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额资金审批流程范文

大额资金审批流程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额资金审批流程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额资金审批流程

第1篇

关键词:现金;记账原则;收付现金

中图分类号:F830.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5-0060-02

“收付现金坚持先收款后记账,先记账后付款”是银行现金出纳业务遵循的基本原则,目前各家银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定都有这一条原则,严格执行这一原则可以有效防范出纳业务风险,保障资金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银行网点大额现金存取业务也在不断增长,虽然提倡尽量少用或不用现金,还可应用ATM自动柜员机及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方便地进行自助转账,但是因为一些客户客观实际的需要,银行网点的大额现金存取业务仍十分普遍。在发生客户百万元以上的大额存取业务时,严格执行现金收入时先收款后记账,现金付出时先记账后付款的流程,会因为清点及复核大额现金的时间较长,而大大增加该客户及网点内其他客户的等待时间,影响客户的满意度,甚至引发客户流失。虽然银行的上门服务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但由于银行上门服务的相关流程较为繁琐,且受人员、交通工具、现金武装押运等条件限制较大,网点仅针对极个别客户办理上门服务业务。如果违反这一现金收付流程顺序,有可能先记账后忘记了收款或先付款后忘记了记账,也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员利用,使银行限入被动纠纷中,甚至有引发案件、导致资金损失等不利影响。

目前,银行网点对于个别客户的大额现金收付,存在许多变通做法,有的做法还存在较大风险。如某行县支行一名柜员在企业客户账户取现现金支票尚未输机的情况下,将大额库款50万元提出送至营业厅外的客户,然后取回客户100万元现金支票输机记账,并代客户暂时保管剩余的大额款项50万元;某行营业部主任与大库柜员先将一大包现金(300万元)从网点柜台内提出,抬至营业厅门外客户的小轿车上,客户未清点即离去,一小时后柜员方办理大额现金调款入账及客户300万元取现输机记账业务……

原因分析:

造成银行大额现金收付基本的流程客观上难以全面执行的局面,表面上可能存在员工风险防范意识不强、讲效率图方便、领导的主要精力用于业务发展、基层网点业务人员相对紧张、员工任务考核压力大、工作量较大等,同时在业务操作方面,许多基本制度“为方便客户”而“简化”,且员工与客户非常熟悉,近年来尽管制度没认真执行,但也未发生案件或纠纷,员工已将习惯的违规做法视为正常。实际上,归跟结底,是因为现金收付流程支持不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客户满意与规章流程无法同时满足。

建议的解决办法:

毋庸置疑,银行网点的变通做法,存在一定的风险及不确定性,急需进一步规范。一方面银行需要不断加强风险意识教育,不能一味迁就客户而违规操作,造成柜台业务部分环节失控;另一方面,市场在变化,企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银行必须坚持变革和创新,不断提升和优化金融产品、服务流程、管理模式、经营体制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客户市场是银行生存的基础,客户满意度越高,其忠诚度越高,银行的发展能力也越强。目前的情况下,效率就是竞争力,快鱼吃慢鱼,内控严密导致效率低下时,可能造成银行竞争力持续弱化,表面看来是没有风险了,其风险实际是更加集中和扩大了。业务的持续发展为“以客户为中心”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如何提高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切实以客户为中心发展业务,满足客户需要,涉及对业务流程的变革与规范,也需要对已有的流程进行整合及优化。为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质量更优、效率更高、价值更大的服务,在制度建设方面也应不断提升和进步,推动服务品质不断提高,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收付现金坚持先收款后记账,先记账后付款”的原则,从银行自身的资金安全角度出发考虑较多,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其与对大额现金收付业务的效率及客户的满意度方面矛盾不断扩大。按照风险与收益配比原则,切合工作实际,针对不同客户的大额现金业务,建议考虑区分不同情况差别处理,如对VIP客户则将此项业务办理流程适当简化。对现金收付相关的基本原则这一制度的条件进行适当放宽,如变更为“现金收付,在款项尚未收妥之前不可提前支用,付款单位存款帐户内必须有足够的可用余额”,使得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仅能够减少客户的平均等待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又能够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不可违反性。

基于以上考虑,借鉴对客户贷款的评级方法区分不同级别的客户,应用于存款客户大额存取现金方面,实行差别化服务。解决办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使现金收付的服务效率及客户满意度方面问题能够得到适当的解决。

一是增加流程简化客户的准入审批环节。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客户实行差别化服务。可考虑与贷款审批流程相勾连,开发客户存款流程简化的审批系统,将流程简化客户的审批权集中,二级及以下分行无权审批。但在内部流程和信息系统上做好安排,保证审批的效率。今后可以考虑对优秀的企业客户实行一定程度的“因客授权”,让二级分行根据不同的客户在授权范围内更加及时地做出决策。

二是签定相关责任义务的协议。对于经过审批准许的VIP客户,可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明确权利义务关系,将该客户办理所有大额现金存取现时的流程适当简化。协议中对服务项目、时间、票款交接方式、银企对账时间、发现差错的处理办法等可予以明确规定,并通过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平台为客户提供及时通知服务。业务办理时,对于客户大额存现,柜员可对相关现金在核对大把后,先办理存现输机入账。该客户离开后,柜员可办理其他客户业务,但此笔未收妥的现金必须一直处在有效监控镜头下,并在当日营业终了前,在监控下清点完毕后入库。清点发现的长款、短款、假币,应立即报告经办行负责人,并及时通知客户,属于长、短款的,由客户补单或补款;属于假币的,按照假币收缴程序办理;同时妥善保管清点现金过程的录像带,以备查阅。对此项业务可适当计提风险准备金并收取账户交易快捷办理的管理费。

三是内部资源整合。创造条件,让客户进行大额转账而非大额现金交易,充分发挥客户经理、大堂经理的推介、引导作用,介绍客户利用银行卡交易;介绍客户接入网上银行,享受银行提供的资金管理、对账服务;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议相关网点与符合条件的客户签定上门服务协议、现金管理服务协议。

四是采取适当小额担保或小额保证金的方式。随着企业的成长和进步,不一定所有的业务都需要担保和保证金,对优秀的企业也可以直接审批同意对该企业的业务简化流程,当然费用可以略高一点。另外,企业的发展跟企业家的经济水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企业家把自己的个人金融业务也放在同一家银行,那么在计算企业综合回报时,可以将个人业务和企业业务的贡献综合起来考虑。这样银行在设定担保条件时就能更加符合企业的经营实际,决策效率也可以更高。

五是适当收取差别费用。企业不同、担保条件不同、业务种类不同,费用上也应该有所差别。银行更应关注的是企业的综合回报,在保证一定综合回报水平的前提下,实行差别化的费用。

第2篇

一、事业单位工程经营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缺乏整体性与统一性 部分工程经营事业单位下属单位多头开户,工程经营事业单位无法实施有效的监控;资金账外循环,流向不明;部分资金使用不当,铺张浪费,支出混乱。工程局无法及时了解、掌握单位整体的资金情况。

(二)资金散乱,使用效率不高 工程经营事业单位下属单位都设有各自的账户,项目资金盈缺不平衡,有的单位资金存量较大,形成资金沉积;而有的单位资金紧缺需要贷款,工程经营事业单位缺乏集中资金的权威,单位之间不能互通有无,使得资金管理整体成本较高,影响经济效益。此外,各单位之间主要通过外部银行进行资金结算,导致资金形成体外循环,产生大量资金跨行、异地结算的费用,从而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对项目经理部经营活动缺乏有效监督 项目经理部作为工程经营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重点内容,其分布分散,资金流量大,点多、线长、经营面宽等特点使得各工程经营单位内部存在银行多头开户,资金分散,难以集中管理。在项目经理部内部,其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工程建设项目的垫资和拖欠款的资金数量大,造成施工单位资金紧张、周转困难,制约了工程进度,影响了施工单位的效益、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其二,项目经理部对分散在各地的项目资金管理缺乏统筹调度和相应约束措施,对项目资金预算和投资计划的管理控制水平较低,出现资金管理的分散现象普遍。工程经营事业单位对项目资金缺乏有效监控,不能及时了解各单位资金存量、流向和流量,影响资金运作的整体效率和效益。由于项目经理部线路长且高度分散,涉及重大经济问题时,如果没有坚持执行财务各项规章制度,缺乏约束机制,资金的流向与控制就会脱节,不能及时掌握财务资金变动情况,资金支大于收,资金责任与财务风险增大,严重时会引起相关经济责任。

(四)财务信息滞后,影响经营决策 工程经营事业单位正常经营需要进行财务分析,而财务分析是建立在对会计资料分析基础之上的。由于工程经营事业单位下属各单位不能及时报送各类会计资料,使得工程经营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不能得到全面而又准确的财务信息,从而影响工程经营事业单位的正常经营。

总之,资金管理是各工程经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对工程经营事业单位资金进行有效的管控,已成为工程经营事业单位工程经营资金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事业单位工程经营资金管理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事业单位工程经营资金管理流程 项目经理部资金管理范围应当包括项目投标到项目竣工验收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其项目资金流程图如图1所示。

(二)事业单位工程经营资金管理关键控制环节 项目资金管理是工程单位资金管理的核心与关键。控制好项目经理部资金管理的关键环节,是提高项目经理部资金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其资金管理的关键控制环节主要包括:

(1)对工程预付款与工程进度款进行控制。项目经理部在签订施工承包合同时,就应当明确规定工程预付款和工程后期进度款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比例。在施工过程中,重点是根据合同的规定加强工程进度款的催收工作,积极主动地与业主多联系、多沟通,争取早拨多拨工程预付款。

(2)对授权审批进行控制。重点监控资金计划的编制与审批流程,保证资金运用的安全性、合理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项目经理部要及时向财务部门提交本月工程完工进度表和下月资金使用计划。

(3)对银行账户进行控制。重点监控项目经理部银行账户的设立和账款变动情况。工程经营单位对项目经理部的银行账户实行集中管理,由工程经营单位统一办理结算收入和支出业务。项目经理部原则上不得开设银行账户,远离工程局所在地或因特殊原因确需单独开户的项目,应报财务部门批准,并定期向财务部门报告账户使用情况。账户的存款限额由财务部门根据项目大小核定。对开设银行账户的项目,其账户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并委托项目财务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严禁将银行账户出租、出借。财务部门应定期对项目银行账户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加强对项目经理部日记账和银行账的管理,做好单位和银行的对账工作。对各项目经理部资金进行合理调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4)对项目经理部大额资金支出进行控制。重点监控大额现金支出的管理。当发生大额资金支出业务时,项目经理部用银行转账支付的,要填写“合同付款申请书”;使用现金或现金支票的,填写“大额现金支出审批表”,并报单位领导审批。大额资金存取,需要派两人以上到银行柜台办理。项目经理部也应当编制“银行存款大额或大额现金支出统计表”,动态地监控大额资金流向。

(5)对资金支付审批流程进行控制。控制的关键点是项目经理部资金支付审批流程。项目经理部小额款项由各单位负责人、项目经理审批签字后支付,项目经理部在请款时应写明款项用途和计算依据。项目经理部合同付款须填制付款申请表,连同付款依据报送局办,经单位领导审批签字后才能支付。在一定金额以下的合同款项支付,由单位领导授权委托项目经理在审批权限内签字付款。权限外合同款项支付必须向单位申请。其审核顺序为:经办人、负责人、合同主管部门、财务部门。

(6)对项目资金的检查与分析。工程单位应定期开展项目资金收支管理情况的日常检查,并辅以单独开设银行账户项目的重点检查,对于违反资金管理规定的行为应严肃处理,给单位造成损失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相应责任。工程竣工结算后,项目经理应在三个月内归集相关资料,送审计部门,进行单项效益审计。送审的资料包括:竣工结算单、竣工验收报告、施工总结、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量完成情况报表、劳务费审批表、工程成本表、工程经济效益分析报告等。

三、事业单位工程经营资金管理完善对策

(一)确保资金安全隅完整 主要包括:

(1)实行会计委派制。委派财务人员对各项目经理部重大财务事项进行管理,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委派财务人员行使会计职能的同时还需承担内部审计的职能。加强事前、事中的及时监督,保证财务政策的有效运行。

(2)内部审计监督控制制度。内部审计与监督除了确保财会信息的真实合法性外,还应加强对企业财务制度和重大财务决策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把监督关口前移,将重点放到管理审计中,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保证项目经理部资金运作的合法合规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3)建立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资金的监控。在工程经理部分散条件下,如果没有快捷的传递方式,财务资金信息传递速度缓慢,就会形成财务信息时效性差的问题,进而影响信息的真实性。采用计算机技术和统一的网络版财务管理软件,就可以大大减轻繁琐的会计资料整理、分析等基础性管理工作的压力,有效进行数据监控。此外,各项财务规章制度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远程传递,解决信息不及时和监督不力等问题。

(二)加强资金使用效率制度 主要包括:

(1)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制度。下属工程项目经理部各自开户,用于资金存储,容易造成财务分散、资金积压、耗费难以控制的问题,各工程单位本级应将资金收入、筹措、使用和管理的权限集中在本级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根据各项目经理部目标编制和项目资金预算,按照量入为出、突出重点的原则,逐月编制月度资金收支计划。单位在汇总各项目经理部收支计划后,可以召开资金平衡会进行综合平衡、统一调度,缓解资金紧张的矛盾,使资金运用合理有效。项目经理部应当管好用活资金,减少浪费损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做好资金使用计划,优化配置资金;二是时间上灵活调度,把有限资金用在关键处;三是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推行经济责任制,降低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生产资金占用,提高劳动生产率。

(2)实行资金有偿使用制度。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工程单位应提倡资金的有偿使用。为此,项目经理部组建后,应在工程单位财务部门开立“内部账号”,作为内部资金结算的基本工具。每个项目的资金管理坚持“收支两条线、以收保支”的原则。如果某一项目的当期资金收入不能确保其资金支出,工程单位财务部门或其他有资金节余的项目工程部向其有偿提供资金,资金利息按同期银行贷款利息执行。

(三)建立通畅的沟通与协调制度 主要包括:

(1)与业主沟通协调。工程中标后,施工单位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研究合同中有关工程价款拨付的条款,并积极主动地与业主多联系、多沟通,取得业主的理解,争取早拨多拨工程预付款,且要做到专款专用、统筹安排,保证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的顺利完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业主拨付工程资金经常滞后于工程进度,使单位垫资数量较大,项目工程完成后,项目的结算和支付困扰施工单位资金管理。因此施工单位在项目运作的各阶段要加强与业主的沟通,各方恪守诚信,严肃履约意识,确保建设资金及时到位和工程结算。

(2)与单位内部沟通协调。在项目资金管理过程中,单位本部与项目经理之前要加强沟通,本部集中审批的同时也要注意适当放权,给予项目经理一定的管理权利,从而既实现资金集中管理,又调动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提高资金效率的同时,也要保证项目经营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资金监管;安全运行;认识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的建立和改革,公路养护经费全面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观念和以前的养护管理模式的影响,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很好地适应财政管理体制的要求,不同程度的存在或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加强资金监管力度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行,使我单位有限的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保障公路养护的顺利开展,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

一、结合实际强化基础

结合本单位实际,以强化会计基础管理工作为突破口,在规范化管理上下工夫,力争通过“明确职责、规范程序、加强沟通、提高效率”,达到“职责权限清晰、办事高效顺畅、制度执行到位、资金安全运行”的目的,提升我段财务管理整体工作水平。

一是对财务岗位设置和人员分工进行了规范。对现有人员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要求,进行了内部分工,明确了各自工作内容和职责权限,形成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财务工作格局。

二是对财务会计基本业务办理流程进行了规范。主要针对职工报销、债务支付、价款结算、签字审批、单证传递和信息收集等环节流程进行了细化,使前来办事的人员知道了“该怎么办事”,有效解决办事人员不按程序办事和财务人员职责不清的问题。

三是对会计业务事后监管工作进行了规范。明确要求,所有会计业务在办理过程中必须有人负责审核,重点加强签字审核、款项支付、账务处理、报表编制、信息批露等环节的日常监管和审核工作,杜绝错误信息和不规范账务的出现。

四是对财务人员日常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将财务人员全部纳入财务科进行统一管理,要求财务人员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业务技能、拓宽工作思路、延伸监管触角,切实发挥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每年的继续教育不断的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分析查找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共同商议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形成财务管理工作整体合力,坚决纠正各行其是的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氛围和环境。

二、加强预算管理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现代财务管理重要的一部分。根据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每年的预算下达都比较晚,这样造成很多费用开支前无法做到“心中有数”,财务支出时容易模糊不清楚。今年省厅建立运行了资金监管网络平台,建立了公路系统预算管理体系,将预算的编制、审批、下达和预算的执行与综合评价全面纳入预算管理系统。

一是我单位将尽快建立起自己的预算管理,上和省厅局紧密联系,下结合各公路管理段的实际,严格实行预算审批管理报备制度,将拟下达的项目、用途和金额等预算信息及时逐级上报备案,待批复下达后在实施。

二是强化预算执行的监管。总段要成立预算监督检查机构,确定专职人员,跟踪监督下达的各预算得执行情况,实现预算执行监督工作常态化。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内控制度,将预算执行情况在全总段范围内公开通报。

三是建立预算执行的综合评价体系。促进预算管理中相关层面的平衡和相关资源的全面优化,形成“预算编制―执行―决策”链的良性循环。设立合理的预算执行评价指标,探索有效的指标评价方法,实现预算执行情况的量化考评。对不科学、不合理的预算编制项目查找原因及时作出调整。

三、加强资金支付过程管理

一是严格资金审批管理程序,根据省厅局的相关规定,支付金额在50000元以下(含50000元)的,由本单位归口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和领导按程序审批;支出金额在50000元以上(不含50000元)由本单位归口业务部门、财务部门联合审核后,报经单位会议集体研究后支出。各公路管理段支付金额在10000元以下(含10000元)的,由本单位归口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和领导按程序审批;支出金额在10000元以上(不含10000元)由本单位归口业务部门、财务部门联合审核后,报经单位会议集体研究后支出。现金支出要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杜绝超范围超限额使用现金结算。

二是实施大额资金支出预警管理。根据省厅局的相关规定,建立大额资金支出预警机制,对用款单位5万元以上的大额资金支出实施预警,特别是要对用款单位非固定性、非经常性的养护维修工程、工程建设项目、机械设备购置等大额资金支出实施重点监督检查。确保大额资金运行安全。

三是对财务管理工作实行奖惩。将财务资产管理、预算管理、工程管理、资金使用管理等纳入年终考核,与预算挂钩。制定全总段内部的考核与奖惩办法,明确职责与权力,使财务监管工作落实到实处。确保各项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四、加强审计监督业务指导

管理分局要定期对基层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督查,加大检查力度。总段要转变思路,把督查和检查作为服务基层,不能直视一副冷面孔,简单地提出问题发通报,要为基层单位财务人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今后规避问题再次出现的措施。管理分局要是对重点项目及时跟上,把业务指导工作融入到具体事务中,强化事前事中指导,规避来自不同方面的风险,保证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管理分局在检查时,可以将全省公路系统财务互检机制引入,在基层单位之间进行互检,让基层单位财务人员互相发现问题,可以取长补短、开拓思路,在全局内部形成互帮互促、统一思想认识的氛围,激发财务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

第4篇

关键词:药检机构 预算管理 内控体系 信息化

2012年,财政部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2015年底又出台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在此形势下,药检机构作为国家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是时不我待。

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建设内控体系,有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之分。业务层面包括,预算业务控制,收支业务控制,资产控制,政府采购业务控制,合同控制,建设项目控制六大方面。对于Z药检机构,预算、收支业务由财务部门管理。资产、采购、合同、工程都各有归口管理部门,且各有管理软件。因此进行内控体系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主要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给资产、采购、合同、工程等内控业务做了接口。

一、建设过程

(一)梳理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

1.梳理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

根据单位新三定结果,对单位的预算业务、收支业务进行梳理,对业务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确定业务管理的组织构架。

(1)预算业务。Z药检机构的预算业务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批复、预算执行、决算和绩效评价等环节。预算业务可分为收入预算与支出预算,也可分为财政预算与内部预算。

预算编制阶段的业务流程主要是各部门按照自己归口管理范围进行预算编制,各部门将预算上报到财务部门,财务部门进行汇总后,交单位负责人审批后,再上交上级单位。预算批复阶段的业务流程是上级单位将批复后的预算下达到单位,财务部门连通业务部门将预算指标进行分解。预算执行阶段的业务流程是各业务部门进行收支,财务部门进行会计记账。决算阶段的业务流程是财务部门对会计结果进行汇总,将财务报表上报。绩效评价阶段的业务流程是各业务部门对各自执行的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财务部门出具经济绩效评价结果,并汇总结果上报。

(2)收入业务。Z药检机构的收入业务主要包括检验收费、技术服务收入、货款等。收入业务的业务流程主要是单位收款后,各部门确认收入,开具发票或汇缴证明,记账。

(3)支出业务。Z药检机构的支出业务的业务流程主要是各部门先申请资金支付(借款或报销业务),会计记账,最后出纳进行资金支付(支票、汇款、公务卡还款、无现金报账、现金支出)。

完整的收支流程还应包括银行对账、会计报表出具、会计档案保存。

2.分析风险,确定风险点

(1)预算业务。在预算编制阶段的主要风险是: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缺乏沟通,预算编制不合理,导致业务活动与财务支持脱节,影响后续预算执行。预算编制阶段风险点:各部门沟通协调是否充分;预算编制与资产配置是否相结合;预算编制与具体工作是否相对应;预算编制与项目完成时间是否相一致。

在预算批复阶段的主要风险是:按照程序批复的预算在单位内部没有进行指标分解,单位预算调整和追加程序不规范。预算批复阶段风险点:预算批复指标分解是否下达到具体工作部门;预算调整程序是否规范;预算追加程序是否规范。

在预算执行环节的主要风险是:不按照预算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开支,导致预算执行与预算指标不符,产生无预算支出、超预算支出,预算执行进度慢。预算执行环节风险点:是否在预算批复额度和开支范围内执行预算;预算执行是否符合国家政策;预算执行进度是否合理。

决算阶段的主要风险是:决算编报与单位原始数据不一致。决算阶段风险点:决算编报是否真实、完整、准确、及时。

(2)收入业务。收入业务的主要风险:未按收费许可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征收;上缴国库的收款收入到非国库银行账号;合同收入的合同签订不准确。收入业务的风险点:收入是否实现归口管理;是否按规定时间向财务部门提供收入有关凭据。

(3)支出业务。支出业务的主要风险:支出事前审核不严;原始票据审核不严,存在使用虚假票据套取资金的风险;借款不还款,往来款变坏账;支出资金安全性;支出特殊项目科目是否合规安全。支出业务的风险点:支出是否与预算相符;是否符合国家要求的支出标准;原始票据是否真实、合法;支出是否与合同一致;往来款能否及时催收;支出大额资金是否有审批;支出特殊项目是否有归口管理部门管理。

(二)设计具体内部控制方案,采用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法

1.不相容岗位相分离

Z药检机构在财务部门内部将出纳岗与会计核算岗剥离,出纳岗与印章保管岗分离,会计核算岗也与会计档案保管岗、银行对账岗相分离。

在业务部门内部将业务申请人与业务审批人相分离。

纪检监察部门作为内部监督与各部门相独立。

2.内部授权审批控制

Z药检机构对资金支出的管理是以项目管理的模式进行管理的。按照项目区分,每个项目设定项目负责人,项目支出由项目负责人审批。涉及归口管理部门的由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批。涉及大额资金的,严格按照管理权限进行审批。

如果授权人无法实施审批,需要授权给他人的,必须将授权人本人签字的授权书在财务部门备案。

3.归口管理

Z药检机构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由财务部门牵头组织预算工作;对财务的审计监督,由纪检监督部门负责;政府采购由后勤服务部门负责办公用品和实验材料集中采购,由仪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办公仪器和实验仪器的集中采购,召开会议和培训由各组织部门按照政府采购名录自行抉择,但要提前一年上报会议计划,提前一个月上报会议预算;资产管理由仪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规章制度的制定,综合管理,实盘;合同管理由业务部门综合统管,负责参与合同的签订和相关活动,统一管理合同专用章和授权委托书,对合同履行实施有效控制。

4.预算控制

Z药检机构加强预算管理,实现过程控制。

完善内部预算管理,设立预算管理工作小组,健全预算论证审批组织架构;制定《预算管理办法》,规范预算管理职责,明确预算编制内容,严格预算审批程序;专项预算实行归口管理、指标控制。

建立财务分析体系。按月预算执行简报,建立预算执行季度分析、年度财务分析制度,及时提供会计信息。

要按照预算批复的额度和规定的开支范围办理资金支付业务,对资金的使用形成了预算约束。政府采购也要先上报预算后计划再采购的流程,形成了预算对单位资产购置行为的约束。

实行会议费、培训费年度有计划,举办前要提交预算、执行中不得突破预算。

5.会计控制

Z药检机构梳理现有财务制度,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制定财务部门服务公约;加强会计机构建设,配备相应资格能力的会计人员,从事会计记账工作的人员必须有从业资格证书;合理设置财务岗位,主要分为预、决算岗位,出纳岗位,支出核算岗位,收入核算岗位,银行对账和会计档案管理岗位,科研管理岗位,工资薪酬核算岗位;实行岗位责任制,确保各岗位权责明确,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制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手册,明确工作责任,加强财务审核;每周固定一个下午的工作时间,专门拿出来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将培训日常化,着力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6.单据控制

预算、决算方面主要通过留存领导审批签字、盖章后的报表;收入方面通过开具发票实现;支出方面,除劳务费、专家费要提交劳务费、专家费表由领取人亲笔签字领取外,都需要报销人提供原始发票;其中,材料费和办公费需要附明细;差旅费的报销需附出差审批单和会议通知;会议费的报销需附会议预算表、报销发票、举办地点提供的流水单,会议通知、签到表、会议现场照片等。

在单据控制中,会计档案保存是内部控制尤为重要的一环,按照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和未来云审计的需要,对会计档案进行扫描,存储在网络,对目前的会计档案保存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挑战。

7.信息内部公开

Z药检机构在内网搭建了财务信息平台,既国家财经政策也机构内部制定的财经制度,这些制度既对广大职工有培训宣传的意义,也同时作为收支业务控制的依据。财务信息平台还能提供银行收款情况供各部门认领收入,也提供项目经费查询功能和支出审批功能。项目负责人可以在平台上进行网上审批,也可以在平台上查询自己负责的项目的收支情况,与预算框架进行对比,了解项目经费执行进度和项目经费余额。

(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根据本单位实际和近期国家要求的重点进行了内部管理制度梳理,包括财务管理总制度,经费支出管理办法,出国经费管理办法,差旅费管理办法,会议费管理办法,公务接待费管理办法,公务卡管理办法,票据管理办法,暂借款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办法等。

(四)信息系统架构,实现内控体系信息化

1.信息系统基础

铺建信息系统首要是综合考虑信息系统网络运行环境,包括对硬件的要求,对操作系统的要求,对浏览器的要求等。

2.信息系统的主要模块

采用网上预约报账系统实现网上报账;采用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单据扫描上传和对电子单据的管理;采用无现金系统实现报销款项直接支付到经办人卡内;采用物流化报账系统实现报账单据的分配和状态记录,还可通过综合信息平台实现短信通知。

3.在信息系统中固化流程

将网上审批归口管理部门梳理清楚,对大额资金审批进行限定,按照一般报销申请,借款申请,出国费申请,差旅费申请,劳务费、专家费申请,会议、培训费申请分为六类。

网上填报的业务在后台进行实时校验,根据业务流程实现相关部门的网上流程审批,保证申请通过的业务在财务核算系统中切实可行。

经办人选择报销业务类型,选择经费使用项目,填写报销金额,扫描上传原始单据,进入审批流程,经项目负责人审批后,系统自动冻结相应的项目额度。还需要归口管理部门审批的,进入归口管理负责人审批流程,需要大额资金审批的,进入大额资金审批人审批流程。审批完成的报销单,财务人员在财务系统可以读取并生成全部或部分会计凭证。

通过审核后,出纳人员可以进入无现金系统进行支付,报销款项直接支付到经办人卡内。综合信息平台可以将经费使用情况,往来催款,经费到款,项目执行进度,工资发放通知,报销流程进度发送到相关人员处。

二、建议

(一)自上而下,领导的支持是关键

内部控制很复杂,涉及到多个归口管理部门,不单单是财务一个部门的事情。建设单位内部控制,执行单位内部控制,对单位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的过程,涉及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等各项经济业务,需要各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形成动态控制,长效机制。这些跨部门的协调沟通与合作,关键在于单位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二)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是基础

完善的内部控制应建设一个覆盖全部门全流程,从预算审批到决算报表的信息系统。事业单位内部往往各部门各有信息系统,信息孤岛问题无法彻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建造信息系统时首先要注意系统的运行环境,该信息系统与操作系统的适应度,与扫描仪、打印机、高拍仪的适应度,与银行系统的衔接情况。同时,建设系统时不但要满足现有业务需要,还要注重面向未来发展,给各个管理模块都留下未来可接入的端口。

(三)制度完善是支撑

相关制度中其实早有内部控制的要求,比如出国经费管理办法中对团组和预算审批的要求,以及开支控制的要求,但这些内控要求都分散在各个制度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完善,既是对现有的一些制度的梳理、整合,也是对缺失或模糊脱节部分的明晰完善,实现管理制度的整合,衔接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工作环节。

基金项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青年基金项目“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中检院内控体系信息化研究”(2014A1)

参考文献: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EB/OL].

[2]财政部会计司.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讲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9.

第5篇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内部控制;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5-0139-02

近年来随着业务的发展,资金规模的扩大违反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情况时有发生,公积金被挪用,骗取骗贷现象不仅侵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住房公积金中心在社会上的形象,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尤为重要,内部控制制度是合理保证经营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也是公积金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加强住房公积金业务方面的控制

1.住房公积金的归集。住房公积金归集部门提供缴存单位数,职工人数,单位缴存总金额,个人月缴存数应与会计部门的数据一致,两个部门的数据得到及时核对。归集部门规范缴存比例,缴存基数及业务流程,建立归集业务的审批程序,部门之间及岗位之间监督约束程序,部门之间在权限上相互制约,岗位责任上互相监督,会计账务上相互核对。

2.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住房公积金提取与贷款是住房公积金的核心工作,在提取与贷款工作上要规范审批操作程序,建立岗位责任制,加强业务稽核,明确公开提取与贷款条件,要件,办理程序,接受社会监督,成立审贷委员会,贷款发放实行集体决策,联签制,县区管理部门大额贷款实行上报审批制。严格审查借款人的主体资格,公积金缴存情况,交易真实性,抵押落实到位等因素。加强与会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公积金提取与贷款使用统计数据与会计部门数据保持相等,公积金提取与贷款部门与会计核算部门在业务流程上互相控制,职责上相互监督,财务上相互核对。

3.住房公积金资金拨付。自己的拨付应严格遵守:申请―审核―审批―复核―支付的流程,明确规定资金审批,拨付,财务处理各岗位的权限和责任,每笔业务安排两人或两人以上人员办理,做到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大额资金集体审批或联签制。

二、加强岗位设置与授权审批

1.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不相容职务由一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又可能有舞伴行为,不相容职务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等,在住房公积金业务操作中,贷款受理与贷款审批,贷款审批与贷款资金拨付,财务核算人员与出纳人员均属不相容岗位。住房公积金中心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与权限,使不相容岗位间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2.授权审批控制。授权审批是指各项经济业务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规范授权的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建立完善的内部授权制度,中心对各管理分支机构和各科室实行法人授权管理制度,签订授权书,规范授权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各责任人严格执行授权审批制度,在授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越权审批,对重要业务,大额资金调度使用及时上报实行集体决策,集体审批,不得擅自决策。

三、加强内部审计

1.增强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与独立性是保证审计人员对住房公积金归集业务,提取与贷款业务,会计核算业务,资金安全等内部控制有效性作出独立评价,在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起着关键作用,公积金应当授权内部审计部门适当的权利以保证其独立履行审计职责。

2.增加审计内容。住房公积金审计工作大多停留在会计报表与财务核算,注重检查会计凭证,报表,会计科目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如今随着业务扩展,资金规模的扩大,住房公积金内部审计部门要对重点业务的内部控制加以关注,防止虚假合同骗取公积金,审查商品房备案信息真实性及贷款抵押担保手续是否落实,审查利用网上银行划拨资金是否锁定账户,定向支付,确保资金安全。

总之,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把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内部管理一项重要制度建设好,发挥好,通过健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内部控制体系配合外部监督有效的防范风险,使得住房公积金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爽.浅谈如何加强住房公积金内部风险控制[Z].调研论文.

[2] 刘蓉.如何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内部控制的建设[G]//广西会计学会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

[3] 洪梅.住房公积金管理内部控制失效的成因及完善措施[J].时代金融,2013,(14).

[4] 王方.中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发展[J].企业导报,2010,(5).

[5] 陈小英,董家丰.论住房救助向住房保险转化――住房公积金制度和经济适用房制度的互补与替代初探[J].当代经理人(中旬

刊),2006,(3).

How to Strengthen Internal Control Housing Fund

MAO Ai-hua

(Xuancheng Housing Fund Management Center,Xuancheng 242000,China)

第6篇

关键词:网上银行;企业集团;资金;管理

企业集团由于分支机构地域分布广、构成复杂,容易造成资金管理混乱、集团内部资金短缺与闲置并存、对下属资金监控不力等问题。如何加强资金管理,一直是困扰企业集团管理者的一个重大问题。部分企业集团尝试成立结算中心,但由于受到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效果总是不尽人意,不是片面强调安全性而忽视了资金运作效率,就是片面强调资金运作效率而使集团对资金失去了控制,资金的安全性与效益性难以得到很好地统一。随着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网上银行为企业资金管理安全性与效益性的完美结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网上银行的功能特点及在集团资金管理中的应用

网上银行是指以因特网为媒介,以客户发出的电子信息为依据,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电子银行,是“电子商务”的表现形式之一。“网上银行”基于传统金融服务并有了新的拓展。具有实时查询、实时划账、代扣、投资理财、电子对账等功能,网上银行具有实时性、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通过因特网,企业集团总部可以获取所属单位实时的账户信息,包括账户余额、资金流向等,及时掌握各单位的资金盈缺状况,进行内部调度,并能根据内部控制的需要,按照权限设置转账流程,控制大额资金划拨,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在提高资金运营效率的同时又可满足资金控制的需要。

二、集团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前期准备工作

网上银行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在具体实施之前,还必须从管理架构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1.选择合作银行及账户管理

为了保证网上银行业务的顺利开展,企业应选择信誉好、服务好、实力雄厚、安全可靠程度高、在集团各分支机构附近基本上有网点、银企关系融洽的银行做为开户行。各分支机构在指定开户行开设一个收入账户和一个支出账户,不得随意另开账户。银行为集团开通统一编号的网上银行服务,并将集团内各成员公司账户纳入该编号的网上银行服务之内。集团公司用户在同一网上银行视窗内就可以查询、操作各成员公司的账户,或是基于该账户的网上银行提供的各项功能。

2.建立资金预算管理制度

以资金预算作为资金拨付、划转的依据,避免造成资金的闲置或周转困难。资金预算的编制应遵循滚动编制方法,以现金流量为基础,分别编制日常支出资金预算、非经常项目资金预算、工程项目资金预算、并要与企业营运收支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等相配合。越是准确可靠的预算越有利于通过网上银行加强资金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建立严密的资金管理内控制度

要保证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与资金管理相关的内控制度体系。一般应包括集团公司资金管理规定、资金预算管理规定、内部借款规定与资金调度办法、以及其他结算纪律和办法,通过内控制度来保证管理的有效实施。

4.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合理的权限划分标准

根据资金管理内控制度的要求及网上银行的特点,设计资金划拨操作流程,规范内部各岗位职责,对各操作员所能操作的账户、功能模块以及授权金额进行组合和设置,与支付的审批、授权制度相适应,实行分级授权制和岗位牵制。操作人员按照规范操作流程和管理权限来进行操作。

5.建立合理的考核标准和程序

加强对资金的控制,首要的还是要加强对人员的控制。只有建立合理的考核标准和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才能更好地保证管理制度的真正落实。

三、利用网上银行进行资金管理的具体应用

1.资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

各成员单位分别开设收入户和支出户,收入户用于归集经营收入及与经营相关的各项资金流入,各单位不得坐支收入款,不得将收入款转入其他账户,所有对外支出款项必须经支出户支付。各成员单位按照资金预算,将预算资金从收入户拨付到支出户,然后按照支付审批制度从支出户支付各种款项。收入户必须经集团总部授权才能进行款项的拨付,严格控制资金预算的执行。支出户按照管理权限,由成员单位自行支付或由集团总部授权支付。

2.大额资金授权支付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要求,大额资金支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批,集团总部对下属单位的大额资金支出应进行严格控制。集团总部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控制额度,以此作为授权支付额度。额度以下的,下属单位可直接完成支付;超过额度的,网上银行会自动将支付单据转到上级授权人员,集团总部再根据审批手续,进行授权支付。对于金额特别大的,可设定更高一级的授权。

3.集团内部资金调度

通过网上银行系统的账户信息查询功能,集团总部可以实时了解所属各公司的资金状况。根据需求状况,按照内部资金调度流程,在集团内部进行资金调度,平衡集团内各公司的资金余缺,提高资金的流动性,优化集团资金的使用效率。

4.日常监控与考核评价

第7篇

存在问题

反洗钱工作思想认识不深刻。思想认识是制约农村信用社反洗钱工作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虽然反洗钱工作已开展多年,市(县)人行和联社也做了大量工作,并进行了多次培训,但缺教材、缺师资、缺案例、缺成熟规范的反洗钱技术模式,从而培训也只是停留在低层次水平,翻来覆去抄法规、读概念,对如何深化反洗钱工作的现实指导意义不大。在实际工作中多数职工不熟知与其业务相关的金融法规和行业制度规范,凭感觉、凭经验办理,业务处理随意性较强,不能及时识别和防范洗钱活动。加之部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人员及员工对反洗钱工作重视不够,表现在:一方面认为农村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落后,贪污、贩毒、走私、黑社会等犯罪分子不会通过本地信用社进行洗钱犯罪;另一方面是怕得罪客户,担心业务流失,影响自身经济效益,发现疑点后没有深入调查。

反洗钱工作宣传力度不到位。反洗钱工作的艰巨性,决定了加强力度宣传相关知识的必要性。由于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三农”,而农村文化素质高的年轻人基本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都是文化素质较低、体弱病残的老人或留守儿童,再加之农村地区大多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群众基本不知道洗钱为何物,更谈不上了解或熟悉反洗钱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而农村信用社的反洗钱相关知识宣传只局限在信用社所在场镇或结合悬挂横幅标语等方式宣传,也没有深入到偏远的、交通不便的乡村,没有真正把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没能在社会上营造出 “打击洗钱犯罪”强烈之势。

反洗钱工作岗位履职不落实。一是县级联社制订的相关制度中,虽然明确了牵头组织部门的工作职责,相关部门的职责以及部门之间的协调,而在实际工作中都未得到落实,造成部门之间相互推委, 工作效率低。二是县级联社指定信用社主管会计为反洗钱岗位兼职人员,但主管会计既要承担会计职责又要履行出纳复核职责,工作量大;再则对反洗钱的相关业务知识了解只来源于上级联社转发的文件,对可疑交易的辨别能力较差;加之反洗钱相关案例学习较少,缺乏反洗钱的工作经验,这些都直接影响反洗钱工作的开展。三是信用社存在“重现金支出管理、轻现金收入和大额转账业务管理”的现象,联社虽制订了相关审批办法,但信用社科技手段相对落后,对上报联社审批的大额现金及转账业务需电话请示后方可办理,而联社相关人员无法现场审核交易的真实性,只得事后补批,一定程度上致使审批流于形式。四是虽制定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信息报告、分析程序和操作规程,但只停留在操作人员的口头汇报上, 且只进行了简单的登记、审批和汇总,操作不够规范、随意性较强。五是未制定内部反洗钱工作激励约束办法,未将反洗钱工作纳入部门、员工日常和年度考核,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都导致反洗钱工作不能高效开展实施。

反洗钱工作资料审查、保管不规范。由于农村信用社机构人力资源不足,客户经理配备不齐,而客户经理面对的客户对象多且杂,于是对客户的了解有限,柜面也只对客户开户资料进行了即时的完整性审查,没有实地调查开户资料真实性和开户单位经营状况,因此开户资料真实性调查不到位的现象普遍。同时,个别信用社对开户资料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开户单位有关证件审查不严,开户资料档案的保管不规范,造成开户资料档案缺失,不能及时有效排查风险。

反洗钱工作协调机制不完善。一是各金融机构之间缺少协调和资源共享的机制,农村信用社与其他商业银行、工商、税务、纪检监察部门没有实行横向联网,无法真 正实现客户身份识别的资源平台信息互通,对客户身份无法有效识别,对大额资金的来源无法进行辨别分析,给一些洗钱犯罪分子造成可趁之机,反洗钱工作没有形成联动。二是由于县级人行与反洗钱的联系机构属于同一级别,制约了区域性人民银行反洗钱联席机构,不能有效发挥反洗钱联系部门的职能,难以将金融机构、工商、公安、纪检监察部门联合起来,无法形成强大的反洗钱社会联动网络,无法营造良好的社会反洗钱氛围。

对策与建议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反洗钱社会氛围。一是加大社会公众宣传力度。在集镇、闹市和营业窗口宣传的同时,联合人行、公安、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保险公司以及相关政府部门联合在媒体上做公益性广告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反洗钱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加大对偏远农村反洗钱宣传教育的投入,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反洗钱宣传,使偏远农村的农户更多地了解反洗钱知识和反洗钱的重要性;三是充分利用自身网点多、人员多、覆盖面广的优势,向广大群众宣传洗钱活动对社会的危害性,重点要向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宣传洗钱的方式和方法,从而营造浓厚的反洗钱社会氛围。

规范完善制度,明确反洗钱业务流程。结合自身实际,尽快建立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一是制定行之有效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以及反洗钱业务学习制度和违规违纪操作处罚制度,将反洗钱工作纳入内部稽核范围,增强反洗钱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违规违纪操作的处罚。使反洗钱内控制度与信用社的业务操作规程和会计核算系统做到有机结合,两者共同进步,相得益彰,促进农村信用社稳健经营和发展。二是将存款实名制、账户管理、票据监管全部纳入反洗钱的管理范围之内。三是在财务会计部门尽快设立专职反洗钱监管员,专门负责反洗钱的非现场监管、检查、辅导以及基层信用社反洗钱岗位人员的培训工作。明确各信用社的会计为反洗钱专职工作人员,实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的原则,每月发放一定的风险岗位津贴,主要负责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的甄别、分析、报送工作,不断增强反洗钱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四是由人民银行、财政和县联社共同出资设立反洗钱奖励基金,对那些工作责任心强,准确甄别大额和可疑交易,发现可疑的洗钱犯罪人员,及时报告上级进行处理,挽回国家经济损失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重视人员培训,培植反洗钱骨干队伍。人民银行应制定和实施对金融机构特别是县级联社的反洗钱由浅入深的系列培训计划,尽快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反洗钱业务骨干,再由这部分人员负责指导、培训基层营业网点的反洗钱人员,不断增强和充实一线反洗钱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可疑交易的甄别能力。通过采取举办多层次的反洗钱业务培训班、编印反洗钱教材、组织反洗钱知识竞赛、在金融机构开展巡回指导、案例剖析、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丰富和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反洗钱知识技能,提高处理、甄别、审议可疑支付交易的能力,培养出一批批反洗钱骨干精英,全面提升农村信用社员工反洗钱工作水平。

强化现金管理,管好反洗钱重点部位。农村信用社通过近几年的规范管理,对大额现金支取能按照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审核、审批程序,但对缴存现金却不够重视,而现金缴存恰好是反洗钱的重要环节。为此农村信用社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对大额现金存取均应严格按照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管理办法要求及时上报,同时更要强化现金管理:一是坚持对大额现金缴存实行登记,了解客户信息,摸清资金来源;二是严禁为单位和个人违规提取现金,对于超过规定金额起点的大额现金支付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登记备案;三是对发生频繁的存取现金业务进行重点监管;四是建立覆盖所有营业网点的金融网络,有效监控和管理资金账户系统,积极引导客户使用先进的电子化非现金结算工具,不断改善支付清算环境,减少社会现金持有量,防范和打击利用现金结算进行套现、洗钱、逃税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维护支付结算秩序和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

第8篇

关键词:新时期 医院 资金管理 问题 途径

医院的资金管理主要包括资金使用、控制、监督和考核,资金管理是医院内控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医院业务正常开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盘活资金流动及促进医院业务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但就实际而言,医院资金管理面临管理“不协调”、“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到位”等问题,进而弱化了资金管理的有效性,影响新医改下资金管理的科学化。因此,创设新的资金管理环境,提高资金管理效率,是医疗体制改下医院内控管理建设的内在需求。

一、当前医院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协调:资金闲置缺乏调控,资金管理协调性欠缺

一些医院在资金管理中,管理意识淡薄,特别是在货币时间价值、资金成本等方面,由于资金调控措施不到位,资金流动缺乏有效盘活,导致医院资金出现不同程度的闲置或者是短缺。有些医院通过银行举债等方式,筹措大额资金用于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成本的加剧,让医院面临资金紧张等问题;而有些医院资金充足,但缺乏科学有效利用,以至于资金闲置而导致使用效率低下。

(二)不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有效性

制度是确保管理有效落实的基础,也是规范各方行为的重要指导。而很多医院在资金管理领域,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相关流程缺乏可操作性,资金管理的随意性较大影响到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此同时,资金管理人员意识浅薄、素质偏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直接导致资金制度流于形式。

(三)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健全,医院资金管理的内在环境欠佳

资金管理落实不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监管机制缺失,导致医院资金管理“松、散、乱”的情况。首先,医院对资金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资金管理缺乏监督机制的建立;其次,现有监督机制缺乏有效落实及责权不明,不利于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再次,医院腐败问题频发,很大原因在于监督机制尚未形成有力的监督效力,监督职能未能充分发挥。

二、新时期医院提高资金管理效率的途径

在新一轮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医院优化资金管理,是推进内控管理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医院建设的重要保障。医院要管好资金,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使有限的资金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笔者看来,新时期医院资金管理建设,应切实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夯实地位:强化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医院资金管理水平

资金是医院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是医院运作的血液,资金管理关乎医院改革发展进程,所以医院应重视资金管理在内控管理中的重要性。首先,医院领导以“改革+发展”的视域,强化资金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强有效的组织架构,优化资金管理的内部环境,严格管理各层级资金审批权限。大额资金和重大项目建设资金的立项、执行、效果和资金管理要纳入绩效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下一年度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其次,资金使用一定要有明确的计划与安排,要及时准确掌握医院资金的收、支、余,以入量出,以收定支,避免资金短缺带来的财务风险,或是资金闲置带来使用效率低下,统筹安排资金才能不断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二)完善制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资金管理体系

制度明确、流程清晰是当前医院资金管理优化的重点。首先,医院应建立明确的资金管理相关岗位职责、资金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收支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印章管理制度、内控管理制度等,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达到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作用。对大额资金,还应集体决策或实行联签制度,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以确保资金安全、完整与有效使用。其次,要建立清晰规范的资金管理流程和业务表单,通过整合表单体现资金流程管理,使复杂的流程简单化、模板化、通用化。清晰且重复运行的流程,在工作一定要表单化,避免资金管理流于形式,从而形成一套完整、高效的资金管理体系。

(三)强化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资金保全控制

监督机制的建立强调依托监督促进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医院要将资金管理纳入医院管理监督考核的范畴,从资金审批到资金使用,从事前、事中、事后都要有严格的监管。医院不但要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而且要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追踪监督,形成以目标为导向的考核。大额资金的使用应列入监管重点,及时关注大额资金有无在院内公开,职责是否明确。未按规定使用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其次,医院加强稽核与盘查,不走形式,采用常规与非常规、定期和不定期、财务人员与非财务人员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全过程监督资金运作情况,以实现保证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的内控目标。通过监督机制,确保医院资金使用公开、透明、安全、规范、有效。

三、结束语

医院资金管理的优化途径,在于困境之中构建新的管理着力点。通过夯实地位、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科学安排资金投向和投量,调整不合理的支出结构,才能实现医疗资源的科学配置,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降低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陈迎.新时期医院加强财务成本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1)

[2]黄爱忠.新时期公立医院加强财务管理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5)

第9篇

随着信息化建设,企业新的管理手段不断丰富,资金集中管理水平也得到极大提高。以ERP软件和银行信息系统已有的一般功能为基础,论述信息化在企业集团账户管理、融资、支付等资金集约化管理中的作用和实现方式,为企业集团加强资金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企业集团;资金集约化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0002302

近年来,大型企业集团都在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很多企业实施了SAP、Oracle、用友U8等ERP软件,基本实现企业信息化向整个企业集成、共享、协同转变,建成集团企业统一集成的信息系统。由于ERP以企业集团全局为对象,将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提高了企业资金配置效率和控制力,助力企业资金管理的高度集约化、透明化。同时,随着银行信息化建设加快,为企业集团资金集约化管理提供了条件,银行“资金池”、“银企直联”、账户管控、电子支付等信息化功能,为建立集“银行账户管控、资金全面归集、融资统一管理、资金集中支付、资金风险防范”为一体的资金集约管理模式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1 加强银行账户管控

银行账户是资金的载体,资金集中管理首先要管好账户,统一规范的账户是资金集约化管理的基础。由于集团下属企业多、链条长,在缺乏信息化手段监控时,有些单位存在多头开户、出租出借账户、使用个人储蓄户、乱开信用卡等违规违法现象,存在很大管理风险。ERP系统一般将银行账户作为主数据管理,可以根据账户性质、开户行、监控状态等属性进行管理,集团总部可以在线实时监控及统计分析。同时,财务系统将银行账户与核算关联,银行存款账务处理时必须关联主数据中的银行账户,保证账户全部在线监控。

1.1 加强账户开立、撤销管控

制定企业账户开立规则,除特殊业务外,明确各单位按“一行一户”的规则开设账户,并分别下达银行账户管控目标,有条件的单位只保留基本户。组织开展账户清理,分析账户保留的必要性,尽量精简账户。在财务系统设置银行账户审批流程,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分配审批权限,所有新增、变更银行账户信息都需在线流转到上级单位审批,在系统设置预警控制功能,不符合要求或超过控制目标数量的开户申请无法在线提交,达到严格控制新增账户目的。

1.2 加强账户在线监控

通过商业银行总行与集团总部协商,一般下属企业办理银行账户查询授权后,集团总部可以监控查询下属企业账户交易信息。通过网上银行或银行与企业财务系统接口程序,将各账户的交易明细实时或定时传递到财务系统,集团总部可以设置稽核关系查询支付异动,在线监控集团内所有银行账户交易是否符合企业管理要求。

2 加强资金集中管理

为了强化资金控制,加快资金高效运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大部分企业集团通过采用内部银行、结算中心、财务公司等形式对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运作。从技术角度分析,集中管理模式可分为物理集中管理模式和逻辑集中管理模式。

2.1 物理集中管理模式

物理集中管理模式表现为将资金物理上划转到集团公司,大部分付款由集团支付,下属单位根据预算下拨资金。技术路线为:集团总部在银行设立一个或多个集团账户,各下属企业的账户全部作为集团账户的二级、三级等归集账户,下级账户资金定时或实时归集到集团账户,集团总部进行资金集中使用和账务处理,分公司资金实行由集团总部全部直接集中支付或大额资金集中支付,子公司资金根据现金流量预算下拨,集团总部可以充分应用归集资金。

2.2 逻辑集中管理模式

逻辑集中管理模式是逻辑上将资金归集到集团总部,但下属企业在账户的资金额度内可以支付。技术路线为:集团总部也在银行设立一个或多个集团账户,各下属企业的账户全部作为集团账户的二级、三级等归集账户,下级账户资金逻辑上实时归集到集团账户,当下级账户要使用资金时,在该账户存款额度内都可支付,集团账户实时下拨资金到下级账户,资金归集对下属企业基本没有影响,而集团总部可以运作一部分归集资金。

3 强化融资管理

3.1 加强融资计划管控

ERP一般都有预算管理模块,可以编制年度预算和月度预算,可以按月、旬、日编制现金流量预算,ERP可以根据项目、合同、供应商、客户等编制现金流量预算,测算资金缺口。集团总部需要汇总所属企业现金流量预算数据,测算出集团现金流量盈亏情况,根据现金流量预算平衡结果,编制年度及月度融资计划、融资方案,统筹安排融资额度、进度、渠道及方式。明细、及时的现金流量预算编制,提高了资金缺口预测的准确性,有利于控制融资规模,优化融资结构。

3.2 强化融资业务管控

财务系统融资台账要求录入融资合同相关信息,融资提款与还款都关联账务,确保融资台账与融资账面余额完全一致。将融资业务审批流程植入财务系统,实现集团对所属单位融资业务的在线审批,下属企业只能严格按照批复的融资计划(包括规模、结构与进度等)开展融资工作,并将执行情况统一纳入财务融资管理系统,可以追踪查询所有历史信息,便于监督考核。

3.3 优化融资结构

根据财务系统账龄分析功能及融资平台借款、债券到期分析功能,可以较准确预测每一时段的资金支付结构,为选择融资方式提供了决策支持。集团总部可以根据不同时段资金缺口情况,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循环贷款、承兑汇票等短期融资方式解决临时性资金周转需要,降低融资风险;发行企业债券或长期借款解决长期大额资金缺口;在资金充足时,采取委托贷款的方式为下属企业融资。

4 加强资金支付管理

随着“银企直联”的普遍实施,为企业应用电子支付和资金交易明细查询创造了条件。“银企直联”是指以专用网络光纤或Internet网络为媒介,通过加密通道,将企业财务软件与银行服务器直接联系,企业可以通过财务软件发出操作指令,办理资金支付等金融业务。电子支付是在财务系统填写资金支付单,经过在线审核和CA(加密证书)电子签名后,通过“银企直联”通道发送支付指令到银行,实现自动支付,并将支付信息反馈给财务系统,实现付款账务自动处理。

4.1 强化现金流量预算执行管理

财务系统中电子支付与月度现金流量预算关联,支付的每笔业务都应有对应的预算。下属企业每月底前在财务系统申报次月现金流量预算,经上级单位审批后,次月初下达下属企业。在资金支付时,现金流量预算对资金支付进行控制,如要对某供应商付款则系统中必须上报了预算,该供应商没有预算,则不能支付,利用系统杜绝无预算付款的行为,提高预算准确率。

4.2 资金集中支付或审批

集团总部可以对下属分公司大额资金实行集中支付。按照管理规范,将资金支付流程植入到财务系统,下属单位在线填写付款单据,选择集团总部账户付款,经过本单位审批及电子签名后,传递至集团总部资金管理人员,同时将付款原始单据扫描件上传,集团总部人员可以审核单据及扫描件后发送支付指令到银行,进行大额资金集中支付。如果是子公司,则将流程配置为上级审批,填写付款单据后经上级单位审核后,再传递至本单位,用本单位账户付款。

4.3 加强付款业务监控

在系统中固化付款岗位及签名岗位,保证了不相容岗位相互牵制执行,解决了传统手工签章监督难问题。通过“银企直联”,集团总部管理人员可以快速、便捷查询下属企业资金收支明细,便于分析监督。同时可在系统中设置预警值或技术控制,如单笔付款超过一定金额则发出预警,或分公司超过一定额度本单位不能支付,需要上级单位集中支付等。通过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加强了付款业务的监控。

5 助力资金安全管理

企业应始终绷紧资金风险防范之弦,采用制度和技术双保险为资金安全保驾护航。

5.1 落实关键岗位的管控

制度规定对出纳等关键岗位实行定期轮换制度,禁止出纳涉及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支、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登记等工作。通过配置财务系统流程,可以将出纳岗位与其他的岗位设置为不同的人员,同时控制出纳岗位履职时间,如经过2年后就取消该用户权限,保证轮岗,通过系统强制执行相关制度。

5.2 有效加强关键业务的管控

通过“银企直联”将银行账户数据实时传递至财务系统,同时,在财务系统自动取得银行科目账务数据,则系统自动对比反映是否有未达账,同时系统设置由出纳以外的专人分别负责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与审核。通过系统配置现金、承兑汇票的盘点人和监督人,保证两人以上参与现金、汇票盘点。

5.3 加强票据监管

财务系统配置票据管理台账,将汇票、支票等重要票据信息录入系统,在线流转的每个环节信息都可查。如:将银行承兑汇票信息录入到财务系统,当背书时,将被背书人信息录入系统,同时通过流程自动生成核算凭证,则通过凭证可以穿透查询票据信息及流转过程,加强了票据的监管。

参考文献

[1]江龙,刘笑松.经济周期波动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研究[J].会计研究,2011,(9).

第10篇

1 PDCA循环的概述

1.1 基本概念

PDCA循环,又称戴明循环,主要分4阶段为P(Plan)-D(Do)-C(Check)-A(Action),即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多用于质量体系中质量管理方面,通过渐进的循环管理,基于上一循环的持续优化,不断地提高完善产品质量。

1.2 PDCA循环与资金集中支付体系的联系

PDCA循环是能促进任何一项活动有效开展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利于企业标准化制度建设,从而进一步推动企业有序高效运营发展。针对资金集中支付体系,即包括资金支付的计划,资金支付计划的实施,资金支付计划实施的核查和资金支付体系的改进提升等一系列围绕资金支付的工作程序,PDCA循环的引入将使得资金支付的每个流程进入动态周期,形成动态循环管控系统,增强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的过程控制,同时提高效率,提升资金管控水平。

2 PDCA循环对资金集中支付体系中的优化

2.1 Plan:资金支付计划

计划是PDCA循环的起点。资金集中支付计划是资金集中支付管控体系的基础环节。与发展战略相匹配的资金计划能保证资金链的完整,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明确战略导向的资金计划。A公司目前的资金预算计划,以现有资金规模为编制基础进行不同比例的调整而成,很难起到全面预算管理应发挥的作用。因此,亟待树立战略目标导向预算理念,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和战略计划,制定相应行动和措施,精确完成这些目标任务需要的资源,这正是战略目标分解、实施、控制和实现的过程。具体地,资金支付作为企业资源再分配的有效手段,直接影响企业战略的实现,应确保将资源优先配置给最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生产活动。根据企业愿景确定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制订整体资金运营计划,既注重生产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中资金流的结构匹配,又满足企业资金规模上总体平衡。

推行“两上两下”的编制流程。资金预算是否能够很好地执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算的编制。目前,A公司资金预算编制粗犷,常是财务部门一家独大,不是因为财务部门具有专业权威性,而是其他经营部门不重视,不参与,最终只得财务部门闭门造车,造成了预算的片面性和脱节性。因此,注重真正落实全面预算管理。从业务预算到财务预算到资金预算,各责任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深化预算之间的勾稽关系。针对资金预算计划,各二级单位应将“以收定支、量入为出、全面受控、总量平衡”作为编制指导思想,“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地编制资金计划。各二级单位结合经营活动业务计划,与财务预算保持一致,初拟资金计划,报送总部进行审核。经总部审核反馈意见,下级部门根据审核批复意见再次上报,最终根据总部批复计划执行,完成资金计划的编制。

2.2 Do:资金支付

执行是PDCA循环中的关键环节。资金支付计划的真正落实,才能发挥资金预算的作用。因此,如何保证资金计划的完成,是PDCA循环管理的重点。

建立资金支付日台账,及时比对。将年度计划细化为月度计划,年度控制月度,月度控制实际。具体地建立资金支付日台账统计表,每日对比指标,及时分析偏差原因,进行纠偏,确保计划的完成。强调的是不失资金计划整体的严肃性,资金计划月度间允许相互调剂,月度计划剩余可以累积到下月,下月额度可以提前使用,但是总量须保持平衡。

实行大额资金使用审签,直接调节。将公司大额资金分类别分限额,支付时依据公司相关审批制度实行审核联签,各业务部门对资金的合法合规合理性进行实质性审核,总财务负责人“一支笔”审批,只有经会审符合资金支付规定的才准予支付。另外,严格收支两条线原则。在资金计划额度内支付,注重以收定支,在收入额度内支付,防范收支失衡风险。

深化金融机构业务合作,加速周转。资金时间价值和机会成本的存在,持续拓展与金融机构业务合作,依托金融机构平台,建立大额资金集中支付,加速资金流转速率,提高资金效益。同时提高人员从业技能,在建立安全高效的信息系统后能应对新的网络技术应用风险,确保资金支付安全性。

2.3 Check:资金支付跟踪检查

资金支付跟踪检查是资金计划完成的保障。跟踪核查,确保资金按计划支付,尤其是杜绝计划外支付。通过分析考核,提高资金计划完成的执行力。

自我检查常态报告机制。A公司各二级单位每期末,由月度到季度到全年,对本单位的资金执行状况进行总体分析,及时发现实际业务与预算指标之间的差异,查找原因,进行整改纠偏,保证各项预算指标的顺利完成。

上级复查机制。A公司总部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信息系统,在线快报、季报数据,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实时跟踪分析与监督反馈工作。责成专人跟踪、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并反馈建议,监督整改后续等工作。

不定期抽查制。组建督查组,不定期地抽查各二级单位,排查支付体系中的风险点和管理漏洞。同时要将检查时间、检查内容、责任人、整改措施等信息详细登记,形成检查改进记录,为日后的责任考核、工作改进提供有力支撑

2.4 Action:优化业务流程

优化业务流程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计划、执行和检查,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提升管控水平,是PDCA循环中的最后一环,同时也正因为新问题的遗留而进入新一轮的PDCA循环。

合理调剂资金配置。确保年度资金预算的完成,维持公司内部资金周转,各二级单位间可以拆借资金,但要求如期偿还,定期清偿。各二级单位的月度资金计划间可以相互调度,但月计划完成偏差不能超过10%。对资金计划的执行要加强管控、分析工作,确保年度整体资金计划的完成。

严肃资金预算的调整。强调资金 预算的刚性和权威性,已批复的预算应当保持稳定,不得随意调整,尽可能避免发生预算外支出项目。由于市场环境、国家政策或者不可抗力等客观因素导致预算执行境况发生重大差异确需调整预算的,应当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规范操作。A公司目前需要建立完整的资金预算上报、追加、审核、执行等预算规范程序。

加强对各单位资金支付的监督、检查、控制。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避免舞弊风险,对资金支付违规事件进行相关责任认定。

3 结 论

建立标准化制度。为了保证资金支付业务流程的高效平稳运转,应建立由制度梳理、制度规划、制度执行组成的制度动态管理方法,及时消除制度盲点,强化制度执行,切实做到各项业务有法可循,有据可依,为公司资金支付工作有序进行提供制度保障。

经验推广宣传。对核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给予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给下一个PDCA以循环中去解决。

强化预算管理理念。结合全面预算管理,通过资金支付手段优化公司资源配置,资源稀缺时代最大化资源效益。借助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资金支付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行资金支付全过程管控。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江龙.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策略思考[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2(8).

第11篇

关键词:外宣期刊;出版单位;货币资金;集团管理;网上银行

一、外宣期刊出版单位货币资金管理的主要内容

外宣期刊出版单位对货币资金的管理,从货币资金的周转环节来看,包括收入环节的管理和支出环节的管理;从货币资金的存在形式来看,包括银行存款的管理和库存现金的管理。

(一)货币资金收入管理

外宣期刊出版单位货币资金收入环节的管理包括财政预算资金管理、专项经费资金管理以及自营创收资金管理三个方面。外宣期刊出版单位以对外宣传为办刊宗旨,刊物政策导向性强,盈利能力相对薄弱,经营收入比重较小,财政拨付的预算资金和上级单位拨付的专项经费是其货币资金的主要来源。

(二)货币资金支出管理

外宣期刊出版单位货币资金支出环节的管理包括财政预算支出管理、专项经费支出管理以及自有资金支出管理三个方面。外宣期刊出版单位的主体业务围绕着期刊的出版与发行展开,财政预算资金和专项经费资金是其货币资金支出的主要渠道,自有资金支付相对较少。

(三)银行存款管理

银行存款是外宣期刊出版单位货币资金的主要存在形式,银行账户管理是其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不同的资金来源,外宣期刊出版单位一般开设两个银行账户———零余额账户和自有资金账户。零余额账户用于办理财政预算资金的收支。财政部门根据财政预算,定期向预算单位下达用款额度,预算单位在批准的额度和范围内,通过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自有资金账户用于办理财政预算资金以外的款项收支,包括上级单位补助拨款的收支和自营创收资金的收支等。

(四)现金管理

现金作为货币资金的一种存在形式,虽然在货币资金中所占比重较小,但却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因此,遵守现金管理制度,控制库存现金数量,也是外宣期刊出版单位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外宣期刊出版单位货币资金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资金收支监管不严

财政预算资金存在不严格执行预算、不按规定使用公务卡的现象;专项经费资金存在相互占用、擅自改变资金用途的现象;经营创收资金存在监控不力、私设“小金库”的现象。

(二)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内部控制设计有缺陷,存在岗位职责不清晰、印鉴管理不规范、账目核对不及时、审批流程不合理、会计控制不严格等现象。

(三)资金缺乏统一管理

从出版集团整体来看,资金过于分散,管理不均衡。有的单位资金闲置,存在使用效率低的问题;有的单位则资金不足,面临筹资成本高的问题。

(四)忽视网上银行管理

对网银风险认识不足,存在流程设计不科学、U盾管理不严格、大额支付不设限等问题,导致资金安全存在隐患。

三、加强外宣期刊出版单位货币资金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外宣期刊出版单位货币资金收支管理

1.加强财政预算资金收支管理

(1)外宣期刊出版单位财政预算资金收支通过零余额账户管理。对于基本支出,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及规定;对于项目支出,要严格按照预算批准的用途使用,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项目支出结余资金。

(2)加强财政预算资金支付管理,严格执行公务卡制度。外宣期刊出版单位在制版、印刷等出版发行方面的开支均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由预算单位向财政部门提交支付申请,审核通过后由财政国库执行机构开出支付令,直接将款项支付给收款单位。财政直接支付款项的收支通过国库直接办理,因此资金风险较低。财政授权支付由单位自行在支票等付款单据上填写授权支付信息后,即可通过零余额账户办理资金支付手续,灵活性较强,因此应当加强监督和管理。随着财政领域防腐体系建设的发展,推行公务卡成为进一步加深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外宣期刊出版单位应向职工做好宣传工作,严格执行公务卡制度,及时办理公务卡的报销及还款手续。对未使用公务卡的行为应及时予以纠正,但规定可以暂不使用公务卡结算的情形除外。

(3)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会议费和“三公”经费开支。“三公”经费,是指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这类开支最容易引发腐败行为,应该加强管理,严格审批程序。由于零余额账户年终清零,有些单位在年底集中“花钱”,大额开支前未进行可行性论证,导致盲目采购,造成严重浪费。因此,应当合理编制资金预算,加强资金使用的计划性,严格控制资金支付环节的风险。

2.加强专项经费资金收支管理

外宣期刊出版单位的专项经费一般由上级单位和项目主管部门拨付,通过自有资金账户收支。专项经费具有指定的用途,应坚持专款专用、量入为出原则。专项经费要独立核算,建立事前审核、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跟踪问效机制。

3.加强自营创收资金收支管理

外宣期刊出版单位通过开展日常经营活动,取得发行、广告、劳务等收入。自营创收资金通过自有资金账户收支,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的直接管控较少,因此应严格管理,不得设立账外账。对于自有资金账户中暂时闲置的资金,应当选择收益较高、动用较方便且本金有保障的存款方式,例如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等。对于现金收支也应严格管理,不定期抽查盘点库存现金,不得“坐支”现金,严防“白条抵库”现象。

(二)加强外宣期刊出版单位内部控制

1.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1)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明确财务人员的岗位职责,收款的经办与记账、支出的申请与审批、付款的审批与执行、现金保管和盘点清查、业务经办与会计核算、会计记录和审计监督等,均属于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职务。出纳作为货币资金管理的关键岗位,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在出纳人员缺岗时由会计人员代管库存现金、代办银行业务,这种做法违背了内部控制的制衡性原则。

(2)加强银行印鉴管理,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印鉴保管人员应配备专门的保管设备,并做到人走柜锁。

(3)加强对账管理,关注资金异常流动。外宣期刊出版单位与货币资金管理相关的对账主要包括债权债务账目的核对、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分类账进行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等。通过对账,不但可以发现记账错误,而且可以查出挪用公款、贪污舞弊等违法行为。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安排出纳人员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这种做法违背了内部控制的制衡性原则。

2.授权审批控制

外宣期刊出版单位应当明确各类开支的审批流程,规定相关岗位的审批权限,对大额支出实行集体决策和联签制度。付款前,财务部门应对内容的真实性、单据的合法性、手续的完整性进行审核,把好支出环节的最后一关。

3.实行归口管理

在收入环节,外宣期刊出版单位的各项收入应当由财务部门归口管理并进行会计核算。在支出环节,应当明确归口管理的开支项目,增加归口部门审批程序。例如,稿酬及校订费开支由总编室审批、探亲路费开支由人事部门审批、教育经费开支由培训部门审批、招待费开支由外事部门审批、交通费开支由公车管理部门审批等。

4.会计控制

外宣期刊出版单位应建立健全财会管理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保障财务软件安全。会计软件管理人员应根据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设置相应的操作权限,禁止不相容岗位之间交叉使用账号操作。

(三)实行资金集中管理

从出版集团层面来加强外宣期刊出版单位对货币资金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统筹规划,分级管理

从出版集团整体来看,不同的出版物,出版周期各不相同,因而每个单位的资金循环周期也各有特点。在同一时点上,有的单位资金闲置,有的单位资金不足。为优化集团内部的资源配置,出版集团可以设立结算中心,以吸收银行存款的形式把下属单位暂时闲置的资金集中起来,再以发放贷款的形式分配给资金短缺的下属单位。下属单位对所筹集的资金进行运作,落实资金投放的责任追究制度;出版集团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并协助资金的调度和回笼,从更高层次参与下属单位的资金管理。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实行分级管理,可以发挥集团整体优势,实现内部调剂资金余缺,既减少了资金沉淀、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又增强了下属单位之间的联系。

2.统一预算,全面监控

出版集团应建立健全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和现金流量分析制度。下属单位按照规定预测全年现金流量、编制年度资金预算,并在此基础上编制月度用款计划。出版集团通过对下属单位预测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调整下属单位编制的资金预算,并汇总编制集团整体的年度资金预算。在分析下属单位资金循环周期和使用需求后,调整下属单位的月度用款计划。出版集团应当依据资金预算控制资金支出,对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进行合理调控,及时跟踪预算执行情况,对超预算支出的审批流程严加规范,约束资金使用的随意性,实现对资金总额的管理控制。

3.收入汇总,统一结算

出版集团可以通过结算中心对下属单位的收入进行汇总,再通过结算中心办理下属单位的资金支付,实现集团对资金的统一管理。通过对内统一结算、对外统一支付,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及时掌握下属单位现金流的情况。通过审查各项收支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效益性,可以实现对下属单位资金运作的监控。

4.统一融资,降低成本

出版集团通过内部资金融通,可以盘活存量资金、减少整体贷款数量。当集团整体资金不足时,由集团统一从外部融资,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增加集团活力。取得外部融资后,在完成外宣任务的前提下,结算中心应整体平衡内部放贷,一方面向经营状况良好的单位倾斜,鼓励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一方面要对经营状况不佳的单位提供扶持资金,帮助其渡过难关。通过对集团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创造公平的内部竞争环境。出版集团通过实行现金集中管理、银行账户集中管理、结算集中管理和融资集中管理,来实现对下属单位资金的统一管理;通过统筹规划、统一预算、统一结算、统一融资来实现对下属单位的协调运作,从出版集团层面来加强外宣期刊出版单位对货币资金的管理。

(四)加强网上银行管理

随着网络结算的普及,网上银行管理也成为外宣期刊出版单位货币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网上银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网上银行管理制度,加强网上银行风险管理

网上银行可以办理账户查询、转账汇款、公务卡还款等一系列业务,减少了排队等候时间,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增加了资金安全风险。外宣期刊出版单位应当建立网上银行的管理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强风险管理,及时向管理层报告网上银行的重大缺陷、重大隐患和重大变更等事项。单位的计算机管理部门应当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保证计算机软硬件配置符合网银使用要求,并为网银运行环境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2.遵循制衡性原则,实行操作流程控制,规范使用数字证书

数字证书是网银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外宣期刊出版单位应当明确数字证书的申请、领用、保管、挂失、注销等各环节的审批流程,对使用数字证书的人员、场所、时间加以限制,明确网银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在实际工作中,每个开通网上银行业务的对公网银用户至少配有两个U盾--经办人和复核人各一个,付款业务只有经过复核人确认才能办理成功。有的单位为了简化手续,两个U盾均安排出纳保管,由出纳操作网上付款的全部流程,这种做法违背了内部控制的制衡性原则。

3.设置支付限额,实行动态监管

外宣期刊出版单位应当根据日常开支情况设置网上银行的支付限额,实现对交易金额的自动控制,防止大额资金流失,维护账户安全。为实现对银行账户的动态监管,出纳人员应当每天对银行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进行查询;对账人员应当定期将网银交易明细与银行对账单和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核对,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银行使用自动回单柜向客户交付业务回单,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客户等候时间,但最大的弊端是容易发生单据存放不及时和单据丢失两种情况。出纳人员收到银行回单后,通过网上银行进行逐笔核对,可以及时发现缺少单据的情况并向银行补办手续。综上所述,外宣期刊出版单位应当根据自身业务特点,从收入和支出两个环节对财政预算资金、专项经费资金和自营创收资金进行管理,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利用网上银行的优势,通过出版集团对资金的集中管控,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盈利能力,全面做好外宣期刊出版单位货币资金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曾金平.浅谈出版行业营运资金管理[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3).

[2]齐亚芬.出版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构想[J].天津经济,2013(02).

[3]靳先德.出版集团母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J].会计审计,2014(30).

[4]黄东红.后改制时代下的出版营运资金管理[J].管理观察,2014(25).

[5]窦为恒,李莉.新闻出版行业资金集中管理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9).

第12篇

关键词:外宣期刊;出版单位;货币资金;集团管理;网上银行

一、外宣期刊出版单位货币资金管理的主要内容

外宣期刊出版单位对货币资金的管理,从货币资金的周转环节来看,包括收入环节的管理和支出环节的管理;从货币资金的存在形式来看,包括银行存款的管理和库存现金的管理。

(一)货币资金收入管理

外宣期刊出版单位货币资金收入环节的管理包括财政预算资金管理、专项经费资金管理以及自营创收资金管理三个方面。外宣期刊出版单位以对外宣传为办刊宗旨,刊物政策导向性强,盈利能力相对薄弱,经营收入比重较小,财政拨付的预算资金和上级单位拨付的专项经费是其货币资金的主要来源。

(二)货币资金支出管理

外宣期刊出版单位货币资金支出环节的管理包括财政预算支出管理、专项经费支出管理以及自有资金支出管理三个方面。外宣期刊出版单位的主体业务围绕着期刊的出版与发行展开,财政预算资金和专项经费资金是其货币资金支出的主要渠道,自有资金支付相对较少。

(三)银行存款管理

银行存款是外宣期刊出版单位货币资金的主要存在形式,银行账户管理是其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不同的资金来源,外宣期刊出版单位一般开设两个银行账户――零余额账户和自有资金账户。

零余额账户用于办理财政预算资金的收支。财政部门根据财政预算,定期向预算单位下达用款额度,预算单位在批准的额度和范围内,通过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

自有资金账户用于办理财政预算资金以外的款项收支,包括上级单位补助拨款的收支和自营创收资金的收支等。

(四)现金管理

现金作为货币资金的一种存在形式,虽然在货币资金中所占比重较小,但却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因此,遵守现金管理制度,控制库存现金数量,也是外宣期刊出版单位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外宣期刊出版单位货币资金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资金收支监管不严

财政预算资金存在不严格执行预算、不按规定使用公务卡的现象;专项经费资金存在相互占用、擅自改变资金用途的现象;经营创收资金存在监控不力、私设“小金库”的现象。

(二)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内部控制设计有缺陷,存在岗位职责不清晰、印鉴管理不规范、账目核对不及时、审批流程不合理、会计控制不严格等现象。

(三)资金缺乏统一管理

从出版集团整体来看,资金过于分散,管理不均衡。有的单位资金闲置,存在使用效率低的问题;有的单位则资金不足,面临筹资成本高的问题。

(四)忽视网上银行管理

对网银风险认识不足,存在流程设计不科学、U盾管理不严格、大额支付不设限等问题,导致资金安全存在隐患。

三、加强外宣期刊出版单位货币资金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外宣期刊出版单位货币资金收支管理

1. 加强财政预算资金收支管理

(1)外宣期刊出版单位财政预算资金收支通过零余额账户管理。对于基本支出,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及规定;对于项目支出,要严格按照预算批准的用途使用,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项目支出结余资金。

(2)加强财政预算资金支付管理,严格执行公务卡制度。外宣期刊出版单位在制版、印刷等出版发行方面的开支均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由预算单位向财政部门提交支付申请,审核通过后由财政国库执行机构开出支付令,直接将款项支付给收款单位。财政直接支付款项的收支通过国库直接办理,因此资金风险较低。

财政授权支付由单位自行在支票等付款单据上填写授权支付信息后,即可通过零余额账户办理资金支付手续,灵活性较强,因此应当加强监督和管理。

随着财政领域防腐体系建设的发展,推行公务卡成为进一步加深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外宣期刊出版单位应向职工做好宣传工作,严格执行公务卡制度,及时办理公务卡的报销及还款手续。对未使用公务卡的行为应及时予以纠正,但规定可以暂不使用公务卡结算的情形除外。

(3)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会议费和“三公”经费开支。“三公”经费,是指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这类开支最容易引发腐败行为,应该加强管理,严格审批程序。

由于零余额账户年终清零,有些单位在年底集中“花钱”,大额开支前未进行可行性论证,导致盲目采购,造成严重浪费。因此,应当合理编制资金预算,加强资金使用的计划性,严格控制资金支付环节的风险。

2. 加强专项经费资金收支管理

外宣期刊出版单位的专项经费一般由上级单位和项目主管部门拨付,通过自有资金账户收支。专项经费具有指定的用途,应坚持专款专用、量入为出原则。专项经费要独立核算,建立事前审核、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跟踪问效机制。

3. 加强自营创收资金收支管理

外宣期刊出版单位通过开展日常经营活动,取得发行、广告、劳务等收入。自营创收资金通过自有资金账户收支,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的直接管控较少,因此应严格管理,不得设立账外账。

对于自有资金账户中暂时闲置的资金,应当选择收益较高、动用较方便且本金有保障的存款方式,例如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等。对于现金收支也应严格管理,不定期抽查盘点库存现金,不得“坐支”现金,严防“白条抵库”现象。

(二)加强外宣期刊出版单位内部控制

1.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1)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明确财务人员的岗位职责,收款的经办与记账、支出的申请与审批、付款的审批与执行、现金保管和盘点清查、业务经办与会计核算、会计记录和审计监督等,均属于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职务。出纳作为货币资金管理的关键岗位,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在出纳人员缺岗时由会计人员代管库存现金、代办银行业务,这种做法违背了内部控制的制衡性原则。

(2)加强银行印鉴管理,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印鉴保管人员应配备专门的保管设备,并做到人走柜锁。

(3)加强对账管理,关注资金异常流动。外宣期刊出版单位与货币资金管理相关的对账主要包括债权债务账目的核对、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分类账进行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等。通过对账,不但可以发现记账错误,而且可以查出挪用公款、贪污舞弊等违法行为。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安排出纳人员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这种做法违背了内部控制的制衡性原则。

2. 授权审批控制

外宣期刊出版单位应当明确各类开支的审批流程,规定相关岗位的审批权限,对大额支出实行集体决策和联签制度。付款前,财务部门应对内容的真实性、单据的合法性、手续的完整性进行审核,把好支出环节的最后一关。

3. 实行归口管理

在收入环节,外宣期刊出版单位的各项收入应当由财务部门归口管理并进行会计核算。在支出环节,应当明确归口管理的开支项目,增加归口部门审批程序。例如,稿酬及校订费开支由总编室审批、探亲路费开支由人事部门审批、教育经费开支由培训部门审批、招待费开支由外事部门审批、交通费开支由公车管理部门审批等。

4. 会计控制

外宣期刊出版单位应建立健全财会管理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保障财务软件安全。会计软件管理人员应根据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设置相应的操作权限,禁止不相容岗位之间交叉使用账号操作。

(三)实行资金集中管理

从出版集团层面来加强外宣期刊出版单位对货币资金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统筹规划,分级管理

从出版集团整体来看,不同的出版物,出版周期各不相同,因而每个单位的资金循环周期也各有特点。在同一时点上,有的单位资金闲置,有的单位资金不足。为优化集团内部的资源配置,出版集团可以设立结算中心,以吸收银行存款的形式把下属单位暂时闲置的资金集中起来,再以发放贷款的形式分配给资金短缺的下属单位。下属单位对所筹集的资金进行运作,落实资金投放的责任追究制度;出版集团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并协助资金的调度和回笼,从更高层次参与下属单位的资金管理。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实行分级管理,可以发挥集团整体优势,实现内部调剂资金余缺,既减少了资金沉淀、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又增强了下属单位之间的联系。

2. 统一预算,全面监控

出版集团应建立健全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和现金流量分析制度。下属单位按照规定预测全年现金流量、编制年度资金预算,并在此基础上编制月度用款计划。出版集团通过对下属单位预测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调整下属单位编制的资金预算,并汇总编制集团整体的年度资金预算。在分析下属单位资金循环周期和使用需求后,调整下属单位的月度用款计划。出版集团应当依据资金预算控制资金支出,对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进行合理调控,及时跟踪预算执行情况,对超预算支出的审批流程严加规范,约束资金使用的随意性,实现对资金总额的管理控制。

3. 收入汇总,统一结算

出版集团可以通过结算中心对下属单位的收入进行汇总,再通过结算中心办理下属单位的资金支付,实现集团对资金的统一管理。通过对内统一结算、对外统一支付,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及时掌握下属单位现金流的情况。通过审查各项收支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效益性,可以实现对下属单位资金运作的监控。

4. 统一融资,降低成本

出版集团通过内部资金融通,可以盘活存量资金、减少整体贷款数量。当集团整体资金不足时,由集团统一从外部融资,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增加集团活力。取得外部融资后,在完成外宣任务的前提下,结算中心应整体平衡内部放贷,一方面向经营状况良好的单位倾斜,鼓励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一方面要对经营状况不佳的单位提供扶持资金,帮助其渡过难关。通过对集团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创造公平的内部竞争环境。

出版集团通过实行现金集中管理、银行账户集中管理、结算集中管理和融资集中管理,来实现对下属单位资金的统一管理;通过统筹规划、统一预算、统一结算、统一融资来实现对下属单位的协调运作,从出版集团层面来加强外宣期刊出版单位对货币资金的管理。

(四)加强网上银行管理

随着网络结算的普及,网上银行管理也成为外宣期刊出版单位货币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网上银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建立网上银行管理制度,加强网上银行风险管理

网上银行可以办理账户查询、转账汇款、公务卡还款等一系列业务,减少了排队等候时间,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增加了资金安全风险。外宣期刊出版单位应当建立网上银行的管理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强风险管理,及时向管理层报告网上银行的重大缺陷、重大隐患和重大变更等事项。单位的计算机管理部门应当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保证计算机软硬件配置符合网银使用要求,并为网银运行环境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2. 遵循制衡性原则,实行操作流程控制,规范使用数字证书

数字证书是网银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外宣期刊出版单位应当明确数字证书的申请、领用、保管、挂失、注销等各环节的审批流程,对使用数字证书的人员、场所、时间加以限制,明确网银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在实际工作中,每个开通网上银行业务的对公网银用户至少配有两个U盾--经办人和复核人各一个,付款业务只有经过复核人确认才能办理成功。有的单位为了简化手续,两个U盾均安排出纳保管,由出纳操作网上付款的全部流程,这种做法违背了内部控制的制衡性原则。

3. 设置支付限额,实行动态监管

外宣期刊出版单位应当根据日常开支情况设置网上银行的支付限额,实现对交易金额的自动控制,防止大额资金流失,维护账户安全。为实现对银行账户的动态监管,出纳人员应当每天对银行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进行查询;对账人员应当定期将网银交易明细与银行对账单和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核对,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银行使用自动回单柜向客户交付业务回单,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客户等候时间,但最大的弊端是容易发生单据存放不及时和单据丢失两种情况。出纳人员收到银行回单后,通过网上银行进行逐笔核对,可以及时发现缺少单据的情况并向银行补办手续。

综上所述,外宣期刊出版单位应当根据自身业务特点,从收入和支出两个环节对财政预算资金、专项经费资金和自营创收资金进行管理,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利用网上银行的优势,通过出版集团对资金的集中管控,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盈利能力,全面做好外宣期刊出版单位货币资金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曾金平.浅谈出版行业营运资金管理[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3).

[2]齐亚芬.出版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构想[J].天津经济,2013(02).

[3]靳先德.出版集团母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J].会计审计,2014(30).

[4]黄东红.后改制时代下的出版营运资金管理[J].管理观察,2014(25).

[5]窦为恒,李莉.新闻出版行业资金集中管理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9).

第13篇

关键词:预算管理;编制;执行

作者简介:刘晓娟(1970-),女,神华包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4.1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4-42-03

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与控制、分析与评价是预算管理最核心的内容,预算的编制是为了完成对预算目标的分解,并逐级下达到各责任中心,形成责任预算;预算的控制是为了监控业务能按照预算的要求执行,确保预算目标的达成;预算的分析评价是考核预算的完成情况,找出预算执行差距,分析原因,进而修正预算目标,三者互为呼应,与预算目标管理一起,共同构成预算管理的必要循环。

一、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

(一)通用预算的编制

通用预算是企业为了满足集中管控要求,要求全企业所有预算责任主体按照相同的管理口径和标准统一编制的预算。

1、基础预算数据。

企业的预算包括生产经营预算、投资预算、筹资预算、财务预算等内容,这些预算都会有自己的基础预算数据,综合起来,基础预算数据包括业务量基础数据、人员基础数据、投资计划基础数据、人工成本基础数据、财务历史基础数据五类。

2、生产经营预算。

通常,生产经营涵盖了企业生产、供应、销售、库存等核心的业务,在编制生产经营预算之前,需要充分考虑企业在供应、生产、销售和库存管理方面的经营策略,结合业务部门的管理需求和管控特点,考虑经营目标的要求,由业务部门或计划部门编制各类生产经营计划,根据生产经营计划的结果,由计划部门或财务部门编制生产经营预算。

确定企业要求统一编制的通用类生产经营计划的内容,这些计划包括:业务量计划、科研项目投资计划、修理项目计划、培训计划、人员计划;对照通用生产经营计划的范围,通用生产经营预算的内容可以圈定为:主营业务收入及成本预算、其他业务收入及成本预算、销售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人工成本预算、存货预算等。

3、投资预算。

企业在编制投资预算时,必须充分考虑公司的发展战略、年度目标,企业的投资政策规定等情况,并重点考虑公司的资金状况,首先对公司预算年度的资本性投资项目进行统筹规划,详细制定资本性支出、资产处置、股权投资等各项投资计划,在投资计划的基础上,再根据各项计划的执行进度和对资源的消耗要求(即对资金的需求量),完成投资预算的编制。

资本性投资项目一般包括基建项目、技改项目、信息化项目、资产购置、资产处置、股权投资等,需要制定的投资计划必须考虑各类投资项目的要求。所以,投资计划的内容应该包括基建项目投资计划、技改项目投资计划、信息化项目投资计划、资产购置计划、资产处置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等。投资预算要根据投资计划编制,根据投资计划的种类,投资预算主要内容包括在建工程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固定资产预算、无形资产预算、长期股权投资预算、金融工具类预算、投资收益预算等。

4、筹资预算。

企业在编制筹资预算前,要充分考虑外部的融资环境、本单位的财务风险状况和融资策略以及企业对下属单位筹资担保的制度规定,在充分的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考虑企业的资金供给和缺口情况,制定出详细的筹资计划,筹资计划包括“筹资与还款计划”和“担保计划”。企业的筹资计划,是编制资金预算和财务费用预算的基础。

5、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内容包括:资产折旧摊销预算、税金预算、营业外收支预算、资产减值损失预算、债权债务类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预计现金流量表、预计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由财务部门以经营预算、投资预算和筹资预算的结果为基础编制。

(二)行业预算的编制

行业预算是建立在通用预算的基础之上,除了部分需要反映特殊企业的特殊业务要求的预算外,行业预算基本上就是通用预算的细化结果。行业预算与通用预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业务层面,因此行业预算的内容包括基础预算数据、生产经营预算、投资预算、筹资预算四种。在编制顺序上,一般先编制行业预算,根据行业预算的结果汇总调整为通用预算。

行业预算的编制需要解决三个关键性的问题:

第一,解决行业预算管理基础规范问题。要实现行业预算的编制,必须结合行业管理需求,建立相应的行业预算指标、行业预算管理维度、行业预算模型、行业预算管理流程等基础工作规范内容,并建立各项行业预算基础工作规范内容与行业、预算责任主体的关系。

第二,解决行业预算和通用预算之间的关系问题。行业预算不管是通用预算的细化还是为了解决某些特殊的行业业务要求,最终都是要汇总到通用预算中,因此必须建立行业预算指标和通用预算指标之间的关系,确保行业预算编制完成后,通用预算结果能自动产生。

第三,解决行业预算到单体预算的过渡问题。行业预算还不能完全解决单一企业的精细化预算管理需求,因此在行业预算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细化为各级公司的单体预算,建立更明细的单体预算指标,非常重要,需要现有的模型、指标都要留出足够的扩展空间,这是笔者就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这一课题下一步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内容之一。

(三)合并预算的编制

预算合并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合并预算结果反映了企业管理、外部监管、对外披露的要求,合并预算是企业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要实现合并预算的快速编制,确保合并结果能满足各方面管理要求,需要重点建立与合并预算相关的基础工作规范,并选择合适的预算合并方法。

1、建立合并预算的基础工作规范。

基础工作规范是实现预算管理的根本保证,与通用预算和行业预算一样,要实现企业合并预算的编制,首先要结合合并预算的管理需求,建立起合并预算主体、合并预算指标、合并预算模型、合并预算管理流程等与合并预算相关的基础工作规范。

2、选择合适的预算合并方法。

可供选择的合并方法有很多,既可以完全照搬会计核算的复杂合并方法,也可以模拟会计核算的合并方法,进行简化处理,还可以根据重要性的原则,采用简单合并的处理方法。通常考虑到成本效益因素,不建议完全照搬会计核算的合并方法。

为了简化预算合并工作,降低预算合并的难度,考虑成本效益和重要性原则,企业可以对合并规则进行统一并做简化处理,比如:仅要求对重要的内部交易、内部往来事项进行抵销,可以按金额大小设定重要度;不考虑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视同预算年度内全部实现对外销售;不考虑内部资产转移情况;不考虑内部工程服务形成资产的内部利润部分对折旧的影响,等等。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与控制

(一)预算的执行审批与控制

1、企业内部的预算审批与控制。

当正式的预算并下发到各级企业后,企业的预算管理办公室会将预算进一步细化到具体的职能部门或责任中心,各部门或责任中心接受预算约束,作为业务执行的控制标准。要实现企业内部预算的有效控制,既实现预算对业务的控制,又不制约业务开展,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有效的预算审批和控制机制是很重要的,其内容包括:第一,明确预算控制的标准,第二,制定恰当的预算审批和控制流程,第三,建立完备的配套管理措施。

2、跨组织的预算执行审批与控制。

强化企业下属单位的管控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之一。为了有效控制下属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作为上级主管单位,对下属企业的重大事项或大额的资金支付,不管是预算内的还是预算外的,都需要履行相应的监管手续,而建立跨组织的预算审批和控制有效机制,是实现这种监管的最好手段。

集中费用监控报账:其总体思路是,在组织间构建统一的业务处理平台,实现费用的计划、申请、报销、结算和资金的流入流出的集中管理和监控。它要求整个组织有统一的专项或重大费用审批流程,下级单位编制费用计划,重大事项和重大费用开支必须提交上级单位审批,上级单位对重大事项和重大费用开支进行合规性或合法性审核,预算内正常费用开支则由各单位依据费用计划自行处理。

根据集中费用监控报账管理流程,要实现跨组织的预算审批和控制管理,需要加强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的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事前的计划管理。需要跨组织审批和控制的项目和支出都是重大性质的,一般会体现在企业月初的计划中,通过要求下属企业根据预算定期编制月度计划,并向上级单位报备,上级单位就可以通过其计划预先掌握重大项目和费用开支的信息。

二是加强事中的监控管理。根据报销费用的类型不同,需要确定不同的审批流程。其中对于工程专项款、大额采购支出等大额资金,需要走上级单位的审批程序,上级单位依据合同、付款协议对费用的支付提出合规性意见。

三是加强事后的审计管理。上级单位可以对下级单位的重点项目和大额开支进行专项审计,将审计结果纳入考核,与绩效挂钩,可以促使下级单位严格执行重点项目和大额开支的跨单位审批流程及相关管理制度。

(二)预算的分析反馈

预算编制结果除了与下达的目标要求吻合外,预算结果本身是否合理,还需要通过一定手段进行验证,这就是对预算编制结果的分析。加上对预算完成情况的分析,预算的分析反馈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预算编制结果的分析;二是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

预算编制结果分析:又包括对预算数的分析和对预算编制工作的评价。对预算数的分析,目的是借助对比分析、结构分析、趋势分析等各种分析方法,对预算的编制结果进行专业的分析,比如可以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成长能力、现金流量能力、总体财务状况等角度对预算数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了解预算结果的合理性;对预算编制工作的评价,主要是满足上级预算管理组织对下级预算管理组织的预算编制管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分析评价的内容包括预算编制的及时性、严肃性、完整性、准确率、领导的重视程度等等,分析评价指标包括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的结果可以纳入预算考评指标体系,对预算编制工作的分析评价,有助于各级单位重视预算的编制工作,促进全员预算的实现。

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通过采用一定的分析方法,按照一定的周期频率,对预算指标的实际执行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分析,编制分析报告,找出预算差距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需要满足四个层面的要求:从单体企业角度,需要完成企业要求上报的常规预算分析和符合本单位要求的个性化预算分析;从各级企业公司角度,需要在下级单位上报预算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企业整体的预算执行分析,形成总体分析报告,所以其内容又会涉及到对合并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从行业角度,可以把行业设置为一个虚拟的预算组织,通过汇总该行业下属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实现对某一行业的综合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行业预算分析需要考虑行业分析指标和行业标杆管理的要求;从企业总公司角度,由于面对的是国资委基于预算执行结果的考评要求,因此分析的内容还要考虑到国资委的监管要求。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考评与激励

要建立企业完善的预算考评和激励体系,首先要合理的应用与预算相关的绩效考核指标,其次是要建立配套的预算考评激励制度和办法。

(一)与预算相关的绩效考核指标的选用

鉴于预算目标指标与预算考核指标的关系,企业的预算评价指标体系同样可以借鉴平衡计分卡技术进行优化和完善。企业全面预算评价指标的选用遵循了财务业绩指标和非财务业绩指标相结合的原则,而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增长四个方面,更全面、更系统地定义了企业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不仅丰富了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内涵,更是由于平衡计分卡所有的指标都代表了一定的业绩结果与业绩驱动因素,据此建立起的指标间因果关系,最终能把责任部门的目标与公司的战略联系起来。因此,在企业推行平衡计分卡,用于优化预算目标的制定,以及完善考评指标体系,都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二)配套的预算考评激励制度和办法

奖惩制度和办法是预算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具体体现,是预算考评的有机组成。通过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和办法,一方面能使预算考评落到实处,真正实现责权利的结合;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引导人的行为,实现目标一致。企业要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和办法,必须严格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注重奖惩标准的公正、公开和明确性。二是注重奖惩落实的严肃性和严格性。前者体现了制度公平,有利于发挥制度的激励作用,后者体现了制度的权威,有利于制度的贯彻。在考评形式上,需要注意考核的书面化和短中期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汤谷良.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组织和编制技巧[J].新理财,2012,(03).

[2] 于增彪等.关于集团公司预算管理系统的框架研究[J].会计研究,2012,(02).

[3] 邱飞、王光.企业预算管理浅见[J].财会月刊,2012,(11).

第14篇

关键词:小微企业 内控 企业管理

一、目前小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制度现状

目前小微企业普遍存在人员配备不足,管理部门设置不够完善,在日常管理中往往由一人经办整个业务过程,缺乏职务牵制;没有规范的成文的财务管理制度,一些事项的处理随意性较大,具体情况如下:

(一)缺乏预算、决算监控

目前小微企业普遍未编制全面的财务预算与工程成本预算,基本建设投资缺乏预算监督,施工结束也没有工程决算审计。实际经营支出和工程支出,全凭老板一支笔,给企业财务资金管理和经营管理带来很大风险及不确定性,不利于企业经营者掌控全面、有碍长远发展。

(二)支付审批制度不完善

大多数小微企业没有成文的财务审批制度,办理支付手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费用支出无事前的申请与批准制度,也无事后的相关证明,仅凭一张发票就在财务入账;部分办公费用和预付工程款未见审批记录;总经理费用报销不够规范,大额费用报销缺乏监督。预付款项有些虽有总经理审批,但没有相关协议、合同,不能充分说明预付的依据、理由。借款借出时没有专门的董事会决议。

(三)物资采购制度不够完善

物资请购、批准、采购、检验、使用职责不分,基本由物资使用部门负责采购,即是球员又当裁判;大额工程材料未公开招标;物资采购不事先经过申请,无采购计划,采购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

(四)物资管理簿弱

大多数工程物资没有专门的仓库,材料领用无书面审批手续,材料领用凭证不在财务汇总,平时未进行仓库材料盘点并与财务数据核对。固定资产无专人保管,不进行定期盘点并报告固定资产的存在状况。

(五)工资计算与发放制度存在缺陷

农民工的工资无具体计算标准,每天从80至150元不等,农民工的招用、考勤、工资计算大多由一人负责,较多的农民工工资存在代领现象。

(六)会计核算方法不正确

按税法和会计制度的规定,建造合同应按完工百分比法核算收入和成本,而大多小微按照开票结算额确认收入,不符合会计制度和税法的要求。按此做法,需要大量暂估工程成本,如不能及时取得发票,容易造成税务风险。

(七)会计监督力度不足

一般小微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会计人员数量较少,会计监督力度不足。此外,各职能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充分,大额工程发包合同、采购合同,未全部在财务部备案,不便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财务监督。

(八)税务处理不够规范

较多成本和费用未取得正规发票;某些职工工资福利未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存在未开票收入等。

二、对改进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制度的建议

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保护公司资产安全、维护投资各方权益、提高经营效率与效果、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健全公司治理,提升决策能力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稳定和发展的基石,按公司法规的相应要求,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公司项目投资的计划、预算和其他重大事项,董事会对公司的重大经营活动作出决策并维护出资人的权益,公司经理具体执行经营计划,公司应当按上述要求,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经理的相关职责权限。

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应当按照相应机构的权限和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决策,任何个人不得代替股东会、董事会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上述机构的决策意见。

(二)职务适当分离,改进授权审批

公司的业务和事项,如果决策、执行、考核均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能帮助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一个有效的制度应能够形成职务牵制,不兼容岗位由不同的人员担任,各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

至少在以下几方面,涉及的各个环节的人员应当适当分离:

1、货币资金收支、授权批准。

2、工程项目预算、执行、考核。

3、物资采购预算、采购审批、采购执行、物资检验。

4、物资领用审批、物资保管、物资盘点。

5、员工招用、员工考核、工资发放。

(三)编制财务预算,强化预算约束

编制详细的财务预算,包括工程项目预算是非常必要的,经过股东会或董事会批准的项目预算,不仅可以合理安排资金、对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也有较好的作用。

以项目投资预算为前提,根据阶段性成本核算结果,比较实际工程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以及实际费用与预算费用的差异,分析差异原因,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由管理层商议解决并向董事会汇报,从而改进和提升工程成本管理。

(四)加强支付审批、维护资金安全

资金支付,不仅需要有书面的支付审批单,还应当附有相关的原始凭证,预付款项,需要有合同约定;出借资金,至少要经董事会集体讨论批准,形成专门决议;采购付款,至少要有送货单、过磅单、入库单、发票等单据;费用类支付的,需要有费用预算和批准单据等。

此外,在按审批权限审批前,公司财务部门需要先对相关单据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

(五)完善采购制度,避免采购风险

1、企业应当建立采购申请制度。一般由物资或劳务的使用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由分管副总审批后,再根据采购金额的大小,由公司总经理或董事会批准。

2、建议公司成立采购部门或确定专人负责日常采购事务。由总经理或董事会批准的采购事项,由采购部门负责具体执行。

3、小额的物资采购,可由采购部列出采购的意向、供应商和采购价格,由公司总经理批准后交采购部执行。

4、建立公开招标制度。一定金额以上的物资采购,经由总经理或董事会批准后,必须进行公开招标,由采购部公开的招标信息。

5、应建立评标委员会。评标委员会应当由企业的股东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方面的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应当客观、公正地履行职务,对所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责任。

6、应当建立严格的采购验收制度。由专门的验收机构或验收人员和物资使用部门共同对采购项目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等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出具验收证明,涉及大宗和新、特物资采购的,还应进行专业测试。

(六)加强物资管理,防止物资流失

1、企业应当建立存货保管制度,定期对存货进行检查,存货流动时应当办理出入库手续。

2、企业应当明确存货发出和领用的审批权限,大批、大额存货发出应当实行特别授权。仓储部门应当根据经审批的(出库)通知单发出货物。

3、加强生产及施工现场的材料、周转材料等物资的管理,防止浪费、被盗和流失。对物资领用,应先经过相关部门领导审批,审核用途、数量是否合理。

4、企业仓储部门应当详细记录存货入库、出库及库存情况,每月将出库单汇总报送财务部门,做到存货记录与实际库存相符,并定期与财会部门、存货管理部门进行核对。

5、企业应当建立存货盘点清查制度,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确定盘点周期、盘点流程等相关内容,核查存货数量,盘点清查结果应当形成书面报告。

6、建立固定资产的专人保管制度,定期全面盘点固定资产,形成书面盘点记录,报告固定资产的数量及使用状况。

(七)完善民工考核,改进工资发放

1、农民工的工资标准,应当工程部、综合办公室(人事部)、财务部共同制订。

2、招用农民工,应当由工程部提出申请,列明农民工的工作量、工时预算交人事部与财务部备案,由人事部门负责招用农民工并在财务部备案。

3、农民工的工时统计,应由人事部负责统计与考勤,月末,应由工程部将农民工的实际工作量统计后交于人事部,由人事部根据工资标准与农民工实际工作量计算工资,人事部计算完成后,应将所有计算资料交与财务部复核后再发放工资。

4、发放工资不得代领,必须由农民工持身份证自行到财务部领取或由银行代为发放工资。

(八)细化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监督

1、参与公司合同的制定。财务也应参与公司各项合同的制定中,发表专业意见,保证合同的可靠履行,减少财务风险。

2、进行项目成本核算与分析。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应当按项目进行,不同项目之间的成本不得混同,以月度或季度为周期统计各个项目的实际工程成本,与工程部共同做好工程成本核算,形成分析报告供董事会审议。

3、加强对相关凭证的审核。入账的凭证不仅应当有发票,还必须有反映业务原始发生情况的各项单据,如请购单,付款申请单、合同等,对物资采购业务,还要有送货单、过磅单、入库单等原始凭据。每月都要有专人对会计记账凭证进行审核,以便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4、防范税务风险。应以财务部门为核心,提高全公司对税法的遵循程度,及时查找漏洞,防范税务风险。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 财政部会计司

第15篇

(一)了解货币资金的职务分工

了解出纳员、会计员、内部审计人员、部门负责人、会计主管的职责分工情况,是否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出纳员应当负责货币资金的收支与保管,银行日记账、现金日记账的登记。会计人员应当负责记账凭证的编制,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的登记。内部审计人员应当负责独立核对银行账,突击盘点库存现金,独立检查收支凭证及账簿记录,独立核查内部控制的运行状况。不得制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得附有处理处罚权。部门负责人应当提出本部门的预算申请,参与企业货币资金预算制定。会计主管应当负责本单位年度预算的起草,企业货币资金收支的授权审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制定等工作。

(二)了解资金预算

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否按公司的经营计划,提出年度财务计划,并依据年度财务计划,编制公司年度预算,送呈管理部门审定、评估。

(三)了解银行账户的开立、审批

了解被审计单位银行账户的开立、使用、核销是否符合规定。企业应当按照《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和实际需要在银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企业应当加强银行账户的管理,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的规定:不准违反规定开立和使用银行账户;不得出租、出借银行账户;不得使用银行账户进行偷税漏税、逃避债务、套取现金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

(四)了解收款的控制

了解收款流程,收款是否能够足额登记入账。收款必须开具收据,收据应当连续编号,作废收据应当加盖作废标记并妥善保存。收据的购置、保管、登记由专人负责。

(五)了解付款的控制

了解付款的流程,付款是否执行了严格的授权审批程序。为了防止企业资金的流失,付款应当执行严格的授权审批程序。付款一般应当经过支付审核、支付审批、支付复核、办理支付等程序。

(六)了解有关印章及票据的管理

了解印鉴的管理是否做到专人分开管理,票据管理是否符合规定。企业应当加强对有关印章的管理。一般而言,财务专用章应由财务主管或指定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应由本人或其授权人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要的全部印鉴。企业应制定严格的票据管理制度,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专设票据登记簿进行登记,防止空白票据遗失和被盗用。

(七)了解货币资金的内部稽核

了解企业是否制定资金稽核管理制度,管理层是否做到定期监督。通过以上测试,得出结论,南宁骏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设计合理并得到有效运行。因此在进一步的审计程序中,审计人员应当应用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相结合的方式。

二、对货币资金实施控制测试

(一)对货币资金实施收款测试

对货币资金实施收款测试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银行对账单金额与收款记录是否核对一致;收款是否及时入账;收款业务的内容与企业经营活动是否相关;收款凭证的对应科目与付款单位的户名是否一致;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的内容、金额是否核对一致。

(二)对货币资金实施付款测试

对货币资金实施付款测试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申请付款项目是否有预算;付款单据是否经过审核并履行了审批程序;付款后在原始单据上是否加盖“付讫”戳记;银行对账单金额与付款记录是否核对一致;付款业务的内容与企业经营活动是否相关;付款是否及时入账;付款凭证的对应科目与收款单位的户名是否一致;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的内容、金额是否核对一致;不相容职务是否已分开设置并得到执行;通过控制测试进一步得出结论,南宁骏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设计合理并得到有效运行。根据测试结论,确定对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的影响。

三.对货币资金实施实质性测试

(一)函证银行存款

函证银行存款,可以核实银行存款的所有权,证实银行对账单所列示的金额是否正确等相关问题。银行对账单虽然是外部凭据,但由于审计人员获取的对账单是经企业之手,其可靠性有所降低。函证所获取的审计证据来自于第三方,因此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可靠性要更高一些。实务中CPA应当对所有的银行存款账户进行积极式函证,包括零余额的账户及近期内注销的账户。具体操作如下:

打开“实质性程序工作底稿”―“货币资金”―“银行存款明细表”―“右击”―“放入函证”―“银行询证函”―“进入D审计主界面”―“询证函”―“银行询证函”―“录入账户名称、银行账户等信息”―“加载项”―“生成询证函”。

将生成的询证函打印盖章,由CPA亲自寄出。回函应当直接寄给会计师事务所,CPA对回函结果进行分析调整,同时编制函证结果调节表和函证结果汇总表。

(二)将银行对账单与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核对,编制调整分录

2015年1月4日获取银行对账单。银行对账单显示:中国工商银行山西区分行高新分理处余额398149.24元,交通银行太原市支行高新分理处余额1116845.82元,中国建设银行山西区分行高新分理处余额750.83元。企业提供的银行日记账显示:中国工商银行山西区分行高新分理处余额522923.74元,交通银行太原市支行高新分理处余额992071.32元,中国建设银行山西区分行高新分理处余额750.83元。

解析:案例中,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建设银行核对不一致。所以,审计人员应当详细查账,查账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很显然,造成此项错误的原因是,银行或企业有一方记账错误,经查原始凭证得出结论,企业记账错误。所以应当做审计调整。调整方法如下:

进入D审计软件界面,点击“审计调整”―“期末调整分录维护”―“添加调整分录”:

借:银行存款\中国工商银行太原高新区分行 18010.5

贷:银行存款\交通银行太原市支行高新分理处 18010.5

借:银行存款\交通银行太原市支行高新分理处 142,785.00

贷:银行存款\中国工商银行太原高新区分行 142,785.00

调整后,工商银行日记账的余额为:522923.74+18010.5-142,785.00=398149.24;

交通银行日记账的余额为:992071.32+142785-18010.5=1116845.82。调整后,日记账与对账单余额一致,因此得出审计结论,调整后余额可以确认。

(三)监盘库存现金,编制库存现金监盘表

2014年12月31日,库存现金账面余额1516.95。2015年1月8日对南宁骏业的货币资金进行监盘,监盘的结果是2616.95元。其中100元26张,10元1张,5元1张,1元1张,5角1张,1角4张,5分1张。

2015年1月7日末账面余额2000元,未入账收入1000元,未入账支出383.05元。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8日收入1500元,支出400元。库存现金监盘表的填列如表3所示。

解析:通常库存现金的监盘是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后进行,监盘的结果只能证实审计日库存现金余额是否正确,为了证实报表日的余额是否正确,就应当进行追溯调整。应用的公式如下:报表日库存现金应有余额+报表日至审计日库存现金收入总额-报表日至审计日库存现金付出总额=盘点日(审计日)账面应有金额。进而推算出报表日库存现金应有余额=盘点日(审计日)账面应有金额+报表日至审计日库存现金付出总额-报表日至审计日库存现金收入总额。将推算出的报表日库存现金应有余额与报表日的账面余额进行核对,以此确定库存现金账面余额是否正确。本案例中,报表日库存现金的应有余额等于账面余额1516.95,因此得出结论,经审计无调整事项,余额可以确认。

(四)检查大额现金的收支情况,编制大额现金收支检查情况表

为了体现成本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实务中,难以将全部的库存现金纳入到审计范围中,所以需抽取部分现金收支业务进行检查。具体操作如下:

进入D审计软件界面,点击“总账明细账”―“凭证抽凭”―“科目编号1001”―“抽样方案货币资金―大额现金收支检查情况表”―“搜索”―“选择抽样方法”―“试抽取”―“确定”―“保存”

在抽样方法中,涉及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完全随机的抽取样本。系统抽样是指,在抽样前先对凭证列表进行随机排序,然后根据用户输入的样本数计算出抽样间隔数,系统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样本的抽取。例如,样本总体12,抽取样本数4,样本区间=样本总体/抽取样本数,即样本区间为3,分别为1-3,4-6,7-9,10-12,然后从1-3,4-6,7-9,10-12中各抽取一个样本,共抽取4个样本。分层抽样是指将样本按区间进行划分,然后从各个区间中抽取一定的样本量。例如,可以将区间分为?10000元,10000-100000元,100000-500000元。

抽样完成后,打开大额现金收支检查情况表,详细检查所抽取的样本,核对的主要内容有:①原始凭证是否齐全;②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是否相符;③账务处理是否正确;④是否记录于恰当的会计期间;⑤是否经过授权审批。通过检查得出审计结论,库存现金余额是否可以确认。

(五)检查银行存款收支情况,编制银行存款收支检查情况表

在D审计环境下,银行存款收支检查情况表的抽凭方法等同于大额现金收支检查情况表。

在银行存款收支检查中,核对的重点是,有没有异常收支。在对南宁骏业审计中,审计人员发现,中国工商银行对账单2014年4月6日收款750000,2014年4月30日付款750000;中国交通银行对账单2014年12月21日收款800000,2014年12月30日付款800000。一收一付均未在银行日记账中体现。通过审计人员的进一步调查核实,证实企业存在出租出借银行账户的问题。

(六)测试银行存款的截止情况,编制银行存款截止测试表

进入D审计软件界面,选择截止日前后的天数及金额,点击“加载项”―“生成”。将生成的结果进行测试,确定银行存款是否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是否存在跨期(见表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