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幼儿探究的特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幼儿园语言区角活动的特点
1.目标的长远性。对于一个语言集体教学活动而言,目标的拟定强调指向性、可操作性和具体性,一次活动结束,要考量此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度,而语言区角活动的目标往往是根据各年龄段语言领域的学期目标或阶段目标来制订的,相对于集体教学活动而言,区角活动的目标更宽泛、笼统、长远些,并不强调一次区角活动就要达成哪一方面的目标,一般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并通过多次、多样的活动才能达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不断地调整目标和材料投放策略,使活动的开展能更好地贴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2.时空的开放性。就时间而言,语言区角活动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认知速度和兴趣爱好进行自主学习,如同样的阅读活动,有的幼儿也许一次两次就完成了,有的幼儿也许需要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同样的故事表演活动,有的幼儿扮演一个角色、参与一次表演就没有兴趣了,有的幼儿则是几个角色轮流扮演,乐此不疲。这时,教师不可“一刀切”,而是要满足和尊重幼儿的不同需求,允许幼儿有不同的选择和不同的学习进度。就空间而言,在同一时间段提供的语言区角活动不是单一的,教师可以同时提供不同类型的区角,如故事书阅读、故事表演、书签制作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地选择,充分体现活动的多样性和自主性。
3.内容的适宜性。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其语言发展的特点和目标是不一样的,因此,语言区角活动的内容也应该符合各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凸显适宜性。如创设阅读区角,可为小班幼儿提供角色单一、形象夸张、画面简洁的故事书,让幼儿用一两句完整的话讲述画面内容,中大班则可以提供角色丰富、画面内容丰富的故事书,让幼儿根据画面提供的较为复杂的信息,讲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还可以为大班幼儿提供图文并茂的故事,让幼儿初步接触汉字。又如,表演故事所用的道具,可以引导中大班幼儿自制,而小班幼儿则可以提供成品道具。
4.过程的自主性。皮亚杰指出:认知的发展不是由内部成熟和外部教学支配的,它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语言区角活动属于个别化学习活动,更注重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式互动学习,在直观体验中自主建构经验。活动中,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环境产生交互作用,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合作伙伴,自行确定学习进度,与集体教学活动时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段以同样的方式与速度学习同样的内容完全不同,区角活动更有利于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使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得以落到实处。
5.评价的多元性。区角活动的个别化特点,强调理解和尊重幼儿在认知结构、发展速度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这意味着允许幼儿有不同的学习速度、学习进程和发展水平,因此也就决定了活动评价的多元性,而不是用同一标准来评价和衡量幼儿。对幼儿个体来说,只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向更高水平发展了,区角活动就是适宜和有效的。除了评价幼儿语言发展方面的要素外,尤其要重点围绕专注性、坚持性、自信心、合作交流以及习惯养成、兴趣情感等学习品质和非智力因素进行评价,鼓励幼儿,赏识幼儿,帮助幼儿养成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
二、幼儿园语言区角活动的类型和内容
作为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的一个延伸和拓展,语言区角活动应成为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一个有效方式,要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既关注幼儿语言学习发展的整体性,又有重点地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培养。幼儿园语言区角活动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全园性的语言类专用活动室(如阅览室等),另一种是班级的语言活动区域(包括阅读区、情境表演区、桌面语言类游戏区等)。与富有情趣的语言集体教学活动相对应,幼儿语言区角活动的类型和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早期阅读类。马以念曾说过:“早期阅读是指学龄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和成人的形象描述来理解低幼读物内容的过程。”周兢也曾说过:“早期阅读应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自主阅读是幼儿形成良好学习品质的有效途径。区角活动中的阅读材料,可以是幼儿园提供的,也可以是幼儿从家里带来的,这些幼儿喜闻乐见的图书为幼儿的自主阅读提供了很好的物质环境,幼儿自觉、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书进行阅读、探索、体验,学习基本的阅读技能,引发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
2.情境表演类。幼儿倾听故事并根据某一故事情节,运用一定材料和言语、动作、表情等表演技能,创造性地表演童话故事内容或某一片段。幼儿自由结伴,自主选择角色,也可以根据某一故事线索,自创情节进行表演。表演的材料有头饰、手偶、背景等,可以在活动室一角开辟一个小舞台,创设一个情境,或以“小小电视台”的形式展示。除了表现故事中的角色行为和语言外,还可和歌唱活动、乐器演奏等进行整合,增强表演活动的愉悦性。幼儿在自娱自乐中,语言表达能力、同伴交往能力、积极的情绪情感等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3.听说游戏类。在幼儿学习语言的活动中,听和说永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听说游戏能很好地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和表述能力,可以将已经学会的儿歌、童谣等,以接龙、问答等形式开展游戏,让幼儿在玩玩说说中学会倾听和表达,提高语言交往的敏感性和灵活性。也可以根据幼儿的发音特点和某一阶段语言学习的重点,选择一些特定的、朗朗上口的内容,让幼儿反复练习,最后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4.操作讲述类。提供故事拼图、各种图卡、背景图等,以“故事盒”的形式投放于区角中,让幼儿通过自主摆放、自由组合,在摆摆、拼拼、玩玩、说说中,动手、动脑、动口。小班幼儿可以讲述单幅画面,中大班幼儿则可以加进多幅画面;可以自我讲述,也可以轮流讲述、共同讲述,在轻松的玩乐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5.制作创编类。在区角里提供废f图书和画报等,幼儿做“小编辑”“小作者”,自制图书。在剪剪、贴贴、讲讲中,教师可以把幼儿讲述的故事录下来,给家长和同伴听,让幼儿体会到当小编辑、小作者的快乐和自豪,并帮助幼儿提高自信心。自制的图书可以放在图书角,作为幼儿的自主阅读材料。除了制作图书外,还可以用树叶、卡纸等,剪成各种形状,画上美丽的图案,自制独一无二的小小书签,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此外,班级还可以创设“甜蜜悄悄话”区角,开展“小小辩论赛”“新闻快播”等活动,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交流,调动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让幼儿敢说、有机会说、有内容说,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幼儿园语言区角活动的指导要点
1.科学创设环境。环境是“隐性课程”,是幼儿的“第三位教师”,良好的语言区角环境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感兴趣地参与其中。班级应合理布局,统筹考虑,为幼儿创设科学适宜的语言区角环境。
布局合理:一般来说,语言区角要远离过道、角色游戏、建构游戏等热闹区域,避免相互干扰,可以跟安静的益智区、手工区相连,设置在光线较好的安静的地方,用矮柜、栅栏、书架等隔成不同大小的围合或半围合空间,使幼儿专注地投入活动中。尤其是自主阅读区,可以创设成温馨静谧的“小书吧”,墙面可以贴上幼儿能理解的图文并茂的阅读规则,地面可以铺上地毯,放上造型可爱的布艺靠垫、海绵积木、小圆桌、小椅子等,还可以挂上纱帘,摆上绿色小盆栽,使幼儿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专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故事表演类活动则可以搭建一个较大的舞台,还可设观众区,摆上几张小椅子,让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小观众能互动起来,尽情表现。
标志鲜明:语言区角的标示要清晰鲜明,可以张贴在矮柜、墙面或垂挂于孩子视线可见之处。标示牌上可以注明语言区角的名称(如“甜心书吧”)、区角可容纳的人数、活动规则等,标示牌可以以卡通的文字、幼儿的绘画作品或以真实的活动照片的形式呈现,图文并茂,富有童趣,有的区角还可以设计图文结合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给幼儿直观的提示,帮助幼儿掌握规则,了解活动流程,提高自主性。
互动共享:语言区角可以和安静的区域毗邻,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如和美工区相邻,美工区制作的图卡等可以成为创编故事的操作材料和表演区的道具;如紧靠益智区,让幼儿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产生相互影响,共同习得。
2.有序投放材料。皮亚杰说过:“儿童是在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下进行学习的。”语言区角材料的投放要考虑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语言教育的目标,贴近幼儿的经验、需要和兴趣,多感官操作、多层次互动、多情景感受于一体,充分彰显语言学习的游戏性、互动性、情景性。具体地,材料投放要体现以下几点:
针对性:语言区角活动的材料应结合语言教育目标和主题活动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使班级语言教育的各项活动成为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有效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丰富性:一个区域通常要满足多名幼儿同时活动的需要,因此,教师要提供种类丰富、数量充足的材料,包括成品、半成品等,以满足幼儿充分活动、多样活动的需要。
层次性:各年龄班语言区角活动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因此,材料投放应充分考虑各年龄阶段幼儿的经验和能力,满足幼儿的需求,并且随着幼儿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在材料的数量、难度、深度等方面逐渐递增,呈现螺旋上升的模式,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里获得发展。
3.适时介入指导。语言区角活动既不同于集体教学活动,又不同于幼儿自由活动,因此,教师既不要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也不要成为放任自流的旁观者,而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成为活动条件的创造者、活动过程的观察者、活动结果的评价者。
首先,在创设语言区角时,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经验,善于倾听幼儿的想法,合理采纳幼儿的建议。同时,要发掘和利用家长资源,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成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积极参与者。其次,在区角活动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习解读幼儿行为。孩子有百种语言,有百种表现方式。教师要读懂幼儿的无声语言,看懂幼儿的真实表现,“读懂幼儿这本书”,适时、适宜、适度介入,支持幼儿,推进活动的发展。最后,要组织幼儿对语言区角活动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参与讨论,积极表达想法,共同分享快乐,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自主、自信、主动、愉快地学习,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1]刘世斌.大班幼儿学习型区域材料巧投放[J].山东教育幼教园地,2016,(1、2).
一、环境创设凸显“野”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为幼儿创设富有“野”趣的运动环境。对此结合农村地理优势和环境特点,我们也将“野”一路进行到底。
1.有效利用园内资源
为了让环境更“野”,我们利用园内的现有资源创造了许多富有“野”趣的运动游戏环境,如,利用园内的小河流,我们创设了让孩子在小河中玩捉鱼的游戏;幼儿园的长廊里,我们创设了各种障碍物,幼儿抬着轿子克服种种困难。这些固有的设施成了幼儿运动时的主要环境内容,孩子们在自由游戏。
2.合理创设游戏情境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如何创设富有野性的游戏情景,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如,稻草屋成了“小士兵们”躲避敌人的安全地带,他们跨过浅浅的小水沟,来到一个个固定好的油桶展开掩护,一个个沙袋变成了他们坚实的堡垒……如此富有野战的游戏环境和内容充分满足了幼儿在运动中的需求。
二、材料投放力求“新”
1.充分利用本土元素
在农村有着许多富有特色的材料,它们环保、简单,因此在我们的许多运动材料中都会寻找到这些元素,如,一把把竹凳子变成了花轿;用野草做成伪装用的头盔。这些本土材料虽然在我们农村随处可见,但若能将它们融入幼儿运动中也不失为一种崭新的想法和尝试。
2.抓住时尚热点元素
我们知道,“三大球”一直是全世界为之振奋的运动项目,它们拥有许多粉丝,但也是我们国家在奥运场上比较薄弱的项目。在与幼儿的聊天中,他们能兴奋地说出姚明、马拉多纳等明星。于是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和热点,我们创设了球类区,墙壁上高低不同的篮球筐满足了不同能力差异幼儿的需求,逼真的排球场地更是激发了幼儿参与热情,宽敞的足球场地让足球小将们过足了瘾。
三、组织形式体现“变”
1.运动前的自主性
在划分好场地的情况下,许多运动场景都是幼儿通过相互协商、合作而自主建构的。如,足球场,幼儿可以根据需要摆放成方的,也可以摆成长的;轮胎在孩子手中也成了百变道具,时而变成障碍物,玩过山洞的游戏,时而变成滚铁环,练习滚,变成拖车也是他们非常热衷的,拖着同伴走,拖着货物走等。
2.运动中的自主性
一、幼儿园男教师缺失的现状
提到教师,我们会习惯性地将其想象成女性。的确,女性细腻的心思、温柔的性格非常适合从事保育工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职业为男性关上了大门。相反,在教育中,男性和女性由于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会为幼儿的成长输送不同的养分。从女性身上,幼儿可以学会细心的态度;从男性身上,可以学到坚毅的品质,而这些都是幼儿健全人格的关键因素。但是目前,由于男性自身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压力等原因,我国幼儿教育中男教师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许多师范院校的幼教专业中男女比例为1:40左右,而毕业后从事幼教专业的男性更是少之又少,这一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幼儿学前教育效果,更间接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在繁忙的生活中,许多家庭的父亲角色缺位,常常是母亲一人带幼儿,而入园之后,依然是女教师占据主位,这样的教育结构使得一些幼儿,尤其是男孩的心思过于女性化,缺乏面对困难的韧劲和阳刚之气,甚至出现了“伪娘”“娘娘腔”的问题。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如何平衡男女教师的结构,让更多的男教师加入到幼教行列中来,以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发挥其应有价值,成了教学研究的重点。
二、幼儿园男教师的教学风格特点及其价值
1.基于身体特点形成的教学风格
相较于女性而言,男性的身体素质更佳,其肌肉更有力量,协调性也更好,因此,在教学中,男教师可以在动作示范中发挥身体优势。在活动中通^一定的技术动作不仅能够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还能够有效避免运动伤害,而男教师的动作示范有力、规范、到位,可以深化幼儿的印象,从而提高对动作的理解。此外,在运动中,男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体为幼儿提供安全保护,例如,在“过独木桥”的平衡游戏中,男教师在完成师范动作后,可以张开双臂为幼儿竖起一道“防护墙”,在幼儿坠落的时候及时接住,这样幼儿在男教师的帮助下也会更加有安全感,从而提高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基于男性性格特点形成的教学风格
男性和女性由于性格特点的差异会在教学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如女性温柔细腻,在活动中会更加注重幼儿的安全,这种防范意识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是有些教师神经过度敏感,无形中为幼儿套上了一道“枷锁”,这样幼儿虽然获得了安全,但容易变得唯唯诺诺、裹足不前。相反,男性阳刚坚毅,其在活动中更有冲劲,这样的性格特点符合幼儿乐于探索的心理,而幼儿也能够在男教师的鼓励与帮助中不断突破自我,积极面对更多的挑战。此外,不拘小节、粗线条是男性的性格缺点,但是从积极的角度讲,这也是心胸宽广、性格豁达的体现。在日常活动中,经常会产生一些小矛盾,而这时男教师就可以用人格魅力来影响幼儿,让幼儿逐渐形成分享、谅解、宽容等优秀品质。
3.基于社会需求体现自身教育价值
在传统教育中,家长和教师通常会要求“男孩要有男孩样,女孩要有女孩样”,但是近年来“伪娘”“女汉子”等网络热词的出现,刷新了人们对于性别的新认识。虽然有些人认为这是在展示个性,但是从深层次来讲,这也是幼儿在教育中性别角色认识的模糊,让他们失去了对一些性格特点的判断,而出现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教育中男性角色的缺失。因此,男教师在教育中应该认识到这一社会发展现象,从性别角色认识的角度,让幼儿,尤其是男幼儿逐渐形成其应有的性格特点,这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园男教师的缺失,不仅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幼儿园的全方位发展。因此,一方面幼儿园要重视男教师缺失的问题,调整教学理念,吸引更多的男教师加入进来,另一方面男教师应该发挥自身身体素质以及性格方面的优势,以发挥在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参考文献:
[1]邢林宁,秦东方.幼儿园男教师培养方式研究与探索――以一名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为例[J].昌吉学院学报,2015(6):78-81.
[2]施晓玲,刘岩.幼儿园男教师入职适应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1):80-83.
对于传统的幼儿园课程来说,幼儿的感知能力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培养的,而我们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主要是让幼儿进行观察,而教师为幼儿传递一些技能,幼儿仅仅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去进行感受,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自我观察能力的培养。根据多元化的智力理论来看,幼儿必须要充分的在探究性活动中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对于智力的本质来说,主要是解决问题以及创造产品的过程,这些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不能通过讲授式教学来完成,一定要利用实践性较强的探究式课程来进行教学。所以一定要幼儿在活动中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对于幼儿来说其自然观察能力仅仅能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发展,根据幼儿的特点年龄特点来说,幼儿的好奇心很强,对于很多事物都很好奇,喜欢自行去进行研究。并且会去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而来获取对事物的体验。并且幼儿自身的这种观察也为日后的成长储备了丰富的资料,所以,简单地说,观察能力是幼儿阶段探究世界以及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在幼儿的教育活动中,必须要做好探究活动对幼儿自然观察智力的培养。
二、将幼儿自然观察智力成为教育内容
在传统的幼儿园课程教学中,主要的指导思想为一两种核心智力而教,教学者主要是围绕这一核心进行课程的设计,对于传统的教学中,仅仅是将重点放在了培养幼儿的数学能力以及语言能力上,这样导致了学生的发展偏离了全面发展的轨道。因此,针对这种现象,一定要改变这种方式,要设置多种智力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教学中要将自然观察智力与其他多种智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且与其他智力相互结合,从而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自然观察能力的培养。要让自然观察智力成为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内容,例如在进行语言智力的培养上,要让幼儿进行事物良好的观察,并且能让幼儿自行阐述出来,充分的表达出感受,以此来培养幼儿的自然观察智力。同时幼儿在观察中,教师要做好与其的交流,帮助幼儿更深入的观察事物,并提升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力。这样幼儿能在自我的观察中,并经过教师的引导,从而来更深层次进行事物的观察,从而来产生自身独特的感悟。
三、观察智力的培养与多元化智力有效结合
任何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多种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自然观察力的培养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关键意义,因此必须将其与多种智力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幼儿能够灵活的运用。幼儿自然观察力和多种智力的相结合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身体动觉智力。指的就是幼儿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培养和应用这种能力,不仅符合幼儿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还能够有效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并且使幼儿对于教学活动有更加深刻的体验,使其正确的认识到信息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这种智力对于提高幼儿未来的探究思维和能力有着关键意义。
第二,视觉智力。就是在开展各类探究活动时,尽量多为学生展示一些具体的实物、图像或是视频,刺激幼儿的视觉感官,从而有效的培养幼儿辨别、记忆、对待事物的思想和情感。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符合幼儿形象思维发展的特点,还帮助幼儿开展符合其身心发展的探究活动,并且有助于其运用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方式,展现自身的探究成果。
第三,逻辑智力。指的就是辨别、归纳、概括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师要在幼儿探究的过程中正确的引导幼儿认识、理解、区别事物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使其能够根据固定的标准,对其探究的事物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分,并且要不断的鼓励幼儿分析和总结事物具有的共性及其具有特殊之处的原因。这些活动对于教师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以及探究能力的提高都有着关键的作用。
第四,语言和人际交往智力。在开展探究活动过程中,师生。生生间的协调合作和交流,往往对活动的探究方向、内容、方法有着直接的影响。能够有效的培养幼儿合作、协调、交流的能力,并且幼儿与幼儿之间也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相互弥补的作用,还能够有效的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培养生生间的情感和默契度。因此,培养幼儿语言和人际交往智力,能够使幼儿在探究活动中取得最理想的活动成果。
四、结语
关键词: 好奇心 探究意识 问题意识 探究能力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幼儿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策略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这影响幼儿教育的水平,影响幼儿的成长与成才。幼儿教育者应该更多地思考“孩子喜欢什么”、“对什么好奇”,致力于孩子探究意识的激发,极力引导孩子点燃思维之火,打开身边问题的谜团,鼓励孩子大胆实践,培养探究能力等,这是幼儿教育者的职责与使命。
一、幼儿好奇心的培养策略
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能力不能忽视对幼儿好奇心的重视和培养,幼儿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这种好奇心对孩子的创造力和探索发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一,认同幼儿的好奇心。幼儿对待事物的看法在成年人看来常常是不可思议的,甚至会让人啼笑皆非,而这正是幼儿最真实的一面,伴着对事物的好奇,用自己的想法探究事物。例如,脱掉鞋子变成“彩虹脚”的教学游戏,老师将五个脚趾涂上红、橙、黄、绿、蓝五种不同的颜色,脱掉鞋子,颜色很鲜艳,引起全班孩子的好奇心。脚趾孩子们都熟悉,但孩子们好奇的是脚趾的神秘色彩。老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教会孩子如何辨别不同的颜色,也可以教孩子穿鞋、脱鞋,孩子的好奇心得到认同,还创造良好的授课环境。
第二,引导幼儿的好奇心。幼儿教育不是“哄孩子不哭”那样简单,而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科学引导幼儿的好奇心,反映的是教师的能力和水平。然而,幼儿对待事物的好奇心常常是缺乏目的性的,只是简单的好奇而已,有的孩子看到老师的脚趾变成“彩虹脚”,很好奇,也想看看自己的脚是不是也发生变化,这时老师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教会他们如何脱掉鞋子,再穿上鞋子。
第三,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幼儿教育的实践证明,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是培养幼儿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基础,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创新教育手段,认同孩子的好奇心,积极引导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把自己发现的问题说出来,让更多的孩子参与他人发现问题的讨论中。每次教学过程完成后,孩子的探究意识和能力都会有所提高,这种好奇心的培养过程就是日常的经验积累过程,加上教师的总结分析,以及对孩子的肯定与鼓励,都会让孩子与真理更进一步。老师要鼓励幼儿展示自己好奇心发现的问题,学会交流与分享,让孩子在老师的肯定与鼓励下培养好奇心,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展示力,奠定幼儿探究意识和能力提高的基础。
二、幼儿探究意识的激发策略
幼儿探究意识的激发是一个过程,通过游戏式教学活动,使孩子的潜能得到挖掘,探究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幼儿探究意识的激发策略可以推动幼儿全面发展,通过最直观的感知认识世界、发现世界。
第一,以经验为基础,激发幼儿的探究意识。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有目的的幼儿探究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采用符合幼儿特点的意识激发形式,意识激发一定要建立在幼儿对事物有自我认识的基础之上。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接触一些能见到的小昆虫,使孩子从对事物的图片认知上升到客观真实认知,这有助于幼儿对事物的探究欲望,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探究意识。像蚂蚁运虫子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可以看到,这样能更真实地感受到蚂蚁合作的力量。
第二,以展示为载体,激发幼儿的探究意识。不同孩子对待同一事物的关注点存在不同,这反映的是幼儿的不同思维方式,幼儿教师可以让孩子将自己眼中的某一现象或者事物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在幼儿彼此的展示中体现了不同的侧重角度。老师要鼓励孩子展示自我发现,在分享的过程中提出彼此间对待某一事物或现象的个人想法,对展示中的优点或者比较有特点的角度适当提出表扬,并鼓励其他孩子多学习对方的长处;对于交流过程中表现出的不足要指出,不能回避或掩盖,要引导孩子确立正确的观点,帮助孩子树立改正缺点和不足的信心。以这种交流展示作为载体,激发幼儿的探究意识。
第三,以推测为突破,激发幼儿的探究意识。幼儿时期孩子都有好奇心,这个时期的大胆想法需要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幼儿的大胆尝试不应该被无端制止。实践证明,一些时候幼儿无较强目的性的推测,往往是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甚至在以后的科技发展过程中成为某种发明创造的意识雏形或者假定前提,这种探究意识是值得鼓励的。教师要给孩子更多想象的空间,鼓励孩子根据某些现象做大胆的推测,从思想意识和行动上都主动求知。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幼儿的想法进行指导和修正,对于能够验证个人推测的孩子给予鼓励,对于推测缺乏逻辑性孩子的表达勇气给予表扬,让幼儿的探究意识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培养孩子勇于探究问题的信心。
三、幼儿探究能力的养成策略
幼儿的探索发现能力很强,一些常被成年人忽视的细节却逃不过幼儿的眼睛。幼儿的探究能力培养,对于以后的执着创新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利用活动保障幼儿探究。幼儿是一切幼儿教育活动的主体,幼儿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综合水平,保障幼儿探究。例如,让孩子讨论泥球、木球、纸球在水中的状态,各种声音都有,老师让每个孩子都动手操作几次,最后得出结论同样大小的球哪个更重,哪个更容易下沉,轻的更容易上浮。在活动中,幼儿的很多方面都实现突破,提高幼儿探究能力。
第二,灵活手段引导幼儿探究。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影响幼儿未来创造能力的发展状况,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所采用的教育手段要更灵活,且有利于幼儿的身心特点,积极引导幼儿探索突破。幼儿的探究主要始于对待事物的特殊发现,教师给予积极引导将有利于孩子探究,而且,教师要给孩子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样既能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又能推动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幼儿教师要细心观察不同孩子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启发孩子的思维,使孩子更专注自己的发现。再者,教师采用的教育手段要符合幼儿的特点,每个具体环节都对幼儿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这样将更有利于幼儿探究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谢美华.谈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2(9).
一、活动简述及思考
大班阶段的幼儿好奇、好问、好探究的特点更为突出,自主探究的意识也越来越强。《魔尺的平衡》中的“魔尺”是常见玩具,它有一定的长度,由等量分隔的若干个可自由转动的三角块组成。用魔尺作为探究平衡的材料,其价值在于通过多次递进式操作,寻找魔尺变形前后的不同平衡支点,并发现平衡支点变化与魔尺折起格数(变形)的关系,进一步丰富、拓展幼儿对于平衡的认识。
大班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比较粗浅的有关平衡的经验。基于魔尺化的平衡支点探究,从最初长条状到之后的不同折起,材料有一定的开放度,探究有一定的挑战性。可见,本次活动的材料提供和过程设计,遵从了材料自然常见、基于原有经验、激发主动探究和进一步拓展兴趣的原则。
二、对活动前后的调整
从以上环节设计看,活动存在以下亮点:(1)在操作中探索和发现、记录平衡支点的变化,符合大班幼儿的能力特点和发展需要;(2)活动的组织有趣味,通过一次次设问,引导幼儿操作探索,做做说说;(3)活动有一定的成效,幼儿能够对物体的平衡支点产生兴趣,并在探索中对支点的变化有自己的发现和思考。
但是深入反思幼儿的操作环节,也发现活动的一些“硬伤”。比如,在探索魔尺变形后的平衡时,要求幼儿一定要弯起9格;再比如,在“自由选择在第几格弯起”的操作中,强调只能弯起一头。这些都是老师提前预设并强加给幼儿的操作要求,而不是从幼儿自身的探究问题中生发的,体现的是一种高控和被动。
我们都知道,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只有在自主状态下主动建构,才是真正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学习,才会更快更好地获取相关经验。“按部就班”式的操作会阻碍和限制幼儿的自主探究。那么,全部放手,少提或不提要求行不行?比如,可以随意折起魔尺。但是在之后的反复尝试中发现,如果让幼儿任意折起、弯曲魔尺,就会遇到非常多的不确定性,比如,有的变形可能一时找不到平衡支点,有的变形需要调整魔尺的摆放方向,幼儿梳理不出相关的经验,同时又涉及很多诸如力臂、支点、平衡等物理知识,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要弄明白太难了。
收了太“高控”,放了又“失控”,如何在高控和失控中找到一个适宜的点呢?对此,我们做了以下调整。
2括动重点环节的后调整
由此,幼儿在老师设问的引导下,通过递进式的三次操作,围绕魔尺“直条、一端折起、两端折起”三个不同的状态,展开自主探究,在相互交流分享中发现魔尺变形与平衡支点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调整让活动在高控与失控中找到了平衡。
三、对幼儿自主探究的思考
关键词:幼儿心理学;探究;自主学习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从传统的“说教式” “灌输式”的应试教育模式改革为“以学生为主,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换为能力,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打破教师做学生看、教师讲学生听,以及大打题海战术的习惯,教师应充当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这些改革能够把课内知识拓展到课外,把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开阔学生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方位、持续和创造性地发展,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逐步培养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想”探究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好的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最好的激发乃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当学生产生兴趣时,求知欲望旺盛,思维就灵活。”因而,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与要求,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和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激发学习内驱力和探究欲望,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如“幼儿注意的特点”这部分内容在整体设计上,笔者采用多层次的探究活动,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对“幼儿注意的特点”这一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兴趣的推动下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其具体过程如图所示。
这样,通过问题,将三个不同层次的探究联系在一起,层层递进,使学生始终处于求知、探究活动之中,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立足实际,用好教材,使学生“会”探究
探究性实验是由学生自己运用实验手段、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和讨论得出科学结论、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知识的一种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循序渐进,慢慢引导,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初步掌握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使实验探究真正成为学生学好《幼儿心理学》、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例如,在探究“幼儿记忆力的训练和培养时”时,可以引导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在培养幼儿记忆力时,怎样使幼儿记得又快又牢呢?
【作出猜想】①同记忆材料是否有关?②应当找到适合幼儿的记忆方法。
【查阅资料】①记忆的材料应当要生动、形象,具有趣味性。②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进行记忆;采用适合幼儿的形式,比如游戏、活动等。
【设计实验】实验一:以《龟兔赛跑》故事为例,准备形式不同的材料,一份是纯文字的,另一份是图文结合的,另外还有语音的、视频的和具体事物的等各方面丰富多彩的材料。在一个班里把幼儿分成两组,分别进行记忆,记录每组的记忆效果;实验二:以《龟兔赛跑》故事为例,把幼儿分为三组,一组按照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要求学生记忆;一组按照教师一边讲,幼儿一边跟着说的方式进行记忆;一组在教师讲故事时,给幼儿播放《龟兔赛跑》的视频,然后让幼儿扮演里面的龟和兔赛跑。记录每组的记忆效果,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可以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现象——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三、尊重学生,和谐氛围,使学生“敢”探究
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前提。过于严肃和单调、呆板的课堂气氛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抑制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而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产生主动质疑的内在动机,认真地思考探究问题。教师要时时注意保护好学生的探究动机,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和提出问题,对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并且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另一方面对于表达能力差的学生不能急躁,更不能指责,要肯定其敢于发言的精神,使学生消除“说不好”挨批评的顾虑;再一方面,当学生的解题思路与教师的想法不同时,不能武断地予以否定。
例如,在探究“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时,学生在谈到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影响时,有的学生认为知识经验越丰富越有利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而有的学生则认为知识和经验会限制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理由是大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幼儿好,原因就是大人受到知识和经验的束缚。最后在大家的激烈讨论下,得出了结论:知识和经验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人们的创新,但也能将帮助我们实现心中的想象。
四、让科学探究走进生活,使学生“爱”探究
《幼儿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幼儿心理学知识广泛而深刻地渗透并影响到学生以后教学、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不单要体现在课堂上,还要让它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把学到的幼儿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学前教育中去,让幼儿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才是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真正目的。
(一)选取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探究,感悟探究的内涵,使学生“爱”探究。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有趣的心理现象,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对身边发生的现象进行探究,培养他们善于思考、敢于猜想、勇于求证的精神,使学生明白“探究”并不是科学家在实验室才能完成的。因为有许多重大的心理现象,并非是科研人员埋头于研究室中得出,而是源于生活中的偶然发现和反复的验证。比如3-4岁的幼儿期反抗现象,笔者要求学生去观察和收集这一时期幼儿反抗的特征,拿到课堂上来进行讨论,然后找出儿童反抗的内在原因;又如幼儿的侵犯行为,它在不同时期有哪些不同的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纠正,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和了解,并进一步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探究并解决疑问,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二)选取真实的幼儿进行观察和探究,拉近探究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爱”探究。
书本上的知识始终是固定的,而每一个具体的幼儿身上则充分体现了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对身边的幼儿进行长期仔细、深入、全面的探究,从他们感觉、知觉的发展状况,到语言的发展,到行为特点、思维特点,进行细致的探究,这样从现实中得到的知识往往比书本上看到的让人更加印象深刻。
总之,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重要性,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去探究、去思考、去发现,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地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新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书目:
关键词:自主探究;活动;组织策略
所谓多元化自主探究活动指教师充分强调幼儿学习的自主地位,并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热情,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幼儿主动进行知识的学习。
一、创设多元化幼儿自主探究情境
首先,创设故事情境。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以某个故事为线索,通过讲解故事情境,引导幼儿进行主动思考,并获取相关知识。同时,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参与到故事人物角色的扮演中,通过角色扮演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幼儿注意力,而且还能使学生深层次地体会所学知识。其次,善于创设生活情境。幼儿好奇心比较强,对生活情境并不陌生。教师应抓住幼儿这一特点,积极创设生活情境,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例如,在教育幼儿认识不同盒子时,教师可收集牛奶盒、牙膏盒、饼干盒等,要求幼儿对其进行区分。面对教师收集到如此多的包装盒,幼儿会感觉非常新奇,从而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以提高幼儿的认识能力。第三,注重游戏情境的创建。游戏凭借其趣味性强,几乎被应用到各教育阶段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对于幼儿来讲,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教学过程中创设游戏情境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为使幼儿对爸爸妈妈日常生活的认识,可要求幼儿扮演爸爸妈妈做饭、做家务、买菜等,打破幼儿在真实生活中的限制,使其深刻认识到爸爸妈妈生活的不易。在提高幼儿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幼儿活动主动性、积极性的提高。
二、确保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认真实施
首先,考虑到自主探究方法别具一格,多种多样,教师应注重掌握正确的方法,以保证幼儿自主探究活动顺利实施。教师可通过举行讨论、谈话、游戏等活动,以促进幼儿验证、猜想等能力的提高。尤其在学习一些新知识时,教师应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大胆地猜测,并进行积极地讨论,让幼儿自己去验证,以保证幼儿探究活动的自主与深入。其次,注重情感方法的应用。考虑到幼儿获得的很多知识,多从与其喜爱人之间的联系中获得。为此,教师应在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后,抱着接纳的态度加强自由、平等的探究氛围的营造。为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应认真分析幼儿的兴趣爱好,尤其针对幼儿的探究活动,教师应从情感上加以理解并给予鼓励,达到师生情感间的共鸣,使幼儿真正敢做、敢说、敢想,为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从行为上给幼儿的自主探究活动提供支持。教师应积极关注不同幼儿,并准确、及时了解幼儿的失败、发现等,并从行为上给予支持。但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幼儿遇到困难后,教师应给幼儿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观察其能否真正解决,如确实超出了幼儿的解决能力,教师应给予帮助。同时,鼓励与表扬幼儿自主探究的精神,要求其他幼儿以其为榜样,进而营造良好的幼儿自主探究氛围。
三、加强幼儿多种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幼儿自主探究能力包括很多内容,例如感觉探索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对比分析能力等,接下来对其进行逐一分析。
首先,培养幼儿的感觉能力。感觉能力是幼儿从体验中获取知识的关键,为此,教师应将幼儿探索过程中感觉能力的培养当作重点加以落实,并对幼儿的探索学习方式给予鼓励。例如,教师可通过认真观察幼儿自主探索过程,然后用语言进行描述,必要情况下进行适当模仿,以促进幼儿对感觉探究的理解。其次,培养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语言技能是幼儿进行探究的重要工具,为此,教师在幼儿自主探究时,应善于利用多种方法,加强幼儿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例如,当幼儿对不认识事物使用“这”“那”等词语描述时,教师应对其进行更正,引导其使用正确的名称。同时,为加深幼儿对新事物的理解,可引导其从颜色、形状等进行记忆。第三,教师还应注重幼儿对比分析能力的培养,鼓励将学到的知识与现实中的情境进行对比,并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
幼儿自主探究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以及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教师应认真分析幼儿心理、性格等特点,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善于探索新的组织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方法,以显著提高幼儿自主探究能力,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邹海萍.幼儿自主活动的组织策略初探[J].教师,2011(24).
[2]张世萍.幼儿园探究教学实施现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材料;探究;兴趣
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它不仅能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而且能使学习成为一种快乐。幼儿的思维特点具体形象,而操作材料则是幼儿思维的基石,它可以引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热情,帮助幼儿完成探索过程,因此在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材料的选择和投放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必须有计划地、巧妙地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适宜投放材料,从而有效地支持幼儿的探究活动,维持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
一、选择生活化材料,培养幼儿主动探究能力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提供给幼儿一些生活化的材料。这些材料都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接触过的,也是幼儿真正感兴趣的。
如:科学探究活动《动起来》,教师利用幼儿经常接触到的水为材料。当教师把大盆小盆的水摆在幼儿面前时,提出了一个问题:“怎么让水盆里的水动起来?”幼儿立即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自觉地进入到了主动探究活动中。
罗杰斯认为“越是幼儿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会越大。只有当儿童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有关时,才会全身心投入,学习意义才会发生,这时,儿童不仅学习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会产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
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适宜的材料,引起幼儿兴趣
不同年龄的幼儿由于其学习特点和生活经验积累的不同,材料的投放也应该有所不同,特别是材料的种类和数量要根据材料本身蕴含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活动目标的需要适宜投放。
例如上面所提到的科学探究活动《动起来》,教师又让幼儿用提供的材料让水动起来,同样的活动放在不同年龄班,投放的材料是有区别的。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少,投放的材料种类不宜过多,但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材料不足容易发生争抢,所以在投放数量上也不宜过少,否则会阻止小班幼儿的探索热情;中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逐渐丰富,教师就可以为他们投放种类稍多一些的操作材料,同时,中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逐渐显现,可以提供数量稍少的材料,引导他们合作完成。
因此,材料的数量直接影响幼儿的探索过程,太多的材料可以满足小班幼儿的需要,但会使中大班幼儿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太少的材料可以培养中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但会直接造成小班幼儿探索兴趣的减弱,还是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宜的投放材料。
三、根据幼儿感兴趣的方式选择材料,才能维持幼儿的兴趣
及时发现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操作方式,并充分运用这种方式,把要实现的教育目标物化在使用材料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这是维持幼儿兴趣、提高幼儿活动的关键。
例如《动起来》活动后,孩子们还是意犹未尽,纷纷讨论着自己玩水的经历,幼儿1说:“我今天让水转起来了,转的可快了。”幼儿2说:“我的水还可以在管子里走来走去呢。”幼儿3说:“玩水真凉快。”还有好几组孩子一直为了一个问题而不断地探究,他们发现在用漏斗和软管灌水时,发现有时能灌进去水,有时灌不进去。“怎么能够让水更好的灌进去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生成了第二次活动《流动的水》。
活动中,我们选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材料漏斗和软管,让幼儿通过一次次的尝试,了解了水是从高处向低处流的这一教育目标,进一步维持了幼儿对于水活动的兴趣。
四、通过投放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的探究动力
幼儿是活动的主人,尊重、接纳个体差异,通过提供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可以让每个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获得成功感,激发并维持每个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一、具身认知理论的内涵解读
1.具身认知的含义
具身认知,是指人的身体在认知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认知是通过身体的体验及其活动方式而形成的。其中认知是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的认知,身体的解剖学结构,身体的活动方式、身体的感觉和运动体验决定了我们怎样认识和看待世界,我们的认知是被身体及活动方式塑造出来的。
因此,具身认知,就是基于身体的认知,通过身体置于具体的情境中,以某种适当的方式与外界其他物体进行互动,以获得对其他物体和对世界的认知。
2.具身认知的特征
首先,认知的涉身性。认知是不能脱离具体身体而存在的,且依赖于有机体的物理属性。身体的物理属性不仅对认知的内容具有直接的塑造作用,而且认知过程进行的方式也被身体的物理属性所左右。
其次,认知的体验性。由于身体与外界环境事物相互作用使身体状态发生改变,产生主体的认知及对世界的观点,即形成主体身体的体验。身体对这些事物的接触与感知,也即身体体验塑造着主体认知的内容、方式以及结果。
第三,认知的环境嵌入性。由于认知的内容、过程、方式与身体紧密相关,而身体是处于环境中的身体。因此,认知是身体在环境的主导下主动建构而成,通过实践在身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即是一种“情境化”的认知。
二、幼儿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特点
幼儿期是指3~6岁的儿童时期,处于幼儿园教育阶段。在生理上,幼儿主要表现为脑、身体和动作的发展。幼儿通过身体动作不断与环境发生互动,进一步促进了脑的发育。
在心理上,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早期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即通过感知觉,获得自我与环境的有关信息。随着幼儿的成长,有了更社会性或更具交流性的语言,则运用符号的象征和替代作用,将事物和动作在头脑中内化为表象。但身体的感知和动作在这一内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身体与外界环境的交互运动,幼儿才能把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形成以身体经验为中心的直觉思维。
而探究式科学活动是教师让幼儿通过自身感官探索周围世界、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重在让幼儿亲历和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实际参加探究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这为具身认知运用于幼儿探究式科学教育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三、具身认知理论在探究式科学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1.提供材料、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探索与操作是幼儿学习科学的主要方法,教师需要为幼儿准备丰富的探究材料。但现实中有幼儿教师存在畏难思想,只想选取一些不需准备材料或只用很少材料的主题,结果讲解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环境创设单调、乏味,缺乏情境性,导致幼儿鲜有探究的兴趣。
具身认知认为,环境是保证认知的不可缺少条件。影响幼儿学习过程并且左右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情境。教师能否引发幼儿的具身效应,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产生具身体验,往往取决于活动情境的生动性与逼真性。而在学习抽象概念、或幼儿缺乏已有感性经验时,情境的再造与渲染更为重要。
因此,探究式科学活动环境的创设应以有利于幼儿的感知觉为条件,并恰当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营造与幼儿生活相关的情境,借助这一情境,对幼儿的感知器官施加刺激,激起幼儿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其探究兴趣。另外,教师要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的材料,使幼儿能够产生想要进一步探究发现的欲望。同时,材料的选择应尽量生活化,让幼儿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使幼儿真正地热爱科学。
2.直接感知、动手操作,体验探究过程
幼儿在探究式科学活动中,直接和操作材料相接触,在与周围环境互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专门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但是,在当前仍有教师偏重讲解和演示的方法为幼儿灌输科学知识,忽视其自己的动手操作与探究体验,有时即使设置了自主探究环节,幼儿通过“看”已获得了答案,没有了思考的余地。幼儿的探究和真正的认知需要得到教师的理解以及应有的尊重与满足。
具身认知认为,“体验”应为知识获取不可缺少的途径,即教师在对幼儿教育引导过程中,其知识体系的构建应依赖主体自身的感知、体验及由此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解释。当前部分教师缩短甚至根本忽略了幼儿对知识感悟、体验的过程,这难以帮助幼儿内化所学的知识,使其无法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因此,在具身认知理论的指导下,应该开展体验式教育。如教师在出示材料后,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尝试、思考、操作等亲身实践,去猜想、去验证,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从而更好地领会科学知识。理想的具身体验能够产生真实的身体物理感受,比如:在学习轻重时,感受到物体重量;在学习温度时,通过触觉感受到冷与热。 这样能加深幼儿的身体体验,为他们掌握科学知识提供直接的经验。
3.正确引导、强化认知,发展探究能力
探究式科学活动旨在让幼儿亲历知识探索过程,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和自我理解,培养幼儿独立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但我们所强调的幼儿自主探究并不是允许幼儿随心所欲,而是要把握好自主探究的“度”,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
相关研究也表明,仅仅通过自己“动手做”、探究,并不足以改变儿童原有的朴素概念。如果没有教师的有效指引,他们的原有概念也不会发生变化。但当前有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不到位,导致错过了指导的最佳时机;有时指导具有较强的控制性,有时教师会阻碍了其探究能力的发展。另外,忽视经验分享,而这一环节是幼儿重要的思维过程,能帮助其将自己的思考、想法经过语言的加工得以外化,强化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如果忽视其作用,则会导致幼儿只习得零散的知识片段,缺乏系统性。
而具身认知的教学过程是对认知、身体、环境三者的整合与运用,教师、学生、教学环境之间既是认知的对象,也是认知的主体,学生和教师在环境的调解下成为教学活动的共同参与者。同时,它强调教学注重学习者间的交流共享,在完成内部建构后,需要将自己的经验在组内分享,共享学习体验。
[关键词]探究兴趣;生活实践;主题探究;科学素质
幼儿@主题活动是一种探究型的课程,它是围绕着一个主题,让幼儿进行自主观察和探索周围现象、事物的学习活动形式,具有核心性、主体性、连续性和发展性的特点,能最大程度满足幼儿持续探究的需要。本文以主题“花生宝贝”为例,谈谈在《指南》背景下如何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利用幼儿的好奇心确定主题探究的内容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这句话告诉我们,好奇心是学习和探究不断前进的动力。因此,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及时寻找幼儿兴趣的源头所在,创设情境引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如在主题活动“蔬菜一族”中,班级的种植角种植了“花生”,其它蔬菜都发芽长叶开花了,可是花生的种植盆还是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动静。转眼间,寒假到了,观察花生的事也暂告一段落。学期初,冰冰小朋友突然急匆匆地跑来:“老师,我怎么没见到花生长出来,花生是不是死了?”看着孩子们充满好奇的眼睛,我问:“花生死了吗?为什么会死?死了的花生是什么样的?怎样的环境它才会成活?”于是,生成了“花生宝贝”的主题。
二、根据活动需要选择合适的主题探究方法
1.构建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框架
《指南》中要求我们应多方面、多途径地支持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包括正规的科学教育活动(如集体教学活动)和非正规的科学活动(如生活、游戏、区域等),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和方式让幼儿了解、感知科学。在“花生宝贝”主题活动的探究过程中,通过开展花生长在哪里、好吃的花生、花生叶子的秘密、纯香的花生酱等系列集中活动,幼儿从中学习、了解花生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用途等科学知识;在剥花生、磨花生、画花生等区域活动中,让幼儿操作、感知花生的颜色、形状、大小、外壳的纹理等特点,了解花生的味道及其营养价值;利用晨间户外活动引导幼儿种植、观察、照顾、了解花生的生长状况。此外,我们还把花生的科学探究延伸到家庭,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获得科学的熏陶。
2.寻找启发性问题推进探究活动的开展
科学活动是一种探究式学习活动,它具有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指南》中指出:“在科学活动指导过程中应提出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以满足幼儿探究欲望并保持探究的新鲜度,激发其持续不断地探究。”当幼儿发现花生迟迟不生长这个现象后,我的“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花生为什么不生长?土里的花生是什么样子的”等启发性问题,激发幼儿一起寻找问题答案的欲望。当幼儿把土挖开之后,发现所有种在碗盆里的花生仁都腐烂了。幼儿问:“花生是不是不喜欢种在碗盆里?花生到底喜欢在哪里生长呢?”挖掘这一举动推进了幼儿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我们一起到图书角、阅读吧的书丛中翻阅寻找答案,聚拢在电脑前从网上搜寻资料,终于发现花生需要生长在色泽浅、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而且需要的气候条件是土层温度恒温12摄氏度以上。正好,我县地处亚热带,而且开学初刚好是春天二三月份,气候宜人,温度基本都在12摄氏度以上。
虽然了解了花生的生长环境,但是种植道路并不是很顺利。播种恰逢雨季,花生在等待中也迟迟不肯发芽。一天,兰兰无意中挖开种植花生的土说“糟糕,花生烂了”“老师,怎么花生又烂了?”几乎没有种植经验的我也懵了,但在幼儿面前应树立不怕困难、继续探究的信心。“那我们该怎么办?你们还有什么办法?”幼儿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我妈妈种过”“我奶奶种过”“我们可以问问阿姨”……带着问题,我们分头寻求答案。原来,是下雨让花生的水分太多了。“怎么办?怎样才能让花生不被雨淋呢?”“老师,我们给花生打伞吧!”“我们每天给花生清除积水!”“我们给它盖上油布!”幼儿纷纷出谋献策。在第二次种植后,只要是下雨的时候,我们就给花生盖上透明的塑料布。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点点跑过来告诉大家花生发芽了!渐渐的,花生开出了黄色小花。“花生的果实结在哪里?”“花生的叶子晚上怎么会合起来?”“花生叶子为什么有的会有破洞?”“花生有哪些用处?”,随着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花生也渐渐成熟,我们迎来了收获与品尝的喜悦。这样,我认真对待每次出现的问题,鼓励幼儿猜一猜,想一想,一起寻找、操作、探究问题答案,层层深入地推进主题探究活动的开展。
3.用多维度记录梳理探究过程
记录是指运用数字表格、图形、绘画、标记等方式对实验过程与结果进行猜想及总结,它是探究的轨迹,能帮助幼儿梳理学习经验,建构知识体系。《指南》中也提出,应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
在结构性比较强的活动,教师可以采用图表式的记录方式帮助幼儿提升梳理知识经验。除此之外,在日常科学观察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照片、摄影的形式记录探究的过程,这样比较利于资料的收集筛选。例如种植花生、给花生浇水、看花生、收花生等观察过程用摄像形式呈现,让幼儿在连续、真实的视频中真正感受到植物生命的变化。此外,也可以鼓励幼儿用绘画、标记等形式记录探究的过程。
三、遵循幼儿学习特点创造性地呈现主题探究结果
《指南》中指出:应当帮助幼儿回顾探究过程,积累经验,唤醒已有的学习经验,创新运用,形成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而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逐步呈现、丰富和完善的主题结果体现了主题的方向,是师幼探究的足迹,能帮助幼儿逐步建构知识体系。在探究过程中,以下形式很适合帮助幼儿梳理学习经验,获得探究的成功体验:
1.图片展板记录每一个探究过程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习方式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图片具有一目了然的特点,为此,我们把主题活动分为收集资料、花生百科知识、种植花生、收获花生、品尝花生、玩花生七大板块,并且每一板块图片尽量有小朋友参与的照片。通过图片的展示,几乎每个幼儿都能高兴地向同伴讲述自己在做什么,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组织能力的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参与、分享的喜悦心情。
2.墙饰集中呈现探究的重难点
花生的生长环境、生长方式具有独特性是主题的重难点。围绕这一重难点,我与幼儿一起创设了“花生的家”“落花生”“花生怎么睡觉”主题墙饰环境。通过主题墙的创设,幼儿更形象、直观地理解花生的这些独特性,达到了与墙面互动对话的效果。
3.才艺表演分享探究乐趣
《指南》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因此,多途径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探索体验,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协调发展。如讲故事、舞蹈、绘画、为活动视频配音、以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花生昼夜不一样的形态等,多领域的表现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感知花生的特性,回顾探究过程,进一步积累了学习经验,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总之,通过主题“花生宝贝”的开展,幼儿亲身体验了获得知识、积累经验的过程,而且学习的态度始终是主动积极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幼儿不怕困难、敢于尝试、体验和分享的学习态度和品质。可见,在幼儿科学教育过程中,主题活动形式是发展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赛娟.种植角与幼儿园课程实践思路刍议[J].考试周刊,2015,(14).
一、现状及原因
现今,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譬如,材料选择不典型,缺乏结构性;选择不丰富,阻碍探究性;材料投放无层次,消退操作性;摆放位置不科学,影响趣味性等。教育者需要有意识地避免这些问题,在教学中反思,从而促进幼儿有效、持久地进行探究操作,获得相关科学知识与经验。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选择和使用材料的现状
1.操作材料选择不典型,缺乏结构性。
操作材料的结构性是材料所具有的特征,材料蕴涵着丰富的可探索性、可利用性和价值性,在操作材料被有效使用时能揭示自然现象间的某种关系以及不同材料之间的联系。教师对材料结构的认识越深刻,越有利于幼儿的探索、发现、创造和获得各种相关经验。但是,常有教师对活动的重难点把握不准,造成选材不当。例如,大班科学“有趣的磁铁”活动中,重点是通过操作,发现磁铁不同部位磁性强度不一。但由于教师经验不足,提供的是圆形的磁铁,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2.操作材料选择不丰富,阻碍探究性。
通常,教师所提供的操作材料的种类、数量等方面不得当,影响幼儿的充分操作和持久性探究。如在中班的“浮与沉”活动中,由于教师提供的只有盐,鸡蛋和石头的数量有限,在操作中,若部分幼儿操作失误,不小心摔坏了鸡蛋,或在单调、贫乏的材料中无法理解概念,会影响活动探究的持久性。
3.操作材料投放无层次,消退操作性。
操作材料提供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根据活动的主题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性提供适宜的材料,以满足操作的需要。如在小班活动“感知物体的软硬”中,部分教师提供的探索材料种类过多,且没有层次性,造成幼儿注意力分散,消退操作性,不利于幼儿进行有效探究。
4.材料摆放位置不科学,影响趣味性。
材料的摆放位置,直接影响幼儿的操作兴趣和活动效果的达成。如在中班“让蛋宝宝浮起来”的活动中,有的教师将盐、糖、沙子三种没有标签的材料都放在一张桌子上,容易造成操作过急,材料混杂,幼儿不清楚加什么材料才能使“蛋宝宝浮起来”。
5.材料呈现方式与时机不得当,降低效率性。
材料选对了,但若投放时机不当,同样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有时反而会干扰活动进行。如在大班“神奇的纸杯”活动中,在幼儿探究思考时投放材料会打断他们,影响操作,分散了注意力,降低操作的效率性。
6.材料安全与卫生工作不到位,增加危险性。
幼儿操作的材料应确保安全与卫生,但在活动中,我们也常遇到考虑不周全的现象。如在大班“神奇的纸杯”活动中,中间一环节是让幼儿自己给纸杯涂蜡。某教师未做任何示范或没说明注意事项,就让幼儿直接用烧融的蜡给纸杯涂蜡,这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又如中班“神秘的泡泡水”,教师提供给幼儿吹泡泡的管子很粗,幼儿操作时,可能会把自制泡泡水吸入口中,影响身体健康。
(二)选择和使用材料不当的原因
1.主观因素。
第一,教师知识的局限,对材料的认知相对缺乏。比如,对磁铁的认识,许多教师在自己原有认知中,只了解磁铁磁性,缺乏对科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容易造成很难找准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这一主题的重难点。
第二,教师能力的欠缺,对活动主题分析把握不准。教师对幼儿科学活动的系统性、连续性及各年龄幼儿的学习特点与认知水平缺乏了解,容易出现对活动主题理解肤浅,对重点、难点的分析把握不准。如大班“浮沉”活动,不仅引导幼儿发现哪些东西在水中会浮起来,哪些会沉下去,还要让幼儿探索怎样让其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或让浮起来的东西沉下去。
第三,教师经验的不足,对活动材料感性认识缺乏。在活动过程中,虽然也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做了精心的安排,但由于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材料投放后产生的活动状况缺乏感性认识,从而出现了材料投放与使用不当,甚至缺乏趣味性等问题。如上所述中班“让蛋宝宝浮起来”的活动中,对活动材料感性认识缺乏,无法达到教学目标。
第四,教师认识的偏差,以材料引领幼儿学习的意识不高。通常有些教师一方面对通过材料引领幼儿学习认识不够,忽视了材料在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造成材料准备的随意性;另一方面,教师材料准备不科学。由于准备过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达不到获得初步科学概念的目的。如在小班活动“感知物体的软硬”中,教师提供了十多种探索的材料,而没有层次性对比材料,造成幼儿注意力分散,过多的材料阻碍了幼儿持久性探究。
第五,教师安全意识不高,对使用材料安全隐患意识缺乏。幼儿操作的材料应尽量注意安全与卫生,只有在确保幼儿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谈发展。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一些教师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未将其落实到自身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造成具体活动常存在安全和卫生隐患,如大班“神奇的纸杯”和中班“神秘的泡泡水”活动中的一些环节,存在极大的安全和卫生隐患。
2.客观因素。
第一,幼儿的年龄特点所致。幼儿园活动是对幼儿和活动材料的双重设计,核心是设计幼儿。设计幼儿就是给幼儿一个合适的发展空间,借用活动材料,实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往往较难科学地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特点来准备活动材料。
第二,幼儿知识和经验的缺乏。幼儿园科学教学源于生活,走入生活,幼儿的知识直接来源于经验积累,通常会出现由于幼儿的知识和经验参差不齐影响活动任务的完成。
第三,幼儿个体差异性的局限。同样年龄的不同班级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同一个班的不同幼儿也具有自身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因此,由于教师的经验、幼儿个体差异性,可能导致材料选择和使用不当。
第四,班级操作活动和幼儿心理环境的影响。安全的心理环境是幼儿主动探究和学习活动的前提。在教育实践当中,教师常常不能及时抓住幼儿探究的时机给予有效的指导,反而误解、制止幼儿的探究行为,不接纳幼儿在探究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另一方面,教师不适当的评价给幼儿带来压力,使幼儿只关注教师的态度,不关注探究活动本身和客观事实。
二、选择和使用的策略
(一)丰富教师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
1.明确教学目标和科学知识。
在材料准备时,教师首先要认真查阅资料弄清活动主题的相关知识点和核心概念,然后再根据教学目标、幼儿的认知特点与发展需要,设计如何帮助幼儿围绕知识点与核心概念开展探索,积累有关经验。如大班“磁铁”活动,教师要认识到这个主题活动,幼儿已在小班、中班接触过,大班探索重点应在“幼儿原有对磁铁吸铁性认识的基础上,发现磁铁两极与中间吸铁强度不一样”上。
2.了解活动材料和科学现象。
在进行科学活动之前,教师应深刻了解材料颜色、质感、功用等,并科学地选择和假设有关科学现象。如在大班“磁铁”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条形或U形的磁铁,以支持幼儿进行持久性有效探究活动。
(二)增加教师教学的经验
通过资深教师的“传、帮、带”及上示范课,让新教师有效组织研讨,就其活动设计与组织过程中材料选择和使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提出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经验。
1.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的选择。
(1)同一年龄,多层材料。
教师科学选择结构材料。同一年龄的幼儿在理解、操作、表达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因此,材料应有一定的难易差异,以适应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教师既要了解幼儿、了解教育目标和内容,又要了解每一种材料的结构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科学概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为幼儿的探究选择适宜的材料。
(2)同一主题,不同材料。
教师在教学中,支持、引发幼儿与材料相互作用。善用观察和倾听,留心观察每一个幼儿有意义的行动,并用自己的洞察力和感觉判断幼儿探究的时机;教师可以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等方式引发幼儿对材料的关注和探究,促进互相交换探究活动的结果和发现。例如,对于大班的“浮与沉”主题,教师引导幼儿巧用其它的材料来操作、验证,激发其持久探究的兴趣。
(3)同一材料,不同用法。
引导幼儿将材料认识和了解的过程作为学习的准备过程,引导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学习同一材料,不同用法。例如,在探索沉浮时,每个小组有一盆水就可以了,幼儿合用一盆水可以使不同的材料之间、不同的幼儿之间有更多的相互作用。除了水之外,每个组如果有四个幼儿,那么,起码应有五六种会沉的东西,五六种会浮的东西,以及几种会使幼儿感到意外的东西。
2.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的使用。
(1)了解――观察幼儿需要,做好互动准备。
幼儿的知识主要是有关周围世界的经验性知识,科学知识的获得需要结合在亲身实践中,只有在丰富具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归纳、概括,才得以真正理解和内化。而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价值重在幼儿获得的行动性知识和构建知识上,重在让幼儿感受、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激励幼儿体验探究的乐趣。
(2)取舍――寻求幼儿需要与目标之间的平衡,判断互动价值。
在探索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来一些自发的探究行为,但只注重发现的乐趣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培养幼儿珍爱生命的情感,渗透到系列活动中,这也符合《纲要》表达的科学精神。
(3)推动――借助有效策略,推动互动进程。
在活动进行中,正确面对幼儿操作困难时引导的策略,需要反思,在满足幼儿需要的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推动策略,做到不代替幼儿的思考、不控制幼儿的行为,善于在关键时刻正确面对幼儿的“出错”,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三)强化教师相关的意识
1.正确引导幼儿选择材料。
“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幼儿能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选择材料是幼儿主动探究和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在经过与幼儿的讨论决定探究某种内容后,幼儿可以根据需要,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和设想,准备物化性教育目标的材料,师幼一起设计、准备所需要的材料,不仅更好地使幼儿在足够的、探究性相互作用和关系的材料中,获得教育所期望的科学经验,还有助于显示每个幼儿内在的、前进的某种动力。当幼儿的情感、思维等方面怀有很高的热情时,给予幼儿自己选择的机会和权利,引导其专心致志地投入研究,促进幼儿获得教育所期望的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科学智慧。
2.科学组合活动材料。
材料具有开放性,有多种组合的可能性,能激发幼儿接近材料,能自由地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变、组合它们;材料应该有较广的余地,使幼儿能用许多不同的方式进行研究探索,有不同的发现。这也是产生发现过程的基本条件。
3.随时扩展和增加材料。
投放材料的种类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要求不断扩展和增加,材料不断支持和实现着幼儿的想法,让幼儿与材料不断的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教师作为活动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要切实关注活动材料蕴含的价值,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材料的操作、建构、整理过程中,教师要对活动材料进行深度研究,如功能分析、文化属性、核心价值等。正如教育家陈鹤琴所说:“让孩子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他的动手能力,实现其创造性设想,发挥创造的才能。”运用什么样的活动材料,决定了幼儿进行什么样的探究和学习,教师科学的选择和使用科学活动的材料,发挥让材料说话,让环境和材料引领幼儿的学习的作用,促使幼儿对活动保持高度的兴趣和持久的探究热情。
参考文献:
[1]王薇华.科学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教育经验,2009(9):16
[2]虞永平.物质材料与幼儿园课程.幼儿教育,2006(1):10
一、 选择幼儿喜爱的探究内容
教师在选择探究内容时,首先要注意所选内容是否直观有趣,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奇特的现象、神奇的变化、生动的游戏往往能很快把幼儿吸引过来,进而激发幼儿强烈的探究兴趣,而幼儿的直接操作和游戏参与又能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进而促进其发现问题,探究秘密,体验成功。
其次,教师所选内容要贴近幼儿,即尽量从幼儿可以直接接触和感知的周围世界与生活中为幼儿选择学习的内容。如我们从孩子们喜爱的小蚂蚁入手,在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去寻找和探究——蚂蚁住在哪里?蚂蚁喜欢吃什么?蚂蚁是怎样寻找食物的?这些问题与幼儿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易被幼儿感知,能够激发幼儿的认知与探究兴趣。
再次,教师所选内容应是幼儿能理解的,并能推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感兴趣和关注的内容非常多,教师要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分辨出哪些内容符合当前幼儿的发展水平,是幼儿能够理解的,并能引起幼儿持续的探究,从而促使幼儿的探究性学习从兴趣层面向更深层次发展。
二、创设丰富适宜的学习环境
1、创设区域探究情境
从探究性学习必须经历的四个环节:提出问题——尝试探究——得出结论——表达表现来看,因此,幼儿探究区域的创设宜包括:
第一,观察发现区,即把幼儿每天关注的问题、感兴趣的事物、现象等,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分类投放到这个区,引起幼儿关注,从中发现问题。
第二,自由探究区,即要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材料,以满足幼儿自主探究的行动需求。
第三,资源共享区,即投入与幼儿近期探究活动有关的图书、光盘、图片等资料或材料,并分类摆放,供幼儿随时查阅和利用,从而为幼儿自主探究提供支持。
第四,交流展示区,即主要为幼儿的成果展示和个性表现提供自由的舞台。幼儿通过这个区域可以在与同伴交流、分享中体验成功,提升兴趣,相互启发,使探究向更深、更广的层面挺进。如我们设置了“小小新闻台”,每天的探究信息和新发现;设置了“作品展示台”,摆放幼儿的立体作品和绘画作品等。
2、提供丰富适宜的探究材料
幼儿认识事物大多依赖直接经验,通过感官接触事物进行学习是幼儿学习的特点,材料的适宜性由此直接影响着幼儿探究性学习的成效。这就要求材料的提供要实现灵活性、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简约性、多功能性、安全性等。所谓灵活性指活动的安排和组织必须是灵活的,机动的,如随时可以移动的操作桌;多样性即提供的材料数量上要充足、形式上要多样;层次性指材料的难易程度和投入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需要;趣味性即材料要能吸引幼儿,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简约性即材料要简单、便利,没有过多的修饰分散幼儿注意力,也不需要特殊使用技能,幼儿就可以自由的操作;多功能性指尽量做到一物多玩,一物多用,多功能的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使幼儿的探究活动更加灵活有趣。;安全性指幼儿有安全的意识,我们提供的操作材料必须是安全的、卫生的,幼儿的操作过程必须是有序的
三、伴随灵活有效的随机指导
1、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突出以幼儿为主 体,研究“幼儿是怎么想的?如何学的?”教师只能以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身份介入幼儿的主动学习中,并且要善于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倾听幼儿的心声、对话以及幼儿表现出来的无声语言,敏锐地捕捉蕴含其中的巨大学习价值和即将产生的探究倾向。只有教师真正认真倾听和解读了幼儿的心理和探究学习的特点,教师的指导才会趋于积极有效。
2、捕捉幼儿的探究课题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当幼儿对某样东西、某个现象或事件表现出关注和兴奋时,教师要能够敏锐地捕捉和回应这一信息,以幼儿的关注点、兴奋点为中心,确立探究主题。
3、追随幼儿的探究过程
由于在探究之前,教师不一定完全了解幼儿,也就不能完全预料孩子将如何探究、摆弄和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为此教师要随时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幼儿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暴露出的行为方式和兴趣点,及时提供和补充材料,以推进幼儿的探究活动有效顺利地进行
四、给予积极肯定的教育评价
1、敏锐的观察。
当幼儿在操作和探究中,教师需要不断的走动和巡回,这时,我们可以观察他们的活动,和他们互动,并对他们进行具体指导以提高和改善他们的过程能力。这种评价方法是一种嵌入教学中的评价。如在科学活动“请你站起来”中,东东没有依靠任何辅助物,而是通过改变纸的外形,就让纸牢牢地站了起来。教师观察到这一现象,及时饶有兴致地一边观察一边质疑:“这样行不行啊?”老师的语言吸引了小范围的孩子,大家立刻发现了同伴的做法是那么有趣;在效仿的过程中,冬冬执著探究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伙伴。
2、独特的赞许。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独特性,因此他的作品和成果也一定有他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见解。这就需要教师改变呆板统一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孩子都有成果可以展示,都有心得可以交流,让幼儿每一次“我的成功”都变成“我们的成功”,让幼儿在表达、交流、互动中感受探究的氛围、成功与快乐,从而为幼儿进一步的探究学习与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关键词: 活动区域 材料来源 投放原则
《3~6岁儿童发展指南》的提出如春风一般吹走了教师陈旧的思想,转变了教育观念。应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要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而区域活动正是体现这一新观念的最佳途径。幼教工作者如何将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有效结合;如何为幼儿提供有效的、适宜的材料;如何使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学习真正起到支持作用呢?针对以上几点,现结合实际工作,谈谈我的看法。
一、提供安全性与艺术性活动材料,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这足以说明安全工作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样,在区域材料的制作和投放上,安全性应是第一位的。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时,应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无伤害隐患的制作原料,制作前进行彻底地清洁消毒。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注意包装和制作的艺术性。比较坚硬、原始的易拉罐、包装盒可用彩纸、丝带等辅助材料进行装饰、改造。还可选用质地柔软的绒布、包装纸、美工纸等进行艺术加工。如动手区内练习系纽扣的材料,可为幼儿提供色彩鲜艳、做工精美的花瓣造型、衣服造型等,注意操作材料的色彩搭配和便于操作,使其在具备教育功能的同时,充分将其艺术性展现出来,以吸引幼儿对活动材料充满兴趣,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利于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提供针对性与趣味性活动材料,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幼儿的发展存在差异,各个年龄层次的幼儿发展状况、发展层次、发展速度和兴趣需要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投放材料时应以幼儿为主,针对本班幼儿的实际年龄特点,根据幼儿需要投放,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同样是建构区,结合小班幼儿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和小肌肉群不够发达的生理特点,可以为小班幼儿提供体积大、便于取放、类别相同的建构材料。而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在提供建构材料时,注重材料的多样和精确,以满足他们探究和自主发展的需求。
三、提供层次性与多样性活动材料,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可见,材料的投放要根据班级幼儿的不同需要、能力,尽可能多地提供较强操作性、趣味性、可变性的材料吸引幼儿主动探索。“水桶”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不同幼儿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甚至同一年级的幼儿之间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而且发展速度不一样。所以在提供材料时,千万不能“一刀切”,既要考虑“吃不了”的幼儿,又要兼顾“吃不饱”的幼儿,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环境中获得发展。如为了有助于幼儿小肌肉的发展和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操作品质,我在动手区中投放了“夹球”的材料。在练习用筷子夹球的过程中,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夹玻璃球、珠子,能力弱的幼儿可以夹报纸团成的球。
四、提供探究性与挑战性活动材料,给幼儿创造想象空间
探索是一个使幼儿思维活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激发幼儿灵感、发挥幼儿创造性的过程。材料的探究性能吸引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积极互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探究是幼儿在动脑思考基础上的动手操作,是幼儿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交织进行的活动。不能让幼儿开动脑筋思考的动手操作活动不算探究活动。而那些能给幼儿更多操作空间和创造空间的“半成品”最具有探究性。相对于“成品”来说,“半成品”能够给幼儿提供更多探索、挑战空间,更多动手、动脑机会。相对于“原材料”来说,“半成品”蕴含了一定的线索,可以引导幼儿完成自己的作品,它适合对客观世界缺乏经验的幼儿。因而,要体现探究性和挑战性,应该在制作“半成品”上下工夫。例如:给幼儿几架飞机模型,让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找一找有几扇窗、几个轮子,有什么不同,这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探究活动。如果交给幼儿各种材料,如飞机模型中的门、窗、轮子等让幼儿自己拼装出飞机,就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因此,在材料的提供上,应密切注意材料的探究性和挑战性。只有具有探究性与挑战性的活动材料才能真正引起幼儿的兴趣,使活动具有持久性,才会给幼儿创造更多想象空间。
人们常说:“教无定法。”幼儿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教师要为幼儿创造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充分满足每个幼儿的需要,合理照顾每个幼儿的兴趣,让区域活动真正“活”起来,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中尽情遨游。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是一种幼儿个别化的、对周围生活中的自然事物和现象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在科学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自由结伴,进行个别化的、操作性的学习,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间接指导。如何在科学区域中支持幼儿自主探究是科学区域中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是科学区域活动的关键所在。
皮亚杰的观点认为幼儿只有主动的与材料互动,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在探索活动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在科学区域活动中要满足幼儿好奇心、激发幼儿产生探究的欲望是需要材料为依托的。
1 现状与困惑
然而观察平时的科学区区域会发现材料选择与投放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
(1)材料投放盲目:没有考虑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材料与学习活动缺乏有机的联系,缺乏系统的序列;(2)材料投放无序:往往要检查了才想到增添一些新材料否则就是天天老面孔;(2)材料投放无趣:材料游戏趣味性差,幼儿机械化操作摆弄,无法获得愉快体验。这些问题都大大削弱了科学区活动促进幼儿自主探究的发展价值。
在观察和交流中发现教师们对科学区材料的投放存在不少的困惑:(1)如何结合教学和幼儿特点,减少材料投放的盲目性?(2)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及时顺应幼儿的发展需要,增加材料投放的趣味性?(3)如何使材料发挥其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成为不说话的老师,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怎样投放科学区材料、投放怎样的操作材料才适宜显得尤为重要。
2 材料选择与投放的原则
2.1材料的性质――取材生活、真实自然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鉴于年龄的特点,幼儿能够认识及应该认识的都是生活中初浅的科学知识、直观经验,所以科学区域中材料的性质也应该贴近生活、真实自然。
教师在准备活动区材料时,应调动幼儿共同来收集筹备,不仅使得材料的来源更加丰富,而且幼儿自己收集来的材料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运用于活动中会引发幼儿对材料的认同感和亲切感,从而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积极地在活动中探索、操作,获得经验和知识,促进自身的发展。
科学区角活动的材料,应尽量选用幼儿生活中的实物而不是替代品,应让幼儿尽量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探究,教师要引导幼儿并和幼儿一起随时收集身边易得、卫生、安全的可利用材料,供幼儿在科学区角活动时选用。
2.2材料的内容――激发思维、结构合理。
(1)材料的引导性。所谓材料的引导性是指教师提供的材料应能引导幼儿做出成品。缺乏引导性的材料,只能让幼儿盲目的摆弄材料,也谈不上幼儿的自主探究。引导性要求教师考虑幼儿的实际能力,考虑材料之间的关联,考虑材料所提供的线索对幼儿的启示,考虑最终要让幼儿获得什么样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材料的引导性不是教师的语言指点,更不是教师代替幼儿操作,而是内化在材料中的指路线索。
(2)材料的结构性。结构一词指的是相互关联的方式。科学区角活动中材料的结构是指材料在被使用时能揭示的现象间的某些关系。科学区角活动中材料的结构特指内在的关系――一种和自然现象相关联的形式。幼儿科学学习中的概念是“前概念”,是指简单水平层次上的抽象,一般称之为核心经验,是幼儿日后探索外部世界的基础,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材料的结构性能够保证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获取科学认识的核心经验。
根据这个原则在选择科学区域材料以期达到学习目标时就需要考虑:这些材料能揭示什么重要的科学概念,材料与概念的结构关系,材料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教师在投放材料时一定要从科学领域的核心经验出发,选择相应的主体材料和辅助材料,让幼儿自己选择特定范围内的材料来尝试解决问题,以达到获得相应科学核心经验的目的。
2.3材料的投放――促进操作、反复探究、因人而异
(1)材料的操作性。皮亚杰认为:认知的发展不是由内部成熟和外部教学支配的,它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对事物的认知理解是通过他们自身的感知和活动来形成的。操作探索为幼儿学习寻求答案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为幼儿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提供了可能,为幼儿获得成功创造了条件。幼儿依靠直接经验进行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物来发现问题,通过自己亲身的操作来认识问题,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来得出结论。所以科学的区域材料应具有操作性,从而引发幼儿动手、动脑,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引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发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
(2)材料的探究性。幼儿的科学探究具有试误性的特点,大致会经历“发现问题――假设――探索――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探究一般经历多次这样的循环过程。所以给幼儿准备的科学区域材料要能够支持幼儿反复多次的探究及多人次的探究。年龄越小的幼儿越是喜欢重复同一个动作,并且要在多次操作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相同的知识,所以科学区角投放的材料不是一次性的材料,材料的性质和数量要经得住幼儿反复的操作、尝试,这样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保持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使活动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