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古典主义音乐特征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从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阶段来看,所谓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他全新音乐创作的高峰期,同时也是他美学思想个性化的重要时期。从创作体裁来看,他的钢琴作品体现出一种不带任何感彩的音乐风格,钢琴曲的严格规范与现代音乐语言相互融合,充分体现了作曲家强烈的创新意识,以及他作为新古典主义风格作曲家的美学观点。
一、钢琴艺术语言的形成背景
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国家的政治、社会、文化、经济一直处于前所未有的动荡时期。人类社会需要某种全新的形式来诠释当下的变化与困惑,因此人们对艺术的要求和观念上所发生的变化,也直接反映在了音乐创作中。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作曲家以早期音乐的风格特点作为新的出发点,尝试创造新的音乐风格,并由此揭开了一场新古典主义的音乐运动,而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无疑是20世纪艺术文化史中珍贵的一章。
斯特拉文斯基受他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历经了几个不同的创作阶段,由后浪漫主义和俄罗斯音乐风格逐渐过渡到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其后又发展至十二音序列主义风格,最终形成了多元化的音乐艺术特点。可以说,斯特拉文斯基每一次音乐风格的转变都是对他以往创作的重新审视。
俄罗斯时期是斯特拉文斯基民族意识较为强烈的时期,这一阶段的音乐风格继承了晚期浪漫主义的创作方式与创作技法,大量融合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的元素,他创作了多种形式的钢琴作品。“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将近20首钢琴曲贯穿他创作的一生,有相当部分的作品堪称经典之作。这些作品当中有钢琴独奏作品、双钢琴作品、协奏曲或与乐器协奏形式的作品等。更有甚者,斯特拉文斯基自称有少量作品是为解释或解决作曲当中的一些问题而创作的。”①可见,在斯特拉文斯基手中,钢琴作品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新媒介,被赋予了高难度的演奏技巧,以及内敛深沉的艺术价值。在斯特拉文斯基的钢琴曲中,《#f小调奏鸣曲》《谐谑曲》《钢琴奏鸣曲》等作品代表性较强。这些作品见证了作曲家所经历的各个创作阶段,也体现出他与“传统”之间仍然保持着的或深或浅的联系――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更新了古典音乐作品的创作手法,建立了个性化的现代风格,并将这种风格贯穿在他所有的新古典主义音乐作品中。
二、钢琴艺术语言的艺术风格
斯特拉文斯基的钢琴作品在新古典主义音乐的观照下,极大程度地扩展出多样性的钢琴创作思维、演奏思维,将全新的创作因素引入到作品当中。在此基础上,他还参考了18世纪的欧洲音乐风格,并总结出这一时期曲式、织体、和声、节拍等方面的多种规则,而在他“游戏”般的新古典主义实践中,他所做的一切突破又正是针对这些“规则”而展开的。斯特拉文斯基在音乐中采用不平衡的节奏力度,形成了非常具有冲击力但有节制的气势,可以说在新古典主义的钢琴音乐语言中,节奏的创新运用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出个性化的风格特征,这也是他对20世纪全新音乐语言的引导和影响。
斯特拉文斯基也常以模仿和解构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结构为创作动机,他的《钢琴奏鸣曲》便充分体现了这一艺术特点。从特定角度来说,《钢琴奏鸣曲》代表了斯特拉文斯基在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典型创作特征,它将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美学思想与对钢琴音乐的探索结合在一起,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新古典主义时期钢琴曲的创作面貌。总体而言,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反馈了当下时代的音乐理性精神和艺术审美,他独有的创作理念为现代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并产生了与19世纪“浪漫主义”相悖的创作特征与美学观念。
三、钢琴艺术语言的艺术特点
斯特拉文斯基的钢琴作品常以不断变化的乐思作为音乐发展的主线,在形式、结构、和声、节奏以及音乐素材上采用大量的非传统的织体形态,运用全新创作手法拓展出新的复杂节奏和音乐元素,形成了现代音乐的美学思想,并以其特有的美学观点和音乐风格独树一帜。可以说正是在钢琴体裁的创作和诠释过程中,他的音乐美学观点和总体音乐风格逐渐趋于成熟和稳定。他的每一部钢琴代表作,不仅颠覆了人们以往对传统音乐形式所惯有的认识,而且从音响上彻底改变了欣赏者对音乐的审美体验。
斯特拉文斯基在他的钢琴创作中,坚持不断地展示他的较为典型的自律论音乐美学思想。他认为,“音乐除了表现它本身以外,根本无力表达任何东西,如情感、内心观念、心理情绪、自然现象等,表现从来不是音乐固有的特性。”②对他来说,音乐并不是主观表现,它只能是客观存在,这也进一步验证了自律论“美在形式”的观点――作曲家出于对音乐形式美的追求,探索在音乐创作技法上的不规则与统一。斯特拉文斯基是在理性的掌控下,将音响作为主要创作媒介。在他所谓的新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创作中,这些美学思想得到了充分体现,他的大多数作品也因此具有更多的突破,体现出一种美学观上的艺术哲学。
斯特拉文斯基钢琴音乐的艺术特点与他的总体音乐创作风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他的创作又始终与新古典主义有所关联,因此,在探究其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时,对新古典主义的界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这个术语的界定视角来看,“新古典主义”是新的“古典主义”,还是“新古典”主义的概念一直存在着争议。“对于前者来说,‘新古典主义’强调的是‘古典主义’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再发展;对于后者来说,‘新古典主义’尽管表面上和‘古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它是一个全新的现象。”③以前者作为研究基础的学者,用传统的音乐方法探索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并与传统的古典音乐相比,来看他的创新与变化;以后者作为界定基础的学者,则不再关注他对音乐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用全新的音乐分析方法探究他的“新古典”主义。
从目前学术界对这个术语的界定视角来看,具有“简明、清晰、节制、纯粹”等特点的音乐能够较为准确地诠释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也有学者将之总结为“简洁清晰”“有机合成”。④但更重要的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钢琴作品与传统之间存在某种外在的、形式结构上的联系,借助于这种解释,他的新古典主义则有了更为明确的界定。因此可以说,最理想的“新古典主义”首先应具有“简明、清晰、纯粹、节制、反浪漫”等美学特征;其次,这种音乐风格应与传统保持着相应的联系,这样做的目的是出于对传统的继承以及唤起对传统的记忆。
如此一来,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成为具有多层次内涵的音乐,它既可以被称说成是对欧洲传统作曲技法与风格的继承与否定,也可以解释为以独特视角、风格和方法来继承欧洲传统的古典作曲艺术。将这种“矛盾”上升到美学观念层面上看,在这种关系之中,新古典主义对于传统古典主义音乐的技法与风格既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既可以是继承、复兴传统,也可能是为了彻底打破传统。
结语
新古典主义可以说是西方现代艺术在音乐领域中的典型现象,而以斯特拉文斯基的钢琴曲作为研究基础,可以从中体验出新古典主义所特有的艺术品质,并且对他所创造的全新的音乐语言有多方面、更深层的理解。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产生和发展深受社会背景的影响,它同时也是科学进步、社会发展、物质与精神世界提高的产物,它崇尚理性,追求严密的逻辑、结构等艺术特征,这也正是那个时代不同社会因素的种种反映。诚然,纵观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的创作特征,形式美的自律论美学成为他的主导美学思想,而“纯器乐”的钢琴曲将他的美学理念与其对新古典主义的探索结合在一起。
从斯特拉文斯基的钢琴创作来看,他既是传统音乐的革新派,又是对传统最“留恋”的继承人。他对于新古典主义钢琴音乐的创作与把握,是他作为一个现代派作曲家的主要标志,他所秉承的创作原则不同于以往的“古典主义”,也许用“继承与创新”能恰当地表达这一创作风格的本质特征,概括而言,在寻求现代音乐的创作方法上,他是一位传统主义的革新者。
注释:
①宰.从斯特拉文斯基“俄罗斯时期”风格多变性看他的钢琴练习曲[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1).
②朱琴.浅论斯特拉文斯基的美学观及其创作风格[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1(2)
③④纪露.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的内涵[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2).
参考文献
[1]龙德云,从斯特拉文斯基的《钢琴和管乐协奏曲》走进新古典主义结构中的微观世界[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1999(3).
[2]郝维亚.百年经典 世纪回眸――斯特拉文斯基与新古典主义[J].人民音乐,1999(8).
[3]王永振.斯特拉文斯基早期室内乐作品的创作特征[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6(3).
[4]苏珊・菲勒,吕常乐.“新古典主义”在音乐中的不同表现[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4).
[5]陈蕾.创造一种全新的音乐语言――新古典主义在斯特拉文斯基《钢琴奏鸣曲》(1924)中的体现[J].音乐生活,2008(7).
[6]尚国强.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创作简析[J].音乐天地,2010(8).
关键词:竹笛;新古典主义;斯特拉尔斯基;谭盾
中图分类号:J64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2-0056-02
一、二十世纪西方新古典主义
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发展在经历了几个时期之后,在浪漫主义后期出现了德彪西等一些风格特例的作曲家。他们开始运用不协和音,不完全解决等一些方法演奏出一些新的色彩。勋伯格更是打破传统的调式,建立十二音体系来创作各种各样的作品。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斯特拉文斯基和兴德米特提出了“回到巴赫”的口号。他们采用古典主义时期的素材进行新的创造,提倡回归古典主义,例如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春之祭》便是其新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作。
斯特拉文斯基和兴德米特的创作可以分三个时期,他们在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创作还处在探索阶段,虽然采用了古典主义的音乐素材,但他们的音乐作品还是具有明显的当代特征。
萨蒂和六人团是新古典主义的另一组代表人物。萨蒂,法国作曲家,才华横溢可惜晚年才被赏识。萨蒂出生在音乐世家,却不愿接受正规音乐学院的教育,弃学去咖啡馆弹琴。而就在这个时期他的作品便带有浓郁的新古典主义色彩。他提倡回归古典主义的音乐特点,即简单纯朴,反对德彪西等人的理念。同时他在作品中也使用了很有特点的和弦。六人团则是在萨蒂理念的影响下,提出回归新古典主义。但因后期风格不一,六人团的成员慢慢的分开发展了。
两组新古典主义代表人物,斯特拉文斯基只是表面上提倡回归古典主义,而萨蒂相对来说比较深刻的提出回归新古典主义的意义和方法。从现代中国音乐的发展趋势看来,不少音乐家也开始慢慢的有回归中国的古典音乐的想法,开始提倡音乐的美感,并慢慢的体现在创作的作品中。
二、中国音乐的“新古典主义”
中国的“新古典主义”最多提出是在中国文学方面。而新古典主义在音乐上是由田青提出的。他认为中国音乐应该着重保护好中国的传统音乐,保留传统音乐的美感和境界。中国音乐方面的“新古典主义”体现在了好多方面,例如田青在青年歌手大赛上最初提出“原生态”唱法。这一观点的提出是“新古典主义”很有力的一例。田青认为原生态唱法是中国音乐的精华,是应该保留和发扬的民间音乐和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盛行的中国,原生态唱法一枝独秀,它的出现不仅仅是不仅仅丰富了声乐界的演唱形式,更是一种观念和态度的转变。我们近现代的音乐发展既要跟上世界的步伐,吸收世纪音乐得精髓,更要保留和弘扬中国传统音乐和文化的美感。
除了“原生态”唱法的提出之外,其他的音乐家也有各自的想法和观点。比如非常出名的“谭卞之争”,就是两位艺术家对于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的争论。谭盾受到约翰凯奇等现代派音乐家的影响,写出了《地图》等具有现代意义的作品。他寻找一些新的发音媒介来创造新的音乐,在一些作品中,他运用了很多现实中的物品发出的声音,比如水声,石头摩擦的声音等。然而他新颖的写作手法引起了很多老一辈音乐家的质疑,卞祖善就是一个例子。作为传统音乐的倡导者,他认为谭盾的做法降低了作曲家和演奏家的作用,降低了整个音乐的美感。
除此之外,各个领域的音乐家对新时代的音乐走向表现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具体以竹笛的作品为例,分析了器乐领域的作曲家的“新古典主义”倾向。
三、竹笛作品《金色的山东》
竹笛作品《金色的山东》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该曲的作者是北方笛派的代表,竹笛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曲祥。该曲分为《孔子随想》、《泰山放歌》和《黄河入海》三个乐章。在这三个乐章中,作曲者采用了竹笛上各种演奏技法来演绎这三个主题。
(一)作品分析
第一个主题《孔子随想》,作者描写了山东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孔子。这一乐章是采用了单二部曲式,第一段落描绘了在圣人孔子没有出世前,古代大地上的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场景。作者用紧张急促的节奏和连续的连音烘托出了战争时紧张的气氛,并用二胡的无旋律演奏表现出了战争中人们无力的呐喊。但是值得分析的是,该乐章的第二段则是与第一段截然不同的两种音乐。第二段之前的间奏,利用中国传统乐器箜篌,旋律立刻体现出了中国古韵的味道,间奏的旋律也是采用中国最基本的五声调式,简单的旋律庄重而典雅。旋律的主要部分,要求演奏时气息平缓,手指交替时非常讲究,整个画面犹如孔夫子出世,世间被孔夫子的光芒普照,战争和贫苦皆无。这一段的旋律采用中国民族七声调式,色彩古朴典雅,作者要求气息平稳,用慢速气震音的演奏方式使得这一乐段的整个感觉类似于古琴演奏,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色彩。
(二)乐曲的“新古典主义”特征分析
《孔子随想》这一乐章,首先在选材上就是对中国古典音乐的采用和推广。作者选择孔子这一特殊的历史人物,并且用了古代的乐器箜篌,采用中国传统的民族调式来表现这一历史人物。
同时,这一作品的新古典主义不仅是在作者选用的音乐材料上,更是体现在作者的写作意图上。作者采用中国传统的民族调式,在乐曲的处理上采用近似于古琴的音乐特征,不仅在音乐上韵味十足,旋律深沉典雅,在意境上更是古色古香。在这一方面,这部作品回归了中国古典音乐的根本意义所在。在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竹笛作品中,不协和音、超吹音的比重越来越大,而注重古典音乐美感的作品越来越少。而曲祥的这一完美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和调式美感的作品在现代亮起了一盏明灯。
四、竹笛作品《龙灯高照》
竹笛曲《龙灯高照》也是曲祥老师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与《金色的山东》于2007年在山东上演引起巨大轰动。与其他21世纪的作品相比,这两部作品体现了与时代不同的色彩。
(一)作品分析
《龙灯高照》是一部以唢呐为主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该乐曲分为四个乐章,分别是《灯月交辉》、《灯海如潮》、《多彩的秧歌》和《燃气的希望》。第一乐章“灯月交辉”是简单的单一部曲式,用激昂的曲调描绘了正月元宵节的热闹场面。正月元宵金龙舞,皓月当空人团圆。元宵之夜,万家灯火与无数彩灯点缀城乡,与银汉明月相辉映,宛若人间仙境。乐曲以古老的编钟玉磐为引奏,祥瑞之声衬出灿灿寒星,皎皎玉轮。乐队以浓郁的民间音乐基调与表演风格,描绘了月圆之夜的美景与温馨:万家灯火醉酒香,一轮明月照亲情。月下都市,繁华似锦,月下社火,人潮欢聚。灯月相映,金银交辉,飞虹落霞,流光溢彩。乐曲在洋溢着喜庆之气的唢呐声中结束,寓意着社会安定祥和、人们安居乐业的欢乐意境。第二乐章《灯海如潮》同样也是单一部的曲式结构,在乐章的开始用一连串快速的、舞蹈性的吐音表现了龙珠翻滚,龙腾狮舞,焰花飞溅,编织出一幅花灯如海、彩光喷泻的璀璨画卷。之后的乐队采用弦乐和弹拨乐追奏的形式,体现了灯会恢弘的气势和热闹的气氛。第三乐章《多彩的秧歌》,就是采用了秧歌的形式和曲调,旋律上富有鲜活风土乡韵,描绘出万民闹春、再盼丰年的狂欢场面。 第四乐章《燃气的希望》,再现了第一乐章的主题,乐队用嗦亮的笙管丝弦与激越的排鼓相结合,表现了新世纪的新希望。
(二)乐曲的“新古典主义”特征分析
与《金色的山东》一样的是,作者在选材和组成整个乐曲的素材上都是选择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素材。比如该曲的第三乐章,采用了山东秧歌作为基本的曲调,利用竹笛的滑音、花舌音的技巧表现了主题。
另一个方面,《龙灯高照》整个曲子在作曲的出发点上就是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元宵节。这些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味道变得越来越淡。在新世纪这一作品的提出,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而它在音乐方面的意义,就是提倡中国的传统音乐,回归传统音乐的美感。
五、总结
新古典主义的影响不仅在音乐方面,在中国文学方面也掀起了一场中国文学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作为时展的一种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为了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音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田青.禅与乐[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01).
[2]田青.捡起金叶[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05).
[3]王富仁.中国新古典主义文学论(上)[M].天津社会科学,1998(03).
[4]王富仁.中国新古典主义文学论(下)[M].天津社会科学,1998(03).
[5]高宁.罗四林.论20世纪中国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05).
[6]杨春时.现代民族国家与中国新古典主义[M].文艺理论研究,2004(03).
[7]杨经建.新古典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M].文艺研究,2006(04).
[8]乔建中.20世纪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论纲[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02).
[9]王亚丽.民族音乐概论与传统音乐分类研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04).
[10]傅晔.竹笛技巧及音乐情感的表现[J].人民音乐,1994.
[11]袁静芳.民族器乐(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2]赫乃凤.浅析中国竹笛演奏流派及其文化特色[M].黄河之声,2007(2).
根据西方学者的研究,“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它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尽相同的意义。即便是在音乐领域,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层面、从不同的角度所给出的定义也不一样。为此,一些学者反对无区别的使用“新古典主义”这个术语。①一些和新古典主义相关联的作曲家也提醒我们要小心使用这个术语,因为它在用法上不严格,不能恰当地描述出相应的音乐作品。②应该说,这样的提醒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它要求我们对“新古典主义”的起源及其在音乐领域中的发展和变化进行清晰、明确的梳理,唯有如此才能确保理论上的清晰性和严密性。
一、战前的法国
根据斯科特・梅西的考据,“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这个术语大体出现在19世纪末的法国。不过,当时的理论家们并没有明确使用“新古典主义”一词,更多类似的表述是l'art antiquisante或者la retour à l'antiquité(返回古代),而不是“新古典主义”。③(p13,下文标注页码之引文均出自该著)不过,在当时这些表述上的差异并不妨碍“新古典主义”一词想要表达的涵义:即对19世纪晚期一些作家的不屑与鄙视,这些作家机械地模仿希腊和罗马的艺术,并且盲目地沉迷于学院派的细枝末节。(p13)
从20世纪开始,伴随着艺术思潮的蔓延,这个词逐渐从文学批评领域渗透到音乐批评领域,并在音乐中的使用频率大大上升,在开始的十年里新古典主义有着明确的定义:它和19世纪一些作曲家有关,这些作曲家忠实于18世纪流行的器乐音乐形式,但是由于卑劣的模仿而丢失了音乐本质中的创造性和思想深度。(p14)很显然这是一个贬义的概念,批判的目标直指19世纪的一些作曲家。
随着民族矛盾的上升,一些作曲家希望复兴法国音乐传统来抵抗德国音乐,尤其是瓦格纳音乐的影响,由此,“新古典主义”的使用有了特殊的语境,它的贬义色彩逐步得到了强化,批判的目标也越发集中,最终被法国的评论界用以描述19世纪的德国作曲家。“德国音乐陷入了一种不幸的痛苦之中,它沉迷于门德尔松及勃拉姆斯的新古典主义的麻醉中喋喋不休,或者被瓦格纳式的浪漫的吗啡所麻痹。”(p13)法国音乐批评家Jean Marnold尖酸刻薄的评论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瓦格纳并不仅仅是唯一需要被法国古典精神所改造的德国作曲家,德国音乐还有另外一支“新古典主义的”队伍需要被改造。
在“新古典主义”指向19世纪德国作曲家的过程中,批判的目标最终聚焦在勃拉姆斯身上,沃尔夫(Hugo Wolf)是第一位将“新古典主义”和勃拉姆斯挂起钩来的作曲家和评论家。他并没有明确使用“新古典主义”一词,但是他对圣・桑和勃拉姆斯音乐的对比评价却表露出他的用意:“圣・桑的古典主义有些类似于勃拉姆斯的,但是圣・桑的古典主义是音乐发展的自然结果,而勃拉姆斯的古典主义仅仅是为他枯竭的创造力提供了一种伪装”。(p14)在这里值得强调的是:第一,沃尔夫区分出了两种古典主义,尽管在他的评论中还没有给这两种类型定出清晰的概念,但是在他的言语中已经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差异,即具有褒义色彩的圣・桑式的古典主义和具有贬义色彩的勃拉姆斯式的古典主义;第二,沃尔夫并非单纯对勃拉姆斯的所谓“新古典主义”音乐予以否定,而是指出了他的“新古典主义”作品的功用。也就是说,沃尔夫不仅关注“好坏”,即“新古典主义”究竟是成功的模仿“古典”还是卑劣的模仿“古典”;而且重视“用途”,即模仿“古典”有什么功用。和沃尔夫相比,罗曼・罗兰 (Romain Rolland)对勃拉姆斯的“新古典主义”音乐的评论更为人所知,这与他的音乐评论家身份有很大的关系。罗曼・罗兰依然是在贬义的概念上将“新古典主义”与勃拉姆斯联系在一起,但是他对勃拉姆斯“新古典主义”音乐的态度却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在最初的音乐会评论中,他称赞勃拉姆斯的《第三交响乐》是一个极好的新古典主义的作品,然而在1908年末,他断定:“勃拉姆斯的‘新古典主义’音乐已经被德国艺术中令人讨厌的迂腐气息所毁坏。”(p14)在这一点上法国作曲家、评论家杜卡斯(Paul Dukas)对勃拉姆斯“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定位与罗曼・罗兰不乏相似之处,也经历了一个先扬后抑的过程。几年以后,丹第(Paul Vincent d'Indy)分析了圣・桑和勃拉姆斯音乐中的调性后,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20世纪初,德法两国关系的紧张愈发坚定了法国作曲家的批判立场,批判的矛头对准了,这位德国古典音乐最后一位继承人,在法国评论家的眼中最终成为继勃拉姆斯之后的又一位“新古典主义”代言人:“……这个作品的基本观念是新古典主义的,相当地具有伸缩性和迷惑性……整个作品像是在过分地卖弄和炫耀收集起来的各种昂贵的古董。”(p15)
从以上的梳理中,我们得知:“新古典主义”一词从诞生那天起就带有极强的贬义色彩。在音乐领域中,“新古典主义”和19世纪的德国作曲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民族矛盾的激化,这个术语的外延逐渐地缩小,勃拉姆斯和先后被冠以“新古典主义”的称号,成为法国艺术家批判和指责的目标。然而“一战”之后,“新古典主义”的语义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在德国和法国呈现出不尽相同的表现形式。
二、战后的法国
乔治・让・奥伯利(Georges Jean-Aubry)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法国的音乐家那样沉迷于法国民族传统中引以为豪”。(p75)同样,法国音乐评论家也毫不吝啬地将一切最美好的赞颂之词赠予了法国音乐:优美、活泼、机智、简洁、清晰、明了、纯洁、清醒、形式优雅、色彩丰富、逻辑严密……,这些优美的词汇最终以最凝练的表述方式“新的古典主义”(Nnouveau Classicism)表达了法国人民对本民族音乐的热爱。那么什么样的艺术形式能够与“新的古典主义”相匹配呢?德彪西、拉威尔就这样走进了法国人民的期待视野,从此与“新的古典主义”结下了不解之缘。由此我们发现:“新古典主义”(Néoclassicisme)和“新的古典主义”相差甚远。前者用于指责19世纪德国作曲家,尤其是勃拉姆斯和;后者用于赞颂19世纪后期法国作曲家,代表人物德彪西和拉威尔。
然而在1919年这一局面发生了改变,诗人和评论家毛克莱(Camille Mauclair)对德彪西的音乐评论中却出现了“新古典主义的”这个字眼,并且是在褒义的意义上使用的。“……德彪西不顾及自己的声望,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愿望,他渴望成为新古典主义的作曲家,愿意成为18世纪大键琴的弟子,希望成为拉莫(Rameau)的子孙后代。”(p76)显然,在毛克莱手中,“新古典主义”概念的使用已经偏离了原有的轨道。斯科特・梅西说?押“新古典主义在1920年代才获得积极的意义,而在1914年至1920年的6年里,新古典主义依然保持着贬义的色彩。”(p76)梅西的结论表明:“新古典主义”和“新的古典主义”这两个术语间的差异在1920年代左右变得模糊起来。
就在“一战”后法国的评论家依然沉浸在民族主义的情绪中,对德彪西、拉威尔等人的音乐大肆宣扬时,世界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化,这两个术语的涵义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些艺术家不愿再追随战前的艺术潮流,主动与其划清界限。在他们眼中,德彪西成为印象主义的代表,拉威尔和浮华的浪漫主义联系在一起,二人不再和“新的古典主义”纠缠在一起。与此同时,1921年意大利未来派艺术家基诺・塞弗里尼(Gino Severini)在其论文中使用了“新的古典主义”一词来描述在视觉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新倾向,他的“新的古典主义”艺术风格是以几何学的比例原则作为基础;莫里斯(Maurice Brillant)在文章中也使用“新的古典主义”这个概念,并规定了它的内涵:“新的古典主义是一种风格,它重视结构、关注简朴、强调脱离印象主义色彩之后的清醒”。(参阅?眼1?演,p80-81)从以上的评论我们可以看出,在战后的历史语境中,“新的古典主义”依然保持着褒义的色彩,依然有一系列美好的词汇与她相伴,只不过它不再依附于德彪西和拉威尔,而是独立地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倾向。
然而“新古典主义”这个术语在音乐评论家的眼中不再像1920年代那么可敬可爱,它的褒义性质再一次发生了改变,并且批判的靶子也不仅仅局限于德国作曲家,而是扩大到法国作曲家。比如利・亨利(Leigh Henry)1921年在“新古典主义”这个术语前加上了一个形容词“苍白的” 来描述拉威尔的音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至此“新古典主义”否定的意义又一次出现,只是外延扩大,这使它的面目变得扑朔迷离起来,1922年后期许多法国作曲家都拒绝和这个词扯上任何关系。
真正将德彪西和拉威尔打入地狱的应该是科克托。据斯科特・梅西考据,在Le coq et l,arlequin一书中,德彪西成为被科克托批判的唯一的一位法国作曲家……1920年拉威尔也没能逃过被攻击的命运。(p77)与此同时埃里克・萨蒂(Erik Satie)的身影频繁地出现在科克托的文章和著作中,一跃成为领导法国音乐潮流的杰出人物。尽管科克托对萨蒂赞扬的话语类似于法国“新的古典主义”的修辞,比如:清晰、简洁、优雅……等等,但在科克托眼中,萨蒂既没有返回18世纪古典的倾向,也与遥远的法国民族传统保持一定的距离,他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新的道路,他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为了保持一种简单、清晰、明了。因此当科克托用尽最美好的词汇去推崇萨蒂的音乐时,他既没有使用“新古典主义”这个和18世纪古典音乐有着某种联系的概念,也没有使用“新的古典主义”这个和法国民族传统相生相伴的术语,而是反复地强调“新简约主义”(Nouveau Simplicité)。对于这个新的理论术语,科克托有如下的解释:“埃里克・萨蒂的‘新简约主义’既是‘古典的’,又是‘现代的’;它是不能使人想起任何法国音乐的一种‘法国音乐’。”(p77)从科克托对“新简约主义”的解释和使用中可以看出,萨蒂的音乐总体上是一种新的现代音乐形式,它唯一的目的就是要达到简单明了的效果,但是这种新的音乐并不否认古典艺术的存在价值,并不拒绝用怀旧的方式和手段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
如前所述,“新古典主义”是近现代音乐史上最诡异的词语。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人眼中,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一点在1922―1923年的法国表现得最为明显。一些学者认为“新古典主义”是一个贬义的概念,例如意大利超现实主义画家乔治・德・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将“新古典主义”看成是没有灵感的、平庸的模仿;然而有些学者却认为“新古典主义”具有褒义的色彩,例如佳吉列夫(Diaghilev)就是这样认为的,他将“复兴”和“发展”看成不同的事情,对他来说前者意味着恢复或模仿,而后者具备了用新的眼光和视野去解释过去的能力”;最令人困惑的就是奥里克和六人团(Les Six),他们极力否认自己和“新古典主义”的关系,但是其他人却将他们与“新古典主义”联系起来。(p82―84) 法国艺术家对“新古典主义”的思考再一次显示出了它的暧昧和含混。
三、战后的德国
和法国相比,“新古典主义”(neoklassizismus)这个术语在德国非常少见,战后在德国音乐领域中更为常见的术语却是由托马斯・曼(Thomas Mann)创造出来的“新的古典主义”(neue klassizit?]t)。和法国一样,德国的“新的古典主义”有着大致相同的文化语境和使用动机:反对瓦格纳的音乐语言和美学观念。不同的是,德国的“新的古典主义”并不是以法国的民族传统为基础来对抗瓦格纳音乐的影响,而是以歌德作为“新的古典主义”的基础和典范。在这方面,托马斯・曼可谓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将瓦格纳的音乐看成19世纪颓废艺术的象征,而将歌德看成是崇高和纯洁的化身。
如果说在托马斯・曼那里,“新的古典主义”仅仅是对抗瓦格纳的有效工具,那么在布索尼那里,“新的古典主义” 还可以为现代音乐的发展指明方向。“瓦格纳的成功已经延续的太久了……现在重要的不是蔑视和贬损,而是建立永恒的价值。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古典艺术。它具备古典的特征:美丽、伟大、简洁,使人印象深刻,这是一种稳定持久的艺术作品。”(p65―66)布索尼对“新的古典主义”的理解和运用,是在讨论艺术发展演变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的。他清楚地认识到现代艺术所面临的困境,在寻求现代艺术出路的过程中,布索尼使用这个术语以更好地表达对这种新的艺术潮流的拥护和期待。布索尼进一步用“年轻的古典主义”(junge klassizit?]t)一词替换了“新的古典主义”,并对这两种用法做出了区分: 后者仅仅意指对过去的模仿,而“年轻的古典主义” 意味着音乐的发展和进化体现了一个前进的、青春的、有生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类似于自然界有机的生长过程。(p67)可见布索尼的“年轻的古典主义”概念既是对托马斯・曼的“新的古典主义”观念的继承,又是对他的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布索尼在20世纪初艺术圈中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多重身份――键盘演奏家、作曲家、美学家,更重要的是他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歌德。在这点上他与托马斯・曼不乏相似之处,但是和托马斯・曼相比,布索尼借助于歌德的诗歌创作,在音乐的层面上规定了“年轻的古典主义”这个术语的典型特征?熏从而向世人展示出这个概念的丰富内涵,对“新古典主义”术语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p68―70)
(一)“年轻的古典主义”首要的基本特征就是单一性或一致性(Unity or Einheit)的观点。单一性的观点表现在:音乐就是音乐,音乐不能表现道德状况,也不能体现民族品质,音乐不能表现抽象的观念;一致性的观点表现在:所有的音乐都是从单一的来源中发展而来,这也就是说,艺术家不是发明,而是在已有的艺术作品上重新塑造。
(二)音乐作品的产生是音乐要素水平发展的结果,与垂直进行无关。在布索尼眼中音乐旋律的地位至高无上,类似于古老的复调艺术,但并没有复制它,只是遵照了它的原则,通过复调丰富的形式以及和声艺术,音乐旋律从自身产生一种新的形式建构的能量。
(三)“年轻的古典主义”不能使用具有描绘性的音画手法,也不能使用颓废的和声。布索尼认为这些手法在瓦格纳音乐创作中占有显著的地位,他不喜欢那些带有主观的、描绘的、夸张的、形而上学的、感官的、纵向垂直的音乐,他拥护客观的、绝对的、清澈的、纯粹的、横向水平的音乐。
布索尼对“年轻的古典主义”的三个规定,透露出了他的美学倾向和立场:他热衷于已有的18世纪古典音乐的精神,不赞同过分装饰的文学化的形象描绘,拒绝歇斯底里的新表现主义,拥护理性客观的创作而不是各音乐要素杂乱无章的聚积。在这里,布索尼发现了一个可以界定的广泛共享的“年轻的古典主义”观念集合,并以其对这个观念集合的精湛理解,预见了当代“新古典主义”艺术理论并获得了广泛的影响。
总结通过上述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1.“一战”后的“新古典主义”并没有在历史、审美、功能和音乐风格等层面上显示出稳定连续的直线进化过程。2.在其使用过程中,一方面“新古典主义”有着众多相关的近义词,人们有时侯用这些术语来替代“新古典主义”,例如“新的古典主义”、“年轻的古典主义”、“新简约主义”等等;另一方面,“新古典主义”在很多时候又缺乏明确的近义词,太多的内涵和意义都被注入到这一个术语之中。3.不同的“新古典主义”内涵使得这个术语具有了不同的功能意义:可以是褒义性的,也可以是贬义性的。总之,此时的“新古典主义”不是人云亦云,而是众说纷纭。这种复杂的状况最终延伸到了斯特拉文斯基身上,从而使他的新古典主义也同样呈现出迷离朦胧的特征。
参考文献
1William John Mahar?熏 Neo-Classic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押 a study of the idea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elected works of Stravinsky and Picasso. The University of Syracuse?熏 Ph.D?熏1972.
2钟子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北京?押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版。
①Eric Salzman,Twentieth-Century Music?押 An Introduction?熏4nd ed?熏 Englewood Cliffs?押Prentice-Hall?熏2002.
②David Neumeyer?熏 The Music of Paul Hindemith.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熏1986. p1-2
关键词:勃拉姆斯 钢琴作品 理想因素 研究分析
一、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传承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是音乐发展史上两个最为重要的阶段,两者之间是一种传承和发展的关系,更是一种音乐发展的必然。18世纪下半叶,在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位古典主义音乐巨匠推动下,逐渐形成了一种对称、理性和严谨的音乐风格,虽然其在形式上十分完美,但是却使情感抒发受到了限制。而从当时的社会发展环境来看,伴随着欧洲各国工业革命的完成,社会生产力极大丰富,由此带来的人们思想上的变化则是:对于人的价值有了进一步肯定和明确。最先强调在艺术创作中抒感的是文学,当时的一些文学家,特别是诗人,经常喜欢在作品中虚构出一个场景,然后将自身的情感,倾注在这些场景中的人物身上。受到浪漫主义文学影响,一些音乐家如舒伯特、舒曼、肖邦等,也开始将更多的情感融入作品中,而且为了使情感表达更为充分,则对音乐形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由此拉开了浪漫主义的帷幕。可以看出,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发展,受到了多个方面的综合影响,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二、勃拉姆斯钢琴作品的古典性分析
首要需要明确的是,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发展,两者之间更多的是一种音乐观和音乐风格的变化,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界定和优劣之分。古典主义音乐家可以创作出浪漫主义风格音乐作品,同理,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也同样可以创作出古典风格的作品。勃拉姆斯无疑是后者的代表,被称为是浪漫的古典者。下文中,笔者将以勃拉姆斯的两首代表作――《b小调狂想曲》和《g小调狂想曲》为例,对其中的古典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一)曲式的古典性
曲式是整部音乐作品的骨架,对于音乐作品中风格有着决定性影响。从两首作品的名字看来,两首作品都叫做狂想曲,通常意义上来说,为了更好地表现这种狂想,创作者一般会选择较为丰富和超前的曲式。但是在这两首作品中,勃拉姆斯却意外使用了古典调式。前文中提到,古典主义音乐讲究对称和均衡。作为其曲式来说,更像是一个架构,这个架构一旦被确立,所有音乐变化都要在这个架构中展开。《b小调狂想曲》中,勃拉姆斯使用了奏鸣曲式,这是古典主义音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曲式结构,作品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部四个部分十分调理和清晰,将整首作品有机分为了四个部分,却不给人以孤立的感觉,四个部分还是组成了一个整体。《g小调狂想曲》中,则使用了三段式结构,ABA′三个部分有条不紊的徐徐展开,给人以完整和统一之感。虽然是两首狂想曲,但是勃拉姆斯却使用了古典的调式,仅从形式上来看,可以说是古典主义钢琴音乐的典范之作。
(二)旋律的古典性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在浪漫主义时期,旋律更是成为了音乐家们所重点关注的要素,并在多个环节上进行了创新,使旋律成为了情感的有力载体。而在古典主义音乐中,对于旋律是有着严格要求的,多数作品的旋律走向都比较平稳,多按照极进向前发展,最终结束在和弦的主音上。在勃拉姆斯的这两首作品中,也表现出了这种特点。《b小调狂想曲》中,整个旋律线条是由两个对称乐句共同组成的,两者之间的交替出现,共同推进着旋律的发展。而且这种交替本身,还为作品凭添了几分活力。《g小调狂想曲》中,则是一条旋律线的反复展开,即以一个音乐主题为基础,所有的音乐变化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而进行的,这都是古典主义音乐的典型特征。
(三)主题的古典性
主题是音乐的主旨,音乐作品的主题一旦明确之后,所有的音乐创作都要绕围绕着主题的表达而展开。一般来说,古典主义音乐的音乐主题在形式上都较为短小,且数量不多,与浪漫主义音乐的形式庞大、数量繁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勃拉姆斯的这两首作品的主题,显然是古典性的,两首作品中,都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形式,选取一个短小的、具有动力性的乐句为主题,然后用丰富的手法对其进行发展和变化。如《b小调狂想曲》中,开篇的第一句就出现了整个乐曲的主题,这不仅让观众对后来的音乐发展有一些担忧,但是勃拉姆斯却凭借着自身精湛的技法,对其进行了不同的表现,丝毫没有单调和枯燥之感。《g小调狂想曲》中,则将全曲中多次出现的三连音作为了主题,从而使整个作品的情绪更加欢快,音乐发展也有了持续的动力。
(四)调式的古典性
古典主义音乐中,所有的转调都要和曲式特征相一致。如《b小调狂想曲》中,呈示部是g小调,展开部是d小调,再现部是c小调,而尾声则又回归到了g小调,这种T―S―D―T的调性变化,正是典型的奏鸣曲式调性布局,在古典主义的奏鸣曲中十分常见。《g小调狂想曲》中,运用了皮卡迪大三度,即不论之前的调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最后都要终结于主调的大三和弦上,由此体现出一种结束感。这种处理方式因为被音乐之父巴赫所推崇,几乎成为了古典主义音乐在调性变化上的标志特征。所以两首曲子的调性布局都是在古典主义的创作法则之内的。
三、对勃拉姆斯钢琴作品古典性的思考
通过对勃拉姆斯两首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勃拉姆斯确实是一个“浪漫的古典者”,其作品中充满了各种古典主义因素。但是其又是一个浪漫主义风格的音乐家,那么两者之间是不是相矛盾呢?答案是否定的,从音乐创作角度来说,浪漫主义音乐虽然强调情感的抒发,但是如何抒发却是一个需要理性思考的问题。换言之,就是将情感和作品更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越紧密,越和谐,情感的表达也就越充分。对此很多浪漫主义音乐家都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如舒伯特,其善于在作品中营造出一个个意象,并选择一个意象作为自己的化身,对于这个意象的描绘过程,也就是自身情感抒发的过程;又如舒曼,其在意识到自己具有双重人格之后,便在作品中虚构出了弗洛列斯坦和约斯比乌斯两个人物形象,一个冷静沉稳,一个热情大方,正是自己性格的真实写照。而肖邦则将戏剧的结构融入到了钢琴作品中,效仿戏剧的形式,为作品设置了开端、发展、和结局,使情感获得了淋漓尽致的抒发。而勃拉姆斯则从音乐形式上入手,在他看来,情感的宣泄是需要有一个载体和渠道的,否则就会陷入一个茶壶里煮饺子――有口倒不出的尴尬境地,而这些规整的古典主义形式,则像是一个个有序的河道,使情感得到了顺畅的流淌。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其实是一种旧瓶装新酒和一种创新的浪漫主义音乐作品。这是勃拉姆斯的个人特色之一,也是其音乐创作上所做出的独到贡献。
综上所述,浪漫主义时期之所以被称为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时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该时期诞生了多位世界音乐巨匠和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而且每一位创作者的创作理念不同,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也不同,共同构建出了一个百花齐放的盛景。勃拉姆斯就是一位优秀的代表。在崇尚情感表达的浪漫主义时期,勃拉姆斯并没有盲从,而是进行了理性的思考,通过对古典形式的追求,为这些情感的激流架起了一条条渠道,反而使其流淌得更加流畅。其独到的思考和创新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充分学习和借鉴的,本文也正是本着这一态度和目的,对其作品中的古典性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获得对其作品更加深刻而本质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李文正.浪漫音乐的反叛者――勃拉姆斯[J].艺术百家,2005,(05).
[2]李金菁.浅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绎风格[J].沧桑,2010,(04).
[3]程超.初探李斯特与勃拉姆斯钢琴狂想曲的民族性和交响性[J].北方音乐,2011,(03).
关键词:勃拉姆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崇尚古典;追随浪漫
一、崇尚古典
19世纪的欧洲,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甚至是对社会的影响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勃拉姆斯的音乐继承着古典时期的理性,但他与莫扎特、贝多芬不同,又不比肖邦的浪漫优雅、不比李斯特的富有华丽的特征。勃拉姆斯崇尚贝多芬的创作,创作出具有古典元素的作品;勃拉姆斯的奏鸣曲的曲式方面和调性方面都是有着较为传统的一面,如主部主题特点鲜明、充满活力,相比之下副部主题则和主部主题形成了对比等。
古典时期的音乐的特点在于乐句的规律性,结构匀称,也很注重不对称的乐句和多变的节奏型,很偏爱切分音和附点音型,但是与他同时期的李斯特、瓦格纳等作曲家相比,他的音乐保留了古典的成分,但并不能说明他没有浪漫的成分在其中,即在学习古典的同时他亦创立了自己特色。如勃拉姆斯《C大调钢琴奏鸣曲》具有古典主义句式结构的形式美,讲究均衡的体现,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比如第一乐章就是传统的古典奏鸣曲式结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这一结构体现的,在勃拉姆斯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中展开部也多处体现出了继承了贝多芬奏鸣曲的结构模式,例如:引入部分是变化引用前面乐章开始处的引入节奏型。
勃拉姆斯的音乐严谨、理性,他的情感表现不够奔放,而是将感情潜藏在其中,它是富有生命的含蓄美,在浪漫时期他是一个严谨的有思维的伟大作曲家,他对音乐的爱是情有独钟的,他的音乐与他同时期的其他音乐有着不同的风格。勃拉姆斯创作了三首钢琴奏鸣曲,创作于勃拉姆斯创作生涯的初期,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而就是这位在浪漫时代的作曲家创作出有着古典韵味的作品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当时浪漫乐派的乐曲非常盛行,既抒情又富有感染力,而勃拉姆斯却在他的创作中继承了古典风格。在他的三首钢琴奏鸣曲中,勃拉姆斯由于受到了贝多芬的影响,在其基础上创作出有自己风格的作品,例如0P.5(《f小调钢琴奏鸣曲》)这首曲子与古典时期的不同在于它是五个乐章的结构,调性也较复杂了些,听上去内容较丰富,音响效果也庞大了许多。
勃拉姆斯的音乐有着较为明显的古典主义倾向:首先是勃拉姆斯的音乐同他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万千的联系,最重要的理由可以说是为了民族团结统一,反映出爱国的热情。他也把民歌加入到作品当中,例如在他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中将民间歌曲融入其中;还有二十一首《匈牙利舞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最后一个乐章都出现了民间歌曲作为主题中的重要部分。其次是勃拉姆斯对德国传统体裁,结构、织体的继承传扬,当时在浪漫时期盛行艺术的文学性和标题性,而勃拉姆斯作为浪漫后期的作曲家,对这一风格完全不入其中,他与瓦格纳截然不同,他继承了古典的风格,如奏鸣曲式、变奏曲式;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间奏曲等都能体现他的古典风格,其中交响曲尊崇了古典交响曲的创作形式,严谨的曲风。他的音乐有古典的优雅风韵,带有强烈的怀旧色彩、悲观情绪和无可奈何的忧郁。他有着深邃的历史感和使命感,他相信新的重要的事物依然可以用古典大师的传统手法来表现。虽然勃拉姆斯崇尚古典主义,但是他并不是一味地沉溺于古典音乐,否则就不能说他是“古典时期的最后一人”。“在勃拉姆斯的音乐中,自由即兴的诗意因素和严整的思维、严格的发展逻辑结合在一起,这种发展逻辑就是运用古典主义结构规律性作为基础的。”
二、追随浪漫
浪漫主义的音乐同古典主义音乐区别在原有古典的基础上创新出新的内容,浪漫时期的音乐给人以幻想的感觉,和谐的画面,没有喧闹和争吵,是人类生活的理想的境界,虽然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都继承了古典的形式,但实际在古典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内在有着很大的差别。
浪漫主义音乐具有自由、豪放,甚至还有主观的元素,它与古典时期的严谨、优雅形成了对比,而和声正是能够表现浪漫主义音乐最具代表性的特点之一,例如,不协和音的使用,极大增强了浪漫时期和声的浪漫色彩。笔者欲把浪漫主义音乐想象成美丽的画境,美丽且富有遐想,内容丰富多样。浪漫主义音乐很注重表现作曲家的内心感受,自由抒感,这也是对浪漫时期抒情性的推动和发展。
勃拉姆斯音乐的浪漫性还受到了重要人物的影响:舒曼是勃拉姆斯音乐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引路人,他是19世纪德国伟大的作曲家,勃拉姆斯于舒曼相识于1853年,当时是由约瑟夫・阿希姆的推荐下与其相识,并为舒曼演奏了他的作品《C大调钢琴奏鸣曲》。舒曼对勃拉姆斯的作品极为赞誉,评价勃拉姆斯是“湍急汹涌的洪流,直往下冲。汇成了奔泻飞沫喷溅的瀑布。在它上空闪耀着宁静的彩虹,两岸有蝴蝶翩翩飞舞,夜莺婉转唱歌”。勃拉姆斯将舒曼视为他音乐道路上重要的领路人,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音乐创作中去,也很大程度地受到了舒曼的影响,创作形式很近似舒曼,在他的作品中包含着浪漫的诗意,例如《舒曼主题变奏曲》(0P.9)就是受到了舒曼《交响练习曲》的影响,在主题与变奏的关系上体现出了“舒曼追随者”的态。度。德国名作家霍夫曼是勃拉姆斯最钟爱的作家,他的小说在当时的很受影响,霍夫曼的小说具有幻想性和夸张的效应,讽刺了黑暗的社会现实,这正符合了浪漫主义的音乐特性。勃拉姆斯对浪漫文学的热爱程度影响了他的审美观和人生观,致使他的作品中有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例如他的《第一交响曲》就是以因英国作家拜伦笔下的人物曼弗雷德的形象为参照,一个看似表面热情但是内心已经绝望的人物。崇尚自由和真情的勃拉姆斯在古典的基础上夹着浪漫的创作手法,所以使他在追崇古典音乐的条件下还汲取着浪漫的养分,我想这是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光环。
在很多人看来,勃拉姆斯是德国历史上一位特殊的音乐家,他创作了有非主流色彩的作品。勃拉姆斯的意识中有悲情的一面,这不但与他的自身性格有关,还与他所处的社会和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他的“悲剧性”伴随着他一生的创作,也正是因为他把对古典、主义的向往要用浪漫主义的方式去表达,才使他的古典主义有着非凡的影响。勃拉姆斯的音乐是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在理性与自由的相结合下铸就了一部部令人回味的作品。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勃拉姆斯的真诚和他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用优秀的作品去表现内心的情感,用真诚把古典光彩重现在浪漫时期。
注释:
1.徐琨、张小军:《寻根・创新――勃拉姆斯音乐创作的艺术特色》.《大舞台》2008年双月号第二期.
2.[英]保罗・霍尔姆斯著,王婉蓉译:《勃拉姆斯》.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3[德]罗伯特・舒曼著,[德]古・杨森编,陈登颐译:《论音乐与音乐家》[论文选].音乐出版社1960年6月第一版.
参考文献:
[关键词]舒伯特 D960奏鸣曲 创作特征
舒伯特生活在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期,他是两种音乐思潮承上启下的音乐家。他兼有古典与浪漫两种音乐风格。这种风格也深深的影响了他的钢琴音乐,他的钢琴奏鸣曲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创作特征,也继承了古典乐派钢琴音乐作品的风范和气势。舒伯特晚期的三首奏鸣曲已经显示出把新的感情强度和精简的形式结合在一起的表现能力。
(一)风格特征
1.古典风格因素
舒伯特与莫扎特都出生在奥地利,他们的身体里流淌着同一种族的精神血脉,传承着德意志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气概。莫扎特与舒伯特在音乐上的创作有相似之处,在舒伯特的一些作品中能模糊感受到莫扎特的影子。实际在音乐创作中,舒伯特没有模仿过任何人,只能说,在创作的早期阶段,他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揣摩过莫扎特的音乐作品,莫扎特作品中的灵魂深深的触动了舒伯特的心弦。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也深深的影响着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的舒伯特。唯一的一次见面,是在贝多芬最后一次的音乐会上。舒伯特目睹了心中偶像的风采,贝多芬赋予作品的灵动、大气深深的震撼了舒伯特。舒伯特的音乐创作受到贝多芬很大的影响。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中所采用的谐谑曲形式最初就是由贝多芬在创作钢琴奏鸣曲时运用的。
莫扎特和贝多芬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对舒伯特一生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典主义的传统深深的影响着他的创作,他坚持遵循稳重、朴实、严格的古典形式。
2.浪漫风格因素
舒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舒伯特的创作非常随意随性,一蹴而就,常常是有感而发或触景生情,是一种随意而来的真实情感的的释意流淌。舒伯特对旋律、调式和声与节奏节拍进行独特处理,他的浪漫主义风格在作品中随处可见。他的创作都是很自然的情感流露,流畅的倾泻,创作的过程没有阻碍,一气呵成。他的灵感无准备、突然而至又瞬间即逝。舒伯特强调主观情感,抒情性特征明显。他对和声语言不断探索和突破。音乐形象鲜明、变幻无穷。
(二)创作手法
1.歌唱抒情的旋律
舒伯特的D960钢琴奏鸣曲旋律线条优美,节奏富于变化,强调内心世界的抒情与感怀。艺术歌曲中优美动听的浪漫主义色彩渗透到了钢琴奏鸣曲中,使他的钢琴音乐歌曲化,浪漫抒情,很多旋律可以“唱”出来。他的音乐用清新朴素的语言诉说着平凡普通的事物,而在叙述的同时又传达了美妙的抒情性语境。绵密而愉悦,轻松而温柔的冲击着人们的内心深处。让人感觉就像风和日丽的简单的生活里充满了“无与伦比的美丽”。
2.色彩丰富的和声
舒伯特的D960钢琴奏鸣曲大胆的使用不协和音不稳定音、大小调的对比强调与突然的转调离调等手法来加强音乐的和声色彩。和声具有激情或细腻的表现力,造成了音乐细微的变化。他所使用的和弦转换常常出人意料,置古典主调和声系统于度外。和声被舒伯特用来表达特定的情境,是刻画心理变化的手段;和声成为纯粹的表现因素,烘托舒伯特的内心感情,丰富音乐的内涵。舒伯特的音乐清新自然,没有刻意的落笔,没有虚伪的诉求,却非常真诚和善良。没有华丽,没有艰深,看穿了轻薄的风景,安静的回到自己的内心。让人无法抗拒。
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可以看做是从共性到个性,从保守到自由的转化,舒伯特将自己自由浪漫的情感融合到了严谨的古典形式中,具有独特的魅力。他在古典奏鸣曲基本格局的基础上,注重旋律的表现力,加入扩大和声语汇,扩展和声进行,用色彩丰富的和声来表现浪漫主义情感,形式与情感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彭鹏.《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创作》[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98(3)
[2]约翰·里德.《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形式与情感》[J].王岚译、康荣校.《钢琴艺术》,2001(3)
[3]王岚.《古典主义形式和浪漫主义情感的复合体——舒伯特的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1)
十九世纪的西方音乐世界已经被浪漫主义的浪潮所席卷,在浪漫主义之风盛行的当时,勃拉姆斯却依旧秉持着古典音乐的创作手法和理念。勃拉姆斯一生作品繁多,但是可以根据时间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创作的早期在1853年到1864年这段时间,勃拉姆斯在音乐创作的初期阶段深受古典主义大师的熏陶和影响,其中受贝多芬和巴赫的影响尤为显著。在着两位古典主义大师的熏陶下,勃拉姆斯的作品创作大多都严格遵循古典主义的创作理念。作品内容大多是取材于德国民歌,表现着德国民间的日常生活状态和生活的气息。当时的勃拉姆斯年轻气盛才华横溢,充满了创作的激情和冲动。我们从勃拉姆斯早期的作品当中就能感受到其极佳的创作才华和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早期的代表作品包括《打铁匠》、《真爱》、《爱的忠诚》等。
(二)创作的鼎盛时期1865年到1884年这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是勃拉姆斯创作日渐成熟直至顶峰的时期。在这一段时间之内,德意志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所以在这一段时间的作品当中,勃拉姆斯常常将祖国统一带来的喜悦和兴奋表现在作品当中,使得这一时期的作品表现出勃拉姆斯其他作品当中少见的活泼和轻松。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包括《德意志安魂曲》、《徒劳小夜曲》、《五月之夜》等等。在这之中,《德意志安魂曲》更是其一生的标志。这部作品与前人的安魂曲相比,无论在内容或是音乐形式上,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都开拓出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这是勃拉姆斯最伟大的作品,也标志着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走向巅峰。
(三)创作的晚期1884年之后,勃拉姆斯进入了创作生涯的晚期,因为年龄和人生阅历的缘故,勃拉姆斯在这个时期的作品当中,更多的是对死亡和人生意义的探讨和追问。将音乐作品的音乐内涵从德国民间生活、时代精神转移到精神层面的深度思索。勃拉姆斯深受古典主义音乐的影响,创作风格一贯公正严谨。到了晚年,勃拉姆斯对自己的创作要求更是苛刻。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包括《死是冰冷的饿夜》、《在教堂的墓地》、《四首严肃歌曲》等等。
二、勃拉姆斯音乐作品的创作特点
(一)深深的民族烙印在浪漫主义时期,将音乐与民族风格相结合是这个时期的一个突出的特征。这也是勃拉姆斯音乐创作的代表特征。勃拉姆斯深受德国、奥地利民间音乐创作风格的影响,吸收了它们的创作特点。在音乐创作上,采用分解三和弦的结构,通过民歌般亲切自然的旋律,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表现得十分饱满丰富。勃拉姆斯在音乐创作的过程当中,将德奥匈等国家的民间音乐素材相互融合,创造出新的统一体,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音乐风格。保持着民歌朴素、真挚、清新的特点,同时又包含丰富的情感表达。例如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就是勃拉姆斯因为好友喜得贵子而创作的。这首音乐的音乐素材来源于仑德勒舞曲,速度偏慢节奏和缓。作品旋律和缓幽静,包含着绵绵深情,仿佛是母亲凝望孩子的温柔眼神,充满了母亲对孩子的柔情和怜爱。此外,勃拉姆斯在钢琴伴奏的部分还巧妙运用了切分音,使得整个音乐作品表现力更加丰富,让人仿佛看见了一个慈爱的母亲在孩子的床头轻轻的晃着摇篮哄孩子入睡。
(二)深沉忧郁的抒情我们在欣赏勃拉姆斯的作品时,总能感受到在严谨的古典主义框架下的深沉忧郁的绵绵深情。勃拉姆斯的音乐作品将细致的情感刻画和思索融合在了古典主义的形式之下,将音乐欣赏和精神问题以及哲学问题的思索结合在了一起。在题材上,这些作品常常偏重于对死亡痛苦和刻画和思考。形成了勃拉姆斯特有的抒情风格。例如,勃拉姆斯在1873年创作的《你的蓝色眼睛》当中,勃拉姆斯通过舒缓的节奏和优美温暖的曲调,表现了作品主人公在经历情感波折之后,逐渐伤口愈合,找到了心灵的归处后的内心平静和愉悦。
三、音乐形式的复杂多样
摘要在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中,勃拉姆斯以他非凡的音乐才能,高深的艺术造诣,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他的作品继承了古典音乐的传统形式,且对过去的音乐结构进行了改革与创新,独具鲜明浪漫主义特色,可以说实现了古典与浪漫的完美契合。本论文试图对此予以简单论析。
关键词:勃拉姆斯浪漫古典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
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具有古典主义倾向的德国作曲家。他的音乐有着强烈的浪漫主义特征,但也展示了古典音乐传统的秩序感,体现了古典音乐文化传统的基本特点。勃拉姆斯的音乐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精神兼容通变,对欧洲音乐的发展有着独特的贡献。
勃拉姆斯是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曾与古典音乐大师巴赫、贝多芬并称德国音乐史上的“3B”。勃拉姆斯作为19世纪中、下叶浪漫派的作曲家,个性风格与艺术趣味独树一帜,和当时欧洲推崇的“综合艺术”新潮流正相反,他一生致力于“纯音乐”风格的创作,追随巴赫以来或更早的古典音乐传统,写作了除歌剧以外的各种古典体裁的作品。他在这些当时被视作“过时”的传统形式中,自由地驰骋,力图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中,体现出贝多芬式的深刻而严肃的内涵。
勃拉姆斯所喜用的一种和声手法,小下属领域的降号音系统和声,也就是从巴赫时期开始的、作为降号音和声基础的“主小七度音和声”的处理方法,也继续了贝多芬音乐中降号系统和声语言的开发成果,加以创新处理,形成了他自己富有特色的降号音系统的和声手法。而且在曲式结构方面具有古典主义式的均衡、动机的延伸、无标题性的纯器乐交响曲,还运用了巴洛克复调对位技巧等。
勃拉姆斯交响乐创作的浪漫风格和个性创新,主要表现为在处理抒情性主题时,时常突破传统基本配器原则并把器乐套曲思想内容的中心从第一乐章移到最后乐章,同时从德奥古典音乐传统与城市、民间音乐中吸取营养,然后融化成自己独特而完整的个性风格。乐曲以严谨的复三部曲式结构,既忠实的继承了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但是其音乐却充满了浪漫主义气质,并且表现出富有个人特色的创造性,还融入了匈牙利民族特有的音乐素材,特别是借用了吉普赛音乐的旋律,旋律粗犷豪放,节奏自由,是一首有创造性的、有个性的、有强烈民族情感的优秀作品。比如b小调狂想曲写作于勃拉姆斯创作的成熟时期,虽然不是一首大型作品,但是却表现出勃拉姆斯创作的许多特点。
实际上,所谓音乐的传统观念中“古典”与“浪漫”相互对立,表现为形式与情感的矛盾、理性与感性的冲突。浪漫主义流派的形成是为了打破古典主义时期的陈规、冲出古典主义所遵循的秩序,而追求个性化的自由领地、表现创作主体的内心情感。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喜爱单一的效果,强调和声的色彩性,逐渐远离了古典的音乐逻辑和宏大形式。在所有浪漫主义作曲家当中,可以说勃拉姆斯最出色地处理了浪漫主义抒情性和古典主义曲式的矛盾。在艺术歌曲这一创作领域,勃拉姆斯是舒伯特和舒曼的继承者,他将19世纪艺术歌曲的发展推向了又一个高峰,其中《四首严肃歌曲》是作曲家依据自己的性格特点表现出的对音乐独特的理解和体验。
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即与他的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音乐创作充满着矛盾与复杂性。在他的作品中,既有深沉严肃也不乏轻松幽默,既有粗犷的刚硬也不乏梦幻般的柔和。这可能都来源作者精神气质当中那种浪漫主义的独特秉性。在晚期艺术创作中所要表达的隐忍、克制、内省的一种深刻的宗教性的情感内涵。
一个人不可能完全独立于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之外。勃拉姆斯出生时,李斯特、肖邦等人已年过二十。伴随着勃拉姆斯的成长,李斯特等人也逐渐把浪漫主义音乐推向巅峰。虽然在这个以浪漫主义为主要潮流的时,勃拉姆斯为了自己的理想,力图坚定的逆流而行,最终成为一位发扬古典主义传统的、风格独特的浪漫主义的伟大作曲家。或许我们很难完全了解一个在空间、时间上距离我们遥远的人。
在勃拉姆斯的三首《小提琴钢琴奏鸣曲》当中,《d小调奏鸣曲》可说是最激烈的一首。《d小调奏鸣曲》的第一乐章,速度急切,着重表现出乐曲动荡摇摆的情绪。《小调钢琴奏鸣曲》可以看到勃拉姆斯丰富细腻的浪漫主义情怀。勃拉姆斯是孤寂的。正因为孤寂,作曲家细腻、敏感而又闭塞的情感,只有在音乐中才能淋漓尽致地流露。他的音乐就是心灵的一面镜子,散发着一种孤独悲怆的美。晚期创作虽然形式短小、形象单一,但却体现了勃拉姆斯一生的艺术追求及独到的美学观念。
尽管关于勃拉姆斯其人其作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很多演奏家、理论家都称他为“德奥古典大师中的最后一人”,但是权威音乐史书却几乎都将他列为浪漫乐派中的人物。这似乎矛盾,其实不然。历史发展中新与旧之间总表现为一种辨证关系,任何新的思想或事物必定成为过去。19世纪中对勃拉姆斯的评价经过历史的演变已经暴露出它的片面性,伟大的艺术杰作是我们这个人世间的奇迹。
置身于浪漫主义时期的勃拉姆斯在时代的潮动中也陶冶了鲜明的浪漫气息,他的钢琴音乐中深受浪漫主义时期代表性音乐家的影响:舒曼钢琴音乐的诗意与幻想性以及舒柏特的藉音乐寄托希望的精神。勃拉姆斯将古典与浪漫予以很好整合后,以他个人独有的方式维系他的艺术个性。勃拉姆斯的音乐虽然与德奥古典传统有联系,但他的音乐里呈现出了古典传统所没有的新鲜元素,同时,又持有与李斯特、瓦格纳等浪漫派作曲家不同的创作原则。通过对古典主义形式的剥离,对浪漫主义音乐元素的吸收,形成的独特风格。正是他的作品中深刻的内涵与手法的创新,使得他在音乐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关键词】门德尔松 钢琴音乐 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无言歌 《仲夏夜之梦》
“门德尔松一生也没有写过比给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所写的序曲再好的音乐了。在这部幸运的作品中流露出门德尔松的才华的一切最卓越珍贵的东西。”
——谢洛夫
一、艺术生平
门德尔松(1809—1847年)是19世纪前期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者之一。其出生地为汉堡,父亲是一位精明强干的银行家,母亲的文化修养和娴熟的钢琴演奏水平受到当地人的赞誉。
家庭的熏陶和严格的音乐教育,促使门德尔松音乐意识早熟。他9岁登台演奏,11岁即已写出50多首作品,17岁在其家庭的“花园大厅”指挥乐队演奏为莎士比亚名剧《仲夏夜之梦》而配写的音乐,使听众喜悦而痴狂,被人称为“管弦乐精灵魔术”的大师。①
门德尔松从小就接受了启蒙主义者的思想,在他的家里,经常聚集诗人海涅、哲学家黑格尔,以及音乐家韦伯、莫舍列基、洪美尔等知识界精英。他与歌德友谊颇深,对前辈音乐家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音乐崇拜有加,曾举办过多次音乐会,亲自指挥并演奏他们的交响曲、清唱剧等。自1829年起,门德尔松赴意大利、苏格兰、英格兰、法国等地游览并演出。游览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1835年—1843年间,门德尔松担任莱比锡布业会堂管弦乐团指挥,后该乐团以精湛的演奏水平而成为欧洲乐坛中首屈一指的交响乐队。1843年,门德尔松在萨克森王的赞助下,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院校——莱比锡音乐学院。以他为代表的莱比锡乐派,曾为德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1847年春,因其姐姐芬妮突然病逝,使门德尔松的身体和精神受到极大的伤害,同年末,门德尔松与世长辞。
二、创作特征
门德尔松生活在19世纪初至中叶的欧洲社会极度动荡的年代。风起云涌的资产阶级革命与封建的复辟势力进行着殊死的搏斗。处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作为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及从未遇到过挫折,且在艺术上一帆风顺的门德尔松,对此则置身度外,反应冷漠。加之所受到的严格学院派教育这诸多因素,都深刻地影响着他的艺术理念、美学追求和音乐风格,从而形成了与同时代作曲家所不同的创作特征。
(一)崇尚古典主义艺术
门德尔松很小时父亲为他请的音乐理论启蒙老师,就是一位古典主义和贝多芬的崇拜者。15岁时,他的老师采尔特曾郑重地对他说:“亲爱的孩子,从今天起,你不再是我的学生了,而是我的同事。我以老巴赫、海顿和莫扎特的声誉,授予你同事的称号。”②在他的教导下,门德尔松对巴赫的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渐养成了压抑创作激情和音乐构思追求均衡的习惯。1829年由他发掘并指挥的巴赫杰作《马太受难曲》在柏林歌唱学院演出,致使这部尘封近80年的作品重现,使巴赫恢复了其在音乐史中的重要地位,触发了大众对巴赫音乐的新兴趣。由此门德尔松声名大噪,据当时人说:“除巴赫之外别无上帝。门德尔松是他的预言家。”门德尔松对古典主义音乐推崇与尊重,而对像柏辽兹、肖邦、舒曼那样革新家的音乐,门德尔松并不买账,也不能完全理解。而表现在教育上,他主持的莱比锡音乐学院,则贯彻了一种以古典主义音乐占主导的教育体系。诚然,该体系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训练至关重要,但由于缺乏对学生音乐革新发展的教育,遂使该学院在以后的音乐改革浪潮中成为音乐保守思想的温床。
对古典艺术的崇拜与喜尚,反映在音乐创作上则表现为观念上的中庸之道。如注重感情和理智的平衡,结构上讲究匀称、严谨,旋律上追求和谐、统一,等等。虽然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些特征,如抒情、对大自然的感受和对奇幻艺术的追求等,但缺乏浪漫主义作曲家那种激情和情感表现的夸张和戏剧性。体现的是一种古典主义美学观念和柔美、明朗、平静、高尚和典雅的音乐格调。
(二)追求幻想和抒情
幻想和抒情,是门德尔松音乐创作的主要特征之一。1821年,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初次在柏林上演,这位年方21岁的青年在看了该剧后,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接受了这种“对于富于幻想的浪漫主义的嗜好”。在门德尔松的作品里,这种幻想,往往是和民间的神话、传说故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音乐中所塑造的仙女、山神、巫师等幻觉形象反复出现,体现了一种幻想与现实世界、与内心的愉悦融为一体的情思。但这种音乐中的幻想,没有阴晦、邪恶的色彩。而抒情,则是一种有节制的情感抒发。如其《b小调无言歌》,全曲感情虽兴奋而热烈,但速度维持不慢不快的状态;引子部虽情调欢快、活泼,但其后却未展开;在尾声部,虽已呈现出音乐戏剧性发展,但并未出现,而后逐渐减弱并随之消失。又如《仲夏夜之梦》,作曲家突出表现了对民间神话的幻想,采用的是一些童话般的怪诞形象,完全是古典主义式的描绘欢乐的手法。就连孩童听后也不会惊怕,从中看出,其音乐与莫扎特的音乐颇有相似之处。
(三)钟情大自然
门德尔松的许多作品,充满着大自然的诗情画意。如《g小调威尼斯船歌》《赫布利底群岛》序曲、《平静的海洋和幸福的航程》《格兰交响曲》《仲夏夜之梦》等均是其对大自然描绘如画的音乐典范。③
《仲夏夜之梦》是门德尔松的名作,是其古典的理念与浪漫的意境相结合的一个重要体现。其对大自然的细腻感受和深刻理解令人惊叹。而富于仙境及大自然美妙绝伦色彩的音乐画面,给人以飘逸和令人神往的感觉,是作曲家幸福生活和开朗心境的真实写照。柴可夫斯基曾评价:“这部美妙作品的艺术命运是多么奇怪啊!它出自一个17岁的学生之手,这位学生后来获得了全世界声望。”又如《赫布利底群岛》序曲(原称《荒凉岛序曲》),是作者1829年游览苏格兰时所作。在去该岛的船上,门德尔松虽晕船严重,但完全被芬格尔壮丽的山洞所倾倒和陶醉。当时他立即写了一段旋律,“这便是被后人称为‘大自然音乐’发展里程碑的《赫布利底群岛》的前八小节”。而这种对海洋景色的描绘,以及心理感受,却用传统的奏鸣曲形式来表现,令一些理念更为张扬、激奋的作曲家所不解。④
三、钢琴小品无言歌
无言歌(又称无词歌)是门德尔松首创的一种钢琴器乐小品,在其钢琴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作曲家真实感情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很像是他的“音乐日记”或“音乐素描”;有的则认为这是反映了由作者剪裁而成的写幸福生活的片断。其结构短小,形象单一,抒情性强,且具浪漫色彩。集中反映了他的创作个性和追求器乐声乐化的倾向。曾被俄罗斯作曲家安东·鲁宾斯坦誉为“抒情作品和钢琴妙品的宝物”。
无言歌计8卷,由48首小曲组成。音乐形象集中、凝练、富于诗意,感情表达细腻、热情、温馨和高雅。除《春》《纺车》《威尼斯船歌》《猎歌》《送葬进行曲》等少数作品外,大部分作品的标题是后人根据作者反映的形象特征而加的。
在众多的小品中,尤以《春》(《春之歌》)最具代表性,是门德尔松最为出名的一首,曾被改编为管弦乐和轻音乐。全曲共分三段:第一段为全曲的主题,旋律及伴奏织体充满活力,其悦耳、优美动听的和声,向我们展示出春天那动人的盎然画卷;第二段为起伏跌宕的旋律、大跳的音程及丰富多彩的伴奏,使音乐进入了对春天的赞美之中;第三段再现第一段的音乐主题。旋律清淡、素雅的色调,从远处向我们展示春天的壮丽和如诗如画般的美丽景色。随后旋律、音量、力度逐渐伸展、加大和增强,将全曲推向。⑤
结语
在浪漫主义作曲家群体中,依据艺术观念和创作特征来划分,如果说柏辽兹、肖邦、舒曼、李斯特等为激进乐派的话,那么,门德尔松、勃拉姆斯亦可称为稳健乐派。换言之,前者为浪漫的古典主义者,他们都追随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后者则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者。二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构成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有机整体。探讨门德尔松钢琴音乐的艺术特征,以及由此形成的主要文化背景,有益于我们更全面而深入地认识浪漫主义音乐。诚然,门德尔松的钢琴音乐风格为他赢得了赞誉,也引起圈内同行的非议。但他对古典主义音乐遗产的尊重,以及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操和对德国音乐发展所做的历史性贡献,则是举世公认的。
注释:
①李秀军.西方浪漫主义音乐分析与鉴赏[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28.
②陈东.西方音乐史教程[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274.
③管谨义.欧洲著名音乐家评传[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296.
④刘延立,沈永华,高凌瀚,编译.西方音乐漫话[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262.
关键词:古典主义时期;和声风格;协和与不协和;审美意蕴
和声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人类音乐文化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历史的宏观视角观察,它构筑了和声风格的演变史,集中体现了音乐风格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其中涉及了历史长河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人们审美心里的变迁及哲学、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探讨;从微观视角分析,和声风格的变化归根于协和不协和关系的演变过程中,触及到对于和声本体的理论研究、音乐创作与实践归纳等。
本文就协和不协和的动态关系来探求古典主义时期和声风格及所隐含的审美意蕴。
一、协和观念的成熟使情感表达、理性观念、形式美获得统一
以“古典”命名的音乐断代史通常指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的欧洲音乐的发展,经过“启蒙运动”和“狂飙突进运动”的洗礼,逐渐走向了成熟。在人文思想的影响下,音乐也变的大众化、平民化起来。音乐家们渴望一种“世界主义”的艺术,“一种被许多人喜爱,而不是只被一国、一省或一个特定民族所接受的音乐风格。”保罗・亨利・朗说:“古典时代四周充满着音乐,好似四周环绕着镜子,反射生活的光辉。因此这个时代的音乐是生活的音乐。音乐与生活的外在形式息息相关,生活的每个场合都离不开音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身心健康,举止堂正,风度优雅;人意识到自身的内心和谐,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古典主义审美的内涵和价值取向。
古典主义时期,随着主调音乐占据了主导地位,大小调功能和声已成为一种定型的技法体系,其严谨的T-S-D-T功能逻辑成为创作实践中作曲家们共同遵循的准则。协和的观念也不仅仅是孤立的、个别的音程或三和弦,更多的是音乐之间上下文的关系,音乐主题间的对比与融合,横向上序列进的稳定、不稳定的音乐行进化体现着古典调性的中心逻辑,而附属和弦的广泛和规则地运用所产生的离调手法进一步加强,突出了对协和的主三和弦的期待。协和观念至此获得了质的飞跃,从而促进了古典奏鸣曲式结构的确立,促进了古典奏鸣曲、交响曲、室内乐、协奏曲等器乐体裁的成熟,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音乐自身形式美的关注和偏爱。
二、协和与不协和的关系反映出人们审美上感性与理性的完美平衡。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并不是巴洛克的直接延续和继承,两者在18世纪30――50年代使并行发展和同时存在的。席卷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它们将音乐从宗教神学和王公贵族的手中释放出来,使之归于民众,复归于普通人的生活。同时,18世纪以来,欧洲各国新兴的市民阶层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公开的音乐会越来越多,市民的生活也因此而丰富精彩。
1.前古典主义时期洛可可风格、华丽风格、情感风格的和声内涵与审美。
洛可可风格:来源于对装饰艺术中典雅精致、轻盈飘逸、风格的描述。音乐上的洛可可风格主要体现在以库普兰为代表的法国键盘音乐上。他的主要用二部曲式和回旋曲式结构写成的键盘作品中表现出的轻巧、优雅,被后来的作曲家延续、发展,成为前古典主义时期沿用的风格之一以及维也纳古典乐派典雅风格的来源因素之一。在《羽管键琴作品集》第二卷组曲里的一首小曲《风流雅士》中的一个片段:
其中精美的装饰音尤其表现出当时法宫廷艺术特有的审美趣味。法国美学观念认为:音乐可以陶醉人,娱乐人,也许可以打动人,但不可以产生眼泪和激情。其后,意大利作曲家D. 斯卡拉蒂继承和发展了库普兰的传统,在他的键盘奏鸣曲中,突出体现了18世纪新的主调风格,其奏鸣曲内部结构已显露出古典奏鸣曲式的萌芽。其中他的《D大调奏鸣曲》除了辉煌的技巧,还有相当尖锐的不协和音,在和声的节奏放慢的基础上运用多动机的手法,预示了前古典主义的风格。
华丽风格:它接近于洛可可风格,但这种风格中散发出的热情与活泼却是洛可可所缺少的,它可以与18世纪的优雅时尚相匹配。
情感风格:以C.P.E巴赫的交响曲和键盘奏鸣曲为代表。这种风格与巴洛克时期追求类型化的情感表现不同,它脱胎于“华丽风格”,但更注重内在的激情,避免过多外在的装饰。它与18世纪中叶流行于德国北部,与德国狂飙运动的浪漫精神相连。
三种不同的风格与已处于尾声阶段的巴洛克风格交织在一起,反映了18世纪前叶的和声风格与审美面貌。另外以斯塔米兹为代表的曼海姆乐派的主调风格已完全确立,格鲁克的歌剧改革等,总之这一时期多声音乐作品中在遵循功能和声逻辑前提下,以成熟的协和观念为主导,协和与不协和的关系平衡稳定,和声织体、节奏运用较之以往更加灵活多变,主题间的对比与调性布局逐渐凸现出来。
2.维也纳古典乐派――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和声内涵与审美。
被称作“音乐之都”的维也纳,地处欧洲中心及各国文化的交融处,这座城市的音乐生活,为三位大师提供了丰富的音乐环境。维也纳古典乐派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高体现,是对成熟的古典主义协和观念最完美的音乐诠释。其作品中凸显出的典雅、均衡、严谨的和声风格鲜明地体现出和声上的协和与不协和的丰富的平衡关系以及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这一切均体现在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前期的创作中。
(1)被称为“交响曲之父”的海顿总共创作了108首交响曲,其中1791年后在伦敦写作的12首“伦敦交响曲”体现了海顿写作交响曲近40年的最高造诣。他不仅将交响曲定型为四个乐章结构,而且将各乐章的不同性质与常用曲式稳定下来。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行板、慢板,即整个交响曲中最慢的部分;第三乐章:用带三声中部的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快板或比第一乐章更快的急板。除此之外,他对弦乐四重奏也贡献突出,此时四重奏的形式结构与技巧已臻完美,四重奏的各个声部作为彼此“交谈”的平等角色更为匀称协调,不再像早期作品那样仅突出某一声部。
此外,海顿的两部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审美趣味。
(2)在西方音乐的历史中,只有莫扎特被毫无疑义地公认为稀世之才,在他眼中,每一种情景和任人物都变成了音乐,而音乐是他的语言。作为歌剧大师,莫扎特的歌剧作品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继格鲁克之后,给歌剧这种艺术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他强调诗词要顺从于歌唱;角色性格的刻画与内心情感的表述,是令人信服的美妙音乐来实现的,特别是赋予重唱以巨大魅力,从而达到了当时歌剧艺术前所未有的高度。《费加罗的婚礼》第三幕第十八分曲――六重唱甚至用了奏鸣曲原则写成,曲中出现的个主题的性格冲突与解决,主属调性的对比与统一,使人物的个性得以充分释放开来。
在最后一部歌剧《魔笛》中:
根据歌词大意及和声分析,不难看出此分曲的和声材料基本是E大调的S、SII、VI、VI,主要围绕S(SII)―V―I终止式的不断变化重复,来构成全曲的和声序进。进一步感悟会发现,不断重复的古典终止式似乎要说明,莫扎特不仅通过作为崇高和善良化身的祭祀的歌声,也通过强调明朗的大调性的完满和声终止来表达他和他所处时代的人们对社会、对人与人关系的理想追求。
由此看来莫扎特用音乐表达人性的精神,展示了这一时期的人们追求“智慧、美丽和力量”的审美理想。
(3)提起“乐圣”,当然是贝多芬,一般来讲,贝多芬的创作分三个时期,早期也称波恩时期,中期即成熟时期和晚期。贝多芬中期的创作更直接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人们思想、审美的丰富内涵。此时期贝多芬的创作,一方面继承了以海顿、莫扎特为代表的古典传统,另一方面,其独特风格的成熟定性除个性特征和个人的遭遇外,更多的是受到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与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因此,“他在和声风格上表现出一种展是辩证发展的戏剧矛盾冲突的和声语汇,一种展示“崇高”审美内涵的和声语汇。”他的和声风格与前辈相比发生了巨大转变,同时也造成了音乐形象塑造上的本质变化,造成了人们审美趣味由典雅转向崇高。在贝多芬的《f小调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现。
三、半音化的表情作用使人们的审美诉求进一步扩展
海顿的半音化大都属于点缀装饰,穿插烘托、色彩对比等,增加色彩和表现力;莫扎特的半音化在旋律与和声方面都超出了一般偶作点缀性装饰或在过渡乐句时使用的局限,而在半音化运用方面显示其大胆创新;贝多芬的半音化常常并非由音与音之间的半音进行所构成,而是由动机的半音模进,或者是动机的半音移调模进所形成。
四、理论的成熟丰富了古典主义时期的协和观念
拉莫的和声理论体现了成熟的古典主义协和观念。其《和声学》是18世纪法国哲学家代表的唯物主义思想的反映。启蒙运动涉及了宗教、哲学、教育等各个领域,将音乐推向世俗化大众化,体现着人们对新生活的憧憬与渴望。黑格尔的美学表达了审美心理的辩证法:“人类审美理想的形成应该是普遍力量与具体个性的统一,是性格的丰富性、明确性与坚定性的统一,应该是先于鲜明生动的感性形象中传达出人类深沉的自我意识。”
总结与思考
古典主义时期所呈现的典雅、均衡、严谨的和声风格与审美意蕴,归根于“音乐经典”,这些出自于大作曲家之手,在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勇于创造性地面对音乐传统的法则、语汇、结构和各种已有的手段,用彰显个性色彩的艺术思想与创作实践展示创作者的生命感悟和人文关怀。这样的“音乐经典”既呈现出鲜明的个性艺术追求,有具有呼唤时代精神的强大气场,它留给人们的肯定是不受时空限制的艺术景致和普世情怀,因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渗透着世代连接的审美依恋。它使艺术超越了世代与地域,让人类共享对人世间真、善、美的向往与挚爱。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浪漫主义音乐历史分期历史根源艺术特征
一、浪漫主义音乐的历史分期
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拥有众多璀璨的明星,这一时期是欧洲音乐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阶段。但浪漫主义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以它来命名的浪漫主义音乐也显得有些模糊,因而学术界关于其历史分期的界定也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浪漫本为幻想的意思,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浪漫主义音乐泛指19至20世纪初欧洲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作曲派别。于润洋先生主编的《西方音乐通史》中的界定与此类似,不过此书列出了具体的年代和有代表的音乐家而显得更具体,“这是指19世纪前后一百多年(1790—1910年)的西方音乐历史,即浪漫主义作为主导潮流支配和指导大多数作曲家的时期。它所涵盖的是从贝多芬的晚期作品,罗西尼的歌剧、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到勋伯格‘不协和音解放’之前的初期作品,以及理查德·斯特劳斯那些被‘现代主义’拒绝的作品……阶段分期:早期,舒伯特、韦伯(19世纪10—20年代);盛期,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柏辽兹(30—40年代);中后期,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40—80年代);晚期,布鲁克纳、、理查德·斯特劳斯(90年代到20世纪初)。期间还穿插有法国、意大利歌剧以及与此并行或独立的欧洲各民族乐派的线索。”①上述界定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说法。舒伯特同贝多芬都是承上启下的人物,二者均在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之间留下过探索的轨迹。从狭义来讲,舒伯特的音乐相对而言更能体现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其声乐作品中的诗情画意、器乐作品中的声乐化倾向令人耳目一新,而且这种现象迅速在其后多位音乐家当中得到扩展,最终蔓延为浩浩荡荡的浪漫音乐风情。
二、浪漫主义音乐产生的历史根源
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它与法国的“启蒙运动”及受此影响而出现的德国“狂飙突进运动”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启蒙主义者以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为代表,他们最为强调理性的力量,提倡个性自由和权利平等。理性在这一时期成了衡量一切的尺度。启蒙运动以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神权的面貌出现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对同期音乐家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欧洲自由的人文主义浪潮迅猛发展,并最终爆发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革命虽以失败而告终,但身处历史进程中的人们在思想和情绪上均发生了新的变化,古典主义“理性的自由”被“感性的自由”所代替,“庄严的图像”仿佛都打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人们常用一些与古典主义相对比的词句来形容浪漫主义:感情与理性、主体与客体、本能与理智、想象与规范、神秘与常识、超自然与可理解、无尽的渴望与节制条理……这前一半的词汇确实描述了浪漫主义的特征。”②文学最初显露了这方面的倾向,从而形成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而文学又促成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形成。
三、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特征
1.主观性与抒情性
与古典主义音乐家遵从理性、克制情感不同,浪漫主义音乐家极为侧重主观情绪的表达。受历史原因影响,他们思想上出现了悲观、失落、忧郁、苦闷等情绪,只有在艺术创作中,个体对于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才能得以实现,以此来模拟现实生活。“它时而陷入悲观厌世的苦闷中,时而感到愤慨或慷慨悲凉,时而表现出坚毅不屈的精神,而且主人公形象实际上大多数蕴含着作曲家自己的形象,有强烈的主观色彩。”③这正与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相吻合——“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是在强调‘人’和他的本性,突出‘个人’是感觉的中心、感情的焦点、幻想的主体,这个‘人’需要自我肯定、自我崇拜、自我想象以至自我宣泄。”④
2.浓郁的自然风情与自传性
浪漫主义音乐家为了寻求精神的慰藉,往往寄情于景,在大自然中尽情抒发自我的情感,把它当作自身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在这个世界里调和现实生活的种种失意和不满,所以这种抒情具有明显的个人印记,仿佛是作曲家的传记。舒伯特的两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和《冬之旅》,舒曼的《诗人之恋》以及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等作品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自传性的美学追求,因而自传性就构成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另一特征。
3.民间音乐情调
浪漫主义音乐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使得他们极为重视民族民间音乐,并积极吸收其中的创作素材,在音乐中彰显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美丽传说。作品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成为这一时期音乐发展的一大亮点,这一亮点又在民族独立呼声高涨的国家中直接促成了民族乐派的形成。例如波兰的肖邦、匈牙利的李斯特、捷克的斯美塔那等。
4.新颖的表现手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追求,浪漫主义音乐家不断创新,在古典主义音乐发展的基础上,在音乐的表现手法和体裁上进行了很大的变更。如:“大幅度起伏的歌唱性旋律运用到奏鸣、交响套曲领域,扩大了和声范围和表现功能,丰富了和声的色彩,乐队变得更响亮、阵容更大了,因此,配器手法也更加丰富多彩了。更为重要的是,音乐家所赋予的具有一定表情意义的音响都能表达出来。开拓了标题性音乐领域,音乐与其他门类的艺术(特别是文学)得到前所未有的融合与发展。”⑤在这些表现手法的基础上,浪漫主义音乐家又创造出了许多独特的音乐体裁,如交响诗、无词歌、船歌、摇篮曲、狂想曲、音乐会序曲等。其形式特别,使人耳目一新,这些体裁形式在当时乃至现代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而所有的外在形式都服务于浪漫主义整体的美学思想。
古典主义音乐过后,自由、平等、博爱已不再吸引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幻想和感性。在德、奥音乐基础上,浪漫主义音乐家别开新路、竞相争芳,文学与音乐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声乐与器乐结合的二重性及有节制的感性等均构成了音乐史上一座秀丽的花园。
注释:
①于润洋编著.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8月,第217页.
②④同上,第218页.
关 键 词 :浪漫主义音乐 历史分期 历史根源 艺术特征
一、浪漫主义音乐的历史分期
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拥有众多璀璨的明星,这一时期是欧洲音乐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阶段。但浪漫主义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以它来命名的浪漫主义音乐也显得有些模糊,因而学术界关于其历史分期的界定也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浪漫本为幻想的意思,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浪漫主义音乐泛指19至20世纪初欧洲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作曲派别。于润洋先生主编的《西方音乐通史》中的界定与此类似,不过此书列出了具体的年代和有代表的音乐家而显得更具体,“这是指19世纪前后一百多年(1790—1910年)的西方音乐历史,即浪漫主义作为主导潮流支配和指导大多数作曲家的时期。它所涵盖的是从贝多芬的晚期作品,罗西尼的歌剧、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到勋伯格‘不协和音解放’之前的初期作品,以及理查德·斯特劳斯那些被‘现代主义’拒绝的作品……阶段分期:早期,舒伯特、韦伯(19世纪10—20年代);盛期,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柏辽兹(30—40年代);中后期,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40—80年代);晚期,布鲁克纳、马勒、理查德·斯特劳斯(90年代到20世纪初)。期间还穿插有法国、意大利歌剧以及与此并行或独立的欧洲各民族乐派的线索。”①上述界定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说法。舒伯特同贝多芬都是承上启下的人物,二者均在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之间留下过探索的轨迹。从狭义来讲,舒伯特的音乐相对而言更能体现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其声乐作品中的诗情画意、器乐作品中的声乐化倾向令人耳目一新,而且这种现象迅速在其后多位音乐家当中得到扩展,最终蔓延为浩浩荡荡的浪漫音乐风情。
二、浪漫主义音乐产生的历史根源
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它与法国的“启蒙运动”及受此影响而出现的德国“狂飙突进运动”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启蒙主义者以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为代表,他们最为强调理性的力量,提倡个性自由和权利平等。理性在这一时期成了衡量一切的尺度。启蒙运动以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神权的面貌出现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对同期音乐家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欧洲自由的人文主义浪潮迅猛发展,并最终爆发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革命虽以失败而告终,但身处历史进程中的人们在思想和情绪上均发生了新的变化,古典主义“理性的自由”被“感性的自由”所代替,“庄严的图像”仿佛都打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人们常用一些与古典主义相对比的词句来形容浪漫主义:感情与理性、主体与客体、本能与理智、想象与规范、神秘与常识、超自然与可理解、无尽的渴望与节制条理……这前一半的词汇确实描述了浪漫主义的特征。”②文学最初显露了这方面的倾向,从而形成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而文学又促成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形成。
三、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特征
1.主观性与抒情性
与古典主义音乐家遵从理性、克制情感不同,浪漫主义音乐家极为侧重主观情绪的表达。受历史原因影响,他们思想上出现了悲观、失落、忧郁、苦闷等情绪,只有在艺术创作中,个体对于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才能得以实现,以此来模拟现实生活。“它时而陷入悲观厌世的苦闷中,时而感到愤慨或慷慨悲凉,时而表现出坚毅不屈的精神,而且主人公形象实际上大多数蕴含着作曲家自己的形象,有强烈的主观色彩。”③这正与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相吻合——“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是在强调‘人’和他的本性,突出‘个人’是感觉的中心、感情的焦点、幻想的主体,这个‘人’需要自我肯定、自我崇拜、自我想象以至自我宣泄。”④
转贴于
2.浓郁的自然风情与自传性
浪漫主义音乐家为了寻求精神的慰藉,往往寄情于景,在大自然中尽情抒发自我的情感,把它当作自身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在这个世界里调和现实生活的种种失意和不满,所以这种抒情具有明显的个人印记,仿佛是作曲家的传记。舒伯特的两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和《冬之旅》,舒曼的《诗人之恋》以及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等作品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自传性的美学追求,因而自传性就构成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另一特征。
3.民间音乐情调
浪漫主义音乐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使得他们极为重视民族民间音乐,并积极吸收其中的创作素材,在音乐中彰显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美丽传说。作品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成为这一时期音乐发展的一大亮点,这一亮点又在民族独立呼声高涨的国家中直接促成了民族乐派的形成。例如波兰的肖邦、匈牙利的李斯特、捷克的斯美塔那等。
4.新颖的表现手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追求,浪漫主义音乐家不断创新,在古典主义音乐发展的基础上,在音乐的表现手法和体裁上进行了很大的变更。如:“大幅度起伏的歌唱性旋律运用到奏鸣、交响套曲领域,扩大了和声范围和表现功能,丰富了和声的色彩,乐队变得更响亮、阵容更大了,因此,配器手法也更加丰富多彩了。更为重要的是,音乐家所赋予的具有一定表情意义的音响都能表达出来。开拓了标题性音乐领域,音乐与其他门类的艺术(特别是文学)得到前所未有的融合与发展。”⑤在这些表现手法的基础上,浪漫主义音乐家又创造出了许多独特的音乐体裁,如交响诗、无词歌、船歌、摇篮曲、狂想曲、音乐会序曲等。其形式特别,使人耳目一新,这些体裁形式在当时乃至现代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而所有的外在形式都服务于浪漫主义整体的美学思想。
古典主义音乐过后,自由、平等、博爱已不再吸引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幻想和感性。在德、奥音乐基础上,浪漫主义音乐家别开新路、竞相争芳,文学与音乐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声乐与器乐结合的二重性及有节制的感性等均构成了音乐史上一座秀丽的花园。
注释 :
①于润洋编著.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8月,第217页.
②④同上,第218页.
首先,它吸收和借鉴了近代小提琴演奏的发展成果。
小提琴艺术发展的几百年来,演奏家一直在探索和发掘它的各种潜能。经过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尝试和努力,到了今天,小提琴的演奏终于发展到了成熟而辉煌的阶段。
科列利,意大利著名的小提琴家,他生活在巴洛克时期,他用毕生的心血为早期的小提琴演奏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这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是,他首次将各种不同流派不同地域的演奏方法和技巧,加以归类、整理,甚至是改进,例如:弓法艺术在科列利的发展下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展和提高,除此以外,他还高度肯定了小提琴演奏的歌唱性特点。他创作的许多符合小提琴歌唱性性能的奏鸣曲,将小提琴引向了纯器乐音乐的发展道路。他也被称为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奠基人。
科列里之后的另一座小提琴艺术上的高峰,就是巴赫。巴赫作为复调音乐的代表人,在小提琴创作领域也有很高的建树,他打破了小提琴作为单旋律音乐乐器的瓶颈,大胆地将复调因素大量移植到了小提琴的作品中去,开创了一个“小提琴演奏复调”的新境界。到了十九世纪,小提琴艺术的发展开始进入空前繁荣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作品无论在数量,还是类型上,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高。其中既有专业作曲家的加入,创作出大量结构严谨、风格多样的小提琴精品;同时也涌现出大批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由于小提琴演奏家们对于乐器的性能以及表现范围更为精通,因此他们的表现在一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了小提琴的艺术往更高的层面发展。譬如像帕加尼尼、萨拉撒蒂、维利亚夫斯基以及伊萨依的老师维厄唐等人所创作的小提琴作品,其中的炫技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伊萨依的《阿拉曼德舞曲》很好地吸收和借鉴了前辈们所创造的辉煌成就,运用了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技巧,如左手滑音演奏、和声体系的新鲜元素、用左手和右手分别演奏的拨弦、双音同时演奏颤指颤音等,以上种种,综合在一起,从而把小提琴美妙的音色表现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力度与速度的对比极其鲜明、夸张。虽然采用了古典曲式,却在技巧类型、色彩变化、演奏难度上都明显具有现代小提琴的演奏特点。
其次,它将近代小提琴演奏技术推向新的高度。
在漫长的小提琴艺术发展历程中,欧仁・伊萨依所创作的作品,与科列利、帕加尼尼、巴赫、萨拉撒蒂等著名的艺术大师们相比较,毫不逊色。他的大胆与创新,实现了小提琴音乐和技巧的再一次飞跃和提高,伊萨依不愧为具有突出贡献的小提琴艺术大师。
小提琴作品的创作,在当时可用的技巧和手法已经非常丰富,但伊萨依并没有在已有的基础上停止不前。系统地将当时的小提琴左右手技巧进行综合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最主要的发展成果多数还是针对主调音乐来进行的,例如意大利著名的魔鬼级演奏大师帕格尼尼,他最擅长的就是将朗朗上口的民间旋律,通过变奏曲的形式演变成大量炫技性乐章。这种创作方法不仅在小提琴作品中大量流行,也深深影响了李斯特等钢琴作曲家。主调音乐成为当时音乐创作的主流。而伊萨依则另辟蹊径,将各种炫技性的小提琴技巧,创造性地运用于多声部音乐中来,这也是这部《无伴奏奏鸣曲》对于小提琴多声部演奏的重大贡献。在巴洛克时期,就有作曲家开始了小提琴多声部的创作,尤其是巴赫,用丰富的和声和对位法,使得只有四根琴弦的小提琴具有了张力和管风琴般恢弘雄伟的气魄。但由于那个时期的小提琴整体演奏水平并不是很高,一般只能局限于中低把位,甚至是三把位以内,音域没有得到全面挖掘,把位开发尚未完善,因此,技巧的突破成为了小提琴多声部音乐创作的一大困难。伊萨依所创作的《无伴奏奏鸣曲》则完全克服了这一问题,他将近代以来小提琴在技巧等方面已经发展所取得的各项成果,进行了综合的运用和提炼,多声部、复调音乐这项在巴赫时期已经被引进的内容,在他的笔下进一步融入小提琴领域,如把位的扩张、弓法的组合、音域的扩展,甚至是和弦的演奏形态以及演奏过程中的力度、指法等等细节都被再次赋予了丰富而有深度的内涵,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技巧空间,使小提琴多声部音乐充满了炫技性。
伊萨依在创作方面的另一个贡献就是,不同于一般作曲家依托复杂的调性变换来发展音乐材料,他更多的是利用高难度的技巧,通过不停的变化来推动音乐的发展。作为一个小提琴演奏家,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发现伊萨依加入了很多即兴性的乐段,一方面打破原有一成不变的曲式结构,给听众带来新鲜感,也使整部作品富有极强的炫技性色彩。
再者,它提倡技巧为情感服务。
仅仅具有华丽的技巧,并不能被称作一部伟大的作品。伊萨依的这部《无伴奏奏鸣曲》之所以能被称为“近代小提琴创作的里程碑”,是因为它不仅技巧难度大,还具备了丰富的感情内涵。伊萨依本人坚持“技巧是为情感服务”的。尽管在创作中,他运用到了各种音乐语言、音乐织体,采用了多种高难度的技巧手段,但绝不是“为了技巧而技巧”,正与之相反,恰恰是为了是音乐能够具有更多更丰富的内容,而加入了技巧的运用以及发展,是因为有了技巧的推动和带引,音乐中所饱含的情感才能在音响所创造出的巨大张力之中得到尽情的宣泄与释放。同时,也使得技巧不再只是僵硬和空洞的代名词,而赋予它推动音乐发展的使命。
最重要的是,《萨拉班德舞曲》代表了新古典主义音乐思想与个性释放的结合。
整个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思想是绝对的主角。然而纵观艺术发展史,其发展的趋向总是在主观和客观、感性和理性两极中来回摆动,衍生出变化纷繁的风格。“物极必反”,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在意识形态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的人开始主张情绪的极端宣泄,感情粗放,或纯粹描述虚幻美景。这些音乐思想逐渐演变成了表现主义已经印象主义音乐。然后另一些人,号召作曲家清醒认真,构思明确,适度表现,他们随之形成了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音乐是二十世纪主要流派的其中一支,它的特征就是,对早期的古典主义,甚至是古典主义之前的音乐风格的复兴和发展。新古典主义的鼎盛时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大约在1920年左右,意大利作曲家布索尼发表《新的古典主义》宣言,1924年,斯特拉文斯基又明确提出“回到巴赫”的口号,希望把巴赫的曲式逻辑、结构与现代音乐语言的最新手段结合起来,这一号召得到了普遍的响应。
音乐不仅可以调节枯燥乏味的生活,使生活充满情调和乐趣,还可以使人们紧张、疲惫的神经得到放松,利于人们身体的健康发展。而其最奇妙的力量就在于它能够让我们超越精神的限制,让漂泊的灵魂有归处。
一、古典浪漫主义的音乐
在古老的时候,人们就发现了音乐本身的迷人之处,并将其发展成为了一种艺术。而真正的古典浪漫主义音乐是在法国大革命中孕育出来的。那个时候,人们开始崇尚新的自由,有了自己更为主观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对未来的热爱之情。
过去,古典和浪漫是两个派别的音乐风格。在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艺术中,其音乐较为世俗化,因为古典主义音乐追求的是一种宁静、典雅的精神世界,而浪漫主义却是想要书法一种如痴如醉的感情世界。虽然二者不一,但是,浪漫主义音乐承袭了古典主义音乐的传统,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究。正是因为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的共同出现甚至并存,是因为它们符合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世界,使得音乐不仅仅作为一门艺术,更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被普及到人们的内心生活和周遭世界中。
二、西方现代音乐
在音乐史上,人们对于“西方现代音乐”的划分时间是在二十世纪之后。二十世纪时,由于战争频繁、社会动乱、经济危机等等原因导致人们对于宗教的和平、博爱等信仰开始发生了动摇,越来越多的人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感到紧张与不安。人们在这样的现实中明白,生活并不是宗教所言的那么美好。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发现,传统的艺术已经不能反映这一时期的现实和情感。于是,人们为了用新的理念去重新看待世界,打破了传统艺术的束缚,在旋律、曲式结构、节奏等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研究。这种针对于现实的个性音乐在开始的时候让人们感到很难接受,音乐带着强烈的情感,使得现实被描绘得更加透彻和淋漓尽致,最后成为了西方世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三、古典浪漫音乐向西方现代音乐发展的必然性
爱迪生说:“音乐是唯一可以纵情而不会损害道德和宗教观念的享受”。古典浪漫主义是二十世纪前人们对于音乐的认识,而二十世纪后,西方现代音乐的产生使得无论是人们的情感内涵的变化,还是音乐本身的形态的构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时代背景的改变使得西方现代音乐逐渐成为音乐艺术的主流。这种典雅、平静、如痴如醉的情感艺术经过漫长的岁月,终于在十九世纪的人文主义使其使得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融合在一起。人们在音乐中表达的是一种对“人性”崇尚的情感。而到了二十世纪,由于世界动荡不安,人们生活在动乱的社会中,使得人们开始正眼看世界并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曾经想象的那么美好。一场“新音乐”的革命应运而生,当时的音乐是人们为了强调一种新情感。这种新音乐很难再像过去用统一的古典主义或者浪漫主义的风格进行概括。只能说这样的新音乐即西方现代音乐反叛传统的思想感情得到了鲜明的反映。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西方现代音乐的发展逐渐盖过了古典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
(二)艺术家们创作的视觉角度开始发生改变。从古希腊到人文主义时期。传统的古典音乐一直生生不息,而浪漫主义也是逐渐融入了古典音乐中。在古希腊时期,音乐是通过神话的传说被演绎出来,音乐作品所想要表达的一些情感内容都具有普遍的主观情感即为了净化人们的思想和灵魂,陶冶性情。到了二十世纪,一些艺术家为了反抗,通过这种艺术创作进行革命,这时的艺术作品所流露出来的革命情感被突显出来。这种创作的视觉角度极大影响了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解。这种强调自我的艺术价值观点,显而易见地预示了在二十世纪后音乐艺术将会更个性鲜明。
(三)音乐技法的变异更贴近人们的生活节奏。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技法、旋律的线条都是异常的波浪式起伏、押韵。但二十世纪后出现的音乐技法,都是以简短、破碎、毫无韵律的旋律线条作为新的旋律特征出现。古典浪漫主义的基础旋律之所以被肢解,是因为自二十世纪动乱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转变,生活节奏的加快、思维观念的变化等等原因,使得极少抒情且旋律零碎的现代音乐开始被人们接受。
三、西方现代音乐发展的必然性
西方现代主义音乐艺术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音乐技法的改变上。利用音阶、节奏等等创建新的音乐语言。同时,也由于其在节拍和节奏上都形成了一种不对称的错位感,让每一个音乐声符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许多西方现代音乐往往都是采用新奇的音乐手法,改变了音乐的基本结构,这种方法虽然完全脱离了传统的古典浪漫音乐主义的音乐结构,但其因为在不同的音乐类型中有不同的表现手法的这一独特之处,使得这种随意性音乐也逐渐成为另一种音乐风格。
西方现代音乐在剔除古典浪漫主义的柔和后,用另一种方式将人们内心的情感世界刻画出来,充分反映了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世界状态。同时,因为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缓慢、悠然的古典浪漫音乐已经不能在使人们用过去的心态去欣赏,因此,西方现代音乐发展必然会取代古典浪漫主义音乐。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
一、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演奏速度比较适度,既不太快,也不太慢,对比强烈而略带夸张,节奏活跃而律动,旋律精致而富于表现力,跳跃且连绵不断!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主要以复调音乐为主,即由几个并行的线条构成,一般不分主次,即使有所突出,也仍然应该保持几个声部的独立进行。复调音乐是多层面、多线条、多重性的复杂思维。演奏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作品应重视每个音的触键,不但每个音符要有良好的音质,而且注意每个线条的歌唱性,同时注意使各个声部之间组织成良好的声部关系,在纵、横两方面把音乐组织成完美的整体。由于巴洛克时期古钢琴力度变化很小,因此,通常靠奏法和装饰音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从奏法上看,主要采用断奏和连奏进行对比。如J.S.巴赫的音乐,诞生于巴洛克文化背景之中,巴赫身处巴洛克后期,他的音乐通过深化复调表现手段,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相联系;通过深化咏叹调与抒情性,与17世纪的意大利相联系;又通过深化装饰音等,联系17世纪的法国。他以极强的能力包容了一切而又改造了一切。
二、古典主义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在处理时,演奏速度比巴洛克时期有很大提高,基本上速度往两头扩张。贝多芬的快板乐章比海顿、莫扎特又快的多,而表现力深刻的慢板乐章往往更慢。古典时期由于“槌子琴”的出现,音量增大了,可以用不同的触键来做渐强、渐弱的变化,因而音乐表现力比巴洛克时期更为丰富了。如果说在海顿、莫扎特时代还比较局限于发明的“槌子琴”,那么到了贝多芬时期又有更大的发展,力度幅度明显增大。古典主义时期主调音乐代替复调音乐,以“旋律与和声背景”为主体的主调音乐占据首要地位。由“主-下属-属-主”建立起来的功能和声及其调性关系体系成为音乐结构的骨架。和声成为非常重要的因素,钢琴的织体完全变了,有主旋律、有伴奏、而不是像复调音乐时期是几个旋律并行。古典主义时期钢琴的声音与古钢琴完全不一样,莫扎特、海顿的声音更清晰,他们更强调手指的颗粒性、清晰度和透明度。而贝多芬声音结实、雄厚,因为他的音乐内容常常是富于戏剧性的,他要求声音的音量和厚度大大地超过莫扎特和海顿。古典主义时期由于钢琴的变革,在钢琴上可以弹出比较好的连奏,特别是贝多芬的某些作品中,强调非常连的声音,连奏成为重要的、新的因素。古典主义时期海顿、莫扎特的装饰音基本继承了巴赫的传统,但贝多芬的装饰音则略为复杂:第一,颤音从原音开始;第二,颤音的数量较自由,不像巴罗克时期那么严谨,而是采用尽可能快的自由节奏颤音,显示出越来越快的趋势。
三、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在形式上无拘无束,自由奔放。擅长抒情和描绘的手法,强调表现个性和民族性。速度幅度与力度比古典时期又有较大的扩张。例如:莫扎特用p、f、ff出现在(A小调奏鸣曲K.Nr 310)这一作品里。贝多芬用PPP、ff。李斯特甚至用ffff。浪漫派音乐强调表现人的感情:热情、激动、悲伤等,因此力度的起伏很大,音乐的表现力也就更丰富了。浪漫主义时期和声丰富多彩,通过运用和弦外音,以及远关系转调等手法来获得新鲜的和声效果。钢琴织体的写法也有很大不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主要是抒发个人情感,所以旋律很重要,声音的美非常重要。声音的多层次是浪漫派音乐的最大特点,旋律本身的歌长唱性、旋律与伴奏的层次非常重要。浪漫主义时期是音乐大师层出不穷的时期,他们使钢琴的技巧和表现都达到从未有过的高度。浪漫乐派的音乐自由奔放,形式上无拘无束,喜用抒情和描写,民族民间因素大大增加,标题性也很强,与大自然密切结合,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民族性。有非常富于歌唱性的连奏和非常短促的跳音,踏板的使用更复杂、更精细。肖邦是十九世纪欧洲乐坛上的一颗明星。他那些诗意浓郁、充满着震憾人心的抒情性和戏剧性力量的不朽作品,代表着“黄金时代”的浪漫主义音乐。同时,他的创作又具有强烈的波兰民族气质和情感内容,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一方面以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家的杰出代表著称,另一方面以欧洲十九世纪民族乐派的奠基人载入史册。肖邦之所以伟大,也正因为他把浪漫主义的时代风格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内容紧密地融合在音乐作品中。李斯特的钢琴作品热情、宏伟而又具有富于诗意的描绘。音乐丰富而独特的表现手法使钢琴音乐获得了管弦乐队般的效果,大大扩展了钢琴音乐表现生活的可能,因此他的音乐在钢琴音乐艺术中享有特殊的地位。
四、印象主义时期
当历史走进20世纪的前夕,浪漫主义的钢琴音乐传统受到了印象主义创作手法的大胆挑战和革新,印象主义作曲家不在把音乐用来抒发个人的内心情感,而是用来描绘稍纵既逝的印象给人以感官的享受。法国作曲家德彪西被誉为印象派音乐大师。他的钢琴作品打破了传统和声的束缚,大胆运用了平行八度和四度和声,采用了古代教会使用的音阶,五声音阶和全音阶,大量运用了光和影的写诗手法创造了独特的、空幻、幽静、朦胧和飘忽不定的钢琴音响及丰富多彩的、情趣盎然、神秘莫测的“色彩”性音乐。他的音乐虽然是标题性的,但它不企图讲述一个故事或某些特定的情感,而是创造一种符合作品的主题或标题的情绪或气氛。他的音乐达到了近于忘我的境界,开拓了音乐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