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数字化教育手段范文

数字化教育手段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数字化教育手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数字化教育手段

第1篇

关键词:数字化;物理教学;课堂效率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技术逐渐进入物理课堂。各种数字化手段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更快、更准确地得出实验数据。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快速得出实验结论,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才能发挥数字化技术在物理课堂中的积极作用呢?前教育部部长陈至立说:“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不仅需要基础设施即硬件建设,还需要软件建设,更要有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一、数字化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1.数字化是必然趋势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是必然趋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能够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2.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教学手段必然会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物理课堂。数字化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些抽象的东西更形象、更逼真、更生动、更容易理解,提高了课堂效率。

3.数字化手段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数字化的运用可以节省实验时间,有效提高实验效率,快速准确地得出实验数据;数字化手段的运用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更逼真,效果更佳;数字化仪器的使用可以使一些传统方式无法解决的实验轻松地解决,让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

二、数字化手段在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亟须更新

数字化设备刚兴起时,大多数教师都和我一样,会有这样的认识:能用最简单的仪器和最普通的方法将实验做成功,效果就最好,它更加直观,更容易让学生信服。只有当遇到一些常规方法不易测量和不易处理的数据时,我们才想到借用数字化手段来解决。其实不然,我想,如果总是抱着这样一种态度的话,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会墨守成规,不会积极主动地去想想数字化手段的优势,总是按照固有的思想进行教学,就不会有很好的创新。

2.数字化技术与先进教学思想的有机融合

数字化实验技术为物理教学提供了先进的实验手段,但它并不代表先进的教学思想。只有将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与先进的教学思想有机地融合,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充分整合。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更要重视教学思想的转变,重视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基于数字化实验技术体现着先进的教学思想,这更有待于更多的教师从更广泛的角度去研究它,去适应它。

3.数字化技术培训至关重要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了解,我发现,许多学校花巨资引进了数字化实验室,但利用率却非常低,有的教师不敢用,有的教师不会用,还有的教师懒得用,数字化仪器几乎成为摆设。大多数情况下,数字化实验室犹如出嫁时才能穿出去的嫁衣。所以说,进行数字化技术方面的培训至关重要,迫在眉睫!

追求时尚本没有错,错在没有把时尚当作平常。也许,只有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对数字化技术这一新生事物多看几眼,多用心去想想,而不是用那么守旧,甚至是排斥的眼光去看待它的话,你才会发现它是那么的美,用起来是那么的顺手,它将会成为你的好帮手、好朋友。我坚信,广大一线教师将会越来越喜欢数字化教学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课堂效率也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阎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3.

[2]蔡铁权.物理教学论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视野下的中学物理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12.

第2篇

关键词:数字化/直观化/运用/拓展

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正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音乐课教学中。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中,钢琴集体课、视唱练耳、乐理、配器等课程已基本上采用了数字化教学手段,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已得到人们充分的肯定。那么在声乐教学中能否引入数字化教学手段呢?可以。

一、数字化教学手段使声乐教学直观化

声乐教学不同于音乐学科中的其他科目教学。它是一种非常抽象性的教学,除了外在的演唱表演外,它不再具备直观性,因此有人说声乐是音乐学科中最难教和最难学的科目。

声乐教学要能够象一些音乐理论课程和器乐课那样直观化就好了,很多教师和学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为声乐教学的直观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并正使它逐步变为现实。

传统的声乐教学,几乎全凭经验和感觉,教与学的双方往往要负出巨大的体力代价与时间代价。比如,老师要求学生某字或某段声音要“圆一点”、“亮一点”、声音位置要“高一点”、“低一点”等,这往往要在课堂上反复练习多次才能达到;再者,传统方式下的声乐教学是没有自身参照物的,有的参照物是教师的演唱和大师的录音磁带,学生无法听到自己真实的声音,教学中无法保持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和瞬间产生的歌唱灵感;对磁带的模仿又容易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削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创造能力,而现在,一台普通的多媒体电脑再加上一块数字音频卡(或能录音的声卡)及音频软件,就可以使声乐教学变的直观化了,这就是在声乐教学中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声音的波形进行分析,使声音能够看的见,从而使声乐教学直观化,这种直观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自己的身音为参照,切实感受声乐学习中的点滴,如声音的位置、咬字、音准等,这在下面的文章中将分制阐述。

二、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在声乐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实施环境

声乐教学所需要环境要求不是很高,各单位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决定,条件较好的单位,可以将数字化教学设备的档次配置的好一些,条件一般的单位只需配置一些基本设备就可以了。总的说来,利用数字化设备进行声乐教学,在设备硬件上应选用586档次电脑,一块数字音频卡(或较高档次能录音的声卡),一支麦克风和一对监听音箱,以及相应的数字音频软件,如CoolEdiePro、Mw3、CakeWalk6.0以上的软件等;在外部环境上,上小课要求有一间相对独立的房间,大课可单独设立或与音乐多媒体教室共用,只要环境对录音影响不大就行。值得注意的是,在麦克风和监听的选择上,有条件的单位可尽量购置好一些的器材,上大课的地方对监听要求高一些,以提高声音的保真度。此外,还要求教师要有熟练的音频软件操技能及相关设备的操作能力。

2.以分析波形文件为参照,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认识和客观评价能力

前面已经提到,传统的声乐教学是非常抽象的,不具备直观性,我们在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时,应充分发挥其优越性,使声乐教学变的直观化。其做法是:有针对性地把学生演唱的段落录下来,把几次演唱的声音做比较,帮助学生找出良好的声音状态,使学生感受到如何调动自己的歌唱状态才是正确的。下面我们以歌曲《松花江上》(男高音演唱)为例来谈数字化教学手段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1)歌唱状态与音色的修正在正式进入歌曲演唱的教学前,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练声训练。必要的练声训练,是教学生把握正确的歌唱状态的基本途径,这时我们可选择地把学生没有进入状态前的声音和进入状态后的声音录下来,进行波形对比分析,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波形状态是,未进入状态前的声音振动不明显,声响力度弱,进入状态后的波形振动明显且规则,声响力度较强,通过对这两条直观的波形状态分析,能够使学生认识、感受到歌唱状态下身体的运动状态,明白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协作,从而加强歌唱状态的记忆。随着歌唱状态的进入,教师可向学生讲授男高音在不同音区的声音特点,帮助学生找到良好的声音位置,抓住练习中出现的瞬间灵感,以获得较强的歌唱记忆。如在练习至高声区时,教师常说口腔打开,气息下沉支持等。说起来非常容易,但学生做起来就未必轻松,这时教师可将学生在高声区的练声全部录下,直至最好的一遍停下,听录音、看波形、分析并找出良好状态下的波形段落,让学生对比音色变化的细微感觉,如口腔未充分打开时的“扁”,气息不足及上浮时的“白”与“涩”,学生在对照录音后可再次练习、比较,这样可使学生较快地找到声音的正确位置,并且还不容易丢失这种正确的歌唱状态。(2)咬字、吐字的纠正歌曲《松花江上》的开头处于男高音的中低音区(1=bE),“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一句中的“我”字容易造成归韵时间长的错误,从而浪费音符时值,影响乐曲的表达。这时教师可用铅笔工具修整波形时值或修改音头,标出归韵的时间点,把前后波形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取舍,这比教师说做多遍示范要便捷的多,学生的主客观感受力也都有所提高。再比如:“那里有森林煤矿”一句中的“那”字,声母发音是“L”还是“N”,通过录音对比学生很容易找出;在歌曲“爹娘啊”一句中,“爹”字需要用较强烈的音头来表达,但学生在演唱时常会顾忌音高、情绪等多种因素,把强调“爹”字的归韵形成很慢,教师此时会常停下来讲情绪,“爹”字要一气呵成,可往往是说了半天,学生仍然找不准点,收效不明显。如果教师面对屏幕,用铅笔工具先做出一个音头,标出时间点供学生参考使用,这会使学生一下就找出问题所在,从而省时省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音准的纠正:这里所说的音准问题是指因歌唱状态的不正确而引起的音准问题。声乐演唱中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特定的音区中,演唱者常会因声音的位置、气息等原因造成音准问题,这一问题很难解决,尤其是对于歌唱技能还不能够熟练运用的学生而言,更难解决此时的音准问题,因为在这种状态下,歌唱者的内心音高是准确的,是歌唱技术的不成熟造成了音准差异,在没有参照的情况下,演出者难以察觉,而听者一听就明白了。如“爹娘啊”这一句,“爹”字是乐曲的最高音,又是闭口音,很不好唱,音准容易偏低,此时,教师可将音高不准的波形裁剪下,先指出问题,然后修正音高,树立听觉上的准确,再告诉学生应将歌唱状态做细微的调整,如气息不够,咽腔打开不够,声音位置偏低等,这样可使学生在良好的歌唱状态下达到音高,而不是生硬的“够音高”。

(4)音乐感觉的培养:教师在完成声音和歌曲演唱的训练后,便开始强调歌曲情感处理的问题。这是学生学习歌曲表达的重要环节。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先讲解作品,然后分段唱,再合成。这种方式对于还够成熟的学生来说要一次合成,难免有不到之处,效果往往也不尽人意,因为这不但有对作品理解上的问题,也有歌唱技术上的问题。在采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时,教师可这样做;先向学生讲解作品的背景、创作手法、情感表达等,甚至可用课件来激发学生的演唱情感,再让学生不做停顿地演唱歌曲,这样录上一两遍,再选择较好的一遍进行演唱指导,指出不足,修正波形,帮助学生改进。如在《松花江上》中,“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共有两句,分别位两个乐句的开头,这两句在演唱处理上就有着不同的区别,第二句应当比第一句要唱的稍激动些。教师可以用铅笔工具修改学生的演唱,调整两句的音响度与个别字音头,使演唱具有感染力;在感情表现丰富的“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一段中,渐强与渐弱的处理非常明显和重要,教师可用铅笔工具对波形进行处理,勾画出乐句处理轮廓,帮助学生找准渐强与渐弱点及时间、段落,从而快速把握乐曲的处理,此外,在需要有气口的位置处,教师也可在波形上做出气口,以帮助学生找出位置点。

三、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对声乐教学的拓展

把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运用于声乐教学,不但可使声乐教学直观化,而且还可对声乐教学进行拓展。

1.使声乐课堂教学具有延续性传统的声乐课堂教学不具备延续性,在上课结束后,学生只能凭记忆去练习,很容易丢失上课时正确的感觉。如果把上课的录音复制给学生,这就可使课堂教学有延续性,学生可按自己在课堂上良好的声音状态去练习,以自身为参照,对比清晰,可把课堂上的感觉较长时间地保存,加强和巩固良好的歌唱状态以及准确地把握乐曲的处理。

2.把风格音乐教学引入声乐教学中传统的声乐课,都是以钢琴伴奏为主,它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在于它可随时适应学生的主观处理;不利的一面在于,一是钢琴自身的音准问题,二是随时可变的“跟节奏”方式无法给学生以准确的节奏感及风格感训练。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则可预先做好歌曲的乐队伴奏,强调风格与节奏,使学生能够树立较强的节奏观念和风格观念,从而达到表达的准确性,提高对歌曲的表达能力。不但如此,数码音乐教学方式还可将多声音乐教育引入声乐小课课堂,使学生在学习演唱同时,还能接受多声演唱训练。

3.把舞台表演引入声乐教学在有条件的单位,可在计算机上加载数码摄像头,即可将学生的演唱过程适时地录下播放,培养学生的演唱及舞台表演能力。

第3篇

关键词:数字化/直观化/运用/拓展

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正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音乐课教学中。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中,钢琴集体课、视唱练耳、乐理、配器等课程已基本上采用了数字化教学手段,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已得到人们充分的肯定。那么在声乐教学中能否引入数字化教学手段呢?可以。

一、数字化教学手段使声乐教学直观化

声乐教学不同于音乐学科中的其他科目教学。它是一种非常抽象性的教学,除了外在的演唱表演外,它不再具备直观性,因此有人说声乐是音乐学科中最难教和最难学的科目。

声乐教学要能够象一些音乐理论课程和器乐课那样直观化就好了,很多教师和学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为声乐教学的直观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并正使它逐步变为现实。

传统的声乐教学,几乎全凭经验和感觉,教与学的双方往往要负出巨大的体力代价与时间代价。比如,老师要求学生某字或某段声音要“圆一点”、“亮一点”、声音位置要“高一点”、“低一点”等,这往往要在课堂上反复练习多次才能达到;再者,传统方式下的声乐教学是没有自身参照物的,有的参照物是教师的演唱和大师的录音磁带,学生无法听到自己真实的声音,教学中无法保持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和瞬间产生的歌唱灵感;对磁带的模仿又容易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削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创造能力,而现在,一台普通的多媒体电脑再加上一块数字音频卡(或能录音的声卡)及音频软件,就可以使声乐教学变的直观化了,这就是在声乐教学中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声音的波形进行分析,使声音能够看的见,从而使声乐教学直观化,这种直观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自己的身音为参照,切实感受声乐学习中的点滴,如声音的位置、咬字、音准等,这在下面的文章中将分制阐述。

二、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在声乐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实施环境

声乐教学所需要环境要求不是很高,各单位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决定,条件较好的单位,可以将数字化教学设备的档次配置的好一些,条件一般的单位只需配置一些基本设备就可以了。总的说来,利用数字化设备进行声乐教学,在设备硬件上应选用586档次电脑,一块数字音频卡(或较高档次能录音的声卡),一支麦克风和一对监听音箱,以及相应的数字音频软件,如CoolEdiePro、Mw3、CakeWalk6.0以上的软件等;在外部环境上,上小课要求有一间相对独立的房间,大课可单独设立或与音乐多媒体教室共用,只要环境对录音影响不大就行。值得注意的是,在麦克风和监听的选择上,有条件的单位可尽量购置好一些的器材,上大课的地方对监听要求高一些,以提高声音的保真度。此外,还要求教师要有熟练的音频软件操技能及相关设备的操作能力。

2.以分析波形文件为参照,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认识和客观评价能力

前面已经提到,传统的声乐教学是非常抽象的,不具备直观性,我们在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时,应充分发挥其优越性,使声乐教学变的直观化。其做法是:有针对性地把学生演唱的段落录下来,把几次演唱的声音做比较,帮助学生找出良好的声音状态,使学生感受到如何调动自己的歌唱状态才是正确的。下面我们以歌曲《松花江上》(男高音演唱)为例来谈数字化教学手段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1)歌唱状态与音色的修正在正式进入歌曲演唱的教学前,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练声训练。必要的练声训练,是教学生把握正确的歌唱状态的基本途径,这时我们可选择地把学生没有进入状态前的声音和进入状态后的声音录下来,进行波形对比分析,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波形状态是,未进入状态前的声音振动不明显,声响力度弱,进入状态后的波形振动明显且规则,声响力度较强,通过对这两条直观的波形状态分析,能够使学生认识、感受到歌唱状态下身体的运动状态,明白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协作,从而加强歌唱状态的记忆。随着歌唱状态的进入,教师可向学生讲授男高音在不同音区的声音特点,帮助学生找到良好的声音位置,抓住练习中出现的瞬间灵感,以获得较强的歌唱记忆。如在练习至高声区时,教师常说口腔打开,气息下沉支持等。说起来非常容易,但学生做起来就未必轻松,这时教师可将学生在高声区的练声全部录下,直至最好的一遍停下,听录音、看波形、分析并找出良好状态下的波形段落,让学生对比音色变化的细微感觉,如口腔未充分打开时的“扁”,气息不足及上浮时的“白”与“涩”,学生在对照录音后可再次练习、比较,这样可使学生较快地找到声音的正确位置,并且还不容易丢失这种正确的歌唱状态。(2)咬字、吐字的纠正歌曲《松花江上》的开头处于男高音的中低音区(1=bE),“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一句中的“我”字容易造成归韵时间长的错误,从而浪费音符时值,影响乐曲的表达。这时教师可用铅笔工具修整波形时值或修改音头,标出归韵的时间点,把前后波形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取舍,这比教师说做多遍示范要便捷的多,学生的主客观感受力也都有所提高。再比如:“那里有森林煤矿”一句中的“那”字,声母发音是“L”还是“N”,通过录音对比学生很容易找出;在歌曲“爹娘啊”一句中,“爹”字需要用较强烈的音头来表达,但学生在演唱时常会顾忌音高、情绪等多种因素,把强调“爹”字的归韵形成很慢,教师此时会常停下来讲情绪,“爹”字要一气呵成,可往往是说了半天,学生仍然找不准点,收效不明显。如果教师面对屏幕,用铅笔工具先做出一个音头,标出时间点供学生参考使用,这会使学生一下就找出问题所在,从而省时省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音准的纠正:这里所说的音准问题是指因歌唱状态的不正确而引起的音准问题。声乐演唱中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特定的音区中,演唱者常会因声音的位置、气息等原因造成音准问题,这一问题很难解决,尤其是对于歌唱技能还不能够熟练运用的学生而言,更难解决此时的音准问题,因为在这种状态下,歌唱者的内心音高是准确的,是歌唱技术的不成熟造成了音准差异,在没有参照的情况下,演出者难以察觉,而听者一听就明白了。如“爹娘啊”这一句,“爹”字是乐曲的最高音,又是闭口音,很不好唱,音准容易偏低,此时,教师可将音高不准的波形裁剪下,先指出问题,然后修正音高,树立听觉上的准确,再告诉学生应将歌唱状态做细微的调整,如气息不够,咽腔打开不够,声音位置偏低等,这样可使学生在良好的歌唱状态下达到音高,而不是生硬的“够音高”。

(4)音乐感觉的培养:教师在完成声音和歌曲演唱的训练后,便开始强调歌曲情感处理的问题。这是学生学习歌曲表达的重要环节。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先讲解作品,然后分段唱,再合成。这种方式对于还够成熟的学生来说要一次合成,难免有不到之处,效果往往也不尽人意,因为这不但有对作品理解上的问题,也有歌唱技术上的问题。在采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时,教师可这样做;先向学生讲解作品的背景、创作手法、情感表达等,甚至可用课件来激发学生的演唱情感,再让学生不做停顿地演唱歌曲,这样录上一两遍,再选择较好的一遍进行演唱指导,指出不足,修正波形,帮助学生改进。如在《松花江上》中,“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共有两句,分别位两个乐句的开头,这两句在演唱处理上就有着不同的区别,第二句应当比第一句要唱的稍激动些。教师可以用铅笔工具修改学生的演唱,调整两句的音响度与个别字音头,使演唱具有感染力;在感情表现丰富的“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一段中,渐强与渐弱的处理非常明显和重要,教师可用铅笔工具对波形进行处理,勾画出乐句处理轮廓,帮助学生找准渐强与渐弱点及时间、段落,从而快速把握乐曲的处理,此外,在需要有气口的位置处,教师也可在波形上做出气口,以帮助学生找出位置点。

三、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对声乐教学的拓展

把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运用于声乐教学,不但可使声乐教学直观化,而且还可对声乐教学进行拓展。

1.使声乐课堂教学具有延续性传统的声乐课堂教学不具备延续性,在上课结束后,学生只能凭记忆去练习,很容易丢失上课时正确的感觉。如果把上课的录音复制给学生,这就可使课堂教学有延续性,学生可按自己在课堂上良好的声音状态去练习,以自身为参照,对比清晰,可把课堂上的感觉较长时间地保存,加强和巩固良好的歌唱状态以及准确地把握乐曲的处理。

2.把风格音乐教学引入声乐教学中传统的声乐课,都是以钢琴伴奏为主,它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在于它可随时适应学生的主观处理;不利的一面在于,一是钢琴自身的音准问题,二是随时可变的“跟节奏”方式无法给学生以准确的节奏感及风格感训练。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则可预先做好歌曲的乐队伴奏,强调风格与节奏,使学生能够树立较强的节奏观念和风格观念,从而达到表达的准确性,提高对歌曲的表达能力。不但如此,数码音乐教学方式还可将多声音乐教育引入声乐小课课堂,使学生在学习演唱同时,还能接受多声演唱训练。

3.把舞台表演引入声乐教学在有条件的单位,可在计算机上加载数码摄像头,即可将学生的演唱过程适时地录下播放,培养学生的演唱及舞台表演能力。

第4篇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所以,要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首先要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吸引他们进入学习的境界。现代教育媒体因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形象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在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方面远远超过了其他传统教学媒体,我们在教学中,便充分运用这一优势,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一上课就出示到处是残垣断壁的圆明园园景录像,让学生说说园中的景色怎样,然后告诉学生,圆明园曾是我国的一座皇家园林,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你想知道它本来是怎样的吗?那你就去认真读一读《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激发出来了,都迫不及待的翻开课文去自主寻找答案了。又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我们在教学时,选择了首都人民在长安街上送总理的实况录像,将课文内容用字幕显示在录像下面,配上哀乐,让学生一边看录像,一边读课文。由于气氛的渲染,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老师没有讲解,竟能把对的无限哀思和敬佩之情淋漓尽致地读出来了,许多同学还读得泪流满面。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疏通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卡壳点”。

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的限制,在自主学习中,常常会在某一点上“卡壳”,甚至会形成错误的概念。我们在教学时便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疏通卡壳点,克服思维障碍。如二年级课文《看月亮》中有这样两段话“她的话刚说完,只见月亮巳经不是圆的了,好像被什么咬去了一块似的。慢慢地,月亮成了小船一般,接着,像镰刀、像眉毛、像弯弯的细钩。天色越来越暗。一会儿,细钩也不见了,整个月亮只留下个红铜色的圆影子,像一面锣。”“过了一会儿,月亮果然又露出弯弯的细钩。接着,像眉毛、像镰刀、像小船,天色也越来越亮。最后,月亮又是圆圆的了,像个大玉盘挂在天空。”我们教学时,让学生先自主读课文,然后根据自巳对课文的理解用老师发下的小圆片摆月食的全过程。正确的答案应是:(下图1),而学生却摆了以下几种错误情况:(1)(见下图2);(2)(见下图3)。

根据课文中的语句,学生是无法判断自己错在哪里的,而老师凭语言来描述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公转知识,二年级学生也听不懂,于是,我们用多媒体演示了“月食”的动态过程,让学生观看时注意以下几点:(1)地球是向什么方向转的?先挡住了月亮哪里的光?(2)边看演示边用书上的语言描述月亮的形状是怎样变化的,(3)月亮的哪一边先露出来?是怎样一点点恢复到原来的样子的?演示后让学生去检查自己摆的图,学生很快都改正确了,并能说出为什么这么摆的理由。可见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对“月食”是怎么回事这一知识点完全理解了。

第5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104-02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通过应用物理因子治疗方法,预防与治疗疾病的能力。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因其知识体系涉及物理、生理、临床等多个领域,因此在以往的教学中总是存在学生理解不易,知识点接近,理论与操作难易迥然的现象。如何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运用各种治疗技术到临床实践中,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还需要探索更多的教学与评价方法[1]。

多元化的教学与评价手段是笔者近两年来一直在课堂上研究及实施的一些方法,经过使用发现,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的刺激下,课堂气氛及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配合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在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的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中进行了多元化教学方法与评价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15级康复3+2班及2014级康复1、2班本项目实施对象。本学期三个班级均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教学时数及教学内容一致。其中2014级康复1、2班,共计85人,年龄为19~20岁,其中男同学8人,以外聘教师授课为主,采用传统教学与评价方法,可设定为对照组。2015级3+2班为实验班,共计39人,年龄为19~20岁,其中男同学14人,进行多元化教学与评价。

2.方法。实验班与对照班设定同样的教学内容,重难点及知识能力目标要求相同。但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实验班以讨论式、案例引导式、翻转课堂、PBL、反思式教学方法为主,对照班则采用传统多媒体讲授加实践操作的授课形式;评价方法方面,实验班重在过程性考核,以小组讨论发言、小组协作、PPT制作、阶段测试、网上作业、操作考核构成平时成绩,而对照班以阶段作业和操作考核作为平时成绩(详见表1所示);期末成绩构成,实验班理论考核30%,操作考核30%,平时(小组汇报、讲课、文献搜索、团队协作)40%,对照班理论考核40%,操作考核40%,平时作业20%。期末根据调查问卷比较学生在理论成绩、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职业认同、学习主动性等方面的能力,做出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学期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调查问卷、自我评价、期末成绩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对比。调查问卷和自我评价以满意和不满意两个选项回答。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期末考试理论成绩上差异不大,平均分接近。但根据卡方检验统计,实验组在自主学习能力、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职业认同、解决问题、应用知识能力方面都优于对照组(p

三、讨论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如何取长补短,综合运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1]。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不同层面的医学生的教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就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而言,根据岗位的特点也尝试使用PBL教学法、病例导入教学法、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多元化教学方法[2,3]。评价手段也由过去以期末考试为主慢慢向过程性评价倾斜。经过一轮的教学体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及评价手段的使用,能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都有所提升。在多元化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的实施过程中,也要重点考虑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无所谓好坏,每一种方法都各有优缺点,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教学环境及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相适宜的教学方法[3]。比如,针对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中相对比较重要的电疗部分多采用案例引导、讨论、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做出比较,掌握要点。对于知识结构比较清晰的传导热和磁疗,则多采用翻转课堂、学生讲课等教学方法。在每一阶段学习结束,重在引导学生反思,因此多采用反思式教学方法,如在电疗结束,引导学生反思低中高频电疗法的区别,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以便改进下一步教学思路。

第6篇

关键词:数字化 幼儿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175-02

从目前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来看,数字化对幼儿家庭及家长教育理念有着重要的影响,数字化不但改变了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还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同时也对家长的教育理念有着深远影响。结合当前幼儿家庭教育实际,数字化环境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只有根据数字化技术的特点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实际,制定具体的数字化应用对策,才能保证幼儿家庭在教育过程中正确利用数字化技术,满足幼儿家庭教育需要。

一、数字化对幼儿家庭及家长教育理念的影响

1.数字化改变了幼儿家庭传统的教育方式

数字化技术的出现,标志着新教育时代的到来。依靠传统教学手段的教学方式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基于对数字化技术的了解,依托数字化技术的教学方式已经开始逐渐走向家庭。无论家庭承认与否,数字化技术正在日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幼儿家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受到数字化技术的影响,幼儿家庭教育对数字化技术也有了新的看法,特别是在教学方式上也与时俱进地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对扭转传统的家庭教学思路和产生新的教学理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数字化为幼儿家庭教育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数字化技术作为主打的教学技术也越来越先进,给幼儿家庭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支撑,对原有的教学方式产生了颠覆。许多幼儿家庭在数字化技术的影响下,已经开始尝试用数字化技术教学手段对幼儿进行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对满足幼儿家庭教育需要和提高幼儿家庭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对幼儿家庭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为幼儿家庭教育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3.数字化对幼儿家长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传统教育理念中,幼儿教育的主体时间在幼儿园,家庭教育对幼儿教育产生的影响较弱。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不断应用,数字化对幼儿家庭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改变了幼儿家长的教育理念,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家长认识到了数字化技术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的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中,主动积极地采用数字化技术,以此来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因此,数字化对幼儿家长的教育理念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对改变幼儿教育现状和推动幼儿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数字化环境给幼儿家庭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1.数字化环境给了幼儿家庭教育全新的理念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以及数字化环境的构建,对幼儿家庭教育影响较大。在不知不觉间,幼儿家庭已经构建了数字化系统,数字化环境也随之产生。在这一背景下,幼儿家庭教育开始借助于数字化技术改善原有的教学活动,既增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能够降低幼儿教育难度,使越来越多的家长将数字化技术作为开展幼儿家庭教育的法宝。所以,数字化环境带给幼儿家庭教育全新的理念,使幼儿家庭教育能够以此为主要的技术手段,在数字化技术的辅助下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2.数字化环境提高了幼儿家庭教育的效率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幼儿家庭教育质量与父母的文化知识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旦遇到了难题和知识盲点,幼儿家长除了寻找老师没有可靠的途径为幼儿答疑解惑。数字化技术的出现,给了幼儿家庭以有力的辅助。通过数字化环境的构建,在幼儿家庭中形成了现代化的教学终端,能够随时随地从网络上下载幼儿教育相关知识,并及时获得在线解答,保证幼儿家庭教育在整体教育效率上得到全面提高。因此,数字化环境对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其优势相对明显。

3.数字化环境解决了幼儿家庭教育的教学手段问题

在长期的家庭教育中,由于缺乏现金可靠的教学手段,幼儿家庭教育一度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如何提高幼儿家庭教育质量,成为关系到幼儿家庭的重要事情。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以及家庭数字化环境的具备,从技术层面解决了幼儿家庭教育教学手段不足的问题,对于提高幼儿家庭教育质量和推动幼儿家庭教育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支持作用。从这一点来看,数字化环境解决了幼儿家庭教育的教学手段问题,保证幼儿家庭教育能够在整体教学过程中有较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作为辅助,满足幼儿家庭教育的实际需要。

三、数字化环境给幼儿家庭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

1.数字化环境容易使幼儿沉迷网络不能自拔

虽然数字化技术较为先进,但是如果利用不当也会给幼儿家庭教育带来较大的制约。从目前了解的案例来看,有些家庭由于没有控制好上网时间,导致了幼儿小小年纪就出现了沉迷网络不能自拔的现象,令家长痛心疾首。

2.数字化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不利的影响

数字化环境的构建虽然为幼儿家庭搭建了良好的教育平台,但是数字化网络以及数字化设备本身所产生的电离辐射以及电脑、电视、手机的光波,若长时间使用会严重伤害幼儿的视力。因此,数字化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会有不利的影响。

3.数字化环境改变了传统的家长与幼儿的关系

数字化环境构建起来之后,有些家长将孩子交给了电视、电脑和手机,幼儿整天与这些电子产品为伴,与父母的关系不亲近,幼儿家长也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感,容易出现“电视儿童”“手机儿童”,长久以来势必会改变传统的家长与幼儿的关系。

四、底只环境下幼儿家庭教育的具体应对策略分析

1.合理构建家庭数字化环境,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

基于对数字化技术的了解,数字化技术在现代教学领域有着突出的优势。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必须根据幼儿家庭的实际需要,构建相对应的家庭数字化环境,同时要增加教学比重,减少娱乐属性,规范数字化技术的用途。

2.构建新型的家长与幼儿关系,正确处理数字化对家庭的影响

家长在数字化技术应用过程中,要全程参与。从思想意识上转变,应将数字化技术作为家庭教育的辅助手段,而不是将孩子简单的交由电子产品玩耍。所以,在应用数字化技术之后,构建新型的家长与幼儿关系并正确处理数字化对家庭的影响是首要任务。

3.积极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现代化教学

考虑到数字化技术的先进性,幼儿家庭应率先采取数字化手段进行幼儿教学。不但要积极从网络上获取幼儿知识,同时还应紧跟时代步伐,做好各种幼儿教学软件的下载和使用,保证数字化手段能够成为多数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重要工具。

4.控制幼儿上网时间,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网络

鉴于数字化设备对幼儿视力和身体的影响,数字化技术在幼儿家庭教育应用中,必须得到家长的监督和管理。不但要控制幼儿的上网时间,同时还要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网络,使数字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优势,减少对幼儿身心的不利影响。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对幼儿家庭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具体影响中,不但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不利的一面。基于数字化技术以及幼儿家庭教育的特殊性,我们应当根据幼儿家庭教育的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数字化技术并构建数字化环境,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扬长避短,加强管理和监督,使数字化技术能够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聂川,吴小春.数字影像技术对基础教育观念变革的促进[J].当代教育科学,2014(20).

第7篇

【关键词】数字化;信息手段;信息管理系统

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网为背景而建构的集教学、科研、管理、娱乐为一体的新型数字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是在传统校园网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形成的一个数字空间,使现实的校园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层次。

整个系统一般由校园网信息管理系统、校园网教学系统、图书馆资源系统、一卡通系统等组件构成。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基本思路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数字化校园的结构体系

所谓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环境是基础,数字化管理是手段,数字化资源是关键,数字化生活是目标。数字化校园作为一项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教育改革的工程,其规划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建设结果的好坏,进而影响到学校未来的发展。

数字化校园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数字化环境建设:包括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硬件建设;也包括用户体系结构建设、安全管理及门户的建设,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

数字化管理建设:包括教学、科研、管理、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也包含了标准体系规范的建设,是数字化校园的核心;

数字化学习建设:包括数字化教学与学习平台建设、数字化资源中心和资源建设机制、数字化学习资源制作平台;

数字化自主学习中心建设:应具备两种基本功能:第一,提供自主语言学习材料。比如语法、听力材料,以满足独立学习者的使用需求。第二,通过鼓励学习者发展个人学习策略、反思学习过程及承担责任等方法,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取舍学习材料,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推荐下选择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数字化校园的功能

数字化校园的功能可大致分为三大类:网络接入、信息应用及信息服务。

网络接入主要是指网络硬件设施和数字化设施所提供的网络基本功能和网络基础服务,包括网络接入、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它是数字化校园的得以实施的基本保障,是信息流动的平台与渠道。

信息应用就是向用户展示数字化校园成果的窗口。它包括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各信息管理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及电子商务等,它是数字化校园的核心与关键。

信息服务功能是将各类信息按用户的需求提供给用户,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括信息查询、信息处理、个性化门户、决策支持及知识管理等。

三、数字化校园对教师提出的信息化能力要求

数字化校园的出现,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里程碑,它实现了校园内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消除了信息分立自治的局面,保证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对高校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对高校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师应该具备基本的信息操作能力

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网为基础的,以各种运行在计算机上的应用系统为组件的信息集合,因此要使用它的功能,享受它的服务,教师必须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操作能力。这种信息化操作能力,不仅包括对计算机的简单操作,熟练地使用一些和教育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应用软件,比如office2003等。

2.教师应该具备信息资源的采集、整合、再生能力

传统的书本教材,内容相对滞后,更新慢,信息量小,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的技术和理论的发展动态,及时掌握前沿知识和技术,并及时补充到教学过程中,以弥补教材的滞后,拉近理论与实际的距离。而要做到这一点,依托数字化的校园网络平台,无疑是一个多快好省的方法。对此教师应该具备对信息的采集、整合和再生的能力。

3.教师应该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学模式已由板书式教学转变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教师则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策略,通过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应掌握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方法。数字化教学设计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

4.教师应该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要求教师拓宽知识领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并能在教育中充分体现个性化教育,这是教育变革对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只有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不断更新知识、拓展知识结构、完善人格,才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技术和教育的个性化,以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从而跟上时代的发展。

四、数字化校园对图书馆建设提出的要求

实现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提出的几点建议:

1.图书馆要实现管理创新。在信息化、数字化的背景下,对图书馆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坐等读者,而是主动的方式为读者服务。

管理思想上:追求新的时效性,打破以往评价图书馆总是以藏书量为标准。在新的条件下,要把能否高速、快捷、有效地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和服务质量高低作为评价图书馆优劣的依据。

管理手段上:要告别手工操作,逐渐实行计算机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增强工作效率。

管理目标上:发展目标是要建立数字图书馆,实现与其他院校或公共图书馆进行互联。

2.加强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数字信息资源是数字图书馆的物质基础,是开展信息服务的根本保障。信息资源的不断递增,数据库的不断建设,为数字图书馆的构建提供了重要条件。同时,图书馆数字化的建设必须依据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的原则,走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统一设计、分步实施的路子。

3.提高馆员素质。由于数字图书馆在发展变化,导致图书馆功能的不断改变,这就需要图书馆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要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讯技术的能力。

五、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组成部分。在高校扩招、改革的背景下,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高校的一项基础设施,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解决多校区管理面临的难题、及远程办公等方面的问题,数字化校园都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各高校能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是对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一次机遇和挑战,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改变,促进学校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学生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华香.试论高校开放互动式网络教学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174-176.

[2]王立珍.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功能信构建浅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50-52.

[3]杨利军.数字化校园的功能与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13):88.

[4]张靖,唐雪飞.数字化校园体系结构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10):99-101

第8篇

关键词数字化音乐教育主专业理论课程

21世纪是以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高科技时代,而电子音乐是这个时代的标志性音乐形式。数字化音乐是通过计算机模拟的乐器编辑、处理制作出来的音乐,也叫“电子音乐”、“MIDI音乐”(MIDI本身只是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的缩写,意思是音乐乐器设备数字接口,是处理乐器之间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接口)。借助MIDI音乐系统,可以把所有的乐器声部一轨一轨的录入电脑,自己担任作曲、指挥及演奏员,从而组成一个交响或电声乐队。简单的MIDI系统由MIDI键盘MIDI信号音源音频信号功放音频信号音箱等组成。1987年刘健与吴粤北教授在武汉音乐学院首创音乐与科技相结合的音乐音响导演专业,培养能运用电子设备及计算机系统完成音乐作品的创作及制作的全能型音乐人才。该专业在全国艺术院校的同类专业种处于领先地位。随后很多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及社会办学力量相继成立了电子音乐教育体系。在高校开设数字化音乐普修课程,是高师音乐教育的一大课改内容,是提升高师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数字化音乐教育也必然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一大特色。

一、数字化音乐系统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而声乐专业教育是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声乐专业课程是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声乐教学辅助系统丰富了声乐教学内容及方式,并能及时更新,从而提升课堂绩效,达到资源共享,实时互动,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为声乐教学下一个新的定义。音乐教育信息化的声乐教学辅助系统是科技与音乐、教育相结合的数字化音乐教育的结晶,它将数字信息化多媒体手段全方面引入专业声乐教学课堂,能使基于声音、视频、图象、文字等多媒体同步教学,并实现完整的课堂影音再现。为声乐专业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功能,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改变并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教学协作。音乐教育信息化使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和历史性进步。声乐教学辅助系统包括下面硬件:(见下图)

(一)数字化音乐系统在声乐主专业中的运用介绍

(1)拥有专业声乐教材伴奏, 曲目方面完整的针对专业院校的声乐教学歌曲,以及一万多首各国、各语种的歌曲,能实现教学课堂影音再现,减轻教师教学负担,提高教学进程。

(2)通过课堂影音再现,教师能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而学生能发现自己学习的弊端及时修正,达到双赢的教学效果。以下是其主要教学形式。①播放精品课程,示范讲解,同步录制。②老师弹奏,学生模唱,同步录制。③系统播放伴奏,学生模唱,同步录制。

(二)声乐教学辅助系统与传统声乐教学模式对比

声乐教学辅助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丰富的教学功能。拥有专业声乐教材伴奏, 能实现教学课堂影音再现,减轻教师教学负担,提高教学进程。(2)多样化学习方式。通过课堂影音再现,教师能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而学生能发现自己学习的弊端及时修正,达到双赢的教学效果。(3)简单快捷的操作。集录音、拍摄、KTV、音视频刻录于一体,所有功能集成一个遥控器上。(4)完美的功能特色。支持USB输入,适用U盘、MP3、读卡器及CD、VCD、DVD等,支持同步复制,还可连接电视按指定时间自动录制教学TV。声乐教学辅助系统丰富了声乐教学内容及方式,并能及时更新,从而提升课堂绩效,达到资源共享,实时互动,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为声乐教学下一个新的定义。

二、数字化音乐系统在视唱练耳、电脑音乐、作曲、配器复调、多声音乐分析与写作等理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视唱练耳、电脑音乐、作曲、配器复调、多声音乐分析与写作等理论课程是高师音乐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音乐院校学习专业课程的前提条件,为学生进行声乐与器乐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数字化音乐系统应包括多媒体计算机和MIDI键盘等数字化教学系统,还必须安装了Auralia视唱练耳软件、CakeSonar音乐制作软件、Sibelius乐谱制作软件和红蜘蛛等网络软件,在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为高师音乐教育事业提供一种“数字化”教学的思路,能增强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使数字化教学手段更好的为高师音乐教育事业服务,是高师教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作曲、配器、复调、多声音乐分析与写作等理论课程的教学方面,主要使用Sibelius软件等软件完成作曲与配器等课程的作业,利用多媒体以实现学生在创作中对乐队的实际音响效果的把握。从而避免了理论课程的枯燥性和理论学习仅限于“纸上谈兵”的局限性。

结语:数字化音乐教育是我国新课程改革和音乐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为音乐教育的改革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也为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多、更大的挑战。数字化音乐教育手段的运用和发展除了表现为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逐步推广和完善多媒体音乐教学手段,建立数字化音乐教学机构,更重要的是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高校音乐教学中数字化音乐教育的应用也逐步推广形成。把数字化音乐教育由学校音乐教育转向社会音乐教育,为我国大众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Cakewalk Sonar从入门到精通》 颜东成 编著

[2]《电脑音乐MIDI与音频应用技术》 陶一陌 编著

[3]《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刘晓亮 编著

作者简介:性别:男 籍贯:湖南新邵 职称:讲师

出生年月:1974年5月学历:大学本科。专业:作曲与音乐音响导演。

第9篇

关键词:观察;拓展;效果;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89-01

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到信息化社会。面对信息时代的崛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试图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让教育走在前列,以便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高科技的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已被作为新型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引入到教育领域。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保障,对实现我国政府的科教兴国战略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区的民族教育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因素的制约我区的教育与全国发展水平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因此我区教育部门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把现代数字化教育技术当作我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以实现我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数字化物理教学首先是指在物理教学实施过程中或者是物理实验中广泛利用计算机、多媒体、仿真实验扩大物理实验的内涵,拓展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大量使用传感器和计算机系统处理数据图线是新教材的特点。今年,我校有幸成为我区数字化教学试点学校,从而实现了数字化教学,为我区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供了一个尝试模式,为每一个普通的学科教师走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铺设了一条方便之路。作为全区试点学校教师我在这里对数字化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谈几点:

一、利用数字化教学的表现力,可以提高学生观察的效率

计算机、多媒体、仿真实验扩大了物理教学的内涵,扩展了物理教学的教育功能,提高了物理教学的效率。在传统教学观察中,学生的感知较模糊,总是满足于观察事物的整体,获取对事物的综合印象,而忽视对事物的更为具体细致的把握。在数字化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观察,提高学生的效率,利用媒体的可控性,把要点强调,让学生认真观察,这样学生就会牢固地掌握每一个要点,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利用数字化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化、清晰化

用传统教学手段教学一般是用教学挂图,或者结合模型讲解,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运用数字化可视技术容易让学生理解,即时停顿,或放慢速度,以便讲解楚,这样就化难而易。

三、利用数字化教学,可以创设情景,拓展思维空间

随着数字化教学系统的功能全面增强,为物理教学在实验内容上更多情景的展示带来了机遇。拓展了物理教学的功能。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一些抽象的、不易理解的

知识转化为我们熟悉的、形象的知识,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数字化教学工具可以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画面,可以提供悦耳动听的音乐,这些要素可以使原本抽象的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生动化、清晰化。通过运用多种多样的数字化手段,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兴趣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这样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在实验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

以往教师在做物理实验时,教师往往是在前面做演示实验,在做的过程中讲解实验注意事项,操作步骤,最后得出结论。但是老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只有坐在前面的少数同学能看清老师的操作过程。当我们用了数字化系统后,就可以把整个实验搬到屏幕上去,我们利用Flas,或者视频每一个步骤都可以清楚的投放在屏幕上,并且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可控性,让同学们看清楚每一次操作。

第10篇

近百年以来,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的昂首走来,以数码技术支持的先进的教育形式大量涌现,几乎涉及了教育事业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以及数字化生存方式的出现,对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也带来巨大的革命,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时代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不断创新和发展,认真研究数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如何走出数字化与传统性之间的矛盾。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造就数以千万计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其与传统教育的重大差别在于教育职能的不同。传统教育以传授知识为基本目标,师生之间是“主客”关系;而创新教育不仅仅是“传道”,也要“授业”,更要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知识的能力”。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新时代,计算机、互联网、云计算使各种知识以“数字”的形式存储在互联网络中,甚至形成数据团上传到“云”上,校际间、国际间的教育资源互通交融。数字技术使得“教育云”出现,从而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师生之间对知识掌握的极不对称的状态,营造了师生之间平等的知识海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数字化背景下“教育云”信息的出现促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变被动获取为主动汲取,成为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学习的主人。

2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教育数字化再造的紧迫性

从外部环境来看,数字化浪潮的到来席卷了全球教育事业,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界,数字化已经成为各高校实现赶超跨越发展的重要路径。从内部环境来看,高校实现数字化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1数字化已成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教育工具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数字化教育是一定数字化技术条件下的教学过程。物流学科的发展趋势要求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物流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物流知识更新速度快,专业知识覆盖广,需通过数字化技术将视频、图片等丰富翔实的物流教学素材展示给学生,以便于学生形象掌握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亟需通过数字化工具来改变优质教育资源分配失衡的现状。由于各省财政实力差异所引致的物流管理教育投资的不均衡,以及教师素质的差异性,导致物流管理教育资源分配的时空和地域分配不均衡。通过构建统一的物流管理教学平台实施数字化教学模式,可以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时空和地域限制及师资力量限制,实现物流管理资源的共建、共有与共享。

2.2数字化已成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教育的途径

数字化浪潮对当前我国物流教育模式产生猛烈冲击,数字化技术已然渗透到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各环节中。在国家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指导下,各地教育机构的物流教学单位明确职权,落实责任,稳步推进数字化物流教育工程建设。数字化物流教育工程可分解为教学理念变革、信息化设施与设备、物流教学资源数据库、物流数字化教学队伍、应用系统和服务体系等基本模块,其中教学资源数据库建设、物流数字化教学队伍建设是工作重点。

2.3数字化已成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教育的理念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数字化教育模式是一场划时代的教育理念革命,在教育思想和文化的塑造方面,在教育内容和手段的变革方面,在受教育者的性格培养和生活学习方式变革等诸方面都产生深远影响。在数字化教育平台的支撑下,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个性化教育和民主化教育理想正从理想变为现实,因为数字化技术改造了传统教育环境,彻底变革传统教育方式和学习模式。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远程教育突破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模糊教师与学生身份的对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虚拟的教学空间依据自己意志,围绕专业知识展开平等交流。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随时提出问题;而教师则从知识发送机的身份转变为知识导师,引领学生参与求知历程。在数字化教学新理念指引下,大学生的独立意志和自由思想获得尊重,其逆反权威与创新意识得到鼓励。教育理念改革目标是为了培养具备提出多元化解决方案能力,适应物流行业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环境的创新思维能力的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的新型物流人才。

2.4数字化已成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教育的趋势

当前信息化时代已然来临,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跨国物流巨头都十分重视发展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基础的新型物流产业模式,希望籍此提升企业在未来物流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在教育层面,教育信息化概念始于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其核心是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导向推进教育改革。1996年日本在第15届中央教育审议会第一次咨询报告中强调将培养学生在未来信息社会的生存能力作为21世纪教育发展方向,并据此开建互联网络“百校工程”。1998年英国政府《我们的信息时代》宣言,提出政府应改革教育,在教育中利用新技术,使得人们能够获得信息时代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扩大信息受益面,确保信息时代在有利于所有百姓等方面起主要作用。纵览全球,数字化教育已然成为新世纪教育革命的轴心,我国教育界亟需积极参与其中,并以此为契机改革我国教育界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改造教学模式和教学教法,升级师资培养和学校管理模式,实现我国教育界追赶信息化浪潮的全面数字化教学变革。

3加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数字化教育的创新举措

物流管理人才的数字化教育模式是一场涉及教学理念、目标、手段和教法的全方位教学革命。充分利用数字化的工具、手段,结合物流管理专业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创新性教育。

3.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数字化教育的教学理念创新

第一,提升学生教育主体地位以培养数字化物流管理人才。物流管理人才的数字化教育工作者需要变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转而尊重学生作为求知主体的地位。大学生正处于心智培养的关键期,自我认同意识强,独立思考能力显现,表现出强烈的反传统与反权威的思想倾向,且迫切企盼社会尊重其个体独立意志的地位。因此,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将数字化时代大学生的基本性格特征与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相结合,通过各式渠道掌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思想状态变迁,在尊重其个性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教育平台展开因材施教[1]。第二,革新交互式教育模式以培养数字化物流管理人才。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数字化变革中,教育工作者要转变对教学质量的理解方式,要认识到教学质量不单是通过管控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确保知识传递,还应当涵盖教辅部门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服务环境的内容。传统互动教学模式一般拘泥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而数字时代的物流互动教育则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将师生互动全面的拓展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实现教师、学生、家长、教务后勤乃至社会企业之间的多方互动。数字化教学模式突破时空限制,利用技术手段降低互动交流成本,实现传统教育模式中无法实现的教育各相关方的零距离的、自由开放的互动交流模式。互动教育模式对教师的素质和责任要求更高,教师不仅是物流专业知识的精通者,还应当具备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常识;教师不再是单向的物流知识信息的发送者,而应当是物流教学进程的引导者,引领学生从物流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为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者。

3.2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数字化教育的工具技术创新

第一,构建数字化物流管理教学素材数据库。教学素材数据库建设工作需从软硬件支持两个方面展开。校方是硬件建设的直接责任方,负责提供必要的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网络等硬件支持[2]。在软件建设方面,软件系统可以通过项目招标手段将其外包处理;数据库内容建设则建议以系部或教研室为物流教学素材数据库建设的组织方,将数据库建设按照物流教学环节分解为课程建设、教学参考、在线课程、实验教学、作业习题、考试测验、在线答疑等若干功能模块,落实到具体任课教师身上[3]。数据库的具体内容建设应当符合学生的基本学习特征和获取知识的特点,要注意数据信息涵盖生动翔实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依据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建设物流教学素材数据库。第二,构建数字化物流管理教学信息交互平台。数字化物流管理教学信息交互平台建设应包括单向知识传递信息子系统及交互信息传递子系统两块。单向知识传递信息子系统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资源为基础的数字化表现形式,例如精品课程数据库、专业课程数据库、教学视频数据库、数字化图书馆、教师个人网站等[4]。而交互信息传递子系统则是以WEB2.0时代的技术为基础的双向物流信息传递系统,例如基于Wiki技术建构的物流百科,基于即时通讯技术构建的在线教学辅导聊天室等。WEB2.0较WEB1.0而言更重视用户交互式体验,凸显网络的动态性、交互性、参与性和可控性等特征,用户从教学内容的浏览者升级为内容的浏览者和制造者,有效满足了物流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交流互动、开拓创新专业知识的诉求。

3.3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数字化教育的教学方法创新

第11篇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媒体艺术;交互艺术;教学互动;数字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TP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2019703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等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人类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管是在认识世界的角度上,还是在探索自身发展问题上,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数字技术作为发展的手段,作为人类表现意识的工具,具有不同于传统形式的有形化方法,如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相对应的数字化内容,是数字媒体所表现出来的数字化艺术,这是数字技术所能表现的内容,在教育领域有不同的教学数字艺术,包括内容艺术、交互艺术以及结果艺术等,这也是数字媒体给教育带来的数字化革命。

1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就是把客观事物和想象的事物通过数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以后的艺术将由多媒体数字化的影音视听与网络传输的艺术形式所替代,数字将成为通用的语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不仅从观念上影响人们对现代艺术概念本身的理解,而且将成为人们沟通方式的一种应用工具。数字化技术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所依赖的物质媒介,因为应用方式的不同,人们对其期待也在逐渐加强,更多的是通过突破媒介的依赖,打破时空界限,缩小文化差异。教育领域中的数字化技术应用更是令人振奋人心,随着新技术的参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将形成新的交流和沟通方式,更加自由,更加具有积极付出的欲望。

(1)数字化技术的内容。从广义上说,数字化技术所能表示的内容很广泛,如各种技术所蕴含的功能性和工具性,这是技术化内容中最普遍的领域;从狭义上说,数字化技术的内容包括数字技术的工具和技术内容,数字化技术工具最突出的是数字媒体,它包括媒体功能的内容,而技术内容则是关于数字媒体的发展和技术水平。

在教育领域中,不仅仅是技术内容推动教育的变革,更是数字技术的工具内容所引起的。数字媒体功能的内容包括数字媒体的特定技术应用,以及与信息有关的获取、处理、传递和使用等。这也是教育变革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一部分。数字化技术的内容包含的数字技术的工具和技术内容这两方面也是数字化技术内容的特点所在。

(2)数字化技术的形式。数字化技术的形式是指技术内容所能表现的意义。数字化技术形式一方面利用数字处理优势得到前所未有的效果,如艺术欣赏、教育目的和社会问题冲突等,另一方面拓宽了人们理解事物的角度以及处理客体的方式和手段,把技术看作是展现方式,因而也参与了现实的构成。数字媒体的内容所带来的形式包括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不同的数字媒体作品所带来的艺术感受和价值不仅仅带有主观性,更主要的是数字媒体的技术手段达到的内容表达使得作品更加神奇。

传统的教育更多的是教材中内容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主体用技术丰富知识的能力,教育变革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内容的编辑和交流,教师更多的是更好地说明教学目标、学生最终要实现的要求以及怎么引导学生使用学习策略和各种学习媒体。数字媒体艺术是潜在地传递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学生感受教学内容的价值,另一方面,学生自我有了艺术感染,因而能促进自我表达以及和其他人的交流。

2 数字媒体交互艺术

交互是经验,这暗含着在时间和空间中发生的经验累积。它往往和激起、选择性注意、感知等这些词有关,这些词与行为有关,伴随着情感的变化。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随着学习者的动机和情感参与,交互性过程开始从技术交互和交互环境转变为情感交互。数字交互不仅让人体验日常的经验,而且让人能够体验生与死,探索生命的边缘和宇宙的断裂地带。数字交互从行为出发,塑造经验,创造境界,一种以往任何方式所不能给予的境界,因此,数字交互甚至比真实交互走得更远。Ske Dinkla在《交互艺术的界面历史》中认为:游戏赋予玩家个性,并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根本上,技术运用于对话彻底改变了图像的传统。因此,艺术家主要关注彼此的对话和界面的设计,这关系到最终呈现给大众的内容和形式。交互艺术的产生和存在伴随着内容的呈现和结果的展示,因此交互艺术的载体离不开内容和结果。交互、内容和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同样是不可忽略的。

(1)数字媒体的内容艺术。教学媒体的内容艺术是指利用数字媒体将教育内容用更丰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内容艺术就是体现出内容形式和含义符合教学性以及突出学生主体意识和参与性,更多的是能引起学生对内容的思考和反思,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数字媒体艺术拉近了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综合形成了一个很强的载体,使它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当今教育,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但是至今没有给教育者和学习者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信息的数字化是数字媒体最核心的特征,所以一方面,教学内容上突出的是教育内容的符号化,其次是信息化,然后是内容的艺术性,教育变革不能单单只从内容上来行动,还要从方法上。

(2)数字媒体的方法艺术。数字媒体的方法艺术是指怎么样利用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实现教育手段的变革,更多的是教学观念上的变化,数字媒体艺术特征中的互动性是教育改革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数字媒体艺术是以新兴媒体为载体、依托和手段,具有不同于传统艺术特色的、集艺术与科学技术于一体的艺术形态。媒体和艺术之间的差距首先来源于艺术理解的不同,其次是由于技术手段的表达不利于真正的现实和理想的结合。媒体艺术对技术手段的依赖,本身已经被限定在了手段之中,常常成为一种技术能力的运用和展示,成为人对技术特性的理解的展示,因而弱化了艺术本身的目的性,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使艺术原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然而,从教育理论中得到,反馈是必须的,因此,在形成媒体艺术时,要突出其互动价值。

(3)媒体艺术的互动性。互动性是数字化艺术在创作与接受之间,作者与观众之间,过程与结果之间所表现出的一种角色换位,互动沟通、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艺术模式。例如,互动性的数字创作平台,给予观众对作品享有更大的选择权利与修改权,每一个观众都能以个人的方式,找到有共同点的作品样式。观众阅读他人的故事之后,又以“媒体艺术家”的高度在个人意念的支配下对作品做出回应和新的探索,主动的参与创作,在互动式的沟通中,真正实现艺术家与观众,艺术创作与接受的换位思考与真诚的对话。观众在分享作品中,得到切身的精神满足与情感的陶冶。

数字媒体的结果艺术。数字媒体的结果艺术不同于是数字媒体的内容艺术,更多的是数字媒体以及其艺术影响以后带来艺术作品,或者说是通过各种形式包装艺术产品。数字媒体艺术运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在资讯、传播、图像、生物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艺术创作的形成与过程。包括:①数字图像,包括数字矢量图形艺术作品、数字绘画、数字摄影等;②只读光盘艺术,即基于CD-ROM、DVD-ROM的多媒体艺术作品;③虚拟现实艺术作品,如基于VR技术的电脑游戏、基于VR技术的场景展示等;④网络艺术,即基于Internet或其它信息共享网络的数字艺术作品等。

教学领域中,学生的学习结果应该更注重学习作品,如作业或者是学生个人思想变化和提高。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为人们创作和发表自己的艺术作品提供了可能,个人表达与个人创意已经由艺术家延伸到了观众,艺术创作不再是少数艺术家的特权而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不断地建构起一个图像化的生活世界和文化世界。这时,艺术家的任务不再是自我创作,而是设计环境,空间,构造框架,让观众能参与其中,任由观众在其中创造自己的世界。在网络时代,各种理念也相继产生,如凡客体的背后是一种自由表达理念的支撑,这对于教育的变革也是很有价值的,凡客体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表达。

3 数字化教育中的启示

数字时代将人自身数字化,将自我意识数字化,从而形成外在于自我的数字自我,使人的身份和自我认同得到新的实现。麻省理工的马文・明斯基在《心智的社会》中提出,把意识移至到机器内将可能实现。还有人提出,可以存在一种不依赖于具体的人的“网络智慧”。 “数字化生存”成为数字时代个体和社会生存方式、发展模式的典型概括和表达。

学习者需要学习多媒体信息,同时用多媒体作品来反馈自身的学习效果,使教学结果更有直观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完成程度。计算机网络媒体能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如互助学习、个别学习、ELearning和远程学习等。

(1)数字媒体的教育大众化。数字艺术作为最普及的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媒体,始终与大众媒体携手共进。从当今“第四媒体”的网络艺术而言,其中的交互性及双向互动传播而论,如开设电子论坛(BBS)、公布记者电子邮件、在每篇报道之后设置评论区等手段与途径,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换意见和发表评论的场所,使进入网络的人们能够直接参与作品和新闻报道。这不仅做到了媒体原创,还实现了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从而真正使媒体与学生融为一体,真正实现了数字媒体成为教学“学生的代言人”。但是,教育功能是否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公共的参与性的水平,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教育媒体内容和形式如何统一。数字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活动由一种美的艺术变成了后审美的艺术,前者是指本身具有审美属性和自主性外观的艺术,后者则不具有这种直接的审美属性和自主性外观,它的审美属性是间接而来的,其存在也不再是自主的,而是依附在数字技术的展示价值上;二是人们对艺术品的接受由凝神专注式向消遣式转变,这对教育也提出了挑战。内容艺术、方法艺术(互动等)以及结果艺术是数字媒体艺术在教育变革中所能体现的三方面,这也是数字媒体给教育带来的数字化革命。但是在用数字媒体变革教育内容时,若达到内容艺术实现的同时不能达到教育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那么还有必要为了数字技术的艺术形式舍弃内容吗,还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来决定呢?这是值得思考的,也是教育变革中应该处理好的问题。

(3)教学互动的意义。交互是人与机器的共同参与,让世界改变。教学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能够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实现对可视的和可听的实际教育内容进行操作。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交互是衡量计算机是否更为人性化的一个标尺之一。人性化教育是可以通过艺术互动来说实现的。交互艺术可以认为是一个过程和选择媒体的一种方式,以及使用媒体的一系列准则,通过那种媒体所能够表达的一系列价值,即信仰、观念、感觉或者一种感觉。特里・威诺格拉德把交互设计描述为“是人类和交互空间的设计”。交互艺术是艺术家与作品、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它时常强调交流、过程和知觉的建造。

教育领域中,学生与内容交互,与教师交互,与其他学生交互,无时无刻都在交互环境中,因为交互,使得学生不再限制在课桌上,不再限制在安静地放好双手,不再机械地接受着教师的灌输,更不在学校中受到学习的限制。由此,数字媒体为学习开发了具有艺术性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这为教育的数字化革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例如,日本京都ICCNTT Inter Communication 博物馆 “生命的空间”的互动场景,用户与网络用户通过Email 传来的文字创造的生命产生互动。

4 结语

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计算机网络媒体发展下具有多样性,而转变的直接目的是让学生去接触教学媒体,与其发生交互,要发生交互行为,一方面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另一方面,就必须要了解人类学习的认知过程,依据人来设计教学材料,如视频材料、多媒体课程等等,才能更有效地将教学信息传递给学习者。计算机网络媒体提供了强大的资源,又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并能满足学习者进行交互和沟通。

多媒体学习方式是个笼统的概念,具体来说是抛弃学习依赖的想法,自主地寻找学习资源,不要只靠别人提供的资料,而是要在知识世界中有目的、有意义地形成自己的知识概念和结构,并通过各种渠道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 杨虹.数字媒体艺术的呈现浅析\[J\].电影评价,2008(4).

\[2\] 杜卫民.浅析数字艺术的产生与发展\[J\].艺术理论,2007(5).

\[3\] 李于昆.从膜拜到展示――对数字艺术中的数字技术之解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4).

\[4\] 曹田泉.数字艺术的交互本质与特征\[J\].艺术与设计,2007(1).

\[5\] 周年国.新媒体新体验新设计――浅谈基于数字媒体的信息设计与传播\[J\].艺术与设计,2007(4).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数字化教学资源;促进

信息技术时代改变了教育理念与思想,也改善了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信息资源的飞速发展,丰富了我们教育教学资源,所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教学已逐渐深入了教学过程,成为的重要辅助手段,同时也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的基本前提。把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到教学中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也是教育工作者信息技术能力的集中表现。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与应用的最终宗旨是优化教学,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概述

新课程理念需要高质量教育资源来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什么是教学资源?概括起来讲,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是指教材、课例、课件、视频、图片等,还可以包括信息技术、教具、教师资源、基础设施等内容。而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教学材料。按信息的呈现方式划分,数字化教学资源可分为数字化投影、多媒体课件、数字化音频和视频、数字化网上教学资源、数据分析软件、数字化实验数据采集及分析软件、仿真实验模拟软件、图像图形处理软件等。

二、数字化高中物理教学与传统高中物理教学的对比

在过去的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权威是绝对的,教师把学生当做灌输的对象和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存储器,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理解和掌握老师课堂上所讲的概念和公式,在课后对学生进行题海战术训练,使学生可以应对高考。这种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思维启发,重习题训练、轻方法渗透,评价时重分数高低、轻能力考核,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与新时代的教育理念相违背,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培养。

随着现代教育的需要,以创新素质的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的主流,为了顺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数字化教W资源辅助课堂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应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投影、课件、音频和视频、网上教学资源和支持教学过程开展的数据分析软件、数字化实验数据采集及分析软件、仿真实验模拟软件、图像图形处理软件等功能,制作各种的小课件、设计出各种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保持学习的激情,这样可以避免传统的、单一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比较良好的问题情景中运用新知去解决问题,应用的活,迁移的快,提高课堂实用效果。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与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活动的对接

(一)数字化高中物理教学与物理实验的对接

数字化实验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实验平台,它可以将传感器和计算机组成多功能的测量系统,还能够与传统的仪器结合起来进行实验,通过传感器传感器多通道的快速、高精度地实时采集数据,通过接口与计算机连接,使计算机完成数据的采集、计算、分析并展示真实的实验结果。从而实现了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把音频、视频、图像等信息生成为数字编码,把力、热、光、电、声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用于传输与分析处理的过程。它可以将物理现象和规律通过特定的手段以图像和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数据的处理上更加严谨规范。以真实实验为载体,实现了物理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之间的整合,使得物理实验延续传统的同时并超越传统。

物理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最有效的方式,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最好的载体,也是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途径。由于实验仪器的限制,直接影响实验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而数字化实验系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实验探究平台,这可以使教师和学生从繁琐的数据读取记录,数据处理和图线描绘中解脱出来,从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足够的时间对物理现象进行全方面的探究。数字化实验是传统实验的拓展和延伸,并实现了与传统实验的完美对接,从而能够服务于物理学科的教学和适应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发挥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资源精编教案、制作课件

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是一节好课成功的关键。以前的物理教案无非是学生预习、课堂讲解、课堂示例、课后巩固,使得课堂平淡乏味,但网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最新的科技资料可以运用到课堂上,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了解物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网上优秀教师的教案课例也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参考,为优化教案、教学提供了依据。

在现代化教育实施的环境下,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已成为主流,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网上备课和教研都为我们更好的交流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同时,数字化教学资源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的教学片段,下载现成的课件,选择合适部分应用到备课中来,为精编教案、制作课件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四、结束语

所以,我认为在物理教学中数字化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而且做到了物理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也为我们中学物理教学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后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化资源,如何驾驭新教学手段,如何利用这个手段更好达到教学目标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总结。

作者简介:张欣,女,民族:汉,籍贯:皖,职称:二级教师,学历:全日制本科,单位: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第八中学。

参考文献:

[1]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

第13篇

1.数字化教学方式带给我们哪些转变?2.多媒体课件使用的情况?(见图4)3.数字化教学方式最关注的是哪些方面?(见图5)4.使用数字化教学方式出发点是什么?(见图6)5.数字化聚合教学方式带给你的思考是什么?(见图7)教师认识层面分析:调查显示,数字化的社会背景下,59%的老师认为幼儿园教学的新变化是“教”与“学”关系的新变化,59%的老师认为是有助于加强幼儿园学习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其中认为这种新变化是知识的快速更新占56%。89%的老师认为教学的“数字化”是指通过数字化转换的教学信息进行教学;86%的老师认为教学最大转变为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幼儿为中心”的转变,67%的教师认为是“面向结果”向“面向过程”的转变,只有5%的教师不太了解。70%的老师认为数字化教学对幼儿是非常有益的,数字化教学会影响幼儿的多方面发展,其中学习兴趣占89%,学习态度占43%,发展水平占59%,其他占16%。97%的老师认为数字化教学方式转变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为幼儿终身发展服务;78%的老师认为是为了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43%的老师认为是拓展教材,设计好教学活动,实施好教学方案;只有13%的老师认为是为了在幼儿园比赛中获奖。教师实践层面分析:59%的老师将网络、视频等多媒体融入教学活动,感觉非常有趣;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在大多数活动上都会使用利用图形图像、动画等数字化手段进行教学。81%的老师认为大多数教学形式实践太少,动手能力差;97%的老师希望多运用多媒体,加入视频、音频、图片案例、网络等元素,丰富知识面;37%的老师认为在使用数字化技术教学过程中面对的最大的困难是没有相应的教学资源可参考;57%的老师认为当前要提高数字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最迫切需要的是对老师进行相关的培训;68%的老师强烈希望活动室是一个集互联网、图书阅览、师幼活动的多功能教室,师幼可以随时实验,也可以随时上网、也可以随时阅览图书。

二、理性思考

(一)立足教学实际是前提

数字化手段在幼儿园教学中普及,权衡其利与弊关系,需要从儿童发展角度出发,是否切实为教育服务,是否指向人的发展,如果使用数字化手段泛滥,会使幼儿丧失许多充分感知,体验过程的机会,包括一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宝贵机会。教师对教学手段的选择与运用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对于每一个教学活动是否运用信息技术,要以活动设计为依据,依据它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及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需要而定。信息技术手段的演示虽然形象易懂,但是幼儿通过操作实践得来的经验要比仅仅通过屏幕看到的结果印象深刻的多。因此需把握好尺度,依据幼儿园领域教学的特点有针对性、目的性的使用数字化手段。

(二)立足幼儿发展是根本

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吸引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它可以将生活中难以见到的、抽象的现象和事物,清晰、形象地呈现在幼儿面前,强化了多感官的积极参与,缩短了认识事物的时间。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原则,注重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强调幼儿的主体性,关注幼儿的活动状态。教师要及时找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提供合适的脚手架(如:合理运用数字化资源),让他们顺利地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忽视对幼儿的分析,脱离了具体教育对象的活动需求而运用的数字化资源(如:PPT课件),制作的再精美,采用的技术再高超,也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立足教师成长是关键

第14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中职学校 管理

1 背景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等新生事物的字眼,信息化的浪潮正融入我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决定着未来发展的方向。

近年来,在国家和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国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可谓红红火火,很多学校建立了完备的数字化校园体系,这其中不仅包含环境数字化,也包含教学、管理、教研以生活服务的数字化,特别是在高校,数字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而在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中职学校的特点决定了其发展的水平和方向与高校不同。

1.1 教育背景

在历经了十几年的学习、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我国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很多学校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建设方案并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加以实践,为新形势下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也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网。”解读这段文字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国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这也为新形势下数字化校园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指引。

1.2 信息化背景

当今的科技发展不断颠覆着我们的想象空间,很多新生事物一旦被社会所接受,便会以席卷之势迅猛发展。在科技企业林立的今天,每天都有大量创新性新产品诞生,这些产品一步步改变着我们传统的生活模式,也不断改变着我们的思想。

1.3 数字化校园的发展现状

以数字化产品为基础的数字化校园在我国的发展历经了几个阶段,从初期的基本环境+门户建设,到后来的统一身份认证+数据分发系统+配套应用建设,再到多平台整合+云端建设,数字化校园也从一个单一的对外门户演变至如今涵盖学校教学和生活方方面面的一套完整的体系。

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高校的建设成果,立足自身的教育特点,围绕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在国家、地方政府和行业的支持下,在近来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总结发展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3.1 是前期积累的环境建设面临升级压力

很多学校的基础设施严重落后,计算机、服务器和骨干网都处在早期水平,严重制约了数字化校园的发展。

1.3.2 是基础应用平台面临转型压力

如今的数字化校园正朝着多平台的方向发展,而传统的基础应用平台在设计之初很难对此做出规划,一些平台甚至至今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信息传递困难,基础应用平台重复建设,耗费人力物力。

1.3.3 是自身特点结合不足

中职学校的特点决定了学校间的发展规划差别很大,这就需要每个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需量身定制,而市场上的数字化校园产品同质化严重,对学校的个性化定制不足,致使应用的不能完全落地,影响了广大受众群体的积极性。

2 新形势下数字化校园建设思路

在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的新形势下,其建设思路应当有所转变,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升级与建设并重、个性化建设”的思路,充分利用前期积累的建设成果,结合当今科技和教育发展的现状,将数字化校园向跨平台、多应用、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以数字化校园发展带动教育教学的发展,从而提升中职学校的软实力和硬实力。

3 新形势下数字化校园建设方向

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到如今的程度,我们应该在新的思路下重新设计建设方向,在前期的建设成果带动下,大胆创新,解决制约其发展的种种不利因素,充分利用新平台,对以往的门户和应用平台进行改造以适应新平台的需要,同时,根据中职学校的自身特点,塑造一批新的应用,培养一批新人才,以满足校园教学和生活对数字化校园的要求。

3.1 环境建设与升级

根据自身条件,对现有的计算机、服务器、骨干网和安全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符合当前的通用水平,增强基本办公能力。同时,建设一套能够覆盖校园主要职能区域的无线网络,为无线教学和办公提供条件。

根据教学和生活需求,引入新平台,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特色数字化教学设备覆盖到相关受众群体,利用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交换,使教学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阻碍,办公实现实时和流动,生活更加舒适和便捷。

3.2 综合性门户

第15篇

【关键词】 校园网;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机制

一、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思考

1、数字化校园建设背景

在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普及的今天,信息化的浪潮正冲击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社会的许多领域中引发深刻的变革。教育信息化也是摆在教育领域面前的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现代化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数字化校园”已成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建设任务。以下结合我校实际,提出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具体方案,全面打造新形势下的武昌职业学院 “数字化校园”。

2、数字化校园的特征

(1)教育开放性。现代网络技术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教学突破了传统按时集中上课的约束,接受教育的时限也不再有学制的限制,衍生为终身教育。教育对象得到了拓展,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东西。

(2)教学个性化。在数字化校园里,教师可以在任何位置展示课件,在线授课;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学习,查阅资料,参与讨论。

(3)资源共享性。在数字化校园里,教育资源打破校际间、地区间、国家间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障碍,朝着共享化方向发展。

(4)管理一致性。在数字化校园里,各部门拥有统一的管理平台,在校园的任一地点都可以网上办公,实现了管理数据的统一性、管理的实效性、管理数据的安全性,对学校的现代化管理将是一个质的提升。

此外,数字化校园还具有教育方式的自主性、教育机会的公平性、教育网络的智能性、师生关系的交互性和教育制度的创新性等多种特征。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明确的问题

1、加强领导、明晰职能。由校领导全面负责我校信息化的推进工作,去除冗杂流程和行政机构,直接参与决策,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支撑强度。

2、稳定资金投入。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需有持续的资金投入。做好资金投入预算是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3、政策配套是保障。数字化校园建设涉及学校的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必然会引起管理方法及管理机制的变革,管理及运作中的抵触心理将会对数字化校园建设产生阻力,必须有相应配套政策,保证行政执行力度。

4、师资培训是关键。数字化校园的教育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取决于师资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因此要采取措施强化培训,使教师不但能够掌握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技能,还要懂得如何有效利用网上信息资源和开展网上教学活动。

5、资源开发是重点。数字化校园的资源建设包括数字图书馆、学科资源库、科研信息库等,应该作为重点建设项目,资源建设是实现教育化、建构全新教育模式的重要源泉。

6、应用引导、改进流程。一方面,部门要针用户进行需求引导和培养,使建设的系统首先满足用户,达到使用目的;另一方面,要统一协调,建立面向全校的基础数据库、资源库等,资源共享、维护可靠、更新及时,提供有决策依据的数据仓库群。

7、加强风险规避。规避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风险,我校将采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解决学校信息化中的实际问题,避免资金一次性投入过多或过少,增加保险度。

三、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意义

数字化校园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数字化校园较之传统校园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学创新。数字化校园将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激发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数字化校园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获得从单调的文字形式转化为多种直观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获取率。为师生交互式教学提供超越时空的、开放交往的环境和心理交流的可能(E-mail、BBS、聊天室等),为教师提供更多个性化创新教学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参考方案

1、高职院校数字化建设宏观方案

数字化校园的特点应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资源共享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系统化。

(1)设施建设:包括网络、主机、标准化教室等基础硬件和操作系统,是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

(2)应用系统建设。包括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是数字校园的核心。

(3)个性化门户。包括部门及信息门户、个人工作平台,为用户提供与其身份相对应的个性化信息与服务,是数字校园的门面。

(4)信息安全体系。包括系统安全、信息安全、安全管理、安全审计等,是保障数字校园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

(5)标准规范体系。包括管理规范、实施规范、维护规范等,是保障数字校园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

2、高职院校数字化建设具体方案——规划设计

(1)网络架设。

有线网络:我校园骨干网使用千兆以太网,二级网络采用快速以太网技术,基础设施包括:建设与完善覆盖整个校园的高速主干网。建设与完善办公室、实验室、教室、图书馆等办公场所的网络连接状况,形成一个结构合理、高速通畅的教学办公网络。建设与完善学生宿舍、教工宿舍的宽带接入网络,使所有教工、学生可以方便上网。

无线网络:建设无线网络接入点覆盖整个办公区、教学区,使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方便快捷的使用校内网络资源及管理平台。

(2)构建平台。制作我校统一管理平台门户,在其中相继开发具有部门特点分支管理平台,具有统一协调、分”部门”操作的特点,使各部门成员在校园的任一地点都可以网上办公,实现了管理数据的统一性、管理的时效性、管理数据的安全性,对学校的现代化管理将是一个质的提升。通过校园网,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校务公开更为透明,校务管理更为便捷。通过实现数字化办公,优化现有的管理组织结构,调整管理体制,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增加协同办公能力,强化决策的一致性,最后实现提高决策效能。

(3)建设标准化教室。标准化教室包括(校园网到教室、教室监控、多媒体投影机、多媒体音响)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强化监督教学环节及监考环节。

(4)互动“教”与“学”平台。现代教育媒体的介入,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且迫使教育内容、教材形态、教学形式发生显著的变化。教学的重心开始由“教”转向“学”,使学生完全从教师控制的家教式、被动式学习状态转变为自主学习、双向交流的状态。网上教育真正顺应了这一发展潮流,形成由初级向高级不断变化的动态教学系统,为顺应这一趋势,将开发“教”平台、“学”平台更好的为学校教学提供服务。

(5)数字化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最突出的特点是收藏数字化,操作电脑化,传递网络化,信息存储规范化,资源共享化和结构连接化。这里数字图书馆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了,而是一个综合性的信息资源中心。

(6)提供服务:校园一卡通。“校园一卡通”可以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一卡通用,一卡多用。它可以作为借书卡、上机卡、就餐卡、医疗收费卡、洗澡卡、购物卡、门禁卡、存车卡等。它的广泛采用,使数字化、信息化气息渗入校园生活,让师生员工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7)校内资源平台免费下载。丰富服务器资源,通过提供web免费下载,方便了广大师生员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校园网络的安全。

(8)VOD点播。在校园多媒体教学网中应用VOD技术,可以使校园多媒体教学网的交互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室内通过电脑,利用投影机即可任意点播存储于主控服务器中的图、文、声、像等多媒体节目课件,真正做到“任意点播”、“即点即播”。学生也可在数字校园的环境中使用多媒体学习系统,到校园网上获取自己的学习信息。

除此只外vod点播系统还提供海量视频资源方便在业余时间,为学生及教职员工提供娱乐和放松的平台。

结束语: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并因此使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具备了更多的数字化特征,也带来了人类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巨大变化。这种由数字技术和数字化产品带来的全新的、更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称之为“数字化生活”。作为培养和造就新世纪人才的学校,也面临着同样的变化趋势。数字技术必将引起教育的深刻变革,使教育思想、观念、模式、方法、手段等发生变化。当前,我国正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教育部在2000年10月,做出了建设校园网工程的决定。

参考文献

[1]蒋东兴.清华大学新一代数字校园建设规划与实践 厦门大学学报[J]. 2007 第A02期

[2]宋金玲.GIS在数字校园建设中的应用 北京测绘[J].2002 第3期 [3]邓杰超.数字校园建设中的资源整合研究 广东科技[J]. 2007 第2期

[4]傅明.数字校园的建设发展与规划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J]. 2002 第4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