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独立审计作用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审计独立性;审计市场;政府监管;审计质量
在现代经济市场中,独立审计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近些年来,我国大量的上市公司频繁发生审计失败案例,如“琼民源”、“红光实业”、“郑百文”、“南方保健”等,严重地威胁到了审计师的独立性,以致整个独立审计行业的诚信问题受到普遍的关注和质疑。因此,提高和加强审计独立性对我国市场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
独立审计的本质是对上市公司提供的审计报告进行审核、监督和签证;而作为审计的实施者――审计师在其职业过程中要对其审计意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在我国,随着审计市场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公众及政府部门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信息的提供者出具了虚假的信息,作为鉴证业务的审计师会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恪守其应有的独立性准则,保证信息的质量;另一种是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违反独立性准则,产生低质量的信息报告,使审计市场的效率低下。所以,审计师的独立性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审计师的独立性是市场发展的奠基石,也是确保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等相关信息质量的制度要求。而现代企业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这种权利的分离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问题――问题的产生,并由此导致了“内部人控制”现象。这种现象严重的破坏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如何解决此类现象呢?其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保证审计师的独立审计。在审计师审计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各种经济利益的驱动,审计师要独善其身保持这种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而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划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类。外部因素主要有生存压力、政治经济因素、审计收费、审计供需模式等;内部因素主要有会计师事务所的形式、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非审计业务、审计任期的长短等。正是这些影响因素阻碍着我国审计市场的正常运转,严重威胁着审计独立性,所以市场经济对强化审计独立性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二、政府监管在提高审计独立性的作用
审计师要保持其独立性,出具高质量的审计报告,需要政府与市场采取相应的对策,减少甚至消除各种因素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本文在此主要探讨政府监管对审计独立性的作用。
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审计市场目前的发展不是很完善。在市场经济中,审计师为了获取一定的社会资源和经济利益,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出具有利于客户的审计报告,这样就导致了审计行业以牺牲审计独立性为代价的“恶性竞争”。我国的审计市场对审计服务产品长期供大于求,审计师面对这种情况只能选择降低审计收费标准,维持正常经营,而出具的审计报告质量也会随之降低。简单的说,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主要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来发挥作用,但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其效果并不明显。这时政府就以“看得见的手”来发挥作用,弥补市场失灵,保证整个市场正常有效地运行,即通过非市场机制的手段来解决有关市场的失灵问题。因此,在监督和管理审计行业和审计师时,政府主要解决审计行业自身和市场机制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政府监管的着眼点在于保证审计市场的有效运行。从法律、法规的角度界定审计的目标,赋予独立审计应有的社会职能,制定审计行业的行为准则,建立独立审计预警机制,实施必要的监督和处罚机制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这都是政府监管在保证审计市场有效运行中的体现。此外,政府还应持续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审计师的执业风险,提高其违法成本,并且减小审计师与客户之间的利益羁绊,从而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审计信息质量。
第二,政府适度的监管审计市场。不当的政府监管会造成审计市场的恶性运行与发展,从而使整个审计行业的发展受到影响;相反,有效的政府监管不仅可以约束审计独立性威胁,而且有利于产生高质量的审计需求。限制政府对独立审计的干涉行为,才能为审计市场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使得企业能够自由选择所需要的审计服务。因此,政府应该把握监管的程度,提高监管的效率,从而提高审计的质量。
第三,政府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督。首先,政府在执行其监管职能时难免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举措,如执法力度不够、信息透明度偏低、遵循制度的程度不到位等。其次,政府部门作为市场的监管者同样具备“经济人”的属性,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政府部门可能会制定出不合理的政策,形成不公正的监督。所以监管者必须进行必要的信息披露,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管规则和程序。
从我国具体的国情出发,仅以市场机制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是不现实的,加强政府监管是我国独立审计市场的必要选择。强调政府监管的作用并不代表市场机制就不重要,而是要构建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政府监管为补充”的监管模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相当复杂,它们对审计独立性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既相互协作,又相互制约。因此,提高审计师的独立性,需将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管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加强政府监管应注意的问题
在提高审计独立性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监管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只有解决其中的问题才能达到较好的监管效果。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把握政府监督的目的,避免过度监督。政府监管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而出现的。适当的政府介入有助于提高市场的效率,从而提高审计的独立性。曾萍、蓝海林(2003)的研究表明市场和政府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而我国的审计市场还不成熟,所以要对市场进行完善,然后再借助政府的力量来完成重要的补充作用,这样才能保证审计的高质量。所以,过度的政府监管不但不能改善审计市场的问题,而且会导致整个独立审计的失败。
2.保持“一个声音”说话,避免多头监管。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缓慢,一个主要的制约瓶颈就是市场面临太多部门的监管,如财政部、工商部、税务部、审计部等。这些部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监督检查,但是在执行监管任务时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和协调,在监管职能的设置上往往又出现重复和交叉,带来了没有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导致监管成本增加、监管运行效率低下,而且影响了审计业务的正常开展。这种行业的多头监管、重复监督对独立审计的健康发展无疑是有害的。
3.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手段,避免监管失灵。市场失灵可以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然而政府监管也会出现失灵现象。首先,现代市场的经济情况纷繁复杂,作为监管部门的政府要全面掌握和分析相关信息往往十分困难,且成本较高,这种信息的不对称造成政府监管效率低下。其次,政府所采取的监管方式不当或政府监管目标的多元化等也会造成“监管失灵”。所以应该通过权利监管和机制制衡来尽可能的减少政府监管的缺陷,以达到较好的监管效果。
参考文献:
[1]侯迎新.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及治理综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5.
[2]曾萍,蓝海林.审计独立性:市场选择和政府选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1.
[3]李明辉.成本与审计师选择行为研究综述[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1.
[4]张玮华,关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9,6.
[5]白华,肖玉莹.注册会计师审计委托模式:理论争论与现实选择[J].财经科学,2011,2.
一、甲醇厂“过关培训”的现状分析
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趋势下,甲醇厂作为宁东煤化工板块第一个开工建设、投产运行的煤化工项目,被集团公司确立为煤化工产业的培训基地,赋予了人才培养、经验积累、管理创新的重要使命。提升员工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培训,对甲醇厂而言,要在竞争中获取优势,快速达产创效,谋求新的发展,更好地履行培训基地的职能,就必须加快培育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业务精、能力高的员工队伍,由此为煤化工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但就甲醇厂而言这些条件并不完全具备。
第一,安全形势严峻。
甲醇厂自2007年来发生了多起安全事故,被集团公司亮出了黄牌警告,安全上的严峻形势引起神华集团的领导特别关注,向煤化工基地派驻了安全督导组,重点督导甲醇厂的安全管理。
第二,技能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厂内熟练工的比例较小、新入厂员工培训滞后等原因,员工的技术水平操作技能基本素质低,整体不均衡。必须建立一个整体的技能基础,才能有效地保证每一名员工素质的一致性并在此基础上深化。
第三,生产运行困难被动。
由于频繁的开停车,造成安全形势较为被动,干部职工疲惫不堪,畏难、抱怨、失望的情绪在员工中蔓延。
第四,人心不稳流失严重。
安全的被动形势,生产运行的不稳定,造成员工收入下降,与个人期望值存在差异,加上周边煤化工企业来挖人才墙角,造成人心浮动,员工队伍极其不稳定
第五,人才需求刻不容缓。
由于我们所处的宁夏区内及周边省份一片煤化工热,到处都在招录化工熟练人员,使我们在招聘和吸收熟练人员出现了瓶颈,短时期内不可能通过大量的引进招聘来解决人才的急需矛盾,必须自力更生解决困难和问题。
第六,发展任务需求明显。
随着新项目的运作需要煤化工基地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必须建立完善的培训体制,着眼未来,提前谋划。
总之,严峻的形势,艰难的现状,只有依靠培训才能解决这些矛盾,煤化工的现状要求我们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勇于创新,需要多快好省的方式和效果,于是公司确定了“过关培训”的工作思路,并很快地开展这项工作。
二、深入开展“过关培训”的有效策略
第一,确定过关培训内容要立足实际。
“过关培训”就是为解决员工素质、技能与基地生产建设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开展的以“全体动员、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督、全员考核奖罚”为原则,因地制宜、突出实用、“必知必会”的全员培训考核,上到公司总经理,下至普通操作工,按相关培训需求内容分层次和岗位需求要求,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由简入深。
对甲醇厂及安装检修公司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了为期5个月4个阶段的“过关培训”活动。分别是:(1)一个月的安全应知应会过关;(2)三个月的操作技能过五关;(3)一个月的安全先进理念及安全管理知识培训过关;(4)一个月的制度培训过关。期间又结合安全基础年活动,将这2项活动进行合并共同开展。“必知必会”过关培训考核分两个层次进行。
公司领导、中层干部和机关管理人员全员学习禁令和HSE管理制度,由神华督导组和职工代表监考,全部闭卷考试,90分为合格,对不合格人员进行严格处罚。班组长及各岗位操作人员全员利用集中培训、岗位强化、业余自学等形式,培训考试必过八关。即:安全应知应会、工艺流程和叙述、工艺参数和指标、联锁报警和参数、开停车操作、事故处理、QHSE安全制度、公司制度八个内容。按照过关的形式,每关进行闭卷考试,通过一关才能进入下一个考试关,直至将所有考试关通过,培训成绩进入员工培训档案。
第二,精心组织过关培训过程。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培训氛围。为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煤化工公司主持召开了主题为“提高员工的岗位能力,提升岗位人员素质”,培训动员大会,甲醇厂根据此次培训主题召开了厂级培训动员大会,就“过关培训”精神及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传达、布置和分解,并通过广播、标语、条幅、甲醇简报、车间小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让每一位员工明白:企业提供员工发展的平台,而员工个人的价值和愿望只有通过企业的发展来实现,只有加强个人的综合素质,才能使企业发展壮大,个人的价值得到提升,企业和个人达到双赢。
层层落实职责,任务落到实处。公司、甲醇厂和各车间成立了以党政领导为组长的三级过关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各基层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本着培训“针对性、实用性”的原则,科学地制定了员工培训计划, 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创造性地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厂专门成立了教育培训科,培训科先后制定了系列的文件文件,安排专人进行跟踪落实,按照“分级管理,分项达标;以点带面,全部通过”的原则,有力的推动甲醇厂整体培训工作。
加大培训投入,改善培训条件。煤化工分公司给予了大力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建立了培训津贴、师带徒津贴和奖励资金,专项用于培训工作。加大培训硬件设施建设,及培训软件建设。
培训科组织印刷所需的培训教材及相关的所需掌握的专业知识等学习材料;并编写了员工“过关培训”所必须掌握的明题题库。
建立培训题库,强化“必知必会”。确定“必知必会”内容。依据安全培训教学大纲、考核标准,结合各岗位、各工种的实际,通过职工讨论、生产骨干和专业技术人员联合审议,把职工必须掌握的岗位专业知识、必须知道的岗位危险源识别与处理、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确定为“必知必会”内容。
丰富培训形式,推动技能提升。一是建立师带徒机制,二是以提高员工现场操作技能为目的,积极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三是强化技能鉴定工作。四是强化现场培训学习,
严格培训考核,确保培训质量。对于员工严字当头,严格执行安全“过关培训”。成绩好就奖励,一次不过就补考,两次不过关就待岗。针对连续待岗人员,车间班组长及领导根据本人情况从中找出问题所在,进行联合帮教。让员工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通过车间及部门领导的联合帮教后顺利上岗。在过关培训考试过程中,作弊现象屡有发生,对此培训科特制订了考场纪律。在培训过关考试过程中,员工的每场考试由培训科、人力资源部、纪监室会同公司有关部门参与监考。保证了考试成绩的公平、公正性。
三、结论
关键词:审计;权力;制约;监督
中图分类号:F2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66(2008)10-0042-01
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既是新时期下推动依法行政、科学执政、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得出的重要经验。笔者就审计此,谈谈几点看法。
一、审计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内容
审计作为综合的经济监督部门,主要是对财力的征收权和分配权、经济决策权和资金使用权进行监督,具体包括:1、加强对财力征收权和分配权的制约与监督,促进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严格执行。对政府预算收入的征收权进行制约和监督,包括:(1)审计税收征收情况,监督税务部门和国家金库等单位是否及时足额上缴税款。(2)审计行政性收费的征收情况,审查是否存在利用行政职权乱收费、乱摊派和超标准、超范围收费情况。对预算资金分配权进行制约与监督包括:(1)审计预算编制情况。检查预算编制、预算调整是否符合预算的公共性、完整性、科学性、计划性、公开性和法制性要求,防止预算资金分配权的滥用;(2)审计评价财政支出管理情况。通过对财政支出结构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做出审计评价,实现对预算资金安排权和分配权的制约与监督。2、加强对经济决策权的监督,促进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科学执政。决策权是领导干部权力的核心。通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情况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审计和评价,使领导干部明确“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观念,自觉将权力的行使置于有效监督下,有效制止执行错误决策和不科学决策,防止出现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以及不顾自身财力,盲目追求政绩而造成决策失误等失职、越权、滥用权力的现象,促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提高科学决策和依法执政水平,实现对经济决策权的制约与监督。3、加强对资金使用权的监督,保障财政资金合法、合理和高效使用。包括:(1)以管理、分配专项资金的单位为审计切入点,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审计,制止挤占挪用等滥用权力行为,保障专项资金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以充分发挥;(2)严肃财政纪律,大力查处私设小金库、滥发奖金补贴等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维护党和政府形象;(3)对重点工程、投资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审计监督,从立项、拨付、管理和使用等环节检查决策权、筹资权、审批权、监管权等,查处和反映各种损失浪费问题,评价投资效果、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对资金支配使用权的制约与监督。
二、影响审计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主要因素
审计对权力制约和监督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有:1、审计管理体制的制约。我国审计机关实行双重管理体制,业务受上级审计机关管理,行政人事和财政经费受地方政府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使审计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难以保持超然独立性,影响审计对权力制约和监督作用的发挥。2、审计法律环境的制约。审计处理问题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目前我国的法律制度、行政法规仍处于不断完善过程,审计处理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仍存在不少缺陷和不足,给审计对权力的监督造成极大困境。3、审计处理权限的制约。根据《审计法》有关规定,审计机关本身没有对违规、违法的人和事的处理权,只有建议和移送处理权。受此制约,容易形成“屡审屡犯,屡纠屡犯”的怪圈,使审计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用大打折扣。
三、进一步发挥审计对权力监督和制约作用的对策
要更好地发挥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作用,必须在审计创新、监督机制完善、审计成果运用、工作制度创新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审计部门的执行力和监督水平。1、推动审计创新,进一步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功能。主要在几个方面下功夫:(1)更加注重突出审计监督重点,通过推动建立审计资料数据库、加大审计项目前期调查分析力度、实施滚动审计项目计划等创新措施,突出对重点单位、重点项目、重点资金进行审计监督和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的查处;(2)实施对财政资金运行和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监督,实现由事后的定期审计向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不定期跟踪审计转变,提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保障权力正确运行的审计“免疫系统”;(3)由以往以合规合法性审计为主向合规合法性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转变,既加大对违纪违规行为的审计查处力度,又深入对投资决策、资金使用、项目管理和投资效益等各个环节进行审计和做出评价;(4)积极运用现代审计方法、技术和手段,由传统的审计技术手段向计算机辅助审计转变,提高审计对权力监督制约的执行力。2、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快形成对权力监督和制约的合力机制。逐步形成多个监督部门全过程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审计进点前,审计组人员还要包括纪检监察、组织、财政、人事、国资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人员,形成多方共同参与的联合审计组;审计进点时,审计人员与纪检或组织部门的人员一同召开进点会;遇到审计手段难以核实的情况和问题,需纪检、监察、检察等部门介入的,由相关职能部门人员通过纪检、监察、检察手段及时加以解决;审计结束后,纪检、组织等部门要切实将审计结果利用到对干部的廉政监督和选拔任用上来,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纳入到干部廉政和考核档案,实现“审”和“用”有效结合。3、稳步推进审计公告制度,形成审计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的新机制。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公告权,是对权力监督和制约的强有力手段。有步骤推行审计公告制度,保持审计监督公开性,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权力行使知情权,既有利于社会公众对审计执法进行监督,推动审计机关廉政建设,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水平,更有利于社会公众对腐败、滥用权力行为监督,加强审计机关与人民群众联系,形成审计监督与人大政协监督、新闻媒体和公众舆论监督统一协调的监督体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发挥国家审计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作用。
作者单位:佛山市审计局
参考文献:
[1]王悦,关福军,孙大林,傅忠伟,卢莹,宫军.国家审计与权力制约和监督.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11
论文关键词:如何,发挥,审计,监督,宏观管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政府职能部门虽然不再直接经营企业,但仍担负着一定的经济管理职能。作为经济监督体系中的差错和弊端,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发挥审计监督在宏观管理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结合审计实践,就如何发挥审计监督在宏观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以下一些初浅看法,与同行商讨。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审计监督在宏观管理中的作用意义重大
审计监督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受托的专业人员,根据国家的有关法令、制度、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检查、审核、分析,对其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做出评价和结论的监督活动。加强审计监督,对宏观管理的意义主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审计监督有利于宏观调控。通过审计监督,可以加强国家财政管理,保证财政收入按时、按计划入库,控制财政支出,使财政收支达到平衡;可以使银行本身的信贷资金有计划按比例地发放,使信贷资金的发放与生产需要衔接;可以控制基本建设的盲目投资,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现象。
(二)加强审计监督有利于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在我国进行经济体制和税制等一系列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一些制度、措施相对滞后,局部与全局的矛盾仍然存在,一些单位和个人为了局部利益而侵占全局利益的问题还相当普遍,偷税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需要审计机关通过对财政收支的审计,依照国家的法规,监督企业和地方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三)加强审计监督是保证经济体制改革健康进行的一个重要手段。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现在虽然有了总的方向、原则,但一些具体步骤措施仍在探索中。有些思想不健康的人钻改革的空子,损害国家利益,为小团体和个人谋利,影响和干扰改革的顺利进行,国家需要运用审计监督的手段,来揭示问题并与其作斗争。
(四)加强审计监督有利于促进提高经济效益,目前许多企业经济效益差,有的损失浪费惊人。多年来审计部门对一些部门和单位实行了有效的审计监督,提示了大量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改进意见和措施,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加强审计监督,有利于发现大案要案线索,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审计监督应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努力发现大案要案线索,充分发挥审计的威慑作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违法违纪问题比较隐蔽,这就更需要加强审计监督,提高审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更好地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二、从审计监督本身固有的职能出发,适应宏观管理的需求,拓展审计新领域,更好的发挥审计监督在宏观管理中的作用,积极为宏观管理服务。
审计监督作用发挥的如何,审计监督怎样更好的为宏观管理服务,最终要通过审计监督所固有的职能作用而体现出来,这是审计本质的内在要求。而审计的本质就是监督,它体现在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从审计立项到审计结果的利用等,都体现着审计监督职能。审计具有以下三方面职能:
(一)监督职能: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经济监督,主要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审查,指出错弊,监督被审计单位和个人遵守财经法纪,履行经济责任。
(二)鉴证职能:指外部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依据对审计单位的会计及其他经济资料所反应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按照财经法规和会计准则,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鉴证,取得国家及社会各方面的公认,作为评价经济责任,解脱经济责任和依法处理的依据。由于审计鉴证是依法进行,客观评介,能取信于社会,故又称审计公证。
(三)评功职能:指审计机构或人员对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核实的基础上,评价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优劣,经济效益的高低和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现在开展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职能居于突出地位。
三、审计监督要在宏观管理中发挥作用,就应按其职能要求,适应宏观管理需要,开展各项审计工作,才能更好的为宏观管理服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根据经济工作中心和重点,安排实施审计项目,严格执法,发挥审计监督维护财经秩序的作用。审计监督的目的就是查错纠弊,揭示经济活动中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其加强经济管理。这是审计职能的体现,也是审计监督在宏观管理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国家各级审计机关实施的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宏观管理作用明显。
(二)根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为政府担出加强宏观管理的建议,发挥审计监督为宏观调控服务作用。
由于审计结果客观公正,较真实的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成果及资金使用情况,从中发现具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关性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反馈经有关部门,便于政府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有的放矢加强管理和防范,保证经济健康有序的运行。审计部门每年开展的行业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提示出大量影响资金使用效果问题就是很好的例证。我们对某县水利专项资金审计时发现,国有投入上千万的资金,用于旱田改水田,目的是提高家民收入,但是效果不明显,一些农民纷纷将水田又改为旱田,致使基电井报废较多,国家投入的资金损失浪费严重。针对这一反常现象,我们进行广泛调查,查明了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水稻市场价格低,农民灌溉水田的水费和电费却较高,种水国成本高于旱田,而收入却相当。我们及时将审计调查的结果编发成审计信息,发送给政府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措施,避免了国家资金的再度损失。
(三)向有关部门及被审计单位提出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意见及建议,发挥审计监督的帮促作用。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审计部门,既要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监督,又有义务帮助被审计单位,促进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这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因审计能够较全面的掌握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所提出的建议也就较切合实际,针对性较强,因而对其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较大。同时审计在监督过程中,还担负着宣传国家政策法规,对基层单位进行业务指导等任务,这些都是帮促作用的体现。
美国曾发生过两起食品安全事件,值得反思。
2009年1月,美国的Peanut Cooperation of America (PCA)提出花生酱产品召回,召回的范围涉及到2007年1月1日后生产的400种产品,这些产品导致美国43个州的8人死亡和500多人生病,且病患半数是儿童。PCA位于乔治亚州Blakely的加工厂被认定是危机爆发的源头,检查人员发现现场很多方面不符合FDA的GMP要求,而最近一次来自第三方的检验,对现场GMP的评价极高。2011年9月至12月,美国受到李斯特菌污染的香瓜导致30人死亡,这是25年来因食品安全事件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美国联邦的调查结果表明,生产这些香瓜的农场(Jensen Farms)没有按照官方的食品安全指南操作。FDA官员在现场提出很多缺陷,而在最近一次的第三方食品安全审核中,Jensen Farms得到96/100的高分。这次是基于“检查表打分方法”的审核,而不是基于过程的审核。
这两个事件提醒我们,审核过程中,仅仅依靠“检查表方法”去关注现场的良好/最佳(GMP/BMP)的符合情况,是不充分的。要结合对管理体系的评价,关注体系的运行对现场状况的推动和维持作用,才能最终确信现场管理体系是稳健的,保障现有业务的绩效。管理体系的贯彻与良好/最佳操作规范的结合,才是帮助管理食品安全风险的最佳选择。
对于食品链,基于过程的第三方独立审核,通常基于下列原则:
1 整个食品供应链的风险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的核心
食品链组织控制食品安全危害的能力不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编制ISO 22000标准,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新思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在整个供应链上进行风险管理,以落实对食品安全危害进行的有效控制。
近年来一些食品链组织协同编制了一些标准,例如由英国标准化组织(BSI)出版的有关食品安全前提方案的PAS标准(公共通用标准)。这些PAS标准,结合了相关领域中现场食品安全前提方案管理的经验和理念,为食品链组织落实ISO 22000标准中的前提方案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ISO/TC34食品技术委员会和分委员会SC17,全面采纳了PAS 220标准,经过一些编辑性改动,了ISO/TS 22002-1标准,即“ISO/TS 22002-1 Prerequisite programmes on food Safety — Part 1: Food manufacturing ”(食品安全前提方案——第1部分 食品制造)。
2008年,荷兰独立非营利机构“食品安全认证基金”开发了“Food Safety System Certification 22000”(食品安全系统认证22000,简称FSSC 22000)认证方案,该方案基于ISO 22000、PAS 220及ISO 22002-1,应用于食品制造业,已成为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的基准认证方案。2012年,基金会又推出了ISO 22000与PAS 223标准,即应用于食品包材制造的认证方案。
对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GB/T22000/ISO 22000),中国认监委已对食品链的24个领域食品类别制定了认证规则,其他类别的规则正在补充,以完善对整个食品链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领导和监管。中国认监委也正在与GFSI联络,推广中国HACCP(CHINA HACCP)被GFSI承认作为基准标准,促进中国的食品安全管理认证经验被全球接受。
2 基于过程的审核方法——第三方评估该如何工作
食品安全危害,是食品或食品存在状况中所含有的,对健康有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因素。为了有效地消除或预防潜在危害,食品链各组织需要识别并管理风险。为达到此目的,“基于过程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就是有效的方案。
传统的审核方法经常是使用者在设计的检查表方框中打勾,对现场状况进行评价。前面的两个案例已经表明,这种审核方法是有缺陷的:仅能够告知今天您的产品中没有沙门氏菌——但是不能确定明天是否会有。基于过程的审核方法,能确保评审所有相关的过程,例如:
对现场与食品安全相关过程的识别是否充分和有效进行判断;
各过程接口的职责划分和效率;
危害分析是否覆盖可能的食品安全危害,确定的控制措施是否能够控制辨识已经识别的显著食品安全危害;
评审关于CCP参数的有效性,以及基于科学研究的确认;
询问偏差并提出纠正措施与预防行动;
对过程中的测量以及其他设备的校准进行评审。
根据审核发现,审核员可以跟踪有关的审核线索,包括偏差如何引起管理层重视、如何通过纠正措施推动持续改进等。
3 采用系统的方法管理过程“网”
应采用系统方法,管理所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不同过程。任何食品的生产过程都会牵涉到一些交互影响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
识别要求——顾客、执法者、相关方和组织本身的要求和期望;
产品实现——把原料转化成成品;
测量,分析和改进——“测量”监视所有阶段的危害;“分析”帮助组织建立要实施的标准;最高管理层使用这些活动的结果,推动改进;
管理职责——为开发、实施及其持续改进食品安全管理的承诺提供证据;
资源管理——包括人员、工作环境和基础设施。
这个方法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很多大型组织已经着手建立这样的管理体系,中小型组织则需要对管理体系的建立进行投资,但是这样做可以获得很高的投资回报,总体上改进绩效,优化整个组织成本结构,降低能动体系运作成本,从而推动持续发展。来自基于过程的第三方独立审核,为评价食品链组织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4 可信的第三方独立审核——最后的证据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一经建立,下一个步骤就是可信的审核。组织通过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评价基于过程的系统的有效性,以及控制识别危害的能力。
来自第三方审核员的外部独立审核也非常重要。独立审核的目的是对现场过程的有效性进行确认,结果是增强相关方的信任,包括食品链的合作方、顾客和执法者。第三方审核员通过公认、独立的管理体系评审,以及过程完整性和可靠性的提高,帮助建立并维持信任。
独立标准、认证机构以及第三方审核公司的审核发现,作为衡量一个组织对食品安全承诺的证据,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主管部门的信赖。从长远来看,最终可能形成一种模式,即执法者利用第三方的评审结果,作为风险已经受控的保证;而他们的目标是对那些没有通过第三方认证的公司进行检验。
独立可靠的认证,对开创成功的食品安全文化,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食品链上,相对于食品安全控制失败而造成的生命、品牌荣誉、金钱的损失,第三方认证的成本将是微乎其微。
认证证书是认证过程的结果之一,但并不是终点。认证机构将在整个认证周期内策划对组织管理体系的监督。对组织运营的风险进行评价和管理,确认组织内体系和过程的持续有效性,这就是独立认证的价值所在。
我院1994年至今应用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以来,初治109例中完全缓解96例(88.07%),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及化疗后复发21例中缓解14例(66.7%)。回顾应用三氧化二坤(As2O3)治疗APL经验,现就其疗效、毒副作用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130例APL诊断标准全部依据文献[1],M3a 99例,M3b 31例,初治96例,复治21例,男69例,女61例,年龄13~62岁。
1.2 治疗方法:应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院生产0.1% As2O3注射液10 ml用5%葡萄糖液500 ml稀释,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次持续2小时以上,28天为1疗程。对于ATRA治疗及化疗后复发者,As2O3静脉应用,42天一疗程。治疗过程中每周检查血象、骨髓象,随机检查凝血纤溶指标和肝、肾功、心电图。治疗中如有感染者根据药敏加敏感抗生素。输注适量新鲜血浆或全血作为支持治疗,如白细胞升高,加用羟基脲或阿糖胞苷降低白细胞,防止白细胞瘀积。在获得CR后,患者休息7天,继续应用As2O3作巩固治疗,每个疗程28天,治病间歇期逐渐延长(1~3个月)。对于获得CR者,全部依医嘱进行定期检查及巩固治疗,并长期随访。
2 结果
本组13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水钠潴留、胃肠道反应、皮肤干燥、肝功能损害、白细胞升高等,但大多程度较轻,无需停药,给予适当支持治疗和护理后症状缓解,继续治疗。1例出现全身水肿,尤其颜面部为重,停药3天后,症状缓解,继续治疗;另有1例出现心包积液、1例出现心梗,中断治疗后,症状缓解;2例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其中1例改为隔日疗法后好转,1例停止应用,缓解后再次应用未出现类似反应,其余未终止治疗。
3 护理
3.1 白细胞过多综合征:As2O3治疗过程中由于其诱导分化作用,外周血及骨髓中出现不同程度的WBC增多现象,故为预防白细胞过多综合征的发生,应每1~2天测血常规1次,严密监测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当WBC>10×109/L时,适当应用羟基脲口服或静脉滴注阿糖胞苷或小剂量HA或柔红霉素降低白细胞,我科目前应用柔红霉素效果较好;如WBC>50×109/L甚至达100×109/L时,可考虑应用WBC 单采分离术,以防栓塞发生。
3.2 肝毒性:治疗中出现肝功能损害者30例 (23.07%),其中6例在用药1周内出现肝功损害,ALT升至100 U/L以上,13例8天后ALT升高至140 U/L以上,10例在用药2周后ALT分别升至200 U/L以上,另5例肝损害出现较晚,在用砷剂20天左右ALT升至600 U/L左右。出现肝功损害的30例患者,有1例为第二肿瘤,既往多次化疗史,1例既往有结核病,有抗结核病史,12例为HBsAg阳性(其中7例为小三阳),9例有长期或经常饮酒史。上述患者均及时予以谷光甘肽、苦参素、凯西莱或甘利欣等积极护肝,并将砷剂每日1次改为隔日1次或每日5 ml,肝功能损伤严重时,暂停止As2O3的应用,改为口服维甲酸、保肝治疗,CR后继续应用。治疗期间除定期复查肝功能外,每日观察患者有无厌油、巩膜黄染等症状,同时鼓励患者多喝水,每日超过3 000 ml,以促进毒素的排出。经处理后肝功能均在1月内恢复正常。
3.3 心脏毒性:应用As2O3期间可出现心悸、胸闷、心电图变化,包括窦性心动过速,S-T段下移,T波倒置或低平,PR间期延长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但多为可逆的;QT间期延长及在此基础上的室性心律失常已有多次报道。本组病例有3例(14.3%)患者出现心脏毒性,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其中2例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HR在120次/分以上;心梗1例,2月后第二次再用药,出现典型心肌缺血。嘱患者减少运动量,注意休息,并口服辅酶Q10、倍他乐克。另1例在用药6天后心电图示S-T段下降0.075 mV,予复方丹参滴丸服用后缓解。护理方面注意控制补液速度,40滴/分,观察患者有无胸闷不适,并复查心电图,1例心梗者,按心梗处理,1月后好转。
3.4 消化道反应:有120例(92.3%)于用药后2~3天出现消化道反应,主要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腹胀。嘱患者少量多餐,进食高蛋白、低脂、易消化食物,并口服吗丁啉等胃动力药物。
3.5 水钠潴留:有35例(26.9%)在用药后7~8天出现不同程度水钠潴留,严重时可出现胸、腹腔积液,甚至心包积液,但一般无须停药,加用利尿剂后会迅速消失。本组其中20例较轻,主要表现为颜面部及下肢水肿,4例B超证实为胸腔积液,6例为腹水,加用利尿剂好转,1例出现全身水肿,尤其颜面部为重,症状较重,出现胸闷气促,经B超证实为中等程度胸腹水、心包积液,给予停药,加用速尿,控制液体输入量,观察体重变化,3天后症状消失,改为维甲酸继续治疗,CR后再应用As2O3未出现水肿。
3.6 神经系统损害:在用药后10~20天左右出现多发性神经炎和多发性神经根炎症状。患者四肢疼痛、麻木,感觉由过敏或异常发展到痛、温、触觉的迟钝、消失,甚至感觉性共济失调。同时,有肢体无力、远端肌肉萎缩,可有明显的自主神经障碍。砷中毒性周围神经炎与一般周围神经炎无区别。大约34%患者于用药的早期出现程度不等的一过性脑血管痉挛性头痛,脱水降颅压无效,交替口服泰比利、颅痛定症状好转。
3.7 感染防护:在应用As2O3治疗期间,尤其是对缓解后巩固治疗的患者,当WBC明显降低时,患者抵抗力低下,应注意预防感染,给予保护性隔离,宜住单人病房,限制探视,做好空气消毒,加强口腔、及皮肤的护理,每日用漱口液漱口,便后及时清洗肛周,高热出汗后及时擦浴更衣,保持皮肤清洁等,预防感染发生。本组病例虽有发热症状,但经抗感染治疗,很快好转,未发生严重感染征状。
3.8 出院指导:应用As2O3治疗缓解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都消失,其缓解期较长。有些患者以为治愈,不愿再巩固化疗,应告知患者坚持化疗,预防复发,因一旦复发,治疗难度较大。还应告知患者治疗间隙期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手足麻木、肌肉萎缩等慢性不良反应,故嘱患者应定期来院复诊,如有不适,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商业银行 内部审计 公司治理
新巴塞尔协议提出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三大支柱,第一次在风险和资本之间建立了全面的对应关系,代表着金融监管体制的重大突破和未来趋势,对于银行业的风险与绩效监管具有现实的引导意义。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环节,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完善银行治理结构是国际银行业的一种趋势。近期外资银行将全面进入,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在我国商业银行即将与国际金融全面接轨之时,完善我国银行治理结构显得迫切而重要。如何创新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和模式,以更好地发挥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在银行治理结构中的作用,从而为银行机构增加价值并促使银行机构高效率、高质量地运转,无疑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
1.银行治理结构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外部治理机制在商业银行治理体系中不能发挥主要作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中应更注重有内向外,完善内部的治理机制。而内部审计制度就是公司内部治理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在《加强银行机构的公司治理》这一指导性文件中,巴塞尔委员会从银行战略目标和价值理念、责任划分、董事会职责和管理者的相互关系、内控系统、薪酬制度和信息透明度等方面阐述了一个有效的银行治理结构所具备恶毒基本特征,其别指出“要认识带内部审计提供的重要的审计功能,并有效地利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成员Susan S. Bies强调银行治理结构的关键是建立内部有效的审计程序和内部控制程序,严格的、审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是建立有效市场的核心。可见,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控制和监督力量,而公司治理则为内部审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和制度基础。
2.银行治理对商业银行内审工作的新要求
巴塞尔II的规定和精神对内部审计工作是一种新的激励,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内审工作应符合新时期的经济特点,通过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通过系统地、规范地评价银行的治理、风险管理与控制过程,通过为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提供有价值的经营管理信息,间接地为银行增加价值,发挥内部审计的应有作用。我国是国际清算银行成员国,实施巴塞尔II是各成员国应尽的义务。银监会用这一标准监管国内的各类商业银行是迟早的要求,因此,分析研究巴塞尔资本协议变化趋势,及早针对巴塞尔II的框架采取办法,才能使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监管适应国际金融业风险管理发展和我国金融市场平稳发展的需要。
3.西方商业银行现代内部审计理念及演变趋势
内部审计从财务型审计转向增值型审计是整个西方商业银行现代内部审计理念的最显著特点,而这又恰恰是建立在内部审计目标和职责的准确定位基础上。目标定位和职责分工,保证了内部审计部门能够适应形势的变化和管理当局的新要求。传统内部审计的目标是查错防弊,发挥保护性制约性作用,因而其工作重点放在财务审计上;而以查错防弊为重点的内部审计既不能直接协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又容易导致内审部门重视了细枝末节,忽略了主要风险。因此,西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很少开展诸如财务收支审计、雇员欺诈行为调查之类的制约性审计,而是将工作重点致力于改进管理效率、增加企业利润等建设性审计上。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发展的制约因素
当前,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作用发挥的因素主要有:
1.由于良好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这个大前提没有解决,以致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强,权威不高。所做出的内审意见和处理决定也因这种管理体制上的影响而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执行。虽然我国银行的内部审计体制近年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仍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2.指导思想不明确,致使内部审计工作易于进入误区。难以发挥内审为银行“增加价值”的作用。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资源不足,使得内部审计工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三、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和模式的创新
1.我国商业银行创新内审制度和模式的意义
(1)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尽快与国际商业银行的惯例接轨。纵观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无不具有一个相对独立、较高权威、强有力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特别外资银行的涌入,各级商业银行为了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提升核心竞争力,关键就是建立健全银行公司治理,而强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管理与控制、发挥内审增值作用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2)有利于加强商业银行内部营运资金管理。巴塞尔II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即准确地识别、计量和控制风险,反映了当今世界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监管理念与实践,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开展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增值型审计,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内在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和促进商业银行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2.内审制度和模式创新的具体实现途径
由上可知,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是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取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是整个商业银行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商业银行各项业务正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商业银行业务逐步向多功能、立体化方向发展,传统业务、新兴业务并驾齐驱,内部审计的范围不断扩大,需要审计的工作量不断增加,审计质量要求更高。因此,必须创新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和模式,其具体实现途径如下:
(1)通过创新内审观念,提高商业银行内审价值。应当在有关中对内部审计进行明确规定,使人们对公司治理的关注从治理结构上升到公司治理的实质内容,认识到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措施,使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得到银行应有的重视,使内部审计的效用得以充分发挥,使内部审计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帮助银行改进风险管理体系,促进内部控制的改善,与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外部审计师一起构成有效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作为置身银行内部的一个部门,有着外部监管和审计无法替代的优势,既可对银行各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面审查,又可对有关问题进行经常、连续、系统深入的了解,从而为银行提供有价值的经营管理信息,帮助银行实现增值目标;同时,内部审计还可以通过完善自身管理机制,更新审计手段等改革措施,提高审计质量,节减审计成本,为银行增加价值。
(2)通过创新内审机制,为银行增加价值。内部审计隶属于谁,即受谁领导,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部审计组织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一般说来,内部审计所隶属的层次越高,其权威性和独立性就越强,反之就越低。西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主要有受董事会(或监事会)领导或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领导等形式。因此,必须按照良好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要求,进一步改革我国银行现有的内审体制。应当在商业银行中成立名副其实的能真正发挥其应有职能的董事会。在董事会设立之后,还应当改变内审部门的负责对象,是内审部门直接向董事会而不向总行行长负责。
(3)通过创新内审方法和手段,为银行增加价值。银行是高风险的行业,外部监管、经营环节对银行强化风险防范,提高内控能力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入世后,我国的业将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将面临更大的风险。这就迫切要求商业银行重视审计风险防范的,更新审计理念,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第一,将风险导向审计引入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领域,提升审计质量。风险审计是现代审计方法的最新发展,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领域的运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增强内控能力,而且能够来控制、降低审计风险。第二,全面开展增值型审计,需要更新审计手段。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技术水平迅速提高,电子银行业务也迅速发展,网上银行业务交易量逐年增加,信息和电子银行方面的风险控制越来越突出。通过对内部审计手段的改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内部审计功效,保证审计增值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何林祥主编:美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稽核制度. [J].人民出版社
[2]商业银行审计实务,[J].中国审计出版社
[3]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编中国内部审计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J].中国石化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R277.5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9-0091-02
临床上,终末期肾脏病(ESRD)肾功能严重损伤、肾单位显著减少,持续的肌酐、尿素氮等毒素蓄积和水钠潴留导致其并发症和合并症不断加重,因此,促进体内毒素和水分的排出是其治疗的重点。目前,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是ESRD患者普遍依赖的替代治疗方法,但尿毒症毒素所致消化、心血管、血液、神经、呼吸及内分泌等系统的广泛损害和功能障碍仍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严重影响ESRD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寻求更加完善的多途径干预方法是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1 终末期肾脏病的现代医学机理
肾间质纤维化是多种肾脏疾病发展至ESRD的病理变化和共同途径。肾小管细胞的过度凋亡导致肾小管局部环境的破坏,引起肾小管细胞减少、小管萎缩和小管间质纤维化。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与细胞凋亡数量成正相关,而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起主开关的作用。在凋亡信号的刺激下,细胞的生死开关――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长时间开放,其外膜膜电位降低,线粒体发生肿胀,外膜破裂后,膜间隙的诸多凋亡因子如细胞色素C、细胞凋亡诱导因子(AIF)、钙离子及胱冬肽酶原等释放到细胞质中。细胞色素C通过与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以级联方式激活胱冬肽酶,使细胞进入凋亡程序。研究表明,线粒体经典通路参与了高草酸尿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1-2]。
另一方面,尿毒症毒素的积聚升高是肾功能恶化的临床指标,是导致各种临床症状的物质基础。尿毒症毒素具有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作用,能加速慢性肾衰竭进展。尿毒症毒素通过促进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减少其降解,加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同时,ESRD的心、脑等多系统损害中存在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异常。随着渗透压和pH值的改变,线粒体的大小和形状迅速改变;细胞内液的少许异常改变都将影响到线粒体的功能状态。因此,线粒体可能是尿毒症毒素的作用靶位[3]。
总之,由于线粒体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导致肾小管内细胞大量凋亡和尿毒症毒素的大量沉积,进而出现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最终形成ESRD及多系统损害。
2 中药熏蒸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优势
中医认为,ESRD主要是人体的气化功能障碍导致湿浊毒邪停留体内,而肺的功能与气化功能密切相关,肺主通调水道,又主皮毛、司汗孔开合,通过宣肺发汗能够促进体内毒素的排泄。因此,“开鬼门、洁净府”是临床治疗ESRD的可行方法。而中药外治法正是取“以开腠泄浊外治之法又可祛除已生之邪”之意,即《理瀹骈文》所谓“虽治在外,无殊治在内也”、“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所异者法耳”。作为中药外治方法之一,熏蒸疗法能够排除毒素和缓解疼痛,具有温阳泻浊之功[4]。
中药熏蒸,即通过皮肤代谢以汗液形式将毒素排出体外。皮肤具有吸收、排泄机体中大分子物质的能力。临床研究显示,当体内有害毒素血浓度升高时,通过发汗、超滤和弥散作用,进行皮肤两侧的物质交换,使体内多余水分及毒素随汗排出[5-6]。研究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汗液中的尿素浓度比血浆中高50倍,推测由热诱导的方法帮助患者加强排汗可以作为血液透析的补充[7]。有研究通过收集汗液分析发现,桑拿下的ESRD患者汗液中溶质浓度较正常人高,表明发汗能控制机体体液平衡[8];而每周桑拿通过汗液排出的尿素总量相当于血透排出总量的19%,钾的排出量相当于总量的30%[9]。另有观察显示药浴也能使体内血肌酐显著下降[10]。
同时,利用皮肤的透析,通过水温、静水压、水的摩擦等物理作用,可扩张人体的外周血管,使机体排汗量增加,血压下降,尿量增多,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再分配,增加内脏器官的血液供应,并使回心血量增加,有利于增强心脏的功能,改善肝、肾、胃肠功能。再者,药物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破坏,不受胃肠道酶、消化液、pH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提高生物利用度,提供可预定和较长的作用时间,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提高疗效,减少给药次数等,具有超越一般给药方法的独特优势。通过发汗及中药作用可以促进尿毒症毒素排泄,缓解并发症,进而提升ESRD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降低医疗费用。总之,中药熏蒸方法能有效弥补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的弊端,具有安全、无创的优点,疗效可靠,适于推广。
参考文献:
[1]高飞,姜宁,郑景存,等.线粒体途径在高草酸尿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J].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14-17.
[2]李晓宁,丁国华,吴小燕,等.白蛋白超载通过线粒体经典途径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J].临床肾病学杂志,2011,11(9):421-424.
[3]阮诗玮,郑敏麟,陈建.益肾降浊冲剂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血浆自由基和心、小肠超微结构的影响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3,21(10):1657-1659.
[4]朱朝军,张朝晖,马静.等.熏灸法在阴证疮疡中应用初探[J].中国针灸,2011,31(9):799-801.
[5]孙建功,张荣英.中医药浴治疗尿毒症2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1994,29(3):132.
[6]马金涛,卢守谦,王艳秋,等.中药药浴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尿素氮、肌酐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7,4(2):127-128.
[7]Koban F, Hornak H, Schubert E, et al. The secretory performance of eccrine sweat glands from the nephrologic viewpoint-Ⅱ:Middle molecules[J]. Z Gesamte Inn Med,1989,42(9):242-245.
[8]Koban F, Hornak H, Schubert E, et al. Secretory performance of eccrine sweat glands from the nephrologic viewpoint[J]. Z Gesamte Inn Med,1987,42(9):242-245.
关键词: 范例式教学法 新材料作文 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多元文化”、“多元解读”和“个性化学习”等新的学习理念,突破了“千人一面”的习惯性思考方式,在高考中被广泛采用。“多元解读”在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中,可以理解为“多角度立意”。因此,角度选择的层级性及最佳角度的确立在审题立意中是至关重要的。针对这一论题,笔者使用了范例式教学法,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范例式教学法的基本原理
“范例”一词来源于拉丁语的“exemplum”,意思是“好的例子”、“典型的例子”。范例式教学是由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克拉夫基等人创立的。它是一种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能依靠特殊的(例子)掌握一般,并借助这种一般独立地进行学习”①的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法要求老师在教学中选择典型范例作为教学内容,通过精讲“范例”,引导学生掌握出规律。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所习得的规律和知识自主学习,进而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目的。
二、范例式教学的实例
大部分新材料作文的要求都是这样表述的,即“全面理解材料,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全面”就是要求看到材料的多元性,就是要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不要一叶障目。而“一个侧面、一个角度”就是要学生懂得抓住多元内涵中的核心立意。
福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有“切合题意”和“符合题意”之分,所以对于一则可以多元立意的材料,首先要明确从哪几个角度切入。其次要分清多元矛盾的主次,选择材料中的核心内涵作为立意,达到“切合立意”的要求。当然,角度的选择要遵循一定的逻辑思维规律。其中正向思维、逆向思维、整合思维是常用的思维模式,很适合作为多元材料的角度切入点,“多元整合”思维往往能做到有的放矢,全面深刻,是确定最佳立意的重要思维方法。接下来,笔者以下面这则材料为例,谈谈范例式教学法在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角度的选择和确立中的运用。
范例式教学首先要找到合适的“范例”。笔者以2015年福州市质检的作文题目为范例(天寒地冻的夜晚,两只小鸡冻醒后望着皎洁的月光,天真地说:“要是我们能到月亮上溜冰那该有多好啊……”一旁的鸡妈妈听了,教训小鸡道:“以我尝遍的人生滋味告诉你们――你们以后的路会走得很苦的。”),其一,这则材料切合学生实际,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对于这则材料的内涵,学生能够把握和领悟。其二,这是一则可以多元立意的材料,可以以此训练审题立意中角度的选择和确立。
选择了“范例”之后,老师要精讲“范例”,认真落实“举一”的工作,为“反三”奠定基础。教师要先阐释清楚正向思维、逆向思维、整合思维的概念,然后结合材料进行示范。例如:第一,从正向思维的角度分析,可以肯定小鸡“天真”,赞赏其面对困境,存天真的念想,用美丽的梦想化解困苦的积极心态;也可以肯定母鸡“教训”的意义和面对现实之苦,勇于尝遍“人生滋味”的态度。从正向思维的角度可以有如下立意:莫要丢了天真;坎坷生活,诗意情怀;教训让人少走弯路;正视现实,品尝滋味。第二,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分析,可以否定小鸡“天真”,没有正视现实的危害。也可以否定母鸡的“教训”。因此,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可以有如下的立意:1.我们莫被“天真”模糊了双眼。2.大人要保护孩子的“童真”。3.大人不能用自己的“教训”,误导孩子未来的人生。4.他人经验不足为训。第三,从整合思维的角度分析。我们要辩证地分析小鸡的“天真”与母鸡的“教训”,它们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有可取之处,也有不足。评判二者,不可“非此即彼”,不要“厚此薄彼”,应该“相容互补”。据此,可以有如下立意:人生需要天真,但不要一味天真;人生要他人“教训”,但不能只听从他人,“人生滋味”还得各自去尝;“天真”与“教训”一样珍贵,二者不可偏废;梦想与现实并不对立,应该互补,要用梦想之光照亮现实。
经过老师的讲解和分析,大部分学生明白了一则多元材料可从正向思维、逆向思维、整合思维的角度分析,从而得出多个立意。而且在讲解和分析的过程中不难体会,从整合思维的角度出发,能抓住材料的矛盾性,整合角度往往是文章写作的最佳切入角度。
在充分的讲解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类”,鼓励他们寻找贵。克拉夫基认为:范例式教学涉及的内容始终包含一种内在的逻辑和一种内在的概念。这个内在逻辑和概念的获得,是通过“回逆再构”过程实现的。教师要故意让学生回到知识产生的最初阶段,让学生重演其形成过程,以一个发现者的姿态拥有它们。此时,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思考和重温,并且表达出来。经过认真思考,学生总结出如下规律,即一则多元性材料可以从正向思维、逆向思维、整合思维为角度进行审题立意;所谓正向思维,就是抓住多元材料中的正面价值或是肯定之处,即肯定、赞成、相信材料中对、好、合理、积极的一面。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多元材料所蕴含的道理不是十全十美,往往有漏洞或缺陷。我们可以从逆向的角度,对材料的观点或说法提出质疑,揭示其矛盾之处,提取出反面或否定的看法,即否定、反对、怀疑材料中不对、坏、不合理、消极的一面。整合思维就是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事物、分析问题,既要看到正确、合理、积极的一面,又要注意不合理消极的一面,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
学生寻找出规律之后,教师要再提供一个“范例”,让学生运用规律和知识进行自主学习,进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于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笔者选择了尼采的一首诗歌“处世之道”(别爬上山顶去/也别站在山脚/打从半高处看/这世界最美好。)作为范例,这首诗歌较之上一个范例难度有一些增加。
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讨论。学生按照刚才得出的规律,从三个角度立意。结果如下:第一,从顺向思维的角度立意,即相信、赞成、肯定材料中尼采的说法、观点、态度,赞同站在山腰看世界:山顶有高处不胜寒的弱点,山脚有目光短浅的短处,只有站在山腰看世界,才能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最美。第二,从逆向思维的角度立意,即质疑、反对、否定材料中尼采的说法、观点、态度。角度一:赞同站在山顶看世界:生命是有高度的,要努力攀登道德,学识,事业的高峰,达到“一览众山小”的人生高度,这样最美。角度二:赞同站在山脚看世界:保持一种谦逊的态度站在山脚下,脚踏实地看世界,这样最美。第三,从整合思维思维的角度立意,即综合顺逆双方的合理与不合理的因素,提出更包容圆融的看法、观点、态度。立意一:多角度,多层次(站在山顶、山脚、山腰)打量这个世界,横看成岭侧成峰,善于变换不同的角度,世界便异彩纷呈。立意二: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所以站在哪里看风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看景的人”(处世的人)“心”要更美。立意三:“中道”与“极端”的人生哲理。从训练的结果看,学生能较好地运用规律进行审题立意。
当然,也有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为了追求观点的新颖独到,走上片面、偏激的道路。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学会用辨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分析事物。
三、范例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课前准备、课堂操作、课后反馈要三位一体。
范例式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工作中选好范例。理想的范例应该有代表性、典型性、开导性,使学生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符合学情,充分体现能力培养目标;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培养目标之间有适当的跨度。同时,选择范例时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注重实效。在课堂操作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教与学的共鸣。课后的反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要了解学生的动态,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以期精选更适当的范例作为课后巩固练习。
(二)遵循渐进性原则,注重由浅入深。
在范例式教学中,每一个范例都是个别,但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范例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活动规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顺序,螺旋式上升。如:设计独立型材料审题立意范例时,可以按照由简单的叙事类(寓言、故事、对话类)到(社会现象类)再到比喻类接着诗歌类最后漫画类材料的顺序。
四、结语
在课程结束前,笔者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了检查和评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于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角度的选择和确立的方法掌握得较好,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范例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范例式教学是一个序列课程,每个范例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如果教师将“范例链”有机地连贯起来,进而设计一系列的“问题链”,并通过问题的情境创设,启发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那么范例式教学将会发挥更大的效用。
注释:
①杨成章,谢贤扬,李丽.语文创造教育学[M].重庆出版社,1999:91.
参考文献:
[1]王科.范例教学模式与教师角色定位思考[J].语文学刊,2007(9):162-163.
[2]陈基伟.西德“范例教学”评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5(1).
【关键词】证券市场;会计信息;独立审计
一、问题的提出
在证券市场中,会计信息的公开披露促成对审计鉴证的需要,而独立审计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独立审计是指由依法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由会计师事务所所属的注册会计师等相关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合规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会计和其他经济资料的真实、公允性进行独立审查、评价和鉴证的经济监督活动[1]。
现实中独立审计机构由于利益驱使,与上市公司合谋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或者对于被审计主体违规行为不作为现象频繁出现。从“银广夏”事件中,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扮演的不光彩角色,到近年来中注协、财政部等各部门陆续披露出的包括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众多审计违规行为,使得我们不得不对目前独立审计机制的独立性和监督作用产生了质疑。
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的区分理论界尚且存在争议。在管理责任和审计责任难以界定清楚的情况下,独立审计往往可以通过恶意利用审计准则为自己开脱,并且短期内无法通过立法划清审计责任与管理责任的界限。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独立审计制度。目前证券市场的独立审计机制存在什么缺陷?应该如何增强独立审计的独立性?
二、证券市场独立审计制度委托关系的博弈均衡
从证券投资者的角度来看,独立审计在证券市场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证券市场的会计信息必须经过独立审计和注册会计师签字,独立审计扮演着经济警察的职责,另一方面,独立审计信息也被证券投资者看做会计信息的组成部分之一。
我国《证券法》规定,证券市场的会计信息必须经过独立审计和会计师签字才能公开披露。法律的强制性代表了证券持有者对于审计评价的需要,并且通过制度安排,以“公共产品”的形态向社会公开披露,用以降低会计信息的失真风险。而对于内部管理者来说,由于在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拥有私人信息,对于审计的需求只是一种“程序式”的,只需将审计结果披露给证券投资者,以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对于法律程序的强制规定,内部人只是希望找到一个能够发表满意意见的会计师事务所,以证券投资者的钱来换取有利于自己的审计评价[2]。
目前,证券市场独立审计的委托关系是,按照审计惯例将审计委托权赋予了管理层,再由管理层将审计信息与会计信息披露给投资者。那么,这种委托关系为什么不能反映投资者对于审计评价的需要,它的均衡结果是什么?命题1:在没有完善的保护中小投资者权利的证券市场中,如果将独立审计委托权赋予上市公司管理层,内部人与独立审计机构很容易合谋,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
假设1:博弈中存在两个参与主体,上市公司X和独立审计机构Y;
假设2:独立审计机构滥用权力获得的额外收益是B,如果受到上市公司的再次委托,预期收益的折现值是W;
假设3:如果独立审计机构采取作弊行为,上市公司获取的附加收益是E,F是再次委托中得到的E的折现值;
假设4:如果独立审计机构不作弊,那么上市公司从审计中获取的收益为0。
假设5:上市公司往往选择熟悉的审计机构,并且审计过程需要上市公司的配合,所以信息是完全并且完美的
假设6:作弊被发现的概率为p,作弊被发现上市公司受到的处罚是G。
假设7:由于审计责任与管理责任难以划分清楚,审计机构能够恶意利用审计准则为自己开脱。
博弈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独立审计机构选择要不要为上市公司作弊;第二个阶段,上市公司选择要不要再委托该审计机构。
这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结果是唯一的均衡结果:(作弊,再委托)
小结1: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证券投资者无法观测独立审计与上市公司内部管理者的行动,从而不能维护自身的权益。以上分析证明,目前将独立审计委托权当作经营权赋予上市公司,不但忽视了内部管理者正是被审计对象的代表,而且忽视了证券投资者和内部管理者对于审计评价拥有不同的需求。这种委托关系的均衡结果是不理想的。
三、证券市场会计信息的独立审计制度设想
证券市场上“内部人控制”现象的愈演愈烈,导致审计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外部化”,而“内部人”本身已经成为被审计对象之一。以上分析已经证明,在没有完善的保护中小投资者权利的证券市场中,将独立审计委托权作为经营权给予上市公司管理层,很容易造成内部人与独立审计合谋,提供不真实的审计评价,令中小投资者承担风险。因此,目前的独立审计委托关系的结果是不理想的。
证券投资者与独立审计机构之间是一组不完全的合约关系。在独立审计机构拥有合约剩余控制权的同时,证券投资者承担审计评价失真的风险,但却没有相应的委托权(剩余控制权,包括选择、激励与惩罚独立审计机构的权力)。因此,独立审计机制的设计应该赋予证券投资者独立审计委托权。
命题2:在缺乏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证券市场中,给予中小股民独立审计委托权能够降低独立审计机构的道德风险,进而降低会计信息的失真风险。
命题证明之前,需要解释的是:证券持有者相当分散而且往往持有一组证券组合,对于单个公司的关注较少,他们在监管中往往选择“搭便车”,在会计信息失真被曝光之后,往往会选择“用脚投票”,因而不能成为一个有力的监督力量。所以,我们建议为了保证证券持有者行使独立审计的委托权,设置证券投资者协会,赋予该协会代表会计信息外部需求者的权利,行使独立审计的委托权,委托关系。
假设1:博弈中存在两个参与主体,证券投资者联合会A和独立审计机构B;
假设2:因为A往往选择熟悉的B,而B也了解A偏好真实的审计评价,所以信息是完全的;但是A不参与审计过程,所以无法观测B的行动,但是知道B作弊的先验概率p,p在[0,1]上取值,所以信息是不完美的。
假设3:独立审计得到再次委托的收益是W;
假设4:如果独立审计机构作弊给协会造成的损失是-T;
假设5:如果独立审计机构不作弊,那么达到协会的预期目的,协会的收益是0;
假设6:在市场上有作弊概率为0的独立审计机构存在,并且都是公开信息。
这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均衡结果依赖于以往独立审计作弊的概率p:
均衡结果一:当p>0时,均衡结果是A不会委托B审计。
均衡结果二:当p=0时,均衡结果是A委托B审计,B不作弊,A再次委托B。
小结2:在缺乏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证券市场中,成立证券交易者协会,来代表证券投资者行使独立审计委托权,能够降低独立审计机构的道德风险,提高审计评价的真实性,进而降低会计信息的失真风险。
四、结论
我们运用博弈论分析了目前证券市场上独立审计委托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在缺乏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证券市场上,独立审计委托权赋予上市公司管理层,内部人与独立审计机构很容易合谋,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如果成立证券投资者协会代表中小投资者来行使独立审计委托权,便能够有效地预防独立审计机构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会计信息的失真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张勇.独立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冯均科.试析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的单方集体约定现象[J].当代经济科学,2004(2).
独立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用来规范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判断标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序言指出:制定独立审计准则的目标是要建立执行独立审计业务的权威性标准,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明确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责任。20世纪4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独立审计准则诞生于美国。它对其他国家制定本国准则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的独立审计准则虽不是强制的法令,但由于美国采用的是判例法,其现行审计准则中包含很多法院判例和立法规定的内容,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法律效力。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应该如何确定?最高人民法院先后于2002年1月和2003年1月了《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的有关通知》、《关于审计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这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给使用者造成损失时需要承担相应的审计责任。那么如何认定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是虚假的呢?这实际上是一个如何确定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问题。如果独立审计准则具有法律地位,注册会计师在被提讼时能证明自己的审计是依照独立审计准则进行的,则可以免责;如果独立审计准则不具有法律地位,即使注册会计师能够证明自己遵守了审计程序、审计报告是在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前提下出具的,则也不能免除审计责任。对于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问题,目前我国法律界和会计(审计)界在认识上还存在较大的分歧。
1.法律界的认识。法律界认为:①独立审计准则是纯粹的行业标准、内部自律性规则,不足以成为注册会计师的辩护依据。因为它毕竟是一个行业规则,不免带有行业保护主义的色彩。如果遵循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己制定的执业标准就可以免责的话,那么每个行业都可以制定自己的执业标准来逃避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独立审计准则作为一个内部规则,它调整的是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它的作用和效力有范围限制,不能用来调整组织成员与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②独立审计准则诞生之初是为了维护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声誉与信用,所以不应该具有法律效力。③注册会计师作为财务报表审核者,其工作成果(而非工作过程)与社会公众的经济决策高度相关;而社会公众经济决策的依据几乎都来源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失真的原因是什么,对于公众来说都不重要,他们注重的是审计结果而非审计过程。
2.会计(审计)界的认识。会计(审计)界认为,独立审计准则是判定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如果注册会计师按照独立审计准则执业,并且保持了应有的执业谨慎性,就不应当承担审计失败责任;如果没有按照独立审计准则执业,一旦出现审计失败,就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对于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会计(审计)界认为,该准则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依据《注册会计师法》制定,经财政部批准实施,属于行政法规范畴,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注册会计师没有按照独立审计准则执业,出具了虚假审计报告,就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而如果注册会计师遵守了独立审计准则,仅仅因为审计结论在客观上与实际不符,就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话,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并不是一种担保,现有的专业标准只不过是在考虑成本效益的基础上制定出的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程序,并非绝对保证。对于那些内外勾结、精心伪造的舞弊,注册会计师是无能为力的。因此会计(审计)界认为独立审计准则应该具有法律地位,应成为我国司法界判定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
独立审计准则是规范审计行为的权威性标准,其建立目的是促使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公正地按统一的执业准则执行审计业务,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执业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对促进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一蔬菜 ,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并不完善,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中产问题
《独立审计准则》序言中规定: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由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与独立审计实务公告、执业规范指南三个层次组成。按序言的表述基本准则应对具体准则和实务公告有统驭指导的作用,但笔者通过对准则的研究发现,有些并非如此,基本准则共分五部分,除总则和附则外,一般准则、外勤准则、报告准则构成了主体部分。下面就其中一般准则和报告准则的内容分别说明。
1、一般准则,在总则第2条中,独立审计被定义为“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第3条规定:“本准则适用于注册会计师对任何单位会计报表及其相关资料进行的以发表审计意见为目的的独立审计。”而准则第4条规定:“独立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由此带来一个问题:独立审计不但包括会计报表审计,也包括验资、盈利预测审核、破产清算审计等特殊的审计业务,这些业务也是以发表审计意见为目的,符合独立审计的定义,但它们的审计目的又显然不符合第4条的规定。审计目的既然被写入基本准则,就应适用于所有独立审计,不能对一些适用而对另一些又不适用。
2、报告准则。报告准则中的问题与一般准则很相似。报告准则第22条规定,审计报告应当说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等。第23条规定,审计报告包括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拒绝表示意见四种类型。显然,此处的审计报告特指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报告,而不是针对所有审计业务而言的广义审计报告。既然准则序言和基本准则的总则中都明确了验资等特殊业务也属独立审计范围,那么,在基本准则的报告准则中,仅针对会计报表审计这种类型的审计进行指导,未免有以偏概全之嫌。
二、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中的问题
1、会计报表审计准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是依基本准则制定的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的具体规范。它与实务公告同处准则体系的第二层。但个体准则第1号的内容来看,它既不是审计业务的具体规范邮局不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准则。有人认为,指导会计报表审计的具体准则内容较复杂零散,制定一个会计报表准则,有处于形成系统完整的具体准则概念,因而此准则是其他具体准则的统帅。照这样理解,具体准则第1号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层次,准则体系就不是三层而是四层了。
事实上,第1号准则确实缺乏具体规范的作用。比如对审计任务约定书、审计计划、审计工作认错稿和审计报告均有专门的具体准则进行规范,在第1号准则中它们出均被提及,但笔墨相当节约,有些是对基本准则相应内容的重复或简单扩充,有些甚至比基本准则还要简约。例如,基本准则第15条规定:“注册会计师方兴未艾当将审计计划及其实施过程、结果和其他需要加以判断的重要事项,记录于审计工作认错稿。”而第1号具体准则第19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审计工作进行记录,形成工作认错稿。”这是具体准则对形成工作认错稿的唯一说明。人们不禁要问:具体准则具体到何处了呢?并且在报告部分,也会发现同样的问题。
2、重要性准则。重要性的定义在该准则第2条:“本准则所称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汛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这个概念高度抽象,报表使用者的羊断或决策的要求都会不同,第2条针对的是哪一类报表使用者,也就不甚明确了。
另外,该准则第19条至第23条,列举了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应加以考虑的种种情形,但笔者认为,准则中的考虑仍有不完善之处。从表面上看,准则似乎概括了所有方面: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应当汇总已发现但沿未高速的错漏报。汇总数如果超过重要性水平,应追加审计程序或提请被审计单位高速报表;如果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由于 该汇总数连同尚未发现的错漏报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也应追加审计程序或提请被审计单位高速如果未追加审计程序或被审计单位拒绝高速报表,注册会计师方兴未艾当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在这里,既定的重要性水平成了评价 审计结果的唯一标准,但实际上,重要性水平的数值应随着审计具体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特别是当一个公司处于盈亏临界状态或实际盈利与预测盈利只距一步之遥时,只需一项秀小的错漏报就可使公司达到目标。这时应当从对报表整体造成影响的角度确定重要性水平,而在准则第11条羊断重要性水平应考虑的五个因素中,并没有提及错漏报对报表整体的影响程度。我国《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要暂时停牌,假设一家公司连续两年亏损,第三年只与盈亏平衡相差3%,那么它很有可能制造一些小错误去补足这个差距,而如果注册会计师用5%的重要性水平衡量错漏报,则这3%的小错误是不重要的,可以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但这样的报告多多少少会诱导一些投资者作出错误决策。
关键词:缺失 独立审计 诚信策略
当前一些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全面严格的履行诚信独立审计原则,忽视了审计单位公允性及会计报表科学合法性,导致上市公司、企业信息的不良失真,令其独立性审计有所丧失,从侧面则反映了独立审计科学诚信的现实重要性。
一、独立审计缺失诚信的根本成因
(一)上市公司欠缺健全的治理结构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欠缺健全的治理结构主要体现在国有性质上市企业以公有制股份为核心,其董事会或股东会无法真正发挥经营管理层独立控制作用,体现出国有产权的不良缺位,董事会构成不完善、不合理。同时审计市场构成审计关系进程为,审计委托人由于现实需求而形成审计行为,并由审计人供给审计,实施相应审计,审计对象则接受审计。倘若委托各项关系中人与企业委托人形成了不对称的信息,股东大会及董事会便无法实际发挥作用,管理经营者则由被审计对象转变为审计委托人,影响审计机构的收入、聘用等行为,进而令审计独立性无从保证。正是由于上市公司不合理的治理结构及由此形成失衡的审计关系不仅令其真实性会计信息受到不良影响,还会对提升独立审计诚信水平产生严重阻碍作用。
(二)会计事务所欠缺完善的组织结构
相关注册会计师规范规定,我国可设立有限责任制与合伙制事务所,两者虽然在审计报告的出具上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然而在清偿债务承担法律责任层面却包含较大差别。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会令会计师压力风险有所降低,其赔偿责任被限定于一定范畴中,不包含连带责任。因而当获取利润较注册资本金大出许多时便会令会计师受到造假驱动并存在逃脱经济巨额赔偿的风险。由此可见我国会计事务所组织结构与制度设计包含一定缺陷性。
(三)从业人员水平素质存在较大差异
独立审计主要由注册会计师完成,其自身职业道德与素质水平是保证独立审计科学诚信的关键因素,然而当前我国会计师从业人员却呈现出水平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具体体现在审计队伍存在较严重的老化现象,知识结构过于陈旧,人员理解能力、学习能力较差,无法良好适应注册会计师团队强度大、节奏快、持续学习进取的需求,体现出有限的专业胜任力。同时现行从业人员平均学历层次始终较低,同国外以中青年为主的团队年龄结构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本科学历结构相比还存在显著差距。另外行业中会计师审计人员体现出不合理的整体知识组成,即会计师团队中精通财务审计的人员较多,但却缺乏掌握科技知识、现代管理技能及综合分析能力的人才,同时由于小规模事务所受到经济实力的限制,较难通过聘请、雇佣方式扩充人才队伍,构建审计机构。
二、重塑独立审计诚信科学策略
(一)合理构建上市企业治理结构
为重塑独立审计诚信,上市企业应完善解决所有者缺位现象,科学建立规范董事会、股东大会、管理经营层制度,尤其应创建独立董事体制,构建完善的独立激励选拔机制,依据证监会相关规定,改革选聘独立董事制度,应用累计投票制采取第一大股东回避科学方式令独立董事全面代表股东利益。激励机制除支付董事固定报酬外还应支付其股票期权,令企业效益与其利益挂钩,科学结合上市企业披露信息制度,公开独立董事信息及工作绩效,令其受到股东、社会的有效监督。
(二)全面改革组织体制,创建有限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诚信独立审计应以有效组织方式为保障,基于上述会计师事务所组织结构弊端我们认为较为可行的科学组织形式应为有限合伙模式,即部分合伙人担负有限责任,而另一部分则担负无限责任,通过两类责任的优势结合,各个合伙人之间不需要担负连带责任,体现了一定的科学合理性。针对我国现行普遍应用的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体制,事务所出资者仅担负有限责任,对独立审计诚信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为抑制不良影响我们应科学建立令合伙人负起无限个人行为责任的事务所有限合伙组织形式,体现独立审计的科学诚信。
(三)全面提升审计人才队伍素质水平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均会对其审计诚信行为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我们应着重开展会计师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其整体素质水平。首先应对人才的选拔严格控制,考察注册会计师对审计、会计、税务、法律、企业管理实务、标准的熟悉程度,衡量其是否具备独立审计与高水平专业判断力。同时,选聘员工阶段中应以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为准则,选择责任心强、热心从事审计事业、精通业务技术的注册会计师成为中坚审计力量。再者会计师应全面具备高尚职业道德品质、担负起经济卫士职责,真正为社会提供可信赖、优质性专业服务。另外审计队伍应定期接受业务培训,快速推进知识更新,强化对新审计业务领域的全面了解,有效预防由于蒙蔽而无法及时察觉审计误差,降低审计风险,持续累积业务知识进而全面提升综合专业能力。
三、 结语
总之,针对独立审计诚信缺失不良问题我们只有探析其成因并制定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才能规范上市企业治理结构、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组织体制,全面提升审计人才队伍素质水平,并真正促进独立审计的科学诚信发展。
参考文献:
审计,按其主体不同可以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与独立审计。三者相互独立,各司其职。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实施审计,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审计监督体系。独立审计作为一种术语,经历了“注册会计师审计”、“民间审计”、“社会审计”直到“独立审计”。相对而言,“独立审计”比“注册会计师审计”、“民间审计”和“社会审计”更能深刻地揭示这种主体审计具有高度独立性的本质特征。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营利性的性质决定了权衡审计成本与审计收益、努力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是独立审计的最终目标。但是,如果自身的经济效益与法律责任发生冲突,与社会效益不一致时,独立审计如何取舍?笔者认为:
一、独立审计的成本
独立审计的成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执行独立审计过程中的成本。主要是指:审计人员的报酬,审计人员自身的时间和精力,审计过程中所耗费的资财等。执行独立审计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主要与审计方法、审计时间、所需审计证据的多少以及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强弱等因素相关。另一方面是非执行独立审计过程中的成本。主要包括:对审计人员的培训费用,审计失败所导致的诉讼费用和寻求新客户的费用等。非执行独立审计过程中的成本与审计质量关系最为密切。
二、独立审计的效益
独立审计的效益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独立审计的经济效益。对独立审计的事务所和审计师而言,其直接的经济效益表现为审计当期获得、以后多期获得的一定金额的审计费用。另一类是独立审计的社会效益。从产权保护的角度理解,现代独立审计是保护企业相关利益者产权不可缺少的社会监督机制,这里的相关利益者不仅包括企业股东、债权人还包括有经营成就的企业管理当局和辛勤工作的一般员工。从独立审计的目的来看,其目的在于监督人的报告责任,它在现代公司制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严格的审计程序,可以查实管理当局是否存在舞弊及公司的财务报表公允性如何,从而监督人报告责任的履行情况;委托人可以有效地辨别人的能力,评价人的行为和报告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而增加市场机制和契约机制的效率,使人按照委托人的利益进行经营管理并得到相应的报酬和激励;财务报告人员的无意错误所导致的信息失真有所减少,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决策有用性,从整体上提高了委托―双方的效用,优化整体社会资源的配置。
三、独立审计的法律责任
(一)独立审计的法律责任及成因
独立审计产生的根源,在于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审计法律责任的产生主要有社会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因素、道德因素及风险因素。
1.社会因素: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频繁和内容的日益丰富,社会公众对审计、审计人员的期望越来越高,而审计人员很难做到,二者之间的期望差异产生了责任,而且迫于社会的压力,许多国家的法院判决逐渐倾向于注册会计师方面的法律责任。
2.技术因素:在审计中采用抽样审计,以样本结果推算总体。统计抽样要用到高等数学中概率等的相关知识,从我国财经院校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普遍较差,推广该法较难,审计人员执行不力。实际工作中多采用任意抽样和判断抽样,抽样本身就存在一些误差,加之部分被审企业内控有限或内控失效,这些形成了独立审计法律责任的技术因素。
3.经济因素:国家制定的审计业务收费标准通常只考虑审计的时间和审计的范围而不考虑审计的难度,由于受到成本―效益的制约,作为营利性组织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可能,有时也没有必要查实管理当局的所有舞弊。
4.道德因素:有些独立审计人员执业素质低下的状况在短期内还不会消除,通过竞争报酬定价方式争取客户,相机收费、不顾审计质量而采用“薄利多销”策略抢占市场份额,或通过长期与客户打交道建立起亲密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审计难以保持独立性,丧失原则地出具审计报告也就在所难免。
5.风险因素:风险即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有着紧密的关系,高质量的审计将大大降低审计风险,低质量的审计将大大提高审计风险,二者互为消长。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审计质量的高低存在于审计项目的计划、准备、实施和报告各个阶段,由审计质量问题产生的审计风险也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
(二)独立审计法律责任的表现形式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法律责任表现形式,在我国因注册会计师违约、过失或欺诈给被审计单位造成损失的,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这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做出了相关的规定。
四、独立审计的成本、效益与法律责任协调的必要性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其中最重要的是所有权人(委托人)与经营管理者(人)之间的委托―关系。“会计和审计都是产权结构变化的产物,是为监督企业契约签订和执行而产生的”(R.Watts and J.Zimmerman)。可见独立审计的产生源于委托关系,目的是为了维护企业相关利益者的财产和权力。独立性是其立身的根本。在独立审计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如前所述,存在多种多样产生法律责任的因素,而且就司法方面来讲,存在逐渐扩大审计责任的趋势。
纵观独立审计的发展史,独立审计的法律责任一直是国内外审计界与法律界难以彻底解决的热门话题。从美国的“四大”财务造假案到我国的“银广厦”舞弊案等接连不断的大案要案中可以看出,独立审计的法律责任不仅对承担责任的事务所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同时也对独立审计行业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为了独立审计行业的存在和职业优势的发挥,理论界和实务界正在不懈的努力。要不要避免法律责任?如何避免法律责任?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法律责任?已也成为独立审计不得不首先考虑的问题。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依法承办独立审计业务的机构,不管是西方国家采用的独资、普通合伙制、股份责任公司制或有限责任合伙制的形式,还是国内规定的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和合伙会计师事务所的种类,这些事务所都是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营利性的组织。营利性的组织性质决定了权衡审计成本与审计收益、努力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是独立审计的最终目标。但是,如果自身的经济效益与法律责任发生冲突时,如果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一致,独立审计如何取舍?
从独立审计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独立审计不仅要保持其独立地履行其职责,还要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同时要避免法律上的责任。只有这样,独立审计才能存续下去,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这就要求独立审计一定要做好成本、效益与法律责任的协调。
五、如何做好独立审计的成本、效益与法律责任的协调
(一)坚持原则,维护独立性
独立审计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它是一个容易遭法律的行业,法律责任一直是困绕着独立审计行业的一大难题。如何避免法律诉讼?法律诉讼一旦发生,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坚持原则,维护审计的独立性应该是唯一最佳选择。要坚持原则,维护审计的独立性,以下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1.要有一个良好的审计法律环境
良好审计法律环境的形成需要政府、法律界、企业界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理论与实务的研究,尽快制定、修改与完善和独立审计业务有关的各种法规制度,确定《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在注册会计师责任判定中的主体地位,保持法律法规的公允性、可操作性与权威性。良好的法律环境为独立审计坚持原则、维护独立性提供了法律支持。
2.要加强行业管理和执业监督
当前,独立审计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独立性的不足。市场缺少对独立审计的自愿需求。事务所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全国性的信誉好的会计师事务所几乎没有;事务所自身制度不健全,收入分配不合理等严重制约了独立审计的发展。因此当前对事务所行业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对事务所的改制,建立合理的运营机制、人事及收入分配制度,让事务所合并上规模,扶持创建一批优秀的事务所等。
从一系列发生的审计案件来看,事务所有时会因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原因致使整个事务所遭受灭亡的厄运。会计师事务所应把科学严密的质量控制制度执行到每一个人、每一部门和每一项业务,严格执业监督。这样可以使注册会计师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规范要求,去执行业务并出具合理的审计报告;加强行业管理和执业监督为独立审计坚持原则、维护独立性提供保障。
3.加强后续学习培训,提升坚持原则、维护独立性能力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具有审计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它是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的总称。系统的、正规的、制度化的职业后续教育,能保持和提升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使其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运用新的知识、技能来处理不断更新的审计业务。后续的学习培训使独立审计坚持原则、维护独立性能力不断提高。
(二)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效益优先兼顾其他
在独立审计中,坚持原则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坚持原则,维护了审计的独立性,才有最大可能地远离法律责任,才有可能放心大胆地追求自身经济效益,在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社会效益。独立审计的事务所和审计师自身的经济利益有时会与社会效益、审计成本产生矛盾。如何协调这些矛盾,如何进行取舍,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只有在独立审计的经济效益大于独立审计的成本时,独立审计才有可能进行。但有时也有例外,比如说,在对客户进行第一次审计时,为了严格执行审计程序、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出具更合理的审计报告、留住信誉较好的客户时,在不违背规定的标准收费的前提下,可能出现第一年的审计成本大于审计的经济效益。这种把短期成本收益与长期成本收益结合起来考虑做出的选择反映了一个事务所的经营策略。
摘 要 证券市场成为我国现代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证券市场不仅会影响企业的资金筹集,还会影响企业自己的正常合理流动,为了维护证券市场的秩序,避免经济混乱等现象的发生,世界各国均制定了相应的法律。独立审计机构可以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独立审计,独立审计委托可以预防独立审计中出现的道德风险。本文针对证券市场独立审计委托关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 证券市场 独立审计 委托关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证券市场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升,而且证券市场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均占有重要的位置。为了防止证券市场出现合谋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道德缺失等现象的发生,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了独立审计机制。如果一个企业仅仅建立内部审计机制,或者会出现会计信息造假等问题,进而损害外部投资人的利益,所以还需要建立独立审计委托机制,将审计中出现的道德缺失、会计信息造假等现象进一步避免。本文针对证券市场独立审计委托关系进行研究。
一、证券市场独立审计委托关系的发展现状
证券市场独立审计委托关系,在证券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因为证券市场是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维持证券市场的财务秩序,还是因为独立审计委托关系直接关系到审计的独立性,审计委托机制决定着审计中的经济利益,而经济利益又决定着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程度,所以我国证券市场的独立审计委托关系在证券市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证券市场有序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审计委托早在15世纪就已经出现,15世纪时期英国的一些富商,为了保证其让管家保管的财务账目不出现错误,就委托审计师,对其进行财务审计。在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市场中出现了股份制公司,将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企业的所有者成为了企业的股东,管理者成为企业的管理主人,随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将企业所有者的职能进行分解,将其分解为所有者和管理者,进而形成了委托关系。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中独立审计委托关系发展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没有确定独立审计委托人。在我国的《关于上市公司建设独立董事制度的意见》等国家规定、法律中没有将企业审计委托人进行明确的确定,其中在公司等相关的规定中,讲到公司的审计委托人是其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
第二,独立审计委托人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企业的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曾经提出聘任会计事务所等建议,这将对董事会的最后的决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董事会的审计委员在此过程中只是充当着实际审计委托人,而真正的审计委托人是董事会,而不是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在实际工作中审计委托人并没有严格的履行自己的大部分权利和义务。
第三,审计委托人角色错位。审计委托人本应是企业的投资者担任,但是在我国当前的企业发展中审计委托人大多是有企业的董事会担任,理想人员和现实人员不一致,虽然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是并不是理想的选择[1]。
二、证券市场中的独立审计委托关系
证券市场是信用市场,其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是保证公众对其信任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实现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需求,为了将证券市场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确定,提高证券市场信息的使用效率,需要建立信息监督机制,于是独立审计就产生了,为了防止独立审计中出现道德缺失等诚信问题,提高证券市场信息的可靠性,并保证证券市场信息的有效性,所以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建立了独立审计委托关系,防止企业内部独立审计出现的合作制造会计虚假信息,丢失审计道德等的出现。
独立审计委托关系在证券市场中发挥的作用有:
(1)将证券市场财务信息的价值提升。证券市场信息的完整、真实、准确是整个证券市场的生命,只有保证各项信息的准确、完整、真实、有效,证券市场才会安全有序的运行。在一个企业中财务会计报表、财务信息是该企业作出投资决策的依据,如果财务信息不准确,将会对企业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限制或者产生不利的影响,进而增加企业的投资风险,所以财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独立审计委托关系可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企业通过独立审计委托关系不仅可以实现企业投资者的利益,也会将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以及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企业股东并没有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而且股东的利益和企业管理者的利益不一致,股东对公司信息的掌握处于劣势,他们只能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等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独立审计委托可以对其财务数据进行审计,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鉴定,进而实现对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利益的维护。
(3)独立审计委托关系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当前的独立审计方法不是对企业的所有会计信息记录进行详细的检查,而是对财务信息生成的过程进行审计检查,目前的企业独立审计委托可以使企业内部控制中出现的弊端消除,把独立审计花费的时间缩短。
从证券投资者的角度进行独立审计委托关系分析,独立审计在证券市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中证券市场会计信息的生成必须有独立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的共同签字,独立审计在证券市场会计信息审计中担任监督检查的角色。我们国家对证券市场的会计信息有规定,其必须有独立审计人员、会计人员的签字才可以生效公开。在会计信息生成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私人信息,而独立审计只是将审计的结果公开,反映给企业的投资者,履行自己的职责。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独立审计委托关系,是按照以往的审计惯例,将独立审计委托的权利赋予企业的管理层,由企业的管理层将审计信息以及企业的会计信息公开,披露给企业的投资者[3]。但是独立审计委托权利在赋予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独立审计委托权赋予对象的性质,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委托关系,需要保证独立审计委托关系,可以将企业的投资风险降低,同时降低独立审计中出现的道德风险,为企业投资者提供真实有效的审计评价。
三、小结
本文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独立审计的发展现状,以及独立审计委托关系的研究分析,独立审计委托关系在证券市场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独立审计委托权利的赋予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层,慎重有效的完成独立审计委托,降低虚假财务信息的产生,降低财务信息失真以及审计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王汇.证券市场独立审计委托关系的博弈分析.中国证券期货.2010(1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