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矿井火灾防治技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矿井火灾会造成烟尘和有害气体的大量产生,也是瓦斯和煤尘爆炸的导火索,往往危及到人员的生命,在煤矿灾害中位于榜首。本文首先对我国矿井火灾防治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在进一步探讨引发矿井火灾的内外因素的基础上,把防治矿井火灾的技术措施提出来。
一、我国矿井火灾防治的现状
据统计,我国具有自燃发火的煤矿占到56%,其中47%为统配和重点煤矿,在矿井总发火次数中94%为自燃发火情况,在内因火灾中60%属于采空区自燃导致的。因此说,我国防治煤矿火灾的形势很是紧迫。为了对矿井火灾进行有效防止,自建国初期,黄泥灌浆防火技术就在我国煤矿被推广;但是我国研究火灾基础理论的时间却不长,还没有健全完备的防灭火关键设备,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技术措施。因此,我们对矿井火灾的防治工作决不能松懈。
二、矿井火灾的起因
2.1矿井火灾的基本要素
2.1.1可燃物的存在。煤炭自身就属于可燃物。具有可燃性的物质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尘,井下的机电设备和油料以及炸药等。矿井发生火灾的基本条件就是可燃物。
2.1.2热源。引发矿井火灾的热源来自运转的电气设备产生的热量,瓦斯和煤尘的燃烧或爆炸,煤的自燃和放炮,焊接作业和其它明火。发生火灾的必要因素就是热源,可燃物必须得有热量和温度达到一定的热源而引燃。
2.1.3氧气的供给。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而充足的氧气又是持续燃烧的必备条件。因此,燃烧得以持续并形成火灾必须具备足量的空气,这个条件必不可少。
2.2矿井火灾发生的原因
2.2.1矿井火灾发生的外部原因
爆破的违章或明火的使用等,是大部分中小型矿井火灾引发的主要原因,而在矿井具有较高的机械化和电气化时,机电设备管理不完善,不正确的操作使用,设备运转故障等,也是导致火灾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矿井具有越来越高的电气化应用,火灾由机电设备引发的数量也逐渐增长。同时由于外部井下吸烟或违章放炮等违规因素造成的火灾也偶有发生。通常情况下,这类火灾具有较短的发生时间,较快的发展速度。在火灾开始时,一旦不能有效的控制住火源,将会使火势很快向更大的范围扩展。如果没有及时的发现,或没有正确的处理方法,或没有采取果断的行动措施,就会导致矿井被严重的破坏,甚至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2.2.2矿井火灾发生的内部原因
煤炭等属于易燃物质,它在空气中被氧化发出热量,并能够把热量积聚起来,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火灾,这就是内因火灾。煤炭的氧化不需要外部引燃,因此,又称自燃火灾,在矿井火灾中,它属于重点的防治对象。据统计,内因火灾在矿井火灾中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由于这种火灾不易发现火源,给灭火带来较大的难度,会造成火灾持续时间长,因此,目前结合内因火灾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运用防治措施,成为大多数防灭火研究的方向。
三、矿井火灾的危害
3.1影响矿井正常生产
在很短的时间内,很难把发生在采空区煤柱里的内因火灾扑灭,处理这种情况,往往采取封闭火区的措施,将冻结大量煤炭,矿井生产受到影响。如果生产矿井属于集约化的一矿一井一面,就会出现全矿停产的局面。
3.2巨大经济损失
由于矿井中可燃物较多,一旦发生火灾,其火势发展就会非常迅猛,有效控制不及时,采掘运输设备和器材就会被烧毁。
3.3污染环境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和烟尘等这些有毒有害气体,在矿井火灾中,被大量产生,对环境污染较大。尤其有些地区的煤层出现露头火灾火源,如果火区面积大和具有较高的温度,具有较深的燃烧深度,同时由于资金的匮乏和不具有先进的灭火技术,就会导致火灾长时间不能熄灭,出现煤炭资源被大量烧毁,有害气体大量的产生的后果,致使空气中有害气体严重超标,出现酸雨和温室效应。
四、矿井火灾的防治
4.1矿井内因火灾的防治
矿井内因火灾的防治应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4.1.1合理的设置采区
巷道使用岩石,面积尽量大,运用石门或集中平巷;在较硬的岩石中布置采区内的主要巷道,辅巷道尽量少开,巷道间距尽量的增加;主要巷道开凿于不自燃或具有较小自燃危险性的煤层中,采区要设置合理。
4.1.2选择合适的采煤方法
选用老采煤方法对易于自燃的煤层进行开采,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回采率较高的是壁式采煤法,布置比较简单的巷道就可以,机械化装备使用便利,具有较快的回采速度和较高的防火安全性。这种采煤方法运用于薄煤层,自燃发火现象很少出现。管理顶板采用全部陷落法,对采空区的自燃不易控制,在全部采空区采用惰性材料填充,但要做到及时和致密,可使自燃火灾的发生率被大大减少。
4.1.3提高回采率
为使回采速度加快,要把劳动组织最优化,竭力使用采煤和机械化综合能力效率较高的设备。认真研究采矿煤层的地质因素和自燃倾向,把自燃发火期确定下来,根据回采速度合理地把采区面积划分出来,在自燃没有发生之前,采完一个采区,就进行封闭。
4.2采用正确的通风措施
采区的通风系统必须要选择合理。采区通风方式要在认真研究开拓方案和开采顺序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同时,把2矿井火灾的防治措施进行实施。
4.2.1均压防灭火技术。风窗—风机联合和调节风窗以及风机等是主要使用的调压方法。该方法可使漏风大量减少,减弱煤的氧化,但由于不能把压差降低到零,预防上分层采空区和工作面顺槽顶煤以及煤柱的自燃作用不明显。
4.2.2各种凝胶防灭火技术
把配置好的溶液注入煤层,使其在需要的时间和范围内凝胶,这样高温煤体就会被不流动和半固体状的凝胶包裹,发挥防灭火效果,这就是胶体防灭火技术。复合胶体和稠化胶体,以及胶体泥浆和无机凝胶等是目前使用的胶体主要类型。由于成胶过程属于吸热反应,水也会被形成的胶体所固结,降温灭火效果很好;使用胶体的缺点是由于流量小,作用发挥有限;具有较高的成本;部分种类胶体在成胶的过程中,有毒有害气体会被释放出来。对于煤矿的安全发展来说,矿井火灾属于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我们要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坚持以预防为主,采取防治结合的措施,开展综合治理,综合运用几种防灭火措施,使矿井的防灭火技术体系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以及合理化特征,正真的发挥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作用。
关键词:矿井 火灾 外因 内因 因素
1 概述
我们都知道矿井火灾是煤矿主要灾害之一。能烧毁大量的矿井资源和矿井设备、设施,每一场矿井火灾的发生都可能影响矿井正常生产,有时还会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一场火灾往往造成数十万乃至上千万元的经济损失,同时,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大量伤亡。重大的恶性火灾事故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也是相当巨大的。防灭火技术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矿井火灾的构成因素及分类
什么是矿井火灾呢?如:地面井口房失火、通风机房失火、井下皮带着火、煤炭自燃等都是非控制燃烧,均属矿井火灾。造成损失的非控制性燃烧均称为矿井火灾,凡是发生在矿井井下或地面,威胁到井下安全生产的都被称为矿井火灾。
2.1 矿井火灾的构成因素 矿井火灾发生的原因虽是多种多样,但构成火灾的基本要素,只有这三点。①空气:空气是维持燃烧必不可少的条件,若缺乏足够氧气,任何物质燃烧都不能持续,同时还需要有相应的热源点支持。②可燃物:是被氧化剂所氧化的物质。坑木、各类机电设备、各种油料、炸药等都具有可燃性,煤本身就是一个大量而且普遍存在的可燃物。③热源:是指具有一定温度和放出很多热量的火源。煤的自燃、瓦斯煤尘爆炸、放炮作业、电流短路等都可以成为引火热源,此外机械摩擦、吸烟等行为也会引发一些安全隐患,具有一定温度和足够热量的热源才能引起火灾。只有将这些热源控制好了,才能最终避免火灾的发生。
矿井火灾的防治与扑灭都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的。缺少任何一个要素,矿井火灾就不可能发生。火灾三要素必须是同时存在,而且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引起矿井火灾。
2.2 矿井火灾的分类 根据引起矿井火灾的引火源不同,通常可将矿井火灾分成两大类:①外因火灾。引起燃烧而形成的火灾叫外因火灾,可燃物在外界火源(明火或高温热源)的作用下,往往容易产生外因火灾。外因火灾是由于外来热源引起的。外因火灾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机械摩擦及物碰撞可燃物引起;瓦斯、煤尘爆炸;违规爆破;电气火、电缆、开关、电机过负荷、短路、电火花;明火,如吸烟、电焊、电炉引起。外因火灾特点:外因火灾一般容易发生:井口附近、井下机电室、采掘工作面、有电缆的木支架巷道处突然发生,如果不及时处理,常可能酿成恶性事故。②内因(自燃)火灾。自燃物在一定的外部(适量的通风供氧)条件下,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产生并积聚热量,使其温度升高,达到自燃点而形成的火灾称之为内因火灾。在煤矿中自燃物主要是有自燃倾向性的煤炭。整个矿井火灾事故中,内因火灾占的比例很大。
内因火灾主要是由于煤炭自燃引起的。
特点:一是要想真正找到火源并非易事,因为往往发生在人们难以进入的采空区或煤柱内,内因火源比较隐蔽;二是煤炭自燃发火有一个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易于早期发现;三是有的自燃发火区可以持续数月、乃至数十年而不灭,因为内因火灾常常不能及时灭火。
3 预防矿井火灾的措施
预防矿井火灾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消防并举”。
3.1 预防外因火灾的技术措施 预防外因火灾发生有两个方面:一是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有:①主要通风机必须具有反风系统或设备,反风设施。②矿井必须在地面设置消防水池,在井下设置消防管路系统。③在适当的位置建造防火门,防止火灾事故扩大。④每个矿井地面和井下都必须设立消防材料库。二是防止火源产生:①防止失控的高温热源产生和存在。②防止摩擦引燃。③防止产生机电火灾。④防止高温热源和火花与可燃物相互作用。⑤应与潜在热源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尽量不用或少用可燃材料。
3.2 预防矿井内因火灾的措施 随着煤矿生产的发展和现代科学的进步,我国煤矿煤层自然发火防治的措施有了很大发展。每个矿区都有适应自身需要的防灭火技术措施,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目前防治内因火灾的措施主要有:①通风技术方面。加强通风防火管理;采取均压防火措施;正确设置控制风流设施;选择合理的通风方式。②采矿技术方面。正确选择采煤方法和开采程序;正确选择矿井的开拓方式,合理布置采准区;加强顶板管理,加快回采速度,不得任意采掘规定的阶段之间和采区之间煤柱;进行预防性灌浆,注阻化剂、惰性气体等。
4 结论
总之,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要做到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能防止一切偶然事故的发生,根据矿井具体条件,制订出合理的措施,为采掘工作创造安全有利的劳动条件。为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使矿井火灾在预防、监测和扑救三方面实现三维立体空间的综合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小舟.煤矿火灾预防与防治技术现状,煤矿现代化,2005.5.
[2]石耀康.浅谈矿井防灭火工作,甘肃科技,2004.2.
[3]秦波涛,王德明.矿井防灭火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中国安全科学报社,2007.12.
关键词 一通三防;技术革新;安全仪器;粉尘防治;火灾防治;瓦斯防治;矿井通风
中图分类号 TD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02-0202-01
在我国,煤炭资源有着较为复杂的赋存条件,在中、大型煤矿里,约有1/3的煤矿地质构造属于较复杂或复杂程度,给煤矿生产所带来的事故隐患和自然灾害是非常严重的。如何有效地防治煤矿自然灾害,一直都是我矿以及众多煤矿生产企业的研究重点。
1 一通三防技术的创新与集成
我国煤矿生产现状中,主要存在的灾害有煤岩动力灾害、热害、尘害、火灾、水害和瓦斯等,由于多数煤矿矿井都会涌出瓦斯,因此全国煤矿每年都会涌出超过100亿m3的瓦斯,全国总产量的1/3为瓦斯与煤突出和高瓦斯矿井。加之我国煤矿主要的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比较多的是小型矿井,具有较广泛的分布地域和较大的差异性等特点,导致出现严重的事故灾害隐患,失衡的企业发展现状。而且煤矿行业极高的事故发生率造成了最为严重的伤亡,属于高危行业。作为煤矿灾害的主要防治手段措施,一通三防技术一直以来都是煤炭科学研究院的工作重点,无论是安全专用装备还是安全监测仪表都得到了全面的开发和研究,所形成的系列灾害防治设备和灾害防治技术体系,基本上与我国的煤矿生产条件相适应,并广泛地应用在全国煤矿的生产作业中,有力地保障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2 一通三防技术的应用
2.1 矿井通风设备与技术
作为煤矿生产安全的基础,矿井通风系统要求居于较强的抗灾变能力、可靠、稳定,这对于保障煤矿的安全作业有着直接的决定性影响。建设高效安全的矿井,一面一矿进行集约化的生产发展,对于煤矿通风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做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使用计算机优化通风系统、解算矿井通风网络的研究工作上,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相关软件的成功研制和开发,实现了对自动控制风门、监测风流相关参数的遥控技术,同时以风流在火灾期间的特性为研究基础,对于煤矿灾变期间的特征加以深入研究,成功开发出通风网络在灾变期间作出辅助决策的软件,对于控制煤矿的通风系统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伴随着不断大幅提高机械化程度的半煤巷、煤巷机械,长距离、大风量通风的问题日益突显出来。我矿采用的针对性系列产品,具有低噪声、高效能的特点,新式的导风筒能够适应大风量、长距离的通风系统,通风方式也更加趋于合理。我矿的旋局部通风机已经可以达到超过80%的通风效率,大大超过了原来所使用的的轴流局部式通风机,噪音只有80 dB左右,也要低于原来的100 dB。目前我矿所使用的一台风机的通风距离可以超过2000 m,不仅对掘进工作面的作业环境加以改善,同时也完全符合快速掘进对于通风的标准,对于煤矿局部通风技术具有很大的提升。
2.2 矿井防治瓦斯技术
经过5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一整套用于防治我国矿井瓦斯事故的技术体系已经基本构建起来,其中包括了监控检测煤矿瓦斯技术、防治煤尘瓦斯爆炸技术、防治瓦斯与煤突出技术、抽放瓦斯技术以及预测矿井瓦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设备与工艺技术。在治理煤矿瓦斯时,我们充分地发挥出这些技术的特点,极其有利地保障了我煤矿作业的安全生产。1)预测矿井瓦斯技术。矿井安全生产、防治瓦斯和通风设计的基础就是预测矿井瓦斯的涌出量。研究的开展,主要围绕着预测涌出量和煤层瓦斯成份方法、比表面积、分布孔隙、煤物理结构特点和测定煤层瓦斯含量几个方面。2)抽放瓦斯技术。作为防治煤矿瓦斯技术的核心,同时也是相当有效的技术治理手段,抽放瓦斯技术从未停止过完善、创新的步伐,生产技术和生产条件的不断变化,对于抽放瓦斯技术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末就全面展开了强化抽放瓦斯技术在低透气性煤层应用的研究,针对危险突出煤层、高瓦斯煤层
中,无可采保护层和较差透气性的特点,先后研究试验了“密集钻孔”、“大直径钻孔”、“松动爆破”、“水力割缝”、“水力压裂”和“中高压注水”等多项抽放瓦斯技术。时至今日,我国的煤矿抽放瓦斯技术体系已然形成,我矿在抽放瓦斯技术中就使用到了包括了综合抽放、采空区抽放、围岩和卸压煤层抽放、围岩和未卸压煤层抽放等在内的多项技术,真正地从根本上治理了矿井瓦斯灾害。3)瓦斯与煤突出防治技术。我矿在研究瓦斯与煤突出防治技术时,以石门揭煤防护安全措施为主要方向,其中尤以金属骨架、震动性放炮为重点,一同展开多种防突技术的研究,包括深孔松动爆破、水力冲孔、水力钻孔冲刷、超前大小直接钻孔和保护层在条件不同煤层下的开采等。加强预报预测突出的技术,以及预测瓦斯和工作面煤突出技术的研究。
2.3 矿井火灾防治技术
煤层自燃的隐患普遍存在于我国的大小矿井,当火灾发生在煤矿时,多数属于自燃火灾,特别是塑料、橡胶等非金属材料和制品被广泛地使用于井下之后,就更加突显出了自然火灾的危害。为此,通过与日方的合作,科学研究总院开始研究检测气味技术,通过此种办法,对于微弱的煤低温初期氧化释放出的气味所发生的变化,能够比以前的一氧化碳分析气体法指标提前大概20℃。为了对自燃火灾进行有效地防治,研究总院还针对煤矿火灾预报预测系统和不同煤种自燃标志气体指标开始了科技攻关。上世纪70年代末,研究了惰气灭火技术和惰气发生装置,充分联用了发泡装置和惰气发生装置,起到了很好的灭火效果。针对带式传送机成为矿井作业主要传送工具的现象,我矿引进使用了煤炭研究总院研发出的多种不同类别的带式输送机自动灭火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带式输送机火灾埋下的生产安全隐患。
3 结束语
随着不断变化的煤矿生产作业条件和技术,一通三防技术的完善、创新和发展也需要与时俱进。作为主要的防治矿井灾害手段措施,一通三防技术对于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性,降低安全风险系数,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消除各类灾害所带来的影响,始终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一通三防”事故除了以上两个特点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事故发生具有连续性。由于煤矿产业规模的扩大,使得矿井与矿井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所以,一旦有一个矿井发生事故,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如可燃气体的大量累积、通风不畅等原因而导致其它矿井也发生爆炸或坍塌等安全事故。无论是“一通三防”事故中的哪一个特点,都给中国煤矿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所以,必须针对这些事故的特点,不断寻找“一通三防”工作中的风险因素,从而针对具体导致事故出现的风险因素,来研究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规避措施[3]。
2煤矿一通三防存在的问题
2.1轻视煤矿一通三防工作
煤矿企业中存在的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采矿方普遍轻视“一通三防”工作。一个工作做得是否有效、是否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采矿方对此工作不重视,那么“一通三防”工作是不会做好的。同时,在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煤矿企业的工人大多已不再是煤矿企业中的固定工人,而多为临时工或合同工。所以,相比于以往,这些工人无论是在技能上,还是在素质上,没有经过很好的培训,对于“一通三防”相关方面的工作更是不加以注意。此外,煤矿方对于“一通三防”工作的忽视,使得煤矿工人很少遵循相关规定来有序施工,从而容易导致发生不良事故。
2.2矿井安全管理技术缺乏
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中国的煤矿开采技术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在煤矿开采的安全管理方面更为欠缺。煤矿的安全管理技术与“一通三防”工作是紧密相连的。如果煤矿的安全管理技术缺乏,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一通三防”的相关工作。
3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规避措施
由上文可知,“一通三防”事故具有其自身多方面的特点。“一通三防”事故对煤矿生产及工作人员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所以,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必须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到“一通三防”工作中去,研究出更有利的规避措施。本文在此提出了几点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规避措施,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的安全生产提供一些经验。
3.1瓦斯的防治
瓦斯在煤矿生产中是一种有害气体。这种有害气体不仅对矿井的安全有一定威胁,同时这种气体更是矿井工作人员身体的一大威胁。然而,瓦斯却是煤矿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气体,也是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研究“一通三防”工作中的规避措施,首先就要从瓦斯的防治入手。防治瓦斯的主要原则就是加强矿井下的通风,在最大限度内降低瓦斯浓度。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a)通风线路对于降低瓦斯浓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对通风线路的设计要经过严谨的研究和分析,在设计中禁止出现线路设计过长或通风线路交叉的现象;b)在瓦斯的通风系统选择中,选择抽出式通风系统,该系统的好处是可有效预防主通风机停止运转时的状况,可以防止瓦斯大量涌出;c)保持风量分配的正确性,使每个矿井内的每个工作区都有足够的风量使得区域内的空气得到循环。
3.2煤尘的防治
煤尘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煤尘的防治是规避措施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其规避的主要原则就是要降低矿井内煤尘的产出量及矿井内煤尘的浓度。其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a)通过除尘进行煤尘防治,有效降低煤尘浓度;b)净化风循环,是指将矿井中含有煤尘的空气通过一定的设备进行排除,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是水幕净化风流和湿式除尘装置等;c)增加空气湿度,是指给空气中喷洒水或其它液体,使其与煤尘等其它细小颗粒相融合,从而达到捕获煤尘的目的,由于增加空气湿度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而且除尘效果好,所以是矿井中防治煤尘最常用的方法。
3.3火灾的防治
加强“一通三防”工作中的防范措施还要从火灾的防治着手。在一般的矿井内,引起矿井火灾的原因主要有两种源头:外源火灾和自燃火灾。所以,对矿井内的火灾进行防治就必须分别从这两方面入手。针对于外源火灾,煤矿产业可以采用多种措施,如在矿井内禁止出现明火,在矿井的各个角落增设消防器械,矿井内所用的支护措施要用不易燃烧的材料,并且加设供水系统。对于自燃火灾,其防范措施要相对复杂一些。要对矿井内的调压装置进行合理调制,使得矿井内的空气压力得到合理的分布,从而降低自燃火灾发生的几率。“一通三防”工作是煤矿产业运行中必不可缺少的工作,更是煤矿产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因此,对于“一通三防”工作,相关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同时组织专业人员对规避措施进行细致研究,及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具有先进技术的安全生产设备引用到该领域中去。本文中“一通三防”工作的防范措施虽然主要是从煤尘、瓦斯和火灾等方面下手,但是对于每一方面的研究却还不够十分深入,仅仅凭借以上几点措施来规避煤矿工作中的安全事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研究。
4结语
关键词:一通三防 粉尘防治 火灾防治 瓦斯防治 矿井通风
中图分类号:TD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b)-0061-02
1 一通三防灾害防范技术
1.1 我国煤矿产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对于我国的煤矿产业来说,还存在着很多的灾害,例如:尘害、火灾、瓦斯等一系列致命的灾害,这些灾害是不可避免的,必须提高防范措施,来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由于我国的煤矿多数都是在地下进行开采,由于地质在每个地区的差异很大,一些防范措施并不适合每个矿井的开采,也就会导致开采过程中有很大的灾害隐患。所以,不得不对煤矿的灾害防范措施进行研究。
1.2 一通三防技术对我国煤矿事业的意义
目前,对于煤矿事业来说,“一通三防”技术是最有效的灾害防范技术,它同时也是国家重点的研究对象,并且广泛地运用于很多大中小型煤矿企业,也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是一个重要的保障,例如:瓦斯问题,由于全国煤矿每年都会涌出超过100亿m3的瓦斯,这些大量的瓦斯对于煤矿开采有着十分致命的隐患,而“一通三防”技术可以利用矿井通风以及瓦斯防治等技术,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2 一通三防技术的应用
2.1 矿井通风
矿井通风技术就是“一通三防”的一通,它的主要作用是对矿井的瓦斯等危害性巨大的气体以及有害物质进行排放,这项工作是煤矿灾害防范的一项重要的工作。这项技术应用于煤矿产业的具体措施大概要注意1下几点:(1)科学地选择矿井的通风口。对于每个通风口的设计决定是否可以有效地排除危害性物体,如果没有完全地把有害物体全部排除,那样对于煤矿开采人员的安全是有很大的威胁的。(2)认真实施通风工作的分区。每个通风口都是对区域进行通风工作是有限的,所以,要根据一个通风口的通风量,对整个矿井进行分区。使所设立的通风口可以最大可能地对有害物质进行排放。(3)选择抽出式通风的方法,对于矿井的通风工作,通风机的故障会造成通风工作的质量出现问题,所以,一般采用抽出式的通风方法,这种方法对通风机的伤害很小,可以大量减少通风机出现故障,同时还可以保证通风的排量,是理想的通风方法。
2.2 积极开展防治矿尘工作的实施
在进行煤矿开采时,经常会遭到矿尘的干扰,导致煤矿工作难以进行,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煤矿中产生的矿尘是一种容易爆炸的危险物质,在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导致煤矿区发生爆炸,严重的还会导致矿井内火灾的产生以及瓦斯的爆炸。另外如果开采煤矿的工人长时间待在矿尘环境中,会危害其身体和生命的安全。所以,加强矿井内除尘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在矿井内开采煤矿的工人人身安全也应该得到保护,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既要保证良好的经济效益,也要注重加强对工人生命的保护。煤矿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地开展防治矿尘的工作,首先管理人员可以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对矿尘的指标进行测量,如果超过了规定的矿尘标准,管理人员可以对矿井内开展湿水作业,即对矿井内加入水汽或者其他安全液体以此来降低矿井内的尘埃指标,使矿井内保持湿润的状态,减少矿尘。对矿井内进行湿水作业的开展,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矿尘的飞扬,而且在我国的煤矿开采中多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矿尘的防治。另外在防治矿尘工作时管理人员还可以在矿井内安装风流净化设备,将矿尘通过净化设备排出去,在我国的煤矿开采作业中,经常采用的风流净化手段主要是湿式除尘装置。这种风流净化装置比湿水作业更加便利,不会影响到煤矿的产品质量,也使得矿井内更加安全。
2.3 加强火灾的预防
在煤矿附近,由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易燃杂质,所以,在矿区时常发生火灾,而火灾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自燃导致的,一般性的外来源头导致的火灾案例较少。那么笔者就关于第一种自燃火灾进行了对策分析,关于自燃是由于煤矿产生的杂质造成的,所以,在开采之前首先需要对矿区的相关设备进行检查,观察设备是否正常运行,会不会导致煤矿开采工作中断。煤矿管理人员需要培训开采人员具有自我保护与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在开采之前,对矿区的自燃现象进行解释和科普,在出现自燃火灾时能够做到灵活应对。此外在煤矿开采时需要采取科学的开采技术,保证煤矿的采出率,减少煤矿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和空间,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煤矿的开采,减少空气中自燃杂质的增加。另外在煤矿开采时也可以采用预防性灌浆的措施,也就是将水和浆材按比例进行混合,再通过的管道送往容易自燃的矿区,对矿区进行隔氧和降温,对火灾起到较好的防治。最后也可以对矿井内的煤矿进行绝缘,加强阻化剂防火,在矿区内接触到煤矿的地方进行阻化剂的喷洒,防治煤矿与氧气含杂导致自燃。
关于外源火灾的防治,就需要管理人员加强矿区设备的检测,保证安全设备的运作,杜绝一些违规超时的采矿作业。在煤矿区域,严禁人员吸烟,并且在矿区内设置专门的灭火装置和消防器材,规范开采煤矿的工具和设施,不允许⒁兹嫉牟牧虾凸ぞ叽入矿区。管理人员在保证矿区内作业效率的同时,也应该注意矿区内工作人员的安全,在矿井内应该设置消防供水系统,在发生火灾时,矿井内的人员可以进行自救。
2.4 矿井防治瓦斯技术
在我国的煤矿开采中,经常出现瓦斯爆炸的事故,在矿区内由于煤气的泄露导致设备的爆破以及人员的伤害,为了杜绝事故的发生,煤矿管理人员需要加强矿井瓦斯技术,以此来保证矿区内的安全。首先,在进行煤矿开采前就需要将煤矿监测设备安置好,在进行煤矿开采时,以便较快地检测到矿区内的瓦斯是否爆炸。此外除了安装监测设备之外,还可以对矿区内的瓦斯指数进行检测,查看矿井内瓦斯的涌出量是否能够安全作业。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在煤矿开采中瓦斯技术也得到了提高,对一些危险度较高而又不得不开采的煤矿,通常会采取抽放瓦斯技术,即对矿井内的瓦斯量进行科学的排出,使矿井内达到安全作业的目的。抽放瓦斯技术一般应用在透气性较差的煤矿层,瓦斯难以散去就采用抽放技术进行排放,从根本上解决矿井瓦斯爆炸的危害。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需要改善的矿区技术和条件还很多,随着科技的进步,“一通三防”技术也应该不断加强,只有应用良好的“一通三防”技术才能使得矿区内作业更加高效和安全。“一通三防”技术作为主要的防治矿井灾害措施,对于提高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矿区内的安全隐患,并且能够及时地消除各种矿区内灾害。
参考文献
[1] 崔松涛,李腾飞.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工作质量提升路径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1):102-103.
[2] 时志会.浅谈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生产工作[J].能源与节能,2016(2):145-146.
[3] 李振洋.煤矿“一通三防”潜在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11):123-124.
[4] 姜军.如何做好煤矿“一通三防”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6):156-157.
关键词:煤矿 一通三防 安全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TD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a)-0168-01
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煤炭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煤炭开采以地下开采和小型矿井开采为主,容易发生多种安全事故。作为高危行业,煤矿开采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做好煤矿的“通风、防火灾、防煤尘和防瓦斯”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
1.1 通风技术和设备的分析
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煤矿通风系统旨在为井下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为井下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其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保障能力。近年来煤巷和半煤巷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长距离和大风量通风成为了研究热点,一系列高效和低噪声对旋局部通风机相应面世,行内也开发出适应于高风压、长距离和大风量通风的导风筒,并对煤矿通风方式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对旋局部通风机,可以将通风效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现在的80%以上,噪音由原来的100 dB降低到现在的80 dB左右,这极大地改善了工作人员的作业环境。
1.2 火灾防治技术和设备的分析
据统计,我国有超过半数的煤矿都存在着煤层自然发火危险,近年来我国研究了S值法、K氏法和双氧水法等方法来对煤的自燃倾向进行判定。目前煤矿火灾防治手段主要控制氧气的供给、隔绝漏风的通道和控制风量。为了有效地防止煤矿自燃火灾,我国先后对不同煤种自燃标志气体指标和矿井火灾预测预报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开发了煤矿专用气相色谱仪,GC-85型矿井火灾多参数色谱监测系统和检测井下O2、CO、CH4、CO2和C2H4五种气体的火灾传感器。
1.3 煤尘防治技术和设备的分析
煤尘是煤矿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岩石和矿石的微细颗粒,长期吸入会使工作人员患尘肺病。当温度达到700 ℃和具爆炸性的煤尘浓度为45~2000 g/m3时,煤尘会发生爆炸并产生大量毒性气体,甚至引发矿井火灾和瓦斯爆炸。针对煤尘爆炸的条件,目前煤尘防治技术主要是降低空气中的煤尘浓度,同时通过湿法作业和洒水等方式消除煤尘。
1.4 瓦斯防治技术和设备的分析
煤矿瓦斯防治技术,主要包括瓦斯煤尘爆炸防治技术、矿井瓦斯预测技术、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瓦斯抽放技术和矿井瓦斯监测监控技术等。其中,矿井瓦斯预测技术是矿井通风设计、瓦斯防治和安全生产的基础,主要是围绕煤层瓦斯含量测定、煤物理结构特征、比表面积、孔隙分布、煤层瓦斯成分和涌出量预测方式开展研究;瓦斯抽放技术是矿井瓦斯防治技术的核心,目前已经构建了由卸压煤层和围岩抽放、未卸压煤层和围岩抽放、采空区抽放和综合抽放等组成的瓦斯抽放技术体系;瓦斯爆炸是我国煤矿损失最大的灾害事故,因此学者研究了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治理技术,并开发了小型液压风机、无火花风机等专门用于排放积聚瓦斯的装备。
2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
以往所应用的IS014000、IS09001和OSHA18001三大认证体系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各自都有使用范围和优缺点,导致应用比较繁琐且工作效率较低。构建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有助于保障全体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助于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节省管理所需的人力和物力;有助于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便于企业制度的执行和操作,因此构建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2.1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工作
(1)企业要构建严格的“一通三防”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规定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科(区)长、队长、各岗位和技术人员等的安全责任,确保各项安全管理任务落到实处,一旦发生事故要能够追究到具体的岗位和个人。
(2)企业要构建完善的“一通三防”安全工作程序。首先,企业要构建完善的“一通三防”工作安排程序,对通风系统的调整、“一通三防”信息的归纳
分析、瓦斯的超限处理、通风设施的维修保养、防尘系统的安装调试、自然发火隐患的处理等工作的安排程序进行明确的规定,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按照规程来对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其次,企业要构建完善的“一通三防”会议程序,明确规定通风工区日碰头会议、通防工作技术分析会、“一通三防”安全办公会和通风工区周例会等会议的具体程序和会议内容。最后,企业要构建完善的“一通三防”安全工作程序,详细规定值班调度人员、通风员、密闭员、瓦斯检查员和防尘员等工种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确保不同工种的员工都能严格按照规程来进行操作,将事故率降至最低。
(3)企业要构建健全的“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制度。企业要针对矿井通风系统管理、瓦斯管理、局部通风管理、密闭管理、安全监测管理、盲巷管理、防尘管理、防火管理和瓦斯检查员现场交接班管理等内容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确保各种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并且要重点强调瓦斯检查员和瓦斯管理员的安全职能。
2.2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工作的控制和纠正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要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宗旨、范围、职责和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确保能够及时消除各种潜在和实际的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应该对矿井通风、防火灾、防煤尘和防瓦斯等工作和考核方面的控制程序进行详细的规定,并且综合考虑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况,然后针对性地制定突况控制流程,确保井下工作的安全。
2.3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的自我审核和培训制度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应该明确自我审核的目的、范围、职责和控制要点,要求企业每年要进行1次以上的内部审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应该详细规定培训的目的、范围、职责和控制要点,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参与培训,对特殊工种、关键岗位和特殊人员需按专业和岗位培训,并进行资格考核,实行持证上岗,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3 结语
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频发,复杂的煤田地质条件使得煤矿生产的安全隐患较大,火灾、瓦斯、水灾、煤尘和冒顶等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火灾、瓦斯和煤尘是五大灾害中最严重的,而通风是防止这三大灾害的基础,因此构建完善的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杜春宇,王智慧,杜翠凤,等.论建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必要性[J].煤矿安全,2007(10):82-84.
关键词:一通三防;煤矿;安全生产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1.04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管理也越来越严格,其中对安全事故的重视度尤为突出。煤矿企业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一般使用“一通三防”技术,从根本上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煤矿安全生产的过程中,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对其管理力度,保证技术的可靠性,促进企煤矿企业稳定发展。
1 “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性
根据一些煤矿生产资料来看,目前我国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仍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如何有效保证煤矿安全生产不仅是煤矿企业所关注的问题,也是开采煤矿工作人员的家属所注重的问题。为了使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得到保障,煤矿企业应当加强“一通三防”技术的使用,该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杜绝一些煤矿生产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所谓的“一通三防”技术就是指保持矿井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治矿井火灾。该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瓦斯在采空区积累、煤尘较多等问题,而这时候矿井通风就很重要,矿井通风能够有效地将煤矿生产中所产生的瓦斯、煤尘等排出去,从而使得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保障;第二,总所周知,当瓦斯浓度较高的时候,碰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这时候矿井通风就不能发挥到真正作用了,当检测出矿井中的瓦斯浓度较高时,应当采取相关的措施对井下瓦斯进行抽取,确保瓦斯浓度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而保证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保证了煤矿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第三,为了进一步安全生产的目的,这时要求煤矿企业在煤矿开采方面的监控技术进行了解,并对其进行引进,将先进的监控技术与煤矿实际生产相结合,在设计图纸上设计出相应的系统管路机制,从而达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的目的。
2 “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2.1 提高思想认识
矿井所引发的安全事故与其他方面的安全事故相比,其波及的范围广,当发生矿井安全事故的时候,范围最小的是对一个工作面产生影响,最大的是对整个矿井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造成众多工作人员出现伤亡情况,矿井安全事故的发生还会造成国家财产的巨大损失。随着国内一些矿井安全事故的发生,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也愈加重视,并对煤矿安全生产制定相关的规划,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煤矿企业应当对国内发生过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反思,并从得到相应的经验,从而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注意相关的细节,对“一通三防”技术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掌握矿井中瓦斯、煤尘及火所造成的危害,提高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将“一通三防”技术落实在实际煤矿生产过程中。
2.2 做好通风系统
随着对煤矿开采的不断深入,矿井的深度也逐渐加深,瓦斯、煤尘等都会在采空区形成积累。为了使工作人员在矿井中安全生产,井内的通风系统就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通风系统一般分为两个部分:通风设备及风路。通风设备为矿井中的风流提供动能,使矿井内形成稳定的风流,这样便于将踩空区所堆积的瓦斯、煤尘等进行排放,将其排放出井外,进而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风路的作用就是对风流进行引导,确保风流将瓦斯等顺利排出井外,风路连接整个矿井的各个部分。为了使通风系统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影响到井下运输及通行,因此应当将通风设备安置在相对方便地方,同时也方便操控人员控制通风系统的风力。通风系统在安置以后还应当安排相关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通风系统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正常使用。
2.3 加强瓦斯与火的治理
在对煤矿工作面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对其采用合理布置方案,比如排瓦斯石门等,从而对矿井内瓦斯与火进行有效的治理。然而在实际煤矿生产过程中矿井瓦斯涌出的地方不能对其进行准确预测,而这个时候就需要工作经验多的工作人员对瓦斯涌出地方进行总结,并从中发现其规律,从而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特别注意的是工作人员应当对瓦斯异常区进行检测,并鉴定该区域的瓦斯含量,避免瓦斯爆炸事件的发生。当工作人员测得某个工作面的瓦斯浓度较高的时候,应当采取相关的措施来降低瓦斯浓度,比如在矿井上安置抽排风机等,从而降低了瓦斯爆炸的风险。
矿井内的低浓度的瓦斯及煤尘遇到明火的时候就会发生火灾,然而火灾的发生往往伴随着有毒气体的排放,再加上通风系统在矿井运转,使得有毒气体在矿井中大范围扩散,当工作人员长时间呼吸有毒气体,就会对其身体造成生命威胁。矿井发生的火灾一般分为外因火灾与内因火灾,煤矿企业应当根据火灾类型来制定相关的防治措施,确保矿井内发生火灾的概率降低。
3 总结
通过近几年煤矿安全生产资料显示,“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着有效作用,不仅保证了整个煤矿生产过程的安全性,还对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作出了重要保障。从而促进煤矿行业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廷国.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31):69.
[2]朱超满.煤矿一通三防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3(05):362-362,363.
关键词:一通三防;煤矿;安全生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管理也越来越严格,其中对安全事故的重视度尤为突出。煤矿企业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一般使用“一通三防”技术,从根本上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煤矿安全生产的过程中,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对其管理力度,保证技术的可靠性,促进企煤矿企业稳定发展。
1“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性
根据一些煤矿生产资料来看,目前我国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仍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如何有效保证煤矿安全生产不仅是煤矿企业所关注的问题,也是开采煤矿工作人员的家属所注重的问题。为了使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得到保障,煤矿企业应当加强“一通三防”技术的使用,该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杜绝一些煤矿生产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所谓的“一通三防”技术就是指保持矿井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治矿井火灾。该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瓦斯在采空区积累、煤尘较多等问题,而这时候矿井通风就很重要,矿井通风能够有效地将煤矿生产中所产生的瓦斯、煤尘等排出去,从而使得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保障;第二,总所周知,当瓦斯浓度较高的时候,碰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这时候矿井通风就不能发挥到真正作用了,当检测出矿井中的瓦斯浓度较高时,应当采取相关的措施对井下瓦斯进行抽取,确保瓦斯浓度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而保证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保证了煤矿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第三,为了进一步安全生产的目的,这时要求煤矿企业在煤矿开采方面的监控技术进行了解,并对其进行引进,将先进的监控技术与煤矿实际生产相结合,在设计图纸上设计出相应的系统管路机制,从而达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的目的。
2“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2.1提高思想认识
矿井所引发的安全事故与其他方面的安全事故相比,其波及的范围广,当发生矿井安全事故的时候,范围最小的是对一个工作面产生影响,最大的是对整个矿井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造成众多工作人员出现伤亡情况,矿井安全事故的发生还会造成国家财产的巨大损失。随着国内一些矿井安全事故的发生,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也愈加重视,并对煤矿安全生产制定相关的规划,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煤矿企业应当对国内发生过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反思,并从得到相应的经验,从而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注意相关的细节,对“一通三防”技术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掌握矿井中瓦斯、煤尘及火所造成的危害,提高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将“一通三防”技术落实在实际煤矿生产过程中。
2.2做好通风系统
随着对煤矿开采的不断深入,矿井的深度也逐渐加深,瓦斯、煤尘等都会在采空区形成积累。为了使工作人员在矿井中安全生产,井内的通风系统就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通风系统一般分为两个部分:通风设备及风路。通风设备为矿井中的风流提供动能,使矿井内形成稳定的风流,这样便于将踩空区所堆积的瓦斯、煤尘等进行排放,将其排放出井外,进而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风路的作用就是对风流进行引导,确保风流将瓦斯等顺利排出井外,风路连接整个矿井的各个部分。为了使通风系统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影响到井下运输及通行,因此应当将通风设备安置在相对方便地方,同时也方便操控人员控制通风系统的风力。通风系统在安置以后还应当安排相关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通风系统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正常使用。
2.3加强瓦斯与火的治理
在对煤矿工作面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对其采用合理布置方案,比如排瓦斯石门等,从而对矿井内瓦斯与火进行有效的治理。然而在实际煤矿生产过程中矿井瓦斯涌出的地方不能对其进行准确预测,而这个时候就需要工作经验多的工作人员对瓦斯涌出地方进行总结,并从中发现其规律,从而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特别注意的是工作人员应当对瓦斯异常区进行检测,并鉴定该区域的瓦斯含量,避免瓦斯爆炸事件的发生。当工作人员测得某个工作面的瓦斯浓度较高的时候,应当采取相关的措施来降低瓦斯浓度,比如在矿井上安置抽排风机等,从而降低了瓦斯爆炸的风险。矿井内的低浓度的瓦斯及煤尘遇到明火的时候就会发生火灾,然而火灾的发生往往伴随着有毒气体的排放,再加上通风系统在矿井运转,使得有毒气体在矿井中大范围扩散,当工作人员长时间呼吸有毒气体,就会对其身体造成生命威胁。矿井发生的火灾一般分为外因火灾与内因火灾,煤矿企业应当根据火灾类型来制定相关的防治措施,确保矿井内发生火灾的概率降低。
3总结
通过近几年煤矿安全生产资料显示,“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着有效作用,不仅保证了整个煤矿生产过程的安全性,还对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作出了重要保障。从而促进煤矿行业稳定的发展。
作者:张凯 于海洋 单位: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梁宝寺煤矿通防防冲二区 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梁宝寺煤矿采煤三区
参考文献:
[1]王廷国.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31):69.
关键词: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生产;应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2.062
据统计,每年因瓦斯事故引发的死亡人数占煤矿总事故死亡人数的四成以上。煤炭生产管理中安全生产是十分重要的,“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一通三防”指的是在煤矿生产时防治煤尘、防治瓦斯、防火和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简称。煤矿之所以频频发生安全事故,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很好的落实“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工作,因此,煤矿企业应加强“一通三防”技术的应用和管理,保障煤矿的正常生产,促进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
1 “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性
“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生产中是十分重要的,主要体现以下几点:一是矿井通风作为防治煤矿生产中安全隐患的基础,做好矿井通风工作可以有效地预防瓦斯、煤尘和灭火,通过矿井通风可以将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很好的排除,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井下人员,保障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在实际工作中,应首先掌握井下气体浓度、温度和风量等参数,对各项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建立科学的数学模型,并结合以往矿井通风的经验和教训,认真做好井下通风工作。二是当瓦斯在井下不断积累到达一定浓度后,遇到井下的明火就极易产生爆炸。如果仅依靠井下同分来防止瓦斯含量高的问题那么还是不够的,因此还应采取瓦斯抽放的方式来降低井下的瓦斯含量,避免发生瓦斯爆炸的事故。三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部分矿井已经将矿井监控技术应用在生产过程中,并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对井下事故的预防有着极大的作用。
2 “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2.1 优化通风系统
(1)对于矿井自身的回L系统,应根据矿井实际的分布规律来进行科学的调整,合理优化井下通风系统。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要依据瓦斯的含量和涌出量来确定,目前我国应用较多的通风系统有U型与U+L型,煤炭企业在通风系统设计过程中应依据不同地质条件选择适合的通风系统。
(2)应认真检查可能造成通风事故的隐患。工作人员在生产作业中应严格按照矿井生产所制定的相关规定来执行,将矿井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尽可能的消除。通过安全隐患的排查可以及时的发现矿井通风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能够及时的处理。对于掘进通风,主要是依靠局部通风机来进行的,但如果局部通风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不能正常工作,那么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事实证明,矿井安全事故中瓦斯爆炸与掘进工作面煤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对于掘进通风工作要加强监察力度,保障矿井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具体工作包括:检查通风机安装位置、机电防爆性能和循环风工作是否正常等。
2.2 加大瓦斯的治理力度
做好煤矿生产时瓦斯事故的预防,首先要保证回风流里CO2的浓度不超过1.5%,瓦斯的浓度不超过0.8%,如果回风流里瓦斯浓度和CO2的浓度超过了限值,应尽快组织井下生产人员撤离,并进行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煤矿生产中破坏最大、发生最多的就是瓦斯爆炸事故,因此要采取必要的瓦斯防治措施。
(1)对于瓦斯异常区域应加强管理。一般来讲,瓦斯涌出情况很难提前预测,如果发生瓦斯涌出情况将是十分危险,煤矿企业应认真研究以往瓦斯涌出的情况,总结瓦斯涌出的规律,同时在工作中还应根据井下断层、地质构造以及采掘工作面来分析瓦斯涌出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防治措施。(2)瓦斯管理应突出重点。对于瓦斯含量较大的区域应加强管理,根据煤矿企业的管理经验,对瓦斯含量较高区域应制定科学的瓦斯管理和生产设备标准,还可以通过在回采工作中安装排风设备等,使瓦斯的浓度降低,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
2.3 加强防火灭火工作
矿井中如果发生火灾那么危害也是极大的,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火灾发生后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如果火灾遇到大风还会更加难以控制,对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煤矿生产时发生的火灾原因主要分两类,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需要首先弄清楚火灾发生的原因,在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
2.4 加强粉尘治理
粉尘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工作:降尘、减尘、阻尘、捕尘和排尘。减尘是矿井防尘工作的基础,在生产过程中应尽可能降低粉尘的产生量,可以有效的避免粉尘危害人身健康。主要的减尘方法有:预湿注水和水封爆破。降尘工作也十分重要,矿井煤尘处理中通常采用水幕降尘的方式,水幕降尘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主要在于矿井生产过程日常维护是否到位。同时还可以定期清扫煤尘聚集较多的区域,严格控制该区域的煤尘管理。排尘方法是利用引风排尘的方式,对通过降尘、减尘和捕尘措施还未去除的游离粉尘进行治理,排尘主要方法就是加大通风量,并选择适合的风速。捕尘是将空气中的粉尘收集后进行专门处理,捕尘主要应用的设备是湿式除尘风机和除尘器。阻尘的方式主要是针对井下人员的防护手段,工作人员通过佩戴防尘口罩等有效防护粉尘对人身造成的危害,同时还可以使用方爆破技术措施。
3 结语
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安全生产工作应放在首位,将煤矿“一通三防”技术有效的应用到煤矿生产中,对煤矿安全生产意义重大。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技术不断提升,开采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煤矿企业应提高“一通三防”技术水平,在实践应用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促进我国煤矿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班柳青,李国明,白星.“一通三防”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01).
[2]周英博.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一通三防”安全体系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06).
[3]李腾飞,崔松涛.煤矿“一通三防”工作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6(23).
关键词 :煤矿;一通三防;风险;规避措施;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 安全与事故时刻伴随着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随着国家安全管理力度的加大, 虽然全国煤矿安全形势有所好转, 但一些中小型煤矿事故特别是“一通三防”事故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因此应清醒认识到煤矿安全形势仍然比较严重, “一通三防”事故仍然是安全生产最大的威胁,“一通三防”依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作。
一、煤矿“一通三防”存在的主要风险
( 1)随开采深度的增加, 矿井供风能力不足。
近年来, 由于煤矿资源有限及其需求的递增, 使得煤矿的开采强度加大,开采难度增加, 开采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 这就使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进一步恶化, 导致了更多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而有相当一部分煤矿企业从经济利益出发, 大规模私挖滥采, 在没有足够安全措施和设施的情况下冒险作业, 造成瓦斯、煤尘爆炸、冲击地压和顶板灾害等事故频繁发生。
( 2)不重视“一通三防”工作, 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低。
原计划经济时代招收的固定工, 大多数已退休或退出了煤矿生产一线, 取而代之的是农民轮换工、合同工, 这些人没有打算长期在煤矿工作, 培训不到位, 操作技能相对较低, 安全思想不牢固, 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 3)矿井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不到位。
煤矿开采生产技术落后, 特别是安全管理技术落后。在煤炭开采技术方面, 虽然国有重点煤矿与世界煤炭开采技术差距不是很大, 甚至一些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但在综合技术上是有明显差距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多元化的企业结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法治的传统, 使美国煤炭企业形成独特的管理模式、管理风格和企业文化, 机构精干, 权力分散, 生产经营以成本管理为核心, 安全技术管理实行严格的逐级负责制,把安全贯彻到一切工作中。
二、防止措施
2.1提高认识, 依靠科技进步抓好“一通三防”工作
( 1)领导重视煤矿“一通三防”工作的管理, 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煤矿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一通三防”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 2)依靠科技进步, 完善基础设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大量先进的设施、设备是实现通风安全的重要基础。
2.2建立和完善“一通三防”工作的责任制和专项管理制度
要形成以各煤矿企业技术人员为核心的“一通三防”技术管理体系。按规定提足、用好“一通三防”专项资金, 保证“一通三防”所需的人、财、物, 认真落实瓦斯检查、局部通风、盲巷管理等制度。切实抓好通风系统专项检查, 认真核定矿井通风能力, 抓好以风定产措施的落实。各级领导都要明确相关的安全工作责任, 认真制定所管辖范围内的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制度, 编制执行好有关规程和改善“一通三防”安全状况的规划措施, 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些制度来约束全体干部和职工的操作行为。
2.3培养一支过硬的“一通三防”专业队伍
“一通三防”的技术管理是一项长远的、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涉及矿井的方方面面, 必须有超前意识, 这项工作搞好了, 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才会有一个大的提高。要依靠科学先进的技术管理, 培养一支过硬的专业队伍, 确保整个矿井有一个合理、稳定、可靠的通风系统, 否则, 通风工作搞不好, “三防”工作也就无从谈起。
2.4加强“一通三防”的培训工作
( 1)加大培训工作力度。有计划地培训新上岗人员, 对通风班组长、放炮员、瓦检员及防突专业人员等特殊工种进行脱产专业培训, 做到培训及时, 人人持证上岗, 培训内容结合实际, 主要学习业务知识、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文件、“一通三防”事故安全教训及防灾自救等, 提高安全业务素质和自主保安意识。
( 2) “一通三防”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重要任务, 贯穿安全生产的全过程。一些企业结合单位实际开展岗位行为规范教育以及“手指口述”操作,就是为了纠正各种妨碍安全生产工作的行为习惯,保证职工在岗位尤其是在要害岗位上正规、集中精力操作, 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有力举措。
( 3)教育职工认识事故的危害性, 增强安全意识。建立典型事故案例教育档案, 定期对职工开放, 用生动形象的案例教育职工; 用经常说教的方式, 教育职工认清“三违”的危害, 强化职工安全防范意识; 定期请事故受害者家属做报告, 以引起职工思想上的共鸣。
(4)煤矿职工家属是搞好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力量。亲人的安危家属们最为关心, 只有亲人安全了, 才能使职工家庭团圆幸福。
三、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规避措施
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工业生产对煤炭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煤矿开采的强度相应增强。而且由于煤矿开采的越来越深,环境越来越复杂使得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更加恶化,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因此需要煤矿生产企业要加强“一通三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各级部门相互配合,树立安全生产的思想统一部署,把“一通三防”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上。以下主要从防瓦斯、防煤尘以及防火灾三个方面对“一通三防”的规避措施进行探讨:
3.1瓦斯的防治
由于瓦斯是一种爆炸性气体因此对井下员工的生命安全危害性极大。矿井中的瓦斯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通过通风等有效措施可以降低瓦斯的浓度,减小其爆炸的可能性,所以加强通风是瓦斯防治的重要途径。
具体措施包括:合理的选择以及规划通风路线,尽量避免通风线路过长或者严重交叉的现象,必须确保矿井各个工作区域内都有相对独立的通风系统;加强瓦斯易积聚地点的风量及瓦斯监测,积极采取措施有效瓦斯积聚;合理分配风量,确保矿井中采掘工作面及其他用风地点的需风量。
3.2煤尘的防治
煤尘是煤矿开采过程漂浮在空气中的煤粉,当煤尘浓度达到45~2000g/m3时,遇到火灾或者在高温情况下就会发生爆炸,并且产生CO等其它有害气体,另外矿井作业人员如果长期接触煤尘还会引发尘肺病等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所以必须要加强煤尘的防治工作。
对矿井煤尘防治的根本目的就是降低煤矿粉尘的生产量、降低空气中粉尘的浓度,从而有效地控制人体吸入煤尘的总量。煤尘防治分为减尘措施和降尘措施。减尘措施主要有湿式打眼、使用水炮泥、煤层注水。降尘措施主要有通风除尘、净化水幕、冲洗巷帮、喷雾洒水、使用捕尘器等。
3.3火灾的防治
煤矿火灾主要有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根据火灾种类的不同进行防治的措施主要包括:
外因火灾:外因火灾的防治主要通过杜绝明火源、防止电气起火、增设消防器材以及矿井专用的灭火器材、采用不易燃烧的支护措施以及在矿井中设置消防供水系统。
内因火灾:灌浆——可以通过泥浆等材料经过混合借助输送管道送到可能发生自然的区域进行煤炭自燃的预防。喷洒阻化剂——向采空区落煤及矸石上喷洒阻化剂,达到隔绝空气防止氧化的作用,从而防止煤炭自燃。均压防灭火——通过设置调压装置以及通风系统改进矿井的空气压力分布,尽可能的减小风道两端的压力差,达到减小或消除漏风抑制采空区煤炭自燃的目的。采空区注氮——利用氮气的窒息作用抑制采空区落煤自燃。
结束语
在煤矿开采中,“一通三防”工作直接关系到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它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所以需要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在生产中健全“一通三防”的各项管理制度,矿井上下员工统一思想,通过各部门之间的积极配合,协调开展工作,最终达到系统可靠、装备先进、管理到位、素质提高的总体要求,切实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周建宁.浅谈煤田地质安全生产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0.
[2]赵红.煤矿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途径[J].甘肃科技,2008.
一 当前造成煤矿安全危害的因素
当前,煤矿地下矿井开采过程中,导致矿井危害的主要因素除了地质灾害以外,还包括煤层瓦斯气体、煤炭粉尘、震动噪音、透水、地下火灾等安全隐患。不同的因素导致的安全危害不一样,具体如下:
1 煤层瓦斯
煤矿瓦斯属于游离于煤矿岩层结构内的一种易燃易爆性混合气体。瓦斯的渗透能力高,不能维持生物呼吸,煤矿瓦斯的主要危害形式有瓦斯窒息、瓦斯燃烧、瓦斯爆炸以及瓦斯爆炸引起的煤尘爆炸或火灾等连锁反应。
2 煤尘危害
煤尘是指在煤炭开采、运输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小颗粒。煤尘具有严重的污染性能,可诱发人体煤肺病。地下矿井中,当煤尘浓度和氧气浓度达到一定极限时,如果有明火引燃,则会发生煤尘爆炸,其危害性十分巨大。
3 煤矿火灾
煤矿火灾是指煤矿采掘过程中,因矿物质自燃或者人为因素导致的发生在煤矿井下巷道、采场、采空区等地点的非控制性燃烧灾害。另外,能够威胁与波及煤矿井下安全的地面火灾,也属于煤矿火灾。煤矿火灾的危害性波及范围较广。
4 矿井水害
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开挖爆破或岩层结构形变沉降导致煤矿周围的地下水文体系严重受损,造成地面水体或地下岩层结构中的地下水体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突入矿井采空区、巷道及作业面形成的矿井透水事故。
二 煤矿实施“一通三防”工作的重要性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指的是针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矿井通风、瓦斯防治、煤尘治理、防火灭火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根据近年来的导致煤矿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分析,由于煤矿“一通三防”工作落实不到位而导致的矿难事故具有以下严重性:
1 突发性:煤矿矿井事故往往是由于安全生产管理疏忽导致瓦斯、煤尘爆炸以及透水火灾事故在瞬间发生,突发性较强。
2 高危性:矿井事故的发生往往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所有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3 破坏性:不论哪种矿井事故发生,往往导致矿井井下工程和生产设备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生产中断瘫痪,也给事故抢险增加了难度。
4 继发性:很多矿井事故发生后,易在较短时间内诱发其他相关危害性事故,具有很大的连锁性反应和危害。
鉴于此,为了保障当前煤矿井下开采的安全高效运行,杜绝煤矿重大矿难事故发生,针对煤矿危害性较高的矿井安全生产隐患,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与防治,实现矿井通风、瓦斯治理、煤尘防治、以及火灾防灭等煤矿“一通三防”工作的综合性管理,有利于推动煤矿资源的科学性开发,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现代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做好煤矿“一通三防”管理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三 当前煤矿“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煤炭市场供求关系的紧张,煤炭资源的矿井开发呈现规模化趋向,煤炭经济的迅速增长,导致了很多煤炭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受经济利益驱动,安全生产的管理意识严重滞涩,组织监管机构散乱;过于注重生产效益,忽视了安全生产管理,造成了煤矿“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严重弱化和脱节,给煤矿井下安全开采滞留了大量的安全隐患和弊端。
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超强化生产,井下安全通风设施配置不高,煤层瓦斯、煤尘等毒害物质处理不善,防灭火放透水设施不到位,致使有些矿井因此引发了重大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火灾及透水等安全事故,造成极大地生命财产损失,同时也给煤矿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
因此,如何搞好煤矿“一通三防”管理工作,杜绝重特大矿井事故发生,是现代煤炭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四 新形势下加强煤矿“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措施
新形势下,加强煤矿资源生产开发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需要坚持科学高效、严谨落实、优化监控的原则与措施进行实践和落实:
1 强化责任意识,增强煤矿安全防患管理观念
煤矿开采安全生产,关系到广大矿工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必须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认真执行“一通三防”的各项技术措施,增强煤矿安全防患观念,杜绝麻痹轻率思想,提高安全生产素质。
2 严格执法整顿,加大煤矿“一通三防”监管力度
煤矿开采属于高危性行业,“一通三防”管理工作必须由高素质的监管机构进行长期高效的依法保障和落实,相关单位要基于长远高度,深化煤矿“一通三防”管理理念,确保煤矿开采的安全生产运行。
3 完善管理机制,优化煤矿安全生产程序控制
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有利于煤矿“一通三防”工作的正常开展与落实,新形势下,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和完善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机制,科学规划安全监控预案,建构煤矿安全生产法律保障体系,
4 拓展融资渠道,保障煤矿“一通三防”管理设施投入
市场经济环境下,煤矿安全生产必须具有一定的资金保障,主管部门要充分整合各种有利资源,拓展多种融资渠道,保障煤矿开采安全生产机械设备的充备供应与资金投入,保障煤矿“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5 优化资源配置,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实践
现代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推动了安全采煤技术的发展,煤矿“一通三防”管理工作,要严格煤炭资源开采设施的配置与保护,利用有效措施,开发煤炭瓦斯、火灾、煤尘、透水等危害的综合治理与管控。
6 实行舆论监督,发挥社会安全治理的作用
煤矿“一通三防”管理工作,要拓展监管渠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等社会舆论的监督功能,增强煤矿开采安全生产的透明度,推动社会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关注,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的舆论监督机制,督促煤矿企业安全生产。
关键词:煤矿安全 一通三防 事故防治
一通三防关乎到煤矿的安全生产,关乎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关乎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的重中之重。
1.一通三防治理瓦斯问题
1.1瓦斯的危害
煤矿瓦斯是煤层的一种伴生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矿井中一种最常见的有害气体,在开采过程中以不同形式从煤层中涌出。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①瓦斯具有燃烧爆炸的危险,②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瓦斯事故难以预测。一旦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对煤矿的安全生产产生严重地威胁。
1.2瓦斯治理的现状
我国煤矿事故的事故总量过高,而且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其中瓦斯事故比例高,人员伤亡大,在特大事故中80%以上是瓦斯事故,每年因瓦斯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约2000人,占事故总死亡人数的近1/3。
1.3通防技术治理瓦斯的实施
(一)、提高认识,提高理念:
严格遵循治理瓦斯必须采用抽放,坚持先抽后采,先抽后掘的方针;只有打不好的钻孔,没有抽不出的瓦斯,要提高钻孔打钻质量、密度、和封孔效果;要从根本上改变对瓦斯超限事故的认识,变被动防范为主动治理瓦斯。
(二)、技术措施:
根据煤层煤质,透气性、瓦斯含量、卸压程度编制掘进工作面瓦斯抽采设计,明确制定出钻孔的有关参数;打钻人员要严格按设计施工,不能超出允许值范围外;打钻完工后要有专人验钻、封孔、观测抽放效果;技术人员要根据抽放效果及时调整设计,所有施工严格按照《规程》及《一通三防管路制度》严格进行,并严格要求通风设施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做到按需供风,优化通风系统,杜绝短路风、循环风、串路风、盲巷区等状态,保证通风系统的稳定。
2.一通三防治理粉尘问题
2.1粉尘的危害
我国煤矿多为井工开采,矿井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煤尘。矿尘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煤尘随着空气吸入工作人员体内,工人长期吸入矿尘轻者患呼吸道炎症,重者得尘肺病,居国内矿务局统计尘肺病死亡数是工伤事故的6倍。二煤尘会燃烧和爆炸,威胁矿井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例如1906年43月10日法国科利尔煤矿发生煤尘爆炸。死亡1099人。造成重大灾难。三,煤尘会降低煤矿内的能见度,导致事故发生几率升高,使工伤事故增很多。此外矿尘使开采设备锈蚀,加速机械磨损,减少精密仪器的使用寿命。大量粉尘还造成环境污染,鉴于此进行矿井内部的除尘工作非常必要。
2.2粉尘治理现状
我国粉尘过程中总结了非常实用的“革、水、密、风、护、管、教、查”防尘八字经验,并且成就卓越。八字经验也是我国防尘工作的指导方针。目前状况是对煤尘进行处理主要是采取以下方法:以煤层注水为核心,通过通风除尘 ,湿式作业,密闭抽尘,净化风流,加强个体防护等措施除尘。除了这些基本除尘方法外,还可以采用隔爆除尘措施。最新除尘主要是泡沫除尘。
2.3通防技术治理粉尘的实施
通风除尘是指通过风流的流动将井下作业点的悬浮矿尘带出,以降低作业场所的矿尘浓度。决定通风除尘效果的主要因素是:风速及矿尘密度、粒度、形状、湿润程度等。
掘进通风系统主要采用长压短抽掘进除尘系统,以压入式通风为主,在工作面附近以短抽方式将工作面的含尘空气吸入除尘器就地净化处理(见图2-1)。
压、抽风量的匹配应当遵循以下两个方面
A.采用除尘系统。压入式风筒出口风量应比抽出式风筒入口风量大20%~30% ,以保证工作面不出现循环风。
B.采用长抽短压(前压后抽)除尘系统。抽出风量应大于压入风量20%~50% ,以保证重叠段区域内巷道的风速不低于《 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此外还要注意一下几点经常检测风流中的粉尘含量,定期清扫和冲洗巷道周壁,减少粉尘积存。采煤工作面回风巷装煤点下风向、掘进工作面迎头等处安装风流净化水幕,能封闭全断面。在主要进回风巷、进风井、采掘工作面巷道内均安设了风流净化装置,在主要大巷、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煤及半煤岩巷等处均安设有隔爆设施。综采工作面采煤机截割部具有可靠的自动喷雾洒水功能。地面的主皮带运输筛分楼装有ZC72/3—Ⅱ回转反吹自动清灰袋式除尘器,皮带走廊装有静压洒水装置,煤产品经皮带走廊进入储煤场,储煤场设有挡风抑尘网,同时配置专用洒水灭尘系统。
3.一通三防治理火灾问题
3.1火灾的危害
矿井发生火灾会烧毁大量机械设备、设施、巷道及工作面,冻结大量的煤炭资源,而且燃烧生成的有毒有害烟气,使处于排烟道上的工作人员的生命受到威胁和伤害,甚至引起瓦斯爆炸事故,给矿井带来更大的灾难。
3.2火灾防治的现状
井下发生火灾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目前治理火灾主要从防范入手,本着“预防为主,消防并举”的原则,主要采取如下措施:本矿尽量使用不燃或耐燃的材料与制品及防止失控的高温热源,同时建立胶带巷独立通风系统是有效途径,而且矿井设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进风井口应装设防火铁门,须有防止烟火进入矿井的安全措施,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装入盖严的铁桶内,由专人押运送至使用地点,剩余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井上、下设置消防材料库。内因火灾的防治措施:合理地进行巷道布置,防止漏风,均压防灭火,预防性灌浆,阻化剂、惰性气体,凝胶,三相泡沫等。
3.3通防技术防治火灾的实施
均压防火实质是利用风窗,风机,调压气室和连通管等调压设施,改变漏风区域的压力分布,降低漏压风差,减少漏风。从而达到抑制遗煤自燃,堕化火区。或熄灭火源的目的。
火区的形成和发展与通风系统不合理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合理 调整通风系统可起到平衡火区漏风风压的作用。从利于防灭火的角度出发,要遵循以下原则调整通风系统:
1增加火区或采空区的并联封路,减少并联分支的风阻和风量。
2增加火区所在分支或其漏风流经路线的其他分支的风阻,在非漏风流经的路线上减阻。
3降低火区漏风源的压能,增加漏风汇的压能。
4当火区的漏风源与漏风汇分别处于进回风井附近时,应设法降低主要通风机负压。
参考文献:
关键词:局部反风技术;均压通风技术;煤矿开采;火灾防灭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在矿井五大灾害中,火灾的影响不容忽视。由于通风等原因,往往造成火灾的后果比较严重,因此应该引起各单位和部门的重视。近年来,煤炭开采企业对矿井火灾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火灾的方式时有发生,仍然没有避免。局部反风技术和均压通风技术在矿井火灾的防治上效果明显,因此下文我们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具体的分析:
1.局部反风技术
1.1局部反风技术操作方法
在矿井特别是一些老化的矿井发生火灾时,局部反风技术效果明显。其主要分为通为U型后退式局部反风技术和W型后退式局部反风技术。灭火时,灭火人员站在通风的一侧,确保其个人安全。局部反风实现的前提为确保通风网络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使风机产生的反风风压大于火风压,并且通风网络要为员工逃离提供足够的反风风量。
1.2局部反风防灭火技术优点
(1)局部反风在防火的同时不破坏矿井通风系统,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反向分流。扩大安全区的范围,能够有效的控制火势蔓延。
(2)局部反风技术操作方便快捷,同时对设备损坏较少,节省人力物力,能够有效的控制其他不必要的损失。
(3)局部反风技术对灭火人员的防火措施做的比较到位,不易发生其他的意外。
2.均压通风操作方法及优点
2.1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操作方法
所谓均压通风法,即利用灾区通风的方法控制煤矿采空区漏风通道两端的压差,使其不断减少甚至为零。最终实现防灭火。均压通风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边眼畅通均压法:边眼是为了方便煤矿开采时所使用的方法。边眼畅通均压法的操作方法为拆除边眼的控风设施可以有效的防止煤炭采空区的漏风现象,实现防灭火。
第二,风机与风窗联合均压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采空区后部存在漏风通道而采取的一种均压措施。通常的做法是在工作面的进风巷设置局部通风机,回风巷内设置调节风窗,工作面支架拆除后,在其留下的空间内搭设水垛,预留风道进行通风。采用这种均压通风法拆除支架时,必须加强进风侧的防灭火。
第三, 全负压通风改为正压通风法:在工作面运输巷的设备撤除后,立即对其密闭,并在接近回风巷的进风巷道内安置局部通风机,将风筒通过回风巷接至工作面拆架处,进行正压通风,以减少采空区漏风。
第四,预埋管路导风均压是一种主动式防火法,在运输巷—停采线—运料巷间预先埋几条敞口消防管路,端头砌筑在第二道永久防火闭墙上,所有防火墙在其不被压垮的情况下,仅从裂隙所漏的风量中绝大部分通过管道流走,从而实现了采空区两端密闭的均压。
2.2均压通风法的优点
(1)均压通风方法能够很好的控制着火面与空气接触,防止火势继续扩大;
(2)均压通风方法能够控制煤炭自燃的发生;
(3)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全面,需要的资金不多,且容易操作。因此应用十分广泛。
3.局部反风技术和均压通风技术在矿井火灾中的应用
3.1利用局部反风的方法回撤火灾区工作面
矿井火灾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线路短路或者出现明火,或者是由于通风不畅等问题造成的煤炭自燃引起的。火灾发生时,矿井巷道内有害气体尤其是一氧化碳会大量增加。以操作人员触碰到工作面的线路为例,如果先封闭火区后再启封撤面,浪费人力,物力和损坏设备在所难免,而且迫使另一个工作面应无梁柱,运输机等设备不能生产,造成经济损失,而采用区域反风的办法, 不但克服了以上缺点,而且也有安全保障。首先在其进风路线交岔处施工板密闭迫使工作面风流反向,撤面人员处于火区的进风侧工作,撤面时用木抬棚替换下段40米单体柱和铰接顶梁,用作保留风路和不使下段煤皮垮落而造成灾情恶化。其次当工作面撤至45米左右时,工作面风量减少开始减少,为了能够保证救火人员的安全,使矿井内部通风顺畅,我们采用两台风扇向工作面供风,使风量大于180ms/min,从而实现火区均压。
3.2均压通风技术的应用
工作面回撤后,火区仍处于均压状态,为尽快控制火区,煤矿首先利用反风设施造成的均压通风的有利条件,分别先在火区工作面两道各施工一道板密闭,然后分别施工一道砖密闭严密封闭,并对密闭进行喷砼,随后向采空区大量灌浆,彻底灭火。
均压通风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处理煤炭自燃发生的火灾。很大煤矿为了方便开采都设有边眼,二开采完毕后,这些边眼就很可能成为火灾发生的导火索。因此,要防止火灾的发生,就要对边眼的风门实施拆除,并利用均压通风的方式对其进行密闭与灌浆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止煤炭发生自燃,控制矿井内部的风流等问题,从而实现防火的目的。
4.总结
通过采取局部反风技术和均压通风技术两种方法,对矿井火灾的防灭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可以实现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和回收。确保煤炭开采的安全系数,提高了经济效益,也为能源节约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应该大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昝军才,张进军,李科院.大佛寺煤矿综合防灭火应用技术[J].陕西煤炭,2011(5),
[2] 姚志勇. 综放工作面防治自然发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下册)[C],2011,
[3] 郝继锋.矿井自然火灾的突变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2.
【Abstract】Coal mining industry has been the main energy for people's lives, but in the process of mining, it also led to more disasters.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al min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关键词】煤矿开采;灾害;防治
【Keywords】coal mining;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D823;TD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133-02
1 引言
由于煤矿开采本身的污染相对较为严重,而且会对周边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因而当前的煤矿领域如果不能进行全面有效的改革或者转型,将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危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煤矿工业都属于国内的主导工业内容之一,主要原因在于煤矿不仅能够为国内其他工程建设形成相应的能源基础,还能够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取暖效益。但是,在现阶段的煤矿开采过程中,整体的经济效益已然呈现出了下滑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相当多的煤矿在开采的过程中,破坏了周边的生态系统,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污染问题。而且,许多的煤矿经历了长期的挖掘,其中的煤炭资源越来越少,很多都已经成为枯竭的矿井。但对于这些已然枯竭的矿井,如果不能够加以科学有效的治理,所造成的污染和灾害将会越加严重。在煤矿开采所导致的众多灾害当中,有很多的灾害内容都是直接产生的,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形成较大的破坏,而对于这部分灾害的治理,目前并没有完善的后期治理对策,因而需要在开采的同时进行。
2 煤矿开采所造成的灾害分析
2.1 煤尘灾害
一般而言,煤尘灾害属于煤矿开采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灾害,而当前国内的科技并没有切实的内容能够完全解决这一问题。煤尘对于人们所造成的危害是十分直接的,能够直接进入人们的呼吸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保障煤矿内部的空气保持流通状态,一般需要开挖一定的通风管道,同时还必须在矿井当中安装一定的通风设施,使得井下的空气较为流畅,不会出现空气质量较差的状况。但是,煤尘灾害并不能够轻易控制,由于矿井的环境一般都比较复杂,一旦空气质量下降过于严重,就需要对矿井下的工作进行一定的调整,以避免给井下的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身体健康威胁[1]。
2.2 瓦斯暮
除了煤尘灾害以外,瓦斯灾害也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煤矿开采灾害。在煤矿井下作业的时候,通常需要对地质的状况进行一定的分析研究,而瓦斯一般存在于突出面,在开采的过程中,如果不慎挖掘了突出头或者突出面,便很容易出现瓦斯灾害,它的影响十分直接,所产生的灾害更是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凸显出来。
2.3 突水灾害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当中,突水灾害属于一种最为基础的灾害类型,当井下作业人员在开采的过程中,挖断了某部分地下管道,将会使得地下水直接的涌入矿井,整个开采过程也会受到阻碍。除了基础的地下水之外,还有一种地质突水的状况,这种突水现象所造成的危害远大于第一种,也被称为奥灰水,它是由于井下作业的进程中,矿井内部的一些小断层出现了塌裂现象,并砸在了较为集中的导水管道上,进而奥灰水通过这些管道进入了矿井。为了防止奥灰水的侵袭,一般矿井都会十分着重底板方面的工作,但是由于消耗的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并不能完全阻止奥灰水的突水灾害,因而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2]。
2.4 起火灾害
在煤矿的开采当中,由于经常会与各种各样的气体接触到,如果再加上机电设备发生了一定的漏电事故,很容易出现直接的起火灾害。同时,由于矿井本身处于较深的位置,通风口十分少,煤层又夹杂着各种易燃易爆的物质,因而如果没有用火设施加以安全有效地管理,也会产生一定的灾害。一些时候,由于层间的空气与某些物质产生了化学反应,进而出现了火灾。
3 煤矿开采灾害防治策略
3.1 加强通风,强化空气流通,有效降低煤尘带来的灾害
在时代的发展当中,我国研究出了一种专门用于矿井开采的人工空调设备,它的通风效果相当优越,能够对空气进行一定的净化,进而有效降低煤尘带来的灾害。但是由于过于先进,所消耗的成本也比较大。为此,煤矿企业应当购置一定的人工空调设备,并在当前通风口的基础上,加强通风设施的建设,强化矿井设施的空气流通功能。同时,还可以在加固矿井结构的过程中,多设计一定的通风口,保持矿井内部空气的流畅,并周期性地进行空气质量检测,如果出现了煤尘污染严重的状况,则应当暂停开采,以保障企业的经济和矿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2 坚持全新治理理念,降低瓦斯灾害程度
现如今,我国加大了对煤矿安全的关注,不仅采取相应的政策加以督促煤矿企业做出一定的整改,还提供了一些防突措施,要求在煤矿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优先注重区域内的防突问题,然后对局部的小区域防突进行补充,并坚持不挖掘突出头与突出面的原则。同时,为了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煤矿企业还应当加大对瓦斯预测技术的完善力度,从而对瓦斯形成较高质量的监控,减少可能出现的危害状况。此外,井下矿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如果缺乏良好的安全意识,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操作现象,进而引起瓦斯灾害。为此,煤矿企业还需要将安全治理理念切实落实到旷工身上,促使他们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哪些操作容易带来瓦斯灾害,并设置相应的现场监督人员,以保障整体的开采过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3.3 优化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查勘,减少突水灾害出现的概率
一般而言,对于突水现象的预防,煤矿企业都需要建立一定的监测体系,而现有的监测体系并不完善。为此,企业可以从两方面出发,首先针对突水现象进行多方面的研究,采取最为合适的治理措施,比如强化现有的底板质量,做好基层的维护工作。其次,煤矿企业可以在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勘察方面,投入一定的资金,确保这一技术能够得到全面的优化,并实时应用到煤矿井下的勘察工作当中,一旦发现水文状况不稳定,或者距离较近,则应当加强对这部分地区的改善。如果水量较大,则应当暂停这一区域的开采作业,以确保不会造成更大的损害[3]。
3.4 加强防火措施,提高整体的防火水准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起火的现象,而对于这种现象,要想实现完全的防治并不容易,因为它具有较高的随机性,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因而在防治上只能从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经验着手。煤矿企业可以对职工进行安全方面的培训,使得他们能够分清各种起火现象,并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煤矿企业应当给矿井配置足够的消防设施,确保第一时间降低火灾带来的危害。
4 结语
总之,现阶段的我国,煤矿在开采的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灾害,而当前的技术根本无法对这些灾害实现完全的防治,为了确保煤矿开采整体处于较为安全的状态当中,煤矿企业必须对煤矿开采的各种灾害,采取最为切实的预防和管理,提高职工的工作意识,进而提高煤矿开采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方树林.中国煤矿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洁净煤技术,2012(01):90-94.
【关键词】煤矿;自燃;防治;方法
井下防治煤炭自燃的四大环节是:预防性治理措施,自燃的预测预报,形成火灾后快速处理,火区的日常管理。矿井防灭火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组织机构、系统保障、技术装备和管理制度。它们是现场防灭火工作的两个层面。
1、预防性措施
(1)开采设计
有利于防火的开拓、开采技术方案和采区、采面巷道布置及通风系统原则:开拓、准备巷道中煤层切割量少,回采进度快、回采率高,系统简单、风流稳定,漏风量少,利于堵漏和采空区隔绝。
(2)堵漏措施
采空区上、下隅角采用不燃性固体材料充填,此项工作随工作面回采进行。实施均压也是控制采空区漏风的技术措施。
(3)采空区灌注黄泥浆
灌注黄泥浆是目前矿井较为常用的、有效的、覆盖范围最广的区域性防灭火技术措施。主要要求:建立灌浆系统,合适的泥浆质量,充足的灌浆量、有效的控制范围。预防性灌浆方法分随采随灌和采后灌浆或采后补灌。具体有钻孔灌浆、埋管或插管灌浆、胶管酒浆。
(4)井下高冒空硐及时处理
煤层巷道局部片帮或突出后的高冒处,是矿井防火工作的重点对象。统计表明,我国煤矿煤层局部高冒处自燃占井下煤炭自燃18%-31%,占所导致火灾事故27%。主要预防性措施是使用不燃性材料,充实高冒。
2、预测预报技术
(1)煤炭自燃预测
煤炭自燃预测主要是依据煤炭自燃的充要条件,及影响煤炭自燃的主要因素,预测煤炭出现自燃的空间和时间。
煤炭自燃的时间预测:煤层自燃发火期估算方法,延长煤层自燃发火期的途径。
煤炭自燃的空间预测:煤炭自燃的空间预测一般集中在三个问题上,即煤层自燃倾向性的鉴定;煤矿井下煤炭自燃的点位分布;采空区遗煤自燃的“三带”划分。
(2)煤炭自燃预报
煤炭自燃预报是按火灾出现和发展的规律,应用成熟的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采集处在萌芽状态的火灾信息,进行推断后给出火情报告。准确地进行火灾早期预报,能克服预防不足。矿井火灾预报的方法。
3、常用灭火方法
(1)直接灭火。如果井下自燃演变为火灾时,灭火的第一原则是,利用现场己有条件,迅速采用直接的灭火方法消灭火灾于初期,避免火灾范围进一步扩大。如采用高压水、备用的化学灭火器、高泡灭火剂器材。
(2)隔绝灭火。现场未能实施直接灭火或直接灭火未成功,要考虑采用封闭墙隔绝火区的方法灭火。采用隔绝灭火法基本原则是确保安全、快速封闭、缩小火区范围。
一定要按井下周围具体条件,火灾发展态势等制定现场实施方案。封闭墙位置选择、施工顺序、质量保证、数量及类型确定最为关键;施工封闭墙过程,应加强对周围巷道风流、CH4、CO变化的观测,掌握现场第一动态,及时修正方案;避免人员中毒,充分估计煤尘和瓦斯爆炸的危险性。
(3)综合灭火。井下局部地点(高冒)发生明火,即火源位置确定,要采取积极的直接灭火手段;在火势难以直接扑灭时,再考虑封闭火区的办法。对不能明确发火具置时,则要采取多种灭火方法实施综合灭火。
(4)防火系统灭火。加强对发火范围灌浆、注氮量,抑制火的恶化。
(5)钻孔局部灭火。通过施工钻孔到火点预计位置,压注灭火材料,实施灭火。
(6)调控通风系统。保持工作面系统稳定,实施均压控制漏风量,控制火区发展。
(7)实施封闭墙,隔断火区。
(8)风流调度法。由煤层自燃引发的火灾,火势发展已不能实施其他灭火方法时,应谨慎采用调度井下风流的方案。火势的发展,存在有高差的巷道内风流成分出现变化,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变小,同其他联络巷道之间形成气柱压差火风压。火风压危害极大,能使井下风流发生逆转,难以预测,增加对火势的控制难度。
风流调度方案有:①保持原有系统稳定;②维持风流流向,减少火区供给风量;③实施风流短路;④矿井反风。
风流调度要求:井下人员要安全撤出;防止出现爆炸事故;控制火灾发展。保持原有通风状态,稳定风流。矿井反风用于火灾发生在主要逆风系统(井口附近、井筒、主要进尺巷),它是一项全矿性的控制火灾发展趋势的预案;减少火区风量主要是为控制火势,但这一措施必须确保火区瓦斯浓度在安全、可控状态;停风或局部短路必须慎用。
4、火区日常管理
井下火灾封闭成功后,接着的工作便是火区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准备工作
绘制火区位置关系图,建立卡片;防火墙外口设置栅栏、揭示警标、悬挂记录板,填写相关内容;确定检查内容(漏风情况、空气温度、气体变化)。
(2)日常检查
每日检查一次,有变化则一天三班检查;然后进行数据分析。
(3)火区注销
其注销前提要满足“证实熄灭”条件。申请注销获批准,可解除其“火区管理”。
(4)火区启封
火区范围需要恢复生产的,要经注销批准后进行。启封前,一定要编制专门安全技术措施,明确启封方法,充分考虑可能复燃时的应急措施。启封后3-5天,还要加强对通风、温度(气温、水温)、气体变化等进行检查。
5、防灭火保障体系
具有自然发火危险性的矿井,要建立、健全和完善防灭火保障体系。矿井防灭火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保障。设立防火专门机构,配足配齐人员,明确领导。
(2)防灭火系统保障。按矿井实际建立与之适应的永久性防灭火主体系统束管系统、安全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