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关于化学的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化学实验 教学质量 研究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70089
中学阶段的化学实验教学是整个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教学手段。为实现学生对化学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充分理解和认识,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思路
,拓展教学手段
,实现多元化教学,更好地满足现代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需要。
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需要不断实现教学方法的更新升级,选择一些可以调动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以
提升
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例如,将一些生活中有关化学的小实验进行有效的收集,并运用到不同的实验教学之中,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又如小组合作法,就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实现小组内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通过沟通交流实现互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相关实验操作要点。另外,还有问题情境法。例如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在演示实验之前,可以设置相关的教学问题:整个过滤蒸发过程中,几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什么?还有哪些用到玻璃棒的实验?如何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在引导学生解答消除粗盐杂质的问题时,需要注意相关的原则:将杂质转化为气体或沉淀或水,以易于分离除去;加入的除杂试剂要过量;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被提纯物质。这些问题可以有效引发学生对粗盐提纯实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主体的转化,确立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多种教学手段相融合,
营造
轻松的实验教学氛围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融入现代高中化学教学之中,营造出轻松的实验教学氛围。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很多,如多媒体课件、微课教学、互动式白板教学等,这些教学手段都比较适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使得化学实验的展示更加具体、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实验现象。例如,微课教学中,教师提前录制一些化学实验的教学视频,挂在网上,在化学实验教学前,先让学生仔细观看,然后带着问题进行化学实验,增加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现对相关教学过程的微观动画演示。如微观世界中化学离子之间的重新组合,通过动画演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实验内容。例如,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堂上演示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操作的步骤不变,只是变换了形式,用视频动画来表现,这样的方式更形象,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拓展探究性实验,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学生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性实验操作,以实现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创新精神的提升,帮助他们树立研究性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例如,对此溴在H2O、C6H6、CCl4中的溶解度情况,让学生设想一下将其加入顺序进行相应调整,是否可以实现相关的实验目的。这种开放式的实验可加强学生思考相关问题的创造性,拓宽思维的广度。又如,关于SO2的化学性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手中的实验设备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学生可能会想到用NaOH进行酸碱中和,体现SO2的还原性,但是他们可能没有想到该实验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只能宣告失败。此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探究思路的引导,例如NaOH不行,可以使用C20H14O4,因为C20H14O4是红色的,这样就可以展示相关的实验现象了。在探究性实验中要注重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作用。教师的引导最好点到为止,主要还是以学生自己研究思考为主,这样的探究性实验才能实现学生的创造精神,提升他们对相关化学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多数中学化学实验只是对相关理论知识的验证,教师需要在实验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创新,以
提升
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同时介入更多的探究性实验,
激发
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一、“化学是有用的”意识的培养
一个人不呼吸能活几天?一个人不喝水能活几天?一个人不吃饭能活几天?空气、水、食物均与人类联系密切、缺一不可,然而这些都是化学的研究范畴。由此可见,化学能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美好和更有品质。发展到今天,化学已经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自然界并从中获得自由的一种关键性武器。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每一章的序言都编排了很多关于化学物质应用于社会生活领域的内容,有关于化学在社会生活的作用不仅是老师要关注的,更是我们要认识的。因此,我们要充分意识到化学知识的作用,并学会通过自己的思维与认知来应用化学知识,从而开阔思路、拓宽视野、培养应用意识,最终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水平。社会生活是化学问题永不枯竭的源泉,我们在学习中应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包括环境、能源、生命、材料、海洋、医药等领域,从而及时了解新发现、新科技,从社会生活中主动发现化学问题,通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去解决问题,培养在社会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的意识。
二、化学应用兴趣的激发及强化
我们掌握知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我们在培养自己的化学兴趣时也应经历从淡薄到浓厚的一个过程,只要自己对学习化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就能将自身无穷的力量激发出来,培养自己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在学习上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如在学习了氧气的相关知识之后,我们可将该知识点用于生活中购买电灯泡。在学习空气的知识时,我们已经知道氮气、氩气的目的在于避免灯泡里面的钨丝氧化,从而使灯泡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然而在实际的社会工业生产中却很难将灯泡里面的空气彻底抽除,灯泡也很难形成真空状态,我们也很难明白残留在灯泡里的少量空气究竟应如何去除。通过对知识的进一步探索,我们明白在购买灯泡时应仔细观察支持钨丝的金属或玻璃柱上面是否存在红磷,如果有,灯泡就是完好的,原因在于:4P+5O2在经过加热反应之后会生成2P2O5。如此一来,我们成功将社会工业生产与化学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学习省力,还能更加深刻地记忆知识,不断激发和强化自己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又如,人类的食物里包括六大营养要素,分别是水、有机盐、维生素、蛋白质、脂类、糖类,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盐、油、米、面、蛋等都无法离开化学单独存在。所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逐渐明白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的实际应用。
再如环保,它是新世纪最重要的话题之一,我们所掌握的绿色化学的认识也激发了对环保知识的应用兴趣。顾名思义,绿色化学就是指化学对环境无害,即使用无害、无毒的化学原料,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资源;生产无害、无毒,对环保有利的绿色产品;化学反应选择无害、无毒的溶剂、催化剂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化学知识。
三、社会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原理
在社会生活中,油条十分常见,它不仅是中国人热衷的早餐,更是大众化的、传统的老少皆宜食品。在中国,油条拥有悠久的历史,古代诗人甚至通过诗句来描述油条的外形及其操作过程,而人们在品味美味油条时也会对其制作过程产生疑问。作为学生,在产生疑问时就应进行探究,不可任由疑问一直存在,而油条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原理就是我们培养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的途径之一。一般情况下,制作油条的过程为:发面,在面粉中掺入酵面或鲜酵母,并加水糅合搅拌;当发酵到一定程度以后再向面团掺入一定量的食盐、食用碱,并进一步糅合;当面团被糅合到一定程度后就将其切成长约10cm、厚约1cm的条状形态;两两叠好之后用筷子压中间,拉长后放入热油锅里炸;在炸油条的过程中,面条状物逐渐膨胀成黄、香、松、脆的油条成品。
从该过程看,发酵是制作油条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炸制过程中面团的酵母菌会分泌酵素的原理,酵素里含有酒化酶、糖化酶,能将一部分淀粉转化成葡萄糖,最后转变成乙醇,同时有一些有机酸类及大量的二氧化碳产生,而二氧化碳能使面团出现气孔而逐渐膨胀变大,而乙醇与有机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酯类,有香味,在酸性面团里加入碱,就能中和多余的有机酸,进一步产生二氧化碳,所炸油条更加疏松。该过程往往会使人们产生疑问,其化学反应剩下的氢氧化钠呈强碱性,能使油条更加可口,这就是油条中的化学知识原理。实际上,面团里含有的氢氧化钠是游离形式的,制作油条的原料中有明矾,它能快速与氢氧化钠反应,将游离的氢氧化钠快速转化成氢氧化铝,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中和胃酸、治理胃溃疡等作用。
一、通过化学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傅鹰教授说“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化学史是化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
1.结合化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我国古代的化学成就举世闻名,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通过介绍这些,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结合化学史,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化学发展史上,科学家对一些化学现象的认识过程其实也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建立过程。例如,结合空气组成的内容教学,向学生讲清空气的组成现在看来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但在当时却有许多科学家对此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从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到拉瓦锡等为代表的科学家,是在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后才得出结论的。
3.结合化学史,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通过对化学家奋斗史的教学,使学生勇敢的面对暂时受到的挫折,冷静思考,寻找原因,总结教训。例如,在讲空气组成时,可以给学生讲化学史上被称为“第三位小数上的发现”的故事:英国科学家雷利发现用氨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制得的氮气比从空气中分离制得的氮气每升轻0.0064g,这一差异只是微不足道的,然而,雷利并没有忽略细微的差异,他既没有轻信某些化学家的关于存在“轻氮”和“重氮”的假设,更没有认为这是实验本身的“误差”而加以“修正”,而是抓住不放,终于发现了第一种稀有气体氩。可以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发展道路是不平坦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化学家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和不畏困难的精神。
二、通过绿色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开展绿色化学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意识和绿色化学思想,成为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化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教学时可以结合当地工农业生产实际,组织多种形式的环保教育活动,提高教育效果。例如,开展环保调研活动,组织学生对本地企业的废水、废渣、废气排放情况或者本地的空气污染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了解造成本地水体、空气、土壤污染的原因及目前采取的防治措施,完成调查报告并向有关部门反映,提出合理化建议,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环保教育,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树立资源节约意识。我国虽然是个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人均拥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在《自然界中的水》一节中有以下描述:地球上的水虽然储存量很大,但是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充裕。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大约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一些地区严重缺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必须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并要求学生将这些知识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教育学生应从自己做起,自觉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化学是一柄双刃剑,它既能造福人类,又能为人类带来灾难。科学技术最终是否能造福人类,还取决于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人,取决于人的品德修养和价值观念。“全球最大冰毒案”主犯刘招华,用新型化学合成方法制造出十多吨的冰毒,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再如,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毒奶粉、毒馒头、假药等事件,就是因为某些人为了牟取暴利,不惜牺牲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才造成如此大的危害,这不仅违反了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并且已经触犯法律。直面化学发展过程中以及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这些负面事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运用化学,造福人类。
三、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戴安邦先生说过:“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的方法和思维,还要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验是化学知识的源泉,是最具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素。做实验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只学会操作,而是要求学生熟悉实验原理,突破教材框架的限制,不受传统思维和教学模式的束缚,大胆设想,寻找完成实验的最佳途径,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鼓励学生设计趣味性实验:利用浓盐酸与浓氨水反应生成氯化铵的实验设计空的杯子里冒出白烟。具体做法如下:取两只洁净干燥的玻璃杯,一只滴入几滴浓盐酸,一只滴入几滴浓氨水,转动杯子是液滴沾湿杯壁,随即用玻璃片盖上,把浓盐酸的杯子倒置在浓氨水的杯子上,抽去玻璃片,逐渐便能看到满杯白烟。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究,充分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创新动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重要途径。化学实验中极易出现“异常”,导致反常现象的原因很多,教师可利用这种时机,引导学生探究,从而使他们形成实事求实的科学态度。例如,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备出的氧气有一股刺激性气味。这是实验的事实,教师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仅让学生明白实验的客观性又要知道实验的复杂性,教师要引领学生一起分析研究这些事实而不是避开这些事实去空记书本上的结果。在实验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比掌握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总之,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蕴藏的德育因素,明确知识传授点和德育渗透点,采用合理的情感教学方法,才可以真正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军事化
一p准军事化管理的初衷
学生难管p教师难教是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怎样管好学生?职业学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认真分析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分析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p措施和方法,开辟正确的工作路径。
1.学生现状令人担忧
我校是由五所老牌中职学校整合组建而成的中等职业学校,因此我校的生源情况能够代表绝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学生状况。中职学生正处于最需要接受教育的年龄阶段,人生观p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固化定形,认知能力有限,可塑性强,如果关爱到位,引导得当,教育有方,他们一定会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2.教书育人责无旁贷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告诉我们,职业教育仍然大有可为。
生源质量不高且严重不足的状况在短时间内不会得到改变,那么职业学校如何才能摆脱招生难p管理难p就业难p发展难的恶性循环的怪圈?这既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职业学校的职责所在。从我校的情况看,实施准军事化管理是强化学生组织纪律性p提高学生身心素质p改善教学环境p提升办学水平的有效办法。
二p准军事化管理的成效
准军事化管理就是把军队建设的光荣传统引进学校,在学校管理中渗透军事纪律、军事作风、军事要求,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责任心、纪律性,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忍耐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进而形成良好的校风。
我校委托有资质、有经验的外训机构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并成立了“训教中心”,建立了由主题讲师、心理辅导师、拓展师、教员、教研员和宿管近40人的训教队伍。训教中心承担学校日常管理、学生宿舍、校区警卫、主题教育引导等工作,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礼节礼貌、内务卫生、仪容仪表进行统一规范和管理。学管军事化作为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在我校推行伊始,就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认可,其管理优势日益显现:校园干净明亮,宿舍整洁卫生;学生集合迅速,口号响亮,动作整齐;着装统一,举止文明,行为规范;师生精神状态大为好转,教育教学环境明显改善。
三p准军事化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职业学校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在短时间内力图借助外力提高管理水平的做法无可厚非,但事物都存在两面性。职业学校利用外训机构,通过“托管”或“外包” 的方式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对重塑中职学生行为习惯、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教学对象个性差异等因素的存在,学校对学管准军事化管理模式还需要认真研究。
1.处理好学校整体工作与学管准军事化的关系
准军事化管理必须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有秩开展,准军事化管理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服从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学校学管工作精力和重心应随着准军事化管理的深入而调整变化。
2.处理好准军事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关系
准军事化管理比较严格,具有强制性的特点。职业学校在准军事化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采用刚柔相济的管理模式,尤其需要在柔性管理上动脑筋、下功夫,认真研究在准军事化管理的环境下如何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管理能力,做到刚柔相济p宽严适度。
3.处理好准军事化管理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准军事化管理以养成教育为工作重点,在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方面确实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它仅仅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学校必须处理好准军事化管理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细化内容,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有秩推进,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4.处理好学习借鉴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化学实验 实验现象 观察 品质
化学的学习与研究离不开观察。观察是一切科学实验和科学发现的基础,是生活的感性知识的重要方法,是从事自然科学学习和研究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化学实验,并在观察实践中培养学生优良的观察品质。
一、化学实验的观察
1、化学实验观察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实验仪器装置,对仪器装置进行整体观察并迅速找到其中心位置;(2)感知反应物、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硬度、气味、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3)观察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色、味、光、热、声、燃烧、沉淀、气体等一系列特征现象;(4)观察教师示范操作,包括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实验方法,试剂滴加的顺序与多少,教师处理实验问题的态度等。应重视学生对教师示范操作的观察,因为只有学生认真观察、学生才能学习、模仿,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才能感受教师处理的科学态度和感悟实验中的科学方法。
2、化学实验现象的顺序。一般是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例如:先观察仪器装置,再观察各种反应物,而后观察物质变化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最后观察生成物。
3、化学实验观察的"四会"。化学实验的观察必须通过眼、手、耳等多种感官的配合,才能获得整体的感性认识,期中眼的作用是主要的。化学实验观察中要做到"四会",即会看,用眼去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反应过程中的光,沉淀的生成与溶解、气体的逸出与吸收,体积的膨胀与缩小、颜色的聚变与消失、晶体的生成与转化等;会听,用耳去听化学变化中伴随来的声音,如金属钠跟水反应发出"嘶嘶"的响声;会闻,用鼻去闻气体的气味;会摸,用手去感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浓H2SO4稀释时用手去摸烧杯外壁,手感到发烫。
二、化学实验观察的品质
观察能力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起点,完善的观察能力应具有目的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客观性等优良的观察品质。
1、化学实验观察的目的性。由于观察主体的被动性,加之初学者只对那些感觉新奇、刺激强烈的实验现象有浓厚兴趣,容易忽略实质性的内容,所以对初学者要根据实验要求确定观察目的,明确告诉学生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这样观察,这样就能克服学生盲目被动的局面。对于高中学生要逐步锻炼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自己独立的确定观察目的。
2、化学实验观察的整体性、选择性。整体性指对物质变化的过程、结果、有关的一起装置、实验操作等进行观察,以获得对实验、实验现象的完整性认识。选择性是根据实验观察目的、分清主要现象和次要现象、有重点的观察、特别是较隐蔽或较易消失的现象的观察。在实验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既要全面又要有主次的观察,既要看到实验的整体又要看到关键部位的变化,既要看到反复出现的变化又要抓住瞬间的变化。学生观察实验常范的错误是:(1)只注意生成物的出现而忽略反应物的消失,如Zn与稀H2SO4反应,学生能观察到"有气体逸出"而忽略"锌粒在不断减少";(2)只注意物质的变化而忽视能的变化,如铝热剂的反应学生最容易忽视"熔融的金属球生成--反应放热";(3)只注意明显现象而忽视稍纵即逝的现象,如新制的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学生能观察到先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后又变成红褐色,而忽视了中间变化成灰绿色沉淀的现象;(4)只注意刺激强烈的现象,而忽视平淡无奇的现象,如镁带在空气中点燃,学生能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却很少观察到银白色的镁带变成白色粉末;(5)只注意明显主题的观察,而忽视隐蔽背景的观察,如钾的颜色反应,常忽视"隔钴玻璃看"背景的观察。针对上诉情况,应采取下列办法。①加强观察训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②实验与现代教学媒体结合,扩大学生的观察面;③对某些现象不清的实验,可采用衬屏对比,实验对比,空白对比等方法,扩大背景与现象的反差;④对有些稍纵即逝或受次要现象干扰的实验,可采用重复演示的方法。
三、化学实验观察的理解性
在实验教学中,启发学生在观察的同时积极思索,把观察引向深入。如CO还原CuO的实验,可提出尾气CO能否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如何处理?如何充分利用等问题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四、化学实验观察的客观性
人的感受由于受到刺激物的持续作用将会出现一种适应,一个腔调讲到底,一种方式讲到头,会使学生的视听产生适应性。在教学中为防止这种消极的适应现象,往往要恰当地使用直观教具。早在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在尽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尽可能地放在感官的跟前。”
二、如何有效地使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效地使用演示实验、板书、板画等一些直观教具;一方面可以克服学生学习过程中生理机能产生的负效应,另一方面也是利用注意的分配规律,将知识通过多种载体分散成细小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的迅速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调动起多种感官以增加信息的来源渠道。
其次,要注意使用直观教具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因为“第一印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它在学生头脑中产生的感觉刺激,影响“第一印象”的方面有很多,例如,直观教具外观是否醒目,摆放是否整齐有序,以及摆放位置是否有利于全体学生的观看等等。 解决外观摆放方面的问题要求教师应想到它的使用是面向全体学生,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是将直观教具放在幻灯下演示放大,如采用有机玻璃或玻璃粘合成的各种拓应槽在幻灯下使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很多实验,如物质的制备(包括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大部分的试管试验、通电条件下的电解试验以及像温度计微小变化等一类的变化试验等等。
实验证明,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下运动的刺激物易于被知觉感受,因此使用某些动态的直观教具或将一些直观教具设计成运动的教具而呈现在学生面前。也能收到较好的实验效果。例如可将物质的分解化合、电子的转移流向、物质的溶解扩散等制成活动的模型或幻灯。
再次,还要注意使用直观教具时应尽量形成优势兴奋刺激中心,因为它可以带动多种神经的联系,深化对信息的处理机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体系。因此在使用直观教具时要注意形成氛围,避免平平淡淡地使用,为此,教师可借助于语言、动作、表情配合使用直观教具,以使学生的感觉达到这一目的。
三、克服错觉的异向
错觉的产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也是正常的生理机能。产生错觉的方面很多,如感官的错误反应,语言的不当引导及动作表情的暗示等等。因此我们在设计或使用直观教具时,应尽量减少或消除这种现象。
【关键词】 婴儿,新生;窒息;血清酶;诊断
新生儿窒息指婴儿出生后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而致低氧血症和混和性酸中毒,可致脑、心、肾、胃肠道等多器官损害,而血清酶学的改变与器官损害有直接关系。本文对117例窒息新生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进行检测,以观察窒息程度与血清酶学变化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窒息新生儿117例,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病儿,入院日龄均小于24 h,其中男50例,女67例;早产儿13例,足月儿71例,过期产儿33例;体质量4 000 g 38例;其中轻度窒息组84例,重度窒息组33例;健康足月儿15例为对照组,男8例,女7例。
1.2 监测方法
所有对象入院后第2天清晨均空腹静脉采血1.5 mL,对照组出生后12~24 h清晨空腹静脉也采血1.5 mL,采用CLT 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比色法检测酶学指标。
1.3 结果
轻度窒息组与对照组血清除ALT外,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3.88~6.61,P
2 讨 论
文献报道,新生儿窒息后器官损害的发生率可高达82%,其中脑损害者占25%~72%,肾损害者占41%~57%,心损害者占25%~29%,肺损害者占23%~26%,胃肠损害者占11%~29%[1,2]。新生儿窒息早期,低氧和酸中毒引起体内血液重新分布,即肺、肠、肾、肌肉和皮肤等非生命器官血管收缩,血流减少,以保证脑、心、肾上腺等生命器官的血流量。如低氧血症持续存在,代谢性酸中毒进一步加重,脑、心、肾上腺的血流量也相应减少。此时上述器官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酶释放入血,使血清酶增加[3]。
AST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心、肝、骨骼肌和肾脏含量丰富。LDH分布于心肌、红细胞、肾脏、脑组织、肌肉和肝脏中。CPK位于胞浆和细胞器中。CKMB为CPK的同工酶,主要分布于心肌、膈肌、骨骼肌中。 αHBD主要存在于脑、心肌、肾等组织器官中。而上述器官有低氧损害时,血清酶值即升高。
本文117例窒息新生儿血清酶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说明窒息时同时存在脑、肾、心、肝、肌肉等器官功能损伤,统计学结果表明,ALT变化较小,AST、CPK、CKMB、LDH、αHBD有显著变化,且随着窒息程度的加重,上述血清酶值增加越明显。因此,临床上根据酶变化程度,可对新生儿窒息时器官损伤的程度、治疗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作用[4],从而减少窒息新生儿的病死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TNIONI A. Adhesion moleculestheir role in health and disease[J]. Pediatr Res, 1996,39:191.
[2]MARTINANCEL A, GARCIAALIX A, CABANAS F G F, et al. Multiple organ involvement in perinatal asphyxia[J]. J Pediatr, 1995,127:789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跨文化知识 渗透 方法
近年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已成为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教学,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教学。不少有影响的外语教育家都认为,是否把跨文化知识的渗透纳入外语教学内容是区别传统外语教学和现代外语教学的主要标志。美国外语教学协会在其提出的外语能力要求中,已经把文化列入交流能力的重要内容。交流能力包括五个方面,即四种语言运用能力(听、说、读、写)加上文化素养(社会文化能力)。
一、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是人们彼此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亦是人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媒介。中学英语中的文化是指使用英语的人民的生活方式总和,包括社会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惯、民间传说、寓言故事、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现行中学英语教材中,西方文化的内容比比皆是,为我们进行跨文化教学创造了条件。因此,英语教师应把文化教学融人语言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而发展成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外语教学专家认为,交流中的错误主要有两种:语言错误和文化错误,且认为后者的性质更为严重。如果一个人缺乏相应的语言运用规范常识,缺乏对对方文化背景的了解,那么他的跨文化交流活动的失败就越惨痛。重视文化知识的渗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其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使交流与沟通不至于受到影响,以达到良好的交流效果。
二、文化渗透的方法与技巧
文化教学方法和技巧可以借鉴如下方法:文化渗透(包括词义挖掘法、语法提示法、翻译对比法);文化旁白(即在上语言课或其他课程时就有关内加入文化的介绍和讨论);文学作品分析;文化片段;异同比较法(比较本国与目的语国家文化之间的异同)。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采取以下具体做法来进行文化知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1.英语词汇文化内涵的渗透
在影响语言的因素中,文化的影响是最明显的。一个民族的文化中有什么概念,这个民族的语言中就会有什么词汇指代这个概念。因此,我们可采“渗透”的办法来旋行词汇教学。例如:美国人和澳大利亚人对Christmas(圣诞节)的概念不同,因为英国人生活在北半球,圣诞节时值冬季,圣诞假期在他们心里意味着寒冷的冬天,灰色的天空和温暖的壁炉;澳大利亚人生活在南半球,圣诞节时值夏季,圣诞假期在他们心里意味着炎热的夏天,湛蓝的天空和辽阔的海滩。尽管“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汇,但在“家庭团聚”、“节前餐”、“送孩子礼物”、“全社会放长假”等方面文化涵义上都差不多
2.英语语法文化内涵的渗透
语法主要描述词的曲折变化、词在句子中的相互关系及词法和句法规则。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法规则。一种语言的语法不仅有逻辑形结构,而且是语言在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然受到语言使用者在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影响。英语教师在教学上应注意英语语法,并且让学生懂得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和惯用语。例如:汉语说“我想周教授明天不去昆明” ,英语中要说“I don’t think Professor Zhou will go back to Kunming tomorrow.” 而不能说‘‘I think Professor Zhou won’t go back to Kunming tomorrow.” 再如:别人问你“You didn’t win the football game yesterday,did you?” (你们昨天没有赢那场足球赛,是吗?),如采你的答案是肯定的,你要回答“Yes,We did”(不,我们赢了),而不是“No,we did”。英语这种否定的表达方式与汉语的截然不同。这就充分说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思维方法不同,语言表达不同,句法结构也随之不同。
3.英语对话和课文中文化内涵的渗透
在跨文化交流中,谈话的内容、话题的选择是产生交流失误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一个文化中人们习惯交流的话题,可能是另一个文化中人们设法回避的话题;一种文化人们常常涉及的内容,可能构成对另一个文化中隐私的侵犯。因此,在教对话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让学生知道话题的选择和禁忌。教学英语课文时,我们可采取“文化旁白”的方法。例如:在Abraham Lincoln一课,英语教师可以介绍有关美国内战及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讲的情况,让学生知道美国的一些历史及林肯本人的一些情况,特别是林肯对美国的伟大贡献。另外,英语教师可采用“文学作品分析”的方法来教和欣赏教材中的文学名篇,引导他们随时随地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
4.文化片段渗透
非语言交际的表达方式,如手势、体态、衣饰、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等等(即描述跨文化交往中一个引起冲突或误解的具体事件,然后给出多项选择,针对这一事件作出解释,让学生选出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中学英语教学,在新世纪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一定要大胆探索文化教学,做到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初步跨文化交流能力。
关键词:中职英语; 生活化教学; 学习兴趣;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139-001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注重学生思维、情感、行动的整合,把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使课堂充满情趣。我认为将英语教学的实施和学生生活环境的运用紧密结合,会对现阶段中职英语教学起到参考和实践的价值。
中职英语生活化教学主要从三大方面去实践:
一、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景
作为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必须使英语教学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真正进入到生活场景中,汲取知识的营养,从而把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那就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创设生活化情景的。
1.利用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问题的联系创设生活化情景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在讲授新课内容前,可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情境素材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素材作为课堂情境,让学生体会英语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探究理解掌握新知识。在中职英语《基础模块》下册第三单元English Study中的对话Making Suggestions的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情境:I want to go shopping this afternoon, and I want to buy some commodities, they are milk, an expensive watch, a pair of shoes and some oranges. Where shall I go? 通过日常生活中购物这一话题,让学生用所学过的department store, shopping plaza, green grocery, mall, shopping center这些词汇来给我提出建议,从而让学生灵活的掌握提建议的关键句型。
2.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情境
多媒体技术具备图、文、声、像并举的特点,它可以将难以表达的抽象、复杂现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个手段,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运用好多媒体技术,创设生活化情景,达到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
在上册第二单元family这一话题中,要求学生会用英语描述一个人的外貌特征。我采用多媒体找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些明星或者名人之类的照片,让学生用beautiful, handsome, short, tall ,cool 等词汇描述他们,这样更能从直观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之后,我更用了自己还有班上学生的照片,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一个学生请另一个猜测,整堂课气氛就比较活跃,学生也基本掌握了描述人物特征的词汇。
3.利用即时情景创设生活化情境
在学习下册第七单元Health时,我走进教室,发现有好几个同学不在,原来都生病请假了。正好这个单元的话题是Health,于是我这样导入:“what’s wrong with A?”学生告诉我:“She has a headache.”我又问了其他几位生病同学的情况,“What’s wrong with B?” “He has a cold .”“He has a bad cough.”那我又问道:“Do you have any advice for them?”同学们纷纷开口:“They had better see a doctor.” “They should have a rest and take some medicine.”那我引出这次课的话题,“How important is a healthy life to us? What exercises do you do to keep fit?”同学们都比较兴奋,提出了很多建议。
二、课后作业设计的生活化
中职英语教材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联系到各个专业,直接通向丰富多彩的社会、自然、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环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英语材料中,大量地亲身接触英语知识,激发兴趣。
在下册第二单元shopping这一话题中,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购物时候所使用的英语,我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I divided students into pairs, one act as a clerk, the other as a customer, they should make up a dialogue and do it in front of the class.通过模拟商店这样的实际活动,激发学生说并演的兴趣,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很高,并在课后很好的准备,课堂上反馈的对话效果很好。
三、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摘要】 目的:率先制作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对组织学实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管理,填补国内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方法:采用Apache HTTP Server + MySQL Server+PHP黄金组合工具,进行组织学实验教学信息网络管理平台的构建。结论: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该套网络管理平台,可以及时更新组织学实验教学资源,而学生(会员)则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自由下载这些教学资源,有效实现师生之间的教学信息互动。
【关键词】 组织学; 网络管理; Apache; MySQL; PHP
组织学是从细胞这个相对微观水平描述人体组织器官的形态学结构,是医科学生理解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础,也为医科学生深刻理解疾病发生过程中组织器官病理改变提供参照,所以组织学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学生后续医学基础课程及临床专业课程学习的成败[1,2]。随着多媒体技术进入教学活动,诞生了组织标本的电子图库,组织学实验教学模式相应的发生了巨大改变。老师在学生进行显微镜观察组织标本之前播放组织标本的电子图片,使学生在头脑中对将要观察的组织标本有一个直观印象[3~5]。但是要完成这一实验教学活动则需要更多的学时数,这与现代高等教学改革中减少学生授课时数的宗旨大相径庭,显然,组织学现代试验教学模式仍需通过不断的改革加以优化,对组织学实验教学资源整合后进行网络管理,无疑会赋予组织学试验教学更多的生命力[6]。简而言之,组织学试验教学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会提前将实验课所观察的组织标本电子图片及其它教学内容发送到网络上,学生能够自由下载这些资源,并能通过这一管理系统上传自已的观点和疑问。本研究拟以组织学标本电子图谱为组织学教学资源网络化管理的主体,以Apache HTTP Server + MySQL Server+PHP黄金组合为工具[7~9],制作组织学教学资源网络化管理平台,最终实现组织学实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管理。
1 组织学实验教学资源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
本研究通过联合使用Apache+PHP+MySQL组合[7~9],构建了组织学实验教学资源网络管理平台,借此实现对组织学教学资源的网络管理。该平台实现网络管理的基本流程可分为以下6个步骤:①向Web 服务器发出请求;②Apache 服务器对客户的请求进行分析;③PHP 处理程序从服务器硬盘或内存中取出用户要访问的PHP 文件,对其进行扫描,同时连接到MySQL 数据查找所要的数据;④PHP 从数据库中取得数据后,将按照文件的要求,把文件内容转化为HTML格式;⑤将生成的HTML 文件交给Apache 服务器;⑥Apache 服务器再将HTML 文件发送给客户端,然后客户端浏览器将该文件解释执行并显示在客户端浏览器上。
组织学试验教学资源网络管理平台的详细实现过程主要设计到两方面。一是数据库分析与设计,主要是制定系统管理员(admin_user)数据表、注册会员(user)信息表、章节类别表(zhang_jie)等数据管理表格;二是制作核心功能模块并编写源代码。图1显示的是本研究所制做的教学资源网络管理平台的登录界面,包括系统管理员的登录界面(图1A)和会员登陆界面(图1B)。
2 组织学实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管理
2.1 系统管理员对组织学实验教学资源的管理与维护
本研究构建的组织学实验教学资源网络化管理平台采用了Apache+PHP+Mysql技术模式,运行其之前,需要在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2000,XP等)中预先进行环境的配置。在服务器所在主机上依次安装Apache服务器、PHP解释引擎、MySql数据库和管理平台驱动软件后,就可以实现系统管理员及会员的登录,登录界面如图1所示。
管理员在后台管理登陆界面输入正确的登陆信息后,系统进入管理员的权限管理界面,如图2A所示。在该权限管理界面中系统显示了管理员的三种管理权限,包括会员管理、信息管理、留言管理三个方面。图2A所示的是管理员的会员管理界面,图中显示了3个会员的注册信息,在最后管理一栏中,管理员可以根据学生的注册信息,如姓名、注册时所使用的校园网IP地址等信息来判断会员的合法性。图1 组织学实验教学资源网络管理平台的登录界面
图2 组织学实验教学资源的管理、维护、浏览与下载界面
由于组织学实验教学主要的教学资源是组织学标本的电子图谱,所以主要需在各章节下录入图片信息,图片信息的录入通过如图2B红色圈所示的“插入/编辑图像”按钮来实现。将各章节下的组织学实验教学图片资源及文字信息录入完毕后,可通过“信息管理”主菜单下的“信息管理”子菜单进行全部教学资源的系统管理。点击 “信息管理”子菜单(红色圆圈标示)进入如图2C所示的教学资源信息管理界面,该界面允许添加更新图片、文字,或将过时的图片、文字进行删除。
2.2会员对教学资源的浏览和下载
学生在Internet网上进行会员注册之前,需知道该套管理平台所在主机的IP地址,通过校园网在IE浏览器地址栏内输入管理系统所在主机的IP地址(如127.0.0.32)后,按回车键会自动链接到管理系统所在主机上,此时系统会提示会员进行注册。
会员登陆组织学实验教学资源网络管理平台后具有两方面的权限,一是浏览与下载组织学实验教学资源,二是向管理员留言,如图2D所示。在该信息区内,会员除了浏览图片和文字信息之外,尚可以直接通过拷贝的方式下载感兴趣的信息资源。
2.3系统管理员与会员的信息互动
《组织学实验教学资源网络管理系统》除提供了组织学实验教学资源的管理平台以外,尚给作为管理员的老师和作为会员的学生提供了信息互动平台,便于二者之间进行有关组织学实验课学习疑难问题的交流。
转贴于
学生会员登陆管理系统后,留言管理权限包括“我要留言”(图3A红色圆圈标示)及“查看留言”(图3A红色方框标示)两方面。管理员的留言管理权限包括查看会员的留言、对相应留言进行回复。针对图3B中“lili”会员有关血细胞分类的提问,管理员在回复内容空白区填写的回复内容为“根据血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来分类”。会员的留言信息倘得到管理员的回复后,可通过登陆《组织学实验教学资源网络管理系统》进行查看,正如图3C所示。
3 讨论
为克服传统与现代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诸多弊端,本研究率先以Apache+PHP+MySQL组合而成的网络资源开发架构为工具[10,11],构建了组织学实验教学资源网络管理平台,借助该平台对组织学标本电子图谱等组织学实验教学资源进行网络化管理。通过该套网络管理平台,组织学实验课能够迅速上传并及时更新高质量的组织学电子图谱等实验教学信息,能够科学管理所注册学生会员信息,保证了教学资源的安全性。而上组织学实验课的学生可以方便的注册成为该套管理系统的会员,轻松获取重要的组织学实验教学资源,并能以该套管理系统为平台,咨询管理员(老师)有关组织学的疑难问题。图3 管理员与会员的信息互动界面
与以往的组织学实验教学模式相比,本研究所进行的组织学实验教学资源网络化管理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①丰富了高等医学院校网络教学资源;②该网络管理平台为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③该网络管理平台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学习组织学这门课程的兴趣;④该套组织学试验教学网络管理系统平台必将会推动与组织学具有相似特点课程的试验教学,如解剖学、病理学等以形态学为主的课程。
【参考文献】
1 孙莉,宫晓洁,毛庭枝,等.组织学与胚胎学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与建设.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8,17:392.
2 SilvaLopes VW, MonteiroLeal LH. Creating a histologyembryology free digital image database using highendmicroscopy and computer techniques for online biomedical education. Anat Rec B New Anat, 2003,273(1):126~31.
3 杨勇琴,杨开明,张灵,等. Motic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大理学院学报,2008,7(4):54~56.
4 张耕,商爱民,王浩宇,等. 计算机辅助组织学实验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5(5):71~72.
5 刘莉,邢文英,金辉,等.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解剖学杂志, 2007, 30(6):823~825.
6 Lessard Y, Siregar P, Julen N,et al. Multimedia and physiology: a new way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education and medical knowledge. Stud Health Technol Inform, 2006, 124:899~904.
7 卞腾. 基于Apache + PHP +MySQL框架的网络报名系统开发. 长春大学学报, 2007, 17(3):73~77.
8 徐辉. 基于PHP和MySQL的图片上传显示. 电脑开发与应用, 2007, 20(9): 74~77.
9 Paolo Diviacco. An open source, web based, simple solution for seismic data dissemination and collaborative research. Computers & Geosciences, 2005,31:599~605.
论文关键词:实验室开放;教学机制;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是大学化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教学开放式管理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设备和场所,提高其利用率,更重要的是它对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切实开展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项目、推动并帮助学生开展科研和毕业设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1-3]。作为理工科院校,我系依托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室开放方面的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相对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4]。
一、实验室开放现状
(一)构建了合理的教学体系
为了实现化学实验的有效开放,实验中心首先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分类:基础型、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基础型实验强调各门课程有的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型实验强调学科与学科的交叉、同一学科各知识点的交叉,注重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设计型实验强调实验的探索性,充分体现学生对实验的设计、控制和分析实验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减少基础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学时,提高教学质量,在进行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时,注意三类实验的数目比。在规定的学时内将实验项目分为课内必做实验部分、课内选作部分,并在课外一定时间内开设提高实验部分。合理地设计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学时,充分利用实验室开放,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查找文献的能力,构建实验内容合理体系。
(二)建立了实验室开放的管理机制
实验中心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开放管理制度。各实验室将基本概况、主要仪器设备、可开出的实验项目等公布到实验中心网站上,供师生选择参考。另外,各实验室对课程相关实验、自主实验项目、教师科研项目、毕业设计项目等开放。实验中心根据提出申请的师生人数、时间以及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统一安排实验时间。对有特殊要求的实验项目应该提前向相关的实验室申请,实验室根据师生要求和具体实验室条件,准备仪器设备,安排实验时间,并及时通知申请人。
(三)存在的部分问题
开放的实验教学管理机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对于设计型实验,实验的周期相对较长,相对难度比基础实验要高,少数同学难免实验失败,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完成重做,部分优秀学生希望在实验学时结束后能继续深入下去,因此这就意味着实验室需要全天候开放才能满足要求。全天候的开放,大大增加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人员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如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到影响,实验室的运行、各方面安全将无法保障。另外,对于一些自主性实验,其综合性更强,难度远超教学计划安排,这样就要求指导老师也要具有非常广泛的专业知识。
二、开放式教学机制的进一步优化
(一)实验项目分类开放
根据不同的实验项目,合理安排实验室和实验时间,把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分为全天候、预约式和阶段式开放方式。对于“毕业设计”、“大学生挑战杯”、自主实验项目及部分学生参与的教师科研课题研究等类的实验项目设置为全天候、预约式开放项目。首先学生在取得这些项目、课题后,必须先提出实验室使用申请,经过各级领导签字同意后,安排进人实验室进行研究、实践,指导教师一般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学生完全自主,包括使用的仪器、药品、实验时间,直至完成该项目或课题。而针对学生由于实验失败、结果不理想,请假等进行实验补做、重做等,或者实验在规定时间内难以按时完成,须延时的开放属于阶段式开放。
(二)学生参与实验室开放运行管理
实验室开放增加了实验室运行成本,包括试剂耗材成本以及人员管理费用等。引入学生参与实验室的日常运行管理,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减少运行成本,将更多的经费投入用于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激励中。为了确保在假期和晚上都能开放,实验室设置勤工俭学岗位,安排学生协助值班。上岗前对值班学生进行岗位培训,实验室人员不定期进行检查;同时在实验室安装安保设施,确保实验室安全正常运行。真正延长了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做到实验室全面开放。
(三)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实验室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实验室教师的开放、服务意识;制定相应政策,将实验室开放人时数等与实验室人员的考核挂钩,鼓励实验室人员做好实验室开放工作。我系现有专业教师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科研项目相对较多等特点。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我们把教师的科研课题引入到了实验教学过程。组织优秀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科研项目设置符合本科生科研训练的项目并作为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训练。
(四)加强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建设
优化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网站,网站包括实验教学网络资源、优质实验课程课件、实验室动态信息、学生实验预约系统、信息数据源等,实现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实验室空间、资源实施全面开放,除提供实验内容的重复强化外,还为学生自主进行设计型、创新型、综合型、srtp和技能训练等实验提供保障条件和技术支持。
>> 论有效提高职业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 关于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相关问题探讨 关于加强职业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如何提高职业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质量 浅析如何提高职业高中《机械制图》课的教学质量 浅谈提高职业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途径 浅谈提高职业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论如何提高职业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对如何提高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思考 试析提高职业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浅谈职业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职业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 关于职业高中化学教学分析 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建议 试论如何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体会 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策略 浅谈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建议 如何提高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关于实验提高职业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反思 关于实验提高职业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反思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高中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教育工作者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讲述者,而是要作为一个引导者对学生进行辅导,达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本文从职业高中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素养及学习兴趣三个角度入手,提出了加强实验教学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实验教学;职业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措施
前言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职业高中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记忆力较差,思想觉悟不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导致他们在化学学习中困难重重,不利于职业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深入对提高职业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进行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增加学生实验机会
大多数职业高中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在学习时无法集中注意力,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要提高职业高中化学教学质量,首先需要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愿意为学习付出大量时间与精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较多,但是在化学教学中,最有效的方式是实践教学。由于高中学生的好奇心较强,对化学实验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现象十分感兴趣,因此利用实验操作进行化学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体验化学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能进一步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教师不仅要将教材上规定的实验教给学生,同时还需要补充相关的课外实验。新课程强调,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提倡学生多做实验。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学校条件与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大多是由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在一旁观察,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让学生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但是由于没有参与到动手操作的过程,学生仍旧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对于一些较为安全或技术要求并不高的实验,教师可以将实验演示的操作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上台演示。参与实验操作的学生在台上演示时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会更加认真的记忆实验的规范操作、步骤、原理以及结果,而台下的学生会更加仔细的观看实验演示,并从不同角度指出操作过程中的优点与缺点。并且,部分同学为了能在下次演示时争取更好的表现,会主动进行课前预习。增加学生实验的机会不仅能有效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更能让学生对深刻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
二、贯彻绿色化学理念
职业高中化学教师应当深入贯彻绿色化学理念,对化学实验进行创新,重新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例如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可以在职业高中化学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微型化学实验过程具有操作安全、取材方便等特点,十分适合职高学生学习,可有效实现职高学生从书本知识到亲自操作的实践化路程,并大大提升学生对实践的认知能力。例如,在演示氢氧爆鸣实验时,教师可让学生将一支废输液管的壶腹端剪去,并将其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烧熔密封,另一端则留长度为15cm的小塑管,形成塑料滴管,挤压滴管胶囊,将10%的氧氧化钠溶液吸入其中。然后,将两根大头针的末端连上导线并插入到滴管胶囊内,通过导线连接6-9V直流电源与装置。接下来将一支蜡烛点燃,接通电源,即可观察塑料滴管内的水电解现象,实验产生的气体会通过小塑料管排出。将小塑管口捏住5-10s,并将其接近蜡烛,松开手时则会听到明显的爆鸣声,此时小塑管内会产生火花,实验现象十分明显。这种实验就属于微型化学实验,其优点在于操作安全、取材方便、容易成功以及效果良好,不仅适合学生动手操作,还十分浅显易懂。
三、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方式
在职业高中化学教学中,针对可见度较低的试管实验,教师应有效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演示实验。教师可在课前精心制作模拟实验的Flash课件,将实验现象与实验方法通过课件进行展示,学生能用肉眼观察到实验变化,从而领会知识要领。该教学方法可将鲜明的实验变化通过视频资料呈现给高中学生,打破了文字教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将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生动、形象、具体的视频,可充分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效率。例如:在《物质的结构和变化》这一课中,教师可制作关于的视频作为课件,让高中学生可直观的观察化学反应过程,有助于学生在无形之中牢记氧化还原反应的要素和重点。
四、结合学生实际生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教学主张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着手,深入挖掘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且涵盖多种知识元素的实例作为教学素材,进而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化学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外部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金属的腐蚀和防护》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应在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合理采用合作研究和自主观察的教学模式。首先,应将教学任务提前布置下去,让学生在课外搜集相应资料,培养学生多观察、多积累的良好习惯;其次,学生要根据指定的实验要求,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造成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进而归纳防护措施。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对实验现象进行探讨和交流,增强学生的观察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自然、爱护自然的情感,在提高职业高中化学课堂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结合职业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加大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并不断总结和完善,以探索出更具适用性的教学模式,进而培养职业高中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充实自己,强化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高奇.利用实验提高职业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反思[J].数理化学习,2011,06:121.
[2]王秀芳.如何打造高效的职业高中化学教学课堂[J].新课程(中旬),2013,10:37.
关键词:职业教育;自主化管理;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索
近年来,随着中职学校零拒绝、无门槛招生,学生总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多数学生缺乏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认识,对生活和学习既没有动力也没有目标。而作为中职院校班主任的我们,更是感到工作难度日益加大,常常有身心俱疲之感。
班主任可以说是班级的核心、学生的主心骨,学生的学习态度、生活习惯以及校园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班主任的思想意识形态展开的。尤其是综合素质与文化素养较低的中职技校生,他们在学习上由于基础差且缺乏兴趣,需要班主任时刻紧盯、不断督促,在生活上也不能完全自理,需要班主任事事操心、反复叮咛,开展各项活动更是离不开班主任形影不离的指导。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保姆式”的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班主任的呼唤中被迫起床,在班主任的监督下心不在焉地读书,在班主任的强迫中勉强地完成各项任务。最后,老师疲倦了,学生麻木了。所以,我认为作为班主任应该把自己从“保姆”的位置上解脱出来,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展自主化管理。
所谓自主化管理,我认为就是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将班级常规事务的管理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参与性,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最终形成“全员参与,责任到人”的良好局面。
我们的学生大多是14岁~19岁之间的未成年人,正处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过渡阶段,独立意识有所增强,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急于证明自己。但同时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又非常匮乏,所以自主化管理的实施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我的实践,我发现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只要适时地加以引导,循序渐进地放手,还是可以达到可喜的效果的。毕竟,自主化管理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2l世纪是一个以创新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也是一个网络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时代需要的是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的人才,因此,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发展是毋庸置疑的。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
首先,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成为选择的主体、认知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与创造的主体。这一阶段可以让学生形成自主化管理的意识,对自主管理产生兴趣。
其次,应给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让学生保持思维的活跃性与开放性,进而丰富个体内涵,使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实和完善。这就为自主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必须培养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养成自主、自觉与独立的习惯。这样才能将自主化管理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心中,最终得到让人满意的结果。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技校学生处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人。而每一个人都有被尊重、被认可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这些需要是人的自我意识当中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因此,在班级建设和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认清自身优劣,分析社会需求,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化管理的机会和施展自身才华的舞台。与此同时,班主任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继而确立战胜困难、挫折和失败的勇气。
现代社会存在着多元化价值观念,社会对人才的选择是双向的。要想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与发展,中职生在将来面对社会时就必须掌握选择、判断与竞争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完善。对中职学生的教育要充分融合学生的内心生活,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认识自己,从而认知生活,最后感悟人生。
一、保持亲切随和的形象
1.外表
学生与教师的第一次接触,首先留下印象是教师的外表。一般的学生会从教师的外表来决定是否愿意与教师进一步沟通,这种现象初中生比高中生明显,虽然外表在师生关系中不会起到决定作用,但它是师生沟通的一个好的开始,一般来说教师的高矮胖瘦这些体貌特征是难以改变的,那么教师外表只有通过发型、服饰来搭配,保持干净、整洁的形象。
2.幽默的语言与丰富的体态语
教师在言谈举止中给学生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要通过幽默的语言与丰富的体态语来体现。
教师体态语的类型。
(1)眼神,注视学生的艺术。注视学生一般有以下几种,关注注视、亲密注视、严肃注视。关注注视能让学生感到受到注意或得到鼓励、接受良性暗示等,从而让学生能积极地思维和认真地与教师沟通。亲密注视,这种注视会使学生感到关心、体贴,产生巨大的温暖效应。严肃注视可让学生心灵震撼,吐露真情,这种眼神少用、慎用。教师在使用注视时要注意避免的消极的眼神:呆视、垂视(目光指向地,使学生感到“拒人千里”)、漠视、怒视。
(2)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有:a、表示关注、饶有兴趣的表情(含有鼓励成分);b、表示询问及疑问的面部表情(激发学生思考、倾诉);c、表示满意、赞扬的面部表情(鼓励);d、表示严肃认真的面部表情(表示内容重要,避免使用这种表情批评学生)。同时还要尽量避免愤怒、蔑视、羞怯、无奈、厌烦的表情。
3.其他体态语
(1)手势语。手势语的种类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表达方式,教师常使用以下几种。单手上抬,指向某生(表示介绍、请求发言),双手上抬、掌心向上(表示全体起立),还有招手、鼓掌、竖大拇指等。同样手势语要避免消极的体态语,如双臂交叉护置手胸前。
(2)空间语言。师生交流时一般要保持正面相对,尤其在提问中,如果因从事实验操作或在黑板写字时,至少要每隔一段回头注视学生,表示对交流的重视。
二、接纳、尊重学生
接纳、尊重学生是师生进行有效沟通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具体可通过以下几点来体现:
1.教师要做到“目中有人”
在物理教学中,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各有不同,在课堂里教师要尽量表示出重视每一个学生,不能只注重与物理成绩较好或喜欢物理的学生的交流,还要注重与物理成绩较差或不喜欢物理的学生的交流。在教学中,无论学生对物理课中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与教学要求相差多远时,都不要指责学生。
2.尊重学生的隐私权、选择权
社会里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权,学生也不例外。当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关系到学生的隐私时,最好与学生私下交流沟通,应避免在全班公开处理。如在美国中小学里,一般听不到教师当众公布分数,看不到教室墙壁上张贴有“红榜”。当众公布分数,对于没有正常发挥自己水平的学生以及由于自身能力有限而不能达到更高成绩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一定能转化为动力。
对学生而言,无论他们成绩的好坏,他们都有自己的兴趣所在。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自由,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来选择如何学习。如课堂上要求学生上台练习或做实验,不要强迫不想上台的学生上台练习。在课后作业可以少布置作业,给学生留下一些选作题。
3.理解学生
理解学生的立场,愿意并专心聆听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观点的做出简单的概括并反馈给学生,不需表达教师自己的观点;帮助学生正确了解他自己对某件事的感受和态度,让学生知道你知道他现在心情。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观点中的问题。
尊重、接纳学生不是对学生无理性的迁就,并不等同于赞同学生的不良行为,也不等于教师不能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思考模式。尊重接纳学生意味着让学生在表达他们的观点时,不轻易下判断,不轻易做出好与坏、对与错的结论,只是先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宽容去表达和自我觉察。
三、参与学生之间的活动
参与学生之间的活动是师生有效沟通过的最佳手段,学生之间的活动有学习活动和其他活动。教师参于学生的活动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也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平易近人,促进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参与学生的学习讨论与实验。在课堂外,对于初中生,教师可以不定时的多参与或观看学生的一些文体活动,对于高中生,教师可以不定时的多参与学生的一些课外休闲话题,这样教师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又满足了学生的交往需要,使学生将教师看作是学习中的指导者,生活中的朋友。
参考文献:
[1]善哉:美国优秀教师行为守则26条[J],国内外教育文摘,2001年1期
[2]上官子木:日本教育的启示[J],国内外教育文摘,2001年1期
[3]王萍:美国学校中的师生关系[J],国内外教育文摘,2001年1期
[4][美]Merrill Harmin著、罗德译:教学的革命[M],宇航出版社,1997年版
[5]唐思群、屠荣生编著:师生沟通的艺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同样也是士官院校改革的主旋律。科学文化素质,是指人们在获得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加强对士官学员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是实现“质量建军”、“科技强军”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士官学员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对如何加强其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的阐述。
一、教员转变教育观念
1、转变教育价值观念
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士官人才,不仅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科学的教学内容,更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员首先要转变教育价值观点。按照素质教育的原则,学员不仅要掌握教材上的基本知识,而且要学会自我增长知识,也就是要“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员不能把教学仅仅看成是传授知识,应在传授本学科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地渗透一些有利于学员持续发展的相关学科和边缘学科知识,注重知识点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员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中建立良好的思维结构。
2、转变对待学员的观念
转变以往应试教育对待学员的观念,把学员视为教育的主体。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在教育过程上的本质区别在于:应试教育把学员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和教学的客体,知识在实质上成为教学中心,获得知识是最高标准;而素质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学员视为教育的的主体,以学员为中心,以学员形成具有发展能力的素质为最高标准。这要求教员在教学中发挥学员积极、主动的精神,挖掘和调动每个学员的内在潜能。所以素质教育要求教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以学员为主体,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开创性地寻找走向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二、加强科学方法教育
课堂教学中,只有掌握并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员的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在士官教学中,应把科学方法论的教育放在高于传授知识的地位上。例如,在进行某规律的教学时,应将发现此规律的过程讲述明白,不应单纯讲述规律本身的知识。特别是在讲授习题时,应及时总结推导过程的逻辑关系,重点使学生掌握一系列的解题方法,不应以得到正确答案为唯一目标。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极端思维法.类比法、逆向法、虚拟法、对称法、移植法等。这些重要方法掌握,能较大的提高学员的能力和优化学员的素质,为今后不断地去完成新的创造,发现新的事物规律创造条件。
三、加强配套实验的教学
在理论教学中应重视配套实验的教学,尽量增加学员视听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要重视演示实验、设计性实验,加强教员的演示实验和各种直观教具的运用,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员的实验能力,而且可以训练学员的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实验能力一般包括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自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以及实验设计能力。
其中,观察能力是指有目的观察实验的基本仪器、装置设备;教员的规范化实验操作;实验中现象、数据、图表、模型等能力,是实验的基础能力。操作能力包括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装配、测量,独立地进行实验等的能力。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是指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数据进行逻辑的分析、概括,得出实验结论。它是实验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实验能力的核心。实验设计能力是根据确定的实验目的,统筹考虑实验原理、方法、步骤、数据处理等实验因素,进行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它是较高层次的能力。
四、正确对待考试
虽然教育界一致对“在素质教育前提下,是否提倡考试”争论不定。但是,考试本身具有检测教学的效果和反馈学员学习状况的作用。它能及时、较为全面地检测学员某阶段、某内容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教员有效调整教学进度、教学难度,改变教学策略,其本身也是学员能力的体现,应视作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