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资产保全的主要方法范文

资产保全的主要方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资产保全的主要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资产保全的主要方法

第1篇

关键词:资产减值 资本保全 价值计量

一、引言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定义是:“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其中“可回收金额”可以理解为资产的价值,但其比较对象“账面价值”并不是资产的原始价值,而是扣除折旧、摊销后的余额,只能代表历史成本下尚未转移的成本部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如果资产减值是价值计量的过程,那么减值的确认应当是“原始价值”与“现在价值”的比较过程,因此会计准则所定义的减值确认并不能被认为是价值计量的过程。但从会计处理资产减值的结果来看,如果减值一经确认,即意味着在该时点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实际的“价值”保持一致,那么资产也就自然而然地实现了价值计量,因此会计理论确认减值并不是价值计量的过程,却可以获得价值计量的结果,并且该结果作为会计后续计量的基础从确认时点起至下一次确认资产减值之间不会发生变化。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二、资本保全:资产减值的实质

(一)资本保全理论获得资本增值是资本投入者的根本目的,增值意味着经过最终获得的资本要大于初始投入的资本,即经过生产过程的所获得的收益必须先补偿事前投入的资本,在完全补偿后如果还有剩余才能确认资本获得了增值。这种以保全其资本的完整无损为前提来确认收益的思想就是资本保全理论。资本保全是资本投入者最基本的需求,那么对投资者而言,如何获得经济活动中资本保全的证据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会计作为记录经济活动的基本工具,自然能够反映出资本保全的结果。从会计的角度看来,资本保全有静态和动态之分。资本保全从静态看是保持投人资本的完整无缺,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补偿和利润分配要保持资本的完整性,保证权益不受侵蚀。企业收益的计量,都应以不侵蚀原投入资本为前提,只有在原资本已得到维持(保全)或成本已经弥补之后,才能确认收益。即:本期净收益=期末净资产十本期派发给业主的款项一期初净资产一本期业主新投资。式中“期初净资产”即期初业益,是要求保全的对象。从动态的角度看,资本保全还包括利润分配中企业留存收益的保全。企业留存收益,包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下一个会计期间必须保全的净资产的一部分,也就是在确认下一会计期的收益时,要以维持它的完整性为前提。无论动态或是静态的资本保全,资本投入者都不可能等到所有经济活动终结才确认投入资本是否全部得到补偿。如何能够计算资本补偿和收益的情况?会计理论通过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来实现这一要求。

(二)资产成本回收 投资者投入资本后形成企业的资产,资本的补偿也就等价于资产成本的回收。资本投入后存在着实际的消耗,消耗意味着新的资本的产生,从会计的角度来看,这就创造收益的过程。在分期假设下,收益在不同的期间分别确认,资本的补偿也就随着收益而取得而分期补偿。但实际经济活动并没有如此理想的情况,因为理论上来讲,如果能确定资产的消耗那么补偿消耗的部分是最准确的方法,但实际中消耗几乎是无法确定的,只能采用假设的方法去模拟着中消耗,这就是资产折旧的过程。对于资产折旧,普遍认为最准确的方法是工作量法,即通过确认资产所负担的工作来确认折旧的多少,或者说补偿的多少,但资产的工作量往往是难以衡量的。另一种简单的方法是假定每一会计期间资产的消耗都是均匀的,那么资产的补偿就可以在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平均确认,这就是年限平均法。无论运用那种方法,都需要首先估计资产使用的基础,即总的工作量或者总是用年限是多少。这本身也是一个估计的过程,无法得到精确结论。资产计提折旧,反映在会计计量中表现为资产账面价值的减少,这部分减少的价值汁入成本或当期的费用,通过最终的产品或利润实现了补偿。剩余的资产账面价值是未获得补偿的部分,需要用未来产品或利润来补偿。但由于折旧是依赖于大量估计为基础的,已经补偿和等待补偿的划分结果不可能完全复核真实经济状况,有可能会Hj现偏差,通过折旧补偿资产价值可能出现两种偏差,一种是补偿过多,超过资产的实际消耗,这一偏差结果是计算出的利润下降,但对投资者来说,既然资本已经得到了补偿,那么该偏差可以认为是有利的,无需调整。另一种偏差则是补偿不足,无法弥补资产消耗,此时资本投入者的资本实际上未得到保全,也就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因此为就必须调整补偿金额,这一过程就需要通过确认资产减值来实现。资产减值重新调整了资产的账面价值,认为过去历史时期已经确认的资产补偿是不足的,需要进行额外的补偿,由于资产减值所补偿的对象是企业初始投入资本时所确认的资产价值,因此资产减值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然而,资产减值也可以从另一角度去理解,即考虑尚未补偿金额而不是已补偿金额。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尚未补偿金额,如果未来经营活动中能够获得足够的收益补偿该剩余金额,则认为资本保全能够实现,如果无法获得,则资本保全无法实现,需要采取弥补措施调整已补偿金额,即确认减值。这种从未来收益角度考虑资产减值问题,就体现出价值计量的思想。

三、价值计量:资产减值的表现

(一)会计中资产减值的动机会计对资产的定义为“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由此可见,资产是创造未来收益的工具,资本投入企业后会转化为不同形式的资产,正是这些资产的运作才最终创造出了新的资本,也就是增值的资本。因此,考虑一项资产是否应当进入企业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该资产在未来所获取的收益是否能够补偿为取得该资产所耗费的资本,而未来经济利益即为资产的“价值”所在。真实的资产价值能够定义但却无法获取,因为一方面对未来收益不可能做出准确的估计,另一方面利用资产所能获得的收益的也因为使用者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既然利用资产价值形成本源无法获取资产价值,那么只能寻找替代的方法来估计这一价值,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择是市场价格。市场价格的优势在于两点:一是价格来源于基于真实的交易,是可以观察的,有较强的可靠性;二是价格通过市场参与者共同博弈而产生的均衡结果,这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过了广泛的验证,因此认为市场价格是未来价值的现实表现,而且这种表现体现了一般性的结果,能够反映出公允性的要求。用价格来表现价值,满足了资产计量可靠性的要求,并基本也体现了价值的真实性要求,因此,会计计量的最基本手段就是寻找资产的市场价格。

(二)资产保全与价值计量关系 对会计资产定义的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决定了资产的成本,而“未来经济利益”决定了资产的价值,二者的内在联系就是资产进入企业时的交易价格。由于该价格是市场价格,在不考虑企业自身差异化的前提下,可以认为成本和价值在资产形成的时刻可以认为是一致的。这样,通过交易,资产确定了历史成本,根据资本保全的思想,

如果资产的使用过程中历史成本得到了补偿,那么也就满足了资本投入者的要求,而从资产的价值角度看,其中已经包含了能够补偿资本投入的基本假设。从另一方面来讲,也只有认为资产的“价值”是存在的,资本投资者才愿意支付“价格”。事实上资产投入企业后,投资者并不会过多得关注资产的价值,因为只要资本投入能够正确合理得进行补偿,那么投资者就能够享受资本增值。因此,并不需要继续计量资产价值。但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资本市场逐渐形成,其直接影响是企业资本权利也可以自由流通,资本持有者越来越多,这意味着资本投入不需要等待企业经营结果就可以获得补偿及收益。对于新的投资者来讲,必须获得企业资产未来收益信息,即价值,以做出投资决策。这时,如何计量资产的价值成为会计关注的重点之一。正如笔者在前文中所分析,随着资产折旧的计提,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少,但这一过程并不意味着资产的价值也在发生相同的变化呢。一般而言,资产随着使用和磨损其价值是存在逐渐下降趋势的,折旧的确认也模拟了这一过程,这体现资产内在的使用属性。资产的使用性产生了价值,但并不是价值组成的全部。一些资产,如土地,由于其本身稀缺性使其表现出明显的投资属性,这也是价值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资本投入一旦形成企业资产,随着资产的运动,尽管资产账面价值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资产价值,但已经不如资产形成的联系那样紧密,因为资产账面价值关注历史成本补偿,而价值则体现了当前市场条件对资产的再确认。

(三)资本保全的过程 确认资产减值的目的是资本保全,判断是否需要减值的标准则是已经补偿的资本确认是否足够或者剩余尚未补偿资本未来是否能够获得补偿,即取得资本补偿是否准确的证据。对于已经补偿部分的成本,其折旧信息是可以获得的,但对尚未补偿部分,其补偿的可能性与合理性又依赖与对未来收益创造的估计。在资产使用过程中考察未来能够获取的收益显然和取得资产时面临的情况是不同的。资产的历史成本已经与资产的价值分离,利用历史成本为基础判断此刻资产未来能创造的收益已经没有任何价值。由于已经经过使用的资产由于自身状况的不同,并不像新的资产一样存在一个成熟的市场,因此从市场中获取的可能并不准确,采用当前市场价格的可靠l生也大大降低。另外可选择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当前情况下重新取得相同资产所要支付的价格为基础计算资产价值,也就是重置成本;另一种是直接从资产价值形成的原因出发,估计资产未来收益的现实体现,也就是现值。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其结果都只是基于估计,并不能获得像历史成本计量那样可靠的证据。经过资本投入后的~-Hit过程缺乏可靠性,但资本投入者必须需要在持续经营掌握资本补偿的信息,因I比对计量资产的再确认和在计量过程是也是持续进行的。和初始计量相比,这种再计量过程首要目的是为了调整资本补偿结果,但其调整却是以资产的价值为基础,其结果也将已经分离了的资产的历史成本和资产价值再次联系起来。资产价值的再确认可能有两种结果,即价值高于当前资产账面价值或低于资产账面价值,对于投资者而言,显然更加关注后者,因为这意味着资本投入的在未来获得补偿存在很大风险,必须调整已经补偿的结果,也就是确认减值。资产减值的确认主要是比较资产账面价值与其价值,由于市场价格的天然优势已经不再,因此价值的寻找方法可能采用重置成本、市价、现值等多种,如果发现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就确认资产减值,将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与价值一致。因此,通过资产减值,实现了资产的价值计量。尽管利用资产减值重新获得了资产价值,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资产减值是价值计量。价值计量意味着重新对资产的价值表现进行分析,获取当前价值的证据,最终结果只与资产的当前以及未来状况相关,而与资产的历史无关。但会计中确认资产减值的动机并非如此,资产减值体现了会计保全资本的谨慎要求,是借用资产价值来寻找资产减值的证据并计算资产减值的结果,其实质是调整历史成本,而非抛弃历史成本。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例,IAS NO.36中定义资产减值是通过比较资产账面价值与资产可回收净额,其确认方法是取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与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两种方法中前者意味着如果出售资产能够给企业的带来的收入,而后者代表着如果继续经营资产能够企业带来的收入,无论那种方式,只要高于资产账面价值,就意味着剩余的账面价值可以获得的补偿,也就无需确认减值。此外,IASN0.36中对资产减值转回还明确规定“由于资产减值的冲回而增加的资产账面价值,不能高于资产以前年度没有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时的账面价值(减去摊销或折旧)”。这也就意味着无论资产减值如何调整,都必须以历史成本为基础。

四、会计准则:选择与发展

(一)资产减值在会计准则中的体现 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必要性和特殊性,如何能够用正确的手段反映资产减值也是会计理论中的一个难点。为了能够统一对资产减值的处理,目前在国内外许多会计准则体系中,资产减值都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而存在。国际上对资产减值准则涉及较早,其中,IASC于1998年了IAS NO.36――资产减值,规范了除存货、建造合同、职工福利、所得税,金融工具以外的资产减值。而美国FASB于1995年了SFASl21《长期资产的减值、处置的会计处理》,主要内容是针对长期资产、可辨认的无形资产以及相关的商誉等项目区分不同的资产类型进行不同的减值处理。但FASl21的缺陷在于没有提供“如何””具体实施资产减值准则的实际指导。因此,FASBJZ于2001年了FASl44《长期资产的减值或处置》,它主要是对销售处置的长期资产统一方法,对持有和使用的长期资产继续保留121号的确认与计量标准,同时对具体实施准则条款提供更多的指导。此外,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都有对资产减值的规范的准则。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经历了三十年的变迁,对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从无到有直至2007年才纳入准则体系。我国首次提出会计准则首次涉及资产减值是在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提出要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但未做强制要求;之后在1998年《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要求一些比较特殊的股份有限公司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到2000年,我国又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将原有的四项计提改为八项计提,将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纳入计提减值范围。2007年我国颁布了最新会计准则,正式将资产减值纳入准则体系,即《企业会计准则第八号一资产减值》,重点规范了七类由历史成本计量原则下的长期资产。同时,也对这些类型资产减值得确认和计量的处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国内资本市场承认和建立,会计准则体系也逐渐完善,其核心目的是为了规范市场行为,保护市场参与者,而对于投资者而言,资本保全是最基本的需求,资产减值准则的设置正是体现了这一要求。在对资产减值的具体规范上,各个准则重点解决了以下方面问题:第一,资产减值所包括的范围,即资产减值所规范的对

第2篇

关键词:农信社;信贷资产;保全

作者简介:陈永寿(1975-),男,河南新密人,新密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米村信用社主任,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7.3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7-76-02

一、农信社资产保全问题

我国农信社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企业改制问题,造成企业逃废债问题突出,农信社在资产保全工作过程中面临很大的困难。我国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缺乏有力的法规约束、法律约束,很多企业有意采取兼并、破产、参股、资产重组、合资等模式,为企业实现逃废债留下空间。很多企业存在债务敢借、敢用、不敢还的思想,因此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并不是采取相关措施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而是想通过各种方法逃废税,从而达到消除金融债务的根本目的。企业在制定改制策略过程中,需要制定改制方案、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阻止最大的债权人参与,农信社在发展过程中会失去维护债券的良好机会。其次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自行解体,企业的债权处于悬空状态,导致企业在借款到期的情况下不能有效还款,农信社的债权同样处于悬空状态。三是企业在转制过程中会出现债权损失、破产等问题。很多企业在破产之后,所剩余的资产很少,农信社在如此的境况下所得到的补偿会很少,导致农信社的资产损失严重[1]。四是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严重,对金融维权活动的正常开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前很多地方政府拥有保护主义思想,很多企业都是想借助股份制改造这个机会逃废金融机构的债务,因此造成企业借改制、破产、兼并、租赁、重组等机会逃避债务,悬空农信社债务现象严重。在当前很多法律法规不健全情况下,农信社对企业逃债问题很难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

我国农信社信贷资产保全过程中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因此对改制企业债务处理问题上没有明确的规定。我国金融相关法律发挥不健全,导致金融维权过程中产生很大的难度。从政策和法规角度看,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很多时候不受政策法律法规的制约,因此随意对农信社的债务进行处理,农信社在发展过程中很难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自身的权利。其次是现阶段我国已经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处于不完善状况,导致农信社想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无从下手[2]。相关的法律规定,企业处于解散破产的时候,需要成立清算小组,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清算小组却没有债权银行人员参加,严重损害了农信社的权益,企业债务最重要的对象就是债权人,但是农信社作为债权人连最起码的参与破产清算的资格都没有,这种模式对农信社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好农信社的权益。

我国企业贷款过程中存在无效担保和抵押现象,因此实施过程中造成债权无法得到真正的落实。农信社在给企业发放贷款过程中,存在审核把关不到位、不严格等问题。未能按照抵押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策略进行,因此在以后的工作实施过程中债权无法得到落实。比如说乡政府在办理实体贷款过程中,需要由乡财务部门进行担保,但是在借款日期到达的时候,农信社财务扣收贷款的时候,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因此企业的债权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抵押权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得到全面的保护,对农信社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金融同行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对农信社信贷资产保全产生重要的影响,给企业逃债产生了很多可以实施的机会。金融业内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利益影响,无序竞争是一种客观现实情况。很多经营存在困难的企业对原贷款银行实施不付息、不还本、不存款、不往来等策略,而出现金融业务的时候可以选择其他银行开户,在其他银行资金结算,导致原贷款银行收贷收息工作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而其他银行却在利益的作用下与其进行金融合作,从根本上纵容这种竞争模式的存在,对客户逃避金融监督和不正当行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这种模式产生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企业可以很方便的逃避金融债务,同时能够骗取银行信用。

我国基层农信社工作人员法律意识不强是导致资产保全问题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农信社主管部门对基层农信社知识体系培训方面的力度不够,在培训过程中主要是对其专业知识进行培训,而忽视对法律法规的培训。农信社相关人员对法律条款的认识程度不够,因此不能很好的利用法律手段对信贷资产保全。从知识角度看,农信社基层信贷人员长期以来形成了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特点,对企业财务方面的管理方法很熟悉,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策略缺乏相应的了解,这方面需要农信社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能够跟上。

二、我国农信社在信贷资产保全中的策略

我国农信社信贷资产保全过程中需要尽快健全法律法规,从根本上保护农信社信贷资产安全,最终达到依法保护金融债权的目的。我国在农信社信贷资产处理过程中需要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企业行为,保证相关法规能够发挥规范性、操作性和指导性作用,保证农信社信贷资产问题有规可循、有法可依,保证各项策略能够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针对转移资金、恶意改制、隐匿财产等逃废金融债务行为需要严肃处理。针对农信社信贷资产保全问题需要向偷税漏税一样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增加此类企业的违法成本,从根本上保护农信社信贷资产安全。针对违反农信社信贷资产保全法律法规的行为,地方法院需要加大法律制裁力度,按照公正执法的原则,对违反农信社信贷资产保全的企业依法处置。针对企业逃债者需要立案判决,促使其强制还债,对讨债者给予相关的经济处分,这样企业在信贷资产上无利可图,从根本上保全农信社信贷资产。

我国农信社信贷资产保全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法律法规,从而达到保全信贷资产的根本目的。如果企业不能按时偿还到期金融债务,债权农信社有权让企业申请破产,并且对其债务进行清算。如果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不善导致严重亏损问题,无力偿还贷款本息,农信社为了能够对损失进行挽回,完全可以按照债权人的身份向法院提出企业破产申请。企业保证人如果被提出破产申请的时候,债权农信社应该积极参加破产程序的实施。债权农信社应该按照企业破产程序实施好各项工作,从根本上保护自己的债权。

农信社信贷资产保全过程中需要因户制宜,把信贷资产保全的各项措施实施好。首先需要对借款收回无望的关停企业,需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客观上对各种信贷资产保全业务进行落实,按照科学处置的思想,保护农信社信贷资产安全。针对改制企业的贷款问题,需要在改制前落实好各项债务,针对暂时无法清偿的改制企业需要在转制过程中运用好各项策略,按照共同协商的方法,把各项债务真正落实到新组建的企业中,并且需要对贷款手续进行重新处理。针对一些借助改制之机恶意逃废农信社债务的企业,需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程序处理,对债务进行强制收回。财产抵押贷款在农信社信贷过程中比较常见,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按照法律条款的具体要求,逐步办理产权公证手续和产权登记手续。抵押物登记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处理,如果是缺乏法律效力的需要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分清责任,从根本上完善贷款手续,确保贷款过程中各种抵押能够合法有效。针对可以变现的资产需要进行特殊处理,通过法律裁决和协商等方式对资产进行回收,从根本上达到快速收回资产的目的。存量担保贷款在农信社信贷资产保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担保不实的贷款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逐步完善担保各项手续,通过签订符合相关法律效力的合同对资产进行保护,如果担保人不具备担保资格,需要对担保人进行更换,保证担任人能够具备相关资格。通过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农信社信贷资产进行保全。

农信社信贷资产保全过程中需要不断延续法律时效,从根本上达到保护农信社资产的目的。为能够有效保障农信社信贷资产的安全,农信社需要采取有效的双保策略,把法律时效性作为一项重要的策略,把其作为信贷资产担保的一个环节进行处理,重点对农信社资产保全进行法律保护。针对法律时效范围内的贷款,需要采取有效的途径找到相关的贷款户下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法律时效延续。基层社资产保全工作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维护好各种合法权益。对基层信贷资产需要按照贷款台账模式,依法做好各项收贷工作,从根本上维护好农信社权益。针对基层提高的农信社资产信贷贷款,需要严格把关,全权受理好各种业务。农信社需要为各个基层社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服务,按照依法经营的模式,保全农信社各项信贷资产,从而达到收回各项不良贷款的根本目的。

我国农信社信贷资产保全工作中,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法律法规的培训力度,从根本上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信贷经营管理过程中关键因素是人,通过全面实施人才教育工程,提高农信社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做好农信社信贷保全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因此各级农信社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和信贷从业人员的各项业务和法律法规培训工作,培训过程中需要把法律知识培训和信贷业务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促使法律知识能够更好的为信贷业务服务。我国农信社需要充分利用法律武器保护好信贷资产安全,需要从放贷、管贷、收贷等环节采取措施,从根本上维护好农信社的各项信贷资产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出资者财务;财务分析;资本保全增值;数量分析;质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

一、文献回顾

出资者财务分析是在出资者财务理论上的一个实践和发展。出资者财务是出资者为实现资本报酬最大化,而对其投资、监管资本运用以及调整存量资本结构的行为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的管理。出资者财务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国有资产流失和保护出资者权益的制度保障。理论界出资者财务经历了从国家财务到所有者财务再到出资者财务一个发展过程。郭复初(1988)提出国家财务的概念,将国家财务从国家财政的概念中分离出来,明确了政府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和公共行政机构两重身份于一身,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应是国有资本所有职能,不应当继续沿用公共行政机构发挥作用的财政预算体系。干胜道(1995)提出所有者财务的概念,将讨论的范围扩大到全部资本所有者,其贡献在于将所有者财务从经营者财务中分离出来,并提出所有者财务的目标是本金的保全增值。谢志华(1997)提出出资者财务概念,并对出资者财务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详细论述了出资者财务的主体、目标、特点、内容。西方学者往往认为,企业财务管理就是财务经理的财务管理,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出资者财务的提出是对过去狭义的财务经理财务的一个突破,适应了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实际需要,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受托责任关系。这一理论的提出,是我国财务学者的一个创造,对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我国公司财务治理结构、构建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体系都有重要的意义。

出资者财务分析是出资者为实现资本保全增值的目标,利用财务报告、审计报告、统计数据、外部市场经济信息等其他相关资料,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投资、资本运动、资本结构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为出资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经济应用学科。出资者财务分析作为出资者财务管理的基础,为出资者的财务行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是出资者财务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实务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但理论上关于出资者财务分析的研究很少,实务中运用的也不尽如人意。2000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三部委颁布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计算与确认办法》中对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计算公式直接将期末与期初的国家所有者权益进行比较,我们认为这并不能合理地反映经营者在其经营期内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同时在计算和考核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时,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及物价变动因素的影响,这一规定也是值得商榷的。本文拟在借鉴出资者财务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出资者财务分析中的一些问题,就出资者财务的目标、分析的逻辑以及方法展开讨论。

二、出资者财务分析的目标:资本保全与增值

企业财务分析主体具有多元性,包括:出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和企业员工以及政府等相关利益者。不同的分析主体,分析的目的要求不同,分析的内容也有区别。出资者主要关心资本的安全与投资的报酬和风险,财务分析应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投资管理提供依据;债权人主要有贷款人和供应商。贷款人主要关心贷款及其利息能否按期收回,供应商主要关心货款能否如期收回,他们的财务分析应分别为贷款人的贷款决策与贷款监督提供依据和供应商的销售决策和收账监督提供依据;企业管理部门和员工主要关心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情况,财务分析应为企业管理部门和员工改善企业财务活动,提高企业财务成果提供依据;国家及其管理机构主要关心现有资源的配置和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益,财务分析应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以及财税政策提供依据。目前我们所说的财务分析主要是指由经营者编制的满足多方需求的财务分析指标。如《企业财务通则》规定,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财务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资本金利润率、营业收入利税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这八项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较好地满足了债权人和投资者的需要。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总结,财政部规定从1995年起,采用新的评价指标体系。新的评价指标包括: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这十项指标是对原来八项指标的改进和完善,这不仅能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需要,通过新增的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等指标,还可以衡量企业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水平,能较好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上述十项指标,较好地满足了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需要,也较好地满足了出资者的大部分决策的需要,但对企业出资者来说,他们更关心投入资本的保全和增值问题。因此,出资者必须在此基础上设置一些能更好的满足自己投资决策的财务指标。

出资者财务分析为出资者财务管理的目标服务,出资者财务分析的目标应该统一于出资者财务管理的目标。出资者财务的目标是确保资本安全和资本增值(谢志华,1997),因此,出资者财务分析的目标也是确保资本安全和资本增值即资本保全增值。出资者的财务分析为出资者的财务行为提供决策依据,投资者相关的财务行为决策都离不开相应的财务分析信息,财务分析不仅应满足出资者投出资本的投资活动决策的需要,还要满足出资者对经营者的资金运动即经营者的筹资、投资、运营和分配活动进行约束和监督的需要,也要满足投资者调整资本结构的需要。面对这样一个多角度的需求,在实务中财务分析者容易被一些细节所蒙蔽,分析的内容往往比较凌乱。为此,出资者在各个环节的分析过程中要始终围绕资本的保全增值这个目标,把财务分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回到资本的保全和增值上来。出资者财务分析应该是一个以资本保全增值为核心的一个财务分析体系,各指标、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前因后果,形成一个有机的分析链条,这样便于寻找影响资本保全增值的因素,从而提高资本保全增值率,实现投资目标。

三、出资者财务分析的逻辑:数量分析与质量分析的统一

在实务中,财务分析者往往淹没在众多的财务指标中,找不到财务分析的要领,分析逻辑混乱。我们在财务分析中要坚持数量分析与质量分析的辩证统一,任何事物都是量和质的统一,没有数量就无所谓质量,没有质量就无关乎数量,数量和质量在一定条件下是能转化的,只有把握了数量分析与质量分析的辩证统一,才能理清财务分析的主线和内涵。在出资者财务分析中的数量分析与质量分析的统一主要表现在资本保全的数量分析和质量分析的统一,资本增值的数量分析和质量分析的统一。出资者在进行财务分析的时候不但要注重数量上的保全与增值还要深入分析数量背后的质量因素,对资产的变现能力进行分析,该刨除的要刨除(比如捐赠收入),该计提跌价准备的要计提跌价准备,该调整的要调整(物价变动)。在当前财务分析中,出资者往往注重对数量的分析而忽视了对资本保全增值的质量分析,资本保全增值的质量分析是指资本变现能力分析,资本的变现能力包括资本变现的数量、变现的时间、地点三个维度,变现价值损耗越小、变现时间、地点越灵活,资本的变现能力越强,比如一般情况下,企业速动资产的变现能力比存货的变现能力强,存货的变现能力比固定资产强,所以在企业中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数量要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不宜过多。

出资者财务分析数量和质量相统一的理论依据是实物资本保全的理论。研究保全增值内涵的关键是保全,因为超过保值的额度就是增值。而进行资本保值内涵研究应以资本保全理论为依据。会计上的资本保全理论是企业收益计量理论的核心,它有两种概念一是财务资本保全,二是实物资本保全。财务资本保全要求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价值保持完整,即期末资本价值等于期初资本价值。实物资本保全要求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实际生产能力保持完整,即期末实际生产能力等于期初实际生产能力。总体来看财务资本保全侧重是数量上的保全,而实物保全偏向质量的保全。技术进步、物价变动等诸多因素下,我们关心的不是资本数量上的保全而是关心的是资本的实际生产能力。所以我们要在消除物价变动对资本保全的影响上,理论上比较成功的还是由实物资本保全观引出的重置成本会计模式。它的基本做法是对资产以重置价值调整历史价值,其差额作为所有者权益的变动,以此保证企业实物资产的重置。其优点在于:能够较为合理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益,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计量的所有者权益也较为真实,更有利于保全企业的资本。

四、出资者财务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出资者财务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出资者的投出资本的投资活动;二是对经营者的筹资、投资、运营和分配活动的约束和监督活动;三是调整资本结构,包括把资本从接受投资企业转移出去或者吸收其他资本等,诸如兼并、收购、联合等。因此,出资者财务分析的内容对应的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投资的财务分析;二是对经营者资本运用评价和监管的财务分析;三是对资本结构调整的财务分析。

投资的财务分析着重于进行投资的预测、决策分析,经过分析出资者决定投不投资,投多少资,以什么方式投资。实务中投资方法的很多,但他们大多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很少考虑资本质量保全的要求,在此,我们借鉴项目投资的方法提出如下投资分析的公式: 其中R就是资本保值增值率, 表示投资者每年的现金流,n表示投资年限。R小于1说明资本未保全,R等于1说明资本刚好保全,R大于1说明资本增值了。该方法的特点是考虑了出资者投资资本的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同时利用出资者现金净流入量,充分考虑了资本保值增值数量特别是质量方面的要求。出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对资本投资期,每年的净现金流入量进行预测,根据原始投入资本,倒推出资本在投资期的资本保值增值率,依据上面我们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资本保值增值率充分考虑了资本的时间价值和质量的要求,出资者通过投资期资本保值增值率来决定投资的取舍,参考依据有以下四个:出资者期望的资本保值增值率,同行业平均的资本保值增值率,同期的存贷款利率(存贷款利率加一百就是保值增值率),本地区平均资本保值增值率。

经营者资本运用评价和监管的财务分析。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标不一致,经营者在经营所有者的资产时可能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所以出资者要对经营者财务活动进行约束和激励,出资者并不直接对经营者的筹资、投资、运营和分配活动进行管理,而是进行间接约束。这里可以借鉴经济学中激励约束理论,设计一套激励约束体系,使经营者的目标与出资者最大程度的一致。同时也要运用有关筹资、投资、运营和分配活动的一些财务分析,评价经营者的财务行为是否科学、合理,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企业的经营业绩来确定经营者的报酬。资本结构调整的财务分析即涉及到对原有投资规模、形式的调整,也设计到新资本的投入问题的财务分析,相当于是对资本的再投资分析,三个方面的财务分析在时间上存在严格的前后关系,在逻辑上存在紧密的因果关系。

出资者财务分析是以资本的保全增值为目标,紧紧围绕出资者财务管理的内容,数量分析和质量分析相统一的,辅助出资者进行财务决策的体系。在实务运作中,要处理好资本保全与增值,数量分析与质量分析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郭复初.社会主义财务的三个层次[J].财经科学,1988,(3).

[2] 郭复初.论国家财务[J].财政研究,1991,(3).

[3] 干胜道.所有者财务:一个全新的领域[J].会计研究,1995,(6).

[4] 谢志华.出资者财务论[J].会计研究,1997,(5).

[5] 谢志华.关于出资者财务的几个理论问题[J].财务与会计[J],2000,(12).

[6] 王庆成,孙茂竹.我国近期财务管理若干理论观点述评[J].会计研究,2003,(6).

第4篇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政府部门是会计的唯一使用者。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以政治制定计划,合理分配资源服务的。会计核算以监督国家计划执行为目的。会计信息由基层企业逐级向上级汇报直到政府部门,呈纵向流动格局。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实施的三大会计制度 ——— 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并存,使我国企业会计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形势,且在相同事项的处理上存在较大差距。如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预计存货变现损失的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额等等。加之市场的主体是国家而不是企业,造成会计信息在横向的企业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也呈封闭状态,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不显著,甚至不具有某些质量特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享有极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企业的资产配置,产品生产、销售、定价等重大生产经营决策均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和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实际自主地进行,企业成了市场竞争主体和社会资源配置主体,必然要了解同行业、甚至不同行业的企业经营及财务状况。会计信息的流动由过去的以纵向流动为主的格局向以横向流动为主的格局转变;同时,会计信息也由封闭转向公开。正是由于会计信息的横向流动和公开化,即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提出了要求,我国已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诸如: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原则,就是对会计信息应具有以质量特征作出了规定。《准则》中的这些原则,要付诸于会计实践之中,则依赖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为企业的股东及潜在投资者、债权人、贷款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提供有关企业盈利状况、资金流动状况、偿债能力,资本保全状况和投资报酬等会计信息成为现代企业的主要目标。因此,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素具有全面性,即各质量要素均能充分体现出来,又要求会计信息的各质量要素具有相融性,即不相互排斥,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信息的日益公开化,对企业报送的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将更加严格,除了企业会计核算必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提供相关可比且可靠的会计信息之外,企业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财务报告)还必须受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审查鉴证,以保证其公允性、真实性和合法性,因此,完善以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为主要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的社会监督评价体系也成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对资本保全的再认识

国有资产流失,从根本上讲还是根源于旧的经济体制及其派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迅速建立起相应的能有效组织和运作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理顺国家与企业的产权关系入手,在国有企业中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基础,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资产的流失和保值增值问题。资产保值的关键是实现资本保全。《国际会计准则》关于资本保全提出了两种概念:一是财务资本保全又叫名义资本保全;二是实物资本保全。在财务资本保全下,营业收入是以现时购买力核算的而对已发生的成本费用则按前期货币购买力计量的,即按历史成本会计计算损益的,当在物价不变,即币值不变的前提下,财务资本保全是实际意义上的资本保全。但在物价上升幅度较大时,财务保全不可能继续维持简单再生产过程。这时的资本保全只不过是名义上的资本保全。公有产权的人不像私有企业那样关心资产的保值增值。因而我国的资本保全实质是名义资本保全。在会计改革中,针对这一情况,制定了存货成本计价的后进先出和固定资产摊销的加速折旧法来抵销通货膨胀的部分影响。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资本规模成了衡量企业的标准,外部利害关系集团的利益不尽一致,因此企业应具有实物资本保全的意识。实物资本保全是在物价变动会计下生成的资本保全概念,在这一概念支持下,企业的损益是在 扣除本期的所有者分配和所有者出资后,企业的期末实物生产能力必须大于期初实物生产能力,才算赚的利润。 ” 因此,要做到实物资本保全必须采用现行成本的计量基础,由于我国通货膨胀比较温和没有达到恶性膨胀,同时受成本与效益及会计人员素质的制约,我国目前还不适宜以现行成本的计量基础,采用物价变动会计来提供会计信息。但并不排除在提供会计信息时,运用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反映物价变动引起的资本补偿不足的情况。

由于物价上涨是客观存在的,我国的资本保全只能是名义上的资本保全。这不仅涉及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问题,同时也涉及到所有者的权益问题这一系列问题防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那么,在现行会计制度下,如何使名义资本保全靠近实物资本保全,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服务呢?通常方法在有关科目下设二级科目。例如,根据物价变动总指数测算资本补偿不足部分,在 资本公积 ” 和 未分配利润 ” 项下,均可设二级科目 资本金补偿资金 ” ,作为实收资本的附加补充账户,而在编制会计报表时,汇总在 实收资本 ” 项下,并在附表中加以说明。这样使名义资本保全成为实物资本保全,会计信息质量得以保障。产权所有者的权益也实现了保全。同时,对于 未分配利润 ” 项下的资本金补偿基金部分,已不能作为利润来分配,而应做为维护简单再生产的资金来源。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税务会计的建立

   税务会计是以现行税法为准绳,根据财务会计的有关资料(必要时依法要求重新计算),核算和监督企业税务资金运动(税款的形成、计算、缴纳和退补等)。认真履行纳税义务,充分享受税收优惠,全面进行税务筹划,为企业利益服务。税务会计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二者紧密联系,核算征税数额要通过会计核算来体现,同时计税依据也依赖于会计提供的信息。而当会计提供的计税依据与税法规定的纳税依据相符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所反映的内容是一致的,就不存在所谓税务会计的问题,因为在财务会计中包括了关于计税的内容。

我国历来把政府部门看作是财务报表的唯一使用者。国家即是主体又是企业所有者,所以无论从宏观和微观上,法都是站在国家的角度上制定的,以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害,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及税利的足额上缴。国家与企业所维护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税务会计包涵在财务会计之中,不需单独反映。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及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必然出现政府部门从众多新设的企业中取得收入的问题,从而使税法与会计制度之间有了一定程度的背离,形成了税务会计产生的原因。

首先,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者遍布社会各阶层,容纳了包括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国家授权的部门在内的跨部门,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的资金所有者,国家政府部门只能以投资者或者国有资产管理者的身份享有资产受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所有者的权利,而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国家不再是市场的主体,它被企业取而代之。这是税务会计产生的直接原因。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它必须从微观角度出发,考虑如何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达到企业资本保值和增值的目的,它所要求的会计核算必须以会计准则为前提,充分体现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但是,税法的制定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宏观调控各方面的利益。因此,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很难一致的体现税法要求,保证税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各企业必须按税法规定的计税依据缴各种税款。由此出现了会计上和税法上计税依据相背离的情况,因此税务会计是既遵循会计原则又体现税法要求的一种会计核算程序。建立税务会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5篇

关键词:通货膨胀 物价变动会计 SWOT分析方法

一、引言

物价变动作为一种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和关注的经济现象,一直对历史成本会计有着较大的影响。而会计作为人们用来管理经济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其所提供的信息长期以来是建立在币值不变和历史成本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不出现物价变动,货币币值相对稳定,那么,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信息就能如实的反映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然而,在通货膨胀期间,如以币值不变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去处理账务,其结果必然是低估资产(特别是期末非货币性资产),少计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等),从而导致期末利润的虚增,不能真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尤其是包括几年数据的比较,分析报表不仅难以作为企业管理当局制定决策的依据,也会引起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的误解。在西方世界,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经历过一段物价普遍上涨过程,而且大多数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达到或接近两位数,为了解决和克服通货膨胀所带来的问题和影响,西方会计界提出了各种会计改革设想和模式。196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发表了第6号会计研究文集(ARS No.6)《报告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财务报表》,建议按照一般物价水平调整和报告不变价格美元的报表信息。1981年11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针对许多国家通货膨胀的情况,公布了第15号《国际会计准则―反映价格变动影响的资料》(IAS No.15)。1989年7月,针对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该委员会又公布了第29号《国际会计准则―恶性通货膨胀中的财务报告》(IAS No.29)。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价也在持续、剧烈的变动,通货膨胀率一度高达23%。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品价格不断上涨,消费者物价指数居高不下,物价变动问题也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只要市场中存在物价变动,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就有其现实意义。

二、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 一 )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针对理论问题,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见解,但究其理论基础都源于资本保全理论。应该说,物价持续大幅变动是产生物价变动会计的外在条件;而资本保全和真实收益的要求才是物价变动会计产生的内在动因。所谓资本保全,是指依据资本循环规律,运用一定方法,通过资本循环时投入的资本量与资本循环结束时收回的资本量进行比较,以保证投入资本价值量的完整和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从资本保全理论形成之初,资本保全问题便是与损益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按照资本保全理论,企业确认的收益必须以保证资本完整无缺为前提,企业的资产流入,只有超过所需补偿资本的数额才可视为收益。资本保全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学的真实权益理论,资本保全理论就是将这一核心思想体现到会计实务中去,要求企业计量损益之时,以不侵蚀资本为条件。资本保全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财务资本保全,它满足于资本货币数量的一致,也就是说在不考虑本期所有者分配的情况下,期末净资产的财务金额大于期初净资产的财务金额,就算实现利润。财务资本保全的计量属性一般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单位可以用名义货币也可以用不变币值的货币。历史成本属性与名义货币单位的组合是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按照历史成本原则的要求,进行会计计量的单位只需用名义货币,因为货币的价值是稳定的或相对稳定的;进行会计计量的属性只能是原始成本,原始成本是企业有关项目在过去的实际交易价格或成本,较为客观并可验证。但是,在环境变化和通货膨胀的发生的情况下,货币购买力会产生剧烈的变动,使得按名义货币反映的各个时期的金额的内含购买力不可比,基于币值不变的基本假设已经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社会经济的现实。同时,由于社会经济力量的作用,构成企业实体资产的项目其取得成本与它们的现行成本或重置成本或现行销售价格也产生越来越大的差距,传统会计模式保全的仅仅是贬值了的原始资本数额,所确认的利润代表这一时期货币资本的增加。而采用历史成本/不变币值的核算模式,则考虑了通货膨胀对资本购买力的影响,保持了原有资本的购买力,所确认的利润代表的是这一时期购买力的增加。另一种是实体资产保全,它抛开了资本的数量形式,而从实际价值考察会计主体的资本在实际价值上是否保持不变,即在不考虑本期所有者分配的情况下,企业的期末实物生产能力(或者经营能力)必须大于期初实物生产能力(或者经营能力),才算实现利润。实物资本保全要求采用现行成本计量属性,以反映现有资产的现行价值,计量单位可以采用名以货币或不变币值货币。在物价变动不显著时,财务资本与实物资本基本一致,坚持历史成本下的财务资本保全便足以使企业的损益计量真实可靠,不致侵蚀资本。而在物价显著变动时,财务资本与实物资本相背离,资本保全理论可以按照其形成的高级阶段―实物资本保全的要求,选择合理的计量模式,准确的计算损益,使企业资本得到保全。

( 二 )我国物价变动会计研究现状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物价变动颁布专门的准则,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已适时的引入现值、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强制性的要求企业报表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重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规定“企业在并入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折算:首先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予以重述,对利润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变动予以重述;然后再按照最近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在境外经营不再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时,停止重述;按照停止之日的价格水平重述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如企业固定资产提取折旧,如符合有关规定,也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虽然加速折旧法会涉及企业财务管理的其他方面,但其重要目的之一仍是防止通货膨胀。另外,针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当企业所有的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都应当对所发生的减值损失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如在物价可能下跌的情况下,对存货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减值准备的计提使得企业在物价上涨时,以资产的历史成本反映资产的价值,而在物价下跌时,以市价来反映资产的价值。这些都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物价变动信息。

根据我国新准则的理念,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仍然是基本的财务报表的基础。但是对于提供物价变动影响的补充报表或补充信息,则可考虑两种资本保持观念并举,三种模式共存的混合模式,这也对企业如何科学的选择适合的计量模式提出了思考。

三、基于SWOT分析法的物价变动会计计量模式选择分析

( 一 )物价变动会计基本模式 会计模式是会计计量单位和计量基础(属性)有机结合的产物。在持续剧烈的通货膨胀下,会计计量理论也受到强烈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一是影响会计计量单位的稳定性,二是影响会计计量属性的客观性。由此,可以通过改变会计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的方法来达到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的影响的目的。物价变动会计模式是由改变了的会计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组合而成,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程度上反映和消除物价变动对传统会计模式的影响,从而对企业资本进行保全。现在通用的物价变动会计计量模式有以下三种:

(1)一般物价水平会计(General price level accounting)。又称作不变购买力会计或固定货币单位会计,是以传统历史成本会计编制的会计报表为基础,采用币值不变的货币单位,按本期一般物价指数将历史成本会计报表中各项会计数据加以调整,从而消除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按期末货币的现实购买力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财务资本保全理论,它主张按不变的货币购买力来保持资本的完好无损,即在经营过程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保持购买的各种类别的货物和劳务的能力不变。收益认定为:在保持与起初同样多的财务资本购买能力的情况下,企业在期间内所取得的流入资源的最大金额。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按照一般物价调整会计报表的数据,而不考虑各类资产价值的实际变化。其会计处理程序为:首先将原来报表中列示的项目划分为“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而后将非货币性项目以各期名义货币表示的金额,按一般物价指数换算为等值货币计价的金额,再计算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净损益,最后编制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报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无须设置特别账户,也无须进行特有的或者单独的会计处理,而是到每个会计期末在传统财务报表的基础上根据一般物价指数变动的幅度及其对传统财务会计报表数据的影响进行换算调整,从而编制出以等值货币来计量的会计报表作为传统会计报表的补充,以反映和消除物价变动对传统会计信息的影响,更真实的反映企业的价值信息。

(2)现行成本/名义货币会计。又称为现行成本会计,即在使用名义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基础上,采用现行成本取代历史成本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从而反映和消除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该模式的收益确定要遵循实物资本保全原则,认为收益不再是受益与原始费用配比的结果,而是收入与(现行成本确定的)费用配比的差额。美国会计学家E.O.Edwards和P.W.Bell对现行陈本会计进行了最早系统的阐述。1961年,他们在《企业收益计量及其理论》(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Business Income)一书中,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反映和消除物价变动快及对会计影响的程序,建议采用现行成本作为计量企业收益的基准。其会计的基本程序是:首先划分“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然后按现行陈本调整非货币性项目金额,进而确定现行成本变动额―变动损益,最后按现行陈本重编会计报表并调整有关会计记录。在日常会计处理中须在进行传统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另设一套账簿,以资产的现时购买价格进行日常核算。即对日常购进的资产以现时成本入账,期末对结存资产和本期已耗资产的累计发生额,按其现时成本进行调整,在调整的基础上确定通货膨胀对企业本期损益的影响,并在编制传统会计报表的同时,根据所设置的现时成本会计账户体系中各账户的期末余额和本期发生额编制现时成本会计报表,以反映和消除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影响。

(3)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是以现行成本为基础,用不变币值货币进行会计计量,以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影响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在物价变动情况下,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往往同时收到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和个别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为了全面揭示物价变动的影响,同时考虑货币性项目净额上的购买损益与个别资产持有损益,人们将前两种模式结合起来,创造出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模式。因此该模式的会计程序与方法也表现为前两种模式的有机结合,与现行陈本会计计量模式区别的是,在编制完成现行成本后,要用不变币值进行重新表述。在日常会计处理上,一般会计核算仍以历史成本计量,但是到会计期末须将原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报表按现行成本调整,并计算当年的持有损益(即现行成本变动额),编制现行成本会计报表,在此基础上,再选用适当的一般物价指数,将现行成本会计报表中的财务数据换算成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基础上的财务数据,并确认购买力损益。该模式目前只在美国和加拿大被成功运用,且主要是鼓励股票上市的大公司以补充资料的形式披露以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为基础的部分,并不要求对历史成本会计报表进行全面调整,也无须重新编制以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为基础的会计报表。

以上三种物价变动会计的基本模式都有着自身优缺点及应用环境和条件要求,在具体运用过程中,企业有必要在充分认识各计量模式的特征上,根据我国实际国情,结合所处行业特征和资本结构进行科学的选择。

( 二 )运用改进的SWOT模型分析各计量模式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近年来该方法已被应用于多个领域,本文将该方法改进后(以物价变动会计计量模式为主体取代企业主体)主要运用于分析各物价变动会计计量模式的内部自身组合特征,分别对其内部因素(优缺点特征)和外部因素(应用需求及应用困难)进行比较分析定位,从而明确各计量模式的应用环境,有利于企业在通货膨胀情况下根据自身行业特征和需求选择正确的计量模式,了解企业财产的实际情况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 三 )应用评价 在物价变动的经济环境下,根据上述对各物价变动会计计量模式的SWOT分析,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直接影响的是货币性项目,货币性项目的金额不随时间的变动而变动,其历史成本与现行成本是相同的,但在物价变动情况下,货币性项目会发生购买力净损益,进而影响企业当年的利润。而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年末要求计算货币性项目的购买损益,能反映一般物价水平变化,简便易行,对于货币性项目占资产主要部分的企业如大型金融性企业,采用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更适合,更能够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大的资本密集型企业,设备一经投入使用,就很少有拆除变卖的可能,在短期内也不能重置,在物价变动环境下为了维护企业资本不受侵蚀,对这类企业,按现行成本对企业的价值进行重估较为恰当,以便更好的维护企业的产权资本和实际生产能力。资本密集型大企业实行以实体资本保持观为基础的现行成本会计,于会计年度终了按现行成本重编基本财务报表。对于存货等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该类型企业与大型资本密集型企业强强相反,总资产中固定资产比重较小主要是房屋建筑物,存货的比重很大,重置可能性大,仍易在市场上找到同类的商品,存货总值占资产总额半数以上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受一般物价水平和个别物价水平影响,这一要求处于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模式的优势范围,所以这类企业可以选择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计量模式,对存货进行重新估价并考虑购买力损益,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合理确定损益。其他企业亦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和资本保全原则的需求从以上分析矩阵中找到适合的计量模式。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物价变动会计模式的选择时,一方面应研究各种方法及企业所在行业特点,另一方面也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真实的反映物价变动对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作出决策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桂芬:《对我国当前通货膨胀会计的思考》,《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

第6篇

【关键词】资本闲置资本保全资本增值资本折旧内部控制

投资人投资建立企业的目的是要使资本增值,即使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此,投资人将企业委托经营者经营,通过经营和管理实现企业的目的。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可能出现所有者与经营者目标不一致,因此,投资人对企业财务的管理即成为必要。

1投资人财务管理的目标

1.1确保资本保全是投资人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投资人投资建立企业的原始资本只有在能够保证其安全和完整的条件下投资人才愿意建立企业,以解决投资人资本闲置和社会就业等问题。投资人资本保全包括三个方面。

1.1.1投资人投出资本必须是在安全法律保障和可以控制的相关人员管理的条件下,才会建立企业并选择经营者经营。因此,确保资本安全。

1.1.2投资人资本的保全不仅表现在投资人投入原始资本本身价值的保全,同时也包括了投资人投入原始资本最基本的增值。这种增值通过是以国库券的利率来计量。

1.1.3投资人投入资本保全的实现具有时间性。投资人从投入资本到收回投资并取得增值是一个时间过程。因此,投资人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期间内应当能够通过折旧或红利等方式取得投入原始资本价值抽奖和无风险收益。

1.2实现资本增值是投资人财务管理的终极目标。投资人投资建立企业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资本保全,其终极目标在于实现资本的增值。资本增值包括这样三个方面:

1.2.1资本有形增值,即投资人投资建立企业带来的超过原始资本和无风险收益之外能够确认和计量的价值。资本有形增值通常可以通过数学的方式加以确认和计量,计算出它的具体价值额。

1.2.2资本的无形增值,即投资人投资建立企业所创造无形资产所带来的价值(如商誉、品牌价值等)。资本无形增值通常可以由社会公认权威机构进行评估确认,而其实际价值一般须通过交易才能实现。

1.2.3其他方面的利益,如企业的社会荣誉、投资人本人的社会声誉及知名度等。这种利益也应当计入投资人资本增值之内,只是它的计量和确认难度更大,但确是客观存在的。

2投资人财务管理的内容

投资人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既不能干预生产经营,又必须维护投资人的资本权益,实现资本保全和增值。投资人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可因投资人的要求,经营者的素质以及企业经营环境等现实情况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明确资本保全和增值的责任目标和考核办法。投资人选聘合格的经营者实际上就是以是否能使资本得到保全和增值为前提的。一旦经营者选聘完成,投资人就应当以资本保全和增值为核心,明确相应的出资人就应当以资本促使和增值为核心,明确相应的资本保全和增值目标,建立相应的指标考核体系。使经营者围绕这些指标展开经营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以资本增值为核心的考评办法。明确奖惩标准并与经营业绩挂钩,使经营者业绩能够得到正确、合理的评价,以激励机制促使经营者维护投资人的利益,同时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2.2确定投资方向和决策程序。企业对外投资意味着投资资本的位移,这种位移移改变了投资人原来的预期,而且还带来了新的风险。

2.3建立必须的内部控制,加强成本费用管理。为确保投资人资本保全和增值,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是投资人和经营者共同需要,内部控制能帮助投资人了解企业组织结构、运行程序、管理制度、业务处理方法等经营过程中的基本运行状况,再借助企业财务报告等资料便能较为清晰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成本费用的增加会直接减少利润,从而减少投资人的资本收益。。

2.4约束资产的使用,决定收益分配政策,经营权是由财产权派生出来的,经营者使用资产必须符合投资人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相一致。若变更资产的用途,从而影响投资人的利益。因此,投资人对于重大资产的使用必须进行约束,以保证资本目标的实现,投资人法定享有收益分配权,投资人决定分配收益政策应当兼顾企业的近期和长远利益,还要兼顾企业员工、经营者的利益,以保持企业持续的发展能力。

2.5修理选择会计政策,建立财务监督机制。会计政策涉及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而会计要素能否正确确认和计量直接影响企业资产和利润的多少,影响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对投资人的决策具有重大的影响。

3投资人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投资人财务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是对投资企业重大决策和重大财务活动的约束,具有间断性。投资人财务管理目标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现。

3.1设定经营者的职业水准和基本组织要素。经营者的职业水准和基本素质在一定程序上决定了投资人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经营者的职业水准主要包括:(1)对出资人财务目标的理解以及忠实程度。(2)经营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3)组织管理与人际沟通能力。(4)职业道德观念。企业财务负责介财务管理的具体实施者应由投资人选定。

3.2确定基本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系统。基本管理制度包括:(1)组织机构制度。(2)基本会计政策。(3)财务管理制度。(4)内部牵制稽核制度。(5)决策程序制度等。在建立基本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投资人应引导经营者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并确定主要的内部控制系统,确保企业高效、有序地运行,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不使投资人资本或权益流失。

第7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定岗定责、尽职免责、失职问责的信贷管理机制,促进审慎经营,提高信贷管理水平和资产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基本制度》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信贷工作尽职是指在整个信贷业务流程中各岗位工作人员应尽的职责。

第三条 本办法是信贷人员履行职责和失职问责的依据,适用于全省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下同)。

第二章 工作职责

第四条 受理岗职责:负责受理客户申请和对客户的主体资格、借款资料、贷款条件等进行初审。

第五条 调查岗职责。调查岗包括信贷调查人员、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

(一)调查人员职责:负责调查评价工作,对调查报告和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二)调查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审核调查报告,对调查程序的合规性、公正性、合理性和评价方法的正确性负责。同时应直接参与辖内大额信贷业务的调查评价工作。

(三)分管领导职责:负责审定信贷调查报告,对调查报告的整体质量负责。同时应组织或直接参与辖内集团客户和重大项目的信贷调查评价工作。

第六条 审查岗职责。审查岗包括信贷审查人员、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和信贷审查专员。

(一)信贷审查人员职责:负责按规定的审查内容对信贷业务的合规合法性、可行性和资料完整性进行审查,有效识别和充分揭示风险,提出是否同意支持的意见和防范控制风险的措施。

(二)审查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审核审查报告,对审查程序的合规性、公正性、合理性和审查方法的正确性负责。同时应直接参与对大额信贷业务的审查工作。

(三)分管领导职责:负责审定信贷审查报告,对审查报告的整体质量负责。

(四)信贷审查专员职责:负责按规定的审查内容对信贷业务的合规合法性、可行性和资料完整性进行独立审查,有效识别和充分揭示风险,提出是否同意支持的意见和防范控制风险的措施。

第七条 信贷审批岗职责。信贷审批岗包括信贷审批委员会(以下简称贷审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以及有权作出信贷决策的其他人员。

(一)贷审会委员职责:负责审议信贷业务,并对信贷业务进行表决。

(二)贷审会主任委员职责:负责贷审会工作,按规定审议信贷业务。

(三)联社理事长职责:负责行使一票否决权。

信用社信贷审批小组组长及成员职责比照本条规定执行。

第八条 放款操作岗职责。放款操作岗包括放款操作人员、法律审查人员、会计人员和放款部门负责人。

(一)放款操作人员职责:负责按照要求落实贷前条件和用款条件,办理放款手续,登记录入人行征信系统,收集、整理和移交客户档案资料。

(二)法律事务岗职责:负责在放款前对信贷业务的合同文本、法律文书及相关凭证等资料,进行合法性、合规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审查。

(三)会计岗职责:负责依据信贷审批表和放款通知书,审核信贷人员办理的信贷业务是否经有权部门批准,按规定对信贷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四)放款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组织和管理放款环节的相关工作。

第九条 贷后检查岗职责。贷后检查岗包括贷后检查人员和部门负责人。

(一)贷后检查岗人员职责:负责按规定的频率和内容对借款人、担保人、抵(质)押物进行贷后检查,对贷后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或提出处理建议报告部门负责人;按时发送贷款本息催收通知书,及时收回贷款本息和确保诉讼时效。

(二)贷后检查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组织和管理贷后检查工作,对贷后检查人员报告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应直接参与大额信贷业务的贷后检查工作。

第十条 风险管理岗职责。风险管理岗包括风险管理人员和部门负责人。

(一)风险管理人员职责:负责对贷后检查部门发现的风险预警信号进行识别,并提出化解风险建议。

(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对风险管理人员提出的化解建议及时进行处理或提交风险管理委员会决策。

第十一条 资产保全岗职责。资产保全岗包括资产保全人员和部门负责人。

(一)资产保全人员职责:负责对不良信贷客户的管理,对问题类客户的法律诉讼;负责接收、管理和处置抵债资产。

(二)资产保全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资产保全工作,重大资产保全事项提交风险管理委员会决策。

第十二条 档案管理岗 职责:档案管理岗包括档案管理人员和部门负责人。

(一)档案管理人员职责:负责接收、登记信贷业务资料和整理、装订、保管、交接信贷档案,对信贷档案的完整性负责。

(二)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组织和督促档案管理人员按照规定进行收集、整理、保管、借阅和移交信贷档案。

第十三条 尽职调查岗职责。尽职调查岗包括尽职调查人员和尽职调查部门负责人。

(一)尽职调查人员职责:负责对信贷工作人员在办理信贷业务工作中是否尽职进行调查,并提出责任认定建议。

(二)部门负责人主要职责:负责审核尽职调查报告,并提出初步认定意见。同时应直接参与大额信贷业务的尽职调查。

第十四条 本章规定的职责,如果由同一部门或人员履行多个部门或多个岗位的职责,则由其部门负责人和岗位责任人承担相应职责。

第三章 尽职调查

第十五条 当信贷业务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尽职调查。

(一)当贷款劣变时(进入不良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除外),应对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和贷后管理行为进行尽职调查;

(二)当对贷款进行以资抵债处理时,应对贷后管理、风险管理行为进行尽职调查;

(三)当贷款进入损失形态时,应对风险管理、抵债资产管理行为进行尽职调查;

当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进入损失形态时,应对调查、审查、评级授信、放款、贷后管理等各环节进行尽职调查;

(四)当核销贷款时,应对损失贷款的管理行为进行尽职调查;

(五)在信贷业务合规性检查工作中,发现有违规行为的,必须进行尽职调查。

第十六条 通过调查,对存在未尽职行为的,应进行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

第四章 责任类型及责任认定

第十七条 责任类型

(一)完全责任:故意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业务操作规程,并由于其个体行为致使其他当事人做出错误判断、无法预见或控制信贷业务风险的;

(二)主要责任:在信贷业务操作中严重失职或非故意违规,对存在的风险未能识别的;

(三)次要责任:因工作疏忽等原因未能识别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

第十八条 责任认定

(一)调查、审查与审批

1.调查人员未按规定完整收集借款人资料的;对收集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未进行调查核实的;调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调查部门负责人承担次要责任。

2.调查人员未对借款人申请贷款的必要性、用途真实性进行调查核实的,调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调查部门负责人承担次要责任。

3.调查人员未对保证人进行实地核保,对保证人的代偿能力、资信情况了解、分析不彻底,造成第二还款来源无法得到保障的;调查人员未调查核实抵(质)押物的权属、价值及实现抵(质)押权的可行性、合法性,造成第二还款来源无法得到保障的,调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调查部门负责人承担次要责任。

4.调查评价报告中未反映和充分揭示集团客户及关联客户的有关信息的,调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调查部门负责人承担次要责任。

5.调查报告的内容不完整、分析方法不正确、调查结论不准确的,调查人员、调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6.调查人员按领导授意进行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的,调查人员承担完全责任;调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明知属按领导授意调查的,与调查人员共同承担完全责任。

7.调查报告未按规定反映客户的主要风险点和提出风险防范措施的,调查人员、调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8.调查人员与客户弄虚作假而形成调查报告误导审查和审批决策的,调查人员承担完全责任,调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应发现而未发现问题的,承担主要责任;若调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明知是弄虚作假形成调查报告的,与调查人员共同承担完全责任。

9.调查环节的相关人员在调查报告上签注的意见不明确的,视同同意上一岗位的所有意见,共同承担相应责任。

10.审查人员未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进行审查的,审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11.审查报告未按规定全面反映审查内容的,或审查报告的分析方法不正确、审查结论不准确的,审查人员、审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12.审查同意了不符合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和信贷基本条件的信贷业务;审查人员、审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共同承担完全责任。

13.审查人员按领导授意进行审查的,审查人员承担完全责任;审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明知属按领导授意进行审查的,与审查人员共同承担完全责任。

14.审查人员故意提供虚假审查报告的,审查人员承担完全责任,审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应发现而未发现问题的,承担主要责任;若审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明知是弄虚作假形成的审查报告,与审查人员共同承担完全责任。

15.信贷审查专员未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对信贷业务进行审查的,承担主要责任。

16.信贷审查专员审查同意了不符合产业政策、信贷政策或不符合信贷基本条件的信贷业务,承担完全责任。

17.信贷审查专员故意提供虚假审查报告,或按领导授意进行审查并形成审查报告的,承担完全责任。

18.审查环节各相关人员对所审查信贷业务的审查意见不明确的,视同同意上一岗位信贷人员的所有意见,共同承担相应责任。

19.超权限、超比例审批信贷业务的,或通过对关联方提供授信的方式化整为零超权限、超比例提供贷款的,信贷审批人员(包括联社贷审会和信用社贷审小组投同意票人员,下同)承担完全责任。

20.对不符合信贷政策和信贷基本条件的借款人同意授信或贷款的,信贷审批人员承担完全责任。

21.在借款人还未取得相关批准文件的情况下,同意授信或发放贷款的,信贷审批人员承担完全责任。

22.在担保人不具备担保资格或担保实力的情况下同意授信或发放贷款的,以及不按抵(质)押折扣率确定贷款额度的;信贷审批人员承担完全责任。

23.违反国家有关不得以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规定,同意贷款作为注册资本金、注册验资和增资扩股的,信贷审批人员承担完全责任。

24.违反国家有关不得以贷款从事股票、期货、金融衍生产品等投资规定,同意贷款从事股票、期货、金融衍生产品等投资的,信贷审批人员承担完全责任。

25.违规决策发放跨区域贷款的,信贷审批人员承担完全责任。

26.违反信贷审批程序或减少审批程序、逆程序同意授信或贷款的,信贷审批人员承担完全责任。

27.指示、授意下级部门或工作人员违规办理信贷业务,或以个别谈话等方式影响有关信贷人员或贷审会委员独立发表意见的,指示、授意人承担完全责任。

28.联社理事长未按规定行使一票否决权的,承担完全责任。

29.未按照上级管理部门的风险提示意见办理信贷业务的,由有权同意人和具体经办人共同承担完全责任。

(二)放款程序

1.在不满足“审批结论”设定的放款条件下办理了放款手续的,放款人员与放款部门负责人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2.办理担保贷款手续不合规、不合法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或者部份无效的,放款人员承担主要责任,部门负责人承担次要责任。

3.对借款合同、法律文件及相关凭证审查不严,致使存在的法律瑕疵危及农村信用社债权行使的,法律审查岗承担主要责任,放款人员承担次要责任。

4.未按规定及时办理抵(质)押权利凭证的入库保管手续,或违反有关规定办理释放抵(质)押品手续的,同意人和具体经办人承担完全责任。

5.放款人员按照领导授意, 不按规定落实贷前和用信条件而办理信贷业务手续的,放款人员、部门负责人与授意领导共同承担完全责任。

(三)贷后检查

1.未按规定的内容和频率进行贷后检查并形成检查报告的,贷后检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部门负责人承担次要责任。

2.贷后检查报告未反映借款人的经营及财务变化情况,未分析其变化情况对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的影响的,贷后检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3.对于发生影响客户风险级别及还款能力的重大事件未及时报告的,贷后检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4.对保证人的保证能力发生变化,抵押物出现转移、毁损、变质等情况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或未及时进行书面报告的,贷后检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5.未按规定保管抵押物、质押物的权利凭证,或未按规定保管质押物,致使有关权利凭证或质押物毁损、遗失的,责任人承担主要责任。

6.未及时向借款人及保证人发送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导致诉讼时效丧失的,贷后检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7.通过展期、借新还旧等方式掩盖资产质量导致风险进一步加大的,相关人员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8.贷后检查人员故意隐瞒借款人、担保人发生的重大变化情况的,或编造虚假贷后检查报告的,贷后检查人员承担完全责任,部门负责人应发现而未发现问题的,承担主要责任。

9.按领导授意不真实反映信贷资产风险的,贷后检查人员和授意领导共同承担主要责任。部门负责人明知属领导授意而未阻止的,承担主要责任。

10.贷后检查部门未及时将出现风险预警信号的信贷业务报告风险管理部门的,贷后检查部门负责人承担主要责任。

11.未对贷后检查部门报告的风险预警信号进行风险识别并及时制定处置方案进行处理,或未按规定程序报告的,风险管理人员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12.未按风险管理部门意见及时进行处置的,贷后管理人员或资产保全人员及其部门负责人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四)资产保全

1.以资抵债申请材料(包括申请报告、债权债务合同或协议、抵债资产权属凭证等)不真实、不完整的,资产保全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2.未按规定接收抵债资产的,资产保全人员、审查人员和审批人员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3.接收抵债资产违反审批程序或超权限审批的,审批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4.取得抵债资产过程中与借款人、担保人串通,使抵债资产价值高估、难以变现或变现损失巨大的,直接责任人承担完全责任。

5.未按规定办理抵债资产过户手续,导致抵债资产权属出现争议或其他影响抵债资产处置的,根据当时未办理手续的具体原因,分别界定相关人员的责任,属内部原因造成的,责任人承担主要责任。

6.取得抵债资产后未及时建立台账,或保管的档案资料发生缺损的,经办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7.保管人员未按规定对抵债资产定期进行检查、核对,导致帐实不符,抵债资产出现毁损、灭失的,保管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8.处置抵债资产违反审批程序或超权限审批的,审批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9.未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处置抵债资产而损失农村信用社利益的,经办责任人承担主要责任,审批人员承担完全责任。

10.对经法院判决后债务人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因未及时申请强制执行导致丧失执行时效的,资产保全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五)资产损失核销

1.在借款人或担保人仍具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追偿,导致债权核销的,相关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2.对未认定责任或未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的资产损失进行核销的,相关的核销审查与审批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3.采用编造、伪造相关证明材料的方式对不具备核销条件的资产申请核销的,经办人承担完全责任;审查与审批人员未能对相关资料进行有效甄别,导致核销申请通过的,审查与审批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4.为逃避责任追究,对资产损失隐瞒不报、长期挂帐的,相关信贷人员、部门负责人及决策人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5.对追索类已核销资产未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导致未及时发现债务人资产线索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追索的,资产保全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6.对追索类已核销资产,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因未采取有效的催收措施,导致追索权丧失的,资产保全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7.对已核销资产的台账未按规定及时进行更新的,管户的资产保全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六)档案管理

1.相关部门的经办人员未按规定时间移交信贷资料的,责任人承担主要责任。

2.未按规定对信贷资料进行归档、登记、装订、移交和管理的,相关人员承担主要责任;部门负责人未督促移交和按规定进行监交的,承担主要责任。

3.未按规定进行档案管理,造成信贷档案资料遗失或有档案涂改、拆换、损毁和遗失等问题的,档案管理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第五章 责任追究

第十九条 对失职行为的处罚方式:

(一)经济处罚。包括罚款、赔偿损失等。

(二)纪律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

(三)其他处理。包括批评教育和组织处理。批评教育主要包括口头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等;组织处理主要包括调离原岗位、解聘职务、解聘专业技术职务、取消授信资格、停止信贷审批权、停职离岗收贷、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等。

第二十条 处罚标准

(一)对承担次要责任的,给予责任人200-500元(以每笔计算,下同)的经济处罚,同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组织处理。情节严重或损失较大的,给予责任人纪律处分。

(二)对承担主要责任的,给予责任人500-1000元的经济处罚和记大过以上纪律处分,情节严重或损失较大的,给予责任人开除留用以上纪律处分。

(三)对承担完全责任的,给予责任人1000-20xx元的经济处罚和开除留用以上纪律处分,情节严重或损失较大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第二十一条 对以下未尽职行为,给予责任人100-1000元的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应进行组织处理。

(一)受理岗无正当理由拒绝客户申请的;对客户的主体资格、借款资料、贷款条件等未进行初审的;对收集的客户资料未按规定加盖相关印章的;

(二)受理、调查、审查等各部门负责人未及时安排人员或直接从事相应工作,造成各环节超过规定时间的;

(三)未按规定程序和方式擅自出具或不出具信贷业务退件通知的;

(四)未按规定移交信贷资料的。

第二十二条 具体处罚由稽核部门、纪检监察部门根据《***省农村信用社稽核处罚办法(试行)》、《***省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和本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8篇

【关键词】会计计量;历史成本;公允价值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7-0073-1.5

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在学术界历来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时代不同,最优选择也不同。本文通过分析计量模式的内涵和影响因素,以及对国际国内会计计量模式历史发展的概述,提出会计计量观念的创新。

一、我国会计计量的内涵与局限性

会计计量是指运用一定的手段、尺度、规则,对会计对象的某些特质用数量进行表示。它主要由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两方面构成。对于计量单位通常选用名义货币(发生严重通货膨胀除外),所以,对计量属性的不同选择决定了会计计量模式的不同。

我国的会计计量长期以历史成本为主,它是在工业经济时代形成的,当时的会计环境比较稳定,资产形态单一,大部分资产在初始计量后,其价值基本不变。在报表列示时,考虑到信息需求者的决策需求,常常结合其它计量属性对资产净值进行调整,主要反映在资产减值的处理上。但这种处理只是基于谨慎性原则的运用,防止企业虚计资产,其比较的基准仍然是历史成本,当可变现净值、市价低于成本时,以减值列示,当可变现净值、市价高于成本时,还是以成本列示,由此形成以历史成本为主的混合计量模式。随着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变化,大量的兼并、重组、联营行为使资产价值频繁变动;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工具不断创新,期权、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给传统的会计计量提出难题;商誉、人力资源等软性资产在一些企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这些公司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往往取决于这些新的经济业务,怎么来计量他们?如何在会计报表中反映这些特殊资产?历史成本解决不了。要想真实、公允、及时的量化企业资产的真正价值,必须改变以历史成本为主的混合计量模式。

二、会计计量模式的影响因素

(一)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框架的起点,对会计计量有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不同的会计计量模式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侧重点也不相同,由此决定了会计的终极目标不同。关于会计目标,理论界主要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强调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而决策有用观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采用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通过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反映企业价值。

(二)会计信息

会计是一个提供经济信息的系统,其主要职能就是向企业内部及外部利害关系人提供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多种多样,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也是方方面面。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质量要求不同,其所反映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侧重点也就不同,这也影响到了会计计量模式的不同。

(三)资本保全

资本保全观点认为真实的收益应当建立在资本完整无损和保全企业同样的生产经营能力的基础之上。资本保全观点主要有财务资本保全和实物资本保全两种观点。观点不同,所选择的会计计量属性也会有所区别。财务资本保全观认为,资本可以用货币反映并主张保持货币资本完整,要求以历史成本计量会计要素;实物资本保全观则认为要保全的是企业的原有生产能力和经营能力,而生产能力和经营能力应以现行市价作为计量基础。

(四)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会计人员素质等。这些方方面面的外部环境同样会对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产生影响。

三、会计计量观念的创新体系

为了克服传统会计计量观念的不足和适应新经济现象计量的需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针对不同的情况确立新的计量观念和计量基础。

(一)建立产出价值观――现值计量基础

产出价值观是以被运用资源未来可能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作为资源的价值源泉,以时间价值的现值作为计量基础。它主要适用于对人力资源、无形资产价值的计量。

产出价值观的理论依据是,资产的价值是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一个组织对一项资产产出价值的关注,旨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未来效用期内产出最大的价值。与投入价值侧重于资产“过去的支出”相反,产出价值观更注重资产的“未来产出”。这就从时间上弥补了从历史角度计量的不足。

(二)建立效用价值观――替代成本计量基础

效用价值观是以一项资源对人或组织的有用性作为价值的源泉,以消除或补偿因资源使用可能出现后果所发生的费用――替代成本作为计量基础。它主要适用于环境资源的价值计量。

效用价值观可从西方经济学中找到依据。在西方经济学那里,价值就是“指财富、物质对人来说是有用且是稀缺的特性”。对“有用程度”的直接计量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考虑用替代成本来间接计量。重视效用价值的目的是保持、维护自然资源的良好状态和生态平衡,既考虑经济效益,又兼顾社会效益,避免因对资源的掠夺性消耗而导致资源的枯竭,避免因环境污染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建立稀缺价值观――协议价格计量基础

稀缺价值观是以资源的稀少短缺或唯一性作为价值的源泉,以拥有稀缺资源方的主报价、受取方认可的稀缺资源价值,经双方协商、谈判形成的价格――协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它主要适用于歌星演唱,模特表演,名人字画,珍奇矿物、植物、动物等特殊、稀有资源的计量。

稀缺价值观基于非正常供求的现实,以“物以稀为贵”为依据。双方形成的协议价格不具有广泛的认同性,不同的人对计量结果往往差别巨大。

(四)建立保全价值观――现行成本计量基础

保全价值观是以一项资产重新取得所需投入的价值作为价值衡量依据,以现时重置成本作为计量基础。这一观念和基础解决了购买时间较长的资产原始价值与市场价值的背离问题,使实物资本得以保全。它适用于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的计价。

保全价值观的理论依据是资本保持理论,避免因物价变动而导致对资产价值评估偏低的现象,维护固定资产的简单再生产。在保全价值观下,除了现行成本计量基础外,还可用一股购买力(一般物价指数)作为计量基础。

(五)建立市场价值观――变现价值计量基础

市场价值观是以假设资源当时正常销售的现金流入额作为衡量资产价值的依据,以脱售价格或变现价值作为计量基础。它主要适用于关心企业资产流动性的场合。

市场价值观依据的理论是:现代企业必须具有对社会经济环境的迅速变化作出适时应对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竞争能力、偿债能力、应变能力,这就与企业资产的变现性强弱相关。变现价值代表企业在最近的将来可收回的现金数,从而使收益实现、成本补偿、支付便利。

(六)建立风险价值观――公允价值计量基础

风险价值观是以投机者对交易对象的巨大不确定性判断产生的风险作为价值的源泉,以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基础上进行的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金额――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它主要适用于对衍生金融工具价值的计量。

风险价值观以风险与报酬均衡作为理论依据。由于激烈竞争市场中未来事项的不确定性,而使人们产生消除、转移、分散风险的内在要求;由于未来交易事项的不确定性大,带来的损失可能性大,因而相应要求有高的回报。金融工具的价值受种种因素影响瞬息万变,加之交易合同签订时并不像传统商品购销业务一样投入成本价值,对这种象征性的经济交易工具如何计量,成为一个世纪性难题。直到现在,会计界仍难以找出理想的计量方法来确认其价值。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探讨,国际会计界达成初步认识: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这是目前认识水平下的较优选择。

第9篇

关键词:会计收入;经济收入;计量;资产;负债

一、问题的提出

从会计的角度来说,收益一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通常指一个会计年度) 内所获得的净收益,即同一时期内企业的全部收入超过全部费用和损失的余额。收益既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之一,又是现代会计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无论是在会计实务操作领域中,还是在会计理论研究领域中,收益的确认与计量问题都已成为会计工作者所关注的焦点。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的《论财务会计概念》第一辑中指出:“编制财务报告的首要重点是通过对收益及其组成内容的计量,提供关于企业业绩的信息”。收益何以引起人们如此高度的重视? 原因在于收益对于国家、企业以及个人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 收益是税收基础,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保障

按照现行法律的规定,企业实现了收益,就产生了纳税义务,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税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它构成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因此,收益计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并进而影响到国家职能的发挥。

(二) 收益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评价企业管

理当局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两权分离”基础上形成的现代企业中,企业所有者将其资源委托给企业管理当局去经营,企业管理当局相应承担对这些资源进行保值、增值的责任。通过对收益的计量,既可以反映企业有效利用资源的程度,又可以考核企业管理当局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如果企业收益很可观,则说明企业有效地利用了资源,企业管理当局有效地履行了受托经济责任。

(三) 收益是相关利害人进行决策的重要工具

对企业的现有股东而言,企业收益是股利分配的重要保证,也是股利分配的最大限度,它对股东是否继续持股、是否追加投资等决策直接产生重大影响;对企业的债权人来说,虽然他们更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企业的获利能力是其偿债能力的基础;对潜在投资者而言,他们要为手中持有的资本寻找一个合理的去向,企业的获利能力当然是其考察的首要问题。

二、收益的内涵

在进入主题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收益的概念。关于什么是收益,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的学者们一直未取得一致意见。经济学家们总是从最接近于客观经济事实的角度来说明问题,但得出的结论有时却并不实用;而会计学家们则往往从实用主义的观点出发来解释问题,但得出的结论有时却并不科学。正是由于经济学家和会计学家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因而形成了“经济收益”和“会计收益”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 经济收益

客观地说,收益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中。经济学中的收益我们一般称之为经济收益(economic income) 。1776 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 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 中首先提出了收益的定义。他将其定义为“财富的增加”、“那部分不侵蚀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1890 年,艾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将“财富的增加”这一收益观念引入企业,并提出了区分“实体资本”和“增值收益”这一重要的经济学思想,进一步地具体区分了资本和收益。

20 世纪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欧文费雪( Irving Fisher) 发展了经济收益理论,他在《资本与收益的性质》一书中提出了收益的三种不同形态,即(1) 精神收益(psychic income) 指心理上获得的满足;(2) 实际收益( real income) 指物质财富的增加;(3) 货币收益(money income) 指资产货币价值的增加。同时,费雪也对资本和收益进行了区分。他认为,资本是某一时刻财富的存量,收益是某一时期劳务的流量;资本是未来劳务的化身,而收益则是这些劳务在特定时期内的享受,是补偿资本之后的一种增量。1946 年,英国经济学家J1R1 希克斯(J 稲稨icks) 在其著作《价值与资本》中给经济收益下了一个至今在西方经济学中仍占有重要地位的定义,他认为:“一个人的收益是指他在保持期末和期初同样富有的情况下,可能消费的最大金额”。套用这一定义,企业收益可以定义为:在期末和期初拥有同样多实际物质财富的情况下,企业在某一时期内可以消费的最大金额。

(二) 会计收益

会计学中的收益我们一般称之为会计收益(accounting income) ,它被看作是产出价值大于投入价值的差额。或者说,会计收益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已实现的收入与相关的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

从会计收益的一般概念来看,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1 会计收益是基于企业实际发生的交易而确认的也就是说,会计收益是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以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获得的销售收入,减去为实现销售收入而发生的成本后得出的。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来确认收益,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

2 会计收益的确认要遵循收入实现原则, “实现”是对收益确定的检验虽然这样做符合会计基本原则中的稳健性原则,但也有一些会计学者指出,这种认为收益产生于资产增值实现时而不是产生于资产价值增值时的看法不够全面,这种观点仅将企业实现的营业收益界定为收益,而将企业的持产损益排斥在外,这样确认的收益是不完全的。

3 计算会计收益时,成本、费用是按照历史

成本原则计列的历史成本原则是现行会计实务中企业资产计价时普遍应用的一项原则。这样,由于资产按其取得时的历史成本计价,那么成本、费用作为已耗资产的价值转移,自然应该按照历史成本原则计列。但在通货膨胀现象普遍存在的今天,这样做容易造成成本不能得到真正的弥补,从而产生虚盈实亏的现象。

4 会计收益的确认以会计分期这一会计基本假设为前提也就是说,会计收益是期间收益,它反映的是某一特定期间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

(三) 经济收益与会计收益之比较

1 两者界定的收益范围不同

会计收益的确认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活动为基础,以收入的实现为原则,因此,只包括已实现的营业收益,而不包括未实现的持产损益。相反,经济收益则将企业已实现的营业收益和未实现的持产损益同等对待,将它们都界定为企业的收益。虽然会计收益相对于经济收益来说更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也更符合稳健性原则,但它却给人以这样的感觉,即好象一个人不是在他的资产价值增加时,而是在他的资产出售时变得更为富裕。这与我们所认可的逻辑恐怕是不相符的。

2 两者所依据的成本属性不同

确认会计收益时所依据的是历史成本,这有利于客观反映管理当局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但是,这样做又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方面,在通货膨胀日益普遍的今天,历史成本原则的贯彻使得生产耗费不能得到足额补偿,从而造成虚盈实亏的现象,并进而影响企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历史成本原则的实行又与收入按现行价格计量的做法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确认经济收益时的情况正好相反,它依据的是现时成本,虽然这样做能避免出现生产耗费不能得到足额补偿、收入成本的计量属性不一致等问题,但现时成本的采用又使得企业管理当局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得不到客观的反映。

3 两者所体现的资本保全观念不同

从经济收益和会计收益的概念来看,两者都是在资本得到保全和回收之后才确定收益,但经济收益体现的是实物资本保全观念,而会计收益则体现了财务资本保全观念。所谓实物资本保全,又称经营能力保全。在这种观念下,资本被视为业主投入资源的实际生产能力。这种资本保全观念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保持业主投入资源的实际生产能力不变,并以此为前提来确认收益。而所谓财务资本保全观则视资本为一种财务现象,是业主投入资源的货币价值。这种资本保全观要求将业主投入资源的货币价值保持完整,在此基础上,企业收入的余额部分被确认为收益。在实物资本保全观念下,在企业已消耗的实物资产未得到重置前,不能确认收益;而在财务资本保全观念下,收入超过原始成本的转移额后即可确认为收益。

三、收益确认模式的选择

(一) 经济活动模式与经济交易模式

从决定“何时”来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这一角度来看,收益确认的基本模式可以分为经济活动模式和经济交易模式两类。在经济活动模式下,收益被看成是某种经济活动的结果,只要产生收益的经济活动已经存在或发生,收益便可以得到确认,而不管是否发生了实际交易。这种模式下确认的收益,不仅包括企业已经实现的营业收益,而且包括企业尚未实现的由于价格的变动或预测变动而产生的持产损益。单从这一点来看,经济活动模式似乎是与经济收益观念相对应的。

在经济交易模式下,收益则被看成是某种经济交易的结果,在收益的计量过程中,只记录由于经济交易所产生的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变动。也就是说,在这种模式下确认的收益,都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交易为基础,而对于那些由于价格的变动或预测变动所产生的价值变动,只要没有发生实际交易,就不予以确认和计量。单从这一点来看,经济交易模式下确认的收益满足会计收益的特点,应该是与会计收益观念相对应的。

(二) 本期营业收益与总括收益模式

从决定“如何”来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这一角度来看,收益确认的基本模式可以分为本期营业收益模式和总括收益模式两类。在本期营业收益模式下,只有那些由“本期经营”业务所产生的收益以及可以由企业管理当局控制的“本期”发生的价值变动才被确认为本期的收益,而非常项目的收益或损失则不包括在本期的收益之中。这种模式着重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即着重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在一定时期内有效利用各项经济资源来获取收益的程度。在这种模式下,收益的计算特别强调“本期”和“营业”这两个显著特征。所谓“本期”是指只有本期决策以及本期管理上可以控制的价值变化和事项所产生的结果才包括在收益的计算之中。而所谓“营业”则是指收益的计算应该仅反映企业正常营业活动的结果,而不应该包含那些非正常的、偶然的因素,故在计算收益时,要将非常项目的收益或损失排除在外。本期营业收益模式认为只有将收益的计算限定在“本期”和“营业”的范围之内,才便于企业之间的业绩比较,才能正确考核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

在总括收益模式下,收益是指企业在某一时期内由于各项经济交易活动或价值重估事项所导致的业主权益的总变动,更确切地说,前面所指的各项经济交易活动或价值重估事项不包括资本交易和股利分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的《论财务会计概念》第五辑中,明确支持了总括收益模式。在这一文件中,企业的综合收益被解释为“某一个体在报告期内,除与业主间的交易外,由于一切原因所导致的权益增减的程度和途径”。总括收益模式下确认的企业收益既包括本期营业收益,又包括本期非常项目的收益或损失,还包括前期事项的更正调整。可以看出,总括收益模式下确认的收益相对于本期营业收益模式下确认的收益来说,范围要广泛得多。对总括收益模式的支持可以说更大程度上是在批判本期营业收益模式:

(1) 收益的营业性和非营业性不易划分。某一项收益,在一家企业可能被确认为营业收益,而在另一家企业则极有可能被确认为非营业收益;即便是在同一家企业,也可能在不同的会计年度被分别确认为营业收益和非营业收益。这就使得本期营业收益模式意在方便企业间业绩比较的目标难以实现;

(2) 在本期营业收益模式下,依据“本期”和“营业”这两个标准,收益确认时要剔除某些项目,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收益确认的主观随意性问题。而总括收益模式则毫无疑问地解决了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本期营业收益模式和总括收益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两者的立足点不同:前者立足于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和经营效率,并以此来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和经营效率;而后者则以企业连续的整个历史经验为基础,着眼于通过若干个会计期间的会计数据去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和经营效率。在总括收益模式下,收益的确认更真实地体现了企业经营活动的连续性,也更符合“持续经营”假设的要求,因此,这种模式得到了会计理论界及一些职业团体的支持,在现行会计实务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四、收益计量理论的分析

(一) 收益计量模式的选择

从本文第一部分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收益这一概念与资本保全观念是密切相关的。不论是经济收益,还是会计收益,都是在资本保全的基础上确认的。但是,不同的资本保全观念决定了不同的收益概念,从而也对收益的计量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实物资本保全观念下的企业收益是指在保持企业实际生产能力不变的前提下企业实际物质财富的增加,属经济收益范畴,在计量时,倾向于选择现行成本作为计量属性;而财务资本保全观念下的企业收益是指企业收入超过投入资本货币价值后的余额,属会计收益范畴,在计量时,倾向于选择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

将这两种不同的资本保全观念同名义货币单位和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这两种不同的计量单位进行组合后,我们得到了四种可供选择的收益计量模式,它们是: (1) 名义货币单位财务资本保全(名义货币单位历史成本) ,即以名义货币单位为计量单位,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财务资本保全观念下的收益计量模式;(2) 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财务资本保全(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历史成本) ,即以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为计量单位,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财务资本保全观念下的收益计量模式;(3) 名义货币单位实物资本保全(名义货币单位现行成本) ,即以名义货币单位为计量单位,以现行成本为计量属性的实物资本保全观念下的收益计量模式;(4)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实物资本保全(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现行成本) ,即以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为计量单位,以现行成本为计量属性的实物资本保全观念下的收益计量模式。

(二) 收益计量方法的选择

关于收益的计量方法,一般认为有两种,即“收入—费用”法和“资产—负债”法。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种方法。

1."收入—费用”法

我们知道,早期的收益计量从属于资产的计价,一般是通过重置成本会计或定期对期末资产进行估价来求得一定时期内资产的净增量,并以此作为当期收益的量度。这就是我们稍后要探讨到的“资产—负债”法。这种状况持续了一段时期以后,随着“持续经营”概念和股份公司的出现,收益确定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会计政策开始转为关注收益的定义、确认和计量。这时的收益被人们看作是所确认的收入与相关成本费用进行配比后的结果。也就是说,人们将一定时期的收入减去各类相关成本费用后得出收益。这种方法我们就称之为“收入—费用”法。“收入—费用”法的使用使得资产负债表成了收益表的副产品。

2.“资产—负债”法

如前所述,“资产—负债”法是早期计量收益的主要方法,诚如George O. May 所指出的那样:“重温一下会计、法律和经济文献就会发现??这些领域的英国和美国学术权威们都同意收益就是‘资产净值增加’的概念”。所谓“资产—负债”法,就是指直接用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之量度来确定收益的方法。也称之为资产负债表法或财产法。在这一方法下,收益表被视为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净资产变动的报表,收益的量度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收益的确定处于从属地位,收益表成了资产负债表的副产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收入—费用”法是会计实务中广为采用的方法,但某些会计准则则倾向于采用“资产—负债”法。例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的《论财务会计概念》第五辑中,将一个企业的综合收益定义为某一个体在报告期内,除与业主间的交易外,由于一切原因所导致的权益增减的程度和途径。

参考文献:

[1 ] 陈国辉1 会计理论研究[M]1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1

第10篇

【关键词】 物价变动;应用;难点

物价变动在商品经济中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经济发展的自然定律。实质上,局部的一定幅度内的物价变动并不会对市场经济信息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当出现持续性的大幅度物价波动时,传统历史成本会计的理论系统就受到了动摇,以此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也失去了其相关性,会计实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而有关物价变动的研究也就有了现实性和必要性。

一、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

物价变动会计,可以泛指消除物价变动影响的一切会计程序和方法,如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资产价值定期重估等。但确切地说,物价变动会计主要是指与会计计量结构变动有关的程序和方法。

(一)资本保全的概念

持续的通货膨胀提出了资本保全的问题。企业收益的确定要求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以保持资本完整无损为前提,若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在物价稳定的情况下能够正确计算损益,并使企业资本得到保全,然而在持续的通货膨胀下,却会虚计收益,使企业资本以利润的形式流失。

资本保全就是依照资本循环规律,运用一定的方法,通过对资本循环时投入的资本量与资本循环结束时收回的资本量进行比较,以保证投入资本价值量的完整和再生产的正常进行,进而保障所有者的权益。

(二)资本保全理论

目前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资本概念:财务资本和实物资本,因而也有两种相应的资本保全理论。

财务资本即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货币,它所代表的价值量通常以货币数量表示,与传统财务会计中的净资产或所有者权益相同。详细来说,财务资本保全又分为名义资本保全和不变购买力资本保全。名义资本保全指所要保持的是资本的账面金额。这种概念下,收益是所有者投入的名义货币资本在本期的增量,对持有资产价格上涨形成的持有利得并不确认,待资产转换后(出售、折旧等价值转移)计列为收益。这是传统财务会计的做法,没有考虑到物价上涨对货币购买力的影响,其保全的仅仅是贬值了的初始资本数额。不变购买力资本保全是指保持资本的购买力。因此在这种概念下,收益为所有者投入的不变购买力资本在本期的增量,其中超过一般物价水平的资产增加额才列为企业的收益。

实物资本是指企业的实物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或为取得这种能力所需的资源与资金。这种概念下,一般要求采用现行成本或重置成本计量,以反映资产的现行价值,已耗用资产在未得到重置之前,不确认营业收益。通货膨胀对资产负债的影响视为实物生产能力计量上的变动,也不列为收益,而是作为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的组成。

二、物价变动会计常用的三种模式

(一)一般物价水平会计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也称历史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或不变购买力会计,它采用的计量结构是历史成本/不变币值货币,这一结构并没有改变历史成本这一计量属性,只是改变了传统财务会计的计量单位。在其会计处理中,要按本期一般物价指数将历史成本报表中的各项会计数据加以调整,从而消除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按期末货币的现时购买力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这种会计模式反映的是一般物价水平发生变动时对会计的影响。由于该模式并没有改变传统会计的计量属性,仍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故其日常的会计处理与现行会计做法一致,不需要进行单独或是特殊的会计处理。其不同之处在于按现行会计方法处理经济业务和编制报表后,还得按一般物价指数调整报表,并反映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其具体的处理程序分四个步骤:划分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按一般物价指数对报表中的非货币性项目进行调整;计算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编制会计报表。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由于没有改变传统计量属性,因而操作简单,易于理解。此外,选用的物价指数多是由政府公布的,具有客观、可验证的特性。同时,由于提供了反映货币价值变动的购买力损益,能够提醒人们在物价变动下持有货币性资产与负债的影响。但是,由于个别物价变动与一般物价变动大多是不一致的,因而不能确切反映各类资产价值的实际变化。同时由于购买力损益对盈利的影响,造成其并不能确切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可见,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直接影响的是货币性项目。如果货币性项目在企业资产、负债中所占比重较小,考虑到一部分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可以相互抵销的因素和利息率的影响,实行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所带来的利益就未必能抵偿所花费的成本。因此,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非金融企业不宜实行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反之,由于金融企业的资产主要是货币性的,因而认为其有必要实行一般物价水平会计。

(二)现行成本会计

现行成本会计又称现行成本/名义货币会计模式,其采用的计量结构是现行成本/名义货币。这种会计模式也只改变了传统计量结构中的一种――计量属性。主张现行成本会计的人认为,企业内部资产各异,受到物价变动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如果一律按照一般物价指数调整,则缺乏科学性,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难免与事实有出入。另外,按照成本实物补偿原理,即企业当期实现的收入中,有一部分必须用来补偿已经消耗掉的不变资本要素,且必须是在实物形式上补偿相应种类的新物品,剩余的部分才能确认为利润。简而言之,即收入对成本的补偿额足以使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其实,这一原理也正体现了实物资本保全理论。

现行成本会计着眼于企业所持有的特定资产的价格变动,以现行成本为计量基础,来消除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该会计模式的处理主要分三个步骤:以现行成本计量资产;计算持有损益;重编报表。

现行成本会计优于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因为它采用现行成本计价,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最重要的是它将经营收益与持有损益分别列示,能有效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业绩。而且由于是以实物资本保全理论为依据,因此可以更好地保持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杜绝资本被侵蚀。但是这种会计模式计价上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且工作量大,从成本效益的原则来说,不适宜推广。可见,实行现行成本会计,较之一般物价水平会计难度更大,花费也可能更多,因此更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一般来说,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机器设备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大,这些机器设备一经投入使用,在短期内重置的可能性很小。从实用的观点出发,按现行成本对此类企业的价值进行估价较为恰当,因而认为对固定资产净值占资产总额50%以上的大型资本密集型企业有必要实行现行成本会计。

(三)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模式

这种会计模式事实上完全颠覆了传统历史成本会计的计量结构,以现行成本为计量属性,不变购买力货币为计量单位。也可以说,这一模式是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和现行成本会计两种模式相结合的产物。

采用这种模式既要考虑币值变动(即一般物价变动)的影响。又要考虑特定物价变动的影响,因而既要计算货币性购买力损益,又要按现行成本计算资产持有损益,程序十分复杂,难被一般会计人员所掌握。这种模式能够较为完整而准确地全面反映和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但同时也兼备了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和现行成本会计的缺点,且应用过程中计算复杂,会计信息不易为一般的使用者所理解。此外,这一会计模式的信息成本非常高,是否能产生足够的利益并未得到有效的证明,会计界本身也存在着争议,故很难付诸全面实施。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资产总额中,固定资产比重较小,存货等流动资产比重却很大,因此,会计界不少人士认为劳动密集型企业适合采用现时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模式。

三、物价变动会计运用中的难点

(一)相关的数据收集存在难度

物价变动会计下,要在历史成本报表的基础上完成一般物价报表的编制,通常需要知道一般物价指数或者某些商品的现行价格,有时还需要一些特定行业的价格指数。而这些指数的计算通常是由国家的一定部门单位通过对相关市场的分析计算而得。由于市场的不可知,在这一计算过程中往往包含了不少的假设,过多的假设也就意味着实际操作中的难度。事实上,有些数据即使在企业内部也难以获得,如每一项业务发生时的物价指数。

(二)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信息是由会计人员编制的会计报表所提供的。因此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正确与否。物价变动会计作为一种起步较晚的会计模式,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因而其推广和应用需要会计人员具备相当的物价变动会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但是我国会计职业界的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还不够高,所采用的会计手段仍落后,受传统会计模式的影响较深,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物价变动会计在实施上的难度。

(三)报表使用者对物价变动会计下的报表体系难以理解

传统会计的发展历史远远超过了物价变动会计。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按照传统财务会计的模式去阅读报表、思考问题并据此作出经济决策。如果要求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一下接受物价变动会计,并从物价变动会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具有相当的难度。要知道,会计报表是提供给报表使用者的,任何财务报表的变革都应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报表的相关性,才有助于会计目标的实现。

四、推进物价变动会计的建议

(一)改进财务报告体系

无论何种会计模式,最终都是要将企业的财务信息反映到财务报告中,进而提供给报表使用者。因此,要消除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就有必要考虑财务报告体系的改进问题。企业仍应按现行会计制度编制各种财务报表,同时依据企业受物价变动影响的程度和经营决策的需要以及现有管理水平,按企业认为适宜的方式提供辅的反映物价变动的会计信息,如编制补充报表、增加物价变动信息的相关辅助资料等。

(二)加强对我国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

会计信息是通过会计人员编制的财务报表反映出来的。因此,会计的问题首先是会计人员的问题。物价变动会计的发展意味着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会计人员,而在我国物价变动会计发展较晚、会计人员理论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可以通过强化会计管理体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入行门槛,从而最终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会计工作人员。

(三)制定相关准则,开展物价变动会计试点工作

鉴于我国物价变动会计起步晚、发展缓慢等问题,可以通过制定会计准则,先行在部分受物价变动影响较大和受公众关注较多的企业内开展物价变动会计的试点工作,要求这些企业在提供传统历史成本财务报表的同时以补充资料的形式提供以物价变动会计重新表述的报表;随着物价变动会计的成熟,再要求其他的企业也逐步采用物价变动会计,使物价变动会计得以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 郑向东.物价变动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及应对模式的选择[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2] 朱惕成.物价变动对会计的影响及消除[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03).

[3] 盛晶.我国推行物价变动会计的难点及对策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01).

第11篇

(一)会计收益的计量会计期间损益的确认和计量,应分析该期间实际发生的交易,确认和计量各种收入和费用,根据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来计算。收入、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必须遵循收入实现、应计制、历史成本、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等原则。对于资产或负债价值的波动,如无客观事实认定,不予确认。会计收益只确认已实现收益,不确认未实现收益。

(二)经济收益的计量根据经济收益观,期间损益的确认和计量应比较该会计期间期末和期初的净资产,_在扣除投资人追加投资、加回已对投资人所分配利润后,即为该期间的损益。若期末和期初净资产相等,资本得到保全;若期末净资产小于期初,资本就没有得到保全,差额为资本亏绌;若期末净资产大于期初,资本不仅得到保全,而且产生盈余,差额即为利润。人们按资本计量属性的不同,又将资本保全分为财务资本保全和实物资本保全。前者强调名义货币资本的保全,后者强调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能力的保全。在资本保全观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为取得收益而发生的费用必须以现行成本(资产的现行购买市价)而不是以历史成本来计量,在企业已经耗费的资产未得到重置之前,不得确认企业收益。在这类资本维护概念下所确定的企业收益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收益。此时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概念所确认和计量的收益在量上存在如下的关系:会计收益+未实现的有形资产变化一前期发生的已实现的有形资产变化+无形资产价值的变化=经济收益(公式1)。上式中的无形资产不是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传统的无形资产,而是另一个概念即主观商誉。以资本化方法举例加以说明:

[例1]某经营实体总资产剩余有用寿命4年,每年期望的净现金流转额如表1:(假设贴现率为5%,每年折旧7000,单位为$)第一年期望的净现金流转额(R1)=7000,第一年初总资产的资本化价值:7000x(1+5%)-1=6667,8500×(1+5%)-2=7710。100(0)×(1+5%)-3=8638,12000×(1+5%)-4=9872,合计为32887。第一年末总资产的资本化价值:8500×(1+5%)-1=8095,10000×(1+5%)-2=9070,12000×(1+5%)-3=10336,合计为27531。第一年的主观商誉=(折旧)7000-(32887-27531)=1644,每一年的会计收益=每一年的净现金流转额一每一年的折旧,第一年的会计收益=第一年的净现金流转额一第一年的折旧,0=7000-7000。同理可得第二年、第三年和第四年的主观商誉和会计收益,将各年的数据带入公式1可得到各年的经济收益(本题中有形资产未发生变化,故其数值为0),汇总见表2:二、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计量差异对审计的启示

(一)以会计收益为基础的审计

应综合考虑企业的持有利得、现有资产实际价值及实物资本保全。一是已实现收益与全部收益的差别。会计收益只包括已实现收益,而将未实现损益排除在外,经济收益则将企业的经营收益与持有利得同样对待,而不考虑收益是否已经实现: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两者之间不一致,其差额主要是持有利得。二是历史成本与现时价值的差别。会计收益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和配比原则,有利于客观反映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管理责任。但是,由于历史成本原则内在的缺陷,特别是收入按现--时价值计量而费用按历史成本列支,使得会计收益的计算缺乏内在的逻辑统一性,而且使配比原则难以贯彻执行,以至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其实际价值,成本也不能得到足额补偿。而经济收益按现时价值计量,其反映的是资产的实际价值,有利于成本的足额补偿。三是财务资本保全与实物资本保全的差别。会计收益维护财务资本保全,即只要求业主投入的货币价值不受到损害,企业收入超过投入价值部分即作为会计收益,注重报告经营财务成果。经济收益则坚持实物资本保全,只有当业主投入资源的实际生产能力得到保全时,才能确认收益,只有保持企业实际生产能力,企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二)内部治理方面的经济收益审计

第12篇

关键词:信贷风险;法律思维;有效资产;有效控制

一、法律思维与法律风险概述

法律思维是一种规范性思维;是一种人性恶的思维;是一种求实的以寻求利益为目的思维方法。正向的法律思维逻辑为法律主体间有关系、有义务、有责任、有能力。笔者将其简称为“四有”。银行应当运用法律思维中的“四有”逻辑对信贷风险进行开展管理活动。

二、信贷风险的法律表现形式

1.合同法律风险。(1)主体风险。银行与缺乏签约资质的主体订立借款或担保合同,导致合同效力瑕疵。如单独与未成年人签订借款合同;再如与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单位签订担保合同或以其公益设施设立担保或以公益设施以外的财产为他人债务设立担保等。(2)客体风险。客体风险,尤其体现在担保法律关系中。表现为抵质押物不符合法律规定;抵质押权存在其他权利限制,如留置权、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等。(3)内容风险。银行对法律规则的错误理解而修改合同内容致银行处于不利地位,如根据离婚协议财产分割将夫妻共同借款变更为夫或妻单独借款;担保合同与借款合同未建立一一对应关系;误将连带责任保证约定为一般保证;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效力认定约定不清等。(4)操作风险。合同非本人签字;合同遗漏或错填重要信息,如借款金额、币种、利率、罚息、复利等;未及时根据法律规定进行权利公示,导致权利效力瑕疵。如抵押及权利质押未及时到登记机关办理登记。(5)行政司法风险。不同的行政司法机关对事实或法律可能存在不同理解或自由裁量行为,从而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如对最高额的认定标准,采信“本金最高额”说的法院认定担保人应当对最高额本金及相应的利息费用承担担保责任;采信“债权最高额”说的法院则认定无论是本金还是利息或其他,总额不得超出最高额。2.有效资产控制不到位,履约保障不足。银行对还款义务人有效资产控制失效,成为信用风险化解的障碍。具体表现为:未核查资产的权属及权利负担;未及时办理抵质押登记;贷后管理中,未严密监测资产权属及其权利限制的变化;贷款风险处置阶段未对资产采取有效保全措施。3.重要法律时效节点管理不到位,债权完整性受到威胁。在借款及担保法律关系中涉及到的重要法律时效节点包括诉讼实效与保证期间。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义务人获得抗辩权,债权人的权利请求无法得到法律的强制力保护。超过保证期间,债权人未提起权利主张,将丧失对保证人的追索权。4.信息不对称,权利缺乏行权基础。代位权和撤销权制度在银行维护债权方面的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究其原因,主要为贷后管理未实现精细化,对债务人损害债权人利益、采取各类手段转移资产逃废银行债务的信息未进行有效搜集,导致代位权和撤销权的行权基础缺失,代位权和撤销权制度形同虚设。5.不当缓释,雪上加霜。信用风险缓释是银行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在缓释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往往风险管理效果事与愿违。如贷款展期未征得所有还款义务人同意;超出借款合同约定支用期,重新向借款人支用贷款导致新发放贷款脱保等。6.毁灭性清收,执行困难。信息的不对称,银行对借款人财产线索的缺失,常导致借款人在司法上被认定为无还款能力。抵质押物风险的存在导致押品处置难度大、成本高等现象频频出现。上述因素的综合,最终影响银行债权的全额实现,常出现赢了官司输了钱的局面。

三、法律思维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1.树立全流程法律风险控制意识。银行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必定在法治框架内进行。即使在我国具有“熟人文化”的背景下,法治也才是主线。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者必须树立起法律风险管控意识,将实现法律风险的精细化管理贯穿于信贷业务的各个环节。2.加强法律思维培训,提升法律技能。对从业人员开展培训,提升法律控制能力。银行从业人员法律培训的思路应当是通过对具体法律条文与案列的学习,逐渐培养法律思维;培训的内容应当包括刑法、民法、诉讼法等;培训方式应当实现多样化,追求培训实效。培训对象应逐渐习得并有效运用法律思维开展工作。3.以法律思维执行各项风险控制制度。“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将贷款流程划分为贷款申请、受理与调查、风险评价、贷款审批、合同签订、贷款发放、贷款支付、贷后管理、回收与处置九大环节。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也应从这九大环节着手,梳理各个环节的法律关系,运用法律思维明确各个环节的法律风险控制要点,制定并执行相应的法律审查和法律风险管控制度。4.运用法律思维做好有效资产的有效控制。银行对还款义务人有效资产的有效控制聚焦于“查”和“控”。(1)“查”即核查资产的状态,包括事实状态和权利状态,目的是核实资产的有效。对资产事实状态核查应坚持“亲见”原则。对资产权利状态核查,应以法定的权属确认标准予以判断。在信贷流程中,涉及到资产核查主要有四个阶段,贷前调查资产为信贷决策提供依据、贷款支付前核查资产确保放款条件、贷后管理关注资产变化、贷款清收查找资产以保障债权。(2)“控”即针对“查”到的资产采取措施,目的是实现管控的有效。对资产的法律控制措施主要有:一是通过担保性权利控制,如设立抵质押权。二是通过财产保全即申请查封、冻结、扣押等司法措施进行控制。对有效资产的及时保全对于银行贷款回收有着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一般来说对财产首先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债权人获得处置资产的优先权;若债务人为企业,财产保全措施的及时性就更为重要,甚至决定债权受偿顺序;采取保全措施后,债权人有权收取保全财产的孳息用以归还债务,如收取房屋租金。5.运用法律思维做好不良贷款处置。(1)做好诉讼时效和保证期间管理,确保债权完整性。需要注意的是中断诉讼时效的行为应当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发生,且相关权利请求金额应当是债权余额,防止中断效力仅仅及于部分债权。对已超过诉讼时效或保证期间的贷款,银行仍应当以积极的态度清收。目前,司法解释对超过诉讼时效和保证期间的挽救措施提供了指引。(2)积极查找有效资产并及时加以有效控制。银行要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通过专业律师介入、法院协助等方式从信贷档案、贷后管理获取的义务人交易对手及相关凭据、征信等材料中挖掘义务人财产信息,并申请法院对查到的财产及时采取保全措施。(3)选用适当程序,防范程序风险。笔者认为,在各种法律程序中,实现担保物权及破产程序应当慎用。实现担保物权程序的启动,可能因程序尚未完结、债权数额不确定而导致法院不予受理或裁定中止审理其他程序,进而导致后期发现的责任财产无法及时执行。破产漫长的程序势必影响贷款回收的及时性。(4)合理选择责任财产清偿顺序。清收应优先处置非抵质押财产后处置抵质押财产。同时,银行的清收工作必须将成本节约纳入清收策略综合考量。如对于义务人处置难度大、成本高的资产,可考虑通过办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的方式,以收取的租金偿还贷款。

四、结语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应当运用法律思维,识别信贷合同的订立、履行、违约处置等各阶段的法律风险,通过担保、保全措施等实现对义务人有效资产的有效控制,以此做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瑜青,张建.法律思维内涵与特征再思考[J].东方法学,2012,(02):131-136.[2017-08-03].

[2]沈仲衡.价值衡量法律思维方法论[D].吉林大学,2005.

[3]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策略研究[J].梁锋,叶开枝,刘庄.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1).

[4]日常生活的法律性——法律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关系[J].陈金钊,范春莹.求是学刊.2006(04).

[5]浅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张梦瑶.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05).

[6]金融危机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和管理[J].叶芸.经济师.2009(12).

[7]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风险与防范[J].殷玉智,王文生.西部论丛.2002(02).

第13篇

 

关键词:会计 收益 传统收益

 

一、收益理论的历史演进 

 

早期的收益计量从属于资产的计价,一般是通过重置成本会计或定期对期末资产进行估价来求得一定时期内资产的净增量,并以此作为当期收益的量度。诚如George O.May所指出的那样,“重温一下会计、法律和经济文献就会发现……这些领域的英国和美国学术权威们都同意收益就是‘资产净值增加’的概念”。 

这种状况持续了一段时期以后,随着“持续经营”概念和股份公司的出现,收益确定的重要性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相应地,这时的会计政策开始转为关注收益的定义、确认和计量。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人们逐渐认可了“收益就是指产出价值大于投入价值的差额”这种观点。套用这一定义,企业的收益就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业已实现的收入与相关的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 

长期以来,这种传统的收益观一直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传统的收益观正遭到越来越多的批判--过于保守的实现原则不利于对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历史成本模式无法体现资产的本质属性,等等。与此同时,一种新的全面收益观正悄然兴起。 

 

二、全面收益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涵义 

 

客观地说,收益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经济学家们提出来的。 

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富论》中首先将收益定义为“财富的增加”、“那部分不侵蚀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 

1890年,艾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首先将“财富的增加”这一收益观念引入企业,并进而提出了区分“实体资本”和“增值收益”这一重要的经济学思想。 

20世纪初,欧文·费雪进一步发展了收益理论。他在《资本与收益的性质》一书中提出:收益是补偿资本之后的一种增量。 

1946年,J.R.希克斯在《价值与资本》一书中给收益下了一个至今在西方经济学中仍占有重要地位的定义。他认为收益是指在保持期末和期初同样富有的情况下,可能消费的最大金额。 

以上述这些收益理论为基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80年12月首先提出了“全面收益”这一新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企业在报告期内,除与所有者之间的交易以外,由于其它一切原因所导致的净资产的变动。 

 

三、全面收益与传统收益的比较分析 

 

以上本文对全面收益和传统收益的基本涵义分别进行了阐述。概括成一句话,全面收益就是指“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传统收益则是指“投入与产出配比后的结果”。前者着眼于物质财富的绝对增加,而后者则着眼于产出价值对投入价值的相对增加。由此可见,两者之间的差别是不言而喻的。 

1.两者所体现的资本保全观念不同。尽管从全面收益和传统收益的基本涵义来看,它们都是在资本得到保全和回收之后才确定收益。但是,两者所体现的资本保全观念却大相径庭。 

全面收益这一概念体现的是实物资本保全观。只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保持所有者投入的实际生产能力不变,企业才能确认收益;而在已消耗的实物资产未得到重置之前,企业不能确认收益。与之不同的是,传统收益这一概念则体现了财务资本保全观。 

2.两者所遵循的收入确认模式不同。全面收益的确认遵循经济活动模式。按照这种模式所确认的收益,不仅包括企业已经实现的营业收益,而且包括企业尚未实现的、由于价格或预测的变动而产生的持产损益。按照这种模式所确认的收益,都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交易为基础;而对于那些因价格或预测的变动而产生的价值变动,只要没有发生实际的交易,就不予以确认和计量。再进一步讲,尽管传统收益相对于全面收益来说更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也更符合稳健性原则, 

3.两者所依据的成本计量属性不同。与所体现的资本保全观念相联系,计量全面收益和传统收益时的成本属性也是大不相同的。前者依据的是现时成本,而后者依据的则是历史成本。

计量传统收益时依据的是历史成本,这有利于客观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但是,这样做又存在着两方面的不足:一是在通货膨胀日益普遍的今天,历史成本原则的贯彻使得生产耗费不能得到足额补偿,从而会造成虚盈实亏的现象,并进而影响企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二是历史成本原则的实行又与收入按现行价格计量的做法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计量全面收益时的情况则正好相反。它依据的是现时成本。虽然这样做能避免出现生产耗费不能得到足额补偿、收入成本的计量属性不一致等问题,但现时成本的采用又使得企业管理当局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得不到客观的反映。 

4.两者所适用的收益计算方法不同。关于收益的计算方法,一般认为有两种,即“收入-费用”法和“资产-负债”法。 

传统收益的计算适用“收入-费用”法。按照这种方法,收益被看作是所确认的收入与相关的成本费用进行配比后的结果。也就是说,将一定时期的收入减去同一期间的各类相关成本费用后即可得出收益。“收入-费用”法的使用使得资产负债表成了收益表的副产品。与之不同的是,全面收益的计算适用“资产-负债”法。在这种方法下:收益的确定处于从属地位;收益的计量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收益表被视为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净资产变动情况的报表;收益表成了资产负债表的副产品。 

必须指出的是,尽管全面收益观是伴随着对传统收益观的批判而产生的,但全面收益概念的提出并不是对传统收益概念的全盘否定。它只是对收益概念的扩展,而且是在继承传统收益概念基础上的扩展。 

 

四.全面收益理论———一种全新的收益观 

第14篇

关键词:资产 资产减值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一、问题的提出

资产减值会计政策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引起了人们重视的,其标志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95年的SFASl21号《长期资产减值、处置的会计处理》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98年的IAS36号《资产减值》。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从1992年起执行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最早提出了计提坏账准备金的概念,到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的出台,我国的资产减值问题研究,从减值准备计提的范围和会计实务操作的广泛程度等标准都得到了广泛的扩展,可以说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长期资产减值是企业的焦点问题,长期资产数额大,使用期限长,其减值对企业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的影响更深远。与短期资产相比,长期资产的公允价值更难获得,判断标准也更复杂,所以在实务操作中,其减值数量和时间也存在着更大的主观性。我国的《资产减值》准则主要是针对长期资产减值的,与分散于其他准则中的短期资产减值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研究资产减值会计问题,有助于人们把握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质及其相关理论和实务问题,对企业提高资产质量会计信息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长期资产减值理论依据

(一)资产的涵义与性质认清资产的本质,准确地对资产进行定义,是研究长期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起点,因为“资产不仅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只有通过资产,才会衍生出费用、收入、负债等会计要素并且成为资本增加的主要来源(葛家澍,2006)”。然而时至今日,人们对资产的本质与定义仍然有着不同的看法。目前理论界最流行观点:一种是经济资源观。1970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提出的APB第4号报告中认为:资产是按公认会计原则(GAAP)加以确认和计量的企业经济资源,也包括不属于资源但按公认会计原则可以确认和计量的递延费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也认为:资产是指由于过去的事项而由企业控制的、预期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资源。另一种是未来经济利益观。1985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所的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指出:资产是特定主体由于已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而取得的或能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认为:资产是特定企业由于交易和事项(包括资本投入或退出的产权交易)以及交易虽未执行但在法律上不可更改的契约而取得或控制,而由企业配置和运用,旨在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未来现金净流入)的经济资源。国务院《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及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中对资产的定义是: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有学者认为此定义采用了未来经济利益观,但笔者认为,此定义是支持经济资源观的。首先,从语法的角度分析,此定义首要表达的意思便是“资产是资源”,而其余部分都是对“资源”所作的限定与修饰;其次,从语意的角度来分析,此定义与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中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而新准则中的定义明显是支持经济资源观的。因为它认为资产是“预期能取得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而不是“未来的经济利益”本身。把能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作为资源的定语,只不过突出说明了资源的有用性,并未改变或添加资源本来就是有用的根本性质(葛家澍,2006)。笔者认为,定义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当某一特定的经济资源通过市场的配置进入某一特定主体(企业)后,会计学上便将此经济资源定义为(企业的)资产。因此,笔者更倾向于经济资源观,认为资产的本质就是经济资源,而提供未来的经济利益则是资产的重要特征及能力,因为提供未来的经济利益是任何稀缺的经济资源都具备的重要特征与能力,而资产又是特定的经济资源,当然具备此特征与能力。并且,这与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不但不矛盾,而且也是吻合的。因为资产具有提供“未来的经济利益”这样的性质与能力,所以企业才会持有资产,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资产是经济资源的本质。

(二)资产减值资产是企业特定的经济资源,该经济资源预期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判断资产的关键是能否预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不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资源就不是资产”(刘玉廷,2007)。企业在获得某项资源后将其确认为资产,是因为该资源预期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并且企业之所以购置某项资产,是因为企业估计此项资产(经济资源)可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不低于其市场价格或交换价格的,否则企业是不会购置此项资产的。在企业获得此项资产后,便会按照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即用该资产当时的交换价格或市场价格进行会计计量与记录,形成该资产最初的账面价值。由于市场的种种不确定性及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与影响,企业在持有资产的某一时点,其现时预期经济利益会小于此时的账面价值,这二者的差额就是资产的减值。因此,笔者认为,资产减值的本质是资产的现时预期经济利益低于原预计的最低现时经济利益预期,在会计上反映为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

(三)减值理论依据当前学术界比较盛行会计目标起点论,笔者也采纳此观点。财务会计目标所要回答的问题主要是:谁是财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信息对使用者的主要用途是什么;现行财务报告能提供哪些主要信息。会计目标理论主要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资源所有者如实反映资源受托者的受托责任和履行情况,即对受托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财务报告应主要反映企业历史的、客观的信息,即主要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在这种观念下,资产计量倾向于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在于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对经济决策有用的、数量化信息,这种信息必须使决策者的后验概率与先验概率有所不同。财务报告应主要反映现时的信息,即更注重信息的相关性。在计量上决策有用观要求使用有别于历史成本的多重计量属性。西方主流财务会计主要倾向于决策有用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都把决策有用性作为首要的会计目标。对资产减值进行计量记录可以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信息,而不是为了向资源所有者报告受托责任,所以资产减值会计是基于决策有用观的。

我国新准则《基本准则》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

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可见我国的基本准则把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结合起来。如此界定财务会计目标笔者认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企业)在全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并且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多数是国有企业,这就必然要求在进行财务会计目标的选择时,要考虑到对企业管理层受托经营的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所以“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这一目标对我国来讲必不可少;与国际趋同是此次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而国际上现在广泛采用“决策有用观”,所以我国新准则也同时采纳此观点。从会计的稳健性来考虑,应选择在不确定条件下最不可能高估资产和收益的方法。稳健性要求财务报告提供者向使用者尽可能提供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信息。而在这些信息中资产减值会计信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讲,稳健性原则是确认资产减值的重要依据。相关性是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从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角度看,相关的信息应与投资、信贷或其他类似的资源配置决策相关联。FASB在其的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把相关性分解为预测价值、反馈价值与及时性。前文已述及,决策有用观更注重信息的相关性。而资产减值会计通过及时地确认计量和报告资产减值方面的信息,可以为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实物资本保全观,IASC在其概念框架中专门讨论了资本与资本保全问题,将资本保全分为财务资本保全和实物资本保全。财务资本保全观认为,企业要保持的是投资者投入的净资产,当收入超过成本时就实现了财务资本保全的目标,不论是以名义货币还是不变购买力作为计量单位,所保全的资本都是投资者投入的货币或者购买力。实物资本保全观认为,企业要保全的是企业的实物资本和生产能力,不是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而是企业资产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即实物资本原有的生产能力。在实物资本保全观下,要保全的是实物资本的重置成本或者公允价值,而不是账面价值。资产减值会计在资产发生减值时以公允价值来重新计量资产,这正好符合实物资本保全的观点。

三、长期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

(一)长期资产减值的确认资产减值的确认实质上是对资产价值的后续确认,是在资产持有的过程中进行的。

(1)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目前在判断应否确认资产的减值时,主要有三种标准,即永久性标准(Permanentcriterion),可能性标准(Probabilitycriterion)和经济性标准(Economiccriterion)。永久性标准是指只有永久性资产减值损失(在可预见的未来期间不可能恢复)才予以确认,永久性的减值实质上是可能性很大的减值,真正的永久性减值是不存在的;可能性标准是指对可能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确认。其依据是资产减值会计主要是源于稳健性原则,其本质是指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因此,在资产减值确认时采用可能性标准有着其自然的合理性;经济性标准指只要发生减值就予以确认,确认和计量采用相同的基础。支持永久性标准的人认为,它可以避免确认暂时性减值损失,不会导致在损失实际发生前就将其记录。笔者认为,要让会计人员判断某项减值是否属于永久性减值是非常困难的,并且会计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充满了判断和估计,要想在会计报告中剔除不确定性是不可能的,特别对于立足于未来的减值会计,尤其如此。目前长期资产确认标准的选择是多样化的。多数学者支持可能性标准,因为这种方法更加接近经济现实,而且尊重管理当局的职业判断,也比较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但其不容忽视的缺点就是提出的限制条件太低,存在着被滥用的可能。美国采用了这一标准,并且其在确认和计量时采用不同的基础。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等要求采用永久性标准;墨西哥、新西兰以及IASB的IAS36《资产减值》等要求采用经济性标准。我国新颁布的《资产减值》准则采用了经济性标准。笔者认为,其原因一是经济性标准的固有优点:易于理解,便于操作,能够及时反映环境变化对资产价值的不利影响,真正体现了稳健性原则的要求;二是与国际趋同,因为此次会计准则体系制定过程中的原则之一便是国际趋同。

(2)资产减值的确认对象。资产减值确认对象的选择有四种标准:单项资产、资产类别、资产总体和现金产出单元。单项资产是某类资产中的个别资产;资产类别是某类资产中具有相同性质、相同经济内容的各项资产的组合;资产总体是指某类资产中各项具体资产的全体;现金产出单元(Cashgeneratingunit)。IAS36规定:指从持续使用中产生的现金流入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合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并且能认定是最小的资产组合。而SFASl44则引入了资产组合的概念,指出基于确认和计量减值损失的目的,某项长期资产或某些资产与其他资产和负债应组合在一起,该组合产出的现金流量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和负债产出的现金流量,并且是最小的资产组合。理论上按照单项资产进行的减值确认结果最为准确,但在实务中却并不一定能行得通。首先,出于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某些资产按资产类别或资产总体进行减值的确认可能更为理想;其次,由于有些资产并不能单独产生现金流量,所以这些资产可能无法按照单项资产确认减值。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资产减值的确认应按单项资产进行,对于不能产生独立于其他资产的现金流人的资产,应按现金产出单元确认资产减值。笔者认为,由于很多长期资产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与其他资产共同作用才能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这些资产的持续使用不能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合产生现金流入。所以对这些长期资产而言,采用“现金产出单元”或资产组的概念对其进行减值确认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但随之而来的是确认的减值损失如何在资产组合内部进行分摊计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长期资产减值的计量资产减值计量的实质是将资产用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之后对减值资产的后续计量,计量属性主要有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以及公允价值等。同初始计量相比,由于缺乏初始计量时所固有的客观性,并且通常也难以选择相同或相似的参照物进行比较,所以资产减值的后续计量复杂得多也困难得多。从理论上讲,公允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是反映减值资产现时价值的最佳计量属性,但在实践中由于对资产现时价值的理解上的分歧,以及不同计量属性操作上的难易程度及计量结果可靠性的差异,计量属性的选择也是多样化的。IAS36《资产减值》规定。在资产持有期间,若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则应按其可收回金额计价,确保资产以不超过其可收回价值的金额进行计量。同时将可收回金额定义为销售净价与使用价值二者中的较高者。而FASB则认为减值计量中的可收回金额表现为资产的公允价值,这主要是由于FASB认为,决定继续使用而不是出售已减值的资产相当于对该资产的一次投资,并且美国有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资产公允价值比较容易获得。笔者认为,在我国对于长期资产而言,采用销售净价与使用价值中的较高者来定义可收回金额可能是较好的选择。首先,对于减值资产是出售还

是继续使用,理性的企业对二者的选择应该是无偏好的;其次,公允价值以其较强的相关性而日益成为国际上主要的会计计量属性,我国引入公允价值实属必然,但是同时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发达,许多资产可能并不存在完善的市场,因此不能确定其公允价值,只能确定资产的使用价值;最后,将可收回金额定义为销售净价与使用价值二者中的较高者,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四、结论

(一)公允价值与现值的正确运用问题公允价值与现值的运用是较为复杂的问题,也是我国会计改革的难点之一。由于二者的正确运用难度较大,需要会计人员较高的业务素质,并且公允价值的可验证性较差,审计检验困难,公允价值实质是基于主观判断的定性因素大于具有量化标准的定量因素,公允价值能否“公允”其实很难界定,监管部门应予以警惕,否则会重蹈实务中许多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的覆辙。

(二)注意会计选择与职业判断增多问题《资产减值》准则中,涉及很多会计选择与职业判断,如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折现率的选择等,这些主观判断成份的增加,势必会给企业管理层留下更大的弹性空间,如何尽可能地缩小此空间,减少企业利用主观判断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也应成为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而作为会计从业人员应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职业素质,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客观的职业判断是无法做到的。

第15篇

一、传统会计计量观念——投入价值观的局限性

所谓传统会计计量观念,即投入价值观,是指以一个投资主体取得或建造某项财产物资时实际支付的现金及其等价物(即投入价值)为资产价值计量的标准,从而形成历史成本计量基础。这种观念是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只有交换的商品,其价值才能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只有在对投入价值补偿保全的基础上,才算得上增值。这一会计计量观念和基础,具有数据易取得、可验证、较客观等优点,因而成为世界各国通行的主流会计计量模式。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计量的对象和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受一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引起币值的波动;因资源的稀缺性、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资产价格的升跌;衍生金融工具等新经济事项的出现使历史成本计量不适用;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等新无形资产及人力资源、环境资源使会计计量对象扩展等,都使传统会计计量观念和计量基础受到冲击,呈现出很大的局限性。

1、计量基础理论的不适应。投入价值观——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以劳动价值理论作支持,计量的内容是劳动创造和转移的价值,计量的时间是交易实际发生时,并且不再作重新计量。这只能量度经济事项的一个侧面或一部分经济事项,不能对经济事项作全面、立体、动态的衡量。因为有些经济资源具有稀缺性、效用性的特点,稀缺性、效用性就成为价值的主要源泉,如珍奇资源、环境资源;有些经济资源具有未来创造价值的能力,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就体现了该资源的价值,如人力资源;有些交易结果只有未来才能证实,交易双方相互认可的价值就可以作为计量的依据,如衍生金融工具。凡此种种,都需要新的计量基础理论来支持。

2、计量尺度的不适应。由于人们认识的深化,新经济现象的出现,使计量对象扩展,历史成本计量尺度无法运用,迫切要求用新的计量尺度来替代。

二、会计计量观念的创新体系

为了克服传统会计计量观念的不足和适应新经济现象计量的需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针对不同的情况确立新的计量观念和计量基础。

1、建立产出价值观——现值计量基础。产出价值观是以被运用资源未来可能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作为资源的价值源泉,以时间价值的现值作为计量基础。它主要适用于对人力资源、无形资产价值的计量。

产出价值观的理论依据是,资产的价值是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一个组织对一项资产产出价值的关注,旨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未来效用期内产出最大的价值。与投入价值侧重于资产“过去的支出”相反,产出价值观更注重资产的“未来产出”。这就从时间上弥补了从历史角度计量的不足。

2、建立效用价值观——替代成本计量基础。效用价值观是以一项资源对人或组织的有用性作为价值的源泉,以消除或补偿因资源使用可能出现后果所发生的费用——替代成本作为计量基础。它主要适用于环境资源的价值计量。

效用价值观可从西方经济学中找到依据。在西方经济学那里,价值就是“指财富、物质对人来说是有用且是稀缺的特性”(中山伊知朗等编:《经济词典》。对“有用程度”的直接计量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考虑用替代成本来间接计量。重视效用价值的目的是保持、维护自然资源的良好状态和生态平衡,既考虑经济效益,又兼顾社会效益,避免因对资源的掠夺性消耗而导致资源的枯竭,避免因环境污染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建立稀缺价值观——协议价格计量基础。稀缺价值观是以资源的稀少短缺或唯一性作为价值的源泉,以拥有稀缺资源方的主报价、受取方认可的稀缺资源价值,经双方协商、谈判形成的价格——协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它主要适用于歌星演唱,模特表演,名人字画,珍奇矿物、植物、动物等特殊、稀有资源的计量。

稀缺价值观基于非正常供求的现实,以“物以稀为贵”为依据。双方形成的协议价格不具有广泛的认同性,不同的人对计量结果往往差别巨大。

4、建立保全价值观——现行成本计量基础。保全价值观是以一项资产重新取得所需投入的价值作为价值衡量依据,以现时重置成本作为计量基础。这一观念和基础解决了购买时间较长的资产原始价值与市场价值的背离问题,使实物资本得以保全。它适用于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的计价。

保全价值观的理论依据是资本保持理论,避免因物价变动而导致对资产价值评估偏低的现象,维护固定资产的简单再生产。在保全价值观下,除了现行成本计量基础外,还可用一股购买力(一般物价指数)作为计量基础。

5、建立市场价值观——变现价值计量基础。市场价值观是以假设资源当时正常销售的现金流入额作为衡量资产价值的依据,以脱售价格或变现价值作为计量基础。它主要适用于关心企业资产流动性的场合。

市场价值观依据的理论是:现代企业必须具有对社会经济环境的迅速变化作出适时应对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竞争能力、偿债能力、应变能力,这就与企业资产的变现性强弱相关。变现价值代表企业在最近的将来可收回的现金数,从而使收益实现、成本补偿、支付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