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学科德育的含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在学时方面,医学汉语在整个学科教育中也占了不小的比重。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留学生在华学习的6年期间,前4年均开设汉语课,总课时数达800课时,其中医学汉语课程占的比例为35%;此外,学校要求留学生必须到中国医院进行实习,且必须在毕业前通过HSK三级考试才能获得专业学位。因此,就整个医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医学汉语教育是一个基础性的环节,高质量的医学汉语教学对留学生的医学专业教学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2医学汉语教学现状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对外汉语教学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而目前对外汉语界针对医学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还十分有限,不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来说,都值得进一步探索。与医学留学生所学习的其它课程科目相比,国内对于医学汉语教学的研究是医学来华教育最薄弱的环节,对其教学的探索还停留在真空地带。目前对于医学汉语教学的研究,大部分还处于讨论医学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医学汉语的教学重点的确定,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的探索等等。医学汉语教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诸如,缺乏高质量的医学汉语教材,缺少复合型师资,系统的教学模式尚未形成等。鉴于医学汉语教学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探索有效的医学汉语教学模式,使其满足留学生的交际需求显得十分必要。
3医学汉语可行性教学对策
医学汉语的教学目的在于让高年级医学专业留学生能够使用汉语进行各种医学专业见习以及实习活动。当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医学专业基础和日常汉语运用能力,教学的重点应当是将已有的医学专业知识与汉语运用能力相结合,以满足实习和见习的需要。通过对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的分析,笔者认为,对于医学汉语教学,任务型教学法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对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主张用任务的形式完成课堂活动,即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完成对语言的学习。医学汉语的教学重点在应用。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来进行医学汉语的教学,从理论角度看,是可行的。首先,学习者的动机非常明确,他们主要是将汉语作为工具来使用,进行临床见习和实习,即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其次,教师的任务是创立较为真实的情境,给学生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掌握语言知识;再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起的作用是监督、协调、主导和评价。医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性比较功利,即满足生活需要、实习需要和HSK考试的需要。
医学汉语的学习更是如此,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实习的需要,以此促进专业学习。因此,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应更加注重实践和操练,让学生在上完每一次课后都有一定的成就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上,可采用“集体讲授+小组操练与复练+课后实践与运用”的手段,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系统的讲解后,分小组以朗读,角色表演的方式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操练与反复练习,并要求小组内成员相互评价。操练结束后,教师发给学生与操练内容相关的主题,要求学生用所学过的重点词汇创作自己的医患对话。在此过程中,教师参与各个小组的操练,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判、纠正与记录。课后实践与运用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包括完成情景对话,到医院体验真实情境(或陪同生病的同学去医院看病),录制医患对话等,并要求学生把实践内容和感想以录音和笔记的形式带入课堂,通过集体讨论进行评价以帮助其进行有效的反馈。
4医学汉语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虽然任务型教学法对于医学汉语教学而言是值得尝试的方法,但也存在着几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是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与任务设计。医学汉语的教学内容,关键不是对专业的医学知识进行讲解,而是帮助学生记忆和积累尽可能多的医学汉语词汇、语用规则和医学文化背景。但是,静态的识记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动态的语流中使用汉语医学词汇和专业用于进行医学实践。因此,在挑选合适的教学内容后,如何通过合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帮助学生将已经学到的医学知识用汉语进行表达才是关键。
二是如何进行课后实践的组织与监督。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行之有效的课外活动对于实现医学汉语的教学目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实践活动做什么,怎样做,怎样进行反馈,如何对课后实践进行监督都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关键词] 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 课程意识 从“汉语文”到“汉语” 解读 建议
近些年来我们注意到,面向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沿用已久的汉语文课程的称谓,正在发生着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在1999年出台的《中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2002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和2006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中,“汉语文”这一称谓已经不复存在,而以“汉语”代之。其间,人民教育出版社帮助西藏等藏族地区,编写了从小学至高中全段的《汉语》教材和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并正在着手开发相应教学资源。那么,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沿用已久的汉语文课程的称谓,为什么要发生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这个转变又意味着什么呢?
一、课程称谓之变的内在原因及其意味
从学科论角度来讲,“汉语文”,按叶圣陶先生的说法,可以理解为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合称,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门中小学课程。在这个意蕴层面,用它指称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也未尝不可。不过,为了把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课程和教学,与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和教学区别开来,把“汉语文”改称为“汉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在课程与教学论层面有着更加深刻的意蕴。从现有研究来看,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课程的称谓,发生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首先,主要是基于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性质的认识和确定,即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文课的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其次,是基于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现状的认识,这就是,在以往的汉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具体的教学,还是考试都笼罩在以汉语为母语的全国普通语文教学的阴影之中,“很多时候是按照把汉语作为母语教学的路子走的,并没有从第二语言教学这一根本点出发,真正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特点。”[1]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总的来说是基于第二语言教学观的确定。用“汉语”这个称谓取代沿用已久的“汉语文”称谓,进一步确认和巩固了汉语是我国西藏等地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第二语言,对他们的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第二语言教学观。
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在第二语言教学论的视野中有着深刻的意蕴。如果将其放在现代课程论的视野中,结合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和现状,对其予以审视和解读,则其意义更加深远。“汉语文”与“汉语”,虽然其基本的内容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但是它们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教学门类,正如吕必松先生在给王魁京先生的《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研究》一书所做的《序言》中说:“汉语作为第一语言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和其它语言的双语教学,基本的教学内容都是汉语,它们之所以属于不同的教学门类,就是因为教学对象不同。这些不同的对象对同一种语言的学习和习得规律不同。”[2]再者,把“语文”进行多义解读,例如,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虽然在本质上它们仍然是汉民族的语言,但是它们各自所强调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既然如此,那么把它作为一门中小学课程,面向汉语为母语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不同教学对象,就应该在课程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的选择等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长期以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对这一点把握得不是很好。例如,许多教师在少数民族高年级学生是否需要学习文言文这一问题上见仁见智。在母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对学生汉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十分有意义,但是,由于文言文的时代性特点,如果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对现代汉语还掌握得不够好的情况下,就对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肯定是不合适的。那么,少数民族学生是否需要学习文言文,如果要学,什么时候学,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就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这些问题也只有经过研究,才能明确,而不能凭借某一方面的原因而作出臆断。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层面上的教学意识的确立,更是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在课程层面上的课程意识的要求。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所谓课程意识,通俗地讲就是 “为什么教学”和“教学什么”的意识,而教学意识是“怎样教学”的意识。可以说,从“汉语文”到“汉语”强调的是“什么知识”或者说“哪些知识”,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汉语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最有价值的一种课程意识。现代课程和教学的实践,也早已证明没有课程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变革是不可能的。因为对“为什么教”和“教什么”的理解不同,对“怎么教”自然也就不同。林林总总的知识浩如烟海,什么知识最要紧?什么最有价值?这是课程理论中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一个问题。2006年教育部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可以说较好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并为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依据和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为西藏等藏族地区编写的从小学到高中全段的《汉语》教材,也为西藏等藏族地区汉语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平台。
二、课程称谓之变的外部原因及其意味
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的转变,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系统自身完善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的发展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发展的一个启示。
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当代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心和反思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提出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规范化与科学化的问题。结合西藏地区中小学校汉语教学的实践来说,我们认为如果处理不好课程层面的问题,教学层面的问题可能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例如,在西藏地区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藏族班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有的学校使用区编的《汉语文》教材,有的学校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语文》教材,有的学校也开始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近编写的专供藏区学生使用的《汉语》教材。这一现象说明,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的汉语教学,还缺乏规范,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的性质特点,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把握。所以,如果能够着手系统解决课程层面的这样一些问题,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将更加规范和科学,汉语教学的质量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并能够为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改革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
在过去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都笼罩在全国普通汉语文教学的阴影之中,从教材选用或编写到教学模式,都是沿着汉语作为母语教学的思路走的,忽略了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这一客观事实。进入二十一世纪,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汉语文课程的特点。而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如果不把汉语这一最基本的语言工具掌握好,那么汉语的人文性这一特点的落实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与其说是“转变”,不如说是对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汉语课程的工具性,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首要的、根本的属性这一特点的坚持。可见,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的转变,也是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促使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必须保持自身特点和属性的结果。这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必须树立课程意识,进行汉语课程改革,才能使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走向规范化与科学化之路,最终走出具有一定特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之路。
经过上述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之变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的分析与解读,可以看出课程意识的树立,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的重要意义。当然,课程意识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体系的问题,这里不准备进一步论述。借用“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我们认为,树立课程意识,在当前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总的来说,就是要树立课程建构意识,在汉语教学中根据实际状况,把握和落实2006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汉语学科的特点,准确把握学习者特征,进行汉语教学设计,开展汉语教学。
三、几点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王本华老师说,从“汉语文”到“汉语”,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但是,观察目前个别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可以发现,这种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并未普遍发生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一线的汉语教师和相关的教学管理人员当中,可见这种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并不是结果,而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为了使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走上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之路,加快从“汉语文”到“汉语”的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课程意识的树立,提几点相关建议。
(一)统一认识,更新汉语课程和教学的理念
目前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一些教学管理人员和汉语教师,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课程和教学的认识还未完全到位,甚至还存在较大的分歧。虽然,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确,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或许是受多年的汉语文教学的思维定势的作用,许多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困惑。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和汉语教师必须统一认识,尽快更新汉语课程和教学理念。
(二)统一汉语课程的称谓用语
目前,虽然在教育部出台的有关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相关文件中,开始以“汉语”这一称谓取代了沿用已久的“汉语文”,但是对课程改革和教学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的高考试卷中,我们却发现仍然保留着“汉语文”这一称谓。而且,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中,“语文”“汉语文”“汉语”本来就因为教学对象的多样化,可能具有不同的指向和意义,但是这些词语的使用,却并没有被严格区分开来。在实际工作中,用语上的模糊往往容易导致人们认识上的混乱,所以我们希望尽快统一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称谓用语,使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尽快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之路。
(三)大力推行和学习《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
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课程意识的树立,应该以执行《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为切入点。《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进行了全面科学地把握,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依据和目标。那种脱离课程标准,用什么教材,就教什么教材,以“教教材”为目标的汉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发展的需要了。
(四)选用合适的汉语教材
就西藏地区来说,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为西藏等藏族地区编写的《汉语》教材,应该是依据《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编写,体现汉语课程最新理念,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状况,最具针对性,最适合这些地区汉语教学的汉语教材。实践证明,如果教材选用不当,不仅会增加师生的教学负担,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后果是十分有害的。
(五)坚持“文质兼朴”的教材选文标准
“文质兼美”一直是汉语文教材强调的选文标准,但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材的选文标准,我们认为应该坚持“文质兼朴”。一段时间,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教材,结果教材中大量的文学作品类选文,不仅增加了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教学的难度和负担,而且极容易使语言课变成文学课,进而偏离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目的。为了能使教材通过选文起到扩展学生汉语积累,进而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会听说读写,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我们认为,汉语教材的选文应该以“文质兼朴”为标准,多选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用文,尽量少选一些思想内涵过于深刻的文学类作品比较合适,这也应该是汉语教材的特点之一。
(六)对汉语教师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培训
以西藏昌都地区为例,我们选择了西藏昌都地区二所高中和二所初中进行调查,发现其汉语教师几乎都是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虽然都接受过相关教学理论的学习,但是都未曾系统地学习过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这样教师在汉语教学中,极容易以母语教学的思路来理解和实施原本是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课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一方面相关的少数民族师范类院校,应该及时调整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师资的课程计划,一方面有关部门应该对从事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教师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一般来说,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可广义地理解为教学口语表达和教态语言表达,也包括书写语言。在教学中,有声语言、书写语言和体态语言都不同程度地作用于整个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功能,每一种语言形式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如何加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提高教学效率,增进外国留学生对我国文化、语言和人民的认同呢?
一、关于有声语言
有声语言主要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口语表达。教学口语是由语音和吐字、音量和响度、语速、语调和节奏、词汇、语法等几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它是教师最基本、最广泛的表达工具,具备传递信息、调控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等功能。语音是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语音不但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更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同样,语调和节奏、词汇和语法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语言的运用上,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语音发音清晰、准确、到位;教师语音发音准确将直接影响留学生对教学信息的理解和汉语语音的习得。(2)音量和音响应控制在教室安静的情况下最后一排也能听清楚的分贝范围。课堂上教师声音的高、低、强、弱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3)表达的语速要和留学生的汉语听力水平相适应,因为无论什么课型,教学口语对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听力训练材料,学生只有真正输入了,才能够准确地输出。(4)语调和节奏应该根据教学需要有目的地变换,增强课堂语言的生动性和情感性,提高信息的接受率。(5)用词规范和准确、恰当。教师课堂上所选择的词汇不但要规范准确,而且要恰当选择学生能够理解的词语。教师的课堂语言对学生有直接的示范作用,无论是组织教学、讲授内容还是发出的各种指令,都是学生目的语输入的重要来源。尤其对于初级班的学生来说,语言受限且接触目的语受限,课堂是其获得目的语输入的重要场所,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课堂用语的选择。
二、关于书写语言
书写语言通常是指教师的课堂板书。它和有声语言一样,都是传递信息的载体,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辅助手段。课堂板书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途径。板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展示教学内容的提纲和注解,具有标准示范、吸引注意、促进理解、加深记忆的作用。(杨惠元,2006)板书内容是对教学内容的强化,其是否具有直观性、简洁性、启发性、趣味性、示范性等特点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传统的书面语言主要是在教学用具黑板上完成,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必不可少,因为汉字的书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初级教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词汇有限,在讲解、板书词汇时,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简笔画。如果你的简笔画功底比较好,则既展示了你的才华,又达到了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词语的目的。即使你的简笔画马马虎虎也没事,在学生善意的笑声中,课堂气氛也会随之活跃起来。但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设施设备的不断更新,多媒体和信息技术为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了条件和依据。教师可以在理解教材,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排列的基础上,再结合多媒体课件技术,将自己的板书设计通过PPT合理有序地展现出来,这样不但能节省课堂上板书的时间,还能将教学内容丰富化、系统化、趣味化。如我在讲解“信”和“寄信”这两个词和短语时,就在“信”的旁边附上了一张“信封”图,以动画效果展现出来,接着箭头指向“寄信”这个短语,再以动画效果展现一个小女孩在寄信的卡通图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对“寄信”这个短语不太明白,这样通过PPT,结合图片加以展示,其意不言而喻,效果非常好。还有如讲授家庭成员的称谓名词时,通过一个组织结构关系图,就可以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辈分、长幼关系清晰明了地展示出来,将学生理解上的障碍一扫而清。因此,如何利用书写语言艺术增强教学效果,除了传统的板书形式外,多媒体课件将是不二的选择。
三、关于教态语言
教态语言表达技能主要是指教师利用表情、动作、手势等体态语,辅助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和表达情感的行为方式。心理学家埃克曼认为,表情是用来表达情绪的,而身体语言,如姿势、手势、眼神等是用来传递信息,加深理解和印象的。心理学研究证明,人际沟通的效果,7%来自语言文字,38%来自声调,55%来自身体语言。(胡逢游,2010)在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用这种体态语作为辅助教学语言,尤其是在初级汉语教学阶段,体态语作为辅助教学语言对学生的理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初级阶段的学生词汇量很少,甚至无法用纯语言进行交流,教师上课时,若能充分运用身体语言的信号功能,就可以以情达意,以情动情,增加学生的信息接收量、掌控课堂纪律。在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以下这几种体态语又显得尤为重要。
(一)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学生群体比较特别。他们是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各异的学生,但是在课堂上,眼神却是无国界的。因此,讲课中,教师巧妙运用眼神,可以起到传情达意与导向,以及组织教学的作用。通过环视或扫视、注视或凝视这两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反应,根据环视到的情况及时调整说话的节奏、内容、语调等。教师的眼神里要表现出自己对讲授内容的情绪体验,以辅助语言感染学生。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除了文化习俗不同外,他们在学习汉语时所采用的方法和遇到的困难都会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李丽丽,2010)比如说东南亚的华裔学生汉字学得又快又好,但是课堂上表现得较为安静,不够活跃;中亚的学生课堂上口语表达很积极,很活跃,但是汉字书写是让他们头疼的一个大问题;非洲的学生声调很好,但是理解能力比较差,接受能力总比别的学生慢一拍。所以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在处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学生问题上体现出差别化,多用和蔼亲切、鼓励赞扬的眼神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中。
(二)微笑。微笑既是一种美好的师德语言,又是一种无声的师德语言。(赵海霞,2011)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热爱汉语的留学生,微笑和眼神一样,没有国界。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在留学生面前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微笑不但能够拉近师生距离,更向外国友人展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善良友好。微笑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无需任何成本,但可以创造出许多价值,微笑可以使得到它的人们富裕,但不使献出它的人变穷。(赵海霞,2011)我们给留学生以会心的微笑,他们就会回报给我们真挚的感情。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国,有老有少,性格各异,他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或羞于开口,或窘于表演,或难于书写,但是只要老师的微笑还在,就可以缓解紧张,舒缓固执的情绪,化解僵局的矛盾,处理抗衡的事态。所以,看似无声胜有声。(赵海霞,2011)用微笑营造和谐的氛围、活跃课堂气氛、鼓舞学生奋力向上、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手势。手势是姿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中适当的手势可以增强教学口语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激活学生的情绪,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无论是赞扬学生、组织课堂教学,还是讲解词汇,手势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手势既可以表情达意,又可以模型状物,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庞迪,2012)尤其是在讲解动词、形容词的时候,手势教学对学生理解词汇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有一次我在初级班讲解生词的时候,PPT文字出现了一些小错误,一位外国学生马上指出了我的错误,当时我并不觉得尴尬,而是马上竖起大拇指对他说:“你真棒!知道老师写错了!”初级班的学生听不懂:“你真棒”,但是明白老师竖起大拇指是表示赞扬。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被表扬的学生也很有成就感。
有声语言、书写语言和教态语言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要想营造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气氛,让留学生爱上自己的课,教师就必须加强自己的语言艺术。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观察和积累、分析和总结,就一定可以逐渐走向完善,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庞迪.中学语文教学课堂语言的运用[J].大庆社会科学,2012,(02),总170期(1):142、144.
[2]李丽丽.对外汉语教师如何增强语言的亲和力[J].文教资料,2010,9.
[3]赵海霞.微笑是无声的师德语言[J].学周刊,2011,(7).
[4]胡逢游.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读与写杂志,2010,5,VOL7,(5).
关键词 对外汉语 第一堂课 指令语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本文讨论的第一堂课指的是综合课,我们知道“综合课是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教学和各项语言技能综合训练的实践汉语课 。”既然综合课如此重要,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方法也就相当重要,尤其是零起点班。
1对外汉语第一堂课的特点
1.1对外汉语的第一堂课的学生
不言而喻,对外汉语第一堂课的学生在一般情况下就是零起点的学生。他们没有汉语背景,也许只知道长城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至于怎样和别人问候,也只能停留在“你好”这一个词的阶段。他们就像一张白纸,因此第一堂对他们很重要,这节课的成败对于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甚至是对中国影响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前提下,作为对外汉语零起点班的教师,必须对这堂课做好充分准备。
1.2对外汉语第一堂课的特点
零起点班第一堂课与其他班级的第一堂课在很多方面具有相同之处,例如,二者在第一教学单位内都具备三个大的教学环节,即开头、展开和总结。在开头阶段,教师与学生都互相介绍和问候,都会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所学课程的大致情况。但二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零起点班第一堂课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教学环节的松散性。由于是第一堂课,教师与学生相互还不了解,需要进一步沟通。一般情况下,上课开始教师需要 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也让学生了解自己,这势必会延缓教学进度,当然,这是必要的。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和学生交流需要媒介,或者使用汉语,或者使用学生母语(国别单一班),或者使用媒介语(混合班),或者使用手势、表情。但学生在接收母语或媒介语中也会出现语义的增损现象,而手势、表情也并不是各国各民族统一的;在接收汉语时, 还需要外语和体态语来“注释”。所以在第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冷场或出现学生误解、曲解现象,也就是说零起点班的第一堂课教学中存在一定量的冗余时间,这是第一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2)教学内容的“语音性”。初级教材都安排有一个语音阶段,有的是前10课, 有的是前15课,大约需要一到三周的时间。学生开始学习汉语时,首先接触汉语普通话的语音,掌握普通话语音的发音方法、发音技巧等。而汉语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韵拼合都是无意义的,即使是音节(声、韵、调的结合),也不一定完全对应某一种意义,就是对应某一个意义,教师也不必一一地去讲解。因而,零起点班的第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的“语音性”。尽管,语音阶段的每堂课大都具有这一特点,但由于师生之间初次见面,互不了解,无共同的交流方式,第一堂课的“语音性”尤为明显。也正因为如此,教学内容的大部分都是无意义的形式,也就是说此阶段的教学处于“非交际化”的初级阶段。但是,这些形式是形成意义的基础,必须打好基础,顺利通过语音关,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好在第一堂课,学生尚处在学习的“蜜月期”,对汉语还充满新奇,不至于感到烦躁。(3)教师的主体性。教师的主体性是指在第一堂课中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不能自主发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看着教师的示范,模仿教师发音,跟着教师唱读。我们知道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要遵循一条重要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这条原则是针对整个初级阶段的课堂教学的,是无数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也为我们的教学实践所证明是科学的。但对于初级阶段的第一堂课且教学对象为零起点的学生来说,它的教学又有自己的个性。语言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均质的,而“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这条原则对初级阶段课堂教学的每个阶段的要求也不是均等的。所以它和我们这里讨论的教师的主体性并不矛盾。在学生对汉语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去要求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是不可能的,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过,我们也不否认学生在正确理解教师的意图后会积极地配合教师进行语音操练。在学生掌握了语音并且进入“句型语法”的学习阶段以后,“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这一原则就会逐渐地体现出来。
2零起点班第一堂课教师的语言形式
我们这里讨论的语言形式是指在第一堂课上教师与学生用以交流的主要媒介。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和教学经验,在零起点班的第一堂课上,教师与学生的媒介语不外乎三种:(1)汉语;(2)外语(含单一国别班上学生的母语及混合班上使用的媒介语(主要是英语));(3)体态语,有人把它称做体势语。但是,这三种语言形式在第一堂课上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我们认为,应以汉语和体态语为主,以学生的母语和媒介语为辅,尽量控制使用外语。具体做法是:能用汉语和体态语表达清楚,且让学生听懂的尽量使用汉语和体态语,做不到的,控制使用外语。
对于课堂上是否使用学生母语曾引起过很多争论,笔者认为适当使用学生母语有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体态语虽然是一种无声语言,但它同有声语言一样也具有明确的含义和表达功能,有时连有声语言也达不到其效果,这就是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在教授汉语时适当使用体态语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点。
3案例展示
这项案例,是笔者在参加2011年第一批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时的一堂课的展示。这堂课的性质就是在零起点班第一堂课,其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课堂用语“请跟我读”
“请回答这个问题”“请再来一遍,很好”,而且让学生掌握并且在以后的教学中学生能迅速明白这个指令。在培训中,学员们有的展示很成功,有的很失败。现将典型案例例举如下:
案例(学员某):
教学对象:以英语为母语的零起点汉语学习者20人
教学目标:①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学生掌握几个课堂用语的意思; ②学生能运用“你好,我叫......”进行自我介绍。
教学重难点:课堂用语,问候语
教学方法:语法翻译法、手势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老师走进教室和前面几位同学不停地进行握手“你好!”相互认识,而且老师面带微笑。
(2)讲解新课
a.老师把问候语展示在黑板上
老师:你好!
学生:你好!
老师:我叫王晓庆,你呢?
学生:我叫迈克,认识你很高兴!
老师:认识你很高兴!
b.通过以上的问候片段,来展示并加强课堂指令语的教学
*老师让学生明白“你我他(她)”的意思。
*老师带领学生读“你好!”并发出指令语“请跟我读!”,及时翻译成“Follow me!”学生跟读之后,在强化这一指令语。老师配合手势说出这一指令语。
*老师自我介绍“我叫王晓庆。”并用英语翻译,然后“你呢?”“What about you?”老师发出指令语“请你回答问题!”翻译成“Please answer to the question!”,找学生逐一回答,之间不停发出“请回答问题!”老师配合手势说出这一指令语。
(3)总结
在指令语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复习。
在汉办的培训中,很多学员都只讲指令语,并将这些指令语简单翻译,然后带领学生读这些指令语,结果弄得学生稀里糊涂,不明章法,成效很差。究其原因就是学员们没有将指令语教学放在会话内容间进行操练,指令语的作用是辅助对主要教学内容顺利讲解并消化的作用,而不是将其作为主要内容进行讲解。总而言之就是没有分清主次,结果很难令人满意。
4 结语
针对零起点班课堂教学的特点如何来改善我们教师的语言使用策略,加强课堂教学能力,对于整个初级阶段的教学至关重要。教师应综合运用多种语言形式,尽量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冗余的时间;尽量克服教学环节的松散性,使整个教学活动连成一个整体,让学生在一个完整有序的教学氛围下开始一门新的语言学习。教师主要使用汉语,但在必要时(例如在教难发的语音时),可以运用体态语“注释”某些特殊的音节,使学生把这些难发的音与声音所指建立联系,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在不引起误解的前提下,也可以使用简短的外语,甚至是学生的母语。虽然在整个教学单位中教师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主体作用, 但在语音操练中仍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使用简短的陈述句、祈使句以及表示友好的体态语鼓励学生积极模仿,主动开口。
参考文献
[1] 李杨.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研究[M].北京:北京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外延
中图分类号:R256.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176-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医学水平也逐渐完善。在中医内科的研究领域当中中医内科肾病学是作为中医内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存在的,而在中医理论研究的基础和辩证整体关系来说也是基础理论和观念。因此笔者希望通过一定的临床经验,加之古今中医和西医对肾病的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肾”的概念进行了系统地阐释。最后并结合现代医学的方法与理论实践,对中医内科肾病学蕴藏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探析。希望对中医内科肾病学的研究发展有些成效。
1、传统医学中对“肾”的认识
在传统中医学当中,将肾当做是人的先天之本,主要是用来生长发育和给水新陈代谢的身体机能。作为维系人的身体内脏和生理的肾,传统医学中将肾作为水火之脏,主要是用来调节身体环境的平衡。但是在传统医学中与西方医学对肾脏的认识问题方面存在偏差,比如在西方医学中将代谢、内分泌等脱离于肾的范围。因此对于肾研究的领域和理论体系中西方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我国的古代,由于技术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导致了部分医学解剖观念上对医学观念的定义分化存在偏差。肾在中国医学中将其作为五脏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在大肾脏的基础之上,将其开窍于耳,纳气和藏精。肾与人的生殖和发育息息相关,诸如早产、不孕不育等病症以及神经官能症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研究中医内科肾病学的时候要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的认识到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肾脏认识的异同。
2、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
对于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笔者认为不应该只局限于传统的中医学理论,而是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进行探究。因此对于现代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应该包括两方面的研究,即传统的中医理论和现代内科中的肾脏病学理论。只有这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具有中西结合特色的“中医肾脏病学”。在中医内科肾病学中对内涵的把握要是以西医中的解剖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结合中医当中的经络理论和脏腑等理论学说为基础。从而在运用的过程当中采取中医的医治辩证的原则来进行干预治疗,最终达到缓解病患疾病的目标。在传统的中医肾脏病学当中是以肾脏疾病为研究对象的,对肾脏的解剖和生理功能已经诊断的方法、护理等进行诊治和判断。笔者认为,对于当下的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内容要基于中医内涵的需要,并在现代化的医学研究中,广泛地借鉴现代医学的最新成果和理论来促进中医学的发展。现代中医肾脏病学研究的内涵也是逐渐深入和发展,在中医肾病学的基础上会衍生出诸如对传统中医肾病学的基础理论和伦理、护理学等次级学科,这将极大地丰富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内涵。因此对于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包括肾和肾病的内容,涵括了代谢、生殖、泌尿和内分泌等多个方面,如传统中医当中的五迟五软、耳鸣耳聋等,西医当中的急性肾小球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药物性肾损害、慢性前列腺炎等病症。
3、中医内科肾病学外延
在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外延来说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现代临床医学的实验表明,在现代医学当中的肾,除了可以调节和维持人体内水的平衡知网,还可以刺激人的造血和血压调节的功能。在系统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理论等的支持下,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外延也随之拓展和更新。肾的功能也与人的生长、消化、呼吸甚至大脑不能的功能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随着临床医学的逐渐发展,中医内科肾病学将会在不同病症的机理和特点的基础上分化出多个分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拓展:
第一,在遗传性疾病方面,我国中医当中对于肾脏来说是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因此在肾精当中可能存在某种遗传因子和遗传物质。这与现代医学当中的分子和基因病有着一些类似之处。现代医学当中的基因和分子并使由于基因发生变异造成的,在遗传性因素的基础上,出了诸如癫痫、哮喘、糖尿病等与DNA或者遗传基因相关的疾病。这些都是可能在家族性遗传病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在此方面,肾病学研究的外延可以为疾病基因研究的组成作出了深入地研究,加深了人们的认识。因此对于中医中的先天之木观点,也可以在中医内科防治疾病当中借助疾病因子学来进行研究和探索其机理,开辟出一条新路径。
第二,在老年疾病和中后期疾病方面,由于老年人已经处于肾精自衰的阶段,肾易亏而难以积累。这也因此造成了老年人肾病和中后期疾病增多的趋势,如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耳聋等病症,要想解决这些疾病,它的根本就在于采取补肾护精法,这也是中医内科肾病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此外在某些中后期疾病上面,中西辩证认识的方法,对高血压和癌症末期等引起的肾脏疾病都是属于中医当中的后期疾病阶段,这些都可以采取补肾护精法来改善患者的症状,缓解病患的痛苦。
4、结论
对于我国现代的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内涵与外延,是涵括了很大的医学领域。因此在以后的发展和研究中医肾病当中,要注意采取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在中医医理和理论的基础上,提高中医肾病的意志水平。在肾病作用机理不断研究和深化的基础上,以系统的医学方法,加快肾病学的研究水平,从而提高诊治患者的水平,造福与人类,并为以后的研究发展开拓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金志甲. 中医学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 中医教育,1995 ,14 (3) :15.
[2]陈晶, 罗仁. 浅谈中医肾病学的内涵与外延[J]. 江办中医药.2008,40(10):97.
【关键词】 科技 科学精神 人文价值 体育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两种产物或结晶,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两个重要维度。科学精神以物为尺度,以客观事物自身为尺度去度量世界,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品性――客观性与务实性;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关注和维护,提升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目标。1但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不是对立矛盾的两种事物,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科学发展过程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认识这种人文内涵对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2
1.科学的人文意义
当今社会存在着一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立起来的倾向:似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弘扬科学精神,不仅无助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反而对人文精神是一种遏止或损害。孟建伟认为:“狭隘的科学观和文化观是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和对立的重要根源,一旦我们超越狭隘的科学观和文化观,便不难发现,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人文精神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狭隘的科学观一是从功利主义科学观理解科学,将科学理解为人类征服自然、获取物质利益的一种手段,片面的把科学精神视为工具理性;二是从实证主义科学观对科学所作的“客观主义”的理解以及关于认识(科学)世界和体验(人文)世界的截然划分,否认了两者的关联。另一方面,狭隘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文化观和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都给人们带来一种错误的观念,即把人文精神看作是一种与科学精神相对立的“文人精神”,或者说是“人文学科的精神”或“人文文化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加深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对立。可以说从这种狭隘科学观和文化观角度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错误理解似乎已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科学对真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除了自由探索的精神、勇于批判的精神、大胆创新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精神以外,还有毫无私利的精神、为真理献身的精神等。这些精神具有很强的人文意义,并永远激励着人类向着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奋勇前进。还有,促进人类智力的发展,永远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方向迈进,也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之一,这是科学作为一项智力活动所体现的最根本的文化精神。代表现代体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这样的现代科学活动是一致的、相似的。3
2. 科学精神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并不等同于科学精神。科学技术里的“科学”特指的是自然科学,而自然科学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探究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以便人类能够按照这些规律去改造自然。“科学”还是理论状态的东西,它通常要通过“技术”去改造自然。所谓“技术”是实践状态的东西,实际上就是科学的应用,但技术一经产生就会拥有越来越强大的力量。一般说来,科学技术是中性的东西,在不同的价值观下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因此,科技的滥用就是技术在体育领域中的强势表现,当技术的这股强大势力淹没了体育科学活动中的人所体现的精神,以及体育科学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人类精神追求,使人们忘记了体育是为了人类的全面发展的真正目的。导致体育产生异化的主要原因是对科学精神的误解。因而,大力倡导和弘扬正确的科学精神才是发展科学技术,并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3.正确认识体育的科学精神
通过以上分析,如果我们依然将体育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视为两种事物,简单的提倡重视人文精神或是两者融合发展,也许改良的效果依然难见。因为这始终是建立在两种事物、两种论点上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主观意识上就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对立的观念。因此,应该理解为人类所从事的体育科学活动所体现的精神,或者说是人类所创造的体育科学文化所体现的精神是体育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体现的是人(运动员或体育参与者)的精神,而不是无人无关的体育科学技术所具有的那种工具精神。
弘扬蕴涵人文意义的科学精神对于体育的发展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引导人们正确使用科技手段,促进体育活动持续、健康向前发展,避免滥用科技导致体育产生的异化问题。二是在体育发展进程中,正确对待体育同政治、经济、外交等社会各领域的关系。三是弘扬蕴涵人文意义的科学精神是当前我国实现体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理想途径。蕴涵人文意义的科学精神使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得到有机统一,对科学技术的运用有了符合道德规范的价值导向。
将不畏艰难、坚忍不拔、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为人类自由和解放而奋斗、为人类服务、造福于人类的崇高精神,以及从“更快、更高、更强”向着“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转变的奥运精神真正融会在体育精神中,体育才能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1] 俞吾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必须协调发展[J].探索与争 鸣,1996(1):4-7.
[2] 陈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探析[J].自然辨证法研究, 1997(1):22-27.
[3] 孟建伟.论科学的人文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5):162;201.
[4] 郭传杰.论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7.
[5] 王大珩.于光远.论科学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165;177.
[6] 肖峰.哲学探究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中国青年政治 学院学报,1993(5):12-16.
[7] 沈礼清.论倡导科学的人文精神与人的全面发展[J].理论观 察,2001(6):19-21.
[8] 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3:13;54.
[9] 徐弈宏.体育与科学技术[J].体育文化导刊,2004(11):40-42
关键词:句子;汉英翻译;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220-02
句子是翻译单位,在汉英翻译课上指导学生学会句子翻译方法,并且能够使学生熟练掌握,对于学生后期段落文本和整篇文本的翻译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新编汉英翻译教程(第二版)》(陈宏薇,86-108),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增加名家翻译的句子练习,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对比中提升翻译质量。
一、句子主语和谓语的确定
句子主语的确定是句子翻译的第一步。根据以原语主语作目的语主语,重新确定主语和增补主语方法,指导学生做一些句子翻译练习:
1.他却乎有点像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陈宏薇,92)
He was indeed rather like a tree,sturdy,silent yet full of life.
2.哈佛是最早接受中国留学生的美国大学之一。中国教育界、科学界、文化界一直同哈佛大学保持着学术交流。(陈宏薇,92)
Harvard is among the first American universities to accept Chinese students.The Chinese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communities have all along maintained academic exchanges with this university.
以上两句的目的语文本主语与原语文本主语相同,不需改变。
3.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ning in nature,and bad luck befalls men overnight.
而这一句的主语如果用直译的方法保持不变则不符合英文的逻辑,所以只能重新确定主语。
4.起大风了。It's blowing hard.
5.真是太荒谬了。It's utterly ridiculous.
以上两句的原语句子中缺少主语,所以需要增补主语。通过指导学生先行翻译练习,再比较学生译文与参考译文的差异,使学生深入了解句子翻译主语确定的方法。
句子谓语的确定是句子翻译的关键步骤。主要有两种方法:基于表意的需要确立谓语和基于构句的需要确立谓语。下面的具体例子都选自名著名译,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显示,学生通过比较翻译练习收获很大。
1.外国电影理论家似懂非懂。(刘士聪,328)
The foreign film theorist seemed almost,but not quite,to understand.
2.老楼淋在雨中,楼的不远处却袒露在阳光下。(刘士聪,344)
The old building was shrouded in rain,but not far from there,the area was bathed in sunlight.
3.纸上,墨写的字被雨戏弄成花花脸,红笔写的大X像流血一样往下滴着红水。(刘士聪,336)The black ink characters were smeared and the red X dripped like blood.
二、句序的调整
由于英语句子的特征是“形合”,与汉语句子“意合”的特征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句子英译中调整句子内部语法成分的顺序与调整句与句之间的顺序尤为重要。
句内语序的调整主要包括:句内主要成分位置的调整、状语位置的调整和定语位置的调整。例如:1.(原语)他过去是工人,现在当了工程师了。(目的语)Formerly a worker himself,he was now an engineer.(同位语换序)2.(原语)衬着后面的彩云,这些山看起来多美啊!(目的语)How beautiful the hills look with the clouds behind them!(倒装句换序)在句子中,英语的逻辑顺序一般是先主句后从句,即先表态后叙事,先果后因等,而汉语的信息排列一般是按事物的自然逻辑顺序,先叙事后表态,先因后果,列出条件后得出结论,信息焦点通常放在句末。
句间的语序调整也常常出现在汉语句子英译中,例如:(原语)我到了另外一些人家门口①,谦恭有礼地讨要点东西吃④,话还没说完③,他们就当着我的面“砰”一声把大门关上了②。(目的语)At other houses①the doors were slammed in my face②,cutting short③my politely and humbly couched request for something to eat.④这句话原语中数字标注的各个分句与目的语相对应的句子成分之间就出现了句间顺序的调整。
三、句子功能的再现
从修辞观点出发,句子按功能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在给学生讲授句子功能再现时,下面选取的例子在提升学生翻译审美与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陈述句:
他深深地说那真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空灵境界。——《“从心所欲”析》,杨大辛(刘士,290)
He said with admiration that the poet was living in a world where spiritual values prevailed.
2.疑问句:
是否就不再烦恼了呢?也很难说。——《“从心所欲”析》,杨大辛(刘士聪,286)
But does it mean there will be nothing to worry about? It is hard to say.
3.祈使句:
转来时,请来玩呀!——《冬夜》,艾芜(刘士聪,248)
Please do drop in on us again on your way back.“
4.感叹句:
壮哉,中华浩气尽得舒展,悲哉,数千烈士衔恨东瀛。——《死难劳工烈士纪念碑》,林同春(刘士聪,300)
What a heroic display of the Chinese noble spirit!How tragic it was that hundreds of Chinese laborers died martyrs in Japan!
四、结语
句子是翻译是汉英翻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翻译教材上的内容不足以使学生完全掌握句子翻译的要领,只有通过补充练习,并用比较对比的方法增加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和鉴别能力,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为后续的翻译教学打下基础。学生如果能正确理解句义,然后采取合理的翻译方式进行翻译,就可以减少误译,从而提高翻译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第二版)[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冯伟年.新编实用英汉翻译实例译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一、对本节课的认识及设计思路
一次函数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它是建立在学生对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函数的认识基础上的,同时也为学习一次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及二次函数奠定了基础。根据学习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难点是根据题意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由于学生对一次函数的概念是陌生的,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创设了两个情境,其中教科书上安排的情境2――关于汽车的耗油量问题由于难度较大,我将它后移至本节课的后期处理。
教学情境1:某弹簧的自然长度为3厘米,在弹性限度内,所挂物体的质量x每增加1千克、弹簧长度y增加0.5厘米。
(1)计算所挂物体的质量分别为1千克、2千克、3千克、4千克、5千克时弹簧的长度,并填入下表:
(2)你能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吗?
通过创设这个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一次函数;然后我自主创设了有关宜万铁路的第2个情境:
教学情境2:背景资料:宜万铁路全长377公里,总投资近290亿元人民币,每公里造价已超7000万元人民币,创造了中国铁路平均造价之最。宜(昌)万(州)铁路全长377公里,2010年11月19日宜万铁路迎来了首趟试运行客运列车。列车从宜昌出发,以108千米/时的平均速度驶向万州。设x(时)表示火车行驶的时间。若y(千米)表示火车与万州的距离,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
情境2的创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好地了解宜昌,热爱宜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两个情境,得出两个关系式,让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式子的共同点,引导学生由具体到抽象得出y=kx+b,进而概括出一次函数的概念。然后把情境2变形:在前面的情境2中:如果题目的条件不变,把问题改为:(1)若y(千米)表示火车与宜昌的距离,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2)y=108x是一次函数吗?它与前面的一次函数有什么不同?
通过上面的变式题得出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由学生自己归纳正比例函数的概念。由于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因此在得出一次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再通过一个特例,当b=0时,得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将正比例函数纳入到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这样,打破了传统教材先研究正比例函数,再研究一次函数的顺序,让学生从整体上认知一次函数。
在例题教学中,由于例1比较基础,采用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通过集体评价的方式完成,并引导学生归纳列函数关系式的一般步骤。在此基础上展示例2,由于例2难度较大,主要由教师引导完成。通过例2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和基本方法。
在最后的当堂检测中,我设计了两道题,其中第二道题是书本上的引例,此题由于难度较大,我增设了一个过渡性问题“汽车行x千米,它的耗油量y的关系式怎样表示?”,再解决教材上的问题“油箱中的剩余油量z的关系式怎样表示?”,问题由浅入深,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二、对本节课的反思及教学体会
1.要明确“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相结合,兼顾统一,形成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落实“四基”的过程中,应打破传统的“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传授和获取知识、技能的方式,要让学生在师生互动和主动参与、体验、实践活动中逐步落实“四基”。
2.要正确处理“继承”与“扬弃”的关系
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不能过于形式化、机械化。新课改并没有完全否定传统教学的讲解,而是更强调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明确活动的目的,使课堂活动有层次,并因势利导。
3.要处理好教科书与其他教学资源的关系
教科书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至高无上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灵活调整教学顺序和整合教学资源,采用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引导学生去探索、体验蕴含在知识背后的方法与过程,在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情感和态度方面的陶冶。
4.要正确处理好面向全体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中医推拿学科;内涵与外延;理论探讨
中图分类号:R2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9-0109-02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推拿学科2005年被批准为广西省卫生厅重点建设学科,在之后2年多的学科建设工作中,该学科学术研究人员对中医推拿学科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不断地探讨和分析,现将其整理如下,以期对本学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 学科建设及弄清与界定某一学科内涵与外延的重要意义
学科作为一种学术分类,一般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学科建设是以加速学术发展为目标,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根本,集结人力、财力与物力资源,统筹教学、科研、医疗工作,并对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实现共享,使之发挥更大效益[1]。可见,学科建设是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学术发展的切入点,又是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对于医药院校的附属医疗机构来说,学科建设对临床医疗能起到龙头作用,是中医药学术创新与学术发展的基础。目前中医药行业所提倡的“三名”(名院、名科、名医)建设一步也离不开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对学科进行定位,即对该学科的内涵与外延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界定。只有准确地把握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才能明确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产生清晰的学科建设思路,逐步形成本学科特色和优势[2]。
2 中医推拿学科的内涵
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即事物的内容[3]。学科的内涵建设主要包括本学科的理论基础、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方向、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的手段与方法、学科研究的总体目标、预期研究结果以及学科的任务和发展规划等等。据此,可将中医推拿学科的科学内涵试概括为:中医推拿学科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尤其是中医脏腑、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同时结合现代医学之解剖学、生理学以及生物力学等相关理论,凭借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方法来研究推拿疗法在伤、内、外、妇、儿等科病症的治疗及其在预防、养生、保健中的应用的一门学科。中医学是一门传统的医学科学,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和经络学说等;其治病手段主要包括中药、针灸和推拿三种治疗方法,其中推拿方法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最原始治疗方法,最早的推拿按摩是一种有意无意的本能活动,多用于缓解疼痛,例如对身体某一具体疼痛部位的按揉,因此,它属于最原始的、最朴素的带有治疗性质的治疗方法。但从中医古代文献记载来看,早期的推拿按摩多用于养生保健,且其方法多为自我按摩,并常常结合导引,为历代医家所推崇。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和学科的细化,中医推拿学逐渐从中医学中分化出来,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学术特点的学科。因此,尽管中医推拿学科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但它仍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理论体系。中医推拿学既有别于以中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中医内科与中医外科学,又有别于以针灸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针灸学,因此它既与传统中医理论中的脏腑、经络和腧穴理论密切相关,又离不开现代医学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与生物力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作用。推拿治疗疾病的范围主要是以伤科疾病(主要指运动系统之软组织疾病)为主,同时对部分内、外、妇、儿科疾病具有卓著的治疗效果。此外,推拿对于疾病的预防和养生保健也具有肯定的作用,古代医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与《内经》同时问世的《黄帝歧伯按摩》就是一本记载养生保健按摩的推拿学巨著;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就将膏摩疗法列为一项重要的预防保健方法;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孙思邈的《千金方》中都记载了许多自我保健按摩的方法,如天竺国按摩法、老子按摩法等。
3 中医推拿学科的外延
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范围[3]。学科外延是在界定内涵建设内容基础上,依据学科建设需要与学术发展特点,并认真考察其它相关学科对其带来的可能受益,开阔研究思路、革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将研究成果与其相关学科互相渗透、相互交融,在充实和完善学术内涵基础上,试图形成新的学术理论体系[4]。由此看来,一门学科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必须借鉴和运用其它研究方法来发展自己,不断地从外界吸取营养,以充实其科学内涵。对于中医推拿学科外延的界定,我们理解为:凡是涉及到与中医推拿学科内容相关的其它各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均是推拿学科的外延。根据中医推拿学科的内涵,我们可以将其外延概括为:①涉及到的基础学科包括: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以及现代医学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物理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心理学、循证医学和医学统计学等等;②涉及到的临床学科包括:内科学(含中医与现代西医两种医疗体系,下同)、骨伤科学、妇科学、儿科学、养生学等等。在中医推拿学科的外延建设中,必须在围绕内涵建设的基础上,借助于其它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段来进行思考与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在自身学科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和新的理论,才能产生治疗技术与方法上的改进甚至革命,才能促进学科的发展,不断充实学科的内涵。
4 结语
从根本上讲,中医药学各学科的学科建设其最终目的是使中医药学术研究活动获得最大的绩效值。通过对学科内涵与外延的简要探析,可以回答中医推拿学科建设中所遇到的“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等核心问题,实现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效益最大化。一门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人类认识层次的不断提高,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也会发生变化和不断向前发展,中医推拿学科亦是如此。让我们科学地把握中医推拿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把该学科的学科建设推上新的平台,为中医推拿学科的学术发展和临床疗效的提高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田振国,柳越冬.中医肛肠学科的内涵与外延[J].中医药学刊,2005,23(3):430-442.
[2] 蔡宝昌,丁安伟,李伟东.中药制药学科建设的内涵与外延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2):69-71.
关键词: 医学本科留学生 基础汉语教学 问卷调查
1.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成不断加快,我国凭借丰富的教育资源与较低廉的教育费用,吸引越来越多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来华学习,来华留学生的人员类别从原先单一的短期汉语进修生转向各领域的学历生。其中,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特别是西医专业留学生人数增长最迅速,规模仅次于汉语言专业,居来华留学生各专业第二位[1]。此类留学生不同于一般的语言生,有其特殊性,他们主要来自印度、尼泊尔及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大多是高中毕业生,没有任何汉语基础,为更快融入新环境,汉语是他们在中国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另外,医学留学生高年级时要进入医院临床实习,面对讲中文的病人,用汉语书写病历、处方等,如果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不高,势必对其学习与实践形成阻碍,不利于临床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由此可见,汉语教学对医学本科留学生极其必要。
2007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对授课质量、教学评估及学生入学资格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第14条要求:“汉语作为必修课程应贯穿教学全过程,以适应学生在华学习生活的便利和后期接触病人的需要。”这一规定明确了汉语在医学本科留学生教育中的地位,各高校医学留学生的汉语教学迎来了新的挑战。很多医学院校为留学生开设了汉语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大致相同,前一至两年开设基础汉语课程,然后增设医学汉语课程。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医学院校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工作,研究发现医学本科留学生的汉语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尤其在基础汉语教学阶段,留学生认为汉语只是基础课,与其专业课学习联系不密切,因此对汉语不予重视,学习松松垮垮,普遍缺乏内在动力。然而这一阶段是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兴趣和提高汉语水平的最佳时机,直接影响临床实习的质量,那么如何解决基础汉语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效率偏低的问题,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2.我校留学生基础汉语课程问卷调查情况
2.1我校留学生汉语教学现状。
作为苏北地区一所独立设置的省属高等医学院校,徐州医学院于2005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现有在校留学生200余人,主要来自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家,学校已进入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招生计划名单,并严格贯彻执行教育部《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从2011级留学生入学开始将为期一年的基础汉语课程延长至两年,特别是第一年内无医学类专业课,只设置基础汉语、中国概况等基础课,努力让汉语零起点的医学留学生较快较好地学习和掌握汉语。为辅助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在完成两年基础汉语教学后,再开设专业汉语课程――医学汉语。并且,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来华医学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必须达到HSK(汉语水平考试)三级的规定,要求留学生在中国医院实习前必须通过三级考试。
2.2问卷调查目的。
虽然我校留学生汉语教学取得一定成绩,但尚处于初级阶段,必然存在某些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客观认识我校留学生基础汉语学习情况及汉语教学的现状,分析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力争优化医学本科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模式。
2.3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我校国际教育学院2011级、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共115人,年龄分布在18岁至25岁,主要来自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科摩罗,他们入学前从未学过汉语,现已完成一年或者两年的基础汉语课程学习,对该课程的设置有较全面的认识及深刻的体会。调查问卷采用全英文问答的形式,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对汉语、教师、教学、教材、测评的看法、意见及建议。共发放问卷115份,回收问卷103份,其中有效问卷98份,有效回收率95.1%。
2.4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关于学习汉语的动机:86%的留学生认为是在中国生活的需要,63%的留学生认为临床实习阶段与病人交流的需要,22%的留学生认为是通过HSK三级;关于对汉语的看法:71%的留学生认为汉语难学,特别是汉字认读及书写,43%的留学生认为尽管汉语难学,但只要下工夫仍可以很好地掌握,29%的留学生认为汉语非常有趣;关于对教师的看法:79%的留学生认为教授该课程的教师具有责任心,备课充分,14%的留学生认为教师需改进教学方法;关于对课堂教学的看法:67%的留学生认为课堂教学生动有趣,32%的留学生认为教学进度较快;关于对测评的看法:68%的留学生认为测评能够促进他们及时复习语言知识,27%的留学生认为可以适当增加平时小测验;关于对教材的看法:54%的留学生认为教材内容丰富,23%的留学生认为教材较难,15%的留学生认为教材枯燥乏味。
3.分析与讨论
医学本科留学生的汉语教育属于汉语环境下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2],但其又有不同于一般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地方,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及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学生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并从多方面优化医学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模式。
3.1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在第一年的汉语学习中,由于没有医学类课程,大多数留学生都可以跟上教学进度,掌握基本的语音知识和简单日常用语,然而在第二年增加医学专业课时,很多留学生认为他们来中国学习的专业是医学而非汉语,全英文授课方式也用不上汉语,他们愿意把更多精力放在医学专业课上,再加上汉字的认读和书写较难,某些原本汉语水平较高的留学生可能也会头疼不已,较差的留学生甚至打起退堂鼓。另外,尽管大部分学生有留在中国实习的打算,但由于实习安排在毕业前一两年,他们总认为实习期间可以强化学习语言,这就导致基础阶段的学习缺乏内在驱动力,积极性不高。因此,这对基础汉语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把握这一学习汉语的黄金时期,通过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选用难度适中的教材,培养教师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感染力等外在因素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才能调动他们学习汉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2教学内容应具有实用性。
医学本科留学生学习汉语动机分别是生活、实习及HSK考试需要。针对医学本科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应该是一种速成性地教学,特别是在前两年的基础汉语课程中,要以语言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培养他们听和说的能力。教材是教学之本,决定教学的基本内容,对教学质量起着基本的保证作用。但是,当前多数汉语教材的编写更多关注汉语语言要素和语法规则的掌握,有助于听说读写各方面技能的提高,这更适用于来华学习的语言生,而医学本科留学生普遍认为此类教材偏难。一方面,我们可以试着编写适合医学本科留学生的教材,使教学内容突出基础性和实用性,言语材料要贴近现实生活,满足日常交流的需要。另一方面,倘若我们选择已有的教材,如我校现使用《新实用汉语课本》,其语言内容上比较丰富,但不能满足全部的教学需求,某些学生的汉语还没达到这个水平,学习课文或做练习时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着重教授学生所需的语言知识。例如他们首先要掌握听说,先学习语音,大力纠正错音,加强练习难音,在语音掌握的基础上,增强语句的口头表达训练,然后推进读写的教学,无需按照教材将语音和汉字教学齐头并进,这样可以避免留学生过早接触汉字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失去学习汉语的兴趣。
3.3搞好课堂气氛,强调情景教学。
在调查中,大多数留学生反映汉语的语音、文字与其母语差异较大,这种语言间的差异性给他们的汉语学习带来很多困难,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失去信心,因此,在教学环节设计方面要增强汉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相对于文字,图像和影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收集各种与课文相关的材料激发学生的想象。例如,谈到中国的饮食文化,拿实物给学生讲解如何使用筷子;介绍中国的菜系时,通过图片介绍颇具辛辣风格的川菜,推荐学生品尝宫爆鸡丁,让他们感受到“学在中国,吃在中国”的乐趣;介绍中国春节时,给学生展示极富民俗特色的门神画、对联和倒“福”字;在学习中国民歌时,教师先在课堂上介绍歌曲的背景知识,然后以视频形式为学生播放,让学生感受中国民歌的特点,再鼓励学生跟着视频尝试唱中国民歌。
另外,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当精讲多练,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开口说汉语,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出各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三五人一组,模拟语言交际的体验,如模拟医院看病、商场购物的场景等,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汉语,不仅体会“在做中学”带来的乐趣,还切实有效地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3.4开设HSK辅导课,以考促学。
根据教育部关于来华医学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必须达到HSK(汉语水平考试)三级,作为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之一,HSK不但为基础汉语教学指明了方向,而且真实反映了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在留学生中具有极大的权威性,我们可以以此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动力。虽然HSK明确了教学目标,为教学内容提供了参考,但是作为一种考试,它包含听力理解、语法结构和阅读理解三部分,在基础汉语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过于依赖考试题型,过多教授应试技巧,则不利于学生的言语技能平衡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在基础汉语课程结束后增设短期HSK选修课,这既不影响基础汉语课程的教学进度,又使他们的言语技能得到进一步锻炼,特别是加强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实习前顺利通过HSK三级考试。
3.5开展文体活动,加强语言实践。
医学本科留学生学制为六年,这意味着他们要在中国学习生活五或六年,从调查中我们发现他们渴望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汉语与中国学生进行交流,但是由于汉语能力薄弱抑或是文化差异,他们又羞于结交中国朋友,甚至在中国学生面前仍然使用英语,这将无法实现学以致用。为了锻炼留学生的汉语听说能力,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如举办汉语演讲比赛、才艺大赛,走进社区、去福利院献爱心等活动,为留学生营造学习汉语的良好氛围,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热情。同时,语言和文化同步并进的学习,是纯正掌握语言的一条便捷途径[3],为了使其更快了解中国文化,融入中国社会,我们可以带领学生浏览风景区,参观历史博物馆。另外,双语角为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击鼓传花、绕口令、主题演讲等活动,帮助他们找到语言伙伴,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在增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同时促进了中外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
3.6多维度对学生进行测评。
对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客观评价,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的实施。为了客观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应该多角度地对学习进行测评,例如每学期测评方式可采用期末笔试、口试、期中测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按照考察的重点将四个方面分配一定比例。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学生按时上课,并在课堂上积极表现,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定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且,某些留学生认为平时课堂上可以增加一些小测验,使他们课后温故而知新。除此以外,我们也可以借助校奖学金这一荣誉激励学生提高汉语学习成绩。
4.结语
我校的医学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现有改革的可行性有待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还有某些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如适合医学本科留学生的汉语教材的编写,良好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总结和探索,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模式,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方便留学生生活学习及临床实践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倪露学.对医学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30).
[2]吕兆格.浅析医学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模式[J],东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2).
[3]于昕.英语教学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10).
[4]朱婧,王韫华.浅谈我校医学留学生的汉语教学[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1(2).
[5]吴晨阳.论医学英语学历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和教材建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报),2007(10).
[6]卜海艳.论医学专业留学生的汉语教学[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6).
【关键词】课程 管理 学校课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080-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隐藏在学校管理中的课程管理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并成为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研究这一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要对学校课程管理展开研究,应首先厘清其基本的内涵和特点,这是当前课程管理研究的前提。
一、学校课程管理的内涵
(一)课程管理源于管理
课程管理是从管理中推演出来的,自博比特以来就遵循着这一逻辑,但在课程论研究史上却少有二者之间关联性的著述。事实上,二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课程管理活动源于管理活动。作为一种教育现象的课程管理自教育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但并没有植根于独立的学校教育中,而是存在于国家的行政管理之中,与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政治管理、经济管理、文化管理等活动联系在一起,如在中国奴隶和封建社会,国家把教育事务的管理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主张“政教合一”,教育的管理权(包括课程管理权)掌握在官员手中,由政务官司徒管理教育。因此,早期的学校课程管理与其说是一种教育管理活动,不如说是一种行政管理活动。从本源上看管理活动是课程管理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土壤,这一观点在现代管理活动诸如科学化管理、科层式管理、系统管理以及人际管理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管理活动就有什么样的课程管理模式。
2.现代课程管理理论源于现代管理理论。课程管理研究的基础源于现代管理理论。一般我们认为是博比特开启了课程管理的研究,其《课程》的理论来源就是当时社会上最为流行的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所追求的不是高深理论的研究,而是课程的科学化和学校管理的效率。认为要提高学校教育的效率就必须借助于科学管理原理,促使课程管理科学化,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和标准化。因此,课程管理理论的肇始,无论是基于学术探讨,还是为了提高教育效率,都是以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的。
(二)课程管理本质的规定性
管理就是物和人的管理的辩证统一。因此学校课程管理既要关注课程相对已定的目标和任务,更要关注处于活动、发展中的人。由此我们认为学校课程管理不是一个现成的或预定的文本,而是在教育各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生成的一种共同的责任和行使的权力。具体地说就是学校课程管理者根据国家课程政策以及学校实际,有效地整合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为实现一定的课程目标而对课程的理念、课程设计过程和以及课程运行过程所负的责任和行使的权力,以确保学校组织效益与效率的最大化。
二、学校课程管理的特点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学校课程管理具有以下共同的特征:
第一,独特性。学校课程管理是一个伴随课程实施的一个自然的过程,不是独立于课程之外的一种物态工具,也不是独立于管理者及教师之外的客体存在,而是融于学校的独特哲学理念之中,存在于管理者与教师主体观念之中,是学校课程实践活动的精神文化内核所在。通过这种精神的外化活动,使此学校成为与其他学校不同之所在。通过大量优秀校长的管理理念和成功经验说明: 管理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丹妙药,更没有什么最好、最有效的管理模式、公式、标准等,管理就是一种实践,只有最适合本校内在和外在环境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因为“教育在本质上就是精神上的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过程。”
第二,实践性。学校课程管理本身就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方式,课程在没有学科化以前就体现着实践性的本质,古人对“学、思、习、行”的论述以及对“学致于行而至矣”的呐喊; 近现代诸多哲学家和教育家对“课程即经验”的论述以及当前课程改革对“教育回归生活”的呼唤,无不证明课程与实践的关联性。作为课程论研究领域之一的学校课程管理从学校产生时起就是学校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它蕴含着大量的现实问题,如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等等。服务于人、解决学校生活的疑问、使其健康成长是其本然的价值追求。同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又直接推动着管理的性质、内容和发展等。当我们审视一种课程管理时,不是看这个体系的论述语言有多么华丽、构造有多么完整,而是要看它对现实的有效性。否则会产生难以避免管理中的教条主义倾向,正如徐继存教授所言:“以思想或理论剪裁现实,用思想或理论规范现实,都将使我们难以避免教条主义的巢臼,造成唐吉可德式的历史悲剧。陷入自我构造的教学观念世界的教学论研究者,就会有意无意地遗忘了教学生活世界,就容易将教学论研究当成了一种纯粹知识的追求,而不是当作一种知情意相统一的智慧探索活动。”因而实践性是课程管理的本质特性之一。不研究事实,就没有预见性,也就没有丰富而完满的精神生活,从而也就失去了对教育工作的兴趣; 管理中不积累和分析事实,就会产生得过且过和因循守旧的学校生活。明确了学校课程管理的实践性有利于我们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逻辑进路,坚持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的管理本质论,实现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结合。
关键词 复习课习 生物科学史 探究教学 模型建构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生物科学史是高中生物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重演理论为生物科学史引入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在高三复习课中以科学史为载体,整合生物学史上的经典实验,深度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回顾旧知的同时体验到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下面以“基因的表达”复习课为例,探讨如何开展基于科学史的探究性教学。
1 忆海寻踪,解读生物的奥秘
教师展示一组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的图片,学生回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蛋白质的多样性)和根本原因(基因的多样性),从而引出课题“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基因(DNA)在细胞中的分布、蛋白质合成的场所、遗传信息从细胞核传到核糖体所需的媒介,提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 史海钩沉,探寻生命的密码
2.1 类比推理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
教师展示科学史资料1:罗杰・科恩伯格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结合放射自显影技术缜密研究真核细胞的转录过程,并最终制作出详尽的检晶仪图片,描绘出生命体基因表达和调节的精细过程,为破译生命的隐秘做出了重大献。该研究发现转录和DNA复制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酶促的核苷酸聚合过程;都以DNA为模板;都需要聚合酶;都遵从碱基互补配对规律。
学生结合资料1,回忆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完成表1,明确两个过程之间的主要异同点。
2.2 探究氨基酸与密码子的对应关系
教师展示科学史资料2:1944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遗传密码(密码子)的设想。1953年,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了解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知识后,利用排列组合知识进行计算,推导出一个密码子可能是由3个相邻的碱基组成的,共有64种遗传密码,而氨基酸只有20种。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重温伽莫夫的推论:假如1个碱基决定1种氨基酸,4种碱基可以决定4种氨基酸;假如2个碱基决定1种氨基酸,4种碱基可以决定16种氨基酸;假如3个碱基决定1种氨基酸,4种碱基可以决定64种氨基酸。教师提出这种理论推理没有逻辑的必然性,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师展示科学史资料3:1961年,克里克和他的同事以T4噬菌体为实验材料。研究发现,在某个基因的相关碱基中增加或减少1个碱基,无法产生正常功能的蛋白质;增加或删除2个碱基,也不能产生正常功能的蛋白质;但增加或删除3个碱基时,却合成了正常功能的蛋白质。
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说明克里克用实验间接证明了密码子由3个碱基组成。
教师提出问题:那到底是哪3个碱基决定哪种氨基酸呢?密码子表是如何破译的呢?
教师展示科学史资料4:1961~1962年,尼伦伯格和马太采用了蛋白质的体外合成技术,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码。
(1) 实验思路:利用蛋白质的体外合成技术,以人工合成的RNA作模板合成多肽,确定氨基酸与密码子的对应关系。
(2) 实验步骤(图1):
① 提取大肠杆菌的破碎细胞液加入试管(除去原DNA和mRNA)。
② 添加20种氨基酸。
③ 加入人工合成的RNA(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④ 合成多肽(只在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多肽链)。
(3) 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说明什么?(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为什么要除去原DNA和mRNA?(细胞中原有的DNA可以合成mRNA,这些mRNA和原有的mRNA会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干扰实验结果)
教师小结:紧接着,他们用同样的方法证明CCC为脯氨酸的密码子,GGG为甘氨酸的密码子,AAA为赖氨酸的密码子。在此后的6~7年,科学家沿着蛋白质体外合成的思路,不断改进实验方法,终于破译了所有的64个密码子。
教师提供思考题:
1. 科学家将大肠杆菌破碎、离心获得含DNA、RNA、核糖体及蛋白质合成所必需的各种因子的上清液。在一定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将上清液中的DNA和mRNA去除。将上清液分组,并加入不同外源mRNA(人工合成的重复序列多聚核苷酸)、高浓度Mg2+(可以使mRNA从任意起点合成肽链)、具有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ATP等成分,实验结果见表2。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实验1结果,可以确定密码子不可能由2个或4个相邻碱基组成,为什么?(因为(AC)n序列中2个相邻碱基或4个相邻碱基只能组成一种密码子,但合成的肽链中有两种氨基酸)
(2) 结合实验1、2的结果,你能确定哪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ACA――苏氨酸、CAC――组氨酸)
2. 如果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
(一定改变\不一定改变);转运的氨基酸
(一定改变\不一定改变)。
教师小结:通过重温遗传密码的探索历程,可以感受到科学的发展需要众多科学家大胆推测,创新实践,通力合作。64个密码子中有2个编码氨基酸的起始密码和3个不编码氨基酸的终止密码,密码子的有始有终彰显了基因表达的逻辑美。
学生通过分析密码子表,对于“转运的氨基酸不一定改变”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但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学生肯定会认为一定改变,于是教师可以出示科学史资料5。
教师展示科学史资料5:1966年,克里克根据立体化学原理提出了摆动假说。摆动假说提出,tRNA除了有4种普通碱基以外,还含有相当数目的稀有碱基,如次黄嘌呤(I)等。在核糖体上进行蛋白质合成时,反密码子与mRNA上密码子互补配对。密码子的第三个碱基(3′端)与反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5′端)的配对专一性相对较差,成为摆动配对,而密码子的另外两个碱基与相应tRNA上反密码子的碱基严格互补配对,见表3。
学生分析表格,得出结论:如果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不一定改变,转运的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教师小结:密码子的简并性及其与反密码子配对的摆动原则增加了对转录、翻译过程出现差错的宽容度,体现了基因表达的简约美。
3 学海探趣,构建翻译的模型
教师课前制作DNA、mRNA、tRNA、氨基酸和核糖体的模型。其中核糖体可以使用塑料泡沫,在上面剪一个窗口用于聚焦tRNA的两个结合位点,两侧有mRNA插入的缺口,方便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图2)。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翻译过程的场所、模板、原料等条件,然后请两名学生代表上台使用模型模拟操作翻译过程。操作过程中要确定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查找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明确mRNA与核糖w的结合位点,tRNA进入两个位点的机制和方式以及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式。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一组学生完成操作后,鼓励其他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纠错;然后再请一组学生模拟操作,然后再纠错。通过这种试错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
4 知海拾贝,完善知识的结构
教师展示以下思考题,要求学生讨论回答。
1. 图3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结构I、Ⅱ、III代表的结构或物质分别为
、 、 。
(2) 完成过程①需要的物质是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的。它们是 。
(3) 从图中分析,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的发生场所有 。
2. 图4为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多肽链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示表明一个信使RNA分子同时指导四条多肽链的合成
B. 图示表明四个核糖体同时开始合成四条多肽链
C. 图示4个核糖体合成完毕后的4条多肽链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 图示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自右至左
3. 图5为原核细胞转录、翻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表示4条多肽链正在合成
B. 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即已开始
C. 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
D. 一个DNA只能转录一条RNA,但可表达出多条多肽链
5 反思
学生通过高一的新课学习对基因表达相关的核心概念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但他们的知识结构往往是模糊的、不完整的。因此,在高三复习课中,教师可以以核心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重组教材内容、设置问题情境、开展学生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在梳理知识体系的同时暴露漏缺和错误认知,然后予以补充和纠正,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上都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 刘朝进.概念辨析在“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复习课中的应用[J].生物学教学,2014.40(10):11-12.
数学实验指为探究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结论或假设而进行的某种操作、试验或思维活动,是探索性学习和教学的形式.它的本质是具有可操作性、探究性和创造性,张扬个性化的求异精神;其经典内涵是缓慢的过程性、参与的高指数、感悟的多元化以及知识经验的再生性和生态兴趣的持续性.
1数学概念、方法的生长既缓慢又难产,借助数学实验可补白理论课的缺失
案例1学习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执教者的切入点是通过探究一元二次方程x2+6x-7=0的解法引入配方法的).
本模块在运作的过程中,既有传统课堂中教师的有效追问(这个方程怎么解?),也有一个孩子的声音在说话,表达配方法的思考过程,进而师生共同获取配方法的解题方案.从表面上看,知识点是学生自己生长的,解题方法是学生自己获取的,教师的课程意识是崭新的.可配方法作为中学阶段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既是完全平方公式、直接开平方法的延续又是后续学次函数的基础,对于学生个体的“数学现实”而言内化理解是相当困难的,它的生长既缓慢又难产(因为学生向来畏惧生冷的、刻板的、抽象的算理),不是蜻蜓点水似的回答一个问题就能了结的,更不是一个声音能代表几十种声音的,整体的课堂生成度可想而知.若借助数学实验的手段探究配方法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主要实验步骤:(1)任意画出一个长为(x+6)宽为x的矩形;(2)将该矩形剪成一个边长为x的正方形和长为x宽为3的两个全等的矩形;(3)不重合、不黏贴、不再剪切的情况下能拼成正方形吗?若想拼成正方形还需添加什么条件?(4)若原矩形的面积是7,新拼成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此时能得到怎样的关系式?……“玩”是学生的天性,能让学生再发现配方法的生长过程,能明白配方法的源起,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内化理解的涵义.这是数学理论课一直难以实现的愿望,也是理论课领域的一大空白.每当学习这类内容时,师生总会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习得的知识呈现夹生状态,无法通体透明.而简单的实验“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却能让学生豁然开朗,这就是最佳的学习策略和至上的学习境界.因此,借助数学实验可补白理论课的缺失,尽管实验操作浪费大量的时间,完不成课前的预设,打破课的常规,使课堂容量锐减,使课的节奏变慢,甚至影响到教学进度等,但学生知识生成却是鲜活的、灵动的、扎实的、到位的,学生的笑声在流淌、思维在暗流涌动,这不正是高效课堂、理想课堂的终极追求吗?所以借助数学实验可补白理论课的缺失.
2数学定理、公式、法则的生成是慢过程,借助数学实验能改善理论课的生硬
教材上的定理、公式、法则是数学家或数学教育家发现的结果.展现在师生面前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又十全十美的结论.这种完美略去了曲折复杂艰辛的发现过程,可依据每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现实,运用数学实验的手段和方法经历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以此改善理论课定理生成的唐突性、生硬性和结论生成的刻板性.
案例2 关于“中点四边形”的生成问题.执教者用发散的视角、开放的思维、经典的引领下放任务单;采用短暂性“互动合作”的新方式获取想要的结论,通过学优生“交流展示”的方式给出问题的满意答案.从浅层面看,执教者有一定的新课程执行力,课堂生成是皆大欢喜的,课堂气氛是热热闹闹的,教师的感觉也相对的良好.可执教者依然没能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把一个本应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猜测与归纳的探索活动演变为学优生抢答场景,其结果是全体学生本应获得的体验和感悟走失了,本应获得的合作交流滑过了,知识生成只能是学优生智慧的碰撞,中等生和学困生依然站在知识的原点,课堂参与的高指数更是不可企及.若能介入数学实验的手段,赋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慢时空和有规则的自由,让学生亲历“画一画、想一想、猜一猜、议一议”等慢化操作流程,直观感受“中点四边形”的生长过程,动态生成鲜灵的中点四边形,这不仅能改善理论课上“中点四边形”生成的唐突性和生硬性,而且能实现理论课无法达成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亲自体会知识从手中诞生,这不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而且拓展数学学习的广度、深度以及厚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再创造能力.实验载体:(1)任意画出一个非特殊四边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2)画出以上图形的中点四边形,猜想其形状并说明理由;(3)非特殊四边形具备怎样的条件时,其中点四边形是矩形?是菱形?是正方形?为什么?……几何性质定理的生成来自于学生亲身体验和生命感悟,需要一个缓慢的体悟和凝练过程,不是教师的说教和派送能够真正达成的,更不是标签式的过场能够实现的,必须由学生的躬耕劳作才能内化吸收,这是理论课无法预约的境界.因此,借助数学实验能改善理论课定理生成的生硬性.
3数学规律性结论的达成是慢方式的,借助数学实验可扭转理论课的作秀时尚
案例3 画一条直线,将梯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本模块是课例《由中点想到的……》的应用片断.其立意是使学生学会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不断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和转化意识,凸显支架的铺垫作用.执教者依据“三案六模块”(教案、学案、巩固案,自学质疑、合作交流、互动探究、矫正反馈、精讲点拨、拓展应用)的形式授课.当时留给学生约3分钟时间在组内合作交流,接着是组长在白板上展示交流成果:有的经过梯形上下底的中点作直线;有的经过梯形中位线的中点作直线并与上下底相交;还有的将梯形转化为三角形再作面积的等分线(如图1),图1且各自都阐释所作直线的合理性.展示的结果既精彩又全面,使听课教师脸上掠过惊讶、困惑以及赞叹的复杂感情.显然结论是少部分学生心智的火花,不是大部分学生思维的碰撞,因此展示的结果并不是春天的万紫千红,而是冬天的一枝独秀.大部分学生还没反应,就让个别学优生讲,“用学生的嘴代替老师的嘴,用学生的灌不会改变“填鸭式”的性质”(罗增儒语).因此,该片断的运行依然没能远离时尚的作秀,贴标签的痕迹仍清晰可见.“假如这节课由我来上,宁愿上不完”(特级教师符永平语).数学规律性结论的达成是一个动态的慢化过程,需要给学生足够的自我建构时空,不能直接告知结果,因为教师的体验和理解代替不了学生的体验和理解;亦不能搭过多的台阶,否则会无意间定势学生的思维.若能介入数学实验的手段,则可降低假性生成的百分比,真正达成累积活动经验的目标以及知识再生成、再发现的实效性,从知识的出生地拦截过场式的标签,收获真实的、多元的生命感悟以及获取个性化的发展,张扬生命的个性色彩.实验的问题式:(1)画一条能将梯形面积分成相等两部分的直线(如图2);(2)解释以上所作直线的合理性;(3)如图3,四边形ABCD中,AB与CD不平行,SADC>SABC,过点A能否作出一条等分四边形ABCD面积的直线?若能,请画出符合条件的直线,并给出证明;若不能,说明理由.
图2图3“问题是思维的心脏”.创设这样的实验载体,既能体现问题的内驱力又能实现欲得结论的动态生成.既扭转理论课中直觉思维断层的现象又实现从特殊实物载体到一般思想的自然过渡,使规律性结论、思想方法在“玩中、笑中、聊中、做中、质疑和批判中”顺利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对接,进而实质性的拉长了知识的生长链;自然排斥了花架式结论的假性生成,杜绝了过程演绎成过场的低效现象,实现了数学实验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借助数学实验能扭转榜样式课堂的作秀时尚.
4数学意识的培养周期是慢长的,借助数学实验能实现理论课无法达成的目标
数学意识是自觉地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型作出思考和判断.严士键教授形象地把它比作“足球运动员的射门意识”,即碰到问题就想能否用数学的方法或手段去解决.而数学实验的对象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数学意识的发展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身边,只要能常常介入实验的手段定能提升数学意识,尽管数学意识的培养周期相当慢长,感觉是那样的千里迢迢.数学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简单的习惯,只要教师有培养意识和关注匹配实验素材的选择,学生的数学意识就会在实验的历练中得到一定层面的提升.
案例4游戏规则:两人按自然数的顺序轮流报数,从1开始每人每次报1个数或2个数,谁报30,谁就赢.若将规则改为:每人每次可以说1至3个数,你能抢到30吗?若将规则再改为:每人每次可以说2个数或3个数,你能抢到30吗?(1)看谁赢得多;(2)探索取胜之道.执教者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两个游戏规则的改变让学生再次体会用“逆向思维”可以得到取胜的方法.这样的实验游戏蕴涵着且传递着大量的、丰富的数学信息,为学生实验提供广阔的时空.刘良华教授说游戏的基本秘密是:第一,游戏让所有参与游戏的人忘记自己在做游戏;第二,游戏永远让人生活在希望中;第三,游戏总是为游戏者提供及时的反馈与矫正.这是一种难得的、休闲的学习意境,可惜执教者没能领着学生入境,学生还是在报数中陷入疲劳状态,没能达到最清醒的沉迷,获得的感悟也是短暂的、肤浅的,数学意识的萌动转瞬即逝,应该是活动形式的单调乏味引起的异常反应.“假如这节课由我来上,我会选择更多的活动形式,留住学生的笑声”(特级教师符永平语).若能借助数学实验的手段亦会收获不一样的精彩,亦能让笑声贯穿于课堂,实现理论课无法直接培养的数学意识.诚然,数学意识的产生与形成,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和凝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意识领域的一个慢化积淀过程,需要“有心栽花”的苦心,方可成就的.让学生亲历实验获得对各种生活问题的深刻感悟,在此基础上,慢慢地、逐步地发展做数学和用数学的意识.养成用数学头脑对周围事物进行数学地思维习惯,在参与数学实验时愈会感到实验经验的不足、实验方法的短缺、实验知识的匮乏,更激起实验的积极性,实验的技能会在不经意间得到提升,参与实验也就顺心顺意,兴趣亦会越来越浓,在双基与实验之间形成一个良性互动,进而达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多元的实验形式:(1)组内学生互相报数;(2)组间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同学互相报数;(3)男生、女生之间分别报数;(4)选出赢得次数最多的男生和女生相互报数;(5)老师和最终的优胜者相互报数.这样做学生就不会感到疲劳,一直处于忘我的竞争状态或思考状态,课堂收效不需言传,实验经验的积累、逆向思维的生长自然习得,不需刻意经营,达成常规课无法实现的愿想.因此,借助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而理论课却遥不可及.
5随感随言
其一,数学实验课与理论课不同,没有共识的运作程序,自由度定位比较高.可以是相对完整的一节课,也可以是片断式运作模块,还可以是连载式的大课,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经历知识的再发现、再生成以及再创造的过程.数学实验能解决理论课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有些知识点在理论课上生长有难度,而借助数学实验却能顺利诞生.它还具有调整、改善数学刻板、生硬、干涩的冷面孔的多元功能;能提升数学的亲和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兴趣度,真正实现用数学实验的手段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激励学生的求异精神和创新精神.其着力点在于结论归纳的自然性、定理生长的直观性;倡导参与的高指数、学习的幸福感,使学生得到学习数学本应得到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汉语文;传统意象;主题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86-01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是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单篇教学支离破碎、目标不清及教学方式僵化、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等问题,小学汉语文传统意象主题教学是小学语文国家课程的一个校本补充,是把承载着中华传统道德元素的意象文学读本,包括优秀的古典诗词和进入近代文学史的优秀作品,以适合儿童学习的途径展开的语文教学。
1.理念与实施原则
主题教学中的主题,是围绕小学阶段儿童发展特点以及生活经验、语言学习规律、优秀文化传统等确定的核心语词;是与儿童的生命成长编织起来,生发语文教育意义的立体的、动态的"意义"群;是语文教学所传承、创生、发展、传递的核心价值观。主题的表现形式通常是语词。主题选择的根本原则是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主题教学的实践探索中,最初主题选择是静态的,即提取文本蕴含的关键词句作为主题。
语文教育在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创造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学科优势。小学语文主题教学主要基于以下理念。
语文立人。聚焦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挖掘有利于学生的生命成长的语文内容,在与主题的交融中形成学生成长的内核,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
整合思维。整合阅读资源、生活资源和文化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体验,实现课堂的整体构建。
儿童立场。儿童站在课堂正中央。主题由儿童生成,儿童质疑贯串课堂,儿童反馈作为实践检验标准。尊重儿童的独特感受,张扬个性,激发创造力,提高参与意识,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主题教学指向儿童语文素养与价值观的综合提升,实施主题教学要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去实现"双基",但又不拘泥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的传授。课堂教学既包括听说读写等基本训练,还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得到培养。
主题教学内涵,契合核心价值观,既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方法;既在理念上引领,又提供可操作的实践体系。
2.课程目标的规定性
以传统文化达立德树人为小学汉语文传统意象教学课程的重要目标。汉语文意象主题教学是通过和学生共同阅读相关文本,感受并理解某一意象所承载的特殊情感或人类品质的象征意义,从而唤起我们对民族文化的共同记忆并传承下去。典型的传统文化,是打上民族深刻烙印的存在,我们应该也必须引领儿童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浸润在民族文化的记忆里。怀特海把儿童学习的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他把0到12岁划为第一个阶段,他认为这是儿童语言学习的精确阶段和科学的浪漫阶段。要用德育来统领课程的整合和结构的优化。这种统领的基础就是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并且真正贯彻和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学原则。不过,我们也很清楚地意识到,学校教育中德育的目标和智育的目标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和矛盾甚至成为了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非常重要的原因。找到一个在理论和实践及其相互结合上将两者关系处理好的抓手,显得异常重要。小学汉语文意象主题学习依托经典古诗词和优秀的现代作品,在语文学科学习中濡染德行,成长品质,是知识、能力和德育融为一体的统整课程,是化育,是德育渗透于学科教育之路。
3.课程实施的规定性
如果"传统文化立德树人"说的是汉语文意象主题教学微型课程的缘起和目的,说的是这一微型课程的文本选择意义和原则乃至核心教育目标的话,那么"儿童主体、审美特质"则是这一课程实施的规定性。
3.1首先是"儿童主体"。汉语文意象主}教学是通过和学生共同阅读相关文本,感受并理解某一意象所承载的特殊情感或人类品质的象征意义,从而唤起我们对民族文化的共同记忆并传承下去。儿童,是汉语文意象主题教学首先要关注的。对于不同学段的儿童,教学的阶段目标是不一样的。大学,注重的是人文情怀;中学则是让学生明白意象中所含有的意蕴所指,因为中学生已经进入理性抽象思维的"科学阶段";小学高年段的教学则必须向中学接近,这是一个小初的衔接过渡期;而对于小学低中年段的儿童,我们展开意象主题教学时,则必须具有儿童视野。对于理性相对薄弱而感性特别活跃的小学段儿童,汉语文意象主题教学不适宜挖掘得过深,不应当以传统语言美学为经纬,应该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儿童心思为依据来发现传统意象中的童话般的浪漫想象。
3.2遵循儿童学习的一般规定性。遵循儿童学习的一般规定性是我们在具体实施汉语文意象主题教学时的重要原则,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践行儿童主体。儿童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因为"儿童文化是梦想的,是童话的,是诗性的,是游戏的,是好奇的,是探索的,是从本能的无意识逐步走向有意识的。""儿童的学习生活是史诗般的生活。儿童在自己的生命里使文化史(神话、诗歌、思想史)得到整合,使逝去的精神情怀再次复活。"所以,教师作为化的符号在与儿童进行教与学的交往时,须得小心再小心地提醒自己永怀"游戏精神"。游戏是通往儿童内心世界的桥梁。游戏让儿童以自然的方式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情感,探索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各种游戏中,儿童大胆地想象,充分地体验,尽情地享受。对于儿童来说,游戏存在着表达、沟通、体验、成长等重要价值。由于承载汉语文意象主题教学的教材是由优秀古诗词和现代经典文学作品组合而成的,给予学科特点,我们选择的教学策略就是以"涵咏诵读""入境欣赏"和"情境演绎"为主。因为这是一个开放的课程,所以课堂的呈现方式是多元的,是带有情境――游戏性质的,有欣赏课、唱游课和活动课。
4.结语
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儿童成长的本能需要,充分发挥儿童活动的自由和学习的主动性。不要急于一节课或多少节课就能让小小的孩子完全掌握汉语文意象的全部真谛,所以,不要把教学的设计填得太满,不要有过多的技术干扰,过多的干扰有时候可能导致致命的破坏,我们要的是陪伴儿童慢慢地走着,领略其中的一些风景,并带着对更多风景的美好期待徜徉在汉语文意象的田野上。
参考文献:
[1](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0.
[2]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关键词:德汉翻译课程 学科建设 翻译教学 理论与实践 跨文化交际
德汉翻译课程或称德汉笔译课程,是德语专业的一门传统课程,旨在加深德语综合运用以及德汉双语的转换能力。但随着翻译专业自身的蓬勃发展以及日益繁荣的中德各领域交流合作,社会对于德语人才需求的增加和专业化,并且基于三本院校近几年发展的客观实际,都要求德汉笔译课程从教学目标,手段和内容上做出相应的改变,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从课程介绍,存在问题,实践经验总结和探索这四个方面详细地进行分析。[1]
课程介绍:大部分三类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都是沿用母体院校的模式,滨海外事学院德语系借鉴的是天津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中关于翻译课程的设置。即对本科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一年的德汉笔译课程。此课程为德语专业学生必修课,每周两课时,每学期各计36学时,各换算两学分。两个学期的教学重点分别是政治,文化类和科技,经贸类文章笔译,突出翻译实践,旨在为学生提高实际的翻译水平,为将来从事相关的翻译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近几年,随着滨海外事学院德语系专业建设的发展,德语系将计划培养出具有经贸或德语语言文学知识的德语专业人才,同时德汉笔译课程也应该顺势做出调整。[2]
存在问题:1. 三本院校生源质量不高,且主要体现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习惯以及接受程度的不同,具体到我院我系还出现了以下特点:男女生比例1:9,外省市学生与本地招生存在差异。2. 教学内容上存在两个学期的课程如何顺利衔接以及翻译理论与实践分配比例的问题。从第一学期相对简单的德语应用文笔译如何过渡到第二学期专业性较强的经贸,科技文笔译是教学的关键。并且德语系重新调整培养方案,从三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分专业培养,对此,德汉笔译课也存在教学内容更新的问题。3. 教材的选用也是一大难题。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德汉笔译教材都是大篇幅的文章堆砌,且文章内容不能与时俱进,难以与高速发展的社会现实相匹配,难以激发学生兴趣。4. 笔者在翻译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大部分学生都对翻译课有误解,认为翻译就是查字典,这些学生认为翻译不需要学习,只要外语水平过硬,翻译是水到渠成的事。5. 科技文翻译对于生源绝大部分是女生的外语系学生来讲索然无味,且存在大量专业名词,对于翻译技巧的训练并不突出。[3]
经验总结:从教学内容出发,如何发挥仅仅两个学期的有效教学时间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这些尝试:第一学期的应用文笔译是基础,此时,深入浅出地在翻译实践的同时,介绍一些实用性强的翻译理论以及德汉双语转换的基本技巧。让学生对德汉应用文的文体和语言表达有初步认识,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与此同时,为了扩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单词量,加强对于目的语国家国情的了解,还加入了实事报道的翻译,其内容涉及德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以及中德两国双边合作等。第二学期的笔译课程是以科技,经贸类文章为主,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翻译技巧运用到经贸类文章中去。虽然两个学期的学习重点不同,但都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强调学生的实用技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上去。
其次,在教材的选用上笔者也做了不少尝试,目前推荐在教学中使用的一本不错的教材《新德汉翻译教程》 。从文章类型上,本书包含了合同,宣传材料,产品说明书,法律文本,证明证书,演讲稿等,都是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文本体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且不同于以往的翻译教程多半是理论实践分而治之,本书做了一次很好的尝试。从宏观的角度入手,翻译的准备,建立篇章概念,整理文体思路,然后再分析微观的句法结构和词形的转换,每章配有相应的练习让学生加深理解。除此之外,笔者还从德国各大报刊,杂志网站(包括《法兰克福汇报》 ,《南德意志报》,《世界报》等)摘录最新的实事报道作为实事翻译的资料,让学生直接接触到一手的德文资讯,与时俱进。[4]
笔者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采用的是让学生随机分组,小组讨论,网上上交翻译文本,上课分析讲评的方式。这样不仅学生间可以互相督促,相互学习,也能很好的锻炼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主要是基于部分学生对于翻译课的错误理解,忽视翻译课程的重要性,防止翻译文本来自大量查阅词典之后堆砌而成的文字。最后,具体到每节课的时间安排上,笔者一直使用的是三个三分之一的时间规划。即,把翻译理论分成不同的板块,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不同板块内容准备演讲,每节课的第一个三分之一时间安排学生报告;第二个三分之一时间留给学生共同探讨本节课要评析的文章的背景资料以及文体和语言特点;最后一个三分之一的时间留给同学和老师共同就文章的翻译进行讨论和评析。[5]
探索:为了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对德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使毕业生更具竞争力,从专业设置方面我系已经做出了相应改革,德汉笔译课程也应该借着改革之风,重新考虑自身的定位,对于经贸和德语语言文学专业方向的学生应该分而治之,提供侧重点不同的教学内容。传统的翻译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翻译理论,德汉双语对比,常用翻译技巧以及翻译实践这四个方面。立足三本院校学生强调应用型的培养重点和未来就业的实际工作能力的特点,可以制定一份以翻译实践为主导,其他三项为辅的课程计划。
最后,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安排上,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课上的时间,充分调动各小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讨论和评析中来,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老师的讲评,甚至是等待所谓的正确答案,还需要再进一步的教学活动中研究解决。在教学手段上,可以更多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比方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使用IWB和WLAN作为课堂教学的硬件支持,真正使课堂变得生动,直观,真正实现师生的互动。或者建立课程群,教师可以把课件,课后练习,补充材料传上去,不仅给学生们创造了一个就教学内容相互探讨的网络空间,还可以使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自由学习,相信这样现代化的授课方式会更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6]
参考文献:
[1]高华丽. 翻译教学研究: 理论与实践[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王京平. 新德汉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光诚. 谈三本院校德语课程设置[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01):141-142
[4]王希. 高职应用型外语翻译教学改革建设-以应用德语专业为例[J]. 职业教育研究,2013(08):44-46
[5]马满英,刘有势.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三本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科技经济市场,2013(10):82-84
[6]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德语系教学大纲
1.王京平,新德汉翻译教程。2008(08)
2.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