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毕业设计的过程及进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毕业设计;高校;信息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2-0048-04
业设计是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设计可以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1]。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设计学分最高、耗时最久、考核综合性最强,是可以衡量和评价学生综合水平及专业知识储备量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因此,科学、合理、高效地管理毕业设计的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随着工程化培养工作的推进及教学多元化的发展,新形势下传统的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毕业设计的管理要求,本文将分析毕业设计的管理现状,结合毕业设计的发展形势,提出基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毕业设计管理方式及其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路线。
一、毕业设计管理现状问题
鉴于毕业设计在高校实践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国内各大高校均高度重视毕业设计的管理工作,经过多年的积极实践及探索,结合各自实际的教学管理模式,均制定了较为规范的毕业设计实施细则及管理制度[2-3]。但是,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教学工作的多元化发展,已构建的毕业设计管理模式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和挑战,直接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一)学生重视度低
大部分高校计划于第八学期开展毕业设计相关工作,而该时期内,学生将主要精力投放于就业及考研等方面,不能全身心投入毕业设计中。同时,学生毕业设计场所分散,学生管理工作者未能及时、全面地开展毕业设计动员工作,让学生及时了解、掌握毕业设计相关要求及毕业设计管理的规章制度,致使学生忽略该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最终导致毕业设计的质量逐年下降。
(二)选题监管不严
毕业设计选题阶段目前普遍存在课题重复率较高、专业相关度较低、虚假课题等现象[4]。毕业设计是综合使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若选择陈旧、无前瞻性、无创新性可言的课题,或是不切实际的虚假课题,将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不能发挥毕业设计的教学作用。
(三)毕业设计场所分散
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校企合作作为高校推进工程化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举措,逐步渗透到高校的教学工作中。校企合作不仅涉及课程企业化改革,高校也与企业共同组建毕业设计企业教师指导团队,并由学生自主选择企业进行毕业设计。但由于毕业设计场所分散,学生不能及时获取校内关于毕业设计的相关通知,且学生与校内指导教师沟通不及时,致使学生毕业设计期间的过程监督、管理效果较差,直接影响毕业设计质量。
(四)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松懈
确定选题后,毕业设计将分为开题、中期、评阅论文及答辩四个阶段。目前,由于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毕业设计各环节的管理工作量激增,使得高校制定的毕业设计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形式化,教学工作者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为给学生提供更多时间解决就业问题,各环节检查时降低标准,导致出现不能及时跟踪各阶段问题的整改进度、学生毕业设计进度较缓等问题。
二、构建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意义
针对毕业设计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当前高校教学工作的发展形势,为使毕业设计可达到预期实践教学效果,须采用先进、高效的管理模式和规范、科学的管理系统。
(一)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
随着时展,各行各业已将信息化发展作为理念,逐步采用信息管理模式适应新的发展、变化形势,而信息化管理系统则更被广泛应用于政府、私企、高校等传统企、事业单位中[5]。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规范信息的存储及管理,为管理者提供简便、快捷的管理操作,使管理者从复杂、烦琐的人工操作中脱离,减轻工作量及工作强度。
在高校中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建立高效、智能管理的办公信息化平台。为适应高校管理办公水平快速提升的需求,针对高校实际的办公需求,信息管理系统可提供教务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在线学习系统、网上考试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功能综合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平台,规范、简化高校的信息管理工作,为师生提供新时代的信息化环境[6-7]。
(二)构建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目的
实现科学化教学管理需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结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及作用,为更好地完善毕业设计的管理,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本文将结合毕业设计的管理模式提出一款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基于信息管理模式的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应简化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有效规范学生选题、加强指导教师管理、增强毕业设计过程监督力度。
信息化的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应将复杂、烦琐的申报课题、选题、开题等管理工作,结合高校关于毕业设计实施细则的管理规定,通过规范的管理方式,在网上完成过程管理及监督工作,督促学生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任务,协助指导教师实时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工作进度,同时也可降低教学管理者的工作强度。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也符合高校信息化发展的内涵[8-9]。
(三)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
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使教学管理者、指导教师及学生可在网上完成毕业设计各环节中的申请、填报及检查等操作,与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相比,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可从优化过程管理及加强质量监控两方面较好地改善毕业设计的管理现状。
1.优化过程管理。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结合高校针对毕业设计制定的实施细则,设计各环节的功能模块,简化师生工作的同时,规范各环节中师生的操作,使其在规定时间节点内完成相应工作,优化了各环节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网络操作可避免校企合作致使学生毕业设计场所分散所带来的问题,企业教师可在网上填报学生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使校内指导教师可及时获取学生信息,深化过程管理的力度及影响。
2.加强质量监控。确保毕业设计顺利进行的同时,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也是毕业设计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可在毕业设计各环节考核时,及时过程考核的相关信息及安排,并采取指导教师回避的政策为学生分配开题检查、中期检查、论文评阅及答辩的检查教师。考核结束后,系统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及指导教师供其参考并完善毕业设计相关材料,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可有效严肃考核过程、加强考核力度加强毕业设计各环节的质量监控工作。
三、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应结合毕业设计的实施细则及各环节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完成系统整体框架设计及功能实现。
(一)系统的功能需求
高校毕业设计是由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共同协作完成的实践教学工作,因此,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拟设计三种用户权限:管理员、教师、学生。不同权限的用户对应不同的功能模块,系统功能用例图如图1所示,各权限用户的系统功能介绍如下。
1.管理员。管理员是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权限,负责计划、安排毕业设计的各环节工作。管理员可完成学生的毕业设计资格审查、指导教师的资格审查、课题重复率检查及人员基本信息维护等工作,并对毕业设计各环节时间节点进行初始设定。开题、中期、评阅论文、毕业设计答辩等环节,管理员可完成检查通知、学生及教师分组、成绩统计及验收等操作,规范化整个毕业设计工作流程。
2.学生。学生是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主
体。学生通过系统可查看毕业设计资格审查结果,根据个人的研究方向与兴趣完成双向选题操作,每周按时提交工作进度,并查询毕业设计各环节的检查通知、分组信息、各阶段检查成绩等信息。参加校企合作的学生,可在系统中完成与校内教师的在线沟通,及时反馈毕业设计进展情况。
3.教师。具备教师权限的用户可查看毕业设计各阶段的通知公告,及时了解工作进展,完成毕业设计的指导、审阅工作。结合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教师权限分为企业教师与校内教师两类。企业教师可在系统中为学生分配企业项目、初步拟定实际的毕业设计题目、完善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情况,并及时反馈学生毕业设计在企业的进展情况。校内教师具备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及答辩教师三种角色:指导教师可在系统中完成课题录入、查
询学生信息、添加毕业设计工作计划等操作;评阅教师可在系统中查询须进行评阅的学生信息、审查学生材料、录入成绩及评语;答辩教师可查询自己所在答辩组信息、填写答辩记录、录入答辩成绩。
(二)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架构
建立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关键。通过分析毕业设计各环节的工作流程,结合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本文完成了系统架构设计,架构图如图2所示。
毕业设计从工作流程上可分为选题、开题、中期、评阅论文、毕业设计答辩五个核心部分。结合功能需求,可将系统分为以下几部分。
1.学生信息管理。毕业设计管理系统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学生信息管理功能,用于维护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涉及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毕业设计类型、指导教师、课题名称等。
2.教师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主要针对企业教师及校内教师信息提供增、删、改、查等操作,实时维护教师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职称、研究方向、指导学生数等。
3.课题管理。课题管理主要为毕业设计选题阶段提供便利操作,教研室将结合教师录入的课题信息完成对课题可行性、难易程度及相似度的审核工作,审核通过后的课题可由教师及学生完成课题的双向选择,同时,课题管理也为指导教师提供了课题论证书打印操作。
4.开题管理。开题管理中系统可提供学生分组、教师分组、成绩录入等功能,协助指导教师及教学管理者实时、准确地完成开题检查的相关工作。
5.中期管理。中期检查是对毕业设计前阶段工作的总结性检查,中期管理中系统可提供学生分组、教师分组、材料提交、成绩录入等功能,协助指导教师及教学管理者实时、准确地完成中期检查的相关工作。
6.论文评阅管理。论文评阅管理将根据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对应关系,采取回避指导教师政策为学生分配评阅教师,系统将提供评阅教师查询、成绩录入等基本操作。
7.答辩管理。答辩作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将整合其他过程管理的考核成绩,审查学生参加毕业设计答辩资格,并提供答辩组教师录入、学生分组、答辩记录、成绩录入等相关功能。
8.成绩管理。成绩管理主要针对毕业设计过程考核中的各部分成绩进行汇总及统计,提供成绩导出、打印等功能。
9.日常工作管理。日常工作管理包括通知、公告的、常用资料下载及工作进度表的填写。系统将采用系统时间作为时间戳记载使用者登录系统时间、查看通知时间,并实时填写工作进度表时间。
(三)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实现
随着Internet的发展,网络体系结构从最初的C/S(Client/Server)模式逐步发展为B/S(Browser/Server)模式。为简化系统开发、维护及使用,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采用B/S结构完成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系统前台界面采用JSP、JS、CSS完成布局及细节设计,后台数据库拟采用MySQL数据库完成表结构及视图设计。
从系统稳定性、安全性及易维护性的角度出发,数据交互部分,系统采用SSH(Struts-Spring-Hibernate)框架结合MySQL数据库完成,SSH框架将应用程序分为三个层次:表现层、业务逻辑层及数据持久层,可以安全、高效、迅速地完成数据交互操作,结合MySQL数据库可以有效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安全性和一致性。
针对以上开发技术及数据库设计,系统采用Java作为开发语言,具体应用的开发工具参数如表1所示。
四、应用与展望
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规范化、标准化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简化毕业设计内各环节工作,为师生提供良好、便利的操作平台,满足目前毕业设计管理的实际需求。该系统已于2012年起投入实际应用,经过不断改进,系统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平台无关性及易用性。结合校企合作工作不断推进的现状,系统完善了企业教师在系统中的功能,较好地解决了学生毕业设计场所分散所引发的问题,确保了毕业设计过程考核的质量。
毕业设计是高校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教学过程。因此,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完成基本管理需求的同时,
应针对毕业设计管理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及改进。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何采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技术完成毕业设计课题重复率筛选将作为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下阶段的研发重点。同时,也将从信息安全性、功能完整性等方面不断完善系统,以提高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季民,马德刚.建立毕业设计管理体系 提高毕业设计质 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7,(5).
[2]习媛,胡燕萍.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现状分析及改革探 索[J].验科学与技术,2013,(6).
[3]钟玲,李青,张志佳等.高校IT专业校外毕业设计的现 状、对策及实施[J].计算机教育,2014,(12).
[4]徐小宁.设计管理本科毕业设计、毕业报告的现状分析 与提升途径[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3,(11X).
[5]李静梅,刘文佳.基于J2EE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 与实现[J].应用科技,2010,(1).
[6]张卓,丁振国.基于JSP的MVC开发模式在毕业设计管 理系统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11).
[7]施阳,张海燕,戴德伟.基于JavaEE的毕业设计管理系 统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2015,(2).
关键词:毕业设计;水质科学与技术;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065-02
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等基本理论,具有给排水系统工程规划设计、工业用水系统的水质净化与调节、废水处理与回用等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从事给排水管网系统工程设计、给水厂和污水处理厂设计、水质监测与控制、废水深度处理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以及在相关企业从事生产运行管理的应用性技术人才。工科高校毕业设计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本科教学阶段中,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是对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在学生由学校走上社会的关键时刻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目前,国内共有四所高校开设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分别是武汉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南京工程学院[1]。我校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5年经省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审核研究,同意增列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学士学位授权专业。通过2015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我校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被社会公众认可,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是建设不久的新专业,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毕业设计也是我们亟须完善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论文对2015届本专业毕业生毕业设计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毕业设计环节的改革思路。
一、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可以分为设计和论文两大类,设计类主要包括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给水厂、城市污水处理厂等的设计计算;论文类有各种废水处理效果的试验研究、湿地微生物群落和氮磷含量研究、天然湖泊水环境质量研究及其他专题研究等,选题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因此,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可供选题的范围非常广泛。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2015届毕业生共37人,毕业设计题目分类、选题人数和所占比例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绝大多数是试验类题目,这些题目与本专业老师的科研课题是紧密相关的,课题内容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工程学院校级科研基金及自拟课题。设计类题目非常少,只有4位同学。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2015年有了第一届毕业生,指导老师在毕业设计选题方面缺少相应的经验,这也是造成毕业设计选题种类不平衡的原因之一。从指导老师师资力量分析,水质科学与技术教研室是刚成立的,截至2014年12月分配毕业设计任务时,教研室内仅有4位老师。因此,37位学生有4位指导老师,每位老师平均指导9个学生,每位老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偏多。2015年毕业设计共15周,进度计划总体框架为:第1~4周熟悉研究课题,完成英文文献翻译及开题报告;第5~13周进行毕业设计的主体内容研究,并撰写毕业论文;第14~15周教师评审和论文答辩。毕业设计期间,每周教师指导学生至少一次,检查目前进度及后期存在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指导教师按时填写指导日志,学生按时填写周进展。
二、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设计选题种类失衡。目前的毕业设计题目中绝大多数是试验类的,占81.1%,这些题目主要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紧密相关。我校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部分专业教师为年轻的博士,参加工作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且缺乏工程实际经验,因此给学生选择的毕业设计题目大多是与自己博士期间科研课题相关的,这些试验类的课题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差距,并且这些题目缺少一定的工程应用背景,不能结合实际工程。因此毕业设计选题种类失衡,导致毕业设计没能很好地体现本专业的特色。
2.指导教师投入精力不足,指导环节薄弱。水质科学与技术教研室目前共四名专职教师,2015届毕业生共37人,每位指导老师指导学生人数在7~11人左右,虽然给每位学生也分配了第二指导教师,但主要的指导工作还是第一指导老师完成。指导教师在指导多名学生毕业设计的同时,还要承担较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致使指导毕业设计的时间不足,影响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3.学生精力投入不足和重视程度不够。根据我校的教学计划,第8学期的1~16周为毕业设计时间,而这一阶段是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时期。目前,高校就业竞争激烈,对于未找到就业单位的学生来说,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解决就业问题,还有些考研同学参加研究生复试,有些同学参加国家公务员或省公务员的考试,有些同学为了找工作而提前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占用了大量的毕业设计时间,从而影响了毕业设计进度和质量。除了投入精力不足之外,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学生根据多年来无论毕业设计质量高低最后都能通过的现象,想当然地认为“毕业设计不卡人”,从而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影响毕业设计质量。同时指导教师也为学生求职着想,放宽对学生的要求,降低毕业设计难度。
4.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和答辩有待加强。学校和学院近年来针对毕业设计出台了相应的管理规定,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实际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不够,不能很好地按照毕业设计管理规定中的执行,很多情况下指导日志和学生周进展的填写是应付工作,不能按时完成,采取后期集中补写。对毕业设计的初期、中期检查不够严格,未做好检查情况的反馈工作。
三、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环节改革思路
1.强化实践教学地位和选题的工程实践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得学生正确认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对学生运用知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可将平时教学中的课程设计、课内实验或实验周中的相关实验课题和毕业设计结合起来,选定合适的设计题目,这样既可以将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还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毕业设计题目与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他们可以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自学能力完成毕业设计,给予他们信心。
2.调整毕业设计时间。学校目前的教学进程中,毕业设计在大四下学期的1~16周,从我院很多年的毕业设计教学情况来看,16周的毕业设计偏长,设计内容安排不紧凑,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学生从一开始就不抓紧时间,散漫情绪一旦养成就不容易改掉,致使有些学生把毕业设计的主要工作仅集中在最后6周,这样也会大大影响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质量。
3.完善过程管理、严格答辩程序。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分为初期、中期和末期三个阶段,指导教师的责任心是决定整个毕业设计工作成败的关键。毕业设计初期,教师出题结合课题、大学生创新、工程实践及应用等方面,严把出题关和选题关,做到因材施教,对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差的学生课题设计有所不同,尽可能地符合每一位学生的实际能力,确保学生得到实际的锻炼。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随时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实验相关的药品是否到位,明确下阶段的任务,并按时填写指导日志,督促学生按时填写周进展。
学生答辩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从个人对课题工作的总体介绍、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图纸的准确性、数量、质量)和答辩中回答问题的正确程度等方面给出学生的答辩成绩。答辩过程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对学生的答辩资格进行审查,对没有完成毕业设计或完成的毕业设计质量较差,将不允许其参加答辩。第二个环节是在答辩过程中,除考查学生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要考查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对于第一次答辩不及格的学生要求进行第二次答辩,第二次答辩后仍然不及格的学生,不予通过,要求其重修毕业设计。同时为督促在校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在毕业答辩过程中,学院组织低年级的本专业学生参加旁听,以利于低年级学生熟悉答辩流程,同时毕业设计不予通过的真实例子可也促进低年级学生认真学习,树立良好的风气。
四、结语
毕业设计是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基本训练,是高校本科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本论文综合分析了我校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强化实践教学地位、强调毕业设计课题的工程实践性、调整毕业设计时间、完善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和严格答辩过程等一些改革思路,希望能不断提高我校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保障
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本科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要环节之一,是对以前各个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综合和检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是评价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高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普遍下滑,引起了教育界专家的广泛关注。江苏省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全省范围内普通高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和抽检工作,让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更大限度地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并有针对性地对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抽查,规范对毕业设计的管理工作,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因此,如何保证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已成为当前高校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方面
各高校都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安排在第七学期末或者第八学期初开始,而且大部分都持续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即每年的2月份至6月中下旬。而这段时间正是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当前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使毕业生们不得不忙碌地奔波在各招聘会场和参加企业的面试,工作不确定根本无心做毕业设计(论文)。另外,有一部分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签约前在单位实习一段时间,学生实习期间要忙于熟悉企业的情况,投入到毕业设计(论文)中的精力也有限。这些使得学生的就业工作成为了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最主要原因。
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也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有些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和能力缺乏也导致毕业设计(论文)没有深度,没有新意,只是照搬别人的观点和成果。有些学生选题过大、过窄或者和专业联系不紧密,导致无法开展研究。当然,也有部分学生思想不重视,从网上或杂志上找材料,东拼西凑,甚至抄袭。这也是造成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的因素。
(二)指导教师方面
高校扩招之后,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一个教师指导6~8个学生甚至更多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在部分高校出现过一名教师指导一个班级的现象。这些教师本身承担着大量繁重的课堂教学和科研任务,指导人数过多难免精力不足,无法对每一个学生的选题及进展情况进行及时督促和指导。部分指导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不高,没有能力指导学生完成高水平的毕业设计(论文)。还有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也使得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难以保证。
(三)管理制度方面
各高校虽然针对毕业设计(论文)都有比较全面的工作条例和管理办法,但是为了使学生能顺利毕业,在毕业设计环节上普遍存在着管理不严格,执行不规范的现象。很多学校缺乏对该教学环节全方位的监控和指导,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不科学,答辩环节也没有标准可循。这些因素都使得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论文)监控与管理体系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持续时间长,还有部分学生在实习单位进行,不便于管理,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江苏大学建立了校、院、系(教研室)三级不同层次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机构,分别负责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检查和质量监控。学校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协调教学资源的配置等;学院负责所办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具体实施,并对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负责;学院分管教学院长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责任人,全面负责所办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系(教研室)在学院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各管理部门在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过程中,分三个阶段进行教学检查。前期主要检查开题情况,包括指导教师是否到岗、课题条件是否具备、学生是否有困难等;中期主要检查课题进展情况,包括课题进展是否符合计划要求、教师指导是否到位、学风是否正常等;后期则主要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情况,包括课题任务是否完成、完成部分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毕业答辩准备工作进展情况等。
(二)强化过程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制度
为了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前期、中期、后期(包含选题、调研、收集资料、撰写论文、修改、定稿到答辩各环节)分别制定规范化的要求,做到全过程管理。
1.严把选题关,做好前期工作。为了让学生和指导教师充分重视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各学院在第七学期中期及时启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尽早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动员,明确教学要求。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高低,因此要求选题的难度和工作量要适当,选题应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和社会经济发展、科学管理实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指导教师根据专业性质和各自的研究专长拟定选题,陈述选题理由并论证选题的先进性、可行性,交系(教研室)讨论审定,然后报主管教学院长批准。只有审批合格的选题才能提供给学生选择,从源头上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2.多形式指导,确保中期质量。指导教师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主导,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是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关键。为确保质量,我校要求指导教师由具有讲师(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并且具有较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为保证指导的时间和质量,要求各专业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6人。为了更好地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还可以采用成立指导小组的形式,让考核合格的助教等进行协助指导,提高指导教师的整体水平,从而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质量。
近年来,有就业意向的单位要求学生在本单位实习的越来越多,针对这种情况,我校采取校内外结合的双导师制。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由学院主管教学院长负责审批。可以在其实习单位或“准就业”单位落实一位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并在校内给其配备一名指导教师负责联系,定期检查,掌握进度、要求,协调有关问题。
3.严把答辩考核与成绩评定关。答辩考核与成绩评定是毕业设计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查、评价和考核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按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各项要求的学生才能通过答辩资格审查,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的最后一个答辩环节。答辩小组成员至少由5位本专业的教师组成,各小组严格按照学生陈述,答辩小组提出问题,学生认真准备后回答问题,答辩小组评分。为保证公正,学生参加答辩的小组和顺序均随机抽号产生,成绩优秀的学生还需参加院级公开答辩。
为了使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更加客观公正,我校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评阅人、指导教师和答辩小组的评分按比例综合评定,最后由各学院答辩委员会审定。设计(论文)总评成绩中指导教师评分占30%,评阅人的评分占30%,答辩小组综合评分占40%。由于每部分成绩评定都有严格的评价标准和权重,有效克服了人情分、印象分等不良现象,保证了成绩评定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三)构建科学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
为确保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的客观公正性,我校建立了科学规范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针对指导教师、评阅人、答辩专家制定了不同的评价项目和标准,从选题及收集阅读资料,研究思路及框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中有无创新意识或独特见解,学习、工作态度及完成任务情况,独立工作能力等方面具体考核,由于每个考核指标都明确规定了内涵和权重,各个等级的论文都有详细的评分标准,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不同专家评价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时的主观差异。
(四)建立健全毕业设计(论文)评优等激励机制
为了激励指导教师和学生,学校应每年进行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对学生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汇编和展示,对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提高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程度。
毕业设计(论文)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将毕业设计(论文)与各种专业竞赛如挑战杯竞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以及大学生科研立项、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等项目相结合,鼓励学生结合学科专业,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积极参与各类竞赛和实验实践活动。由于学生提前一两年受到科研训练,在探索、研究、创新的实践训练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三、结语
高水平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保障体系之上,学校应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制度,明确指导教师的责任和工作内容,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指导、答辩等过程的检查和监控,严格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标准,健全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等激励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才能最终促进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 沈赤兵.提高理工科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探讨[J].高等
教育研究学报,2007,(6).
[2] 付瑞东,崔占全.关于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几点思考[J].
教学研究,2003,(12).
[3] 王小雪.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质量与绩效评价[J].教育探
索,2004,(8).
关键词: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477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086-02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主要教学环节,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综合反映,也是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教学环节。[1,2]但是近几年来,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出现明显滑坡趋势,主要表现在毕业生就业与研究生复试和毕业设计时间冲突,致使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设计,时间无法保证;指导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致使用于毕业设计环节上的时间和精力不足,指导的毕业设计质量不高;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流于形式,缺乏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有效监控;缺乏毕业设计质量标准和要求及合理的成绩评定办法;毕业设计过程中忽视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针对上述影响毕业设计质量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笔者曾担任学院团委辅导员、学院教科办教学秘书和多年指导毕业设计的工作经验,提出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3,4]从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时间、构建组织和管理机构、完善毕业设计管理制度、毕业设计全过程跟踪管理四个方面实现监控,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一、合理安排毕业设计时间
一般来说,高校的毕业设计工作大都安排在第8学期,而这一学期正好是毕业生择业高峰期和考研复试的时期,导致学生无暇顾及自己的毕业设计。时间前移,认识到位,是做好毕业设计的基础。为了解决就业与研究生复试和毕业设计时间冲突问题,可以将毕业设计时间从第8学期前移到第7学期。具体实施方案见表1。
表1中对毕业设计时间的合理安排,在时间上充分满足了“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学习规律,不仅促进了专业课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促进了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
二、构建毕业设计组织管理机构
毕业设计组织管理机构的构建,是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有效实施的保证。全校的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在分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实行校、院、系、指导教师四级负责制,分级落实完成。[5]
学校在整个监控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对全校毕业设计工作进行组织和调度。其岗位职责主要包括:组织校级毕业设计检查组,负责对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各环节进行检查;抽查学院各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情况,协调有关问题;参与各学院期中教学检查和毕业设计答辩检查,审定各学院的毕业设计答辩成绩;毕业设计结束后,做好工作总结,组织经验交流,评选校优秀毕业设计和优秀指导教师。
学院是毕业设计质量保证的管理机构,其岗位职责主要包括:成立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毕业设计工作的运行和教学过程中各阶段的质量保证;向各系布置毕业设计工作任务;组织审定毕业设计题目,进行毕业设计工作动员;组织检查毕业设计工作进展。
系是协助学院负责各系毕业设计质量的督查者,岗位职责主要包括:成立毕业设计工作指导小组;按照各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设计基本教学要求,负责本系题目审查、双向选题、期中检查、指导教师考核、毕业论文评阅和答辩与成绩评定等工作。
指导教师是质量监控体系的主要执行者,其岗位职责主要包括:拟定毕业设计题目申报表,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学生填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做好学生外文翻译的评阅工作,指导学生正确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和毕业答辩等。
三、完善毕业设计管理制度
1.实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毕业生资格审查制度
对指导教师实行资格制,严把指导教师质量关。指导教师应具备宽厚的专业基础、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较强的责任感,一般由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对于初级职称和初次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需指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其指导、监控和把关。对毕业生实行毕业资格审查制,毕业设计开始前,对于尚有4门必修课不及格或者重修课程学分达12学分以上的学生皆不允许参加毕业设计。[6]
2.建立毕业设计选题保障机制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决定毕业设计质量好坏的先决条件。指导教师拟题时,需填写《毕业设计题目申请表》,然后由学院组成的毕业设计选题审查小组对选题严格把关审查,不记名的对题目按项打分、评审,并填写修改意见,给出可否立题结论等。此项工作一方面监督指导教师一定要重视毕业设计工作,保证选题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审查把好选题关,从源头上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3.建立毕业设计开题审批制度
确定了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毕业设计题目的学生,在对相关文献资料综述的基础上方可进入开题阶段。为了强化这一环节的质量监控,指导教师需审查学生填写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并组织审查通过的学生进行开题答辩。同时,学校教学督导组同步对开题报告和开题答辩进行随机抽查,确保开题保质保量完成。
4.建立毕业设计日志化管理制度
在毕业设计实施阶段,为了按工作计划能按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学生每周要有完整的毕业设计进展情况记录,做好阶段总结,形成毕业设计周志,并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5.建立毕业设计答辩资格审查制度
指导教师和论文评阅教师需根据学生毕业设计态度、能力水平、设计或论文质量给出成绩,答辩委员会再根据评阅成绩做出答辩和暂缓答辩的处理意见,确定学生答辩资格。
6.建立科学评定毕业设计成绩体系
为了公正、客观给出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将毕业设计全过程中的各项审查成绩纳入毕业设计成绩中。成绩评定依据开题答辩成绩、中期审查成绩、指导教师论文评阅成绩、特邀评阅人论文评阅成绩、答辩成绩等五项成绩乘以相应的权重系数组成。
四、实行毕业设计全过程跟踪管理
为了做好毕业设计各环节的检查监控,笔者提出毕业设计流程化跟踪管理方案,以保证毕业设计质量。[7]流程化跟踪管理方案如图1所示。通过流程化跟踪管理,实现了对毕业设计每个环节进行监控,保证了毕业设计正常并高效进行。流程的具体描述如下:
1.申报阶段
首先由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在研课题等具体情况,提出课题申报,并填写《毕业设计题目申报表》。然后由系组成的毕业设计指导小组和由院组成的毕业设计领导小组进行审查,审查通过方可进入选题阶段,否则指导教师需重新填写题目申报表。
2.选题阶段
经审查通过的毕业设计题目方可面向毕业生公开,毕业生可以根据题目要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毕业设计题目。该环节需遵循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原则,如果出现选题不均匀现象,由系主任负责协调,达成一致意见后公示“毕业设计分配表”,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
3.开题阶段
毕业生根据毕业设计分配表,及时与指导教师联系,交流毕业设计相关事宜,并根据选题的情况收集资料,填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对开题报告进行审查,审查通过者方可进行开题答辩,否则毕业生需重新填写开题报告,直至审查通过为止。系开题答辩组共同对学生开题进行答辩审核,答辩审核通过者方可进入设计阶段,否则将重新开题答辩。同时,开题答辩成绩作为最终论文成绩的评判依据之一。
4.设计阶段
包括前期设计、中期审查和后期设计。学生首先根据开题报告中提出的目标和工作计划,与指导教师定期进行交流,每周坚持认真填写毕业设计日志。中期审查前学生填写毕业设计中期审查表,中期审查时由校检查小组和院领导小组执行,审查通过者方可进行后期设计。同时,中期审查成绩作为最终论文成绩的评判依据之一。
5.答辩阶段
指导教师和系指导小组需对学生进行毕业答辩资格审查,审查学生的毕业设计是否达到论文要求,并分别给出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审查通过者应根据具体的答辩程序和要求组织毕业设计答辩。对未通过毕业设计答辩的学生应另行安排二次答辩,答辩合格者进行成绩评定。
6.总结阶段
答辩结束后,指导教师需对毕业设计资料进行整理,存入毕业设计资料库。同时,指导教师、系领导小组、院领导小组逐级对毕业设计工作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1]孔祥强,李瑛,杨前明.工科类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3):140-143.
[2]施全峰,周立春,孔旭.构建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2-23.
[3]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7):89-90.
[4]廖志凌,邵学军,刘贤兴,等.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2004,26(2):82-85.
[5]李红梅,卢苇,陈旭东,等.毕业实习与设计过程管理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167-171.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工程测量技术;教学质量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1.110
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索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是我国高校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我国高教的健康发展。同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认证的重要依据。
我校毕业设计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前8周。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就业,课程已基本学完,时间比较长,学生可以安心做毕业设计。但是,学生难于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独立思考能力较弱,自学、自控能力普遍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积极主动性不强。如何充分发挥毕业设计在培养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中的作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2014年被四川省财政厅、教育厅批准立项建设四川省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同时带动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大地测量与卫星定位技术、工程测量与监理三个专业群的发展。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牢固掌握工程测量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从事工程建设中的测量及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行业特点鲜明、专业性强、学生在行业内的就业率高,学生能在毕业设计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1 毕业设计的作用
针对我校测量专业学生的教育和人才培养实际情况,既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鉴于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控能力较差,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弱,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的发挥。毕业设计阶段是让学生接触实践、培养自主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将理实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2 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近4年对工程测量专业毕业生进行了毕业设计指导。对于如何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指导,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选题。
选题是关键。客观选题、避免盲目性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毕业设计题目选择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着毕业设计的质量。选题要得当,因人制宜,有的放矢,难度适中,把握好分寸。选题不要超出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时间的限制,做到难度适当,使学生既能完成任务,又能受到锻炼。
毕业设计题目的难易程度与学生实际能力相适应,不能仅仅从表面上判断简单就盲目选题。部分学生既不了解设计内容又不完全了解自己的能力,仅凭感觉进行选题,结果往往不切实际;部分学生选题时,自认为避难就易,只求毕业设计顺利通过,但是往往出人意料,一旦动手撰写才发现“不知该组织哪些内容,该如何去组织论文内容?”;而有些同学则担心没有数据而选择一些综述性的题目。故而需要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选题。
为了避免学生选题的盲目性,提前下达毕业设计任务指导书,指导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动员,使学生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充分了解毕业设计的内容、要求,明确毕业设计的具体时间安排、注意事项以保证后续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指导老师敦促学生根据任务指导书的要求,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与专业特长有目的地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课题所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明确自己的目标,以达学生正确选择毕业设计题目的目的。
(2)定题。
学生为主导,指导老师是关键。学生选题后,指导老师一定要认真耐心的与学生沟通其毕业设计思路,确认学生是否明确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又该如何去做,以确保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对于已经明确思路的同学,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列出毕业设计进程时间安排。对于选题难的同学及时做思想工作,耐心疏导学生,尽量避开综述性的题目,选择实践性较强的题目为宜。
对于部分有情绪或不服管理的学生多点耐心,多点沟通,多点疏导交流,慢慢的改善学生的情绪状态,通过与学生分享故事、讲案例,一次次的与学生交流谈心,端正学生的态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意识到选题定题的重要性,以防枉费时间和经历。
(3)参考文献资料。
在选题以及毕业设计进程中指导老师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制作合适的ppt、word共享资源,多引导学生该如何去获取参考文献资料。有了参考文献,指导老师选择合适的案例引导学生该如何利用好参考文献、如何通过参考文献去获取自己需要的相关信息资料。通过引导学生正确利用参考文献,使参考文献在毕业设计指导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顺利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打下基础。
(4)毕业设计进程指导。
首先,将毕业设计期间需要完成的各项工作进行列表统计,计算每项工作的完成时间,拟定合理的毕业设计进程计划。
毕业设计定题后,学生往往感到很困惑,不知如何开始。在进行论文撰写之前,指导老师首先要求学生根据毕业设计题目,拟定搜集提纲、参考资料。使得学生在进行论文撰写前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梳理思路。思路清晰后,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进程计划并对时间做出合理的分配,指导老师确认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对于时间安排不合理的同学,给予耐心的沟通交流,与学生共同协商拟定合理的进度计划。
其次,根据计划稳扎稳打获取数据、撰写论文。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安排,在指导过程中,老师自始至终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的一般选题,首先获取y量数据。鉴于学生的安全问题,在校内做模拟实验即可。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老师应引导学生将书本上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查阅资料的能力;鼓励学生要用批判的眼光去阅读材料,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探索。因为毕业设计本身就是一个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才能和想象力的锻炼机会。指导教师能正确引导,定使学生收获不少。
最后,督促学生按时段完成任务。
指导教师定期听取学生汇报毕业设计进度。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考勤、进度抽查,因材施教并做出分类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进程如有变动,需主动提前与指导老师沟通,说明情况。部分同学存在老师推一推就走一走,不推就停不前的现象。这就需要指导老师与学生悉心交谈,摸清学生的个性和心理,根据个体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措施,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任务,明确其自身的责任,渐渐养成主动完成任务的习惯。
(5)过程管理。
教学实践发现,毕业设计制度与管理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但最为突出的是在“过程管理”方面。“过程管理”松懈会造成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漫不经心,不去认真查阅资料,数据东拼西凑,通过复制粘贴的模式撰写论文内容。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指导与管理方面从制度化管理、过程化管理等方面严格要求,严格考勤,每周按时完成相应毕业设计的工作量(实验、论文撰写等),学生定期向指导老师汇报论文进展情况,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综合指导与过程管理有效地用于毕业设计各个环节,实施过程监控、指导和管理,从而确保毕业设计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要注意督促学生严格按计划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各项工作。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的丰富便捷为一些学生通过东拼西凑完成论文提供了可能,但同时也为毕业设计指导提供了方便。对学生最有利的毕业设计指导方式是面授指导,对于不能参加面授指导的学生来说可以退而求其次,通过电话、QQ互或Email的方式与指导老师互动。进而,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有毕业设计的参与者可当面或通过网络向指导老师汇报论文进展状况,解决疑惑问题。指导老师可以很好的对毕业设计工作进展控制并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6)毕业设计中的其他问题及对策。
在毕业设计指导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自身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在指导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指导老师要具有良好的心态和耐心,及时准确的与学生沟通思想,做心理疏导,认可学生的努力,让学生端正态度,提高自信心。指导老师及时与相关学生谈话,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心理,采用适合相关学生的方式方法,谈话随意自然,在谈话过程中端正态度,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给学生提供一个随和温馨的环境,给学生一种归属感。老师言传身教,让学生逐渐明确自己毕业设计的目的和任务,使得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梳理毕业设计的思路,认真组织内容,从而为毕业设计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关键词:农机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TS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953(2016)02-0046-04 DOI:10.13279/ki.fmwe.2016.0024
毕业设计作为高校学生本科阶段的一项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能力的一次检验和升华。然而,近年来由于受到高校扩招、师资力量、教育导向、就业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普遍下降已经成为各高校的突出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如何提高和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达到毕业设计的效果,已成为各高校的重要研究课题。
1农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毕业设计作为农机专业本科生的一项“大考核”,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指导经历,对该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1.1学生层面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1.1.1思想上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很多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真正含义、目的和流程都不清楚。有的学生主观上认为毕业设计类似于平时专业课的课程设计,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毕业设计就是走走形式,随便找些资料拼拼凑凑即可。基于这些想法,再加上毕业设计时间与学生找工作或考研备考时间冲突,所以就更加忽视毕业设计,抱着只要顺利通过毕业设计答辩即可的心理,在思想和行动上消极懈怠,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很难摆正心态认真踏实地去完成毕业设计的各项工作,大部分学生都是等到毕业设计要答辩的前夕,才“加班加点”地草率完成任务,根本无法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1.1.2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毕业设计是全面检验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需要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独立分析和思考问题,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解决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因此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完成高质量毕业设计的前提。从近几年指导毕业设计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课题不能很好地把握,甚至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在前期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对所学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所学课程知识在以后的就业中用不上,所以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认真消化和理解,导致专业知识学习的不扎实;②由于专业课程一般都是按照知识结构体系安排的,如果前期的课程学习有很大的欠缺,将会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如此恶性循环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不能很好地形成知识结构体系,进而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③农机专业的毕业设计一般都需要利用计算机软件(如CAD、Solidworks等)绘制二维图纸和三维结构模型,然而在学习这些软件时,学生只是在课堂上练习和操作,课后很少花时间去巩固,所以操作技能很难得到提高,导致在毕业设计时很难运用这些软件完成图纸和三维模型的制作;④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较差,不会查阅和利用文献资料去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撰写。1.1.3毕业设计与就业和考研冲突由于高校的毕业设计时间大多安排在大四上学期末和下学期,而这段时间又恰逢是学生找工作的黄金期和考研备考的关键期。对于找工作的学生,由于要忙于找工作、参加各种面试,有的用人单位甚至要求学生提前报到上岗,所以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对于考研的学生,由于大四上学期是毕业设计选题、查资料、定框架、开题等环节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考研备考的关键时期,很多学生很难控制和安排好时间节点,再加上大四下学期又要忙于复试,所以很难做好毕业设计。面对愈来愈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以及考研升学的激烈竞争,很多学生都感到分身乏术,所以很少有时间用来认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1.1.4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欠缺毕业设计的工作量大、难度也大,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基本上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但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一般的选题都很难独立完成,所以学生之间应该相互合作组成团队,在团队和指导老师的共同帮助下,顺利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但在实际的毕业设计中,发现很多学生都喜欢“单打独斗”,团队合作意识淡薄,协作能力欠缺,遇到问题时不喜欢与同学交流,加上指导老师指导的学生比较多,教学科研任务较重,很难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1.2教师层面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1.2.1毕业设计的选题不合理选题是毕业设计十分重要的环节,其难易程度、创新性、新颖性等直接关系到毕业设计的质量与水平。目前,高校的毕业设计选题大多数采取的方式是由指导教师自主拟定,然后将选题分配给学生,学生与指导教师沟通后,再最终确定毕业设计的选题。在一些高校,由于指导教师都有自己的科研项目,所以很多指导教师倾向于从科研项目中来拟定选题,有些选题不仅与生产实际相脱离,而且其理论性和学术性较强,导致学生很难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此外,有些指导教师拟定的毕业设计选题陈旧单一、缺乏新意和挑战性,学生只需按照传统的“套路”即可快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这样就失去了毕业设计的真正目的和效果。1.2.2指导教师的指导力度和责任心不够目前,高校的大多数教师都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因此他们用于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时间较少,投入精力不足。有些老师甚至直接让硕士研究生来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设计;也有些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的选题、指导过程中只与学生通过电话或邮件等方式进行联系,指导力度欠缺,所以不可能完全掌握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展情况;还有一些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要求不严,导致毕业设计的质量较差。1.2.3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队伍师资不足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队伍师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高校的招生规模连续多年在扩大,导致学生和教师的比例逐渐增大,因此每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增加,另外,教师还承担教学、科研等工作,导致指导任务加重。②毕业设计指导教学是一项实践性、方法性都很强的教学工作,对指导教师的知识面和指导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但在教师队伍中有很多教师是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他们在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缺乏经验,难以胜任毕业设计指导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质量。
1.3学校层面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1.3.1毕业设计的奖惩体制缺乏高校在本科毕业设计的管理体制方面还有所欠缺,如没有将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以及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因而无法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也间接地影响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积极性[3]。在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时,多数是依据指导教师填写的材料以及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对指导教师的评价结果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奖惩,导致毕业设计的指导流于形式,未能取得预期的成效。1.3.2毕业设计经费和教学资源不足毕业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只有配置一定的经费和相应的教学资源作为保证,才能完成好这项重要教学任务。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增多以及教育经费和资源短缺,学生毕业设计经费日趋紧张。主要表现在:①对学生毕业设计的补助较少;②教育资源有限,如图书资料陈旧、文献资料库不齐全、实验设备和器材不足;③毕业设计缺乏校外实习基地,很多学生只能是“纸上谈兵”。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2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2.1加强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要性认识的教育
学生是毕业设计的主体,指导教师只是起协助和引导作用,毕业设计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以及重视程度,因此加强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要性认识的教育十分必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①在毕业设计开始的前一学年就开展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教育,可以通过讲座、动员、就业指导等形式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进行宣传,使学生认识到毕业设计的作用和意义;②鼓励低年级的学生观摩高年级学生的毕业答辩,不但有助于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理解和认识,而且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毕业设计的要求,让学生做好思想准备,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2.2提前进入毕业设计教学环节
为更好地解决毕业设计与学生就业、考研在时间上相冲突的问题,可以将毕业设计的时间提前,将毕业设计的周期设置为两年,具体可采取将传统毕业设计时间从第八学期提前到第五学期。第五学期(即大三上学期)开设了很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专业课程都刚学不久,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都比较扎实,在此时安排毕业设计,学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构思设计方案并解决问题。为了避免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周期拉长而产生消极怠慢的心理,可以定期安排进度汇报或抽查等以此进行监督。
2.3鼓励学生组建毕业设计合作团队
由于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较多,所以用于指导每个学生毕业设计的时间较少,因此应积极鼓励学生组建毕业设计团队。在建立团队时,可以由3~5名选题结构相似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由于选题结构相似,采用的方法基本类似,便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也可以以寝室为单位,同寝室的同学彼此之间相互了解,也便于学习和交流。另外,团队成员最好在知识能力上能够形成互补,这样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帮助和探讨,从而解决单个学生“势单力薄”无法应对毕业设计的问题。团队可以推举一名成员作为组长,负责监督团队成员毕业设计进展和与指导老师沟通。团队应定期进行毕业设计进展汇报,各成员可以向指导老师汇报进展并提出遇到的难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老师的指导效率,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2.4以学生自主选题为主,教师选题为辅
毕业设计的选题要充分结合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如果选题太难、要求过高,就会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4]。笔者结合自己的指导经历,发现将选题的权力下放给学生,只要学生的选题符合毕业设计选题的要求即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学生自主选题,都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能力经过深思熟虑的,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5加强对毕业设计过程的指导和监督
加强对毕业设计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可以有效地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学校和教师应制定适合本专业的毕业设计管理监督机制,明确毕业设计各环节的工作进度,对每一个细节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并对毕业设计进行阶段性检查,尤其要做好选题、开题、中期检查以及后期的预答辩等工作[5]。
2.6加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指导教师是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者和指导者,针对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指导教师少、学生多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加强:①对刚引入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进行培训,充实师资力量;②对在企业实习且毕业选题来源于企业实际问题的学生,可以临时聘请企业工程师作为学生的指导教师,这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毕业设计指导压力,而且可以给学生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2.7建立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奖惩机制
建立对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奖惩机制,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对在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成绩和表现突出的指导教师,以及被评为优秀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作为教学评优的首要对象,为他们的绩效考核加分,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示范作用,为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6-8]。
2.8加大对毕业设计经费和资源的投入
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需要学校经费和教学资源的支持。因此学校应加大对毕业设计经费的投入力度,为学生毕业设计提供必备的物质基础和设备条件。应根据毕业设计的性质对学生予以相应的补助,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开放教学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文献资料及创造良好的毕业设计环境。
3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高校本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均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抓好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加强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和完善毕业设计质量监督和管理体制,才能提高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吕芳.工科本科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1):156-157.
[2]周艳荣,张玉莲,刘松平.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21):58-60.
[3]张兰萍,田丰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现状的分析与改革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0(5):61-63+123.
[4]梅永.本科生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7):44-45.
[5]袁哲,姚永明,范淑清,等.提高机械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研究[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5(1):64-68.
[6]王应彪,李明,王远,等.“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5,43(8):48-50.
[7]董春芳,冯国红,姜雪松,等.基于能力培养目标的质量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J].森林工程,2013,29(5):154-157.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现象;科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214-02
毕业设计(论文)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科生毕业设计是教学培养计划的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对大学四年的理论环节学习的总结与知识升华,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筑造坚实的基础。对于工科类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和设计图纸是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体现,毕业设计环节的锻炼,可使学生具备严谨的思维方法、较好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制约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因素很多,涉及以下方面。
一、工科毕业设计选题问题与对策
选题工作包括指导老师立题和毕业设计学生选题两个环节。指导老师确定研究题目的过程称为立题,该项工作关系整个设计的周期与质量。准确的题目有助于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必须严把毕业设计立题关,确保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工科类毕业设计题目来源于科学研究项目、企业生产一线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类别有基础理论科学研究、技术工程开发以及工程设计三大类。一般指导老师将确定好的题目直接安排给所带的学生,但在实际执行时,此方法存在的一些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如毕业设计工作量偏大或偏小、题目缺少工程背景以及研究内容跨专业程度过大等,制约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甚至有的毕业设计题目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脱钩。针对以上亟待解决问题,根据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经验,毕业设计立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题目的设定,在最终毕业设计题目确定之前,必须进行毕业设计立题申请,成立毕业设计立题审核专家组对指导老师提出的毕业设计题目进行逐一研究与讨论,评价题目的可行性,通过专家组的研究决定指导老师提交的题目是否可以立题,对于存在问题的题目,给出修改建议,以便学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近年来陕西理工学院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实现学生和毕业设计题目的双向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能力和自身的发展需要,在毕业设计系统中实现双向选择,每个学生至少可以预选报三个毕业设计题目志愿,同时附上自己的专业信息和研究特长,指导老师在此基础之上,在毕业设计选题系统中再确定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有效避免直接将毕业设计题目分配给学生存在的弊端,同时也激发学生对该课题的兴趣,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达到毕业要求。
二、工科毕业设计文献查阅、开题报告问题与对策
对于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研究工作的总纲领,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起到指导性的作用,阅读大量中外文献是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首要工作。对于开题报告工作,最好阅读与该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明确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方向,通过大量阅读,书写文献综述,阐明该课题已经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然后对于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分类细化,哪些属于国内都没有解决的学术问题,哪些属于国外已经解决而国内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研究有方向,针对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提出自己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的填写工作。
三、工科毕业设计电子资料问题与对策
工科毕业设计资料主要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工程图纸以及开题报告等。近年来,毕业设计电子资料逐渐取代纸质资料,方便师生信息交流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完善与改进。
1.毕业设计电子论文格式规范化与对策。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化也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规范化的毕业设计论文可以给美的视觉效果,更好地展现学生毕业设计劳动成果。但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不规范的论文现象。究其原因:一方是在学生对毕业设计规范化的实施意义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就是指导老师没有严格要求或指导不到位,从思想上根本没有重视本次毕业设计格式规范化的重要性。对于此类问题应对学生进行该方面教育工作,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毕业工作,切实重视毕业设计格式规范化的重要性。毕业生通过对自己论文格式的规范化处理,也是在锻炼自己、规范自身的行为,逐步形成一种做事情的态度和方法,为走上工作岗位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
2.毕业设计电子工程图问题与对策。对于毕业设计工程图纸,传统的方法,工程图纸在绘图室采用手工绘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学生招生数量的增加,计算机绘制越来越适应目前形式的发展,计算机绘图已经逐步替代手工绘图,电子版的图纸很方便师生交流信息,为柔性化的指导工作建立良好的基础。但电子图纸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寻找往届毕业设计图纸,出现毕业设计工程图纸抄袭现象,同时弱化了传统手工绘图的基本能力。对于此类问题,本科毕业设计图纸可以采用电子图纸与手工图纸同时进行的方法,如对于工科机械类毕业设计题目,在给学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时,要求学生用计算机绘图同时也得采用手工制图相关的零件图。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抄袭现象,同时又加强了学生手工绘图的基本能力。同时加强论文重复率和相似性检测工作,要求工科类本科毕业设计重复率不能超过10%,可有效杜绝学生大面积抄袭别人的学位论文,举办科学道德与学风宣讲大会,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研究态度。
四、工科毕业设计过程指导问题与对策
1.团队指导与资源优化。团队具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团队具有集体的智慧,团队具有柔性化的指导优势。因此急需要团队的建立与扩展。团队指导可以将不同的指导老师优质资源共享,实现高效、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通过优质资源互补原则,借助兄弟院校的试验平台或丰富的理论经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如陕西理工学院可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相距较近的省内高校联合指导学生,也可让学生去兄弟院校进行毕业设计的实验工作,使我校毕业生真正体会到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精髓,也使得我校毕业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发展速度更快,人际交流与合作能力更强。例如,对于研究增材制造方面的题目,就需要优质资源共享方式,如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已在增材制造方面取得创造性成就,无论是实验设备,还是实验水平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甚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力。所有这一切都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也可邀请该校的增材制造方面的专家来我校进行学术报告,以激励我校毕业生的求知欲望,拓宽其毕业设计的新思想、新方法。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搭建我校增材制造实验室,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学生提供实验的条件和场所。
2.周汇报环节的实施与推进。毕业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每周定时安排课题组的汇报与总结,让学生以PPT的形式汇报自己的一周内的工作情况,即使没有进展也要汇报工作。达到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时检查学生一周的工作情况,及其对课题的研究进展,包括查阅资料、企业调研、实验进展、CAE软件运算进程、国内外学术领域的研究状况以及该研究能否解决实际的问题。及时发现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便于指导老师有的放矢地安排和指导学生。课题汇报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当然汇报不是走形式,对于本次汇报工作表现相对落后的同学,要求提出改进与后续的措施,否则按照学校毕业设计教学文件规定延迟或终止毕业设计进程。
五、工科毕业设计答辩、成果保护问题与对策
毕业设计答辩是指导老师和毕业设计学生辛苦劳动的收获节点,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创新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如何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首先要扎实做好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做到有备无患,只有在毕业设计工作过程中付出了,才能在毕业设计答辩过程中心中有数,临阵不慌。也可对毕业设计答辩整个过程进行录像,从录像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大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锻炼自我表达能力的机会。毕业设计答辩结束后,毕业设计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设计思想、方案及其预期的成果以论文、专利等形式进行保护,一方面在肯定师生辛勤劳动的成果,另一方面在夯实该领域的研究基础,推动科学研究健康成长。
六、结语
通过对工科类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探讨与分析,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及实施对策如下。
第一,毕业设计选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题目的研究价值以及应用前景等,进行优化与分析,同时结合学生的水平而定。
目前,多数高职学生经过两年半的理论学习后,在第五学期课程结束后开始选择课题,然后带着论文指导书,边实习边撰写毕业论文;学校在第六学期组织中期检查,了解毕业综合实践进展情况;在第六学期后期,毕业综合实践结束,学校组织答辩工作,并给出成绩。在整个过程中,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毕业综合实践的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方面:
毕业综合实践阶段和找工作阶段存在着冲突,多数学生在短期内频繁跳槽,实习岗位也跟着变化多样,占据了大量的精力。而一旦找到合适的岗位上岗预就业后,由学生变成了准员工,主要精力就转放在工作上。于是就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认真准备毕业论文,直到答辩前匆忙准备,采取各种方式应付了事,严重影响了毕业综合实践成果的质量。
(2)教师方面:
一方面由于学生实习地点分散化,指导教师只能通过电话和网络进行指导。两者的交流会因时空限制,不能连续、及时地开展。对教师来说,无法督促学生及时提交毕业论文等材料,经常会出现前中期时间很充裕,到后期却要忙通宵,加班突击,对材料的提交时间没办法控制。第二方面,指导教师少,学生人数多,一般一个指导教师指导超过10个学生,便难以做到对每个学生都给予认真细致的指导。
(3)管理方面:
对职能部门来说,由于缺乏实习跟踪与反馈信息的管理系统,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实习单位落实情况、论文进展情况、教师指导情况等信息,出现管理无法到位的现象。此外,大量繁杂的手工管理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影响到管理质量和效率。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清晰地认识到这些方面对毕业综合实践质量的严重影响,采用信息化管理就是适应信息时代变化的需要,同时解决了过程管理和指导不到位的问题,保证了毕业综合实践的质量。据笔者的统计,截至2014年5月,浙江省47所高职院校中的41所学校已经建立了基于网络平台的毕业综合实践管理信息系统,为毕业综合实践的组织和管理提供全程服务,为身处异地的师生提供信息交流平台。
2毕业综合实践信息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笔者所在学校从2013届毕业生毕业综合实践工作中开始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了校外毕业综合实践管理平台,实现了从顶岗实习单位落实、选题、教师指导、毕业论文撰写、成果整理的全过程管理和网络化管理,具有较强的管理功能。
2.1毕业综合实践管理平台的运行流程
2.1.1平台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平台实施两级管理模式,教务处作为平台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毕业综合实践的规章制度,制定工作流程,汇总各二级学院毕业综合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顶岗实习单位、毕业综合实践题目、毕业答辩小组名单和总结等资料;维护和完善网络管理平台,对平台数据进行分析,并统计数据;组织各二级学院交流。各二级学院则成立毕业综合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制度实施细则;委派指导教师,组织落实实习单位,开展选题和审题等工作;组织学生动员工作,召开安全宣传会,并做好安全检查、毕业综合实践进度与质量检查;成立答辩小组,组织答辩,审定保存毕业综合实践成果等。
2.1.2平台的角色权限
平台的使用对象包括各级领导、专业主任、指导教师和学生等。校管理员负责平台的初始设置,导入师生基本信息,设置各类人员角色,下发学校文件,汇总二级学院资料;二级学院管理员设置各专业的毕业综合实践起止时间,设置二级学院的各类角色,并建立师生的对应关系,设置答辩信息,下发二级学院文件,保存学生成果材料;教师在线布置作业、批阅实习周记、下发任务书,并指导学生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学生在线完成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单位信息、实习信息及企业指导师傅信息等)并及时汇报实习进展情况和撰写毕业论文。通过设置不同的权限功能,一人可以担任多种角色,可以查看不同信息。平台运行流程如图1所示:
2.2毕业综合实践过程监控
第一,学生到实习单位报到后一周内,将个人实习信息、企业指导老师信息等输入到平台中,同时开始以周记形式将实习进程、工作任务以及毕业设计完成情况写入平台中汇报给指导教师。如发生实习单位变更的,可以重新录入单位信息,以便指导教师随时掌握实习情况。第二,选题确定后,师生通过平台上传下载完成任务书和开题报告,当学生所写内容通过教师评阅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避免出现答辩前匆忙应付的情况。各级管理人员则通过平台对选题、开题的进度、质量、教师指导人数等进行检查和督促,确保工作有序开展。第三,通过事先设置开题报告、毕业论文的提交时间,指导教师可以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对不认真进行毕业设计、不及时提交论文材料的学生进行教育,避免出现答辩前匆忙修改现象。教师对学生材料的评阅情况、对学生学习指导情况、师生交流情况都会记载在平台上。各级管理人员通过平台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进行监控,及时督促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第四,后期可检查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学生的成果完成提交情况、答辩的具体安排等。各级管理人员则通过平台信息及数据统计功能,对毕业设计组织工作和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认真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工作的质量。
3毕业综合实践信息化管理的实践成效
3.1实现了全程动态网络化管理,做到了分散实习集中管理
通过毕业综合实践管理平台,实现了从选择指导教师到递交实习报告,从布置选题到论文定稿,从初定实习岗位到签订就业协议书,完成了全过程的网络化管理;通过平台,学生可以书写周记、在线提问、完成作业、上传开题报告、上传论文等,教师可以批阅周记、布置作业、回答问题、下发任务书、批阅论文等,两者实现远程在线指导与学习,建立起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实现了全过程的动态化管理;通过平台,突破了师生之间的时空界限,分散实习的学生可以集中在平台上管理,有效解决“放养式”实习带来的管理难度。
3.2提高了毕业综合实践的指导质量,体现了学生指导个性化
结合学校对周记撰写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提交规定、实习单位及企业指导师傅信息填写要求,平台可以依据不同专业设置实习起止时间,设置周记撰写的时间和字数要求,设置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提交时间点,从而适应不同专业对实习管理过程的特殊要求,也避免了临时补救、指导流于形式等情况的发生。指导教师通过批阅周记,及时了解学生实习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同时,对照材料提交进度,指导教师可以及时督促学生提交材料,并对学生每一稿的写作情况提出具体切实的修改意见,有效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3.3实施了流程化的管理,促进了管理效率的提高
在毕业设计前一学期,学校依托卓越工程师系列讲座、主题论坛、学术沙龙等形式,先后邀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研究所、Altera公司、Xilinx公司、新百利制造工程有限公司、广州泰克公司、海格通信集团、固伟电子有限公司、湖南中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桂林高新科技园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从用人单位的角度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毕业班学生剖析产业人才需求方向,介绍国际标准化设计规范,传授工程设计方法和技巧。这些来自企业的实例常涉及许多新思想、新原理和新技术,学生意识到其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对毕业设计课题的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大大提高,形成浓厚的工程实践氛围。
2提高工程设计选题比例,鼓励到企业做设计
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围绕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这三大目标,加大紧密结合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创新型选题的比例。注意选题的深度、广度与工作量大小要与本科生的实际能力和学校的教学计划相适应,不能贪多求大,要确保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题或取得阶段性成果。工科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中,工程设计型、应用型题目应占80%以上。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到毕业设计选题中,为学生接触行业的前沿科技、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创造条件。
鼓励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平台,由厂方提供实际工艺改革项目、新产品开发项目或工程设计项目,学校教师与厂方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拟定设计题目。条件成熟的部分专业也可安排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中完成毕业设计。企业提出毕业设计题目和导师人选后,学校依据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审核。题目确定后,由学生网上选题。选题页面提供课题工程背景、学术价值、经济价值方面的简要介绍,企业指导项目还需提供合作企业概况和企业导师简介。
3加强过程监控,确保设计质量
学生选题名单确定后,在第七学期末前两周内安排学生与导师见面,由导师详细介绍课题的内容和要求,向学生下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布置文献检索、外文文献翻译和开题报告等任务。对于企业指导毕业设计的项目,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由校企双方通过协商,确定本届毕业生指导的具体安排和管理措施。学校向企业方介绍本校毕业论文的规范要求和教学流程安排,提供《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条例》、《毕业设计(论文)撰稿指南》、《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汇集》等相关资料。遴选企业指导教师时,要求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丰富的独立科研经验。
在毕业设计进行到第三周时,开展初期检查,重点检查题目设置、课题主要任务与要求、工作量和进度安排等。第七周时进行中期检查,审查进展情况、有无偏题或跑题、完成课题存在的困难和解决方案。在答辩前一个月,重点检查学生的设计和论文初稿,督促学生按时按量完成设计任务。校外进行的毕业设计工作,学生按企业作息制度上下班,由导师对学生进行考勤,学生每月一次书面汇报毕业设计进展情况。论文环节中专业方面的指导与论文专业内容质量的把关由企业导师负责,学校教师负责论文的形式审查,协助做好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协调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毕业设计经费向与生产实践、科研、社会需求相结合以及硬件设计制作较多的课题倾斜,毕业设计评优指标也向此类课题倾斜。
4改革成绩评价模式,引入企业专家意见
毕业设计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小组三部分评分组成,分别按30%、20%和50%加权得到总分,最后由学院答辩委员会审核。对于校内进行的工程类毕业设计课题,评阅和答辩环节需聘请相关专业的企业专家参与,并将评价意见反馈至学院及指导教师处。通过企业界的评价干预,促进毕业设计与工程应用需求的良性对接。对于企业指导的毕业设计,验收时,设计方案和结果需接受生产现场的检验和评价。
关键词: 高专学生 毕业设计 选题 指导 答辩
1.引言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毕业前接受课题任务,在专业教师指导下通过调研、查阅文献、收集资料、理解分析、制定设计方案并进行创新性设计获得专业成果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是一个综合性专业实践过程,是对学生大学所学知识的全面检验,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增强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毕业设计,学生会进一步巩固、扩大和深化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目前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近几年来指导高专学生毕业设计研究发现,要通过毕业设计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只是期望的目标,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不高,流于形式,如机电类论文变成了纯理论,这其中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1)时间仓促。
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时间虽为一学期,但这一学期中毕业实习时间与就业时间冲突,许多还没找到工作的学生为了能在毕业前能找到好单位,在就业过程中频繁地参加招聘会、面试,导致完成毕业设计的时间无保证。而已确定工作单位的学生,要顶岗实习,无暇顾及毕业设计。时间的仓促让学生在进行论文选题、查阅文献、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未能对选题和整篇论文的构思作深入的探讨,从而导致论文的深度和广度有所欠缺。
(2)盲目选题。
学生选题带有较大的盲目性,部分学生缺乏对本专业的全面深刻的认识,在既不了解设计内容又不完全了解自己能力的前提下,单凭兴趣进行选题,结果往往选的题不切实际;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毕业设计选题时不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能力选题,而是选择老师,选择自认为要求不太严格的教师所给的题目,以求毕业设计顺利通过。
(3)疏于管理。
指导老师从拟定毕业设计题目到毕业设计结束,投入精力的多少直接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由于高校扩招,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教师需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一名教师需要指导若干名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明显不到位。而学生就业或实习往往不在学校,导致指导与设计相分离。
为避免毕业设计流于形式,真正达到训练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必须从论文的选题、科学合理的指导、严格的考核机制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3.科学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龙头,选题是否合适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高专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专业知识相对匮乏,因此教师选题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因材施教。如果题目选得太空洞,缺乏深度和广度,学生就得不到锻炼;如果题目选得太难,不仅时间不允许,而且学生无从下手,最终完不成任务。鉴于以上问题,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权衡选题。
(1)要尽可能联系生产实习实际。
选题要理论联系实际,毕业设计不一定非由指导老师来命题,学生也可结合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自主选题,由指导老师给予引导和把关,这样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学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专业意识,在实习过程中会主动去了解、熟悉有关生产实际情况,有利于调动积极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PLC控制”,部分学生在实习单位就是从事PLC相关的工作,可联系生产实际或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一系列改进或创新性设计。
(2)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深度。
选题要避免空洞、泛泛而谈的题目,如“×××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这类命题学生只能从网上下载然后拼拼凑凑,使毕业设计完全成为流于形式的一项任务。如笔者给出的“力矩电动机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电磁抱闸制动”,这个课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安排4个学生去做,分两组,每组2人,因为高专学生往往学习的自觉性和动力不足,一个人碰到困难,也许就会畏缩,而两个人可以一起讨论,激发兴趣。一组做结构部分设计,一组做控制部分设计,而且题目有一定的新意。力矩电动机属于电动机的一种,但工作特性不同于一般的电动机,这需要学生去查阅资料,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4.合理的指导模式
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老师是学生的引路者,其作用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完成的质量。在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对毕业设计缺乏认识,往往只是照一些参考资料照搬照抄,为了拿到毕业证书而完成任务而已。对于这类学生,指导老师应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和工作态度。毕业设计任务书下达后,指导老师要引导学生制定一套合理的进度计划。整个指导过程大概分三个阶段:初期要求学生查阅和收集与选题相关的资料;提出课题的总体规划及设计内容或要求。中期检查任务的落实及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进展的方向。在答辩前一个月左右结合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要求规范格式,并对答辩的准备工作作出指导。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老师应加强启发和辅导,加强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对于学习差的学生,应加强个别辅导,耐心讲清楚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然后督促其按照进度计划,按部就班地搞好设计。对于成绩优良的学生,指导老师要启发其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对其合理的设想要充分肯定、予以鼓励、加以帮助,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设计的动力。
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长期不在学校,因此很难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针对这种情况,可采取学校指导与企业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根据实习基地的生产实际,学生可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设计,在此期间,指导老师也应督促学生定期汇报论文的进展情况,并及时提出建议或意见。
5.严格答辩要求
组织答辩和成绩评定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全面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生毕业资格评定的最后一个依据,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严格答辩要求、科学评定成绩将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学风。如果学校对论文的答辩和成绩评定也是流于形式,则会降低下一届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给今后的毕业设计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系部应该按专业或学科成立若干答辩小组,答辩小组组长应由副高职称以上教师担任。学生在毕业设计结束后,要按任务书中的规定,将所写的论文和其它相关资料整理并装订,在答辩前交指导老师评阅签字后,再由答辩委员会指定的评阅教师审阅,对不符要求或评分不及格者不予答辩,可视情况推迟答辩。答辩时间应控制在学生汇报毕业设计成果15分钟,教师提问15分钟为宜。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综合权衡指导老师的评分、评阅人的评分和答辩小组成员的评分,对抄袭或非本人所写论文虽质量很高但答辩一无所知的学生,要暂缓毕业,决不姑息。
6.结论
毕业设计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专院校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技能,因此更应重视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不要让学生为了毕业而完成任务。笔者深信,只要大家提高认识,并把这种认识付诸于行动,就一定能把毕业设计的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选题工作包括指导老师立题和毕业设计学生选题两个环节。指导老师确定研究题目的过程称为立题,该项工作关系整个设计的周期与质量。准确的题目有助于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必须严把毕业设计立题关,确保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工科类毕业设计题目来源于科学研究项目、企业生产一线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类别有基础理论科学研究、技术工程开发以及工程设计三大类。一般指导老师将确定好的题目直接安排给所带的学生,但在实际执行时,此方法存在的一些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如毕业设计工作量偏大或偏小、题目缺少工程背景以及研究内容跨专业程度过大等,制约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甚至有的毕业设计题目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脱钩。针对以上亟待解决问题,根据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经验,毕业设计立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题目的设定,在最终毕业设计题目确定之前,必须进行毕业设计立题申请,成立毕业设计立题审核专家组对指导老师提出的毕业设计题目进行逐一研究与讨论,评价题目的可行性,通过专家组的研究决定指导老师提交的题目是否可以立题,对于存在问题的题目,给出修改建议,以便学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近年来陕西理工学院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实现学生和毕业设计题目的双向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能力和自身的发展需要,在毕业设计系统中实现双向选择,每个学生至少可以预选报三个毕业设计题目志愿,同时附上自己的专业信息和研究特长,指导老师在此基础之上,在毕业设计选题系统中再确定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有效避免直接将毕业设计题目分配给学生存在的弊端,同时也激发学生对该课题的兴趣,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达到毕业要求。
二、工科毕业设计文献查阅、开题报告问题与对策
对于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研究工作的总纲领,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起到指导性的作用,阅读大量中外文献是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首要工作。对于开题报告工作,最好阅读与该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明确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方向,通过大量阅读,书写文献综述,阐明该课题已经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然后对于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分类细化,哪些属于国内都没有解决的学术问题,哪些属于国外已经解决而国内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研究有方向,针对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提出自己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的填写工作。
三、工科毕业设计电子资料问题与对策
工科毕业设计资料主要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工程图纸以及开题报告等。近年来,毕业设计电子资料逐渐取代纸质资料,方便师生信息交流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完善与改进。
1.毕业设计电子论文格式规范化与对策。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化也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规范化的毕业设计论文可以给美的视觉效果,更好地展现学生毕业设计劳动成果。但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不规范的论文现象。究其原因:一方是在学生对毕业设计规范化的实施意义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就是指导老师没有严格要求或指导不到位,从思想上根本没有重视本次毕业设计格式规范化的重要性。对于此类问题应对学生进行该方面教育工作,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毕业工作,切实重视毕业设计格式规范化的重要性。毕业生通过对自己论文格式的规范化处理,也是在锻炼自己、规范自身的行为,逐步形成一种做事情的态度和方法,为走上工作岗位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
2.毕业设计电子工程图问题与对策。对于毕业设计工程图纸,传统的方法,工程图纸在绘图室采用手工绘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学生招生数量的增加,计算机绘制越来越适应目前形式的发展,计算机绘图已经逐步替代手工绘图,电子版的图纸很方便师生交流信息,为柔性化的指导工作建立良好的基础。但电子图纸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寻找往届毕业设计图纸,出现毕业设计工程图纸抄袭现象,同时弱化了传统手工绘图的基本能力。对于此类问题,本科毕业设计图纸可以采用电子图纸与手工图纸同时进行的方法,如对于工科机械类毕业设计题目,在给学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时,要求学生用计算机绘图同时也得采用手工制图相关的零件图。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抄袭现象,同时又加强了学生手工绘图的基本能力。同时加强论文重复率和相似性检测工作,要求工科类本科毕业设计重复率不能超过10%,可有效杜绝学生大面积抄袭别人的学位论文,举办科学道德与学风宣讲大会,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研究态度。
四、工科毕业设计过程指导问题与对策
1.团队指导与资源优化。团队具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团队具有集体的智慧,团队具有柔性化的指导优势。因此急需要团队的建立与扩展。团队指导可以将不同的指导老师优质资源共享,实现高效、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通过优质资源互补原则,借助兄弟院校的试验平台或丰富的理论经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如陕西理工学院可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相距较近的省内高校联合指导学生,也可让学生去兄弟院校进行毕业设计的实验工作,使我校毕业生真正体会到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精髓,也使得我校毕业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发展速度更快,人际交流与合作能力更强。例如,对于研究增材制造方面的题目,就需要优质资源共享方式,如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已在增材制造方面取得创造性成就,无论是实验设备,还是实验水平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甚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力。所有这一切都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也可邀请该校的增材制造方面的专家来我校进行学术报告,以激励我校毕业生的求知欲望,拓宽其毕业设计的新思想、新方法。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搭建我校增材制造实验室,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学生提供实验的条件和场所。
2.周汇报环节的实施与推进。毕业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每周定时安排课题组的汇报与总结,让学生以PPT的形式汇报自己的一周内的工作情况,即使没有进展也要汇报工作。达到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时检查学生一周的工作情况,及其对课题的研究进展,包括查阅资料、企业调研、实验进展、CAE软件运算进程、国内外学术领域的研究状况以及该研究能否解决实际的问题。及时发现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便于指导老师有的放矢地安排和指导学生。课题汇报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当然汇报不是走形式,对于本次汇报工作表现相对落后的同学,要求提出改进与后续的措施,否则按照学校毕业设计教学文件规定延迟或终止毕业设计进程。
五、工科毕业设计答辩、成果保护问题与对策
毕业设计答辩是指导老师和毕业设计学生辛苦劳动的收获节点,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创新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如何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首先要扎实做好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做到有备无患,只有在毕业设计工作过程中付出了,才能在毕业设计答辩过程中心中有数,临阵不慌。也可对毕业设计答辩整个过程进行录像,从录像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大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锻炼自我表达能力的机会。毕业设计答辩结束后,毕业设计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设计思想、方案及其预期的成果以论文、专利等形式进行保护,一方面在肯定师生辛勤劳动的成果,另一方面在夯实该领域的研究基础,推动科学研究健康成长。
六、结语
关键词:艺术 高职院校 毕业设计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在2015届毕业设计工作中,充分研究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规律,分析了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现状和目前面临的问题,结合学院推行的“主题+项目”教学法,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强调流程管理。针对专业的特殊性,建立符合艺术类高职院校发展情况的毕业设计监控系统,从而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完成相关的设计工作,达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增强学生素质的目的。
一.运行机制
1.毕业设计项目规划。毕业设计的项目规划是指为整个毕业设计过程明确最终目标,制定短期或长期的计划安排,拟定详细策略,并确定各阶段的主要任务。管理学理论认为,项目规划是最基本、最关键的。
2.毕业设计组织配置。毕业设计的组织配置是根据已定计划,为项目确定运行行为主体、发展组织结构。组织配置包括人员的配置和资源的配置。
3.毕业设计监督机制。目前,学院安排有院、系两级督导,在此基础上安排下一级基层监督,即教研室监督。监督工作具体可分为前期检查、中期检查、后期检查三个阶段,各阶段形成报告并将结果予以公示。
4.毕业设计质量控制。毕业设计质量控制是为设计实践确定直接的设计行为,判断是否按计划进行。质量控制更注重整个设计实践中的质和量,并具有直接的对照标准。
二.实践情况
1.第一阶段:前期策划。在院部毕业设计工作要求的基础上,撰写《毕业创作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明确毕业设计教学目标,强调毕业设计选题应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体现专业性、时代性、规范性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根据专业特点,毕业作品创作的管理按照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毕业设计项目应囊括毕业作品创作、毕业实习教学、毕业展示及答辩等环节。
根据《实施细则》要求,结合具体教学安排情况,制定《毕业设计教学实施计划》。在《实施计划》中,对毕业设计各阶段工作的时间点、工作内容、工作要求、执行人员进行了确定,分项目合理定位,责任到人。
2.第二阶段:中期管理。根据第一阶段课题申报及评阅情况,除毕业设计工作的基本规范外,突出开展同一主题性、情境性、场景性的课题设计:以产品特点开展系列性课题设计;根据工艺特点开展成套课题设计;计划参赛比赛开展课题设计;导入企业项目开展课题设计。为更好把握毕业设计进展情况,要求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日常工作进行跟踪记录,填写《指导记录表》并由教研室进行检查。
这一阶段工作重点是毕业设计中期检查。根据《中期检查工作安排》,各专业教研室分批进行中期检查工作,采取学生汇报,中期评阅小组成员到场听取汇报并记录的方式,对毕业设计第一阶段工作进行检阅。同时,这也是针对毕业答辩进行的一次模拟。中期评阅小组填写《毕业设计中期检查表》,对毕业设计第一阶段工作的工作量、工作进度量化考核。检查结束后,将检查结果汇总通报,对不合格人员提出整改意见,并于20日后再次进行整改检查。中期检查是毕业设计流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求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足够重视。
3.第三阶段:后期工作。毕业答辩之前,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分别填写《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阅表》和《毕业手册》,对学生毕业资格进行审核。审核通过者按照答辩要求及程序参加毕业答辩。答辩过程以学生自述和回答问题为主,答辩小组填写评语并给出答辩分数。答辩情况当日进行汇总通报,有违反《毕业创作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或其他原因导致答辩不合格者,于2日内提出申诉。针对申诉内容,系部及毕业创作指导小组与3日内给出裁决意见,下达裁决书,并于7日后组织二次答辩。
毕业答辩工作完成后,指导教师填写毕业答辩成绩,由毕业班指导教师、教务秘书和辅导员协同完成毕业作品的著作权、专利申报和毕业生档案工作。
关键词:毕业设计;指导方法;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4-0020-03
1引言
毕业设计作为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常规性内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主要手段,是学生在校期间对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检验、总结和提高,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接受课题任务,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取得成果的过程[1]。同时,毕业论文作为检验毕业设计效果,评估学业成绩的一种重要方式,其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合理性会直接反映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因此,做好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在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设计质量呈下滑趋势[2][3]。在毕业设计选题、学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以及毕业论文质量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毕业设计指导方法的角度提出重在引导、严格管理、全面培养的全新理念,强调在本科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在指导思想上,应当坚持重在引导的核心理念,明确自身责任,站在宏观的、全局的立场上,从毕业设计选题、文献检索、确定毕业设计方案等多个层面,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指导方式上,要时刻遵循严格管理的行为准则,在课题设计实现过程中通过设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定期检查毕业设计进度,适当安排重点、难点的讨论时间等相应措施,切实发挥指点、督导的作用;在指导目标上,要牢固树立全面培养的基本思想,从思想素质和实践能力两方面,培养创新型人才。以下分别从指导思想、指导方式及指导目标三个层次详细阐述这种理念,期望会对当前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所帮助。
2重在引导
本科毕业设计的主旨不是强调学生一定要完成某类实际或虚拟项目的研发,最终获得可以投入应用的真实产品,而是充分调动学生发散思维的意识,锻炼和启发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自我综合、自我分析、自我评估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检索文献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学术写作和学术讲演能力,为其今后走向社会,成为优秀的应用型或学术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确定了毕业设计的指导思想――重在引导,指导教师应该明确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只是最大程度地引导和启发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到实际工作中去。
首先,在毕业设计选题方面,指导教师应当认真了解学生的需求,主动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增强互动性。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龙头,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4]。毕业设计题目一定要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主,尽量选择一些联系实际工程应用、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的题目,让学生能了解、把握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高等学校应大力提倡选题的互动性,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些符合自身特点的课题,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研究热情,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但同时也会引发一些问题。一方面,选题过于灵活可能导致课题涉及交叉或边缘学科领域的内容,从而给指导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为此,指导教师应当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勇于拓展新的研究领域,适应选题方式的变革。另一方面,学生自主选题包含一些不科学因素,当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存在难度大、缺乏综合性等问题时,指导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合理剪裁,帮助学生掌握项目分解和组织的技巧。
其次,在毕业设计思路方面,指导教师不应当命令式地要求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应该只是从宏观角度告知学生一个项目或课题正常的开发流程,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查阅文献,自主进行需求分析,了解课题背景,自行提出设计方案及技术路线,自主安排工作进度,最终高效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很多自身很难解决的问题,诸如课题细化及分解、中英文文献检索等,指导教师应该根据经验主动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难题,通过讲解其他相关课题分析、分解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尝试毕业设计课题的模块划分。如果多个学生联合开发一个较大规模的课题,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在程序编制过程中为其他子课题预留相应的接口。文献检索及应用是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需要着重培养的一种能力,很多本科毕业生一开始从事学术研究时,在图书馆里不知所措,虽然现在的图书馆都提供有电子检索的装置,但是如何快速、准确检索出所需文献,尤其是如何利用查找出来的文献,仍然是困扰学生的难题。指导教师应适当以实例教授学生图书检索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要将侧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利用所检索的文献上来,培养学生模仿的能力,尽可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端正学生的科学研究态度。
最后,在毕业设计关键问题研究方面,指导教师应以提高学生实践技术水平为主旨,适当给出提示,引导学生自行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灵活变通、多向思维的能力。例如,计算机学院某个实际课题的目标是在EDA平台上实现简易的可屏蔽中断控制模块的编制,其中关键的输出信号需要三个输入信号联合决定,如何通过硬件电路实现正确的逻辑关系?在“数字逻辑”课程中曾详细介绍过卡诺图的应用,但遇到这种具体问题,学生仍然不知道如何解决。这时,指导教师一定不要直接帮助学生搭建电路,而只要给出相应提示,使学生自行深化所学知识,解决难题。同样,另一个实际课题需要学生在EDA平台上实现流水线机器的构建。流水线的结构在教科书及参考书上有很多实例。为了获得更好的毕业设计效果,指导教师应当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分析、比较各种设计方法的优劣,使学生不因循守旧,灵活变通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3严格管理
通过合理的选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导学生按照自行设定的毕业设计计划进行课题开发之后,指导教师要时刻遵循严格管理的行为准则来约束及督导学生的工作。
首先,指导教师应当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展,严格按照进度安排对学生实践效果给予合理评价。目前,高等学校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都会提供教师指导记录手册,以此为依据检查毕业设计的进展和效果。指导教师应保证至少每周与学生见一次面,听取学生上周工作内容的总结报告,检查其工作进展,针对一些难点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给出合理的建议,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课题实际情况,自行提出下周工作内容,包括设计思想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指导教师也应针对学生实际工作进度给出评价,并针对学生自行拟定的下周工作内容给予合理的建议。
其次,指导教师要认真检查学生提交的英文翻译内容。高等学校要求学生答辩前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英文翻译,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英文专业文献的能力。目前,学生利用Internet搜索引擎下载相关英文资料应付导师的现象非常普遍,还有些学生利用网上在线翻译等工具软件来蒙混过关,此时,指导教师应提高警惕,采用抽检等方式严格把关,保证学生的学术阅读能力切实得到提高。
最后,指导教师应向学生认真讲解论文撰写规范,严格执行论文的审查与监督,同时合理安排学生的预答辩工作。高校毕业论文撰写的格式通常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学生经常会忽视一些细节因素,如图、表、公式、目录的设计版式等,指导教师应仔细审查,及时提出修改意见。本科学生撰写论文初期最困惑的问题经常是:如何安排论文结构?对此,指导教师应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自行组织文章框架,制定论文撰写大纲,并提出合理建议。在文章内容方面,应尽量提示学生把自己所做的工作及创新成果摆在首要位置,实现软件设计类题目时,避免大段粘贴源代码,应按软件工程理论,以流程图或E-R图等方式表达编程思想。预答辩是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设计理念的最佳方式,指导教师应严格审阅学生的演讲稿,模拟正式答辩的场景,精确计时,通过多次反复练习,使学生熟悉学术讲演的方式和氛围,为今后独立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全面培养
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在指导目标上,应当牢固树立全面培养的基本思想。高等学校的毕业生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之外,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
首先,在思想素质培养方面,指导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严谨求实,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研究态度。当前毕业设计中的抄袭现象非常多,比较普遍的是大段地从网上复制和粘贴,抄袭既不利于学生真正获得知识, 更是养成了不好的习惯[5]。指导教师在引导学生查阅及利用相关文献时应该重点强调模仿不等于抄袭的理念,使学生发挥自身潜力,在参考前人成果基础上勇于提出自己的创新构想并予以实现,防范学术造假现象。公司或企业中的项目规模通常较大,往往不能依赖个人独立实现,需要研发部门内部多个成员协调合作、共同完成。指导教师应当在毕业设计阶段就着重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提供集体学术讨论的良好环境,同时在课题设计实现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为后续研发人员预留接口,保证项目或课题的可延续性。创新性是学术研究的灵魂,指导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行逆向及多向思维,提出具有创新点的设计方案,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其次,在增强实践能力方面,指导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自主设计、自我分析、自我综合、自我评估的能力,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真正将所学知识有效地利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学术研究或工程应用中取得的成果通常是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出来,以供学术交流,因而学术论文的撰写方式和技巧尤为重要。指导教师应在仔细审查毕业论文的同时,鼓励学生提炼毕业设计中的精华,培养学生撰写学术文章的能力,并且通过预答辩的方式,锻炼学生学术讲演的能力。
5结束语
毕业设计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其实质不在于指导学生做出符合要求的产品,而是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拓宽知识面,具备独立完成实际应用项目的能力,包括项目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划分、进度安排、设计方案制定、实际动手操作、中英文学术文章的撰写及学术讲演等能力的培养。本文从毕业设计指导方法的角度提出重在引导、严格管理、全面培养的全新理念,能够有效辅助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获得良好的毕业设计效果,同时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相关借鉴。
参考文献
[1] 毛小庆.对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若干思考[J]. 高等理科教育,2006,(1):125-128.
[2] 孙艳京,李光永,杨培岭. 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 高等农业 教育,2005,(9):54C56.
[3] 周建涛,李欣.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以北航经管学院金融(保险)专业为例[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1-95.
[4] 刘磊,富容国,常本康. 对本科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分析和建议[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4):115C117.
[5] 董黎刚,赵. 高校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6):122C124.
作者简介
朱文军(1974-),男,安徽省肖县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结构及组成原理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关键词:环境工程 毕业设计 水污染控制
随着国内外对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环境工程专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根据不完全统计,仅国内已有三百余所高校设立了环境工程专业[1]。环境工程专业属于典型的工程类专业,污废水处理又是我国大部分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重点内容,相当部分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污废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工作。因此,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水处理毕业设计对学生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毕业设计(论文)是毕业生从学校到社会在踏上就业岗位之前,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熟悉环境工程工艺构筑物和施工的重要过程,对于弥补教学过程中的某些薄弱环节,培养创新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此,以笔者从事环境工程专业水处理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对环境工程水处理方向毕业设计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目前环境工程水处理方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设计题目缺乏创新性。进几年来,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很难满足设计题目创新性这一要求。在确保每个学生所选课题不重复的情况下,教师至少要准备8个不同的题目,几届毕业生所做的毕业设计重复雷同,缺乏创新性。
2、设计内容深度不够。环境工程水污染控制方向设计主要是针对某种特定的废水,污水设计工艺流程、主要水处理构筑物并进行经济论证等,最后提交的论文形式为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相关图纸。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只会设计基本的工艺流程,许多毕业设计的题目冠以“初步设计”,但是实际完成的论文离初步设计的要求相距甚远,其深度还有所欠缺。
3、学生的设计热情不高,主动性较差。从目前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看:毕业论文(设计)基本安排于大学最末学年的下学期。此时正值大学生进行毕业实践教学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多数学生参与毕业分配以及参与研究生入学考试录取的关键时期。由于时间上的冲突,多数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投入于关系到自身就业前途的奔波之中。对于毕业设计工作也多持应付过关的心态,难以保证真正的身心投入。
总的说来,随着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变革,人们对人才质量标准产生了新的认识,要求高等教育应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现在的环境工程本科毕业设计并不能完全满足这种需要。
二、为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出更优秀的工科人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毕业设计选题
科学选题是毕业设计环节的关键,是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科学选题是毕业设计环节的关键,是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的先决条件。结合以往几届在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科学的选题:
1.1要结合目前社会或市场上的主要研究方向[2],增加学生对毕业设计题目的兴趣。指导老师在设计选题时一定要及时、准确地把握目前市场主要的研究方向。比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目前的处理工艺非常多,但为了结合国家对出水中氮、磷指标的严格要求以及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政策,应选择现行的较先进及运行较成熟的处理工艺,如A2/0、CASS、氧化沟等工艺,同时可以进行后续的三级处理设计,如混凝+沉淀+消毒、微滤或超滤、MBR等,对出水进行回用。
1.2 题目应是符合目前社会应用的题目。毕业设计的题目是符合目前社会应用的题目尤其与其就业相互融合,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就业机会,又稳定了学生的就业情绪和心态,学生就会比较感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高,其创新性也可能被激发出来。
在选题时,由教师提出相应数量的题目,并对学生公开,在教师和学生进行广泛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所提供的备选题目要多于设计学生人数。
2、加深设计深度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主要以基础理论课为主,很少涉及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其培养目标是:培养能从事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环境监测工作和水、气、固等治理工程的设计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虽为工科院校的毕业生,但是缺乏相应的工程素质,只注重治理方法的原理和工艺,而对如何实施却很少涉及。所有这些均决定了水处理方向的毕业设计只能是做一些基本的理
论分析或是工艺分析,与实际的工程建设很难联系在一起。在实际设计中,除了必要的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外,还应该增加构筑物的剖面图、土建图、管道的布置图等,让学生在设计中熟悉最基本的设计图纸及方法和要求,另外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增加一些“环境工程土建概论”之类的课程,使学生具备一些毕业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
3、毕业设计的指导
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老师起着重要的组织、管理及答疑的作用,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管理必须严格把关,不能“睁只眼,闭只眼”,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打人情分。
3.1明确指导教师的责任和要求。毕业设计要求指导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对学生认真负责、严格要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激发生的创新能力。要处理好“培养人与出成果”的关系,不应只强调任务,而忽视对学生的培养。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做好开题报告,制定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表并签字批准,按时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展情况,对实际完成情况做好记录。对经常不到岗、工作不认真的学生应及时给予纠正,并上报学生所在学院。
3.2为加强毕业设计深度,指导教师与设计院所高工联合指导[2]。高校老师更多的是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对于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非常扎实和深入,但对于实际工程的设计及施工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加强学生的实际工程设计能力,可以邀请实际工程设计经验非常丰富、设计规范非常标准的较大市政工程设计院所的高工联合指导,根据学生的设计进度,可安排高工进行指导答疑,由高工把握毕业设计的深度。同时,学院应经常邀请这些高工对工程设计问题进行讲解,提高高校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水平。
4、安排毕业设计专题讲座,开阔学生视野
在毕业设计进行的中前期的不同阶段,我们安排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内容的集中专题讲座,如资料查询与数据库的使用、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与创新思想培养、国内外水处理的进展与现状、工程制图的绘制、科研论文的撰写等。这样的专题讲座与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更使学生们快速地进入毕业设计的工作状态,避免了很多弯路,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5、成绩的评定
总之,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是高等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机制。面对不断变化的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建立并完善科学、规范、系统的组织管理对做好毕业设计工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核,一是文献综述及英文翻译,二是毕业实习报告,三是平时出勤和按期完成设计任务的表现,四是设计说明书和绘制图纸的质量,五是毕业设计答辩的水平。
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可以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指导老师的评分,占毕业成绩的50%,因为指导老师负责学生的整个毕业设计过程,对自己指导的每一个学生的时间投入、努力程度以及设计的质量等都有一个全面的把握;第二部分是评阅老师的评分,占毕业成绩的20%。为了更加客观和公正地评定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可以另请一名老师对毕业设计进行审核及评分;第三部分是毕业设计答辩,占毕业成绩的30%,通过毕业答辩可以考核学生的工程认识及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对相关内容的提问及回答环节,可以综合反映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学院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和全体学生要提高认识,全面落实,方可逐步提高毕业设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类学科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一、前言
教育部在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必须坚持以强化实践教学为着力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因此,毕业设计对于高校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类本科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加强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努力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对于实现教育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增强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毕业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1.就业压力及考研压力巨大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巨大,受就业压力影响,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去,毕业设计和就业应聘在时间上有所冲突,学生们往往十分注重和关心寻找工作岗位。而且有些用人单位要求学生提前上岗实习,所以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有限,为了完成毕业设计,有些学生敷衍了事甚至抄袭他人。
2.客观条件对毕业设计的影响
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类学科知识和社会需求更新较快,新的技术、工艺、器件、软件和算法层出不穷,学生在毕业设计时需要面对很多问题。另外,很多本科毕业设计需要的知识是多个学科知识的融合交叉,学生本来就贫乏的专业基础知识此时就更加捉襟见肘。
3.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现状
现在的毕业设计使用人工管理,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整个过程繁琐、涉及人员多。对于远程管理难以达到要求。在使用校外资源弥补校内资源不足时,存在监控困难和质量不能保证的隐患。
三、本科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
所谓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就是从学生正式开始毕业设计这一刻直至毕业设计完全结束整个过程的管理,科学的过程管理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工作包括确定指导教师、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及归档等各个环节。
1.确定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教学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设计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由讲师及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由助教任导师时,应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共同指导。需要在工厂或校外其它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工作时,可聘请该单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协助我校指导教师进行指导。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不宜超过6人。
2.毕业设计选题
毕业设计选题应尽量从生产、科研和教学的实际问题中选定,其难度和工作量应适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相应的实验条件。选题不得与往届重复。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毕业设计的内容应涉及学生所学或相关专业范围,且能达到科研工作训练的目的。毕业设计工作期间应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完成一个大题目中某一部分的同学应对整个题目有全面的了解;数名学生完成同一大题目时每位同学的工作要各有侧重,有独立完成的内容,能够反映出各自的水平。指导教师将毕业设计题目选定后,应交由教研室审查,通过后,由教研室主任签字、备案。
3.毕业设计开题
由教研室组织开题报告会,检查每个学生的开题准备情况。开题检查的要点如下:检查学生的选题是否正确,文献综述是否充分和方案论证是否合理,判断是否已充分理解毕业设计的内容和要求;进度计划是否切实可行;工作量是否适宜;是否具备毕业设计所要求的基础条件;开题检查不合格者必须在一周内重新开题。
4.毕业设计中期检查
学校组织一次中期检查,中期检查时每个学生要汇报毕业设计进展情况,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对课题内容与要求的深入研究情况、有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情况及学生提交的已查阅到的参考文献、已获得的实验数据、应完成部分的论文初稿等情况,主要检查以下内容: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与题目是否一致,论文的基本观点是否正确;学生是否按计划完成规定工作,工作量是否饱满,所遇到的困难能否克服;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表现;教师的指导工作情况。
5.毕业设计答辩
答辩环节是检验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的重要手段。为了充分发挥答辩环节在毕业设计方面的作用,答辩由答辩委员会主持。答辩委员会由教研室(或系)负责组织,由5~7名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其中至少有两人具有高级职称。答辩委员会由院(系)审批,并张榜公布。根据需要,答辩委员会可决定组成若干答辩小组,答辩小组由3~5人组成,设答辩小组长一人,具体负责答辩工作。需聘请校外人员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时,由主管院长(系主任)批准。
答辩委员会采用协商或投票方式给学生评定成绩,一个专业或班级分设几个答辩小组时,要统一标准、统一考虑。答辩委员会要向院(系)学位委员会提出是否准予学生毕业的建议。
学生必须在答辩前5天,将毕业设计(论文)全部材料、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日志和指导教师评语提交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将其转给评阅教师(应由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审阅,评阅教师要写出评语。
每个学生答辩时间在25分钟左右,答辩时要出示毕业设计有关的全部资料。对于答辩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如设计方案不明确,设计内容、绘图工作没有完成等需参加学院组织的二次答辩。
6.毕业设计论文管理
毕业设计及有关图纸由院(系)资料室负责长期保管,其中优秀毕业设计论文送校档案馆永久存档。论文装订要整齐(论文封面由教务处统一提供样板),要统一按照封面、内封、毕业设计论文评语、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论文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顺序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
四、结束语
自动化测试与控制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工科专业,具有软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运行与制造结合的特点,因此毕业设计在该专业的培养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为做好本科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童荣,高军.加强工科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科技信息,2013,(2):195.
\[2\]FAN Li-nan.“Exploration on Improving Information Subject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in the Graduate Project,” Computer Education,2008,(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