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产业链优化的策略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工业4.0;产业链管理;速度营销
[DOI]10.13939/ki.zgsc.2015.46.088
1 工业4.0时代与速度营销
1.1 工业4.0的概念
工业4.0在2015年4月举行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被提出,亦指实体物理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的相互融合第四次工业革命。随着一轮又一轮金融危机,实体制造业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在移动互联网为依托的今天,以大数据推动制造工业4.0的时代已经来临。工业4.0的核心在于以信息技术网络为依托,实现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
以2014年为例,中国纺织服装生产299亿件服装,售出90亿件,60亿件低价出口,剩余库存149亿件,产能严重过剩。不了解消费者需求盲目生产是目前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主要弊病,中国纺织服装业需借助工业互联网的潮流加快改革,否则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1.2 速度营销(Marketing of Speed)的概念
速度营销是指企业快速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进而为企业带来的超额利润,其本质在于企业要对环境变化做出敏锐的反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速度成为企业间竞争的主流因素,也成为企业竞争的主要核心力。企业除了“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还要“快速的做事”。速度营销有着重要意义:一是扩大市场占有率。调查显示:首家进入企业平均约有29%的占有率;早期跟进者有21%;较晚进入的企业只有15%。二是提高企业收益效率。麦肯锡研究表示:如果新产品在预算经费内开发完成,但比计划时间晚6个月出售,在开始的5年内,利润大概减少33%;若在计划时间及时推向市场,即使超出预算经费50%,利润也不受影响。三是降低新产品开发风险。
乔布斯的速度营销法则让世界震惊,但速度营销并不局限于电子产业,在竞争激烈的服装行业,在大数据的帮助下,流行趋势、消费者喜好迅速被服装企业捕捉,并服务于企业的设计、生产、营销各个环节。
2 中国纺织服装业产业链管理的困境
2.1 中国纺织服装业处在全球产业链低端,需完善延伸产业链
中国纺织服装业处在全球价值链(GVC)的低端,目前以OEM代工模式为主,需向ODM产品设计和OBM自有品牌模式升级。纺织服装产业链的上游为研发和设计、纺织设备、新材料开发,属高科技产业,附加值高;中游为组装加工和制造等附加值较低;下游为品牌、物流、销售等高附加值。附加值形成高―低―高的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纺织服装业产业链属于购买者驱动型价值链,不像以飞机、计算机等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制造商驱动型产业链,他们有能力进行供应商后向合并和销售商前向合并。而对于购买者驱动型产业链,大的零售商、营销者、品牌制造商在生产网络中起到关键作用。
中国制造的服装普遍存在质量差、款式老、缺乏品牌意识等问题。以国产丝袜为例,大部分国货质量稳定性差,以超薄隐形、燃脂加热、速干高弹等功能性服装研发和制造跟不上潮流,同款高质量产品国货售价远高于国外品牌等。因此,大部分中国服装制造企业出路在于加大上游设计研发和下游品牌、市场营销的打造,完善延伸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链有助于市场反应的联动性,制造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端、高功能的产品。
2.2 中国纺织服装业产业链整合能力差,市场反应速度慢
从纺织服装产品本身属性来说,市场需求逐渐有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样式要求高、市场流行趋势变化快、产品使用周期缩短的趋势。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之快和品种款式要求繁多,另外需求预测也变得难以掌控。面对“同厂同品海内外不同价”,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纺织服装业市场预测和产业整合能力差,制造商与销售商各自为战。国外纺织服装业市场反应快,库存周期短,利润空间足够大,因此定价可以低于中国。
时刻引领和紧跟潮流是纺织服装业的出路,任何产品和服务都要符合消费者的品位和要求。传统工业2.0和3.0时代,中国因不接地气的生产导致产能严重过剩,主要原因在于产业链生产速度慢,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及时生产销售。大部分工厂提前1年预测流行,提前半年备料,提前3个月发货,先大批量生产,再小批量补货。因此,服装前导时间(设计到成衣摆到柜台的出售时间)一般为6~9个月,导致预测设计和实际流行需求因为时间相差过长而产生偏差,成品服装不符合大众品位而滞销。在工业4.0大数据时代,通过大数据保驾护航,可以通过控制销售数量来制定产量、调整产品样式和价格,实现速度营销,这是国内企业所欠缺的。
3 大数据背景下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出路
3.1 工业4.0背景下中国纺织服装业产业链整合的速度营销
3.1.1 完善整合产业链
中国需要基于自身比较优势,奠定我国在世界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制造基础,虽然低端价值链的利润低,但也是我国的劳动力密集的基本国情。所以,中国要在巩固基础的前提下继续加强上下游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塑造以及营销策略。
加强上、中、下游产业链的紧密结合,加强制造商和销售商的联系,使其形成利益相关者紧密合作伙伴,完善关系营销,避免各自为战的情况。同一批中国制造的产品,跨海运输到美国比销往国内市场还便宜,值得国内销售终端的反思。国内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还未形成统一的品牌一体化产业链。以西班牙ZARA企业为例,ZARA斥巨资设计一体化灵敏供应链,将生产基地设在西班牙,少量基本款式在亚洲等低成本地区生产。设立20个高度自动化染色、剪裁中心,将人力工作外包给周边小工厂。为了完善物流系统,加快传送速度,ZARA在地下架设了方圆200英里的传送带。根据订单,每天将最时兴布料准时送达终端厂,保证前导时间的缩短要求。这种制售一体化的效率化经营值得其他企业学习。
3.1.2 工业4.0背景下产业链优化进程
工业4.0背景下产业链优化将分为3个过程,从传统制造业产业链到优化制造业产业链再到最终工业4.0制造业产业链,详见下图。
工业4.0背景下产业链优化过程图
传统制造业产业链经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等7个步骤,存在产业链反应速度慢、被动生产、存货易滞销等情况。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的工业4.0时代,制造业产业链得以优化,将产业链优化为产品设计、原料采购、订单处理、制造、终端零售5个步骤,产业链反应整合速度得到提升,但依然不能快速满足消费者需求;最终优化后的工业4.0制造业产业链以订单处理为第一环节,紧接着产品设计制造,此环节节省50%成本,然后原料处理到最终的终端零售,将提升60%的利润空间。
3.2 工业4.0背景下中国纺织服装业以销售终端为主导的速度营销
产业链要实现速度营销,能够获得市场大数据的销售端企业适合主导产业链整合。通过网联网平台的快速发展,企业可以通过迅速接受订单处理,缩短采购时间,产业链变成小订单推货,因需生产,生产组织和节奏如同上述工业4.0产业链发生颠覆性变化。此外,通过大数据的有力依托,销售终端可以收集分析每天每时每刻、每款每色每码的销售数据,制定产量、调整库存、降低成本,形成快速营销体系。最后,工业4.0互联网时代可以帮助企业开拓蓝海市场。企业可以根据每位顾客的年龄、喜好、购买习惯等各种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及时开发和预测市场需求,寻找新商机。
继续以ZARA为例,作为世界排名第三的服装零售商,ZARA建设了自己的工厂和物流体系,整合了从生产到销售的产业链,将品牌定位为“买得起的快速时装”。ZARA在每间门店设置一部定制联网PDA,通过PDA门店可以直接向总部下订单,经合理评估后传到工厂,将库存降低到20%以内。总部也可以掌握每家门店的销售情况控制生产,实现设计、生产、交付在15天内完成,实现了“快速、少量、多款”的品牌管理模式。通过灵敏的产业链体系和市场的快速捕捉,ZARA实现了最快7天交付、门店每周一上新、每隔三周商品全部换新的速度营销。
参考文献:
[1]赵丽君.全球价值链的垂直分离与产业升级――基于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实证检验[C].成都: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EBM2010),2010.
[2]周浪,刘志迎.全球价值链下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升级模式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1,28(1).
[3]陈华.论企业速度营销系统[J].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3).
[4]罗鹏.速度营销战略――企业超速竞争的战略优选[J].营销策略,2006.
[5]戴继平.新产品速度营销的时间价值及形成机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10).
[6]韩董.全球价值链下我国服装业物流整合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09.
关键词:纪录片;产业链;策略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126-01
一、当前我国纪录片产业链的现状
(一)产业链的完整性不足
纪录片的产业链构成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例如市场调研、内容制作、成本控制和包装品牌等等,这些内容公共作用之下才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纪录片产业链。而之所以说我国的纪录片产业链完整性不足,就是因为在这些构成部分中出现了很多制约因素,甚至还缺失了很多重要的环节,使产业链出现了断条的现象。
首先,由于受到资金和体制等方面因素的限制,我国的记录片拍摄难以实现跨区域的经营,造成产业链的规模小,并且各个地区之间的产业链衔接相当不紧密,断条现象相当严重,限制了地区产业链的发展和构建。
其次,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纪录片拍摄在利润回收方面是比较脆弱的,使纪录片拍摄的供给资金不足,难以支撑纪录片产业的发展,通常以中小型的纪录片拍摄运营模式为主,这就导致我国的纪录片事业发展步伐在地区和各个环节中受限。
(二)体制老化,创新能力较弱
在纪录片的拍摄和产业链的构建中,国家充当着指引方向、把握基调的重要角色,但是,当前我国的纪录片事业发展中却没有完善的拍摄体制来作为保障和支持,使产业结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方面比较单一,缺乏创新。这不仅造成纪录片的质量缺陷,难以满足受众的需要的现实状况,同时也使资金的回流成为制约纪录片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缺乏专业人才
当前我国的纪录片拍摄和制作工作,通常是以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来完成,而纪录片的拍摄工作要求是极高的,只有具备专业素质的人才才能保证拍摄出质量较高的纪录片,而这些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在专业素质方面必然会有一定程度的欠缺,对各个环节和设备的运用等方面也会产生一定的缺陷,难以拍摄出质量优秀的纪录片,限制我国纪录片产业链的形成。
二、构建我国纪录片产业链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健全的纪录片拍摄体制
紧靠市场的调节作用,我国的纪录片是难以实现繁荣的,因而必须要国家进行宏观的调控,并制定出全面的产业发展体制,为纪录片的拍摄和纪录片产业链的构建指引方向,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的纪录片拍摄事业不断朝着更加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因此,为促进我国纪录片产业链的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应该建立健全的纪录片拍摄体制,并且国家还应该加大在资金和政策方面对纪录片产业的支持,为我国纪录片产业链的构建创造良好的外界环境。
(二)吸纳更多的专业性人才
人才是推动我国纪录片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只有不断引进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较强的创新型人才,才能够为我国纪录片事业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以人才来带动纪录片拍摄质量的提升、带动纪录片产业体制的完善、带动产业结构的创新,以及带动纪录片产业链的构建和进一步加强。因此,应该不断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吸纳,促进我国纪录片产业链的构建。
(三)进一步完善纪录片的市场化模式
完善纪录片的市场化模式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来完成:
第一,在纪录片的拍摄和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引进先进的拍摄技术、优化产业结构、采取制播分离的模式、打破地区之间的限制等等,以标准化、系统化和规模化的生产模式,真正的将我国的纪录片推向市场,构建出完善的产业链,并且逐渐朝着国际化进军。
第二,应该将满足受众要求来作为刺激纪录片拍摄和带动纪录片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以满足观众的需要来增加纪录片的收视率,为纪录片产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解决纪录片产业发展中资金回流方面的瓶颈。但是,务必要把握好受众的程度,若过分的追求受众,必然会造成纪录片拍摄质量和社会效果的下降,无法体现纪录片作为传播文化载体的重要意义。
三、总结
综上所述,纪录片作为宣传我国优秀文化的媒介和平台之一,在电视媒体事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当前我国在构建纪录片产业链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限制了产业链构建的步伐,因此,务必找到有效的对策来构建更加完善的纪录片产业链,以更好的促进我国电视媒体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电信 产业价值 创新 产业链整合
一、引言
电信产业内部的不同企业承担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产业上下游多个企业共同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时形成分工合作关系或网络。信息通信产业是庞大复杂的产业生态系统。电信产业价值创新通常表现为由众多不同创新活动组成的庞大链条,在这个链条中,单个电信企业不可能独立完成所有的创新。因此,只要是产业链上的企业能够直接或间接控制链上其他企业的决策,使之产生期望的协作行为,就视为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整合,合并是产业链整合中最极端的形式。综观当前的研究,产业链整合还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目前缺乏从产业层次视角对电信产业链进行深入整体认识,更谈不上从理论视角探讨我国电信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提升的策略。因此,寻找电信产业链整合的有效模式,并探寻其成功实施的条件,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上述原因,本文试图运用产业链整合理论对我国电信产业价值创新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个电信产业价值创新的基本分析框架。
二、基于电信产业链整合的价值创新:内涵及其发展趋势
当前,随着数据增值业务快速发展和3G时代的日益临近,电信产业价值创新系统演变呈现出如下趋势:一是在电信产业模块价值创新系统内部,各环节对价值创造的贡献被重新界定,价值和利润在系统中发生转移,向对价值创造起关键作用的环节聚集,表现为网络运营环节的价值将不断下降,内容和应用方案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而电信运营商业务外包成了必然选择。二是由于3G技术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必然要求以顾客和应用方式为中心对电信产业进行模块化分解,因此对电信产业相关标准的竞争将越来越成为产业价值竞争的重要方式。
三、产业链整合视角下的电信产业价值创新策略
1、产品层次的价值创新包括电信产品模块化创新和服务模块化创新
电信产品模块化创新的内容包括:产品设计标准制定、产品和服务设计开发、营销、品牌等诸多方面。其目的是运用模块化思路进行产品结构优化,实现对质量、成本、可靠性、可服务性、响应速度的提升。电信产品模块化分解与创新保证了各个模块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独立、并行的创新,节约了创新时间,同时各个模块之间还可以进行集成,满足电信客户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实现产业价值增值。服务模块化创新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电信产品提供过程中相关服务的标准化、人性化和规范化,并为产品创新提供业务、技术和政策保障。
2、电信产业层次的价值创新――构建价值创新网络
价值模块的外包策略。外包策略的实施是在电信产品或业务模块化分解的基础上确立的。电信企业外包有两种基本类型:业务外包和管理外包。以电信运营商为例,电信企业开展业务外包主要是指对前后台业务进行外包;也有一些企业对内部独立性较强的管理职能进行外包,被称为管理外包。国外电信企业业务外包开展时间早、涉及面广,国内电信企业业务外包刚刚起步。业务外包主要是将前后台业务进行外包,如营销渠道、网络代维业务、增值业务等外包;管理业务外包相对较少,主要有财务管理中应收账款业务外包,人事管理中招聘员工管理外包等。
四、结论
本文首先界定了基于电信产业链整合的价值创新内涵,指出其实质是指通过对电信产品进行模块化设计、制造和交易的基础上,对电信产业的各项业务进行高度专业化分工和合作,实现产业内的系统整合,使整个电信产业链获得较大的价值增值,提升整个产业价值创造能力和竞争力。其次,分析了电信产业价值创新系统演变趋势。最后,分析了电信产业模块化价值创新策略,构造了电信产业价值创新的分析框架,指出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电信产业价值创新可分为三个层面,即产品层次创新,企业层次创新和产业层次创新。
参考文献:
[1]芮明杰,刘明宇.网络状产业链的知识整合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1):49-55.
[2]刘慧波,黄祖辉.产业链协同整合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7,26(9):24-27.
[3]卜庆军,古赞歌,孙春晓.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整合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06,(2):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