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高校本科生技能培训状况分析
1、本科生技能培训现状
调查发现,高校大学生参加过校外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为46.8%,从未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学生比例为53.2%。其中,没有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学生大多为理工专业,其主要原因为,理工专业大都属于技能类学科,所学习的技能基本可以满足学生未来工作的要求,因此理工类学生对于校外职业技能培训需求较小。
相对于理工科而言,文科类专业对于校外职业技能培训需求较大,比例高达65.3%。由于文科专业本身不具备竞争优势,因此学生们大都希望通过校外技能培训来获得更多的技能,如计算机培训、速记培训、商务礼仪培训、外贸业务培训、口译培训等,以提高自身竞争优势。陈胜军(2011)指出,有经验、有技术的人相比于那些只有文凭的大学生就业会容易得多。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多数学生只是迫于某种外界压力选择培训项目,并非自愿去学习某项技能,从而大大降低了其培训效果。
2、原因分析
大学生对校外技能培训的需求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宏观来看,中国传统教育模式和学校本身教育内容过于落后、单一;此外,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加深了学生就业的危机感;微观来看,大学生自我定位不够清晰,眼高手低,实践能力差等导致大学生对于校外课外技能培训的依赖有所增加。
(1)高校课程设置“落后”。由于受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知识转换能力差、实践经验等缺乏问题。高校缺乏对市场的周密预测,无法应对就业市场的快速变化,使得高校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发生了错位现象,也就是大学生所学知识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曾湘泉(2004)从就业结构和供给角度分析指出就业能力是根本,他认为“就业能力取决于知识、技能等资产,取决于他们使用和配置这些资产的方式和向雇主展示的方式以及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当大学生无法进行双向满足时,便会去寻找第三方,即选择有助于自己就业的技能培训。
(2)高校扩招盲目。由于高校的盲目扩招,造成高校人数激增,然而岗位需求较少,出来了岗位供不应求的现象。据教育部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大学毕业生为212万人,2004年为280万人,比上年上涨了32%,2005年后上涨率虽然有所下缓,然而人数却在增加,2014年人数高达727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直至2015年达到最高峰749万人。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便会主动或被动地选择相应的技能培训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
(3)大学生自身定位偏差。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准,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一系列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显示:高校毕业生通常都会高估自己的预期收入,因此在这种心理驱动下,他们往往会去参加培训机构以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以此作为提高自己自身价值的途径。大学生大多认为价值越高,企业支付的薪水也越高;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一点,现代企业更加关注大学生的“使用价值”,即大学生的真实技能和实践水平。
二、技能培训机构现状分析
2014年最新的《教育蓝皮书》指出:2008年至2012年间,培训机构数量有增有减,基本保持平稳发展状态,约有14.4万家之多。培训机构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设置单一
调查研究发现,培训机构开设课程过于单调,种类单一,主要集中于计算机类(高级办公自动化、二级C语言等)和使用技能类(驾照培训)。培训机构未能针对企业实际需求状况进行有效调研,因此不能充分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时,培训机构并不了解学生需求状况,也就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未来职业技能学习的预期,从而降低了技能培训的有效性。
2、教学手段陈旧、师资力量薄弱
培训机构对于学生的培训只追求速率,并没有在教学设计、安排和师资配备等问题上下功夫;教学水平和教学设施的不足,导致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落后,致使培训机构培训效率远不及预期。《教育蓝皮书》(2014)指出“民办教育培训行业目前存在供给弱,格局乱,定位不清晰的问题”,在这种紊乱的教育模式下,大学毕业生容易产生更多的惶恐与迷惘,这无形中为将来的就业增添了路障。
三、解决思路与策略
1、提高大学生专业素养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开拓者,应该对未来作一个详细的计划和安排,并根据自身需要合理地选择相关技能培训,拒绝盲目跟风报班,在扰乱自己正常学习、生活步调的同时也牺牲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同时,大学生应注重专业素养的提高,在专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实践,了解相关行业技术规范与要求,进一步增强实践技能,缩短未来上岗培训时间。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的知识转换能力差,不能真正达到未来岗位对其技能的基本需求。
2、引导大学生正确选择培训机构
大学生选择培训机构,应详细了解该培训机构的具体信息,包括课程设置和教师资质,而不应单方面听信华而不实的宣传。大学生应该重视技能培训,将校外技能培训视作自己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以切实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而不应将其视为最后的退路或万能急救品,更不能过分依赖校外技能而忽视了本专业的学习和培养。
3、政府有关部门应促进培训机构良性发展
培训机构作为大学生掌握未来职业技能的桥梁途径,应对所属地区的高校在校生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以了解该地区大学生对于技能培训的实际需求,并根据其需求设置相关培训科目。培训机构课程安排和设置应符合时代变化,教师的知识掌握和水平也需顺应社会变化,满足学生知识和技能需求。培训机构应遵循“优胜劣汰”原则,发现不足,及时补充、改正,不断完善、发展,才能真正地做大、做强,从根本上迎合市场和学生的需求状况。《教育蓝皮书》提出,“建立地方性教育培训网上平台,公开各种类型教育机构的办学资历、成绩等,使得广大市民及时了解培训机构的基本情况,充分发挥教育培训行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功能”。
4、加强政府的适度介入
培训机构从根本上而言属于盈利教育机构,但由于与教育挂钩,因此政府应该适度地介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监管培训机构,同时在政策上对优秀培训机构进行支持和鼓励,从而加强培训机构与学校之间紧密合作,发挥其桥梁作用。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高校图书馆逐渐为历史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数字化图书馆。现代图书馆实现了以馆藏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的转型,实现了图书馆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中图书馆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核心,为读者与图书建立有效的联系,可见图书馆员综合素质对图书馆服务质量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实现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为读者服务这一理念的根本因素就是提升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
1.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在信息时代的必要性
1. 1 图书馆员专业知识匮乏,综合素质稂莠不齐
受历史因素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图书馆员认识程度较低,图书馆员上岗意识薄弱,这就使得高校图书馆员量多而质差的现象。在图书馆的管理机制上图书馆员受到不公平待遇,图书馆员的福利待遇与社会地位往往与实际工作不成正比,这大大打击了图书馆员的工作热情,使得部分图书馆员自甘堕落,进而对图书馆服务质量做成不良影响。
1.2 读者对个性化、多元化信息服务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读者对信息要成程度也逐渐提升,其不再满足于文献信息阅读,而是钟爱与广泛涉猎各领域文献信息,在阅读方式上,读者越来越倾向于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以便更加及时有效获得各种信息,更加广泛打通信息渠道,可见读者对信息的要求逐渐向个性化与多元化靠拢。然而图书馆的发展与读者的需求出现很深的鸿沟,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重视专业资源而忽视非专业资源,这与读者广泛涉猎群书的需求出现沟壑;在服务方式上,高校图书馆倾向于传统服务方式而现代信息化服务方式没有实现有效跟进,这在本质上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
1.3 图书馆员综合素质对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有重要作用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高校图书馆在服务方式上实现了质的突破。在新的历史时期下,高校图书馆员服务职能有效提升,管理职责实现了图书馆藏向信息传递和检索方向转变。图书馆集心理学、情报学、管理学、社会学、计算机应用等各领域知识为一体,成为信息集散地,这对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作为图书馆员要努力学习新知识,积极提升自身专业服务技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为满足读者需求贡献自己的力量。
2.信息时代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综合素质有效提升的途径
2. 1 高校图书馆为馆员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2.1.1加强馆员专业技能培训。图书馆员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依赖于具有实用价值的培训。高校图书馆应高度重视馆员的技能培训,有计划、有组织的针对馆员的实际水平开展有专业性的业务培训,有效提升馆员的服务质量。针对馆员的技能培训有馆内培训与馆外培训之分,馆外培训是指在图书馆内选思想道德好、表现积极、展业水平高的馆员送出图书馆参加重点培训。馆外培训对个人素质的快速提升又显著作用,但是要解决全面提升馆员素质则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要实现从整体上提升馆员综合素质的最佳手段是馆内培训,馆内培培训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快速灵活等优势,是普及性教育的首选。
2.1.2积极开展学术活动。为快速提升馆员的专业技能,学术交流是最有效的方式。图书馆要立足于本馆的实际情况,有计划的组织各种学术活动,比如,邀请在本专业有造诣的学者来本馆经行讲座、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会、多馆人员信息交流。在广泛的学生活动中,馆员间实现了有效沟通,彼此间信息得到了传递与升华,有助于馆员的相互学习,营造了一种热爱学习、热爱知识的的良好学习氛围,同时也大幅度提升了馆员的专业素养,对图书馆的建设注入强劲的生命力。
2.1.3重视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产物,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更是图书馆取得长足有效发展的基础。在数字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图书馆中,图书管理员是网络资源的引导者,图书管理员的综合素养对图书馆的发展有直接影响。重视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可以有效帮助馆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理想,进而将自己的热情奉献在图书馆事业中,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为自身的追求。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真正实现其“以读者为中心”的原则。
2.2 加强馆员自身学习
提升馆员自身素质的本质在于加强馆员主动学习意识。馆员自我学习广为接受学习手段,自我学习能实现馆员的针对性学习,使馆员将专业知识有效运用于工作中。信息时代也是知识时代,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学习途径更加多样而便捷,新时期下学习者不仅可以从传统的报刊中获取信息,也可以利用网络学习,还可以在同学的交流中学习知识。与此同时,图书馆要高度重视馆员的学习,为馆员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并拓宽学习渠道,如,开展研修班、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学习者间的交流,全方面深层次提升馆员的自身素质,以适应图书馆日新月异的发展。
3.结束语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核心,其综合素质对图书馆服务职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现代图书馆的管理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还有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在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图书馆工作各个流程,此外还应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这样优秀的人才才能胜任现代高效图书馆工作,进而更好实现图书馆的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1] 费青.试论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J].贵图学刊,2010(03).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港 社区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7文献标识码:A
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2006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当年8月,该教改项目的子项目――海珠学习型社区典型示范项目启动,该项目由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组织指导,海珠区分校负责建设实施,在拥有16000多户居民、具有较好社区教育基础的南华西街定点进行。笔者依据自己多年从事电大相关工作的经验,对海珠学习示范点实施的社区教育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并尝试着提出解决对策。
1取得的成绩
1.1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海珠电大探索性的将现代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依托“数字化学习港”、在海珠区政府的指导下,结合南华西街社区共同参与,分别建成社区数字化学习港示范点(建有数字化学习港学习体验区、书画室、数字影院等)和占地400平方米的进城务工人员学习用地――工业区数字化学习港体验区。南华西街奥鹏数字化学习港示范点已成为南华西街社区教育的主阵地,至今示范点累计开展了26种培训项目,培训规模达到1.3万人次,为社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农转居人员、街道干部、开放教育学生营造了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社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了物美价廉的教育服务,逐步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可。在2008年春节全国遭遇雪灾之际,海珠电大响应政府号召,免费开放示范点,组织外来务工人员留粤过年,获得了当地居民和务工人员的一致好评,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1.2充分整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和分析,海珠示范点将社区居民的休闲教育、提升老城区居民生活品质作为数字化学习的重点内容。在“海珠奥鹏数字化学习港”内专门设置了数字化学习体验区,安排专人值班进行网络应用方面的辅导;奥鹏数字化影院专设50台电脑,数据库内拥有上千部影视剧,市民只需点击影院网页,选择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即可在线观看,影院开设以来,共接待了数万人到访,成为居民休闲生活的好去处;海珠分校还为居民安排了其他社区活动,如插花、绘画、各种球类活动。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普遍希望提高各种工作技能的要求,海珠电大整合利用中央电大、远程教育试点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和出版社的一批数字化学习资源,还利用了当地劳动局现有的职业技能培训的多种学习资源,制定了科学灵活的教学计划,开设了各种中级、高级技能培训班。为学习者提供本科、专科等多层次和文、理、工等多种门类、上百个专业课程的远程教育,还提供各类资格证书教育、继续教育、劳动技能培训和市民基本素养、健康保健、书法绘画、影视艺术、信息技能培训等社区居民教育课程。
此外,海珠电大还根据南华西街社区的实际情况,自筹和自建了一些教学资源。如为满足社区老年人热爱粤剧的需要,海珠电大有针对性地购买了一些粤剧学习光盘,根据社区居民喜爱煲汤的生活习,购买了一些食疗的课程等,同时还将多个优秀教师的讲课刻录成光盘,提供给学生学习。
1.3在实践中摸索创新模式
海珠学习型典型示范点形成了“一体两翼”的管理模式。所谓“一体”,即以海珠区政府为主体,“两翼”指的是中央电大奥鹏中心和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这“一体两翼”对海珠电大奥鹏数字化学习中心、南华西街社区教育中心进行管理和指导。
海珠学习型典型示范点探索了“二元兼容”服务模式。二元指的是本地居民和外来居民的二元兼容、学习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二元兼容。此服务模式充分兼容本地居民和外来居民两大人群的实际需求,为广大市民提供传统广播电视大学高等学历教育,为社区居民提供“兴趣活动定制”服务,为外来工提供“技能培训认证”服务,如电脑、会计、外语类等专业培训,以期实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二元兼容、两条腿走路。
改革传统学习模式,对务工人员采取“e-learning+面授+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了时空限制,解决了务工人员工学矛盾;社区居民的数字化学习采取了系统组织和个别引导相结合,集中学习和灵活学习互补充,兴趣学习和技能提升共促进的“多重组合”的方式。
2存在的问题
海珠奥鹏数字化学习港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不错成绩,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2.1电大社区教育资源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电大在承担社区教育的任务时,为追求低成本、高效益,实行“一个基地、多种功能”,这种依托电大分校建设的社区教育基地与原电大系统的职责和功能并无实质性的变化,因而有追求面子工程的倾向。如在场地资源的利用方面,有许多的资源形同虚设,没有将活动落到实处,有领导参观即搬上插花、开放影院、书画室,热热闹闹的办上半天,领导一走,影院、书画室恢复原貌,书画室成了办公室、数字影院成了会议室。再者,在网络资源建设方面,海珠电大网站与南华西街网页对接成功后,南华西街的居民可以通过南华西街界面点击进入海珠电大,进入数字化学习港、电大在线等界面,但界面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后续建设,许多界面存在链接失败、资源陈旧等现象,“把资源送到街道中去”也只能成为有待兑现的支票。
2.2师资队伍建设与社区教育的实际需求有一定距离
电大教师整体素质还是不错,电大教师队伍在传统学历教育方面有突出的优势,但是在社区教育方面却略有逊色,具体表现为知识型教师多,技能型教师少。由于社区教育内容开放、灵活、无成功经验可参照,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还需依靠电大教师自主开发设计,且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工作滞后,也无权威的社区教育研究机构来组织、协调、指导开展社区教育研究工作,无法给电大教师在开展社区教育方面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因此,电大开展的社区教育与实际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有一定距离,社区教育的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2.3现有教育经费很难满足社区教育的需求
社区教育经费的筹集是建立在“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拿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四个一点”的机制上,但是事实上,经费的落实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加之电大并不像其他中小学那样享受国家财政的全额拨款,电大的生存全部依靠自身的发展,因而,很多电大将追求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即便是扶持社区教育这样的公益事业,也难回避金钱问题。政府投入不足,多渠道融资格局并没有形成,因此,将社区教育看成等待占领的现成的“教育市场”,把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技能培训作为又一生财之道。在现实生存的重大问题前面,再高尚的公益事业也会失去其纯正味道。
3 解决对策
3.1加大电大社区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利用
将社区学院挂靠在地方电大,提高了固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但同时导致了地方电大的教育资源紧张。在这个方面,政府应有效地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关系,充分调动各部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确实有力的措施,合理整合优化社区教育的多种资源,积极为发展社区教育搭建平台;电大系统应充分挥远程教育优势,把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建设和完善落到实处,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在具体教育内容方面,要兼顾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的社区成员的不同需求,为社区居民提供实在的各方面的教育,包括生活小百科的教育、文化知识的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学历教育。
3.2选择和培养适合社区教育的教师
在具体教师的选择上,应聘任责任心和教育能力双佳的教师参与实施教学工作。社区教育的教师可有两类来源,一是来自地方电大及其来自其他学校、学术团体等的外聘专家、学者,这类教师主要负责理论教学工作,另一类是由来自各行各业的在职人员组成的实践型专家,主要负责实践培训工作的实施;在教师的培养方面,电大应引导教师重新审视自己在社区教育中的价值,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鼓励教师在社区教育的工作中自主学习,实现自身专业的不断发展,激励教师主动了解社区与社会发展动态,结合社区的人员分布特征,自建教材、创新教法,为学院发展献计献策,确保电大教师在社区教育活动中发挥实质作用。
3.3多渠道筹集经费
社区教育主要是为社区居民学习服务,承担的基本是公益性任务,这是政府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责任。为了确保社区教育经费,各地政府应严格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积极搭建平台,吸引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中介机构和有识之士为社区教育的发展出智、出钱、出力。采用资源共享、捐赠资助、社会捐助、受教育者支付、建立社区教育基金等途径,以增加社区教育发展的经费。电大可成立社区教育专项经费,用于维护电大社区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师资培训、网络运行,也可走市场化道路,对有关培训进行适当收费。在收费上,根据实际,对社区的困难居民实行免收费或低收费,对其他需要学历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的人群实行低偿收费,为电大社区教育的正常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严冰.“数字化学习港”教改项目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4).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为此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技能来确保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微格教学对于培养及提高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教学技能是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字】微格教学 信息技术 微格教学系统 教育信息化
一、微格教学及其教学技能
(一)、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法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微格教学创始人之一,美国教育学博士德瓦埃.特.爱伦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成为或已经是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微格教学法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国从80年代初期引进微格教学,开始对教学技能进行研究和训练。微格教学的引入,对改革教学法课程,实现师范生培训方法、手段现代化及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90年代后,我国对教学技能培训方法来看一般是采用微格教学的模式。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微课的出现,又给微格教学带来了技术上的革新。许多的专家和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微格教学模式,从不同角度论述微格教学的培训方案。周兰桂在《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中的优势》一文中认为,微格教学作为师资培训中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与手段,不仅使师范生将所学知识转变为能力成为了可能,而且具有理论上、设备上、实际操作运用上的优势。王邦雄、雷体南在《微格教学中教学技能的分类、训练和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认为,通过用微格教学方法训练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实验研究,阐述了教学技能的分类方法和应遵循的分类原则;提出了在大面积训练师范生教学技能过程中,教学技能的动态组合的观点以及具体实施训练的步骤;介绍了微格教学中的评价方法和制定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王槐源在《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应用模式研究》一文中阐述了微格教学的特点及其在高师教学技能训练工作中的作用,并从理论上提出了微格教学手段在高师教学技能训练工作中的两种应用新模式。
(二)、微格教学中的教学技能的分类模式
为了保证教学的高效化,人才的优质化,必须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通过微格教学模拟课堂教学,在有条件的指导监控下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不同国家对微格教学中的教学技能分类模式也是不同的。
1)、美国斯坦福大学将教学技能分为14类,并同时提供技能录像示范和技能评价表,以提高师范生所要求的教学技能。然后师范生进行实践训练,一次只训练一至两项教学技能,并用摄像机记录下来,在小组之间进行评价,以录像记录和评课进行反馈,然后再修改教案,再重新讲同一内容。并按斯坦福教师评价标准进行分析评价。从传统微格教学的角度来讲,这是运用简单的摄录技术对师范生集讲授、评价、反思反复训练于一体形式,有利于目标性的教学技能的提高和师生、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教师技能的提高的。
2)、我国课堂教学技能分类模式则在借鉴国外微格教学的基础上综合我国的教育特点,对教学技能中的行为要素进行描述而分类的。包括两项十条:一项是基本技能包括:语言表达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和板书技能;另一项是综合技能包括:导入技能、变化技能、Y束技能、组织技能。从宏观层次上的教学技能分解为各项教学技能,而每一项的教学技能的概念又是通过对该类教学行为的教学功能特点和行为方式进行概括描述,强调教学技能的目的性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单项技能的实践训练。应该说,这两项十条教学技能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对大多数专业而言是适应的。
除了以上列举的美国斯坦福和我国的教学技能分类模式,还有包括像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教学技能分类模式,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学技能的分类模式以及日本东京学艺大学和印度等的教学技能分类模式。无论哪种教学技能分类模式,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教学技能的分类原则。包括教学技能必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并且为教师的时间经验所证实;教学技能必须是客观的,能够提供鲜明、具体的范例,便于师范生感知和学习;同时教学技能必须具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和要求,便于师范生掌握,具有可操作性;并且教学技能能够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价,为技能被掌握的程度和效果提供反馈,有利于训练和完善。
二、信息技术变革时代中的微格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实践,微格教学也融入了时代的元素,理论研究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教学实验系统,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系统训练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掌握和提高教学技能的一种培训方法。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微格教学和传统的微格教学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微格教学中教学理念的变化
首先,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现代教学理念早已经不是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而是注重“双主”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并且借助信息通信技术的网络平台,提供多元化的实时有效并且生动的教学。其次,对于学生的认知风格,已经从传统的依赖教师转变为多样化的合作独立式学习,学生更多地喜欢通过教师、图书、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平台等多种媒体中来获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现代学生的知识视野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书本知识,他们更多的关注自己喜欢的知识。像很多如“翻转式”课堂理念的出现,就是鼓励学生课外自学,课堂集中讨论,教师起一个引导、答疑解惑的作用。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微格教学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的培养势必要相应地发生变化。
再次,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方面,微格教学对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尽可能利用先进的多媒体,优化评价体系,在注重专业技能提升的基础上,应更多地关注培养其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人格魅力的熏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在教育中的不断应用,传统的微格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脱离了轨道,或者说不能行之有效地实施教学技能的培养,以至于很多高校的微格教室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地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微格教学环境的变化
在信息技术变革的时代下,微格教学环境变化的核心是微格教学系统的数字化。将微格教学教室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相结合,配备视频采集仪、数字化大屏幕投影机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等,建构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音视频、存储、传输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数字化微格系统,为现代教学技能的训练创造物质条件。
与传统的微格教学系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软件控制。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改变传统的机电控制的方式,采用软件管理,既增强了控制的精确性,同时简化了指导教师或专业人员的操作程序,体现了易学易用的特点;②数字传输。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采用数字传输的模式,改善了信息的传送质量;③资源共享。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将文件纳入网络文件服务器中,改善了传统微格教学系统主要在控制室和观摩室使用文件的局限性,使校园网中的特定用户随时可以调用文件,从而实现了资源共享。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呼叫可视对讲功能、远程遥控功能、多播功能、评课功能、示范功能、系统多媒体监控及扫描功能、远程传送功能等。可具有以下用途:
1、优秀教师的重要课程实况录像,以利于其它教师观摩、学习;外聘特级教师的示范课。
2、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在主控室对青年教师进行听课,记录缺点、问题进行课后的对比、提高;专业教研组的实验课和教研组针对该课的讨论、修改。
3、学校重点课程的资料留存;学校重大活动如外请专家、学者讲课,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4、和闭路电视系统结合把微格教室的活动和课程向全校实况转播。
5、学校送审的优秀公开课的节目录制;精品课程视频的制作;学院留存档案和兄弟院校之间的资料交流。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微格教学的发展趋势
(一)微格教W目标的多元化
传统微格教学要完成的基本目标是让学生练习并掌握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技能培训。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强调师范生在技能训练中,要注意学习如何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氛围,实施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学;学习如何适应现代教育要求去“导学”,而非“灌输”。因此,微格教学的目标体系应多元化,既包括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技能培训,也包括以导学为主的教学技能训练;既包括信息加工型教学模式的尝试,也包括社会型教学模式的体验;既包括教学问题情境的设计,也包括课堂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二)微格教学培训技能的多样化
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培养具有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适合信息时代需求的人才,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技能训练中,信息技术如何与课程整合,如何指导受训者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个别化网络学习等,多样化教学技能必将是微格教学培训技能时要研究的课题。
(三)微格教学评价反馈的及时化、自动化
网络化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信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信息高速公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建立。基于此,微格教学的评价反馈将由自动评价教学效果的计算机系统来完成,它能及时指出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也可以通过无线上网传输系统,同步将这一过程传输出去,也可由其他观众对教学情况发表评论并实时传递回来。
四、总结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微格教学将继续成为培养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有效方法,微格教学系统将呈现数字化发展趋势。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能够传播最新教育观念与教育信息,创造重视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校园环境,是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和通过网络在校内和校际间进行教师合作专业发展途径的重要技术支撑;为教师对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的分析和反思提供的素材准确度高、真实性强、信息量大,并可重复反馈,便于自我分析评价和集体讨论评价;并且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克服了传统教师专业化发展手段的缺陷,有效地把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作为真实的研究对象,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加速了教育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蒋文彬.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构建方案[J].高校理科研究,2007年,第6期:88
[2]陈婷.信息技术环境下微格教学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 93-94
关键词: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利用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1-061-03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作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它为终身教育特别是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数字化学习与传统学习相比具有开放、灵活的特点,为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为我国教育薄弱地区的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可以有效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教育普及和社区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学习已经成为社区教育发展的新方向,而能否对社区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充分地挖掘,巧妙地整合,合理地使用,是搞好社区教育的关键一环。探讨社区教育中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整合与应用,对于学习型社会建设、终身学习的推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以如何实现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和有效应用这一个课题来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于社区教育的优势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单机或网络环境中运行的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多媒体资料,包括数字化视音频、多媒体教学软件和在线学习网站等。在已经到来的学习型社会中,社区居民的学习将更多地依赖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社区教育是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教育,必须是一种没有围墙界限、没有时间限制并且要跨越时空的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够满足社区教育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的较高要求,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丰富的数字化学习内容和虚拟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实现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相比于传统学习,具有鲜明的特点与优势。
(一)学习资源更丰富
计算机网络是获取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最主要途径,包括社会机构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建设的丰富的学习资源库,依靠计算机网络并借助于其他途径来进行传播,将使数字化学习资源无处不在。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够涵盖专业文化知识、各种技能培训、现代家庭教育等多个方面。社区居民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社区电子阅览系统、高校远程教学系统等方便地获取网上多媒体教学软件、数字图书、学术论文及其他各类学习材料,借助各种学习资源进行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同时还能够在网络上进行即时、便捷地学习和交流。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是社区教育正常开展的基础,社区居民只要掌握了基本的上网技巧,就可以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随意点击、浏览自己喜欢的内容,让社区居民方便快速地获取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二)学习方式更灵活
社区教育的教学对象既有在职人员,又有退休在家的老人。在职人员由于工作繁忙,工作时间不可能进行学习,只能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而老年人由于行动不方便,无法到社区来进行自主学习或是课堂学习。数字化学习资源为他们提供了便捷的学习方式和灵活的学习时间,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社区居民不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室+教师”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模式,实现了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学习。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放没有时间限制,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灵活的学习时间,社区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确定学习目标、规划学习进程、达到学习目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冲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中呆板僵化的体制和许多局限性,采取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使社区居民置身于知识海洋中。每一位社区居民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灵活地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来开展社区教育突出了社区教育以人为本、休闲为主的教育特色,为社区居民全程参与学习提供了平台,促进了社区教育的全民化和人性化。
(三)学习效率更高
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够以超文本、超链接的形式向社区居民提供形象直观、界面友好、集文本、声音和图像于一体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把图像和视音频技术综合运用于学习中,能从视觉和听觉等多方面调动社区居民的感官接受信息,能生动形象地呈现学习信息,使社区居民能够快速、便捷、高效地进行自主学习活动,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极大地提高社区居民的学习效率。基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学习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便利性、虚拟性、多媒体化等特点,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教学手段多媒体化,有声有色,图文并茂,不仅把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呈现得更加形象生动,同时还能激发社区居民的兴趣,有利于社区居民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学习内容。此外,数字化学习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习者来主导整个学习过程,社区居民成了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社区居民可以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中进行搜索,对学习内容进行有目的性的选择和整合,这些都迫使他们必须更加主动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社区教育中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整合
目前,数字化学习资源存在着较严重的重复建设现象,资源的共建共享非常困难,产生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难以满足社区居民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需求。如何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充分整合,是困扰数字化学习资源在社区教育中有效应用的“瓶颈”问题,需要强化政府的统筹领导和统一规划,挖掘电大系统和社区学校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并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高度共享。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一)强化政府的统筹领导
各级地方政府管理者在数字化学习资源统筹配置方面具有优势权力,他们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社区教育的发展、影响着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整合程度。社区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出面对社区教育进行领导、管理和监督,协调组织好社区内方方面面的分散力量,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政府应从资源的构建目标、任务、队伍、保障等方面做好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规划,积极引导全社会的力量,开发急需的学习资源并整合现有数字化学习资源。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整合过程中,总是存在着资源的共享与合作共建因人为因素而产生随意性,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法规政策则可以克服这些随意性,促进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保障社区教育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政府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将社区教育中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整合的途径以及政府各部门应承担的资源开发的责任与义务等予以规范,同时制定政策鼓励各社会团体参与社区教育,确保社区教育中学习资源整合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同时,政府还应该做好协调工作,加大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宣传力度,从而推动社区教育资源的全面共享,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二)依托电大系统构建四级社区教育网络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办学的理念、“三网合一”的远程教育平台,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效载体。电大在实施社区教育、构建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托电大系统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可有效提升社区教育功能,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电大面向地方和基层的办学定位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满足了社会各界各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学习需求,在推进社区教育数字化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已经并且必将做出更多的贡献。经过长期以来的建设,电大系统已经建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拥有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系统,因此,依托电大系统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来开展社区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需的。四级社区教育网络是指由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社区大学、社区学院和社区教育中心组成的办学网络。依托省级电大建立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以市级电大为基础建立社区大学,开展市本级的社区教育并指导县社区教育的有关业务;以县级电大为基础建立社区学院,同时整合各类成人教育资源,以街道成人学校为依托建立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全面推进城乡社区教育。
(三)开放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各级各类高校都建立了各式各样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包括多媒体教学课件、基于网络精品课程、在线学习网站、职业技能培训系统等多媒体学习资源库。高校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同时,更应发挥服务于社会的重要职能。融入社区、服务社区、推动和引领社区发展,将高校的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免费向社区开放,让社区居民“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各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使高校成为社区居民数字化学习的中心。这既有利于高校继续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又可以满足各类社区居民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多样化需求,从而带动他们自觉参与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加快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步伐。
三、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重视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推广,培养社区居民的自我约束能力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让社区居民知晓数字化学习资源并积极参与进来,这就必须在社区加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推广,要充分利用广播、网络、报刊等途径来进行宣传,形成由政府主导、社区各种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居民积极响应的长效沟通机制,扩大社区居民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知晓度。要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的信息素养,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信息社会。同时还要通过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调动社区居民数字化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居民的参与度。
在网络虚拟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与教师之间进行远程交流与讨论,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内在学习动机,实现高效学习的目的,创造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但有时也会使学习者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偏离学习内容,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网络上的内容鱼龙混杂、参差不齐,有的内容是与学习无关甚至是负面的但又极具诱惑力,浏览这些内容只在弹指之间。学习者是带着学习任务进入数字化学习环境,但不久便沉溺其中。所以,要加强社区居民自制力的培养,增强他们抵制诱惑的能力,保证数字化学习的效果。社区教师一方面要做好社区居民的引导与组织管理工作,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要给社区居民合理地布置学习任务,并且要明确完成任务的具体时间,同时要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结果进行及时的监督检查,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提高社区居民学习的紧迫感,集中他们学习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全面推广数字化学习方法,注重居民信息素养培养
数字化学习克服了传统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学习更加方便灵活,让社区居民在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信息素养是指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为表现形式的综合素养,培养社区居民的信息素养是进行数字化学习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化学习已经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数字化学习也必将成为社区居民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因此,必须注重对社区居民进行普及化的信息素养教育,培养他们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他们对数字化学习产生深入认识,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加入到数字化学习行列之中。
(三)加强社区教师队伍建设
社区教师是社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负责在社区组织各式各样的教育活动,是完成社区教育任务,实现社区教育目标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关键。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数字化学习资源有效应用的重要环节,关系着能否实现社区教育宗旨,能否满足社区成员学习的需求,直接影响着社区教育的全面推进。但我国现有社区教师来源非常复杂,学历结构和能力水平等参差不齐,形成社区教师能力水平明显不足,社区教师队伍与日益发展的现代社区教育需要明显不适应,处于应付状态,直接制约着现代社区教育的发展。目前,社区教师的信息素养还停留在初级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社区教育数字化发展的需要。面对数字化学习资源,对如何快捷、高效地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获取所需信息显得手足无措,尤其在数字图书馆、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中容易迷航,因而迫切需要对社区教师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培训,提高社区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求社区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特别重视对社区教师进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人学习理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信息化教育等方面内容的培训,使其能熟练地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开展数字化社区教育的重要物质资源,随着学习型社会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社区居民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依赖程度必将不断提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充分整合与共享,提高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满足社区各层次居民的学习要求,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以最终实现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杼.创建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的社区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8):73―75.
[2]何克抗.我国数字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9,(10):5-9.
[3]宋亦芳.学习型社会视域下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策略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9):46-49.
[4]陈乃林.参与社区教育是电大教育发展的重要走向[J].中国远程教育,2007,(2):15-20.
[5]张吉先.基于数字学习环境的社区教育模式与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2,(16):40-43.
[6]谢舒潇,李招忠,林秀曼.多元化背景下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整合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7,(5):34―39.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各类人才的支撑,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恰恰是培养最基础性人才的着力点。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我国有着许多有益的尝试,但也往往出现上热下冷、实用型人才短缺等现象。在新形势下,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只有建立适合现代社会发展、企业需要的培训机制和培训体系,才能真正培养出新型的技能型人才和实用性人才,才能真正解决农民工的经济收入和生活状况的改善,才能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地方的稳定发展。我国近三十年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片面强调土地城镇化,忽略环境保护和农村人口融合问题,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党的十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总理也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民工培养问题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任务。因此,加强农民工专业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的关键问题。
一、我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
在2003年,国家先后颁布了《2003—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和《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扶持下,我国农民的科技培训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培养出一大批掌握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优秀人才,同时有效推广了实用的农业种植和栽培技术,为国家的农业生产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巨大贡献。通过“阳光工程”,吉林省在2012年共完成培训115690人,占总任务的79.79%,比2011年同期增长28%。其中,专项技术培训完成64793人,占任务数的83.06%,就业培训完成50897人,占任务数的76%。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的江苏省的阳光工程农民工就业培训也稳步发展,2011—2012年7月,江苏省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已培训20多万人,同时培养出大约3200名成功的创业农民。“雨露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对贫困地区的青壮年农民工进行有效地就业培训。该项目自2006年10月开展后,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在“雨露计划”中的财政支出超过了7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近30%;参加该项培训的青壮年农民工人数接近170万人,有效解决就业人数达126.7万人,为将近500万的贫困人口脱贫做出贡献。至2009年,山西省在该项计划的财政扶持金额超过了1亿元,参加培训者已经超过了6万人,其中成功转移就业的接近5万人,参加培训者的人均收入提高超过了4000元。
二、我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自身的问题
1.农民工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认识不够。我国大部分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老一代的农民工很多小学都没有毕业,新一代农民工有50%的人是初中毕业,由于文化知识有限,多数农民工就业在建筑行业、厂矿、企业等,从事一些体力和手工活,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他们认为只要有力气就行,人勤快就不愁找不到工作,对各个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各个行业就业技能和就业条件都有所提高,而农民工的整体素质还是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导致了国内各省都出现了“民工荒”的问题,特别沿海的城市,出现企业找不到人,民工找不到工作的现象。2.农民工思想保守,小农意识强。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很多乡村和城市距离比较远,精神文明建设比较落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完善,致使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不高。长期生活在自己的乡村,交往的对象也仅限于熟悉的父老乡亲,逐步形成了一些小农思想,思想保守,不愿意走出去接触外面的事物,不愿意到陌生的城市谋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一些技能培训总是带有抵触情绪。另外,有些农民工为了家庭的生计,也选择外出务工,但由于我国经济周期的正常波动中,有时会出现经济相对低谷和萧条的时期,这个时候的就业市场往往很不景气,农民工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大,这个时候,很多农民不是选择找个技校或者培训机构来学习一些技能,拓宽自己的就业面,而是选择放弃,回乡务农或者等待下一次的机会。3.农民工支付学费的能力有限。一般情况下,一个农民工参加地方举办的一期技能培训费用多数在2000元左右,一般时间在3个月左右,加上每天的生活费及其他的费用,全部下来要花费4000元以上。这个数据对于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民工群体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是一些出国就业培训,费用就更高,这些都给农民工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从以上两点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农民工的小农意识,对自己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只靠体力挣钱,收入不高,除了家庭的正常开支,所剩无几。由于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大多数农民工不会去支付他认为不值得支出的费用。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民认为培训没有必要,也就不愿意支付参加非公益性就业培训的费用。即使参加培训,一旦与现实情况出现差异,参加培训的投入产出不成比例,他们就会放弃参加培训。
(二)政府管理问题
1.相关培训法律的缺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尚未对农民工就业培训、技能培训等相关活动颁布明确的法律条文。即使当前的法律法规,例如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农业法、劳动法等法规皆对就业培训在某一方面进行了阐述,但是这些条文律法不是专门为农民工培训而设立的,存在着客体制定不明确、法规内容针对性不强、规范性不够、奖惩措施不详细等诸多问题。由于专项法律的空缺,我国的农民工就业培训工作开展无法可依,在具体的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对农民工培训在法律方面的先天不足就表现得十分明显。2.培训资金来源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工培训的资金来源主要由中央财政拨付、地方财政配套、企事业培训部门出资及参加培训者自付等四个方面组成。一直以来,农民工参与度都不高,各级财政部门是农民工培训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一些地方经济困难,地方财政没有足够的配套资金来支持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也没有能够及时得到中央财政的资金支持,致使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得不到真正的开展,甚至有的形同虚设。虽然现在我国各地政府对农民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资金扶持也在逐步增加,但从市场供求关系和培训市场的均衡关系来说,这些资金还远远不够。3.监督和考核机制缺乏。要想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就要对培训部门和机构进行规范的管理,对培训部门和机构培训的形式、内容、师资队伍的配置、培训效果、就业率、证书的发放等进行管理和监督,定期对培训部门和培训机构的师资、场地进行考核,这是整个培训体系构建和有效运行的关键,也是农民工提高职业技能的重要保障。通过职能部门的监督和考核,及时了解培训部门和培训机构在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发现不合理之处,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做到对症取药,达到培训部门与被培训人双赢的效果,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很多地方农民工职业技能、就业培训监督和考核机制十分落后,未能形成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的培训机制,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有些地方的培训机构为了套取中央财政资金的扶持,把培训地点设在职业院校或者职业高中,利用假期时间培训,选派职业院校或者职高的学生来充当农民工进行培训,伪造各种相关数据成交上级部门,给地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地方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让农民工更不愿意接受政府安排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培训市场和培训机构的问题
1.培训市场与培训机构信息不对称。虽然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但我国的培训机构还是挺多,各类培训机构充斥乡、县、市等各级行政单位,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带来积极的一面,也给农民工带来不少困惑。在举办培训的时候,有些培训单位纯粹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下来的任务,在进行培训前不进行任何的市场调查,不是根据地方需要和企业需要来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而是培训机构能开什么就开什么,需与求的信息完全不对称,农民付出与得到的不能成正比,这也是农民工不愿意参与地方培训机构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农民工普遍文化水平较低,信息查询与获取的能力低,对于现代化的职业信息查询方式和网络知识还不能够很好地去掌握,有的也只能求助于政府职能部门和培训机构来获得相关信息。但一些承担着培训责任的主体单位为了更多地谋取利益,倒买倒卖一些不真实的信息,农民工得到的信息是无用的或者不完整的,造成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各行为主体间信息的不对称,脱离市场的需求,使城市劳动力市场需求远远高于农民工现有的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2.培训市场管理机制不完善。从职业培训机构的运行情况来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市场管理机制不完善,培训市场缺乏一定的管理条例和管理制度,培训的随意性较大。首先,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一般由政府出资组建,在教师的选聘、课程的设计、培训的时间、培训的地点和培训形式等也是政府做主导,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而忽视了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其次,在地方的培训中,很多地方政府将培训作为单纯的义务,奖惩与扶持不分明,同时也忽视了教育培训与义务教育的差异。最后,没有相应的培训机制和管理制度,培训机构就没有足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没有一定的宣传和推广,农民工不能很好地去了解培训的政策、培训的内容,无形中就不能充分认识到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参与培训的随机性与自由性就大。另外,在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上,政府在人员准入、指责考核、奖惩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制度漏洞,从而导致服务效率低下,直接影响到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供给效率。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途径
(一)构建现代化的农民工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体系
随着信息时代和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社会生产力越来越高,对农民工就业水平和就业能力也越来越高了,我国现行的农民工职业培训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时展和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必须构建适合现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多主体参与、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农民工职业教育体系。第一,地方职能部门整合地方现有的教育培训资源,建立专门的农民工职业培训基地,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和专业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第二,根据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课程,增加实践课的练习,进一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力。第三,加强政府、教育部门、地方企业等部门之间的合作,相互沟通、相互监督、相互管理,共享共建共管培训教育资源,为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积极提升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二)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体制,规范资金管理模式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要想推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制,规范资金管理模式。首先,强化培训主体,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并规范资金的管理,设立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专项资金,同时利用行政和经济手段促进各行为主体参与农民工培训的积极性。其次,寻求社会合作,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增加农民工培训资金金额,减少农民工投入的培训费用,调动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三)完善培训机构的管理制度
没有制度,不成方圆,有效的管理是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想培训机构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政府须建立一套符合自身条件的、合理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强化地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管理,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制定详细的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规范培训机构物品、资源的管理程序,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水平等。首先,制定管理规程和培训服务细则。管理规程要详细地说明对各培训机构的管理方法、要求以及违反管理受到相应处罚的规定。培训服务细则要详细规定在培训前、培训中和培训后等相关服务的细节问题。其次,制定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培训机构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一方面做到与培训人员及时沟通,另一方面还要做到上传下达,做到有信息及时沟通,有效提高培训的及时性和培训质量。最后,制定培训机构的培训制度,包括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农民的培训。制订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度,强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服务技能,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制订农民工的培训计划,加强学习技巧的培训,提高农民工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加强农民工各种知识讲座和技能的培训,有效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就业的技能。
(四)加强与社会的合作,建立多元化的培训机构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培训机构的建设与发展要转变思路,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寻求社会的力量,加强联盟建设,建立多元化的培训机制,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管理与服务的协同创新。1.与地方职业高校合作。为了加强高校资源建设和利用的社会化,很多高校正逐渐向社会开放,为民众提供学习的场所,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提供场地和资源支持。因此,地方培训机构要把握好这个机遇,加大与地方职业院校的合作,特别是当地的农林院校,实行一帮一带的帮扶政策,共建共享教育资源、教师资源和场地资源。首先,利用教师资源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指导和知识阅读指导,为农民传授一些读书的方法、资料查询和利用技巧、网络视频学习方法等。其次,为农民工提供一些符合农民自身发展的专题教育,如信息素养的培养、基础法律的普及,或者开通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和专业的数据库为农民提供种植养殖技术、致富信息、农业技术等,为农民的创业就业提供信息服务和电子资源服务。2.与地方企业合作。培训机构的开展和运行如果没有配套的资金支持,存在的很多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培训机构就很难运行下去。要想解决实际问题,就要与当地的热心企业联合,寻求帮助,取得资金支持,并邀请企业参与培训机构的管理。与企业合作,共建培训模式,不仅可以取得企业资金的大力支持,还可以借企业自身的资源为农民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就业指导,为农民提供就业的实习机会和就业的岗位。同时,农家书屋还可以利用企业的信息渠道,为农民搜集创业就业信息、致富信息、再教育信息等。通过双向互动、互惠共赢的方式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保障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协助企业的发展。
(五)加强培训机构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纸质资源不再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室也不是人获取知识的唯一场地。目前,大部分农民也有自己的智能手机,特别是现代的新型农民基本都会使用网络。加强地方培训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技能培训的网络化,满足农民工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的需求。通过培训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构建知识共享平台,通过知识共享平台农民可以及时了解培训机构的培训信息、资源建设情况等;通过知识共享平台,农民工可以随时链接网络资源,了解最新的知识、资讯、致富信息、技能培训信息和就业信息等,为农民的再教育和创业就业提供帮助,为培训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工职业技能的提高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良刚.关于新型城镇化下教育与农民工社会融入关系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2]徐建军.我国农民工就业培训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3]徐卫.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
[4]姚经.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4.
关键词:档案工作者;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182-01
档案工作者要增强现代化意识、市场意识和法律意识。一是档案职业道德意识。档案工作者必须维护档案和历史事实的原貌,既不能任意篡改和歪曲档案的内容和特征,也不允许主观臆断随心所欲地鉴别档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实事求是,坚持据实立档,据实用档,尊重历史,忠于职守,维护党和国家档案的历史真实面貌,同一切篡改档案、歪曲历史的行为作斗争。二是档案信息传播需要档案工作者增强其对信息性的认识程度,提高鉴别水平和处理能力,增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意识,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档案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三是档案工作者要开发档案信息并主动与市场经济接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为市场服务。四是档案信息传播要求档案工作者努力学习现代化设备的应用技术,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跟上时代节拍。五是档案信息传播要求档案工作者在履行服务职能时要有强烈的依法办事意识,按照党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档案的开发、开放、公布与利用,正当参与市场竞争。
当今世界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网路技术发展很快,档案管理工作应充分利用现在已经成熟的网络技术,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使档案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加强与各单位 的协调,经常到有关单位和部门宣传档案信息化的知识,鼓 励各单位以电子文件的形式按规定格式、程序和要求上报 有关档案资料,以加强电子档案的管理和建设。档案工作不是独立的,档案信息化的实现依赖于方方面面的 配合,要及时以数字化的手段收集、加工、整理、传送和接收 以及储存。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档案 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
一、必须始终坚持科学文化知识学习
1、掌握文史知识。语言文字与档案管理和服务是不可分割的,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搞好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通晓历史,才能了解档案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作用,更好地熟悉、管理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书写水平也很重要,因为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如编目、著录、标引等与书写水平是分不开的,若所写的文字难以辨认会直接影响档案作用的发挥。
2、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现代档案学与相关学科的渗透日益加强,档案工作者应有重点地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如现代管理学、情报学、图书馆学,还应具有一定的经贸、法律知识。
3、掌握现代化管理知识。随着档案管理现代化技术建设和科学技术管理手段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熟悉和掌握复印、缩微、音像以及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知识,才能适应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
二、必须坚持进行各项技能培训
关键词:图书馆;学科服务
一、用户信息需求分析
学科服务主要是服务于教学与科研,是基于用户需求的服务,因此掌握用户的需求是开展学科服务的前提。
(一)用户类型及信息需求分析
1.教师。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普遍教学工作较为繁重,安排到科研方面的时间比较少。所以,他们普遍对专业信息,学科信息有较大需求,部分教师对信息的专业性,权威性,新颖性等各方面要求较高,需要图书馆投入人力物力开展深层次服务。
2.学生。(1)本科生。学生群体根据就读年级的不同,需求特点存在明显差异。就本科生而言,低年级的学生对时事热点,休闲娱乐方面的信息有所需求。此外由于对环境不熟悉,也最需要馆员的帮助和指导。而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升学,就业的压力,对与就业及考证相关的文献资源有所需求。由于他们均接受过初级培训,所以对信息资源的利用有更高的要求,对专业性,学术性文献资源有需求。(2)研究生,他们已经积累了专业基础知识,开始了专业方面的研究工作,所以对专业性,学术性文献资源有很大需求,也需要深层次的服务。
3.企业。由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合作比较多,比如邀请企业里的专家来校授课,校企合作研发等。所以,图书馆也应该为部分与学校合作的企业提供一些服务。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身处地方,与地方中小企业合作比较多。这些企业的需求主要有行业标准,专利信息,科技报告等。
(二)信息需求的层次性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上述用户的需求划分为三个层次:初级、中级、高级。初级用户主要包括低年级的本科生。由于对图书馆资源及环境的不了解,使得他们需要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入馆指导、图书推荐等基础。中级用户主要有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这类用户需要了解专业的学科信息、数字资源的使用情况、就业、考研信息等,需要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一些资源检索及培训、应用能力拓展等服务。高级用户主要是教师和企业用户。这类用户对数字资源的使用及检索有一定的了解,他们的需求主要是如何高效的利用资源实现教学科研工作,对学科前沿,学科动态有很大需求。因此,需要图书馆开展课题跟踪、科技查新、信息推送等服务。
二、学科服务分层体系构建
(一)学科服务内容
大多数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还是以教学任务为主,着力培养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因此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原则还是侧重于开展一些中低层次的学科服务,尝试性的为教师及部分企业提供高层次的学科服务。参考了国内重点大学图书馆开展的学科服务内容和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情况,再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展的学科服务应该包含以下内容,如表1所示。
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与企业进行密切的合作,以培养应用性人才。因此,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几个类别的服务,主要是针对学校内的用户,第三项的技能培训会邀请企业专业人才进行,而科研支撑也会面向部分合作企业开展服务,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的发展。
(二)学科服务分层体系架构
按照用户需求的层次以及上述服务所要投入的人力智力,将学科服务内容分成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基础服务层,包括资源与服务宣传、咨询服务及用户培训的第一项,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开展的是以推广和宣传图书馆资源及服务为主要目的的一些服务,主要包括馆藏信息服务,资源宣传及推广、资源使用指南等,以及一些咨询服务。服务的主要方式主要有:定期开展新书推荐;组织师生进行图书荐购;线上线下的资源宣传及咨询服务等。
第二层次:信息素养培训层,主要包括用户培训一类(除第一项外),面向中级用户开展。开展的是以培养和提高用户信息素养为目的的一些服务,主要有文献检索,数据库使用方法,文献写作与投稿等内容。服务的主要方式有:1.现场培训:为高年级学生开设文献检索课;定期组织师生报名参加培训课;在项目申报期间组织教师培训;为重点学科课题组开展个性化培训或专门辅导。2.网络辅导。通过MSN、QQ等形式对用户开展远程辅导。3.分类组织课件供用户下载自学。
第三层次:技能培训层,主要包括技能培训一类,面向中级用户。开展的是以提高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服务,主要有实践课程指导,专业培训,就业指导,职场礼仪等内容。服务的主要方式有:1.通用课程培训:为学生提供一些职场通用课程的培训,如word,excel,职场礼仪等。2.跟班指导:跟随班级协助教师对学生开展实训课程的指导。3.专业培训:提供专业的认证证书考试的相关信息;邀请企业的专业人才来进行专业培训等。
第四层次:科研辅助层。面向教师及部分企业用户,开展的是以辅助用户进行科研工作,项目研究为主要目的的服务,主要有学科资源建设,跟踪科研动态,开展定题服务,搜集和评价文献资源,成果转化。服务的主要方式有:提供信息简报;代查代检;文献资源建设等。
通过四个层次的服务,一方面帮助学生提高技能水平和应用能力,一方面为教师科研工作提供辅助工作,促进成果转化,形成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的良性循环。
三、结语
本文提出的学科服务分层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在考虑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服务定位,用户需求,资源现状等基础上提出的。分层服务体系的构建,不仅满足了各层次师生读者的服务需求,还可以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增进校企合作,促进成果转化,进一步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文娟.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9)
关键词:微信;图书馆;信息服务;应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图书馆服务面临着挑战与创新。如今,手机已经取代了电脑终端成为了我国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因此,手机上的微博、微信等新的信息手段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普及。而如何将微信平台有效的应用到图书馆信息服务中,成为了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微信平台在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一、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数字化环境下,社会的发展对图书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想更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图书馆亟需转型。转型绝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先进服务理念的指导下,从服务到战略和执行的逐层推进。信息服务是图书馆传统服务的核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职业的核心价值和核心能力仍旧围绕信息服务展开,只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外延。简言之,信息服务转型是图书馆转型升级的一大重点。在未来,图书馆需要着重通过信息服务发挥其在推动知识传播、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图书馆的功能不再局限于阅览,它更重要的作用是成为知识、文化交流的平台。图书馆信息服务在新环境中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1.多元及个性化发展趋势,这种多元化发展趋势涵盖如下层面:一是用户需求的多元化。用户不仅希望图书馆为其提供所需的信息,还希望图书馆能够帮助其提升获取信息的能力,提供分享、交流知识的场所,以及支撑内容创建、创新制作的辅助平台等。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还将进一步呈现出其多元化、个性化特征。\
2.移动化发展趋势。随时随地的信息获取、利用将成为用户信息模式的主流,根据工信部于2015年11月公布的《2015年10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0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9.5亿户,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数再创历史新高,总数达到9.05亿户,用户越来越习惯通过手中的移动终端享受互联网提供的全面信息服务,包括阅读、订票、网上购物、观赏影视节目甚至召开视频会议。因此,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转型同样应着力于日常应用的扩展,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入传统信息服务,以便促进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和移动服务的更好发展。
二、基于微信的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优势
移动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之一,微信作为一种新的即时性通信产品,从开始出现就备受各界关注。基于微信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相较于传统信息服务具备以下优势:
1.完全符合图书馆信息服务需求多元化、个性化及服务方式移动化的发展趋势。
2.图书馆可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信息和服务能够到达的时间更长,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一对多传播方式,图书馆可直接将消息推送到用户手机,因此达到率和被观看率几乎是100%。
3.营销和服务的定位更加精准。图书馆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对用户进行分组,采集用户信息需求、信息使用、行为模式相关大数据,获知用户特性,从而开展更为精准的服务营销和推送。
4.富媒体内容,便于分享。借助微信,图书馆可以实现和用户群体及用户个体以文字、图片、语音为内容的全方位沟通与互动。
三、基于微信的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设计
1.基于微信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方面
阅读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及重要工作部署,已经连续数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通过阅读推广活动,充分挖掘图书馆特别是数字图书馆在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培育公众的阅读习惯、阅读素养及技能,在全社会营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是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指导原则。在阅读推广过程中,图书馆可以利用微信开展如下层面的服务:
(1)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书目服务。建立“我的图书馆”以及检索发现模块,在“我的图书馆”模块中,用户可以直接开展图书查询、图书查询、图书馆续借,在发现模块,用户可以查找附近的图书馆、开展数字化阅读。
(2)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广阅读。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包括新书、新书推介、书友会、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形式。
(3)利用微信朋友圈推广阅读。利用微信朋友圈的高互动性及“熟人+陌生人+圈子”的营销模式,图书馆可以为阅读爱好者建立分享交流的平台,吸引具有共同阅读兴趣、研究背景或交叉学科背景的用户建立各种书友会,利用微信群聊功能共同探讨问题、扩大影响。
(4)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与用户互动。包括设立微信书评投稿专栏,调动用户的阅读兴趣,采集用户阅读需求信息,由用户直接点单参与图书馆的采购决策,以及一对一地开展阅读引导及阅读技能培训。
2.基于微信的图书馆参考咨询方面
参考咨询服务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分支,数字化环境中的参考咨询服务同样面临变革,咨询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线咨询、实时资讯、互动咨询、可视化咨询等多种咨询模式的涌现,推动参考咨询服务朝着实时、动态、便捷、高效的方向发展。微信在信息传递及信息服务上的优势引发了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领域对其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将微信与参考咨询服务相连接,让微信的及时性、主动性、效率性优势融入到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中,让图书馆参考服务能在短期内提升服务质量,达到社会对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基本要求。借助微信图书馆可从以下层面设计其参考咨询服务:
(1)组建微信答疑参考咨询团队,通过智能手机或iTouch等移动互联网设备,与咨询者通过一对一的语音对讲、文字图片传输等形式开展实时交流,及时、高效便捷地帮助咨询者解决问题。
(2)利用微信参考咨询嵌入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教育变革浪潮中,多媒体教学、可视化教学、翻转课堂、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等现代化教学模式不断呈现,图书馆要更好履行信息服务的职能,就必须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工具,嵌入到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数字素养,微信参考咨询为图书馆提供了嵌入式信息服务的有效路径。
(3)利用微信参考咨询嵌入用户科研、知识的全过程。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图书馆可以根据数字内容搭建知识分享与试验平台,支持对科学、技术和创新中的发展、体系结构和异常现象的跟踪、探测、分析和揭示,以数字化、网络化和计算化的方式,融入用户的知识过程。
3.基于微信的图书馆学习促进方面
除了传统的阅读推广、参考咨询服务,21世纪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职能不断深化发展,朝着知识化、学习促进的方向迈进。具体体现在图书馆对用户早期教育、成人教育、劳动发展、职业继续教育、数字素养培训的参与及推动。同时图书馆可借助微信工具,通过信息推送、资源提供、智力支持更好地适应用户学习模式的变化,发挥自身在推动用户学习、求知过程中的作用。
(1)早期教育。在早期教育方面,图书馆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向社区家庭推送早教资讯及诸如父母学堂、家长沙龙、亲子体验班等早教活动,鼓励符合条件的家庭及早为适龄婴幼儿报名,享受图书馆提供的优质专业的早期教育社区指导服务。
(2)成人教育、职业培训和劳动力发展。图书馆应按照年龄层次、职业背景、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等因素对关注其公众号的用户进行细分群组,分析不同群组在就业、职业培训、劳动力发展方面的异质化需求,为其推送分类的市场招聘信息、劳动力技能培训活动及其他文化活动。
(3)数字素养培育。互联网参与机制下,数字文化社会的发展与社会整体数字素养息息相关,公众通过提升数字素养,有能力参与到数字文化社会的行动中,图书馆在提升公众数字素养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基于微信的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未来展望
由于微信平台所具备的高度交互、方便快捷、传递高效等优势,图书馆在联系与用户、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和效能方面有着巨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利用微信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未来图书馆基于微信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有以下重点发展领域:
1.基于微信大数据的分析及挖掘,大数据最大的价值在于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组织决策,进而提升组织效能及社会生产力。大数据红利可以转化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机遇,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可以通过微信数据记录用户的需求模式和行为模式。
2.利用基于微信的信息服务支持用户的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是指以反映学习者个性差异为基础,以促进学习者个性发展为目标的学习范式,具体表现为针对个体学习者特定的学习需求、兴趣、意愿或文化背景而推出的一系列教育项目、学习经验、教学方法和学术支持策略。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如何有效的将微信平台应用到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中尤为重要。微信平台展示的不仅是一个图书馆的基本信息服务的推送,更是一个图书馆对外形象的呈现。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握好微信的优势功能,把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更优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参考文献:
【摘 要】文章就我院高智能数字网络化护理技能训练系统在CPR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总结了该系统的技术特点,在CPR实训教学中的优势和弊端及使用数字网络化实训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数字网络化护理技能训练系统;心肺复苏(CPR);实训教学
心肺复苏(CPR),是一门常见的急救技术,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急救技能。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了提高实训教学效果,进一步加快教学数字化、网络化进程,于2012年引进高智能数字网络化护理技能训练系统(GD/H1200)。以下就该系统的功能特点、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在CPR教学方面的利与弊与大家探讨。
一、数字网络化护理技能训练系统的技术特点
CD/H1200高智能数字网络化护理技能训练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程学技术与仿生学技术完美结合,将世界上最先进的医学模拟技术赋予一身,他会说话,会呼吸,有心跳,有脉搏,可以自主表现生命体征,对所给与的治疗措施自主而非人为的做出反应。该系统由全身男性模拟人、生命体征仿真器、多参数模拟监护仪、计算机为一体:具有基础护理和高级护理的功能,可提供心肺复苏术、体外除颤等多项急救操作技能。通过虚拟护理案例,制造实际医疗工作场景,提供不同状态病人,不同病情变化,使学生置身于创建的情境当中,利用所学知识做出各种判断并实施相应急救措施,教师可通过计算机教师端对每个在线学生的操作手法和过程进行实时视频监控,综合计算机同步统计数据,便于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训练考核情况。
二、数字网络化护理技能训练系统在CPR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CPR做为应全民普及的急救技能之一,在养老护理员岗位技能培训中显得越发的重要。护理人员对该急救技术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对急危重老人的抢救效果。但由于其过程复杂,学生很难顺利掌握。
CD/H1200系统以PPT的形式将CPR课程,通过大量的图片、案例演示给学生,其形式形象、生动,易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规范的操作技巧,应达到的标准,通过不同的训练模块使学生能从感性和理性上迅速掌握知识点。该系统执行美国心脏协会(AHA)2011国际心肺复苏(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实训操作提供3种训练模块:自操作练习、标准操作练习和实战操作练习。
(一)自操作练习:可以随意进行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FLASH同步演示标准动作,时间控制区、统计区、吹气、按压条形码和操作时间实时显示。不需要按人工呼吸:心外按压=2:30的比例操作。适用于基础动作的自主练习。
(二)标准操作练习:(1)检查模拟人初始状态:瞳孔散大,颈动脉无自主搏动,判断是否符合心肺复苏操作标准。(2)单击“开始”,计时开始。(3)开始操作练习,FLASH同步演示标准动做。(4)胸外心脏按压。系统可依据按压深度和频率统计正确率。当按压深度过浅、正确和过深时,条形码显示为黄色、绿色和红色。(5)人工呼吸。系统可根据吹气量(系统默认为500-1000ML)自动统计正确和错误次数,支持口对口、简易呼吸器对口等多种通气方式。当吹气量不足、正确和过量时,吹气条形码分别显示黄色、绿色和红色。(6)系统实时显示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的波形图。操作成功后模拟人自主出现胸廓起伏,恢复自主呼吸,可触及大动脉搏动,瞳孔LED发光显示。(7)操作结束后,系统自动进行统计,显示学生姓名、操作日期、教师、成绩,并可打印成绩单。本模块适用于标准操作流程的训练。
(三)实战操作练习:根据系统内存案例或自定义案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病人意识状态的判断、标准的急救操作流程。本模块适用于应急演练。
三、数字网络化护理技能训练系统在CPR实训教学中的优势
(一)数字网络化护理技能训练系统的应用使实训教学真正进入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了学生主动式、开发式、研究式的学习,更新了教学模式。
(二)实训教学过程中更加体现互动性及人文的特点: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而是参与到逼真的环境教学中来,从根本上结束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代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模拟环境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该系统可以模拟病人病情发展全过程,设置病人生理参数,设置治疗过程,以及治疗后的效果,可对各种不同的病情进行训练和考核,丰富了教学及考核手段。
(四)促进科学高效的管理,更好的培养教师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从基础生命支持到高级生命支持,可以全方位的帮助养老护理学员进行标准化的技能培训。
四、使用CD/H1200系统在实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及不足
(一)CD/H1200系统功能强大,涵盖了护理教学大纲中几乎所有的训练项目。可能由于考虑面较广,一些细节问题做的不是很完美。比如模拟人为了进行气管插管的训练,口腔会较大,但在做CPR训练时会发生漏气现象;比如静脉穿刺的管路设置、关节部位的固定装置等等都存在一些小小的瑕疵。
(二)新设备的引用为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和丰富的教学手段,但如果教师无法尽快的掌握使用方法并运用自如,提高教学效果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应用前一定要请专业人员做好培训,熟练掌握软、硬件系统的操作非常关键。
(三)精心维护CD/H1200系统的软硬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建设一支计算机业务过硬又热爱实训室工作的实训技术维护队伍,适时进行维护保养。同时要与厂家人员随时沟通,及时反馈出现的问题,及时将解决,定期保养。
五、结语
通过实践证明,CD/H1200系统非常适合老年服务与护理专业的实训教学,尤其在CPR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迅速便捷的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仿真的模拟环境还增加了学生的职业感,更提升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在以后工作中,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不断研究和开发CD/H1200系统,才能使这一高智能的教学系统得到最大化的使用,才能使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护理人员成为实践型精英人员。
参考文献
当今世界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网路技术发展很快,档案管理工作应充分利用现在已经成熟的网络技术,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使档案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加强与各单位 的协调,经常到有关单位和部门宣传档案信息化的知识,鼓 励各单位以电子文件的形式按规定格式、程序和要求上报 有关档案资料,以加强电子档案的管理和建设。档案工作不是独立的,档案信息化的实现依赖于方方面面的 配合,要及时以数字化的手段收集、加工、整理、传送和接收 以及储存。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档案 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
(二)必须始终坚持科学文化知识学习
1、掌握文史知识。语言文字与档案管理和服务是不可分割的,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搞好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通晓历史,才能了解档案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作用,更好地熟悉、管理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书写水平也很重要,因为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如编目、著录、标引等与书写水平是分不开的,若所写的文字难以辨认会直接影响档案作用的发挥。
2、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现代档案学与相关学科的渗透日益加强,档案工作者应有重点地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如现代管理学、情报学、图书馆学,还应具有一定的经贸、法律知识。
3、掌握现代化管理知识。随着档案管理现代化技术建设和科学技术管理手段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熟悉和掌握复印、缩微、音像以及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知识,才能适应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
(三)必须坚持进行各项技能培训
1.必须始终坚持科学文化知识学习
掌握文史知识。语言文字与档案管理和服务是不可分割的,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搞好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通晓历史,才能了解档案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作用,更好地熟悉、管理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书写水平也很重要,因为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如编目、著录、标引等与书写水平是分不开的,若所写的文字难以辨认会直接影响档案作用的发挥。
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现代档案学与相关学科的渗透日益加强,档案工作者应有重点地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如现代管理学、情报学、图书馆学,还应具有一定的经贸、法律知识。
掌握现代化管理知识。随着档案管理现代化技术建设和科学技术管理手段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熟悉和掌握复印、缩微、音像以及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知识,才能适应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
摘要: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重庆市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农民工的基本情况,探讨了“重庆市公共图书馆文化共享农民工服务联盟”的特色、社会影响及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12-0002-03
收稿日期:2014-11-05
作者简介:兰晶(1982-),重庆图书馆助理馆员。随着农民工群体的成长、成型,其精神文化需求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推进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都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应有之义。
1重庆市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基于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特殊市情,重庆一直是全国重要的农民工输出地之一,目前约有750万农民工。1997年重庆直辖及2003年重庆市文化共享工程启动后,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各级中心)就一直在开展针对农民工的服务工作,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为核心,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现已基本实现市、区县、乡镇、村四级服务体系全覆盖。重庆图书馆依托重庆市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围绕“融入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农民工服务理念[1],结合重庆地区的特点,注重统一规划,以农民工教育培训作为突破,打造农民工文化服务品牌。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农民工文化服务已具有一定的规模效益和社会影响。
为了形成服务整体,打造服务品牌,带动全市共享工程服务,文化共享工程重庆市分中心于2010年启动了“重庆市公共图书馆文化共享农民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项目建设,依托重庆文化共享工程现有服务网络、依托有意向开展农民工服务活动的机构或单位、依托已有的农民工服务机构或项目(扶贫办培训基地、“雨露计划”),打造农民工服务联盟,形成了具有组织保障、具备多样化服务手段、能够开展有针对活动的长效服务体系。
“联盟”自成立以来,由于服务对象明确、组织保障有力,具备创新性、可行性、适用性,服务网络覆盖全市所有区县,惠及数十万农民工,服务品牌突出、社会影响广泛,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公共文化建设政府最高奖――文化部第十六届“群星奖”(项目类)。2“重庆市公共图书馆文化共享农民工服务联盟”的保障机制及特色2.1保障机制
“联盟”在重庆市文化委指导下,由重庆图书馆负责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联盟”对成员单位的相关负责机构提供统一设计标识,实行统一管理制度,由市文化委组织定期考核评估,在每一年的“世界读书日”和“重庆农民工日”,对表现突出的成员单位进行表彰,并对全年活动进行梳理总结,定位需求,作为下一阶段服务开展的依据。
“联盟”全市活动及硬件建设主要依靠文化共享工程重庆市分中心经费和重庆图书馆自有经费,2011年投入约100万元,2012年投入约150万元,2013年投入180万元,2014年预计投入200万元。区县特色服务活动依靠区县公共图书馆自筹,大部分来自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经费。
2.2主要特色
“联盟”的主要工作是整合全市公共图书馆优势资源,为各图书馆农民工服务活动提供组织保障、人才支持和业务指导,形成面向农民工服务的统一标准、统一形象、统一平台,对内促进图书馆交流与合作[2],培养服务人才,扶持特色服务品牌,对外联合相关社会组织,开展广泛宣传。
2.2.1创新载体,文化惠民工程落实处、见实效。在全国首创农民工联盟,创造性地利用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网络整合了全市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人才资源和平台资源,形成专门服务农民工群体的图书馆共同体,成为文化共享工程这一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发展、落实的新载体。根据全市农民工分布情况,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区域设立农民工图书馆,所有文献资源由“联盟”统一配送,包括纸质书刊、视听资料和数字资源。2012年5月,该“联盟”在渝中区南纪门劳务市场开设了第一个农民工图书馆,藏书近3,000册,涵盖经济、法律、教育、文学、艺术、医学和劳动技能等多个门类,基本满足了该区域内农民工书刊阅读需求。在此基础上,该“联盟”把分布在各区域内的农民工图书馆纳入重庆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通借通还系统,确保了全市各区域内的农民工均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2.2.2依托项目,合作服务起步快、发展好。以“雨露计划”“留守儿童之家”等国家级项目为依托,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加入“联盟”,借助政府机关、社会组织已经铺设好的网络和平台开展服务,推进联盟服务网络迅速铺开。目前,“联盟”依托国家级项目“雨露计划”,与重庆市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合作,为重庆市12所“雨露计划”基地学校提供服务;依托国家级项目“留守儿童之家”,将数字资源通过市妇联服务点送到了留守儿童身边;北碚区由政府主导的“农民工数字文化家园”培训农民工2万余人次,巴南区支中心与政府合办的农民工实用技能培训班惠及5千余人。
2.2.3全市联动,“联盟”服务品牌规模大、影响广。“联盟”以重庆图书馆为中心,围绕“融入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形成“春节购票我来帮”“中秋人月两团圆”“庆祝重庆农民工日”等全市品牌。活动持续时间长,覆盖全市各区县,宣传力度大,活动受惠群众数以万计,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2011年,“联盟”在全国文化共享工程中率先行动,调动全市区县支中心帮助农民工网购火车票,活动报道登上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文化报》等国家级媒体,吸引了凤凰网、大公网、《澳门日报》《京华时报》、浙江电视台、《重庆日报》等全国各地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掀起网上热议。从2011年以来,“联盟”每年春节都要开展帮助农民工网购火车票活动,迄今为止,共帮助1,352名农民工成功买到火车票。
兰晶:公共图书馆服务农民工的实践兰晶:公共图书馆服务农民工的实践2.2.4贴近实际,基层服务品牌形式新、特色明。在“联盟”的组织和指导下,各区县图书馆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依托区县政府和相关组织的支持,服务品牌百花齐放,发展出农民工图书馆、农民工夜校、农民工数字文化家园等诸多创新性基层服务品牌[3]。渝中区支中心通过与重庆市最大的室内农民工劳务市场合作共建,组织资金、人力,建立“农民工图书馆”,配置了电脑、图书、互联网,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为每天上千名前来求职的农民工朋友提供服务,农民工朋友在此可免费上网查阅资料和观看共享工程电影、讲座,阅览书刊,可凭证免费外借图书。农民工图书馆开放以来,每天接待农民工读者近百人次。北碚区支中心开展的“农民工数字文化家园”培训活动,是在北碚区政府支持下的公益性民生项目,由政府主导,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利用北碚区58个社区、119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和各社区书屋、大型网吧,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服务,已培训农民工2万余人次。
2.2.5文化平等,关注弱势群体文化权益、暖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均体现出文化平等的要求,“联盟”开展的农民工服务活动,服务重庆市750万农民工,虽然关注的是“小众群体”,但是作为“普适服务”的有益补充,充分保障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建设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旨在解决我国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差距较大的突出问题[4],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有利于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2.6长效服务,开展服务活动时间早、经验足。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直辖以来,城市建设和经济快速发展,也成为农民工聚集和对外输出的集散地,“山城棒棒军”就是最具重庆特色的农民工现象。重庆各级政府历来重视农民工服务,确定每年11月第一个星期日为“重庆市农民工日”。重庆市各级公共图书馆也非常关注农民工群体及其子女的文化权益,自重庆2003年启动文化共享工程以来,各馆开始联合推出多种贴近农民工实际需求的服务活动,在长期的服务活动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文化共享工程重庆市分中心针对重庆市农民工生活现状和精神文化需求,提出了“在各服务点设立长期常规培训、集中进行特色培训,将资源活动送进农民工集聚地”的培训思路。通过紧紧围绕“关注农民工,促进再就业”这一主题,通过培训、引导、扶持,以培训促进就业。自2009年开始,坚持每月举办一期农民工及下岗职工技能培训,还经常根据农民工的需要进行重点项目集中培训。重庆市分中心还通过多方协调、沟通联系,以合作共建的形式,先后在南岸区龙门浩阳光公寓、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区蓝领公寓、市扶贫办培训基地、大渡口区跳磴镇农民工服务中心等25个农民工集聚地建立了文化共享工程基层点,为农民工提供贴心服务,定期为服务点输送优秀电子资源,赠送书刊,免费发放重庆数字图书馆读者卡等。2008年,按照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与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合作组织开展“雨露计划・文化共享”项目的要求,重庆市分中心与重庆市扶贫办培训中心开展合作共建,通过示范指导各基地学校利用文化共享工程资源,优选教学内容,改善培训方式,丰富教学活动,举办培训班628期,培训转移农民工28,267人次,为提升劳动力素质、同筑同走脱贫致富路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重庆市分中心也十分重视农民工子女问题,积极与农民工子弟学校、留守儿童学校沟通合作,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不仅邀请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儿童一起结对参加市分中心主办的“太阳花”读书会、周末故事会及少儿英语角等特色少儿活动,还将少儿读书活动办到留守儿童学校里去,邀请部分城市儿童走进农民工子女学校,一起参加读书活动,共度书香童年。3“重庆市文化共享工程农民工服务联盟”的社会影响及发展规划3.1社会影响
“联盟”面向全市750万农民工,仅2012年一年就服务农民工24.2万人次。在服务活动方面,联盟服务品牌及区县服务品牌都已初步树立,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春节购票我来帮”活动获得了时任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现任重庆市政协副主席何事忠的批示肯定。2013年春节期间,“联盟”成员单位共举办大小文化活动91场,服务民众8万人次,其中购票活动接待农民工7,000人次,成功抢票514张。截至2013年底,在农民工培训方面,“联盟”与重庆市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的合作项目共举办培训班930期,培训转移农民工46,731人次。北碚区“农民工数字文化家园”培训农民工4万余人次,巴南区的农民工实用技能培训班培训在岗农民工8,000余人次。同时,重庆图书馆、渝中区图书馆等还定期举办针对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的免费计算机培训班。
3.2发展规划
3.2.1建立以农民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文化服务机制。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农民工群体也越来越多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享受数字文化服务,而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文化成果的一种传播手段,更需要考虑实际的需求。“联盟”将继续依托现代网络和传统硬件设施,打造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信息诉求、和共享平台,通过互联网和基层公共服务网点,收集和各项公共文化服务信息,为农民工提供线上线下多种诉求途径,实现及时有效地收集需求、传播信息的立体化信息共享平台。同时,充分尊重农民工的文化主体地位,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文化服务供给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各类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统一采购针对性强、可读性高的书刊杂志,统一开展农民工急需的知识辅导、技能培训等服务,购置配备文化学习、文艺表演、娱乐健身、就业培训等活动所需的器材设备。此外,根据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城市融入程度低的现状,向农民工发放公共文化服务卡、导游册,让他们全面知晓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与服务信息,让农民工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到最近的地方,享受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
3.2.2重视农民工群体的信息素养的改善。针对农民工的文化服务要想落地生根,归根结底还是要依赖受众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普及农民工的科学文化常识是提升其信息素养的基础。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联盟可以通过多渠道对农民工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如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农民工培训班、组织农民工专题讲座、为农民工群体设立专用书架、在网站上开辟农民工话题的专题版块、送信息到工地等举措,为农民工的科学文化普及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引导农民工对信息的认识和掌握利用,改变其智力基础和思维结构,养成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习惯。只有唤醒农民工群体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才能让基层文化服务真正地扎根农村。
3.2.3整合社会力量,使农民工文化服务进一步体系化。农民工的文化建设既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也需要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一方面,应该把农民工文化建设纳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之中。社区和企业是农民工生活、工作的主要场所,也是他们融入城市的重要平台。因此,“联盟”应联合政府及企业力量,着力提高城市社区面向农民工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共建农民工文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应该吸纳更多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尤其要发挥好工人社会组织的联结作用。不少社会组织为农民工提供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活动,这些活动由于具有内生性和自发性等特点,往往更受农民工的认可和欢迎。但从整体来看,这类社会组织数量较少,力量也较弱。因此,“联盟”应充分利用这一有效平台开展面向农民工的文化服务活动。此外,也应引导和扶持农民工自办文化,努力提升农民工自主参与、自发创造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只有形成良好的长效服务体系,才能更好地“为服务找人,为人找服务”。
参考文献:
[1]葛晓萍,袁丙澍.新生代农民工“融城”进程中的素质教育问题[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
[2]黄寅寅.发挥公共图书馆知识救济作用――以浙江长兴县图书馆农民工服务为例[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1):29-32.
[3]李晓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谱写社会和谐曲[J].图书馆建设,2008(2):103-105.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师 信息化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9-0051-01
职业教育不仅注重学历教育,更注重技能教育,技能教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为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职业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教学工作,积极创造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与氛围,为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创造条件。
一 高职院校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建设发展
1.在制度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全面激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
各职业院校已将教育信息化应用作为增强学校竞争力、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尽可能提供教师可利用的资源、时间、奖励等各种支持措施。将国家的教育政策与学校制订的规章制度相结合,构建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改变了以往单纯的以教学工作量和学生评价作为评价教师的依据,加大了教师信息化教学比重。把信息化教学作为学校的常规教育来实施,并作为教师及教研室年度考核和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形成了信息化教学管理评价的长效机制。
2.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
目前在中国职业院校的校园网络化平台建设方面,高速、安全、可控、共享的校园网络基本建设完成,数字化网络平台基本成形,已具备了信息化教学工作的环境基础。数字化校园在学校的教学和管理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效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如火如荼地展开,并得到各省、市、学校的高度重视。各院校从上一届比赛刚结束,就开始着手从全校范围内选拔下一届大赛的参赛选手,层层筛选,许多优秀选手脱颖而出,这也在无形当中形成了信息化教学的良好环境。
二 高职院校教师如何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
学校为教育信息化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那么教师作为学校中的一员应从哪几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核心能力,从而提高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呢?
1.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信息化意识与信息化观念
首先,要求教师正确地理解信息化概念。对信息、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三者的特点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对信息有强烈的敏感度和重视度。其次,增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内在动力,激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中的主体意识,重点关注教学实践活动,积极参与探索教学或科研活动,并掌握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最后,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具备积极传播信息的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引领与示范权威的作用,教师的信息化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信息化观念,因此,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观,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信息化产生积极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2.教师要积极参加校内外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
第一,教师自主学习信息技术。教师可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例如,阅读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相关杂志;通过网络论坛,灵活地发言进行专题讨论;利用学科QQ群在线释疑;凭借网络的远程指导功能进行跨越式课题学习;运用博客技术进行校本教学研究;发表教学成果。
第二,教师积极参加校内组织的校本培训学习信息技术。教师借助学校提供的良好的硬件信息技术环境,如CAI课件制作室、多媒体教室,配备教学光盘、电子和音像资料,信息网络资源以及专门的信息技术培训、专题讲座、计算机知识培训或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结合的教学观摩等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我校就针对教师实际情况开展了以下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内容:
第三,教师参与学校之间的短期交流学习信息技术。各院校为了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达到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目的,会有计划、有范围地组织短期集中的培训活动。如骨干教师技能培训、教师信息技术轮训等。
三 结束语
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前沿、多样的教学媒体设备,但教学活动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对媒体先进性的追求,而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整合教学资源,使用新课改背景下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对教学信息进行检索、加工、利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新闻教育 改革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 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普尔教授1983年在《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传播形态融合”,本意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①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②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国内较早对“媒介融合”进行研究的蔡雯教授认为“内容重整与组织重构是实践‘融合新闻’的必由之路。”③中国传媒大学苏志武教授指出“‘媒体融合型’教育教学的实质就是要突破那种按各媒体种类设置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传统做法,既着眼于学生的学业,更着眼于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让学生具备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其适应不同媒体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需求。”④
就目前现有研究成果来讲,学者们都已经注意到了新闻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但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并没有建立一种较有说服力的模式。媒介环境的改变导致过去的新闻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新闻教育体系需要重新建构。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陈旧、课程设置单一
国内新闻教育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设置往往围绕某一媒体来设置,呈现“单一化”特征。如新闻学专业课程主要围绕平面媒体的采写编评设置,广播电视专业课程则以广播电视为主设置,缺乏交叉性与综合性,忽略课程之间的多维度、多层次联系,造成培养出的学生在知识结构、理论素养及技能操作上过于单一。同时,新闻学专业大多用培养文字编辑的标准培养学生,注重信息内容而非技术手段,强调对工作流程、文字加工规范标准的学习。显而易见,在媒体融合趋势及媒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传统新闻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已远远滞后于传播技术的发展。
(二)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差距明显
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对新闻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之间的有效整合提出了挑战。未来的新闻传媒需要团队合作,包括新闻策划、采访写作、技术支援等,而当前部分高校的新闻教育理念不明晰,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长时间难以适应媒体环境。结合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未来我国新闻教育只有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介、懂技术、精专业、深内涵的要求来建立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
(三)专业细分与业务技能割裂
当前,新闻传播教育被各种媒介形式切割,很难达到科学性、人文性、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统一。如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出版与编辑专业、传播学专业等把学生框定在狭小的专业研究领域。而其中,传播学专业又被分解成网络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方向,割裂了传播学应有的学科体系。媒介融合的核心是信息和资源的整合,新闻教育不能背离传统,更不能为突出精专而过分注重专业细分,从而割裂多种技能的培养。
(四)跨媒体新闻教育相对滞后
就新闻教育而言,国内高校在搭建实战性跨媒体新闻教育平台方面,还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多数新闻学院还没有将媒介融合教育纳入必修教学体系,造成高校新闻教育和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传媒发展和社会需求。跨媒体新闻教育,要改变传统新闻教育体制,让学生从纯粹的理论课堂走出来,走向现实传媒的真实环境。新闻教育改革应建立在媒介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涵盖新闻教育的一般规律,夯实学生的多种技能,任何单维度取向都容易造成人才教育的片面化、滞后性。新闻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新闻教育实践内容,并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适应传媒快速发展需求的新闻教学体系。 二、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优化课程体系
1.改革现有课程
对现有新闻传播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改革,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各新闻学院可以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淡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界限,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在实践中丰富理论内容。同时,打破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方式,对新闻教育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融合式课程体系。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对全院通用基础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新开设音频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应用两门业务性专业课程,使新闻学专业原来只侧重于印刷媒体的课程体系得到改造,使学生可以学习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业务和新媒体传播业务,全面掌握各种类型媒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当然,改革现有课程,还可以通过增设辅修专业、增加课题研究等形式来实现。
2.拓展学科内容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加快,国内一些知名院校纷纷加快优化课程体系的步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南京金陵学院开设媒体融合专业;四川大学和成都商报联合组建四川大学跨媒体研究所,面向四川大学本科学生开设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公共选修课程。“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设定的专业方向,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都将被更大程度地突破,因此,学科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以保证各个专业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⑤
3.打造专业特色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的新闻教育专业设置已不能满足当今融合媒体发展的要求。各高校在专业建设中,要打破院系鸿沟,整合力量,形成优势专业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根据自身实力及地域实际,打造专业特色。新闻传播原有专业,如经济新闻专业、法制新闻专业和体育新闻专业可以继续强化特色。传统新闻学专业可以在加强学生全媒体技能培养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某一个方面,在新闻评论、企业新闻、民生新闻、政府新闻、民族新闻、英语新闻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中国人民大学从2009年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特色办学,推出六个专业课程包,让学生能够既打好学科基础知识,又能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有发展潜力的专业课程。 (二)有效进行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教育内容多而复杂,需要对整个教育教学体系认真勾划,重视学生在校内外媒体的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1.校内媒体实训
主要是通过平时作业训练、学生自办报纸电台等,让学生就某一方面技能进行全面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在校内报刊、广播电视、校园新闻网等实战训练,熟悉新闻采编制作流程,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奠定基础。为适应媒介融合趋势,建立数字多媒体播出平台。如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利用学校网站搭建了“专门的网络电视台,集中了文字、视频、音频(主要是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把校报、校电台、校电视台和网络电视台的新闻和节目等整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拥有一个融合新闻的实践平台”。⑥
2.校外媒体实习
主要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顶岗实践等环节与校外媒体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与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社、软件公司、音像制作公司等“联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就业提供多种平台。学生在校外媒体接受真实工作锻炼,可以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增强新闻敏感和策划写作能力。此外,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如新闻写作、摄影摄像、网页制作等竞赛。只有让学生“走出去”,才能使学生真正把理论学习和实战训练结合起来。
(三)提升专业综合素养
1.培养新闻专业素质
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反映在新闻专业素质领域,就是要求新闻传播人员成为新闻采编制播的“多面手”。无论是新闻采编还是音视频制播,都是传统新闻学教育的基本功。但在媒介融合时代,对采编制播等基本新闻传播技能和专业素养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懂新闻,更要有技术、善管理,具有策划整合能力的新闻人才。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对于新闻基本功的教育和培养,需要不断加强。
2.培育新闻思辨能力
新闻教育的目标应注重培养新闻记者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随着新闻来源的和信息渠道的剧增,在多种媒体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与重新组合,使这些杂乱的信息呈现出相互联系和深刻意义,并使其转化为知识,新闻从业者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知识的生产与管理者。”⑦
(四)加强与媒介融合教学研究相应的“硬件”建设
媒介融合的趋势也影响了新闻教育的“硬件”设备建设。无论是平面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还是摄影实验室、电视编辑实验室、媒体融合实验室,将专业实践、仿真环节等引入新闻教育教学,为课程体系改革和学生传媒实践开辟道路。
1.设备接入
在媒介融合时代,使用Wordpress创建博客网站、使用Twitter更新实时信息、使用Facebook上传文章日志、使用Flickr和Youtube分享图片视频、使用Deliciuos收藏保存资料成为媒体从业人员应当掌握的基本常识,而这些手段和方法是过去传统的新闻教育课程中所不具备的,它为新闻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硬件”设备支持。
2.技术支持
传播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介之间的壁垒与边界,多种传播媒介由共存共生走向互相融合。IT行业从技术上解决了媒介融合的“硬件”建设问题,具有无限包容性特征和海量信息存储能力的互联网络,千变万化的文字处理技术、视频音频技术、特效技术、动画技术以及存储、搜索、链接、上传、下载等技术的日趋完善,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3.构建融合型实验室群
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布局,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整合,构建融合型实验室群,形成融合式实践教学模式。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借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模式,学生在自主创办《新闻周刊》的基础上,创办网络电视台、网络电台和网站,形成“接力传媒”集团,对学生开设跨媒体传播实验课程;2007年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成立国内新闻学院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培养能在数码化平台上进行新闻业务的新型传媒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努力改善新闻教育教学设施与实验室设施,先后建立网络教室、电子排版系统、广播电视采编系统等新闻教学实验室,为新闻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持。
(五)解决媒介融合师资匮乏难题
1.整合师资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应在现有师资力量整合上下功夫。将拥有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龄段的新闻传播学科教师整合成突破专业局限、具有跨媒体、跨学科、跨专业的师资队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形成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精专业务能力、丰富从业经验的师资力量。同时,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理论教学中有实践内容,实践教学中有理论支撑。打破专业理论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的界限,形成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实践教师参与理论科研的新模式。
2.送出培训
一方面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传媒实践,通过跨媒体的采写编评摄制等技能培训和跨媒体的经营管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把最新技术、最新经验及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带到课堂上。另一方面选派一些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校交流学习,掌握新理论、学习新技术,使之成为新闻传播前沿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
3.引进合作
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在人才引进上应突破一些条条框框,把社会上具有真才实学的新闻传播教师引进来,或者采用多种合作方式加以聘任。重视聘请兼职教授、资深专家、名记者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从业者、管理者、经营者定期讲座,开设选修课程或创建论坛等方式,传授从业经验、介绍业界最新发展动态,补充扩大课堂信息量,形成业界和学界的良性互动。
由于国内多数高校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尤其是对于新媒体教育缺乏经验。为了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可以采取依托学校传统媒体院系的教学资源,将本校优势与名校经验相结合,采取联合办学,增强教育实力,在更高层面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注释
①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
②Andrew Nachison。 Good business or good journalism Lessons from the bleeding edge, A presentation to the World Editors’ Forum, Hong Kong, June 5, 2001
③蔡雯:《媒介融合趋势下如何实现内容重整与报道创新——再论“融合新闻”及其实施策略》[J],《新闻战线》,2007年,第8期。
④苏志武:《媒体融合时代应培养“全媒体记者”》[EB/OL],http://gmw.cn/01gmrb/2009-04/23/content_912637。htm。
⑤高钢:《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人才的培养》[EB/OL],http://finance.sina.com.cn/hy/20081104/192354677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