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对自然灾害的态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灾害防治教育 初中地理 自然灾害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如何通过灾害防治教育减少灾害的损失,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学校作为育人的专门场所,其在灾害教育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因此,中学地理课程担负着灾害防治教育的重任。初中地理灾害防治教育在提高学生灾害意识,增长灾害知识,培养防灾能力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初中地理教材中有较为丰富的灾害教育内容,灵活运用这些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灾害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忧患意识、环保意识、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一、培养学生防灾能力的重要性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地形多样且山地居多,气象、地质、地震、洪涝、海洋等自然灾害都十分严重,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除现代火山灾害之外,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都有发生,分布广,全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发生频率高,1998年发生了长江流域特大洪涝,2006年重庆和四川发生特大干旱、2007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涝,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1]。自然灾害损失的不断增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如何控制和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是我国及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我国政府为防灾减灾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活动,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但减灾目标的实现,减灾任务的落实、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救助技能的普及与推广,都离不开教育。因此,在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技能,是地理教育向应用学科发展的组成,是贯彻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的重要体现[2]。此外,课程标准中关于《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课的内容标准,也规定学生应该对其达到相关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素养。
二、学生防灾能力的培养
(一)学习灾害地理知识。利用地理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高效率的学习灾害地理知识,引导学生从对灾害的表面印象深入到对灾害概念、分布规律、发生机制等深层知识的掌握。例如:利用地图法,结合地图讲授,有利于学生自我分析,掌握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训练他们的读图能力和地图思维。讲我国的气候类型时,当学生学习了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之后,可以带领学生分析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结合地图找到其在我国的分布区,从而可以找到我国的季风分布区也是我国频发水旱灾害的主要分布区。分析完毕,可以结合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灾害这一实例进行分析,带领学生讨论分析可以得出,长江流域正好处于季风气候分布区,因此该地区容易发生洪灾,因此预防洪灾是这一地区的防灾重点。对于长江上游河道的整治,可以提高抗洪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因此,利用发现法,可以训练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并激发他们学习灾害地理的兴趣。最后,利用板书笔记法加强学生对灾害地理规律性知识的记忆。
(二)学习灾害地理知识,掌握技能、熏陶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学生多看、多想,多动手,从而促进学生对灾害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地震灾害时,可以先利用演示法,放一段地震发生时的视频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到地震模拟实验室,感受一下地震发生时的场景。让学生直观感知该种灾害的发生、发展特点,然后利用发现法,鼓励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在这种灾害来临时,人类该如何躲避,从中学习到防灾技能。最后,让学生写出自己遇到这些灾害时的逃生方案,并以作业的方式呈现。
(三)帮助学生掌握灾害自救技能。在灾害地理教学中,利用课本、地图结合的讲解法可以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利用多媒体、图片资料可以促进学生的现象能力,并能促进学生自我认识程度的提高;利用小组合作法,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相处的交际能力等。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技能[3]。
(四)熏陶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贴切、自然、巧妙、潜移默化的灾害教育,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建立全球的观念,都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灾害知识的兴趣,由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这样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内在的、积极的、长期的、稳定的,它对于掌握知识、技能以及发展智力,能起积极地促进作用。从而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做贡献[4]。
通过搞好灾害防治教育,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培养具有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的未来建设者。
三、存在问题
(一)防灾意识低。以本人所在城市为例,乌鲁木齐很多学校防灾意识薄弱,对于学生的灾害知识的传播比较缺乏,但随着重大灾害的频发,各个学校也逐步引起重视,不断加强中学生的防灾知识的普及。
(二)防灾技能有待提高。学生对防灾技能的掌握水平还比较低,具有逃生意识,但受到生理年龄和心理素质的限制,很多学生无法确认自己在灾害来临的表现,有具体的防灾技能训练,但训练形式比较单一,学生缺乏对突发事件处理方式的锻炼。
(三)学习态度不够认真,重视程度不够高。学校虽然已经将消防演习和地震演习常态化,但对于学生来说认知不够充分,总认为只是演习,又不是真正灾害来临,所以反应比较慢,个别学生态度不够认真,三三两两,手拉着手,有说有笑,严重影响了演习效果。
(四)有关灾害的基础知识了解不足。很多学生对各种灾害一知半解,获取的知识也是支离破碎的,缺乏全面性;有些是因为没有专门开展知识讲座,老师在传播灾害知识时也是通过各章节渗透的,缺乏系统性;对于学生认为考试考灾害方面的知识少,同时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所在的区域不会发生以上灾害,重视程度不够。
(五)获取信息多为图片、视频、缺乏体验。学生获取有关灾害的知识多为讲座、报纸、电视、网络和视频资料,虽然图片信息和视频资料很直观,但缺乏真实感受性,如在地震灾害中会出现纵波和横波,由于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不足[5]。
四、建议
(一)重视灾害教育,提升抗灾能力。结合书本知识,在知识传授过程中,传授有关各种灾害的形成原因,结合各种灾害自身特点,有效抗灾,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转化成灾害来临时的逃生技能,教师应意识到灾害教育是生存教育、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地理灾害教育是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阶段,教师应意识到培养学生的防灾技能也是地理教师的重要责任。
(二)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情况开展灾害教育。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特征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受不稳定的季风环流的影响等,使得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且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应结合当地的地域特征,有效地开展灾害教育。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北部,临近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该地区多地震灾害,因此对于该地区应加强地震灾害教育,学校应开办地震墙报、宣传地震知识,开展地震知识讲座、进行地震演习,这样对于我们这样的多地震地区可以起到有效的防灾减灾作用。
(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全面开展灾害教育。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专题讲座、学生课外活动等多种方式开展灾害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课外相结合,老师讲解与学生动手相结合,从而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灾害地理教学。
(四)加强防灾演练教学活动。防灾演练教学活动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灾害教育方式,学校与社会、家长联合,开展防灾演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式活动,增强自身防灾技能,提高灾害教育学习效果。日本在每年的9月1日的国家防灾日,举行全国防灾大演练活动。我国在汶川地震后,也有专家建议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我国的全民防灾日。学校防灾演习包括课堂的防灾演习和课余的防灾演习。演习可以长期开展,从而锻炼学生的身心和活动能力,形成自我的防灾技能。尤其是地震灾害,由于其爆发突然,很那预知,是比较适合用这样形式开展教育的。
(五)建设学校灾害地理课程资源库。收集灾害地理教科书、灾害地理教学用图,灾害地理教学模型和标本,灾害地理图书资料、开展灾害地理学习兴趣小组等。让学生学会利用资源学习知识,从而运用知识减灾防灾。
参考文献
[1]陈霞、朱晓华.试论灾害教育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J].灾害学
[2]《中国的减灾行动》2009年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3]于秀丽.中学地理教学中防灾减灾教育的探讨.东北师范大学
重庆市黔江中学 于 婷
【摘 要】基于当今社会灾害频发的背景和高中地理新课改的要求,培养高中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为了了解高中生灾害素养水平,文章选择重庆市黔江区的高中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运用excel2007和spss19.0软件,通过交叉列表分析、卡方独立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高中生灾害素养及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关键词 灾害素养;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5-0051-02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开始探讨21世纪人类面临着的资源、环境、人口等一系列问题,灾害问题也随之成为国际普遍关心的话题。加强我国公民的灾害教育,提高灾害素养是实现减轻灾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措施。然而,灾害教育在我国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其研究大部分还只停留在官方制定方案和理论研究层面,若要实现全民素质的提高,还需从基础教育开始。“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计划”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由此可见,自然灾害教育始于学校,学校是开展灾害教育的理想场所。
地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其学科知识和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成为灾害教育的主渠道。2003年,我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把自然灾害的内容不仅整合到了必修一和必修二各章节中,还为提高中学生灾害素养专门设立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课程。加强中学生对灾害的正确认识、强化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环境观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等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的重要体现。
目前,我国中学基础教育中对灾害教育还没有足够的重视。进行高中生灾害素养调查,了解高中生灾害认知、态度、技能等现状,发现灾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灾害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培养高中生防灾减灾意识是中学教育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因此,基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灾害教育调查研究,对中学灾害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资料和方法
本次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以重庆市黔江区高一和高二学生为对象,于2015年3月完成问卷调查。针对调查结果,运用excel2007和spss19.0软件从多个角度分析高中生灾害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由于受研究时间和经费的条件限制,本次调查对象由高一和高二两部分学生组成,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4份,有效问卷171份,回收率92%,有效问卷率92.9%。根据DeVellis提出的信度α系数值介于0.65~0.70,表示此量表可以达到一定的分析信度。经过信度分析,调查问卷α系数值为0.687。因此,本次调查问卷的回收率、有效率、信度都能达到社会统计分析与研究的要求,黔江区高中生的灾害素养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重庆市高中生灾害素养水平。
三、结果与分析
1.高中生灾害素养现状分析。灾害素养指公民具备一定的防灾减灾知识、能力与态度。具体包括灾害态度、灾害知识与灾害技能三个层次。结合前人的研究方法,假设灾害态度、灾害知识与灾害技能同等重要并对其进行相同赋分,共同构成灾害素养。即灾害素养 = 灾害态度 + 灾害知识 + 灾害技能。
调查显示,高中生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及灾害素养总得分均满足正态分布,但其标准差大于0.5,反映出高中生灾害素养各维度得分比较离散,个体差异较大。在灾害素养总得分中,高中生所得平均分为75.55,优秀率达到50.9%,表明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防灾减灾素养。在各维度总分相等(10分)的情况下,对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得分进行均值比较,灾害态度得分最高,为8.94;灾害技能和灾害知识得分较低,为7.09和6.93。因此高中生防灾减灾态度积极,已具有一定的灾害知识和技能,但灾害知识和灾害技能的了解还不足。
2.高中生基本情况分析。本调查从学生的年级、性别、是否选修了高中《自然灾害与防治》这门课程以及学校和教师是否进行灾害安全教育和灾害演练几方面全面关注学生的基本特征。
(1)调查对象年级分布。调查对象为高一和高二学生,其调查年级比例相当,分别占51.5%和48.5%。利用spss19.0对样本数据做交叉列表分析和方差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结合表3和表4,研究表明高中生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及灾害素养得分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提升;年级分布与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和灾害素养总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与灾害态度维度得分之间没有相关性。
(2)调查对象性别分布。高中生灾害素养调查女生居多,占有效样本比例62.6%,男生仅37.4%。研究表明,高中生性别差异与灾害态度和灾害知识维度得分之间具有相关关系。女生在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及灾害素养总得分均高于男生,该结果基本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
(3)调查对象所在学校教师在课堂上是否讲解灾害教育知识。课堂上教师是否讲解关于防灾减灾、逃生等方面的安全教育调查中,只有33.9%的高中生选择经常讲解,58.5%的学生选择偶尔讲解,7.6%的学生选择从不讲解。卡方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教师在课堂上是否讲解灾害教育知识与学生灾害态度、灾害知识和灾害素养得分之间都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与灾害技能维度得分相关性不大。在高中灾害教育中教师多是偶尔讲解,这值得深思。
(4)调查对象所在学校是否举行防灾演练训练。所在的学校是否举办专门的防灾减灾训练的灾害教育调查中,有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从来没有过,比例占48.0%,偶尔进行防灾演练的占42.6%,只有9.4%的学生选择经常进行防灾演练。通过卡方检验显示出学校是否参加防灾演练与学生灾害技能得分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说明举行防灾减灾演练对学生灾害技能的提高至关重要。
(5)调查对象是否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这门课程。调查学生是否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课程,其中选修的占47.1%,没有选修的占52.9%。利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选修过《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学生在灾害知识和灾害技能维度得分都优于没有选修的学生,其得分差异明显,在灾害态度维度方面得分相差不明显;高中生是否选修灾害课程与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和灾害素养得分之间都存在相关关系,其中学生是否选修灾害教育课程与灾害知识维度得分显著相关。
3.高中生灾害态度、知识、技能及灾害素养的相关性分析。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及其检验结果,高中生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及灾害素养之间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正相关关系明显。结合表4,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三者之间相关系数位于0.4附近,呈中度相关;灾害素养与这三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6,呈现高度相关。可见高中生灾害态度、灾害知识与灾害技能之间都有一定的相关性,三者相互促进,共同制约着高中生灾害素养的提高。
四、结论
1.高中生减灾防灾态度比较积极,具有一定的灾害素养,但灾害知识和技能了解还不足。
2.学生的年级、性别、学校灾害教育质量等对高中生灾害素养水平有着重要影响。总体上满足灾害素养水平随着着年级的升高而提升;女生的灾害素养水平普遍高于男生;学校灾害教育质量与高中生灾害态度维度得分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与灾害知识和灾害技能维度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3.高中生灾害态度、灾害知识与灾害技能之间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共同制约着高中生灾害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淑艳.高中地理灾害教育的目标建构和教学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1-20.
[2]于秀丽.地理教学与防灾减灾教育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7,(35):399.
[3]王立华.对高中地理开设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的设想[J].福建地理,2003,18(6):48-51.
[4]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务实-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5]王民,蔚东英,朱小丽等.我国部分省市中学教师防灾素养调研[J].教育学报,2012,5(8):52-58.
关键词:自然灾害;旅游业;预警机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0BJL061)。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产业,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依赖性较强。旅游系统中某旅游因素或外界依托因素的负向变化,都有可能引起旅游业的波动震荡,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易受到冲击的行业。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具体见表1),对旅游业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研究自然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及预警机制构建,有助于我们积极地认识、预防、处理各种自然灾害,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自然灾害概述
1.1自然灾害概念
随着人类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研究不断深入, 人们对自然灾害的界定也在不断变化。在众多自然灾害的概念中,我们可以找出判别和确定自然灾害的三项标准。(1)自然灾害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即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中;(2)自然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它是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的自然事件;(3)自然灾害具有社会危害性,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1.2自然灾害分类
自然灾害分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根据不同的考虑因素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根据自然灾害的特点和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将自然灾害可分为:(1)气象气候灾害(如热带风暴、雷暴大风、干热风、龙卷风、暴雨、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干旱等);(2)地质地貌灾害(如地震、火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等)(3)水文灾害(如洪涝、江河泛滥、水污染等);(4)土壤灾害(如盐碱化、土层及养分减少、耕地减少等);(5)生物灾害(如植被退化、物种灭绝、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6)海洋灾害(如风暴潮、海啸、潮灾、赤潮、海水入浸、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
2.自然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
2.1 自然灾害对旅游者的影响
2.1.1 威胁旅游者的人身、心理安全
若自然灾害发生在旅游热点地区,对于旅游业的影响是灾难性的。首先会威胁到游客的人身安全,如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中,除了受到地震和海啸袭击的国家外,约有8000名澳大利亚人在泰国、斯里兰卡和印度等国失踪。欧洲的瑞典和德国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两国各有1000多人下落不明。
2.1.2 抑制人们的出游动机或改变旅游消费行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安全需要属于较低层次的需要范畴,外出旅游通常是为了放松、愉悦、舒适,安全风险的存在有可能改变旅游决策的性质。灾后旅游目的地的风险因素增加了旅游者购买决策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到灾后目的地的旅游意愿或者抑制出游动机需求。
2.2 自然灾害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2.2.1 破坏旅游资源及旅游基础设施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特大地震,四川旅游业在这次地震中遭受了巨大损失,诸多景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涉及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处,省级文保单位225 处。损失最为严重的是世界遗产都江堰- 青城山景区,二王庙古建筑群全部垮塌,鱼嘴裂缝,青城山道教古建筑群严重受损。以汶川为中心的国省干线公路出现隧道塌方、大桥移位等较严重情况,通往九寨沟等重点景区的道路损毁严重,灾区供电、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也受到严重破坏。
2.2.2 损害旅游目的地形象
目的地形象包括客观与主观的成分,融入了人们对目的地的态度和感受,旅游者往往基于个体的认识、体验、对各种风险因素的感知来做出评价。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这种评价通常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从而损害目的地形象。
2.3 自然灾害对旅游企业的影响
2.3.1 造成旅游企业供需链断裂
旅游企业是旅游市场的主体。自然灾害发生时,他们往往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和直接利益相关者。由于消费者取消预定或停止旅游活动,造成旅游供给的大量闲置。
2.3.2加大旅游从业人员失业的风险
自然灾害发生后,与灾害发生地具有密切业务联系旅行社的收入大幅度减少,大批预定纷纷退单,出团量接近零,旅游从业人员工资、福利大幅缩减,下岗、待岗人员增多,导致他们纷纷转行寻求出路。
3.自然灾害预警机制研究
自然灾害具有严重危害性、突发性与永久性、周期性与不重复性、广泛性与区域性、频繁性与不确定性等特点,由于旅游业自身敏感的特点,更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重创。英国著名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指出,预防是解决突发危机的最好方法。对于自然灾害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做好预防工作,这就要求把预警放在首位。
3.1 自然灾害预警机制的内涵
自然灾害预警机制是以现实的自然环境状况和变化过程为对象,采用逻辑推理和一系列的预警技术方法、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对环境变化所呈现的各种信号源进行不断的搜集、监测,根据其变化趋势和描述安全状态的数学模型或决策模型得到危机态势的动态资料,并能及时提供警示信号或信息的机构、制度、网络、应对措施等构建的预警系统。
3.2 自然灾害预警机制构建的影响因素
自然灾害预警机制的构建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经济实力。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才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国家安全方面的技术研发。
(2)科技水平。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各国构建完备的自然灾害预警体系提供了技术保障。
【关键词】自然灾害 雷电灾害 风险评估
1 风险基本概述
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界中发生的.能造成生命伤亡与财产损失的事件。人类活动可以改变这些事件发生的频率,扩大或减小其危害及影响范围,改变生命财产的受灾损失率及其抗灾性能。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干旱、风暴潮、海啸、地震 、台风、滑坡、沙尘暴、雪暴、雷电等。
雷电灾害:雷电灾害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它威胁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危害公共服务。雷电灾害已被联合国十年减灾委员会确定为十大自然灾害之一。
1.1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意义
风险评估是认识和评价风险的有效方法,也是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准确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决策依据。
1.2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现状
(1)可借鉴的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在教育、医学、环境、农业、军事等行业,风险评估已经获得了较成熟的发展,形成了许多评估理论、方法和模型,取得了很多的成绩。
(2)国内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现阶段。QX3-2000是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其中有雷击电磁脉冲(LEMP)对气象信息系统造成损失的风险的评估方法。
GB50343-2004雷电防护分级规定:
①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等级应按防雷装置的拦截效率划分为A、B、C、D四级。
②雷电防护等级应按下列方法之一划分:
a.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所处环境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b.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质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3)存在问题:
可靠性差:这些雷电灾害风险的评估模型存在定量化不足和缺乏选择性等不足之处,参数的选取大多以经验为主,取值不连续而且很难达到比较高的精度。
可操作性差:对风险的理解不够全面和准确,对评估原则和评估流程的说明不够清楚,没有重用户的参与,评估体系复杂而且可操作性差。
2 风险的几个概念
2.1 风险
(1)风险定义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或者具有不确定性的可能损失。
(2)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它是不利事件或损失发生概率及其后果的函数,用数学公式表示为R = f (P,C)。
(3)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识别、评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的处理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2.2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经济单位判断其所面临的风险、引发风险事件的原因,以及确认风险单位的带有综合性质的技术。
(1)风险特征:风险的客观性、风险的主体性、随机性(不确定性)、潜在性(可能性)。
(2)风险分类:
按风险的存在性质分为: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
按风险的对象分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和信用风险;
按风险的产生原因: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和技术风险;
按风险的承受能力分为:可承受风险和不可承受风险。
(3)风险来源:不同的风险具有不同的风险来源,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如:雷电灾害风险的来源(IEC62305)可分为S1、S2、S3、S4等4类。
S1是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
S2是雷电击中建筑物附近的地面;
S3是雷电直接击中引入设施;
S4是雷电击中引入设施附近的地面。
(4)风险识别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检查表法、潜在损失一览表、风险分析调查表、保单对照分析表、资产――损失分析表、关键路线法、工作分解结构法、事故树分析法。
2.3 风险态度
风险态度是指风险主体对风险的看法和观点。分为风险爱好型、风险中庸型和风险逃避型等3种类型。
面对风险,应正视它并认识它,寻找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风险或让风险产生效益。风险评估就是人们处理风险的一种常用措施。
2.4 风险意识
影响风险评估结果的因素:主要有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方法和评估体系与评估参数,其中评估主体的风险态度是很重要的而又是容易被忽略的因素。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风险处理的前提和基础。风险评估对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使风险管理者和风险预防者正确的认识和评价风险,有针对性的采取最有效的或者最好的风险处理措施。
3 风险评估的要点
3.1 损失频率的评估
损失频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风险事件,即损失发生的次数。
具体的评估方法有定性分级和概率测算两种。
3.2 损失程度的评估
损失的程度常以货币价值来体现:既要评估潜在的直接损失,也要估计潜在间接损失和财产修复期的净收入损失。
3.3 年总损失额的评估
年总损失额的概率分布反映经济单位来年可能出现的每一种损失金额及相应的概率。
4 雷电风险评估的目的和内容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指实现系统防雷为目的,运用科学的原理方法,对系统可能遭受雷电灾害的概率及雷电灾害产生后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析计算,提出相应技术防范措施。
一、灾害教育的作用
在中学课程中开设自然灾害与防治这门课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听专业教师的讲解,再加上通过媒体了解全球各地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的信息,让中学生对自然灾害及其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有利于进一步学习如何规避灾害,提高防灾技能与灾害意识。应该说,加强高中地理灾害教育,能切实增强中学生防灾减灾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更有利于减少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国家及个人的财产损失。
二、学校实施灾害教育实践的必要性
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发生在21世纪之前的自然灾害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对发生在近十年以来较大的自然灾害,影响深刻,尤其是近5年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海地大地震、玉树大地震和日本九级大地震,这些大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巨大,经济损失惨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学生也不例外,通过网络、电视新闻报道,会迅速了解到不同地区自然灾害对人的生命所造成的伤害,对灾害发生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该说,大部分中学生对灾害认识有一定的深度,但我在2011年对我校三千多名师生进行防灾减灾方法的抽样问卷调查时,调查结果显示全校师生近78.6%的师生并不清楚正确的防灾减灾方法,其灾害意识淡薄,甚至在进行调查问卷过程中部分师生认为我们的活动干扰他们学习,认为中学生应该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由此可见,中学生灾害意识淡薄原因在于升学压力使中学生没有时间,更无精力接受灾害教育。这也同时说明学校、家庭和社会对灾害教育的关注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不足,更谈不上防灾减灾的科普实践。
2008年发生在四川的汶川大地震造成的伤亡和经济损失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灾害对人们的伤害,而在这次灾害中,灾区有一个学校在大地震来临瞬间,让全校成功逃生,几乎没有伤亡,后来才知道该校师生每年都要举行防震逃生演练,这说明灾害教育实践演练对防灾减灾意义非凡。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视灾害逃生实践演练,像日本这个国家,每年政府部门都要组织一次大范围的灾害逃生演练,所有部门都要参加,人们对逃生演练的态度非常端正,民众的逃生非常有组织有秩序的疏散撤离,2010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海底地震及其引发海啸,核电站爆炸所造成的核辐射,对日本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影响巨大;最终造成死亡1万3千多人,而无独有偶的是,2004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底9.0级大地震同样引发的海啸,却造成15万多人的死亡,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日本的防震措施要强于印度尼西亚,这说明实施灾害教育,组织灾害逃生、救灾演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中学地理灾害教育面临的困难
高中地理课程设计共有10个模块,其中3个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属于选修模块,按现行的高考体制,理科学生在高一阶段只参加三个必修模块学习,不学选修模块,文科学生在高二阶段学习这一模块,但一所学校,文科人数仅占全校人数的20%多一点,就这部分学生也并非都参加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因为《自然灾害与防治》属于选修模块,学生只需要选修三个模块就行啦,不一定就选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这就导致这门课程的地位下降,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这种教学设置使得仅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才能学到《自然灾害与防治》,当然不利于灾害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落实。而部分管理层对灾害教育的不重视,也是导致灾害教育实践难以开展的原因之一。
四、学校灾害教育实践探索
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的肆虐,让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并逐步实施灾害教育,尤其是学校,成为灾害的教育和实践基地,通过灾害教育,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最终达到教育全社会的目的。2008年,我地区地震局率先和地区实验中学联系,开展防震减灾进学校的科普实践,在我校地理备课组的努力下,我们发动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科普实践活动,有调查研究“吐鲁番地区地质构造和地震关系”的研究性学习,有野外科普考察我地区的一些地质构造(断层带)及地质活动观察点,还参加一系列的科普宣传,包括防震逃生演练等活动,让我校师生对地震灾害及其正确的逃生技能、预防措施和救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我们也得到学校领导、地区防灾办、科协和地区地震局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使我校开展的灾害教育有了一定的基础。防灾科普实践活动开展的很顺利。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提高了学生防灾减灾的科普知识,学会了正确的避震技能;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科学素养,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了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一、灾害教育的作用
在中学课程中开设自然灾害与防治这门课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听专业教师的讲解,再加上通过媒体了解全球各地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的信息,让中学生对自然灾害及其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有利于进一步学习如何规避灾害,提高防灾技能与灾害意识。应该说,加强高中地理灾害教育,能切实增强中学生防灾减灾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更有利于减少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国家及个人的财产损失。
二、学校实施灾害教育实践的必要性
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发生在21世纪之前的自然灾害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对发生在近十年以来较大的自然灾害,影响深刻,尤其是近5年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海地大地震、玉树大地震和日本九级大地震,这些大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巨大,经济损失惨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学生也不例外,通过网络、电视新闻报道,会迅速了解到不同地区自然灾害对人的生命所造成的伤害,对灾害发生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该说,大部分中学生对灾害认识有一定的深度,但我在2011年对我校三千多名师生进行防灾减灾方法的抽样问卷调查时,调查结果显示全校师生近78.6%的师生并不清楚正确的防灾减灾方法,其灾害意识淡薄,甚至在进行调查问卷过程中部分师生认为我们的活动干扰他们学习,认为中学生应该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由此可见,中学生灾害意识淡薄原因在于升学压力使中学生没有时间,更无精力接受灾害教育。这也同时说明学校、家庭和社会对灾害教育的关注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不足,更谈不上防灾减灾的科普实践。
2008年发生在四川的汶川大地震造成的伤亡和经济损失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灾害对人们的伤害,而在这次灾害中,灾区有一个学校在大地震来临瞬间,让全校成功逃生,几乎没有伤亡,后来才知道该校师生每年都要举行防震逃生演练,这说明灾害教育实践演练对防灾减灾意义非凡。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视灾害逃生实践演练,像日本这个国家,每年政府部门都要组织一次大范围的灾害逃生演练,所有部门都要参加,人们对逃生演练的态度非常端正,民众的逃生非常有组织有秩序的疏散撤离,2010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海底地震及其引发海啸,核电站爆炸所造成的核辐射,对日本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影响巨大;最终造成死亡1万3千多人,而无独有偶的是,2004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底9.0级大地震同样引发的海啸,却造成15万多人的死亡,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日本的防震措施要强于印度尼西亚,这说明实施灾害教育,组织灾害逃生、救灾演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中学地理灾害教育面临的困难
高中地理课程设计共有10个模块,其中3个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属于选修模块,按现行的高考体制,理科学生在高一阶段只参加三个必修模块学习,不学选修模块,文科学生在高二阶段学习这一模块,但一所学校,文科人数仅占全校人数的20%多一点,就这部分学生也并非都参加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因为《自然灾害与防治》属于选修模块,学生只需要选修三个模块就行啦,不一定就选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这就导致这门课程的地位下降,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这种教学设置使得仅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才能学到《自然灾害与防治》,当然不利于灾害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落实。而部分管理层对灾害教育的不重视,也是导致灾害教育实践难以开展的原因之一。
四、学校灾害教育实践探索
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的肆虐,让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并逐步实施灾害教育,尤其是学校,成为灾害的教育和实践基地,通过灾害教育,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最终达到教育全社会的目的。2008年,我地区地震局率先和地区实验中学联系,开展防震减灾进学校的科普实践,在我校地理备课组的努力下,我们发动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科普实践活动,有调查研究“吐鲁番地区地质构造和地震关系”的研究性学习,有野外科普考察我地区的一些地质构造(断层带)及地质活动观察点,还参加一系列的科普宣传,包括防震逃生演练等活动,让我校师生对地震灾害及其正确的逃生技能、预防措施和救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我们也得到学校领导、地区防灾办、科协和地区地震局的大力支持和援助, 使我校开展的灾害教育有了一定的基础。防灾科普实践活动开展的很顺利。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提高了学生防灾减灾的科普知识,学会了正确的避震技能;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科学素养,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了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当然,灾害教育不仅仅只有防震灾害活动,我认为,每个学校和地区,往往存在多种灾害,这就要求我们学校的灾害教育者,要把本地区危害、影响较大的各类灾害作为中学灾害教育的首要任务,结合当地相关部门,配合学校教学需要,因地制宜的开展科普实践活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全校师生的灾害意识,提升其规避灾害,自救和互救的能力,最终达到减轻灾害对人们的伤害。
四川省的地理位置因素使其成为我国发育最多、规模最大、类型最全、频率最高、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大省。四川地理环境复杂,山区广布,平原狭小,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多变,新构造运动活跃,加之暴雨、地震以及人类工程,灾害规模也较大,危害严重,其主要的灾害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等,在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同时也享有地质灾害博物馆之称。在近几年的自然地质灾害中,地震灾害最为突出。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2013年4月20日的雅安地震,破坏力强、波及范围大、持续时间久的地震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四川省,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严重影响。
二、高校普遍缺乏预防灾害培训
虽然我国高校主要分布在各大中城市里,城市具有一定的规划基础,交通便利,设施完善,并且绝大部分高校新生在入校时参加由校方组织的如何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教育,掌握了一定的应对知识。但这只是属于新生入校中的常规安全教育,且教育效果差强人意。实际上是高校的应急安全教育并非全部纳入教育的考核指标体系中,目前的预防教育全凭各高校的意愿来进行,而绝大部分高校很少会重视这样的教育和训练,大部分高校只是在新生入学时进行消防安全教育,而且举行消防安全教育,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地方的消防系统在推动次教育。而高校自觉、长期地举办预防灾害的培训很少,学生在进入高校前所接受的安全教育大部分是以讲座、宣传展示栏、观看影像资料等枯燥理论形式进行,并且参加讲座的学生也只是少数部分,未能使全体新生接受良好的安全教育,因此大部分不具备预防灾害的能力。很少有高校积极主动组织学生结合实际参加演习,这就使高校在面对突发自然灾害时,学生的应对能力不强,不会常见的自救技能,一旦发生重大灾害时,后果将不堪想象。
三、如何落实高校防灾培训
现代高校主要位于各大城市,城市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在防灾和减灾的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并且高校选址时已充分考虑到防灾的因素。这对于高校进行日常防灾培训提供了硬件支持。从硬件方面有了一定的条件基础,如果高校能够关注并加强大学生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防灾减灾的软实力,从而使大学生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降为最低。加大对大学生防灾和减灾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预防意识,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防灾知识和减灾技能,建议各高校把安全教育纳入课程教育体系,成为选修课或有条件的高校将此课程列为必修课,使学生从态度上认真对待安全教育,从思想上重视这门课程。校方应定期、大力举办各种丰富形式的安全主题教育,号召同学们亲身参与此类活动当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关键词:高中地理;自然灾害;必要性;教学策略
21世纪初的十多年间,旱涝、地震等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地肆虐着地球,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疮伤。自然灾害是高中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做好灾害教学是地理学和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必要性
1.现实需要
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人为因素的不可预知性,使我国的自然灾害类型多、分布广而且发生频率高,这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预防灾害发生、减少危害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培养大众的灾害意识是国民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课,灾害知识是人们的必备知识。学校教育的普及面广,高中地理与自然灾害联系紧密,因此,地理学科理应担当起灾害教育的重任。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更强地生存,更好地生活,才能为祖国的发展与繁荣贡献力量。高中生对自然灾害并不陌生,甚至是耳濡目染:南方雪灾、汶川地震、日本海啸……是抹不去的记忆。而且,高中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做好灾害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形成正确的人地观,规范自身的行为。
2.地理新课程需要
新课程弥补了过去灾害教育的缺失。《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1中提出了“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所述标准多达14条。做好灾害教学对于达成课程目标大有裨益。
高中地理新教材都将自然灾害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有的教材以完整章节的形式呈现,如,湘教版地理1专设“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节,鲁教版地理1专设“自然灾害与人类”一节;有的教材以分散式串联,如人教版地理必修教材将自然灾害内容散布于各个章节:地理1中的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理2中的水旱灾害……选修5更是整书系统地探讨了自然灾害。新教材使灾害教学有章可依、有据可循,也方便了教学。
二、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习的内驱力和升华,两者互为促进。自然灾害知识往往以文本等形式直观展现,而人们的灾害观念内隐着,地理教学要引导学生将知识构建成体系,从中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提升灾害意识,树立正确的灾害观。
高中地理的自然灾害理论不深,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建立一条从“类型、分布、发生机制(形成原因)、影响、预防”等层面进行灾害分析的线索,方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和应用知识。同时,要始终贯穿人地关系这一内在线索。例如,在分析灾害发生机制时,要让学生多从人为因素思考,客观地看到人类的诱因,认识有些灾害是可以避免的,进而反思人类的行为。
2.整合教学资源,用好两类工具
高中地理教材多样化,对自然灾害内容的编排与考查也各有所异。例如,人教版必修教材在“大气环境”一章中设了“台风”和“寒潮”两个灾害案例,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节中提及了水旱灾害频繁这一较隐蔽的素材,在教学时首先要挖掘利用好这些现成资源,当堂剖析消化。对于灾害类试题,可归纳成专题学练的形式加以吸收。同时,要将时事热点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我在2012年秋季新学期第一节地理上就引入了暑期北京发生的城市内涝事件,给学生播放了相关的视频,组织学生进行了适当的讨论和必要的讲解,相信对于学生的灾害教育是很有意义的。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传统实效的教学工具之一,地图能将抽象的知识变的直观,图表运用能力是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之一。在灾害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利用图表来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例如,指导学生阅读某类灾害的分布图和发生频率统计表,让学生分析这类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而提出避灾建议。又如,从板块分布示意图上读出我国地震灾害多发的原因:我国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同时,要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将多媒体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动力。例如,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模拟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场景展,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重视学生思维,优化教学方式
自然灾害的发生、危害等是系统性的理论,灾害教学的三维目标达成也是个系统性工程,所以,教学时需要用整体性思维高屋建瓴地去把握。同时,灾害的时空分布、形成原因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要引导学生采用比较思维去分析、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例如,地震灾害的破坏性与震中距、震源深度、地面属性等有关,震级相同的地震,造成的危害不一定相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另外,要让学生用辩证思维认识灾害。例如,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毁坏农业和建筑,甚至夺走生命,但是,台风带来的降水可以缓解旱情,加快水资源的更新。
建构主义学习论将学生定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是学生主动地对知识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即强调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终身学习的保证,是知识内化的根本。同时,新课程强调合作学习,人的社会属性越来越重,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合作学习将为今后踏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石。另外,地理教学离不开案例学习,通过某个典型的案例分析能推导出一类地理现象的普遍规律,案例学习能提升学生知识迁移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在灾害教学中,这三种学习方式要合理地开展,一般的,一课时以一种学习方式为主。例如,在新授“地质灾害”时,可选取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两个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在灾害专题讲练时,可侧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或小组任务学习来完成。
4.引入乡土案例
乡土地理实际亲切,易于学生接受,乡土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选择。灾害教学的成效和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家乡发生的灾害、家乡的防灾救灾工程等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巨大。家乡的自然灾害不可凭空捏造,要实事求是。以我们家乡为例,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主要是台风和寒潮,学生并不陌生。例如,在讲解寒潮内容时,我引入家乡2008年早春遭受的那场低温雪灾的资料,虽已过去多年,但学生记忆犹新,学习的热情瞬时点燃,“我家车库被雪压塌了。”“你出去扫雪了吗?”……知识点在热烈的讨论、活跃的思维中迎刃而解。同时,地理教师要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回馈家乡,进行自然灾害教育的宣传和服务,力所能及地从事一些防灾减灾的公益活动。
5.锻炼学生防灾减灾的技能
灾害教学让学生知晓了灾害的成因、危害等知识,但学生更需要有应对灾害、降低危害的技能。人教版教材设有“地理信息技术”一节,重点讲述了RS、GPS、GIS技术在救灾减灾中的应用,使我们明白了科技的发展必将使人类防灾减灾的能力更强。地理教学要发挥实践性强的特点,培养学生一定的防灾减灾技能。例如,讲等高线时,可引导学生根据等高线分布特征与地形坡度的关系探讨山区宿营的安全位置;谈地震时,训练学生的应急能力:躲于桌下或角落,手抱头,出声呼救,有序逃离等。同时,利用主题日、纪念日等机会,开展全员性的防灾逃生演练,如,进行灭火演练等。
自然灾害教学的意义重大,唯有常抓不懈,与时俱进,才能警钟长鸣,让“防患于未然”成为社会的共识。
参考文献:
[1]王静爱.《自然灾害与防治》简介与教学建议.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08.
[关键词]自然灾害巨灾保险政府扶持保险基金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并且特点是发生频率高,破坏强度大,种类多,危害面积广等。2008年发生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特大地震,今年的台风莫拉克,都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然而,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互助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却没能够发挥它应有的能力。由于缺乏巨灾保险制度,我国保险业在灾害预防、灾害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未能够起到很到位的作用,保险业现在的发展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和保险的需求,巨灾保险亟待建立。
一、我国目前巨灾形势
据联合国统计的数据显示,20世纪世界方位内54次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有8次发生在我国。并且我国仍有大范围的潜在巨灾威胁,全国有近2/3的国土面积不同程度受到洪水威胁,近一半的城市分布在地震带上。近十年来,我国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常年受灾人口达2亿多人次。随着我国经济每年高速度的增长和财富的持续积累以及我国各种资源的不断开采,地震灾害对经济和社会的威胁与破坏程度将不断上升。
二、面对巨灾,保险赔付寥寥无几
在发生巨灾后的严重的经济损失的补偿与灾后的救援工作主要是靠政府财政支持和社会的捐赠,主要是用于解决公共设施和最困难群体的住房恢复重建,层次补偿层次较低救助范围小,一般公众和企业的财产损失常常是“听天由命”。巨灾发生的概率很小但是一旦发生损失却是巨大的,各种保险公司根本是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目前,保险业承保的各种风险几乎都把自然灾害地震、台风、冰雪等特大灾害排除在外,以规避自己的经营风险,即使承担由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也是经过了层层的严格限制之后给予的微薄的赔付。灾后的损失难以得到应有的补偿,这对于灾后重建工作有很大的阻碍,对于经济的发展也形成了很大的威胁。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立健全巨灾保险尤为重要。
三、保险公司经营巨灾保险的状况
各个保险公司都把各种自然灾害定义为不可抗力因素,将自然灾害排除在可保范围之外。即使保险公司承保巨灾,对于灾后的赔付金额足以让整个保险公司破产。对于巨灾保险,保险公司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技术。自然灾害涉及到地质,地理,气象,水文,土木工程等各种专业技术知识,人才资源资本资源的匮乏造成难以准确的衡量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并且要科学合理的制定出投保费率也不容易。再者,我国的各种保险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并未出台专门针对巨灾保险的扶持政策和保障。基于种种原因,各保险公司对于经营巨灾保险都采取谨慎的态度。
四、建立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议
巨灾保险制度,是指对由于突发性的、无法预料、无法避免且危害特别严重的灾难性事故,如地震、台风、海啸、洪水、等各种灾害所引发的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身伤亡给予保障的风险分散制度。但是要想有效应对地震等巨灾风险,需要政府、社会各界救助以及各个保险公司、巨灾保险制度等多方面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第一,成立巨灾共保联合体。组成以保监会、财政部为领导,以各个保险公司为实施机构,共同建立联合承包体系,即有风险大家共同承担。并且要设立巨灾保险基金,基金来源为报废的收入、中央和地方政府划拨资金以及社会各界的资金,共同构建商业再保险和国家再保险相结合的多层级的巨灾风险共担机制。国内保险业承保巨灾风险,需向商业再保险公司分保,由国内外商业再保险公司作为主要再保险主体;对于超过再保险公司承保能力以上部分,由政府管理的巨灾风险基金提供再保险。巨灾保险的资金来源是设立巨灾保险基金的关键因素,这就要靠国家财政联合商业保险以及社会各界共同承担了。具体的措施还需要相关部门具体商定。
第二,巨灾保险的实施需要政府的推动并确立相关的法规政策予以支持。巨灾风险发生的概率较低,普通群众投保商业保险的意愿不强,同时,保险公司又难以承担一旦发生巨灾的各种赔付。所以,建立巨灾风险的管理体系很有必要。能否实现较高的参保率是检验巨灾保险制度能否顺利运营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一方面需要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进行适度的引导和宣传,把巨灾保险与防灾、减灾的相关激励政策结合起来形成巨灾保险与防灾、减灾良好互动的新格局:另一方面,也应该出台一些关于保险公司实施巨灾保险的相应鼓励政策,比如对于所得税等方面实施比较宽松的政策等等。
在“二期课改”中的一项改革是在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意在让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从而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并体验成功的喜悦。随着研究性课程的开展,我们师生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而逐渐地把研究性学习引入我们的学科教学之中。随着英特未来教育培训在中国迅速展开,英特未来教育的教育理念普遍地被广大教师所接受,而这种理念又恰恰符合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在此我便运用了这种教育模式来组织学生学习高二地理下册的自然灾害及防治这节内容。
【教材情况】:
高二地理下册的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灾害及防治”这节内容,首先介绍自然灾害的含义和分类、自然灾害的特征、世界自然灾害的分布,然后介绍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以及我国自然灾害区划。根据教材的特点,其中我国有多种主要灾害,而课本上的介绍比较条理化,而且在课本中灾害的直观性不强,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但在网上有关自然灾害的信息资源比较多,所以“我国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这部分知识非常适合学生在网上进行查寻学习,而且对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可以分组进行学习,然后进行交流。
【学生情况】:
由于英特未来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先设计有关学习计划,完成一个学习计划包,然后学生根据学习计划的要求,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选内容的研究性学习,在网上查找资料,制作相关的网页或幻灯片并进行交流和评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离不开计算机这一辅助工具,因此我选择了我校的电脑教学实验班——高二(9)班的学生实施教学。该班学生属于我校扩招生,学习基础较薄弱,与其他平行班在各门学科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学校为该班配备了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并加强电脑教学,意在配合在其他学科中大胆地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全班30位学生,计算机操作运用能力较强,其中几位学生还在区级以上的电脑作品设计与制作中获奖,他们在高一年级时也开过类似的研究性学习汇报课,在课件制作方面我对他们充满信心,但在内容的选择和组合以及汇报时的表达方面我比较担心。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在知识方面,让学生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危害、形成原因,并找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2、在情感方面,通过对自然灾害的危害的了解,激发学生防治自然灾害的思想,并对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行为进行反思;同时在小组研究时发扬团队精神,分工合作完成专题学习,体验成功。
3、在技术方面,要求学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网上信息的查寻,并把研究的成果制作成幻灯片或网页的形式进行交流、评价。
〖教学过程〗:
准备阶段 研究性学习阶段 交流评价阶段
[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阶段:教师设计教学方案,“你对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学习计划的设计,以及制定多媒体演示评价量规,并发放任务表。
学生准备阶段:组成学习小组,确定小组研究学习的内容,制定小组学习计划及任务分工。
[研究性学习阶段]:
1、教师安排一节课让学生集体上网搜索自己小组所需要的网上资源,并在教师机上“你对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的文件夹中建立相应的小组文件夹,把所需的资源下载保存在里面。
2、小组成员根据分工,或继续查寻资料,或对已有的资料进行整理、筛选,讨论交流的形式以及内容的编排,完成交流所用的幻灯片或网页的制作和美化工作。
[交流评价阶段]:
1、教师简单地介绍本次学习的设计思路和目的,回顾师生共同已经完成的学习过程,强调我们所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最重要的目的在于研究的过程,而非知识的本身,这一点我们已经完成了,而现在的交流评价只是学习成果的展示,但可以反映出我们研究性学习时的态度、我们学习的技能和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以及团队精神的发扬,对于这些我们进行评价并予以表扬。
2、学生分小组用幻灯片或网页的形式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就研究的知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向展示的小组进行提问、质疑,而展示的小组进行答辩、释疑。
4、其他小组对展示组按评价量规进行评价。
5、教师对本次研究性学习进行总结,进行总体评价,并公布小组评价的结果,对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
附『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我国的水旱灾害”
“我国的沙尘暴”
“我国的水土流失”
“我国的荒漠化”
“我国的地质地貌灾害”
【教后反思】:
〖存在的问题〗:
1、分组没有打破原来的小组形式,选题仍局限于课本上的标题,有些学生没有进入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研究小组中去。
2、有的小组任务表留于形式,大部分工作基本由组内2~3人完成,没有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3、本次交流为了体现小组的氛围选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没有利用网络教室的交互性。
4、学生制作的幻灯片和网页中,有些在内容的编排上不够合理。
5、交流时学生由于基础的问题,对研究内容外的知识缺乏自信,所以相互间很少提问,回答有时也不尽如人意。
〖今后的计划〗:
在下一届班级中,选择一个各方面基础条件较好的班级再次实施该学习计划,避免本次实验中存在的弊端,与这次的实验进行比较,不断地改进,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真正地参与和体会研究性学习,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自由地翱翔在知识的殿堂上空。
本文作者:陈萍罗羽刘秀娜周娟何孝崇工作单位:第三军医大学护理管理学教研室
社区护士对灾害的关注与了解情况调查显示,社区护士对灾害非常关注18.1%(21):较关注50.9%(59);一般关注28.4%(33);不太关注2.6%(3)。获得灾害信息的途径主要有:55.8%来自于网络、83.3%来自于电视、23.3%来自于报刊书籍、9.2%来自于讲座、55.8%来自于学校教育。对灾害非常了解16.4%(19);一般了解74.1%(86);了解很少9。5%(11)。社区护士主要对地震、水灾、旱灾和SARS等灾害信息了解较多,说明其可能通过媒体宣传或自身经历对灾害具有较深的印象。但对灾害的具体分类和范畴的认知比较片面。了解的信息主要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途径获取,通过讲座和学校教育途径的较少。说明学校在灾害方面的教育比较薄弱,同时也提示有关部门对灾害知识的宣传力度还不够。社区护十对灾害救护知识的了解情况调查表明,大多数社区护士对灾害护理的基本知识、灾害护理技术以及灾害预防性护理比较了解,并对灾害救治工作有心理准备,灾害应对态度积极。但对灾害现场救治原则、灾害救治中护十的主要任务、灾害护理管理、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伤员的检伤分类、灾害心理危机干预方面的认知率都较低。
加强灾害护理教育及宣传灾害护理是灵活、系统地运用有关灾害护理独特的知识与技能,与其他专业人员共同合作,为减轻灾害对人类生命、健康所构成的危害而开展的活动。对灾害突发事什的医疗救护处理是否及时得当,对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调查发现,社区护士对灾害的认知较为片面,多数认为灾害就是自然因素导致的自然灾害,而未提及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灾害,其原因可能为自然灾害涉及范围广,危害性大,知晓率高。然而,当今社会人为灾害如交通事故,矿难事故:、恐怖袭击等也时有发生。目前,较为公认的灾害的定义是指突然发生的,超过群体的应对能力而需要外界救援的,死亡人数超过10人或受伤人数超过100人的所有不幸事件。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灾害的范畴已有较人的拓展,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天文、气象、地质、地貌、生物、环境灾害等:人为灾害主要包括火灾、爆炸、交通事故、工伤事故、卫生、战争等。作为社区护士除了对自然灾害的了解外,不能忽略对人为灾害的认识和准备。灾害护理与平时的护理实践不同,社区护士只有充分认识了解了各种灾害的特点,才能做到高质量、高效率地抢救伤员。加强灾害救护知识的培训凋杳显示,多数社区护士对灾害护理基本知识、灾害急救护理技术、火害预防性护理比较了解。但对灾害现场救治原则、灾害救援中护士的主要任务、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伤员的检伤分类、灾害护理管理、灾害心理危机干预方面的认知率都较低,提示社区护士的灾害应对能力整体水平还不高。究其原因,与护理教育培训体系不够完善有较大的关系。灾害护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还尚未纳人到我国护理教育体系中,灾害救护知识仅在《急救护理学》和《社区护理学》中有少量的涉及,且重点不突出。另外,目前开展的灾害护理继续教育,内容多集中于急救技能的培训,忽视了灾害知识积累的重要性,这些都将阻碍护士对灾害救护知识的获取和应用。因此,社区护理主管部门和护理学会应对火害护理培训进行整体规划,整合各方面资源,保证灾害护理培训有序、内容系统化利整体化。
开展灾害救护培训的方法研究。灾害医学是刚成立不久的边缘学科,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火害护理方面的书籍,只有关于灾害院前急救的教材作为参考。同时灾害不是经常发生,而简单的教与学又达不到目的。因此,开展灾害救护培训方法的研究就非常必要。比如在培训方法和培训手段上应多样化。可选择理论讲授、视频及模拟演练的方法帮助社区护士获取灾害救护知识,也可通过计算机辅助训练软件进行培训。日前,我国针对社区护士开展的灾害护理继续教育课程还未系统化,如何开展虚拟灾害救援模拟训练是未来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式。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社区护十掌握灾害救护知识的程度与工作年限无关,这说明火害救治的知识人多不是从平时日常工作中积累,而是主要通过培训学习来获得。因此,社区护理管理部门可探讨将灾害护理培训与社区护士常规技术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可根据不同地区灾害发生的情况和趋势来设置灾害护理培训课程,根据各地教学资源优势来选择培训方式。比如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可依托医学院校来开展灾害护理培训,并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社区护十参加灾害救护演练,以此来提高社区护士的灾害应对能力。
对人类来说,所谓自然灾害,是指因不可抗拒或难以预测的自然因素(诸如火山、地震、干旱、洪涝、沙尘暴、泥石流、虫灾、瘟疫等)或人为因素(诸如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引起自然变异,从而导致严重损害或危及人类生命、健康、财产和栖息环境的祸害。自然灾害往往是天灾与人祸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在环境史学家看来,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的历史,是自然被改造和被破坏的历史,是人类不断自食苦果和需要自我反省的历史。因此,大量环境史著作都是以历史上的自然灾害——人类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极端表现形式——作为主题,以警醒自诩为“自然主宰”的人类,并倡导环保意识和生态伦理。自然灾害的人为因素往往是环境史学家要着力探讨的方面。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胜枚举,比如美国环境史学家特德·斯坦伯格在2000年就出版了一部名为《上帝的行动:美国自然灾害的人为因素的历史》的著作。
从人类社会出现以来,灾害问题就一直存在,这可以从神话传说和历史文献中得到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女娲补天、后羿射日、诺亚方舟和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等传说都可以视为自然灾害史的资料。灾害史的资料还大量散见于中外的各类历史文献之中。
自然灾害一旦出现,社会的抗灾自救能力就会经受严峻的考验。如果抗灾工作井然有序,就可以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整个社会就可化险为夷;否则,灾害影响所及,远不止于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它也许会加剧人们的心理恐慌和社会秩序的混乱,甚至可以加速政权的更迭、文明的毁灭和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提到,两河文明、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衰落,与当地居民过分开发土地导致自然灾害频仍直接相关。在《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一书中,英国历史学家克莱夫。庞廷从生态学的角度解释了一系列文明的衰落,他认为过度开发导致的环境崩溃使文明也随之瓦解。
古往今来,对人类来说,瘟疫都是自然灾害中最大的生命杀手,威廉·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类》对此进行了描述。在历史的长河中,天花、鼠疫、霍乱、伤寒和疟疾都曾经长期肆虐。在瘟疫面前,人们往往束手无策,而且瘟疫的流行时间之长,几乎令人难以置信,有时可达两三个世纪之久。因此,瘟疫带来的人口死亡令人触目惊心。在欧洲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是天花和鼠疫。在1348—1351年,黑死病(鼠疫)使欧洲几千万人丧生。在17、18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人口超过1亿人。在新旧大陆接触过程中,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大部分都成为了白人携带的天花、伤寒、痢疾、梅毒等多种病菌的牺牲品,土著人口锐减导致了阿兹台克帝国和印加帝国迅速瓦解,为欧洲的殖民扩张扫清了道路。澳洲土著在白人到达后也几近灭绝。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的《生态扩张主义:欧洲900—1900年的生态扩张》和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和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均讲述了白人病菌在欧洲殖民扩张中的故事。他们的解释有一定的说服力,尽管两位作者都不免有欧洲中心论、生物决定论和为白人的罪责开脱的嫌疑。离现在最近的一次世界范围内的瘟疫是1918年的流感,它使全球至少两千多万人丧生。2003年春夏肆虐的SARS与历史上的瘟疫根本不能等量齐观。尽管它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控制,我们对人类在未来能够战胜病毒切不可盲目乐观。近年来新出现的病毒——诸如爱滋病毒、埃博拉病毒、尼帕病毒和SARS病毒——倒是提醒我们,大肆破坏森林沼泽,侵入动物栖息领地,滥捕滥吃野生动物,对人类来说是引火烧身,人类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尊重自然,不要恣意破坏自然的生物屏障。
和以往相比,人类的抗灾救灾能力在目前有了很大提高,这主要归功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组织能力的加强。尽管如此,人们对环境灾害,尤其是对瘟疫的担心反而比以前更多,人类的生存环境从整体上看比以前更趋恶化,也是不争的事实。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物质消费的不断升级,对有限自然资源的压力将越来越大,资源损耗将更趋严重;传统的自然灾害有增无减,而与此同时,人类又面临着新的困境:二战后的8大公害事件令世界震惊;各种形式的环境污染(比如工业三废、农药污染、核尘埃、核废料污染)层出不穷;酸雨、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已经成为区域性或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和传统的灾害相比,人们很难预见工业发展和科技滥用将带来的长期后果。许多难以预见的和不易确定的环境灾难,犹如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安全。
环境史学家往往将自然灾害视为天灾人祸,认为生态的脆弱为自然灾害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但相对而言,人为因素是导致启然灾难的更重要的原因,比如各种形式的环境污染就完全是人为的产物,资源的退化则是因为人类的索取超过了资源的自我恢复能力。洪涝灾害和土地的荒漠化无疑与滥垦滥伐、植被破坏有很大关系。一些瘟疫的流行就是人类向大自然盲目进军的恶果,而城市化和全球化则又加速了瘟疫的传播。总之,在环境史学家看来,灾害更多的是人为因素而不是自然因素的结果,因此应该从不同方面对灾害进行文化反思。
科学技术与灾害。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和变革自然的能力也不断提高,这种情况在二战以后表现更加明显。科技的运用带来了物质的繁荣,但它的滥用确实加剧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引发了许多新的灾害。比如杀虫剂确实能够有效地控制农业病虫害,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但它也会造成食品污染和生态灾难,蕾切尔·卡逊于1962年发表的《寂静的春天》就对此进行了描述。核能的开发能够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但具有高度放射性的核废料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它犹如潘多拉盒子,一旦失控,有可能毁灭全人类。氟利昂被应用四十多年之后,科学家才发现它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科技远非是尽善尽美的,在有的情况下,科技制造的问题比它所要解决的问题还要多。另外,在受到外界赞助的情况下,科学家也很难从事真正独立和自由的研究。据此,环境史学家对科技发展通常持谨慎态度,提醒人们对科技的潜在巨大风险保持警惕,确保技术的发展不偏离造福人类的轨道。
文化观念与灾害。自然资源的滥用,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与人类不能善待自然、把自然看作人的对立物有关。长期以来,人类都习惯于认为,人是自然的中心,自然完全就是为人的利益而存在,自然只有工具价值而没有内在价值,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完全不顾自然的利益,这就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另外,传统的发展观只承认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把发展片面地等同于经济增长,甚至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和毁灭自然资源为代价,导致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美国环境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在他的许多著作中,都一以贯之地从文化观念的角度对环境灾害进行批判。在《尘暴》一书中,沃斯特认为,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文化是导致20世纪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沙尘暴肆虐的主要原因。在他看来,只有对资本主义文化进行改革,破除人类中心主义,使生态意识深入人心,环境灾害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到制止。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寸
《国家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课程学习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块,且相辅相成、勿论主次。然而,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由于急功近利思潮的泛滥,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从而导致学校管理者及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只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贯彻与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形同虚设。在这种课堂教学熏染下,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生畸形偏颇,精神遭受蒙垢失落,甚至与正常的社会道德背道而驰。春秋先贤管仲曾有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由此可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时至今日,课程、课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素质教育的步履逐渐加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在日常课堂中频现踪迹:或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或旗帜鲜明、掷地有声;或刚柔并济、张弛有度。但是,近期笔者在观摩了几节地理课之后,内心可谓愁云惨淡、涟漪不断:部分地理教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分寸的把握,有待商榷,甚至可以说是走向了误区。笔者现将管窥所思归纳如下:
一、蜻蜓点水 忌言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诸多细微之处,往往蕴藏着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契机,我们教者要适时、敏锐地捕捉到这些细节信息,优化处理,牧养心灵。可能是出于自身能力、阅历所限,抑或外界种种藩篱枷锁的制约束缚,有些教师缧绁自己真实的内心,不会言、不善言、不敢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总是游离、飘忽、孤独于本质之外。
2013年暑期,笔者在江苏省启东中学聆听了若干地理公开课。其中有一节课课题名称为《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者扎实的基本功、灵活多变的方法手段、大方亲和的教态着实令人钦佩,从自然灾害的含义、产生原因、危害、防治措施等娓娓道来、一气呵成。在课堂临近结尾时,教者联想到发生在菲律宾的洪涝灾害,谈及我国给予菲律宾大量物资和人力上的援助,以此作为切入点,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一番热烈探讨之后,得出结论: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平等的,生命至上,我国给予菲律宾援助,正是体现了人类的大爱精神。诚然,教者所实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细细深究,是否仅仅局限于此呢?透过现象看本质,正如一些官方媒体所坦言,我国给予菲律宾援手,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出于一种外交策略、一种权谋,“上兵伐谋”,古来有之,无需讳言。我们教者,“传道、授业、解惑”,必须勇敢无畏直面客观事实,努力挣脱外界的掣肘,为受教者提供正确的是非观。换言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绝不能言不由衷、言之无力;不可以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要抓本质、把好度;要会言、善言、敢言。
二、信马由缰 妄言
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应极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能被自身一些负面、消极、极端的情绪所左右或牵绊。教师虽然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但更应高屋建瓴,运用理性的目光审视、驾驭整个课堂教学。
2013年岁末,南通市区三校联合开课,其中一堂课的课题名称也是《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笔者抱着“同课异构”的心态,观摩了这堂课。可以看出这堂课是经过精心准备的,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师生的互动环节等,近乎完美。临近末了,教者同样没有忘记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教育,然而正是这个临终环节,有画蛇添足之嫌,饱受听课者的诟病。教者抛出“2011年日本大地震”的案例,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及自身的人生阅历,谈谈当自己面对日本发生这种自然灾害时,应该怎么做?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大灾面前,人人平等,生命至上”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慷慨解囊的义举……但是,其中也夹杂着些不和谐的声音――让所有日本人都被淹死!教者让发此言论的学生阐述理由,面对教者的质疑,听课教师的诧异,学生一时惶恐、不知所措。也许是为了救场,教者随即大谈“日军昔日,如今企图篡改历史”、“日本与我国领土的争端”、“日本首相朝觐靖国神社,军国主义的复苏”等,转而言及“因果报应轮回”之说,大有视在日本大地震中丧生的生命“轻若鸿毛、贱如草芥”之意,且呈怒发冲冠、义愤填膺之状。显而易见,此时教者已经不自觉地受到自身情绪的左右,进退维谷,身陷泥淖。不可否认,“不忘屈辱的历史,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倘若仇恨蒙蔽了良知、丧失了理性,大灾面前漠视生命、人性冷漠,只会让学生迷失自我、泯灭善良,从而偏离本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本质及初衷。以此为鉴,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客观、理性、公正地看待一切事物或现象,杜绝随心所欲、口不择言的陋习怪癖,还课堂一个积极、健康、和谐的芬芳天地。
关键词:日本;古代;灾害应对
日本列岛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伴随着地壳活动所带来的一系列自然地理变化,使得这片狭长绵延的岛国成为了一个地震、台风、暴雨、火山、洪涝等灾害频发的国度。从有古迹可考的绳文时代开始,日本列岛即有灾害频发。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日本人的生存史更像是一部与自然的斗争史,在日积月累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日本灾害应对管理模式。
关于日本灾害应对,现今有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的相关研究,但大多数都着眼于日本近现代灾害应对方面。对于日本古代时期的灾害应对管理,一直以来对其探究却不多。开发这部分历史资源,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从中总结日本古代时期灾害的应对得失,对现今防灾减灾对策能够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借鉴。本文拟从巫术祭祀、发展农业、建筑技术以及朝廷救济四个方面,对日本古代时期的灾害应对进行探究,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
一、灾害神格化思想下的巫术救灾
在人力无法抵抗的极端天气、大规模自然灾害发生时,古代的人们将其视为神明的力量。在科学至上的现代人看来,这样的认知是非常原始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古代人在灾害面前的无力。到了八世纪前后,随着汉字的传入,出现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流传下来。例如,根据《日本书记》中的记载,古代日本人将暴风雨到来的景象视为神明的哭泣和叫喊,类似的将灾害视为神明的现象还有很多,并出现了“灾神”这一形象,这一神明形象至今仍然存在日本的神明系统中。[1]在日本古代时期,灾害常被视为神明对现世的惩罚或暗示,因此为了“缓和和神明的关系”,就出现了一系列占卜、祭祀、祝祷等一系列巫术形式。这种将未知力量具体化、形象化的行为,代表了古代日本人对于灾害,主动积极地减轻疏导的开始。
根据《古事记》的记载,日本古代时期的祭祀,主要是为了安抚“灾神”与人类的关系,以祈求减少灾害。当时朝廷“神祗官”下有专门的占卜机构,并且有专门的祭祀机构,负责占卜灾害出现的原因,以及祭祀相关。到了钦明天皇时期,朝廷内部有了“祭官制”的出现,这是一个持有王权权利的集政治、军事、思想、宗教为一体的中央祭祀制度。关系着中央地区的祭祀氏族的成立、祭祀官的任命、地方地区祭祀部的设置以及具体安排,这也使得祭祀形式逐渐趋于统一。[2]在人类文明发现的早期阶段,世界各地都曾出现类似的对自然神明的崇拜现象,这种面向神明的巫术形式即是一种原始的救灾措施的体现。
二、兴修水利以加强农业防灾
农业在任何时代都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尤其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时期,农业对于人们的生存十分重要。农业对于自然的依赖性较强,地震、火山、洪水、虫灾等自然灾害以及极端天气的发生都有可能影响到农业的发展,有效的农业防灾设施的建设对于农业发展十分必要。同时,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充足的粮食仓储对于灾后救灾也非常重要。
古坟时代,为了减轻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中国大陆的农业技术被导入日本列岛,同时,列岛各个国家也开始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开发新的种植技术和改良水稻品种。古坟时代后期,从中国来到日本定居的秦氏一族,在现今的京都附近地区开始了水利设施的建设。此举便是为了治理桂川的泛滥,使其能够成为农业灌溉用水,其中具有纪念碑意义的便是“葛野大堰”的建设。这一时期,各地建造了大量的交通设施、水利设施,逐渐地,大堰的运作和管理也由私有化变成了公营化。在当时,掌握农田水利的用水权,对于河流下流的政治势力也有非常大的影响,这也使得葛野大堰所在的嵯峨野集团政权逐渐强大起来。[2]
三、坟墓建筑上的防灾举措
古坟时代为了防止棺木被洪水的破坏,将棺木放置在了较高的山丘部位,坟墓的周围构造也因墓主的身份不同而设置了防洪水的象征物件。[3]这从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在古坟时期的人们,已经开始有了防范灾害的意识,并且做出了一定的、相应的防范措施。
四、朝廷的灾后恢复重建措施
平安时代天仁元年(公元1108年)浅间山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上野国(今群马县境内)全境几乎都被大量的火山灰覆盖。此时上野国全境的农耕地几乎全部属于被毁坏,然而其中并未记载有朝廷对于受灾地的具体对策。在《长秋记》中,提及到上野国朝臣向朝廷的上书,在除了从寺院得到的救济之外,希望朝廷能免除上野国的贡纳的申请。
在上野国遭受到此次浅间山火山喷发灾害的三百年前的弘仁九年(公元818年),上野国曾发生了一场大地震。《类聚国史》记载,地震发生一个月后,朝廷向受灾的诸国派遣了使者,并向各国下令,免除当年的赋税、向所有灾民分发赈灾物资、协助房屋建筑的修缮、安葬灾民。[4]这在当时的情况来看,算得上是比较全面的救灾措施。可以推测在上野国遭到火山喷发之后,对受灾地的具体对策与此大同小异。
五、结语
日本古代时期的灾害应对,是在与日本列岛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中产生的,为探究日本灾害应对管理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端绪。在古代的典籍中所记载的灾害及灾害应对,虽然一部分带有一定的神话性质与色彩,但从中依然能够探析古代时期日本人的灾害认知与应对策略。综上所述,日本古代时期的灾害应对有如下特点:
第一,自然灾害的神格化。在人力无法抵抗的极端天气、大规模自然灾害发生时,古代的人们将其视为神明的力量。并且在这样原始的认知下,认为“祭祀”是一种有效的灾害应对手段。这也体现了日本古代时期,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无力以及对自然环境的认知。
第二,重农防灾思想。古代时期的日本人已经意识到,发展农业对于灾害防治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重视农业发展,对后世灾害防治有着深远影响,农业在任何时代都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并且是现代工业与服务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
第三,灾前防灾与灾后恢复重建并重。灾害应对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不仅包括灾前防灾减灾准备,也包括临灾救治和灾后的恢复重建。可以看得出,日本古代的灾害应对,是包含多方面的,这也为后世的灾害应对管理提供了一个雏形与发展趋势。
从以上的特点中可以看出,古代时期日本列岛的人们,对于灾害的认知还是非常原始的。古代时期日本列岛的人们在直面灾害时,往往积极的应对态度与消极的无奈意识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同时,古代时期的灾害应对,已开始从多个方面共同治理,这也是日本列岛灾害应对管理的起源。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从神话传说看古代日本人的灾害认知[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191-200.
[2] 北原糸子.日本暮κ[M].株式会社弘文^,2007.
关键词:巨灾;保险;政府救助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3.02.004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 第26卷 第2期 田 玲等:我国巨灾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一、引 言
2011年,全球损失超过10亿美元的自然灾害至少发生了12次\[1\]。世界经济论坛在《2012年全球风险报告》中指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及气候自我调节机制的减弱,未来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及损失幅度仍会上升。
从我国的情况看,联合国的统计资料表明,20世纪以来全世界54个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事件中有8个发生在我国\[2\]。据统计,在过去的40年中,我国平均每年出现的较大气象灾害为24.5次,发生频率约为美国的4倍,日本的2倍,菲律宾的1.5倍,俄罗斯的30倍\[3\]。
在这种情况下,巨灾保险被人们寄予了厚望。在我国,人们多关注巨灾保险的制度设计,而巨灾保险需求等基础性问题没有得到重视, Cummins\[4\]通过研究发现,加利福尼亚只有很小一部分家庭购买了地震保险。企业购买地震保险的比例在1996年只有33%,而到2003年,这一比例降低到13.6%。这个现象称为“加利福尼亚地震保险之谜”。在我国,人们对巨灾保险需求意识更低。在当今巨灾保险制度呼声甚高的情况下,对需求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及海南五省台风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以便为巨灾保险制度设计提供借鉴。
二、文献综述
国外有关巨灾保险需求特征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总量不多,主要集中于对美国洪水保险需求的研究。从研究方法划分,可以分为基于历史数据的计量方法、基于调研的计量方法以及实验定量分析三类。通过研究发现,影响巨灾保险需求的因素很多,但主要集中于投保人的风险认知,收入,政府政策(如是否强制保险),对巨灾保险需求如何,如何用这些因素解释巨灾保险参保率不高的现象(如加利福尼亚地震之谜),等等。
一是采用基于历史数据的计量方法。M.J.Browne和R.E.Hoyt的论文是引用率较高的使用面板回归模型研究美国洪水保险影响因素的文章\[5\]。通过研究发现,价格与洪水保险需求显著负相关,保险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不同定义下分别为-0.997与-0.109。随着研究的深入,实证方法采用的数据也越来越微观。有代表性的如Dixon等采用了全国性家庭层面的数据\[6\],MichelKerjan.E和Carolyn Kousky则采用了NFIP的全国保单数据等\[7\]。
二是采用调研的方法。Toshio Fujimi和Hirokazu Tatano\[8\]对日本京都和中部地区3 000户居民进行了调研,R Brouwer\[9\]使用问卷的方法,对孟加拉国五个不同地区1 200户居民进行了调研。他们发现收入、灾害经历对巨灾保险需求影响较大。
三是采用实验方法。基于实验的方法是以前景理论为基础的,该理论认为人们往往高估发生概率低的事件,而低估发生概率高的事件,人们对获得金钱(正收入)与发生损失两种情景下的选择行为是不同的。Slovic等\[10\]是较早且被引用最多的使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保险需求的文献。Kunreuther和Pauly\[11\]利用理性决策模型解释了巨灾保险需求不足的现象。认为民众可能是因为搜寻信息的成本太高所以才理性地决定不购买保险。我国台湾地区学者樊沁萍等\[12\]在2011年针对台湾洪水风险进行了研究,以实验的方法验证了前景理论中关于个人往往低估高概率风险而高估低概率风险的结论。
国内研究巨灾保险需求的文献也较少,李文娟\[13\]以美国的数据系统研究了洪水、地震及风灾保险的需求影响因素,发现经济发展和人们购买力的增强,并不自然带动巨灾保险需求增加,政府救济通常会抑制巨灾保险需求。丁元昊\[14\]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研究巨灾的可负担性,认为有效需求法能较真实地反映人们对巨灾保险的购买意愿和能力。
从总体看,经验数据的缺乏成为制约实证研究的最大障碍,多数国家尚未建立或缺乏历史性的数据积累,致使实证的结论也缺乏普遍性。在这种情况下,调查问卷的方式成为发现人们的风险态度及消费行为的主要研究方法。
从研究方法在近年的发展来看,调查问卷及实验成为近年来研究的亮点,尤其是通过有偿的实验统计,发现人们真实的风险态度得到学术界的认同,最新的该方面的文献均为有偿实验。但这种方法成本很高,制约了样本量的大小。
三、变量定义与数据来源
文本以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及海南五省台风保险为研究对象。由于没有专门的台风保险,被解释变量采用《中国保险年鉴》中五省企财险、农业险和家财险的保费收入之和作为替代变量。在三个险种的保险责任中,台风是主要的列明责任,也是五省面临的主要风险。由于将台风所引起的洪灾损失也包括在内,所以将三个险种之和作为台风保险的替代变量是很强的(主要保险责任为火灾、洪水、台风)。数据区间均为2002年至2010年。
(一)台风风险
台风对我国造成的损失除直接经济损失外,还包括倒塌房屋,受灾人群以及受灾面积等因素,由于分省数据的可得性和权威性,2007年-2010年的数据采用了直接经济损失,同时采用受灾面积的农田数。2002年-2006年采用间接指标,即台风造成的成灾及绝收的农田面积数。虽然2002年-2006年的间接该指标不能直接反映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但可以代表台风损失的大小,对台风损失其他变量的正负相关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当然,此种数据无法反应各变量的弹性系数,仅能验证各变量之间的正负关系。数据来源于各年度的《中国民政统计年鉴》。其中,2007年至2010年数据用价格指数进行修正。
(二)投保人的风险态度
投保人的风险厌恶是保险需求的基础。但是,在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个投保人的风险态度都是厌恶的,且厌恶程度大小不一。在国外,利用前景理论分析投保人的风险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近几年得到发展。但在实证分析中如何描述投保人的风险态度则成为一大难题。因为其风险态度受衡量方法、实验对象等影响,差别较大。本文采用的衡量风险态度方法同于Browne等\[15\]及赖丽华\[16\]的方法,以高等教育占比作为风险态度的代替参数。2004年-2010年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2年-2003年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高等教育占比采用统计年鉴中大专及以上受教育人口占各省人口的比例,其中各省人口总数数据来源于各年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三)平均家户规模
家庭作为保险购买单位受家户规模的影响较大。家户规模越大,说明面临的损失越大,这时越有可能购买台风保险,但同时灾后恢复重建的可能性也越高,此时对台风保险的购买行为造成负面影响。平均家户规模对台风保险需求的影响可以利用社会资本的概念。
根据何兴强、李涛的研究\[17\],“社会资本论”认为居民的保险购买决策会受到他的社会资本水平的影响。社会资本是指特定社群或社会中的互惠和互助规范等社会特征,它是影响居民个体行为进而促进集体行动的重要因素,其重要的传播渠道是社会联系网络。本文使用平均家户规模作为社会资本的替代变量。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四)政府救助支出
政府的救助是我国传统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方式。据中国民政统计数据显示,1985年-2007年的23年间,全国共紧急转移安置灾民人数达到17 898.4万人次,紧急抢救灾民累计达到8 950.2万人。2008年,中国因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的损失远超常年,全年共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38次,先后向灾区派出50个救灾工作组,指导地方政府紧急转移安置人口2 682.2万人次,完成灾区恢复重建民房631.5万间,切实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住房\[18\]。而且由于我国国情及社会体制,居民对政府的灾害救助期望较高。尤其是在大灾面前,往往依赖于政府救助,并形成了固定的心理。对欧洲及美国的研究也表明,政府救助往往对巨灾保险起着负作用。本文以自然灾害生活救助作为政府救助的指标,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民政统计年鉴。
(五)保费收入
将财产险保费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财产险保费收入包括企业财产保险收入、农业保险收入及其他保费收入,考虑了其他保费收入主要是家财险等因素。保费收入来源于2003年-2011年的《中国保险年鉴》。考虑到物价因素及可比性,便以2002年为基点,以物价指数将各年保费进行折算。
四、模型形式与结论
在多数的回归模型中,回归形式被定义为单一的方程。方程被定义为两个方程的形式,Manoj Athavale和Stephen M.Avila\[19\]则充分考虑了变量间的自相关性。其形式如下:
ln(Demandjt)=α0+
α1ln (Incomejt)+α2Riskj+
εt+eDemand
(1)
及eDemand=θ0+
θ1ln (Pricejt)+εj+e
(2) 考虑到国内数据无法确定台风保险的价格,因为无法将该种风险与其他风险相区分。因此本文仍采用单一方程模式,但会充分考虑Manoj Athavale和Stephen M. Avila的方法,检验变量间的相关性。
由于对台风灾害的指标不同,回归方程分为两个。
方程1:使用经济损失作为台风损失的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为保费收入,为避免单位的影响,被解释变量及解释变量均取对数,时间段为2007年-2010年,具体得出下式ln (Demandjt)=
αj+α1jln (lossjt)+
α2j(attitudejt)+α3j(scalejt)+
α4j(GDPjt)+α5j(valuejt)+
α6j(exp ensejt)+εjt
(3)式(3)中:t=2007,2008,…,2010;j=广东、江西、福建、浙江、海南。
方程2:使用受灾面积作为台风损失的替代指标,被解释变量为保费收入,同样采用对数形式,时间段为2002年-2010年,具体得出下式ln (Demandjt)=
αj+α1jln (lossjt)+α2j(attitudejt)+
α3j(scalejt)+α4j(GDPjt)+
α5j(valuejt)+α6j(exp ensejt)+εjt
(4)式(4)中t=2002,2003,…,2010;j=广东、江西、福建、浙江、海南。
利用Eeviews5.0首先对方程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各变量水平量在1%的显著水平下不能拒绝有单位根的原假设,这说明这三个变量的水平量是不平稳的;从相应变量的一阶差分项的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看,统计量均显示能够拒绝变量的一阶差分项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这说明3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的I(1)序列,可以进行协整分析。
再利用Hausman检验面板模型是采用固定效用还是随机效应模型?Hausman统计量的值是22.13,相对应的概率是0. 0005,说明检验结果拒绝了随机效应模型原假设,因此,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比较适合。这也是方程1和方程2形式设定的原因。面板分析的结果,
五、结论分析
(一)各变量影响的分析
一是经济变量的影响。经济变量包括GDP、农村住房价值。从回归结果看,方程(1)和方程(2)中GDP变量均显著,尤其是海南省,说明保费收入与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在农村住房价值中,只有在方程(1)中的江西和方程(2)中海南系数显著,其他均不显著。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采用的保费收入中保险标的涉及的农村住房不多,因果关系不强,另一方面对保费收入没有区分农村和城市,且家财险在总保费收入中占比较低,对保费收入的解释性较差。
二是自然灾害损失与保费收入正相关,但方程(1)中的浙江和方程(2)中的江西该变量并不显著,其原因可能在于江西受台风灾害的地区有限,保费收入中的一些地区并不受台风影响。但从总体来看,自然灾害的发生促进了保费收入的增长。
三是平均家户对保费收入解释有限,只有方程(1)中的江西和方程(2)中的海南显著,且显著水平不高,原因可能也是保费收入中企业财险占比较高,该险种与平均家户规模关系不是很大。且社会资本的概念较为宽泛,平均家户规模无法完全代表一个家庭的社会资本。
四是政府灾害救助与保费收入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政府的灾害救助对保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挤出作用。但方程(1)的江西与方程(2)的浙江灾害救助对保费收入的作用不显著。原因可能在于浙江民营经济较为发达,且对台风的防灾防损经验较多,对政府的救助并不敏感。
(二)实证结果对巨灾保险制度设计的借鉴
从结果看,政府灾害救助与自然灾害的影响最大,在巨灾保险的具体设计中,必须考虑到目前保险产品已经包含台风、洪水等的风险及我国居民对政府的依赖。因此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中,必须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注意巨灾风险保障的分层性。要充分利用目前保险产品对洪水、台风、地震等风险的保障,利用财税优惠等提高保险人的积极性。但也应该设计专门的洪水、台风、地震等单一巨灾产品,保障不具备商业保险购买能力的人群。
第二,重视救助保障体系的基础性作用。目前我国居民对政府依赖较强,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及实际情况,应重视救助保障体系与保险体系的衔接,在适用范围、运作方式、筹资渠道、监管对象、适用对象等方面形成功能互补。
第三,提高参保率。巨灾保险的参保率不高,对巨灾保险的运行和效果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国内外的经验也发现,巨灾保险的参保率往往达不到预期。提高参保率的方式主要包括,一是政府提高对巨灾保险重要性的宣传,提高人们对巨灾保险的认识,提高自愿投保比例。二是通过财政补贴引导人们提高巨灾保险的投保率。三是采用强制或半强制保险。
\[参考文献\]
\[1\] David Flandro,Lara Mowery.2011Catastrophe Losses and Reinsurance Capital\[EB/OL\].(20120224)\[20120610\]http:∥.
\[2\] 李 永.巨灾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与补偿机制研究\[J\].华北地震科学,2007(1):610.
\[3\] 田 华,张 岳.巨灾风险管理中的政府责任边界分析\[J\].保险研究,2007(2):5557.
\[4\] Cummins J D.Should the Government Provide Insurance for Catastrophes? \[J\].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Louis Review,2006(4):337379.
\[5\] Browne M J,Hoyt R E.The Demand for Flood Insurance,Empirical Evidence\[J\].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2000(3):291306.
\[6\] Dixon.The National Flood Insrance Progrtam Market Penetration Tate Estimat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R\].Report,2006.
\[7\] MichelKerjan E,Kousky e rain or shine:Evidence on flood insurance purchases in Florida\[J\].Risk Insur,2010(2):369397.
\[8\] Toshio Fujimi,Hirokazu Tatano.An econometric m
odel based on the maxmin expected utility model an application to earthquake Insurance\[M\].Managing Safety of Heterogeneous Systems,2012:5675.
\[9\] Brouwer R.Informing micro insurance contract design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catastrophe risks using choice experiments\[Z\].2010,working paper.
\[10\] Slovic P,Fischhoff B,Lichtenstein S,Corrigan B,Combs B.Preference for insuring against probable small losses: Insurance implications\[J\].Risk Insur,1977(2):237258.
\[11\] Kunreuther H,Pauly M.Neglecting disaster:Why don't people insure against large losses?\[J\].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2004,28:521.
\[12\] 樊沁萍.灾害保险需求地区性差异之实验研究\[J\].经济研究,2011(2):265304.
\[13\] 李文娟.巨灾保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9.
\[14\] 丁元昊.巨灾保险可负担性研究\[J\].保险研究,2011(10):7785.
\[15\] Browne M J,Kihong K.An International Analysis of Life Insurance Demand\[J\].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1993,60:616629.
\[16\] 赖丽华,谢秀宜.台风洪水保险消费因素之再探讨-台湾县市的实证\[D\].台北:中正大学,2011.
\[17\] 何兴强,李 涛.社会互动、社会资本和商业保险购买\[J\].金融研究,2009(2):116132.
\[18\] 民政部规划财务司.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090522)\[20120611\]http:∥/article/tjbg/200906/200906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