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资产管理体系建设范文

资产管理体系建设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资产管理体系建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资产管理体系建设

第1篇

关键词: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系;配置优化;建设研究

我国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绝大部分固定资产都是通过国家财政拨款形式或以事业经费形式形成的,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成效直接关联着科研经费资源的科学配置与合理布局。因此,各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构成

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特点,通过认真分析固定资产管理涉及的部门及职责,梳理出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构成的八个主要内容,分别是:固定资产采购管理环节、固定资产登记入账管理流程、精密仪器使用管理措施、精密仪器对外服务管理原则、固定资产调拨管理事项、固定资产报废管理程序、固定资产清查管理实施、固定资产使用绩效考核管理要点。

2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建设

2.1固定资产采购管理环节

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采购需遵循确切的操作流程并执行规定。基本采购审批流程为:根据批复立项的科研计划,部门内部审核所需相关仪器设备等可确认为固定资产的仪器设备,核验已有或可内部调拨的固定资产,确定必须采购的固定资产,经部门主管审批后,报请单位领导批准,然后转财务预算,进入采购实施。所有固定资产购置时,由需要配置部门、科研项目组管理部门或者科室仪器设备采购办,填写《固定资产购置申请单》,由所在部门主管领导签字同意后,上报单位项目管理部审核,审核同意后提交单位领导集体研究决议审批,审批后根据固定资产预算价格情况,分别执行采购。

2.2固定资产登记入账管理流程

固定资产购入后,必须及时登记入账,避免造成账实不符、账物不符、延迟入账等现象。需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入账程序,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台账、保管账、出入账等账簿的建立。建立固定资产入库有关制度、固定资产出库有关规定、固定资产验收核对事项、固定资产填卡入账事项、固定资产财务记账。

2.3精密仪器使用管理措施

科研单位仪器设备是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科研工作开展的必备条件之一。仪器设备管理是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则是重中之重。其管理范围涉及:大型贵重精密仪器设备的验收、安装和调试,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精密仪器设备的维修及保养。使用部门必须明定责任保管人、技术负责人和操作人员,并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条例及管理、使用、操作、维护保养制度。须按国家技术监督局有关文件规定,定期对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指标进行校检和标定,对精度和性能出现降低的仪器设备要及时报请专业修理人员进行修复。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原则上不得外借,不得私自拆卸改装,不得将整套仪器设备分解为单体使用。如确实因为改造设备、新产品研制、维护维修、深入功能开发等需要拆卸解体的,须以书面形式上报单位领导并请专家组对方案论证后,由主管领导批准。如有人员擅自外借、拆卸、解体,应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或处分。若造成损坏或经济损失的,应从严处理,并赔偿一定的经济损失。

2.4精密仪器对外服务管理原则

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专管共用、资源共享,为科研和社会服务。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实行专管共用、资源共享,除满足本单位科研使用外,鼓励开展各科研院所间和跨地区、跨行业的协作共用及对社会各单位进行咨询、培训、分析测试等技术服务,努力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管理人员要正确处理内部与外部、服务与创收、运行与养护等诸项关系,坚持原单位内科研测试优先的原则,保证基本任务的完成。

2.5固定资产调拨管理事项

固定资产调拨是指固定资产从某一部门调拨至另一部门,资产管理职责随着标的物的转移而转移。固定资产调拨要严格履行调拨手续。通过固定资产调拨功能可以将富余的资产调拨到紧缺的部门或机构,实现资源平衡和余缺调剂,减少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和闲置。固定资产调拨需以书面形式提出转移调拨申请,报请单位领导审批,然后到主管部门办理调拨相关手续,经调出方、调入方核实签字及第三方确认后进行记账交接,最后到单位财务处备案,完成对调拨固定资产的账务转移。

2.6固定资产报废管理程序

对有缺陷或故障且无法维修及维修失败需要报废的资产,或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的资产进行资产报废管理。报废时,可调用固定资产台账中的信息,资产报废后,从固定资产台账中消除该固定资产信息,转移到资产报废管理列表,按照报废流程及相关手续报废。

2.7固定资产清查管理实施

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各管理部门必须定期进行清查工作及盘点工作,以便能够明确掌握固定资产的确有数量、存放地点、运行状态等,还可以查明资产有无缺失现象、毁损现象或者存在未列入资产台账的情况,保证账目与实物相符。科研单位每年应组织各处室对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进行账、物、卡的核对清查,对多余、闲置不用、长期积压、更新替换的淘汰固定资产应清点造册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调剂。损坏但可修复的资产应及时维修,无法修复的应申请报废。对固定资产的调剂、捐赠、调拨、报损和报废后的处理等实行归口管理。根据出现的问题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整改和管理措施,总结管理经验。

2.8固定资产使用绩效考核管理要点

固定资产购入后,应建立一系列的考核指标,对固定资产进行成本分析、效益分析及监督跟踪,切实加强资产管理,促进资产使用部门提高使用效率,实现科研目标及部分收益目标,防止资产重购入、轻管理,闲置空放,耗损浪费等现象的产生。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管理实行年度考核制度。每年资产所在部门要进行考核,由主管部门组织检查、核实并向全单位公布,同时实行奖惩制度。对年度评价中在验收、使用、管理维修、技术改造、报损报废等工作中成绩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经有关单位推荐,主管部门审核,报批,应予以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对在上述工作中严重失职者要分析原因,追究当事人及负责人的责任,给予必要的经济或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要作刑事处理。

3建立科学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应明确建设“科学管理工程”的管理思路,重点在于结合本单位的现状,按照科学管理的思路,找准管理问题关键,分析薄弱环节,切入实际工作,实现科学管理在资产管理中的功能、效果及作用。科学化管理是一个全面化、关联化、系统化的模式,科学化管理的思路要充分渗透到整个固定资产的全部管理活动中去,包含:科学化的操作、科学化的控制、科学化的核算、科学化的分析、科学化的规划。通过专注细节,化繁为简;控制细节,流程管理;入手细节,培养习惯的管理原则,采用科学化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取得切实有效的成绩,从而开创固定资产管理的新局面。

作者:王艳丽 单位:黑龙江省对俄工业技术合作中心

参考文献:

第2篇

摘要:民办高校资产管理包括资产的清查、评估、收益、处置、分配、监督等多面或环节的管理,建立合理、有效的制度体系是民办高校实现资产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制度保障,才能实现保证资产合理配置、安全完整、保值增值的管理目的,是资产管理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民办高校;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民办高校资产管理已成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保障教学与科研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衡量办学规模和体现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基于民办高校资产管理现状,如何正确的分析民办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立健全民办高校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确保民办高校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任务。

一、民办高校资产管理现状

伴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民办高校资产管理已成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固定资产量逐渐增多,资产规模逐渐扩大。民办高校在自身扩建过程中,办学的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高,而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并没有随着学校的发展而发展,缺乏科学、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伴随购置固定资产增多,学校资产构成日趋复杂,管理难度也日趋增大,但由于对固定资产制度建设的不完善,造成资产管理不规范,资产使用率不高,资产价值失真等问题。

1.缺乏固定资产购置预算管理。民办高校资金主要来源于自筹,对于资金使用缺乏预算管理机制,民办高校各个部门、专业在购置设备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论证和计划,只要需要就购置,学校从宏观角度缺乏可控性和有效监管,只能被动的批准各类设备购置,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出现资产的重复购置、大量闲置资产的出现,需要资产的部门没有资产可用,大量闲置资产无形损耗和使用效率不高给学校有限资金造成极大浪费。

2.民办高校由于在薪金待遇和工作强度等方面原因,人员流动性较大,各个岗位调动比较频繁,这就造成各资产使用部门的领导和负责资产管理的人员频繁流动,新人刚刚了解和熟悉部门资产状况就被调离工作岗位,资产工作没有延续性,造成资产管理各个环节的脱节,资产丢失、帐卡物不符频繁出现。

3.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专业建设发展需要或生源不足等问题,系部、专业经常出现合并重组或撤销,由此带来原属部门资产的不断变更,因资产转移造成资产管理的无序,甚至出现资产的丢失和损坏。

4.民办高校工作人员大多一人多岗,工作内容较多,而薪金待遇不高、保障体系不完善,人员流动性较大,造成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只注重实物管理,忽视资产价值管理。

5.民办高校缺少固定资产盘点清查机制,对帐卡物管理缺少监督监管机制,固定资产报废程序不完善。

二、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及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民办高校资产管理、监督制度体系,是保证资产安全完整,维护学校各项权益,促进学校固定资产集中管理,实现资源有效共享,合理调配资产资源使用的有效途径。

1.设立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学校职能设立资产管理处(科)级单位,由主管(分管)副校长主管,对资产实施统一管理,界定各级管理的内容、职能、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管理效益评估。

2.设立资产归口管理部门。根据学校各职能、产业部门职能划分,教务处、总务处、图书馆、校办产业等部门实施归口管理,明确归口管理部门资产管理工作分工及相关职责。

3.设立资产管理兼(专)职人员岗位。学校各部门是资产管理的基层单位,应设立兼(专)职资产管理人员岗位,对所管辖及使用的资产进行管理,归学校资产管理处(科)统一领导及管理。同时,学校财务处对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实行财务监督,依据国家相关财务、会计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建立科学、有效、严谨的资产和财务监督制度。

三、民办高校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1.预算管理制度。学校各部门在年初根据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学任务等实际需求及学校自身财务状况,编制各部门年度资产增减预算,经研讨论证、主管(分管)校长审批后,统一纳入学校整体财务预算。财务处根据整体预算项目内容,合理安排经费支出、使用计划。预算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重复购置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2.招标采购制度。学校统一拟定预算经费计划,编制采购计划,根据各部门年度预算组织实施采购。各部门可自行采购的,必须从招标采购制度层面规范采购行为,增加透明度,杜绝暗箱操作和腐败行为。

3.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购置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将购置发票、出入库单、调转单、各类设备条形码等管理单据、资产卡片信息按类别录入管理系统。各项资产必须粘贴资产条形码卡片,卡片内容包括资产名称、类别、编号、价值、规格、型号、用途、购进时间、使用年限、使用单位和存放地点等。

建立三级帐卡物核算管理制度,财务处、资产管理处(科)建立总帐套,各归口、使用部门建立本部门帐套,根据各自职能进行帐卡物管理,在定期清查时进行盘点、汇总。

财务处、资产管理处(科)制定全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各项资产管理流程、操作流程,从制度层面确保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4.有偿使用制度。学校各系、产业部门进行办学成本、经营成本核算,考核评价固定资产使用效益。按平米收取房屋使用费用;设备仪器进行累计计提折旧,计入各系办学成本。产业部门按公司法人制度进行公司化管理,收取房屋使用费用、设备仪器折旧费用,计入产业部门经营成本。

5.维护保养制度。资产使用部门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保养,制定实验、实训设备操作流程、维护保养制度,确保仪器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开展。

6.报废处置制度。对于达到使用年限的各类资产,定期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资产报废鉴定工作,按类别进行汇总后,上报学校主管(分管)校长进行处置、销账。以招标方式进行报废资产的集中处置,增加处置的透明度。

7.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固定资产清查是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求,也是学校的保障资产安全完整的有效途径。实施年度清查,各使用部门共同参与。资产管理处(科)拟定清查方案,明确清查的范围、方法、组织程序。资产清查是对全校资产全面盘点核实,包括资产帐卡物是否相符、仪器设备完好率等内容。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形成意见或建议上报学校相关领导,提出整改建议,由相关部门进行落实整改。在全面清查基础上,每年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资产抽查,加大资产管理监督力度。

8.其他相应制度。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为达到资产管理工作有效实施的目的,还应建立资产管理人员奖惩赔偿制度;仪器设备、不动产等资产档案制度;资产交接制度;资产保值增值制度。

总之,建立完善、可行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是民办高校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前提。(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明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9.(1).

[2]牛勇.关于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7,(1):123-124.

第3篇

关键词:资产全寿命;管理体系;系统集成

1.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和目标

1.1 管理理念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指从资产的长期效益出发,全面考虑资产的策略、规划、投资、项目、运维、处置的全过程,在确保电网安全环保的同时,提高电网资产质量和使用效率并优化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促进资产投入与产出相匹配,从资产投入中要效益;在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延长设备运行年限;整合存量资产,充分发挥存量资产的经济效益;规范退役资产管理,提高设备再利用率及残值回收;综合平衡效益、效能、周期成本三者关系,实现投资合理化和成本最优化,推动公司发展再上新台阶。

1.2 管理范围和目标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建设以关键业务为主线,充分利用公司现有资产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成果,以项目全过程管理、设备招标采购优化、自动(辅助)转资及资产新增、设备检修策略、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帐卡物一致联动、设备退役处置优化、资产状态评估等10个业务为主题建设。遵从国网总部统一部署,推进规划、财务、生产、建设、物资等系统集成工作,实现业务数据融合及资产协同管理。

2.管理的主要思路及实现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建设以项目建设过程为切入点,信息流涵盖项目规划、设计、建设、购置、运行、维护、改造、物资报废的全过程,实现了各业务应用间关键数据的自动采集和集成共享,为企业大量的物资及设备精益化管理提供了手段和依据。

2.1规划计划阶段

1)    电网规划:从全寿命周期管理角度对规划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敏感性等综合指标的评估,选出可靠性、经济性、全寿命周期成本等综合评价最优的电网规划方案,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动态修正,形成项目规划库,用于指导项目可研和前期工作的开展。

2)    项目前期(可研阶段):实现全口径项目规划、储备管理;规范前期项目管理,实现项目和详细信息标准化;在编制和评审项目可研阶段,实现关联可再利用设备清单。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后,输出储备项目,用于指导项目投资计划编制。

3)    投资计划:根据储备项目评级评分结果开展工程项目投资优选,输出工程项目投资计划。

2.2   工程建设阶段

1)    项目实施计划:根据投资计划和综合计划确定的工程投资计划编制项目进度计划,输出项目里程碑进度计划,用于指导后续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计划的制定。

2)    项目实施:根据施工计划开展项目安全、质量、进度和造价管理,输出项目管理相关信息。

3)    项目投运:以项目阶段验收和最终验收信息作为输入,输出设备启运记录和移交运行记录。

2.3   物资采购阶段

1)    物资采购:根据项目物资需求,制定物资采购计划,按照物资规范流程要求进行招标采购,确定综合成本最优的采购方案,依据招标结果开展合同签订、履约管理,并负责设备监造和抽检管理,建立常态的供应商绩效评价机制。

2)    仓储配送:流程包括仓储配送和到货验收两个二级流程,物资部门确保供货及时性,输出供应商供货及时性及物资质量信息作为供应商评价的重要输入。

2.4   运行检修阶段

1)    竣工验收:设备管理部门根据工程管理部门提交的工程投运验收申请,开展设备现场清点和验收,输出设备移交清册;并负责同运行管理部门共同完成设备启动投产工作,输出设备启运记录。

2)    运行维护:运行维护阶段总体以设备启运为流程输入,通过设备运行监控输出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分析判断设备的健康状况,通过巡检维护计划输出设备巡检的工作记录。事故异常处理以设备运行监控为基础,根据不同部门的设备管理职责输出设备抢修的工作要求。运行维护阶段输出设备运行中的风险、故障和缺陷信息作为状态评价的基础。

3)    状态评价:状态评价以设备运行信息为输出,按照国网公司设备状态评价导则输出评价结果,设备管理部门依据设备状态评价制定检修工作计划、月/周停电计划,以及据此制定、完善相应的资产管理策略。

4)    设备检修:设备管理部门通过工单为管理手段开展相应检修和抢修工作,记录检修成本信息,为设备资产寿命周期成本归集提供基础。

5)    技术改造:以设备状态评价结果为输入,利用技改大修决策模型,输出建议技改设备清单,为技改计划编制提供基础。

2.1.5       退役处置阶段

设备退役处置阶段包含如下六方面关键业务流程节点:

1)    项目可研阶段:资产管理单位根据各部门提出的项目需求,编制资产退役清单,并提交设备相关运行状态资料;项目可研方案中必须包含利旧部分;开展技术鉴定工作,确定设备运行状态和后续处置意见;进行可研评审同时审核资产退役清单。

2)    年度资产退役计划管理:资产管理单位根据可研提出资产退役计划;并将资产退役计划纳入年度资产管理计划。

3)    退役资产拆旧管理:项目主管单位组织拆除前技术鉴定,出具鉴定报告,严肃退役清单管理。

4)    拆旧资产运输及仓储管理:设备资产的归口管理部门组织移交技术鉴定,物资部门现场交接验收,实物入库;废旧物资入“废旧物资库”,可再利用设备入物资“再利用库”管理,其日常维护由物资部门负责,专业保养维护由资产管理单位负责。

5)    可再利用设备信息管理:物资部门在可再利用设备信息平台上退役可再利用设备信息,内部单位在项目设计时考虑利旧,外部单位可在线下单购买,变卖前的价值评估参考资产净值,由外部第三方评估机构出具评估意见。

6)    废旧物资处置管理:物资部门在退役物资交易平台废旧物资处置信息,实行废旧物资竞价拍卖。

3建设成效介绍

3.1项目建设全过程实现纵向信息贯通,横向数据信息共享

通过新建规划计划与ERP-PS的集成,实现项目创建与计划反馈的闭环管理,提升综合计划管理水平;新建ERP与生产管理系统的集成,共享资产价值、实际成本、形象进度信息,为技改大修项目多维度分析、立项决策分析提供依据;完善ERP与基建管控系统的集成,实现了项目基本信息的共享;以及结合原有的规划计划与财务管控的集成、财务管控与ERP的集成、生产管理系统与规划计划的集成;实现了项目从规划、立项、计划、设计、建设、投运转资全过程的纵向信息贯通,横向数据信息共享,从而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为资产全寿命周期的分析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撑。

3.2加强项目成本管理,规范项目成本及时准确入账

通过在ERP系统中开发工程形象进度与财务进度的展示机制,查询项目执行情况,依托资金支付控制等手段,推动前端业务部门及时完成成本入账。通过在套装软件开发管控工具,实现在投运公告后,不允许新增采购申请的创建。有效促进项目成本入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3强化项目资金管控,降低资金支付风险

开发合同执行情况表,满足财务人员能实时查询项目中基于合同的执行情况、资金支付情况的需求,提高财务人员对于项目合同资金管控的能力,同时,依据合同资金支付情况,开发了项目资金支付管控工具,通过对采购订单设置冻结标识,实现对资金支付申请的有效管控。推动了经法系统对于物资合同全口径业务管理,以及经法系统、套装软件和财务管控三者对于物资合同台账信息的集成功能建设,提高财务人员对于合同资金支付的管控能力。

3.4 实现了帐卡物一致

实现项目编码、设备台账、资产卡片、物资编码的四码一致。在多系统管理设备台账、跨系统集成设备与资产的环境下,实现设备资产联动与项目费用直接转资到对应资产卡片的赋价值功能。

3.5开展设备资产退役、报废处置的信息化管理,实现设备再利用关键信息的监控

在已建立的退役、报废管理的基础上,集成了77类PMS设备履历信息和技术鉴定报告信息,丰富了退役、报废清单中单体设备的设备履历和状态评估报告。可使退役或报废资产清单从生产环节反馈到项目立项环节中辅助立项,为退役报废或再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4  总结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支撑了青海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业务,覆盖从资产立项、建设、移交、投运、维修、转移、调拔到报废的各阶段业务管理要素,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级资产管控。

参考文献:

[1] 刘靖波. 浅谈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科技信息》,2012年26期.

作者简介:

马惠萍(出生年-1971),女,陕西省旬邑县,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高工,从事信息化建设与运维,13997239651,ma.hui.p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