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鲁迅先生曾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他们的心理顺利发展。现在的高中女生一般年龄在15-18岁,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她们心理上的特点也逐步明朗化。概括而言,高中女生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自我意识的突变。有关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女孩从十四、十五岁开始,自我意识虽然明显增强,但心理上由于初次离开父母的关怀庇护,又缺乏生活经历,遇事会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从而使自己的自信心理转为自卑心理。高中女生多数缺乏自信心和伟大抱负,更缺乏为科学献身而超越前人的精神。
2、情感丰富,情绪不稳定。随着脑神经兴奋和抑制的强化以及生活经验、社会实践的增多,高中学生逐步脱离了原有的幼稚型情感,开始追求高级的社会性情感。这方面女生比男生明显。女生更富于幻想,易于被感动,被吸引。她们的情绪常常表现为不稳定,不成熟,容易被动失控,遇到不满和矛盾时,容易激动,甚至难以控制。
3、闭锁性与渴求理解相矛盾。高中女生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忧无虑、坦率纯真。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女生,她们有话不想对人说,把话埋藏在心底,她们拥有自己的秘密,她们开始不准别人观看自己的日记,她们开始锁上自己的抽屉,她们渴望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与此同时,她们又如饥似渴地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甚至希望别人无缘无故地积极主动地关心自己、理解自己。
4、爱美之心明显。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作为女性的一些体征更加明显,女生们开始注意自身的穿着打扮,再不会像丑小鸭一样出现于大庭广众之下。
5、依赖性强,意志力弱。高中学生虽然时时表现出强烈的成人感,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强烈希望摆脱父母的羁绊而独立自主地生活。然而,她们毕竟不是成人,很多地方仍然要依赖父母和老师,在女生身上这种依赖心理尤为突出。基于这种心理,她们常常表现为意志力弱,经不起打击,做事不能持久等心理特征。遭受小挫折或小不幸,常常会流眼泪、哭鼻子、萎靡不振好几天。
二、提高高中女生学习数学效率的建议
1、激励“笨鸟先飞”,强化预习。女生受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相对差一些,解题速度也慢,因此,要提高女生的数学能力,课前的预习至关重要。
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女生课前预习,可编制预习提纲,对抽象、逻辑性较强的推理,空间想象能力等要求较高的内容,要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听课有的放矢,易于突破难点。同时,预习时还应让学生找出学习新知识所需的知识,并进行回忆或重新温习。一旦发现旧知识掌握不好,甚至不理解时,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补上,克服因没有掌握好或知识遗忘带来的学习障碍,为顺利学习新内容创造条件。
2、鼓励反思好问,消除障碍。孟子曾说过:“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因此,只有思索,才能生疑解疑;只有思索,才能透彻明悟。一个学生如果长期处于无问题的状态,就说明她思考不够,学业也提高不了。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使之产生好奇,激发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本人在平时的教学中,常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思考、探索,诱发她们多提问题,营造“提问、思考、释疑、再提问”的良性循环的学习气氛,有效地克服了高中女生的各种心理障碍。
3、帮助“开门造车”,注重方法。在学习方法方面,女生比较注重基础知识,学习较扎实,善于解基础题,但解综合题的能力较差,更不愿解难题。因此,教师要引导女生“开门造车”,让她们暴露学习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听课,强化双基训练,对综合要求较高的问题,指导她们学会利用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将问题转化为若干基础问题,还可以组织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改进方法,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4、坚持“扬长避短”,增强信心。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女生的运算能力,规范性强,准确率高,但速度慢。因此在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多注意暴露知识的发生过程,重视归纳、猜测等合理思维的渗透,多给女生一些锻炼的机会,注意发挥女生的长处,增加自信心,使其有正视挫折和战胜困难的决心,特别是针对女生的弱点进行教学。如女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弱,而立体几何教材中往往把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略去,这样女生在感知阶段就更显得贫乏。这时,作为教师应弥补这一缺陷。
鲁迅先生曾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他们的心理顺利发展。现在的高中女生一般年龄在15-18岁,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她们心理上的特点也逐步明朗化。概括而言,高中女生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自我意识的突变。有关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女孩从十四、十五岁开始,自我意识虽然明显增强,但心理上由于初次离开父母的关怀庇护,又缺乏生活经历,遇事会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从而使自己的自信心理转为自卑心理。高中女生多数缺乏自信心和伟大抱负,更缺乏为科学献身而超越前人的精神。
2、情感丰富,情绪不稳定。随着脑神经兴奋和抑制的强化以及生活经验、社会实践的增多,高中学生逐步脱离了原有的幼稚型情感,开始追求高级的社会性情感。这方面女生比男生明显。女生更富于幻想,易于被感动,被吸引。她们的情绪常常表现为不稳定,不成熟,容易被动失控,遇到不满和矛盾时,容易激动,甚至难以控制。
3、闭锁性与渴求理解相矛盾。高中女生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忧无虑、坦率纯真。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女生,她们有话不想对人说,把话埋藏在心底,她们拥有自己的秘密,她们开始不准别人观看自己的日记,她们开始锁上自己的抽屉,她们渴望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与此同时,她们又如饥似渴地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甚至希望别人无缘无故地积极主动地关心自己、理解自己。
4、爱美之心明显。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作为女性的一些体征更加明显,女生们开始注意自身的穿着打扮,再不会像丑小鸭一样出现于大庭广众之下。
5、依赖性强,意志力弱。高中学生虽然时时表现出强烈的成人感,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强烈希望摆脱父母的羁绊而独立自主地生活。然而,她们毕竟不是成人,很多地方仍然要依赖父母和老师,在女生身上这种依赖心理尤为突出。基于这种心理,她们常常表现为意志力弱,经不起打击,做事不能持久等心理特征。遭受小挫折或小不幸,常常会流眼泪、哭鼻子、萎靡不振好几天。
二、提高高中女生学习数学效率的建议
1、激励“笨鸟先飞”,强化预习。女生受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相对差一些,解题速度也慢,因此,要提高女生的数学能力,课前的预习至关重要。
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女生课前预习,可编制预习提纲,对抽象、逻辑性较强的推理,空间想象能力等要求较高的内容,要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听课有的放矢,易于突破难点。同时,预习时还应让学生找出学习新知识所需的知识,并进行回忆或重新温习。一旦发现旧知识掌握不好,甚至不理解时,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补上,克服因没有掌握好或知识遗忘带来的学习障碍,为顺利学习新内容创造条件。
2、鼓励反思好问,消除障碍。孟子曾说过:“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因此,只有思索,才能生疑解疑;只有思索,才能透彻明悟。一个学生如果长期处于无问题的状态,就说明她思考不够,学业也提高不了。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使之产生好奇,激发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本人在平时的教学中,常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思考、探索,诱发她们多提问题,营造“提问、思考、释疑、再提问”的良性循环的学习气氛,有效地克服了高中女生的各种心理障碍。
3、帮助“开门造车”,注重方法。在学习方法方面,女生比较注重基础知识,学习较扎实,善于解基础题,但解综合题的能力较差,更不愿解难题。因此,教师要引导女生“开门造车”,让她们暴露学习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听课,强化双基训练,对综合要求较高的问题,指导她们学会利用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将问题转化为若干基础问题,还可以组织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改进方法,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4、坚持“扬长避短”,增强信心。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女生的运算能力,规范性强,准确率高,但速度慢。因此在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多注意暴露知识的发生过程,重视归纳、猜测等合理思维的渗透,多给女生一些锻炼的机会,注意发挥女生的长处,增加自信心,使其有正视挫折和战胜困难的决心,特别是针对女生的弱点进行教学。如女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弱,而立体几何教材中往往把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略去,这样女生在感知阶段就更显得贫乏。这时,作为教师应弥补这一缺陷。
一、由写话向习作过渡
从写话入手,逐步向习作过渡,这样有利于克服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有效地培养写作自信心。小学阶段的作文是练笔,主要是书写学生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小学低年级的写作主要是写话,教师要在学生刚开始写话时,破除写话的神秘感,确立写话的信心,同时合理引导学生叙写生活真事、抒发生活真感,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三、四年级学生正式接触习作,教师在写作过渡期注重指导,会对学生今后作文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在此阶段,教师要做好“扶”的工作,注重作文素材收集选择、结构、修改等基本方法的指导。到高年级要逐步放手,让学生独立习作,评讲中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使其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二、合理安排“口头”与“书面”的训练
童年期儿童的口头语言起初快于书面语言,到四年级以后书面语言开始落后于口头语言。根据言语发展的这一特点,作文教学可采取以下步骤:第一阶段,低年级以口头语言为基石,促进作文训练。该阶段可适当开展说话训练,其内容可包括:说习作要求,说自己收集的材料。第二阶段,中高年级以后,加强口头语言与书面表达相结合的训练,促进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这阶段的学生语言富有激情,也能直抒胸臆,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说服力,教师要尊重学生特有的情感,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可在学生习作前的指导课堂上要求学生口头作文,以说为先导,先要求学生把话说清楚通顺,再要求把句子写完整,把文章写通顺。
三、从发挥想象优势到实现自主创作
心理学研究认为,低年级学生意义的主要心理结构是想象。他们主要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解释他们所生活的世界,研究和解释这个世界。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的想象优势,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在习作天地里驰骋,他们心中才会有说不出的,从而产生欲望,对写作萌发兴趣。到中高年级后,学生的抽象概括水平逐步发展,此阶段的教学是要求学生能够“写想象作文”。写作本身也需要想象,而小学生正处于最爱想象、最富于想象的年龄段。教师教学指导中要利用学生的思维发展的特点,从发挥想象优势出发,发展到后来的自主创作想象作文,把握好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渐进过程,为作文教学作好铺垫。
关键词:物理教学心理发展规律激发学习兴趣思维能力
我国中等专业学校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要培养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初级应用型人才。”《物理》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工科学生的必修课,对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遵循中专生心理规律,并掌握正确的方法,转变教学观念,深入挖掘物理教学中各种积极因素,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科学素养,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应用性人才。
1遵循心理规律,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能力培养应遵循中专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课堂教学仍然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教学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教学目标能否在学生身上得到落实。国内外的教学实践表明,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成功都应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段是15~18岁,其心理特点正好处于由感性认识向理性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记忆力较强,开始尝试着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逆反心理很强,最讨厌填鸭式灌输。因此,教师在备课和讲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以上因素,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思维规律,多用启发式语言,注意对初中所学知识点的回顾和复习,重视所学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等方法,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最大限度地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中职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差,概念掌握不太牢固,尚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1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学生的感知量
我们可以采用实物、模型、实验、挂图、幻灯、多媒体等,启发他们从感性思维向抽象思维顺利过渡。
2.2在课堂上,从课题引入到规律总结
每一过程都要给予合理分析和深入浅出的逻辑论证,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并逐步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2.3运用类比推理和相似思维
使同学们在牢固掌握了旧知识的基础上,去理解较抽象的新事物
2.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加大物理实验教学力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
2.4.1加大和重视演示实验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生动形象、真实有趣的特点。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掌握概念、得出规律,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现行中专物理教材(黄伟民主编)从表面上看,给出的演示试验较少,但深入分析教材后会发现许多可供课堂演示的实验。在演示实验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感知和发现问题,并借助实验所得分析、比较、归纳,最后得出结论。只有通过对学生进行从观察现象现到认识本质这一过程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达到培养他们抽象思维能力的目的。
2.4.2认真搞好实验室实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
实验室实验包括测量型、验证型、应用型等多种类型,但实验过程不外乎是实验前、实验过程和实验后三个阶段。这种实验在加强学生实验技能的同时,着眼改善学生智能结构,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实验前,教师必须让学生做好实验准备工作:明确实验目的、原理、装置、步骤、注意事项等;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往往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预习内容逐步实验;按照要求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数据。同时教师须提醒学生遵守实验规则(包括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实验设备、爱护公物等),遵守客观事实、不拼凑数据等。使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实验后,同学们整理实验设备、打扫卫生后离开,处理实验数据、填写实验报告等一系列行为对自己都是很好的锻炼。在实验室实验的潜移默化中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综合能力。
2.4.3充分发挥教材中“小实验小制作”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于教材中的“小实验”,许多教师持无所谓的态度,在教学中也往往忽略了它的存在。其实,如果认真地研究一下这些“小实验”就会发现其设计的独到之处。它们具有就地取材、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制作和操作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这一环节,使物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生活当中去。如在“静电场”一章中同学们普遍感到内容抽象、晦涩,笔者抓住“制作简易验电器”这个小实验,要求同学们自己寻找实验器材、自己制作实验装置,并且在课外公开展示,评出优秀作品,并让制作者讲述制作方法、原理,并当场操作。在展览的过程中,面对构思巧妙、制作精巧、形状各异的验电器,许多人都感到惊讶。笔者认为,觉得如果引导得好,“小实验”不仅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锻炼他们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2.4.4鼓励“生活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中所见所闻多数可以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释。一个善于学习的人肯定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同学们提出生活中遇到的难以解释的现象,并试着用物理知识去解释。也可以巧设难题让同学们去解决。譬如在讲到“动量”这一节时,给同学们出了一个题目:“给一块一平方米见方的硬纸板,一个生鸡蛋,经过你的设计制作包装后,将鸡蛋从四楼阳台扔到一楼的水泥地面上,确保鸡蛋完好无损,你如何去实现?”同学们分成几组进行比赛,结果出人意料,有做成飞机滑翔降落的、有做成降落伞减小下落速度的、有做成纸盒,纸盒里衬上碎纸防震的,五花八门,各具特色。这样不仅大大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总之,物理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神奇的影响。我们要遵循学生们的心理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引导他们实现从感性认识到抽象思维的顺利过渡,加大物理实验的教学力度,并努力使物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生活当中去。努力培养中专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职业能力和科学素养,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柳江县壮校附小——龙素扬
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首要目标。笔者认为:
(一)关注人的发展是数学课程发展的时代要求
以前,数学课程过分重视或片面化地理解了数学自身的学科课程而相对忽视了数学学习中人的发展。当前,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已成为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小学数学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数学实践能力为主线,这就更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关注认人的发展已成为《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
关注人的发展已成为《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根本思想。基于此,数学课程着眼于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它不但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发展规律。在认知上,也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
(三)关注人的发展的几项具体实施措施
1、关于“发展性目标”的设立
2、关于“问题情景——建立模式——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课程模式
3、关于课程学习评价的新认识
柳江县壮校附小——龙素扬
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首要目标。笔者认为:
(一)关注人的发展是数学课程发展的时代要求
以前,数学课程过分重视或片面化地理解了数学自身的学科课程而相对忽视了数学学习中人的发展。当前,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已成为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小学数学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数学实践能力为主线,这就更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关注认人的发展已成为《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
关注人的发展已成为《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根本思想。基于此,数学课程着眼于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它不但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发展规律。在认知上,也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
(三)关注人的发展的几项具体实施措施
1、关于“发展性目标”的设立
2、关于“问题情景——建立模式——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课程模式
3、关于课程学习评价的新认识
关键词:多元化学科知识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创新
基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我要求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在保留数学学科自身特点的同时,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整合运用多元化学科知识,创设生动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一、‘多元化’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是具备时代性和科学性的
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产生了极大地相关性、相通性,各个学科领域的壁垒已经被打破,使得学科之间没有了绝对的界限,只有相对的边缘化。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深入挖掘与其他相关领域学科的内在联系,实践并探索多元化学科知识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运用方式,达到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综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模式、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创新精神的目标,是立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进行课程改革的真正创新与探索。
二、立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上的创新与探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打破传统教育制约机制,避免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各学科领域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目前乃至今后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新课标中指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深刻地阐明了数学这门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数学学科势必与其他学科领域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这些必然的联系也势必体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那么多元化学科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也必然对数学教学活动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三、多元化学科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尝试应用是有益处的
1.运用的前提:结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为大前提。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关于数学知识学习的互动,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想要更好的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首先必须要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问题,认清教育和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要认识到在数学教学中,不能片面地、机械地来理解和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必须遵循儿童心理的科学发展规律。从幼儿时期过渡到小学时期,是一个带有关键性的时期,父母和教师如何共同帮助孩子完成这个过渡,这是很重要的。因此,实现这个过渡,必须要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依据这些特点和规律进行教育时,既要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又要恰当地提出新的要求,并把这种要求变为儿童自己的需要,才能使教学活动更好地进行,教学质量不断地提高。
2.多元化学科知识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巨大作用。新课标中明确地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深化课程结构调整、大胆尝试多元化学科知识
1.深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实现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就必须要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问题,认清教育和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在数学教学中,不能片面地、机械地来理解和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要遵循儿童心理的科学发展规律。因此,将心理学,特别是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是实现成功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
2.多元化学科知识将极大地丰富“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教学内容的实践活动。优美的音乐教学情境,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添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加深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的同时,又可巩固学生在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还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3.信息技术及其相关知识将极大地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手段的发展。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作用的日益增强,广大数学教育者已经认识到:数学虽然有其自身的独特的规律和特点,但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则是人的发展。信息技术及其相关知识将极大地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手段的发展,使之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认知的工具。
五、多元化学科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应不断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积极职业教育;职校生;心理发展;心理策略
作者简介:崔景贵(1968-),男,汉族,江苏海安人,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教育学博士后,中国职教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职教学会副会长、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常州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职校生心理与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研究”(编号:BJA130094),主持人:崔景贵;江苏理工学院心理教育研究所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158(2015)01-0004-05
2014年6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现代职业教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谈及人的全面发展,必然离不开心理的全面和谐发展。95后职校生作为一个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凸显的特殊青年群体,其心理发展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积极职业教育是促进职校生成长成人成才的“希望工程”、“阳光工程”和“幸福工程”。走向积极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创新变革的必然选择。如何认识职校生心理发展与积极职业教育的辩证关系?积极职业教育如何为当代职校生心理和谐发展导航?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积极探究。
一、促进职校生心理发展是积极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
职校生心理发展与积极职业教育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职校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是职业学校教育的起点和依据,是积极职业教育科学开展的前提;另一方面,职校生的心理发展又依赖于职业学校教育,是积极职业教育实践的产物[1]。积极促进职校生心理发展,是积极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而积极职业教育的深入开展,更需要全面认识职校生的心理发展特征,遵循职校生心理发展规律,维护职校生心理健康权益,以着力创造和实现最优化的最近心理发展区。
(一)认识职校生心理发展特征是积极职业教育的基本依据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在16、17岁至19、20岁,正值其个性发展和人格成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完成社会化任务最关键、最重要的青年初中期。这一时期的职校生心理发展,特别是在认知与思维方式、情感与智力发展、个性倾向及言语表现上,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具有过渡性、闭锁性、动荡性、两极性的年龄化特征;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幼稚与成熟、依赖与独立、自觉与蒙昧交织并存的个性化特征;以讲究实用性与本身的从众性、消极性、逆反性并存的社会化特征;定向性鲜明的职业指向性与盲目性、片面性并存的职业化特征;具有学习行为实用化、个性发展自主化、需要结构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负面心态普遍化的时代化特征;多重矛盾冲突相互交织的矛盾化特征等六个方面特征[2]。
积极职业教育对职校生心理发展具有依存性。一方面,积极职业教育受职校生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制约。职校生受各方面影响,其心理发展在各个阶段显现出不同的特点,积极职业教育只有适应职校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才能充分发挥它在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因此,积极职业教育必须从职校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出发。另一方面,积极职业教育受职校生心理发展个体差异性的制约。积极职业教育只有面向全体职校生,考虑他们各方面的个别差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职校生的潜力和积极因素,弥补短处与不足,才能促进所有职校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遵循职校生心理发展规律是积极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职校生心理发展是不断完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呈现出顺序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稳定性和可变性共存,具有发展的不均衡性及个别差异性等。理性认识并自觉遵循职校生心理发展基本规律,积极职业教育才能引导与促进职校生的心理和谐发展,并进一步把握好职校生心理发展的可变性,考虑个性心理差异,注重因时而化、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积极职业教育只有在遵循职校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更充分地体现积极的意蕴,更深入系统地促进职校生的心理发展,关注人性的积极方面,也才能更好地增强自觉性,把握针对性,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
如何遵循职校生心理发展规律,科学开展积极职业教育呢?第一,依据职校生心理发展顺序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规律,积极职业教育应当循序渐进,对处于不同教育阶段的职校生要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第二,依据职校生心理发展稳定性和可变性共存的规律,积极职业教育既要科学规定每一阶段教育、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又要充分利用发展的可能性,创造“最近发展区”,促进职校生心理较快发展。第三,依据职校生心理发展规律的不均衡性,积极职业教育要抓住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最佳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第四,依据职校生心理发展规律的个别差异性,考虑职校生在智力、能力和个性品质等方面的个别差异,从个体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指导或因材施教[3]。
(三)自觉维护职校生心理权益是积极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责
关注和维护职校生心理权益,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职校生心理权益,是指职校生心理健康成长、发展必须享有的,以及成人社会必须予以尊重的权利[4]。2000年8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官员在无锡召开的《儿童权利公约》教育研讨会上,提出儿童至少拥有六个方面的基本心理权益,包括获得生活、学习安全感的权益;被尊重、理解、鼓励和爱的权益;被集体接纳、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参与集体活动的权益;有去尝试,即使是犯了错误后改正错误、承担必要责任的权益;自主选择及自主决断的权益;在学习上保持自己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以及得到具体帮助的权益;在个性心理品质发展上得到帮助和服务的权益。职校生心理权益是一项最基本的人权,然而,又是最容易被社会和学校所忽视的基本权益。
积极维护职校生的心理权益,要求树立和谐的现代教育目标观,让每个学生成为富有智慧的自我实现者,真正关注职校生现实的生活世界,让职业教育回归现实的学校和社会生活世界,重视对学生生命的终极关怀,引导他们学生活的知识,学生存的技能,学生命的智慧,学生态的意义,引导职校生学会担当责任,学会自主选择,从“异化”的心理状态中走出来;培育新型民主的职业学校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学会做“心理保健师”,对学生做到不讽刺,少批评,多鼓励,常谈心,成为学生心灵的陶冶者、学生健康的守护神、学生个性的示范者、学生精神的关怀者、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让每一个学生在职校“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有尊严地读书学习”。
(四)着力实现最近心理发展区是积极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
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要考虑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个体在独立活动中目前已经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即“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在他人的指导帮助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即“可能的发展水平”或“潜在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所谓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就是着眼于、落实于最近发展区,教育就是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学既要依据学生已经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而且要预见到今后的心理发展,即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而不是迁就原有水平。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带动和加速发展。最近发展区理论对职业学校教师根据职校生的原有基础确定合适的发展目标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5]。
职校教师要充分把握“最近发展区”的要义,科学开展积极职业教育。“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原则、教学模式上都要顾及学生的现有能力和潜在发展水平,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桥梁”作用:在教学设计上,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思维特点,预测他们的潜在发展能力,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不具备,但与原有知识结构有一定联系的新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其调整原有的知识结构,实现自身发展;在教学原则上,从“最近发展区”理论角度审视“因材施教”,职校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更要了解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寻找其最近发展区,把握学生的“学习最佳期”,以引导学生向潜在的、最高的水平发展;在教学模式上,鼓励学生进行交往和探究,在教师适时、必要、谨慎和有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与同伴合作对话或自主探究寻求答案,知识的建构由学生自己围绕问题自主完成[6]。
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当代职校生的成长需要青春的阳光,职校生的生命需要温暖的阳光,职校生的生活需要灿烂的阳光。积极职业教育的实践创新,就是要进一步促进职校生心理更健康、更和谐、更全面地发展,引导职校生成为拥有积极的心态、阳光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心理真正成熟的现代“心理人”。
二、建构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心理策略
积极职业教育强调,积极要成为贯穿职业教育全过程的核心价值和主线,倡导职业教育要深入系统地关注人性的积极方面。建构积极职业教育范式,就要秉承“以人为本、助人自助、育人至上”的理念,充分发挥职校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支持和激励职校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自助,保持心理和谐状态,发掘心理发展潜能,认识心理成长问题,建设心理资本资源,提升职业心理能力,促进职校生积极品质的形成与完善,实现心理世界更加健康、和谐发展。
(一)倡导职校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自助
心理自助是通过自我意识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状况进行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并使用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来维护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的过程[7]。职校生要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自我教育是根本途径。只有职校生自身积极参与和不断努力,学会自我心理修养的方法和技术,职校生才能实现心理素质的积极发展和持续提高。所谓自我心理修养,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自我心理教育,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帮助、自我服务。
倡导职校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自助,需要其加强自我心理修养,充分认识自我心理修养的重要作用,自觉激发、保护和增强自我心理修养的动机和愿望;学习运用有关心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制定自我心理修养的近期、中期与远期目标;正确掌握有关自我心理修养的一些具体技术,如学会理性认知,巧妙运用心理防御机制,进行积极自我暗示,直接或间接进行心理训练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和实际行动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指导职校生积极保持心理和谐状态
心理状态是指建立在脑物质活动基础上的人的具体心理活动的无限多样的实际存在方式或存在形式,在其持续的一定时间段内具有一些相对稳定的特征,是特定主体在该时间段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心理活动全部要素的总和[8]。简而言之,心理状态是指人在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水平,是人的心理活动在程序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心理状态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健康向上、科学合理的心理状态是当代职校生心理发展的主流。职校生要想摆脱消极状态,走出阴霾,紧追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主流,需要保持心理和谐状态。
指导职校生积极保持心理和谐状态,培养学生积极心态是重点。所谓心态决定状态,就是这个道理。指导职校生培养积极心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或讲座,了解与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生活、学习中遇到困惑或难题,要学会主动向心理辅导老师求助;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素质拓展活动,努力提高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鼓励和支持职校生成立心理健康协会等社团,让学生有机会为营造校园健康向上的心理氛围贡献自己的力量;自主积极组织开展职校生校园心理剧(小品)等有特色、系列化、形式多样的校园心理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引导职校生积极发掘心理发展潜能
新兴的积极心理运动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心理学家们不再仅仅关注“人出现了什么问题”,而开始考虑如何才能让人达到最佳状态,怎样培养和充分开发人的潜能。潜能是指人具有的但又未表现出来的能力。心理潜能的概念是建立在人脑的机能远未被开发这个事实上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脑潜能就是心理潜能。为促进和引导职校生心理向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积极职业教育必须重视职校生左右脑的协同开发,即实施“全脑型”教育,使职校生左右脑在一个高水平上协调发展,脑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脑的固有潜能得到充分发掘。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信息刺激,养成多练脑、勤动脑、会用脑的良好习惯。二是协同开发,全面塑脑。多开展一些左侧活动和从事音乐美术活动,在活动中主动调节大脑状态,全面锻炼脑力。三是劳逸结合,科学护脑。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张有弛,科学休息,保证适量睡眠,保证用脑健康。四是营养健身,合理补脑。由于脑消耗能量比重大,职校生应注意及时补充能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强身健体。五是情绪乐观,精心益脑。职校生要保持心境乐观、心理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健脑用脑,开发大脑潜能。此外,引导职校生积极发掘心理潜能,“双脑教育”不可忽视。所谓“双脑教育”,是指“左脑+右脑”、“大脑+小脑”、“人脑+电脑”的协调教育。因而要重视职校生左右脑功能协调开发,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大小脑协调开发,有效培养适应与创新能力;积极寻求人脑与电脑的最佳结合方式,从容迎接信息网络时代全方位的心理挑战。
(四)辅导职校生积极认识心理成长问题
95后职校生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心理学上称为“暴风骤雨”、“疾风怒涛”期,也有说心理断乳期、个性叛逆期。当代职校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格外引人注目,其心理成长问题频频显现,表现在学习压力大、代沟冲突频、网络沉迷重、性征体相烦、不良习惯多、责任能力缺、逆反意识强、负面心态多等多方面。这些心理问题的多发易发并非偶然,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辅导职校生理性认识、理智分析自身的心理成长问题,让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看待问题,形成积极的思维习惯。
面对频频出现的心理成长问题,职校生需要学会运用理性思维进行积极认知。而积极认识问题,可以通过学习埃利斯ABC理论,即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理性地认识自身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职校生通过学习转变不合理信念,调整认知偏差,才能迈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职校生需要纠正错误认知方式,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在实际生活中培养积极认知的理性思维,积极追寻生命的阳光、生活的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五)教导职校生积极建构心理资本资源
以自信、希望、乐观和韧性为核心的心理资本作为心理资源的积极方面,成为建构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心理策略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资本简称PCA(Psychological Capital Appreciation),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目前心理学领域主要采用路桑斯(Luthans 2007)的心理资本涵义。他认为心理资本表现在四个方面:1.自我效能:拥有挑战工作的勇气,能够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去获得成功;2.乐观:从积极的角度对目前或未来取得的成功进行归因;3.希望:认定目标决不放弃,甚至可以为达成目标而重新规划所选取的方向和路径;4.韧性:遭遇挫折能不卑不亢,迅速从困境中恢复过来[9]。教导职校生积极建构心理资本资源,有助于促进职校生心理健康和谐成长,增强竞争和发展优势,有助于学生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教导职校生积极建构心理资本资源,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提升自信心。指导职校生设置合理的目标,使其产生驱动力,集中精力,提高激情,取得更好的学习与工作绩效;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并且主动寻求机会以体验成功;充分认识榜样典型事迹并去效仿其模范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二是保持乐观。职校生保持乐观的心态,需要职校教师的有效激励和引导,积极参加拓展训练以形成积极的认知,同时要学习和学会积极心理暗示方法。三是心怀希望。引导职校生能够正确地自我评估,具备客观的自我认识和求职定位;职校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理性的认知,了解自己的真正需求,构筑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通过替代、幽默、合理化、折衷等方式有效保护自我,学会运用创新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四是增强韧性。职校生可通过免疫保护即启动过去成功的学习和经验进行自主调适,理智地面对现实,建构正面的生活秩序;职校生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建立明确目标以激发动机;运用NLP法输入积极信念以开发韧性;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自觉养成勤读书、勤思考的良好习惯。
(六)督导职校生积极提升职业心理能力
培养与提升职校生的职业能力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职业能力(Occupational Ability)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概念,综合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21世纪以来,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更多关注工作岗位,更加强调“工作过程”[10]。基于我国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与实践,从能力内容的角度对职校生职业能力进行界定,本文将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种。
督导职校生积极提升职业心理能力,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职校生应基本完成公共基础课教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会运用数学知识等作为基本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训练自己的应用文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借助网络、电子课件、视频等多种媒体突出英语的听说训练,增强英语语言的实用性,形成专业学习的基础能力。学生还应遵循实用性、针对性、阶段性、系统性的原则训练自身的职业规划能力。2.认真学习以工作过程为载体,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职业课程,把握好教学内容、训练项目、训练装备、课程考核各个环节,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形成择业能力。3.职校生通过在企业顶岗实习或创业实践成为职业人。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学会体会企业独有的文化和精神,形成就业与创业能力[11]。
积极职业教育的科学实践,需要依据当代职校生心理发展的水平、特点和规律,与此同时,为95后职校生心理发展导航导向,促进其心理全面和谐发展,引导其成为幸福而卓越的现代“心理人”,积极职业教育必定能够有所作为、也完全应该大有作为。让我们在积极职业教育实践中携手探索、奋力前行!
参考文献:
[1][2][3]崔景贵.职校生心理教育论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0,13,54.
[4]张炳全.加强心理保护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6):28-29.
[5]崔景贵.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
[6]常凤,周本伟.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25-27.
[7]钟建军,陈中永,李笑燃.心理自助――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1-35.
[8]方海韵.论心理状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124-129.
[9]Luthans,F.,Avolio,B.J.,Avey,J.B.,& Norman,S.M.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J].Personnel Psychology,2007(60):541-572.
关键词:老子;无为而治;中学管理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亦即“自然”。因此,顺道而为则意在要求顺应自然,不过度干涉,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不主观妄为。本人认为,班级管理者坚持顺道而为原则是施行“无为而治”的关键所在。班级管理者以“无为”治班,必须顺道而为,从规律出发顺应自然,该为则为不该为则不为,才能真正做到“无为而治”。而要坚持顺道而为原则,则要求教育管理者做到顺应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发展规律及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教育方针,才能带动班级向更好更快发展。
1.顺应社会的发展规律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在不断发展,而人不进则退。作为教育管理者,只有顺应时代的教育潮流,更新观念,只有走在学生的前面,才能更透彻的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从而高瞻远瞩,积极主动的实施教育管理计划,获得学生的喜爱与尊重。固步自封、闭门造车的传统观念,已经不适用当今的社会。当前,学校的领导层应该改变原有的过时的观念,从中学班级管理的体制上入手,将人为化的管理从制度、措施上逐步体现为人性化的班级管理体制。不以规章制度为中心,而以人为中心,采取非强制性的方式,把学校的意志变为学生个人的自觉行动。其次,在班级管理工作评价机制上,学校也应该多参考各国、各地、各校的管理经验,从而构建独属于自己的符合自身长远发展的科学的工作评价机制。可以将学校部门领导的评价、班主任自我评价、学生评价、科任老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并且从工作态度和管理思想,工作量和工作效率、管理方法,工作结果和工作过程,评价教师和评价学生等方面,综合考虑班主任的工作成绩。再者,班主任也只有“走出去”,走出原有的、狭隘的教育圈,积极投入社会,才能认清当前教育形势,跟上时代步伐。主动了解最新教育动态,多向一些优秀班主任学习成功经验,多听当代优秀教育家的讲座,多思考,多实践,才能在面对一些棘手的班级工作问题时,更及时有效的妥善解决。
理智向度。包括班主任工作特需的专业知识与理念,是影响班主任工作的理性因素。班主任比一般科任教师更需要了解“德育原理”、“班主任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需要掌握“班级管理学”和“班主任工作行为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并逐步运用到学生教育和班集体建设与管理之中,形成自己的工作风格。而正确的班级管理目的观、先进的师生关系观、辨证的群体与个体发展关系观等都是班主任应具备的教育管理理念。
能力向度。班主任不同于科任教师的是要对班集体进行建设与管理。要协调各科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指导校外课外活动,联系家庭与社区教育等等。因此,其组织管理能力相对要强,并且要求具备教育管理的技巧。如把握正确的班级管理内容,从学生终身发展出发,注重智育与德、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掌握正确的班级管理方法,刚柔并济,批评与赞扬并重。
2.顺应教育的发展规律
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①所谓有意识指人具有自我意识,能对自己的生命活动做出合目的的安排,即人具有主体性。认为,人的生命的基本价值是人的主体价值,“人是人的最高本质”。随着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进一步发掘,坚持学生的主体价值,坚持学生的主体性被教育领域逐步提出。国务院于2012年12月21日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路。普通中学应该回归“普通教育”的主体功能,尤其要实施让学生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和让学生心灵自由绽放的人性教育。②
《庄子》也提出,人类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同时,也要尊重人的个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庄子认识到,万物有其特性,各有各的长处,因此,统治者应顺应各自的特征和长处,从而引导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班级管理者正应该如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使其能积极地投入学习生活,而教师则以引导者的身份,不着痕迹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3.顺应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中学生的心智虽然日渐成熟,但严格来说仍处于不成熟阶段。如:他们拥有美好的愿望却心里准备不足;他们的情感经常走在理智前面;他们进取心强而自制力弱等等。班主任在面对一些班级问题时,可以尝试着从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
针对中学生特有的从不成熟到成熟发展的过渡性心理特点与渴望展现自我的心理特点,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做到:管理班级事务时不搞“一言堂”,要抓“大”放“小”, 适时的给予中学生一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在学生能处理的事情上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肯定和赞扬,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让“无为”与“有为”达到最佳统一,从而使班级的管理达到最佳的效果。而这就需要,班主任在“为”与“不为”中把握好分量,适当的将“为”下放。
注解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习情感;能力培养
学习情感是学生学习活动实效取得的根本条件和思想保证。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更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内在的能动特性,总是对未知世界或疑惑问题充满探知解答的强烈欲望。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离不开良好学习情感的支撑和驱使。而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内在心理表现更为特殊,一方面表现出积极的探知欲望,另一方面表现出对疑难困惑的畏惧心理。这就更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和激发学生克服内在消极心理,树立积极学习情感,从而在积极情感趋势下开展探知活动。近年来,本人根据教学目标要求,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结合数学学科特性,开展了培养初中生学习情感的教育实践活动,效果较为显著,现将实施的举措和心得进行简要论述。
一、教学情境设置体现生动性,让学生带着情感能动探究知识
“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知识、探知内涵活动开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动手探究问题作为学生有效解答问题的必经途径和必备条件,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探究情感和能力。而初中生心理发展上的反复性和复杂性特性,导致学生探究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情感支持。数学学科作为“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础性知识学科,既有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特点,又有着内容形式上的丰富趣味特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建立好师生融洽关系基础上,利用数学学科的生活性特点,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现象或问题进行有效衔接,设置出贴近学生认知实际,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带着积极、能动的学习情感探知问题。
如在教学“一次函数”时,由于一次函数是数与形的有效结合体,“探索并理解一次函数的增减性;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函数图象和一次函数图象的位置关系、探索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特征”等学习要求较多,学生在探究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心理上产生消极思想。此时,教师设置“汽车由北京驶往相距120千米的天津,它的平均速度是30千米/时,则汽车距天津的路程S(千米)与行驶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多少?”教学情境。这样,学生学习兴趣就会受到激发,主动探究一次函数图像性质的情感就会得到触动,从而“主动探究”成为内在要求。
二、数学问题内容体现发散性,让学生带着情感能动创新思维
问题: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EFAC交于AB于点M,交CB的延长线于F点,求证:AB,EF互相平分。
在该问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将解答的任务交给学生,学生在解答该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该问题是关于灵性方面的数学问题案例,通过探究、思考,分析,学生认为,可以将AB,EF看作是平行四边形AFBE的对角线,通过连结AF\BE,BD交AC于O,证明AFBE是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得到得出AB,EF互相平分的结论。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能否通过其他途径,例如利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解答”的启示性语言,这样,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此进行思维分析活动,学生通过借助全等三角形判定性质内容,通过等量互换,证明得AME≌BMF, 从而得出AB,EF互相平分。
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借助数学问题的发散性特点,通过设置具有一题多解的数学问题案例,让学生自己开展问题分析、思考、解答活动,找寻出问题解答的步骤思路。同时,教师发挥引导激励作用,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利用数学知识的内在密切联系,开展发散性思维活动,找寻问题解答的其他途径,并对学生的解题方法进行积极性的评价。这样学生创新求异的能动性得到了激发,享受到了创新思维的劳动“成果”,主动创新思维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
三、评价辨析过程体现互动性,让学生带着情感主动合作学习
学生学习知识内涵、探究解答问题是一项群体性的活动,离不开其他学生的帮助和支持,离不开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同时,合作学习能力是学生所应具备的三大能力之一。教学活动的双边互动特性,评价辨析的双边特性,都为学生合作学习活动进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评析互动环节或教学活动反馈环节,设置评价辨析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说”和“辩”,实现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分析能力以及互助合作能力的提升和进步。
问题:如图所示,已知∠B+∠D=∠BED,求证:AB∥CD。
这是教师在“平行线的定理”巩固联系教学环节时,所设置的一道问题案例。在该问题解答时,教师有意设置如下解题过程:
解:过点E作AB、CD的平行弦FE,EF∥AB,EF∥CD,AB∥CD。
一、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阐释
教育心理学化作为西方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教育运动和教育思潮,具有深远的思想渊源。虽然从柏拉图、夸美纽斯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已包含了心理学的萌芽和因素,但在西方教育史上,是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概念和主张。他在1800年撰写的《方法》一文中提出:“我正在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学化,试图把教学与我的心智的本性、我的周围环境以及我与别人的交往协调起来。”由此引发了19世纪遍及欧美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通过观察自然并认识大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裴斯泰洛齐认为,人类智力发展所必须服从的那些规律,与物质的自然规律一样,相信从中能找到一条普遍的心理学化的教学方法。而使教育和教学心理学化,在教学活动中努力揭示并遵循人的心理规律,是裴斯泰洛齐试图探索的基于人类本性规律的教学机制。由于深受莱布尼茨单子论的影响,裴斯泰洛齐认为人天生都具有“心、脑、手”三种天赋能力,而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发挥人的全部天赋潜能,“教学才能达到它的目的――使人高贵”。因此,从教育的目的或结果来看,教育心理学化意味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的潜在的天赋力量和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心理学化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原则、方法的使用,都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和学习心理的规律。由于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互动交织的双边活动过程,教育者的努力和外在施教影响,只有被受教育者接受和认可,内化为受教育者成长的信念和发展意愿,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受教育者发展的动机和潜能,促进他们德智体等方面和谐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发挥他们的发展潜能,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并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这是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内在要求。
二、解读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
1.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植根于对学生无私的爱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植根于他的人性论。他认为,对人类的教育要建立在对人性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 “每个人,即便是最低下的人,都应当获得最起码的、最朴素的人类智慧,这便是普通教育的宗旨。通过实践训练,使这种智慧有益于特殊的生活环境,则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从这些简朴而精练的文字表述中可以发现,使所有人都受到必要的完满的教育,不管其贫富贵贱,使人的全部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完整的人,乃是裴斯泰洛齐毕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初衷。 他热爱学生,对学生真诚、无私、全身心地关心,不计得失,不求回报。在给友人的信中,他曾描述在斯坦兹时期的教育经历:“从早到晚,我一个人和他们在一起,是我的双手,供给他们身体和心灵的一切需要。他们都是直接从我这里得到必要的帮助、安慰……我没有家庭,没有朋友,也没有仆人,除了他们,什么也没有。”他认为,为使广大下层民众受到普遍有效的教育,必须根除旧式学校的弊端,探索出一条成功的教学机制和法则, 而教育心理学化,就是要找到根除这种教育弊端的“教学机制”,而且这种“教学机制”是基于人类本性的永恒规律的。在几十年艰难曲折的教育实践中,他努力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出要素教育思想、简化教学方法,目的是使“即使最普通的人,也可能教他的孩子”。裴斯泰洛齐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仅对学生怀有真挚的感情,而且能够把浓烈的教育情感付诸理性的教育探索和实践,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正如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所说:“裴斯泰洛齐生活的灵魂是爱,他爱贫穷和被压迫的人们。他的爱……使他的所获,竟远超过他的追求;他追求的是贫苦孩子的启蒙,而得到的是人类教育的大道!”
2.成功的教学机制:感觉印象及直观性原则
对学生怀有的赤诚之心和真挚的爱,是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因,而如何实施教育心理学化,探索成功的教学机制,裴斯泰洛齐又是典型的经验论者。他看重感觉和直观对人的认识和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把感官的直觉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和基础。他指出:“欧洲教学的缺点,或者更确切的说,教学的所有自然原则被人为地颠倒,已将这个世界弄成现在这个局面。除了从民众教学的肤浅性、不完善性和轻率的状况中悬崖勒马,并认识到感觉印象是所有知识的真正基础之外,已经没有对当前和未来社会道德和宗教的其他的补救办法。”成功的教学机制必须建立在对人类天性的认识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指出:“人类生来就具有获得感觉印象的能力,但只有通过训练,这种感觉印象才能上升为感觉印象的艺术――高级状态的能力。”因此,促使人产生清晰概念的教学艺术必须从“感觉印象”开始,而感觉印象的获得必然通过感官体验或直观的方式;直观性教学作为教育心理学化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在裴斯泰洛齐之前的教育家也提出过直观性原则,但裴斯泰洛齐侧重通过直观训练使学生的感觉、知觉等各种感官能力得到发展,其超越前人的卓越之处在于他将直观教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同时又赋予“直观”更加丰富的内涵。
三、教育心理学化的实践意蕴
1.更新教育观念,以无声的爱感化学生
教育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时时把“人”的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裴斯泰洛齐对学生寄予厚望,为学生的发展倾尽毕生的心血和智慧。他热爱学生,欣赏学生,相信学生,并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他的教育实践的成功之处,究其根源,在于他甘愿为学生默默付出。在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引导下,在智力、道德面貌、体力等方面千差万别的学生变成他所期望的人。爱是教育取得成功的最强大的内心驱动力和无声语言,它恰似春雨,随风潜入,润泽万千心灵。教师要永远怀着赤诚、虔敬之心,热爱学生,关怀学生,尊重理解和包容学生,唯有如此,教育才能成功。同时,要有平等思想,要把学生看成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思想、有尊严、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中善于创新教学和工作方法,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当然,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避免由于自身原因导致师生关系异化,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术素养好、师德境界高的教师,以道德的方式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情与关爱。
2.回归本真,教育者需要倾听“人”的心理诉求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的实践充满着智慧与热情,又带有几分冷静的理性思考。它启迪教师不仅要把握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更要潜心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与内在兴趣需求,将教育内容、方法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师如果不是按心理学知识去教学,他的工作就会像“老妇行医”那样糟糕。而反观当今教育实际,教育日趋功利化,教育者心态浮躁,重视向学生灌输陈述性知识,忽视学生内在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准备往往围绕学科专业的发展,而学生的现有知识构成及兴趣却被“遗忘”。教育重智轻德、急功近利,导致教育教学中矛盾和问题丛生,原本正常的师生关系变得功利、冷漠和畸形。而这一切都源于教育者教育价值观的错位,以及对教育本真的漠视和曲解。教育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人与人”的对话与交流,需要对人基本的心理需求、生存价值及生活理念、兴趣爱好有所了解和尊重。但很多情况下,教师既不关注自己作为“人”存在的价值,也不尊重别人作为“人”存在的价值与需求,或者仅仅重视自己作为“人”存在的价值,而忽略别人作为“人”存在的价值和需求。教育教学过程应着眼于完整的“人”的和谐自由发展,教师不应高高在上,而要回归教育本位,体验人的价值需求和心理诉求,并以自己的教育信念和理智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热情和愿望。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说:“人,只能用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有丝毫的强迫之感,那效果就丧失殆尽。”
3.勇于探索,学会反思,善于发现和尊重教育规律
一、根据学生身心特点选择教学内容
(一)根据不同年级、年龄制定适宜的教学内容
改变已往的教学模式,不生搬硬套教材,让学生对体育课堂始终都有新鲜感。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面向全体学生,确保每一位学生平等受益。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个性心理特征等,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尽量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达成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不一定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同一个内容针对不同学生提出的不同要求和目标将教学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都得到成长。
(二)寻找学生活动的兴趣点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传统的教材为框架,根据课程标准进行选择、取舍、组合,如基本的跑、跳、投,我们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适当改造,将一些竞技性、成人化的项目内容简化其方法、规则,降低难度要求,使之适合儿童特点。将正规化的动作进行变形,将简单的游戏变复杂,变得更有趣。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延伸、拓展,使学练内容生活化。在利用现有教材内容教学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动脑联想,发展扩散性求异思维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学生自己见过或超越现有能力的动作方法,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掌握学生特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低年级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并不奇怪,因为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低年级的儿童无意注意居主要地位,有意注意正在教师的培育下开始发展。有的教师不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上课时发现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就一味地批评、训斥。
由于这样做违反了儿童心理特点,所以总是不能收到好的效果,以致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运用儿童化、情境化、好玩有趣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可以激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调动积极性,发展能力,培养他们的注意力。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发展到主动学习
关键词:青少年;音乐教育;健康成长;本质;价值;素质教育;社会影响力;发展规律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2-0117-03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音乐已经走进千家万户。音乐教育不仅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了基础教育的教学大纲,青少年音乐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与家庭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青少年参与的音乐活动不仅包括学校的音乐课,还有校外比如乐器、声乐等类别的音乐学习。众多“有条件”的家庭还为孩子请家教,大部分参加课外音乐学习的青少年都会参加考级或各种竞赛活动。但是,这些音乐教育活动是否真正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否有效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文将从音乐教育的本质与价值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角度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一、音乐教育的本质与价值
“音乐教育的本质与价值,首先是由音乐的本质和价值决定的……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人们广泛而深刻地理解音乐的价值”。[1]音乐的本质是真,善,美。每一曲美妙的曲子都是由作曲者的灵魂构成,是作曲者内心写照。优美的音乐使人心情舒畅,努力奋进。
我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中“成于乐”,即通过音乐的学习完成一个人的修身,成为一个完全的人。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佐尔坦指出,音乐教育应该立足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希望音乐不再被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奥尔夫则主张音乐应该同其他学科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而铃木始终强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他说:“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就出良好的公民。如果让一个儿童从降生之日起就听美好的音乐并自己学着演奏,就可以培养他的敏感,遵守纪律和忍耐性格,使他获得一颗美好的心。”[2] 可见,古今中外对音乐教育的本质与价值的阐释是一致的。即音乐教育并非止于对音乐艺术的传承,更重要的意义是使人们拥有健康、愉悦的身心,培养富有创造性的个体,以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二、我国青少年音乐教育的现状与误区
音乐教育包括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音乐领域出现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中国音乐教育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3]。然而,作为全面提升青少年素质以及满足青少年审美需求的音乐教育,其成效并不显著。
(一)偏离了审美教育的轨道
进入21世纪,我国的音乐教育发展呈迅速增长趋势,不仅音乐考级人数越来越多,伴随着音乐业余教育的普及,音乐考级活动业已蓬勃发展起来。然而,随着考级活动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青少年音乐教育也逐渐远离了其素质教育的本质,各种音乐考级证书已经不再是鉴定音乐学习水平的标准,而成为各级升学加分的条件。这也使得很多青少年以功利为目的去学习音乐,偏离了音乐审美教育的轨道。曹理教授曾就音乐活动是否满足青少年成长需求方面做了一项调查。7.8%的被调查者表示其学习音乐是为了“升学加分”,其中8岁~10岁的学生为10.7%,11岁~12岁为16%。[4]
很多家长让孩子学习音乐的初衷确有很多期待,他们希望孩子有除了学校的课本之外更丰富业余的生活,也希望孩子可以在学习音乐时受到情趣上的熏陶,体会音乐中的情感,从而提高孩子的情商等。而一旦孩子踏上学习音乐的道路,家长和孩子都会迷失自己。比如,很多家长以素质教育为初衷不惜“重金”让孩子学习钢琴,孩子通常从小学甚至幼儿园时期开始学习钢琴直到升入初中,期间从一级跳跃式考到八级、十级。整个过程中“琴童”都在练习考级曲目,教师和家长更看重的是考级的结果,忽略了孩子的学习过程中音乐本质的东西,更没有人关注孩子对音乐学习的感受;为了使所弹奏曲目准确、流畅,以便能够顺利过级,为了不被老师和家长批评,孩子变得越来越焦虑,学习钢琴不仅没有使孩子体验到音乐所带来的激动、兴奋、愉悦、满足等感觉,反而产生了一种抵触、厌烦的情绪,甚至与家长产生冲突,更可怕的是从此对音乐失去了兴趣。
(二)违背了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音乐学习应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突出音乐的审美价值。音乐教学不一定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人。音乐教师除了教给学生一定的演奏技能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怎样去欣赏和表现音乐之美。[5]
然而,我国青少年音乐教育却呈现两个极端的局面。一个极端是把教会学生掌握音乐教材上的知识技能看作是音乐教育的目标,认为青少年音乐教育主要是为高一级专业音乐学院输送专业后备人才,因而有些中小学将培养音乐特长生当做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音乐教育的内容偏向专业化、成人化;教学中过渡注重音乐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音乐兴趣爱好的培养。这便使得音乐教育违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而另一个极端则把音乐教育视为学校其他方面教育的附庸,或喜欢把整个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简单移植成音乐教育的目标,而忽视了音乐教育自身审美育人的目标。[6] 这样不仅违背中小学音乐教育规律,与素质教育大目标也相背离,而且也造成青少年学习音乐的拔苗助长和功利化现象。
高级别不等于高的音乐素养。郭声健在21世纪初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基本现状做了比较全面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音乐教育的内容亟待完善,音乐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中小学生的音乐素质令人忧虑。然而,许多老师和家长都对孩子参加音乐考级趋之若鹜。由于各种攀比心理的驱使,教师和家长都希望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级别。为此,他们让孩子或突击考级曲目或盲目跳级,无法扎实其音乐基本素养,基本功的训练也多是流于形式;孩子学习音乐过程中更是缺少对音乐内涵的体验与学习,音乐的审美价值在这样的学习中荡然无存,本应提升青少年自身素质的音乐教育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应试教育,音乐学习非但没有愉悦身心,反而百般痛苦、令人生厌。这样的音乐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三、音乐教育应尊重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以及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等特点。
首先,音乐教育要关注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中小学正处于儿童期向成人期的过渡阶段,其先前的发展为后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身心变化对未来有着重要意义。音乐学习应充分重视青少年身心发展和认知特征,应该建立在身心愉悦的基础上。技巧技能的掌握当是音乐学习的手段,如果学生只为了考级而学音乐,一则不会有快乐而言,二则失去了培养音乐审美和音乐表现的学习目的,甚至有可能断送了青少年的音乐人生。
其次,音乐教育要考虑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青少年时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其发展速度、各种心理机能和能力倾向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拔苗助长、专业化、成人化的音乐教育违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功利化的学习音乐更会使青少年怀疑音乐的审美价值、对学习音乐及其有关的社会关系产生焦虑甚至恐惧,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所有学习音乐的孩子进行专业化的训练更是忽略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差异性和能力倾向性,在音乐学习上的挫折可能会给青少年带来挫败感,伤害到青少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影响其今后的发展。
四、结语
音乐的本质是使人身心愉悦,学习音乐的目的就是应该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而健康的审美体验应当是一种与实用主义和功利无关的行为,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人格和提高全民族素质。感受音乐给人带来的快乐,快乐地学习音乐,这才是青少年音乐教育之道。
参考文献:
[1]【美】贝内特·雷默著.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第3版)[M].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2]音乐名言集锦[J].中国音乐教育,2000,(6).
[3]张力元.中国社会音乐考级20余年发展之路(下)[J].乐器,2010,(9).
[4]曹理.从学生问卷调查看社会音乐考级[J].中国音乐教育,1999,(3).
1.1课程设置与就业脱节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普遍存在“重专业技能,轻育儿知识”的问题,导致毕业生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设计较相对完善的教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知如何遵循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开展教学,以及幼儿能接受的方式和途径进行引导以实现教育目标。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以传授为主,教师作为知识的传达者,不仅需要具备完备的理论知识,为了教学的顺利进行,还应具备扎实的教学技能,如标准的普通话,流畅的钢琴演奏、优美的舞蹈动作、绘声绘色的故事讲述等等。随着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幼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作为观察者、支持者和引导者参与幼儿的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除具备基本知识技能外,更需要仔细观察并准确把握幼儿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过程,给与适时的支持和反馈,科学的引导儿童健康成长[2]。如果幼儿教师培养课程中仍沿用已有的体系,重点培养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忽视对幼儿心理发展知识的传授,在不了解如何保护并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如何与幼儿进行交流等前提下进入幼儿园进行教学活动,势必无法适应当前的幼儿园教学。
1.2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提到,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3]。实践、实习是将课堂中学习的理论性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桥梁。理论与实践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理论知识不断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并得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升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幼儿心理学或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大部分高校的必修课,但该课程的教学大多以课堂知识传授为主,以考试成绩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缺少配套的实践练习。理论知识依托实践的平台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如对于学生是否能在幼儿园教学实际应用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开展教学互动,是否能准确识别幼儿的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是否能够对出现行为问题的儿童进行科学的咨询和干预这些与实践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观摩、反思和练习。
1.3专业课程结构与社会需要脱节高校的课程结构基本分为三个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虽承担不同功能,三个模块的内容相互补充,构成完整的课程结构。在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中,专业课模块多开设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史、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幼儿歌曲、舞蹈创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其中关于幼儿心理的课程多关注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年龄特点,只是对心理发展的整体框架进行的概括性的介绍,而对于如何创设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问题情境、如何通过课堂设置和教学组织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如何有效甄别、疏导幼儿的情绪和心理问题、如何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这类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并未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中。近年来,多起虐童案呼吁人们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以及教师对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3000名4-5岁的幼儿心理健康调查显示,18%的幼儿有不良习惯,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5.8%的幼儿焦虑、紧张,20%的幼儿表现多动、坐立不安[4]。由此可见社会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教育者更应该是一名儿童心理咨询师,不仅了解心理发展的知识,更要全面了解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和诊断以及特殊儿童的心理等知识,能够结合心理规律进行教育,促进幼儿认知、情绪、社会性等各方各面的发展和完善。
2基于工作过程的学前心理学课程改革措施
2.1专业课程目标职业化
随着学前教育的和发展,当前高校学前教育的毕业学生主要从事的职业是一线幼儿园教师,而优秀的一线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当前的幼儿园教学为教师提出了何种素质要求,都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需要考虑的问题。“知识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幼儿园课程改革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5]。传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是必须的,但仅具备这些还远不够,分析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过程,幼儿园教师更应具备以下能力。首先,幼儿教师应学会如何尊重儿童,以幼儿为主体,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其次也应该学会如何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掌握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有助于教师依据其接受水平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让幼儿发现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如果问题情境设置过难,幼儿较难从中吸取知识,更有可能会损害幼儿的自尊心;如果问题情境较易,幼儿无法从中获取新知识,容易打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再次,准确识别幼儿的行为问题和适应。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园中对儿童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应具备相关幼儿心理咨询技能,观察并识别幼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干预或向家长进行反馈。结合幼儿教师实际工作过程所需具备的能力,制定合理心理学课程培养目标,促进毕业生有效就业,及时补充幼儿教师队伍。
2.2专业课程内容多元化
基于工作过程的心理学课程体系应围绕教学实践对幼儿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添加新的相关课程。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开设《学前心理学》、《幼儿心理学》等,在学生未具备相关心理学基础的前提下开设,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所开课程中的专业术语,从而影响课程的学习质量[6]。因此在专业课开设之前,开设《普通心理学》或《基础心理学》等基础性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性的知识铺垫,提升学习效果。开设《教育心理学》、《幼儿心理咨询与治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促进学生完整的心理知识体系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使幼儿心理教育渗透于幼儿园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整合已有的课程体系。对已开设的课程进行梳理,基础性学科开设时间要早于专业性学科,其中交叉内容避免重复,关联性内容可结合讲解,促进学生知识网络的形成,如幼儿心理咨询案例中,遵循幼儿发心理展中何种理论依据等。
2.3专业课程形式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形式中,传统的讲授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对幼儿教师提出的多种能力素质要求,因此在高校教学中,应增加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变传统的课堂内讲授式教学为课内外结合,集案例教学、情景扮演、学习小组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教学方式。
2.3.1采取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
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心理学课程目前大多采用传统的“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对于幼儿的心理发展的过程、阶段,对于幼儿问题行为的表现和诊断标准也仅停留在文字层面,只是单纯的对知识点进行识记,而学生运用心理知识促进幼儿发展的能力的提升有限。在课堂内教学中,教师应变单一的知识讲授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幼儿心理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课题研究、情景扮演等。学生有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吸收者,学生可以对知识点或某个心理行为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促进学生思考、提升而非知识的简单记忆。此外,知识的组织方式也可采用专题形式,对每个专题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如幼儿入园焦虑,提升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3.2采用分散实习,提高实习成效
关键词: 发展心理学 学前教育 中小学教育 教学应用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在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重要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在各个年龄时期的心理特点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差异。在教育领域,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各个年龄层次不同的心理特点,从而更好地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和了解,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师的职业化水平,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一、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心理学主要在于揭示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方向性和顺序性及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心理学的前身是儿童心理学,至今已有130余年的历史。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发表《儿童心理》一书,可以认为是儿童心理学的早期经典著作;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儿童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一批研究儿童心理学的先驱者,并在研究领域各学派呈现相争的局面;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文章的标题,可以认为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从此更明确。发展心理学历经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开始趋于成熟,在社会各个科学领域和教学领域备受关注。
二、发展心理学在儿童早期和中小学教育中的意义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经济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尤其是犯罪年龄越发呈现低龄化的态势,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儿童早期和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心理学教育,可以更好地实现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目标和期望,有效地防止青少年犯罪,促进我国新一代学生思想道德品德和心理健康。在教育改革领域,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促进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实现教育体制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不断健康发展。
三、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发展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在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成型,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心理,从而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1.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学前教育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早期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幼儿教育过程中,很多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落后。尤其是在当前的一些私立幼儿园,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帜,在幼儿园大力实施小学化的教育,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个体差异性,所实施的教育缺乏个体性和差异性,使得幼儿过早地接受一些小学化的应试教育。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幼儿的喜好和个性特点,从而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幼儿的心理教育、人际关系、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和塑造,达到幼儿健康成长的目的。
2.发展心理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只是在社会的大环境之下,中小学生对于一些善恶还不能进行明确的划分,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出现一些选择上的偏差。尤其是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中小学生在面对学习上的压力、社会上的压力等方面,容易出现不健康的心理。此外,对于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如离异家庭的孩子、独生子女家庭和一些留守儿童等,更需要在心理上给予特殊的照顾和抚慰,以消除不良情绪,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纠正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并且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3.发展心理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发展得如火如荼。教育体制的改革,总会伴随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的不适应,严重者会导致一些抵抗情绪和偏激情绪的产生。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消除教师和家长及学生的不良情绪,帮助他们纠正应试教育理念上的偏差,更好地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总结起来,发展心理学在教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发展心理学可以应用于德育教育的领域。德育教育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教育,也是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教育。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其次,发展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和新课程改革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发展心理学对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树立学生积极的心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发展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总而言之,作为一门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为教师在中小学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可以帮助我国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