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妇产科学护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体会,教学改革
妇产科护理学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立的护理及相关理论体系。妇产科护理学研究女性在生命各阶段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有利于学习者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能及时、准确地对女性的健康问题作出判断,为妇产科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基础[1]。因此,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工作中应培养出适合临床护理需要的专业知识过硬、护理技术精湛、临床思维清晰、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护理人才。笔者从事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工作多年,现将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实践工作作一回顾。
1.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体会
1.1教师必须强化知识储备,更新知识结构。
现阶段的临床课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扎实掌握相关医学专业知识,还需对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的知识都有涉及。与此同时,这些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教师需要持之以恒地学习,以敏锐的洞察力捕获学科前沿信息,并时刻关注临床新指南、新技术的应用等,与时俱进地及时整理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打下基础。
1.2学生学习妇产科护理学必须有充分的前期知识积累。
护理本科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的一个学期开展妇产科护理学的学习,此时的学生已具备医学基础学科和社会人文学科基础,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相关知识都已大部分掌握。比如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与生理部分,要求学生能对以前学习的解剖学、生理学重新温故知新,在此基础上侧重于女性的独特解剖生理等方能得心应手。学生在学习产科、妇科的常见病种时,更需运用健康评估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知识要点,因此要求学生在基础课程的学习期间就要一步步稳扎稳打地系统学习。医学知识总是环环相扣,不容半点懈怠。
1.3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学环节中占有一定比例。
在大力鼓励开展不同形式的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实践的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块在目前依旧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课堂教学依旧是教学环节中较重要的一部分。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是妇产科护理的启蒙者,通过教师认真讲授,学生可以知晓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知识、理论和临床运用规律,明确课程的核心内容,避免在以后的自主性学习中走过多的弯路。
1.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令教学事半功倍。
通过历年教学观察,学生对妇产科护理学这门课程是非常感兴趣的。在课堂上,教师借助实物、图像、视频,开展形象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感性认识。声形并俱的妇产科标本、图像、视频使学生印象深刻,大大提高了学习者的兴趣,强化了记忆效果。如观看正常分娩、剖宫产手术等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分娩的经过,提高感性认识,有利于课题教学的开展,充分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教学资源特点,也可以使学习达到直观、生动、灵活的效果,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1.5重视实训教学。
妇产科学是一门对实际动手、动脑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实训教学正是将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的重要环节,通过有目的的实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模拟真实临床实境中深层次地理解理论知识。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理论课学习的内容,开设相应的实验和实训项目,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专业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实训教学内容包括:产前检查、产程观察、异常产褥的临床表现、产科常见手术配合、妇科常见疾病见习、病例分析等。
1.6引导学生温故知新。
课后及时复习,不断总结消化,强化基础记忆。知识的牢固记忆及掌握,仅靠听课时间是不够的。每次课后必须花费一定时间,结合教材、笔记,课后不断反复强化复习,学会主动归纳,总结要点。妇产科的知识其实非常有意思,和学生自己及其身边的人息息相关,所以,在上课饶有兴趣的基础之上认真巩固复习,一定能收获颇多,从而不断反思,触类旁通,系统掌握。推荐学生做一些配套习题,这样不仅可以对知识点查漏补缺,更有利于系统掌握所学内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带到课堂上和教师及其他同学一起分析讨论,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1.7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随着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临床指南也在不断更新。由于课时有限,教材内容有限,仅靠课堂时间掌握妇产科护理学的知识肯定不能满足以后临床工作及研究需求,因此,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过程中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反思批判精神,不迷信教材,不迷信教师,以安全、有效、合理地护理患者为追求。积极参加妇产科实验及创新课题研究,努力培养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的意识,并从中磨砺学习者的科学精神。
2.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2.1适度调整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掌握学习技巧,令事半而功倍。除了总论的内容,各论的体系非常相似,不外乎概述、护理评估,常见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这几个环节,因此,学生在学习各论常见病种的过程中,就按照这个体系记忆掌握。一些学生认为,护生不是医学生,不需要掌握那么多疾病发生发展的经过,发病机制不需要学习,其实不然,只有切实理解发病的原因、机制,才知道为何会有这样的临床表现,才能理解为何要这样治疗护理。因此,虽然教学大纲并未对发病机制有过多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应该理清思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2积极开展高仿真模拟训练。
实践性教学是妇产科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仿真模拟教学可以解决临床实践教学资源不足与学生人数较多之间的矛盾,可以提供类似临床真实场景给学生充分锻炼的机会。本校护理学院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妇产科护理模拟实验区除设有产床、婴儿辐射保暖台、抢救车、心电监护仪、胎心监护仪,中央供氧、负压吸引系统、呼吸机、输液泵等常规设备之外,还配有SimMom综合模拟人,以及配套设置了设备控制室、多媒体同步示教室。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采用SimMom综合模拟人系统的高仿真训练。高仿真教学在妇产科护理教学工作中行之有效,备受欢迎,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的地方。比如每个班级开展模拟教学的课时数偏少,如若在今后的实践课时中多增加高仿真模拟的次数,势必增强教学效果。此外,教师需要设计并积累不同案例,尽可能模仿出真实的复杂的临床环境,同时,努力探索更适宜的教学方案,切实强化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效果。
2.3确立更合适的评价体系。
学生成绩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定体系。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终结性评价而言的,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2]。其构成包括学情分析、学生作业、各种测验、课堂讨论、实践成绩、PBL评价成绩、病例讨论等,记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终结性评价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这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开放性互动教学;理论知识;操作技能
前言
正是因为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之中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护理专业技能水平,而开放性互动教学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又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所以做好开放性护理教学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则尤为重要。为此本文笔者即选取我校40名妇产科学生作为研究分析目标,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教学方式,实验组采取开放性互动教学模式,对两组妇产科护理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分,操作技能得分加以比较分析,以此进一步剖析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开放性互动教学的应用价值。
1.研究方法
本文笔者随机选取我院40名妇产科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目标,并将这些学生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妇产科护理教学模式,也就是说以妇产科教师的实际讲授为主,根据妇产科教材编程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实验组则采取开放性互动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将妇产科护理学生作为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妇产科教学始终遵循着教师指导作为教学基本原则,即:护理带教过程中,要依据教学目标将新旧知识联系到一起,依旧一个目标建立互动性质的工作模式。在教学目标的选择上护理人员还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激发护理人员对护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使护理人员能够形成一个较大的内部驱动力,而以目标作为妇产科护理带教中的线索,恰恰能够推动各项互动活动顺利满足目标的实际需求;要贯彻合作学习目标,要让妇产科护理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目标,并且通过小组学习、团队学习等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互帮互助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学点评过程中,应该多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以此激发学生们的独立思维能力、创造力,并且也能够让学生们更为深入的了解到自身所获得的成果,了解到自身还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加以改善与优化。完成一个周期的教学任务后,观察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得分与教学满意度。在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理论知识的数据统计上,可以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加以处理,对照组与实验组妇产科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得分均使用±标准差进行表示,行t检验,p<0.05,具有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完成一个周期的教学任务后,对比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我们可以通过数据调查分析清楚的看到,对照组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为75%,有10名学生非常满意传统的教学模式,5名学生一般满意,5名学生根本就不满意。而实验组采取的开放性互动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高达100%,10名学生非常满意开放性互动教学,10名学生一般满意开发性互动教学。所以说开放性教学更加符合学生们的要求。而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得分上,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的知识得分为作为:对照组,理论知识(63.54士3.33)分、操作技能得分(66.87士4.32)分;实验组理论知识得分(81.54士4.01)分、操作技能得分(82.98士4.32)分。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各项成绩都明显优于对照组,t为15.4436/11.7926,P=0.0000/0.00000.05,统计学具有意义。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方法;分析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性较强的临床专科,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妇产科护理学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职教育教学的对象是15~18岁的学生,由于她们的自尊心与个性人格倾向较强,虽然对新鲜事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是学生认为学习是苦差事,且学习能力低下,学习过程枯燥不能给予快乐,不愿自主学习,造成教学目标无法落实;使许多学生感觉学业和就业压力过重,存消极心理。从学科教学的现状看,教师"填塞式" 教学会引起学生逆反厌学情绪,使师生关系出现紧张,对抗抵触,教学环境出现尴尬不协调状态,作为一名妇产科教师除了要探索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模式以外,还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基于此,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方法进行了如下的探析。
1 强化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的记忆
知识和理论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妇产科护理教学要想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建立在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记忆的基础上。就妇产科护理教学教学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强化知识和理论的记忆:
1.1 注意知识和理论的浓缩。从理论的角度讲,在某一时间点或时间段,人会存在记忆上的饱和。随着知识和理论内容的增加,学生的记忆难度也会逐渐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片面地追求记忆数量而忽视记忆质量,则会严重影响最终的记忆效果。例如,早孕、中孕、早产、足月产、过期产、流产等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如果只是孤立的记忆,就非常容易混淆。对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时间脉络将其串联起来,直观形象,便于学生记忆。
1.2 注意知识和理论的理解消化。理解消化是增强记忆效果的重要保障。对知识理论的理解的越深刻,消化的越透彻,记忆的效率就越高,记忆的时间也就越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对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把握,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进而掌握知识和理论的精髓。
1.3 注意知识和理论的反复重复。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反复重复来增强记忆效果。当然,这种反复重复绝不是盲目地,而要注意内容的科学性以及方法的针对性。
2 高度重视教学见习与毕业实习
教学见习与毕业实习既是妇产科护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医学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教学见习与毕业实习价值,提升教学实效。
2.1 教学见习 不同的学校具有不同的教学见习计划。尽管见习时间有长短之分,见习效果有强弱之别,但是教学见习的价值已获得世人公认。妇产科学是一门对动手能力要求极高的学科,学生见习阶段就要求掌握骨盆外测量、产前四步触诊、妇科检查等内容。由于胎方位、分娩机制等产科基础知识内容非常抽象,单靠理论讲解很难理解。为了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见习时教师先用模型进行分娩机制每一个动作的分解演示和讲解,然后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模拟一遍,带教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和辅导。然后再抽1~2名学生进行示范性操作,由其他学生指出操作或讲解错误之处,教师最后总结,这样学生既积极主动参与又容易理解、印象深刻。
2.2 毕业实习 通常情况下,中职学校会在第三学年组织毕业实习活动。实习的过程是护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中,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涵盖范围比较广,实习的内容也比较宽泛,如待产室、产房、产科病房、新生儿室等等,都是其具体的内容。通过毕业实习,学生会切实增强自身的临床实践感受,熟练掌握孕期诊断、顺产接生、产程护理、新生儿脐带护理等产科比较常用的监护措施,以及监护仪的使用、心电图观察等护理操作技术。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在强化妇产科专科护理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针对具体患者作出护理诊断、确定护理目标、制订护理措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正确应用护理程序科学管理患者的目的,是护理教育工作者不断的追求。本文通过对妊娠期出血性疾病妇女的护理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对提高教学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效。
参考文献:
[1] 徐颖颖,杨甜,张卫伟.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助产专业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导刊,2012,46(30):35-36.
[2] 唐玲.助产专业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0,24(10):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