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范文

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

第1篇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求知欲;个性发展

寻找的前提:我们的课堂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多数课堂都是满堂灌,抑制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最后使教学变得机械、死板、沉闷、压抑,缺乏灵性和生命力。

近十几年来,课改之风层出不穷,其实课改就是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大胆自信、主动求知、敢于创新的能力。顺着这个课改之风,结合我们生物课堂的特点:初中生物教材中设置了21个探究性实验和79个课外探究实验,因此,探究性实验课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但是,想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自己去实验,这个过程是很困难的。如果我们能突破,相信这样的生物课堂是最适合学生发展和需要的。下面说说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摸索和

看法:

一、重第一个探究性实验,激发兴趣

七年级上册共有探究性活动57个,其中安排了6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由于探究的内容不同,各个探究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和探究技能训练的侧重点肯定不同。七年级上册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个实验无论是知识背景还是材料用具,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没有什么难度,组织实验过程中也几乎不受实验器材和装备的影响。但困难的是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而没有压力也能学会,所以,第一个探究实验换做“温度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因为金鱼是大家熟悉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每个探究实验都有六个步骤和三个原则,难点在于理解三个原则。首先,“对照原则”,要学生理解它,就要让学生自己选择自来水和温水,否则无法知晓不同的温度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是否会有影响。第二,“重复原则”,要理解,就要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组,设疑:为什么不做一个组,让学生思考后得出做探究实验一定要遵循“重复原则”。第三,“单一变量原则”,向学生设疑:除了温度不同,用不同的金鱼实验,结论会如何?抛砖引玉,让学生自己动手理解探究实验的六个步骤和遵循的三个原则。这些都是其他科目无法给予的快乐,也是其他科目无法满足的成就感,引导好第一个实验,后面的实验就容易进行和拓展了。

二、规范探究性实验,发展探究能力

探究性实验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只注重六个步骤的记忆而忽略六个步骤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思维顺序,不能只注重探究过程的完整性而忽略各步骤的独立性。所以在种子萌发的实验中,我除了完善“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基本程序外,还建立了完善的探究思维顺序。因为这个实验中涉及几个变量,但要学生明确这几个变量,我们不能急着让学生设计完整的探究方案,应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以此来体验种子萌发的过程,再让学生从实验中归纳和总结哪两个组可以作为对照实验,每个对照实验的变量是什么?这样一来可以分散教学的难点,二来可以让学生排除畏难的情绪,这样一个多变量的探究实验就能迎刃而解了。例如,种子萌发需要什么环境条件,让学生按照课本进行实验,分析无水、适量水、过多水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从而让学生找出实验变

量――水分,再设计第四组适量水放在低温(冰箱)的环境中,让学生分析哪些是对照实验?对照实验可以允许几个变量?让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理解和体会“什么是对照”“什么是干扰因素”“如何避免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等关于科学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思路,并且能掌握实验设计的关键,一举突破实验设计的难点,这样就会对以后的探究性实验起到了“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三、创新或拓展探究实验,激发求知欲,体现个性发展

没有探究,就没有创新;没有拓展,就不能形成能力,就无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无法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达不到课改的宗旨,就会回到原来的教学模式:死板、沉闷、压抑。我们如果想真正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必须进行拓展和创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的课堂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第一,完善课标的探究性实验的同时,我们可以创新,从感性认识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种子的萌发”这一实验我们可以突破课本进一步创新探究,让学生用雪碧、可乐、牛奶等来代替水,看种子是否也能萌发,这种创新能完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另外,还能提升对其他知识的理解能力。

第2篇

关键词:物理;探究性;新课;实验课;复习课

多年来,我在江苏省溧阳市光华中学物理教研组从事一线教学工作,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积累,我深感将探究性学习融入物理课堂教学工作中至关重要。

一、物理新课探究性学习

开展物理新课教学,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六个步骤来完成物理探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展示交流、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反馈评价。比如,在教学大气压这节新课之前,物理教师可在“大气压”这节课开始授课前,为学生设置以下几个问题:“大气压如何产生的”“大气压如何进行科学测定”,而后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与自主预习。

在开始大气压这节新课授课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动手制作诸如“听话的纸片”“喝饮料的学问”“效仿中医拔火罐”等和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小实验。实验中,应该教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对现象产生原因认真思考、探究。当这些有趣的物理实验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经过仔细思考和深入探究就能用大气压相关知识来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因此学生对大气压知识就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领会。

二、物理实验课探究性学习

在开展物理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我通常对物理教材中涉及实验研究部分,采用以下六个步骤开展教学:提出问题、大胆猜想、设计试验(此步骤包括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实验研究、分析验证、交流评价。

比如,在开展“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这节物理实验课过程中,我首先提出了以下问题:“学了电流、电压、电阻相关知识后,同学们能否举例说说电流的产生都和哪些因素有关?能否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证明你的猜想?”随后学生进行大胆猜想,且对猜想的相关依据进行回答。我又依次提出下面的问题:电流和电阻、电压两个因素有关系,它们存在哪些定量关系?用实验来探究定量关系可以选择哪些器材?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进一步引导学生去选择器材、设计实验,学生在思考设计出电路图后,要引导学生进行班级内分组讨论、分析数据,最后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进而对猜想进行科学验证。由学生选择实验器材、实验方法,设计实验,且亲自体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得出实验结论,彻底摒除了传统实验课教师演示讲解结论的弊端。

三、物理复习课探究性学习

开展物理复习课探究性学习,我通常都会列出提纲或提供若干小课题供学生选择,然后由学生结合应用实例对知识结构进行总结,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物理规律和现象。

例如,在学了“压强、大气压、液体压强”内容之后,我会列出复习提纲与相关课题(如“设计实验,说明决定压强的因素”“设计一个可以说明液体压强规律的实验”等)让学生选择。随后学生进行选择,分组查资料、设计实验,我则进行及时指导,了解动态,掌握各组研究情况。在复习课上,我鼓励学生介绍与展示复习成果,中间穿插提问、质疑和指导评价。

第3篇

关键词:有效的探究活动;有效的引导;有效的反思

探究性学习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尝试设计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探究性学习也正符合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引入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内容标准,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

生物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做出假设;根据假设设计探究方案;实施探究方案;分析探究结果,得出结论;汇报交流,相互取长补短等六个步骤。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参与探究的欲望,能使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以新知识探索者和发现者的姿态,通过查阅资料、设计探究方案、实施探究方案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生物课堂中应选择学生有效的探究活动以及教师有效的引导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判断探究活动有效性的最好依据。有效的探究活动必须是以学生为本,能突出地实现三维目标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任务在于通过学生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对某一知识不断深化、拓展,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目的。无论是独立探究还是小组协作,教师应发挥引导、指点的作用。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设计探究方案,进行探究活动,填写探究报告,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并得出初步结论。经过教师对各组探究活动的关注和引导,消除了学生的为难情绪,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本堂课安排的研究活动的重点为“实验方案的设计”。引导学生思考种子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学生提出了“种子萌发需要水分”“种子萌发需要空气”“种子萌发需要土壤”“种子萌发需要阳光”“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种子萌发需要营养”等六个问题,但这六个问题都是围绕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而进行的,可以参考教材,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探究。虽然探究的问题较多,但这些问题都属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主题,学生可以任选其一进行探究,也可以根据教材的提示设计多组实验进行探究,提高探究效果。然后布置学生课后去完成实验管理、观察、记录、整理数据、得出结论等工作。

二、有效的反思能够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

在完成探究实验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反思。包括资料的搜集是否全面、资料的分析是否科学、探究过程安排是否存在缺陷,是否具有创新思想的体现、结论是否明确、具有科研价值等。在探究《植物种子的萌发》的反思时,学生懂得在设计时应着重实验的对照是整个实验成败的关键核心;在设计“探究实验计划表格”时,能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化难为易。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活动成功与否,不仅满足于是否得出实验结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确产生这种结论的原因,所以,实验后的讨论尤为重要。实验结果出来后,组织学生对实验结果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进行交流讨论,若实验效果与预期效果不同,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在活动中能不断激发学生提出新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待学生独立完成了一个全程性探究活动后,学生在以后的探究活动中就会增强自信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

通过以上探究活动的开展,使我意识到:要想开展好探究活动,首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教师要组织好学生的活动,协助各小组长制订探究计划。计划制订不要求很严谨、完整,可以让学生在实施计划时自己去体会,遇到问题时,积极想办法解决,这也就是完善计划的过程。另外,要想完成好探究活动,还要有充足的时间作保证,以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完善,重复实验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