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新能源的技术创新范文

新能源的技术创新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新能源的技术创新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新能源的技术创新

第1篇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市场培育;优化策略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4.077

1 完善相关的政府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国家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政府扶持政策,加大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力度。目前,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逐渐降低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新能源汽车不论是在技术、设计还是在生产过程中的制造成本都比较高,另外还有后期更换电池而产生的费用使得很多消费者都放弃了购买新能源汽车,因为成本太高。很多发达国家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过程中纷纷出台了很多的政府扶持政策,覆盖了整个汽车产业链,而我国在此方面却只侧重示范运行整车,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相关政府扶持政策少之又少。为了能够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良好发展,国家必须要出台一些相关的扶持政策[1]。政府部门要给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的企业、零部件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相应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相关政策,降低成本,促使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够得到协同发展。

2 仔细划分汽车产业市场,抓住消费者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受到了自身技术性能、价格和相关配套设施方面的约束,导致很多消费者购买的欲望和适量还是很少。因此,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应该根据自身实际的情况,仔细划分市场,充分挖掘市场中隐藏的消费者。为了能够抓住消费者,企业应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优惠和补贴,签收后服务合同,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可以分为公共服务用车市场、汽车租赁市场、公务车市场、出租车市场和集团用车市场。其中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应该积极推广汽车租赁的服务,在适合的区域范围内使用新能源汽车,将租赁汽车的消费者逐渐转变成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购买规模,有效满足市场经济中的需求[2]。

3 尊重汽车产业市场规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该尊重汽车产业市场的规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发展产业。越过混合动力汽车,对纯电动汽车进行跨越发展,这种战略导致忽视了对混合动力汽车的重视。但是,纯电动汽车也没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对混合动力汽车的重视力度不够,再加上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电机和电驱动技术发展的不是很好,阻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的良好发展。依据国外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成功经验,想要将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良好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尊重市场的规律,优先发展混合动力技术,加强对对混合动力汽车的推广和应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足发展。

4 建立强制性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只依靠政府的资金补贴,应该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市场制度共同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假如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只靠政府部门的资金补贴,而缺乏强制性法律法规体系的保护,可能会导致汽车企业缺乏研发的动力,很容易形成技术垄断的结果。将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的引入,能够将企业销售和生产的责任明确开来,从而促使企业加大产业的研发力度,提升技术方面的创新,进而促使企业能够生产出品质好并且成本低的产品,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要借鉴和汲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帮助政府部门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传统的燃油汽车的销售、生产、排放和使用等方面进行强制实行限制性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在汽车尾气排放方面的法律法规[4]。这样一来,很有可能吸引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促进其发展。

5 加强宣传,提升消费引导的效果,吸引消费者

企业要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宣传,有效提升消费引导的总体效果,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新能源汽车是一种新兴产业的创新产品,虽然国家和政府以及汽车企业都已经人尽皆知,同时还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和支持,但是仍然有很多的普通消费者对其严重缺乏了解,因此,迫切需要政府部门和汽车企业抓住机遇,携手共同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比如广告宣传、汽车展览会、赛事在赞助活动以及乘车体验等,要注重宣传新能源汽车的节能环保的作用,促进广大消费者能够更多的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让消费者更相信新能源汽车的凄凉和安全性能,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在宣传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与环境保护相融合,提升社会整体的环保意识,无形当中加强对广大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购买新能源汽车不单单是一种环保的行为,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5]。

6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问题一直都是各个国家深度关注的问题,很多国家纷纷制定出很多的环境专项计划,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产业。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我国应该完善相关的政府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仔细划分汽车产业市场,抓住消费者,尊重汽车产业市场规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加强产业市场的监督,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建立强制性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提升消费引导的效果,吸引消费者,有效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武建龙,王宏起.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研究――基于模块化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4(04):508-518.

第2篇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扩散;扩散模式

一、 创新扩散理论概述

1. 创新扩散概念。近几年,创新扩散的研究逐渐成为了研究创新的热点,国内外很多经济学家对创新扩散进行了研究。熊彼特(1912)最早对技术创新扩散进行了定义,他认为技术创新的大面积或大规模的模仿就是技术创新扩散。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创新扩散是指技术创新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某种渠道在社会系统成员中进行传播并被成员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由创新、沟通渠道、社会系统和时间四部分构成”。斯通曼(1989)定义技术扩散为“一项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舒尔茨(1990)认为“没有扩散,创新便不可能有经济影响”。我国经济学家傅家骥(1992)认为创新扩散是技术创新通过一定渠道在潜在使用者之间传播、采用的过程。武春友(1997)认为技术扩散是创新过程中的一个后续子过程,但同时又是一个完整独立的技术与经济结合的运动过程。

同时,创新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创新扩散的速度,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相对优势、复杂性、可试用性、兼容性。

2. 技术创新扩散的过程。罗杰斯认为创新扩散的传播过程符合“S”形曲线,在扩散的早期,用者很少,扩散速度也很慢;当采用者人数扩大到相关群体人数的10%~25%时,扩散速度会突然加快,扩散进入所谓的“起飞期”;接近饱和点时,进展又会减缓(如图1所示)。并将技术扩散过程随时间变迁划分为五个阶段,即认识阶段、说服阶段、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证实阶段。

纵观已有的研究文献,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角度对技术扩散的研究并不多,对新能源汽车创新扩散模式的研究就更少。因此,本文π履茉雌车技术扩散理论与模式研究,提出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扩散的政策建议。

二、 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时期,新能源汽车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由2010年的8 000多辆提高了2015年的33万辆(如图2所示),同比增长3.4倍,占全球销量的60%(201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达到55万辆)。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4.1辆,销量3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其中,纯电动车型产销量分别完成25.5万辆和24.7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4.2倍和4.5倍(如图3所示)。

根据销售数据,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占汽车销售量的比重为1.35%,说明新能源汽车的扩散还处于开始阶段,在扩散的早期,用者很少,进展速度也很慢,还没有到达“起飞期”。同时,我们利用logistic模型进行拟合,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扩散符合S型增长曲线(如图4所示),新能源汽车的扩散还处于初始阶段,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拐点还没到来,虽然2015年市场销售量突然很高,但是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受政策比较大,所以还处于扩散的开始阶段。

三、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

1. 技术要素。

(1)技术关联性。通常情况下,技术关联性越强,其扩散的速度就越快。这种以创新性为核心,加强其关联性的技术发展,从而形成一个集团产业,而创新者是这种发展道路上的引导者,引导技术快速、大规模化的生产,从而与其相关的企业或技术都得以扩散与发展。

(2)时效性。基于技术创新,时效性越长,其推动力越大,技术也发展得越快,从而新能源汽车企业就会进一步扩大其生产规模,但创新者为了使自己的优势得以保持,一般不会将其创新成功向外传播,甚至会保护其创新,这种做法就会影响甚至妨碍技术的扩散。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由于基础性技术发展较快,而产品型性带来的利益更大,因而发展产品化的技术就是其首选,比如说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等。但这些技术的时效期较长,让技术达到稳定状态需要不短的时间,因此,时效性也是影响技术扩散的原因。

(3)成本。由于技术创新的成本是巨大的,这样一种背景下会影响到技术扩散的积极性。为了达到创新费用最低,技术发展也快,那么就需要降低成本,增加产出,提高产品质量,这样新能源汽车企业才能从多方面获益,有了收益,才能继续技术创新,所以成本也是影响技术扩散的重要原因。

(4)技术的复杂程度。新能源汽车企业对技术的接受度会被用户对技术使用的难易度所影响。也就是说,技术扩散的速度是受其复杂性的影响的。一项创新技术越简单,那么其就越容易被用户接受,所以其扩散的速度也越快,越多人去学习其中的技术。

2. 市场结构。

(1)企业规模。新能源汽车业的产业集群是以大企业为主导带动生产配套产品的中小企业发展的。大企业通常是技术扩散的上游企业,由于他们对整个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保证了技术扩散可以被更多企业所接受,加强了技术创新的实用性。关联密切的零配件企业,可以通过了解大企业的技术研发方向,对是否要进行配套零配件创新作出决策,可以提高零配件企业技术创新的适用性。这样,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企业可以大大降低创新技术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有利于促进技术扩散和进步。

(2)专业市场结构。新能源汽车业规模较大的专业化产区往往有比较发达的专业市场与之相配套,如深圳的比亚迪、硅谷的特斯拉等。专业市场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反过来企业的技术也可以更好的在市场中扩散、提升。若形成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集群,就可以将大量的市场技术创新的信息有效地扩散,从而使其他产业中的企业能及时了解社会的需求。对汽车技术的口碑做出评估,并做出是否采用新技术的决策。

3. 社会结构。

(1)政府政策。新能源汽车政策一直以来都是其创新扩散强有力的推动因素,也是创新扩散早期阶段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十二五”期间,国务院、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先后共出台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三十多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支持:一是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二是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三是在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和人才战略。

(2)企业自身机制因素。从新能源汽车长期稳定发展来看,企业作为主要生产者和科技创新者,是新能源汽车创新扩散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新能源汽车在中后期持续扩散的主要驱动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新能源汽车创新扩散具有正向影响,调查研究表明新能源汽车质量、使用便利性和安全保护性是消费者在购买时重点考虑因素,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利用技术创新提高新能源汽车性价比和性能优越性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接受度。同时,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尤其是电池维修和更换服务,也影响着新能源汽车扩散。

(3)采用者因素。采用者在创新扩散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用户体验者,可以反馈信息,促进企业的技术改进与营销方式;二是作为口碑扩散的主要力量,参与到新能源汽车的扩散过程中。

四、 新能源汽车技术扩散的模式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扩散模式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企业导向模式和政府导向模式。企业导向模式又可分为转移扩散模式和融合扩散模式,政府导向模式可分为政府引导模式和政府主导模式。

1. 企业导向模式。

(1)转移扩散模式。转移扩散型是指技术比较先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将技术转移给传统汽车企业的扩散方式。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若企业依然坚持只生产传统汽车,将研发经费全部投入到传统汽车技术的升级改造中的话,企业必将被时代所淘汰。传统汽车企业可以对生产车间的升级改造,引进生产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备,对员工进行培训,使T工可以尽快掌握新设备的使用方法。使企业可以早日将转移来的技术运用到汽车的生产当中去。

对于多数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讲,可以通过生产混合动力汽车以达到过渡的目的。但是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用户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的提高,新能源汽车企业再逐渐增加纯电动汽车的生产。

(2)融合扩散模式。融合扩散型是指技术比较落后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将从技术先进的企业通过扩散得来的技术与自身原有的技术相融合,升级换代,提高企业的产能及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竞争力,促使企业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到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当中来。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长,且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扶持产业内的企业,使得产业内相关企业众多,扩散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这就形成了融合扩散的基础。然后寻找与企业原有技术相适合的升级技术或配套技术,通过产、学、研的密切配合,进行技术升级,以市场在推动技术的扩散。这种融合扩散的方式风险更小,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需要。所以,从中国发展的阶段和实际来看,融合扩散型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最有效的扩散技术的方式。

2. 政府导向模式。

(1)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主导型是指政府在技术扩散中对扩散的技术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提供大部分或全部研发经费,将产、学、研组织起来,合力研发这种需要扩散的技术。

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并未成熟,导致新技术的研发具有较高的风险,企业不论采用何种研发方式,这种风险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政府主导的模式主张由政府出面,凝聚社会上的顶尖科研力量,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分析技术的发展方向,由政府部门承担主要风险,对共性技术进行研发。帮助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打牢产业基础,降低企业风险,增加国家整体在产业中的国际竞争力。树立国家品牌,避免激烈的国内竞争,替企业分担经济压力。

(2)政府引导模式。政府引导型是指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引导产、学、研的研发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提供部分经济补偿,研发成果可以为参与研发的组织共同使用。

政府引导型平台的在扩散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因为针对企业需要的研发都是有较高适用性的,通过了解企业所需要的技术,然后组织研发,提供一定的研究资金,鼓励研发机构攻坚克难,在研发成功后供企业有偿使用,这样不仅科研院所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还能提高技术的实用性,并为企业提供与科研院所的对接渠道,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节约时间,企业也会更积极的参与到技术的扩散中来。

五、 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扩散的政策建议

尽管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其未来的前景十分广阔,结合本文的分析结果,为新能源汽车相关生产企业和政府提出以下建议:

1. 进行合理战略定位,引领技术发展方向。首先,进行合理的整体战略定位,明确重要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确立重点技术发展路线。总体上,应该按照《“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以电动汽车为主要发展方向,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其次,政府应该在技术的研发上起到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对尚需完善的技术进行研发,并通过政策引导,将已经完善后的政策合理有效的扩散出去,对提供技术者人提供一定的补贴,对购买技术者提供开放的购买使用权的渠道,引导行业走向成熟,将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做大做强。

2. 加大扩散力度,构建完整产业链。根据国际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和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应将研发的主要方向放到纯电动汽车上来,完善重点产业链,包括电池技术、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上下游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此外,实现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智能交通体系的融合,实现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的顶层规划,与区域经济规划、交通枢纽规划、智能电网建设等互相融合。同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领域,创新PPP模式,制定法规保障其权益,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进行税收减免。

3. 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统一规范。在标准化建设上,加强重点企业主导的标准化建设,推进产业链协作的标准化、专业领域标准化组织。政府要尽快出台各类型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基础设施的技术指标和配套设施的标准,进行规模化生产,促进技术扩散大规模的推广,为技术应用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撑,确立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

4. 进一步推进示范运营工作。在具体示范推广的实施上,可以在一个区域进行新能源汽车示范基地建设。对重点示范工作进行及时的评估、监督,探寻存在的关键问题,加强重点示范城市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互相分享经验,为新一批的重点示范提供政策参考。鼓励个别城市群和重点示范区自行联盟,从政策、充电设施规划、协议等方面形成一个小区域,从小面渐渐扩展到大面。

5. 构建合理的平台组织,提升技术扩散效率。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鼓励以技术创新联盟为平台,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协同式创新,鼓励区域性、专业化技术研发联盟。同时,推进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通过平台降低技术研发费用,使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傅家骥.技术创新[M].北京:企I管理出版社,1992.

[2] 武春友.技术创新扩散[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3] 董景荣.技术创新扩散的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 许慧敏,王琳琳.技术创新扩散系统的动力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1):292-294.

[5] 李平.国际技术扩散对发展中国际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效果及对策分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6] 张海洋.中国工业部门R&D吸收能力与外资技术扩散[J].管理世界,2005,(6):82-88.

[7] 徐建中,徐莹莹.政府环境规制下低碳技术创新扩散机制――基于前景理论的演化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15,(2):118-125.

[8] 王珊珊,王宏起.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综述[J].情报杂志,2012,(6):197-201.

[9] 闫振宇.技术创新扩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7.

[10] 廖志高,徐玖平.一类技术创新扩散模型的稳定性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8):65-74.

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规划咨询研究”(项目号:2014-ZD-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71233005)。

第3篇

关键词:新能源 创新管理 科技进步 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a)-0139-01

2011年,我国国内原油产量达到2.04亿吨,与此同时国内石油消耗量达到4.9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创历史新高,达到56%以上。油气资源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国家战略安全。在这种背景下,中石油提出建设“西部大庆、新疆大庆、海外大庆”的战略目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非常规的创新决策与改革,需要非常规的经营管理与技术探索,需要非常规的体制机制与人力资源保障。在众多的非常规因素中,首先需要解决的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技术理论研究突破—— 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煤层气的特色勘探开发方式研究等;其次是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人才的培养、使用与管理。

1 长庆油田致密气开发经验证明技术与人力资源是企业战略发展关键要素

长庆油田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先后发现36个油田和7个气田,矿产资源登记面积25.78万平方公里,跨越5省区。纵观长庆油田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历程,靠的是管理理念的创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鼓励突发奇想”的创新观和“人才就在身边”的人才观。

长庆油田开发的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田,属于国际上典型的“三低”(低渗、低压、低产)油气田。由于储层岩性致密,被称为“磨刀石”。油井几乎没有自然产能,呈现“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的局面;气田因渗透率低和先天压力不足,也是“有气无力”。油田科技工作紧密围绕低渗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建设实际,对严重制约油气田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开展科技攻关,在低渗透条件下建成了2000万吨级大油田和我国最大的产气区。近年来长庆油田加大水平井钻探和深度压裂等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了以苏里格气田为代表的致密气藏高效开发的12项主体开发技术,创新了以华庆油田为代表的致密油藏规模有效开发5大技术系列,年产油气当量在2007年2000万吨基础上翻了一番,创造了“三低”油气田高效开发奇迹。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以目标吸引,精神鼓励,业绩兑现”方法凝聚人心,以及长庆油田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管理理念。

2 华北煤层气开发经验开拓了新能源勘探开发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新视野

煤层气俗称“瓦斯”,其主要成分是CH4(甲烷),与煤炭伴生、以吸附状态储存于煤层内的非常规天然气,热值是通用煤的2~5倍,与天然气相当,可以与天然气混输混用,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废气。煤层气空气浓度达到5%~16%时,遇明火就会爆炸,这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根源。煤层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其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1倍,对生态环境破坏性极强。在采煤之前如果先开采煤层气,煤矿瓦斯爆炸率将降低70%~85%。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具有一举多得的功效:提高瓦斯事故防范水平,具有安全效应;有效减排温室气体,产生良好的环保效应;作为一种高效、洁净能源,商业化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华北油田从2006年进入煤层气勘探开发业务,经历了国外合作、国内合作等多种开发模式,最终立足自身技术创新、管理精细优势经过三年的勘探开发建设,于2009年在沁水盆地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数字化、规模化煤层气田,9月15日年处理能力30亿立方米的煤层气处理中心建成投产,实现了煤层气处理中心外输线与西气东输主管网对接,标志着我国煤层气规模商业化开发进入新阶段。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创新合作模式,争取和扩大新的矿权,实现了沁水、长治、马必规模建产基础。截止2011年,樊庄、郑庄和成庄区块3#煤可利用探明含气面积639km2,地质储量1055亿立方米;马必、沁南、夏店和郑村区块可利用面积为3802km2,估算地质储量为5724亿立方米。其次是加快产能建设步伐,推进勘探开发、合作开发一体化。通过探索形成了“以自动化为依托、以市场化为手段、以专业化为支撑、以扁平化为基准、以低成本为目标”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创新形成了多分支水平井钻探、“双驼峰”曲线、“五段三压法”排采、自动化监控的精细工艺体系。第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和标准规范的制定。作为新能源新业务,华北油田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上立足于石油院校联合举办新能源研究生班,定向培养,为我所用;在技能人员培养上立足职业学院实地教学与学研相结合,直接培养,直接上岗;在新技术与课题研究方面立足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前瞻性研究、课题攻关与相关标准起草。目前各项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并推进了煤层气业务的快速发展。

3 新能源勘探开发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延伸思考

新能源勘探开发是继常规油气之后的重要能源基础,据统计全球非常规石油资源规模达4500亿吨,与常规石油资源基本相当;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规模达4000万亿立方米,是常规天然气资源的8倍。美国依靠成功开发非常规油气使原油对外依存度从60.3%降低到2011年的44.9%,我国陆上页岩气的地质资源潜力为134.42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潜力为25.08万亿立方米(不含青藏区),与美国页岩气的可采资源潜力大体相当,尽快实现页岩气规模开发,有利于缓解我国油气资源短缺的现状,甚至改变整个能源结构。为此,“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攻关”,已经写入了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1)科学战略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分别提出了今后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主要任务和2012年工作原则。新能源勘探开发需要国家战略性综合统筹、顶层设计和油气企业科学规划、精密设计,其中的关键是政府的协调、服务、监督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培养与执行力到位。

第4篇

关键词:初级 专业技术人员 创新能力 培养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动力。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的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其未来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因此,加强对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无疑对于我国的自主创新战略和未来工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培养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意义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能力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教育培养、制度促进、实践锻炼以及个人和群体的勤奋努力等形成的。初级专业技术人员虽然在个人的职业发展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经验和技能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弥补,但他们潜力巨大,最终将成长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加强培养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创新是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拓展和升华,而不是随心所欲的主观臆想和标新立异。创新的目的在于探索新知、推动发展。李长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加强对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直接体现在促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和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最终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从而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此外,政府通过培养创新人才、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我国科技,可以将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科技优势,而科技优势可以在未来转变为持续的经济利润或者是减少劳动力消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应付我国未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1.2 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对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观念上、方法上的创新与突破,取得的成效直接体现在实现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双重飞跃。企业用好的产品,创造了更多消费者需求,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社会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直接拉动了内需,一定程度上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创新的产品必定能让企业降低经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最终必定产生积极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3 提高企业竞争力

培养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企业通过加强培养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从整体上有效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水平,进而实现企业自身的跨越发展。同时,在自主创新过程中通过科研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可以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从而增强企业在国内和国际上的竞争力。

1.4 促进个人职业生涯发展

当今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强弱,体现出其自身整体技能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就业竞争能力、创业能力和发展能力。

2、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它们与人才的其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在培养自身创新能力方面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都是可以超越的,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定势是创新的绊脚石。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在企业里基本上没有发言权,或者很难受到重视,所以最容易受到企业或社会以往形成的固定模式所束缚,他们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就要跳出以往的条条框框,培养积极正面的心态,勇于向创新精神迈步,要坚信每个人天生都具有创新的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踏上创新之路。

2.2 培养创新技能

创新能力是可以训练的。创新技能即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能力,包括信息加工能力、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初级专业技术人员要时刻把创新当作自己的工作任务,把创新当作一种必需的责任来看待,平时应该预留一定的时间让自己做创新性思考,把创新和思考当作工作任务之一。如果有任何的想法和发明念头,即使是不完整、不成熟的,也要勇于提出来和同事或同行讨论其可行性。对已有技术和知识提出异议也是培养创新技能的方法。参与学术论坛的讨论,特别是网络论坛的讨论,互相取长补短,培养创新兴趣和习惯,学会在论坛中发表意见及提问,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培养创新技能的有效途径。

第5篇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商业组织;外部知识源;创新能力;创新绩效;结构方程

一、 引言

自Burns和Stalker提出企业层面的创新能力概念以来,创新能力的构建和组成要素以及创新能力对提升企业绩效的影响已被学术界和业界广泛研究。尤其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创新能力更是企业茁壮成长的重要驱动力。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助于中小更好地认识自身的创新潜力、提升创新管理水平、完善创新机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保障和方向指导。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观(RBV),构建了从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外部知识源,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再到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明确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

二、 文献回顾和假设

1. 基于资源基础观视角的创新。根据RBV,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种具有因果模糊属性的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资源,包括新品研发、流程创新和高效操作设备的能力。已有的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众多有关创新类别的分类中,经合组织(OECD)于2005年提出的创新四分法:产品创新、流程创新、营销创新和组织创新获得了广泛的接受。本文研究除营销创新外的其他三类创新。根据OECD的定义,流程创新是指部署一项新的或能够显著改善生产或交付的方法。产品创新是指引一项新的或对其特性、预期用途有显著改善的产品或服务。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从外部获取有用的信息是一种简便而高效的途径。Souitaris将企业为建立知识流渠道和联系的努力分为两类:(1)扫描或审视外部信息;(2)与外部组织进行协作。创新源来自第一手外部知识的获取,这其中包括技术报告、使用专利数据库、参加会议和查阅科技出版物。在上述第一手外部知识中,专利被视为在技术层面对潜在创新最有用的知识源。使用专利数据库能够帮助企业了解具有潜在价值的研究领域的相关有价值知识。

第二类创新源来自与外部组织的合作。如我们常说的校企合作、研企合作等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KIBS)就是企业通过外部科研机构和咨询机构获取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常用途径。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与企业获取外部知识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2a:外部资源与流程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2b:外部资源与产品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3a: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与流程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3b: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与产品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在生产过程中,流程创新通过降低提前期或减少运营成本来改组织生产和交付产品的模式。流程创新通过效率内部导向,促进企业采取成本领先策略,促进生产创新提升企业绩效。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流程创新能力与产品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 组织创新。Armbruster等将组织创新分为两个维度,分别是组织内维度和组织间维度。组织内维度的组织创新发生在独立法人企业内部,而组织间创新则发生在相互独立的法人企业之间,包括跨越组织边界的新的结构或流程的组织创新,如签订合作协议等。

3. 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与创新绩效。Camisón与Villar-López的研究认为组织创新对产品创新起着积极的作用。关于组织创新与创新绩效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研究将技术创新作为输入或结果,研究技术创新绩效或技术创新努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另一类研究基于RBV,将创新能力作为组织技能,研究它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二类,即研究流程创新能力和生产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与生产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略有不同,流程创新能力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首先,诸如物流水平的提高能够直接提升企业绩效;其次,生产工艺改进能通过诸如降低成本、提升产量等生产创新对企业绩效间接产生影响。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Camisón-Zornoza等的研究表明,处于复杂环境下的企业,其科技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提升的影响力较弱。在此,本文引入环境不确定性作为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变量。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6a:环境不确定性在流程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H6b:环境不确定性在产品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在控制变量方面,本文引入企业规模和行业属性作为工具变量。

至此,本文的理论研究框架如图1示。

三、 研究方法

1. 样本。本文的研究样本取自长三角地区,主要研究对象为中小制造型企业。企业规模属性标准参照《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此次调研,共计发放2 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010份,回收率为50.5%。

2. 统计分析。本文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作为研究方法,运用SPSS 19.0(常规统计分析)与SmartPLS 3.0(结构方程建模)作为分析工具对样本数据进行研究。

3. 测量变量。

(1)组织创新。本文采用OECD、Camisón与illar-López的定义对组织创新进行测量,将组织创新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业务实践中的组织创新、工作场地组织创新和与外部联系中采用新的组织方法。

(2)产品创新。本文采用OECD对产品创新的定义,并使用Menguc与Ozanne的量表,包含5个题项。

(3)流程创新。本文采用OECD的定义及Tuominen与Hyv?inen的量表对流程创新进行测量,共包含7个题项。

(4)企业创新绩效。任何创新的成果最终都需要通过财务指标进行衡量。财务指标可以测量一项创新是否对市场有效或最终取得成功。销售绩效可以通过最近三年,由技术创新带来的新产品或改进产品占企业总销售收入占比表示。这一指标被创新研究广泛采用。

(5)环境不确定性。根据Simchi-Levi等的风险定义和分类,影响企业运行的环境风险主要来自供应链风险,可测和可控程度是划分供应链风险的主要标准。而风险的可测和可控程度与供应链运行环境密不可分。相同的风险管理措施,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因此,本文考虑两个条件变量,环境的动态性和环境的复杂性。

四、 研究结果

1. 内容效度和一维性。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检验问题在实证研究中非常重要,关系到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因此,需要多角度对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表1)。

首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运用方差最大化旋转。由KMO和Bartlett检验可以看出,KMO为0.886,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显著性为0,表明检验可以接受。

其次,本文所研究的10个一阶构念,均不存在因子交叉载荷现象,即构念内的因子载荷大于0.4,且不存在交叉因子载荷现象。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1.327%,说明调研结果满足数据一维性要求。

最后,在信度方面,Cronbach's a为0.972,高于0.7门槛值,表明问卷内部一致性较好,即信度好,该问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2. 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从表1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汇总可以看出所有的组合信度(CR)均大于0.6,说明模型的内在质量理想。根据平均方差抽取值(AVE)的结果可以看出,各构念维度的AVE均大于0.5,聚合效度质量理想。根据构念维度的因子载荷大小,所有构念维度的测量指标在本维度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6,且在其他维度的因子载荷均小于0.3,表明不存在因子重叠。通过检查各构念维度内的AVE是否大于各构念维度间的决定系数,可以判断构念的区别效度,从表2可以看出,本文各构念的区别效度良好。

3. 主模型分析。通过使用SmartPLS 3.0,可以得模型的路径系数和显著性(图2)。

从图2可以看出,本文的4个内生变量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74、0.551、0.638、0.718,均高于临界值0.10,且达到中或强水平,表明各构念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在所有假设中,除H3a拒绝外,其余假设均得到了支持。调节效应方面,环境不确定性的路径系数为负且显著,表明环境不确定性越高,流程创新和产品创新产生的创新绩效越弱。另一调节效应,组织创新的路径系数为正且显著,表明组织创新越强,流程创新和产品创新产生的创新绩效越强。本文的两个控制变量对研究未产生影响。

4. 异质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异质性问题源于调查数据中存在的亚群,参考Dong等的研究方法,采用分层聚类对样本按照供应链复杂度的高度程度进行分组,然后对路径系数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两类调节效应的作用不尽相同,环境产生逆调节效应,即环境复杂性越高,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所产生的创新绩效越弱。组织创新则相反,即组织创新越强,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所产生的创新绩效越强。这一点可以从路基系数差异上看出。

五、 结论

本文以资源基础观为基础,通过对1 010家中小制造型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知识密集型商业组织、外部知识源、企业流程创新能力、企业产品创新能、企业创新绩效以及两个调节效应环境不确定性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首先,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对外部知识源的获取产生正面影响。说明企业应重视借助外部科研机构获取科技情报,利用第三方组织帮助企业及时获取前言信息,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其次,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对产品创新产生正面影响,外部知识源对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产生正面影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善于与外部机构协作,通过外部机构提供的知识源,提高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能力。

再次,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正面影响,是为众多学者研究所证明的,表明只有创新才是企业保持基业长青的源泉。同时也表明,作为中小企业,不应盲目做大,而应将眼光放在做强上,只有高质量的规模才能持久保持。

最后,环境不确定性与组织创新对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不同的调节效应说明,企业在创新和将创新转化为绩效时,应重视环境和组织创新,适时地通过组织创新对环境做出反应。

参考文献:

[1] 吕一博,苏敬勤.“创新过程”视角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结构化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8):58-64.

[2] Coombs J E, Bierly P E.Measuring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nd performance(下转第63页)[J].R&D Management,2006,36(4):421-438.

[3] Ortega M J R. Competitive strateg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moderating role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0,63(12):1273-1281.

[4] Statistical O O T E. Oslo manual: Guidelines for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innovation data[R].Publications de l'OCDE,2005.

[5] Souitaris V.External communication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on in the context of a newly industrialised country: a comparison of objective and perceptual results from Greece[J].Technovation,2001,21(1):25-34.

[6] Camisón C, Villar-López A.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s an enabler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4,67(1):2891-2902.

[7] Armbruster H, Bikfalvi A, Kinkel S, et al.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e challenge of measuring non-technical innovation in large- scale surveys[J].Technovation,2008,28(10):644-657.

[8] Camisón-Zornoza C, Lapiedra-Alcamí R, Segarra-Ciprés M, et al.A meta-analysis of innov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size[J].Organization Studies,2004,25(3):331-361.

第6篇

【关键词】体能训练;技术创新;理论创新;科学探究

1、前言

在现代技术高度分化的与高度综合的今天,体育科学技术的分工越来越细,体育科学研究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作为竞技体育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高度重视,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不同的运动项目除了有自身的特点外,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打破传统的训练模式,结合不同项目的特点创新训练理论,进而创造出不同的技术训练,已经祸不单行。在体能训练中理论创新除了结合运动解刨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康复学外,还要结合运动训练学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对已有的训练理论加以否定肯定再否定。最后形成成熟的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体能训练理论。

2、体能训练伴随竞技体育和人体运动能力需求的变化而发展的

有关“体能”的概念来源,早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期间国际运动医学会就成立了“国际体能测试标准化委员会”,并制定了标准体能测试的六大内容;身体资源调查、运动经历调查、医学检查与测试、生理学测试、体格和身体组织测试、运动能力测试等。对此拉森提出了构成运动员体能的10大因素包括:防卫能力、肌力能力、肌爆发力、柔韧性、敏捷性、协调性、平衡性、技巧性和心肺耐力。同时,1983年熊斗寅和卢先吾合译的《体育运动词汇》中的身体负荷能力Physical capacity 也译为身体能力或“体能”。在1984年出版的《现代汉语新词典》中有关“体能”的解释为:指人体个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基本身体素质与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走跑跳投等两部分构成。何雪德1等根据“体能”一词在文献中出现的时间和频数,推测“体能”概念可能是1983年项群理论的提出后,体能与技能相对应而存在,体能这个概念日益被教练员、运动员所接受和使用,同时在对外学习交流时“体适能”的传入和中国特色化,体适能也日益融合到体能概念中,并逐渐流传开来,确定下来,特别是1994年开始对足球运动员体能测试”的炒作,使“体能”一词家喻户晓。美国健康体育休闲舞蹈学会对适能的定义是:适能是个人运作的能力,适能好的人具备下列条件:配合遗传的适度器官健康以及应用现代医学知识的能力。足够的协调、体力和活力以应付突发事件及日常生活。团体意识和适应团体生活能力。充分的知识和了解以决定面临的问题及其可行的解决办法。参加全面的日常活动应有的态度、价值观和技巧。有利于民主社会的精神和道德特质。适能包括5个部分体适能、情绪适能、社会适能、精神适能、文化适能2。

3、体能训练所应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方式

在体能训练领域国内外现如今也是百花齐放,有很多门派对于同一训练的效果所使用的训练方式持不同的意见,这就要求有基本的训练理论产生,在中国的体能训练中有普遍出现大训练量,大训练强度的状况。这是因为教练员大多对于体能训练所遵循的原理有所不懂,在体能训练中强调一节训练课的时间不能超过90分钟,纵观所有的运动项目,除了马拉松比赛时间超过90分钟之外,大多项目都是在90分钟之内完成,这一原则的把握就要求在体能训练中时间不要过长,另外一条训练原则要求在训练当中要求运动员在训练中所做的动作姿态控制,假如锻炼的是运动员的肱二头肌,运动员手持哑铃必须身体保持正直,建议坐在板凳上进行练习,为什么要坐着却不是站在呢?这是因为在直立的情况下训练的着重点不如坐着,因为站着的时候下肢在神经调配下会自愿参加到训练中帮助上肢运动,这应的训练效果就有违背训练的最终目标,另外一个就是训练中要注意呼吸的调节,在训练中有很多训练状况是运动员自身感觉负荷很大,就会要紧牙关,屏住呼吸,这样就打破了正常的呼吸节奏,进而影响到血液的载氧能力。中国运动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力量大,但却容易受伤,这种情况不能归结到运动员的特质状况不好,这是因为人体中639块肌肉,在传统的运动训练中有很多小肌肉群得不到锻炼,进而导致人体整个运动链中力的传导流失很多,比如排球运动员的主公手,就必须有发达的上肢力量作为扣球的保障,但是对核心躯干的力量训练也不容忽视,因为很多球都是在跳起的状态下扣杀球,在空中运动员躯体处于失重状态,将全身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上肢,身体躯干保持直立,通过下肢的起跳将下肢力量传导到上肢,经过核心躯干,整个运动链都是处于一个运行状态,才能挥出有力的扣杀球。最后在训练中姿态的控制还有预防运动伤病困扰的作用,比如一个做深蹲的运动员,在承载很大负荷以后做蹲起,膝盖如果超过脚尖,那么躯干所承受的压力对膝盖的损伤将会最大,因为阻力臂大于力臂。这时候承受的负荷最大。再一个就是起的时候注意发力点,做蹲起要到达的的训练效果是强化膝盖周围的肌肉,进而保护膝盖。但是很多运动员的膝盖经过大力量训练之后都会膝盖有损伤。根据上述的例子可以肯定的到处训练原则的遵循,是与运动训练理论的支持有关的,这些训练原则都是根据人体在运动中生物力学,生理学等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4、结语

原理是人们对训练认识的结果,是对规律的反映。原理是主观的反映客观规律。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为了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会依照相应的原理去制定一些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就是原则。训练原理的产生也同样遵循上述规律,训练规律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人们要把握运动训练规律,掌握训练原则。3运动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训练过程。体能训练始终都是运动训练过程中不同训练年度,不同运动项目其身体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比重、负荷量也有所不同,就是在一个训练年度里因为不同的训练时期,不同的训练阶段,不同的个人特点而有所不同。在体能训练中有很多训练原则就是遵循哲学中的原理比如说;循序渐进,在运动训练中对于一项训练内容的训练讲究一个循序渐进的这是因为人体的生理反应是有周期性的同样一个刺激在长时间的一个刺激都身体就逐渐适应,如果不调整符合就不会有新的刺激参与到训练中,这样就失去训练效果。系统训练,为什么要系统训练,这是因为运动员是一个有机体,在做出某一个动作的时候,全身上下都在协调配合完成动作,另外运动员的身体也是逐渐适应训练,假如一开始就进行爆发力力量训练的时候,很容易受伤,并且不会出成绩,这是因为运动员连基本的力量训练都没有进行,爆发力是力量与速度的结合,没有力量谈何爆发呢!从实际出发,就涉及到运动的项目实际,运动员自身条件的实际,目前所处状态的实际,在训练中就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全面的科学的处理好专项训练。

【参考文献】

[1]何雪德,龚波,刘喜林.体能概念的发展演绎着新时期训练思维的整合[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2):9-13.

第7篇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创新能力 小企业集群

一、引言

大学科技园是大学教学、科研和产业结合的载体。大学科技园可以把高校的科技成果通过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形式流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流向社会,从而增强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新能力,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也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说,大学科技园的建设的出发点是为了发挥大学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目的是为了发展我国的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因此,研究大学科技园在创新中的作用就显得既有现实意义,有具有指导意义。

企业是创新主体和第一承担者,因此,研究大学科技园的创新能力也就离不开对大学科技园中的众多企业的研究。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科技园的入园企业进行研究,从企业集群的视角来分析大学科技园的创新能力。我国大学科技园的企业集群从形成上来说,符合技术创新集群形成的要素。首先,大学科技园的企业大多是由教师、学生创办而来,企业的核心技术成果大多来自于所依托高校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随着教师之间的科研交流的日益频繁,学科交叉的日益深入,大学科技园的企业的对技术创新的交流、集聚有着与生俱来亲和性;同时,大学科技园所倡导的宽松、非等级、自由的学术交流形式、大学科技园企业的不断衍生、孵化,都使得大学科技园小企业集群中企业间的知识集成能力较其它企业集群强,更容易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集群。大学科技园小企业集群内的企业可以采取战略联盟和组织学习等多种形式来充分利用知识的外部性。

二、大学科技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我国政府为推进高新技术的发展,陆续在国内规划建设了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些高新区的建设发展为我国的高新技术蓬勃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深入发展,政府逐渐发现,现有的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普遍遇到的难题是缺乏技术创新的源头,也就缺乏了进一步发展的源动力。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高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大学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这也是硅谷成功的经验。我国的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尽管时间不长,但在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努力之下发展迅速。那么,我国的大学科技园的技术创新能力如何,大学科技园的技术创新需要哪些支持?

现代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影响和作用出人意料。在美国,据小企业管理局的统计,上世纪80年代,美国55%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新技术都是有小企业创造的,而小企业平均每个雇员的技术创新成果是大企业的两倍,正是由于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才有效的维护了美国在国际市场的霸主地位。技术创新是我国大学科技园的本质特征。为分析我国大学科技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1.人力资源投入能力

国际上通常用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这一指标来评估人力资源投入能力,并以此来衡量技术创新能力。一般认为,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其科研人员的比例应当在15%以上。

表1浙大科技园34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

显然,大学科技园的小企业集群人力资源投入能力是较强的,这与大学科技园的小企业大多是教师、学生兼职创办的有着直接的联系。许多企业的董事长就是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总经理大多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在浙大科技园的34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经浙江省科技厅初步认定,有23家企业的技术达国内领先地位,6家属于国际领先地位。

表2浙大科技园34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程度

2.研发经费投入能力

研发经费投入能力是国际上衡量技术创新能力的又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浙大科技园小企业集群中的34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我们发现,有58.8%的企业R&D投入水平在5%以上,高于全国高新区4.13%的平均水平,但同时也有23.6%的企业在3%以下。

表3浙大科技园34家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水平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浙大科技园的高新技术小企业中有23.6%的企业在购买技术和先进设备方面投入最多,只有23.5%的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的试制费用上投入最多,这与发达国家在这两个环节经费投入之比1:10存在较大的差距。可见,我国大学科技园的高新技术企业有部分难以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获得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表4浙大科技园34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开发的主要投入

3.技术收入

技术收入是衡量技术创新扩散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扩散和渗透能力。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在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定位中明确的指出,大学科技园应当成为创新的辐射基地,可见,对于大学科技园技术创新能力的判断中,技术收入是一个重要方面。以浙江大学科技园为例,据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委会技术转移部2002年11月初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浙江大学科技园小企业集群中的143家企业2002年(截止10月底)技术收入额达4840万元,较2001年全年技术收入1970万元,增长额度达245%。究其原因,除了有小企业集群规模在扩大的因素以外(2001年企业总数为98家),大学科技园单个企业技术收入的额度也大幅提高,有三家企业的技术收入在500万元以上,而2001年只有一家。

图1浙江大学科技园小企业集群技术收入额

与此相比较的是,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苏州高新区1999年全年的技术收入也没有超过5000万元。由此可以判断,在技术创新的扩散能力上,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小企业集群发挥着其它高新区所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三、提高大学科技园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

1.建立科技人才支持体系

技术创新中人才是关键,如何建立有效的科技人才支持体系是保证大学科技园小企业集群顺利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在建设大学科技园中,主要采取“一校一园”和“多校一园”两种组织形式,这两种形式本无可厚非,关键是要把大学科技园真正办成开放的科技园。首先,要积极引导科技人员的合理流动,人员的流动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有效传播;其次,大学科技园应当对全社会开放,入园企业不应仅限于所依托的一所或多所大学,应当积极的向其他大学和科研院所开放。当前,全国各地有着一股兴办大学科技园的热潮,许多大学争相兴办自己的科技园,会照成资源的浪费,也限制了人才的合理交流;最后,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积极兴办地方性大学或职业技术学院的形式为大学科技园输送更多的人才。美国硅谷的成功不仅仅是依托一所斯坦福大学,还依靠整个硅谷周边的地方性大学或学院。正如美国州立大学协会会长詹姆士.B.阿普尔伯里所认为的那样:“美国州立大学与当地工商企业有着一种共生关系。大学被视为一个地区、州和国家的资源。”地方大学对小企业的支持作用尤为明显:(1)直接同希望创办新企业的投资者合作。(2)为当地现有企业提供咨询和帮助。(3)为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中某项新产品开发提供“保育所”。(4)是进行技术转让。(4)是鼓励大学教员、高年级学生创办高技术小企业。(6)是为企业提供有用的人才,并按当地需要调整教学计划。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全球竞争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活动,对教育改革和人才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大学以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为主,培养的学生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Zimbabwe大学的鲁滨逊教授提出一个新设想:“研读计算机课程的学生,在入学后,可先注册一个公司,并从学生自己办的公司中转让股份、开发产品,教师帮助他们推销产品。三个学年结束后,老生们又向新生积极出售他们公司股份。应该说这是支持小企业创新的人才培训好方案。因为在“人才创业爆炸性时代”即将来临之际,教育不仅有培养优秀的工程师,更要造就成功的企业家,培育全民族的创业精神。这也正是我国教育体制要克服的缺陷。

2.创立风险投资机制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是为了追求较好的收益,在这过程中企业也要承担较大的开发风险、市场风险。大学科技园的小企业大多处于初创阶段,企业的经济实力不强,控制风险的能力也较弱,因此,它们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一些切实的帮助。目前,我国各级科技部门都针对小企业建立了小企业创新基金,专门面向科技型小企业给予必要的支持,但距离小企业强烈的技术创新要求来说还有较大的差距,小企业获取银行的技术开发贷款状况也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不高,有缺乏有效的担保机制。

表5浙大科技园34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开发贷款难易程度

目前,解决这一难题的答案还是发展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促进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商品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工具,浙江大学科技园的小企业对风险投资表示“非常欢迎”态度的达55%以上。目前,许多国家都通过创立风险投资机制来促进小企业的自主开发研究工作,但各国风险投资的来源和支持的方向也有所不同。但一个通用的做法是,风险投资主要在高新技术小企业创立阶段以参股的形式投入,以支持小企业的发展。投资者除了一定时期内获取风险企业的利益分成以外,还要靠风险企业创办成功后,在股市或产权交易市场出售风险企业的股份,收回投资。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还不健全,依靠上市和产权交易回收风险投资有一定难度。故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促进小企业创新。

(1)发挥政府对风险投资的引导作用。佳丽财政参控股的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经专家评估,在对本地支柱行业带动性强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以调动和引导社会风险投资者的积极性。

(2)倡导大企业、社会法人和科研机构联合组建股份制的风险投资公司,并由政府给予一的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其中包括将风险投资公司视同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采取风险补偿和信用担保等政策,扶持其发展。

(3)鼓励引进国外或外地风险投资公司进入本地。这类机构的进入,对当地尽快建立和规范风险投资业的行为和制度将起到示范作用。

3.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技术创新

由于知识产权具有明显的公共品性质,使得其社会报酬率远大于私人报酬率,如果不能对专利权和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保障,将会打击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妨碍国外先进技术的输入。

(1)坚决贯彻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法”和“专利法”。一方面要保护技术创新企业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接受政府资助的小企业向外无偿扩散转移技术时,应给予利益补偿激励。

(2)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获取收益。地方政府要贯彻知识和技术参与分配的原则,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专门机构正确评估创新成果及研究开发成果的价值,保障创新者在企业中的利益。明确理工类大学、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向小企业转让技术的责任及相应的激励机制,促进科研成果向小企业转移。

(3)允许除执法单位之外的政府机关、大中专学校和科研机构中的科研人员,在业余时间创办和经营高科技小企业。国外的实践证明,这有助于加强这些机构与小企业集群的合作,并形成高科技小企业的自有繁育机制。

4.加快国外技术引进和技术交流

技术引进是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赶超工业国的主要措施。从国外引进技术有利于小企业掌握技术转移的时效性及降低自身从事创新研究的风险。

当前,大学科技园中小企业引进国外技术的主要困难及其解决办法可归纳如下。

(1)技术基础不足。这是指引进国外新技术的小企业自身的技术基础薄弱或缺乏这方面的专门人才,使技术转移发生困难或引进的技术未涵盖关键部分,造成技术的不完整性,扩大了弥合知识和经验技能差距的成本。所以小企业在引进技术时,一定要“量力而行”或“借力而行”,充分依靠国内科研院校和集群内部其他企业的同类科技力量,为己所用,一来可以加快引进技术的吸收利用,尽快发挥其效用,二来可以带动企业内部人才的跟班学习,提高消化应用新技术的效果,快速积累开发实力。

(2)买方信息不足。一般的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足够的能力、财力、人力来认定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和市场的适应性,从而增加了引进技术转让为效益的不确定性。此外,对技术引进的优先顺序也缺乏规划。而且在一个集群或行业内部各企业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国家、不同来源)来进口技术,缺乏整体性和互补性。

因科技信息的外部性十分明显,地方政府应通过公共图书馆、情报中心和社区大学等机构努力向小企业提供这方面的信息,以降低小企业购买国外技术或从事研究开发的风险。此外,地方政府可成立相应的技术引进招标管理局和中介机构,为小企业提供从信息、财务和法律等方面的支持,或定期组织小企业成立国外技术采购团,以更有效的方式收集信息,所需经费由政府补贴。

(3)政府的不适当管制。国外客商直接投资或技术合作是国内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重要渠道,但政府对外商产品内销的限制,严格的技术报酬金审核标准,再加上当地政府的办事效率不佳和政策多变都会对外商投资或技术合作的意愿有所打击,从而影响小企业引进技术的成功率。

因此,各级地方政府都应力求通过建立集中办事大厅,克服部门之间的扯皮,提高办事效率,并尽可能减少外商投资的不恰当政策,依法办事,公开行政,力戒向外商投资合作企业乱收费、乱摊派。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第一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2]《中国科技产业》(2001年专刊一国家大学科技园)

[3]姚先国等著:《浙江经济竞争力与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第一版.杭州;浙江人 民 出 版社,2001年

[4]冯玲陈林奋:我国高技术成果商品化过程中新企业衍生的微观机制研究.科研管理 .2001;第2期;46~53页

[5][美]安纳利萨克森宁:《地区优势一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中译本.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

[6]郭晓川:《合作技术创新》第一版.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

[7]林汉川等著:《中小企业发展与创新》.第一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8]陈剑锋等:企业间技术创新集群与知识集成分析科研管理.2001;第5期;91~95页

[9]和军:试析推动美国经济高增长的五大因素学术探索.2000;第6期:45~47页

第8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育教育;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1-2723-02

作为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人才的高职院校,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建立长效的培养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全方位积极推动高职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正确认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在高职教育的地位,寻求对高职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有效途径,提高高职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都是势在必行。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关键地位的体育教师要不断的学习,要不断的接受新技术、新方法,要用信息技术武装自己的头脑,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才能够让高职体育教育更具有实际意义。本人通过多年的体育教育,总结和制定了一整套措施,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和体育教育方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人才培养各环节,推动了我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向高水平迈进。

1 体育发展对信息技术的要求

随着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体育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而这些就对体育教育发起了挑战,体育教育创新显得更为重要。所以,高校体育教育正处在一个推陈出新的新时期。同时,作为一项以人为本、积极进取、公平正义、规则至上、团结友爱和健康自然的事业,体育对于当代社会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全民健身活动,不仅让体育成为一种身体运动,更要让体育成为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

面对日益发展的社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创新在当前社会无疑是一注强心剂,国内形势对体育的新机遇,新挑战,对于处于重要地位的高职体育教育就提出了很高的挑战。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社会因素,因而发挥体育教育的独特功能,以人为本,利用信息技术,以全面发展为核心,引导人人爱体育,以不同的教育方式让高校体育更具创新性。

2 信息技术对高职体育教师的要求

体育创新是能够以不一样的方式改变当下存在于体育教育中的弊端,致力于调动学生对体育的重视和更深的理解,而并不局限于教学。这些对高职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知识更新以及个人思维深度密切相关。

2.1 体育教师应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

高职体育教师应具备系统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及丰富的体育专业实践经验,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社会,体育教师更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掌握信息技术,更好的为体育教育事业服务。这是体育教育创新的基本条件,同时,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要善于总结,善于整理,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下一阶段服务。要把体育教育看成一种服务,不要当成一种纯粹的教学。另外,作为一名高职体育教师,要乐于创新,要敢于创新,不要抵制创新,不要受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和权威教条的束缚。

2.2 体育教师应具有发现问题的意识

体育教学是一项长期实践活动,教师拥有众多鲜活的素材以及自身身入其中,能够知道教学对象的身心感受,能够为教学创新提供源泉。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随时发生的事情保持警觉,一旦机遇来临,就能够身受其发,引发教学创新。

高职体育教师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较以前越来越不成熟,考虑问题极端化,极容易走极端。所以,高职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中不正常的现象和行为诡异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在众多复杂的教学现象中及时发现问题,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同时还要有敏捷的思维能力,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去发现事情本质,从中吸取和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

3 信息技术以人为本的结合

体育教育的主体是人,因此,以人为本是高职体育教育中的核心理念。把人的作用作为高职体育教学中最中心位置,起到体育的最起码效果,而不是为了应付了事,现在高职院校中,有些体育教学只是做表面文章,并没有联系和了解高职学生的特点、心里和习惯而实施教学。因此,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使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理念始终贯穿于高职体育教育的全过程中。充分利用体育的特殊教育功能和社会性的特点,不断满足高职学生个体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职学生健康的体育思想、观念和行为,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以人为本体现了高职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创新的基本要求。

4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体育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议

现在高职学生已经进入90年代,而社会调查显示“90后”高职学生自我价值观强烈,缺乏责任感与协作意识。个性独立,自信张扬的“90后”自我选择性极强,更习惯于通过自身实践认识过程来接受前人的经验,很反感教条式的强赛和死板的教学模式。

高职体育教学的创新中也应该给予学生一个自说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表露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应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机会,最大程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体育教育和管理,将自己的体育教育创新分享如下。

4.1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创新型师生关系

在高职体育传统教学理念下,有的体育教师常以权威自居,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的位置强加于学生,促使学生偏执的发展。这样导致,学生由于畏惧教师而不愿意去上课,更严重的是影响教学效果。在新的教学指导下,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简单的给予,被动接受的关系,而应是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平等的伙伴关系。教师是作为一种引导学生、开导学生的伟大群体,同时教师也应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更需要通过交往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时期高职体育教育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与学生有着良好的交谈意向,是教师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心理的有效途径,是创新性教学活动的有利武器。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体育教师可以构建师生互动平台,我利用业余时间搭建了一个基于Internet的师生互动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师生资源共享,实现师生网上互动,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学习有较大的自由度、随意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学生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易发挥和增进自学能力,避免了学生由于害怕教师或面子问题而不敢问的尴尬,同时,该平台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创新开发能力。

4.2 利用信息技术改变评价学生体系,创新考核方式

很多高职院校教学评价并不是针对学生设立的,并没有起到评价的真正作用,而只是流于形式。学生的成绩就成唯一的标准,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情绪,甚至不愿意上体育课。这就需要体育教学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并要对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进行研究。我在教学过来中,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了一个学生考核系统,可以跟踪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可以客观公正的给出学生的成绩。

5 总结

历史告诉我们:教育事业是大事,关系国家和民族明天的发展前途。高职体育教育教学创新是新世纪新格局的必经之路,做好高职体育中创新教学,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教育中将有很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米亮.浅析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的创新[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6).

[2] 王超.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培养[J].湖北体育科技,2010(6).

[3] 闫雷.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探索与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

[4] 岳书蕊.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理论及实践探析[J].成人教育,2010(11).

第9篇

目前,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较多问题,无论是教学方面还是管理方面,都具有滞后性的劣势,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此,教师必须要对自身教学问题加以重视,保证能够制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案,进而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

一、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教学问题

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应该将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发展中心,以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为宗旨,使教育教学更加科学、合理,因此,在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知识的实用性、操作性加以重视。然而,目前部分职业技术计算机专业知识缺乏实用性,不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教学方面。当前,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学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无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学内容滞后,无法满足计算机课程的更新要求,再加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学生已经通过不同手段学习了传统的计算机教学知识内容,这就导致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新知识学习需求。其次,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脱离,教师不能将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同时,部分职业技术学院中计算机教学硬件设施落后,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其创新能力的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最后,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教师教学方式落后,不能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教授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并且职业技术学院中的多媒体教师较少,教师只能通过板书的形式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1]。

第二,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方面。学生是学校办学主体,如果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积极性较低或是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就会出现创新能力难以培养的现象,再加上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师不能创新自身教学方式,还在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无法提高自身计算机专业素质,对其长远发展造成不良影响[2]。

二、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其日后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计算机专业教师必须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以重视,保证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1.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使其不断探索新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教师在讲解《Photoshop》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利用PPT为学生演示成功的作品,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图片处理知识,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安排学生到计算机教室中对一些图片进行处理,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为其发展奠定基础[3]。

2.创新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

目前,虽然我国职业技术学院在快速发展,但是,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仍然会出现教学模式照搬或是模仿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现象,对学生创新能力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阶段性的创新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计算机创新能力较高的人才。高等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素质,而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教学目的是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其创新能力,因此,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实践学习加以重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计算机教师要全面考察社会中与计算机相关的职业,充分了解职业需求,然后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进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新性人才。例如: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相互联合,为学生设置实习基地,并且定期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中参与实训,在企业专业人员与计算机教师的共同指导之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创新思维,使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增强[4]。

3.更新计算机专业课程

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对计算机课程进行更新,保证能够在计算机教学期间,选择优质的教学材料,制定完善的教学体系,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在优化学生计算机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率。同时,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教师还要全面了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更新情况,以便于对计算机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保证能够将新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掌握先进的计算机专业技能,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探索激情,使其成为创新能力较强的人才[5]。另外,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要求学生设置自身发展规划,保证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并根据社会需求提高自身创新能力,自主学习新兴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进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

第10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社会对环境艺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呈现出猛增的态势。但是,从相关企业反馈来的信息却显示,目前高校在对环境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上,仍然体现为理论与实践有一定距离的脱节。独立二级学院就需要充分发挥其自身办学的灵活性,以及与企业联系紧密的特点,最终,实现所培养的环境艺术专业毕业生能较好的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0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使大众对于城乡建筑设施、人居生活空间的环境艺术(下文简称:环艺)需求也普遍重视。因此,近年来社会对环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呈现出猛增的态势。据估算每年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突破近百万人。但是,近年来从相关企业反馈来的信息却显示,目前高校在对环艺专业学生的培养上,仍然体现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主要表现在高校注重的是对学生艺术气质以及艺术感悟的培养,而企业则注重实际操作以及协作能力的要求。由此,在“职业为导向”的现代教育模式下,就要求目前高校应该对环艺专业的教育进行创新。  

环艺专业的教学创新对于独立二级学院来说,更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其所培养的环艺专业学生在掌握应有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性。该适应性涵盖时间、熟练两个维度。笔者认为,工作适应性可以从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两个方面去理解。因此,独立二级学院对该专业的教育创新也应遵循这一技术路径。  

综上所述,独立二级学院对于环艺专业教学的创新,便构成了本文的中心议题。  

1 环艺专业教学的创新能力的路径构建  

“创新”一词首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他指出创新体现为:创造性毁灭。即新事物的创造和旧有落后事物的毁灭。对于环艺专业教育而言,正如上文所述:目前高校注重的是对学生艺术气质以及艺术感悟的培养,这种旧有的培养模式需要得到变革。然而,笔者认为该模式不应该被当作旧模式而被毁灭掉,应在保留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的培养力度。上文也提到,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性涵盖了时间、熟练两个维度。具体而言,体现为岗位适应的时间短且上手快。可见,考察环艺专业教育创新路径的正确性,也主要从这两个维度的实现上进行检验。  

1.1 专业技能教育的创新路径  

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应突出课堂与施工现场相结合的模式。环艺的专业方向按所处空间范畴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室内装潢设计;(2)室外景观设计。这两个方向在要求学生具有较强艺术感悟的同时,更需要他们具备真实的施工现场体验。因此,笔者建议:在教学环节引入学生项目小组这种团队形式。进而,组织学生项目小组进入施工现场进行上述方面的训练。对于如何寻找“施工现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1)独立二级学院,在进行校园建设过程中本身的施工现场;(2)独立二级学院,自身对外承担任务的施工现场。  

笔者之所以引入“学生项目小组”这一团队形式,主要出于对该专业学生未来的岗位需求考虑。通过对本独立二级学院,该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岗位统计显示:在毕业后仍从事本专业的学生中,有60%承担着项目监理这一工作任务。因此,大学阶段引入这一团队形式,能使他们实现岗位适应的时间短且上手快的效果。 (下转第157页)(上接第115页)  

1.2 专业素质教育的创新路径  

专业素质体现为学生的进取心、协作精神,以及业务的创新能力。该专业素质的提升,可以从学生的内心信念上支撑专业技能的施展,最终实现岗位适应的时间短且上手快的效果。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企业对该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初始要求大多为:(1)责任心和敬业精神;(2)团队合作精神;(3)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这说明企业对于大学阶段的专业技能培养的期望值并不高;同时,基于建筑和环境艺术行业资产专用性高的特征,刚毕业的环艺专业学生需要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期。由此,适应效果的好坏,就主要取决于毕业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目前,作为独生子女占多数的情况下,上述三种精神普遍较为缺乏。为此,笔者建议,可以考虑在实训环节中增加“拓展”活动。拓展活动在企业活动中是普遍开展的,该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团队成员形成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因此,笔者期望通过引入这种形式,来增进学生的上述三个方面的素质。  

1.3 专业精神理念培养的创新路径  

另外,笔者建议创新思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理念,环艺专业教师树立创新思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主要是为了在目前这个市场需求占主导位置的社会大环境中,使环艺专业实践教学更市场化、科学化、人性化,同时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提倡艺术创新的同时,引入儒家思想进入教学体系,意在于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把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仁、礼、度,运用于实践教学当中来,构建人性化的、和谐互动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与理论知识的平衡教授,完成学生综合能力的构建、学习方法的掌握,起到对学生创新智慧的开启和提升的作用。  

2 小结  

近20年来,我国在城市建设、住宅区的建设速度与规模空前发展。城市广场、街区、公共建筑、私人住宅都已开始加强环境的设计与装修。这些环境建设都存在着十分迫切的艺术文化要求。这一要求的最终实现主要依靠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环艺专业人员。那么,独立二级学院如何办好环艺专业呢?独立二级学院植根于我国目前的高校环境下,显得比较尴尬。改善这一尴尬的局面,就需要充分发挥其自身办学的灵活性以及与企业联系紧密的特点。最终,实现所培养的毕业生能较好的适应工作岗位的效果。独立二级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非师范)职业化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仍处于探索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我们不能总是沿袭传统的二本或高职高专的教学模式和套路,应该通过对独立二级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的研究和对社会需求的研究,建立一个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集教学、科研,承接市场项目“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职业化教育要突出“技艺并重”的双轨制度,完善、提高设计实践环节,注重学生的技术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  

随着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发生结构性转变,动手能力与设计创新能力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人才需求重要标准。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通过环艺专业实践教学创作平台的建立,探索出一条创新型的教学思路,学习同类院校先进的理念的同时,结合自身的优势条件,合理安排理论学习与实践创作,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了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袁贵仁.不断推进教育创新[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1).  

第11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课程体系;顶岗实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3-0000-01

Curriculum Research of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 Softwar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Innovation Training

Pan Yong

(Hunan Information Science Vocational College,Changsha 400100,China)

Abstract:Private Vocational innovative softwar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design training mode,the core concept,form,analysis of key issues such as research,provides its own implementation of the method,can promote the private vocational stu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Keywords:Innovation;Curriculum;Internships

一、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设计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按照“公共素质课专业基础技能课专业岗位技能课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的顺序组织教学。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因过于注重理论而缺乏综合项目的训练,缺乏符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企业的案例实训,而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定岗实习。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提出并实践“模块化递进式”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按“企业实际岗位对能力素质的要求岗位技能的素质要求综合项目技能的素质要求基本项目的技能素质要求”的顺序,来确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具有真正的企业岗位工作能力,能实现真正的定岗实习,通过定岗实习,实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轨。

二、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方案的核心理念

软件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大致可分为需求分析、系统分析、任务设计、编程、系统测试等环节,由此确立软件专业(群)建设和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工学结合,情景教学,双证融合”,即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以基本项目为中心,运用工学结合、情景教学,案例驱动、边讲边练等启发式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使学习场所就使企业的工作环境,企业的工作环境就是学习场所,让学生在企业的模拟环境中学习,慢慢习惯企业的文化氛围,培养满足企业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软件人才。根据市场需求,以软件技术专业建设为龙头,结合申本的机会,带动计算机应用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动漫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游戏等整个专业群的建设,提高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人才的创新技能水平,把专业建设成为全国一流中高级技能型的具有创新能力的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和覆盖计算机应用与软件领域多个专业方向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三、模块化递进式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的形成

根据技术先进、市场导向原则制订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专业标准,形成对三年制高职软件专业学生按基项目本素质技能(第1~4学期)、项目综合素质技能(第5学期)、综合岗位素质技能(第6学期)三大模块的培养方案。第一阶段:第1~4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项目素质技能。校企双方合作进行岗位能力分解,设计课程和教学内容,在该阶段完成对学生基础项目技能、项目创新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每学期安排一个综合实训,打通该学期的相关专业课程,进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训练,使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本学期知识,并且能够将知识运用到项目开发中,实现一个学期一个台阶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课程体系中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软件技术基础、程序设计语言、经典案例实用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进销存系统开发的C/S版、JAVA程序设计、、进销存系统开发的B/S版等。

第二阶段:第5学期。着重加强学生的企业综合项目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与企业共同建设的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基地中实施整个学期的项目综合实训,提高学生开发项目的能力。把企业的商业项目或将企业商业项目进行适当调整作为我们学生的综合实训项目,由具有丰富的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的企业员工与学校资深教师合作指导综合实训项目,使学生在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企业上岗要求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课程体系中开设的主要课程有:JSP应用开发、实用数据库开发、真实项目案例分析等

第三阶段:第6学期。着重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安排和鼓励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工作,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相关工作经验,并以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为顶岗实习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具备企业工作的实际技能和素质。课程体系中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软件工程、软件项目化综合实训等。

四、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方案中的关键问题分析

在设计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时,首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知识构成和能力背景,例如软件专业,可按照理论讲解、案例驱动、项目驱动、真实项目再现、真实项目开发的顺序,逐步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协作能力。学生对于与个人相关性较小的项目案例兴趣不高,但是一旦项目来源自周边事物,例如班级期末成绩排名系统、学院职能部门网站、当地公司软件项目等,学生动手完成项目的欲望就显得非常强烈。因此,在设置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过程中,要重视以项目为载体的同时,应该保证项目来源贴近学生实际,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设置时,应避免重复投入和过度投入,学习场景应由教室逐渐过渡到仿真环境或真实环境中去,确保现有资源的均衡利用。软件技术中的面向对象概念,对于初学者很难在一次课中掌握,围绕这一概念,可以尝试类比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教学法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熟悉专业术语,掌握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学生既要熟悉软件开发经验,还要熟悉项目实施经验、售后技术支持经验、协调沟通经验等多个业务领域,这就要求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能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在公司化情境下,独立完成并实施一个软件项目,体验公司运作的各个环节。

五、总结

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在我院已经实施一段时间,能真正的实施“工学结合、情景教学,双证融通”的教学效果,能使学生按质保量的完成顶岗实习,与工作岗位实现零距离的接触,使我校广大学生深受其益。

第12篇

关键词:收入分配;人力资源配置;创新能力;原因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7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176-02

一、科研人员的较低报酬直接影响了我国自主创新

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关键,然而目前技术创新能力低下成为我国目前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我国许多企业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少,重大关键技术自给率低,核心技术缺乏,总体自主创新水平比较低。

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来看,做科研是一项长期而且需要高投入的工作,但在我国现阶段科研经费的不足导致的研究人员收入低于从事其他行业的报酬,是大多数研究人员没有坚持下来搞科研的信心,而创新是社会和经济进步的技术源泉。所以自主创新会深刻影响到国家经济繁荣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低报酬也引致了高层人才流失,致使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我国一直扮演着“人才输出国”的角色,每年重点高校和海外留学人数多达近千万人,但能在国内科研机构及大型企业施展才华的并不多。调查显示,海外留学只有近三成人员能够回国发展,而国内的重点高校像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中近2/3的人员都选择在国外发展,造成了我国人才流失率大于国际黄金回归比例,高端人才不断流失。在科研、技术等职能部门出现了人才稀缺,科技创新失去了人才保障,导致了我国自主创新长久难以提升。

二、垄断行业高收入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一)垄断行业高收入现状

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应该是,一流人才应该留在科研院所,那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动力源;二流人才留在大型企业,保证国家创新发展的经济支撑;三流人才留在政府和各种公共事业部门,这是一个最佳的社会人才配置体系。而如今垄断行业的高薪吸引着无数精英,虽说高薪行业的福利相比政府机构较弱但其工资水平可以排得上高收入行业的前几名,尤其是像金融、石油、能源类等行业与一般行业工资比值更是过分到十倍以上。

从2012年国家统计局城镇非私营单位登记注册类型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的统计数据来看,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平均工资为56254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0倍;外商投资企业为55888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0倍;第三位是国有单位为48357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3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为集体单位,为33784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2%。

从专业选择与就业去向来看,近年来优秀生源大部分选择了金融、管理等专业。多年前精英人才选择从事科学研究的现象一去不复返。这种不正常现象与大多数科技工作者收入不及垄断部门一般员工收入的扭曲分配现象不无干系。如不以制度保证一流人才配置到科学研究人才队伍,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只能是空谈。

(二)垄断行业高工资致使高层次人才不能有效配置在科研部门

高素质的人才都配置在高收入的垄断行业,凭借他们的聪明才智无疑会更加增加这些行业通过寻租获得进一步垄断的能力,而作为社会发展动力的竞争机制将被消弱。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安德瑞·史莱弗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他认为,人才的流动是沿着工资的方向往上走的。一旦某些行业出现高工资的时候,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就会向这些行业移动。很显然,如果这些高工资的行业是在那些富有创新潜力的高科技行业,那么高素质的人才流向这些行业之后就会大大增强这些行业的发展,形成一个创新性很强的社会结构。但是,如果将这些高工资的行业配置给垄断行业,那么这就会形成一个典型的寻租性社会,人人都想挤入这些垄断行业,社会发展的动力将陷于瘫痪之中,整个社会向一个更差的均衡点演进。目前,我国垄断行业如电力、能源、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收入比我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超出5倍到10倍,导致了全社会高能力人才不断向垄断行业聚拢,严重影响了高智商人才有效配置到科研教育部门,使得国家失去了创新发展的后劲。

(三)垄断行业的高利润致使垄断行业失去了创新动力

垄断会造成产出低、价格高的低效率资源配置现象,我国国有垄断企业利用国家赋予的垄断地位占用了大部分资源、资金,通过垄断攫取的超额利润大部分被内部人分配,造成垄断企业与其他类型企业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也造成本该是全体公民利益的垄断收入大部分流入垄断企业内部人腰包,而垄断企业高管的收入更是高的离谱。由于利用垄断地位可以轻松获得垄断暴利,而且企业内部无论员工还是高管都获得了远远高于社会平均工资报酬,导致垄断企业创新动力和压力荡然无存,严重影响了企业乃至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政府部门高福利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一)政府部门高福利吸引了大量高智商人才

我国实行的是公务员低薪制度。由于名义工资过低以及 “给政策不给钱”等不规范的做法,使一些政府部门千方百计地争取和挖掘“灰色收入”,形成了公务员“低工资、多补贴、泛福利”的薪酬模式。高福利是蛊惑众多优秀人选择公务管理系统的主要诱惑。近年出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报考人数的急剧增加足以说明政府部门是人们最愿意进入的部门。政府部门由于报考人数的增多对公招学历要求更高,专业针对性更强、岗位描述更细致。显然只有能力比较强智商比较高的本该配置到科学研究部门的人才进入到公务管理系统,导致不该配置最高智商人才的公务管理系统配置了大量的高智商人才。

(二)人才配置的低效率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国家给公务员工资报酬的同时,为公务员提供福利待遇,是帮助公务员解决个人的某些困难,满足公务员带有共同性和普遍性的消费需要,以促使公务员安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增加公职的吸引力,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为国家服务。对于国家公务人员来说不论是从收入还是福利来说都不足以吸引使如此多的高能力人才钟爱政府部门,最重要的是“背后福利”——权利。目前,我国各级领导班子中重点大学和国外高等学府进修的高级知识分子已占到较大比例,按目前发展趋势,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扩大。因此,政府部门基本垄断着我国高能力的人才,致使我国科技创新人员的严重不足。所以,政府部门的高福利所引致人力资源配置扭曲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低下的又一主要原因。

如果国家公务管理系统吸收的高智商人才切实能全心全意为国家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那也是人民的福祉,但事实是许多进入公务管理系统的本该有用武之地的人才,为了一己利益如升迁提职窝里斗、内讧现象严重,而且高学历、高智商人员之间的内讧,往往造成的内耗会更加巨大,致使工作效率更加低下。因此,高智商、高能力人员配置在政府部门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更导致了信息科技人才配置不当不足,科技研发人才减少,严重影响着我国的自主创新。

四、加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一)改善科研人员报酬激励机制,防止人才流失

科学研究既辛苦又非常枯燥乏味,而且需要长年累月的艰辛劳动往往也不一定会取得明显的成绩,加之近年来科技工作者收入的相对下降,读书无用论抬头,配置到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研究机构的高智商人才质量在不断下降,因此国家应该从政策方面提高对科研部门的关注,加大投入,大力提高科技工作者待遇,保证科学人才体面地生活,使他们能感觉到从事科学研究的价值。通过构建有效的奖励机制来吸纳高技术海归,留住高层次人才稳定并不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

(二)建立垄断企业内部创新激励机制

高收入主要来源于政府保护下该行业对市场的垄断,而不是这些行业在市场上成功竞争的结果,因此需建立垄断企业内部创新激励机制。第一,垄断行业要深化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鼓励创新实践的制度安排。第二,强化对垄断行业生产经营情况的监督,尤其是要加大管理创新力度,构建更加合理的管理架构和组织体系。第三,健全完善科学的人才使用和评价机制。鼓励垄断行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依靠科技进步,深入挖掘内部潜力,严格控制高工资、高福利及职务消费等成本费用开支。第四,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税收调节和征收管理。

(三)健全国家公务人员收入监制机制

加强公务员的思想文化教育,根除官本位思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每一公务员心中;加强公务员考核,应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目标考核,打破“金饭碗”的局面;规范津贴将改革公务员职级工资制与清理津贴相结合。依照现实状况从机制方面着手,调节政府工作人员的福利和薪酬分配。完善政府部门的人才配置状况,优化政府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破除政府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体制障碍,健全国家公务人员收入机制。

总之,要提高和改善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就要从科研机构的报酬激励机制出发,对科技人员的创新进行奖励,提高待遇,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防止国内人才流失;针对垄断行业高收入现状做出治理,调整行业的平衡发展,同时鼓励企业竞争创新,加强反垄断,降低行业垄断程度;针对政府高福利待遇导致的人才浪费,要从内部机制入手,合理规划人才需求和福利待遇,达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13篇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l0. 19 311/j. cnki. 167 2-3198. 2017. 15.008

1引言

作为深度融合了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协同创新、创新驱动和突破性创新的特点。在中国制造2025和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该产业已成为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新引擎。要适应、引领新常态、加快我市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就必须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短缺、城市人口激增以及环境压力的加大,发展新能源汽车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无锡也在“十三五”规划中将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由于新能源汽车有着极强的产业关联度,在逐步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过程中,需要整个产业经济和社会服务体系的配套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其战略价值将日益凸显。

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差距并不算太大,这也使我们有了赶超国外先进企业的良好机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在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挥国家公共研发机构的组织与支撑功能以及政府科技计划的引领作用,推动无锡地区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之一。

2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技术特点

新能源汽车是综合了车辆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以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具有先进技术原理的新型结构汽车。其主要产业技术特点,首先是技术要求高,如动力电池的能量和功率密度不能满足长距离续航的要求。其次是产业链长,主要涉及上游资源生产、电池、电气设备、驱动系统、整车制造以及下游用户等。再次是研发成本高,电池的性能、成本和安全性都会影响到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应用。最后是商业化进程缓慢,在燃料来源、成本、政策配套、技术、消费者认可等环节,一旦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部会阻碍商业化的速度。

3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概述

3.1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概念

上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产业技术联盟这一概念,当初组建此联盟的目的主要是分担开发成本、缩短技术开发时间、提高研发速度、强化技术集成,获取产品开发和商业化进程所需的互补资源,从而形成联盟内各合作主体的竞争优势。 组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包括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并将三方的利益都要兼顾到,这个组织的发展目标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以法律契约为保障,它们可以进行优势互补,进行联合创新开发,共同承担所要面临的风险。它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它以技术的重大突破与发展为基础,引导科技进步和技术推广,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特有的竞争优势。

3.2文献回顾

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虽然在实践中得到迅速发展,但相关理论研究仍较匮乏。新能源汽车技术作为实现汽车智能化的载体,也吸引了众多产业的加入,如IT产业、金融产业、新能源产业等。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寻求联盟合作效应及风险共担等方面,并认为采取联盟的形式,企业能最大程度减小独自技术开发的风险。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外学者已从最初对产业联盟定义和动机的研究,逐渐转移到对联盟知识转移、技术创新、关系资本和标准的研究。研究内容涵盖知识转移过程、技术创新路径、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技术标准和决策流程等一系列管理标准。国内学者的研究内容还停留在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路径及联盟绩效等相关问题上,虽然也关注到联盟的知识管理、管理体系和技术创新等问题,但显然还不够深入。3.3 国内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简介

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建立了多个产业技术联盟,并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仅美国在1985 -1996年就在生物化工、材料能源、通信信息技术等领域建立了六百多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美国联邦政府在1 9 9 3年联合开展了旨在推动汽车技术革命的合作计划,该计划的目的在于提高美国汽车制造业的竞争力、开发新型汽车、研发新技术。此类联盟充分体现了政府计划引领作用,吸引了产业链上各主体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各方优质资源的整合,它们也成为国家战略性技术研究的重要实施手段。配合高效合理的组织管理和利益分享机制,可成为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实现国家战略技术目标的一种应用面广,适用性强的政策工具。

通过研究欧美等围的产业联盟的形成及发展过程,我们发现该联盟的组建模式主要有下面3种模式,一是政府引导联盟模式,二是工程研究中心模式,三是工业大学合作研究模式,如表1 0

表1 国外产业技术联盟组建模式

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资助,或者通过各种渠道筹揩资政府引导7

金,然后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引导企业参与一些国联盟模式:

家研究项目。

研究的方向比较系统全面,它包括从生产到制造的方方工程研究面面,它希望通过跨学科课题进行研究,来加强学校与中心模式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对于研究经费,有政府资助,工

业和大学也会参与其中。

参与企业开展的课题,能够与企业达成共识,建立长期工业乡

内合作关系;另一方面,研究中心意在解决行业内的共合作≤姜器问题,可以采取一对多。一所大学与多个企业,或者多 模

,寸多(多所大学与多个企业)的合作形式。

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联盟目标、选择机制、组织管理、利益机制和政府作用等方面采取的做法如表2 0

2009年在北京组建了我国第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它是由北汽控股、公交集团、中信围安等5 0多家企业和清华、复旦、北理工等国内一流大学率先组成。近年来,全国各省市也先后成立了近6 0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也开展了很多合作项目。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并鼓励新能源汽车开展试点工作,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 0 1 5年我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加快新兴技术的培育和孵化,促进新兴技术产业化已成为当务之急,而新兴技术产业化成功与否就成为衡量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协同创新绩效的重要标准之一,利用技术筛选,为形成创新合力创造了可能。可以构建一条“生产线”,发挥自身技术生态位的优势,对新兴技术共同研发、培育、孵化,然后将其推向市场。

表2 国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运行特点

关注性技术的研究,并且,通过知识支持和解决方案,来解联盟羹篙芸中长期科技发展普遍性难题,这样,可以推动国家高目标1

科技研发,提高国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在选择的时候,可以以核心技术研发单位和行业顶尖企业为选择目标,组建成核心团队,通过国家政策的支持,结合自身在关机制薯篙套研发、技术标准制定和产业链中驱动等方面的优势,

茨盟的活力;在联盟项目选择上,要把每项研究项目都

细化,将技术通用性和基础性作为目标。

在发展的过程中,组织管理机构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科技评价组织制度,加强对联盟合作项目的评估,以遵循联盟战略定位为管理前提,提出明确的分阶段合作研究目标,制定项目合作路线

图、定期报告制度和时间表。

引入风险投资,化解项目合作的资金问题,降低运行管理中

的成本和风险,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利益财政方面,可以采取提供资金支持、减免税收和低息贷款等机制措施;在法律构建上,可以制定并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和

其他相关法规,以及一些鼓励倾斜政策;另一方面,也可以构

建中介机构,将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

制定与完善国家合作研究与生产法案、技术创新法案、技术

转移商业化等法案,为联盟的合作研究、知识产权转移、成果政府转化等提供保障;在创新初期或规模较小时提供大量的经费作用支持,以后再逐步减少促进联盟企业的自我发展,发挥政府

的公信力的作用,使联盟成员企业间可以建立一种良好互信

的关系,构建一种创新的氛围。

4 产业创新联盟对无锡“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示

4.1 无锡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

无锡作为制造业大市,已积累了雄厚的汽车配件生产基础,拥有上汽大通、长隆客车等具备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的整车厂。目前,无锡新能源汽车涉及的企业有1 0多家,主要分布于江阴、惠山和新区,有多家企业从事电池等核心零部件的生产,目前该行业的年产值约为五十亿元,发展潜力巨大。而电池研发的成果,也让无锡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同时成熟的电池技术可吸引投资者建设充电站、充电桩,而完善便捷的充电设施又会刺激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热情,这些都为无锡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打开广阔的发展空间。4.2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尽管无锡还未建立起真正意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但就目前来看,联盟的技术创新问题已得到广泛关注,为了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到更好的发挥,可以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深入剖析我国产业联盟的运营管理模式,本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突出产业发展需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提升联盟组织优势”的原则,提出了无锡地区新兴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4.2.1构建知识融合与技术积累协同发展机制 着力解决产业共性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基础性研究,形成联盟技术标准,构建技术积累与知识融合协同发展模式,对协同发展的创新源要做大做强,依托优质技术研发平台开展技术积累与知识融合,在已有的高科技园区、产业孵化园和科研机构的基础上,立足联盟内核心企业,携手本地区的高等院校,建立一批高规格的国家研究实验基地、数据中心、联合实验室和技术标准检测机构,着力解决基础性、关键性问题,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利用设计链、生产链、市场链的创新传导原理,形成包括原材料、生产设备以及关键零部件的创新链,加快知识共享和技术扩散,增加联盟内企业知识与技术的存量,提升联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4.2.2建立信息化与创新联盟深度融合机制

加强信息技术开发,包括大数据、云计算、IOT相移动互联等,形成智能化的产业链,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和储运销售做成一条产业线,使创新程度更高;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与信息化技术的高度融合下,打造技术创新信息平台。然后借助基础设备和人力资源等平台,实现线上和线下的交互服务。

4.2.3打造联盟区域协同集成服务平台

需要用心打造的6个平台有:金融服务与信用平台、技术转化服务平台、研发与设计服务平台、知识服务平台、风险评估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平台。金融服务与信用平台主要是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改革与创新,解决一些投融资问题和股权投资问题;技术转化服务平台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技术转化中心和区域性技术市场,通过规范化的运作、专业化的服务和规模化发展,使得联盟的研究成果与市场无缝对接,加速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研发与设计服务平台,理所当然的是做好产品研发与设计;知识服务平台,是以提供信息咨询、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服务为目标的;而风险评估服务平台,是构建一个风险评估机构,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所谓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平台,是加强对联盟技术产出与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

4.2.4发挥政府科技计划引领作用与公共研发机构平台支撑作用 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利于集中研发目标,降砥技术独自研发风险,集中多方科研人员攻关,可以提升企业研发积极性和研发效率。提高无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整体产业竞争力,整合优质资源,促进多方参与。另外要充分发挥政府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引导作用,通过设置科技计划目标,形成高效的联盟伙伴公共研发平台,制定政策法规,利用税收、财政补贴手段,刺激区域内企业对新技术的需求,突破原有技术障碍,从而解决产业内的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

4.2.5提供配套支持,完善联盟的内部管理结构,提升校企合作的技术创新

为了配合技术联盟的高效运转,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组织管理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联盟的组织运行与管理模式,在决策、研发、知识产权等方面,明确联盟成员间的义务和责任,完善联盟结构,提高联盟企业的创新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组建联盟对优质资源进行整合,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政府要制定配套政策,大力支持联盟,要增加资助,建立相关组织协调机构,推动企业间深度合作,调动企业参加联盟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联盟实现资源互补,拓展合作空间,拓宽研发平台,改善项目合作模式。通过联盟,整车厂可以将企业和大学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从而捉高联盟内企业与大学合作的研发效率。

5结束语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模式与组织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对我市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进行了分析与探索,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做法,提出我市新能源汽车以及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为无锡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与帮助,同时为地方政府的决策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付苗,张雷勇,冯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模式研究以 TD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10):31-38

第14篇

关键词: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低碳经济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日本福岛核事故等问题出现,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一个举世关注的经济和政策议题,发展低碳经济开始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所谓低碳经济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减缓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以能源的消耗为基础,对能源的依赖作用大,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同时,随着汽车数量不断的增加,尾气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汽车产业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现状不改变,将会对汽车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为加快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对汽车产业发展的制约,发展低碳经济,实现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开发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是一条有效途径。

二、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新要求

1.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有效结合

伴随全球能源、环境、气候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许多国家纷纷制定各类专项行动计划,大力培育发展以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应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对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双向驱动"作用,将技术创新同市场需求有效结合起来[2]。

基于节能环保和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未来汽车产业发展将主要表现为两种趋势:一是趋向于节能汽车的研发生产;二是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因此,国内汽车企业应该抓住国内汽车消费市场转型升级的有利时机,把握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国内外市场,以需求为导向,适时优化调整研发投入的力度和方向,加大对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创造出更多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

2.技术创新与汽车政策相适应

能源与环境的问题已成为全球日益关注的焦点,全球变暖的威胁让全球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为应对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危机,发展环保型汽车是各国汽车产业的必由之路。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同时也饱受碳排放量过大的指责,政府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很大。针对我国汽车数量巨大、能源紧缺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国务院、国家环保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先后出台了多项汽车节能减排政策,旨在鼓励汽车企业提升节能水平,提高燃料燃烧效率。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引导消费者购买小排量等节能环保型汽车。

对于汽车生产厂家而言,国家不断提高新车的排放标准,技术创新有了新的要求。为了达到不断提高的排放标准,汽车生产企业应该加快技术创新,推动传统汽车提高燃料燃烧效率,以适应政策要求。此外,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节能减排的另一条有效途径。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能够缓解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以及环境污染等压力,同时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全球汽车企业差距相比与传统汽车更小,为中国汽车工业崛起提供了机会。

因此,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应以政府政策为导向,加快对小排放量汽车、节能型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提高汽车节能技术和燃油利用效率,降低新车碳排放量,推动技术升级,开发清洁能源,增强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技术创新途径

近些年来,我国汽车产业虽然发展迅速,汽车产销量逐年增加,但是我国汽车企业主要是掌握一些低端技术,市场上现存的汽车产品表现出高能耗、高排放等特点,节能效率低下,对环境和能源造成了严重威胁。而不断增长的汽车消费需求与能源和环境的压力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汽车产业在能源利用方面迫切需要进行技术创新。

针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从能源效用技术创新的角度,结合目前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解决我国汽车产业车用能源短缺问题的两种途径:一是大力发展节能汽车;二是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

1.大力发展节能汽车

发展节能汽车是在传统汽车高污染、高能耗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所谓节能汽车,是指以内燃机为主要动力系统,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优于下一阶段目标值的汽车。加大对节能汽车的研发力度,加快技术创新和进步,推动节能汽车产业发展。

(1)调整汽车产品结构

汽车企业应该优化研发投资结构,加大对小型车、柴油机车的研发投入,加快技术创新,研发出更多品种的小排量车车、柴油机车,丰富车型,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符合国家政策的规定,提高小型车、柴油车等市场份额。

(2)提高汽车节能技术

传统汽车能耗高,对燃油的利用效率低,碳排放量大。对此,应加大汽车发动机、变速器的技术创新,增大R&D投入力度,掌握核心技术,提高内燃机的供能效率,以降低能耗。同时,开发出高效变速器,提高整车优化、轻量化技术,减少阻力,节约能源。

(3)推行行业标准

大力推行燃料消耗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加快技术创新,实现技术突破,研发出世界上先进的发动机系统,降低每公里的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排放量。

(4)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加大对新型公交车的技术研发力度,发展节能型公交,缓解出行压力,提高道路运输效率。

2.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

在能源和环境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主力军。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

(1)加强核心技术研发

新能源汽车目前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电池技术,应大力推进动力电池技术创新,重点开展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和轻量化设计,集中力量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突破。

(2)加强关键零部件研发

零部件发展应该与汽车整车同步发展,重点支持驱动电机系统及核心材料,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器等电动化附件的研发。大力开展燃料电池电堆、发动机及其关键材料核心技术研究。

(3)加大节能技术研发

积极推进汽车节能技术创新,以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水平。重点开展混合动力技术、高效内燃机技术和先进电子控制技术的研究,开发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掌握混合动力、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汽车电子和轻量化材料等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

(4)加大新型发动机开发

积极开发新型替代能源,诸如天然气、乙醇、液态氢等低污染燃料,加大对这些新型动力发动机的研发力度,获得技术上的突破,研发出新产品,以适应未来市场的需求。

总之,加大技术创新,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降低汽车燃料消耗量,缓解燃油供求矛盾,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促进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

四、结语

低碳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产业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手段[3]。为解决我国汽车产业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缓解能源稀缺和环境问题带来的压力,应加大对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开发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低碳经济,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 (7):8-12.

[2]姜江、韩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培育[J].产业经济,2011(7):57-62.

第15篇

补贴性政策将有效刺激市场需求

应对全球扑朔迷离的经济形势,中央政府的政策着眼点立足于扩大内需和促进结构调整。除了通过正确的经济政策抑制非理性资产泡沫、防范通货膨胀、打击投机型购房行为外,也采取激励性政策措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这种差异性政策取向的信号就是,要在抑制物价不合理上涨的同时保障经济的平稳增长。2009年,我国以销售1300多万辆汽车稳居全球第一,为保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经济增长的目标实现,仍需要汽车工业引领增长。在许多国家把下一个产业竞争的重点放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而中国的经济增长还离不开对汽车产业的路径依赖时,在汽车销售旺盛时期以补贴性政策启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对于扩大汽车市场需求和优化汽车工业结构都极为有益。

这一政策明确规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标准根据动力电池组能量确定,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补贴资金拨付给汽车生产企业,按其扣除补贴后的价格将新能源汽车销售给私人用户或租赁企业。试点期内,每家企业销售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乘用车分别达到5万辆的规模后,中央财政将适当降低补贴标准。

相对于传统的汽油汽车来说,新能源汽车因为结构性原因增加了电池等功能,成本相对较高。与传统汽车比较,目前混合动力汽车成本高出30%~40%,纯电动汽车成本高出40%~50%,燃料电池汽车成本高出100%。显然,在同等条件下,新能源汽车并不具备价格竞争优势。但是,由于新能源汽车具有减少尾气污染和碳排放的特点,比传统能源汽车更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要求。对于新能源汽车减少负外部性的发展方向,给予一定的补贴与扶持合情合理,毕竟许多减排性的投入也来源于财政资金。当然,也有一些学者提出,这种补偿应该借助征税的形式,由使用传统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补偿给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而不作为汽车消费者的群体则不应该承担相应的补偿责任。不过,笔者从汽车行业专家了解到,国外一些老牌汽车厂商有在2011~2012年生产新能源汽车的规划。政府在短期内利用国内汽车销售利好势头,采取财政性激励政策,当然有尽快从布局上促进本土车企形成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的考虑。

根据我国高铁建设的经验,先刺激市场需求,扩大产业规模,而后在产业扩张中促进技术创新,是一条可行的提升产业竞争力之路。由于纯电动汽车中电池组件等产品占用较多成本,在规模化的市场需求没有形成之前,纯电动汽车与普通汽车相比缺乏明显的价格优势。因而,通过政府补贴的办法先行削减纯电动汽车的价格竞争劣势,激发市场的购买活力、扩大市场规模,然后在规模扩大与竞争加剧中引导和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有助于在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竞争中后来居上。

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

发展新能源汽车关系到国家汽车产业竞争能力的提高,也攸关各地未来汽车产业的竞争地位。在任期政绩目标制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存在着做大经济规模的冲动。尤其是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推动下,无论是财政还是银行部门都主动积极地为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而地方的规划部门也积极搜罗新的投资项目,新能源汽车无论是从投资规模还是市场前景看都符合地方经济扩张的现实要求。实际上,近年来不少省市地方政府多方支持企业的电动或者混合动力汽车项目,推动企业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汽车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这种产业化前的竞争态势已经导致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不久前,笔者在随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员会对在北京大兴采育开发区进行调研时发现,北汽新能源汽车公司经过几年探索,已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整车匹配技术、电驱动技术和控制系统技术三大领域的核心技术,以此为基础,公司引进电机、电池和辅助系统,为规模化产业扩张做好了技术准备,立足于在短期内成为具有新能源汽车改装、生产资质及具备新能源整车研发、生产、销售能力的企业。

但是,应该说,目前出台的政策还有不尽完善之处。比如,从试点城市看,虽然北京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已经有一定进展,政府部门也作了一定准备,消费者对购买新能源汽车存在一定期待,但北京却还不是新能源汽车的试点城市。与此类似的还有重庆,重庆长安汽车在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因而,希望在出台细则的时候考虑区域之间的平衡和相关区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基础。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也应该为北汽新能源汽车公司、重庆长安汽车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打开市场扩张之门。

配套性的政策支持除了来自中央政府以外,也涉及到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试点城市应该加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便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便捷、安全的充电条件;相关区域政府还应该削减对新能源汽车的各类限行及限制性措施,以便诱导消费者对节能环保型新能源汽车的购买需求;把新能源汽车扩展到出租行业与公务用车范围,形成一定的刚性购买需求,进一步扩展市场空间。与上述政策相关的,应对示范运营的出租车公司给予一定的税费优惠,并以一定的减免费优惠鼓励新能源出租车取得运营牌照;尽快出台充电站、充电桩、充电接口的国家标准,以便新能源汽车充电过程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配套性的零部件生产基地,建立新能源汽车快捷、高效、完整的产业链。

从全国来看,还需要设置一定的技术准入门槛,在鼓励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同时防止一哄而起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发生。对于汽车企业来说,既要看到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应该看到这一行业技术含量高、初始投资规模大、未来竞争激烈等因素,在选择进入市场时一定要做好可行性研究工作。技术创新决定竞争地位

多年来,我国一直把新能源汽车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据相关方

面提供的材料,我国科技计划累计投入近20亿元,分别组织实施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确立了“三纵三横”的研局。所谓“三纵”是指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三种整车技术,“三横”则是指多能源动力总成系统、驱动电机、动力电池三种关键技术。应该说,整车技术与其中的关键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三纵三横”只是一个惯常的说法,显示技术创新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基本掌握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建立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技术平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关键零部件体系,开发出一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实现了小批量的整车生产能力。其中,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我国在系统集成、可靠性、节油性能等方面进步显著,依据不同混合度方案,实际路况运行节油10%至40%,混合动力整车产品开始小批量进入市场;在纯电动汽车方面,我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使用大容量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纯电动客车曾在奥运中心区规模应用。纯电动轿车具有成本优势,已开始小批量出口欧美,国内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我国的整车集成技术、动力平台的成熟性,整车的可靠性有了新的提高,无故障间隔里程与国外同步达到3000公里,并取得了“新一代整车控制器”、“两挡变速器”、“氢电系统安全性碰撞”等一批原创性研究成果。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明显短板:一是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链尚未形成,零部件的生产能力与技术水平无疑会影响到整车质量与规模;二是我国目前的动力电池在性能和成本方面离整车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如何研制出成本低、重量小、持续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的电池,已经成为破解新能源汽车难题的关键,但在磷酸铁锂电池、锂离子电池配方权等技术研发方面,国外的研究者拥有技术专利;三是我国在混合动力整车共性技术包括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箱、轻量化技术和机电耦合技术还有待突破,混合动力整车的核心集成能力、动力系统优化和匹配技术也有待提高。可以说,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生产的技术方面有强有弱,不很平衡。

但总体上看,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方面与欧美日等主要汽车先行国家有一定差距。不过,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经验看,放开市场有助于在竞争中促进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在传统能源汽车生产历程中,我国曾通过改变定点生产的格局和强化市场竞争,实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并在竞争和规模化生产中降低价格使消费者受益。在新能源汽车生产方面,放开市场不仅会促进技术创新。还会促进城市环境改善。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数据,预计到2020年,城市地区汽车数量将比1995年增长1.2亿到1.5亿辆,未来数十年汽车数量的增长将加剧目前已十分严重的城市空气污染。既然新能源汽车是公认的汽车产业发展方向,有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通过放开市场和利用财政资金弥补新能源汽车价格竞争不利的方式,有助于在一个新的价格起点上形成有效的竞争格局。而竞争,是促进技术创新的有效手段。

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方面,应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应考虑尽快明确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家战略和技术路线,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要尽快建立统一的国家标准,以对市场起到规范、指导、示范的作用,避免新能源汽车产品无序发展;同时,要鼓励企业建立合理竞争与分工合作关系。要鼓励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建立战略联盟,形成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和收益共享的制度与规则,在合作创新与开放创新中提高国内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创新能力。当然,国家也应该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对于那些能够破解关键技术瓶颈的企业给予让度市场份额的奖励,促使企业在产业化过程中不仅有扩张生产能力的冲动,而且有推动技术创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