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探究性学习策略范文

探究性学习策略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探究性学习策略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探究性学习策略

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性学习 基础阶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B-0026-01

探究性学习应成为小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当他们接触和熟悉基础知识时,探究性学习习惯也应进行培养,两者之间并不冲突。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基础学习过程中进行智力、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属于自主学习的范畴。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小学生的潜能,增强小学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一、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1.坚持师生平等、和谐互动的原则。师生关系是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关系,一个是授业者,一个是学习者,两者之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向关系,而是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双向关系。师生之间只有坚持相互平等原则,教师才能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学生也能从教师身上获得更多积极的信息。

2.坚持激励原则,杜绝空洞的“说教式”教育。探究性学习是一项自主学习活动,需要学生以最高的积极性参与其中。因此,数学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给予详细的指导,避免以及杜绝使用指责类语言,以免挫伤积极性。

3.科学设计探究性学习课题。教师在设计探究性学习课题时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出发,充分了解和熟悉学生,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课题,只有这样,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才真正有意义。

二、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的实施方法

(一)以探究性学习为切入点,确定课堂教学主基调

探究性学习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应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基调。教师需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就营造探究性学习氛围,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基调。探究性学习应起到引领课堂的作用,迅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时,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一款电子秤,并通过多媒体技术使学生清晰地观察到电子秤的刻度。学生感到好奇:“为什么老师要给我们介绍一个电子秤呢?和课堂教学有什么关系吗?”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对教师的讲解和引导更加容易接受。然后,教师逐渐将电子秤的刻度知识引向课本中《克与千克》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二)课堂教学中应积极营造探究性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占据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是数学学习最主要的场所。只有小学数学课堂形成了探究性学习氛围,小学数学教学才能呈现出探究性的特质。一般来说,构建课堂教学探究性场景的主要方法是情景教学法,通过引入现实案例、教材案例等,吸引学生参与学习,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最终形成探究性学习氛围。

三、小学数学实施探究性学习策略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发挥正面评价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成为学习过程中的绝对主体,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融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在建立评价体系过程中,教师应正确认识学生的作用。学生既是评价的客体,又是评价的主体,师生之间是一种相互评价、相互促进的关系。另外,学生之间的评价应多元化,除了学生自评,还要进行同学之间的互评,从多个角度审视自己,增强评价结果的权威性。

(二)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理论性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存在难度,必须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形成深刻的印象。从实践教学的现实基础来看,小学生更乐于在学习活动中充分释放天性,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在目前的教学环节中,关于学习活动的设计明显不够,小学生的积极性还未被完全激发。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善于将课本知识丰富化、生活化,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熟悉感和参与感。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为学生构建一个生活化教学场景:学生分组进行,分别扮演超市导购员、收银员和消费者,彼此之间进行“真实的交易”。学生通过场景演绎,既认识了人民币的面额,也了解了交易规则。超市购物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场景,学生容易进入角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从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实践的习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探究性学习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还需继续加强探究,更加深入地了解小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基于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好奇心,通过相关问题的引导以及科学探索的方法获取并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学习探究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形成探索性思维,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不断丰富和深化的目的。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科学探究能力、养成尊重事实科学态度对物理学习、物理课程价值体现的学习目的和重要内容。[1]探究性学习方法对科学探究方法的借鉴以及对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和探索能力的开发和挖掘,对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整合的、结构化、灵活的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国内外诸多研究证明,探究性学习方法是学习物理的重要和有效方法,有助于创新性、探索型人才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探究性学习策略的前提和基础。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策略需要以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心和强烈求知欲为引导来逐步展开。一般来讲,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是探究性学习策略成功的重要一环。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设计课堂问题。第一,寻找存在于自然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物理问题入手,培养问为什么以及从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调查自然界、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并描述他们的形态、颜色、弹性、用途等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问学生冰、水蒸气、水都是什么物质以及怎么转变等问题调动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学习兴趣。第二,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知是一个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重新平衡的过程,以制造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是通过一定的问题使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水平无法解释一种物理现象,从而使学生心理从平衡到不平衡,然后再通过课程讲解、探究性活动开展使学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2]例如,在滑轮组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比较“一定一动”滑轮组和“二定二动”滑轮组的提升效果来制造悬念,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到“一定一动”比“二定而动”更省距离的结论。教师不必立即纠正学生的结论正确与否,可以通过实验对两组滑轮做工情况、机械效率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和研究,从而学生的结论,得出“同一机械来提升不同重物时,其机械效率不同;提升的重物越重,其机械效率越高”的正确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和研究性思维。

二、诱发学生的探究灵感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师生互动已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紧张活泼的教学氛围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充分应用教学环境和氛围对课堂效果的重要作用,为学生构建一个鼓励创新和探索的探究性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探究性教学情景的营造贯穿教学过程,即使引导学生发现物理现象与自己当前知识水平存在的冲突,并通过问题的提出、假设和猜想来解释这一物理现象,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假设和猜想进行实验证明,从而掌握新的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和积累相关物理知识。对于学生提出的别有心裁的想法、与众不同甚至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应该基于表扬和鼓励,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诱发学生探究灵感。[3]

三、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巩固和发展原有知识、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重要方面。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寓学于乐,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探索的魅力,从而培养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一般来讲,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方法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和猜想、通过学习物理知识或者物理实验验证提出的假设和猜想、总结与评估、互动交流等几个环节。在验证环节包括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三个具体步骤。如此,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通过直接参与活动得到激发,相关的课程内容也会在提出、分析问题、解决、总结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得到很好地掌握。[4]

四、开发学生探究潜能

探究性学习与被动性、接受性学习相对,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围绕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和总结而开展系统性学习方法,以“灵活”和“动手”为主要特点。学生需要在求知欲、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和动脑思考、总结。要开发学生探索潜能,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在带动学生做好课本规定的基本探究性实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性和探索思维,根据课堂目标和要求,充分利用自然、生活或者实验器材等丰富素材,做出具有新意、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潜能和学习兴趣的课程设计,并引导学生自觉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自己提出问题并动手验证,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

总之,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系统的学习方法和教学形态,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探究性能力的培养,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也会因为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得到整体提升。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掌握这样一种教学形态,引导学生掌握探究性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参考文献:

[1]江立海.新课程下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6).

[2]胡林香.浅论初中物理课中的探究性学习实践[J].科技信息.2010,(35).

第3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3—0041—01

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其要义是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探索真理,获得知识与能力。它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造欲望,锻炼其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

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呢?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人类获取知识与能力的两大主要学习方式是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比,探究性学习着重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和研究,更侧重于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获得知识与经验,而不是被迫接受似懂非懂的别人的东西。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1. 自觉转变教师的角色地位,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感受探究的乐趣,摸索探究的规律,体验情感,丰富经验,升华认识。首先,教师应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新;其次,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并为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学习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对于过程中出现的思维障碍,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激活学生思维。

2. 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征,必然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相应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亲自探索并发现事物及其规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真理。教师应该为学生着力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能力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

二、多方尝试,力促学生形成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1.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探究性学习始于问题的提出,提问是思维活动的外显过程。“学贵有疑”,有问题才有思考,有问题才能有学习的动机。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探究性学习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入手,创设语文学习的感人情景,包括现实生活情境、多媒体虚拟情境以及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等,让学生进入情境,激发他们探究性学习的兴趣,从而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2. 教给学生质疑方法,使学生善问。

方法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知识之门的开启必将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质疑方法:(1)联想生疑法:紧扣语文学习中的某一知识点展开多方面联想,从而发现疑问,追根溯源。(2)类比生疑法:在同类比中找出其细微差别,探究原因,得出自己的结论。(3)对比生疑法:对比能在异中求同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进而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关键。(4)逆向生疑法:事物有正必有反,在学习中,学习者由正到反,逆向思维,我们对问题就会有不同理解,获得新知。

3. 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应讲究策略。

(1)善待学生的好奇心。初中学生都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天性,这正是乐于探究的动力。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手段,有意识地创造条件,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现象、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认知冲突,促使学生想问——敢问——乐问——善问。

第4篇

〔中图分类号〕 G6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8―0053―01

传统的学习过分强调接受与掌握,忽视发现与探究的价值,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因此, 要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 是新课改的一个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教学实践,笔者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营造良好探究氛围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氛围,特别是人际氛围的支撑。因此,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探究,要求给每个孩子多鼓励,让他们从中体验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和成功。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营造探究氛围。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要求建立平等对话、合作理解的师生关系。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时, 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应当俯下身子、 放下架子, 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2.充分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营造探究氛围。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在观察、实践中积极探究。如第十册实践活动《创办班级图书角》,利用班委会,号召全班学生创办班级图书角。图书管理员全班轮流担任。大家分工合作,讨论、探究怎样为图书登记造册,设计制作什么样的借书卡,制订书籍借阅制度等。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调动。

3.灵活采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营造探究氛围。如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很容易激起学生兴趣, 探究氛围容易形成。再如开辟第二课堂,在学生中成立文学社、摄影组、宣传组等课外活动学习小组,教师只当参谋和观众,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氛围。

二、 培养探究学习意识

1.利用好奇心,引发探究意识。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使学生具有探究意识,首先要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小学生对大自然的一切知识都感到新奇,求知欲非常强。利用这个特点, 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2.质疑问难,增强探究意识。探究意识来自于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才会去探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好求谋解”来增强其探究意识。

3.鼓励独特见解,巩固探究意识。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 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有利于巩固学生探究意识。

三、生成探究的问题

探究性学习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生成性。生成问题的前提是让学生多思善问,而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所隐含的“问题”,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自己去发现和提出,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

1.让学生会发现,善于发现问题。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后,在课堂上会踊跃地发问。通过课题以及重点词句发现问题,根据文章前面要求预习的内容发现问题。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每篇课文前面都有预习内容,往往揭示出了问题,要引导学生从中发现。

第5篇

【关键词】 诱导 激发内需 延伸 拓展空间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新一轮课程改革已进入实验阶段。回首我们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什么?“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下课反复背、练”。听、记、背练成了学生学习方式的主流,这其中又有哪一项能由学生自由支配、自由探索?没有。因此,本次课程改革把“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核心内容。《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怎样在教学中实现探究性学习呢?下面谈几点浅见:

1 合理诱导,激发研究内需

学生的学习内需是实现有效学习最好的动力。因此,教师教学时应合理诱导,巧设悬念,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内在需求。以《工程问题》为例:一段公路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俩队合修几天完成?

首先,让学生按照平常的解题思路列出算式:30÷(30÷10+30÷15)=6(天),然后诱导:如果这段公路长60千米,几天修完呢?

学生不假思索:12天。是吗?请同学们算算再答。计算结果出乎意料:还是6天。“路程扩大2倍,时间竟不变”,学生质疑。教师再适时诱导:如果路程是15千米、45千米、120千米,时间又是多少呢?学生不再胸有成竹。片刻答案又出来了:都是6天。

为什么公路的长度不管变成多少千米,时间总不变呢?是不是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无关呢?能不能不用知道具体的工作总量也能求出工作时间呢?

合理的诱导引发了学生对以上问题积极主动的思考与探究,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思维热情,使其在欲罢不能的浓浓探究氛围中开始了对新课的学习。

2 合理延伸,拓展探究空间

目前的数学教学,基本空间固定在教室内,时间固定在课堂上,即使是课堂外,也是反复背概念、做练习题,我们有必要改变这种状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努力拓展学生的探究“时空”。

如: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在上课前,可要求学生到商店调查一种或几种商品的价钱,有条件的可以买几个商品,算一算自己花了多少钱。真正体验一下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第6篇

预习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学生认真预习,才能对所学知识有全面的认识,进而提高初中数学学习的效果.在预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预习的效果,为后面的新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数学知识往往前后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预习环节设置一些前后具有一定联系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通过探究发现所学知识的前后联系,加深理解,提高认识.

二、在新课导入环节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环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取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素材,提炼数学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获取知识是教学的重要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大胆猜想,分析验证、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步解决问题,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讲“三角形中位线”时,教师在学生明确什么是三角形中位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探究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条边的位置与数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后大胆猜测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可能是平行的,长度等于第三边的一半.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在通过动手测量有关角和边后,得出的结论与猜想的完全一致.通过以上获取知识的过程,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7篇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意识形成的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设计的数学问题必须具有探索性,要能激发起学生探索的愿望,为学生参与探索提供能体现现实性、可探性、实践性、准确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1、创设揭题问题情境

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当中,激发他们对问题、现象保持一种敏感和好奇心,形成探究意识。在导入新知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每堂课一开始,教师揭示课题后,把本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或形象的画面等,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和知识重点,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让学生看着课题说,你想学什么呢?学生提出了:“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三角形有什么用处”等,再如,学习“圆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教师可出示;用一根绳子把牛拴到草地中的木桩上,演示牛边吃草边走,然后问学生:“看着这幅图你想提什么问题?”学生十分踊跃,争相提出:牛走了一圈有多长?牛最多能吃到多少草?牛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这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学习起来也特别有劲。

2、创设阶段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可以围绕每个教学目标,每个达成目标,创设一系列小问题,制造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使这些连续的阶段问题能持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情绪达到最佳境界。例教学“米的认识”时,验证感悟一米的实际长度以后,要求学生不允许用尺子量,指出一米的长度,并能说出采用的方法。又如,教学“比例尺”时,老师把中国地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地图上寻找最想去的地方,说说打算怎么去,然后再算一算这个地方离我们这儿有多远。顿时,学生们兴趣盎然,大大促进了学生的求知欲。

3、创设发散式问题情境

最有魅力的教学就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问。教学中,可以就某一知识点为中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途径、角度,去观察、操作、猜想,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创造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在练习中,可设计一道辩论题:三条线段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教师提供四根小棒(3厘米、6厘米、8厘米和10厘米)用小棒代表线段,让学生自由组合,推选正反方的代表,进行辩论。学生们十分开心,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探究活动中。

二、提供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探索空间

1、优化探究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环境下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勇于探索,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课堂上教师要“蹲下来与学生交流”,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采取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引导、帮助、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营造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教师应把“微笑”、“鼓励”、“成功”带给学生,经常热情地与学生共同讨论、共同商量、共同评价。教师要爱学生,承认学生间的差别,允许学生学习上有选择的机会,有不同的想法,甚至出一点差错。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在时间上给学生以自主,要尽可能放手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自己去观察、思考,去探索、发现,去讨论交流、大胆探索。

2、拓展探究时空

《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教学中,把学习的自教给学生,提供学生更多的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的条件,提供更多的发挥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策略的机会,提供更多的解释和评价他们自己的思维结果的权利。

首先,让学生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探索知识的方法,并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因此,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我:给学生学、思、疑、问、说的时间,给学生合作交流、讨论评价的时间;给学生动手操作,验证猜想的时间,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 时,提供购物场景,让学生用一元钱购买学习用品,能买几样?还剩多少钱?这样使学生在活动中增知,在探究中快乐。

其次,为学生提供探索空间,经历探索过程。课堂上少一些已知结论的验证学习,多一些结论形成的探索性学习。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时,让学生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巧妙地变书本知识为现实中的问题情境,同时,还设置探究课题、社会调查、综合实践等,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阅览室、图书室,走进社会生活,走进大自然。如教学“1公顷实际的大小”可让学生到大操场感受一下,这样,把教学知识的探索由课内延续到课外,由书本扩展到书外,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新的知识,去解决新的困惑。

三、构建有利于促进探究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

探索学习的方法:一是经过调查、观察、探作、验证等概念;二是经过比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的教学思维方法,由此及彼,抽象概适出数学概念,法则、规律等数学知识;三是学生用猜想和直觉思维,发现新知识、新方法。

探索学习活动的形式主要有:自主探究、小组探索、组际交流。

1、自主探究: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通过阅读、操作、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联想和归纳,对自己已学的进行整理,对尚未理解的需进一步深究的提交小组讨论。如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让学生自己想想填填,然后自己说说是怎样想的:①8可分成2个4,2个8就是4个4,②8再加8,③把8各作10,2个10再减2个2。

2、小组探索:在自主探究的基础,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围绕某个最有价值的问题或疑难,展开讨论探索,各抒已见,畅所欲言,满足学生智慧的表现欲。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修正、知识共享。如新教材中教学“统计”,森林公园小象举行生日宴会,小狗、小猫、小猪纷纷赶来祝贺,并带着礼物、鲜花,用什么方法知道分别来了几种动物,每种动物有几只?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索。

3、组际探究:对小组合作探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组织全班集中讨论,加以辩析、解惑释疑,展示思维方法,描述探索过程,帮助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四、构建促进探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1、实施发展性过程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行为习惯、学生态度、情感体验及学习过程表现进行的一种动态评价,要求教师应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开掘学生发展的潜能。评价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状态、参与的广度、及学生自我调整的能力,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允许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允许让学生再“想一想”,让学生有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采取分层次进行评价,因材施教、因人施评,鼓励不同水平的学生及小组在原由基础上取得更大进步。

第8篇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合作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条基本理念是:探究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又成为课程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依赖教师精心创设的探究活动才能得以实现。但是,数学的探究活动如何设计和实施才能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别强烈。”怎样使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呢?现在,就如何在数学课上开展探究性学习谈几点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探究的起点。儿童年龄小,见识少,好奇心强,对未曾见过的事物或现象都感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思维活动的特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乐于去探究。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请你们随意说一个数,老师便能很快的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不信就来试一试。”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为了难住老师,他们从二、三位数,说到了十位以上的自然数,结果都被我准确的判断出来。此时学生的好奇心被老师的快速回答所折服,心里非常的好奇,惊讶!此时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诱惑力促使学生探究和发现其中的奥秘,同时也诱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将学生自然的带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

二、指导学生拓展探究方法,为探究性学习开启大门

探究,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发现规律的过程。提供充分的条件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为学生探究创造有利的条件。如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为研究对称图形的特征,我让每一位学生收集见过的和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菱形、圆、五角星和一些不规则的图形)。课初通过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感知,让学生动手去折一折,使学生充分感知有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不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轴对称图形中,有的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两条对称轴,有的有三条对称轴,有的有无数条对称轴……。再通过学生和教师一起去感受和总结轴对称的特征,让学生动手剪、折、创作出各样的轴对称图形,以对轴对称的特征更加巩固,并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美丽。在学生自己的探究中,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天空。

三、注重合作探究,在合作中达成共识

合作探究是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并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合作探究中,学生的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思维方式经过交流整合,有的得到修正,有的得到提升。小组讨论合作时,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应积极参与到学生中间,这样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还可以密切师生关系,真正做到学生的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听”、“讲”——别人发言时,注意力要集中;别人说的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要在肯定别人的基础上讲自己不同的想法;别人提意见时,要先听,再讲自己的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表达意见,而且学会了怎样倾听别人的想法。

四、课后延伸,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数学教学,我们应当让学生自己体验和经历过程。因为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和学习空间。教师应多想办法、出点子,用数学的魅力让学生觉得数学有趣,想学,自觉地去探究。如在讲授《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节课时,由于学生生活经验贫乏,甚至有个别孩子从未接触过人民币,给授课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把学生编成课外小组,指定学,进行课外调查、学习、研究。布置调查研究内容:1、搜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2、商店购物,进行人民币的兑换3、你还认识哪国人民币?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交流、发言的机会,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从生活中学数学的道理,也感受到了数学的奥妙。因此,开放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构建数学世界,对于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是有利的。

总之,教师要给全体学生创造一片蓝天,一个动力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空,细心呵护学生创新的萌芽,让其茁壮成长,使数学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

第9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3—0067—01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探索、实践、发现和体验,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主动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

小学语文课堂应该少一些问题,多一些话题。与琐碎繁杂的问题相比,教学话题则是由教师或学生根据课文提出的中心议题,并围绕话题同时产生一些新问题,然后展开讨论,探究课文内容。

如何变问题为话题,漫步于语文教学的迷人海滩,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教学案例,透过“绚烂”后的“沉寂”,把握隐藏在现象背后的规律。

一、 紧扣文本,设置精当话题

如,教授《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可以将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转变成同“地球母亲”交流的过程。教学过程可以设计成 “倾听”和“诉说”两个环节。在“倾听”环节,设计的话题是:“文字后面是地球母亲的心跳,是地球母亲的呼吸。我们默默地读,静静地听,就能听见地球母亲在跟咱们诉说呢!”于是,与文本的对话就变成了与母亲的对话,与地球的沟通成了与母亲的沟通。在学生眼中,地球是一位穿着白蓝两色纱裙、身材苗条、步履轻盈的母亲。随着对话的深入,“母亲”变了,变得面容憔悴,变得愁眉不展,变得伤痕累累。

在“诉说”环节,教师则可以设计另一个话题:“面对地球母亲那哀伤的眼神,我们作为她的孩子,又该如何应答呢?这是我们每一个地球人都必须直面的问题,大家静静地想一想,然后写下来吧!”学生用心、用情抒写对地球母亲的爱。整节课,在朗读和感悟中唤起了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心灵的共鸣。学生的每句话里都有一颗心,让学生在话题中多次从语言文字去了解那份情,把握文字后面作者那颗火热的心,这不就是语文阅读的本意吗?

二、 遵循目标,取舍价值话题

语文课堂是生成的、多变的,每一个教学文本,都可以被演绎成不同的教学故事,但是课堂又必须是有目标、有计划的。在阅读课上,阅读话题一般不会只有一个,而是由多个话题组成的“话题群”。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话题的设置时,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取舍安排。

三、 把握生成,预约精彩话题

生成性体现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施过程中学习的反馈,临时改变教学前设置的话题,选择学生在学习中新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作为下一阶段的研究话题,努力做到时刻关注每个学生和每一个知识点的生成和发展。

如,在教授《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笔者让学生读课文,一名学生把“拨草寻蛇”读成了“拔草寻蛇”。学生出现了错误,笔者在黑板上写下“拨草寻蛇”这个词,让读错的同学上台分别表演“拔草”和“拨草”的动作,然后告诉学生,“拔草”一般是用双手去拔,而“拨草”一般是手拿棍去“拨”,因此“拨”比“拔”字多了一根木棍,右边是“发现”的“发”字。接着,笔者让学生想象林冲“拨草寻蛇”的招式,然后和洪教头“把火烧天”的招式作比较,让学生体会到洪教头“把火烧天”招式是打对方的头盖骨,欲置人于死地。而林冲“拨草寻蛇”招式是打对方的小腿骨,是点到为止。从这两个不同的招式中就可以看出林冲武艺之高强、武德之高尚,洪教头那咄咄逼人、不顾对手死活的丑态也跃然纸上。

由此可见,一个不经意间误读的字,一个教师意想不到的教学契机,一个教学前预设不了的话题,却能给整个课堂带来生机与活力。

四、 关注学情,设计挑战话题

第10篇

一、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规律性所作出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1]。学生在实验中离不开思维,既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又要了解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清楚思维能力的作用。

化学教学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把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通过综合分析、比较、概括,并进一步掌握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应用正确的化学原理来判断、推理并得出物质具有何种特征,并能发生何种变化,这就是化学思维。思维能力属于主观能动性,是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是别人所代替不了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的基本能力是指人们进行创新的基础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创新的综合能力主要是指与创新有关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等[2]。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意识是主体自觉进行某种行为的心理活动。顺理成章,创新意识是指主体自觉进行创新的心理活动。

要有创新,敏锐的观察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所谓创新,就是要有新的发现,而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要创新就要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开始。当观察到化学实验中物质发生变化,并产生各种化学现象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将观察到的现象与已学过的知识,头脑中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进行知识的重组与联系,这也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可见,观察不是单纯的感知,而是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协同。因此观察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意识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激发创新动机

所谓创新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心理过程,它是形成和推动创新行为的内驱力,是产生创新行为的前提和基础。

创新是需要动力的,没有创新动机的人无法在创新过程中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相互讨论,交换各自意见可以激发创新动机。萧伯纳曾说过这样一段富有哲理的话: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

2.培养创新兴趣

兴趣对一个人的成才起一种高效能的催化作用。兴趣能够使人进入忘我的创造发明境界。兴趣还可以使人们进入多方位的创新角色。

文艺复兴时期,多才多艺的达・芬奇不仅潜心钻研艺术,还研究光学、解剖学、物理学和动物学。他很注意将研究这些自然科学的某些心得运用到绘画上,使所画人物的精确性、生动性与线条的韵律完美的结合起来,开创了西欧绘画艺术史上的一个崭新时代。假如科学家们没有对科学的多方面兴趣,就不可能把多种不同学科联系起来,进行观察和研究,从中有所发现。

3.调动创新积极性

研究性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调动创新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韦宝平认为,研究型教学“是指教学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训练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3]汪蕙等认为研究型教学的核心是:“学习和研究相结合”,把创新性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4]有别于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旨在授学生以“鱼”的“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的主要特征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5],即授学生以“渔”。作者认为大学实施的研究型教学可以在本科生入学之后将本科生按比例分配给各自二级学院的研究生们,毕竟教师的时间很有限,因此本科生在课后可以和研究生一起学习,遇到问题还可以向他们请教,如果难以解答,研究生还可以寻求导师的帮助,再与本科生讨论,这样本科生可以尽量发挥自己的能力,研究生在解答问题时也学到不少知识,这同时也缓解了教师的授课压力,同时由于研究生具有较长的实验操作时间,这样本科生可以经常与研究生做实验,这也可以增强本科生的动手能力。因此研究型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培养

目前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现在的毕业生拓展知识能力弱,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高等教育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也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适应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需求。[6]学习的目的是增强能力,包括做事的能力、交往的能力、创新的能力等,而不单单是学习知识,当然更不是指考试的分数。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而非仅仅看考分。

有位教育专家曾对学生们谆谆教诲说:“知识学到手了还不算成功,只有将它灵活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才算完满。”[7]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与发展能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能力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能力的发展又促进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所以,教学中要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力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其学习的能力。要使各种不同的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能力,就必须进行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你具备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根据奥苏伯尔的观点,“已有的认知结构,也就是个体知识组织程度、稳固性和清晰性是影响有意义新材料学习与保持的主要因素。”[8]没有正确的知识就谈不上转化为能力的问题,没有能力的培养,知识是不会自动转化为能力的。

总之,正确的知识通过能力的训练可以转化为能力,能力又可以丰富正确的知识,二者结合起来就会产生新的飞跃,将正确的知识变为真正的有用的可靠的知识。再用这个被能力丰富了的知识去再一次指导实践,又会产生第二次飞跃――使知识变为更可靠更有用的创新知识。

四、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在大多数的人都认识到,抓好了教育,就能掌握未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有强大的竞争力,就能迅速发展。[9]

在化学发展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过程中,化学科学上的任何一项重大突破,无一例外都经过化学实验这个环节。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即使在现代高科技得到充分应用的今天,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仍然被人们所一致承认。

教师在搞好化学实验教学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研究问题的思路。化学实验离不开观察和研究,实验对象的颜色、大小、形状和气味等外部属性,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颜色变化、沉淀或气体的生成,放热或发光等各种化学现象都是实验者要用感觉器官通过观察加以认识的。显然,离开了观察的化学实验无从获得感性认识材料,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多种能力是同活动密切相关的,离开了实践活动,无论是技能还是能力都无从谈起,又无法得以表现。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特殊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在这种学习实践活动中,教师讲解并进行示范,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练习,并逐渐达到动作定位,最后形成熟练的实验技巧。此外,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实验水平,将化学实验拍成录像片,放在学校教育在线的网页上,学生可随时上网查看所做的实验,自己预习,独立实验,改变灌输性的教学方法,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操作准确协调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操作技能才能得以熟练。这种学习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五、结束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丰富和贫乏的主要区别已经不是一个人拥有多少,而是获取多少和快慢能力的差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校的教学工作应重在加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不仅要因材施教,也要因人施教,努力改革并不断完善现有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出更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燕斌.创新思维法[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32-33.

[2]彭宗翔,徐卫,徐国权.大学生创新创造读本[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9.

[3]韦宝平.创新教育与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2(11):48-49.

[4]汪蕙,张文雪,袁德宁.关于研究型大学教学模式的认识和实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17-22.

[5]赵云才,周北岳.从教学型教学到研究型教学转型的几点思考.云梦学刊[J].2004,25(4):107,127.

[6]曾冬梅,黄国勋.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3(7):80-81.

[7]金舒,张瑞铃.别让考分误了孩子的前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7.

第11篇

一、设置有效合作教学情境,点燃学生互助合作情感“火花”情感是人们解决问题、克服苦难、主动进取的“助推剂”。学生开展互助学习活动的根本原因,是借助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找准问题的“症结”,进行问题的有效解决。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作为支撑。而初中生内心情感具有波动性和反复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善于结合教学目标及要求,设置出融洽、和谐、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和激发学生开展互助合作学习活动,主动“投身”教学情境,开展行之有效的互助合作学习活动。

如在教学“一次函数与其他知识点的异同点”内容时,如果单独让学生进行探知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困难,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此时,教师根据数学学科的整体性以及丰富性特性,在讲解该知识点时,采用互助合作的学习模式,设置出“某电信公司开展有奖通讯消费”的一次函数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组成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借助图像法,观察分析图像,并通过转化,引导学生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以及反比例函数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合作、补充的学习过程中,认识、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深刻联系,从而实现对该知识点内涵的有效掌握。

二、重视学习方法要领传授,传授学生互助合作学习“要诀”互助合作学习活动是学生借助外界力量和智慧开展的学习活动,学生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解题要领,才能有效开展学习活动,实现学习效能的有效提升。可见,“方法”是学生有效学习活动深入推进的“金钥匙”。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和知识教育观,让教师形成了一套自己较熟悉的课堂教学操作方法,过重的负担,琐屑的平凡,麻木的安稳,导致教师不愿意,也没有精力去变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他们对课堂教学沿用根深蒂固的老方法习以为常.部分教师只注重数学问题的解答训练,致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互助合作学习活动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将方法传授作为学习活动开展的重要补充,搭建学生锻炼和解答问题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答过程的“回头看”,反思解题过程和方法,总结解题经验和要领,逐步形成问题解答的一般要领,从而使学生带着方法要领进行互助合作学习活动,提升互助合作学习效能。

问题: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如图所示,E、F 分别是ABCD 的边AD、BC 的中点。求证:AF 与CE 相等。

上述问题是关于平行四边形的数学问题案例,教师在该问题教学中,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完成该问题探究解答的“任务”。学生在解答问题活动中,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组成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在探究问题条件的过程中发现该问题解答的关键是“正确掌握和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因此,在学习小组探究活动中,有学生提出“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根据问题条件,判定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从而进行问题有效解答。有的学生提出,可以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 ABF ≌ CDE,从而得出AF=CE 的结论。

其证明过程如下:

证明:方法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且E、F 分别是AD、BC 的中点, AE=CF。

又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 ∥ BC,即AE ∥ CF。

四边形AFCE 是平行四边形。

AF=CE。

方法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且E、F 分别是AD、BC 的中点, BF=DE。又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B= ∠ D,AB=CD。

ABF ≌ CDE。

AF=CE。

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不仅对问题进行了有效解答,同时为有效合作学习活动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方法论”指导。

第12篇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策略;高中英语教学;实施策略;教育意义

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高中英语教学,对学生以英语教材大纲和枯燥的语法学习为重点进行“填鸭式”教学,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高中英语课堂的兴趣,甚至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倾向。

英语语言的学习,贵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如何才能提升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语言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呢? 一、探究性学习策略与英语教学

所谓探究学习,简而言之就是探索、研究性的学习。它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同于学生个体自主、自发学习的,在学校的集体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和指导者,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是传授和教导,更重要的是帮助与引导,创造探究的学习氛围和情景是其主要任务。[1]

探究性学习策略作为新课标背景下一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所倡导的学习策略,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高中英语教师应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和欲望,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来关注身边的自然、社会、生活问题,并运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很好地解决问题。

二、探究性学习策略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步骤

2.1优化教学设计,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学习是发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积极的教学情境会激发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动口、动手的欲望,从而有效参与课堂,开启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有效性。这就需要高中英语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中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依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相关探究问题,创设趣味性课堂,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欲望。

2.2开放教学环境,挖掘探究潜能,注重实效性,培养合作意识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保障探究性学习策略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使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研究、创新,互助合作充分发掘展现自己的探究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探究学习,共享探究成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体现了现代教学论中课堂教学应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主线。[2]

2.3科学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探究者,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要求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好,既不能让开放的教学环境成为“放羊式”,也不能过度限制学生探究性学习行为,影响思维探究。教师应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引起学习乐趣和求知欲,从而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2]

2.4适实评价,展示学生探究成果。

探究式学习过程之后,教师要把握好适实评价的时机,对其做客观、全面、准确的评价,使学生知其然并其所以然,开阔探究性思维,充分发挥英语语言学习的实践应用与理解,激发学生对英语课堂探究性学习的兴趣,从而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3.1探究性学习策略有助于构建终身学习能力

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探究性学习策略作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良好有效方法,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并引起对英语语言学习的态度变化,从而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从长远来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增强求知欲,促进综合能力素质的进步和发展。

3.2探究性学习策略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优化模式

世界的进步靠发展,发展的进步靠人才,人才的发展靠教育。探究性学习策略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一种有效学习策略,以其顺应学生身心发展、学习规律的特征,并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是当今多元化时代背景下,培养综合能力人才的有效学习策略。

3.3探究性学习策略有助于提高当前的英语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欲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成就感与挫折也是其感受、理解、掌握英语语言学科的本质所在和价值意义。探究性学习策略的核心意义在于,它以“问题”的提出为核心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索、研究,最终获取属于自己的知识和信息,从而引发学习兴趣,提高自身学习成绩。

“以生为本,全面发展”是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它强调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变革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创新教学设计,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学习方式的运用,发散思维,从而切实提高英语学习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丽.英语课堂探究性学习浅谈[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2):93.

第13篇

一、创设问题情境,为探究性学习巧设铺垫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未曾见过的事物或现象都感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指导学生自发地去探索、发现问题,孕育探求动机,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乐于去探究。

二、注重合作探究,在合作中达成共识

合作探究是数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并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合作探究中,学生的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思维方式经过交流整合,有的得到修正,有的得到提升。小组讨论合作时,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应积极参与到学生中间,这样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还可以密切师生关系,真正做到学生的合作者。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如:部分学生只跟在别人思维后面走,没有独立见解,很容易形成思维的依赖性,这有待于教师及时地发现、调节、解决。另外,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一节课小组合作的次数不应出现太多,时间长了会使学生厌倦,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小组合作要限时限地,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真正地乐于合作。学数学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交流、学合作的过程。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合作技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听”、“讲”——别人发言时,注意力要集中;别人说的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要在肯定别人的基础上讲自己不同的想法;别人提意见时,要先听,再讲自己的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表达意见,而且学会了怎样倾听别人的想法。

三、课后延伸,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数学教学,我们应当让学生自己体验和经历过程。因为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和学习空间。有这么一句话:听过会忘记,看过能记住,做过才能学会。所以要让我们的学生多动手做数学。教师应多想办法、出点子,用数学的魅力让学生觉得数学有趣,想学,自觉地去探究。

第14篇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教学中,巧妙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在愤悱状态下探究,激发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1)可以围绕教学目标提出问题

如:在教学“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围绕“图形的特征是什么?”“图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怎样计算图形的周长?”等。让问题统领全课,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2)可以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提出问题

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系统性,新知识的掌握要建立在旧知识及已有的经验方法基础上的,为此,找准新旧知识的生长点极为重要。

(3)可以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在探索过程中打破封闭式的教学过程,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的探索式学习过程,鼓励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唯师,善思考,不仅能提出问题,而且还能解决问题。通过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明确了探究目标,思维具有了指向性;教学中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思维有了推动性;学生在探究情境中不仅能积极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所学知识的数学价值,更点燃了探究思维的火花。

1. 尝试猜想――验证,倡导自主探究方式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作性。教学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把看、听、读、写、做结合起来,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尝试和猜想是探究获得结论的前提,我们常常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但猜想要有依据,不是凭空瞎猜。由于兴趣爱好、认知方法、理解角度的不同,学生在猜想过程中常常会受到许多与主题无关的信息的影响,偏离了探究的主题,既浪费时间,又影响探究的深入。因此,教师必须适当定向、放中有引、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能作出合理猜想的依据。数学猜测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能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课堂中里利用“尝试――猜测――验证”的自主探究方式,可以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观察、尝试、猜测、操作、验证、推理中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在探索、发现、创造中增强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愉悦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2. 合作交流探究活动

强化探究操作的前提是让学生合作探究。要使学生正确、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形成和产生,不是教师的传授,而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通过合作从对方获取有用的信息来弥补自身信息、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彼此交流见解。

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可以揭示数学知识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学会相互帮助,实现了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意识,提高了自我表现的能力,以及听、说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开放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平台

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通过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而现在的数学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呈现内容的方式是单一的、静态的。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涵在教材中的那些可以让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资源挖掘出来,精心设计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开放的探究学习材料,让学生进入―个自由选择、自主发现的学习活动平台。

探究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运用知识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它是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在实际教学中,注重设计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习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在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思考、讨论、探究,在尝试对比中发现规律,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内化。

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时,教师不仅要给学生留有足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空间,还要有意识地、适时适度地调控探究进程,规则预设,层层深入。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个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作保证。另外,有些教师往往会在学生自主探究前,给学生进行铺垫,看似明确了思维指向,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质上是为学生设置了思维通道,缩小了探究的空间。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工具,提供一个有较大自由度的环境,引导学生在充分、合理的空间中运用多种方法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第15篇

关键词: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B-0049-01

探究性学习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然而,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有些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分析与探究,将数学规律、性质与结论,囫囵吞枣地讲解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毫无兴趣可言。因此,教师应扭转这一局面,积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给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用“探究”引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一、合理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很多学生觉得数学单调、枯燥、无趣,学习数学提不起兴趣。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灌输式”教学,学生会将学习视为一项负担。因此,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为学生创设情境,以具有探究性质的情景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和积极性。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在自行车赛的场地上,出现了各式车轮的自行车,车轮的形状可谓是五花八门,有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的,学生们看到这些别致的自行车,哈哈大笑起来。教师问学生,假如你是一名自行车赛的运动员,你会选择什么形状车轮的自行车呢?学生不约而同地说“圆形”。教师笑着问:“为什么大家都选择车轮为圆形的自行车呢?车轮为其他形状的自行车为什么没有同学选呢?”这时有学生答道:“除了圆形的车轮,其他形状的车轮不能滚动。”其他学生点头表示同意,这时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椭圆,“做成这样的车轮可以吗?”学生说:“不行,前进时忽上忽下,不平稳,人骑在上面会痛苦不堪。”此案例,教师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平面图形的知识基础,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地引向深入,自然地进入到新知的学习中,让学生感觉趣味盎然。

二、注重问题引导,指明探究方向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行为,数学知识呈螺旋形上升,前后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研读教材,精心设置问题,为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避免让学生因为被知识的表象迷惑,而产生没有实效的探究。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教师出示了底面积和高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各一个,教师向学生询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为什么?学生已经知晓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很快得出了结论,因为它们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教师接着问,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课堂上一下子安静下来,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圆可以转化成长方形计算出面积,那么圆柱是不是可以转化成长方体,进而算出它的体积呢?这时学生豁然开朗,教师让学生拿出圆柱体学具(沿高的方向平均分成了16等份),要求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下面几个问题:(1)你们动手操作结果怎样?拼成的物体像长方体吗?(2)拼成的长方体和原来的圆柱有什么关系?(3)通过探究,你认为圆柱的体积应该怎样求?学生自由成组,气氛热烈地展开了探讨活动并得出正确的结论:拼出来物体,近似于长方体,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此案例,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深化了对圆柱体积公式的认识,这样的认识是深刻的,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思维过程。

三、提倡互动交流,提升探究效果

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习惯于用注入式进行教学,这样让学生的思维产生惰性,习惯了“等待”与“接受”,很少主动与同学、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制约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实施探究教学的过程中,应改变这一现状,注重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升探究效果,实现高效学习。

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从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入手,发现2个三角尺3个内角的和都是180度,但此时就断言所有三角形的和都是180°,很难让人信服。这个结论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教师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看看自己所画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在每个学生探讨得出结果后,教师让学生和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把自己的验证过程向小组成员演示,学生们发现,不管组内成员展示的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三个角剪下来,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或者用量角器测量出每个角的度数,然后相加,都是180°,从而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此案例,教师先让学生主动验证探究,然后与小组成员互动,理解和得出了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升了思维能力。

因此,教师一定要深入钻研和分析教材,优化教学的方法,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动手、动脑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理解知识的本质。同时注重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