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建设项目建筑设计范文

建设项目建筑设计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建设项目建筑设计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建设项目建筑设计

第1篇

【关键词】监管 安全 分区 流线 法制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城东镇竹洋村,205国道东面,梅州市警官培训学校南侧,总用地面积约143861平方米,其中已征用地面积为133696平方米。规划首期用地面积为83863平方米,预留发展用地为59998平方米。用地现状为丘陵山地,场地高差需平整,用地比邻现有戒毒所建筑。本项目首期规划设计内容包括:看守所、拘留所、武警综合楼及相关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为30348平方米,严格参考《看守所建设标准》及《拘留所建设标准》设计。

规划设计

本项目以“安全适用、因地制宜、经济可行”为设计原则,合理布局,在保护环境的基

础上进行场地平整,满足各项功能建筑的相关要求。因建筑布局对地势平坦要求较高,场地上通过计算分析,室外绝对标高定为130米左右,在山地地形中实现土方平衡。

设计将地块由南至北分为看守所、武警综合楼、拘留所三大片区,各建筑通过一条内部规划路南北贯通联系,清晰快捷。项目主要出入口位于西侧接205国道,次要出入口则东接规划支路。

建筑设计

1.功能分区

看守所设计押量为800人,为大型看守所。看守所片区由监区、看守所综合楼及其活动场地、生态停车场等组成,设置于用地东南侧。监区出入口位于中部,通过AB门执勤系统等警戒设施保证监区整体安全运行,人行出入口及车行出入口分别设置,互不干扰。入口门楼兼设有部分附属用房。监区设计为A、B两个监区,两个监区中间设计为办案及管理用房、检察院及法院用房、厨房服务区等,可供两个监区同时使用。A、B监区南北对称设置,监室呈U形布置,结合被羁押人辅助用房形成围合空间,经济实用,管理安全。

看守所综合楼通过连廊与监区门楼连接,紧临监区,便于管理。看守所综合楼首层北侧为行政办公门厅及办公、接待等用房;南侧为民警生活用房门厅及配套服务用房,二层为办公室及会议室,三至五层为民警宿舍。

武警综合楼位于看守所北面,通过连廊与监区围墙上巡逻道连接。武警综合楼主入口位于建筑西南侧,首、二层为武警行政办公及配套服务用房,三、四层为警官单人宿舍及战士宿舍,战士宿舍结合学习室设计为8人一间。

拘留所设计押量为200人,为大型拘留所。拘留所及配套用房位于用地北面,行政及管理用房、附属用房与被拘留人用房为两层围合布置,行政及管理用房、附属用房布置在西侧,被拘留人辅助用房设于首层南北两侧,拘室设置于二层,呈U形布置。北面民警生活用房及宿舍通过连廊相接。

2.流线分析

看守所在进入监区的人员流线上,按“分时段,不交叉”的原则进行设计,避免出现管理盲点和安全隐患,主要分为五类流线:

办案流线:办案区位于两个监区之间中部东侧,办案人员从中间通道走廊进入,被羁押

人通过东侧等候走廊进入。

会见流线:会见区位于两个监区之间中部西侧,家属及律师等从中间通道走廊进入,被

羁押人通过西侧等候走廊进入。

巡视流线:监室外3.0米标高处均设有环行巡仓通道,管理人员可通过紧邻巡仓通道的

观察窗对监室进行全面巡视。

武警巡逻流线:环监区建筑7m间距围合设有7.2m高监区围墙,并在四角布置岗楼,

围墙上巡逻道通过连廊与武警综合楼连接。岗楼视界、射界良好,无观察死角,岗楼之间视界、射界重叠,监区围墙设通讯、报警装置、高压电网等安全警戒设施。

被羁押人员流线:被羁押人辅助用房均向监区活动场地开门,与监室围合形成被羁押人

独立活动区域。劳动工场设置于监区二层,使留所服刑人员的生活、教育、劳动在一个区域内完成。

拘留所主要分为两类流线:

民警办案及家属会见流线:拘留所建筑西部临路部分为民警办案区及家属会见区,被拘留人员则从拘留区进入该区,流线避免重叠。

民警巡视管理及拘留人员流线:拘室布置在二楼,首层为被拘留人员辅助用房,围合设计独立成区,方便管理巡视。

3.监室、拘室设计

看守所设置50间16人标准监室及8间单人监室。部分标准监室可按需改造为未成年监室及女性监室等特殊监室。标准监室与放风场并排紧邻设置,放风场设有厕所、储水池、洗衣台,监室设有床位、厕所及储水池,层高为6m。监室上下设计有较大面积的通风口,保证空气流通。首层设有两个喇叭型观察窗口,一个用于观察监室,一个用于观察放风场。放风场设有通风天窗,保证日照和通风。

拘留所设置20间8人普通拘室、4间4人未成年拘室及4间8人严管拘室。普通拘室及未成年人拘室设置床铺,严管拘室为通铺。拘室内均设有衣物柜、卫生间、盥洗设施及洗衣台。拘室门采用带观察窗金属门,通道外侧窗和拘室采光窗设置金属防护栅栏。拘室窗地比大于1:6,采光及通风良好。

造型概念

监区及拘留区,功能性强,内部以米黄色为主基调达到平和简洁的效果。造型上重点对除监区及拘留区外的综合楼进行设计,整体设计上以山地丘陵为背景概念,结合高低错落的建筑单体,利用屋顶折板元素形成呼应周边山体的园林式建筑群。屋顶折板设计结合屋顶绿化,还具有遮阳隔热的节能效果。立面上结合空调百叶以横向线条为主,局部设计竖向装饰线条,颜色上以黑白灰的简单搭配,并配置木色百叶,形成简洁大气,又不失亲和力的综合楼建筑外观。

设计总结

监管场所项目,同时需关注三类人,看守者、被看守者及探望和服务人员。在相对封闭和敏感的区域,对于看守者的关注是需要被重点考虑的。因此,设计上需要表达两种矛盾的概念,对于看守者是一个舒适宜人的办公场所及住宿空间;对于被看守者是一个简单肃然的改造场地。在设计上,并不是简单的用围墙内外来区分,而是用一种空间的过渡,用视线的引导和分隔达到不同人流的不同感受。

第2篇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经济性

一、项目概况

舟山新城保障房项目位于舟山临城新区,总用地面积为64731平方米;东临高云路,南临规划中的综合公共管理与服务区,西临象山(自然山体),北临新城大道及新城隧道,周边有舟山中学及大型商住区。

项目定位为舟山市保障性住房,主要为公租房,人才公寓,部分安置房及公租房配套用房,为舟山引进型人才,安置户,城镇低收入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针对居住区服务对象,使每一个居民都能平等的享受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绿化环境,体现公平原则。

二、总平面设计

本设计方案中,住宅区的主入口设在地块的东侧,开向高云路;次要出入口通过一条规划支路开向高云路,住宅区整体布局依周边地势,层数由11层至17层起伏,中心区域按中轴线布置,沿新城大道设置点式楼,在主入口附近沿高云路设置2幢11层住宅,其中底层为公租房配套用房及社区服务用房。11#底层设置部分物业用房及消防控制室。

1.建筑布局

布局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用地价值,在东、北沿街以小于90平方米的户型为主,西侧靠近象山区域以大户型为主,提高住宅的空间利用价值,以人才公寓为主。

(1)住宅区南北方向上由南到北楼层层数逐渐变多,建筑高度逐渐升高,形成南低北高,北侧点式楼中间复式楼的形态丰富的天际线。

(2)在住宅区东侧布置了两排较高的住宅,围合出较大的高层组团。在东侧、北侧沿街高层下设置两层商铺,可满足住宅区的使用需要,也为周边区域提供了方便。会所位于住宅区中部的高层住宅20#楼下,设置活动用房、物业办公用房等,既方便了住户的使用,更丰富了住宅区的公共空间。

(3)多层住宅可组成不同的组团,在布局上形成以半围半合形式为主,同时通过不同户型的错落组合,打破组团较封闭的形式,使组团内、外的景观相互渗透。每个组团通过建筑的板、点结合形成围合感,增加组团住户间的传统邻里感。

2.交通组织

住宅区在东侧高云路及南侧共设置了两个主要出入口。

区块内通过环形住宅区主干道及地下车库的布置,在组团外解决车流问题,使组团内形成一个安全,静谧的纯步行区域,住宅区内任一建筑到达消防车道距离均不超过50米,高层住宅至少有一长边面临6米宽的消防道路。

住宅区采用人车混行的交通方式,住宅区内设置一条7米宽的主路外围环绕,解决住宅区内部车行,同时结合考虑设置路边停车位。住宅区内除地面沿道路边停放机动车外,大部分机动车停放到地下车库。高层的住宅正下方的地下室设置储藏室,提供非机动车辆的停放。

3.景观设计

住宅区的景观设计,结合户型排布,社区活动空间等方面综合考虑,巧妙地排布景观和建筑的坐落位置,以小区道路为裙带,借鉴西方几何形态的园林及中国园林的自然、人文主题,绿化景观在不同的楼层空间,组团间的过渡空间,通过类似的或不同的景观主题,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构筑完善的住宅区户外交流休闲区域。

整个住宅区景观上可以分为三类:绿化隔离带、景观铺装、组团绿地。绿化隔离带位于住宅区的东侧,在住宅区的主要通道上设置几个景观节点:住宅区主次入口广场和组团的入口景观带。在空间上以"点、线、面"的设计手法。

“点”状绿化——院落绿化、节点绿化,分散布置。是接近人性,提供人们休闲、游戏空间。

“线”状绿化——道路行道树绿化,以及道路沿线灌木绿化所行成的带状绿化,将点状绿化串连,形成绿化网络,起了划分空间的作用,延续空间的作用。

“面”状绿化——广场景观绿化、院落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所形成的片状绿化,将景观分成块状,并形成联系三大绿化空间的纽带,是整个绿化形成系统,达到了多样化的绿化效果。组团绿化是中心绿化带的延伸,结合行步道和健身器械,采用宜人亲切的尺度,展开观景、戏耍、健身和休憩的户外交流互动空间。

三、建筑设计

1.住宅设计

(1)套型设计

套型主要分30平方米户型,60平方米户型,90平方米户型,120平方米户型4大类。采用大面

短进深的手法,保证多室朝南,客厅大面宽全景观,主卧室面宽大于3.6米,充分考虑室内辅助空间的设计,120平方米以上的户型主卧嵌带卫生间。多层住宅9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定位为两室两厅一厨一卫,主卧室开间为3.9米,客厅开间为4.2米,均有南向采光,卫生间与厨房采用全明设计。高层住宅90平方米以下户型设计为两室两厅一厨一卫,主卧室开间为3.5米。客厅开间为3.9米。

套型配比见下表:

户型类型 户型编号 户型面积(m2) 户数 户型配比

住宅 30m2 30a 29.7 500 29.04%

60m2 60a1 66.7

868

50.41%

60a2 65.5

60b 62.9

60c 67.1

60d 66.8

60e 65.7

60f1 63.9

60f2 62.3

90m2 90a1 85.4

302

17.54%

90a2 84.2

90b 88.1

90c1 87.9

90c2 87.8

120m2 120a1 126.9 52 3.01%

120a2 130.6  总计 1722 100%

(2)立面设计

住宅的立面设计风格沿用新古典建风格,采用典雅、大方、稳重的三段式处理,造型比例现代工整,强调韵律与节奏,基于法式建筑集群的美感上,融于现代建筑艺术造型及元素,外立面采用暖色涂料,并在立面上注重细节的处理,充分体现建筑的价值感。

(3)剖面设计

3#,7#楼底层层高4.5m, 2层及以上层高为3.3m。其余住宅底层层高3.3m,二层以上均为3.0m。

2.配套设施

在住宅区的11#底层设置物业用房;在主入口附近的3#,7#楼底层设置公租房配套用房,其中部分做社区用房。

3.地下室设计

地下室总面积为24369.7平米,地下室室外部分顶板覆土1.2m,层高3.8m。

四、建筑节能设计

1.外墙考虑采用轻质的保温材料,蒸压加气块、空心砖等,提高墙体建筑自保温;

2.根据需要,考虑在外墙增设外保温系统,使建筑单项满足住宅建筑节能要求。

3.户型合理设计,除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南向日照,做到南北自然通风。

4.采用节水型坐便器。公共洗手间的洗脸盆、小便器等洁具采用感应式延时自闭阀门。

5.采用变频供水,用水点限压限流,以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消防水池设水箱自洁消毒器,

6.定期对水池除藻消毒,避免整池换水造成的浪费,

7.本工程12层(包含)以下的建筑每栋为单位采用太阳能集中热水供应。

五、消防设计

高层住宅每幢楼均有一条不小于4m宽的消防车道,同时在住宅的长边结合景观设置一段6m宽的消防登高带,保证每一户均有一个阳台或窗口能有云梯可以到达。

1.室外消防

室外消防市政给水dn150环管上,设置地上式室外消火栓,消火栓间距小于120米,保护半径小于150米。

2.室内消防

本工程消防贮水和加压系统设于地下室,设540m?消防水池一座,分为2格。在最高楼屋顶设18m?消防水箱一个,保证初期火灾水量和水压。

第3篇

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建筑行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建筑设计在建筑中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其决定了建筑的质量以及项目工程的成功。因此,建筑设计在整个项目工程中有着重要地位,这对建设设计项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内涵出发,阐述了建筑项目管理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建筑设计项目存在的问题,并对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了逐一探讨.

关键词: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对建筑行业而言,建筑设计是其中一个主要的部分,其对整个建筑的良好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理论方法进行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1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内涵

项目管理在建筑设计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与项目工程的质量与进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是以建筑设计项目为对象的一种管理方式,并广泛应用于我国建筑行业中。不仅是对人员的管理,还涉及到资金方面、质量方面的管理。它的管理形式主要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成的,其目的是为了使各方的利益达到协调,并达到建筑项目管理的目标。

2建筑项目管理的特点

建设项目的管理的特征主要包括这几点:一是管理的对象为建筑设计项目,其中的设计任务主要是由多数的临时任务产生的,在管理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是来达到建设项目的管理目标。二是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存在着系统工程的思想。建设设计项目管理是将设计项目看成一个总体,然后根据整体、分解、综合的体系进行的管理,使得达到项目管理的标准。三是建设设计项目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主要是围绕设计项目来实施的目标。

3我国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建筑设计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设计管理的落后,出现这种问题是由于缺乏设计管理而引起的。在一些企业或部门中设计工程缺乏统一的管理而难以实现最初的标准,而且设计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在一些企业当中,是以设计师进行设计,领导来审批的形式,这就导致一些优质的设计无法发挥其价值,只能存在于图板中。当前建筑设计中,没有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有的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与承包制相混淆的现象。另外由于观念的误区而使项目管理过于形式化。没有健全的项目管理体系,都是影响项目管理发挥其价值因素。

4建设设计项目管理的方法

4.1建筑设计人力资源控制

在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人员的配置上主要遵循这几个方面:一是人事匹配的原则。由于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同岗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人力资源的配置上需要考虑到人员的素质以及数量等方面。工程设计项目中人力资源的配置对项目的质量有着紧密的关系,要使项目中的人员发挥其最大的价值,这就需要对效益方面进行考虑。二是人力资源的优化,主要是将设计项目职位进行分析,对员工实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的配置,并让员工参与到设计项目组织中,这样才能使项目的设计满足员工的需求,从而更好的完成项目设计工作。

4.2工程设计品质管理

设计品质好坏决定着工程项目的质量,其中设计质量的好坏的标准主要包括单个方面,一是法规方面,设计是否符合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设计管理人员需要参与设计中的每个阶段,将业主的需求转达给转达给设计人员。设计结束后,应根据国家的法规进行审核,使其满足法律法规的需求,满足业主的需求。二是工程造价方面,根据每个项目的投资概算来确定设计中造价控制程度,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控制项目造价的目标,其中可以将技术、经济等相结合,最终达到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三是设计质量方面,由于我国的建筑质量控制还存在着不足,与国外市场的建筑设计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我国需要不断完善建筑设计质量控制体系,从源头上防止建筑设计不合理的现象。使建筑的质量得到提升,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效率与质量。

4.3工程设计人员管理

在建筑设计管理中最核心的是设计人员的内部管理。因此,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大的要求。从当前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专业技术不过关的人员,影响了工程设计管理的质量。因此,需要不断提升设计管理人员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由于专业技术而出现问题。项目负责人是工程建设的主要人物,其主要是对建设项目设计的质量进行检查。因此,项目负责人的任务较为艰巨。在设计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负责人要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调配,并激发建设项目人员的工作热情。另外还需要对其他建设项目设计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升其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技能,使他们达到良好的综合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设项目工程的质量。

4.4设计进度的管控

对建筑设计的进度管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多个项目资源的冲突,对于多个项目设计的任务出现时,难以对每个任务拥有相同的优先级。因此,为了使成本控制和降低的冲突,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在项目管理中,可以根据各设计任务的交付时间和总周期来进行优先级。二是设计变更控制,其与工程的进度以及质量有着很大的关联。设计变更的可控关系到工程是否能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并对控制造价有着紧密的联系。设计管理部门对变更设计和原设计进行分析与比较是其一项主要任务,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变更。对于有需求变更的设计,应尽早的确定好,这对工程项目的损失程度有着一定的影响,越早决定将减少经济的损失。因此,需要建立关于设计更改的制度,降低发生更改的可能。

4.5建筑设计成本控制

为了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建设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建设设计成本进行控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成为当前的竞争力最大的方面。为了使项目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需要加大科技的投入,不断推出新的设计方案,使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避免出现浪费的现象。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工作造价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位。其中需要由经理统一领导协作,只有领导重视了此项工作,才能带动全体员工积极履行,发挥出其重要作用。另外还需要建立工程造价管理的协调制度,制定员工的奖惩制度,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4.6造价管理指标及评价标准

设计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设的质量、进度以及费用,因此,对项目建筑的使用与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设计方案的评价标准是根据不同的建筑来决定的。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比较是项目评价的主要内容,其主要是按照工程项目的效果来决定的,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包括功能、造价、设备、材料等,对其进行的综合评定,最后选择最为优异的设计方案。

5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在建筑行业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其关系到建筑的质量以及进度。因此,对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建筑设计项目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管理人员综合素养不高、项目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造成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无法发挥出价值。因此,需要加强对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有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波,于亮.房屋建筑设计造价控制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建筑与预算,2015(01):8-10.

[2]刘占省,赵明,徐瑞龙.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项目施工及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3(03):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