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效课堂的内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要弄清楚高效课堂的内涵,就要先弄明白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是相对低效而言的,高效是指变少、慢、差、费为多(内容多)、快(速度快)、好(效果好)、省(时间省),变事倍功半为事半功倍,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又好又快的发展的充分体现。这样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具体来讲,高效课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提高课堂效率,效率高就是课堂达成度高,即学生知识掌握扎实,课堂检测分数高。二是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效益大就是课堂发展度大,即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浓,行为习惯好,能力提升快,素质发展全。三是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效果佳就是课堂满意度好,即课堂教学目标、形式与内容达到和谐的统一,达到过程与结果的完美结合。
二、高效课堂的范畴
有人说,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效课堂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绽放生命色彩。这句话突出了课堂上学生的发展问题,但我认为高效课堂不仅是要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分数和素质的提高,还要能使教师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即,高效课堂包括学生高效和教师高效,两者之间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实现师生双赢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一)教师高效是学生高效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高效就是通过实施课堂教学,使教师在课堂上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这需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大部分学校采取以下三种方法来提高和促进教师成长。
一是把教师派出去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转变教师观念,求取先进教学经验。二是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名师到校传经送宝,吸取他人之长。三是开展校本培训,通过说课、赛课、技能竞赛等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上三种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但效果不太明显。究其原因是没有触动教师的灵魂,还处于“要我学”的层面。如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呢?关键在于教师要沉下心来走进课堂、走进学生、走进问题。
1.走进课堂就是要有“干一行爱一行”“既来之则安之”“不能改变现实,就要适应现实”的工作态度。
2.走进学生就是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不打击学生,蹲下来和学生交朋友,教师的眼睛要和学生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关心爱护每个孩子。教师只有真正地走进孩子心里,充分相信每一个孩子,才能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
3.走进问题要求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使教师在解决学生问题过程中得到发展。
(二)学生高效是课堂高效的核心与关键
评价一堂课是不是高效,不是看教师的素质有多高,而是看学生是不是达到了高效,那么,什么是学生高效呢?总体来说就是课堂上学生的成绩和素质高效,每一分钟和每一个人高效。分数是最为重要的评价依据之一,同时,我们也要培养学生“真善美”的素质。“真”就是陶行知先生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之“真”。“善”就是具有感恩心、报国心,只有学生真正懂得感恩了,有责任感了,才能好好学习。“美”就是一种不懈追求的精神,一种与困难作斗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再就是在有限的40分钟里抓住每一分钟,争取效益最大化,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分钟都有收获。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高效课堂的内涵就是课堂效率、效益、效果最大化。高效课堂的范畴就是师生在课堂上都要高效,这样的课堂才叫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5—0059—01
临洮中学在高效课堂理念的引领下,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体会到,只有建立起默契和谐的师生关系,处理好“教”与“学”的时间分配关系,课堂教学才能高效化运作。因此,高效课堂的实施还任重道远,需要全体教师认真体会并领悟其基本内涵、基本原则及基本要求。
一、高效课堂的基本内涵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课堂教学活动。“高效课堂”改革及其实践活动的途径和目的,应当做到“两个减少,两个增加,两个提高”。“两个减少”是指在一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减少教师对教材内容不分难易、学生是否熟悉而面面俱到的讲解时间,减少学生对已熟悉教材、已掌握内容的被动听讲时间。“两个增加”是指增加教师对教材重点难点的启发引导、拓展延伸时间,增加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讨论分析、巩固训练时间。“两个提高”是指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高效课堂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以教师为主导,就是在高效课堂中,教师的作用由传统教学单纯的“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对学生的“学习引导”为主;教师职能由传统教学单纯的“管教”为主,转变为“管学”为主;教学方法由传统教学的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学生“自学”为主;课堂评价由传统教学“教得如何”为主,转变为学生“学得如何”为主,同时更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在高效课堂中,学生学习过程由传统的“听讲”为主转变为“探究”为主;学生学习方法由传统的“听讲”为主转变为“自学”为主;学生学习态度由传统的“苦学”为主转变为“乐学”为主,从“你要学”转变为“我要学”,由“消极”转变为“积极”;学生评价由传统的“知识评价”、“结果评价”为主转变为“能力评价”、“过程评价”为主。
2.坚持以“问题探究为主线、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原则
坚持以问题探究为主线的原则,就是问题探究要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坚持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原则,就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其他能力为主要目标,把传统的“知识型”为主的培养目标转变为“能力型”为主的培养目标。
三、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
1.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在讲课前,必须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必须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同时尽可能地在学案上给出恰当的预习建议。
(2)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把教学内容问题化,以导向明确的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自学、相互讨论、拓展延伸。
(3)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讲解上,必须做到“五少五不讲”,即凡学生能自学看懂的,教师少讲或不讲;凡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少讲或不讲;凡学生自己能探索出结论的,教师少讲或不讲;凡学生自己会做的,教师不做或少做;凡学生自己能回答的,教师少回答或不回答。
(4)教师对教学重点、难点必须进行拓展延伸。首先,教师要组织学生在对简单问题、基础知识进行学习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变化提出各种变式,逐渐提升问题的难度,注重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要对课堂内容在广度上进行延伸,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次,教师要把各种知识联系起来,使新知识能更好更快地融入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
(5)教师在课堂中必须保证学生适当的自学时间,包括讨论、思考、巩固训练的时间等。
2.对学生的要求
(1)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有效的预习可以使学生在听课时有的放矢,重点明确,从而达到攻克难点的目的。所以学生必须在课前完成教师安排的具体预习任务,这样不仅会在课堂教学进程中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流畅很多,而且也使学生学习显得轻松很多。
[关键词]误区;人本主义;核心要素;评价标准
[DOI]10.13939/ki.zgsc.2015.44.164
目前高效课堂开展有较高普及度,颇受学校领导重视,收效也初见端倪,但教师很少注意情感、价值、态度等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很多教师把高效课堂中的“高效”曲解,其落脚点基本上是和教学效率、形式、学生成绩挂钩,评价过于单一,所谓的“高效”只不过是打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幌子,继续走“应试教育”的老路。
1 高效课堂内涵的几大误区
1.1 时间利用率高即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即时间战,以较少时间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成果。如把教学效率定义为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师课堂投入比值,则时间投入越少,教学效率越高即为高效;以时间认识教学,备课时把教学环节限制在规定时间内,教学任务按时按量完成,没有学生思考和表达情感的时间。
1.2 教学方法多元化即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高效性与多样化教学方法相关联,课堂气氛越活跃,教学形式越丰富,学生积极性越高,课堂就越具有高效性,换言之高效即最大程度变换教学形式与方法。如课上学生辩论、讨论、反问,或讲故事、角色互换、看视频,气氛浓烈。仅从课堂丰富程度看,方法的确灵活多样,学生参与度高,但从思维状态看,教学目标模糊,重点不突出,教学形式偏离课本和教学大纲,学生被多彩好玩的课堂迷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得不到提高;从互动性看,此课堂是以学生取乐、活跃课堂气氛为目的,师生交流浮于表面,问题得不到深层挖掘,学生成为老师配角,连教学互动都算不上,更别说高效。
1.3 高效课堂评价标准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目标的把握和教学策略的施展成为课堂评价的关注点,也是反映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尺度之一。现“以学论教”成为新课改的亮点,课堂评价视角由教师转向学生,评价重心由“教”转向“学”。但受以往教师课堂教学的影响,有人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作为标尺,如老师当堂测验,学生答得既快又好就看作高效,否则就是低效或无效。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分数高,成绩好,就认为实施方式对,效果好。
2 传统高效课堂与人本主义高效课堂的对比
传统高效课堂中高效可用“多”、“快”、“好”、“省”来概括。多即学生掌握知识、解题技能和方法多;快即知识点掌握快,回答快,做题快;好即教学效果好,做题能力强,考试成绩好,学校和家长评价好;省即传授知识和课堂训练时间与周期短。具体讲,传统高效课堂包涵:一是课堂知识达成率高,即课堂检测分数高;二是时间利用率高,即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知识和方法;三是教学气氛好,即课堂活跃,教学形式多样,学生积极主动。传统高效课堂在理解高效时循规蹈矩,实则是应试教育的“翻版”。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自我概念”塑造,在课堂上承认和满足学生多种情感需求,提倡“有意义学习”和“学会学习”。其也承认传统高效课堂的内涵,但侧重于在高效课堂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性。传统高效课堂中多、快、好、省的目标虽已达到,但学生学得是否快乐、轻松、有意义,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这是教师经常忽略的。人本主义高效课堂中的学生是被看成完整的人,知识掌握、分数成绩等硬性指标只是教学目标中的一小部分,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鼓励、欣赏、好奇、尊重、信任、兴趣、个性等情感需求,也需要培养诸如责任感、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实践操作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韧性、毅力、独立自主等精神品质。传统高效课堂和人本主义高效课堂是不一样的,后者更能让人精神愉悦,得到可持续发展,受益终生,前者局限于记忆和操作熟练度,是短期效应。若传统高效课堂是脑力高速运转和教学形式多姿多彩来构建的知识体系,则人本主义高效课堂是快乐幸福地获得对自身有帮助的知识和其他素养。
3 构建人本主义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素
3.1 教师高尚的道德素养
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敬业爱生、淡泊名利、因材施教、创新进取等均是师德素养的重要体现,特别是热爱、尊重学生成为师德的首要内容。师德是打造人本主义高效课堂的前提。首先,教师应具备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批判权威,乐于实践等优秀素质;其次,教师应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谦虚治学的态度,锐意创新,大胆探索教法学法,激发学习热情和聪明才智。打造人本高效课堂,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关键,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应在综合素质方面不断修炼自己,提升个人魅力,做学生心目中的“心灵使者”。
3.2 开放的教育教学观念
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创新意识”。首先要求教师关注学生。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要注重学生参与和体验;灵活运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教学。课堂上要给学生更多的活动操作、感受、体验、表达、交流和分享机会,体现“以生为本”的真正内涵,如课堂上尝试探究式、小组讨论式、学案式、讲练结合式等模式。其次要求教师教学形式不拘一格,能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行为都应提倡。在保证课堂秩序情况下应鼓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生参与交流和回答问题时,其新颖的观点和独特的视角是创新的火花,教师应及时鼓励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3.3 民主的师生地位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新课改中提倡的理念,教师如何“导”是关键,“导”的过程是否尊重学生,是否只顾主导忽略主体,是否摆弄教师权威形象,这些问题也是高效课堂要解决的。突出学生主体性是其本质核心。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生能动性强,内心积极向上,教学过程应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相信学生,积极配合学生学习过程,而不是牢牢掌控和强迫。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多争取自我表现机会,给予足够思考空间,让其去感悟、探索、体验,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3.4 安全的教学心理氛围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课堂教学心理氛围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学心理氛围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要创造优良教学心理氛围就须培养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课堂上教师要关爱、理解和接受学生,抓住学生知识和情感需求,差生优生坦诚平等对待,学生也尊重教师,师生彼此理解和信任,同学间互相帮助、关心、谦让,在此环境下学生有心理安全,敢于提出不同见解、质疑权威,敢于交流,张扬个性。
4 人本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
4.1 是否给予学生情感体验机会
情感体验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并不希望学生在课堂中表情木然、严肃,状态消极懒慵,情绪变化反常。情感体验只有在知识和情感交流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交流的前提是师生关系融洽、民主,无思想包袱,发散和求异思维得到肯定、鼓励、赏识。在此交流环境下,学生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觉得学习是快乐的。
4.2 学生是否提升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
课堂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点和学会解题方法技巧,更重要的是能横向纵向联系和比较知识,对分散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构建出知识框架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其有很强的分析和归纳问题能力,这些正是人本高效课堂中提倡的让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所需能力。
4.3 学生是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无法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课堂是失败的。学习习惯不好,对学习效果不会有帮助,只会造成事倍功半。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让学习更轻松,更容易。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尽可能多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习,怎样根据实际量身定制相应学习方法。当学生知道如何做,学科基本知识、技能和迁移应用能力就容易掌握,人本高效课堂就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
4.4 学生是否批判意识和主体意识增强
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共同活动中完成的,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是配角。教师不是权威,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一切学生都可批评指正,甚至提出不同的观点。教师应发扬民主作风,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让其在课堂畅所欲言,大胆犯错;学生可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合作探究、质疑,表达自己的学习愿望,以得到教师关注,使主体意识得到加强。
5 结 论
高效课堂内涵阐释和评价是综合考虑且复杂的问题,虽仅从人本主义角度去思考可能有失偏颇,但给我们一个启示:教学始终需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本”,不能拿硬性指标去看待学生,而应从学生综合发展、可持续发展、长远发展考虑,才能走出传统保守高效课堂的魔咒,让科学、“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使人本主义高效课堂成为一种价值追求,为新课程改革引领前锋。
参考文献:
[1]许方文.高效课堂教学误区及对策的理性思考[J].文教资料,2010(3).
[2]伍兴春,冯仲良.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
[3]王新民,刘小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报),2008(1).
[4]秦丽楠.关于高校课堂的思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2(3).
关键词:模式;内涵;研究与实践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省的实施,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开始了。我校于2009年9月新学年开始,与省落实新课标同步,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相关的校长主任、备课组长、广大教师参加了一些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培训,对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对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广大教师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2010年9月,我们拟定了《滦南一中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试行)》,并召开全体教师会议,从高效课堂构建的背景及意义,高效课堂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行动策略,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组织领导与实施步骤等四个方面对方案进行了解读。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以“高效课堂构建”为载体,在我校拉开了帷幕。
作为一项关涉九个学科的整体改革,尽快实现步调一致,用统一的思想引领大家的教学改革实践,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显得至关重要。模式是一种思想观念的引领,更是行为习惯的规范和约束。于是,我校广泛研究了昌乐二中、广州80中、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学校实际很快确定了“三三三——五步导学模式”。
一、“三三三”的含义
简单地说,“三三三”是三维内涵,三分时间和三导过程。
“三维内涵”指的是从课堂理念的角度,包含三个内涵:即文化、生态、高效。
构建文化课堂,就是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人格。所谓文化课堂,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文化元素和与之相联系的地域文化资源,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高尚的情感体验、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纯粹的心灵感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心灵的世界拒绝苍白,走向开放。让我们课堂充溢哲理的意蕴,释放思想的光芒,传递人文的情怀,荡漾欢快的气息。文化课堂具有跨越时空的包容性、潜移默化的感染性和直入心脾的震撼性。
构建生态课堂,就是尊重学生的智力和潜能。所谓生态课堂,就是教学顺应学生的天性而为,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的主体精神不同层次地得以充分的展现;让我们的课堂为学生开拓自由发展的空间,创造真情洋溢的世界,激发心向自然的情愫,汲取属于自我的能量。
构建高效课堂就是尊重学生的欲求和发展。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教学中注重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达到目标,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同样的满足。
文化、生态、高效是新课堂构建的三个维度,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实现学生道德素养、心智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分时间”指的是从时间的角度,一节课时间要分成三大部分:三分之一的时间属于学生自学和互学;三分之一的时间属于学生展示和点评;三分之一的时间属于教师引导、点拨和升华,让学生主要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过程完成学习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三三三”不是一次性板块的概念,是多个环节的累计时间。
“三导过程”指的是从教师对学生“导”的角度:分为三个阶段:导课前,主要是明确学习目标及内容,让学生发现问题;导课内,主要是让学生解决课前疑问,提升目标达成度;导课后,主要是让学生确认目标达成程度,反思不足,再次完善。
二、“五步”的内容
“五步”是指课堂教学的五个基本步骤,设境引入——自学互学——展示解疑——总结点评——反馈调控,以此构建教学模式,规范教学流程。
“设境引入”——创设情境,引起注意,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理智和情绪处于启动状态,从而形成对所学知识的预期。
“自学互学”——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对所学知识独自学习或与同组同学展开讨论,进行交流,完成设问,提出质疑。
“展示解疑”——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独立或分组对自学互学的成果进行展示,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或板演、或实物投影、或书写板;可单个展示,也可同时展示;解疑,是对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疑难,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加以解决。
“总结点评”——总结,是对规律、方法性的东西进行梳理和归纳,是展示的升华,是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点评,是对展示成果进行评价,可以是学生(小组)之间的互评,也可以是教师的点评。
“反馈调控”——通过学生自问、自省、自测、自结等环节,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五步”是一个基本的框架,不是一成不变的流程。首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有些环节在几个教学版块中会出现循环,文科教学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二是具体到每个学科中,又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操作,更加彰显学科特质。
自构建高效课堂以来,学校先后承办全县普通高中构建高效课堂研讨会、组织了青年教师高效课堂教学大赛、编辑整理高效课堂构建系列丛书之一《风景这边独好》,尤其是承办了教育部国培计划集中培训与远程校本研修一体化项目校本研修现场研讨会、组织召开全国首届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我校构建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刘家访.有效课堂管理行为[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生本高效课堂 苏教版 高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251-01
课堂高效率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构建生本高效课堂正是当下教师践行的新途径。与传统课堂相比,生本高效课堂更显人情味。首先,正确理解生本高效课堂的内涵是十分必要的,其次,笔者认为可从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和教学方法具体探讨生本高效课堂的构建问题。
1 生本高效课堂的内涵
生本高效课堂完全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理念,这一概念至少包括两大要素:一是“生本”,二是“高效”,与非生本的低效的传统课堂相对立。所谓“生本”,即是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基于作为主体的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所谓“高效”,即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限内让教学进度达成并超过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甚至是更高目标,是人们理想的期望值。生本高效课堂,由“师本教育”转向“生本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伙伴角色,高度尊重学生,教学上从文本指向生活,帮助其学习在不同层次上建构由感悟到认知到熟知的过程,营造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课堂效益更显著。
生本高效课堂包括三大基本要素:以人为本、教材、教学方法。其中“以人为本”是先行原则条件,教材须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修订,而教学方法得按教材展开,三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决定了生本高效课堂是否“生本”,是否“高效”。
2 苏教版课标、教材的特点
课标是制定教材的标准和依据,是教师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而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知识载体。课标和教材的制定直接决定了构建生本高效课堂构建的成功与否。在新课标的指示下,以国内各类版本高中数学教科书中其中三者(人教A版,北师大版、苏教版)作比较,可得出人教版偏重教学知识点细化,数量多,习题量少;北师大版有大量贴近生活的例子,利于教师的教学展开,习题量最多,且层次分明;而苏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偏少,但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例题内容丰富,层次鲜明,帮助不同基础的学生有效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对比发现苏教版高中数学更为符合“生本高效课堂”的教材标准。此外,苏教版高中数学从具体内容上更显其亲和力,例如:新课标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的引言部分写到;“蓝蓝的天空中,一群鸟在欢快地飞翔;茫茫的草地上,一群羊在悠闲的走动;清澈的湖水里,一群鱼在自由地游泳……”鸟群,羊群,鱼群,童真诗化的语言不约而同指向同一类对象,那就是集合。
但是苏教版优势愈加明显,劣势便更加明显。表现主要为三方面:一是苏教版教材知识点过少过简,教师在教学中不免要挖其他教材的知识点来作补充;二是习题设计部分一些超出学生的知识水平;三是教学中一些实例过于牵强。总的来说,苏教版教材在课改中更显大胆创新,对于其劣势,可用其他教材辅之。
3 生本高效课堂的构建之策
3.1贯彻生本高效课堂教学理念
推行生本高效课堂首先要理念先行,为此学校要通过行政力量普及理念,首先,对全校教职工开展生本高效课堂的讲座,让大家领会生本高效课堂之内涵,认识构建生本高效课堂之重大意义。其次,让教职工以各学科小组形式,集中学习生本高效课堂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例,研习各类生本高效课堂之系列丛书,达成课堂教学一致共识。
3.2“以生为本”改革课堂模式
对于在教学中占主体地位的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课堂必须“以生为本”,教师可以按阶段性学习对学生开展各学科课堂问卷调查,了解各学科课堂现状和学生学习心理,针对反馈信息调整课堂模式,去除课堂的繁冗环节,增设学生喜欢并能高效学习的新环节,调整各环节时间。
3.3生本高效课堂五环节实施步骤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在生本高效课堂的具体教学方法设计环节上,我们可以采取“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交流主讲―引导点拨―达标拓展”的五环节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伊始提出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简单预习发现新知,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开始自主阅读学习,把提炼知识点进行分享交流,小组形式派代表进行课堂即兴主讲,其他学生进行知识点整合,在关键时刻,教师对争议的知识点也就是重难点进行即是点拨启发,最后学生间进行二次互动交流,学习达到新的达标与拓展。
教学方法,无论传统或现代,都必定要服务于生本高效课堂。科学之教学手段符合人之认识规律,可提高课堂效率。苏教版高中数学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相互联系,整体连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学习思维;注重联系实际,创造新的教学范式,将平时作业与实时资讯相联系,将所学知识与现代科技联系在一起,运用所学知识在电脑等科技设备上完成作业。但是苏教版的教学方法,手段显然是为城市学生设计的,对于偏远农村地区的学生显然是不太现实可行的。
构建生本高效课堂除了实施以上策略外,我们还需要培养更为强大师资教学队伍,教师需要“锤炼”,不断地提升自己,与时俱进。教师是学生学习之路的指向灯,优秀的教师才能更好的开展生本高效课堂教学。
从苏教版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教材和教学方法的实践来看,从具体中概括出构建生本高效课堂的可行性,但是同时也不可避免劣势因素的存在,这都需要教育工作者今后的不断改进。生本高效课堂要求在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学目的是为其健全人格提供知识修养,注重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关振国.“以生为本”高效课堂内涵解读与实践探索[J].新课程(中旬),2014(01).
[2]邝尔安.生本高效课堂之问[J].中国教育学刊,2012(10).
[3]石立春.构建生本高效数学课堂的思考[J].中学教研,2013(03).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语文课堂是学生接受各种语文知识,锻炼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平台。语文作为初中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课堂是否高效可以说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而由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特殊性,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一直都是语文教学领域的难点以及重点,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方法,继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长期以来,应试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基本上就是“我教你学,知识为本”的典型模式,课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这与新课改、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面对低效的语文课堂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构建高效课堂已是刻不容缓。
一、高效课堂界定
高效课堂是教育者教学的最高追求,同时也是衡量教育者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全面地理解高效课堂内涵,把握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性,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构建高效课堂来说至关重要。
(一)高效课堂内涵。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教师能够利用好课堂时间,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高效课堂是衡量教学水平、效果的重要标准,其内涵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指教师需要将知识高效充分地传授给学生,另一个层面是指学生需要充分掌握知识,并灵活运用教师所讲授的知识。高效课堂不仅仅是教学效率最大化,同时还需要教学效益最大化,只有兼具上述两个方面的特点,才能够称之为高效课堂。从高效课堂的具体表现特征来看,主要包括了少教多学、师生教学相长、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明显等。
(二)高效课堂重要性。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有利于教改目标的实现。高效课堂构建是新课改、素质教育要求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二是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可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任务繁重,高效课堂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更加有效地开展学习,从而腾出时间去娱乐;三是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可以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让二者在教学中能够有一个愉悦的交往,这样有助于双方教学相长。
二、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针对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低效教学模式,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从而实现语文高效课堂的顺利构建。
(一)做好课程导入。良好的课程导入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语文教师要想确保短短45分钟语文课堂更加高效,需要做足课前准备活动,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一开课就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举例而言,课堂导入环节可以采用问题导入、故事导入等方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情境,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二)注重课堂互动。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习的需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反馈,观察学生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继而进行课堂教学进度、方式的灵活调整,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的激发。在授课形式层面,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来进行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满堂灌、一言堂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能够在互动中主动探究问题,寻求答案,提升其课堂学习专注度,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内涵;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逐渐认识到当前制约初中语文创新与改革的最大难题仍然是课堂教学低效问题。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不但是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落实的需要,也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需要,因而我们有必要就如何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 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指的是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的课堂。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来看,高效课堂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学生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为本,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的最优化,是以尽量少的时间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高效课堂的具有以下特点:一)充分利用教学时间。教师在安排课堂的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情况,把教学的难易程度有效控制好,充分利用课堂的每一点时间,使教学进度在高效适度的频率中稳步进行;二)有效融合课堂要素。当教学把教学的各类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时教学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把课堂效率调动起来;三)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教师可以根据科学的预设来提升学生的素质,从而达到了预设与生成的综合效果;四)学生参与度高。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了对问题的认识,提升了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
二、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一)精心备课,优化课堂设计
教师的备课质量对于教学有效性有着显著的影响。课堂是应该足教师引导下的互动过程,足靠师生的合作来完成的,所以要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师必先提高课前设计。备课过程中,教师应首先了解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准确把握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细致缜密地设计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备课确保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从而确保整个教学过程的高效率、高效益。
(二)善用教学手段,有效创设情境
语文的教学本质在于让学生感受作品所蕴含的感情内涵,只有在情感上打动学生,才能让学生在情感。和作者达成共鸣。语文教师在授课时要善于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学生引入作者创作作品时的背景里,情景再现,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枯燥尤味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一文时,可在课堂开始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同学们展示济南冬天的美景,再现课文情境,使学生更容易想象和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济南的冬天”。同时,铺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也是启发学生的过程,教师不妨在展示多媒体课件的同时,就课文内容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进行课文的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准确的把握了学习要点和学习方向,课堂效率得以大大提升。
(三)关注自主学习,适当引导点拨
新课改背景下,自主学习、合作型学习模式被广泛地运用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而这些相对自由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得不到全面的约束,学习效率难以保证。为了提升课堂效率,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恰当的干涉,以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首先,为了提升学习活动的效率,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离了正确轨道,教师应在布置学习任务时明确指出本次学习活动的目的、方向、重点和难点;其次,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往往层次不齐,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时,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此时教师应及时给予点拨和帮助,促使学生尽快找到学习方法和形成正确思路。
(四)注重评价激励,促进学习延伸
如果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将主动进行课外学习,这样一来教学效率将得到大幅度提升。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拓展和延伸,教师应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与激励。首先,课堂上应对学生的出色表现进行及时的表扬,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其次,要优化作业设计,促进课外学习活动的开展,作业内容不应过于呆板和繁重,而应注重提升开放型和趣味性,对作业完成情况出色的同学进行公开表扬,从而实现对全班同学的有效激励,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的将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
三、总结
综上所述,教学效率问题是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应在充分认识高效课堂内涵和特点的前提下,通过对备课、课堂引入、课堂点拨、课外学习等各个环节的精心优化来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孙仁喜.对初中语文有效性教学的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1(12):27
[2]罗晓娟.如何进行初中语文有效性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2(6):146
【关键词】高效;语文课堂;素质教育
一、撰写论文的缘起
纵观古今中外的语言教学研究,著述颇丰,其教学经验也灿如明星。但其经验大都是零星的、片面的,是从语文教学的某个角度出发,这样虽然可以更深入的发现某个方面的问题并细致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当然,也有些学者和科研人员能抓住重点,聚焦课堂,系统而完整地创造出课堂教学模式。所以我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校情和学情以及学科特点,初步探索出一种高效的语文新授课模式。笔者以为,这融合了合作学习和分层教学的优点,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素质教育的本质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减负”和“高效课堂’等词汇人们并不陌生。党和国家的重视、广大人士的积极参与和探究,促进了人们对教育改革的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素质教育内涵的哲学思考》(《职教通讯》,1997、12)、熊和平《知识经济与素质教育内涵的嬗变》(《求实》,1999、07)、《深刻理解素质教育内涵,培养合格人才》(沈金生、吴连英,《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3期)、《开放教育模式下素质教育构成浅析》(《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2期)、《素质教育内涵之我见》(陈小饮,《现代教育科学》,2006、04期),还有名声在外的“271”高效课堂模式等等。总之,人们从各个角度阐述了他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其共同之处就是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全面发展。其核心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语文高效课堂模式
为了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精心编制导学案。导学案是我们实施高效课堂的主要载体,有“自主预习”(文学常识和时代背景的介绍、字词注音和解释、疑问)——“合作探究”(根据课文内容和授课重点难点而设置的问题)——“延伸拓展”(课外相关内容的补充)——“巩固练习”(相关内容的习题)。课前教师要集思广益、讨论通过,力求科学适用。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导学案,根据学习成绩层次的不同而要求各异:成绩为A层的学生要求全部完成,其他学生依次降低要求。
(二)、上课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它一般的环节是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和点评——质疑——延伸拓展——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其中,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小组讨论首先是同层次的一对一进行,之后是全组讨论并专人负责记录问题答案,再推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和点评其它组的回答。实践证明,这既培养了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表达能力,还促进了学生交往能力的发展。而且,点评和加分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紧密结合高考实际,旨在夯实基础并提高解题能力。因为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分数。例如,上《荷塘月色》这一课,开始就叫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并点评。接着布置学生讨论“合作探究”中设置的问题(1、2组完成第一题,3、4组完成第二题,5、6组完成第三题,余下三组负责点评)。至于”延伸拓展”部分,全班齐读,加深对散文的理解。而“巩固练习”就是教师讲解并传授相关的解题技巧。当然,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更是一门语言艺术,它具有人文性、文学性和思想性。我们不能忽视语文的情感性和思想性,我们应当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我们不应抛弃富有语文特色的朗读和背诵教学法。
(三)、至于课外小组培训,它既是高效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更是高效课堂得以实施的保证。因此,我们必须对学科班长和语文学习小组长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培训他们的管理检查和辅导本组组员的能力。例如,要求他们在课前检查各组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并板书各组得分,以便老师及时了解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并合理安排上课内容——完成得比较好的题目可以一笔带过,而做得差的地方就要多花时间进行详细讲解,多练习强化。另外,这也可以促进导学案的优化。与此同时,为了培养尖子生,还要对其进行学科知识的指导,使其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实践证实,这是培养尖子生的有效途径。培训通常在课外活动进行,每周两三次。
综上所说,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和点评——延伸拓展——质疑等为主要环节,以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发展学生自主合作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高效语文课堂,它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当然,它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但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周玉琴,周成义.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哲学思考[J].职教通讯,1997(12).
[2]熊和平.知识经济与素质教育内涵的嬗变[J].求实,1999(07).
[3]沈金生,吴连英.深刻理解素质教育内涵,培养合格人才[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3).
[4]开放教育模式下素质教育构成浅析[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2).
在推进教育改革的同时,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科学实践、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于高效课堂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思考。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高效课堂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家立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的重大战略决策。站在历史大背景下,反观教育现状,与之相适应的教材包括高考命题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实现了从“考知识”到“考能力”的转变。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束缚和思维定势影响,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填鸭式”、“满堂灌”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但教学效果不明显,教育质量难以提高。部分教师因为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出现了职业倦怠、责任缺失,甚至师德失范。学生的书包越背越沉,课业负担越来越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逃学,甚至辍学。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要从根本上破解这些难题,唯一的出路就是建设高效课堂。
在全区中小学大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搞花架子、搞形式,而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全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大举措,是激活教师队伍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根本保证,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
从目前全国高效课堂建设区域推进的形势看,既有《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一线专家的引领,又有全国各地各类学校的成功实践,高效课堂建设的推进,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区6个区级实验基地和多所学校的先行试点,已经积累一些成功经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我们已经不是考虑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要思考怎样“做好”的问题。因此,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大潮流来思考和看待高效课堂建设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以积极进取、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投入到高效课堂建设工作中来是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必须做到的。
二、抓住根本,明确内涵,准确把握高效课堂建设的方向
教育是一门科学,光有激情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科学的态度和方法。高效是相对低效或者无效而言的,课堂的高效始于教师,源于学生。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课堂,其意义是为教学提供一种动力和导向作用,也是教师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高效课堂建设是一切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的建设。高效课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高效课堂,表面上看是新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其实质是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学校细节管理的提升,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学生学习习惯、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培养,继承、扬弃、创新、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我们任重而道远。
1. 强化培训,更新理念。加强学习、强化培训是转变教师观念的重要策略。当前,最迫切的是要解决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理论积淀不深厚、基本模式不了解的问题。各级各类学校需要结合本校实际,组织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深刻领会高效课堂理论和模式的精神实质,消除思想上的顾虑和实践中的困惑;通过集中培训、示范观摩、专题研讨、听课评课等形式,力争在全区教师队伍中形成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自觉追求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时,教研室及时跟进,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送培到校、开展论坛、网上交流等多种形式,为高效课堂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2. 深化内涵,注重实效。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全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来看,无论是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还是山西太谷的“二十四字教学法”,其核心都体现了“以学定教”、“先学后导”的基本理念,实现由“教”中心向“学”中心转变,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探究展示的机会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提升能力。这些都是和六模块“3+X”教学模式的理念相一致的。所以,我们必须潜心研究六模块“3+X”教学模式蕴含的教育内涵和思想方法,引导教师在实践中感悟,领悟其实质,掌握其要领,根据学科、课型等,不断创新深化,最终形成自己的变式。
要结合高效课堂建设推进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考核细则,创新管理模式,落实高效课堂文化建设和自主管理的各项要求,以扎实的过程换取满意的结果。注重实际效果。始终坚持质量至上的原则,在大胆实践的同时,严把质量关口,注重课堂检测,随时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整改,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3. 加强教研,关注细节。首先要加强校本教研。目前,高效课堂建设已经由学习实践阶段进入研讨完善阶段,出现的问题是具体而繁多的,也是十分正常的。所以,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即课堂、教学即研究、解决即成果”的思路,引领广大教师有效解决高效课堂建设中的现实问题。同时,要坚持课题带动战略,大力倡导小课题研究,确保研有成效。其次要关注教学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从高效课堂的实践看,主要存在如何落实学生先学、导学案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学困生帮扶、师生如何评价等一系列细节问题。要积极引领教师及时审视和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只有不回避、不退缩,在实践中解决,才能确保课堂高效。第三要提倡个人反思。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不断成长的有效形式,是教训的汲取和经验的积累,多一份反思,就多一份提高,要重点反思模式建构的制约元素,反思如何寻求导学案与课堂模式的有效融合,努力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反思融为一体,在反思中获得启迪和智慧,有力推动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
三、坚定信心,示范引领,推动高效课堂建设向纵深发展
1. 多方配合,形成合力。高效课堂建设关系到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只有多方协作,形成合力,才能确保实效。全国各地名校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用行政的手段强力推动,才能保证新教学模式的全面推广。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教研室和相关股室具体抓,教研人员经常深入课堂,形成全员抓课堂教学质量的格局。各学校校长亲自抓课堂教学,立足实际,认真谋划,及时解决推进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我们必须明确,校长是一校之魂,是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者和领导者,是关乎我区高效课堂建设成败的关键和直接责任人,要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到教师中去、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高效课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行政支持、专业引领和后勤保障,把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植根于课堂的高效上,把高效课堂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抓手和突破口,促进学生成长,打造名师团队,推动学校快速发展。
2. 培植典型,示范引领。典型是激发前进的动力。各学校要精心培植高效课堂建设中的典型班级、典型个人,让广大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按照观念革新快、学习劲头足、实践热情高、方式转变快、教学效果好的标准树立典型教师,让他们上示范课、做经验讲座。按照自主学习习惯好、合作学习兴趣浓、探究学习效果好的标准树立典型班级。把他们的做法和成效第一时间展示在其他教师和班级面前。要发挥他们的典型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有效辐射,努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本文就创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展开探讨,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令其积极主动地思考难点问题,优化学习效果,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创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新课程背景下,创建高效的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是适应教改需求的科学体现。新课改后,许多教师意识到灌输式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需求,因此竭力打造民主课堂教学氛围。而学生在课后却往往呈现出不知所云的状态。究其原因,初中时期,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因此教师不应仅注重形式教学,而忽视了实质目标。应探究课改的真正内涵,引导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热情。综观初中学生学习能力水平,不难看出,其在学习英语初始阶段便呈现出一定的差距,一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用英语进行交流,而一些学生则只能跟读,无法自主进行英语交流。为让学生缩短差距,弥补不足,初中英语教师应创建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水平。
二、创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内涵特征
当前,创建高效课堂已经并非新鲜话题,判定课堂教学是否高效,不应单纯地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应全面考量学生知识技能、学习过程及应用方式、呈现的学习态度以及情感体会、价值观等多维度标准,判定其最终受益程度。如果受益良多,则课堂教学势必高效,反之则不然。初中英语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应以学生为核心主体,教师则发挥引导辅助作用。主体任务为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令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实践、交际与应用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水平。同时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应体现一定的广度及深度,凸显密集性,教师应就相应的教材内容组织开展高效密集的实践活动。其教学内容必须为学生所接受,方能避免其产生厌学情绪,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打造高效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应引入灵活丰富的教学手段,并契合该节课内容。应把握教无定法的原则,认清课堂教学为较为复杂同时富含艺术性的任务,因此教师不应拘泥于一种模式,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而应力求创新、丰富多变,方能提升教学水平,契合学生需求。
三、创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为创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首先应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合理的学情分析,明确学生的能力水平,掌握已有知识。进而科学地进行课程内容设置,明确讲什么、怎样教,谁来说与做,怎样获取知识,为实现教学目标夯实基础。另外,应从学生实际状况出发,基于课程标准,分析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并进行明确规定。例如,初中七年级英语教学,应树立提升学生自信心以及学习积极性的目标,教师应努力同学生针对其关心的话题进行信息的平等交换,同时力求班级之中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针对初中英语教学内容,应优选教学资源。教师应为课程创建与资源应用的重要主体,依据教材内容进行精读,并科学应用,合理开发课程资源。例如,应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及杂志、书籍等,形成言语本位的教学观念,将言语作为媒介,令学生真正明确语言应用技巧与实践规则,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活动。
课程导入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应力求新课开始的新颖模式,令学生在一开始便达到最佳状态。教师在课堂教学初始阶段应尽可能不采用默写单词以及朗读课文的方式,可基于有意以及无意注意特征,应用丰富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再者,教师应有目的地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以及情感培养因素,通过灵活结合,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道德素养,进而主动关心社会、保护自然,形成优良的学习习惯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
组织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还应掌控纪律,不应过多地斥责、批评学生。教师可通过英语幽默故事、多媒体教学手段,令学生再次集中注意力。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不必固定在讲台上,可深入到学生之中,靠近他们,进而形成对学生的良好鼓励以及善意提醒。并可快速地回答学生的疑问,提升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最后,教师应对所讲内容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总结、分析时间,并为其布置相契合的作业内容,快速发觉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存在的偏差问题,进而在后续课程之中有针对性地加以纠正,体现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尤为必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有基于高效课堂内涵,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方式,适应新教改需求,开创民主、自由、开放、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必要的肯定与鼓励,做好课前准备,优化课堂组织教学,方能真正提升教学水平,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其实现持续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党红.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问题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2010.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思想观念;主体地位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不仅是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中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转变教师思想观念,正确理解高效课堂内涵
初中语文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正确理解高效课堂内涵:首先,高效课堂不等于高容量课堂,单纯增加课堂容量,不分主次“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仅使教师一节课下来口干舌燥、头昏眼花,而且学生也难以抓住课堂重点,疲惫不堪;其次,高效课堂不等于高强度课堂,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加大教学强度,或者“满堂问”却不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的教学方法,都会超出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不仅使他们难以接受课堂知识,而且会对语文产生畏惧、厌烦等情绪,得不偿失;最后,高效课堂不等于高抓分课堂,进行“题海战术”或过分强化解题技巧训练,而忽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高分低能”不符合现代人才的需求,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要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服务者和引导者,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深挖教材的同时不断向外拓展,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使他们以自己独特的个人感受了解和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文中的意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真正掌握知识,并为他们语文素养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让“高效”贯穿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首先,教师要进行充分的备课,为课堂的开始设计精彩的导入,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跟随教师进入课堂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其次,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摒弃教材中心论、教师中心论的错误思想,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探究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使学生边学边思考,主体性和能动性得到发挥;最后,教师要在课堂小结留下悬念和思考,实现课堂向课外学习的过渡和延伸,使学生课后主动地去找寻答案,思考问题,并为下次课堂教学做好铺垫,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打造,主要依靠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教师的正确组织和引导下,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上对教师教授内容充分地理解和掌握,并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在实践中反复摸索,不断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效率和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成龙.语文有效教学研究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学语文,2009(16).
一、积极开展“高效课堂”的展示活动
学校组织教师在认真学习、讨论新课程标准和先进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课堂”研讨活动,各教研组结合本学科的教学探索建构了各自的“高效课堂”标准,在此基础上,各教研组尝试开展了组内的“高效课堂”展示活动,各科教师按标准将“高效课堂”的思想认真贯彻到了课堂教学实践中。各教研组以优质高效为评选标准,分别评选出了组内的1~2节优质高效课。在此基础上,学校统一组织了全校的“高效课堂”展示活动,规定每周三下午第三节、第四节课为“高效课堂”展示时间,由教研组推选的优质高效课的执教教师出演示堂教学,全体教师参与观摩,课后及时议课、评课,先由上课教师说明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再由分管学科的主任、备课组长和教师代表进行教学点评。
二、深入思考“高效课堂”的丰富内涵
通过开展“高效课堂”展示活动,我们认为,从教学工作的范畴而言,其内涵至少有两个方面。首先,“高效教学”提倡和追求的是“又好又快”的教学。“好”指的是质量和效益,“快”指的是速度和效率。为此,一方面,“高效教学”必须讲效益,也就是要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当然,这里的质量是指全面的质量,它不仅包括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应当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应是学生身心、智慧、道德全面发展的质量。另一方面,“高效教学”必须讲效率,也就是教师应当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目标,并获得尽可能好的教学质量。其次,“高效教学”是以先进理念为指导、以科学管理为保障的讲规范、遵规律的教学。缺乏先进教学理念的引领和管理工作的大力推进,违反教学规范和教育规律的教学,不仅无法实现“高效”,甚至会产生“低效性”。
三、精心提炼“高效课堂”的内在要求
通过开展“高效课堂”展示活动,我们发现“高效课堂”具有以下五大特征:
第一,“高效课堂”是科学课堂。高效课堂的科学性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确保授课内容准确无误,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二是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既符合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符合特定的教学背景和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和过程呈现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和能力的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从而便于学生开展学习;三是科学地设计不同课型,能针对教情和学情合理地设计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实验课、讲评课等课型;四是科学地设计问题,既不能设计太多的问题,又要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的有价值的问题;五是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既引导学生学习,又引导学生思考,还引导学生训练;既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
第二,“高效课堂”是情趣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一味进行枯燥的说教和布道,更不应实施刚性的强制与威逼,而是要真诚地面对学生,善于挖掘学习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用富有情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营造师生间对话和协商的氛围,搭建师生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使课堂充满动人之情和引人之趣,真正实现生机盎然、情趣无穷的教学境界。
第三,“高效课堂”是创新课堂。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善于创新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执于一策、囿于一方,而是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创新氛围,尤其是设置好学生想象的时空、互动的时空和表现的时空,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来唤醒学生创新的灵魂,鼓舞学生创新的士气,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二是善于创新自我,教师不能自我满足、故步自封,而应孜孜以求、与时俱进,通过努力学习不断为自己引来源头活水;通过在质疑中认同和认同中质疑积极改变思维定势,培养自己思维的批判性和独特性;通过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努力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从而在自我扬弃中不断地超越自我、创新自我。
第四,“高效课堂”是艺术课堂。课堂教学艺术不是体现在如何“教”出观赏性,“教”出新花样,而是体现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指导,如何对不断变化的教学情境作出即时判断和处理,尤其是在发生“意外”时处惊不变,驾驭得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开头、独具匠心的提问、贯穿全课的主线、跌宕起伏的情节、余音袅袅的结尾……既能给学生以艺术的享受,又能使自己享受到职业的快乐,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逐渐形成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第五,“高效课堂”是个性课堂。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思想、有个性的人,同时,由于学情、班情、校情不同,各地、各学校、各班级也都有独特的个性和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班”制宜、因“人”制宜,努力彰显学校、班级和学生的个性和优势;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形成鲜明的教学个性和风格。
四、充分发挥“高效课堂”的积极效应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高效性
一、课堂高效性的内涵与原则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对于数学概念、公式、运算方式等的掌握,同时页要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对于数学知识的独立思考以及探索发现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应当不断丰富教学方式,构建高效课堂。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所谓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尽可能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不断积累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础上,保证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精神。
1.课堂高效性的内涵
一是师生互动。实现高中数学课堂的高效性必须做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在课堂中,师生之间要建立平等、和谐、合作的关系。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理清学习思路,拓展创新思维。二是师生互信。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相互信任,信任的基础是了解与尊重,因此,教师作为高中数学的主导要熟悉每一位学生,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作为高中数学主体的学生而言,要尊重老师的教学成果与辛劳,熟知老师的教学思路与技巧,最终,达到口传心授的效果。总之,师生之间应当多沟通、多了解,多合作,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互信、互敬。
2.课堂高效性的原则
一是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课堂的高效性是建立在“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因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摒弃“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思想,将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作为课堂的中心,一切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二是“过程至上”的原则。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生的学习结果也就是学习成绩是衡量课堂效果、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但为实现课堂的高效性,学习的过程也至关重要。通过学习的过程让师生在相互磨合中,实现“教”与“学”的齐头并进。
二、高中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在进一步深入课程改革和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教师的教学能力普遍提升,数学课堂也日益活跃,教学效率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仍有一些问题,对高效课堂的创建造成了影响,亟待解决和完善。
1.教学目标较为片面
教学目标是高中数学课堂的“方向盘”,数学教师好比舵手,因此,数学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对数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氛围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认识不清,一味追求“名次”、“升学率”,导致学生精神压力较大,甚至失去了学生学习数学“原汁原味”的乐趣,这种只重视阶段性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长期发展,也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目标,影响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长远发展,更使数学教学失去了“追本溯源”的宗旨。
2.课堂主体错位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教师是课堂中的“教练与裁判”,是学生课堂进程主导者,也是对学生评判的主体。在课堂中,教师往往“滔滔不绝”,而大部分已学生“昏昏欲睡”,虽然部分学生用心听讲,但是对于课堂的参与性极低,整个数学课程中,教师是唯一的主角。这样的情形“屡见不鲜”,这样虽然消耗教师的大量体力(一堂课下来教师往往口干舌燥、腰酸背痛),但是教学效果、课堂氛围却未达到实际的效果。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数学难度较大,如果教师不能与学生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那么学生往往会愈加吃力,对于上数学而言也就仿佛是在“云里雾里”。在教师主导的课堂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不能直接参与到课堂中,也更加提不起对数学的兴趣,那么教学效果只可能是“惨淡经营”。
三、创建高中数学课堂高效性的对策建议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创建高效的高中数学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创建高中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1.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创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必须首先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一是要透析教学内容,这是设置教学目标的基础。教师要对数学课程的知识特点、知识结构以及新旧教材的差异具有明确的认知,做到“了如指掌”并作出准确的预判。二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一个教学目标,一套教学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因此教师要熟悉每一位学生,了解学生的特点,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三是重视教学目标“适用性”。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的纲领,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而合理的调整教学目标,保证教学目标的适时性、适用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探讨
一、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内涵及重要性
1.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内涵。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首先要弄清楚高效课堂的内涵,所谓“高效课堂”也就是要在课堂的45分钟内,语文老师最大程度的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及作用,最大限度和最完美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语文高效课堂应该包括教师高效地传授知识和学生高效地吸收消化知识这两方面,它应该是师生双向互动、心灵对话交流的平台,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教学”。高效课堂应该对在课堂的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敞开双手怀抱,它应该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创造教与学及其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营造主动有效、有利于创新的四维发展空间,有利于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及教育目标的实现。
2.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重要性。高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没有高效课堂作为支撑,所有的中学教学改革都是根源之水,缘木求鱼。尤其是在当知识信息爆炸时代,各种新的知识理念层出不穷,更新快,如果我们的学习和接受能力跟不上社会需求和发展的需要,必将被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尤其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语文学习处于一个打基础阶段,基础不好必将影响到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而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很难适应当今教育理念,由于其课堂教学单一,语文老师往往把课堂理解为静止单一的课本,眼光只是盯着教材不放,抱着课本,进行字词句的阅读、分析与讲解,以文论文,局限于课本,不及其余,导致语文课堂教学乏味枯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没法激活,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背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甚至会导致学生对语文产生反感心理,语文教学效果甚微,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教育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成长非常不利,因此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势在必行。
二、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一些策略分析
1.教师具备语文课堂创新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综合教学能力以及语文素养。初中语文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就像黑夜中的一盏灯,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因此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地位是第一的,其责任重大,如何在课堂上高效性的给学生传授真理知识,需要语文老师具有大胆的创新精神和勇气,结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尝试多样化的教学。另一方面,语文老师不仅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自身也应该不断的学习积累,扩充自己知识量,多思考,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语文老师丰富的知识量和活跃的思考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只有老师具备渊博的学识和语文修养,才能对语文教材有更深刻、更独特、更全面的了解,这对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启蒙和提升才会形成潜移默化的或者直接的影响。语文老师的品学对学生影响是深远的。因此,老师应当时时重视自身学习、教学、修养等,为学生树立良好形象。
2.发挥学生主体性,将课堂交给学生。传统“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是不可能构建起高效课堂的,由于其忽视学生主体性,语文课堂上老师一个人唱主角,学生充当“倾听者”角色,老师和学生缺乏互动交流,这对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角色,把学生领进教室大门,就应该把知识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知识的王国里去发现,去探索。因此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语文老师不能剥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权利,而应该将课堂让位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去发现新的知识和新的学习方法,从中体验发现新知识的好奇感和完成自主学习的成就感,增加学习兴趣和信心。老师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发挥好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和感想,从而树立起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自信。
3.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知识面。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多媒体技术也被应用于当今课堂教学中,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和效果,同时增大语文课堂信息量,提高语文课堂高校教学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语文老师应当重视对多媒体的应用,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感觉,提高他们的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如在讲《苏州园林》这一课文时,老师可在网上找一些精美的苏州园林图片,做成课件,在课堂上一边给学生讲解,一边又能使他们欣赏到苏州园林的美景图,让学生对园林产生浓厚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体验,仿佛亲身于园林中感受到的美,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伟.关于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J].现代阅读.2011.
[2]刘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语文高效课堂[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多方齐下
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和无效课堂而言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数学思维、能力水平都能得到相应程度的提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入手,并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展示数学的价值,以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有人指出,任何割裂该三维目标的教学都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此,在进行备课时,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涵,要设计好每个教学目标,从而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好基础。
二、导入形式的选择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有效的导入可以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课堂活动当中,所以,作为教师要想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选择恰当的导入形式可以说是高效课堂实现的前提。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有效发挥导入环节的价值,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选择以“数学史”导入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的过程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助于学生理解勾股定理的内涵,同时,也能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但是,需要注意是,导入形式的选择是根据教材内容所决定的,所以,教师要改变一成不变的导入形式,要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多样化课堂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展现数学教学的价值,也是确保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而精彩的数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时,我采取的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首先,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一些轴对称图形,如,工行标记、长方体、正方体、无把手杯子、足球、篮球、圆柱等等,接着,我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这些事物进行分析,并总结它们的共同点,让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进而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学过程中大大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