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关键词:农业科技信息;信息传播渠道;发展趋势
农业科技信息是指能够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信息.这些信息能满足农业实施者(特别是指农民)需要.并以声音、文字、图片、录像和多媒体等形式存在。利用农业科技扶贫就是希望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将农业科技送达到农业实施者手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1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情况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1.1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1978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根据(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公布.已减少至1.22亿hm2。在土地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将成为重要支撑力。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已达48%.但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这些国家外.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不畅也是~个很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农业科技研究者或持有者没有合适的渠道将科技成果传播到农民手中:另一方面是广大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实用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因此.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促进两方面的交流.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1.2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地区农民收入差异
从国际经验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速度越快、途径越多.农民得到的科技信息越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越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就会增加.农民脱困时间就会缩短。另外.农业科技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作用也不同。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农民更容易获得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科技采用率高.农民收入增加也比较快因此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在落后地区加大农业科技信息的宣传力度.不仅会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也可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地区收入差异。
1.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当今国际农产品竞争不仅是数量竞争.重要的是质量竞争.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安全.发达国家不断提高技术壁垒.检测标准越发严格.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屡遭限制和退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则取决于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这就离不开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因此.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的有效利用和拓宽将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速度。
2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主要有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其中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属于大众传播,农技推广站、农民培训班等属于人际传播
2.1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成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郭绪全等人的调查显示(表1).大众传播方式之一的电视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占据主要地位.近36%的农业科技信息是通过电视渠道传到农户手中(因农业科技信息到达农户才算是真正达到了传播的目的.故仅引用了调查数据中农户承认的自己所获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渠道).这也与近年来中国电视普及率大幅度提高直接相关截至2006年中国农村的彩色电视普及率为89.43%(表2)
2.2网络即将成为不可替代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和网络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电脑普及率还远远低于电视和广播等传统的传播工具(表2),但从网络的发展速度和对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来看.网络将会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传统传播渠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农村每百户中电脑拥有量为2.7台,比上年增加了0.6台。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至2007年6月.农村网民规模达到374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同期城镇网民规模达到1.2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1.6%。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城镇差距很大.但网民规模差距在逐步缩小随着农民在外打工人数增加,农村电脑的普及率将上一个大的台阶。
2.3农技推广站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对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视.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日趋完善。各级农技推广站的作用大大增强。表1可看出农业科技信息的人际传播大约占1/3.其中镇政府农技推广站为主.农民反响较好从2007底开始.我国开始实施信息大篷车、培训教室和农业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等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发放农业科技资料。成为农民学习农业实用技术的重要渠道。
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一是目前农业科技信息量多.但部分信息内容不全.实施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或应用后会产生的不利影响等不为农民所知:信息针对性不强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二是由于信息传递双方对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的认识不同.双方对各种渠道的利用程度也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科技信息传播者认为农民主要从培训班、推广站和电脑等获得农业科技信息.他们在传播过程中也更容易采取这些方式传播但调查发现农民的大部分农业科技信息是从电视等大众传媒中获得。
三是农民整体素质还需要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偏低2006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超过8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不足15%(表3).
远低于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25岁以上的农民中.有17%的人完成了高等教育.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15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一些农业科技信息语言太过专业.农民无法理解.这些技术在农村传播的可能性比较小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民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一些最新的科技信息无法传播到农户一级.即使农户接触到了,也因为文化水平所限,不能很好地理解.无从应用。
4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
4.1农业科技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更加精准
目前国家正在逐步改进农业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从长远来看.网络和手机等信息平台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农业科技信息量将继续增加同时.农业科技信息在传播渠道的入El审查将会更加严格.只有经过考证的农业科技才能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国家对网络传播媒体的管理将大大加强农技推广部门的农技介绍也将更加全面.各种农业科技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也会传达到农民手中各级政府和传播媒体针对本地区适用的农业科技的宣传将增加,实用技术将进一步得到转化.农民更容易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实用农业科技信息。
4.2各种渠道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能力将大大增强
除了继续利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体外.信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农业科技推广站等方式将得到积极利用。一是政府加大了对网络信息服务设施的投入、全国范围的农业科技信息平台将全面建立。二是传递双方的互动将进一步增加.农民和专家将利用网络和移动通讯工具进行互动交流.双方关系进一步紧密。是农技推广站管理和支持力度将会加大.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真正掌握农业科技的农技人员将不再限于县级以上的农技推广站,乡镇一级的农技站将从农药、化肥或种子销售机构转为推广机构,发挥应有作用
4.3农民素质提高将使农业科技信息利用率提高
农民是农业科技的具体实施者.农业科技信息能否得到有效利用.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民的素质决定的。从表3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收入越高的地区,农民受教育水平越高,农民通过科技致富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我国政府提出了要建立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目标.努力提高农民素质一是全面贯彻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将有助于提高未来农民的素质。二是加大对成人的再教育和培训投入,定期(加不定期)举办针对农民的免费农业科技培训班.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与现实接轨.针对性强.符合当地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在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下,农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信息将得到有效利用.农民配置有限资源的能力和农业生产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农业科技信息信息传播渠道发展趋势
农业科技信息是指能够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信息。这些信息能满足农业实施者(特别是指农民)需要,并以声音、文字、图片、录像和多媒体等形式存在。利用农业科技扶贫就是希望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将农业科技送达到农业实施者手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一、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情况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但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这些国家外,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不畅也是一个很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农业科技研究者或持有者没有合适的渠道将科技成果传播到农民手中;另一方面是广大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实用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因此,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促进两方面的交流,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2、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地区农民收入差异
从国际经验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速度越快,途径越多,农民得到的科技信息越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越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就会增加,农民脱困时间就会缩短。
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当今国际农产品竞争不仅是数量竞争,重要的是质量竞争,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安全,发达国家不断提高技术壁垒,检测标准越发严格。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屡遭限制和退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则取决于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这就离不开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因此,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的有效利用和拓宽将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速度。
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主要有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其中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属于大众传播,农技推广站、农民培训班等属于人际传播
1、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成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2、网络即将成为不可替代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和网络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电脑普及率还远远低于电视和广播等传统的传播工具,但从网络的发展速度和对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来看,网络将会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传统传播渠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3、农技推广站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对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视,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日趋完善。各级农技推广站的作用大大增强。其中镇政府农技推广站为主。
三、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一是目前农业科技信息量多,但部分信息内容不全,实施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或应用后会产生的不利影响等不为农民所知,信息针对性不强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二是由于信息传递双方对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的认识不同,双方对各种渠道的利用程度也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科技信息传播者认为农民主要从培训班、推广站和电脑等获得农业科技信息.他们在传播过程中也更容易采取这些方式传播但调查发现农民的大部分农业科技信息是从电视等大众传媒中获得。
三是农民整体素质还需要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偏低。
远低于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25岁以上的农民中,有17%的人完成了高等教育。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15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一些农业科技信息语言太过专业,农民无法理解,这些技术在农村传播的可能性比较小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民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一些最新的科技信息无法传播到农户一级,即使农户接触到了,也因为文化水平所限,不能很好地理解,无从应用。
四、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
1、农业科技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更加精准
目前国家正在逐步改进农业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从长远来看,网络和手机等信息平台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国家对网络传播媒体的管理将大大加强农技推广部门的农技介绍也将更加全面,各种农业科技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也会传达到农民手中各级政府和传播媒体针对本地区适用的农业科技的宣传将增加,实用技术将进一步得到转化,农民更容易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实用农业科技信息。
2、各种渠道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能力将大大增强
除了继续利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体外,信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农业科技推广站等方式将得到积极利用。真正掌握农业科技的农技人员将不再限于县级以上的农技推广站,乡镇一级的农技站将从农药、化肥或种子销售机构转为推广机构,发挥应有作用。
3、农民素质提高将使农业科技信息利用率提高
农民是农业科技的具体实施者,农业科技信息能否得到有效利用,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民的素质决定的。针对性强,符合当地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在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下,农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信息将得到有效利用,农民配置有限资源的能力和农业生产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论文关键词:农业科技信息;信息传播渠道;发展趋势
农业科技信息是指能够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信息.这些信息能满足农业实施者(特别是指农民)需要.并以声音、文字、图片、录像和多媒体等形式存在。利用农业科技扶贫就是希望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将农业科技送达到农业实施者手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1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情况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1.1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1978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根据(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公布.已减少至1.22亿hm2。在土地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将成为重要支撑力。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已达48%.但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这些国家外.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不畅也是~个很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农业科技研究者或持有者没有合适的渠道将科技成果传播到农民手中:另一方面是广大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实用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因此.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促进两方面的交流.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1.2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地区农民收入差异
从国际经验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速度越快、途径越多.农民得到的科技信息越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越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就会增加.农民脱困时间就会缩短。另外.农业科技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作用也不同。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农民更容易获得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科技采用率高.农民收入增加也比较快因此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在落后地区加大农业科技信息的宣传力度.不仅会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也可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地区收入差异。
1.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当今国际农产品竞争不仅是数量竞争.重要的是质量竞争.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安全.发达国家不断提高技术壁垒.检测标准越发严格.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屡遭限制和退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则取决于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这就离不开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因此.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的有效利用和拓宽将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速度。
2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主要有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其中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属于大众传播,农技推广站、农民培训班等属于人际传播
2.1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成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郭绪全等人的调查显示(表1).大众传播方式之一的电视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占据主要地位.近36%的农业科技信息是通过电视渠道传到农户手中(因农业科技信息到达农户才算是真正达到了传播的目的.故仅引用了调查数据中农户承认的自己所获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渠道).这也与近年来中国电视普及率大幅度提高直接相关截至2006年中国农村的彩色电视普及率为89.43%(表2)
2.2网络即将成为不可替代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和网络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电脑普及率还远远低于电视和广播等传统的传播工具(表2),但从网络的发展速度和对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来看.网络将会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传统传播渠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农村每百户中电脑拥有量为2.7台,比上年增加了0.6台。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至2007年6月.农村网民规模达到374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同期城镇网民规模达到1.2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1.6%。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城镇差距很大.但网民规模差距在逐步缩小随着农民在外打工人数增加,农村电脑的普及率将上一个大的台阶。
2.3农技推广站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对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视.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日趋完善。各级农技推广站的作用大大增强。表1可看出农业科技信息的人际传播大约占1/3.其中镇政府农技推广站为主.农民反响较好从2007底开始.我国开始实施信息大篷车、培训教室和农业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等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发放农业科技资料。成为农民学习农业实用技术的重要渠道。
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一是目前农业科技信息量多.但部分信息内容不全.实施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或应用后会产生的不利影响等不为农民所知:信息针对性不强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二是由于信息传递双方对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的认识不同.双方对各种渠道的利用程度也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科技信息传播者认为农民主要从培训班、推广站和电脑等获得农业科技信息.他们在传播过程中也更容易采取这些方式传播但调查发现农民的大部分农业科技信息是从电视等大众传媒中获得。
三是农民整体素质还需要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偏低2006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超过8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不足15%(表3).
远低于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25岁以上的农民中.有17%的人完成了高等教育.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15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一些农业科技信息语言太过专业.农民无法理解.这些技术在农村传播的可能性比较小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民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一些最新的科技信息无法传播到农户一级.即使农户接触到了,也因为文化水平所限,不能很好地理解.无从应用。
4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
4.1农业科技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更加精准
目前国家正在逐步改进农业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从长远来看.网络和手机等信息平台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农业科技信息量将继续增加同时.农业科技信息在传播渠道的入El审查将会更加严格.只有经过考证的农业科技才能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国家对网络传播媒体的管理将大大加强农技推广部门的农技介绍也将更加全面.各种农业科技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也会传达到农民手中各级政府和传播媒体针对本地区适用的农业科技的宣传将增加,实用技术将进一步得到转化.农民更容易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实用农业科技信息。
4.2各种渠道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能力将大大增强
除了继续利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体外.信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农业科技推广站等方式将得到积极利用。一是政府加大了对网络信息服务设施的投入、全国范围的农业科技信息平台将全面建立。二是传递双方的互动将进一步增加.农民和专家将利用网络和移动通讯工具进行互动交流.双方关系进一步紧密。是农技推广站管理和支持力度将会加大.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真正掌握农业科技的农技人员将不再限于县级以上的农技推广站,乡镇一级的农技站将从农药、化肥或种子销售机构转为推广机构,发挥应有作用
4.3农民素质提高将使农业科技信息利用率提高
农民是农业科技的具体实施者.农业科技信息能否得到有效利用.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民的素质决定的。从表3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收入越高的地区,农民受教育水平越高,农民通过科技致富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我国政府提出了要建立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目标.努力提高农民素质一是全面贯彻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将有助于提高未来农民的素质。二是加大对成人的再教育和培训投入,定期(加不定期)举办针对农民的免费农业科技培训班.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与现实接轨.针对性强.符合当地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在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下,农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信息将得到有效利用.农民配置有限资源的能力和农业生产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近几年,中国农业区域布局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不少地方“小而全、大而全”和结构雷同的问题仍很突出,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格局还未形成,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经验,以促进中国农业区域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一、美国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历程
美国农业产业区域专业化的发展演变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期,即农业“自然区位布局”时期、个别的农业区域分工时期、扩展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时期和深入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时期。
(一)农业“自然区位布局”时期
美国17世纪中叶前的农业发展处于农业“自然区位布局”时期。这一时期是一个长期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以自给自足方式为主的农业自然再生产过程。这一过程中,自然界的生态规律起着主导作用,生产者只是依据当地自然条件对多种生物进行选择、培养和驯化,以满足自身需求而生产,主要表现为原始种植业和游牧式畜牧业。此间的农业发展缓慢,农业域较为分散,区域分工不明确。农业的自然区域布局阶段是农业区域专业化的起点。
(二)个别的农业区域分工时期
美国17中叶至18世纪是个别的农业区域分工时期。商品性农业的出现催生出农业区域专业化的萌芽,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又不断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者经营目的从自给自足转向利润追求,商业性农业经营方式促进了生产选择和分工分业,以便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美国北部新英格兰农场17世纪早期就出现了商业性粮食和畜牧业生产,虽然此时生产区域的界限还比较模糊,专业化呈现规模小而且品种不固定的特征,但却标志着建立在“自然区位布局”基础上的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开始出现。伴随着商品性农业的发展,美国逐步形成了南部以烟草、北部以畜牧业、中部以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的生产格局,农业生产呈现出初步的专业化分区,成为区域专业化生产的最初形式。
(三)扩展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时期
独立战争后到20世纪40年代,随着“西进运动”和一系列土地法令的颁布,美国小农经济迅速解体,资本主义大农场开始建立,农业区不断向西移动,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逐步扩展到了大部分农产品,自然条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主导条件,农业生产进入了扩展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时期。同时,在这一时期以育种技术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应用发挥了巨大的驱动作用。育种技术和市场竞争促进了农业商品化,并对资源的适度集中和降本增效提出更高的要求。作物品种或饲养牲畜品种逐渐集中,其中,早熟耐寒杂交品种的育成和推广,使产量倍增,面积逐渐扩大,加速了玉米带、大豆带的形成和发展。
(四)深入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时期
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美国农业生产进入了深入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时期。这一时期美国的农业区域分工基本上延续了上一时期的地区布局。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结构的升级加大了对加工农产品的需求。与此同时,加工技术的进步对农产品品种、品质、生产标准、规模与效益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区域布局。在农业区域专业化进程中,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农业区域专业化的生产格局,并且延伸着农业产业链条,成为工业化农业和农工商综合体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产生的重要条件,促成了新的社会分工生产形式的出现。美国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了较大发展,二战后农产品加工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农产品加工业带动下,形成了优势十分明显的专用玉米、专用小麦、加工用葡萄为代表的专用农产品的区域专业化。
二、美国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形式
美国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地区专业化、生产单位专业化和农业生产过程专业化三种表现形式。农业地区专业化是在因地制宜原则和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地区之间的生产分工。一般指一个地区以某一种或少数几种农产品占优势的专门化生产区,其产品全部或大部分都是商品性生产。通常一个地区主要农产品的产值或商品产值占到50%以上就被视为专业化地区。生产单位专业化即农场和农户的专业化。生产单位专业化主要反映某一农场或农户生产某种最适宜农产品的专门化率,它是农业区域专业化程度的重要基础。农业生产过程专业化主要表现为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各项作业分别由专业服务机构来完成,反映出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技术应用程度,特别是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水平。在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中,上述三种专业化形式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且相互渗透的,其中,农业生产过程专业化则是在地区专业化和生产单位专业化两者达到较高发展水平时才逐步形成。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农业地区专业化就已经形成,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基础,以及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经济联系不够密切,此时生产单位专业化水平还不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凭借机械化、电气化等迅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农场主和农业工人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农业地区专业化和生产单位专业化程度大大增强。同时,各经济部门的专业化、生产和资本的集约化要求农业与工商业在组织和生产上联系起来,同一专业和同一工艺阶段的各企业联合或合并,由此农业生产过程专业化开始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带动下,农产品专业化区(带)逐步形成和建立,即东南部特种作物与综合农业经营区、南部棉产区、南部常年放牧区、东北部牛奶产区、中北部谷物饲料与牲畜产区、西部和东南部水果、蔬菜与农牧混合经营区、北部小麦与其他谷类作物区、中东部研究与综合经营区、西部季节性放牧区和非农业用地区等。
三、美国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
(一)促进和鼓励发展交通运输业
美国在农业发展中一直都致力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并在客观上促进了专业化农业区的发展。通过交通、水利、市场、仓储以及农田生态环境、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有利于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流通成本,促进农业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并使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如美国在19世纪就致力于西部交通建设,联邦政府拨款修建了大量的公路、铁路,开通了大湖区至东海岸的运河航路,随后大型飞机也开始投入
使用。发达的交通体系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促进了拓荒自给农业迅速转化为商品化农业,中西部地区的土地和自然条件优势得以突显,从而带动了农业布局的重大调整,玉米、大豆等农产品逐渐向中西部集中。
20世纪以来,美国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和鼓励发展农业运输业的政策措施。1935年,颁布《机动车运输法案》,机动车运输业迅速发展,小运输公司的迅速发展对推动美国农村地区的运输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国农业部农村商业与合作服务局的“商业和企业直接贷款项目”主要致力于促进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减少机动车废气排放污染,其中,“农村经济发展援助”主要用于促进偏远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等内容。美国农业部农村建设局还为农村社区设施建设提供直接贷款、抵押贷款和资金援助,其中公路、桥梁、铁路、码头等都属于资助范围。美国交通部也为建设和改善空运、公路、铁路和水路运输设施提供技术援助和资金援助项目。其涉农的项目有“运输设施资助和改善法案”和“农村运输援助项目”等。1998年,美国农业部和美国交通部签署了一个谅解备忘录,承诺共同促进农业运输,并发起了一系列的建设项目。这些政策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农业运输的发展,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了农业市场化水平,成为农业发展和推进区域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建设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和规范市场秩序
鉴于农业生产开放性和分散性的特点,以及农业规模的扩大和农产品商品量的增加的势头,为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美国十分注重加强其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与此同时,由于规范的市场交易秩序能够保证农业生产资料和产品的正常、迅速流通,维护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经营者的合理利润,并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进而促进整个产业带健康、持续地发展,所以,美国也十分注重农产品市场秩序的规范。
美国农业部自1862年成立伊始。就一直致力于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特别是在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美国政府更加高度重视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收集、工作,把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农业部的主要职责,并通过国会立法、资金投入、政策扶持和管理协调形成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完整体系。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及其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规范、有效。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流通中,美国政府通过标签管理、授权相关机构进行严格监督等方式,一方面保证了国家的税收权力,另一方面也对产品质量进行了检测,避免了市场欺诈行为的存在,规范了市场秩序。
(三)发展育种技术和农产品加工技术
育种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程度,扩大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的范围,使一些品种的区域性生产发生了重大变化。20世纪30年代,美国育种技术的进步彻底改变了其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品种结构。其中,具有抗虫性和抗病性的双杂交玉米和“双高”大豆育种技术的应用推广,使得美农业区域种植结构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加速了美国玉米带、大豆生产区域的形成和发展。
农产品加工技术进步推动了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内涵式发展。一方面,加工技术的发展对原料农产品的专用型需求增加,进而促进了适合不同区域的农产品和加工产业带的形成。另一方面,现代农产品加工已涉及到“从田头到餐桌”的各个环节,在更高的层次上带动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发展水平,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前后,由于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步,美国大豆带和玉米带在品种结构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适时地调整了区域局,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积极的农业信贷政策
积极的农业信贷政策在加大农业投入,特别是在扩大农业生产者的生产规模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是各国推进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科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农业生产所需资金急剧增加农场主迫切需求外部资金来源。由此,为促进农业发展,美国政府推出了旨在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农业信贷计划。该计划将农业信贷机构分为政府赞助的信贷、由政府提供保证的信贷计划和政府的直接贷款三类。这些信贷计划的操作方式不同,但都为美国农业规模化、区域专业化和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美国自1950~1979年农业贷款由124亿美元增加到1374亿美元。
(五)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分散和农业经营规模偏小,不利于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农业区域专业化,阻碍农业生产率和商品率的提高,推动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对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美国在独立战争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土地政策的实施,个体农民经济开始出现了分化,农场数量在不断增加,土地逐步向大农场集中,加速了美国农业区域发展和农业专业化生产进程。
(六)适度的农产品价格补贴
有针对性的对农产品生产进行适度价格补贴,有益于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尤其是通过设定目标价格可以有目的地促进某种农产品生产,保护生产者利益,促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农场的专业化生产发展,是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美国的农产品价格补贴大致为普遍补贴和个别补贴两种。美国的目标价格和差额补贴属于普遍补贴范畴。另外,对于牛奶、水果和蔬菜等易腐变质的农产品,美国还实行名为“销售协议和规程”的价格支持政策,是一种个别补贴。主要内容是根据产品质量分等定级,按等级确定不同的目标价格,并可以通过生产者和加工商及处理商之间的协议,控制农产品上市的时间、数量,规范市场销售秩序,缩小市场供应量和价格的季节波动。
四、对中国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启示
目前,我国农业正在由综合经营向专业化生产转变,但从整体发展水平上衡量,我国农业区域专业发展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这主要反映在以下3个方面:1我国农业生产区域格局基本建立,但农产品生产区域分散和相对集中并存,专业化分工尚未形成;2我国主要农产品地区专业化初步形成,但生产单位专业化程度低;3我国农业区域生产过程专业化发展不平衡且程度不高。农业生产过程专业化是现代农业的发势,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农业区域专业化总体水平。
美国通过将农业生产区域专业化,发展成为世界农业强国。我国有必要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经验,以促进我国农业区域专业化进一步发展,从而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竞争力。
(一)要认识到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根据美国等农业强国的经验,农业产业区域集群是在传统的种植业、畜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产生,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推动下逐步演变和发展的。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产生、成长和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是自然、区位、技术、市场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且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美国主要农产品生产专业化区域的初步形成大概用了200年的时间,而且,目前仍处在不断地进行演进和发展过程之中。我国目前的整体经济实力与美国相去甚远,交通、市场等客观条件尚不完善,农业区域布局、专业化生产也仅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充分认识,切不可急于求成。
(二)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发展壮大要立足自然优势,依靠市场拉动
从美国农业区域专业化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和形式来看,虽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越来越小,但也不能完全摆脱自然的作用。任何农产品生产都有最适宜区、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之分,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在适宜和最适宜区布局的农业产业区域集群才能减少成本,获得经济效益,从而实现持续发展。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的增加是推动农业产业区域集群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城镇化;工业化;农村地区;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1-0082-03
1.中小企业是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主体力量
加快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镇化(Urbanization)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个地区的社会发展的历史现象,既是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结果,同时也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的变迁。城镇化的本质主要体现在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和非农产业向城镇的聚集。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是一个农业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而以工业为中心的非农业部门所占比重逐渐上升的经济结构变化过程。工业化的实质就是在一个地区工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或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的份额持续上升以及工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换代,同时,工业化意味着国民经济技术和制度的现代化以及人们活动的城镇化(围绕着工业规模生产的聚集化)和实现人的现代化。
工业化突出人的专业化与物的专业化,而城镇化则意味着把人聚在一起,又产生了各类社会、经济团体、组织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所以,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城镇化,都是对同一社会经济现象从不同侧面的概括和描述。因此,我们认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是一种同生同长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其中,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加速器,而城镇化则是工业化发展的平台和必然结果,城镇化的实现离不开工业化的发展。城镇化是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平台和综合过程,工业化是基础和内容,而现代化是结果。没有农村地区工业化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城镇化和现代化。
中小企业是我国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主体,首先,因为它适合农村地区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城镇化建设需要的企业组织形式。从我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在大多数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中小企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论是我们认为经济起飞、发展非常成功的“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抑或是“珠江三角洲”模式,都走的是一条发展中小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子。其次,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小企业,是解决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的主要渠道。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和其农业人口身份向非农人口身份的转变是城镇化的必然趋势。将这些人口转移出来集中在城镇并不难,问题是要给他们在城镇中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使这些人成为一个有机的城镇化的生活群体,这才是城镇化遇到的关键问题。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小企业,恰恰能够满足城镇化在这方面的客观要求。再次,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新型城镇进一步发展的产业基础。资本积累,技术工人的培育,市场营销网络的形成,农业文明意识向工业文明意识的转变,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等等,都有待于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给农村地区带来更大的福祉。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小企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工业化、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和观念带动着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同时,也向那些新型的第二、三产业中的工人(包括个体户)提出了有别于在农业生产中的要求,这一点最明显地表现在企业的发展不断地要求人们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树立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
2.目前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剖析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主要是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个体私营企业)。而其中绝大多数企业是私营企业,因为大家都知道,农村地区的多数乡镇企业不过是为了争得更优惠的政府支持的戴了顶“红帽子”的私营企业。在本文的分析中,我们将此统称为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
2.1中小企业布局分散
由于受农民居住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大多数中小企业基本上是依靠自家的房屋建筑或承包的土地建厂开店,所以中小企业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布局比较分散,这一点与城镇化的要求恰恰矛盾,因此,如何将分散的中小企业聚集在以城镇为核心的地域,是城镇化本身的一个任务。
按照生产力布局理论和市场经济原理,企业布局分散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社会化的分工和协作,各种市场信息不畅,因而其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下,缺乏有效的区域市场竞争力。这种企业布局的不合理不仅仅是生产力布局的不经济,而且也不能有效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因为这种布局无法将非农业劳动力聚集在一起,也无法改变他们的身份。这些“准工人”在农业和工业之间游荡,无法形成城镇化所要求的城镇居民的身份和素质。
2.2农村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特别突出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全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受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企业本身素质的影响,农村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尤为突出,据统计调查,在农村地区,大多数中小企业(除真正的乡镇企业外)创业所需的资金基本上是来自于亲友和民间的闲置资金。可以说,真正来自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很少,资金短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2.3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问题比较突出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重视环境建设问题以来,大中型城市中的具有严重污染的“五小”工业企业转移到了农村地区。这些企业对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比较严重,如造纸厂、冶炼厂、小煤窑,等等。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大量污水、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严重污染了自然环境,这个问题至今尚未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而地方环保部门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城市的环境保护上,无暇顾及农村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问题。
2.4企业经营者管理落后,企业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较低,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中小企业产品质量和技术改造的进程
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其经营管理者和大多数员工基本上是刚刚脱离土地的农民。由于我国农村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因此,大部分农民缺乏现代化、机械化生产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受人力资源的限制,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产业换代升级和技术改造受到严重的制约。企业再生产基本上是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基本上是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格局。所生产的产品大多数是低档次的、初级产品。低层次的重复和初级产品的加工,导致了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在城乡之间的地域分工中居于不利的地位。
3.进一步发展农村中小企业的措施和建议
广大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必须以农业生产劳动率的提高作为基础,在此前提下,我们认为,应该按照以下途径来发展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实现其城镇化和工业化的目标。
3.1建立中小企业集群,是发展农村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
以自然地域为主的分散的农村中小企业明显在市场竞争中居于弱势,没有发展的潜力和余地。以中心城镇为主,建立较为集中的城镇中小企业集群是进一步发展农村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
中小企业集群模式具有很强的区域竞争优势和产品竞争优势。因为中小企业集群具有非常强大的成本、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竞争、产品差异化、集群内部的合作和外部扩张等优势。中小企业集群能够给中小企业带来新的活力和巨大的效益,因为集群能够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降低市场信息获取成本与交易成本,形成难以模仿的区位竞争优势,进而提高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集群对专业人才有较大的吸引力,在市场上容易形成品牌效应。在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的意大利,其经济取得成功和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得益于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在我国浙江发展起来的“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块状经济”的中小企业集群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
3.2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和模式
农村地区工业化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和模式,是关系到地区工业经济能否长期持续发展的问题。我们认为,产业结构和模式的选择应该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的原则,目前在中西部的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应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非农产业,因为劳动密集型的非农产业模式是符合我们的城镇化目标的,它可以最大限度地为农村过剩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有利于将这些农业人口转移出来进入非农产业工作,使得农村地区工业化的发展速度和工业化所创造的就业机会的增长保持一致。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地区潜在的就业压力,使流入城镇的农业人口能够顺利转移到工业部门就业,转变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理念,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速度。而在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适合发展“工业园”、“科技园”等模式的高科技产业。在东部地区,农村工业经济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城镇化已经初具规模,因此,在这些地区,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产业结构的升级。
3.3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经济调控作用
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帮助。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生产力发展比较落后,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商品经济的意识和观念尚未完全建立,作为农村地区市场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在其创立、发展和壮大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要比大中型城市中中小企业面临的阻力和困难要大的多。在城镇化建设中大力扶持和帮助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地方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义务。
3.3.1建立以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为主的农村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农村的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受地域和经济条件和环境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的起点。农村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与其自身的信用度、企业资产规模及信贷可抵押、质押的资产缺乏直接关系。我们认为,解决其融资难的当务之急是以县级政府为主,尽快建立农村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从1998年我国开始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但目前已经建立起来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主要服务于大中型城市的中小企业,此套体系的光辉尚未照耀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因此,我们建议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框架内,在农村地区,以县域经济为主体,按照现有体系的运行机制,建立一套服务于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子系统。这样可以加快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3.3.2以政府为主实施有效地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的技术技能和素质。对失业工人的就业培训是当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在美国、日本和西欧诸国,都有政府资助的非营利性的就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机构。尤其在德国,在职教育成为主要的、与其正规教育并驾齐驱的教育途径。在我国,仅仅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存在着一些隶属于劳动管理部门的就业指导中心和培训机构。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根本就没有类似的农民“转业”的培训机构。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加对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的投入,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广泛进行科学技术知识与工业实用技能的培训,使许多正在转移或已经转移了的原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掌握从事二、三产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要求。这是各级政府在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一项艰巨任务。
同时,农村地区中小企业中的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强化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效率,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3.3政府应该加快企业经营所需外部环境的建设。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细胞,它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在硬环境一定的情况下,软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从硬环境建设来看,政府应该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完善中小企业群体化所要求的硬件的建设。在软环境建设方面,主要是指农村地区城镇化建设中对制度的需求问题。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非过程,是一项系统的“破旧立新”社会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淘汰一些旧的制度,产生一些新的制度,用来对新型的社会经济格局、秩序的承认和保护,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也是相当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朱允卫,董美双,杨万江.发展中小企业、推进农村城镇化是壮大县域经济的主要路径―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的分析[J].乡镇经济,2003,(12):22-52.
[2]成德宁.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比较与启示[J].经济评论.2002,(1).
[3]李大鹏,李增刚,邸晓燕.试论中国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J].生产力研究,2003,(4).
[4]姜爱林.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回顾与述评[J].城市规划汇刊,2002,(3).
大约在良渚文化时期,环太湖地区的原始稻作农业开始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其最主要的标志,目前可以说得清楚的是出现了种类较多的成套农工具。如石质工具有犁形器、称为“破土器”的斜柄刀、耜、铲、“耘田器”、镰、?等,大都制做精细,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诸考古学文化中石质农工具最精良齐全的;另还有角锄和“木千?”等。从农工具的发达程度可以推测,在距今四五千年间,环太湖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应高于中原、海岱、江汉等地区,无疑也高于辽西、渭河流域、赣江流域、岭南等地区。
与此相对应的是,那时的社会发展程度,也以环太湖地区的发展较快。如在距今4800年前,就出现了精雕细刻、型制较为固定、纹饰趋于一统的各种玉器;以及用大批玉器随葬的大墓,如浙江余杭瑶山、反山祭坛墓地,上海青浦福泉山M126、M139墓葬、江苏昆山赵陵山M77等大墓;以莫角山遗址为主体的中心聚落遗址群等。这些文化遗存突出地体现了其社会可能进入了古国发展阶段的文化特征。
良渚文化的农业对良渚文化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无疑是十分显著的。那么,良渚文化的农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这涉及到环太湖地区原始农业的起源与发展问题。下面就此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1.目前尚不能肯定环太湖地区是最初栽培农作物的起源地
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大致在距今12000~9000年间。
在环太湖地区及钱塘江流域与这个时间段有关的文化遗存,目前见到的主要有太湖三山岛、溧水神仙洞、句容庙家山等地发现的人骨化石、打制石器与陶片。
这三处地点发现的文化遗存缺乏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即栽培稻起源的文化特征,而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也缺乏栽培稻起源的条件,尤其是缺乏那里在当时有野生稻生长的证据。[i]
所以,据目前的发现,尚不能肯定环太湖地区是栽培稻的起源地。
2.环太湖地区应有原始稻作农业兴起阶段的文化遗存
中国原始稻作农业的兴起,大概是在距今9000年至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如分布于两湖平原西部的彭头山文化、分布于淮河上游、河南省中南部的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以往,未在环太湖地区发现这时期的文化遗存。我曾依据河姆渡文化所反映的已经初步发展的原始稻作农业文化的面貌,推断在钱塘江流域应存在有与彭头山文化、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年代相当的原始稻作农业兴起阶段的文化遗存。
现在看来,位于钱塘江下游、接近杭州湾南岸的萧山跨湖桥遗址第9层文化遗存,其年代处于距今8000~7000多年之间,文化面貌所反映的原始稻作农业经济十分有限,但是其文化特征,尤其是跨湖桥遗址第二次发掘在第9层发现的稻谷及骨耜等,以及其所处的年代,表明其可能处于原始稻作农业兴起阶段的后期。这类文化遗存应是目前探索钱塘江流域及环太湖地区原始稻作农业兴起阶段前期文化遗存的重要基础。即该地区距今8000年以前至9000年间的稻作农业文化遗存,应在跨湖桥遗址第9层文化遗存的基础上向前追溯。
跨湖桥文化遗存中的陶器,与长江中游皂市下层文化的陶器有些许相同的特征,如陶器器形方面有圜底器、平底器、圈足器,而不见三足器,釜、罐、圈足盘为主要器类,圈足盘的圈足部分多见镂孔与彩绘装饰,罐类口沿多见盘口形态,尤其是罐类中双耳在沿与肩部连接的特征等。这些相同的现象也许是说明长江下游地区与长江中游地区之间存在着的文化联系,也许是反映着因跨湖桥文化遗存与皂市下层文化所处的大致相同的自然环境及时代而形成的文化上的共同特征。我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那种跨湖桥文化遗存与皂市下层文化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应是说明跨湖桥文化遗存相对年代的重要证据。由此可进一步推测跨湖桥文化遗存应是承袭本地区的距今9000~8000年的文化遗存发展而来的,而不是承袭了外区域的距今9000~8000年的文化遗存。在跨湖桥遗址所处的钱塘江流域或环太湖地区地区,应有距今9000~8000年的原始稻作农业及其文化遗存。
如果这些推测站得住的话,那么跨湖桥文化遗存的发现,实际上是揭启了环太湖地区及钱塘江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研究的序幕。跨湖桥文化遗存是目前所知环太湖地区及钱塘江流域最早的稻作农业文化遗存,为在环太湖地区及钱塘江流域探索稻作农业的起源奠定了基础。
3.距今7000年前后的环太湖地区原始稻作农业经济可能不占主导地位
目前在环太湖地区发现的距今7000年左右的原始稻作农业文化遗存,如果暂时不谈年代上有争议的萧山跨湖桥遗址第7~2层的文化遗存,那么主要有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第四文化层和余姚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的B层。
罗家角遗址第四层的文化遗存,曾与罗家角遗址第三层的文化遗存合在一起描述。反映其原始稻作农业文化状况的,主要是出土的农作物遗存、石质与骨质工具、家畜骨骼、陶器和房屋建筑遗存等。
农作物遗存有稻粒、禾本科花粉、陶片中的稻谷碎屑。
工具有石斧、锛、刀、臼,骨耜等。
家畜骨骼有狗、猪、牛。第四文化层还出有陶塑猪。
陶器种类较多,有各种炊煮器和饮食器。陶器烧制温度在800~900度左右。
建筑遗迹主要是一批木构件。
这些文化遗存表明,原始稻作农业已经在那时兴起并得到初步发展。但从第四文化层与第三文化层在工具、陶器、建筑遗存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等现象分析,如第四文化层的石工具只有仅刃部磨制的石斧、制作不是十分规范的石刀及残石臼和砺石,没有骨耜;第四文化层的陶器较第三文化层的陶器要原始些;第四文化层不见木构建筑遗存等,罗家角遗址第四文化层的稻作农业文化发展水平明显地要较第三文化层的为原始。在距今7000年前后,这里的原始稻作农业可能尚处于初始的发展阶段。而在第三文化层时期,这里的原始稻作农业才有了比较明显的发展。
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又分为A、B两层,是在第二次发掘河姆渡遗址时划分的。从公布的资料看,原来认识的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中大量的稻谷与大片木构建筑遗存,可能大多属第四A层。也就是说,河姆渡遗址上大批稻作遗存和干栏建筑遗存的绝大多数并不是距今7000年左右的文化遗存。
王海明研究员曾概括了河姆渡遗址第四B层陶器的特点:夹炭陶器占绝大多数,手工制陶、工艺原始,泥条盘筑、泥片贴筑并存,形制多歪、斜、扭、偏,器体厚重,“烂底”普遍;典型器有:带肩脊折敛口釜和敞口釜、敞口无肩带脊釜、半环形双耳罐、唇部起棱的平底盘、敛口弧壁平底钵、斜壁深腹盆、釜支子、器座等;圜底器为短颈、深腹,腹底部均有不规则的绳纹;平底器均为圆角平底、不甚平稳。碳十四测定的T16 ④ :13木头样品并经校正,年代为距今6955±130年(BK75057)。
至于与这些陶器同时期的石、骨、木工具、稻作遗存、建筑遗存等是哪些?现在据已公布的资料尚难分辨。但就第四层出土的石工具分析,占石工具总数80%的石斧,较为原始,器身没有明显的棱角线,正背两面一般仅略加磨制,大部分保留着打、琢痕,两侧则多经凿琢平整,未加磨制,两面刃大多不对称。
如果据第四层中B层陶器特点和石斧的特征等推测,河姆渡遗址接近距今7000年的原始稻作农业发展水平,可能与罗家角遗址第四层的接近,处于初始的发展阶段。
综合罗家角遗址第四文化层、河姆渡遗址第四B层的文化遗存,可以看出环太湖地区在距今7000年前后已有原始稻作农业;农工具有石斧、石刀、石臼;家畜有猪,可能还有狗与牛;陶器有炊煮器和饮食器,不同遗址间陶器器型的种类有简单和多样的区别;建筑方面有木构建筑等。但是,原始稻作农业经济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的比重,可能不占有主要地位。至于原始稻作农业的种植生产形式或方式、技术水平等问题,尚待考古发现、论证。
4.环太湖地区大约在距今6700年以后原始稻作农业才开始得到快速的发展
现有的发现表明,环太湖地区的原始稻作农业,大约在距今6700年以后至距今5300年前,即河姆渡遗址第四A层至崧泽文化时期,开始得到快速的发展,并逐步发展成为原始农业最发达的区域。主要证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聚落址逐步增多,聚落分布密布增大。聚落面积增加,聚落功能逐步完善。
② 稻作遗存普遍发现,品种也在逐渐优化。
③ 发现有灌溉设施的小田块水稻田。稻作种植进入了小田块管理的阶段。
④ 稻作农业生产工具开始有了明显的发展,如磨光石铲、斧、刀等开始较多的使用,骨耜大量发现,还有骨平田器、木耜、木平田器、角质鹤嘴锄等。大量骨耜、木耜、石铲的发现,表明当时是原始稻作农业耜耕方式的重要发展阶段。
⑤ 手工业和家畜饲养也都相应的有了明显的发展。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出现了玉器、漆器、刻纹白陶的制作与蚕丝纺织。饲养的家畜除猪、狗外、可能还有牛、羊等。
⑥ 精神文化生活开始丰富起来。如罗家角遗址的男性塑像、河姆渡遗址的“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品等。
以上这些现象都体现着:在距今6700年以后,环太湖地区的稻作农业的规模在逐渐扩大。稻作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文明起源的作用,在此时才开始清晰地表现出来。
5.良渚文化成套农工具形成于何时
良渚文化的成套农工具是说明其原始稻作农业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其发展水平居于同时期诸考古学文化的最高成就的标志物。良渚文化经历了1300多年的发展,即距今约5300~4000年,在这1300多年中,按其文化发展程度,可划分为若干个时期、若干个阶段。那么,良渚文化成套农工具形成于良渚文化的哪一时期呢?这涉及到良渚文化在哪一发展时期进入原始稻作农业的成熟发展阶段。
在良渚文化成套农工具中,最具时代与地域特征的是石质犁形器、斜柄“破土器”、“耘田器”和“木千?”。
目前的考古资料还不足以说明,在距今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中是否已出现这些新颖的成套农工具。据对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出土的“木千?”的碳十四年代测定,其年代为距今4245±85,经树轮校正为距今4720±210,高精度校正为距今4870~4420年(ZK-0047)。据此可推测,大约在距今4800年以前,环太湖地区已出现了成套农工具,其原始稻作农业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
良渚文化成套农工具的出现所表明的其原始稻作农业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的时间,与余杭瑶山、反山祭坛墓地等反映的当时的社会可能进入古国发展阶段的时间,大体上是相符的。这充分表明,良渚文化的文明化的进程是在原始稻作农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也充分说明:农业是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发展情况及主要模式
“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种养殖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在我国早已有之,最早起源于稻田养鸭,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在北方特别是像黑龙江这样的高寒地区,“鱼稻”、“鸭稻”等种养殖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则很少有人运用。近年来,在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提倡和指导下,全省各地以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为载体,以生产企业或农民合作社为主体,在原料主要是水稻种植和生产过程中,将水稻、玉米的植物生产与鸭、鱼、蟹、蛙、鹅等动物养殖结合起来,形成复合生态系统,取得比较明显的综合效益。据统计,2016年,全省有38个县(市、区)建设种养殖相结合基地71个,面积20.3万亩。其中水稻基地195个,19.9万亩,分别占种养殖相结合基地的96%和98%,基本覆盖了全省水稻主产区。
模式之一:“鸭稻共作”模式。以五常市杜家镇王家屯合作社为代表。选择野性大、爱吃草、不会飞的鸭种,在出生20天左右放到稻田里,鸭稻共同生长,待到水稻抽穗鸭子离开稻田。利用鸭子在水田里行走,吃掉和踏没田间杂草,同时摩擦水稻叶片,提高防病菌能力;鸭子不仅吃害虫,而且鸭子身上的气味也能趋避害虫,起到除虫作用;此外,鸭子粪便为水稻提供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模式之二:“鱼稻共生”模式。以桦川县五良纯生水稻专业合作社为代表。水稻与田鱼共生是一种自我平衡的生态系统,由于没有化学农药的投放,对周遭的生态环境有重大的保护作用。水稻与田鱼之间有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田鱼啄食稻杆下多出来的谷以及周边的杂草,使稻米营养更为集中,田鱼日常于田里畅游,更可以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翻松泥土以及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而水稻引来的各种昆虫又为田鱼提供食物。
模式之三:“蟹稻共育”模式。以绥滨县为代表。主要根据稻养蟹、蟹养稻,蟹稻共生的理论,把两种不同的生产场所合并在一起,充分利用人工新建的生态系统,使其发挥各自的作用。稻田养蟹好处很多,蟹能清除田中杂草,吃掉害虫;排泄物可肥田,促进水稻生长,而水稻又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环境,互惠互利,形成了良性的循环系统。
模式之四:“蛙稻共成”模式。以桦川县春鹏水稻专业合作社为代表。“以稻养蛙,以蛙护稻,以蛙促稻”,全程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巧妙利用自然食物链,通过生态农业的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二、推动种养殖结合水稻生产确定的成效
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推行“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生态生产模式,不仅降低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实现农田可持续种养、节约种养成本,在保护农田环境的同时,又生产出优质稻米、鸭肉等农畜产品,走出了一条通过保护和改善资源,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绿色生态之路。
成效之一:经济效益明显。以鸭稻模式为例:鸭稻亩产340公斤,出成品大米170公斤,每公斤售价60元,亩产值10200元;鸭市场售价50元,每亩18只鸭子,每亩收入900元;亩种植成本为1400元,养鸭成本1800元(18只×100元/只),总成本3200元;每亩效益7900元。其他如蟹稻、鱼稻和蛙稻亩均效益也都在6000元以上。
成效之二:生态效益突出。调查显示,当稻田载鱼量达每公顷1,500公斤以上,B鱼一年后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可分别提高57.7%、78.9%及34.8%,土地的营养大大提升,更有助稻谷增加产量约5至15%。从一些基地看,推行“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生态生产模式,各地都更严格地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增施农家肥,减少或停止化肥施用,进一步改善了基地及周边环境。
成效之三:社会效益多样。推行“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生态生产模式还带动各地积极采取互联网等现代营销模式,扩大了农产品影响面,提高了品牌竞争力。望奎县龙蛙米业建设的鸭稻有机基地,以“土地认养”方式的销售,目前客户认养土地500亩。
三、发展思路和建议
作为政府部门,对于“鱼稻”、“鸭稻”和“蟹稻”这些利国利民、有利于生态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这项工作,应切实纳入日程,强化措施,积极予以推进,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建议之一:抓好典型,做好示范。各地要把推广特色种养殖模式工作纳入日程,安排专人负责,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当地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发展。
建议之二:精心组织,做好培训。要及时总结稻田生态种养殖生产的经验和做法,制定操作规程,指导更多的基地按照标准生产。开展特色种养殖生产技术培训,组织基地人员相关知识,为推广特色种养殖做好技术储备。
建议之三:加大宣传,推广产品。要深度挖掘鸭稻、蟹稻、鱼稻等基地的特色,找准产品卖点,吸引公众注意力,推广产品。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流通;国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Chinese agri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world agriculture. The experience of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western 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Denmark and Japa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longitudinal distribution mod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channels, development of.
Key words: farmers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简称农合组织,下同)是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重要成员,对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地区农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中国农业是世界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农合组织发展路径,需要与西方发达国家农合组织的发展联系起来,后者在农合组织以及农产品流通方面走过的道路和轨迹对于我国特别是亟待发展的西部地区有着借鉴意义。
1 境外发展模式的比较
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已经实现了高度市场化条件下的产、加、销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现代农产品流通渠道体系,其中,农合组织在农产品流通渠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户、农产品加工与商业进行了紧密的结合,改变了过去产、加、销分割的状况,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农产品产业链,联结成一个资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结成了紧密的纵向组织关系。但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有所不同,其农合组织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根据农合组织发展现状、主要运行方式以及政府在农产品流通渠道中扮演角色等的不同,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发展模式。
1.1 美国的跨^域农合组织发展模式
美国的农产品生产以专业农场为主,生产区域化程度较高,农产品流通渠道短,流通效率高。经过近200年左右的发展,农业合作社依然是美国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一个重要组织力量。具体来说,这一发展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业合作社通过减少数量、扩大规模,实现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农业合作社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美国农场与合作社整合趋势愈加明显,行业集中度较高,合作社营业收入不断增加,盈余返还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数据,2015年,共有27个合作社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占合作社总数的1.3%,但却占所有合作社全部业务量的52%,占所有合作社总资产的47%。通过合作社之间的兼并、收购,合作社数量逐渐减少,2015年共有农业合作社2 047个,较2014年减少了59个,成员数量比2014年减少7.5万人。2015年合作社合计总销售量为1 249亿美元,比2014年减少228亿美元。但是,通过控制成本等方法,2015年合作社税后净收入达到历史最高,为7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8.7%①。2004~2014年美国农业合作社发展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农业合作社主要功能,美国农业合作社可分为销售型合作社、供应型合作社、服务型合作社三种类型,主要从事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物资供应、提供与购销有关的各种服务等。从这三类农业合作社数量看,也是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见图1)。
(2)政府对合作社主要提供非政府机构不能提供的服务功能,一般不干涉合作社的内部事务。政府在农产品营销渠道成员间关系的优化与整合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美国农业部制定教育报告和合作方案,帮助人们决定他们是否应该组建合作社,以及如何合作。政府扶持逐渐从帮助建立合作社管理部门、政府投资、建立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等服务,逐渐退出,转为为农产品流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低息或无息贷款,对合作社成员提供价格补贴,参与市场调控,对发展农业实施各种形式的税收优惠政策服务内容,以促进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此外,美国农业网站、信息咨询公司等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化程度高,为构建通畅、高效的复合型营销渠道体系提供帮助。
(3)美国农业合作社采用“增值农业”的发展模式,包括改进相关技术、工艺与设备,提高农产品科学技术含量,重视发展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等。2014年,美国农业部提供4 500万美元用于支持增值农业,鼓励农户、合作社开发新的产品线等方式增加收入,同时创造就业机会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目前,该项计划还在持续进行中,并不断增加投入资金②。
(4)新一代合作社持续发展,合作社的治理规则发生改变,会员交易权可以转让和买卖,合作社股份制增加。2015年以来,农民合作社流动性和偿付能力开始显现,股权占资产的百分比由2014年的43%增加至46%。一些州为了增强合作社的灵活性,修改合作社条例,放宽会员、股金分配、民主投票等传统合作社原则,有利于新型合作社更加灵活的发展。
1.2 丹麦的欧洲专业型农合组织发展模式
丹麦人口约570万居民,其粮食产量可供给1 500万人,丹麦农业因其高生产力与高食品质量安全被认为是高效农业。从1990年到2014年,丹麦农业产值增长了22%。 同一时期,对海岸水的氮损失减少了43%,磷过量减少了83%,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了16%③。丹麦农业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以养殖、种植和加工为重点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有其独特的产业优势和特色。
丹麦的主要食品企业是农民合作社,几乎所有的丹麦农民都在自愿的基础上参加了一个或几个股份制合作社。合作社遵循利润返还给农民、自愿加入合作社、公司由成员控制的制度,基本原则是不论农场规模和产量均实行“一民一票”。2015年,全国农业合作社的营业额接近丹麦国内生产总值的10%。因丹麦农业合作运用中体现的高水平的教育和合作组织,丹麦农业又被称为“强势农业”。近几年丹麦农业合作社营业额如表2所示。
丹麦合作组织发展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在丹麦的农产品产业链中,合作社通过嵌入到整个农产品产业链中,实现农产品产业链纵向协调。例如,丹麦的农业机械、肥料、咨询服务合作社为农产品上游产业链提前服务;农产品收购与加工合作社提供农产品产业链下游服务。
(2)丹麦通过合并、整合,合作社逐渐成为大型经济组织,部分农业合作社成为丹麦全国甚至全球最大规模的企业之一。同时,合作社加大关系投入,通过大规模的专业化分工生产,丹麦合作社把分散的家庭农场经营融人了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不断增强的“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与关系投入,使得合作社参照力日益增强,带动产业链其它成员共同发展。
(3)完备的可追溯性系统是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在丹麦,食品生产是透明的,所有产品和成分都是完全可追溯的。例如,只有在丹麦出生和繁殖的猪在丹麦屠宰场被屠宰。只有符合DANISH产品标准或更高级别保证计划的猪才能被屠宰场接受。所有丹麦猪场都在中央数据库中注册,所有运送到屠宰场的猪都可追溯到其原产地,从而为客户提供其出产的保证以及质量保证。
(4)重视农业教育。丹麦法律规定,购买超过30公顷土地的农场主,必须接受为期5年的农业学院教育。丹麦通过农业生产和农业教育的互动,使农业得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创新和知识共享,使丹麦食品和农业集群具有创新能力。通过新的专利、产品开发和研究再投资来衡量,丹麦食品公司可称为欧洲精英,这一成果是建立在教育、知识共享和合作的基础之上的。
(5)资源利用率和高效生产力是丹麦食品和农业集群发展的关键。从农场到货场,所有流程都得到优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在许多领域的持续创新使之成为生产力的先导,例如,农业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田间管理和资源利用率;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新的方法,如加入酶和微生物培养物以改善营养摄取和消化率等,所有这些都增加了农民经济和环境的总体利益。
1.3 日本的综合性农合组织发展模式
在日本,农协是主要的农业合作组织,按照经营内容不同分为“综合农协”与“专业农协”,综合农协需要出资入股,专业农协可出资或非出资入股。日本自1947年建立以来,旨在提高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不以盈利为目的,按照比例返还盈余经营管理。日本农协成立以来,由基层农协、县级农协、全国农协三级组织体系向基层、全国二级组织体系转变。全国性的农协组织拥有一定的法定权利,在一定范围内制定行业内相关规定,以及教育、引导农户进行农产品相关知识培训。
(1)通过近百年的发展,几乎99%的农户加入到农协组织中来。在合作经济关系中,农协组织在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为社员提供着全面的服务,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农协向成员提供农业生存经营指导、生活指导、销售服务、采购服务、信贷、保险等多种服务,并在政府的指导下,承担了部分政府职能。
(2)日本农协是链接农户与市场,农户与政府的桥梁,其在日本农产品产业链扮演重要角色。随着合作组织的发展,日本基层农协数量逐渐减少(见表3、图2)。对日本来说,其国家级农业合作社本身具有一定的制定政策的能力,这些组织具有较强的合约力,能够影响各个地区、国内外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制定农产品政策,控制渠道秩序,促使渠道成T协同发展。
(3)在日本,每个农产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证”,身份信息记录了包括农产品的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各个要素,而且农协组织还负责农产品的安全检验、分级包装,物流配送与信息管理。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支持,农业合作社信息力增强,才能保障高品质的农产品。
(4)日本农户数量逐渐减少,农协改革力度增强。2015年主要从事农业的核心人数为17.44万人,也继续呈下降趋势。按年龄组别分布显示,65岁或以上的人占总数的65%,年龄在40岁或以下的人占10%,显示出显着的不平衡,农田整合和发展商业农民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为了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面对新的农业发展环境,2015年1月,日本政府提出了《农业协同组合法》修正案的框架,将废除农协中的强制约束力,将在3~5年内转换成自愿性团体,促使地区农协和农户在农作物的价格、服务及流通路径方面自由竞争。
2 境外发展经验对中国西部地区的启示和借鉴
2.1 建立纵向关系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
美国、丹麦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农合组织结构特征方面具有很大的类似性,都是以规模不断扩大的上游农户和集中度不断提高的农产品加工者,以及下游的营销组织网络为主形成紧密的现代产业组织体系下的纵向产业链结构,一些号称全国性的合作社,其主要职能是协调和游说,通常不进行直接经营,强调通过专业化合作社加入产业链,提高纵向协作效率。日本是通过全国性的农协组织对成员进行广泛性和综合性的指导和帮助,并通过成立全国性的合作社公司促进农产品流通效率。以上国家的经验说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构筑起各类资源有效整合、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组织体系。
目前,我国合作社处于起步阶段,与以上发达国家80%以上农户参与农合组织相比,我国合作社总量少,农户参与率低,区域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农合组织仅限于提供技术、信息交流、培训服务等功能,真正参与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组织更少,没有起到农产品流通纽带的作用。我国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农产品流通效率也较低。因此,如何发挥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渠道体系中的带动作用,建立基于农产品产业链纵向协作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是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关键。
2.2 增强报酬力,形成利益共同体
纵观国外典型国家的农产品流通渠道,获得合理报酬是上游农户、农业合作社等渠道成员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合作社普遍存在利益流失,经济效力低的问题,成员难以获得满意的利益,参与热情不高,农业合作社的经营状况也缺乏活力。因此,西部地区只有发挥农业合作社在营销渠道体系中的带动作用,才能形成利益共同体,增强报酬力。
2.3 提高强制力,推动现代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形成
从国外典型国家农业合作社的实践来看,农业合作社不断发挥规模化效应,提高组织强制力水平,不断推动现代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发展。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合作社总量少,农户参与率低,发展较为缓慢。因此,我国西部地区只有提高农户参与农业合作社的热情,不断提高合作社规模与组织化程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同时,合作社通过合约不断整合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使得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成为有序运作的产业链条,缩短中间环节,促使传统农产品营销渠道向现代营销渠道转变。
2.4 提升合约力,促使渠道成员协同发展
从国外典型国家农业合作社的实践来看,政府在农业发展方面给予了保障性的政策支持,保证了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农产品纵向组织关系的协调运作,提高了农产品营销渠道成员合作关系水平。同时,在农合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府也要注重建立退出机制,促进农合组织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西部地区农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政府职能定位不准,政策干预不适当等情况,影响了合作社的健康发展的情况。农产品品牌意识较淡薄,缺乏品牌保护力度,造成合作社流于形式,合约力没有得到有效应用。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合作社合约力,才能进一步协调渠道成员关系,促使农产品营销渠道不断发展。
2.5 增强参照力,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美国、丹麦等国家都有为数不多但实力比较雄厚、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农业合作社作为龙头企业,通过参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农产品流通渠道、带动其它渠道成员进行农业生产。日本,也通过不断加大关系投入、建立示范社,不断增加组织规模,提高组织参照力,增强组织实力,提高收益水平。因此,实力强大的龙头企业是引导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是带动产业链相关环节共同发展的核心,在合作互利的前提下,使农民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目前,我国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自我积累能力较低,合作社参照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为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龙头企业,依托农产品优势选择合适龙头企业,提高其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合作社竞争力与辐射带动能力。
2.6 提高知识力,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在美国、丹麦等国家,农产品流通渠道从农产品产前服务延伸到了其它农业衍生服务领域,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相伴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的。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农合组织知识力较低,缺乏服务意识,政府的教育与培训力度也有待加强。
2.7 提高信息力,运用科学技术推动渠道模式转变
农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农业科技发展的长效机制,构建了农业技术研发转化平台以及现代营销网络,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西部地区目前农村信息服务发展比较滞后,农业合作社不能及时掌握市场、科技等各类信息,生产经营存在较大的盲目性,直接影响农户收益水平。因此,需要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提高农业合作社运用信息的能力,帮助成员获取信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整体水平,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总之,合作经济下,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建立高效的农合组织,通过提高组织的报酬力、强制力、合约力、参照力、知识力与信息力,实现了现代营销渠道模式的转变,提高营销渠道效率。我国西部地区需要加强农合组织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
注:①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2015年美国农业合作统计》。
②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网站:https://rd.usda.gov/publications/rural-cooperatives-magazine。
③数据来源:丹麦农业食品理事会网站:http://agricultureandfood.dk/prices-statistics/annual-statistics。
参考文献:
[1] 本杰明・克莱因,罗伯特・克劳福德,阿尔曼・阿尔奇安. 向一体化、可占用性租金与竞争性缔约过程[C] // 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经济学文选.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10-153.
关键词:农业企业;生态承载力;量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281-05
农业企业生态承载力是指某一时空尺度范围的农业企业系统,在现有的技术经济和确保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的条件下,拥有的自然资源所能支持的具有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包括经济活动强度)。农业企业生态承载力可分为支持层和压力层两个部分:支持层包括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以及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压力层指农业企业社会经济活动对支持层的胁迫,包括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支持层又可分为两层,下层为生态系统的弹性力,是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上层为资源承载力与环境承载能力,是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要深入研究农业企业的生态承载能力,就必须对其进行定量评价。农业企业生态承载力定量评价的内容包括农业企业生态弹性力、农业企业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农业企业生态系统压力,在定量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可通过综合分析和趋势分析对农业企业生态承载力做进一步研究。
一、农业企业生态系统弹性力的定量评价
农业企业生态系统弹性力状况用农业企业生态系统弹性度来表示。根据对农业企业生态弹性力的研究可知,农业企业生态弹性力的大小与其弹性强度和弹性限度有关,弹性强度和弹性限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农业企业地貌、农业企业气候、农业企业植被及生态环境各要素之间的互补协调能力等。因此,农业企业生态系统弹性力的计算公式可参照一般区域的生态系统弹性力计算公式,定义其具体表达形式为:
El=λ・ (1)
式中,El为生态弹性度,λ为调节系数,H为景观多样性指数,V为植被指数,c1c2分别为农业企业气温与降水量的年变率。其中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植被指数表示农业企业地貌及覆被状况,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变率表示了农业企业的气候状况。且Hi=-ρklog2ρk,这里m为景观单元类型项目,对农业企业来说,景观单元类型可与用地结构联系起来,ρk为第k景观单元类型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
二、农业企业资源环境承载力定量评价
对农业企业资源环境承载力定量评价的方法是采用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各影响因素建立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内容包括指标体系的建立,数据的处理,权重系数的确定和具体评价方法的选择等。数据的处理包括对缺失原始数据的预测及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权重系数通常用层次分析法(AHP)得到,以下对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评价方法的选择进行讨论[1~2]。
(一)农业企业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直接关系到量化结论的正确性,对农业企业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应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目标,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单要素承载力为基础,具体的指标体系可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和分指标层。准则层包括资源承载条件和环境承载条件两个方面,资源承载力选择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作为评价指标,环境承载力以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作为评判指标[3]。其具体的指标构成(如表1所示)。
表1给出的指标体系是针对农业企业普遍情况而言的,对特定情况可根据具体目标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指标,对单项指标或因子的选择同样应根据评价目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二)农业企业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的确定
由于农业企业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不多,相关评价标准的确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采用矢量投影法对其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用评价对象在理想对象上的投影距离表示农业企业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其方法原理如下。
设评价问题的评价对象集为X={X1,X2,∧,Xn},对象集可以是一组不同的农业企业,也可以是同一个农业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指标集为K={K1,K2,∧,Kn},评价对象Xi对指标Kj的属性值(指标值)记为rij(i=1,2,∧,m;j=1,2,∧,n),矩阵R=(rij)m×n表示评价集X对指标集K的属性矩阵或称评价矩阵。经无量纲处理后,由Zij构成的评价矩阵为Z=(Zij)m×n。定义由各评价指标的理想值Z*
j=max{Zij}构成的评价对象为理想评价对象,用A*表示。
在加权向量W的作用下,构造增广型加权规范化评价矩阵:
C=[A1
A2
M
AN
A*][w1z11 w2z22 ∧ wmz1m
w1z21 w2z22 ∧ wmz2m
M M M M
w1zn1 w2zn2 ∧ wmznm
w1z*
1 w2z*
2 ∧ wmz*
n] (2)
如果将每个决策目标看作为一个行向量(矢量),矢量模为该行向量的大小,矢量的模为:
Mj=||Aj||=[ [wizij]2] (3)
矢量的方向为与向量A*成一定的角度,其夹角的余弦为:
dj== j=1,2,∧,n (4)
则每个评价对象Ai在理想对象A*上的投影为:
Yj=Mjdj=[ [wizij]2] ・=zijwi2
[ wi2] =zijwi2 [ wi2] (5)
可以用投影值Yi作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数,很显然,0
三、农业企业生态系统压力定量评价
对于不同的承载对象与压力,压力指数的表达模式不同。但对农业企业复合生态系统而言,由于它是人类生态系统,其压力主要来自农业企业所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越快,对生态系统的压力越大,生活质量要求越高,压力也越大[5~6]。所以农业企业生态系统压力指数可通过农业企业所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增长速率来反映。为此定义农业企业生态系统压力指数表达式为:
KPI=PecoWeco+PsocWsoc (6)
式中,KPI为农业企业生态系统压力指数;Peco、Psoc分别表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对农业企业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具体评价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衡量指标;Weco、Wsoc分别为经济和社会压力要素相应的权重值[7~8]。
四、农业企业生态承载力实证研究
根据以上所述农业企业生态承载力定量评价方法,对某农业企业生态承载力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然后,通过对其2001―2012年评价研究结果数据进行拟合来研究农业企业的生态承载状况及发展趋势。
(一)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拟合结果
通过拟合可得到研究农业企业生态承载力3个层次的拟合函数形式及变化趋势图。
1.研究农业企业生态系统弹性力变化趋势的拟合函数形式为:
C1(t)=0.0078t3-0.1553t2+0.8174t-0.1079 (7)
式中,C1(t)为第t年研究农业企业生态弹性力;t表示时间,t=1表示1990年,t=2表示2002年,依次类推。研究农业企业生态系统弹性力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见图1)。
2.研究农业企业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的拟合函数形式为:
C2(t)=0.0004t3+0.0172t2-0.1802t+0.9102 (8)
式中,C2(t)为第t年研究农业企业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值,t的含义同公式(7)。研究农业企业资源环境承载力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见图2)。
3.研究农业企业生态系统压力变化趋势的拟合函数形式为:
C3(t)=0.0005t3-0.0525t2+0.8658t-0.0579 (9)
式中,C3(t)为第t年研究农业企业生态系统压力指数,t的含义同公式(7)。研究农业企业生态系统压力指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见图3)。
(二)农业企业生态承载力实证研究结论
1.研究农业企业生态承载力各层次发展趋势分析。从研究结果看,研究农业企业生态系统弹性力波动比较强烈,具有明显的脆弱特征,说明农业企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差[9~10];通过上页图1可以看出其发展总趋势,生态弹性力值2004年前后最大,然后开始下降,2010年前后其发展趋势开始由下降转变为上升,说明了研究区域的生态系统弹性力正在向健康的趋势演化。研究农业企业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发展趋势与农业企业生态系统弹性力不同(见上页图2),2001年后就处于下降趋势,直到2008年前后开始缓慢上升,向着健康的趋势发展。农业企业生态系统压力层的拟合曲线(见图3),其趋势为2001―2007年间迅速上升,2007―2009年上升趋势迅速变缓,2012年以后稍有下降趋势,对农业企业生态系统的压力开始减小。
2.研究农业企业生态承载力各层次相互关系分析。农业企业所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单纯考虑速度的发展,会使农业企业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对农业企业生态系统弹性力造成破坏,从研究农业企业生态承载力各层次评价结论来看也确实如此。研究农业企业生态系统压力指数2001―2007年七年间迅速增加,而2007―2012年六年间增长缓慢,说明在2007年以前生态系统的压力对农业企业生态系统弹性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较大,而2007年以后影响逐渐减弱,从研究农业企业2009―2012年生态系统弹性力趋势(见上页图1)和研究农业企业资源环境承载力趋势(见上页图2)上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农业企业生态弹性力在2009年后开始上升,资源环境承载力在2008年以后也处于明显的上升趋势。
从研究农业企业2001―2012年生态系统弹性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的相互关系看,尽管2010年后总趋势都开始上升,但总的发展趋势有所差异。即生态系统弹性力的变化关系2001年处于上升趋势,2005年开始下降,2009―2010年之间达到最小然后开始逐步上升;而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则表现为从2001年开始就处于下降趋势,2008年以后开始上升。分析其原因可以认为,一方面,农业企业生态系统弹性力的发展同资源环境承载的变化相比有一定的滞后性,变化比较缓慢,其变化趋势总是落后于农业企业资源环境承载力;另一方面,生态系统破坏了以后不容易恢复,弹性力比较脆弱,因此在农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更要重视对农业企业生态弹性力的关注。
总之,通过对农业企业生态系统承载力各层次的发展趋势及层次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可以得到农业企业复合生态系统特征及演变状态的有关信息,为促进农业企业生态环境的调控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高吉喜.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生态承载力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2] 冉对宏.经济开发活动下典型脆弱生态区的动态变化及其调控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0.
[3] 谢家平,孔令丞.基于循环经济的工业园区生态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4).
[4] 蒋婷,赵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
[5] 梁嘉骅.企业生态与企业发展:企业竞争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 陈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建模与评价[D].石家庄:河北工业大学,2002.
[7] Odum H T,Odum E C.Ecology and economy:“Emergy” analysis and public policy in texas[A].Lyndon B.Johnson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and Texa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Policy Research Project Report Number 78[C].Austin:Board of Regent,The University of Texas,
1987.163-171.
[8] Doherty S J.Policy Perspectives on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Papua New Guinea Using Techniques of Emergy Analysis[A].Masters Project
Paper,Dept.of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C].Gainesville:University of Florida,Center for Wetlands,1990.72.
[9] Doberty S T,Brown M T,Murphy R C,et al.Emergy Synthesis Perspective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ublc Policy Option for Papua
New Guinea [A].Final Report to the Cousteau Society [C].Gainesville,Fl:Center for Wetlands and Water Resources,Univ.FL.,1993.182.
关键词:农业会计制度完善资金控制
一、引言
农业会计核算的主体是农业企业,农业企业的发展决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的对农业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整合,从而对经济业务进行有效的处理。随着相关政府对我国农业会计的日趋重视,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也是现阶段需要重视的环节之一。虽然相关政策和标准已经趋于明确,但是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相关会计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农业发展,从而导致核算中存在漏洞,影响核算反应的结果。
二、农业会计制度体系发展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产业内部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农业内部的发展和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和构建,同时也决定了农业会计制度能否完整的反应农业发展中产生的经济活动,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农业的发展。
(一)农业会计制度无法适应当下农业发展
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农业发展,从而导致产业内部的核算存在漏洞,而如果不及时对农业会计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可能会存在更大的问题。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也变得多样化,发展方向上也与以前有了较大的不同。当下的工业会计制度仍停留在过去的农业发展中,其核算的重点也没有及时进行变化,从而导致农业会计制度无法满足当下农业的发展,无法对经济业务进行及时有效的核算和反映。
(二)会计核算方式存在问题
由于农业不同于一般的经济业务,在发生经济核算环节之前的各个部分都存在着相应的联系,同时发生的经济业务也更为复杂和多变。而当下用于农业核算的会计手段较为落后,这会直接影响到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同时也会给会计核算带来困难。会计核算的方式决定了会计核算的有效性,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决定了对经济业务的控制,同时也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会计核算方式存在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对企业内部的控制,无法对农业内部环节进行控制。
(三)会计信息准确性有待加强
在对农业企业内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农业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有着多变性的特点,在进行会计信息采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会计信息准确性也有待提高。由于农业内部的经济业务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企业内部的相关项目也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所以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会计信息可能存在失真的问题。同时由于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向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中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变化,同时也需要结合农业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考虑,从而使会计处理方法更适用于当下的农业发展。
三、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策略分析
当下的农业会计制度体系不能很好的将农业企业内部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和核算,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这不利于当下农业的发展。应该结合当下的农业发展趋势,对农业会计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和整合,从而提升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保证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从而进一步带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一)结合有效的会计核算标准进行完善
由于农业其特点,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也随着农业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变化有一定的变化,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也应该结合当下农业发展的方向进行针对性的核算。由于农业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特殊性和不可控性,可以结合有效的会计核算特殊的标准对会计制度体系进行完善。这样可以对农业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和整合,从而根据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核算和处理,从而进一步保证经济业务处理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会计核算的方向,结合农业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特点进行全面地分析,从而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进行有效的核算和管理。
(二)强化会计处理环节
在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当下的农业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强化,从而提高会计处理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会计处理的方向,进一步提高会计处理过程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可以结合发生的经济业务适当的增添一定的会计科目,明确账务处理的过程和环节,进一步提高账务处理的有效性。在强化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全面提高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全面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发生的经济业务特点进行分类,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整理,根据经济业务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会计处理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三)建立高素质会计核算团队
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进步,在进行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中也需要建立高素质的会计核算团队,从而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高素质的会计核算团队不仅仅可以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完善会计核算方法,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有序性。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完善中,可以提出更多有效的会计处理办法,从而间接的完善农业会计制度体系,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会计核算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仅可以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和控制,还可以提高内部控制和管理,提高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拉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四)强化会计内部法律制度的建立
在进行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过程中,要明确会计制度体系内部的法律责任的确认,从而强化会计内部的控制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会计制度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可以更好的实现会计核算的重点内容,通过对会计核算行为的约束来提高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和准确性。强化会计内部法律制度的构建可以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农业企业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一步提高会计内部控制的效果,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完整性。明确法律责任可以对会计核算的行为进行控制,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加强内部控制可以提高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有效性,通过加强管理来对经济业务进行控制和明确,对农业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和构建需要结合当下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未来方向进行,这样才能保证会计制度体系可以更好的适用于日常的经营活动,对经营活动进行控制,提高日常核算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从而全面提高会计制度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进一步加强农业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企业未来的发展。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规划,对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定指导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晶晶.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村级会计委托制度建设路径[J].农业经济,2015年9期
[2]唐立兵,刘志成,张平.黑龙江省农业保险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12期
[3]李玲英.论中国财政支农资金会计监督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5期
关键词:农业 会计制度 完善 资金控制
一、引言
农业会计核算的主体是农业企业,农业企业的发展决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的对农业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整合,从而对经济业务进行有效的处理。随着相关政府对我国农业会计的日趋重视,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也是现阶段需要重视的环节之一。虽然相关政策和标准已经趋于明确,但是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相关会计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农业发展,从而导致核算中存在漏洞,影响核算反应的结果。
二、农业会计制度体系发展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产业内部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农业内部的发展和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和构建,同时也决定了农业会计制度能否完整的反应农业发展中产生的经济活动,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农业的发展。
(一)农业会计制度无法适应当下农业发展
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农业发展,从而导致产业内部的核算存在漏洞,而如果不及时对农业会计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可能会存在更大的问题。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也变得多样化,发展方向上也与以前有了较大的不同。当下的工业会计制度仍停留在过去的农业发展中,其核算的重点也没有及时进行变化,从而导致农业会计制度无法满足当下农业的发展,无法对经济业务进行及时有效的核算和反映。
(二)会计核算方式存在问题
由于农业不同于一般的经济业务,在发生经济核算环节之前的各个部分都存在着相应的联系,同时发生的经济业务也更为复杂和多变。而当下用于农业核算的会计手段较为落后,这会直接影响到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同时也会给会计核算带来困难。会计核算的方式决定了会计核算的有效性,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决定了对经济业务的控制,同时也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会计核算方式存在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对企业内部的控制,无法对农业内部环节进行控制。
(三)会计信息准确性有待加强
在对农业企业内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农业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有着多变性的特点,在进行会计信息采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会计信息准确性也有待提高。由于农业内部的经济业务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企业内部的相关项目也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所以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会计信息可能存在失真的问题。同时由于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向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中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变化,同时也需要结合农业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考虑,从而使会计处理方法更适用于当下的农业发展。
三、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策略分析
当下的农业会计制度体系不能很好的将农业企业内部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和核算,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这不利于当下农业的发展。应该结合当下的农业发展趋势,对农业会计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和整合,从而提升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保证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从而进一步带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一)结合有效的会计核算标准进行完善
由于农业其特点,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也随着农业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变化有一定的变化,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也应该结合当下农业发展的方向进行针对性的核算。由于农业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特殊性和不可控性,可以结合有效的会计核算特殊的标准对会计制度体系进行完善。这样可以对农业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和整合,从而根据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核算和处理,从而进一步保证经济业务处理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会计核算的方向,结合农业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特点进行全面地分析,从而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进行有效的核算和管理。
(二)强化会计处理环节
在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当下的农业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强化,从而提高会计处理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会计处理的方向,进一步提高会计处理过程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可以结合发生的经济业务适当的增添一定的会计科目,明确账务处理的过程和环节,进一步提高账务处理的有效性。在强化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全面提高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全面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发生的经济业务特点进行分类,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整理,根据经济业务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会计处理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三)建立高素质会计核算团队
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进步,在进行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中也需要建立高素质的会计核算团队,从而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高素质的会计核算团队不仅仅可以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完善会计核算方法,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有序性。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完善中,可以提出更多有效的会计处理办法,从而间接的完善农业会计制度体系,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会计核算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仅可以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和控制,还可以提高内部控制和管理,提高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拉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四)强化会计内部法律制度的建立
在进行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过程中,要明确会计制度体系内部的法律责任的确认,从而强化会计内部的控制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会计制度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可以更好的实现会计核算的重点内容,通过对会计核算行为的约束来提高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和准确性。强化会计内部法律制度的构建可以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农业企业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一步提高会计内部控制的效果,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完整性。明确法律责任可以对会计核算的行为进行控制,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加强内部控制可以提高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有效性,通过加强管理来对经济业务进行控制和明确,对农业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和构建需要结合当下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未来方向进行,这样才能保证会计制度体系可以更好的适用于日常的经营活动,对经营活动进行控制,提高日常核算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从而全面提高会计制度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进一步加强农业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企业未来的发展。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规划,对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定指导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晶晶.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村级会计委托制度建设路径[J].农业经济,2015年9期
[2]唐立兵,刘志成,张平.黑龙江省农业保险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12期
[3]李玲英.论中国财政支农资金会计监督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5期
[4]王志霞,李思经,李虹.对完善中央级农业科研院所财务管理制度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3年6期
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的指导原则
(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农业企业管理学的基本指导原则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企业管理学,应结合中国农业企业管理实践,吸收中、外、古、今在管理科学中的有益的东西,以充实和丰富本学科的内容。
(二)农业企业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是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因此在研究中要遵照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原则办事,要重视把从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上升到理论、丰富学科的知识,再用这些知识去指导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
(三)研究农业企业管理学,必须与具体环境条件相结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各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客观条件也不一样。在借鉴别人的经验和理论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情况来运用,绝不可照抄、套用。
(四)研究农业企业管理学也应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为我所用”的原则,认真吸收中、外、古、今管理科学中有益的理论、经验和方法,通过消化吸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农业企业管理实践所要求的农业企业管理学。
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的方法
(一)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1.综合化研究方法。农业企业管理学是交叉性边缘科学,与其它一些学科,如社会科学、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密切联系,综合运用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本学科的内容,甚至移植其它学科的理论与经验为农业企业管理实践服务。
2.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方法。农业企业管理学是处于建设和发展中的一门学科,一方面需要借鉴和继承中、外、古、今管理方面有效的理论与经验,另一方面还必须有所创造和发展,使这门学科不断丰富、完善和提高。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中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可克服两种方法各自的局限性,从而求得更加科学和可靠的结果,以便更加有效地指导农业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
4.系统分析方法。农业企业管理学是一个系统性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是系统的理论与经验的总结。因此,只有运用系统的方法才能找出它的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内在联系性。这是解决管理中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1.历史研究法。通过对农业企业管理学形成与发展历史的考查,研究学科发展的规律,可以达到“鉴往察来”,“借古助今”的目的,’研究管理的历史经验,对发展这门学科是不可缺少的。
2.观察研究法。对研究的对象进行系统、全面、连续和细致地观察,掌握第一手资料,作为依据,以研究和分析管理的经验与方法,并将其上升到理论以便用于指导管理实践。
3.调查研究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调查研究,了解一个企业或一个部门的管理情况,弄清管理中的经验、问题及发展趋势,从大量事实中概括出有规律性的理论和方法,用来充实本学科的内容。
4.试验研究方法。试验是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手段,它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按既定的方案,对研究对象进行试验和考察,从中寻求管理的规律性和具体方法,并判明其是否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5.案例分析方法。通过对管理活动的典型案例的分析,从中总结出理论、经验和方法,用以指导企业管理的实践。这一方法在西方国家的管理教学中广泛应用,效果很好,实践证明,这是研究农业企业管理学的一个有效方法。
农业企业管理学的指导原则和研究方法相关文章:
1.有关农林经济管理类论文
2.什么是管理学 管理学研究内容和方法
3.企业管理学基础知识
关键词:传统会计指标 农业企业 财务危机预警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业企业财务危机进行预警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农业企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促进农村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农业企业不能像其他工业企业那样随着市场的扩大而迅速增大经营规模,而且农产品单位价格低下,因此农业企业很容易出现破产,终止经营、背农弃农的现象,这会动摇农业经济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影响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农业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对于防止农业企业出现财务异常而导致破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目前,我国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尚不完善,没有普遍适用的模型体系,尤其是在农业企业更为缺乏。本文研究的基于传统会计指标体系对农业企业进行财务危机预警,对农业企业价值创造的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农业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健康发展,而且,将科学合理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应用到农业企业中,可以为我国农业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的构建和完善开拓新的视野和思路,帮助农业企业尽早地预测到财务危机的信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期减少和避免农业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14世纪,英法等国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农业企业,这些农业企业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到农村以后的经济产物,是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以后产生的,在产业革命以后,各种形式的农业企业大量发展起来,形成了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国外最早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是从1932年Fitzpartrick进行的一项单变量破产预警研究开始的,他以19对破产和非破产公司作为样本,运用单个财务比率将样本划分为破产和非破产两组,发现判别能力最高的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这两个比率。1966年美国的Beaver在《会计评论》上提出了单变量预警分析法,建立了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财务危机判别研究才真正进入系统化阶段,发现离经营失败日越近,误判率越低,可预见性越强。Fan A在2000年应用改进后的支持向量模型进行财务预警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农业企业在1949年以前为数很少,是在以后才迅速发展起来的。直到1979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企业出现了多种形式。我国对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比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有学者对这方面作出相关的介绍和研究,才有相关的评述性文章出现。在1986年吴世农、黄世忠首次介绍了企业破产的分析指标和预警模型。1996年周首华在Z值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现金流量指标,建立了F分数模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陈静在1999年选取1995年到1997年的27家ST公司和配对的公司建立了单一判定分析和多元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在ST发生的前三年预测能力比较好。吴世农、卢贤义(2001)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种预测财务困境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均能在财务困境发生前做出相对准确的预测。目前国内有些学者也开始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构建财务预警模型。
总体上,我国对财务危机预警研究集中在利用国外研究成果和方法,结合国内实际进行实证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三、传统会计指标在农业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中的应用研究
(一)传统会计指标体系概述
传统的会计指标是根据单纯的会计利润建立的,在农业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中,主要是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的。
1.偿债能力。它反映的是农业企业偿还到期债务能力的大小,是衡量农业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根据偿债能力的指标来判断企业能否偿还现有到期债务,是否面临很大的财务风险,以便决策是否应改变偿债能力现状。偿债能力的指标分为短期和长期,短期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长期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利息保障倍数、营运资金占用率。
2.盈利能力。它是农业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是企业所有相关者最关心的问题,投资收益和债权本息都是由农业企业的利润提供的,利润是除投资外的重要资金来源,盈利是农业企业经营最主要的目标。只有在持续不断的获取利润的基础上,农业企业才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净利率、销售毛利率。
3.成长能力。它是对农业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的衡量指标,主要包括农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是对农业企业扩展经营能力的分析,反映了农业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分析农业企业的成长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资本积累率。
4.营运能力。它是指农业企业的营运资产的效率和收益,主要是对营运资产周转速度和周转效率的衡量,评价和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可以为农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指明方向,发现资产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是对农业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的补充。评价农业企业的营运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
在以上四种指标构建过程中可以看出,这些传统的会计指标几乎包含了农业企业全部的财务信息,运用这些会计指标构建财务危机模型,可以预测以及及时避免农业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保证农业企业持续快速的发展。
(二)传统会计指标在农业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中的应用分析
由于传统的会计指标涵盖了农业企业所有重要的财务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很准确的预测出农业企业的发展状况。本文主要是从理论方面分析传统会计指标体系在农业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中的应用。首先,选用上面四种能力中的20个指标作为自变量,运用stata软件进行相关性检验,剔除相关性很高的指标。其次,对剩余的指标因素做因子分析,从研究因素变量之间的相关依赖性出发,将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公共因子,并对这些因子进行共同度与方差贡献率的计算。再次,利用回归法中最小二乘估计法得出各个单因子的得分函数F。最后,根据旋转之后的因子方差贡献率计算出因子得分Y(Y=a1F1+a2F2+…anFn),并根据Y值的大小范围判定农业企业财务状况是否正常,Y值>0时,该农业企业财务状况正常,可继续按照原来预定的经营方案与资本结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Y值
四、总结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头人物、主力军,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很容易出现财务危机,导致农业企业的倒闭以及破产。所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农业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对农业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单纯的会计利润建立传统的会计指标体系,并从理论方面阐述该模型建立过程,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农业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制定出系统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农业企业降低财务风险,在公司财务危机到来之前,就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地避免或者阻碍财务状况恶化所带来的财务危机,保证农业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东,闵云鹤,陈洪.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解析[J].
商场现代化,2011(1).
[2]袁锋,李怡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探讨[J].财务理论,2011(1).
[3]黄曦,程晓娟,邱实.基于显著性分析和因子分析法的财务危
机预警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证券期货,2012(10).
[4]杨成炎,李琼.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比较与
选择[J].理财观点,2011.
[5]杨利,李瑞芬.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问题[J].
【关键词】金融;创新;农业;现代化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是传统农业国家,同时又是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命之本”,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农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独立自主。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和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从经济角度来看,一方面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并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农业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同时又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
(二)农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
农业发展关系社会稳定。“民以食为天”,只有农业发展,农副产品的丰富,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需要。从社会角度来看,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只有农业发展,粮食供应和食品安全才有基础,社会安定才有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是安定天下的产业。
(三)农业是国家自立的基础
在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大发展的趋势下,国家的独立自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的自给程度。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也逐步提高。从政治角度来看,作为一个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需要保持农副产品的基本自给,避免过度依赖进口,以防国际农产品市场大幅波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不利的冲击。
二、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农业现代化
考虑到人多地少、人均农业资源占有率低的现实国情,以及农副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对农业自给的压力,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必须是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即农业的规模化、科技化和专业化,只有农业现代化才能带来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目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中,这是一项长期任务,同时又具有相当的紧迫性。
(一)农业发展的瓶颈
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首要瓶颈是农业经营分散,这是由我国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全国农村人口8亿多,农业劳动力4.8亿,而耕地18.3亿亩,户均耕地只有7.3亩。农业规模化水平低,不仅造成现代技术难以大范围推广,而且造成专业化水平也比较低。
同时,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以及市场化运营机制的尚待完善也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建立在供水管网改造、区域综合治理、大型灌区改造等“硬件”基础上的。这些基础设施投资虽然对农业发展作用明显,但是却投资巨大,收益甚微,农业企业普遍无力承担,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除了“硬件”不足,农业发展还需要继续健全市场化运营机制,加强“软件”建设。目前,我国农产品供需周期性变化幅度较大,市场化定价机制有待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较难有效缓释。
(二)农业发展的方向
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些发达国家通过的高额补贴来实现,比如日本政府全方位补贴农业各个环节,从装备到技术,从生产到流通,一补到底,用高额补贴“制造”和维持农业现代化。这种做法在我国难行得通,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财政现状无法支撑高额的农业补贴。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市场手段,走市场化道路。
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实现农业企业的现代化。这是因为,农业企业是市场的主要力量,农业发展需要以农业企业,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为“抓手”才能实现。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比较准确和及时地掌握供需变化;一头连着广大农户,通过签订产销合同、统一管理、技术支持等市场手段,把分散的个体农户生产纳入社会化大生产的轨道。龙头企业是连接市场和广大农户的媒介,有效地解决了生产与市场的脱节。
(三)农业企业的发展方向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农业企业做大做强的过程,即实现农业企业的规模化、科技化、专业化的过程。
规模化是前提,只有农业企业规模做大,才能发挥规模效应,改善目前行业整体分散度高、生产效率低的现状。比如中粮集团就是规模化经营的表率。中粮集团是通过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来实现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在企业做大的过程中创建了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纵向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构建种植基地、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品牌推广和贸易物流等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推动各行业、各环节的协同协作,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科技化和专业化是农业企业保持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农业具有区域性差异明显的特点,而且产业链普遍环节多、链条长,参与企业多而分散,为有技术竞争优势或专业化经营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隆平高科作为经营农作物种子、种苗的高新技术企业,利用其科研实力及品牌优势, 选择适宜的集中成片的农业区域向分散的农户提供亲本种子、技术及服务等,使得该地区成为其稳定的、有质量保证的种子供应地。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就利用了科技优势,推广农业技术,降低规模化生产风险,从而实现低成本扩张和扩大市场份额。
三、金融机构对现代农业的支持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离不开金融服务机构的支撑。从根本上讲,金融服务支持农业现代化主要是做好发展和稳定两方面的工作。
(一)通过资金支持促发展
金融机构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农民受益”的原则为农业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通过增强企业资金实力,推动企业规模化发展和科技成果的研发和转化,有助于解决我国农业高度分散、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广开融资渠道,大力引导有成长潜力的农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吸纳直接投资进入农业领域,补充农业企业的资本金,帮助企业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为培育新的龙头企业打下基础。
在对农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金融机构利用信贷方式通过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提供支持,推动建设农民直接受益的农业水利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工程,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保持耕地的可持续发展。
(二)通过市场机制保稳定
农产品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存量和价格的重大变化影响社会稳定。但由于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不稳定性决定了农产品的价格是波动的;考虑到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在农产品生产总量和产品结构方面存在严重地区差异,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在地区间也存在一定幅度波动。
为保证市场农产品价格的基本稳定和可靠的供给,国家通过建立农产品专项储备制度,对农产品的合理吞吐调节价格,同时保障了广大农户的基本利益。在目前市场定价手段不完善的情况下,国家通过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支持,建立价格调节和稳定机制。随着农业期货市场逐步完善,国家以更市场化的手段对农产品价格进行定价,通过对远期价格的发现,调动农业企业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平抑价格波动。
四、传统金融服务支持现代农业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过去银行为金融主导主体的条件下,传统意义上的金融的功能被简单地限定在单纯的中介功能,即银行的存贷款功能。长期以来,农业发展的主要依靠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传统服务。传统金融服务对现代农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根据银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14.6万亿元。然而传统金融在支持现代农业企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为农业企业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单一
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企业是关键。农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金需求呈多样化趋势,传统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单一,无法充分满足企业所需的资金支持。传统金融对农业企业贷款多采用商业管理办法,抵押物品种多以土地、厂房为主,贷款门槛高。而农业企业大多以加工、营销农副产品为主,固定资产投资不多,而金融机构信贷抵押主要看固定资产,这点对于大多数小微型涉农企业就更为困难。最终导致农业企业贷款主要服务于农业龙头企业,小微型企业很难通过农业企业贷款完成扩大再生产。
(二)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受资本金制约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具有风险大、投资期长、回报率低等特点,从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情况看,是“行政性的单一主体投入”,而地方政府又因财力有限,使得金融机构发放农业基础设施贷款受资本金不足的约束,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乏力。
(三)农业生产缺乏市场化风险转移机制
由农业自身的生产特点决定,农产品面临较大不稳定因素。既可能面临旱涝、冻害、风雹等自然灾害风险,又面临农产品价格起伏等市场风险,这就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农业风险转移和分散机制,把各种风险转移和分担出去。目前,政府对农产品的价格,采取行政化的专项储备制度来调节,缺少市场化手段。
四、金融创新对现代农业的作用
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的扶植、科技的创新,同时也需要金融机构对农业企业提供与其发展相适应的各种金融服务。长期以来,农业企业的发展只发挥了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功能,而在以金融市场不断完善的条件下,金融的功能得到不断丰富、扩展与提升,如股权融资、债权融资、风险分散等方面都对现代农业产生推动作用。
(一)农业企业现代化需要金融创新
大力培育新的农业龙头企业,努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金融创新的支持和推动。
1.农业产业链整合需要金融创新的助力
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的分工,现代农业的产业链可以分为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多个环节。目前,产业链整合有两个发展趋势:其一是在纵向上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二是专注于产业链的一个环节,深耕细作。
产业链整合是资金密集型投资,农业企业单纯依靠传统银行贷款往往力不从心,需要金融创新的助力。中粮集团、新希望集团分别发起设立规模在15亿元和10亿元的两只农业产业基金,成为推动各自企业实现“全产业链”策略的重要手段。2010年,国际著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黑石资本曾牵头投资寿光蔬菜物流园6亿美元,用于企业扩建市场以及建立期电子交易平台。
2.农业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相结合
科技研发是典型的资金消耗型活动,科技进步依赖于大量的资金投入,依赖于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农业科技相对落后的现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融有效供给不足所造成的,科技与金融“两张皮”现象突出,传统金融机构参与不足。因此,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就必须高度重视金融创新的作用,构建农业科技的金融支撑体系,引导金融资源向农业科技配置,促进农业科技与金融的结合。
创业投资是与科技创新风险收益特征最匹配的金融创新工具。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农业科技企业的风险收益结构是与创业投资相契合的,应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在支持创新型中小农业科技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神农大丰”就依靠其在杂交水稻行业选育、制种方面的先进技术,获得红岭创投、湖南财信创投、浙江联盛创投三家公司的风险投资1亿7000万元,帮助突破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顺利的完成农业科技企业的技术推广和规模化生产。
(二)农业市场机制的建立需要金融创新
农副产品价格受供需变化影响经常大幅波动,农业自身生产受气候环境制约,抗风险能力差,不能单纯依靠政府保护性收储和灾害救助,需要建立农产品定价和农业生产风险缓释的市场机制。如何建立市场机制,打破资金瓶颈?金融创新尤为重要。
农产品期货是解决市场化定价的金融创新。经过近20年发展,农产品期货正以其风险性低、价格提前发现、农民增收效益显著等优势特点而被广大农产品生产企业所接受。截止2011年,我国已有包括粮、棉、油、糖在内的13个农产品期货品种,交易量达到5.73亿手,成为全球第二大农产品期货市场。
涉农保险是解决农业生产风险缓释的金融创新。2010年,保险公司在广东针对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多发的情况,创新出“政银保”的涉农保险服务,通过保险公司专业保障系统分散银行信贷风险,解决中小型农业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贷款难的问题,加快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金融创新
现代农业的发展有赖于完善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入大、工期长、见效慢等特点。从总体上看,企业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而实现的短期经济增长幅度较小,投资意愿不高。因此,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地方政府往往受制于财政资金的限制,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即使每年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也因建设速度慢,投资期长等原因,影响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效,难以适应农业化发展的客观需求。
债券融资就是金融创新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手段。债券资金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建设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还可以解决政府平台企业由于资本金不足,难以有效利用银行信贷的情况。杨凌现代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就通过发行15亿元企业债有效的解决所在区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既保证所在区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又解决了政府平台融资手段单一问题,促进其融资结构合理化发展。
总的来说,创新金融产品在农业领域的运用,有助于农业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农业企业的产业化、科技化、专业化发展;政府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产业升级。同时,发展多层次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有助于完善农业市场机制,以市场化手段实现社会资本的有效配置。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深入研究和剖析了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内涵和特点,在对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物流金融模式的创新方向构建农产品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即基于存货的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农产品物流融通仓模式和基于应收账款融资的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文章指出,因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一,因此,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农产品物流金融运作模式。
关键词:农产品 物流金融 运作模式
引言
现今,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产品买贵卖难的现象严重,究其原因,物流不畅便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物流金融是指以物流企业为中介,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可以拓展业务,实现创新;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可以降低风险,扩大业务范围;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有效解决了融资问题。
因此,物流金融实现了三方的共赢,有效整合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把物流金融这个较新的理念引入农产品物流领域,以解决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推动农产品物流的新发展。
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内涵和特点
(一)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内涵
农产品物流金融是指有资金需求的农业企业借助物流企业为中介而展开的融资活动。这些融资活动包括发生在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等业务。而金融机构在组织和调剂农产品物流领域中的货币资金运动时,把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理念贯穿其中。
长期以来,农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没有可抵押的不动产、自身信誉度不高、手中存货不能及时变现等问题一直是农业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银行方面出于风险考虑,不愿贷款给农业企业。而农产品物流金融的产生为农业企业融资提供了新途径。通过物流企业作为桥梁,可以使农业企业与银行很好地进行合作,实现银行、物流企业、农业企业三方共赢,因而成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另外,为解决农产品物流的“梗阻”问题,顺畅城乡农产品流通渠道,2011年以来,政府等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农产品物流发展。而农产品物流金融可以为其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势必成为加快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有效途径。
再从经济学中的委托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来诠释农产品物流金融。
首先,从委托理论来看,其主要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而在农产品物流金融服务中涉及多个主体:有资金需求的农业企业、农业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等。金融机构正是由于缺乏对农户和农产品信息的了解和监控能力,而对有资金需求的农业企业“惜贷”,这时农业物流企业正是拥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而顺理成章地成了金融机构的人。通过一系列的委托与被委托、与被的关系实现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效整合。对金融机构而言,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同时物流企业的增值服务得以拓展,增加了新的利润源泉。
其次,从交易成本理论来看,科斯认为,交易成本是获得准确市场信息所需要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农产品物流金融中的各利益主体通过资金流的维系,更容易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相互之间彼此信任,相互协调,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绩效最大化。因此,在这种关系中,商业银行以供应链发展为基础,为供应链节点上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有效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
(二)农产品物流金融的特点
由于农产品市场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自身的特征,因此,农产品物流金融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首先,由于农产品涉及农、林、牧、渔等行业,其产品品种繁杂多样,物理属性也各不相同,而其生产和消费大部分都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因此,农产品物流金融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点。
其次,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呈现出分散性、小规模、现代化和专业化程度低的特征,因此,农产品物流金融势必呈现出分散性和信贷规模小的特点。
再次,农业投资具有长期性、高风险性和低盈利性的特点,由于资本的趋利性,商业银行参与到农产品物流金融中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积极引导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由于农产品鲜活量多,不宜储存运输,因此,在农产品物流金融中必需考虑加工、储存、保管、运输等方面的特殊要求,从而对农产品物流金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农产品物流金融运作模式构建
我国农产品物流金融尚处于萌芽阶段,缺乏健全的体制和完善的运作模式。本文立足“三农”发展,结合物流金融的创新方向,构建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具体运作模式,在业务的开展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和组合。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基于存货的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