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师的价值和意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首先,我们认为教师写作和学生写作关系不大。这样说是因为:
1.写作即系统,教师写作和学生写作是两个不同的系统
结构主义认为,世界不是由物组成的,而是由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组成的。写作即系统,系统就是一种关系。一个系统之内,具有共同的心灵密码,畅行无阻;一旦超出系统之外,就会鸡同鸭讲,处处掣肘。教师写作和学生写作就是两套不同的系统,很难兼容。
教师写作属于私人写作,学生写作属于考场作文,两者的关注点和指向性大相径庭,写作目的和阅读受众也截然不同。有一年报刊社邀请一线教师参加高考作文写作,绝大多数教师得分一般,一类卷基本上没有。岂止是教师,很多作家一听说要写高考作文,也是头皮发麻,浑身发冷。《北京青年报》曾邀请五位作家在考试当天撰写同题作文,尽管没有限时,较为宽容,经高考资深阅卷专家认真批阅后,竟然有四篇文章不合格。
其实,作家得不了高分,并不难理解。专业写作和考场作文,是两个不同的系统。比如文贵含蓄,考场作文你岂敢含蓄?非但不能含蓄,还要小心点题。高考作文命题有一定的限制性和目的性,不可能不设定范围,让考生随意乱写。除了文字表述,还有考察判断力、价值观的内涵在内,每一道高考作文题,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而且越来越“专业化”,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根本无从下笔。更要命的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价值追求,重感性、重审美、重抒情,常常陷入到一元的、片面的抒情惯性之中,一味强调真情实感,忽视了真知灼见,理性命题则被打入冷宫,难脱“小我”范畴;而作家写作则是以哲学和人生思辨为主,追求分析、批判、理性和反思,关注社会和人生等重大命题。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两套不同的系统,很难兼容。
2.写作即生活,教师生活和学生生活截然不同,两者的写作很难真正关联
很多时候,我们误以为写作是技术问题,以为解决了写作方法,学到了写作技能,学生就能下笔千言,倚马可待。但事实上,写作技巧只是一个指头的问题,甚至连一个指头都算不上。这些年,我们教授的写作技巧还少吗?为什么一到正式写作之中,独抒性灵的文字,发人深省的言论,启迪智慧的篇章,却累届而不见,学生就只能干巴巴地说一些地球人都知道的废话、套话、假话、空话呢?
道理很简单。作文即生活。素材的累积,是生命记忆的衍生;不管是真实的来自实践的记忆,还是从阅读中,从那些一代代物化的经典中得出的间接生活,都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素材和营养。材料的分析,则是对生活与生命的阐释;用我们自己的生活和生命去解读材料中的生活和生命,这是生活的交叠,也是生命的交融。每一次材料的分析,都是生活的一次丰富,生命的一次重生。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不仅是客观的河流在变,更重要的是主观的人随时在更新。所以,重要的不是材料,不是事实,而是阐释。笔墨的流淌,则是情感与思想的激荡。处于真正的情感之中,应该达到无我的境界。这个时候没有观察者,只有观察。摒弃了一切前见,只有当下,只有存在,如海德格尔所言,存在不断涌现。
一个严肃生活的人,一个理解生命的人,他何须积累材料?何须分析材料?他的生活就是材料,他对生命的理解就是分析。所以,他提笔就写,他的喜怒哀乐,思考忧虑,性情气质……尽在笔底流淌。这样的文字,一定是性情文字;这样的文字,一定色香味俱全,烟火气息浓厚;这样的文字,也必定是有温度有热度有灵魂的文字。因为生命在场,灵魂在场。他写的就是生活,就是生命,他为生命和灵魂而写作。这样的写作,哪里是雕虫小技的技术写作可以比拟的呢?失去了生命的支点和价值底座,学生怎么可能写出真正的生命文字呢?
站在这样的角度之上,思考教师写作和学生写作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教师的生活和学生生活尽管很多时候重叠在一起,但是,教师生活就是教师生活,学生生活就是学生生活。两者根本不可能相提并论,也不大可能产生多么大的共振和共鸣。
3.写作即常识,要想写好作文,自然要深入理解生活,体悟生命,这是难以口传和示范的
什么是常识呢?常识就是关于生活和生命最基本的认识。人首先要满足生理的需要,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其次是安全的需要,不仅是身体的安全,还有心理的安全,心灵自由发展的安全;再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人是群体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类别之中,互相辨认,彼此皈依,才会有归属感,才会有爱与被爱的温暖;最后还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在自我肯定中获得生命的价值。
这些需要都必须实现,这是我们生而为人的权利。每个人都一样。“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个体需要层次的提升,就是自我的不断完善。生命无非就是一个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而一个人活着,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成全,并在此基础上成全他人与社会。
当这些生命常识,转化为我们的生命伦理,深入我们的骨髓,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必需,我们就能趋向于严肃合理的生活。而当我们以当事者的身份参与这个世界,我们必将发现,他人的存在,正是对我们生命伦理合理性的最好检验。我们自身的生命伦理与他人的生命伦理互相验证,互为镜像,并最终互相编织。这时候,我们恍然明白,我不只是代表了人类,我还是这个物种的全部,我代表着整个人类的心智。原来我们每次相遇他人,相遇自然,相遇写作,只是相遇我们自己,是对内在自我的辨认,是对自我生命的一种照亮。这种照亮,因为具备了共同的伦理,必然掺杂着我们的生命经验与他人的生命经验,融合着不同的生命伦理,我们将因此获得对生命的深入体悟。
这就是写作的常识。但这些常识没有必需的生命历程,是很难认识到位的。这也是教师写作无法真正影响学生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是不是说教师写作对学生作文没有意义呢?不是。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写作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写作的标杆作用,在于揭开了文字的奥妙,撕开了写作的神秘面纱,给了学生无穷想象。现实中,很多热爱写
作的教师,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榜样的力量会给学生极大的激励,并使他们逐渐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教师带领学生重新经历自己具体文章整个的写作过程,重新经历自己创作中立意的挣扎,构思的彷徨,选材的纠结,灵感骤然获得的狂喜,还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修改的执著,学生或许就会因此敬畏写作,钟爱写作,用全部的生活和生命的积累去写作。教师如果能够和学生一起真正经历一次写作的全过程,哪怕只有一次,根据全息理论,学生或许就会学会写作了。真正的写作,只需要一次,就相对完整了。教师和学生一起写作,互相评点,或许比所谓示范更有意思。学生在批评教师的过程中,会获得很多启迪,下一次他就有了蠢蠢欲动的超过教师的愿望。这个持久的强烈的愿望,就是写作的兴趣和动力。我有一次和全班同学一起写江苏高考作文题“绿色生活”,一口气写了五种构思,被学生作为靶子批驳得一塌糊涂。但是,后来很多学生说,那一次收获最丰。
2.教师写作可以帮助学生对写作形成正确的理解
学生写作的问题有时候不是写作的能力问题,而是对写作的理解问题。如何帮助学生界定什么是好的文章,什么是优质的写法,特别是辨析当前泥沙俱下的混乱的写作认识,这是教师的责任。
比如我们总是告诉学生要贴近生活,关注生活,但关注生活什么,如何贴近生活,又语焉不详。生活是什么?对学生而言,上课、下课,上学、放学,和同学和老师交往,和家人和朋友交流。这些叫不叫生活?应该说这些都是生活,但学生切近生活,关注生活了,却写出很多千人一面无比乏味的流水账。因为这里的生活,并不是你所见所闻的一切生活,而应该是被你的心灵所光照的,被你的心灵所同化的,被你的心灵所提纯的,成为你心灵一部分的独特的人生体验和生活体验,只有这样的生活,才是个性的,水灵的,有生命力的,有价值的。我们还告诫学生写作不要丢掉自我,应该说这个要求也是有意义的,但并不是一切自我的东西,就是独特的、个性的。因此,必须摒除自我中的共性面,在贴近生活和贴近自我中,找到两者的契合点,精神升华,题材升级,让生命焕发出个性光彩。这样的文章才是好的。而对诸如此类作文理念的理解,如果自己没有写作体验,仅仅根据课程标准根据教材根据教参书,要和学生“讲”清楚是很困难的。我常常利用自己的写作体验让学生认识这些写作理念的内涵,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情境”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所营造的环境、氛围和气场,是一种以激发儿童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有价值的情境能带领儿童主动地想象、思维和关联,促使儿童自发地去探索思考,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达成“以境生情”。寻求情境的核心价值,是基于儿童心理发展和学习数学的特点,希冀进一步厘清情境与儿童数学的关系与界域,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有理有趣,有益有效,从而实现创设教学情境的核心价值:为了儿童,基于数学。
然而,我们的教学却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情境的核心价值在教学中被异化,儿童被疏离了。人们强调的常常是教育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情境育人、文化“化”人的潜隐性,缺失了对儿童天性的理解、尊崇和敬畏。学校的中心和重心都在儿童之外,这可能是教育出问题的根本所在。
儿童被疏离,这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并不少见。赛课和公开课中过分地渲染教师的智慧和机智;滥用信息技术媒体,用精彩纷呈的画面和视频代替儿童的想象和思考;小组合作的僵硬和模式化,使得“儿童主体”成为一句口号等等。课堂上的儿童成了木偶,成了流水线的产品,他们的活泼和纯真、率直和机敏已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趋近于成人的“小大人”。儿童在教育教学中被疏离,可能是最该引人警醒的“异化”。
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若不是以儿童为中心,为儿童而设计,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全部的意义。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情境设计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出发以哪里为归宿的。其实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儿童。儿童,是我们设计情境的价值旨归和初心所在。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认识教学情境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其始终应该持有的价值取向。
一、充满趣味且有文化性
趣味性是教学情境设计的重要原则,这符合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未能用儿童的乐趣吸引住孩子之前,在他眼里还未唤起并非虚假的喜悦之前,在孩子还没有迷恋于幼童嬉戏之前,我便无权谈论给他施加什么教育影响。”在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眼里,儿童的乐趣是第一位的。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创设的学习情境必须是生动活泼的,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愿意尝试的。
当然,学习的情境若仅仅用乐趣来维持,必定不会久长,还需要有一种文化的因子和特质灌注于人的成长过程之中。这里的“文化”起码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该葆有的儿童立场,二是数学学科的文化特性,三是儿童与教师互动所形成的课堂文化。
1.儿童文化。儿童文化有别于化,它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梦想的、好奇的、探索的,是儿童内隐的精神生活和外显的文化生活的集合。成尚荣先生曾说,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的,不是教育学心理学,而是儿童和儿童文化,他认为“教师是派到儿童世界的文化使者”“认识与发现儿童是教师的大智慧”,这就意味着教师对教育意义的认识,首要的、关键的是对儿童文化的认识,是对儿童世界的发现。
2.数学文化。读诗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每个学科都有着自身的特质和文化,只有让儿童感受到学科的独特魅力,才能激发起他们内心深处的兴趣。譬如,刘徽的“割圆术”和祖冲之的圆周率,既能让儿童体会到化曲为直、极限等数学思想的内涵,也能感受到人类对理性和完美的不懈追求。在设计教学情境时,我们应有意识地渗透数学史和数学文化,使儿童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美,培养数学学习的情感,提升儿童的数学素养。
3.课堂文化。陶西平先生认为:“课堂文化是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循和奉行的一种文化。”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传承性和稳定性,指引着师生的教育教学行为。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是学生智慧、能力、人格生长的必要条件,积淀成一种课堂文化更是师生互动的结果,教师在其中起主导的作用。
教学不是拘泥于固定步骤和有限目标的日常操作,而是教师运用实践智慧赋予每一情境以教育意义的临场创造。一个教师拥有差异性的文化底蕴、专业素养和个性魅力,他之于教学情境的设计也是有别于他人的。这种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濡染,是对儿童原有文化生长力的滋养。譬如,有的教师长期喜欢用幽默的故事设计教学情境,濡染儿童的便是幽默和趣味;有的教师偏爱教学情境的简约有效,影响儿童的自然就是严谨和科学;还有的教师总是以新颖别致的情境来吸引注意力,那儿童的热情和创新往往会潜滋暗长。
二、基于生活且有思辨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所谓学习,就是儿童对原有知识建构的合理解释,对新的现象和观念建构自己的态度、情感,融入自己的价值理解。而建构过程往往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与原有知识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儿童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儿童自觉接纳、建构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数学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儿童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
关键词: 合唱艺术 表现形式 教育价值
合唱艺术是声乐的最高形式。在人类音乐发展史上,合唱以其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被人们所接受,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高雅艺术品种之一。合唱能够使人真正感受到艺术的美、和谐的美、生活的美、健康人格的美。
一、合唱艺术
1.合唱的定义
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使听众产生情感共鸣。
2.什么是合唱艺术
合唱是声音的共性的艺术,是通过多声部、多层次、多种表现手段及处理方法达到高度协和的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合唱这种艺术更多地是淹没自己而突出集体,所以它是群体艺术的结晶,是一个和谐的有机组合的整体。
合唱包括和声的功能、复调、转调等多种旋律织体的表现形式。它音域宽广,音色丰富,极富于声音表现力。一个合唱团的艺术水平,取决于每个队员的音乐功底、修养和文学造诣。合唱指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一个好的指挥的排练能给合唱队员留下最有价值的音乐知识和对音乐的感受力,更能给观众留下最有价值的艺术享受。
合唱艺术代表着一个国家民众的文化艺术素质,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它是体现国风国貌的一个方面。合唱本身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团结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合唱艺术最能够体现人民群体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最能提高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培养人们的综合素质。
合唱艺术是声乐领域中更高层次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给人们多形式、多音色、多声部、多层次的艺术享受,同时能陶冶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使人的精神领域得到升华。因此合唱艺术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
3.合唱艺术的特点
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1)音域宽广。合唱的音域是所有参与者音域的总合,从男低声部的最低音到女高声部的最高音,可达到三个半至四个八度。
(2)音色丰富。在合唱中可包含男女高、中、低声部中所有的戏剧、抒情种类,还有每个人的不同音色,以及各种音色的不同组合情况。
(3)力度变化大。从最弱的ppp到最强的fff,都是合唱所能够胜任的力度变化范围,任何个人都是不能与之比美的。
(4)音响层次多。由于合唱是多声部音乐,因此不同的和弦、不同的和弦转位、不同的声部组合、不同的力度级别、不同的音色变化等都会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和层次。
(5)表现力强。合唱可以表现各种种类的作品,不论主调音乐还是复调音乐,不论任何历史时期,不论任何情绪,不论任何风格的作品,都可以通过合唱来进行完美的表现。
合唱艺术与群众歌咏在本质上不完全是一回事。合唱艺术是多声部的声乐艺术,对声音的艺术处理要求很高,讲究整体声音的和谐,统一和均衡;而群众歌咏则以单声部更为多见,强调“情绪”和“气势”、现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声情并茂的合唱艺术才是最完美的艺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过:“音乐是人类感情的速记。”因此,声情并茂是音乐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合唱的“统一”就是声音的统一,情感的统一。其中声音的统一是手段,情感的统一是目的,是歌唱艺术的灵魂。在排练过程中,指挥要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多方位启发合唱队员深刻理解音乐的内涵,力求准确把握每一首歌的不同情感特征,做到声情并茂,使音乐作品中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合唱队员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碰撞出情感的火花,产生共振。只有这样,才能使合唱艺术具有情感的神韵,从而使合唱艺术中的共性和音乐作品的个性达到和谐统一,达到至善至美的艺术境界。
二、合唱的教育价值
国内外大部分高校都成立了合唱团,并且有很多高校有较专业的合唱团体。合唱团能使学校与社会的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同时也能丰富在校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艺术修养。
对于学校音乐教育来说,首要任务是普及。合唱教育能用较少的经济投资,使较多的学生参与,是一种经济、简便、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教育形式。英国音乐评论家珀西・M・扬说过:“在某种意义上况,没有人不懂合唱,因为合唱凝聚起来的是一个团体的思想、情感和愿望。”合唱表现出来的合作精神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精神,凡抱着极大的热情和兴趣,长期置身于这种音乐活动形式的学生都能获得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合唱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演唱形式。同时合唱又是一种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集体艺术,音色、音准、节奏、声部、情绪、表演等无不要求学生具有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浪潮中,如何加强培养学生的共同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尤为重要。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庭的宠爱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忽视了集体的观念,常会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合作精神的缺乏成为许多独生子女的素质缺陷。而在现代社会,是否具有合作精神,能否与他人合作已经成为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对歌曲音乐的理解感悟,同伴间的合作协调能力等的意义都超出了演唱本身,完善人格才是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艺术技巧能力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农村教师培训;针对性;实效性;教学做合一;时代价值
在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形势下,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教师培训蓬勃开展。最近,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决定从2010年起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新一轮全国性的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拉开了帷幕。
一、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是时代的要求、教师的呼唤
近年来,在各种培训实施的前前后后,对于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愈来愈坚挺,受训教师的呼声愈来愈强烈,培训机构的关注程度也愈来愈高。它在宏观上成为时代的要求,在微观上成为人们评价培训成败的标尺。
(一)培训针对性的价值观
怎样的培训算作针对性强?对于一个具体的培训项目来说,虽然从不同角度可能会有不同判断,但在总体上应该看它是不是符合了“三个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培训项目的针对性通常表现在培训目标的制定、培训课程的设计、培训教学方法的选用等三个方面。
(二)培训实效性的价值观
对于培训的实效性的评判,也会因人而异。但从根本上说,应该看它能否实现“三个满足”:受训教师的期待得到满足,有收获感,觉得“知了,懂了,会了”;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愿望得到满足,参加培训后教师“教得更好了”;教育主管部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得到满足。
培训项目的实效性丰萼靠培训课程和±立训方法来实现,其效果在受训教师身上通常表现为:师德表现发生改变;教育教学行为出现改善;教育教学成效有了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得到增强。
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已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参训教师和教师培训机构的共同诉求。在这种诉求之下,诸多培训理念和方法在培训实践中被探索、实验、提炼出来。“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便是其中之一。
二、“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精髓,它把理论与实际、教学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教学做合一”的含义
陶行知创立的“教学做合一”是南京晓庄学院前身——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即晓庄师范)的校训。对于“教学做合一”的含义,陶行知于1931年在《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中的阐释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指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这就是说,“教学做合一”使“教”与“学”在“做”的实践上融合起来了。
“教学做合一”既是教学原则也是教学方法,更是教学理念,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下,施行联系生活实践的、适应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需求的教育,就能培养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二)“教学做合一”开展教师培训的现实意义
如今,基础教育改革正不断深入发展。与陶行知先生当年所处时代相比,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背景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教学做合一”把教学与生活、工作实践相结合,使教学适合人的认知特点,顺应人的道德生成和知能增长规律,优化人们习得“真”知识和提高“真”能力的过程,其科学性、实用性的特征没有改变。在当下的教师培训中,许多培训者按照培训目标的要求,引导学员“动手动脑”,在已有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参与培训的学习活动,用撰写案例、总结反思、现场诊断、讨论交流等形式来“学”,促进学员思考、认识教学的现象、本质、规律及关系,使他们获得内在收获。多个地区经验表明,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设计和实施教师培训,颇见成效,受到参训教师的欢迎。
(三)“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特殊意义
农村教师培训除了具有一般教师培训的共性,与城区教师培训相比,还有其特点。由于经济文化发展进程差异及学校分布零散等原因,一些农村的教师培训资源相对稀有,教育等方面信息的获得相对滞后,教师参加进修提高的机会相对较少,教师之间相互进行教学交流的机会并不很多。在城市有条件安排的学习形式在农村却不一定有条件安排,在城市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在农村却不一定有。因此,搞好农村教师培训的难度更大一些,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诉求将更多地依赖于在农村本地切实可行的培训形式来实现。在这样情况下,“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便显出它的独特魅力。
事实上,以“教学做合一”来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更为适合农村教师的特点。它利用农村教师身边的资源,贴近他们的教学环境,更多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顺应了他们的需要,关注了他们当前的教学问题,对他们的问题解决、行为改善、素质提高帮助甚多。
(四)“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
陶行知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根本方法。当时,在他创办的晓庄师范等学校中,“教学做合一”的方法为培养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优秀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它依然合拍于时代的旋律,溢射出时代的光彩。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加快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具体的规划,“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要“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推动全国大规模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开展”。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在“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增强了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培训质量。
在“教学做合一”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探索建立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特色的培训理念体系,可以创立符合农村特点的教师培训方法与模式,为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辟新路。这为我们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要求,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帮助农村教师专业提升,推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添了一臂之力。
三、“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时代价值的实现
我们所讨论的时代价值,是在新时期农村教师培训中,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和方法所产生的价值的总和。它在宏观上表现为农村教师培训后整体素质的提升,微观上体现于各个具体项目培训效果的改善。这种价值的主要附着点是培训项目的目标、课程与教学方法。
(一)以“会做”为根本,制定符合实际的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反映了培训组织者的培训理想和价值追求,它离不开“针对性、实效性”这一要素。通常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培训目标较为宏观,属于总体目标,体现了对教师的“期待”。据此,培训部门结合参训教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培训目标,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的这种“期待”。例如,江苏省某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使学员“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高”。在制定培训方案时,我们进一步提出要使学员“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增加对学科知识更新趋势和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的了解,拓展专业知识,拓宽专业视野,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学经验总结能力、改革创新能力,能在县、乡起到学科教学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训部门制定的具体目标,是体现针对性的重要标杆,把教育主管部门的总体目标具体化并加以落实。
培训目标要能针对学员的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实际,把标高设在学员的“最近发展区”,让学员通过培训达到“会做”的根本目的。为此,制定培训目标前要认真了解学员的教学现状和发展需求,制定目标时要根据所拥有的培训资源充分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实效性。 转贴于 (二)以“做事”为背景,设计满足需要的培训课程
培训课程是实现培训目标的施工蓝图,是实现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载体。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指导课程设计,以“做事”为背景,根据培训目的需要,围绕学员的“做”与“学”来编制课程,能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其中,一方面应合理配搭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比例,另一方面应恰当组配授课教师,注意他们的结构,使专家、教研人员、一线名优教师的比例适当。对教学理论、教学技能、教学科研等模块,要注意与教学实际密切结合,做到理论课程能在“做”的经验上学,实践课程能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以利于学员进步。
例如,在江苏省20lO年暑期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中,在我们的课程编排里,教学案例分析、模拟课堂教学、说课讨论、教学课件设计等实践性课程约占总课程的三分之二,理论性课程如小学英语教材梳理、英语新课标解读、英语新课程的实践反思等约占总课程的三分之一;授课教师的成分构成是:高校专家占三分之一弱,教研员、一线名师共占约三分之二。
我们所说的“做事”,既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也包括他们在接受培训过程中的学习行动。
(三)以“做上学”为特征,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实施培训教学
培训教学是通过实施课程来实现培训目标的过程,也是实现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的过程。因此,培训教学的方法极为重要。好的培训教学方法如同好的工艺,把设计蓝图变为合格“产品”。它能引导学员参与学习过程,激起学员共鸣,促进学员的感知,提高学员的能力。
“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是以学员“做”的经验为基础,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进一步理解“做事”的道理,进一步把握“做事”的规律,进一步改善“做事”的方法,从而习得教学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技能、新方法。有些理论性课程是“死”的,授课教师要把它与“做”结合,教“活”起来;实践性课程本身应该是“活”的,授课教师更要设法让活课程“活得生动”,有效地转化为学员的智能。培训教学应以“做上学”为特征,将培训者_的“教”及学员相互的“教”与学员的“做”和“学”融为一体。例如在培训教学中,引导学员拿自己的教学案例进行剖析反思;用自身教学经验来梳理和提炼教育观点;在培训期间写反思日记;在教学现场开展观课议课,对教法作教理分析;学员之间互动互教;学员与专家交互活动等。
培训教学过程中的学员是学习的主人,授课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服务者。
四、实现“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时代价值的保障
实现“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培训团队的努力,受训学员的参与等多方配合,需要建立一定的保障系统。
(一)环境保障
环境保障可分为物质环境保障和精神环境保障。物质环境是指,农村教师培训中可供学员享用的各类教育实践场所、设施等,如教育实践基地(包括学员所在学校)、各类课堂、微格教室、特定的场馆所、网络信息等教育资源。培训机构应拥有足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农村教师培训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精神环境主要指与农村教师培训相关人员的思想、观念、意识、态度等。教育主管部门和培训部门领导要充分尊重农村教师的特点,认清“教学做合一”在农村教师培训中的价值,鼓励和支持培训工作中的创新,把“教学做合一”运用到农村教师培训中来;培训授课教师和工作人员要以追求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己任,不怕“麻烦”,努力在培训的组织和教学中践行“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与方法;学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勤于“动手动脑”,坚决摒弃“只带耳朵”参加培训的落后学习方式。
(二)组织保障
组织保障主要由组织体系、制度文化、考核体系三个方面组成。
良好的组织体系包含运转高效的培训机构、专业素养好的培训者团队;还有相关管理机构之间的密切配合,培训机构与实践基地等支持单位的和谐协作。培训者团队的结构应是优化的,主要由专家教授、研究人员、一线校长、名优教师组成。他们应与农村中小学保持经常性联系,熟悉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情况,善于在“做”上教,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
在制度文化方面,把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作为培训者的座右铭,形成培训者关注农村中小学教育、了解和服务农村中小学教师的风尚,倡导“教学做合一”的培训文化。进行培训者培训,研究和推广“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方法。对培训的目标制定、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应有相关制度要求,将“教学做合一”体现于培训全过程,打造讲求实效的农村教师培训特色。
【关键词】数学史 高职数学课堂 创设情境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57-01
新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了解人类社会发展与数学发展的相互作用,认识数学发生、发展的必然规律;了解人类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发展求知、求实、勇于探索的情感和态度;体会数学的系统性、严密性、应用的广泛性,了解数学真理的相对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出学生在理解数学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要得到进步和发展,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的数学课堂应当承担向学生传递数学文化的重要职责。数学史知识对于数学教学的意义重大。现就本人多年的教学经历谈谈数学史融入高职数学课堂的意义和教育价值的一些看法。
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数学的历史,就如同人类的文明史一样源远流长,由结绳计数的源头萌芽,伴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逐步成长为分门别类的参天大树,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为人类积累了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高职数学教育旨在培养有道德、有智慧、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献身的精神和敢于探索的社会人才。在高职高专的数学课堂上数学课程的教学往往都过于抽象,导致很多学生不自觉的就成了局外人,无法对老师讲解的枯燥的知识提起兴趣,只要学生在教学环节中出现一个难懂的知识点,都会使其愈加严重的觉得数学知识的难以理解,所以在这样的课堂上更加急需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的相关有趣味的知识的引入,那么数学史知识就是更为恰当的。虽然在个别老师的个别教学中老师会不禁的讲到一些与题目相关的常识,但若能从以下所讲的方面注意搜集更多的资料,有意的设置于正常的教学之中,那样的效果会更好,会使每一节课的内容更加有趣,更加被凸显出来。数学文化史的引入并不是要求更多的学时,恰恰不必为其特意安排某个学时来集中讲解,需要把其与相关数学知识融入结合,它所占用的时间正是学生疲惫期,它的出现能激励和促进教学的完成,更加提高了当堂课的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让我们从以下方面细致分析数学文化走入课堂的必要性。
一、让数学文化走入我们日常的数学课堂
因此,数学应该作为一种文化走进高职数学课堂,实现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得到和谐发展,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具有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恰当引入数学家的经历激励学生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学生因数学基础薄弱,感到学习困难而放弃数学,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刻苦耐劳、勇于挑战自我的态度和精神。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教材,适时地介绍某些数学史料和有关数学家的生平事迹,使学生了解到科学的发展都是科学家们刻苦钻研、不懈努力的结果。让他们感受数学精神,树立信心,从而正确地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三、利用数学史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欣赏数学的美
我国著名数学教育家徐利治先生深刻指出:“数学教育与教学目的之一,应当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从而既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爱好,也有助于增长他们的创造发明能力。”关于数学美,著名教育家张楚廷认为:“数学美是构成人的精神与外部世界相融合的基本中介。”能否认知数学美,是将数学活动理解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关键。数学美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宜人的数学结构的呈现,其主要特征为简洁性、对称性、统一性、奇异性。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美,揭示其中的规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素养均有裨益。数学美育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不同的专业蕴涵着不同的数学美的内容,高职服装专业中的设计课程常常会设计数学的对称与曲线美等,使数学教育更好地为专业服务,探索出了数学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教学之路。数学美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对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四、数学历史名题的教育价值
对于那些需要通过重复训练才能达到的目标,数学历史名题可以使这种枯燥乏味的过程变得富有趣味和探索意义,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历史上的问题是真实的,因而更为有趣融入数学名题,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在漫长的数学历史中,有着许多有趣的题目,这些历史名题的提出一般来说都是非常自然的,它或者直接提供了相应数学内容的现实背景,或者揭示了实质性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对于学生理解数学内容和方法都是重要的;许多历史名题的提出与解决与大数学家有关,让学生感到他本人正在探索一个曾经被大数学家探索过的问题,或许这个问题还难住了许多有名的人物,学生会感到一种智力的挑战,也会从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享受,这对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体验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最后,历史名题往往可以提供生动的人文背景。
关键词:教学品格;核心价值;人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9-0023-03
一、教学品格及其核心价值
1.教学品格的内涵
教学品格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品质和风范。教师的教学品格不仅是一个教师的教学认知水平、教学情感态度和教学价值取向的整合,同时也是个人的气质类型、性格特点、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综合表现,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风貌和格调,它具有动态生成、难以言说和个人专有的特点。教学品格受教师的专业教育背景、专业熟练程度、专业情感强度以及专业生态氛围等因素的影响,也受个人心理动力特质的影响。
教学品格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教学主体意识和责任自觉。表现为品质意识、本位意识、自觉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等,可以集中概括为爱岗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2)教学情怀和教学智慧。教学情怀是教学品格的内在情感、激情、进取精神及其责任感相互联系的一种情结。教学智慧凝聚着教师专业知识水准、教学工作实力和科学思维方式,表现为教学素质和教学创新意识。3)求真和求善相融合的教学品质。从文化存在的角度看,学校教育承载着传播与弘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双重使命,教学品格制约着教学质量,良好的课堂教学品格是新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1]。
2.教学品格的核心价值
教学是有组织的、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组织行为主要是通过教师借助教学中介手段与学生共同构建的教学组织共同体,它以交往互动和协同共进为基本活动模式,表达的是职业意识和职业人格,展示的是教学情怀和教学智慧,并以此达到教学知识的求真、教学过程的向善和教学生态的完美。教学品格的核心价值就是某一个社会组织或职业群体所拥有的、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或职业群体的、具有不可替代的和最基本最持久的组织特质,它是社会组织记忆基因的最核心部分,是社会组织或职业群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也可以这样说,教师教学品格的核心价值就是人的核心价值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展现,是对教学品格真善美的追求。
二、人本主义的教学观
1.人本主义教学观的基本内涵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是自然实体,人性来源于自然。因此,自然人性就是人的本性。同时人本主义还认为, 每一个人都有发展自己潜能的能力和欲望,行为和学习是知觉的产物,一个人大多数行为都是他对自己的看法,即知觉的结果。因此,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的独特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即“成为”(becoming),而成为完善的人是唯一真正的学习[2]。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富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人,教育应该注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和创造性的人,或说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个性充分发展的人。他的理论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性善论”、“潜在论”和“价值论”的思想。同时,罗杰斯还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代表这一流派的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强调学生的“自我”应该成为教学的根本要求,所有教学活动不仅要服从“自我”的需要,而且要紧紧围绕“自我”来展开。这种教学模式有如下特点: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接受的氛围,围绕着发展个人和小组的目标进行,教师的角色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变化。非指导性教学不是完全站在传统教学的对立面,而是强调传统教学忽略的而确实对学生的发展有利的方面,即应赋予学生更多的空间以支配教学的过程[3] 211。
人本主义教学观特别强调教学环境的建构应以人为中心,围绕“人—人”关系来开展活动。它强调个人价值和经验的独特性,把人视为一种自由的力量,认为人具有实现自己潜能及不断超越自我的能力。人本主义教学观不忽视外部因素,但重视人的内在体验,诸如感情、态度、信念、价值和抱负等,同时它强调教学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2.教学活动的人本价值
(1)教学应该“目中有人”
长期以来,“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教学活动视阈中心偏离,导致围绕“教师—教学中介—学生”开展的教学活动经常发生传导阻滞、运行梗阻或信息流失真。因此,课堂教学经常会出现“目中无人”的状况。从本质上说,教学是促进人发展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教学中介(包括教材、教具、各种教学媒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教师和学生都借助这种工具,通过共同的协同作用,达成发展的目标。教学结构主体是“人—人”关系,因此,课堂上的教和学的双方都要借助教学中介进行交流和互动。从教师来说,应该透过教学中介关注学生的学,把有效信息通过教学中介这座桥梁和纽带传递给学生,并观察学生学的反应,通过学的反馈作出教学效果的评价与教学行为的调整,实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从学生来说,同样存在通过教学中介,感受教师在教学中传递和表现出来的知识、思想、情感、态度和信念的情况,进而领悟教师科学、有序、严谨和理智的思维品质,接受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艺术熏陶,享受教学智慧和教学审美的感染,并从中发展自己的思想、智慧、情感与价值观,而不应仅仅是为了应试而识记书本上的死知识。只有这样,课堂教学中人的独特性和价值才能体现出来,才不至于出现以“人”为工作目标的教学活动居然“目中无人”的怪现象。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聚焦于教学的主体价值问题,就是强调教学应该“目中有人”。新课程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传统的“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到新课程的“三维”,凸显的是教学的人本价值。
(2)教学发展目标应该包括师生“双主体”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实施方向和预期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确立人本教学观的基础上,教学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按照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根据青少年不同发展阶段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发展水平,实施有效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的教育。在追求教学目标人本价值的同时,应该关注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面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也不是以牺牲个性发展为代价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曾说过,没有差生,只有特质不同的学生。没有学生的个性发展,就不可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因此,在实现教学活动目标时,必须观照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教育对象的千差万别决定了教育产品不能通过工厂化模式进行标准件生产,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也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可见,教学目标在贯彻人全面发展的方针时,必须高度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问题,注意因材施教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贯彻和实施,要体现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特证。
教学实质上是一个不完美的人(教师)引领着另一个或一群不完美的人(学生)去追求完美的过程。从教学结构的“人—人”关系便可引导出另外一个问题,即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发展。根据我国古籍资料记载,“教”字是从“学”字派生出来的,《尚书?商书?说命下》中有“惟教学半”的说法,意思为“教是学之半”,即教学生的时候教师自己也能学到一半。《说文解字》中也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即“教”中包括“施”,也包括“效”,教中离不开学[4]。可见,教师的发展也应该包含在人本主义教学观里面,即教学目标中促进人的发展应该也包含教师的发展,否则,课堂教学的人本观照是不全面的。无论是传统教学理论强调的“教学相长”,还是新课程教学理念中的“合作者”角色期待都证明教师通过有效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其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师应该避免“蜡烛理论”的影响,不再走“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己”的老路,而是应该做到既照亮别人,又丰富自己。
(3)构建“科学的人道课堂”和“生命课堂”
科学的人道和生命课堂实质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人本价值表现。教学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课程,现代课程文化观已经走出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冲突,实现了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的有效整合,构建了科学人文性课程,体现了“科学的人道”。教学内容的人本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是以科学主义课程和人本主义课程整合构建体现当代社会特征的课程。其次,它以科学为基础,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最高目的,强调科学素质与人文修养的辩证统一,它致力于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倡导“科学的人道主义”,力求把“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尊重、理解与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等等当代教育理念贯彻到课程和教学体系之中。第三,这种课程“从促进教育的统一性转变为促进教育的创造性和革新建设”,“既强调学生的学术性和职业性技能,又特别突出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培养”,强调“学习应当以传统的儿童早期的好奇、好动和好创造为基础”[3] 185。
践行科学人道主义课程观就是要构建“生命课堂”。叶澜教授说过,“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以及生命价值的体现。总之,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的价值”[5]。生本教育积极探索者郭思乐教授也强调,教育是生命的教育,课堂是生命的课堂。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和发展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们说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这是教师对“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准确认知和深刻把握。尊重学生生命的课堂,应包含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对学生生命品质的尊重,不要浪费课堂时间,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二是营造和谐课堂,提高生命课堂的幸福指数。只有课堂精彩,教师的职业人生才精彩,学生的学习生活才幸福,这是教师对职业人生价值的追求和职业道德的践行,其最终落脚点就是对生命课堂的尊重和敬畏。
三、教师对教学品格核心价值的追求
几乎每一位人本主义者都看重人性中的积极面和闪光点,都秉持“人性本善”的理想主义。他们认为,这既是人类应当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生物进化所赋予人的本性充分发展时所能达到的境界。因此,教学品格的人本主义精神表现为追求教学“真善美”核心价值的过程。
1.教学品格的求真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
人。”汉学大师陈启云认为,由苏格拉底开始,古希腊的教育伦理就一直在努力追求真善美。在真、善、美中,最重要的是“真”,真实是一种文化,一种气质,一种力量,一种财富。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体现的真实、智慧和责任都集中表现在教师个体的人格品质与人格魅力上,缺失这些人格品质和人格魅力,就丧失了教师的主体价值。
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实践活动。知识是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 其内容非常多而繁杂,必须去伪存真,也就是说,教师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有科学性。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经过严格科学检验的“真”的知识,并借助良好的与合理的知识结构把知识变成智力,再把智力提升到智慧,也就是达到所谓拥有“真知”的层次,只有真知才是教学所追求的应然目标[6]。
由于教学的主要目标不仅要传递真知,更重要的是让受教育者生成智慧、培育德性和净化灵魂。那么,作为教师就要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学生“诲人不倦”,用心做教育。通俗的说法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灵魂的建筑不能靠使用物质的和物质化的工具或手段,采用灌注、“填鸭”式或其他外力压迫输入等手段,而应该用智慧和真情去唤醒学生身上美好、善良、智慧和幸福的“种子”。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可见,真教育必须是心声的呼唤、心雨的润泽、心潮的碰撞和心灵的沟通。
2.教学品格的向善
教学品格的向善至少包含以下两部分含义:
(1)激发积极的教学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具有感染性,人具有天然的趋向积极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情感体验的倾向。正是这种先天性的情感倾向,使教师的积极情感对学生心灵产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7]。教师要有诗人般的真情,但又不过于流露;要有演员般的生动,但又不虚情假意。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和一句关切的问候、一句鞭策的话语学生都能心领神会,感受到教师情感的关怀和沐浴,唯此才能产生情感共鸣,才能建立起来民主、自由与和谐的师生关系。
(2)讲究科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向善是指教师在真的教学内容确定之后,选择如何把书本知识、间接经验内化成学生理解、掌握并能运用它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教师应通过“学情”分析,结合教师的自身实际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能够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的方法与策略。教学方法的向善,表现为既追求课堂教学过程效益最大化,又能满足大多数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必须能突出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教学上没有一种满足所有人的、能够适应于各种课程的、可以“包打天下”的教学方法。因此,课堂教学中不仅教师有选择教的方法的自由,而且还应该让学生有选择学的方法的自由。
3.教学品格的美
教学品格的美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达到主体意识和责任的高度发挥、教学情怀与教学智慧的积极张扬以及求真向善相互融合的一种品质和一种信念。肖川教授认为,教学不仅是认知和交往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其审美对象,不仅包括人类智慧之美——科学美与艺术美,而且也包括人性之美和教师的人格之美。教学过程的审美特性体现在具有理智挑战的认知过程中,体现于师生平等、融洽与和谐的交往之中,体现于充满愉悦和成功的生活体验之中[8]。具体可分为:
(1)教学品格的知性美
教学品格对知识的追求体现着科学的理性审美。古希腊数学家(如普鲁克拉斯)认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最美的数是黄金比例0.618 。古代的天文科学家们(如毕达哥拉斯)深信,天体是永恒的、神圣的和完美的,整个天体就是一种和谐,匀速运动是最美和最完善的运动速度。法国物理学家法德罗意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该作为20世纪数学物理学中的一个最优美的纪念碑而永垂不朽。”正因为科学美的存在,才使得严肃冷静的科研工作充满了激情,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满了诱惑和魅力。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体现教学艺术的感性审美。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创造性劳动,使教学问题的解决达到“即出乎意料之外,又符合情理之中”的效果。这时,教师的教学实践已经超越了方法的层面,走向艺术的高度[9]。
教学品格的知性美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丰厚的知识底蕴,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掌握娴熟的教学技能和技巧,并有良好的性格和爱好,形成一种具有浓厚的教学文化气息的气质和风格,并以源源不断的魅力在其教学实践中有效地表现出来。
(2)教学品格的人性美
教师教学品格的求真向善最能体现教学品格的人性美。凡是人性中美的东西都有教育的价值。首先,教学品格的人性美体现在教师要具有堪为人师的高尚品德。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终极目标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这种感染力和示范性是其他任何一个人都不可替代的。其次,教学品格的人性美体现在教师要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以平等和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学生,绝不厚此薄彼。教师要有宽容和博大的胸怀,才能容下性格各不相同及兴趣各有差异的学生[10]。教学品格的人性美还体现在教师高超精湛的教学艺术中,教师风趣幽默、深入浅出、生动自然的教学语言以及优雅稳重的教学形象等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毅.大学的人文品格[J]. 文化学刊,2007(6).
[2]施良方.学理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靳玉乐.现代教育学[M]. 成都:四川教育教育出版社,2008.
[4]杜德栎.简明教育学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5]叶澜.让课题焕发出生命的活力[J]. 科学论坛,2004(1).
[6]马毅.大学教师人文品格的哲学思考[J]. 大连大学学报,2004(6).
[7]戴本博.外国教育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8]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 长沙:岳麓书社,2002.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海归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089-02
根据《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大学生除了应具有的学术能力之外,还应有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更加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政策水平和组织纪律性,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传承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本文拟以高校外语教师这一人数众多的群体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外语教师的构成现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具体措施与方法,并且特别关注高校海归教师这一特别群体及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和定位。
一、高校外语教师的构成现状
学术背景:高校外语教师基本都是硕士学历,目前博士学位居多。即使以硕士学历计算,学习外语的年限至少为七年,如果是博士,则十年或更久。他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外国意识形态、生活方式有所了解,甚至认同外国价值观。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伴随外语教师一生,而且会对所教授的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
学术交流:外语教师较其他专业教师具有更多的出国考察、出席国际会议、研修、进修和培训的机会,更容易受到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影响。
二、高校外语教师的影响力
受众广、学分多。全体大学生都需要学习外语,以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为例,大一大二两年每学期英语课为四学时,相当于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的比例。
重要性。大学生的外语成绩非常重要。四六级与毕业证挂钩;英语成绩直接影响考研、保研;评优。外语教师在大学生的教育生涯中占据重要地位,有较大的影响力。
三、海归教师:海归教师是高校外语教师的主要构成成分
一般来讲,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海归”教师指的是:在高校教师队伍中,曾经在国(境)外学习一年(含)时间以上并获得国(境)外学士(含)以上学位的人员。2004年,上海高校的海归教师已达一半以上,其中大部分是外语教师。如今,比例更大。海归教师这一群体给高校带来了创新的学术精神,开阔的国际视野,但同时也应注意到海归的高校外语教师由于在国外生活学习过,出于对教师的尊敬和对亲历者的认同倾向,他们不经意流露的对外国的评价会被学生信服地接受因而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四、具体措施
高校外语教师入职时,不应只考虑学术能力,还应考虑教师的思想道德背景及倾向。目前有的国内高校,特别是知名度不高的学校只要是海归就笑纳,不加甄选。高校求贤纳才的苦心和热切可以理解,但是高校教师的岗位责任重大、意义重大,选对人则造福于学生,选错人则贻害无穷。高校招聘简章之首都是对教师思想道德的要求,但这些要求往往流于形式,最终政审只会审查学生有无犯罪记录,诚信情况,等等。另外,对海归教师在国外求学期间的学习、社会活动方面的情况难以掌握。
入职教育应加强道德教育,提高新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思想水平,并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对于国外培训、进修归来的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对于海归教师,应激起其强烈的本民族母文化认同意识,尽量消除异国文化的影响。
外语教师在对学生授课时,当然不可避免地要谈及外国的情况,这也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但要把握好尺度、分寸和立场。有的教师总是无意识地宣扬外国有多么发达,富裕。如果多位教师反复宣扬此类观点,有些思想不够成熟,考虑问题不够全面的同学就会以偏概全,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比中国好,中国的一切都不如外国,长此以往,在学生中形成崇洋的思想,非常危险。
作为外语教师,不能道听途说,将自己一知半解的思想教给学生,应该透过表面现象看深层本质。不要一味强调外国的先进,要厘清外国尽管技术方面或许先进,但也有落后及不尽如人意之处,并可与中国的现状进行对比,要持一种客观的视角,使学生明白中国正在发展,目前的现状有其复杂的原因,但前景是极其光明的。要使学生对中国有信心,才有爱国心,民族凝聚力,这样的学生即使将来出国留学也会心系祖国,最终会报效祖国。
而且,教师应使学生明白,改革开放引进的是先进技术,而非不适用于中国人的他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中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应奉行中国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外国价值观在中国“水土不服”“夹生”,不适用。
即使技术有先进落后之分,文化和思想道德无优劣之分。美国人有美国梦、个人主义,中国人有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教师应树立文化自豪感,不应盲从,更不应盲目概括,认为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就等同于先进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并全盘接受,这是大错特错的。
个人认为高校外语教师应厘清几个关键问题和基本观念:
首先是中国梦与个人主义的关系,亦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个人主义的关系:对立与兼容。实际上,个人主义与“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君子独善其身”等表达具有相同的思想内核,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西方的个人主义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都能找到来源,印证与表达。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儒释道源远流长,各种道德思想,修身理论,哲学思想,治国策略都各领,有所侧重。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人其实无需对个人主义之类的“新潮,异化”的理论感到新奇,个人主义的核心理念是白手起家的准则,即一个人可以不依靠家庭和阶层,通过自我学习和自我努力,获得成功。实际上,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这样成功的“个人主义者”,即使身处寒门或社会底层,依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极大的成功,如,汉高祖刘邦、汉代大将卫青、孔子都是极好的例子,也是西方个人主义成功学的典范。高校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预判哪些内容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并预先准备好对策,使学生不至于在学习到新知识时产生新的困惑,
如果困惑日积月累将会使年轻的学生迷惘失落甚至误入歧途。
其次,西方的发达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美国,因病致贫的例子并不少。只是由于国人乐于宣传西方国家的发达,勇于自揭“黑幕”,才使美国免费医疗的神话深入人心。其实中国医保越来越完善,在制度上绝不比美国等发达西方国家差。作为有过亲身留学经历的高校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涉及相关问题能以亲历者的角度进行剖析阐释,对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来说是极具说服力的。
五、结论
在全球化和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固守和弘扬本民族的先进文化和传统道德是每个国家都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如何从高校教师这一特殊的群体着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能性及具体的举措,希望能够引起学者们的思考或有些许启迪。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小学价值教育;隐忧;实施对策
价值观跟青少年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青少年的思想、行为、情感等都是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为主要原动力,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备的条件。所以,要重视中小学的价值教育问题,明确价值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意义。
一、价值教育的含义
所谓价值教育,就是为了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理性,进一步丰富其价值情感,通过采取一定的方式来激励这些青少年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念,并把他们的价值观念跟青少年的生活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的教育。价值教育的层面比较丰富,不但有理性的、认知的,还有情感的和意志的,当然也不能排除社会行为方面的。对中小学生进行价值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他们做一个又价值、有尊严的人,做一个大写的“人”。
二、中小学价值教育的隐忧分析
(一)中小学价值教育的环境问题
(1)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多元文化也在逐渐蔓延。在这样的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主流价值教育日渐衰微,这些主流价值包括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等等,在一些青少年中开始出现“解构主流”、“消解责任”等情绪。
(2)全球化的发展,西方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开始盛行,那些消极和腐朽的价值观念通过很多渠道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产生的影响。加上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于文化价值体系建设的忽视,相对功力化的思想也对人们的价值意识进行了消解。
(3)网络时代的发展,学校不再是学生价值来源的唯一机构,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开始接触网络,网络已经成为中小学生活的组成部分,这就使得价值教育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二)中小学价值教育的内容问题
价值教育有自身的范畴与目的,跟知识教育以及道德教育不同,跟价值观教育也不相同。中小学价值教育的范围除了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以及价值取向的引导,还涉及到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学校教育功能更好的实现。对于中小学价值教育的目的来说,属于学校教育目的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学校教育目的的核心组成部分,但是这样一来,中小学价值教育的内容就变得宽泛起来,使人摸不着头脑,很难把握价值教育的真正的内涵。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价值教育很多时候都被道德教育、环境教育、人格教育以及公民教育等形态替代,毕竟青少年的价值观主要是在青少年的身心特质中隐藏起来,也隐藏在中小学的各个教育活动中。所以,只有明确了价值教育的内容,才能更好的在教育实践中把握价值教育,从而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中小学价值教育的重视度问题
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知识与能力,这就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中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价值信仰方面的缺失,特别是在多元价值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之下,一些学校的价值教育就成了形式主义,口号喊得比较响亮,但是跟日常教育生活离得比较远。事实上,中小学价值教育属于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从文化到制度再到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重视。当时,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中小学都没有重视价值教育,没有把学生的价值创造意识跟学校教育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也没有把价值教育放到中小学教育发展规划中。现有的价值教育模式,很多都是蜻蜓点水,不能把价值教育资源整合到学校教育平台中去,更没有在素质教育中寻找到价值教育的落脚点。
三、中小学价值教育的实施对策
(一)拓宽中小学价值教育的渠道
1、课堂教学
作为中小学价值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对于价值教育的作用非常明显。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在学生面前展现一个信任、关怀、平等的品质。可以在课堂中给学生讲解新时期的价值观念,让学生理解价值取向在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性。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关于“感恩”的价值教育活动,让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位大家朗诵关于感恩的相关诗歌,给学生播放感恩教育的电影,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明白感恩属于价值范畴对于个体成长的意义,体验成长中从他人那里接受到的帮助,学会从内心感激他人,回报社会。
2、家校合作
当前,很多中小学都建立了家校合作的平台,价值教育可以在这个平台基础上,发挥学校跟家庭两个方面在价值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学校主动、家长配合,在开展价值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这样取得的教育效果才比较明显。作为家长,不能溺爱孩子,要给学生作出榜样,在学校“自主、参与”的民主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格。只有联合学校与家庭的力量开展价值教育,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中小学教职教育寻找生存与发展的土壤。
3、社会实践
价值的正当性不是建立在观念中,而是需要在实践中得到他人的认可,需要由社会评判其所作所为。所以,要运用社会实践这个渠道进行价值教育。中小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时候,可以从一些优秀的实践者身上学习到优秀的价值品质。比如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很多中小学生通过参与志愿者服务工作,学习了“爱国”、“奉献”以及“责任”,让他们认识到这些价值品质的重要性。所以,中小学进行价值教育的时候,要充分利用社会这个舞台,创造出形式多样的实践方式,为青少年价值学习提供机会、创造条件。
(二)中小学价值教育内容要符学生的身心特征
对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来说,具备规律性的特征,特别是在多元思想影响之下的中小学生,对于非智力因素的认知比较迷茫,这些非智力因素包含的有需要、兴趣以及动机等方面,这样就势必会影响中小学生的发展。因此,中小学价值教育的内容要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能够认同并且欣然接受这样的价值教育,在这样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中小学价值教育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整合相关教育资源,开展个性化的价值教育方式,认清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灵活调整价值教育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中小学生价值教育质量。
(三)提高中小学价值教育的重视程度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价值教育都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很多教育者认为给学生灌输价值教育属于非常正常的事情,没有考虑到接受者的感受,这种极端的教育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价值教育的本质问题就是更好的尊重中小学生的生命价值以及其发展价值,让这些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价值追求,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最终实现自我价值。所以,要提高中小学价值教育的重视程度,注重中小学生的心理感受,要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价值认同表示尊重,逐渐形成中小学生能够接受的价值观,积极引导这些学生形成相对正确的价值定位,把每个学生都变成是自我价值的创造者。
结论
综上所述,中小学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地方,属于基础性质的教育。青中小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是为了更好的接受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是在这个时候成型的。所以,要积极拓宽中小学价值教育的渠道、选择符中小学生身心特征的价值教育内容、提高中小学价值教育的重视程度,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立忠,王逢贤.价值教育及其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J].高等教育研究,2012(5).
关键词:农村教师培训;针对性;实效性;教学做合一;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2-080-03
在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形势下,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教师培训蓬勃开展。最近,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决定从2010年起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新一轮全国性的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拉开了帷幕。
一、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是时代的要求、教师的呼唤
近年来,在各种培训实施的前前后后,对于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愈来愈坚挺,受训教师的呼声愈来愈强烈,培训机构的关注程度也愈来愈高。它在宏观上成为时代的要求,在微观上成为人们评价培训成败的标尺。
(一)培训针对性的价值观
怎样的培训算作针对性强?对于一个具体的培训项目来说,虽然从不同角度可能会有不同判断,但在总体上应该看它是不是符合了“三个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培训项目的针对性通常表现在培训目标的制定、培训课程的设计、培训教学方法的选用等三个方面。
(二)培训实效性的价值观
对于培训的实效性的评判,也会因人而异。但从根本上说,应该看它能否实现“三个满足”:受训教师的期待得到满足,有收获感,觉得“知了,懂了,会了”;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愿望得到满足,参加培训后教师“教得更好了”;教育主管部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得到满足。
培训项目的实效性丰萼靠培训课程和±立训方法来实现,其效果在受训教师身上通常表现为:师德表现发生改变;教育教学行为出现改善;教育教学成效有了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得到增强。
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已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参训教师和教师培训机构的共同诉求。在这种诉求之下,诸多培训理念和方法在培训实践中被探索、实验、提炼出来。“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便是其中之一。
二、“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精髓,它把理论与实际、教学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教学做合一”的含义
陶行知创立的“教学做合一”是南京晓庄学院前身――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即晓庄师范)的校训。对于“教学做合一”的含义,陶行知于1931年在《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中的阐释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指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这就是说,“教学做合一”使“教”与“学”在“做”的实践上融合起来了。
“教学做合一”既是教学原则也是教学方法,更是教学理念,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下,施行联系生活实践的、适应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需求的教育,就能培养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二)“教学做合一”开展教师培训的现实意义
如今,基础教育改革正不断深入发展。与陶行知先生当年所处时代相比,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背景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教学做合一”把教学与生活、工作实践相结合,使教学适合人的认知特点,顺应人的道德生成和知能增长规律,优化人们习得“真”知识和提高“真”能力的过程,其科学性、实用性的特征没有改变。在当下的教师培训中,许多培训者按照培训目标的要求,引导学员“动手动脑”,在已有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参与培训的学习活动,用撰写案例、总结反思、现场诊断、讨论交流等形式来“学”,促进学员思考、认识教学的现象、本质、规律及关系,使他们获得内在收获。多个地区经验表明,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设计和实施教师培训,颇见成效,受到参训教师的欢迎。
(三)“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特殊意义
农村教师培训除了具有一般教师培训的共性,与城区教师培训相比,还有其特点。由于经济文化发展进程差异及学校分布零散等原因,一些农村的教师培训资源相对稀有,教育等方面信息的获得相对滞后,教师参加进修提高的机会相对较少,教师之间相互进行教学交流的机会并不很多。在城市有条件安排的学习形式在农村却不一定有条件安排,在城市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在农村却不一定有。因此,搞好农村教师培训的难度更大一些,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诉求将更多地依赖于在农村本地切实可行的培训形式来实现。在这样情况下,“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便显出它的独特魅力。
事实上,以“教学做合一”来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更为适合农村教师的特点。它利用农村教师身边的资源,贴近他们的教学环境,更多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顺应了他们的需要,关注了他们当前的教学问题,对他们的问题解决、行为改善、素质提高帮助甚多。
(四)“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
陶行知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根本方法。当时,在他创办的晓庄师范等学校中,“教学做合一”的方法为培养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优秀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它依然合拍于时代的旋律,溢射出时代的光彩。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加快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具体的规划,“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要“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推动全国大规模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开展”。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在“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增强了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培训质量。
在“教学做合一”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探索建立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特色的培训理念体系,可以创立符合农村特点的教师培训方法与模式,为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辟新路。这为我们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要求,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帮助农村教师专业提升,推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添了一臂之力。
三、“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时代价值的实现
我们所讨论的时代价值,是在新时期农村教师培训中,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和方法所产生的价值的总和。它在宏观上表现为农村教师培训后整体素质的提升,微观上体现于各个具体项目培训效果的改善。这种价值的主要附着点是培训项目的目标、课程与教学方法。
(一)以“会做”为根本,制定符合实际的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反映了培训组织者的培训理想和价值追求,它离不开“针对性、实效性”这一要素。通常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培训目标较为宏观,属于总体目标,体现了对教师的“期待”。据此,培训部门结合参训教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培训目标,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的这种“期待”。例如,江苏省某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使学员“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高”。在制定培训方案时,我们进一步提出要使学员“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增加对学科知识更新趋势和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的了解,拓展专业知识,拓宽专业视野,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学经验总结能力、改革创新能力,能在县、乡起到学科教学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训部门制定的具体目标,是体现针对性的重要标杆,把教育主管部门的总体目标具体化并加以落实。
培训目标要能针对学员的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实际,把标高设在学员的“最近发展区”,让学员通过培训达到“会做”的根本目的。为此,制定培训目标前要认真了解学员的教学现状和发展需求,制定目标时要根据所拥有的培训资源充分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实效性。
(二)以“做事”为背景,设计满足需要的培训课程
培训课程是实现培训目标的施工蓝图,是实现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载体。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指导课程设计,以“做事”为背景,根据培训目的需要,围绕学员的“做”与“学”来编制课程,能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其中,一方面应合理配搭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比例,另一方面应恰当组配授课教师,注意他们的结构,使专家、教研人员、一线名优教师的比例适当。对教学理论、教学技能、教学科研等模块,要注意与教学实际密切结合,做到理论课程能在“做”的经验上学,实践课程能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以利于学员进步。
例如,在江苏省20lO年暑期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中,在我们的课程编排里,教学案例分析、模拟课堂教学、说课讨论、教学课件设计等实践性课程约占总课程的三分之二,理论性课程如小学英语教材梳理、英语新课标解读、英语新课程的实践反思等约占总课程的三分之一;授课教师的成分构成是:高校专家占三分之一弱,教研员、一线名师共占约三分之二。
我们所说的“做事”,既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也包括他们在接受培训过程中的学习行动。
(三)以“做上学”为特征,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实施培训教学
培训教学是通过实施课程来实现培训目标的过程,也是实现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的过程。因此,培训教学的方法极为重要。好的培训教学方法如同好的工艺,把设计蓝图变为合格“产品”。它能引导学员参与学习过程,激起学员共鸣,促进学员的感知,提高学员的能力。
“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是以学员“做”的经验为基础,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进一步理解“做事”的道理,进一步把握“做事”的规律,进一步改善“做事”的方法,从而习得教学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技能、新方法。有些理论性课程是“死”的,授课教师要把它与“做”结合,教“活”起来;实践性课程本身应该是“活”的,授课教师更要设法让活课程“活得生动”,有效地转化为学员的智能。培训教学应以“做上学”为特征,将培训者_的“教”及学员相互的“教”与学员的“做”和“学”融为一体。例如在培训教学中,引导学员拿自己的教学案例进行剖析反思;用自身教学经验来梳理和提炼教育观点;在培训期间写反思日记;在教学现场开展观课议课,对教法作教理分析;学员之间互动互教;学员与专家交互活动等。
培训教学过程中的学员是学习的主人,授课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服务者。
四、实现“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时代价值的保障
实现“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培训团队的努力,受训学员的参与等多方配合,需要建立一定的保障系统。
(一)环境保障
环境保障可分为物质环境保障和精神环境保障。物质环境是指,农村教师培训中可供学员享用的各类教育实践场所、设施等,如教育实践基地(包括学员所在学校)、各类课堂、微格教室、特定的场馆所、网络信息等教育资源。培训机构应拥有足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农村教师培训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精神环境主要指与农村教师培训相关人员的思想、观念、意识、态度等。教育主管部门和培训部门领导要充分尊重农村教师的特点,认清“教学做合一”在农村教师培训中的价值,鼓励和支持培训工作中的创新,把“教学做合一”运用到农村教师培训中来;培训授课教师和工作人员要以追求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己任,不怕“麻烦”,努力在培训的组织和教学中践行“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与方法;学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勤于“动手动脑”,坚决摒弃“只带耳朵”参加培训的落后学习方式。
(二)组织保障
组织保障主要由组织体系、制度文化、考核体系三个方面组成。
良好的组织体系包含运转高效的培训机构、专业素养好的培训者团队;还有相关管理机构之间的密切配合,培训机构与实践基地等支持单位的和谐协作。培训者团队的结构应是优化的,主要由专家教授、研究人员、一线校长、名优教师组成。他们应与农村中小学保持经常性联系,熟悉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情况,善于在“做”上教,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
在制度文化方面,把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作为培训者的座右铭,形成培训者关注农村中小学教育、了解和服务农村中小学教师的风尚,倡导“教学做合一”的培训文化。进行培训者培训,研究和推广“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方法。对培训的目标制定、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应有相关制度要求,将“教学做合一”体现于培训全过程,打造讲求实效的农村教师培训特色。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098-02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资本、技术、劳动力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与配置,经济就如纽带一样,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交往与联系,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地球村的设想越发成为现实,当然,经济的发展也不置可否地推动着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世界文化也出现了历史上任何时代不曾有过的大繁荣,大发展的景象。在此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别国称赞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时,我们也看到了别国文化的先进性,看到了其他民族文化优秀的一面。通过对其他国家、民族优秀文化的学习、借鉴,促进了我国文化更好的发展。然而,在学习、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其糟粕部分也不可避免地流入我国,并悄无声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活动。
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巩固的指导地位
是我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性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因此,坚持和巩固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要用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教育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大学生的行为,使大学生去认识好、理解好、把握好指导思想的精髓,将其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并自觉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将作为自己思想和行动的指南。
(二)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崇尚自我、追求个性、渴望表现、敢于冒险、善于创新、排斥约束、有着强烈的主体意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但由于他们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社会经验较为缺乏,因而辨别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较差,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较为混乱,稳定性不够,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用以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教育大学生,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稳健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人格,增强他们抵御外部不良影响的能力,从而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因此,他们道德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影响着我国社会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
大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会进入各行各业,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充当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在继续进行自身社会化的同时,也在以自身的言行去改造着社会,影响着他人的社会化,因此,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他们对社会和他人的影响是否积极,是否正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熏陶下,大学生会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拥有积极健康的品质,他们奉守集体主义、乐于助人、善于团结、热心公益、甘于奉献、注重维护集体和社会的利益,而不是专注于个人利益、个人享受、对极端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持批判的态度,积极弘扬社会正气,维护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不足的表现
(一)教育理念的不足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总是居于主导地位,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被视为唯一的主体,而学生则被视为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处于从属地位,他们不需要去创造、去反思、去进取、只需要机械地、盲目地、无目的地去接受、吸收,从而造成主客体的失衡,在这主客体的失衡中,体现的是大学生在教育中主体性的缺失。
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缺少对他们地位的尊重,缺少对他们需要的满足,其结果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老师规定怎么做,学生就怎么做,而大学生自身全无自主之见,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有的只是盲目性、复制性。在这种大学生主体性缺失的情况下,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身的品质与价值追求,从而也就不能很好地将其外化自己的行为活动,这势必严重制约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势必严重削弱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
(二)教育方式的不足
在知识的传授上,以往更多采用的是理论知识的单向灌输,这种单方面,强制性的灌输方式很少考虑到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不管他们接受与否,也不管他们接受效果如何,既忽视了对大学生情感的顾及,也忽视了对教学成果的追踪和反馈,其结果只能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更多情况下其形式大于实质内容。
在教学方法手段上,主要是采用传统的课堂形式,通过面对面的、直接的、简单的理论知识传授模式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网络,传媒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使其教学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对实践教学也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于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从而使得教学过程于机械化、单调化,缺少互动性、主动性、积极性,这既使得教师缺少教学的激情,也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热情度不高,甚至产生厌恶,反感的逆反心理,其结果是学生不仅不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论知识,反而是排斥这样的理论知识学习。
(三)教育队伍的不足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令学生对之兴趣索然,而且教师对之也缺少应有的激情,更多的时候教师只是把思想政治理论当作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而已,走走场,过过形式,而没有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战略意义,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乃至对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部分教师专业知识还不够扎实,理论水平还不够高,责任心还不够强,其自身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做的还不够好,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没有塑造好,维护好,利用好教师的权威效应,从而使学生缺少必要的外部引导力和推动力,缺少一个良好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外部环境,在内外因失衡的情况下,加之大学生自身的盲目性、趋同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面临着更多的考验。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一)更新教育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要以大学生为根本,以大学生为教学的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努力实现好大学生的物质需求时,更加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培养,注重对大学生精神需要和心理需求的满足,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大学生的切身利益。
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双向主体性,既要看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要看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好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良好协调与默契配合,充分发挥好各自的主体作用。教育要贴近学生的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履行好学生利益维护者的角色,切实解决好学生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做好帮助学生排忧解难的工作,想学生之所想,谋学生之所谋,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从而更好地投入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中。
(二)创新教育方式
注重理论传授和师生互动的共同运用,充分挖掘传统教育方式方法的优势,克服其缺点,合理利用其有利部分,并在继承的基础上予以发展、创新,以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经过理论课的传授,使大学生认识了、了解了、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特征和精髓,认清了所面对的党情、国情、世情,明确了大学生自身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所肩负的历史责任,进而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标准,最终解决了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去培养人的问题。
在理论传授的同时,还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采用现场讨论,辩论等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现代教学手段,发挥好其具有的教育功能,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热情高涨的,大家踊跃参与的学习氛围,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起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并在这种内在动力的驱动下更加有效地学习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到博物馆、陈列馆、烈士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在实践中深化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并自觉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培养教育队伍
教师作为教书育人者,首先要有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知识底蕴,要对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的指导思想有深刻的认识和娴熟的掌握,注重对著作的研读,以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提高自觉地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自己塑造为的坚定信仰者和积极践行者,从而发挥好教师的表率作用,重塑教师的权威。
良好的师德师风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品格素质,不仅是教师自身成长发展的方向指引,而且对学生的言行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高风亮节的情操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的影响,起着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学生会将教师的言行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榜样,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课堂上,教师应该具有开放意识和民主意识,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尊重学生的想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加以积极的引导,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予以否定和排斥。课堂下,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有一颗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热诚之心,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贴心,学校的关怀,并在各种内外合力下,激发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热情,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自身成长、对社会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马姗姗.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研究念[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匡促联.多元文化的发展与价值观的自觉[J].云梦学刊,2010(2)
3.李大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人本性及实施策略[J].社会科学战线,2011(3)
4.龚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保障机制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
5.林晓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对策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0(2)
关键词: 高等职业学校 教师水平评价 指标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同时强调: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山东省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试行)》对高职教师的基本条件、师德师风、业绩能力水平、实践教学能力、科研教研成果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实践中如何落实这些标准,如何将这些标准要求化为教学管理行动指南,化为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是本研究要达到的重要目的。
一、建立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教师水平评价是在正确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类型教育对师资能力、水平、工作态度等的要求,提出科学的评价标准,制定简单易操作的评价流程,对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成果进行全面考核评价的一种方法,是对教师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准确判断的活动总称。教师水平评价是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核心内容,是高职学校控制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工作。教师队伍建设随着社会、家庭对教育质量的高要求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但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评价教师队伍的优劣,一直是困扰教育部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高职教师水平评价的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矛盾,我们需要研究、探讨、解决。一是评价形式繁杂,难以统一掌握,目前,部分高职学校对教师水平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听课、学生评教、教师互评、日常检查上,看似简单,实则非常繁杂,人力成本很高,而效果很差,变成例行公事,轰轰烈烈地开场,草草了事地收场,收效甚微。二是评价标准不明确,现行评价标准既缺少对目标的明确要求,又缺少对实现目标的指导和支持,评价标准只是模糊地认为“谁好一点,谁差一点”,评价标准停留在约定俗成的观念中,缺乏刚性要求和柔性指导。三是评价的引领性不强,现行的教师水平评价只对固定时间内的教师水平进行优劣评定,对教师如何达到国家规定要求缺乏方向性指引和发展性引领,造成很多教师在日常评价中可能得到优秀等级,但如果要申请更高职务或与全面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相比,就会发现相差甚远。
《山东省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试行)》的明确了教师水平的评价标准,结合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发展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制定出《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科学的教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有以下四方面意义。
1.明确教师工作标准。《山东省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不仅对教师的基本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还对教授、讲师等各职务的业绩能力水平、学历资历水平等做了明确规定,这实际上建立起了教师准入机制,在制度层面保证了教师的专业性、职业性,为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水平提供了可靠保证。《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细了各项工作的优秀标准,使得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明确努力方向、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卓有成效。
2.明晰评价程序。教师的主要精力无疑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因此,越是简单、清晰的评价程序,越能节省教师“应付”检查评比的时间,教师越有精力投入到提高水平、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工作中,因此明晰的评价程序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3.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教师通过《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实施,清楚自己的职业标准,自觉地按标准工作,完善自己。教师水平的提高会增强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提高教师承担职业责任的能力,提高教师在团队中的地位,这种自我认同和不可替代性会增强教师对职业的自豪感,从而在工作中找到更多乐趣,愿意为团队承担更多责任,愿意为了学生奉献自己的一切,这种感觉就是归属感,意味着教师拥有一颗对学生终极关怀的良心,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不断学习和改进工作的动力。
4.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科学的教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意味着明确的工作方向、清晰的工作目标和合理的绩效分配机制,因此会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建立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在建立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坚持以下原则。
1。基础性原则。教师个体都有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与教师的基本要求要结合,既要注重教师本身的基础水平,又要重视教师的发展提高。通过建立教师档案,教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做到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
2.目标性原则。教师水平评价目标一定要符合国家对教师的目标要求、符合教学目标要求、符合学校发展目标要求。要建立和明确学校工作目标,明晰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做到有目标、有方法、有步骤、有结果。
3.整体性原则。教师队伍中客观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在建立评价标准体系时,既要重视个体差异性要求,又要兼顾团队的整体性要求,做到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梯次展开、整体推进。
4.过程性原则。教师评价过程是教师学习提高的过程,因此,不能简单地以一次年终考核为最终评价结果,要把过程评价与结果性评结合起来,把日常检查与考核培训结合起来,做到过程管理、过程培训、过程检查、过程反馈。
5.激励性原则。教师水平评价必须与评先选优结合起来,与绩效分配结合起来,通过共同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共同探讨实现目标的方法,共同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最终达到提升教师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办学效益的目的。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学习研究《山东省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试行)》,深刻领会其含义和要求,就可以构建较为系统、全面,并且实际操作性强的教师水平评价体系,如果在实际中能不断进行实践、验证、修订,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就一定能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参与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关键词:高校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95-01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2.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现状问题
2.1政治意识淡薄。我国大部分高校教师都具有政治觉悟,有理想、有信念、热爱党的事业。但有部分老师缺乏思想政治观念,不注重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的学习,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缺失。
2.2道德品质修养较差。一些老师不能做到为人师表,缺乏良好的道德修养,表现在自私自利,对自己的利益特别看重,漠视他人和集体的,有利益必定力争。作为为人师表的老师,不应过于看重自己的个人利益,甚至出现价值观扭曲,一切向钱看,无报酬的工作则尽力推脱。
2.3敬业精神不强,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部分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认为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未把它看作是承担着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一项事业。由此,在学术研究上,部分老师趋于功利化,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而选择一些与学术水平提升无关的工作,造成无心于本职工作。
2.4育人意识淡薄。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给学生传授专业技术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将来就业的一技之长,因此不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培养、个性发展等知识传授,抱着与已无关的态度,只顾教书,忽略育人。
2.5自身素质较低。教师是学生的镜子,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现在有的教师上课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有的仪表不整;有的接受家长或学生的心意,给学生做了很不好导向。
3.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途径
3.1建立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规范。师德的规范,就是指学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种规定,是学校老师道德行为的一种普遍特点,服从于社会对学校教师提出来的特别要求。教师师德的规范应该包含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三个层面的含义,应体现时代性、人文性、专业性和操作性。只有制定和明确了学校教师的师德规范,学校教师才能更好进行教学工作,保证学校教师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师德规范,有着重大的意义。
3.1.1爱岗敬业。学校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只有这样才能尽职尽责,忍受工作中面对的挫折,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学校教师工作,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而是贯彻在生活之中,因此要求学校教师有着高度的责任感、自觉性和上进心,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的约束自己。
3.1.2关爱学生。高校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的成绩,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这样才能更加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的思想发展。真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打骂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1.3树立榜样。师德师风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引导下,可以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影响力。只有学校教师做到公正公平,才能使学生信服。教育者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3.2完善激励机制
3.2.1建立评价机制。评价机制能够提高学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励学校教师努力进取,敦促学校教师履行义务。但机制成功与否的关键就是看能否做到公平。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要做到信息公开,确保工作不流于表面,深入彻底。
3.2.2塑造典型人物。学校可对在工作中有突出贡献者进行激励,将教师队伍中的积极分子作为优秀的典型大力宣传。这样才能激励学校教师努力工作,并树立师德建设工作的权威,表现出一定要建设好师德的决心。
3.2.3构建薪酬激励机制。薪酬激励方式有内存激励和外在激励两种。外在激励方式主要采用工资、资金、福利等形式给予教师激励。外在激励方式需要采取竞争的手段,通过教师之间的学术水平的竞争决定薪酬的高低。内在激励方式,是对外在激励方式的补充。学校要给予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自,采用人性化管理方式,尊重教师人格。
3.3完善大学师德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师德监督体系,一方面为了促进教师严格自律,教师的教育、教学、学术道德等方面工作应当受到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广大教师、学生和社会舆论各界力量的监督;另一方面还可以针对师德建设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了解教师在学术、教学等各方面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建立领导听课、督导检查、教学信息反馈、信息通报制度和学术道德管理规范制度并及时加以完善,发挥教代会和工会的监督作用,以促进师德建设工作的良好发展。
3.4加强师德教育机制。师德不仅仅是学校教师个人品德和精神素质的体现,也是一个学校学风的反应,更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序的反应。所以,师德教育不能孤立的考虑教师本身,还要考虑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要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适宜师德建设的学校环境,重视老师素质的培养等。
参考文献:
[1]马寒.山东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2]孙柏良;季春贵.刍议与时俱进的师德建设[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彭恩霖:我认为目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教师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常常墨守成规,非常程序化。研究者们精心设计教师教育课程,花大量的时间研发教师培训项目,但是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没有真正理解师范生和一线教师是如何学习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巨大分离。大学为师范生开设了很多理论课,关注课程知识和教学法,然而大学并没有很好地将这些理论课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这使得师范生在实践中无所适从。
中国教师:对当前教师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您有什么看法?
彭恩霖:在美国,人们常常用学生的学业表现来评价某一教师培训项目的成效。我认为这种评价方式较为无力,单单依靠学生的学业表现,人们往往很难评估教师培训项目的质量,譬如学校情境是影响学生学业表现和教师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我们要创新教师教育评价体系,用更为综合的方式来全面评价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推理能力,以及分析事物的思维能力。此外,由于学校情境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很大的影响,我们需要在教师离开培训项目时就对其各方面的能力做出合适的评价。
:互联网在教师教育项目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有什么样的优势和不足?
彭恩霖:互联网技术为教师教育项目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师范生可以有机会观摩课堂,尝试新事物;可以获取教育教学资源,了解教育政策;还可以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此外,教师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分享教育教学理念,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特别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师通过互联网彼此交流,这十分有助于教师们辨别文化差异,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技能。然而,教师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人,和不同的人交流与相处。我认为,尽管网络通信技术为教师教育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但并不能满足教师教育的全部需求。
中国教师:在当前教师教育领域,有哪些优秀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
彭恩霖:我认为利用社会学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师教育领域的文化多样性。社会学中有很多优秀的理论,比如文化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以及知识资金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学生的文化差异性。拿知识资金理论来说,它由路易斯・莫尔(Luis Moll)提出,认为学生从其家庭经历和文化背景中习得了很多独有的知识,强调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知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在我给本科生开设的“文化多样性,权力和机会”这一课中,学生们有机会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相处,帮助一些来自弱势家庭的孩子成长。我通常会问这些学生一些问题,诸如“这些孩子的家庭背景是什么”“这些孩子知道什么”“这些孩子擅长什么”等问题,学生们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中不仅明了了这些孩子自身有哪些知识,也明了了自身的文化背景。
中国教师:大学在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文明、和谐、平等、诚信、友善”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它讲的也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相处的基本规范。高职学生将来属于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今天在校有必要遵守这一基本规范,在人际交往之间应该彼此诚信,友善他人,建立起一种文明、和谐、尊重、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从而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
1人际交往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1)贯彻十精神的需要
党的十报告从三个方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大的方面来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了应对西方价值观对中国不断渗透的需要;是为了应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需要;是为了从严管党治党的需要;是为了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2)人际交往中正能量传播的需要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表现为各种人际关系,每个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的网络中,成长与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们在美好的人际关系中徜徉,就像在一池碧蓝的清水中畅游,会倍感惬意。人类的寻求安全、乐群、归属、友谊和爱的需要都可以在正确的人际关系中得到满足。但在经济发展、物质丰盈的今天,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却时有发生。“老人摔倒敢不敢扶”、“让座该不该”……这些言论和否定的行为颠倒了是非黑白,冲击了原本正确的价值观,使得人们的交往方式存在着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的成分。不按规矩办事、不按制度办事、不按民约办事、不按法律办事的风气,严重影响社会正能量的传播,更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扭转这种局面的办法就是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学校教书育人的需要
对学校而言,要重视人际交往活动,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引导、组织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的方式,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大学生道德实践活动和人文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要强调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在学生心里深深地种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扎根学生的心灵,积淀为成长的力量。
(4)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对学生个人而言,要充分认识到在人际交往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实现“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进一步强化植根于内心的修养,唤起无需提醒的自觉,向往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传递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以实现自己丰满的文化表达和高尚的文化追求,从而在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中,创造人生辉煌。
2人际交往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
一是与人为善。善是伦理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指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他人幸福的行为,是人们在道德生活中所遵循的原则,也是人们在道德生活中所持的基本立场和基本出发点。“喜气迎人,亲如兄弟。”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的人群和组织,因而不可能不与他人打交道。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他人友善也必然会得到他人的友善,对他人敌视的人也必然会受到他人的敌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孤立无缘的人常常会陷入困境,而一个多助的人则处处是坦途。能团结他人,友善他人,关系到一个人的健康、幸福和前途。
二是言而有信。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的要求之一。信,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交往双方要说真话,而不说假话,即所谓“言必信”;二是交往双方遵守并兑现若言,所谓“行必果”。信,作为道德生活中的要求,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经过董仲舒等人的加工和提炼,信,作为人际交往中的道德要求和人的应有品质,被作为“五常”之一上升到国家之“大德”的地位,而且经过社会不遗余力地倡导和教化,力求使“大德”入耳、入脑、入心,代代延续,保持之今。
三是注重礼节。中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节包括礼仪、礼貌活动,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之一,是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社会群体生活中逐步约定俗成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评价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标准之一。因此中国人在道德生活中很讲究礼节,这种“礼”来自并区别于国家制度和纲常伦理的“礼”,后者是制度之“礼”,而礼节的“礼”则含有两层意思,一是与“物”相匹配,即“礼物”,二是指交往言行或神态之“礼”,即“礼貌”。对注重礼节的价值理解是“礼尚往来”。“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四是同情弱者。在传统意义上,中国人是最富有同情心。同情是道德生活中主体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它是具有良知的人及社会对地位低下或境遇不佳群体的一种无私的关爱和尊重,同情弱者表现在以人为本,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多为他人着想,乐于奉献。真心实意关心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他人遇上困难时,慷慨解囊,给予力所能及的关爱和帮助。助人不是为了获取生活的幸福,而是精神的一种必需。同情弱者的文化渊源与佛教伦理文化的关系更为密切。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人们的交往方式既是由人们的生产活动决定的,同时又反作用于人们的生产活动,是人们从事劳动、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必然产生的基本行为方式。在这个基本行为方式中,提倡人际关系协调、和顺、和谐,就必须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重点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尊重原则。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是人们正确处理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原则,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伦理精神的内在要求。尊重包括自尊和尊重他人两个方面。自尊就是在各种场合自尊自爱,维护自己的人格;尊重他人就是重视他人的人格、习惯与价值,承认人际交往中双方的平等意识,摒弃封建社会的等级意识。只有做到尊重、理解、关心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帮助。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应与他人平等相处,坚守平等原则,不损害他人利益,避免人际冲突。只要能把交往对象放在与自己平等或略高于己的位置,可以说交往就成功了一半。
(2)相容原则。相容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相容,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的容纳、包涵、宽容及忍让。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尊重他人的存在方式。在人际关系中,由于经历、文化、修养等个别差异存在,因误会、不理解二产生矛盾不可避免。这就要求提倡相容原则。宽以待人,,尊重对方个性,接受人与人之间会有矛盾以及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的现实,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和处世标准强加给别人。相容有助于扩大交往空间,也有助于消除人际间的紧张和矛盾。要加强自身修养,对他人的言语和行为过失,要豁达、宽容,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人际环境和氛围,减少人际交往的摩擦和消耗。
一、身势语的价值寻绎
1.恰当的身势语可以提高学生听讲注意力。由于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注意力低而且容易分散。在课堂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下列的情形:有的孩子因为上节课太兴奋,所以到这节课已经筋疲力尽,趴在桌上了;有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在看窗外或者抽侠锏亩西;有的孩子纯粹在发呆;有的孩子昏昏欲睡,有的孩子乱插嘴……作为一个老师,发现这种现象是不能容忍的,这个时候,老师可以轻轻走到学生旁边,用手在桌上轻轻敲一下,或者对他用眼神示意让他注意,这种类似的轻微的动作或者表情,马上就会被学生发现。学生是很聪明的,他能够根据你的动作来猜测你的意图,马上提起精神,达到你想要他认真听课的目的。
2.丰富的身势语可以增进师生情感共鸣力。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上的课都精彩万分,学生个个都是聪明伶俐,课堂回答都是准确机智,但是这些往往都是幻想,现实总是让人觉得残酷。在课堂上,总有那么多的意外,总有那么多的不可能,这个时候,很多老师可能会选择放弃,或者干脆就草草收尾,学生最终也一脸茫然。试想一下,一个老师在课堂上已经垂头丧气了,学生怎么还兴致勃勃呢?我记得有一次去听课,看过一个女老师,她上课富有激情,她的身势语极其丰富,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被调动得非常好,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跟老师间的配合恰到好处。老师们都被她和学生间这种融洽的关系所折服。这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课堂吗?用自身的能力,去带动学生跟你的共鸣,最终达到理想课堂的效果,这就是身势语的优势和其独特的魅力。
3.必要的身势语可以提升学生课堂表现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注意到词汇、句型本身,而忽略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表现力,所以就出现了很多高分的低能儿,这里的低能儿指的是语法词汇掌握的很好,但是没有自己表现能力的学生。英语本身就是第二语言,平时生活中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创设比较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英语,也就是我们说的自然环境下习得知识。比如课堂上经常有表演这个环节,老师们特别关注的都是学生们说的是否正确,却没有关注到学生演的是否生动形象,说和演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掌握知识,因此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表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4.独特的身势语可以增强学生课堂记忆力。整个小学阶段的英语知识是随着学生的能力上升而增加难度的,在学习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知识是比较容易混淆的,尤其是单词这一块。老师除了在发音、词意等方面帮助学生区别记忆以外,也可以利用独特的身势语帮助学生记忆。比如教动作类的单词,可以加上肢体动作;教表情类的单词时,可以加上面部表情,把身势语与单词对应联系起来,这显然比生硬地教和生硬地记忆有效得多。
二、身势语的策略探寻
1.面部表情的运用。人的面部表情非常丰富,有欢乐、害怕、愤怒、惊喜、厌恶、悲哀和兴趣等等。如果我们能够合理运用面部表情,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所担任的三个班级中,因为有一个班级英语基础比较薄弱,所以作业质量比较差的,学生由于自我放弃,课堂上就如一潭死水,没有活力,给他们上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让我痛不欲生的,走进教室就觉得自己很难过。这样的后果是学生越来越差,我也越来越没劲,我认为这个班级没药救了。偶然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他们的抄写作业字迹非常端正,我很高兴,于是开开心心地走到教室去上课,这堂课我上的很顺畅。学生说,今天老师是笑着走进教室的。我很感触。原来学生在观察老师的一言一行呢!从此,我走进教室前都先调整心情,带着微笑去面对学生。当他们不会回答问题时,用微笑鼓励他们;当他们做的很好时,用微笑表扬他们……现在,他们已经和几个月前的表现是大相径庭了,这不禁让那个我感慨微笑的力量。
2.肢体语言的运用。作为英语老师,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用到肢体语言。在课堂上准确地运用肢体语言,可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教学时,如果你一味站在讲台前,学生会觉得你没有注意到后面的学生,降低听课的效率,而如果你走下讲台,随意地走动的话,每个学生都会听得特别认真,尤其是在你经过他身边的时候;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也可以适当运用肢体语言,回答的对,你可以稍微点下头,给学生肯定,回答不正确的时候,你可以轻微摆动头部,带着微笑让学生坐下,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在教授单词的时候,可以用形象生动的肢体动作来描述单词,比如作出游泳的动作,学生一看就知道是swim,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师下达命令的时候加上肢体语言,帮助学生形象理解老师的要求从而更好的达到目标。适当简洁的肢体语言有时比直接的话语有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