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电影艺术的特征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摘要:动画电影艺术是现代艺术形态与现代科技结合的产物,它又伴随着人类社会文化与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并在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得不说,动画电影艺术有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具备的独立精神与审美特征。
关键词:动画电影;现代艺术;试听
动画电影艺术融合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具有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绘画、雕塑、摄影等多种因素,动画电影艺术作品的技术创造包含影像、声音和表演造型及剪辑等极其复杂的数字科技的环节,动画电影艺术创作流程从剧本到制作,再到出品,国家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影视文化产业链机制,它不仅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需要,而且还带动了几乎整个社会的视觉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动画电影是一门年轻的综合性艺术。她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线,她是近代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她的美就在于塑造鲜活的典型的人民喜爱的艺术形象,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反映和再现生活的本质。然而,动画电影与动画电影美学又不是同一个概念。动画电影是指以绘画为手段,以纪录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片段为基础传递信息、制造效果的一种异质综合性的媒介手段,是可以配有声音效果并具有画面性质的动态影像。而动画电影美学要求动画电影首先要以动画电影的特殊艺术手段来认识现实和反映现实,动画电影艺术几乎拥有着其它艺术的所有表现手段。因而相对于一般美学来说,动画电影美学无论在色彩、空间、线条、影像上都表现的更复杂更全面。
一、动画电影艺术的高度综合性
动画电影艺术是各种艺术中综合性最强的一门艺术,这是因为动画电影几乎拥有着其它艺术的一些表现手段。它包含着有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绘画、雕塑等各种因素。而这种综合性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多种艺术的综合,并且,集各种艺术元素于一体。它汲取了各种艺术的表现特色。如:绘画对光、影、色、线条、体积的独特处理,运用二维平面去创造三维空间的艺术本领;以及音乐的韵律美、节奏美等;还有汲取文学营养、故事情节,塑造故事形象。其次,动画电影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综合。动画电影艺术还是各种科技含量最高的一门艺术,它综合了光学、声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产物。
二、动画电影艺术反映现实社会
动画电影从产生开始,利用绘画的手法,结合照相术,真实而夸张地再现社会生活,所呈现出来的是全新的艺术审美享受,而动画电影所释放的艺术感染力越来越具有了自己的艺术特征。动画电影具有了更强的现实意义。
另外,动画电影不仅能够把现实生活中反映在银幕上,使人们直接观赏到自己的生活世界。而且还能把理想的生活反映在色彩艳丽的画面中,采用运动的画面、优美的声音和绚丽的色彩三者的结合,让人们可以欣赏到更加丰富的艺术作品。这一点我们是很容易理解的,甚至过了许多年我们依然喜爱一部好作品,比如:宫崎骏的《龙猫》,在于动画影片的内容就是生活本身,它真实的反映生活的本质,再现了生命的理想,提高了人们的艺术审美能力。
动画电影艺术的表现性,它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的经验却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是还有一种抽象的表现性。人们在观察事物时,总是不断地改变视觉范围和视角。从远观、近看;平视,斜视,仰视,俯视;相对固定地看一个事物的变化,有时则移动看一个事物的变化。人们通过观察所得的综合印象去了解事物的外貌。而动画电影还产生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平拍、斜拍、仰拍、俯拍等景别以及包括推、拉、摇、移、跟、升、降在内的各种移动镜头语言,并将各种景别、镜头连接在一起,使观众如同在现实生活中那样去观察反映在银幕上的生活,产生一种接近于现实生活的逼真感受。所以这也是动画电影现实性的表现之一 。
三、动画电影艺术的视、听融合性
动画电影艺术是一个视听的艺术,她是视觉与听觉为主的影像艺术。视觉、听觉和视听融合性都是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要探讨动画电影艺术视、听的融合性。
首先,用传统造型手法来塑造动画形象,其次必须加上音响效果;用音乐和声音来塑造形象,使动画电影艺术具有了音响与画面的高度融合。但动画电影更重视的是视觉动作塑造。
动画电影艺术不仅善于融合绘画的特点,还要考虑画面的安排,关注画面美,同时还善于通过各种音响来构成节奏感与和谐美。音响和画面的高度融合性,使得形象更为真实,更为丰满,更具立体感。比如:《虞美人盛开的山坡》中最后哪一个画面,飞扬的旗子在缓缓升起,仿似在跟外出和归来的船儿问好。画面外传来令人荡气回肠的的音乐,构成音响与画面渗透、情景交融的意境。 悠扬而美好。
四、动画电影艺术时间空间的自由性
动画电影艺术是一种典型的时空综合的艺术。它作为一种全新的综合艺术,是在时间与空间上同时展开的。动画电影艺术的时间是指空间化了的时间,成为具体可闻可见的空间运动;而动画电影艺术的空间又是指时间化了的空间,它有一个时间的流动过程。动画电影既是在空间中展开的时间艺术,也是在时间上延续的空间艺术,它把时间艺术的表现性与空间艺术的造型性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而成为了一种时间空间自由的一门崭新的艺术。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简单论述,我对动画电影这门新兴的艺术的审美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不仅有利于在动画电影艺术的创作,也有利于动画电影艺术的欣赏与评论。当然,要进一步的、深入的探究动画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不仅要对动画电影艺术本身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还要对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摄影、影视、现代科学技术、受众以及审美心理学等多学科、多角度进行横向与纵向的研究与分析。以便更好的促进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
总之,动画电影艺术有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具备的独立精神与审美特征。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努力丰富动画电影艺术的内容和形式,还要为人们不断提高的艺术欣赏水平注入新的生命能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动画电影时代!
参考文献:
[1] 彭湘. 动画专业学生学好《视听语言》的必要性[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08(05)
目前,社会大众对于网络电影还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位。简单来讲,人们将在网络上进行播放的视频称之为网络电影。也有相关研究人员认为只有专门用于网络传播而制作的电影才能被称之为网络电影。本文主要分析网络电影艺术的特征与传播价值。
关键词:网络电影艺术;特征;传播价值
电影作为现代社会人们用来消遣娱乐的一种方式,可以说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以及形成了非常具体的概念。而近两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网络不断的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甚至于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信息传递技术的高度发展,传统的电影领域内又延伸出一种全新的电影形式,即网络电影。网络电影之所以被称为电影,那么其所属的领域必然在电影领域的下辖内,那么网络电影最基础的要求就是要有电影的一切特征,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网络电影。像目前网络上正在热播的《暗黑者》这种网络连续剧目只能称之为是网剧,而不能称之为是网络电影。其二,网络电影作为网络基础上的一种艺术门类,那么它就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网络传播特征。所以综其来看,网络电影的定义应该是在传统的电影基础上结合网络传播特征并能够展现时代需求而制作的一种电影艺术形式,并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网络电影是具有数字化、个性化、互动性等基础特征的。
一、网络电影的特征
提及网络电影的特征,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网络电影的个性化。从艺术的角度上来说,艺术应该是为每一个人而存在的。但是其实从目前的情况下来看,电影这门艺术走的还是大众路线,换句话说传统的电影是为了迎合社会风尚而产生的一种大众文化,但是网络电影的存在这从这种大众的高端层次走下来,抛开传统的“公共性”,表现的是个人生活情绪的宣泄,同时也是小众自我情怀的表达。而且从网络调查中来看,有很大一部分表示单身一人的时候会看网络电影,而谈恋爱的时候则会去电影院去看传统电影。其实这就是目前网络电影的现实,它不同于传统电影中为了迎合大众而对情绪化的表达模糊化,相反,它就硬生生的为了一小部分人的情绪负责,它所服务的对象就是那一部分有着与电影相同“情绪点”的人。
网络电影第二个不得不提及的特征就是其交互性。而这种交互性的基础就是互联网的高度发展。而且网络电影实现了信息的传播受众的主动性,也就是说受众不再被动的接受信息,相反的是他们会主动的去接受这些信息并且主动的将其传播出去,这就是网络电影作为网络平台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强大优势。因为在网络的支持下,观影者可以对观影内容进行选择,而且具有相当大的选择空间,甚至于网络电影将传统电影的门槛降低,让平民大众也有机会亲自加入到电影的摆设过程中,DV、手机的高度普及,电脑编辑软件的简易操作使得拍摄电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且网络电影的另外一个互动性就在于它可以得到更广泛的支持与帮助。因为对于传统的电影来说,一旦拍摄成功并上映之后就意味着无论出现怎样的声音都是无法进行调试和更改的,但是网络电影不同,网络电影是存在很大程度的自由的,你可以边拍边播,而且在拍摄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收获的意见进行修改。可以说网络电影的拍摄将不仅仅是一个拍摄团队的事儿,可能会是很庞大的一个网络使用群体共同完成的一个艺术品。这就是网络电影与传统电影之间最大的不同。
二、网络电影的传播价值
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很可能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里网络将成为社会结构的最重要的支柱之一,那么网络用户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于网络电影的发展来说将会有更广大的发展空间。所以网络电影的影响力也将随着网络视频观看者的基数越来越大而渐渐凝聚起更大的价值。首先从文化艺术的价值上来看,网络电影的存在将会让电影这门艺术更贴近与现实生活。尽管我们常说艺术起源于生活,但是实际上目前的很多电影更多的是为了票房而存在的商业电影,而这些电影已经渐渐失去了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发现与思考了。但是网络电影不同,首先其不具有广泛的盈利空间,其次其实质上是一种小众艺术,最后网络电影通常都是展现实际生活的直观现象,那么这就意味着网络电影将会很大程度上的弥补传统电影在生活性上的不足,并最终实现生活化的传播。
而从经济的角度上来讲,虽然网络电影的盈利空间不及传统电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网络电影就失去了它的经济价值,首先我们从成本上看,传统电影在电影城成品的基础上要进行加工、宣传、发行,所以成本之高是普通百姓所不能轻易触碰的。但是网络电影不同,它集发行与宣传于一体,而且就电影的制作来讲并不讲求高超的技巧,只在于其是否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所以我们看其实就成本而言,网络电影可能只是传统电影的零头,而这也就意味着网络电影一旦盈利,那么这个利润空间僵尸非常巨大的。其次,我们看,网络电影现在已经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了。譬如说许多网络终端商、运营商纷纷加入到网络电影的制作行列中来以电影作为宣传的支点,进行渠道整合和进一步的企业宣传,而这种商业营销模式的形成就意味着网络电影产业链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为许多具有电影制作梦想的年轻人创造了非常大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遇,所以网络电影是具有非常高的传播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孙宇,戴盈盈. 网络电影:分众传播、产业融合与联合治理[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9(02).
[2]茹秀华. 论网络电影的传播与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选择[J]. 电影文学. 2010(02).
[关键词]电影艺术;本体特征,美学
从2004年10月24日《孔雀》在北京电影学院的首映开始,《孔雀》在观众面前已经充分展示了它那迷人的羽翼,并在国际级水准的第55届柏林电影节上获得评委会大奖,即“银熊奖”,在中国商业性电影日益繁盛的当下,凸显了中国艺术电影的独特品格。
由于电影具有照相性和纪实性这种最显著的美学特征,它可以最完整、全面、真实地把历史的画面复现在人们面前。因此,电影便具有了其它艺术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优势。在电影中,时间的运动借助空间环境显示了它的形象美丽;而空间造型则透过时间的运动、故事情节的展开,赋予它更为丰富的表现力。鉴于电影艺术的这些本体特征,在商业电影、娱乐电影盛行的今天,电影导演往往忽视对电影艺术本体特征的探究,而仅以票房收入作为衡量影片是否成功的标准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众所周知,柏林电影节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三大电影节之一,以艺术和严肃著称。《孔雀》并没有很强的商业性,它是一部艺术电影,相对于故事情节而言。《孔雀》更注重的是人物的生存状态和艺术氛围的营造和表达,它的成功充分体现了电影艺术本体特征的回归。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孔雀》对电影艺术本体特征回归所起的推动作用。
一、音画为内容服务
1.画面传达思想。
画面是电影最重要的基本表现元素之一,电影与电视剧、戏剧的不同就在于电影是一门借助电影画面来向观众传达思想或内容的艺术,没有电影画面就没有电影,人们是不会把一部只有声音没有图像的东西当成电影的。然而,导演也不能只借助优美的电影画面而随意地编造一个故事来附和画面,这样做也许能让观众因陶醉于优美的画面和摄影技巧而获得较高的票房收入,但其最终结果只能导致电影的空洞乏味,这样的电影充其量只能称作商业影片,是不会给观众留下多少美好记忆的。比如说,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一度获得不菲的票房,但比起《红高粱》、《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和《千里走单骑》等影片来说,笔者认为,还是后面几部影片更能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回味的余地,而《孔雀》正是这样的影片,它将故事与摄影画面完美地融为一体。
就故事本身而言,《孔雀》以一种少见的从容讲述了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里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影片由三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物的一段经历,三个故事彼此交错,但内容迥异,显示出创作者对故事结构的熟练把握。影片每一段的开头都以全家人围坐在公共走廊下吃饭的场景开始,伴随弟弟的画外音,人物开始进入观众的视野,带给大家一份深深的感动。姐姐、傻哥哥、弟弟,三个充满个性的人物和他们那无比鲜活、真切的生活赋予了影片情绪的巨大感染力。《孔雀》中一个普通家庭在一个时代的生活和遭遇代表了许多普通家庭的经历,从而具有历史的意味。在这段历史中,三个人物的成长历程就是三段心灵史。丰富的内容和强烈的情感使影片成为一部代表中国电影艺术最高水准的作品,影片所表现的成长主题更是以浓浓的情感触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就画面而言,出身于摄影师的顾长卫是上世纪末最后20年里活跃在中国影坛的最优秀的摄影师之一,其摄影作品包括《红高粱》、《菊豆》、《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等杰出影片。其中《霸王别姬》还曾获得1992年第66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提名。由这么一位熟悉画面造型的导演执导的电影,处处充满了画面的造型美。
但是,这么美的画面构图仍然是处处在为影片的故事内容和主体思想服务。由于故事的整个基调是低沉的,因此影片‘在光线使用上特别注意与内容的匹配,有效地控制画面与色调,使该片默默呈现出平易近人的伤痕美感。国内很多影片的美术设计都突出花哨华丽的服装造型或匠气怪异的灯光画面,而《孔雀》却与众不同,那种清淡而略带象征意味的气质竟有和1976年至1984年间艺术界所倡导的“伤痕美术”与“自然主义”如出一辙。这一点在第一部分姐姐的故事中最为明显,如当姐姐躺在挂满白色床单的天台上看漫天落下的降落伞,以及征兵失败后独自躲在房间窗台上绝食的画面等等。其平淡的构图与色彩构成可谓精确合理;而且用影片中难得的白色与蓝色在这个充满梦想的女孩身上倾注了诗意而当她走入家中便陷入昏黄的灯光,干净纯洁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生活无情的打破了。如此“伤花静放”的设计传达出隐隐的疼痛与悲凉,也更能与该片含蓄沉重的人文关怀融为一体。
由此可见,讲究的灯光、美工与构图配以老百姓熟悉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实故事,《孔雀》得到电影界的广泛认同是毋庸置疑的,真正实现了电影画面传达主题思想的目的。
2.声音弥补画面的缺陷。
众所周知,电影艺术是画面和声音的复合艺术。但是,电影中的声音一定要和画面相匹配,用以弥补画面的不足,而不能喧宾夺主。《孔雀》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其声音的使用含蓄内敛,恰到好处。这里以影片的配乐为例,证明这一点。
随着冬天的园中孔雀徐徐转身,舒展开自己绚丽的羽毛,之前若隐若现的舒缓弦乐主题被色彩更加明亮的提琴演奏代替,全片结束。与整部电影表现出来的安静气质一致,《孔雀》的配乐含蓄内敛,充满形式感,几乎很少有段落,每每在情绪到达顶点之前戛然而止。时而忧郁时而欢快的手风琴和舒缓的弦乐串起了整个影片。
影片多次运用了同一主题的弦乐,但它似乎总是伴随着梦想破灭之后的现实庸常生活,并且还多次担负起了过渡三人故事的任务。例如姐姐决定了要和领导的司机结婚后,妈妈和姐姐一起在地上缝制新被子,这时舒缓的弦乐渐起,姐姐坐着自行车嫁了出去,音乐没有间断,电影直接过渡到了哥哥的故事。而哥哥和自己的农村媳妇一起在雪地里推车收摊时,同样的弦乐主题再次响起,电影又自然过渡到了弟弟的故事。
手风琴是影片中唯一出现过的真实乐器。片子伊始,第一个镜头便是姐姐坐在呜呜作响的开水壶旁缓慢的拉着手风琴。当姐姐第一次看到跳伞并幻想自己成为一名伞兵的时候,略带欢快的手风琴主题配乐渐达,直到帅气的北京伞兵从天而降,琴声戛然而止。当手风琴再次响起的时候,姐姐的伞兵梦已经破灭。
除了姐弟二人给哥哥下药的段落,《孔雀》的音乐并未让人感觉压抑。正如所有普通人的生活,一点小小希望总是迅速被残酷现实融化,没有呼天抢地的大悲大喜,没有惊天动地的曲折离奇,《孔雀》的音乐总是配合着剧中情节适时收尾,展现出一种恰到好处的 含蓄。
二、艺术与技术的融合
影视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技术,而影视技术的每一次革命和进步,又给影视艺术的创作注入了新鲜血液,也带来了新的美学观念,使影视本体特征得到了完善和成熟,从而把影视作品提到技术和艺术合流的层面上来。
电影艺术包括画面构图艺术、美工艺术、剪辑艺术、化妆艺术、配音艺术以及布光艺术等,而电影技术包括了摄影技术、后期剪辑技术、音画结合技术、特效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等。电影艺术和技术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艺术推动着技术的发展,而技术又体现着艺术的价值。
随着影视技术的第四次革命,影视中大量运用了计算机技术以及数字技术,大量的电影作品广泛地运用数字技术,制作出数字模拟场景,甚至制作出三维数字明星。其中,好莱坞电影中就大量的渗透着高科技因素,如《龙卷风》、《泰坦尼克号》、《怪物史密特》、《阿甘正传》等。因此,现在的电影导演一提到电影的技术含量,很自然地就把电影的数字技术含量作为评价标准。
而《孔雀》既没有多少高科技的介入,也没有引入精彩绝伦的数字特效,但这并不能阻碍我们对影片技术水平的正确评价。如上所述,电影技术种类繁多,而《孔雀》所采用的摄影技术、后期剪辑技术、音画结合技术都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但是,电影不能只关注技术,要力求实现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技术只是手段,它终将要为电影艺术服务,实现电影的艺术价值。《孔雀》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它将电影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共同体现了电影艺术的本体特征。
三、表现美学与再现美学的完美结合
电影自1895年开始,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00年来,电影在摸索中前进,从最初的杂耍样式发展到现在的成熟形式,其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了各种电影美学倾向。综观电影100年来的发展,主要有两种明显的电影美学倾向:表现美学和再现美学。世界电影美学的发展可以把二战作为分水岭,战前50年,表现美学主导了世界电影界的美学思想,战后,再现美学崛起,而最近20年来,电影美学向综合美学方向发展,也标志了电影业的逐渐成熟。
笔者认为,《孔雀》正体现了电影美学向综合美学发展的趋势。导演顾长卫花重金请美工师精心打造了一条20世纪70、80年代的街道,使那个时代的景象得到了真实的再现。《孔雀》中的每个镜头都流露着现实中真实的人性与冷静的情感。影片并没有主旋律般健康向上的主题,将镜头完全对准底层的人们,表现他们自然的生存状态,没有刻意的丑化,也没有冷嘲热讽,只是让观众内心体会着或喜或悲的震动。
电影中大量运用了长镜头。长镜头是电影再现美学的主要表现手段,而《孔雀》正是利用这样的再现手段将事情的发展过程如实地呈现给观众,并且从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镜头的表现力。例如,《孔雀》的最后一个段落使用了一个长镜头:很多年过去了,三个孩子都步入了中年,结婚、生子有了各自的生活。春节的时候,他们分别带着自己的爱人和孩子,去动物园看孔雀。姐姐抱着孩子和丈夫走过,孩子引逗着孔雀开屏,孔雀并不为所动,姐姐于是告诉孩子:“你爸爸家的山上都是孔雀”,此时的姐姐已经绝对没有了当年为了拿回一个自制的降落伞可以很干脆地脱掉裤子的冲动,她完全屈服于命运的婚姻,接受了孔雀不开屏的事实,却又留下了一丝希望给孩子;哥哥和妻子走过,孩子在妻子的肚子中,哥哥代替孩子来引逗孔雀,却被瘸腿的妻子制止,哥哥说出了大不了养几只孔雀的话。简单的台词,却让人感觉到在他的眼睛中并没有什么美好,因为任何美好都可以物化,不过,这看似天生愚钝的哥哥,却是三兄妹中得到最多的一个。那么,究竟谁才是生活中真正的悲剧呢?弟弟背着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妻子走过,面对不开屏的孔雀,他说出了最科学合理的解释:“冬天的孔雀是不开屏的”,在生活重重压力下放弃了对美好事物追求的弟弟甘心被女人养起,沉沦为一个靠出卖某些男人的能力而存活的工具,他并不感到羞愧,而是很正常地生活着。但是,兄妹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们各自走过之后,孔雀豁然开屏。这个长镜头既如实地向观众展示了兄妹三人观看孔雀的全过程,又起到了画龙点睛、揭示主题的作用,即“我们所有的人都像孔雀,身上长满故事,一生中经历过的爱恨情仇,如同色彩各异的羽毛长满人生。人生是个笼子,我们每个人都被关在里面,别人观赏我们,我们也观赏别人,同时我们也观赏自己”。
然而,艺术毕竟不是现实生活,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就是放大。假如导演只是简单地再现生活,那么他就已经沦为一个复制的匠人,而电影也就成为了枯燥的纪录片。而《孔雀》没有流于对生活的复制,它将生活和生命里纤毫如发的微妙情感与念想勇敢地放大,放大到我们可以直视它,可以面对它,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话题公开地谈论或者唾弃。这便是优秀的电影带给人们的思考,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并非都一味地接受创作者的思想。如果观众完全接受了导演的思想,那么,电影就失去了艺术的特性,而成为说教的工具,就不能称其为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