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校教育教学理论范文

高校教育教学理论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校教育教学理论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校教育教学理论

第1篇

【关键词】高校教育 教育管理 心理学

近年来,社会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在知识经济体制下,教育事业在我国的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其旨在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高校的教育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学理论通过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以及心理现象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为任务,解释、预测并有意识地支配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可以定向指导心理学各局部分支学科的研究,是研究心理现象、探讨心理科学基本原理的一门重要学科。心理学理论是一门科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高校教师管理活动和学生教育方面。

一、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心理学理论是研究心理现象、探讨心理学基本原理的一门学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心理学的任务、心理学方法以及心理的能动性等问题,主要关注心理现象的实质、机制和过程,在本学科群中处于基本的理论地位。心理学理论具有提出假设或做出预测,为实验心理学提供研究课题的功能,具有判断和鉴别概念、命题和理论真假的功能,具有抽象和综合功能。

在高等院校教师管理活动中,诱因是一个重要因素。所谓诱因,就是能够引起人类本身需求的因素,对人们来说具有一定的刺激性,由于人类自身有需求,这种需求推动和激励着人的发展,从而导致人类行为的产生。在心理学方面,人的动力就是需要,需要就是其积极性产生的源泉,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需要就有着明显的职业特征,要使激励机制得到有效实行,就要满足教师的需要。

就教师发展所需的稳定性来看,其主体是教师本身。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科技的进步以及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教师不得不重新审视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其自身所面临的强大竞争压力,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指明灯,教师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想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新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扩充知识储备。

教师与其他行业有着明显的区别,要求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是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督促着教师孜孜不倦、兢兢业业,当他们在自己钻研的领域取得成果时,就会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继而使他们的积极性更加持续。

高校管理者也应当积极满足教师的需要,尽可能地提供条件,营造良好的环境,为教师创造各种培训机会,奠定教师发展的基础。公平理论主要是说人们的工作动机受所得报酬的绝对值和相对数值的影响,其应用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尊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改善教师待遇的不公正情况,产生非常明显的效果。

二、心理学理论在高校学生教育当中的应用

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兼具的学科,其在很多行业和领域中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该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学生教育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可以从社会心理动力机制方面入手,在班级动力系统的规范下,学生不愿被集体排斥,由于学生并不是主动自愿的,具有妥协性,这时,班级管理要运用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模仿心理的出现。

在这方面,老师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要以身作则,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好学生的榜样;另外,要把表现良好的学生树立成典型,让其他学生以其为模范,能够认同他的做法。对学生来说,模仿基于自愿的基础,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向榜样学习。

就现在的高等院校教育管理来看,学校往往注重学生能力和智力方面的培养,往往忽视了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是高校学生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依据,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高校教育必须重视起来。在具体实施中,要注重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转变,将被动转化为主动,同等看重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生活质量,从心理学的角度加强教育,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近年来,在高等学校教育中,学业不良群体存在的现象较多。学业不良的成因很多,主要有智力、兴趣、动机等一系列因素,面对这种问题,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有差别地对待不同的问题。教师要客观看待学生之间的差距,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为依据,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潜能,多对学生鼓励,使其感受到关爱,能够有效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三、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各行各业的进步,教育事业作为社会发展中的关键要素,对促进社会整体的前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是我国教育事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高校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必须高度重视和关注。心理学理论通过对教师和学生心理活动的分析、综合、归纳等多种理论思维的方式,进行心理现象的探索,在高等院校教育和管理中起到了有利影响,对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依据。高校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探究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现象,促进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的正常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冰,刘晟.高校教育管理中引入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分析[J].大众商务,2011(12):149-150.

第2篇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能力培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转型、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优秀青年人才被引进高校,他们的教学能力与经验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1]由此可见,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对于高校的发展建设与人才素质培养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刚刚毕业的青年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尽管具备高学历素质,但他们没有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或缺乏教育学理论基础而直接走向大学讲台,其教学经验不足、知识结构不完善,在教学理论、策略、方法等方面都很欠缺。因此,培养广大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并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虽然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学历较高、专业知识丰富且综合素质较高,但他们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教学设计不完善,影响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ID)又称为教学系统设计,是基于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并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下,分析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2]。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够完善,缺乏整体性和渐进性;设计内容片面化,缺乏可操作性,从而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实施[3]。

2.专业知识具备,教学经验、教学能力欠缺。

某些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虽然学历层次比较高、专业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但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和对教材不够熟悉,对教学内容的掌控能力较弱,以至于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而过于枯燥,往往忽视重难点的突出,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此外,他们忽略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不强,导致驾驭课堂能力差,教态不够自然,教学语言欠简练,课堂组织能力较弱;某些青年教师不能很快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产生不良的心理及行为。

3.心理压力大。

首先,某些青年教师承担着较重的教学任务,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边备课边上课,不能很好地钻研教材和优化教学设计;承受多种压力,如学历学位压力、职称评定压力、科研压力、人际关系压力、超工作量压力、社会压力等,影响他们在教学上的投入,并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其次,工资待遇低、科研经费不高,同时又要承担结婚、买房、买车、赡养父母等重担,压力很大。总之,他们感觉心理压力特别大。

4.科研与教学关系不协调。

高校教师有两大任务,即教学与科研。由于某些高校把教师的聘任、职称、职务晋升、岗位津贴等与数、期刊级别、出版专著数、申请课题数等科研指标挂钩,导致青年教师忙于申报课题、撰写论文,造成重视科研轻视教学现象产生,使得教学质量不高。

5.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经验不匹配。

某些高校青年教师虽然学历高、理论知识丰富、专业基础扎实,但缺乏实践教学经验,他们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及课后辅导上,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培训、生产、科研及实践,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难以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6.团队合作意识淡薄。

某些青年教师走上教师岗位后,认为自己学识渊博,专业精通,上课可以随心所欲,不及时与老教师沟通、交流和学习。另外,他们科研意识淡薄,不能很快融入教学科研团队中,局限于个人的“单打独斗”,缺乏交流,完全把自己封闭起来。

二、如何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1.加强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是提高教学能力最基础的手段。高校应系统制订学校的青年教师培训方案,通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强化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意识,使青年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帮助青年教师熟练掌握教育学理论,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切实了解学生的需要等基本问题,快速实现角色的转换。

2.虚心向老教师学习。

青年教师刚刚走上讲台,存在对教育教学理论认识学习不到位,教学方法、经验、技能缺乏,对新的工作环境不适应等问题。优秀的老教师不但学识渊博,掌握教育规律,教学水平高,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而且在课堂实际教学和教材处理上有着丰富的经验。青年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平时多与老教师交流、沟通,虚心地向他们学习,从而少走弯路,较快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

3.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

学校统一组织,选择责任心强、师德高尚、专业知识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导师,对青年教师进行特别指导,通过导师的“传、帮、带”,有效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迅速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指导他们熟悉教学工作,掌握教学技巧,帮助他们解决在教学环节、科研等方面面临的问题[4]。

4.密切联系教学与科研,重视理论与实际。

高校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教师的任务是教学与科研并重。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大基本职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5]。通过教学,教师对基础理论进一步融会贯通,深入浅出,为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某些青年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因此,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让青年教师有计划地下基层,走进企业,走进科研、生产第一线,承担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等的技术实践工作,能使青年教师丰富生产实践知识,更新教学内容,提高课堂联系实际的能力。

5.完善教学激励机制。

学校应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青年教师激励机制,进而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如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评比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等一系列活动,可以调动他们积极工作的主动性,既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又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升教学水平,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6.加强青年教师待遇保障制度的健全。

大学是创造知识与传承知识之场所,而教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高校青年教师除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面临着一系列生存压力,如工资待遇低、教学压力大、科研压力重、职称难评等。学校应当积极地采取相应措施,改善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关心青年教师健康成长,从而促进学校持续快速发展。

三、结语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因此,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要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必须高度重视广大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并积极探索科学的青年教师培养措施,从而保障高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琳林,杜学元.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反思[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6):1-2.

[2]吴嘉佳.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设计技能培养初探[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5-17.

[3]陈娟,张永宏.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J].阅江学刊,2013,5(4):90-94.

[4]晏素芹.“青年教师导师制”与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9):57-57.

第3篇

关键词 建构主义理论 高校体育 教学设计

一、前言

建构主义特别注意学生个体的认知发展,该理论认为学生的个体认知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紧紧相联。学生应该以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心理结构特点,充分展示自己的主动能动性,主动与社会接触,从生活中学习。教师在构建主义理论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主导作用,不是主体作用,要以“学生”为本。教师的教学设计就应该重视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充分体现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利用现论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培养出21世纪合格人才而努力。

二、构建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经多位教育专家皮亚杰、布鲁纳、维特罗克和维果茨基等人的发展,与认知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并称为教育心理学的三个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它就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通过原有的经验,将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进行对比,主动的接受新的知识。在这种理论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观能动的,只是借助外界的互动,最后产生新的信息量的一个过程。在这种理论下,教师不能单纯的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师不再是通过课本、文字、图片和板书、演示等这种形式表达出原有的知识,而应该只是一种假设,假设这种知识是如此,让学生以自己的经验背景,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建构知识,每个学生自己有能力认知世界,也有能力重新定义世界。

三、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设计

(一)设计分析。

高校体育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只有在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设计,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设计是指要以学生的眼光看待问题,要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摸索前进,通过控制整个学习过程使自身体会到教学的真正目的,而不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被迫接受,同时,还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内在特征并对他们进行保护;第二,要分析学生的特征,只有了解各个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与知识水平,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个性的学习资源,为他们提供利于学习的指导;第三,要分析学习内容的特征,学习内容分析是指对学生初始能力向最终能力转化的过程中所需的从技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释的过程。建构主义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解决真实环境下的任务并以此达到学习的目的,但在这个过程中的任务能否体现出体育教学的目标,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分析体育学习内容的特征。

(二)学习方式设计。

自主学习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核心之一,它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是一种伴随教师指导的、学生“自由发挥”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想让学生的力量得到提升,那么可以先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因材施教,选择适合他们身体状况的体育器材进行力量训练,也可以通过俯卧撑、引体向上等简单异行体育运动来进行力量训练。

在体育训练中,合作学习也是其特点之一,就体育训练项目本身而言,无论是团队项目还是个人项目都体现出队员之间的合作精神,通过合作学习,教师的思维与学习群体的智慧就能相互融合,共同完成对体育知识的意义构建。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采用丰富多样的集体性项目或是娱乐性的游戏来激发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表现会影响到整个团队,从而在项目过程中不断地自我改进,提高团队成绩的意识。就算是在个人项目中,教师也应为学生制造相互指导、相互帮助的机会,让学生有团队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三)学习资源设计。

在建构主义学习中,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是其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资源对于学生了解问题,构建属于自己的智力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就应该尽可能的为学生创建与体育知识相关联的信息环境,为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有关学习资源,其中除了文本、声音、图形、视频外,还包括利用网络平台获取的各种资源,多角度全方位的向学生展示体育相关知识。此外,在学生学习资源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及时阻止“信息污染”,建立全面系统的信息资源库,以便于学生自己搜索并获取信息。

(四)学习情景设计。

高校体育教学中学习情景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营造一种真实、气氛恰当的学习环境可以短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距离。学生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重新营造都离不开学习情景。建构主义理论下学习情景的设计要还原知识的真实性和生活性,同时又不失学习的目的性,要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气氛,让学生在真正生活过程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提升知识。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效果评价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体育教学评价包括对学生的体育理论和体育技能的掌握水平方面的评价,也包括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开展体育锻炼和学习体育理论的态度的评价。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过程中,学习效果评价是综合性评价,评价过程贯穿始终,改变以往的单一形式,结果评定的方式。评价方式多样,理论加实践,终期和平时的方式进行。由传统的教师评价向学生与教师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转变。

第4篇

[摘要]校本教研是提升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新途径。高校应从全面推行体育校本课程、营造‘‘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舆论氛围、创建和谐宽松的体育教学环境人手,提升体育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促使其转变观念,实现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优化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目的。

随着校本研究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校本教研逐渐成为了推动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大学体育作为推动大学生各项素质提高的重要力量,已经越来越受到高等院校的重视,校本教研也逐步深人到了高校体育教学领域中。

一、校本教研的概念、内涵和实质

所谓校本教研,就是以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宗旨,以教师的教育教学为研究对象,充分运用学校各种教育资源,以解决学校教学问题为主要目的的教研活动方式。校本教研要求学校确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人本”管理思想,并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课程改革,以期充分调动教师个人、集体以及专业人员的积极性。

“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一方面要求各种改革必须将重心下移到学校,在体育课程设计过程中,体育教师以教学中所面临的相关问题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从实际出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夯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性的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专业的发展。

校本教研的实质有三个重要的方面:一是要求体育教师不断强化教研意识,提升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水平;二是要求院系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多种形式的体育教学比武、体育教学研讨会等,调动体育教师自身参与;三是要求学校采取措施、拓宽渠道,鼓励体育教师多进行专业研讨,不断提高专业素养。这既是提升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发展学校校本教研的重要措施。

二、校本教研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要求

1.自我反思是开展体育教学校本教研的前提

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z7。反思是每个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推动校本教研的前提。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自我反思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自觉性,即体育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从而进人到更优化的高校体育教学状态,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达到身心发展的和谐统一。其次是自我批判性,即实现“存在问题—整改,发现问题—深思,找到经验—升华”的三步曲。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向高层次迈进。第三是个性化,即以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形成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如部分体育教师通过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的热情度来评判教学的过程,或者采用教学设计、备课、执教、听评语以及观看课堂录像等措施,加强对教学的自我反思,达到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的目的。

大学生是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校本教研改革的对象。体育教师作为校本教研的主要实施者,进行自我反思时必须时刻以学生为对象,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2.团结协作是开展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

校本教研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强调加强体育教师之间在体育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和共同分享经验川。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风格各不相同,教学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校本教研可以激发教师之间的竞争性和协作性,也能充分发扬个性和特色,扬长避短。因此,体育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高校体育的校本教研主要表现为:以教研室为互助载体,开展集体备课和讨论,有效促进体育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采取听、说、评课和教学比武等方式,加强体育教师间专业能力的切磋,通过实际比赛,让体育教师素养得以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培育,意志得到锻炼,素质得以提升。通过校本教研,高校体育校本课程的教学可实现由单一的体育教师的技能教学过渡到情意教学,集体的教研活动使学生从心理和情感上正确认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增加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激情,从而达到锤炼个人人格魅力的目标。

3.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得以提升的关键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围绕本校的实际情况与问题而展开的,但它又不完全囿于本校的范围,这就要求学校要确立专业引领的思路。一方面,本校优秀体育教师的参与是校本教研最重要的因素,是校本教研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校应注重体育骨干力量的引领作用,注重调动骨干体育教师校本教研的积极性,注重在学校形成一个民主、和谐、共进的教研氛围,使他们能在宽松的教研环境中提升研究能力。另一方面,本专业知名专家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是校本教研不可缺少的因素,是校本教研可持续发展的有益补充。学校应创造条件,聘请不同类型的体育教学领域中杰出的人才引领课程改革,通过开展专业研讨会、报告式引领、观摩式引领等不同的途径,促进本校体育教师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专业引领过程中,学校要多为体育教师提供“新理念、新课程、新视点”的开放式教学活动,通过组织课前钻研教材、教研组研讨、相互学习、公开教学、教学观摩、课后说课、评议、反思等系列活动围,使全校体育教师得到学习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机会。

三、高校体育教师完善校本教研的途径

1。学校层面

(1)全面推行体育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建设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 民主决策过程,是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有关教学活动的相关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的一种新型教学活动。高校体育校本课程是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助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叫。

目前,体育教育已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基础教育,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将更有利于让大学生了解必要的体育与健康方面的技能,使大学生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增进身心健康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树立起“以校为本”的理念,制定出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开展以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为对象的校本教研活动,是促使体育教学由浅人深不断深化的重要手段。高校要组织一批长期在体育教学一线的、经验丰富的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出符合本校校情的校本课程,并加以推广,在实际教学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同时,高校要把对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学、研、用”作为对体育教师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检查内容,列人日常检查和教师达标考核活动之中,使校本课程逐步深人人心。

(2)营造“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舆论氛围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育教学。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研究活动在高校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甚至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也在由单一的教学实践型向教学研究型过渡。因此,如何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把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舆论氛围显得非常重要。 校本教研成功的关键在于激发和培养教师的研究需求和乐趣,养成自觉的研究态度和习惯,让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自愿并乐意为之的行为。因此,体育校本教研必须充分考虑教师的主观感受和内在需求,突出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教师主观能动性,使教师真正进人到研究的状态,将日常教学与日常研究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持续增长,校本教研充满生机和活力。实际上,校本课程的出现,已经为校本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课程基础,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校报、广播和电视台等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在教研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及典型事例,通过交流学习、经验介绍、评优活动等加以肯定和鼓励,对在教学研究中取得成就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心。让体育教师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品尝到研究本身的成功和喜悦,是推进高校体育校本教研的关键。

(3)创建和谐宽松的体育教学环境

校本教研能更好地突出学校办学的特色,是推动高校教学文化氛围的一种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整个学校教学改革的深人,营造和谐宽松的体育教学环境,促使体育教师乐于将校本课程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是校本教研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建和谐宽松的体育教学环境应从三方面着手。

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大学体育教学的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更好地推动整个改革的发展,同时也是营造和创建和谐宽松的学校环境的基础。

第二,建立激励机制。随着国家校本教研相关文件的颁布与实施,将校本教研的各项制度落实到各学校体育教师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并将学校自身制定的综合考评与体育教师教学评估相结合,已成为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第三,实现开放式的教学管理。在学校制度方面,应确保教师拥有校本教研的时间和空间,赋予其一定的自主权力,如让教师拥有随时借阅一定的教育教学类图书、教育期刊的权利,拥有自己组织教学、科研人员参与教研团队的权利等。惟其如此,才能真正为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营造健康的、积极的、探究的文化氛围,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建立制度上的保障。

2.教师层面

(1)高校体育教师应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

高校体育教师应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在学习方式上,可采取集中评讲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要有计划地参加跨区域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抓住机会向专家学习;要养成反思交流、团结协作的研究习惯。在学习方法上,应注重学习记录和学习心得的交流和梳理,让自己养成积累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的良好习惯,并注重对自身教学能力上存在的漏洞进行修补。在学习内容上,要注重将先进的体育教育思想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加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训练学以及专业理论等基础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用先进的体育教育前沿理论指导解决体育教学实践中具体问题。

(2)以“说、听、议”三位一体的教研活动为载体,优化课堂教学

体育教师在实施校本教研活动时,应把以“说、听、议”三位一体的教研活动和优化课堂体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具体而言,应以教研组为单位,以三位一体教研活动为依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针对所授班级,对照先进体育教学理论,反思自己的体育教学过程,研究优化课堂体育教学的方案,用辩证的观点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进行扬弃,创造性地开展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的活动,形成具有学校、教师自身特色和风格的体育教学新模式叫。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抓住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估、学生的特点这五个体育教学的重点环节,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推动体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体育教学之余,应坚持有计划地参与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的评比活动,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改革活动,积极参加多层次的体育专业领域的改革探讨,注重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提升自己的教学研究水平。

(3)转变观念,实现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第5篇

1服务科学理论概述

服务是管理。另外,服务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人、设备、资金、技术等因素都必不可少,且在整个的服务过程中,这些因素人、技术、设备等相互协调方可发挥作用共同完成服务过程。另外,这些因素和过程是否科学化,关系着服务的效果、系统的优化,包含着运筹学、博弈学、系统工程学等,所以,服务还是科学。目前,服务科学的概念和内涵采用的多是IBM提出的服务科学、工程及管理(SSME)的提法。实际工作中,多是融合多种相关实际工作,将人力与科技有效结合,创新服务经济技能,为服务提供者和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此过程中可涉及到计算机科学、运筹学、产业工程、商务战略、管理科学、社会科学及法律科学等等。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如何利用“服务科学”对企业的运营管理进行指导,制定与“服务”相适应的战略,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服务业”。“服务”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利润区域,向“服务”转型的企业同样也创造出了新的商业模式,与此同时,它还让从事服务业的人们具备了全新的能力。服务是企业未来收入成长的关键,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提升,人们在选购产品时,除了关注产品本身价值外,更多的重视起产品附加价值,特别是在同类产品质量及性质类似的情况下。如果企业提供的附加服务越完备,产品的附加价值就越大,顾客从中获取的实际利益就会越大,这样商品的总体价值就会越大。反之,则越小。所以,企业在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更应关注产品所衍生出来的服务体系,以增强自身在现代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2服务科学下的高校教育

人类文明已由工业文明演进到信息文明,服务业成为人类社会的支柱产业,服务渗透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全球范围内基本达成共识:未来的经济是以服务为主导的经济。面对这一发展方向,每一个行业,包括高校教育都应当对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适应这样一个变化,得以持续发展?教育与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教育发展又进一步影响经济,从而使两者更加错综复杂。这种理念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把社会经济服务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如果在服务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和体会当今经济社会中的某些重要问题与需求,除了结合专业知识学习之外,可以增强学生对经济发展社会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由此看来,我们在高校教育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索:(1)打破旧的学科专业体制,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学科体系。高校教育关系着国家未来,故高校的培养体制、培养方法应受到高度的重视。高校教育教学中,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外,还应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及时调整学生培养方案。另外,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制定学生培养协议,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多的实习机会,特别是针对边缘专业的学生,学生实习过程中,就专业设置情况向企业宣传和沟通,这样,学生既可以了解他们可以做什么,也可以检验高校专业设置的必要性。(2)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更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及习惯,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际教学中,专业课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目前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热点问题、疑难问题、科学发展动态等,同时重点介绍跟踪了解学术前沿的方法,使学生具备自主知识更新的能力,以确保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科学时代不会被淘汰。(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人才可以走向世界的一个关键是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目前高校教育过于偏重理论,很少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得学生理论能力强,而动手能力差,以致毕业后很难较快融入社会。所以,学校应该多与社会企业合作,制定培养实践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这样,学生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更能提前了解适应社会,为以后毕业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竞争展开,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正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主导地位。”因此,教育改革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各项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一项历史性的工程,历来备受关注,而高校改革在整个教育改革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期待它更好更快地发展。

作者:张海燕罗妤张义辉单位:重庆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第6篇

[关键词]有效教学理论 运动解剖学 教学方法

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人体机械运动规律与体育动作技术关系的一门学科,也是体育教育专业一门主干必修课程,在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也与其他体育运动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因它涉及大量的名词、概念以及复杂的人体各系统结构,内容枯燥,理论性强,学生难学,教师难教。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模式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如何教学才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成为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推进,教学改革己成为重中之重。因此,探讨如何才能达到教学的高水平、高效率、高效益,就显得极为迫切,而且具有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近些年来,有效教学理论已经融入了教学之中,在数学、语文、生物、外语、历史等学科中有了较多的研究,而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在体育方面的研究尚属少见。本文通过“有效教学理论”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寻找运动解剖学最佳的教学效果,真正的把这种教学理论融入到体育学科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中来,发展、丰富其理论内涵,并为体育科学其他理论科目的教学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

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2008级全部四个班的学生(共185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先对两组学生进行运动解剖学基础知识的摸底测试,测试结果(优秀、良好、中等、及格等指标)经统计学处理表明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表1)。

2 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有效教学的基本理论、具体方法和应用范围,以及有效教学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

2.2教学实验法

实验组采用有效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有效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两个组均在同一学期进行教学,教学内容、教学课时相同;教学前、后在同等条件下按标准考试要求进行闭卷笔试,并在同一评定小组评判下获得相应成绩。

2.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常规数理统计及分析,显著性水平为P

3 研究结果

3.1教学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运动解剖学成绩对比结果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教学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测试成绩均比对照组好,经T检验,P

4 分析与讨论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

有效教学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到我国(由台湾扩展到大陆),当前我国对有效教学理论的系统研究还不是很多。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

其实,有效教学并非是某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或方式,而是教师工作的一项特殊的原则,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学习中心论”,即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教学生学会学习,主张建立“教”“学”并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结合的现代教学的基本关系,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根本目的,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为实质和核心。

在本次运动解剖学教学实验中,在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运动解剖学的学科特点,遵循激励性原则、形象性原则、操作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综合运用讲授式教学法(包括手势法、比喻法、设疑法、复习法、归纳法、联系法等具体方法)、“面向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和直观教学法,结果表明,有效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其原因是:有效教学强调学生的学习效率、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后及时复习巩固,及时消化理解,有疑问必解,不让疑问积累起来。学生知道学习是一环扣一环、连续不断的。因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为改观,从而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熟悉各种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特征、位置毗邻和生长发育规律等基本知识,同时能更好的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体育课、课外活动、业余训练和体育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 结论

5.1教学实验结果表明,教学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测试成绩均比对照组好,教学效果显示出显著差异;同时,从对实验组学生的问卷调查反馈也可得知,在体育专业运动解剖学的教学中运用有效教学理论是可行的。

5.2在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有效教学理论,师生共同参与,避免了传统教法中简单灌输、甚至“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身心的整体素质都得到全面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

5.3经教学实验证明,在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中

应用有效教学理论,能优化教学目标、强化教学过程、科学组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更高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李世昌.运动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崔允.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J].人民教育,2001,(6):46-47.

[3]姚利民.有效教学涵义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4,(5):10.

[4]蔺曾莲.有效教学理论在高师体育专业排球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5.

第7篇

论文关键词:理论课;案例教学法;实施

高校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必须根据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实际,探索理论课教学的特点,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教学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把高校的理论课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但是长期以来,不少教师讲课时只侧重理论讲授,采取“满堂灌”、“注人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导致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要改变理论课教学效率低的现状,除了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方面进行改革之外,还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代之以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当代青年心理特点的启发式、参与式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在理论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将深刻的内容和抽象的理论寓于具体的事例之中,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是将案例讨论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剖析典型事件,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是一种操作性较强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水平。

(一)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教师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关系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器,他们能够主动地通过自己的分析或与他人的讨论,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诠释、分析案例。在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和信息沟通,实现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环境之间的多向互动。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学过程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培养辩证的思维方法。我们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记住现成的结论与原理,而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并在现实中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问题,而实施案例教学更有助于实现这一目的。

(二)缩短理论和实际的差距

理论联系实际是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然而,教学实践表明,理论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的生命力在于它能为人们提供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锐利武器。因此,提高理论教育的效果,增强理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使学生真正感到“管用”,关键是要有鲜明的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力求做到贴近社会、贴近现实。案例教学强调的是学以致用,学以致用是体现这一原则的有效选择。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使教学从现实生活的具体事例出发,把社会的热点及难点问题和学生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拿到课堂上来,通过展现真实、典型的案例,让学生进入案例情景,用自己脑中存储的知识、经验去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并设身处地地作出反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探寻案例中的因果关系,讨论中各种观点相互启发、碰撞,会拓展学生已有的思维空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案例教学法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教会大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理论去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体现了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三)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论作为方法论在当代显示着实践价值与理论魅力,如何正确观察社会、分析问题和改造社会是主旨之一。但是,在目前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却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致使其被淹没在普遍存在的理论知识的灌输中,让位于基本结论的传授与考核,没有展示出理论对大学生应有的吸引力。案例教学法能够打破传统的理论说教模式,通过模拟的具体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凭借案例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的认知能力,以当事人的身份去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能够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使理论教育真正成为大学生的需要,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进行事实判断、经验概括和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

(四)优化大学生的合作水平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团队合作更有利于竞争。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机会并不多,一般都是停留在引导或鼓励的层面。案例教学则不同,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通常要以小组为单位,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会有分歧和争论,继而逐渐养成一种聆听和尊重他人想法的良好品质,促使学生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并增进团体合作,促进共同进步,实现教学相长。

二、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基本路经

(一)根据教学目的挑选案例

案例选择得当与否决定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在选择案例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结合改革开放的经济形势来挑选素材。这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案例的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I)针对性:案例要符合每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明确给学生什么和应教给学生什么。(2)典型性:应选择学生比较关心、社会影响力较大、所呈现的问题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且使他们从中深受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3)启发性:在选择案例时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理解及接受能力,案例不能太难,使学生因知识积累不够而无从下手;也不能太易,没有一定难度,答案学生一猜便知,就会降低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参与度,学生甚至没有兴趣讨论,这就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目的。(4)政治性:理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在统一。所以案例要紧扣时代主题,涉及社会发展前沿的问题,体现理论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命力。同时,还要根据教学需要作必要的加工:如,讲“中国的对外开放”时,引入“特区之路”;讲“下岗再就业”时,引入“四零五零计划”就能补充教材内容,体现时代特色。案例选择恰当,学生就感兴趣,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前准备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对案例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至关重要。教师应提前I周布置案例,并将讨论的大概时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考虑;学生以10—15人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熟悉案例,领会其中的含义,找出主要问题,预设解决问题的方案。课堂分析讨论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法的中心环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引导学生讨论,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氛围。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不要有倾向性的提示或结论,应多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及解答问题,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或辩论;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要鼓励学生大胆运用直觉思维。案例教学并不重视寻找标准答案,关键是看学生对待问题的态度及思路。因而学生的讨论发言可以不拘一格,答案可以不强求统一。在讨论中一旦出现认识模糊或偏离主题的情况,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恰到好处地控制辩论的主题,澄清模糊认识,形成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完整的认知,促成讨论。教师不但要协助学生理清思路,提出切中要害的关键性问题,而且还要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提供帮助,补充相关知识,并适当维持课堂秩序,控制讨论节奏及时间。

(三)做好点评和总结

点评和总结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最后环节。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肯定有创造性的见解,把模糊的认识引向正确的一边,对案例讨论中不够深入的方面要进行补充。其次要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加以鼓励,特别是对于平时不发言或极少发言的学生,更应予以肯定,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切中要害的点评能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提升理论认识,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落实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一)处理好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

案例教学对理论课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与学生所担当的角色与传统教学中担当的角色有所不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教师的任务是权衡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之间的关系,考虑所选案例涉及的问题、原理、代表性等。在讨论过程中,要启发学生认真思考、主动发言、把握讨论方向和时间进度,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学生的角色是“演”。学生的任是做好课前准备,查阅与案例相关的参考资料、准备讨论发言提纲等。课堂上学生是讨论的主体,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参与讨论。当然,只有在课前认真准备的学生,才能跟上课堂教学的节奏,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理解教师的意图并有所收获,如果作为主体的学生没有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则教学就不会达到理想效果。

第8篇

近日,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在哈召开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视频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重要部署要求,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综合改革。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徐梅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课程建设,特别是要把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中之重,认真实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培训五年规划,依托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和研修基地,重点组织实施培训研修、博士培养、项目资助和示范带动计划,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要把教学方法改革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坚持“三贴近”,针对不同专业和学段,把教育教学同大学生实际需要结合起来,把价值引导与知识传授结合起来,把逻辑的力量同情感的力量结合起来,把透彻的说理同鲜活的语言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吸引力感染力,有效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向学生知识体系、信仰体系转换,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会议要求,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积极组织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决策咨询意见建议,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推广优秀教学成果,开展教学情况督导巡查。听课专家要按照工作安排,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在全省高校组织开展专家听课活动,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和指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各高校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对照要求查找自身差距,解决好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会上,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付军龙、东北林业大学教授陈文斌、东北农业大学教授金长城分别代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和研修基地依托高校、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听课专家作了发言。在哈部分高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听课专家全体成员,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会。

第9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2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必须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而高等院校在这个过程中无疑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知识结构、道德品质都将影响到祖国的发展,他们的生态伦理意识将对社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在许多专家学者的实地调研报告里,却频频反映出现在的高等院校里,大学生的生态伦理现状不容乐观的事实,因而,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高校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1.生态伦理基础知识缺乏

许多大学特别是理工科大学,学生人文教育不足,缺乏自觉主动的生态伦理教育,很多学生所掌握的生态伦理基础知识缺乏,不知道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法等基本常识,获得知识的途经有限,常常借助视频、杂志等媒体得到相关零碎知识,很少从书籍和课堂讲座中获得。在当今社会,加强环保意识,增强生态伦理观念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但对环境伦理教育的认识却难如人意,许多高校虽然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中,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也渗透了大学生生态伦理方面的相关知识,但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学好专业知识,考过四、六级更能让她们关注,在这种功利性的就业导向下,不少大学生对生态伦理普遍重视不够,意识比较淡薄,观念比较落后,对生态伦理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也没能引起高度的重视,甚至导致缺少生态道德行为,造成校园的环境恶化、水电浪费、白色污染等等现象。

2.生态伦理教育活动参与性低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生态教育活动方面表现的热情度不高,积极性主动性不强。虽然不少大学生已经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生态伦理意识,但常常不论是对生态教育还是对环保宣传活动的参与上都缺乏主动性,会选择在不损害自己时间精力和自身利益的情况下,才会参与到生态伦理的相关实践中来。还有的大学生对选修有关生态环保方面课程的教育不感兴趣,或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有关环保实践活动方面的学生社团,没有主动的将生态伦理意识转化为自身的行动的自觉,缺乏了解生态环境、增加生态常识、参与生态环保活动的主动性。

3.生态伦理教育教学体系不健全

当前,我国高校生态伦理教育起步较晚,无论从教材的编写、教学规划、师资的配置等方面来看,都未形成完整的生态伦理教育体系。据统计,目前在非生物、非生态专业中,开设与生态有关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1]。在高校的教学中,相关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只是零散地穿插在某知识点中,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全国没有有出台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编写权威的专门教材,学校之间在课程设置上也是各行其是,从而缺乏系统的教育规划。对那些已经开设一些选修课的学校来说,由于受课程类别、课时的限制,教师也仅限于简单介绍一些生态伦理的基础知识,播放一些视频资料来强化学生的理解,授课方式单一,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从师资力量看,许多高校也没有从事生态伦理教育的专门队伍,往往都是教授自然科学方面的老师兼任,缺少了人文关怀的视角,难以找到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切入点,更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高校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原因分析

1.高校对生态伦理价值观教育的重视不够

当前有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趋向于开展就业前景广泛,有明显利益效果的热门专业,普遍存在重专业技术轻人文教育的倾向。缺乏对生态伦理教育应有的重视,强调调节和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道德教育,却往往忽视了教育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而生态伦理要求人类在道德上不仅要关爱他人和社会,而且要对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生物承担道德责任,履行道德义务,不能任意践踏和破坏自然[2]。这种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片面性,是影响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伦理观的重要原因。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着地区差异、专业差异,但总的来说,与国外的高校相比较,大多数高校还是缺乏对生态伦理教育的重视,从而导致在组织管理、课程设置、实践活动的安排上出现滞后,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且在生态伦理教育方面还存在意识比较淡薄、对开设环境保护课程重视不够等问题,导致不少大学生没有全面系统地接受生态伦理教育的机会,因而,只有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教育部门进行统筹规划,学校高度重视,才能使生态伦理教育成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同时,大多数高校的生态伦理教育仅仅是渗透式的教育,并没有列入教学计划,在教学方式上很大程度上过度强调理论知识传授,多进行“美德袋式”的灌输教育,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学方法单一,创设情景不足,大学生虽然会从中学到许多的理论知识,但不能及时有效的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外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

2.忽视生态伦理的行为养成

在生态伦理道德品质的形成中,生态伦理的行为养成无疑是最重要的目标。但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不少高校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忽视了生态伦理的行为养成,一些生态伦理道德的宣传教育活动多是运动性的,没有成为经常性的活动,没有内化为大学生践行生态伦理道德的行为习惯。“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加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而生态伦理起源于社会现实的发展,所以高校开展生态伦理教育应该特别重视学生在实践中的践行,通过开展广泛的实习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增强对于生态伦理的直观感受。但这种实践能力的养成,绝不是教师在课堂上理论灌输就可以实现的,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践教育的课时安排、经费来源和评价方式等都限制了高校进行生态伦理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3.缺少社会合力系统

毋庸置疑,大学生进行生态伦理教育的过程和效果都会受到其周围所处环境的巨大影响。柯尔伯格认为:“道德行为通常发生在社会或团体背景之中,背景则深刻地影响个人的道德决策。”[4]因而,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深刻影响高校的生态伦理教育,但就目前看来,政府、大众传媒等对生态伦理道德的相关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得还不够充分,电视、网络、广播、移动终端等载体是现在大学生接受生态伦理教育的主要媒介,但其中涉及生态伦理宣传的社会舆论引导和监督也比较缺乏,没有形成社会的合力系统。同志曾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但现实中社会和家庭的生态伦理教育的良好氛围并没有形成,有的甚至阻碍了大学生正确生态伦理观的形成,如有的家长经常出现浪费水电、随意吐痰、乱丢垃圾等不良的破坏生态的行为,这些家长自身不良生态伦理道德的反面示范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大学生的生态伦理价值观教育产生了极大的阻碍。

三、高校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的对策研究

1.增加生态实践环节,培养生态实践能力

生态伦理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层面,整个过程一定要坚持实践原则,使生态伦理教育回归生活,接轨现实,“在人类的环境意识已经觉醒之时,高校迫切需要做的工作是使每一个觉醒的大学生将生态意识付诸行动,改变现成的生活方式,追随绿色时尚,建设绿色文明”[5]。因而,可以开展校外生态调研,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撰写调研报告,同当地相关环保组织开展植树造林、回收废物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绿色旅游,参观游览名胜古迹、风景区、生态保护区等,引导学生亲近自然、倾听自然、热爱自然;同时,还可以通过举行环保知识竞赛、开展相关讲座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增强生态伦理观念;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的环境卫生保护工作;支持学生参加野外实习等,使他们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最后还应该将生态伦理规范纳入学生日常道德实践之中,在注重日常养成教育的同时,要将生态伦理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伦理行为习惯。

2.加强师资力量,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

师资队伍的强弱是影响生态理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生态伦理是一门新兴学科,许多高校师资力量还相当薄弱,有的甚至缺乏生态伦理教育的专职教师,而专职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生态伦理知识的掌握。因而,首先要配备好高校生态伦理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队伍,对他们加强专业培训,可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访学、出国研修等,以不断更新、提升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同时,还要对现有各学科教师开展生态伦理系统理论的培训,高校许多学科中都渗透着与生态相关的知识,如教授传统文化课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讲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将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传递给大学生;教授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和学生探讨和谐观念,引导学生科学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各学科老师都能成为生态伦理教育的代言人,使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从全方位得到贯彻落实。

3.完善课堂教学

生态伦理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有机结合的课程,因而,要形成系统的生态伦理教学体系,完善生态伦理课堂教学,高校应将生态伦理教育归入高校德育之中,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并将生态伦理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强化生态伦理教育有关的选修课,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必修课、选修课三管齐下、共同发力。在教学模式上,既将生态伦理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渗透生态伦理的教育理念,在保持其独立性的同时看到相互之间的联系,注意把握学科之间生态教育的差异性与共同性,最终形成科学、系统的生态伦理观。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不断探索适合大学生的教学方式。比如利用手机app、微博、微信、校园网等现代化网络媒体的优势进行生态伦理的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态伦理教育要素,结合我国国情,在传授生态伦理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4.构建生态校园环境

优美的生态环境能使人精神愉悦、身心健康,而环境优美的校园正是生态道德观念形成的催化剂,学校的规模、环境、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要加大环保教育资金的投入,加大生态伦理观融入校园环境建设力度,做好校园环境保护和绿化覆盖,对校园教学设施进行节能改造,构建优美的生态校园环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专业理论教育与生态伦理教育结合起来并付诸实践。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校团、院团作用,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建立校园环保宣传社团、利用校园宣传栏、校园报刊等媒介、定期组织开展各类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学校领导和教师也应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创建生态伦理氛围,引导学生尊重自然,遵守生态伦理规范,使学生主动去保护环境,在参与的过程中真正体会美好的生态环境带给我们的舒适,进而形成正确的生态伦理意识。

参考文献:

[1]李霞.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3):84.

[2]雷新兰.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有效途径浅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4):54-55.

[3]于海量.环境哲学与科学发展观[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应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286-03

一、引言

2008年5月12日以四川省汶川为震中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这次地震的震级已经超越了中国解放后有史以来的震级最大的唐山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数万人伤亡。地震发生之时,正是学校上课时间,由于校舍倒塌,学生伤亡惨重,有19065名学生遇难。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数据显示,2009年3月20日14点48分,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公主岭市交界发生4.3级地震,长春市的一些学校、幼儿园在地震发生时及时把学生、孩子们疏散。

二、微格教学、体育微格教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微格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爱伦博士(D・Anen)和他的同事伊芙(Eve)1963年提出创立。是通过缩减的教学实践,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它以少数学生(通常师范生或教师扮演这种角色)组成的班级(称微格教学班)为教学对象,在短时间内练习某种教学技能的小型教学课,故称微格教学”。它的特点是:授课时间短(10-15分钟);教学内容单一,只教一两个概念或具体内容;训练目标单一,只培训一、两种教学技能;学生人数少(10-15人),使被训练者容易掌握、指导者容易评估,便于师范生掌握。在训练过程中,应用现代视听技术进行示范和反馈,是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培训方法,它又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

上个世纪60年代末传人英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70年代传人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等地,80年代传人中国、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

2.微格教学、体育微格教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微格教学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首先引进微格教学用于教育领域的是北京和上海两地的一些承担教师培训工作的高等院校。此后,微格教学逐步从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发展到对师范生的培训。目前,微格教学已成为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中教学技能培训的主要形式之一。

1994年,王皋华出版了《体育教学技能微格训练》一书,标志着微格教学首次被引入我国体育教学领域;1999年,张雄安出版了《中学体育微格教学教程》一书,更加系统的完善了微格教学在体育教学实践课中的应用,并且细化了体育教学实践课中所需的教学技能,确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体育微格实践课教学模式。

目前能索与“体育微格教学”有关的文献大多对体育教学实践课技能培训的研究,与体育理论教学技能培训相关的文献很少,这是我国体育微格教学模式的缺失。

本研究的体育理论微格教学是指:在采用体育微格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教学内容将侧重安排关于营养与健康、体育保健知识、安全常识教育(常用救生方法、创伤的简易处理方法、野外生存的知识和方法,如识别方向、识图、求助等),它是建筑在教育教学理论、科学方法论、视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在有控制的条件下培养体育教育专业生的讲解和直观演示教学技能,向学生普及、传授关于保健、安全方面知识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三、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从课程设置上分析

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我国大多数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只开设了体育术科课的微格教学,没有开设理论课的微格教学。在检索相关文献时只检索到:华东师范大学黄超群老师2001年发表在辽宁体育科技的《微格教学与体育教学技能训练》;西安体育学院的万秦华老师2003年发表在《“微格教学”对体育院校学生内堂理论课教学能力的影响》;袁建国2005年发表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说课”微格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等多篇文献对体育术科课微格教学的相关研究,没有检索到对体育理论课方面的微格教学研究。因此,拟建议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体育微格教学课时分出一部分学时给理论课微格教学,重点培养体育师范生的理论知识讲解和演示技能,真正的使理论课微格教学的研究从理论阶段进入实践阶段。

2.从教学资源上分析

在对我国多所高师院校通过网络查询和电话访谈得知:我国很多师范院校都有充沛的理论课微格教学资源--现代化的微格教学系统。

现代化的微格教学系统是将微格教室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相结合,配备视频采集仪、数字化大屏幕投影机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等,建构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音视频、存储、传输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数字化微格系统。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完全可以为体育理论微格教学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开设奠定物质基础。

四、体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模式的构建及教学策略

1.体育教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模式

体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目的是为培养、提高体育教师的讲解和直观演示教学能力而设计的,系统训练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备课,同组成员就某一教学片断在微格教室模拟教学。然后指导教师与学员一起对教学进行总结,反复观看视频,并对教学情况评议,达到提高教学能力的目的。因此,根据微格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特点,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适合理论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采取听、看、议、做、评结合的办法,提高教学能力教学设计模式。该模式以微格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作为设计的基本框架,充分考虑理论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特点,体现了理论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一般步骤(如图1所示)。

2.确定并设计教学策略

体育专业理论微格的教学策略除了要考虑一般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程序等策略因素之外,还要具体设计受训者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对象的学习行为,以及如何具体训练讲解、演示对学生关于安全教育(自我保护、自救、互救)、体育卫生保健知识、营养与健康等方面的教学技能,才能促使受培训者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受到微观具体的训练。

(1)导入技能的微型课教学活动策略。一般根据“引起注意,告知学习目标”这两个教学阶段规律展开设计,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地震短片”,目的是让学生对地震有直观的感受,知道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以及地震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危害,引起学生的注意,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天性引出他们对地震知识的求知欲,引出课堂教学内容。

(2)讲解、演示技能的微型课教学活动策略。讲解、演示技能的微型课围绕着“呈示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诱引行为,提供反馈”的教学阶段规律进行教学策略

设计。这时应设置情境讨论“地震发生时如何正确逃生、救生?”(自救或互救),先由受训者讲解或者演示正确的自救或互救的方法和途径,后指导模拟的学生演示(自救或互救)的方法,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一些避震的科学常识,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采取一些自我保护措施,以便减少对自身的伤害,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懂得珍爱生命,学会关爱他人,树立公民意识。

(3)结束技能的微型课教学活动策略。结束技能的微型课则要进行“评定行为,增强记忆与促进迁移”的教学活动设计。此环节应由受训者指导模拟的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得到落实,真正的感受生存教育,用智慧去关爱生命。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体育专业开展理论微格教学是大势所趋。汶川地震学生的伤亡除了天灾这一不可避免的因素外,还有的就是广大中小学生对安全常识的欠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体育师范生就应该承担起向中小学生推广这类知识的重任,体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就可以搭造这个平台。

(2)高校具备体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在推广和运用的条件。我国部分学者对理论微格教学有深入详细的研究,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都建有完备的微格教学系统,这些都对体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在我国推广和运用奠定了理论和物质基础。

(3)本研究构建的体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模式。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明确教学目标、训练目标编写教案、确定并设计教学策略、体育理论课微格课教学程序的试行。

2.建议

第11篇

一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

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除理论教学之外,学生走出课堂,直接动手、动脑参与的并且与课程内容相联系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着重强调的是学生主动参与并且由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把握和判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的课程标准,主要不是教学场所是否“在社会”。而是教学内容是否“在社会”,即是否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

这个概念包括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在课堂理论教学之外的教学活动,它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堂外进行;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必须是与课程内容有关的,但又不是课程的基本内容,它可以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但更重要的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是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实践教学首先是强调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在亲身体验和身体力行中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进而逐步实现从思想、政治、道德认识到行为的转化。其次,实践教学侧重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强调主体能力的锻炼和优化。第三,实践教学以体验感受为依据,侧重过程评价。需要指出的是,实践教学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仍然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辅助环节和手段。如果把实践教学仅仅定位在社会实践上,不仅限制了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也限制了学生通过其他方式参与教育教学的途径。实践教学有大实践和小实践之分。大实践是区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也就是所谓的“走出去”以社会为课堂的社会实践,其形式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考察、社会调研以及社区服务等。小实践是指除了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与实践相关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课堂实践教学,其形式包括课堂讨论、观看视频资料、阅读实践等。

二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

现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内容,因为内容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导致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远离了学生的具体的实际生活,造成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很难科学解答学生思想中的各种困惑。与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相比,现实是复杂的、多变的,甚至有时候与教学内容是矛盾的。由于课时有限,以至于有时教师只是在按部就班地讲授教材内容,而忽略或回避学生关心或者困惑的现实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育是理想的,而社会教育是现实的;课堂教育是正向的,而有时社会教育则是逆向的。这种社会教育和课堂教育的差异,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带来难度。精彩的、成功的、负责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回应社会中的现实问题,以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针对性。

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但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逐渐得到深化,而且可使教学效果不断得到强化。实践证明,实践教学可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桥梁,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感,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索。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开展实践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完成所担负的责任。

三创造多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

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其实践教学形式应包括社会实践、课堂实践、科研实践三种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其中,社会实践贴近社会生活,课堂实践方便学生参与,科研实践训练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大系统。创造多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是克服局限的根本途径。

长期以来,实践教学一直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所忽视,但这一实践教学形式在时空选择的灵活性上、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上以及教师的跟踪指导上都优于其它教学形式。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更适合于实行实践教学。总结起来,实践教学的形式最基本、最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讨论

讨论是实践教学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它有益于调动学生动脑思考、主动表达,还不受参与人数和时间的限制。

2基地教育

基地教育是利用地方教育资源优势,建立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学习并在现场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是一种基于认识与感受的实践教学环节

3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指的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提供高度仿真的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思考、研究、分析这些案例,独立作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4阅读实践

阅读实践指的是依据采用读书讲课研讨和运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教育理念和教改精神,通过引导学生读书进而实现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化理论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理解与思考性的实践教学环节

5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群体文化活动,是学校长期形成的并为师生所广泛认同的校园精神以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文化环境的总和。它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的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具有价值导向性。

6研究实践

研究实践是指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实际问题分析的一种实践方法,它表现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完成实际课题为动力,经历搜集资料、分析归纳、提炼观点、撰写论文或者调查报告或者研究可行性讨论报告等的一种实践过程。

以上几种的实践教学体现了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反映了教育功能的层次性,显示了教学效果的多重性。正是这种多形式多类型的教学活动形成了针对性强、功能互补的实践教学体系,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断得到强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工作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敢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1999.

[3]陈丽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

第12篇

1 “把关人”理论应该贯穿于理论教学中

1.1 “把关人”意识的缺失容易导致不良后果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最早提出了“把关人”这个概念。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信息传播的渠道也多种多样,特别是在自媒体出现以后,信息的传播也更加便捷和散乱。在这个过程中,倘若媒体“把关人”没有做好把关工作,信息的传播往往呈现出无序和泛滥的特点。因此,媒介素养是媒体从业人员重要的职业素养构成。

在新媒体环境中,由于信息传播者“把关人”意识的缺失,会导致有价值的信息被肥皂泡般的无用信息挤占传播空间。例如,媒体上经常会掀起一些晒身材的奇怪潮流。“锁骨放硬币”一度成为盛行的微博热门话题,如果测试者能将一定量的硬币放到自己的锁骨上方,量多且不丢落的就说明有个好身材,相反量少或放不上则需要赶紧减肥。于是,许多网民的微博、朋友圈几乎被“锁骨放硬币”的照片刷屏。2015年6月11日,一个网上热帖“女孩子能反手摸到肚脐眼就是身材好”出现之后,杨幂、许飞等明星纷纷晒照片秀身材。更多网友也纷纷跟帖,掀起微博圈、朋友圈的刷屏新。

类似的晒身材的潮流如“马甲线”“酒窝放笔”“A4腰”等,这种跟风模仿的行为时隔不久就会再一次在各种媒体上上演。通常是由明星、网络红人的某种行为引起普通人纷纷模仿,一时间成了一种席卷网络的“时尚”。这种价值和意义甚小的信息泛滥成灾,不仅浪费了受众的大量有效媒体接触时间,甚至还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1.2 增加“把关人”理论的课时分配比重

媒体从业人员在自媒体或者传统媒体平台上所发表的言论和观点,往往在受众中意味着专业性和权威性,会对受众的观念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言论不当、“把关”失误,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会误导受众,影响媒体的公信力,使受众对媒体失去信任,后果将不堪设想。作为未来的媒体从业人员,高校传媒专业学生应该充当合格的“把关人”角色,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因此,高校传媒在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将“把关人”的理论教育上升到一定高度。具体来说,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比重的课时量。特别是新闻采编专业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该加强“把关人”理论的教育。因为该专业的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时要在很多工作环节中筛选、选择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充当重要的“把关人”角色。

2 重视“议程设置”理论的媒介素养教育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在议程设置中处于主动地位。但是,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出现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议程设置的传统模式逐渐受到挑战,一定程度上来说,个人的议程设置开始“崛起”,传统媒体开始丧失对第一手新闻材料的独占权。[1]在新媒体时代,各种新老媒体发生融合,媒体的交互性特点明显。公众的地位在这样的形势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媒介的议程不再是由主流媒体来设置,公众的关注也能将某些事件变为媒体焦点,而在议程设置由单向转为双向的过程中,媒体与受众之间可以多次、持续地互动,两者的观点相互影响,这就意味着,网民开始具备了一定的议程设置能力。

第1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会计教育 理论与实践 探索

一、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教育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会计教育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定位不准确,培养模式上没有突出应用型特色

很明了的是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需要有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仍然模仿或者照搬偏向于理论教学的本科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所设置的学科体系作为自己的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导致许多高职院校培养定位上出现差错。另外一种的情况是人为刻意的划分为会计理论课程与会计实践课程,带有强迫性、仓促性的学习实践课程,不能形成理论和实践的完美融合。很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由于时间段的断裂而脱节,不能满足现在日益严苛的用人机构的要求。

(二)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及其专业实践能力的不足

一个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不是取决于硬件设施的完善程度,而是取决于高校教师质量的高低。因此,只有优良的、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学师资团队才能保证会计的高水平的教学质量。而如今高职院校的会计老师往往是只能满足一方面,即:理论过于实践或者实践优于理论的储备,究其根源在于两方面:一是高职学院偏于从知名高校引进毕业生,往往知名高校的会计学毕业生没有实践教学的经验:二是高职院校引进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深会计师,这些会计师往往理论上又比较匮乏。这些情况往往都不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

(三)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模式单一,教育模式不能与时俱进,缺乏创新

首先,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合理,再由于高职院校不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情况,一味的仅按照教育部出台的指导大纲教学,导致着重与理论课的灌输性学习,忽视了实践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出现了严重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还有一个不良现象是高职学院让学生自己去实习单位实习,导致很多学生找不到实习单位而虚填实践记录的情形。其次,会计学是一个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的学科,实践教学应该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的优秀教学经验,而传统的高职院校会计学教育仅仅是会计学科单一的教学。总之,当今最大的现象是:高职院校老师满堂加PPT课件快速灌输,学生听课做笔记,完全忽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缺乏良好的师生互动,导致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薄弱,极其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严重到最终无法在实际工作中解决会计事务和适应日益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

(四)高职院校会计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实践教学条件差,配套体系不完善

目前,就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来说,会计实践仍然以校园内部封闭性的实训为主要实训方式,与外界的实训单位联系甚少。导致一方面资金投入过大,二是导致与社会的需求和变化严重的脱节。资金投入的匮乏导致几个相关的专业去共用一套或者几套实践设施,实践教学管理上松散无力,会计实践教学结果的检测和评估为了应付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仍将评估标准定在上级要求的最低标准线上。

(五)高职院校会计教育不注重经济市场条件下社会需求的变化,供需要求差别大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各类企业对会计人才所具备的知识理论、实践技能的需求变化日益加速。大多数高职院校多年来的教学经验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体系,很多的理论或者实践技能现如今早已经不适应经济环境。导致学生因为观念等方面的滞后走向社会这个大环境后,不能很快的去适用社会和企业的需要,需要企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培训员工,与企业理想得到的应用型人才相差甚远,也浪费了毕业生的实践实习机会。

二 、高职院校会计教育教学模式的对策

(一)高职院校领导重视,明确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着重突出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特色

首先要发挥学校领导层的作用,学校的领导层作为学校发展的决策层、领头羊。只有领导重视了,教师才可能重视;教师重视了,学生才可能去重视。高职院校领导首先要带头更新会计教育观念拓宽会计,教育思路,梳理明确职业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第一,突出会计教育岗位教学, 体现高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高职教育强调的是“ 实用性” , 也就是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 应该能立即从事具体环境下的会计工作, 不需要或只需要进行简简单单的培训就可以上岗。如果都不能做到这一点, 就失去了高职教育的原本意义, 也就没有发挥出高职教育的特点。第二, 高职会计专业培养应当是专才而不应该是通才, 培养目标只可能是一般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基本从事会计工作的素质, 最后, 高职会计教育的目标一定要着重面向我国中小企业, 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去中小企业工作,所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紧紧围绕中小企业业务去展开。

(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设“双师型”优良师资队伍

教育部也明确了高职院校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把培养教育观念先进、创新意识较强、师德高尚等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第一要务。主要做法有:加强会计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岗前继续教育培训、在职进修等提高教师个人的基本修养和职业素质。二是采用内引外联的实践会计的教育模式,一是鼓励支持更多的会计学老师到校外有关联或者高知名度的实践场所去学习、实践,增强实践的技能,二是积极的聘请校外的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的专家学者来校授课,增强学生的视野和实践的能力。三是积极的引进高层次既深懂会计学理论又熟悉不同的环境中会计实践操作的能力的“双师型”人才。

(三)改革教育模式的单一性,不断完善教学环节,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会计的实践教学模式要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在探索中不断发展。首先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即满堂灌鸭式传授理论知识,然后脱节的进行硬性实践。而是积极的在课堂上增加案例讨论,因为近些年来,学术界一致得出一个较为权威的观点是案例法是比较适合的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法。最大的作用在于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剖析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案例,然后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将理论直接融会贯通的运用到案例问题的解决中,达到最终培养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此外,注重实践型教材的建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因为学生在学校中与教材的接触是最紧密的,教材水平的高低以及与实践的切合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实践水平的高低,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重中之重。

(四)高职院校要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建立高标准的校外实践基地

首先明确一点的是无论校内的高仿真的实训场所还是校外的企业定点定期实习基地,都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非常重要的硬件基础设施。是会计实践教学最最基础的保证。因此,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为学习理论和实践打下一个坚实的物质保证。高职院校应该不惜重金建立一些稳定而且高质量的实践基地,为学生假期以及毕业前的实践创造一个良好又高效、便利的实践环境和场所。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校内实践资源匮乏紧缺的情形,有利于减少校内实践场所的数量和低质量的情形。最重要的是提前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社会需要的变化,不断完善自身技能等方面的不足,最终达到学校实现了培养目标,社会真正得到了需要的人才的良好循环的目标。

(五)高职院校应该十分注重社会需求的变化,积极的搜集信息,使其供需要求差距逐步缩小

首先高职院校应该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积极的不断的调整自身的教育方向和目标,总之要以市场为导向,认真分析市场和区位等因素的变化。注重的是高职院校主要是在区位经济中发挥优势,着重的去搜集本区域内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以及政府相关政策不断调整的变化,积极的配合区域内经济就业方面的变化,努力为本区域的经济做最大努力,将其培养的目标与社会需求差距缩小到最小程度。高职院校的社会化办学、开放式办学、职业综合化办学等将成为不可避免的改革和发展方向。

三、结束语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高职院校应该在重视会计教学实践的同时也要兼顾理论知识的学习,高职院校应该明确发展定位,培养目标,会计实践与理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是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重点。这个途径将有效的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有机的融合,有效的避免了高职院校会计教育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和错位的现象。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专业知识、专业素质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目标。满足社会的需要,实现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宗宾,李荣.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模式新探[J].财会通讯,2009(9):95-97.

第1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话语体系 教学实效

[作者简介]李桂环(1973- ),女,河北承德人,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社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职业指导教育;尹春芳(1966- ),女,河北承德人,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社科部,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河北 承德 0670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133-02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实效性,是众多研究的基本方向,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实效性,不同研究者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我们的研究从课程教材及教学目标特点入手,调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实现由教材话语体系向教学话语体系的转化,构建符合教学实践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

一、正确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一)教材特点分析

我们知道,教材话语体系与教学话语体系是不同的,前者是固定的文本话语,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为根据,经过编者字斟句酌的编撰、专家审订和教学实践的检验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具有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特点。后者是对教材个性化解读的实践话语,是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的具体方案,具有具体化、灵活性的特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经历“85方案”―“98方案”―“05方案”的发展过程,其实质是教材话语体系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材话语体系,是对理论的解读,虽然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吸收一些新的、体现时展变化的话语资源,但体现在教材话语体系上,其最大的特点仍然是理论化和系统化。因此,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使课程真正受到学生喜爱,并因教育而使其终生受益,就要按照人才培养规格,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将抽象、范式的教材话语体系转变为具体、个性的教学话语体系。

(二)教学目标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科学性、思想性和方向性的内在统一,它决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其一,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与信念。教育过程尊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在重大思想和政治原则问题上立场要坚定。其二,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精神价值与精神动力,强调理想、信念对大学生的指导意义,将其作为教育的核心,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其三,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指导思想、内容、方法论上的真理性和正确性,做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真理的力量说服人,用科学的方法吸引人,实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输送合格人才的历史重任。

能否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关键在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接受程度。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注重理论认知,更注重理论应用。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自我选择意识强,不愿接受别人灌输的观点。他们追求时尚与新潮,崇尚创新与探索,愿意接受新事物,主动关注、追踪社会热点,尤其是与自身相关的问题。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排斥单纯的理论教学、厌烦空洞的政治说教。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摆脱教材话语体系的束缚,避免照本宣科,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话语体系,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正确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

(一)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根据“05方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由“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教育”三门课程构成。这三门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复,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缺乏统一标准,不同学校,甚至同一所学校的不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理论的难易、深浅掌握不一致,教学随意性强。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存在着两个极端:一是紧扣教材,注重系统的理论讲述,导致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教学过程过于随意,以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为借口,忽视理论教学。

其二,“概论”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主干课,但教材与高职院校的教育层次、教育要求不匹配。在内容的编排与取舍上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特点,不利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大纲中对本、专科教学的课时安排有不同要求,专科院校不可能也没必要把全部内容讲精、讲透。

其三,缺少统一的考核标准。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缺少具体的量化标准。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效果缺少统一考核标准,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存在着较强的随意性。

(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查。为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我们对我校学生在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状态方面,通过问卷形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习目的为提高政治理论素质的学生占62.9%,为应付考试的占37.1%;学习兴趣方面,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生占31.8%,感觉一般的为36.2%,明确表示不喜欢的是33%。学习目的与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的占35.3%,只听不记的学生占30.6%,只在感兴趣时候才听的比例为34.15%。

2.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一是认为课程内容脱离当前实际,与学生距离太远,学了也没用。二是认为教材说教意味太浓,理论性强,缺乏趣味性。三是认为教师上课形式及教学方法单一、呆板。根据调查,我们不难发现,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能说,就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整合,打破教材的条框限制,让理论教学更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大学生的实际,体现专业特色,搭建平等对话、有效沟通的教学话语体系。

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增强教育实效

(一)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三贴近”原则。认真调查、分析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切实回答、解决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立足不断变化的新实践,释疑解惑,着力把道理讲透、事实说清。

2.坚持知行统一原则。既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理论教育,又重视引导其参加社会实践,把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道德行为结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3.注重能力培养的原则。教学话语体系的构建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其掌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基本思路

1.整合教学内容,组织专题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与整合上,注意做到针对课程特点及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内容选取与整合,弥补本科和专科院校使用同一本教材的缺陷。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将教育的重点放在理论的应用与实践的指导上。

2.注重学以致用,关注社会实际。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不是重点,重要的是理论掌握基础上的应用与实践,科学理论指导下对社会现实的准确认知,对国家政策、制度高度认同基础上的自觉行动。要通过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等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实际,学以致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目的。

3.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特点,将教学内容设计的计划性与实施过程的灵活性相结合。突出课程的时政性与实效性,使教学内容的设计适应社会变化,能够根据形势变化及发展及时调整并付诸实施。做到突发事件,应时讲解;持续关注,了解变化。突出课程的思想性与理论性特点,及时反馈,把握方向;正确引导,科学认知。

4.注重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实践为载体,师生互动,进行理论学习与应用”的教学模式。围绕“一个核心”,体现“两个特征”,以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核心,通过师生互动传递教学内容,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参与教育教学实践中展现自我、锻炼自我、完善自我,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学锋.“两课”教学的性质和基本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6).

[2]洪波.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沟通[J].教育评论,2011(1).

第15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 信仰 教育教学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教学的必要性

(1)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中,逐渐地理解和接受,并由思想上的相信转化为确信,从而就可以升华为社会的信仰。

(2)教育教学的内在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才不至于形同虚设,才能为高校学子提供一种精神家园,才能为社会转型期间社会的发展提供方向和精神动力,并以动机的形式来指导高校大学生的行为,从而引领社会转型期间复杂多样并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念。

(3)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在国内外各种思潮影响下,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大学生思想活动状况的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应对非思潮威胁,巩固指导地位的有效途径。

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原因分析

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研究高校各层面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有利于针对性地提出融入途径。

(1)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特点和性质,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素质参不齐,部分教师综合知识缺乏,专业知识落后;部分教师政治立场不够坚定,政治敏感性不强;部分教师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对教学工作热情不高;部分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缺乏表率作用,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发展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三观”逐步确立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个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的大学生,体力和精力处于最佳,独立性逐步增强;认识能力全面增强。但部分大学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价值标准混乱、功利主义盛行、困惑与压力加大、道德水平下降等现象。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与方法有待改进。现行的考核方式均以知识测验为重点,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多是一带而过,而对于学生是否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形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文化素质的考核,却是流于形式、办法不多。

(4)重视理论层面的考核,对于实践层面的考核却比较欠缺。现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侧重于知识的讲授,对于实践能力的评判则几乎没有一个成型的测评体系,与此相对应的,在考核环节只注重理论知识层面,忽视学生实践、行为层面的考核,这就势必出现学用分离、知行不一的情况。

(5)仅注重课程的终结性考核,忽视了对学生的成长性和过程性评价。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只重视学生的期末成绩,对学生平时的表现和进步考核得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与学、评价与被评价过程中的情感交流和相互促进。这样的考核方式并不能够动态地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理论素养的提高,从而导致学生只重视最终的考试结果不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只看重分数高低而不重视素质提升,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教学的路径

(一)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政治信仰坚定,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较高的政治鉴别能力;必须理论修养较高,具备扎的专业理论素质和广阔的知识面;必须具备出色的教育教学能力。只有对自己宣传的意识形态坚信不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的教育者,才能真正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任务。

(二)不断发挥教育教学对象的主观能动性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学生,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准确掌握他们的实际状况、心理承受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科学地设计教学计划、安排内容、有的放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力性。

(三)不断增强教育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科学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不断结合时代特征和实践的需要,把富有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的内容传输给学生,与其他各类课程同心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才能真正起到统一思想、激励斗志,约束行为的作用。

(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新情况和新特点,必须探索有效教育教学的新形式和新方法,增强教育教学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提高他们的觉悟,解决他们的各种实际问题;有效利用影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把丰富的教育教学内容寓于其中,生动而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增强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