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统文化的益处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平面广告;设计;传统;文化艺术
对广告进行设计是人类思想的集中体现,不同的民族会设计出不同风格的广告,这是因为不同的民族会受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文化艺术思想,平面广告的设计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不同的民族文化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如何在平面广告设计中有效地利用传统文化,来展现自身的文化传统魅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广大人民认真思考和探究的,要想将传统的文化艺术科学地应用在广告设计中,首先要明确现代广告平面设计的需求,然后,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最后,探究如何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 平面广告设计的简单描述
伴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各个商业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社会关注度,大力加强了广告宣传,广告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平面广告以高度的视觉冲击力为消费者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力,丰富多彩的广告平面画面和悦耳的声音正在以超凡的魅力吸引着广大消费者。生动、形象的画面为人带来了视觉信息的交流,“图像”是一种基础性的交流工具,是主体与消费者交流的一种媒介,画面的色彩或者形状以及动态都以其生动的形式来引起着广大人们的目光,人们经历了视觉上的盛宴,在视觉的冲击下,人们产生了好奇心,在好奇心的趋势下,人们开始关注广告背后的商品,从而产生了经济效率,广告设计者要使平面广告实现视觉化,这样才能吸引消费者。
广告平面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中渗透着文化灵魂和艺术美,设计者将中华的传统文化深入其中,为广告带来了民族的气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思想的体现,对国民有一种潜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文化滋养下的广告设计更具说服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世界各民族都有其自身的历史和文化,正是这种文化与历史的差异产生了多元的民族,说起“中国传统文化”是指整个华夏儿女共通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础的、融入不同民族和世界外来文化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喻指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他所关注的是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创性、悠久性、包容性、统一性、保守性的特征。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辈辈相传的文化,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传统,传统文化不仅属于过去,也影响着现在,传统文化在现代先进理念的影响下不断走向未来的发展,传统文化与世界民族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引导着国民在尊崇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三. 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传统文化艺术
平面广告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必然受到周边的文化氛围以及设计者的文化思想的影响,而且在众多的文化资源中,平面广告设计会不自觉地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将传统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运用在广告设计中,不仅可以充实广告平面的表现形式,也丰富了平面广告的精深的内涵。
平面广告的设计要以广大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特征为根本的出发点,其设计的核心思想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要设计出与大众人民心理追求向契合的平面广告,这样才能确保广告被人认同,并得到广泛传播,平面广告的设计要渗透这中华文化的底蕴和精神,作为广告的设计者也要时刻根植与传统文化的土壤,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引进并结合优秀的外来文化,达到设计的发展和创新。
优秀的平面广告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以他独特的方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价值观念的认同,也就是说要让平面广告中闪耀着传统文化的光辉,渗透着中华的文化价值观念,以此得到全体国民的文化亲近感、归属感、信任感和认同感,广大人们只有真正认同了这些广告的价值,才能进一步关注广告后面的商品或者服务,优秀的广告设计者会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艺术形式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且用传统文化来为广告设计增色不仅消除了广告的商业因素,而且丰富了广告的文化内涵,给人一种心灵的信任感和文化的归属感、视觉上的美感以及精神的愉悦感。
四. 总结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需要中华儿女的广泛继承和弘扬,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思想一种意识已经影响了一代代的华夏儿女,为中华的发展与壮大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然而平面广告设计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一种方法、一种策略,在这个国际交流日益加强的现代社会,我们在注重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也要积极引进外来文化,使我们的广告不但弘扬着本民族的精神,而且也能够逐渐走向世界,为国际间的交流和交往建立一和积极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黄明 传统文化因子对当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J].池州学院学2007,21(6)
[2] 吴芳菲 浅谈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的常见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0(3)
[3] 苏毅.SU Yi 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与现代平面广告设计[J].韶关学院2010,31(8)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应对西方文化冲击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使得文化交流也十分频繁。因此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由于高中生的好奇心理,使得他们对于国外的节日十分重视,比如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等等,从而忽略了我国的传统节日,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说是很可悲的。此外,由于现代教育的发展,我国许多学生从小就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但是在用本国语言交流时却会出现用词不当的情况,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家长以及教师的重点关注。学生作为发扬以及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此来矫正学生的文化态度,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地爱上传统文化。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以此来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目标也随之不断改变,要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因此为了使学生可以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语文教师就应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然后通过及时、正确地引导,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加透彻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帮助学生迅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比如在学习语文教材中爱国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此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传统文化修养的人。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融入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想将传统文化充分地融入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就应该从语文课本着手。现代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就应该对此进行充分挖掘,然后向学生展现民族理念以及传统文化观念。比如通过《鸿门宴》这篇课文,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传递审美意识以及民族精神,从而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还可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此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将有关荷花的古诗词引入到教学当中,然后播放相关的背景音乐,使学生懂得欣赏文章、体会文章,以此戆镏学生更为广泛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二)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当中,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都是通过教师在讲台上的讲解,没有实例、没有拓展,虽然这样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生更为广泛地了解传统文化。但是,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这种教学形式产生抵触、厌烦的心理。因此为了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教师就应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设备,将中国传统文化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此来实现有效渗透。比如在学生学习《逍遥游》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海水震荡”以及“惮赫千里”等文字表述通过形象的动画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在学生欣赏的过程中播放气势磅礴的背景音乐,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此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内涵,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此外利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理念。
(三)加强经典名著诵读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有效契合;措施
1.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
什么是传统文化,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具体含义有很多种不同的看法,语言学家对传统的文化的定义就是前人所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传统文化有很深的内涵这一点有别于现代文化,并且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文化的主要侧重点也不同,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人在道德方面的修养,它提倡人们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自身的修养能够提高。传统文化提倡人们尊重自然,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传统文化的时代感越来越强了。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的渗入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的去看待传统文化。
2.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在高中学习阶段,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语文教育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学生通过对于语文的学习掌握交流的技巧,所以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对于中国文化的发扬,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识字认字,写作造句等基本知识,同时还教会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说语文教学是传播文化的一种有效的途径。但是,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并没有做到有效的契合,现状是令人担忧的,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学生读懂古诗文需要借助工具书和参考书
在进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的学习工具不是课本而是一些“课本全解”等工具书和参考书,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学习需要借助这些工具书的帮助才能读懂,这些工具书也是直接将古诗文的意义清楚地表达给了学生,但是这样的学习方式就导致学生无法积极的进行思考,只是机械的明白古诗文含义,无法做到对古诗文的鉴赏,这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学生对于工具书和参考书的依赖性非常强烈。
2.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的感情熏陶和创新能力培养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的语文教学教师只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在涉及到对传统文化的讲解过程中,教师也只是对其中的生词生字给学生做简单的意义讲解,并没有深入的对其文化内涵进行讲解,这样机械死板的教学方式只是让同学知道自己学过什么文章,并不能对主旨和文化内涵有深刻的了解,只是停留在知晓的层面更不会有什么所谓的知识创新。
3.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策略
3.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课本,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的整体文学素作为教学目标,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机械的灌输语文知识,而是应该全面系统的对课本有所掌握,在此基础上有效的渗入传统文学,使学生真正的学习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促使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并且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引导和督促,促进他们将传统文化在生活中践行。
3.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任何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可以说兴趣是一切学习的积极动力,当然在进行语文传统文化的学习方面也不例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生兴趣,这需要教师将教学方式进行改变,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带来的便利,用影视、音乐和视频等多种手段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学习、对具体典故的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这样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文化古迹、欣赏传统书法碑帖、参看名人纪念馆等让学生切身的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只有当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的时候,学生才能积极地进行学习,积极地进行探索,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这样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得学生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掌握,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自我品质。
3.3 对于学生采取名著拓展教学
传统文化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名著进行了解和学习。但是就当前的语文学习现状来看,学生所掌握的名著数量非常少,不可能从里面提取精华进行学习,这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这个切入点就是对于教材中课文的学习,在进行讲解之前,教师应该将课文的重点和主旨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简单的对教材中的课文进行简单的讲解,引导学生去对课文所涉及到的原著进行阅读,全面的了解原著,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对名著的学习,在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
4.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的学习对语文教学非常有帮助,并且对学生自身的素养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就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大大忽略了,这就需要教师引起足够的重视,结合学生实际,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有效的进行契合,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5
传统文化是我国最宝贵的遗产之一,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民族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的根本。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对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时代的需要。因此作为历史教师要善于挖掘历史教材,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和研究,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德育素养。在教学中把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来,设计合理的问题和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在历史课堂中完成传统文化的德育功效。
一、挖掘教材引入传统文化
用教材不是教教材,作为历史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我国历史悠久,对于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我们把教材中富有文化作用的内容进行加工,给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吸取这些知识,特别是教材中的文化营养,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例如,在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时,当学生对农业起源的时间、特点和意义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中华文明的起源?激发学生思考,学习通过日常的积累,就会想到开天辟地,还有原始社会人们为了躲避野兽侵害进行建造巢穴等。这样都可以把教材的中内容进行延伸,让学生把中华文化精神进行传承与发扬。再如,我们在学习文字的演变时候,引导学生对汉字马的由来进行学习,从甲骨文到现代的文字,都有什么特点?通过阅读资料和分析,他们发现原来文字比较形象,现代的文字注重的是线条,形象难度降低。这是都是我国的经典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了解和研究这些文字,就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了解古人思想,继承优秀的文化,从而让学生从中学到有用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对学生的德育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再如,在对孔子思想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通过查阅资料,搜集孔子言行与书籍进行研读,从而了解儒家思想,让他们意识到圣人的思想对现在教育的作用,逐步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二、巧妙引导吸取文化精华
随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不断推进,各科也在课堂结合教学的实际,有效融入了传统文化知识,特别是初中历史教学也是如此,以此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和人文修养。在历史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授,把教材内容进行延伸,从而让学生吸收文化精髓,达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目的。例如,教学“伤寒杂病论”,要让学生知道中医和西医的区别,让学生明白中医是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医W与艺术的结合,和西医有很大区别,特别是中医运用到阴阳五行等传统文化。但是由于中医效果慢,在当前社会上中医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中医对于疾病的预防和对部分病治疗的效果很好。这时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作用,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把传统文化的精神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当中。再如,讲到了古代的书画艺术时,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让学生欣赏大量的优秀书画艺术作品,并通过对比中外的书画作品,让他们认识中国书画艺术注重的是艺术,而西方作品注重的是真实性,这样就能体现到我国文化的魅力,从而吸取中精髓,并继承和发言我国的优秀文化。再如,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学习时,要对这一内容进行补充,春秋战国不仅是百家说,另外还是儒学和道学说的开始,从而让学生明白百家学说的认识更加充分,进而培养他们的传统文化情结。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有教育人的真理,我们只有让学生从教学中进行感知、体会,才能掌握并进行运用,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学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的目的。
三、鉴赏作品提升文化素养
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大师的艺术作品,其中包含了书法、绘画和文学等。我国是文化大国,蕴含五千多年的文明。这些艺术作品能够体现出我国文化是多么的繁荣昌盛。作为历史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这写作品进行鉴赏,让他们了解这些优秀文化的内涵,发扬这些文化,并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也能让学生对艺术作品的体会表达出来,这样就会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人格和品性。例如,唐宋时期的诗词,我们不仅仅是在语文课堂中学习,同时在历史课堂也要让学生学会鉴赏,体会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唐朝的李白、杜甫等人诗流传至今依然受到很多的追捧和赞叹;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等词句依然让人读取朗朗上口;还有清朝扬州八怪的绘画作品也可以用来临摹和学习。教师要对这些经典的作品进行引导,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内涵,把他们创作的思想领会到。再如,书画作品中,我们经常要提到到王羲之的《兰亭序》,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欣赏到王羲之的高超的书法水平,从他的书法作品中感受到蕴含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历史教学不要仅仅限制与课本中的知识,而是要进行延伸和拓展,老师要搜集与课本有关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学习,特别是经典的传统文化作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我国文化精神,那就是我们劳动人们的勤劳、能吃苦、智慧、善于创新,而当前缺乏也是这种东西,从而文化作品让学生去感悟,更加真实,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丰富他们的知识,陶冶的情操,学生良好的德育素养也会得到提升。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历史教学中,需要教师挖掘教材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资料的搜集和研读,从而理解其中真正蕴含涵义,并让学生真正走进历史,享受文化带来的快乐,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德育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成武. 浅议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 考试周刊,2015,97:139.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外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时代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文化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截至2014年9月,国家汉办已在全球123个国家开办了465所“孔子学院”,“汉语热”方兴未艾。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百家讲坛》,河南卫视《汉字英雄》等节目热播,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高涨。国际国内对中国文化迅速提升的关注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出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大学英语课程性质做了明确的界定:“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颁布七年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诸多可喜的进展,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实际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内容,尤其是其中的中国文化传播却长期受到忽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鲜有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和介绍如“孔子”、“京剧”、“文房四宝”、“四大发明”等最起码的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另一方面,近年来四六级考试刮起强烈的“中国风”。尤其是翻译部分,“中国园林”、“丝绸之路”、“中秋节”、“福禄寿”等中国元素如何翻译让学生晕头转向。以最近刚刚结束的2015年6月四六级考试为例,其中四级翻译三套题中有一套以“大米”为核心展开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活图景,学生对其中“小麦”、“水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等的译法很是头疼。而六级翻译三套题中一套考查中国传统饮食与待客之道,一套则以汉朝历史为主要考查内容,这些题目都让学生吃尽苦头。
二、英语课堂中国文化传播问题现状
上述困境的出现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传统文化关注的缺失是有极大关联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际长期沿袭传统的以语言知识体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传播有待进一步深入,教与学两方面均存在传统文化的缺失。
(一)大学英语教材与教师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缺失
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也非常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所涉及的“文化”基本上是西方文化与价值取向,作为教师,我们在导入课程时经常根据课文主旨向学生导入相应的西方文化知识如节日Christmas,Valentine,Thanksgiving,Halloween,价值观American dream,individualism,human rights,free competition等等,但是却往往忽略了母语文化背景的导入,即使偶有导入,也常是心血来潮,不成体系,更缺乏长久为之的意识。结果是往往很多我们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美音,却无法用英语来表达我们自己的文化,很多学生在谈到传统文化的话题时只能顾左右而言他。
目前我国现行主流优秀大学英语教材(以外研社《全新版大学英语》和外教社《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代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鲜有涉及,原因很多,对此我们无法过多苛求。做为教师本身,我们也同样在这一方面有所缺失。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大都为英语专业的研究生,不少英语教师缺乏系统的传统文化知识乃至常识,更谈不上文化气质与涵养,其中甚至不乏因长期浸于西方话语而对传统文化嗤之以鼻者。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可乎?
(二)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
“失语症”原为医学术语,指与语言功能相关的脑组织病变,造成患者对人类交际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损害,导致语言表达能力的丧失。2000年,南京大学从丛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中首次提出“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概念。文中指出为数不少的中国学者对传统文化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不说是我国基础英语教学的一大缺陷[2]。
笔者曾经在观摩一位外教的会话课堂上看到一个文化失语的鲜活案例,该节会话课的主题是“早餐”。当被问到经常吃什么早餐时,很多学生的回答竟然是hamburger,bread and milk,外教啼笑皆非地讲:“So we do eat the same food,I wonder when did you guys stop eating Chinese food”. 事实上学生不是不吃中餐,而是根本不知道豆浆油条包子稀饭等中餐该怎么用英语表达,于是干脆图方便吃起了汉堡和面包。这个小小的案例对笔者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一方面,学生连基本的衣食住行尚且不会,遑论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内涵之传播?另一方面,学生不仅不会,而且根本没有想要用英语表达中餐的欲望,而是用西餐取而代之,这岂不是学了英语来压制、谋杀自己的语言么?难道这是我们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吗?
如今很多大学生英语水平有所提高,中文常识却比中学生尚且不如,更谈不上用英语进行传统文化表述,一旦谈到传统文化便无所适从戛然而止乃至指鹿为马漏洞百出,难以继续交流或干脆误导对方。笔者曾在郑州市标志性景观二七纪念塔旁目睹了一位大学生与外国友人谈论二七塔,当被问到二七塔的历史时,该生很茫然,顺口编了一句“It’s a memorial tower built on February 7th.”对“二七”毫不知情,着实令人骇然。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议
(一)教材内容的补充
要更好的培养学生传统文化传播意识,首先应该在教材上有所改进。一方面,希望教材编写者们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加入部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应花时间自己收集整理相关教学材料,对教材进行挖潜,以《新视野大学英语3》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为例,在讲授该课时我们完全可以导入一节Symbols of Chinese Culture的内容。
(二)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传统文化的英语传播不能局限于知识的灌输,更应潜移默化以传统文化之美浸润学生。目前,很多学生认为西方文化是先进文化的象征,自觉服从其价值准绳与评判标准,长此以往,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弃如敝履。从后殖民的角度而言,我们应该坚持一个共识:文化有差异,而无绝对的先进与落后之分,任何文化都有其独特性。暂且不提如何消解西方文化霸权,我们首先至少要树立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之意识。
结语:
欧洲第二语言协会创始会长Vivian Cook(费文・库克)在《第二语言对第一语言的效应》一书中写道:“习得第二语言的目标应该是成为一个第二语言的使用者,而不是变成一个说本族语的人(to pass for a native speaker)……第二语言的使用者应该有他自己的权利,而不是成为某个其他人的模仿。”[3]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迅速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学习一门外语不是为了做别人的注脚,而是更好的光大自我。保持民族身份、发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复旦大学陆谷孙教授曾经在复旦外文系提出“不做黄皮白心的香蕉人”和“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等口号,对于今天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仍是很有启发的,我们应该培养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土情怀,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真正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将传统、经典与当下性相结合,加大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力度。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教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7.
[2]从丛. “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 光明日报,2000.
[3]费文・库克. 第二语言对第一语言的效应[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关键词:现代设计;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艺术中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人们对历史、本土以及自然的回归欲望增强。将传统文化元素加以提炼和改造,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空间两者进行合璧,已经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发展与创新过程中最高效的途径。
一、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1、现代设计思想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中国自开始进入长达一百多年的衰落期。在惨痛的现实面前,中国传统文化理念被不断地抛弃,而接收的新理念则大都来自西方思想理念上发展而来,形成一种“嫁接”式文化发展。一直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开始走向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理念得到重新的发掘。
中国正在走向复兴,中国的设计应该走向何方呢?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虽然在深重的苦难历程中变得沧桑和破碎,却依然保持着本色。中国文化软实力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才能不断延续和创新。迄今为止,整个世界都是以西方为中心的,这种思想的影响和持续性不应该被低估,中国在坚持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兼顾中西文化融合,而不是对西方文化的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对传统文化,必须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认识,不只是一个传承的意涵,而是一种追求,锲而不舍的追求。只有不断追寻,才能在现代设计中拥有无可比拟的实力。
在现代设计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现代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体现在实际上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的融合。受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现代设计需要现代设计师正确认识传统图形与现代设计间的关系,重新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在现代设计中的本质体现。置于全球化文化交融的当代国际环境中,设计者们不断变化、创新,掌握不同文化的特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观念,并以此作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创意理念的源泉,既承载传统文化精髓,又跨越地域界限,引领与促进形成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为根基的“中国风”的设计潮流风尚。
2、传统文化在民族建筑文化中的应用
在我国的民族建筑文化应用过程中,天人合一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协调。比如传统村落的三面环山,这就是我国传统的朱雀、青龙等的布局,这些传统的布局设计理念未必起到真正的实际作用,确是某些特殊精神的象征。藏风聚气则是天地保佑的象征,同时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建筑学意义就在于建筑物要适应当地的地理气候特点,顺应自然规律,从而实现“回归自然、回归环境、回归人性”的建筑设计思想。
通过对我国传统伦理文化及其美学思想的结合,能够更好的进行建筑气韵的突出,保证各种艺术作品的追求,这就需要进行我国传统建筑艺术构思的优化,进行建筑客观功能及其人审美观念的优化,进行建筑形式的表达。她的魅力,既表现在个体外部形象的构造形式,也表现在变幻万千的整体组合气势,以及生动绚丽的色彩、装饰和细部构件的巧妙精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韵味的美学风格。
3、“风水文化”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在我国古代,建筑布局主要是指风水学思想。风水并非都是现代多数理解中的伪科学,也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我国古代建筑布局思想风格影响极深。风水学本身具有中国古代美学、地质、地理生态学及古哲学等思想内涵,并包含丰富的顺应自然、适合地理等人文思想,是我国古代建筑设计思想中的重要理论源头。如我国明清皇宫的布局便是采取了古代风水学的思想,其中,一律坐北朝南的布局设计就是综合了地域气候、环境及日照等自然因素等影响,也考虑了文化、风水等人文因素的影响。北京的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将我国古代关于“四”严格的方向布局及“合”明显的和谐人文气息体现的淋漓尽致,其中,布局严格、讲究分明等也是社会等级明了的体现,也可以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实现对于外部气候环境的防御,夏可纳凉冬防寒。在现代生活中,这些思想因素看似平常,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似乎到处可见,却是我国传统的重要体现。
4、传统符号的传承
传统因素的传承往往体现在一个“思想符号”或者“事物符号”的传承上。于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积极注意对于传统符号的认识与吸取,融合于现代建筑设计中。符号是一个系统而泛泛的概念,可以说包括了人、物、概念、人文思想等。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于传统符号的传承,可以是一个传统的图案因素,也可以是传统的建筑手法等等。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就曾提出,“抄袭传统形式的方法”,即将传统形式中的非精神的成分现代化样的传承下来,并结合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传统因素与现代建筑设计在时空中出现交汇时,积极将传统符号与现代符号想象、提取出来,促进两者的共融与结合,实现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传统符号的积极传承。
二、当前住宅设计中的传承模块及其创新模块的协调
1、为了满足当代住宅设计的需要,进行优秀传统建设文化的传承是必要的。这就需要进行现代住宅建设理论与传统建筑文化的结合,进行传统民宅伦理功能的应用,进行创作实践模块的有效开展,进行有价值的建筑文化的应用,保证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的应用。大大提升了人居环境的景观层次和生存品质,在今天,这仍然是都市人的理想王国。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一观念已逐步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并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当代住宅设计模块中,进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突出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可持续传承文化主题的应用,进行绿色建筑、绿色文化的突出,保证新型的建筑研究课题的应用,保证人类文化建筑主题的突出,保证现代科技的积极突出,保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优化,从而符合当代住宅建设的需要,进行传统建筑文化局限性的突破通过对上述模块的分析,可以得知,古代民居建筑布局就是在这种条件下逐渐发展的,其传统意义上的礼仪,顺应了当时时代的发展需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行不合理家族伦理观念的剔除,可以更好的进行人性化的建筑,进行以人为本的,合理住宅建筑格局的应用,更好的进行建筑功能区的划分。
2、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传承了几千年,其中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建筑文化,这就需要进行优秀的文化经验的继承,这些都是宝贵的建筑设计遗产经验。这就需要进行建筑材料及其当代建筑工艺的应用,符合当代人们群众的生活方式,进行先进的建筑风格的应用。在建筑结构上的跃层、错层、共享空间的采用,在空间划分上的生活阳台、化妆区、清洗区等专用空间的设置,在建筑构造上的凸窗、外飘窗、落地窗、透天窗、转角窗等多变化的作法也将被大量采用并创新,从而使本土住宅更具个性化。
结束语
人们的建筑设计往往是建立于前人的基础之上或者以前的经验基础上,所以,可以说是,建筑设计立足于传统文化之中。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要想实现真正的建筑设计风格的突破,往往需要尊重历史,尊重传统的建筑文化,从中吸取优秀的传统经验与理念、方法等,加以融合与现代建筑之中,才可以实现“艺术的再生”。
参考文献
[关键词]行政文化;政府形象;政府公共关系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7-0112-01
1 政府公共关系、行政文化的内涵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政府公共关系是指以各级政府为主体,以社会公众为客体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公共关系,指政府为了更好的管理社会事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运用传播与沟通的手段,与社会公众建立起协调互动关系的行为。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公共关系的首要目的和任务。
行政文化,是一种多层次、复合的文化,包括了政府的行政认知、态度、愿望、情绪、信仰和价值观,以及政府公务员所遵循的行政方式和行政习惯等,即行政观念、行政思想、行政价值、行政原则和行政传统等。行政文化关系到政府部门及政府公务员的形象、权威、地位和作用,关系到政府部门及其公务员与公众的关系,是行政体系的深层次结构。行政文化作为行政组织成员共同创造的精神文化,在组织成员中达成共识,通过约定俗成的规范和共同价值准则规范约束成员的行为、思想,调解矛盾、冲突等不和谐因素。行政文化一方面通过将共同的价值观内化为公务员个人的价值观,使政府组织在理念上确定一种内在的、自我控制的行为标准,指导和约束公务员的行为;另一方面,受到良好的行政文化影响的公务员更容易自觉地约束个人行为,使之与行政组织保持一致。行政文化是影响政府公共关系的目的和任务是否完成的重要因素,行政文化的建设也就是政府公共关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政府公共关系建设对行政文化的重塑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助于良好的政府形象的塑造,提升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
2 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特点及其对政府形象的影响
(1)官本位的行政文化和权力崇拜。在儒家思想和“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排序的影响下,我国形成了传统行政文化中的官本位的行政文化和对权力的极度崇拜。在我国传统封建政治体制中,以封建皇权为顶尖的金字塔形的官僚体系按权力大小和官职高低进行生活资源的分配的现实,在社会成员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权力崇拜意识。尽管儒家经典中也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说法,但现实层面的权力崇拜被社会成员普遍认可,并作为谋求社会利益和社会资源的基本手段和衡量人的价值实现程度的基本尺度。这是行政文化意义上的一种潜在意识和行为取向。权力具有超常的支配空间,百姓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他们没有政治权利。百姓(即公众)只能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进入统治阶层,才能获得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权利。这就形成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对权力的崇拜和强烈的“官本位”的行政文化。
积淀于公众心理层面的官本位的行政文化和对权力的极度崇拜,对现代社会存在着不利影响。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是依附关系,而不是平等的服务关系,是建立现代服务型政府和责任政府以及民主政治的实现遇到重大的阻碍,同时对政府公共关系建设存在负面影响。
(2)行政文化的伦理本位。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在行政机构和行政活动的价值取向和实际控制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强烈的伦理性特点。我国传统行政文化上以自身道德修养作为管理国家的基本出发点,将道德的社会调节作用扩展到解决行政活动的各种具体问题上,“使之成为行政官吏的中枢和力源”。伦理道德“不仅可以指导行政,而且可以代替行政”。这种强烈的伦理性的特点与我国传统社会的宗法家族式管理和乡村社会的特征有很大的联系。传统中国的行政惯例主要是靠民德而非法律来执行。中国乡村社会重礼俗、轻法律的传统,也是行政文化伦理本位特点的强烈体现。
这种伦理本位的行政文化的直接负面影响,就是国家行政活动和公务员(官吏)的行政活动中对法律的轻视。更深远的影响则在于现代社会“法治”意识的薄弱。这种行政文化不仅导致行政原则如同虚设,公私界限模糊,不利于行政机构的正常运转和负担正常的行政功能和社会功能,更是寻租和腐败滋生的温床。而这些,都严重的影响着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其负面影响进而成为政府公共关系建设的障碍和阻力。
(3)“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内在控制机制和外在控制手段。儒家把“德”和“礼”作为管理的两种手段,反映在我国传统行政实践中,“道之以德”成为以伦理道德价值为导向的内在控制机制,“齐之以礼”则成为以礼义、礼法制度为规范的外在控制手段。从现代管理理论的角度来看,儒家“道之以德”的治心式的内在控制手段就是现在所讲的“软管理”,“齐之以礼”的礼治主张就是现在所讲的硬管理。这种强调礼法的硬约束与道德的软约束,制度的外约束与道德良心的内约束,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是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但这种以“德”、“礼”作为管理手段的行政活动,从体制内部来讲就存在矛盾。与法治社会里具有强制性约束力的法律控制手段相比,“礼”充其量也只能是一种伦理道德式的软控制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硬约束。因此并不能有效的约束政府,从而对政府公共关系的建设也有着负面的影响。
3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文化的重塑及对政府公共关系的影响
首先,树立科学的行政价值观是重塑行政文化的首要手段。公务员共同的价值观是行政文化的核心,对整个行政文化具有整合、导向作用,特别是在社会转型、价值多元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出现了不同的行政价值观,而且不同的行政观之间存在着冲突,不同的行政价值观念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着行政活动的走向。树立良好的行政文化,树立为公众服务的行政价值,对于抵制官本位的行政文化和传统行政文化中对权力的崇拜,削弱传统行政文化的不利影响,具有首要作用。
其次,构建现代法治社会,是重塑行政文化的重要手段。政府守法是法治社会的前提。法治精神一方面要求所有公务员必须依法行政,明确行政权力的来源,法律则独立于政府和公务员,并在其之上;另一方面,行政的法治精神要求公务员自觉接受合法的监督,使行政权力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构建现代法治社会,不仅有利于促进行政行为的规范化、法制化,更重要的是从深层次上对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政府组织和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处于法治社会之下的政府行为,有利于其形象的提升,同时有利于政府公共关系的建设。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传统文化
TS974
前言:在艺术设计当中,人物形象设计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总会有各自的特点出现。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艺术表现方式,例如日本的能面,英国的骑士文化,意大利的面具狂欢节等,这些文化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被以符号的形式固定了下来,促使我国的民族文化得以丰富,而能否将传统文化符号以现代艺术设计的手法表现出来,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
一、人物形象设计概述
人物形象设计指的是在深入分析表个人外形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特点展开设计。这一设计现阶段可以将个性化和特殊化的服务提供给社会各阶层人士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主要是对人物的妆容、衣着以及发型等进行设计,设计师会根据客户的个人具体特征,在考虑客户个人意见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促使客户同出出席的场合以及环境呈现出和谐的状态,为其量身打造可以选用的最优解。在符合社会常识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强调客户的个人外貌形象和气质主张。
现阶段,我国人物形象设计,整个行业距离成熟化和产业化还有一定距离,但这并不能作为国内人物形象设计行业一味迎合国外审美品位,缺乏本民族文化传统底蕴,不重视本民族文化元素应用的借口,须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目前,在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有效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以及艺术精华进行充分的融入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设计出来的人物形象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传统韵味和文化内涵。
二、我国人物形象设计的产生以及发展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人物形象设计这一服务行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人物形象设计活动,可为不同的阶层人士提供个性化的人物形象设计服务。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有所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通过外在形象设计来满足岗位需求,同时还要合理地设计以及搭配服饰色彩、发型等。我国形象设计在充分吸收了国外精华的基础上,增加了本土文化元素,使得设计技巧及其熟练程度不断提升。然而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人物形象设计活动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如下:第一,人物形象设计起步是比较晚的,基础也比较薄弱;第二,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很难形成本民族的风格。随着全球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不断推广,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的理念结合起来,可以在人物形象设计中获得,闪烁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特征。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一)传统文化元素在化妆中的应用
经过5000年的历史文化洗礼,历朝历代的女子都有各自不同的化妆风格和妆容造型特点,而这本身就是一笔伟大的财富,近些年,我国的艺术家和造型设计师也在开始试图以古代中国美人的装束来应用到现代人物艺术造型之中,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设计师活用中国敦煌画壁上美人舞蹈的装束,将现代人物设计成古代丝绸之路地区的风格,与舞蹈演员的精湛演出和灯光舞美的设计互相融合,带给观众穿越时空的舞台错觉,让世界各国观众感受到了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伟大魅力,这是一次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大胆尝试,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服装中的应用
作为我国古代文明最具标志的载体,我国古代服饰多以图案和颜色来显示身份和地位,而一些经典的图形例如祥云、龙纹、凤纹、山水等,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符号。如果将其与西方设计文化理念进行整理与融合,再加上象征中华文化的金色、红色等颜色元素合理搭配,很容易便能够得到世界文化设计界的认同与追捧。事实上这样创作方式并不乏成功的案例,比如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林志玲身着一款青花瓷旗袍,将十我国古代文明的色彩体系与现代时尚潮流融为一炉,让世界各地的观众对中国瓷器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发型中的应用
中国古代妇女的发式种类繁多,从远古的披发到之后发展成梳辫、盘髻,其中髻式变化最多,也最能代表中国古代妇女特有的柔美和内敛的气质,同时中国无论哪个朝代,女子对头发的重视如同自己的生命一样,因此,各朝各代女子对于发型的设计都极为重视的重视。尤其是古代女子,发型变化种类极其繁多,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再加上中国传统女性多喜好在发型上装饰各类材质的饰品,例如金银等贵金属、珍珠等贵重物品,发饰的造型进一步推进了女子发型的复杂程度与美感。而由于我国唐朝时期国力强盛,唐朝妇女常用的鸾风髻,抛云髻,反绾髻,交心髻等等发型就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现代先进艺术设计理念的推动下进一步的走向了世界,成为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一张名片。例如参加戛纳电影节的范冰冰、威尼斯电影节的李小璐、章子怡等明显,他们有的是反绾髻,有的是堕马髻,在加上设计师用心搭配的合理装饰,使人物整体造型凸显中国传统文化之余,又与当下最流行的潮流相匹配,设计师巧妙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经典,给人中西合璧的美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人物形象设计之问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我国文化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以其典型的文化特征显示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物质状态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水平和审美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本文积极加强了人物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研究,希望对我国人物形象设计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红霞.探析人物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2]熊娟.谈传统文化在人物形象设计上的运用[J].艺术品鉴,2016(07).
[3]刘晓阳,许阳.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分析[J].戏剧之家,2015(12).
关键词:现代城市,传统文化,祭祀文化,发展观
Modern city landscape with traditional sacrifice cultural of the mismatch phenomenon
Abstract: In the modern city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city landscape has been accelerating gradually, at the same time is also showing some urban problems.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inheri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landscape between there is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hina as ancient civilization has a deep historic background and plentiful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modern city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how we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In this paper,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onfucian etiquette, a special sacrifice cultural forms and widespread phenomenon with the urban landscape produce the mismatch of phenomenon, the risk in traditional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perfect. Key words: The modern city,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sacrifices culture, development
1 现代城市景观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每一个区域和城市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形成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形态是我们国家有别于其他国家的骄傲和财富。如诸子百家思想、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传统艺术等等这些传统文化都作为我们精神文化的重要部分。而精神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点,美国建筑大师沙里宁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城市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文化特别是本土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1.1城市景观是体现传统文化的载体
城市是一个硕大的容器,包含着诸多事物。城市景观的建设是城市形象提升的重要举措,城市文化是城市品质的象征。具有内涵的城市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本土文化以城市景观作为载体使文化物化给人直观感受。西安环城公园以古城墙为主线而形成的城市景观绿化带。护城河环绕,有亭廊、雕塑、诗碑等风格古朴而稳重。这样的现代城市环城公园为古城墙遗迹的价值和魅力表现起到载体作用。
1.2传统文化是城市景观的内涵
城市文化的宏观取向,要体现所在地区的文化精神。传统文化作为现代城市景观建设的宝贵财富,体现在既是作为城市文化的主要依据,又是城市景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前提和基础。西安大雁塔作为传统建筑文化,已经成为西安的符号,为其周边城市景观赋予了灵魂和内涵。传统民俗文化对城市景观建设及城市特色的展现也具有重要意义。陕西民俗中很经典的“陕西怪”,把传统文化以现代景观设计手法“物化”出来,使景观具有“活”的生命。
2 传统祭祀文化在现代城市中的存在
2.1祭祀文化的普遍存在
祭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精神活动和信仰的表现。“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忠信爱敬之至矣,礼节文貌之盛矣,苟非圣人,莫之能知也。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荀子・礼论》。从古至今,从君主到百姓都举行着大大小小的表示重视、崇敬的祭祀活动。以达到心灵上的满足并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得到体悟。①中国古代祭祀是一项隆重而又庄严的仪式,其种类有:祀先代帝王、祀先圣先师、田与享祀先农之礼、亲桑与享祀先蚕之礼、享先医、五祀、高、傩、蜡腊。祭祀对象大致分为:天、地、人、神。这种活动与人们的生活有直接联系,作为民族传统文化被人们逐渐接受和认同为一种价值文化和生命精神。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能够客观的认识世界,但这种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对情感的诉求和精神的寄托,还是需要通过一种行为方式来表达。另外受传统文化和礼制的影响,祭祀活动也得到传承和延续。
2.2现代城市中的祭祀现象及其产生的问题
城市作为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直接影响着市民的文化水平及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观念。市民相对进步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审美标准,影响其对待封建、迷信等事物有相对客观的评判和进步的思想②,祭祀看似不科学的传统礼俗仪式有着特殊伦理文化,作为人们精神需求能够“物化”的行为方式,在城市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2.2.1 祭祀作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活动
在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中元节等传统节日,城市中祭祀主要表现为公祭和家祭,如尧舜祭祀、公祭轩辕,是民族及民族文化认同、血缘认同的一种方式,端午节中华民族祭祀屈原,是表示对为国为民做出贡献的崇敬。清明节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扫墓,市民在革命公园、烈士陵园等举行扫墓祭祀活动。家祭 ,从古至今是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包含家祭、庙祭、墓祭、年祭四种形式,主要是在每年的中元节、中秋节和除夕。现代城市中家祭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表达对故人的思慕和祈福,其场地主要分布在十字街头、天桥下、道路口等。城市中的祭祀活动从形式、内容、仪式等方面已被简化但这种文化形态和社会现象依然存在。
2.2.2祭祀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我们客观地评判祭祀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祭祀活动在古代城市中是一项重要活动,其用地占据城市很大一部分。古代城市格局受到祭祀文化一定程度的影响,现代许多城市依然保留其格局和建筑、场所等产物,如北京、西安等。这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产物不仅对祭祀文化的延续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也为城市文化建设起到点缀作用,进而带动与大众活动相关的,如参观旅游等行为的发生。无论是公祭还是家祭,在现代城市中依然延续烧纸、祭酒、烧香等行为。在祭祀节日晚上,这种行为聚集于街头、路口,产生大量的浓烟、纸灰等,经过的人都很避讳,“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据统计,祭祀节日晚上街上的活动和人数明显低于平日。除此之外,由于不慎对城市公共设施的破坏甚至可能会造成失火等现象。社会愈是进步城市愈是发达,与祭祀行为的矛盾也就更加的突出。
3 发展观下现代城市景观的建设与祭祀文化的延续
现代城市景观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含形形的文化以及社会现象,建设与完善城市景观根本目的在于为人们营造愉悦的、舒适的、能够尽量满足人们需求的环境。而祭祀文化相对于其他传统文化,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属于弱势文化,是人们避讳谈到的事物。除了传统祭祀文化产生的传统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建筑文化层面的关注外,大众的祭祀活动以及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城市建设中是被忽视的。季羡林大师说“文化是一个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体” ③。那么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祭祀这一作为伦理观念的行为,也理应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有个适合的方式和场地。
首先,辩证地看待祭祀文化,达到思想观念上的进步。祭祀与生死观是有必然联系的,生死观与丧葬也存在一定关系。远古时期,中国的丧葬意识相对是比较淡薄的。《礼记・檀弓》记载:“古者,墓而不坟。”“墓与平地齐”。春秋时,孔子生前表示不修墓,其弟子以在其墓地上植树来缅怀他。汉晋时,人死后即植冢树以表示纪念。④。现今,城市周边墓园建设速度和范围不断升上,墓地也形成不同级别和价格的服务。无论是对城市用地面积及其发展的冲击,还是祭祀活动对城市形象及环境的影响,总之是生死观念对城市发展起到一定的约束和阻碍作用。
其次,利用景观手法合情合理地传承传统祭祀文化。景观是处理“天、地、人、神”之间关系的有效手法,也就是说以“景观”作为载体处理好自然与人的关系,达到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祭祀作为人精神层面的需求,是可以通过景观在城市中存在的⑤。以丧葬中的一个例子说明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在瑞典已施行的一种“低温法”:不对尸体火化,因为那会释放大量有害物质,而是先将尸体浸入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态氮中,待遗体冻脆后轻微摇晃,使其变成粉末,然后将粉末进行干燥处理,最后把干粉装进由泥炭或淀粉制成的骨灰盒埋入地下。6个月后,它们就变成了肥沃的土壤,亲属可以在地上种上植物。现在,每个瑞典人都可以在遗嘱中写明,他想变成哪一种植物。”目前,许多人也接受并提倡网络祭祀,以网络作为载体,在虚拟空间进行献花、烧纸等等活动,来表达对故人的怀念和祝福。以此看来,祭祀也是可以通过既不违背伦理要求也不破坏自然生态的手法在城市中存在。而城市景观作为城市中生态建设的承载体和先行者,应该有解决城市建设与祭祀文化矛盾的方法和能力,城市景观可以提供人们更加生态的、合理的、容易接受的祭祀方法。
4 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城市建设中的财富,我们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合情合理地对其进行传承和发展。祭祀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人们避讳提及的文化,某些祭祀活动在现代城市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集聚性,对城市形象和城市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在生态伦理观念下,以城市景观作为载体,以景观设计作为手法,解决现代城市景观与祭祀文化呈现的失谐现象及矛盾,构建文化的、健康的、和谐的现代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1]林浩,丧葬祭奠:何时“祭”向文明[N].河南省三门峡日报社,2005-04-05(3)
[2]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13-120
[3]季羡林.东西文化议论集[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417-423
[4]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85-288
[5]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35-138 301-306
文章标题:刍议现代城市景观与传统祭祀文化的失谐现象
作者介绍:
张 斌 男 生于1985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景观设计
王葆华男 生于1968年 西安建筑科技学环境艺术系主任 副教授
传统音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音乐文化传统,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态。受全球一体化的影响,民间传统文化影响逐渐消失,人类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各国政府都制定相关法律保护本国的文化遗产。我国于2011 年6 月1 日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第34条进一本文由收集整理步指出: “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明确规定了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责任和必要性。
一、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民间传统音乐教育的意义
1.民间传统音乐是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课程资源宝库
音乐类课程是幼儿师范院校的主干课程,受我国音乐院校音乐教育模式的影响,西方音乐占据幼儿师范院校音乐类课程的主导地位,导致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陌生。我国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品种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科学及社会价值,是人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琴艺术、西安鼓乐、侗族大歌等民间传统音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务院公布的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民间音乐占171项(含扩展项目16项);南阳板头曲、中州筝派、信阳民歌、开封盘鼓、轧琴、沁阳唢呐等35项河南特有的民间音乐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中许多类别适合在幼儿中教学。而当前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类课程中很少涉及民间传统音乐方面,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无法在幼儿园向幼儿进行民间音乐启蒙教育。民间传统音乐是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尚未开发的课程资源宝库。
2.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当前由于受全球一体化及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我国许多民间传统音乐在青少年中的影响越来越小,宝贵的民间传统音乐面临失传的危险。河南省统计局对居民的一项调查显示:作为我国传统音乐代表的戏曲,观众中老年人占大部分比例,中年人占小部分比例,而青少年几乎没有。如何使青少年了解传统音乐、热爱传统音乐是音乐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幼儿师范院校作为未来幼儿园教师培养的摇篮,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将承担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重担。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民间传统音乐教育,有助于使幼儿从小受到中国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这对于我国民间传统音乐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发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世界文明的巅峰。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华传统文化一度被冷落。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增多,中国传统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热爱并学习中国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世事沧桑的考验、筛选之后而保存下来的优秀文化结晶。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有利于深化素质教育,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中国传统音乐绵延几千年,包含了诸多审美风格,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创作思想意识的结晶。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中国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中国传统音乐的表演技巧,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提高,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思维能力。另外,中国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表演,还能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提高校园文化品味,增强校园文化的竞争力,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幼儿师范院校开展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方式
1.建立符合幼师培养目标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
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胜任在幼儿园、幼儿培训机构从事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学生。这一特点决定了幼儿师范院校教师应根据幼儿音乐教育特点对民间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比较、筛选。幼儿师范院校可以选择那些容易在幼儿中普及推广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遗产进行教学改革,编撰相关教材,制定相关教学大纲。在课程形式上可以采取开设民间传统音乐相关课程选修课,课后开设民间传统音乐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建立符合幼师培养目标的民间传统音乐课程体系。
2.建立民间传统音乐师资队伍
受传统音乐教育模式影响,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教师主要是钢琴、声乐以及西方器乐等方向的教师,而从事民族音乐的教师较少,本土特色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幼儿师范院校的教师来讲更是陌生。要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民间传统音乐教育,一方面可以采取本校教师结合自己专业到民间采风,向民间传统音乐艺人学习。如声乐类老师可以学习信阳民歌、桐柏山歌等民间音乐,器乐教师可以学习唢呐、开封盘鼓等民间乐器。另一方面,可以聘请民间传统音乐艺人到学校担任客座教授,定期开办培训班、讲座,向师生传授优秀民间音乐。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高校旅游英语教学 融合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社会经济蓬勃发展,旅游业与石油业和汽车业成为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三大产业,这标志着我国的旅游业已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之势。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旅游英语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旅游人才。同时,课程的开设对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如何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旅游英语的有机融合,是英语教师必须慎重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此为题展开探讨,希望能提出一些有用之策,促进高校旅游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旅游英语教学的融合之道
与一般英语课程教学不同,高校旅游英语教学属于一种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旨在促使学生在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专门用途英语的训练,促使学生了解各地方的文化知识,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旅游英语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在接受导游基本业务的同时,深入了解我国文化的精华,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使英语教学变得更有趣味。那么,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英语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国文化知识
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以英语为载体,介绍导游相关基础知识。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有意识地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同时,在导入传统文化知识时,要与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相吻合,从他们熟悉的话题入手。比如讨论“Women and Children”这一话题时,可以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背景,联想我国古代妇女的地位是怎么样的?她们的生活习惯如何?缠足这个陋习又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是男尊女卑、三从四德?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对这些问题有一定接触,所以用这些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创设更合适的语言情境,课堂上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一个学生扮演“导游”角色,另两个学生扮演“游客”角色,就问题展开讨论。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掌握了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词汇,比如三从(the three obedience);四德(the four virtues);妇德(morality);妇言(proper speech);男尊女卑(Men are superior)等。再以景点讲解――故宫为例,在介绍完景点讲解的方法之后,首先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在课堂上用英语,结合PPT做一个8―10分钟的景点介绍。教师在学生做完讲解之后,可以针对其中讲到的内容作进一步文化知识的补充。比如为什么故宫又被称作紫禁城?“紫”的文化内涵是什么?而紫禁城内却是以红黄两色为主色调,这两种色彩在中国被赋予怎样的内涵?等等。通过这样的教学互动,不仅能给学生教授一些常见的旅游英语表达方式,还能让他们更进一步了解景点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如此一来,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同时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2.利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迁移作用实现有机融合
语言学家Rod Ellis指出:“所谓语言迁移,是指学生将他们掌握的关于母语的知识应用于另一种语言学习的一种过程。”在传统的旅游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强调语际间的消极影响,避免母语的迁移作用,即认为母语思维只会阻碍学生掌握第二种语言。其实,英汉两种语言具有诸多相似之处,教师可以利用正迁移作用开展教学。比如“三思而后行”(think it twice before you act);“同舟共济”(in the same boat),两种语言表达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从字面意思就可理解其内涵。在教学中,可以经常为学生适时添加一些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知识,比如“八仙”(the Eight Immortals)、“齐天大圣”(the Great Sage Equaling Heave)、“孔子”(Confucius),等等。在对孔子作具体介绍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几则论语,让他们尝试用英语将这些论语表达出来,最后教师补充一些翻译得较好的译本供学生参考。用这样的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汉译英的能力,培养了语用能力,还让旅游英语教学更生动、丰富。此外,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对比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比如将外国的“情人节”与中国的“七夕节”进行对比;西方的“圣诞节”与中国的“春节”进行对比。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西方文化加深理解,而且能让他们体悟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精彩纷呈。
3.以文化旅游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
高校旅游英语不仅要促使学生掌握常见的与旅游有关的英语词汇和句型,还要促使学生积极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语言实践,与他人进行流利的英语交流,实现跨文化交际,这为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供了有效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为学生安排调研任务,让他们以一定的旅游主题为线索,就中国传统文化展开调研。比如让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调研我国传统的节日文化,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要求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英语短语和句子,将这些节日的渊源、风俗等内容流利地表达出来。同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某个特定的城市进行介绍,规定他们在景点讲解过程中,不能仅仅将讲解停留在对景点的外在描述上,还应努力挖掘景点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的景点讲解才是鲜活的,吸引游客的。学生通过多样化的语言实践,提高了自我学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气氛得以调动,教学效率有所提升,同时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夯实了基础。
三、结语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深厚,意蕴深。旅游英语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英语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大有裨益,理应得到高校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组织教学,从而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出去,也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旅游人才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宏彬.旅游文化渗透与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探析[J].高职就业,2010(10):164-165.
[2]王爱支,陶修宁.旅游文化与旅游英语教学[J].鄂州大学学报,2011(11):70-71.
[3]吕海涛.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06):102-103.
婚姻形为是人类在一定 历史 阶段形成的社会制度,“也是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的社会制度及其文化和伦理道德规范所认可的男女两性结合”①。婚姻制度除了国家 法律 的程序外,在民间还有一套更为复杂的活动内容,一系列的仪式、程序明显地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稳定性特点,也就是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习惯行为方式—婚俗。它一旦形成就会被特定地区的民族世代沿袭,进而形成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它是一个民族社会文化模式的外部表现。青海撒拉族在长期的历史 发展 逐渐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婚礼仪式。我们从撒拉族传统婚俗形成与演变过程来解说撒拉族的形成历史与民族文化特质。
一、撒拉族传统婚俗简介
我们以女方的行动作为参照,撒拉族传统婚俗的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求亲。
如果撒拉族男方看中某位姑娘,就会请媒人带一包获茶和两包冰糖到女方家里求亲,女方家父母与女儿及其亲属(尤其是舅舅)商量后,如果看好男方条件,有缔结婚姻的意向,在行为上就会表现为愿意接受媒人带来的礼物。
(二)订亲。
订亲是男方得到女方应允的消息后进行的第二项工作,选日子让媒人给女方去送“订婚茶”,礼物是银耳环一对,获茶一包,化妆用品一套。女方也回赠礼物,一般是一件衣料,表示约定姑娘不再许配他人,这门亲事彼此有了约定。
(三)送彩礼。
也称“麦赫热”,男方通过媒人送给女方彩礼。送彩礼那天,男方家族代表一行带着聘礼到女方家,女方家设宴款待男方家的宾客。一般情况下,这天是要择吉日,口头约定迎娶的时日。
(四)迎亲。
迎亲时,由男方家长率领亲属中的男性及新郎到女方家中“证婚”,念“尼卡哈”,新娘的长辈在庭院里会给新郎戴上新帽,系上绣花腰带。“尼卡哈”念完后,新郎在众人的簇拥下向女方的长辈女眷道“色俩目”。在念“尼卡哈”的同时,新娘在闺房里由其嫂子等妇女给她梳最后一次姑娘头,然后新娘在伴娘的扶持下一边唱“撒赫斯”(哭嫁歌),一边将手里的麦子撒在地上,在院子里绕三圈,出门时由哥哥或舅舅抱着来到乘坐的马跟前,新娘再拿上三碗牛奶,一碗泼在她乘坐的马的马蹄上,两碗仍拿回家中。之后前往男方家里,迎送新娘的队伍经过某一个村庄时,村口会有人请新娘及送亲人吃“油搅团”、喝茶。
新娘一方则以钱作为酬谢,一路如此。到了男方家门口时,男方家鸣放鞭炮迎接新娘,女方家的人簇拥着新娘企图强行骑马进人男方家里,他们认为,这天是新娘一生中最宝贵的日子,应该足不沾尘,所以新娘应骑着骡马进人婆家大门。但男方家认为,新娘应当下马着地,走进婆家大门,这样日后才能听公婆丈夫的话。因此,送亲队伍来到婆家大门时,婆家的守门人把住大门,不让骑马的新娘子进门,送亲队伍毫不示弱,你推,想方设法要新娘脚不着地进人婆家大门,直至精疲力竭,最后送亲者让步,由舅舅或兄长抱着新娘进人婆家大门。不管新娘以何种方式进门,正当她进入大门之际,新郎还要跑上屋顶,在新娘经过的门顶狠踏几脚。
进入洞房后,新娘的舅舅站在新娘的背后说完祝福的话,会用筷子挑开新娘的头巾,婆家要用钱收回筷子,新娘的灿埋们端来一盆清水,她们用手搅动盆里的水,新娘把钱币丢在水中,表示婆家清白似水,愿新娘在婆家扎根结果。
(五)演骆驼戏。
傍晚时分,由四个年轻人表演“骆驼戏”。众人围坐一圈,由一高一低二人翻穿白色皮衣扮骆驼,另一人扮演/}勒莽(撒拉族先民的首领),再由一个人扮作蒙古人,当彼此接近时,一问一答,其内容反映了撒拉族先民牵着骆驼从中亚撒马尔罕迁至青海的情形,场面十分热闹。
(六)乌热亥苏兹(祝福词)。
在新娘到男方家后的第二天,男方家再次设宴款待女方家的人,新娘打开自己的陪嫁箱,新娘母亲从中取出赠给新郎亲属的鞋袜枕头之类的东西给媒人,由媒人转交给男方亲属。然后,女方家请来的民间艺人唱“乌热亥苏兹”,当屋子中都坐满了宾客的时候,娘家人长辈或专门邀请来致祝婚词的主持人就站起来,向众人道“色兰”(即祝福)相贺,开始致婚礼祝词,祝愿两亲家和睦相处,常来常往,小两口互敬互爱情深意长,祝愿女儿“象后花园里的花椒树,几年后一片珍珠玛瑙挂满树”要求“亲家母请你细细听,我女儿身材虽高年纪轻,做人的道理她不懂,万事要您多指正”。从祝词中可以看出撒拉族重视家教,尊老爱幼,克己为人的道德观念。
婚礼至此达到,也是婚礼的尾声。
二、撒拉族传统婚俗的特征
(一)撒拉族传统婚俗的伊斯兰文化特色。
据《撒拉族简史》记载,撒拉族是元代一支西突厥乌古斯部落撒鲁尔人迁至循化的。撒拉族的先民是带着《古兰经》来的,伊斯兰教深深地渗透在撒拉族的日常生活中,世代传承。婚姻作为撒拉族的人生大事,也毫无例外地打上了伊斯兰教的烙印,其表现有:
1.伊斯兰教对撒拉族传统婚俗中说媒习俗的影响
《古兰经》中指出;“真主的一种迹象是:他从你们的同类中创造配偶,以便你们依恋他们,并且使你们互相爱悦,互相怜恤。”因此在穆斯林社会中,是鼓励人们结婚的。撒拉族有俗语: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撒拉族人不论男女,均以做“嫂吉”(媒人)为荣,每成全一件婚事,就等于积了一座“米那拉”(宣礼塔)的功德,会获得主的“回赐”(色哇布),所以,人人乐意为之奔跑,并不图谋索求报酬。
2.伊斯兰教对撒拉族传统婚俗中聘礼的影响。
撒拉族的女方家对彩礼的要求不高,若出现摆阔气讲门面,重物轻人的行为,会遭人轻视。这个习俗有一个传说: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儿哈其麦与阿里成婚时,阿里家贫如洗,只有一升大麦,一个手推磨和一床破旧的铺,哈其麦非常寒心,哭着对父亲诉苦,先知不以为然,耐心启迪,说人在世上,要知足,有这点家当就应该感谢真主,哈其麦听了,转忧为喜。②《古兰经》中指出:“你们应当把妇女的聘仪,当作一份赠品,交给她们。如果她们心甘情愿地把一部分聘仪让给你们,那么如果你们乐意就可以加以接受和享用。”撒拉族人视此为婚姻 经济 行为准则。
3.阿旬的作用。
在整个婚礼仪式过程中,阿旬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人物,要由阿旬念“合婚经”,这被认为是撒拉族婚礼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撒拉人认为凡是经阿旬念过“尼卡哈”的婚姻才是“合法”的,才符合伊斯兰教的教法规定,是撒拉族社会大众群体认可的婚姻,高于其它形式。父母应允,阿旬证言,男女才算夫妻,这种观念根深蒂固。
“真正的宗教信仰为一个确定的群体所共有,这个群体习惯于参加并实行与它有关的礼仪。这些信仰不仅被该群体所有成员以个人身份接受,而且还是集体的属性,与群体融为一体,组成群体的个人感到他们彼此是联系在一起的,仅由他们有一种共同的信仰这一点联系起来。”③可见,伊斯兰教在撒拉族婚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伊斯兰教对撒拉族与其他民族通婚的影响。
在撒拉族的祖先迁人循化境内初期,山高岭峻,干旱缺水, 自然 条件恶劣,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十分不好,周围的藏族、蒙古族、土族、汉族在人口数量上比他们多出许多,使他们处在一种相对劣势的生存困境里。从传说和文字资料中可以推断,撒拉族先民初来循化时,人口是不多的,为了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下去,与外族通婚成为撒拉族组建家庭、繁衍人口的重要手段。伊斯兰教虽然提倡教内通婚,也并不绝对禁止与外教通婚。但他们认为万事应以《古兰经》和‘怪训”为判断的准则,凡是合乎《古兰经》及圣训的加以接受,代代相传,凡不合的则加以拒绝和排斥。所以,与撒拉族通婚的外族人在结婚后必须接受伊斯兰教信仰。据说,撒拉族先民为扩大人口曾向周围的藏族求婚,藏族人提出四个条件:①信奉喇嘛教;②在屋顶安放麻尼筒;③在庭院中立木杆;④在院墙的四个角顶上放置白石。他们坚持伊斯兰信仰不妥协,只答应第四个条件,才开始了与藏族的通婚。被娶进来的藏族妇女一定要阪依伊斯兰教、遵守伊斯兰教规。
汉族也是撒拉族与外族结亲的又一重要对象之一。《循化志))(卷四)记载:“当地汉人,历年既久,一切同土人”。可以看出,汉族女子嫁给撒拉人后同样改信伊斯兰教。
撒拉族传统婚俗这一民俗事象经历了若干代的发展,其仪式内容仍然以伊斯兰教信仰为核心,形成了撒拉族传统婚俗的民族性特征,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撒拉族世代在伊斯兰文化的熏陶和教化中成长,他们对伊斯兰文化的传承又是积极的,主动的。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了撒拉族社会的共同信仰、规范和价值观。“这些是维持社会紧密结合的‘胶水’,因为它们特别不易发生变化”。④
(二)撒拉族传统婚俗的多元文化特色。
1.撒拉族传统婚俗中受藏族婚俗影响的方面。
藏族新娘出门时,要用三碗青棵酒,一碗泼在新娘的马蹄上,两碗仍拿进来。伊斯兰教禁酒,故改用牛奶。藏族姑娘出嫁时,要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撒一些粮食,边撒边说一些祈祷词。据说这样可以防止姑娘出嫁后带走娘家的好运或财气。撒拉族新娘在出娘家门时,要骑马在门前场院里绕三周,还徐徐撒完一把麦子,象征新娘家五谷丰登,到婆家生根发芽。藏族要请参加婚礼的客人吃糟耙,撒拉族则演化成请客人吃“油搅团”。在藏族的婚礼中,舅舅是最尊贵的客人,他们称舅舅是“一世的父母”,舅舅送新娘到男方家去,在男方家里,主要由舅舅对男方家说有关新娘的事。比如,新娘如在男方家受了委屈,他一定会帮新娘讨回公道。而且舅舅给新娘送的礼物比其他亲属都贵重。“对待母系亲属或母方团体及其神灵和神物的特殊行为,都是在一定的仪式习俗中被表达出来的,在这里仪式的功能与在别处一样都是用来固定和维持某种义务和感情在内的行为模式”。⑤舅舅在撒拉人的婚礼中也倍受重视。从订婚到婚礼举行完毕,没有舅舅参与的局面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要给舅舅抬“羊背子”、送获茶,新娘给男方家做见面礼枕头鞋袜都要给舅舅要做双份,以示敬重。由此有“阿让恩达”的撒拉族婚礼习俗。“阿让恩达”即宴请舅舅的意思。撒拉族语言中舅舅的发音与藏族语言的舅舅发音十分相似,但撒拉族是属于突厥语族的,说明撒拉族是直接吸收了藏民族中关于舅舅的礼仪习俗的。
以上这些习俗都是撒拉族祖先与藏族通婚后而传承下来的习俗。
2.撒拉族传统婚俗中受汉族传统婚俗影响的方面。
汉族有“撒帐”习俗,新娘来到婆婆家后,在洞房中,会由婆婆或其他人将红枣、栗子、桂圆等撤在新娘身上,意寓新娘“早生贵子”。汉族在迎娶之日,以午后至黄昏这一时间段作为接女方到男方家的最佳时间。汉族许多地方姑娘订婚后,有为男方家做鞋的习俗,即“嫁妆鞋”,以表现姑娘的勤劳与聪明。有俗语:从嫁妆看新娘,心灵手巧全在针线上。撒拉族新郎家选择下午接新娘,新娘到,放鞭炮。众人欣赏新娘自己做的鞋袜、枕头等陪嫁物,赠送新郎的亲属等,也是汉文化遗风。
婚俗是一个民族整体文化的一部分,撒拉族人对藏汉民族婚俗的吸收承袭,体现了撒拉族对不同文化的适应。“文化特征由资源及周围环境的限制所决定,并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③作为一个迁徙来的民族,撒拉族为了生存下去必须习惯新环境,开始再习俗化,“ 历史 与现实中那些各民族之间的通婚给当事人的再习俗化提供了学习异文化习俗的必由之路”。⑦史料记载撒拉族与周围的藏族进行商业贸易往来、物资交流的史实。有向汉族、回族等民族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农历节气安排及手 工业 技术的记载。
反映在婚俗这一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中,它必然也将伊斯兰教、藏、汉文化融为一体,创造出复合的婚姻价值观念,最终形成一致的民族文化认同,这也使得撒拉族婚俗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异族文化元素特征。
“文化的 发展 意味着第一次改造环境以利于自己的生存,同时,他们也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变化的 自然 条件。,,@
综上所述,撒拉族传统婚俗受以伊斯兰信仰为核心的民族心理、情感的支配,自愿接受先民传下来的婚俗仪式,世代传承。而周围的藏汉民族在与撒拉族的交往过程中把本民族文化的某些部分渗透到了撒拉族婚俗中,促使撒拉族婚俗发生了一定变异,其本质是撒拉族吸收了与以前习得的习俗文化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本民族性与异民族性相结合,最终构成了撒拉族婚俗的复合性特征。
三、撒拉族传统婚俗的民俗含义
婚俗是了解一个民族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看到这个民族的许多信息。
1.撤拉族传统婚俗中的“越轨”分析。
撒拉族传统婚俗中,姑娘出嫁前一个月要学唱“撒赫稀”即哭嫁歌。婚礼举行那天,即将离开娘家时,唱“撒赫稀”作别亲人。“撒赫稀”的内容不尽相同。绝大部分是诉说包办婚姻给其带来的不幸。伊斯兰教规定婚姻自主。《圣训》上记载:不论寡妇或处女,没其许可,别人不得作主缔结婚约。但是受 经济 生产方式及社会环境的限制,撒拉族男女婚约的缔结,是以家族家庭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在撒拉族扩展式的家庭中,父母对于儿女的婚事在征得亲属同意后可以包办,为他(她)们订下一门亲事,完全忽略了结婚青年男女的个人意愿,它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经济行为而不是感情基础。“婚姻由双方家庭谈成,与教规立法相反,婚姻表现出父亲对于子女个人命运的巨大权威”。⑨在包办婚姻的条件下,撤拉族妇女以这种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她们自己的不满、反抗。不能自由选择爱人,这种情况,乌丙安先生称之为“越轨”。包办婚姻作为习俗规范是“控制机制”,包办婚姻有时可能违背婚姻缔结一方的愿望,因而双方发生冲突,导致婚姻中的某一方“越轨”。但他认为,这种越轨行为是被社会群体认可的,即使社会某些规则遭到了破坏,也不会受到来自社会群体的反对。“撒赫稀”反对的就是包办婚姻习俗,它的功能和作用可能是导致某些习俗产生萌芽的诱因,而撒拉族的包办婚姻作为民俗控制而言时,阻止了民族群体中部分组成成员需求的满足,起了一种功能上的反作用。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新的社会条件下的撒拉族男女自由恋爱已成为可能,这种民俗控制在逐渐减弱,但它对现在撒拉族人的婚姻的影响依然存在,婚姻的完全自主还未实现。
2.传统婚俗仪式的文化内涵。
撒拉族姑娘到了男方家门口时,所进行的“挤门”插曲,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的。撒拉族人保留这种奇特的“挤门”仪式是有一定道理的,意在提高婚后家庭两性关系中男性的权威,即强调男尊女卑的纲常伦理。新郎在新娘经过的门顶狠踏几脚,是表示婚前踩脚下,即男主女仆的家庭地位在进门时就要确定,提醒女方意会。让新娘把钱币丢在水中,愿新娘在清白似水的婆家中扎根结果。这又是向即将过门的媳妇发出一种心理暗示。在婆家要做一个撒拉族群体社会承认的合格媳妇,顺应婆家的生活,以男方家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果媳妇做到了这一点,那么男方家在增添了新成员后仍能维持家族的运作,家庭声誉也不因媳妇的出现受到损害,依然能够“清白似水”。在以男性为主的社会里,“男子在社会生产和财富积累过程中日益显示出决定性的意义,使他们要在社会和家庭中比妇女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习为了巩固这一地位,男性要采取各种手段加强其地位,因此由“需要”产生有内涵的仪式,撒拉人要新娘下马着地,新郎踩新娘经过的门顶,让新娘往水中投放钱币。通过这样的象征仪式,表明自己在未来的家庭中的角色是“统治”者。马林诺夫斯基在论述仪式的创造功能时讲到:“这种及相似的风俗所引起的结果,及它们在所属制度的布局中所起的地位,就是它们.的功能,这类风俗的形式,是一种象征的仿效,在相当程度内,是决定于它们的功能的”。@从社会层面上讲,它反映了男权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要求—依附,男尊女卑。从家庭层面上讲,它表达了撒拉族传统家庭中的性别角色—男性是当家人这一功能。
在撒拉族家庭中,由于受民族传统的影响,特别是宗教的影响根深蒂固,妇女地位很低。撒拉族妇女具有十分优良的品质,她们恭敬顺从,尊老爱幼,任劳任怨。但是,妻子在家务事以外的许多方面都没有决策权力,她们只能在家庭这一小范围内,以照顾老少的饮食起居为己任,让一个家庭有条不紊的运作。这正是撒拉族传统婚礼“挤门”仪式和往清水中丢“钱币”的深层内涵。
3.民族情感的培养。
一、语文教学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加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好传统文化是教育界应该重视的问题。多少年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給青少年发展带来了许多困扰。学好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接受国学中所启示的具有辩证思想的观点方法,加强思维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进人文精神和素质修养,有利于促进对科技知识理论的理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好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需要。日常生活中,学习一点国学,对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处理好社会关系,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也是同样重要的。
因此,我们应该在语文教育中全面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通过国学典故中的生动事例来具体讲解,借古代文化的精华内容,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语文教学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可行性
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灵魂,可以说,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再发现和新认识,不仅仅是对当代社会负责,也是我们这代人对传统文化负有的责任。从历史的沉淀中可以看出语文教育中纳入传统文化是可行的。历代教育中积淀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从汉语文化角度来说,教学中所选的文章出自古人手笔的诗词文赋曲不在少数,这些各个年代的优秀作品,分别反映着那些时代的文化特征,它们将人文精神带给学生,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体味到那种传统文化氛围,并能从多个角度让学生受到启发,陶冶青年学生的性情。从现实的需要中,可以看出语文教育中纳入传统文化是可行的。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课程科目繁多,但不管怎样万变不离其宗,教书必须以育人为主,而传统文化对健康人格的养成是有着巨大作用的。
三、语文教学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实施性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教育始终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不论是“小学”还是“大学”,所选的教学内容都是传统文化的经典篇章。可以说,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经典,几千年来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教育的永恒不变的教学内容。今天,更应该自觉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借传统文化的精华给学生以滋养,将传统文化具体实施到教学的过程中。
1.教育认同存在差异
在调研过程中,虽然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学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较好,但认为学校在该方面延续性不够的受访者也不在少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影响因素方面,关于“当前社会环境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这一问题,将近三分之一的师生持反对意见。同时,通过调研发现,学校、专业、年级不同的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认同度也存在差异。
2.教育内容不够完善
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虽然做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途径,但是教育内容还不够完善。首先,部分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够做到因地制宜。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不能够充分考虑到不同受教学生群体的特征差异。其次,部分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通过调研,部分高校在数年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基本上一成不变。最后,部分教育内容缺乏层次性,不能密切连接,不利于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教育方式需要创新
当今高校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问题上的教育方式日益丰富,但与理想状态还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创新。对于“学校一般采取何种方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一问题,传统教授式的课堂教育方式仍然是主流,新兴教育方式还未能完全被教育者所认可。可见,高校教育方式与学生主体意愿截然相反,这直接导致学生参与学校的传统文化活动意愿较低,进而影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
二、归因分析
1.社会因素
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渗透。随着改革开放和网络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西方资产阶级的部分腐朽思想也渗透到了中国,对人民传统思维进行侵蚀,长此以往,造成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降低。市场经济的影响。当今中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在给国民带来益处的同时,其本身存在的缺陷也对人民的观念产生负面影响,在利益的驱使下,部分人民立场动摇,急功近利。
2.学校因素
部分学校,尤其是理工类学校,对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观点认识不到位,不能充分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及该类教育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同时,学校教育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内容上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搞“一刀切”;在教学方式上以“填塞式”的课堂教学为主。因此,学生对于学校开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课程兴趣较低。
3.个人因素
传统文化的负面因素,也对现实社会有所影响,正确地认识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客观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才能准确而深刻地认识国情。有助于继承优秀传统,拓宽知识面,全面提高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包罗宏富,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所谓人文教育,是以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教育年青一代,使受教育者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以陶冶,品格得以完善,心智得以充实,人格得以健全,使其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人文教育是铸造人文精神的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性的教育,它以人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其意义就在于加强人文教育,使当代大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提升人生境界、道德精神、审美意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通过学习,可以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哲学、史学、文学艺术及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以及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秀道德,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知识层面,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或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建设高雅的大学文化高等学校是文化传承主系统中的龙头。大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应体现、蕴含和宣传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新文化和新知识,也应体现和蕴含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传统美德。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融合了各地区、各民族、各时代主要文化形式的动态文化系统,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层面性。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认识为儒学或儒、释、道文化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但我们也应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在两汉以后,又是以儒学为核心,以儒、释、道文化为主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崇高的民族精神,但也具有负面因素和封建糟粕,例如君权至上和“三纲”的伦理道德,以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模式为核心的政治结构,传统宗教中的封建迷信思想,等等。对这些负面因素要进行批判和摒弃,不能兼收并蓄,这样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做到以古鉴今、古为今用。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通过对不同专业、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大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态度上存在问题。1、“功利主义”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传统的人文精神意注重个人品性的修养.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是隐性的、长久性的。但是,一些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大学生看不到传统文化的长久益处,较少甚至放弃对传统文化的学习。2、如今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调查中,有接近40%的学生表示经常花费很多时间在做兼职(家教.推销.等)或者考取各种社会认证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等)上,为毕业后就业增加筹码。在这种社会背景影响下,大学生中真正愿意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少之又少,大量的课余时间都花费在就业培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