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承文化的途径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艺术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方式
(一)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中华民族发展和兴旺的力量之本。可以说,中华文化是世界惟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传统,它表现为哲学、伦理、文学等等。文化里最根本的东西是哲学,因为哲学讲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和思维方式的问题,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它的思维方式在文化当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和高速发展时期,如何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实现“中国梦”强大精神力量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动力在于教育,因此,发挥艺术教育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润物无声的教育熏陶、引导示范作用,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艺术教育,不仅可以立足中华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汲取营养精华,大力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能不断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达到汇聚精神力量、引领社会风尚、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的目的,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构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党的十报告中提到要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其内涵是要依托于文化。高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教学树人、科研育人的活动中,在教学、科研体系中始终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血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和课堂中,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相结合。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进而构建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样,不仅可以向大学生通过专门开设优秀传统文化类的通识课程,成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平台,而且还有利于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有效平台,共同构成现代大学传承知识、播撒文明的教育体系。
(三)发挥艺术教育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艺术的根源即是文化,任何对于艺术的教育和创作都是基于对文化的理解与剖析。当代高校教育中,艺术教育对于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促进大学生进行文化创作、文化交流、文化思考有着积极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中独领,其原因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我国五千年来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其主要包括琴、棋、书、画、艺等众多文化瑰宝。因此,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艺术教育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到艺术教育中,通过艺术132教育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以艺术的强大吸引能力为出发点,充分利用艺术在民族文化中的深远影响,以艺术教育价值挖掘传统文化的深远价值,进而建设、发展、传承传统文化。
二、艺术教育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式
(一)树立教育目标,坚持正确方向
1.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后盾,具有丰富而深远的教育意义。[3]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紧密相关。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美好梦想的渴望、中华民族光荣梦想的特质、中华民族逐梦的坚韧顽强,这些都与“中国梦”文化内涵有机契合,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宣传,展示中国梦的内涵与意境,努立为祖国的未来建设者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责任心,激发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书写精彩人生的无限潜能和奋斗动力。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紧密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据五千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教育和宣传,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归属感,不断增强大学生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提出的政治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理解,进一步促进他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刻理解。此外,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创新人才都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2.建立一整套传统文化教育体系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和教育特点,让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渗透,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环节中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在教育课程建设方面,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挖掘文化内涵,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精神。[4]同时,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拓宽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此外,在艺术教育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中,应拓展艺术教育范围,将众多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纳入到艺术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过程中,如传统民居、传统服饰、传统民间工艺、地方戏剧等,不断丰富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3.坚持艺术教育中技艺与人文并重的方向目前,艺术教育普遍面临的一个困境,即是注重技艺教育,轻视人文内核。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思想应该是让受教育者能够感受文化底蕴,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所以在艺术教育中传承优秀文化,首先需要坚持一个正确的方向,那就是注重传统文化的人文教育,注重技艺与人文并重。技艺在于科学文化知识、操作技艺的培养,人文注重思想道德、文化品行的塑造,这两者是促进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两翼”。将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教育相融合,积极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成立艺术与人文相关的大教研室,专门从事艺术与人文的研究。与此同时,也可成立相关“艺术与人文大讲堂”,聘请相关研究者或艺术名人来开展艺术教育活动。还可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精品社团”建设等文化艺术活动。同时,加强一、二、三课堂的联动互促,树立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课外与课内、普及与提高的教学理念,提升高校学生的人文艺术教育。通过艺术教育,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二)完善教育机制,优化教育保障
1.重视传统文化教材编写与审核要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制就必须要有完善的教材作为内容支撑。近年来,教育部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列入“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体现国家对传统文化教材的使用高度重视,有关大学和出版部门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等书籍,部分已经使用到了大学的传统文化教育课堂,[5]作为优秀文化传播者就可以通过这些书籍积累丰富经验。但总体来讲,高等院校的传统文化教材还很不规范,有些都是本校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缺乏专家指导,加上资金不足,大多教材都比较粗糙,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效果。[6]因此,要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材编写、审查和指导工作,成立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门组织和评审机构,应该对中华优秀文化在教材中的使用进行审查和监督,使相关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发扬其优秀文化的精华,去其已经过时和不符合时展的部分。同时,还应结合本地域特点,编写规范化的、突出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教材,从源头上解决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问题,逐步将传统文化教学引向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2.规范艺术教育师资队伍艺术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而老师作为教育的执行者,同时也是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艺术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取决于传播队伍的实力。一支强大优秀的教育师资队伍,能够有效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十分重要。一方面,建立起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培训机制,搭建平台,定期开展培训研讨,促进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发展。[7]另一方面,建立优秀传统文化名人库,包括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研究者等,邀请他们到高校进行现场讲解。同时,在高等院校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学历、高水平、学者专家型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把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把相关理念融入到高校管理服务体系之中,学校的管理人员以及服务人员,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对广大学生产生影响、示范和教育作用,借助实际的管理和言行形成对学生的良好影响与引导。3.建立传统文化教育评价制度评价机制在教育教学中占有很重要地位。教育评定机制作为教育教学中一种重要的监督手段,一种较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机制必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着保障作用。[8]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良好的教育评定中加大艺术教育的成分,从制度建设推动文化进步,这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传统文化教育评价机制,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尤其重要。评价机制体系中要包括众多因素,要包括评价机制的执行者,也就是艺术教育的传播者,包括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者,也就是学习者,还要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监测评价高校老师教学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大学生德育建设、综合素质考评,以及各项大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评价标准,以此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的督导范围,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以激发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建立四维教育阵地,扩大传统文化影响
1.紧抓传统课堂教学阵地在艺术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从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入手,紧抓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不放松。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注重其文化历史、文化根源、发展路径,将之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结合,有效地展示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文化的背景意义和作为展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充分调动课堂教学气氛,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同时,要重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重视课堂教学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关系。不断探索在艺术教育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途径新方式,确保课堂教学在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为。2.营造传统校园文化氛围中国传统道德修养历来重视外在环境对人的品性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熏染陶冶功能,校园文化建设同样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校园文化建设则是更为隐形的教育。建构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环境熏染体系,并将艺术教育融入于校园文化建设中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营造深厚的传统文化传播氛围。如成立国学、文史等传统领域的学习研究社团,成立书法、国画、传统乐器、戏剧戏曲、诗词歌赋等方面的兴趣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实践活动。在校园相关场所树立先贤雕像,镌刻传统格言,营造带有浓郁的、具有优秀传统文化色彩的校园风光,将有形与隐形的教育方式有机结合,从课堂上到生活中全方位渗透传统文化,使两者达到相得益彰之效,用更加生动的方式展现出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9]3.搭建艺术创作实践平台艺术教育中重要的环节就是进行艺术创作,而艺术创作为主观性极强的艺术活动,其中体现出创作者的思路、意图和所想要表达的主旨。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背景下,应积极搭建艺术创作的平台,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与思考,进行艺术的再加工和再创造。可利用全国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利用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等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特色,在众多的平台上来展示和挖掘优秀艺术作品。此外,艺术教育还可以与文化艺术产品公司合作,打造实践平台,充分挖掘与开发传统文化中的中国元素,使之时尚化、现代化,不仅可以产生良好效益,还可以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发扬。在现在众多数字媒体传播的高效高质进程中,众多的网络艺术作品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其中也不乏传统艺术作品创新,这使得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与现在文化艺术市场得到很好的结合,通过这些文化消费品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培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和社会风气。4.拓展社会实践艺术渠道社会实践是更为生动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融入环境、深刻感受、提升领悟,将社会实践与艺术教育相结合,能让学生领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于拓展视野、激发学生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建构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体系,要引导高校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乐闻、乐学,更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乐用、乐行。如吸纳大学生自愿参与到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等传统文化场所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中去,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研讨,对重大历史文化名人及重大历史事件开展纪念活动,组织大学生在社区中送温暖、献爱心,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发扬敬老慈幼、帮扶互助等中华传统美德等等,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大学生在参与、体验、实际践行中更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从中吸取优秀文化的营养,以优秀传统文化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演变成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者,成长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创造者,转变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和挖掘的推进者。拓展艺术传播渠道,让艺术教育融入于大学校园,在大学生身上真正达到内化于性情,外发为事功。在众多重要场合表现出对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度重视,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0]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11]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高校作为培训国家栋梁之才的中坚力量,加强高校艺术教育,大力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加大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式研究,将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凝聚起“中国梦”的强大内生力量,从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李燮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国家图书馆.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5.
[2]兰心.传统文化缘何进校园:传统文化的教育之旅——解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J].心事,2014(11):10-12.
[3]袁正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强化影视作品的责任担当[J].电视研究,2015(1).
[4]王怡.90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83-86.DOI:10.3969/j.issn.1672-7991.2011.02.017.
[5]康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融入课程教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4(5).DOI:10.3969/j.issn.1003-8787.2014.05.023.
[6]王立刚.对传统文化教材内容体系的思考[J].语文建设,2014(19):20-23.DOI:10.3969/j.issn.1001-8476.2014.07.005.
[7]路阳.思维之花智慧之果——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现实意义[C]/“/学习贯彻十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领导文化发展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2012.
[8]胡海舟.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教育制度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J].教育探索,2013(3):3-5.DOI:10.3969/j.issn.1002-0845.2013.03.002.
[9]崔利民,王灵芝.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谈高职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N].学周刊c版,2013(15):22-23.DOI:10.3969/j.issn.1673-9132.2013.05.019.
网络是传统文化保存、传承的新平台。在信息时代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忽略、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以及中国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的急剧变化,让传统文化越来越消退。网络的迅猛发展为传统文化的生息演变带来了强大的助力和冲击,传统文化的命运与传承、网络文化的走向与未来,成为关乎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正在快速消亡,濒临灭绝。如何保存它们,除了传统的方法,新的数字化理念也开始使用。
2010年虎年春节前夕,由北京网络媒体协会协同第一视频、搜狐、网易、干橡互动(人人网、猫扑网)、凤凰新媒体、TOM网、千龙网、新浪网、百度等九家知名网站,共同策划了“风景这边独好・虎年网络大过年”大型民俗专题活动。从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到年三十,八家网站推出八个民俗主题日、通过八天的接力传递,为全球网民献上了八场春节民俗荟萃。八家网站专题总点击量突破2亿6千万次,独立IP超过2000万。境外独立IP接近60万,收到各类网民互动作品几千件,各类留言祝福1548万余条。参与网民遍布全国27个省份,以及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网络成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的传播空间。
从皖南到东北,从苗寨到水乡,来自中华各地的网民集体通过互联网、重温了具有浓烈民族特色、地理风俗的传统春节文化,分享了自己的春节记忆。身居海外的华人网民也积极参与其中,网友“兼听则明”以图片形式展示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唐人街欢度中国年的热闹场面。定居澳大利亚的博友说“过年就是要把华人都聚起来,提醒我们仍然还是中国人。生活方式,信仰和语言可能已经改变,但是根本的精神没有变也无法变。”
此次活动以网络媒体为主导和推动,第一次将民俗传统文化与互动性这一特有网络传播方式相结合,以互联网站为平台和载体,将散落于民间的春节“记忆”进行数字化收集与整理,并对当下中国社会春节民俗进行原生态的记录与呈现,使传统文化主动借助网络传播平台得到传承与发扬。
此外,世界各国文化机构和企业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例如欧洲积极致力于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数字化工程;美国则把开发利用世界上其它古老文明的遗产,作为展现其最新技术的内容载体。我国也已经开始启动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以及数字故宫、数字敦煌、数字西湖等遗产数字化工作。随着谷歌数字图书馆、电子书、文化保护数字化的普及,传播介质、传播方式的改变或许稀释了很多我们带有怀旧情结的乐趣,但是。无可否认的是,网络技术使得传统文化获得了更广泛、更便捷的接受方式和适合于大众传播的新的应用平台。
网络是传统文化重塑、创新的新助力。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不仅能够适应时代潮流对信息传递的要求,而且与传统媒介相比,有其优越性。从传媒本身的特点看,网络可实现多媒体传播,使信息的传播方式从一元变为多元,将记录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过去相互之间界限分明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融为一体;网络可实现交互性传播,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直接交流信息,拉近了传播者与受众间的距离,并能够在两者的互动过程中促进信息深度加工和整合。从受众角度看,网络使受众摆脱了时间、地点限制,使受众掌握了传递信息的主动权。
信息化时代网络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使传统民族文化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及双向选择。因此,中华民族文化只有重塑,抓住机遇,利用本民族的优势和网络这一新型传媒,才能挺进世界文化阵地而立于不败之地。
利用网络优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化发展。要积极利用网络文化所提供的信息化手段,将传统文化作为内容,将数字化作为载体,用新的传播方式、先进的文化手段去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增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接触,从多方面深化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中职茶文化课程茶文化有效传承途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B-0058-02
茶文化一直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有着源远流长的民族性、历史性和地域性,涉及文化艺术、历史考古、医学保健、餐饮旅游等多个领域的学科。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不断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渴望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作为一种高品位、时尚、健康的文化现象和生活艺术,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新兴的茶行业受到了社会的追捧,职业学校作为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机构,也把培养茶文化当作专业,开设了专门的茶文化课程。通过茶文化专业教育,让学生掌握一门在社会生存的技能,也让学生获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本文中笔者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论述在中职茶文化课程中传承茶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传承茶文化的理念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远在春秋的《诗经》中,就有描写人们摘茶与采茶的情境。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茶一直与廉俭精神是密切结合的。在中国哲学中,茶与儒释道家的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在中国茶文化精神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个人修养内涵,如近代茶学大师庄晚芳指出在中华茶文化中的“廉、美、和、敬”,与现代社会道德标准中的“敬爱为人、廉俭育德、和诚处世”是相一致的。茶文化也是东方古典审美理念的体现,如茶艺呈现的是中国文化的典雅内敛精神,茶艺插花是写意抒情精神的体现,在茶艺中挂画是清幽意境的象征,茶品茶器是与水浑然天成的象征,茶艺中音乐是自然天籁的象征,这一切都体现了中国古典美的审美理念。
鉴于茶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中职教师在茶文化课程中应该向学生传承茶文化的精神理念。纵观现在学生的道德素质,大多数是崇尚个性且有着拜金主义思想。这种负面的思想价值观,必然带来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以及产生自卑、焦虑、孤独等负面情绪,更容易出现自我封闭、伤害他人或者伤害自己的过激行为。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中华茶文化的积极思想内涵,把茶德思想与日常思想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茶德文化中的清幽、自然、和诚、敬爱等理念来解决思想困惑,从而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唐朝时候的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提出,茶的妙用就在于可以修身养性。中国现在著名的茶文化专家陈香白教授也主张,茶文化的茶道,就是通过整个茶事过程,逐渐引导个人完成道德修养,以实现中国古代圣人理想的和谐之道。这一种对饮茶方面的道德要求,也就是茶德。所以,茶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是解渴方面的需要,但更上一层次的需要就是怡情与养心。教师在讲授茶业文化知识点的时候,应把茶文化蕴含的茶德作为学生修身养性与励志的一种重要手段。
中华民族的茶文化知识内容丰富,底蕴扎实,还涉及一些著名的历史典故、历史人物、茶书著作等,这些都为学生丰富历史人文知识、奠定丰富的知识底蕴做好准备。因此,传授茶文化的精神理念上,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首先,可以在课堂中开设关于茶文化的主题会,引导学生加深对茶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与认识。如可以根据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特征,在班上举办有关茶文化的茶会,将茶文化与学生熟悉的节气互相结合;教师也可以在中国传统节日,如重阳、中秋等节日举办茶会,将节日文化和茶文化相结合。其次,在班级茶会上,教师可以讲授茶文化的精神,传授有关沏茶、品茶、奉茶等一系列茶艺行为,把中国茶文化中的精神发扬光大。如举办一些传统美德与茶文化相结合的茶会,把茶文化中蕴含的美德传承并发扬光大。以“孝文化”和“敬老茶会”为例子,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有关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验古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博爱且朴素的道德情怀,让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真正传承下去。
二、传授茶文化的工艺
中华民族的茶文化,有着精湛的工艺技术。如茶艺是把“茶”与日常生活中饮茶的冲、泡、艺这些步骤相结合。通过饮茶的技巧,引导人们生活的艺术化,引导人们与自然展开主动的沟通,在品味茶的过程中去感悟人生,不断实现自我的完善。所以,茶文化中茶艺的“艺”,传达的信息就是人们在处理事情中遵循的一种灵性和美感。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向学生讲授茶文化中的茶艺,引导学生领会其中的灵性与美感,进而感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
如教师在讲授乌龙茶的工艺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乌龙茶的饮泡流程,从“恭请上座”直到“品啜甘露”等每一个工艺流程。通过优美、自然、流畅,款款有序又彬彬有礼的动作,让学生学习与掌握泡乌龙茶的完整的工艺操作流程。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泡茶的技能,又学会了良好的仪表与仪容规范,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語习惯,提高了个人道德修养。
茶艺也是一种集体活动的表演形式,是培养中职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良好方式。茶艺表演的互相和谐,来源于彼此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因此,教师可以让班上学生集体表演茶艺,在合作过程中让学生感觉到心灵的默契,自觉融合在集体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茶艺也是一种比较高雅的艺术审美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生活艺术。茶艺与凭借耳朵欣赏的音乐以及凭借眼睛欣赏的绘画、书法和工艺品的不同之处在于,茶艺是一种全方位的审美活动。茶艺活动中的茶具、茶品、茶席、服饰、茶席、道具等,都是直接作用在人的审美器官上。教师可以在课上向学生展示茶艺之美,在茶艺中动人的解说、悠扬的音乐、优美的环境、醉人的茶香,都令人产生愉悦的直观感受。通过茶艺的美,能让学生萌发对美好的信念、理想和生活的执着追求。这样,在传承茶艺美的艺术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的核心发展以及茶艺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的发扬光大。
由于茶艺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单纯依靠课堂讲授方式缺乏趣味性,很难让学生了解茶艺的精髓,更难以提高学生学习茶艺的积极性。因此,中职教师在开展茶艺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推动茶艺教学的多样化,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内化茶艺文化的内涵,潜移默化接受茶艺工艺的影响。茶艺教学的多样化,中职教师可以采用茶艺表演、茶文化知识竞赛、茶文化知识讲座的方式宣传和普及茶文化,也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讲授茶工艺。如可以设计茶工艺的视频文化,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激发学生的茶艺文化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自觉传承茶艺文化的积极性。
三、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中华传统茶文化是在农业社会中产生的。传统的茶文化为了在現代工业社会中获得有效的传承,必须与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密切结合。中职教师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传统茶文化在现代工业社会的价值,应该将传统茶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
首先,中华传统茶文化,有着渊源深厚的底蕴。茶文化内容,主要有茶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茶的原产地、茶的分类、茶的生产工艺、茶的成分、茶具备的保健功能、茶的鉴评、茶的储存、茶德选择、科学泡茶艺术、中国不同少数民族具有的饮茶习俗、茶道、茶艺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这些内容,让学生知道茶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茶文化精髓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将来走入社会就业做好准备。如可以向学生拓展茶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茶画、茶联、茶诗,既能丰富学生以茶为主题的人文知识,也能拓展视野;教师也可让学生欣赏茶舞、品味香茗,激发学生对茶艺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创造美与欣赏美的水平和能力。
其次,教师还可以把中华传统茶文化与养生保健相结合,让学生了解茶文化的现代价值,有利于茶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茶与现代人流行的可口可乐饮料进行比较,总结出茶叶中蕴含的营养成分丰富,如矿物质、茶氨酸、咖啡因等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具有比较高的药用价值。而且,茶能够提高人抗拒疾病的免疫力,具有提神益思和解渴生津的功效。广大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如果选择茶代替可乐、雪碧等饮料,对身体发育与健康是非常有益处的。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现代医学发现茶具有的药用价值与保健功能,激发学生对茶文化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在生活中自觉传承茶文化,从而达到继承与发扬传统茶文化的目的。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茶文化学习,了解茶的保健功能,如茶叶是目前含有多酚类物质最多的食物,能减少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在茶叶中蕴含的咖啡因,能消除疲劳和提神益思;茶叶中的叶黄素、胡萝卜素、维生素类等,可以缓解疲劳和明目,等等。通过茶叶生活保健知识的教育,让学生了解传统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价值,理解传统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从而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的茶文化。
职业学校通常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办学。因此,教师在开展茶文化课程上,应该积极探讨工学结合的形式。如教师可以与涉茶企业展开有条件的实训与实践教学,把社会上茶叶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知道国家是如何开展茶文化建设的、传统茶业在现代工业社会是怎样继承与发展的,让学生学习中华茶文化的传承策略,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
总之,在中职茶文化课程中有效开展茶文化教育,传承茶文化的精髓,能让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达到拓展知识面、提高道德修养、净化心灵的目的,非常值得广大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晓琴,张丽霞,向勤程.试论《茶文化学》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茶叶加工,2010(1)
关键词:书法教学 书法审美 评价
书法是国粹,是一门艺术,它以独特的魅力屹立于东方艺术之林。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嬗变,至今走向了辉煌。因此应该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孩子们从小就能感受书法的魅力,把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能在现在的学生身上继续延续下去。但遗憾的是很多学生对写字没有充分的认识和良好的态度,草草了事。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书法教学,即使有的,也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内容和概念,没有组织和规划,处于零散状态,这是意识和态度的问题。虽然学校的建设重点不是在书法领域上,但是,我觉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习惯和书写水平,也可以作为一项工作,扎实的来做。因为素质教育还在继续,书法文化精神还在延续。在中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培养,认为在发展学生文化水平培养的基础上,更在乎对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培养。书法教学可以说对学生的各方面也起着极大的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低估的价值。鉴于此,谈谈自己对书法教学的认识,让书法这门艺术能够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和认可。
首先,谈谈一些有关书法教学的知识。书法教学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即书法作品欣赏和书写,这两种形式对培养学生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首先是书法的欣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美感,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书法的美感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形象到意象,从具体作品到人生、历史和社会的认知过程,从而对德育教学取到重要的作用。其次是书写的教学,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磨练他们的意志,并养成良好习惯,甚至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艺术,它讲究气势、讲究质感、讲究节奏和力度,这些无一不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因民族文化的博大而感到自豪。
书法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一种文化,一种时尚。学校领导、书法教师、学生都应该把书法摆在正确的位置上,毕竟对学生的品质、毅力、人格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1、通过书法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书法是我国的国粹,从最初的甲骨文到现在的汉字,文字也随着历史发展而日渐成熟。历史不可以忘记,更何况是光辉史。在这悠久的语言文字长河中,不同时期都出现了许多书体不同、风格各异、品学兼优的大书法家。他们勤奋好学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操,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比如东晋的王羲之学书时把池塘都洗成黑色;欧阳询观碑夜宿;余姚的虞世南习字划破被;唐颜真卿为官刚正不阿、宁死不降的高贵品格……这些千古流传的事迹,对培育人的品德、毅力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为之倾倒,为之震撼,对中小学生来说是生动的活教材。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通过渗透,分析、让学生感悟、体会,使他们不但学会了书法中的“书”,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做人——即书法中的“法”。
2、通过书法教学,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现代的书法教学,应打破陈旧的临摹教学方式,即让学生照样画葫芦。而是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理解,他们会自己去分析、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书法。为了开发他们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放手式教学。例如,在进行知识教授时,可以采用“情境——问题式教学”方法,在创设一种和谐温馨的情境后,出示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合作、分析、观察、临摹、评价、概括等方面的能力),然后由学生尽可能自主的完成教学目标。这一阶段是充分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过程,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一种情境,引入书写的天地。其次,让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内容,明确解决教学目标和解决途径;然后,分析内容,即根据合作交流,独立思考,通过观察、分析和理解,来领悟学习后的“答案”;接着,第二次情境创设尝试练习,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反复临摹、比较、研究,最后写出自己较完美的作业;第五,评价作品,挑选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展示,接着由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说说作品中的优点与缺点;第六,教师示范,任何练习有了正确的示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七,强化训练,根据评价的作品,学生进一步强化,达到熟练的应用和进一步提高书写水平的目标,使问题得到解决。最后由学生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书法教学,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个人认为,要对学生习练书法的姿势特别讲究,要求头正、身直、臂开、脚正。在习练时,由写小字到写大字,使人身体的指、腕、肘、肩、臂都随笔画的书写而有节奏的运动,从外观上看不出有多大的运动量,让学生寓动于静,刚柔相济。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常说书法也是一种慢性“气功”,书写时,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静”的效果,匀畅呼吸,最后达到心手相应,益于身体健康。其次,习练书法,除了强身健体外,尤为重要的是使人的心理得到更健康的发展。虽然书法作品的每个字都是用手写的,但实际上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是一个人精神风貌的体现,它的内涵极为丰富,因此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极为有益。
4、通过书法教学,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书法艺术,并非一蹴而就的事。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这些精辟之论,都充分指明了研究任何学问都需要日积月累,切不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学习书法没有捷径,唯有一步一步慢慢的学和练,由笔画到结构再到章法,多临摹多创作,多看名家作品,拓宽自己的视野,记于心,熟于手,达到心手相应。
5、通过书法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任何艺术,它带给人的都是美的享受,书法艺术更是如此。书法是一种线条的“流淌”美,布局的“黑白”美,字里行间有分有合、若即若离,充分的抒发着人的心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欣赏课,多读帖多欣赏古代名家名作,启发学生学会用理性的观点去认识内容。如用笔的起与收、粗与细、墨色的浓与淡,线条的柔与刚、收与放等等犹如笔墨在纸上翩然起舞,这种艺术上的感情交融,使学生在心态、性情、认知、意趣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美的享受。
6、通过书法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培养学生书写的实践能力是创造能否成功的保障和重要手段。学生在完整、准确的临摹古人碑帖的同时,还要从中汲取古人作品的精华,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艺术特点和风格。要达到创新这一高度,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多种字体的临摹为基础;接着教师针对学生不同的书写风格指明适合他们的字体风格。例如,学生的字较大,较粗重,可以让他向颜体风格发展。反之,学生的字体清秀,可以向柳体发展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文化;保护传承
1 前言
戏剧的分类通常取决于地域性,所以从中可折射出某个地区的社会形态、民风民俗甚至经济发展状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戏剧的剧种却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消亡。“抢救”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保护并传承戏剧文化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的大势所趋。
2 从现状看戏剧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21世纪初期,我国实现了从思想较为保守的农业国到生产力得到显著提高的工业国的转变。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来文化不断影响着中国这个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这就让戏剧这种传统艺术的“市场”不断缩水。戏曲不仅在城市中销声匿迹,在乡村中都比较少见,许多剧种濒临绝迹。相关调查的结果表明,即使在山西这个“戏剧大省”,据统计,在1983年共有49个剧种。到2003年的时候,仅剩28个剧种。并且从2012年5月的最新调查结果来看,剧种数量又减少了13个。仅仅一个省在二十几年间就有三十多个剧种消亡,全国的情况可想而知。由此可见,保护戏剧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的确迫在眉睫。
3 传统戏剧的传承保护
戏曲艺术是我国的国粹,充满了历史沉淀感和文化气息,地域性非常明显,可谓百家争鸣、丰富多彩。近年来,随着古琴、昆曲等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传统戏剧的保护工作也渐渐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然而正是由于戏剧艺术本身受到其多样性以及地域经济的不平衡性的局限,保护工作变得艰难而复杂。如何留住这些精髓并在最大限度上减少“人死艺亡”的现象,是戏剧工作者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3.1抓重点式的拨款予以匡扶
在我国众多剧中,其中不乏富有文化和历史双重价值的,出类拔萃的举重,例如川剧、秦腔、木偶戏、藏戏、梨园戏、昆曲、京剧等等,这些剧种无疑是代表性和典型性极强的主流剧目,一旦消亡,会造成不可估量的非物质损失。所以无论是国家还是各级政府,都应将这些剧目作为保护和传承的侧重点,并提升剧院本身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剧院不应只作为演出的场地存在于世,而更应该是相应的戏曲人才培养基地和此剧种的研究基地。只有这样,此剧种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得到发展、壮大,才能得到源头活水一般的新动力。然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保障资金量。国家和政府在“匡扶”时应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尽量宽松,实行全额财政拨款,将其看作一个重点资助项目。它代表的是对所有艺术家和吸取热爱者的鼓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尊重。
3.2做好“备份”工作
除外刚才所提到的“主流剧种”,还有一些剧种本身虽有一些艺术特点,或能折射出某个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失价值,然而演出剧目少之又少。例如赛戏、目连戏、队戏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它们已很难被现代观众所接受,无法在观众里引起共鸣,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支撑,故而被自然淘汰。然而,我们不能因为现代观众不肯定其演出内容和演出形式,就一并否定其的精神价值和研究价值。即使它们不能再被搬上舞台,国家和当地政府也应该下拨专款,将这些看似“不合时宜”的剧种的经典剧目用现代化的手段记录下来,并收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库中,以供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证明它们“曾经存在过”,这种“备份”能折射出此剧种曾经的辉煌。
3.3锦上添花,未雨绸缪
在众多剧种里,拔得头筹,最受现代观众欣赏甚至热爱的无疑是秀若无骨、婉转灵动的越剧、通俗诙谐、自然纯朴的黄梅戏、大鼓、以及铿锵有力,颇有气势的豫剧、晋剧等等。这些剧目有着观众多、演出繁荣的优势,有着蓬勃的生机和光明锦绣的发展前景,消逝的可能性和危险性都较小,然而国家和政府更应树立未雨绸缪的意识,助其不断发展壮大。故而,国家和当地政府要不断开辟道路,使其走入演出市场。换而言之,就是多为其宣传造势,创造并不断优化演出条件。在给予适当补贴的条件下,让其“独立”,即让其用演出所得来做为自身完善的主要资金来源。推广优秀剧目,并选择一些条件较好的剧院和剧团,对其授予“艺术传承、艺术创作的示范单位”,以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3.4多排演经典剧目
要让一个剧种在受尽岁月洗礼之后还能被观众所接受、喜爱,使其经久不衰,则一定要让其和观众多“见面”。可见,多排烟经典的、代表性强的剧目非常重要。传统戏剧的保护单位一般都是剧团。所以,应该多排演经典剧目,并且重用传承人并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其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兴趣盎然,取得艺术影响的最大化。然而,一出经典剧目是否能恢复上演,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的多少,并且一般都会花费大量资金。所以上级部门在拨款时,应考虑到实际情况,所拨下的资金量最少也要能够支撑一出戏以上的费用,从而做到有备无患。并且地方部门也应予以支持,不能认为拨款只是中央财政的任务。毕竟,戏曲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当地的文化底蕴。并且,在恢复上演经典剧目之外,还应做好后续工作,即要将其整理并拍摄成影像资料,这样才能万无一失地留存并不断普及。
3.5重视并保护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具有不稳定性和流动性,它如云一般飘忽,无依据可寻。戏曲能否被传承下去,演员是核心。因为戏曲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主要靠艺人的口传身教,此后才能取得“名师出高徒”的效果。虽然如今戏剧学校林立而存,然而也需要良好的师资。许多戏曲艺术家本身,也是优秀的教育家。例如元杂剧的奠基人珠帘秀培养出的赛帘秀、燕山秀等著名演员。她德艺双馨,后人为表钦佩和敬畏,将其称为“朱娘娘”。又如昆曲大家魏良辅、秦腔大家魏长生以及赫赫有名的京剧演员梅兰芳、谭鑫培等等。他们继承先人衣钵,将戏曲艺术一代代传承下去,是活生生的资源。
政府自身也看到了传承人对于保护戏曲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务院公布了两批国家非物质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一共777人。他们不仅“归属”于秦腔、豫剧、京剧、昆曲、越剧、评剧这样的“大剧种”,其中也不乏藏戏、傣剧、侗剧等少数民族剧种的传承人以及花灯、花鼓、秧歌这些民间小调的继承人,他们为保护戏剧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突出贡献,国家应重视并保护他们。给予可观补贴,敦促他们多收弟子,并且可将其派往相对应的剧团,担任总指导工作,做到“人尽其用”。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快节奏,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精神生活越发充实、娱乐活动也越发多样化。这种趋势从根本上加速了戏剧,尤其是一些“偏门”剧种的消亡,所以保护工作变得越发重要。文章提出了五点“保护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总之,欲让一个剧种经久不衰,其核心为“拨款”、“多排演”、“保护传承人”。毕竟,保护戏剧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政府或艺人单方面的努力,而应齐心携手,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保护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海波.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存在状态浅析――以甘肃省会宁县南门村徐川社眉户戏10年来演出情况为例[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03):9-10
[2]刘新阳.京剧“唐派”艺术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的思考[A].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
[3]王廷信.昆曲的雅俗、昆曲遗产的保护与昆曲生存空间的拓展[A].“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0
一、深入挖掘汉字文化,吸收传统文化精髓
中国汉字最具中华文化代表性。教师通过深入挖掘汉字文化,能够让学生有效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会民族文化的智慧结晶。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识字、学字的机会渗透传统文化,加强学生对汉字内涵的深层理解。中国汉字不仅有章法、笔顺结构,还有几千年来流传的毛笔书法艺术。对书法艺术的欣赏、临摹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方块字,同时教导学生做人做事也要横平竖直、堂堂正正。教师可以用一句歌词来渲染气氛,感染学生的爱国情绪。“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他。”
在引导学生书法欣赏和临摹时,教师要注意把传统的文化元素渗透在内。在写作时,教师要注重字形结构的上紧下松和偏旁部首的伸左让右。这些写字规则能够使字体写出来有顾盼之情、呼应之美。做人也是这样,只有懂得尊重和避让,有一个宽大的胸怀,才能有一个和谐的社会,美好的家庭。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还可以深入挖掘汉字中所包含的故事和丰富的文化宝藏。这也是引导学生了解汉字背景、认识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情感内涵,从而喜欢学习汉字。比如,一些文字有许多文化含义。看到“妇”字就如同看到一个古代女子在跪着扫地一样,而在田地卖力干活就是“男”字。教师通过对汉字的挖掘能够让学生对汉字产生好奇心,激起学生对汉字学习的欲望。
二、开展古诗文解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渗透传统文化的最佳手段。古诗词是古代文人骚客表达情感的主要途径,他们往往通过古诗词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希望。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古诗词的解读来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以及传统文化探索的兴趣,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文化、思想、审美和道德品质的提升。我国的传统文化重视文化修养、崇尚道德伦理,教师对古诗文情景的解读对青少年文化修养的积累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在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教师可以描述一个这样的情景,在白雪皑皑的寒江之上,一位身披蓑衣的垂钓老者步履蹒跚地从江边走来,他目光炯炯、神情自若。他虽然经历了两次被贬的磨难,却仍然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世界、面对人生。他执着的驾一叶孤舟,独钓寒江之上,勇敢的面对挫折和逆境,坚守自己的人生信念,苦中作乐勇敢地生活。
教师还要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诱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古诗文学习更加轻松、快乐。比如在学习《飞夺泸定桥》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讲当时的抗战故事。在强渡大渡河后,红四团的22名战士冒着枪林弹雨,沿着光滑冰冷的铁索勇夺桥头,粉碎了想要把歼灭在大渡河以南的企图。通过讲故事,学生了解了文章的时代背景,对课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模拟真实教学情境,重视学生情感教育
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要目的是将传统文化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文的真实情景中,亲身感受课文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比如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借助多媒体教学优势,把江南的靓丽美景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景色再现,再配上《又到江南来》这首歌曲,让学生走进那美丽的江南水乡,去体会诗词的含义,积累文化底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古诗文语言含蓄、精炼,意境深邃、优美,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思想。传统文化教学能够通过引导学生对古诗文作者情感的理解,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情感教育。比如,杜甫的《春望》描写了安史之乱时,国都被叛军占领,自己也将要与家人分离的情景。这时教师可以播放电影《小花》里“妹妹找哥泪花流”这一片段,让同学们设想一下,自己与家人分离的场面。在有了真实的体验以后,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人生情感了。
关键词:吴文化;传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李映杏(1978-),女,广东湛江人,苏州大学阳澄湖校区,助理研究员。(江苏?苏州?21513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精品研究课题“吴文化传承与苏南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1JSW-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9-0148-02
一、吴文化与地方高职院校文化
文化,《现代汉语辞典》是这样解释的: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关于吴文化的概念,学者们有不同的表述,莫衷一是。有人从历史的角度界定,认为它是指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吴国特色文化;有人从地域的角度界定,认为它是指孕育在长江下游杭、嘉、湖、苏平原上的一种文化。笔者认为,对吴文化概念的界定,不应只从历史的角度来界定,因为在历史上,吴国的版图曾发生过巨大的变化,也不能单从地域的角度来界定,因为从地域角度,又出现了“宁镇”和“苏锡”两种说法。在此,笔者比较认同吴恩培教授对吴文化的界定:“它泛指吴地区域人群自泰伯勾吴以来,在这一区域创造出的与自然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物质的、精神的成果总和。”[1]二千多年以来,以苏州为中心的一带普通百姓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生活方式,苏州的评弹、昆曲、建筑、缂丝、刺绣等等都有着自成一帜的特色,因此,本文中关于吴文化涵盖的地域范围主要是以苏州为中心,同时兼顾辐射苏南一带。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院校,其主要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文化对“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具有辐射和融合作用”,具体表现在“地方文化对校园文化具有浸润作用,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互动、地域文化催生并凝炼校园文化”。[2]可见,地方文化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目前,苏南地区不少高职院校都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和地方文化,加强地方特色学科建设,开展吴文化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传承吴文化的同时也应看到,文化的传承不应仅是学生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的开展,还应当全方位的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参与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与校园文化产生互动并凝练、提升校园文化。
二、构建吴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文化交融的途径与方法
1.把吴地文化物质元素融入到校园环境,做到环境育人
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高职院校的环境要体现培育人才的目的,就要赋予其灵魂和功能。良好的富有特色的、和谐而优美的校园环境,会使学生在求知、求美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熏陶,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把吴地文化融入到校园环境,具体来说:一是有意识地将吴地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环境布置当中。我们可以将吴地历史故事、吴地优秀人物、吴地风物等展示在学生活动的各个场所,让学生时时刻刻都沉浸在吴文化的氛围当中,利用校园小景布置、宣传橱窗、楼道走廊等将吴地文化展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二是创造性地发挥吴地文化作用,赋予其时代特色。吴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它同样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变化、人需求的变化,赋予静态的校园以生命力,从吴文化当中挖掘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校园精神和教育理念。
2.把吴文化精髓融入到校园规章制度中,做到管理育人
吴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思想、观念、行为、习俗等等无不受其影响,“崇文”、“尚德”、“开拓”、“创新”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吴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在“至德名邦”的光照下,在“泰伯精神”的感召下,吴地人民不断传承“尚德”文化,形成了特有的崇文重学、至善务实的朴实民风。这些隐性的德育资源,应当与校园的规章制度相结合,使之制度化、健全化,为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服务。
一是将学校的办学理念、规章制度等和吴文化结合起来。学校在制订制度时要将吴地文化中的“崇文”、“尚德”、“开拓”、“创新”、“致远”等精神融合进自己的办学理念、发展战略、治学方略当中,结合自身特色,凝炼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精神,规范师生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和具体规定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是提高师生员工的执行力,提升师生的制度意识。学校要加强对校园规章制度、校风校纪的教育,主动营造制度育人的环境和氛围,使师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校风校纪、校训、办学定位等产生认同感,使制度能深入到每位师生的心中,并内化成自己的行为习惯,转化为全体师生的自觉意识。
3.把吴文化的德育资源融入到人才培养当中,做到教学育人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既与行业文化相互交融,也与地方文化互动,苏南地区高职院校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和地方文化,加强地方特色学科建设,开展吴文化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章旨在探讨构建吴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文化交融的途径与方法,高职院校在传承吴文化的过程中,要突出高职特色,努力实现吴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突出专业特色,努力实现吴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突出创新特色,努力实现吴文化与创新型社会的结合。
论文关键词:吴文化;传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一、吴文化与地方高职院校文化
文化,《现代汉语辞典》是这样解释的: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关于吴文化的概念,学者们有不同的表述,莫衷一是。有人从历史的角度界定,认为它是指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吴国特色文化;有人从地域的角度界定,认为它是指孕育在长江下游杭、嘉、湖、苏平原上的一种文化。笔者认为,对吴文化概念的界定,不应只从历史的角度来界定,因为在历史上,吴国的版图曾发生过巨大的变化,也不能单从地域的角度来界定,因为从地域角度,又出现了“宁镇”和“苏锡”两种说法。在此,笔者比较认同吴恩培教授对吴文化的界定:“它泛指吴地区域人群自泰伯勾吴以来,在这一区域创造出的与自然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物质的、精神的成果总和。”二千多年以来,以苏州为中心的一带普通百姓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生活方式,苏州的评弹、昆曲、建筑、缂丝、刺绣等等都有着自成一帜的特色,因此,本文中关于吴文化涵盖的地域范围主要是以苏州为中心,同时兼顾辐射苏南一带。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院校,其主要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文化对“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具有辐射和融合作用”,具体表现在“地方文化对校园文化具有浸润作用,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互动、地域文化催生并凝炼校园文化”。可见,地方文化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目前,苏南地区不少高职院校都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和地方文化,加强地方特色学科建设,开展吴文化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传承吴文化的同时也应看到,文化的传承不应仅是学生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的开展,还应当全方位的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参与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与校园文化产生互动并凝练、提升校园文化。
二、构建吴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文化交融的途径与方法
1.把吴地文化物质元素融入到校园环境,做到环境育人
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高职院校的环境要体现培育人才的目的,就要赋予其灵魂和功能。良好的富有特色的、和谐而优美的校园环境,会使学生在求知、求美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熏陶,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把吴地文化融入到校园环境,具体来说:一是有意识地将吴地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环境布置当中。我们可以将吴地历史故事、吴地优秀人物、吴地风物等展示在学生活动的各个场所,让学生时时刻刻都沉浸在吴文化的氛围当中,利用校园小景布置、宣传橱窗、楼道走廊等将吴地文化展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二是创造性地发挥吴地文化作用,赋予其时代特色。吴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它同样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变化、人需求的变化,赋予静态的校园以生命力,从吴文化当中挖掘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校园精神和教育理念。
2.把吴文化精髓融入到校园规章制度中,做到管理育人
吴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思想、观念、行为、习俗等等无不受其影响,“崇文”、“尚德”、“开拓”、“创新”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吴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在“至德名邦”的光照下,在“泰伯精神”的感召下,吴地人民不断传承“尚德”文化,形成了特有的崇文重学、至善务实的朴实民风。这些隐性的德育资源,应当与校园的规章制度相结合,使之制度化、健全化,为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服务。
一是将学校的办学理念、规章制度等和吴文化结合起来。学校在制订制度时要将吴地文化中的“崇文”、“尚德”、“开拓”、“创新”、“致远”等精神融合进自己的办学理念、发展战略、治学方略当中,结合自身特色,凝炼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精神,规范师生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和具体规定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是提高师生员工的执行力,提升师生的制度意识。学校要加强对校园规章制度、校风校纪的教育,主动营造制度育人的环境和氛围,使师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校风校纪、校训、办学定位等产生认同感,使制度能深入到每位师生的心中,并内化成自己的行为习惯,转化为全体师生的自觉意识。
3.把吴文化的德育资源融入到人才培养当中,做到教学育人
吴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资源独特,弥足珍贵;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吴文化内涵丰富,是一座宝库。吴地不仅在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有杰出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气节、爱国精神和传统美德;不仅孕育着无数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而且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工艺珍品和世代相传的雅风美俗,这些都是宝贵的德育课程教育资源。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要积极利用吴文化的德育资源,把地方文化的宝贵资源融入到人才培养当中。
一是要注重德育课程开发建设,把德育放在育人的首位,在开发吴文化道德课程中,应以吴文化特质为主线,以吴文化史料为依托,利用地域特有的教育资源,在把握吴文化特质的基础上,撷取吴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品德、人格精神、高尚情操等优秀教育资源进行课程开发,建立吴文化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文明、包容、开放、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是注重德育资源与现代课程的结合,在建设校本课程的同时,要把吴文化的德育精髓与校本课程开发、实训操作、生产应用、实践创新等方面结合,突出职业特色,以规范性要求为基础,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依托,做到以德育人、以德化人,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是认真开展赋予校园精神的各种文化活动,将育人工作延伸到课堂以外,培育学生向往学习和生活的美好情感,实现以美唤情。由此,将吴文化资源导入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就会把浓郁的地方特色带入学校,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形成学校文化特色,铸就学校品牌。
三、突显高职特色,把吴文化传承内化为苏南地区高职院校文化自觉的选择
1.突出高职特色,努力实现吴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
高职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部分,也是最贴近社会、经济和市场变化的教育,它的宗旨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学生要以应用性人才为主,所以它与普通的高等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它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不尽相同。根植于吴地文化的高职院校,其校园文化建设应与吴地文化相结合,为吴地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服务。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地方的文化资源,主动服务地方需求,为地方文化的发展和保护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成立了桃花坞年画研究所、桃花坞年画研究会,为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学术研究、课题开发、理论研讨提供了稳定的研究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产品,使之走向市场;又如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成立了太湖船菜研究中心,为太湖船菜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着努力;再如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共建了“苏州市吴文化传承与实践中心”,通过开设专门的吴文化课程,开展吴文化专题宣传和组织学生参与吴文化实践活动、展演等方式,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这些颇具特色的做法,不仅使吴文化融入到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当中,而且还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结合,参与到育人的过程当中,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促进高职院校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
2.突出专业特色,努力实现吴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高职院校作为地方高校,一方面它要为区域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通常由行业办校转变而来,行业特色由来已久,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将吴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相融合,打造出独具一格的校园文化品牌。
首先,加强与区域相关企业、行业的联系和互动,经常邀请一些行业、企业专家,技能人手进校园,养成关注行业企业发展的习惯,实现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的互动和对话,从而融合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其次,开展专业教育,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对自我有着比较高的期待,缺乏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所以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后不会主动的去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而是对用人单位和岗位有着比较高的期待,导致学生在岗位上通常需要很长的适应期,因此,学校应当利用各种形式,如专业座谈会、专业技能比赛、行业参观等等开展专业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在实践中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为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最后,加强企业文化与地方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在平时的学生管理上,可以参照企业的管理模式,按照企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与此同时,引入地方文化的人文关怀因素,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条件。
3.突出创新特色,努力实现吴文化与创新型社会的结合
【关键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途径;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社会文明进步,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勤劳智慧的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然而,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濒危,引起了很多国家及有识之士的担忧,急需全社会保护与传承。高校作为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方面有着天然优势,高校应勇于担当起时代所赋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义务和责任。
一、高校传承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优势探析
1.人才培养和教育传承优势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人才资源丰富,拥有大批硕士生,本科生。且多数为艺术专业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同时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性,在不失本质的前提下,更能对其传承过程中增添新的因素,并且他们善于学习,接受新的文化,更可以创新和吸收从而形成文化积累。而相对于其他社会成员,他们没有太多的生活和工作压力,有充足的时间、精力从事文化教育传承事业。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将充分利用和发挥大学生的人才与教育优势,对其进行系统培训,逐渐形成一支专业能力强、素质高、有热情的人才传承队伍。
2.文化聚集与学科科学研究优势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拥有一大批科学文化知识广博、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队伍,能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工作中,并且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扩展学生知识层面,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相对于其他社会保护机构,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的世俗化、利益化程度较低,研究者的素质较高,在面对利益诱惑的时候能够以中立的身份客观公正地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整理和研究。
3.法律保护优势
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它对非遗的教育有详细规定。该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家鼓励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方法研究,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敷理、出版等活动。第二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第二十五条规定: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这些都为大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证。
二、高校传承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途径探析
1.开设相关“非遗”课程,并在其他课程上穿插“非遗”知识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因此,在教学中增加“非遗”的知识和课程,更加可以引导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创新能力,以及对增强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有着重要意义,进一步了解非遗,爱护非遗。以腰鼓和舞龙为例,陕西科技大学将其开设为一门课程,在进行体育活动的同时,还进行考核,成立腰鼓和舞龙团队,进行表演;还开设了非遗文化的书画课程等等。陕西科技大学的设计与艺术学院更是多次课堂上引入“非遗”文化。例,凤翔的泥塑和凤翔的马勺,在《平面构成》和《图案设计》课上老师会带学生多次去参观凤翔文化,去实践观察与设计;更在《雕塑》课上老师会引入陶艺的教育,带领学生去富平陶艺村,感受陶艺的文化与魅力等等。设计与艺术学院还邀请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艺术家们来到校园,演示和讲授自己的艺术绝活。陕西科技大学打破传统教学只在课堂授课体系,改革课程的结构和内容,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美学特性,同时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体系,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的受众面,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尽自己最大努力。
2.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高校是文化艺术的传承地和文化艺术遗产的学习地。高校教育应承担起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担子。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充分进人高校教育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所以非遗进校园迫在眉睫。陕西科技大学在07年举行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08年举行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更是在11年时举行了中国国家京剧走进陕科大活动,在12年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与西安非遗中心共建了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在保护非遗文化中陕西科技大学承担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担子,促进非遗的教育。
3.组织实践团队,参加社会实践,调研非遗文化
社会实践对于在校大学生具有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意义。参加社会实践也是每名大学生的职责,大学生参加文化类社会实践将分成两个部分完成:第一,将学校所见所学带到落后地区,对文化知识进行传播;第二,大学生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源地调研,实地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利用暑假期间,组织大学生实践团队分别赴陕北安塞、关中澄城、陕南汉中实施调研,开展了一系列对非遗的宣传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使大学生对非遗有个全面的认识方法,更好的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非遗的地位与魅力。
4.营造校园非遗文化氛围,开展非遗社团活动
社团是宣传“非遗”保护意识的阵地,为大学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载体。陕西科技大学关于“非遗”社团活动更是热闹,成立了书法协会,对于爱好书法和研究书法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国学社更是举行了多次的非遗文化的教育与保护;在女生协会和阳光助学课堂合力举办了数届剪纸课堂的教育。陕西科技大学的社团也为非遗教育尽微薄之力,积极营造非遗在校园的氛围,感染更多人群。
参考文献:
[1]茹存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实现途径[J].岁月,2012(10).
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呢?
一、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很多年来,教师被传统课堂异化为教书匠。高考是指挥棒,高考考什么,教师都心知肚明,了如指掌。把高考考试内容教给学生,并设法提高他们的成绩,这几乎成了高中教师们共同的追求。长期的灌输、限制,让我们很多语文教师不再去读书,不再去关注高考之外的人文素养,当然自己的素养也难以提高。
一个自己都不践行传统文化的人怎么可能在讲台上影响他的学生呢?所以,要想通过高中课堂渗透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第一要事就是要改变语文教师的意识,提高我们本身的人文素养。
二、引领学生走进古诗文,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
承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当属古诗文。但是中学生对于古诗文的阅读量却又是最少的。于是,亲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就成为我们教学的突破口。除了以高中语文课本上出现的古诗文为重点外,我还从语文的基本能力人手,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听,即听录音,利用课前时间,播放古诗文录音,让学生听。看,教室里挂置一些古诗文挂图,课间学生可以随时观看。读,学生可以在课前两分钟和睡前十分钟进行朗读吟诵,主要是诵读《唐诗鉴赏辞典》和《史记》。讲,教师可以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让学生讲解诗文大意。创,班级和学校组织学生根据诗文,进行诗配画活动。赛,根据不同年级组织不同级别的古诗文比赛,选拔出明星班级和个人。
这样的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在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教材是传播传统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这就需要我们创造性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弘扬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设计好相关的语文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寻求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让学生领略传统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一旦,每堂语文课都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微略景观,那么,学生将会在语文课堂流连忘返,这才是真正的高中语文教学,也是在语文课堂上弘扬中华文化的第一步。
四、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拓展教学研究空间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认识、教育、娱乐、审美功能,在抓好文化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举办语文学习文化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寻求读书知己。@些活动,给学生以展现才智的机会,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我们开展了许多综合实践活动:1.安排古诗文诵读比赛。各班挑选出5位选手,组队参加年级比赛,由多名语文教师组成评委。比赛题型有必背题、接龙题、抢背题、表演题等。以背诵多、准者为优胜,并张贴获奖者的名单和照片。2.古诗文知识比赛。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风格流派、艺术手段、文化视点等。3.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4.古诗文书画作品展。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将诗文和书法结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我们在全校范围内举行师生古诗文书画作品展。5.充分利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让学生挖掘和整理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自觉参与传统节日的各种实践,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加强与家庭内成员和家庭外成员的沟通交流,弘扬民族文化,增进家庭团结和民族团结,提高民族凝聚力,以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比如:上元节吃汤圆放花灯、三月三上巳节、五月五端午挂香符赛龙舟、清明节前的寒食节、七月七乞巧节、江苏中秋节的摸秋、中秋节吃月饼赏月、九月九重阳节登高……
最后,还可在考试中渗透文化传统的内容,并以此作为导向,让学生去关注、关心传统文化,这一点在必修教材中已经有所体现。比如《优美的汉字》《巧妙的对联》等专题的设置,就可以促使学生关注我国的汉字文化。
当然,中华传统文化也不只是在古诗文中体现出来,现代文的阅读中,也体现出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所以,语文的教学中时时处处都可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土家族服饰;现代境遇;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3-0160-02
土家族是聚居于我国湘、鄂、川、渝、黔五省市边区的一个人口较多的山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朴实的土家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产物,是土家人民审美情趣、生活习俗、色彩爱好、文化心态以及宗教观念的集中体现。因此它的作用不仅仅停留在蔽体保暖等功能之上,它还承载着土家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审美等诸多因素,是土家族文化发展的“活化石”。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土家族传统服饰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已经部分或全部失去了它实用的存在环境,逐渐向展演式服饰发展,成为吸引游客、舞台表演的道具,服饰材料与制作方式大为改变,掌握服饰制作工艺的人也正日愈减少。土家族传服饰已呈现衰落的趋势,面临着如何传承与发展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土家族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的境遇分析,试图探索出传承和发展土家族传统服饰的新途径。
一、土家族传统服饰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境遇
绵绵的大巴山,潺潺的清江水,清清的酉水河,孕育了土家人朴实、大方、豪放的性格。他们的衣着淳朴,以蓝色、黑色为美,为贵。但在喜庆的节日里,也十分讲究服饰的穿戴,特别是土家姑娘的嫁衣――“露水衣”和土家姑娘必备的嫁妆“西兰卡普”,则显得富丽堂皇,优美别致,图案配色和衣装形式无不蕴涵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土家女装服饰为短衣大袖,左衽开襟、滚2-3层花边,镶边筒裤和八幅罗裙;男装为对襟短衫,宽缘边,单数纽扣,头上包有头巾。然而,如今以汉族文化模式为主体的生活方式却改变了土家族地区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风俗习惯、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原有的服饰材料及加工方式都逐渐退出土家人的生活,掌握传统服饰制作工艺的人正日愈减少。
(一)传统服饰功能展演化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和经济文化的开放,在土家族地区,人们日常生活中已很少穿或根本不穿本民族的传统服饰,取而代之的是从市场、商店购买的成衣,他们开始选择大众化的“流行”服饰,尤其是年青人更是十分突出。直到90年代,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土家地区的民族旅游业也逐渐被挖掘出来,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标识之传统服饰开始引起某些“有识之士”的关注,加之国家对民族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土家族传统服饰开始重新回归土家人的“舞台”。在一些旅游景点或大型节日及重大活动中又可以一睹土家族传统服饰的风采。但是,这个“舞台”是多么有限,而且作为曾经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如今却成了“舞台”表演的一件道具,成为旅游开发商为吸引游客、拉动旅游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成为政府官员为彰显本民族特色、标明本民族身份而打造的一种文化标志。由此可见,现代土家族传统服饰的回归主要是基于效益功能和标志功能,原始的实用功能已退居次要。
(二)传统服饰材料与制作方式大为改变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家地区与外界的文化交流更加便利与频繁,从外地开始涌入各类大小服装店、各种档次布匹,土家人开始喜欢上了“的确良”、尼龙或绸缎面料,厌倦了朝夕相伴的自纺自织自染的棉布,这些单调的青蓝绿白色传统服饰被丰富多彩的成品毛线、丝线、棉纱、各种化学染料布等代替,土家族传统服饰的原材料开始突破本土,日趋多元。同时,高科技也很快融入到土家族服饰的制作当中,传统手工制作技术开始走向衰落。由于其他新式机器的引进,加工方式逐渐现代化,土家族地区也涌现出许多新工艺、新图案,缝纫机、提花机开始走进土家人的服饰制作。人们不再自纺自织自染,纺车、织机、染缸等工具多已被废弃,传统的服饰制作方式几乎成为历史。
(三)掌握服饰制作工艺的人日愈减少
与此同时,由于土家族传统服饰的展演化、服饰材料与制作方式的改变,使传统的棉麻种植、染料种植与制剂、染布的活动几乎绝迹,传统的纺车、织机、染缸等工具已被搁之楼阁或劈成柴薪,传统的纺纱织布、染色、制衣等服饰工艺也随之衰微,掌握服饰制作工艺的人越来越少,传统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如今只有上了年纪的妇女还在织布、染布、刺绣、织锦,年轻女子已不做这些活儿了,她们热衷于外出打工挣钱,喜欢穿时尚的现代服装。随着老一辈的相继老去,新一代人对传统服饰的制作工艺完全陌生,掌握服饰制作工艺的人越来越少。
二、土家族传统服饰遭遇困境的原因分析
造成土家族传统服饰文化如此境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时代的进步,以汉族文化模式为主体的生活方式开始改变土家族地区原有的生活状态,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因此有了巨大的改变,这其中当然也包括衣食住行之首的服装――土家族地区人们的服装款式、着装状态、着装观念、穿衣心理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末的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新式机器进入土家人的生活,从而迫使传统服饰工艺逐渐从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消失。
(二)旅游文化的影响。土家风情成为当地带动旅游和经济的一大卖点,为了宣传土家族文化,当地政府发展了很多以土家风俗为卖点的旅游项目,如土家族婚嫁表演,土家女儿会摆手节等。这些举措都很好地宣传了民族文化,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但是从服饰保护的角度来看,失去自下而上土壤的民族服饰仅靠表演舞台是无法改变其消亡的命运的。舞台上的表演服饰是来源于民间并进行一定的艺术化、戏剧化的设计加工而成的,失去原态民族服饰的支撑,表演服饰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经济因素的冲击。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建立,土家族地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壁垒逐渐被打破,土家山寨门户被打开,外界各类服饰商品迅速涌入土家人的市场,款式各异、花色丰富的大众服饰深受土家人的青睐,他们很快脱掉了青、黑色为主的土棉布衣,换上了“洋装”。同时,外面世界的精彩也诱惑着这些尚未见过世面的土家人,大批青年男女外出打工,土家村寨、家庭出现空巢现象。导致传统服饰工艺的传承后继乏人。
三、土家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土家族传统服饰正遭遇着衰落与蜕变,但衰落并不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正如人类学家何星亮所说:“传统文化是建设现代文化的基础,是现代化成功的保障,而现代化又是未来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会消亡,现代化也不会终止。”关键是我们如何让这种传统文化继续传承并不断发展?如何让土家族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实现应有的价值?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各级政府要重视土家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土家族传统服饰属于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各级政府有责任去保护它。各级政府要将保护和传承土家族传统服饰文化作为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任务,制定相应的文化政策,建立有效的土家族服饰文化保护机制,成立土家族服饰研究机构,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同时还可以鼓励土家族地区的男女老少穿本民族服装。当然,首先是要让民众认识到穿本民族服装的重要意义,做到自觉自爱,再配合行政上的鼓励、引导和监督才能让穿民族服饰蔚然成风,让土家族传统服饰的价值真正得以体现。通过政府这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和手段去推动、加强土家族传统服饰工保护、传承工作,一定会收效明显。
(二)做好土家族民间艺人的培养、保护和传承工作。土家族民间艺人是土家族传统服饰工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人与保持者。当前,在现代化进程浪潮的冲击下。传承人与传承群体人数急剧减少,后继无人,这将极大地危及土家族传统服饰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所以,必须做好土家族传统服饰民间艺人的培养、保护和传承工作。各级政府应在调查、筛选的基础上。评定一批优秀的土家族传统服饰工艺民间艺人,参照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做法。由政府每年拨出相应的经费给这批民间艺人改善生活、从事传统服饰工艺的活动及培养传承人。凡享受国家资助的民间艺人,必须肩负保护、传承、弘扬民间传统服饰工艺的责任,认真做好保护、传承、弘扬民间传统服饰工艺的工作,整理并公开土家族传统服饰工艺的“绝技”、“绝活”,培养传承人。不断改进、提高土家族传统服饰工艺的水平。
(三)进行创新性设计,研制和开发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土家族服饰。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土家族服饰工艺必然要发生新的变化,正如人类学家所说:“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改变促发新的反应。因为个体要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创新能产生适应”。???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之一。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想能长期传承发展下去,就必然要求有所创新,土家族服饰也一样。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土家服饰从样式、品种、色彩等都与现实人们所追求的所欣赏的不相适应,特别是服装的色彩显得老气、沉闷,品种样式也显得单调和落后。这些都有待于服装设计人员潜下心来加以认真研究、开发和制作,从土家族传统服饰的色彩、配饰、材料、搭配、细节、造型等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创新设计,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这样既能体现民族服饰的基本文化功能,又能与时俱进。从目前一些生产土家族服饰的厂家来年,如果过分拘泥于土家族传统服饰,传承有余,创新不足或者过分追求土家族服饰的标新立异,创新有余,传承不足,都无法满足广大消费都的审美要求和民族文化情结,从而削弱了其审美和标志功能。
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有效地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才能使土家族服饰既保护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吴志明指出“在继承民族服饰文化时,要密切注意因社会进步而引起的民族文化的变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的审美观、价值观的变化,剔除不能正确反应民族时代精神的部分,继承、发扬与时代精神合拍的精华。”
四、结语
长期以来,对于土家族服饰形制和流变的研究几乎从未间断,但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带来的文化冲击仍将继续,致使土家族地区出现严重的汉化现象,民族服饰日益丧失原始的淳朴以及原生态的生存环境,逐渐演变为“舞台”展演的道具,甚至呈现民族服饰元素杂糅的现象。如不加以重视和保护,纯真原始的土家族服饰将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在世界文化日渐趋同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及时树立正确的保护和传承观念,让土家族传统服饰在新的时代潮流中依然发挥服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载“文化遗产与民族服饰”学术研讨会文集,2004.
关键词:城市文化;设计;视觉传达
中国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138-2
在两会期间曾说过,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而一个国家是由若干个城市所组成,每个城市文化实力的体现,才是国家文化实力的体现。因此,全面打造城市文化成为现阶段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城市文化的表达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资本趋利性的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塑造自己鲜明独特的城市品牌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城市经营者们努力将其城市文化浓缩成城市品牌,而城市品牌最形象的象征符号就是城市标志,城市标志承载了展现城市面貌的重任。城市标志不是简单的花卉、雕塑、徽标等,而是从体育、政治和自然环境等特色中,折射城市的某中精神内核,像大连的足球、深圳的垦荒牛、洛阳的牡丹花等。不过更多的城市形象标志比较单一,缺乏相配套的系统予以展示,城市文化展示起来显得单调,感染力和冲击力都十分薄弱。因此更好的艺术设计,会从根本上全面、精确、系统地完成城市文化的表达。
二、城市文化的具象化
设计在如今人类生活中越来越显得重要,小到一个钮扣大到一个国家都需要设计。而城市文化作为一个抽象概念,必须要将其用最直观的方式呈现给民众,这时就需要通过设计,让其变成一种具象的且可被广大民众接受并认可的一种直观符号。
(一)艺术设计
1.中国民众的传统文化情结
首先,面对如今世界文化的“全球化”趋势,艺术设计需要用其本身的个性化来压倒共性化。而一座城市的文化更应该体现自己内在的特有属性,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国家在五千年历史中衍生出来的东西,有意识地展现自己独有的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
其次,中国人很古典,甚至很老派。大部分民众无法融入西方的文化内涵中,他们吃饭不需要拱顶落地窗,需要的只是青瓦屋顶,木质栏杆。不需要大块色系的油画点缀,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浮雕门窗。因为他们几十年的生活方式和地域特色,注定了本身无论如何接受西方美学理念,内心守旧与怀念的心思却从来没有改变过,他们对文化的认知其实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情结。
2.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设计
(1)当代设计现状
现代艺术设计起源于西方,于是作为东方的我们,学习与运用的时候都是按照西方美学理念在中国进行设计。尽管我们看到那些设计,很优秀很洋气,但是我们对此除了欣赏外,却没有从心底对它产生认同感,因为那些不是我们的文化,没有我们的特色。现如今经过许多人的努力后,渐渐地富有中国元素的设计越来越多地被呈现出来,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吴良镛的北京四合院,都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美学理念。
(2)艺术设计的传统文化需求
传统文化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人文思想和思维方式,深深烙印着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和评判标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促进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进步。在城市文化的设计中更是需要把自然景观、人文精神、地域文化等有机结合,体现我们特有的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学特点。
3.艺术欣赏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由于现在通信领域的发展,民众对信息的摄取途径越来越多,知识程度越来越高,进而导致其欣赏水平越来越高,当初的惊艳只是因为世面见得少,这种情况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越来越多的民众对设计可以说出个所以然来,所以为了满足挑剔的普通大众,当代艺术设计越来越注重新颖创新和新奇变化。这其中对于民族文化的融入,古典元素的应用,成为了当代设计者摄取灵感重要的手段,因为当无穷无尽的东方文化借助严谨的西方设计理念展现出来的时候,它的可能性可以无限广大。
(二)城市文化设计的具体表现方法
1.定位城市形象
定位城市形象需要从城市文化的内涵着手,具体分析城市的文化特性,从城市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传统习俗、文学艺术等来挖掘城市文化。定位城市形象不仅停留在外在系统建设的表现上,还要创造具有特色内涵的城市形象。
2.城市文化的传达方式
信息传达的媒介无外乎文字、声音、图像三种,而在城市这种复杂而又多面的结构中,最直观和有效的传达媒介,就是图像。因此城市文化作为抽象的概括符号,需要图像,即视觉识别系统承载城市形象的传达。
三、视觉传达的途径和方法
如今,图像,成为了文化之间一种复杂而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它影响着文化和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从佶屈聱牙的哲学思考到大众媒介喧嚣的生产制作,伴随着技术和图像的奇观化组合,民众置身在大量的媒体、材料、空间的影像中。与此同时,生产、媒介、仿像、话语、现场、意识形态等概念,也逐渐共同构成一个图像表达的全新境界。而图像作为城市文化表达最直观的体现,以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传播,成为城市设计者研究的重点方向。
(一)户外广告
户外广告,就是在户外的特定场所内,根据不同的对象,提供视觉传达沟通的广告物。户外广告是城市文化形象的符号之一,它牵动着城市文化的神经。
1.户外广告的文化责任
城市里生活的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被街道上的户外广告所吸引,而户外广告也就渐渐地成为了人们对城市的特殊判断符号。户外广告几乎是城市的脸,为广告主带来合理回报的同时,也可以美化城市市容。好的广告设计可以和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比如公交车上的广告,它设计非常精良,不仅考虑到了汽车的机构,还考虑到了汽车本身的运动特性。而橱窗的广告设计更是新颖独特,它的物品排放错落有致,有着非常浓厚的艺术气息。每一座城市都会根据自己特有的属性,影响并且满足着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城市中的户外广告,尤其是创意优秀的公益广告,更是对每个城市居民有着感染熏陶的能力。城市建设如果可以利用好户外媒体的搭建与展示,通过特点鲜明、主题健康的公益广告,就可以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升人们在社会中的责任感。
2.户外广告对城市文化的作用
(1)户外广告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文化是人类进步的一个标尺,是人类发展的方向。文化的沉淀对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它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其实折射出的是人类文化。城市文化包含了各个方面,包括民俗、节庆、商业、饮食、休闲、旅游、生态、建筑、历史等文化。而户外广告牌承载着这些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属于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2)户外广告有助于塑造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
我们国家的城市应当学会利用户外广告的展示,塑造自身的文化形象。比如大连,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里,不仅在城市建设方面力气下的很大,而且进行的非常早,还善于利用品牌效应的广告推广模式来宣传城市,最具价值的广告品牌就是“大连服装节”。在服装节举办前后,大连都会不遗余力地宣传,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本身的社会效益和城市品牌效益。又如,我的家乡河南南阳,十五年来,每年都要举办“玉雕文化节”,节前各种户外广告铺天盖地,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厂商前往。渐渐地成了南阳城市文化品牌。如今,说南阳必谈玉雕,谈玉雕必聊南阳。
(二)公共空间艺术
城市公共空间是供给市民们活动的空间,属于公共休闲场所。在社会不断地发展下,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更多功能性的意义。
1.公共艺术对文化城市的作用
在公共艺术进入城市建设范畴后,有着美化城市环境、形成身份归属感等作用,进行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西班牙,毕尔巴鄂这座偏僻的小镇,展示了其“古根汉姆博物馆”后,就让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家喻户晓,往来旅游的人次也是逐年上升。现在这座博物馆已经成为毕尔巴鄂的城市标志和象征。这足以说明公共艺术在进行城市文化展示和塑造中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2.公共空间与生态艺术相结合
成都的活水公园,其多功能性以及寓教于乐的特点都展示了新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那就是在合理的基础上,利用各种表现方式创造人性化的生态景观。这其中加入的“天人合一”古典元素成为其文化特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成为了城市文化的核心与内涵。
(三)城市灯光景观
现在的城市,渐渐都成为了不夜城,灯光成为了夜晚城市最直接的视觉表达手段。而如今利用灯光照明以及城市功能布局,还有空间环境设计相结合,展现夜色中的城市内涵,成为了很多城市文化品牌推广的重要手段。
1.灯光景观对城市的作用
光影对于建筑以及城市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和艺术价值。好的光影效果可以改善建筑的环境质量及其功能效益,不仅提高了其视觉的功效,营造了环境氛围,还加强了其展示的效果。光让城市更有活力,它把城市生活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了无限的扩大,不仅丰富着城市居民的休闲活动,还促进了商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展示了城市文化的不同风貌。而新世纪的城市需要的光亮更具有个性、典雅、宜人、优美,以显示出在展现城市文化中光所独有的感染力。
2.如何运用灯光体现城市内涵
目前,将灯光运用的淋漓尽致的城市,要算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引流潮流。白天人们穿梭于各色建筑物中,晚上十里洋场霓虹闪烁,这座沐浴在海风中的不夜城,独具魅力。如今我们想起上海,就不禁会想起霓虹灯的光影浮动,这就是上海特有的绚丽风景。它给人一种现代、时尚,并充满物质的感觉,体现着城市独有的文化气息。
(四)城市建筑
城市建筑作为城市的载体,属于城市文化最为关键的表达方式。它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景观,也是重要的文化标志。就像青岛的栈桥、上海的城隍庙、西安大雁塔、武汉黄鹤楼、杭州雷峰塔、郑州二七纪念塔、北京四合院、苏州园林、拉萨布达拉宫一样。这些建筑在漫长的城市化进程中,渐渐地沉淀成为这个城市的文化标志,被民众认同和铭记。所以具有符号特色的建筑设计,可以避免现代化城市之间的雷同,同时也弥补了人们视觉上的审美疲劳,用一种细腻和耐人寻味的视觉传达方式,来表达城市的文化和精神意境。
四、结语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各种媒介传递给普罗大众。而如何将城市文化这种抽象概念,用简单而又有个性的形象来传递给民众,就需要设计者进行有效的设计。在所有媒介的传递中,视觉传达是最直观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城市文化设计中引入视觉传达的策略,可以让城市文化用一种简洁有效的方式呈现给广大民众。
参考文献:
[1]李菲.论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21).
[2]王梦.浅析民间艺术的发展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0).
[3]肖德荣.符号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表征[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4]梅保华.关于城市形象问题的思考[J].城市问题,2002,(05).
[5]孙小付.传播学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7.
[6]陶冶.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信息的传播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8.
[关键词]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类非物质文化教育传承
[作者简介]杨桦(1973-),女,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音乐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重庆402160)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185-02
2006年5月20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518项中,与音乐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占了一半。这一组数据对全国各地的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系)来说,不仅是自身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契机,更是传承和弘扬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不容懈怠的责任与使命。目前,我国除了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九大音乐学府以外,还有附属于各级大学的七百多家音乐艺术院校(系),他们作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载体,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应肩负起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传承、教育和创新的历史使命。
一、音乐艺术院校在音乐类遗产传承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文化的有效传承途径。虽然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通过民间艺人或演出团体、由民间的师傅带徒弟等方式进行传承,但都远远满足不了对整个民族文化传承的要求。所以教育传承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的最佳形式。
首先,音乐艺术院校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来说,不仅音乐院校拥有丰富的专业师资力量,而且还有科学的育人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音乐类传统文化“传承人”和“传习人”的匮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其次,音乐艺术院校的学生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最佳主体。从到抗日运动,从北京大学成立“歌谣研究会”到目前的“京昆社”,大学生无不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们应该意识到,音乐类非物质文化的继承要依靠我们的学生来延续,以音乐艺术院校的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人既是民族民间音未来的承载者,也是中国音乐得以发展与创新的传播者。
再次,音乐艺术院校的教师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群体。他们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参与普查、抢救、保护和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可以利用教学或培训班等形式培养音乐类非物质遗产保护传承的专业人才;可以通过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活动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来,还可以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开设非物质文化保护专业并开展相关研究。
最后,课堂教学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最佳方式。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音乐艺术学院(系)的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民族的音乐文化,来实现培养学生民族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唤醒民族主体意识,达到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目的。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行为,教师有意识地把民族音乐文化引进课堂,如中国音乐学院通过对昆曲、说唱、中国戏曲、古诗词吟唱等课程教学入手,让学生领悟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进一步增强学生自身的文化底蕴、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帮助他们树立民族自信心,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音乐艺术院校在音乐类遗产传承教育中的具体做法
只有了解,才能传承,只有普及,才能弘扬。2002年10月,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正式通过并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宣言》强调:“大学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应当倡导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推广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的文化多元;加强本土文化基因认知的自觉;注重民族文化的启蒙教育。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应落实到学科创新发展和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中。”这就给大学如何进行非物质文化传承教育指明了道路。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传承理念
音乐艺术院校的学生作为高校中富有个性的群体,他们身上既有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主流,又存在重专业、轻文化,重技巧、轻理论等现象,加上现代传播手段的普及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原本应该担负传承使命的青年一代审美情趣急速改变,对自己民族的文化和民族音乐不感兴趣,这就给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带来挑战。即使音乐艺术院校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方面有很多优势,如果没有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传承理念,也不能很好地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我们在进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时,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因材施教”,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例如,组织各种形式的民族音乐会,这既能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还能增强集体凝聚力;以民族民间音乐为依托,组建各种形式的社团,开辟第二课堂,提供施展自身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学以致用,并能提升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品位;加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社会实践活动,成立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展演团,走向社会。
(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引入课程
人才培养方案是各音乐艺术院校培养人才的纲领性文件,具有指导作用,应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纳入到音乐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课程进行教学,使之成为普适性的规范以推而广之。经调查,中国音乐学院2008~200年第二学期,就开设了《中国戏曲》《说唱音乐》《昆曲》《传统唱腔艺术》《传统音乐形态分析与研究》《诗经赏析》《世界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音乐田野考察》《古代乐论导读》《古典诗词歌曲》《律学基础》《民族管弦乐队合奏》《中国民族器乐概论》《中国戏曲文化》等20门有关民族民间音乐方面的课程。每年除了投资十几万不说,还有组织地带领每一届学生到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族民间音乐的田野考察。不仅要让学生学到音乐田野考察技术知识,还要让他们尽可能地接近民间,在传统生活的特定背景中,理解和解读音乐文化。
(三)建立以音响形式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档案
21世纪已成为一个数字化时代,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的技术手段在当下已不成问题。中国音乐学院于2004年4月创建了“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库项目组”,该项目组以北京地区为起点,以华北地区为重点,进而面向全国,广泛采集了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民间音乐资源56次。通过全程拍摄、完整记录的方式,对存活于民间的“活性资源”进行永久有效地“活态保护”。目前这些音乐资料已经存入了该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里为社会所有人享用,从而也配合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有笔者所在的重庆文理学院现已经建立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博物馆,虚拟博物馆收集了重庆市19区21个县的大量的民间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10个类别的代表作的音响资料和视频资料,对建立名录体系,保护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
(四)加强师资的培养,重视传承人队伍的建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也就是说,要加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师资是至关重要的。对此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为传承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改变目前民族民间艺术队伍后继乏人的现状。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传承人,要尽力保护,在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多聘请有关专家和民族民间音乐艺人到校作讲座、授课、学术交流等活动。可以举办面向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社区艺术骨干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骨干师资培训班,向他们提供系统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理论知识,以技艺观摩、现场参观等形式增进学员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直观感受和理解,从而拓展学员视野。同时,还可以积极引进、吸纳一批素质高、业务精,对民族民间文化有浓厚感情和热情的专业人员,形成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抢救、保护、研究和管理的人才库。
(五)开辟和建设音乐类非物质文化传承教育研究基地
在开展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工作中,教育传承研究基地建设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它有助于青年学生对音乐类及其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了解,有助于满足各少数民族地区对高层次音乐人才培养的需要;另一方面为学校师生赴少数民族地进行民间音乐研究、教学采风活动等提供便利,成为广大学生了解和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渠道,让更多的青年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以增强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加深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的认识。在学校传授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活动提供素材,使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又增加了自己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因此,音乐艺术院校必须结合本土实际和学院实际,认真筛选具有特色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作为自己的传承教育研究基地。
(六)营造良好的音乐类非物质传承教育氛围
环境育人,环境造就人。要提高青年学生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以便更好地传承。首先要广泛宣传教育。通过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展览展示、论坛讲座等形式,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二是举办重大文化活动。可以利用文化遗产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年传承教育成果展演、知识竞赛及有关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三是编印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等。通过宣传展示,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是一项“双赢”的工程。音乐艺术院校(系)具有人才和科研优势,能够解决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传承和创新。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音乐艺术院校(系),有利于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营造学校民族文化研究学术氛围,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以及开拓学生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徐金龙.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
[2]乔晓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育[J].集美大学学报,2007(6).
[3]乔晓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育和民族文化资源整合[J].美术研究,2003(1).
[4]陆文熙.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素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培养[J].教育研究工作,2007(12).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046-02
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传承和积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软实力发展的战略基础。在信息网络时代,面对东西方文化碰撞,外来思想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遇到了新的困扰和挑战,高等学校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变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干扰和挑战
1.外来文化的输入和渗透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了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质和价值认同。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之后衍生出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质和价值认同,是我们构筑现代精神文明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弱化和遗忘。然而,在当今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这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下,我国传统文化正承受着大众文化和西方文化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变化,我国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便捷的网络信息和多元的异国文化为大学生带来了不同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第二文化空间”,外来思想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遭遇到的影响和挑战主要表现为:无政府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崇洋等思想和行为。富有民族特色的信仰、节日、服饰、礼节、道德、习俗正在被“挤兑”。
2.大众文化的兴起与传播弱化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大众文化是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商品化背景下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由消费意识形态筹划和引导大众,以大众传媒和信息网络为载体,以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普及化、时尚化为运作模式的一种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特点是其具有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并依赖大众媒体传播。中国的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滋养于市场经济的沃土茁壮成长,在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里,迅速壮大为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不足是其单调、平淡、庸俗的特点容易在富裕生活中产生诱惑和孤独感,这些消极因素在庸俗大众文化发展过程中会被放大,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大众文化在其传播过程中伴随着无政府主义、金钱至上、奢侈享乐等价值观对我国社会的渗透,它的广泛传播干扰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和赞美,降低了大学生自身道德要求的标准。
二、加强大学生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途径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坚守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蕴含着宝贵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当代大学生有责任对其进行继承和发扬。面对新挑战,我们应该更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和载体,以适应大学生成长的环境特点,提升传统文化教育水平。
1.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建设,增加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当前形势下,对于教材建设,应集中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加强对现有传统文化素材及教材的整理研究工作,挖掘能够体现现代意义的传统经典,特别是注意搜集蕴含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作品,用新语境,从现代视角对传统典故进行阐释,激发起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之能够古为今用,达到教育的目的。对于授课形式,尤其是文科课程,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从语言文字、人文精神、文化品格、民俗风尚、审美意趣等不同方面进行多维度的讲授,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贯穿其中,同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制作有关传统文化的多媒体课件,组织故事会、诗歌朗诵、英模报告和专题讨论等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流行文化。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文化传媒、文艺作品、电影电视并不是人们单纯用来娱乐的手段,而是承载着一定的政治价值取向,塑造和引导社会时代价值观念的精神工具。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在面对丰富多彩、精华与糟粕共存的流行文化时,稍有不慎,很容易迷失自我。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青年流行文化,利用信息网络和新媒体传播多样性和便利性的特征,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大学生青年的核心价值观。比如一本好书、一部包含传统文化并符合当代青年欣赏需求的电影或电视剧、一部历史纪录片等都可以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也可以在重要的纪念日前后开展学习英雄模范活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刘胡兰、、雷锋等历史英模的事迹和姚明、洪战辉、钟南山等现代“双百”人物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其思想感情,充实其精神生活,提升其道德境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推动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利用信息网络开展传统文化教育。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零点调查公司于2015年3月23日进行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使用互联网的比例更是高达97.9%,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的时长为3.4小时和2.7小时。
互联网上丰富的知识资源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消除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空间距离,各种各样的论坛、专业网站提供不同学科门类的知识,学生可以方便地提问并获得及时解答。信息网络的公开性和便捷性正在影响大学生的学习行为,使用图书馆纸质资料进行学习的习惯正在减弱,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现有的电子版资源。针对这一趋势,利用现代信息网络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更可以高效地将传统文化内容传递给大学生群体。可以通过建立传统文化教育网络平台,把英模故事、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等内容制作成网络共享资源,以贴近大学生浏览网络信息习惯的媒介进行传递,如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QQ空间等,以便于学生浏览,引起学生兴趣,实现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传播。
4.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爱国主义、励志、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一方面,在校园建筑、教学设施和各类人文景观当中尽可能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营造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外在环境。可以利用优美、安静的校园环境,让每面墙壁、每条路牌、每块石头、每个雕像说话,讲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历经千百年风雨冲刷的名言名句背后的故事,引导大学生体会其中所凝聚的民族精神,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另一方面,通过校园网络、电视台、校报、学生社团刊物等传媒手段广泛地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通过举办中国传统音乐、书法、诗歌鉴赏类活动,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陶冶其高雅情操。也可以在校园开展有益的社会实践,如校园植树、校园义卖、帮困扶贫、敬老助残等公益活动,实现传统美德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大学生在行动中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王征国.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2]刘洁.网络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挑战和改革途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3]曹宏.和谐视域中高师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成人教育,2012,(02).
关键词:寒地黑土;北派二人转;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1-0130-01
二人转是东北地区民间戏曲曲种之一,它吸收与融合了东北地域文化特质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受到人们的喜爱。而北派二人转凭借着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审美特征,成为东北二人转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北派”二人转的文化生境
“北派”二人转系黑龙江二人转的别称,主要指松花江以北的双城、五常、呼兰、宁安、阿城、绥化、海伦、安达、拜泉、富裕、嫩江、齐齐哈尔等地的黑龙江省范围内流传的二人转流派之一。从地理气候方面来讲,黑龙江省处于寒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具有深厚均腐殖质层的高寒黑色土壤,即寒地黑土地带。这一地带四季气候鲜明,土壤肥沃,适于农耕业的发展,自古以来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素有“龙兴之地”的称谓。自大清定都北京后,大量的移民不断涌入关外,汉族、满族、蒙古族在这片土地上共同生活, 人群的迁徙伴随着中原文化的涌入。中原文化向北一直延伸、发展,与本土文化相交织、融合、碰撞,多民族的交错杂居为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条件,丰富了民间文化、民间艺术的表达形式,同时也为寒地黑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里,河北莲花落也随着北迁的人群来到了寒地黑土,与东北大秧歌相结合,形成了以唱功为主的北派二人转。2007年列入黑龙江省和绥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绥棱二人转更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北派”二人转的本体艺术特征
二人转从产生到现在,素有“南靠浪(扭),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耍棒”四大流派之说。而“北派”二人转以黑土地的文化精神为神髓,讲究唱功,以唱为主,广泛吸收其它各种艺术的音乐精华,如东北民歌的曲调、萨满跳神曲调等,呈现出粗犷豪放、热烈火爆的大荒气魄与阳刚之美。其独有特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艺术形式的包容性:它二人转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具有戏曲、歌舞、曲艺、小品四种艺术的元素,呈现鲜明的包容性审美特征。誉为二人转界的泰斗和常青树的那炳辰教授认为,可以用“四个不全是”来表达其特征: “不全是曲艺的曲艺,不全是戏曲的戏曲,不全是歌舞的歌舞,不全是小品的小品”。
2.表演方式多样。(1)说口丰富。“北派”二人转的说口十分丰富,有:“故事口“,多是讲段儿完整的小故事、小笑话等;“专口”,多是剧中人物说白,有准词;“零口”,是演出中的即兴口;“脏口”,多是低下流、猥亵之词。(2)表演的功夫较为丰富,有:扮相,包括傻相、笑相、哭相、怒相、悲相、喜相等等;舞。主要是“浪三场”舞蹈;绝活,包括手绢绝活、扇子绝活等,带有杂技性质,富有黑龙江地域特色。
3.表演曲目丰富。(1)注重唱功技巧的代表曲目《小王打鸟》、《大西厢》、《蓝桥》;(2)注重扮相、身段优美的代表曲目《双锁山》、《杨八姐游春》、《回杯记》、《寒江》;(3)注重表演五功唱、念、扮、舞、绝的代表曲目《密建游宫》、《冯奎卖妻》、《包公赔情》。此外还有流传较广的唱段如《小拜年》等。
4.本土性。北派”二人转,顾名思义,是北方二人转黑龙江二人转的称谓。属于俗文化和“草根文化”范畴,本土性是其鲜明的审美特征之一。它是黑龙江广大农民自娱自乐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以东北方言为表演语言,通俗易懂、活脱顺畅、生动形象。让群众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白,通过审美过程,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北派”二人转的传承与发展
随这现代经济的发展,电视、电影艺术的广泛传播,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娱乐生活,同时也给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带来强大的冲击。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传承与发展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责无旁贷。第一,收集、整理宝贵的音像、影像资料。发挥专业特长,通过运用技术手段开展记谱、录音、录像等工作,保护“非遗”的宝贵资料;第二,积极开展采风活动,深入到地方文化馆,积极向民间艺人学习传统代表作品,对“北派”二人转的本体艺术进行传播;第三,系统化教学模式,规范课程设置的同时融入传统民间艺术的教学,同时邀请优秀的二人转艺人来校讲座和演出,为广大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
总之,“北派”二人转作为极具东北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我们应不断的传承、创新,才能使其发扬光大,让这块民族文化瑰宝在现代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基金项目:1.绥化学院新农村建设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XR120302;
2.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014C04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