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云计算课程体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云计算是IT领域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潮流,继个人计算机变革、互联网变革之后,云计算被看作是第三次IT浪潮,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应用计算方式,它是IT发展的最新技术,正逐渐融进IT日常管理和开发模式中。
那么什么是云计算呢?形象地讲,云计算是指你电脑里所有的资料都放在网络上,然后你什么都不用带,到任何一个地方,只要能上网,你的资料或者你想要的资料都能找出来查询、修改、保存,而且需要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大小都可以根据你的需要弹性设置。云计算的出现不仅给IT相关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挑战,也给高校相关专业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将引发一场新革命。
一、云计算时代对信息安全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云计算时代对信息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也提出新的要求。根据企业采用公共云或是企业自身搭建云平台这两种情况,其人才需求各有不同:
1.一般而言,对于广大中小企业用户来说,资金是发展最大的障碍,他们将选择公共云服务。公共云是由第三方(供应商)提供的云服务,服务在第三方运行。企业通过与云服务提供商签订服务协议,以按需付费的方式使用相关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IT部门来讲,传统的系统维护IT人员、软件研发人员、硬件部署人员面临着工作机会减少的危机。因为所有的后台管理和维护工作都交给了云供应商,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企业IT部门工作量会大大减少。在公共云管理中,IT人员需要负责处理数据安全性问题,决定哪些数据能移到云端,哪些数据不能,对移到云端的数据进行加密,因此信息安全是IT部门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2.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他们有能力搭建云平台并提供对外服务,因此信息安全人才需求会有所增加,但对IT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能要求,IT人员不仅要深入地了解传统核心技术,还要掌握从虚拟化、存储、大型数据到安全等新的技能,即需要更全面、多方面融合的技能。
二、适应云计算时代的信息方向课程体系构建
我们调研了许多IT领域的龙头企业,详细了解一线企业对于云计算人才的技能要求,并以此作为导向,确定了以培养信息安全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来构建我们的信息安全课程体系。我们的课程体系结构如下表1所示:
■
表1:适应云计算发展要求的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核心课程表
在整个的课程体系中,四个模块是相辅相成的,云计算模块是基础;而组网和管网能力模块主要以路由交换知识、服务器配置知识为主,起技术支撑作用;编程技术模块是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必备的技能模块,属于重要模块,理解程序、编写代码对于信息安全专业是非常重要的;而信息安全能力模块则是我们课程体系的核心模块,它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根据我们调研的结果,当前主流的信息安全技术,其主要内容如下表2所示,这些基本技术都包括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中。
■
表2:信息安全行业主流的技术
三、信息安全课程体系的实施
突出项目实践在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加强实训室及实训基地的建设,参与产学研联盟,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培养适应云时代的高素质技能型信息安全人才。
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真实项目来组织教和学,重点突出项目实战在信息安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如何获得项目,最有效的途径是和企业建立深度的合作。除了传统的和公司合作共建实训室或实训基地外,校内每学年还举行一次信息安全竞赛,并且参与省市级的校外竞赛;我们还请企业的资深工程师参与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定期让企业的工程师来给学生进行技术专题讲座;我们每年二个假期也会让老师去企业进行兼职锻炼,使学校、企业和产业形成紧密的产学研联盟,我们和许多知名公司,如华为、联想、金山、网安、蓝盾、神州数码、星网锐捷等公司建立了良好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不断深化合作,来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信息安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任熊,李畅.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9).
[2]李振汕.信息安全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与高职培养定位[J].计算机教育,2010(2).
[3]匡芳君.高职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7).
注:本课题系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教研教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YB1205。
【关键词】体育学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
职业类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素质教育主要都是通过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来完成的。该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建构本专业和相关领域中计算机应用的能力。体育运动类学生也不例外,但是如果我们教师想构建真正符合学生学习的理想型课堂,还需要认真研究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的实际特点,转变教学思路,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不断进行教研教改,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真正的实现计算机课程的有效型课堂。
一、体育运动学校学生自身特点
体育运动学校招收的学生多为在某一项体育运动项目中有专长,有特长的特殊型人才。他们兼有许多相同的特质,活泼,好动,很难长时间保持安静地做一件事情。这些特质既成就了他们对体育的梦想,同时也制约了他们自身的一些发展,尤其在文化课的学习上有着明显的体现。这样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课基础浅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得当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令代课教师很费苦心。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正式我们的教学现状,正确地审视学生的特点,及时转变教学思路,大胆改进教学手段,制定适合学生目前学习的有效型策略,实现课堂教与学的根本意义。
二、计算机课堂存在和面临的问题
1.基础水平高低有别
由于学生的生源不同,受生源地教育的影响,接受的计算机课程教育存在着普遍的差异性,因此增加了教学内容安排的困难性。有一部分的学生来自信息技术教育较发达的地区,升学前已将完成了基础性的学习,有了操控计算机的基本能力,这类学生在学习反复性学习的课程有厌烦和抵触情绪 ,随着计算机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有许多需要理解和记忆的知识、内容也相对枯燥些,学习的难度加大。虽然教师讲课比较耐心和细致,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学习的效果也大打折扣。而对于那些中小学未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由于此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新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学习起来明显感到比较吃力,出现跟不上教学进度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依然按照传统的自然班进行教学, 势必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的情况,从而整体上影响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2.教学时间难以保证
由于体育专业特点的需要,学生进校后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运动训练、提高体育成绩上,面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精力将难以负重,而且每年受到各类比赛的影响,课程实际教学时间随时停止,中断,等到有时间回头再来学习时,原有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此循环,周而复始,一方面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另一方面又延长了教学时间,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容易产生疲惫心里,制约了课堂的长期发展。
3.课程教学内容需要更新
首先,我们要知道面对的这些学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在完成中专阶段的课程后会面临毕业就业的问题,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各种计算机行业大量涌现,但高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仍是计算机基础知识、Office操 作、网络基础知识及应用。这些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学习和就业的需求,如果继续让学生享用这些课程,将降低大学生的培养规格,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跟不上社会人才需求,所以更新教学内容势在必行。
三、具体改革措施
1.改革实际教学内容
针对体育运动学校学生文化基础水平较低的状况,计算机教学应以计算机基础教育为主,力争在有限的必修课学时内为学生打下较坚实的计算机文化基础。但我们决不能拘泥于某一教材、画地为牢,而是要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体育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过程能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才会越学越感兴趣,并以此作为出发点,更好地改造和拓展学生已有的经验,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生活和学习的整合。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包括两种可能,一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来教学,二是将计算机操作技术应用于解决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事例问题。例如,在讲Excel时,可以抛弃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去处理实际存在的问题,从简单的“课程表”、“座位表”到复杂的“体育测试成绩统计表”;当教材无法满足现实实际的教学需要时,或有更佳的选择时,何不“我的课堂我做主”呢?
2.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一般是已有基础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直接进行更高层次的教学, 把没有基础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行基础层次的教学。这种分层次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在传授知识 时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也更有主动性和目的性,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在校园网支持下构建的现代化教学环境,采用开放性 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创造学生们互相讨论解决问题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 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学以致用,满足学生就业时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在计算机应用 教学中,应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应选择具有新知识的教材,保证传授给学生新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增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计算机文化内涵;计算机硬件结构 、网络和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应用技能;了解程序设计思想、数据库和多媒体等基本原理;掌握计算机主要应用领域,了解计算机应用人员的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熟悉重要领域的 典型案例和典型应用,进而理解信息系统开发涉及的技术、概念和软件开发过程等内容,为后续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的需求和建议,从而对教师的教学指明方向,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能力。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学习空间。 利用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课程,扩大学生学习选择空间。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 力。教师互相交流教学方法,加强交流与沟通,对大家一致认可 的教学方法和建议进行推广;收集任课教师的教学案例,整理选择出优秀 的教学案例进行交流学习。通过这些措施从整体上提高本课程所有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
四、改革评价体系
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较差,学习内驱力弱,认知水平和能力弱,这就使得我们要去寻找一种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既不使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又能从一定程度是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评价的体系中,应尽量做到多元、客观、个性。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非常注重实操的一门课程,因此,评价也应当以上机操作考核为主,具体评价分为过程评价、笔试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三个部分。过程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态度,以课堂出勤率、课堂纪律和平时成绩作为主要评价依据;笔试考核主要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考试;实践能力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实训作业成绩作为考核依据。成绩为百分制,平时成绩占30%,卷面成绩考试占70%。
总之,面对体育运动学校的发展现状,面对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对社会上对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工作在整个中职类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改革进程,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全局推动整个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艺.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 2007.5
[2]黄旭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2005.1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TP3-4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地覆盖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之中,这也使得社会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的要求变得比以往更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社会覆盖面之广,为软、硬件及网络维护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特别是把“软件蓝领”的培养定位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后,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必须进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创新,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质量。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实际工作经验,从以下几点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创新。
1 采取分层教学方法,兼顾中职生的能力差别
中等职业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在入学的时候成绩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差别,与此同时,受到不同的中职生的兴趣爱好的差别的影响,他们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不能够取得均衡的发展。在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主要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设计不能够兼顾到不同的学习能力的中职生的不同需要,这不利于中职生的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非常有必要采取分层教学方法,兼顾中职生的能力差别。
具体来说,应该将入学时候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接近的中职生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工作者能够有针对性地激发中职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与此同时,因为班级中的中职生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之间的差别很小,所以,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较差的中职生可以借助于自身的努力来逐渐地得到提高,这也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良性的竞争,达到因人施教的良好效果。
2 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出中职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中等职业体育运动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谓互动式教学,也就是说,采取良好的教学方式,保证教育工作者以及中职生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参与进来,真正营造出和谐的互动氛围,保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够在“教”的过程中探学求学、每一个中职生都能够在“学”的过程中拓展思维,真正实现互动教学、共同达到教学目标。
具体来说,互动式教学方法应该涵盖以下的三个方面:教育工作者与中职生的互动、中职生与中职生的互动、中职生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互动。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必须将这三者的密切联系起来,达到最佳的互动效果。第一,通过教育工作者与中职生互动,真正寻求出他们之间最好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从而能够建构出最适应中职生的需求的教学模式;第二,通过中职生与中职生之间的互动,保证不同的中职生之间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弥补不足,缩小不同的中职生之间在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方面所存在着的差别,也能够锻炼中职生的团结合作的能力;第三,通过中职生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互动,能够营造出一个非常良好的人机互动学习氛围。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发现,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出中职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取得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创新教学评价的方法,采取有利于中职生发展的教学评价手段
在中等职业体育运动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评价中,传统的客观性的评价方式过于重视试题设计原则的客观性、易编制、易评分等因素,不能够真正通过教学评价来体现出中职生的真才实学,不能够发挥出教学评价的真正意义。因此,非常有必要创新教学评价的方法,采取有利于中职生发展的教学评价手段。因为中职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为了保证每一个中职生都能够积极地进行学习,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可以通过教学评价的方式来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良好效果。具体来说,可以设计一套难度系数不同的题目,将中职生根据不同的学习水平来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不同的学习小组的中职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试题,在此基础上,不同的学习小组的中职生公开展示他们的答案并进行答辩。对于所设计的题目,必须保证其难度能够非常接近中职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整个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保证中职生是处于求知欲大于压力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中职生的能力。采取这种评价方式,解决了以往的评价方式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在考试前后的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教育工作者对中职生的了解程度和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考试的效果,教育工作者必须付出较多的精力,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4 重视动手实践,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
计算机是一种现代化的通用智力工具,其实践性是非常强的,只有重视动手实践,才能够更好地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在中等职业体育运动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锻炼中职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在上机实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中职生积极地动手实践、主动地观察思考,保证每一个中职生都能够养成认真观察屏幕、使用帮助信息等习惯,与此同时,保证每一个中职生都能够对屏幕显示的信息进行分析并且获取相应的结论,保证每一个中职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的方法,学到新的知识,从而培养中职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也有利于培养中职生的创新精神。
5 加强师资建设,建立网络教学资源,为中职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教育工作者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术研讨会,加强学术交流,相互学习,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能力。与此同时,在教学创新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可以建立计算机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库,将电子教案、各模块习题及答案、上机实验案例等教学资源建立在计算机互联网上,供中职生下载自主学习和练习。通过计算机互联网自主学习给不同层次中职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中职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利用网上课堂,使中职生各取所需,能够非常有效地解决不同的中职生之间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深入地探索了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创新,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创新的征途上,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必将以高昂的热情来真正地搞好教学工作,不断地钻研和探索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使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充满魅力。
参考文献:
[1]艾红.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