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发展新战略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复苏期;经济环境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005-03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在渡过最困难的时期之后开始呈现起伏上升的复苏特征,但总体基础仍然较脆弱,复苏过程将缓慢曲折。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都在经济政策特别是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的外贸和能源政策上有所调整和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危机重重。同时,中国经济的内生环境也出现了诸多新的不确定性因素:自然灾害频仍、房地产市场进入宏观调控期,人力资源成本上升,流动性下降;固有的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地阻碍经济的和谐发展。经济复苏期,对中国经济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深刻认识内外部环境的新特点、新趋势,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战略才能不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
一、经济复苏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特征
从目前情况分析,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将有所改善,国民经济总体形势企稳向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11年世界经济的预测,全球经济增长为3.1%,发达国家平均增长为1.3%,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将高达5.1%。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调控方面,通过各个国家通力合作,金融机构房贷信心和市场融资功能得到了有效地恢复。通过采取政府主体投资、政府入股银行等等模式和手段,外贸企业流动性瓶颈得到了有效地缓解。尽管如此,可以看到,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间社会经济因素、地缘政治因素相互交错,旧有的矛盾进一步深化,新的利益的博弈开始显现,促成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环境出现新的演化趋势:
1.主要经济体寻求自我发展倾向增加,体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缓慢走向复苏,各经济体经济外部化程度不一样因此受危机冲击的程度也不一样,从而导致缺乏国际间合作基础,经济体之间利益很难协调。在国内就业压力和政治力量博弈下,主要的经济体(国家)自主发展趋势明显,各国或经济体将解决自身体内就业、社会稳定、基础产业的发展等问题作为首要问题,陆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贸易保护主义逐步抬头。
2.中国传统优势产业领域进入者增加,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出口面临更大压力。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将重振制造业作为就业出路之一,不惜进入一些能效低、规模大、利润薄的低端领域,希望通过扩大出口规模来缓解国内就业率低迷和总体贸易赤字的问题。另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总体竞争力逐渐提高,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有可能通过本币贬值等手段加速争夺低端产品领域的国际市场。未来,中国将在中高端产品领域面对发达国家的强有力的挑战,而在低端产业领域同时面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更加激烈的竞争。
3.能源价格可能再次攀升,国内企业经营风险增加。数据预测,2010年全球资源和能源产品的需求将有所回升,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多采取为低利率等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而导致投资需求增加和主要货币汇率走低,能源类大宗商品作为保值和投资的渠道之一,交易价格可能再次攀升。能源价格上涨将带动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加大中国企业进出口的经营风险(霍达等,2009)。另外,随着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国际贸易,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将被消弱,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4.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全球经济力量博弈的重要手段。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确定商品某些特征的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还有旨在检验商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的认证、审批或试验程序,从而形成事实上的贸易障碍。随着世界贸易市场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传统关税壁垒和数量限制措施在当前已经相对采取的较少,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当前国际贸易领域重要的非关税壁垒。根据世贸组织的数据,从1995―2007年,各成员方向世贸组织通报的影响贸易的新规则总量达23 897件,这其中涉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规则的事件达到16 794件,占总量的71%。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环境的新特征
从国内经济看,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一些固有的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同时,伴随全球经济复苏过程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新的问题和矛盾开始体现出来。
1.经济增长对政策拉动形成依赖,缺乏支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今年来,中国经济呈现出“增长靠投资、投资靠政府”的线性增长特征。政策拉动的外部效果就是透过政府的投资,国有资本开始大规模进入竞争性领域,从而挤出了社会投资。社会投资受到对市场信心降低、国外需求不足、融资门槛过高、相关市场准入性限制措施等影响无法实现有效地增长机制。体制环境内缺乏从政府投资向民间投资的增长动力转换趋势。研究甚至表明,投资过快增长对中国经济效率的提高产生的是抑制作用(吕冰洋、余丹林,2009)。另外,国内消费增长也同样是靠政策引导和补贴,在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大多数国民可支配收入没有显著的改善,稳定的消费增长内生机制就很难形成。还要注意的是,在政策拉动的机制下,政府体系的投融资平台贷款将积累大量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政府出于融资和保障基础性设施项目的资金需求,建立了各种政府投融资平台,后者作为承贷主体统一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之后再将贷款转贷给相关的企业或项目,使债务转而信贷化,债务风险隐藏于贷款中。近两年来的新增贷款的增量就大部分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
2.环境性约束持续刚性、自然灾害增加,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生态环境基础原本就比较脆弱,在人口压力和粗放型经济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目前中国生态安全形势已十分严峻。加之,自然灾害频仍,经济增长的资源支撑能力下降,经济发展的未来空间收缩。2008年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造成贵州、湖南、江西等地的经济损失,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等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农业和工业等损失严重。两次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1 516亿元和8 451亿元。研究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由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2 000亿元~3 000亿元,约占GDP总量的3%。
3.人力资源的成本上升,劳动力流动性下降。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不断加快、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政策的密集出台,促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劳动力传统输出大省,现在已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本地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与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形成竞争局面。2009年有7个省已经对最低工资标准作出了调整,其中最高档平均调整幅度达到17%左右。还有20个省计划将在2010年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希望借助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而从人力资源的供给来看,劳动力的流动性意愿呈现下降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一代农民工选择返乡就业的比重明显增大。而“80后”、“90后”出生的所谓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新生代农民工多是独生子女,较父辈所受教育水平更高,对工资回报和个人发展空间更为重视,就业选择往往集中在几个较发达的经济中心城市。今年年初出现的“用工荒”现象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在沿海发达地区“用工荒”矛盾再度尖锐的同时内地企业招工也出现困难。
4.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国内经济发展结构中的供需矛盾进一步深化,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依然与结构性问题相伴随(高帆,2010)。需求方面,国内消费增长长期处于启而不动、后劲不足的尴尬中。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度较大是影响消费后劲的根本性因素。数据来看,中国居民消费仅占GDP的36%,处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国家中的最低水平。供给方面,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和复杂性增加。受金融危机和外贸需求降低的冲击,以制造出口为导向的产业链条的产能过剩问题尤为明显。数据显示,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近2亿吨,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约5亿吨,铝化工、造船业、煤化工等等行业也均存在较突出的产能过剩问题。此外,受流动性过剩和投资意愿增加的拉动,各地新材料、新能源及相关制造设备等新兴产业项目密集上马,市场尚未培育成熟已经形成新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时,产业产能过剩调整的具体实施还需要考虑到所在地的经济发展规划、附属企业的生存、区域就业和社会稳定等多种因素。
三、经济复苏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路径
应对经济复苏期内外部环境新的变化趋势,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调整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动力的环境路径。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不断调整优化,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在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项关键性任务:
1.逐步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心,建立内需为主、外需为辅的双动力增长引擎。把经济增长的基础放在内需即潜在庞大的国内消费需求上,同时坚持稳定外需、增强经济的外向性,实现扩大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为辅的经济增长双驱动。经济的发展一定是结构质态上的演进(刘伟,2006)。要实现经济发展的质的突破,创造性地利用结构调整这一契机,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技术的自主创新及后发优势,通过精细发展增强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以创新型经济作为经济发展转型的方向,狠抓改革转机制增活力,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来突破发展瓶颈,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2.调整和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改善民生环境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石。通过增加就业渠道、调低国民税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鼓励社会服务事业发展,为国民消费创造动力源泉。通过政策带动性消费和激发居民自主性消费,双管齐下。应对消费结构升级的特点和趋势,促进产业投资的高端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约化、市场经济的有效化,从而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系统发展的理念出发,增强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对当前发展的热点问题比如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密切关注,有效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供给,加大政策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降低国民的消费不确定预期。
3.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规划引导。研究表明,新兴产业将成为影响中国今后十年的产业发展方向(厉以宁,2009)。如何有针对性的推动新兴能源、新医药、新材料、新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实现突破,使之成为中国经济未来主要的增长动力,就必须下更大力气改善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和明确发展的重心。从未来发展的整体战略的考虑,服务业的发展应分为三个重心:以服务生产为重心,集中在现代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系统等等产业;以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为重心,集中发展现代旅游业、创意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方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差异化竞争力。以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平台和降低能耗、资源环境和谐发展为导向来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提高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公共系统的支撑能力,同时降低其能耗水平。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有利趋势,以城市群为中心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区域合理布局。
在经济增长动力的环境路径优化方面则要做好:(1)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积极调控好人力资源市场,消除各种阻碍农民工流动的体制,建立以工作为导向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动城镇化和发展小城市,吸引农民工落户成为真正的市民。(2)区域经济统一布局的优化。以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为主线优化区域经济布局,重视发掘各自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统一区域要素市场,通过不断缩小国内的区域差距和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提升整体经济运行的效率。(3)优化农村经济环境。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以及农村科研方面的投入,优化农村经济的要素资源配置,保证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4)消费环境的优化。进一步整顿消费市场秩序,加强消费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培育信贷消费和绿色消费,让人们有能力消费、放心消费、健康消费。
参考文献:
[1]厉以宁.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走向[N].经济参考报,2009-11-17.
[2]刘伟.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经济研究,2006,(1).
[3]吕冰洋,余丹林.中国梯度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率的增进――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6).
[4]霍达,李芸珊,王建东.能源价格与国民经济成长[J].中国软科学,2009,(1).
[5]高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何以成为可能[J].探索与争鸣,2010,(1).
关键词: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复苏期;经济环境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在渡过最困难的时期之后开始呈现起伏上升的复苏特征,但总体基础仍然较脆弱,复苏过程将缓慢曲折。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都在经济政策特别是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的外贸和能源政策上有所调整和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危机重重。同时,中国经济的内生环境也出现了诸多新的不确定性因素:自然灾害频仍、房地产市场进入宏观调控期,人力资源成本上升,流动性下降;固有的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地阻碍经济的和谐发展。经济复苏期,对中国经济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深刻认识内外部环境的新特点、新趋势,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战略才能不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
一、经济复苏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特征
从目前情况分析,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将有所改善,国民经济总体形势企稳向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11年世界经济的预测,全球经济增长为3.1%,发达国家平均增长为1.3%,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将高达5.1%。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调控方面,通过各个国家通力合作,金融机构房贷信心和市场融资功能得到了有效地恢复。通过采取政府主体投资、政府入股银行等等模式和手段,外贸企业流动性瓶颈得到了有效地缓解。尽管如此,可以看到,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间社会经济因素、地缘政治因素相互交错,旧有的矛盾进一步深化,新的利益的博弈开始显现,促成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环境出现新的演化趋势:
1.主要经济体寻求自我发展倾向增加,体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缓慢走向复苏,各经济体经济外部化程度不一样因此受危机冲击的程度也不一样,从而导致缺乏国际间合作基础,经济体之间利益很难协调。在国内就业压力和政治力量博弈下,主要的经济体(国家)自主发展趋势明显,各国或经济体将解决自身体内就业、社会稳定、基础产业的发展等问题作为首要问题,陆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贸易保护主义逐步抬头。
2.中国传统优势产业领域进入者增加,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出口面临更大压力。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将重振制造业作为就业出路之一,不惜进入一些能效低、规模大、利润薄的低端领域,希望通过扩大出口规模来缓解国内就业率低迷和总体贸易赤字的问题。另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总体竞争力逐渐提高,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有可能通过本币贬值等手段加速争夺低端产品领域的国际市场。未来,中国将在中高端产品领域面对发达国家的强有力的挑战,而在低端产业领域同时面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更加激烈的竞争。
3.能源价格可能再次攀升,国内企业经营风险增加。数据预测,2010年全球资源和能源产品的需求将有所回升,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多采取为低利率等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而导致投资需求增加和主要货币汇率走低,能源类大宗商品作为保值和投资的渠道之一,交易价格可能再次攀升。能源价格上涨将带动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加大中国企业进出口的经营风险(霍达等,2009)。另外,随着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国际贸易,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将被消弱,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4.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全球经济力量博弈的重要手段。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确定商品某些特征的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还有旨在检验商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的认证、审批或试验程序,从而形成事实上的贸易障碍。随着世界贸易市场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传统关税壁垒和数量限制措施在当前已经相对采取的较少,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当前国际贸易领域重要的非关税壁垒。根据世贸组织的数据,从1995—2007年,各成员方向世贸组织通报的影响贸易的新规则总量达23 897件,这其中涉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规则的事件达到16 794件,占总量的71%。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环境的新特征
从国内经济看,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一些固有的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同时,伴随全球经济复苏过程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新的问题和矛盾开始体现出来。
1.经济增长对政策拉动形成依赖,缺乏支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今年来,中国经济呈现出“增长靠投资、投资靠政府”的线性增长特征。政策拉动的外部效果就是透过政府的投资,国有资本开始大规模进入竞争性领域,从而挤出了社会投资。社会投资受到对市场信心降低、国外需求不足、融资门槛过高、相关市场准入性限制措施等影响无法实现有效地增长机制。体制环境内缺乏从政府投资向民间投资的增长动力转换趋势。研究甚至表明,投资过快增长对中国经济效率的提高产生的是抑制作用(吕冰洋、余丹林,2009)。另外,国内消费增长也同样是靠政策引导和补贴,在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大多数国民可支配收入没有显著的改善,稳定的消费增长内生机制就很难形成。还要注意的是,在政策拉动的机制下,政府体系的投融资平台贷款将积累大量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政府出于融资和保障基础性设施项目的资金需求,建立了各种政府投融资平台,后者作为承贷主体统一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之后再将贷款转贷给相关的企业或项目,使债务转而信贷化,债务风险隐藏于贷款中。近两年来的新增贷款的增量就大部分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
2.环境性约束持续刚性、自然灾害增加,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生态环境基础原本就比较脆弱,在人口压力和粗放型经济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目前中国生态安全形势已十分严峻。加之,自然灾害频仍,经济增长的资源支撑能力下降,经济发展的未来空间收缩。2008年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造成贵州、湖南、江西等地的经济损失,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等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农业和工业等损失严重。两次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1 516亿元和8 451亿元。研究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由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2 000亿元~3 000亿元,约占GDP总量的3%。
3.人力资源的成本上升,劳动力流动性下降。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不断加快、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政策的密集出台,促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劳动力传统输出大省,现在已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本地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与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形成竞争局面。2009年有7个省已经对最低工资标准作出了调整,其中最高档平均调整幅度达到17%左右。还有20个省计划将在2010年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希望借助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而从人力资源的供给来看,劳动力的流动性意愿呈现下降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一代农民工选择返乡就业的比重明显增大。而“80后”、“90后”出生的所谓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新生代农民工多是独生子女,较父辈所受教育水平更高,对工资回报和个人发展空间更为重视,就业选择往往集中在几个较发达的经济中心城市。今年年初出现的“用工荒”现象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在沿海发达地区“用工荒”矛盾再度尖锐的同时内地企业招工也出现困难。 转贴于 4.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国内经济发展结构中的供需矛盾进一步深化,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依然与结构性问题相伴随(高帆,2010)。需求方面,国内消费增长长期处于启而不动、后劲不足的尴尬中。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度较大是影响消费后劲的根本性因素。数据来看,中国居民消费仅占GDP的36%,处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国家中的最低水平。供给方面,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和复杂性增加。受金融危机和外贸需求降低的冲击,以制造出口为导向的产业链条的产能过剩问题尤为明显。数据显示,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近2亿吨,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约5亿吨,铝化工、造船业、煤化工等等行业也均存在较突出的产能过剩问题。此外,受流动性过剩和投资意愿增加的拉动,各地新材料、新能源及相关制造设备等新兴产业项目密集上马,市场尚未培育成熟已经形成新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时,产业产能过剩调整的具体实施还需要考虑到所在地的经济发展规划、附属企业的生存、区域就业和社会稳定等多种因素。
三、经济复苏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路径
应对经济复苏期内外部环境新的变化趋势,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调整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动力的环境路径。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不断调整优化,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在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项关键性任务:
1.逐步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心,建立内需为主、外需为辅的双动力增长引擎。把经济增长的基础放在内需即潜在庞大的国内消费需求上,同时坚持稳定外需、增强经济的外向性,实现扩大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为辅的经济增长双驱动。经济的发展一定是结构质态上的演进(刘伟,2006)。要实现经济发展的质的突破,创造性地利用结构调整这一契机,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技术的自主创新及后发优势,通过精细发展增强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以创新型经济作为经济发展转型的方向,狠抓改革转机制增活力,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来突破发展瓶颈,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2.调整和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改善民生环境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石。通过增加就业渠道、调低国民税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鼓励社会服务事业发展,为国民消费创造动力源泉。通过政策带动性消费和激发居民自主性消费,双管齐下。应对消费结构升级的特点和趋势,促进产业投资的高端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约化、市场经济的有效化,从而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系统发展的理念出发,增强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对当前发展的热点问题比如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密切关注,有效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供给,加大政策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降低国民的消费不确定预期。
3.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规划引导。研究表明,新兴产业将成为影响中国今后十年的产业发展方向(厉以宁,2009)。如何有针对性的推动新兴能源、新医药、新材料、新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实现突破,使之成为中国经济未来主要的增长动力,就必须下更大力气改善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和明确发展的重心。从未来发展的整体战略的考虑,服务业的发展应分为三个重心:以服务生产为重心,集中在现代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系统等等产业;以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为重心,集中发展现代旅游业、创意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方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差异化竞争力。以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平台和降低能耗、资源环境和谐发展为导向来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提高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公共系统的支撑能力,同时降低其能耗水平。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有利趋势,以城市群为中心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区域合理布局。
在经济增长动力的环境路径优化方面则要做好:(1)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积极调控好人力资源市场,消除各种阻碍农民工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建立以工作为导向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动城镇化和发展小城市,吸引农民工落户成为真正的市民。(2)区域经济统一布局的优化。以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为主线优化区域经济布局,重视发掘各自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统一区域要素市场,通过不断缩小国内的区域差距和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提升整体经济运行的效率。(3)优化农村经济环境。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以及农村科研方面的投入,优化农村经济的要素资源配置,保证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4)消费环境的优化。进一步整顿消费市场秩序,加强消费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培育信贷消费和绿色消费,让人们有能力消费、放心消费、健康消费。
参考文献:
[1]厉以宁.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走向[N].经济参考报,2009-11-17.
[2]刘伟.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经济研究,2006,(1).
[3]吕冰洋,余丹林.中国梯度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率的增进——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6).
[4]霍达,李芸珊,王建东.能源价格与国民经济成长[J].中国软科学,2009,(1).
[5]高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何以成为可能[J].探索与争鸣,2010,(1).
关键词: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复苏期;经济环境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在渡过最困难的时期之后开始呈现起伏上升的复苏特征,但总体基础仍然较脆弱,复苏过程将缓慢曲折。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都在经济政策特别是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的外贸和能源政策上有所调整和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危机重重。同时,中国经济的内生环境也出现了诸多新的不确定性因素:自然灾害频仍、房地产市场进入宏观调控期,人力资源成本上升,流动性下降;固有的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地阻碍经济的和谐发展。经济复苏期,对中国经济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深刻认识内外部环境的新特点、新趋势,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战略才能不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
一、经济复苏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特征
从目前情况分析,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将有所改善,国民经济总体形势企稳向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11年世界经济的预测,全球经济增长为3.1%,发达国家平均增长为1.3%,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将高达5.1%。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调控方面,通过各个国家通力合作,金融机构房贷信心和市场融资功能得到了有效地恢复。通过采取政府主体投资、政府入股银行等等模式和手段,外贸企业流动性瓶颈得到了有效地缓解。尽管如此,可以看到,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间社会经济因素、地缘政治因素相互交错,旧有的矛盾进一步深化,新的利益的博弈开始显现,促成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环境出现新的演化趋势:
1.主要经济体寻求自我发展倾向增加,体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缓慢走向复苏,各经济体经济外部化程度不一样因此受危机冲击的程度也不一样,从而导致缺乏国际间合作基础,经济体之间利益很难协调。在国内就业压力和政治力量博弈下,主要的经济体(国家)自主发展趋势明显,各国或经济体将解决自身体内就业、社会稳定、基础产业的发展等问题作为首要问题,陆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贸易保护主义逐步抬头。
2.中国传统优势产业领域进入者增加,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出口面临更大压力。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将重振制造业作为就业出路之一,不惜进入一些能效低、规模大、利润薄的低端领域,希望通过扩大出口规模来缓解国内就业率低迷和总体贸易赤字的问题。另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总体竞争力逐渐提高,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有可能通过本币贬值等手段加速争夺低端产品领域的国际市场。未来,中国将在中高端产品领域面对发达国家的强有力的挑战,而在低端产业领域同时面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更加激烈的竞争。
3.能源价格可能再次攀升,国内企业经营风险增加。数据预测,2010年全球资源和能源产品的需求将有所回升,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多采取为低利率等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而导致投资需求增加和主要货币汇率走低,能源类大宗商品作为保值和投资的渠道之一,交易价格可能再次攀升。能源价格上涨将带动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加大中国企业进出口的经营风险(霍达等,2009)。另外,随着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国际贸易,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将被消弱,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4.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全球经济力量博弈的重要手段。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确定商品某些特征的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还有旨在检验商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的认证、审批或试验程序,从而形成事实上的贸易障碍。随着世界贸易市场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传统关税壁垒和数量限制措施在当前已经相对采取的较少,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当前国际贸易领域重要的非关税壁垒。根据世贸组织的数据,从1995―2007年,各成员方向世贸组织通报的影响贸易的新规则总量达23 897件,这其中涉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规则的事件达到16 794件,占总量的71%。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环境的新特征
从国内经济看,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一些固有的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同时,伴随全球经济复苏过程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新的问题和矛盾开始体现出来。
1.经济增长对政策拉动形成依赖,缺乏支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今年来,中国经济呈现出“增长靠投资、投资靠政府”的线性增长特征。政策拉动的外部效果就是透过政府的投资,国有资本开始大规模进入竞争性领域,从而挤出了社会投资。社会投资受到对市场信心降低、国外需求不足、融资门槛过高、相关市场准入性限制措施等影响无法实现有效地增长机制。体制环境内缺乏从政府投资向民间投资的增长动力转换趋势。研究甚至表明,投资过快增长对中国经济效率的提高产生的是抑制作用(吕冰洋、余丹林,2009)。另外,国内消费增长也同样是靠政策引导和补贴,在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大多数国民可支配收入没有显著的改善,稳定的消费增长内生机制就很难形成。还要注意的是,在政策拉动的机制下,政府体系的投融资平台贷款将积累大量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政府出于融资和保障基础性设施项目的资金需求,建立了各种政府投融资平台,后者作为承贷主体统一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之后再将贷款转贷给相关的企业或项目,使债务转而信贷化,债务风险隐藏于贷款中。近两年来的新增贷款的增量就大部分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
2.环境性约束持续刚性、自然灾害增加,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生态环境基础原本就比较脆弱,在人口压力和粗放型经济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目前中国生态安全形势已十分严峻。加之,自然灾害频仍,经济增长的资源支撑能力下降,经济发展的未来空间收缩。2008年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造成贵州、湖南、江西等地的经济损失,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等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农业和工业等损失严重。两次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1 516亿元和8 451亿元。研究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由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2 000亿元~3 000亿元,约占GDP总量的3%。
3.人力资源的成本上升,劳动力流动性下降。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不断加快、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政策的密集出台,促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劳动力传统输出大省,现在已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本地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与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形成竞争局面。2009年有7个省已经对最低工资标准作出了调整,其中最高档平均调整幅度达到17%左右。还有20个省计划将在2010年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希望借助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而从人力资源的供给来看,劳动力的流动性意愿呈现下降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一代农民工选择返乡就业的比重明显增大。而“80后”、“90后”出生的所谓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新生代农民工多是独生子女,较父辈所受教育水平更高,对工资回报和个人发展空间更为重视,就业选择往往集中在几个较发达的经济中心城市。今年年初出现的“用工荒”现象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在沿海发达地区“用工荒”矛盾再度尖锐的同时内地企业招工也出现困难。
4.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国内经济发展结构中的供需矛盾进一步深化,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依然与结构性问题相伴随(高帆,2010)。需求方面,国内消费增长长期处于启而不动、后劲不足的尴尬中。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度较大是影响消费后劲的根本性因素。数据来看,中国居民消费仅占GDP的36%,处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国家中的最低水平。供给方面,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和复杂性增加。受金融危机和外贸需求降低的冲击,以制造出口为导向的产业链条的产能过剩问题尤为明显。数据显示,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近2亿吨,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约5亿吨,铝化工、造船业、煤化工等等行业也均存在较突出的产能过剩问题。此外,受流动性过剩和投资意愿增加的拉动,各地新材料、新能源及相关制造设备等新兴产业项目密集上马,市场尚未培育成熟已经形成新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时,产业产能过剩调整的具体实施还需要考虑到所在地的经济发展规划、附属企业的生存、区域就业和社会稳定等多种因素。
三、经济复苏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路径
应对经济复苏期内外部环境新的变化趋势,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调整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动力的环境路径。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不断调整优化,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在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项关键性任务:
1.逐步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心,建立内需为主、外需为辅的双动力增长引擎。把经济增长的基础放在内需即潜在庞大的国内消费需求上,同时坚持稳定外需、增强经济的外向性,实现扩大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为辅的经济增长双驱动。经济的发展一定是结构质态上的演进(刘伟,2006)。要实现经济发展的质的突破,创造性地利用结构调整这一契机,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技术的自主创新及后发优势,通过精细发展增强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以创新型经济作为经济发展转型的方向,狠抓改革转机制增活力,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来突破发展瓶颈,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2.调整和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改善民生环境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石。通过增加就业渠道、调低国民税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鼓励社会服务事业发展,为国民消费创造动力源泉。通过政策带动性消费和激发居民自主性消费,双管齐下。应对消费结构升级的特点和趋势,促进产业投资的高端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约化、市场经济的有效化,从而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系统发展的理念出发,增强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对当前发展的热点问题比如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密切关注,有效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供给,加大政策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降低国民的消费不确定预期。
3.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规划引导。研究表明,新兴产业将成为影响中国今后十年的产业发展方向(厉以宁,2009)。如何有针对性的推动新兴能源、新医药、新材料、新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实现突破,使之成为中国经济未来主要的增长动力,就必须下更大力气改善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和明确发展的重心。从未来发展的整体战略的考虑,服务业的发展应分为三个重心:以服务生产为重心,集中在现代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系统等等产业;以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为重心,集中发展现代旅游业、创意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方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差异化竞争力。以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平台和降低能耗、资源环境和谐发展为导向来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提高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公共系统的支撑能力,同时降低其能耗水平。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有利趋势,以城市群为中心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区域合理布局。
在经济增长动力的环境路径优化方面则要做好:(1)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积极调控好人力资源市场,消除各种阻碍农民工流动的体制,建立以工作为导向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动城镇化和发展小城市,吸引农民工落户成为真正的市民。(2)区域经济统一布局的优化。以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为主线优化区域经济布局,重视发掘各自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统一区域要素市场,通过不断缩小国内的区域差距和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提升整体经济运行的效率。(3)优化农村经济环境。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以及农村科研方面的投入,优化农村经济的要素资源配置,保证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4)消费环境的优化。进一步整顿消费市场秩序,加强消费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培育信贷消费和绿色消费,让人们有能力消费、放心消费、健康消费。
参考文献:
[1]厉以宁.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走向[N].经济参考报,2009-11-17.
[2]刘伟.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经济研究,2006,(1).
[3]吕冰洋,余丹林.中国梯度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率的增进――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6).
[4]霍达,李芸珊,王建东.能源价格与国民经济成长[J].中国软科学,2009,(1).
[5]高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何以成为可能[J].探索与争鸣,2010,(1).
本文所述新经济,即知识经济。它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现代科技为核心,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就全球而言,知识经济即将到来,有关专家预言,再过二三十年,人类跨入知识经济时代。目前,知识经济最发达的是美国,即使是美国,如今主导产业依然是工业经济。
县域知识经济处于初始发展阶段。本文以霞浦县为例。99年XX县人口50.4万,国内生产总值31.76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011元。
一、县域经济进入新经济大背景
县域经济不具备新经济条件,电脑与因特网没有普及,金融市场不发达也不完善,高科技人才奇缺,整个经济发展环境并未走向良性循环,尤其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乏力,经济全球化提供的良好机遇很难充分利用——因此,新经济时代离县域还有一定距离,但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县域经济进入新经济的大背景之下。
(一)XX县知识经济现状
人类从农业经济跨入工业经济已有二百多年,人类即将跨入知识经济时代,而县域知识经济却刚刚开始,县域没有微软,没有英特尔,没有实达。
1、网络经济初露端倪。近年,县域出现了“初始”的网络经济。一是电子商务刚刚起步。XX县XX公司,在网上注册了“台贸网”,是我国唯一一家大型台贸网站。系统地了台贸全方位信息,包括台湾各大批发商场货物信息,我国国内对台单位介绍及劳务信息等,并将逐步实现电子商务。20__年上半年注册,计划下半年对社会开放,以三个“现代”(即现代商务、现代办公、现代生活)为目标。拓宽了电子商务空间。XX正常对台年贸易额在300万美元左右,其中劳务200万美元。实现电子商务之后,将大大增加贸易额,今年1-9月份,贸易额达2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近10%。二是私人上网人数递增。目前全县上网人数达1300多户。三是网吧企业逐增。今年县域网吧达20多家,通过网吧上网每月达5万多人次。网吧年营业额达200多万元。
2、信息网站初显效益。由政府出资创办的两家信息网站为我县经济立下一定功劳。一是供销社农产品信息服务中心。福建省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服务中心,将全省供销系统联成一体,设立网站,下设网点,将农贸产品信息上网交流。霞浦县99年一年间,通过信息中心接收的商务电子邮件531件,从网上采集商务信息65000多条,向各点信息5000多条,帮助推销水产品、蔬菜3万多吨,成交额达5000多万元。这虽然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说明网络信息已经在县域经济之中发生作用。二是由霞浦科委主办的《XX之窗》网站。该网站与“中华联合网”联合,免费为我县企业入网登记。将产生较大效益。
3、科学技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我们将这类经济形态称作“科技支持型”。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由来已久,近年提倡高优农业,科技更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就霞浦而言,濒临绝迹的大黄鱼人工养殖的成功,利用设施农业种植反季节瓜果、蔬菜的成功,以及农作物新优品种成功,都是知识对县域农业经济作出的贡献。知识农业经济,也是知识经济的组成部分。
①大黄鱼育苗。大黄鱼濒临绝种。八十年代末,XX水产科技人员开始研究人工育苗取得成功。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养殖推广,仅5、6年间,全县人工养殖大黄鱼达9万箱,产值达数亿元。其中育苗2亿尾,产值达2亿元以上。
②反季节瓜果。XX县州洋乡农民郑XX96年始与厦门格林农业新技术开发公司联合,种值反季节无籽西瓜取得成功,目前已达500亩。正常西瓜于夏季收获,反季节西瓜于冬季收获。每亩投入900元左右,可收获3000元以上,投入产出比为1:3。蔬菜每亩投入在300元左右,收入800元左右,产出比为1:2.5。而水稻的产出比为1:1.5。
③脱毒甘薯基地。XX创建薯苗基地,培育脱毒甘薯品种,年产苗200多万株。供应本区各县。解决了甘薯品种退化问题。
工业企业中技术改造,也为工业的发展注入生机。
(二)加入WTO,县域经济环境全球化
加入WTO,将局域贸易扩展为全球贸易。即县域经济环境全球化。这将给县域经济带来生机,也将带来诸多问题。
1、加入WTO,县域经济直面国际市场。目前,XX县内资企业仅两家有出口权。加入WTO后,将大大改变这种状态,企业可以直面国际市场。县域经济的发展自然置身于国际大环境之中。国此,产业结构也将进行大调整。
2、加入WTO,拓宽了县域经济市场。XX县98年养殖大黄鱼不到2万箱,今年养殖达9万多箱,“内求”急剧下降,鱼价下迭。县域经济有许多项目受市场的制约。加入WTO,将改变这种现状。
3、加入WTO,将促进信息的数字化和经济的网络化。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信息的数字化和贸易的网络化。加入WTO后,县域将有更多的企业直面国际市场(不会是XX仅有两家内资企业具有出口权),快速便捷的网络信息将是人们经营的首选,电子商务也将逐步普及,这是发展所需,也是发展必然。这就给县域经济发展走向全球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二、新经济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将面临重大变化
随着世界新经济潮的涌来,县域经济发展将面临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支点”转变。各个时期经济发展都有相应的“支点”,这“支点”即经济发展的根本的首要的关键所在。农业经济时代,“支点”是劳动力,工业经济时代,“支点”是“能源”。新经济时代,“支点”是“知识”。目前,县域经济从依托资源转向科学技术又向信息转化。即,目前“支点”是科技,“支点”转向是“信息”。明确“支点”转变是拟定发展思路的关键。
找准了经济发展的“支点”,就有了用力之处。换句话说,县域经济呼唤科技为先导!科技是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2、经济结构调整面临困难。XX99年三产比例为:42.9∶22.3∶34.8。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这种经济结构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不加调整,经济无法得以快速发展。
经济结构难以“优化”,因素很多,主要因素:一是农地产权问题。地产权利界定不清,产权主体多元化,原来“集体”在农村已经“缺位”。土地使用权流转滞后,影响农村的经营配置。二是“双层经营”障碍。目前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即“双层经营”。经营、决策分散,规模偏小,又难以统一调整结构的认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困难。三是政府政策的偏差。主要表现在无意识误导和行政干预。党的工作转向以经济为中心,政府工作也以经济效益为主,于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产业迅速发展,农村三产则相对滞后。行政干预,尤其是为稳定粮食而采取的诸多措施,使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对政策的扭曲和贯彻不力,也是使产业结构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村经济直面国际市场,经济结构调整势 在必行。然而,又困难重重,这就是县域经济面临的又一大难题。
3、经济发展趋向多元化、复杂化。新经济背景下,经济发展趋向多元化、复杂化。多元化不仅指经济结构多元化,多种经济成份混合,也指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国营、集体、“三资”、合作、股份、私营、个体——多种企业相互交错;独资、联合,跨国、跨地,强强合作、山海协作——发展形式复杂化;兼并、重组,租凭、转让——多种手段交替使用;整体经济在不平衡条件下发展前进。
三、新经济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县域经济大环境的改变,要求发展要有新策略、新思路、新措施。
(一)找准新旧经济的切合点
新经济并非凭空而生,它是脱胎于旧经济,旧经济是基础。在县域经济中,许多新经济成份则与旧经济相伴而生,这是县域新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XX县的大黄鱼养殖,反季节西瓜为什么会得以发展?这就是因为选准了推动支点。大黄鱼濒临绝种,是科技的介入,人工养殖大黄鱼成功,使得大黄鱼迅速发展。科技是“支点”,科技是“引擎”。大黄鱼养殖项目,正是从县情和市场中找到了切合点。XX县20__年大黄鱼养殖达9万多箱,当年收获产值达4亿。(9万箱产值远不止4亿)。而与其相关的产业,产前育苗,产中饵料,产后加工、销售,总产值至少10亿以上。其发展势头仍十分迅猛。
反季节瓜果也一样,同样是科技作为“引擎”。依此类推,科技与当地资源优势相结合的项目,只要有大市场,都可以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实质上是找准新旧经济的切合点。
(二)利用新经济“正向回馈”规律
旧经济是一种“负向回馈”经济,当水稻价格上涨时,农民种得更多,人们买得更少。新经济则不同,需求增加,会创造更高的效益和更高的报酬,导致价格下降,进而创造更高的需求。根据这个规律,县级发展网站将会带动经济发展。农产品信息网全省就一个,各县只设网点。这远远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县必须设立农产品信息网站各乡镇设立网点,先由政府扶持,逐步过渡到自收自支。农产品信息网的发展,将使农民避免盲目生产,将引导农产品销售步入正轨——最终成为农民生产的高级顾问。
XX县对台贸易网站,是全国唯一的台贸网。其面向三个“现代”:现代商务、现代办公、现代生活。前景看好。应作为新经济典型来发展。
(三)结构调整抓住“二性”
目前,农村经济结构难以优化,因素很多(上文已述。不管是体制问题还是政策问题),必须紧紧抓住“适应性”与“扩张性”。适应性是以变为本,通过灵活多变的措施,使经济结构适合国情、县情,使县域经济稳步发展。在新经济大背景下,县域经济依然以有形经济为主,无形经济为辅,资源优势,劳力优势仍然也必须发挥大作用,这样,县域经济与都市经济仍然不同。
扩张性,以特为主。抓住特色农业,加以发展。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主要采取新开发和项目倾斜政策,使县域经济超常发展。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项目,实质上也是立足优势,加以发挥。XX的大黄鱼,其他海产品有自己的特色。XX的石矿开发有近台优势,虽无其他特色,也可形成特色项目,除了近台(台湾需要大批量矿石),还有深水码头(万纯级泊位)。扩张的基础是优势。抓住一点,超常发挥,这就是扩张性的实质。
实质上,结构调整旨在协调发展。没有协调,发展失衡,不利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在经济项目超常发展时,必须考虑相关项目的和协。所谓生态经济,就是利用大自然和协发展的规律进行发展经济。因此,不管是适应性还是扩张性,都必须围绕和协发展。
(四)灵活务实的宏观调控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时代已经过去。一管就死,只因没有从实际出发,宏观控制不灵活;一放就乱,是说管理没有从实际出发,任其自然,宏观失控。
宏观调控的灵活性,指政策的灵活性。该扶的扶,该禁的禁,任其自然的放开。由于经济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必须采取一事一政策,一项目一政策,进行灵活调控。
宏观调控的务实性指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脱离实际无法执行和泛泛而论不可操作的宏观调控效果为零。现实中,往往会因为政策的不可操作,使其无法执行;因而宏观调控成为空活。林林总总的规定都因之而束之高搁。
新经济背景下,必须逐步形成灵活务实的宏观调控手段,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五)人才重在培养与激励
人才缺乏,是事实。加入WTO后,这方面人才尤其缺。步入新经济,知识人才更为缺乏。问题并不在于人才缺,而在于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机制上。
XX县各类技术人员达7142人,其中农业水产技术干部达200多人。而这些人,都不在水产技术工作岗位上。这就是当前人才问题之一。人才使用不合理。
另处,缺乏的人才,并没有培养的机制。再而缺乏激励机制。因此,人才必须重在培养与激励。缺乏的人才,选送培养,谁培养谁使用;不培养又要使用的,必须付给培养金。已有的人才必须建立奖励机制,重奖有贡献的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
(六)设立技术创新工程和科技园区
关键词:宏观环境 新农村经济 人口转移
一、新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大环境
近几年,国内经济发展迅猛,较长时间保持高速增长,无论是人民的收入水平、生活质量,还是思想素质,都有较大的提高。想要进一步改善新农村的经济面貌,走一条适合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全面审视日新月异的大环境。大环境在不断发生改变,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存在着有利和不利的环境。
1、新村经济发展不利环境
第一,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势加快。中国经济正以较高速度运行,而此成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国内的城市化,以及对基础设施投资。由于城市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工作机会的不断增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这种农村人口转移是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但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外出劳动力多是农村主要劳动力,而留守劳动力主要是老弱病幼或妇女,这就造成农村在生产要素的供给上对外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其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
第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同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马路、 电、 水、 通信等基础设施主还是依靠村民自治原则,村民自主集资修建,国家只给与部分补贴和资助。这种政策将导致农村的基础建设大大落后于城市。
2、新农村经济发展有利环境
第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长期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出口和投资,当全球经济不景气,消费能力下降时,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便受到制约,而依靠城市化的发展,以投资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又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政府已经意识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刺激国内消费的增长,挖掘内在的消费能力,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激发人民的创造性,提高经济活力就显得十分重要。把握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农村也可以尝试着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第二,中央缩小收入差距的决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想法已然实现,但现在的收入差距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除了通过调整税收以及普及各种社会福利来实现财富的转移,政府还迫切希望农民的收入能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因此,国内的政策环境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十分有力的。
第三,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环境问题不断爆发,北京雾霾使人们开始意识到解决环境问题已刻不容缓,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口号让人们心生鼓舞。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绿色往往只是点缀,拥挤的街道,不断排出的尾气是城市令人头疼的一面,要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需要更多依靠土地资源充裕的农村,让农村成为美丽中国的一面旗帜将是十分令人欣慰的。
第四,对高质量生活品质的追求。食品问题频出,从婴幼儿奶粉到地沟油,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对绿色健康的食品的需求将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网络购物的兴起,便捷高效成了物流公司以及消费者的共同需求,农村作为各区域的衔接地带,若能发挥地域优势也不失为一个好策略。
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城市经济发展面前显得逊色不少,几十年的努力虽使得农村面貌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与城市的差距还是越来越大。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众多农村面临的困境其实是相似的。
第一,人才短缺。农村在生活条件上、薪资待遇上,对人才是缺乏吸引力的。缺少具备长远眼光、较强分析能力、对本地区的各种条件有深刻的认识的管理者,同时也缺乏丰富的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这两类人才的缺乏,使得大多数的农村难以找到适合本村发展的道路。想要发展农村经济,就得跨国人才这道坎。
第二,基础设施薄弱。想要经济迅速提升,引入工业是不错的选择,能为农民就业和政府税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但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大多数农村的水、电、公路、厂房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无法给企业提供舒适的生产条件,因此对企业是缺乏吸引力的。
第三,特色不足。新农村建设在大张旗鼓的进行,但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相同的村村通公路,相同的村民新建住房,缺乏特色,不免有盲目建设之嫌,这些还是有政策支持的乡村,更多偏远的人烟稀少的农村往往很难有大的变化。全国除了少数几个地区有条件有能力进行机械化作业,大部分地区依然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种着传统的农作物,收入上很难有大的突破。中国农村众多,每个村落自然条件和禀赋不一,仅依靠单一无特色的发展方式将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腾飞。
三、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策略
1、工业带动经济。
为沿海部分工商业转移做好准备。通过与荆州市纪南镇政府人员的交流,对该镇的经济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该镇通过原有的较好的烟草包装工业基础,吸引了包装业上下游工业的入驻,既解决了当地的就业,保障了村民的收入,又使得地方政府有更多税收来给人民提供福利。采用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政府出地修路,企业出钱、提供厂房设备和岗位。但此法应用更适合劳动力充裕、工资要求相对较低的地区,且运输成本不能太高。
2、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
中国农村众多,各个村子在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文素质上差异很大,只有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合适自身的发展模式才是明智之举。
第一,农业特色经济。选择将农村第一产业做出自己的特色是个不错的选择,食品问题频发,公众对健康绿色食品需求更加强烈,采用合作社或大农庄的模式,使用机械化和安全无公害的种植方式,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方便监管,除了常规农作物、家畜,还可以引入适合当地生长且市场需求大的特色物种,如大城市稀缺的土猪,保健药品原材料等。若遇到难题,可向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
第二,旅游特色经济。对村中的房屋、公路进行改造,使其更具有地方特色,人文特色,城市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渴望在节假日有个娱乐休闲的好去处,而具有特色的乡村将是不错的选择,如荆州太湖镇的桃花村,每到桃花盛开时,就会吸引大批游客前往参观,既缓解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此方法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农村离大城市较近,且有着好山好水,若能具备这类条件,便能有着很大发展空间。
四、结语
农村经济的发展空间其实是很大的,选择途径也很多,但再好的设想也需要有人付诸行动,地方政府想要改变本地区农村的经济面貌,就必须把握新时代经济大环境,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道路,并不断地投入人力、财力上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摘要:区域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能够持续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核心竞争力。本文从培育区域竞争优势、区域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区域发展战略是构成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发展战略;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在区域核心竞争力系统中,区域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核心竞争力。区域发展战略是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重大决策。区域发展战略的策划是根据区域特点,通过制定一系列规划和产业发展战略来组合并激活区域要素,使各要素处于良性互动的均衡状态,并形成“集聚效应”,不断吸纳人才和技术等要素,使区域的“边际竞争力”不断提高。这是区域能够持续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
一、发展战略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
区域核心竞争力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和资源有关,由区域优势资源构成,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特色。一个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可以是: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社会资源优势,混合资源优势。这些特色和优势或是天然禀赋,或是历史发展的长期积累。比较优势主要是提供了有利的资源,赋予核心竞争力以独特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竞争优势和资源利用有关,是指在竞争中相比于竞争对手更强的能力与素质。麦克尔·波特的定义是:一国或地区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即该国或地区获得生产力高水平及持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竞争优势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力。相对于比较优势,其在核心竞争力中地位也更重要。比较优势是一种潜在优势,有利的资源不一定就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区域发展战略才能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如图1所示。
区域比较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要使这种潜在的优势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关键是要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培育、创造并维持其竞争优势,以保证区域产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能保持长久的优势地位。
二、发展战略是区域优势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区域竞争力是地区内所有产业竞争力的集。如果用AC代表区域竞争力, AIC代表区域产业竞争力,地区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述:
AC={AIC1;AIC2;AIC3;……}
区域竞争力最终由该地区产业竞争力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经济不过是产业经济的空间表现,区域经济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在地区产业经济活动上。无论是地区经济增长率提速、综合经济实力增强,还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地区产业能力的强弱。培育一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就在于寻求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以此作为优势产业重点发展,营造产业竞争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收益。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实践也证明,一个国家和地区要不断提升经济竞争力,关键在于不断提升其产业竞争力。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能力强不强,对于能否稳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适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以该地区众多产业发展能力的集合为基础,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本质上表现为地区产业发展能力之间的竞争。竞争优势的大小是由其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一般地说,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可以分为5种不同的情形:支配地位;优势地位;有利地位;维持地位;劣势地位。如果一个地区有某一产业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或有利地位,甚至是支配地位,那么该产业在全国就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在发展战略中就是优先发展、重点发展的产业,并维持其竞争优势。如云南的烟草行业就是一个在全国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行业,云南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要保证烟草行业的优先和持续发展,从而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
因此区域发展战略的目的就是通过扶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龙头产业,培植市场开拓能力强、营销网络健全、具有品牌效应的标志性产业,形成区域核心竞争,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战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区域的产业结构越符合区际比较优势,越容易建立起竞争优势。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缩影,不可能在各个产业都具有比较优势,也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具有竞争优势。区域发展战略具有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使其竞争力得以充分发挥的作用。
一是培育主导产业作用。区域产业结构由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它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性质、速度和规模,并体现出某一区域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区域主导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区域产业结构。主导产业的主导性在于,一方面,可以通过产业系统的前向、后向、旁侧关联带动相关产业(辅助产业、基础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形成优势产业部门和龙头企业,生产出名、优、特、新拳头产品,创造出相对丰厚的利税,增加区域参与经济竞争的实力和谈判回旋余地。从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过程看,根据产业链式发展规律,区域主导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表现出强烈的链式连锁反应,要求或促进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形成多种产业相互配套的生产体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产业发展战略为核心,产业发展战略的实质就是将区域产业发展序列按区域比较优势禀赋状态进行安排,根据区域的功能定位来选择主导产业,集中资源,重点发展,最终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二是发挥特色产业作用。即使特色转化为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就是要根据资源和条件开展相应的经济活动,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利用区域特色资源,包括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条件、蕴孕精深的历史文化遗存、独具创新力的人力资源,将之适当组合,发展成特色产业,并生产出特色商品。这种特色产业及其特色产品,能造就“特色壁垒”,产生特色竞争力。
三是合理布局区域空间作用。其一诱导产业空间聚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区域发展战略,可以引导区域内的企业、产业在空间初始布局和重置投资上相对集中,共享基础设施资源,利用产业聚集经济效益和企业规模经济效益,获得区域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和竞争力的提升。其二培育地域增长极。增长极的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提出来的,他认为,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根据增长极理论,在经济资源有限,需要加速发展,提升竞争力的条件下,区域发展战略能有意识地培育地域增长极。如设立重点开发区域,并从政策、利益上加以引导,集中经济资源,使重点区域高速成长,从而增强区域竞争力。
今天的世界,对个人而言,勤劳是否还是财富和收入多少的决定性因素?对企业和国家而言,自然资源是否是一个国家发展致富的决定性因素?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实际上是关系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一个如何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问题。
编者按:
因本文篇幅较长,本刊版面有限,须分为上中下三期依次刊发,至此已刊登完毕,本期将从中印金融创新对比、中国改革的方向的角度继续论述“财富是怎样产生的”。
印度比中国强在哪里
1978年中国的人均GDP是印度的2/3,现在中国的人均GDP甚至比印度高70%至80%,但为什么西方经济学家却普遍认为印度有可能超过中国?从经济学角度看,尤其是从金融发展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来看,印度的内在增长潜力确实比中国大得多。
印度金融创新做得好
中国前些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制造业和其它相关服务,依靠的是众多廉价劳动力,利润并不高。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含量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民营和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也上升到新的高度。这为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是第三产业比率必须超过一、二产业,才能吸纳更多的人口就业,才能创造出更大的社会财富。然而,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对制度环境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
任何市场交易所需要的制度支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消费者权益或买方权益的保护机制;第二是交易双方的信息披露机制,这是帮助买方准确评估交易产品价值的必要条件。第二产业交易的是实物,是有形的,第三产业则不同,它的交易是无形的,两类制度保证是否可靠对第三产业而言十分关键。第一,投资者能否得到关于深发展的公正可靠的信息;第二,是否有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法律及相匹配的司法体系与诉讼程序。这也是一种特殊的产权保护、合约权益保护问题。
从上面比较看,制造业远比第三产业特别是金融业容易发展。若要发展更高端的服务业,特别是金融证券业,没有完善的法律架构是不行的,因为如果法制不可靠,老百姓掌握的信息很少,那么人们从事这种高端服务业如买股票、基金、债权、保险、投资入股风险太大,人们的交易愿望自然会下降。
西方学者认为:印度会超过中国的依据是印度第三产业发展比中国好。
在1980年,印度第三产业占GDP的36.6%,中国第三产业占GDP的23.8%,但是到了2002年印度第三产业到了50.7%,而中国只有27.59%;同一期间,印度第三产业在其经济总量中的比率增加了14.1%,而中国只增加了3.7%。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标志着未来国家财富积累的速度、人民富裕的速度,反过来它会进一步提升第一、二产业的发展。
印度的金融体系为创业者提供更多机会。
将当前印度的金融证券化程度和中国大陆作一个比较。印度股票市场上所有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是其GDP的80%,而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的流通市值不到GDP的10%,也就是说印度资产和财产股票化、证券化的程度是中国的8倍。基于这个原因,印度通过民间和证券市场的金融证券化,使得印度配置和调动资源、利用现有资产和财富发展经济的能力比中国强很多。具体来说,印度的银行体系中有27家政府银行、25家私人银行、46家外资银行、47000个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私营的。这种情况下,印度为创业者和就业者所能够提供的融资手段、渠道以及融资额就比中国多很多。
印度银行的商业贷款中,有35%贷给国有企业,其他65%都贷给私人、家庭和私营企业,银行资产占GDP的70%;相比之下,中国银行的贷款方向刚好颠倒过来,70%以上贷给国有企业,20%贷给民营企业。而事实上,民营企业解决了25%的新增城镇就业人口,提供了65%以上的税收。此外,中印银行的最坏账率也不一样。从贷款走向来讲,正因为印度的银行体系和整个非银行金融体系,包括资本市场的私有化程度或者民营化程度远远比中国高,所以它们的贷款往往流向那些能带来更高回报、产业呆坏账比率较低的私有企业,而不像中国这样不断将资金送往国有企业,如云南省公路投资开发公司有800亿贷款,负债率高达90%以上,每年收益还不够还贷款利息,但仍然还能贷到款。
印度的私有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私有化程度,使印度经济能够为创业者提供比中国高得多的发展资金,印度年轻人创业的机会也比中国年轻人好得多。印度有47000个非银行的金融与融资机构,这足以为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和中年创业者的事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而在中国金融体系由国家垄断的情况下,100个年轻人里面可能就有99个人只有打工的份儿,只能成为从事制造业或简单的研究或其他行业的打工者、蓝领、白领,而不能成为创业者。
中印两国的财富效应很不一样。金融化、证券化程度越高的社会,越能够提供条件让大家更好地配置资源、创造财富,尤其是从事更高经济增加值生意的机会和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为什么印度的金融证券行业比中国更发达?
这涉及法律制度体系问题。从根本上说,整个金融证券行业平时的交易都是根据票据交易、契约交易,如果没有可靠的、独立的第三方即政府来提供契约执行的架构,也没有作为独立第三方的媒体来提供充分可靠的信息,那么诚信环境就无法建立起来,以金融根据和金融契约交易为核心的金融证券业就不容易发展起来,中国和印度的比较竞争优势也就很难产生。
中国应强化激励机制
从表面上看,中国到处是高楼大厦,但地方官员和高层官员都热衷把大量精力放在“形象工程”上。印度与中国在进行龟兔赛跑,事实上,它正在加紧地追赶。中国如果继续把钱大量投入在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上,而忽略看不见摸不着的制度建设,是很危险的。
不管怎样,中国现在至少可以直接与印度等其他国家比较、竞争,这本身也是很有促进作用的。在看到自己不足之时,中国应在制度等软的方面进一步改革,使软的制度架构能够像印度和美国那样更有利于市场交易,让人们在更可靠的契约执行架构、交易执行架构下勇于交易,社会经济才能进一步发展。
从文化产业来看,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娱乐、文化市场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但事实却不是,不管是电视剧、电影还是文化创作,都被文化部严加管制。在自己的娱乐行业、文化创作行业、影视业都受到压制的情况下,中国的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在娱乐文化消费上,除了好莱坞和韩国,难有别的选择。
对新经济的认识理论界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有人认为,新经济就是全球化的经济。也有人认为,新经济就是人力资本时代的经济。当然,还有人把它归纳为网络经济和与网络相联系的眼球经济等等,不一而足。关于新经济,可以说一百个经济学家有一百零一种以上的说法。确实,我们面临着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需要重新归纳总结认识的时代。
另一方面,迄今实践的发展尚不充分,因而尚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关于新经济的确切定义。而实践变化也确实证明我们对新经济的认识还比较浮浅。例如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家都认为高科技将扭转世界发展的前景了,全世界的经济增长将出现前所未有的辉煌。但是,谁也没有料到,在2001年,世纪之交的20世纪最后一年和21世纪第一年,我们面临的居然是如何抑制增长衰退的问题,以及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问题。美国经济也在努力地和衰退做斗争。2000年5月,代表美国新经济的纳斯达克指数曾一度攀升到5400多点,9・11事件后,纳斯达克指数又一度跌到1400点。人们认为能够带来社会生产面貌变革的IT业,恰好是在新经济发展过程中破产最快,裁员也最厉害。当然,中国目前经济增长的趋势仍然是比较好的。但是,是不是能够长期保持"一枝独秀"这么一个局面,应该说不确定因素还是非常之多。
目前,有人甚至说旧经济又在重新抬头,旧经济正在考验、挑战新经济。实际上这个趋势从2000年底、2001年上半年就开始出现了。如美国加州2001年初爆发的电力危机。加州是所谓新经济、高科技产业、IT产业的集中地,硅谷就在这个地方。在新经济高科技产业的心脏地区爆发电力危机,这种外在的现象可以理解为新旧经济矛盾冲突明显趋于激化的一个基本表现。美国政府在2001年5月份出台了一个《新能源计划》准备重振旧经济。引起注意的是,美国在其新能源计划里,没打算依靠核能、潮汐能、地热能或者生物能等新能源形式解决美国可能潜在的能源问题,而是重新在传统能源上寻找出路。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新事。美国的所谓新能源计划着重于重建大规模的火电厂,重新重视煤炭的开掘和优化利用。甚至不惜降低美国环境保护的标准,不惜把多年来封闭的阿拉斯加等自然保护区开放,用来寻找新的资源,即传统能源。《新能源计划》基本上是一个向旧经济倾斜的计划,是强化原来人们以为是衰退产业、夕阳产业领域的资源配置的政策。
上面描述的纳斯达克指数的暴跌以及大批网络、IT产业的裁员,这成为了美国目前经济的一道新风景线。包括北京的中关村都处在一个24小时、60分钟裁员的危机中。新浪的王志东事件其实不是一个偶然的,这不在于王志东个人品质是好是坏、能不能和人协调,而是因为我们过去过度地夸大了创业型企业家或者核心技术人才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过度贬低了资本这种传统要素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人们对资本要素的认识还处在不断的反复过程中。在过去很长时间中,人们认为货币资本、实物资本才是资本,人力资本不是资本;后来,人们说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资本。现在,新经济发生反复,人们又说人力资本不重要了。对于新浪事件,我们不去描述它的具体过程,也不去评论,我们只是说,这不是偶然的,这是全世界新经济反复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体现。
债市融资前景广阔
2000年以来人们都在讲,中国的股票市场也得开创业板,开二板市场。一开始叫风险板,后来改叫创业板。我们社会化、公众化资源集中的渠道应当拓宽。利用市场化的形式完成工业化以及推进向市场化、工业化转变,传统的股票市场可能不能够满足新经济、高科技,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我们应当注重研究和开辟二板市场。但从目前看,中国的资本市场发育中很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增长速度最快、规模扩张最快、承担作用最大的不是二板市场,而是最传统不过的债市融资。资本市场本来就包括两部分,一个叫股市,一个叫债市。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本来就是工业社会发展中将分散的资源通过市场化、公众化、社会化的方式集中的根本途径。这个途径当然还有些变形。比如银行,银行不是债市,但银行是间接的债权。你把钱借给银行,银行再把钱借给企业,衍生出来的债权融资的一种特例。其实更直接的融资是债券,企业发债券。债市是开矿山、办钢铁厂、化工厂,到修高速公路这种工业化过程中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之一。但我国在过去这些年中,债市呈现为连续萎缩的情况,和股市的快速扩张形成鲜明的对比,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一个明显的发展不平衡。事实上,2001年以来中国的债市正面临一个悄然起动的态势。2001年我国的国库券发行意味深长。在过去两年中,债市不断萎缩是因为在此前这个债券市场上流通的品种非常少,非常单调,基本上没有企业债,就是国债。国债基本上就是中短期,其中真正的短期都很少。而且从1998年至2000年发的国债基本上是不上市的。那么随着原有的国债到期,债市的交易规模、交易量、交易品种越来越小,越来越萎缩。到2001年我国的债市则有了很多新的、虽然并不引人注目的重要迹象。比如说,在2001年6月份尝试发行了120亿元的15年期的国债,一个月之后又发行了20年期的国债。这种15年以上长期、超长期的债券在中国国债史上是少见的。这意味着很多值得重视的经济信息。在1997年末1998年以来所强调的积极财政政策有了变化。不是不积极了,而是有了别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积极财政政策向战略性财政政策转变。
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本来都是短期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都是短期政策,在一两年之内调整总供给、总需求之间关系的政策。总供给不足,增加投资,刺激生产;总需求不足了,政府带头花钱,刺激经济。1998年,最开始我们认为中国所面临的普遍性的供大于求形势不过是短期问题。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整体上经济发展不充分是个显然易见的事实,怎么会有过剩问题呢?怎么会有供大于求呢?人们以为这不过是亚洲金融危机的滞后影响和1995年、1996年我们抑制通货膨胀政策的滞后反应。所以抑制通货紧缩,应对供求失衡的第一条措施,就是众所周知的1998年增发1000亿元的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最开始的这个积极财政政策,用传统的经济理论解释就是应对短期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但显而易见,人们很容易联想到15年和20年期的国债,它不是应对短期总供给总需求之间平衡关系的。这说明财政政策与战略手段已经发生变化。所谓的积极财政政策可能正在静悄悄地向战略性的财政政策转变。国债不仅仅用来调整当年总供给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而且可能将越来越多地用来调整15年、20年甚至更长的战略周期内周期性的变化,削峰填谷。因此,这个品种本身的推出可以说意义重大。
还不止于此,这15年和20年期的国库券发行,还有一个创新:它的利率是固定利率。人们都知道,银行的利息没有长期固定的,变化很正常。一年之内连续降个十回八回的,中国老百姓已经接受了。知道利息是可以不断地升和降的。那么国库券的利息一锁定就是15年、20年,这意味什么呢?有几个方面的意味。一个是向社会给出了一个中长期基本利率变化的预期,至少是政府的财政部门对未来一个长时期内基础利率变化的范围的预期。政府对中长期利率的预期,这很重要,对老百姓的信心、对投资者资金成本的计算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信息。而且这个预期实际上还包含着政府对未来长期过程中发生通货膨胀可能性的估计。对市场来说,这个国库券的发行还意味着有可能更多地让这种可周转、可交易、可流动的债券进入市场。因为银行的利率经常会变化,那么显而易见,国债作为一种投资品种,二级市场的价格一定会随着银行这种基础利率的降或升表现为升或降。假如你去年买的国库券,这是固定利率,现在银行降息了,你这10年期的已经持有一年了,银行降息一个百分点,那么你这个债券的价格可能在二级市场上升7%甚至8%,因为要把后10年一年一个百分点一次在价格上体现出来。如果银行升息,就会呈现相反的趋势,这个债券二级市场的价格表现就会跌。这是大家所熟知的债券市场价值和基础利率之间的关系,很容易理解。恰好因为有这种关系,固定利率才给投资者在债市这个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留下了投资和投机的余地。股民们或资本市场参与者有句话:不怕涨也不怕跌,就怕没行情。不管涨和跌,关键是只要有行情,就有赚钱的机会。中国的股市目前还没有做空机制。实际上,有没有做空机制不是根本的,关键是要有行情。固定利率就是给这个国债品种在二级市场的操作留下了种种预期,留下了债券价格变动行情的较大余地。
目前,江苏的民营经济与浙江、广东等省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这主要包括: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产业准入门槛较高;产业集聚度不够,结构性矛盾突出;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发展资金匮乏;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管理方式落后;产业层次较低,人力资本短缺。因此,江苏只有抓住发展机遇,乘势而上,才能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跨上新台阶。
要实现江苏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富有首创精神,选择切合江苏实际的发展路径和政策取向,真正实现发展环境创新、核心技术创新、经营管理创新、融资方式创新、用人机制创新。
一、切实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创新
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一方面,要拓宽市场准入领域。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入的领域外,民营经济都可平等进入。所有政府承诺对外开放的领域,都要鼓励民营经济加快进入。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平等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改组,任何部门和单位都不得以任何理由设置地区、所有制、行业经验、从业年限等限制条件。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水利、交通、能源、通信、城建、环保以及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的投资建设。另一方面,要降低准入门槛。降低注册资本要求,放宽技术、商标等入股限制,放宽企业名称、经营场所限制。三是扩大创业者范围,鼓励各类人才创办民营企业。
加快构建公平竞争平台。公平税收政策,在税收征管中与国有、集体企业一视同仁。公平资源使用政策,对民营企业统筹安排土地供应;民营企业依法获得的土地使用权、矿产开采权可以依法转让。公平人才培养使用政策,做好民营企业人才规划、培养和引进工作,鼓励大学毕业生和各类人才到民营企业工作。公平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在国债项目立项、工业技改贴息、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出口退税以及价格等政策方面,民营企业享受相关优惠待遇。
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财政扶持力度。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各级政府要安排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支持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民营企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做强做大。
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改进政府服务,积极发展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加快建立法律咨询、信用担保、产权交易、创业辅导等社会服务体系。
营造严明规范的法制环境。要依法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投资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切实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和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强对行政权力和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行政务公开,实行公开、透明、规范运作,坚决杜绝暗箱操作,促进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化。坚持依法管理,依法监督,切实转变重罚款、轻教育、轻服务、以罚代管的执法方式。各级领导干部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发展,要做到支持不包办,帮忙不添乱,贡献不索取。对、、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一经发现,要依法严肃查处。进一步加大纠风治乱工作力度,实行收费许可证制度,努力减轻民营企业负担。继续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坚决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深入推进平安江苏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惩治各种犯罪活动,为民营经济提供法制保障。
二、切实推进民营企业核心技术创新
江苏民营经济从总体上说还缺乏质量上科技上的优势,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人才短缺、产品档次低等问题和弱点已日益显露出来。必须及时调整民营经济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切实把企业发展转到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上来。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竞争力。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挂靠联合,扩大规模,延伸链条,壮大实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要以科技进步、资源节约为优化目标,大力推进全省民营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政府充分发挥产业引导作用,重点扶持科技型、就业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出口创汇型、社区服务型等民营企业。对那些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以及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民营企业,采取有力措施,坚持予以关闭。要增加科技投入,促进技术创新。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紧随高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变化,根据现有基础和优势,大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进程,通过科技市场、技术入股和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等方式和机制,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三、切实推进民营企业经营管理创新
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这是保证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基本途径与关键环节,也是保证企业生存乃至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目前民营企业自身的管理工作与市场经济形式、与规范化的企业运作、与管理科学化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距离。因此,民营企业必须把管理提高到十分突出的位置,通过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来实现更深层次的发展。政府要帮助民营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要引导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尽快走出家族式管理的模式,在管理上实现质的飞跃。要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关爱员工,自觉遵守新的劳动合同法,自觉维护劳动用工
制度,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积极参加社会保险,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稳定员工队伍。三是引导企业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如实提供统计资料,鼓励和监督企业讲求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切实推进民营企业融资方式创新
发展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和信贷担保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更便捷的金融服务。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优势,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和鼓励,促进其转变经营观念与方式,加大对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信用支持的份额和力度。要鼓励确有实力的民营资本通过收购农村信用社等方式组建一批私营中小型金融机构,尽快构建“大、中、小银行共同发展,国有、外资、私营银行互为补充”的多层次金融体系。要逐步开放风险担保领域,改进现有商业银行贷款担保办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改变单纯依靠政府出资设立担保机构的做法。要加快资本市场建设,进一步解除民营企业上市的制度约束,鼓励民营企业直接融资。凡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上市条件的民营企业,应允许其上市融资,使其规范运作。完善股票市场的交易规则,建立和健垒市场退出机制,为私营企业风险投资开辟多种变现退出通道,以拓宽融资渠道。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主要提倡的经济模式是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近年来,世界各国对于低碳经济都非常关注,纷纷都在低碳经济下的前提下发展新能源汽车。本文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指出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低碳经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我国能源战略的主要内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地应对能源与环保之间的问题。但是,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时,还是会存在诸多的问题,为了使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更好,必须解决其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
(一)核心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比较落后,特别是以电控系统为代表的技术严重缺失,这给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汽车中的重要零部件大多数都是进口的,对于国产的产品利用率比较低。我国的地方政府和企业比较热爱于汽车的项目,但是对其中的零部件和基础设施的研发不够,投入的资金也不够充足。一些已经运行的新能源汽车,其中主要的零部件都是从国外购买回来的。我国的核心技术亟待解决。
(二)没有实现产业化。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相当可观。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一个长远的过程,所以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时需要多个部门和产业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时,每个部门和地方都想从中获取到一定的利益,致使新能源汽车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近几年,中央指出要补贴新能源汽车的示范城市,但是,大多数却发展成了地方的产品,这样不仅导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技术得不到提升,还严重影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形成。
(三)缺乏基础配套设施。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阻碍就是缺乏基础配套设施。要想将新能源汽车推向市场,就一定要建设足够的加气站、充电站等基础配套设施。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站才刚刚开始建设,所以,其服务技术肯定会落后于其他的发达国家。再加上对新能源汽车价值链配套整合的不够到位,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工业配套设施比较落后,这样不仅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影响了新能源汽车形成产业链的能力。
二、低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
(一)加强新能源汽车技术资源的整合。
我国的汽车工业与国外的汽车工业相比起步比较晚,所以,在创新能力上有一定的缺乏,这直接影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项目都是分配到各个单位,由于每个单位都是独立研发,导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不够集中,出现全而散的情况。所以,一定要注重研发和运用的结合,将优秀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使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不断发展,增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除此之外,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资源进行整合时,也要实现公平竞争的目的,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各项技术进行反垄断审查,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能够更好的发展。
(二)创新产业模式。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加强,因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比较大的汽车产业都在研发新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比如,我国相对来说比较大的一汽集团,正在对产业模式进行创新,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转向商品化的模式,为电动车的生产、销售和售后建立一套完善的服务体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一个系统性比较强的工程,需要投入的资金也比较多,在创新产业模式的过程中,应该将国内外的技术结合在一起,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形成,更好地推进能源汽车的发展。
(三)完善配套设施。
配套设施是新能源汽车研发的发展的关键,所以,一定要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对充电站、加气站等配套设施进行完善,能够促进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汽车的步伐。目前,建设配套设施的潜在利益被很多的地方政府和企业所发现,他们就开始对配套设施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对数量和规模的重视不能使新能源汽车达到更好的发展,还要重视提高和改进技术。要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制定全面的计划,使充电设施在建设时实现规范性,促进标准化的建设。还要对配套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加大社会资金的投入,对人群密集的地方要优先考虑,比如大型商场、停车场以及公交站点等,在这些地方要加紧配套设施的建设,达到示范的效果,突出新能源汽车的可用性和便捷性,避免消费者有后顾之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核心技术落后、配套设施不足等,要想缩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与国际之间的距离,一定要创新产业模式,在政府的支持下不断完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设施,使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达到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自兵 刘晓洁 单位: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
关键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群;战略选择;发展路径
1研究基础
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涵与特征、形成机制与演化路径、影响与制约因素、发展模式与产业政策等方面。
1.1内涵与特征
姜秉国(2011)指出“外部经济”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的内涵特征,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关联性、政治性以及高新科技性、发展潜力性、成长不确定性,主要包括海洋新能源产业、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海洋生物产业、海洋环境产业和深海矿产产业等六大海洋产业门类。于会娟(2016)认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涉及“海洋产业”“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海洋高新技术是发展基础,涉及海洋的开发、利用、保护、生产和服务,并能引导海洋经济发展。
1.2形成机制和演化路径
Feser(2000)指出产业集群效应是产业集群的形成基础,规模经济、互动式学习与技术扩散可以通过集群内的共生机制获得。Long(2011)认为随着产业集群的演化发展,企业间对环境、金融等外部依赖会随着相互合作、竞合协同发展而逐渐减弱。李晓璇(2016)分析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辐射效应、协同效应、累积效应和适应性预期效应等原理。
1.3影响与制约因素
Karyn&Cathal(2013)进行了实地调研后发现资金支持与政策保障是影响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孙加韬(2010)指出科技水平、高端制造、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不足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赵楠(2018)以海洋生物产业集群发展为例,指出引导措施、激励体系、公共服务是主要的运行掣肘。
1.4发展模式与产业政策
Schot(2007)等认为可通过突破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建立技术生态位。张玉强(2014)通过广东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型实证分析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现实问题。张艺(2019)采取文献计量和基础研究竞争力指数分析各国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研究领域的竞争态势,明晰国内与海洋科技强国发展中的差距。基于上述研究基础,现有研究关注点多在于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单个产业发展情况,相关研究缺乏相对有效的地方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路径研究和科学的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体系,更缺少针对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实践性探索,而这对于促进高度产业关联、较高成长性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建设显然不够。因此,文章以广东省湛江市为例进行进一步探讨,为沿海地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借鉴,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2问题分析
湛江市是中国海岸线最长城市,海洋经济规模连续十几年居广东省内前列,拥有较强的海洋经济发展优势。此外,湛江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包括北部湾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等,但当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显现出的新常态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够
湛江市拥有国内比较稀缺的鲎试剂等海洋生物和医药产业;在海洋多糖与海洋多肽利用、虾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面向海洋的产业招商成效明显,与德国巴斯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液化空气集团、华侨城集团、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中交集团等中国和世界知名企业有战略合作协议。但传统海洋产业仍占据海洋经济大幅份额,在传统海洋产业仍占据海洋经济大幅份额的背景下,新兴技术对接传统海洋产业所形成的高端环节未成规模,高端制造模式有限,产业转型升级效果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现代产业发展不充分,优质实体企业不多,传统产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步伐缓慢。
2.2形成了一定的先进技术,但创新驱动不够
2017年8月地方政府推行《湛江市蓝色海洋综合开发计划》,着力发展临港工业、海洋油气、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海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渔业等主要海洋产业。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应该包括新兴技术对接传统海洋产业所形成的高端环节,目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技术尚未形成以及市场结构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导致产业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低端产业占比较大,新产业还不能形成集群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本土制造能力亟待加强,涉海企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海洋新兴技术转化为全新的、现实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演化过程,也面临巨大的风险与挑战。
2.3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但集群培育程度不够
湛江三面临海,海岸线2023.6公里,2017年湛江市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18亿元,占GDP11.5%以上。2020年海洋生物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新增海洋产业省级以上新产品74项,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1%。但主要以海洋生物育种、海水健康养殖、海产品精深加工及海洋生物医药为主,总体而言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依然处于起步阶段,除了海洋生物企业外,大型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缺乏;海洋新能源、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环境产业、深海矿产产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亟待从无到有、加快发展、协同发展。
2.4有丰富的产业资源,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不够
追求经济发展和海洋保护是有机统一的,湛江三面环海,海岸、海岛、海湾资源丰富,海岸线总长2043.5公里(其中大陆岸线1243.7公里,岛屿岸线799.8公里),占广东省的35.4%、全国的6.4%。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和个数均居广东省首位,是湛江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得天独厚的优势。从目前湛江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看,海洋生态发展方面亟待加强,在规模上需要实现有效合理控制,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尚未形成;节能降耗、污染防治压力还比较大。
3战略路径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既涉及单个海洋产业集群的价值联结、海洋资源跨行业配置,又涉及市场一体化、产业及环境的公共治理,以及产业布局创新、技术创新、研发转化、社会管理体制变革等诸多环节,更需要合理的产业结构、有效的产业集群培育路径、完善的科技创新管理系统和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
3.1技术创新引领转型升级
作为创新导向型产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海洋新兴技术创新成果为起点,形成产业规模经济,最终确立以海洋新兴技术产业为特征的技术经济范式。强调的首先是突破性技术创新产业化的结果,突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新性和非继承性。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以一体化发展为导向,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海洋产业结构和层次,提高海洋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其次,产业链协同创新、产业孵化集聚创新值得进一步关注,高端化、高质化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具有战略价值,以此形成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再次,将技术要素与其它生产要素相结合,在市场需求、政府行为等因素的促进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规模化生产。因此,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上,既要大力推进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应用,高起点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又要让传统海洋产业成为孕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坚实基础,并借助新兴产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形成对传统海洋产业的渗透,从而带动传统海洋产业的革新与嬗变。这一过程的关键是促进海洋新兴技术从技术供给方向传统海洋企业转移,如海洋生物育种与健康养殖业就是传统海洋渔业高新技术化的结果。通过技术的渗透和适应性创新,提高传统海洋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益,从而形成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3.2培育路径多样化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决定了其技术与产业的融合过程,即集群培育路径应该多样化,要根据具体的技术、市场条件选择合适路径。首先,通过产业的关联性和技术的先进性实现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外部性。其次,通过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将创新型企业的领先技术水平逐渐传导给从事相关性业务的企业,从而带动其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再次,通过经济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技术升级,将创新型企业的核心技术、核心业务,与最优配套企业共同构造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扩展到整个海洋经济领域时,以带来海洋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特别是要围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需求,对标世界最先进水平,开展前沿先导技术和重大战略产品研发,系统梳理集群的突出短板与弱项,实施短板突破计划,推进集群内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3.3完善的政策体系
逻辑层面的政策过程是指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的过程,也包括培育政策、保障政策、纵向体系和横向体系,形成动态循环系统。主要的培育政策应支撑重点项目选择、关键技术攻关、市场化、社会化,产业扩张、产业链整合、产业优化和转型升级,从而形成产业的规模化和社会化等产业发展需要。相关的保障政策应涵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财税政策、人才政策、金融政策,服务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构筑完善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政策体系,加强政策支撑力度。
3.4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经济发展,特别是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这一领域里,资源利用方面更应当具有超前意识,更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建立海洋循环经济系统,以“减量、再利用、资源化”主线,从生产、消费源头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损害,相关企业在生产流程中就要建立一整套较为先进的生产理念,完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此外,也应该要对海岸带进行全面清理整治,改善近海水域水体质量,完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提高海洋资源对海洋经济发展承载力,建立科学有序的海岸带保护和利用规范。
4结语
[关键词]旅游地产;发展战略;新经济政策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9-0138-03
自1999年海南“南海传说”、三亚“博鳌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的成功开发后,旅游地产项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运作。随着200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规划获批,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等重磅消息的传出,旅游地产市场再次受到强烈刺激,良好的市场前景引发大批地产商将目光转向该领域,旅游地产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1 新经济政策下旅游地产发展契机
1.1 住宅用地调控从紧,旅游地产成投资新宠
在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前提下,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房价、地价过快上涨问题,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如《关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十一条”、“新国十条”等。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日趋严厉,住宅用地调控从紧的政策背景下,旅游地产逐步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新宠儿。据了解,目前进驻海南旅游地产领域的企业已有上百家,其中不乏万科、新世界、保利地产、杭州绿地、华润、富力、雅居乐、鲁能、中信、中体等地产大鳄,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
1.2 休闲产业浪潮涌起,旅游地产平台广阔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中国旅游业经过30年的长足发展,已经开始走上转型增效的成熟道路,逐渐融入到世界休闲产业革命发展趋势中。如国家批复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规划后,海南房地产市场形成了“百企陈兵,千亿会战”的局面;星光国际集团与丽江市玉龙县政府签约开发“星光国际传媒度假村”项目;以黄山大观为代表的山岳旅游地产日趋升温等。众多新启的项目诠释着国家对旅游业的政策支持和旅游休闲时代的来临,为旅游地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1.3 宏观政策鼓励消费,旅游地产需求增加
2009年年末召开的中央工作经济会议把扩大居民消费、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摆在了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目前我国居民的生存型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逐渐下降,服务和享受型消费比重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持续时间相对缩短,转换速度加快。由此可见,我国消费结构已从生存型消费升级到发展型消费阶段。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能力和国家支持消费的政策为旅游地产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给予了适当的政策引导。
1.4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旅游地产铺平道路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年底国务院出台4万亿元投资计划来拉动内需。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数据,在我国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1.5万亿元用于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另据相关数据预测,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的汽车持有量为5.92台,在某些大城市家庭平均汽车持有量更是在猛增。专家预言,中国某些经济发达城市5年之内将会进入到5个人一辆车的时代。我国基础设施的改善,特别是公路网络的完善,致使富裕阶层住宅郊区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这为旅游地产的开发铺平了道路。
2 新经济政策下旅游地产发展战略
2.1 加强规划设计,提升理念价值
规划是财富,环境是资本,结构是效益。旅游地产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环境整治、资源整合、产业重组和住宅建设等环节,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资源,进行精心规划,不仅要为旅游功能的发展预留空间,同时还要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资源整合留好衔接口。旅游地产项目必须在旅游大区域的范畴内统筹规划,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合理布局,均衡布点,既着眼当前,又立足未来,将旅游地产开发的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产业优化、旅游资源整合、拳头品牌打造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环境、投资、生活理念一直是旅游地产的三大卖点。与一般的规划、设计不同的是,旅游地产注重的是卖点设计,这种卖点设计主要是思想与灵魂的动态设计,而不是观念设计,这需要在景观设计、小区设计、项目设计、亭台榭廊设计等情境中展现,将设计理念与实体建筑和景观相互交融。在“人―建筑―环境”三体中以人为核心,把最吸引人的卖点挖掘出来,然后导入“环境加建筑文化”的新理念。创建21世纪社区环境文化,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的需求是旅游地产独具的特色。如广州祈福新村旅游景观房产在建设中与自然博物馆合作建设了恐龙馆、标本馆等科普场馆,并与高等院校联合建设美术馆,开展一系列持续性的社区文化活动,从而营造出高雅、文明、健康的社区文化。
2.2 挖掘项目特色,明确战略定位
战略定位是旅游地产开发的核心步骤和指导因素,产业组织论强调定位必须与环境相联系,从成本和产品差异化上寻找竞争优势。资源基础论强调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挖掘和培养有价值、无法仿制、难以替代的资源,以此作为战略开发定位的核心基础。两种理论分别从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的角度阐明了战略定位的重要性,特别是旅游地产涉及多产业复合、多功能叠加、多需求满足。因此,唯有深入挖掘项目的唯一性、稀缺性和排他性,方能在战略定位上取胜。现主要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旅游地产项目的定位依据:
(1)选择项目主题,明晰概念定位。概念定位直接决定终端客户的认知。我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何深入挖掘资源稀缺性、项目独特性,通过整合包装,积聚人群,最终形成清晰的主题概念,是决定项目能否成功的重要前置因素。如宋城提出的“给我一天,还你千年 ”的概念定位,清晰地传递了该项目的南宋人文、场景、体验性主题公园定位,使之成为国内观光地产开发阶段的经典案例。
(2)分析辐射半径,明确市场定位。项目的辐射广度决定市场定位。三半径理论主要从资源及辐射的地理范围、经济圈的影响力以及项目功能的差异性出发,依据辐射广度和深度,测算项目的地理半径、经济半径和机会半径,从而明确项目的市场定位。地理半径决定项目的基础市场,资源辐射的差异性决定了基础市场的圈层大小;经济半径决定项目的目标市场,项目所在区域经济圈的影响力往往决定了项目的目标市场范围;机会半径决定项目的蓝海市场,项目功能属性的差异性决定了项目蓝海市场存在的可能性和辐射范围。
(3)依据企业战略,决定开发目标。战略定位直接决定项目的开发目标。开发目标必须符合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方能做到层次推进,有序开发。第一,要明确模式目标,模式定位直接决定项目开发成败,如持有型开发或者销售型开发对企业的前期定位要求是不一样的;第二,要明确时序目标,何种业态先动,以旅游开发带动地产开发还是先地产开发后旅游跟进,对企业能力、资源禀赋、资金投入等方面的要求也是截然不同的。
(4)组合游憩要素,完善功能设计。功能定位是解决项目如何满足客户需求的问题。因此,旅游地产的开发注重游憩要素的组合,如“食、住、行、游、购、娱、体、疗、学、悟 ”等旅游要素中既包括观光、休闲旅游的业态范围,又包括度假旅游的业态选择。如何在游憩功能设计上符合企业的开发市场、目标、竞争定位等,是将战略定位在产品功能上能否落实的关键因素。
2.3 建立“四位一体”互动机制,实现多方利益共赢
与普通的住宅类开发项目不同的是,旅游地产的开发牵涉的利益主体更为复杂,主要涉及开发商、政府管理部门、消费者和当地居民四个主体。建立“四位一体”的互动机制,就是旅游地产在开发中要建立起同时平衡这四方面利益关系的良性互动运作机制。一个成功的旅游项目开发,必须同时满足旅游地产开发商、政府管理部门、消费者和当地居民的需求,才能实现多方利益共赢。对于开发商而言,注重的是采取正确合理的开发模式以保证项目在短期和长期内都能实现其利润最大化;对于政府管理部门而言,注重的是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并确保国家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公众利益的实现;对于消费者而言,关注的重点是需要满足其对旅游度假环境和设施的多样化需求;对于当地居民而言,旅游地产的开发可以成为一种新农村的建设的模式,通过旅游业拉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将附加值较低的农业转变为旅游服务业,引入手工业、物业管理、配套综合服务等多方面产业,实现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新型的旅游地产模式,可以通过引入乡村集体与开发商土地合股等新型的运作方式,通过市场运作,将物业运营的收益分期补偿给当地居民,代替以往的一次性占用土地补偿,并在开发的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配套的教育、文化等公共设施。良性互动的开发机制,不仅可以促进项目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还可以将旅游地产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地方的社会发展相结合。
2.4 政府宏观调控,完善市场管理体制
旅游地产开发过程中,政府部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在适合开发旅游房地产项目的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应给予政策优惠,在道路、交通、市政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政府部门应统筹规划,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条件确立旅游地产项目,防止盲目开发。再次,政府和行业各方应尽快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行业组织,吸收优秀企业和发展商加入,实现行业内部管理。行业协会应提供业务指导,协调会员利益,制定行业规范,并监督执行。如为增强消费者对具有“期货”性质的旅游地产的信任度,可以实行客观公开的信息披露制度、风险金制度和“冷静期”制度,规定消费者在“冷静期”内享受无条件退货的权力,以避免强迫性和欺骗性消费。也可以由政府建立一个消费者保障体系和行业信誉的认证体系,以有效管理行业运行秩序,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最后,政府部门分工协作,保证旅游地产的有序开发。旅游地产项目既涉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又涉及地产的开发,为避免“抢”、“推”现象的出现,旅游管理部门和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分工合作,协调好管理职能。
当前,关于旅游地产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破坏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制定相关法规,使执法部门有法可依;同时,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坚持市场化运作,严格执法。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提高进入门槛,规范中介市场秩序,同时建立由保险、信托、咨询等机构组成的安全监管和保障体系,降低信用风险,保护消费者权益。另外,学术界也应加强对旅游地产的理论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建立旅游地产理论体系以及研究旅游和房地产的结合规律。
参考文献:
[1]罗悦.大城市旅游房地产发展战略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08(14).
[2]张仁开.上海旅游房地产开发的战略思考[J].上海房地,2007(5).
[3]颐点.北京旅游地产住宅前景可期[J].北京房地产,2007(2).
[4]搜狐网.休闲时代来临 旅游地产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EB/OL]..
[5]新浪网.2010•中国旅游地产年会[EB/OL]..
[6]王智,对加快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转型的宏观思考[EB/OL]..
[7]365地产家居网.苏州楼市暗藏机遇 投资休闲旅游地产正当时[EB/OL]..
[8]新浪网.中国旅游地产产业未来发展趋势[EB/OL]..
[9]房策网.研究旅游地产战略定位的方法论[EB/OL]..
辽宁省阜新市自1982年以来,结合柳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栽植普通沙棘近30万亩。从1999年开始全市实施,利用五年时间,新发展50万亩沙棘的规划,其中无刺大果沙棘达到10万亩,现已全面完成。阜新组建了沙棘开发利用研究中心机构,有沙棘苗木繁育基地8处,有生产沙棘产品和销售公司4家,初步形成了科研、繁育、栽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一、沙棘在阜新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十几年的实践证明,沙棘在阜新农业发展中,有巨大的作用。
(一)沙棘是农业的生态屏障
沙棘耐旱、耐寒、耐瘠薄、耐风沙,对气候的适应性很强。能在绝对最低气温-35℃至-40℃、绝对最高气温35℃至45℃的条件下生长。沙棘在海拔1000m至2500m高度范围内的沟壑、陡坡、地埂、滩地等各种地质和土壤条件下均可正常生长。沙棘根系发达,有固氮根瘤,萌蘖力强,枯枝落叶多,生长速度快,总生物量高等特点;具有改良土壤、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良好作用。沙棘水平幅一般2—4m;最长可达6—10m;垂直根系可达3—5m。沙棘从第一年起就形成根瘤,并逐年增多,5年生的沙棘林,每公顷其根系可结瘤750kg,可固氮180kg,相当于375kg尿素。沙棘可独木成林,一株3年生的沙棘每年可向周围扩展1—2m,根蘖苗可达20余株,5至6年生的沙棘平茬后,可萌生大量枝条复壮成林。沙棘减水、减沙效果非常明显,据测定,每公顷沙棘林持水量为100T。已郁闭的5年龄沙棘林年径流量是油松的1/17,年产沙量是油松的1/242;7至10年龄沙棘仅有少量清水径流而不再产沙。由此推算全市80万亩沙棘林,年持水量高达533万T,并能够有效地防汛固沙。
(二)沙棘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沙棘是一种宝贵的中药。我国古代藏医、蒙医都用它来治病。唐代的《月王药珍》、八世纪的《四部医典》、清代的《晶珠本草》中都有记载。1977年被列入《中国药典》。据测定,果实中VC含量极高,鲜果达1303mg/100g,原汁达1180mg/100g,干果达211mg/100g。果中VC含量是猕猴桃的4倍,柑橘的30倍,苹果的110倍。果实中含有18种氨基酸,还有VE、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脂肪酸等,生物活性物质达190多种。沙棘油中所含重要物质达100多种以上。从果肉中提取的类黄酮,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首选药。沙棘的根、枝、叶,均含有类黄铜和其它可利用的物质。沙棘嫩枝叶中的沙棘香酯,它所含的多种维生素和生物活性物质与果实中的沙棘油几乎一样,因而可以生产沙棘系列药物和高档化妆品;沙棘茎皮中还含有具备抗癌作用的五羟色胺;此外,沙棘的嫩枝叶含粗蛋白24%,粗脂肪4%,粗纤维17%,无氮浸出物45%,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优良饲料。沙棘木材的热值为每公斤19589千卡焦尔,一般1—3T沙棘薪柴,可相当于1T原煤;沙棘木材是燃烧值很高的硬木,既可制作硬木家具和工艺品,还可用其边角下料生产木炭,并可代替枣木作黑火药的原料。
(三)发展沙棘是致富一方的有效途径
沙棘3年结果,5年进入盛果期。普通沙棘每亩产量为50—70kg;而无刺大果沙棘每亩产量为500—700kg。每公斤沙棘果市场销售价为一元,且供不应求。据测算,80万亩沙棘,每年有30万亩可采果,其中无刺大果沙棘有4万亩,若按两果的最低产量计算,每年可采果3.3万吨,群众采果可收入3300万元。
加工效益十分可观,据现有三个厂家平均测算,每100T沙棘果能产原汁60T,生产果油18kg/400元计为7200元;生产饮料600T/400元计为240万元;产果肉5T,生产黄酮50kg/18000元计为90万元;产果籽9T,生产籽油54kg/500元计为2.7万元。
由此可见,每100T鲜果,生产饮料、黄酮、油,总产值可达333.42万元,利税达100.03万元。如果把3.3万T沙棘果全部进行加工,产值可达11亿元,利税可达到3亿元。如果继续深加工成医药品和化妆品,其价值高出十几倍。若按栽植面积推算,无刺大果沙棘每200亩,产果100T,每亩产值16671元,利税5001.5元;普通沙棘低于无刺大果沙棘的10倍。
二、沙棘发展在阜新的前景
阜新沙棘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此基础上,应认真分析一下自身优势,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一)有适宜沙棘生长的自然环境。阜新地处干旱、半干旱丘陵山区,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81mm;年平均气温在7.1—7.6℃之间;年均有效日照时数为1295小时;海拔高度多45—831.4m之间。全地区石质面积达8.19万亩、土石质面积达818.3万亩、沙质面积182.9万亩,除石质面积需要改造之外,其它地区的土质都适应沙棘生长。
(二)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全地区有“四荒”面积高达450万亩。此外,“一退三还”面积高达200余万亩。如果将现有418.5万亩林地,逐步改造成沙棘混交林,前景更为可观。
(三)有填补国内空白的优良品种。我市沙棘开发利用研究中心,已引进丘伊斯克、乌兰沙林等国内外50多个品种。培育出的辽阜1号、辽阜2号品种,经国家鉴定,填补国内空白,居世界领先水平。2005年又通过国家鉴定三个杂交品系,具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于一体,优于辽阜1号和辽阜2号。同时,县(区)、乡(镇)的部分群众,已经掌握了育苗和栽植技术。
(四)有较强的加工能力。全市现有三个生产厂家,每年可加工鲜果两万吨,加工沙棘籽4000余吨。另外,可加工饮料、类黄酮等产品。目前,阜新生产的沙棘籽油已获得国家药准字批文,正式列入国家药品,正在研究化妆品和食品等项目开发。
(五)沙棘资源少,市场容量大。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俄罗斯、蒙古、芬兰、瑞典、罗马、匈牙利、南联盟等七个国家有沙棘林,总面积为75万亩。国内只有辽宁、甘肃、宁夏、内蒙、青海等几个省份有沙棘林,总面积近1800万亩。由于沙棘产品有神奇的功效,越来越被国内外消费者所关注,消费量与日俱增。组建的康达沙棘产品公司,初步形成了以东北三省为依托,辐射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区的销售网络,并逐步向台湾、南韩等国外市场拓展。
(六)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全市约有劳动力48万人,完全可以解决营造沙棘林用工。
三、发展沙棘需要采取的对策
阜新发展沙棘已经有清晰的思路,有可行的规划,有一定的基础,有良好的条件,如果加速发展,尚需采取如下对策。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要加大力度宣传沙棘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战略地位,宣传在水土保持、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中的作用。要纳入各级农业产业化的总体规划,并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实施。要逐级建立沙棘开发机构,配备得力人员,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加大投入,扩大推广。要加速大面积推广辽阜1号、辽阜2号新品种和新鉴定的三个新品种。同时,制定个人和外地开发沙棘的鼓励政策。尽快形成多渠道、多领域、多层次的投入机制。
(三)加快速度,扩大面积。应与治理开发农村“四荒”结合起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发展若干个沙棘流域;与农村“一退三还”结合起来;退出的耕地优先发展沙棘林;与全市营造百万亩林结合起来,适度发展混交沙棘林;与全市发展百万亩果树结合起来,科学布局沙棘林。
关键词: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化;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4-0020-04
一、引言
2010年国务院在批复同意《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时明确指出,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武汉市作为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起广泛关注。
2004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武汉市是中部六省的中心城市。2007年12月14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12月8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批准为继北京中关村后的第二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部崛起战略、“两型社会”示范区、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三项国家战略相继在武汉实施。
基于这三项国家战略,武汉市应该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近年来,国际制造业向我国中西部转移,武汉成为承接国际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同时武汉市老工业基地着眼于进行工业化改造、打造先进制造业。武钢、武船、中国南车集团、中铁科工集团、东方电气等大企业,陆续将生产车间搬到武汉江夏、阳逻等地泄界500强的法国阿海珐集团、德国西门子公司、富士康等纷纷斥巨资在武汉建设大型生产基地,对武汉经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武汉市需要设计其新型工业化战略,推进武汉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
二、新型工业化与地区经济增长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工业化是制造业或第二产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在制造业或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比例增加,人均收入也随之增加的过程。A.K.Bagchi等(1986)学者对工业化的特征进行了论述。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在消耗较少资源、带来较少环境污染条件下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并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优势的工业化(胡鞍钢,2003),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振兴制造业,是城市化、市场化的有机结合(李义平,2003)。
(一)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的转变
世界各国的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表明,工业化程度会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新型工业化较传统工业化而言呈现出不同特点与优越性,简新华、向琳(2004)提出新世纪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信息化带动、以集约型增长为主、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协调机械化与就业、力求产业结构优化、与城镇化适度同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外开放和政府导向、市场推动型的工业化道路。
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各地方应在国家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地区经济发展道路,克服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的不足,发展信息化、高新技术、资金、虚拟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地区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挤稳定增长,社会和谐发展,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
(二)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我国面临着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的产业结构主要问题(王丰国,2008),而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收入差距问题和经济运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基于这一背景,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坚持节约发展、集约发展、高效发展,按照存量调强、增量调优的原则,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十二五”规划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源或生产要素(人力、资本、土地、技术设备、自然资源、信息、制度等)是否得到有效的配置,而产业结构状态对于资源配置的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国外学者霍夫曼、克拉克、库兹涅茨、钱纳里对产业结构与经济拉长的研究表明:一定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是同一定的产业结构乃至工业结构相对应的。
国内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曹新(1998)认为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状态;经济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转换;经济增长越快,产业结构变换率越高。朱慧明、韩玉启(2003)通过实证得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增长,扩大第三产业产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能引导我国经济的良性增长。金星(2010)认为第二产业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大多数学者都对这一问题达成了共识,即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拟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产业结构。
三、武汉市经济增长与工业化现状
(一)武汉市经济增长现状
1 武汉市人均GDP
由表1可以看出:2003-2009年武汉市的人均GDP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状态,7年间上涨了1.6倍,高于全国增幅1.4倍。且人均GDP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全国人均GDP的2倍左右。如2003年武汉市的人均GDP是全国的1.86倍;2007年是全国的1.80倍;到2009年为全国的2.0倍。
2 武汉市轻重工业产值所占比重
2009年,武汉工业总产值达6317.94亿元,轻工业总产值1580.00亿元,重工业总产值4737.9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75.0%,城市工业“重型化”及支撑作用都比较突出。以2008年8城市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总产值数据进行比较(见表2),武汉市重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居第2位,从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看,8城市工业增加值占比均超过35%,其中武汉37.5%,列第7位。工业对各城市支撑作用突出。
3 武汉市产业结构
根据2009年经济普查资料,武汉市三次产业为“三二一”结构,呈现一产业比重稳定下降、二产业比重经历下降后再与三产业并行发展的态势,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2:46.4:50.4,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为13.6:37.4:49.0。
由表2可知:横向比较,2003-2009年,第二、三产业对GDP贡献率都远远高于第一产业。纵向比较,武汉市的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一直在上升,但上升幅度较小,由2003年的43.3%上升到2009年的46.4%;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一直维持在50%左右。
4 固定资产投向
固定资产投资额反映的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以2008、2009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及投向来看(见表4),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重最
大,且呈增长状态。2008年,武汉市三次产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比重分布为1.4:29.7:68.9,其中工业投资占比28.7%。2009年,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达4.0%,工业投资比例有所下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3.87%。
(二)武汉市工业发展现状
工业经济是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工业兴市”战略推动下,近年来,武汉市工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从2000年到200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到18.0%,比“九五”时期提高5.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35.9%上升到38.4%,提高2.5个百分点。但与相关城市比较,武汉市工业实力仍然不强。2009年,武汉市工业增加值在8个相关城市(表2中)中列第6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仅排第7位。
从产业结构上看,一般将第一产业比重小于5%、第二三产业比重大体相当划分为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据此,武汉市产业结构基本与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特征相吻合,武汉市工业化正处中后期阶段。但从目前武汉市经济发展及与国内相关城市比较看,发展不够仍是主要问题,产业结构中层次不高,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不足、工业与服务业行业结构优势不突出的问题还存在。为不断加快武汉市经济发展,提升实力,武汉市产业结构需要不断调整优化。
重视发展工业,既是提升武汉市经济实力的需要,也是完成工业化历史性任务的需要。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必须加大力度培养企业主体,特别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进一步加强工业投资,促进工业结构的集约化,不断增强工业优势产业的竞争比较优势。
(三)武汉市经济增长与工业发展的关系
1 工业产值与经济增长
2009年,武汉市工业总产值占全市GDP比重为38.4%,为1996年以来的最高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9%,拉动全市GDP增长6.0个百分点。从表5可以看出,武汉市工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例维持在37%左右,且有一定幅度增长,工业产值对GDP的贡献率明显。
2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里,武汉市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11.7:63.3:25.0调整为2009年的3.2:46.4:50.4。而从近几年情况来看(见图1),武汉市的三产比重几乎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唯一变化的就是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稍微增大,而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这一变化并不妨碍武汉市经济正常快速地发展。
通过武汉市的例子证明,武汉市经济发展主要依托重工业、高科技产业,武汉市产业结构符合比较优势,在符合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逐渐提升产业结构,促使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四、武汉市基于新型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
武汉市加紧制定“十二五”标准化战略发展规划,力求围绕增强建设新型工业化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大标准研制、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力度,为工业强市加油鼓劲。武汉市基于新型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打造产业集群,构建优势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武汉作为全国特大中心城市和重要工业基地,具有地缘区位优势、丰富的高素质人力科技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具备发展产业集群模式的基础条件。武汉市需要重点发展以下产业集群:
1 远城区环城工业带
武汉市按照布局集中、产业聚集、土地集约的原则,结合新城组群规划,沿三环线和绕城公路展开工业布局,建设“环城工业带”。“环城工业带”包括四大组团:东北主要为钢铁、化工、装备制造、环保产业,东南主要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产业,西南主要为汽车及机电产业,西北主要为航空工业、烟草、食品及家电产业。以此为核心,力争到2015年,远城区工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实现“繁华在城区、实力在郊区”。
2 洪山光机电产业集群
以洪山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龙头,依托“武汉一中国光谷”,聚集光机电科技的企业,集群激光及数控加工、软件及电子信息、光通讯、集成电路设计、网络及安全五大产业联盟。通过“输出管理、功能示范、建设开放型服务平台、资源共享”等方式推动光机电产业集群发展。
3 黄金口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依托黄金口经济开放区,聚集汽车零部件科技产业集群,形成黄金口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主要任务是: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汽车零部件产业“研发一孵化一产业化”创新链,“供应一生产一销售”产业链,建设汽车零部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4 葛店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中国药谷”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形成研制化学合成药、医药中间体为主导方向的产业集群建成集研究与开发、生产与流通、人才培养与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生物产业发展平台。
5 青山环保产业集群
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武汉石化、471厂、461厂、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等为龙头,依托国家武汉环保产业基地,聚集环保科技企业,建设青山环保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包括:形成环保科技战略联盟,打造公共技术平台,促进环保科技产业链“研发一孵化一产业化”的形成。
(二)推进工业产业结构升级
武汉市工业产业结构升级需要推进新兴产业高端化、优势产业规模化、现代产业集群化,应采取综合措施。
1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导向。武汉市选择区域经济中占据较大比重的产业为主导产业,包括:光电子信息产业、轿车制造为重点的现代机械制造业、钢材生产、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以及环保产业。
2 改造传统产业。以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鼓励传统国有企业引进新技术、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业发展质量,逐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3 加强外商直接投资引导: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对世界500强和中国100强企业的引进,鼓励跨国公司在本地建立研发机构或与国内研究机构合作,通过先进技术的溢出效应和科技人员的流动来促进本地区研发水平的提高,促进武汉市工业产业结构升级。
(三)以城市化推进工业化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前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保障和产业基础。
一是加大县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和农产品资源,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扩大城市工业发展空间。
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为工业发展输送大量的劳动技能型人才,同时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地区就业,改变农村地区有土地优势无人才优势的状况。
(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武汉市应采取措施,建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包括:通过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设立科学基金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多渠道的融资模式;建设“武汉市共性技术信息服务平台”等。
2 建设产学研联盟。武汉市应以企业为核心,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大学的作用,建立产学研联盟,搭建武汉市产业战略性技术研发平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联盟建设的重点:建立互信共济的合作机制,推行项目矩阵式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建设产学研联盟专项基金。
(五)加强循环经济发展
武汉市应大力推进生产生态化、工业生产清洁化、资源使用减量化、废物处置资源化、垃圾处理无害化、生活消费节约化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型工业化建设。
1 循环型企业建设。实施“三定一改”(定能耗限额、用水定额、污染物排放指标,开展节能节水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改造),推进“四节约一利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建立清洁生产型企业,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
2 循环型园区建设。对进入工业园的企业提出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和“三废”排放及回收利用指标要求,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园。
3 发展循环型产业。建设循环型工业、产业集群,创建绿色服务企业,大力发展循环型产业。积极发展低消耗、高效益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支持:虚拟研发联盟运作模式与政府行为研究,项目号:2009GXS5D115。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体育经济;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8-0039-02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比较早,20世纪就已经在各大囝际体育赛事中获得奖项,为我国体育事业增添了许多光彩。但是体育与经济结合的时间比较晚,直到21世纪初期,体育经济才开始逐步发展。虽然体育经济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比较快。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经济的地位越来越高,甚至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为我国经济带来许多新的增长点。
一、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一)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1.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形势较好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稳定发展阶段,而且经济增长速度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首先,我国现代化建设还未完成,只是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所以无论是体育产业的投资还是体育产品的消费,都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潜力会被不断挖掘出来,从而为体育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我国已经具备雄厚的技术与设备条件。过去由于交通运输、设备及技术等各方面因素,导致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受到制约,而如今,这些基本条件都已具备,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合理地分配资源,将其有效应用于体育经济发展。最后,市场经济体制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为我国体育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动力[1]。
2.国际体育赛事带来的发展机遇
2008年,北京举办了奥运会,吸引了各国游客前来观看赛事,为我国体育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拉动了我国体育消费的需求,提高了我国体育市场在国际体育市场当中的影响力,为我国体育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发展机遇。
3.体育消费需求越来越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体育消费的需求已经不满足于过去的被动接受方式,开始主动追求体育消费的质量。从实用性角度分析,人们开始将剩余资金投入到娱乐、健身、锻炼等体育方面,用于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从观赏性需求分析,人们不仅关注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等重要的国际赛事,还关注NBA、欧冠联赛等体育比赛,所以对于与这些赛事相关的体育消费有一定的需求。总而言之,我国的体育消费需求比较大,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这种需求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
(二)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劣势分析
1.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理念落后
我国体育经济发展起步比较晚,体制还未完善,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显得格外脆弱。为保证体育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政府在体育经济发展早期就开始介入干预,这就导致体育经济发展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也比较传统。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经济也开始市场化建设,但是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与新市场体制格格不入,严重阻碍了体育经济的市场发展。
2.缺乏复合型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体育产业的经营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其不仅要求管理人员对体育项目有一定了解,还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而当前我国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数都是从运动员退役而来,只了解体育项目,但是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知识,不了解市场运行机制,所以在经营管理时存在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
3.缺乏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
我国体育经济市场较为分散,大部分都是小型企业,规模较小,且经营模式单一、产品类型较少、生产效率低、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当市场发生变化时,这些小型企业无法跟上市场变化的潮流,没有开发新产品,所以很容易被市场淘汰。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缺乏实力强的龙头企业,没有强大的龙头企业带领,许多小型企业根本无法得到发展,自然也不会有更多的大型企业崛起[3]。
二、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经济发展战略
(一)在扩大体育市场规模的同时要保证体育经济发展的质量
我国体育经济市场正处速发展的阶段,人民群众对于体育消费的需求量迅速提升,且还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在巨大的内需拉动下,我国体育经济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体育经济市场规模的扩大是体育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规模太小,也就谈不上质量控制与结构优化问题。在体育经济市场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许多质量与结构问题开始凸显出来,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应措施提升体育经济发展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我国体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深化体育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管理体制改革对于我国体育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深入体育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首先,政府部门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体育经济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规范体育经济管理体系。其次,政府部门要及时转变职能,对体育产业管理不要过多干预,使其通过市场经济体制自行调节,并在关键时刻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加以引导。最后,出台短期政策解决现有体育经济管理问题,但是要注意政策的时效,不能将短期的调控政策长期实施,避免对体育经济发展造成持续性的不利影响。
(三)在推动大型体育企业发展时注意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缺乏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打造企业著名品牌,将我国大型体育企业推向世界舞台。对此,可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支持企业之间的合并与重组,组建大型体育企业,提高企业整体实力,使得我国体育企业在国际市场中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在组建大型体育企业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中小型体育企业的发展。中小型企业具有分布广、数量多的优点,可以为大型企业发展网络的扩散提供有效支持,因此必须将大型企业的组建与促进中小型企业发展相结合。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存在许多的不足,因此,必须要采取合适的发展战略,解决体育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晓微,陈俊萌.论加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必要性[J].体育学刊,2014,(1):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