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建筑电气安装技术综述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民用建筑;电气设备;管线布置综合技术。
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电气设备的安装对于民用建筑施工具有重要作用[1]。管线的布置能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对后期设备的维修和维护,因此工作人员要做好管线的布置和设计。然而,由于建筑物内的空间有限,施工人员对管线的设计不合理,出现管线的重叠、交叉和相碰等现象,直接导致施工工程质量的下降。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利用综合平衡技术,将管线设备的安装信息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利于施工人员尽早发现施工图纸上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一、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特征
(一)数据具有全面性
施工前,管理人员利用综合平衡技术对管线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了解管道工程的铺设要求和管线的种类和规格,同时确定管线的位置,通过这样能够合理地安排施工作业程序,能够高效地完成对建筑物的施工,能够排布好专业管线,能够减少对各项费用不必要的支出。同时,利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还能减少管线衔接不当和交叉问题的出现,能够提高施工质量。
(二)图纸设计具有动态性
利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将图纸利用计算机进行显示,模拟实时化的图纸调整作业内容和程序,能够清晰地向工作人员展示管线设备的位置和标高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工作人员有效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利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还能将各专业管线施工工序进行有序地排列,有利于工作人员对于管线进行维修和管理。
二、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在实际运用中所需注意的问题
(一)在管线平面定位中应注意的问题
管线平面定位应遵循以下原则:先设置重点部位,再设置次要部位,先设置风管,再设置水管。对于同类管线需要集中布置,要合理布置支架,要考虑到管线的种类、外形尺寸和支架尺寸等因素[2]。平面定位时要先确定设备的位置,再对管线进行布置。例如:若是管线在天花板上进行交叉就会破坏建筑的整体美观。在对管线设置前进行平面定位,先设计合理的方案安置管线的位置,最后对管线进行设置,能够避免破坏建筑的整体美观。
(二)在管路设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对于管线排列时,管线的排列间距要有利于工作人员对管道、阀门、保温层和风管的维修,施工人员通常将保温管路排列在上方,不保温管路排列在下方,通风管路排列在上方,液体管路排列在下方,热水管路排列右方,冷水管路排列在左方。施工工艺难度大的设置在高层,施工工艺难度小的设置在低层。对于平行管线应分层处理,在管线较多,接管位置有冲突的地方,接线应错开且保持一定距离。在管路设置时,尽量避免弯折的情况,要经常检修管线,提高施工质量。
(三)在图纸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绘图与绘图格式对于施工标准化具有重要影响。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原图的格式,按照标准的格式布置电气管线。通常按照1:1的比例进行绘图,在绘制图纸时,每个专业需要设两个图层,绘图人员在图纸上要规划出管线布置的平面位置和标高尺寸,同时要参照设计图,对各系统的颜色、标注和文本格式进行统一规范,使图面主次分明,使图纸结构更加严谨[3]。
(四)在施工顺序上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人们的安全,要先对电气管进行施工,再对水管进行施工,要在管路末端安装灭火设备。为了提高施工质量,要对有坡度的管线先施工,在施工时要按照坡度要求进行支架施工和设置。施工人员在施工时若是发现施工顺序发生了偏差要及时反馈给施工管理人员,关键时刻要调动专家的力量,共同探讨解决这类问题的具体措施。
三、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作用
(一)能让施工更加美观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美观效果,需要提前设定专业管线的安装形式,规定管线的尺寸和位置。对于大型管线要利用综合平衡技术进行处理,减少支架的数量,提高空间的利用率[4]。当遇到管道的冲突问题时,一般采用低等级避让高等级的方式来解决,利用3D图纸排除管道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综合平衡结束时,要分析管线布设对装饰工程的影响,再采取合理解决管道冲突中存在的问题。
(二)能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
利用综合平衡技术,能够做到设计与施工的完美结合。利用综合平衡技术能让施工管理人员制定出合理的方案对民用建筑进行施工,减少工程质量的问题,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三)能够为施工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运用主要依赖于计算机的使用才得以实现[5]。利用计算机的使用能够避免因图纸标注的位置有错误而需要施工企业返工所造成的损失,能够预知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为企业节约成本,同时增强了民用建筑的整体美观,提高了企业的施工质量,增加了企业的品牌形象。
四、管线布置综合平衡和技术的工作流程
(一)在施工前应主动收集施工资料、设计图纸、选定现有设备参数等。在设计图纸时,设计人员要对设计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熟悉图纸;②绘制图纸;③确定标高;④平衡图纸。
(二)配合结构施工提供的结构留洞位置进行初步管线综合工作。
(三)合理布局单项专业管线的走向。
(四)利用电气专业深化图对管线进行综合布置,避免发生管线交错的情况,使管线走向更顺畅。
(五)在设计中要考虑日后维修及维护的可能性,合理安排建筑物的布局,便于日后工作人员的维修。
(六)施工人员要根据室内的装饰要求,采用合理的方式对设备末端进行合理地布局。
(七)施工管理人员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提高对施工的管理能力。
结束语: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对于民用建筑电气设备的安装具有重要意义。如今,民用建筑施工中往往存在以下特点:施工工程量大、对于施工的人性化要求高、消防性能要求高等特点,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必须采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对民用建筑进行施工。只有利用综合平衡技术对民用建筑进行施工,才能提高管线安装水平、降低施工成本、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从而满足现代化的建筑要求。
参考文献:
[1]朱正.建筑电气设备安装中管线综合平衡技术要点[J].安装,2014,65(01):50-52.
[2]祁孝福.建筑施工中管线综合平衡技术的运用[J].科技与创新,2014,85(17):79+82.
[3]吉英俊.浅谈运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解决大空间管线集中布置问题[J]. 建筑施工,2014,89(07):856-857+860.
关键词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问题;改善措施
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
1.1 管路敷设方面。管路暗敷处出现规则裂缝;薄壁管代替厚壁管,黑铁管代替镀锌管,PVC管代替金属管,金属软管脱落,金属管未做跨接接地线或者不论材质一律焊接跨接接地线;镀锌管直接采用套管熔焊连接,套管连接不牢;吊顶内导线无穿管保护;金属线槽及支架未接地或接地不可靠;金属软管脱落,未跨接接地。镀锌管直接采用套管熔焊连接,套管连接不牢;大管偎弯时,有凹扁、裂痕及烤伤、烤变色等现象。
1.2 配电箱盒等方面。配电箱坐标、标高不准确或凹入墙面,移位、变形,箱盖内杂物未清除,防腐不及时;配电箱体、接线盒、吊钩不按图设置,坐标偏移明显,成排灯位、吊扇钩盒偏差大;箱盒固定不牢,被振动移位或混凝土浆进入箱盒;配电箱安装好后,不查线就送电,配电箱内导线间导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未测量;造成通病的原因是施工马虎、责任心不强或与土建施工配合不当。
1.3 照明等方面。开关、插座面板不平整,与建筑物表面之间有缝隙,开关不能切断相线,开与关方向不一致。插座的相、零、地线接线混乱,有的三孔插座无接地线。螺口灯头接线不对,软线吊灯灯头线长度不足,绞织线做吊线,未做保险扣货掉盒内保险扣太小不起作用。日光灯未能与启辉器、镇流器配套使用,未设挂线盒,双链不平行,有的甚至用铁钉直接钉在木塞上,偷工减料。成排灯具,吊扇中心线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室内吊扇、室外灯具安装高度不合规范,l类灯具及低于2.4m的灯具无PE保护线。
1.4 防雷接地方面。避雷带采用普通的元钢敷设,带间及引线下线采用对焊或单面焊接,搭接长度不足,焊接口锈蚀现象严重;设备的接地地排没有与接地干线直接连通;支架间距太大,带形变形、支架脱落,弯角及引下角呈锐角,引下点间距偏大;多层楼房采用TN-S接地系统时,总配电箱进线处未做重复接地等;屋面金属物未作防雷接地;以金属管代替接地PE线等电位联接支线、桥架跨接地线线径不足;支架间距太大,带形变形、支架脱落,弯角及引下角呈锐角,引下点间距偏大。
2.电气工程施工的改善措施
2.1 材料管理方面。用于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因此,要把住“四关”,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对电气工程施工使用的穿线管、线盒,各种铜、铝导线,配电箱、灯具等进行严格检查,不符合设计要求,没有产品检验合格证的坚决不允许进场使用。
2.2 施工图纸方面。图纸是施工的前提和依据,只有详细核对图纸,对工程中各系统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做到对工程质量的预控。电气安装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设计安装图纸和相关的技术文件,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安装施工及验收的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相关法规文件等,经过相关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即可。
2.3 电线管敷设处理方面。监理人员严格把关,要求下料配管必须按照设计和规范,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准施工。施工人员要不断充电,练就过硬的安装技术,在电气工程施工中尽职尽责,高质高效地完成建筑电器安装工作。
弯管器的选择:当镀锌管和薄壁钢管内径≤25mm时可选用不同规格的手动弯管器;当内径≥32mm时,可选用液压弯管器;PVC管子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弹簧弯管,在进行对接时,尽量采用整料套管对接法。
2.4 配电箱处理方面。配电箱安装施工前,技术管理人员应做足准备工作,详细了解箱盒的坐标、标高,用钢筋套圈焊接固定定位好的箱盒,并在箱盒内做一支撑,以防移位和变形。配管与箱盒的预埋、预留、位置、标高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管线内外壁应按规定做除锈和防腐处理,剔除管口毛刺,入箱入盒时须加护口,弯曲半径须符合规范要求,采用硬质、半硬质阻燃塑料管的预埋须根据埋入的墙体种类进行可靠地保护。
2.5 接地防雷施工处理方面。根据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避雷引下线的连接为搭接焊接,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因此,不允许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接地极的位置与管径(或圆钢直径)符合设计要求;接地极与接地线的焊接与防腐。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应将扁钢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以满足搭接面的要求,并应刷沥青油两道防腐。
2.6 调试运行等处理。设备调试过程是电气专业人员和各专业管理及使用单位密切配合对本项工程进行最后检验的关键性工作,决不能仅由调试单位进行,要请使用部分的有关人员参加调试。对配电箱、线盒内压线做样板,布线整齐、压接牢固,多股线拧合,重点检查吊顶内的线路,导线穿管敷设必须符合要求。对可调元件如热继电器调整至设计规定值,调试运行还要持续运行规定的时间,验证电气及机械性能的可靠性,及早发现或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并作出处理。
2.7 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应把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放在首位,应根据工程的自身特点,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施有效的动态控制,做好技术交底,认真管理好从材料采购、施工过程到工程验收的全过程,并且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才能确保建筑电气工程的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
3.结语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该建筑物的功能运行是否正常,一旦出现施工故障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施工过程是检验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把电气工程施工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切实抓好电气工程施工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电气工程施工质量,从而实现保障广大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的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智能化;电气设计;
0.引言
智能化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智能化建筑是将电子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这些最先进的技术融为一体,因此,电气施工技术是智能建筑的根本。首先,是综合布线工程的推出。其次,是智能化建筑的推出;这些在电气行业工程中得到了相应的实现。智能化的技术在不断的更新发展中,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导致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也越高。智能化建筑作为当今时代的重要标志,它不仅体现了国家的实力,还体现了科技的水平。与传统的建筑物相比,智能化建筑更具有优越的功能。本文主要是对建筑工程智能化电气设计进行相关阐述,并提出自己相应的观点。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电气安装技术人员首先要熟悉电气施工图纸,并会与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对土建施工图与电气施工图进行核对,明确交叉施工的部分,并确定配合时间,防止遗漏和发生错误。也就是说要根据土建施工的进度计划,排出交叉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此外,在施工中往往难以分清强电和弱电的施工设计界面,为了避免扯皮现象,让强电方施工有所依据,要求施工单位要仔细审图,及早提出问题,并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修改。
对于跨专业之间的施工与调试需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安排,使各专业的施工都能协调进行,并能够逐步适应计划,确保工程能够高质量的完工。因此,在进行土建施工时要使暖通、水、电等专业做好配合,并制定好局部的施工进度配合计划,使每一步琐碎的施工工序都能很好的配合主体的施工。总之,为了做好智能化建筑电气的施工,要求甲方和监理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掌握各专业的施工进度,搞好各专业的协调与配合。
2.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要点
2.1 线路敷设工艺
导线敷设的方式及各部位代号分别是:SC-穿焊接钢管敷设、CT-桥架敷设、FC-地板内暗敷、CC-顶板内暗敷、WC-墙内敷设、ACC-吊顶内敷设、SR-钢线槽敷设、CE-顶板面敷设。在进行配管加工时应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下料配管,并由专业监理工程师严格把关。其具体要求是:明配管只有一个90°弯时,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四倍,有两或三个90°弯时,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六倍;暗配管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六倍;埋入地下和混凝土内管子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十倍。内径不小于32mm的钢管用液压弯管器;镀锌管和薄壁钢管内径小于等于25mm的可选用不同规格的手动弯管器;PVC 管子根据内径选用不同规格的弹簧弯管,内径不小于32mm的管子应煨弯,如需大量加工时,可用专制弯管的烘箱加热,做到管子弯曲后,管皮不皱、不裂、不变质。
2.2 配电设备安装工艺
在工程中,配电箱的型号复杂且数量多,大部分配电箱还受楼宇、消防等弱电专业的控制,因此箱内的原理复杂、设置严格。由于配电箱是电力负荷在现场的直接控制器,因此它关系到工程中动力、照明以及弱电负荷能否正常工作。在电气工程中要求所有配电箱不打开箱门时的防护等级不小于IP40,打开箱门后的防护等级不小于IP20,并要按现场情况采用上进上出或下进下出的接线方式进行制作安装。
2.3 开关插座的安装施工工艺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插座、灯具开关、吊扇钩盒的安装工作,使其符合相关安装图纸的要求。其具体要求是:开关盒与门框的距离一般为150-200mm,左右、前后的盒位允许偏差不大于50mm,同一室内成排布置的灯具和吊扇的中心允许偏差不大于5mm。要特别注意的是预埋安装的施工过程,一般来说,要根据现浇板的厚度来进行吊扇钩的设置,同时,应把圆圈与钢筋缓缓地折成90°角,插入接线盒底的中间位置,然后再根据板厚把剩余钢筋头折成90°角,并在板筋上将其焊接牢固。
3.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安全防护措施
不同于一般的建筑,智能化建筑中的线缆密布且系统设备繁多,微电子装备复杂,同时防护能力不强。因此,为了保证智能化系统和电气设备能够安全正常的运行,就必须采取专门、特殊的安全防护措施对系统进行安全防护。常见的智能建筑安全防护措施主要有抗干扰、接地和防雷三种。
3.1 抗干扰保护措施
众所周知,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脉冲干扰和电磁干扰,因而设备性能下降甚至无法工作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是因为强大的脉冲干扰会导致电子器件或设备的损坏,而电磁干扰虽然不致破坏设备与系统,但会使智能化系统设备产生误码、错码现象,最终会导致产生误动作,使信号系统受到污染,所以抗干扰成为建筑智能化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措施。为了提高建筑物内系统和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就必须净化建筑物的电磁环境,防止杂散电磁波的干扰。
3.2 接地保护措施
常见的智能建筑接地保护系统是TN―S系统,它是三相四线加PE线的接地系统。为了排除干扰源,该系统可独立接地,从而同防雷接地与直流接地和保护接地区分开来。此外,为了安全起见,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第一,绝缘电阻应在2MΩ以上,接地电阻应小于4Ω;第二,接地系统的距离一定要大于20m,且要保证接地极与地线之间是绝缘的。此外,也可以通过接地线将各种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采取联合接地的措施。
3.3 防雷保护措施
首先,为达到综合防雷的目的,要安装高天线馈线系统避雷器,同时,应将进出建筑物的备种金属管、电缆和引入线与大楼防雷接地装置相连,还要将电源金属外皮、钢套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其次,要有天线防雷措施,必须将天线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且要保证有两处以上的连接点,一旦天线的突出部分超过了大楼的防雷范围,就必须安装独立的避雷针,并将其与天线避雷接地装置连接好,而对于信息系统和电源系统则要根据具体情况实行分级别的保护;再次,要根据雷电脉冲LEMP袭击电子设备的不同途径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常见的保护措施有:穿线时采用金属敷线、将系统设备进行等电位联结、限制侵入电子设备的雷电过电压的幅值、加装电子避雷器。
4.结束语
总之,在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中,应遵循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同时,还要根据工程自身的特点,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实施有效的动态控制,并做好技术交底。总之,从材料采购到施工和工程的验收,都要建立起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以提高电气工程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曲志亚. 智能化建筑中电气施工的技术综述[J]. 硅谷,2013,21:91-92.
[2]陈振. 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刍议[J]. 机电信息,2013,09: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