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春季季节性疾病预防范文

春季季节性疾病预防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春季季节性疾病预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春季季节性疾病预防

第1篇

关键词:猪腹泻;特征;诊断;防治对策

猪病毒性腹泻疾病主要是指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猪轮状病毒病,这3种疾病是完全独立的病毒性传染病。尽管它们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及病理变化都十分相似,但是病原没有任何抗原交叉反应,即这3种病毒性腹泻疾病需要不同的疫苗进行免疫才能分别获得保护。需要指出的是在这3种疾病中,前两种疾病的名称往往被一些人望文生义,导致把所有能够传染的腹泻疾病、在猪群中很快传播开来的腹泻疾病当成其中的一种,结果造成判断失误,不能很好的控制疾病。

一、流行特点

1、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在夏秋季节也有发生,亦应引起注意。猪病毒性腹泻疾病有暴发性流行、地方性流行两种形式。一般第一次感染均呈暴发性流行,一些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污染比较严重的猪场,常呈地方性流行。

2、混合感染日趋严重,包括病毒与细菌疾病的混合感染,病毒性疾病的混合感染。表现比较严重的是猪传染性胃肠炎与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与轮状病毒混合感染,同时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的混合感染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我们对部分猪场的不完全统计,其混合感染率超过40%。针对混合感染的日趋严重,在采取防治措施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合理、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二、临床表现

1、传染性胃肠炎。该病是由冠状病毒科的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大猪很少死亡,但哺乳仔猪发病死亡率可达10%~100%。该病呈地方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两季发病最多。患病仔猪突然发生呕吐,接着急剧水样腹泻,体温升高,精神萎顿、厌食。粪便初为白色,随后变为黄绿色,常杂有未消化的乳凝块和气泡,pH值检验呈酸性,味腥臭。病猪迅速脱水、消瘦、严重口渴,食欲减退或废绝,一般经2~7天死亡。

2、猪流行性腹泻。该病是由冠状病毒科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多发于冬季,尤其是12月和1月份。不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成年猪仅发生呕吐和厌食,病程4~5周后可自然平息。而保育仔猪的典型症状是呕吐和水样腹泻,食欲大减,精神沉郁,很快消瘦,严重者脱水死亡。

3、轮状病毒。该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对外界各种理化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室温下7个月仍有传染性。寒冷、潮湿、不良卫生条件等应激因素能促进该病的发生和发展,所以秋、冬季和早春该病较多见,并且多发于10日龄左右的仔猪,有时断奶前后的猪也发生该病。病初精神萎顿,食欲不振,不愿走动,常有呕吐。而后迅速发生腹泻,粪呈水样或糊状,色黄白或暗黑,经3~7天后出现脱水。病变主要限于消化道,仔猪胃内充满乳凝块或乳汁,小肠壁菲薄、半透明,内容物呈液状、灰黄色或灰黑色。有时小肠广泛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三、发病原因与鉴别诊断

1、与一般条件因素引起的腹泻的鉴别诊断。猪病毒性腹泻为群发,而一般条件因素引起的腹泻多呈散发,伴有条件的改变,如温度的突然改变,换料、断奶等。病毒性腹泻发病季节性强,冬春季节多发,伴有呕吐,呈水样便;而一般因素引起的腹泻往往与季节关联不是很紧密,呕吐的现象相对较少,多呈稀便(也有水样便的发生)。单纯的病毒性腹泻抗生素治疗没有效果。

2、与饲料因素引起的腹泻的鉴别诊断。病毒性腹泻与饲料原因引起的腹泻都有群发的特点。饲料因素引起的腹泻与病毒性腹泻的不同点是其没有传染性,常常与突然更换饲料、饲料发霉等现象有关,腹泻的发生时间比较整齐,相隔时间较短,体质好的可能反应比较严重。更换发霉饲料后,腹泻停止。一般在胃肠道都可出现损伤,而不是局限于小肠部分。而病毒性腹泻常常先在部分圈舍中出现,然后蔓延到全群,时间相对较长,一般要7天以上,肠道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小肠段,引起小肠壁变薄,粪便一般呈水样。

3、与伴有腹泻症状,但是以其他临床表现为主的疾病的鉴别诊断。很多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都伴有腹泻症状,但是这些疾病发生后不是以腹泻症状为主,都伴随着其他症状,必须结合其他症状来区分这些疾病与病毒性腹泻疾病。如猪瘟,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同时伴随高热和全身的出血。伪狂犬病发生后也出现呕吐和腹泻的症状,但仔猪都伴随着神经症状,母猪可出现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儿。

四、预防措施

1、在流行季节前20~30天进行全群的免疫接种。因为一般的灭活疫苗接种后14天产生免疫力,活疫苗7天,可以在接种20~30天后抗体达到较高的水平。同时采取全群免疫后,可以避免产生易感猪,使病毒无法在猪群中存在。

第2篇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1],该病有一定的季节性。2000年以来,该病疫情愈演愈烈,报告病例数量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为此,本文试用秩和比法分析我国2004年――2010年该病按月报告病例数量,以阐明新时期布鲁氏菌病的季节性分布特点,为疾病的防制提供客观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3讨论

季节性是指疾病发病率随季节而波动的现象,布鲁氏菌病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呈现季节性升高现象,即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有一定季节其发病率升高。既往的研究表明[1],我国北方牧区羊群布病性流产高峰在2-4月,人间发病高峰在4-5月,夏季剪毛和奶食多,也可出现一个小的发病高峰;牛种菌则夏季稍多些。

从季节性的定义和人们通常理解看,反映布鲁氏菌病季节性分布特点的综合指数秩和比应该越高,其季节性升高现象越明显。由此可知,对于不同年度各月份发病人数应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编秩,才能较好地进行月份和季度季节性分布特点分析。

综合全国2004年――2010年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情况看,月份季节性分布特点为:季节性升高的高峰为6月和7月,次高峰为5月和8月,低峰为1月和2月;季度季节性分布特点为:季节性升高的高峰为夏季,次高峰为春季,其他依次为秋季和冬季,由于两两季度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与文献[2]的分析结果比较,本文所获得的2004年――2010年全国布鲁氏菌病的季节性分布特点基本一致,但与既往对布鲁氏菌病的季节性认识有所不同。分析原因可能为,本文没有对布鲁氏菌病的致病菌进行分类所致,亦可能为布鲁氏菌病发病变化的长期趋势,如果真如此的话,值得人们进一步去探讨和分析。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该根据一定时期内布鲁氏菌病季节性分布的新特点,有的放矢地制定疾病防制的近期和中长期规划,为减少疾病对人身心健康的损害和经济损失、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李晔,余晓华,贺天锋.2004――2010年中国人间布鲁杆菌病疫情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2,27(1):18-20.

第3篇

肺炎:三种疫苗可降低儿童感染率;成人接种1针肺炎疫苗可保护5年

初春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发病率是夏季的4倍多。感染肺炎之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以突发短期寒战开始,然后出现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等,伴有恶心、呕吐、肌肉疼痛。开始咳嗽时无痰,逐渐变成带脓或带血丝的痰液。

预防招数——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接种疫苗。1988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老年人肺炎球菌疫苗免疫咨询会议”上建议,对所有老人和所有高危人群均给予肺炎疫苗接种。1996年底,我国卫生部批准肺炎球菌疫苗进入中国,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卫生疾控部门广泛使用。麻疹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和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等三种疫苗可显著降低儿童感染肺炎并因此死亡的风险。老年人及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等患者接种 23价肺炎疫苗1针至少可保护5年。保持生活环境通风换气,注意增减衣物,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治疗。

肝炎:孕妇切勿掉以轻心

冬春季为甲、戊型病毒性肝炎多发季节,分别是由甲型、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肝区痛并伴有黄疸和肝功能异常等。

甲型肝炎病毒的生存能力很强,传染性强,从肠道排出,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经口传染,即所谓粪—口途径传播,其他途径有血液传播、垂直传播等。可造成爆发或散发流行,病情较急骤,但预后良好。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点似甲型肝炎,经粪—口途径传播,具有明显季节性,多见于雨季或洪水之后。各年龄组人群对甲、戊肝均易感,好发年龄主要为15岁以上的青壮年。甲、戊肝传播方式主要通过水、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

预防招数——注意个人卫生和饮水卫生,防止甲、戊肝发生。也可采取免疫接种甲肝疫苗预防。目前,我国已研制出世界首个戊肝疫苗。

特别要提醒孕妇,如果你一个月左右前曾有过不洁饮食史,尤其进食过生、半生水产品,或与戊肝患者有过密切接触,出现恶心厌食、疲乏无力等症时,切莫以为是妊娠反应而掉以轻心,应高度警惕感染戊型肝炎的可能,要及时到医院作相关检查,一旦明确诊断,应立即治疗,力争避免向重症肝炎进展。

腮腺炎:多种方式用疫苗

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在冬春交替时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主要症状是以耳垂为中心的耳垂下方肿大,常常一侧先肿大后另一侧也出现肿大,伴有明显的疼痛或压痛、张口困难、发烧、食欲下降。

预防招数——室内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注射腮腺炎病毒减毒活疫苗;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的免疫途径除皮内注射、皮下注射外,还可采用喷鼻或气雾吸入效果也良好。

麻疹:传染性很强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疹及全身斑丘疹为临床特征,并常并发肺炎。该病好发于冬春季节,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

预防招数——麻疹活疫苗的应用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根本办法。流行季节中易感儿童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一旦发病,要早隔离、早治疗。

流脑:2—4月流行高峰

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多发于冬春季节,每年2—4月为流行高峰。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菌借飞沫直接由空气传播。初期症状主要是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类似感冒症状,随后体温升高、畏寒,头痛、咽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等,病情可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可在24小时内死亡。

预防招数——预防流脑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种流脑疫苗。另外,注意个人卫生,人群密集的空间内(如教室、公交车等)要注意通风换气和环境卫生也是避免患流脑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有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的应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链接

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在冬春季发病。常见于1—5岁儿童,无抗体的成人也可发病。

第4篇

国传统医学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为世界所中仰慕,从上古至春秋战国时期到唐、宋、元、明、清,在近7000年的历史过程中不断进行发现、实践、探索、总结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内容极为丰富的有关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年益寿的预防保健理论和方法。其疾病个体化的预防观、遵循自然规律预防疾病的自然观和疾病随时空变化的辨证观以及疾病预防为先、病中防变和愈后防复等预防医学思想,无不折射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哲学智慧。研究其深邃的预防思想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对当前特别是生活、工作方式日渐西化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呈井喷式和低龄化发展趋势的严峻形式下有现实的积极意义,同时对促进全民健身和重大慢性病的预防以及疾病的转归也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1.中国传统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

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是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大胆探索和艰辛实践的智慧结晶,具有独特的东方色彩和民族风格,有显著的文化基因烙印,内容博大精深,方法丰富多彩。其丰富的预防医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人体对疾病个体化的预防观、遵循自然规律预防疾病的自然观和疾病随时空变化的辨证观以及疾病预防为先、病中防变和愈后防复的预防医学思想。

1.1疾病个体化的预防观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的体质、性别、年龄不同,先天禀赋不同,所生活的地域、季节、气候不同以及生存条件的不同,所得疾病的种类、几率及愈后就会不同。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身体特征;同时认为疾病在早期会表现出特有的征兆,可以通过面色、脉象、身体状态、大小便等外象并经医生的“望、问、闻、切”进行观察、判断,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并有针对性地用食物、药食两用物质或药物对身体进行调理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这种个体化的疾病预防观正是传统预防医学的独到和高明之处,值得肯定和推崇。它与现代预防疾病采取的“千人一方,万人同药”有极大的区别,虽然现代医学可通过体检来提早发现疾病,但只有当生化指标出现异常或临床征兆已经发生时才能发现,对主观表现出来的不舒服、不适应等亚健康症状,现代医学还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即使是有某些指标的异常如血糖的升高,现代医学仍缺乏个体化的预防措施。因此强调针对个体体质、地域、季节、气候、饮食习惯等情况的不同,具体分析,差别对待,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季节性、地域性和实用性。因为是个体化的,所以有十分理想的强身、保健和疾病预防的效果。现在在我国江南、江淮、闽南等地区在季节变换时,有请中医开膏方、吃膏方的传统,显然绝大多数是进行疾病预防、身体调理和日常保健而非治疗疾病。因此现代预防医学应充分吸收传统预防医学的个体化疾病预防的精华、特色和优势,既注重人群预防的研究,也应有针对性进行个体化的疾病预防研究,尤其是根据个体体质、地域特点、季节、性格和日常行为生活方式等有针对性地对疾病进行个体化预防,中西医结合以期达到更好地预防疾病的目的。

1.2遵循自然规律预防疾病的自然观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员,人体是一个和谐、有机和充满生机的整体,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神经、肌肉、激素水平乃至心理活动等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照应、相互影响的,并与自然季节的变化、生活起居、饮食等有密切关联。因此自然界的变化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反应。基于这样的认识,古人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出发,发现并总结了人体与自然相适应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具体适应自然变化的疾病预防法则;总结了四时变化对人的情志、气血、

脏腑、经络影响的关系;昼夜、晨昏变化,日月星辰变化,地理环境及温度、湿度、气压、气流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关系等。同时指出人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是一味听从自然变化而束手无策,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整自己,使自己更加适应环境。疾病预防的总原则就是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并总结出了许多经过实践和历史检验证明是正确的俗语,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郎中开药方”;“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春捂秋冻,一年无病”;“秋风凉,添衣裳。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等。《黄帝内经?邪客》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与,与日月相应也”就是这个道理。人在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时还积极地改造自然环境,如在气温极热或极冷时,人体的自然调节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就发明了空调,以改变室内环境,保证人体不因极端环境变化而对机体造成伤害。正如《道德经》云:“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

现代医学证明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如海的潮汐、月的圆缺等都会影响人体的情志和脏器功能,极热或极冷的时候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峰,也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预防疾病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并遵循自然规律来养护身体。例如春天万物生发,人的情绪应随自然一样心旷神怡,生机勃勃;这时稍晚睡觉,早点起来;提升精神状态,与自然和谐;在饮食上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肝旺之时,要少食酸性食物,否则会使肝火更旺,伤及脾胃。如适当吃一些大枣、山药、刀豆、南瓜、扁豆、西红柿、核桃、栗子、鱼腥草、芹菜、菠菜和胡萝卜等对助升阳气有积极作用。若不尊重自然规律,不遵循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规律,就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果本身有疾病则会使疾病加速发展。可见古人早就发现并观察到自然规律对人的影响,从而产生了遵循自然规律预防疾病的思想。

1.3疾病预防变化的辨证观

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事物不断发展变化”,这是一个根本规律,在疾病的预防上其显著的预防医学特征可归纳为“根本是‘象’,核心是‘变’”。所谓“象”是指像自然界那样,因为“疾病预防”的基础是遵循、效法和学习自然。而遵循自然法则的核心是“和”。“和”是指人、自然、社会、身体本身的大平衡与大和谐,所有的方法和手段只有达到“和”的状态,才达到“最佳健康”的境界;因为自然界是最和谐的。“象”的根本是取自然之象,自然之象的精妙是在“变”。“变”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和规律,例如一年四季的变化会使疾病预防方法“变”,不同年龄的“变”会使疾病预防手段“变”,四季的“变”会使补益的方式“变”,不同的疾病会使预防和治疗方法“变”,一天之内不同的时辰对疾病预防的要求也在“变”。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工作环境、生存状态、休闲娱乐方式与古人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多数中国人是营养过剩而非营养不足,上班族压力大,紧张度高,因此疾病预防的方法要“变”,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例如《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如果今天的人们遵循“与鸡俱兴”的作息时间,那么就会与社会脱节,显然必须要“变”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其实“变”就是发展,因此“疾病预防”的观念、方法和生活行为方式也应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与时俱进。

1.4注重预防为先、病中防变和愈后防复

中国传统的疾病预防医学思想特别注重预防为先、病中防变和愈后防复。《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预防为先、病中防变和愈后防复的重要性。在疾病初起时,便能知道病邪之所在,及时进行治疗,控制病情,使之不发展到严重或危险的境地。还强调不但要治病,还要防病;不但要防病,必须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有应对之术。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脏腑是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整体,一脏有病,可以影响他脏。因此在预防和治病时必须照顾整体,治其未病之脏腑,以防止疾病之传变。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讲在治肝的同时,当先调补脾。这就是治其未病。其目的在于使脾正气充实,不受侵袭。如见肝之病,不知道实脾,惟治其肝,这是缺乏整体观的治疗方法,就可能使未病的脏器发生疾病,或治好肝病而脾病又来,达不到好的治疗效果。可见“见微得过,用之不殆”的疾病预防思想在今天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2.传统医学中的预防医学思想与促进全民健身

2.1传统中的预防医学思想与现代预防医学思想高度统一

中国传统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渊源于中国古人,但与现代医学科学发展有惊人的一致。首先,所有预防疾病的方法、活动都是围绕“健康长寿”进行的。其次,传统医学的预防医学基本思想是强身防病,防微杜渐治未病,在整体观念及辨证思想的指导下去把握生命和健康,最后,传统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还特别重视社会心理因素,把人类、社会和环境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正确地认识人类的生命活动,积极地预防疾病,达到强身防病、益寿延年的目的。可以说传统医学中的预防医学思想是古为今用的典范。进人21世纪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日益增多,人们对“未病先防”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中国传统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不仅注重社会心理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还着眼于提高人们的心身健康。《黄帝内经》就指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素问?著至教论劝》),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与中国传统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的主张不谋而合。传统预防医学思想重视社会、心理对人的影响,并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使人类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处于更加协调的状态,因此对现代社会有重要的意义。其中的“形神共养,天人相应,顺应自然,协调阴阳,节欲保精,畅通经络,协调脏腑,饮食调养,谨慎起居,益气调息,和于术数,动静适宜”预防保健的基本原则已被现代医学科学证明。

2.2促进全民健身

第5篇

麻疹灰色模型预测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是继天花、脊髓灰质炎之后第3个列入消灭的传染病。我国在麻疹疫苗使用之前,麻疹的发病率一直处于高发态势,对人民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全国各地麻疹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现阶段麻疹的流行仍时有发生。分析麻疹的流行趋势,预测麻疹的流行时间,这对麻疹防控措施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北京市近麻疹年发病资料进行分析预测,能较好的预测麻疹下一时刻的流行时间和发病人数。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数据来自北京市疾控中心公布的从2010年6月14日~2011年1月6日疫情周报中的数据,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的全国麻疹病例报告数据。

1.2原理和方法

1.2.1灰色系统GM(1,1)模型的原理

灰色预测通过鉴别系统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异程度,即进行关联分析,并对原始数据进行生成处理来寻找系统变动的规律,生成有较强规律性的数据序列,然后建立相应的微分方程模型,从而预测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状况。

1.2.2建模

(2)构造矩阵B与向量Yn

1.2.3模型结果

结果1:用数学软件Matlab编程进行模拟,为了提高预测数据的精确度,我们采用的二次叠加的方法,即在初次灰色预测的基础上再一次进行灰色建模模拟。

预测结果依次为:

[124,112,84,63,48,36,27,20,15,11,8,6,5,4,3,2,2,1,1,1,0,0,0,0]

真实值即原始数据列为:

X(o)=[124,105,104,73,51,16,20,7,11,5,10,5,4, 10,6,5,3,3,7,3,11,7,5,5]

其中误差估计参数为:C=0.2296,p=1,与表1对比可见效果很好。

结果2:由表2中数据作图1,反映了随着时间推移发病人数变化,从图1可以看到,麻疹爆发满足一定的季节性,随着我国关于麻疹的各项措施的相继颁布实施,每次爆发的发病高峰期人数逐渐下降,每次流行的时间逐渐缩短,流行季节延后也是一个主要特征,在大规模接种麻疹疫苗以前,该病的流行季节是以冬季为主,占流行周期总数84.47%,春季次之,夏秋散发。自开展预防接种以来,发病季节由原来冬季向春、夏后移。认为这与接种麻疹疫苗的时间多在9~11月份。从而降低了冬季的发病率有关。从图1还可以看到,自全国实施麻疹疫苗全覆盖的政策以来,每年时有爆发,但是峰值逐渐走低,可见效果逐渐呈现,而且从一定程度上爆发周期有加长趋势,逐渐变的比较平缓,有望被全部消灭。

以全国数据为基础,采用灰色系统模型对资料进行拟合,抽取原始数据列为:X(o)=[9,21,33,44,57]作为麻疹高峰时刻数据列,由建立的GM(1,1)模型,预测序列值为: [9.0,22.43,31.72,42.95,58.16,78.75].即下一次流行序列号应该为79,即2012年3月,预测误差参数C=0.077065954511074,p=1,对照表1可知预测效果很好,如果再以为原数据列预测下下次高峰期修改程序后进行运算得:下下次流行时间序号为107,通过计算可得应该是2013年7月,其中误差参数C=0.007776955668779,p=1。

参考文献:

第6篇

医院抽血做化验时间是早上8点到10点,如果需要进行一些化验检查的病人最好早些到医院就诊看病,以免超过了抽血时间又要等到第二天;要求空腹抽血的化验有肝功能和血糖,其他一般无要求。特殊化验检查如甲状腺素水平测定?穴T3T4?雪一周只做1~2次,去医院看病前最好打听清楚。

正规科学的配镜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小于12岁的儿童配镜,医生会要你点阿托品油膏,点了这种药物后由于瞳孔半个月内看近物会模糊,因此医生建议这类儿童最好在放假期间配镜,以免影响学习。大于12岁的患者配镜,需要测量视力后,滴扩瞳药三次,相隔五至十分钟滴一次,扩瞳后40分钟验光,这套程序整个完成需两个小时,因此最好距下班两个小时前去医院。第二天还需复检一次,因为医院星期天休息,配镜最好不要挑星期六去。

女性做手术要避开月经期,因为这时候的凝血机制较差,不适于手术。已婚女性做宫颈方面治疗选择月经干净3~7天最为合适。同时手术者要在术前避免感冒。做乳腺方面的检查,选择月经干净后第七天最佳,因为这个时候的激素水平对乳腺影响最小,避免生理原因而导致医生难以确诊。

需做胆道B超的患者早上必须空腹;妇科B超和前列腺B超需要膀胱充盈,看病前多喝水,不要解小便。电子胃镜、肠镜检查需要一天的相关肠道准备,因此医院都将给你至少一天的预约时间,再心急的病人这一天也必须要等。

专病专科门诊如哮喘、风湿、不孕症、糖尿病等,如果你希望有专科的医生来诊治自己的病,那么通过拨打该院的门诊咨询电话,询问相关疾病及医生的门诊时间,你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此外,周一、周二病人最多,老病号最好选周五、周六下午就诊;这两天病人相对较少,看病时要带上原来的所有资料,以便医生作比较。季节性疾病预防,如哮喘发病期多在春季,消化道出血多在秋冬季,这类疾病患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及早做好预防。

相关链接

你知道吗

第7篇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防控措施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由鼠类主要携带和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是我国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之一。近年来,我市报告EHF病例发病疫情出现反复,2011年发病数为近10年来最高,达到74例,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本文分析了2005~2015年湘潭市流行性出血热(EHF)流行病学特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EHF疫情数据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报告资料及EHF病例的个案调查表信息;人口资料来于湘潭市统计年鉴。

1.2方法 由专人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核对,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检验。

2结果

2.1流行概况 2005年~2015年湘潭市共报告EHF病例475例,年均发病率1.51/10万,死亡3例,年均病死率为0.63%,2005年~2011年湘潭市发病率成上升趋势,2011年以后,EHF疫情开始下降。2011年发病率最高为2.69/10万,为近10年最高。

2.2时间分布 EHF一年四季均有病例报告,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发病时间呈现双峰一谷,11月~次年1月份出现一个发病大高峰,共194例,占发病总数的40.84%;4~6月份出现一个小高峰,发病136例,占发病总数的28.63%

2.3地区分布 全市79个街道/乡镇中,有74个社区/乡镇报告了EHF病例,病例覆盖率93.67%,其中石潭镇、花石镇、射埠镇、易俗河镇、梅林镇、姜畲镇、荷塘乡、排头乡、云湖桥镇、谭家山等10个乡镇报告的病例数最多,共报告235例,占49.47%。

2.4人群分布 475例病例中,发病年龄7岁~82岁,以青壮年劳动人群为主,30~64岁发病人数369例,占77.68%。男性占74.95%(356/475),发病率为2.20/10万,女性占25.05%(119/475),发病率为0.71/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6.00,P

2.5血清学检测情况 报告的475例中,其中经实验室确诊的有303例,即采用金标试剂快速检测EHF病人血清中的特异性IgM抗体阳性,仅占63.79%。

2.6疫苗接种情况 对453例病例进行了个案调查,其中明确接种了EHF疫苗6例,仅占1.32%;免疫史不详的为14例,占3.09%;明确未接种433例,占95.58%。

3讨论

2005年~2015年湘潭市EHF年均发病率为1.51/10万,在1/10万以上,防控形势不容乐观。湘潭市EHF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发病,11月~次年1月为一个发病大高峰,4~6月份为一个小高峰,提示湘潭市属于野鼠型和家鼠型并存的混合型,冬季峰高于春季峰,主要以野鼠型为主[1-2]。发病主要以青壮年农民为主,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与湖南省其他地区监测情况一致[3-4],主要原因可能是该人群参加田间劳动和从事野外工作多有密切关系。地区分布来看,EHF发病具有较明显的聚焦性分布现象,发病主要集中在石潭镇、花石镇、射埠镇等10个乡镇,占49.47%。

EHF抗体检出率是63.79%(303/475),EHF有一些非典型的临床表现病例,而病毒IgM抗体发病1~3 d即可检出[5]。因此积极开展实验室血清学检测,可及时确诊病例,减少漏诊、误诊,在治疗中依据实验室的结果实施“三早一就”治疗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从发病人群的接种疫苗来看,95.54%明确无疫苗接种史,没能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

针对目前的流行特征,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控制措施:①灭鼠工作是预防EHF的综合性措施之一[6],在发病高峰,尤其在秋末冬初季节黑线姬鼠和褐家鼠等优势鼠种灭鼠工作。②在田间劳动或野外作业时做好个人防护,留意老鼠出没的痕迹,尽量避免与鼠类排泄物或分泌物接触。③由于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大规模接种的免疫效果较好,保护率可高达100.00%[7]。可以在历年发病较高的乡镇,对30~64岁高危人群开展EHF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减少病例的发生。④加强各级医疗单位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提高实验室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⑤结合湘潭市正在建全国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采取以灭鼠和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宏,洪荣涛.2004-2007年福建省EHF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共患病杂志,2009,25(1):59-62.

[2]赵卫东,闻金生.上高县1979-2009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分析趋势预测[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12):1084-1086.

[3]孔令岩.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特征及Elman神经网络预测[D].中南大学,2010.

[4]刘富强,陈立章,高立冬,等.2008年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9,04:1078-1081.

[5]叶素贞,黄家梅.南平市2006~2009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0,16(6):44-45.

第8篇

我们都知道,孕期最好别患感冒。虽然孕期患普通感冒对胎儿影响不大,但如果较长时间体温持续在39度左右,就有出现畸胎的可能。孕期患流感不仅能使胎儿发生畸形,高热和病毒的毒性作用也能刺激子宫收缩,引起流产、早产。有人调查56例畸形儿中,有10例产妇在怀孕当日至50天时患过流感,所以孕妇感冒应及时治疗。

“驱感”手册之普感篇

1 症状。

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超过200种,常见的最初症状是喉咙痛、打喷嚏,2~3天后开始流鼻涕、咳嗽,之后的3~5天就会渐渐好转。

2 治疗。

孕妇患感冒后,千万不要忌讳就医,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医生的指导,控制感染,排除病毒,降体温。

对轻度感冒,仅有喷嚏、流涕及轻度咳嗽,不需用药,注意休息,多喝开水,保暖,可以不治而愈。如果症状仍不改善,口服感冒清热冲剂或板蓝根冲剂等中成药。

感冒较重有高烧者,除一般处理外,应尽快控制体温。可用物理降温法。如额、颈部放置冰块、湿毛巾冷敷、30%~35%酒精(或白酒加水冲淡一倍)擦颈部及两侧腋窝等方法;亦可选择用药物降温。在选用解热镇痛剂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要避免采用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有明显不良影响的药物。

3 预防。

尽量避免到人群比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外出乘坐公共交通车尽量戴口罩,回家后首先要洗手。饮食上多食青菜、水果。尽量不与已感染上感冒的人共用毛巾、餐具等。家中要常通风,保持家具等表面的清洁卫生。

“驱感”手册之流感篇

1 何谓流行性感冒

定义: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特点: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

临床表现:急性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有显著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全身毒血症状;同时有咽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可见眼结膜轻度充血,咽部充血。少数病人可有腹泻,水样便。胃肠型流感以吐泻为主。通过有效治疗后,一般在48至72小时内退热、症状减轻。

好发季节:流感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冬春季。

2 怎样预防流感

对抗流感,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预防。在流感好发季节,要做好如下的防护工作:

勤晾晒被褥、勤洗手、勤换衣、不合用手帕等,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

流感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提高身体抵抗力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因此,要注意体育锻炼,保证休息,增强体质。

在流感流行期间,家中可以采用环境消毒法:将食醋一份与水一份混合,装入喷雾器,于晚间休息前紧闭门窗后喷雾消毒,隔天消毒一次;或者将门窗紧闭,把醋倒入铁锅内文火加热,使蒸汽充满房间,直至食醋煮干,连用5天。在这两种空气消毒法,可根据条件任意选择。

3 接种流感疫苗

为了避免流感带来的危害,在决定怀孕之前,可接种流感疫苗。怀孕3个月之后,也能接种流感疫苗,因为这个阶段,孕妇接种流感疫苗对胎儿和孕妇一般不会造成不良影响。还有,经常同孕妇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也最好接种流感疫苗;否则,家人出现发烧、咳嗽等流感样症状,要尽可能同孕妇隔离。

不是任何人、任何时期都能接种流感疫苗的,如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慢性病发作期,严重过敏体质者等人群,都不能接种该疫苗。因此,专家提醒,接种流感疫苗要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接种门诊,接种前要仔细向医生询问,避免盲目接种。

Tips:美研究称孕妇注射流感疫苗有助婴儿防流感

据新华网华盛顿电,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孕妇在分娩前一个月或更早时候注射流感疫苗,有助于婴儿在出生六个月内预防流感。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孟加拉国对340名孕妇进行了注射流感疫苗试验,结果发现婴儿患流感的风险降低了63%,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降低了29%。同时,注射流感疫苗也使孕妇本身患发烧和呼吸道疾病的风险降低了36%。

研究人员建议孕妇在流感季节注射流感疫苗,尽管流感疫苗需要约一个月时间才能在婴儿体内产生抗体。

“驱感”手册之饮食篇

如果准妈妈已经感冒,采用食疗是您治疗感冒的良好选择,它可减少用药或不用药,并且没有副作用。以下就是几个食疗小方法。

1 鸡汤:可减轻感冒时鼻塞、流鼻涕等症状,对清除呼吸道病毒有较好的效果。经常喝鸡汤还可增强人体的抵抗能力,预防感冒的发生。可用嫩鸡一只,洗剖干净,加水煮,食时在鸡汤内加进调味品(胡椒、生姜、葱花等)。

2 萝卜和白菜:在感冒初起时,服用此类的汤,有较好的效果,平时多食萝卜和白菜更有好处。

3 糖姜茶合饮:因感冒多为外感风寒之邪,常有头痛、鼻塞、流涕及一身关节酸痛,甚至怕冷、发热等症状。可用红糖、生姜、红茶各适量,煮汤饮,每日1~2次,不仅暖身去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姜茶均需趁热服用,然后盖被,出微汗,最好能够睡上一觉,有助于降低体温,缓解头痛。

4 粥:感冒后孕妇胃口较差,消化系统不好,此时应避免吃过于油腻的食物,不妨多吃一些味道清淡的粥,可以促进吸收,好好调理一下肠胃。

5 蜂蜜:蜂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每日早晚两次冲服,可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感冒及其它病毒性疾病。

6 少吃食盐:实验证明,少吃点含钠的食盐,可提高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保护口腔、咽喉部黏膜上皮细胞,让其分泌出更多的免疫球蛋白A及干扰素来对付感冒病毒。因此,每日吃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对防治感冒大有益处。

“驱感”手册之用药篇

妊娠后,孕妇体内酶有一定的改变,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过程有一定的影响。药物不易解毒和排泄,可有蓄积性中毒,在孕早期胎器官形成时,药物对胎儿有一定的影响,故感冒最好不吃药。但凡事都是一分为二,一些疾病本身对胎儿、母亲的影响远远超过药物的影响,这时,就应权衡利弊,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抗感冒药大多是复合制剂,含有多种成分,常见的有速效伤风胶囊、感冒通、康泰克、白加黑、康必得、克感康、快克等等,这些药大都含组胺药,孕期不宜服用。

抗病毒药,均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孕妇不要轻易使用,若必须使用,则应在医生指导下。

退热药。感冒伴有高热,多预示病情较重应及时看医生。

抗菌素。孕妇感冒如没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如扁桃体炎、血压高、咳黄痰、流浓涕等,可不用抗菌素。因为抗菌素可通过胎盘作用于胎儿体内。有20%~40%的可能性对胎儿构成危害,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的抗菌素。

第9篇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1年3月1日―2016年2月29日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流感样病例(ILI)。ILI是指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缺乏其他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

1.2 资料收集

1.2.1 ILI入选 在每个工作日由2~3名门急诊医师,在获得患儿家长的知情同意后,选择年龄5岁以下、发热3 d内的儿童ILI为研究对象,并采集咽拭子标本。根据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问诊和电话调查的方式来了解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发病经过、临床症状等信息。

1.2.2 标本采集和送检 将采集的咽拭子标本放入含有病毒采样液的采样管内,保存于4℃(不超过4 h)或-80℃的冰箱内。每周二和周四将样本冷链送至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样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24 h内反馈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及病原学检测结果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11年3月―2016年2月,门急诊共收集ILI病例5 569例,经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检出阳性病例789例,总体阳性检出率为14.17%。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96例(12.17%),甲型H3N2流感病毒阳性280例(35.48%),B型流感病毒阳性413例(52.34%)。

2.2 时间分布

2011年3月―2016年2月全年流感阳性率分别为23.47%、14.49%、10.35%、7.16%、7.75%,流感病毒阳性率呈现递减趋势。2011年3月―2012年2月以B型为主;2012年3月―2013年2月以甲型H3N2为主;2013年3月―2014年2月以甲型H3N2和H1N1为主;2014年3月―2015年2月以甲型H3N2和B型为主;2015年3月―2016年2月月以甲型H1N1为主。见表1。

按周次统计的流感阳性病例和流感阳性率的时间分布:2011―2016年5年间共有9个流感高峰期,主要集中于冬春季和夏季,分别为2011年第10―11周,2012年第1―14周、29―36周,2013年第9―11周,2013年第47周―2014年第8周,2014年第31―35周,2015年第4―10周、第31―32周,2016年第1―9周。每次流感高峰期流行的流感病毒亚型也各不相同,在冬春季流行期中,2011年第10―11周、2012年第1―14周、2015年第4―10周,均以B型流感病毒为主要流行株,分别占该期流感阳性总数的71.43%、77.60%、79.17%。2013年冬春季流感呈低水平流行,在第9―11周出现小高峰,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主要流行株,占该期流感阳性总数的88.89%。2013年第47周―2014年第8周冬春季流行期较往年出现提前了1个月,为H1N1和H3N2混合流行,以H3N2占优势,分别占该期流感阳性总数的28.17%、67.61%。2016年第1―9周,第2周流感阳性率达最高(45.45%),以甲型H1N1为主要流行株,占该期流感阳性数的97.06%。在2012年第29―36周、2014年第31―35周、2015年31―32周等夏季流行期中,均以甲型H3N2为主要流行株,分别占该期流感阳性总数的89.22%、100.00%、100.00%。

根据病原学监测资料显示,近5年来苏州市的各型流感病毒交替流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2011年呈现低流行状态,2012年流行强度稍增强,2013年12月至14年2月出现流行高峰,之后又呈现低流行状态直到2016年1―2月成为绝对的优势流行株。B型流感病毒2011―2012年呈中强度持续流行且在2012年1―4月所占比例不断增大出现流行高峰,之后在2013年4―5月、2014年1―2月流行强度增强,出现小高峰,2014年12月―2015年2月再次出现流行高峰,之后流行强度开始降低。甲型H3N2流感病毒在2012―2015,一直维持较高的冬春季和夏季流行强度,并多次出现流行高峰和小高峰,从2015年9月开始流行强度明显减弱。

2.3 人群分布

在全部纳入的ILI病例中,男性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4.57%,女性则为13.65%。不同年龄组中,48~59月龄组流感阳性率最高(28.96%),0~11月龄组阳性率最低(8.54%),12~23月龄组、24~35月龄组、36~47月龄组流感阳性率分别为13.09%、17.69%、15.88%,有随年龄增长而递增的趋势。见表2。

2.4 地区分布

ILI病例主要来自苏州市区(姑苏区、高新区、吴中区、相城区、工业园区)、县市级(常熟、昆山、吴江、太仓、张家港)以及外地,流感病毒阳性率分别为14.31%、13.37%、8.44%。苏州户籍的ILI病例流感阳性率(15.49%)明显高于非苏州户籍病例(12.40%)(P =0.002)。对于流感阳性病例,不同流感病毒亚型在居住地区、户籍所在地的分布见表2。

5 流感病例的临床特征

在ILI病例中,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咽痛(咽红)、流涕、喘息、呕吐、抽搐等,其中流感病毒阳性病例的发热体温>39℃的比例明显高于阴性病例。在咳嗽、流涕、喘息、抽搐等临床症状上,流感病毒阳性病例发生的比例也明显高于阴性病例。通过血常规检测发现流感阳性病例的白细胞数和C反应蛋白值与阴性病例有明显差别。患有基础性疾病的儿童更易感染流感病毒,而早产儿童在流感阳性病例中比例却低于阴性病例。见表3。

在流感阳性病例中,B型流感病例的发热时间明显比H1N1、H3N2的时间长,H1N1流感病例中发生咳嗽的比例明显高于H3N2和B型,而B型流感病例更可能出现喘息,呕吐等症状。经实验室检测,H1N1流感病例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都高于其他两种流感病毒亚型,而B型流感病例的C反应蛋白值高于H1N1、H3N2。从疾病史上看,有婴儿湿疹史和免疫抑制药物史的儿童更易感染H1N1流感病毒,而在1个月内患有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童对H3N2流感病毒易感性更大。见表4。

3讨论

在2011年3月―2016年2月间,研究共采集咽拭子5569份,其中流感阳性病例789例,总体阳性率为14.17%。B型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甲型H3N2次之,H1N1最低,这种流行情况与上海地区开展的针对儿童流感的监测结果一致[5]。

根据病原学监测结果,2011―2016年苏州地区的流感流行株交替变化,每次流感高峰的流感优势株也各不相同。甲型H1N1流感病毒近年来呈低水平流行,仅在13年12月至14年2月出现过流行高峰,但从2015年12月开始流行强度突然增强成为绝对的优势流行株。甲型H3N2流感病毒2012―2015年在冬春季和夏季出现多次流感高峰和小高峰。B型流感病毒的冬季流行强度较高,在13年4―5月、14年1―2月出现过小高峰,12年1―4月、14年12月―15年2月活动水平增强而出现流感高峰。以上资料也表明,流感病毒的活动强度与季节有密切联系,每年的流感流行高峰主要发生在12―4月以及7―9月的两个高峰期,这与近年来江苏省的流感监测结果一致[6-9] 。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流感高峰通常出现在温度最低的月份或其之后的一个月,低温与流感阳性率的变化有关[10-11],而甲型流感的季节性波动与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平均温度等气候因素的相关性十分复杂[12],这可能与几年来7―9月的夏季A型H3N2流感小高峰的发生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自从2009年甲型H1N1大流行后,由于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和疾病流行等原因,甲型H1N1在2011―2013年始终保持低流行状态[13],但从2015年底开始,流行强度突然增强,仅在2015.12 ―2016.2三个月间就检出阳性病例38例,这提醒我们需要警惕是否出现了新的甲型流感变异株引发暴发流行。

通过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在流感病毒的易感性上不存在明显差异,多项国内外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14-16]。5岁以下儿童的流感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不断上升,同时国外的研究发现,2岁以上儿童的流感阳性率明显高于2岁以下儿童[17],这可能与儿童进入幼托机构,与外界接触更密切,容易造成病毒传染有关,提示我们应该针对2岁以上儿童加强流感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流感阳性病例发热体温>39℃的比例略高于阴性病例,其发生咳嗽、流涕、喘息、抽搐的比例也明显高于阴性病例,同时流感阳性病例实验室检测的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值对比阴性病例略低,国外也有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18],患有基础性疾病的儿童是流感的高危人群,更易感染流感病毒,以上临床特征在可作为医生早期诊断流感阳性时的一种参考,从而早期开展抗病毒药物的治疗。

此外,在以往的研究中,儿童的流感临床症状不会因流感病毒亚型而出现差异[19-20],但在本研究中,甲型H1N1阳性病例出现咳嗽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亚型,而B型流感阳性病例发生喘息更多。B型流感阳性病例更可能发生呕吐,这与之前的研究发现B型流感的消化道症状更常见的结果一致[21]。同时H1N1流感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都高于其他两种流感病毒亚型,B型流感的C反应蛋白值高于甲型流感,以上差异可作为流感鉴别诊断的一种线索。有婴儿湿疹史、免疫抑制药物史以及1个月内呼吸系统疾病史的儿童更易感染甲型流感,在甲型流感流行季节,有以上疾病史的儿童应采取流感防治措施,及时接种流感疫苗以有效降低流感传播的风险。

综上所述,本研究针对2011―2016年苏州地区5岁以下儿童的流感病毒阳性病例的时间分布、病原学分布、临床特征开展研究,发现近年来苏州地区流行的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甲型H1N1、H3N2和B型,每年呈双高峰季节流行,流感阳性率随时间、年龄变化波动较大,各型流感病毒的阳性率不同且临床特征有一定的差异。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fluenza(Seasonal) [EB/OL]. (2014.3)[2016.8.20] http:// 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211 /en/.

[2] MANCINELLI L, ONORI M, CONCATO C,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children hospitalized with influenza A and B infections during the 2012C2013 influenza season in Italy[J]. BMC Infect Dis, 2015,16(1):6-13.

[3] CAINI S, HUANG Q S, CIBLAK M A, et al. Epidemiological and vi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fluenza B: results of the Global Influenza B Study[J]. Influenza Other Respir Viruses, 2015,9(Suppl 1):3-12.

[4] SILVENNOINEN H, HUUSKO T, VUORINEN T, et al. Comparative Burden of Influenza A/H1N1, A/H3N2 and B Infections in Children Treated as Outpatients[J]. Pediatr Infect Dis J, 2015,34(10):1081-1085.

[5] 乔鹏, 韩雪, 王琳. 上海市杨浦区2010―2015年哨点医院儿童流感监测结果[J]. 上海预防医学, 2016,28(07):476-478.

[6] 邓螅 罗鹏飞, 祁贤, 等. 江苏省2009―2011年流感监测和流行特征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3,40(13):2384-2388.

[7] 葛爱华, 鲍倡俊, 祁贤, 等. 江苏省2009―2012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4,18(2):123-126.

[8] 陆步来, 夏瑜, 陈立凌, 等. 2010-2013年苏州市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 2014,25(5):47-48.

[9] 魏叶, 朱平, 马平, 等. 南通市2011-2014年流感样病例和病原学监测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 2015,31(12):1386-1388.

[10] AZZIZ B E, DAO C N, NASREEN S, et al. Seasonality, timing, and climate drivers of influenza activity worldwide[J]. J Infect Dis, 2012,206(6):838-846.

[11] LOWENA C, STEEL J. Roles of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in Shaping Influenza Seasonality[J]. J Virol 2014,88(14):7692-7695.

[12] GUO P, LI K.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asonality of influenza A and climate factors in human from 1997 to 2008, in Hong Kong[J]. Zhonghua Liu Xing Bing Xue Za Zhi, 2011,32(10):1005-1008.

[13] 毕文俊, 方明俊, 葛玮. 上海市儿童医院2011―2013年流感监测分析[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5,30(11):852-854.

[14] SU W, CHAN T, CHUANG P, et al. Estimating influenza vaccine effectiveness using routine surveillance data among children aged 6C59 months for five consecutive influenza seasons[J]. Int J Infect Dis, 2015,30:115-121.

[15] YANG T U, CHEONG H J, SONG J Y, et al. Age- and influenza activity-stratified case definitions of influenza-like illness: experience from hospital-based influenza surveillance in South Korea[J]. PLoS One, 2014,9(1):e84873. [16] KARADAG-ONCEL E, CIBLAK M A, OZSUREKCI Y, et al. Viral etiology of influenza-like illnesses during the influenza season between December 2011 and April 2012[J]. J Med Virol, 2014,86(5):865-871.

[17] SIMPSON M D, KIEKE B A, SUNDARAM M E, et al. Incidence of Medically Attended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and Influenza Illnesses in Children 6C59 Months Old During Four Seasons[J]. Open Forum Infect Dis, 2016,3(2):81-86.

[18] IRVING S A, PATEL D C, KIEKE B A, et al. Comparison of clinical features and outcomes of medically attended influenza A and influenza B in a defined population over four seasons: 2004-2005 through 2007-2008[J]. Influenza Other Respir Viruses, 2012,6(1):37-43.

[19] SILVENNOINEN H, PELTOAL V, LEHTINEN P, et al. 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Influenza in Unselected Children Treated as Outpatients[J]. Pediatr Infect Dis J, 2009,28(5):372-375.

第10篇

【关键词】 猩红热;流行特征;预防控制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4.091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carlatina during 2005~2014 in Yingkou city XIAO Yan. Yingkou City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Yingkou 11500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carlatina during 2005~2014 in Yingkou area,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establishing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 Morbidity situation of scarlatina in Yingkou city during 2005~2014 was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method. Results There were totally 1774 reported scarlatina cases in Yingkou city during 2005~2014, without death case. Mean morbidity rate was 7.4356/100 thousand, along with the highest morbidity rate in 2012 as 12.559/100 thousand and the lowest in 2009 as 3.8127/100 thousand. Morbidity peak occurred in late spring and early summer, and winter. There were 422 cases in May~June, accounting for 23.79%, and 447 cases in November~December, accounting for 25.20%. Male cases were the majority with morbidity rate as 9.3327/100 thousand, while morbidity rate in female cases was 5.4524/100 thousand. Male cases had obviously higher mean morbidity rate than female cases,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120.728, P

【Key words】 Scarlatina;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 多见于小儿[1-3], 3~7岁儿童居多。猩红热临床症状为发热、咽峡炎, 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 疹退后留有明显脱屑[4, 5]。古代中医将猩红热描述为阳毒、斑、疾疹、痧症等。猩红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尤以冬春之季发病最多, 潜伏期2~5 d, 一般2~3 d, 人群普遍易感。近年来猩红热由以往的温和型转向恶化, 2011年香港发生猩红热暴发流行, 6例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 其中2例死亡[6], 有研究表明, A族链球菌(GAS)阳性的猩红热患儿, 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及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耐药[7-9], 因此, 猩红热防制不容忽视, 本文通过对2005~2014年营口市猩红热疫情进行分析, 提出防控建议,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05~2014年猩红热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人口资料来源于基本信息系统。

1. 2 方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2007软件进行资料录入与整理, 观察猩红热发病情况。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疫情情况 2005~2014年营口市共报告猩红热病例1774例, 无死亡病例, 平均发病率为7.4356/10万, 其中, 2012年发病率最高, 为12.559/10万, 2009年发病率最低, 为3.8127/10万,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见图1。

2. 2 三间分布分析

2. 2. 1 时间分布 2005~2014年营口市年猩红热一年四季均有发病, 冬春季为发病高峰时节, 呈现两个高峰, 11~12月份发病最多, 共报告447例, 占总发病总数25.20%, 5~6月份发病次之, 共报告422例, 占总发病例数23.79%, 明显高于其他月份。见图2。

2. 2. 2 地区分布 2005~2014年营口市全地区均有猩红热病例报告, 病例主要集中于站前区和大石桥市, 其中站前区报告473例, 占全地区发病总数的26.66%, 大石桥市报告发病451例, 占全地区发病总数的25.42%。

2. 2. 3 人群分布

2. 2. 3. 1 年龄分布 营口市2005~2014年猩红热最小发病年龄为2个月, 最大发病年龄58岁, 发病以3~8岁儿童为主, 共报告发病1329例, 共占发病总数的74.92%。

2. 2. 3. 2 性别分布 1774例猩红热病例中, 男1138例, 平均发病率为9.3327/10万, 女636例, 平均发病率为5.4524/10万, 男女发病比例为1.79∶1, 男性年平均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728, P

2. 2. 3. 3 职业分布 2005~2014年营口市猩红热病例主要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 学生发病689例, 构成比为38.84%, 幼托儿童发病652例, 构成比为36.75%, 散居儿童发病363例, 构成比为20.46%, 其他发病为70例, 构成比3.95%。

3 讨论

营口市2005~2014年猩红热发病呈上升趋势, 且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 每年呈现春末夏初和冬季两个高峰, 与全国猩红热流行特征相一致[10-12]。发病主要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 变化趋势与学生在校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由于学校和托幼机构人群比较密集, 室内开窗通风少, 空气不流通, 儿童之间密切接触较多, 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抵抗力较低, 因此容易造成该病的传播和流行。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这与男孩活泼好动, 接触传染源机会较大, 卫生习惯较女孩差等密切相关[13-16]。2005~2014年营口市猩红热发病集中于站前区和大石桥市, 站前区作为主城区, 经济发展状况位于营口市各县区前列, 儿童生病后到医院就诊率较高, 大石桥市自2008年手足口病列入法定报告传染病后, 曾于2010年出现手足口病死亡病例, 因此医疗机构和家长提高了对儿童出疹性疾病的重视, 推测此为这两个地区猩红热病例报告较多的因素。

猩红热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 且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 因此防制工作不容忽视。应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猩红热病例及时分析, 对发病聚集情况给与重视, 加强与医疗机构及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沟通。对医疗机构及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展培训工作, 提高医生的诊断水平, 规范医生传染病报告卡填写, 尤其是所在托幼机构和学校名称。提高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敏感性, 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晨检和日常通风消毒、疫情报告等技术指导, 发现可疑患儿时, 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利用媒体、网络等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提高公民猩红热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增强自我防病意识。同时加强对抗生素应用的宣传和教育, 避免家长乱用抗生素导致的耐药。

参考文献

[1] 杜建财, 杨炬, 张征, 等.宁夏2004-2010年猩红热疫情流行趋势分析.现代预防医学, 2013, 40(13):2399-2440, 2404.

[2] 战亚惠. 2007-2011年长春市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 吉林大学, 2012.

[3] 富小飞, 陈中文. 嘉兴市2005-2011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 浙江预防医学, 2013, 25(1):40-41.

[4] 梅淑娟, 媛. 长春市1998―2007年猩红热流行病学分析.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8, 19(5):57-58.

[5] 郭舫茹, 何月莹, 白云, 等. 1983-201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 疾病监测, 2012, 27(9):702-704.

[6] Luk EY, Lo JY, Li AZ, et al. Scarlet fever epidemic, Hong Kong, 2011. Emerg Infect Dis, 2012, 18(10):1658 -1661.

[7] 许如菊, 赵仕勇. 43例儿童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临床耐药性分析.现代实用医学, 2012, 24(7):805-806.

[8] 姚玮蕾. 2011-2013年上海地区儿童猩红热的病原学分子特征及其耐药性的监测研究. 复旦大学, 2014.

[9] 刘贞艳, 胡彬, 毕振旺, 等. 2013年山东省四地市儿童A群链球菌耐药特征及其表型、基因型分析.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53(1):77-80.

[10] 朱文彬, 杨卫红. 2004-2013年德州市猩红热流行病学分析.预防医学论坛, 2015, 21(4):299-300.

[11] 陈娜, 史中锋, 丛良滋, 等. 2005~2014年济南市猩红热流行病学分析. 预防医学论坛, 2015, 21(8):639-640.

[12] 戴孟阳. 2004-2012年沈阳市猩红热流行特征. 职业与健康, 2014, 30(10):1361-1362.

[13] 金旭. 帮你了解猩红热. 当代医药论丛(月刊), 2014(3):15-16.

[14] 尹莉, 刘少平. 2004-2007年宜宾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9, 25(5):461-462.

[15] 阴杰莹, 李琳, 徐文体, 等. 天津市2004-2012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 现代预防医学, 2014, 41(19):3582-3584.

第11篇

虽然是初冬时节,但沐浴着明媚阳光的我校校园,到处显示着绿意盎然健康活泼的景象。今天我们又迎来了尊贵的客人——我市健康学校评估领导和专家。我们相信,当您们走进这座渗透着孩子天真烂漫的校园时,会留下难忘的印象。

我校原是六所农村小学于年合并成的一所全日制小学。现有学生1000多人,其中外来农民工子女占60%,教职工77人,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80%。学校占地12000多平方米,学校运动场近5000平方米,图书二万多册,各管室和设备均达到省级二级办学标准。近几年来,我校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学校发展,把创建健康学校当作规范办学的重要内容,既促进了师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的养成,也促进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高。

我校《年---年发展规划》确定了我校办学目标是:“创英语特色学校,建师生发展乐园”,为了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我们提出了贴切学校实际和教育发展的办学理念,-------“均衡、和谐,健康、快乐”。从现在来看,我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都涵盖了“健康学校”内容。在实际工作中为贯彻这一办学理念和实现办学目标,全校教师探索中学习,探索中整改,探索中提高,使健康学校工作融人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经过全体师生努力,学校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卫生先进单位”、“市英语特色学校”、“市地十四届文明单位”、“市绿色学校”、“市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市教科研先进学校”、“市师德建设先进学校”等光荣称号。在学校取得这些成绩的过程中,健康学校工作始终是重要内容之一。在每次考核检查中,优雅整洁的健康氛围,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都给来宾留下了美好印象。

在创建健康学校工作中,我校的具体做法是:

1、加强健康学校工作领导。学校是儿童聚集的地方,健康教育和环境卫生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做好健康教育和环境卫生,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健康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的健康卫生整体工作。在学校的健康卫生领导小组中确定了健康教育、环境卫生、除“四害”、食品安全、心理咨询、职工教育和帮助、困难学生救助等领导机构,各小组成员责任到位,目标明确。在学校健康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校园、馆室、食堂、厕所、走廊、过道、绿化带等卫生工作等有专人负责,校园环境没有卫生死角。

2、定期召开创建健康学校专题会议。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健康学校专题工作会议,建立健全了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规章制度,校长和书记定期组织人员开展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检查,把校内外的环境卫生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学校建立了少先队监督岗和教师值日制度,随时随地检查学校卫生情况,并记录下来,作为评比先进个人、先进班级的依据。卫生有了制度保障,有人员负责,学校的卫生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随时走进校园,都能看到一个卫生整洁的校园。

3、我们深知,师生要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健康习惯不可能仅靠行政命令来完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习惯只有在文明优美的环境和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逐步形成。所以学校把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健康教育已成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每学期的学校宣传栏、墙报、黑板报、手抄报、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和国旗下讲话等都有卫生健康教育内容,并随时进行变化。在这样渗透了健康教育的环境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行为等文明习惯已逐步养成。健康学校工作已成学校各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

4、要在学校的办学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要充分表现在对教师和学生的健康教育中。学校在不同季节,都开展预防季节性疾病的预防和教育工作,定期进行卫生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建立重大传染性疾病预防工作和食品卫生工作预案,几次与市、区卫生防疫部门的合作,较好地控制了季节性传染病的流行。如,在预防“手足口病”、“春季流脑”、“禽流感”、“血吸虫病”、“季节性流感”、“甲型流感”等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学校就按照工作预案,及时采取措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举报,及时隔离和及时消毒。对患病儿童痊愈后能及时给以关怀,为他们免费补所缺功课,定期对学生进行视力测试,学生视力良好率达到90%以上。学校预防传染病工作已成学校重要管理工作。

5、在除“四害”工作中,学校加大除“四害”卫生经费投入,及时添置卫生工具和消毒药品,对滋生蚊蝇蟑螂的卫生死角定期进行杀灭,并对杀灭过程进行登记。添置灭鼠器,保护野生黄鼬等措施,进行灭鼠,能定期进行卫生死角和绿化带的整理清洁,从环境上清处“四害”的滋生地,杜绝了校内产生传染病的可能。在进行除“四害”工作的同时,我校积极开展节约一张纸,一粒粮和“二手货”交易活动,以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并对垃圾进行封闭和袋装化,使我校始终保持整洁卫生的环境。

6、对食品和饮用水安全我们做到警钟长鸣,食堂的一切食物来源正规,定点采购,登记注册。食堂一切用具做到每天消毒,填好消毒记录,食堂卫生有专人管理,天天打扫。食堂所有剩菜剩饭及时处理。从事食堂工作人员,每年定期进行体检,确保每位食堂工作人员证照齐全,身体健康。通过严格的食堂卫生管理,我校从未发生过食品安全事故。

7、重视学生的健康教育。学校已把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之中,做到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材,学校对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进行检查考评,师生健康教育测试合格率达到100%,师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普及率和参与率都达到85%以上。我校健康教育工作每学期都有计划和总结,卫生专项检查都有专题报告,能及时反馈,及时整改。通过努力工作,我校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已步入常态化、自觉化、规范化轨道,使健康教育工作落到了实处。为建立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环境,学校实施“35分钟课堂”教学,积极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和家庭作业不超过半小时的作息时间,为孩子提供了生动活泼的自主发展时间和空间

8、学校始终把提高师生体质放在重要位置。全校师生全部参加两操锻炼,并坚持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和冬季长跑活动,师生锻炼效果纳入教师的考核之中。学校设立了校医室和心理咨询室,每年都为师生提供校方责任保险,定期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体检,建立学生和教师健康档案,关心困难教师生活,积极开展有益教师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大力培养班主任和青年教师,切实保护“五期”时的女教师身体健康,维护女教师的健康,利用“心理咨询室”,培训心理健康教师,举办心理疏导讲座,对困难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帮扶。学校一直提倡无烟学校,教职工抽烟人数大幅减少。我校还是市有数的“禁毒教育示范学校”,禁毒教育已是我校德育和健康教育的特色之一。

9、学校对学生和教职工关怀帮助工作,也纳入到学校健康统筹管理之中,由于我校还是农村和农民工子女就学较多的学校,部分学生家庭存在各种困难。学校根据““均衡、和谐,健康、快乐”的办学理念,做好家校联系,建立师生“一对一”帮扶工作,建立弱势儿童档案,切实解决困难学生的生活和就学困难。定期召开家长会,传递学校发展信息,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家长已参与到学校健康发展过程中。学校少先队开展了“小手牵大手”健康教育工作,要用孩子的健康意识和行为影响家长的健康意识和行为。

第12篇

虽然是初冬时节,但沐浴着明媚阳光的我校校园,到处显示着绿意盎然健康活泼的景象。今天我们又迎来了尊贵的客人——我市健康学校评估领导和专家。我们相信,当您们走进这座渗透着孩子天真烂漫的校园时,会留下难忘的印象。

我校原是六所农村小学于2000年合并成的一所全日制小学。现有学生1000多人,其中外来农民工子女占60%,教职工77人,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80%。学校占地12000多平方米,学校运动场近5000平方米,图书二万多册,各管室和设备均达到省级二级办学标准。近几年来,我校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学校发展,把创建健康学校当作规范办学的重要内容,既促进了师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的养成,也促进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高。

我校《年---年发展规划》确定了我校办学目标是:“创英语特色学校,建师生发展乐园”,为了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我们提出了贴切学校实际和教育发展的办学理念,-------“均衡、和谐,健康、快乐”。从现在来看,我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都涵盖了“健康学校”内容。在实际工作中为贯彻这一办学理念和实现办学目标,全校教师探索中学习,探索中整改,探索中提高,使健康学校工作融人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经过全体师生努力,学校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卫生先进单位”、“市英语特色学校”、“市地十四届文明单位”、“市绿色学校”、“市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市教科研先进学校”、“市师德建设先进学校”等光荣称号。在学校取得这些成绩的过程中,健康学校工作始终是重要内容之一。在每次考核检查中,优雅整洁的健康氛围,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都给来宾留下了美好印象。

在创建健康学校工作中,我校的具体做法是:

1、加强健康学校工作领导。学校是儿童聚集的地方,健康教育和环境卫生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做好健康教育和环境卫生,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健康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的健康卫生整体工作。在学校的健康卫生领导小组中确定了健康教育、环境卫生、除“四害”、食品安全、心理咨询、职工教育和帮助、困难学生救助等领导机构,各小组成员责任到位,目标明确。在学校健康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校园、馆室、食堂、厕所、走廊、过道、绿化带等卫生工作等有专人负责,校园环境没有卫生死角。

2、定期召开创建健康学校专题会议。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健康学校专题工作会议,建立健全了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规章制度,校长和书记定期组织人员开展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检查,把校内外的环境卫生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学校建立了少先队监督岗和教师值日制度,随时随地检查学校卫生情况,并记录下来,作为评比先进个人、先进班级的依据。卫生有了制度保障,有人员负责,学校的卫生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随时走进校园,都能看到一个卫生整洁的校园。

3、我们深知,师生要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健康习惯不可能仅靠行政命令来完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习惯只有在文明优美的环境和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逐步形成。所以学校把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健康教育已成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每学期的学校宣传栏、墙报、黑板报、手抄报、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和国旗下讲话等都有卫生健康教育内容,并随时进行变化。在这样渗透了健康教育的环境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行为等文明习惯已逐步养成。健康学校工作已成学校各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

4、要在学校的办学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要充分表现在对教师和学生的健康教育中。学校在不同季节,都开展预防季节性疾病的预防和教育工作,定期进行卫生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建立重大传染性疾病预防工作和食品卫生工作预案,几次与市、区卫生防疫部门的合作,较好地控制了季节性传染病的流行。如,在预防“手足口病”、“春季流脑”、“禽流感”、“血吸虫病”、“季节性流感”、“H1N1甲型流感”等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学校就按照工作预案,及时采取措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举报,及时隔离和及时消毒。对患病儿童痊愈后能及时给以关怀,为他们免费补所缺功课,定期对学生进行视力测试,学生视力良好率达到90%以上。学校预防传染病工作已成学校重要管理工作。

5、在除“四害”工作中,学校加大除“四害”卫生经费投入,及时添置卫生工具和消毒药品,对滋生蚊蝇蟑螂的卫生死角定期进行杀灭,并对杀灭过程进行登记。添置灭鼠器,保护野生黄鼬等措施,进行灭鼠,能定期进行卫生死角和绿化带的整理清洁,从环境上清处“四害”的滋生地,杜绝了校内产生传染病的可能。在进行除“四害”工作的同时,我校积极开展节约一张纸,一粒粮和“二手货”交易活动,以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并对垃圾进行封闭和袋装化,使我校始终保持整洁卫生的环境。

6、对食品和饮用水安全我们做到警钟长鸣,食堂的一切食物来源正规,定点采购,登记注册。食堂一切用具做到每天消毒,填好消毒记录,食堂卫生有专人管理,天天打扫。食堂所有剩菜剩饭及时处理。从事食堂工作人员,每年定期进行体检,确保每位食堂工作人员证照齐全,身体健康。通过严格的食堂卫生管理,我校从未发生过食品安全事故。

7、重视学生的健康教育。学校已把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之中,做到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材,学校对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进行检查考评,师生健康教育测试合格率达到100%,师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普及率和参与率都达到85%以上。我校健康教育工作每学期都有计划和总结,卫生专项检查都有专题报告,能及时反馈,及时整改。通过努力工作,我校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已步入常态化、自觉化、规范化轨道,使健康教育工作落到了实处。为建立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环境,学校实施“35分钟课堂”教学,积极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和家庭作业不超过半小时的作息时间,为孩子提供了生动活泼的自主发展时间和空间

8、学校始终把提高师生体质放在重要位置。全校师生全部参加两操锻炼,并坚持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和冬季长跑活动,师生锻炼效果纳入教师的考核之中。学校设立了校医室和心理咨询室,每年都为师生提供校方责任保险,定期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体检,建立学生和教师健康档案,关心困难教师生活,积极开展有益教师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大力培养班主任和青年教师,切实保护“五期”时的女教师身体健康,维护女教师的健康,利用“心理咨询室”,培训心理健康教师,举办心理疏导讲座,对困难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帮扶。学校一直提倡无烟学校,教职工抽烟人数大幅减少。我校还是市有数的“禁毒教育示范学校”,禁毒教育已是我校德育和健康教育的特色之一。

9、学校对学生和教职工关怀帮助工作,也纳入到学校健康统筹管理之中,由于我校还是农村和农民工子女就学较多的学校,部分学生家庭存在各种困难。学校根据““均衡、和谐,健康、快乐”的办学理念,做好家校联系,建立师生“一对一”帮扶工作,建立弱势儿童档案,切实解决困难学生的生活和就学困难。定期召开家长会,传递学校发展信息,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家长已参与到学校健康发展过程中。学校少先队开展了“小手牵大手”健康教育工作,要用孩子的健康意识和行为影响家长的健康意识和行为。

第13篇

白狐简介

白狐吻部短,四肢短小,体圆而粗,被毛丰厚,耳宽而圆。白狐体长60~75厘米,尾长30~35厘米,常年毛色呈白色。白狐寿命10~14年,种用期4~6年,体重5~7公斤。每年3~4月份配种,妊娠时间52天左右,5~6月份繁殖,每年产1胎,每胎产仔8~15只,胎产20只的很少见。6~7月龄皮张成熟,9~10月龄性成熟。狐在野生状态下生活在森林、草原、半沙漠、丘陵地带,居住于树洞或土穴中,傍晚外出觅食,到天亮才回窝。由于它的嗅觉和听觉极好,加上行动敏捷,所以能捕食各种老鼠、鱼、河蚌、野兔、鸟类、蛙、昆虫类等小型动物,有时也采食一些植物根茎叶等。狐每年换毛一次,从3~4月份开始,先从头部、前肢开始换毛,顺次为颈、肩和后肢、前背、体侧、腹部、后背,最后是臀部与尾部。新毛生长的次序与脱毛的顺序相同。7~8月份,冬毛基本脱落。春天长出的毛,在夏初便停止生长,8月初开始新的针毛和绒毛快速生长,12月份冬毛基本成熟。

市场效益分析

养狐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养殖业。狐性情温驯,适应性强,繁殖率高,适宜农村家庭养殖。白狐皮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白狐养殖的经济效益核算如下:

一、成本预算(以一年为一个投资周期)

以目前一般农户1人饲养10组种狐为例(每组1只公狐,2只母狐,公狐600元/只,母狐1200元/只),每组3000元,10组为30000元,20只母狐按每只最低繁殖8只计算,共有160只仔狐,对仔狐进行6~7个月饲养,每只需饲料费120元,其他10元,小计130元/只×160只=20800元,棚舍、狐笼折旧约3200元,人员工资10000元。总投入为10组种狐30000元+饲料费20800元+工资10000元+棚舍、狐笼折旧3200元=64000元(饲料费是每天供给,而不是一次性投入。如果自己种植植物类饲料和捕捞鱼虾,或者到农贸市场收拾丢弃的鱼肠、鸡肠、鸭肠等等,则成本更低)。

二、产出预算

10组种狐加上所产的160只仔狐,共190只,按商品皮每张600元计算,可获产值114000元;取肉190条,每条净肉3.5公斤,按最低40元计算,小计26600元,合计140600元。

三、净收入

140600元(产出)-64000元(投入)=76600元。如果部分作种狐出售,则效益更高。由此可见,投资养狐在约一年时间里,不但能收回全部投资,而且有7万余元的利润。

选址和建场

狐狸场址的选择是一项科学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场址选择与建设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将来的发展。因此在建场前,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认真进行全面勘察和合理布局,切不可草率定点建场,否则会给今后的生产带来麻烦,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一、建立狐场的基本条件

1.自然条件:养狐场应该建在地势较高、干燥的地方,且易于排水,笼舍要向阳通风,水源要充足且清洁,绝不能使用死水或被污染的水。低洼泥泞、不利排出污水的沼泽地带、常有风沙侵袭严重的地区均不宜建场。饲养量少的农户,可利用家庭小院、空闲场地,但是必须保证通风。

2.环境条件:养狐场应选在公路、铁路、水域等运输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要尽可能保持安静,防止受到较强的噪声惊扰,较强的噪声不利于狐狸的正常饲养和繁殖。狐狸养殖场的外部一般设围墙,将狐狸与外界隔离,防止其他动物惊吓和传播疾病,堆粪便处也要远离狐狸养殖场和狐狸笼舍。场里尽可能禁止外人出入,场的进出口要有消毒设备。养狐场的各种条件要适应狐的生物学特性,使狐在人工饲养管理条件下能正常地生长发育、繁殖和生产毛皮,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狐场周围要建造1.5米高的围墙,并在周围及场内种植速生杨,既美化环境又防风,还能给狐场创造较好的小气候条件。

3.饲料条件:要求饲料来源广、容易获得且方便运输,质量好,价格低廉。重点是要安排好动物性饲料的来源。

二、笼舍建设

1.狐棚:狐棚是用来安放狐笼箱的简易建筑,有遮挡雨雪及防止烈日暴晒的作用。结构简单,只需棚柱、棚梁和棚顶,不需建造四壁。狐棚可用石棉瓦、钢筋、水泥、木材等作材料。修建时根据当地情况,就地取材,灵活设计。棚顶可盖成人字型,一面坡的也行。一般用角钢、木材、竹子、砖石等做成支架,棚脊高为2.6米,檐口高1.6米、宽4米,长度可视场地大小或饲养数量灵活掌握。两棚间距为3~4米,以利操作和阳光照射。

2.狐笼:狐笼的规格一般是长100厘米,宽60厘米,高45厘米,并且要有25厘米宽的活动小门,用12号镀锌电焊网制成,网眼2.5厘米×2.5厘米,笼底距地面60厘米左右,以便于通风。

3.产仔箱:产仔箱长×宽×高规格为70厘米×50厘米×50厘米,要有活动的盖,留20厘米的小门和狐笼连成一体。产箱可用木板制成,木板要光滑,木板衔接处尽量无缝隙,可用纸或布将缝隙处糊严密,以不漏风为好,并且在产箱门内要有一档板,以便于观察。

三、其他设施和设备

1.配套设施:养殖场的配套设施一般有饲料加工室、日粮调剂室、冷库(冷藏冰箱)、饲料库、兽医室、毛皮加工室、仓库等。

2.常用设备:谷物粉碎机、肉骨粉碎机、煮饲料用的锅灶、水池、缸、桶、水盒、食盒、捕捉狐狸的工具等。

每年都有大量种狐要经过铁路部门运输,特别是春季和冬季天气冷凉,更是狐狸引种运输的黄金季节。由于许多人员缺乏运输狐狸的知识,常常在运输时受阻,甚至发生本可避免的损失。狐狸引种运输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种狐的选择

选购种狐时要选择体形匀称、活泼好动的健康育成狐,被毛色泽应符合品种标准。公狐以后肢粗壮、尾长而蓬松者最佳。购狐者应亲临现场,对欲购狐群的饮食、粪便、情态等仔细观察,一般能看出有无疫情。同时要向出售单位索取当地兽医防疫部门出具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林业部门出具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运输证明”(两证必须齐全,否则无法运输)。种狐要编好序号,并记录各个体的谱系资料。

二、运前须知

种狐为活体动物,铁路运输部门一定要求购狐者自行押运。为能使动物在途中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时间,运输部门均会按“快件自押”处理,随到随发,减少中转的滞留时间,以最快的时效协助客户托运。托运前,必须先到行李房联系舱位,填好托运单,连同“动物检疫证明”和“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运输证明”交给车站。

三、运输用具选择

根据铁路运输部门的要求,不准用麻袋装运,以免狐狸咬破麻袋逃跑。狐狸运输笼应坚固耐用,最好用电焊网制成,一个笼装一只,每两个或四个笼为一体,装笼时公母相邻。如笼不够用,且运输距离短,可将同窝种狐放在一起,一般以两只为宜。做笼时应注意电焊网眼的大小,应该用2.5厘米×2.5厘米规格。两笼中间的电焊网要用小眼,防止种狐前爪伸进另一个笼而被咬伤。

四、运输途中注意事项

1.运输前应对运笼、用具消毒。启运前几天应在种狐饲料中添加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以预防种狐在运输途中产生应激反应。

2.运输时,要用塑料布把运笼包好避光,以使狐狸保持安静,同时可以避免粪便污染车厢。但要留出通风口,以防窒息。

3.运输途中时间若超过2天以上,则应该喂些易消化的饲料(如苹果、梨、黄瓜等)。

4.运输中应注意安静,避免阳光长时间直射,减少震动,防止贼风侵袭。如突然遇到恶劣天气,要把运输笼移入室内,以免狐狸受冻或淋雨而引起感冒。

白狐搞好配种和产仔护理工作,关系到养殖效益的高低。白狐每年配种只有一次,多集中在3~4月份,时间性比较强,技术要求较高,难度较大,误时就会空怀。因此,严格掌握母狐状况,及时准确配好种,以及搞好产仔护理、确保成活,显得至关重要。

一、配种

1.调整体况,确保配种:配种前对种狐体况均衡调整,公狐在配种前调整到中等偏上膘情,母狐调整到中等膘情体况。要防止使用饥饿减肥的办法,这种方法有损种狐健康。种狐不能过肥或过瘦,体况过肥或过瘦都会影响母狐卵巢卵泡发育,从而影响排卵数,降低受胎率和产仔数。前期体况好,不胖不瘦早,配种顺利产仔好。

2.掌握,抓好配种:每年2月下旬开始定期对种狐做检查,做到心中有数。母狐时神情极度不安,红肿外翻成椭圆形,阴道流出较浓稠的白色分泌物,在笼里乱动,食欲减退,撒尿频繁,颜色变淡黄色,用舌舔外,不断发出急促的求偶叫声。将的母狐放于公狐笼内,母狐安静站立等候公狐爬跨,站立时平稳,后肢叉开,尾巴翘起歪向一侧,接近公狐不撕咬,这时是配种的好机会。母狐经第一次后,次日马上进行复配,一般在期内要连续2~3次。母狐配种的要领是“粉红色早,紫黑色迟,暗红色配种正适宜”。此时要做好配种记录,搞好谱系关系。

3.科学配方,精心饲养:白狐妊娠期和产仔期的饲料一定要新鲜、营养全面、易消化,严禁喂给腐败变质的饲料。饲料品种质量要保持相对稳定,尽量不要随意更换,必须更换饲料时,一定要逐步进行,给其一个习惯适应的过程。在日粮中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约占70%,主要种类有小杂鱼、海杂鱼、鱼粉、禽畜下脚料等;植物性饲料为辅,约占30%,主要种类有玉米、小麦、稻谷、黄豆、蔬菜等,同时要喂给维生素A、维生素E、B族维生素等,从而保证营养充分。在母狐产仔期间,要增加蛋类、乳类食品。

二、产仔母狐护理

1.产前准备:母狐的妊娠期一般为52天左右。母狐产前10天应放入产箱,让其熟悉环境。产箱要清扫干净并消毒,然后垫上柔软的垫草,产箱内的缝隙要用牛皮纸堵住,防止冷风侵袭,以利保温。母狐妊娠和产仔初期对外界环境变化反应特别敏感,稍有动静都会引起烦躁不安,直接影响繁殖成活率的高低,因此在整个配种繁殖期内要保持狐场安静,固定饲养人员,谢绝一切参观。

2.产后护理:产后检查是提高仔狐成活率的重要措施,采取听、看、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若仔狐很少嘶叫或偶尔嘶叫,声音短而洪亮,母狐食欲好,红润饱满,说明仔狐身体健康。第一次检查时,遇有母狐缺乳或无乳情况时,可将仔狐另选母狐代养。代养母狐应该是产仔少、多、奶量足、产仔时间接近。代养时,将需代养的仔狐直接放在代养母狐窝内即可。

3.分窝时间:仔狐生长发育很快,一般在45日龄分窝,仔狐不能过早或过晚分窝,过早分窝因仔狐独立生活能力较弱,影响其生长发育,易造成疾病甚至死亡;过晚分窝仔狐会误食粪便和变质食物,再加上母狐后期的乳汁供不上长大的仔狐所需营养,适时断奶早摄取全价饲料,有助于仔狐的生长速度。通常可从仔狐中选出体质壮、体型大、采食能力强的仔狐先分出去,把弱小的暂时留给母狐继续哺乳几天,待仔狐发育较强壮时再分窝。分窝的仔狐2~3只放在一个笼里饲养,有利于保暖,增进食欲。

狐狸养殖分布的地域十分辽阔,全国各地饲料资源也相差很大,因此各地使用的狐狸饲料原料差别也很大。

一、狐狸常用饲料种类

狐狸饲料的常用原料主要有三大类: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1.动物性饲料:除毒鱼外,包括各种海杂鱼、淡水鱼及其加工副产品(如内脏);各种健康畜禽内脏及下水,如鸡架、鸭架、鸡肠、羊杂、牛杂;小杂鱼、鱼粉、肉骨粉、羽毛粉、蛹粉、蛋(包括毛蛋)、奶品等。

2.植物性饲料:包括玉米、小麦、水稻等谷物籽实及其加工副产品,花生、大豆等豆类及其加工副产品,苹果、南瓜、萝卜、白菜、莴笋、西红柿、油菜等各种水果蔬菜。

3.饲料添加剂:包括赖氨酸、蛋氨酸等氨基酸,酵母、麦芽、鱼肝油、维生素等营养素,食盐、骨粉、贝壳粉、多种微量元素等矿物质,土霉素、四环素、喹乙醇等抗菌素。

二、如何加工调制狐狸饲料

狐狸养殖过程中,狐场为了降低饲养成本,一般采用自配饲料。有的饲养户由于配制方法不当,饲养效果不好,代谢性疾病时常发生,给狐场造成经济损失。现就饲料配制过程中常被忽视的几个问题介绍如下:

1.配制日粮要选择适当饲料标准,结合狐生长发育、体重、产仔数和季节性等,根据日常饲养管理经验,进行适当的配制、调整。严格按饲料单规定的饲料品种和数量调制,不能随意改动。

2.充分利用当地生产的饲料,除动物性饲料和特殊的补充饲料外,尽量少用商品饲料,以降低养狐成本。

3.饲料要求新鲜、清洁卫生、适口性好,符合狐狸的消化生理特点,日粮必须满足其营养需要。

4.饲料品种要求多样化、营养全面。配制饲料时,要反复搅拌,使浓度均匀适中。矿物质特别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特殊饲料,要预先与辅料混合,最后再混入常规日粮中。有相互抵消或破坏作用的饲料,要避免同时使用。

5.饲料调制要求边调边喂,不要提前调制,以防变质,造成食物中毒。繁殖期饲料浓度宜稀些,非繁殖期宜稠些。

6.解冻后的饲料,在调料室里存放时间不要超过24小时,以防时间过长引起饲料变质。

养狐场制定有效的卫生与防疫措施,减少或杜绝狐狸发病,对于提高狐皮品质和养狐的经济效益意义重大。因此,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必须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

一、卫生措施

1.饲料卫生:

(1)绝对禁止从疫区采购饲料。有不少传染病是家畜和狐狸共患的疫病,如果狐狸吃了患病家畜的肉类饲料,则会引起疫病发生,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2)控制饲料的霉变。不新鲜、变质的饲料不能用来饲喂。实践证明,狐狸吃了腐烂变质的饲料,轻者厌食、拒食、感染疾病,重者造成死亡。所以防止饲料变质,是保证狐狸健康的关键。

(3)清除饲料中的有害物质,鱼、肉类饲料在加工前要清除杂质,如泥沙、变质的脂防等,然后用清水充分冲洗,才能进一步加工使用。

2.饮水水源要严格加强管理,饮水时也要注意,水要清洁无污染,不要流入污水和有害物质。水具要经常冲洗、消毒,防止霉菌滋生。

3.笼舍卫生:

(1)笼舍下面的粪便每天要及时清除,并对地面进行冲洗,保证养殖场的卫生清洁。

(2)狐狸产仔期,要经常更换箱内的垫草。垫草用于防寒保温,必须柔软干燥、无污染、无霉烂。

4.饲养用具的卫生:加工饲料用的绞肉机、搅拌机和食槽等用具,要坚持每次使用后彻底清洗并每周消毒。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即1克高锰酸钾,加水1000毫升,现配现用)洗刷料桶、水盆及加工用具和食盘等。小件用具也可使用煮沸消毒法,即放在锅里煮或笼里蒸,蒸煮20~30分钟即可。饲料加工室的卫生防疫非常重要,加工室地面和墙壁最好用水泥抹制,以便经常消毒洗刷。

二、防疫措施

1.切断一切传染途径:

(1)在引进种狐时要请兽医部门检疫。为防止带入传染病源,对新引进的种狐,到场后必须单独隔离饲养半个月左右,进行观察,确认无病后再进场饲养。

(2)严禁其他动物如狗、猫等进入饲养场。其他动物也不能和狐狸混养在一个场内,以防相互传染。

2.定期接种预防:定期接种疫苗,增强狐狸特异性免疫力,是防止疫病的有效措施。每年要进行2次疫苗接种(12月份留种时,7月份仔狐分窝断奶2周后),如犬瘟热疫苗、病毒性肠炎疫苗接种。接种剂量为成年狐每只4毫升,幼狐每只3毫升。接种后2周产生抗体。

3.药物预防:饲料中加入一些药物能有效地预防某些疫病的发生。如在饲料中按每周每只狐喂给土霉素1粒,不但能防止饲料酸败,还可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同时还要严格执行驱虫计划。狐的多发寄生虫为蛔虫、钩虫和鞭虫,还有体外寄生虫,如疥螨和跳蚤等。用丙硫苯咪唑和伊维菌素按规定剂量和方法进行驱虫,可以有效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

4.紧急接种:当发生高致病性的传染病(如病毒性肠炎、犬瘟热等)时,为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应对所划定疫区采取封锁措施,以保证疫区以外受威胁地区的狐不被侵袭。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对疫区和受威胁地区的未发病狐狸群要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5.定期消毒:消毒是预防或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饲养过程中每隔半月就要用百毒杀或过氧乙酸对全场进行喷洒预防消毒,以控制疫病的发生。

每年进入12月份,是狐狸皮成熟的季节,这时其毛色光亮,毛绒细密,尾毛蓬松,身体扭转时,周身有明显“裂缝”,正是取皮的最好时机。正确剥取狐狸皮,既有利于提高其皮毛质量级别,又可节省大量人工劳力。现介绍狐皮剥取和初步加工方法如下:

一、处死

处死方法很多,总的要求是简便易行,处死快,不污染毛皮,不影响毛皮质量。

1.电击法:将连接220伏正极的电击器金属捧插入狐的内,选择时机,待狐两前掌触地时,迅速接通电源,电流穿过其心脏,狐呈强直状态,经5~10秒即死亡。

2.心脏注入空气法:用10~20毫升容量的玻璃注射器装7号针头,将针头插入狐狸心脏,注入空气10~20毫升,狐狸会因心脏瓣膜损坏而迅速死亡。

3.药物法:常用司可林(氯化琥珀胆碱),每只按7~10毫升的用量肌肉注射,3~5分钟狐狸就会死亡,且不损伤和污染毛皮。残存在体内的药物亦无毒性,不影响个体的利用。

二、剥皮

狐狸处死后尸体不要长时间放置,应趁尸体尚有余温时尽快剥皮,否则皮肉难以分离。

1.开裆:先用剪刀从一侧后肢肘关节(脚掌上部)处下刀,沿股内侧长短毛交界处挑至前缘,最后由后缘中央沿尾腹面中央挑至尾的中部,去掉周围的无毛部位。

2.剥皮:先剥离后肢和尾部,割除尾骨和耻骨,保留足垫。然后将两后肢挂在固定钩上成筒状由后向前翻剥。边拉边剥边撒锯末。尿道口处可靠皮板处剪断,前肢剥成筒状,在腋下顺前肢挑3~4厘米的开口,以便翻出前肢。头部的耳、鼻、眼、脸和口要完整无缺地保留在皮板上。

三、毛皮的初加工

1.刮油:先将狐毛朝里套在光滑的圆形木楦上,鼻端要用图钉固定好,用刮油刀由前向后刮油。刮油时,持刀要平稳,用力要均匀,边刮边撒锯末或搓洗手指,防止油脂浸染毛被。以刮净残肉和皮下脂肪,又不损坏毛皮为原则。四肢、尾边缘和头部的脂肪难以刮净,可用剪刀剪掉。

2.洗皮:经刮油和修剪后的皮板,还要用干净的锯末反复多次洗搓油脂、污物,直至皮张干燥不沾锯末为止,再用刷子刷净皮板上的锯末。然后翻过来再洗毛绒面,以去除毛绒面的灰尘、油污,直到毛绒干净有光泽、蓬松为止。洗皮用的锯末为不含树脂的锯末,并经筛子筛过才能使用。

3.上楦:洗皮后,要及时上楦。其目的是防止干燥时因收缩和折叠而造成发霉、压折、掉毛和裂痕等,不然会损伤毛皮。上楦方法,皮筒先是毛朝里、皮板朝外套在楦板上,摆正两耳固定头部,然后均匀用力拉皮筒,使其舒展和自然延长,边拉边用图钉固定其边缘。前肢翻到外面自然下垂,后肢摆正,尾自然展开,固定在楦板上。待5~6成干时将其翻成毛朝里,重新上楦,简单固定。

4.下楦和干燥:当毛皮的四肢、足垫、脑下部位基本干硬时,要及时下楦。下楦后的干皮要悬挂在常温的室内或室外将其晾干即可。

5.包装:这是狐皮初加工最后一道工序。应挂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内暂存,亦可用木箱或硬纸壳箱装好待出售。绝不许用软包装(如麻袋等)盛装,以防皮张变形。如较长时间存放,箱内要放灭虫防腐剂,注意防潮、防虫、防鼠等。

前几年,狐狸养殖业中有些单位和个人,夸大宣传养狐可获暴利,致使我国北方地区的广大农户和部分下岗职工走上养狐的道路,结果造成了狐狸市场供大于求;再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了国内裘皮价格急剧下跌,出现了大批宰杀种狐的现象,不少养殖户因此而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今后养狐业必须在“科学饲养、精心繁育”上下工夫。初养时规模不要过大,因为规模大必然投资大,一旦供需发生变化,势必会造成价格滑坡,就会损失惨重。

一、狐产业风险提示

1.现在社会上有些骗子常常利用农户急于致富的心理,用一些农户不太了解的方式进行“炒种”,即以较高的价格将种狐卖给农户,假称全部收购,以高额利润进行诱惑,最后卷款而逃。

2.养殖户在养殖前未对市场做系统的调查分析,只是听说能赚钱就跟着别人养。实际上,在准备投资这个行业前应该对市场价格、销售、养殖成本及效益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

3.养殖户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养殖知识主要通过问别人获得。实际上,可以通过参加技术培训或到先进的养殖场取经,或通过看书(或相关杂志)、看影碟及上网等方式学习技术。

4.生产的产品,包括皮、肉等,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大多靠小商贩上门收购,很少直接销售给生产厂家。被动等待小商贩上门,除销路不稳定外,价格往往也较低。实际上,养殖户应加强主动销售的意识,积极寻找市场,也可联系一些销售商,只有这样主动出击,才能拓宽销路。

二、养殖建议

1.首先技术要完善:狐狸虽然是“三高”(高效、高产、高值)产品,但是因养殖技术不过关而失败的也不少。为了解决养殖技术问题,最好每个引种户要在狐场跟班学习,要通过亲自眼看手做掌握实践经验。引种后,可以用多种方式向场家咨询养殖情况。养狐户在引种之前必须掌握饲养技术,才能确保饲养成功。如果不懂技术,盲目引进饲养,则很可能失败。

2.把好引种关:引种这一环节对养狐户来说至关重要。养狐户在引种之前最好到引种场考察一下,一是看其饲养规模大小及养殖时间,二是看其卫生防疫制度是否完善。引种时尽可能到一些上规模的场家去,其卫生防疫比较正规,所供种源的质量相对较稳定且抗病力较强。种狐的选择是引种最关键的问题,决定成败。挑选种狐一定要按“种狐标准”严格进行,并要慧眼识狐,以防场家“以老充小、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挑选种狐时最好集中观察,让场家把挑选出来的种狐集中在一处饲养,以便引种者留心观察种狐的采食情况,剔出食欲不好和错选的品质不佳的种狐。

3.目前,许多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方式推广狐养殖业,因此,养殖户可以直接与公司签订购销合同,免除后顾之忧。但签订合同前,要考察对方的真实性,尤其是外地收购公司,必须考察是否登记注册有工商营业执照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饲养狐狸这样的毛皮动物,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很大。在气温较低的北方,不仅能够刺激狐狸皮毛毛囊的生长,而且还能够增加皮毛的密度;相反,在南方养狐狸所产的皮毛在色泽上缺少光亮,毛绒稀疏,价值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