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企业税收征收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地方政府;企业所得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差距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本文力图从地方政府对企业的税收政策以及对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的税收政策差别来解释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区域间经济增长的差异。比如,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利益集团与民营企业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关系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税收政策本身就存在着不同的政策倾向、偏好问题,本文即基于对如何兼顾政府效用、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思考的结果。
二、 数据描述与实证分析
(一)企业所得税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本文收集了1998年至2010年江苏省苏州市、盐城市企业所得税与地区生产总值以及增长率情况的数据,利用SPSS软件分别对苏州市和盐城市的企业所得税与地区生产总值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如下的一系列相关数据,有以下分析:
1、回归分析:
苏州市企业所得税作为自变量、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应变量的该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可决系数R2=0.940,截距项4.043与斜率项11.892的t检验值均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n-2=9的临界值t0.025(9)=2.262。通常情况下,Sig.﹥0.05即说明拟合程度较好。截距项与斜率项的Sig.值分别为0.003和0.000,说明该模型拟合程度较好。
同样对盐城市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企业所得税作为自变量、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应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可决系数R2=0.810,截距项与斜率项的Sig.值分别为0.006和0.000,说明该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在模型拟合优度检验中,Sig.值为0.000,反映出该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
2、比较分析
苏州市企业所得税(x)与地区生产总值(y)的回归方程为:Y = 9684719.423 + 60.46x (Ⅰ);盐城市企业所得税(x)与地区生产总值(y)的回归方程为:Y = 3530177.162 + 205.731x (Ⅱ)。从上述两个方程,可以得出在假定没有企业所得税收的情况下,苏州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为盐城市的2.74倍,反映出盐城市的经济发展起步比较晚,基础比较差,与相对较发达的苏南地区相比存在差距是不可避免的。再看两个方程的斜率项,方程(Ⅰ)为60.46,方程(Ⅱ)为205.731,(Ⅱ)为(Ⅰ)的3.4倍,由此可以得出,如果其他干扰因素不作考虑,企业所得税对盐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即企业所得税对企业是否愿意在盐城市进行投资影响更大,税收的激励作用表现得更为显著,相对而言,苏州市的经济发展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更多一些。
(二)不同所有制企业利税总额与经济增长率相关性分析
利用SPSS软件对1998年至2010年苏州和盐城的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利税总额和地区生产总值进行回归,得到如下结果。
1、回归分析:
苏州市国有企业利税总额(x1)与民营企业利税总额(x2)作为自变量、地区生产总值作(y)为应变量的该二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可决系数R2=0.986,截距项4.086与x2的斜率项12.551的t检验值均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n-2=9的临界值t0.025(9)=2.262,而x1并不显著。截距项与x2的斜率项的Sig.值分别为0.004和0.000,说明该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在模型拟合优度检验中,Sig.值为0.000,也反映出该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
同样对盐城市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盐城市国有企业利税总额(x1)与民营企业利税总额(x2)作为自变量、地区生产总值(y)作为应变量的该二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可决系数R2=0.996,截距项与斜率项的Sig.值皆为0.000和0.000,进一步能充分反映出该二元回归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
2、比较分析
苏州市国有企业利税总额(x1)、民营企业利税总额(x2)、地区生产总值作(y)的回归方程为:Y = 1.730E7-32.8 x1+ 29.204 x2(Ⅰ);盐城市国有企业利税总额(x1)、民营企业利税总额(x2)、地区生产总值作(y)的回归方程为:Y =7590265.334-72.779 x1+ 5.96 x2 (Ⅱ)。从上述两个方程,重点关注两个方程的斜率项:方程(Ⅰ)中, x1的斜率项为-32.8,x2的斜率项29.204;方程(Ⅱ)中,x1的斜率项-72.779,x2的斜率项5.96。可以得出,如果其他干扰因素不作考虑,国有企业利税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呈负相关关系,民营企业利税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呈正相关关系。两市相比较得出,国有企业利税总额对盐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较大,可见国有企业对盐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之重。另外苏州市民营企业利税总额每变化一个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变化29.204,而盐城市仅变化5.96,可以得出,苏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活跃程度之高,反映出整体苏南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之大。民营经济搞活了苏南的市场经济,极大地促进了苏南的经济发展。而相对较落后的苏北地区,民营经济相对不够活跃,经济发展还是要依靠国有经济,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很难吸引到大量的投资与引进高技术的人才,导致经济发展始终落后于苏南地区。
三、总结
1、如果地方政府间的税收偏好无差异,则一个地区经济总体中资本对产出的贡献率越高,政府越有可能对国有、民营企业“一视同仁”。
2、如果地方政府间的国有经济偏好无差异,则一个地区经济总体中资本对产出的贡献率或者经济发展水平,与地方政府的税收偏好呈反方向变化关系,即资本对产出的贡献率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越有可能降低税收偏好。上述两个条件发生,都有利于提高民营企业家创业的成功率和收益率。相对而言,苏北地区政府税收偏好更高,民间资本更短缺、创业冲动更低,直接阻碍了具有企业家人力资本禀赋的个体通过选择创业发挥其人力资本效用,这是造成我国区域间人力资本构成差异的根本原因, 也是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关键原因。
3、苏北地区规模企业纳税少。2010年盐城市最大的民营企业销售额才30亿,而苏南仅江阴2010年售超30亿的企业就达19家。其中最高销售额的华西村超过500亿,为国家贡献税收超8亿。苏北地区的“国字号”企业实力并不是在同一平台上的,不可能形成一个超大规模企业集团来提高税收贡献水平。跟“大树成荫”的苏南地区相比,苏北的企业规模差距无疑巨大。
现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人心,我国的经济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我国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小企业的分量越来越重,所以,我国的财政税收政策对中小企业有了新的规定,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规模不大,而且还要面临着高额的税收,这不利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在高额的投资中,又面临着市场的风险,企业出现倒闭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这时,就要通过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才调整中小企业的发展,使中小企业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减小压力。
二、我国的财政税收制度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限制
1.我国的财政税收制度不具有先进性特点
现在,我国的财政税收政策还是沿用传统的方法,在管理方面也是比较落后的,而且,不能够与现代化的发展相协调,我国的财政税收政策在落后的管理模式下,不能根据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新制度的内容,也没有对市场进行调研,导致我国的财政税收政策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2.相关的政策还不够细节化
现在,我国的财政税收政策在细节处还是存在一些漏洞的,导致企业出现偷税和逃税的问题,导致国家的税收减少,我国的财政税收政策中,主要是运用开发票的形式,但是,我国很多企业都开具了一些虚假的发票,导致我国的税收不能有序的执行下去。
3.财政税收政策的内容有失偏颇
现在,我国的经济实现了长远的发展,我国的财政税收政策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但是,财政税收政策还是有失偏颇,我国的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在缴税方面的制度是不一样的。尽管国家为了能够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是,却没有达到效果,这些政策在大型企业中比较适用,没有结合中小企业发展的情况。
三、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税收制度创新分析
1.按照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完善财政税收制度在财政税收政策调整的过程中,应该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市场发展的情况,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压力,使财政税收制度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2.改善财政税收的法律和法规
我国的财政部门应该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法律和法规,使我国的市场不断地完善,从而能够使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足够的资金,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制定合理的法律制度,从而能够使我国的财政税收制度更加得完善,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使我国的税收工作能够得以落实,减少偷税和漏税现象的发生。
3.财政税收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在我国,财政和经济是密切相关的,在完善我国的财政税收制度的时候,应该分析财政和市场经济之间的联系。现在,我国在制定财政税收政策的时候都是针对大型的国有企业的,而且能够站在国有企业的立场上分析,但是,在制定财政税收政策的时候不能结合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扶持中小企业,使中小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让中小企业在科技的引导下能够提高生产力,对中小企业的科技研发可以提供一定的资助,从而能够确立中小企业的科研目标,将那些技术和设备租赁给中小企业。
4.设立中小企业管理机构
在对中小企业进行财政税收的管理时,可以与大型的企业区分开来,专门设立中小企业的管理机构,设置中小企业的代办处,能够对中小企业进行直接的管理。
四、结语
(1)主营业务收入,具体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和建造合同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具体包括:材料销售收入、代购代销手续费收入、包装物出租收入和其他。
2、金融企业的营业收入包括银行业务收入、保险业务收入、证券业务收入和其他金融业务收入。
(1)银行业务收入,具体包括:银行业利息收入、银行业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2)保险业务收入,具体包括:已赚保费和其他业务收入;
(3)证券业务收入,具体包括: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利息净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4)其他金融业务收入,具体包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营业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附属单位缴款。
4、鉴证营业收入应特殊关注:
(1)应根据不同行业的性质分别确认被鉴证人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的范围;
(2)未开具发票经营业务收入的入账情况;
(3)获取营业收入的明细资料,复核总账、明细账、报表发生额是否相符;
(4)检查营业收入的确认原则和方法是否符合会计政策规定,前后期是否一致;
(5)将鉴证年度营业收入与上年度的进行比较,分析结构和价格变动是否正常,并分析异常变动的原因;
(6)获取价格目录,抽查售价是否符合价格政策,有无价格异常或转移收入情况;
(7)抽查经济业务合同、原始凭证,并追查至记账凭证及明细账;
(8)检查以外币结算的营业收入的折算方法是否正确;
(9)审核收入确认时间是否正确;
(10)审核销售折扣折让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11)审核企业从购买方取得的价外费用是否按规定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