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云计算课程体系范文

云计算课程体系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云计算课程体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云计算课程体系

第1篇

关键词:云计算;信息安全;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云计算是IT领域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潮流,继个人计算机变革、互联网变革之后,云计算被看作是第三次IT浪潮,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应用计算方式,它是IT发展的最新技术,正逐渐融进IT日常管理和开发模式中。

那么什么是云计算呢?形象地讲,云计算是指你电脑里所有的资料都放在网络上,然后你什么都不用带,到任何一个地方,只要能上网,你的资料或者你想要的资料都能找出来查询、修改、保存,而且需要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大小都可以根据你的需要弹性设置。云计算的出现不仅给IT相关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挑战,也给高校相关专业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将引发一场新革命。

一、云计算时代对信息安全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云计算时代对信息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也提出新的要求。根据企业采用公共云或是企业自身搭建云平台这两种情况,其人才需求各有不同:

1.一般而言,对于广大中小企业用户来说,资金是发展最大的障碍,他们将选择公共云服务。公共云是由第三方(供应商)提供的云服务,服务在第三方运行。企业通过与云服务提供商签订服务协议,以按需付费的方式使用相关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IT部门来讲,传统的系统维护IT人员、软件研发人员、硬件部署人员面临着工作机会减少的危机。因为所有的后台管理和维护工作都交给了云供应商,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企业IT部门工作量会大大减少。在公共云管理中,IT人员需要负责处理数据安全性问题,决定哪些数据能移到云端,哪些数据不能,对移到云端的数据进行加密,因此信息安全是IT部门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2.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他们有能力搭建云平台并提供对外服务,因此信息安全人才需求会有所增加,但对IT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能要求,IT人员不仅要深入地了解传统核心技术,还要掌握从虚拟化、存储、大型数据到安全等新的技能,即需要更全面、多方面融合的技能。

二、适应云计算时代的信息方向课程体系构建

我们调研了许多IT领域的龙头企业,详细了解一线企业对于云计算人才的技能要求,并以此作为导向,确定了以培养信息安全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来构建我们的信息安全课程体系。我们的课程体系结构如下表1所示:

表1:适应云计算发展要求的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核心课程表

在整个的课程体系中,四个模块是相辅相成的,云计算模块是基础;而组网和管网能力模块主要以路由交换知识、服务器配置知识为主,起技术支撑作用;编程技术模块是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必备的技能模块,属于重要模块,理解程序、编写代码对于信息安全专业是非常重要的;而信息安全能力模块则是我们课程体系的核心模块,它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根据我们调研的结果,当前主流的信息安全技术,其主要内容如下表2所示,这些基本技术都包括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中。

表2:信息安全行业主流的技术

三、信息安全课程体系的实施

突出项目实践在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加强实训室及实训基地的建设,参与产学研联盟,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培养适应云时代的高素质技能型信息安全人才。

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真实项目来组织教和学,重点突出项目实战在信息安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如何获得项目,最有效的途径是和企业建立深度的合作。除了传统的和公司合作共建实训室或实训基地外,校内每学年还举行一次信息安全竞赛,并且参与省市级的校外竞赛;我们还请企业的资深工程师参与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定期让企业的工程师来给学生进行技术专题讲座;我们每年二个假期也会让老师去企业进行兼职锻炼,使学校、企业和产业形成紧密的产学研联盟,我们和许多知名公司,如华为、联想、金山、网安、蓝盾、神州数码、星网锐捷等公司建立了良好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不断深化合作,来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信息安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任熊,李畅.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9).

[2]李振汕.信息安全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与高职培养定位[J].计算机教育,2010(2).

[3]匡芳君.高职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7).

注:本课题系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教研教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YB1205。

第2篇

【关键词】体育学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

职业类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素质教育主要都是通过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来完成的。该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建构本专业和相关领域中计算机应用的能力。体育运动类学生也不例外,但是如果我们教师想构建真正符合学生学习的理想型课堂,还需要认真研究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的实际特点,转变教学思路,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不断进行教研教改,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真正的实现计算机课程的有效型课堂。

一、体育运动学校学生自身特点

体育运动学校招收的学生多为在某一项体育运动项目中有专长,有特长的特殊型人才。他们兼有许多相同的特质,活泼,好动,很难长时间保持安静地做一件事情。这些特质既成就了他们对体育的梦想,同时也制约了他们自身的一些发展,尤其在文化课的学习上有着明显的体现。这样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课基础浅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得当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令代课教师很费苦心。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正式我们的教学现状,正确地审视学生的特点,及时转变教学思路,大胆改进教学手段,制定适合学生目前学习的有效型策略,实现课堂教与学的根本意义。

二、计算机课堂存在和面临的问题

1.基础水平高低有别

由于学生的生源不同,受生源地教育的影响,接受的计算机课程教育存在着普遍的差异性,因此增加了教学内容安排的困难性。有一部分的学生来自信息技术教育较发达的地区,升学前已将完成了基础性的学习,有了操控计算机的基本能力,这类学生在学习反复性学习的课程有厌烦和抵触情绪 ,随着计算机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有许多需要理解和记忆的知识、内容也相对枯燥些,学习的难度加大。虽然教师讲课比较耐心和细致,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学习的效果也大打折扣。而对于那些中小学未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由于此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新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学习起来明显感到比较吃力,出现跟不上教学进度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依然按照传统的自然班进行教学, 势必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的情况,从而整体上影响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2.教学时间难以保证

由于体育专业特点的需要,学生进校后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运动训练、提高体育成绩上,面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精力将难以负重,而且每年受到各类比赛的影响,课程实际教学时间随时停止,中断,等到有时间回头再来学习时,原有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此循环,周而复始,一方面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另一方面又延长了教学时间,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容易产生疲惫心里,制约了课堂的长期发展。

3.课程教学内容需要更新

首先,我们要知道面对的这些学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在完成中专阶段的课程后会面临毕业就业的问题,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各种计算机行业大量涌现,但高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仍是计算机基础知识、Office操 作、网络基础知识及应用。这些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学习和就业的需求,如果继续让学生享用这些课程,将降低大学生的培养规格,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跟不上社会人才需求,所以更新教学内容势在必行。

三、具体改革措施

1.改革实际教学内容

针对体育运动学校学生文化基础水平较低的状况,计算机教学应以计算机基础教育为主,力争在有限的必修课学时内为学生打下较坚实的计算机文化基础。但我们决不能拘泥于某一教材、画地为牢,而是要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体育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过程能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才会越学越感兴趣,并以此作为出发点,更好地改造和拓展学生已有的经验,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生活和学习的整合。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包括两种可能,一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来教学,二是将计算机操作技术应用于解决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事例问题。例如,在讲Excel时,可以抛弃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去处理实际存在的问题,从简单的“课程表”、“座位表”到复杂的“体育测试成绩统计表”;当教材无法满足现实实际的教学需要时,或有更佳的选择时,何不“我的课堂我做主”呢?

2.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一般是已有基础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直接进行更高层次的教学, 把没有基础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行基础层次的教学。这种分层次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在传授知识 时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也更有主动性和目的性,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在校园网支持下构建的现代化教学环境,采用开放性 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创造学生们互相讨论解决问题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 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学以致用,满足学生就业时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在计算机应用 教学中,应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应选择具有新知识的教材,保证传授给学生新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增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计算机文化内涵;计算机硬件结构 、网络和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应用技能;了解程序设计思想、数据库和多媒体等基本原理;掌握计算机主要应用领域,了解计算机应用人员的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熟悉重要领域的 典型案例和典型应用,进而理解信息系统开发涉及的技术、概念和软件开发过程等内容,为后续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的需求和建议,从而对教师的教学指明方向,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能力。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学习空间。 利用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课程,扩大学生学习选择空间。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 力。教师互相交流教学方法,加强交流与沟通,对大家一致认可 的教学方法和建议进行推广;收集任课教师的教学案例,整理选择出优秀 的教学案例进行交流学习。通过这些措施从整体上提高本课程所有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

四、改革评价体系

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较差,学习内驱力弱,认知水平和能力弱,这就使得我们要去寻找一种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既不使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又能从一定程度是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评价的体系中,应尽量做到多元、客观、个性。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非常注重实操的一门课程,因此,评价也应当以上机操作考核为主,具体评价分为过程评价、笔试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三个部分。过程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态度,以课堂出勤率、课堂纪律和平时成绩作为主要评价依据;笔试考核主要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考试;实践能力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实训作业成绩作为考核依据。成绩为百分制,平时成绩占30%,卷面成绩考试占70%。

总之,面对体育运动学校的发展现状,面对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对社会上对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工作在整个中职类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改革进程,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全局推动整个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艺.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 2007.5

[2]黄旭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2005.1

第3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TP3-4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地覆盖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之中,这也使得社会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的要求变得比以往更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社会覆盖面之广,为软、硬件及网络维护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特别是把“软件蓝领”的培养定位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后,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必须进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创新,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质量。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实际工作经验,从以下几点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创新。

1 采取分层教学方法,兼顾中职生的能力差别

中等职业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在入学的时候成绩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差别,与此同时,受到不同的中职生的兴趣爱好的差别的影响,他们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不能够取得均衡的发展。在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主要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设计不能够兼顾到不同的学习能力的中职生的不同需要,这不利于中职生的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非常有必要采取分层教学方法,兼顾中职生的能力差别。

具体来说,应该将入学时候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接近的中职生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工作者能够有针对性地激发中职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与此同时,因为班级中的中职生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之间的差别很小,所以,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较差的中职生可以借助于自身的努力来逐渐地得到提高,这也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良性的竞争,达到因人施教的良好效果。

2 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出中职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中等职业体育运动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谓互动式教学,也就是说,采取良好的教学方式,保证教育工作者以及中职生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参与进来,真正营造出和谐的互动氛围,保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够在“教”的过程中探学求学、每一个中职生都能够在“学”的过程中拓展思维,真正实现互动教学、共同达到教学目标。

具体来说,互动式教学方法应该涵盖以下的三个方面:教育工作者与中职生的互动、中职生与中职生的互动、中职生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互动。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必须将这三者的密切联系起来,达到最佳的互动效果。第一,通过教育工作者与中职生互动,真正寻求出他们之间最好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从而能够建构出最适应中职生的需求的教学模式;第二,通过中职生与中职生之间的互动,保证不同的中职生之间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弥补不足,缩小不同的中职生之间在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方面所存在着的差别,也能够锻炼中职生的团结合作的能力;第三,通过中职生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互动,能够营造出一个非常良好的人机互动学习氛围。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发现,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出中职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取得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创新教学评价的方法,采取有利于中职生发展的教学评价手段

在中等职业体育运动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评价中,传统的客观性的评价方式过于重视试题设计原则的客观性、易编制、易评分等因素,不能够真正通过教学评价来体现出中职生的真才实学,不能够发挥出教学评价的真正意义。因此,非常有必要创新教学评价的方法,采取有利于中职生发展的教学评价手段。因为中职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为了保证每一个中职生都能够积极地进行学习,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可以通过教学评价的方式来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良好效果。具体来说,可以设计一套难度系数不同的题目,将中职生根据不同的学习水平来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不同的学习小组的中职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试题,在此基础上,不同的学习小组的中职生公开展示他们的答案并进行答辩。对于所设计的题目,必须保证其难度能够非常接近中职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整个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保证中职生是处于求知欲大于压力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中职生的能力。采取这种评价方式,解决了以往的评价方式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在考试前后的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教育工作者对中职生的了解程度和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考试的效果,教育工作者必须付出较多的精力,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4 重视动手实践,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

计算机是一种现代化的通用智力工具,其实践性是非常强的,只有重视动手实践,才能够更好地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在中等职业体育运动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锻炼中职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在上机实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中职生积极地动手实践、主动地观察思考,保证每一个中职生都能够养成认真观察屏幕、使用帮助信息等习惯,与此同时,保证每一个中职生都能够对屏幕显示的信息进行分析并且获取相应的结论,保证每一个中职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的方法,学到新的知识,从而培养中职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也有利于培养中职生的创新精神。

5 加强师资建设,建立网络教学资源,为中职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教育工作者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术研讨会,加强学术交流,相互学习,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能力。与此同时,在教学创新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可以建立计算机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库,将电子教案、各模块习题及答案、上机实验案例等教学资源建立在计算机互联网上,供中职生下载自主学习和练习。通过计算机互联网自主学习给不同层次中职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中职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利用网上课堂,使中职生各取所需,能够非常有效地解决不同的中职生之间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深入地探索了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创新,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创新的征途上,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必将以高昂的热情来真正地搞好教学工作,不断地钻研和探索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使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充满魅力。

参考文献:

[1]艾红.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04.

第4篇

关键词:云计算;大数据;人才培养;课程设置;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3-0157-02

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广东省在“十三五”规划中,对广东地区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题规划,提出了适合本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规划设计,提出在十三五区间将广东建设成为全国的云计算大数据创业创新高低,成为世界领先全国一流的云基础设备和云终端核心制造基地。为此,广东制定了珠三角“联云计划”人才支撑计划,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人才和智力支持[1]。根据不完全的统计,2016年广东的云服务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云终端制造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整个广东云计算的产业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实现产业规模化。

图1 珠三角地区云计算产业概况

与此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与产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目前的培养供给无法很好满足产业需求。特别是对人才结构出现严重的倒挂现象,一方面产业所需要的大部分是属于产业下游的技能型的人才,人才的需求结构类似于“金字塔”结构,处于金字塔下方的技能人才占据六七成;另外一方面目前在培养人才上面主要是本科院校,其所培养主要是研究性信息技术人才,云计算人才的供给多集中于产业链的中上游,而下游产业链人才的供给相对偏弱。下游人才主要集中在操作类岗位,主要是技能型岗位,从事重复操作的维护、服务类工作,以虚拟化工程师为主[2]。珠三角地区产业概况如图1所示。

根据招聘网站2016 年12 月的统计,云计算领域人才需求量56%为大专以上,与金字塔结构对应。

1 云计算应用型人才需求现状

云计算技术应用是研究描述大数据分析和处理、分布式应用、并行化应用、虚拟化应用的理论与技术,它把当前各行各业所产生的呈爆炸式增长的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并行分析和处理,发掘出海量信息中的数据价值。同时,云计算也具有虚拟化的特征,它把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等领域里面的一些基础设施、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等作为一项服务提供给用户,就像用户使用电力设施或水资源一样,实行按需付费使用。根据云计算技术的特色及高职高专学生培养目标要求。

从所需人才类型上划分,云计算产业所需人才结构主要呈现“金字塔”型。据监测结果显示,应用产业作为云计算发展的重点领域,面对未来云计算产业的飞速发展,企业人才急缺的问题日益显现。以云计算产业应用领域相关的IT 人才需求为例,截至 2016 年下半年,IT 人才的需求量已突破30 万人,其中一线城市IT 人才需求最为明显,上海IT 人才缺口将近7 万人,其次分别为北京、深圳和广州,分别 突破6 万人、3 万人和2.5 万人。目前云计算类岗位的薪酬已居行业前列。应届生工资在4500-5900 之间,整体工资水平在10000-15000 元,远胜行业类似岗位。

国家“十三五”规划将云计算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云计算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云计算专业根据市场人才需求,为广东地区培养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人才[3]。

2 人才培养定位

云计算的产业链是由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软硬件与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商、云计算业务集成服务商、终端设备厂商等构成,是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链,专业定位非常明确面向国民经济各行业和领域云计算建设的需要,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特色注重培养学生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基本云计算核心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使用先进云计算技术和工具进行云计算应用等能力。

目前广东部分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开设了云计算专业,培养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维护、运营的人才;外省的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成都学院、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等也开设了云计算专业;很多高职高专开设了云计算课程,20多所高职院校已开设云计算专业。以上可看出,高职高专院校的领导及教师都意识云计算技术的重要性和专业的必开性,但由于云计算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云计算这门课程如何定位、如何讲、讲什么还不清楚,相关课程的教师迫切的需要有系统地讲述云计算专业基础知识的教材。市面上的云计算相关图书大多为店销书,偏重产业和技术介绍,没有适合高职高专作为教材的书籍,这一现状大大的制约了高职院校云计算专业的开设和发展,影响了高职层次云计算人才的培养。

因此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云计算专业的培养目标、核心课程体系应如何建设,经过深入的调研,在云计算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上需要非常明确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学生能力为目标,以平台产品为载体,项目化教学为模式,重点培养具有云计算平台搭建和云计算应用设计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云计算人才。

3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

3.1 培养模式

按照基于新型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应用技能和创新思维的新型人才,在专业课教学中培育职业素养的意识和手段。在培养模式上采取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作为引领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实现校内校外实训,通过与教学企业的合作,⑵笠嫡媸蛋咐引入到课堂中,完成实训内容后进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企业化教学,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中重点培养具有熟练掌握至少一个国际知名云计算平台技术的云计算系统工程师及云计算系统运维人才,学生通过大量实践操作,熟练掌握设计、开发、规划、安装和管理云计算系统所需的专业知识,可以按照实际需求对云计算平台进行配置、优化以及局部改进的能力,能够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引进云计算系统进行设计、规划、安装和管理。主要可从事云服务提供商、软件开发公司、互联网企业、学校、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云计算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搭建和运维。

3.2 产业融合,就业导向

首先人才的培养是以就业为目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专业规划需要体现紧跟市场、一线定位的原则,需要在国内的产业背景为依托,跟产业发展相配套,培养的人才需要满足企业的需求和要求,因此,在专业规划、课程体系等各个环节需要做到“学有所教、教有所能、能有所用”。此外,在专业校企合作方面,需要与真实企业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办学、构建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在毕业后可以符合企业需求,打造“入学有就业保障、毕业即可就业”校企合作新格局。

校企合作,师资“互聘共培”。通过学校聘任企业工程师承担专业教学任务,企业聘任教师参加项目研发,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3.3不同层次培养

坚持教学改革,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逐步改善教学条件;按照“不同层次”学生具有不同特点进行结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分类培养,提高整体专业教学效果,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应用创新型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人才来说,其岗位包括了云计算维护工程师、云计算售后服务工程、云计算测试工程师,可以按照学生对于专业特长和兴趣,设计相应的专业能力,配套相应的教学知识,,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特色注重培养学生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基本云计算核心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使用先进云计算技术和工具进行云计算应用等能力。

3.4引入工程项目

新型工程教育模式的核心就是把工程项目引入教学过程,以项目设计为主线完整地、有衔接地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阶段。目前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不是特别成熟。为此,根据本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要求,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能力实训、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专业综合实践,专业实践教学实训设备主要包括主流的PC 机、服务器、网络互联设备和网络安全等设备等。根据本专业(方向)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实践教学基地主要以“教学企业”、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构成。其中“教学企业”主要承担综合实践和企业真实项目实训,校内实训室主要开展专业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训练、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开展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训练。其中“教学企业”按照企业应用实际环境建设、校内实训室按照校企共建模式建设专业技能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按照企业实际岗位要求建设。

3.5课程体系创新

高职院校云计算应用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上需要按照采用“平台+ 方向”的思路,这个思路是符合高职院校课程特点和要求的。“平台课”需要大部分的学生都具备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是以后学生发展的后劲所在“专业课”。此外,在课程体系上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在课程的开发上,可以让企业参与进来,共同来开发课程,将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场景带入到课程中,更加符合一线定位的理念,真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打造“校企双主体”的课程体系。遵循“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构建由基本素质、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综合性实践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综合素质等六个模块构成的基于职业岗位(群)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实行工学结合课程资源库建设项目,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和核心课程群的建设。整理专业相关材料和成果,建精品课程建设团队。

3.6校内外一体的“云实训”

全面规划、合理设置和布局校内外实训基地,突出实训基

地共享平台建设,建立一批以专业群为基础的跨专业的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建设中,需要校内实习公司和校外真企业共同参与,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点构建校内实习公司,通过企业真实的案例来让学生做项目,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将课堂搬到企业来利用项目作为载体实现实训目标。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全程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利用一线企业市场、资金、场地、设备、项目、人员等的优势,充分利用企业方的资源,在教学中使得学生对实际工作任务、工作场景等有直接认知,实现基于新型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理念。

同时,规范创新实践教学管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4总结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对高职院校来说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按照新型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理念培养产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喻晓, 胡成松. 面向云计算人才培养的应用技术型计算机专业课程群建设[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5(3).

第5篇

关键词:云计算;大数据;人才培养;课程设置;项目化教学

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广东省在“十三五”规划中,对广东地区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题规划,提出了适合本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规划设计,提出在十三五区间将广东建设成为全国的云计算大数据创业创新高低,成为世界领先全国一流的云基础设备和云终端核心制造基地。为此,广东制定了珠三角“联云计划”人才支撑计划,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人才和智力支持[1]。根据不完全的统计,2016年广东的云服务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云终端制造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整个广东云计算的产业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实现产业规模化。图1珠三角地区云计算产业概况与此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与产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目前的培养供给无法很好满足产业需求。特别是对人才结构出现严重的倒挂现象,一方面产业所需要的大部分是属于产业下游的技能型的人才,人才的需求结构类似于“金字塔”结构,处于金字塔下方的技能人才占据六七成;另外一方面目前在培养人才上面主要是本科院校,其所培养主要是研究性信息技术人才,云计算人才的供给多集中于产业链的中上游,而下游产业链人才的供给相对偏弱。下游人才主要集中在操作类岗位,主要是技能型岗位,从事重复操作的维护、服务类工作,以虚拟化工程师为主[2]。珠三角地区产业概况如图1所示。根据招聘网站2016年12月的统计,云计算领域人才需求量56%为大专以上,与金字塔结构对应。

1云计算应用型人才需求现状

云计算技术应用是研究描述大数据分析和处理、分布式应用、并行化应用、虚拟化应用的理论与技术,它把当前各行各业所产生的呈爆炸式增长的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并行分析和处理,发掘出海量信息中的数据价值。同时,云计算也具有虚拟化的特征,它把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等领域里面的一些基础设施、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等作为一项服务提供给用户,就像用户使用电力设施或水资源一样,实行按需付费使用。根据云计算技术的特色及高职高专学生培养目标要求。从所需人才类型上划分,云计算产业所需人才结构主要呈现“金字塔”型。据监测结果显示,应用产业作为云计算发展的重点领域,面对未来云计算产业的飞速发展,企业人才急缺的问题日益显现。以云计算产业应用领域相关的IT人才需求为例,截至2016年下半年,IT人才的需求量已突破30万人,其中一线城市IT人才需求最为明显,上海IT人才缺口将近7万人,其次分别为北京、深圳和广州,分别突破6万人、3万人和2.5万人。目前云计算类岗位的薪酬已居行业前列。应届生工资在4500-5900之间,整体工资水平在10000-15000元,远胜行业类似岗位。国家“十三五”规划将云计算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云计算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云计算专业根据市场人才需求,为广东地区培养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人才[3]。

2人才培养定位

云计算的产业链是由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软硬件与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商、云计算业务集成服务商、终端设备厂商等构成,是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链,专业定位非常明确面向国民经济各行业和领域云计算建设的需要,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特色注重培养学生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基本云计算核心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使用先进云计算技术和工具进行云计算应用等能力。目前广东部分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开设了云计算专业,培养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维护、运营的人才;外省的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成都学院、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等也开设了云计算专业;很多高职高专开设了云计算课程,20多所高职院校已开设云计算专业。以上可看出,高职高专院校的领导及教师都意识云计算技术的重要性和专业的必开性,但由于云计算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云计算这门课程如何定位、如何讲、讲什么还不清楚,相关课程的教师迫切的需要有系统地讲述云计算专业基础知识的教材。市面上的云计算相关图书大多为店销书,偏重产业和技术介绍,没有适合高职高专作为教材的书籍,这一现状大大的制约了高职院校云计算专业的开设和发展,影响了高职层次云计算人才的培养。因此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云计算专业的培养目标、核心课程体系应如何建设,经过深入的调研,在云计算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上需要非常明确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学生能力为目标,以平台产品为载体,项目化教学为模式,重点培养具有云计算平台搭建和云计算应用设计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云计算人才。

3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

3.1培养模式

按照基于新型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应用技能和创新思维的新型人才,在专业课教学中培育职业素养的意识和手段。在培养模式上采取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作为引领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实现校内校外实训,通过与教学企业的合作,将企业真实案例引入到课堂中,完成实训内容后进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企业化教学,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中重点培养具有熟练掌握至少一个国际知名云计算平台技术的云计算系统工程师及云计算系统运维人才,学生通过大量实践操作,熟练掌握设计、开发、规划、安装和管理云计算系统所需的专业知识,可以按照实际需求对云计算平台进行配置、优化以及局部改进的能力,能够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引进云计算系统进行设计、规划、安装和管理。主要可从事云服务提供商、软件开发公司、互联网企业、学校、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云计算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搭建和运维。

3.2产业融合,就业导向

首先人才的培养是以就业为目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专业规划需要体现紧跟市场、一线定位的原则,需要在国内的产业背景为依托,跟产业发展相配套,培养的人才需要满足企业的需求和要求,因此,在专业规划、课程体系等各个环节需要做到“学有所教、教有所能、能有所用”。此外,在专业校企合作方面,需要与真实企业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办学、构建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在毕业后可以符合企业需求,打造“入学有就业保障、毕业即可就业”校企合作新格局。校企合作,师资“互聘共培”。通过学校聘任企业工程师承担专业教学任务,企业聘任教师参加项目研发,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3.3不同层次培养

坚持教学改革,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逐步改善教学条件;按照“不同层次”学生具有不同特点进行结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分类培养,提高整体专业教学效果,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应用创新型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人才来说,其岗位包括了云计算维护工程师、云计算售后服务工程、云计算测试工程师,可以按照学生对于专业特长和兴趣,设计相应的专业能力,配套相应的教学知识,,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特色注重培养学生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基本云计算核心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使用先进云计算技术和工具进行云计算应用等能力。

3.4引入工程项目

新型工程教育模式的核心就是把工程项目引入教学过程,以项目设计为主线完整地、有衔接地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阶段。目前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不是特别成熟。为此,根据本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要求,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能力实训、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专业综合实践,专业实践教学实训设备主要包括主流的PC机、服务器、网络互联设备和网络安全等设备等。根据本专业(方向)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实践教学基地主要以“教学企业”、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构成。其中“教学企业”主要承担综合实践和企业真实项目实训,校内实训室主要开展专业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训练、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开展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训练。其中“教学企业”按照企业应用实际环境建设、校内实训室按照校企共建模式建设专业技能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按照企业实际岗位要求建设。

3.5课程体系创新

高职院校云计算应用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上需要按照采用“平台+方向”的思路,这个思路是符合高职院校课程特点和要求的。“平台课”需要大部分的学生都具备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是以后学生发展的后劲所在“专业课”。此外,在课程体系上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在课程的开发上,可以让企业参与进来,共同来开发课程,将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场景带入到课程中,更加符合一线定位的理念,真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打造“校企双主体”的课程体系。遵循“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构建由基本素质、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综合性实践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综合素质等六个模块构成的基于职业岗位(群)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工学结合课程资源库建设项目,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和核心课程群的建设。整理专业相关材料和成果,建精品课程建设团队。

3.6校内外一体的“云实训”

全面规划、合理设置和布局校内外实训基地,突出实训基地共享平台建设,建立一批以专业群为基础的跨专业的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建设中,需要校内实习公司和校外真实企业共同参与,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点构建校内实习公司,通过企业真实的案例来让学生做项目,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将课堂搬到企业来利用项目作为载体实现实训目标。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全程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利用一线企业市场、资金、场地、设备、项目、人员等的优势,充分利用企业方的资源,在教学中使得学生对实际工作任务、工作场景等有直接认知,实现基于新型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理念。同时,规范创新实践教学管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4总结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对高职院校来说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按照新型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理念培养产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

作者:郑海清 廖大强 单位: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喻晓,胡成松.面向云计算人才培养的应用技术型计算机专业课程群建设[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3).

第6篇

关键词:大数据 信息与计算科学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c)-0131-03

自1998年教育部将原来的计算数学、运筹学、控制论、信息科学4个专业整合成一个新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后,全国已有600多所高校开设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该专业是数学、计算机、信息工程等学科的交叉,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数学基础和一定的计算机技能,能够在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研、教育、软件开发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应用型人才[2-3]。

但是,随着招生规模逐步扩大,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就业方向不明确、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滞后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学校教育和社会实际需要脱节等问题[4-5]。

云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信息计算科学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大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时间内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1-5]。随着各行各业信息量的快速膨胀,今后对拥有大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的人才需求将快速增长[7-8]。

大数据时代需要分析数据及其与业务相结合的分析人才,这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吻合,信息计算科学专业充分发挥其数学的优势,结合专业背景和社会实际需求,可以为未来的大数据市场培养熟练掌握大数据技能并擅长海量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挖掘与分析等经验的人才。为适应社会需求,该校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徐州工程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于2016年秋季招收大数据方向学生。

培养优秀的大数人才,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关键,该文根据该校实际情况,探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如何在保持数学类专业优势的情况下,融合大数据时代的技术和思想,构建合理的面向大数据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

1 人才培养目标制定

依据徐州工程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制定符合该校特色的面向大数据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目标。

(1)综合素质目标。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法律意识与职业道德规范,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具备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分析理解能力、专业文档撰写能力、创新能力、项目管理意识等各项综合素质的人才。

(2)专业技能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熟悉主流大数据管理及分析平台、数据分析算法与工具,具备较全面的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开发与管理运维能力,有一定的大数据平台架构能力,有一定数据分析与算法实现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大数据工程实践能力,适宜在IT企业从事大数据应用开发、大数据系统运维等工作、并具备一定行业经验认知的应用型大数据人才。

2 课程体系构建思想

为培养适应不同大数据岗位的专业人才,我们采用定制化课程体系、多元化教学模式,重点拓展和提升实践类课程建设,适当加入拓展课程。

2.1 定制化课程体系

针对大数据行业不同岗位技能要求,课程体系遵循“通用+特长”的设计思路,通过通用开发语言与特色大数据技能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利用项目驱动的实战技能训练,可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重视基础课程,加强技术主干课程,构建核心课程群。在夯实基础课程之后,考虑学生实际就业方向,开设针对性强的专业课程,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针对性选择实训方向,安排相应技术性课程学习,同时强化学生技术技能的运用能力。

2.2 多元化教学模式

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效果,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通过理论课、实验课、项目实战课和职业素质课程,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并通过线上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灵活高效的学习渠道、提升学习兴趣、拓展专业知识、培养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大数据开发、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类高端特色专业人才,课程体系以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为双主体进行规划,强调技术与职业素养的双重培养,将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软能力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以实现学生的职业化能力培养。

2.3 重点拓展和提升实践类课程建设,适当加入拓展课程

在保持基础扎实的前提下,拓展和提升实践类课程。除强化校内实践课程外,还要运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进行实训项目开发,强化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不定期聘请名企在职IT专家或业界知名人事,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拓宽学生视野。

3 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遵循“通用+特长”的设计思路,课程体系的构建重视基础课程,并加强大数据技术相关课程,划分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集中实践课程四大课程模块。

3.1 通识课程

包括通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类型,是对本专业学生进行公民基本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文化科学素养、信息技术能力和外语沟通能力等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为目标,也对本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生涯与职业发展指导。

3.2 学科基础课程

该类课程是对该专业学生进行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内容,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学科专业认知水平。专业基础课程一是用以铺垫专业数学基础,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质。二是强化计算机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共用核心技术,增强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该类课程如数学分析、高等代数、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课程。

3.3 R悼纬

该类课程是对该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技术和专业能力训练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具备信息计算科学专业相关领域,尤其是大数据分析及应用开发领域技术工作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及相应的应用能力。该类课程包含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Linux操作系统、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大数据内存计算、大数据流式计算、大数据离线计算等。

3.4 集中实践课程

该类课程是对该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创新教育和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要内容,重点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和方法,了解信息科学专业尤其是大数据分析及应用开发领域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展,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与大数据分析及应用开发中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及职业能力。该类课程主要包含课程设计、项目实训、综合实训、岗位实训和毕业设计。

面向大数据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课程开设先后次序注重学生大数据方向完整的知识链构建,严格按照大数据方向具备的知识结构设计。

实践课程体系包含两条线,一个是课内实验,一个是集中实践环节。课内实验是每门课的实践练习,学科基础课中《C语言程序设计》开设了课内实验,所有专业课均设置了课内实验,课内实验的安排又划分为基础类实验和提高类实验,是对学生进行的基本技能训练。集中实践是每学期后集中开设的实践课程,如课程设计、项目实训、综合实训、岗位实训、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训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岗位实训和综合实训对学生进行实战技能的训练,毕业设计既是对学生的综合技能的训练,也是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综合技能的一次检验。整个实践体系构建如图2。

4 结语

大数据专业方兴未艾,结合大数据专业,充分发挥数学优势,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为我们的专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为培养优秀的大数据人才,我们将根据实际需求及学生发展状况调整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促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T White.Hadoop:The Definitive Guide[J]. O’reilly Media Inc Gravenstein Highway North,2010,215(11):1-4.

[2] 王胜奎,徐光辉,王家军,等.普通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9(5):99-102.

[3] 徐凤生,刘艳芹,赵琳琳,等.基于分层分类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高等理科教育,2016(3):103-106.

[4] 许梅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C]//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USA.Proceedings of 201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Computers in Education.2012.

[5] 卢春霞.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与计算科学[J].亚太教育,2016(4):90.

[6] 郝水侠,郭云霞.大数据时代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72-75.

第7篇

>> 面向区域特色经济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研究 基于项目驱动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面向“双创”高校科技档案管理研究 物联网工程专业项目驱动教学改革研究 面向机械装备制造业的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双创”驱动 基于项目驱动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基于项目驱动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就业与技术双驱动的档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软件工程专业项目驱动和双语教学双融入教学模式研究 物联网工程专业项目驱动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面向对象程序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面向“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探索 高职机械电子学专业项目驱动课程体系研究 面向全过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驱动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研究性教学实践 基于项目驱动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 “双创驱动”:我国众创空间运作机制的构建与探索 “案例”和“项目”双驱动的《PLC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面向工程实际的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课程体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李东. 物联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为例[J]. 计算机教育, 2015(5): 16-19.

[3] 沈艳霞, 孙子文. 物联网工程专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物联网技术, 2015(8): 107-108.

[4] 孙士明, 刘新平, 张晓东. 竞赛驱动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 计算机教育, 2016(1): 153-156.

第8篇

【关键词】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12-01

物联网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与缺口巨大。国内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开设时间较短,专业建设经验积累较少,急需对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体系进行研究。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于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负责具体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现就专业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以下阐述。

一、人才培养目标

物联网工程专业前承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电子等传统信息学科,衔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智能嵌入式设备等新兴技术学科,体现出“学科复杂交叉,技术高度集成,应用综合广泛”的特征。在充分研究了物联网专业特色和计算机类学院开办该专业的优势与特色的前提下,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掌握数学等相关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网络、传感和软件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物联网系统集成与应用开发能力和良好外语运用能力,能够在工业生产、商贸流通、民生服务等领域中从事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研究与制定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发现并总结出4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即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和职业素养要求。在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重点围绕这4个方面进行。

1.知识要求

掌握英语、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外语综合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网络、物联网数据处理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面,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掌握本专业所需的计算机、软件、通信与网络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地掌握物联网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物联网感知与标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掌握数据传输与安全技术;掌握物联网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和开发知识。

2.能力要求

具备进行物联网设备的使用、设计和制造能力,具有典型物联网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能力,具备较好的软件编程能力以及网络系统分析、设计能力,有从事物联网相关软硬件产品的开发能力,具备在物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面进行设计、集成与研发的能力;有获取最新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能够熟练阅读英文专业科技文献、并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了解相关的技术标准,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3.素质要求

了解物联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有获取新知识的基本能力,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创新创业政策、知识产权、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全球视野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精神。

4.职业素养要求

职业素养包括:职业认知、职业道德和职业规划能力。了解从事物联网相关行业的技能要求、工作内容,行业规范和章程,及发展远景等内容。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养成,对于学生本身,行业和全社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

为实现上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采取“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理念与方式。所谓“宽口径”是指专业领域毕业生既具备服务管理机构、服务产业所需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又能够胜任相关产品研发的工作。“厚基础”是指建立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公共选修课、基础教育平台的基础知识结构。“重实践”体现在增加本专业学生的实验、实习的时间和机会,鼓励动手实践,理论应用于实际,解决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问题。

二、专业课程体系

对物联网工程技术体系与层次化认知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专业课程建设首先研究物联网技术体系和关键技术,对物联网技术体系进行层次化建模与分析,按照自底向上方式建立对应的层次化认知模型,完成物联网理论与技术的层次化渐进式的认知方案的设计,建立分阶段的认知能力评价标准作为认知里程碑。抓住能够体现物联网专业特色的专业核心课和实践环节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突破口,重点建立了分层次的物联网专业课程群和具备顶层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们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的规范为依据,参照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确定了专业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并根据课程与实践内容的内在逻辑划分为4个专业课群组,与物联网技术体系的各个层次形成对应关系:硬件平台类课程(感知层)、通信网络类课程(网络层)、数据处理类课程(公共管理层)、应用开发类课程(应用层)。各课程群组中的具体课程与实践环节如下:

?S硬件平台类: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5学时)、传感器节点与RFID技术(45学时)、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45学时)、物联网感知综合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S通信网络类:计算机网络(60学时)、物联网通信技术(30学时)、物联网数据传输技术(30学时)、异构网络互联与融合(30学时)应用网络程序分析与设计实习,物联网传输综合课程设计。

?S数据处理类: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45学时),物联网数据处理课程设计、云计算与云存储技术(45学时)、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30学时)、物联网安全与管理课程设计。

?S应用开发类: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5学时)、数据库系统原理(45学时)物联网应用开发技术(45学时),物联网应用系统分析(30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物联网应用开发课程设计、物联网综合应用设计。

第9篇

关键词:CDIO;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GZB1212001)

一、 研究背景

2000年10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瑞典查尔莫斯工业大学和瑞典林雪平大学四所大学以美国工程院院士Edward F.Crawley教授为首合作组成跨国研究组,经过四年的深入研究、探索和实践,于2004年共同创立的工程教育改革模式,并同时成立了CDIO国际合作组织[1]。从2000年开始,CDIO模式在全球以麻省理工大学为首的几十所大学中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在国内,汕头大学首先结合自身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加入CDIO计划,开创了EIP-CDIO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鼓励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给CDIO 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指引[3]。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内涵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和教育原理的指导下,确定课程的构成要素并将其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培养目标实现的系统。国内学者对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有三种看法:一是专业设置,即由各个专业分别设置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二是专业为学生培养目标而设置的一切课程,具体包括课程体系的目标、内容、结构,顺序等。第三是教材体系,即专业内某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它包括这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的选择、组织及最后的评价。在系统论中一般认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包括它的目标、内容及过程。可将课程体系构成要素应认定为:课程体系目标要素、课程体系内容要素、课程体系过程要素[4]。

1.课程体系目标要素。课程体系的目标要素中具体应括三方面的目标:一是课程体系的总目标即培养目标;二是课程目标即具体一门课程的目标;三是课程体系的结构目标即一般学校制度的培养方案中的目标。

2.课程体系内容要素。课程体系的组成成份也就是一个专业应开设哪些课程;课程的联系方式、课程的组织形式、各类课程的比例关系等。其中组成成分也就是应该开设什么样课程,这是整个课程体系设计的基础。而课程联系及组织形式、各类课程的比例关系则是课程体系能否达到目标的重要体现。组织形式主要涉及所有课程开设的前后顺序。各类课程比例关系主要涉及到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

3.课程体系过程要素。课程体系的过程要素更主要是从动态变化的视角来观察课程体系构建好以后如何对其进行评价及对不恰当或随社会发展变化需要调整的部分进行有效的调整,以保证整个课程体系适应时展的需求。

三、基于CDIO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

构建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时要遵循:以就业为导向,课程的设置上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基础;以实用技能为培养核心;以案例为教学主线,采用贯穿案例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一个案例几乎贯穿整门课程,通过贯穿案例,学生将深刻体会技能点的应用场合,同时积累更多的行业知识和项目经验;以动手能力为突破点;以项目经验为学习目标,解决问题为目的,能力为前提,将分散的、孤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项目带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完善。如下图所示为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学校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本身的资源依据CDIO大纲对课程计划标准进行确立,然后确定课程结构即课程的组合、编排顺序,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通过项目法和案例法进行教授,同时对结果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课程计划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无论是什么专业,课程都是重中之重的,一个好的课程体系能够使学生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理论和技术实践能力,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人际交往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创新、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我认知、自我批评、自我提升的能力,良好的职场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等等方面的诸多能力。设立以强化应用创新能力的项目课程和现有课程形成互补,构建一个综合性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重在强调实践环节,强调课程内容的动态性。

四、总结。基于CDIO 的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课题围绕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方面开展工作,能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这是CDIO 教育模式的本土化,为促进工程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和现代职教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肖莉. 基于CDIO理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云南:云南民族大学,2012.

[2] 张志刚,项莉萍,曹维祥.基于CDIO 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计算机教育,2012(20):32-35.

第10篇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知识体系;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朱金秀(1972-),女,江苏常州人,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常州),副教授;韩光洁(1972-),男,黑龙江伊春人,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常州),副教授。(江苏常州213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物联网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卓越计划’课堂有效教学方法”(KT201117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6-0067-02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根据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1]物联网主要解决物到物(Thing to Thing,T2T)、人到物(Human to Thing,H2T)、人到人(Human to Human,H2H)之间的互联。这一高度交叉的新兴前沿领域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美国IBM公司基于物联网提出“智慧的地球”概念;中国科学院早在物联网概念诞生之初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2009年,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成立,总理考察时提出“感知中国”的概念。2010 年3 月9 日教育部网站发出通知:我国拟针对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等国家决定大力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高校本科教育阶段设立相关专业。这其中就包括增设物联网专业,以期为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相关产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自2010年7月教育部批准30余所高校院系建设物联网工程专业以来,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教育部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一直高度关注物联网及相关专业建设。全国高校物联网及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小组组织高校在物联网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工程实践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国内高校也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索。[2-4]2010年7月,河海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成为首批获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30所大学之一;2011年3月,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成为第七批国家特色专业。物联网目前属于新兴产业,中国高校刚刚开始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笔者近年来致力于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分析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及核心知识领域,力求归纳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的专业共性基础,并结合我校特色,构建了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以期为兄弟高校物联网相关专业课程规划抛砖引玉。

一、物联网的技术体系分析

在业界,物联网大致被公认为有三个层次,[1,5-7]底层是用来感知数据的感知层,第二层是数据传输的网络层,最上面则是内容应用层。

感知层包括传感器等数据采集设备,包括数据接入到网关之前传感器网络。感知层是物联网发展和应用的基础,RFID技术、传感和控制技术、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是感知层涉及的主要技术。

网络层将建立在现有的移动通讯网和互联网基础上,其主要功能是直接通过现有的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如GSM、TD-SCDMA)、无线接入网(WiMAX)、无线局域网(Wi-Fi)、卫星网等基础网络设施,对来自感知层的信息进行接入和传输。网络层中的感知数据管理与处理技术是实现以数据为中心的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感知数据管理与处理技术包括传感网数据的存储、查询、分析、挖掘、理解以及基于感知数据决策和行为的理论和技术。

物联网应用层利用经过分析处理的感知数据,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特定服务。云计算平台作为海量感知数据的存储、分析平台,将是物联网网络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用层众多应用的基础。

物联网各层次间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为了实现整体系统的优化功能服务于某一具体应用,各层间资源需要协同分配与共享。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的系统设计可以是千差万别的,也不一定所有层次的技术都需要采用;即使在同一个层次上,对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也可以进行按需配置。

二、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分析

所谓专业体系就是把一个专业领域内的专业知识组织成专业干线清晰、知识点层次分明、结构衔接完整的一个知识框架。在分析物联网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构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物联网工程”知识结构中的专业知识部分应能够构成物联网整体的框架并体现其关键技术。因此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应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知识和系统整体架构与优化的知识。对应的核心知识领域为:对应于感知层为射频识别技术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对应于网络层为通信与网络技术、异构网络互联与协同技术;对应于应用层为数据处理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对应于物联网整体的框架为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和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

基于以上讨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要能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培养造就具有物联网技术基础理论、物理信息系统标识与感知、计算机网络理论与技术和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物联网及其相关领域的系统、网络、终端、协议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开发能力以及组织和实施物联网应用项目的能力;并在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和团队精神以及外语运用能力等方面有良好的素养,能适应国家现代化与信息化建设需要,为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为信息产业服务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和创新型高等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三、物联网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构成

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应尽可能多地覆盖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围绕物联网工程专业涉及的学科知识领域和知识点,该专业知识部分由四个部分组成:基础类、感知类、网络与通信类、数据处理与领域应用类。

基础类课程为:数理类课程,例如高等数学或离散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物理等;电路类课程,例如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与系统、高频电子电路等;程序类课程,例如程序设计语言C、数据结构与算法、Java语言程序设计等。感知类课程为:射频技术(RFID原理及应用)、传感器技术(与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模式识别与状态监控、物联网定位技术、数据获取与信息处理系统等。网络与通信类类课程为:计算机网络、射频技术与无线通信、通信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短距离无线与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数据库技术等。数据处理与领域应用类课程为:物联网工程导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设计、云计算与云存储、定位应用开发技术、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物联网系统综合设计、移动开发等。

四、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以应用为驱动的专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根据专业共性基础和我校在物联网方面的领域区域特色。因此我校培养模式坚持以水利特色为主导,发挥水利学科的传统优势;整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包括学科基础课程群、物联网工程专题课程群,使学生有兴趣、有研究、有实践地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逐步地、系统地增长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

学科基础课程群:按基础类、感知类、网络类、应用类将相关课程分为四大课程群,有效克服每门课程各自为阵造成的“内容重复、衔接不紧”等弊端。物联网工程专题课程群:根据专业共性基础和我校在物联网方面的领域区域特色,重点建立无线传感网技术、物联网应用开发两个方向,明确制定各方向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选课空间和时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1.无线传感器网络

该方向侧重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应用的研究,强调物联网传输与网络层的开发与实践。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毕业实习以及前沿技术讲座等多种形式,学生将掌握扎实的无线传感网络的基础理论,具有无线传感网络及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研究,方向重点是物联网网络层和感知层的研究与设计。

2.物联网应用开发

该方向侧重物联网应用技术的研究,强调物联网应用层的开发与实践。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毕业实习以及前沿技术讲座等多种形式,学生将掌握扎实的物联网技术的基础理论,系统掌握物联网基础及应用软件的开发方法和开发工具,方向重点是物联网网络层和应用层的研究与设计。并增加水声通信技术、水联网及水环境检测应用作为我校的行业特色。

综上所述,我校的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在课程设置中,把行业应用特色纳入个性化课程、专业课模块,形成学术型和技术型两套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坚持以水利特色为主导,夯实基础教学,为学生未来发展创造条件,以方向选修课为平台,拓宽学生的知识和认识视野,妥善化解突出特色和拓宽视野间的矛盾。

五、结束语

物联网工程专业不是以理论为主导,重点是工程应用,教学应该由应用来驱动,时刻做好准备,不断调整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内容应重在特色,在实施过程中,将高度重视特色专业点建设工作,大力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进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切实为同类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ITU Internet report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R/OL]..

第11篇

【摘要】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的影响,以及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文提出了互联网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根据构建策略,从设计与实施两个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的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 互联网金融 课程体系

一、互联网金融背景及对高职金融专业的影响

1.1互联网金融背景

现代社会,互联网金融覆盖了资金融通、移动支付等诸多金融领域,这影响了传统的金融业态,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消费习惯。从广义来讲,将信息技术(包括移动支付、云计算、数据挖掘等)与传统金融行业结合的模式就是互联网金融。从狭义来讲,互联网金融也指互联网企业开展的金融业务。首先,技术的不断革新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前提。技术降低了传统金融业务的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因此各类互联网结算、理财、投资业务得以不断涌现。再次,普惠金融理念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环境。普惠金融是为中小微企业、普通居民、农民等弱势群体提供的金融服务,强调金融资源向这些群体的倾斜,这也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指导理念。近年来出现的网络理财、小额贷款都是互联网金融对普惠金融理念的贯彻。最后,信用数据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支撑。互联网企业基于自身业务所掌握的客户交易数据,成为有别于传统金融行业的重要数据资源,可以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特定群体开展金融服务。

1.2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互联网金融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方面对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课程带来了重大影响。首先,课程体系方面,高职院校目前的金融专业课程还没有及时更新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和应用知识,即使有也是在现有课程体系中进行补充,还没有构建出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这导致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难以与金融专业发展一致。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对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作出调整。其次,课程内容方面,互联网金融产品相对于传统金融的创新,互联网金融在安全、便捷等业务流程上的改进,互联网金融在支付计算、投资理财等领域的进步,都对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应用型提出更高要求。因此,2015年,互联网金融专业被纳入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中,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有其必要性。

二、互网金融专业人才需求

传统金融专业课程强调金融、经济、财务管理等相关课程,但互联网金融的复合型也对专业人才提出了复合要求。这就是说,互联网金融人才不仅要对互联网金融产品、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等有清晰认识,了解它的产品属性、风险状况,还要了解甚至掌握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网络安全等技术知识。此外,由于互联网金融处于快速的更新与进步中,还需要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新保持高度的敏感以及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成为适应互联网金融行业要求的专门人才。

三、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需要遵循更新教学理念、完善课程设置、充实教学内容、重视教学实践等策略。首先,高职院校要对现有教学理念进行改进。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指导理念,普惠金融也要被纳入到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的教学理念中,加强学生对这一金融理念的认识,作出合理的引导。其次,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需要设置专门的课程内容,探讨金融专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加强学生金融业务技能和信息技术知识的结合,以此帮助学生更高适应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要求。再次,充实教学内容,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的课程内容,需要更重视其实用性和前沿性,关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加深对互联网金融地认识。最后,重视教学实践,互联网金融是高度实用性的学科,因此在数据分析与挖掘、投资理财、支付结算等领域都有诸多实践案例,可作为互联网金融专业教学的案例,加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内容

4.1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高职院校的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包含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以及能力拓展课程四类。基础课程包括金融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经济学基础、金融学基础、财务管理基础、互联网金融概论、金融市场基础、金融法规等,专业课程则是加强互联网金融理论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互联网思维。专业课程包括数据分析与挖掘、网络贷款、网络理财、众筹、互联网金融监管等课程,这些课程帮助学生掌握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基于互联网金融地分析、营销、风险控制等业务能力。实践课程包括互联网金融市场调研、互联网金融业务体验等课程,此类课程更要独立设置并设置学分,鼓励学生分组或独立完成,对互联网金融开展实地调研、体验与分析,培养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鼓励学生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实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能力拓展课程是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细分模块进行的教学,例如应用开发、系统运营等,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兴趣与自身特点,开展专业能力拓展。

4.2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实施

从实施角度,高职院校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建立涵盖金融与技术领域的复合型教学团队。同时引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实践专家充实到教学团队中来,并对专业课程设置给出更多建议与调整。二是学校要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为开展实践课程、实习等提供便利渠道,也可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创新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也方便学校、学生了解企业需求,将企业案例引入教学,并引入行业专家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出指导。三是丰富教学形式,多采用网络实时动态教学、生产性实训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应用开发、金融营销方案设计、业务流程设计、运营方案设计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艳英.互联网金融形势下高职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初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1).

第12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项目驱动;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工程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曾宪权(1970-),男,河南罗山人,许昌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邱颖豫(1974-),女,河南许昌人,许昌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河南 许昌 46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许昌学院2012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201208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147-03

当前,我国的工业发展正处于转折期,这一转折的重要特点是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改造,而信息技术的应用离不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应用和发展。社会上需要大量的计算机方面的研究、开发、应用和维护人员。根据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等五部门的人才报告显示,我国IT人才的需求量每年增长近百万。[1]但是,在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上却出现了以下尴尬的现象:计算机专业从数年前的“香馍馍”转变为目前十大难就业专业之一,超过42%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从事的是非本职专业工作,近5年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的行业留存率不超过68%。另一方面,企业和公司却招不到合适的计算机人才。造成这种矛盾的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随着IT产业的发展,IT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校不了解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要求,注重学生学科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造成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结构失衡问题。

为解决计算机人才结构失衡问题,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应该加快转型升级,避免以考研为导向,面向市场,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结构以及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构建以IT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面向行业,培养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和素质的高层次计算机技术应用人才。结合社会对计算机人才专业能力的要求,按照“能力分解,阶梯推进”的教学改革思路,在保持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完整的前提下,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建立“五层结构”课程框架,将IT行业的职业化场景真正引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职业化”熏陶,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缩短就业适应期。

一、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从信息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工作性质来看,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致可以将需求分为三类: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和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根据国际经验,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之比为1∶4∶7,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呈金字塔形状。目前,高等学校在本科阶段对研究型和工程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和基础,但是对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专门培养几乎还是空白,高校计算机专业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准确定位,面向行业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人才。

1.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

计算机专业人员应具备的4种基本的专业能力是: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能力,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与应用能力。[2]尤其是后3个方面的能力(以程序设计能力为根本基础)是目前国内外各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迫不及待的需求。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现状,结合许昌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所处的区域经济和发展前景以及我校的办学定位和科研、教学优势,我校计算机专业确定了工程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定位,面向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培养信息系统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技术人才,在IT企业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人才以及从事软件产品开发和实现工作的软件工程师,以程序设计和实现能力培养为抓手,突出WEB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专业方向,强化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3]的IT行业应用型人才,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为实现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能力分解,阶梯推进”的改革思路,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和优化,在保持课程体系完整的前提下,整合和消减部分理论课程,适当增加应用性和实践课程学时,围绕软件开发过程所涉及的软、硬件知识,构建以软件开发工具使用、软件实现能力和IT人才专业素质为主线的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形成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4]的专业培养模式。借助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许昌学院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搭建的软、硬件平台,构建多维实践教学体系,将原来孤立的局部实验进行优化重组,使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在学习基本技能的同时,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实现工程素养的渗透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强调课程知识之间的贯通和融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依托一个完整的实际项目,采用“项目驱动式”[5]教学方法把项目生命周期中涉及的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能直接感受到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图1给出了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于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核心课程。整个课程体系依托一个实际工程项目来设计,围绕完成项目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来设计理论和实践课程,构建知识技能层、课程实验层、课程设计层、综合实验层和行业知识层的“五层结构”[6]课程框架,形成以课程实验为基础、课程设计为补充,综合实验为重点,行业知识和应用能力提升为落脚点的多维实践教学体系。

(1)知识技能层:将实际工程项目需要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落实到相关课程,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为工程项目的实施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课程实验层:通过课程实验巩固工程项目需要的知识点,培养规范化的编程思想,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建立成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思维模式、工程意识和工程规范。

(3)课程设计层:通过课程设计将一门或几门相近的课程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炼工程思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工程实践能力。

(4)综合实验层:通过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把课程设计中提炼的工程思想运用到真实项目中,熟悉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

(5)行业知识层:结合企业实训和开发经验,学习行业知识,提炼商业模型,培养学生面向领域的工程能力和素质以及创业能力,缩短学生就业适应期。

二、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1.构建计算机专业课程群,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渗透工程思想,培养学生工程意识

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强调知识的完整性,课程体系的设计虽然考虑了知识之间的衔接关系,但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教学过程往往以单独的课程为单位展开,不同的专业课程、理论课程和实践之间严重脱节。为了达到工程化培养的目标,需要对现有的课程进行系统规划和整合,将内容紧密耦合而且关联度高的课程形成课程群,按照课程之间的衔接和工程开发的知识来设计教学内容,将工程案例贯穿于整个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融于实践教学体系中,实现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渗透工程化思想,培养学生实施工程项目的技术和能力。

2.围绕综合实验项目,重组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内容,形成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

以往的实验教学内容是教师依据实验教学大纲和个人的经验来确定,课程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学生仅仅学到一些支离破碎的局部知识,无法形成整体知识框架,感觉到学的知识无用,从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围绕综合实验案例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对现有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适当调整课程实验内容,强调知识点之间的贯通,一个课程实验的结果可以作为另外课程中的输入,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例如,在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与UML建模课程中可以完成综合实验项目的分析和设计,在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中完成综合项目后台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在web程序设计类课程里完成项目页面设计,在C#或Java课程实现服务器端代码,在软件测试课程完成项目的测试,在计算机网络和操作系统等课程完成系统实施环境的搭建。这样,通过一个综合实验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融合,将分散的课程实验整合成一个整体,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专业知识和技能,符合基于能力的工程教育要求。

当然,在实验课程整合过程中,综合案例的设计和规划是关键,以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者企业真实案例项目为基础,借助专业培训机构和专业教师的力量,形成规范化的实验教学案例资源库。

3.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环境,建立基于云计算的实验教学平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随着高校校园网的建设,网络辅助教学已经成为高校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借助精品课程平台,教师向学生提供了教学资源供学生下载学习。目前,精品课程平台是以课程为单位,仍然存在知识分散、孤立的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数字化资源共享环境,借助校园网搭建基于云计算的实验教学平台,把所有课程的资源整合在统一的平台中,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平台建立虚拟实验室,模拟企业工作场景,自动实现角色分配和实验效果评估,在实验过程中自动关联知识点,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强化与实际项目相关的内容,形成“实践—考核—实践”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建立实践教学质量标准,改革实践课程评价机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加强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监控,依照实践教学各阶段和各环节的要求,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各环节的考核和评价进行改革,针对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制定了科学、规范的考核标准,改变以往通过实验报告和课程设计报告评定实验成绩的方法,加强过程监控,采用答辩、现场考核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考核和质量标准,实行准入制度,学生在进行专业实习或毕业设计之前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5.校企联动,建立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校企合作办学是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新型教育模式,是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必然选择。[7]为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我们主动与企业对接,深入业界调研,结合学校定位,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建立细化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标准。在课程体系中植入企业课程,聘请企业工程师来校授课,利用实验场地与企业建立校内基地,实现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采用学生员工的方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共赢,使学生在校就可以了解业内的最新技术,熟悉行业工作环境。教师通过和企业工程的合作开发,工程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

三、总结

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能力要求,确定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校企深度联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敬伟,赵岭忠,林煜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思考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17):61-62.

[2]李文敬,刘之家,闭应洲.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计算机教育,2011,(2):103-107.

[3]方跃峰,王晓勇.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1,(9).

[4]杨慧炯,韩燕丽.应用型工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6):19-25.

[5]韩冬梅,李艳红,陈元忠,等.经济管理类IT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7(3):64-65.

第13篇

关键词:MOOC;计算机;软件工程;教学改革

一、MOOC对全球高等教育特别是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育的影响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服务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的迅猛发展,网络化的信息浪潮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这一网络化智慧教育火种闯进了高等教育领域的大门,正在教育的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迅速蔓延和燎原着,给全球高等教育传统教学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本世纪初以来,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的兴起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特别是2012年以来,美国顶尖大学陆续设立了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免费网络课程,MOOC在一年间热遍全球。麻省理工与哈佛大学联合发起的edX、斯坦福大学创立的Coursera和Udacity,还有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等成为MOOC的全球引领者。在全球范围内,有数百万人注册参与了各类MOOC教育系统。已有数十个国际知名大学分别加入了edX和Coursera。到目前为止,有14个国家和地区30所国际知名大学加入edX,有22个国家和地区94所大学与组织加入了Coursera。上述数字还在不断上升之中。这场由美国知名大学发起的教育风暴正在蔓延到世界各地。我国的高校也在积极响应MOOC的浪潮。教育部高度重视大规模在线教育MOOC。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于2013年5月加入了edX,并有多门课程上线;北京大学、上海交大与复旦大学加盟了Coursera。我国一些重点大学正在利用MOOC方式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MOOC给全球范围的教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MOOC具有大规模、高端、在线、开放、目前免费的特点,能够帮助大规模学生自由地获得世界范围的优质课程资源,并通过网络接受在线教育;MOOC也使得各国大学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优秀的在线课程资源建设课堂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方式。在教学与学习方式上,MOOC促进了全新的教学模式——“翻转式课堂”(Flipped Class Model)与“小型私有在线课程”(SPOC: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的发展,变换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真正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重构学习流程、学生在线参与、自主学习、互动讨论与协作、课堂讨论、即时测试、反馈和评价等形式,激发了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热情,改善了教学质量与效果。这引起了大学教学方法的一次“颠覆性创新”。MOOC将带来全球范围的多元化大学教育竞争格局的变化,“大学中有MOOC,MOOC中有大学”交相辉映,对于全球范围的大学教育带来广泛而又深远的辐射与影响。

当然,MOOC也给大学教育带来了巨大机遇。MOOC引起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重组,将促进全球范围开放课程资源的整合、大学课堂云平台建设、新型精品共享课建设;基于MOOC/SPOC的课堂导致在线课堂与大学课堂的有机结合;基于MOOC/SPOC的学习与教学模式引发了深层的教学方法改革;网络化、信息化、共享在线课程教育将使得教育传播服务方式产生前所未有的变革。

由于MOOC的多数课程建设始于计算机专业,因此,MOOC对于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育的影响首当其冲且最为深刻。在各个MOOC平台上,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相关课程资源最为丰富。目前,据不完全统计,Coursera平台上拥有计算机类课程94门,其中软件工程课程55门;edX平台上拥有计算机类课程21门,其中软件工程课程10门;Udacity拥有计算机类课程23门,其中软件工程课程18门。

MOOC给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带来的主要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优质课程资源。MOOC提供了名校名师名课、前沿技术、专业核心课等资源。

(2)灵活学习方式。MOOC使学生有更大的学习选择和普适的学习方式。

(3)对学生的挑战。MOOC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参与学习社群互动的机会。

(4)对教师的挑战。学生借鉴MOOC,可质疑本校教师教学内容及方式。

(5)对学院的挑战。MOOC带来了全球范围比较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评价。

如此一来,如何应对MOOC带来的挑战,如何借助MOOC之机遇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育改革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二、大学教育如何适应MOOC之浪潮

为了适应MOOC之浪潮,我国的大学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发展MOOC,促进教育改革:

(1)更新教育观念。更新大学教育观念,接受、采纳和再创造MOOC/SPOC等先进的教学模式、方法、工具和平台,提高大学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

(2)教学资源建设。积极建设我国自己的MOOC课程资源,并采用MOOC共享课程资源、SPOC课堂模式和课堂云平台进行新型的大学教学资源建设。

(3)教学信息化。作为学校教务管理网络平台之补充,建设MOOC课堂云平台支持教学与学习过程及活动的信息化。

(4)教学方法改革。通过MOOC/SPOC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进行基于课堂云平台的教学设计与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组织,提供专业的教学支撑服务,使教学更加有用、有效。

(5)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效率。通过课堂云、MOOC以及翻转课堂的新型学习环境以及各种有趣灵活的学习形式(如社区化、学习者协作、趣味性、即时评测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学习效果。

(6)促进教育国际化。通过吸纳MOOC联盟的国际优质开放课程,可以建立国际化课程资源,加强英语或双语教学,并使学生有更广泛的机会直接接受国际知名教授讲授的课程教学,促进大学教育国际化进程。

(7)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结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建立基于MOOC与课堂云的国际化教师教学培训平台,从教学观念、模式、方法与工具及平台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

(8)扩大大学教育服务及影响。借助MOOC与课堂云平台、开放课程共享联盟,可以对外提供具有大学特色精品资源共享课与优秀课的教育服务,从而扩大我国大学在国内和国际上的优质教育服务及品牌影响。

例如,下图给出了一个大学课堂云平台及MOOC课程资源中心的示意。

该平台作为集课程资源中心、教学支撑环境、自主学习空间、教育服务提供于一体的MOOC课堂云平台,可以为大学教育提供课程资源管理、课程建设、教学过程管理、自学环境、研讨空间、作业管理、师生管理、考试成绩管理、学情分析等功能,提供大学教育中课前的帮助教与学、课中的辅助教与学、课后的互助教与学等支持。该平台可以作为大学课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改革的重要支撑。

大学课堂云平台与MOOC课程资源中心图

三、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发展途径

1.建设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的必要性

国际上MOOC课程建设始于计算机类的专业课,计算机专业与软件工程专业课也是目前国际上MOOC平台上占专业课程比例最大的课程系列。可以说,MOOC对于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影响最大。因此,我国高校应该首先重视和发展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建设。

具体而言,建设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观念更新、专业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方式改革,学生更多学习资源与机会选择的需求、学生学习方式改进与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我国不同层次学校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水平差距的缩减,我国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优质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促进我国计算机与软件工程教育的国际化,保持与扩大我国计算机与软件工程教育阵地及其影响。

2.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的发展途径

关于我国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途径,可以从四个方面着重考虑:建设、利用、改革、联盟。

(1)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体系建设。建设一批我国高水平的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是首要的工作。MOOC课程体系建设主要涉及:面向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知识体系的MOOC课程体系建设、国内外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优秀课程体系与课程资源整合(要尊重知识产权)、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精品资源共享课改造与优秀MOOC专业课程建设、MOOC特色课程与创新实验实践课建设等。我国的计算机类专业教指委、软件工程专业教指委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MOOC课程建设过程中,将会产生一批基于MOOC课程教学的教学名师与MOOC明星。

还要建设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资源与平台,其中包括: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资源中心与云平台建设、开放式MOOC优秀课堂云/资源池与共享机制、基于MOOC的SPOC教学环境与规范建设等。基于MOOC课堂云平台,还将建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网络化开放式教学体系与质量标准规范,构建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的MOOC教学服务系统与课程质量保证与认证体系。

(2)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资源利用。如何利用好国内外的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为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专业与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服务是又一重要任务。首先,应该由学术权威组织(如计算机类的三个教指委或MOOC课程联盟)对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优秀课程以及MOOC/SPOC优秀教学案例进行认证与推荐;然后,建立具有较广泛共识的MOOC/SPOC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体系规范,引导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专业与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接下来,在先小后大范围的高校计算机专业与软件工程专业开展MOOC/SPOC优秀课程教学示范及推广应用。还有,建立按照课程体系、知识单元或知识点、课程碎片内容等进行组织与多维交叉引用的MOOC参考课体系也十分重要。

为使MOOC课程资源与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多种MOOC社群十分必要。例如,建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教师教学研究社群,研究MOOC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标准与规范等;建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各层次或各系列MOOC课程的学生社群,建立基于社会网络的MOOC课程学生研讨与创新小组等。

(3)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借助MOOC促进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专业与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是MOOC对于大学专业教育的重要价值体现。可以实施的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方法改革包括:基于MOOC/SPOC的教学方式改革、“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法研讨、带有“MOOC参考课”的教学组织与研讨式教学方法等。学习方法改革包括:适应MOOC/SPOC的软件工程课学习与考核方式的变革、主动学习方式、基于MOOC的线上/线下O2O学习方式等。在教学管理方面的改革主要是使教学管理方式适应MOOC课程,包括:课程注册、教学进程控制、教学质量控制、考试方式改革、学生成绩与学分认定等。

(4)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联盟。为了促进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与软件工程专业MOOC课程资源共享和教学方法推广应用,就必须建立中国高校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共享联盟体系。通过建立这样一个MOOC课程联盟,不仅可以整合我国高水平大学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优势资源,建立跨校的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优秀资源共享课程体系,还可以建立达成共识的MOOC课程资源共享机制、MOOC/SPOC课教学规范与模式、质量保证机制、学生注册与选课机制、成绩与学分互认机制等。为使MOOC课程联盟能够可操作和可持续发展,还应该探索联盟运营机制,包括:加盟成员条件与资质认证、成员共享课程资源条件;教学点及教学质量认证、教师授课资质认证;MOOC联盟参与国际合作的共享机制;授课单位/个人与使用课程单位的协作关系及利益共享机制;MOOC联盟的运营机制与商业模式;等等。

此外,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联盟还应该吸纳业界的参与。要探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相关院系与IT行业/企业在MOOC方面的合作新内容与新方式:在原有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上,探讨共建、共用、共认MOOC课程教学及其结果的合作新内容与新方式。

四、利用MOOC促进我国高校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为了利用MOOC促进我国高校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与学方法改革,需要从教学方法改革、学习方法改革、学院教学改革等层次入手,做好工作。

1.基于MOOC的教学方法改革——导论、讨论、评论

为了推行基于MOOC/SPOC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要完成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使“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观念。其次,要完成教师新角色的转变,由讲台教师角色转变为体育教练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导论、讨论、评论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领、指导、示范、交互、评价,为学生学习服好务。最重要地,要完成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推行翻转式/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基于MOOC开放课程资源的教学模式、小组创新式教学实践模式等。新颖的MOOC教学模式将带来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

2.基于MOOC的学习方法改革——导学、自学、互学

MOOC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学生的学习方法必须变革。学生除了学会利用碎片时间、个性化时间安排学习外,导学、自学、互学将成为重要的学习新方法,例如自主学习与交互学习、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小组创新式学习、O2O学习实践结合方式等均是学生可以选择的新方法。此外,跨班、跨校、跨国的学生学习社群将成为MOOC学习的一大显著特征。通过MOOC课程学习社群,学生们以“问题/软件”会友,互助互帮,共同进步。学生能否适应MOOC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环境是MOOC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3.基于MOOC的学院教学改革——自教、他教、共教

MOOC的引入势必引起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相关学院教学组织的新变革,需要基于开放教育资源实现自教、他教与共教的混合教学模式。随着学院教学管理的变革,课程体系与培养计划会有更大的包容性;课堂教学组织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及成绩管理将更加灵活。学院的课堂教学资源建设方式也将产生变革:引入MOOC/ SPOC和课堂云,建立基于知识碎片和多维交叉引用MOOC资源的创新课程,以信息化手段支持教学方法改革。此外,通过加入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联盟或高校共享课程联盟,学院将变革其对外提供教学服务的方式,能够基于MOOC课堂云平台提供开放式的教育服务。

五、关于MOOC的应对策略及思考建议

1.关于MOOC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我们应积极从容应对MOOC浪潮,巧借MOOC之石攻玉,促进我国大学教育特别是计算机专业与软件工程专业教育的改革。需要强调以下几点:

(1)建设与改革并重。既要建设新型精品资源共享课及课堂云教学资源中心,又要借鉴MOOC及翻转式课堂法,带动教学方法深化改革。

(2)模式与示范并举。促进形成基于MOOC的教学模式,形成各高校的MOOC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开展基于课堂云的教学示范与学习实践,以点带面,逐步推广MOOC教学活动。

(3)培训与提高齐抓。在MOOC试点学院形成一支高水平的MOOC课程教师队伍,要求每位教师通过学习1~2门国内外MOOC课程体验进行MOOC教学的新方法与过程;开展基于课堂云的MOOC/ SPOC教学模式的教师教学方法培训,提高教师适应MOOC环境的教学能力。

(4)质量规范保证。不管课堂教学随着MOOC如何变化,建立适应MOOC的教学质量规范标准与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归根结底,教学质量是大学教育的生命线。

(5)国内国外结盟。在积极建立我国MOOC课程联盟的同时,促进部分高水平大学加入国际MOOC联盟、共享国际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是非常有益的,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

2.关于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对于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体系与教学体系建设,要突出其专业特色,探索MOOC的先驱道路。除了上述要点外,还需做好以下几件事:

(1)MOOC与O2O模式。计算机类专业,尤其是软件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工学学科。应积极探讨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的线上/线下O2O教学与实践模式中,把知识和能力的教育落到实处。

(2)特色与优势。建立我国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的特色与优势。面向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的知识体系(如ACM/IEEE CS 2013、IEEE CS SWEBOK 2013等),利用国内外MOOC课程优势资源打造一整套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的MOOC课程及其教学体系。

(3)教师与学生。推动建立与发展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的各类MOOC课程社群,激发师生学习MOOC的动力与活力。

(4)评价与推荐。利用MOOC联盟或教指委的权威性,推行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的评价、认证与推荐工作,促进MOOC课程质量的提高。

(5)学界与业界联合。以MOOC浪潮为契机,创建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领域大学与软件企业的学用合作与互动,使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实现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无缝连接。

第14篇

关键词:物联网;课程体系;本科院校

一、引言

自2009年8月同志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已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内容。2013 年2 月,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技术浪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教育领域,自2010年7月教育部批准30余所高校院系建设物联网工程专业以来,2011年,教育部又批准了27所高等院校设立物联网工程的申请;2013年4月,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在学科发展方面,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教育部电子信息与电气学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一直高度关注物联网及相关专业建设。全国高校物联网及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小组组织高校在物联网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工程实践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国内高校也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索。作为国家倡导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物联网备受各界重视,并成为就业前景广阔的热门领域,该专业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就业口径广,需求量十分大。但是,在众多高校积极申报的专业的同时也面临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物联网目前属于新兴产业,中国高校刚刚开始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本文通过分析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主要知识领域,提出了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以期为兄弟院校物联网相关专业课程规划抛砖引玉。[1]

二、物联网专业涉及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利用多种不同的感知技术对现实物理世界进行感知后,通过网络完成对数据的传输,然后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决策,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最终达到对物理世界进行管控、决策的目的。因此,常规意义上物联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2]

1、感知层关键技术

感知层是物联网发展和应用的基础,RFID技术、传感和控制技术、 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是感知层涉及的主要技术,主要负责物品的标识、信息感知采集。该层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网络、射频技术、传感器技术。

2、网络层关键技术

网络层将建立在现有的移动通讯网和互联网基础上,其主要功能是直接通过现有的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如GSM、CDMA)、 无线接入网(WiMAX)、无线局域网(WiFi)、卫星网等基础网络设施,负责物联网感知层感知信息的接入、融合、交换与传递,是实现数据交互、物物相连的关键,在物联网三层架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物联网最终将实现异质网络互联互通,因此通信技术将是网络层的核心技术,包括蓝牙、ZigBee、WiFi、GSM、CDMA、GPRS 等相关技术。

3、应用层关键技术

应用层对网络层传输过来的信息进行处理,主要由业务支撑平台、服务支撑平台、网络管理和信息处理等平台构成,共同完成对信息的分析、计算、存储、挖掘等处理操作,供决策者使用和决策。应用层核心技术包括中间件技术、云计算、海量数据存储、挖掘、检索以及虚拟技术等。

三、物联网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构成

物联网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到网络工程、自动化、电子工程、计算机、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等多个学科。由于物联网产业涵盖面宽,应用广泛,所以物联网工程专业包含的知识点较多,课程涉及基础课模块、感知类课程模块、网络与通信类课程模块与数据处理与领域应用类课程模块。

基础类课程为:数理类课程,如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离散数学、大学物理等;电路类课程,如数字逻辑、电路与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等;程序算法类课程,如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等。

感知类课程为:RFID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模式识别与状态监控、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获取与信息处理系统等。

网络与通信类课程为: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物联网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短距离无线与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数据库技术等。[3]

数据处理与领域应用类课程为:物联网工程导论、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物联网信息安全、海量数据存储、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物联网系统综合设计、移动应用开发、智能物流等。

四、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以应用为驱动的专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根据专业共性和我校其他相关优势专业的特点,以达到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的。因此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确立了以智能物流和智能家居两个应用方向,在后期应用类课程突出物联网技术在这两个方向的工程应用,且物联网专业建设要紧密联系社会、学生、专业发展的需求,统筹兼顾其“专业新、对应产业链长、相关技术门类差异大”的特点,深入研究,准确定位,根据计算机类专业工程教育关于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和专业的目标定位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体系的交叉融合。本专业将相关主干学科的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统筹结合,与物联网专业知识体系相对应,将专业课程按照以上不同类型进行了梳理,制定出了初步的课程体系,具体层次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

五、结束语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作为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高校,应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视野来看待专业建设。根据本文提出的物联网的技术体系、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我校在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建设过程中,高度凝炼专业特色,认真把握本专业综合性强,学科交叉等特点,加强师资队伍和实验室等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以推进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吴国民.地方工科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1(07):35~37

[2]马忠梅,孙娟,李奇.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探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1,(10):1~4.

[3]熊曙光.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研究[J].科教文汇.2012,(11):45~46.

第15篇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 课程体系 现状

[作者简介]王芹(1965- ),女,辽宁辽阳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专业教学。(吉林 长春 13003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38-02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渗透和影响程度的逐渐加深,计算机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的需求。结构性变化是我国受计算机技术发展影响而呈现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最明显变化,其根源还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深入改革产生的对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的不断升级。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办学模式以及办学体制等已成为教育界和学术界研究和探讨的重大课题。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任务,要将此任务富有成效地贯彻下去,关键之处还是要看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状况。

一、高职计算机教学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职业性,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对社会岗位的适应能力与匹配程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需具有职业化、实用性及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实践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尤为重要。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是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学校对学生负责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要求,这一要求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还需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实践锻炼,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从而成为生产一线中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计算机技术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所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应当成为该学科教学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高职学生应当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掌握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对计算机进行各种基本操作。计算机是信息社会的产物,处理信息是计算机使用者的最主要目的,因此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应该能够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去处理、筛选、传达信息,以服务于自己的岗位工作。此外,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高等技术人才,为了体现人才的高级性,学生在实现基本能力的训练和积累后还应当具有一定的创新和研发能力。

二、高职计算机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办学水平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计算机教学也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而取得明显的进步,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但是在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发展后,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1.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如果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分为“学术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两种的话,那么高等职业教育无疑承担着培养“技术型人才”的角色,而普通高等教育更多的则承担着培养“学术型人才”的任务。高等职业教育应当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重要导向,以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为主要目标。因此,高职院校与培养学术、科研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根本的不同,同时与简单的职业资格培训也有着质的不同。高职院校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锤炼,但是这一目标的定位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并没有清晰地显示出来,往往顾此失彼,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社会压力过大和高职院校本身缺乏相应的特色。

就社会方面而言,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精英教育为主,形成了高等教育就是培养精英的惯性思维,因而当职业教育出现在高等教育序列当中的时候也必然受这种惯性思维的影响,总将自己的培养目标不自觉地向普通高校并拢,结果造成“重理论、轻实践的学术型教育”,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不符合高职院校本身的职能,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长期得不到满足。据《2011年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统计,2011年我国江浙沪一带对文秘方面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为258.96万人,而同年该地区文秘性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供应仅为133.4万人,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见,人才供应曲线与人才需求曲线的不平衡、不协调直观反映了我国计算机人才培养中的错位现象已经非常严重。而作为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也同样存在此问题。

2.等级证书考试制度尚不健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应当具有相关的计算机等级证书,毋庸置疑,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计算机的动力,为其顺利毕业和就业提供了最大保障。但是,这种等级证书和毕业考试相挂钩的制度也会给学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最大的弊端就是学生的学习动机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而不是自觉提高自己的能力。甚至教师也陷入了与考试无关的内容不教的怪圈,授课内容紧贴等级考试的内容,而不是研究社会中计算机相关岗位的任职需求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这样就算学生通过了计算机等级考试,拿到相关资格证书也不见得就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3.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教师教学方式不当而无法高涨。当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单一地按照教学进度的安排而向学生大量地灌输理论知识,对于操作性较强的知识,一般是教师在课上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演示如何操作,而将学生的自主操作作为作业布置在课下,课下实践操作的效率非常低,这就造成学生普遍实践操作能力不高。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体系中若不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做出相应的安排,学生就很难获得宝贵的实践能力。尤其是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4.不断更新的计算机技术给计算机课程教学带来困扰。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发展和建设始终受一个问题的困扰,那就是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随着计算机技术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性,关于该学科和技术领域的创新开发成为学术和商业紧跟不舍的课题。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使人们目不暇接,同时也给计算机课程体系的设计造成极大不便。建设不久的课程体系有可能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显得相对陈旧,而陈旧的知识又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但是基础性知识又是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起点,难以回避。这种两难矛盾同时也造成了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体系与新技术、新成果结合不紧密的问题。

三、完善高职计算机课程体系的策略

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要求必须在基础教学、实践教学、总体规划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中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持续发展原则,具体完善策略如下:

1.课程体系中应更加突出基础教学的重要性。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虽然呈现出不断加快的趋势,学生对这些新技术的求知欲也很强烈,但教学中应始终不能忘根基不稳、难成大材的原则。高职院校应当以科学的课程设置和高质量的课程内容教学作为加强学生计算机技术持续增强和发展的根本,在保证现有课时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教学质量,对于专业核心课程投入大量时间和实践机会,并不断强化。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

2.突出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应当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偏向,转为理论与实践并重。专业课程应当作为教学的主干,同时还应当兼顾其他相关课程横向衔接交叉,学生的专业学习贯穿学习过程的网络结构。课程体系设计中应当突出计算机课程对刚入学新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使他们很快接触专业,在对职业能力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要保持不同年级课程设置的相对独立性,按照循序渐进的规律确保学生由低而高逐级接触课程知识和各项技能。同时为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在总体教学计划中还应当单独安排实训计划,通过实训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计算机课程中的动手能力并不单纯指程序设计语言的掌握情况和编程能力,也不单单是熟练操作各类软硬件,而是通过训练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新技术、动手研究新产品的探索精神和能力。

3.以科学的教学方法保证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在高职院校传统的计算机课程体系中主要以专业课、基础课、公共课三个方面为主,这种课程体系的最大弊端在于忽视了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为此在新的计算机课程体系中应当增设实践课程,并突出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从而构建由公共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组成的新的课程体系。同时在实践课程中适时安排实训课程、学生实习机会。实践课程应当紧密结合专业课和公共课的教学内容,打破以往各科各课封闭运行的状态。具体而言,应当注意综合化的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将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适当融合,注重增强课程的专业针对性,及时将新的技术动向和科研成果融入课程体系当中,并且分析这些新技术与基础课、专业课的联系,增强学生对专业课与基础课的学习兴趣。

4.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市场对人才综合实践能力的要求是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体系构建的根本目标和出发点,为此计算机课程设体系也应当以此为目标进行设置,并根据课程内容与性质的不同,增设与计算机相关的选修课,且选修课内容与必修课应当有较强的互补性。在计算机必修课程上,学生专业应当作为划分课程的主要参考,学生专业应当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中有充分体现,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所实施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也应当有所不同。通过专业课程与计算机课程的结合来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宏观了解,能够在对比中找到二者的互补性,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更具科学性。在设置选修课的时候,高职院校应当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必要的调查和了解,并且根据这些调查结果,按照专业需求的不同设置课程内容的比重,这有助于他们对所学知识能够有更好的理解与巩固。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发展不但要符合计算机教学这门学科的自身特点和规律,注重实践能力的训练以及理论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应当符合社会和计算机岗位对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实用型人才,毕业生不但要具有较强的理论修养,还应当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这一要求体现在计算机教学中就是不断调整和变化的课程体系设置,目的就是增强计算机人才的岗位适应能力,提升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敖艳丽.论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

[2]王雁苓.试论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的关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