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国内的经济发展现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国内经济管理存在问题思考
现代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取盈利,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现代企业发展不单需要人员、资金和生产设备等要素,更重要的是通过管理,逐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依靠创新驱动不断发展。因此,进一步认识经济管理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十分必要。
一、 国内经济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1.经济管理中区域间的发展不均衡
经济管理中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是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为此,我们必须针对其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总结。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以及经济发达的开放城市因便利的地域优势,其经济发展较陕。相对于东、西部而言,由于地处偏远,资源有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缓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这种差距将不断的扩大,进而导致经济区域间发展严重失衡,社会群体间的差距也将随之变大..很多区域为了保护其地方的发展特色,不愿“走出去”,也不愿“引进来”,这种错误的做法更是加剧了经济发展模式的失调,从而导致管理上出现了落后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还会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为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2.经济管理中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产业之间的不平衡性,传统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大量的支持与发展,工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新问题的出现。在盲目大力发展的同时虽然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但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正一步步制约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对农业生产,技术生产也起到了阻碍的制约作用,工业与农业发展的不平衡,将影响着整个经济建设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导致了经济管理上的不均衡。
3.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政策实施不到位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原有的旧经济体制已经很难适应时展的需要,在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积极的采取新的经济管理体制,用新的制度来维护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适当的调节那些不合理的因素,建立健全的经济管理法律制度,让经济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管。强化政策的具体落实力度,不能走“形式主义”,要将政策落实到实处,真真正正的为经济建设服务,促进其发展。
4.经济管理的思想观念陈旧,没有创新意识
经济要想进步,社会要想发展,就必须要有创新的思想精神,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我们要时刻引进新的思想,新的观念。保留一些好的旧的思想,将新旧思想进行整合有效的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建设发展。自我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发展,这主要是我们解放了思想,打破了陈旧的思想模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我们仅仅要根据国情制定特有的发展战略与目标,更加要引进新的思想和观念,借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建立健全的思想创新机制,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 加强现代企业实现经济管理的途径
1.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人际关系得以协调,员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护,从而使企业有序地组织起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根本,也是促进企业不断发展的关键。因此,任何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都需要针对自身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尤其是经济管理制度,关系到现代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更应该得到重视。在建立健全制度的基础上,企业还应不断完善制度,并抓好落实,使各项经济管理制度能够落到实处,发挥应用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经济管理效率的提高。另外,在实施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制度过程中,还必须注重对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其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环境与管理制度,并能够在相关经济管理制度的约束与激励下,创新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进而为现代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2.用经济管理促进现代企业文化建设
现代企业文化是在现代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产生的一种以现代科学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也是现代企业全体员工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我国企业要真正步人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现代企业文化建设。通过现代企业文化使员工认识到企业的价值,并认同企业的行为目标,形成一种强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使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员工个体达到观念上的共识,通过文化熏陶让员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员工以现代企业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的方向和准则,自觉将个人目标纳入现代企业目标之中,并与企业目标有机结合,促使员工能够更好地为现代企业服务,按照现代企业的规章制度来调整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3.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是对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主要内容之一。通过财务管理,加强资金布局,缩短工艺流程,使公司库存产品降到最低程度。调节资本结构,寻找最低成本筹资渠道。现代企业筹资方式有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债券、银行借款、商业信用、融资租赁等形式,现代企业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融资方式,以降低成本实现最大收益。
总之,随着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经济管理的工作应及时调整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深化经济管理的体制改革,提高经济管理的作用,增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缩短区域差距,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加快经济建设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聂哲,何平,段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及面临的矛盾与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1,24.
【关键词】水基泥浆 钻井液 高性能 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各主要油田的勘探开发逐渐进入中后期,勘探开发的对象主要面向隐蔽油气藏,薄层储层等非典型油气藏,而开发模式也逐渐转移为水平井开发,因此钻井作业的工作量和难度,以及油气井的生产成本都在飞速上涨。典型的高难度水平井有鱼刺井,高狗腿度井和台阶井、深水井等等,从钻井施工上来看,由于这些井本身设计复杂,加之目前油气藏主要以隐蔽油藏为主,因此钻井过程中将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 如在钻探高狗腿度水平井时会经常遇到有卡钻、起下钻遇阻、扭矩过大、机械钻速低、井眼失稳、井漏和地层伤害等的问题;而在钻探鱼骨状水平井等复杂工程时经常碰到机械钻速低、井眼失稳、井漏和地层伤害等的问题。因此为提高钻井的效率,减轻钻井工作量等,国外从多方面来研制新的解决方案,其中采用新型钻井泥浆就是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方法之一,新型泥浆往往采用油基和合成基钻井液。但后期随着人们对钻井液的污染问题认识清楚,因此合成的钻井液使用在后来使用的越来越少,因此各各大石油公司开始研制出了一系列的性能良好,而且环保的钻井泥浆, 在后来钻井过程中大量使用,大大提高了钻井的效率。
一、国内外优良水基钻井液简介
国外各大石油公司的科研人员,从考察水基泥浆的逆乳化钻井液所具有的特性入手, 通过大量的基础实验,现场实验,挑选多种材料进行筛选实验,并使用了不少各大公司专利材料,最终配置出了一批高性能泥浆,这些高性能泥浆的总体思路是必须保证钻遇目的层的总体稳定,,改善一些在不同储层中的钻井性能:如果在常规砂岩、碳酸盐岩储层段,必须保证砂岩、碳酸盐岩的稳定性,如果在页岩层段,就必须保证页岩和粘土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之上,通过配置泥浆的材料比例例如提高机械钻速、防止钻具泥包及降低扭矩、起下钻遇阻现象等。根据贝克休斯透露的一些资料,其代号为MX223的高性能页岩钻井泥浆配方主要成分为:20%膨润土、10%PHPA、10%铝络合物、15%聚胺、15%低黏度、10%常规PAC、20%沥青颗粒。根据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效果反馈,该高性能泥浆在南美洲,美国国内,大洋洲,中亚地区使用情况良好,从现场反馈的实验收据和应用数据可以看出,该泥浆和通常使用的水基泥浆有很大的区别,但其基本的性能又可与油基泥浆媲美,因此被誉为性能卓越且环保安全的高性能泥浆。
二、国外高性能泥浆的特点
据统计,在所有钻井施工过程中,钻遇地层的时候,预计有76%的地层为页岩层,只有约20%左右的砂岩、碳酸盐地层,因此绝大部分的井眼压力失衡的情况都是由泥岩本身的不稳定而引起的,因此如何利用泥浆提高页岩稳定性就成为高性能泥浆的主要功能之一。通常施工过程中,往往主要防止压力传递入页岩中,这是一个时间的过程,并且往往泥岩层更容易在钻井液中浸泡,而相比较而言岩屑则容易被带到地面,因此岩屑浸泡时间短,所以泥岩层本身常常作为地层的“半透膜”的作用,因为其富含黏土矿物的基质能够可以有效防止溶解物质的随意扩散。滤液的侵入改变了近井壁地层的压力分布情况并促使页岩失稳。当滤液侵入减少, 支撑压力稳定时,便可实现页岩稳定。
另外,在钻井过程中,需要尽量抑制粘土矿物的水分扩散,否则钻井工作就回很难展开,而会遭遇种种问题,如钻头泥包、钻井液净化不良、很高的稀释效率以及流变参数和滤失量难以控制等。而设计高性能的泥浆则能有效抑制钻井过程中粘土矿物的水分随意扩散,实验证明高性能泥浆可以控制粘土矿物的水分散失率最高仅10%,从而大大提高钻井效率,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首先控制粘土矿物失水率,从而减小岩屑的膨胀等等,从而使得钻井过程中岩屑变得更为稳定。如图1,我们利用高性能泥浆,分别对比了常规KCl和常用的商售抑制剂,对粘土矿物的的抑制效果。从图中可以看到, 高性能泥浆对粘土矿物失水的抑制效果很好,而且几乎不增加黏度,同样也几乎不增加动切力值。
三、结论
文章通过总结国外几大石油公司的高性能泥浆设计思路,总结“总体抑制”的创新设计思路,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少量材料的思路,而是引进了了不少非石油领域的材料技术和发明专利,经过大量的基础研究、实验总结、对比优选等工作积累,研发出了即高效又环保的水基钻井泥浆。
参考文献:
[1]冯文强, 鄢捷年.独具特色的高性能水基泥浆技术在中东地区的各种应用.国外钻井技术, 2006.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发展现状;发展前景
1. 前言
(1)近十几年,我国各城市拓展速度明显加快,各地纷纷建设新区,与旧城区相比,新城区在总体规划以及路网规划、道路红线宽度等均体现出大尺度的格局特征,道路的景观带越来越宽,出现了一大批景观大道,城市道路景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城高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逐步改进与完善。
(2)城市道路景观主要问题有:道路景观趋同——道路绿地景观缺乏个性、忽视地域文化,地方特色性不强,这种现象表现在道路景观的设计中,则形成了在设计中不重视原有的场所精神,没有考虑城市的整体风貌及形象定位、没有有效地与城市历史、文化相融合,各城市互相效仿建成的“景观大道”“世纪大道”,一味的栽植大规格植物,有时甚至盲目地种植未在本地区引种驯化成功的植物,道路景观中的设计雷同或趋同,最终造成了千街一面、千城一面等特点,远离了本应属于某一特定地区的景观独特价值,导致了各个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脱离了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性化”设计不足,以车为本,人性关怀不够,街道场所感缺失、步行道绿带欠缺,公共活动空间缺乏,设计时往往忽略了街道的休息、交往空间和场所的设计,街道的使用主体归根到底还是人,因此这些休息空间应该是街道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尤其应注重对老年人及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道路功能设施不系统、不完善,道路功能设施如景观建筑、游憩建筑、座凳,公用电话亭、指示牌等,往往在绿地景观的设计中未能真正进行系统完善的设计与建设,即使有也没能真正的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未能考虑与其周围小环境的融合与统一,从而不能够很好地为游人提供休息、观赏等功能服务,而且艺术观赏价值不强;道路景观设计及建造发展欠均衡,目前,我国各城市道路景观的建设和发展欠均衡,且同一城市在不同的区域也有所侧重,一些城市建造了一些高质量的景观道路,但仍只停留在“点、线”的方面,与城市内在的意象结构体系相联系则有相当大的距离;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对绿地的生态效益考虑不足,目前大多城市在进行道路景观的设计中,对景观形象重视有余,强调园林美化和观赏效果,而往往忽视了道路绿地的生态性,忽略了植物的生态保护功能和道路养护的特殊需要;道路景观整体性较差,整条街道路空间整体环境质量差,建筑风格杂乱,色彩搭配欠协调、交通标志缺乏系统精心的设计、街道设施缺乏系统化等现象普遍存在。
(3)在生态性问题上尤为突出:在过宽的道路中,绿化用地比例相对偏少,仅仅解决了道路交通功能,而忽略了自然景观,生态可持续性和人文历史等要求;道路绿化的植物量不足,植物景观配置单调,植物选择忽视乡土特色,品种单调,且配置形式缺少艺术构思;只注重界内和近期效果,对整个路域范围内物种的逐步恢复和自然演替考虑较少,忽视植物的地域性、适应性和共生性。目前虽然城市道路景观出现了不少问题,但是其发展前景是广阔的,景观的生态化建设与人。
2. 重视生态
(1)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概念逐渐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共识,中国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也已将生态城市作为首要目标,目前,各个城市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绿色街道的建设,无疑将成为实现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最重要也最迫切的途径之一。
(2)“绿色街道”一词最近被许多城市引用来指在多个方面重视环境的街道,包括减少铺装宽度,增加树木种植,以及与雨水处理相结合(辛西娅.格林和雷纳德.凯利特 2010)。徐文辉(2010)认为,“绿道”是包含线形元素的土地网络,是具有生态、游憩、文化和审美等我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开敞空间。
(3)目前,我国对街道景观中生态的设计越来越重视,比如将雨水视作一种资源,在城市街道的局部地段建设雨水花园或滤水带、生态停车场等,收集周围区域的地表径流,恢复自然界的雨水循环系统,以绿色的方式来处理城市雨水排放,从而局部替入不菲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或将城市中元老化的市政设施变成配角(陈晓彤和倪兵华2009)。
(4)今后应因地制宜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绿道。目前应先推行以下几种绿道的改造模式:可以利用已有的绿化带,将绿化带中的雨水园和市政雨水系统相联系;可以直接在恰当的位置将绿化隔离带局部改造成为雨水花园,从而建设成为简单的绿色街道;未建成的街道应在总体规划之初就引入生态街道,绿色街道的理念。
3. 加强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及地域特色性
今后在道路景观的设计中,道路绿地要与城市道路使用的性质、功能相适应,与道路绿地系统规划相符,道路景观各功能要素与景观要素整体统一和谐,同时道路植物种植设计还要与当地的植物管理养护水平和当地的城市土壤条件相协调。
4. 以“人性化”为目的进行道路景观设计
城市道路场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城市道路景观目前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环境较重要的一部分,街道景观各构成要素与道路使用者的关系极大的影响着城市道路景观的质量。也反映着一个城市文明发展的程度。目前,由于重车不重人,重景观不重视使用需求等现象的存在,街道作为城市主要公共空间的魅力正在渐渐消失(彭钢2006),因此,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设计改进:
(1)要以环境行为论为理论基础,增强人在道路景观中的体验性。利用环境来达到行为自主性,通过改造物质环境来满足生理及心理需求是人的本能,设计道路景观时要从环境行为学所研究的人在城市环境中的活动以及人对这些活动的反应出发,力图设计满足人的需求的道路环境,增强人在道路景观中的体验性。
(2)注重人的文化表达。城市道路景观常常是城市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等人文因素的表达,因此在设计时要注重提取当地典型文化类型,使得设计的道路景观得到大众的认可。
(3)满足各层次人的使用需求,真正做到公平使用。应对各层次使用人群尤其是老人、儿童这些对户外空间使用频率较高的人群的使用需求进行分析,设计的道路景观能使人们平等的享受道路资源,通过合理的组织与引导,让人们自觉地选择其所需要的交通方式与活动空间。
参考文献
[1] 郑西平,北京城市道路绿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探讨[J],中国园林,2010,01.
关键词:河北省;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解决措施
文化发展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在信息技术更新发展的情况下,文化将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是我国向文化强国发展的方向,更是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党在十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想,同时也使得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而让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发展。河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正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方针,需要文化旅游产业的相关部门根据国内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进一步指导河北省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从而让河北文化旅游能与国家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一、国内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背景分析
旅游资源是一项新型的可持续的资源,目前旅游产业在国际大背景下不断的提高消费水平,同时还让旅游产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旅游产业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与冲击,同时也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一)提高了我国旅游大国的地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2005年之前,我国入境旅游人次的数量逐年增加,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入境的旅游人次从之前的180万增加到1000万以上,整体增加了将近60倍,旅游外汇收入也逐年增加。据统计,在2005年,我国国内的旅游人数达到12亿人次,旅游的总收入接近7000亿元,在国民收入总值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随着旅游人次的不断增加,我国的旅游资源被全面的开发,也让旅游资源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也使得我国从旅游大国逐渐转变为旅游强国,并使得我国旅游资源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旅游业发展最好的是东部沿海地区和气候条件比较好的西南地区,而河北省的旅游产业发展不在前列。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就容易出现国民收入两极分化现象,也使得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极不均衡,无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三)我国的旅游业也向商务旅游、会议旅游方向发展
目前,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全国旅游业主要向商务旅游和会议旅游发展为主,使得我国的旅游资源能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并根据旅游的人群来提供相对应的辅助旅游,让旅游资源能够全面利用。目前,我国国内的旅游活动主要有观光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和探亲访友等形式,而特色旅游资源则是作为辅助的旅游资源,也是旅游主体结构中的比较特殊的内容。
二、河北省文化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
(一)资源存量现状分析
在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河北省均在全国其他省的前列,据相关数据显示,河北省拥有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在全国排名第三,并且有3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占全国文化遗产的1/9。因此,河北省的文化旅游资源能够与世界旅游资源接轨。目前,河北省的旅游文化资源在全国旅游资源中也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具有的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共670处,而具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88处,因此,河北省也是最大的著名文物省。此外,河北省还具有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5座,全国的十大风景名胜共有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级地质公@3处,从整体而言,河北省的品牌旅游资源在全国排名第七,河北省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在全国各省中占有非常大的优势。
(二)河北省的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在“十五”时期,河北省的旅游接待入境游客达到200万次,获得的旅游创汇将近8亿美元,无论是接待人次还是旅游创汇,都有大幅度的上升,同时,河北省的旅游资源还与京津地区相互联系,其地理位置优越,濒临渤海,而且消费人群比较集中,市场潜力比较大,因而有利于发展度假旅游和商务旅游,在两种旅游模式相结合,河北省的旅游市场将会有很大的突破,还能利用周边省市资源,其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此外,在“十五”时期,河北省接待国内的游客达到31000万次,在国内旅游的收入达到1400亿,无论是游客接待次数还是旅游收入,都比“九五”时期有很大的增幅,其中游客接待次数增长10.7%,而旅游收入增长15.1%,特别是石家庄、保定和秦皇岛三个城市的旅游接待超过千万人次。因此,无论是国内的旅游市场还是入境游客的人次数量,河北省整体的旅游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需要河北省旅游局等相关部门为下一步的旅游资源发展做好长远的规划,进而促使河北省能在旅游产业中有很大的发展。
(三)河北省旅游产业产品机构现状分析
近些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如今,旅游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也出现了旅游产业一体化服务。目前,就河北省的旅游产业机构而言,其数量非常丰富,既有世界文化遗产,又有文物宝藏和宗教朝圣文化。此外,河北省旅游业结构中的种类也比较多,如:娱乐与健身融为一体的塞外滑雪,有修身养性的民间工艺,以及神秘与历史文化结合的名城古迹,还有观光旅游、舞蹈艺术、雕刻杂技等领域,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项目。自“十五”规划以来,河北省对全省的旅游项目进行开发,让各种旅游资源进行结构式的组合,最终让河北省的旅游资源形成了十大旅游产品系列结构,主要有自然生态旅游结构、历史文化旅游结构、红色旅游结构、工农业旅游结构等。这些结构系列的旅游资源为河北省的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四)河北省旅游资源的竞争现状分析
根据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在我国推行旅游文化资源建设,并且,我国的旅游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气候条件比较好的西南地区,在品牌旅游资源的排名中,河北省在十大旅游品牌资源省之列,并且根据上述的陈述,河北省在品牌旅游资源方面的竞争优势非常强。
此外,河北省的地理位置也非常的优越,其毗邻山东,经济发展在全国经济排名中又位居前列,旅游资源更是丰富,交通便利。但河北省同时与北京、天津相连,北京、天津两城市的政治优势和商业优势给河北省的旅游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使得河北省的旅游业资源向资本转化方面任务比较艰巨,再加上河北省的经济还没有完全开发,经济方面的竞争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在国家提倡发展旅游产业资源的情况下,许多省市将旅游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因此,河北省的旅游资源发展与周边省市地区的竞争将会有更进一步的加剧,如果在旅游产业发展中没有长远的规划,就容易在竞争压力下让旅游资源发展走向弯路。因此,河北省相关部门要在提高旅游业发展竞争力的同时,还要始终坚持党提出的发展方针,与国家经济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三、结语
目前,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蓬勃发展起来,在国际大背景下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旅游业也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河北省作为我国其中的一个省地区,其资源数量丰富,旅游资源的种类多种多样,旅游模式也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河北省的旅游资源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河北省的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其综合竞争力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国家的相关部门要对河北省的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全面了解,对其旅游资源发展做合理的部署,进而促进河北省的旅游产业全面发展。
⒖嘉南祝
[1]王鹏,张有山,王会娟.论河北文化旅游的市场开发与运作[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
[2]贾绍宁,刘奇,王华彪.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河北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分析[J].品牌,2014(06).
[3]李美,杨芝华,庞瑞芳,祝晓明,周峰.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下河北生态文化旅游的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
[4]王闻道,吴倩.河北旅游资源深度挖掘: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02).
[5]刘新霞,王蕾,.河北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以邯郸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4(25).
[关键词] 肉牛产业 经济发展 形势
[中图分类号] S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240-02
近10年来, 我国肉牛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已成为国民经济又一新的朝阳产业。2014年, 我国牛肉产量和消费量均是仅次于美国和巴西的第三大国。当然,这也不能全然说明我国肉牛产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并且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之所以这么说,是从当前肉牛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确定肉牛产业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或多或少都会限制、影响肉牛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所以,认真剖析肉牛产业发展及产业经济发展趋势很是必要。
1 肉牛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通过对我国肉牛产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定肉牛产业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
1.1 国内牛源不足,导致产业萎缩
据统计,2008年至2012年,我国母牛存栏量从3300万头减至2300万头,四年间大幅减少1000万头。能繁母牛存栏量的大幅下滑带来了2008年至今国内肉牛存栏量从8900万头减少至6000万头的后果。这充分说明了肉牛产业出现大幅萎缩的现象。而对近些年我国肉牛产业发展情况来看。肉牛价格始终保持高位,让很多肉牛养殖散户对肉牛养殖还是抱有希望的。当然,也正是因为肉牛价值居高不下,才使得很多养殖户需要承担较大的养殖风险,这使得很多养殖户对肉牛养殖是否进行,是否扩大养殖规模存在质疑。此种情况的存在,在一定成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1]。
1.2 进口牛肉冲击国内市场
其实,造成我国肉牛产业未能持续健康发展的另一大影响因素就是进口牛肉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从2010年开始,由于国内需求急剧增加、肉牛存栏量下降,我国每年牛肉供应和消费之间约有240万吨的缺口,导致国产牛肉价格的不断上涨。此种情况下,外国看到了国内的商机,积极向国内进口肉牛,随着进口肉牛的不断冲向市场,逐渐的占领了我国的肉牛市场,这使得我国肉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比较困难。
1.3 肉牛养殖业面临结构转型
回顾分析近些年我国肉牛养殖实际情况,不难发现肉牛养殖风险较高,因为在肉牛养殖的过程中肉牛容易患有疾病,致使肉牛生L不佳或者死亡,如此将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相应的很多肉牛养殖户放弃了肉牛养殖。但肉牛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这也让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为了良好的进行肉牛养殖,许多育肥专业场户提高能繁母牛存栏量,逐步转为自繁自育的养殖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肉牛养殖业面临结构转型。通过对肉牛产业养殖结构转型情况来看,这对于促进未来肉牛产业进一步发展还是非常有利的[2]。
2 肉牛产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促进我国肉牛产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国民经济,还能改善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促进我国良好发展。当然,要想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对肉牛产业经济发展趋势加以分析,以便提出最佳的肉牛产业经济发展方针,以便肉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笔者参考相关资料及自身工作经验的总结,对肉牛产业经济发展趋势的说明,有如下叙述:
2.1 肉牛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基于对我国肉牛产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确定诸多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肉牛产业经济发展的步伐。目前我国肉牛产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
2.2 牛肉质量安全事件
总体上来说,近些年我国肉牛产业经济方面还是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随着肉牛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牛乳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让广大消费者不安,对牛肉食用产生担忧。其实,造成牛肉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与肉牛品质不佳有关之外,诸多不法分子看到了牛肉生产与销售中的巨大利润,进而急功近利,采用不法手段来谋求利润,同时也降低牛肉质量,一次又一次的引发牛肉质量安全事件,如注水牛肉、有毒牛肉、僵尸牛肉等,严重的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相应的肉牛产业经济发展也备受击[3]。
2.3 基础母牛存栏量大幅下滑
正如上文肉牛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的一样,基础母牛存栏量大幅下滑,也给肉牛产业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经过深入的分析,确定基础母牛存栏量大幅下滑,主要是因为肉牛生产周期长,养殖人员需要付出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加之养殖风险的不断扩大,使得养殖户对肉牛养殖存在诸多担忧,进而减少母牛存栏量。
2.4 肉牛产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经过以上内容的分析,确定我国肉牛产业经济发展有下滑的趋势,如若不能加以控制和处理,势必会给整个肉牛产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良好的支持国民经济。针对此种情况,笔者的建议是:加大肉牛良种补贴力度。因为养殖户对肉牛养殖表现出诸多担忧无疑是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此种情况,我国应当加大肉牛良种补贴力度,支持广大养殖户进行肉牛养殖,如此可以扩大国内肉牛的养殖量,在努力推向市场,可以促进我国肉牛产业经济发展。完善产业链利益分配体制。制定健全的、完善的产业链利益分配体制,可以对肉牛养殖、生产、销售这一产业链利益分配的情况加以约束,同样可促进我国肉牛产业经济发展[4]。
结束语
基于本文一系列的分析,确定肉牛产业发展趋势表现为国内牛源不足,导致产业萎缩、进口牛肉冲击国内市场、肉牛养殖业面临结构转型,这充分说明了肉牛产业发展的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均有,如若要想进一步发展肉牛产业,需要我国优化调整肉牛养殖现状。而通过对肉牛产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确定加大肉牛良种补贴力度、完善产业链利益分配体制等措施的实施,可以促进肉牛产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昝林森,梅楚刚,王洪程等.我国肉牛产业经济发展形势及对策建议[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48-52.
[2] 喻闻,.肉牛供应链与肉牛产业发展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08,44(10):23-26.
[3] 徐敏云,曹玉凤,芦春莲等.河北省肉牛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草食动物,2010,30(5):51-54.
关键词:临空;经济;发展;现状;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飞机场已经从单一的客货运场所变成了全球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机场的辐射力下,很多与航空业相关的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影响力巨大的经济区,也就是“临空经济”。临空经济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现代经济服务模式,已经并正在向城市经济的重点发展,为了将机场周边发展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必须针对当前的临空经济发展现状,提出有效的发展对策。
一、现阶段临空经济发展的现状
现阶段,国内的很多大都市的临空经济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很多地方已经形成了相关的产业区,并且客货吞吐量日益提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但是,就目前来将,国内临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机场周边开发不足
虽说机场是临空经济的核心和动力源泉,机场的客货量和运营效率也代表了该区临空经济的发展水平,但是临空经济就不只是指机场经济,而是概括了临空经济区在间接效应下所开发的高科技和高端现代产业。目前,机场的辐射功能比较匮乏,往往只注重发展机场经济,而忽视了发展与之相联系的产业。
(二)临空产业缺少必要的关联,企业创新能力不够
在临空经济内的企业相互协作是集聚效应的一种表现和前提。临空经济区内的企业普遍关联性不够,也没有较高的协作水平。现阶段国内临空经济区中的企业多经营组装加工,对于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基本上都是进口的,产品附加值不高,新产品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最终减弱了国内临空产业的竞争力。
(三)机场的基础服务设施配备不全
基础服务设施配备的不全,是当前一大影响国内临空经济发展的原因。国内当前的临空经济区中交通网络还不够完善,交通类别单一,没有一套包括多种交通方式在内的综合交通网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临空经济区的辐射能力,也影响了它的聚集吸引力。
(四)服务业发展后劲不足
临空经济区中的服务业发展水平不够,企业欠缺发展后劲,没有合适的商务环境,尤其是缺乏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无法满足当前企业发展的需求,最终制约了国内临空经济的发展。
(五)临空经济区中缺乏相应的科研机构
临空经济区因为是创新的高地,国外的相关区域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高新技术科研机构。而国内很多临空经济区都没有科研机构与研发中心,无法与制造业形成一个较好的互动。
二、临空经济发展的对策
国内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航空业在区域中所发挥的辐射作用越来越明显,必须制定并实施相关的对策,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
(一)做好临空经济区域的规划
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临空经济产业必须跟具体区域中的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相协调,反之则易形成孤岛型的产业区。
临空产业的每一个机场的定位与发展模式都存在差异,每一个地区具有独特的优点,应该结合具体情况来规划临空产业。比方说,当前的一些北美机场因为机场中的停车收费太高,交通又紧张,有些公司就在靠近机场的地方修建停车场,旅行社将汽车停在这些停车场中,再借助摆渡车将这些车载入候机楼,如此一来即可降低费用,又可增加停车时间,也就在这一方面增加了收入。借助停车场增加收入,并可在结合机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本临空区域的产业区。
(二)构建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
一般而言,对于临空经济区中的交通运输要求比较高,临空经济区中要求较高的交通通达性。我国在发展临空经济时,应该以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规范自己,构建完善的交通体系,以此来连接临空经济区和城市交通体系。国内的临空经济区中的交通网应该以机场为中心,向四周呈环形或向外辐射的公路布局结构。中一个机场要变成多功能的成熟临空经济区,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其地域呈圈层结构,见图1。
一个现代化的机场,应使用多模式的交换节点来连接机场内不同交通运输,确保机场与周围高速路、铁路和公交线路的通达性,更好的跟周边商业区、居民区连接,强化人与货物的互动联运,提高运输系统的效率。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服务功能
除了道路基础设施的欠缺,市政、文化和综合服务等基础设施欠缺是当前影响临空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增加道路交通设施是加强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此外,在区域政务服务、文化休闲、会展商贸和生态宜居等方面,政府也应重点给予关注和支持。
(四)发展配套的科研机构
临空经济的发展,更需要知识密集型的高端产业的支撑,具体而言,就是需要一定数量的科研机构,提供相应的人力和物力支持。世界上,发展比较成功的临空经济区都十分重视教育与职业培训,意欲借此提高临空经济区产业的本地化水平。我们在发展临空经济区时,除了注意引进高端人才和技术,还应建立高端人才培养机制和适合高端人才发展的土壤。再者,探索在临空经济区中建立科技试验园,以便企业在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中,能在短时间内创造科研成果,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有效的促进临空经济产业升级和发展。
(五)扩大临空经济区的辐射效应
临空经济区的辐射效涉及到对产业、生态环境和交通运输的辐射效应。首先,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临空经济区在城市二、三产业中的比例,提高该城市的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切实增强临空经济区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其次,通过带动临空经济区产业集聚的渠道,大力推动该区生态环境的建设,吸引优秀企业的进驻,让临空经济区得到有效的发展。最后,通过建立畅通、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使得临空经济区与其他地区有更加密切的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的吸引力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允奋,谷芸芸.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J].经济问题探索.2006,(12).
【关键词】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对策;海豚村
0 引言
跨境电商是互联网化、数据化的,从传统到数字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模式创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主席在开幕式发表构建的讲话中提到:“中国希望通过发展跨境电商来促进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跨境电商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下一个热点。
1 当前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
1.1 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据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2万亿元,同比增长42.8%。在进出口角度看,2015年跨境进易额接近6000亿元,较2008年增长16.6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9.71%,增长速度惊人。这些数据都说明了我国的跨境电商规模在持续的扩大,跨境电商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最新和最快的领域。
1.2 进口比例增长
随着国内消费者对跨境电商认识的逐渐深入以及对海外商品需求的增加,现在进口的增长速度已高于出口。2015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占比84.8%,进口比例15.2%,进出口市场严重不均衡;到2016年10月跨境电商进口额却已占16%,增长速度可见一斑。
1.3 政府大力支持
在2015年,国务院先后了关于促进跨境电商和“互联网+”等多条政策意见,同年3月批准杭州建设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2016 年1月,国务院又决定在宁波等12 个城市新设一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用新模式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诸多利好的政策都推动着跨境电商市场的发展,让跨境电商企业从营运成本、业务流程、税收等方面获得了大力支持。
2 海豚村跨境电商概况及问题分析
2.1 海豚村跨境电商平台概况
海豚村创建于2013年,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公司创始人曾参与了华为向国际市场进军的全过程,2013年他们又重新上路,在中国消费者和海外本土电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国内用户提供跨境进口直购直邮服务。2014年8月,海豚村获得联想控股旗下君联资本A轮投资。目前已经有英国、德国、荷兰、法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多个国家的电商通过独家商业授权的形式入驻海豚村,商品类目众多,主要涉及母婴用品,美妆,营养保健,家具厨卫,童装玩具等。
2.2 海豚村跨境电商存在的问题
2.2.1 平台知名度低
海豚村在广告投放少,宣传力度小,入驻品牌较其他电商平台无很大优势,所以很多消费者甚至不知道有这个平台,然而这些因素也会使海外品牌零售商不愿入驻,海外平台不愿与海豚村合作。最终导致用户在平台购物时,面临找不到自己需要的、热衷的产品的问题,这样便失去了顾客。
2.2.2 物流瓶颈
海豚村国际物流段采用全程空运,物流成本高;国内由邮政EMS派送,运输和配送时间较长。其次,国内物流与国际物流差距较大,在全球的信息处理、配送效率和服务系统等方面水平较低,不能与国际物流无缝对接,容易造成跨境物流供应链断裂,商品流转速度慢。而且现阶段国家的供应链体系,配套的法律规范和信用保障体系等也有待完善。这些都制约着海豚村的发展。
2.2.3 支付问题
电子支付是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能够实现的主要一环。现在海豚村的支付形式有三种――“支付宝”,“微信”和“银联”,这三种方式国内用户虽然操作简单,但相对来说支付方式太少;而且目前国内的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发展尚未成熟,又依托互联网,用户会担心支付安全问题。
2.2.4 订单局限与用户体验差
海豚村自营全球精品馆,采用一个国家一个店铺的形式,而且规定一个订单只能挑选同一家店铺的商品,这样就导致买家邮费过高,另外买家觉得不满意要退货,还要分成几个快递寄还,首先从心理上已经产生意见,认为自己的售后维权难以实现,影响用户的购物体验。
2.2.5 货源供应不及时
随着国内消费者对网络购物的熟悉,原有的“买遍中国”难以满足他们的购买需求。海外高性价比商品以及境内外商品的定价差异等因素,促使他们进行海外购物。尤其是销售旺季时,国内消费者在进口平台购买母婴产品,美妆个护,服饰鞋包等产品的需求量非常大,常常会出现货源紧缺,短期内无法供货的情况,少则两三天,多则一个多月。
3 海豚村跨境电商发展对策研究
3.1 打造品牌,打破招商难题
跨境电商平台的品牌塑造能提高网站的辨识度,缩小用户信息搜索、选择评估的范围,从而有效降低用户感知风险。以亚马逊为例,作为传统老牌网络零售商,它的背后是无数的品牌商和经销商,这些都代表了顾客的口碑和牢固的品控体系,拥有网上电商严格的品牌进驻和退货系统,这一点是国内新兴的进口跨境商家目前无法比拟的优势。正因为这一点,海豚村只有通过和海外品牌商直接合作,建立网络授权,整合海外供应链,逐渐吸引更多品牌供应商和口碑产品,最好是国内电商平台所没有的产品,才能规避自己的短处,从众多的国内跨境电商品牌中脱颖而出。
3.2 建立海外仓
与其他跨境电商企业进行物流联盟,在海外建立一个物流仓储中心。海外仓的建立可以解决运输、物流、报关、清关等复杂问题,可做到坐等订单,随时发货。同时海外仓具自动高效的退货处理流程,若客户由于某种原因退货,直接退到海外仓储即可,免去了国内国外来回双清的成本、时效等各方面损失,也解决了订单局限的问题。
3.3 建立安全高效支付系统
一方面,国家应对跨境电商的支付系统进行有效监管,保证支付系统安全,鼓励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为跨境电商提供支付服务,并加强国际间在支付方面的合作,形成多层次,有保障的跨境电商支付系统。另一方面,应对国内外市场进行调研,对消费者的支付习惯、支付方式进行深入了解,不断开发和完善平台以满足消费者和供应商的支付需求。
3.4 提高用户体验
1)使用视频和明人直播的形式向买家展示产品的用途和优点,不仅能及时与用户进行互动,使用户在购物时有愉悦的心情,也能从侧面了解买家的习惯,心理及需求。
2)定时进行回访掌握用户体验信息,将更有人性化的设计推向用户。
3)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并建立完善的消费者维权机制,使消费者在购物时有安全感。
3.5 保税备货
对于国内消费者常买的母婴用品、服装、化妆品等大众化的国外商品而言,尽可以选择保税备货模式。消费者网上下单后,由保税区域内储备货源直接发货,第一快捷,能有效减少消费者等待时间,第二售后服务便利,第三报税仓库海关对商品的监管和放行更方便,大大提高通关效率,第四退换货方便,只需发到国内报税仓库即可。
【参考文献】
[1]方德花.中国跨境电商现状――趋势及存在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1):336.
[2]郑浩昊,程亚莎.跨境进口电商发展形势――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6,9(1):4-5.
[3]张丽霞.跨境进口电商保税备货vs直邮进口[J].对外经贸实务,2014,5(18):65-67.
[4]吕雪晴,周梅华.我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路径[J].经济纵横, 2016,3(4):81-84.
[5]叶华.从亚马逊看进口跨境电商问题[J].电子商务,2013,21(2)57-58.
【关键词】低碳经济 现状 长效机制
一、前言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能源资源匮乏、环境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被提出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逐渐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并注重低碳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应用研究,甚至被视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作为依托传统重工业发展起来的淄博市,尽管经济曾一度快速增长,但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发展经济模式是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在低碳经济热潮的大背景下,研究淄博市的低碳经济的发展情况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工作。
本文对淄博市低碳经济发展的研究,剩余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淄博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第四部分是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低碳经济”是在2003年首次出现在政府文件中,在英国能源白皮书《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中被提出。国内的学者对该话题做了许多研究。诸如庄贵阳(2005),付允(2008),潘家华(2010)等等学者对低碳经济概念做了界定。潘在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各种定义之后认为, 低碳经济是指在一定碳排放约束下, 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 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 Global shared vision)。庄贵阳,潘家华,朱守先(2011)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为维度的衡量指标体系。尹希果,霍婷(2010)从低碳经济与经济增长、低碳经济实现的制度安排和不同国家的低碳经济进程三个方面,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此外,邢继俊,赵刚(2007),付允,马永欢等(2008),庄贵阳,任力(2009),程天权,杨志(2012),王凯伟,毛星芝(2012),郑佳佳(2013)等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探析了内涵、评价、发展路径和模式。
以上研究大都是对理论概念进行研究,从整个国家层面上进行分析探索。毫无疑问,各个地区的发展状况是不同的,有着自己的发展现状和进程。于是,针对某一个具体地区进行分析就显得意义重大。
三、发展现状
淄博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可以参考近几年能源结构,经济结构和环境状况等相关数据。
一是以煤炭和原油为主要能源,经济“高碳”特征明显。目前,煤炭、原油在全市一次性能源消费中的比例高达97.4%,其中煤炭占55.6%。尽管近些年来淄博市的能源消费结构已经有所调整,但是煤炭和原油的消费总量均仍在不断上升。
二是淄博市二次产业比重大,支柱产业能耗水平较高。淄博市重化工业结构特征十分明显,2009年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所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3.3%。在重工业中,十大高耗能行业在经济结构中占较大比重,能源消耗水平较高。2009年,十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9.7%,而能源消费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90.2%。这说明,高耗能行业耗能较高,而产出相对较低。
三是淄博市能源强度较高。近年来,淄博在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使得淄博单位GDP能耗逐年降低。2009年,淄博市的万元GDP能耗是1.68吨标准煤,与2005年的指标相比下降了19.76%,降幅比全省平均降幅水平高出1.25个百分点,但单位GDP能耗仍与全省平均水平的指标相比高出了57.2%。
四是淄博市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形势。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淄博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污染物总存量增量大,这种情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同时,随着淄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新增污染物排放量还将大幅增加,短期内大幅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十分困难,环境恶化的趋势仍将存在,环境风险防范任务也很艰巨。
四、对策建议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推广节能减排。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加速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化能源利用结构。包括大力推广利用低碳能源;积极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着力推进新能源支撑项目建设。三是完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包括大力发展质量优良、生产效率高、可以循环进行生产的生态农业模式;努力构建生态工业链条;积极发展绿色服务业。四是推进低碳型生活方式,建设低碳城市。比如构建低碳交通和倡导低碳生活。五是构建长效机制,加大监督与扶持力度。完善相应法规标准和考核体系;构建绿色财政税收体系。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5,(11).
[2]庄贵阳.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困难与障碍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9,(7).
[3]付允,马永欢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关键词:足球发展;经济因素;相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F0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2-0169-02
足球运动作为体育产业的一种,其对经济因素发展的影响主要在于带动相关行业和消费群体的发展,促进相关的消费行为。同时足球运动所带动的一系列与之有关的足球相关产业也随着足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而得以发展。而对现代社会中相关运动项目所占比重而言,由于国民对于足球运动喜爱程度在加深,足球运动带动国内经济增长的比重也在随之增加,其增长效果也十分明显。
一、足球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由于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的满足,而是更多的去追求一些精神上的需求,因此体育事业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在现代体育事业中,经过市场调查研究发现目前的足球运动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水平的提升,其中相关产业包含有足球产品、附属产品等。足球爱好者因为喜爱而产生的一系列消费行为都无形中拉动了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一部分。而且随着一些运动国际化赛制的发展,其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使得区域性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对我国现阶段足球运动发展水平进行调查发现,目前的发展状态处于一种初期的发展阶段。在现阶段,足球运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融合使得一些大城市更有兴趣举办各种足球运动的各大赛事,激起人们的消费和观看热情;而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足球目,对于足球比赛中的一些赛制的规范作出了一些规定和管理,并成立了专门的足球管理中心,使得足球运动越来越朝着规范化前行。一些大型比赛项目的举办,拉动了一些赞助商对其投资,为经济环境的发展以及促进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例如,我国在2008年举办了奥运会,并在北京修建了很多专门为奥运会提供场馆的场馆,例如鸟巢、水立方等。这些建筑虽然是为了迎接奥运会而兴建的,但是在奥运会结束后,这些建筑还可以拉动其他行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很多外来游客会来北京进行浏览观光,从而拓宽了经济发展途径。足球运动得到国内人们的喜爱和关注还带动了城市环境的建设和提升,使城市对于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大,并积极引导一些投资商有计划地创造更加良好的城市环境,对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提升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影响足球发展的经济因素
虽然足球的发展对城市经济建设和进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就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其对于足球事业的快速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阻碍和局限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足球产业的发展。基于我国目前的具体国情,现阶段社会经济对足球事业的阻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不高
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实力还有待更高层次的提升。但是,足球事业的发展是需要国家强有力的经济支持的,而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还没有达到足够支持的高度。纵观一些发达国家的足球事业,国家经济实力越大,对于足球事业发展支持力度也相应越大。例如,对比英国的经济发展与其国家足球队的表现来看,近几年英国经济发展逐渐出现了衰退的现象,而相对的就是英超联赛和英格兰足球队的整体发展水平也相应呈现衰退现象。而一向以足球水平闻名的巴西,由于其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以至会有足球球迷担心巴西世界杯的举办是否能够如往届一样如期举行。而纵观其他国家的足球事业,例如南美国家,其出产的足球明星众多,但是很少有人在为本国的足球事业做贡献,大多都是转向了英超或者西甲等足球俱乐部。通过这些现实实例可以看出,足球事业的发展是需要国家经济强有力支持的,经济水平的偏低会影响到足球事业的持续发展。
各个国家出现的诸多现象足以说明经济因素给足球发展带来的影响,我国也同样如此,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性,导致我国大多球迷对于国内足球事业忧心,逐渐丧失了对中国足球队的信心,从而造成了国内足球球迷数量的持续降低。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即使出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足球事业中仍然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我国足球消费者数量仍然比较可观。面对强大的消费群体,我国足球事业的继续发展还是可期待。我国体育事业管理部门
正是看到了国内强大的消费群体可能会对未来足球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国内大力发展足球运动的赛事转播,逐渐将足球从一种单一的运动形式转变为一种足球产业,并不断的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更好的促进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的相关运行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二)足球俱乐部的过度经营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于国内足球俱乐部的管理约束能力也相应的比较弱,有关国内足球俱乐部的管理相关法律条文并不完善,国家对于足球俱乐部的管控水平、力度不够,导致国内的足球俱乐部在任意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诱惑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自身的发展道路偏离正确的轨道。我国国内足球运动赛事频繁出现各种问题,例如踢假球等,导致观众对于中国足球逐渐失去信心,这些都说明了足球俱乐部在受到外界经济诱惑的影响,是过度经营所产生的恶果。而足球俱乐部的过度经营主要体现在我国足球俱乐部并没有重视国内的一些足球市场的正确开发,在经营过程中过多的重视自身经济利益,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造成了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的止步不前甚至出现后退现象。因此不仅是经济水平不够导致对足球事业管控能力下降,从而造成足球事业的滞后,又因为足球事业的滞后影响了足球经济以及相关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从而制约了经济水平的提升,两者之间出现了恶性循环的现象。
例如,我国足球超级联赛的市场影响力不够,主要是由于比赛制度的混乱以及球员技术水平低下所导致的结果。而究其原因,在于我国足球俱乐部在管理和发展中没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和目标,不能将自身的切实利益与足球市场的开发联系在一起,使得足球市场的开发与足球俱乐部的发展呈现失衡的状态。而由于我国足球俱乐部对于市场开发力度不够,使得经济来源渠道狭窄,仅仅依靠政府和企业的支持远远不足以维持足球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受限使得经济来源显得更为狭小。在这种经济环境下,足球俱乐部为了维持自身的继续经营和发展,在挑选队员的要求上就有所降低,从而导致足球队伍中队员素质良莠不齐、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拓宽经济收入和来源便出现一些破坏比赛规制的现象。而我国足球俱乐部在发展中之所以出现这种恶性循环状况,很大程度上是对我国球迷的忽视,忽视了球迷对于足球事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忽视了球迷对足球的热情可以带来的巨大消费潜力和足球市场的开发。我国足球事业的低迷也反映了足球俱乐部在经营管理中并没有重视足球赛制中球迷的情感问题。
三、足球发展与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具体探究
国内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是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一经济因素也带动了足球运动的发展,使得足球运动从单一的运行形式转变为一种经济发展产业,并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其具有一定的消费基础。对比世界各国的足球事业发展,我国足球产业已经明显落后于其他国家,而且许多国家足球运动转变为足球产业的历史也远超于我国。对于这种对比以及别国在足球产业中所取得的成就是不容忽视的。经济因素是制约足球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从上文提到的英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降低对其国内足球事业发展的影响就可以看出,无论是英国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内足球水平状况还是巴西在举办世界杯之前遇到的经济瓶颈都反映出了国内经济贫富差距对足球事业发展的影响。因此,针对足球事业与经济因素相互作用可以总结出:两者之间形成一种正相关作用,经济因素水平的提升有利于S持足球产业的持续发展,反之则对其形成阻碍;而足球事业的发展又拉动了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反之也影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经济水平发展状况以及足球事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经济水平发展较其他国家而言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仍然还是保持一种上升的状况。我国应该正确利用这一优势,不断促进我国足球产业的进步,从而通过足球产业拉动其他相关产业,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拉动国内消费需求的增加,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两者之间形成良好的相互促进作用,才能实现最终的共赢局面。
四、结论
总之,足球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提升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针对这种现象,我国应该在国内足球事业发展现状以及经济水平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对足球事业的管理力度,纠正现阶段在足球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管理疏漏,积极探索新型的监管方式,让我国足球产业在良好有序的管理秩序中更好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足球发展与经济因素之间的作用要求我国不断促进足球的专业化,并向国家足球产业化发展前进。
参考文献:
[1] 刘佳.足球发展与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解析[J].智富时代,2015,(2).
[2] 焦思维.浅析德法和解中的经济因素[J].黑龙江史志,2014,(7).
关键词:青岛港;港口物流;SWOT分析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物流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作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物流在对外经济贸易和国内外企业的生产运作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文将对青岛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进行初步的研究分析,为其后期的战略部署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青岛港港口物流的发展做出贡献。
1.青岛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青岛港位于山东半岛南岸胶州湾内,于19世纪末建成,包括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是我国重点港口,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货物运输枢纽港。目前青岛港主要从事集装箱、原油、铁矿石、储存、中转、分拨等的物流服务和国际国内的客运服务,同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港口货物吞吐量、港口靠泊能力及港口通过能力均位居全国前列。
2. 青岛港口物流发展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的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在供应链物流领域,分析物流发展现状,提出发展建设意见,SWOT分析法同样有效。
2.1“S”—青岛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势(strength)因素分析
(1) 区位优势。青岛港地处东北亚中心,作为亚欧大陆桥桥头,在连接国际航线和国内支线的条件上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到目前为止,青岛港已与全球450多个港口开通了航线,初步形成远近航线兼备、干支线配套的全球性航线网络。
(2) 硬件优势。青岛港作为我国沿海货运大港之一,建设码头可利用资源高达70平方公里,可建深水泊位100多个,发展潜力大。到目前为止,青岛港已建成全国前列的集装箱标准化码头、原油码头、煤炭码头、矿石码头。
(3) 产业优势。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旅游城市,青岛综合经济实力强劲,产业结构较为齐全,并且比邻韩国,具有优越的外向型经济优势,为青岛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货流,保障了青岛港港口物流的长久发展。
2.2“W”—青岛港口物流发展的劣势(weakness)因素分析
(1) 港口综合功能配套设施欠缺。目前青岛港已装备了国内先进的EDI电子信息化信息中心,以及全国唯一的一个国家级港口技术研发中心,但是与此相关的配套设施设备还未完全到位,从而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另一方面,青岛港的集装箱运输服务体系比较落后,制约了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
(2) 周边港口竞争激烈。目前,上海港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货运港,大小洋山港区吸引了大量的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宁波-舟山港已建成“四系一体”的强大格局,使青岛港的石化项目不再具备很大的优势。
(3) 港口物流管理人才缺乏。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青岛现有物流企业中,高层次的物流管理人才所占比例不到30%,严重低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厦门港等国内大型港口。
2.2“O”—青岛港口物流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y)因素分析
(1)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物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21世纪全球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劲头,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这对于港口物流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推动力。
(2) 有利的港口物流发展环境。国家对于物流行业的发展制定了较为有利的政策,相关部门建立了利于物流行业发展的协调工作机构,真正将政策转化为行动。
(3) 众多国际物流巨头的入驻。随着青岛港港口物流的发展,港口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以中远、马士基、日本邮船、美国总统邮轮为代表的国际航运巨头相继入驻青岛港,给青岛港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3.青岛港口物流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在前文“SWOT”分析的基础上,坚持“SWOT”分析的战略原则—“依靠内部优势,克服内部劣势,回避外部挑战”,提出青岛港港口物流发展的一些可行性建议,具体如下:
(1) 加快港口物流战略研究,合理规划与建设。现代港口物流应根据整个物流系统的要求来做好港口物流战略的研究与实施,调整与完善港口功能布局,合理规划,有条不紊的推进港口物流的改革与建设。
(2) 重视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提升港口物流管理水准。加快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通过标准化来实现物流流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将物流信息平台连接到货物信息流传递的每个环节。
(3) 加强港口物流园区建设,推动港口第三方物流发展。在港口物流领域,加强港口物流园区的建设,有利于港口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最大化的达到整个物流流程的一体化。
(4) 改进人才培养机制,加快港口物流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要改变传统的一层不变的落后机制,引进欧美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从而保证青岛港港口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青岛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进行可行性分析,有针对性的对青岛港口物流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与解释,并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对青岛港港口物流的未来发展将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充分利用青岛港得天独厚的区位地理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推动港口物流的一体化进程,加速港口物流企业的成长。(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海蛟,青岛港集团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5).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 发展历程 发展现状 未来前景
1 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历程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始于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之后,根据不同的发展水平,国内的电子信息产业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它们分别是:市场转型时期、规模化发展时期、代工跟随时期,经过这些时期的起步和发展,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下面将这三个时期的主要内容做详细的分析:
1.1 市场转型时期
市场转型时期:从1978年到九十年代,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正处于市场转型阶段,这一时间内电子信息产业的性质开始发生转变,主要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前,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是以生产军工产品为主,而改革开放以后,逐步转向了生产军工产品和民用产品相结合。这一重大转变,不仅能够满足国家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要求,而且能够同时满足当时的市场经济对该产业的需求,积极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转变使得电子信息产业开始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动力之一。在这一重要起步阶段,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开始积极向外国的先进技术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为以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九十年代以后,我国开始进入经济改革的重要时期,而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首批改革的试点,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例如,对电子信息产业公司进行股份制管理和运营,这一根本性的变革为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注入了不竭的动力,同时,一些发展良好的电子信息产业分支开始发挥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不断带领着其他分支的发展。而且,在这一阶段,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开始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从而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和长远的发展动力,这一阶段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1.2 规模化发展时期
90年代以后到21世纪,我国开始进入信息化时期,这一时期的到来是与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紧密相关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政府开始关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了促进电子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国家政府的相关部门开始相继成立一批信息科技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和发展,使得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由最初的制造阶段发展到技术开发和研究阶段,一些自主研发的产品也开始投入发展,这一时期实现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巨大发展。
1.3 代工跟随时期
21世纪至今,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开始进入全球化的阶段,在这一时期,我国既要进行电子器件的大规模生产,又要开始研发新的电子产品,同时还要不断地研究国外的技术标准,形成统一的规范,进而使得全球化的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一条巨大的产业链。这一阶段,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要经受着巨大的挑战,所以,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时期,获得历史性的转变,才能为电子信息产业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2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规模和实力也在逐步的变大、变强,但是与国外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必须要更加努力,提高自身在电子信息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下:
2.1 产业规模扩大,技术水平提高
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的电子产品的生产数量以位居世界前列,而且正在以更高的速度发展着,逐步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电子产品大国之一;第二,电子产品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掌握了很多的高新技术,在高、中、低端等不同的产品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而且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第三,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销售额在逐年增加,尤其是随着集成电路的问世,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
2.2 产品开始走向国际化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最初几年主要是内销,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化时代的道路,电子信息产品也逐渐开始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我国对外出口的产品中,电子信息产品所占的比重,每年都有所增加,为拉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二,不断学习和研究国外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为我国独立生产和制造高端的电子器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产业出现聚集化发展的趋势
由于电子信息产业必须要进行聚集化地开发和研究,因此一些新的、初具规模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开始建造并投入使用。以长江、珠江和渤海为代表的产业基地已经成为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龙头,正在带领其他地区的产业飞速发展。这些地区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其他辅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平稳健康地发展,这些地区也是我国高新技术的典型代表区,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创造了较大的利益。
国际经济贸易通过商品的劳务转移推动经济发展,此为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提升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工具。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虽然资本跨国界转移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可是跨国界商品转移依然有增无减,亦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故国际经济贸易在长期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演进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为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国际经济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改个开放三是多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坚持有序推进服务开放,引进优质要素,融入全球市场,推动服务贸易快速发展。2000-2011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从660亿美元增长到4191亿美元,年均增长18.3%,全球占比从2.2%增长到5.2%,世界排名由第12位上升至第四位。这就确定了我国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仅仅用了十几年中国就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时至今日,我国正逐渐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建设贸易强国是当前我国国际贸发展的重要目标。
我国国际贸易取得举世瞻目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我国对外贸易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依靠的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可是加入WTO后,这种传统的国际竞争优势逐渐丧失,部分产品国际占有率逐渐下降,危及到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比如,我国纺织产品再出口数量逐渐增加的同时,出口效益逐渐下降,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我国当前对外贸易发展形势的严峻。在国际贸易竞争中仅仅依靠成本优势进行竞争,必然遭受到其他国家各种贸易壁垒的打击,使得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优势下降。同时,我国尚未形成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优势,以致于我国国际经济贸易面临着双重的发展压力。
二、国际经济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作用分析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国际经济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作用为:
第一,有利于从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刺激企业生产要素的提高实际上,一个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就是将本国企业纳入外国企业残酷的竞争之中,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外国企业进驻中国产生了相关产品,加上持续的产品进口加剧了国内产品的竞争形势。国内企业为了获得足够的竞争优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激烈的产品竞争环境淘汰了一批企业,也提高了一批国内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优化了国内的市场结构,产生了新的发展动力;
二是出口企业参与国外市场竞争,不得不面对外国同类产品竞争。为了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出口企业不得不利用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传统优势,用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同时,必须按照国际标准、国际惯例生产产品,这无疑有助于提高本国企业的生产要素,更好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有利于扩大市场,带动经济增长。
国际经济贸易持续增长,必然有利于扩大市场,带动经济增长。从出口方面来看,出口企业面对的是世界市场,必须以世界市场为基准进行生产活动,必然增加市场容量。倘若我国出口企业生产的产品既可以销售国外,也可在国内销售,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可为国内消费者提供较低成本的产品。产品的快速发展可以带动企业经济发展,也可带动一个行业的发展,产生“联动效应”,进而拉动经济增长;从进口方面来看,引进国内不具有的国外产品,开拓本国市场的同时,也可以促进新产品的发展。由于国内市场之前没有此类产品,国内企业一时无法摸清市场需求量,当进口量持续增加的时候就为企业提供了信号,企业便可以此为依据展开市场开拓和产品生产活动,进而带动新产品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推动技术进步。
创新是企业的强大生命力,二创新源于现今的科学技术。国际经济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推动着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促进技术的进步。
三、结论
关键词:钢结构;现状分析;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391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也是在飞速的发展当中。其中,钢结构建筑俨然已经成为当前建筑结构的重要种类之一。相对于传统的建筑结构,钢结构具有独特的建筑特点,并且,在节能环保方面还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极为符合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理念。本文首先对钢结构的优势进行简单说明,然后,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探索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钢结构建筑概念及其优势
钢结构建筑主要是指:在建筑过程中,主材料全部选用钢材的建筑结构。其主要是相对于其他不同的主材料建筑结构而言的,例如:混凝土结构、木结构建筑等。钢结构建筑物通常强度较高、方便施工、材料环保,并且,性能良好。在当前高效、快节奏的工业化生产进程中,是非常满足人们的建筑需求的。同时,在人工和工程造价上也是取得了良好的性价比,钢结构建筑亦被称为是本世纪绿色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钢结构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钢结构在我国发展的较为迅速,很多大型的建筑结构都是采用的钢结构建筑模式,例如:厂房、体育馆等方面的建筑物。
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
自从20世纪90年代,钢结构理念逐步被国内的建筑行业认同以来,国内众多的研究、管理人员开始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积累经验。尤其是最近几年,国内自主设计的钢结构建筑越来越多,并且,施工技术已经初见成熟与完善。
区域发展尚未达到平衡
钢结构的优势以及建筑经验尽管已经较为成熟,但是,由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国内的区域发展尚未达到平衡。钢结构建筑多数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而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仍然发展较为迟缓,而这一发展差距还体现出了扩大的趋势。这一问题对我国的钢结构建筑产业整体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钢结构建筑设计创新力度不够
相对于我国的钢结构建筑设计,国外在这一方面表现出了强有力的创新性,钢结构建筑形式多样,技术水平也是明显偏高。而我国在这方面则存在机械设备精度不足以及自动化发展缓慢等问题。因此,仍需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建筑理念,使得国内钢结构建筑快速的发展起来,早日实现高水平的自主设计与施工。
三、国内钢结构建筑未来发展趋势
(一) 迎合现代建筑发展需求
钢结构建筑具有强度高、质量小的特点,能够建设一些跨度大、负荷大的结构建筑。这一点是一些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所不具备的,因此在其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建设工期。由于现在地质活动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活跃期,解决建筑抗震的问题是当前建筑业的一个热点问题。而钢结构建筑恰恰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这是因为钢材在应力幅度内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不会因为突然增加的重量而断裂。在日本等一些地震多发国家,钢结构建筑已经成为建筑首选结构,事实证明钢结构建筑也是地震中被破坏最小的建筑。随着钢结构技术的发展,目前钢结构建筑已能进行标准化生产,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低,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较低,只要在施工中严格按照焊接和螺栓安装规范拼装即可,从而大大缩短施工工期。
(二) 国家大力支持钢结构建筑的发展
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的大户,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如何解决建筑能耗和污染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行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国家开始推行环保建筑、绿色建筑理念,而钢结构建筑恰恰满足了建筑行业
的这种发展需要。与其他建筑结构相比,在钢结构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空气污染和噪音问题,也不会对森林资源造成损害,可以说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建筑。不仅如此,钢结构建筑即便需要拆除,建筑材料也可以回收再利用,不会产生固体废物污染,有利于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从提高建筑物环保性的角度出发,这种建筑形式也更加符合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高层建筑的增多,人们对住宅密度、环境绿地等要求越来越高,我国钢结构建筑迅速发展,钢结构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建筑结构体系,已被建设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北京清城华筑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绿色建筑设计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教育部“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重点实验室”示范项目——北京动物园零碳馆项目,采用钢结构体系,根据 GB 503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相关规定,满足绿色建筑结构体系的要求,拟建成国内住建部绿色三星认证的绿色示范建筑。
(三) 经济发展对钢结构的需求十分旺盛
近些年来,我国的钢材消费量约一半用于建筑用钢,然而据统计,在建筑钢材中绝大部分钢材用于混凝土中的钢筋骨架、楼梯护栏、门窗和供暖设备上,真正意义上的钢结构用钢量却不足建筑钢材的 9%,钢结构建筑占建筑面积不足 2.5%,这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我国钢企年产钢量大而需求偏小,因此造成钢材供大于求的市场现状,这是造成我国存在钢企亏损的重要原因。而这样经济发展需求,却也是对钢结构建筑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从最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大跨度、高规格的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体育场、大型厂房等项目,这些项目不仅质量要求高、工期短,并且对建筑物的空间利用率的要求也较高,而传统的建筑形式很难满足这一要求。无论是钢混结构还是砖混结构,由于其施工时间较长,也难以解决建筑物的大跨度和空间节省的要求。而钢结构建筑却能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目前来看,我国新建的大型体育场馆几乎均采用钢结构建筑模式,一些大型厂房也是采用这种建筑模式。从这个角度来看,以大型体育馆建设为代表的大跨度建设项目,对钢结构建筑的需求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会保持比较旺盛的需求,这也就意味着钢结构建筑市场在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因此,钢结构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结论
近年来,随着钢结构建筑的广泛应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并且,其具有的环保、节能等优势已经被人们所发现,并在环保意识逐渐增加的时代,得到了极大的推崇。尽管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的钢结构建筑,国内的钢结构建筑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但是,这并不影响其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同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建筑行业研究与管理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一定会取得理想的发展前景,并极大地促进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全面推进钢结构行业新型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姚兵同志在2009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上的讲话[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09(06).
[2] 左从文. 浅析钢结构建设现状及发展的前景[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12).
[3] 李永平. 我国钢结构建筑行业发展研究[J]. 建材发展导向. 2012(02).
[4] 求真务实 科学严谨 做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研究——姚兵同志在“2012年全国钢结构行业大会”上的讲话[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2(05).
[5] 2011年度第十届中国钢结构金奖项目[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2(05).
[6] 郭彦龙,陈建清. 慈溪市钢结构产业现状和发展策略的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 2012(06).
【关键词】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机械制造工业;创新;大型机械;国际化;程度
前言
在上文摘要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我国机械制造工业在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后,已经取得了突出成就,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机械制造工业发展形势一片良好,但是从发展细节上来看,还存在着大量的缺陷。我们知道,机械制造工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装备的提供者。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个完整的机械制造工业体系那么就很难再国际化发展中立足,所以,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水平是评判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那么机械制造工业具体指的是什么呢,它最具科学的定义是指从事各种动力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农业机械、冶金矿山机械、化工机械、纺织机械,机床、工具、仪器、仪表,及其他机械设备等生产的工业部门。本文就是通过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目前的发展背景及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我国机械制造工业发展现状的措施,希望可以为我国机械制造工业发展奉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
1 我国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在前言中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机械制造工业的含义及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即 机械工业又称机器制造业,它作为其他经济部门的生产手段决定着一切经济部门的发展水平,因此,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如何,机械工业的发展水平成为其重要标志之一。所有,我们作为与机械制造工业有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认清我国目前机械制造工作的发展现状,并通过改革与创新,才能保证我国机械制造工厂持续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析下我国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一,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之间,我国机械制造工业部门根据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及国际市场的发展需要,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外国的机械制造工业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并和国内的相关技术进行融合,推进了我国机械制造工业的技术改造,并经过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机械制造工业无论是从生产技术上、还是从生产的产品质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显著变化,而我国机械制造工业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就为繁荣我国国内市场,推动进出口贸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在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机械制造工业又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改造与创新,在国际市场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统计在全球所有销售和使用的工业产品中,已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打上了中国制造的标志,从中,我们就直接可以看出我国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但这只是我们看到了我国机械制造工业发展的良好形势,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我国机械制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缺陷及问题。
(2)第一,就是我国机械制造工业的产业发展结构不够合理与完善,这主要是我国历史发展背景所决定的,虽然在改革开放后对机械制造工业的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使其更具完善,但是调整的还不够彻底。这主要表现在,机械制造业的中低机械产品生产过量,而高端产品却共不用求,而且机械制造工业分布地点也不够均匀,即东部沿海地区和南方地区比较密集,而中西部地区却很分散。其次,就是加工制造业的比重过大,现代制造服务业的比重过低等。
第二,就是我国机械制造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差及发展方式过于落后,在我国目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即我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高端机械产品。这主要就是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对科学研究的不够重视,指注重引进,而不注重创新。其次,就是由于受到我国地域、人口等因素的影响,在机械制造工业发展的华丽外表下,并不能掩盖其以粗放发展的方式,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政府部门未能对我国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进行有效的宏观跳动,导致同类型机械产业重复建设,区域发展不平衡,核心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低。
2 应对以上问题的方法
首先,我们在机械制造工业发展中要主攻高端产品的发展战略 中国不再做世界的廉价劳动力和简单或小零散产品的加工车间,未来中国的机械发展要向着高端技术产品发起总攻,改变当前高端产品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的现象。要致力于高质量、高精度、高品质的精品开发,解决传统产品定位低的特点,努力打造中国机械产品的国际化品牌,提升其市场形象,增强其世界同类产品的竞争力。借助国内的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和优势产业,在此基础上实现技术向国际化的更高水平迈进。
第二,我们要对我国机械制造工业进行创新式驱动战略。这主要是应对我国传统的机械工业理念多从资源与能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工业技术改革与发展,这种理念严重束缚了现代科技在机械工业发展中的应用和拓展,创新驱动战略,的提出,要求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要更加尊重科技创新、更加依赖管理体制改革,更加重视专业人才培养等内容,鼓励增加机械产品的资金支持,不断加强行业体系的创新建设,依靠人的智慧和现代科技手段推进机械工业的本质发展。
最后,就是对我国机械制造工业实施绿色发展为先战略。绿色代表健康,当前社会发展要求不以损坏环境为代价,因此提出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等口号,这是国际社会的同一目标。绿色为先战略,一方面要求机械工业本身在生产过程中重视环境保护,最大程度地做到节能减排效果;另一方面要求机械工业研发制造的产品在使用中能实现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目标,坚持走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作为与机械制造工业有关的工作人员,我们要用清醒的头脑去认清我国目前机械制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后再根据发展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合理有效的研究后,对我国机械制造工业进行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机械制造业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问题,文中总结了从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4年之后国内房地市场的一些数据,总结了其中的若干规律,以此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房地产;土地;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的房地产市场日趋火爆,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财富奇迹,在很多地区,房地产业甚至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在这种大的风潮之下,人们纷纷涌向房地产领域,不论之前做过何种工作,仿佛一旦进入房地产就可以资产翻倍。然而,经过几年盲目的火爆之后,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不断增大,国家和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些调控措施不断出台,房地产市场终于开始逐渐回归理性。那么,国内房地产业未来的趋势又是如何,当房地产企业不再暴利之后,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如有些人所想的那样彻底崩盘亦或是逐步走下坡路呢?本文认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将有助于今后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一、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1.房地产投资状况
从目前国内房地产的经济来源分析,房地产投资依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比较大。这种投资一方面来自国内民间资本的投入,另一方面就是国际投资。其中前者是主要投资来源,占到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总额的绝大部分,2011年这一比例约在76%左右,而从增长速度来看,除了2008年有较小回落,2004年至2010年都保持了高速增长状态,2011年随着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这一数据又逐渐开始归落。从投资结构来看,投资对象则逐渐由商业营业用房转向住宅投资。
2.房地产开发状况
根据中国房地产协会的统计数据,国内房地产开发整体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新开工面积增多,竣工面积增速减缓。随着国内对房地产市场政策的一些改变,一些开放商对土地的囤积情况逐渐向使用过渡,开工情况增加很多,但是为了保证足够的利益,往往故意要求施工单位减缓进度,导致竣工面积的增长很缓慢。二是拆迁规模受到遏制,但土地控制形势依然严峻。随着房地产开发不断出现的负面拆迁新闻,国家也对此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若干文件用于规范拆迁规模和方式,但是土地使用依然难以得到控制,这其中既有开放商的想法,也有地方政府的授意,而且开发过程中屡屡出现经济问题。国家审计署的《24个市县2009年至2010年土地管理及土地资金审计结果》,列举了24个市县在土地出让、征用及相关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一些不合规、不规范的问题,实际情况可能远不止如此。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2010年联合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中,通报了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全国“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清查整改情况,31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存在“未报即用”违法用地现象,其中包括一些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至今年3月25日,全国共清理“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案件36872宗,涉及土地总面积61.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7.2万亩。
3.房地产销售状况
从房地产市场的销售情况来看,销售量呈现出一定的波动,从2004年至2010年,销售量不断增加,即使在2008年中间有过短暂回落,但是从全年来看,销售量仍然是增加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43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1%,首度超过10亿平方米。尽管面临严厉的楼市调控,商品房开发投资全年同比增速仍然达到33.2%。但是这一情况到2011年随着国家调控的坚决执行而发生了改变,数据报道2011年房地产市场相比2010年下降了14.8%左右,且这一比例依然在继续增加中。但是房地产销售价格和销售量有所不同,虽然调控力度很大,但是房价近年来依然处于高位运行,虽然在个别地区稍有回落,但是不具代表性,从全国范围来看,房地产价格依然较高。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来看,受中国城镇化运动的影响以及年轻人落户城市的主观意愿,房地产的刚性需求依然很强,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投资性购房热度依然不减。中国城镇化是目前世界上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在“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已经到了46.6%,规模是非常巨大的,这场城镇化运动也使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也直接促使了房地产的火热。另外,国家高等教育持续扩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而他们最终绝大多数也会落户城市,这也是一个不小的购房群体。再就是投资性住房,很多人在有了一定充裕资金后就开始考虑资产的增值问题,而随着人民币的不断贬值,通货膨胀的持续,国内实体经济以及股市的低迷,房地产市场便成为很多人的首选,这也是促使房价高位运行的重要因素。综合以上三方面,再加上保障房项目的延迟,目前国内市场对房地产的刚兴需求依然强烈。
二、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来看,房地产市场都曾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但是也有很多因为房地产而失足的例子,像是日本持续十年的经济衰退,根源就是房地产泡沫,包括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也是由美国的房地产企业和银行引发,那么国内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2012年4月18日,国家统计局了3月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数据,房地产投资、土地供应量进一步收窄,商品房成交量却逐步回暖。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与2012年3月相比,70个大城市中新房价格下降的城市是46个,持平的城市是16个,上涨的城市8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都没有超过0.2%。从同比来看,与2011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38个,比2月份增加了11个,这是自2011年9月个别城市再次出现价格同比下降以来,下降城市个数最多的月份。从环比数据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连续6个月下降。东南沿海城市如杭州、宁波、温州、金华、青岛等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也进一步扩大,3月份比2月份分别扩大0.5个、0.5个、0.6个和0.4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说明,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依然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据此可以判断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房地产市场的现实需求升级具有可观的空间,我国房地产市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仍将处于总量增长型发展时期。
三、结语
新世纪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将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升级速度加快,改善住房条件的要求日益强烈。目前我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这就加大了对住房的需求,刺激房地产市场活跃。目前城镇居民住房不均衡问题依然比较严重,中下等收入阶层住房困难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应加快住房结构调整,扩大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力度,加快住宅发展,刺激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确实,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依然亟待规范,但是我们有理由给它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和空间,相信不久的将来,它将最终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市场并最终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陈军,王忠伟.长沙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森林工程,2009(04).
[2]吴天全,史宏军.房地产测绘发展浅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