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数学文化进课堂范文

数学文化进课堂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数学文化进课堂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数学文化进课堂

第1篇

关键词:数学文化;数学思维;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288-01

一、数学文化走进数学课堂的必要性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对于数学,很多人的印象是严格、单调或者是枯燥、死板的,数学家曾担忧“数学在各门课程中是最不地人心的一门功课,其名声不佳……”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数学是一种文化”已经毋庸置疑,而作为文化是可以被继承和发展的。世界上的语言、文字、宗教、党派都有地域之分,但世上只有一种数学,数学定理又能万世流传,数学确实是最具有文化特征的了。王梓坤先生在《今日数学与应用》一文中总结了数学就是“对全体人民的科学思维与文化素质的哺育”。他进一步指出:“数学文化具有比数学知识体系更为丰富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数学文化是对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概念的高度概括。”我们学习数学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能通过数学学习接受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维能力,锻炼思维品质。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小学数学教育依然存在着某些误区:数学课程过分强调它的“逻辑性”、“演绎性”、“封闭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解题教学占据了主导地位。通过大量练习来学习数学,是当今我国数学教学的主旋律。通过大量模仿性练习,这对提高学生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推演能力和解题能力的确有效,但培养这样的学生除了暂时能解几道题,还能干什么呢?部分学生及家长觉得数学学科的最终目标就是做题,考高分,他们无法体会到数学的文化价值,更缺乏创新精神,这不能不说是数学教育的一个严重的缺陷。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教材的改革固然重要,但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选拔人才机制的变革,取决于教育理念的更新,而教师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二、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

1、通过学生了解数学史,身边的数学美的事物,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感受数学魅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欣赏数学文明成果 学习数学不仅是掌握一定的知识与获得一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欣赏和理解人类创造的这一文化成果,激起对数学这门科学的热爱。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辉煌的历史。这就为我们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素材,例如:圆周率的始祖--祖冲之、《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作者刘徽等伟人的介绍。

2、运用生活中的数学及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渗透,让其切实感受到数学文化的价值和力量,从而利于实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营造探索氛围,激励学生自主探索 营造探索氛围,激励学生自主探索,让不同学生的不同解法都呈现出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就是现代数学的教育观念。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具有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有机会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而不是用统一的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从而有利于对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学好数学的信心)的培养,也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体验,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知识的丰富、数学方法的精巧、数学思想的博大、数学思考的美妙,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例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先让学生在课前到超市进行实地调查活动,了解商品价格方面的知识,课上进行交流汇报,这样开放了教材的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数学活动之中,真切感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小数的读法比较简单,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则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辩论、探索,使学生充分体验再创造过程,真正理解了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了“数学文化”的熏陶。

第2篇

关键词:数学史 课堂 数列极限

笔者执教期间,学生问笔者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数学这么难,学习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数学一直以来和枯燥乏味联系在一起,课改以前,繁、难、偏、旧是中学生对数学的一贯评价。传统的数学课程一般以“掐头去尾烧中段”的形式进行教学, 导致了数学教学脱离实际的倾向。学生不用了解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和形成、发展的过程,也不用了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只要会解数学题就可以了。学生被淹没在没有实际意义的题海战术里,数学成了打人的“棒子”,滤人的“筛子”。难怪学生会问出学习数学到底有什么用的问题。其实正像已故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指出的,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数学无处不在。

怎样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怎样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怎样把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成吸引学生的磁场,怎样激发学生从“冰冷的美丽”到“火热的思考”?答案只有一个,让数学文化走进数学课堂!

请看一堂数列极限教学案例(教学过程)

1. 人们最初对无限的认识

战国时代哲学家庄周著的《庄子・天下篇》中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潜含无限思想。

同时期,古希腊的数学家兼哲学家齐诺提出了四个悖论。其中“阿基琉斯和乌龟赛跑”是最著名的一个。乌龟和阿基琉斯赛跑,乌龟提前跑了一段――不妨设为100米,而阿基琉斯的速度比乌龟快得多──不妨设他的速度为乌龟的10倍,这样当阿基琉斯跑了100米到乌龟的出发点时,乌龟向前跑了10米;当阿基里斯再追了这10米时,乌龟又向前跑了1米,……如此继续下去,因为追赶者必须首先到达被追赶者的原来位置,所以被追赶者总是在追赶者的前面,由此得出阿基琉斯永远追不上乌龟。这显然与人们在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是不相符合的。如何用数学来解释?

如果能够求解这些和,这个矛盾就解决了。人们只有掌握了极限知识之后,才能真正地解决。

2. 极限思想的历史渊源

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以及外切正多边形的边数不断加倍的办法来接近圆的面积,他们认为圆的面积可以取作边数不断增加时它的内接和外切正多边形的面积的平均值。这可能是西方应用极限计算圆面积的最早设想。后来被欧多克斯发展成“穷竭法”,阿基米德用这种方法证明了球的体积和球面面积。

我国三国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的注文中,第一次把《庄子》中的极限思想用于算“园田”和“弧田”的面积,创立了一种推求圆周率的方法,即“割圆术”。 他把圆周分成三等分、六等分、十二等分、二十四等分……这样继续分割下去,所得多边形的周长就无限接近于圆的周长。他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就是极限思想。

3. 缺乏极限定义,引发第二次数学危机

尽管极限的思想由来已久,然而在随后的漫长岁月中却没有什么进展。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生产力和科学水平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些发展对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就是牛顿和莱布尼茨创立的微积分学。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对无穷数列进行求和运算,矛盾与错误也层出不穷。还引发了第二次数学危机。如求和:

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澄清人们对“无限”运算的认识,就需要对极限有一个严格的定义。

4. 数列极限概念

容易发现,数列中的项随着n的增大而减小,但当n大于0且无限增大时,相应的项 可以无限地趋近于常数0。

容易发现,数列中的项随着n的增大而增大,但当n大于1且无限增大时相应的项 可以无限地趋近于常数1。

容易发现,数列中的项是正负交错地排列的,并且随n的增大其绝对值减小,当n无限增大时相应的项 可以无限地趋近于常数0。

极限的思想是数学中极为重要的思想,极限概念是学生学习微积分的基础,然而在数学史上,极限概念的完善却是在微积分产生之后,数学家们在解决第二次数学危机的过程中,经过近百年的工作才给出了极限ε-δ的的定义方法。对于高中如何进行极限的教学一直是个争论的问题。

德国著名数学家F1・克莱因认为,数学教学至少在原则上要遵循“个体发育史重蹈种族发展史”――这项生物发生学定律。因为科学的教学方法只是诱导人去作科学的思考,而不是一开头就教人去碰冰冷而美丽的结论。按照历史顺序教授数学,能使学生“看清一切数学观念的产生是如何迟缓;所有观念最初出现时,几乎常是草创的形式,只是经过长期改进,才结晶为确定方法,成为大家熟悉的有系统的形式”。法国著名数学家庞加莱主张数学课程的内容应完全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展现给读者,他说:“动物学家坚持认为,在一个短时期内,动物胚胎的发育重蹈所有地质年代其祖先们的发展历史。人的思维发展似乎也是如此。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让孩子的思维经历其祖先之所经历,迅速通过某些阶段而不跳过任何阶段。鉴于此,科学史应该是我们的指南。”匈牙利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则指出:“只有理解人类如何获得某些事实或概念的知识,我们才能对人类的孩子应该如何获得这样的知识作出更好的判断。”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亦持有类似观点,称:“年轻的学习者重蹈人类的学习过程,尽管方式改变了。”

因此这堂课从极限的发展史角度展开课题,反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体现了新课程“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的理念,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节课这样的安排,从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及课后作业来看,效果是满意的。那么有多少教师在他们的数学课堂上引入了数学文化,对此笔者设计了问卷进行调查。90.2%的教师承认自己没有足够的数学史知识,甚至有个别教师认为自己一点都没有。90.6%教师认为数学课上介绍数学史是有必要的,而且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数学史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的积极性、加深对数学教学内容理解是有帮助的。但是100%的教师认为,讲数学史学生是喜欢的,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有提高的,但是时间不允许,一节课45分钟,落实知识点都不是很充裕,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讲解数学史知识。对于牺牲落实知识的时间来讲数学史知识,几乎100%的教师是不赞成的。因此,对数学文化走进数学课堂这一道路是正确的,但是如何让数学文化走进数学课堂是我们今后要努力探讨的方向,使得数学教师在时间上有讲解数学史的可能,在观念上并不认为讲数学史知识是牺牲了宝贵的上课时间,如何让数学史发挥更显著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连笑.用数学文化推动数学教学[J].专家论坛,2005年第6期.

[2]郑毓信,王宪昌,蔡仲著.数学文化学[M].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6.

[3]王风春.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J].上海中学数学,2004年第6期.

[4]苏英俊,汪晓勤.略论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意义[J].数学通讯,2005年第5期.

[5]林永伟,叶立军.数学史与数学教育[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4.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2003,4.

[7]M・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

[8]施斌,丁乃芬.数学文化观下的数学极限思想[J].数学教学,2005,第9期.

第3篇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使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成为最重要的教育重点之一,传统的数学教育忽视了数学文化的重要性,这种做法背离了数学教育的初衷。目前,部分数学教师已经开始的接受新的理念与新的教学方式,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

一、什么是数学文化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怀尔德(R.Wilder,1896―1982),在其著作《数学概念的进化》、《作为文化系统的数学》中率先提出数学是一种文化的理论。广义的文化指的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的是社会意识形态。数学既是人类精神文明产物又是物质文明产物,数学这门学科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数学文化观下进行数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数学文化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

数学是一种量化的模式,它具有客观性。数学的确定性、简单性、深刻性、抽象性和自我完善性,除了科技方面的应用,还对精神领域具有影响,例如,数学对人类思想解放、摆脱宗教迷信都做出了贡献。

数学活动的整体性。数学教学需要运用一些准则和规范去研究,必须基于对数学本质的认识,以保持其完整性。

数学发展的历史性。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经过长期积淀的,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

二、高中数学引入数学文化的重要性及意义

(一)重要性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近年来,如何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研究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教育的热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数学文化能够使教材更加真实,更加生活化,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加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改革之路。

2.数学教育目的的需要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对学生使用知识的传授、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养成。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学生达到数学教育最初的目的。而学生文化素养的养成,并不需要所有学生都能够针对数学进行研究和应用,可以通过对数学文化的了解和学习,从而培养其数学素养。

3.改变数学教育独特性的途径

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对实用性越来越重视,数学的教学模式西化,中国古老的筹算和珠算已经被放弃了,想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我们把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育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意义

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将数学文化引入高中数学课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数学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通过数学文化的引入,让学生能够对数学的了解更加全面,拓宽学生视野。通过对数学相关部分的背景介绍和其他细节的了解,为学生提供了解数学本质的手段。此外,数学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数学精神的渲染、有利于培养科学的审美观。

三、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改变数学教学现有模式

数学其实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使的学习过程中存在枯燥乏味的现象,渐渐的使人们淡化其实数学的学习学习的本身就生活中鲜活的内容。要通过数学教育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让学生明白数学的重要性。端正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数学文化,使数学教育更加简单易懂。

(二)明确数学理论的“未完成性”

数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通过高中数学的教育,需要让学生明白,数学还有发展的潜力,需要我们努力去探寻它的未完成部分。数学中还存在很多这样的未完成性的问题。例如,算术的公理的相容性、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等等问题都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质疑精神。

(三)结合历史背景,注重知识发散

在一些枯燥的公理,定理及规律的介绍时做一些必要的发散性的介绍,例如在对几何部分的学习中,可以先介绍费马、笛卡尔等先驱人物对几何的贡献;在对欧拉公式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介绍欧拉传奇式的一生,用这些大师的经历和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在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同时还能够开阔学生视野。

(四)注重数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高中数学教育工作中,老师应该将数学的理性精神发挥出来,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将当时数学知识内容的产生过程模拟,展现当时分析,归纳的过程,让学生“亲历”数学家的真是思维过程,感受知识的来由。这能够让学生真正了解数学文化的严谨,从而激发出探秘数学的欲望。

(五)注重人文精神传播

每个学科间既是相互独立的,同时也是相互影响的。注重人文精神的传播是当代教育改革的趋势,因为,高中数学课程中应该在注重数学文化传播的同时渗透人文精神教育。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只有通过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到数学既是基础学科,同时也是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

第4篇

【关键词】艺术追问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06-02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大部分学生学习时的难点。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与抽象性十分强的学科,如果学生仅仅靠死记硬背是很难真正学好数学知识的,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巧妙地运用追问的艺术,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时有的放矢,使其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具备学习能力。

一、巧妙追问,激活学生思维

小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就很容易出现思维堵塞的情况,不利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因此,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及时地追问,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与探究中发散思维,灵活地运用自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我就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小船与小鱼在水中直线运动的视频,然后让学生通过思考说出他们分别是怎样运动的,这样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在观察后,他们都说出了它们是平移运动的。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的现象呢?学生说了“电梯的上下、国旗的升降、抽屉的拉动”等,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平移的广泛性,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接下来我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出课前画出的方格,并让学生数一数小船向右移动了几格,应该从哪里开始数起?学生的答案在这时出现了分歧。有的学生说从最左边的船的顶点数,有的学生说要从船中间的地方数,然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船是在哪里出发的?最后到达了哪里?我们应该如何来研究呢?在这样的追问下,学生都积极地思考,他们发现只要选定其中的一个点进行研究,那么小船平移的距离就是一样的。在这样的追问教学中,学生都积极地发散了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艺术追问,掌握学习重点

数学问题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教师就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艺术地追问,既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去思考,又不至于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从而让学生在教师的追问与引导下掌握学习的重点,突破学习的难点,改变“不求甚解”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学生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后,我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学生发现了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然后我让学生思考:有没有什么办法直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学生通过剪纸与拼接,再通过汇总整理,他们得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是学生在做题时却不能灵活地运用,我便引导学生:三角形有几条边?那么它可以有几个底边呢?有几个高呢?这样的问题使得学生豁然开朗,他们不再执着于求最底边的高,而是根据题目进行适当的变通,找出相应的底和高,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做题效率。

三、科学追问,引导正向思维

数学是一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也会出现错误的答案,这时教师就可以围绕着学生的错误答案进行追问,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逻辑思维来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节内容时,很多学生在比较大小时都会出错,我便让学生比较这个等式的大小:0.1米0.10米0.100米。学生一看到这道题,他们脑中首先浮现出的就是“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追问艺术,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帮助学生走出思维的误区,使其在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为学生的能力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5篇

[关键词]艺术追问 小学数学 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67

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的本质,提升课堂效率。然而在具体实践中,有些提问并不能马上收到预期的效果,此时如果教师能够及时追问,就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追问的有效策略。

一、追在矛盾处,问出数学本质

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学生在新知的学习中往往过分注重表象,从而出现认知矛盾,造成思维堵塞,为下一步探究造成负面影响。为此,教师要把握时机,及时追问,引导学生梳理思路,发现数学问题的本质所在。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拼摆,看是否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动手操作、分析并讨论后,认为要围成一个三角形,需符合一个重要条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满足这个条件就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显然,学生对这里的“两边之和”存在着认知矛盾。由此,教师围绕这一矛盾点设置问题:“如果三边分别为2cm、1cm、4cm,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猜一猜再试着摆出来。”学生根据之前的推理,认为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因为两边之和(1+4)cm大于第三边2cm。但学生动手拼摆后发现根本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教师追问:“为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深入探究,发现除了两边之和(1+4)cm大于第三边2cm之外,还有另外两边之和(1+2)cm是小于第三边4cm的。所以,“两边之和”这个条件并非其中的一个两边之和,而是任意两边之和。经过讨论和分析,学生认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判断最短的两条边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

以上教学,教师紧扣学生的认知矛盾点进行追问,带领学生展开探究,让学生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中的“两边之和”有了全面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有效突破了认知误区,凸显了数学本质。

二、追在疑难处,问出灵活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最容易陷入用固定的思维模式考虑问题的学习误区,导致“课上能听懂,课下不会做”的怪现象。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当实施有效的课堂追问,追在知识的疑难处,帮助学生化解难点,突破固定思维的制约,实现灵活思维。

例如,在教学“认识平行”时,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完全能够从表象上理解平行和相交的关系,但对“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这一空间概念的理解却存在着困难。教师围绕这一难点设置追问:“我在大黑板前的小黑板上画了一条横线,又在大黑板上画了一条竖线。请问,这两条直线是否相交?”学生观察后产生了意见分歧,一部分学生认为直线无限延长后有可能相交,另一部分学生认为不可能相交。到底是否相交呢?此时教师追问:“试想一下,两只蚂蚁分别沿着小黑板上的一条直线和大黑板上的一条直线爬行,它们会相撞吗?”学生从这一生活现实得到启发,认为这两条直线不会相交。教师再次追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从是否相交这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中走出来,将问题的焦点放在“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由此,学生认识到,要判断两个物体的位置是平行还是相交,先要确定它们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通过三次追问,教师巧妙地化解了学生的困惑和疑问,从难点入手突破学生的思维瓶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追在错误处,问出正向迁移

在提问中,学生出现错误的应答是正常现象。教师一方面要围绕错误设置追问,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引导,通过追问进行有效点拨,纠正出现的认知偏差,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正向迁移。

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为了检验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定义是否完全掌握,教师可以用一道判断题进行测验:判断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否相等。学生根据正方形周长的公式(边长×4)和面积的公式(边长×边长),计算出相等的两个数,即认为周长和面积是相等的。针对这一错误,教师并没有直接评价,而是提问:“你真的确定这两个答案是相等的吗?”一部分学生很快醒悟过来,指出错误所在:因为单位不相同,两者根本不相等。此时教师追问:“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学生认为,虽然两个计算结果都是16,但周长的单位是分米,面积的单位是平方分米,两者意义不同,不能比较大小。经过追问,学生理清了周长和面积之间的本质区别,牢牢把握了两者的根本差异,从而有效规避了错误认知。

第6篇

一、充分挖掘总理精神,让德育教育进入数学课堂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东源小学是同志亲笔题词“中华民族新希望”之学校,被县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一极其宝贵的德育教育资源。是其他学校不能比拟的。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一资源优势,我在教学“年、月、日的认识”时。在课前。先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调查纪念厅、总理题词纪念碑等相关资料进行交流。

在运用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了“年、月、日”后。安排了一道拓展练习:( )年( )月为我们学校题词“中华民族新希望”,这一年是( )(闰年或平年),这个月是( )(大月或小月)。

为了深切怀念总理,丽水地委、青田县委拨款在( )年( )月兴建同志题词纪念碑,这一年是( )(闰年或平年),这个月是( )(大月或小月)。从总理为学校题词至今,请你推算出:经历( )个闰年。( )个平年。

最后课堂总结时。将德育教育推想:为我们学校题词“中华民族新希望”,蕴含何意?我们无数的先辈,在总理精神的鼓舞下,为祖国的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得到接力棒的我们,应该怎样报答总理的殷切教导?

二、收集校园资料。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收集一些发生在校园内生动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把校园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校园文化。为数学课堂引来源头活水。

三、运用学校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许多的教育理论中强调: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们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才有可能把所学的知识学好。而利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途径。

如:我在设计一节实践活动课时,发挥小组的合作。活动方案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将要到了,学校学生很多。而活动场所有限。为了让每一名同学体会到活动的快乐,全校按年段安排时间,每名学生有40分钟的游玩时间(活动项目及游玩每项需要的时间见表格)。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最佳的游玩方案,并向其他同学介绍。(选择的,打上一个“√”;选择两次的,打两个,依次类推。)

同学们经过讨论很快设计好了方案。我把他们设计好的方案一一进行投影,让同学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设计方案最佳?为什么?”有的小组把所有的项目都玩过了。还用剩余的时间把有的项目再玩一次,合计正好是40分钟。但有的小组也玩了40分钟,可设计的水平不高。针对此事,我引导学生进行大讨论。“甄是我们学生的天性,人人爱玩,但你能玩出高水平吗?说明什么?”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玩中学到了知识。

四、用数学的眼睛看校园文化。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

第7篇

邱雪明,男,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中学二级教师。

《新课标》在数学文化的要求中提供了19个选题,其中数的产生与发展、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与数形结合的思想、微积分与极限的思想等与数学教学紧密相关课题3个,还有二进制与计算机、电视与图象压缩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10个课题以及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与公理化思想、拓扑学的产生等能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创新原动力认识的6个课题.

一、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文化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合理的渗透数学文化,例如在微积分建立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教学中,不能仅仅停留在微积分建立时代背景的介绍和对生产技术的促进上,还要引导学生反思:公孙龙等提出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和刘徽的“割圆术”中蕴涵着微积分的萌芽思想比欧洲早很多年,但为什么微积分的产生与发展在欧洲而不是在中国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数学文化不能独立于民族文化之外,民族文化影响和决定了数学文化的特色,反过来数学文化对民族文化有着促进作用,处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思想的成分多,其主要功能是为君王的统治服务,知识分子固然可以自由表达见解,但其核心是帮助君王统治臣民,管理国家,在这种文化环境影响下中国的数学表现为“管理数学”的形式,在丈量土地、兴修水利、分配劳力、计算税收、季节测算等实用层面上得到充足的发展,这样就形成中国的数学以算法见长、以实用为主,理性思考不足的“实用数学”。

微积分能够在欧洲产生和发展是否就说明欧洲文化比中国文化优越呢?该如何对待文化的差异性呢?引导学生辨证的思考问题是吸收数学文化精髓的必要条件。但凡文化没有对与错之分,优与劣之别,每种文化都有其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引导学生在比较与鉴别中吸收各民族文化的精髓,扬长避短。中国的数学精于计算,可以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计算,在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的信息时代我们可以轻松的把许多问题转化为算法问题,凸显了我们“实用数学”的优点,但是我们过于关注应用,忽视数学体系和数学理论的构建;希腊文化以“理性”见长,重视数学体系的逻辑构建,有利于学科的发展,两种文化各有千秋。在历史上,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程度的数学成就,并有自己独有的(尽管有些是共性的)数学文化。例如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古代、古代印度、阿拉伯等。

数学是一种语言,随着数学抽象性和严密性的发展,逐步演变成独立的语言体系,相对于其他语言,数学语言具有符号性、简明性和严密性,微积分的创立也引进了许多的符号,在其发展过程中那些简明适用的符号得以继承和发展,繁琐的符号则难以进入数学符号语言体系,逐步被淘汰,在学科创立的同时还要关注符号的运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了解微积分产生的背景,微积分对生产技术的促进作用,还了解了民族文化与数学文化之间的关联,在比较中了解了各民族数学文化的长处和不足,这种了解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从符号的运用和首创权的争斗中体会数学发展的艰辛,从而也提高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

二、评述趣闻逸事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家在数学研究过程中的趣闻逸事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数学兴趣,认识数学价值的良好素材。

无论在社会科学、管理科学还是自然科学中,数学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第谷(Tycho Brahe,1546-1601)是一个很有名的天文学家,他积累了20多年的天文观测资料,虽然深知这些资料的宝贵,却苦于数学知识的限制,他无法总结出行星的运动规律,他的助手开普勒(1571-1630)是个数学基础非常厚实的数学家,后来根据第谷的观测资料,提出了行星运行的三大定律,被后世的科学史家称为“天上的立法者”,后人在评价第谷时认为他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开普勒。

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数学史与中学数学的融合不是简单的向学生介绍数学史的知识,而是通过数学史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对数学史中包含的数学思想、文化背景、自由创造和趣闻逸事的评述是激发学生潜能的有效途径,数学史是“静”的,教师的评述是“动”的,是发挥数学史特殊教育价值的“催化剂”。

三、数学美的渗透——让学生欣赏和感受数学的魅力

罗素(Russe11,B.1872—1970),这位抽象数学思想的大师,曾直言不讳地就:“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无上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这种美不是投合我们天性的微弱的方面,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的那些华丽的装饰,能够达到严格的只有最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完美的境地。一种真实的喜悦的精神,一种精神上的亢奋,一种觉得高于人的意识——这些至善至美的标准,能够在诗里得到,也能够在数学里得到。”学生能够理解数学美、欣赏数学美,才能全面地、立体地理解数学的本质,从而改变那种认为数学只是计算,是枯燥、乏味的学科的观念。

美育的价值不仅在于陶冶情操,它还能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献身科学,数学美一直是指引着数学家前进和奋斗的一盏明灯。

第8篇

一、文化输入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学科,与其语言背后的文化息息相关。因为语言学科的学习不仅仅需要学生对语言系统地完全掌握,还需要去了解这个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以及在这个语言产生的地方的风俗习惯。因为只有了解了这个语言背后的文化以及语言产生地方的风俗习惯,我们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了解这门语言,才能够在实质上抓住它的特点。所以,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加强对文化知识的输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当然,学习英语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的交际能力,能够使用英语与别的国家的人进行流畅的交流。然而,在我国的一些高等院校,虽然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很强,但是在听说方面却是一个很大的弱点,并且由于对一些英语文化的不了解导致了学生在理解方面的偏差,并且也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了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从而招来了别人的误解。

二、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中文化输入的几个原则

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用各种方法和措施来不断地加强文化的输入,从而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语言背后的文化,并且明白英语及其所属文化与本国文化的不同。当然,老师在进行文化输入的时候,也不能够盲目地使用一些方法或者是手段,而应该要遵循以下的几个原则。

1.实用性原则

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中的文化输入一定要注意实用性,而不是把那些不实用的文化输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也就是说,输入的文化应该跟学生所学的英语听说的内容紧密相关,这样才能够通过文化的输入,让学生更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例如,在学到美国的电影这个听说部分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下为什么美国所制造的电影都是那些大片,并且在里面都有着英雄,说一下美国人崇尚个人自由崇拜英雄的文化观。这样,一方面,学生就会在学习的时候了解美国的电影;另一方面,对美国人的一些文化观也有所了解。

2.系统性原则

在教学中,老师还应该注意这样一点,就是把英语背后的文化专门设置一个系统来分不同的时间段来讲解,最好是在学生学到一部分的时候讲一部分,循序渐进。这样就会避免老师在讲解中的混乱,并且也有助于学生及时地理清思路,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三、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中如何实现文化的输入

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中进行适当的文化输入,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还能够让学生在文化的理解中渐渐地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能够在训练他们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英语的综合素质。那么,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中如何实现文化的输入呢?

1.从文化背景入手进行文化的输入

任何一件事情的产生都有着其特定的社会、文化以及历史背景,而通过对文化背景的了解来学习一门语言,相对来说简单一点。所以,在听说课堂中加入文化背景资料的输入,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另一方面,也会引起学生学习、探知的兴趣。当然,在这里,老师就一定在讲解的过程中记得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准确把握以及及时地讲解了。比如,在涉及到一些圣诞节的文章的时候,老师就应该在课前设置一些问题。例如: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Christmas Day in the United States? What kind of holiday was it at the beginning?等等,然后,再将一些关键词写在黑板之上跟同学一起分享,借助这些提问与关键词,可以对背景知识讲解,然后让学生提升自己的兴趣,并且不断地进行英语文化的接收。

2.从词汇入手进行文化的输入

在大学英语的听说课堂中,除了背景文化的输入,还应该重视词汇文化的输入。因为词汇就是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载体,任何的语句都是由词汇组成的,并且英语中的很多词汇与中国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如有些词汇在中国的文化中明显的是骂人或者是不好的字眼,但是到了英语中就会完全不是那个意思,有时候还会出现赞赏的可能。例如,在中国我们不喜欢用“狗”这个词,就像是有些词如狐朋狗友、狗腿子等都是骂人的话,但是在英语的文化中“狗”却代表的是忠诚,并且英美人更是将狗看做是宝贝。所以,在他们的文化中就会出现“a lucky dog”“Love me and love my dog”这些语段,可能对于不懂他们文化的人来说,这两句话无疑是在说,一个幸运的狗,还有爱我就像是爱狗一样,这样会让人感觉是在骂自己。其实,这两句话在英语的文化背景下,就是幸运儿跟爱屋及乌的意思,是含着褒义的词汇。所以,对于这些文化的差别,在课堂中老师要告诉学生,以免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时候出现一些差错,闹出一些不愉快或者是笑话。

3.从日常交际入手进行文化的输入

语言文化的交流离不开日常的交际,而日常的交际方式会因为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在大学的听说课堂中,老师进行文化的输入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跨文化的交流中更加得心应手,并且在交际的时候没有什么不规范的地方。当然,日常交际包括问好、打招呼、致谢、打电话,等等,也包括用餐礼仪,等等。当然,由于汉语言与英语的文化背景不同,也导致在这些交际用语中的不同。就像是在中国人们之间的问好喜欢谦虚一下,要么说自己的水平有限请多多指教,要么就用一些比较恭维的话抬高对方。而这样的一种问好的方式,在外国人看来就完全不懂,他们会觉得真的是我们不如他们,而不是说我们是在谦虚。在交际中,英语文化主导下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谈论他们的隐私,如在交际中他们不喜欢别人问他们的年龄、毕业的院校,等等,这样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被侵犯了,而中国人则不然,他们很热衷这些问题的探讨,等等。所以,老师在进行文化讲解的时候,要记得对学生日常交际方式以及语言的文化输入,从而让学生更加理解英语背后的文化,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

四、小结

总之,大学英语语言教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想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就必须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文化输入,在学生了解英语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的基础上,而慢慢地去适应这个文化,然后再进行跨文化的交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交际的过程中把握英语文化背后的内涵,也才能够在交际的过程中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问题设计 数学教学 能力培养

一、前言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活动,也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成一个个问题,正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就能启发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思考而获得知识的目的。本文就人教版《数学》(必修②)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的第一课时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的教学中借助多媒工具在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谈点做法与体会。

二、借助《几何画板》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几个注意点

1.设计问题紧扣教材的课堂教学目标

“问题”要始终以教材中的基本概念为中心,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直观感知到抽象概括,由学生熟悉的旧知识逐步向新知识过渡,不要急于求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含义,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的定理,并能运用判定定理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探索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针对这三维目标设计如下的问题:

问题1:空间中直线a和平面a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问题2: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没有公共点)来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你认为方便吗?

2.设计问题要适应学生认知水平和有启发意义

一个问题的提出后,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或他人的启发应能全部理解或有所悟,教师应下确估计学生现状,循序渐进,对于较难的问题要设法过渡。借助《几何画板》进行教学时针对学生平时的生活环境设计问题3同学们能列举出日常生活中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具体事例吗?在这个问题设计出来后,老师通过静态和动态的演示(如图),使同学们感知线面平行。

3.问题设计要能展示思维过程和探究的空间

在教学中有学生问:“老师,你是怎么想到的?”学生之所以这样问,往往是不了解探求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借助《几何画板》软件正好从数学实验的角度展示了学生的思维过程。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课堂教学进入第三个环节,就是要学生探究思考,“问题解决”的重要环节。我设计了如下图的探究实验并设计了3个问题。

问题1:如图,直线a在平面α内还是在平面外?直线b呢?直线a与平面α平行吗?

问题2:如图,直线b在平面α内,直线a在平面α外,猜想在什么条件下直线a与平面α平行?请同学们互相探索讨论,并证明你的猜想?

问题3:通过同学们的实践探索讨论,发现直线与平面平行关键有哪几要素?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和问题题我解决,自然就完成本节课的关键点。

4.问题设计要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要从学生的兴趣抓起,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提出的问题上,积极、主动的思考。

在学生探究问题1时,由学生自已改变可移直线a的位置,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内部问题,从而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的好习惯,比老师在课堂详细的讲解效果更好。设置这样实物和动画实践的情境,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线面平行与否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使学生学在情境中,思在情理中,感悟在内心中,学自己身边的数学,领悟空间观念与空间图形性质。

三、“问题设计”对教师的要求

1.吃透教材

老师讲课的依据是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教学大纲,教材本身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教师在吃透教材,熟悉教材前后联系、媒体的使用情况以及了解学生的情况下,才能设计出一环紧扣一环,引人入的问题。

2.扎实的专业基础和高水平的多媒体应用能力

每设计一个问题和使用什么教学软件,教师心中都要清楚明白,而且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要习中有数,这样指导学生才得心应手。

3.要有耐心

一般教师备课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生对多媒体的熟悉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的,若遇到特殊情况,如有时教师觉得容易的问题,学生反而不能解决,此时教师须冷静、耐心,寻找原因,另找途径,切不可责怪学生“笨”。

4.激励学生大胆实践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文化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研究项目《构建数学文化,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项目编号:2015YQJK155).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前言明确指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新课标小学数学每册教材的编排都有意识地渗透了大量的数学文化内容,“数学文化”也走进了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渗入小学课堂教学中.

“数学文化”一词的内涵,简单说,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泛些说,除上述内涵以外,还包含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等.让数学作为一种文化走进小学课堂,使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是一种文化的熏陶.

一、以数学教材中的素材为载体,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现在的数学教材中,比较注重体现数学文化,充分利用每个知识点后面补充的内容“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美、生活中的数学等,引导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一)呈现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著名数学家霍格本曾经说过:“数学史是与人类的各种发明与发现、人类经济结构的演变以及人类的信仰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教材中数学史知识的呈现中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为出发点,在中、低年级的教材中是以介绍数学符号和基本数学知识为主,在高年级的教材中则通过某个数学问题介绍相关的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如,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学习中介绍了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和铜漏壶;二年级上册乘法和下册除法学习中分别介绍了乘号和除号的由来;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中介绍了指南针、司南和罗盘都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其中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学习中介绍了我国古代用小棒表示数;四年级下册括号的学习中介绍小括号、中括号和大括号的由来;五年级学习质数与合数时,介绍了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的故事,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又介绍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故事;六年级上册学习圆周率时介绍了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教材这样编排,让学生走进历史,不仅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的了解,更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挖掘数学的美感因素,让学生体验数学文化之美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说:“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显然这是高度评价了数学是美的.这种美不像自然美、艺术美或社会美,这是一种内在的、含蓄的、理智的美,具体体现在对称美、规律美、抽象美和统一美等.在教学中,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都体现了对称美;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等都体现了规律美;数学本身就是抽象的学科,它是运用抽象的数字和符号构建起来的一个系统,简单而有趣,处处都体现着它的抽象美;数学中十进制计数法、24小时计时法、平年和闰年的记法等都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要及时发现这些美,引导学生去感悟和欣赏数学的美.

(三)数学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用数学文化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是一种文化.它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基于生活而发展.教材编排中,很多内容都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一年级下册学习“认识人民币”时,以购物游戏为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元、角、分”;四年级下册学习“三角形”时,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去围篱笆;六年级上册学习“折扣”时,以具体两个商店搞促销活动为例子,让学生去计算哪个商店的价钱更低.还有像认识位置、认识方向、对称、平移和旋转等知识都和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学,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学会用数学文化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让数学文化融入课堂

(一)在创设教学情境中渗透数学文化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让数学文化融入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问题时,新课伊始,通过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的一道经典数学趣题引入,向学生介绍了古人的辉煌成就,让学生对中国数学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还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二)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是以相关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呈现出来的.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去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体验数学文化对知识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教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时,让学生分小组合作,组长利用准备好的圆形、椭圆形和正方形的硬纸板在桌子上分别滚一滚,其他组员演示乘坐不同形状轮子的汽车,体会坐车感觉,最后小组交流、汇报.经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都说乘坐轮子是圆形的汽车最舒服,因为圆形车轮的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同圆或等圆的半径都相等,所以圆形车轮的运动比较平稳.这样的设计,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比较和验证等实践活动,在主动探索中得到发展,经历了数学文化的形成,有效地解决了实际问题.

(三)在解决问题中渗透数学文化

解决问题是学生对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运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渗透数学文化,能使学生理清解题思路,选择最佳的方法解题,化繁为简,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四年级上册“优化”例3“田忌赛马”问题中,教师可以先由“田忌马”的故事引入,让学生知道有效的策略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结果.这样有效地渗入数学文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解决了数学问题.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领略数学文化的魅力

数学活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丰富学习经验,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数学活动的开展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实际,可以开展以下数学活动:1.数学小故事演讲比赛(三、四年级);2.数学手抄报比赛(全校);3.数学24点计算比赛(四、五、六年级);4.开展实地测量、问卷调查等数学实践活动(五、六年级).通过数学活动的开展,能让学生领略到数学文化的魅力.

数学是一种开放的文化,当数学文化真正渗入教材、进入课堂、融入教学时,数学教学就会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学会用数学思维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第11篇

摘 要: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是人类思维的产物,被视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数学文化既对数学教师及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又对学生学习数学有启迪作用。本文围绕数学文化在数学教育中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展开研究,探讨数学文化在数学教育中价值的体现。旨在通过数学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培养热爱数学知识、自主进行数学技能训练,逐步将知识、技能内化为一种数学性格,生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文化;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8-188-01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体现数学教育的价值,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新的课程改革促使我们再一次来反思数学教育中的文化价值体现,数学应该作为一种文化走进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这就是要求数学学习的内容在范围、题材和呈现方式上更多地反映社会现实,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及数学的现实和历史,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如何让数学文化的价值融入中学数学课堂?以下是我在实践中进行的一些探讨。

一、数学文化的“科学价值”――通过数学文化丰富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原本是有趣的。作为一名学生,不以这样的心情去学习是学不好数学的。作为一位教师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是好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它决定着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已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

(1)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充实教学内容。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的一门学科。它记载了各时期数学家的数学成就及各种数学研究的思维方法。例如被开普勒誉为几何学两大法宝之一的勾股定理在古代中国、希腊、印度、阿拉伯以及近现代欧洲都有证明,其中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赵爽(3世纪)、刘徽(3世纪)等人的证明方法都非常精彩,完全可以引入课堂教学。

历史上利用几何图形证明数学公式的方法更是妙不可言,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公式,还能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美。

在教学中,教师若能适当将数学史有机结合于教学,便能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能力得到更好的训练。

(2)插入数学家的故事或数学名题等活跃课堂气氛

许多学生不喜欢数学是因为他们觉得数学课枯燥无味。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上能适当插入数学家的故事或数学名题,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扩展知识面,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思想水平的提高。

同时,还可以布置一些与教材内容相适合的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改变学生旧有观念。如:学习解析几何前,让学生阅读笛卡尔生平;在学习勾股定理时,让学生阅读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发现,以及中国古代的弦图等。

二、数学文化的“应用价值”――通过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活动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重要途径。《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数学教学活动是这样要求的: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因此,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所进行的以拓展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为目的数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更好的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科学探索精神,启迪科学思维,开拓知识视野。开展数学活动的方法与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数学讲座和数学竞赛。

(2)创办学生自己的刊物。

(3)进行初步数学建模实践活动。

(4)进行数学小论文评比。

为什么要开设数学课?也许最简单的一个理由就是“有用”。正如“学以致用”是我们一直所倡导的。有些教师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常常是干巴巴的几道应用题,所选题材也常常让学生感觉数学距生活依然遥远。我们强调应用是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学会用数学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其它学科问题和生活、生产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通过数学文化实现数学教育的德育功能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与其它学科有着重要的联系,以及它在社会实践中有着广泛应用,更重要的是数学的学习能训练人的思维,完善人的个性品格。数数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独特的风格,承担着德育的任务。

(1)爱国主义教育。从《九章算术》到《陈氏定理》,都是极具说服力的史料,都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勤奋自强的思想教育的好素材。中学数学课本中多次涉及数学家、数学发现、数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并以习题、注解、课文、附录等多种形式出现。这些内容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例如:刘徽的“割圆术”,祖冲之的“圆周率”,杨辉三角,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材内容中充满了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师可利用教材中极其丰富的辨证唯物主义内容,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运用此观点、立场和方法传授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方式和正确的世界观。如“已知与未知”、“相等与不等”、“有限与无限”、“分析与综合”等都充满着“对立与统一”的辨证关系。

(3)个性品质方面的教育。数学精神是指在数学发展过程中凝结并体现出来的人类精神。数学教育必须充分揭示数学与人类文化的联系、数学精神与人类精神的联系,方能达到其应有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数学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学的理性精神;数学的求真精神;数学的创新精神;数学的合作精神。

四、对“数学文化“的思考

新一轮课程改革无疑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挑战,从理念到内容,从方法到模式,蕴含着古今中外杰出数学人才成长史、数学演变史、数学思维发展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进行数学愉快教学,让学生学会体验、欣赏数学,是中学数学教学必须承担的任务。

作为一名新形势下的数学老师,对数学文化的研究应该更加深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合适而巧妙地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渗透到实际数学教学中,充分体现数学文化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激发对于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进而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张维忠.王晓勤等.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 郑毓信,王宪昌,蔡 仲.数学文化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3] 尹德霞.中学数学教育实践中的数学文化案例探究.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第12篇

一、构建数学文化课堂应关注价值引领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应用全人类的文化神韵去滋养学生的心田和智慧。关注价值引领,就是数学课堂应引领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去正确感受数学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应让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价值产生一种敬重、珍爱及惊叹之情。引导学生从真善美的角度,去追求生命的意义,从而真正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文化内涵。

如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的《分数的认识》课尾:(播放“多美滋1+1”奶粉广告,大意如下:东东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四份,一看一共8个小朋友。于是就从侧面又切了一刀,刚解决这个问题,又来了第九个小男孩,东东就把自己的那一块蛋糕平分给这个小男孩。)

师:从这则广告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

生1:第一个画面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我想到了1/4。

生2:第二个画面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我想到了1/8。

生3:从第三个画面中,东东把自己的一块蛋糕又平分给了第九个小朋友,让我想到了1/2。

师:这里的1/2是整个蛋糕的1/2吗?

生3补充:不是,是东东手上蛋糕的1/2。

师:你们喜欢东东吗?

生:(大声地)喜欢!

师:他分出了自己手中蛋糕的1/2,但他收获了什么?

生:我觉得他收获了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

生:有的时候,我们可能只分出了自己的一小部分,但收获了一个新的朋友。

……

一则小小的广告,不仅画面美轮美奂,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内涵及浓浓的人文关怀,教师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巩固了分数的认识,还唤醒了学生心灵深处的那份爱心、纯真、友谊和责任。学生不仅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一种高尚的品德,一个美好的心灵。让人不禁赞叹:究竟是一种巧合,还是多美滋广告专为这节课而做?不能不佩服张老师课堂设计的独具匠心和立意高远。这种文化代表着学生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经验,显示着学生特有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但我们也看到,自从“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在一次大型数学教学研讨会上,以“追寻数学课堂的文化意蕴”为意图,上了一节《走进圆的世界》后,小学数学教育界言“数学文化”必提及《走进圆的世界》这一经典课例,似乎充满文化韵味的小学数学课堂必定要有充斥着“自然景观、工艺建筑、经典图案”等内容的多彩画面和绚丽的音乐,必定要有数学史的插入,以至于一线教师纷纷仿效这一模式,而忽视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特有的那些内在的数学文化内涵。数学文化,如果只以一种视觉冲击的形式来实现,是否还具文化应有的基本属性?其实,学生知道再多的数学史料、数学小故事,也可能是“有知识,没文化”。教师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再多的动画,也只是犹如让学生被动地欣赏风景。数学是一种高尚严肃的文化,构建数学文化课堂,首先要尊重高尚严肃的数学文化价值。否则,数学文化将会失去其固有的本体价值,数学课堂教学也会变得肤浅、浮躁,甚至是功利、粗劣。

二、构建数学文化课堂应关注个性张扬

数学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艺术,数学教育的过程,应当是儿童舒展自由精神的过程,著名数学家康托说,“数学的本质是自由创造”。和其他任何精神产品一样,数学同样是人类的一种独特创造。是创造,就必然浓缩和承载着人类的精神追求和品质。儿童对数学应有自己的诠释、自己的触摸、自己的情怀和梦想。因此,作为传承文化的数学课堂,在关注价值引领的同时也应尊重个体,张扬个性,尊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让儿童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如一位教师教学《分数的认识》片段:

师:如果有2个同学平均分这个蛋糕,每个同学分得多少呢?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示吗?

师:你敢于有不同的见解,老师欣赏你的勇气,尊重你的意见。

师:如果有10个同学平均分这个蛋糕呢?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表示每个同学分得的蛋糕?想一想,如果有100个同学呢?(老师指名让那个男生到黑板前画图表示,他画着画着,不画了。)

师:为什么不画了?

生:画图太麻烦了,还是用分数来表示比较方便。

师: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后,每份是多少。画图的方法看得清楚,但是分的份数多了就不方便。文字描述写起来比较麻烦,但是意思很清楚,并且可以对数作出解释,用数表示比较方便,这些都是分数,想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师介绍分数的发展史(课件演示)。

教师通过对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情况的表示方法,“逼迫”学生经历一个再创造的学习过程。从用“半个”这样的生活用语,到用图形表示,再到用这些方法表示都感到困难时,创造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自然就成为学生的一种自发愿望。在学生经历了自身的数学活动经验层面的再创造之后,教师进一步将学生引领到了数学文化层面,让学生在数学史中去领略分数发展的历史过程。数学精神培养人,数学文化关怀人。这节课上教师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理性精神,另一方面通过数学的每一步向前发展的艰辛,培养了学生坚忍不拔、不懈努力的意志、品质和正直诚实的人格魅力。这样的课堂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也让学生领略了数学这种文化的魅力。

三、构建数学文化课堂应关注智慧生成

数学作为一种看不见的文化,不是数学知识的简单汇集,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与升华,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所谓知识,那就是看见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欣赏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而智慧却不同,它看见的不仅是这粒沙子,更是这粒沙子背后一个个缠绵动人的故事。它欣赏的也不仅仅是这块石头,更是蕴含在这块石头中的一个个鲜活的灵魂。教育需要智慧,也需要培育智慧。而构建数学文化课堂也需要智慧的关照和统领,需要有智慧的生成与闪烁,这样才会使数学这种文化变得更灿烂。

如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师生交流激烈,精彩纷呈,是一节充满智慧的课。请看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一定是它的1/2吗?”这个问题掀起了课堂的波澜。同学们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两大阵营。正方、反方分别选出两名代表站在台前,一场唇枪舌剑即将开始。

吴老师顺手递给双方各一张圆纸说:“我们请正反双方的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吗?我们静静地听,然后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看哪位同学最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辩论开始。正方同学把圆从中间对折,问:“这一半是不是1/2?既然你们都承认,为什么不给老师画钩?”大有先声夺人之势。

反方同学把圆随意撕了一小块下来,问:“这圆是不是两部分?”

正方:“是”。反方:“这两半都是圆的1/2吗?”正方:“不是”。

反方:“既然不是,为什么你们还认定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都一定是1/2呢?”好一个咄咄逼人的反问。

正方仍然不服气:“我们怎么就得到1/2呢?”

坐着的同学开始按捺不住了,举手发言,一个说:“这个圆可以折成1/2,也可以不折成1/2。”真是一语中的!另一个说:“如果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2;但这里说分成两份,怎么分都行。”他在“分成两份”上特别加重了语气。理越辩越明,几个回合下来,大家就达成了共识:这句话错就错在“一定”上,如果一定是1/2的话,前面应该加上“平均”这个词。这是对分数本质意义的认识。

获胜的一方在掌声中回到自己的座位,落败的一方也准备回座,被吴老师拉住了手。“我要向他们表示感谢。”吴老师说着,向这位同学深深鞠了一躬,“感谢他为同学们创造了一个辩论的机会,让同学们对分数有了更深的了解。”孩子们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那孩子幸福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数学课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更是心智和思维训练的过程和数学文化熏陶的过程。吴老师通过因势利导,营造一个辩论的环境,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主见,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是正直优秀的人生品质。而正是在争论、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提升,正确的观点被认同,从而获得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从吴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听到的更多是数学知识外的感动。这样的数学课堂处处闪现着智慧,处处充满着灵气,处处涌动着激情。数学活动成了激情与智慧齐飞的生命历程。

四、构建数学文化课堂应关注本位回归

第13篇

0引言

职业院校的数学教育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它既是义务教育的延伸和提高,又是专业课与其他技能课学习的基础和工具,是学生稳定就业和终生学习的基石。而且,数学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如能将这种文化内涵融入实际的数学教学,会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文化品位,以及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因此,职业院校数学教育必须关注数学文化、思考数学文化,应该让数学文化走进数学课堂。

1引入数学文化,巧创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职业院校,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案的“表演剧”,教师是教学中的“主角”,学生只是“配角”,虽说“主角”和“配角”也有交往,但是这种交往大部份是单向的,也就是说有交无往,教师基本上垄断整个课堂。课堂交往的缺失,一方面令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气,使生动活泼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产生的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曲折的创造过程被淹没在形式化的、呆板的一些论断里;另一方面也压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热情,甚至厌恶数学。基于缩短数学与学生的距离之目的,在职业院校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相似的生活情境,凭借探索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琢磨,并进行操作、应用,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特别是通过模拟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感悟数学家探索、顿悟、发现数学结论的过程,既使学生接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也让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需要强调的是,把数学文化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把数学文化知识生硬地加到数学课中,而是要使其与数学内容自然融合在一起。

2运用数学文化,开展多形式教学,延续思维活动热情

随着“以就业为导向”教育目标的实施和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人们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多元文化角度的反思,对数学文化也逐渐有了新的认识,越来越觉得“数学教育应具有‘文化素质教育’与‘数学技术教育’的双重功能”,“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已成为重要的教育理念,并在逐步被更多的人们所接受。这表明,教育者不仅仅是教给受教育者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高素质的人。为此,在职业院校的数学教学中,要运用数学文化,开展多形式的数学教学。数学教学中的多形式教学就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通过多形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举一反三,常给人以新鲜感,从而延续思维活动热情,持续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可以说这种由内部的、封闭的数学观向外部的、开放的数学观的转变,就是“以数学文化关怀人,以数学精神培养人”的具体体现,就是培养素质的教育,是一种文化的教育。

3丰富数学文化底蕴,促进赏心悦目的教学

数学的基础知识、思想方法及数学综合能力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最本质要素,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为了更好地运用数学文化,开展多形式教学,职业院校的数学教师应当进一步更新数学教育观念,把数学看成一种文化系统,把数学课程放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更加注重数学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注意从广阔的生活例子中找回数学的知识、思想、方法和观念,进而适当地降低“硬数学”(数学知识、数学技巧、数学能力等)的要求,提高对“软数学”(数学思想、数学观念等)的要求。而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还要求具有更宽广的知识面,应该熟悉数学史、数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发挥数学文化优势,把数学开放理念带进课堂

第14篇

关键词:数学文化;课堂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103-0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内涵十分丰富,数学应该作为一种文化走进小学课堂,渗入到实际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感受到文化的渲染,从而产生文化共鸣。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呢?

一、引史入课堂,渗透人文教育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数学文化。在漫长的数学发展史上有许许多多的重要事件、伟大人物与传世之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把这些独有的宝贵资源融入到课堂上,必能使学生了解数学产生的过程,体会到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应多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和故事,插入到相关内容的教学当中,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教育。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中“算盘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时,我们可以利用课件向同学们展示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虽然我们今天使用的计算器即轻便又快捷,但之前却经历了漫长的改进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这个演变过程是先人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换来的,体会到数学并不是远离生活实际,而是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的,以此教育学生时时处处留心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培养探索不止的数学精神。

二、掘数学之美,渗透美学教育

数学文化的美学观是组成数学文化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对数学文化的审美追求已成为数学得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数学美是更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具体表现为:推理论证的严谨美、几何图形的构造美、数学公式的简洁美、数学规律的统一美,分析推理的奇异美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发掘数学之美,引导学生去欣赏、体会数学的美。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具有对称美的图片:翩翩起舞的蝴蝶、蜻蜓、火红的枫叶……把学生带进美的世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接着再让学生说说这些图案有什么特征?学生很快就能发现这些图案都是对称的,最后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图形,课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自己制作一个精美的对称图形。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探索轴对称的特征,还可以让学生感悟对称,体会对称的美。

三、联系生活,渗透应用教育

数学在应用方面的广泛性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特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和数学息息相关。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重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意识地凸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及时挖掘生活素材,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如:春天来了,学校组织三年级同学去兰花博览园踏青,三年级有教师13人,学生310人。门票价格:成人每位30元,学生每位10元;团体票50人(含50人)以上每人12元。提出问题:我们怎样购票最省钱?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学生设计完后,师生一起将各种方案展示,再进行比较,选出一种最好、最省钱的方案。这种数学能力的考查活动,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了无处不在的数学足迹,了解了数学的应用价值,还培养了学生科学理财的意识,让学生在无形之中体验数学,感受数学文化。

四、展知识发展过程,渗透科学教育

知识发展过程是指数学知识的发现理解过程,每一个数学知识的形成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数学精神等一些数学文化精髓都依附在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之中,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即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获得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展现数学知识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使学生在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的过程中,看到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发展趋势,进而形成科学的数学观。如: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过程,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学习新知搭桥铺路,降低学习新知的难度,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明白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及其学法的迁移,引发学生深思:能不能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呢?在把梯形转化成其它图形时,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多种拼切方法,让学生在探讨、拼切的时候发现:不管哪种方法都是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并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推导出梯形的计算公式。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学生渗透了转化、比较、推导等数学思想方法。这个展现知识发展的过程可能在学生以后的人生是更有生命价值、更有用、更有意义的知识。这样的数学思维方法、数学精神可以使孩子们终生受益。

五、结束语

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数学教学不单是数学知识的教学,更应该是数学文化的教育。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不应停留在学生对概念体系理解和方法结论的掌握上,而应是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播,传播数学文化,还数学的本来面目,引导学生领略、品味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芬芳美丽,让数学教育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能够有更多的积累和沉淀,成为其个人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一块基石,使他更会理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只有当数学文化价值的体现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才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才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数学教育的明天才会更光辉灿烂!

参考文献:

第15篇

一、与数学文化面对面

“数的认识”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在学生看来,就是不断地、反复地练习读数、写数;在老师看来,课本呈现的也就是一大堆没有生命力、毫无趣味可言的数。于是我大胆尝试,在教学中介绍了“罗马数字中为什么没有‘0’”“人体功能中有趣的数字”“回文数”等有趣的知识。有的学生课后还找来了有关的阅读材料,如寻找到了“回文算式”,知道了什么是“黑洞数”,了解了最简单的一种黑洞数——西西弗斯数等。整个学习过程突破了狭小的教室空间与短暂的课堂时间局限,将知识的学习从课内迁移到了课外,获取了教材以外的知识,起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功效。

这种教学过程,使数学所具有的文化特征浸润于学生的心田,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动力源泉,撩开了原来笼罩数学的阴影,让平凡的数学课堂鲜亮起来,还数学以文化之本来面目,体现数学教学的文化气息与韵味。

二、寻找数学文化的足迹

又是一堂数学发展题课。今天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怎样解答传统的“鸡兔同笼”问题。

例题:强盗与狗齐步走,数头共有七十五,数脚共有二百五,强盗与狗各几何?或许是因为“强盗”与“狗”这类词眼在数学课上出现的几率是“千年等一回”,当我在遵照教案预设的思路分析时,竟然有一位学生兴奋得离开座位,径自走到教室的后面表演去了,还吸引了不少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乱了套,这还得了,应该好好教育他们一番。”我思忖着。正想着如何对付这些人,有学生大胆地说:“老师,我们喜欢看他的表演。”难道是我……我搜索着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

“我们先学顽皮小狗吧!”

“顽皮小狗听命令,全体起立!”

“变换身份!凶悍强盗听命令,全体趴下!”

过足表演瘾之后,在“强盗们,全体趴下!”“小狗们,全体起立!”的口令中,轻松解决了上面的例题。

粗略地看,在本节课中,教师只是利用学生的“违纪”现象,为教学服务。内容朴实无华,似乎感觉与“数学文化”相去甚远,也很难说这是一次具体体现数学文化的数学教学。其实很多时候,学生的这种“旁逸斜出”的精彩,是学生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等“儿童文化”的外显,是学生与文本碰撞的结果,已经生长出较“知识”更具影响力的一些东西,那便是一种文化。

三、走进数学文化的殿堂

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文化的积淀。一个有数学文化积淀的人,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数学的逻辑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以下摘自谢彬日记《体育数学》。

我爸爸是个体育迷。一次,爸爸看了一场排球比赛,结局是中国男队以3∶0战胜韩国男队。他告诉我:“中国队3局的总分为78分,韩国队3局的总分为69分。中国队与韩国队每一局的比分之差都不超过4分。他们3局的比分分别是多少?”我略微沉吟,说:“是不是25∶21,25∶22,28∶26?”爸爸听了,不禁眉开眼笑:“不错,正是如此。你是怎么得到的呢?”我信心大增,说:“由排球比赛规则可知,在一局比赛中,胜队至少得25分,且比负队至少多得2分,当负队得24分或超出24分时,胜队仅需比负队多得2分即可。据中国队3局总分为78分可知,中国队至少有一局得分超过25分;若有2局超出25分,则这2局中国队比韩国队多得4分,那另一局就要比韩国队多得5分。这与条件不符,所以中国队仅有1局得分超过25分,且这局得分为28∶26,另外两局就可以推得,为25∶21,25∶22。”我喝了口水,又继续说:“这道题难在要根据规则解答,不看排球的人根本是雾里看花。看来,数学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连体育也不例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