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艺术的基本问题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秘书"应认定为是一种职务
这是针对学术界有人提到的秘书是一种职位、职业、职称而言的。把秘书界定在一种职位、职业或职称上并非错误。但是界定在职务上更符合它的本义,最具实质意义。
二、秘书与领导者保持着尽小的空间
在"秘书"定义中,有不少关于秘书与领导空间位置的表述,大多为"秘书身处领导近身"等词句。 应该说,它反映了一种客观状况,表明了秘书与领导保持着尽小空间的事实。但是,这种表述不全面,因为它仅仅从物质空间这方面描述了两者距离的接近,而忽视了他们在精神空间上具有着同样接近的另一面。
三、秘书"以文字材料的处理为主要特征"
在传统观念中,秘书常常与秀才联系在一起,什么是秘书--秘书就是搞文字工作的,写东西的。以后,秘书学科的建立,人们在理性的高度努力作出概括的时候,也始终没有忘记秘书的文牍性,只是把"制掌文书"与"事务处理"--一同作为了秘书的根本特征加以揭示。应当看到,这是认识上的一大变化,是客观对象的及时反映。然而,从上和实践中来,这一认识又存在着两个问题。
一是按逻辑学分析,"制掌文书"与"处理事务"这两个概念显然不相互排斥,而是交叉。
二是从实际状况看,"制掌文书"的表述不及"文字材料处理"的表述准确和全面。
四、秘书所做事情的全部是"信息和其他事务"
严密地说,秘书所处理的信息大部分也应归属事务工作的范畴;但还有一个层面,就是秘书的思想、智慧融入领导决策之中,即不少人称之为的辅助决策、参谋、智囊等等。
除了信息处理以外,秘书还有大量的其他事务工作需要做,也有文字的和不是文字的。不少文章和专著都努力想把这部分事务工作罗列清楚,但又总是得不到满意的结果。究其原因,是秘书为领导者服务这一特点所致。
五、秘书是为领导者提供服务的行政人员
这有三层意思,一是秘书所做的事情是服务性的,二是秘书服务的对象是领导者,三是秘书是行政人员。
一、"秘书"应认定为是一种职务
这是针对学术界有人提到的秘书是一种职位、职业、职称而言的。把秘书界定在一种职位、职业或职称上并非错误。但是界定在职务上更符合它的本义,最具实质意义。
二、秘书与领导者保持着尽小的空间
在"秘书"定义中,有不少关于秘书与领导空间位置的表述,大多为"秘书身处领导近身"等词句。应该说,它反映了一种客观状况,表明了秘书与领导保持着尽小空间的事实。但是,这种表述不全面,因为它仅仅从物质空间这方面描述了两者距离的接近,而忽视了他们在精神空间上具有着同样接近的另一面。
三、秘书"以文字材料的处理为主要特征"
在传统观念中,秘书常常与秀才联系在一起,什么是秘书--秘书就是搞文字工作的,写东西的。以后,秘书学科的建立,人们在理性的高度努力作出科学概括的时候,也始终没有忘记秘书的文牍性,只是把"制掌文书"与"事务处理"--一同作为了秘书的根本特征加以揭示。应当看到,这是认识上的一大变化,是客观对象发展的及时反映。然而,从理论上和实践中来分析,这一认识又存在着两个问题。
一是按逻辑学分析,"制掌文书"与"处理事务"这两个概念显然不相互排斥,而是交叉。
二是从实际状况看,"制掌文书"的表述不及"文字材料处理"的表述准确和全面。
四、秘书所做事情的全部是"信息和其他事务"
严密地说,秘书所处理的信息大部分也应归属事务工作的范畴;但还有一个层面,就是秘书的思想、智慧融入领导决策之中,即不少人称之为的辅助决策、参谋、智囊等等。
除了信息处理以外,秘书还有大量的其他事务工作需要做,也有文字的和不是文字的。不少文章和专著都努力想把这部分事务工作罗列清楚,但又总是得不到满意的结果。究其原因,是秘书为领导者服务这一特点所致。
五、秘书是为领导者提供服务的行政人员
这有三层意思,一是秘书所做的事情是服务性的,二是秘书服务的对象是领导者,三是秘书是行政人员。
"秘书"一词。古已有之,今天人们谈到秘书,往往与文牍,领导的助手、智囊、参谋等联系在一起,有的联系得更广泛一些。但是,究竟如何确切表述其内涵,又感到不那么容易。从我国秘书学建立至今的十来年看,这一根本性问题也始终没能得到统一认识。本文就几个相关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秘书"应认定为是一种职务
这是针对学术界有人提到的秘书是一种职位、职业、职称而言的。把秘书界定在一种职位、职业或职称上并非错误。但是界定在职务上更符合它的本义,最具实质意义。
二、秘书与领导者保持着尽小的空间版权所有
在"秘书"定义中,有不少关于秘书与领导空间位置的表述,大多为"秘书身处领导近身"等词句。应该说,它反映了一种客观状况,表明了秘书与领导保持着尽小空间的事实。但是,这种表述不全面,因为它仅仅从物质空间这方面描述了两者距离的接近,而忽视了他们在精神空间上具有着同样接近的另一面。
三、秘书"以文字材料的处理为主要特征"
在传统观念中,秘书常常与秀才联系在一起,什么是秘书--秘书就是搞文字工作的,写东西的。以后,秘书学科的建立,人们在理性的高度努力作出科学概括的时候,也始终没有忘记秘书的文牍性,只是把"制掌文书"与"事务处理"--一同作为了秘书的根本特征加以揭示。应当看到,这是认识上的一大变化,是客观对象发展的及时反映。然而,从理论上和实践中来分析,这一认识又存在着两个问题。
一是按逻辑学分析,"制掌文书"与"处理事务"这两个概念显然不相互排斥,而是交叉。
二是从实际状况看,"制掌文书"的表述不及"文字材料处理"的表述准确和全面。
四、秘书所做事情的全部是"信息和其他事务"
严密地说,秘书所处理的信息大部分也应归属事务工作的范畴;但还有一个层面,就是秘书的思想、智慧融入领导决策之中,即不少人称之为的辅助决策、参谋、智囊等等。
除了信息处理以外,秘书还有大量的其他事务工作需要做,也有文字的和不是文字的。不少文章和专著都努力想把这部分事务工作罗列清楚,但又总是得不到满意的结果。究其原因,是秘书为领导者服务这一特点所致。
五、秘书是为领导者提供服务的行政人员
这有三层意思,一是秘书所做的事情是服务性的,二是秘书服务的对象是领导者,三是秘书是行政人员。
【关键词】环境艺术;多元性;科技性;本土性;人文层面
一.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有功能要求的空间艺术设计,设计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一门跨越科技与艺术学科的综合交叉学科。环境艺术所说的环境,是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在内的全部概念。所说的艺术,不是指纯艺术而是指狭义的美学意义上的艺术,这里所说的设计,就是指建立在现代艺术设计概念基础之上的设计。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文性
人文设计讲求的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利用人的行为或社会活动来启发并塑造环境设计,这种理念应贯穿于环境设计的始终,其目的是创造一个满足人类行为、适宜人居住的空间环境。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应根据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家庭结构的变化合理地分配空间,重视厨卫的卫生保障;研究环境中的光线、色彩、流通等因素对人的心理、生理的影响,合理组织日照、通风、采光;依据人的日常生活需要,安排家具、设备的尺寸、储藏空间的大小乃至电源插座、电话接口等细部设计。在室外环境设计中,要实施人车分道保证行走安全,公共设施实现无障碍设计以方便老人、儿童、残疾人使用,安排小尺度的绿地和公共空间,使居者有其景,构筑融观赏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建筑小品,提高人们生活的舒适度,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环境设计的文化性内涵即指设计的“文脉”。“文脉”原意指文学中的上下文,其广义的理解一般为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与其他事物的关联。德国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恩斯特?卡西尔说:“文化的本质是人类通过人造的符号和符号系统在时间或空间中交流传递信息的行为”,在设计领域,“文脉”一词应指设计中文化层次的脉络以及在设计风格中体现的内涵,而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枚举和篡改,盲目的罗列及拼贴。设计中对文脉的承袭应建立在设计师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运用优秀的组织概括能力,找到最贴切、最符合、最能体现该类型文化的符号语言,通过对美的独特的把握和感知能力借助恰当的表现技法将其传递推广。总之,社会越来越进步,人类也在不断挖掘自身的规律和内在外在的需求。室内设计作为一门综合多行业的新兴学科,其人文因素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并将成为该行业的终极目标。
三.环境艺术设计本土化
现今,在我国设计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分析本土的、传统的文化在当代环境设计中体现的可能性及其方法,探索中国的设计道路,对于传承弘扬中国文化、发展提高我国设计具有重要的价值。因而,中国的环境设计要结合中国国情、地域环境、地方气候和具体服务对象来设计构思,从设计风格、景观组织到材料的选取等都应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展现地域文化的特征和人文发展的脉络,并融入现代的创新理念,设计出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人居环境.如我国南方民居室内设计与北方民居如我国南方民居与北方民居的巨大差别就是两者分别适应不同气候条件的结果,这就是造成室内环境设计地域性的根本原因。
任何设计环境都处于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都为了满足当地人们的需要,因而也都必须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同时正是由于这种根本性的原因,地域性设计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发展至今,这点从我国各地丰富多彩的室内设计中可见一斑。从地域文化入手传统文化是造成地域性设计环境的又一重要原因。就如韩美林先生所说,“民族文化与艺术,是抚育每一个中华大地艺术家的母亲。”传统文化也是造就地域性设计的摇篮。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吸收、借鉴、合理运用。
1. 备课
备课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备学生。要全面地了解学生。教师的授课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师必须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及方法,此外,笔者认为教师如果能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将对教学很有帮助,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关于这点,根据笔者的经验,教师可以从学生上课以及作业的情况来掌握相关信息,可以找学生谈话,也可以个别辅导。
第二, 备教材。研究教科书,熟练掌握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准确把握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并根据各章节的相关联系,适当地调节教学顺序。
第三,备方法。要上好一堂数学课,必须有一套符合本次课堂的教学方法。比如,在上初一上册数学第一章时,内容比较简单,有关几个代数的概念,那教师就可以采取以学生练习为主的方法。在讲解负数时,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年龄也小,可能不容易明白。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举例,比如小明有三本书,小红有四本,那么小明比小红少几本?这样学生就有个概念了,负了多少其实也就是少了多少。
2.上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在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等方面的情况,正确选择教学方法,以便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做好了这些准备后,教师还应该掌握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首先,教学目的必须具体明确。例如对于刚入八年级的学生,第一课是“全等三角形”,那么教师在设置课程目标时,就应具体明白地指出:通过这堂课,学生可以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能灵活运用这些定理性质解题。其次,合理地组织教学。分析每章节的重点难点,比如“全等三角形”这节,它的性质就是难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有SSS、SAS、AAS、ASA、HL(针对直角三角形),但为什么呢?这样学生就能在课堂中轻松地掌握重点难点,并学会进行反思,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将所学的知识化为己有。再次,教学方式多样化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特别是数学这种很费精力的科目,往往整堂课下来学生神经很紧张,教师也不轻松。但也可以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做些改革与创新,比如启发式教学。就如上述例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为什么SS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呢?把这个问题抛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自然地,学生们就会去思考为什么,为什么不可以呢?教师讲课讲得好,如果数学教师在讲函数问题时,讲得不错,但学生接受情况却不明朗,那么这样的课也就不能算是一堂好课了。因此,教师应根据全班同学的接受水平来设定课程的讲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3.布置和批改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是课堂的延续和发展,它对巩固和消化课堂所学的知识,训练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技能等都有帮助。所以,教师在布置和批改课外作业时应遵循如下要求:(1)作业内容必须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以巩固新内容为目标。教师可以选择性地布置练习本上的以及课后练习,也可以适当地另找些题目。但也应兼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也就是可以选择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可以综合考察巩固新旧知识点。(2)作业的数量和难度要适中,不能使学生的负担过重,这样可能会打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比如,给刚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同学布置一元二次方程,甚至是二元二次方程,这肯定是不科学的。(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做到及时、准确,并且适当。可能有些教师教的班级比较多,工作量较大,有时不能及时批改或不能按质量地批改学生的作业。那么,学生就不能及时地发现自己的薄弱点(因为很多情况下,学生总以为自己掌握了,可在练习中往往能发现些问题)。值得提出的是,那种简单地打“√”或“×”已经不适用了现在的教学,教师应适当地给些提示,而且也可以做些鼓励式的或警告型的评语。学生肯定会认真去体味老师的这些评语,由此一来,学习积极性不知不觉地提高了。
4.课外辅导
数学这门课程比较特殊,需要反复地练习,不断地巩固,在练习中不断提升,从而吃透知识点,各个击破,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而教师的针对性的辅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应注意的问题
1.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
知识权是保护知识拥有者和创新者的利益,它是法律赋予知识产品所有人对其智力创新成果所享有的某种专有权利。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
国际上通常将知识产权分为工业产权和版权两大部分。其中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技术机密、商标权和反不正当竞争权。
工业产权的保护以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工业品式样、商标、服务商标、商店名称、产地标记或原产地名称,以及制止不正当的竞争作为对象,不仅适用于工业和商业本身,也适用于农业和采掘业以及一切制造品或天然产品。
版权(着作权)包括作者权与着作邻接权,是对文学、科学、艺术作品——包括文字、音乐、戏剧和电影作品,以及绘画、雕刻和雕塑——的作者及其他版权所有者的权利,提供充分有效的保护。
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地域性和专有性的特性。专有性是指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的一种独占权,具有排他性,未经知识产权所有者许可,任何人不得利用,否则构成侵权,应承担法律责任。地域性是指知识产权法是国内法,在一国获得的知识产权只在该国范围内受到法律的保护,其他国家是否授予这种专有权,视这一国家的法律规定,知识产权的保护受到地域的限制。时间性是指知识产权都有法定的保护期限,一旦保护期限属满,权利自行终止。
2.中国专利制度的建立过程和现状
1985年4月1日中国第一部专利法开始实施;
1992年9月4日中国第二部专利法开始实施;
2001年7月1日中国第三部专利法开始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用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用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二、典型事例:DVD专利费事件
2002年1月9日,深圳普迪公司出口到英国的3864台DVD机被菲利浦通过当地海关扣押,理由是其公司生产的DVD没有经过专利授权;2002年2月21日,德国海关又扣押了惠州德赛公司3900台DVD机。随后在2002年3月8日,由日立、松下、东芝、JVC、三菱、时代华纳公司六家组成的专利联盟(简称6C)向我国的100多家DVD生产企业发出了最后通牒:如果在2002年3月31日之前没有答复,6C的成员将根据各自的判断分别采取法律行动。这就引发了所谓的DVD专利费事件。
对整个DVD机技术的分析表明,中国DVD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层面主要还是在最底层的终端产品技术方面,而在基础技术层面和核心元件技术层面基本上没有任何技术优势和技术标准可言。正是由于缺乏在基础和核心技术这两个层面的技术标准、专利,我国的DVD生产企业也只有被迫向国外6C、3C等专利联盟交纳高额专利费。
国内的很多人士都在关注DVD专利费事件,这不仅是因为6C、3C等专利联盟对我国DVD产业的影响和损害程度,而是更加关心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果更多的技术标准中涉及了知识产权问题,我们的标准制定者该如何应对,我们的标准使用者该何去何从?
三、标准化组织的知识产权政策
1.1SO/lEC的知识产权政策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两个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知识产权政策中,允许专利技术加入到标准技术中,但不负责专利技术的许可谈判,而是通过专利权人自己的许可使用声明来确定在标准使用中所发生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1)ISO/IEC导则第l部分(2001年版本)第2条规定,如果由于技术的原因在制定标准中的有些条款涉及专利权,应遵守以下程序:
a)标准提案人应将其所知道的并认为会在标准中涉及到的专利权提请委员会注意,并且在标准的制定过中,参与的任何一方都应将其知晓的专利提交委员会。
b)若标准草案中涉及了专利技术,专利的持有人应作出声明愿意以合理、无歧视的条件下同使用标准的任何人通过协商讨论专利许可事宜。
c)在专利权人作出的声明没有完全被接受的情况下,除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授权,标准文件不得公开。
如果标准文件公开后才发现其中所包含的条款中涉及专利权的许可不能以合理、无歧视的条件获得,标准文件将交回有关技术委员重新考虑。
(2)ISO/IEC导则附录H规定:
H.1提交征求意见的所有标准草案文件,在封面页上均应包括下列内容:“请本文件接收者在提出评论意见同时,将其了解的任何有关的专利权问题一并提交,并提供支持性文件。” H.2 已经出版但在其制定期间未确定是否有专利权的文件,在其前言中应该包含以下内容:“请注意此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恰恰是某些专利权的保护客体,ISO、IEC不负责确认。” H.3 已经出版的并且在其制定期间已经确定了与其有关的专利权的标准,在其序言中作出以下声明:“ISO、IEC提请注意据称执行此文件会用到关于……的专利。” ISO、IEC对相关证据、专利的有效性和范围不予负责。
2.区域性标准化组织的知识产权政策
在欧洲标准中引用专利项目方面,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和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的基本政策与ISO和IEC基本一致,其主要规定如下:如果由于技术原因需要在欧洲标准中引用专利项目,原则上不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遵循下述规则。
a)CEN和CENELEC不应就专利权和类似权利的范围、有效性和证据方面提供权威性或理解性信息,但是希望得到这方面的详细信息;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课程改革实施中的重要媒体,但受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只注重技术的传授,没能很好地理解新教材编写的意图,教学中对新教材设置的栏目也没有足够的重视,新教材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插图”的作用
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就是:图文并茂。不仅有封页彩图和章图,更重要的是每节内容配有若干幅简洁明了的“插图”,总计180余幅。这些图中有现代高科技产品或技术的展示、有实物及科学家的照片、有生动活泼的运动造形、有寓意深刻的成语故事,特别是各种信息技术工具软件的操作流程图展示,这对学生尽快实现学习目标大有帮助。这样设置既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又降低了学生自学的难度,对学生学习情趣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如为了说明信息来源的相互结合和不同的信息来源的特点和优势,教材编写人员精心选择了插图;为了说明大批量下载文件,笔者者利用flash插图,突破了知识的难点;再如为了体现文本信息的形象化表示,编者举了奥运项目的运动造型,为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实现信息形象化留下广阔创意空间。
二、忽视“前言”“导言”“页边图文”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注意阅读每章的前言,它将描述本章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关系,虽然很短,但有助于我们掌握整章内容的主旨。其次还要注意每一节的学习导言,它包括一则有趣的小故事和学生学习目标简述,前者可以让你轻松地引入本节内容的学习并引发学生的思考,后者是你教学本节内容所应达到的目标,可对照参考。页边上的一些图形和文字往往容易忽略,它们也是与相应位置的课文相对应的,作为相关内容的拓展,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三、忽视“资料”的作用
“资料”和“前言”“导言”一样,在教材中都用粉红色块表示。“资料”主要是介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史实或联系实际的实践知识,集科学性、思想性和文学性为一体,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而且有益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对加深理解和掌握教材起到一定的作用。如第14页的奥运知识竞赛资料,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方法。再如第56页的汉字输入码的编码方式则是对教学内容的合理补充。而第74页的资料则是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活动资料,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忽视“光盘”和“实践教材”的作用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都备有电子光盘和实践技能教材以及教师教学用书。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学用书大家都比较关心,看得比较多,钻研得也比较透。而忽视了电子光盘和实践教材。所附光盘内容其实有两类,一类是教材的电子文稿;另一类是学习本册教材的拓展性资源。电子光盘是我们电子备课的好帮手,很多资料无需加工直接复制过来就可以使用。有的教师喜欢自己脱离教材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这当然无可厚非,其实配套实践教材都是编者精心选题,经过专家审定,还是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的。
五、忽视“选修”模块内容的教学
随着政治经济日益全球化,高校和高校教师为通过学术进行了一系列类似市场行为的活动而竞争外来资金(包括院校外部的拨款、合同等),以确保自身的正常发展。在这种竞争情形下,大学教师支出他们的人力资本储存,于是资本主义入侵了高等教育系统。从以市场导向为基础的知识生产模式到以专业化为核心的大学组织管理模式,再到毕业生的就业,学术资本主义都深刻地影响着大学教育机构的各方面[1]。
2015年3月1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梅地亚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今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高校毕业生达749万,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高教界密切关注的问题,也成为我国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在此背景下着重探讨了当今大学生在学术资本主义下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寻找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从最根本上帮助了大学生就业,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
一、学术资本主义
学术资本主义的概念最初是由爱德华·J·哈克特(Edward·J·Hackett)在1990年总结学术科学上重要结构变化使用的,并且指出在65年前马克斯·韦伯把医学和自然科学定义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当今科学和技术相互交织,共同飞快地发展,基础研究(以纯学术为主)和应用研究(以市场导向为主)有很多重大的发明和技术突破,因而可以把学术资本主义定义为高等教育院校及教师以应用为目的进行的基础研究,为确保外部资金把学术研究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进行的一系列类似于市场活动的行为。这里的市场活动指高等院校或者教师直接的营利活动,包括技术转让、设立大学科技园等[2-4]。
二、学术资本主义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
总体上看,大学生就业问题表现在多个方面,如人才市场供需失衡、有业不就、产业结构矛盾加强、毕业生规模庞大等。其中主要表现如下。
1.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受社会冷、热门专业的影响,为扩大生源,受到相关企业的青睐,高校设置的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热门专业一致,学校专业结构严重趋同,热门专业学生的就业数大大超过市场需求,导致人才市场结构不平衡。另外,劳动者的素质与产业结构不匹配,从而出现“招工难”—“就业难”的矛盾现象。
2.自主创业意识不强,各级政府配套政策参差不齐。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强调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国务院相关部门也出台了毕业生创业提供小额度担保贷款、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麦可思《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2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2.0%,比2011届高出0.4%,比2010届高出0.5%。由于应试教育等多因素影响,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意识不强。此外,各级政府也结合本地发展状况制订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如简化大学生创业审批手续、无息创业贷款等,但各级政府制订的政策参差不齐,导致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率有待提高[5-7]。
3.大学生就业准备不充分,就业观念趋众。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准备明显不足。首先在心理准备上,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前对求职或者在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一定的估计,一旦出现问题就慌了阵脚,有的甚至出现消极情绪。其次是知识准备不足,知识准备包括多层面,如职业理论知识、职业技能等,很多临近毕业的学生怀着敷衍了事的心态等待毕业。最后是能力的准备,毕业生未能准确把握市场招聘信息,没有精心制作简历,应职前对该工作未进行调研,未作好各种准备,也没加强解决问题的本领,然而学校中所学得的知识不能完全运用到工作中。
4.设置课程及实践环节陈旧。在当前形势下,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要求“即招即用”。而现在大学的很多课程设置偏向于基础研究且过于陈旧,它不以实际应用为目标,这就产生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课程内容的陈旧阻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5.高校教师业绩评价标准功利化。在学术资本主义下,教师为了获得外部资金,偏重于科研,忽略了教学与育人。根据在理工科类在读生中的调查,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通称被学生称为“老板”,这表示着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个新型的关系是以雇佣为条件的经济关系。然而有一部分研究生在为导师做“私活”时收入一般,有的甚至没有待遇。当然这一部分调查是在理工科类中进行的,而关于人文学科可以说是没有待遇,所以应用学科与基础理论学科发展不平衡。现在高校教师业绩评价大多数在于科研项目经费、、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业绩评价过于功利化,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学术资本主义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推进“企业—科研院所—学校”三方合作。从2013年的就业政策,我们可以看出国家要求高等学校加强“校地合作、校产合作、校企合作”。在学术资本主义的推动下,“企业—科研院所—学校”三方合作,通过理论学习,然后实践训练,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首先,高校利用自己的实力,与地方政府、产业园或者企业等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增加理论联系实践,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政府鼓励高校教师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与地方企业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将科研成果及与企业的合作经验带到课堂上去,让学生接受新的事物,学习前沿理论。另外,高校主管部门把教师引领学生创新及实践技能、教学成效等融入到各项成绩评审中。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调整产业结构。中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部门、生活服务部门、提高科学文化水平部门和国家各级机关、社会团体,但国家各级机关、社会团体不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产值,所以第三产业是一种服务产业,产业的升级对大学生的就业有着深刻的影响,并且现在高素质、技术熟练劳动力相对短缺,初级劳动力供过于求。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改善就业状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政府需要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服务、社会福利和公共事业等新兴服务业,引导企业适当缩减房地产、交通运输等资产投资;加大对技术服务、科学研究、金融业等的投资,改变产业投资比重失衡的现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其次,通过高校教师参与公益讲课、邀请企业精英与就业专家授课、加强校内外的就业培训、社会各界专家、学者讲座等方式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高校待毕业的学生提供精神食粮和就业经验[8,9]。
3.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在学术资本主义的影响下,为了通过学科研究获得成果和利益,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紧密联系的学科,带来了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影响专业的持续化发展。首先,政府主导,高等院校辅助,抵制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过度利益化,并且通过奖励的方式支持高校发展自己的特色,避免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趋同化。其次,在符合自身的办学条件下,高校发挥着自身优势,对市场未来的需求进行预测,建立可信、有效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或开设新的专业,引导学生选择符合自身的专业,确定学生的职业目标。
4.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大学生想法各异。面对就业压力,一些大学生有消极方面的情绪,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因此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就业价值观教育,培养其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使大学生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充分利用网络的发展,在校园网站上开设就业价值观教育互动专栏,其中包括本校大学生的历年就业情况、企业招聘信息、就业教育讲座等。另外,可以开设就业交流论坛、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微博、微信等,在这里面包括已毕业的、将要毕业的,还有初入校园的学生,共同交流就业信息,同时配备综合能力较强的就业心理指导教师来做大学生就业的导航者。
5.调整高校教师业绩评价标准。首先,将学生就业与教师业绩联系起来,把高校教师对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带动起来。有些教师专注于自己的科研或者市场活动,而忽视了教学工作,使得教学质量下降。只有通过对教师的合理考评,才能更好地激活高校的教学工作,促进高校的良性发展。其次,在教师业绩评价标准中考虑学生考评环节,可以通过学生匿名考评分数来作为教师业绩的评价标准之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2-2480-02
1.形神一体观的理论内涵
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之一,形神学说肇始于《内经》,形与神是人体生命现象中最基本的现象,二者的关系是生命现象中最基本的关系。
1.1形的含义形的本义有二,一为形体、形质。如《易・系辞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二指形状、形貌。如《国语・越语》:“天有还形”。《荀子・非相》:“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中医学所称的形,即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之脏腑经络组织、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有形躯体,以及循行于脏腑之内的精微物质,此外还指有形物质资生助养下正常的脏腑经络组织功能活动。
1.2神的含义神之本义,系指主宰天地自然变化的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中医学在充分保留其有关自然界变化莫测规律为神明的同时,还引申出神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反应生命活动规律的生理外在表现以及精神意识思维等内涵进行了阐发,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形神理论。中医学理论中,神的概念很广泛,其含义有三:一是指自然界物质变化功能。如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谓之神。”(《荀子・天论》)天地的变化而生成万物,这种现象是神的表现,有天地之形,然后有神的变化。二是指人体生命的一切活动。中医学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阴阳对立统一体,阴阳之气的运动变化,推动了生命的运动和变化,而生命活动的本身也称之神。神去则气化停止,生命也就完结。可见,神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因此,只有积精全神气才能“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三是指人的精神意识,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是思维。
1.3形与神的关系 形与神的关系主要体现形为神之质和神为形之主这两方面。神的物质基础是气血,气血又是构成形体的基本物质,而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以及气血的营行,又必须受神的主宰。这种“形与神”二者相互依附而不可分割的关系,称之谓“形与神俱”。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附,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根本保证。中医学理论中的形神一体观,是养生防病,延年益寿,以及诊断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
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神不能离开人体而独立存在,有形才能有神,形健则神旺,形衰则神惫。故《素问・上古天真论》有“形神合一”及“形与神俱”的理论,说明形与神的关系。经过无数实践证明,神的盛衰的确是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反过来看,如形赢色败,虽然两目有神亦是假象。
2.文本挖掘的概念
文本挖掘是指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大量的、无结构的文本信息中发现潜在的、可能的数据模式、内在联系、规律、发展趋势等,抽取有效、新颖、可用、可理解的、散布在文本文件中的有价值知识,并且利用这些知识更好地组织信息的过程。文本挖掘是从数据挖掘中发展来的,是信息挖掘的一个研究分支,用于基于文本信息的知识发现。它是利用智能算法,如神经网络、基于案例的推理、可能性推理等,并结合文字处理技术,分析大量的非结构化文本源抽取或标记关键字概念、文字间的关系,并按照内容对文档进行分类,获取有用的知识和信息。
文本挖掘是一项综合技术,涉及数据挖掘技术、自然语言处理、计算语言学、信息检索及分类、知识管理等多个领域。它主要处理半结构化、无结构化和字符型数据,将数据挖掘技术与信息检索技术相结合,开阔了数据挖掘劫的应用领域,其特点是能够更加有效地对文本数据(例如web页面)进行分析,从而弥补信息检索技术的缺陷与不足。
3.文本挖掘的处理过程
文本挖掘是从数据挖掘发展而来的,但并不意味着将数据挖掘技术简单应用到文本集合上就可以实现文本挖掘。文本挖掘有两个最基本的过程:文本检索与智能分析。为了使最终用户对结果有很好的理解和实用,通常还要列结果进行集成和可视化。因此,实际中的文本挖掘就包合了3个过程,其基本模型见图1。
这一处理过程实际上就是先对文本进行处理。抽取出代表其特征的数据,这些特征可以用结构化的形式保存,作为文档的中间表示形式,其目的在于从文本中扫描并抽取所需要的事实。由于该文档特征向量的维数非常大,所以还需要对特征集进行缩减。缩减完以后便可利用机器学习的各种方法来提取面向特定应用目的的知识模式进行分类或聚类操作。对所得的知识模型进行质量评价,若评价的结果满足一定的要求则保存该知识模型,若不满足则进行新一轮的挖掘工作。
4.文本挖掘在形神一体观中的应用
形神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有指导临床实践的作用,因此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好形神一体观的理论能很好地提高临床疗效。然而,在实际的临床运用中,有一部分能反应形神一体的临床指标如面色、眼神、睡眠等常被我们临床医生所忽略。如何获得这些指标,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的辨证施治,这是本课题听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中医学语言是一种次语言,基于次语言的语言处理技术能对中医文本进行相当深度的理解式分析和知识抽取,本课题将文本挖掘技术引入希望能在大量的中医文献中,筛选出在临床实践中被我们忽略掉而能反应形神一体观的临床指标。
关键词:艺术管理;基本问题;学科定位;研究队伍和平台
艺术管理专业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正在经历如火如荼的发展,艺术管理学也俨然具备“显学”之势,从专业到学科的背后需实现学科规范的目标,其中基本问题始终贯穿学科发展进程。对于以往艺术管理学研究,学科基本问题已有初步探讨,但学科建设基本问题具备同等价值却缺乏学术重视。鉴于此,本文拟就学科建设基本问题作出界定,从学科定位、研究队伍和平台方面,为中国艺术管理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作出探索。
一、艺术管理学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界定
伦理学称为“道义论伦理学”的经典形态,原因在于康德第一次明确地把伦理学基本问题界定为研究“我应该做什么”的问题。[1]基本问题之于学科价值毋庸置疑,而何为“艺术管理学”“学科基本问题”与“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关系尚付阙如,因此需要通过合理视角确立问题范畴,才能界定学科建设基本问题。1.何为艺术管理学1987年,文化部牵头召开首届全国性“艺术管理学研讨会”;[2]之后各地纷纷开始举办“艺术管理”相关主题会议。20世纪五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一批院校开展了与艺术管理名称类似或相同的专业人才培养及研究尝试,以专训班、政府代培、高等院校专业方向等形式出现,如1955年,北京电影学院开设制片管理专训班;1988年,上海戏剧学院为完成上海市文化局代培任务开设艺术管理专业;1992年,山东艺术学院通过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方向文化艺术管理,分别招收专科生、本科生。直到新世纪之后,田川流的《艺术管理学概论》等才开始试图从“学”出发,构建独立的艺术管理学。长期以来,“艺术管理”与“艺术管理学”在研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混淆,两者侧重点有所差别。“艺术管理”是主要针对艺术管理实践活动的研究,“艺术管理学”则是以“艺术管理”为核心而展开规律及其特性研究的学科,前者只是后者的主要研究对象,后者研究范围更加广泛。然而在学科建设中,“艺术管理学”常被误视为仅是关于“艺术管理”实践活动的研究,导致两者研究范畴一致,但“艺术管理学”显然需更注重“学”的额外含义。“学”是学科理论化、规范化的标识,既具有学术意义,也拥有学科意义。“艺术管理学”需发展学术、形成学科,这更符合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而“艺术管理”研究则更适合以实践需求为主的专业建设。2.艺术管理学的差异化价值学科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专业在教育上是指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3]学科与专业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强烈的需求动力是发展艺术管理学的首要价值。我国的艺术管理学科的兴起与文化体制改革关联密切;[4]时至今日,艺术管理在我国高等教育序列之中仍保有发展动力,对文化艺术的作用不容忽视。2020年,教育部在山东大学召开的新文科建设大会中提道,艺术管理专业在近年新兴文科建设新专业设置排名中列居第四。然而,艺术管理是否值得发展为学科,在于其他学科的知识能否解决艺术管理专业的需要,因为设置专业未必一定要成立学科。学科通过课程影响专业,课程是两者之间的桥梁。2014年,艺术管理教育工作者协会(AAAE)曾过艺术管理研究生项目课程标准①,具体课程的相关知识和设置逻辑完全能够通过管理学生发和解释。这种将艺术管理当作管理“艺术”的视角,学科创建的独立性价值并不高。中国艺术管理学学科建设的价值实际是将艺术管理看作艺术活动中的独特行为进行研究,目的是形成中国语境下的特色艺术管理,解决艺术乡建等涉及艺术、管理等多元素融合的现实问题,直接借用管理学的框架解释中国艺术问题难以实现专业、课程和学科之间的紧密衔接。3.学科建设基本问题与学科基本问题的关系“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研究分为以下两种主流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学科建设基本问题”是基于“学科基本问题”的存在,但两者侧重点存在差异。如李精明认为前者是限定在学科建设角度研究基本问题,后者则是从知识分类体系上研究基本问题,范围更大。[5]从研究侧重点来看,“学科建设基本问题”主要以“学科”为中心,“学科基本问题”则以“学术”为中心;从学科建设与学科的逻辑关系分析,前者属于后者的一个下位概念,那么“学科建设基本问题”即是“学科基本问题”范畴中的一个二级问题,后者的研究对象、范围、方法等是前者存在的基础并且能够直接运用的“结论”。在这一观点中,“学科建设”强调的是“发展”之义。如《辞海》所叙“建设藩屏,以强守圉”,建设具有设置、创立与发展之意。[6]“学科建设基本问题”注重的则是学科从无到有的路径。第二种观点认为“学科建设基本问题”只是“学科基本问题”的一种指代意义,实际并不存在。闫建璋、李静认为现代学科的建设是由学科制度推动学科体系,“学科基本问题”中的学科建设路线就是学科的建设问题。[7]这种观点背后默认了“学科建设基本问题”只存在共识性问题,即“学科建设问题”,而无法形成基本问题。基本问题不是热门问题也不是主要问题,“基本”是“问题”的形容词,决定了问题根本、起始的属性,“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根本应是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体系,若以此理解,这一问题又转回到了“学科基本问题”,两者也就不具备划分研究的意义。综上,第一种对于“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认知需从“学科基本问题”的结论中进行“拿来主义”的使用,但两者实际研究范畴不存在交集;第二种认知是将其视为“学科基本问题”中的一部分,无法独立成为基本问题。本文立场倾向第一种观点。“学科基本问题”是需要解决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知识体系所需要的构成要素,即对象、目的、范畴等,重点在于基本研究形态的形成,而“学科建设基本问题”则应解决从基本研究形态发展到基本学科形态的路径。因此,本文探讨的“学科建设基本问题”需要“学科基本问题”的支撑,但不涉及后者的研究。4.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范畴过往艺术管理学学科建设基本问题多以“几个、若干、理论”等词汇进行限定,这从侧面反映了难以确定这一问题的范畴,上述论述发现解决关键在于基本学科形态的形成,实际以基础学科建制呈现。学科是由“知识体系”和“组织体系”两方面功能构成。[8]在二元理论语境的分割下,学科基础建制就是学科“组织体系”基本形态的成型。学科组织体系目前多以公约意义形式存在。学科组织体系建设中的两个关键环节:学科共同体观念、规则的建制建设;学科相关组织的建制建设。[9]换言之,分别在学科本体层面和学科支撑层面形成共识性制度。其中学科定位表明了学科组织体系存在的价值和位置;研究队伍和平台提供了学科组织体系存在的基础资源。另外,学科研究对象、学科体系、课程设置等问题与知识体系关联紧密,应属于“学科基本问题”的范畴。因此,艺术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基本问题”包括学科定位、研究队伍和平台。
二、艺术管理学的学科定位
我国学科分类标准存在多个官方来源,与“艺术管理”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文件包括以下三个。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虽没有艺术管理的数据代码,但在管理学下存有一级学科“GLX文化艺术管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负责艺术类项目申报,其将“艺术管理”问题放置在了艺术基础理论主题下研究。另外,在其他官方分类标准文件中并未直接出现“艺术管理”的踪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简称《学科分类与代码》)中“760艺术学”一级学科下设置“760.99艺术学其他学科”群体学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年4月更新)中“艺术学门类”下设置了一级学科“1301艺术学理论”,“艺术学门类”这一层级,相当于《学科分类与代码》中的艺术学一级学科。艺术管理学在以上两种学制中的合理位置都应处于学科体系中的第三层级。通过上述我国学科分类标准层面的文件能够得出以下两点结论。一是伴随着艺术管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艺术管理专业脱离原管理学下的位置归属,并与文化艺术管理类专业划清界限。现存标准中的一级学科“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文化艺术管理”,与文化艺术管理类专业曾关系密切。1993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开设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伴随着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变动为管理学门类下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方向专业。[10]同时,部分院校还设置了“艺术管理”专业的早期萌芽“艺术事业管理”专业,与“文化艺术事业管理”占据相同位置,归属同一学科。目前,针对事业管理的文化艺术管理类专业已然成为一个历史概念,只留存了当时处于目录外专业的“文化产业管理”和经过演化后的“艺术管理”专业。伴随着以“文化艺术管理”命名的学科成为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艺术管理”专业并没有沿用原有归属“路线”,而是寻觅艺术学下的独立学科“庇护”。第二,艺术管理学尚不具备成为艺术学下次级学科的条件和要求。现存的艺术学一级学科音乐、戏剧、戏曲等至少具有独立、系统的“历史”和“理论”下级学科作为支撑,而“艺术管理学”史论研究目前缺乏足量成果,相关研究如今尚未并未成型。
三、艺术管理学的研究队伍和平台
有一位哲人这样讲过:世界上震撼人们心灵的事情只有两个。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的宇宙,另一个是我们内心深处的道德。而戏剧及戏剧表演艺术之所以对我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就在于它对人们心灵深处的震撼。当我们听到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台词无不是惊天地,泣鬼神;当我们重新阅读老舍、、郭沫若的戏剧作品时无不为之心动。而现实中的戏剧或小品,能够打动观众心灵深处的东西有多少?不仅如此,在表演、台词、风格上,导演和创编人员,在不断刻意的追求上,以“贴近生活,求奇、求特、求方言”为名,在越来越通俗的表演上,达到俗不可耐的地步,距离我心中的戏剧艺术越来越远了。这样势必将戏剧艺术的发展走向死路。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个人认为:戏剧的发展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创作上的问题。一个是表演上的问题。下面就这两方面问题谈一下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请读者给予指教。
一、创作上的问题。
创作上首先是题材的问题。题材是创作的原始材料。将一个题材怎样转化为戏剧性艺术表达形式是一个基本问题。一个题材,最有价值的是什么?是人们心灵深处道德观的矛盾冲突和震撼,这是题材的本源。这就是说,一个题材可以歌唱化、美术化、音乐化、戏剧化、电影化,这也就是可以被文化的。而戏剧化是文化形式的一种。不管什么化,题材的核心是能够震撼人心灵深处道德观的“事件”。但是,当今有些题材的采风上,确注重方言化、通俗化、娱乐化、戏说化。在创作的题材、选材上出现了艺术化的偏差和文化上的偏差,导致了戏剧艺术的衰退。
如小品《超生游击队》,作品反映了当时人们生子的传统观念与现代生活的矛盾,对人们的心灵有着震撼的教育意义,是个好作品。而表演风格上的方言、口音是对题材表现上的一种润色。不用方言用电影写实或舞台口语表达,也是感人至深的。题材意义是本,表演形式是末。而现在的小品本末倒置。甚至一个小品就剩下一句搞笑风格话了。如果没有了这句话,作品毫无价值。这就是创作人员的刻意导向导致艺术内容和艺术核心的缺失所致。所以,戏剧艺术的创作,题材的选择,要遵循文学艺术的本质:能够震撼人们内心深处的心灵。
二、表演上的问题
柏拉图在论述音乐的《节奏论》时说过:我们要迎合节奏,因为有节奏的艺术表达是最接近上帝的。即使我们的艺术表达与节奏相同,我们还不是上帝,与上帝还隔一层。如果我们艺术的表现与节奏相左,我们与上帝就隔两层。
虽然,柏拉图讲的是音乐,但文学艺术是隔行不隔理的。我们戏剧创作的题材,要贴近群众。但是,群众的方言表达与题材的事件核心,也是隔一层的。怎样通过艺术的戏剧表达、台词表达更接近事件的心灵深处,这是表演艺术要下功夫解决的问题。一旦人类的灵魂被“戏说”,那么,我们距离文学艺术就十万八千里了。
我感到需要“清理”主要源于这样一种经历背景:身在此山中,有时却不知山为何物;一旦置身域外,一只跳出井围的青蛙蓦然被各种新信息的大海所淹没,被单一所扭曲的人格心态很快又被庞杂扭曲了。比如,什么叫“现代观念”就是一个把我搅得糊涂又糊涂的问题。我一度和许多人一样认为:一些无人说过、让人费解的玄虚之辞,就是“现代观念”。只要运用了“意识流”“情节淡化”“无标点符号长句”等新巧手法、形式,作品就有了“现代感”。基于这一类糊涂便派生出另一“档次”的糊涂:我们在海外求学的文科学生,常因很快学会在自己的读书报告里堆砌许多新术语而自鸣得意,然而冷不防间却又被导师或同学的一类评语当头棒喝:用玄虚高深的理论术语去重复一个实践中肤浅简陋的命题。这才发觉,自己的思考仍在原来的思维范式里踏步。渐渐,在许多学术场合也发现,我们中国学生、学者常有意无意地忽略问题的大前提,在大前提远未论清的情况下便做起“大块文章”:在一些本来还糊涂的概念上“绕”出许多堂而皇之的“理论成果”。“绕”功虽高,却是“信息量等于0”。我以为这一类的学术性格、思维习惯所反映的是一种文化心态。记得有一回讨论“中国通俗文化”,合作此书的三位美国学者详细介绍了他们各自对“中国”、“通俗”、“文化”三个基本概念的不同界定和相互整合的过程。我当时很惊讶:“这三个日常的、基本的概念,难道还值得如此费力地去界定么?”按“我们的”惯例一定会作“大而化之”的处理的。答曰:“正因为‘基本’,才需要明晰。不同的‘基本’理解,可以作不同的立论。‘基本’不明,怎么讨论呢?‘基本’不能讨论,后面能做什么文章呢?”
这一席话确使我茅塞顿开。其实,什么是“现代的观念”?现代艺术的“精神内核”是什么?或者说,它最值得我们珍惜、汲取的是什么?在今天我看来:现代主义艺术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它形式的、术语的、技法的意义,而在于“思想”。即对宇宙间普通的、司空见惯的、已成“真理”、“公理”、“惯例”、“基本”的那些东西,在别人说过千万遍的话题,换个角度重新去看——“现代观念”者,便是重新面对“基本”问题,在“基本”问题上重新发言。
细细想来便可发觉:今天我们之所以有那么多越搅越糊涂的问题,并不在于缺乏花巧的理论名目和多变的实践对策,而是我们已习惯于在“基本”不清的情况下大做文章,或在“基本”不能讨论的态势中强做文章。有时并非刻意欺世,而是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直面基本问题”的能力。多年来的政治动乱造成的文字敏感症和政策多动症,促使中国知识分子在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掌握了一样万能的“糊口”法宝——“绕”。绕着说,绕着写,绕着想,绕着干,形成中国知识分子以“绕”为特征的思维范式和文化心态,以至把绕出来的糊涂帐真诚地看作客观事实本身、理论“原生态”或真理本身了。
多年来,“绕”的思维积习已经使整个知识界不自觉地陷入一种“怪圈”——“大前提”不清的各种论争,像打摆子一样阵发性地困惑着文化思想界;理论批判的出发点常常竟然变成理论完成的归宿点——这才是一场真正深刻的危机。
关键词:迪基;艺术习俗论;艺术的定义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2-0036-01
对艺术的定义,或“什么是艺术”,经常被看做是美学或者艺术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毕竟美学的其他议题,例如审美经验、对艺术品的描述和解释、艺术品的价值等。
一、艺术的死亡与不可定义
在黑格尔看来,艺术不过是历史洪流中的一段插曲,艺术总有一天要被哲学所代替。1919年波兰的维特基威兹也预言,艺术行将死亡,艺术衰亡的过程已经开始,没有力量能阻挡这一过程。面对哲学、艺术、美学乃至人类文化与人类精神在当今所充满的深刻危机,艺术的死亡命题自然而出。当然,对传统艺术信念的动摇和打击,还来自影响巨大的分析美学。此外,维特根斯坦对传统艺术与美的本质主义的打击更具威力。其后,维氏美学思想的追随者保罗・齐夫、约翰・帕斯莫尔、莫里斯・韦兹等人在美和艺术的本质方面,也基本采取了怀疑和取消的态度。
迪基作为一个严肃的艺术哲学家,面对这样一个理论背景,当然不会无动于衷。如前苏联学者瓦・古辛娜所说:“在分析美学中因现代艺术问题而造成的矛盾和困惑的背景下,乔治・迪基提出了解决艺术作品的定义和认定问题的新途径。”
二、拯救艺术:迪基走向习俗之途
迪基是如何论述他的艺术习俗论的呢?我们先从他的《艺术和美学》说起。迪基认为:“艺术的一切次属概念都是开放的,而其总概念是封闭的。也就是说,所有的、或者某些艺术的次属概念,如小说、悲剧、雕塑、绘画等没有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而‘艺术品’作为以上各类的总称,却可以根据其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来界定。”在《艺术和美学》中,迪基为艺术作品下了他所谓的类别上的定义,“1、人工制品;2、代表某种制度(即艺术世界)的一个人或一些人授予它具有欣赏对象资格的地位。”
比起迪基提出的艺术作品所应具有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他认定的第二个基本条件就显得更重要了。在迪基看来,正是“某种制度”、“艺术世界”才是决定一件人工制品是否是艺术作品的关键。迪基认为,艺术习俗或艺术世界是由戏剧、绘画、雕塑、文学、音乐等等各种艺术门类的系统所构成,而每一个艺术门类都具备有那种能授予客体以鉴赏资格的习俗背景。”
在迪基的另一本主要著作《艺术界》中,他承认他的《艺术和美学》有不少错误,但他仍坚持“以艺术习俗论取向理解艺术是可行的”。他认为传统关于艺术的理解(如摹仿说,表现说等)所暗含的境界都太“单薄”了,不及他的艺术习俗论“厚实”。在《艺术界》中,他又提出了“修正过的习俗论”,他明确艺术习俗论要维护与某些先锋艺术相对立的一般民众的“普遍观点”。在《艺术界》中他还用大量篇幅对他的“艺术世界”作了说明,借此来修正、补充、完善他的艺术习俗论。在他看来,艺术习俗就是一种使艺术作品成立的“呈现群”(the presentation group),是艺术创造的最低限度的框架。他还重新列举了构成“艺术世界”的五大特征,亦即艺术习俗的五个方面的重要内容:第一,艺术家是在创作艺术品过程中参与理解的人;第二,艺术品是向艺术界公众呈现的被创作出来的人工制品;第三,艺术公众是这样一批人:其成员对向他们呈现的一种客体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准备;第四,艺术世界是所有艺术世界的总和;第五,艺术世界系统是艺术家得以向艺术界公众呈现艺术品的一个框架。总之,在迪基看来,艺术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特殊的背景,只有在此背景的烘托之下,才能创造出艺术品。应该说,迪基在《艺术界》中所作的补充,把他的艺术习俗论的美学内容表述得更具体更清晰了。后期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是生活的形式”,并主张“为了澄清审美用语,你必须描述生活方式”。作为一位后分析美学家,迪基在他的艺术习俗论中可以说创造性地体现出了维特根斯坦的一些理念。他实证性地对艺术习俗作了美学描述,从而成为了后分析美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关键词:意识形态;再现;载体;精神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257-01
关于艺术,我们不能孤立的看待它本身,而首先应该把它看成是一种社会现象或社会事务,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基础的上层建筑,但它与相关的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又有本质的区别。唯心主义美学认为艺术是艺术家个人主观意识的产物。克罗齐就曾主张:艺术是直觉的创造,是艺术家“诸印象的表现”、“心灵的活动”。这种唯心主义观点把艺术创作中的某一特点加以绝对化,代之以“艺术的本质”,从而否认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依赖关系,把艺术的本质孤立化,成为艺术家绝对意识的产物。这种说法是非常局限的。而旧的唯物主义美学承认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肯定了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而反映客观存在的艺术是第二性的。这就出现了亚里斯多德提出的“模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一种再现。这是从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上来考虑问题的,却没有考虑到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以及这种意识形态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的区别。
一、表现说的发源
“表现说”源于西方18到19世纪的浪漫主义思潮,认为艺术是艺术家审美情感的表现,它是有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提出来的,后来又被英国美学家柯林伍德继承、发展的一种把艺术和美视为主观情感外化的美学学说。它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重要动因。而用于表达的方式则有很多,比如动作、线条、色彩、音乐以及语言。通过这些艺术形象的表达,使人们感受到同样的感情,这样,作者所体验到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者听众,这就是艺术活动。康德提出的“天才论”也为表现说奠定了深刻的思想基础。在我们看来,天才的确是和模仿精神完全对立的,梵高,印象派的天才画家,他不善言辞,却把自己一生想要说的话都倾注在自己的画笔之上,我们从他的作品中看到对生命的渴望,对这个世界的爱。人们通过他的作品去感受他的精神,体会他内心所体会的东西。这就是情感与表现的力量所在。
二、情感在艺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态度。任何的艺术作品都是具体的,感性的,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渗透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间接和曲折地反映社会生活。而观众欣赏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了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艺术与情感的关系极其密切。艺术形象的感知总会受到情感的影响,引起更深的情感活动。任何艺术形象都包含特定的情感内涵。艺术也在人的感情到达一定极致时绽放它耀眼夺目的光彩。艺术是人们传达感情和相互交际的手段。情感在艺术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艺术的再现与表现之间的关系
再现与表现是关于艺术创作中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一对最重要、最基本的范畴。再现是指创作主体对于对象世界的摹写,现实世界为艺术的产生提供现实依据,为艺术家提供生活经验与情感来源。而印象主义的逐渐出现于发展强化了表现的力量,更多的去注重艺术家的情感、情绪的表达。而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创作的基础是客观的现实社会,艺术家无法排斥现实因素对艺术创作的制约,所以再现现实与表现情感,成为了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两大动力,也是两大目的,再现是艺术的基础,而表现是艺术的加工与改造。艺术家应该通过自我来完成对客观现实的“再现”,是需要承载艺术家的思想的,从而达到情感表现的目的。所以,我觉得再现与表现是一对看起来相互矛盾的方式,但深究其作用与目的,我们也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总之,情感在艺术表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密不可分的关系,相互影响,艺术是情感的表现。正因为艺术创作是一种情感的表现,所以同一题材的艺术作品也会千姿百态。每个艺术家的生活背景与经历都不同,所以看待同一事物的眼光与感受也不尽相同。但是表现说存在的缺陷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太过强调主体情感的表达,而忽视艺术与客观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尽管如此,表现说仍然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本质观,并对18世纪以来的艺术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并使文学与艺术进入到崭新的阶段。
[关键词]文化产业 视野 艺术 功能
从1998年8月文化部成立文化产业司,开始从国家层面发展文化产业,到2009年7月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计划》,文化产业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今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现实话题与研究课题。在这一背景下,关于艺术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艺术的功能问题,也面临着新的语境,需要我们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对其进行新的思考。
在文化产业的视野下探讨艺术的功能问题,对于文化产业领域的艺术生产、文化事业领域的艺术创作及艺术学、美学研究领域的艺术理论发展,都有重要的价值。首先对于文化产业领域从事艺术生产的人来说,明确艺术的功能问题,可以指导他们的创造、生产方向。其次,对于文化事业领域的艺术工作者来说,对文化产业视野艺术功能的新理解,有助于丰富他们的艺术实践。最后,当代艺术实践的演进需要我们及时更新对艺术功能的理论认识,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功能问题,对于艺术学、美学研究很重要。
目前,国际与国内尚无文化产业的精确定义,大致来说,文化产业指“进行商业经营, 以获取利润为目的”①,“提供能满足人的求知、审美、娱乐、宣泄等精神性需要文化产品、服务”②的物质生产部门或经济活动的集合。艺术属于文化现象,文化属性使艺术概念与文化产业概念产生了交叉、重合部分,即文化产业中涉及艺术产品和服务的部分,与艺术中具有经济、产业属性的部分。
关于艺术的一般功能,艺术史与美学史上产生了许多相关理论,到了现当代,则诞生了不少系统观点。如前苏联美学家卡冈认为艺术具有交往功能、启蒙功能、教育功能、享乐功能;彭吉象在《艺术学概论》提出艺术具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功能。二者都涉及了娱乐功能,但目前比较普遍的认识是艺术具有认知、教育、审美功能,对于艺术是否应负担娱乐功能仍存在争议,艺术与市场的关系是其分歧的焦点所在,这正属于本文所要探讨的文化产业视野下的艺术功能问题范畴。
一、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认知、教育的一般功能被弱化
从文化产业角度思考艺术的功能问题,会发现,艺术的一般功能中的认知、教育功能虽然存在,但已不再居于重要地位。首先,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的一般认知功能淡化。一方面,艺术产品与服务的消费者付钱进行艺术消费,并不是为了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信息来提升自己认知水平,正如人们购票进入电影院观看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不是为了通过电影认识和研究春秋时代晋国的历史。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中提供知识、信息的产品与服务,负担认知功能的主要是出版业、传媒业与教育培训业,也从侧面反映出在文化产业的具体背景下,认知并非艺术的主要功能。当然,艺术的认知功能仍然存在,但对于艺术消费者而言,这种能是客观附加的,而非他们主动寻求的。其次,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的一般教育功能消退。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艺术长期被赋予“载道”的使命,使艺术的一般教育功能的认知深入人心,但对于艺术消费群体,很难期待他们为了被教化而去主动付费,他们更希望在艺术消费中获得享受而非受到教育。事实上,考察我国的艺术史与当代艺术实践,也会发现偏重于教育功能的艺术作品通常是来自于官方或者半官方的创作,在当代则应主要属于艺术事业领域关注的对象。
二、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的审美功能被进一步强化
毫无疑问,艺术最核心的一般功能是它的审美功能,艺术是审美文化的主体。在文化产业语境下,艺术虽然以产品和服务的形式出现并进入市场,但它的主要价值仍来自于审美功能。因此文化产业视野下的艺术审美功能依然重要,并且随着认知、教育功能的淡化,而显得更加突出。表演艺术的市场成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如爱尔兰的踢踏舞团“大河之舞”,全世界已有超过2500万观众现场观看了他们的演出,这种艺术消费活动之所以有如此吸引力,根源就在于其强大的审美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产业中脱离了意识形态束缚走向大众的艺术,更能体现它自身的审美本质与审美价值,从而突出其审美功能。
三、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的娱乐功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宣称艺术的目的应该包括“唤醒各种本来睡着的情绪、愿望和,”③使人“在赏心悦目的观照和情绪中尽情欢乐”④ 。近两百年过去了,世人尤其是艺术家们对于艺术的娱乐功能仍然怀有矛盾情绪,担忧强调娱乐功能会损害艺术的审美价值。但在文化产业的视野中,艺术的娱乐功能却已经被现实推到了更高的位置上。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的消费者,正在强化艺术的娱乐功能。在艺术产业中,尤其是大众文化色彩强烈的影视艺术领域中,娱乐似乎已经成为艺术功能的主流,将本该属于审美的核心地位挤了下去。
注释:
①②王全福、杨英法,《文化产业的界定和统计难题与解析》,《求索》2008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