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人生哲学观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电影《在云端》(up in the air)是导演贾森·瑞特曼(jason reitman)2009年的一部情感片, 根据美国作家walter kirn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获得奥斯卡六项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剧本改编奖。一经上映, 该片即获得美国观众的青睐, 被美国媒体评价很高。没有英雄史诗般的动人情节, 没有好莱坞大片的惊悚镜头, 更没有近年来眩人眼球的3d或imax等高科技影像, 但此片却通过看似平淡简单的生活片断: 爱情、亲情、友情、事业等等这些构成小人物生活的基本元素, 打动了人心, 折射出美国普通百姓的人生哲学观——有伴侣的人生才更好。观后引人深思,回味无穷。
该片由好莱坞名演员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 担纲男主角瑞恩(ryan) ,以瑞恩的工作生活为主线, 以与他的工作、生活、情感相关的人的生活为副线展开情节, 讲述了瑞恩这个“空中飞人”独特的生活: 在经济不景气的年代以替人裁员为生, 一年有322天在旅途中, 飞机就是他的家, 轻装上阵的“背包客”理论先生, 高富帅, 独身, 天马行空, 无拘无束, 为积攒自己的1000万英里的飞行里程数而奋斗;不曾料想新加盟的年轻新同事娜塔丽(natalie)对高科技的运用差点改变了瑞恩的生活方式, 不信奉婚姻家庭的他回家参加妹妹茱莉(julie)的婚礼时,阴错阳差地向妹夫布道“婚姻是世上最美好的事情之一”, 途中邂逅的美艳女“飞人”艾丽克斯(alex)也一度让他幻想摒弃原有的人生理念开始认真严肃的家庭生活, 然而影片的结尾却又出乎意料地回到了原点:本文由收集整理 高科技的网络裁员方式比面对面的人与人的交流方式逊色, 有夫之妇的艾丽克斯只把瑞恩当成生活的调剂品,大失所望的瑞恩再次踏上旅程……这不禁让人对瑞恩的生活产生了怀疑, 他真是那么死心塌地喜欢这种生活吗? 人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生哲学观来指引自己的生活? “一切意义在观众的心中。”{1}
一、美国普通百姓的家庭观
《在云端》的故事平中见奇,蕴涵了深刻的人生的哲理,影片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美国普通百姓的家庭观——有伴侣的人生才更好。
首先,浓墨重彩的当然是片中男主角瑞恩的工作、生活和情感,影片透过他的生活故事,间接地反映了普通人对真情生活的向往。
影片以空镜头开始,浮的流云,变幻的地面景象,仿佛暗示了男主人公瑞恩云端之上的游移人生。面对一群即将失业的沮丧员工,瑞恩出场了:炯炯有神的大眼,浅浅的微笑,坚定却又淡然的表情,宣判并安抚一个又一个痛苦的心灵。一支拉杆箱,遍飞天下,娴熟的打包、通关步骤,稳健轻快的步伐,正如瑞恩坦言,“飞机就是我的家”。好莱坞老帅哥乔治·克鲁尼将瑞恩的形象演绎得迷人优雅,以至于他与商务美女艾丽克斯在机场酒吧的艳遇也那么水到渠成轻松愉快,因为瑞恩有自己的背包哲学:烧掉包里的一切,什么都不必背负。这不仅表现在他在爱情上的疏离,也包括对亲情的淡漠,乃至妹妹开玩笑说他像个无家的游魂,孤僻透顶。当新同事娜塔丽追问他和艾丽克斯的关系时,瑞恩说他没有触动灵魂深处的真感情,这是他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诚然,在崇尚自由彰显个性的美利坚,独身或逢场作戏是个人的生活方式,无需他人的评判和褒贬,“一个人怎样生活无需要问为什么,他愿意这样生活就这样生活,有时是他的自由选择,有时也不完全是,而是一种身不由己”{2}。瑞恩的生活方式在美国人中占有一定比例,但绝不是主流。尽管美国离婚率居高不下,但家庭的观念却是深入人心的,普通美国百姓并不像中国观众想象的那样任意挥洒爱情和亲情而置家庭于度外,家是伴随他们度过人生难关相携走过漫漫人生长路的支柱,这也是本片意欲渲染的主题。尤其是在“九·一一”恐怖袭击以后,美国人更加明白生命的脆弱和不可预测, 珍惜家庭作为维系生命纽带的不可或缺的价值。
从影片中,我们看得出,也许是受了他人的感染,也许是真心所为,瑞恩对两情相悦天长地久的爱情还是向往的,要不然,他也不会突然醍醐灌顶,在风雪之夜如情窦初开的小伙子归心似箭般地叩开艾丽克斯的家门。虽然在开门的一刹那间被当头棒喝,梦想从万里之遥的云端堕入现实沉重的大地,但瑞恩多少还是动了真感情的。在回程的飞机上,瑞恩被不合时宜地告知终于攒够了1000万英里程,然而面对掌声和祝贺, 瑞恩心不在焉,无所适从,答非所问的言行似乎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曾经朝思暮想的欢呼雀跃如今荡然无存,无人相伴的成功是多么的缥缈无趣。
片尾中的瑞恩一个人拖着拉杆箱踽踽独行,良久凝视机场大屏幕,无言的苦涩迷茫涌上心头,看着演员乔治·克鲁尼在片中微白的双鬓,皱纹细生的眼角,不由让人心生怜惜,此时观众除了一声叹息,更多的是思考。片尾瑞恩的那段独白似乎暗示了他对曾经不以为然的生活的向往:“今夜人们回家,迎接他们的是欢呼雀跃的小狗和孩子们,他们的爱人会嘘寒问暖,然后相拥入眠;物换星移,夜幕低垂,有一束光,格外耀眼,那是我的机翼划过天际的痕迹。”
影片以空镜头开始,也以空镜头来结束瑞恩的故事:滚滚云层,无边无际,蒙太奇的表现手法留给观众无尽的遐思:未来的瑞恩会改变自己的人生哲学观和生活方式吗?我们欣赏瑞恩的这种生活方式吗?如果不,那又是为什么?习惯一个人生活——跃跃欲试的改变——挫败——不可知的未来。一方面,影片主要围绕瑞恩的生活和情感主线,在呈现瑞恩的形象的同时,留给观众自己去揣摩各自的人生;另一方面,也暗含了现代社会中生活的惭愧和无奈以及人们想寻找真心情感的艰难:瑞恩想过要去改变自己对待爱情和家庭的观念,只是现实从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如诗如画。该片不落俗套地跳出大团圆的结局,反倒增加了影片思考的空间和力度。
影片中穿插了瑞恩回家参加妹妹茱莉(julie)婚礼的场景,由于妹夫吉姆(jim)的临时怯场,钻石王老五的瑞恩被迫充当了人生婚姻导师的职责,他劝说吉姆的那番话饱含哲理,台词意蕴深长:“婚姻是世上最美好的事情之一,每个人都向往;尝试的定义各有不同,我不想说谎,婚姻很辛苦,我们都坐在时间的巨轮上,我们无法放慢或暂停它,最终我们的生命都会结束,没有意义;但试着回想一下,你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最重要的时刻,是独自一人吗?有伴侣的人生才更好。”说这话的时候,瑞恩是否想到了自己未来可能会面临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人生呢?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两次出现瑞恩形单影只独自啜饮的镜头。一次是参加完妹妹的婚礼后回到公司总部住处,空镜头的运用更加凸显了瑞恩的落寞:空空如也的房间透着冰冷的寒光,了无家的温馨和生气。画面中,瑞恩伴着飘荡的歌声倚门沉思。另一次是得知艾丽克斯真实面目后,瑞恩独立窗前,映着黑色的夜幕,显得愈发孤寂寥落。可想而知,导演的意图不言而喻:瑞恩这个快乐的单身汉在自己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里活得真的那么快乐吗?
其次,片中女配角娜塔丽的工作生活构成了本片的一条主要副线。
片中,娜塔丽是瑞恩的新新人类同事,朝气蓬勃, 锐意革新,为了追随心仪的白马王子,她舍弃较好的工作来到奥马哈从事毫无挑战意义的裁员工作,但这并未阻挡她对未来生活的甜蜜向往:无论有多成功,除非找到真命天子,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为了不让自己一个人终老孤独死去,可以和某人共度一生,像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子。可以说,尽管是配角,但娜塔丽是以一个怀抱家庭信仰的正面形象出现的。因为她的出现,才有了瑞恩这个男主角工作生活的矛盾发展,有矛盾,就有故事发展的;否则,瑞恩的故事波澜不惊,而死水微澜的故事难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本文由收集整理也难有后来观众对该片的津津乐道。
娜塔丽批评瑞恩为他自我放纵的生活方式寻找借口,为自己被男友以短信的方式甩掉而号啕大哭, 有失望,但她从没有绝望,能快速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心态,重新投入新的生活中,这正是美国工薪阶层芸芸众生的化影。小人物的悲欢最能引起普通影视观众的共鸣:想要有个情投意合的爱人、中意的家,只要希望还在,就要奋斗不止。娜塔丽的形象从侧面烘托了主题,推动了情节的逐步发展。
第三,一拨不幸的失业人群的家庭观。
当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波及到了美国普通百姓的生活,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推出该片也是赢得票房的基础。 《在云端》赋予瑞恩特殊的职业,然后由此引发的故事是有一定的时代意义的。
影片中,这些不幸失业人群是先于主人公瑞恩出场的,他们面对镜头,震惊、悲伤、茫然失措、垂头丧气、愤懑甚至咆哮,但都无可奈何,失业对于他们来说如同死了家人一样,房贷、孩子、家人,一系列的困扰让这些失业者以苦瓜脸的方式述说着各自的不幸。经济的不景气带来了裁员业的兴盛,而那些不幸被裁掉的普通员工的生活令观众感同身受,看着影片中的人物,对照自己,观众会情不自禁地唏嘘感叹,也许这些人就活在我们中间,是他,是你,是我,是我们身边的家人、亲朋或好友,是每一个普通百姓可能要面对的人生危机时刻。但在影片的结尾处,这群失业者再次出场,同样的人却显示出与片头不一样的神情,虽然不是神采奕奕,但却是渡过难关后的感激和感悟:“要不是朋友和家人的支持,我无法坚持下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我想那会举步维艰;早上醒来,看到妻子在我身旁,让我鼓起生活的勇气;钱能为你买暖气、毛毯,但是它永远不及我丈夫的怀抱;我的孩子和家人给了我决心。”普通的人群,朴实的话语,朴素的真理。是啊,人生有伴,风雨同舟,总会有雨过天晴的灿烂阳光。
二、高科技时代里人与人的关系
《在云端》乍看只是一部爱情片,其实不然,它以情感为主轴,在探讨婚姻家庭观的同时,巧妙地融合进了对社会矛盾和人文关怀的探讨:在当今高科技时代,人与人,人与机器应该怎样和谐共生?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人们同样需要铭记——有伴侣的人生才更好。
影片中,男主人公瑞恩的个人情感生活似乎是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出现的,尽管他在这方面不是好榜样,但我们却不能抹杀他身上其他闪光的部分。导演没有一棍子打死瑞恩,而是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理念真实地表现人物多棱的形象。
1. 人与人的关系
瑞恩敬业、执著、关爱新同事娜塔丽、教她出行打包的技巧和社交礼仪,后来还热心地为娜塔丽写工作推荐信等等,这些都是瑞恩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美国中产阶级普通人具有的本质优点。萍踪浪影的瑞恩至少还没有忘记手足之情:为满足妹妹和妹夫的结婚心愿,瑞恩在自己所到之处为他们拍摄各种照片; 主动承担大哥的责任,请缨陪同妹妹步入婚姻的殿堂;尽自己三寸不烂之舌,引导妹夫勇敢地牵起爱人的手。在现代社会,“鸡犬不闻,老死不相往来”的
生活是不切实际的,没有一个人能真正与世隔绝。人们因为各种关系互相联系起来,或因为爱情,或因为工作,或因为家人,或因为邻里,或因为朋友……种种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让人们难以独僻一隅,而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是社会和谐运转的基础。
2. 人与机器的关系
初入职场的娜塔丽对一些人情事故还懵懂无知, 推介用网络视频来裁员,本想为公司节约成本,让公司的“空中飞人”不再往返奔波,可尝试没多久后,就在现实中折戟沉沙。反倒是瑞恩这个貌似冷酷的硬汉更能体恤那些被裁员工的疾苦,这在台词中也有精彩的表现。第一次和娜塔丽出差,在飞机上瑞恩和娜塔丽聊天,谈到工作,瑞恩坚持面对面地与失业者谈话更人道,他说:“我们让地狱不那么可怕,好像是渡船,帮助受伤魂灵度过恐惧之河,直到希望之光隐约可见,然后下船,推他们下水,让他们游泳。”当时娜塔丽不以为然,对自己的网路资遣计划憧憬不已。接下来,有一个瑞恩与被裁者进行交流的特写镜头。片中,当手足无措的失业者诉说着工作对于他们养家糊口的重要性时,瑞恩同情地、小心翼翼地与被裁者交流,真诚、认真、审慎的神情溢于言表。对一位手拿一双儿女相片的中年失业男子,瑞恩通过他工作履历上提到过的曾经辅修过法国烹饪课和在高级牛排餐厅打工的经历,循循善诱:“一辈子呆在一个公司,上班下班,从未有过片刻的喜悦;而现在是大好机会,一次重生,就算不是为你自己,也是为了你的孩子们。”该中年男子遂陷入了沉思。
“在他们最脆弱的时候陪着他们”,显然,瑞恩不赞成娜塔丽的裁员方式有他的合理之处。比起娜塔丽用冷冰冰的机器和远程操作来遣发失业者,瑞恩的这种面对面的交心方式更富有人性和人情味。高科技电子信息和网络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工作变得更加轻松随意, 足不出户便可运筹帷幄, 决胜于千里之外,而越来越便捷的现代通讯让人们之间的联系一触即发,但殊不知人与人之间的心扉却越来越紧闭,其实有时候人们渴望的是回归真实,彼此坐下来面对面地坦诚相待。社会像个大家庭,尤其是人们在孤独、困苦的时刻,有人陪伴会更好。科技的日新月异也让我们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利用高科技更好地服务人类而不是疏离人与人的交往?人与机器怎样才能和谐共生?
关键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0-0110-02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启迪
1.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涵义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及其生命意义的尊重与关心,它主要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和需求的关怀,人文关怀不仅是一种思想态度和价值目标,更是一种文化和文明的诉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是指把人作为一切理论的主体和目标,尊重个体差异,关心个性需求,促进人的健康、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心理疏导”是一个源自心理学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疏导”的涵义比较广泛,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影响教育对象的心理状态,帮助其进行适度的心理调节,以宣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从而达到为对其实施思想上的影响创造必要的心理条件的目的。同时,通过“心理疏导”也可以解决工作对象的部分思想问题。
2.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启迪
(1)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视角,促进人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改善人的思想的特殊工作,因而它的一切内容都必须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的发展是不能离开社会的。同时,只有社会的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他们才能更有效地为社会提供服务。所以,社会的和谐发展并不排斥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由此,教育必须要以人为本,要尊重人的自我发展的主体地位,强化其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也必然随之逐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这一社会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在机制与方法等方面大胆进行创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此提供了全新的视野。
(2)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体系,由单纯的政治性教育向综合性教育转变
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一个开放和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互联网络高度发达,媒体铺天盖地,各种社会思潮激荡碰撞,原来的单纯政治性教育已很难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因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既要坚持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又要持有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由单纯的政治性教育向综合性教育转变,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体系,既要有政治性的说教灌输,也要有情感上的关怀和心理上的呵护,不断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教育的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如何,不仅取决于教育内容是否丰富、理念灌输是否到位,还取决于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态度、情绪等人文和心理方面的因素。所以,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勇于突破传统理念的束缚,结合社会发展和人的价值追求的新变化,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工作中充分考虑人文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落到实处,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表现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理念上存在误区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把教育者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唯一主体,仅强调教育对象(大学生)的客体地位,忽视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在这种“唯一主体”理念的支配下,教育者往往不重视师生的双边交往活动,过分地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和权威,很少考虑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忽视了他们在接受思想教育过程中的感受,导致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严重受挫,逆反心理加剧,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2.忽视学生的思想需求,教育缺乏针对性
因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同,所以他们有着不同层次的需求。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缺乏针对性,教育工作者往往不管学生的需要是什么,仅凭经验和感觉,照本宣科地对学生实施填鸭式教育,对于那些社会发展和国家改革进程中所出现的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以及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和敏感的问题,却避而不谈或讲不清楚,无法从根本上为大学生解决思想困惑。
3.忽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育方法僵化落后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多的是从约束的角度出发,过多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而忽视了使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学校常以管得住学生、不出乱子作为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标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停留在通过行政管理手段规范学生的管理层面上,教育方法僵化落后,师生间缺乏情感沟通,没有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发展,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而难以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4.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频现心理问题
如今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面对着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他们普遍承受着来自家庭、学习、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而许多高校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对学生的心理疏导,由心理问题而引起的逃课、休学、退学以及各种违法违纪甚至犯罪、自杀等极端事件屡屡出现,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人文关怀 心理疏导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主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在现在的大学教育中尤为重要。如今,大学生的主力是90后一代,这代学生聪明、活跃、创造力强,但也易冲动、盲目、爱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用传统灌输的方式,应该在尊重大学生心理特点及认知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出的背景
(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大多数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以简单、单一的方式进行着,常见的活动是开讲座、看电影、喊口号。这些曾经非常有实效的活动,在新一代大学生身上却看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引起部分学生的反感。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于升旗仪式这类活动无故缺席或者态度散漫。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取得良好效果的体现。
(二)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
时下大学生普遍是“90后”,他们身上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有他们独立的风格。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在详细了解“90后”大学生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热情开朗又沉默孤独。在熟人或者朋友面前,这些大学生是热情的,是开朗的,是可以很好交流沟通的;可是在陌生人面前,他们又是沉默的,不愿意交流。此外,虽然他们的出行、玩耍都是一大群人一起,可是他们又是孤独的,不愿意分享心里的真实感受。
2.独立坚强又依赖脆弱。“90后”大学生不喜欢父母、教师、朋友过多地干涉或参与自己的事情,遇事喜欢自己拿主意,这些都体现他们独立的一面。当遇到挫折或者心情难过时,他们会一个人悄悄地哭泣,不会在人前展示他们的软弱,从这点来看他们是坚强的。然而,大部分大学生是独生子女,是整个家庭的中心,大多数没有独立生活的经历,而且他们的成长也都很顺利,所以他们无形中养成了依赖的性格,并且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较脆弱。
3.喜欢新鲜事物,对新事物充满探知欲。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信息爆炸、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因而他们也具有对新事物强烈的探知欲。他们思维活跃,创造性强,追求新鲜刺激,接受新事物的程度高,从近年来过山车、蹦极等年轻人喜欢的活动发展迅速就可见一斑。然而,对于传统单一的活动,他们就兴味索然了。
4.责任感不强,做事随性而为。“90后”大学生轻率、冒进,做事喜欢随性而为,责任感不强,他们很少能够坚持完成一件事情。
5.自我意识强烈,以自我为中心。当代大学生更大程度上关注自己的心理感受,关心所做的事情能不能让自己开心快乐,自己能不能从中获益。当代大学生凡事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和顾及他人的感受。
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着力点
研究大学生心理特点的目的在于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来对他们进行引导。如果大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就不能很好地学习文化知识,更谈不上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因此,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可以看到,单一、沉闷、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无法得到相应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改进教育方式,才能最终达到教育目的。加大人文关怀的力度,增强心理疏导的有效性,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更是关键点。
(一)加大人文关怀的力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
首先,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受教育程度差异也很大,有些学生甚至存在深深的自卑心理,如果缺乏一定的关怀,甚至会演变成对社会的仇视。因此,学校、教师等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变压力为动力,努力地为未来拼搏。
其次,新时期价值观的多元化冲击着主流价值观,导致很多大学生陷入迷茫之中,丧失了奋斗方向。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走进大学生的心理世界,和大学生平等友好相处,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使其为投入社会主义事业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