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私人银行发展趋势范文

私人银行发展趋势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私人银行发展趋势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私人银行发展趋势

第1篇

关键词:私人银行 建议策略 发展趋势

一、我国私人银行发展的现状

随着交通银行、工商银行相继启动私人银行业务,国内商业银行进军私人银行领域又掀起了一个。从今年开始,国内商业银行对这一市场的争夺有望步入全面竞争时代。据介绍,私人银行业务以高端客户为服务对象,是商业银行当中层次最高的个人金融服务。根据欧美市场经验,私人银行业务带来的利润能达到零售客户平均水平的10倍左右。去年3月中国银行在中资银行中率先推出了私人银行服务,其后招行、中信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宣布成立各自的私人银行中心,服务对象大都是个人金融资产在100万美元或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客户。今年以来,在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启动满周年之际,中资银行布局私人银行市场明显提速。此外,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也有望在上半年推出这项业务。“相比去年,今年国内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方面的提速,表明各家银行已经对这项业务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达成了共识,意味着国内银行对这一市场的争夺开始进入全面竞争时代。国内银行加速开办私人银行业务原因有三:一是这项业务本身利润率高、回报优厚,有助于银行实现盈利的快速增长。二是出于自身战略转型的考虑,特别是在今年信贷紧缩的背景下,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可以提高中间业务的比重,减少银行对传统利差收入的依赖。三是布局业务空白点,目前中国大片的高端财富市场仍未被开垦,而与外资银行相比,这一领域也是中资银行的短腿,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中资银行的必然选择。私人银行业务其实是银行服务中高端市场的一种延续,是对个人银行服务市场的进一步细分。“近期私人银行业务的竞相开办,也标志着中资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取得了重要进步。”需要指出的是,私人银行业务立足于制定一整套解决客户金融服务问题方案,除了对客户财富进行合理的投资规划之外,往往还涉及法律、教育、医疗等一系列非金融类的增值服务,这对中资银行来说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发展私人银行需要循序渐进的原则,国内银行可参考起步、扩张、创新三阶段的发展路径,在客户、产品或服务、渠道、流程、信息系统等方面逐步实现目标。

二、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

1.私人银行专业人才短缺

当前国内私人银行团队中年轻人较多,虽然专业背景、个人综合能力都不错,但是缺乏经验,很多国外的私人银行家,都是在行业中工作了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经历了长期工作的历练和几轮经济周期,经验、阅历都十分丰富,而目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务还刚刚起步,人员的认证体系、培训体系都不完善,客户经理经验有待积累。人才缺乏成了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一大瓶颈。

2.银行产品研发和创新不够

当前私人银行产品创新机制并不完善。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要求金融企业分业经营,银行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产品综合化水平很低。银行除了提供各类标准化产品之外,难以适应复杂的个性化财富管理需求。因此,商业银行只能更多专注于服务形式上,如服务团队配备、专属场所、亲情服务等等。但服务的改善有时并不能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也很难为客户的资金起到分散风险的效果,这成了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又一个瓶颈。

3.金融市场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专门针对私人银行的相关管理办法和监管制度,由于私人银行所提供的服务与普通理财业务所提供的服务有很多不同,原有的一些管理办法已经不适用于私人银行的业务,相关部门没有明确的监管政策,私人银行的业务很难完全开展。

三、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对策建议

1.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及客户关系,争取潜在客户

由于长期的经营,国内银行已经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在庞大的个人业务及理财业务之中蕴藏着大量的富裕人士。国内银行必须付出努力去发掘这些私人银行业务的潜在客户,尤其是在我国富裕人士比较集中的大城市,国内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在这几座城市的经营网络重点发掘高端客户群。

2.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队伍

针对目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务领域高素质专业人才十分匮乏的局面,国内银行在紧跟国际潮流。加大对相关员工进行专业教育和培训的同时,还可以大胆引进国外高级管理专业人才,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整体服务水平。商业银行要精心挑选具备一定金融专业知识、懂得营销技巧、通晓客户心理的优秀员工作为私人银行业务人才,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和开发力度。

3.重视风险管理,建立监控框架

私人银行业务对于国内银行是一项全新的业务,在业务开展初期就应该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对于三大风险的管理要以防范为主,立足于完善且严格执行的定性管理基础。国内银行应该着重建立一个风险监控环境以此管理操作风险,制定一套识别与评估、监控、缓释、度量及报告操作风险的完整流程,并由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或内部控制部门负责监测整个流程的执行。对于流程之中的每一个程序及风险易发点,都要制定专门的操作准则加以预防。一个规范的操作风险监控框架可以同时防范信用风险及市场风险的发生。

4.提供高效优质人性化服务

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以零售业务为基础的私人银行而言,核心竞争力拼的就是服务水平的高低。与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的优势就在于他们对服务更为注重。由于政策的限制,目前国内银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服务由此显得尤为重要。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应在充分认识到私人银行客户需求复杂性、多样性的前提下,尽快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文化,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对于私人银行客户,应专门为其设定一套快速、方便、高度人性化的服务流程,并且要有足够的安全性,将其与普通地银行客户区别开来。参考文献:

[1]郭田勇,邓伟.中资银行如何拓展私人银行业务[J].西部论丛,2012(1).

第2篇

[关键词]私人银行 建议策略 发展趋势

一、我国私人银行发展的现状

随着交通银行、工商银行相继启动私人银行业务,国内商业银行进军私人银行领域又掀起了一个。从今年开始,国内商业银行对这一市场的争夺有望步入全面竞争时代。据介绍,私人银行业务以高端客户为服务对象,是商业银行当中层次最高的个人金融服务。根据欧美市场经验,私人银行业务带来的利润能达到零售客户平均水平的10倍左右。去年3月中国银行在中资银行中率先推出了私人银行服务,其后招行、中信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宣布成立各自的私人银行中心,服务对象大都是个人金融资产在100万美元或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客户。今年以来,在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启动满周年之际,中资银行布局私人银行市场明显提速。此外,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也有望在上半年推出这项业务。“相比去年,今年国内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方面的提速,表明各家银行已经对这项业务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达成了共识,意味着国内银行对这一市场的争夺开始进入全面竞争时代。国内银行加速开办私人银行业务原因有三:一是这项业务本身利润率高、回报优厚,有助于银行实现盈利的快速增长。二是出于自身战略转型的考虑,特别是在今年信贷紧缩的背景下,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可以提高中间业务的比重,减少银行对传统利差收入的依赖。三是布局业务空白点,目前中国大片的高端财富市场仍未被开垦,而与外资银行相比,这一领域也是中资银行的短腿,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中资银行的必然选择。私人银行业务其实是银行服务中高端市场的一种延续,是对个人银行服务市场的进一步细分。“近期私人银行业务的竞相开办,也标志着中资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取得了重要进步。” 需要指出的是,私人银行业务立足于制定一整套解决客户金融服务问题方案,除了对客户财富进行合理的投资规划之外,往往还涉及法律、教育、医疗等一系列非金融类的增值服务,这对中资银行来说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发展私人银行需要循序渐进的原则,国内银行可参考起步、扩张、创新三阶段的发展路径,在客户、产品或服务、渠道、流程、信息系统等方面逐步实现目标。

二、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

1.私人银行专业人才短缺

当前国内私人银行团队中年轻人较多,虽然专业背景、个人综合能力都不错,但是缺乏经验,很多国外的私人银行家,都是在行业中工作了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经历了长期工作的历练和几轮经济周期,经验、阅历都十分丰富,而目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务还刚刚起步,人员的认证体系、培训体系都不完善,客户经理经验有待积累。人才缺乏成了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一大瓶颈。

2.银行产品研发和创新不够

当前私人银行产品创新机制并不完善。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要求金融企业分业经营,银行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产品综合化水平很低。银行除了提供各类标准化产品之外,难以适应复杂的个性化财富管理需求。因此,商业银行只能更多专注于服务形式上,如服务团队配备、专属场所、亲情服务等等。但服务的改善有时并不能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也很难为客户的资金起到分散风险的效果,这成了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又一个瓶颈。

3.金融市场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专门针对私人银行的相关管理办法和监管制度,由于私人银行所提供的服务与普通理财业务所提供的服务有很多不同,原有的一些管理办法已经不适用于私人银行的业务,相关部门没有明确的监管政策,私人银行的业务很难完全开展。

三、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对策建议

1.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及客户关系,争取潜在客户由于长期的经营,国内银行已经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在庞大的个人业务及理财业务之中蕴藏着大量的富裕人士。国内银行必须付出努力去发掘这些私人银行业务的潜在客户,尤其是在我国富裕人士比较集中的大城市,国内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在这几座城市的经营网络重点发掘高端客户群。2.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队伍针对目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务领域高素质专业人才十分匮乏的局面,国内银行在紧跟国际潮流。加大对相关员工进行专业教育和培训的同时,还可以大胆引进国外高级管理专业人才,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整体服务水平。商业银行要精心挑选具备一定金融专业知识、懂得营销技巧、通晓客户心理的优秀员工作为私人银行业务人才,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和开发力度。3.重视风险管理,建立监控框架私人银行业务对于国内银行是一项全新的业务,在业务开展初期就应该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对于三大风险的管理要以防范为主,立足于完善且严格执行的定性管理基础。国内银行应该着重建立一个风险监控环境以此管理操作风险,制定一套识别与评估、监控、缓释、度量及报告操作风险的完整流程,并由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或内部控制部门负责监测整个流程的执行。对于流程之中的每一个程序及风险易发点,都要制定专门的操作准则加以预防。一个规范的操作风险监控框架可以同时防范信用风险及市场风险的发生。4.提供高效优质人性化服务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以零售业务为基础的私人银行而言,核心竞争力拼的就是服务水平的高低。与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的优势就在于他们对服务更为注重。由于政策的限制,目前国内银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服务由此显得尤为重要。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应在充分认识到私人银行客户需求复杂性、多样性的前提下,尽快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文化,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对于私人银行客户,应专门为其设定一套快速、方便、高度人性化的服务流程,并且要有足够的安全性,将其与普通地银行客户区别开来。

参考文献:

[1]郭田勇,邓伟.中资银行如何拓展私人银行业务[J].西部论丛,2007.(1).

第3篇

目标客户群体壮大

根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汇总权威数据而组建的高净值人群测算模型,在过去5年,全国个人可投资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总体规模从2006年的36.1万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86.7万亿元,增长幅度为105.8%,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5.5%。

根据模型测算与样本验证,在全国个人可投资资产大幅增长的同时,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也得以迅猛增长:由2006年的36.1万增长到2010年的100.3万,且在未来5年将继续保持相对高速增长,年均增速为17%,预计在2011年达到118.5万,到2015年达到219.3万人 。其持有的可投资资产从2006年的10.4万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万亿元,年均增速30.3%;未来5年增速将为20.8%,预计在2015年我国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总量将达到77.2万亿。

需要强调的是,2006年至2010年间,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规模及可投资资产规模的增长高度受益于投资性房产净值的增长。在可投资资产规模1000万~2000万人群中,投资性房地产净值占其可投资资产比例高达70%以上。而这一突出因素在未来将呈缓慢递减之势,因为投资性房产占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比例将因房地产调控等多种因素而逐步下降。

财富日趋集中

财富有着其天生的滚雪球效应,相对于中等收入群体,高净值人群掌握的财富基数大,较一般民众更易受益于过去5年间的房地产、信托、PE创投、黄金、民间借贷及艺术品等投资领域,故其投资回报率高。财富的集中体现为人群集中和区域集中。

从高净值人群掌握的可投资资产来看,在2006年,高净值人群占总人数的0.028%,持有的可投资资产占比28.7%;到了2010年,高净值人群占总人数比例为0.078%,人数增长了近3倍, 持有的可投资资产占比也增长到了34.5%。

从全民范围来看,在全民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中。攀升的基尼系数反映了收入不均等的状况,也说明了财富的日趋集中化。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不平衡的区域和城乡发展,造成财富的区域集中性:半数以上的高净值人群集中在6个主要地区,即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和福建。课题组测算的高净值人群占全国的比例,北京为最高占到18%,广东、上海、浙江其后占到16%、14%、13%,江苏、福建各7%、4%,其他地区占28%。

多为“第一代”或“一代半”富人

在中国创富版图上,财富持有阳光化、透明化、证券化的趋势正随着资本市场的深化而不断凸显。2010年全球资本市场融资额中近四成来自中国市场,创业投资催生了众多财富新贵。一、二级资本市场将成为中国富人的创富主场,财富积累愈加阳光、透明。同时,保增长、调结构的政策也在逐渐显现其积极作用,信息技术、高端制造业、新能源、文化传媒、医药生物等国家鼓励发展行业的迅速崛起打破了地产、能源等主导的传统创富行业格局。

根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与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中心的联合调查(深入调查1158个符合高净值人群定义的样本,其中有效样本1104个),中国高净值人群的主体集中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30~49岁人群,平均年龄远低于发达国家,且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其中有超过半数为中国“”之后第一代大学生――以“60后”与“70后”为主。年轻的心态,良好的专业素质,经济飞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使其成为勇于探索的创业者和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也成为中国私人财富市场的中坚力量。

由高净值人群的职业构成来看,私营企业主占比为71.6%,家族继承人比重为1.42%,这充分表明目前我国私人银行客户多为“第一代”或“一代半”富人。一方面,其创富路径高度个性化,需求特征不甚具体,有待进一步发掘;另一方面,财产的继承和发展成为第一代富裕阶层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民营、私营企业管理层所拥有的企业所有权和股权成为财富市场的主体,管理阶层也因此成为高净值人群的第二大聚集地。值得一提的是,本课题组调查发现,政府官员并未以“显性身份”出现在高净值人群的范畴,这与其政治身份相关,也间接证明以往高净值人群规模存在被低估的状况。

寻找新投资渠道

超过半数,即63.49%的受调查客户家庭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元至2000万元之间。而可投资资产超过1亿元以上的超高净值人群对商业银行私人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缺乏依赖度。

在不同资产规模下,高净值人群对其资产的配置表现出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整体来看,高净值人群以中等风险投资为主,追求收益和风险的平衡。但随着资产规模的逐步扩大,其对中等风险的投资倾向略有分流,一方面注重调节低风险资产配置,以保值为基础;另一方面,在可投资资产达到一定规模后,其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相应提升,表现为对高风险资产配置的偏好,但同时有“高收益追求、低风险偏好”的矛盾心态。

随着高净值人群的投资观念日趋成熟,以及风险偏好在“牛熊更迭”考验下愈加稳健,其投资目标集中在“资产的稳健成长”,而不是激进的“资产迅速增长”和保守的“避免财产损失”。中国私人银行客户对风险的认知和财富的追求在逐步成熟、理性、深刻。

第4篇

关键词:外资私人银行 发展对策 探究

一、引言

私人银行业务是面向高净资产(HNW-High Net Worth)客户提供顶级专业化的一揽子金融产品和广泛的金融服务。私人银行业务起源于瑞士,在国外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2007年国内开始正式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时,众多外资私人银行也纷纷在华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但整体来看,发展势头并不强劲。

二、外资私人银行业务开展情况

表2:外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开展情况

表中反映了主要几家外资私人银行业务情况,通过这些数据和各外资银行的网站信息,外资私人银行在我国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资产准入门槛相似

可以看到,除了花旗银行和德意志银行以外,其他银行都将私人银行业务门槛定在100万美元。这样的规定,使得客户在选择私人银行服务时能在同一资产水平下比较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私人银行。

(二)外资银行总数较少

在中国境内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外资银行相对较少。一方面是由于国内政策的限制,2007年开始外资银行才可以从事个人人民币零售业务,原始客户资源较少。这大大增加了其在中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难度。另一方面则受到客户对银行品牌的认知的影响。高端人士在选择私人银行时,首要考虑信誉和品牌,因此,许多不为客户熟知的外资银行并没有在国内开展此项高端服务。

(三)业务开展区域集中

外资私人银行主要定位在上海、北京、广州这三座城市,在近几年也未大规模在全国拓展。主要是因为这三座城市的高净值人群较集中,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聚集了大多数私人企业主类型的高净值人群。另一方面,这些地区也聚集了最顶尖的金融专业人才为高端人士提供专业化服务。

三、外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制约因素

整体而言,国内私人财富管理市场还面临着资本市场不发达、资本管理、金融分业经营等限制。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关法规制度限制

国际上大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都是在混业经营的条件下开展的,而我国目前仍然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外资银行发挥其在私人银行业的优势条件。同时,我国尚未建立专门针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管理办法和监管制度,对外资银行来讲,业务开展更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尺度。私人银行业务开展相对混乱,面临较大的风险。

(二)现有客户资源较少

由于长期的经营和扩张,中资银行已经建立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可在现有客户中直接挖掘符合条件的高净值人群。然而,外资银行的个人零售业务起步于2007年,存在着起步晚、扩张慢的问题。客户资源较少直接影响了外资银行私人银行的利润与发展空间。

(三)本土化需求尚未充分满足

私人银行业务是泊来品,在国际上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但是少数外资银行在国内开展业务时仍采用其在国外的经验模式,这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国内高净值人群的投资、消费需求。

四、外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对策

(一)探索发展模式,拓宽客户资源

外资私人银行应充分了解国内高净值人群的研究,不断探索在华发展模式,制定符合自己发展的战略规划,以服务品质为核心,保持服务和产品的延续性,树立忠诚的品牌认知。同时,充分发挥机构内部联动协调的优势,让投资银行与私人银行部门之间共同开发客户,加强交叉销售的力度,这不仅可以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需求,也可以通过部门之间的交叉销售挖掘潜在客户。

(二)发挥全球化优势,树立国际化品牌

与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具有全球的网点支持、丰富的境外市场经验。在满足高净值人群全球资产配置、提供专属定制化服务方面,外资私人银行可以充分发挥全球化优势,整合全球资源,将国内服务与境外业务对接,满足高净值人群海外投资,企业全球扩展等需求。通过发挥全球化优势,也能体现外资银行私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树立国际化的私人银行品牌,吸引更多高端客户。

(三)立足本土需求,打造高端服务

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时,不能只照搬外国模式,要充分了解中国市场和中国高净值人群的特点。服务过程中,要全面了解高净值人群的文化背景、心理需求、消费偏好,有的放矢得满足其不同需求。在选定目标客户群时,可优先考虑有海外资产配置需求的为首要目标,将家族财富管理,全球化资产配置,企业投融资等业务作为核心,提供高端服务,打造高端品牌。

从宏观层面上来看,中国人民银行、银监局、证监局等监管机构也应及时出台私人银行相关业务的指导规范和法律法规,规范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共同促进中国私人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军.当代国际私人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7(11)

[2]杜雅文.高端理财竞争激烈,市场空间几何[N].中国证券报,2010

第5篇

关键词:中国农业银行;私人银行;服务营销

一、注重客户实际需求,制定差异化产品与服务

1.转变偏差营销理念,注重客户实际需求

中国农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之前长时间秉承“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观念,与客户需求相背离。营销成功的基础在于满足顾客需求,私人银行顾名思义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特定化业务,需要根据高端客户自身的实际情况、个性化财富管理需求、目标收益等具体条件,为其提供专门定制的差异化产品。国外私人银行发展迅速,广受赞誉的关键也在此,所以农行私人银行应充分分析和考虑客户的心理需求、金融需求和提高生活品位的需求(心理需求:被尊重需求,私密性需求,倾诉烦恼需求;金融需求:融资需求,资产安全需求,财富增值需求,财富传承需求;生活品味需求:爱好,收藏,精神生活等)。做到掌握客户实际状况并了解其诉求,保持与客户的联系,优化服务流程与维护客户关系。基于客户的需求研究创造出适合其的产品与服务,有助于农行私人银行快速打开国内市场。

2.制定令客户满意的差异化

产品与服务私人银行包含的服务范围非常广泛,涵盖资产管理服务、保险服务、信托服务、税务咨询、遗产咨询和房地产咨询等,总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咨询、产品与服务。随着历史的变迁,私人银行客户对财富管理的需求也不断发生着变化,私人银行也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变化来创新其产品与服务。通过了解每个客户的具体需求,将其所需服务挑选组合,研究创造出令其满意的差异化产品与服务。此外,每位客户都应配有专门的财富管理团队,包括会计师、律师、理财师和保险顾问等,全方位专业化的提供服务,获取客户的信任与支持。

二、开拓营销渠道,优化服务过程

1.积极拓宽营销渠道,尝试合作共赢

目前农行私人银行的客户营销主要依靠各省市分行、支行与客户经理,渠道太少导致农行私人银行客户来源的有限性,这样独步发展并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农行私人银行想要尽快接触到更多的高端客户必须要考虑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最优对象为股票、证券、保险、基金等同为金融领域的翘楚公司,便于合作并有经验借鉴,也可选择服务业中其他知名的世界500强企业。合作的关键在于对方有愿意并能够掌握和接触一定数量的高端客户,双方就高端客户资源的推荐与分享达成战略共识,并签订几年合作合同。这样不仅加大了农行私人银行在其他领域的曝光度,拓宽了营销渠道,增强自身竞争力,最终让双方互利互易。

2.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优化

服务营销过程私人银行业务的流程大致分为十个步骤:基本资料的收集资料的分析风险评估制定资产目标确认财务目标基础规划建立投资组合实施计划绩效评估。农行私人银行可以参考上述步骤,根据现阶段自身发展实际情况进行改善。尤其在基础规划、建立投资组合和绩效评估这三个环节要十分谨慎小心。由于完善有效的服务营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反思并研究产生的结果,然后创新和补充农行私人银行服务营销过程,再投入到实践当中加以检验,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营销过程,最终得以提升农行私人银行的服务效率与营销品质。

三、培养高端人才构建专业团队,建设优质有形展示环境

1.加强专业人才的招聘与内部培养目前,国内银行私人业务客户经理的人均客户管理量为100名-150名,人才缺口巨大。对比于国外,国内私人银行客户经理承受着更大的工作压力,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其服务质量势必会因为服务客户数过多而下降,其客户接受服务的满意度也不会太高。要健康快速的发展国内私人银行业务,足够的高端人才必不可少。中国农业银行私人银行应加大对专业人才的招聘,不要仅局限于国内人才,甚至接纳海外贤士,同时行内要制定长期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多多开展有关私人银行的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优秀员工的质量与数量,不断储备金融界的高端人才,为日后农行发展更多的高端业务奠定人才基础。

2.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环境和硬件设施

随着服务环境与硬件设施在市场营销领域的重要性愈来愈强,优质服务环境与先进硬件设施配置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私人银行的必备部分,也是客户衡量私人银行是否专业的重要心理标准。在此方面,中国农业银行可以学习借鉴国际老牌私人银行(如瑞士银行)的环境布局,聘请室内设计专家根据各省市分行与支行服务场所的实际情况进行服务场所规划,加大对高端客户服务的硬件投资,建设出尊贵、明净和科技化的服务环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取得第一印象的高分,使客户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保持愉悦心情,提升对农行私人银行的好感与信任,最终达到私人银行业务的成功营销目的。四、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加强自身品牌管理与创新1.紧跟国际发展趋势,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中国农业银行若想在私人银行领域与国际接轨,达到世界一流服务水平,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紧跟国际发展趋势。目前全球私人银行的业务发展趋势的表现可归纳为6个方面:①全球私人银行业务从离岸转向在岸;②市场环境不断崛起;③银行集团内部一体化效应;④私人银行之间的并购行为;⑤产品与服务不断创新;⑥行政结构两极化发展和区域化发展。农行可以认真分析该6个方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规划。此外,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总结了大量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理念,中国农业银行要虚心学习借鉴其理论,取其所长补己之短。

2.制定品牌管理战略,保持创新发展精神

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品牌有助于促进产品销售,树立企业形象,保护品牌所有者的合法权益,约束企业的不良行为和扩大产品组合。品牌在客户对银行的选择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知名品牌,实行品牌策略是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重要手段。农行私人银行应优化品牌战略与品牌管理,可以借鉴以前成功推出的“金钥匙”、“传世之宝”等品牌的产品经验,尝试创建私人银行的独立品牌。由中国农业银行品牌优势带动中国农业银行私人银行品牌建立,私人银行品牌作为中国农业银行的亮点,对中国农业银行品牌推广又起到促进作用。成功的私人银行还需要在个性化和情感元素方面进行创新以营销其品牌,而不仅仅是简单介绍其历史背景和产品内容。这方面可以效仿以中行私人银行、建行私人银行为代表的中资私人银行和汇丰私人银行银行为代表的外资私人银行,尽早完善自己的传播体系和品牌内涵,区别于其他私人银行品牌,在客户心中树立安全稳健的高大形象,便于其私人银行业务的成功营销。此外,世界在不断发展,农行私人银行要保持创新精神,在咨询、产品与服务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并积极寻求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曹彤,张秋林.中国私人银行[M].2011.

[2]雍勤.服务营销理念嵌入中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策略研究[D].2012.

[3]周加良.农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2010.

[4]张经纶.私人银行兴起与商业银行战略核心业务浅谈[D].2013.

第6篇

关键词:中国农业银行;私人银行;服务营销

一、注重客户实际需求,制定差异化产品与服务

1.转变偏差营销理念,注重客户实际需求

中国农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之前长时间秉承“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观念,与客户需求相背离。营销成功的基础在于满足顾客需求,私人银行顾名思义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特定化业务,需要根据高端客户自身的实际情况、个性化财富管理需求、目标收益等具体条件,为其提供专门定制的差异化产品。国外私人银行发展迅速,广受赞誉的关键也在此,所以农行私人银行应充分分析和考虑客户的心理需求、金融需求和提高生活品位的需求(心理需求:被尊重需求,私密性需求,倾诉烦恼需求;金融需求:融资需求,资产安全需求,财富增值需求,财富传承需求;生活品味需求:爱好,收藏,精神生活等)。做到掌握客户实际状况并了解其诉求,保持与客户的联系,优化服务流程与维护客户关系。基于客户的需求研究创造出适合其的产品与服务,有助于农行私人银行快速打开国内市场。

2.制定令客户满意的差异化产品与服务

私人银行包含的服务范围非常广泛,涵盖资产管理服务、保险服务、信托服务、税务咨询、遗产咨询和房地产咨询等,总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咨询、产品与服务。随着历史的变迁,私人银行客户对财富管理的需求也不断发生着变化,私人银行也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变化来创新其产品与服务。通过了解每个客户的具体需求,将其所需服务挑选组合,研究创造出令其满意的差异化产品与服务。此外,每位客户都应配有专门的财富管理团队,包括会计师、律师、理财师和保险顾问等,全方位专业化的提供服务,获取客户的信任与支持。

二、开拓营销渠道,优化服务过程

1.积极拓宽营销渠道,尝试合作共赢

目前农行私人银行的客户营销主要依靠各省市分行、支行与客户经理,渠道太少导致农行私人银行客户来源的有限性,这样独步发展并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农行私人银行想要尽快接触到更多的高端客户必须要考虑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最优对象为股票、证券、保险、基金等同为金融领域的翘楚公司,便于合作并有经验借鉴,也可选择服务业中其他知名的世界500强企业。合作的关键在于对方有愿意并能够掌握和接触一定数量的高端客户,双方就高端客户资源的推荐与分享达成战略共识,并签订几年合作合同。这样不仅加大了农行私人银行在其他领域的曝光度,拓宽了营销渠道,增强自身竞争力,最终让双方互利互易。

2.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优化服务营销过程

私人银行业务的流程大致分为十个步骤:基本资料的收集资料的分析风险评估制定资产目标确认财务目标基础规划建立投资组合实施计划绩效评估。农行私人银行可以参考上述步骤,根据现阶段自身发展实际情况进行改善。尤其在基础规划、建立投资组合和绩效评估这三个环节要十分谨慎小心。由于完善有效的服务营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反思并研究产生的结果,然后创新和补充农行私人银行服务营销过程,再投入到实践当中加以检验,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营销过程,最终得以提升农行私人银行的服务效率与营销品质。

三、培养高端人才构建专业团队,建设优质有形展示环境

1.加强专业人才的招聘与内部培养

目前,国内银行私人业务客户经理的人均客户管理量为100名-150名,人才缺口巨大。对比于国外,国内私人银行客户经理承受着更大的工作压力,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其服务质量势必会因为服务客户数过多而下降,其客户接受服务的满意度也不会太高。要健康快速的发展国内私人银行业务,足够的高端人才必不可少。中国农业银行私人银行应加大对专业人才的招聘,不要仅局限于国内人才,甚至接纳海外贤士,同时行内要制定长期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多多开展有关私人银行的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优秀员工的质量与数量,不断储备金融界的高端人才,为日后农行发展更多的高端业务奠定人才基础。

2.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环境和硬件设施

随着服务环境与硬件设施在市场营销领域的重要性愈来愈强,优质服务环境与先进硬件设施配置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私人银行的必备部分,也是客户衡量私人银行是否专业的重要心理标准。在此方面,中国农业银行可以学习借鉴国际老牌私人银行(如瑞士银行)的环境布局,聘请室内设计专家根据各省市分行与支行服务场所的实际情况进行服务场所规划,加大对高端客户服务的硬件投资,建设出尊贵、明净和科技化的服务环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取得第一印象的高分,使客户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保持愉悦心情,提升对农行私人银行的好感与信任,最终达到私人银行业务的成功营销目的。

四、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加强自身品牌管理与创新

1.紧跟国际发展趋势,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中国农业银行若想在私人银行领域与国际接轨,达到世界一流服务水平,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紧跟国际发展趋势。目前全球私人银行的业务发展趋势的表现可归纳为6个方面:①全球私人银行业务从离岸转向在岸;②市场环境不断崛起;③银行集团内部一体化效应;④私人银行之间的并购行为;⑤产品与服务不断创新;⑥行政结构两极化发展和区域化发展。农行可以认真分析该6个方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规划。此外,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总结了大量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理念,中国农业银行要虚心学习借鉴其理论,取其所长补己之短。

2.制定品牌管理战略,保持创新发展精神

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品牌有助于促进产品销售,树立企业形象,保护品牌所有者的合法权益,约束企业的不良行为和扩大产品组合。品牌在客户对银行的选择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知名品牌,实行品牌策略是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重要手段。农行私人银行应优化品牌战略与品牌管理,可以借鉴以前成功推出的“金钥匙”、“传世之宝”等品牌的产品经验,尝试创建私人银行的独立品牌。由中国农业银行品牌优势带动中国农业银行私人银行品牌建立,私人银行品牌作为中国农业银行的亮点,对中国农业银行品牌推广又起到促进作用。成功的私人银行还需要在个性化和情感元素方面进行创新以营销其品牌,而不仅仅是简单介绍其历史背景和产品内容。这方面可以效仿以中行私人银行、建行私人银行为代表的中资私人银行和汇丰私人银行银行为代表的外资私人银行,尽早完善自己的传播体系和品牌内涵,区别于其他私人银行品牌,在客户心中树立安全稳健的高大形象,便于其私人银行业务的成功营销。此外,世界在不断发展,农行私人银行要保持创新精神,在咨询、产品与服务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并积极寻求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曹彤,张秋林.中国私人银行[M].2011.

[2]雍勤.服务营销理念嵌入中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策略研究[D].2012.

[3]周加良.农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2010.

[4]张经纶.私人银行兴起与商业银行战略核心业务浅谈[D].2013.

第7篇

关键词:私人银行;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产生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财富不断增加,高净值人群总量不断增加,该人群的财务管理和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私人银行业务呈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私人银行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瑞士,有着几百年的发展历史。私人银行业务是指向拥有高净值资产的客户提供个性化、综合化和私密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存款、贷款、个人信托、遗嘱处理、资金转移以及其他不向一般公众提供的金融服务。但是在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只有五六年的历史。2007年中国银行首先推出了私人银行业务,随后,招商银行与中信银行均设立了私人银行部门。截止到2012 年底,我国共有 11家中资商业银行开设了私人银行业务,为高端客户提供私人银行服务。

二、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迅速,但仍处于发展初期,与发达国家私人银行业务仍有较大差距。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1.分业经营管理限制

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该规定不但限制了中国境内的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能力,也限制了业务创新能力。中国境内的私人银行从业机构无法直接进行资产管理和全球资产配置,采用增加委托环节来突破企业经营的瓶颈,但往往导致了资产配置效率的下降和风险的上升。此外,不发达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以及严格的外汇管制使得客户的资产不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无法实现风险的分散与对冲。

2.产品趋同,创新不足

私人银行财富管理的魅力在于提供多样化的、个性化的、可供自由选择的金融产品和组合,这样才能吸引高端客户。我国私人银行业务主要是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服务,产品设计和开发主要集中于传统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我国私人银行的产品与国际私人银行相比,同质化比较严重,创新不足,缺乏应有的特色。很多投资组合只是单一产品的简单叠加,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衍生产品涉及甚少。财富管理是私人银行的主战场,单一的、标准化的产品是无法满足高净值人群对财富管理的需求的。

3.专业人才稀缺

私人银行强调对客户资产的综合管理能力,这就对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业人员除了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外,还要对宏观经济、会计、税收、法律、心理等领域的知识有所掌握。国外的私人银行家曾从事过资本市场、投资银行、零售银行等多个领域的工作,具有至少十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我国私人银行部门的工作人员大都比较年轻,从业经验少,人生阅历不够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远不能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真正熟悉中国金融环境、熟悉海外市场、具有实战经验和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匮乏。人才的稀缺将使私人银行未来的发展受到制约。

三、促进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对策

1.改革分业经营体制

由于分业经营管理的限制,我国私人银行无法直接进行资产管理和全球资产配置,只能通过委托和产品集成来进行业务经营。一方面,委托的方式存在其固有弊端,如银行与合作方在风险文化上的冲突、操作风险下的权利与责任不统一等;另一方面,私人银行作为集成商而非研发商,无法主动推出创新产品,而现有的金融产品已难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综合性的财富管理需求。事实上,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全球金融行业的整体趋势。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更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有利于竞争。因此,我国应当尽快改革分业经营的体制,从而使得我国私人银行业务能够多样化和多元化。同时,应当加强监管的沟通协调,建立有效的监管协调机制,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金融监管的全覆盖,促进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及创新。

2.加快业务产品的创新

产品的创新是未来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私人银行只有提供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产品,才能得到高净值人士的青睐,才能满足客户多样化地需求。一方面,私人银行应当完善现有的产品体系,包括优化普通零售银行产品服务、根据特定市场设计产品、提供专业化的高端产品。另一方面,私人银行应当加强新产品的设计,拓展金融产品,丰富投资工具的种类,提供综合化、全能化、个人化的私人金融服务;积极探索与证券、保险、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非金融机构合作的途径;加强资产配置服务,根据客户的投资需求将投资资金在不同的资产类别中进行分配。

3.注重人才的吸纳和培养

目前,我国十分缺乏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以及良好的职业素质的从业人员,导致我国私人银行的业务还处于推动模式,离咨询模式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需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吸纳和培养。可以通过对外重金聘请创新性人才,如从国际银行、国际基金公司、国际证券公司等引进行业专家,或把在外资银行工作多年的原国内银行的优秀人才再聘请回来。也可以从其他行业或学术界中聘请懂经济、金融、法律、税收等相关知识的专家做顾问,共同探讨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问题。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还要注重人才的培养,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训体系,培养和储备具有产品创新的研发经理、具有服务创新的客户经理、具有营销创新的销售经理和具有管理创新的高层经理,真正解决人才稀缺问题。

参考文献:

[1]戴维.莫德.全球私人银行业务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曹彤,张秋林.中国私人银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第8篇

【关键词】私人银行 财富管理 外资银行

所谓私人银行业务是指银行以富人或者高净值阶层客户为目标,通过财富管理为核心的手段,向高净值客户所提供的一系列,顶级,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私人银行业务起源于金融机构向皇室成员提供金融服务,主要内容也只是相对单一的财富管理服务。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服务范围不断发展,除了财务管理业务,还包括资产管理、投资、信托、证券,税务及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等广泛领域,海外私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业务之一。

一、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成为世界GDP第二大的国家,且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监管法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也朝着发达国际不断完善,我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和金融环境。

(一)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财富市场潜力巨大

麦肯锡预计,到2015年,中国可投资资产达到600万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家庭数量将超过190万,实现2010年到2015年年均17%的增长。而其可投资资产总额将达近60万人民币,实现五年约22%的年均增长。在我国私人银行发展中,招行一直处于国内同业领先地位。今年是招商银行推出私人银行服务7周年,经过七年的发展,招行私人银行业务取得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构建了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影响力。截至2014年9月底,招商银行已成立31家境内私人银行中心和1家海外私人银行中心,私人银行客户突破2.9万户,管理客户总资产超七千亿元,先后荣获了《欧洲货币》、《私人银行家》、《亚洲货币》、《财资》等国外权威杂志以及国内《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证券报》等媒体评选的最佳私人银行奖项。除此之外,包括各类信托公司,券商都建立起以“私人银行客户”为标准的财富管理团队,希望在财富蛋糕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机会与收益。例如:平安信托自2009年以来便建立以财富管理为中心的庞大财富理财顾问队伍。

(二)信托业的大力发展为私人银行业务提供多一种发展路径选择

中国信托行业经历高速发展管理资产从2007年到2012年翻了7倍,年复合增长率51%。截止到2013年3季度,超过10万亿RMB。信托业已经成为金融业内第二大规模的行业。当中各类如房地产信托,私募股权信托,固定收益信托等更是在很多高净值客户的资产配置的不二选择。这其中的经验表明高净值客户的投资需求非常旺盛,且银行受到各类结构性的制约,无法完全满足客户如高收益固定收益产品的需求。其中的佼佼者如平安信托,中融信托均建立了庞大的专门服务于高净值客户的财务顾问团队。

(三)在移动互联网化、信息化、消费者需求多元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多种力量的共同推动市场发展,其中金融服务互联网化,信息化,金融综合经营是重要的历史潮流之一。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革命深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高净值客户的需求与金融服务机构通过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下,实现更高效的对接;另一方面传统上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以存贷款为主,但是各类银行都组建或者入股了如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努力成为金融全牌照的金融控股集团,以便开展多元化,丰富的经营业务。如工商银行收购或者入股了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组建了保险公司。希望通过一站式的银行服务,如信托服务,衍生金融业务,跨境金融服务等将客户留存在自身体系内。以上的发展趋势恰恰迎合了国内高净值客户对私人银行业务需求专业化,多样化的要求,是否能够成功获取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的果实必将成为国内银行检验自身竞争能力与获利能力的有效手段。

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国内高净值客户与财富的急剧增长给私人银行业务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我们不容忽视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相比,国内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配套的金融环境还待完善,所以想深入发展但是仍面临人才紧缺、法规不完善、产品及市场观念相对落后等种种障碍。

(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缺失是制约私人银行业务发展

私人银行财富顾问是连接高净值客户与私人银行的桥梁。一方面高净值客户对各类服务如投资有着较强的主导倾向与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私人银行发展时间较短,行业缺乏足够的既了解了解投资,财务管理,保险规划,法律;又有着丰富的服务高净值客户的经验的综合性人才。行业内的私人银行财富顾问大多数是从传统零售银行中发展而来。零售银行的人才优势在于习惯和个人客户打交道,能够敏锐发觉个人客户的需求,但是容易局限于个人的财富视角,不能从整体上,结合高净值客户在企业投融资,个人投融资的需求,去为高净值客户作出合适的有机整体金融服务方案。另外业内也存在人才流动性过高,人才频繁转换金融服务机构,短期利益驱动明显的情况,以上情况均不利于行业的长久发展。

(二)分业经营的局限性影响私人银行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的水平

目前,国外金融行业的混业经营的模式对私人银行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主要在于:高净值客户通过私人银行就可以全程享受到如股票、债券、保险,外汇,金融衍生工具等多种投资组合,而但是国内的金融行业是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银行、保险、证券三者相互分离,银行不得从事投资、证券和保险等业务,客户资金只能在各自独立的体系内流转,银行无法开展涵盖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各类别的综合业务,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采取有限的变通方式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服务,这样高净值客户就没办法充分享受混业经营的整体优势与便利。

(三)针对私人银行的相关监管政策还缺乏

在私人银行的发源地瑞士,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针对私人银行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管,但是我国并没有专门针对私人银行进行相关立法。2009年我国银监会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银行不得将理财产品的资金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公开交易的股票、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以及未上市企业股权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份.同时又规定“对于具有相关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高资产净值客户,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私人银行服务满足其投资需求”,从而对私人银行发行股权投资类理财产品给予了特殊豁免。以上的法律法规表明我国监管机构对私人银行理解为零售银行的延伸,没有深入了解私人银行的行业特点与性质,仅仅将私人银行作为零售银行的补充。但是国外成熟的私人银行经验表明,只有制定与本地市场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发展私人银行业务。

三、促进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建议

由于私人银行业务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业务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及对从业人员高素质的要求,而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必须结合我国银行的经营环境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道路。

(一)提供多样化的技术手段与产品服务,满足不断提供的高净值客户的需求

随着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的不断增长且财富需求的多样化,客户除了传统银行理财的需求,他们对股票,期货,PE私募股权,离岸投资,保险等也存在着大量的需求。但是由于我国的分业经营的限制,大多数私人银行只能提供单一的投资品种,不能适应高净值客户的丰富财务需求。因此我们应该适度的在私人银行业务中,加入信托,证券,保险的业务服务。

另外,为满足我国私人银行客户的需求,必须学习西方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当地高净值客户的情况需求下,在我国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为客户提供尽可能丰富的金融产品。同时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云技术,大数据等日新月异的技术手段,为高净值客户的服务提供多样化的支持。这样能够更高效,有针对性的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

(二)制定私人银行法律法规,加强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管理

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迅速,所需业务日趋复杂多样化,但是整体市场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而且国内对私人银行业务的金融监管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仅仅将私人银行当作零售银行的补充,没有私人银行做有针对性的借鉴与学习,制定合适的法律法规。交易风险,行业风险,道德风险在一定程度内广泛存在私人银行内,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表明,加强有效的法律法规监管,对于我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建议银监会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如瑞士,香港,新加坡等成熟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尽早推出单独私人银行业务的金融监管法例,严格私人银行业的行业准入标准、业务范围;提出明确的风险管理和对客户了解,客户分级,产品透明清晰的详尽规范,制定私人银行从业人员资格条件和从业规范;其次,立法部门应加快私人银行业务相关立法工作,为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法律保障;再次,商业银行要建立健全私人银行业务管理制度,包括操作规程、管理办法和内控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保证私人银行业务在规范和低风险下运行。

(三)完善私人银行考核体系和培养稳定的人才队伍

一方面,私人银行需要立足于和客户建立长期的伙伴式关系;另一方面,私人银行又是盈利机构,有着各类的盈利指标与导向。2008年的金融海啸经验表明,私人银行必须建立一套长远,立足于客户利益的内部考核体系,不能是短期,和客户利益冲突的考核机制。需要建立合格投资者的风险管理系统,将合适的风险等级产品配置给相应的私人银行客户。另外,由于目前私人银行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具有高标准、多元、全面化的特点,服务高净值客户必须是既了解各类金融专业知识,如股票,外汇,期货,信托,又是能够充分了解客户的情况与需求,为客户的资产做出合理,长远规划的综合性人才。但是国内金融行业发张迅速,金融各细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巨大。私人银行需要为留住优秀人才制定有竞争力的薪酬与晋升体系,同时制定梯级化的人才培养战略,适当从零售财富银行,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等机构找寻合适的人才加入,形成专业化,综合化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王志军.当代国际私人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7(11).

[2]王元龙,王艳.发展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若干思考[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3]张,付玲玲.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特征与趋势分析[J].上海金融,2007(7).

[4]梁文宾.竞争合作关系下的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J].上海金融,2007(12).

第9篇

据兴业银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的《中国私人银行2015报告》显示:使用过海外财富管理产品和服务的私人银行客户比例超过40%;实现境外资产与境内资产的相对隔离及提升安全保障性、资产增值需求、对冲国内投融资风险成为私人银行客户投资境外的前三大目的;同时,对于可投资资产超过3000万的私人银行客户,海外业务的便捷程度也成为其首要考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发展私人银行离岸业务的机遇

    (一)客户基础与潜力巨大。金融危机后,大量“走出去”的高净值客户降低了对外资银行的信心和信任度,转而选择更加稳健、审慎的中资银行为其打理资产;同时,由于客户企业、家庭多仍与境内保持密切关联,使他们更加迫切需要一家同时具备境内外资产管理、信贷融资、本外币结算、投行业务能力的大型综合性金融机构全面服务其个人、家庭和企业,国有银行众多的海外机构及密切的联动更具优势

    (二)地域渠道优势明显。和传统的离岸金融中心相比,大部分国有银行会选择香港作为桥头堡来铺设海外服务网络。距离近、语言互通这两个香港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香港对内地高端客户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而在机构设立方面,大部分国有银行均已在香港设立了零售银行、投资银行及私人银行等,因此在香港市场已具备对境内私人银行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能力。

    (三)客户忠诚度极高。据调查显示,国有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大部分希望在移民或留学后能够继续得到相应银行海外机构的服务,有意愿在海外继续接受境内国有银行服务。跟随客户开展私人银行客户海外业务,能够进一步巩固夯实与现有客户的关系,构建全球私人银行服务能力,这为国有银行发展离岸业务提供更大空间。

    二、现阶段国有银行离岸业务的不足

    (一)境外联动以条线推动为主,暂未形成合力。据调查显示,目前国有银行在与境外机构联动过程中,仍然存在条线分割经营现象,资源未能充分统筹利用。公司条线和个人条线之间、个人条线各部门之间的联动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二)产品设计个性化有待提升。私人银行客户市场触觉敏锐,对境内外市场有自己独到见解,其对产品种类及配置有着更高要求。除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之外,其企业、家庭也存在需求待联动满足,如企业上市、税收筹划、财富传承等,但国有银行私人银行目前还缺乏有针对性一体化产品设计,部分仍需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协同完成客户需求得满足。

    (三)利益分配机制有待完善。从目前国有银行境内外的联动情况来看,存在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业绩返还不及时、客户购买的境外投资产品未能计入AUM等方面的问题,相关利益分配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已提高境内外联动营销积极性。

    三、国有银行私人银行离岸业务发展对策

    私人银行离岸业务发展的总体目标应为跟随客户需求,重点服务于境内分行有海外业务需求得中高端个人客户群体,在客户需求旺盛的地区如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北美等地区构建私人银行服务能力,促进集团业务联动发展。通过对私人银行客户的海外服务,实现境内外私人银行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共同发展。

(一)   完善境内外机构的联动机制

国有银行强大的资金实力、客户关系、网络优势等,是海外机构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最大优势所在。

1.         加强联动。要通过内地分行与海外机构的联动,促进全球渠道资源共享,提升私人银行客户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跨区域服务一致性体验。海外机构之间,也可以客户需求为基础进行联动协作,建立私人银行业务全球联动服务体系。

2.         能力互补。各国有银行总行应主导,通过统筹、规划、推动、联动等,推动海外私人银行业务开展。由总行制定机制流程和协作指导,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和渠道优势,在符合监管和法律的前提下,建立境内外信息共享和交流机制。

(二)以客户需求为切入点,实现“共赢”

1. 创新产品,结合海外机构所属地区的法律、市场等环境,坚持产品服务属地化和差异化原则,结合私行客户需求、本地市场实际情况和境外机构发展阶段,发挥区位优势和产品特色,推出满足私人银行客户需求得综合产品服务。

2. 优先维护好现有“走出去”的客户。充分依托国内资源和客户基础,深化业务联动,紧扣实体经济发展趋势和私人银行客户具体海外业务需求,按照“熟悉市场、熟悉客户”的基本原则,优先重点服务“走出去”的私人银行客户。加强客户境外资产配置,满足客户投资多元化的需求,对冲境内投资风险,实现全球资产配置。同时,在满足客户个人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家庭和公司业务需求,向客户提供一揽子的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第10篇

关键词:金融对外开放 合作竞争 私人银行业务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7)-049-004

2007年3月,中国银行在北京和上海同时启动私人银行业务;8月6日和8日,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分别在深圳和北京正式推出该项业务。其他中资银行也正在积极筹备介入这一高端理财领域。在中资银行蓄势而发的同时,外资银行自然更不会缺席中国内地财富管理的“超白金”领域,种种迹象表明,私人银行将成为中外资银行竞争的又一个重点。

一、中资银行需要开展私人银行业务

伴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机构、网点扩张速度异常迅猛,不约而同地将业务重点直指可快速获取高额利润的高端客户。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正处于转型期,将过去只专注于服务公司客户向公私兼顾转变,通过建立理财中心、财富管理部门等获取利润更加稳定的个人客户。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受资本金规模、网点不足制约,股份制银行对优化资产、改变收入结构更有动力,开展利润率更高的私人银行业务成为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

私人银行服务比较成熟的西方银行,私人银行主要靠提供财富管理和投资组合设计收取费用,这与零售银行或财富管理靠出售银行产品赚取利润有本质的不同。银行除帮助客户管理庞大的资产(如投资规划、避税)外,还提供并购案的建议及标的,甚至还提供收藏鉴定,代表客户到拍卖场所竞标古董。客户也能通过私人银行服务接触到许多常人无法购买的股票、债券,获得许多投资私人公司、优先购买IPO股票的机会。

相对于外资金融机构在私人银行业务方面的雄厚管理经验而言,中资银行在这方面明显处于劣势。

虽然中资银行的私人银行管理经验还比较缺乏,并且存在着外部的某些限制,但中国内地潜在的私人银行市场却丝毫不容我们忽视。外资银行早已对内地 “新富”的理财需求虎视眈眈,并迅速推出了各种离岸私人银行服务。如果中资银行不去拓展这部分业务,未来将势必更加被动。

二、中资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SWOT分析

和外资私人银行相比,中资私人银行有哪些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面临哪些机遇(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呢?

优势(strength)

(1)中资银行有本土经营的独特优势。长期以来形成的良好信誉, 拥有星罗棋布的密集网点,联系紧密的银企合作关系等, 这些都是外资银行在短期内无法做到的。中资银行对国内各个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能够尽量满足他们的服务要求。对此, 外资银行一时还无法做到。

(2) 由于零售网点的优势,以及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中资银行已经拥有一批私人银行客户。譬如招商银行将原来使用金葵花理财品牌服务的总资产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客户直接提升为私人银行客户,这在私人银行开业之初就奠定了一大批客户基础。

(3)相对开放的财富管理产品销售平台,为私人银行产品销售奠定基础。目前国内各大银行每周都有新的理财产品推出,包括债券型、信托型、资本市场型、挂钩型及QDII型产品。

劣势(Weakness)

(1) 目前国内私人银行领域最大的问题就是难以招募到足够的专业人才。私人银行是对从业人员要求很高,同时也是待遇很高的一条业务线。私人银行的客户经理要精通个人财富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熟悉国际金融市场及衍生金融产品,了解资本市场运作的一般规则,了解保险知识,熟悉主要国家的税收政策和移民政策,熟悉信托计划的规则和运作,等等。所以,几乎所有私人银行的中坚力量都是在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公司银行、零售银行工作10年以上的资深从业人员,他们不仅应具备扎实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亲历一个经济或金融周期的实战经验,这样才能与客户在同一层面上对话和交流。

(2)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品种单调、规模有限、结构不合理。提供交易和保值的产品多,提供增值的产品少。私人银行业务的核心是资产管理,包括丰富的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既要有固定收益产品,包括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贷款等,还要有丰富的投资基金、股票和金融衍生产品;银行既要综合考虑客户在税务、保险、房地产、艺术品投资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又要分析客户的财产结构,为客户提供长期财产组合方案。这些产品和服务在我国目前都很缺乏,不能为私人银行业务拓展提供有效的工具。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各项私人银行业务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规模上的差距非常明显。

(3)客户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时间。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加强IT系统建设。加强客户信息系统建设,发展高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技术,全面了解客户的财务需求和风险偏好,提高营销效率。要用先进的理财业务系统支持业务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此外,要巩固和完善网络银行和手机银行的交易平台。

机遇(Opportunities)

(1)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成长空间很大。在“在岸’私人银行业务方面,中外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何维护已有高净值客户,发展和挖掘潜在的客户,是中资私人银行面临的重大考验。

(2)监管法规不断改进,金融自由化步伐逐步加快,资本市场将逐渐发达,金融产品将日益增多, 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扩大和加深, 这为国内私人银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和金融环境。

(3)银行、证券和保险三者的合作将更加密切,金融综合经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将为银行提供更多的私人银行业务品种, 满足客户全方位的财务需求。在理财产品的开发上,各家银行已经和投资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4) 中国与欧美、亚洲其他国家私人银行客户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成熟市场相比较,由于财富管理的成熟度不高,投资产品的可获得性较低,中国的高端客户在另类投资资产上的比例不高。(见图2)

挑战(Threat)

(1)现阶段中国开展私人银行业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建立银行保密制度的国际信誉,使投资者,尤其是内地的富裕阶层放心把资金或资产存放在国内,交由国内金融机构管理。

(2)分业经营环境限制了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的能力。根据国内金融分业经营的管理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从事投资、证券和保险等业务,使得国内商业银行无法开展涵盖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各类别的综合业务,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采取有限的变通方式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服务,这就难以真正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理财服务。而诸如保险、证券等方面的产品却往往是个人客户,尤其是高端客户需求比较旺盛的。商业银行只能代销相关的金融产品,而无法自己提供这些产品。

(3)外汇管制严格。私人财富能否自由投资、自由出入、自由兑换、自由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都是私人银行业务全球化配置资产、有效规避金融风险的关键。由于我国对居民使用外汇依然实行相对严格的控制,一些较高层级的服务目前在内地仍缺乏法律支持。例如,满足客户对资金转移的私密性要求,通过运作投资基金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为客户带来较高收益等业务,目前内地银行尚无法做到。

(4)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全开放,外资银行大量拥入中国私人银行领域,对高端客户的争夺愈演愈烈。根据帕累托法则,一国大约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因此银行只要掌握了少数优质客户,就抓住了绝大部分利润来源。中间业务本来就是外资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由于我国的富人集中在上海、北京等少数几个大城市,故而私人银行业务只需在大城市开展,这就使得外资银行得以避开网点劣势这一致命伤。2007年之后,在网点劣势一时之间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外资银行将会把主要精力放在私人银行等中间业务的竞争上。

三、国内私人银行的构建途径

(一)与战略投资者全面合作

以中国银行为例,其战略投资者苏格兰皇家银行不但负责该行私人银行的招聘培训、薪酬等级确定、组织架构、运营模式等各项事宜,而且承诺不在国内建分行,主要做批发业务,不做私人银行业务与银行卡业务。推出私人银行业务的合作意向形成于2006年2月,中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共同成立了项目联合指导委员会和工作组,苏格兰皇家银行先后派出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产品和服务研发、IT等方面的专家以及私人银行家和私人银行顾问全程参与筹备工作。双方还合作招聘了优秀的私人银行经理和投资顾问,组成了私人银行专家团队。

(二)采用外部咨询和技术合作,培养自身能力

招商银行除了对瑞士、法国以及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地的私人银行进行学习考察,还启动了一家国际大型咨询公司提供的私人银行咨询项目。项目根据招商银行业务特点和国内监管环境要求,结合国外私人银行的先进实践经验,对招商银行私人银行的战略、组织和业务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评估人力资源和IT影响,对主要运营流程进行框架性设计,并对相关业务人员进行操作流程和制度培训。同时招商银行还派遣私人银行客户经理赴香港,接受由香港证券专业学会举办的强化培训。

(三)招聘私人银行高级管理人才,推动业务发展

中信银行招聘原荷兰银行的张秋林为私人银行的总经理,借鉴荷兰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特点,委托麦肯锡咨询公司为其制订了私人银行经理工作指导手册,推出了财富管理、商业银行、国际资产传承规划、综合授信、金融咨询等项服务。

四、中资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策略

(一)建立以专家团队支持客户经理为主的专业化的客户服务模式

建立专家团队提供顾问支持,客户经理直接面向客户的私人银行服务体系。专家支持团队的设置可考虑业务发展阶段等内外部多方面因素。专家支持团队内部可以按不同区域固定人员,以促进专家和客户经理的配合,保证一致的客户体验。关注客户的个人需求,加强与客户的感情联系,成为客户贴心的管家。针对国内富豪阶层理财知识欠缺、理财观念保守的特点对客户进行理财方面的知识渗透。

(二)建立高水平的私人银行研究团队和投资顾问团队

市场研究团队可以提品开发的决策支持;投资顾问团队可以为客户提供财务规划、资产配置和资产组合的服务体系。私人银行首先了解客户的资产状况、需求和目标,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等,然后由研究团队和投资顾问团队合力为客户制订专属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并决定选择适合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进行投资。

(三)提供优质的私人银行产品

围绕着客户的需求去开发和设计新产品,不仅应研究客户的现有需求,而且还要对未来需求的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在现有的个人理财产品基础上不断充实完善理财产品品种,在收益、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方面形成较大梯度,涵盖目标市场客户不同偏好。在思维上应具有前瞻性,借鉴国外成熟理财产品,努力追求差异化。例如可以考虑允许理财产品的转让,或者由其它金融机构做市商,从而增强产品流动性。

(四)采用有效的客户细分,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国内新形成的富豪阶层对财富的管理还处在不成熟的初级阶段,对私人银行的认知还比较肤浅,接受度较低,因此对客户群的培养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初期客户细分的作用是为客户咨询、信息服务提供区分标准。 每个客户都应该有归属,并且每个细分客户群在产品上和渠道上可以明显区别,并适合客户群的需求。除个人外,还需要以家庭为单位和衡量标准。当然净资产只是细分客户的起点,目前大部分私人银行的进入门槛是净资产100万美元。

客户细分应该综合考虑多维度,包括金融资产、风险承受度、年龄和人生阶段、财富的来源、对顾问的依赖度、税务情况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细分的难易程度,采用几个维度进行客户细分。

(五)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加快私人银行业务发展

国外银行私人业务发展到今天这种程度,是建立在其完善的个人征信制度基础上的。我国在此项业务上才刚刚起步,与之相关的个人信用体系也很脆弱。在没有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的情况下,银行就无法安全地提供全面的私人银行业务。因此,建立健全的、全国统一的、完备的个人信用制,是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建议首先从优化各银行内部的信用信息入手,对重点客户跟踪记录,并对新得到的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编入全行信用资源,成为各级管理人员和客户管理的共享资源。

(六)强化私人银行业务的市场营销职能

银行的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对客户资源的竞争,在今后的私人银行业务中,银行必须争取相当的富裕私人客户群,而为获得和保持这组客户群,就必须尽快建立一套主动的市场营销新机制,并配套建立目标客户动态档案跟踪管理制度。

(七)加强金融基础建设

从外资私人银行业的经验看,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关键要素之一是要建立一个有信誉,为投资者所信赖的保密制度;同时对从事私人银行的金融机构要有清楚的指引,保证银行不配合客户提供任何违规的协助,如帮助客户从事洗钱等犯罪活动。

(八) 建立私人银行IT系统,便于私人银行与客户的沟通和交流

根据客户的需求提出关于改进信息技术系统的功能和服务内容的业务需求,并协助、配合信息技术部开发人员进行私人银行IT系统的开发实施工作。私人银行的IT系统主要从事私人银行业务运营、管理和信息系统数据的收集、维护和管理等工作,包括提供私人银行网上系统的更新内容。这将有利于提高私人银行的服务质量,并成为前中后台的有效沟通平台。

参考文献:

1. 王志军. 当代国际私人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J]. 国际金融研究,2007(11):34-41.

2. 王元龙,王艳. 发展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若干思考[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38-42.

3. 张,付玲玲. 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特征与趋势分析[J].上海金融,2007(7) :85-87.

4. 葛兆强. 瑞信集团私人银行的运营模式及启示[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43-48.

5. 连建辉,孙焕民.走进私人银行[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 薛和生,杨佩丽. 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5-51.

第11篇

(一)综合化发展

模式目前,国外主流的私人银行大多采用的是综合化的发展模式。在2011年资产管理规模排名前10位的私人银行,都是依托于综合性银行集团或者投资银行集团。由于充分发挥了与集团其他业务的战略协同的方面的优势,这些私人银行具有管理资产规模大、网点多、品牌美誉度高、产品服务来源广等特点。

(1)综合性银行下的私人银行目前国外主流的私人银行一般都隶属于综合性的银行集团,例如瑞银集团、瑞士信贷、花旗、德意志银行。这类私人银行的共同特点是所管理的客户资产规模庞大,在全球拥有众多分支机构,具备高效率的操作流程,同时与集团下属的投资银行和零售银行之间存在较强的战略协同。

(2)投资银行下的私人银行国外很多知名的投资银行通过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将财富管理业务整合到投资银行中,谋求私人银行业务的高利润。一方面,投资银行是私人银行业务投资产品的主要来源,投资银行也能通过自身旗下的私人银行寻找具有后Pre-IPO投资需求的客户,另一方面,私人银行也能为投资银行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及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高盛、摩根大通等都是此类型私人银行的典范。

2011年资产管理规模排名前20位的私人银行2.专业化发展模式虽然国外管理资产规模靠前的私人银行大都具备综合性金融集团背景,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规模较小的私人银行采取专业化的发展模式,依靠数百年的品牌积淀和客户关系管理,赢得了资产上亿的超高净值人群的青睐。例如瑞士百达银行、宝盛银行、隆奥达亨银行,专注于私人银行业务,凭借长期深耕富裕人群建立起来的信誉,成为国外私人银行业的翘楚。

(1)完全独立注册的私人银行国外独立注册的私人银行的形式和规模多种多样,有中型规模的上市集团,如JuliusBaer(瑞士宝盛银行)和Sarasin(嘉盛莱宝银行);有私人所有的银行,如UnionBancairePrivée;有家族所有的银行,如Sal.Oppenheim和LesFilsDreyfus;还有综合性银行的独立私人银行资银行,如顾资(Coutts);有坚持合伙制的私人银行,如英国的Hoare&Co。这类私人银行的历史比较悠久,针对超高净值人群,客户黏性较强,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2)金融顾问公司金融顾问公司在欧洲是非常有竞争力的类私人银行从业机构,主要是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全面的财务规划服务。例如,意大利最大的金融顾问公司之一———BancaFideuram,其主要工作包括帮助富裕客户和高净值客户管理资产、选择最合适的基金和各种投资品种、进行资产配置。这类私人银行机构的特点是拥有专业的团队,依赖较高的专业水准和作为第三方的中立态度,赢得客户的信任。

(3)私人银行家事务所瑞士的私人银行家协会(SwissPrivateBankersAssociation)认为,只有私人银行家事务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私人银行。瑞士大多数私人银行家事务所都拥有约200年的光辉历史,其中百达(Pictet&Cie)银行是最成功的私人银行之一,其采用的是合伙制的形式,客户囊括了欧洲上流社会前1000位最为知名、富有的家族,服务的客户群体相当有限,可谓是专注于顶尖服务的私人银行业务代表。

(4)家庭办公室家庭银行办公室盛行于美国,美国的家庭银行办公室在数量上比欧洲更多一些。据报道,美国大约有4000家家庭办公室,欧洲可能只有500家。而且,很多优秀的家庭办公室都来源于大型私人银行,瑞银集团、摩根大通都建立了多客户家庭办公室,相对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开发。

(二)国外私人银行的服务模式

私人银行业务的核心工作包括产品、服务和客户关系管理三个方面内容,产品和服务是表现形式和媒介,客户关系管理是核心。私人银行为客户提品和服务,在产品和服务之下传达的是私人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

1.国外私人银行的产品和服务

(1)产品和服务国外的私人银行提供的产品涵盖了各种风险、收益、流动性不同配比的金融产品,不仅包括现金及流动性管理、固定收益类投资组合、权益类投资组合等传统金融产品,还包括了各种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定制适合客户需求的结构化产品,以及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房地产投资、艺术品投资等产品,以便灵活地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构建和调整投资组合。国外的私人银行业务范围覆盖较广,包括资产管理服务、保险服务、信托服务、税收咨询及计划、遗产咨询及计划、房地产咨询等服务。而且,私人银行的服务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各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状况、客户的实际需求和私人银行自身的战略和能力,进行不断地演进、丰富。因此,私人银行能够通过服务内容的扩大,不仅仅是提供金融理财产品的投资顾问服务,更为高净值人群和超高净值人群提供了全方位的“财富管家”服务,让私人银行的服务渗透到了富裕人群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此外,私人银行还结合高净值人群的个性需求,为客户提供各种定制化的咨询服务。特别是对于那些拥有综合性金融集团背景或者投资银行背景的私人银行,能够为企业家客户提供企业财务咨询及解决方案,包括企业并购、出售、分拆、私有化等方案提供咨询、建议、筹资方式建议,以及与集团的投资银行等业务进行战略协同,提供符合企业家客户需求的融资服务和财务计划。

(2)发展趋势目前,国外的私人银行业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变化趋势,即产品提供从纯粹的私人银行产品转为提供结合私人银行、投资银行产品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所有的私人银行都努力拓宽获得产品的渠道(如获得资本市场投资产品等),以丰富产品的供给。花旗、瑞银、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等世界级先进金融集团都选择将其私人银行与投资银行、资产管理部门紧密结合在一起,借助自身集团的大投行优势促进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从而形成了一种集私人银行精深的顾问咨询服务和投资银行产品于一体的财富管理融合模式。以瑞士信贷为例,为了发挥集团的整体合力,瑞士信贷集团积极实施“一体化”战略,提出了“ONEBANK”的口号。在“一体化”战略框架下,强调“同一品牌”建设,并建立了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为私人银行、资产管理、投资银行提供共享服务。在产品开发方面,私人银行业务产品的开发不仅由私人银行部门独立承担,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开发,资产管理部门和投资银行都会提供全力的技术、人才支持。

2.国外私人银行的客户关系管理

财富管理的实质是客户关系的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是客户需求的管理。作为高端的财富管理机构,私人银行的价值链更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只有充分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并且为之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私人银行服务,客户和私人银行的关系才能真正建立,财富管理的功能才得以实现。

(1)充分倾听和了解客户的需求了解、分析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应始终作为国外私人银行的客户关系管理的重中之重。例如,瑞士信贷集团会全面了解客户的需求,对他们的资产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然后采用结构化的方式来评价客户的产品认知度和投资经验,确定每个客户的风险承受力。在这个基础上,瑞士信贷集团的客户经理才会和客户一起制定个人投资策略,通过执行这个投资策略用来保证投资产品组合的风险标准和投资工具都是适宜和适当的。

(2)个性化的全方位服务在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后,国外的私人银行会提供定制化的服务,特别是对于那些采用专业化发展模式的私人银行。由于是合伙制,银行客户关系简单清楚,因此更能集中精力管理客户的资产,将客户利益置于首位,而且更能灵活响应客户的需要,在服务方面更加个性化,并为客户提供跨越代际的私人银行服务。例如,隆奥达亨银行是瑞士最为悠久的私人银行之一,始终一丝不苟、忠心耿耿地为古老而富贵的家族客户提供投资、避税、收藏、继承等全方位的服务。即使岁月消磨,客户从爷爷换成了孙子,银行合伙人也世代接替,薪火相传,充分体现了私人银行是“从摇篮到坟墓”的服务,诠释着私人银行的价值。

(三)国外私人银行的组织机构

除了欧洲专注于私人银行业务的老牌私人银行外,目前国外综合性的金融集团出现了明显的私人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相互协同、融合的趋势,充分地将产品和渠道相结合,发挥整个金融集团的产品和服务优势,为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而服务。因此,许多私人银行的组织机构方面出现了新的调整,即转向了“制造—销售”模式,集中资产管理业务,把私人银行业务作为单独的分销渠道,或者在资产管理部门内部再单独建立一个专门服务于私人银行部门的资产管理单位。例如,瑞士信贷集团的组织结构就以业务为主、区域为辅,明显有助于实现跨事业协同。私人银行客户可以投资于投资银行部门提供的产品,这些资产由资产管理部门具体运作,私人银行部门负责监督执行和绩效管理。2006年,瑞士信贷集团实施了“ONEBANK”的战略,提供收入协同的5个领域,其中3项与私人银行和投资银行的交叉销售有关,分别为提升隶属于私人银行和资产管理的客户与投资银行关系;向超高净值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与获得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服务的通路;向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管理人提供一流服务和执行,提升私人银行关系。此外,瑞士信贷集团还专门设立了共享服务部门,以实现私人银行、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部门的战略协同。

二、国外私人银行业务模式对我国信托公司发展的启示

国外私人银行作为最高端的财富管理机构,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历练,已经形成了成熟稳定的财富管理业务模式。与之相比较,我国的信托公司的发展历史不过区区三十多年,在历经行业数次整顿仍在苦苦探索属于自己的业务模式。因此,在我国财富管理市场迅猛增长、各路金融机构秣马厉兵的大背景下,信托公司应当借鉴同为高端财富管理机构的国外私人银行的宝贵经验,抓住转瞬即逝的历史性机遇,走出信托公司的财富管理之路。

(一)产品

从产品看,产品依然是开展高端财富管理业务的必备要素。如前所述,国外像花旗、瑞银这些综合性银行下的私人银行与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产品部门的合作和协同日益紧密,努力拓宽产品渠道,这充分说明了产品对于发展高端财富管理业务的重要性。信托公司作为我国唯一能跨及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实业领域的金融机构,在产品供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信托公司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与其提供高收益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必不可分。但是,信托公司要走高端财富管理路线,必须要更加丰富的产品线,以完全对接高净值人群的个性化需求,除了提供稳定安全、期限固定的固定收益产品,还要能提供各种流动性、收益和风险不同配比的理财产品,为富裕人群提供各种灵活的资产配置选择。

(二)服务

从服务看,服务是信托公司接触高净值人群、开展高端财富管理过程中必须完善的短板。国外私人银行能提供资产管理服务、保险服务、信托服务、税收咨询及计划、遗产咨询及计划、房地产咨询等一揽子财富管理服务,并围绕富裕人群的需求而量身打造。因此,国外的私人银行的客户黏性较高,特别是瑞士那些专门为家族服务的私人银行,更是体现了私人银行服务的无微不至。相比之下,在目前的中国金融市场格局下,信托公司的功能定位主要还是金融理财产品的制造商,信托产品的销售渠道过度依赖银行等代销渠道。这就造成了信托公司与高净值人群之间的脱节,信托公司并不清楚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管理需求是什么。而且,目前信托公司对高净值客户基本没有提供增值,仅仅是针对富裕人群的投资需求提供了稳定的高收益产品,但对于富裕人群的其他财产安排需求的服务则处于真空状态,由此导致了客户对信托公司的黏性较低,随着产品的收益率而流动。

(三)客户关系管理

从客户关系看,客户关系管理是信托公司成为高端财富管理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高净值人群大多拥有成功的事业、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如何赢得这些客户对于财富管理机构的信任,是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关键。国外的私人银行时刻强调以客户为中心,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客户经理团队,通过客户经理耐心地倾听和了解客户的需求,并给予积极的反馈,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这一切都让客户感到私人银行是“和我一起管理”,而非“为我管理”。因此,对于我国的信托公司来说,了解、分析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应始终作为信托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的重中之重。信托公司已经开始探索财富管理之路,从单纯的产品供应商转型为富裕人群“财富管家”,这都要求信托公司不断地改进客户关系管理模式,通过与客户的双向互动,实现客户的维护和保持。

(四)组织机构

第12篇

2011年12月22日,光大银行私人银行中心(北京)正式揭牌成立,成为第12家涉足私人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上海、杭州等地私人银行中心也将相继成立。

财富管理在中国尚不成熟,对于高净值客户群体市场来说,还是一片蓝海,在外资银行对私人银行业务领域尚不能充分涉足的情况下,中资银行抢先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无疑占有先机,多家银行都正在或正准备在这个市场发力。据《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北京银行也有意成立私人银行,正在筹划中。

作为金字塔塔尖的高端零售客户市场,私人银行在中国已走过4个年头,但现在很多客户对私人银行的理解仍很模糊。

“私人银行就是为我们提供私密服务的银行。”一位企业主李先生这样告诉记者,他考察过招行等几家私人银行,目前已是某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但他坦言对此还没有完全理解。

“我感觉私人银行就像证券公司的大户室,提供平台。”国民信托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刘习勇评价道,在很多信托公司及PE机构眼里,私人银行最大的意义就是代销产品。

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主要由于中国私人银行业务起步晚,未来私人银行业务将向全权委托资产管理转变。

4年成立12家

私人银行在中国出现不过是近4年的事情。

中国银行在中资行中最早推出私人银行业务,2007年3月中行私人银行部成立。同年8月,招行和中信银行也设立了私人银行部门,同年9月交行私人银行成立。

中信银行与中央财经大学联合的《中国私人银行客户特征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资商业银行中有8家开设了私人银行业务,除了2007年成立的4家外,还有工行、建行、民生和农行。

2011年又有4家银行加入,除了刚成立的光大外,还有兴业、浦发和华夏。

到目前为止,合计共有12家银行成立私人银行中心或部门。

银行青睐私人银行业务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个人财富和高净值人群迅猛增加。

《报告》显示,过去五年,全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从2006年36万亿元增长到2010年底87万亿元,增幅为140%,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4.5%。截至2010年底,高净值人群数量达100万,四年来平均增速为29.1%。预计未来5年年均增速将达17%,到2015年能达到219万人。

其次是中资行转型的需要。近年来,金融脱媒现象日益加剧,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收入渠道及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财富管理平台作为金融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成为各中资行经营及业务转型的重要选择。

其实,现在是中资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黄金时期。随着高净值人群的增多,已经产生了对私人银行服务的强烈需求,而在海外有着丰富经验的外资私人银行由于政策的限制,在中国尚不能放开手脚,无法像中资行一样提供较完整的产品线。

所以,中资行具备了占领市场、扩大客户群的先发优势。

不同于贵宾理财

经过4年的发展,客户对私人银行的认知度有一定提升。不过对于中资行来说,私人银行仍然属于新生事物,出现问题、瓶颈在所难免。

在很多客户眼中,私人银行就是贵宾理财的升级版。“周围很多朋友都反映私人银行就是比原来的贵宾理财门槛高点,产品收益率也相对更稳定,其他服务内容感觉不到太大差别。”前述李先生表示。

“不能将私人银行简单理解为比贵宾理财门槛高。私人银行和贵宾理财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两类客户性质不同,需求也不同。”光大银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张旭阳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们光大定的私人银行门槛是1000万,其实这不仅是资金门槛,也是不同客户需求的门槛,这个级别的客户需要的是财富传承、财富转移、离岸金融、海外投资等,同时这类客户背后通常还有企业,他们不仅关心自身财富保值增值,也关心企业并购、上市等,与贵宾客户需求截然不同。”张旭阳说。

二者在服务上也不同,贵宾理财是一位客户经理对应一位客户,一个产品服务多个客户,向客户销售的是产品;而私人银行服务则是一群客户经理服务一位客户,向客户销售的是投资组合。“光大私人银行现在定的模式是‘1+1+N’,包括一名私人银行客户经理,一支由金融产品专家、投融资技术专家组成的投资顾问团队以及由光大银行总行支持的专家团,成员囊括总行公司部、投行部、资金部、同业部、中小企业部等部门。”张旭阳表示。

但在信托、基金、PE/VC、第三方理财等机构的眼里,私人银行像一个销售平台。“私人银行自己没有什么投资产品可直接提供给客户,那就相当于给我们提供一个地方,来销售我们的产品。”刘习勇说。

张旭阳认为之所以客户和外界有这样的误解,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中国私人银行刚起步,还没有完全达到应有标准,二是中国实行分业经营,私人银行需要打通不同金融机构的边界。

向全权委托转变

目前,中国私人银行业尚未形成明显的行业竞争格局,且私人银行的服务仍保留着传统零售银行业务的色彩。

中资私人银行业务组织模式主要有两种:大零售模式和(准)事业部制模式,其核心问题是解决私人银行同零售银行业务及私人银行业务相对独立运营与总分行体制的协同问题。两种模式既有不同又有共性。具体到每家银行,同种模式下不同银行又存在一定差异,其抉择取舍一度引发广泛讨论和争议。

前述《报告》认为中资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组织模式方面尚没有成功的、可复制的范例。

光大的私人银行模式就属于大零售模式,其组织架构方面,相关业务部门采用相对扁平化的管理,该行将其定义为“总分行联动”模式。

据张旭阳介绍,私人银行在经历了从卖产品到卖组合的转变后,下一步考虑未来要实现全权委托资产管理。

第13篇

【关键词】私人银行业务 机遇 挑战 对策

私人银行业务(private banking)是指商业银行以富人阶层客户为目标,以财富管理为核心,向社会富裕人士所提供的一揽子顶级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起初,私人银行业务只是向皇室成员提供服务,内容也只是单一的财富管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服务范围涵盖资产管理、投资、资金转移、信托、税务及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等广泛领域,私人银行业务成为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业务。

2007年3月28日,中国银行与其战略投资者苏格兰皇家银行合作,率先在北京、上海推出私人银行服务;6月25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宣布,在北京正式启动私人银行业务;同年8月,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相继正式推出私人银行业务;2008年3月,交通银行私人银行管理中心成立。与此同时,国内多家银行正在积极筹备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成为了当今国内外知名商业银行的战略核心业务,也成为了全球金融服务业中发展最快的领域。本文根据国内目前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做出了如下的分析与思考。

一、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机遇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监管法规不断改进,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和加深,我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和金融环境。

1、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潜力巨大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内地拥有百万美元金融资产的家庭数量已从2001年的12.4万上升到2006年底的32万,跃居全球第五,仅次于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同时,中国市场现有65%的所有资产是以现金的方式持有,是世界上现金持有率最高的国家。2007年12月5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论坛活动中,人们再次将视线注视到了私人银行这个话题上来,目前中外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争取已有高净值客户、发展和挖掘潜在的客户。

2、外资银行的广泛进入,给中资银行带来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发展私人银行的经验

外资银行在传统银行业务和新兴银行业务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经验,金融全面开放必将打破中国银行业的低效率均衡,引进外部战略投资者成为中资银行在变革过程中选择的可行性路径,目前我国已有20家多中资银行先后接受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多家外资金融机构的入股,在改变单一股权结构、提高了自身经营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做到了与国际接轨。通过与外资银行的深入合作,国内银行业的经营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将从传统上过分依赖存贷款利差而生存转为更注重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并更注重私人银行业务的开拓,在一定的程度上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金融服务水平上的差距。

3、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消费者需求多元化

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多种力量的共同推动,金融综合经营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加强了非利差收入业务的拓展,许多银行都纷纷组建了金融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开展多元化经营业务。理财业务、现金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衍生金融业务等得到快速发展,资金运用渠道日益多元化,综合化经营进一步显现,这些做法在某些程度上恰恰迎合了对私人银行业务全能化、复杂化的要求,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必将成为国内银行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与获利能力的有效途径。

4、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投资范围扩大了私人银行的业务范围

近两年,中国银监会逐步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相关政策,允许商业银行代客投资,并已与银监会签订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监管合作机构监管的股票市场,以及上述境外监管机构所批准、登记或认可的公募基金。截至目前,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境外投资范围扩展至香港、英国、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2007年底,共有23家中外资商业银行取得了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 这对于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来讲是一个好消息。

二、国内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的挑战

富裕人群的急剧增长给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带来诱人的发展空间,但我们不容忽视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相比,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配套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大踏步发展仍面临人才、法规、产品及市场观念等障碍。

1、专业人才缺失是国内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的重要问题

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最关键的环节是发现客户需求,并做出满足客户要求的解决方案,这就有赖于高素质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及其背后的专家顾问团队,而目前我国私人银行领域最大的问题就是难以招募到足够的专业人才。由于专业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要求很高,客户经理必须根据客户的资产、性格、风险偏好等情况,当好客户的“财富管家”,这就要求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经理必须精通个人财富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熟悉国际金融市场及衍生金融产品,了解资本市场运作的一般规则,了解保险知识,熟悉主要国家的税收政策和移民政策,熟悉信托计划的规则和运作,同时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目前国内能达到此要求的专业人才缺乏。

2、分业经营的局限性影响私人银行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的水平

目前,国外金融行业混业经营的模式对私人银行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客户可以通过私人银行服务享受包括基金、股票、证券、保险外汇等多种投资组合,而我国一直是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 ,银行、保险、证券三个市场相互分离,商业银行不得从事投资、证券和保险等业务,客户资金只能在各自独立的体系内流转,银行无法开展涵盖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各类别的综合业务,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采取有限的变通方式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服务,这势必影响私人银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的水平。

3、对私人银行的监管政策还处于空白

在监管方面,由于私人银行是一个全新的业务模式,目前国内所有的银行法规中均没有针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和约束,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政策还处于空白状态。2005年5月25日,中国银监委会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在第九条中首次提出了私人银行的概念,但同年9月正式出台的《办法》最终删掉了私人银行服务条款。由于私人银行业务提供的产品不同于普通理财产品,大多是具有创新性的产品,而创新和监管之间的矛盾也将凸现出来。私人银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一定的风险,私人银行业务法律识别难度大,金融监管还有待加强。

三、促进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建议

由于私人银行业务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业务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及对从业人员高素质的要求,而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必须结合我国银行的经营环境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道路。

1、优化客户结构,对客户进行有效细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长期以来,国际私人银行业细分客户的基本思路是基于财富水平标准,即“财富金字塔”,但由于目前财富水平相似的客户可能需求根本不同,近年来国际私人银行机构又开始不断开发应用各种新的客户细分标准,如财富来源标准、财富管理参与程度标准、多重细分标准等。对于我国商业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来讲,应首先找准拓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目标市场,在重点突出富裕认识阶层的同时,应兼顾中产阶级的需求,不宜将服务门槛定得过高,首先,在可选择的经济金融业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试点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其次,在对目标客户进行细分的时候,应考虑多种维度,如金融资产、风险承受度、年龄和人生阶段、职业与工作特征、金融需求的特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细分的难易程度,采用几个维度进行客户细分,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财富管理业务模式。

2、拓展丰富的私人银行业务品种,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需求

外资银行在国外投资工具多,手段多。在目前我国投资工具不是很丰富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利用现有资源,力争帮助客户找到市场上最好的投资产品,同时确保投资组合的运作效果达到客户想要的理想效果。为满足我国私人银行客户的需求,必须学习和移植西方私人银行业务的财富管理产品,在我国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为客户提供尽可能丰富的金融产品。

3、防范风险,完善内控制度,加强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管理

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其涉及的投资产品日益复杂化,而国内对拓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金融监管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交易风险在一定程度内存在,因此加强风险管理对于我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建议银监会尽早推出包含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金融监管相关办法, 统一制定私人银行业准入标准、业务范围, 提出明确的风险管理和对客户了解的详尽规范, 制定私人银行从业人员资格条件和从业规范;其次,立法部门应加快私人银行业务相关立法工作,为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法律保障;再次,商业银行要建立健全私人银行业务管理制度,包括操作规程、管理办法和内控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保证私人银行业务在规范和低风险下运行。

4、培养和引进稳定的专业人才队伍

由于目前私人银行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具有高标准、多元、全面化的特点,服务高端客户必须是精通银行、财务、税收、不动产策划、会计、法律等领域的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同时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而非一味地推销银行自身产品的一般银行的理财经理。在国外加拿大皇家银行、百达银行等外资银行中,从事私人银行业务服务的理财师大多拥有国际金融理财师(CFP)、注册金融分析师(CFA)、认证财务顾问师(RFC)等国际通用的理财师认证资格,目前国内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分别举办了认证私人银行家(CPB)培训班,学员大多是全国的理财人员中层层选的理财精英。在今后推动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队伍,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个性化方案。

5、与外资金融机构构建战略联盟

国内银行的薄弱环节是管理、经验、人才等。同时,受国内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法律限制,将制约着私人银行业务全面开展。通过战略联盟,商业银行可以与外资金融机构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形成中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从而具备全能银行的业务功能。另外,合作后,资源还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成本降低和客户基础分享,更快地培养专业人才、积累经验,从而扩大商业银行本身的地理、产品服务及客户范围。

【参考文献】

[1] 王志军:当代国际私人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7(11).

[2] 王元龙、王艳:发展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若干思考[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第1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现状分析;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现状

自2010年后,我国各商业银行开始为贵宾理财的最高形式——私人银行做准备,纷纷将VIP贵宾理财升级为财富管理中心。中国银行的中银理财、农业银行的金钥匙理财中心、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建设银行的财富中心、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理财等各式各样的理财中心都在向私人银行业务挺进,国内商业银行的财富管理服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层次。

目前,中国高净值人群众多,但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众多银行已纷纷开始进军私人银行市场,政策监管方面也给予支持,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势在必行。

1.私人财富市场潜力巨大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造就了大批高净值人群。2010年末中国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超过1 千万人民币) 数量比2009年增加22%,达到50万人;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使得众多中资银行、外资银行纷纷抢滩中国私人银行业务。

2.客户需求尚未得到满足

当前我国金融方面的各种法律和规章制度不太完善,风险管理方面与软件硬件设备相对落后,这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呈现出诸多特点。约70%的受访高净值人群认为需要一定的专家建议进行理财。

二、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与外资银行相对成熟的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服务相比,我国私人银行服务刚刚起步,存在不少的制约发展因素。(1)政策限制显著。在中国境内,银行业尚未完全实行混业经营。不同类型的金融市场之间的有机联动和合作机制亟待形成。(2)产品单一雷同。在现有混业经营还没有完全放开的基础上,产品设计开发常见于基金、外汇等理财产品,与金融理财服务并没有太大差异,较难有大的突破。(3)人力资源缺口较大。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需要更加专业的投资理财类人力资源,在这方面的制约更加明显。

三、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策略及思路

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市场发展不确定性较大,对金融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内,随着CPI的高起,抗通胀是重要任务,人民银行实施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已达21.5%,超过美国历史上最严厉的水平(21%)。针对未来几年零售业务发展需求和发展环境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策略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方式

目前零售业务从资产规模、客户数量、业务贡献等方面看,都已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居民收入和财富的不断增长,零售业务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未来5-10年将是中国零售银行业务发展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

2.推动消费金融市场快速发展

重点要做好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分期等个人信贷类产品,以及银行卡、结算通等个人支付结算类产品的创新。在重点地区针对优质个体私营业主,采用“优质客户+有效资产抵押”等模式,加快推进个人助业贷款的发展;选择特色区域扩大个人支农贷款试点。

3.创新金融市场服务发展模式

从传统业务向有效益、质量好、低资本占用的业务转型。第一,逐步建立客户分层评价体系,建立基于分层特征下的服务模式;第二,被动营销向主动营销转型。主动挖掘潜在客户群,实施主动跟进营销。第三,网点功能向专业化转型。除营业面积等客观条件限制外,打造集综合营销、经办业务的能力和现场音效的综合服务能力。

4.积极推进将“社区金融”服务

“向社区前进”是当前零售业务的发展方向。强调“社区金融”的原因,首先在于,所有的经济元素都落脚在各个不同类型的社区。第二,社区内涵宽广,既是物理的,也是虚拟的;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第三,社区是金融产品和客户之间的桥梁。金融产品本身不是金融,找到客户进行交易才形成金融。

5.切实提升银行金融服务水平

银行是服务产业,行业属性就要求银行以客户为中心,做好服务是银行经营的灵魂。以主动挖掘客户需求,提供优质方便服务,创新产品覆盖面和渗透率,秉承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为重要抓手,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郑雪.汇丰集团私人银行业务及风险管理[J].银行家,2008(09).

[2]连建辉,孙焕民.走近私人银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王志军.当代国际私人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7(11).

[4]梁文宾.竞争合作关系下的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J].新金融,2007(12).

第15篇

摘要: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私人财富亦不断增长,个人财富管理服务的需求强劲,私人银行业务正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应该通过增强产品创新,加强配套体系的建设,加强风险控制、增强混业合作,采用多形式、全方位的产品销售等措施来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私人银行业务;商业银行;综合化服务

财富的集中和富裕阶层的增加是私人银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潜力巨大,一方面是市场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门向这部分高净值客户提供高质量全方位服务的私人银行。金融机构的私人银行业务收入由于相对收入稳定,利润率高等特点,必将成为内外资金融机构争夺的热点。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基本界定

私人银行业务所提供的是从继承遗产开始到接受教育,为其打理庞大的继承财产,然后协助接管企业、运营企业,一直顾问到客户年老体衰,辞世前安排遗产。这是专门面向富有阶层的个人财产投资与管理服务,这项业务的特点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服务涵盖资产管理、投资、信托、税务及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等广泛领域,由专职财富管理顾问提供一对一服务及个性化理财产品组合。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私人银行业务和国内目前通常提及的银行零售业务、个人理财服务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其核心是资产管理,以高层次人才为支撑,研究分析为手段,专业化经营为特色,立足于制定一整套解决客户金融服务问题方案,来满足客户复杂多样的需求、提升商业银行与客户合作价值,延长客户关系价值链。

二、我国发展私人业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必要性

西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的比例已远超过利息收入,个别大银行的中间收入甚至占总收入的70%以上,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作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对于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社会财富增加是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基础

我国社会财富增加是从两方面来体现的,一是财富总量增长,二是财富集中度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随着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居民私人财富不断积累,个人金融资产持续增长,截至2007年三季度末,我国城乡居民个人金融资产高达50万亿元。与此同时,财富集中化趋势也很明显,富裕家庭的存款已经占到中国个人银行存款的60%以上。中国的富裕人口集中度非常高,体现在财富集中度上,目前约有25万人,掌握着185亿美元的外汇。而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富豪拥有的外汇占全中国外汇储蓄总额的60%;不到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现金大约占他们全部财富的71%,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4.6%,总而言之,社会财富格局的变化为商业银行拓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将极大催生对私人银行业务的需求。

2.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是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从长远来讲,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必然趋势,随着银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存贷差将逐步缩小,极大的削弱了我国银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传统垄断利润,商业银行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私人银行业务以其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的特点日益得到各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青睐,并得到迅猛发展。2007年全球私人银行平均税前利润率为39.96%,远远高于存贷业务,各大金融机构注重私人银行业务,也是因为其高额回报率。

3.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与外资银行竞争的需要

自2006年12月底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来,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恒生银行、日本瑞穗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荷兰银行共8家外资银行向银监会提交申请,在中国境内注册为外资法人银行。这意味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市场中更完全的市场竞争环境正在形成。

(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已初露端倪

为了提升私人银行的服务水平,国内各银行纷纷从高端理财服务展开竞争。2005年6月6日,中国建设银行成立高端客户部,率先在国有银行中设置了一个专门针对特定客户群体的总行一级管理部门。高端客户部负责主管全行“富裕客户”的营销管理,其客户的流动性金融资产门槛达到300万人民币元以上,而一般大众理财业务的经营管理,则分置于原有的个人银行部;2005年4月11日,招商银行“财富管理账户”正式面市,传承招商银行一贯“鼠标十水泥”模式的营销理念,它将银行卡、账户管理、资金调度等业务整合在一个账户上,并突出了综合投资理财的服务功能。中国民生银行则以重金购入一套客户信息管理系统(CRM),并欲寻找业内顶尖的合作伙伴,在此CRM的基础上开发非常先进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平台,图谋以高起点进军个人理财业务市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已经开始发展起来。

2.我国商业人银行私人业务水平低

对国内银行来说,所开展的私人金融业务整体还比较初级,仅仅停留在概念的炒作上,缺乏实质内容,业务概念狭窄、品种匾乏、无法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以及理财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比较突出。

私人银行业务的核心是资产管理,包括丰富的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银行既要综合考虑客户在税务、保险、房地产、艺术品投资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又要分析客户的财产结构,为客户提供长期财产组合方案。这些产品和服务在我国目前都很缺乏,不能为外资私人银行业务拓展提供有效的工具。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各项私人银行业务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规模上的差距非常明显。

3.银行缺少私人银行要求的人才机制

私人银行业务是国内新兴的金融业务,是知识密集型行业,要求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敢于竞争、开拓性强、懂技术、会管理、善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其决策层、管理层以及一线窗口人员均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掌握相关的业务理论及操作技能,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需要进一步的培训和提高。一般来说,私人银行为客户配备一对一的专职客户经理,每个客户经理身后都有一个投资团队做服务支持;通过一个客户经理,客户可以打理分布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基金市场和房地产、大宗商品、私人股本等各类金融资产。但在中国,这还完全做不到。转贴4.营销体系不健全,售后服务不到位

目前仍有商业银行对营销的认识存在偏差,没有设置专门的营销部门,没有配备专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和完备的营销网络来进行个人金融产品的销售。随着电子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应用,个人金融产品往往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需要通过具体形象的演示才能够得到客户的认可和接受,而往往由于宣传方式及营销手段的落后,使银行推出的新产品往往无人问津。此外,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不断创新,相关的业务咨询、功能介绍、金融导购等售后服务却严重滞后,使得许多居民个人对个人金融服务项目一知半解,无法真正享有服务。

5.客户对对金融机构的信任程度不高

在西方,全权委托理财是盈利最大、成本最低的服务项目,因此往往被作为推销的重点和客户服务的目标。但在中国,金融机构的专业理财水平和信誉还没有达到令客户全权委托的程度。

6.开展私人银行的一些基础性工作尚未做好

例如,我国尚未建立个人信用评估机构,也没有全社会统一的个人信用评估标准,银行间信息无法共享,整个金融系统又缺乏一套合理的个人信用衡量监督制度.因此,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

三、国外私人银行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截止2007年,全球私人银行业共管理着超过7万亿美元的资产,分布在日内瓦、苏黎世、伦敦、纽约、迈阿密、新加坡和香港等金融中心。其中,瑞士是最早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国家,也是当今世界的离岸私人银行中心,其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历史对我们具有较多的参考价值。美国的私人银行业务虽然开始时间较瑞士晚,但美国却是当前世界最大的在岸私人银行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代表着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通过了解和分析西方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为我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得出以下启示:

(一)发展以零售业务为基础的私人银行业务

美国20世纪发展私人银行的环境与目前的中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如金融行业的分业监管,居民个人财富大幅增加,个人理财方兴未艾等。从2004年开始,我国银行业务出现了大举由批发向零售转移的趋势,个人理财业务得到迅猛发展,个人理财产品不断丰富,各商业银行开发了大量的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通过这些年来的发展,我国各商业银行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个人理财业务经验,为将来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我国应以发展在岸私人业务为主

瑞士是全球富人的“避税天堂”,几个世纪以来能够一直保持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绝非偶然。仔细审视瑞士私人银行的成功要素,显然其中有很多条件都是目前的中国所不具备的,比如说政治中立,客户保密制度,低税收体制,货币的自由兑换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良好的

银行业声誉等,而这些都是开展离岸私人银行业务所必不可少的,所以客观的说,我国银行

业的现状,决定了我们暂时尚不具备开展离岸私人银行业务所必须的一些基本条件。

四、我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策略

由于我国市场的特殊性,全套照搬目前西方的服务模式、业务种类和组织架构是不可行的,发展西方意义上的“私人银行业务”在短期内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采取措施,逐步提供西方成熟的“个人银行服务”。

(一)增强产品创新

由于国内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比较晚,在产品创新方面也应该循序渐进。首先应该完善各种产品体系,包括:优化普通银行产品服务、完善资产管理服务、提供专业化高端产品、咨询顾问服务等。

(二)加强配套体系的建设

首先,是建立市场营销新机制。银行的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对客户资源的竞争,在今后的私人银行业务中,银行必须争取相当的富裕私人客户群,而为获得这组客户群,就必须尽快建立一套主动的市场营销新机制,并配套建立目标客户动态档案跟踪管理制度。

其次,是建立金融产品信息反馈体系和客户信息资源的开发运用体系.由于现代商业银行更加注重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因此国内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应适应发展,从以产品管理为主转向以客户管理为主,从无差异服务转变为差异化服务。

(三)加快培养和引进私人银行业务专业人才

目前国际私人银行业务中的许多产品都涉及相关的专业人才,如证券人才、会计师人才等。对我国银行来说,当务之急是应该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私人银行业务从业队伍,积极引入和完善国际个人理财规划师(CFP)资格认证制度,同时,更重要的是还要解决我国金融机构如何保证私人银行业务私密性的问题,这些都将成为未来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关键。

(四)加强风险控制

2004年9月,花旗银行因涉嫌从事洗钱等多项违法业务被日本金融厅勒令关闭其在日本的私人银行业务。2004年10月,花旗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在韩国也受到了监管机构的调查。因此,面对未来中国私人银行的迅猛发展,必须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监管经验,依法规范私人银行业务,严格控制经营风险。

(五)加强混业合作,拓展金融产品

在混业经营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各商业银行必须努力加强与保险、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他非金融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拓展服务的范围,提升服务的层次。商业银行应按照营销管理的思想,以差别服务为特色,以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软件为依托,由银行专家型人才根据客户需求,对各种个人金融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组合和创新,开发出能够满足中高层个人客户增值、保值资产及安全、方便投资需求的个人综合金融产品,努力为客户提供综合化、全能化、个性化的私人银行服务。

(六)多形式全方位进行产品销售

在银行的各种业务中,由于私人银行私密性、个性化的特点,其对营销的要求也是最高的,可以说,如果没有卓有成效的营销,发展私人银行只能是纸上谈兵。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私人银行的产品大多是新产品,被人们所接受更要建立在营销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杜芹平,张洪营.商业银行服务营销[M].上海:上海财经人学出版社,2005.

[2]任丁秋.私人银行业与资产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连建辉.走近私人银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王金龙.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5]龚明华.发展中经济金融制度与银行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4.

[6]丁秋.私人银行业与资产管理—瑞士的范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7]邢天才.中外资本市场比较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8]小詹姆斯,法雷尔,沃尔特.雷哈特.投资组合管理理论及应用[M].北京:机械业出版,2004.

[9]JaneE.Hughes,scotB.MacDonald.国际银行管理:教程与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