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人才培养策略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065-02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对地方院校来说,既是发展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地方院校能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重点在改革与创新,关键在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的需要。
人才培养模式是构建人才知识结构的关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地方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在经济社会的新形势下,结合行业的发展,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培养途径、教学管理机制、人才评价标准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自我界定、发展与创新。
一、设计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多元化人才
培养方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及实施过程的具体操作方案,它决定了达到培养目标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地方本科院校要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兼顾自身的特点,科学设计培养方案。培养方案要明确培养人才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地方应用型院校更要突出能力,面向地方为行业服务,行业的需求和要求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首先,把培养目标细化为知识、能力、素质大纲,尤其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通过细化培养要求,将培养标准所规定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明确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包括课外环节)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贡献。以构建能力培养为主线,从认知到应用、从被动到主动,由浅入深、从易到难,逐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能力,设计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其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需要处理好几个问题:一是加强专业基础与拓宽专业相结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构建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平台;本专业内部做好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科学素质教育的结合,各专业之间要加强文科教育与理科教育的渗透,努力探索培养具有专业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二是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培养、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加强体育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强化基础课程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专业教育,突出专业特色,增强学生专业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正确处理规范化与个性化的关系。
最后,大胆创新,突出特色。一是可以从强化职业素质的培养中去挖掘。改变依据学科知识的相对独立性划分课程,树立以能力和素质形成的相对独立性划分课程的理念,增设部分职业道德、诚信和职业素质方面的课程。二是可以从增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选择的自主性、扩大学生自主选择权方面去突破。实行弹性学分,给予学生跨学科学习和专业选择的自。在某些基础好、实力强、有特色的学科专业实行双学位教育,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三是将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就业与创业教育、素质教育作为教学中的一个环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之中。
二、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人才培养规格多元化的需求,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就要体现以素质为重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理念,努力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培养目标为准绳,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整合课程设置,整体优化构建有特色的课程体系,突出学科专业特色。教学内容要不断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行业企业的需求来更新,及时变更教学内容以反映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最新动态和要求,提供给学生以最优化结构的教育内容;教学内容应多样化、灵活化、开放化,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的内容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掌握,而且注重学生心理的、生理的、智力的、审美的、精神的、人格的全面发展,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三、改革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教育模式从教育规范的共性向学生发展的个性转变,那么就需要我们更新教学模式,满足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为达到教育学的最佳效果,应根据课程特点,借助多媒体课件、网络技术等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开设讲座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创新人才培养途径,走校地融合、产学研结合之路
走校地融合、学产研结合之路是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校地融合、产学研合作教育,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境,合理安排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因此,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地方资源开发大平台,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融入地方特色,实践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进程。
五、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实行系统化管理,重视过程管理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要将教学管理机制与专业设置方式和课程体系等的改革与创新配套进行。在管理与运行机制上突破旧的管理分散、单一的弊端,注意实行系统化管理,重视过程管理,注重管理的整体性、全过程性和全员参与性。在管理机构建设上,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学管理中教务处的主导作用、院系的主体作用和教研室的基础作用,建立由学校职能部门、教学指导委员会及教学督导组组成的系统管理机构;在管理制度建设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差异,采用学分制与选修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注重规范,细化操作,不断建立完善、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即实行精细化管理。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上,按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特点,遵循系统化管理的原理,建立以教学决策指挥系统、教学条件保障系统、宣传教育系统、教学监控系统、教学与教学管理评价系统、教学激励与约束系统、教学信息收集与反馈系统为要素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使之对教学过程实时监控,又对教学效果反馈控制,形成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全员参加的互动式监控模式,充分发挥其保障、监控和导向的作用,及时纠正偏颇或弥补缺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构建多元化人才评价标准,激励学生成长成才
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要求多样化的质量标准来衡量人才。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传统的主要以课程学习评价的方式,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探索建立科学、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业评价方式,构建包括课程学习、能力评价、科研成果和实践活动评价等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做到评价方式和标准与培养目标和效果相一致,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准确,有实用性、科学性和操作性。
七、建立有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人才培养提供保证
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产业的升级调整,对人才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行业的执业素养都提出了新要求。适应经济发展和行业的需求,培养具有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其既能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又能担任行业岗位工作,是地方院校承担的重要任务。地方院校应该从教学和人事方面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参加行业的科研和生产实践,并努力通过全国执业考试,获得执业资格(因为获得执业资格是反映教师自身执业素质的重要参考,它直接反映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聘请企业一线技术开发人员到校任教,或者派遣骨干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有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综上所述,地方院校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我们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的迫切任务,更是适应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曲铁华.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2]顾明远.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关键词】高级中学 创新人才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006-02
一、高级中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分析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高考形势的深入发展,许多高级中学面临新的严峻形势。比如尖子生源的流动性明显变大,教育教学的任务繁重。一些高级中学尤其是重点高中肩负着带动本地区教育教学发展的重任,高级中学能否培养出更多的顶尖重点大学人才成为本地区人民衡量其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这就对高级中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对创新人才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经形成了创新关系国家发展前途的共识。从高中阶段的角度看,创新人才应该是在某些领域比相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中的年龄相近的学生具有更为超常的能力或潜在能力的学生个体。他们通常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第一,超常的智商,如表现出超于常人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第二,超常的创造力,如表现出超于常人的思维好奇心、思维敏锐性和学习动力;第三,非凡的领导力,如表现出广泛的情感感染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第四,超常的学习能力,如表现出对特长专业的深刻理解和系统掌握。
笔者任教于贵港市高级中学,贵港市人口达503万,学生人才资源丰富,学校文化底蕴深厚。作为广西首批省级示范高中,如何才能让学校的发展走上一条强校强师良性循环的道路?笔者认为,就是要培养创新人才。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通过实践发现从学校管理和课题研究两个角度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二、高级中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健全机构,落实制度
很多高级中学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存在着“唯有靠天赋,唯有靠天吃饭”的认识误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存有畏难思想,所以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是放羊式的。由此建章立制成为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首要任务,高级中学应成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领导部门,配备强力教师,定期进行会议研究,指导培养工作。与此同时,可成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科的培养小组,选定教练。培养小组为每名学生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档案,进行跟踪培养。提出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培养创新人才的工作,将整个培养工作过程做实做厚做细。并对教练和创新人才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原则上是谁培养谁受益,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二)建立导师制和培训制
建立导师制和培训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导师是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高级中学应制订严格的标准,为每名学生人才选拔导师,与此同时制订创新人才导师制度。导师制订创新人才培养三年详细工作计划,学校每周定期召开导师研究会议。
导师主要负责创新人才培养,一是展开针对性培养,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案例,导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和家庭背景。二是进行思想引导,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言传身教,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培养效果。三是加强学习辅导,使学生端正学习方向和态度,激发学习动力,系统掌握超常规的学习方法,挖掘创造力,培养超强的学习能力。四是进行心理疏导。高中生容易产生生理和生活方面的各种疑惑和烦恼。导师应帮助学生疏导和消除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帮助解决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勇气和信心。
同时,导师也负责组织开发创新人才培养的培训课程。课程的开发标准有以下五个方面:(1)创新人才如何思考问题;(2)什么样的课程可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将散乱的教材整合为综合性系统性的教材;(4)编写面向全国竞赛和自主招生、保送生考试为目标的、符合本学校学情的教材;(5)加大学校理科实验室的建设,更新实验设备,开发创新实验的教材。
培训制的形式可适当采取我国历史上的私塾学习模式,给予学生相对较为自由的时间进行学习,同时,为学生提供较大的研究空间,使学生进行超前学习,培养超常的创造力。
(三)加强课题引领
课题引领是高级中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抓手和灵魂。课题研究是教师的成长之路,同时能极大地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应以课题为抓手,带动学校课题研究的全面开展。高级中学应鼓励教师参与相关课题研究,以开创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新局面。课题研究的触角应延伸至学校教学的方方面面,导师通过相关创新人才课题研究,既获得专业化成长,又提高开展创新人才案例培养工作的能力。以贵港市高级中学为例,目前,该校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重点课题已经成规模地开展,学校学术氛围浓厚,为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培育了深厚的土壤。
三、高级中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
高级中学创新人才培养取得丰硕的成果。以贵港市高级中学为例,该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以来,2012年有一批学生获得全国物理、数学、化学和生物竞赛一等奖和自主招生降分20分资格;2013年全国高考,贵港高中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6人,考取香港中文大学1人,高考成绩有较为显著提高,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答卷。2013年贵港高中的全国学科奥赛和自主招生工作又有较大提高,有4名学生获全国学科奥赛的银牌和铜牌,8人获全国学科奥赛初赛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创新人才呈现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开创了学校学科竞赛从无牌到有牌的历史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彭芝.关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10(7)
关键词: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策略;策略研究
地方职业院校是指由地方政府举办的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具有高等性、职教性、地域性等特征。以贡献求支持,以创新求发展,立足和服务所在区域应是地方高职院校的重要价值取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要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因此,如何与区域农村建设紧密对接,调整好人才培养策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职业院校急需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地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地方职业院校人才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将传统农业进行改革,逐渐步入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结构化和农业集成化,从而带动农村和农民进入新的历史格局和历史角色中,为新时代的发展创造资源优势。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人才进行技术支撑,才能保证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加快。而技术性人才需要地方职业院校以农业发展为导向,以农村建设为驱动,以农民素质提高为目标来改革教育体系,从而适应现代农业发展。
(二)可以促进农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需要各阶层的教育机构进行相互补充,其中地方职业院校具有较大的地缘优势、情感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能够更好的对教育进行补充,向农村输出符合现代农业生产需要、符合新农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从而将农村教育水平进行大幅提升,改变传统农业的结构,促进农民向新领域、新技术、新行业转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性转化,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够逐渐改变农村高素质技术性人才的缺乏状态,引领农业不断创新和拓展,激活农村市场,实现小康社会。
(三)农村人力资源化转移离不开地方职业院校的支持
我国农村人口庞大,农村市场开发度小,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等使得农村存在劳动量大,劳动力价格低廉,劳动力素质不高,从而使得农业产业结构固步于传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认识不高等,当剩余劳动力转移向城镇时,往往表现出较大的不适应性,难以形成人力资源优势。而地方职业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还可以为农民的发展提供新颖的突破口,进军新的领域、新的职业,从而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势,提高劳动力的社会价值,降低人地矛盾,促进农民增收增效。因此,职业教育可以在长效机制的带动下,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优势转化,保证农村市场向纵深方向开发,促进农村经济在人力资源的支撑下大踏步前进。
二、地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地方职业院校是向农村市场输出适应性强、业务熟练性高、创新意识足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必然要求
由于地方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重心把持上以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侧面提高理念素质和工程设计素质。地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结合区域内农村市场,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村建设需要,培养懂现代农业生产、农产品经营、现代农业管理和服务现代农业的专业化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在学术领域可能难占有优势,但在技术应用上存在创新意识强、应变能力高、钻研业务精神饱满,能够以三农改进为发展的基本点,立足于农村和农业,致力于改善农村现状,将农业现代化发展作为奋斗的目标。因此,地方职业院校是服务新农村的必要途径。首先,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这种人才需要地方职业院校来输出。其次,新农村建设需要现代化的科技成果不断转化和推广来实现。而科技传播的最佳途径是地方职业教育平台。最后,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懂业务,会管理,了解生产,掌握技术的人才来实现,这种人才的输出和服务体系的健全需要地方职业院校的不断努力与创新。
(二)新时期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的综合背景要求地方职业院校培养新型应用人才来服务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指出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实现新农村科技化,实现新农村现代化,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而教育的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前沿力量,是对社会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因此,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一方面,新农村建设需要一支服务能力强、科技水平高、理念先进、技术过硬、懂农业、知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而这种职业农民的培养需要地方职业院校充当先锋来实现,另一方面,地方职业院校接近基层,具有情感优势、地缘优势和人才优势,能够从国家政策的全局性出发,从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来看待三农问题,从而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来促进新农村前进、服务新农村变革、改善新农村现状。在国家对农村进行战略调整,地方职业院校站在第一线,为农村进行特定的人才培养,从而实现地方职业院校与新农村建设的关联紧密性,促进新农村发展以教育为支撑,以科技为生产力进行不断改变。
三、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策略
(一)政府参与,建立健全必要的保障体系
地方政府要认清本区域教育机构的布局和优势分配,从而明确地方职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给地方职业院校提供一定的资金帮扶、地位确认,从而促进地方职业院校在新农村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资源优势,保证教育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彻底将职业教育的社会偏见进行纠正,认清地方职业院校的社会价值,出台优惠政策来鼓励地方职业院校进一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了促进地方职业院校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实现新农村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和人文内涵的沉淀,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结构优化进程的加快,有必要建立保障体系。一是从资金上进行保障,政府要加大经费的扶持力度,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现状,对符合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进行大幅度的经费支撑,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人才的激活与可持续性。二是在机制和发展方向上进行保障,促进地方职业院校构建适合本地特点的新农村建设路线和资源布局,促进订单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三是政策上保障,考虑到地方职业院校的特殊性,为了调动地方职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有必要出台各项优惠政策,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实现基地配套、设备配套,促进教师向双师型转化,从而保证教育与农业的紧密联系性,以职业教育促进农业发展。
(二)加大地方职业院校在招生与就业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职业院校对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职业院校在招生计划、就业渠道、人才培养改革方面,需要一定的政策扶持,从而保证生源的高质充足,就业率的提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用性。这就需要从农业行业的制度上进行扶持,增强就业范围和就业能力,从而提高地方职业院校的人才竞争力,实现地方职业院校促进三农问题的不断融化分解。此外,在招生上要给地方职业院校一定的自,扩大地方职业院校的招生范围,从而保证生源的充足,实现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文化素质上得到提升,在技能上得到改进,从而更好的带动新农村建设向小康社会迈进。地方职业院校是新农村新型人力资源输出的摇篮,农村是地方职业院校生源的主要来源地,两者关系本来就很密切。通过教育后,新型人才能够依靠所学在农村促进农业向现代化转化,利用自身的技能和创新思维,在农村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地方职业院校具有促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的责任与义务,是历史给予地方职业院校的一种机遇。
(三)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为了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地方职业院校服务于新农村,服务于农业现代化,职业院校必须认清形势,增强发展意识,以教育优势的聚集和积累为目标,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树立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拓展办学思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从而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不断向农村靠拢,真正实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优秀人才。地方职业院校办学活动要始终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服务“三农”培养、培训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专业设置上要做相应的适当的调整,把相关专业以及学科人才的培养与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有效衔接起来。
(四)准确定位,精心设计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
地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要以新农村为出发点,以农业现代化为主要目标,以农民素质提升和技能应用为主要核心,从而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和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新农村和农村市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人才培养要有质量,有成效,需要依靠成熟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和方法才行。
(五)建立以职业院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地方职业院校可以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秉承学校的传统,探索建立以地方职业院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主要内涵是依托学校的科技优势,整合校地农业科技资源,重组农业科技价值链,建立以农村示范基地为主体,以科技培训和信息网络为支撑的“一体两翼”的科技推广平台,探索实践“地方职业院校+基地+科技示范户+农民”的推广通道,通过技术创新、技术示范、技术培训、信息传播四轮驱动,促进科技成果进村入户。
参考文献:
[1]刘江毅.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党史文苑,2012(24).
[2]魏丽萍.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0(25).
[3]冯志军.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