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人才培养策略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065-02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对地方院校来说,既是发展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地方院校能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重点在改革与创新,关键在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的需要。
人才培养模式是构建人才知识结构的关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地方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在经济社会的新形势下,结合行业的发展,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培养途径、教学管理机制、人才评价标准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自我界定、发展与创新。
一、设计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多元化人才
培养方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及实施过程的具体操作方案,它决定了达到培养目标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地方本科院校要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兼顾自身的特点,科学设计培养方案。培养方案要明确培养人才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地方应用型院校更要突出能力,面向地方为行业服务,行业的需求和要求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首先,把培养目标细化为知识、能力、素质大纲,尤其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通过细化培养要求,将培养标准所规定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明确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包括课外环节)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贡献。以构建能力培养为主线,从认知到应用、从被动到主动,由浅入深、从易到难,逐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能力,设计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其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需要处理好几个问题:一是加强专业基础与拓宽专业相结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构建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平台;本专业内部做好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科学素质教育的结合,各专业之间要加强文科教育与理科教育的渗透,努力探索培养具有专业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二是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培养、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加强体育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强化基础课程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专业教育,突出专业特色,增强学生专业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正确处理规范化与个性化的关系。
最后,大胆创新,突出特色。一是可以从强化职业素质的培养中去挖掘。改变依据学科知识的相对独立性划分课程,树立以能力和素质形成的相对独立性划分课程的理念,增设部分职业道德、诚信和职业素质方面的课程。二是可以从增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选择的自主性、扩大学生自主选择权方面去突破。实行弹性学分,给予学生跨学科学习和专业选择的自。在某些基础好、实力强、有特色的学科专业实行双学位教育,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三是将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就业与创业教育、素质教育作为教学中的一个环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之中。
二、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人才培养规格多元化的需求,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就要体现以素质为重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理念,努力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培养目标为准绳,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整合课程设置,整体优化构建有特色的课程体系,突出学科专业特色。教学内容要不断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行业企业的需求来更新,及时变更教学内容以反映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最新动态和要求,提供给学生以最优化结构的教育内容;教学内容应多样化、灵活化、开放化,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的内容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掌握,而且注重学生心理的、生理的、智力的、审美的、精神的、人格的全面发展,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三、改革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教育模式从教育规范的共性向学生发展的个性转变,那么就需要我们更新教学模式,满足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为达到教育学的最佳效果,应根据课程特点,借助多媒体课件、网络技术等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开设讲座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创新人才培养途径,走校地融合、产学研结合之路
走校地融合、学产研结合之路是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校地融合、产学研合作教育,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境,合理安排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因此,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地方资源开发大平台,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融入地方特色,实践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进程。
五、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实行系统化管理,重视过程管理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要将教学管理机制与专业设置方式和课程体系等的改革与创新配套进行。在管理与运行机制上突破旧的管理分散、单一的弊端,注意实行系统化管理,重视过程管理,注重管理的整体性、全过程性和全员参与性。在管理机构建设上,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学管理中教务处的主导作用、院系的主体作用和教研室的基础作用,建立由学校职能部门、教学指导委员会及教学督导组组成的系统管理机构;在管理制度建设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差异,采用学分制与选修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注重规范,细化操作,不断建立完善、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即实行精细化管理。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上,按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特点,遵循系统化管理的原理,建立以教学决策指挥系统、教学条件保障系统、宣传教育系统、教学监控系统、教学与教学管理评价系统、教学激励与约束系统、教学信息收集与反馈系统为要素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使之对教学过程实时监控,又对教学效果反馈控制,形成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全员参加的互动式监控模式,充分发挥其保障、监控和导向的作用,及时纠正偏颇或弥补缺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构建多元化人才评价标准,激励学生成长成才
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要求多样化的质量标准来衡量人才。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传统的主要以课程学习评价的方式,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探索建立科学、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业评价方式,构建包括课程学习、能力评价、科研成果和实践活动评价等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做到评价方式和标准与培养目标和效果相一致,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准确,有实用性、科学性和操作性。
七、建立有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人才培养提供保证
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产业的升级调整,对人才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行业的执业素养都提出了新要求。适应经济发展和行业的需求,培养具有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其既能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又能担任行业岗位工作,是地方院校承担的重要任务。地方院校应该从教学和人事方面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参加行业的科研和生产实践,并努力通过全国执业考试,获得执业资格(因为获得执业资格是反映教师自身执业素质的重要参考,它直接反映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聘请企业一线技术开发人员到校任教,或者派遣骨干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有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综上所述,地方院校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我们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的迫切任务,更是适应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曲铁华.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2]顾明远.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关键词】高级中学 创新人才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006-02
一、高级中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分析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高考形势的深入发展,许多高级中学面临新的严峻形势。比如尖子生源的流动性明显变大,教育教学的任务繁重。一些高级中学尤其是重点高中肩负着带动本地区教育教学发展的重任,高级中学能否培养出更多的顶尖重点大学人才成为本地区人民衡量其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这就对高级中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对创新人才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经形成了创新关系国家发展前途的共识。从高中阶段的角度看,创新人才应该是在某些领域比相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中的年龄相近的学生具有更为超常的能力或潜在能力的学生个体。他们通常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第一,超常的智商,如表现出超于常人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第二,超常的创造力,如表现出超于常人的思维好奇心、思维敏锐性和学习动力;第三,非凡的领导力,如表现出广泛的情感感染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第四,超常的学习能力,如表现出对特长专业的深刻理解和系统掌握。
笔者任教于贵港市高级中学,贵港市人口达503万,学生人才资源丰富,学校文化底蕴深厚。作为广西首批省级示范高中,如何才能让学校的发展走上一条强校强师良性循环的道路?笔者认为,就是要培养创新人才。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通过实践发现从学校管理和课题研究两个角度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二、高级中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健全机构,落实制度
很多高级中学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存在着“唯有靠天赋,唯有靠天吃饭”的认识误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存有畏难思想,所以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是放羊式的。由此建章立制成为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首要任务,高级中学应成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领导部门,配备强力教师,定期进行会议研究,指导培养工作。与此同时,可成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科的培养小组,选定教练。培养小组为每名学生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档案,进行跟踪培养。提出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培养创新人才的工作,将整个培养工作过程做实做厚做细。并对教练和创新人才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原则上是谁培养谁受益,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二)建立导师制和培训制
建立导师制和培训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导师是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高级中学应制订严格的标准,为每名学生人才选拔导师,与此同时制订创新人才导师制度。导师制订创新人才培养三年详细工作计划,学校每周定期召开导师研究会议。
导师主要负责创新人才培养,一是展开针对性培养,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案例,导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和家庭背景。二是进行思想引导,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言传身教,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培养效果。三是加强学习辅导,使学生端正学习方向和态度,激发学习动力,系统掌握超常规的学习方法,挖掘创造力,培养超强的学习能力。四是进行心理疏导。高中生容易产生生理和生活方面的各种疑惑和烦恼。导师应帮助学生疏导和消除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帮助解决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勇气和信心。
同时,导师也负责组织开发创新人才培养的培训课程。课程的开发标准有以下五个方面:(1)创新人才如何思考问题;(2)什么样的课程可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将散乱的教材整合为综合性系统性的教材;(4)编写面向全国竞赛和自主招生、保送生考试为目标的、符合本学校学情的教材;(5)加大学校理科实验室的建设,更新实验设备,开发创新实验的教材。
培训制的形式可适当采取我国历史上的私塾学习模式,给予学生相对较为自由的时间进行学习,同时,为学生提供较大的研究空间,使学生进行超前学习,培养超常的创造力。
(三)加强课题引领
课题引领是高级中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抓手和灵魂。课题研究是教师的成长之路,同时能极大地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应以课题为抓手,带动学校课题研究的全面开展。高级中学应鼓励教师参与相关课题研究,以开创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新局面。课题研究的触角应延伸至学校教学的方方面面,导师通过相关创新人才课题研究,既获得专业化成长,又提高开展创新人才案例培养工作的能力。以贵港市高级中学为例,目前,该校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重点课题已经成规模地开展,学校学术氛围浓厚,为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培育了深厚的土壤。
三、高级中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
高级中学创新人才培养取得丰硕的成果。以贵港市高级中学为例,该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以来,2012年有一批学生获得全国物理、数学、化学和生物竞赛一等奖和自主招生降分20分资格;2013年全国高考,贵港高中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6人,考取香港中文大学1人,高考成绩有较为显著提高,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答卷。2013年贵港高中的全国学科奥赛和自主招生工作又有较大提高,有4名学生获全国学科奥赛的银牌和铜牌,8人获全国学科奥赛初赛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创新人才呈现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开创了学校学科竞赛从无牌到有牌的历史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彭芝.关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10(7)
关键词: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策略;策略研究
地方职业院校是指由地方政府举办的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具有高等性、职教性、地域性等特征。以贡献求支持,以创新求发展,立足和服务所在区域应是地方高职院校的重要价值取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要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因此,如何与区域农村建设紧密对接,调整好人才培养策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职业院校急需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地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地方职业院校人才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将传统农业进行改革,逐渐步入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结构化和农业集成化,从而带动农村和农民进入新的历史格局和历史角色中,为新时代的发展创造资源优势。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人才进行技术支撑,才能保证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加快。而技术性人才需要地方职业院校以农业发展为导向,以农村建设为驱动,以农民素质提高为目标来改革教育体系,从而适应现代农业发展。
(二)可以促进农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需要各阶层的教育机构进行相互补充,其中地方职业院校具有较大的地缘优势、情感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能够更好的对教育进行补充,向农村输出符合现代农业生产需要、符合新农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从而将农村教育水平进行大幅提升,改变传统农业的结构,促进农民向新领域、新技术、新行业转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性转化,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够逐渐改变农村高素质技术性人才的缺乏状态,引领农业不断创新和拓展,激活农村市场,实现小康社会。
(三)农村人力资源化转移离不开地方职业院校的支持
我国农村人口庞大,农村市场开发度小,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等使得农村存在劳动量大,劳动力价格低廉,劳动力素质不高,从而使得农业产业结构固步于传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认识不高等,当剩余劳动力转移向城镇时,往往表现出较大的不适应性,难以形成人力资源优势。而地方职业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还可以为农民的发展提供新颖的突破口,进军新的领域、新的职业,从而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势,提高劳动力的社会价值,降低人地矛盾,促进农民增收增效。因此,职业教育可以在长效机制的带动下,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优势转化,保证农村市场向纵深方向开发,促进农村经济在人力资源的支撑下大踏步前进。
二、地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地方职业院校是向农村市场输出适应性强、业务熟练性高、创新意识足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必然要求
由于地方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重心把持上以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侧面提高理念素质和工程设计素质。地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结合区域内农村市场,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村建设需要,培养懂现代农业生产、农产品经营、现代农业管理和服务现代农业的专业化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在学术领域可能难占有优势,但在技术应用上存在创新意识强、应变能力高、钻研业务精神饱满,能够以三农改进为发展的基本点,立足于农村和农业,致力于改善农村现状,将农业现代化发展作为奋斗的目标。因此,地方职业院校是服务新农村的必要途径。首先,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这种人才需要地方职业院校来输出。其次,新农村建设需要现代化的科技成果不断转化和推广来实现。而科技传播的最佳途径是地方职业教育平台。最后,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懂业务,会管理,了解生产,掌握技术的人才来实现,这种人才的输出和服务体系的健全需要地方职业院校的不断努力与创新。
(二)新时期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的综合背景要求地方职业院校培养新型应用人才来服务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指出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实现新农村科技化,实现新农村现代化,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而教育的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前沿力量,是对社会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因此,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一方面,新农村建设需要一支服务能力强、科技水平高、理念先进、技术过硬、懂农业、知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而这种职业农民的培养需要地方职业院校充当先锋来实现,另一方面,地方职业院校接近基层,具有情感优势、地缘优势和人才优势,能够从国家政策的全局性出发,从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来看待三农问题,从而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来促进新农村前进、服务新农村变革、改善新农村现状。在国家对农村进行战略调整,地方职业院校站在第一线,为农村进行特定的人才培养,从而实现地方职业院校与新农村建设的关联紧密性,促进新农村发展以教育为支撑,以科技为生产力进行不断改变。
三、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策略
(一)政府参与,建立健全必要的保障体系
地方政府要认清本区域教育机构的布局和优势分配,从而明确地方职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给地方职业院校提供一定的资金帮扶、地位确认,从而促进地方职业院校在新农村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资源优势,保证教育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彻底将职业教育的社会偏见进行纠正,认清地方职业院校的社会价值,出台优惠政策来鼓励地方职业院校进一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了促进地方职业院校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实现新农村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和人文内涵的沉淀,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结构优化进程的加快,有必要建立保障体系。一是从资金上进行保障,政府要加大经费的扶持力度,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现状,对符合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进行大幅度的经费支撑,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人才的激活与可持续性。二是在机制和发展方向上进行保障,促进地方职业院校构建适合本地特点的新农村建设路线和资源布局,促进订单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三是政策上保障,考虑到地方职业院校的特殊性,为了调动地方职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有必要出台各项优惠政策,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实现基地配套、设备配套,促进教师向双师型转化,从而保证教育与农业的紧密联系性,以职业教育促进农业发展。
(二)加大地方职业院校在招生与就业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职业院校对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职业院校在招生计划、就业渠道、人才培养改革方面,需要一定的政策扶持,从而保证生源的高质充足,就业率的提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用性。这就需要从农业行业的制度上进行扶持,增强就业范围和就业能力,从而提高地方职业院校的人才竞争力,实现地方职业院校促进三农问题的不断融化分解。此外,在招生上要给地方职业院校一定的自,扩大地方职业院校的招生范围,从而保证生源的充足,实现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文化素质上得到提升,在技能上得到改进,从而更好的带动新农村建设向小康社会迈进。地方职业院校是新农村新型人力资源输出的摇篮,农村是地方职业院校生源的主要来源地,两者关系本来就很密切。通过教育后,新型人才能够依靠所学在农村促进农业向现代化转化,利用自身的技能和创新思维,在农村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地方职业院校具有促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的责任与义务,是历史给予地方职业院校的一种机遇。
(三)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为了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地方职业院校服务于新农村,服务于农业现代化,职业院校必须认清形势,增强发展意识,以教育优势的聚集和积累为目标,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树立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拓展办学思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从而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不断向农村靠拢,真正实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优秀人才。地方职业院校办学活动要始终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服务“三农”培养、培训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专业设置上要做相应的适当的调整,把相关专业以及学科人才的培养与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有效衔接起来。
(四)准确定位,精心设计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
地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要以新农村为出发点,以农业现代化为主要目标,以农民素质提升和技能应用为主要核心,从而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和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新农村和农村市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人才培养要有质量,有成效,需要依靠成熟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和方法才行。
(五)建立以职业院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地方职业院校可以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秉承学校的传统,探索建立以地方职业院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主要内涵是依托学校的科技优势,整合校地农业科技资源,重组农业科技价值链,建立以农村示范基地为主体,以科技培训和信息网络为支撑的“一体两翼”的科技推广平台,探索实践“地方职业院校+基地+科技示范户+农民”的推广通道,通过技术创新、技术示范、技术培训、信息传播四轮驱动,促进科技成果进村入户。
参考文献:
[1]刘江毅.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党史文苑,2012(24).
[2]魏丽萍.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0(25).
[3]冯志军.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
【关键词】河南旅游业;涉外导游;问题;培养策略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全国重要的旅游大省。近年来,我省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2012年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0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02.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04%和22.1%。其中,入境游客168.29万人次,增长14.61%。因此,河南对涉外导游的需求也在增加,但是涉外导游人才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目前,国内关于涉外导游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主要是从高校角度来讨论。但是,涉外导游人才的培养质量关系到涉外导游服务质量、旅行社发展及旅游相关部门管理等多个方面,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一问题,以找出更好的方法来促进河南国际旅游市场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涉外导游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1.涉外导游专业化程度低
目前河南在职的涉外导游, 主要来自中专和高职高专的旅游管理和外语专业毕业生、一些较大的宾馆饭店从事涉外接待服务工作的人员、从社会其他部门或行业改行而来的有语言或背景优势的涉外旅游服务人员。这些涉外导游虽然各自具有自身优势,但外语水平和旅游业务知识还相对欠缺,因此涉外导游整体专业化程度较低,而培养专业综合素质高的涉外导游专业又大多都分布在中职和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设置外导游专业的又寥寥无几,使得涉外导游素质提高面临困难。
2.高校涉外导游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高校涉外导游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涉外导游双语师资力量匮乏。目前高等院校的旅游双语师资主要有两类人员构成:外语专业或有外语教学背景的专业教师和外语水平较高的旅游专业教师。这样就存在着以下问题:传统教学模式中培养出来的非外语专业毕业的旅游专业教师大多擅长阅读语法等书面知识而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而外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听说读写能力较强,但却缺乏相关的旅游专业知识。从目前情况看,能胜任高等教育双语教学的教师真可谓是凤毛麟角。
二是专业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大中专院校中从事旅游或导游教学的教师中,普遍存在着教师的学历和实际工作经验不能两全的现象。如学历较高教师很多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教学也只能限于理论层次,造成教学与现实脱节的现象;有工作经验或导游工作背景的教师,学历大多又不高,理论知识掌握不全面。这就导致教师综合素质有所欠缺。
3.旅行社对涉外导游的培养不规范
旅行社对涉外导游的培养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涉外导游人才培养投资大,旅行社不愿意培养新导游。河南部分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意识薄弱,且较注重眼前利益,希望在最短时间内培养出能带团的导游,为旅行社带来最大经济效益。涉外导游的培训相对于中文导游而言,需要更长时间和更多资金,因此大多旅行社不愿意自己培养涉外导游。
二是涉外导游专兼职比例不合理。河南的国外游客数量有限,旅行社不会为了有限的游客而长期雇用涉外导游。旅行社在旅游旺季时一般都采用外借社会导游的方式,这就造成了涉外导游缺乏专职导游,大多以临时调用的社会导游为主。
三是用人制度不健全。河南省大部分旅行社没有健全的用人制度,不与导游签订劳动合同,薪酬制度不完善,使得涉外导游缺少保障,收入不稳定,挫伤了涉外导游的工作积极性。
二、涉外导游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1.改革当前高校培养模式
一是壮大双语师资力量。高等院校双语师资力量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培训。通过校内培训、国内培训、出国研修,聘请国外专家来校教学等方式,对具有良好外语语言基础的旅游专业教师和一定旅游专业知识基础的外语语言教师进行系统的双语教学培养,使之成为优秀的双语教师。(2)聘请。加强与国内外教育和培训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以兼职或专职的方式,积极引进旅游专业外籍教师和旅游业内具有较好外语技能和专业经验的专业人士任教或讲学,扩大双语师资队伍。(3)激励。双语教学相对于母语教学要付出更多的工作量和努力,因此学校应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进行双语授课的老师,在计算教师工作量时,可在原有的基础上乘以一定的系数。在评定职称时,相同条件下,应对采用双语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成绩的教师优先晋升。
二是加强实践教学。涉外导游的工作职责要求导游能够用流利的英语进行工作和沟通,因此高校教育应加强对学生外语表达能力培养。外语表达是实践再实践的过程,只有场所的不断丰富,才能为学生外语能力表达提供有利的条件。高校涉外导游的培养可以通过模拟涉外导游实训室、数字化语音实训室、涉外导游翻译实训室、跨文化沟通体验室等校内实训室的模拟演练来达到这一目的。
2.完善旅游企业管理制度
一是推行专兼职涉外导游互补模式。旅行社之间可通过依据相关法律合同等手段建立导游互聘制度,允许导游的合理流动,让需要导游的旅行社能够及时获得高素质的导游,有多余导游的旅行社也能减轻财务负担,同时也让导游有团可导,增强其对旅行社的忠诚度。为此,旅行社可积极建立导游管理档案,使专职导游和兼职导游相互补充,并推行导游管理网络化,力争实现导游人员管理系统的联网。
二是推行激励机制。旅游企业可以以奖励的形式对那些在带团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导游进行再培训,让其担任初级管理工作,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导游人员的积极性又能够实现旅行社导游人员及游客利益的共赢。
三是建立合理的导游薪酬制度。旅行社可以根据员工的学历和级别语种工作表现以及职务级别等方面给予不同的薪酬,对于业绩好的员工实行物质奖励或职位提升,让优秀员工特别是品牌导游或导游明星的价值得到体现。
3.旅游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涉外导游的考核和培训
一是建立人才档案。旅游主管部门应建立优秀外语导游人才的详细档案,特别是小语种的人才档案。在旅游旺季的时候,旅游主管部门可以提供一些外语导游的信息,避免有旅游团却没有导游能带团的尴尬情况。
二是提高导游资格考试学历要求。由于涉外导游服务的群体不同,要求掌握更多的有关文化差异、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知识,并有较高的应变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只有提高涉外导游人员准入门槛,使涉其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涉外导游人员综合素养。
三、结论
更多高素质涉外导游的培养,需要高校、旅游企业和旅游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这将影响外国游客看待中国的方式,形成入境旅游的良性循环,并对于提升河南的对外形象,传播中原文化,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卫青,王慧.广西涉外导游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培养对策[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1):31.
[2]李海云,李正栓.河北省涉外导游及翻译人才培养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7):28.
一、辽宁旅游资源蕴含及特色旅游人才的需求
辽宁旅游资源丰富,民俗风情浓郁,是集满清文化、沿边优势、地质奇观、山水休闲、温泉养生等资源于一体,优势互补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其中丹东五龙背温泉、本溪温泉、辽阳汤河温泉已成为所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五女山、一宫两陵、满清皇家遗址等对辽宁地域民俗文化品牌的建立起到推动作用;鞍山、本溪、沈阳等雄厚的老工业基础是弘扬和传承辽宁工业文化的重要平台;以本溪水洞为代表的本溪国家地质公园连同花岗名山凤凰山、玄武奇观黄椅山使辽宁地区地质风貌特色明显。这些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具有打造辽宁地域特色旅游品牌的先决条件。同时,随着辽宁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把旅游业作为辽宁的支柱产业,旅游业在辽宁必将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辽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特色旅游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已经出现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特别是高级旅游经营管理、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营销策划、讲解等高层次应用型旅游人才奇缺。
二、辽宁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现状
辽宁旅游业要做到全面、可持续发展,打造地域特色旅游品牌,必须走“人才兴旅”之路,目前全省设有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24所,在校生共计6300余人(辽宁本科教学网),每年可输送毕业生1500名左右。其中应用型本科有10余所,如辽宁科技学院、辽东学院、辽宁财贸学院、沈阳大学、沈阳工学院、沈阳城市学院、辽宁科技大学、大连民族学院、大连财经学院、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渤海大学等,近年来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虽然在办学模式上有一定区别,但从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来看,还是普遍沿用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旅游教育特色不明显,应用性不够,特别是人才培养的知识内涵、技能等方面缺少地域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绝大多数只能成为普通旅游产品开发的后备人才,而对地方特色文化和旅游特色产品的开发了解甚少,无法满足辽宁特色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对具有特色的、高层次复合型旅游人才的需求(如特色导游讲解、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策划、旅游经营管理、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旅游项目建设等)。不能成为辽宁特色旅游发展的智力保障,将来势必造成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三、辽宁地方特色实用旅游人才培养策略
要做到可持续发展,打造地域特色旅游品牌,必须走“人才兴旅”之路,因此辽宁地域特色旅游管理、开发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意义。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高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1.依据市场需求细化培养目标。要培养适销对路的旅游专业人才,明确的培养目标至关重要。面对我国旅游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需要紧扣旅游市场需求变化,依托自身的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走多元化道路,实时调整、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强化人才专业化。如可以将旅游管理专业分为导游、游客信息服务、市场营销与旅游产品开发、会议与活动管理、运作管理、团队领队、散客旅游营销等方向,将酒店管理专业细化为烹饪管理、餐厅服务管理、酒店设施管理和客房管理等方向,使培养出的人才有明确的专业就业方向。
2.依据地域文化及特色旅游资源制定相关政策。要培养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人才,需要高校相关政策的支撑,辽宁省作为东北地区三省之一,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目前,辽宁省高校并没有制定与地域文化和旅游资源相关的政策,这无疑不利于特色旅游人才的培养,因此,各大旅游专业高校,需要在对各地市旅游资源和地域文化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具有地域特色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如辽宁省是满族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满族特色,针对这个特点,各旅游高校也要适当的开设与满族文化有关的课程,在制定培养方案的时候,要更多的侧重满族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
3.优化课程体系。为了适应旅游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必须科学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人才市场未来需求变化,根据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实行“通识+专业+实践(校内校外)”的模块化教学,压缩与专业无关的思想教育课,增加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种类,延长实践课时。在课程的安排中,要注意课程设置的梯度、层次之分,在一年级应以专业基础通用课程为主,奠定理论基础;二年级细化、深化专业方向课;三年级加强现代科技如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软件分析等的应用性教学,并设置专题讲座、进行实地调研,对新兴热点做深入剖析,为学生积累实战经验;四年级为专业实习。通过课程的逐步深入,强化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其就业竞争能力。
4.重视实训环节建设。实训环节的建设除了课程安排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整合校内资源,设立包括模拟导游实训室、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模拟餐厅等在内的校内旅游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仿真的训练环境,增加操作技能。如可以利用校内宾馆、餐厅作为实训基地,定期安排学生实习,并组织专人指导。二是旅游院校与旅行社、饭店、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联系,走校企结合的道路,这也是美国旅游高等教育最鲜明的办学特色。
5.加强地方特色旅游教材的建设。要培养地域特色旅游人才,必须要有特色旅游教材相配套,这是旅游专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因此,各高校要根据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引进适合的教材。同时,还要根据本专业学生的特点,编写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总之,只有教材规范、成熟,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
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主张“中庸之道”,解决问题不偏不倚,尽量不越雷池半步。从小学到中学、大学,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即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绝大多数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讲的内容也主要是考试要考的,学生要通过考试检验学习效果。一路考过来,进入大学,学生想放松一下,不愿意对大学课堂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当然也就无法创新。一些在国外颇有成就的中国籍专家发现,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国外学生好得多,但是若干年后的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学生缺少好奇心、思维不活跃,动手能力差。记得杨澜在国外学习时,某门课程的成绩是B,杨澜去找老师理论,感觉自己很努力,学的也不错,怎么没得A呢。老师说: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你从来没向我提出过问题。可见,西方一直很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队伍的创新指导能力不高
当前的高校教师绝大部分是没出过学校门的,高校在招聘教师时提出的条件主要是学历水平,很少有高校明确要求拟聘教师的社会实践经历。然而,没有亲自参加过专业实践的教师是很难指导学生进行创新的。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教师没有创新意识,找不到创新的角度,怎么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呢?另外,即便部分教师到企业参加过实践,有一些实践经验,但是当前高校给教师分派的教学、科研等各种任务,压的教师喘不过气,他们也难有精力去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三)管理部门对创新教育不够重视
近几年来,创新教育的呼声很高,各所高校也根据教育部的指示进行培养方案改革。要求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众所周知,学术及教学自由是高校创新活力的重要保障。如果教学管理部门对老师和学生管得过多、管得过死,则无法激发师生的创新兴趣。同时基于节约开支的考虑,学校安排的独立授课班级学生人数都较多,老师无法做到对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都了如指掌,更无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指导。
二、提高网络商务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策略
(一)利用创新类大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通过比赛促进实践教学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经常采用模拟软件的形式,利用模拟商务平台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商务流程。但是模拟软件的系统经常具有滞后性,难以实时更新,无法真正反映当前的市场环境,也无法体现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多变的商业策略,对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作用甚微。各类创新大赛中抛出的项目则是企业真实面临的商业问题,可以利用比赛来更新电子商务实践性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企业的商业运营模式,激发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兴趣,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坚持探索,不要惧怕失败。2.建立大赛指导老师团队教师队伍的实践经验不足是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绝大多数教师没有离开校园真正到企业锻炼过,书本讲的理论知识是一回事,真正到企业应用是另一回事。教师自身如果做不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很难在授课时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对理论进行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解释。如果能将真实的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相结合,授课一定能妙趣横生,让学生受益匪浅。每个创新项目的成功运作可能都需要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因此,各相关专业的教师应该组成指导教师团队,更有利于对创新团队的项目进行分项指导。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大赛,要给予相应的激励。3.学习创新、创业成功的案例案例教学方法,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到底什么是案例教学法,针对不同的课程应该怎样使用,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很多教师在教案中教学方法一栏都写有“案例教学法”字样,但是具体怎么做,学生是否从案例教学中获益,还是需要深思的问题。就电子商务中的商务类课程而言,课堂讲授中的案例教学,除了选取著名企业的案例外,还要从历届参赛中获奖的创新、创业案例中进行选取,要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利弊,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老师和其他同学再进行点评。
(二)提高教师的创新指导能力
电子商务专业的知识更新很快,专任教师必须实时充电。首先,高校要经常派电子商务专任教师去参加电子商务的学术会议、短期培训等,在与电子商务业界人士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将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其次,安排讲授计算机技术类课程的老师与讲授商务管理类课程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将相关知识进行融合,拓宽专任教师的知识面;再次,高校也可以派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的实际运营管理,同时鼓励并支持教师开办网上商店,让教师首先积累网络营销等方面的经验;最后,建立兼职教师队伍,聘请电子商务企业的项目经理、网站数据分析师和软件开发人员走进大学讲坛,作为专业课程的兼职教师,他们能给学生带来企业运营对人才的最新需求以及当前最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
(三)推广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又称发现法,是指学生在学习一些原理和概念等知识时,教师给出案例或抛出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实验、查阅相关资料、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相关原理。该方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索和研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采取团队合作等方式,加深对相关理论理解的深度。探究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对老师给出的案例和问题进行探索,会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并提出新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求解和质疑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前部分电子商务在校学生开办了自己的网上商店,进行创业实践。在新的培养方案中,我们也缩减了一些课程的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学时,还开展了专门用于实践、实训的短学期教学活动。大力支持教师带领学生参加电子商务领域的竞赛活动,将学生参加创新科研项目和各种相关竞赛所取得的成果纳入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作为评选优秀学生和奖学金的一项指标。增加专业选修课,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将来就业方向对课程进行选择,也可以尝试允许学生暂停学业参加创业、创新实践。
(五)改革考试方法
包括考试形式的改革和考试内容的改革。以往我们的课程考核往往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该形式并不适合开设的所有课程。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让学生上交调查报告、计划书、案例分析报告、程序设计方案等,作为对学生进行期末考核的评价依据。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即便采用笔试的形式,出题的类型也要灵活多样,增加分析说明、案例分析等主观题的比例,同时也可以考虑采用开卷、半开卷等形式,对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考核。
(六)通过市场调研寻找创新点
为了找到创新的角度,需要到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对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进行专项分析。通过调查发现,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可以分为:管理型、商务型和技术型。电子商务的专业岗位主要有电子商务员、网络营销专员、网络编辑、在线客服、网络广告、网站运营、网站策划等。根据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调整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寻找创新创业教育的着眼点。从新生入学开始,就逐渐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对将来的择业方向进行自我定位,然后在大三和大四的专业课程学习和选修课的选择上有所区分,在实践教学环节更应按照不同的就业方向分别进行。
(七)组建网络商务创新团队
“众人拾柴火焰高”,无论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还是企业的发展壮大,单打独斗都不是成功的主要路径。任何一个项目的策划或者一个企业的组建,都不是单一专业知识的运用,创新、创业团队的组建应该考虑多学科知识交叉、多方面能力的融合。团队成员应该有集体主义意识,为了团队的总体利益,创建符合管理策略的运作机制。团队成员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禀赋、能力应该互补,鼓励不同学科的学生进行交叉研究,这更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成功,促进创新科研成果的转化。组建学生创业团队,在校园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帮助下,进行合理化的商业运作尝试。
三、网络商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追踪
按照新的培养计划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我们要对这些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至少两年的跟踪,通过QQ群、MSN、微信群等即时沟通工具,让这些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情况进行反馈,包括他们遇到的专业方面的难题、沟通方面的障碍以及知识体系的欠缺等,然后对培养方案进行再调整。
四、结束语
(一)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
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发表的蓝皮书表明:中国旅游业收入逐年创新高,旅游市场呈现出“两高一平”的局面,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入境旅游平稳增长。我国旅游业的增长使我国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世界第一客源国,以及较大的旅游目的地国。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服务范围较广的产业,就业门槛较低,能够吸纳大规模的毕业生。同时,我国各地区的酒店业管理人才缺口也非常大,就北京、上海来说,酒店业管理人才缺口均在55万以上,并且现在每年新增的旅游企业中,中、高级管理岗位就有一千多个。由此可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将会大大弥补岗位人才缺口的局面,应用型、技能型、素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不愁将来会找不到对口的工作。
(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潜流失”现象严重
由于家长和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不了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岗位需求严重脱节、旅游业不合理的用人制度、社会各界对旅游行业的偏见等因素致使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有业不就”或“频繁跳槽”的“潜流失”现象,这直接导致了国内旅游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许多家长和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有错误的认识,认为旅游管理专业一毕业就能担任管理层职务,这种眼高手低的择业观念,致使很多家长和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很是失落。所以部分学生会选择转专业或者是修读双学位来达到将来不从事旅游管理岗位的目的,尤其是本科毕业生从事旅游业工作的占总学生规模的不到35%,许多毕业生都从事了不对口的职业,形成了“有业不就”或“频繁跳槽”的就业局面。
(三)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亦有困境
一般按照理论上讲,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势必会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带来广阔的就业前景。但是,情况不容乐观的是,旅游管理人才的供给质量无法满足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人才“供需”矛盾日趋明显。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高校紧跟社会岗位的需求,纷纷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每年报考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数量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远远超出了旅游企业可提供的岗位;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又是“弱势专业”,许多考生在不了解旅游管理专业或者是“被调剂”的情况下误学了旅游管理专业,结果造成旅游管理专业大量流入其他行业,未入行,先转行的局面。由于教学模式的缺陷以及学生的个人态度造成了旅游企业在招聘旅游管理人才时迟迟招不到人或者是招不到合格的毕业生。这样给企业、学校、学生都带来的困惑,陷入了无尽的恶性循环中,这样旅游管理专业会给后来的学子和家长带来这样的影响:学习旅游管理专业难就业、就业面狭窄、找不到工作等等诸如此类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极为不利的负面评价。
二、影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因素
(一)现阶段旅游业用人单位用人制度不合理、不公平
旅游业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功利性较强,企图缩减用人成本,因此,招聘人员时过分强调毕业生是否具备丰富的旅游管理经验或旅游从业经验,完全忽视了毕业生的可塑性和再造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不合理的教学模式的培养下缺乏一定的工作实践经验,但是如果就因为这个原因将旅游管理专业求职者拒之门外,是否会显得旅游企业不通情达理?旅游企业要充分考虑到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优胜劣汰的选拔机制,为广大旅游管理毕业生提供一个可以施展自身能力的平台,经过严格笔试、面试和考核后择优录取。另外,旅游业的现实情况:管理人员要从服务人员做起,要做好饭店管理者,必须具备基层服务人员和部门经理的经验。而且服务人员劳动强度大,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都较低,很多毕业生眼高手低,觉得自己高校毕业,可是毕业后还是照旧需要从基层干起,不甘于基层等服务客户的工作,毕业生从事旅游管理行业局限了个人的发展空间,造成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1.缺乏合理有效的旅游职业规划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本身没有正确的认识,盲目的将旅游管理专业和旅游等同,忽视了毕业后所要从事的是旅游管理职业,而非是旅游本身;另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盲目跟风,在校期间只忙着报考旅游证、二级计算机证书以及教师资格证,证书缺乏针对性,对学生日后就业用处不大,忽视了对自身未来的职业奋斗目标的规划,学生在旅游行业就业的愿望不强烈。
2.缺乏必要的就业准备
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对于从事旅游管理的晋升行规无法坦然接受。在情理上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学生在家里被奉为“天之骄子”,可是如果从事旅游管理行业就要从基层服务员干起,大部分大学生心气高、碍于面子,不愿意从事较不体面的服务性行业,就业心理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在校期间没有从事服务管理的实践经验,大学毕业后无经验之谈,更不要说可以在短期时间内提升为正式的管理部门高层干部。
(三)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
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旅游管理专业的开设与社会岗位需求严重脱节,部分高校只是生硬的培养学生,对学生未来的就业不负责任,沿袭落后的教学体制,没有摆脱“以知识为中心”的应试教育体系,导致学生理论能力较强而实践能力较差,无法满足旅游行业就业岗位的要求。
2.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没有针对市场需求而设置,而且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外向型旅游行业的岗位需求。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在初级教学阶段,比如在大一、大二年级,以专业理论教学为主体,忽视了对实践应用类课程的设置,致使学生缺少了许多锻炼的机会。另外,教材内容太陈旧,缺乏系统新和创新性。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办学模式
各个高校在开设旅游管理专业之前,要明确并制定出人才培养目标,这样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有紧紧围绕的中心,不至于盲目追求办学模式的创新,而与教学任务严重脱节。值得部分高校的借鉴的是,在国际较发达的地区对于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当明确,国内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高校,比如旅游教育领域世界排名第二的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制定了旅游管理专业招生-在校学习-岗位实习等环节分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适合旅游业、旅游教育、旅游行政部门以及其它相关行业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旅游管理人才”。那么,如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立足于旅游业发展的岗位需求,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复合式创新型的旅游管理人才;第二以岗位实践能力为核心,建立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思想意识协调发展的培养体系;第三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队伍中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外向型、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的高级旅游专门人才;第四延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时间,实现教学理论知识和实际管理技能的相辅相成。
(二)建议高考生理性报考,招录有行业内就业意愿与行业潜质的学生
部分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中由于缺乏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识以及“在服从调剂”情况下被调剂到旅游管理专业,这一部分学生在对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学习的时候,对这门专业感到很失落,甚至通过选修双学位或者是转专业来改变自身的未来职业选择。要想培养出综合型、创新型、外向型的旅游管理人才,学校要从招生源头做起:首先要宣传学习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个性特征,比如说酒店服务人员要具备外向型的性格特征,旅游资源管理专业的学习内容、未来就业方向等情况,让学生在充分了解旅游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专业选择,防止考生错报专业,经过正式学习后才发现实际的旅游管理专业与自己想象中的大相径庭;其次,教育部和各大高校要加大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宣传力度,通过网络平台、报纸、白皮书等形式向广大高考学子具体介绍旅游管理专业,可以为学生报考志愿提供参考依据,便于考生作出理性的专业选择。这点,各大高校要借鉴旅游教育领域排名第二的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经验:第一,该学校在招生时不仅注重考生的成绩,而且会进行一定的笔试、面试或者电话交流,了解学生的喜好态度以及个人的性格特征和就业方向,反馈给学生专业评估报告,招录有行业潜质与行业内就业意愿的学生;第二,努力加强专业建设,增强旅游管FCENTURY理专业自身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努力将该专业做大做强,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管理专业。
(三)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科学设计课程设置
高校专业是否成功很大的一个影响因素便是课程的设置,其代表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知识的架构。目前旅游业外向型的发展模式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其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并且还要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外语、计算机互联网等综合运用能力,能够与客户进行顺畅的沟通,以及相关的法律专业知识。这对于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来说需要作出合理的规划、设计:首先,要坚持课程设置与旅游行业的实践性特征相符合,又要具有专业综合性的原则;其次,课程的开设要注重理论的应用型,适当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另外,学校要注重初级阶段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旅游管理专业不同于学术性的课程,教学理论离不开与实践的结合,因此要克服以往旅游管理专业在大一、大二课程设置上缺少实践应用类课程,重视对学生初级阶段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他方面,要增加选修课程的范围,合理设置涉及人文知识、自然知识、地理知识、历史知识、国际服务贸易的规则和惯例等方面的课程,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岗位,丰富的知识储备对于个人发展是百利而无一害的;除此之外,学校要不惜投入重金邀请旅游业资深专家学者参与课程设置,并根据课程教学需要招聘对口教师,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专业性、针对性与应用性,提升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在行业的竞争力。
(四)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高校因素、社会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干意识,为竞争激烈的旅游管理岗位降温。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创业,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笔者建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善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完善创业教育的系列课程,就业或者创业类的指导性课程不要仅仅局限于“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这两门选修课,要增加实战演练性的课程;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定期聘请校外专家、企业界人士或者校内创业成功人士来校做一些创业经验之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保障安全和不影响正常学业的情况下在旅游企业兼职,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总结丰富的工作经验;教育部和高校要加大对旅游管理专业创业教育财政和政策的支持力度,积极筹备的创业基金,拓宽大学生开设特色旅行社、小型旅店筹集资金的渠道;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要树立起正确的择业意识,不要企图毕业后自身的事业能够一蹴而就,要在兼职实践中踏实肯干、任劳任怨,要甘愿从基层做起,避免眼高手低,在兼职过程总结出旅游管理的新思路,为自身日后的创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财富;政府要引导旅游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增加寒暑假大学生实习岗位,维护大学生实习的劳动合法权益,保障大学生在实现期间的人身安全。
(五)对旅游管理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提供实习平台
目前来讲,校企合作教学在各大高职院校中应用的较广泛,旅游管理专业带有自身的特性,其不需要进行实验研究,也不需要呕心沥血的撰写学术报告,唯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本身的实践演习能力,学生只有在亲身体会旅游管理专业的岗位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以致用。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目前在国际和国内取得卓有成效的形式有多种,笔者从校企合作的结合点出发,将校企合作的形式分为三大类:一是以校企股份合作模式联合办学、企业参与旅游院校办学、校办企业等为代表的以办学模式为校企合作的结合点;二是合作形式为校外实训基地、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学顾问委员会等以以实践教学体系为结合点;三是体现在理论教学体系上,表现为编写特色旅游教育教材、开展专题讲座、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等。笔者建议从以下校企合作模式出发,实现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研一体化:一是旅游企业根据工作岗位需要与学校共同确定培养对象,签订用人订单,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到签订订单的用人单位就职,旅游企业也省去了不少人才招聘环节、节约用人成本,实现了校企双赢;二是企业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和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的校企股份制合作模式,企业不仅为旅游管理专业提供实习场地,还在教学领域开展合作。企业及时的向高校汇报国内外旅游饭店业发展的新动态、新信息,同时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三是高校投入资金根据专业特点建立实训基地,集学校的主体地位和酒店的载体地位为一身。校办企业实现产教合一,既能实现人才培养效益,又能创造经济价值。
(六)借鉴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内蒙古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教学模式的重大突破。利用学生在校四年的学习时间,实现学生的自我认知、行业认知、专业知识的深化以及实操技能的锻炼四个方面逐级深入、环环相扣,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帮助毕业生热爱、了解自己的专业,进而乐于走进旅游行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内蒙古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国内外有必要借鉴其成功经验:大一时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综合分析学生自身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启发学生对职业做出初步的定位,并且为实现自身的职业目标制定出短期、长期的学习计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对自我个性、能力有了充分的认知;大二时。随着专业课程的逐步增多,再加上学生对工作岗位环境接触的机会较多,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专业认知实习,开设一些认知实习课程,促使学生形成对所要从事岗位的初级认知;大三时在课外要延伸实践教学,积极开展一些专业技能大赛,通过模拟工作环境,提供实践演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业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还要建立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走入企业岗位,在实际工作中了解酒店的工作流程,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尝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七)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师资力量对于学生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质量提升非常重要,要培养出应用型、创新型、素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首先就要建立“行业实践+研究平台+创新团队”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旅游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学校要定期对教师队伍展开培训,考核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组织教师亲自去观摩旅游企业的运作方式、市场营销等机制,教师在亲身体验之后,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才能有机的将这些事例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学校建立区域旅游经济研究所,进行创新团队建设,为教师的科研提供可操作的平台;学校要重视教师与校外先进旅游管理师资队伍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意识到自己教学的不足,借鉴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学校从旅游企业中引进、聘请高水平的业务人员参与教学过程,改善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相长,在产研学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中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更新教学观念,为培养出应用型、技能型、素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而努力奋斗。
四、结语
摘要:文章以我国银行业的人才培养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当前制约我国银行业人才成长的各种因素,力求探索建立我国银行业人才培养的新机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我国银行业作为我国的经济金融发展的重要组成分,对于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一、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及其在银行业的表现
(一)人才及银行业人才的定义
“人才”一词,简言之,是指有才能的人。**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综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银行业人才应为“所有具备高尚职业道德、突出工作能力、能够实现合格绩效的银行业从业人员”。
(二)人才成长规律在银行业的具体体现
1、银行业人才的成长是外部环境和自身努力的共同结果。
一方面,大部门从业人员认为银行业对人才培养“非常重视”或“比较重视”,认为现有晋升制度(提拔)“非常合理”或“比较合理”,认为岗位培训“非常有针对性”或“比较有针对性”,这些都反映银行业为人才成长营造了较好的气氛。另一方面,通过银行业人才成功例证的分析,发现他们都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进取精神,能够将个人价值的实现很好地与工作的发展结合起来,这表明个人的因素是其成长、成才的强大内因。
2、银行业员工对工作的期望是促使其成长的动力源泉。
银行业员工之所以热心于自身事业并积极努力工作,其动力源于并受制于员工的期望和需要,即只有当员工的期望和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产生强大的内动力。具体来说,在银行业的期望主要包括3个方面:被同事认同和上级承认;个人努力与成效成正比即有成就感;取得多少工作绩效就要获得多少报酬。
3、银行业人才的成长是在竞争中不断提高的积累过程。
人才成长的历程,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从而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同时,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竞争这种手段能激发人才的活力,并为选拔和发现人才提供有效的途径。
4、中青年是银行业人才成长的集中年龄。
中青年是人才创造的集中年龄,是担重担、出成果的黄金时期。
二、我国银行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深入分析我国银行业人才队伍和人才工作现状,是进一步提出我国银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战略的前提。当前,我国银行业在人才队伍结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认真总结、深入分析,找准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提供基础。
(一)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职能要求和履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银行业人才队伍在总量上基本能够适应履职需要,但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逐渐成为制约人民银行有效履职的重要问题。
第一,高层次人才比较缺乏。近年来,虽然采取海外引进、从高等院校招录和内部培养等措施,使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得到增加,但与当前的形势任务相比,总量依然较小、占比仍然偏低。同时银行业现有人才队伍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集中体现在熟悉国际经济金融运行规则和发展形势,具有战略开拓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以及通晓国内外金融、证券、保险、法律等知识,具备先进管理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短缺。
第二,年龄、学历结构有待改善。首先,近年来各银行有目的地招录了一批高学历的年轻干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队伍年龄结构,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整体上保持稳定,但仍需进一步年轻化员工队伍。其次,各银行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对具备较深经济金融理论功底、熟悉经济金融运行情况、掌握相关分析技术的高学历人才的要求比较迫切。近年来,各银行机构虽然通过招录等多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学历人员数量,但人才队伍整体学历层次仍然偏低。
(二)人才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我国各银行机构人才流动与市场化人才资源配置规律未能有效对接。在人才引进方面,虽然各银行机构在历年的人才招录中都能吸引大批的求职者,但这种吸引很大程度上源于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更多体现在对非市场紧缺人才的吸引上,对于市场真正紧缺的中高端人才,特别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则表现出明显的竞争能力不足。在人才“出口”方面,随着外资银行的陆续入驻,我国各银行机构、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分支机构薪酬福利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对人才的吸引力逐渐被同业弱化,出现人才不断流失的局面。
(三)人才工作机制需进一步改进
在当前人才工作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的发展趋势下,机制建设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各银行机构在人才使用、评价、考核、激励、培养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制约了人才工作效能的发挥。
第一,绩效考核不够科学。近年来,我国各银行机构制度化的考核体系基本建立,对员工实施定期考核,相关考核制度和流程也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薪酬激励有效性不强。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现象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高层次人才的收入水平与外资银行相比明显偏低,不仅导致他们对收入水平的满意程度比较低,而且也难以在人才市场上吸引关键、核心人才。工作获得的成就感和社会地位等内在报酬,也无法弥补工资等外在报酬水平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离职倾向,并导致了部分人才的流失。
第三,人才培训针对性不强。虽然近年来我国各银行机构积极构建符合自身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培训制度、机制与体系,逐步建立起员工终身培训制度,使每个员工从入行到退休,可以持续不断地接受培训。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对个体特征考虑不够,培训主要集中于基础培训和业务培训,不能针对不同阶层的员工提供不同的培训课程,面向未来发展的有针对性的培训相对较少。
三、加强和改进我国银行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政策建议
人才问题是事业发展成败的关键,也是全面推进银行工
作重要的着力点、突破点和增长点。因此,我国各银行机构应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统领银行人才队伍建设,把握并遵循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的内外环境,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为银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加快人事制度建设,优化人才成长外部条件
从制度层面优化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条件,是加快人才培养的首要前提。因此,我国各银行机构应加快人事制度建设,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制度,促进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
1、高度重视员工生涯设计,实现人才和组织共同发展。
综合效应规律要求我们应实施人才和组织共同发展的人才调控策略,而其中一个有效做法就是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将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进一步统一起来,使员工在为组织目标实现过程中也使自身得到成长和发展。因此,各银行机构应在坚持个人特长和社会需要相结合、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结合等原则的前提下,尽快建立起有关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制度,不仅要引导行员树立为自身进行职业规划的意识,而且要在了解行员个人特点以及他们成长发展方向和兴趣的基础上,制定有关员工个人成长、发展与银行职能发展需要相结合的计划,逐步建立起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档案,以利于长期有效地开发人才。
2、创新教育培训的有效模式,促使人才资源全面开发。
教育培训是提升人才能力和素质的有效举措,是促进人才成长的“推进器”。因此,各银行机构应尽快改变传统的培训模式,使培训真正成为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制度平台。一是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培训计划的制定应建立在对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按需施教,实行分类培养和个性化培养。二是加大培训投入。从根本上改变培训设施简陋、培训与应用脱节,培训质量不佳的现状。三是培训形式宜多样。如外部培训,让员工走出去,到各高校、各国外金融机构,接受新知识,增加国际眼光。
(二)健全竞争激励机制,激发人才成长内在动力
竞争成长规律揭示了竞争是提高激励效应的推动力,现代管理知识中的“鲇鱼定律”也启示了如果一个人没有竞争对手,就会养成惰性,甘于平庸,碌碌无为。因此,我国各银行机构应健全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增强行员创造的动力,激发行员创新的热情,促进员工创新的行为,最大限度地激励人才成长。
1、改进管理层薪酬制度。
为提高管理者经营热情,避免管理者短视行为的发生,对于已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可以逐步推行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当某考核指标达到一定标准时,管理者就可以行权。而对于未上市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可实行年薪制,根据经营者的管理业绩和经营业绩确定年薪的金额,从而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银行长期的获利能力,保持可持续发展水平。
2、健全长期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使工作能奖能罚。
要确定系统全面的绩效考核内容和方法,提高考核的信度和效度,反映出被考核者的实际工作绩效,方法上可以参照目前流行的“360度绩效评价法”,即有上级、同事、服务对象评价加员工自评,最后通过加权平均得出考核结果。要分层次、分类别设计考核指标,可遵照国际通行的绩效考核SMART原则,必要时可以邀请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协助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具有银行特色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要注意日常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建议采取月度考核、半年跟踪、年终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克服“近因效应”影响。要畅通反馈渠道,加强双向沟通,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和工作环境,使绩效考核成为实现组织目标、改进员工绩效和个人持续发展的助推器,把绩效考核过程转化为每个员工一次积极的工作经历。
关键词:文化产业;艺术舞蹈人才;教学改革
我国的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获得了快速发展,随着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国际化和科技化,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良好发展势头使得全国掀起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潮流,培养出符合当前舞蹈产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综合性人才成为了高等舞蹈艺术职业院校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文化产业的不断壮大以及我国文化市场的不断繁荣,文化产业出现了许多文化艺术人才数量供大于求但质量上供小于求的现象。目前,我国的舞蹈艺术院校专业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教学教材和专业课程设置具有局限性、教学团队结构不合理等。因此,作为舞蹈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的舞蹈艺术院校必须要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针对自身存在的阻碍舞蹈艺术人才培养现代化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顺应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
一、高职舞蹈艺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1.高职舞蹈艺术人才培养的教材具有局限性
高职舞蹈艺术人才现行的教材是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承接性的,例如,作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民族民间舞蹈距其开设已经有了40多年的历史,为了完善该专业,许多老一辈的民间舞蹈艺术教师奔赴各地进行采风,收集了较为完全的民间舞蹈艺术资料。教师根据采风所积累的丰富的资料,按照教学的目的进行选择和整理,系统、科学地编写出了一套教学课本和教学方法。具有代表性、训练性和系统性的教材在一定时期内对我国的民间舞蹈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借鉴意义,使高等舞蹈艺术院校培养除了一批具有较强专业素养的民间舞蹈艺术人才。但是在目前我国的文化市场不断繁荣的形势下,现行的教材已经陈旧,无法适应时展的需求,这个缺陷导致我国的职业院校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局限于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和保护上,无法使民间优秀的舞蹈文化得到发扬,编制一套具有现代意义的教材,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舞蹈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关注的出发点。
2.舞蹈艺术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设置具有局限性
舞蹈表演、舞蹈教育和舞蹈编导这三个专业是各个高职舞蹈艺术院校和综合类艺术院校专业设置的基本方向,为了适应当前文化市场发展的需求,许多艺术团体需要的舞蹈艺术人才要求也在发生着改变,培养只懂跳舞和只会表演的人才已经无法适应现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只有能够培养出具有文化产业管理能力、具有综合的艺术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才能使高职舞蹈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顺应文化市场发展的要求。以前高职舞蹈艺术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人才的方向都是强调对学生的舞蹈基础、表演能力的培养,这样就使得舞蹈专业人才的能力局限在跳舞和表演上,这就与市场发展的需求不相符,培养出的人才数量远远大于市场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的质量却小于市场发展需求。高职舞蹈艺术院校的人才就业率低,许多学生因此改行。这就必须要求高职舞蹈艺术院校对其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改革,制定出符合目前文化市场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基于舞蹈文化产业发展的高职舞蹈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完善教材内容,更新教学目标
舞蹈艺术院校培养人才的方向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发生着变化,具有综合素质、文化产业管理能力的应用型舞蹈艺术人才是目前文化市场发展最需要的。现行的教材在编订初期就遵循着代表性、训练性和系统性这三个原则,教材的编制目的就是更好的传承舞蹈艺术、培养出更多舞蹈人才,但是在现在的环境下这样的教材明显不适应时展的需求。对教材进行创新,完善教材的内容,更新教学目标是高职艺术院校舞蹈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首选。完善舞蹈艺术教材要在我国的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进行传承的同时还要注重吸收传统舞蹈的优点和内容,关注舞蹈艺术的创新,将我国舞蹈艺术创新的代表性内容加入到教材当中,增强学生对舞蹈艺术创新的感悟。编制新教材并且还可以从舞蹈艺术文化的内涵出发,避免出现内容的重复,或者学生对舞蹈艺术了解浅薄的现象。最后,教材的编制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所以,在编制教材的时候可以适当对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材编制的想法和教材内容的建议,这样编制出的教材能够“接地气”,真正实现教材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符合时展要求。
2.优化专业课程的设置,尝试新的专业方向
在舞蹈艺术的专业课程设置上,许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转业发展方向脱离了实际情况,专业设置一成不变,专业发展方向不明,这些问题导致了该院校舞蹈艺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无法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对舞蹈艺术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舞蹈艺术院校优化专业课程的设置,把握好自身的专业发展方向是舞蹈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法。以云南为例,立足于本地文化传统的云南舞蹈艺术无疑走在了我国舞蹈艺术发展的前列,《云南映象》《丽水金沙》等一系列优秀的舞蹈艺术作品涌现出来,一时间引领了我国文化艺术市场的方向,并促进了云南旅游市场的繁荣。针对这一现状,许多云南的舞蹈艺术院校开始进行改变,他们立足于丰富的民间舞蹈艺术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环境,秉承了文化产业发展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理念,开设了许多与本地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课程,还针对当地文化市场发展的情况,制定了本院校的舞蹈艺术专业的发展方向,繁荣了文化市场,也使得舞蹈文化艺术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因此,各地的高等舞蹈艺术院校要立足于当地的文化市场发展的需求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优化自身的专业课程设置,把握好自身的专业发展方向,为繁荣当地的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三、结语
文化市场的发展促使高职舞蹈艺术院校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高职舞蹈艺术院校要切实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与当地文化市场发展的需求,从教材的完善和更新出发,把握好舞蹈艺术相关专业的发展方向,优化专业课程的设置,为我国的文化市场繁荣培养出更多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冯艳.健美操舞蹈化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3(1).
[2]史纹婧.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J].运动,2014(12).
[3]李芳.舞蹈啦啦操与表演性健美操的相似性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
[4]饶开芹,蔡昕.宇舞蹈表演[情]之解[J].大舞台,2010(11).
[5]李桂娟.浅谈聋生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聋生的舞蹈情感[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2(9).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s economy, the society has a greater demand for athletic training professionals. So it is necessary to research the status quo of athletic training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status quo of athletic training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y.
关键词: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现状;策略
Key words: athletic training professionals;status quo;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2-0264-03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与巨大的挑战。现代体育的发展对我国体育人才的思想素质、知识结构以及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设置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专业的体育训练人才。
虽然我国的体育教育有了较快发展,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体育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体育经济的发展。如何培养、怎样加快高校体育院校的运动训练专业的发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是我国各个高等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1 我国高校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1.1 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 对于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学生的来源以及学生的基本特点直接影响着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对该专业学生的生源和基本特点进行分析,以便找到人才培养在学生方面的影响因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1.1 运动训练专业的生源情况 随着运动训练专业发展规模的逐渐扩大,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的生源也发生了变化。以前体育运动训练专业的生源主要来自于运动队,发展到现在,来自普通中学的学生比例逐渐上升,而来自运动队的学生比例呈现基本不变并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1.1.2 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基本特点 从表1中可以看出,认为运动学生能力强和一般的专家各占56.5%,表明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总体运动能力出现了分化。而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生源的变化,原来主要生源来自运动队,因此运动能力强,而目前来自普通中学的学生比例逐年上升,因此运动能力也相应的减弱。认为学生文化基础一般的比例为52.1%,文化基础差的占43.4%,这一数据表明我国体育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还不牢固,有待进一步加强。有69.6%的专家认为学生文化基础差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爱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不高。总体来说,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有以下特点:运动能力逐渐减弱,文化基础差,并且不爱学习,学习主动性不高。
1.2 运动训练专业的师资情况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是教学和训练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运动训练专业教学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训练水平对学生的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运动训练专业的师资存在着很多问题。体育运动训练专业专业教师不多,大多教师是借用体育教育的师资,他们缺乏高水平的训练经历以及实战经验,在运动训练专业教学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大大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数不多的运动员出身的教师虽然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和训练经历,但是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却相对缺乏,影响着学生基础知识的水平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培养和组建运动训练专业教师队伍很有必要。
1.3 社会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主要包括竞技体育领域、学校体育领域、社会体育领域以及其他领域三个方面。
竞技体育的主要目标是落实“奥运争光”的计划,所以该领域所需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竞技体育方面的人才,以便在奥运会中取得好成绩为国争光。目前我国的教练员需求已经基本饱和,但是高水平的教练员还有很大的缺口,并且随着我国奥运体育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的新兴项目,随之需要大批的新项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而这些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培养重任就落到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肩上。因此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应继续发扬其优势项目,不断发展劣势项目,适时增加新兴项目,以适应不断增长的需求。
学校体育领域所需要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包括业余体育院校的教练员、高等体育院校体工队教练员、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的专职教师等等。在这一领域急需的是高素质的教练员团队。因此,我国高校的运动训练专业应提高办学层次,加强高级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
1.4 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情况 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单一的培养目标:专业人才,主要指培养教练员和专职教师;第二个层次是多目标体育专业人才和复合性人才;第三层次是是高级专业人才。现阶段我国各体育高校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大多还停留在第一个层次上。因为这一层次的培养目标的实现的成本相对较低,对生源的质量要求也较低,因此产出也会更高。目前我国开设运动训练专业的学校类型有所不同,有专业的体育院校、师范类院校、综合性院校以及其他院校,学校类型的不同,也就决定了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会有所差别,同类型的院校也会在层次分布上有所不同,如表2所示。
1.5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自开设运动训练专业以来,其课程设置一直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之中。目前我国的体育院校在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存在很多问题,①课程门类零散单一,缺乏有利于培养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动态的、发展的、整体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发展趋势。②课程内容陈旧,前沿课程相对较少,不能反映运动训练领域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并且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被忽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③必修课程在课程结构中的比例过大,选修课程太少,片面的强调课堂教学这种组织形式,使得整个课程结构的有弹性不足,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由选课,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高。④缺乏人文教育的内容,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底蕴不够。⑤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匹配度低。课程设置相较之培养目标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
2 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研究
2.1 根据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特点来实施教学管理 上文分析了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有运动能力逐渐减弱,文化基础差,并且不爱学习,学习主动性不高等特点,因此应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及管理。作为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相应的知识、能力、素质是多方面的。在知识结构方面,应具备运动训练的一般基础知识、运动竞赛的基础知识、主修项目的专业理论知识、体育健身锻炼的基本理论知识、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体育组织管理工作的基础知识、营养卫生方面的知识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基础。在能力结构方面,应具备较强的专项运动技能和工作能力、运动竞赛活动的组织和裁判能力、运动训练科学研究的能力、交际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等。在素质结构方面,应具备积极开拓进取的精神、创造性思维、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的沟通协调的能力、良好的道德品质等等。
将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作为依据调整培养目标,并合理安排课程,并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
2.2 加强运动训练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运动训练专业的教师大多是借用体育教学专业的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上的兼职教练,虽然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但是他们缺少运动训练的经理和实战经验。少数的运动员出身的专业教师有缺少理论方面的知识。因此,应针对不同教师的特点加强他们的训练水平以及业务水平、科研水平和执教水平。针对来自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其专项项目的理论知识培训,更要加强运动训练技术技巧的学习和培训,同时还要组织他们去观看运动竞赛,或者去专业的训练对进行锻炼,亲自实践,已积累他们的运动训练经验。
2.3 培养目标应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运动训练专业最直接的目标就是培养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所以,运动训练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必须要与时俱进,培养目标必须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需求。目前,单一的以培养专业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影响了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也影响了专业本身的健康发展。因此,我国应确立培养运动训练专业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使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从单一目标逐步向多元化目标过度,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拓宽运动训练专业的发展路径,能给出具备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2.4 合理设置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体系 合理的课程设置应与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匹配,同时应将培养对象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作为参考依据,处理好专业特色课程与一般课程之间的关系,正确分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掌握课程的课时分配。同时合理的课程设置必须严格遵守教育部门指定的相关课程方案的方针政策和要求,充分考虑运动训练专业的就业情况和社会对运动训练专业的需求,充分考虑各个院校不同的办学特点。
3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运动训练专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我们早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认识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意识到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因此,我们应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培养出更多适应时展的优秀专业人才,推进运动训练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振国.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D].北京体育大学,2005.
关键字:国际贸易 商务英语 人才培养
近些年来,我国的对外商务贸易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也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力证明。在对外经济贸易中,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贸易沟通的重要促进力,很多外贸企业也一直将这方面工作作为重点来抓,这就在客观上要求高校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在制定人才培养对策时需要结合时展趋势,把握商务英语这一专业的特殊性,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对外贸易企业的发展需要。
1.创新型商务英语专业的自身定位分析
商务英语专业是随着贸易经济间的频繁往来而设置的,它是外贸企业经济往来的重要推动力。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加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专业教育水平是众多高校教育工作的重心之一,那么要做好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确保专业设置和定位的准确和科学,实现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的相统一。从学科角度来分析,当前对于商务英语的定位,高校都将其定位在应用语言学的范畴,它是以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为依据且涉及到其他相P学科的交叉性学科;从专业的自身属性来讲,商务英语又属于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课程,已不再是普通的高等教育学科,因此,它就又具备有职业教育性的特征,相对于普通英语专业教学来说,商务英语是一门具有特定用途的语种,主要是国际经济贸易往来之间的一种适用性语言,是商务人员从事商务活动必不可少的语言工作,因此,它还具有明显的工作性特征;而从专业人才的培养角度来讲,商务英语又属于是专科层次,并不是本科层次,它对学生的要求是需要熟练掌握实践能力,可以在贸易往来间正常使用,满足企业间的合作要求。那么,综上几个方面就不难看出,在高职院校中,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定位就是,它是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学科之一,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性和工作性特征,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与世界之间的贸易往来更为密切,创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塑造语言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强,而且可以在世界经济形势下顺利促成企业合作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
2.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分析
众多高职院校为了满足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都根据自身教学实际调整了教学模式,创新了教学方法,经过实践也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商务英语专业实质上是综合了英语和商务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型专业,从这方面来讲,在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就需要以“英语+X”的复合型人才原则为主,在人才的专业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而且还要重视学生的商务专业知识培养,双管齐下最终实现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提高商务英语的实际英语水平。
商务英语专业具有工具性特点,这也是其实际应用的一种体现,高职院校要在当前时展趋势下,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完善,把专业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基础英语知识教学上,学生在掌握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后再开始对实际交流和应用技巧和方法进行讲授,并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遇,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应用水平。纵观当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设置和教学情况,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基本上都是以“培养从事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准,主要注重的是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掌握。在整个专业教学中,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对商务英语应用能力的掌握,着眼点则是岗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在理论知识讲授上则必须要以“实用第一,够用第二”为原则,基于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它的商务英语专业教育目标就要始终以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商务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将外贸企业间的合作要求和从事商务活动的应用技能进行传授,从而使学生可以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相融合,培养出实用型的综合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3.创新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商务英语专业在我国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已有较长历史,在不断的发展创新过程中,它的教学课程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教学方法也有所改进,仅仅从商务英语课程的结构构成来分析,它的核心内容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即商务知识和技能、语言知识和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人文素养,这也是塑造综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主要方面。但是,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实施来看,在这方面还存在有很多不足之处,很多院校片面的将语言知识和技能作为了教学重点,而忽视了商务知识和技能课程的设置,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人才教育的畸形化发展,没有看清两者的同等重要作用。
3.1专业人才在培养上难以实现定位的准确性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后面对的是国际间的贸易活动,这相对于其他英语性质的专业岗位来说,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挑战性,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势必会给学生的就业增加一定压力,而且该专业还会受到英语、经济双学位学生的排挤,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社会就业情况。商务英语在我国高校实施有较长一段时间,在对众多高校的具体教学实施效果调查来看,很多高校在教学安排上并没有将商务英语这一专业归入到经济类课程范畴,商务课程和英语课程两者之间的融合更是无从谈起,这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掌握是十分不利的,简单来说就是很多高校按照教育体制改革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入了商务课程和英语课程,但是对于两者之间的结合却没有得到重视,对于两者的结合没有专门的教师负责,那么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所培养出的人才,根本不具有市场竞争实力,很难参与到岗位竞聘中,因此,专业定位的准确性缺乏对人才培养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会直接导致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难以有效实施,这一点必须要引起高校重视。
3.2教材内容滞后,教学方法陈旧
当前高职院校在商务英语教学上,对于教学教材的选用缺乏明确性和科学性,没有考虑到专业教学和教材之间的密切联系。随着近些年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的提高,图书市场上关于商务英语专业的教材纷繁复杂,较为多样性,而且这些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也落后于时展步伐,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所出现的新的热点和信息也很难做到及时更新,虽然会有部分的创新,但是,所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在学生培养上也很难取得显著成效。例如对于外贸经济往来中经常涉及到的理论概念“电汇(T/T)”、“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等等,在实际的岗位操作过程中,则需要考虑到汇率、利息以及风险状况等因素,使得“电汇”的使用较为频繁,而“付款交单”和“承兑交单”则使用相对较少,这就是教材内容和现阶段商务贸易发展不相协调的表现。此外,很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一问题,教材的内容实用性较差,与时展有很大差距,一些教材内容只是一厢情愿的强调理论知识,而对于实践应用方面的内容却很少提及,例如商务英语在实践应用中常涉及到的商务礼仪、跨文化交流等等方面都很少涉及,而这些方面的教学内容则恰恰是商务英语使用中最为关键的。在教学方法上,很多院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所选用的教学方法是以教材内容为主,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和协调。
3.3教学师资队伍整体较为薄弱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水平如何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而且还会关系到院校的综合竞争实力,因此,教师队伍的资质水平是否足够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根据时展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并在把握自身教学实际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教师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培训,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满足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当前存在的明显缺陷就是很多商务英语教学教师在课堂讲学上大都是以中文讲解为主,而且涉及到英语语言的也只是生搬硬套,缺少专业性,这样就与商务英语自身的性质不相一致,学生的实践交流能力也很难得到提升,久而久之,对于理论知识和实践交流能力的融合也就难以落实到位,最重要的是,很多担任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是由普通英语专业教师转变而来的,这一类型的英语教师最不足的就是商务知识的匮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将商务知识和英语课程融为一体,并且这方面的教学经验也十分缺乏,这样就会直接导致学生的综合防治出现畸形,出现英语知识掌握熟练而商务知识不具备的现象,最后很难以完美的姿态参与到人才市场竞争中,最后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不乐观。
4.加强创新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4.1准确定位,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上述提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的是将其输送到外企中,主要是从事国际贸易活动中,这样也就为高职院校的人才教学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就可以在这一形势下,不断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从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满足专业人才全方位发展的需求。在确立教学目标后,高职院校还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完善,充分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对数字教学技术进行合理运用,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双语教学法等等,兼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商务英语学习有足够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上,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构建融洽的学习氛围,例如可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的以英语语言为主,学生发言也要以英语为主,在课堂多余时间也可以留给学生作为练习英语交流的时间,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练习英语交际能力,教师也可以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正,这样学生的英语掌握和应用能力就会得到大大提升,对于学生的后期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4.2提高不同文化间的交际能力
英语和汉语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这种区别不仅表现在交流上,更体现在文化内涵中,这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也是会有一定影响的,尤其是对于商务英语这一职业性较强的课程来说,在进行专业教学时就必须要考虑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所谓的跨文化交际能来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所发生的一系列交际行为,国际商务贸易交流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如果不考虑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就会导致合作交流活动效果很差,可以这么说,区域文化的快速发展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因为文化背景差异是由来已久,要想在短期内取得良好的改观效果是不可能的,它所造成的交流沟通不畅会使跨文化交际效果受到影响,基于此,高职院校就要积极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提供相应的交流锻炼机会,对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内涵有所了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的交流,从而可以在信息交流中得心应手,对于不同文化,也要引导学生给予尊重和理解,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可以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那么相应的跨文化交际效果也会大大改善,从而使学生的商务英语交流技能得到加强。
4.3优化教材内容,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高职院校在明确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教学目标后,还需要以这一中心为主,对教学所采用的教材进行统一选取,选取的原则也要尽可能的贴合实际,与时展形势相接轨,并且在教材内容的讲解过程中,也要牢牢把握市场发展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确保教学教材方面不会对教学效果有较大影响。教师作为商务英语教学的主要推动者,提高师资教学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以直接带动教学效率的提高,高职院校要定期对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进行培训,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来让教师真正的参与到商务管理活动中,以便于对学生的商务实际交流起到相应的指导作用,对于教师来说,也要充分发挥主观积极性,从教学实践中看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加强理念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观,自身理念的创新也可以对当前商务英语人才市场状况作出相应的判断,从而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建议,学生在实践中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改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也要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优化整合,可以积极聘请一线外贸操作人员来进行现场讲座或授课,对商务英语在实际交流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解答,并且对学生未来进入社会提供一些参考下建议,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开阔眼界,了解更多的外贸知识,而且还可以更好的锻炼自身实践能力,更有针对性的弥补完善自身。
5.总结: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的大背景下,外贸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加,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作为国际贸易经济往来的重要推动力,加强这方面的人才培养是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需要高职院校结合时展趋势,调整教学方法,进一步增强商务英语学生的创新意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徐爱华.新外贸形势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27-128.
[2]易珈琳.我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企业导报,2013,(22):-.
[3]郭林科.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1,(13):433-433.
[4]项玲.创新型国际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研究[J].中国人才,2013,(03X):212-213.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145-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学前教育的深入发展,幼儿园必须有一支既有专业理论又有实践智慧的教师队伍。中专学历层次幼儿教师由于自身理论水平的限制,越来越不能满足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而具有学术性的本科层次的幼儿教师又不能满足幼儿园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如何培养专业理论与实践智慧兼具的幼儿园教师呢?笔者试图探索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并推诸实践,以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适应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需求。
一、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理论根据
1.个人实践理论
欧美国家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个人实践理论”,国内学者在研究中用“个人知识”、“实践性知识”来表述。尽管学者们使用的称谓不同,但实质还是一样的,即个人知识是个体所拥有的且真正信奉的、在实践中实际应用的知识。
有两种理论在支配着教师的思想:一种是师范课程所给予的教育理论,属于公共理论;另一种是教师的个人实践理论,即教师本人在自己的学习和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教育知识,它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真正“所采用的理论”。通过学习,“公共理论”进入教师的头脑中,教师能够叙述出来,但如果未经自己的亲身体验、理解,教师就难以把它转换为“实践性知识”,因而它虽然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却不能真正指导教师的行为。这就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脱节的原因[1]。因此,个人实践性理论非常重要,它影响着教师对公共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运用,它有利于引导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
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公共教育理论的同时,获得“个人实践理论”。再先进的公共理论,也只有内化为师范生的个人实践理论,才能对将来的教学实践产生积极的作用。
2.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2]。
当前,世界教育学术界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论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过程与结果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总结起来,可以归结为如下三类取向,即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反思”的教师专业发展和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2]。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教师本人在日常工作中所进行的反思性实践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反思”成为目前教师研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最近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提出要以能力为重,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然而,由于幼儿教师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又过于重视说、唱、画、跳等技能技巧的培养,加之幼儿园的工作烦琐而具体,导致许多教师存在思维的惰性,喜欢模仿,不善于研究,因而专业化水平较低,制约了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步伐。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的重心应放在提升学生理论素养,促进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反思型幼儿教师的培养之上。
二、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学前教育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适应现代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具备从事学前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的业务能力,能在城乡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少儿活动中心以及其他有关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及教育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其培养策略如下:
1.教育教学模式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改革后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必然要从“教”向“学”转变。为实现“知识授受”向“问题解决”的转变,可采取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教学情境之中,教、学互动,学、做结合。
(1)案例教学。教师选取真实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案例,从案例中选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评判,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就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过程进行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冲突、碰撞,补充、修正、加深每一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教育教学事件的分析与决策能力。
(2)模拟教学。学生根据课程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幼儿园相应领域的教育活动内容,个别或分组设计活动过程,编写活动方案,然后在课堂内模拟教学,组织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或活动片段的模拟,最后学生反思评教。为提高每个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学前教育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的理论讲解与实践性教学的时间分配比例至少应该是1:1。
(3)课题驱动式教学。教师从当前学前教育教学改革热点问题中提出短小精悍的若干课题,组织学生按研究兴趣分成课题小组, 结合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的理论讲授和方法介绍,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提出解决课题的各种方案,并模拟课题研究活动流程。通过课题组长阐述、同学评议、教师点评等形式使课题方案从计划到实施力图达到最优化。以课题作为驱动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体会到实际研究的过程与成就感, 深受学生欢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实践教学竞赛、导师带动式教学等多种模式,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2.教育能力训练课程化
教育能力训练课程化,即将教育训练融入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知行合一,不断体验、反思,在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践的有机结合中形成专业教育能力。
(1)专业科研能力训练。把“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毕业论文与设计”等训练学生科研能力的课程纳入专业必修课程,把“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儿童观察与记录”等课程纳入专业限选课程,提高专业科研课程的地位。结合模拟试教、见习、实习、教育访谈等活动,撰写观察日记、叙事报告、毕业论文,在记录中不断分析、评价、反思,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2)专项职业技能训练。在教学计划中开设“教师基本技能训练”“演讲与口才”“朗诵艺术”等任意选修科目,强化活动方案的编写、听课、评课、说课、幼儿成长档案袋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幼儿家长沟通联系等方面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借助微格教学,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技能训练。通过试讲、录像、师生及小组同学间共同分析探讨、修改、再次试讲、录像、评价等过程,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效选择和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强调学生必须掌握“讲、唱、弹、跳、画、制”等六种技能,还可以通过开展“幼儿教师六项技能大赛”“十佳教学明星大赛”等,以比赛强化学生职业专项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教学基本功水平。
3.教育实践实习全程化
全程教育实践是实践教学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指师范生整个在校期间,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4]。全程教育实践是促进学生专业化成长的需要,也是缩短师范生“由生到师”角色转换过程的需要。
学生参加全程教育实践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学年,以校内实践为主。强化学生的弹、唱、跳、画、说、操训练,严格进行过关考核。可以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观摩实践基地、“六一”儿童节等大型活动;也可请幼儿园园长、专家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通过这些途径,让学生具体感知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加强职业意识,初步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第二阶段:第二、三学年,以基地实践为主。每学期安排一周时间到基地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学生通过接触、观察幼儿,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幼儿的年龄特征,较全面、准确地了解幼儿;通过观摩幼儿园的保教活动、科研活动及幼儿园开放日活动等,促进学生更全面、真实地了解幼儿园教育、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状况;并且在第6学期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见习一周,除了继续观摩、配合教师开展各项保教活动外,力争尝试自己独立带班一次,至少组织一次教学活动或游戏活动,感受如何组织和开展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真实体验教师角色。第三阶段:在前两阶段的基础上,进行集中实习与顶岗实习。为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这一阶段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实践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试教活动;二是在最后一学年先集中实习后顶岗实习 。集中实习一般安排在实践基地,时间一个半月,实践基地幼儿园一般都是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幼儿园教师指导会更规范。顶岗实习可由学生自主联系有就业意向的幼儿园,一方面学生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眼下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丽.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J]. 学前教育研究, 2005(7-8).
关键词: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人文应用型人才;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2-0087-03
汉语言文学是一个开设历史久、发展相对成熟的传统专业,长久以来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从学历教育向职业技能教育转变。这也使得按照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着供大于求的结构性就业难题。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具有一定文字处理能力、策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人文应用型人才,这与我们目前学科体系内培养的汉语言文学理论型人才有一定的偏差。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及时转变培养策略,适应社会需求,培育人文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在老牌大学已具优势的情况下, 独立学院更应该认真反思如何才能在夹缝中谋生存求发展,以形成自己的人文学科教育特点和专业建设方向。为此,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在成立之初就将办学目标定位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现代商务理念、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定位,决定了人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转变的重要方向。人文应用型人才,是指融人文性与理论性于一身,掌握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实践技能,并能适应社会需求,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灵活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的人才。本文试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为例,探索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转向的培养策略研究。
一、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先要以社会需求为尺度,优化课程体系设置,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已日益凸显。要使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就需按照社会需求安排课程内容及结构。但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历史悠久,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专业基础课的变动空间不大。因而,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的重心主要体现在专业选修课与实践课上。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从第三学期开始逐步增加了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在选修课的设置方面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意愿与社会需求。大三、大四是考研与就业的分流阶段,为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其课程也实行分流设置,将该课程分为就业、考研、兴趣培养与能力提高等几个板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就业与考研等不同意向进行选修。考研板块的专业选修课程有“古代文学专题”“古代汉语专题”“现当代文学专题”“现代汉语专题”等等。这类课程的讲授重点在学科的纵深教育上,会尽可能地向学生传授专业前沿理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便于部分学生进一步考研深造。就业板块课程则主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侧重于培养服务地域经济的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所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教学技能”“演讲与口才”“办公自动化”“公文写作”等。这样的专业课程设置是基于对市场需求及学校定位的基础上设定的,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社会工作直接接轨。学生在按要求获得相应的学分后,也可以自愿参加其他兴趣培养类课程的学习,不计学分。
其次要增加实践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差的问题。这一现状的出现,与学生在离校前较少接触社会,缺乏就业实践有着密切关系。因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改变这一现状的重要举措。要适当加大实践类课程的比重,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熟悉本专业技能。另外,专业基础课程中也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需要安排一定的实践课时,例如“写作”要求学年内组织8课时左右的新闻采访实践活动;“现代汉语”在讲授语音后,安排普通话训练;“演讲学”等基本技能课安排10―15学时的训练;文艺理论及文学史类课程试行学年论文制度。要求学生在一年级围绕“文学概论”撰写文学评论类小论文;在二、三年级围绕“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或“现代汉语”撰写学年论文。同时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利用寒暑假进行三次为期至少20―30的社会调查(每学年各7―10天)。社会调查结束后,学生提交一份调查总结和调查报告。这样一些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置旨在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除利用实践课程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外,适时组织专业实习,可以让学生提早到社会中去锻炼,以适应职场需求。实习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职场适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强化实习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一般高校只安排学生进行毕业实习,而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了能够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增加了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环节,即在第二学期安排为期两周的认知实习,第四学期安排为期四周的专业实习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参加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实践工作,将自己所学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并在实习结束后,完成实习报告与实习周记,以总结经验得失。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各类公司兼职锻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本专业相结合的各类资格证书考试,提升职业竞争力,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
二、合理规划专业实践活动,打造四项基本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长期存在,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是相悖的。人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的是要将理论知识转变成实践能力。当然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基于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基础上的。当然,这一点也是我们培养人文应用型人才的难点。因此就有人认为汉语言文学是一个基础性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提法不适合其专业特点。实际上,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其既具有一定的人文性,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综合人文素养;又具有一定的工具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等专业基本能力。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必须考虑既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专业基础课要开足,否则人文素养的培养就是一句空话。但同时我们又要考虑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于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面对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培养人文应用型人才是我们的合理定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对自己的专业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以保证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适当增加应用性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我们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具体来说就是要使学生能够阅读各类文献,写作各类应用文体,具备基本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以及语文教学能力等。因而,我们在设置系统的实践课程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之外,有计划、有步骤地策划了系列专业实践活动,以便于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得到必要的实践训练。为此,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开展“打造四项基本能力,提升一项专业能力”的系列活动,分阶段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说话能力、写作能力和现代办公能力等基本功。我们在第一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第二学期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第三学期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第四学期着重培养现代办公能力。我们在每个学期都会有针对性地策划系列活动。
写一手漂亮的字,是文科大学生重要的人文素养之一,也是其就业时展现自身能力的关键一点。但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动手写字机会日益减少,这导致当代大学生动手写字的能力日益下降。因而,对于写字能力的培训就显得比较重要。我们邀请省内知名书法家为学生进行了“写字的基本要领和方法”的系列讲座。同时给每个班级配备一名书法专业指导教师,安排每天的写字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因为,学生无论以后从事教育、文秘、行政管理还是文化传媒类工作都必须具备基本的语言组织与口头表达能力。所以,我们开展了系列即兴说话练习。早自习时间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语言组织及表达的锻炼,各班推选出优秀学生参加系里组织的即兴演讲比赛。写作能力是最能表现汉语言文学基本能力的指标之一。所以“写作”的改革也是“打造四项基本能力,提升一项专业能力”系列活动的重中之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将写作能力的培养重点定位于应用性文体的写作。为了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常用应用文写作技巧和规范,我们减少了写作基础课的学时,增加了应用写作、学术论文写作、新闻与采访写作系列课时,并通过讲座和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在讲授写作理论的同时,安排适量的写作实践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现代办公能力也是当代大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采用了讲授与上机实训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计算机实用技能培训类讲座,以使学生尽快熟悉和掌握现代办公实用技能。
专业实践环节是使学生将专业理论转化为技能的重要环节,教育部提倡高校应“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此,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策划了“打造四项基本能力,提升一项专业能力”的专业实践活动。这一活动策划旨在探索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提升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也是基于学生的应用能力不足的现状和社会期望学生能尽快加强的需求。
三、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与社团活动
人文应用型人才应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尽快接触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增强工作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建系以来,本着以培养人文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办学宗旨,建立了广告设计、新闻编辑、摄影摄像等三个专业实验室。这些校内大型实习基地的建立也为学生加强动手能力提供了便利。另外,我们还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推进校企合作,与语文报社、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山西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太原市第二中学等十八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设立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且聘任了多位富于实践经验,具有教学指导能力的事业机构领导与企业家担任“实践指导专家”。以弥补自有教师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的缺陷。这一举措进一步加大了职前培训力度,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拓宽了学校培养人文应用型人才的途径,为文化企业培养有用人才。
另外,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还需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设立的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团结协作能力及管理沟通能力,可以及时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工作实践相联系。同时,在社团活动中,还可以充分展现独立学院学生参与意识强、思维活跃的特点。因此,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依托系部专业特点,着力打造精品社团,形成“四社一台”的社团格局。“四社一台”包括:浩然辩论协会、湖畔文学社、I-MAX广告协会、文化创意协会和校园电视台。我们为每个社团配备专业教师负责学生社团的专业指导,同时,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表现,会计入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在系部的积极鼓励下,学生在社团活动方面表现积极,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浩然辩论协会在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青春飞扬”杯大学生辩论赛中获得三连冠的好成绩,并成功举办了文化传播系即兴演讲比赛和新生专业辩论赛,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湖畔文学社在参加首届全国大学生人文原创大赛暨全国大学生百强人文社团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全国百强人文社团”。学生还自发举办了应用文基础写作培训活动及各类征文比赛、话剧展演、文学趣味知识竞赛等活动,拓展了学生的文学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并通过编辑《湖畔风》打造系文学创作的平台。I-MAX广告协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广告大赛,积累了宝贵的参赛经验。文化创意协会积极联系校外公司,承办策划创意类的活动。这些活动锻炼了社团组织活动的能力,也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学习和实践的途径。校园电视台是山西省唯一一个由学生自行完成采访、拍摄、制片、播放全过程的校内实训基地和学生社团组织。社团还不定期对全台成员进行了专业、系统的培训,多次的学习和交流,使学生获得了实践能力上的提高。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力图通过各社团的建设为学生专业学习提供实践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以专业为依托,打造社团精品活动,提升社团工作水平,努力发展成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平台。在第二课堂开展多种与专业理论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特色社团活动, 以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尽情施展与发挥,提升其创新精神,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社团活动中促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培养、自我提高,以便实现独立学院培养人文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人文应用型转向是大势所趋,也是关系到该学科能否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独立学院需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办学定位,积极地进行探索和改革。在人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下,独立学院要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强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文性和应用性,使自己的培养目标能够符合社会需要,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长平.以拓展素质为核心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5).
[2]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1).
[3]赖敏,蓝鹰.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J].社科
纵横,2010,(1).
[4]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
[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
[5]吴凤玲.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4).
[6]郑育琛.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6).
[7]赵丽娜,谭宏姣.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的要求与特点[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0).
关键词:人才培养;语文实践;中职生;语文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有利于中职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成才,而语文能力是基础,提高中职生的语文能力颇为重要。针对中职生自身的特点,中职语文教学应尽量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充分挖掘其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和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运用中练就语文的实际能力,在实践中提升中职生的语文素养。
一、中职生语文能力现状
如果仅以“中职生语文水平令人堪忧”来概述当前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现状,难以表明堪忧的程度。笔者简单列举几个实例。实例一:给父母写一封短信,简单报告一下在新学校的学习情况。要求:符合书信格式,250字左右。笔者任教班级人数接近90人,结果只有不到10个人的格式是正确的。和同事们沟通,情况也差不多。实例二:简单地自我介绍(演讲):“我有4个疼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妈妈很漂亮,走出去都有人说他俩好像是姐弟一样……”。实例三:军训时,教官请一个学生帮他叫一下他们的班长,姓胡。该同学于是跑到值班室,大喊:报告,小胡在吗?实例四:上级领导来参观,看到学生面前的手工艺品,就问他这是怎么做的。这个学生看了领导,张了张嘴,最后说:“我再做一遍给你看吧。”以上都是笔者在教学中遇到的点滴,看到这些足以了解到堪忧的程度了。我们要“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就业和创业需要的语文应用能力”“为提升职业素养奠定基础”。由此可见,语文素养不落实,学生的专业素养就如同空中楼阁。从现状总的看来,中职生语文能力的缺失主要表现在: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表达不够丰富和熟练,语文学习实践性认识不明确。
二、原因探析
中职生文化基础比较差,这是个不争的事实。“高耗低效”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显著特点。导致这样的结果,就学生方面来说,主要在于对语文的基础性和实践性认识不足。
(1)专业的主体性掩盖了语文的基础性。一般来说,学生到职业学校来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专业技术,他们希望在这个新的环境领域里能摆脱文化课的束缚,实现自身的大发展。尽管从长远发展来看,将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学习列为学生素质发展的综合目标,但实际上学生重专业轻文化的差异课程学习观已在脑中根深蒂固。语文课虽然在多方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很难受到学生的青睐。在学生甚至家长的眼里,职业学校和社会上那些短期培训机构差不多,关注的是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认为有了一手技能就能打天下了,根本不用学习文化课程,更认识不到语文课基础性的重要性。
(2)对语文实践性的认识不足。笔者教育的对象,虽身在高中,而语文知识却在初中起始阶段。这个群体,如果家庭文化教育功能比较弱,必然给这些孩子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在有的学生眼里,语文好比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也许正因为如此“容易”,他们才不会去高度重视,深入钻研。关于语文课对自己将来发展的重要性,笔者做过调查:在300名调查者中有45%认为不重要,24%认为无所谓,31%不知道。语文的实践性带有一定的社会需要性。以前由于生活条件等的限制,写信、作诗、游学、公文、对联等要用到语文,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明显可以感觉到。而当下,高科技代替许多传统的行为,一个电话,一个短信,既方便又快捷且简单。这些,降低了中职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要想改变这些,必须要对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有个再认识。
三、应对策略:在实践中提升中职生的语文能力
教材虽然有一定的科学理论性,但中职教育不等同于普高教育,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充分认识到语文的基础作用,才能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实践性,从而提升中职生语文能力。
(1)再认识语文的基础作用。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首先要使其对语文基础作用有个充分认识。“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在这里,语文本质属性、语文学科性质和地位都得到了阐述,同时也反映了语文教学理念。“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学习自然、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由此,大语文的生活性就得到了充分体现。对于中职生来说,交际和文化素养都是其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语文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中职生的专业能力,现代高科技无论怎样发达,但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如Email的使用,无论公函还是其他信件,其基本的格式和术语还是必须掌握的,如没有这些语文基础知识,即使是电脑高手,也是美中不足的。至于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就更不用说了,它是任何专业的中职生都不可缺少的。
(2)联系生活提升语文能力。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应首先是为本地区培养大量的初、中级人才,这样区域性在他们身上就表现得较明显。“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所以,中职生的行为语言的教育应围绕专业,就地取材和教材相结合就很重要。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语文的基础性和实践性就会在日常的教学中较完美地得到体现。笔者所在的学校坐落在美丽丰饶的阳澄湖畔,无论湖内湖外,都有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近几年相城区快速发展,有很多资源值得去开发,就地取材,既挖掘了地方文化,又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笔者所带的班级专业较复杂,如果用单一的传统语文教学方式上课,很多学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金秋十月,正是稻香蟹肥之时,爱吃螃蟹,并不等于了解螃蟹。笔者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了解把有关螃蟹的知识写出来,然后再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去搜集有关螃蟹的资料。有条件的可以利用网络、书籍,没条件的可以自己亲自去访问蟹农。并提出要求:利用网络书籍的,写明网名、书名(文章名、作者);请教蟹农的,要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且要把要问的问题提前准备好,请教时注意敬语的使用。一周以后,课代表交上来厚厚的一摞,有螃蟹的分类,有食用注意事项,有螃蟹的养殖方法,有蟹的生活习性等。在这些资料中,有很多学生都写“蟹六跪而二鳌,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于是,笔者因势利导,就把《劝学》这一课提前上了,重点阐述“善假于物也”的重要性,效果要比想象好得多。
珍珠是相城的一大特产,很多学生自家都在养殖。于是,笔者就在课堂上请几个同学来描述一下取珍珠的整个过程。但上来发言的几个同学,总是会被下面同学的提示、纠错,并且方言和普通话交错进行,这明显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中职生如果让他们课下去聊,他们可能会滔滔不绝,但一涉及正规的场合,虽然动手能力很强,但表达时他们往往说不清楚,无条理,让人无法听清楚要领。上面这个案例,就可以说明这一现象。生活离不开听说,听说能力对提升中职生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尤为重要。针对这一点,笔者以《拿来主义》《贵在一个“新”字》《工商文明的基因》等课文为例,重点阐释说的条理性、逻辑性。并且让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取珍珠的实际演练,再次整理、解说,并形成文字,一番努力下来,收获是显著的。诸如此例还有很多,像旅游专业的学生,通过对阳澄湖旅游资源的考察,制定开发企划书,结合《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情与景的交融方法来编写导游解说词,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语文的实践性。
大语文的生活性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从西周的礼、乐、射、御、书、数,到今天的读写听说,都说明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中职语文教学应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做到“学以致用”,为学生的成才与职业生涯铺垫好终身学习的基础,从而顺利实现主体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12.
[2]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S].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1996.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关键词:心理辅导;听说教学法;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7-0055-02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职业教育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的产物。我国当前正处在工业化中期,这个时期大规模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职业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改善民生需要职业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新型农民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同样需要职业教育。所以,职业教育事实上已经成为缓解我国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的关键环节。我校是西南地区唯一一所以养殖为核心,涉及牧、渔等专业的重点中职学校。我校自1959年创校开始,培养了不少技术高、专业强的技术人才。但是,随着社会对高学历人群的普遍认同,中职类生源在不断减少,学历低,工作繁重,成为就业的最大障碍。但实际上社会对中职生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有一定专业特长的中职学生受到社会的认可,受到单位的重用。中职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因其特点,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潜力。而英语,对于中职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有部分中职学生学习英语遇到了困难,影响了他们的成长成才。
一、部分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1. 上课容易心不在焉,学习积极性普遍较低
学习有种“失败感”,这是不少中职学生的感受。归根到底,是学习难以持之以恒,导致学生学习比较懒散,往往想学又怕学不好,有点难为情。还有的中职学生,学习英语有种“恐惧感”。在课堂上,有的学生说:“我不会读,我从来就没有听过课。”这种回答不止一次出现在我耳边。所以,现实状况是部分中职学生的基础的确比较差,甚至对英语学习有些抵触情绪。每当老师抽问的时候,把回答问题看作“为难他”。这种学生,在思想上容易走极端,且自尊心比较强。中专学生刚从初中以应试为主的学习过渡到以适应社会需求为主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甚至有不少学生在进校的前半学期里还经常提到初中时罚抄单词,犹如“噩梦”般,而到了中专学习阶段,就开始完全放松了。没有升学压力,并且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少中职学生对学习完全没有规划,听课就像是走形式。在英语课中,无论讲单词还是语法,都需要学生积极配合练习,听和读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在齐声朗读的时候,不少中职学生根本没有张嘴,不仅达不到教学效果,还容易让老师感到束手无策,打击老师的积极性。所以,老师在备课时应多下点功夫,浅显易懂的知识反复练,稍微难点的知识放到后面讲。这样,不仅让中职学生在心理上比较放松,而且也可以活跃气氛,达到练习听说的目的,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2. 中职学生学习心理期待与现实需求之间有一定落差
英语学习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与国外交流频繁、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能看懂英文说明书、回复英文电邮是最基本的要求。读了单词就能记住这种想法是美好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要理解中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他们战胜学习困难,指导他们达到英语学习要求。根据威廉和斯特沃夫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类型的综合分析,有如下数据。(1)假性学习困难:认知与社会性特点――学业成就低,但智力正常,有挫折感,学习马虎,占25%~38%;(2)行为缺陷:认知与社会性特点――认知策略水平低,注意力缺损或多动症,占22%~30%;(3)言语组织缺陷:认知与社会性特点――语言运用与理解能力差,攻击性或行为出格,占14%~17%;(4)非语言组织缺陷:认知与社会性特点――能力差,社会知觉差或退缩,占11%~15%;(5)综合性缺陷:认知与社会性特点――认知加工中多重缺陷,社会技能缺陷,占8%~10%。结合此数据,与在校学生相比照:学习困难的中职学生,大多数都是学习马虎,且注意力比较差。如果能够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是通过大量听和说的训练,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英语学习上,就会收到不一样的学习效果。因为除了英语学习外,这部分学生有不少在组织、参加学校活动中,表现积极,不怕苦,不怕累。这种精神如果能带到学习中,就会成为学习的动力,而且学习成绩也会有显著提高。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有针对性训练,在练习中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并依据教材进行听说训练,尽量减轻中职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轻松学英语。
3. 英语学让中职学生失望,单词记了就忘,对学习没有兴趣
有的中职学生,记不住单词,就不愿意多背多学,老师反复讲练对他们不起作用。尽管根据大纲已经调整了平时上课的进度,适当加大了口语练习比重,但是,一些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很难调动起来。
二、解决中职学生学习困难的策略
作为班主任老师,又是科任老师,在教学中发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要高些,纪律也要好些。这说明这些中职学生在心理上比较重视,也可能与班主任老师在课后与学生交流比较频繁有关,彼此熟悉对英语教学有很大帮助。在实践中,把思想上疏导和大量的听说训练结合起来,对促进学生学习有比较大的作用。对部分中职学生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其学习困难的问题。
1. 鼓励是一剂良药
对刚进校的一些中职学生来说,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加上英语基础比较差,所以,没有什么自信心。因此,在课堂上十分被动。老师点名起来回答问题时,很多时候都低着头,不敢大声朗读。其实,中专英语并不难,大多数都是初中知识的扩展,在增加情景对话的基础上弱化对语法知识的要求,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多读多练。所以,要在思想上开导他们:(1)英语不难学;(2)模仿老师发音;(3)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读单词。因为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读单词,而且跟读后很难在脑中留下印象。
2. 关键时候需要老师“扶”学生一把
有的中职学生,往往学习东西只有三分钟热情,上课不能集中精力,有时候课上到一半就不想听了。所以,老师除了传授知识外,还需要分不少精力在学生身上。要花精力提醒学生看书的哪个部分,要打断学生摆龙阵、听音乐,这些细致的工作需要教师多留意。培养中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更需要老师的耐心和宽容。
3. 为中职学生制定学习策略
生动、有趣的教学PPT能够吸引中职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不能纠正他们的发音,不能根据学生的语速不断重复,所以教师还要不断重复词汇、语言点,让学生跟读。语言教学的终点不是懂,而是准确熟练地运用。从不懂到懂,需要数量;从懂到准确熟练,更需要数量。在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发音清晰、准确,就是词汇量太少,识字不多。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可以告诉学生:学英语要有信心,不会读的单词学会读,记不住的单词反复记,每天记几个单词,日积月累,掌握的单词就多了。
为什么先要从心理上给予学生疏导?原因是不少中职学生在以前的英语学习中没有体会到快乐,他们对英语学习最深刻的记忆就是“罚抄”“受批评”。这给本来就困难重重的英语教学增加了不少难度。不同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注意力,增加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能在空闲时间也能学习英语,我利用学生比较常用的QQ聊天工具,建立英语交流QQ群。在QQ群里,我按时朗读一些精美的英语文章,学生慢慢跟读。这样,大家就把英语学习当成日常练习,有时时间不到,大家就守候在手机旁。有时,我也会把有趣的英语句子发到QQ群中,再翻译成中文,然后领读。一开始学生对此都比较感兴趣,跟读很积极,但始终有个别学生还是怕读错。这时,要注意适当引导和鼓励,打消这些学生心中的顾虑。当然,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句子不能太长,而且发音要很清晰,否则容易听不清楚。但是,这种方法的确提高了部分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把听和读变成日常习惯,这样不少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了更多的信心。渐渐,整个班上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更用心了,在听课的同时也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三、结束语
作为英语老师,应该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心理疏导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只有把心理辅导和听说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答学生对自己能否学好英语的疑惑,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立非.第二语言习得入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