿意去农村当教师’的仅有38%。”[3]教师流动的单向性造成农村学校已多年没有补充新教师,特别是部分有一技之长的优秀青年教师不断流向城区学校,使得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失衡,中老年教师占多数,非语数学科教师难以专业化。
2.学生厌学情绪蔓延
乡村小学生主动性的丧失,也同样使校本课程设置举步维艰。乡村小学生相比于城市孩子,缺少了更多自我发展的平台。在偏远山区,他们很少能充分享受城市学生司空见惯的互联网资源,很少有机会参加素质拓展培训班,他们寻求自我发展的最主要场域就是学校,而城乡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依然存在较大差距。“2013年小学各类器械配备达标率,乡村仅为42.2%,镇区为59.6%,城市为76.5%,城乡差距依然较大。”[3]乡村学校环境的落后,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影响;在原始的包班教学和管理体制下,学生们往往面对一成不变的教师。教师既是班主任,又是各科教师,不仅教师疲惫不堪,学生对此也倍感厌倦。面对没有任何新意的学习环境,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在课程实施中逐渐丧失主动性,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3.课程建设负担沉重
遵循国家课程设置标准,乡村学校既要考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全面开展,又要考虑学校自身建设。伴随课程开足、开全的压力,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负担沉重。音乐、美术课程缺少专业教师,学校开足这些课程都很困难,只能安排其他学科的教师代课,这些教师由于没有受过正规训练,课程实施缺乏专业素养,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更谈不上课程资源开发;而乡村优秀教师的教学负担本来就重,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更加力不从心,在提出校本课程设计方案时,多是从互联网上搜集现成资料,很少有自己的建设思路,课程内容往往平淡如水,起不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二、跨学科整合:困境中的有效探索
尽管校本课程建设是困扰乡村学校发展的难题,但是体现特色、内容充实、促进学生发展仍是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努力方向。南营小学立足现实,积极思考:设置综合课程可以缩减学科门类,减轻教师的负担;课程内容贴近乡村生活,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学校决定采取跨学科整合的设计思路,建设综合化的乡土课程。
1.结合乡村实际,制定课程目标
为了进行有效的课程整合,南营小学课程建设团队根据乡村实际,从乡土文化传承、国家课程拓展、学生全面发展三个维度出发,规划设置了“中草药课程”。其课程目标为通过中草药课程,使学生认识身边常见药材,知道它们的生长环境、药性、药效;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部分劳动技能,培养观察、分析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造力;通过活动,让学生感悟家乡资源的丰富,增加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从而激发他们研究事物的信心与决心。
首先,立足乡土文化传承。中草药课程建立的最初原因是校领导充分考虑了当地资源和文化环境,西营镇位于济南南部山区,群山林立,是济南市拥有药材最多的乡镇,仅植物药材就有千余种。镇里人熟悉百草,有着丰富的药物学经验,当地也孕育了诸多老中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南营小学尝试设置“中草药校本课程”。在对课程进行跨学科整合的实践探索之后,学生可以通过“中草药歌谣诵读”、“中草药的采集”、“中草药文化探究”等活动了解家乡文化。使学生打开生活视野,从不同方面学习中草药知识,促进乡土文化的保留与传承。
其次,推动国家课程拓展。南营小学试图将该课程打造为国家课程的拓展平台。中草药课程面向三至六年级学生开设,设置系统的总教学目标和阶段性教学目标,自主开发教材,每个年级以主题的形式开展教学,并设有系统的课程评价制度。西营镇南营小学,在国家要求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必修课的前提下,积极考虑把两门课程融合在一起,开发中草药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素质拓展的机会。运用课程综合化的方法不断对课程内容做体系化开发和深化,打破该课程建立初期单一传授药物知识的局限,使国家课程的相关内容在本门课上得到深化和拓展。
最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乡村小学地处山区,有广阔的活动空间,与其把学生禁锢在书本和教室中,不如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近自然。儿童和成人一样,他们所认知的周围世界不是以学科的形式出现,而是以综合的、整体的自然事物或社会现象呈现。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共设九门课程,加上省级地方课和乡土课,多达十几门。就小学生而言,学了这么多课程,念了这么多知识条条块块互相割裂的书本,很难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们加工整理,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4]中草药课程的开设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感知自然地理,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提高自己的劳动技术、社会交往等多项技能,实现自身素质的综合发展。
2.融合不同学科,设计课程内容
目标的制定为内容的安排提供了依据。南营小学课程建设团队在课程内容的深化和拓展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探索,形成了最终方案:课程设置围绕活动主题展开,在每个主题的框架内筛选和整合其他学科内容,逐渐走上了课程综合化的道路(如表1)。在目前的中草药课程中,主要实现了四个学科的有机整合。
(1)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稿)》中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校本课程共占总课时的比例为16%~20%。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指出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南营小学在建设中草药校本课程中,将国家必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其子学科来开发。目前,已经开发了四项较为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分别为野外中草药采集活动、中草药香包制作活动、药膳加工活动、中草药民间故事搜集活动。中草药采集活动与劳动技术教育相结合,中草药香包制作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药膳加工与社区服务相结合,民间故事搜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2)音乐学科的融合。中草药课程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个活动主题的教学设计中,整合了小学音乐课程的相关知识,本主题设计有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为“中草药谚语精选”、第二课时为“中草药歌”、第三课时为“西营中草药赞”。由于在小学一二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了沙锤这一简易乐器,并注重打节拍的训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主动引入沙锤等小型打击乐器,与学生同唱歌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一二年级学到的乐理知识付诸实践,进一步提升个人素质,这一课程设计对一二年级学生的音乐素养起到检测和拓展作用。
(3)历史知识的渗透。中草药课程在开发的过程中,也注重与历史学科的综合。例如,三年级第二学期前两个模块由两大活动主题,八个课时组成。第一主题为“中草药的起源”,分为两个课时:“原始群时代”、“神农尝百草”;第二主题为“医药名人”:分为六个课时开展,依次为“华佗――麻醉散”、“药王孙思邈”、“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扁鹊的传说”、“皇帝的传说”、“医圣张仲景”。学生通过在课外阅读相关书籍,在课上小组汇报的形式,系统学习与中草药相关的历史知识。
(4)品社课程的拓展。品社课程在中草药课程中以隐性融合的方式存在。中小学品社课程是小学高年级的必修课程,其课程设置具有三大基本理念: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核心,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基础,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在中草药课程中,教师积极思考,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合作的平台:在中草药采集活动中,学生之间劳动合作;在药囊香包制作中,小组之间协调分工;在药膳烹饪中,家长与学生沟通交流;在民间故事收集中,学生与社区积极互动。参与这些合作交流活动,学生能始终与同学、班级、学校、家庭、社会保持良好关系,使他们真正在生活中学、在做中学,无形中提高了德育修养,激发了他们的生活热情,这是对纯文本授课的品社课程的深化和拓展。
3.引领多方参与,构建评价体系
南营小学采用跨学科整合的设计思维打造“中草药课程”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不断反思和总结,立足于课程的长期规划和建设。为此,学校构建了一套多方参与的课程评价体系。
首先是学校领导的评价,这一评价贯穿于整个学期。在每学期开学前,中草药课程的指导教师要撰写好本学期的活动预案、活动计划,经过学校领导审核后方可开展活动;在学期中,分管领导通过公开课加强指导检查,关注课堂中教师的组织能力,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发展,监督教师积累学生活动过程的资料或素材,建立综合活动学生档案;在学期结束后,学校领导要审阅授课教师整理的经典案例、特色作业和撰写的课程论文。学校领导通过整个学期的监督和评价来筛选课程内容,不断修正和完善新学期的课程内容。其次是师生互评,这方面的评价主要集中于每个主题的教学结束之后。依据是学校编制的“学生自我评价单”,该评价单分为七部分“活动参与”、“体验获得”、“方法运用”、“能力发展”、“学生反思”、“小组评语”、“教师评语”。前四部分共设置17个标准,每个标准都有相应的分数,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给自己打分即可;后三个部分,属于开放性的评价,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学校课程建设团队,通过学生的打分和评语,进一步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修正新的活动主题。最后是校外专家的评价。一方面,南营小学聘请当地优秀中医作为课程顾问,为中草药课程建设提供思路;另一方面,南营小学积极寻求高校专家的指导,希望通过专家的观察与评价发现不足,为校本课程长远的规划和发展提供保障。
三、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启示
济南市西营镇南营小学中草药课程资源还没有达到精细化开发的程度。但是,学校扎根西营镇独特的乡村环境来建设本门课程,已经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通过现有成果,我们深刻体会到“跨学科整合”是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1.制定长期规划,打造课程特色
采用跨学科整合的设计思路建设校本课程之前,乡村小学需要制定长期规划,这是本门课程资源进行有序深化和拓展的保障。校本课程建设不能一蹴而就,要经过一个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综合、从粗略到精细的过程。
学校立足于自身实际,制定校本课程建设的长期规划。首先,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团队。乡村教师资源缺乏,校本课程开发不能仅仅依托个人力量,需要教师群策群力。课程开发团队建设不仅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专业教师的参与、校外专家的指导,还要充分考虑到课程的传承性,使本门课程的师资能够长期保留,并不断得到建设和完善。其次,要规划课程开发的阶段性目标和实施策略。南营小学将校本课程建设规划为三个较为合理的阶段:第一阶段为2008~2009年是中草药课程的探索建立阶段,主要目标是打造单一科目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中草药课程;第二阶段为2009~2013年处在课程的规范实施阶段,主要目标是建立和完善活动课程,规范主题教学,做好课程计划、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第三阶段为2013年至今,主要目标在于保留经典活动,建立课程的主体框架,并尝试以跨学科整合的方式,拓宽课程内容,做好校本课程的长期建设。
2.有机整合资源,深化课程内容
乡村小学采用跨学科整合的思维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是一条可行性的路径,但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要认真考虑整合哪些资源,如何整合的问题。
跨学科课程整合,绝不是机械拼盘――将学校任意几门学科的课程内容拼凑在一起。一门优秀的校本课程应该充分整合资源,深化内容。南营小学的中草药课程融合了音乐、品社、综合实践活动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但这种融合并非机械整合,而是保持了多门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比如,目前南营小学的中草药课程将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为子学科,把中草药课程本身规划为音乐和品社的拓展学科,将来进一步精细化设计之后,中草药课程也完全可以将自身设计为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拓展学科。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始终要以学校为本位,学校要积极考虑在现实条件下建立自己的课程体系,而不是对国家课程全盘照搬、机械实施。倘若,乡村小学能够找到一门课程作为彰显自身特色的平台,并以此为焦点,进行课程的有机整合和规划,学校课程建设将不再是难题。
3.完善评价方案,促进学生发展
学校采用跨学科整合的思路建设校本课程,离不开完备的评价方案。由于各校的特点、情况不同,校本课程评价方案的制定不可能有统一标准,而是要因校而异,采取适合本校特点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但是,无论采取何种评价方案,校本课程开发离不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的制定,要综合考虑评价对象的全面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标准的差异性,评价活动的及时性和全程性”[5]。南营小学首先遵循了三个基本评价原则:注重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的统一,注重描述性和等级性评价的统一,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与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其次,在评价主体方面作了规划,学校领导参与课程评价,主要通过开学伊始的材料验收,与学期期中之后至期末前一个月的校本课程公开课两个环节来监督;学生在进行完每个活动主题之后进行自我评价;授课教师制定了课程评价单,在每次活动主题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打分,并为每位学生写评语;学校还组建了由校领导和专业教师、家长组成的7~8人校本课程评委会,通过每学期的公开课展示对本门课程做出评价。再次,在评价标准方面,学校根据课程中的活动内容设计标准,并通过打分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
总之,乡村小学的校本课程建设应该是学校为解决自身的教育问题,根据国家或地方课程实施纲要的基本精神,结合现实条件,以学校师生为主体进行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
[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3]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课题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2014)[Z].2014.
[4]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综合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一、鼓励学生“动”起来,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音乐课要让孩子们大胆地“动”起来,让学生动手也要动脑,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让他们积极地参与进来。真正的去音乐世界里遨游,得到美的享受。可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和舞蹈动作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给孩子们多点时间和空间进行自由思考、讨论,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主人。我的每节音乐课,都让孩子们站起来,走到教室的中间,让他们通过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即兴的做动作,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孩子们都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好与存在,这样的学习方式带来的效果是原有教学模式所不能达到的。
在音乐教学中,根据音乐课轻松、愉悦的特点,利用教材中的各种活动元素,以“大胆说为切入点,给学生充分表达情感的机会,想说就说、想唱就唱,有疑就问、有问必答,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一句话是:大胆说出来吧,让我们共同来解决”。对学生各种离奇古怪的想法和问题,教师总是以鼓励支持的态度,调动全体学生共同讨论、合作解决,使得教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越来越相互尊重和理解。因此,课堂上形成了一种友好、宽松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乐于畅所欲言。例如:我在教《大鹿》一课时,我在课前做了大量而充足的准备工作。课一开始,我播放了录音带,用投影打出了图片,在音乐和画面创设的情景之下,我绘声绘色地讲了《大鹿》的故事。孩子们即刻被吸引住了。在浓厚的兴趣下,很快地,孩子们学会了这首歌。歌曲学会后,我又出示了一些漂亮的头饰,鼓励孩子们自发的来表演曲中的角色,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上前来表演,那场面简直就像一出小型的歌舞剧。
可见,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以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二、口、手齐“动”,发挥想象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科综合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断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音乐与绘画有许多相同之处。据说有许多画家在作画时喜欢听音乐,一听音乐就激发了创作灵感,从音乐中得到新的创意。我在教《数新楼》这首歌曲时,也让学生进行了边听音乐边作画的尝试。我是说:“你们听了这么欢快的曲子,打算怎样作画呢?”一个学生忙说:“我想象的房子应该建在水上,一到夏天多凉快呀!”另一个学生说:“我想象人们已经把房子建到了月球上,那里是个比现在更先进的社会。”还有一个学生抢着说:“我要画的房子是大蘑菇房,上边还有好多漂亮的花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丰富的想象力好象插上翅膀在翱翔。我适时地引导他们说:“你们的想法都很好,那就请各位建筑师们动手画吧!”话音刚落,孩子们就高兴地说:“太好了!”大家按分好的小组边讨论边分工:“你画房子,我画树,他画人。”只短短的几分钟,孩子们就在欢乐的和谐气氛中完成美丽的图画,每个人都沉浸在愉悦之中。通过边听音乐边作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不仅仅得到情感的体验,还培养和增强了实践能力。
三、即兴创造和创编音乐剧,提高综合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割席感心理特征。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与活动密切相关,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因此,我认为音乐教学的设计应该多以活动为主,把学生组织起来,使其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高。我重点开展了即兴创造和创编音乐剧活动。
即兴创造是指学生根据当时的感受而产生的一种音乐创造行为,是事先不必做准备的临时创作,它往往与即兴表演联系在一起。创作或改编乐曲则需要经过准备孕育,在酝酿创意之后进行的加工塑型,最终成为一部音乐作品。小学的音乐创作活动,无论是音响探索、综合性创造活动还是音乐创作都可以尽量多地采用即兴活动。“多用即兴”的好处在于:首先,即兴性创造活动不必根据事先设计的乐谱和事先的排练,较少技术负担。其次,即兴性活动比较能够灵活自如、自由地表达情感。再则,即兴性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敏捷的思维、快速反映的能力。由于即兴性活动没有事先准备(酝酿、设计、排练),即时临场发挥,因此,创造的成果显得粗糙、不成熟是难免的。但是正是这种“不成熟”的创造,蕴含着丰富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学生们对于这种即兴性的创造活动充满兴趣和热情。
例如在小学低年级的《动物说话》,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完歌曲后,进行了生动活泼的创造活动。学生结合歌曲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编创各种各样的歌词,并结合歌词进行即兴动作表演,这种配合歌词的即兴表演,在小学各年级,特别是低年级可普遍使用。
为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综合能力,我还指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创编音乐剧。合作式学习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要求学习小组成员共享目标和资源,共同参与任务,直接交流、相互依靠。
在教学中,我将学生三至五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某一设定目标,如讨论、演唱、游戏、练习等,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比较容易克服羞怯感,产生集体荣誉感,从而变得主动和活跃。例如:在低年级《小红帽》一课,我安排一个小组九个人,让学生为歌曲编排一个有趣的故事,有的小组在图画纸上创作美丽的背景图,有的小组在创编情节,有的小组在摆弄手中的自制乐器准备为歌曲配音,还有的在排练小红帽的舞蹈等,学生们的思维非常开阔,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献计献策,表演的异彩纷呈。
四、自编舞蹈,在表演中发展个性
自古以来,歌舞就是一对孪生姐妹,载歌载舞,更能体现艺术的真谛。我依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以及具有强烈表现自我的心理,指导学生边唱歌边表演,或将歌曲集团创编成舞蹈。例如:在学完《小麻雀》这首歌之后,我借了一盘录像带,让学生观察小鸟出壳、飞翔、捉虫,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进而将观察听到的用动作表现出来。我说:“小鸟出壳,使一下子就钻出来的吗?你能表演一下吗?”学生们争着说:“小鸟一下一下把蛋壳啄破,才慢慢挣扎出来的。”说完还歪歪扭扭地学起来。我说:“听一段音乐,音乐中有小鸟啄壳的描写,谁听出来了谁就跟着做,看谁表演的最像。”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们都尽情地做着动作表演,有的做出壳的动作,有的作飞翔的动作,有的学捉虫的样子。通过听音乐学表演,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个性得到发展,同时也更深地体会了音乐作品。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我还指导他们将《粉刷匠》这首歌创编为舞蹈。我把他们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边唱边跳。开始,每组都站成一排,跳同一动作,没有什么创新的队形。后来,我引导他们可以让跳得好的同学担任领舞,队形也进行灵活多样的变化。如:可前面一个,后面五个人,组成一个一个三角形;也可围成一个圆圈,还可俩人对跳。我最后说,现在可以比一比,看哪个组编排得最好,老师将有“金五星”奖励。在教师的鼓励下,他们大胆地创编动作进行展示。真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的创造潜能发挥得这样好,有的组排着队挥舞着刷子,按着节拍点得意的走进来,然后又变换成三角形翩翩起舞。还有的组准备了道具,从家里拿来刷子和小塑料桶,头上戴着帽子,四个人搭着肩随着音乐跳进来,这种认真劲和活泼劲可爱极了。每个小组编排的舞蹈都具新异,表演也很到位,老师一一给以肯定和表扬。我深深体会到创编舞蹈更能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
五、以演代考,灵活多变,增强实践能力
一、背景与理由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指导意见》,对学校艺术活动给予具体的定位和实施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丰富中小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中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部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音乐课程性质的阐述中,充分强调了音乐实践的重要性,指出:“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程理念中强调音乐实践,提出“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的重要思想。在“实施建议”部分要求“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指出:“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聆听、演唱、演奏、编创以及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实践活动,多听音乐,多唱歌,多演奏乐器,多接触乐谱,不断积累音乐实践经验”。“课程标准”强调音乐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为学校音乐教育的实践指明了方向。音乐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在学校音乐实践活动领域有着成功的经验和很好的做法,有较为成熟的实践课程体系,较为丰富的音乐实践等。
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音乐实践活动的一系列措施和引导,使中小学音乐实践活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学校积极争取、因地制宜、努力开展活动的局面,推动了音乐实践在学校的发展。但是,许多学校受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影响和对音乐教育认识的局限性,不能准确把握音乐实践活动的基本性质和活动规律,使音乐实践活动处在不能丢弃功利色彩和短期、表面性的局面,缺乏教育性和规律性,出现了一些不符合教育规律和“不健康”的现象。如,活动过分追求专业性和成人化,只注重专业技术的训练,活动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锦标和竞赛成绩,不在乎过程中的教育契机,忽视教育意义和过程的教育效应;注重培养少数尖子学生,忽视广大学生素质发展的权利,活动围绕少数学生,不顾普通学生或多数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愿望;活动内容缺乏多层面和丰富性,不讲究活动的文化价值,门类单一,不注重全面性和广泛性;活动形式单调枯燥,缺乏活动的多样性,学生被动参与等现象和做法广为存在,削弱了学校音乐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二十多年来,西安铁一中坚持“优秀加特长”的培养目标,树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方向。学校高度重视艺术活动的开展,在音乐活动常态化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音乐实践活动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索,使其具有明确的音乐教育与实践(教学)的目标,有了相对稳定的活动内容(教材)和系统性的活动安排,如多样的音乐文化取向、规律性的活动时间、丰富的活动内容、多样的活动形式和高水平的教学指导等。从而,使音乐实践活动步入“课程化”的层面,取得广泛的教育效应,形成具有引领意义的实践成果,为带动区域学校音乐实践和艺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以西安铁一中音乐实践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为例,研究并提出中小学音乐实践课程化的构架,以及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对实现音乐教育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原则和基础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内容,应由课堂教学、课外常态化的音乐实践和灵活多样的音乐文化交流三方面组成。其中以课堂音乐教学为基础,课外音乐实践为延伸,多样音乐表演活动形成音乐交流的文化环境,这种三位一体可循环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框架,是中小学音乐教育完整性的良好体现。
音乐实践活动课程化中的“课程”,是指中小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以外,为了进一步实现音乐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属于“活动课程”的范畴。根据“活动课程”的基本理论,结合高中音乐课程设置的理念,以及学校音乐实践活动的特点,音乐实践活动课程化应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要明确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结合音乐实践活动的特点,音乐实践活动课程化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一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教育效应;二是遵循音乐活动的基本规律,注重实践性和音乐性;三是处理好与音乐课堂教学和文化课的关系;四是体现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与文化性;五是利用好学校的教学条件和社会优势资源;六是建立较为完整的“课程化”的管理体系等,保证音乐实践活动课程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2.要明确实践活动的目标和方式。中小学校音乐实践活动向课程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营造音乐环境。在教育目标的设立、教学过程的管理、活动内容的选择,以及日常活动过程中注重音乐实践活动的教育效应,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获得全面的发展。从而,使原本随意的音乐活动系统化和音乐化,形成音乐教学活动的体系。
3.要明确实践活动的内容。为了使音乐实践活动课程化能够有效实施,在确定音乐活动内容时,应以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以音乐实践门类为主要对象,结合学校音乐教学条件和办学情况,选择适合学校开展又有良好教育效应的活动项目,如不同形式的乐队、合唱、舞蹈、音乐创编的项目,讲座、音乐会、班会、艺术节、各类音乐比赛以及各类交流演出等。在实践过程中,以音乐学科为中心,与舞蹈和美术等艺术学科相结合,逐渐渗透到音乐与体育、科技和其他学科相融合的活动领域。
西安铁一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音乐实践项目。既有专业性强、规模大的交响乐、管乐、民乐等乐团,高水平的合唱队、舞蹈队等;又有京剧社、古筝社等民族音乐项目;还有吉他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乐器种类。多元的活动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
三、资源与条件
中小学音乐实践活动进入课程化,应具备相适应的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和一定的“活动课程”环境与条件。音乐实践活动的课程化,须以素质教育理念作为办学思想,把艺术教育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并为音乐活动课程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组织保障;应把较高的整体办学水平和音乐课程教学水平作为平台,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艺术活动水平作为基础;还需要有教材(内容)建设、一定的教学硬件和师资队伍作为保障。没有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和较好的办学实力,音乐实践活动课程化可谓“空中楼阁”。
西安铁一中在音乐实践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中,体现出了较好的认识和有效的实践:
1.崇尚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较高的办学规格和办学条件,是音乐实践活动课程化的前提和保障。学校树立“全面育人、科学发展、特色办学”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优秀的综合素质,卓越的办事能力,鲜明的个性特长;学校教学成绩优异,综合办学实力处于省内前列;同时,为全体学生提供适应身心发展的艺术、体育、科技的教育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良好的办学理念和综合实力,完善的艺术教育管理机制,较好的音乐软硬件的投入和经费的保障,使音乐实践活动课程化的实施有了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2.音乐实践活动课程化需要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和高水平的音乐团队活动作为支撑。专门的艺术教育管理机构,校内外优秀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门类广泛、品种较为齐全的音乐活动团队,广泛的学生参与和优异的音乐实践活动成绩,为实践活动课程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学校共有十多个常态化活动的音乐团队,近30%的学生参加日常团队活动。学校艺教中心负责学校各类艺术活动的组织和音乐团队的活动、交流、竞赛以及日常管理等工作。
3.建设音乐活动的教材体系,使活动课程化“有章可循”。音乐实践活动教材是活动课程化的基本要素,没有“教材”,怎能成为“课程”;教材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依据。教材的选用和编写,要遵循“课程标准”中音乐实践的理念,以及教材编写的六项原则。将教材内容、呈现形式与活动方式有机结合,形成具有“课程化”教学要求,既有可操作性,又不拘形式、灵活多样的教材体系。学校在活动课程教材建设方面,主要从两方面切入并逐步完善。一方面,选取符合“活动课程”需要的成熟教材,引入活动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活动课程”的实践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很难有拿来直接可以使用的教材。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所谓的教材进行选择、调整和改编,以适应“活动课程”的需要。另一方面,结合教学内容,自编“活动课程”校本教材。相对成熟的教材建设,为活动的“教学”过程,以及活动的评估和“教学”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整合社会资源、建设多元的师资队伍,满足活动课程高水平发展的需要。教师对学校音乐实践活动课程化的认识、教育素养和活动的“教学”水平,是决定“活动课程化”、实现教育目标的核心。学校在实践中,做了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立足教师的在岗培训和自我提高,加强青年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努力争取机会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观摩等活动,加强业务交流,开阔教师的艺术视野。多名教师在岗读研和参加各类培训,先后有十余人次参加教育部的各种培训活动。业务能力暂时不够的以管理教师身份参与“活动课程”的组织,一边做管理一边学“教学”,使之尽快成为合格的专业教师。
其次,吸纳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充实教师队伍。一方面,选择专业优秀的教师时,注重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品行,关注其工作的协调、管理能力和教育意识。另一方面,对于外聘教师要进行教育教学领域的培训,在做好管理的同时处理好与他们的合作关系。良好的合作关系和“教育加专业”的专家类型,提高了实践活动的水平和质量,也带动和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成长。
5.良好的物质条件,是音乐实践活动课程化的保障。音乐实践活动课程化,需要有满足活动的场所、教室和设备。这也是活动课程化与一般课外活动的区别。良好的物质条件还体现在满足艺术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方面。即多样的音乐活动体现出不同的音乐门类的特殊要求和条件,如音乐交流的场所,适应不同活动的场地,教室的音效、亮度、空间等。
学校在硬件建设方面做出很大的努力。全校音乐类课程、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等所需设施、设备、器材均超过国家一级一类标准,有些项目超过专业院团的配置。
四、良好的管理机制
良好的管理是实施的保证。音乐实践活动课程化需要建立一套像课堂教学一样的管理体系,以保证活动的稳定性和正规化。学校应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形成管理的组织保证和常态化,让活动在制度下进入常态运行,克服一般课外活动的随意性和临时性。“活动课程”的管理应体现以学年、学期为时段制订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活动课时和活动时间的安排、学生人数和人员名单、活动组织者和活动场所情况等内容。
西安铁一中的活动课程化管理,在组织保障、制度建设、与课堂教学“同工同酬”、课程管理系列完善等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探索,学校艺体中心负责学校音乐实践活动课程各项管理工作。为了加强活动的管理,颁布并逐步完善了《艺术团队活动管理制度》等,为活动的开展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要求和评价机制。
五、多样的活动设计
丰富的活动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是学校“活动课程化”的主要载体。音乐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它与课堂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又不同于课堂。这是由其内容的多样性、广泛的外延和灵活多样的形式,以及强调实践与参与所决定的。
在日常的活动安排中,将活动项目分层对待。即同一个项目分几个层次班进行活动。如:有的可以是爱好者的选修课式的活动;有的可以是较有技术含量的排演性的活动;还有的可以是参与活动和观摩活动的结合,如利用讲座、观看、欣赏、社会实践等进行参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可以从以下方面设置:
1.多样分层的常规活动。日常活动是音乐实践活动课程化的重要途径。学校应注重音乐活动种类的多元性,尽可能地开展多样的活动,使其涵盖不同的音乐门类,以体现活动的文化性、音乐性、综合性和长久性。当然,项目的设置还要依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师资水平,使活动项目具备开展的条件和相应的文化氛围。
西安铁一中根据项目的规模、专业性和活动方式,将活动课程分为“专业性”和“普及性”两类。在课时安排、教学要求、学生管理、教师津贴等方面区别对待,做到切实可行、“因队制宜”的管理。
2.丰富的专题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题活动对活跃校园音乐文化、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应充分挖掘校内潜能,利用校外资源,丰富活动的内涵,拓宽资源的渠道,营造浓郁的音乐文化氛围,体现音乐教育的感染性。
一方面,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在活动形式上,有的可与选修课相结合,有的应注重大众性的一般性活动项目,有的则注重专业性训练,体现出一定的技术性,使音乐成果转化为校园文化资源。音乐表演项目应定期举行各类演出,为校园带来广泛的文化影响和教育效应。
西安铁一中各个乐团轮流为学生举行欣赏讲座式的音乐会,收到好的效果。这里既有让学生轮流组织参加的较为正规的讲座课,也有学生凭兴趣自愿选择的欣赏会。这既是课堂欣赏的补充和拓展,又为高中讲座课的学分评估提供了条件,也为乐团学生提供了演出实践和锻炼机会。
类似的活动还有:开放式的排练,让学生随意地观摩;沙龙式的小型音乐学习活动,已成为活动的传统项目;民族民间音乐项目的采风,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综合性的发展。
另一方面,有些音乐内容校内学生不具备表演能力,或没有这样的文化资源,就邀请校外音乐团体来校进行表演欣赏活动,补充学校的文化活动内容,以满足教育的需要。如:“古韵留芳――古琴进校园”、“陕北原生态演唱欣赏会”、“秦腔欣赏讲座”、“西方室内乐欣赏音乐会”、“与吉他的对话”等,使校园进一步洋溢着浓郁的音乐文化氛围。
3.举办大型艺术活动。定期和不定期的大型文化活动,也是“活动课程”音乐交流的有机组成部分。如艺术节、音乐会、节庆演出等,让学校音乐活动具有集中展现和举办周期性大型活动的特点,以获得广泛的教育效果。如承办陕西省“春芽杯”中小学生艺术大赛十一年来,获得了广泛的效应;学校每年举行历时一周的艺术节,已成为全校学生的节日。艺术节活动丰富多样,在强调校园主流文化的基础上,开展学生喜欢参加的许多项目,把“综合文艺演出”的舞台交给普通学生,并在大舞台上与“专业团队”同展风采。
4.崇尚民族民间文化。音乐实践活动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学习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尤其是地方性音乐的学习和参与。在活动项目设置和活动内容的安排上,要始终将民族风格和民间门类放在首位。让他们在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期,注入鲜明的民族民间文化的影响。
西安铁一中在音乐实践活动课程化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比重。坚持民族文化为先,民族文化与世界经典文化并举的音乐教育观。如音乐团队的表演节目坚持民族民间内容,已成为演出的特色。在音乐家的支持下,还创作了一批陕西风格的作品与节目。不但充实了民族风格的作品,还为丰富陕西风格作品文献做出了贡献。这些做法得到了教育界和音乐界高度评价,并给予广泛的支持。
5.倡导文化交流。音乐实践活动应该为学生提供音乐交流的机会,通过交流,为学生建立开阔的文化视野。课程化的音乐活动利用课余、节假日等时机,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交流活动,在音乐实践中不仅获得了丰富的阅历,还在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学生交流中,形成了宽容的价值观。
西安铁一中近些年的音乐交流活动取得了广泛的影响。定期举办各种音乐会和演出,参加省市和全国的音乐交流和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组织“全国中小学管乐联谊会”活动,连续十年的全国性中小学校际管乐交流活动等,推动了区域中小学管乐艺术的发展;定期举办国外来访的音乐交流演出活动,接待欧、美、亚太几十个国家的学生乐团来访,并建立了良好的音乐交流的合作关系;音乐团队多次出访欧、美、亚、非等国家和地区,为学生们留下美好的经历和音乐的印记。
六、建立活动的评价机制
建立较为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是学校教学工作和教育效应的保证。音乐实践活动课程化应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从而有效地促进其有效实施和积极推进。评价机制应体现在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三方面。在“音乐课程评价的原则”和“评价的方式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音乐活动课程的特点,在评价方式和方法上注重过程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相结合。
西安铁一中音乐活动课程化的评价体系,主要建立在针对教师和团队的《艺术团队日常管理细则》,针对学生的《艺术特长生管理手册》,以及与高中音乐选修课学分等方面的综合评估。《艺术特长生管理手册》是学生参加艺术活动三年跟踪性评价的手册,手册体现该学生的基本情况、活动项目、管理制度、学期业务考核、评语、家长反馈、学段综合评价等内容,学期综合评定中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表彰。学校将高中音乐美术的选修课与音乐活动适当并轨,将选修课的内容并入“活动课程”,使“活动课程”的内容和外延扩大,并逐步探索出一套学分评价办法。
七、存在问题的探讨
西安铁一中开展音乐实践活动课程化的探索,让我们看到了课程化的进程对学校整体发展的良好影响,并取得了丰硕的音乐教育成果,初步形成了音乐活动课程化的体系。但是,离课程的完善和成熟还有相当的距离。这里有教育环境和教育发展阶段带来的客观因素,也有实践与探索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如:
1.教育主管部门尚缺少对音乐实践活动课程化的指导经验,对“课程化”进程形成行政的“保障”不够。
2.音乐实践活动课程与高中音乐选修课如何接轨还有待于研究,尤其是教材和学生的课时、学分评定等没有形成良好机制。
3.音乐实践活动课程与课堂文化课之间在教学时间、教学资源分配中,在全校范围内的认识和协同管理还需要良好的整合。
4.音乐实践活动课程与音乐课堂教学之间的有机衔接和完善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5.音乐实践活动课程的教材建设、管理和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和成熟,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6.在实践中还存在着师资水平、资源配置、设施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如,音乐活动经费成本较大,存在如何减轻学校经费和学生投入困难的问题。
关键词:乐府诗 音乐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1-0005-04
作者简介:张开(1978―),辽宁沈阳人,文学博士,教育部考试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测量。
乐府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类别,其名称的来由是汉武帝时期建立的乐府机关。汉代以后乐府成为管理音乐的重要部门,在乐府机关搜集整理入乐诗歌的过程中,留存了大量的诗作。这类由官方机构搜集整理和后人拟作的诗歌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古代诗歌类别――乐府诗。无论是官方的乐府机构整理留存的乐府诗还是文人创作的拟乐府诗歌,都与音乐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乐府诗所具备的音乐文学的特点也是我们对这类诗歌进行解读和鉴赏的一个角度。
一、从音乐角度解读乐府诗的重要意义
在中小学课本中出现的《孔雀东南飞》《短歌行》《木兰诗》《西洲曲》、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诗歌都属于乐府诗,宋代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就辑录了这些作品。乐府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深深挖掘。但在中小学的教学中,对这些乐府诗歌的讲解等同于其他古典诗歌,教学重点集中在文本的文字内容上。把这些作品当作纯粹的文学文本去解读和分析,这种做法无可非议,但从乐府诗的角度看,只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笔者个人认为,不结合乐府诗本身所具有的音乐表演的属性,很难准确理解作品的精髓,也很难准确鉴赏作品,更难对作品进行准确的文学史定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借助对音乐的研究对乐府名篇进行解读呢?其实这是一个既困难又简单的问题。困难之处在于,在当下复原古代音乐非常困难。由于古代曲谱的读识障碍、乐器的消亡及演奏技法的失传等原因,使这些在古代能够和乐表演的诗歌无法再现,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研究和乐的乐府诗歌的障碍,毕竟在留存的各种典籍中对音乐体制、曲调术语、乐府诗流传变化的过程及曲调的音乐特点等有较为清晰的记载。从对这些文献的梳理中,我们仍可以看到可观的音乐表现形式,这些对我们从音乐的角度研究乐府诗有充分的借鉴意义。
二、从音乐角度解读乐府诗的示例
我们不妨对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常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诗歌进行音乐方面的观照,看一看借鉴音乐研究的方法是否能对学习乐府诗产生一定的帮助。
(一)《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性解读
《春江花月夜》是初唐诗人张若虚存世的两首作品之一,备受后人推崇。“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这一对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断语也在后世广为流传。一些版本的中学教材(如湖北教育出版社《语文》九年级下册)及古诗鉴赏读本都把这首诗作为古代诗歌鉴赏的经典。对于这样重要的作品,我们就更应该从音乐的角度进行深入解读,才能深刻理解诗歌的风貌。
我们可以再回过头来以“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评论为切入点,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这一评语是清末王运在《论唐诗诸家源流》中提出的,原文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西洲》格调”一句。这一句看似一笔带过,往往被前人忽视,但却很能说明这首诗的独特风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从音乐的角度解读这首诗的原因。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南朝乐府《西洲曲》在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中有所提及,在人教社高中版选修教材的中国民俗文化中也选收了这首诗歌。其实也正是由于音乐的原因,我们可以把两首诗作为有着共通音乐因素的诗歌进行分析。从音乐的形制方面进行考察成为历来对这类诗歌进行观照的研究方法。清人沈德潜在评点《西洲曲》时曾经侧面论及:“似绝句数首 ,攒簇而成 ,乐府中又生一体。初唐张若虚、刘希夷七言古,发源于此。”[1] (P.290 )这正说明了两首乐府诗在音乐表演形制上的特点,即结构上具有可分性,体现为其各部分所表现场景、意境的相对独立性。这与西曲舞曲曲辞极为相似。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曲辞可以视为九歌绝句组成的长篇歌行。断分为九首绝句的依据,除了韵脚的转换之外,九个绝句单元所表现的意境(场景)可以概括为:海上生明月、明月照花汀、孤月照江人、长江送流水、楼头远眺、闺中望月、雁飞鱼跃、江月西斜、落月满树。与此类似,《西洲曲》曲辞可以视作八首五言绝句的组合,其依据也主要在于每一绝句所表现场景的相对独立性。这八个场景,我们可以借用曲辞中的成句加以概括:“折梅寄江北”“两桨桥头渡”“出门采红莲”“低头弄莲子”“忆郎郎不至”“望郎上青楼”“垂手明如玉”“君愁我亦愁”。而无论是《春江花月夜》的九个情境,还是《西洲曲》的八个场景,其最终的体现,都是整篇歌行的一部分,而在此基础上,构成了整篇歌行的场景。这非常符合诗歌配乐演唱时的场景变换要求。
这种诗歌联句成篇场景实现的方式,不仅仅是这两首诗歌的呈现方式。可以说,齐梁时代的诗歌都有这样的特点,如沈约的《六忆诗》四首、沈约和梁武帝共同创作的《襄阳蹋铜蹄》曲辞及隋炀帝创作的《杂忆》也都属于这类诗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西洲曲》的诗歌结构“实则来源于西曲舞曲曲辞中的场景联章叙事体”[2]。
虽然齐梁诗歌在诗歌史中地位并不突出,但是明显带有这一时期诗歌特征的《西洲曲》和《春江花月夜》在古典诗歌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如果不具体认识西曲舞曲的艺术形态及其曲辞结构的特点等音乐方面的问题,就不能解决《春江花月夜》和《西洲曲》诗歌结构的来源等文学问题。也正因为如此,由音乐的研究融汇这两首不同时代、体制迥异的诗歌,才能从诗歌历史发展的角度加以认识,并清晰梳理这类诗歌的风格特点和发展脉络。换言之,抛却两首诗与音乐的密切关系,陷入孤立的文本研究的话,势必会影响对这些诗歌的认识。
(二)《送元二使安西》的音乐性解读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历来受到诗歌学习研究者的关注,曾入选多个时期的中学课本。《渭城曲》在《乐府诗集》中被选入“近代曲辞”,又名《阳关曲》《阳关三叠》,从诗歌的文本角度进行解读和鉴赏已很常见。但从音乐角度予以关注的却很少,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空白领域。因为这首诗是从盛唐一直传唱到近代的不朽名篇,我们可以从历史文献中看到它被表演的信息。如在盛唐时 “李龟年、彭年、鹤年兄弟三人,开元中,皆有才学盛名。鹤年诗尤妙唱《渭城》,彭年善舞,龟年善打羯鼓。”[3] (P.891 )在宋代及宋代以后,如北宋文彦博《咏筝》诗有“繁丝移宝柱,数曲奏《阳关》”[4] (P.3477 ),陆游也有诗云:“夜静孤村闻笛声,洗头月落欲三更。不须吹彻《阳关曲》,中有征人万里情。”[5] (P.25494)金元时期,也有《阳关三叠》流传的记载。如元好问的朋友辛愿有诗《送裕之往许州,酒间有请予歌“渭城烟雨”者,因及之》,可见辛愿善于唱《阳关三叠》。到了明清两代,《阳关三叠》仍偶尔被人传唱。如明代胡应麟曾经在云间舟中听过赵五郎歌《阳关曲》:“楼船明月夜如霜,一曲清歌赵五郎。贪听《阳关》第三叠,不知行色在吴阊。”[6]清代康熙年间查慎行曾在诗中写到“马嘶门巷客将还,残醉扶头改别颜。多感故人相送意,略烦秦女唱《阳关》。”[7]
“《送元二使安西》自盛唐入乐歌唱,至中晚唐成为流行歌曲。宋词兴起,新声并未取代旧曲,宋代《阳关曲》反而更加盛行,成为离筵的经典骊歌、文人的集体记忆、离别诗词中的常用一项。金元时期,流行的程度不及两宋,但依然有人传唱。明清两代,《阳关曲》虽偶有人唱,但其风头已让位于《阳关三叠》乐曲,《阳关三叠》琴曲更是常被演奏的经典曲目。总之,《送元二使安西》,由诗而歌,由歌而曲,从八世纪一直传唱演奏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穿越千年时空而历久弥新,堪称名副其实的千古绝唱,是中国诗歌史、音乐史上的瑰宝。”[8]
那么,为什么这首诗又被称为《阳关三叠》,又是怎样的“叠”法呢?苏轼曾在《记阳关第四声》中云:“旧传《阳关三叠》,然今世歌者,每句再叠而已。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叠,皆非是。或每句三长,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余在密州,有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其声宛转凄断,不类向之所闻。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古本‘三叠’盖如此。及在黄州,偶读乐天《对酒》诗云‘相逢切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注云‘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验之,若一句再叠,则此句为第五声。今为第四声,则第一句不叠,审矣。”[9] (P.2090 )这是对“叠句”的经典描述,但具体的表演又是怎样的呢?从表演的情况看,这种叠法是:
渭城朝雨轻尘(第一声),客舍青青柳色新(第二声)。客舍青青柳色新(第三声,一叠)。劝君更尽一杯酒(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第五声,二叠),西出阳关无故人(第六声)。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七声,三叠)。
随着时代的发展,《阳关三叠》表演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其三段式演奏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杨表正《重修正文对音捷要真传琴谱大全》卷十《阳关三叠》就记载了其中一种表演的方式:
第一段渭城朝雨一叠: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长亭柳阴阴,送我送我送我送我故人。长亭柳阴阴,不忍分,情最深。不忍分,情最深。
第二段邮亭折柳二叠: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挑担行李的那沙头酒,长亭柳阴阴。送我送我送我送我故人。长亭柳阴阴,情最深,情意最深。不忍分,不忍分。
第三段石桥分手三叠: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长亭柳阴阴。伤情伤情,送我送我故人。送故人,送故人,送别送到长亭。长亭柳阴阴,不忍分,情切转深。不忍分,不忍分。送别送别,终送别,送君千里终须一别。[10] (P.886 )
《阳关三叠》的叠法即演唱的方法是非常多的,这与历代的表演者对这一诗歌入乐后的不断演绎有关。王兆鹏教授曾专文对之进行详细梳理。[11]从这些可以看出《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也可以发现这首诗为什么会有《阳关三叠》《渭城曲》等音乐性极强的名称。同时,我们可以了解到,为什么这首诗歌能够传唱至今,这一方面与诗歌本身内容的真挚清新有非常大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可以从传唱表演的音乐传承中找到充分的依据和清晰的规律。
三、音乐性研究所关注的内容要素
通过从文学和音乐角度对《春江花月夜》和《送元二使安西》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音乐的研究对诗歌的理解更有辅助和拓展的意义。从音乐的角度出发观照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文学作品,可以为我们对诗歌的阅读赏析和理解打开另一扇门,对我们重新认识和解读诗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把音乐特征纳入乐府诗的教学中,势必会增强对乐府诗教学的积极效果,也使我们对古代诗歌能够传承至今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那么把音乐的因素纳入到乐府诗的学习要考虑哪些因素?笔者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出发,对乐府诗的五个因素进行考量。
(一) 音乐研究所关注的四个方面
1.所涉音乐体制研究
如乐府机构的沿革、机构设置、乐人表演的规定和习俗等。还有表演者的歌舞形态、表演效果,表演的乐器等。
2.曲调、术语的了解
乐府诗中涉及大量曲调名称和相关音乐术语,这些曲调的含义是我们理解乐府诗的关键所在。
3.各类乐府诗流传变化过程的描述
乐府的入乐传播情况也是音乐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乐府诗的创作动机、流传播布、价值实现情况。例如过去我们一谈到唐人的古题乐府,就认定是文人的拟作,只是从文学的韵味上模仿前人,与时下的音乐毫无关系。其实,唐人作古题乐府至少有以下几种情况:古题曲调一直流传, 作古题以入乐; 古题曲调被改造, 作古题以入乐; 古题曲调已经消失, 作古题以入新兴曲调; 古题曲调已经消失, 只拟古题而不入乐。把唐人的古题乐府创作统统归为最后一种, 不仅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也把唐人作古题乐府的动机看得过于简单了, 很可能使我们对大量乐府诗的创作效果、作品风格做出错误的判断。
4.各曲调的音乐特点及其对曲辞的决定作用
这是音乐研究与文学研究相连接的关键一环。无论是选词入乐, 还是因声度词, 曲调都对曲辞有很强的决定作用, 因此清楚地掌握音乐特点进而分析其对曲辞主题、题材、体裁乃至整个风格的影响, 是至关重要的工作。
(二)有助于理解乐府诗的五个要素
1.曲名
曲名是乐府诗第一要素, 是总领其他要素的总纲, 是乐府诗的标志。因此, 考察曲名的含义、发生、演变等情况, 是首先应该做的工作。
2.曲调
曲调是乐府诗核心的要素。某一作品的曲调隶属于哪一个乐类, 其风格特点、表演情况、流传情况、演变情况如何,都值得用力考察。
3.本事
本事是包含本作品信息最多的要素。某一乐府诗在其产生的时候,往往有一个本事。这些本事或记曲名由来,或记本曲的曲调,或记该曲的传播,或记该曲的演变,从中可以看到该曲的题材、主题、曲调、体式、人物等许多情况。所以本事也是值得特别考察的要素。
4.体式
体式是某一乐府诗的重要特点。由于乐府诗在体式上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往往成为某一作品的重要标志,其句式、用韵、体裁等,都在考察之列。
5.风格
风格是内容和形式密切融会后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其他各项要素的集合体,也是某一乐府诗的总的标志。当某一作品在失去其本事、曲调等要素后,风格便成为该作品作为乐府诗存在的最后的理由。应该说,相当数量的拟乐府诗创作,只是对以前作品风格的模仿。
从音乐性的四个方面出发,对五个因素进行考量,再辅以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就形成了一条理解鉴赏乐府诗的有效途径。这也是学习乐府诗过程中可以借鉴的一种方法,应得到认可和关注。
综上所述,音乐学的背景渗透和视角介入可以解决我们在乐府诗学习中的一些问题,也可以找到一种对入乐诗歌鉴赏和理解的科学方法。这一方法使用的意义并不仅仅限于学习这类诗歌的成效,更大的意义在于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学习观念的启示。那就是,在语文学习的环境中,要把学界对文学、语言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到中学语文的教学中,应该把如古代文学中对乐府诗的音乐性研究这类新的学科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我们的语文学习甚至教材的编写之中。“目前古代文学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取得了大量新的成果,但是很少有学人致力于把这些成果转化成教科书上的知识。”[12]为了让我们的语文教育与教学更为健康地发展,我们应该拓展语文教育的视野,利用好文学研究的成果与方法,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与革新,以此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让语文这个学科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能在现实社会的发展中体现出语文应有的文化品味和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沈德潜.古诗源[Z]. 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曾智安.西曲舞曲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曲辞结构[J].文学评论,2008,(5).
[3]佚名.大唐传载.唐五记小说大观[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陆游.戍兵有新婚之明日遂行者予闻而悲之为作绝句二
首.全宋诗[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胡应麟.少室山房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查慎行.敬业堂诗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王兆鹏.千年一曲唱《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传唱史考述[J].文学评论,2011,(2).
[9]苏轼.苏轼文集卷六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万历十三年刊本子部第73册[M].济南:齐鲁书社,1995.
初中教学2016年终工作总结一
在莫旗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学期初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积极工作,锐意进取,较圆满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但也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与缺憾,现做如下总结。
一、 常规教学工作
1、 教师任课情况
本学期是近几年学校教师缺口最大的一个学期,但我们不等不靠,从校长到副校长,从主任到副主任,除一位后勤主任外,全部行政领导都安排在一线任课,而且全都承担一个教师的满工作量或超过工作量,**校长除了担任初一年级4个班级历史课教学任务外,还兼任初一4班的班主任,*老师和***老师教师还兼任两个年级的课程,每人任教三个班级的英语课,任务相当艰巨,***老师是我校的报账员,兼任初一政治课教学,我们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不但解决了教师缺口问题,而且教学任务完成得相当圆满。
2、 科学排课、分班
按照《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科学安排课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周六周日不补课,不给学生统一订购教辅,七年级新生分班,一贯是按照性别比例和成绩进行蛇形排列平行分班,每个班级总平均分相差不到2分,各班的男女生数相等,纪律较差生接近相等,班主任抓阄决定自己所带班级,保证了分班工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获得了初一学生家长普遍好评,办学行为比较规范
3、 体卫艺工作开展扎实有效
按照上级要求执行作息时间,合理安排三课三操,深入落实体卫艺工作,在9月份组织了秋季运动会,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体育艺术2+1活动开展的富有实效,全体学生参加热情较高。冬季的体育长跑工作坚持不懈,住宿生的早操一直坚持跑步,把学生的意志磨练得更加坚强。组建了篮球、棋类、写作、计算机等6个兴趣小组,学生参与积极,教师组织认真,受到较好效果,以后还要继续开展此项活动。
4、 全校全员上晚自习
从本学期开始,全校三个年级都齐全了,结束了三年内我校因为学制转换,每一年缺一个年级的历史。98%以上的学生在学校住宿,实行全封闭教学管理,阻绝了外界对学生的干扰,学生
全员上晚自习,每天两节晚自习,均有教师进行辅导,学生课余时间得到了有效利用,学习内容复习的更加及时充分,同时教师也更加辛苦了。
二、 教研教改工作
1、 初一初二年级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结合我校实际实
施人本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争相展示,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在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表现尤为突出,虽然在改革之中难免有诸多的困惑,但我们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开学之初就召开了全面纵深推进教学改革大会,学期中又多次召开教研教改分析会,既吸取杜郎口模式中的精华,又进行自我修正改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能力,又不断夯实知识基础训练学科技能。初一初二的学案、导案实行校长审签,保证了学案、导案的质量。在莫旗教研培训中心到我校进行听课检查中,对我校教研教改开展的深入扎实给予充分的好评。
2、 为了尽快推进我校人本课堂教改,本学期初一初二教
师全员上公开课,固定在周三第8节和周五第7课,每周1-2名教师,全校教师都去听课相互学习借鉴,尽快掌握人本课堂教学流程,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各自特长,课堂亮点不断出现。
3、 初三年级教师全员进行组内教研,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上,加大力度,同时也积极学习人本课堂中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三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让学生多合作,多探究,多展示,同时适当加快初三教学进度,本学期有两科已经完成初三上下学期的全部教学内容,其余五科也都进行了下学期的教学内容,预计在三月底全部结课,从四月份所有科目进入复习阶段。
三、 教学检查工作
1、 继续实行六个三工程,分年级大力加强学风、教风整顿
工作,年级主任每天至少查课三次,早读前午休和自习课必查,经常找学生谈话,了解教师课堂纪律情况,了解学生对学校、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和相关教师沟通,提出改进建议,对各班经常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单独批评教育,提出整改意见,观察转变情况,跟踪教育。
2、 教导处每月检查教案,了解教学进度是否适当,督促教师
进行灵活多样的集体备课,督促教师及时进行课后反思,自觉改进课堂教学,落实新课改理念,检查导学案是否有实效,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3、 由于全天都安排了课程,学生作业基本当堂完成,课后作
业较少,主要检查学生教辅的完成情况,所有教辅,老师都能及时讲解、辅导,利用率较高,都是课堂上学生主动完成,教师进行巡视指导,个别难题进行讲解,学生抄作业现象已经不知不觉被杜绝了,很多老师还不辞辛苦布置了课上作业或周末作业,收齐后进行批阅,如:语文的日记作文、英语的每日听写、英语作文、数学的课后作业等。
4、 大多数老师都能经常进行小考,按照单元进行阶段性考试,
及时批阅讲解,对教学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5、 大多数老师都能利用课间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单独教育,
指导学习方法,讲解习题,进行个别辅导,及时查缺补漏,督促学生认真学习,起到较好的效果。
四、 考试与评价
本学期进行了一次阶段性测试,按照上级规范办学要求,没有进行排名,不公布成绩,学生成绩以等级呈现,要求教师平时小考也以等级加鼓励性评语呈现,继续严格考务工作,无论是阶段性测试还是期末测试,学校都年级串考,并且同一年级班级打乱,编排考号,严格监考、装订、阅卷,串批个别科目流水,考风很正,考试成绩真实。
五、 教研组工作
每两周召开一次教研组长工作会议,布置教学工作,通报检查结果,各教研组长都能积极工作,及时传达工作安排,及时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上公开课后及时组织评课,每两周组织一次政治学习或业务学习,及时组织学生课外活动,组织本组教师进行基本功训练,练习学科技能。语文组在日记指导与批阅上坚持得较好,学生写作积极性较高,写作热情与能力均有提高,应该继续保持,语文组9月末组织了七年级朗读比赛,形势多样,抽签读、推荐学生读、全班齐读,参与面更广,考察更为全面,富有创新;11月份举行了八、九年年级的语文趣味知识竞赛,内容丰富,学生参与积极。数学组在推进人本课堂教改方面,应用杜狼口模式成效较为明显,学生课堂参与积极,学习主动,掉队学生相对较少,数学组在12月组织了趣味数学竞赛,获奖同学分数超过了100分(满分120分),创我校学生参加数
学竞赛成绩新高,这也说明了学生在数学学习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英语组在夯实知识基础,听写单词,训练听力,作文布置与批改上教师一直坚持亲自批改,知识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语音室利用率较高,教学效果较好,今后,要继续发挥语音室的作用,英语组举行了初一书法比赛,初二百词大赛,初三学科技能大赛,三个年级各有侧重,要求逐渐提高,符合学生学习认知实际。政史地组改变教学方法,为应对政治历史中考闭卷考试和地理参加中考的改变,加大对学生识记知识的检查,师生教学难度相应增大,地理识图教学较好,自制教具既方便又实用,对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政史地组举行了初二地理拼图竞赛和初一、初二政史地知识竞赛和初三政史知识竞赛,促进了学生学习政史地科目的兴趣。理化综合组体育教师完成教授新生广播操工作,组织了秋季运动会,进行了中考体育训练工作,组织了冬季足球比赛,组织了小型的篮球比赛,理化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实验室,上好实验课,积极上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用实验辅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
六、 不足与改进措施
1、 因为行政领导均担任课时较多的授课任务,听推门课较少,对教师常态课了解、检查指导偏少,在以后工作中好,还要多听推门课,进行检查指导。
2、 教研组教师多是按照学校要求上全校公开课,组内单独教研较少,听公开课后,评课有时只是书写个人的评课稿,缺少教师间的沟通与交流,对课堂教学改进作用没有发挥到最大,以后包组领导要深入教研组进行评课,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3、 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纪律较差,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应该改进工作方法,改善师生关系。
4、 个别科目学生学习成绩不高,基础较差,掉队学生较多,需要进行辅导提高。
5、 各教研组的组内学习实效性不是很高,下学期要与教师专业基本工作训练结合起来,以基本功训练为主线,进行训练,学习训练结合,相互促进,争取使我校教师基本功都能高标准达标。
6、 学生在民主评议时对个别教师有意见和建议,教师要深入反思,及时听取学生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胸怀要宽广,勇于改正自身的不足,争取在下学期每月一次的民主评议中,提高自己的优秀率,得到更多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忙碌而充实的一学期工作结束了,既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又有工作不足的遗憾,我们将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初中教学2016年终工作总结二
xx年度的工作业已顺利结束,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有很多成功的喜悦,但也有很多的遗憾,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同时也是依此为契机更好地干好下一学期的工作,现在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持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
在教学的实践中,我深深认识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其职业道德素质是尤其重要的,于是在教育教学中,我不断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加以实践,我时时处处以一个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既热爱自己的职业,也热爱自己的学生。我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理论,还通过读书看报,收听时事等多种形式加强理论学习,并记了大量的笔记,还积极和其他教师加强交流,探讨相关问题。通过这些形式及内容的学习,我自身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及研究,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我深深感到教育理论学习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这是一个教师不断进步的阶梯,要想紧跟时代步伐,做一个合格的教师,一天不进行充电,就意味着退步,进行教育自修是每一个教师每天的必修课。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作为一名老教师努力坚持自觉地进行业务学习,除了学习必须的教育教学理论,在教学之余,积极参加教师教研活动,并经常和其他教师探讨有关教学问题,还记录了大量的教育教理论笔记,注意随时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还与自身教学实践相联系,写了相关的论文,自己所写的论文《怎样提高农村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文在《烛光教育研究前沿》一书中出版发行,自己平时不断把积累的经验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从而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借此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三、紧抓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渠道。我在教学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常规教育,努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能积极与他人合作,力争作到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和教学仪器,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直观地进行学习;努力落实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课堂教学真正收到实效;努力加强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与落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充分利用各种英语、地理、音乐学习资源;积极进行教师角色的转变,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鼓励创造性地进行思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进行学习;努力做学生的朋友,做到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在教学中,我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创设条件,进行教学的改革。经过努力,英语、地理、音乐教学中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自己在本年度教师专业成长故事叙写和视频演讲比赛中均获得县级三等、州级二等奖。
大约在2002年左右,当时任新东方教育在线CEO的钱永强,用20万人民币投了空中网。2004年空中网上市,钱永强的20万变成了好几千万。这让新东方“三驾马车”之一的徐小平“撕心裂肺”、“羡慕嫉妒恨”。那会儿他有句玩笑式的口头禅――“这,赚太多钱了。”
1978年出生的李祝捷,在做职业天使投资人的时候只有33岁。此前他在通信行业呆了十来年时间,2007年参与MBO联合创始了深圳赛龙通信,但是这家尚未上市的公司,并没有使他这个小股东赚到太多钱。
至少他本人也承认,自己不像超级天使大佬们,几年前公司上市创业成功,套现后手握大笔现金四处撒网投案子。相比之下,他并不能够承担太多风险,“在投钱上会谨慎很多”,并且更看重离钱最近、变现能力强的行业和项目。
不但如此,钱投完后,从公司的团队建设到资本的对接,他都希望自己能帮上忙。他太害怕钱一投完,自己如果不能在其它方面也帮到创业者,一转身公司就挂了。
李祝捷加入真格基金的时候,无论是LP红杉资本还是在创投圈,这都是一个横空冒出来的人物。他出现得突兀、陌生。在徐小平、王强这两位早已在教育领域、创投圈扬名立万的前辈中,他实在是显得太寻常了。被人质疑是必然的。尽管,他在2006年和徐小平一起投过彩翼儿童美术馆,并在2009年成为其联合创始人,但在尚未成为职业天使投资人之前,难以再找出可圈可点的项目。
不过,从2011年11月加入真格至2012年的5个季度过后,李祝捷在外界及自身给予的压力下,“总算是可以喘一口气了”。除之前投资的彩翼之外,他一口气投了12个项目,敲定优曼家纺的投资仅用了12个小时,堪称快投手。彩翼儿童美术馆、贝乐学科英语、优曼家纺、找钢网均已拿到A轮投资,还有多个项目已经被各路VC盯上;其中找钢网于2012年5月上线,至年底,这个B2B平台的日成交额已上5000万。李祝捷本人对这12个项目都进行了跟投。
“斜插着”进入创投圈的人
李祝捷不觉得自己“斜插着进入投资圈”的非专业出身有什么不妥。
他说,以前的那帮投资人大多是MBA毕业,“四大”或财务背景深厚,其职业路径通常是从投资经理做起,再一步一步往上走。“但后来以雷军为代表,作为创业者同时做天使投资,改变了投资人的进入门槛。”他说,雷军在大公司做过高管、创过业,做过天使投资且懂得VC的游戏规则,“这样的投资人更接地气。”
李祝捷觉得自己走的也是一条这样的路。在迈进创投圈之前,2002年起他负责赛龙国际的产品设计部,服务利浦、西门子、阿尔卡特等国际客户。1999年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年他就跑去美国,在Minneapoli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明尼阿波利斯艺术与设计学院)又学了两年设计。
“我是这座学校187年历史里第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加入赛龙后他一直是产品设计部门的负责人,飞利浦几十款手机的外观设计便出自李祝捷与其同事之手。2007年3月他参与MBO联合创始深圳赛龙通信的时候,获得了徐小平500万人民币的投资。
此后数年间从事手机ODM生意的赛龙,神奇地从150员工的公司,一路疯长成3000多人的公司,拿下南美市场,并成为摩托罗拉全球三个供应商之一,直至摩托被谷歌收购,公司营业额也一路飚升到几亿美金。“但唯一不变的是风雨飘摇。”李祝捷说。他自嘲,假如赛龙哪天发神经上了市,他这个小股东倒也可以被贴上一个标签――创业成功,继而成为知名天使投资人。
教育、电商、互联网是真格主要涉足的投资领域。在这个大方向下,一年半以来李祝捷马不停蹄地看了600来个项目。在真格基金,如果说创投圈的“芙蓉叔叔”徐小平是一团熊熊烈火、是那个能点燃创业者激情、输送钱也输送精神力量的人,而王强是一个灵魂工程师的话,让人猝不及防地杀进创投圈的李祝捷,则可被视为项目投资的执行者与操盘手。
徐小平之于李祝捷是一个导师一样的人物。
“贼精贼精的人,其实大家都知道你在把大伙当筹码,而徐老师属于那种大智若愚的人。”徐小平所有投过的项目几乎都没有减持和退出过。他说徐小平就像一只鸵鸟,“一头扎到沙子里面,屁股露在外面。这意味着要么跟着创业者一块死,要么跟创业者一起上市。与天使大佬有所不同的是,李祝捷“是用创业的精神与方式去做天使”。李祝捷会去公司看案子,投完后甚至会去公司上班,和创始人一起磨合团队,一起把不合适的成员踢掉,把更合适和更优秀的人吸引进团队,再一块儿验证商业模式,帮他们去对接资本……李祝捷说,这实际上是雷军投天使之后的玩法,公司的成功率和拿到A轮的机会更大。
他并不以为站在叱咤风云的顶级天使大佬后面的新一拨天使的机会会变小。后来者不但创投的环境其实已经更好,还具有自身的后发优势。第一拨天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自己可以采众家之长,也知道哪些坑不要往里面跳。“他们是师傅,已经有大量的经验和教训,比如我听过一次曾李青‘创业公司的七种死法’的主题演讲,印象蛮深。”这两年天使的概念正被炒热,这样的氛围也给资金的募集提供了很好的通道。“雷军过去做天使,用的可都是自己的钱。而现在像我这种不太有钱的人,多了些机会去做天使。”
在学习、研究了天使投资的各种玩法,各门各派的十八般武艺过后,李祝捷自称:“我是徐老师的信徒,也是雷军的门徒;穿着周立波的外衣,说着郭德纲的相声。”
教育是正现金流很好的生意。“进可成为大事业,退可成为生意,要想打水漂都难,不过抱着投机心态去投资教育,赚钱可能就没那么容易。”李祝捷说,由于线下教育公司很多都是正向现金流,虽然并不快但很稳健,甚至不需要太多VC进来。比如他投聂卫平围棋教室,光是在北京一座城市,“每个月就能产生200万的现金,每个月都有利润”。聂卫平围棋教室在全国已有近2万学生,预计今年的业绩能近亿。
两年前李祝捷去投做书法培训的汉翔时,当时它只有100多万的营收,1家门店。“线下教育并不怕公司小,就怕看错人。”两年后汉翔做到了1500万的营业额,门店开了10家。书法培训是一个小众产品,但光是在北京一座城市“今年可能就会做到3000万”。
离钱最近
广告、游戏、电商是李祝捷觉得最能变现的“靠谱的模式”,而线下教育的模式相对更清晰,风险性很小。“但是线上教育现在相对非常早期,模式在一个高度不确定的时候,这个事儿很残酷。”
反正,他是不愿意投那些看起来很热、很FANCY但模式高度不确定的公司的,“竞争太激烈、太需要烧钱”。他引用麦刚说过的一句话:珍惜生命,远离互联网。“IT创业者大多入错行了,虽然有纯IT基因,但他们缺乏在一个具体行当里面的经历和深刻的认知。”
无论是现下连锁品牌运作的早教项目,还是线上卖家纺的优曼,或是在线钢材交易的找钢,这些他投过的公司无一例外,都是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概念或新的模式去颠覆一个传统的行业,而非纯粹的互联网模式。
虽然没有刻意模仿,但李祝捷和雷军一样,投的项目很多是熟人,或来自特别信任的朋友的推荐:“因为没有信任成本,这哥们能干什么我都知道。”但也有例外,找钢网创始人王东是他投过的唯一一个陌生人。此前,王东在中国钢材网做过3年CEO,不但对互联网有深刻的理解,而且“对钢材行业特别熟”,这是李祝捷最看好的跨界能力。最刺激他的不只是钢材生意对应的是一个12万亿元、在GDP占有量极高的海量市场,而是有人用互联网的方式去颠覆、改造一桩在线下业已成熟、具有市场空间的生意。为此他告诉我们:“找钢网如果把它放在互联网领域,说老实话它也许只是一个中等偏上的团队,但在钢材流通领域却是顶级团队,因为没有对手。”
找钢网的模式是B2B。“B2B已经N年鲜有机构投资了。”李祝捷说。找钢网的天使投资来自险峰华兴与真格基金,公开数据显示其投资额达千万级别。去年上线的第二个月,找钢网收购了上海最大的钢材现货资源分享网站无忧钢铁网;今年1月底,经纬中国成为了它的A轮投资者。钢贸不是李祝捷熟悉的行业,案子是在微博上收BP得来的。“这赌的确实是一大票。”但是他说,“它的商业逻辑其实可以看得懂的。”所谓的商业逻辑,如前所言,即倘若涉足互联网、电子商务,你是否具有颠覆既有市场的能力,是否既懂互联网同时又懂行业的跨界能力,而不单纯只是做一家IT类公司。
“我就是等着被征服的人。”李祝捷曾写过一条微博,讲优秀的创始人需要具备的五种能力:1、战略的眼光,看到(的)事业(是)别人看不到的,并且具有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公司方向的能力;2、号召力,激情可感召团队,振臂一呼英雄齐集,有优秀的人愿意加入团队为共同的事业并尽全力;3、融资的能力,战略执行的头等大事,就是搞到源源不断的钱,很多行业比如视频、团购,融资能力都是核心竞争力之一;4,强大执行力,描绘的战略蓝图能够被很好地实现;5,畅达沟通能力,对内对外的沟通能力。五者兼备,堪称五星上将,亦可团队互补。“说白了,其实就是看你能不能征服我,让我能心甘情愿去赌你这个人。”
偶遇徐小平
彩翼儿童美术馆,是李祝捷在2006年与徐小平一块投下的第一个项目,现在它已成为真格的明星项目之一。彩翼做到800万营收的时候,李祝捷作价6000万去融了天使B:“拿进来1200万,并且谈了一个A轮,作价一亿五。从天使到A轮拉了20倍。”但是他又觉得,融资的估值过高其实对公司,以及对上一轮投资人,“其实也不是好事,合理的价格才最健康”。彩翼创始人谢震宇是李祝捷在美院的同学。2006年他投彩翼的时候,它只是一个60来个学生的小美术班。北京还没有一个儿童美术馆,这是李祝捷觉得可以去试一试的机会。与此同时,他也很认同王强对于教育的一个理念,即教育的意义是塑造人的灵魂和品格,而不是把孩子们不喜欢的知识强行灌输进去,这本身违背了商业和教育的本质。
在北京美术班到处都可以看到,当时李祝捷对谢震宇说:“我们能不能爬到3000米的高度,我知道有条路,我们要不要看看上面的风景。”他的意思是,能不能将通常的美术班当作一个事业去做。理念是,发挥孩子们的创造力,而不是填鸭式的泛泛而画。
彩翼做大后,吸引了一票知名投资人身份的家长。可以这么说,它的家长圈形成了一个线下的创投圈。“所以我们融资的时候说过一句玩笑话,要想成为我们的股东,你必须先成为我们(学员)的家长。未来彩翼如果能做到上市,那就是一家由家长抬出来的公司。”
2006年徐小平极力煽动李祝捷去创业,为此李祝捷这一年从深圳跑去找徐小平聊深圳赛龙的事,并获得了他的投资。“实际上,我后来发现徐老师投的还是我这个人。”因为当时李祝捷只是深圳赛龙的一个设计总监,而与徐小平一同投下彩翼则是他正式踏入天使圈的开端。
李祝捷认识徐小平的故事有几分戏剧色彩。用李的话说,这事儿太神奇了。
1997年李祝捷正打算去美国留学,有次他跑去新东方听课,“一个肥胖的男人”在课堂上手舞足蹈的样子,让他对这个人的印象相当强烈。那个肥胖的男人就是徐小平,在课堂上听口音李祝捷觉得他像自己老家江苏那边的人。下完课,李祝捷跑去徐小平的办公室敲门问他:“徐老师你是江苏人吗?”一聊,李祝捷和徐小平发现彼此是江苏泰兴的同乡。接着聊家乡的事儿,徐小平发现李祝捷的家庭与自己是世交,但90年代徐小平出国之后,两家没有任何往来,全部断掉了。“我不认识徐老师,他更不认识我。”李祝捷至今都感叹,要不是这次偶然性的敲门,自己的故事会是另一个样子。
李祝捷的父亲能写一手好文章,曾在当地被称为“三大才子”之一。在李祝捷小的时候,徐小平视其父亲为偶像,而李祝捷的两个叔叔是徐小平的好朋友。其中,李祝捷拉手风琴的三叔还和徐小平一同报考过南京艺术学院。但是徐小平没考上,却告诉大家要考中央音乐学院,当时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神经病”般的疯癫念头。不过一如大家所知,他强悍地在1983年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了。
李祝捷觉得自己还算是蛮幸运的人,至少没有经历过大的波折。1999年他去美国,在飞机上和邻座聊了一晚设计,这个人后来成为他在美国的老板,替他交了1年学费,把他带进了手机通信行业,这使得它成为李祝捷最主要的职业经历之一。其后他创业、做天使也是机缘巧合不经意间上的路。
可是35岁的李祝捷聊起过去的事还是不乏唏嘘。他的父亲当时在泰州念的重点中学,成绩排名前三,但赶上“”未如愿考上大学。“高考之前六天来了个通知开始,暂时推迟高考。”他说,“这一推就是十年。我爸比较倒霉。也许,这就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命运吧。”十年过后,李祝捷的父亲补念了一个电大,在当地做过教委办公室主任,在教育系统掌管了泰州五个县市所有老师的档案。“其中包括主席从小学到中学所有的成绩单和老师评语。”
李祝捷说:“好在创投圈是一个不拼爹的地方,是拼你的勤奋、认知、智慧、魅力程度,拼你能吸引什么样的人和你合作――要知道,能够征服投资人的创业者都是极度优秀的。”
天使李祝捷
出手逻辑
更看重离钱最近、变现能力强的行业和项目
对看似热门但模式高度不确定的公司十分谨慎
看好用互联网模式颠覆传统行业的项目,而非纯IT类项目
投资的许多项目来自熟人或特别信任的朋友推荐
天使成绩单
彩翼儿童美术馆是真格的明星项目之一;聂卫平围棋教室今年收入有望逼近亿元大关
天使看天使
“以前的投资人大多是MBA毕业、‘四大’或财务背景深厚,职业路径通常是从投资经理做起,再一步一步往上走。但后来以雷军为代表,作为创业者同时做天使投资,改变了投资人的进入门槛。这样的投资人更接地气。”
“这两年天使的概念正被炒热,这样的氛围也给资金的募集提供了很好的通道。”
对创业者说
“创投圈是一个不拼爹的地方,是拼你的勤奋、认知、智慧、魅力程度,拼你能吸引什么样的人和你合作――要知道,能够征服投资人的创业者都是极度优秀的。”
关于五星创业者
战略的眼光,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业,并且具有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公司方向的能力。
号召力,激情可感召团队,振臂一呼英雄齐集,有优秀的人愿意加入团队为共同的事业拼尽全力。
融资的能力,战略执行的头等大事,就是搞到源源不断的钱,很多行业比如视频、团购,融资能力都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强大执行力,描绘的战略蓝图能够被很好地实现。
畅达沟通能力,对内对外的沟通能力。
五者兼备,堪称五星上将,亦可团队互补。
关于团队
对于创业团队的成员而言,取长补短根本不可取,而应该是扬长避短!所谓“团队”就是各自将自己的长板发挥到极致,短板由团队中其他的成员来弥补,这也符合专业事找专业人来做的精神。
关于第一笔钱
天使投资拿到的第一笔钱数目多少和最终能否把事情做成几乎毫无关系。很多上来拿了很多钱的项目,最后都陷入了困境甚至关闭;不少成功的公司第一笔种子并不多。
关键词:大众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13(2008)02-00012-05
1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及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能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明确指出“培养和提高本科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学习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本科教育中与数学、外语一样,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同时还有实用性、不可替代性,是大学教学中不可缺乏的一部分。
当前,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是:
(1) 用人单位对计算机技能需求越来明确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各领域工作的发展愈来愈依赖于信息技术,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计算机技能的需求越来越明确和有针对性,要求大学生有更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更强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能够在今后工作中将信息技术与本专业紧密结合,使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应用于各专业领域。
(2)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基础教育中的有效实施提高了学生的起点
目前,广东省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按照国家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施教学。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每个模块2学分,每个学分18学时。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2+2,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4个学分是学生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基本要求。同时,制订了《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大纲》,高中生在高中阶段必须参加信息技术等级考试。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提高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起点为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水平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3)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有待改善
根据网上的调查分析,学生认为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学习目的基本明确但不清晰,不具体;部分专业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在知识、技能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不足,大部分学生认为50%知识与技能是自己自学的,只有50%是通过老师教授获取的。
此外,学生都期待教师能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能提供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在课后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方式利用资源来进行学习。同时,希望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精讲多练,结合实际的例子使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有更多上机操作实践的机会。
这一切,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既面临严重的挑战,又面临难得的机遇。华南师范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本着“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宗旨坚持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为了顺应教育部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的要求,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华南师范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在原有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
2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信息素养,并以此为基点,建立一套以能力认证为基础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设立一系列具有专业针对性的计算机课程,让学生在校期间实行不间断计算机技能学习,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服务于各专业的应用性人才。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培养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在本专业领域和相关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初步的程序开发能力。
3建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三层次”课程体系
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应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人才培养目标而动态地调整。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和我校师范院校特色,提出了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三层次”课程体系设想,即如图1所示。层次以应用层次来划分,每个层次由若干门面向全校性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组成,每个层次都有其基础教学内容和目标,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
这种课程体系克服了传统课程设置中把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等同看待的弊端,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专业相关的计算机课程进行学习,较好地实现了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同时,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选修跨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使学生能在校期间学习更多的计算机技能,并实现四年不间断的计算机学习。
根据“三层次”课程体系,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设置和建设。
3.1第一层次计算机基础教育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软、硬件平台)、微机操作系统及其使用、办公自动化操作技能的培养等。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 分析各层次的实际需求
分析各层次的实际需求,提出各层次各种课程的教学大纲与相关的实验大纲以及技能评判标准。(该前期工作已经完成。)
(2) 建立网络学习平台
依据技能标准,开发各类型课程资源,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将学习资源、网络课程与练习融合于平台之中。建立完善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技能标准,并将这些技能标准和测试(考试)方法全部公布于网上,让学生充分了解测试内容和测试标准,以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构建学习目标。
(3) 建立实验、实践学习中心
建立课程的网络实验教学案例,并根据课程选读学生数提供一定的上机实验实践时间,让学生根据需要进行各层次学习。
(4) 实行“通过性考试”。
每学年举行两次计算机基础考试,试题从省高校教育考试管理中心试题库导出,考试及格后即可以得到学分,如学生愿意,可以帮助办理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等级证书。
由于计算机能力与水平差异,参加考试学生会有部分通过,有部分没能通过。对于没能通过的学生除了继续利用学习平台资源学习外,还必须提供相应的辅导,以便下一次考试时达到大纲的目标,并在再学习中建立有效学习监测跟踪机制,以保证学生在重新学习时出现问题有教师辅导,同时,安排专职教师跟踪学生在网上反映的疑难问题并及时汇总学生学习问题,分析原因,进行个别或集体辅导。
(5) 开展全校教学改革试验
从2007年9月开始,在华南师范大学大一“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将会取消课堂教学,改为全面实行“网上自学+通过性考试”教育模式。
为了有效可靠推行该教学改革试验,拟采取下列步骤:
合理制定考试时间段。
做好考试前期的实验辅导与讲座。
2007学年第一学期暂不开设“第二层次”教育课程,教师在该时间段完成两部分工作:分工做好网上答疑、实验辅导以及讲座;组织教师调研选择学科工具软件,编写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认真做好备课工作。
专业工具教育采用主讲教师负责制方式。由于专业工具教育课程的实验、实践性更强,不宜大班上课,将改为采用俱乐部模式分班教学,强调实验教学为主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3.2第二层次学科专业工具教育
根据目前我校专业设置状况,选出具有普遍性的专业计算机应用工具,设立为必修或选修课程,让学生尽早而有针对性地接触专业应用软件,培养学生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问题的意识,掌握专业软件的使用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 专业工具需求分析
为了使计算机基础教学能紧跟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根据我校的特点,拟将我校目前学科专业计算机工具教育分成七大类:
理工科类:数学、物电、化环、光电子、教育信息技术等
生医类:生命科学、心理科学
艺术类:美术学院
音乐类:音乐学院
体育类:体科院
文科类:政行、中文、外国语、历史、旅游、法学等
经济及管理类:公管、经济
依据这七大类专业,选取出该类别具有代表性、通用性强、使用面广的计算机专业工具软件清单。
(2) 制定各类专业学科工具学纲
依据专业工具软件清单,制定各类专业工具技能要求及学纲。依据专业软件清单的技能要求,开设若干门计算机专业工具软件必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点选择课程进行学习,并鼓励学习跨专业学习更多的计算机知识。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紧跟时代,适应发展”,使计算机教育“四年不断线”学习和跨专业成为可能。
经网上与文献调研,初步打算开设如表1所示的系列选读课程。
(3) 建设专业学科工具学习网站及教材
在开设选修课程的同时,以科研立项的形式逐步为这些选读课程建设资源丰富的学习网站,供学生自由进行学习。同时,有计划地逐步编写适合学生自学使用的配套教材,为学生建立立体化的学习资源。
3.3第三个层次为计算机语言及系统应用教育
主要内容是以“软件技术基础教育”为中心,培养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开发”所必需的软硬件基础知识。其中“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主要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种高级语言的程序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方法。
(1) 创新研究能力培养
由于学分制改革与逐步完善,将会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将会有一部分学生有能力和精力追求更深层次的学习与研究。在第三层次教育着重于培养创新研究能力,并在下列几方面进行教育:
信息技术新技术讲座
硬软件嵌入式技术教育:接口技术、单片机和DSP技术;软件嵌入式系统以及技术
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信息化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动漫技术与设计
(2) 组织学生进行创新设计
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各自建设网站开展程序设计、系统设计,编程技术的论坛。以学生科研立项、校级程序设计大赛等方式组织学生利用计算机程序语言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
4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保障措施与手段
4.1师资保障
实行上述改革后,师资的投入将会比原来教育模式多,所以需要多方面参与。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趋势,最终的发展应是主要推行第二层次教育,尤其在第三层教育阶段要求教师专业性和实践性、科研能力更强。所以师资队伍建设最终需要应用依托学科群,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科研开发能力强的优秀中青年教师,根据各校专业特点,深入研究第二层次的课程大纲与设置,完善“四年不断线”计算机教育模式与体系。建议从以下三方面解决这些难题:
(1) 利用原有师资队伍,并加强培养与引进,提高水平。
(2) 整个相关专业教师资源,让其他专业的教师也同样能参与计算机基础教学。
(3) 利用相关专业博士生。
4.2实验环境与管理保障
(1) 加强计算机实验室建设
从对省内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调查发现,目前各高校对计算机实验室都加大了建设的力度,使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由于专业工具和一些通用专业工具对计算机实验室配置上需要加强,因此建议在不增加现有计算机数量的条件下,需要对部分计算机进行升级。
(2) 加强学习资源系统建设。
推行“通过性考试”后,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时间增多,必须进一步加强资源库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除了网络学习平台系统保证可靠运行外,还需要硬件进行保障。
4.3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保障
(1) 突出教学、实验内容的先进性和应用性
由于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旧知识、旧技术不断被淘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以保证基础、突出创新能力为核心,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应实现模块化,改变以往简单地以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Visual Basic、Visual FoxPro为研究对象的分类方法。根据不同内容和难易程度分成不同的模块,将传统的以知识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增设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项目。
(2) 深入开展网络教学活动,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以网络教学资源为基础,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负责指导学习,构建学习资源,建立任务式实验教学资源库,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学生网上学习、作业与测评等跟踪手段进行全程管理。
(3) 加强网络学习资源建设
由于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计算机课程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原则必须做到:既是学生学习的教材,也是应用范例。所以所有的学习资源必须以任务和应用案例为主线,引出各个知识点和技能,从而达到以任务驱动学习的目的。
在资源建设中科学、合理选择任务以及案例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资源建设者必须深入研究课程内容,结合企事业应用,开展研究,编写出优质的学习资源。
4.4探索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改变原有单一的评价方式,采取多种考核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使评价过程更加公正、科学。主要的考核方式有学生实验验证、制作作品评价、依托网络计算机技能考试。
(1) 学生实验、实践过程的自我评价利用网络进行实验学习与测评平台,学生不断开展自我“学习―实验验证―技能测评”模式进行自我评价,以实现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自我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思维。
(2) 交流评比
教师根据课程大纲开展以任务(问题)驱动模式进行实验教学,学生完成任务(问题)的作品基于网络相互交流、研讨、评比,充分发表实验中的创新点与意见,进而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加强团队协作精神。
(3) 老师评价
老师评价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对实验作业评价。这是在学生评价基础上进行总结性的评语,以促进学生更加明确本实验的目的与作用;另一种评价是课程结束的评价。根据课程的各实验操作与熟悉程度、综合设计能力、知识运用以及创新思维提出学生实验学习的总评。总之,对实验成绩的考评注重过程评价,倡导并鼓励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