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居民生活满意度调研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中,男性占82.4%,女性占17.6%;97.8%为已婚居民;年龄以41-50居多,占47.3%,文化程度以高中和初中居多,这两项占84.6%;家庭年收入1-3万的超过半数,以务农为主,占61.5%。
二、居民对生活满意度的总体评价
1.农村居民对国家发展总体状况、人际关系、农村政策及自身状况比较满意
(1)居民对目前国家经济发展和支农惠农政策比较满意。农村居民对国家总体发展状况的打分最高,为4.12分,对国家农村政策、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村改革措施的得分也都超过了3.5分。在问题“生活中的哪些事情让你感到满意?”的回答中,有60%的居民回答了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其中包括联产承包责任制、三农政策、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说明居民对目前国家经济发展和支农惠农政策比较满意。
(2)居民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感到比较满意。本问卷中涉及到的人际关系问题中,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得分为4.07分,亲戚朋友关系4.05分,邻里间的关系3.88分,无论是居民对家人关系的处理还是邻里关系的处理都感到比较满意。
(3)居民对自身当前的心态比较满意。包括身体和心里状况以及社会对自己的尊重。这三项的平均得分也都超过了3.5分。
2.居民对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基层管理等感到一般满意
(1)居民对生活环境感到一般满意。居民对目前自己的工作状况、居住环境、文化生活状况、工作条件、住房条件等问题的得分都介于3分-3.5分之间,即稍好于比较满意。
(2)居民对基础设施建设感到一般满意。这个基础设施建设包含医疗卫生状况、公共设施建设(水、电、路等)、住房条件,得分也是介于3-3.5分之间。在问题“生活中哪些事情让你感到不满意?”的回答中,50%左右的居民回答基础设施,包括交通(20%左右),公共卫生(20%)。
(3)居民对社会公平和当地政府行政管理状况感到一般满意。其中社会公平状况的得分为3.19,当地政府行政管理状况得分为3.14分。
3.居民对就业、物价、办学等问题感到不太满意
居民对就业、物价水平和办学状况的评价得分都低于3分,未达到一般满意的程度。其中对目前社会的就业机会得分为2.98,对当地的物价水平得分为2.99,对当地的办学状况得分最低,为2.65。
在问题“生活中哪些事情让你感到不满意?”的回答中,有超过半数的居民回答中包含就业、物价和办学情况。认为物价不稳定、就业难,学校合并后上学比较远,需要接送,浪费人力物力。
4.居民认为生活满意与否,身体健康最重要
在问题“您觉得生活满意与否,什么是最重要的?”回答中,有42.3%的居民回答了身体健康最重要,回答保持良好心态、社会和谐和改善住房条件的分别为13.5%、13.5%和9.6%。
三、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调查居民的基本情况,对影响安阳乡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下:
1.年龄越大,生活满意程度越高
根据居民年龄进行分组,发现61岁以上居民对目前生活处境的满意程度最高,平均得分为3.63分,接近于比较满意。这和当前国家制定的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政策密切相关。31-40岁居民生活满意程度最低,平均得分为3.22分,接近于一般满意,这和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居民生活各方面压力较大有关。41-50岁居民、51-60岁居民得分分别为3.53和3.55分,比较接近。
2.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居民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其它文化程度居民
根据居民文化程度分组,发现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居民对目前生活处境的满意程度最高,平均得分为4.33分,超过比较满意界限0.33分,明显高于其他文化程度居民。小学、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居民对目前生活处境的满意程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45分、3.47分和3.44分,相差不大。这和目前农村中文化程度高的居民较少,这部分居民所处的地位更高,生活条件更好有关。
3.家庭年收入3-5万元家庭生活满意度最高
根据家庭年收入分组,收入范围在3-5万元的家庭居民生活满意程度最高,平均得分为4.13分,超过比较满意界限0.13分,也明显高于其他家庭年收入居民。这部分居民家庭年收入在当地处于中上水平,生活条件较好,对目前生活比较满足。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家庭平均得分为3.5分,虽然收入最高,但考虑问题可能更多,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并不是最高。年收入1万元以下和年收入1-3万元的家庭平均得分分别为3.14分和3.43分,收入较低可能导致各种问题,使得满意程度不高。
4.村、乡干部生活满意度略高
根据居民目前从事的主要工作分组,村干部或乡干部生活满意度要略高于其他居民,平均得分为3.59分;务农为主的居民生活满意度次之,平均得分为3.54分;商人平均得分为3.4分,外出打工者得分最低,为2.75分,对目前生活处境不是很满意。
四、对策建议
1.强化政府职能,使经济发展更多惠及民生工程
一是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农村居民在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方面得到满足外,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二是加快建立各种类型的服务设施,完善各种服务设施的服务制度,为农村居民生存发展提供各种软硬件基础。三是继续做好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兴修水利、完善交通网络,方便居民出行。四是加强农村环境的整治。加强宣传,营造干净、清爽的农村环境,提高居民对环境的认可程度。
2.继续做好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政策的推广工作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农村居民医疗、养老等政策的实施,农村居民受到了显而易见的实惠,提高了居民的满意程度。因此,国家应继续落实和推广这些政策,使更广大的居民能得到实惠。同时,要加快研究,制定提高居民收入的政策,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是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越来越高。
【关键词】数据挖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决策树;技术服务
一、概述
生活质量是“对于生活及其各个方面的评价和总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大规模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后,应用这些系统产生了大量的数据,数据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的需求应运而生。如何利用已有的数据,确定生活各个方面的相对重要性,我们便可以进一步揭示各种社会的、经济的和心理的因素对人们、对生活的总的评价的影响。
二、决策树算法
决策树算法是数据挖掘中常用的分类技术。本文应用决策树方法,从国民经济数据中提取评价居民生活质量的规则。决策树的算法:首先,通过从训练集中选择实例的一个自己来创建决策树;然后,算法使用这些自己构建一个决策树;剩下的训练及实例用于检验所见决策树的准确度。目前大多数的决策树学习算法是ID3算法的变体,本文应用基于ID3算法的决策树生成算法如下:(1)计算每一属性的信息增益。(2)以具有最高信息增益的属性作为集合的检验属性。(3)用检验属性生成节点并标记。(4)对于检验属性的每个值生成分叉。
重复以上整个过程,用每个分支节点关联的训练样例选取在该点被测试的最佳属性,如此自上而下地构造决策树。生成的决策树的每个内部节点代表对一个属性的测试,分支代表测试的每个结果,树的每个叶节点代表一个类别。其中,信息增益的计算方法如下:
设是n维有穷向量,其中,是有穷离散符号集;E中的元素e=()叫作例子。假设向量空间E中的正例集PE和反例集NE的大小分别为p和n,ID3算法基于下列2个假设:
(1)在向量空间E上的一棵正确决策树对任意例子的分类概率与E中正比例的概率一致。
(2)一棵决策树能对一个例子做出正确类别判断所需的期望信息比特为
该算法选择使Gain(A)最大的属性A作为分枝属性,这种方法使生成的决策树平均深度较小,从而有较快的分类速度,但这个标准易偏向于取值较多的属性,为此,本文采用信息增益率的选择方法。增益率定义为:
其中,IV(A)=E(A)是关于属性A的取值的信息度量。利用增益率选取特征能真正实现先选取信息量大的属性作为判定属性,得出的结果比信息增益更令人满意。
本文采用的规则提取方法是:(1)从根节点到每个叶节点分别为一条规则。(2)沿每一路径中检验属性的合取作为规则的前提部分,而每一路径的叶节点为规则的结论部分。
三、模型的建立
由于居民生活统计数据的大量、多维、动态、不完整、不确定等特性,就居民生活质量而言,在大量的数据中发现其内部所特有的规律难度较大。取某个具有代表性的省份,城镇数据覆盖范围较小,只涉及到整个国家居民的部分内容,区域经济特色鲜明,其数据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针对此类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据此发现的隐含规则具备较高的可信度。
本文针对江苏省城镇居民的调查数据,通过深入分析其数据特点,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探究居民生活主观满意度过程中,建立基于决策树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模型,如下图1所示。
模型以江苏省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调查数据库为操作对象,通过数据预处理、模型建立及验证和结果分析等,归纳总结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其中,数据预处理是指收集现有原型数据,然后进行熟悉数据的各种活动;预测模型是在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决策树算法构建适用于居民生活质量的分析与决策模型;最后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说明。
(一)数据预处理
本文以江苏省居民城镇调查的数据为例,利用决策树技术挖掘影响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潜在因素。数据记录主要来源统计网站。经过数据清理和数据交换,从调查的城镇的320个居民家庭的5000多条符合条件的数据中随机选取2/3的数据作为学习样本,选取的测试属性包括年龄(T)、性别(S)、收入代表的经济情况(SRSP)和周围环境因素(HJYS)。对收入水平和环境因素设置2个阈值,离散化为高、低2个等级,再经过重点选样得到训练集。表1为居民调查的部分训练集。
(二)模型建立
建模是数据挖掘的核心环节,是利用已知的数据和知识建立一种数据分析模型。本文根据上文提出的决策树生成算法,运用决策树模型对居民对生活的满意度进行分类。
训练集中决策属性为居民满意度的共有53个记录,其中,42个为主观满意;11个为主观不满意,如表2所示。本文满意于不满意的定义原则是:经过实地调研,居民对生活满意度的回答为非常及比较满意归类为满意,回答为一般或不满意的归类为不满意。
为了清楚地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选择信息增益率最大的属性(收入情况)作为决策树的根节点属性创建分枝,该属性有“高”和“低”2个值,各产生一个分支,并将训练样例排列在适当的分支之下,重复上述过程,在各个分支处再选取信息增益最大的属性(除去已选作节点的属性),如此递归,直到这棵树能完美分类训练样例,或所有的属性都已被使用,最终结果如下。
(三)模型结论
分析图的结果可以得到结论:收入情况在人民生活满意度判别方面起着中要做用。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信息熵构造决策树的数据挖掘算法,针对江苏省城镇居民调查的抽样数据样本进行了算法实现和分析,建立了基于满意度比例的决策树分类模型,根据该模型生成规则集,进而发现满意度与主要因素间潜在的规则性知识,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今后的工作主要围绕以下2个方面展开:
(1)数据库中其他指标的转换和纳入决策树将进一步影响服务能力挖掘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还有待完善。
(2)不同地区的居民生活质量差别较大,如何设计实现通用的模型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曾悦洋等.数据挖掘技术在环境信息方面的运用[J].信息与电脑,2009,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追求高品质生活、享受幸福人生成为全民话题。本文以农一师阿拉尔市居民为调研对象,深入分析影响小城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小城镇居民;幸福感;幸福指数;影响因素
0 引言
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现状的一种主观感受,所谓幸福指数,就是衡量幸福感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在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和更加幸福的人生,因此GNH(国民幸福指数)与GDP、GNP一样重要,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生活幸福感高低的重要指标。
1 阿拉尔市城镇居民生活幸福感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以及对口援疆工作的不断深化,农一师阿拉尔市的经济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随着广大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的日益改善,居民的幸福感也随之大大提高。
2 阿拉尔市居民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2.1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1.1资料来源。调查对象为阿拉尔市区20岁以上居民,采取随机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6份,有效回收率为98%。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问卷从阿拉尔市区居民生活环境、健康状况、工作压力、城市综合条件和未来信心等维度进行设计。
2.1.2样本特征。调查对象,男性104人,女性92人。20―29岁60人;30―39岁56人;40―49岁32人;50―59岁22人;60岁以上26人。在调查对象的学历构成方面,初中及以下68人;高中(中专)学历34人;大专学历44人;本科学历48人;硕士及以上学历2人。涵盖了所有行业和职业。
2.2影响因素分析
2.2.1因子分析命名。在旋转成份矩阵图中:商业服务设施、交通状况、医疗水平等12个因子在主成份1上的载荷高于其他,命名为X1城市综合条件;社区环境、城市绿化、生态环境等7个因子在主成份2上的载荷高于其他,命名为X2居民生活环境;参与健身活动、睡眠质量等4个因子在主成份3上的载荷高于其他,命名为X3健康状况;对未来的生活期待和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在主成份4上的载荷高于其他,命名为X4未来信心;就业状况和可自由支配时间在主成份5上载荷高于其他,命名为X5工作压力。
2.2.2主成份排名。主成份得分=各主成份得分系数累计*各自的方差贡献率。经计算X1得58.394,X2得4.621,X3得6.931,X4得2.03,X5得2.362,影响阿拉尔市城镇居民幸福感的各主成份排名:X1城市综合条件,X3健康状况,X2居民生活环境,X5工作压力,X4未来信心。
3 结论及分析
3.1影响阿拉尔市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因素呈现多样性
在调研中发现,影响阿拉尔市居民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主观因素中有居民自身健康和未来信心对幸福感的影响,客观因素包括城市综合条件发展、居民生活环境、工作压力等。
3.2城市综合条件的发展完善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首要因素
城市综合条件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首要因素。原因是它囊括了较多居民关注度较高的因子:物价水平、教育医疗条件、商业服务设施状况、政府日常管理能力、公共卫生、社会保障。
3.3居民的健康状况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作为主观因素,居民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睡眠质量较好和定期不定期参加健康体检的人群幸福感比睡眠质量差和不参加健康体检的人群要高。
3.4居民的生活环境是影响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基本因素
居民的生活环境是广大居民生存和发展面临的最基本问题,在调研中约有73%的居民对现有住房条件满意度一般,究其原因有:住房价格偏高,房屋质量一般,物业公司服务差,人均面积较小。而在空气质量、噪声污染光污染、城市绿化、城市道德水平等因素中,绝大多数市民满意度较高。
3.5工作压力及未来信心等因素对小城镇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影响较小
工作压力和未来信心对于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相对较小。主要是因为小城镇人口相对较少,生活节奏较慢,工作压力和个人可支配的时间较多,大多数居民对阿拉尔市的今后发展表示很乐观。[3]
4 提高阿拉尔市城镇居民幸福感的建议
4.1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住房是人们生活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港湾。对于住房,政府应在拓宽税收来源的基础上,对房地产市场“松绑”,减少土地出让金比例,保障住房的低成本;同时注重住宅区“软环境”改善,优化房屋质量和内部结构,完善小区周围的交通娱乐、文化教育等配套设施。
4.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阿拉尔城镇化水平还停留在较低层次。建设重点应该放在社区,逐步建立并完善社区阅览室、社区医院、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等。
4.3健全公共交通体系,增加道路建设投资力度
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建设高质量的道路交通网,继续加大对道路交通的投资力度,积极发展和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增加市中心到各团场的公交车。
4.4整合优势资源,打造高标准的教育医疗条件
“教育”和“医疗”必须充分利用对口支援的有利形势,派遣教育、医疗系统的年轻工作者赴浙江学习和深造;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远程专家会诊、专家授课。
4.5加快制定生态环境长期治理规划,加强立法监督
阿拉尔市生态脆弱,生态环境治理需要持续的投入和治理,必须制定生态环境长期治理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地区性的立法监督,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政府工作的考核要素来紧抓落实,切实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逻辑。
4.6稳定物价水平,逐步根除物价偏高的弊病
阿拉尔市物价长期居高不下,究其原因:阿拉尔地处偏远的塔里木盆地腹地,交通不便,物流成本较高;城郊农业不够健全,阿拉尔市周边的团场大多种植棉花、红枣等经济类作物,而对蔬菜、肉、蛋、奶方面的种养殖积极性不高,难以满足广大市民的生活需求;城镇人口较少,消费能力有限,难以吸引广大的商家前来参与竞争。在今后的发展中政府应引导更多的投入到为广大市民提供生活必需品的行列中来,健全城郊农业。
【参考文献】
[1]《南昌市居民幸福感研究》,江麒著。
[2]《武汉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现状调查与研究》,张晓骏、刘 娜、熊佳丽《武汉学刊》 2013 年第 2 期
【关键词】城市新区;公共服务设施;实施时序
1、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城市人口逐步提高,然而城市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模和服务能力日渐显得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入学难、就医难、买菜难、停车难、活动健身难等一系列因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相对滞后而产生城市社会问题。
近几年,宁波镇海新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与其他地区的很多新城一样,镇海新城同样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因此,全面梳理新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公共服务设施实施方案,对于促进新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
2、对象界定
本文研究对象主要为类设施中的街道级与社区级两级,具体的实施对象为其中必需配置、以公益性设施为主的15小类设施。
3、现状调研分析
通过居民需求的调查、相关部门调研、现状设施实地走访等多种调研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新城居民以及相关部门的实际需求,寻找现状设施在实施和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
3.1居民需求分析
居民需求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受访居民对新城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的总体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尚未达到“满意”的程度。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社区管理设施教育设施医疗设施商业设施文化设施养老设施市政设施体育设施。
3.2 存在的问题
(1)公共服务设施绝对数量和建设规模不足,不同区域分布不均。
(2)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重营利而轻公益,公益性设施建普遍缺乏。
(3)各部门的计划和建设“各自为政”,与城市发展的时序缺乏有效的衔接。
(4)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要求相应提高。
4、近期实施预警与建议
4.1近期实施预警分析
以新城范围内17个社区为单元,以主要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为要素,综合部门建议、居民需求和规划配套建设时序要求,形成近期2-3年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预警项目库。
4.2近期实施建议与引导
根据近期实施预警的分析情况,对各个社区近期需要迫切的各类设施进行“落地”,提出设施具体的规模、现状用地条件以及建设要求等,为下一步的具体实施提供依据。
以合生社区为例,合生社区近期建议实施7项设施,包括新建社区服务中心、菜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小学、室外健身场地、幼儿园等。
5、实践体会
为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的要求,规划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一同组织编制了多项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的专项规划,但此类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更多的是考虑整体配套的平衡性,关注城市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的发展关系,而往往对于实施层面的安排相对弱化。笔者结合镇海新城公共服务设施实施研究的编制工作, 简要谈几点体会:
5.1 注重现状设施以及居民意见的摸底调查
作为应用型的规划研究项目,需要指导下一步具体的实施工作,只有对现状的情况以及居民的实际需求有了充分的了解,才有更好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5.2 充分保证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先实施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公共服务事业的载体,需要为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每一个居民服务,所以公益性与公正性是其重要的特征,因此对于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从服务对象的安排、布局选址、建设主体的确定等方面需要优先安排。
5.3 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时序应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设相协调
结合城市的建设时序,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建设迫切性的分类和预警,提出各项设施的建设时序,过早或过晚的建设都会形成浪费和不足。
5.4 城市规划部门与公共服务行业的相关部门充分协调、有效合作
从目前的建设情况来看,公共服务行业各主管部门的发展计划与规划部门的规划衔接不足,造成了各自为政,一到具体的实施过程就会暴露出矛盾,所以需要加大各部门的充分合作。
结 语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保障城市正常高效运转的“城市三大设施”之一,也是城市功能和服务效率的重要体现。[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城市将遇到公共服务设施实施时序的问题,只有把公共服务设施实施好了,才能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这也是需要长期努力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随着大连金普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本文在开展金普新区社会保障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整理相关调查资料和数据,对新区的社会保障状况作了较系统的分析。重点探究了影响居民社保满意度和认知度的相关问题。目的是使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为改善民生问题提供具体可行的建议,以促进金普新区更加全面、更加科学的社保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
普新区;社会保障;社保认知度;社保满意度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建立覆盖人人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要求。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再次指出,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一系列的政策导向表明了国家以人为本的社会事业发展理念,也将为大连金普新区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动力和保障。
一、研究意义及调查设计
1.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对金普新区发展的意义金普新区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南部,总面积约2,299平方公里,人口158万,于2014年6月设立,是中国第10个国家级新区,也是东北三省地区唯一一个国家级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金普新区肩负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引领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和老工业基地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使命,是东北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区,也是辽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的先行区。新区内人口密集度高且来源复杂,要求新区不仅要满足其物质方面的发展需要,还必须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社会保障需求,社会保障是考核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新区在社会保障方面难以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保障问题在新区的发展中日益凸显出来。这一问题关系着新区的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必须加以重视和研究。本次调研正是基于以上目的展开的,透过本次调查的数据,可以了解金州新区居民的社会保障状况,并根据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具体建议,以促进金普新区社保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2.调查设计及样本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研究的形式。问卷围绕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的主要问题展开,主要包括居民收入水平、社会救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几个方面。考虑到满意度和认知度可从侧面较好地反映一个地区居民的社会保障状况,问卷特别设计了有关居民社保满意度和认知度的相关问题并加以研究。本次调查以金普新区23个街道的居民为主要样本,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根据各街道的人口数量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900份,剔除漏选、多选和数据输入错误的问卷后,最终有效问卷为1770份。在获得大量实证数据的基础上结合SPSS等软件技术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统计结果。
二、金普新区社会保障事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问题(1)居民参保程度、认知程度和保障水平较低。由表1可以看出,金普新区目前居民生活与社会保障现状并不乐观。调研数据显示,金普新区居民的参保程度、认知程度和保障水平等方面总体上仍较低,在调查样本中仍有30.9%的居民没有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或对此持不清楚的态度,还有43.3%的当地居民在按月领到养老金方面存在困难。政府有必要从质量和数量两方面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有力的社会保障。(2)居民对社保工作的满意度不高。由图1可以看出,金普新区居民对社保工作的满意度较低,社保现状和群众的心理预期仍有较大的差距。数据显示,金普新区对社会保障工作持非常满意态度的居民仅占6%,而对其持不满意或不知道态度的则高达60%,可见目前金普新区居民对于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仍较低,政府有必要加大社保投入力度,以提高居民对政府工作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整体满意度。(3)老年群体社保认知度及满意度较低。调查数据显示,就与老年人群关系较为密切的养老金制度来讲,在被调查的金普新区的老年居民中,对目前政府设置的养老金制度以及养老金发放标准非常满意的仅占6.2%,对其不满意和不知道的则占59.8%。这说明金普新区的老年人群体对于社保工作的满意度和认知程度均处于较低的程度。老年人作为我们社会当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社保体系对其保障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政府社保体系的完善程度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老年人本应是社保体系的主要受益者,无论是认知程度,参保程度亦或是保障水平都应呈现出较高的水平。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金普新区针对老年人的社保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仍不尽如人意。政府有必要针对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政策上的倾斜,建立健全更能使老年人满意的社会保障制度。
2.问题的原因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得知,金普新区社会保障事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在于:首先,社保政策的配套措施缺失或不到位,直接影响了社保制度的完善水平、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其次,社保政策的执行梗阻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社保服务机制不完善、服务水平较低。
三、对金普新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建议
1.社会保障提供主体多元化针对社保政策配套措施缺失或不到位、社保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应推进在政府主导之下,社保提供主体多元化的工作。政府要充分发挥社保管理主体的统筹协调作用,同时调动企业、商会等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使其发挥应有的补充作用,提高社会保障的供给水平。政府应鼓励企业从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为新区的社会保障提供福利事业发展资金,并且监督企业履行对员工的社保缴费义务。新区投资密集,各种类型的商会比如,外籍员工商会、其他省市的地区商会非常多,这些商会组织及其活动可帮助外籍或外地员工处理在新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促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居民更好地融入新区生活。应鼓励其发挥在协调成员和新区关系方面的服务功能,并使其成为新区社会保障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体来看,金普新区的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满意度较低。为此,政府应加强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衔接,增强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以基本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建立更高水平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1)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失业、生育、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制度。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低保动态管理机制的建立,确保低保对象能进能出、应保尽保。推进廉租房建设,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2)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杠杆作用,在遵守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客观准则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界定社会保障的分配层次和总体水平,积极探索建立随财力增长的财政性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多渠道筹集保障资金,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3.关注老年群体和其他弱势群体,探索实施养老新模式深入推进弱势群体救助体系建设,加大社会救助力度,保障城镇失业者、残疾人员、优抚对象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老年人基础医疗保障设施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并实施社会养老的新模式,比如,设立“大型虚拟居家养老院”,并将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与之相结合。“大型虚拟居家养老院”是依托政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当老年人有需要时,通过拨打电话至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在充分了解到老年人的需求之后,提供相关人员上门服务,并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改进。
4.进一步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制定金普新区社会医疗保险条例实施办法,修订定点医药机构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基金管理,建立三项保险制度协调机制。建立协调机制,促进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三项医疗保险制度有机衔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完善医疗待遇给付机制,加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与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减轻困难家庭、患大病医疗费用负担。对那些确实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残疾者、孤儿等,在费用上实行一定比例的减收或免收。
5.创新服务机制,提升社会保障的服务水平社保体系的服务水平有待加强。应进一步促进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信息一体化。大力推进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基于网络信息化平台、拓展客户终端、手机用户端等开放式服务方式。制定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管理规定,扩大服务范围,提高退休人员社保服务水平。创新和完善医疗保险医疗费用结算方式,逐步扩大医疗保险信息系统联网范围,推进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提高医疗保险基金使用效益。建立金普区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并纳入全市电子政务统筹规划和建设范围,与社区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实现社会救助全面信息化管理。利用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社会救助和服务跨部门合作平台和社会救助服务系统。定期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居委会专职人员接受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政策培训,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水平。通过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其开展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并制定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的具体要求、服务指标、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李伟“.四维体系”视角下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完善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2]陆明远.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建设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J].前沿,2009(4).
【关键词】公共服务 家庭和社会生活 文化生活 政治生活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历时二个月,调研将农村社区(居民)总体上分为传统农村社区(居村农民)和新型农村社区(失地农民)两种类型,按照拆迁安置、经济较发达、经济较薄弱、具有先进管理经验、外来人口较多等不同特点,分别在吴江9个镇(区)选取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村(社区)。本次调研综合运用了深入座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在11个村(社区)召开了座谈会,对150余名村(社区)干部和村民代表进行了系统访谈。在26个村(社区)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38份。调研对象基本情况呈现出如下四个特点:
(1)调研对象性别以男性居多,表明男性参与社会事务较女性为多。
(2)调研对象年龄以40―60岁居多,表明农村居民年龄结构偏向中老年。
(3)调研对象文化程度以初高中居多,表明农村居民受教育的程度还偏低。
(4)调研对象无居多,有的以佛教居多,表明农村尽管宗教活动频繁,但大多数并未形成信仰。
二、调研的主要情况和特点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对访谈记录的汇总梳理,调研小组对调研中涉及的公共服务、家庭和社会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等四个方面的总体情况和特点归纳如下:
(一)政府公共服务
按照公共服务的功能,把农村公共服务分为四大类(生产性公共服务、生活性公共产品、保障性公共服务和发展性公共服务)、十一项。
(1)总体满意度较高。分类评价中,医疗保障、养老保障、义务教育、社区服务满意度居前。较之居村农民,失地农民对政府公共服务的需求更迫切。由于目前的安置社区建设相当一部分还不够成熟,相关配套设施跟进不够及时和全面,失地农民总体满意度偏低。
(2)满意度不高的领域。对公共服务评价为一般和不太满意的,就业培训、文化娱乐设施、农技推广居前。特别是农村居民对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公共服务的诉求和期待强烈。村(社区)缺乏休闲文化娱乐的活动场地、缺少体育健身器材等成为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
(3)主要问题构成及原因。对当前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反映,主要集中在质量不高、总量不足和供求不匹配三方面;认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政府投入不足、集体经济较弱、农民热情不高和供给主体单一四方面。
(4)最需要加强和改善的方面。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尽管满意度较高,但还是群众认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最需要加强的三项,说明群众的期待更高。同时,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质的飞跃,一些新的需求,如停车难、村级公路规划不完善等问题开始显现。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在管理难的同时,也造成了公共服务资源紧缺的问题。
(二)家庭和社会生活
(1)居村农民和失地农民收入结构呈现不同特点。居村农民就业意愿较强,就业渠道多元。失地农民就业途径较少,对再就业要求较高。在外来人口较多的新型农村社区,失地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房租,生活比较富足;而外来人口较少的新型农村社区,主要依靠打工工资,40―60岁区间就业问题比较突出,整体收入较低。个人收入主要来源还是稳定工资居多,收入2万元以下的占28%,2―5万元的占44%,折算成家庭人均收入后,仍是中等偏下人群居多。
(2)刚性支出仍占家庭支出的主要部分。家庭月开支总额在1500―3000元的居多,家庭刚性支出(食品、生活用品、子女教育、看病就医)占比最重。收入尚有结余和收支平衡的达到90%。通过数据和座谈发现,失地农民由于搬进楼房,电费、水费、物业费、饮食费等支出增大,较之居村农民,他们的生活成本更高。
(3)居村农民邻里交往高于失地农民和外来人员。69%的调查对象和邻里之间经常接触。和居村农民相比,失地农民和外来人员与邻里交往的程度不够。一是由于居住方式的改变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旧思想观念很难向“市民”马上转变,失地农民进社区后适应不良;二是外来人员社区融入度和获得认可度不高。
(4)对生活改善的看法。农村居民对当前生活的总体满意程度有着比较高的评价,认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77%。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认为生活明显改善的占25%,有所改善的占67%,为绝大多数。当前生活希望得到改善的方面,就业与收入、医保、环境和食品安全居前。
(三)文化休闲娱乐生活
(1)村(社区)文化设施能基本满足需求,设施使用频率参差不齐。63%的人认为村(社区)的文化设施能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体育场所设施和文化活动中心的使用频率较高,社区图书馆、农家书屋和图书流动车的使用率综合不到30%。这与座谈中,居民反映的两个情况基本吻合。即:农村图书的投放中,没有事先调查居民的喜好和需求,很多书籍类型不能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政府致力于推动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下乡普及,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使得其没有在农村中生根发芽。
(2)需求多元化与实质内容的单一性形成反差。农村居民的文化娱乐需求呈现多元化状态,学习科技知识、看戏看演出、看电影居前。需求程度上,失地农民闲暇时间更多,需求更为强烈;老年人同中青年人多元化的文化娱乐方式相比,选择更单一,比中青年人的文化娱乐需求更强烈,对政府的期待感和依赖感更重。但在闲暇时间的分配上,看电视仍然是最多的选择,占到35%。
(3)文化娱乐需求层次有所提升。农村居民对发展学习类的需求较多,尤其对于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类文化活动的渴望更强烈,在参与学习培训班、阅读报刊等方面的诉求增强,最想参加的培训班类型是职业技能和法律知识。
(四)政治生活
(1)农村居民对村级事务的参与度和参与意愿较高。村民普遍愿意参与村(社区)事务管理,不论是居村农民还是失地农民,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首先想到能否通过政府解决,对时事政治的关注程度也较高。但外来人员由于社区融入度不高、工作时间难协调等问题,参与村(社区)事务的较少。对村(居)民会议的态度,82%的人愿意积极参加,但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只有18%的人很清楚。
(2)对政府新出台惠民政策的支持度较高。村(居)民普遍反映政府近年来出台的如城乡养老保险并轨、村庄环境整治等政策措施让大家得到了实惠,73%的人对政府新出台的惠民政策持积极拥护的态度。但是,失地农民对政府政策的信任程度要低于居村农民。同时,部分村(居)民提出政府要更加注重政策的延续性,不能变化太快。
(3)干群关系及群众满意度较好。群众对村(社区)干部工作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到88%,认为干群关系很好和比较好的为91%。失地农民由于外来人口多造成的环境问题、生活成本增高、失去土地的后续问题等容易引发更多的矛盾与不满,在干群关系和对干部满意度上,均要低于居村农民。
三、几点思考
综合整个调研情况,我们认为,目前吴江农村发展水平与城镇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需要更加注重几个方面。
(1)尽快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发展。调研发现个人收入与就业是村(居)民目前最想改善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拆迁村(社区)在融入城镇后,比较参数发生质的变化。政府在收入政策制定时,可以进一步考虑到城乡一体化下的收入一体。一是不能刻意区分城乡收入,减少模糊人群的比较失落;二是通过建设物业合作社、富民合作社等模式,拓宽失地农民就业渠道,稳定40、50左右人群的收入;三是在养老并轨基础上,逐年提高农村老人收入,既解决农村养老难问题,也可提高家庭整体收入;四是切实提高农村学生毕业后的首次就业成功率,及时缓解学生家庭收入困难等问题。
(2)更加注重满足精神文化生活多元需求。调研发现村(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强烈,对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公共服务的诉求和期待更高,而缺乏休闲文化娱乐的活动场地、缺少体育健身器材成为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应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有形和无形两方面强化投入力度和改造力度,丰富精神文化活动载体,并有效整合开放城镇、学校等资源,逐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满足村(居)民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注重对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方式的引导,多推广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并以活动为抓手,宣传新思想、新理念。
(3)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投入的前期调研和舆论宣传。调研对象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一些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率并不高,主要原因是与村(居)民的实际需要和现实情况有出入。在公共服务投入之前,需要加大前期调研力度,通过座谈、走访、问卷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村(居)民的实际需求。同时,要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对于受众面广、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文件要做到内容通俗易懂,要以不同形式,多种渠道宣传到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减少受众疑惑。
(4)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城镇化步伐。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吴江城乡公共服务的水平和群众期待仍有一定的差距。城镇化是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最现实和最科学的途径。应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根据不同类型社区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由于吴江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群体又对公共文化设施的依赖度更高,所以投入可以对此群体适当倾斜。同时,加快公寓房建设,鼓励更多农村居民进城镇居住。
(5)重视农村接续力量培育。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真正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年轻人非常少。而年轻人精力充沛,做事劲头足,文化水平普遍比中老年人高,思维较中老年人活跃,对新事物接受较快。因此鼓励一部分年轻人回农村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方面,鼓励年轻人去农村创业,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当完善和加强各项服务环节,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支持。一方面,为大学生村官在村(社区)的发展搭建更好的平台,让他们能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同时,镇(区)可以通过自聘招录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村(社区)的事务管理。
(6)加大失地农民群体关注和引导力度。不论是相较于居村农民还是城市市民,失地农民都属于相对失落感较重的一类群体。一方面,失去土地后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面临考验,再就业渠道少,自主经营意识普遍较差,需要政府在各项安置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倾斜和保障。另一方面,在进入安置社区后,在市民化进程中也面临了诸多的不适和困难,社区工作者必须尽快适应城乡快速融合的现状,引导失地农民群体尽快转变生活习惯和观念,帮助其融入市民社会,全面享受市民生活便利。
(7)探索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方式。村级集体经济面临以下发展瓶颈:因没有土地而缺少发展载体,工业无法在农村生根;集体经济不能再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老路,尤其是安置社区,由于集体资产未能得到妥善的清理,无法建立居委会,给社区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难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进一步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明晰和固化农民在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类权利;二是倡导集中、集聚、村庄抱团联合发展的模式,镇(区)给予更多的资源支持,在确保收益的基础上鼓励多元投资;三是借鉴其他地区经验,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各项举措,破解农村发展资金瓶颈。
[关键词]石油企业;独立工矿区;物业管理;住户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8-0125-02
石油企业由于其生产特性,决定了大多数油田都建设在远离城镇的偏远地区。伴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一个个具有中国石油企业特色的独立工矿区应运而生。
油田作为一个独立的工矿区,其社区物业管理有别于我国大中城市的专业物业公司。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油区居民住户对社区物业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满足油区居民住户对物业管理的需求,提升社区物业管理水平,本文结合油田社区物业管理的特点和几年来物业管理的实践,就如何提升社区物业管理水平、提高油田物业管理的住户满意度,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资交流。
1 结合油田独立工矿区特点,提升社区物业管理水平
1.1 开展创建示范住宅小区活动,为提高住户满意度奠定基础
开展创建示范住宅小区活动,即以居民住宅小区为单位,按照国家或省(市)有关标准,对住宅小区进行评定、认定达到标准与否的一系列活动。针对油田独立工矿区的特点,可以采取区分不同情况,分步实施的办法:一是统一评分标准,设置不同档次。即在统一按照“国家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标准及评分细则”的基础上,设置了“优秀”、“示范”两个档次,达到“优秀”档次的住宅小区,通过进一步开展创建活动,完善配套设施、整改存在问题、提升管理水平,可以申报(参加)“示范”住宅小区的评定。二是制订创建计划,严格考评验收。各社区的“优秀”、“示范”住宅小区创建计划,是在社区严格按照标准自检自评的基础上建立的,并经过至少两年的创建工作,方可进行达标申报。企业通过考评验收,对达标的住宅小区,分别授予“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或“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称号。三是定期复查,淘汰不达标小区。企业每年应对达标的住宅小区开展一次复查,对物业管理出现重大事故、管理水平下降、居民反映强烈的住宅小区撤销荣誉称号并督促其整改。
1.2 定期开展服务质量监督考核,提高社区物业管理的住户满意度
在开展创建示范住宅小区的同时,对社区物业管理服务质量实行按季度监督考核,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一是以住宅小区为单元,实施分类考核、定量评分。对社区管理的若干个住宅小区,分别以住宅小区为单元,按照“安全管理、设施管理、环卫保洁、绿化管理、基础工作”等不同类别的考核内容,分类考核。在分类考核的基础上,实行定量评分,作为该住宅小区服务质量综合满意率。二是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由小区居民住户直接参与服务质量的评价。“调查问卷”由监督考核人员事先准备好,由随机抽出的居民住户按所列考核项目逐项评分,并可以填写住户的意见或建议。“调查问卷”不仅可以直接反映出住户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而且可以从中了解住户对物业管理工作的期望和要求的变化趋势,有利于社区对物业管理工作做出及时的调整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三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促进物业管理工作不断改进完善。对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的定期考核,起到了树立典型、鞭策后进、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效果。对考核达不到规定要求、住户投诉问题不能及时整改的社区,严格奖惩兑现,促进社区物业管理工作不断改进完善。
2 建立住户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增强住户对物业管理工作的认同感
住户满意度是一个量化的值,是对测评指标统计、分析、计算的结果,其核心是住户对服务质量的反映,即住户对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的认同感。因此,在建立住户满意度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事求是、结合实际的原则。切不可照搬他人的经验,要结合油田各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情况,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居民住户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实事求是的测评指标。要做到测评指标必须能够控制,在某一方面暂时达不到标准或无条件无能力加以改进的,则应暂不设置为测评指标。
(2)测评的服务项目必须是住户认为重要的。这就要求在制定测评指标时,一定要和居民住户结合,广泛听取居民住户的意见,要做到准确把握住户的需求,选择广大居民住户认为最重要的服务项目设置为测评指标。
(3)坚持与时俱进,及时修订完善测评指标。住户满意度会随着人居环境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市场变化、住户群体的差异而变化,因此,要坚持与时俱进,适时修订完善住户满意度测评指标。
住户满意度测评指标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安全保卫。这是住户首要关心的重点之一,即“安居”才能“乐业”,其指标内容主要包括:住宅小区内的治安管理(包括门卫管理)、治安巡逻、治安防范等方面,确保小区内公共设施和住户财产安全,为住户解除后顾之忧。②环卫绿化。对住宅小区的环境加强管理、对小区内马路、人行道、绿化带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并制定保洁标准。对垃圾及时清运,对垃圾房、垃圾桶及卫生用具定期消毒、制止饲养家畜家禽等;按照规划要求搞好绿化美化,加强绿化养护,对绿化带、公共小公园、道路两旁的树木、花草及小景小品等有专人养护管理,制止人为损坏行为。③设施管理。维护规划、设计的严肃性,禁止任何行为的改动房屋结构、破坏外墙面;对小区内道路、管道、电力线路、网络设施、消防设施、居民文体活动设施等公共设施做到及时维修保养,保障住户正常使用;制止车辆乱停乱放,防止车辆被盗和人为损坏。④特约服务。这是为满足住户特殊需要而提供的服务,比如预约定期为住户进行室内保洁、水电线路维修,家电安装及维修等,它不仅为住户生活带来了方便,同时可实现物业管理者与住户感情上的沟通,对住户满意度测评是非常重要的。
3 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为住户提供高品质服务
关键词:城市、失落地带、创新、活力再生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我国城市的总量、规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空间和道路结构也随之改变。2009统计年鉴显示,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90年到2008年间平均增长速度为18.7%,总量达到3.6万平方公里[ 宋桐庆/朱喜钢.失落的城市街道空间.现代城市研究[J].2011.2]。在城市迅速膨胀扩张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华下,有一些潜在的不安定要素正在慢慢滋长,这些不安定要素就是随城市扩张,那些原本不属于城市的地带渐渐被纳入城区,那里的居民、空间在短时间内还不能适应城市中的节奏及生活,在迷茫的转型期渐渐被城市遗忘,成为城市中的“失落地带”。
一、城市失落地带的产生及发展原因分析
城市失落地带,是指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未充分利用且日渐衰落废弃的地带。它们是随城市急剧扩张,逐渐被纳入城市范围的城市村庄、城乡结合地带,是建造卫星城所形成的城市夹缝,是那些迁出城市的工厂旧址,是今天城市更新所遗留的、出于多重原因从未开发的和疏于清理的空地;它们是各个城区与自由发展的商业带之间无人问津的残余地区,以及因城市快速发展所造成的被人遗忘的空间夹缝等边缘地带。这些地区是各种要素功能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在这些地域内,人员结构复杂,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备,流动人口集中,这些地带淹没在现代化的城市灯光下,虽处于城市中,却没有得到城市化的发展,其广为人知的“握手楼”、“一线天”等社区景观,就是这种问题的典型表现。随着城市的发展,其所呈现出来的环境问题、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及缺乏管理等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城市整体功能的提高与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也影响了城市化进程。
从城市发展扩张过程分析,导致城市失落地带的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是人们对汽车依赖性的增加,生活活动距离延长,卫星城的建立就造成卫星城与城市的夹缝地带;第二,城市更新时的城市用地区划和土地使用政策,在城市划分区域的结合地带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无人管理现象,城乡结合地带等,如因城市急剧扩张所造成的城市村庄,虽被划分为相应的街区管辖,但实际仍由原村集体组织管理,这种管理真空也造成都市村庄也成为城市中的失落地带等;第三,旧城核心区废弃的工业、军事或交通用地,比如现代都市广泛存在的工业遗址等[ [加]简・雅各布斯,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译林出版社[M].2005]。
为了避免产生更多的失落地带以及使已经形成的 失落地带活力再生,这需要政府、民众以及设计师的共同努力。由于笔者阅历及知识有限,因此研究范围仅限于这些失落地带活力再生蓝图的建筑与规划因素,通过研究,为该种类型的城市地域重建或改建提供一些建议。
二、针对课题的调研及成果分析
针对城市失落地带的现状笔者进行了一些实地调研及资料搜集,包括上海的多处工业遗址,嘉定区的城乡结合处,杭州西湖区城中村,以及河南省郑州市的现有及改建后的多处城中村,在调研过程中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
通过对城市失落地带的调研和分析,笔者发现目前大多数该类型地域虽然以社区的形式存在,但是其仍然有很多表面和内在的问题,如居民构成复杂、用地性质与功能混乱、社区建设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也是制约其发展乃至影响城市发展的瓶颈,因此对它们的剖析更有利于对城市失落地带的活力再生的创新研究,这些问题阐述如下。
1、用地性质与功能混乱
这种类型的地域内,由于缺少政府管理,多由居民自发的无政府行为建设,居民在最大利益化的驱使下,其所建房屋多为方形以获得更多的使用面积,因此“一线天”、“接吻楼”、“握手楼”现象比比皆是。且空间多已被现代城市包围,周边地区各项设施比较完善,因此容易形成相互交织的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等类型,造成了用地功能混乱。
2、社区建设不完善
大多数失落地带虽然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并以社区的形式存在,但是社区建设并不完善,形成了其城市失落地带的特征。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房屋为自建的低层或中层房屋,居民主要依靠出租宅基地房屋作为商铺、住宅、商铺和住宅混合三种形式来获取收益,这说明社区对商业建筑、住宅建筑都有很大的需求[ 陈丽丽.上海城中村的现状_问题及改造途径的再思考.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10]。大多数失落地带内建筑密度高,间距狭小,公共空间被占用,道路狭窄弯曲,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且无绿地和公共活动场所,其他基础设施简陋,公共配套设施缺乏,无法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除进行实地调研外,对失落地带的问卷调查可系统了解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状况,了解居民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为城市失落地带的活力再生提供实践依据,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对失落地带改造的主观评价
居民的对失落地带基本印象的调查显示,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人口,人们的总体印象基本都是环境卫生差、治安差、人口乱、居住条件差。此外,居民对其改造看法的调查显示,居民对改造存在强烈的主观意愿,只是迫于政策或政府原因以及自身能力而一直没有进展。
2、城中村居民生活环境状况
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为了更准确地验证居民生活环境状况,本文在调查问卷中主要针对在活力创新研究中所涉及的居住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现具体阐述如下:
在住房满意度的调查显示,居民对目前的住房状况评价基本是不满意的。该种类型的地带人口混杂,违章搭建现象严重,致使居住空间十分狭小,而且地块内的住房多由村民自主建造,他们缺乏专业的建筑知识,只是出于空间最大化的利益驱使,建筑多为方形并缺少变化,致使居民对住房质量也多不满。
社区满意度方面,居民普遍感觉该种类型区域内购物比较便利、邻里和谐,这主要是由于区内也有很多小个体商业及菜市场,给居民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感觉到不满意的是针对环境卫生、治安条件、房屋建筑密度等方面,这主要是由于区内人口构成复杂,社区管理不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齐全等原因造成。
根据实地考察及现状调研,得出结论,当今城市失落地带的居民,不仅需要舒适良好的居住环境,此外,还对医疗卫生、交通环境、文化建筑、娱乐休闲场所有一定的需求,并且希望住所距工作场所较近,只有将这些刚性需求结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创造一个有活力的、重新焕发生机的场所。
三、城市失落地带的活力再生设计的原理
为了避免产生更多的失落地带以及使已经形成的地带活力再生并往前发展,这需要政府、民众以及设计师的共同努力。政府必须制定有效的政策,而设计师则必须深刻理解成功的城市设计背后的设计原则。设计师应该编制设计总图,使其成为空间脉络和用以界定外部空间的建设蓝图,而不是简单地设计这些建筑。
在对以往政府对城市失落地带的改建项目的研究中发现,政府对此类地域的自助型居住区的改造方式主要有两种:①通过行政管理手段提升社区居住环境,使其合法化并逐渐纳入城市正规房地产市场;②进行推倒重建式改造,为低收入居民建设新住所[ 仝德、冯长春.国内外城中村研究进展及展望.人文地理[J].2009.6]。由于后者严重干预了市场运作,不仅造成政府资源浪费,且效率较低,因此,笔者在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研究及成果改建项目的研究中,总结出对城市失落地带改造设计的五种原理,可对城市失落地带的改造提供建议,不仅可大量节省政府资源,不至于使其空间连续性及文脉丢失,也能最大程度的得到原居民的认同,可使改造顺利进行。
对失落地带的空间规划设计连续有序的活动
从调研中我们得知,在城市失落地带人口密集的情况下,居民对各项服务设施及公共设施的需求非常旺盛,但由于失落地带中的无政府状态及居民自发组织的情况下,这种需求演变为杂乱无章的商铺及混乱无序的公共服务设施。在改造中,我们应当针对每块失落地带进行调研,针对具体的居民需求规划这些空间,使其在满足空间有序的情况下尽力做到为民所需,就不会被原居民的排斥并可有效持续的发展下去。
恢复失落地带的边界与城市空间边界的连续性
我国许多城市失落地带的改造为开发商主导,方式为全部推到重建为居住区,虽然这样可快速使原本杂乱的空间界面迅速融入城市界面中,但会使原本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因为强硬的粗暴的改造方式而流离失所,被无情的推到现在都市,重建的小区也会只有物质失去灵魂。
若要避免这种社区精神消失,改造的关键在于通过活力空间的连接,使改造后的失落地带与城市产生整体的连通性,而不是粗暴的将原本属于失落地带的空间塞进城市中。一个设计成功的边界空间应该与当地社区统一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性的“城市边界综合体”,通过多种设计方法的整合,提高或者恢复空间的连续性[ [日]Tianxin zhang & Andre Sorensen著,黄剑译.提高城市边缘地区自然开敞空间连续性的设计方法论.国外城市规划[J].2002.4]。在失落地带空间边界处理上,采取区域界限,使改造后的地域在空间界面上与城市统一,使原分散无序的住户情况得到规整,并配备完善的商业设施和公用设施,强化居民归属感。
对失落地带空间进行合理整合与分割
对失落地带空间进行合理整合与分割,可使该地带的经济活力得到再生与发展,利用城市道路对原本杂乱无章的失落地带内部空间进行合理有序的分割,并根据使用功能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空间进行围合设计,从大块空间到有序的小块空间的转换有利于规范空间秩序,合理汇集及疏散人流。
在空间分配中,应当以整块大空间中套小空间的方式,使各项服务设施及配套设施平均分散于各个小空间中,仅大型文化配套进行集中配置。通过改建后的活力地带汇集并有序的输出人流,这样使其空间内人流流动更加平均,有效改善失落地带中的杂乱现象
创造失落地带中的文脉延续
从调研中我们得知,虽然失落地带内相关文化设施还欠缺完善,但居民对文化设施依然有强烈的需求,除此之外,失落地带居民对该地区的空间有强烈的认同感。因此,在对其活力改造过程中,我们不仅应该满足其对基础设施的满足,更应该保持其文脉的延续,并通过文脉延续来保持居民对其空间内的强烈认同,要保证其对空间的认同感,同时也要保证居民亲缘关系的连续性,否则改造易得到排斥。
在创造空间文脉延续的方法上,我们可以在失落地带的整块空间内,设计延续老的空间文化的文化建筑或附属设施,使居民保持对改造后失落地带的归属感,并通过活动支持形成场所文脉,使文脉保持活力。此外,也要创造积极空间,用积极空间串联失落地带与城市的联系。这样可提高社区凝聚力,并有效推动该地带的活力再生与发展。
现在与未来的衔接
在改造中,应留出一定得可发展空间,使居民有更多的机会用各自的特色给环境留下印记,使它能被每个人作为亲切的场所来使用,用这种方式,空间形式和使用者相互理解和适应,在一个相互的过程中彼此强化,使失落地带活力再生。
四、结论
本文在学习、分析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综合与提炼,从城市设计以及街区改造的角度出发,运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讨了城市 失落地带创新型活力再生的空间构成技术手段和操作方法,解决如何将这种区域真正融入现代城市中的问题,激活它们潜在的活力要素,不仅可以解决城市中失落地带的现有问题,并且可以为原有街区带来活力,增强居住其中居民的归属感,消除城市不安因素,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宋桐庆、朱喜钢.失落的城市街道空间.现代城市研究[J].2011.2
[加]简・雅各布斯,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译林出版社[M].2005
陈丽丽.上海城中村的现状_问题及改造途径的再思考.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10
仝德、冯长春.国内外城中村研究进展及展望.人文地理[J].2009.6
[日]Tianxin zhang & Andre Sorensen著,黄剑译.提高城市边缘地区自然开敞空间连续性的设计方法论.国外城市规划[J].2002.4
[关键词]居民;主观幸福度;社会手段;新途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6073
1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11概念界定
111居民幸福度
幸福度是一个主观概念,所指是人类本身以整体的社会标准,为自己的生活状况水平所做出的整体评估,代表了个体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的肯定程度,是主体与现实生活情境的协调与自我达到完满统一的自我认同及自我欣赏的感觉,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提高社会中个体的幸福度,不仅可以提高社会中个体对社会整体的认同感,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112社会干预效用模型
本次调研以常兴店镇杏叶村与其他村落相比较,旨在研究社会手段对于某地居民的主观幸福度的影响程度。运用抽象的符号表示幸福就是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特征的函数。有关幸福影响因素的研究就需要通过收集和分析实证数据,来探索幸福和个体所处环境因素、内部特质以及两者交互作用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分别从包括年龄、性别、教育情况等在内的人口特征因素,工作或失业因素,收入因素,休闲因素等社会关系因素,以及宏观上的文化背景因素,民主政治环境因素等方面探讨与主观幸福的联系。
1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选取了北镇市常兴店地区有代表性的自然村,共分发问卷566份,有效回收563份,有效回收率9946%。
(2)访谈调查法:随机采访居民进行访谈记录。
(3)SPSS统计分析法: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整理报告。
2常兴店镇居民幸福度问卷调查解析
21常兴店镇居民基本信息及生活现状
211常兴店镇居民收入来源
被调查的居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本地特色经济(葡萄产业)占总体调查居民的6716%。其次收入来源依靠种庄稼占总体的2537%。有448%的居民收入来自在常兴店做生意的收入。但是大多数居民收入没有来自子女赡养和政府补助,以及在常兴店上班的收入。这体现了常兴店地区居民收入的单一性,这种依靠单一收入来源的经济结构是不稳定的。
212常兴店镇居民生活基本情况
由图2可知,有8793%的村民参与了保险,其中5130%的村民参与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受访人数的一半以上,其次参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以及其他保险的百分比分别为1739%、1391%、174%、174%、174%。由此观之,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1年已基本覆盖了全国农村居民,但农村居民对此项制度了解不深,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社会满意度较低。
被调查居民中,觉得不太幸福的居民占总体的1587%,觉得比较幸福的居民占总体的5714%,觉得很幸福的居民占总体的2698%。数据表明本地居民的生活幸福度属于中上等水平。
22居民问卷基本情况交互分析
从表1来看,杏叶村的收入来源除“本地特色经济产业”占到5200%以外,依靠“种庄稼”的比例为2080%,其他几种收入来源相差比例不是很大。住房条件的改善,间接地带动了当地产业结构和经济的发展,因此社会干预对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医疗设施齐全程度数据显示,下观村卫生院中医疗设施不太齐全的比例为2037%,比较齐全的比例为5926%,很齐全的比例为1111%。通过对比发现,下观村卫生院的总体医疗设施的齐全度明显优于光明村,和杏叶村相比稍有差距。村卫生院的医疗设施齐全度关系到全村的居民健康保障,因此卫生院的医疗设施齐全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3居民问卷幸福度与相关因子交互分析
从数据可以看出,在幸福度调查中杏叶村“比较符合”和“很符合”的比例分别为500%和390%,均高于全镇同种情况的比例。下观村幸福度“比较幸福”的比例为571%,高出全镇同种情况76%。
教育设施很完善数据显示,常兴村教育设施很完善中“很符合”的比例占到总体的597%,明显高于全镇这一项的平均比例。杏叶村教育设施很完善中“很不符合”和“不太符合”的比例分别为54%和129%,都略高于全镇的平均水平。由此看出,杏叶村的教育设施完善度,整体情况好于光明村,同时也反映出社会干预的作用有限。建议在进行社会干预的同时注意方式方法,并考虑到长远发展和后续措施。
数据显示,杏叶村对住处满意情况中“很符合”的比例为441%,居于五个村之首。光明村对住处满意情况中“很符合”的比例为291%,低于全镇平均水平103%。由此可见,由于杏叶村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居民对住房的满意度相对来说较高,因此社会干预对于居民幸福度的确有一定的影响。但也有一部分居民对自己的住房不是很满意,应当考虑到,社会干预在帮助农民改善生活状况的同时,也应考虑到某些特殊情况的处理,如合理安排各种资金的分摊,努力缩小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
3常兴店镇居民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通过上述SPSS的数据分析之后,我们明显地看出常兴店居民的问题所在,集中整理过后,总结问题如下。
31城乡分割局面尚未有明显改观
①城区规划和农村规划还未成为一体。尽管许多村镇编制了规划,但基本是一村一规划,各自为政,缺乏通盘考虑,整体效应无法体现。②新农村建设投入还不到位。国家财政对直接关乎农民生产生活的设施关注不够,亟待加大投入。③政府部门齐抓共建的机制尚未健全。当前,政府各相关部门的职能都在向农村转移,但管理农村远比管理城区艰难,导致目前的服务效果并不理想。
32基层对新农村建设认识还存在不少误区
①“简单化”。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②“一刀切”。农村条件千差万别,新农村建设不可能用同一个模式包打天下。③“只顾眼前”。在基层哪里简单抓哪里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对事关农村长远发展,如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等问题,缺乏足够重视,措施乏力。
33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
①农民主体建设新农村的意识不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主要内容和措施认识不够,农民“等、靠、要”的意识还根深蒂固。②农民主体新农村建设能力有限。由于农民收入水平普遍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民的参与能力。③农民主体相对缺失。目前农村大部分有能力的劳动力都外出务工经商,农村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4改善居民生活的对策和建议
41始终以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精神文化水平为基点
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打造一个强有力的全新载体。可以以村为单位广泛开展竞技比赛等活动,来增强农村文化自身的吸引力,并与当地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着力培养村民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农村社会经济的长效发展奠定一定的人文基础,从而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42重视并充分发挥社会手段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对于农村而言,其发展机遇常由社会手段的介入而带来,所以在发展农村经济时,应适当考虑引入社会手段,利用其连环效应来为当地发展贡献力量。应加快建立以城带乡的反哺机制,实现城乡利益共享,从而使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建立统筹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纳入财政的范围,逐步做到发展农村公共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
43依托本地优势,建立以特色经济产业为中心的促进增收机制
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积极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广“企业+基地+农民”的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农村产业服务协会,大力推广农村新科技。加大整村扶贫开发力度,对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贫困人口,通过统一规划,实行易地搬迁、整体开发式扶贫。
参考文献:
[1]方纲,风笑天城乡居民主观幸福研究述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8-73
[2]任国强,桂玉帅,刘刚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国际的经验与国内的证据[J].经济问题探索,2012(7):23-32
[关键词]居民;旅游目的地;生活质量评价;旅游影响感知;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11―0058―08
一、引言
随着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拉动经济、带动就业、促进文化与环境作用的日益凸显,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给居民带来的各种机会也不断增多,旅游目的地居民从旅游业发展中得到了切实的利益。因此,如何看待旅游目的地居民对生活质量及其旅游影响感知评价之间的关系,成为尤其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也对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中国旅游业对外的全面开放,周庄的旅游业从量到质都有了飞跃发展,周庄因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水乡风貌、深厚的文化蕴积和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成为中国江南水乡的杰出代表、东方文化的瑰宝,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先后荣获联合国迪拜人居环境范例奖和联合国亚太地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等诸多荣誉。周庄旅游业发展给当地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当地居民对于旅游业影响和生活质量感知有着全面而深刻的体验。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以周庄为例,从旅游目的地居民角度出发,一是研究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影响的感知评价,二是考察发展旅游业之后旅游目的地居民对生活质量的感知评价,三是分析居民对旅游目的地生活质量评价与旅游影响的感知关系,四是研究居民对目的地发展旅游业的支持态度,其实证研究的最终目的可为政府调动旅游目的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提供科学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一是旅游业发展对当地居民生活质量感知评价的文献综述。
首先,国外学者从多角度研究了居民对旅游的感知影响,如龙恩(Long,等,1990)认为居民对于旅游影响的感知随着旅游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麦克库(McCool)和马尔丁(Martin,1994)考察旅游影响感知与居民的社区依附的关系,研究发现高度依附的居民更会感知旅游发展带来的成本和影响;约翰逊(Johnson)、斯耐逢格(Snepenger)和阿克斯(Akis,1994)研究证明了居民对社区未来的感知对于其对旅游发展支持的重要性;普度(Perdue)、龙恩(Long)和阿兰(Allen,1990)的研究认识到那些从旅游发展中受益的个人更有可能支持旅游的后续发展;阿德莱克(Andereck等,2005)依据社会交换理论,提出更大范围的教育以及主题宣传活动才能帮助目的地居民更好地理解旅游业,从而对旅游业有更大的支持。
其次,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也卓有成效,如李有根等(1997)在国内较早研究了居民对旅游影响的知觉;黄洁等(2003)就旅游发展初期目的地居民的旅游认知态度进行了描述性研究;应天煜(2004)认为旅游的社会表象(或感知)主要来源于社区居民对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影响的直接体验;苏勤和林炳耀(2004)利用社会调查和市场细分方法,对西递、周庄和九华山3个旅游地的居民态度与行为进行了实地调查;颜丽虹和程道品(2005)以柳州市的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中旅游感知进行评价分析;谌永生等(2005)调查研究了敦煌市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以及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
二是国外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文献综述。
首先,对居民生活质量的研究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其研究历程经历了发端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成熟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和应用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戈尔布莱斯(Galbraith,1980)认为把经济的价值和文化的价值综合起来用一个价值指标来表示,这个价值标准就是生活质量;斯米尔逊(samuelson)和诺德豪斯(Nordhaus,2004)注意到有必要用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来表示福利的增长;莫里斯(Morris,1979)成功构建了“物质生活质量”综合指数;布莱德福(Bradford等,2002)研究青年人生活质量所用的指标体系;皮拉尔(Pilar等,2005)依据问卷调查结果,从主观生活满意度方面比较了老年男性和女性生活质量的不同。
其次,国内学者厉以宁(1986)较早地对西方经济学中的“生活质量”研究作出了比较客观的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发展与社会指标》课题组认为生活质量是中国社会发展综合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南客,1990);白日荣和张浩(2002)探讨了生活质量的内涵、评价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以及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选择原则,并认为城市化低下是影响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所在;查奇芬和徐文松(2003)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张雷声(2005)从不同的侧面对生活质量问题进行了综述研究。
不难看出,国内对以上相关领域的研究,无论从研究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上,都已经越来越接近于国外对以上相关领域的研究,尽管目前直接探讨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旅游业发展对目的地生活质量感知评价之间关系的研究还没有,但是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结果对本研究仍然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三、数据来源
旅游目的地居民对生活质量的感知评价数据主要通过市场调查问卷形式收集。调查问卷的设计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是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调查,第二部分是旅游目的地居民对生活质量影响的感知评价调查;第三部分是调查目的地居民对生活质量受影响的总体判断以及对旅游业的总体支持态度;第四部分是应答者的背景资料,包括被调查居民的人口统计特征及社会属性。所有问题采用7分的李克特量表要求应答者用从“1”(非常反对)到“7”(非常赞同)的等级方法来表明自己对表述的同意程度。
本研究根据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者接触交往程度和经济上对旅游业的依赖程度将旅游目的地居民分为4层:第一层是经常、持续接触旅游者,经济收入主要依赖旅游业的居民,主要包括宾馆饭店、旅行社、旅游公司从业人员以及旅游个体工商户;第二层是不规则接触旅游者,经济收入部分依赖旅游业的居民,主要包括商业、娱乐业和交通运输业从业人 员;第三层是经常、持续接触旅游者,但经济收入较少依赖旅游者的居民,主要指普通居民和村民;第四类是较少接触旅游者、经济收入不依赖旅游业的居民,主要包括退休者、学生以及教师等非旅游部门从业人员。由于各层居民占总人口的比例没有确定的数据作为参考,因此在抽样时,此4部分人群基本按照等比例抽样。市场抽样调查时间分别在2004年10月、2005年6月和2006年3月。3次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通过回收、复核后共获得有效问卷307份,总体有效率为51.17%。参加问卷调查的居民的基本情况主要是,男性占46.7%,年龄在30以下的占63.8%,被调查人家庭月收入低于3999元的占82.1%,大学在读或者大学毕业以上的占49.5%,家庭人数在4人以上的占39.7%,家庭代际数为3代的占62.2%。居住时间在20年以上的占57.4%,城镇居民占68%,职业和旅游相关的占47.3%。
四、研究结果
(一)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感知影响研究结果
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感知影响的观测数据,是根据调研问卷第一部分关于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调查,要求被调查者分别对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旅游经济、旅游社会文化、旅游环境和旅游政治影响等29个选项问题表明自己的同意程度,该部分问题统一以“旅游业发展后,……”的方式提出(例如,“旅游业发展后,您认为旅游业给当地吸引来了更多的投资”),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感知做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判断,从而得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感知影响的观测数据,然后再进行因子分析。
表1列出了居民对旅游业发展感知影响的29项因子特征值、各自解释方差的百分比以及累计百分比,每项因子大于0.5的变量被挑选出来列入表内。一般认为绝对值大于0.3的因子负荷是显著的(郭志刚,1999)。29个变量集中在8个主成分上,每个主成分的特征值都大于1。这8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解释的方差的比例为62.7%,也就是说用这8个因子代替原有的29个变量,可以概括原始变量所包含的62.7%的信息。对以上29个指标进行信度检验,得到的克朗巴赫α系数为0.8906,说明这29个变量组成的量表非常稳定可靠。
通过表1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感知影响因子分析,得到第一个因子在文化保护意识、建筑保护意识、文化活动参与等方面载荷均较高,反映了居民对文化保护的感知情况,可称为文化感知因子;第二个因子载荷也具有综合性质,但在社会风气改善、社区依附、收入提高等方面载荷相对较高,反映了居民感知到了居住地居住条件的改善,产生了社区依赖和自我归属感,因此可称为社区感知因子;第三个因子在环境影响感知载荷较高,反映了居民对旅游业带来的各方面环境破坏的感知,称为环境感知因子;第四个因子在政府旅游收入提高、当地物价上涨等方面载荷较高,称为利益感知因子;第五个因子在居民认同旅游业带来大量就业机会方面载荷较高,称为就业感知因子;第六个因子主要反映了居民认为旅游业发展在政策倾斜、政治参与等方面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称为政策感知因子;第七个因子主要反映了被调查居民对当地物价的感知,称为物价感知因子;第八个因子反映了居民对个人隐私因为旅游业发展受到影响的感知情况,称之为隐私感知因子(见图1)。
(二)居民对旅游业发展后生活质量感知评价的研究结果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业发展对生活质量影响的感知评价数据,是通过市场调查问卷的第二部分,要求被调查者对分别代表从家庭、收入、健康、娱乐、生活、治安和社交受到旅游业影响的33个选项问题表明其同意程度,为了准确测量旅游业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感知,该部分问题统一以“旅游业发展后,……”的方式提出(例如,“旅游业发展后,您认为旅游业给当地吸引来了更多的投资”),然后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感知做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判断。为了得到目的地居民对生活质量的感知评价,剔除不重要的信息,合并一些重复信息,拟采用因子分析法,然后用正交旋转中的方差最大法(Varimax)对初始因子进行旋转,选择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并根据较高因子负载的变量对因子命名。
表2列出了居民对旅游业发展后生活质量感知评价的33项因子特征值、各自解释方差的百分比以及累计百分比,每项因子大于0.5的变量被挑选出来列入表内。一般认为绝对值大于0.3的因子负荷是显著的(郭志刚,1999)。33个指标变量集中在8个主成分上,每个主成分的特征值都大于1。这8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解释的方差的比例为64.7%,也就是说用这8个因子代替原有的33个变量,可以概括原始变量所包含的64.7%的信息。对以上33个指标进行信度检验,得到的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285,说明这33个变量组成的量表非常稳定可靠。
通过表2居民对旅游业发展后生活质量感知评价的因子分析,得到第一个因子在收入、家庭关系、家庭生活满意度等主要方面载荷均较高,反映了旅游业对居民家庭生活的影响程度,可称为家庭生活因子;第二个因子载荷也具有综合性质,但在娱乐休闲、健康状况等方面载荷相对较高,反映了旅游业发展对居民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可称为生活方式因子;第三个因子在本地居民社会交往的频次和广度等方面载荷较高,反映了旅游发展对居民社会文化交往的影响,称为社会交往因子;第四个因子在社区依赖、地区认同、自我归属感方面载荷较高,称为社区认同因子;第五个因子在旅游发展使本地的社会治安压力增加方面载荷较高,称为社会治安因子;第六个因子主要反映了旅游发展使本地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食品供应等方面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称为社会设施因子;第七个因子主要反映了被调查居民在消费构成上的变化,反映了旅游发展对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影响,称为消费结构因子;第八个因子反映了旅游业发展对居民娱乐方式的选择以及娱乐支出带来的影响,称之为娱乐消费因子(见图2)。
(三)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生活质量感知评价的相关分析
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其对自身生活质量是否具有相关关系,是本研究的重点。根据前面的分析结果,8个因子可以解释居民对生活质量感知评价中的原始变量所包含的64.7%的信息,同时也有8个因子可以解释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中的原始变量所包含的62.7%的信息,因此可以说,用这16个主成分因子的值就可以分别代表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评价和对旅游影响的感知。表3横向所列为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8个主成分因子,纵向所列为居民对生活质量评价的8个主成分因子,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法,相关系数即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显著性概率(Sig.2-tailed))表示双侧显著性检验 概率。
从表3和图3可以分析出以下研究结果:
第一,被调查居民对家庭生活的评价和其对旅游业给当地社区带来的影响的感知、旅游业对当地物价影响的感知以及旅游业对其隐私影响的感知三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被调查居民在对家庭生活质量评价时,考虑到了旅游业对其居住社区、当地物价以及个人隐私的影响;
第二,被调查居民对生活方式的评价和其对旅游业给其带来的社区依附感、自我归属感、环境意识增强以及上级政府的政策倾斜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旅游者的拜访,加强了目的地居民对于居住地的认同和自豪感,同时他们会更加珍惜当地的资源环境,并且更希望上级政府能够给予当地更多的政策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更加轻松惬意,娱乐的时间和方式都有所增加;
第三,被调查居民对社会交往情况的评价和其认为旅游业带来的文化影响、社区依附感增强以及上级政府的政策倾斜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旅游业的发展增强了目的地居民的文化意识和对于居住地的依赖感,带来了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这些使得目的地居民的社会交往广度、深度加大,他们对于未来和谐生活的信心也有所增强;
第四,被调查居民对社区认同的评价与其认为旅游业带来的文化影响、社区依附感增强,家庭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增多和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又一次说明旅游业的发展增强了居民的自我归属感和自豪感,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和上级政府的政策倾斜,他们对于当地的认同感和依附感更加强烈,对于未来生活的信心更强;
第五,被调查居民对于社区治安的评价和对他们认为旅游业带来的社区依附感和环境影响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居民如何评价生活地区的治安情况与其对于社区的依附感和对环境变化的感知情况密切相关,他们越是依赖当地社区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于当地的治安情况就越关心;
第六,被调查居民对于生活设施情况的评价与其认为旅游业为自身带来的利益的变化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这说明,居民如果认同旅游业的发展给其家庭收入带来了增长,其就会认同当地的生活服务设施也得到了改善,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了以及家庭中的设施设备齐全了,这一点很好理解,只有消费能力增长了,消费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以及满意度才能提高;
第七,被调查居民对消费构成的评价和其认为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社区依附感以及个人隐私方面的变化有正相关,这说明越是依赖居住地,越是在意个人生活不受外界打扰,就越会希望当地房地产价格下降,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衣食之外的消费;
第八,被调查居民对于娱乐消费的评价与其认为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物价的影响有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居民认识到是旅游者的涌入,抬高了当地的物价水平,同时他们认为在消费这些娱乐资源时的花费比以前也增加了。
与此同时,研究结果还指出了一些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比如居民对消费构成的评价与其认为旅游业带来的文化影响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他们一方面认为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增强保护当地文化资源的意识,并且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文化活动,但是他们同时也认为对于目的地居民一些休闲娱乐资源或者活动价格太高,应该降低这些资源对于目的地居民的价格门槛;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居民对消费构成的评价与其认为旅游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增长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是否可以说明,他们认为既然政府从旅游业中获取了大量的收入,就应该把这些利益与目的地居民一起分享,具体的表现就是降低当地房地产的价格以及降低其他一些公共资源对于居民的价格线。
接下来,再对两个变量的相关性进行检验,以印证以上分析结果,这两个变量的值依然通过问卷得到,请被调查者对“您认为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总体上是积极的”和“您认为旅游业的发展对您生活质量的影响总体上是积极的”这两个表述就同意的程度进行打分,前一个问题主要考察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总体感知状况,后者调查旅游业发展后,居民对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状况,两者的相关性见表4。分析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印证了以上的分析结果。
(四)目的地居民对旅游业支持态度的相关因素
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考察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态度与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评价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旅游影响感知、生活质量评价都和旅游支持度基本上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对于旅游积极影响感知水平较强和生活质量评价较高的居民(两项指标的均值都超过4.00),这种正相关关系更明显。同时还可以发现,如果居民对于当地旅游发展支持度较高(均值超过4.00),则居民对旅游积极影响感知水平较强,而且对生活质量的评价较高,两者相差水平较小,反映在图4中就是旅游支持均值4.00之后,两条曲线的斜率差别较小;而如果居民对旅游的支持度不高(均值低于4.00),则居民对旅游积极影响的感知水平就较弱,同时对生活质量的评价也较低,反映在图4中就是旅游支持均值4.00之前,两条曲线的斜率相差较大。
一
随着旅游业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渐增,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显露,特别是旅游业快速发展中出现的旅游地社区衰败和社会冲突以及当地居民生活困难等问题使得有必要深入探究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社会生活的影响。既有的相关研究主要从心理、利益相关者、文化商品化和社会关系等角度展开,其中心理角度的研究偏重于对旅游开发中当地居民的感知和态度等心理特点进行考察(张文,2003;Gursoy,D & Rutherford,G.2004;江民锦,2008;谢婷,2010;梁旺兵等,2012),少量研究关注旅游地居民对生活的总体评价,如:满意度(卢松等,2009)、幸福感(景秀艳,2012)。国内新近有研究注意到居民心理与利益分配和社会公平的关系(李益斌,2011;彭建等,2012)。但总的来看,对旅游地居民贫困心理的研究还不多见。这局限了对中国旅游开发进程中居民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的认识。
本研究所选个案是海南省的代表性旅游地,1998年前后进行开发建设,迄今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为了学术规范的需要,个案的实名被隐去。根据研究问题和调研点的实际情况,本研究选择了访谈法为主要资料搜集方法,所获得的资料与其他方法所获得的资料相互比较和印证,以保证资料的客观有效性。景区开发所涉及的村落由于依傍红山且属于红山地区(“红山”为化名),本文称之为“红山村”,同时把旅游开发公司称为“红山公司”。本研究致力于通过个案分析探究旅游地开发进程中当地村落居民的贫困心理及其社会成因。
二
实地调研发现,随着旅游地开发过程的不断推进,村民中存在的贫困问题逐渐超越了物质层面,渗透到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内在心理层面,使得贫困问题更具深刻性。当地居民的贫困心理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对改变贫困境况的无力感和无奈感
相当多的当地村民在1998年景区开发建设之后纷纷失去了土地,他们的生活因为得不到有效的资源支持而日益陷入贫困。他们为了争取权益和维持生计,与旅游开发公司和地方政府进行着长时间的矛盾冲突,村民曾多次组织集体行动来争取自己的权益,由于他们在信息、知识、权力和社会资源等各方面的弱势,他们的争取和反抗基本上都是以失败或者收效甚微而告终。于是,“没有办法”、“闹了也没有用”和一些骂人的脏话成为了村民口中比较常见的言语表达。这些话语折射出他们在贫困境况中的心理状态。
权益争取的失败经验不断累积,使村民们心中逐渐有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无奈感,他们感觉到一种靠自己的力量所无法突破的瓶颈,面对几乎各方面资源都比自己强大的“对手”,他们根本就看不到什么希望,这种无望感使他们很多时候选择了放弃或忍受。他们尽管认为生活在很多方面很困难,但是却看不到太多的希望与可能,他们在心里面已经逐渐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屈服,村民口中颇为类同的代表性话语可以印证这一点:“生活很痛苦啊,没有办法”;“闹什么呢,闹来闹去,也是闹到政府那里,政府说要解决,后来也没有解决。你又能拿他怎么办呢”;“我们一个小村庄能够跟公司和政府去闹吗”;“我们去给红山公司提意见了,但是提了也没有用啊。这个小村庄他们领导才懒得管。你生活怎么样谁管你呢”。
由此可以看出,当地村民的心理在经历长时间的失败后果强化之后,对改变贫困境况已经产生了较为强烈的无力感和无奈感,他们逐渐“认命”了现在的无奈和艰难。从长远来看,这种状况会很大程度上制约他们改善生活的实际行动,同时也影响到他们所能体会到的生活幸福感。任由其发展,将会给当地村民的生活改善带来极大阻碍。
(二)由贫困引发的对旅游开发公司和地方政府的敌对与仇视
尽管村民很多时候不想或不愿再进行抗争,但是他们心中的不满却难以压制,随着在一系列事件上的挫折以及生活的窘迫,他们对地方政府和旅游开发公司逐渐产生了敌对和仇视的心理。他们把自己生活贫困的相当一部分责任和原因归于地方政府或旅游开发公司。
景区建设的富丽堂皇和自己现实生活的诸种不如意之间的鲜明对照更加强化了村民内心的敌对和仇视,他们内心的不平衡更加的难以克制。特别是他们看到景区在自己原来的土地上建设得越来越好,挣钱越来越多,而自己的生活因为失去土地过得越来越拮据,且不能从旅游开发中获得应有的收益时,他们的内心变得更加的敏感和脆弱,也更容易引发对旅游开发公司和地方政府的不满与敌对:“红山公司一年挣那么多钱,一年分一点给我们就够了,但是一点都没有给……(骂人的脏话)……不仅不给,反而给你要,要你的土地”;“景区建设得很好,但是不管多好,对我们也没有用。现在谁管你,谁赚钱多谁好过,政府好过,也不管你好不好过。我们村民要吃饭,钱都不给我们。我们给这么多地给他们,他们一点钱都不给我们。我们去闹,他们就说去办(给村民办理生活补贴及落实土地补偿款),我们不闹,他们就不去办了,你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我们村民压力很大!”村民中敌对和仇视心理的集聚势必会外显于实际的行动,带来社会矛盾与冲突的增加。《海南日报》2004年11月26日所报道的旅游开发公司保安与红山村民流血冲突事件便可以从一个侧面印证村民们与旅游开发公司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由生活贫困所促发的村民们对旅游开发公司和地方政府的敌对与仇视不仅表现为他们的言语和直接抗争行为,同时也存在着变相的表达。景区周边屡禁不止的“宰客”现象就是一例。旅游开发公司和地方政府认为非常不合理的“宰客”事件在当地村民看来却具有很大的合理性,他们甚至觉得他们就应该做这些事情,他们并不觉得是“宰客”。听对此比较熟悉的村民讲:“一般旅游车辆撞到村里的鸡要赔两三百块钱,撞到狗一般都是一千块和一千五,撞到羊一般赔一两千块钱。……我们要的价格不算高。”更详细地了解发现,村民们针对“宰客”的心理相当程度上与他们对旅游开发公司和地方政府的不满与敌对紧密相连。如果游客损伤了他们的财物之后能够主动表示友好,他们也会宽宏大量,表现出友善,并不会狠心勒索,但是如果你撞了狗或鸡而逃的话,他们就会要价很高,从而成为媒体上所讲的“宰客”。这种看起来有些矛盾的现象也许一方面说明了他们内心对旅游开发公司的不满、敌对和仇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们内心的善良和朴素。他们在游客逃走后的“勒索”和“不讲理”也许说明了他们对旅游开发公司和地方政府的负面情感被激发出来而迁怒到游客身上,以此来宣泄自己对贫困处境的心理不平衡,而游客的“不讲理”和“事后逃离行为”使他们因此有了勒索游客的最直接理由。
(三)贫困心理逐渐渗入当地居民生活的其他方面
长时间的贫困和改变生活现状的乏力使得相当多的村民安于现状,不想去改变,他们消极地适应现实:“我们没有工作了,也不想关心什么。我们现在能够干活就去干活,不能干就在家闲待着。”贫困心理因此逐渐渗透入当地居民生活的诸多其他方面,引起了他们社会生活的整体变化。村民们日常生活中精力和时间等方面的安排都因此而受到影响。
实地调研发现,他们生活中的赌博和买彩票现象颇为盛行。不仅男性村民参与,很多村妇也加入其中。尽管他们收入很有限,但他们很多人赌的金额还不小,且对赌博挣钱还心存期待,希望能够“碰碰运气,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尽管很多时候赌钱是不能够赢的,但是他们仍然热衷于此,除了赌博可以帮忙打发他们的空闲时间之外,也许一个重要原因是,赌博给了他们赢的可能与希望。就买彩票而言,购买的金额不大,1块钱可以买一注,红山村的一个小店负责出票。中大奖的机会是很低的。作为访谈对象的一个中年男人在景区做保安好些年了,他经常购买彩票,但几乎没有中奖。对比村民生活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他们之所以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从事赌博和购买彩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许是它们可以满足村民的某些心理需要。很多村民失去了土地,在改变生活境况方面又充满无助和无奈,这种无助和无奈逐渐淹没了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彩票和赌博尽管是高风险活动,但是毕竟可以带来收益,且这种收益某种程度上是自己可以加以影响的,比如只要自己坚持买彩票和打牌,好的运气总会光临自己的。因此,他们通过彩票和赌博不仅可以消磨时光并偶尔获得现实收益来补贴日常开支,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通过一种特别的方式看到了希望和机会,尽管这种希望是虚幻的,甚至一定程度上是自欺欺人的。但是他们却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某种心理上的满足和自我安抚。
村民们这种消极适应现状的方式正是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贫困心理已经渗透入居民生活的很多其他方面。他们逐渐失去了对未来生活的有序规划和务实行动,他们不能沿着清晰而有效的道路去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一些诸如赌博和买彩票之类的偶然性事件上。这种状况的持续恶化势必严重损害村民们改善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制约他们对不断变化的现实的适应能力,也会加剧他们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以及对旅游开发公司和地方政府的不满与敌对,进而会影响到整个旅游地社区的稳定和发展。
三
1、实现客户满意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用户对用电的需求越来越高,虽然供电企业不断改进服务措施,客户个性化、多样化、便捷化、互动化的服务,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等特殊客户群体的服务需求,不能得到完全满足,对客户诉求反应不敏锐,信息化服务设施配置不足,专业协同不紧密,个别员工服务不规范、不到位等问题。因此,须建立以客户为满意导向的服务理念和机制,深挖客户需求和潜在期望,实现与客户的积极互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2、实现客户满意的内容和做法
实现客户满意,要建立以客户为满意导向的服务理念和机制,进行客户调研,查找服务中的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为企业规范管理、服务创新和持续改进提供决策依据,制定持续改进的措施。进行措施的实施效果调查,进行汇总分析,寻找服务问题,进一步制定改进措施。
2.1建立客户满意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以客户为满意导向的供电服务管理的工作体系,配备精干人员,进行客户满意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寻找和收集不能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管理短板,制订工作目标,从制度建设、工作标准、流程管理等方面着手制订整改措施,通过过程监督和闭环,实现营业窗口、服务报修、业务办理等方面的服务,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客户满意度。
2.2调研
由相关业务部门和基层单位共同开展,调查时,尽可能的全面了解情况,如电力价格执行、收费、故障报修等情况以及营业窗口服务、现场服务,95598服务情况等。方式一是由专责人进行专题调研,二是基层单位通过进家庭、进企业,了解客户需求,三是结合95598、当地12345热线、行风热线等渠道了解客户需求,四是组织召开行风监督员和客户关系委员会会议,沟通了解客户需求。由专人将以上形式得到的情况进行记录汇总上报。
2.3问题分析
对各类客户的实际情况和服务需求进行汇总、分类,将当前存在的问题调查情况要求各单位调查核实,确认之后招,集相关业务部门和基层单位对发现的情况和客户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用电服务问题的原因,找出当前供电服务管理运行的短板所在。
2.4制定措施
根据分析结果,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措施。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抢修服务推行首到必修制,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服务简化服务流程,强化业务之衔接,改变服务业务复杂、环节流程多情况,实施规范化、人性化、标准化服务,满足客户的用电需求;建立需求调研、短板分析、流程优化、结果评价、服务保障“五位一体”以客户为满意导向的供电服务管理框架,建立常态工作机制;建立与客户的沟通与交流制度,通过调查、短信、网站等形式加强与客户的互动,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2.5措施实施
根据制定的措施,从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服务意识、提高供电质量、整合经营模式和工作流程、改进服务措施加强管控、做好信息回馈和评价等方面积极进行落实。
2.5.1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服务意识
改变传统观念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定期开展“假如我是客户”换位思考活动,分析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客户的角度对感受服务的结果,以客户是否满意为标准,以问题是否解决作为评判服务结果的原则,找出不能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短板,积极改进工作。
2.5.2提高供电质量
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电能是实现客户满意管理的基础。加强电网管理,提高电网运行水平,推进电网工程建设进度,完善电网结构,提升供电能力,确保供电质量。在农村偏远地区、未接收一户一表改造的自管小区普遍存在电力设施老化、超供电半径等问题,电压低、频繁停电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把这些区域的电网改造做为一个工作重点。
2.5.3整合经营模式和工作流程
以客户为满意为导向,规范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工作流程的整合和业务操作。为满足客户需求,进行系统化的客户研究,开展对客户的概况及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分类,从客户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识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整合各种资源,进行企业战略规划、工作流程、业务操作、技术集成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经营模式调整,建立先进的技术平台和改进业务流程,对企业的资源进行系统、有效地整合,减少环节,提高效率,提高企业服务客户的能力。
2.5.4改进服务措施
以客户为满意为导向改进服务措施。清楚客户需要哪些服务,需要怎样的服务,如何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特别是从业扩报装、费用收取、故障抢修、抄收等方面进行工作梳理,从制度建设、工作标准、流程管理等方面制订整改措施,改进服务工作,通过营业窗口、服务报修、业务办理等渠道和各个方面,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2.5.5加强管控
加强管控,确保服务质量,利用营销系统、稽查系统、95598系统等平台进行监测服务手段应用、服务人员规范化、营业工作差错、客户侧供电质量等基本信息;实施领导服务包保体系,定期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业务督导、措施督办、明察暗访,分专业制定稽查主题,组团式作业,进行现场主题稽查;严控投诉事件,实行投诉级闭环管理和分类处理,进行严格考核,除考核责任主体外,单位负责人要承担连带责任,有关单位要及时拿出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
2.5.6信息回馈和评价
建立满意度评价模型,通过客户评价、自我评价、第三方评价,进行客户服务评价。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列出客户最关心的调查项目,请客户进行打分。走访客户,与客户促谈,倾听客户声音,了解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听取客户建议。暗访营业窗口,查业务看工作能力、服务态度,工作规范情况、工作的效率,查窗口看工作环境、卫生是否整洁;模拟用电客户亲身体验服务,以咨询、缴费、报装、报修、投诉等为内容,感受工作服务的能力、态度、问题的处理等方面的细节。根据服务评价的结果,对各单位各专业得分排名,以便找出存在问题,制定进一步的整改计划。
3、巩固和提高
通过信息回馈和评价,更清楚了自己的服务效果,有助于企业全面了解客户对供电企业的满意度,为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加强服务作风改进,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提供依据,召开调查情况通报会,对各单位调查情况及得分排名予以通报,要求各单位调查核实,深入进行分析总结,限期整改,特别是发现的服务问题和客户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根据信息回馈和评价的结果,进一步增强与客户的沟通与交流,分析用电服务问题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切实解决用电服务问题,及时改进工作,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4、结束语
关键词:城市房屋拆迁;居民生活;大连市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1-0096-06
随着我国城市改造规模的扩大和速度的加快,涉及的被拆迁居民越来越多,由城市房屋拆迁引起的纠纷(如上访、司法诉讼等),已经成为近年来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因素。城市房屋拆迁,关系到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贯彻落实,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本文以大连这个全国率先进行大规模改造的城市为个案,对其1992―2007年间的城市拆迁活动进行调研,通过对经历过城市房屋拆迁改造居民的抽样问卷调查,了解他们拆迁前后的生活便利性、安全性、住区周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出行便利性,以及居住条件的变化情况,以此来评价大规模城市房屋拆迁改造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一、研究综述
西方理论界对城市房屋拆迁问题的研究,主要限于公共利益的范围和对政府的约束问题。各国政府征地、居民必须动迁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各国的普遍规定是:在政府因公共利益需要而征地的情况下,居民必须为大局做出让步,但是政府必须提出需要征地的足够理由以及不低于市场价格的足够补偿。以崇拜个人自由和权利的美国为例,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明确指出:“在没有合理的赔偿下,政府无权征收个人地产和财产”。美国五十个州均根据此修正案建立了不同版本的“重要空间法(Eminent Domain Law)”及动迁细节和补偿办法。由于补偿是足够的,不存在由此引起的上访、、财富转移问题。即使是被马克思称为“血淋淋”、“羊吃人”的发生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圈地运动”,农民在出让土地时也是得到了至少从眼前利益看来是足额的补偿。
目前,我国关于城市房屋拆迁改造的相关学术研究主要集中于拆迁纠纷的性质、法律调整、对拆迁法规的解读、拆迁补偿标准确定和私有产权保护等六个方面:(1)对拆迁关系、拆迁性质的研究。主要是分析开发商、地方政府、被拆迁居民间的经济关系,发生的纠纷是否属于民事纠纷,拆迁补偿中的一些认识误区等。欧光耀(2006)[1]等对城市拆迁中政府角色错位以及行政干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孙曙生、刘涛(2007)[2]对政府参与房屋拆迁中的公共权力的限度和法律规则提出了质疑,但是没有深入分析政府的违规违约操作和诚信缺失等问题。(2)对拆迁制度的法律规范探讨。这类研究者以法学界人士居多,主要是从法学的角度探讨拆迁制度的法律政策障碍、法律程序调整等问题,但是对居民生活是否造成影响没有研究。(3)对拆迁法规的解读。主要是一些实际工作者对拆迁制度执行中的问题进行探讨。一些学者对低补偿问题提出了质疑,但没有论证拆迁补偿的理论标准。(4)对拆迁补偿的探讨是近年来学术探讨的一个热点。龚四海(2004)[3]用案例的方式论证了城市房屋拆迁由于补偿不足导致集体农地房屋主陷入贫困问题;李家才(2005)[4]对公益拆迁补偿低于商业拆迁补偿的正义性提出质疑;何虹(2006)[5]等人提出了扩大我国拆迁补偿范围并对补偿范围进行了阐释。贺蕊莉(2006)[6]运用多人合作博弈理论论证了拆迁补偿的理论标准,认为拆迁应该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旧房屋的市场交易价格;二是土地所有人(地方政府)对被拆迁居民的违约赔偿;三是尚未到期年份的土地使用费退还;四是装修、搬迁等相关费用损失补偿。这四项费用之和,绝不低于同类同地段新建商品房的市场交易价格。(5)保护私有产权问题研究。董秀芝(2006)[6]和董彪(2007)[7]等人提出城市房屋拆迁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以及城市房屋拆迁土地使用权的补偿问题,认为土地使用权应该给予补偿。(6)对拆迁利益问题的研究。王大海(2006)[8]提出房屋拆迁应考虑居民的利益、节约城市建设资金等。总之,目前国内的学术研究均没有说明城市居民对房屋拆迁改造的整体评价。本文试图通过对经历过城市房屋拆迁改造居民问卷调查,来分析城市房屋拆迁改造对居民的影响。
二、问卷设计
为了全方位了解大规模城市房屋拆迁改造对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所设计的问卷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查居民对拆迁改造政策持什么样的态度。二是居民的居住现状,包括居住区、居住房屋建筑面积,购房时的房价;上下班(学)主要交通工具和单程时间,与原居住区相比对现居住区的整体评价;与原居住区相比对现居住区各个指标的评价(包括生活便利性、安全性、自然与人文环境、出行便利性)。三是拆迁前居民的居住情况,包括居住区、居住面积,上下班(学)的单程时间、主要交通工具;对回迁、异地安置、货币补偿是否满意,不满意的原因;政府出台的五类级别补偿划分是否合理、怎样补偿更合理;哪种补偿方式对改善居住条件更有效等。四是调查了解此类人群未来几年对住房的需求状况,包括是否有购房计划、购房目的、期望居住户型、承受的价款、付款方式等。五是了解被调查人群的社会属性,包括年龄、性别、家庭构成、受教育程度、职位职业和家庭月总收入。
在对调查问卷精心设计的基础上,深入到大连市内四区(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和甘井子区)实地调研和考察;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方便抽样(社区拦截)、交叉控制配额(性别、年龄)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问卷216份,总有效问卷193份,总有效率为80.4%。
三、样本分析
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从被调查者的家庭构成看,主要以三口之家和两口之家为主,占有效样本数的89.3%。从被调查者的学历看,大专以上所占比例最大,为58%;其次是高中学历,占39.4%;研究生学历占2.6%。从被调查者的职业职位看,基本涵盖了各阶层、各职业,并且以普通职员为主体,职位越高人数越少,基本呈金字塔分布。从被访人群的收入来看,中低收入者为多数。从被调查人群的年龄特征看,以中青年人居多,约占有效样本的80%。从被调查者的性别看,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分别占53.3%和46.7%。总之,问卷调查数据基本能满足抽样调查的要求,调查样本以大连市内四区为基本单元,能够满足不同区域分层研究的要求,被调查者积极配合,增强了样本的可信度;样本能够代表大连市不同群体的特征。
根据对有效样本的分类汇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性分析。
1.近半数居民支持政府的拆迁改造,九成以上居民认为城市景观变得漂亮
调查数据显示:46.6%的居民支持政府的拆迁改造工程;约33%的居民对拆迁改造持反对态度,认为对老百姓而言是弊大于利的事;20.2%的居民对政府的拆迁改造政策漠不关心和不清楚。96%的被调查居民认为大连市的城市拆迁改造使市容变得越来越漂亮,环境也越来越好。对有效样本汇总计算,得出居民对拆迁改造后的总体满意度评分为65.91分
说明居民对拆迁改造后生活各个方面是认可的。但65.91分说明居民对现居住条件还不是很满意,以后的城市拆迁改造及建设中还需要花大力气进行相关内容的改善和建设,并分阶段、分步骤,逐步改善此类人群的居住条件。
2.拆迁改造后房屋面积增大,居民居住区位向城市推移
从拆迁改造前后居民的家庭居住面积看,居住面积普遍增大。平均家庭居住面积,由拆迁前的53.41平方米上升到拆迁改造后的73.84平方米。数据显示,拆迁前,居民居住在建筑面积60平方米以下的所占比例最高,为40.4%;居住在61―80平方米的为15.0%;居住在80平方米以上的仅为8%左右;还有许多家庭居住在30平方米及以下的住房。拆迁改造后,居住在建筑面积61―80平方米的比例最高,占49.2%;居住在60平方米以下住房的所占比例为28.0%,尽管仍有部分家庭居住面积还很小,但这一数字比拆迁前下降了近50个百分点;而且居住在8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的居民比拆迁前增加了14.4%。由此可见,城市房屋拆迁改造,使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另外,拆迁改造后居民居住区位逐渐向城市推移。通过对各城区居民拆迁前后居住区域统计发现:拆迁改造后,居民由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搬往甘井子区的逐渐增多。有的是原居住区拆迁改造成为商业区;有的是拆迁改造后,由于房价上涨,买不起原居住区(或者其原居住区同类地段及其周边)的商品房,而选择远离市区房价相对较低的居住区。
3.拆迁改造前后,交通便利度变化并不明显
从统计结果看,拆迁前后上下班(学)时间无显著变化。上下班(学)单程时间在30分钟内的人群中,拆迁前所占比例为74%,拆迁改造后所占比例为67%;30―45分钟的人群,由拆迁前的16%上升到拆迁后的21%;上下班单程时间需1小时以上的人群所占比例很少,但比拆迁前下降了2%。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包括公交车、轻轨、单位班车、私家车等。但是,从统计结果看,乘坐公交车出行的所占比例最高,占有效样本的65%;其次是乘坐单位班车上下班,比例为14%;其他各类出行方式比例差别不大,私家车5%,出租车3%,轻轨、快轨4%。在调查中了解到尚有一定比例的人依靠传统的交通工具上下班或者出行,其中步行的所占比例为7%,骑自行车的占2%。现实中,大连市的公交设施是比较完善的,随着公交车次增多、车况变好、城市道路拓宽,尽管居民住宅区位外移,但是上下班还是非常便利的。
4.生活便利度评价因各区域和各居民社会属性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调查显示,居民对生活便利度较为满意,总评分为63.31分。对生活便利度非常满意的比例为9.3%,比较满意的占36.8%,评价一般的占36.3%,比较不满意的占有效样本数的9.3%,非常不满意的占8.3%。从各个城区的评价来看,甘井子区是惟一一个生活方便性评价没有达到60分的区域。而其他区域生活方便性评价都比较高,沙河口区评价最高,达到68.60分;其次是中山区和西岗区,分别为65.76分和64.62分。
从居民的社会属性看,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初、高中学历人群、家庭月收入在3 000元以下的居民,对生活便利度评价低。而高学历、中青年、有稳定的事业、职位高的人对生活便利度评价高。
5.居民对居住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评价各不相同
居民对其现居住区的自然环境基本满意,总体评分为63.93分,但各个区域的满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中山区的居民对其居住区的自然环境最为满意,评价得分74.55分;甘井子区的居民满意度最低,仅为53.15分;沙河口和西岗区分别为64.39和69.23分。由此可见,自然环境的舒适度随着远离中心城区而降低。
从被访者的年龄看,年龄大的人群对自然环境评价高。60岁以上的人群评价得分最高,接近70分;31―40岁的人群评价最低,仅为55.93分; 41―50岁的人群,评价为59.93分。从性别上看,对自然环境满意度评价男性略高于女性,分别为62.66分和61.17分。从家庭构成来看,单身和两口之家的评价最高,分别为63.95分和63.26分;评价最低的是四口之家为60.67分。体现了随家庭人口的增多而评价得分逐渐递减的趋势,但是到五口之家略有上升。从学历层次看,高学历群体评价得分高于低学历群体。从收入水平来看,家庭月收入越高的人群对自然环境满意度评价也高,反之则相反。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这些对自然环境评价低的人群大多居住在城市的区域;或者是比较旧的小区,有的小区正在面临改造,还有的是居住在平房等。许多人从事的是工业企业,属于普通工人;还有的是下岗失业。从社会现实来看,居住在环境好的区域和小区的居民大多是高学历、从事稳定的职业、收入也高,并且大多是中青年,正处于事业高峰。一方面,由于个人事业发展处于上升阶段,更看重发展机遇,对自然环境的要求不高;另一方面,年纪轻、收入高,可选择性强,也影响到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评价,而低收入、低学历的中老年人群作为弱势群体,对居住地的选择性差,所以评价较低。
人文环境的总体评价得分仅为56.67分。各个区域受访者对人文环境的评价有一定的差异,中山区得分最高,甘井子区最低,分别为66.97分和50.11分;沙河口区和西岗区的得分也都处于及格线以下,分别为56.07和58.46分。从学历层次看,学历高的人群对人文环境评价也高。研究生学历的人群评价分值最高,为65.19分;而初中学历的人群评价最低,仅为57.45分;高中学历的评价得分为59.26分,大专和大学学历的评价为62.5分。从家庭月收入水平来看,各个家庭由于收入不同而对其居住区的人文环境评价各不相同。家庭收入越高,对其居住区的人文环境满意度也越高。
6.居民对其居住区的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是安居乐业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国家统计局2007年1月公布的“2006年全国群众安全感调查主要数据”显示,老百姓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就是治安问题,并且这种关注在持续上升[11]。通过对大连市经历过城市房屋拆迁改造居民的调查,也是希望了解这部分居民拆迁改造前后其居住区周边的安全状况,包括交通安全、治安状况等。
通过对有效样本进行分类汇总,笔者发现各个城区的居民对其现居住区安全性评价都很高,但随远离市区而逐渐降低。从家庭构成看,单身的人群对安全性评价最高,为65.23分,而五口之家的人群对居住区周边的安全度评价最低,为61.09分;两口之家的居民对安全度评价得分为63.83分,三口之家为63.36分。由此可以看出,安全性满意度的评价与家庭人口数呈现负相关关系。从学历层次看,学历高的人群对其居住区安全性评价高于低学历人群的评价。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评价得分最低,为60.03分;而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群对其居住区及周边安全性满意度最高,评价得分为66.36分。从现实看,高学历人群工作中的职位相对较高、职业稳定、收入相对也比较高,经济承受能力强,有能力购买高档、安全的小区;而学历低、职业不稳定、收入低的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弱,再加上部分家庭人口多、负担重,生活压力大。还有的居住在城市的区域或者是居住在条件相对较差的小区。而城市的治安状况、交通安全等都低于城市的中心区域,所以这类人群对安全度的评价低也是必然。
7.对拆迁补偿政策及改善居住条件方式的认识
统计结果表明,在房屋拆迁改造中给予货币补偿的所占比例最高,为75%;房屋产权调换的所占比例为25%(房屋产权调换分回迁和异地安置),其中回迁的所占比例为9%;异地安置的占16%。在对这些结果细分发现,房屋产权调换的在2001年以前所占比例最多,而2001年以后给予被拆迁人货币补偿占据主导地位。尽管房屋产权调换和货币补偿的实质都是货币补偿,但居民都期望能够给予实物补偿。主要原因是,自2003年以来房价一路飙升,对被拆迁房屋的货币补偿无论是总价款还是单位面积价格远不够再购买新房的总价或者单价。尤其是那些原本居住在繁华商业区的居民经历拆迁后很可能被迫搬迁到交通、日常生活等相对不便利的区域或者城市的,至于城市中的弱势群体,甚至有可能成为“边缘化”人群。所以,居民都希望获得房屋产权调换。
在给予货币补偿的居民中,83%的人表示不满意。原因在于补偿的标准过低,与大连市的房价不成比例;只有17%的人认为给予的货币补偿基本合理。对这些认为基本合理的人群进行分析发现,他们一般是在2001年以前拆迁改造给予的货币补偿,按当时的房价,这样的补偿基本能够买得起同类地段、同类商品房。而目前的补偿远低于同类地段同类商品房的市场价格。例如,沙河口区和平广场附近2006年10月拆迁时,给予被拆迁居民的补偿价格为5 100元/平方米,而当时此区域周边房价已经超过10 000元/平方米,即使远离市中心的偏远地区,诸如泉水、泡崖一带当时房价也已经涨到5 000元/平方米以上。给予这样的补偿,显然过低,其他区的补偿也显得过低。虽然政府出台的五类区域划分补偿是保护价格,但是在这个价格的限定下,开发商很可能以此为依据作为补偿标准。这样就使得居民在拆迁改造过程中只能处于弱势地位。
关于怎样补偿会更加合理,我们设置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因为个人的认知以及感受、想法不同,答案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答案:认为应该按拆迁时市场价格补偿的占有效问卷的33.2%;认为应该按拆迁后新建商品房价格补偿的占12.4%;认为应该按拆迁后其新购买房屋的价格补偿的占7.8%;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按同类地段、同类商品房的市场价格补偿,占有效样本数的3.6%;还有个别被访人群在拆迁前是产权房,而拆迁搬迁后,给予异地安置,但至今仍然没有解决房屋产权问题,他们心中的愿望是有关部门能够为其解决房屋产权问题,这类人群很少,但是所反映的问题应该值得重视。还有近25%的人没想过怎样补偿才会更加合理;4.7%的人期望拆迁改造后给予房屋产权调换,要么回迁,要么给予同类地区、同类地段、同类房屋的安置。
在哪种方式对于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最有效的问题上,答案显著差异。24%的人认为,政府的经济适用房对于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很有效,尤其是对于弱势群体而言;45%的居民认为购买商品房对改善居住条件最有效;只有5%的人认为,居民联合建房能够改善居住条件;3%的居民认为,政府的廉租住房能够改善百姓的居住条件。6%的人认为这些都不能改善居住条件,只有政府下大力气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让百姓能够买得起房子才是最有效的方法。还有多于15%的人群认为,应该采取多种措施解决住房问题。
8.居民未来住房需求情况预测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9%的被访人群认为大连的房价处于极高的价格水平,只有1%的人认为房价一般。尽管居民认为大连的房价非常高,但对于未来几年的房价走势,74%的人认为房价会持续走高;认为可能下降和肯定下降的居民仅占5%,认为房价会维持现状的居民占14%,不能确定的占7%。
在是否有购房计划的问题上,30%的人表示有购房意愿,其他70%的人目前没有购房计划。在有购房计划的人群中,33%的人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41%的人为了子女上学或者为子女结婚而购房,还有11%的居民为老人购买住房,7%的居民为投资而购房。在期望购房的面积上,11.5%的人打算购买建筑面积为60平方米的房子,32.8%的居民期望购买60―80平方米之间的住房,期望购买81―100平方米的住房所占比重最大,占45.9%。低于10%的人期望购买100―120平方米的住房,还有3.3%的居民打算购买面积在12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在愿意承受的价位上,20%以上的人群愿意承受房价在20万元以内的住房;41.5%的人能够承受21―30万元之间的住房;近30%的人期望支付总价款在31―40万元之间的住房;期望住房总价在41―50万元的占3.6%;仅有1.6%的人愿意或者能够承受总价在60万元以上的住房;另有5.7%的低收入人群只能承受10万元以下的房子。在付款方式上,不同社会属性的人群也不相同。近25%的人群倾向于采取一次性付款,26%的人群打算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来购买住房。13%的人采用商业贷款来买房,33%的人倾向于用公积金贷款买房,还有5%的人打算组合贷款买房。调查还发现,许多有住房的低收入人群也有买房投资的想法,投资买房成为一种潮流。通过对没有购房计划人群的统计分析,70%的居民因经济条件有限而无力再购买房屋;27%的人基本满足拆迁改造后的居住现状;2%的人群由于多种原因,没有购房打算。
总之,经历过城市房屋拆迁改造的居民普遍认为大连市的房地产价格过高,与家庭收入不成比例,而且未来几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有购房打算。这些计划买房的人一般都是高学历、职位相对较高、涵盖各个行业、家庭收入相对高的人群。
9.居民最为不满意的问题是暴力拆迁和政府诚信缺失
调查中了解到,部分居民经历过暴力拆迁和违法拆迁,这些是居民最为不满的。在拆迁过程中,如果居民搬得慢或者部分困难人群不愿意搬走,拆迁部门就会动用暴力手段。另外,拆迁改造过程中可能存在政府失信的问题。部分居民向笔者诉说当初拆迁时,政府有关部门许诺给予什么样的条件,但一旦搬走就再没有人兑现或很少、很难兑现当初的承诺。如果这些事属实的话,说明政府部门存在诚信缺失和违法行政的问题。总之,暴力拆迁和违法拆迁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法制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值得深思。
四、结论与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得出如下结论:(1)大连城市房屋拆迁改造使城市景观得到很大改善。(2)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安全性、生活便利性、出行便利性等对居民的影响因居住区域、居民社会属性的不同而显著差异。总体来说,中青年、高学历、高职位、职业稳定的人群受城市房屋拆迁改造的影响不明显。相反,年龄大、学历低、职位低、职业不稳定或者下岗失业人员,拆迁改造后受到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困难家庭、弱势群体的影响程度更大。(3)居民最为关心的是拆迁补偿问题,居民普遍认为拆迁补偿过低,拆迁补偿机制不尽合理。
鉴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在城市房屋拆迁改造过程中,政府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和职能
首先,政府应该是城市功能定位、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宏观规划者,是城市拆迁改造的政策制定者,不应该过多参与到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其次,政府要监管房地产开发商的拆迁改造行为,对于违法行为应该进行约束和监督,并且要依法处理。尤其是对许多开发商在拆迁改造中出现的暴力行为,应该予以坚决的法律制裁,否则会严重损害法律的尊严、损毁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再次,政府在拆迁改造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职能。拆迁改造的前提是能够改善被拆迁人目前的居住现状,而不能以损害这些被拆迁人的利益而发展城市的经济,所以政府要明确自身的职能。我们经常会听到“造福于民”的口号,但是在现实中往往被偷换概念,城市房屋拆迁改造中也是如此。许多被拆迁人拆迁改造后可能被迫搬迁到比原居住区差的区域居住,或者因拆迁后的补偿买不起房,而使生活质量恶化。对于弱势群体而言,拆迁改造可能更是一种“灾难”,使他们原本贫困的生活变得更加贫困。所以,政府要加大经济适用房和政府廉租住房的保障力度,对于困难家庭,政府要多给予关照。
2.完善拆迁立法和拆迁补偿政策
第一,遵照被拆迁人的意愿,按市场价格补偿。许多人认为,应该“按照当初拆迁时,其居住房屋的市场价格补偿”;还有人认为,应该按同类地段、同类商品房的价格补偿……而不应该政府规定补偿标准。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召开听证会,或者通过网络、新闻媒体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了解百姓的心声,满足百姓的要求,根据百姓的意愿制定政策。
第二,对现行的最低补偿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在保证被拆迁房屋现有市场价格补偿的基础上,兼顾被拆迁居民的利益。鉴于土地升值空间较大,升值较快,大连市在全国范围内更是引领房价的焦点城市,政府在制定补偿标准的时候应当考虑到被拆迁土地未来的升值潜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地上建筑物的溢价。
第三,对于因拆迁改造造成的各类损失应该给予补偿。调查访问中,许多居民反映其家里仅仅装修完才两个月也要面临拆迁,但是只给了住房面积的补偿,房屋装修花费却没有补偿。还有的居民认为,其现居住地距离工作单位非常近,但是拆迁后被安置到非常远的地方,交通费用以及乘车花费时间的损失,也应该给予补偿……对于获得房屋产权调换中异地安置的居民,还应考虑因拆迁给被拆迁人造成隐性成本增加的问题。由于多数被拆迁居民被异地安置到偏远地段或生活基础设施不健全的新建小区,他们的交通、购物、子女入学等问题的成本定会增加,这些都加重了被拆迁人的经济压力。因此,应当给予被拆迁人适当补偿。同样对于给予货币补偿的人群也应该考虑这些因素。
第四,对于房屋产权未到期的剩余产权应该追加补偿。在目前房价不断攀升的情况下,被拆迁人每拖延一段时间(甚至几天),其房屋都会有很大的增值空间,所以拖延拆迁有可能获得高一些的补偿,这也是被拆迁人和拆迁人之间对立的原因之一。而且被访人群中部分人要求对于自己未到期的产权应该给予补偿。但是至于怎样补偿,补偿多少尚需要深入探讨。
3.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
城市房屋拆迁改造对被拆迁人而言肯定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和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是关键,只有各项设施都非常完善,才会减小拆迁改造带来的影响。教育、医疗、购物及出行是影响居民生活的主要方面,政府各有关部门应当协同合作,对于已建成的小区,政府应当尽快完善其周边的基础设施,对于尚未动工的项目,则应当做好规划,保证小区软件和硬件环境的性能。
总之,城市房屋拆迁改造应该在保证被拆迁人原有生活质量不受到影响的前提下,力争有所提高。这才是城市房
屋拆迁改造、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 欧光耀,朱林生.论城镇房屋拆迁中的政府失灵[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6-49.
[2] 孙曙生,刘涛.论行政公共权力的限度及其法律规则――以政府参与房屋拆迁案例为对象的考察[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1):12-14.
[3] 龚四海.有关拆迁“补偿”几个认识盲点的思考[J].中国房地产,2004,(5):47-49.
[4] 李家才.拆迁分流:从源头上约束城市房屋拆迁[J].改革,2005,(1):110-113.
[5] 何虹.完善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范围的思考[J].城市房地产,2006,(5):78-82.
[6] 董秀芝.浅析城市房屋拆迁中私有财产权的保护[J].财经界(下半月刊),2006,(1):19-20.
[7] 董彪.公正补偿原则的概念解析与立法建议 [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72-76.
[8] 王大海.关于政府规划建设管理拆迁安置房工作的几点思考[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6,(12):52-54.
[9] 张洪.论我国城市土地供给的产权创新[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6,(2).
Research of the Residents Influenc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Housing Relocation
――A Case in Dalian City
ZHANG Jun-tao,LIU Jian-guo
(Public Adminstration Department in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Dalian Liaoning,116025 Chin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urban housing relocation is a common concerned hot issue among government,enterprises and people.This paper,based on the theoretic analysis and the survey of Dalian citys residents who have experienced urban housing relocation in recent years,analyze the changes of residents life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in their housing relocation from many factors,and analyze theirs evaluations about the policy of Urban Housing Relocation.Finally,we put forward the related countermeasure proposal helping from the relocation of urban housing and building harmonious societys perspectives.
【关键词】新居民 主观幸福感 社会融合感
浙江省是全国典型的劳务输入大省,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新居民”定居于此,城市人口组成日趋多元化。所谓“新居民”,是指在城市务工、经商、创业的非本市户籍、有固定住所的所有外来人员。比起“外地人”的说法,“新居民”显然更具有融合感和认同感。浙江到底有多少新居民?据不完全统计,在2000年―2014年期间,浙江省新居民总量已从404.2万人上升至2260万,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二。从地域角度来看,以宁波市为例,2016年新居民总数达到490万,占到全市总人数的43%。由于浙江各地外来人口众多,本地居民与外地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发展机遇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研究新居民生存状况及其与所在城市的融合程度,不仅仅关乎他们的自身发展、更关乎到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与长治久安。本文将借助于“幸福经济学”相关理论,以浙江省新居民主观幸福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由此对新居民生活状态作出评价,为政府向新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与发展机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长治久安提供相关的政策思考与建议。
一、相P理论回顾
自经济学家Easterlin(1974)首次提出“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以来,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研究领域也从原来的心理学、社会学逐渐扩展到其他学科,尤其是扩展到经济学后,结合经济学工具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迅速发展。经济学家 Kahneman & Krueger (2006)就曾经指出“经济学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深度上都呈指数化增长。”足以见得这一领域受到的关注程度。
关于主观幸福感的含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Bulletin(1984)提出,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根据自己的标准对生活质量进行情感性和认知性的评价。Diener(1985)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或家庭对生活质量与社会福利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国内学者康君(2005)认为,幸福是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生活满足状况的主观反映与心理体验。李儒林等(2003)等则认为主观幸福感既包括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也包括人自身的情感平衡。客观条件优越并非必然等同于人们感到“很幸福”。综合来看,人们对主观幸福感的认识虽然较为笼统,但都把它当成一种主观心理评价,并应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归纳现有文献,本文把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归纳如下:
1.收入与主观幸福感
经济学家Easterlin(1974)首次讨论了收入与幸福之间的关系,提出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倒U曲线”。Frey & Stutzer (2002)认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富人都比穷人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其中发展中国家的边际收入幸福增量大于发达国家。Clark(2005)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虽然边际幸福感有递减的趋势,但总量幸福感一直处于上升状态。罗楚亮(2010)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绝对收入与幸福感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正相关性。
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不是收入,而是相对收入,即认为居民幸福感除了与自身收入有关之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他相关人员的收入水平。Festinger(1954)提出相对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两种效应,即“攀比效应”和“同化效应”。攀比效应是指当自身收入高于周边人群时,幸福感程度较高;当自身收入不如周边人群时,幸福感水平相对较低。 “同化效应”是指当自身收入较低而周边人收入普遍较高时,这种收入差距反而能够带来对未来收入更为乐观的预期,从而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因当前收入低导致的主观幸福感不足。Clark(2005)对英国的分析发现:对于全职雇员而言 ,收入不平等增加了他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 ,相对比工资水平提高,人们更在意自己的工资在同行中是否有相对改善。王鹏(2006)发现,收入差距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呈倒U形,临界点在基尼系数为0.4,当基尼系数小于0.4时,居民的幸福感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增强;但超过0.4 时,扩大的收入差距将导致居民幸福感的下降。官皓(2010)也在北京、上海与广东等地的对比研究中发现,是相对收入变化而非绝对收入变化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2.生活环境与主观幸福感
也有研究表明,人们的生存环境变化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Gerdtham & Johannesson(2001)对瑞典的国民幸福感研究发现 ,生活在瑞典三大城市的居民的幸福感要比生活在县城或者3万居民以下规模的城镇低。Hayo (2004) 利用东欧7国的数据分析表明 ,与少于 5000 人的城镇相比 ,居民的主观幸福感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单调递减。查奇芬(2009)对南京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研究显示,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雷|、张龙(2004)通过北京市1991-2001年居民生活质量数据发现,居住环境变化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显著,并由此提出有效整治和利用环境以提高主观幸福感的问题。
3.个体差异与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不同于生活质量,有关被研究对象的性别、性格、年龄、婚姻状况、社会关系等诸多人口学变量也是形成主观幸福感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温晓亮(2011)等人在分组抽样的统计中发现:不同年龄的人对幸福的感知会有所差异,年轻人与年老人的生活幸福感大大超过中年人;林洪(2011)等人的研究显示:个体的性格因素,如对未来的信心,对周边环境的认可等会对其生活满意度形成重要影响。此外也有学者从学历结构、生活压力对未来预期等角度分析主观幸福感的个体差异,认为上述因素对人们的主观幸福感都有显著影响。
二、调查与分析
为了调查浙江省新居民主观幸福感,我们以长期居住在浙江各地的新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于2016年选取了嘉兴、杭州、绍兴、宁波、台州、金华、丽水等7个浙江主要城市对城市务工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15份。问卷的设计主要是根据总体幸福感测量表(GWB),这一测度标准是由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完成,由国内学者段建华进行改编与修订,具有较为良好的测量特性。
变量设计选取了主观幸福感为被解释变量,借鉴李儒林(2003)从客观条件与情感平衡两个维度刻画主观幸福感,本文选取了收入、工作时长、工作类型、文娱支出、住房面积、社会认同感、工作压力、未来规划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把婚姻状况、性别、年龄、健康情况与文化层次作为主要控制变量,运用多元有序回归模型分析新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变量描述如表1所示。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笔者首先根据经济意义对可能的结果进行基本假设。初步判断是:对新居民主观幸福感有正向影响的变量应该有:年收入(inc)、住房面积(house)、社会认同感(soci)、文娱支出(cul)、未来规划(fut)与健康程度(heal);对新居民主观幸福感有负面影响的变量应该是工作时间长短(hour)和工作压力(str)。对新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方向不明朗的变量有:性别(sex)、年龄(age)与文化程度(cul)。由于幸福感是主观感受,因此本文运用哑变量赋值把它划分为四个层次,描述不同幸福层次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在计量经济学中主要运用有序选择模型。因此我们利用STATA14.0,借助于ologit模型对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多元有序回归,结果见表2所示:
从回归结果可以得出:LR=285.13,与线性模型F值相对的Prob=0.000,这说明模型系数整体较为显著。从单变量系数符号来看。除文化支出(cul)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向与假设相反之外,其他的符号方向全部与假设一致。从精确度来看,年收入(inc)、工作时长(hour)、休闲娱乐(les)、对未来发展有无规划(fut)这几项对浙江省新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1%的置信度下显著;社会认同感(soci)、住房面积(house)、性别(sex)、健康(heal)与工作压力(str)等对新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5%置信度下显著;工作类型、年龄、婚否和文娱支出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则相对不显著。这说明新居民最关心的首先还是客观物质条件――比如收入与住房面积等,物质财富的绝对丰裕是实现个体与家庭幸福的必要保证和先决条件。事实上,无论对城市居民还是新居民,收入高低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关键因素,相对比城市居民,新居民在城市生活各方面的际遇都相对薄弱,对收入的渴望就会更加迫切。城市房价越来越高,能否定居在城市,住房条件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面对日益上涨且较高的房价,新居民在住房条件方面的需求构成了其主观幸福感的显著因素。此外,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在城市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更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才使得非城市人口远涉城市并定居于此,为自己和子孙后代带来了生活境遇的改善甚至是命运的转变。所以对未来的规划状态也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这一指标侧面描述了新居民对所在城市的信心与希望。
其次,目前城市新居民在追求精神层面的幸福因素上已经表现出越来越重视。社会认同感(soci)成为影响其幸福程度的显著变量,说明新居民渴望融入当地的文化、习俗、传统。城市或地区对新居民的接纳程度越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就越高,归属感也就越高。再比如对未来的发展规划(fut)也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显著因素,有无规划直接决定着目前生活的充实程度。这说明目前的新居民在城市生活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构想,借助于城市提供的就业、培训、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外部效应,新居民及其后代更愿意在城市驻留,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充满乐观的估计与憧憬。此外也应看到,城市生活节奏快、对于劳动力要求较高,而且新居民大多从事城市人口不愿意就业的领域――如各类生活业。所以繁重压力(str)与较长的工作时间(hour)给城市新居民带来了较大的生活压力,不同于在农村生活的自然散漫,城市务工人员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由于文化层次限制等因素难以适应转变工种的需求、为了维持在城市生活相对较高的消费支出,不得不尽量多参与工作。这些都会给新居民的主观幸福感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最后,我们的调查显示:年龄(age)与婚否(mar)等因素在新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分析中的作用相对不明显,这可能的原因在于我们调查受访者的年龄段在25-55之间,差距不够明显。而婚否变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则是双重的,既有促进幸福感的一面,也有降低幸福感的一面,故综合影响是不显著的。健康程度(heal)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5%置信度下相对显著,说明身体健康才能获取更多收入,也减少家庭压力,对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城市务工人员而言,健康的体魄更加是是生活幸福的保证。
三、结论与建议
C上所述,根据我们的调查与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年收入、工作时间、休闲娱乐、对未来发展规划是浙江省新居民主观幸福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社会认同感、住房面积、性别、健康与工作压力等是浙江省新居民主观幸福感相对重要的影响因素。由此可以看出,新居民选择定居于城市,主要还是偏好城市更好的发展机遇、工资待遇、文娱生活等,但也意味着在城市生活必须相应接受工作压力与社会融入等系列问题。所以,为了提升浙江新居民主观幸福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本文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为城市新居民提供便利或政策倾斜。
第一,创造完善的就业环境、建立有效的薪金支付保障制度。政府应当坚持充分就业、平等就业的原则,加强新居民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改善生产环境,为新居民职工提供较好的个人发展平台。完善欠薪保证金制度,建立较为完备的欠薪预警机制。
第二,从多种渠道出发,改善新居民的居住条件。应逐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合理规划和布局新居民公寓房建设,强化用工单位解决改善新居民住房条件的主体责任,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新居民居住用房建设,逐步提高新居民居住条件。 第三,将丰富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纳入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政府应重视开展针对城市新居民的各种文化生活,重视精神交流、开放各类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站的指导作用,培育新居民文化志愿队伍。选树和宣传新居民中的道德模范和先进事迹,积极营造新老居民共建和谐的良好氛围,增强新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第四,完善新居民参政议事制度,积极开展参政议事活动,畅通政府与新居民之间的沟通管道,及时研究解决新居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拓宽新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形式和途径。尽一切力量保障新居民权益,帮助他们在城市获得自我实现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康君.幸福含义与度量要素[J].中国统计,2005(6)
[2]李儒林等.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理论[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1)
[3]何立新等.破解中国的“Easterlin悖论”:收入差距、机会不均与居民幸福感[J].管理世界,2011(8)
[4]鲁元平,王韬.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0(5)
[5]武壮,张世云.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6]赵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心理适应[J].管理世界,2014(11)
[7]陈卓等.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分析――来自浙江省4县(市)的证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6(10)
关键词:城市低收入住区;住区空间环境;济南市
Abstract: Based on the Ji'nan city of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low income to live the status space environment investigation, analysis of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present living space environment area of low incom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n residential spatial environment of the special needs of area residents live on the city low income, and put forward some solutions.
Key words: City low-income residential area; residential space environment; Ji'nan City
中图分类号:F3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研究范围界定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涌入的城市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原有的低收入居民构成了中国低收入阶层。低收入阶层的各种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住区空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提高低收入阶层住区空间环境质量都是极其重要的问题。
1.1低收入住区类型
低收入阶层人口的消费水平低,居住条件比较恶劣,居住类型一般有:城中村、棚户区、员工宿舍、流动人口安置区(临时性或永久性)[
参考文献
张高攀,城市“贫困聚居”现象分析及其对策探讨——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630(1):20-27.]、老城衰退邻里等。本文结合济南市具体情况,主要选取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后的新型低收入社区、老城衰退邻里三种居住类型进行研究。
1.2住区空间环境
住区空间环境依照所涵盖范围不同可以分为:住区周边空间环境、外部空间环境、内部空间环境,本文主要是针对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研究,包括住区用地布局及建设强度、公共空间绿化景观环境、公共服务设施、社会环境、市政交通设施及交通便捷程度[周婕,陈小芳,谢波. 城市低收入阶层住区空间环境居民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华中建筑,2009 27(9) 131-133]。
低收入住区实地调研与问题分析
实地选取甸柳庄城中村、北坦社区、聚贤社区。这三处低收入住区不但是三种不同类型的低收入住区,而且处于住区改造的不同阶段。
1.1甸柳庄城中村——未经改造的城市低收入住区
1.1.1住区概况
甸柳庄城中村位于济南市东二环路附近,由于资金、政策等原因,一直处于自发形成发展状态,从未经过系统性的改造。现有常住人口4.3万余人,流动人口2-3万人。居民构成复杂,主要有社会底层工人、小商贩及外来人口等。在外来人口中,刚步入社会无力买房的年轻人占了很大比重,为住区增添了活力。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大多数人工作繁忙,整体审美层次不高。
虽然城中村在我国属于低收入住区,但是它与和“贫民窟”不同,其中的原住居民并不贫困。甸柳庄城中村集商业、娱乐、餐饮以及各种“地下经济”为一体,形成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景观,村中居民在生活、就业、社会关系也处于不断改善的过程之中[3郑文升,金玉霞,王晓芳,丁四保. 城市低收入住区治理与克服城市贫困——基于对深圳“城中村”和老工业基地城市“棚户区”的分析[J].社区规划,2007 31(5): 52-56.]3。
1.1.2住区空间环境现状问题分析
(1)住区用地布局结构单一,建设强度过高。居民过分追求私人经济利益,导致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因此建筑密度过高,幢幢建筑密不透风,公共空间严重不足。
(2)公共空间绿化景观环境及其恶劣,整个城中村只在多层住宅宅间象征性的栽几棵树,不能成荫,生态功能不明显。无座椅石凳等小品设施,无居民休闲娱乐场所。
(3)公共服务设施严重缺乏,除了沿路居民自建的商业设施之外,没有其他规范要求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给居民生活造成很大不便。垃圾收集设施简易,垃圾被全部曝露在外面。
(4)社会环境方面,建筑密度过高,住宅间距过小,居民生活私密性得不到保障。大量的流动人口,治安混乱。道路狭窄,不满足防火要求,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小摊小贩沿街叫卖,噪音较大,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差,垃圾随意存放,影响住区内空气质量,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住区环境相应的维护修缮工作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5)市政设施及交通设施方面,住区道路被乱搭乱建房屋以及流动商贩摊点所侵占,机动车基本不能进入。老化的高压线曝露在外面,长久失修。
1.2北坦社区——经过改造业已老化的低收入住区
1.2.1住区概况
北坦小区位于明湖西路、济安街、北坦南街围合区域,属于天桥区。住区内全部为普通居民住宅。房屋属于回迁安置房,于1994年建成,现已开始老化。
住区内群体构成以原回迁居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为主,房屋出租率高,流动人口所占比例较大。
1.2.2住区空间环境现状问题分析
(1)住区用地布局结构合理,以多层住宅为主,建设强度适中。
(2)住区绿化率仅为15%,不满足旧区改造应≥25%标准。居民能享受到的绿化率带来的环境价值较少。有少量座椅石凳等小品设施,有一定的居民休闲交往活动场所。
(3)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并在无障碍设计方面有一定的考虑,住区内居民生活很方便。
(4)社会环境方面,大量的流动人口,居民混杂,治安得不到保障。住区存在道路小商小贩侵占道路现象。部分公共空间被私人侵占。卫生条件较差,住区内整体环境相应的维护修缮工作不到位。
(5)市政设施及交通设施不完善。住区内没有暖气、管道燃气等设施。区内无固定停车位,车辆停放混乱。高压线乱扯现象严重。
1.3聚贤社区——新建低收入住区
1.3.1住区建设背景
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认为,贫民窟是“以低标准和贫穷为基本特征的高密度人口聚居区”(联合国人居署,2002)。我国许多大城市中相当一部分棚户区已经接近于贫民窟。比起前面介绍的城中村,棚户区空间环境更为恶劣。
目前我国棚户区改造已经全面展开,改造方式主要为推倒重建。
聚贤社区位于天桥区顺河街西侧、北坦南街,济南三职专东邻,为2007年明湖西(北)路两侧棚户区综合改造项目首批公示的三个集中安置房片区之一,由济南市市政府投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