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风景园林设计策略范文

风景园林设计策略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风景园林设计策略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风景园林设计策略

第1篇

关键词:低成本,风景园林,价值观,因地制宜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建设速度空前加快,对于自然界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资源的获取导致当前时代环境问题频出,在此情况下,人们开始反思环境与资源的重要意义,并且在注意保持绿化园林的基础上提倡低成本的风景园林建设,运用科学、理性的方法发展人类社会[1]。风景园林建设是城市中改善环境与生态的有效方式,但肆意无序的建设同时带来的是高消耗、高成本的资源浪费,从而使得风景园林建设的初衷未能实现。本文针对此情况,提出了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建设策略

1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概述

社会的发展中,风景园林价值观也在不断变化,从最初的艺术审美发展到其具有的社会功能,再到生态功能,再到如今具备文化价值,这个过程并不是后者取代前者,而是一个不断丰富其内涵的过程。而依据《成本管理体系术语》中关于成本的概念,成本就是为过程以及结果而付出的资源代价,因此,低成本的风景园林设计就是付出最小的成本代价来获取最大的具备艺术、社会、生态、文化价值的园林。低成本风景园林建设不仅能够缓解其高昂的经济压力以及资源消耗,同时还能进一步增强风景园林设计企业竞争力,改善城市局面生活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在低成本风景园林建设中,就需要从每一个环节入手,开展节约化建设,包括场地设计、建造、维护、排放等每一个方面都需要考虑其成本,减少材料消耗,减少人力投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贯彻低干预、低消耗、低维护、低排放的设计策略[2]。

2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研究意义

2.1弥补中小城市园林建设经费短缺的情况

就我国而言,除了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以及主要的省会城市,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城市以及下设的县区,其在城市建设规划中的经费都是有限的,并且还需要首先建设道路、亮化、防洪排泄等基础性市政工程,因而在园林绿化建设上的经费就显得捉襟见肘。因此,采用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能够进一步缓解中小城市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经费短缺的情况,同时能够减少中小城市政府的财政压力。因而,开展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建设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

2.2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有利于园林建设的普及

正如上文所言,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风景园林建设的发展,依据我国相关研究统计可以看到,到目前为止,我国东部地区的风景园林建设面积远超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则更少,平均每个省份园林面积只有东部地区的24%左右,园林数量也远低于东部。风景园林面积与数量发展不平衡,直接制约着中西部地区环境改善情况,因而,发展低成本风景园林,有利于促进园林建设的普遍发展,缩小区域差距,普遍改善我国城市环境[3]。

3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策略

设计低成本风景园林,需要贯彻低干预、低消耗、低维护、低排放,具体而言,低干预需要最大程度的发挥自然环境作用,低消耗则是降低建设阶段的资源材料消耗,降低人力资源消耗与能源消耗,低维护则是减少养护与替换,低排放则是指降低建设过程中乃至维护中的废弃物排放最低,提高二次利用率。

3.1低干预,发挥自然作用

首先,设计低成本风景园林需要低干预,发挥自然环境的作用。这就需要在设计过程中,深入探究自然规律与生态发展原理,从而引导自然力量,减少人为干预设计元素。自然演变的动态景观本身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即生命发展的过程之美,例如哈格里夫斯设计的烛台点州立休闲区中,将原有的山石进行设计利用,从而依据风向而设置了人工风障山,并且利用岩石来设计出风口,突出表现了休闲区中风的自然魅力[4]。此外,哈格里夫斯还运用天然海水,将其引导进园林中,水位因而能够随着大海的潮涨潮落而变化,山石、海水、风等自然环境元素的设计让整个烛台点公园具有了很高的审美价值。其次,还可以多用园林建设现场的植被、水源与土壤元素,从而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保留原始的生态地貌,减少场地费用。例如我国北京南海子公园,其在建设过程中,将建筑垃圾、水泥墙体等进行精心设计与分拣,从而用于公园中路基与道路,并且将原本的草叶木渣等铺设土壤之中,增加土壤肥力,而公园中填埋垃圾的大坑,引入了北京污水处理厂的中水,从而设计出湿地景观,处理了800万m2的垃圾,完成二次利用,从而极大的提高生态效益的同时降低了经济成本[5],如图1所示。

3.2低消耗,建设节约型风景园林

开展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还需要减少资源消耗,包括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人力资源的消耗。降低自然资源成本的要求是在满足风景园林设计的目标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价格低廉的材料,例如可以选择乡土植物、再生材料、废弃材料等。一方面发挥因地制宜的作用,减少运输成本,另一方面,利用再生材料例如布料纤维、稻草秸秆与纸制品等,改变其形态,从而挖掘其功能。第二,还需要降低人力成本,这就需要提高风景园林建设管理水平。可以施行奖惩机制,激发建设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其建设效率,提高工程建设进度,减少工期。另外,尽量选择就近雇佣劳动力,当地人一般了解来自本地的材料资源,从而能够更快适应建设任务。例如台湾建筑师谢英俊,其在原住民部落过渡房以及永久安置房建设中,大量雇佣灾民参与建设,并且以市场价格的60%完成了灾后重建。第三,风景园林建设属于公益性的事业建设,因此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降低建设方的资金压力,例如社会团体慈善基金等,从各方面减少建设成本。例如无止桥慈善基金,其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建设桥梁,为我国很多村落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图2所示的就是无止桥在我国甘肃毛寺村建设[6]。

3.3低维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低维护的建设风景园林,就需要尽量在设计过程中选择低维护的植物,从而减少园林建设完成之后的日常浇水、施肥、修剪等工序,例如原则较强的生命力的植物,并且在最佳移植时间进行移植,就能降低维护成本。另外,还可以运用职业管理模式,例如美国有很多草地、灌木丛等生态环境,其采用职业化的维护管理,极大的降低了维护成本。不仅如此,还需要减少水电等能源成本消耗,可以设计循环补给的水景,收集雨水和中水等,以此代替自来水,还可以采用植物净化水资源的方式等。节约电能则可以选择节能电气、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方式来替代空调,合理设计照明距离等。

3.4低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风景园林设计建设过程中,应当杜绝使用能耗高、安全性低的材料,例如角闪石石棉等,同时,可以选择例如再生骨料、透水砖等无污染而低能耗的材料,这对于风景园林低成本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其次,在容易磨损的风景园林区域,尽量选择坚固耐用的材料,建立健全风险防护机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进一步延长园林材料使用寿命,降低风景园林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另外,在低成本风景园林建设中,对于废料而可以加以利用,变废为宝,例如设计师可以将枯死的树干作为保温蓄水覆盖层,而将落叶等进行发酵,变为肥料,还可以采用砖块铺设过程中的非粘缝处理来强化透水性,还有利于砖块个别损毁时的替换。

4结语

低成本风景园林建设是推动园林城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策略,也是人类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同时还是美好生活环境的重要方式,其兼具审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重价值,因而低成本风景园林建设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邹苏颖,戚继忠.论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策略及应用[J].统计与管理,2016(11):107-108.

[2]薛勇,李娜,季庆辉,等.21世纪黑龙江省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策略研究[J].北方农业学报,2016(6):114-117.

[3]吴晶,吕晓峰.低干预•低消耗•低维护•低排放———低成本风景园林的设计策略研究[J].科技展望,2016(5):72.

[4]徐跟军.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策略探讨[J].现代园艺,2016(8):107.

[5]朱赛鸿,万晓华.风景园林数字化辅助设计策略应用与探究[J].现代园艺,2016(20):215-216.

第2篇

关键词: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策略;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业的发展,人们对风景园林的需求量越来越高,风景园林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在这种情况下,风景园林不仅具备美学价值,而且还具有社会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但是,由于我国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许多经济不发达地区缺乏建设风景园林的能力。而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低成本风景园林建设成为当前风景园林建设的重要方向。研究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策略及应用不仅有利于加快低成本风景园林的建设,而且对我国建筑的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着时刻的现实意义。

一、低成本风景园林的设计原则

(一)重视使用需求

风景园林的建设目的是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低成本风景园林是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结果。因此,低成本风景园林的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重视人们的使用需求。首先,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应注重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为人们营造健康的休息空间,满足人们的生态需求,确保人们的生理与安全需求;其次,低成本风景园林的设计应积极重视人们的审美需求,正确处理景物搭配及风景园林的整体结构,提高风景园林的审美价值。

(二)遵循自然规律

低成本风景园林建筑应遵循自然规律,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首先,低成本风景园林的设计应积极重视园林植物的生长,节省园林植物的替换和养护费用;其次,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应积极重视生态学原理的应用,根据原理的实际地理环境种植合适的植物,建设生态循环系统。

(三)降低建造成本

低成本风景园林建设应注重园林的设计成本和建筑成本。为此,风景园林的设计应积极减少园林在建造和维护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利用园林的地形条件合理规划园林的开发规模和开发力度。同时,风景园林的设计应合理规划建造资源的使用,降低园林的建筑成本。另外,政府可以开展社会性公益活动,鼓励当地居民对风景园林的建筑提供物力、人力和财力帮助,实现有益资源的最大化,尽量降低建造成本。

二、低成本风景园林的设计策略

(一)低废气

首先,风景园林的设计应积极重视园林场地的重生,合理转化运用场地中的资源,节省园林建造材料的购买费用与建造费用。同时,重生园林场地能够减少废弃物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并保留地方文。园林场地主要包括园林中的自然资源与人造资源。保护自然资源能够降低园林建设过程中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并保护当地的小气候环境。保护人造资源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省购买建造材料的成本;其次,低成本风景园林建造应积极重视废气材料的利用,节省材料成本。

(二)低干预

首先,低成本风景园林的建造应积极引导自然过程。在风景园林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应积极重视自然资源的利用,减少人工对自然环境的干预,使风景园林能够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加强对风能、太阳能、光照及降水的运用,降低风景园林的建造成本;其次,低成本风景园林的建造应积极减少建筑设施的介入。交通设施和活动场地对风景园林自然环境的干预最大,因此,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与建造应减少交通设施和活动场地的介入,根据风景园林的实际地理环境选择最合适的地方设置交通设施和活动场地;最后,低成本风景园林的建造应赋予园林多重功能。低成本风景园林应具备生态功能、美学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实现风景园林的多重功能。

(三)低建造

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和应用应积极重视人们的需求,选取实用的自然资源和人造资源。首先,风景园林的设计应积极重视材料的选择。风景园林设计材料应与当地地理环境与气候相适应,合理选择地方材料。同时,风景园林建筑材料的选择应积极注重材料的特性,关注材料的细节和质量,选取实用性材料;其次,低成本风景园林的设计应积极注重建筑流程的操作,降低建筑成本;再次,风景园林的设计和建设应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用乡土植物,节省建造成本。

(四)低维护

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与应用应积极重视风景园林的维护,采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规划园林建造的资源。首先,风景园林设计应积极重视园林植物的选择与种植,根据园林的地理环境选择最适合的植物,并采用最科学的种植方式;其次,风景园林的设计应积极重视雨水的循环利用和电力资源的使用,建设电力和雨水使用系统,节省资源成本;最后,风景园林设计应积极重视园林的经济价值,以补给园林维护。

三、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应用

(一)促进经济发展

对于缺乏低成本风景园林建设能力的地区,政府应积极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强当地的经济吸引力和生活吸引力,增加园林地区的招商引资。另外,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提升居民的素质,进而加大居民对低成本风景园林的需求。因此,建设低成本风景园林应积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二)改善生活环境

风景园林是室外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满足居民的审美需求,而且为居民提供了休息和锻炼的场所,能够有效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应积极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加强对居民需求的重视。为此,政府可以采用政策鼓励、公益事业等形式,加强人们对风景园林的了解,加快风景园林建设以改善生活环境。

(三)增加城市绿地空间

随着城市地价的提升,建设优质地段的大面积风景园林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是,城市中居民对绿地空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低成本风景园林建造应加强重视居民的参与度,树立居民参与风景园林建设的理念,给居民提供在园林中种植果蔬、园艺实践的机会,增加城市绿地空间,满足居民对风景园林的需求。

(四)提高经济效益

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与应用创新了工业化流程的建筑程序,能够有效降低建筑成本,提高风景园林的建筑效率。同时,在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与建筑过程中,要积极采取低成本、高质量的建筑方法,减少建筑过程中产生的材料成本、运输成本、能源成本等成本的消耗,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提高风景园林的经济效益。

四、小结

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国十分重视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风景园林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应积极遵循重视使用需求、遵循自然规律、降低建造成本、重视长远效益的设计原则。同事,低成本风景园林的设计应采用低废气、低干预、低建造、低维护的设计策略。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应用要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活环境,增加城市绿地空间,提高经济效益。研究低成本风景园林的设计策略和应用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我国风景园林设计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降低风景园林的成本,提高风景园林的质量。并且,低成本风景园林的设计和应用能够促进我国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惠惠.浅析节约型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以合肥市公园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09).

[2]吴远翔,邵郁.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景观成本最小化途径[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第3篇

关键词:低成本风景园林;风景园林设计;遵循自然规律;可持续发展

当今风景园林已经逐步走出单一的审美功能,演化为当代人居环境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统一,营造一种舒心恬静、极富温馨的宜人环境,既能达到丰富的意境和艺术效果,又能极大地公众舒适和安恬,这是中国传统风景园林的雏形。然而,由于地域差异带来的经济水平发展状况不同,多数经济基础较差的中西部地区不具备建设风景园林的经济实力,多数政府不能在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的情况下进行风景园林的建造与维护,甚至一些发达地市也会受到经济等的影响,这些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现象以及问题,会严重制约人居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舒适度的提高。本文阐述了,在确保风景园林设计及施工建设品质不降低的大前提下,以及建造与维护资金短缺情况下,如何实现的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策略及方法,进而满足公众对于风景园林的迫切需求。

一、风景园林设计理念

(一)传统园林设计理念

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是传统园林设计的基本汲取体,融汇贯通、“天人合一”这一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核,更是贯穿于中国风景、园林、建筑等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传统风景园林的设计始终在追求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天地宇宙与社会人生的和谐统一,称之为“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建筑以及景观园林设计的布局之美、环境之典雅,创造出“天人合一”的意境之美,处处体现出了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设计美学思想的“天人合一”。

(二)传统风景园林设计与现代设计思想的融合

科学技术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审美观的改变、特别是对风景园林功能要求的提高等,都决定了传统设计手法不能满足当代的社会大众的需求。传统与现代的相互交织,可赋予当代景观设计合而不同的新体验,也将赋予当代园林景观新的生命,即可满足现代人对于园林景观的使用功能也可满足欣赏的需要。现代化的园林景观设计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异,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域在景观的布局、与自然的柔和对文化的传承的演绎的更为精准,更倡导低成本多功能的风景园林设计。

(三)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核心价值

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基础,特别是对于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显得尤为重要。同“高价”风景园林设计同样,低成本的风景园林的设计及建造同样受价值观的引导[1]。梳理风景园林的价值观,可简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价值观

生态价值观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体现,把生态主义的思想引入到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园林建造及设计者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社会责任。因此其是风景园林核心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2.社会价值观

社价值观主要是指风景园林实践中的社会价值观,这与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建筑材料浪费的设计策略直接相关。从传统风景园林等级设计中轴线布局到工业文明时代的满足人们需求再到现代社会公众对于多元化园林景观的功能化要求,在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地域范围,社会结构是决定风景园林设计的基础,塑造出来社会价值观,相应的也就成为了决定风景园林形态的指导思想。

3.美学价值观

不分地域差异,美学特别是审美的发展都会首当其冲的影响风景园林的价值观及体现形式。现代的风景园林的美学价值的塑造与以人为本遵循自然环境特征直接相互关联,这俨然为低成本材料、低技术施工与低频率维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与风景园林的降低维护成本直接相关。

二、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概念及原则

何为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所谓低成本的风景园林设计,主要是指过程增值和结果有效已付出或者应付出尽可能少的资源,使用最少的费用设计出集艺术、社会和生态于一体的风景园林[2]。为了更高效的实现风景园林最低成本设计,需要根据风景园林使用目的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在当地的资源、环境、资金投人和人员投入等方面,严格按照降低成本、减少人员投人的原则,并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的设计理念,最大程度上降低维护成本,努力实现低成本风景园林的建设目标。

三、实现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策略

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既能节约园林建造工程成本,又能减少园林绿化工程的开支,还能缩减政府财政的支出。低成本、多功能的园林设计,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特别是可为中小城市长足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风景园林低成本设计有多个方面的设计方案可以参考,主要为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维护成本等方面。

(一)维护生态平衡,遵循自然规律

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发展,人类的智慧和制造力足以掌握改造自然以满足的自身的需求和审美等。风景园林设计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切合自然环境才能算作成功的设计[3]。一个优秀的风景园林设计中要尽可能将周边环境纳入到设计方案中来,降低对当地环境的伤害,也只有这样的设计才能更好的融入当地的人文环境。不遵循自然规律的盲目开发的产物不计其数,造成的生态不可恢复,环境污染,物种的锐减等,并引发生态危机。某些大型工程自建设之初至今始终存在争议,工程的建设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损害生物多样性;同时可诱发滑坡、崩坍甚至是地震。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这样的现象发生,设计师设计之初,必须经过详细的现场调研,充分了解当地的人文环境、地理条件与生态状况,充分结合己有的资源开展风景园林设计,不仅要要做到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要使得风景园林有利于地区生态系统循环。复合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生态价值观。

(二)巧用当地资源,降低建设成本

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要在保证设计高品质,又要减少资源消耗,可通过优选建筑材料、降低人力投入成本、鼓励大众参与等方式降低建设成本。巧用资源最有效的途径是根据当地的条件和设计的需要,尽可能多的利用工程地的原有条件,将其应用与风景园林设计的建设中,这对于风景园林建造工作的资源消耗与工程投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地制宜的利用工程地资源,充分考]场地的地理、植被、水源、土壤等条件,将其纳入设计中,可有效地保持工程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减少风景园林设计及建筑的费用。成功的例子可以参考北京南海子公园,公园在建造时将建筑渣土、碎石和水泥墙体等根据公园道路建设需求,将其破碎,应用于道路建设。将风景园林工程场地的生活垃圾、草叶木渣、废弃秸秆等与土壤一起混合铺设,以增加土壤肥力[4]。降低了建设成本的同时巧妙的运用了当地资源,还有效处理了垃圾。复合社会价值观指导下风景园林设计的原理。

(三)降低维护成本,可持续发展

风景园林的后期养护,可以使得风景园林长久其自身效益为公众服务。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之初,设计师就应充分考虑后期维护成本,选择科学优选绿化植物、选择科学的种植方式减低维护成本,合理设计电力资源、建立雨水的循环利用系统等方式合理使用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2]。

四、结语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师应遵循核心价值,在美学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下开展低成本风景园林的设计。设计及建造过程中应在设计前、设计中、设计后以及施工中,通过多种途径降低成本。本文阐述了风景园林设计的理念以及低成本园林设计理念对传统理念的传承和演化,浅析了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应遵循自然规律以维护生态平衡、巧用当地资源从而有效降低建设成本、降低维护成本以便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供后来者借鉴。

【参考文献】

[1]毛艺霖.浅谈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研究[J].同行,2016(09):64.

[2]吴晶,吕晓峰.低干预・低消耗・低维护・低排放――低成本风景园林的设计策略研究[J].科技展望,2016(05):72.

[3]徐跟军.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策略探讨[J].现代园艺,2016(08):107.

第4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数字策略;横琴新区

信息化和数字化是很多问题的辅手段,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这门学问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比如仿真技术、计算机建模技术等数字策略。这些策略一方面能够优化规划方案,使分析和设计更加科学、客观,提高工作效率,丰富表达形式,另一方面还能突破原有的限制,辅助相关从业人员提出新的设计理念[1]。本文将主要结合珠海横琴新区的市政道路工程,讨论数字策略对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意义,并介绍具体的应用方案。

1风景园林设计采用数字策略的意义

首先,数字策略可以使得规划设计过程变得更加便捷与高效[2]。采用数字策略的最大优势就是省时省力,大部分设计工作都可以在计算机中完成,免去了原先一些不必要的手绘、书写等耗时操作,减少了书籍与纸笔的使用,降低了工作量,使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方便且快捷了许多,而且与传统的方案相比,计算机中的设计可以快速地完成修改过程,只需要花费较少的时间且不会破坏原始文件。此外,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涉及了大量学科领域,综合性极强,因此,设计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文献、学习各科知识,信息的查询与搜集对于设计过程非常关键,数字策略保证了可以随时随地找到相关的参考资料。其次,数字策略使得规划设计更加精准且便于优化。数字策略可以实现定量分析,通过建模和量化数据,精准地分析各类影响因素以及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等问题,这些是设计的主要依据。数字策略与传统设计方案相比,使得规划更加严谨、准确、合理,且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同时,数字策略也可以用于校验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实际,从而进行修改和调整,校验的过程可以在设计初期进行,及时发现问题能够避免方向性的错误,避免浪费时间。再次,数字策略使得规划设计数据便于保存和查阅。在珠海横琴新区的市政道路项目中,合理使用了存储以及数据库技术,比如绿化项目中保存的数字信息涵括了地理信息数据、园林绿化设计、城市绿化现况等内容,从而便于管理者随时查看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便于管理。除文字信息外,各种CAD技术和3DMax软件的发展使得各类设计图纸也脱离了纸张,可以使用新的方法进行存储[3]。此外,保存的设计数据也可以实时共享,不同工作人员即使不在同一地区,也可以共同协作,完成设计任务。

2数字策略在风景园林中的具体应用

2.1设计过程中的数字策略

参数化的设计方案是一种园林规划经常使用的数字策略,使用先进的软件和新型算法可以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起到逻辑设计的功能,建模和综合分析整体形势和主要功能,通过结合各个不同的参数配置,建立相应的内在联系模型和约束关系,并使用编程手段得出整体最优化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方案在各类实际规划问题中都适用,也是一种趋势,取代原有的经验主义,更加客观和精确。在珠海横琴新区的市政道路项目中,根据各处不同的状况设计的道路系统不一样。道路系统整个城市的传送带,合理的设计有利于城市的交通和美感。为了同时满足道路的通达性、美观和稳定性,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考虑了各种实际情况,包括地形、植被、文化等,这就需要借助数字手段来设计并完成优化,数字策略既使得交通系统网络设计和线形设计都符合实际,且能够提高效率。举例来看,道路系统中的绿化工程是重要的一项环节,使用数字策略可以通过综合分析环境因素、自然条件得出合理化设计,包括绿化带的选线设计、植被选择、景观格局等,结合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和数字策略能够有效地辅助设计者规划和设计整个绿化工程,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及质量,合理的绿化设计方案不仅因地制宜,甚至可以成为一种标志,体现当地的文化。

2.2项目管理中的数字策略

以珠海横琴新区绿化项目为例,随着现有的计算机办公技术的发展,各类软件越来越智能便捷,这样园林绿化的管理就可以通过这些工具把控和监管整个项目,现有的很多管理软件不仅功能完善,使用便捷,且界面友好,运行流畅。这类管理系统用户体验佳,能够有效地辅助施工高效顺利的实施,减少了冗杂的工作量,优化整个施工和监管流程,进一步合理化人、物的投入,发挥最佳的用处,提高相关部门宏观掌控的能力。同时,管理者能够使用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打破空间限制,在一个地点对各个区域开展指导和管理工作,且可以实时监测各类静态、动态数据,对整个项目的推进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现有的各类绘图软件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高保真、高精度地复现风景园林的设计,方便了管理者调取具体模型信息,提高了时效性。另一方面,不同的责任单位间的沟通方式也更加多样化:首先,设计文档或实施成果可以通过办公软件演示,更加直观生动,便于理解并提出反馈意见,节省了很多报告者不断描述和解释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其次,各个责任方间的会议形式也并不局限于线下,而是可以在网络线上完成,便于邀请更多的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进来,大有裨益。

2.3数据与信息的数字策略

风景园林的数字策略之一是汇编、整理和保存所有规划设计的数据和结果。这些内容包含城市的园林建设、绿化工程、各类标志性建筑、雕塑等,也包含当地的经济状况、自然条件、前期调研、需求分析、设计主题等。将各种原有、新设计的图纸和成果统一进行数字化并统一存储,建立数据库,这样就可以长久保存各种设计模型、参数配置、平面图、俯视图、效果图等,便于调用和查阅。在横琴新区环岛北片主、次干路(C#、E#、G#)景观工程中,负责人把项目中相应文字形式的基本信息都进行了数字化,包括该项目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设计方案、实施情况、责任机制等。同时,项目方整理了电子版的绿化种植工程主要工程量表,分门别类地汇总各类需要种植的植物类型及数量,全部数据内容条目上百种,不仅直观清晰,而查阅便捷、便于保存。随着旅游业的壮大和发展,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也越来越重要。风景园林或城市的规划也要把城市文化作为主要内容,比如用数字手段记录并在现场展示当地的历史事件、名人故居、纪念意义等,各类文字、数据、图像、影像是历史名人、悠久建筑、民俗风情、文化特色、名胜古迹的载体,一方面可以有助提高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发掘旅游价值,另一方面也具有教育意义,在人们观赏的同时宣传普及中华文化。风景园林相关的旅游信息与资源记载着当地的历史与文化,具有当地特色,具有积极作用,应当引起重视,也值得大家尊重。

3结语

本文讨论了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采取数字策略的意义以及具体实施方案,数字化的方案使得设计工作更加便捷。日后,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设计者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自己的设计,那时数字技术在园林设计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长杰 单位:珠海琴建园林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蔡凌豪.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数字实践———以北京林业大学学研中心景观为例[J].中国园林,2015(7)

第5篇

【关键词】园林设计;计算机技术;数字策略

随着计算机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储存已经由文字手笔的记录印刷,发展到了今天的数字化储存,风景园林的设计办法同样如此,其数字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从传统的文字、笔墨图纸,发展到了现在的电子三维图纸,通过数字化的中介,构建了模拟的设计模型,很好地实现了风景园林设计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实现了规划设计效果的直观化以及技术化。

一、传统风景园林设计办法

在风景园林设计的早期,受条件的限制,其设计的工具只能依靠语言以及文字,往往只是通过设计者的口头语言,向建造者提供设计指示,或者更高级一点的是通过形成笔墨文字或者笔墨图形来传达设计办法。

分析我国古代的园林房屋设计办法,往往而在诗文中传达设计理念,传统的园林设计大师,对于设计办法,也只有极少的描画文字,至于设计图谱,几乎为零。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我风景园林设计办法,往往只是用单一的语言文字做设计媒介,但是这样的设计意图表达方式,必然会存在很大的不足,其对于表达设计师设计意图以及设计办法时,该方法的局限性十分明显,因此随着对风景园林的要求越来越高,更新设计办法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园林设计方法的技术手段。

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特点

在20世纪末,随着建筑对象朝着复杂化以及科技化的方向发展,建筑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对象,“已经从一个限定边界的人工物体转向一个更具开放、弹性、流动、多义、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新材料的应用、园林结构日趋复杂,然而,传统都涉及办法依然只是拘泥与二维图纸,其设计方法在大工业化背景之下,以及跟不上建造技术的发展。

随着上世纪90年代末计算机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建筑学朝数字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技术契机,在前期设计方面,从环境分析、逻辑建构到设计形成、设计表达再到施工建造,数字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设计方面,可以利用微机辅助设计形成工程图以及透视图等,直观地从多角度展示设计意图。

相比传统的园林设计办法,计算机数字化设计有很明显的优点,首先是快捷。

传统的传统工具是笔和纸,然而这样的设计工具往往在表述大量的数据以及方案的时候,会显得工作繁杂,效率低下,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设计师的设计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数据存储方面,传统的纸笔设计,很容易造成图纸的损耗,而在计算机上,则可以避免此类损耗,而且方便数据的传输和修改,通过利用计算机数字技术,实现了园林设计的方便、快捷。

除了计算机数字技术设计园林的快捷方便特点以外,该技术还具备提取方便的特点,风景园林不仅仅是一种建筑,更是一种艺术,其中承载了一定的文化信息对于园林艺术而言,不仅是设计到建筑,更多的是设计到文化,在结合自然美以及人文美的同时,实现了人和自然的协调统一,除了人和自然的协调以外,风景园林设计也是综合性极强的学问,对于人文历史、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都有设计,因此,作为多种文化和学科交汇的园林设计,其在规划过程中,必然要应用到大量的数据,以及信息,而在传统的数据处理方面,应对如此庞大的数据明显会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就很好地解决了这方面的不足,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便捷处理,在形成的数据库中,十分方便地提取所需数据,为优化设计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另外,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通过收集网络上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资料,对于提高风景园林的设计效果,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时期数字化园林设计已经突破了地域、空间的局限,园林设计的跨区域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园林设计的质量。

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数字化策略

随着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普及,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的潮流已经不可回避,然而,由于园林规划设计学科自身的学科限制,目前真正契合数字化园林设计的理论以及技术几乎没用,往往只是通过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从中牵扯到园林设计方面,可以看出,风景园林的数字化发展,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对于园林规划设计的数字化策略来说,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包括:环境认知、设计建构、设计评价以及设计媒介。根据这四个环节,形成一个整体性极强的网络规划体系。

园林规划设计的数字化策略,其形成和作用的前提为该规划体系中的所有要素都必须通过演化转换为“数字”,通过数字的标准化计量,实现规划设计的标准化、量化,然而,存在的问题是,其规划设计过程中,必然存在不能数字化的要素,于是,对于这部分要素的处理,在整体的规划过程中,凸显出来。

相比其他建筑,比如城市规划建筑而言,其对功能的需求相对较小,然而,又由于园林输入一种人文景观,其主观的审美充分较多,也就造成了其不可数字化(量化)的要素增多,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平衡数字量化和规划设计的平衡,一方面要使得园林有一定的美感,另一方面,要在充分量化的基础上,实现园林景观的整体性。

风景园林数字化策略有许多方面,比如空间环境模拟、生物景观模拟以及生态学分析评价等等,在技术方面,园林规划设计数字化,就需要在计算机上形成整体规划设计蓝图的同时,实现规划设计的可视化,方便从整体上把握园林的空间布局以及整体效果,通过应用虚拟技术,模拟风景园林模型,实现风景园林的模拟评测,在设计规划方面,就解决建筑成型之后的设计问题以及布局问题,进一步提高园林的审美效果以及生态效果。

另一方面,数字化策略,是基于人工智慧的数字化技术,其各方面能力还受到人工智能的局限,对于模拟的虚拟计算,都会和现实的空间存在一定的误差,数字模型的建设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另外,受到运算能力以及建造过程的影响,数字技术相对而言比较固定,很难针对具体的环境变得做出具体的反应,这样一来,很难实现风景园林的动态适应性。

结语

风景园林设计,一方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另一方面,在新兴计算机技术的背景之下,赋予了它新的活力。其不仅是关系到建筑的理工科学,更是关系到审美的人文学科,在人类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下,风景园林的设计,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虽然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对于提高园林设计规划整体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不管是建筑学或者风景园林学,其数字化仅仅只是一次技术浪潮,风景园林设计,不仅是建筑学方面的学科,更是人文学科,对于数字来说,其局限性来相当明显,尤其在人类的审美方面,其数字化就显得空洞,因此对于数字化策略而言,与其说是技术的发展,不如说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完善园林设计的数字策略,虽然在空间布局以及整体设计上面有很好的可行性,然而对于最终的选择,还得根据人的感官理想分析得出结论,因此,只能说数字化发展,给风景园林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刘红滨.浅淡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J]. 中国园林,1997,13(2):55-56.

第6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问题;策略

0 引言

风景园林作为现代城市发展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生态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代风景园林具有重要的功能,它一方面可以极大地提升和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能够为城市作美化,为建设美丽城市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现代城市发展的角度而言,加快风景园林建设也是城市经济水平发,是发展的一个重要导向,不仅能够提高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且可以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增加人文景观,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风景园林的规划和建设对于城市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认识到目前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立足现在,目光长远,以人为本,制定科学合理的风景园林规划建设规范,实现城市风景园林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 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盲目模仿现象,缺乏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好的风景园林设计是可以借鉴的,条件适合也是可以完全照用,但它只是在特定的气候、地理、文化等多方面条件的协调下才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不进行科学研究,不顾实际盲目模仿,最后适得其反,观赏效果降低,园林建设生命力不强,经常需要改造,浪费大。

(2)规划理念与方案缺乏连贯性,设计理念空洞,肤浅而花哨,不能在作品中得到切实反映。如大型的风景园林工程如城市广场、综合性公园、滨河绿带等通常是政府美化市容和获取民心的工程,这不仅关系到最高决策者的政绩,而且这些工程往往从方案提交到工程实施都被限制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这就造成了设计上时间的紧迫,出现其结果必然导致设计上敷衍了事,实施中粗制滥造。

(3)风景园林设计中,建筑单位被经济利益驱动,缺乏专业性的设计,规划不合理,园林观赏性偏低。很多园林规划设计与园林工程建设都是同一单位或个人,为了能使设计方案被接受而在设计中不顾科学,一味地迎合领导的意图和为了推销利润高的树种或自己有的苗木而随意规划。这是产生园林观赏效果低,从而不能满足市民的工作生活需求。

(4)风景园林设计中缺乏科学的态度,没有立足点。有些建设单位不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园林绿化设计项目,对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不进行科学的论证,就难以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不能保证设计的完整实施,达不到理想的质量要求,设计出来的东西相对于乏味。比例有的设计初看确有可取之处,但实施起来又有困难,出现问题自己也难以解释清楚,最后或者要改变设计方案或是半途而废。

有些项目没有很好的立足于基地本体,基地生态的观点,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目标均等未能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实际结合,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应有的破坏。

2 改善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策略

2.1坚持合理的园林管理方法

园林工程的有关部门应该不断进行理性的行政指导,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宏观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规划设计框架,把项目放到整个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 功能和形式定位。总部应当将园林绿化管理行政执法职权及执法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相关部门,其中明确了各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分别依据相关法规制定了“如因工程施工或其他原因需修剪园林绿化植物的由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批准并组织修剪,所需费用由申报单位承担,各类工程管线交通设施施工时,确需砍伐、移植、修剪城市树木的,应当由绿化专业人员统一进行等”策略,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分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2传统园林与现代风格的融合

纯传统与现代生活相距甚远,与大厦林立的现代城市难以融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过分强调任一方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转变思想,继往开来,在批判中吸收和借鉴,促进传统和现代有机融合。园林的有机融合创造出既能体现社会、民族发展的文脉,又符合现代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富有时代气息的风景园林新形式。如某风景园林工程,在景观廊架里能观赏到影壁墙,在影壁墙处又可观赏到廊架,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的造园手法为对景,应用对景的手法,丰富观景内容。

2.3完善风景园林设计的法规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作品应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受法律科学合理的保护,并在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下实施,以确保规划设计思想的有效落实,才有利于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完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法规建设,加强实施,保证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质量。

2.4遵循风景园林设计的原则

(1)注重功能性设计。园路不仅是二维平面的几何构成,而更多的考虑其功能性,即满足道路承重及安全使用。安全性中很重要的就是使用便捷性,譬如步石之间的距离如果不合理,使用起来就比较整脚。

(2)发挥艺术性设计。对于普通受众而言,美学感受往往就是其对景观评判的直接标谁,感受营造良好的视觉景观氛围,是基于所有的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而设计,不然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因此景观的艺术美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3)运用经济性设计。对短中长期各项绿化指标进行认真计算,包括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如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尽量使用本土植物降低造价及养护费用,积极探索大众化、低成本、低维护费的绿化方法并加以推广,达到经济与审美的平衡。

(4)继承文脉性设计。尊重地域文脉,延续地域文脉,是当代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某地方景观意在现代社会营造古代文化意境美的园林文化,塑造现代风景园林景观,运用现代的水泥、钢板、玻璃等材料来着力表现中国古代山水园的意境美,并运用竹、荷水桥榭窗等植物及小品的构成,达到景中有景,具有中国园林设计的特色,继承中国人心理文脉的表现手法。

(5)发展可持续性设计。应引进多方参与制度,好的设计应该是可以在使用中不断完善可持续的发展。经过充分论证的设计,并非完美无缺或无可辩驳不可更改的,应该留有选择余地。设计在实施和维护,亦难免有忽视或不当之处,或者需要扩建等更改,在实施中就能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理想效果。而公众则能有效地对领导者和设计者这两个主体进行制约,形成合理的公众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决策模式。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综合平衡各种使用者的需求,有利于克服片面性。公众的参与能集思广益,使决策更为科学,增强设计项目的可操作性,避免设计师陷人形式的自我陶醉之中,而继续坚持风景园林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3 结语

总之,目前我国风景园林设计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学科相互渗透已使得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不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因此,对于从事风景园林设计工作人员来说,必需加强景观设计与现代美学、现代心理学、行为学等相关学科有效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风景园林艺术获得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建构;地形设计

收稿日期:20111103

作者简介:陈军伟(1985—),男,河南太康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规划与建筑系硕士研究生。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08604

1引言

在符号、图像、观念的组合与物理实体的建造之间存在着主观与客观的区别。前者仅仅是人类心智与想象力的运用;后者却在其本质上关联于人类的物质性身体与知觉。在哲学史上,笛卡尔式的身-心区分为前者作为高级文化的自我认同提供了理论支持;而后者的独立性质,在20世纪现象学哲学家梅洛-庞蒂对人作为“身心统一体”和“个体化的身体性存在”的思索中,才被提供了鲜明的理论基础[1]。

然而,符号、图像、观念的构成与物理实体的建造之间的区分并不易分辨。在信息化和充斥图像媒体的环境中甚至有更加模糊的趋势。这种混淆,在现代建筑和风景园林设计的理论中造成了麻烦[2]。

舞台布景的画面也能提供几近真实的知觉体验。然而,建筑和风景园林设计为人类提供的独有的环境体验,却是让人从现场感受到其建成环境的意义。建造产生出环境的艺术品质,这是它们最终区别于布景术和其它一切图像艺术的关键。

空间、体量、色彩、质感,以及材料、结构、构造、建造——无论建筑还是风景园林设计产品都涉及这些因素的选择、布置和操作,产品的美学品质从中产生。与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师一样,早期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师为先锋派美学的空间效果激动不已[4];也曾深受后现代主义的符号学手法、地域主义的拼贴手法等“潮流”的影响。如今,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早已遭到普遍的怀疑和抛弃,然而它在现代中国的风景园林规划和设计中仍然大量存在。如今,建筑学理论已回过头来梳理现代建筑运动,其结果是建筑史的重新书写。“建筑是具有物性的物体,而不是符号[3]。”这种观念反对将建筑和风景园林设计产品符号化、图像化、观念化,由此产生对后现代主义的拒斥。

但在中国风景园林设计领域,将“景观”视为纯粹图像和“意向”,而将其与材料、构造和建造过程割裂,将后者单纯作为手段的思维习惯仍然普遍存在——其后果,就是使大量风景园林设计产品看似一种“布景技巧”的产物。混凝土造型和石材贴面等装饰性构造被滥用[4]、众所周知的“意向图”的流行以及效果图公司令人惊异的兴旺繁盛都只是表面的现象。

本文是一个引论性质的考察,意图对风景园林设计中图像性(广义的图像性)和建构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并为考察当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困境与成就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新的理论视角。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将重在批判和理论梳理,而将详尽的实例分析和理论建设留待独立成篇。

2风景园林中的建筑分析

2.1建筑学的启示

在中国建筑学领域内,美国学者弗兰肯普顿对现代建筑历史中“建构文化”(Tectonic Culture)的研究是近几年最为人关注的理论话题之一。2002年《时代建筑》等平面媒体的热播、南京大学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以及网上一些学者对中国所谓先锋建筑师的批判和辩论[5],曾一度引起了对这一话题的热情。当然,一个理论方向的价值并不在于其一时流行的程度,而在于其与学科本体的紧密联系或应对现实问题的持久启示意义。建构虽然渐渐被认为是“建筑学的基础之一”(与空间属同等层级)而并非革命性的先锋主义,但其影响并未消退。建构议题被认为可对中国当代“充斥消费文化”、过于功利化的建筑行业发挥持续的平衡作用;对建筑中结构和构造思维的训练逐渐渗透到中国许多知名院校的建筑系教学中[6],补充了传统单一强调空间想象力的“空间构成”训练的不足;而《当代建筑构造的建构解析》(2005.11)、《材料呈现》(2008.3)等“建构”议题著作接连出版,特别是弗兰肯普顿的代表作之一——由同济大学王俊阳教授翻译的《建构文化研究》中译本在2007年问世和受到的广泛好评,使“建构”成为了建筑学“自主性”讨论中最核心的主题之一——这些都表现出该议题在中国仍然显著的生命力。

风景园林的现代主义滞后于建筑现代主义运动并受其影响:这里仅需指出两个例子:一是欧洲20世纪早期的风景园林现代主义潮流由建筑师设计的展览花园引起;二是美国“哈佛革命”中格罗皮乌斯教学思想的影响。

众多案例显示出风景园林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竞争和互渗关系:一些建筑作品以其高度精美的室外空间塑造“侵入”风景园林的领域,其影响甚至被写入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历史。例如建筑师路易斯·巴拉干和卡洛·斯卡帕[7]。

2.2建构的含义

弗兰肯普顿在《建构文化研究》中对建构(tectonic)进行了词源学、人类学和哲学诸方面的考察。

(1)tectonic发源于古希腊人对木作工艺的称谓,强调材料构件之间的连接,强调“铰接节点”和“编织”而非砌筑堆积和烧制塑形。

(2)tectonic所指向的编织技艺在许多文化圈中与巫术性仪式和宗教传统密切相关,它是人类一种仪式化的体验过程。并非单纯的工艺技术。作为一种海德格尔所谓的“技艺”(techne),它以物理实体的建造和身体-知觉的经验,而非引用语言符号的“所指-能指”关系来生产出文化意义。

(3)以tectonic的视角来考察现代建筑史,我们会发现建筑的艺术性和人文内涵的生产并不仅仅来自空间布局、体量形式的创造和符号形像的引用:许多最优秀的建筑师把更多(至少不是更少)的精力投入到结构、构造和建造过程的诗意处理。

如弗兰肯普顿所言:“我在本书里关注的并不仅仅是建构的技术问题,而且更多的是建构技术的表现可能性问题。如果把建构视为结构的诗意表现,那么建构就是一种艺术……建筑物无法避免依附于大地的天性,正如它包含视觉风景园林的成分一样,它也包含建构和触觉的成分[3]。”

如果现代建筑运动中的确存在着根深叶茂且至今仍在成长的“建构文化”——即以建造、结构、构造的安排生产出艺术性和人文意义——那么我们反观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历史和现实,或许能够得到一些启示。

2.3风景园林中建构议题的局限性

然而在讨论建构对风景园林设计的意义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建构议题的局限性。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具有多元性学科内核[8]:风景园林规划、游憩规划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同属“规划”层面,其运作不会延伸至物理性的建造,而风景园林资源管理与视觉管理评价更是与建构无关。唯有同建筑设计处于同一层级的“风景园林设计(LA Design)”,由于其核心内容是将设计延伸至施工完成,从而不可避免的存在建构的表现性问题。

另一方面,植被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材料,其几乎不可剥夺的自然性格也限制了作为人工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和处理手段上技术革新的可能;风景园林没有室内环境所需的严格的功能维护;大多数时候风景园林结构仅需抵抗交通和地面停留的重力……所有这些都使得风景园林设计与人类社会生产力变革的联系远不及建筑紧密。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物理实体,土地与植被如同大自然本身,似乎仅仅是循环演进。

2.4景观布景术——图像与符号滥用的源流

然而,当代的“自然”早已被高度人工化,即便是看起来原始的风景,也成为人类监控、管理和旅游消费的对象。问题不在于一处景观是否被人工化(对“自然式”与“规则式”的武断划分已变成一种误导),而在于它被“人工化”的不同方式。

图像,正是一种风景园林人工化的主导性模式。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由风景园林学科的内核所决定。

将Landscape作为“图像”(Pictures)进行认识、设计和传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此无法详述,但可以指出以下这些关键主题:

(1)最初,德语词汇landschaft的意思并非视觉风景,而是一种集体工作的环境;不仅仅是一种空间组织,还暗示着人与土地、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存在与维持。

(2)文艺复兴时期随着透视法的发明,在建筑领域,作为人文学者的architekton(“建筑师”)[3]出现了,他们认为自己所作的不是建造建筑和房屋,而是用抽象的构思安排建筑元素的秩序,使它们形成艺术整体。

同样,文艺复兴园林设计的手法是在几何学和透视科学控制下对造景元素进行布置。这个时代诞生了作为视觉控制系统的巴洛克式规划[10]。这或许是第一种拥有理论自觉的风景园林设计:而它是高度视觉取向的。

(3)英格兰的文人们(和给他们灵感的画家们)发起了自然风景园运动,将英国国土上不断扩大的牧场风景与独立式乡间别墅的形象直接拼合起来;将原野风景与叙事、异域或教喻性的园林建筑拼合在绘画式构图中——而这些建筑的折中主义远离建筑的现代主义运动演进,仅仅是一种“布景”。

风景园运动余波最大的影响,或许还不在于对“如画式”或“自然式”的膜拜,而在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一个试图以构筑小型诚镇和郊区的方式解决大城市问题的思想——长期主导了公园设计者的思维[12]。而事实上,大城市有其独特的本质,大城市酝酿着人类环境建造手段和方式的巨大转变。这使得风景园林设计师长期错失思考大城市全新类型景观及其建造的机会。

(4)城市公园运动在规划的意义上创造出优质的开放空间和游憩场地,在设计文化上却让风景园林成为了对怀旧田园和自然风景进行消费的载体[5];城市美化运动使人怀疑:我们通过景观消费了什么?而也许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更深的疑问是:这是怎样的一种消费模式?

(5)后现代主义和地域主义的接近。强调现代人应通过地域化景观寻获其“身份认同”的理论,与房地产广告中常见的异域文化标签采用着相近的手法:后现代主义,特别是其符号学和类型学取向的手法。地方文化也好、传统文化也好,只是在同一个意义生产模式中换上不同的符号和素材——理论基础不变,仅仅呼吁内容的更换,在风景园林市场的商业逻辑面前只能是苍白无力,甚至反而推波助澜。

另一方面,现代媒体对风景园林图像的复制和传播也对风景园林的生产逻辑产生了结构性的巨大影响,使得景观进一步符号化。

3风景园林建构的理论初探

3.1知觉现象学与景观体验

Tectonic如何将物理性实体与人文意义结合,而不依赖于理智层面的反思或图像符号化的中介?这里涉及到知觉现象学与对环境中非视觉体验的研究。在此我们重点考察梅洛-庞蒂哲学的意义。

梅洛-庞蒂发现人类是作为不可分割的“身体-主体”来体验世界的。意义发生的中心在前反思的身体运动和情景中。“我们的身体使我们知觉角度的改变和变换成为可能,进而使其相随的意义的改变和变换成为可能”[1]。这意味着:行走时体会到的地面角度的变化、下意识的情绪与环境噪音、声学效果、触摸与对材料沉重或轻盈的感受、在构造形象的节奏中感觉重力的作用……这些现场即时经验,其影响远大于反思所得的概念性意义。

建筑与风景园林设计,拥有其独特的、不可复制的身体-知觉体验,就是使人在现场体验中,感受到建造过程的智力游戏和诗意品质。

3.2“基座”与“围合表膜”——森佩尔的启示

德国建筑理论家森佩尔在人类学调查基础上提出了“原始住宅的4个基本要素”:基座,壁炉,构架/屋面,轻质围合表膜。很容易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发现“基座”(the earthwork)与“表膜”(the lightweight enclosing membrance)的影子:前者关联于一切试图融合于大地的人造地表结构物,后者则与之对立,仿佛不承受重力般划分空间并以其表皮化的装饰传达人文意义。

可以把风景园林结构看成是基座与围合表膜间的一种关联:或亲密接近,或分裂对峙。而前者意图融入大地,后者意图随“构架”(the framework)升向天空[3]。两者的对话和争执形成了景观内部的张力。

以下将从基座——即地形与表面的角度展现风景园林建构的一些实例。在这些实例中,所有用于划分空间、打破地平线连续性的“围合表膜”结构都倾向于融入土地之中。

3.3地形表面的建构——几个实例

“场地需要身体的移动以及这一移动对整个神经系统的影响才能体验。”[3]地形并不仅仅是光影形象,而是让人体感受到重力方向、地平线(作为人类潜意识中定位基准)的改变和移动。而让人感受到风景园林中地形与地表充满独创性的建构方式,则使得简单的“地面”景观具有了内在的人文性。

3.3.1土地造型的精确建模

大地艺术的地形处理风格已成为被广泛模仿的对象。然而,通过一成不变的建造技术来勉强达成抽象的地形塑造,这只能是模仿,不会有持续的原创能力。

从这一角度可以观察风景园林设计师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地形塑造:例如戴安娜王妃纪念喷泉(Diana Princess of Wales Memorial)。喷泉水道石材凹凸不平的表面制造方法是:由设计者手工制作陶土模型,再通过数字扫描进入计算机编辑,与其合作的建模公司制作出545块石材的三维数字模型,再指导精确地切割施工[12]。这一精确建模的技术也被应用于古斯塔夫森的许多土地造型艺术中。

这一建造技术的运用是为了使得人们可以使用和体验的地形能够精准实施,建造的高质量超出了图像的形成。纪念喷泉的人文内涵最终落实到石材表面水流精妙的肌理效果带给人的触觉性感受,并由此生发出更复杂的人文意义的解读。

然而在这里,仍能感到将土地作为雕塑来造型的倾向,风景园林内在的图像性和体量性仍然可能压倒其建构品质。因为利用更粗糙的技术也能勉强复制出形似的土地造型,使其风格化:成本更低廉,却易于贬值。

3.3.2土地固定技术的艺术化创新

Kiefer工作室的沃尔夫斯堡Aller公园是另一个地形建构的杰出案例。通过极为简洁的细部设计:以特定角度向上折叠排列的大尺度考登钢板(Corten steel)发挥了挡土墙、景墙、台阶靠背、砾石步道框边的多重功能,引导人穿越崎岖不平的地形。材料质感和构造交接的大胆简约始终吸引着人的感观[12]。

对挡土墙式构造功能的艺术化重新诠释,以更为令人信服的功能主义出现于CALA风景园林设计事务的西雅图奥林匹克公园中。为了以最经济的方式固定大尺度的土地造型,同时促进而不是牺牲场地的整体感,该项目应用了被称为MSN的挡土墙系统:用装有石块和沙砾的钢框堆叠,再加装预置混凝土板材拼接的防护层。这个充满土木工程结构理性的细部设计,形成了城市公园新颖的形象和体验[13]。

2012年5月绿色科技第5期3.3.3表面与边缘——取代传统铺装的设计策略

在纽约一区高架铁路的改建、威斯康辛州密尔沃基城市广场[13]和巴塞罗那西海岸公园中[14],可以发现一种相近的设计策略:传统的铺装场地-绿地场地的分割被打破了。设计被作为一个整体的“表面”来处理,由被设计为一组的“铺装组件”来覆盖大部分场地,而铺装与绿地交接传统上的非此即彼的界限也被更灵活的“边缘组件”所取代。组建的交接形成了统一中有微妙变化的表面肌理效果,这种肌理正是契合于场地的文脉,生产出意义丰富的解读。

这是将“地表面”作为一个有厚度的、多功能的系统来进行塑造的努力。这里已没有篇幅来进一步分析这些实例建构逻辑的理论意义。但作为景观布景术的对立面,它们(特别是已经建造成功的项目)的先锋性起到了观念的平衡作用。

4结语

风景园林设计的建构文化还没有得到系统的认识和研究;在高校风景园林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教学中,材料、节点构造、建造的教育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与设计训练也互相割裂。若要使风景园林设计不致沦为布景术,若要摆脱其学科内核的模糊化,风景园林建构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 周诗岩.建筑物与像——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 肯尼斯·弗兰肯普顿.建构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 马克·特雷步.现代景观——一次批判性的回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 朱涛.“建构”的许诺与虚设──论当代中国建筑学发展中的“建构”观念[OB/OL].[2010-1-1]..

[6] 王辉.关于《建构文化研究》对话的对话[J].DOMUS-China,2008,18(1):27~28.

[7] 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8] 刘滨谊.景观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J].风景园林,2005(2):218~220.

[9] 詹姆士·科纳.论当代景观建筑学的复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0] 伯纳德·卢本.设计与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11] 肯尼斯·弗兰肯普顿.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12] 丹尼尔.绿色地带——现代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第8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数字技术;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数字技术的概述

数字技术指的是一种依赖计算机而产生的现代科技技术,应用数字技术能够将文字信息、图形信息以及声音信息等转化为二进制形式,以便于计算机完成各类运算与传播以及还原等操作。目前,数字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3D渲染以及虚拟建模工作当中,实践证明,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建模,能够较好的将空间效果模拟出来,从而帮助设计者解决实际设计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2]。在设计风景园林时,应用数字技术,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如无法将设计师的园林设计意图精确地传达以及准确地描述出来等。对此,应在设计园林的过程中,推广应用数字技术。

2.数字技术应用的意义

2.1项目准备工作

随着网络渗透到各个领域,让人们的工作不再单调与乏味,也极大减少了各个环节的内耗,在一个项目启动初期,各个机构之间的沟通不再只停留在奔波各种会议的阶段,其沟通方式变得多元化,一些基础信息在网络中即可共享,甚至于可以在网络中寻找灵感与解决方案,把基础信息提交给业内人士,一起寻求更好的方案。

2.2资料捕捉与获得

目前有一种很先进的技术,即GIS,地理信息系统。该技术可以对地形等进行遥感评价,加以分析,给出一些数据结论,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智能的统计、编辑与操作等。如需要查询相关的数据,也可以提供更简便与快捷的服务。

3.数字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3.1CAD技术在园林设计当中的应用分析

CAD技术即计算机辅助技术,指的是将设计资料输入到计算机当中,随后由计算机完成自动编程,从而使设计方案得以优化的一个过程。目前,在园林设计工作中,CAD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经过长期实践,园林设计中的CAD技术已经变得相对完善

3.1.1应用CAD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应保证计算机的硬件配置以及软件配置能够满足园林设计需要。园林设计不同于建筑设计,因为园林设计具有总平面较大、形状不规则、形状多样的特点,无法直接利用简单轴网构建设计模型。所以,仅仅是依靠键盘以及鼠标则是难以有效完成园林设计工作,还需要使用数字化仪器;另外,在选择绘图仪时,应保证其幅面足够大。在软件方面,常使用的辅助设计软件包括Photostyler、Accurender以及3DS等。其次,在应用CAD技术设计风景园林时,不规则的设计要素较多,如道路以及湖面等,这对于部分园林设计者来说,则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因此,为了能够提高CAD技术在园林设计中的使用效率,则可以先采用手工的方法将设计草图绘制出来,随后再利用计算机编辑以及修改草图,完成修改与编辑之后,便可以直接打印设计图。

3.1.2CAD技术的完善

在园林设计当中应用CAD技术,虽然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设计方法所存在的不足,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CAD技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空间感较差以及生动性较为缺乏等。园林设计不仅是一门空间艺术,更是一门时间艺术;在我国,园林设计多本着仿照自然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影响下,园林多具有复杂多变的地形,而园林当中的道路通常要求被设计成曲致蜿蜒之态;为了使园林风景层次变得多样化,则在种植植物时,要求群植与丛植以及孤植相互配合。而CAD技术只能够为设计者提供过于规整的线条以及图案,致使园林设计趣味性不强。另一方面,CAD技术无法提供有效的三维参数,对其实体造型造成了影响,导致设计图的空间感不强,这是需要完善的地方。

3.2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造真实感受环境的技术,是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具有较高的成本。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的时候,设计师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角度完成对自己设计作品的观看和品鉴,身临其境地感受自己作品的优缺点,便于及时修改和完善。同时虚拟现实技术中的风景园林设计不再是简单的线段操作,而是更加真实的、附有感知的实体操作,这可以大大激发设计师的思维。但是目前看来,由于费用较高,这种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有望在未来被广泛应用。

3.2.1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特点

(1)能够全面展示风景园林设计的空间

传统的二维和其他的表现方式,只能传递单一的空间信息,并不能完整地表现园林设计的空间信息。虚拟现实技术所擅长的三维立体的表现方式,能够完整地把每一个整体和细节表达出来,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这样的园林设计更加合情合理。

(2)远程浏览,方便快捷

通过发达的网络,设计师和施工单位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设计师的“图纸”不用亲自送到施工单位,立体的设计通过远程浏览即可进行商讨,节约了双方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3)辅助设计师臻于完美

虚拟现实技术的可操作性极强,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在任意设计阶段进入虚拟现实环境中进行体验,审视自己的作品,如发现用料、尺寸和空间等方面的不足可及时进行修正。另外,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考量自己的作品,对设计师的成长大有裨益。

(4)大众参与,辅助决策

风景园林设计的实施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因为风景园林设计与周边环境和大众都密不可分。大众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对园林设计了解的越多越详细,就越能提出实际性的建议,可以说虚拟现实技术是大众参与辅导决策的桥梁。有了大众前期对园林建设的整体认识和理解,施工者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就能得到包容和支持,人性化的园林设计就能带来双赢。

3.2.2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的展望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少量实验性质的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还不足以带动风景园林设计的巨大进步。一方面,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需求更加先进的计算机;另一方面,对虚拟现实技术这门新兴学科的理论研究也尚在探索当中。因此,在未来风景园林设计当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突破点有以下几点:

(1)加快创新的步伐

加快计算机技术的革新,设计和制造高标准、低成本、性能优异的计算机设备,在技术层面为发展提供支点。创新的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不断前进的力量之源。

(2)让更多人参与到设计中来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自身优势和特性,让更多的大众参与到设计中来。利用虚拟现实可以网络传播的优势,结合各类网络、电视等媒体资源进行更大范围的网络虚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园林设计中来,辅助决策者思考,最终设计出既科学又人性化的方案。

(3)结合其他科学技术完善自我

如与环境技术、空间技术相结合,能应用到城市规划、修复重建、绿化等各个方面,可使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的应用中更加科学化、更加人性化、更加绿色环保化。

4.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完成风景园林的平面图、效果图设计,改变了传统设计中信息存取和共享的问题,具有明显的优点,但是在设计生动性和二维、三维衔接方面还有一定的缺陷。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更加有效真实的帮助设计师来完成风景园林设计,但是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有望在未来被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1 前言

风景园林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风景园林建设在城市的发展中已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风景园林到游憩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2 现代园林的产生和发展

2.1 现代园林的产生

纵观我国近代园林的发展历史,首次有园林意识来自于时期,随着西方洋务思想的传播,殖民形式的园林开始在中国发展起来,第一座“法国公园”(1908年,又名复兴公园)建立,随后中山公园等结合英法园林风格的建筑开始如雨后春笋在国内城市建立。但是这些都是殖民者私有开放。直到1906年,我国第一座自建的公园在乡绅的资助下实现,主要是建筑类格局,并没有树林、假山、水塘等元素,这也是当时古代最传统的园林建造类型。从此以后,我国出现向大众开放的公共园林。然后改革开放的热潮袭来,国力的提升,园林建造得广泛开展。

公共园林―公共环境设计

2.2 现代园林的发展

1950年以前,中国的城市规划理念还不够完善,在发挥园林功能上存在诸多不足。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内生产力大幅提升,人们开始逐渐将生产型产品转化为消费型产品;全球各国的园林发展又出现新的特点,更加重视在规划中体现人文观念,我国也出现了人文主义潮流,城市设计规划也逐渐引入这一理念。由于得到罗皮乌斯、唐纳德等知名专家设计理念的冲击,城市园林发生现代化的重大革新。到了60年代,城市化、工业化的巨大发展,人口密集的增多,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关心的重点。

3 游憩规划设计

游憩绿地,是城镇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园林设计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设计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3.1 特点鲜明突出,布局简洁明快

小绿地的平面布局不宜复杂,应当使用简洁的几何图形。从美学理论上看,明确的几何图形要素之间具有严格的制约关系,最能引起人的美感;同时对于整体效果、远距离及运动过程中的观赏效果的形成也十分有利,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3.2 因地制宜,力求变化

如果小绿地规划地段面积较小,地形变化不大,周围是规则式建筑,则内部道路系统以规则式为佳;若地段面积稍大,又有地形起伏,则可以自然式布置。城区的绿地贵在自然,最好能使人从嘈杂的城市环境中脱离出来。同时园景也宜充满生活气息,有利于逗留休息。另外要发挥艺术手段,将人带入设定的情境中去,做到自然性、生活性、艺术性相结合。

3.3 小中见大,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

一是布局要紧凑:尽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将园林中的死角转化为活角等。

二是空间层次要丰富:利用地形道路、植物小品分隔空间,此外也可利用各种形式的隔断花墙构成园中园。

三是建筑小品以小巧取胜:道路、铺地、坐凳、栏杆的数量与体量要控制在满足游人活动的基本尺度要求之内,使游人产生亲切感,同时扩大空间感。

3.4 植物配置与环境结合,体现地方风格

严格选择主调树种,考虑主调树种时,除注意其色彩美和形态美外,更多地要注意其风韵美,使其姿态与周围的环境气氛相协调。注意时相、季相、景相的统一,为在较小的绿地空间取得较大活动面积,而又不减少绿景,植物种植可以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乔木以点植为主,在边缘适当辅以树丛,适当增加宿根花卉种类。此外,也可适当增加垂直绿化的应用。

3.5 组织交通,吸引游人

在道路设计时,采用角穿的方式使穿行者从绿地的一侧通过,保证游人活动的完整性。

3.6 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兼顾

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要按互补的原则进行处理,如:硬质景观突出点题入境,象征与装饰等表意作用,软质景观则突出情趣,和谐舒畅、情绪、自然等顺情作用。

3.7 动静分区

为满足不同人群活动的要求,设计小游园时要考虑到动静分区,并要注意活动区的公共性和私密性。在空间处理上要注意动观、静观、群游与独处兼顾,使游人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空间类型。

4 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建议

4.1 科学合理的实施城市风景园林行政管理

风景园林设计方向与地方领导的理念相关性很大,因此作为领导者或者决策者,应该具有相当的专业素养,才能够进行理性的行政指导,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足够的绿量,讲究的构图,精良的施工,适度的文化品位,体现对人的关怀和找到独特的创新视角,或许这些才是风景园林设计与时俱进的新思维提倡”解题”的思维和方法论。

4.2 科学合理地实施风景园林的法规建设

风景园林设计方向,要科学合理的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作品作为“产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接受实践的验证,以保证规划设计的延续性。才有利于城市生态可持续地发展。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完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法规建设,加强实施,保证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质量。

4.3 加速提高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职业道德和技术能力

设计者理论知识的丰富程度和技能的熟练程度对规划设计的作品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完善学科建设,培养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能强的高素质规划设计人才,与时俱进,这才是推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发展的内在动力。一个优秀的设计者,除了要具备科学基础和艺术修养之外,还一定要有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目前须提高设计人员的理论知识、技能水平。

4.4 在园林设计上

首先应该准备把握意思,制定科学的方案,把整个项目放置在城市的环境中,结合现实状况对规划的功能和表现形式准确的定位,做好各个景物之间相互的协调,注重园林的绿地和周围环境以及和整个城市系统的相互协调,园林规划在布局上要能够承上启下,烘托对比,让景物之间能够相得益彰。园林规划方案确定之后,要从细节入手,设计者所有的心思都要通过细节一一传达。园林设计,作为一种欣赏艺术,随时都受到游人的评论和品味,所以,园林作品一定要经得起推敲。

4.5 景观的多样性需要通过植物的多样性来营造

在植物的配置上,形成多种植物相结合的绿化模式。应用植物的多样化、色彩化、生命化来达成美的创意,将立体型的绿化和平面性的绿化相结合,彩色树种和绿色树种相互配置,让绿地能够在四季的变化中,呈现季节的相辅相成和动态的变化,形成更加多样化的环境,优良的植物,贴近自然的营造方式,接近生态化的种植,有效的保护自然,营造完美的生态环境。

4.6 要根据地区地域的不同特征

在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融入城市的历史文化,创意出饱含地方特征的城市园林作品。在满足本地地貌和群落的同时,尽量采用原有的微型生物和动植物,引进适合当地环境生长的绿色植被和景观。

4.7 风景园林的建设关系的民生问题

不管是从现在还是未来考虑,政府都应该大力的开展对风景园林的建设。不断加大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技术和科研研究,并且把风景园林的建设结果融入到对政府部门人员的考核中,并且应该利用媒体进行大力度的宣传,提高人们对于城市绿化和城市环境的认识,并且尽最大可能与当地的社会公益事业和高校相互联合起来,让城市的风景园林建设更加的深入人心,并且倾听百姓额意见,让大众能够参与进行,这样不止可以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而且还可以倾听到很多好的建议。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设计的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所以,在园林建设中,我们应不断完善知识,设计人员要全面提高自身设计水平,结合国情,规划和设计出符合科学园林景观,设计出美观实用的景观园林。

参考文献

第10篇

1.生物气候学

生物气候学(Bioclimatology)是生态学和地理气候学的边缘学科,研究气候因子季节(年)变化和生物活动周期性的关联。基于对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空气温湿度等不同气候因子的分析,创造出符合人类舒适度的气候环境并降低人工建设的能耗。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早在2000多年前,在《空气、水和地点》中就曾提到物候概念,维克多·奥戈亚(VictorOlgyay)在1963年出版的《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一书中提出生物气候主义的地域设计理论,以满足人体舒适度为出发点,关注气候和人类生理感受之间的关系,并把建筑设计过程分为四个部分:调研设计地段的各种气候条件;评价每种气候条件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采取技术手段解决气候与人体舒适感的矛盾;结合地段解决气候与人体舒适感之间的矛盾。

2.生物气候图

生物气候图的绘制类型有维克多奥戈亚(Olgyay)的生物气候图法,B吉沃尼(Givoni)的生物气候图法,沃特森(Waston)法和马霍尼(Mahoney)法等,其中Olgyay的生物气候图法的应用最为广泛。此生物气候图以人体舒适度研究为标准,使用温度——相对湿度指数坐标。横轴表示相对湿度,即空气实际含水量和同温度空气饱和时含水量的比值;纵轴表示空气温度,可反应空气和人体之间热能的流转,坐标点表示空气状态,适用于潮湿地区的人体物理舒适度评价(见图1)。设计原理与人体的舒适度和得失热量以及大气状态相关。

3.国内外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的理论及应用

建筑学领域对生物气候学应用研究主要着手于太阳能的被动式利用,使用日照角度、强度和时间来降低建筑能耗。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筑师重点关注设计如何适应各气候带的建筑,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地域气候逐渐成为影响设计的主要因素。继20世纪60年代,维克多·奥戈亚正式提出生物气候学概念,1980年代后,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深入研究,建筑结合生物气候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1990年代,B吉沃尼将气候研究拓展到城市规划领域。他在《建筑和城市设计中的气候考虑》中系统分析了气候的成因及城市、建筑的影响因素,就不同气候区域提出建筑和城市设计的方法策略。21世纪后,美国的布朗和德凯的《太阳辐射·风·自然光:建筑设计策略(原著第2版)》(2008),史密斯的《适应气候变化的建筑:可持续设计指南(原著第二版)》(2009)从群体布局、建筑单体、材料构造三个层面的气候适应性和气候要素的关系着手,对生物气候建筑提出自身见解。吉沃尼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中的气候因素》(2011)研究了气候因素及其对人、建筑和社会的影响。埃维特·埃雷尔等的《城市小气候:建筑之间的空间设计》(2014)探讨了气候学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重点研究人类室外热舒适的问题。以建筑高效节能为起点,重点探讨了建立在建筑-人-气候的相互和谐上的自然通风、被动式太阳能和自然采光设计。杨柳《建筑气候学》(2010年)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创造舒适的低能耗生态建筑为目标,系统阐述了考虑我国地区气候影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气候分耩方法、气候调节策略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国内高校院系目前关于生物气候的建筑文献研究多从宏观生态建筑学角度做整体性思考,或绿色建筑技术角度着手设计,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气候环境、能源资源的研究专注于结合生物气候条件的城市设计研究成果较少,相对缺乏对生物气候设计的全面理论研究。

4.风景园林应用生物气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国的传统自然观推崇尊重人类活动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国际东西方大学研究员董斌先生提出的“科学堪舆学(运用中国古典哲学阴阳学说和堪舆学说进行创意思维的设计科学叫做堪舆设计学)十八原则”中与城市气候密切相关的有因地制宜原则、建筑景观原则和改造风水原则。《园冶》(计成,2011)、《长物志》(文震亨,2012)、《草堂记》(白居易,唐)、《术藏》(谢路军,2010)等众多风景园林著作及相关文学作品都对景观的物候设计进行了理论经验总结,但多注重视觉描述和情感体验,缺乏科学数据论证。生物气候学可帮助设计场地获得高效高质的可持续发展。其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实际运用是在保证使用的舒适性基础上,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能量流动,增加被动式能源使用,减少主动式能源消耗。对生物气候学的有效应用可为风景园林设计带来多重效益:(1)经济效益国际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为中国带来比发达国家更大的发展压力。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紧凑型城市发展更需依赖生物气候能源的利用。免费绿色气候能源的使用可以节省能源消耗和设备购买运行的费用,可持续推进产业经济发展。(2)生态效益风能、太阳能、光能、水资源等绿色可再生能源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热岛效应,在城市中实现固碳和碳汇效应,达到巩固城市生态环境,建立能源循环体系的目的。(3)观赏效益忽视生物气候特征的城市建设,极易抹杀城市的个性特征,造成千城一面的后果。地域性、本土性的生物气候特征是建设特色城市景观的大背景。冬冷夏热地区顺应水系,布局紧凑的风水村落格局;湿热地区出檐深远的干阑式竹楼;干旱地区外闭内敞的庭院式建筑,都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视觉景观效果,成为气候适应性景观的典范。

二、风景园林基础物候资料的建立

城市气候和人类的生理、心理关系密切,良好的城市气候环境可以让人的中枢神经保持正常状态,调节人的温热感和光电效应,促进身心和体力的恢复。物候单因子资料的建立,可为研究人体舒适度提供基础数据。中国百科大辞典将形成气候的基本因子分为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包括海陆、洋流、地形、冰雪覆盖和局部下垫面的土壤植被特征)、宇宙地球物理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五类。大气科学词典则将其归纳为:辐射因子、大气环流因子和地理因子。风景园林学科着重考虑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空间形态表达为主的实践研究是其改善人居环境的主要手段。在研究气候对人类的影响上,风景园林学主要关注由气候要素和风景园林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舒适度感受。运用三元论方法,可将三者的相互关系作如下表述

1.风因子

风即大气环流,其测量参数分为风速、风向,可用流场和流线表示,主要考量标准为年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各季节平均风速等。现场实测、风洞实验和计算机模拟是针对风因子的主要研究方法。风向可简单地从罗盘或云、植被的运动方向测得。数字式或手持风速测定仪一般宜设置在风向垂直线上,多次记录后算取平均值;并选择不同高度,比较风速的变化规律。风速、风向可由年或季风玫瑰图表示。风(即大气环流)是人体在室外空间中感知气候的重要因子,直接影响人体的冷热感受。注重物候条件的景观设计会充分考虑场地中空间组成因素的布置和组合,因势利导,营造舒缓宜人的夏季主导风向。

2.湿因子

相对湿度对于施加于人体的热负荷没有直接的影响,但由于它对空气的蒸发力的作用进而影响身体表面排汗的散热效率,从而影响人体热舒适度。湿度的测量参数有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露点湿度,多使用干湿球测量法和露点湿度测量法测量。绝对湿度为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水蒸气的重量,并不能直接说明空气的干湿程度;相对湿度是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水蒸气量与同温度时空气所含饱和水蒸汽量之比值,可以作为评价空气干湿的标准;露点温度是在未饱和湿空气水汽压不变的条件下,气温下降至出现结露时的温度。城市空气湿度多用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降水量表示。

3.热因子

热因子由大气温度和热辐射两方面组成,主要利用干湿球、黑球、照度计等仪器测定。干球测量空气湿度;湿球温度又称绝热饱和湿度,可表现当前环境通过水分蒸发蒸腾后达到的最低温度;黑球是在周围环境达到热平衡时,通过热辐射方式传输能量的测定方式。大气温度变化包括平均气温,气温较差,表示环境热辐射平均强度和温度的平均辐射温度(MRT)也可用来作为衡量温度的参考指标。热辐射分为太阳辐射照度和光照度。辐射照度时到达物体表面单位面积的总辐射通量,以物体的热点效应为基础原理,可测量总太阳辐射量、散射辐射量、直射辐射量、底面放射辐射量等。光照度是达到物体表面单位面积就的总光通量,受照平面上接收的光通量的面密度。

4.生物因子

城市环境中的物候适应性不但涉及人类,同样也涉及在城市中生存的动植物。生物多样性指的是一定空间范围内多种生命有机体,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变动性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生物多样性是衡量城市物候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大气候及局部气候均有调节作用,决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杂性。城市生物资源的不合理过度开发,直接导致景观破碎严重,景观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降低。同质景观丧失了异质景观应有的和谐共生系统,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

三、生物气候学风景园林应用

城市中的生态系统大多是人工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运转基本在人类的控制下进行,人几乎是唯一的消费者。生物气候设计属于被动式能源利用设计,在景观设计中利用被动系统配合人工主动系统,塑造具地域特色景观空间,可有效提升景观的生态效能、视觉感受和人体舒适度体验。充分发挥景观固有的气候调节功能是风景园林影响城市气候的关键途径。生物气候学理论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主要有场地的微气候分析和评定,以及通过景观要素的空间形态布局改善场地微气候两方面。在景观空间形态设计上关注并合理应用风、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生态系统等要素,不仅可满足人类活动的生理要求,享受视觉美,同时也能满足心理舒适感的渴望。利用生物气候学做气候适应性景观设计的优点在于,使景观师在设计之初就知道何时何处需要采暖、降温、遮阳或通风;在平立剖面设计时应该利用什么,避免什么;怎么样才能达到最佳人体舒适度;如何减少施工使用时的能耗。为达到这些目的,可在现场气候单因素测定的基础上,通过人体舒适度整合分析,得出景观空间形态的关联关系,实际应用于设计表达。

1.风环境的风景园林应用

城市风场的分布情况与周边空间形态关联密切。城市中的风多为街巷风和庭院风,由热能分布不均导致的温度差、气压差造成,周边建筑构筑物和人群活动都能对其造成强烈影响。风环境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营造夏季舒适通风区和冬季避风区,规避夏季气流不畅和冬季寒风、劣风、涡流、乱流等不利风易发区。景观风环境应用需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征,在空间上综合有序地引导气候元素,布置景观元素,以减少不舒适风场的形成,在湿热条件下引导风速,加快人体散热;寒冷条件下降低风力,保持体温。对风场的规律掌握可通过实地测定,也可借助风动模拟、CFD模拟等技术实现定性分析。

2.湿因子的风景园林应用

在极端条件下,如高温高湿,人体的水分蒸发受到限制,形成闷热感觉;在高温低湿的情况下,出现燥热情绪,都会给人带来不舒适的感觉。但在低温环境中,相对湿度对人的热舒适影响较小。风景园林湿因子的利用可包括雨水、中水的直接间接利用和节水灌溉系统。城市中大面积不透水下垫面需要集中且快速的管道排放能力,同时城市土壤涵养能力下降,微生物生存空间劣化。建立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可减少城市防洪和供水压力,改善地下水和土壤条件,提高城市物候条件。在各类自然或人工的景观水体形式中,据SOPTS、ETM+遥感数据,使用热红外信息处理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城市水域景观的测定分析,面状水体较其它水景观类型,对局地温度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3.热环境的风景园林应用

空气温度是影响人类活动的首要气候要素。根据2001年,MarialenaNikolopolou等在欧洲国家对将近1万人的问卷和实测研究,得出空气温度和太阳辐射是决定热舒适的主要因素,但人的主动调节能力和心理作用有助于对环境的适应,提高人体舒适度。影响城市景观空间的热环境和场地围合面的空间形态及植物布置密切相关。绿地景观的热环境温度低于其它的景观类型,可形成“冷岛效应”,已成为城市规划设计师和政策制定者的共识。人类活动的时空安排和场地日照时长、日照角度合理搭配,可满足室外热舒适需求。利用屋顶绿化和立面绿化可调节小气候环境。根据当地气候规律,夏季运用建筑、植栽遮挡多余的光热,增加通风;冬季充分吸收光热,避免盛行风侵袭。以上都是关于热环境的应用策略,但关于如何合理布置形状大小不一的景观才能得到最大效能的利用,还需得进行进一步探讨。

4.生物多样性和风景园林

生物多样性是构成景观多样性的基本条件之一。生物多样性的城市景观应用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理解。宏观尺度而言,城市的生物群落能量和物质循环利用应和区域稳定健康发展成正相关。就中观尺度而言,生物系统的构筑应符合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平衡原则,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合理性、可持续性特征。微观尺度的生物种类、空间形态、生活习性可以充分融合到人类的日常活动中,和人产生良性互动。其中微观尺度在城市风景园林的具体营造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景观规划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对生物群落的保护,减少对原生地生态平衡的破坏,塑造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的多样性。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创造以“蓝”“绿”基质为主体,和谐统一的整体,建设复层混合立交式的连续循环的生物群落。通过景观生态结构功能的分析诊断,进行景观生态评价,设计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栽种,增加动物种类,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四、结语

第11篇

恰逢其时,乔治•安格斯•希尔、菲利普•列维斯和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3位著名的学者、设计师、理论家分别创立了各自的景观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其理论发现与设计实践成为轰动一时的创举,并且最终形成了生态因子评价与土地适宜性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分类与土地重归排序1961年,乔治•安格斯•希尔运用数据信息叠加技术完成了加拿大安大略省规划,使之成为土地分类及适宜性分析的首个典型案例。1966年,乔治•希尔的生态学工作方法已经能够根据土地的潜力、适应性和可行性,对其合理利用提出建设性的规划意见。在指导编制安大略省自然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保护计划中,乔治•希尔运用以自然地理为基础的景观分类方法,以具有梯度变化的气候和地形特征为基础,将整个区域划分为一系列连续的、具有相似地文特征的小尺度土地单元,并将每一种地文类型和相似土地单元与预先制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列表相比较,列出其针对每种利用方式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潜能与制约,从而将之前划分的土地单元重新归组为更大尺度的地理格局,即景观单元;最后通过排序确定其对于单一或复合土地用途的相对潜力;而对于每个景观单元来说,在其土地利用方式序列中排在首位且具有最高可行性的即为主导利用方式(图1)[3]。由希尔提出的这种“分解—比较—重归—排序”的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基于对区域土地气候及地文特征的调查与分析,虽然简单甚至粗陋,却构成了生态因子叠加和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的雏形。地图叠加技术与环境廊道其后,威斯康辛州资源开发部的首席顾问菲利普•列维斯应用图纸叠加分析技术对该州的自然资源进行了评价。与乔治•希尔关注环境的生物物理特征不同,列维斯更加关注景观的自然性、人文性及社会性。在进行威斯康辛州环境规划的过程中,列维斯将独立的景观元素叠加整合为一张综合地图,勾勒了威斯康辛州重要环境区域的基本轮廓和自然资源固有的土地格局,并结合土地的规划用途、发展潜能与制约,最终确定了220处自然和文化资源,内容涵盖了水资源、野生动物生境、历史遗迹,这些多样性节点连接成为线性的环境廊道(图2)[4]。在该规划中,列维斯首次大胆地提出了将景观感知和视觉特征与自然物理特征相联系的研究方法[5],他关注区域的景观价值、环境价值、数据收集和公众的参与,为生态规划理念更广泛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其关于信息录入和计算机模拟分析的构想也为后期卡尔•斯坦尼兹的航拍照片分析、计算机制图及公众感性认识的分析提供了参考。千层饼模式与土地适宜性分析20世纪60年代,伊恩•麦克哈格清楚地认识到单凭直觉判断采取措施来挽救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体和栖居的物理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他希望能够通过科学分析的手段和数据采集的方法表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此,麦克哈格提出了“千层饼模式”,以阐述时间作用下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的垂直流动关系,即根据区域自然环境与资源的性能,通过矩阵、兼容度分析和排序结果来标志生态规划的最终成果,确保土地的开发与人类活动、场地特征、自然过程的协调一致(图3)。里士满园林大路选线方案研究给予了麦克哈格提炼其生态规划方法的良机,也证明了自然演进过程转换为社会价值体系的可能性。其在区域社会价值、资源价值和美学价值的数据搜集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明确的价值运用方法和选择方式,涵盖了道路实施中工程技术所要求的标准和自然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评价,运用图片叠加的方法得出了展示社会价值和自然地理障碍的集中图像,从而迫使交通运输委员会放弃了公路横穿珍贵绿带的决定,接受了社会费用最低且自然承载力较强的路线选择方案(图4)[6]。麦克哈格坚信自然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土地的发展模式。因此,其调查、分析、论证的过程始终立足于自然环境的积极反馈,而人的需求仅仅是建立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的附加参考价值。这种自然观和价值观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关于景观生态规划范式的共识。至此,以感性认识和理性表达为主体的风景园林设计范式逐渐转向了以科学与技术占据主导的生态规划范式。

生态规划方法的拓展与流变

令人遗憾的是,生态学观点将风景园林引导至无懈可击的设计流程和线性的分析结论,其结果无疑是必然的和单一的。然而,风景园林并不是静止的目标状态的呈现,而是一种演进过程和作用关系的阐释,且因服务对象和目标地区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价值选择和地域特征,因此设计的结果理应是多解的和综合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风景园林学与景观生态学的紧密结合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强有力支持使生态规划方法在方法论和操作技术层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麦克哈格生态规划方法对景观管理及生态系统水平作用关系的忽视,风景园林的生态规划也因此迈入了后麦克哈格时代。从单一结论到多方求解相比麦克哈格生态规划方法中流露的激进的“唯自然论”“唯技术论”,以及对生态系统垂直过程的压倒性关注,卡尔•斯坦尼兹提出的多解生态规划方法致力于强调将公众的感性认识和设计师的主动性融入规划过程中。与前者认为风景园林设计是一个基于生物生态学的适应性原理而被动追求最佳方案的理念不同,斯坦尼兹认为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决策导向和“自上而下”的影响和作用过程。因此,其更加关注规划过程的目标和即将解决的问题,并强调以此为导向,进行数据的采集,以寻求多样化的解决方案[7]。基于这种思维方式,斯坦尼兹于1990年提出了系统模式与规划框架,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2种作用模式的3次反复,最终得出多方面的解决方案(图5);且方案随着设计尺度、模型的复杂程度、公众的理解力和决策的组织方式而变化。斯坦尼兹认为风景园林的基本问题可以表述为“我们如何从目前(T0)到达未来(Tn)[8]”,而基于此问题产生的基本设计策略分为2种:一种策略表现为从设计的未来回溯到现状以找寻实现设计的最佳途径;而另一种策略则基于景观的现状,推导出未来的假设,并从多解的决策结果中选择最优的方案(图6)。方案的运用与项目的尺度、信息需求、决策模型、设计者、参与者和决策者的经验、文化学识、评判设计的价值观,以及赋予设计目标和价值的相对重要性等因素息息相关。斯坦尼兹提出的一系列关联模式将生态规划由单一目标、线性结论的思维方式引向了多解的途径,使其由单一的生态因子决定模式转向了多方面利益与因素综合的决策过程,从而使人类的规划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由被动的牵制转变为主动的环境及城市问题解决及方法的决策。从线性过程到综合分析1980年,弗兰德里克•斯坦纳提出了包含11个步骤的生态规划框架,进一步探讨了生态规划的核心思想,即人类生态学、公众参与性和设计的重要性。与麦克哈格侧重于调查、分析与评价的线性模式不同,斯坦纳认为生态规划是运用生物、生态学原理及社会文化信息,就景观利用的决策提出可能的机遇和约束的过程[9],其生态规划方法更加注重问题与机遇的确认、规划目标的确立、生物物理环境的调查和分析、概念的发展与方案的比较遴选、规划方案的确定、公众参与教育、详细设计的必要性,以及规划的实施和管理(图7)[10],并将反馈、影响与调整的机制引入到了生态规划的逻辑流程中,使原本单一的线性过程上升到综合分析与交互作用的层面,并呈现为一种循环的、动态的、相互影响的、可不断重复的、不断获得信息反馈的非线性状态。与卡尔•斯坦尼兹的理论相似,斯坦纳也认为明确规划所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具有现实性和社会性,而风景园林生态规划所面临的问题始终是调节人、文化、自然环境的关系,而此过程也为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问题与机遇以矛盾体的形式出现,必将导致特定的规划议题,并为规划指引明确的方向,从而确立规划的目标,以清晰描绘景观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时,所有受到规划目标影响的个人和群体均应该参与到目标的确立中来,目标的确立也应以对生物物理过程的理解为前提。由斯坦纳组织起来的综合生态规划法摆脱了麦克哈格“生态决定论”的束缚,将设计引向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全面综合,本着对公众的健康、安全和参与充分负责的宗旨,为风景园林师提供了可参考的操作流程和方法,并以景观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为科学基础和导向,将风景园林学上升到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从生态学途径到景观生态学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后,景观生态学的崛起极大地拓展了生态规划研究的领域,其理论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景观演化过程的控制和影响。作为对麦克哈格生态规划方法的有效补充和发展,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生态规划方法更加关注物质流、物种流、干扰等水平能量流动、景观的功能性、健康性与安全性,而这种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生态关系的深入认识也为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的拓展与流变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11]。20世纪90年代初,捷克斯洛伐克的景观生态学家鲁兹卡和米克鲁斯在研究区域规划、开发及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体系(LANDEP)(图8)[12]。其核心内容是区域景观生态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的采集及解译与景观利用最优化,前者是对样地的生物及非生物条件、景观结构、生态过程和人类活动及其影响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和评价,后者则将各空间单元与特定区域的土地利用需求进行比较,就其适宜程度展开评定,并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提出最优的土地利用建议。因此,这种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生态规划方法的宗旨是针对土地利用的要求,以既定区域的生态能力来支持土地利用项目的规划设计,其理论的主要内容囊括了景观生态特征的综合分析、景观构成要素的系统调查、景观样地的生态评价和优化的土地利用建议等方面[13]。与传统的生态规划方法相似,LANDEP的系统研究也同样立足于适宜性评价,同时又兼具系统分析、模拟与空间格局优化的研究途径,因此这种兼容了景观生态学理论的生态规划方法更具有综合性,更关注土地的生态性质与利用功能之间的契合度,更重视人为活动对区域生态稳定性的影响,也更强调面对负向干预的规避与减缓措施。与麦克哈格的生态规划理论相似,两者均关注景观描述的多重属性,强调对景观的优化利用和人类的开发利用活动与土地生态条件的协调与适应,从而确保景观格局的稳定发展。但是,麦克哈格的生态规划法压倒性地强调了样地生态条件的关键性作用,忽视了人文条件的影响,过分地关注生态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垂直作用与能量流动过程,却忽视了水平作用和物质之间的交换与影响。相较之下,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生态规划方法则探讨了从宏观的意识形态到微观的样地特征等诸多影响因素,同时关注生态系统中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作用过程,强调对景观演进过程的积极干预、景观格局的优化利用和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并适合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是对传统生态规划方法的有效延续和补充(表1)。

讨论

第12篇

近年来,随着景观设计理论、实践的提升,为世界人居环境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方向与动力,其学科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作为建筑设计专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景观设计”部分,也应当对这一学科发展的新趋势而做出相应调整。本文拟从教学框架、设计选题与课程衔接三个方面来探讨建筑学教育框架下的景观设计课程的内容优化与教学探索,并以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2011年以来的景观设计课程设置为例来具体阐述这一教学思路、成果及反馈。

关键词

景观设计;建筑教育;教学探索;地域性;学科发展

1.背景与问题

在建筑学教育体系中,“景观设计”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2013)》中,明确规定了建筑学本科教育的四方面知识构成,其中“景观设计”与“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设计”等并属于“建筑相关知识”这一环节,要求为“熟悉景观设计理论和方法,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并运用到设计中”。然而,随着城乡环境的发展变化,“景观设计”的定义、内涵及理论实践在近年来不断讨论、拓展与深化,出现了“景观设计”“景观建筑学”“环境艺术”“风景园林设计”等不同称谓,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将原“景观设计”确定为“风景园林学”的正式名称,设立为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并列的一级学科[1]。在这一学科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的“景观设计”课程应如何定位、调整,才能为学生建立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领域的宏观视野?在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学科热点频现、设计视角多元的情况下,如何立足当下,使学生掌握并了解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新方向?在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学科内容拓展的前提下,如何选择并有所侧重,将这部分知识与建筑设计相衔接,最终纳入建筑学教育的整体框架中?这些都是新形势下建筑学教育需面对的迫切问题。

2.传统建筑教育中景观设计课程的现状与反思

2011年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在建筑学一级学科中仅仅作为城市规划与设计二级学科的一部分,相当于三级学科或研究方向层次[2],虽然2011年以来风景园林学的学科地位大幅提高,学科内涵更为完整,但我国当前建筑教育中的“景观设计”课程,其教学内容与知识点构成还是延续着2011年前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的学科定位,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将景观设计定位为建筑设计的后续与附属阶段,未能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视角出发,引导学生发展出更为整体与综合的设计策略;二是在教学评价中过于侧重景观设计的美学价值,对竖向设计、雨水管理等与生态技术实践密切相关的内容强调不足;三是对于景观设计学科近年来发展的热点,如风景园林遗产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课程内容的知识更新不够[3]。建筑学教育框架下的景观设计课程,其定位是建筑学教育中的“建筑相关知识”,基于建筑学从业、研究人员的教学培养目标,以及受限于课程总体安排,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的全部知识加以教授。在这一前提下,如何选择知识重点、建立整体知识框架、突出学科热点,最终将其学科特有的设计知识综合、容纳到建筑设计能力培养中,是建筑学教育框架下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首先要思考的。

3.教学框架、设计选题与课程衔接:三个层面的探索

基于上述思考,本文拟从教学框架、设计选题与课程衔接三个方面来探讨建筑学教育框架下的景观设计课程的内容优化与教学探索,并以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2011年以来的景观设计课程设置为例来具体阐述这一教学思路、成果及反馈。

3.1基于人居环境设计整体视野的教学框架

建筑学教育框架下的景观设计课程,通常是兼顾了概论、专题与设计的一门课,需要在短时间内为学生确定一个景观设计的整体知识框架。从学科发展背景来看,风景园林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已成为人居环境设计的三个并驾齐驱的学科,因此,立足人居环境设计的整体视野设定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框架,一方面能强调出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共同立足点,使学生能较快把握景观设计的本质及设计目标,另一方面,对后续景观设计的对象、设计方法的阐述,也能让学生摆脱单纯从美学角度进行景观设计评价。从“人居环境设计”这一立足点出发,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的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框架由分为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区域尺度的人居环境”景观设计,这部分主要从两条线索来讲授,第一条是在生物进化论、生态学和土地伦理学等理论影响下的生态规划的理论及设计体系,强调运用生态过程和自然系统方面的知识来规划人居环境;第二条是从人文地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理论影响下的文化景观理论及设计评估体系,强调人地互动关系及景观文化现象的过程性,“区域尺度的人居环境”的景观设计是近年来发展较快并体现出学科前沿的发展方向。第二部分是“场地尺度的人居环境”相关的景观设计,从行为与空间互动、美学、新型生态技术等角度来讲授人居环境设计,是传统意义上小尺度景观设计的延续。

3.2突出地域性特征的系列化设计选题

建筑学教育体系下的景观设计课程,往往只有一学期长度,还要包含理论讲述与初步的设计训练,因此,其设计选题不求综合与全面,而应突出问题、强调重点,以使学生在短期内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思路。在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景观设计课程中的设计部分,其选题立足杭州地区风景园林景观的地域性特征,结合理论讲授,设定了“公共景观场所调研与优化”“历史地段城市绿地设计”“风景园林遗产修复”三个层面的设计选题。三个层面的设计选题,实际上是围绕着杭州的地域性特征及地域性问题而设定的系列化设计,从而让学生对景观设计方法有具体化的了解及掌握。“公共景观场所调研与优化”这一部分是对杭州公共风景场所进行调研、发现问题并加以优化设计。学生可以选择西湖周边风景场所进行人群行为、景观空间热点、景观视域等进行调研,做出评估及优化。从教学反馈来看,这部分的空间及景观优化设计控制在较小尺度,能延续、发挥学生已有的建筑设计经验,有助于让学生快速理解景观设计的基本设计原理。“历史地段城市绿地设计”部分,是选择一块位于遗产缓冲区的城市历史地段公共绿地进行景观设计。在场地、背景、问题均较明确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景观设计课程中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来产生景观形式,从城市区域活力再生的视角开展设计。这部分设计是景观设计课程中的主要设计训练,要求从“综合设计”的角度出发,将城市空间、生态系统、文化遗产、人群行为统一考虑,从问题出发拟定设计方向。从学生的设计最终成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主动运用自然生态处理过程产生空间,以三维及动态的眼光审视场地,提高了处理场地、景观的设计能力,而这些能力也同样可以运用到下一步的建筑设计中。“风景园林遗产修复”部分,是学生可选的设计环节,主要内容为杭州传统风景园林遗产的景观场地及景观要素修复设计[4]。本部分设计与遗产园林管理部门合作,对风景园林遗产景观要素进行评估及必要的修复设计。景观遗产的监测、评估与保护,是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学)的学科新内容,参与本部分设计教学的学生,能与管理部门直接合作,了解与解决现实问题,对遗产保护、修复性设计均有了深入的了解[5]。

3.3针对模块化建筑课程的内容衔接

建筑学教育体系下的景观设计课程,一方面是使学生获得建筑师应具备的景观设计相关理论与知识,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具备基本景观设计能力的基础上,整体提升自身的综合设计能力,最终成为一个合格的建筑设计从业人员或进一步深造学习。因此,景观设计课程应注重与建筑设计课程的互相衔接,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连续性的设计教育,将设计变成一种兼顾发现、研究与自我学习的综合能力。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现行课程为模块化设置,有1年级的“形态与认知”;2年级的“建筑与环境”“空间与行为”;3年级的“技术与建筑”“建筑与文脉”;4年级的“建筑与城市”“城市与文化”七个模块。景观设计课程设置在三年级,考虑了与2年级“空间与行为”、3年级“建筑与文脉”两个设计教学模块的知识衔接。

4.结论

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提升,为世界人居环境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方向与动力,在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的景观设计教学,其理论教学应以“地域性”为核心,关注与建筑设计的差异性与启发性,并通过与建筑设计课程的衔接,将其纳入综合性设计的知识体系与技能培养中。从2011年起,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的景观设计课程基于以上认识进行了内容调整与设计选题,从几年来的学生反馈及设计成果来看,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对景观设计及风景园林学科的兴趣持续贯穿在以后的建筑设计学习中,也有多位同学在建筑学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进一步开始景观设计方向的研究生学习。

作者:都铭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设计与景观园林研究所

参考文献:

[1].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2010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林广思.论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划分与专业设置的改革方案[J],中国园林,2008,24(9):56-63

第13篇

摘 要:城市公园绿地在城市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维持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生态理念指导下园林设计的意义,并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公园绿地设计策略进行了初步阐述和探讨,以期公园绿地能够很好的发挥其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推动城市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为同类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生态理念;公园绿地;生态设计

中图分类号:X38 文I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82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具有休闲、游憩、娱乐等功能;同时具有调节城市小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维系城市生态平衡等多种生态效应;此外,高质量的公园,形象鲜明、功能多样,往往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又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象征,具有文化底蕴。因此,城市公园绿地在城市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作为城市公园缔造者的园林工作者,从设计之初就应胸中有丘壑,兼顾以上多种功能。本文就生态理念在城市公园绿地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为同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1 园林生态设计的意义

基于生态理念的园林设计把人和自然看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在注重园林艺术美的同时,注重协调生态稳定与使用者需求之间的关系。生态理念指导的园林设计具有以下意义:注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持动植物生境平衡;依据植物群落自我发育和演替的规律,使公园绿地的反复拆建得到了有效避免;节水型绿地的设计可以缓解城市绿地水资源供需矛盾;能保护与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综上所述,在生态理念的指导下,城市园林生态设计能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持续性的综合效益。

2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公园绿地设计策略

利用生态平衡原理考虑公园绿地的容量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通常情况,生态系统能保持自身平衡,成熟的生态系统甚至能克服和消除外来干扰以保持自身稳定;但是,过度的干扰会破坏这种平衡,产生生态危机。城市公园绿地是在城市中建造的小型生态系统,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应用生态平衡原理考虑游人最大容纳量,使之不影响系统稳定;要考虑公园建设地点适于开发的区域及开发程度,避免或减少对原有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新建绿地是新的生态系统或至少对原有系统进行了干扰,因此,我们要了解和掌握该生态系统的自身发育和演替规律,尤其是生态平衡临界点,一旦要超越这种界限,就要采取人为措施加以调节 。设计时,综合以上各因素,才能对所建设绿地的规模、形状、性质等有较准确的定位。如所建公园是综合公园、专类公园还是街旁绿地。

维持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植物群落是城市绿地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基础。群落的稳定性包含2层含义:群落抵抗干扰、维持本身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群落遭受扰动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已有相关研究表明,群落的结构越复杂,物种多样性越高,群落就越稳定。

城市公园绿地多属于人工栽植群落,与自然群落相比,植物种类较单调、结构较松散、层次不明显,生态效益低。而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对于保持公园绿地的观赏性和生态效应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园林设计中要应用生态学原理和研究成果,注重植物群落景观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营造。

2.1 因地制宜,种植乡土植物的同时,适当引种

进行城市公园绿地设计时,应根据当地的区域功能、绿地水系土壤特性,合理配置植物类型,优化植物结构设计,尽量种植本地植物。因为乡土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成活率较高,在满足园林设计要求的同时,可以节省后期养护成本。此外,乡土植物往往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富有人文气息。如北京市花,月季、,市树,侧柏、国槐,均具有耐寒、耐旱特性,与北京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同时,又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出于生态考虑,可适当引种适宜生长或已驯化的外来植物,增强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有利于植物群落的稳定。

2.2 利用生态位原理,合理配置植物种类

生态位是指每个个体或种群在种群或群落中的时空位置及功能关系。生态位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位不能过度叠加,也不能相距太远。过度叠加易引起强烈竞争,导致物种灭亡或迁徙,而相距太远则易引起物种入侵,都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因此在进行公园绿地系统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配置乔-灌-草复层结构,使得各生态位之间能处于平衡状态。

此外,还可以将生态位重叠的物种或者相互之间有抑制作用的物种放在一起,用以调节目标植物与有害生物的动态平衡,或者可用于病虫害防治等。通过生态设计和生态系统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城市绿地植物无公害控制。

2.3 设计中要充分利用他感作用、共生原则等

他感作用是种间关系的一部分,是影响植物群落演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种植设计时要考虑植物他感作用的影响,如银胶菊不能群植,否则不仅自身生长不好,而且对周围植物的生长不利,又如松树与云杉、白桦等也不宜种植在一起。然而他感作用也可以用于抑制杂草等的生长,以此减少除草等非再生能源的使用,同时可以降低绿地的维护费用。设计时也可以利用共生原则,尤其是互利共生,指导植物配置。可以将共生植物栽植在一起,将生化相克的植物分开栽植。互利共生是指物种之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交流,相互依存、相互获利。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系的生长分布起到有益作用;接种真菌可大大提高松树的成活率。

2.2 景观设计要考虑能源的节约利用

2.2.1 水景设计中注重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水景是城市公园的重要构成元素,可滋养绿地草木、隔离噪音、调节绿地小气候,更可以丰富景观。然而目前城市水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很突出。因此,园林设计要尝试利用雨水或污水,对其进行收集、处理、再次利用。这样可以起到节约景观用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

2.2.2 注重节能清洁能源的利用

在园林设计中可以考虑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如:利用太阳能作为热水的加热源,为公园的不同用途提供热水;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用于公园景观照明,设计中可采用此类设计的庭院灯或景观灯;可利用风能进行发电,采用传统的风车或者风轮,为景观水体的循环流动提供动力。同时,风车和风轮本身也可以作为公园的景观。

2.3 园林建筑材料要注重环保

基于环保理念,城市公园设计中,要尽量选用环保型物料,积极利用可再生的资源。如广场的铺装,在不影响景观效果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少花岗岩的用量,而增大透水砖的使用,这样通过透水砖下渗的雨水可以用于植物根系的养护。此外,公园景观树或者孤植树树池,可用树皮代替卵石进行填充,不仅能起到透气、保水的作用,而且更生态环保,也与景观更和谐。再者,树池围牙也可用矮木桩代替花岗岩或者混凝土围牙。

3 结语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城市公园绿地的设计,要在确实了解工程所在地气候、土壤、人文等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原理,坚持人性化设计,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且在设计中,要加入环保和节能的理念,使得公园绿地在发挥其景观、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发挥其强大的生态效益,同时能适度降低植物的栽植和养护成本,合理推动城市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娟琴.基于生态理念的风景园林设计关键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0):163.

第14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建筑节能;措施

1引言

不难看出热岛效应是一个恶性循环,大中型城市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气温升高,如汽车尾气的排放、空调的使用等,降低汽车尾气的排放已有很多相关措施,这里不再论述。而对于空调,我们可以通过降低建筑物的温度来间接减少空调的使用,从而缓解热岛效应。众所周知园林绿化是以植物为主,通过植物蒸腾和遮阳作用可以使建筑起到保温隔热的效果,大大的降低太阳对建筑的热辐射,进而调节建筑物室内的温湿度。如通过合理使用还可起到通风作用。因此,通过园林绿化实现建筑节能可以说是顺应了当下低碳环保的潮流,并且经济有效。

2园林绿化实现建筑节能的措施

2.1地面环境的园林绿化

众所周知,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其中,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极大的减少太阳的热辐射,进而降低地面的温度,提高空气的湿度,这正是夏天草坪的温度远远低于水泥路面的原因所在。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若是可以对建筑物附近的地面进行合理的园林绿化设计,相必一定可以改善建筑物周围的温度。一般来说,地面的园林绿化和城市中路边的绿化很是相近,大多以草坪、花坛和树木相结合的绿化方式,这种格局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周围的绿化环境,还可以有效降低附近的温度。首先,在草坪的设计上,要注意草坪的覆盖面积在整个绿化面积当中所占的比例,不要太过单一,可在其中加入品种不同的灌木以及花坛等元素,营造出一种高低错落、有层次感的园林设计,既避免了花坛太过艳丽、草坪太过单调又极大的增加了园林绿化的整体效果。最后,树木的种植,在夏季主要利用树的遮阳作用,即减少阳光射入建筑内。但在不同的场合选用不同的树种,这样才能使其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比如在道路两旁我们尽量种植乔木,它可以有效的减少行使车辆所带来的噪音,降低对建筑的影响,而在靠近床边的树木,则建议种植一些树干笔直,树冠整齐,无异味,无毒的树,这类树木既不妨碍室内日常的采光,也不会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水”我们随处可见,并且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因此我们也可以将水作为园林绿化的一种有效的元素。对喷泉进行合理的利用,不仅有利于美化环境,还有效的调节了周围的温度和湿度。如在比较宽阔的水泥地面装置一定面积的喷泉,设置开放时间使其既不影响早晚出来运动的人们,又可以对温度很高的地面进行迅速的降温,甚至也为我们的园林绿化做出了贡献,增加了空气湿度的同时,降低了周边的温度。若喷泉在建筑的南面,在冬季还能强化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这样一来恰好可起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2.2墙面的园林绿化

建筑物的墙体材质大部分为混凝土,也有极少数为镜面材质。这里主要介绍混凝土材质墙体,由混凝土材质的建筑墙面和地面是类似的,在夏天温度会急剧升高同时,增加了建筑物室内的温度,因此为采用园林绿化的方式降低建筑物内部的温度,我们要在其西侧墙体覆盖大面积的绿色植物,尤其是阔叶类攀藤植物,,然后利用植物的遮阳作用以及自身的蒸腾作用从而降低墙体温度。而在冬季植物还可以减少建筑物内热量外流的损失,进而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对墙体而言,墙体的绿化不仅使建筑物拥有冬暖夏凉的功效,还增加了建筑物更加立体形象的视觉效果。

2.3屋顶的园林绿化

住过楼房的居民都知道顶楼的温度相当高,这是由于楼顶在白天会长时间被太阳照射,聚集大量的能量,而这些能量一部分散发到空气中,提高空气的温度,另一部分传递给建筑物,使建筑物室内气温升高。因此需要对屋顶进行绿化降温。通常来说,屋顶绿化包括覆土种植,无土种植和盆栽。研究发现,覆土种植的效果最佳,盆栽最差。所以我们根据建筑各自的特点进行选择,居民建筑物的屋顶在建筑时就可考虑设计成可覆土种植的结构,然后可以让住户自行决定种植一些瓜果蔬菜,这样不仅达到了降低楼顶温度的效果,同时也可为住户提供一些绿色健康的蔬菜。对于非住宅建筑可以采取无土种植也可采用盆栽,屋顶种植一些攀爬类植物,只要可以简单的将屋顶覆盖,减少太阳照射即可。

2.4室内的园林绿化

室外的绿化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略室内的装饰,除了进行优美的装潢以外,应该将室内环境进行绿化,这样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降低二氧化碳浓度而且还可具有一些特殊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建筑的用途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进行摆放或者种植,如在客厅摆放一些芦荟、吊兰等植物,可以有效的吸收二氧化碳和甲醛等有毒的气体。而对于一些比较庄严的建筑可采用万年青或者文竹等朝气蓬勃的植物,如会议室。

3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以建筑物的墙体,建筑物屋顶,室内以及附近地面等四个方面结合园林绿化对建筑节能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利用园林绿化不仅是增加了绿化的面积,美化环境,还大大的提高了空气质量,降低温度,间接的达到了降低建筑物能耗的目的。园林绿化的方法相对其他是比较低碳环保,并且最直接有效方式。让我们一起结合园林绿化的思想在实际中不断的摸索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为降低建筑物能量,创造一个空气清新,温度适宜,环境优美的城市。

参考文献:

[1]赵金娥.论绿色建筑基于整体观的平衡设计策略[J].中国园林,2016,32(8):81~84.

[2]路亚星,张伟宁.节能环保型风景园林设计策略研究[J].才智,2016(16):223.

[3]刘宇.建筑园林绿化节能功效及节能措施研讨[J].江西建材,2015(15):209+213.

第15篇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人性化设计;手法

近年来,在居住区景观设计过程中经常存在缺乏人性化设计方面的问题,这主要原因在于设计师不注重实际生活中的细节和场景,未能从人们居住上的需求进行考虑与研究,以提高人们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体现人性化的人文关怀。为此,在设计中我们应当充分意识到居住区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如了解人性化设计是为了调解居民的亲和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增强居民之间的交流,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以及满足人文的需求,实现生态化的发展目标等,同时还要从人体对环境需求的出发,掌握居住区园林人性化设计的有效方法。

1 居住区园林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

1.1 调解居民的亲和力,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日益增多,住宅建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然而,由于住宅建筑具有层数高、体量大等因素,从而给造成居民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压抑感。这就需要在住宅区中合理规划舒适的居住环境,以缓解居民的生活压力。因此,如何合理规划住宅区外部环境尤为重要。而对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的目的是结合人的尺度,设计出满足人们居住要求的空间,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在设置景观尺度时,应以人的生活习惯为基础,对人们使用上的尺度差异进行调节,从大尺度的城市空间进行把握,对小尺度的个人空间进行细嚼,以促进人与环境的协调。

1.2 增强居民之间的交流,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由于其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加上社会分工较细、人流流动量较大,从而加大了人与人的距离,人与人之间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在这样生活背景下,人的身心变得极不健康,经常出现忧郁、失眠等,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设计师应负有一定责任,尽量创造出一种能够抚慰人心的园林景观空间,在园林景观设计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人的文化程度和年龄特点,对景观功能进行明确分区,以设计出动静结合、人与自然结合的居住空间,满足不同不同需要。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居住区交往和活动空间的景观塑造,设计出丰富的景观空间,以同一空间塑造出不同年龄的人性化事件模式。如在同一空间塑造出青少年打羽毛球、小孩跳皮筋、老人遛鸟的景观场所,不需要将各个空间进行分隔。另外,需要增加一些园林居住区交往空间,以增强居民之间的交流,使居住区园林景观融入更多的人文情趣,体现出特色的社区文化。

1.3 满足人文的需求,实现生态化发展目标

人的健康需要空气、阳光、绿化、水作为基础支撑,此外,还需要一个远离城市的喧闹和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生态化居住环境。要实现生态化环境目标需要从在满足人们居住要求的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从人的居住方面出发,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另外,在居住区景观设计过程中,要设计出一种触景生情的氛围,促进人们感情上的升华,以满足人们居住的人文需要。

2 居住区园林人性化设计的手法

2.1合理布置景观的尺度和造型

在居住区景观设计时,我们应合理设置合适的尺度与造型,以提升人们居住上的亲切感觉,例如,设置一些景观步道,绿地轮廓,景观小品等,同时采用自然曲线的景观,尽量避免使用直线性的景物,以提升居住者心理上的舒适。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适宜的尺度,如设置适宜的道路,以加强邻居之间的接触,这样有利于促进社区关系的和谐与发展。除此之,我们还要注重细节设计,提升居民的审美观念,激发出人们的审美情怀。

2.2 强调景观的情趣和实用性

好的景观具有较强的趣昧性,可以激发人们的兴趣,然而,目前在一些住宅区风景园林设计不如人意,难以达到这个要求。例如,一些居住区虽然在绿化规划中有大面积的草坪,但缺乏一定的观赏性,人们也不能进去游玩,且草地品种单一,单调乏味,景观缺乏一定的情趣化,难以满足人性化的设计要求。又如,一些居住区在走道设计时采用罗马式柱走道,效果看起来比较豪华、气派,但是其既不具有挡风遮雨的作用,又不能供游客休息,从而缺乏一定的实用性。因此,在居住区园林设计中应考虑到人与景的交融,在山、石、水设置时应确保具有一定的可登性、可坐性和可赏性,同时园林道路设计更要讲究曲折有序,趣味无穷。

2.3 强调人文精神,体现景与情的结合

居住区园林人性化设计还体现在尊重民俗传统,体现历史文脉。由于地方的不同,人也具有不同的生长环境、文化特征、民俗习俗以及审美观念。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我们可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脉,加强本土艺术性的塑造,增加人文精神设计,提升园林景观的美感。这样才能使设计内涵与居住者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达到“情与景”的相遇,情越深,越能达到怡人的效果,令人心旷神怡,让人回味无穷。

2.4 提升景观绿化的质量和审美效果

居住区人性化设计也体现在景观绿化质量的提升,不仅要满足规范规定中绿化面积的需求,而且要充分考虑景观绿化的质量,避免出现单凋的草坪。具体来说,在设计时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注重植物的搭配,尤其是地被植物,加强灌木和乔木结合,采用高低错落的布置方法,以体现植物不同的生姿;(2)促进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的结合,在建筑外墙、阳台、护栏等因素设计中,我们可以采用悬垂式植物或攀爬植物进行装饰,并配合一些小材料,以达到很好的审美效果;(3)合理地布置绿化植物。例如,乔木与建筑要保持一段距离,以达到遮挡阳光的作用,同时可以避免出现阻碍通风和产生各种错觉问题。另外,在植物栽种时应采用对景、借景等设计手法,以塑造出美观的景观效果;(4)注重植物之间的搭配,坚持“速生与慢生植物结合,不同季节,不同的观赏植物结合”的搭配原则。

2.5 优选绿化植物,塑造适宜的景观效果

在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一些开发商为了强调景观效果而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移植外来植物,或者加强后期维护力度,这些做法将会给自己增添不少的麻烦。因此,在设计中我们应结合项目的特点,选择当地的常见植物,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变化,同时也方便后期的维护,增加植物的成活率;另外,在景观风格设计中要营造出不同的地方特色,尽量减少外来植物的引用,减少在移栽过程中造成大量植物的死亡,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且会使得景观效果比较类似,缺少特色与个性。

另外,一些景观设计人员为引起购房者的兴趣,在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过于注重作品在平面构图上的美观效果,而忽视了植物设计的实际效果,而景观效果是需要人进去当中体验和感受的,并不是凭空想像而设计出来的。因此,我们应将自己设于园林景观中去思考问题,以充分感受居住者的审美意识,每个景观角落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塑造出人性化的植物景观效果,同时,我们要理解植物给人的感觉,将人性化的景观设计融入到现实当中,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品位,净化人的心灵,为居住者提供一种舒适的居住环境。

3 结语

综上所述,居住区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应结合人的需求,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统一。同时,我们还要尽量满足小区居民的实际使用需求,对园林整体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充分考虑到小区居民的心理情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因地制宜、设计出居住区园林人性化景观作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