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审计理论与实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审计部门是国家设立的对经济进行监督的部门,从设立以来已经经过了二十多个年头。二十多年的审计工作沿用的主要工作模式是先发现问题,后进行罚款处理,以此来达到审计监督的目的。审计监督只是对经济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而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经济违法行为的发生,所以在审计监督的时候,一定要创新审计理念,变事后处罚为事前监管,做到防患于未然。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国家各领域的经济运行中还是存在、挪用公款、挤占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某些腐败分子更是趁国有企业改革,借机变相占有国有企业,用非法手段将国有资产变成个人财产,这种情况屡见不鲜。这个时候,传统的审计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这就需要我们用创新的审计理念,整合现有政府资源,更新审计手段,多层面多渠道入手,做好审计工作。在审计手段上可以在经济处罚的基础上考虑加入行政干预和法律措施,创新审计手段。
审计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经济运行和国有资产的安全,所以审计工作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国家的总体经济形势,将国家的宏观指导当作审计工作的工作原则。目前国家的经济形势是政府控制房价过快上涨,控制国有企业的投资规模,遏制高耗能企业的上马;关注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稳定粮食和食品供应,稳定物价;实施又好又快的发展战略。因此,审计工作要紧跟国家形势,对政策扶持的和主导的,要在审计环节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国家经济中的几大焦点问题,比如房价、物价、就业等,要开展审计调查,找到症结所在。给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使问题得到解决。有效保证各项资金能够保障到位,发挥出应有的效益,这样才能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有效帮助,才能够发挥出审计工作的效果。因此,审计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在审计理念上进行创新。
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只有强大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较强的实践本领。审计工作是对财务进行监督管理,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惩处,这就导致了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被审计单位不会乖乖的配合工作。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才能发现审计线索。第一项技能,就是要会看,通过实际查看被审计单位的有形资产和财务报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整体经营状况。第二项技能,就是要会聊,通过聊天的方式,取得被审计单位人员的信任,让被审计单位的人员放松警惕,在有意无意的聊天过程中,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和经营状况,为审计提供第一手的素材。第三项技能就是听,通过听被审计单位员工的谈话,和听取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的的叙述,收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尽快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做全面的了解。所以,在实际审计工作中,要具备上述能力,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审计意识,注重审计工作方法,提升审计工作能力。
在实际审计工作中,除了上述的三种技能,我们还要会合理运用审计工作方法,快速有效的开展工作。询问、调查和走访是实际审计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工作方法,简单而有效。询问,就是在开始审计之前,对相关经办人进行谈话,获取最初的财务和经营材料。调查主要是指核查被审计单位的账目等文字材料。走访的目的是到群众中去,听取基层的意见,有时候主要的线索都来自于基层的走访。在审计工作的实践中,不能只依靠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材料,要学会采取多种方式,采取询问、调查和走访的方式,深入细致的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整体财务经营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将被审计单位的整体状况都了解之后,才能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才能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三、建立审计工作机制,提升审计形象
审计工作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工作,需要审计工作人员具备职业道德,遵守国家的行政法令,维护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做到对审计结果负责,对被审计单位负责,对国家负责。所以,在审计工作中,要建立审计运行机制,以《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推进审计工作公开、透明的进行。同时,也要建立约束机制,约束审计工作人员,使审计工作能够按规定程序办,维护审计的公正形象。
其次,审计工作要建立自律机制。审计工作是一个严肃的工作,由于审计工作遇到的都是经济问题,所以审计工作人员一定要有自律意识,一定要避免被拉拢腐蚀。因此,审计工作有必要建立自律机制,从体制上避免审计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错误。在自律机制中,要为审计工作人员树立正面典型,表彰廉洁自律的审计工作人员。正面教育的同时,还要用反面例子进行警示,达到震慑的作用。此外,还要在审计工作中,要审计工作人员明确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要学会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做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再次,在审计工作中需要建立激励机制。审计工作是个辛苦的工作,审计工作一般都是在基层开展,审计一次往往需要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审计期间,审计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翻阅账目、核查发票、查看档案、编写审计报告,工作繁杂而枯燥。所以,对审计工作人员,要采取激励措施,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鼓励鞭策审计工作人员做好审计工作。
综上所述,审计工作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对经济秩序和国有资产起到监督监管作用,搞好审计工作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所以在审计工作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切实做好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一、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的理论评述
(一)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的含义
我国的公共支出一般是指政府为了完成其职能,用以满足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支付,既包括国有资产又包括公共财政支出。现阶段我国主要将公共支出绩效审计作为政府效益审计的一个子部分,即审计机关在对财政预算单位的财务支出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基础上,对其履行政府职能所使用资源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分析、监督和评价,并提出审计建议的专项审计活动。
(二)我国绩效审计理论研究现状
相对于国外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迅速发展,并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现状,在国内,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理论在近年才逐渐丰富起来,如《公共财政框架中的财政监督》( 李武好等, 20__) ,《财政支出经济分析》( 杨芳丹, 20__),虽然研究了公共支出绩效评价问题,但却未涉及审计机关在绩效审计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开展公共支出绩效审计实践的可行性分析
(一)政治环境支持
随着社会民主法制的建立健全、公民民主意识的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改革深化以及公共财政体制日趋完善。《审计署20__至20__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将“全面推进效益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效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今后政府审计的主要目标,提供了必要的政策保证。
(二)经济环境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可喜成果,但是政企分开并未完全到位。财政支出规模庞大,支出内容庞杂,公众越来越关注公共部门使用资金的效益、效率状况,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观念深入人心。
(三)法律环境支持
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条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财政收支、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法规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依照本法规定接受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对前款所列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20__年6月1日实施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增加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立法目的。同时,不少地方政府也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了绩效审计的法律地位。
(四)科学技术环境支持
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迅猛,从而加快了计算机审计的建设步伐。审计工作由传统的手工查账向计算机审计转变。财务软件、审计软件、管理软件相结合开展审计,因而减轻了审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审计效率,使更多审计资源可以投入到绩效审计领域内。
(五)实践性支持
近年来, 审计署和一些地方审计机关从事的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运行实践为接下来建立行之有效的审计模式提供了可以借鉴总结的经验。如深圳市审计局自20__年至20__年开创性地进行公共支出项目和公共部门的绩效审计,广泛涉及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很好效果。我国开展绩效审计,尤其是公共支出绩效审计不仅是可行的,也是非进行不可的。
三、公共支出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实践状况分析
(一)我国现行公共财政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绩效预算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预算内容不完整、预算编制数据粗糙、预算透明度不高等缺陷。公共财政体系不完善,使得审计重点仍停留在真实性、合法性上,占用大量审计资源,阻碍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的全面开展。
(二)现行的绩效审计体制尚不完善
目前在我国审计机关最先开展绩效审计的是与财政、财务收支的资金使用、分配、管理中存在的合法性、真实性有关的问题。公共支出侧重于合规性审计,忽视其原定目标和效益效果。开展项目绩效审计时常忽视结合经济、政策和自然环境进行宏观因素分析,忽视项目对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影响。审计范围还没有涵盖所有公共部门的财力、人力、物力、时间资源使用情况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审计范围覆盖面窄,审计内容不全面。
(三)审计缺乏法律制度保障
依法审计是审计的基本原则,目前政府公共部门的支出绩效审计在制度建设上还是空白,《审计法》只规定对“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没有具体的条文内容,也没有对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设置一些具体规范和操作指南和审计评价指标,审计人员还没有一个公认可接受的适用于各种情况的审计标准可供利用。
四、如何建立适用于我国的绩效审计模式
(一)合理选择审计项目
在审计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开展公共支出绩效审计,关键是选择具有代表性、重要性的审计项目。在选择审计项目时应选择财政投入大、政府和社会关注程度高的热点问题。审计机关开展项目审计时应当量力而行,即对项目展开可行性分析,考虑审计难度、审计成本、审计资源及审计风险等相关因素。
(二)明确绩效审计目标
绩效审计强调一个组织在资源配置和利用上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公共部门不同于企业,其效益可划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体现为:公共资金投入的经济性、产出的效果性、资金使用的节约性、资源利用的合理性、管理的科学性,以及潜在经济效益,某项活动或项目的展开未来会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多少。社会效益主要包括:公共部门经济、管理活动对全社会运行所产生的长远影响,如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等。
(三)确保审计内容的完整性
公共资金流经的各个环节上都存在着绩效问题,因而绩效审计应当覆盖资金运行的各部门、各项目、各环节。一般说来,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支出项目决策的可行性评价、社会、经济、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绩效情况、政府的行政效率以及公共项目和政策能否有效实施。在分别审计投入和产出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展开资金使用效益效果的评价。
(四)运用综合性审计方法
绩效审计除运用财务审计中的审阅法、观察法、顺查法、逆查法等 技术方法外,还应运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和经济分析技术,综合分析资金使用、资金管理及项目运作等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审计的技术方法,如成本效益分析法、横向比较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财务分析法等,客观评价了被审项目的公共资源使用的效果,还反映了管理体制的缺陷与漏洞。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开展绩效审计时必须全面、系统、宏观看问题,既要关注直接的经济效益,又要关注环保、生态、社会效益;既要重视反映短期绩效指标,又要重视反映长期绩效指标;既要坚持定性分析,又要坚持定量分析;既要重视指标的特殊性,又要兼顾与法律、政策、标准的互补性;既要运用总量评价,也要结合比率评价。审计过程中应注意结合宏观环境、客观情况、历史条件和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将有关指标结合国家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因素进行动态、综合、横向比较评价。
关键词:管理审计 内涵式发展 受托责任 高校
党的18大以来,国家对教育事业的认识继续深化,并把教育提高到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基石的战略高度,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伴随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已步入改革发展的新常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表现出教育规模持续扩大、高校行政化倾向加剧、教育管理链条延伸、办学资金筹集多元、校园开放程度提高、教育质量不均衡、人才市场化程度不高等特点,这些特点和趋势对高校新常态发展带来新的复杂影响。
现阶段下,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及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等方面承担监督职能的审计,如何在反腐、改革、法制和发展的主题下扮演更加出色的职能角色,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国家利益捍卫者、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力运行“紧箍咒”、反腐败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作用,特别是高校发展新常态下,内部审计公认的“确认”与“咨询”职能如何更好地扮演高校机体的“免疫系统”,更充分全面地参与高校治理,提升高等院校的核心发展竞争力,管理审计的现实探索意义显而易见。
一、高校开展管理审计的驱动力分析
(一)理论驱动
1、受托管理责任驱动
由于审计直接产生于受托经济责任这一基础关系,在社会的发展变革中受托责任这一概念已然进行了发展和延伸。从受托责任的发展轨迹探析,处于传统审计关系中的“受托人”所承担的受托关系已不局限于财务责任,全面承担管理责任已成为“受托人”的现实职责所需,审查和评价受托管理责任就成为组织内部审计活动发展的直接动因和理论必然。
本文将高校受托经济责任关系进行了解析,见图1。可以看出,高校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可分为一级受托和二级受托。一级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中,高校校级领导班子受国家上级组织部门任命,全面参与高校治理,承担高校管理的全面责任;二级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中,高校内部党政、院系、后勤、经营产业及其他所属单位负责人受高校组织人事部门任命,参与高校各项事业的经营管理,其所承担的也是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全面性管理责任。因此,对高校两级受托管理责任的监督与评价就成为管理审计在高校开展的基本理论基础。
2、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驱动
党的十报告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统领教育工作全局的指导方针,并特别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可以看出,内涵式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下一步改革发展的总理论指引。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侧重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高校内涵式发展既要增强完善学校治理体系、优化学校管理、突出学校文化,也要注重提升教育科研质量、改善学生素质、增强师资培训。紧紧依托内涵式发展这一新常态主题,把内涵式发展道路作为内部审计服务高校的基本面和主渠道。这一新要求,使内部审计过去仅停留在财务层面的审计关注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全面深入开展管理审计是必然选择。
(二)实践驱动
1、生存环境的现实驱动
伴随高校体制机制的不断健全与完善,尤其是近些年高校财务核算规范化活动纵深推广,其财务核算整体水平得到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明显改善,内部审计专注于财务审查的生存空间日益被挤压和缩小。另一方面,高校内部审计长期专注传统财务监督,这种传统模式表现出的静态监督、节点审查、“秋后算账”等特点已无法适应高校新常态,同时这种长期“监督与被监督”关系使内部审计面临的工作环境、人际及职业发展受到较大程度制约,审计人员面临“四面楚歌”。基于此,内部审计迫切需要转变理念、更新思路、拓新渠道,逐步改善自身生存环境,使审计人员工作“得心”、“顺心”、“舒心”,管理审计为实现上述目标拓展了生存空间与价值链。
2、实践发展的现实驱动
十以来,国家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动依法治国提升为国家战略,并从国家层面部署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气整治和预防腐败,这些新常态对内部审计提供了新机遇。内部审计作为国家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组织内部治理体系的重要部门,如何在新常态下迎接机遇、接受挑战成为这一行业的现实课题。显然,传统财务审计、监督型审计已不能满足新形势、新要求。如何从根本上适应国家对内部审计的新期待,内部审计实践需要全面革新,管理审计势在必行。
二、高校实践管理审计的主要方式与渠道
近些年,高校在办学思路、办学模式、学科优化、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合作与管理、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深刻把握高校的业务特征、具体环境、运作规律和资源特点,管理审计的开展才能有的放矢。
(一)评估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工作
内部控制是组织内部治理体系的第一道屏障,通过分析评估高校内部控制的建设和运行状况,对于促进高校健全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有着直接的现实价值。高校内部控制系统的确认和评估可以按照以下两种模式开展:一是按照各业务类别开展评估,对高校财务管理内控体系、固定资产管理内控体系、采购招标管理内控体系、教学科研管理内控体系、人才引进培养内控体系、招生录取管理内控体系、行政管理内控体系等开展专项评估;二是以重要业务活动的运行单位为评估对象,对重要行政部门(如财务部、科研部、教务部、设备部、学生工作部等)、下属教学单位(如科研中心、教学学院、实验中心等)、相关后勤实体(如校办企业、院办企业、饭堂、交通管理中心等)以及其他相关单位进行内控评估。通过高校各层级、各系统的内部控制评估,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建设和有效性执行,为高校健康有效运转提供基础性保障。
(二)对高校重大管理活动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风险管理是组织内部控制职能的延伸和拓展,是组织治理体系的第二道屏障。高校作为一个培养教育人才的组织机构,也存在各种管理运营风险,对风险的及时评估与管控理应成为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方向之一。一般意义上,内部审计承担了对一个组织风险的再确认和再评估职责,但国内高校普遍没有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高校对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职责还未能有效建立起来,因此,内部审计目前应直接从高校风险的确认、分析和评估入手,承担起风险管控的主力军角色。风险评估应重点围绕高校实体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招标采购管理、工程建设管理、预算执行管理、教学科研管理、筹资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重大管理活动,通过风险评估,有效控制和降低高校管理风险,实现和维护高校的权益价值。
(三)开展高校资源类评审工作
主要审查和评价高校各类经费、经营实体、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品牌资源等管理及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挖掘资源使用潜力,堵塞资源管理漏洞,实现高校资源价值最大化。
1、经费资源审查
高校近些年加快了跨越式发展的节奏和步伐,一方面招生规模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分校区建设、老校区改造聚集释放,很多高校都背负了较为沉重的贷款包袱,一些高校甚至由于资金紧张影响正常的教学与科研投入。对高校教育经费、科研经费、实体创收、贷款投资、专项基金、各种捐款等资金的效益性开展审查评价,对于提升经费使用率、纠正经费管理使用不当具有直接作用,也是缓解高校资金紧张、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有效途径。
2、经营实体审查
对高校校办企业、院办企业、对外合作企业、控股参股企业以及各种后勤服务实体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审查。主要审查经营实体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维护高校总体利益,经营实体对高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经营实体经营管理的合法性及合规性,经营实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高校对经营实体的投入与产出情况分析,经营实体对高校的经济贡献分析,经营实体经营管理的优化性建议,产学研发展模式的科学性、有效性及效益性评价等。通过审查,最大限度的发挥经营实体对高校主业发展的反哺作用。
3、技术资源评审
对高校研发、引入、合作的技术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评审,评审主要包括:是否纳入学校统一管理,是否有利于维护学校的整体利益,是否做到技术的及时申报和有效保护,技术对外合作或市场化利用的合法性合规性,技术的合作模式、形式、权益分配是否科学合理有效,技术资源研发的投入与产出情况分析,技术的市场转化情况评价等。通过对技术类资源的合理性评审,最大限度的发挥技术资源的价值优势。
4、人力资源评估
高校人力资源评估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一是对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整理性评估,可采取课件查阅、课堂随听、查阅备课记录、考试抽样等技术手段,对各项教学活动进行评估,通过科研课题的申请数量、课题申请级别、科研经费申请总额、科研经费开支使用、科研成果级别、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成果的获奖及社会影响力等因素,评估科研情况。二是对高校学生(特别是毕业生)表现进行分析,既可以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到课率、课程成绩、社会实践活动、科研成果进行统计分析,也可以采取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市场调研、电话回访等形式对学生毕业后的知识掌握、社会能力、就业状况、市场主体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测评,并通过测评为高校教育科研活动的调整优化提供支撑。
5、其他资源评价
一是对高校的图书资源进行评价,评价资源存量的合理性、资源投入、资源利用率和效果,并参照国家规定、行业标准和兄弟院校进行横向数据对比,查找问题或不足;二是对大型设备类等固定资产资源进行评价,评价资源的分布、产权、登记、管理及日常使用情况,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使用效益。
(四)及时服务高校改革发展中面临的热点、难点和焦点事项,当好高校管理班子的发展谋士和参谋助手角色
高校内部审计的一大职责就是为管理层处置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重大战略性事项提供决策信息和参考办法。比如对办学方针及方向的重大调整、学科的整合优化、教学科研政策的调整、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案、重大人才引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经营实体改革改制、教学单位整合、教职工福利待遇、对外经济合作等事项开展专项审计服务。
(五)密切跟踪教育发展动态,创造性的开展审计咨询工作,为高校内涵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内部审计所具有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以相对独立客观的身份从组织全局去思考现象、分析问题、找到原因、提出对策,内部审计的咨询与服务功能需要重视和加强。
1、配合高校重点改革
如开展高校行政体系的管理控制评估、财务管控的完善性建议、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调查、教职员工的满意度调查、校级工作的组织协调优化建议、人员流动率分析评估、老师学生诉求分析、学生就业市场调研、学生综合素质评估、校园交通运行的合理化建议、校园饭堂管理的优化建议、教职员工对改善学校管理的建议收集与分析等。
2、推动高校精细化管理提升
如开展校级财务管理、账务咨询、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建设、创收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与宣传工作,建立起动态的培训与沟通渠道,做到动态化服务;开通服务热线、服务电话或服务邮箱,不定期收集汇总和解答高校各方面的咨询性诉求。
三、高校开展管理审计的注意事项
(一)深刻分析各高校的具体环境,科学合理有序地推进管理审计工作,做到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开展管理审计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财务监督型审计,经济监督仍然是高校审计部门责无旁贷的法定职责。一个高校开展管理审计的程度、广度和深度需要结合高校的自身发展和内审部门的实际现状进行安排,既要认真分析高校的管理现状、内部控制、财务信息及依法治校等方面情况,也要冷静分析内部审计环境建设发展情况,如果上述情况较好,就可以增强管理审计的工作权重,反之,则需要渐进式推进管理审计工作。
(二)更新审计人员的思想理念、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管理审计侧重于对组织各类管理信息的综合审查,这对审计人员在管理、内控、风险、市场、信息技术等专业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也对审计人员的思想意识、思考方式、分析能力、逻辑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挑战。审计人员只有不断更新理念、更新观念、摄取新知、敢于创新,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适应管理审计的工作需要。
(三)主动开展审计宣传,为管理审计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长期以来,内审部门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重业务轻宣传、重结果轻过程、重监督轻服务现象,这种现象造成审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关系长期处于“弦紧绷”、“背靠背”状态,内部审计环境始终得不到根本改善。审计人员要树立起积极主动的审计营销意识,逐步得到校内外特别是高校管理层对审计工作的认可与支持,不断优化审计环境,为管理审计实践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四)建立高校管理审计的制度体系和实务框架指引
高校管理审计的制度与准则缺失一定程度阻碍了管理审计的实践发展,推动建立教育系统管理审计的工作标准和操作指南对指导和推动管理审计工作非常迫切和必要。各高校应积极摸索管理审计的实务模式、行为规范和操作指引,为高校开展管理审计提供直接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光远.受托管理责任与管理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2]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修订,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编译.内部审计实务标准[S].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关键词]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第三方鉴证;受托社会责任监管;理论建构;实践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8750(2012)02-
一、引言
现代社会,企业拥有和配置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在获得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该承担社会效益,这既是社会公众的期望,也是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一种体现。为此,人们呼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披露相关责任的履行情况。上市公司作为优秀企业的代表,其利益相关者众多且分散,其社会责任的履行与披露更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我们应该承认,某些上市公司过于注重经济报告的社会影响,对社会责任报告的态度不够端正,造成上市公司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时存在着责任指标缺失、管理体制不善、报告内容刻意粉饰等诸多问题,这些上市公司“外部效应”所引起的社会不经济行为已经引发了利益相关者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忧虑。作为第三方鉴证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正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它可以保障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真实可信,消除利益相关者的顾虑。
在国外,Bowen在《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中曾经明确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及针对企业社会责任实施审计的建议[[收稿日期]2011-09-23
[基金项目] 北京市属高校人才强教“高层次人才资助计划”项目(PHR20100512);北京市教委“科研基地-科技创新平台”项目
[作者简介]张庆龙(1974―),男,天津人,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审计理论与实务;陈凌云(1979―),女,福建莆田人,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审计与内部控制理论。][1]。Bauer和Fenn认为社会责任审计就是系统地评估和报告那些有社会影响的、有意义的、可以确定的企业活动[2]。Carol和Richard则明确提出,审计人员应该针对社会责任报告中是否包含对主要利益相关者来说影响重大的信息进行专业判断,审计人员应该独立公正地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是否完整、真实的意见[3]。阳秋林、李冬生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是由专门的审计机构积极主动地接受政府、社团和个人的委托,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对企业所履行的各种社会责任进行有效审计的总称[4]。陈毓圭等人提出中国的上市公司正开始逐渐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注册会计师应该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审计鉴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5]。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也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6-12]。纵观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在我国,由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实践层面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会计核算研究的滞后性,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工作尚未获得切实的法律依据和道德依据的支撑,缺乏社会力量的有效支持,同时也缺乏相关的认证制度作为审计的资质依据等等问题。与此同时,根据我们的统计,2010年,我国共有494家上市公司公布了社会责任报告,其中有50份经过了第三方鉴证,且公布社会责任报告和进行第三方鉴证的公司数量逐年增加。由此看来,社会责任审计的问题依然具有研究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期望通过理论建构与实践操作两个层面,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问题进行有关探索。
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理论建构
从其发展来看,作为一种第三方鉴证,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目的是凭借鉴证者的专业水平以及鉴证服务的标准和程序为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度提供保证。所谓鉴证,是指“用一套特定的原则和标准判断一个报告组织的鉴证对象,如报告,以及支持组织业绩的基本制度、过程和胜任能力的质量的一种评价方法”[13]。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从审计依据、审计原则、审计主体、审计内容、审计目标五个方面来构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理论框架。
(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依据
明确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审计依据有利于维护审计人员审计行为的合法性,有利于明确审计对象与受托责任主体并对其进行评价、出具审计意见。我们可以从受托社会责任层面、社会伦理道德层面、法律制度层面和经济信息层面来确定和分析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依据。
1.受托社会责任层面
上市公司通过社会融资来扩张自己的企业规模,从社会投资者那里获取资本。广泛的市场融资使得企业的股东在社会上分布较为广泛,且具备较高的流动性。上市公司与社会股东之间形成的委托关系,使得上市公司从行为上应该注意保证和维护资本供给者(社会股东)的利益。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并不能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来实现自动的和谐,二者之间存在“囚徒困境”,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实际上就是这种困境的表现形式之一。例如,上市公司A和上市公司B共同生活在一个社会区域,目前承担社会责任的政策是:号召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但却没有相关约束,承担社会责任所带来的收益由二者平分。假设二者都承担了社会责任,那么各自获得的收益为8;假设仅有一方承担,则需要支出方承担成本为4,所获得的收益各自为6;假设双方都不承担社会责任,那么仅有自然增长的1作为各自的回报。具体的博弈如图1所示.
以A公司为例,A公司发现,如果仅有自己承担社会责任,则其净收益为2(社会收益分配6减去成本4),与没有付出成本的一方收益相同(另一方的社会收益分配为2),即没有付出成本的一方却坐享其成,由此A公司会选择“不承担”行为,希望让对方付出而自己不劳而获。对B公司而言,同样会有相同的选择。这一博弈的结果最终会走向最不利于社会整体福利提升的方向――全体“不作为”,上市公司在承担社会责任时就陷入新制度经济学的“囚徒困境”。由此可知,如果所有上市公司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那么所有相关企业的福利都将获得较大程度的增加。但是,如果某些上市公司承担了社会责任而其他上市公司选择“搭便车”,那么承担责任的企业所贡献的整体成果就会被不劳而获者不公平地分享,从而挫伤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最终可能造成所有上市公司都选择不承担社会责任,相应地,社会也就无法得到源自上市公司所贡献的整体福利。如何才能走出上市公司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囚徒困境”呢?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能够接受中立的第三方进行社会责任审计,以此来评价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保障上市公司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所提供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公平性,这就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提供了源自于受托社会责任方面的重要理论依据。
2.社会伦理道德层面
任何社会都必须建立秩序,为此都必须进行有效的社会控制。社会伦理道德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控制方式,它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增强人们的自律意识和自律精神。在市场经济中,激烈的竞争关系引发了利益分化,形成了多元利益主体。这种分化可以分为正当的竞争引起的分化与不正当竞争引起的分化,由损害他人和社会的正当利益进行的不正当竞争引起的分化,会刺激人们以侵害他人和社会的方式攫取个人利益的动机。如果社会生活的竞争给人们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取得成功留下太多的可能,那么它所鼓励的就是不合理的动机与期望。一种社会政策的调整也是如此,如果社会政策的调整造成太多的社会条件与机会上的偶然性,使一部分有条件利用它们的人因此而得到偶然的社会权力,那么它所鼓励的就是不合理的动机与期望。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具备一般竞争主体的特征,有天生的谋利倾向;而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企业同时也必须承担提供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事实上,公司的经济利润目标与社会利益目标在有限的资源利用选择上存在冲突,而使二者关系平衡实际上就是社会政策协调的出发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作为一种社会政策的调整,其本身是企业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一种协调,是对不正当竞争的一种约束与社会控制,是上市公司遵从社会伦理道德的展现,它能够确保利益相关者获得社会责任经济信息的真实可靠,督促并倡导上市公司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最终在社会道德的指引下促进社会共同利益的实现。
3.法律制度层面
社会责任是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公有地”,如果每个上市公司都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顾及社会利益,那么上市公司的经济增长就需要以社会利益的减损为代价,社会责任则因出现了“公有地灾难”而无人顾及。防范这一悲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强制约束与监管,法律和制度的硬性约束便成为首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需要强大的法律制度作为其实践层面的审计依据,这也是真正能够确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合法依据和推动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完善的重要措施。为此,各国都从法律法规层面建立专门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制度,进行硬性规定,营造政府与全社会公众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氛围,通过施加外部压力来推动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这种“外部环境的压力”可能导致博弈双方改变原有的不利选择,通过外部力量的硬性规制避免双方在承担责任上的故意逃避),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
4.经济信息层面
比起其他三个方面,上市公司的经济信息最为相关利益者所熟悉,从财务报告的编制与披露、监管部门的监管到独立第三方的鉴证,上市公司的经济信息都是被重点关注的内容。企业利润的实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利润是企业的目标之一。从微观层面上看,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必然会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就考虑利润的实现,同时利润也是社会考核企业,或者说考核企业家是否真正尽到责任的重要指标。从宏观层面上看,利润可以引导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一个国家的资源利用、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必须靠市场经济和利润机制引导[14]。因此,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审计依据之一应该是经济信息,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税收贡献、资产使用效率、资源配置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
(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原则
审计原则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所必须恪守的行为规范,它是对审计指导思想的凝练与梳理,也是判断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准绳。一般而言,审计工作原则包括依法审计原则、独立审计原则以及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的原则。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属于审计范畴,遵循并力行审计的几大原则,但由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有别于传统的审计,所以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还要遵循其他特定的审计原则,即社会性原则、政策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和充分性原则。
社会性原则是指社会责任审计是以反映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成本和效益的会计报告作为主要对象,它需要站在社会的角度来评价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目标是否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评估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完成情况,并最终评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业绩是否与社会责任报告相符。政策性原则是指由于社会责任审计直接影响上市公司和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因此需要审验上市公司社会成本与社会效益是否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规制。一致性原则是指社会责任审计不仅要审查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记录是否在处理程序与处理方法方面保持纵向的一致,而且也要审查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所记录的责任内容、计量方式是否在企业间保持横向的一致,以此保证社会责任审计信息的公正性和可比性。充分性原则是指审计主体应本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采用社会责任审计报告的方式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的实际情况,保证其所审验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充分涵盖各方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主体
Johnson指出,对上市公司进行社会责任审计的机构主要包括关注投资回报率的投资基金组织、关注社会公共利益的社会监督组织及自我关注的公司本身,三方基于不同的目标共同形成了针对公司的社会责任审计主体[15]。从目前来看,我国仍然缺乏成熟的投资基金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建设刚刚起步,内部审计关注社会责任明显不足,缺乏足够的动力。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本质上是一种第三方的鉴证行为,它的承载主体是接受社会利益相关者授权或委托实施审计且处于独立公允状态的专职机构和专业人员,其中,专职机构应是以社会责任审计为专门工作的社会审计组织,专业人员是在上述专职机构具体实施审计操作的审计人员。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作为社会鉴证业务,要求从事社会责任审计的主体、审计事项的委托人和被审事项的当事人之间均无利害关系,以此来保证鉴证工作的客观公正性及评定的可信赖性。而满足这一要求同时又具备审计能力的独立性中介机构首推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是独立的市场主体,接受审计委托以检查和评价受托责任完成情况,同时能够结合企业会计报表进行审计,避免有关财务的重复审计,最终提高社会责任审计的效率。
(四)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内容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内容是审计主体在进行社会责任鉴证时所关注的审计范围及具体项目的总和,它的设定决定审计工作的切入点,直接关系到社会责任审计的实施效果。Carroll依据责任关切程度、企业应对哲学、所系社会问题的不同从三个维度划分企业的社会责任内容,社会责任依责任关切程度分,包括公司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依企业应对哲学分,包括对抗、防御、适应、超前四种态度;依所系社会问题分,包括针对产品安全、工作安全、员工健康、产品消费、环境保护、雇佣公平等责任[6],这种分类为细化社会责任审核内容提供了权威的依据。国内学者何雪锋,屈萌,李大帅 [16]和周兰、彭昕 [10]也对社会责任内容进行了宏观的概括,但都未明确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内容。
我们认为,就其内容而言,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一种方法是借鉴西方依据所关切的社会问题来设定,如将经济效率、教育投入、雇佣关系、培训发展、晋升机会、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公众维护、文化艺术和政府关系等作为审计的主体内容,另一种方法是依据利益相关群体划分社会责任审计的内容(如2006年9月25日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就是依据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来定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因为依据利益相关群体划分审计内容能够保证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都能直观地获得与自身利益相对应的审计信息,同时也能够避免因社会问题所属的主体相同而造成的重复审计。从实际执行效果来看,这样做可能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第一种方法在我国由于社会关注度不高的问题缺乏实践性。因此,我们采用后一种方法,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审计内容概括为上市公司对投资者、债权人、员工、客户、消费者、供应商、同业竞争者、环境保护者、社会和政府的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依据这些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指标细分,形成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指标体系。
(五)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目标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目标是审计人员期望通过社会责任审计实践而达到的最终结果,它决定着社会责任审计的方向,指导着社会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与倾向。对此,Carol和 Richard认为社会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社会责任报告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从而减少审计期望差,降低相应的审计风险[3]。根据英国社会和伦理责任协会(ISEA)制定的社会责任鉴证标准AA1000,鉴证社会责任的目的是遵守法规要求,为赢得利益相关方信任而确保提供可靠信息,以帮助企业更好决策,提高管理体系,改善报告质量。关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目标确认的总体方向,学界目前已经达成共识,但他们忽略了目标的层次性,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具体目标研究不够充分。
我们认为,既然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属于鉴证业务,那么由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运用社会责任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与经验对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计,发表审计意见来鉴证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的具体水平和实施情况,就可以保证和提高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程度,因此,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总体目标就是关注上市公司社会行为对其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影响,系统、客观地鉴证上市公司受托社会责任履行与否及履行情况。
依据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总体目标,我们可以从鉴证行为本身目标和鉴证社会效用两个方面阐释具体的审计目标。
鉴证行为本身关注的是呈报信息与审验结果是否符合。为此,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需要审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合法性、公允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合法性目标是审核社会责任报告是否按照适用的准则和制度规范进行编制;公允性目标是审核社会责任报告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的具体状况;真实性目标是审核社会责任报告对已发生的社会责任是否进行真实记录;完整性目标是审核社会责任报告对已发生的社会责任行为是否确实已经记录;准确性目标是审核已记录的社会责任项目内容及相关数据是否按正确的数值予以记录。对鉴证行为这五个具体目标的关注,能够保障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鉴证的准确度和真实度。
鉴证社会效用关注的是鉴证行为力图实现的社会效果,希望通过社会鉴证来实现对法律、道德、经济和社会的积极影响。据此,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拥有独特而具体的法律目标、道德目标、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法律目标是社会责任审计主体作为社会中介力量,通过外在鉴证审核使上市公司遵照法律法规要求履行社会责任,并依照规定社会责任报告;道德目标是社会责任审计力图防范上市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出现“搭便车”现象,保障上市公司能公平承担对社会利益相关者的道德义务;经济目标是社会责任审计希望能确保上市公司信息的准确性,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同时通过社会责任审计的结果体现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增进社会责任对经济效益的促动作用;社会目标是社会责任审计接受源自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委托与授权,做出独立而又公正的社会责任鉴证,获得社会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并通过社会责任审验的标准和程序教育上市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对鉴证社会效用的目标设定,能够使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鉴证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实践问题探索
以上我们从审计依据、审计原则、审计主体、审计内容、审计目标五个方面,构建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理论框架。如何使这一理论框架不成为空中楼阁,得以在实践中执行,我们认为,必须解决如下问题。
(一)强化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监管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公布的《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2008)》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总体状况比较接近,企业盈利能力、企业规模与制度因素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17]。盈利多、规模大和制度较完善的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较为全面,但大多数上市公司在自身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格式不规范,没有一定的规律,且缺乏、清晰性和准确性;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完整,主要披露社会贡献和员工福利信息,回避披露为企业各利益相关者服务的信息;信息披露的形式过于单调,非正规形式(说明和评价方式)的披露形式居于主导地位,缺乏系统的、单列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信息披露的标准化不强,定性分析过多,定量分析较少,缺乏纵向与横向比较;信息披露的载体较少,缺乏最为重要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
为了强化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我们需要针对目前的问题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格式、内容、形式和载体等方面予以完善:在格式方面,可以参照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社会责任指引》或类似规范,将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按照几个类别分项披露,使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在不同公司间具有可比性,增强信息的可读性和有用性;在内容方面,除了要向股东、债权人、企业员工承担责任外,还要包含对供应商、商、消费者、环境保护、社区维护和政府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并进一步细化对各利益相关者的具体责任;在形式方面,应该建立健全社会责任的会计体系,用数字化的方式直观表现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项目,同时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非会计形式的应用范围限定于非量化的指标项目;在载体方面,应该制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会计制度,强制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并规定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最低信息要求,要求上市公司最终编制并提交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作为上市公司年报的辅助载体,对社会责任信息予以验证核实。
一般而言,在缺乏审计、大众监督或者强制报告规定的情况下,企业所从事的社会责任活动往往会大打折扣。所以要想从根本上强化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就需要加强对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监督力度,保证企业对外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真实性与公允性。最为根本的保障措施就是建立并健全我国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制度,以此来与社会责任会计制度相呼应,督促并修正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所披露的信息。
(二)构建中国特色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标准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社会责任问题已经跳出单一的企业管理范围,纳入全球供应链管理当中,社会责任的约束也从原有的“自我约束”发展为“社会约束”,这就需要建立并执行能够得到各方公认并符合各方利益的社会责任“审计标准”。 审计标准是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对被审计事项进行评价的指标与准绳,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需要确立标准体系,以此作为具体审计行为的参考依据,规定被审计社会责任事项所需达到的标准和范围,以评判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在各个细分指标方面的承担情况。
就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标准而言,国外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标准很多,其中影响比较广泛的标准包括:ISEA制定的AA1000鉴证标准,社会责任国际组织公布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出的关于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ISO9000 、关于环境保护体系的ISO14000,道•琼斯设立的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the 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es),英国金融时报和伦敦证券交易所依据“环境保护、社会责任、股东关系、人道主义”为衡量标准推出的4 种名为“FTSB4GOOD”的金融类“道德指数”,“透明国际”组织的腐败认知指数(CPI)等。另外,一些行业性、地区性乃至全国性的行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制定了劳工标准、人权标准,如ETI(道德贸易行动守则)、FLA(公平劳工社会守则)、ICTI(国际玩具商协会守则)、WARP(环球服装社会责任守则)等,这些标准正在逐步为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
我国的上市公司实际情况与外国市场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别,这就需要我们依据国情来设定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实际情况的社会责任审计标准。而要想设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标准,首先,应该借鉴国外成熟的审计标准来建立社会责任审计的通用标准与指标划分,如借鉴AA1000鉴证标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等,通过筛选来确定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所应达到的通用标准,并且学习相关的指标划分方法;其次,根据我国审计的现实情况选定审计“标准”的具体指标栏目,或是依据上市公司在社会公共行为中可能涉及的问题进行评判,或是依据供应链体系下各个环节的相关利益群体设定相关的社会责任审计标准;最后,在借鉴西方“分类”的精准定义与指标类别并依据我国现实情况“整合”和选定指标之后,再按照各个指标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关切程度以及审计行动所侧重实现的审计目标来设定各级审计指标的相应权重,进而构建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标准体系,指导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操作。
(三)巩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依据
前文我们从受托社会责任层面、社会伦理道德层面、法律制度层面和经济信息层面等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后两个层面的内容在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实施时可以作为具体的执行依据。从实践层面上,在获得受托社会责任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充分支持后,社会责任审计需要逐步完善操作执行层面的保障措施,建立并健全针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制度、组织和认证。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需要更加强大的制度支持。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专门法规,比较而言,制度的保障走在了法律的前面,2006年9月深交所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2008年5月上交所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通知》、2009年1月上交所的《上交所上市公司2008年年度报告工作备忘录第1号》更附上了《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编制指引和《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审议工作底稿,都明确规定了上市公司编制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相关内容、标准及措施。制度上的逐步完善可以暂时弥补社会责任法律的缺失,但要想发挥更为有效的指导作用,还需要针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工作给予更加体系化、明细化的政策指导。
另外,现代大型跨国公司引进相关的企业责任认证标准,对与自己的业务相关企业进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证限制,实际上给我国的国际贸易带来巨大的压力。为了突破国外的贸易认证限制,同时更为了推动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监管的发展,我国正逐步引进国际公认的社会责任认证,AA1000、SA8000、ISO14000在我国已经逐步获得推广,这些国际标准的实施与认证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提供了资质方面的重要保障。
(四)探索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辅助机制
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是一项全社会共同推进的系统工程,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并建立有力保障社会责任得以履行的社会责任审计辅助机制。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需要建立政府监管部门信息透明机制。如果每家上市公司相对于其他公司都是透明的,那么上市公司之间就能依托企业间的横向对比来设定自身的社会责任战略,并依托共同标准参与社会责任鉴证。这就需要政府监管部门能保证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监督的准确、全面和及时,更要保证信息公开、透明,以此支持督促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支持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开展。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需要建立利益相关方对社会责任的激励机制。目前在实践中有些上市公司错误地认为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谋求经济利润的目标相悖,这其实是社会责任激励机制缺失的结果。实际上,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本身就会带来经济效益,通过差异化地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使得利益相关者能够认可上市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在企业声誉认可的指引下进行采购,作为对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经济回报,这将促进上市公司自愿履行社会责任,并依托社会责任审计作为上市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信息沟通的有效渠道,从而获得基于独立社会鉴证基础上的信任和共赢。
另外,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还需要上市公司自身社会责任会计机制和内部审计机制的配合。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作为社会的“鉴证”行为,需要针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数据进行审验,通过量化的指标实现审计的准确性和公平性,因此上市公司需要构建或完善上市公司自身的会计制度和会计体系。同时,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作为“社会”的鉴证行为,毕竟具有源自时间与资源的局限,那么为了保障社会责任信息的准确披露,上市公司就需要建立社会责任内部审计机制来保障对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实施的自我监督,以此来配合会计师事务所所进行的社会责任鉴证,从而在内外部两方面保障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
(五)培养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人员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作需要由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来承担相应的审计工作。若想确保注册会计师在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对注册会计师进行教育和培养,提高社会责任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
首先,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承担社会责任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增强法律意识的灌输,使其具体的审计行为符合社会责任专门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他们还应遵守社会责任审计所公认的审计准则,学习社会责任审计所特有的规范标准;其次,要注重对承担社会责任审计的注册会计师进行职业道德的维护,加强社会责任审计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能恪守客观、公正的审计原则,在执行社会责任审计鉴证业务过程中,始终保持形式上和实质上独立,以保障被审计公司利益相关者的社会利益为自己的道德目标;再次,要注重对承担社会责任审计的注册会计师进行专业技术的更新,加大针对社会责任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的投入,使注册会计师能够掌握最新的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法律规范更新及审计技术发展情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尤其要侧重培养针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相关能力,从而使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结果增加信任,同时使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作为第三方鉴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当然,针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审计工作,仅仅依靠有限的注册会计师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国家建立针对社会责任会计和审计的职业认证考试,培养符合社会责任审计标准的专门人才,或者将社会责任审计内容纳入已有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或会计师考试体系,以此引起从业人员的关注;同时,我们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加快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相关的社会组织的发展,培育并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社会责任审计的专业能力,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提供组织上的保障。
[参考文献]
[1]Bowen R H.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ssman[M].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1953.
[2] Bauer R. A. Fenn D. What is a corporate social audit?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73(1):37-48.
[3] Adams AC., Evans R. Accountability, completeness, credibility and the audit expectation gap[J]. Journal of Corporate Citizenship,2004(2):97-115.
[4] 阳秋林,李冬生.建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构想[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6):11-13.
[5] 陈毓圭,杨志国,赵兰芳.企业社会责任与注册会计师的实践[J].审计研究,2009(1):55-57.
[6] Newgren E K, Carroll B A.Social forecasting in U.S. corporations― a survey[J].Long range planning,1979 (4):59-64.
[7] Dhaliwal D, Zhen Li O, Tsang A,ea tl. . Voluntary non-financial disclosure and the cost of equity capital: the cas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ing[R].Working Paper,2009.
[8]姜虹.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研究述评与启示[J].审计研究,2009(3):33-37.
[9]方.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9(3):38-40.
[10]周兰,彭昕.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程序与方法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8):34-39.
[11]毛洪涛,张正勇.社会责任审计理论研究述评[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5):47-53.
[12]沈洪涛,万拓,杨思琴.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现状及评价[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6):68-74.
[13]Institute for Social and Ethical Accountability, AA1000 Assurance Standard[S],2003.
[14]张维迎.正确解读利润与企业社会责任[N].经济观察报,2007-08-24.
[15]Johnson H H. Corporate social audits―this time around[J]. Business Horizons,2001(3):29-37.
[16]何雪锋,屈萌,李大帅.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内容与方法[N].财会信报,2009-10-12.
[17]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2008) [R].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43-58.
Theory Establishment and Practice Study of Listed Companie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udit
ZHANG Qinglong1 CHEN Lingyun2
【关键词】审计质量 质量计划 质量控制 质量改进
一、审计质量的涵义与特点
审计质量是衡量审计效益和效率、达到预期审计目标的决定性因素,是审计工作水平高低的直接体现。广义的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所确定的方向、远期规划和近期目标符合组织战略规划和目标的程度。狭义的审计质量,是指审计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质量。审计质量的界定有两个角度,一是过程,即审计执行过程的质量,二是结果,即审计报告的质量。过程是结果质量的基本保证,结果是过程质量的综合反映。审计质量的核心就是确保审计工作达到审计目的,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全程性
审计质量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每一项具体审计工作,从审计项目立项开始直至出具审计报告结束,均应以审计质量为出发点,不仅要综合考虑审计项目的性质与复杂程度,参与项目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及审计技术方法的运用等内部因素,还要受政策法规变化、被审计单位配合程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二)规范性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以及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制订的《内部审计章程》等内、外部规章制度,是衡量和判断审计质量优劣的权威标准和依据,任一内部审计师在执行任一审计项目时都必须遵照执行。
(三)不确定性
由于审计业务的复杂性,不同审计师对某一具体审计事项的实施和判断都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影响审计质量。如,对审计方案的理解不同、采取的审计方法和手段不同,就可能对审计结论产生不同的评价和判断。即使是严格审计方案和操作流程的审计项目,相对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其满意程度也可能不同。
(四)限制性
受成本效益原则的影响,审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审计成本控制。内部审计资源的有限性与商业银行各利益相关方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期望存在一定的矛盾,使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更要注重对审计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才能有效地实现服务组织的目标。因此,令人满意的审计质量往往是在一定成本水平下的效益最大化。
二、运用质量管理理论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朱兰三步曲将质量管理过程分为三个通用的步骤: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这三个步骤互相关联,贯穿于审计的整个过程。本文依照朱兰三步曲对审计质量管理的过程进行分析,并对各个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关键控制措施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质量计划阶段
审计的质量计划,即设定质量目标和确定为达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过程或方法。朱兰质量计划的基本步骤为“设立项目、识别顾客、揭示顾客的需要、产品的开发、过程的开发、设定过程控制方式”。按此分析,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师在审计质量计划阶段,首先应明确审计服务的目标是什么,其次是识别审计服务的对象是谁,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质量计划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1)审计服务目标。一般来讲,审计的最终产品是审计报告、调研报告或咨询服务报告等,也包括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风险提示和有针对性有价值的审计建议。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国家和外部监管部门有关法律法规和组织内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提出意见和建议,促使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改善商业银行的运营和管理,增加企业价值。(2)审计服务对象。直接服务对象即被审计单位,间接服务对象,即审计报告的所有使用人,包括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业务管理部门、外部监管部门等。识别审计服务的对象在质量计划阶段尤为重要,它是做好审计质量控制的前提,因此应充分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找准审计服务的切入点,进而确定审计项目和重点。
2.质量计划阶段的关键措施。(1)重视审计项目计划与立项。审计计划应该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审计项目立项要充分体现组织不断变化发展的审计需求。在计划制定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意见,以确定审计计划与组织目标相一致。在制定审计计划时,还必须考虑高级管理层、董事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对于审计报告或其他结论的预期。(2)实施审计项目分级管理。对审计项目计划进行进一步的细化,确定审计项目的定位,明晰审计目标。根据审计目标的层次、审计报告的价值预设、风险评估结果、项目规模、实施范围等因素,对审计项目划分等级,确定与项目等级相匹配的审计周期、审计资源和报告形式,以充分体现项目计划的效率性和效益性。
(二)质量控制阶段
朱兰将质量控制定义为:制定和运用一定的操作方法,以确保各项工作过程按原设计方案进行并最终达到目标。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保证审计项目的实施能够实现预定的审计目标。审计质量控制包括审计机构质量控制和具体项目质量控制。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应将基本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传达到全体内审人员,并在具体审计项目中予以实施和改进。
1.质量控制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1)审计人员素质。任何产品、服务的提供,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内部审计工作也不例外。审计是一项专业性、知识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因此,开展高质量的审计工作,需要高素质的审计人员。审计质量的控制要从控制和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开始,审计资源适当、充分、有效的配置是决定项目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2)内部审计方法。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为达到审计目标所采取的程序、措施和手段的总称。每一审计项目均是尽可能的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来揭示和提供审计对象的真实信息和实际状况。审计项目采用审计方法的恰当与否,会对审计证据的获取、审计结论的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审计质量。
2.质量控制阶段的关键措施。(1)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履行其职责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经验,而且能遵守诚信、客观、保密的职业道德规范,保持应有的职业审慎,并且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这样才有利于进行审计质量管理。对审计人员素质的质量控制要做好审计人员选拔和审计人员持续教育培训两个方面的工作。(2)明确审计岗位责任制。审计责任是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项目过程中应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得出不恰当意见和结论的可能性。审计责任和审计风险密切相关,因此,在审计工作中应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审计人员在项目实施各环节应承担的责任,促使审计人员保持适当的职业谨慎,规范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3)控制审计证据质量。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形成审计结论的基础,也是控制审计工作质量的核心,审计人员在获取审计证据时,应当充分考虑适当的抽样方法、合理的审计风险水平、成本效益原则和审计事项的重要程度。在审计抽样时,一方面要保证检查结果能够尽量准确地反映审计对象整体可能存在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要保证检查结果尽量准确地反映审计对象的总体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应优先采用计算机辅助测试方法,对样本总体进行全面测试,或在抽样中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提高抽样的效率。(4)加强项目督导与审理。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由于审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实行自上而下的人对人的督导非常必要。内部审计部门应根据审计工作的具体情况,建立内部审计督导制度,明确督导的目的、范围及各级督导人员的责任。在具体审计项目中,由项目负责人和主审人对具体审计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对于重要或敏感的审计或评价问题,项目领导组组长应直接进行督导。但审计督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督导的重点侧重于审计事实和审计结论,二是在多个项目实施组实施同一审计项目时,督导的范围侧重于单个项目内部。为弥补审计督导的不足,可以同时开展审计项目审理工作。审计项目审理是指审理人员对审计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抽查和评价,以加强项目质量控制,提高项目实施质量的行为。与审计督导相比,审理工作更具独立性,它不仅前移质量控制关口,从审计准备阶段就开始介入,从重点对审计事实和结论的质量控制转变为对项目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而且有利于各项目实施组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更能从项目整体上把控审计质量。
(三)质量改进阶段
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的性质不同,质量控制是要严格实施计划、方案、步骤和流程,以保证达到审计目标。而质量改进是要在原有框架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和调整,以达到更高的质量管理水平。质量改进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与质量计划和质量控制息息相关。
1.质量改进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1)管理层的反馈和回应。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的目标从本质上来讲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审计项目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管理层的反馈和回应,良好的反馈和回应可以使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认识到审计项目与审计目标之间的偏差,从中发现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不足,并在此后的审计项目和过程中加以改进。(2)考核激励机制的影响。良好的考核激励机制,有利于衡量审计人员工作业绩和质量,还能反映出审计质量偏离审计目标和标准的程度,有利于对审计质量管理情况进行持续改进。不科学和不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影响了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其自觉自发的提升履职能力,提高审计工作水平造成影响。
2.质量改进阶段的关键措施。(1)建立审计项目持续跟踪机制。内部审计价值最直接的体现,是被审计单位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在改善经营管理、内部控制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开展后续审计和跟踪问题整改可以了解分行管理层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接受和重视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审计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并根据管理层的反馈,发现审计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并予以纠正。(2)实施内部审计项目后评价。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在审计项目结束后,由项目工作组负责,对审计项目的有效性和恰当性开展自我评价活动,用于改进审计程序和方法,提升审计质量和审计人员的履职能力。审计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基本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审计流程质量评价,主要评价各审计组对审计方案的执行情况。二是审计技术应用评价,主要评价各审计组审计技术方法的应用程度、参与技术创新的贡献度。三是审计团队履职评价,主要评价审计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审计人员履职的有效性。
三、总结
审计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理论,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不能仅强调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同时要关注质量计划,并持续的进行质量改进,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规范[M].中国时代时代出版社,2005.
[2]J.M.朱兰.朱兰质量手册(第五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杜传红等.浅论审计质量控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30),P105.
[4]陈莉.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1(6),P218.
[5]陈景.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研究[D].北京机械工业学院,2006.
关键词:审计重要性;审计意见;信息使用者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172-01
审计重要性是现代审计理论和实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直接影响了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及对审计结果的评价,对最终审计意见的确定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使用者要正确理解审计意见就需要了解现代审计决策过程中关于重要性的确定及应用,了解审计意见与重要性的关系。
1 审计重要性概念的认识
审计重要性概念是以会计重要性概念为基础的,它们的原初寓意是一致的。D.A.莱斯利(1985)认为:“在会计和审计中,重要性是相同的,因为二者是针对同一套财务报表的”。如今,审计重要性成为现代审计理论和实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会计重要性也在各方面有了差别。《国际审计准则――审计重要性》里指出,“重要性”是指“信息的错报和漏报足以影响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所做出的经济决策,那么该信息就是重要性的。”在2006年我国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中将审计重要性定义为:“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二者共同强调重要性的实质是财务报表差错影响使用者判断或决策的临界线。
而使用者的需求是因人而异的,因而审计师考虑的是使用者群体对财务报表的一般需求来,而不考虑具体使用者的不同差异。审计师对使用者一般会作出以下合理的假设:
(1)对企业经营活动和会计有合理的知识和了解,愿意合理谨慎地研究财务报表中的信息;(2)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审计是以重要性水平完成的;
(3)能认识到对未来事项的计量存在固有不确定性;
(4)能够基于财务报表中的信息作出理性的经济决策。
因此,正确理解审计意见以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决策也对使用者的了解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决策的过程有所要求,而重要性是其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
2 审计重要性的判断
审计过程中的重要性确定与评价是一个连续与反复的过程。要考虑重要性判断过程中主体所面临的阶段性环境,进一步细化重要性判断影响因素审计师的重要性确定是一种职业判断,且这种判断要受到审计师对财务报表使用者信息需求理解的影响,这种判断还要基于使用者群体对财务报表的一般需求来考虑,而不考虑具体使用者。
我们对财务报表如何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整合了解有限,对于三个不同群体(信息提供者、审计师、信息使用者)重要性判断的一致程度更是了解甚微,也不清楚财务报表提供者和审计师就重要性所作出的判断将会如何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所以在没有权威标准指导重要性判断时,或在决定最低数额标准不适合的特殊情况下,重要性的判断与运用需要运用个人判断。事务所也缺乏权威指南来减少不同审计师之间的重要性判断差异,个人重要性判断的指南大都源于其他非权威资料。
审计人员一般会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规模、业务性质、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自身经验等主观判断被审计单位可容忍的最大错、漏报,即重要性数量标准。在确定同一企业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时,得出的结果可能不同,甚至相差很大,其原因是不同审计师对影响重要性的各种因素的判断存在差异。影响重要性的因素很多:如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被审计单位监督机制的完善状况、国家政策和法律制度的调整变化等。
这里的重要性包括性质和数量两个方面。重要性水平是专指数量上的衡量标准,具体判断中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数量方面的判断。重要性水平可以分为实际重要性水平、计划重要性水平和评估重要性水平。在审计计划工作中,计划重要性水平又分为财务报表层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
3 重要性水平的运用
对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估计审计师应当合理选择重要性水平的计算基数,并可以选择采用固定比率或变动比率来确定和计算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采用固定比率法的计算公式:重要性金额=判断基础X固定比率。固定比率的参考标准和判断基础是根据不同行业确定的大概范围,是一些经验参考值。采用变动比率法时,对规模较大的企业,允许的错漏报金额相对比例小,对规模较小的企业,允许的漏报金额相对比例大。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15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判定账户可交易的审计程序前,可将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账户或各类交易,也可单独确定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从这条准则可以看出,对于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既可以采用分配的方法,也可以不采用分配的方法。对于账户或交易层次重要性水平的估计。可见,重要性水平在实际应用中的确定也是主要依靠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现有的一些方法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积累出来的经验,只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不会有个确定的数值。审计师实际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可能在围绕实际重要性水平波动的一个区间内变动。
4 审计意见与重要性决策过程
审计师的审计意见本身就包含了重要性概念。在计划审计和就审计证据对审计意见支持的充分性进行最终评估时,重要性概念尤为重要。在计划和执行审计中,审计测试的精确度需要与财务报表的重要性联系起来;在评估审计证据对审计意见支持的充分性时,审计人员要将错误的精确度上限与财务报表重要性水平相对照。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责任段中有“……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以及意见段中有“我们认为,……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等术语就隐含了“重要性概念”。
评价审计结果阶段的关键是确定未更正的错报或漏报的累计金额,它由两部分组成,即已经发现的、尚未更正的错误金额和注册会计师推断的错误金额。如果错误累计金额超过重要性水平,则需考虑尚未更正的错误被调整后的情况,若调整后还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则应追加审计程序、扩大审计范围。如果被审单位拒绝调整,而这种未调整的会计误差在一定范围内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注册会计师应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取决于以重要性水平为基础确定的错报或漏报金额对会计报表的“总体影响程度”。
错报或漏报金额对财务报表的总体影响程度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第一,财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金额不重要。当企业的财务报表发生某些错误,但其金额又不大可能影响使用者的决策时,可以认为这一错报并不重要,因此可以签发“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但必要时注册会计师可在审计报告中具体说明。第二,财务报表中的错报或漏报金额重要但对整个财务报表没有太大影响。即财务报表中的错报、漏报金额可能会直接影响某个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但整个财务报表的论述仍然是公允的。注册会计师一般只能签发“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第三,财务报表中的错报或漏报金额非常重要,且影响广泛,以致财务报表总体公允性有问题。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发表“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第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范围受到委托人或客观环境严重限制,不能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以致无法对财务报表整体反映发表审计意见时,应当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综上所述,信息使用者要正确理解审计意见,依据财务报表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需要有合理的知识体系并了解审计是以重要性水平完成的。审计师判断重要性主要依靠自身的职业判断,因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并且在确定是考虑的是信息使用者的一般需求而不是具体需求。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M].北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修改后刑诉法 审前羁押 逮捕 检察机关
修改后刑诉法对审前羁押制度的规定,对检察机关的司法实践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对基层检察机关而言,立足司法实践,结合修改后刑诉法的相关规定,创新举措,切实将法律规定落实到司法实践中则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修改后刑诉法关于审前羁押制度的相关规定为理论基础,结合我院的司法实践,对如何落实审前羁押制度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审前羁押制度概念剖析
审前羁押既是一种通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被追诉人人身自由以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的诉讼保障制度,更是一种保障公民人身自由免受国家权力不当和恣意侵犯的人权保障制度。①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五种刑事强制措施,分别是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这五种强制措施都是对人身自由的强制处分。其中,能够剥夺人身自由即产生羁押后果的措施只有拘留和逮捕两种。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而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那些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其他强制措施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害性的嫌疑人或被告人,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审判或者发生社会危险性,而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多年来,审前羁押率偏高一直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构罪即捕、一押到底"成为司法实践中的惯例。这种"捕押一体"(即犯罪嫌疑人一旦被批准决定逮捕,那么必然产生羁押的结果)的羁押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人权的一种侵害。审前羁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跑,避免串供、制造伪证或者可能给被害人、证人带来威胁,预防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继续犯罪,保证审判的及时实现,通过审前羁押虽然保证了审判的顺利实施,但在较长时间内剥夺了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它不仅使法律上无罪的人受到了类似有罪的处罚,使被羁押者遭到不利的社会评价,还妨碍了基于人身自由才能享有的其他权利的行使。因此,修改后刑诉法对审前羁押审查制度作出了相应的修改,尤其是对逮捕必要性作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理念,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审前非因特定事由的不被羁押的权利。
二、修改后刑诉法对审前羁押制度的完善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法律政策,强调落实中央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要求,在借鉴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先进理念和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作出了重大修改和完善。②在对逮捕制度的修改上,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体现了"少捕、慎捕"的原则,坚持"可捕可不捕的不捕"的政策,即坚持少捕,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坚持少押,可押可不押的不押,与此同时对逮捕必要性审查上制定了更为具体地、更为严格的规定,目的是为了在司法实践中能既做到正确适用逮捕条件,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又有利于全面落实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纵览修改后刑诉法的相关条文,我们不难发现,修改后刑诉法对审前羁押制度的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完善律师辩护制度。修改后刑诉法将第三十三条修改为:"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三十五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六条规定:"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这些规定确定了律师在侦查阶段以辩护人的身份提前介入案件,增强了犯罪嫌疑人在整个诉讼过程中的防御能力,避免了其因在诉讼中处于弱势地位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与此同时,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了"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并规定"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落实了律师会见权,排除了侦查机关对律师会见自由交流的干扰,有利于保障律师与嫌疑人会见的单独性和秘密性,保证了律师在向犯罪嫌疑人全面了解案件的基础上为其开展辩护。通过这些修改,刑诉法完善了律师辩护制度,提高了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现实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了律师在刑事诉讼中对侦查机关制衡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司法人权。
(二)进一步细化了逮捕条件。修改后刑诉法将第六十条改为第七十九条,将逮捕的条件细化,使逮捕更具有可操作性。第七十九条限定了逮捕的三种情形,第一种是一般逮捕条件规定,即"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其中,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问题较多的"社会危险性"的理解,新刑诉法也明文列举了五种情形,"(1)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5)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第二种是对嫌疑人的特殊逮捕条件,即"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第三种情形即"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三)确立了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修改后刑诉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可以说,这一规定设立了一个全新的诉讼制度,是对犯罪嫌疑人在羁押一定时间后是否有必要继续羁押的一种审前羁押制度。可以说,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是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又一有力保障,对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完善意义重大。
三、完善司法实践中审前羁押制度的几点建议。
司法实践中,为贯彻落实审前羁押制度的新规定,不少基层检察机关都开展了一些有效的探索,笔者所在的苍南检察院也对此进行了探索和创新,现对此进行梳理和剖析。
(一)确立了听取犯罪嫌疑人、辩护人意见制度。新刑事诉讼法将第一百三十九条改为第一百七十条,修改为:"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人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这条规定要求检察机关侦监部门能"每案必提",通过当面听取犯罪嫌疑人陈述或辩护人的意见的途径,充分了解案情,以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检力不足等现实因素以及从"选择提审"到"每案必提"也需要一个长时间过度的原因,就目前而言,暂未能实现"每案必提",但为了充分保障嫌疑人的权益,也为了最大程度上实现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我院实行了听取犯罪嫌疑人意见制度,即在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后,除特定案件必须提审之外,每一位嫌疑人开具一份听取犯罪嫌疑人意见书,由专人负责会见犯罪嫌疑人,告知诉讼权利及询问是否有需要当面向我们检察人员当面陈述,将是否需要提审交由犯罪嫌疑人来决定,这不仅节省了检力,让检力重点集中在犯罪嫌疑人有异议的、证据有矛盾的案件上,还最大限度了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
(二)坚持贯彻"少捕、慎捕"原则。修改后刑诉法实施以来,我院办案理念上逐渐从以前"构罪即捕"转为"少捕、慎捕"上来,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出发,站在公平正义、维护人权的角度上审查案件。以我院批捕科2013年前三个月的数据来看,逮捕率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不捕率与上年度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25日,我院批准逮捕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批准逮捕案件139件243人,其中批准逮捕案件125件224人,比去年同期下降14.8%,不批准逮捕案件14件19人,比去年同期上升18.75%。
(三)强化了审查逮捕阶段的刑事和解制度。在审查案件过程中,对一些轻伤害案件、数额较小的情节较轻的侵财案件以及涉及邻里纠纷案件,我院均秉持着"可捕可不捕的不捕"这一原则,主动联系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节,在确认被害人得到切实赔偿并原谅嫌疑人的基础上,对嫌疑人做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对情节轻微的其他案件,我院在通过对整个案情的背景详细了解、调查嫌疑人的悔罪态度、生活状况等情况,并在对嫌疑人提审确认无社会危险性的情况下做出不批准逮捕决定。自修改后刑诉法实施以来,我院主动联系调解并做出不捕决定的案件有7件11人,其中外来人员不捕的有4件4人,未成年人1件1人。
(四)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开展存在困境。由于是一种全新的诉讼制度,关于如何开展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以及相关配套的程序及机制都需进一步细化、明确。现今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被动审查,即由被羁押人或其亲属提出变更强制措施申请,再由检察机关对嫌疑人继续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从而做出相关决定,第二种是主动型审查,即检察机关依据职权主动对已被逮捕的嫌疑人继续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但总的来说,无论哪种方法在实践中实施都具有一定的困难,比如第一种方法,从现有状况来看,嫌疑人及其亲属都缺乏对该制度的了解,要么不知道如何申请,要么觉得一经申请就可以得到改变强制措施的决定。再如第二种方法,则直接首先于有限的检力,我们无法定期开展这种审查,也缺乏对被捕后嫌疑人的状况的了解,这都给开展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带来了困难。鉴于此,笔者认为因从三方面入手解决,第一,健全捕后羁押必要性评估标准,可以从认罪态度、悔罪表现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方面综合评估,设立变更标准;第二,寻求部门间合作,由于侦监部门缺乏对捕后嫌疑人的状况了解渠道而无法开展定期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这一点,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与监所部门的合作来实现,由于检察机关监所部门有派驻在羁押场所的工作人员,对被羁押人员的日常情况较为熟悉,因此可以由监所部门根据评估标准填写评估状态,再由侦监部门进行审核决定。第三,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使人民了解这一制度的主旨所在,便于该制度的具体实施及开展。
注释:
①卞建林:《论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完善》,载《法学家》2012年第3期,第81页。
【关键词】 内部审计; 风险管理; 角色定位
自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许多大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开始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评估与监督,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安全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纵观近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可发现,两者之间互相融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二者互动交融关系形成的现实背景
当今世界,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变得广泛而复杂。企业必须谨慎地识别各种潜在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并在风险管理方案的制定、执行、评估与监督等方面进行合理分工,以保证风险管理的效率。而在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又必然涉及多个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这就需要一个超然、独立的组织机构予以保障。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中的超然地位以及独立评估和监督的特殊职能,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因此,企业风险管理必然要将内部审计纳入自身体系。
随着企业所面临风险的增加,风险管理成为了企业管理的核心。由此,内部审计也借机及时进行了自身的重新定位,改变了过去只是作为企业财务监督者的定位,将自身的目标确定为向企业提供保证和咨询服务,评估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这样,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两者各自不同的发展路线逐渐接近并找到了交点。
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互动关系
(一)内部审计定义中包含有风险管理的内容
内部审计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历了几个世纪,每个时期内部审计的概念都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国际上,内部审计已有7次定义,至今仍在不断变化,内部审计定义的发展在内部审计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风险管理改变着内部审计的定义,也就同时改变了内部审计的职能和在企业中的价值。1993年版《标准》的序言中对内部审计的表述是:在一个企业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并作为对该企业的控制及经营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服务。而2001年版对内部审计是如下表述的:内部审计是采用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督过程进行评价进而提高它们的效率,帮助机构实现目标。这个定义与1993年的定义相比较最明显的变化在于将内部审计的范围延伸到风险管理,比旧定义中提及的控制及经营活动要更为广泛和深入。只有在风险管理框架中实施的内部审计才能称之为风险管理审计。显然,将“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工作领域,是内部审计的新发展,扩大了内部审计的领域,拓展了内部审计的广度和深度,对内部审计的重新定位,修订内部审计准则,重整内部审计流程,提高审计服务质量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风险管理赋予了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新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在企业中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和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总是在不断寻找新的对企业十分重要的领域。风险的广泛存在,使企业经理人员对风险空前重视,为内部审计发展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的介入,将会使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并将其在企业中的作用推向一个新高度。正因如此,内部审计师的职业组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才不遗余力地倡导内部审计师进军这一领域,把风险管理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直接写入了内部审计的定义。
三、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目标上的一致性
风险管理的定义指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和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的,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对面临的各种风险的认识、估测、评价,准确把握各种不确定性,采取恰当的内部方法,以便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安全保障,将损失降至最低水平。风险管理通过测试、评价和控制风险因素来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损失,直接服务于实现企业目标。
而在内部审计新定义中,已明确指出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营效率。IIA在2001年修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对“增加价值”一词作了如下解释:“机构的设立,是为了其所有者、其他利益方、顾客和客户创造价值和谋取利益……内部审计是在收集资料、认识并评价风险的过程中,对经营与改良时机产生了深刻的见解,这些见解可能会对机构带来诸多利益。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可以咨询、建议、书面报告或通过其他产品的形式呈现出来,所有这些得传达给相应的经营管理人员。”根据这一解释,增加价值的目标应由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来共同完成,而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的职能部门之一,也应该努力增加企业的价值;同时,内部审计部门经过收集资料、识别并评价风险的过程之后,对企业管理层及其他职能部门的见解更为深刻,而且这些见解是富有价值的,而企业管理者采纳、利用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后,一方面可以借此消除各种减值因素,包括风险因素、控制漏洞、治理缺陷等;另一方面可以将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应用于经营管理活动,从而达到使企业增值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在其目标上是相一致的。
上述种种使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联动发展的紧密关系。众多企业在制定本企业风险管理方案时,将内部审计列为风险管理的一道重要防线,由内部审计对整个风险管理流程进行评估和监控;有的企业还特意安排内部审计直接参与风险管理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全过程,以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突出作用。与此同时,内部审计也将风险管理作为“为组织增加价值”的重要手段。
四、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COSO在《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的“职能和责任”章节,阐明各管理层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责,并指出组织里的每个人对全面风险管理都有责任。首席执行官承担最终责任,其他管理人员支持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促使组织在风险容量内经营,并在各自负责的领域里负责将风险降低到相应的风险容忍度内。首席风险官、首席财务官、内部审计及其他人员通常承担关键的支持性责任。组织的其他人员负责按照制定的指令和协议执行全面风险管理。这明确表明,内部审计对全面风险管理的建立并没有基本责任,这是高级管理层的责任。内部审计人员的重要角色是,帮助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监督、检查、评估、报告、建议全面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IIA2001年颁布的内部审计实务准则,其实务公告――“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指出,风险管理是管理人员的关键职责,内部审计人员应该通过检查、评价、报告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来协助管理人员和审计委员会的工作。管理层和委员会负责机构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以咨询顾问身份开展工作的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协助机构确定、评价并实施针对风险的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
在充分考虑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法规、报告的观点,可以看出:对整个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所有者、利益相关人、监管机构和普通公众负责的是企业管理层,内部审计人员应立足于协助、帮助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履行风险管理的职责,主要职责是对整个风险管理过程进行评价,认定并评价管理的充分性与有效性,向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报告情况并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以此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首要的角色是监督者,包括对风险管理流程的评估和保证服务、对风险评估准确性的保证服务、对关键风险报告的评估和对关键风险管理的评估。按IIA的标准,内部审计的服务种类可以划分为保证服务和咨询服务,前者是一种独立评价的活动,后者是提供建议及咨询的活动。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本质特征并不发生改变,因而它可以担任的角色也是基于这两种服务衍生而来的。除了作为监督者所提供的保证服务外,内部审计还可提供咨询服务,包括促进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指导和协调风险管理活动、加强对风险的报告、保持和发展风险管理框架、支持建立风险管理、参与制定风险管理战略等。与此相适应,内部审计承担了咨询者、协调者、建议者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刘德运.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6):25.
关键词:实践观;基本原理;唯物史观;实践性
一.基本原理的内涵
什么是的基本原理?学说内容极其丰富,但它最主要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呢?基本原理是标志整体性的范畴;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即整个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层次的基本原理;二是运用世界观和方法论层次的基本原理具体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得出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具有四大特征即整体性、层次性、稳定性和发展性。这样,基本原理涵盖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以及人类处理自然关系的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三大基本实践形式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是经过人类实践活动反复证明的真理性认识。基本原理能够经受住实践的检验,而且必将能够接受人类实践活动的进一步检验,在实践活动中显示真理性认识的巨大威力。
二.实践观与基本原理的联系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实践观的阐述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由此可见,马克思在对以往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批判中,实质上是对实践的内涵做出了阐释。客观世界不仅作为直观的对象,而且是实践的对象;人不仅是直观的主体,更是实践的主体。所以,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主体的人的自觉能动的活动,这种活动是感性的物质活动,也是客观的活动。“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2]在强调客观,重视感性客体自然和人的同时,必须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的客观实践活动。
马克思在第二条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3]此点是马克思对实践这个根本观点在真理问题上的具体化展开。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在实践中能够实现主客体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且人的思维在社会实践中证实具备认识客观现实世界,获得客观真理的能力。“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思维的此岸性。”[4]马克思将实践的观点引到认识论领域,对哲学史上关于真题标准问题的讨论做了科学的概况总结,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的认识正确与否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进行检验。实践准则是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准则。
马克思在第八条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这就表明,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整个社会生活,特别是物质生活本身就是实践的发挥过程。不管人类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还是精神活动都是社会生活,都能通过实践找到其根本。认为,实践不仅是社会生活的本质,而且是社会精神生活的唯一源泉,是精神生活的基础。“凡事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这说明即使是神秘主义的东西也能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找到合理的解释,并且,这些神秘的东西最终也会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最终在人类的意识中得到根除。
2.实践观与基本原理中的唯物史观是统一的
实践观的确立是同唯物史观的形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就不会有科学的实践观。只有依据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才能科学地阐明‘社会实践的本质、作用和意义。唯物史观是基本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从实践观与唯物史观的统一可以证明实践观与基本原理有着密切联系。
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原理看,实践的基本内容就是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的生产劳动。这种实践活动具体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体现着人的本质。因此说,实践就是人们自觉的、有目的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存在的感性活动的客观形式。实践作为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它必然是完整的、具有内在结构规定性的活动系统。实践观所说的实践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就是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劳动生产实践活动,即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历史永远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论占有和实践占有,即永远是人们不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它充分体现出实践是具有内在结构规定性的综合系统。这种实践观,既同一切唯心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区别开来,也同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区别开来。它否定了把实践看做无规定性的纯主观活动的意志论,排除了忽视历史规律性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实践论’。依据这种科学实践观看,感性材料不是认识的起点,实践活动才是认识的起点。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以感觉材料为认识的起点。所以,它是一种从感觉、知觉到概念的循序渐进的单线过程,是消极的、被动的、照镜子式的直观反映过程。建立在的实践基础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积极的、能动的反映过程,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实践和理论的统一的复线前进的过程。马克思说:“我们看到,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决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一个现实生活的任务”。[6]其次,从分析实践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中,还表明了实践所体现的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性,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中所说的,以生产力发展为标志的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由此可见,的实践观和历史观是紧紧联系在一起来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脱离了实践观,就失去了作为主体人的能动的现实物质活动,没有主体的能动性,就会导致宿命论或经济决定论,同样,的实践观如果脱离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也就脱离了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具体地历史规定性,没有历史规定性的实践,就失去了具体地使用和制造生产工具的基本意义,就会把实践等同于一般的感觉经验,从而走向主观唯心主义或唯意志论。的实践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个统一的“纽带”就是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制定。依据马克思在《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论述,非常清楚的表明:马克思不满意以往人们只是从抽象的“人”和“人性”,出发,在思想精神的社会关系中谈论人的观点,他强调现实的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应当从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来考察人,不能从人自身去考察人。所以说,要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就必须认识和掌握人所处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因而科学地认识社会历史,就成为揭示人的本质的前提。然而,社会历史是人的社会历史,人又是社会历史的人。由此可见,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就成为唯物主义的说明社会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提纲》还表明:马克思既不满意脱离了从事物质活动的现实人的精神能动性,也不满意没有主体能动性的直观反映论。他强调实践是人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感性活动的客观形式。因此,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揭示,就为科学实践观的建立找到了现实基础。所以说,的实践观和历史观统一的“纽带”是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制定。任何割裂二者的统一关系,甚至把二者对立起来,都是错误的。
3.实践性是最重要的内在品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7]。不同于其他理论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它的活力只能蕴涵在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中。因此可以说,实践性是最重要的内在品质。无论是从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理论价值的体现,还是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实践。创始人的理论分析和研究,不是坐在书房里冥思苦想的,它们都是建立在对社会的长期调查研究和自己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划时代的成果,既不是纯粹的理论臆断,也不是凭个人智慧创造的,而是在无数次的尝试、无数次的实践中取得的。中国化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与实践活动密不可分的,这一实践不仅仅是停留在感性层面的“具体再现”,更是一种最终上升为理论层面、将实践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的实践活动。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过程中,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理论总结中,的理论观点得以产生,的理论体系得以形成,的理论成果得以延续,的理论魅力得以彰显。因此,不断创造新的理论生命的实践品格,推动了的时代化。实践观让不断深化和发展,这一理论也是实践性的完整诠释。
三.结语
综上,实践观是原理的一个重要理论,它与基本原理有着密切联系。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不断体现出实践的重要意义,并且其思想也在实践的践行中不断完善。此外,实践观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基本原理的诸多部分息息相关,彼此联系,相辅相成。特别是实践观和唯物史观的统一,不只表现在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同唯物史观的形成联系在一起的,而在科学实践观关于实践的基本内容、基本形式和基本特征中,更加清晰地体现出来。此外,实践观丰富了的内在品质―实践性。所以,实践观是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第127页。
[7]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6
参考文献:
[1]《侯惠勤自选集》,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 年。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
[3]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第127页。
[5] 孙正聿等:《基本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肖前、李淮春、杨耕主编:《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房产建筑行业的兴起,为建筑行业的建筑施工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机会。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房屋建筑的渗漏问题。建筑渗漏是所有建筑工程问题中最为常见也是用户投诉最多的问题,房屋建筑的防渗漏工程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着房屋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功能,对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最直接的干扰。目前,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创新发展,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完善和进步,但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将就我国房屋建筑工程中防渗漏施工技术进行一一的分析和讨论,并对其质量管理的措施展开探讨和研究。
一、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常用防渗漏技术主要包括屋面的防渗漏技术、外墙面的防渗漏技术、卫生间、厨房的防渗漏技术和外铝合金窗的防渗漏技术四个方面。下面就这四个方面的具体技术施工进行详细的说明和分析。
1、 屋面的防渗漏技术
屋面的防渗漏技术主要包括:
1) 屋面的找平层表面压光提浆,厚度最小达到25毫米,坡度倾斜2%。
2) 柔性的防水层要根据设计和规范的高度、厚度进行连续的铺设。
3) 混凝土结构的楼板在施工时,要确保钢筋的间距、混凝土的强度以及保护层的厚度。保证其在整体浇注时没有施工缝,并在竣工后加强护养。
2、 外墙面的防渗漏技术
外墙面的防渗漏技术主要包括:
1) 根据施工设计和相关规范进行外墙混凝土结构的捣振密实度、坍落度、厚度等等进行严格的施工。
2) 外墙面的预留外孔洞和内孔洞之间的高差最小为10毫米,控制砖块含水率在10%—15%之间,且每日的筑高在1.40米之下。
3) 外墙面的砖接缝的宽度要大于5毫米,深度小于3毫米。对孔洞、空隙等要用配比为1:2的砂浆水泥填实。
3、 卫生间、厨房的防渗漏技术
卫生间、厨房的防渗漏技术主要包括:
1) 卫生间和厨房的穿楼板的管道和烟道要用细石混凝土混合微膨胀剂从管道壁200毫米内由内向外的进行填实和找坡。
2) 卫生间和厨房的墙体在1.80米往下要进行内抹灰并混合适量的防水粉剂。
3) 卫生间和厨房的地面要比卧室、客厅的地面的高度低不少于20毫米,地漏口较周围的地面高度要低10毫米以上。并在墙根向上300毫米内设置防水层。
4、 外铝合金窗的防渗漏技术
外铝合金窗的防渗漏技术主要包括:
1) 选用硬性配比1:2的防水砂浆对安装后的窗框四周进行缝隙的塞填,并进行防水材料的涂刷。
2) 窗台的外侧要低于内侧20毫米形成流水坡,设置窗楣处的宽、深度大于10毫米的滴水槽,并对其进行抹灰和涂浆。
3) 在窗户的下档处设置排水孔,用密封胶将框料接缝、窗框阴角及螺钉等处缝隙进行塞填压实,达到不渗水、不透亮、不透气的效果。
二、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的质量管理
房屋建筑工程的防渗漏质量管理一般分为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和人为作业的质量管理。其中,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主要包括屋面防渗漏施工的质量管理、墙体裂缝的防渗漏施工质量管理、卫生间和厨房的防渗漏施工质量管理和地下室的防渗漏施工的质量管理。下面就这些方面的质量问题一一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1、屋面防渗漏施工的质量管理。施工单位对檐沟、天沟及屋面基层在施工前要进行详细、严格检查,确保它的密实性、平整性,排除渗漏产生的条件。在进行屋面楼板的混凝土筑浇时,要避免在干燥、高温的环境下作业,并在浇筑完成后进行及时的保湿覆盖工作。在进行防水层的作业时,要将所有缝隙清理干净并对其进行干燥处理后填塞密封材料。在楼板配筋处要增加适当的,避免造成裂缝。同时,一定要进行屋面防滴漏作业的两次泼水实验,确保屋面的全面防水防渗。
2、墙体裂缝的防渗漏施工质量管理。墙体裂缝的防渗漏措施主要就是变形缝的处理。因此,在施工管理时要对墙体施工时设置的防震缝、沉降缝、伸缩缝等变形缝进行严格的测量和检查,变形缝的数量、位置、规格等等都要严格的按照有关的施工技术规范和建筑设计要求来设置施工,以防止墙体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缩胀变形而造成墙体之间的挤压断裂;同时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和要求,按照规定在墙体的每层楼板上进行配符合理的圈梁设置,以防止墙体因承重不均或不能承重而产生开裂、变形,以致造成墙体的开裂、渗漏。
3、卫生间和厨房的防渗漏施工质量管理。要根据有关的技术施工规定进行施工作业,保证卫生间和厨房的地面、混凝土垫层、防水层、顺水坡及基层的高度、抹灰、坡度等方面的施工数据符合施工技术的标准和要求,对混凝土的浇筑要夯实压严。在施工安装完成以后要对其进行试压防漏检测和通球试验检测,对没有达到卫生间和厨房防水防渗标准、要求的要坚决予以驳回并实施补救措施,待达到质量合格标准后才能竣工交付使用。
4、地下室的的防渗漏施工质量管理。建筑护中的剪力墙防渗漏是地下室的防水防渗工作的重点所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其在后浇带、施工缝处理上的质量控制。施工人员要注意缝口、缝隙的干燥、清理工作,在进行混凝土的底板浇筑时要控制好高度和厚度,保证地下室底板的无缝浇筑。同时,在混凝土防水浇筑完成作业后必须安排施工人员对其随时、及时的养护,发现问题要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处理。在施工完成后要组织相关技术质量管理部门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律规定的技术标准对其施工的质量进行竣工验收,坚决抵制不合格的施工项目和工程,确保施工质量的可靠性、真实性。
5、 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施工单位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整体建筑的设计编制和设计防水防渗工程的施工方案。在图纸会审时要着重审查防水防渗设计能否切实可行,防渗结构是否具有自防水功能以及选用防水防渗材料是否符合标准等等。同时,要提高施工队伍的人员素质和施工质量,制定具体的施工管理细则,规范和指导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提高他们严格施工、安全施工、标准施工的意识和行动,确保防水防渗工程高质高量的顺利进行。同时,要加强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和工程监理单位的防水防渗工程的施工监督工作,对施工的过程进行全程的监督、控制,避免违规作业、偷工减料等现象的发生,在工程中杜绝质量问题,提高防水防渗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
结语: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迅速的发展,社会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进步,这必然带动了建筑工程的防水防渗技术的革新和发展。通过对建筑物防水防渗技术的了解和认识,并对其进行掌握和研究,加强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工作,从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部位进行全面的防水防渗作业,才能更好的推动建筑工程的防水防渗技术的不断进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提高和完善整体建筑物的质量水平和使用效果,促进房产建筑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建造出令人民群众满意的舒适建筑。
参考文献:
[1]候海鹏.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厨卫防渗漏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1(5)
[2]张峥嵘.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平屋面防渗漏施工技术体系[J].山西建筑,2010 (31)
[3]戴宇丁,魏滨.高层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27)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理论基点;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006-03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肩负着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使命。经过各高职院校深层次、多渠道的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被证明是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校企合作打破了传统高职院校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使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立足于行业实际和市场需求。校企合作理念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而当前校企合作的重点是探索合作方式、创新合作机制、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点
高职院校走校企合作之路不仅是高等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本质内涵的必然选择。
(一)高等教育政治论
教育作为一门具体学科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哲学为教育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就会局限于表面层次、囿于狭隘的经验之中。校企合作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其存在也有哲学依据。
20世纪,高等教育界存在两种哲学,即高等教育认识论和高等教育政治论。持认识论哲学的人主张以“闲暇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强调大学以探索高深学问和追求知识的客观性作为目的,尽力排除所有与纯知识无关的感彩。大学应该按照自身发展的规律,独立于现实社会,不在政治和经济面前“失位”。认识论哲学代表人物纽曼曾对大学的性质作了这样的描述:“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通知识的地方。”即大学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保存、传授和发展高深学问。
然而,如果高等教育一定要保持价值自由,摆脱价值判断,那么学问就有无人问津的危险。因此,持政治论哲学的人认为,探索高深知识的目的并不只是知识本身和满足对知识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知识对社会经济能产生影响,知识应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后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知识经济”的出现,知识在工业领域奇迹般地创造了财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随之在一定程度上压倒了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大学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也开始摆脱象牙塔的寂寞和宁静,逐渐从社会的边缘深入到社会的中心,从封闭式逐渐走向开放式。大学也开始不局限于教学和科研,而更多地显示其“社会服务站”的作用。因此,由传统高等教育衍生出的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走校企合作之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等教育政治论的哲学观点,并且进一步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工具性价值。
(二)实用主义认识论
实用主义是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股教育思潮,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和生活的过程是统一的。教育只有与社会需要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追求价值自由,实现真正的价值判断。杜威是实用主义的倡导者,他指出了思维与行动之间的连续性,认为不通过行动就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主张“从做中学”、“从活动中学”。杜威之所以强调工作活动的重要性,是因为这些活动正是由于这样的事实:它们符合行动(包括情感的、想象的和运动的因素)乃是个人发展中起统一作用的实际这一心理学的假设。也就是说,工作活动可以使学生实现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协调,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走校企合作之路反映了实用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并且进一步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本体价值。
(三)实践性――高职教育的本质所在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内涵问题,教育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著名的高等教育学专家潘懋元教授这样定位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有别于学术性普通高等教育的类型,但并不是一个区别于本科的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既可以是专科层次的,也可以是本科以上层次的,形成一个独立于理论性本科院校之外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在层次上属“高等教育”,在类型上属“职业技术教育”。
高职教育的定位决定了实践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在培养目标方面,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专业设置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和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灵活设置。在教学方法方面,高等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纽曼指出教育有两种:一种教育的目的是哲学性的,另一种教育的目的是机械性的;一种要达到普遍的观念,另一种致力于特殊的东西。而高等职业教育正与特殊性有着内在的联系,它集中于一种特殊的情境,涉及的是特殊对象。因此,技能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获得,更需要深入企业工作的实际环境获得。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的现实意义
学校、行业、企业有各自的系统组织、运行机制、价值理念和利益追求,而校企合作正是这些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有机结合。校企合作活动使政府、学校、企业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整合,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校企合作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教育、科技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知识和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日益缩短。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的大量生产、快速传播、及时消化吸收和高效转化运用。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凭借自己的资金、设备优势参与合作,高职院校凭借自己的专业、人才和知识优势参与合作,两者在资源上可以得到互补,实现高职院校提高教育质量和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以及高职院校追求社会效益和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此外,市场是教育和科技发展的风向标。校企合作可以使高职院校及时把握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加快高职院校的知识成果转化为技术和产品,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最终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
(二)校企合作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内在需要
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就是指它能比其他企业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同一种(同一种质量)产品;或者以同样的成本生产出比他人质量更好、性能更强的产品,或比其他企业服务更周到。因此,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校企合作又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内在需要。
在商品经济时代,产品性能和服务的质量是企业在市场上生存的根本。而产品性能和服务的质量、又与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有密切的关系。校企合作可以对企业的员工和学校的学生进行严格、真实、紧跟时代的教育与培训,使员工和学生掌握过硬的岗位操作技能,使企业实现精细化的生产、服务和管理,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竞争力得到提高。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除了技术外,还必须有强大的智力支持。人力资源是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资源。当今社会稀缺的正是拥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而拥有这些稀缺资源的恰恰是高职院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需要转变经营理念,强化人才意识。因此,人力资源的争夺是企业与高校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通过高职院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方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要求培养所需的人才,增强企业优质人才储备,把高校的人才资源及时高效地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人才资本,提高企业的人才竞争力。此外,校企合作可以使学生较早地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缩短毕业生岗前培训的时间,从而提高企业用人的效率。
(三)校企合作是提高高职院校质量的有效途径
从高职教育的性质角度看,教育是一项取之于社会并服务于社会的公益性活动,对于高职教育来说,更需激活各种社会力量,尤其是挖掘行业、企业的办学潜力,提高行业、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从高职教育的任务角度看,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置身于社会经济的大环境中,立足于行业企业的市场需求,扎根于职业岗位的实际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校企合作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注重实训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高职院校在机器设备的购置、使用和维修方面耗资巨大,很多学校迫于资金压力只能把这些机器当成“摆设”,影响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企业拥有生产必需的场地、资金,有先进的机器设备和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由此可见,校企合作活动有利于帮助高职院校排除由于资金短缺而产生的一系列困扰,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校企合作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提高理论教学的质量 通过校企合作活动,高职院校可以依靠行业和企业掌握技术、经济发展第一手资料的优势,积极参与企业的科研、技术改造,并把生产一线的岗位技能、技术信息及时吸收转化成为学校专业建设的第一手“教学资源”,不断更新理论教学的内容,使教学内容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
校企合作可以帮助高职院校突出办学特色 首先,校企合作可以使高职院校突出地方特色。高等院校在校企合作中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课程的设置也不是按学科要求来安排,而是按当地职业岗位的要求,使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满足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其次,校企合作可以使高职院校突出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主动参与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规划和企业员工在岗培训的教学任务,及时掌握行业的人才需求,随时跟踪行业用人单位所需人才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培养计划,为行业企业提供优质对路的毕业生,实现合作双方的共赢。再次,校企合作可以使高职院校突出专业特色。学校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及时设置和调整专业,吸收企业专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标准和计划的制定、承担学校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等工作,构建紧贴市场、融入行业、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避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趋同的现象。
(四)校企合作是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必然要求
所谓职业素质(Professional Quality),是指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一般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侧重于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其中,知识包括与工作和学习领域相关的事实、原则、理论和实践,技能包括认知技能(直觉、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和操作技能(熟练的动手技能和使用工具、材料设备的技能)。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工作和学习中使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及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等,尤其是学习者的责任感和自主能力。而职业兴趣、职业个性、职业意志力和职业创造力只能在生产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因此,通过校企合作活动,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教育资源,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能力、经验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地结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职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增强职业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情感,提高职业意识和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的实践措施
尽管各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实践,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壁垒并没有彻底破除,双方的合作还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方式上。实现校企长期、稳固的合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需要动员各方力量,加强政府的政策指引,提高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以及高职院校争取合作的主动性。
(一)加强政府的顶层设计和行业内部合作
作为国家和公众利益的代表,政府在校企合作中是企业和高职院校的中介,发挥着重要的顶层设计、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的作用。为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制定和完善与校企合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从制度上保障校企合作的稳定、长远、有效发展,通过切实可行的行政措施和建立对企业进行定期考评的监督体系,为校企合作提供社会“硬”环境。另一方面,要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企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通过减免企业税收、建立企业教学基金等税收、财政政策,可以增强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为校企合作提供外部的“软”支持。
人才培养是一个周期长、投入高的过程。企业不愿从事这种“自己播种,别人收获”的活动,随之也就有“搭便车”和坐享其成的心理。正如登姆塞茨所说:“如果新智力成果能自由地被所有人利用,如果在新智力成果上存在着公共的权力,将会缺少创造这些新智力成果的激励,来自于这些智力成果的利益将不能被集中于原创者。”久而久之,“搭便车”现象便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因此,行业内部建立企业间的合作机制,共同营造参与教育的氛围,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障体系等方式,消除企业的“搭便车”心理,从而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二)增强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校企合作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就业结果的合作,应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合作。在学校理论教学方面,企业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与高职院校共同组建教学管理机构,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标准,共同实施日常教学,共同进行学生管理和考评,使人才培养更符合行业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企业选派行业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高职院校担任兼职教师,负责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和操作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课程教学。除此之外,企业还要为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提供挂职锻炼的环境,以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操作与指导能力,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岗位角色。在学校实践教学方面,企业要为高职院校提供设备和基地支持,尤其要为高职院校提供“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企业以员工身份接受实训,使所学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保持一致。
(三)提高高职院校争取合作的主动性
校企合作符合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它不仅能使高职院校办学始终贴近实际,贴近职业岗位,更重要的是能使高职教育内容跟上行业企业技术更新的步伐,实现“一日在校,终身受教”的最高教育境界。现在,教育界普遍认同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教学是大学的生命,研究是大学的灵魂,而社会服务则是校园功能的扩展。随着高校逐渐从社会边缘进入社会中心,高校的这三大职能日趋明显。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应提高与企业合作的主动性,争取实现学校和企业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在教学方面,高职院校应主动与企业探讨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等问题,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保证毕业生顶岗实习和优先就业。此外,高职院校还应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企业兼职教师资源,通过签订协议、发放聘书等方式,不断完善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办法,把兼职教师纳入学校全方位、规范化管理。在科研方面,高职院校应优先向企业转让科研成果和专利,与企业共建实验室、研究所等,共同开发和完成合作项目,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企业兼职教师可以参与学校的课题申报、参与教研教改和职称评审等。高职院校以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作为其办学目标,在社会服务方面积极成为政府决策的智囊团,为政府制定校企合作制度出谋划策。高职院校还要积极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孵化器,为企业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等支持。此外,针对企业需求,高职院校发挥教育培训的优势,为企业员工提供量身定制的继续教育和在岗培训等服务。
参考文献:
[1]纽曼.大学理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22.
[3]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57.
[4]潘懋元.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刍议[J].教育研究,2005,(5).
[5]吴雪萍.基础与应用――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3.
[6]方德英.校企合作创新――博弈・演化与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7]Education and Culture DG. The Europe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for Lifelong Learning[EB/OL].[2010-09-30].http://ond.vlaanderen.be/hogerondeho
geronderwijs/bologna/news/EQF_EN.pdf.
作者简介:
张科丽(1986―),女,浙江嵊州人,比较教育学硕士,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比较教育。
The motorcycle a gentleman chooses depends on the kind of man he is, and the sort of riding he wants to do.
Take English gentleman T.E. Lawrence, better known as Lawrence of Arabia. His preferred mode of transport? Vincent Black Shadow. Actor Ewan McGregor? He and his riding partner Charley Boorman helped make the BMW 1200GS what it is today. Other famous gentlemen motorcyclists include Malcolm Forbes, Georges Clooney, Brad Pitt, Ted Simon(who packed a white tuxedo on his first round the world trip) and the King of Jordan.
All gentleman , but all different. Everyone’s foray into motorcycling is unique, but here are some rough categories and two choices of motorcycle for each.
你是否了解上世纪60年代的非主流文化?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Hell’s Angels Motorcycle Club(地狱天使摩托俱乐部)”曾被美国官方定义为“世界上1%的非主流摩托车手”。他们另类、叛逆、无恶不作。他们的故事不断滋养犯罪电影的暴力情节,给港片中的“电单车帮”带来灵感。
但这仅仅是个时代插曲罢了。“摩托”原本就是一个激发公路幻想和肾上腺素的词语,奔放与自由才是它的内涵。当你驾驭着它享受速度为你点燃的激情,不知觉间你们俩已不分彼此:你的魅力由它而生,它的动力因你不止。
至于哪类摩托更适合你,那全凭喜好和用途了。就拿那位被后人称作“阿拉伯的劳伦斯”的老牌英国绅士T.E. Lawrence来说,“文森特幽暗之影(Vincent Black Shadow)”便是他的爱骑。而因妮可版“红磨坊”中男一号成名的伊万・迈克格雷戈(Ewan McGregor),他甚至有位志同道合的“骑友”Charley Boorman,就是他们俩帮忙定义了现在的BMW 1200GS。其他酷爱摩托的名士还有《福布斯》杂志发行人迈尔康・福布斯(Malcolm Forbes)、明星乔治・克鲁尼(Georges Clooney)和布拉德・皮特(Brad Pitt);当然还少不了约旦国国王和那位身着白色无尾礼服用摩托环球旅行的Ted Simon先生。
这些名士个性迥异,他们爱上这类“双轮座驾”的故事也不尽相同。但我们总能归纳出一些类型派别,如果你正巧对号入座了,那不妨看看这里为你推荐的选择吧。
The Traditionalist- No bells and whistles for this rider, for him it’s all about classic lines and pure motorcycling. For this gentleman, two great choices include the Triumph Bonneville (based on a 1960 design) and the Harley-Davidson Road King Classic (based on a 1957 model). Both motorcycles are modern in terms of technology, to a point, including fuel injection and ABS, but they are dripping in tradition and no frills motorcycling.
传统派
这类骑手最为低调,他们享受道路与摩托带来的纯粹体验。最适合他们的座驾当属“波尼胜利号(Triumph Bonneville,改自1960版)”和“哈雷戴维森路王经典(Harley-Davidson Road King Classic,改自1957版)”。这两款都是现代科技的典范,设计传承经典,个性大气,不带做作。
The Iconoclast There are gentlemen who want something that no one else is riding, something rare and exotic. They could create a custom from any of the bike builders the world over, but if they want something serially produced, the new Norton Commando 961 or the Confederate X132 Hellcat are fine choices. Both are produced in very limited numbers.
颠覆派
有了“传统”,就必有“反传统”,独特与新奇正是“颠覆派”们热衷于追求的。他们可以在双轮车厂定制改造自己所需的另类车型,但若要寻找现成的量产型号,新一代“诺顿突击队961(Norton Commando 961)”或Confederate的“X132 地狱猫(Hellcat)”则首当其选。不过,它们的产量都十分有限。
The Adventurer Some gentlemen are all about going off the beaten track, quite literally, and for that they need a bike that can get them to the trails in style, then handle itself in the dirt, mud and mess. Two great new bikes allow just that the all new BMW 1200GS and the KTM 1190 Adventure.
探险族
许多人爱走生路,那些布满泥泞灰尘、凌乱不堪的区域恰恰成了他们探索世界的征途。而新型的“BMW 1200GS”和“KTM 1190探险者”便是为此目的而生。
World Traveler The final group of gentleman motorcyclists is the world traveler, someone who wants to go around the world on paved roads. For this, you need a comfortable, dependable and stylish ride, complete with enough space to pack the essentials (and just maybe that white tux for embassy events). Two of the best choices include the Ducati Multistrada and the BMW 1600GT.
寰游者
还有一类骑手,他们爱用摩托穿越世界各地,凡有道路的地方,他们就不会放弃。一辆舒适可靠、不失优雅、荷载宽裕的座驾必不可少。力荐型号:杜卡迪(Ducati)多功能之王Multistrada和BMW 1600GT。
关键词:喀什特区;预科学生;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1―0058―02
一、喀什特区条件下,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2011年10月,国务院正式发文《国务院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喀什经济特区的建设进入了实质阶段,喀什将成为深化向西开放的门户和我国与中、南亚合作的前沿阵地。但喀什地处祖国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占90%以上,且汉语水平不高,在喀什特区设立的条件下,这将成为制约喀什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高校预科汉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既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也是发挥高校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跨文化交际能力”指不同文化背景下,说话者之间能够无障碍进行交际的能力,是信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转化。预科汉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学生学习的目标也不是简单了解和掌握目的语,而是能有效地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汉语本体有一定的认识,甚至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但这些学生在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不能合理、有效地运用语言;或者因为缺乏对语言背后文化因素的了解,使交际沟通不畅,甚至无法持续。
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如果学习者只能在书本上或考试中运用学习的目的语,在实际生活中却无法同他人进行合理、有效的交际,那么他的学习就不是真正的学习。预科学生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其必要性表现在:
1.可以使学生真正掌握汉语这一沟通工具。汉语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使用的交流工具,起着沟通感情、传递信息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仅是为了通过汉语水平考试,能够顺利地拿到毕业证书,汉语作为交流工具的属性被忽略,所以出现学生考试可以拿到高分,但毕业后仍然不能利用汉语进行有效沟通的窘境。培养提高预科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汉语的目标,避免“高分低能”现象的发生。
2.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来说,词汇、语法并不是最难的,难的是如何在实践中正确运用。学习词汇、语法本身是一个枯燥的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中创造语境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训练,无疑会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能够在实践中真正掌握和运用汉语。
3.增加对汉文化的了解,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感情。传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学习,老师和学生都在本民族的文化中教授和学习汉语。如果教师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那么他势必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了解汉文化,了解汉民族的风俗习惯、行为方式,再通过教学活动创设跨文化交际的情景。长此以往,学生的汉语水平会有质的提高,也会使学生觉得汉文化不再陌生,使其产生主动交流的愿望。
二、跨文化交流的方法和途径
1.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根据语言学习规律,听、说是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能表现出说话人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教学中也较容易掌控。听、说技能的提高,会极大地促进其他技能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强听、说教学,并以此带动其他方面的教学。在教学上,我们应该注重听、说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多听、多说,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设计一些内容、题材不同的语言材料,教会学生听、说技巧,如如何复述、如何边听边记、如何进行归纳和推断、抓住中心和主题等等。
2.阅读能力的培养。一个人阅读的过程,也是与作者交流的过程,因此也是一种交际过程。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学生明白词语大意、按照语法规则能够顺利翻译文章、懂得文章内容、顺利完成课后习题就达到了教学目的。事实上,这种教学法只强调了语言形式,忽略了句子、段落之间是有联系的,是相互作用的。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在讲清词汇、语法意义和用法的同时,也要注意文章结构、中心思想、各段主题等的相互作用和联系,把文章整体把握、篇章衔接作为阅读课的重要内容。此外,还要介绍与课文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增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3.写作能力的培养。提高汉语交际能力既包括汉语口语交际能力,也包括汉语书面语交际能力。预科学生汉语写作能力不高一直是汉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工作中汉语写作交际能力的缺失,在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写作交际能力的提高,建立在听、说、读等其他语言技能提高的基础之上,是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直接表现。写作过程中如何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表达出思想或中心内容,是提高其交际能力的重要保证,所以在训练中应该使学生学会梳理线索,确定写作中心,合理安排结构和组织语言。同时,加强应用文的写作训练也是提高学生写作交际能力的重要内容。
三、跨文化交际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忽视语法教学甚至认为可以不用学习语法。强调交际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忽视语言基本功能,甚至认为词汇、语法可以不教,让学生在交际中逐渐掌握。预科学生虽然在汉语词汇和语法上有一定的基础,但仍然缺乏系统和组织性的训练,其语言能力没有形成体系,如果此时单纯追求跨文化交际,将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无法满足真正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和提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合理使用传统教学法,在此基础上吸收交际法的优点,提高预科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既要教授学生语言基础知识,也要强调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而且还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际训练的机会,鼓励学生在特定环境中灵活、大胆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进行交际。
2.组织教学中过分强调口语交际能力,忽视书面语的交际能力。很多教师认为交际就是口语交际,但跨文化交际的范围不仅是口头的表达,也可以是书面的表达,如学生阅读课文时也在参与跨文化交际,他可以与作者、人物及故事情节进行情感交流与沟通。所以教师在重视口语训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书面语的跨文化交际。
3.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传统教学方法和跨文化交际方法的交叉,切勿顾此失彼。很多教师认为跨文化交际最有效的方法是分组讨论或角色扮演,但这种方法对自觉性和纪律性高的学生来说尚可,缺乏自律性的学生则不能有效地投入到训练中。跨文化交际教学主张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分组讨论与角色扮演是以学生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集体协作精神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的,教师更要对学生的课堂活动给予一定的控制和诱导。所以教师应对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有一定的了解,并注意传统教学方法和跨文化交际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李建军,祁伟.大学预科汉语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3(03).
[2]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J].中山大学学报,1996(06).
[3]张生祥.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误区解析[J].语言与文化研究,2011(08).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建构作用。这对作为成人学习者的高校英语教师的启示是,他们要提高自舟素质,就要做到一个“树立”,两个“学会”,三个“重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人,社会各行各业对那些懂外语、善交际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成了外语教育界人士探讨的热门话题。改革大学外语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无疑这对英语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夏纪梅指出,“我国大学英语教改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教师质量问题。”戴曼纯、张希春也认为,“充足的合格的师资是保证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在这样的形势下,探讨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来,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如维果斯基(Vygotsky )、奥苏贝尔(Ausubel )、布鲁纳(Bruner)等又从认知结构及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知识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建构主义理论,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也为具体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近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已渗人到教育目标确定、教育政策的制定以及教育改革、教学研究、教学设计等的方方面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成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学习理论之一。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并不是信息简单地从外到内的单向输人,而是通过新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过程。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还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建构意义过程中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主动去收集并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把当前所学的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建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是如此,对作为成人学习者的高校英语教师更是如此。因为他们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建构自己知识和能力的过程。
二、高校英语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素质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戴曼纯、张希春认为,大学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下(尤其是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模式下),合格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首先,有过硬的基本语言功,听、说、读、写、译俱佳,口头表达能力强;其次,懂教育理论,了解学生的心理及二语习得的基本规律;第三,了解中西文化,能将文化内涵渗透在英语教学中;第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第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紧跟应用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我们认为,高校英语教师要不断构建起上述素质,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就要做到:一个“树立”,即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两个“学会”:学会反思,学会合作;三个“重视”,即重视专业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学习、重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重视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掌握。
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我们正步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信息社会。信息化要求教师不但应具备迅速筛选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且应具有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能将此种能力运用到教育和教学中去。这使得广大高校英语教师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他们的知识结构面临一次全面的重新整合,无论是学科知识结构还是跨学科知识结构,都需要调整、充实、提高。从大学生方面看,他们很快会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任,所以更需要有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教学生之所学”是高校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他们的工作永远没有停滞不前的时候,他们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追求,才能跟上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才能真正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去建构符合时展特征的知识结构。
2学会反思。
何谓“反思”?它指的是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研究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Ruddock(1984)指出,“不检查自己的实践就是不负责任,而把教学看作实验、对自己的行动加以监视,才是负责的专业行为。”高校英语教师要特别反思自己关于教师角色的信念、关于学习者的信念以及关于学习的信念。许多证据表明,教师的信念比教师的知识更能影响其教学计划、各种课堂决定以及课堂实践。因为教师总是带着自己对学生、学习和教育那种根深蒂固的信念走进课堂的,正是这种信念支配着他们的教学行为。教师需要通过反思将这些隐含的信念表现出来,从而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反思自己行为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记教学日记。记教学日记有两个好处:为日后进行反思而保留教学过程中的显著事件并记录当时的思考;教学日记本身就可以引发对教学的思考,写日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
Barklett (1990 )认为教学日记应记录“课堂常规性的和有意义的行为;与学生的交流;教学中的重要情节;教师个人生活情况;我们对教学的认识;对教学有影响的课堂以外的事件;我们对于语言教与学的观点等。”教师除了记日记以外,还应经常回看日记。在回看日记过程中,教师应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比如,作为教师我能做什么?我的那些教学原则或信念对促进我的教学有什么用?为什么我要按照这种方法上课?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我可不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教学?等等。这样在记日记过程中的一些不清楚的问题也可能会变得明朗。很显然,教师记日记和回看日记的过程其实就是去主动收集并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利用探索法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恰好符合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3.学会合作。
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一定就是纯个人行为,还可以与其他人一起进行,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来完成意义的构建。然而,在相当一部分高校,英语教师之间在教学上的交流很少,更不用说开展集体备课,所以不少教师有一种“职业上的孤独感”。久而久之,这对教师的自身发展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高校英语教师应该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虚心求教,学习身边的或更远地方英语教师的先进经验。所以我们倡导大学英语教师间应开展合作备课、进行教学观摩、相互评课等教研活动。教师在相互观摩时,应抱着“取人之长,补己所短”的态度去听课。在课后评议时,先让上课教师详细回述上课的步骤、课堂上发生过的事件。回顾自己的教学是反思性教学的初级形式,但十分重要,因为回顾自己教学的本身,就是审视其起因、掂量其后果的过程。然后听课教师与上课教师一起分析教学中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无论是听课教师还是上课教师都会有很大的收获。另外,学会合作还包括与学生的合作。教师的任何教学行为的发生都是在学生的参与下完成的,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而且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可能比教师多,所以教师还需要放下架子,不耻下问,这对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也是有好处的。
4.重视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
李观仪在谈到什么样教师才是合格的英语教师时指出,合格的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坚实的英语基础、良好的听说读写技能。准确流畅的语音语调、全面的语法知识、一定量的词汇、应付自如的听读技能流畅得体的说写技能是最根本的要求。可见,扎实的基本功是高校英语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基本条件。所以高校外语教师应苦练基本功,不断充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性学科,它涉及到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其他应用学科(如二语习得、语言教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各种英语教学法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情景教学法、听说法、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以及近年教育界所倡导的折中教学法(综合各种教学法的长处)等的发展,都与上述相关学科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这就要求高校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上述学科的有关理论,了解他们的最新发展动态。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还应多读有关外国文学和外国文化知识的书籍,能够注意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这些相关学科知识的积累过程就是他们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顺应”和“同化”新知识的过程。
5.重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科研工作是大学英语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素质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然而一提到搞科研,许多教师总是抱怨工作任务繁重,没时间查资料。诚然,由于近年来大学扩招,而英语又是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所以高校英语教师普遍上课较多,通常在12至20节之间。没时间当然是一个因素,但是最关键的原因是许多高校英语教师缺乏科研意识和科研精神,对科研有畏惧感。夏纪梅指出,在大学任教必须具备科研能力,只教学不研究只是“教书匠”。其实,从事英语教学的高校教师,大可不必舍近求远,他们完全可以以自己的课堂和教学对象作为科研对象。因为课堂教学经验是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活生生的课堂教学对象是最有研究价值的科研对象。比如大一新生刚进校时,由于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那些来自农村或边远山区的学生听说能力都很差,英语教师该如何开展教学呢?这是他们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开展课堂研究的目的不是一定要建构某种理论体系、归纳规律,而在于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实践问题,通过开展研究来解决,以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深人,它是职业教师在教学和研究领域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为他们参与反思性研究提供了实践的途径,激发了他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探索、研究的能力。不过,在开展课堂研究过程中,教师应当始终考虑自己的研究是否有利于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否有利于学生和教师自身的发展。
6.重视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掌握。
关键词 健身步道 需求 政府供给 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G807.34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健身步道,并且特指《辽宁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有效统计在内的212条健身步道。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在《辽宁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中得到健身步道供给状况的资料,在《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得到与健身步道相关的文件条例。
1.2.2问卷调查法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按照健身步道分布情况抽取辽宁省的5个地区本次发放调查问卷共计400份,有效回收问卷383份,性别为男220份,女性163份,其中无效问卷1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75%。
1.2.3实地调查法
本研究运用实地调查法实地到大连市、沈阳市、本溪市、辽阳市、阜新市、抚顺市、铁岭市、朝阳市、昌图县9个地区的健身步道场地进行调查,为了解健身步道的实际供给状况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情况提供了参考。
1.2.4数理统计法
为了获得健身步道城市居民的需求状况,本研究运用数理统计法运用 Excel 2007 表格对居民健身步道需求问卷进行统计整理,得出健身步道设施需求、活动需求、环境需求、信息需求等指标数据。
2结果与分析
2.1辽宁省健身步道供给状况
公共服务的供给与地貌和经济水平有密切的联系,在健身步道的供给中也表现出数量多、质量高等特征。公共产品理论指出有利于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几个关键因素为:供给主体、供给规模、供给结构、供给效率和供给公平。
供给主体是指健身步道的供o者,它直接决定了供给的方式和范围。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是公共物品供给的三种现实选择。健身步道属于公共物品,长期以来,政府被认为是公共产品的唯一供给者,公共产品只能有政府来进行供给。政府仍是健身步道等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供给者。
2.2辽宁省健身步道参与者特征
健身步道是为参与者提供的,公共服务的客体是参与者,参与对象为正在参加或曾经亲自体验过或者陪同家人朋友体验过该项活动或对健身步道有一定了解的的居民。因为只有这部分人群对健身步道才有相应的了解,对健身步道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选择此部分人群更具有针对性,能得到较为可靠真实的相应信息。
参与者是所有居民的一个庞大群体,参与者的数量会不断地增多,他们对健身步道的需求也正是该城市居民对健身步道的诉求,诚然也能代表城市居民对该设施的需求程度。故本文对参与对象按照参与人数,人数多比例大、参与年龄分布广泛、参与目的积极、参与项目多样、参与方式不同、参与频率频繁参与与强度适中来进行分类分析。
2.3辽宁省城市居民健身步道需求
健身步道是一项休闲设施,休闲需求一般指当前休闲主体对休闲对象(设施、场所和项目等)的利用水平及未来希望利用的数量。休闲需求的本质是:休闲是由人的生存需求走向发展需求并随着人需求的升级产生和发展的,是融入生命的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外化于休闲活动而融入精神的,是实现自我、追求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有效需求。
健身步道是一项休闲设施,休闲需求一般指当前休闲主体对休闲对象(设施、场所和项目等)的利用水平及未来希望利用的数量。休闲需求的本质是:休闲是由人的生存需求走向发展需求并随着人需求的升级产生和发展的,是融入生命的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外化于休闲活动而融入精神的,是实现自我、追求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有效需求。
2.4辽宁省健身步道政府供给存在的问题
辽宁省健身步道政府重视程度不足辽宁省健身步道财政拨款仅占辽宁省体育场地财政拨款的0.05%,这与它承载的全民健身效益不相匹配。规划建设不系统;供给数量不够,供给分布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完善,周边环境质量差;供给观念滞后,供给需求结构失衡。
2.5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辽宁省健身步道供给的对策
新公共服务理论指出从公民的需求去考虑作为出发点的,切实保证服务型政府,深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的角度结合居民真正需求去提高供给质量,而不是一味地扩大需求。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辽宁省健身步道供给的对策,应加强政府服务意识,关注居民需求;战略性的思考,最大实现公共利益;注重公民参与体验,改进服务质量
3结果分析
健身步道供给有限;城市居民需求强劲;供给需求矛盾突出。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根据新公共服务理论并联系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加强政府服务意识,确立服务理念;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多元主体供给;健全公民参与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公共利益目标,清晰部门职责。
参考文献
[1] 樊炳有,高军.体育公共服务――内涵、目标、及运行机制[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