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离任审计目的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建立领导干部相关动态数据库,做好基础工作。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与当地组织部门进行协商,请求其为审计部门适时提供纳入审计范围的各级领导干部信息。包括现任职单位、起始时限、职务等相关信息。在得到以上信息后。审计部门可以建立起经济责任审计电子数据库,这样对哪些领导干部和单位已审、哪些多年未审,就能做到一目了然。二是审计部门可以对近年来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和其他审计项目进行整理,建立起电子档案,做到心中有数,并将两类电子数据库有机结合,为项目计划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二、对审计对象进行分类。做到管理有序、突出重点。为了科学安排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任务,满足对领导干部监督的需要,审计机关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单位领导干部的经济管理权限及其工作性质、经’济活动规模、掌握财政资金量大小等对审计对象实行分类管理。可将地市级的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分为六大类:第一类为掌握各县(市、区)经济决策权、经济执行权和承担当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县(市、区)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派出机构;第二类为重要经济主管部门,经济活动总量较大、掌握财政资金较多、下属单位较多的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第三类为规模较大、资金总量较大的院校、医疗等事业单位;第四类为授权经营的资产经营公司、大企业集团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第五类为党委、人大政协、群众团体:属下无独立经济组织或资金总量和规模较小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未改制企业等;第六类为市管县属单位正职领导干部的所在单位和各县(市、区)审计机关。通过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的审计对象,采用不同的审计频率,对不同岗位的领导实行一届审两次或离任审一次等。按照党政部门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审计方法。对资金运作总量大、下属单位较多,且转移支付资金量大的重要党政部门领导干部,以预算执行审计加经济责任审计为主,关注全部政府性资金;对资金运作总量一般、有一定的专项资金、也有一定下属单位的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则以财务收支审计加经济责任审计。对一些单位较小、财政资金主要用于人头经费和日常运转的部门、单位领导,以财务收支审计代替经济责任审计;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对一些管理比较规范、资金量小的单位领导,以离任交接制度代替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不同类别的审计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做到既全面审计,又突出重点,讲求效率,充分利用审计成果。
三、与各成员单位沟通,做到争取主动、协商一致。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为干部任免提供依据,这就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不仅仅只是一家部门的事,因此要想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工作计划,审计部门必须改变过去经济责任审计是委托审计,不好作计划、不能作计划的观点和被动等任务上门的做法,把制定计划作为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每年年初制定年度计划时,主动与组织、纪检等成员单位多进行一些沟通。了解年度内这些部门在干部监督和管理方面的重点及要求和干部调整动向,向他们说明年度内审计力量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年度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计划,然后将计划初稿分别送有关部门,或者召开经济责任审计联系会议,听取有关部门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计划的意见,最后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形成正式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计划,并以领导小组的名义下发执行。
四、科学安排审计项目计划。做到综合平衡、长短结合。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同时审计部门任务量的来源很多,既有上级指令性任务和授权任务,又有地方政府交办的任务,还有部门之间的委托任务和协调任务。因此在制定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各个审计期间任务量和审计资源的均衡配置,做到统筹兼顾,长短结合,年度计划与长期计划均衡。把当年计划与前几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及未来几年审计工作规划一起统筹考虑,采用滚动式计划法,确定当年计划。既保证能对审计范围内的审计时象在一定的时间内轮审一遍,又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任务不至于集中在某一年度,确保审计资源的高效利用。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project manager economic accountability audit's necessity and the content, did well project manager the economic accountability audit aspects and so on essential condition and to auditors' request has carried on the elaboration.
关键词:项目经理经济责任审计 成本管理 盈亏 建议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r economic accountability audit; Cost management; Profit and loss; Suggests
一、进行项目经理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1、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是项目管理工作,通过审计可以提升企业的整理管理水平。
2、项目经理处于项目管理中的核心位置,通过审计可以规范项目经理的经营行为。实行扁平化管理后,项目部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项目管理模拟市场化方式运作。
3、通过审计结果分析,为企业领导决策服务,帮助企业探索、制定科学、有效的项目上缴指标。项目是施工企业最基层、最直接、最基础的创效单元、细胞和源泉,那么提高项目的创效能力和项目经理的创效热情和积极性就成为关键。
4、企业外拓市场逐步发展壮大的需要。
二、项目经理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1、审查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首先,审查项目部是否按企业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来开展各项工作。其次,要审查项目部是否按现场实际情况制订一些内部控制制度。
2、成本管理工作的总体情况。首先,审查项目部是否制定成本核算管理办法及成本管理流程。是否把成本责任制及各成本指标分解落实到责任人。其次,审查具体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情况。每月、每季是否定期开展经济活动分析会,通过经济活动分析,找出盈亏的原因后,是否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及整改的效果怎样。成本活动分析是否有工、料、机及数量、价差的详细分析。
3、材料费的审计。材料费在工程成本中一般占总成本的60%以上,所以抓好材料成本的审计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关键。对材料审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材料的采购是否按规定实行货比三家,主要审查是否有供货合同,是否按程序通过招标等来选择供货商等;材料的计量和质量的审查,材料购进入库是否按规定计量和签收,计量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着材料成本的高低;要审查材料管理内控制度及执行情况,审查材料是否实行限额领料,能否控制好材料消耗,并对现场使用进行考核监督;材料管理核算是否有一套完整的制度。
4、分包工程的审计。分包工程的审计是整个工程项目审计的重头戏。目前,项目部的施工工程逐步向管理型转变,限于设备、资质、人力、甲方指定等多种原因,外部工程施工中如土建、爆破、防腐等工程大部分进行了分包。对分包工程的管理,现场项目部权力很大。
5、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的审计。对机械费的审计,主要看项目部是否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改进施工方案,合理组织生产,合理协调多工种、多专业交叉作业,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机械费用。
6、对人工费及现场管理费的审计。对人工费的审计主要审查是否按规定报批和按审批数额发放,外雇人工费是否按合同规定的标准发放等,总体人工费的支出水平是否控制合理范围之内。对现场管理费审查主要查看项目部是否有压缩支出的措施,各项指标是否分解包干使用,费用支出是否超标准等。
7、项目资金回收的审计。主要是指工程进度款的回收。主要审查项目部是否及时上报工作量报表,内容包括已完工程量的价款及因设计变更和经济签证增加的价款,是否对资金的回收情况进行分析。
8、审查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实行扁平化管理后,项目部与企业签订了《内部经济责任承包书》,各项经济指标及盈利额都有明确规定。
三、搞好项目经理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条件
1、要搞好项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首先,要得到企业领导的重视支持与企业各部门的配合。审计部门要把审计的监督职能与服务职能结合起来,营造出良好的审计环境。
2、为了搞好经理项目经济责任审计,首先要确定好各项目经济指标,特别是上缴指标。审计部门除了搞好项目的竣工审计,还要重视项目的过程审计,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堵塞经济漏洞。
3、对项目部的终结审计时要特别注意对其未进账的成本费用进行估价入账。包括未决算的分包工程款、材料款、设备租赁费等。同时对回收的废旧材料、工具、机具等作价后应冲减实际成本,使审计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使审计的数据具有权威性。对于估列的成本进行跟踪审查,如发现与原估列的成本有出入,影响了原审定的盈利情况,要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后续审计。
4、对于因某些原因中途调换的项目经理,要及时对调离的项目经理进行离任审计。并且对离任和新上任的项目经理办理双方的签认手续进行审核。
四、项目经理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人员的要求
1、审计人员不但要懂得审计的一般方法和知识,还要加强对工程预算、工程施工、工程技术等基本知识的学习,要加强对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只有不断增加各方面的知识,运用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和手段,才能在审计工作中得心应手,取得好的审计效果。
2、审计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具体情况。审计人员平时要注意积累审计材料,这样到现场审计时才会缩短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提高审计质量。
一、现阶段审计项目中的人员组织、管理情况
目前,审计项目正式开展前,《审计实施方案》中会对参加审计项目的所有人员进行分工,约定何人任组长、副组长、主审等等事项。这一分工相对较粗放,且在具体实施审计过程中,还会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和实际需要对人员分工进行调整。事实上,在整个审计项目实施中,主要由审计组长或处室负责人(有时二者为同一人)全面负责人员的分工与使用,全过程管理没有细化的流程可遵循,对审计组成员的绩效考核及培养等也只是被纳入了全审计机关的统一安排。
二、人力资源管理定义及与人事管理的区别
审计项目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对审计组所有成员进行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以实现审计目标的制度、法令、程序和方法的总和。
它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的主要区别是:(1)管理思想不同。传统的行政事务性“人事管理”的主要职能是执行制度,强调以事为中心,人工作的主动性很小。“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视人力为资源,具有再生性和能动性,可以“升值增值”,强调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重点是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活力,使人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2)管理目标不同。传统的人事管理主要职能是执行制度,对人员进行“照章办事”的管理,目标侧重于人员和组织行为的“合规性”。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组织绩效的最大化,以人员和组织行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管理目标。(3)管理手段不同。传统的人事管理手段比较单一,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形成的是一个管理体系,包括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与评价、薪酬分配管理、职位管理等内容。通过完善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创造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充分调动审计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力资源管理并不是否定人事管理,它是对传统人事管理的改进和完善,它包含了人事管理的职能,是对人对事进行管理的一种更合适、更有效的思想和方法。
三、审计项目中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一)优化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该组织的效率高低。组织中的成员必须团结合作,清楚自己在组织中的责任以及与其他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组织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优化组织结构,就是对审计组成员进行人力资源整合,使之形成高度的合作与协调,发挥集中作战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这个组织,不再是每个个体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团队,一个具有高度竞争力、战斗力的团队,它应该是年龄优势互补、个性优势互补、能力优势互补。团队管理者要做到心中有数,扬长避短,知人善任。
(二)明确目标,细化方案,实现流程管理。
明确的目标是团队成员前进的方向,也是执行力前进的牵引力。高效的团队对所要达到的目标有清楚的了解,并坚信这一目标包含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有共同的认同和归宿感,激励着团队成员把个人目标升华到团体目标中去。
在审计项目中,审计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就应是审计组的团体目标,每名审计人员都要为此而努力。同时,审计人员可以设定自己的个人目标,如:在审计项目中可以学到哪些知识,获得哪些能力,取得哪些经验等。
目标确定后,就要细化实现目标的方案。这个方案必须是具体的、可实现的、可衡量的、且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建立统一的工作标准和规范,使每名审计人员按照既定的流程和标准做好工作中的每一项细节工作,使每名审计人员有责可负、有责必负,违责必究。
(三)严格管理,强化考核。
再明确的目标,再细致的工作流程,如果没有人执行或执行力度不够,目标也不会得以实现。因此,建立严谨务实的绩效管理体系,是提高审计执行力、达成目标的有力保障。
严格管理的内涵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正规化、科学化,通过完善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创造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奋进的机制,充分调动审计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审计执行力。绩效考核是审计人员按照工作流程和标准实现既定目标情况的检验和确认,考核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确实达到以考核促发展的目的。
(四)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后续培养。
随着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审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知识更新较为滞后、缺乏交流沟通渠道、存在着一定的工学矛盾、人才的后续培养缺少长远规划等等。
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后续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完善制度,为后续培养提供保障。制定切合实际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意见,细化复合型人才后续学习、教育及管理制度。(2)确立研究课题,为后续教育作引领。每年根据审计工作重点及审计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制定、推荐研究课题。对每个研究课题分别落实到相应团队或个人,采取分散研究、定期交流、年度评奖等办法,进行动态管理。(3)深化学习内容,切实提高后续教育成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学习中充实知识储备、在实践中提升工作能力。结合审计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研究、交流活动,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并注重成果的展示和应用。
(五)加强审计精神文化建设。
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做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首先必须取得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这就意味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做出了认定。这些认定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在处理各项经济交易与事项时,遵循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法规的范围、程度及其结果。管理层对财务报表中所有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与费用等都做出了认定。这些认定有些是明确的,有些是隐含的。例如,管理层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应收账款及其金额,意味着做出了下列明确的认定:一是记录的应收账款是存在的;二是应收账款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同时,管理层也做出了下列隐含的认定:一是所有应当记录的应收账款均已记录;二是记录的应收账款都由被审计单位拥有;三是应收账款的使用不受限制。
审计准则中将管理层认定的内容分为三个层级:一是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包括:(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二是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包括:(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三是与列报相关的认定包括:(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1)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二、管理层认定与审计具体目标的确定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总体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法性与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只有在对财务报表各项目进行审计后,才有可能对报表总体的合法性与公允性发表意见,这时就出现了报表项目的审计具体目标问题。虽然合法性与公允性有明确的含义,但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中,并不把合法性与公允性作为财务报表审计的具体目标,其原因在于合法性与公允性作为审计具体目标过于宽泛,缺乏操作性,不利于注册会计师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来获取审计证据。因此才利用管理层认定作为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之间的联系桥梁。
由于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项目均做出了认定,注册会计师就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和审计总体目标来确定审计具体目标。审计具体目标是总体目标的具体化,并受到总体目标的制约,它包括一般目标和项目目标。注册会计师根据管理层认定推论得出一般目标,为搜集审计证据和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具体指导,再针对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制定项目目标。一般目标是进行所有项目审计时均必须达到的目标,适用于所有项目的审计;它通常包括:总体合理性目标、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目标、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目标以及与列报相关的目标。总体合理性目标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他所掌握的有关被审计单位的全部信息,评价某项目的合理性;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目标包括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截止、分类;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目标包括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性、计价和分摊;与列报相关的目标包括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完整性、分类和可理解性、准确性和计价。项目目标是根据每个项目分别确定的目标,通常只适用于某一特定项目的审计。
管理层认定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注册会计师了解了认定,就很容易确定每个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并以此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接下来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就是要确定管理层的认定是否恰当,即对管理层的认定进行再认定。
三、管理层认定与审计证据获取
要实现审计目标,必须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过程可以说是收集、评价证据,最后据以形成审计意见的过程,审计证据的收集、评价是注册会计师计划审计工作和实施审计程序的核心。
每一位注册会计师面临的主要决策之一就是确定为满足判断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各组成部分以及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合法与公允所应收集的证据的适当类型与数量。若能使审计证据的收集与评价和管理层认定概念结合起来,则审计证据的收集与评价工作就更具逻辑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意见可以转化为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各项认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做出结论的过程,为了便于执行实质性程序,收集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将管理层认定拓展为审计具体目标,再在审计具体目标基础上确定一般目标与项目目标,也就是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审计具体目标来设计和执行充分的,能够保证审计具体目标得以实现的实质性程序,确保收集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之后注册会计师就可以对管理当局认定是否合理和有效做出判断,再将对各项认定的判断综合起来,结合执行控制性测试所得到的证据,就能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整体合法性与公允性表示意见了。可见,注册会计师通过一定的审计程序来获取审计证据,以审计证据为支撑来达到具体的审计目标,而审计具体目标是由审计总体目标和被审计单位认定决定的,因此审计证据的收集与评价是围绕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认定展开的。
四、运用举例及结论
下面表1以应收账款为例,说明为证实与应收账款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注册会计师应确定的审计具体目标,执行的审计程序以及应收集的审计证据。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畜牧渔业中心 156300)
1 避免机械性流产
母猪妊娠后,对突然的环境变化非常敏感,例如采食、温度过高、抓捕或运动等,都属于不良刺激,均有可能造成妊娠母猪发生流产,因此必须确保妊娠母猪生活规律有序。首先,设有专有和固定饲养员,使其对饲养员有亲近感和安全感;其次,妊娠母猪饲喂习惯与时间要固定,不能随意改变,即使必须变更,也要让母猪有一个逐步接受和适应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再次,保证妊娠母猪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尽量减少噪音。在炎热的夏季,尽量不给妊娠母猪造成更多的不良刺激,使其保持健康。此外,禁止大批驱赶妊娠母猪,采取单圈、单喂、单管,防止妊娠母猪因相互咬斗而造成流产。夏季,妊娠母猪饲养密度要适宜。如果妊娠母猪舍面积为8m2,则安排数量少于4头处于妊娠前期的母猪,或者数量少于2头处于妊娠后期的母猪。
2 加强防暑降温、降湿
夏季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方式来防暑降温,但要根据不同地方、不同建筑类型以及该场具体情况采取适合的方式。妊娠母猪舍内安装喷雾降温系统,该系统将水雾化,使其可快速蒸发,从而使大量热量被带走,尤其是舍内温度达到30℃左右时则要确保每小时进行一次喷雾降温。采用该法进行降温时必须确保雾化彻底,不然会导致降温效果不好,同时会造成舍内湿度升高,此时则需要安装排风设施。向阳一侧猪舍屋顶安装一道淋浴管,中午温度较高阶段放水淋浴,降温效果也较好。猪舍外面或屋顶上面设置凉棚,窗户上安装遮阳板等,从而减少阳光对猪舍的影响。为了更好的防热,墙壁外侧还可用涂料刷白,是墙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增强,同时运动场搭建遮阳网,但要注意高度不能阻碍通风。
猪都怕潮,尤其是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对猪群的影响更严重,高温高湿环境下空气中的含氧量明显降低,非常容易导致缺氧,使其呼吸不畅,导致母猪烦躁不安。在高温情况下,通风换气能够缓解高温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能够将舍内污浊的空气排出,从而使猪舍空气湿度明显降低。在夏季高温月份,大部分地区的猪场都通过向地面洒水来降低舍温,但是实际上,由于高温蒸发导致空气中的湿度愈大,特别是猪舍空间不足会导致高温高湿情况更加严重。规模猪场通常使2~3头母猪使用同一台吊扇用于降温,这样不仅能够确保空气流动,还能够降低湿度,但要注意尽可能减少在猪舍地面洒水。
3 科学饲养
日粮组成。夏季,妊娠母猪日粮主要以青绿饲料、精料为主,粗料为辅。饲喂的青绿饲料要、多样化,一般混合饲喂2~3种,最好是当天青刈、当天切短、当天饲喂。要特别注意精料中添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水平,保证妊娠母猪和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被充分满足。不同的妊娠母猪,其添加量以维持妊娠母猪中上等膘情、体重符合增长规律为宜。粗饲料要确保适口性好、优质,饲喂量以使妊娠母猪有饱腹感为宜,注意不能够饲喂过多,从而防止压迫胎儿,阻碍其生长发育。
饲养方式。根据妊娠母猪的体况选择适宜的饲养方式。后备母猪在妊娠期提供的营养水平一般是“低一高一高”,即选择“步步高”的饲养方式;经产且体况较弱的妊娠母猪在妊娠期提供的营养水平为“高一低一高”,即选择“抓两头带中间”的饲养方式;经产且体况较好的妊娠母猪在妊娠期提供的营养水平是“高一低”,即选择“前粗后精”的饲养方式。
饲喂次数与饲喂量。根据当地具体的实际情况确定饲喂次数与饲喂量,一般在每天4时、10时、16时、21时饲喂,此时较凉爽,有利于母猪采食。每日清晨,先要清洁用具、清扫猪舍,然后则开始饲喂的日粮以青绿料、精料为主,优质粗料为辅,饲喂量以使其吃到8~9成饱为宜;10时饲喂以青绿料为主的日粮,辅以精料,确保母猪吃饱;16时主要饲喂青绿饲料,让母猪进行自由采食;21时左右母猪饲喂的日粮青绿料、精料为主,优质粗料为辅。
饮清洁凉水。每天在妊娠母猪采食结束后饮用清洁凉水,当舍内温度过高时,可以在中午增加一次饮水。如果猪舍内高温高湿,可在妊娠母猪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碎蒜,占日粮的1%~3%左右,从而使机体的抵抗力增强。
【关键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治疗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3-1931-03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fattyliverofpregnancy,AFLP)是妊娠后期特有的急危重症,起病急而凶险, 可导致较高的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近年来随着对AFLP的警惕不断提高,对轻型病例的及早诊断,在肝外并发症发生之前终止妊娠,AFLP的母儿预后已得到明显改善。我院近3年收治AFLP 5例,现对母儿结局及治疗予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诊治妊娠期急性脂肪肝5例,其中3例由基层医院转入。年龄19~34岁,平均24.6岁;初产妇4例,经产妇1例;单胎4例,双胎1例。发病时孕周为33周+2~37周+1,平均35周,起病病程2~12天,平均5.6天;产前诊断3例,产后诊断2例;剖宫产3例(其中1例死胎行剖宫取胎),顺产2例(其中1例胎儿畸形);5例全部治愈,围生儿6例,死亡3例。诊断符合以下标准:(1)妊娠晚期(28~40周)无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症状或上腹部不适,出现黄疸及肝功能损害;(2)实验室检查排除各种病毒性肝炎及其他肝脏疾病;(3)肝脏B超或CT检查提示有脂肪肝改变。
1.2 临床表现:5例患者均否认有肝炎病史及肝炎接触史,无高血压、肾脏病史,发病之前无明显诱因,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症状,继而出现黄疸,小便颜色发黄且逐渐加深,嗜睡伴尿少、急性肾衰1例,酱油色尿1例,胎动消失1例,伴有中、重度贫血4例;血压升高,重度子痫前期1例;产后出血3例;低蛋白血症5例,凝血功能异常4例,DIC 1例。
1.3 辅助检查:5例患者入院时白细胞均升高,(19.1~31.8)×109/L,平均为22.1×109/L,血小板(11.5~102)×109/L,平均49.8×109/L, 血清总胆红素117.1~340 μmol/L,平均209.6 μmol/L,以直接胆红素为主,70.5~262.0 μmol/L,平均为149.3 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66~262 U/L,平均152 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86~237 U/L,平均161 U/L, 血清肌酐193.9~379 μmol/L,平均262.7 μmol/L,尿素氮9.5~127.2 mmol/L,平均50.86 mmol/L,尿酸618~830 μmol/L,平均742.3 μmol/L,凝血酶原时间19~32.1秒,平均25.7秒,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0.8~69.3秒,平均57.0秒,纤维蛋白原0.7~1.21 g/L,平均0.96 g/L,血红蛋白58~101 g/L,平均为63.1 g/L;尿胆红素阴性4例,3P试验(+)3例,5例均有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23.4~26.8 g/L,平均为25.2 g/L,2例出现低血糖。5例患者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均阴性,4例行肝脏B超、1例CT诊断为脂肪肝。
1.4 治疗及结果:5例中3例明确诊断后立即行剖宫产终止妊娠(1例为死胎,由基层转入后行剖宫取胎),术前、术中输浓缩红细胞、新鲜冷冻血浆、机采血小板等预防术中、术后大出血,其中2例因产后出血或凝血功能异常转外科ICU监测治疗,1例术后出现嗜睡、尿少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转肾内科行血液净化治疗;另2例在基层医院阴道分娩后因产后出血而转入我院,其中1例发生DIC直接送外科ICU治疗,另1例为胎儿畸形自然分娩后,入我院后方诊断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术后、产后根据病情需要继续予成分输血,补充血容量及凝血因子以控制、纠正DIC,予静脉滴注肝安、阿拓莫兰、易复善等护肝治疗,给予纠酸、补充电解质及纠正低血糖等对症处理,输人血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选用对肝肾损害最小的抗生素抗感染。5例患者经抢救全部存活,4例病情稳定后转回我科继续上述治疗至肝功能正常后出院,1例经肾内科转消化内科治愈出院。新生儿6例,男4例,女2例,围生儿死亡3例,1例为双胎之一重度窒息死亡,1例死胎,1例胎儿畸形,围生儿死亡率50%(3/6)。
2 讨论
2.1 AFLP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妊娠急性脂肪肝是妊娠晚期出现的、原因不明的、以严重肝功能障碍为主的急性多系统损害性疾病。AFLP其病因未明,大多数学者认为与胎儿线粒体脂肪酸氧化代谢异常有关[1]。近年研究强调早期诊断、识别轻型病例、及时终止妊娠和有效的支持疗法是治疗AFLP、改善预后的关键[2]。典型病例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等前驱症状,逐渐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黄疸、嗜睡、昏迷,严重病例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实验室检查为白细胞增高,血小板计数减少,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转氨酶轻中度增高,血糖降低,血清肌酐、尿酸升高。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延长,严重者可发生DIC。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均为阴性。尽管肝组织穿刺病理学检查是确诊AFLP的金标准,但目前有学者认为,确诊可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作出早期诊断,而非必须通过肝穿刺组织活检来确诊。因AFLP患者常有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计数下降,肝穿刺危险性大,而肝脏的超声、CT检查可提供有临床意义的诊断价值[3]。本组5例除典型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异常外,4例B超示肝脏弥漫性病变,光点密集增强或CT检查提示脂肪肝,均符合妊娠急性脂肪肝的诊断。AFLP还需与其他妊娠相关疾病鉴别,妊娠重症肝炎患者肝功能明显异常,白细胞多正常,肾衰出现较晚,低血糖较少见;但肝昏迷较明显,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多有肝脏缩小;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呈阳性,肝组织病理学提示肝细胞广泛坏死,缺乏急性脂肪变依据。HELLP综合征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症状和溶血指标异常、血小板减少外,肝酶异常以乳酸脱氢酶升高出现最早,极少发生DIC和意识障碍,肝病理检查提示非特异性炎症改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瘙痒为首发症状,搔痒和黄疽为突出表现, 且贯穿于整个病程,分娩后很快消失;肝酶仅轻度升高,无精神障碍、凝血机制异常和多脏器损害等。
2.2 AFLP的治疗及预后:AFLP 病情进展迅速,异常凶险,且早期症状不特异,母儿死亡率均很高。80年代AFLP母儿死亡率分别为75%、85%,现在母亲死亡率约为10%,胎儿预后也有明显改善,死亡率为20%左右[4],与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的提高和处理肝功能衰竭及其并发症以及对早产儿的救治手段进步有关。一旦确诊或临床上高度怀疑有AFLP时,无论病情轻重,病程早晚,孕周大小,均应尽快终止妊娠。如果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则首选剖宫产终止妊娠。当凝血功能障碍,应尽快输注大量新鲜血浆以扩充血容量、补充凝血因子、减少血小板凝集, 术后、产后予护肝、纠酸、补充电解质及纠正低血糖等对症处理,输人血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选用对肝肾损害最小的抗生素抗感染等支持治疗也尤为重要,若出现肾功能衰竭和利尿无效时应及时行血液透析或血浆置换,肝功能衰竭时应用人工肝治疗则有利于产后肝脏的再生恢复。
急危重孕产妇绿色通道的畅通,由政府、行政和专业技术部门组成的抢救小组以及多科室的协作、综合治疗是本病抢救成功的另一保证。本组3例患者由基层医院转入,其中1例发生DIC由专家和血液科医师接诊后直接转送外科ICU。全部病例都有产科、外科ICU、麻醉科、血液科、消化内科、肾内科等相关科室参与会诊和治疗,5例经积极抢救治疗后全部存活,2例虽在分娩后方确诊,但由于妊娠的终止阻断了病情的发展,以及及时的转诊使产妇得到及时、有效地救治,因而挽救了产妇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王伽略,杨 孜. 脂质代谢异常与妊娠期特发性肝脏损害[J].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6,17:13.
[2] 杨 孜. 妊娠急性脂肪肝的诊断和处理[J]. 中国医刊,2003,8:12.
[3] 闫 婕,杨慧霞.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研究进展[J]. 中华围生医学杂志,2007,5:352.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理实一体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6-0068-02
审计类课程素来是难教难学的课程之一。许多老师宁愿选择财务会计类课程,也不愿教授审计类课程,认为审计课程枯燥乏味,学生听了要睡觉,教起来很没劲。笔者在高职院校从事审计教学工作多年,对高职院校审计教学工作深有体会。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学生对审计学习缺乏学习动力
在职业技术院校,课程设置是以满足岗位技能要求为核心。会计类的课程,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都是为了满足从事会计岗位的技能要求而设置的。学习会计专业的学生都知道,想要从事会计相关岗位的工作,这些课程所教授的技能都是必备的武器。而审计类课程则面向的是审计相关岗位。高职院校大多没有设置单独的审计专业,学习审计课程的都是会计专业高年级的学生。他们认为自己不会从事审计工作,并且因为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全科合格证太难拿了,所以学生们对审计的学习缺乏自信和动力。
二、审计课程综合性强,需要不同学科的融会贯通,学习难度大
审计理论部分专业术语多晦涩难懂,如风险评估、了解内控、职业判断等,学生们对此一点感性认识也没有,审计实务部分更是需要坚实的会计基础。
三、审计教学资源匮乏
审计实验室建设落后。在高职院校,审计不是主要专业方向,所以学校对教学资源的投入也远不如会计专业。院校大都比较重视会计实验室建设,可能配有多套会计实训软件,但审计实训条件则不如人意,审计实训案例陈旧,审计实训软件不及时升级。事实上,审计准则更新较快。以民间审计为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2006年就制定了22项新准则,修订了26项准则。2010年又修订了38项准则,同时废止35项准则。2016年1月,制定和修订了审计报告相关准则7项。因此,老旧的实训教学资源很难应对新的变化。
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为己任,而审计教学的现状则难以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笔者认为,推行审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这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使教学环节相对集中。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是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与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相适应。
“审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就是将该教学模式应用在审计教学中,使审计理论教学与审计实践训练交互进行、融为一体。教师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训练中,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打破教师和学生的界限,教师就在学生中间,就在学生身边。这种方式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边积极总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中有几点应当注意。
首先,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我们并不指望我们的学生能够拿到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全科合格证,将来能成为注册会计师。因为就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来看,这个培养目标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他们可以从事审计助理工作。会计师事务所在年报审计的高峰期还是非常缺人的,通过学习掌握从事审计助理工作的必要技能,将来去会计师事务所工作锻炼,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全面掌握和熟悉各行业的会计核算方法、特点,并学会站在高于会计的视角做出专业判断,这将加速学生的职业成长,在退出审计行业时能够轻松跻身财务核心岗位或管理层。
其次,教学支撑资源建设是审计理实一体化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和保证。一般学校都有财会实验室,但是合适的审计教学软件、丰富的实训案例,则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为了应对审计准则的不断变化,审计教学软件也需要及时升级。
拥有审计实务经验的师资也是审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学生在进行审计实践过程中,需要领会审计工作流程、思路,指导教师要给予实际的工作指导。所以,培养和聘用有相关工作经历的教师也是保证审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之一。
为了说明审计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具体过程,现举例如下(举例中涉及到的审计工作底稿皆选自学生完成的作业任务,但受篇幅所限,均为部分截图):
例一,在目前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是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审计的起点。可是,日常教学中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毫无感性认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时,对该部分理论适度讲解,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通过分析实训案例资料填写审计工作底稿(如图1),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组成项目组合作完成。
当然,由于学生没有相关实务工作经历,在整套的实训案例资料中发掘有用的、相关的信息存在困难,那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及时帮助和引导。在编制“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审计工作底稿中,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的案例资料并作出分析,教师可以及时地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帮助他们跨过一个个难关,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例二,主营业务收入截止测试这个知识点,按照传统的讲课方式,用文字来表达具体的操作方法,很多学生认为背一背考试会做问答题就可以了,完全不知道这是操作指导,是要在实践中拿来用的。这部分内容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时,先向学生说明操作步骤,然后利用审计教学软件中的账套数据,查找所需Y源,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截止测试”工作底稿(如图2)。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再去看书上的文字,便觉得非常亲切。同时,自己完成了原本觉得高深莫测的实质性程序,大大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例三,以银行存款实质性程序为例,理论课上讲解各项程序,学生们昏昏欲睡。理实一体化教学时,教师只简单介绍某一实质性程序的实际操作步骤,然后带领学生动手完成。例如,重新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教师指导学生核对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实训账套中数据),找出未达账项,完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工作底稿(图3)。
再如,函证银行存款,简要介绍函证过程和要点以后,让学生动手填写银行询证函(图4)。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人性化护理; 母婴结局
中图分类号 R714.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3-0080-02
Effect of Humanistic Nursing for Pregnancy Outcome in Hypertensive Disorder in Pregnancy/WU Jin-ro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13):80-81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humanistic nursing for pregnancy outcome in hypertensive disorder in pregnancy.Method:The clinical date of 52 cases with hypertensive disorder in pregnancy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0 to December 2012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care,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26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umanistic nursing,the nursing effects and pregnancy outcom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rat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neonatal asphyxia and fetal mortality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Hypertensive disorder in pregnancy; Humanistic nursing; Pregnancy outcome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One Three Three Regiment Hospital of Shihezi City,Shihezi 832000,China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当孕期达到20周后,便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等,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中,要对患者应用相应的药物治疗措施及护理干预。有效的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病情,消除患者的顾虑,使其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本文主要分析妇产科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收治的5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初产妇19例,经产妇7例,平均年龄(27.64±2.86)岁。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初产妇20例,经产妇6例,平均年龄(28.34±2.35)岁。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其中8例重度、44例轻度。在本组研究的52例患者中,以往均无高血压病史,患者意识清楚,具备清晰的表达能力,排除糖尿病、肾炎等疾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入院时向患者介绍医院周边的环境。定期巡查病房,确保室内的整洁。向患者提供饮食指导,将患者的年龄、血压、孕周等信息详细记录下来。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1)对患者行心理护理。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病情,消除其不良情绪。孕妇患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后,由于对这类疾病缺乏了解,同时也担心疾病对胎儿产生影响,因此在此期间,孕妇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此时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开导,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可向其介绍与这类疾病相关的知识和治疗方法,便于其对病情了解更加透彻,同时告诉患者,经过良好的治疗与护理,对孕妇身体与胎儿亦不会造成影响,消除患者心中的恐惧与紧张感,使其愿意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增强治疗信心[1-3]。(2)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对于大多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而言,他们对疾病发生的原因根本不了解,通常会以为这类疾病是由于饮食不规律所致,由于对疾病不够重视,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延误病情后,疾病变得更加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护理人员必须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的培训,便于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着重向患者讲解与高血压相关的知识,并提供相应的影片,与患者一起观看。向患者讲解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叮嘱其按时服用药物。另外,还要仔细讲解分娩知识,其中主要包括分娩前的症状与分娩过程,以及分娩过程中如何使自己的心情放松。(3)用药护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在用药方面需非常谨慎,一般选用硫酸镁为患者进行治疗,在前期为患者行降压治疗。硫酸镁的主要功能就是抗痉挛,有利于避免患者发生子痫,其给药方法为静脉注射[4],取20 ml硫酸镁,将其与20 ml葡萄糖相融合, 然后为患者静脉注射。以其血压变化情况为依据,决定是否为患者行深部肌肉注射。(4)饮食护理。患者在住院期间,最好食用清淡食物,除此之外食物还需要含有丰富的营养,多食用如鸡蛋、鱼、牛奶等,便于患者保存体力[5-7]。
1.3 评价指标
妊娠结局主要包括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子痫、剖宫产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妊娠结局
两组子痫、产后出血、剖宫产、胎盘早剥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例(%)
组别 子痫 产后出血 剖宫产 胎盘早剥
观察组(n=26) 0 2(7.7) 2(7.7) 0
对照组(n=26) 6(23.1) 7(26.9) 11(42.3) 5(19.2)
字2值 6.8 3.3 8.3 5.5
P值
2.2 两组围产儿结局对比
观察组早产、围产儿死亡、宫内发育不良、新生婴儿窒息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围产儿结局对比 例(%)
组别 早产 新生婴儿窒息 围产儿死亡 宫内发育不良
观察组(n=26) 1(3.8) 0 0 1(3.8)
对照组(n=26) 5(19.2) 2(7.7) 1(3.8) 7(26.9)
字2值 4.1 2.1 2.1 5.3
P值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必须要对血压进行有效控制,但在用药方面要非常谨慎,可能会对胎儿和孕妇造成不良影响。在治疗期间,孕妇由于害怕药物对胎儿造成影响,因此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通过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分
组别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观察组(n=26) 40.5±1.7 41.2±1.3 42.7±1.38
对照组(n=26) 31.5±1.4 30.5±2.4 29.2±1.67
t值 4.8 5.7 6.2
P值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效的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病情,缩短治疗时间,并提高产妇分娩的成功率[8-10]。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2例患者选择剖宫产,大部分患者均选择阴道分娩,除此之外产后出血量非常低。观察组中无围产儿出现死亡,这表明通过有效的人性化护理,可使分娩的成功率得到提升。另外,人性化护理中包含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助其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这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本组研究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行心理护理后,其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1-12]。同时,还要积极向患者宣传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使其对自己病情有彻底了解,便于患者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尚雪萍.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5):229.
[2]李敬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干预[J].中国应用护理杂志,2009,19(11):100-101.
[3]章帮秀.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的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2):146.
[4]李文楠,韩丽华,王林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的护理干预[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3):350.
[5]孙惠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2):127-128.
[6]陈堂.妊娠高血压病患者相关救护要点[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104-105.
[7]刘美莲,陈耀强,叶凤珍,等.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3):204.
[8]李芳.妊高症的治疗和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9):116-117.
[9]秦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11):62.
[10]朱萍.2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护理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08,3(24):116.
[11]石晓燕.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5):157.
[关键词] 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心理问题;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8(c)-0157-04
High-risk Pregnancy, Maternal Mental Problems Maternal Separa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WANG-Yan
Obstetrics,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yungang, Lianyungang, Jiangsu Province, 222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Research-way high-risk pregnancy maternal mental problems in maternal separation state is analyzed as a basis to explore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correct such maternal mental state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Methods In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5, by a convenience sample collected 90 cases of high-risk pregnancy, maternal hospital maternity maternal separation into research perspective. In cesarean section 1d wer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to assess postpartum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tatus.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holistic nursing, maternal mental health evaluation again, and record the care satisfaction rate, rate of breastfeeding. Results Short gestational age birth,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and maternal personality traits and other factors that are independent of maternal separation of high-risk pregnancy maternal mental problems. After nursing 7d, the Study Group SAS, SDS scores were(36.04 ± 9.03)、(44.96 ± 10.21) points, respectively, in the control group(41.32±7.45)、(49.33±7.62) points, compared to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Maternal separation; High-risk pregnancy wome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Nursing intervention
伴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高危孕产妇的比例随之上升。毕竟与适龄产妇不同,高危妊娠产妇面临着较高的围产期死亡率、高危儿和难产儿发生率,许多新生儿甚至一出生即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母婴分离使产妇直接形成一种应激源,而对患儿状况的担忧和产妇自身的机体状态又会加重不良心理应激,出现显性的焦虑、抑郁情绪[1]。研究证实,产妇持续的负性情绪会对产后泌乳造成不良影响,进而降低母乳喂养率,甚至可能形成严重的抑郁症[2-3]。该文以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的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为课题,2015年1―6月在该院便利抽取的90例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进行护理干预,评估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在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90例母婴分离的高危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入选产妇符合如下标准:①符合高危妊娠的诊断标准,分娩方式为剖宫产;②新生儿无先天性疾病,孕周>28周,出生体质量>1 000 g,Apgar评分≥4分,出生后即刻送入NICU;③无产后严重并发症、身心疾病等;④知情同意。排除干预过程中新生儿病情恶化、死亡;新生儿出院时间>6周或自愿放弃治疗的产妇。
1.2 分组
以护理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研究组平均年龄(32.4±3.2)岁;平均孕(36.3±2.4)周;平均分离时间(3.4±1.4)d;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中专)18例,大专及以上12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1.2±3.5)岁;平均孕(37.2±2.3)周;平均分离时间(3.3±1.5)d;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1例,高中(中专)16例,大专及以上13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研究方法
1.3.1 了解产妇基本资料 以影响高危妊娠产妇心理情绪的危险因素为目标,了解产妇基本资料,包括年龄、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妊娠计划、有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等。新生儿基本资料,包括出生孕周、出生体质量、出生即刻Apgar评分、转入NICU原因等。
1.3.2 评价工具及应用 ①产后焦虑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反映患者焦虑情绪状态、人格特质性焦虑倾向程度。依照国内常模水平,SAS≥50时表明出现焦虑倾向;②产后抑郁采用抑郁量表(SDS)评价,依照国内常模水平,SDS≥53时表明存在抑郁倾向。以上两个评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1.4 方法
护理干预方式选择对照组给予围产期常规护理,包括生活照料、药物护理、饮食护理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4.1 心理干预纠正应激情绪 母婴分离后,母亲进入心理空窗期,极易发生情绪敏感、多变,需要尽快转移注意力或填补精神空缺。①密切关切产妇情绪,注意分析引起产后情绪问题的原因,如人格因素、身体因素、并发症等,根据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②母婴分离后尽快将产妇转入单人病房或无婴儿的病房,适当播放轻音乐转移注意力;③发挥家庭支持角色,始终确保有家属配合,弥补亲情空档。
1.4.2 加强母婴互动 建立产妇自我充实感和价值感 婴儿信息及时反馈至母亲,作为一种刺激源对产妇形成情绪正向表达十分有效。护理人员要及时向产妇反馈新生儿的动态,尤其是治疗效果。在传递过程中,由资历高的妇产大夫向产妇讲解婴幼儿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相关知识,传达信任、积极的信号,帮助产妇消除顾虑[4]。此外,适当允许和鼓励乳汁充足的产妇进行哺乳或将奶水送至新生儿,目的是帮助产妇建立价值存在感。
1.4.3 护理,促进泌乳 母婴分离期间,对产妇护理是绝佳的时机,既有助于促进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还能帮助产妇建立新生儿回归的信心,这对缓解产妇焦虑抑郁情绪有积极的意义。①热敷,于分娩后30 min开始,1次/2 h,20 min/次,温度45℃;②按摩,双手拇指、中指和无名指指腹从底部沿着乳腺管顺时针方向循环按摩,5~10 min/次;③手动挤奶,于按摩结束后手动挤奶,用拇指、食指内侧向胸壁反复挤压、放松直至挤出奶汁,1次/3h[5]。
1.5 指标观察
回归分析导致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包括产妇和新生儿两方因素。以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后高危妊娠产妇焦虑、抑郁变化为目的,对比母婴分离后1 d、7 d SAS、SDS评分。通过问卷调查并记录护理满意率和母乳喂养率。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
2 结果
2.1 导致母婴分离的高危妊娠产妇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多元分析
以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AI)评分为因变量,以产妇和新生儿基本资料、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新生儿出生孕周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新生儿出生孕周短、妊娠合并并发症及产妇人格特征等均构成独立影响因素。
2.2 两组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干预1 d,焦虑、抑郁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7 d焦虑、抑郁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护理满意率和母乳喂养率比较
产后30 d随访并问卷调查,全部产妇均获得随访。研究组40例,护理满意36例(90.0%),母乳喂养34例(85.0%);对照组护理满意30例(75.0%),母乳喂养27例(67.5%),两组护理满意率和母乳喂养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
严格意义上说,母婴分离本身即是一种应激源,是激发高危妊娠产妇产生不良心理反应的“导火索”。不过,该研究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一些潜在的因素也对处于母婴分离状态高危妊娠产妇心理问题及其干预效果有着影响。①新生儿出生孕周大小,构成独立影响因素[6]。对于孕周
3.2 护理干预对改善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心理状态的积极作用
护理干预对情绪状态的影响,既有情绪状态的正向呈现,也表现为应对方式选择。SAS、SDS是评价焦虑、抑郁状态比较客观的工具,该研究显示经护理干预后7 d,研究组SAS、SDS降低至(36.04±9.03)、(44.96±10.21)分;对照组也分别降低至(41.32±7.45)、(49.33±7.62)分,提示经护理干预后产妇心理状况趋于好转,说明护理干预可改善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心理应激状态,不过护理方法不同,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该文尝试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介入、信息反馈、按摩等护理内容,结果从SAS、SDS改善幅来看,研究组改善效果要优于常规护理(P
综上所述,产妇孕周、人格特征、妊娠合并症等是影响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心理问题的独立因素,应针对以上特殊情况的高危妊娠产妇进行护理干预,以降低不良情绪应激,促进围产期产妇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刘连群,李建湘,罗琳雪,等. 早期穴位按摩对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泌乳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0): 81-82.
[2] 杨红艳,张波,段志英,等.早产母婴分离产妇产后护理新模式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 2015,15(1):106-108.
[3] 刘书华. 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身心状态的效果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 74-77.
[4] 单玲,席时清,孙境,等.催产素滴鼻对促进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的效果[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9):4833-4834.
[5] 郑婉文. 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心理状况的影响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8):14-15.
[6] 胡艳玲,万兴丽,苏绍玉.应用PDCA持续提高新生儿母婴分离时的母乳喂养率[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z2): 82-83.
[7] 葛圆,雪丽霜,覃桂荣,等. 影响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的多因素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3): 197-199.
[8] 丛云凤,赵红,朴丽,等.认知行为干预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产妇负性情绪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1): 3409-3410.
[9] 葛圆,雪丽霜,覃桂荣,等.全人护理模式在母婴分离产妇中的应用[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 354-356.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ystem care intervention on the level of maternal breastfeeding and the rate of breastfeeding in pregnant women combined with complications.Methods 112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complications from December 1st 2014 to December 1st 2016 i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56 case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system care intervention,whil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maternal breastfeeding awareness and breastfeeding rat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maternal breastfeeding awareness in observation group (96.43%)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0.37%),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12.527,P=0.000).The breastfeeding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96.43%)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75.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10.856,P=0.000).Conclusion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pregnancy miscarriage of pregnant women on breastfeeding awareness and breastfeeding rate and can be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System nursing;Pregnancy;Complication;Breastfeeding
有研究?@示[1],科学的母乳喂养能够提高人口素质,对于儿童的免疫能力、认知能力以及智力水平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妊娠期合并症产妇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群体,母乳喂养的问题不仅仅涉及到产妇自身的安全问题,同时还涉及影响婴儿成长的问题[2]。临床上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妊娠期合并症产妇的系统护理干预有着极大的帮助,可以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落实情况及妊娠期患者对母乳喂养的认知度[3]。本研究旨在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对产妇母乳喂养认知度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1日~2016年12月1日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症产妇的患者112例,其中初产妇70例,经产妇42例;年龄26~35岁,平均(30.56±4.57)岁;临床测量≥2次空腹血糖≥5.8 mmol/L,部分伴有发热、鼻塞、头痛症状,测量红细胞计数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指导,正确指导产妇和婴儿的接触,使其尽早喂奶,同时使产妇了解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
观察组给予患者系统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妊娠期合并症产妇在围生期自身会产生焦虑、恐惧、紧张等一些负面情绪,这些心理问题会严重困扰产妇,甚至危害胎儿的成长。住院后要根据心理调查结果了解妊娠合并症产妇的心理问题和需求,同时开展正确的心理指导。研究人员要调动产妇的心理情绪,使其正确认识妊娠合并因素不会对婴儿产生健康影响,而母乳喂养可以提高婴儿的免疫力,可以帮助产妇调整自己心情,使其尽快进入母亲的角色。②健康教育。在产前3~4个月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帮助产妇和婴儿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产妇的心理健康和婴儿的生长发育,并且正确指导产前病房护理,进而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认识水平,为以后的母乳喂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需根据妊娠合并症产妇的个体情况,制定人性化的健康教育,由于产妇的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母乳喂养的水平,还会影响母乳喂养的信心和母乳的分泌,因此在产前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将心理护理和知识相结合是非常有必要。③产后健康教育。主要包括饮食、乳房护理和早期泌乳教育。饮食教育主要影响产妇的自身健康和泌乳量,进而影响母乳喂养的状况,科学的指引产妇的饮食,产后24 h内可以使用汤面和粥,待到产妇完全康复后可以转变多样化的饮食。产后教育注重乳房的护理教育,正确指导产妇了解一些乳房常见的疾病,如乳腺导管扩张、乳腺炎等疾病均会影响母乳喂养,严重时会导致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在产后乳房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向产妇宣传早期泌乳的方法,如乳房排空、催乳素以及吸允等。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产妇母乳喂养认知度。应用我院自制的母乳喂养认知度评价表,其中包括健康心理的认知、如何防止乳腺疾病、对母乳喂养的观点等,满分为100分,>90分为掌握;60~90为一般掌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产妇母乳喂养认知度的比较
观察组共54例产妇已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其掌握率为96.43%;对照组共45例产妇已掌握母乳喂养,其掌握率为8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54例,占比96.43%;对照组产妇母乳喂养42例,占比75.00%,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56,P=0.000)。
3讨论
相对于婴儿来说,母乳是天然食物,能够满足出生后6个月的婴儿生长发所需的全部营养,并且可以增强婴儿的免疫力[6],促进婴儿智力以及骨骼的生长发育,因此母乳对婴儿来说是最佳的天然补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临床提倡母乳喂养[7]。如今,母乳喂养问题已经成为了公民重视的一大问题,良好的母乳喂养有助于提高婴儿的认知能力、智力水平以及免疫力等[8]。对妊娠合并症产妇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和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母乳喂养认知度和母乳喂养率有着较大的研究意义[9]。而妊娠合并症产妇作为社会中较为特殊的群体,在产妇健康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母乳喂养的教育也可以提升产妇的母乳喂养认知度。同时在心理学方面,产生了一种“母乳喂养自信心”的理念[10],就是指产妇对自己给婴儿实施母乳喂养能力的自信程度,而母乳喂养的自信心强度也决定着是否进行母乳喂养,甚至愿意付出能力程度或者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方式等[11]。本研究应用的系统性护理干预方式对产妇分娩前、后和出院前的围生期均有着极大的影响,其可以提高产妇分娩后的母乳喂养的自信心以及喂养率,同时消除了产妇的负面情绪,树立信心,同时可以通过家庭或者配偶对母乳喂养的支持力度更进一步[12]。相关资料显示[13],配偶不仅可以影响预计的喂养方式,同时还可以体现在母乳喂养过程中的鼓励,这种支持的信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产妇的技能和自信心,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临床研究表明[14],对围生期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于产妇的母乳喂养的认知度有一定的提供。
中图分类号 R714.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0-0105-03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Mental State Improvement,Glycemic Control,and Maternal and Neonatal Complication in Pregnant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LI Jin-feng,ZENG Hua.//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20):105-107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mental state improvement,glycemic control,and maternal and neonatal complication in pregnant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Method:300 cases of GDM pregnant wom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150) and control group(n=150),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nursing.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were used for psychological evaluation,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sugar test,and maternal and neonatal complications were also gotten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The SAS,SDS scores and metabolic indexes of two groups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lower than the levels before intervention(P
【Key words】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Psychological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Guangzhou Women and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Guangzhou 510120,China
妊娠可诱发一种伴有生长激素、孕酮、胎盘催乳素及皮质醇水平升高的胰岛素抵抗状态,从而导致孕妇葡萄糖代谢能力的改变,出现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占妊娠合并糖尿病的90%以上[1]。按照2010年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推荐的妊娠期高血糖诊断策略规定[2]:妊娠期糖尿病指妊娠前无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出现的糖耐量异常,发生率为1%~5%。GDM多可在产后恢复,仍有31.3%病例于产后5~10年转为糖尿病[3]。GDM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巨大胎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均高于糖代谢正常的孕妇,随着妊娠的进展,母体代谢水平的变化,血糖不易控制,严重损害母亲健康,甚至危及围生儿生命[4]。因此,积极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使GDM孕妇平安度过围生期,保障母子平安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在对GDM孕妇做好常规和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自我监护及情绪疏导、加强家庭成员特别是丈夫的心理支持,在稳定孕妇情绪、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方面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产科收治的产前检查或住院待产期间确诊的300例GDM孕妇。其中,经产妇107例,初产妇193例,年龄20~42岁,平均(29.1±3.6)岁,孕周36~41周,自然分娩169例,剖宫产131例。GDM、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等各种并发症诊断标准参照第8版《妇产科学》和《儿科学》教材。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孕妇年龄、产次、孕周、分娩方式、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GDM的诊断标准参照国际糖尿病妊娠研究组及我国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的标准,诊断只需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即可:(1)两次或两次以上空腹血糖≥5.8 mmoL/L(105 mg/dl);(2)口服糖耐量试验结果两次异常:空腹及服糖后1 、2 h分别为5.1、10.0、8.5 mmol/L,任何一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妊娠期常规、基础及专科护理,具体包括:健康宣教,产前、产程中、产后的常规护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提供心理护理的前提,也是心理护理取得实效的关键[5]。接待高危产妇时要热情亲切,在问诊时要详细询问,体格检查时要详细认真。对于要做的辅助检查,要向患者讲明此检查的意义和过程,护理人员要对检查结果做合适的解释。为患者设身处地的着想,主动接触孕妇,了解其心理感觉和状况,向孕妇介绍主治医生和科室情况以及医院的有关制度;鼓励孕妇讲出自己的焦虑,耐心听取孕妇诉说,细心解答孕妇提出的问题,经常给予鼓励和支持,以热情的服务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GDM知识,通过实例讲解、分析、讨论观看录像、幻灯片等形式,向患者介绍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使用胰岛素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使孕产妇消除顾虑,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GDM知识,说明良好的情绪对控制血糖的意义和作用,帮助孕妇树立自信和勇气。患者对胰岛素的使用存在着误解,如:怕成瘾、担心影响胎儿等。同时护士应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素质,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现存或潜伏的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2)加强自我监护及情绪疏导。由于高危孕妇存在多虑等情绪,除了护理人员对其护理外,还有加强家庭自我的监护指导。护理人员要教会患者的爱人听胎心、记录胎动次数等。同时护士应针对不同孕妇进行相应的心理引导,针对孕妇的心理状态,认真分析,耐心解释,提高孕妇对糖尿病的认识,减轻心理压力,保持情绪稳定,可以通过用国内外认知行为疗法,同时教会患者冥想放松法、阅读疗法、音乐疗法,使患者表达出潜意识中的内容,并对自己内在情感进行体验,并作出反思和修正,改善其不良心境,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在治疗中应时刻提醒孕妇自己对生活充满热情,使身心保持最佳状态。(3)加强家庭成员特别是丈夫的心理支持。家庭是产妇的精神支柱,家属及丈夫要用理解怜惜的心态对待爱人的心理变化,在精神上共同分担爱人的烦恼,生活上细心照顾,减少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特别在做检查时,要主动陪同,记住医生的嘱咐和指导,参与护理人员对孕妇的心理指导,使她感觉到自己的丈夫及家属很支持很理解她,这样可以增强患者的信心和毅力,有助于消除患者不必要的焦虑,提高对高危因素的纠正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入院时医护人员向两组患者发放相关知识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两组GDM孕产妇母婴并发症情况,同时抽取静脉血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GDM相关代谢指标测定。SAS、SDS均采用4级评分:“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按中国常模结果,SAS的标准分50分为焦虑症状分界值,SDS标准分53分为抑郁症状分界值。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SAS、SDS评分及糖代谢指标
两组GDM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见表1,干预前后代谢指标变化见表2。入院时进行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及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及代谢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母婴并发症分析
观察组GDM孕产妇母婴总并发症发生率和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妊娠期母体内分泌系统发生重大变化,多种具有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分泌量增多,使周围组织对胰岛素反应的敏感性下降,发生GDM[6]。GDM增加了孕妇的焦虑和不安,而烦躁、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可以使体内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性激素分泌增加,进一步引起血糖升高,从而加重病情,造成恶性循环。这一身心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不仅与各种生物因素有关,还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7]。由于特殊的发病群,负面心理的影响不仅关系到孕妇自身的疾病转归,而且不良情绪亦会对胎儿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本研究发现,随访期间,基础护理前后比较发现,护理后两组孕妇的SDS、SAS 4项评分及代谢指标均优于同组孕妇护理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体重指数;血糖控制;母儿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14.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2-95-03
妊娠期间,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极容易发生血糖代谢异常,而妊娠糖尿病的发生也极易引起母儿并发症的出现。妊娠糖尿病孕妇体重指数管理是一种近些年临床十分认可的妊娠糖尿病孕妇辅助干预方案,主要通过饮食干预、健康教育、运动干预、实时监测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为进一步确定体重指数管理及血糖控制在妊娠糖尿病孕妇结局的积极影响,特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5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进行分组性比较分析,现对相关进行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随机分组方法将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5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5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0~37岁,平均(26.3±2.8)岁,入组孕周23~29周,平均(26.32±2.38)周;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26.3±2.8)岁,入组孕周23~28周,平均(26.40±2.41)周。两组患者均符合妊娠糖尿病诊断相关标准,已排除合并严重心脏病、肝病、肾病等器质性疾病患者及不能配合完成此次调查研究的病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系统化体重指数管理及血糖控制,对照组常规治疗进行对照观察。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论证通过后批准实施,所有受试者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系统化体重指数管理及血糖控制内容主要包括:(1)严格控制饮食,每日的营养素摄入量控制在合理范围,蛋白质15%~20%,脂肪25%~30%,碳水化合物50%-60%;(2)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孕妇重点监护,严格控制脂肪、盐摄入;(3)指导孕妇每日进行血糖自我监测,每周一进行一次全天血糖监测(一次末梢空腹血糖、三次三餐后2h末梢血糖),如果空腹血糖超过5.3mmol/L或者餐后2h血糖超过6.7mmol/L,应给予胰岛素注射治疗。(4)监测每周体重增长情况,对于增长幅度异常孕妇提高运动量,运动主要选择散步、上下楼梯。
1.3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值、孕中期、孕晚期体重增长以及妊高征、宫内感染、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产后大出血、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空腹血糖、孕中期、孕晚期体重增长用(x±s)表示,母儿并发症发生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取x2和t检验,当P
2.结果
2.1两组孕妇血糖水平
观察组、对照组孕妇干预前空腹血糖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孕妇空腹血糖分别为(5.01±0.34)mmol/L、(6.57±0.41)mmol/L,观察组空腹血糖数值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孕妇围产期体重增长情况
观察组孕中期、孕晚期体重增长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母儿并发症分析
两组在妊高征、宫内感染、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国民的饮食结构调整,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早产、感染、胎儿发育异常等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较正常产妇显著高,所以临床对于妊娠糖尿病的治疗十分重视,相关研究表明,肥胖者的胰岛素抵抗更高,葡萄糖不耐受比例更大,肥大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敏感度显著下降,其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也较体重正常者要明显减少,进而导致血糖的进一步升高,加之妊娠期妇女的内分泌水平改变,更会大大增加肥胖者的血糖水平。
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营养状况会直接影响到胎儿正常的发育,如果营养过剩,孕妇会由于过于肥胖而导致耐糖量显著降低的情况,进而会因一步加重妊娠期糖尿病症状。本研究提示,体重指数管理及血糖控制的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值下降更加明显,观察组孕中期、孕晚期体重增长显著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了,有针对性地体重指数管理达到了较为理想的血糖控制需求,达到了有效控制孕妇体重增长的目的。同时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在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血糖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会出现免疫力的显著下降,免疫力的减弱会直接引起感染、糖代谢紊乱、酮症酸中毒等病发生的发生。妊娠糖尿病孕妇进行体重指数管理,使得孕妇的营养需求和血糖控制得到合理的平衡,在最大程度限制糖类摄人的同时,显著降低了母婴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可见,体重指数管理及血糖控制大大降低了母儿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改善临床结局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任职监督 离任审计 国企领导 对策
加强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离任进行审计与监督,不仅是在新的形势下对企业干部的监督与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而且也是客观反映国企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勤政廉政情况,更是建立完善国企领导干部监督机制和反腐败斗争的现实需要。实际上,离任审计比较偏重定量分析方面,而任职监督则偏重定性方面的分析。如此看来,同离任审计相比,任职监督的法律地位更高,可以说是较高层次的监督与管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在国企领导干部的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因而很难形成合力,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对国企干部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所以,推进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的有机结合,可以说是健全完善国企干部监督体系的重要方式。
一、推行国企领导干部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强化国企领导干部的监督
推行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干部监督与管理。我们知道,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就是要以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财务收支为基础和前提,并通过对领导者任期内的资产、负债、损益等情况进行审查、考核、分析与评价,进而实现对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与管理。实际上,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结合起来,也可以作为加强干部管理以及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并逐渐成为了我国加强干部管理与监督的重要渠道之一。推行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对于教育广大干部也意义深远,进而达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最终目的。
(二)有利于预防国企领导干部腐败
推行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有利于进一步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我们知道,进行任职监督与离职审计,是加强领导干部勤政廉政的重要举措之一。领导者怎样正确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依法行政,科学合理地分配、管理和使用现有资金,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对于领导干部的任职监督和离任审计效果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极为突出的困难与问题。综合分析产生这些困难和问题的根本原因,都与一些领导干部没有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没有认真履行自身所肩负的职能职责有着很大的牵连。因此,我们只有通过全面推行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不仅可以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那些无视国家财经法纪,、贪污受贿、弄虚作假等侵占国有资产的行为,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不断提高驾驭经济管理水平,增强遵章守纪意识以及自我制约能力。
(三)有利于国有资产安全
推行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安全管理。目前,从我国的实际来看,特别是在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有的领导者以合资、联营、对外招商引资、办企业等为幌子,把国有资产逐步转为集体资产,甚至是个人财产,并从中牟取暴利,导致了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现象极为严重。而推行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的有机结合,则可以有效地遏制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的不良现象,确保国有资的产保值和增值。
二、实现国企领导干部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的表现形式
(一)实施群众监督
进行群众监督,其具体操作程序就是,通过从常委会讨论决定以后,由组织部门牵头组织,通过新闻、媒体、张贴公示、公告等有效形式,对即将任职或者离任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进行任职或者离任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一般情况下,公示期限通常为7天。如果对于任职或者离任的领导干部公示没有问题的,则可以按照正常任职程序履行手续。但是,如果任职或者离任的领导干部公示存在问题的,则需要由同级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组成专门的调查组进行调查与核实。经核查确实存在一定问题,但又不足以影响领导干部任职或离任的,可以依照干部管理权限,进一步履行和完善有关任职或者离任手续。而对于确实存在比较严重问题,并可能影响整个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则需要对任用人员和有关问题进行复查审议,并需要做出相应处理的决定。此外,对于构成严重违纪违法的,则需要报请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或者司法机关依法进行查处。
(二)实施执法监督
执法监督,是实现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的有效形式。对此,我们可以由组织部门向审计机构发放审计委托,然后由审计机构对即将任职或者离任的有关领导干部进行经济审计,内容主要包括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落实有关财经法律、政策、收支、投资、负债以及经济管理等情况,并进行全程审计、监督与管理。可见,推行执法监督,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三)实施自我监督
自我监督,是实现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的根本形式。目前,自我监督的形式主要是同级监督或下级监督上级,对此,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既要有高超的领导艺术,同时又具有自觉接受来自各方不同级别监督的意识。各级组织部门必须把对本单位领导干部的任期监督列入正常化、法规化管理,上级领导部门也把所属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监督列入考核指标,这样,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形成领导干部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的有效约束机制。
(四)实施组织监督
组织监督,是实现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的重要形式。因此,我们必须以审计部门提供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为前提和基础,进一步对即将任职或者离任的领导干部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并切实做好任职或者离任的有关财务交接工作。此外,对于任职或者离任的领导干部,在进行交接时必须以书面的形式进行交接工作,并认真填写任职或者离任财务交接情况说明书。在开展这些工作过程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部门必须全程进行监督、指导和帮助,确保交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值得一提的是,并依法按规定确定监督交接的有关人员。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即将任职或者离任的领导干部真正们认识到自己所应承担的财务经济行为以及有关责任。
三、当前国企干部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审计监督工作流于形式
审计监督工作流于形式,是当前对国企干部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实际上,虽然我国已经有了相应的任职和离任审计的规定。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少数国企领导干部的思想不够重视,认识不到位,唯我独尊,我行我素,办事不按程序,个人说了算。在目前主要依靠下级监督的大环境下,职责权力有限,审计监督显得十分乏力和无力,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制约了国企领导干部任职和离任审计监督职能的全面发挥。
(二)审计监督职责不够清晰
一般情况下,我们开展审计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既做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又促使人才资源能量最大限度的发挥。然而纪检审计监督部门是国有企业本单位的一个下属部门。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着:审计上级怕丢位子,审计同级怕丢面子,审计下级怕丢票子的“三怕”现象,严重影响了审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加上有些纪检监察干部本身专业业务水平有限,即使事后发现离任的国企领导干部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是领导干部自身的问题,不会追究纪检监察审计工作的责任。
(三)审计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从我国的实际来看,所执行的国企领导干部任职或者离任审计的工作规定、法律法规等都是上个世纪研究制定的,不仅内容极为简单,而且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并已不能适应任职或离任审计工作的现实需要了。此外,也会经常出现移交过程中轻率了事、敷衍应付等现象。甚至有的接交手续不够齐全和完备,新任同志常使因资料不齐、底数不清等问题和困难而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另外,也有可能出现因离前任领导履行职责不够到位,导致了新任职的领导接任不久便暴露这样那样的具体问题。
(四)审计监督作用难以发挥
当前,在我国一些单位的审计过程中,在正常情况下,往往是下级审计上级,而且审计监察人员是国企本单位任用的,因而导致任职或离任审计工作都只是走走过场,流于形式,敷衍应付。这样一来,就必然导致了审计监察工作领导要你审你就审,不要你审你就没法审,失去了审计监察工作应有的作用。往往造成了审计报告进口袋的结果,形成了审归审、审白审等不良现象。
四、实现国企领导干部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的对策
(一)推行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
推行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就需要我们本着对国家、对人民负责以及统一、科学、高效的基本原则,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备、依法办事、善于创新、勤政廉政的国企领导干部选拔上来。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在于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人事任免体制,而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则为其中重中之重的一环。实际上,坚持把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开展国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切实把对人和对事的监督结合,进而使任职监督和离任审计的内容更加全面、渠道更加宽畅,信息更加真实,范围更加广泛,效果更加明显。所谓国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就是指审计部门受组织管理部门的委托,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对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监督、分析和评价的具体行为与活动。一般情况下,对国企领导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有任前、任中以及任后经济责任审计三种。因此,审计结果可以作为评价、分析和判断领导干部从事经济工作的素质、决算水平以及履行经济职责的重要依据。因而比起考察评议结果而言,就更具有准确性、客观性和科学性,进而使得任职监督和离任审计都能实现定性、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
(二)提高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工作效果
提高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工作效果,是实现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的重要举措。这是因为,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以后,我们可以把审计结果作为国企领导干部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以及驾驭经济能力的综合评价,也为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国企领导干部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此外,通过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结合,可以帮助审计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任职监督或离任审计,可以加大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力度,促进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廉洁自律意识,也可以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勤政廉政意识,进而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全面深入开展。
(三)加强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宣传教育
加强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宣传教育,是实现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的关键策略。只有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管理,提高领导干部对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认识,自觉接受并切实做好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此外,把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作为考核干部任职重要指标,不仅可以进一步规范国企领导干部的监督与管理,而且也是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关键渠道。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宣传教育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为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夯实基础。
(四)健全完善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机制
健全完善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机制,是实现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的根本途径。对此,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逐步提高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的质量和效率。首先,要组织安排好国企领导干部任职或者离任述职报告,要把审计对象以及内容重点放在任职期内负责的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工作措施和主要成绩、存在问题等方面。其次,要组织有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进而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掌握领导干部在任职期内履行职责职能的情况。再次,要组织开好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会议。必须本着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科学、客观、公正的任职或者离任审计报告。此外,需要我们建立相应的综合评价体系。即任职或离任审计要根据有关职能职责,对任职或者离任的国企领导干部执行政策法规、财务状况、资产管理以及勤政廉政等方面情况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同时必须建立健全违法违纪线索移交报送机制。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纪线索,需要及时移交有关部门立案查处。
五、结束语
总之,推行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的有机结合,是一项涉及到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组织考核、监察审计、群众监督等方面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协调,明确职责,相互配合,沟通联系,扎实有效地开展号国企领导干部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工作,并切实在计划、实施、考核、监督和管理等方面做到统筹安排,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努力形成合理、合法、高效、科学可行的监督制约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变事后监督、事后审计为事前监督、任前审计,促使国企领导干部的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逐步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真正发挥其发展国企、繁荣国企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①冯丕同,石立波.建立离任审计模式 强化审计监督[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04)
②贾梅.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的耦合性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2011(11)
③孟宪良,刘洪利.离任审计应注意的问题[J]. 当代审计,2008(06)
④郭长慧. 浅议领导干部离任审计[J].世界教育信息,2009(01)
⑤严涛. 浅谈如何做好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工作[J]. 现代经济信息,2011(11)
(一)有利于预防国企领导干部腐败
推行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有利于进一步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我们知道,进行任职监督与离职审计,是加强领导干部勤政廉政的重要举措之一。领导者怎样正确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依法行政,科学合理地分配、管理和使用现有资金,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对于领导干部的任职监督和离任审计效果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极为突出的困难与问题。综合分析产生这些困难和问题的根本原因,都与一些领导干部没有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没有认真履行自身所肩负的职能职责有着很大的牵连。因此,我们只有通过全面推行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不仅可以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那些无视国家财经法纪,、贪污受贿、弄虚作假等侵占国有资产的行为,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不断提高驾驭经济管理水平,增强遵章守纪意识以及自我制约能力。
(二)有利于国有资产安全
推行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安全管理。目前,从我国的实际来看,特别是在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有的领导者以合资、联营、对外招商引资、办企业等为幌子,把国有资产逐步转为集体资产,甚至是个人财产,并从中牟取暴利,导致了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现象极为严重。而推行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的有机结合,则可以有效地遏制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的不良现象,确保国有资的产保值和增值。
二、实现国企领导干部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的表现形式
(一)实施群众监督
进行群众监督,其具体操作程序就是,通过从常委会讨论决定以后,由组织部门牵头组织,通过新闻、媒体、张贴公示、公告等有效形式,对即将任职或者离任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进行任职或者离任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一般情况下,公示期限通常为7天。如果对于任职或者离任的领导干部公示没有问题的,则可以按照正常任职程序履行手续。但是,如果任职或者离任的领导干部公示存在问题的,则需要由同级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组成专门的调查组进行调查与核实。经核查确实存在一定问题,但又不足以影响领导干部任职或离任的,可以依照干部管理权限,进一步履行和完善有关任职或者离任手续。而对于确实存在比较严重问题,并可能影响整个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则需要对任用人员和有关问题进行复查审议,并需要做出相应处理的决定。此外,对于构成严重违纪违法的,则需要报请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或者司法机关依法进行查处。
(二)实施执法监督
执法监督,是实现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的有效形式。对此,我们可以由组织部门向审计机构发放审计委托,然后由审计机构对即将任职或者离任的有关领导干部进行经济审计,内容主要包括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落实有关财经法律、政策、收支、投资、负债以及经济管理等情况,并进行全程审计、监督与管理。可见,推行执法监督,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三)实施自我监督自我监督,是实现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的根本形式。目前,自我监督的形式主要是同级监督或下级监督上级,对此,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既要有高超的领导艺术,同时又具有自觉接受来自各方不同级别监督的意识。各级组织部门必须把对本单位领导干部的任期监督列入正常化、法规化管理,上级领导部门也把所属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监督列入考核指标,这样,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形成领导干部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的有效约束机制。(四)实施组织监督组织监督,是实现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的重要形式。因此,我们必须以审计部门提供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为前提和基础,进一步对即将任职或者离任的领导干部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并切实做好任职或者离任的有关财务交接工作。此外,对于任职或者离任的领导干部,在进行交接时必须以书面的形式进行交接工作,并认真填写任职或者离任财务交接情况说明书。在开展这些工作过程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部门必须全程进行监督、指导和帮助,确保交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值得一提的是,并依法按规定确定监督交接的有关人员。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即将任职或者离任的领导干部真正们认识到自己所应承担的财务经济行为以及有关责任。
三、当前国企干部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审计监督工作流于形式
审计监督工作流于形式,是当前对国企干部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实际上,虽然我国已经有了相应的任职和离任审计的规定。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少数国企领导干部的思想不够重视,认识不到位,唯我独尊,我行我素,办事不按程序,个人说了算。在目前主要依靠下级监督的大环境下,职责权力有限,审计监督显得十分乏力和无力,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制约了国企领导干部任职和离任审计监督职能的全面发挥。
(二)审计监督职责不够清晰
一般情况下,我们开展审计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既做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又促使人才资源能量最大限度的发挥。然而纪检审计监督部门是国有企业本单位的一个下属部门。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着:审计上级怕丢位子,审计同级怕丢面子,审计下级怕丢票子的“三怕”现象,严重影响了审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加上有些纪检监察干部本身专业业务水平有限,即使事后发现离任的国企领导干部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是领导干部自身的问题,不会追究纪检监察审计工作的责任。
(三)审计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从我国的实际来看,所执行的国企领导干部任职或者离任审计的工作规定、法律法规等都是上个世纪研究制定的,不仅内容极为简单,而且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并已不能适应任职或离任审计工作的现实需要了。此外,也会经常出现移交过程中轻率了事、敷衍应付等现象。甚至有的接交手续不够齐全和完备,新任同志常使因资料不齐、底数不清等问题和困难而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另外,也有可能出现因离前任领导履行职责不够到位,导致了新任职的领导接任不久便暴露这样那样的具体问题。
(四)审计监督作用难以发挥
当前,在我国一些单位的审计过程中,在正常情况下,往往是下级审计上级,而且审计监察人员是国企本单位任用的,因而导致任职或离任审计工作都只是走走过场,流于形式,敷衍应付。这样一来,就必然导致了审计监察工作领导要你审你就审,不要你审你就没法审,失去了审计监察工作应有的作用。往往造成了审计报告进口袋的结果,形成了审归审、审白审等不良现象。
四、实现国企领导干部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的对策
(一)推行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
推行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就需要我们本着对国家、对人民负责以及统一、科学、高效的基本原则,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备、依法办事、善于创新、勤政廉政的国企领导干部选拔上来。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在于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人事任免体制,而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则为其中重中之重的一环。实际上,坚持把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开展国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切实把对人和对事的监督结合,进而使任职监督和离任审计的内容更加全面、渠道更加宽畅,信息更加真实,范围更加广泛,效果更加明显。所谓国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就是指审计部门受组织管理部门的委托,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对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监督、分析和评价的具体行为与活动。一般情况下,对国企领导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有任前、任中以及任后经济责任审计三种。因此,审计结果可以作为评价、分析和判断领导干部从事经济工作的素质、决算水平以及履行经济职责的重要依据。因而比起考察评议结果而言,就更具有准确性、客观性和科学性,进而使得任职监督和离任审计都能实现定性、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
(二)提高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工作效果
提高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工作效果,是实现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的重要举措。这是因为,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以后,我们可以把审计结果作为国企领导干部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以及驾驭经济能力的综合评价,也为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国企领导干部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此外,通过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结合,可以帮助审计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任职监督或离任审计,可以加大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力度,促进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廉洁自律意识,也可以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勤政廉政意识,进而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全面深入开展。
(三)加强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宣传教育
加强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宣传教育,是实现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的关键策略。只有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管理,提高领导干部对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认识,自觉接受并切实做好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此外,把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作为考核干部任职重要指标,不仅可以进一步规范国企领导干部的监督与管理,而且也是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关键渠道。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宣传教育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为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夯实基础。
(四)健全完善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机制
健全完善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机制,是实现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有机结合的根本途径。对此,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逐步提高任职监督与离任审计的质量和效率。首先,要组织安排好国企领导干部任职或者离任述职报告,要把审计对象以及内容重点放在任职期内负责的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工作措施和主要成绩、存在问题等方面。其次,要组织有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进而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掌握领导干部在任职期内履行职责职能的情况。再次,要组织开好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会议。必须本着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科学、客观、公正的任职或者离任审计报告。此外,需要我们建立相应的综合评价体系。即任职或离任审计要根据有关职能职责,对任职或者离任的国企领导干部执行政策法规、财务状况、资产管理以及勤政廉政等方面情况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同时必须建立健全违法违纪线索移交报送机制。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纪线索,需要及时移交有关部门立案查处。
五、结束语
(3)要不断完善离任审计法规制度。随着的和改革的深化,审计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先行审计法规有些已经跟不上发展步伐。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也需要国家的审计法律法规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适应性调整。除在审计领导体制改革上提供法律支持外,还应对离任审计工作统筹进行依法规范,由单纯的合法性审计向合法性审计与效益审计兼顾转变;由单纯的低层次财务收支审计向高层次的客观评价领导干部的责任转变,并从领导体制、管理机制和实施程序等方面,为离任审计提供适应性较强的法律保障。
2.2 离任审计风险的微观控制
(1)分清责任,区别对待。正确区分离任人员的五组责任是评价的关键。一是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二是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三是前任责任与现任责任。四是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五是故意责任与过失责任。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优秀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判断能力。由于经营是连续的,前任领导遗留下来的,可能对本任领导产生较大,致使其任期目标的实现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因此在评价离任人的任期业绩时,要具体分析这种影响,划清前任与现任领导的经济责任。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方面往往是由集体决策的,如果某项决策失误,导致大的经济损失,而决策时离任人曾表示反对意见,这种经济损失的责任就不能由离任人员来负担,而主要应由其他领导成员负担;又如在财务决策方面,如果财务负责人未请示报告离任人员,或采用先斩后奏办法致使企业资金损失浪费的,这种责任也不能归咎于离任人员。
(2)要关口前移,将任前、任中和离任审计有效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先离后审"、"先任后审"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审计目的模糊,审计作用弱化,尤其对已升任人员的审计,给审计人员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将关口前移,通过任前审计,从源头上净化干部队伍;通过任中审计,较好地解决单纯离任审计存在的"马后炮"问题,实现监督的连续性,而且任中审计所积累的审计结论可以直接为离任审计所。将此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整合审计资源,降低审计风险。
(3)正确处理经营业绩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企业经营业绩一方面是内部努力、挖潜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例如国家提高税率时,企业利润就会减少,任期目标就难以实现;反之,降低税率或免税、给予税收优惠时,利润就增加。又如,在离任人任期内,如果进行了资产评估或清产核资,很可能企业资产有较大升值,使离任时的国有资产增值率提高,这些都不是离任人的"功劳"。因此在评价离任人的业绩时,要具体分析业绩的因果关系,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4)正确处理锐意改革与决策失误的关系。改革是有风险的,面对千变万化的商业竞争和市场行情,有时难免发生决策失误。作为一个企业家,既要锐意改革,随时捕捉战机,大胆决策,又要在发现决策失误时,迅速做出新的决策来纠正,以减少损失。同时应该看到,这种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与玩忽职守造成的损失有本质区别。审计人员对此进行评价时,要注意措词准确,肯定其大胆改革,指出其失误与不足。
(5)提高审计人员素质,防范审计风险。要为离任审计配备高素质的审计人员,加强离任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和业务培训,强化离任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审计人员是执行审计工作的主体,其工作责任心的强弱和对被审事项的职业关注程度将直接影响离任审计风险的大小。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该有高度的审计责任心,并对审计事项给予必要的关注,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应该发现的问题。
1 秦荣生.审计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 郑石桥.离任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