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海外转口贸易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出口贸易结构问题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去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量超过1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3.2%。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增长28.4%,实现贸易顺差110.1亿美元。目前,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德之后的第三大贸易国。平稳而且快速增长的出口贸易,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主要特点
1.从出口商品结构上看,我国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但高技术产品的比重仍然偏低。改革开放后,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出口中的比例逐步上升,技术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产品一直是拉动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商品。2005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达7,129.6亿美元,同比增长29.0%,占出口总额的93.6%,成为我国出口的主导产品。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2,182.5亿美元,同比增长31.8%,仅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的28.6%。据世贸组织(WTO)统计,早在2000年,世界前十大出口国和地区的产品平均高新科技含量已达4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工业制成品中所占比重偏低。
2.从贸易方式上看,加工贸易仍然是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但出口效益不高。我国出口效益不高,这种低效益是由于我国出口大部分为加工贸易出口。近年来,加工贸易一直占我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2005年加工贸易额为4,164.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4.7%。我国出口规模的扩大主要是靠大量低附加值的初级加工制成品的出口,出口商品中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产品的比重偏低,特别是机电产品出口额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3.从出口贸易国别结构来看,出口市场过于集中。2005年,我国前四位出口市场是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地区和日本,其总和达到了出口总值的67.6%。其中,美国占21.4%,欧盟占18.9%,中国香港地区占16.3%,日本占11%。由于香港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其中又以转口到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主,因此,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
4.从出口主体类型来看,私营企业上升较快,外资企业仍占主体。2005年,我国私营企业的出口激增,同比增加62.1%,但只占出口总额14.7%;外资企业同比增加31.2%,占出口总额的58.3%。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来看,外资企业占88%,部分行业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被外资企业所垄断,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对外资企业的依赖程度相当高。
二、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问题
1.出口商品结构还是比较低级,没有摆脱依靠低成本竞争的老路。虽然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例已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高技术产品的比例仍然偏低。我国工业制成品主要依靠大量的资源投入和低廉的价格优势来扩大市场。这不但会导致能源浪费、环境破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同时随着我国劳动力等成本的上升,低级的产品结构将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2.加工贸易仍以初级形式为主,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偏低。加工的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的加工过程短,加工深度不高,产业关联性偏低,产品附加值偏低。这表明,我国承担的只是这种高技术产品增值链条中附加价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我国在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体系中还处于较低层次。
3.出口市场过于集中,贸易风险较大。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地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将带来东道国贸易失衡、加大国内就业压力等问题,是引发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4.外资企业的出口份额占主体,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空间。外商直接投资带来了技术进步,但主要是一般技术进步,而不是先进技术进步。外资企业垄断核心技术,主导了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跨国企业到我国投资办厂,主要是利用我国的成本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凭借着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挤占了我国民族企业的利润和生存空间。
三、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对策
1.充分发挥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乏问题和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吸引跨国公司把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我国,提高管理水平,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加强企业配套,逐步从代加工向设计和自创品牌发展;引导加工企业根多采用国产料件,延伸产业链条;加强对加工贸易的产业指导政策,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加工贸易。
3.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保护和巩固已有市场,积极开辟新的海外市场。我国与东南亚、非洲、南美、中亚等地的国家经济互补性较强,具有了技术、资源方面一定的比较优势,而我国现代化所需的能源、原材料等正式这些国家的优势所在。因此在这些国家实施有效的海外投资带动战略,既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出口市场,减低外贸风险,实现“边际产业”的国外转移,又有利于利用海外资源满足国内生产需要。
4.合理引进FDI,提高民族企业的技术水平。引导FDI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型、知识含量高和资本密集型领域转变。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使用的质量,并合理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外商投资在地区结构、行业结构和单位面积投资密度的优化。通过FDI的“溢出”效应,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带动民族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财务司网站:/tongji.shtml
[关键词]出口贸易结构;问题;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去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量超过1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3.2%。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增长28.4%,实现贸易顺差110.1亿美元。目前,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德之后的第三大贸易国。平稳而且快速增长的出口贸易,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主要特点
1.从出口商品结构上看,我国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但高技术产品的比重仍然偏低。改革开放后,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出口中的比例逐步上升,技术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产品一直是拉动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商品。2005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达7,129.6亿美元,同比增长29.0%,占出口总额的93.6%,成为我国出口的主导产品。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2,182.5亿美元,同比增长31.8%,仅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的28.6%。据世贸组织(WTO)统计,早在2000年,世界前十大出口国和地区的产品平均高新科技含量已达4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工业制成品中所占比重偏低。
2.从贸易方式上看,加工贸易仍然是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但出口效益不高。我国出口效益不高,这种低效益是由于我国出口大部分为加工贸易出口。近年来,加工贸易一直占我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2005年加工贸易额为4,164.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4.7%。我国出口规模的扩大主要是靠大量低附加值的初级加工制成品的出口,出口商品中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产品的比重偏低,特别是机电产品出口额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3.从出口贸易国别结构来看,出口市场过于集中。2005年,我国前四位出口市场是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地区和日本,其总和达到了出口总值的67.6%。其中,美国占21.4%,欧盟占18.9%,中国香港地区占16.3%,日本占11%。由于香港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其中又以转口到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主,因此,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
4.从出口主体类型来看,私营企业上升较快,外资企业仍占主体。2005年,我国私营企业的出口激增,同比增加62.1%,但只占出口总额14.7%;外资企业同比增加31.2%,占出口总额的58.3%。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来看,外资企业占88%,部分行业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被外资企业所垄断,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对外资企业的依赖程度相当高。
二、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问题
1.出口商品结构还是比较低级,没有摆脱依靠低成本竞争的老路。虽然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例已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高技术产品的比例仍然偏低。我国工业制成品主要依靠大量的资源投入和低廉的价格优势来扩大市场。这不但会导致能源浪费、环境破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同时随着我国劳动力等成本的上升,低级的产品结构将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2.加工贸易仍以初级形式为主,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偏低。加工的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的加工过程短,加工深度不高,产业关联性偏低,产品附加值偏低。这表明,我国承担的只是这种高技术产品增值链条中附加价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我国在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体系中还处于较低层次。
3.出口市场过于集中,贸易风险较大。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地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将带来东道国贸易失衡、加大国内就业压力等问题,是引发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4.外资企业的出口份额占主体,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空间。外商直接投资带来了技术进步,但主要是一般技术进步,而不是先进技术进步。外资企业垄断核心技术,主导了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跨国企业到我国投资办厂,主要是利用我国的成本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凭借着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挤占了我国民族企业的利润和生存空间。
三、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对策
1.充分发挥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乏问题和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新晨
2.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吸引跨国公司把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我国,提高管理水平,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加强企业配套,逐步从代加工向设计和自创品牌发展;引导加工企业根多采用国产料件,延伸产业链条;加强对加工贸易的产业指导政策,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加工贸易。
3.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保护和巩固已有市场,积极开辟新的海外市场。我国与东南亚、非洲、南美、中亚等地的国家经济互补性较强,具有了技术、资源方面一定的比较优势,而我国现代化所需的能源、原材料等正式这些国家的优势所在。因此在这些国家实施有效的海外投资带动战略,既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出口市场,减低外贸风险,实现“边际产业”的国外转移,又有利于利用海外资源满足国内生产需要。
4.合理引进FDI,提高民族企业的技术水平。引导FDI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型、知识含量高和资本密集型领域转变。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使用的质量,并合理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外商投资在地区结构、行业结构和单位面积投资密度的优化。通过FDI的“溢出”效应,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带动民族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财务司网站:/tongji.shtml
[关键词]出口贸易结构问题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去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量超过1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3.2%。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增长28.4%,实现贸易顺差110.1亿美元。目前,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德之后的第三大贸易国。平稳而且快速增长的出口贸易,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主要特点
1.从出口商品结构上看,我国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但高技术产品的比重仍然偏低。改革开放后,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出口中的比例逐步上升,技术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产品一直是拉动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商品。2005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达7,129.6亿美元,同比增长29.0%,占出口总额的93.6%,成为我国出口的主导产品。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2,182.5亿美元,同比增长31.8%,仅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的28.6%。据世贸组织(WTO)统计,早在2000年,世界前十大出口国和地区的产品平均高新科技含量已达4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工业制成品中所占比重偏低。
2.从贸易方式上看,加工贸易仍然是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但出口效益不高。我国出口效益不高,这种低效益是由于我国出口大部分为加工贸易出口。近年来,加工贸易一直占我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2005年加工贸易额为4,164.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4.7%。我国出口规模的扩大主要是靠大量低附加值的初级加工制成品的出口,出口商品中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产品的比重偏低,特别是机电产品出口额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3.从出口贸易国别结构来看,出口市场过于集中。2005年,我国前四位出口市场是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地区和日本,其总和达到了出口总值的67.6%。其中,美国占21.4%,欧盟占18.9%,中国香港地区占16.3%,日本占11%。由于香港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其中又以转口到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主,因此,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
4.从出口主体类型来看,私营企业上升较快,外资企业仍占主体。2005年,我国私营企业的出口激增,同比增加62.1%,但只占出口总额14.7%;外资企业同比增加31.2%,占出口总额的58.3%。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来看,外资企业占88%,部分行业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被外资企业所垄断,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对外资企业的依赖程度相当高。
二、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问题
1.出口商品结构还是比较低级,没有摆脱依靠低成本竞争的老路。虽然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例已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高技术产品的比例仍然偏低。我国工业制成品主要依靠大量的资源投入和低廉的价格优势来扩大市场。这不但会导致能源浪费、环境破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同时随着我国劳动力等成本的上升,低级的产品结构将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中国-2.加工贸易仍以初级形式为主,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偏低。加工的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的加工过程短,加工深度不高,产业关联性偏低,产品附加值偏低。这表明,我国承担的只是这种高技术产品增值链条中附加价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我国在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体系中还处于较低层次。
3.出口市场过于集中,贸易风险较大。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地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将带来东道国贸易失衡、加大国内就业压力等问题,是引发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4.外资企业的出口份额占主体,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空间。外商直接投资带来了技术进步,但主要是一般技术进步,而不是先进技术进步。外资企业垄断核心技术,主导了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跨国企业到我国投资办厂,主要是利用我国的成本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凭借着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挤占了我国民族企业的利润和生存空间。
三、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对策
1.充分发挥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乏问题和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吸引跨国公司把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我国,提高管理水平,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加强企业配套,逐步从代加工向设计和自创品牌发展;引导加工企业根多采用国产料件,延伸产业链条;加强对加工贸易的产业指导政策,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加工贸易。
3.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保护和巩固已有市场,积极开辟新的海外市场。我国与东南亚、非洲、南美、中亚等地的国家经济互补性较强,具有了技术、资源方面一定的比较优势,而我国现代化所需的能源、原材料等正式这些国家的优势所在。因此在这些国家实施有效的海外投资带动战略,既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出口市场,减低外贸风险,实现“边际产业”的国外转移,又有利于利用海外资源满足国内生产需要。
4.合理引进FDI,提高民族企业的技术水平。引导FDI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型、知识含量高和资本密集型领域转变。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使用的质量,并合理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外商投资在地区结构、行业结构和单位面积投资密度的优化。通过FDI的“溢出”效应,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带动民族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财务司网站:/tongji.shtml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动因 “走出去”
一、导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逐年扩大。《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表明,中国截至2010年末,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688.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1.7%,占全球总额的5.2%,排名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第五位,首次超过日本、英国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也远远地超过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出口面临国内劳动力成本上涨和国际竞争不断加剧的不利局面,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为我国拓展了经济发展的空间。对于个体企业而言更是意义重大,企业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达到寻求资源、技术、管理经验等目的,为我国企业自身的发展创造条件,也有利于我国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因此,了解我国对外投资的特点,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一变化趋势。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
1.企业获取战略资源满足内在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等新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发展和规模扩张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很大问题当属资源的限制,而这些企业生产资源正好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海外投资目标国当地获得。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随着中国出口的不断扩大,中国还积极地参与到跨国投资活动中。这种资源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达到寻求稳定的供应链上游,突破资源瓶颈,避免外部冲击的影响的重要目的。在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选择上,跨国并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通过并购海外那些具有丰富经验和资源的机构,不但有利于我们国内企业获取资源,还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拓展国外的市场。当前我国的企业的发展缺乏后劲,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并购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2.符合我国在特定国际分工链条下的发展模式
一个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是由其自身的比较优势决定的。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但是技术水平不高,因此多年来,中国主要是通过从事加工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参与国际分工的。入世以来,尽管我国的对外贸易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始终处于低附加值生产环节,获得的利润很少。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企业逐渐失去了成本优势,加之本身所获利润很少,在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中,有些已经无法为继,面临倒闭的危险。面对这一非常不利的处境,企业内部必然产生了产业升级和技术更新换代的要求。同时,由于国家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三高企业逐步对外转移生产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3.企业风险控制和提升收益的需要
我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出口企业多是通过代工和依靠香港转口贸易发展起来的,这就意味着企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并没有拥有一个稳定且良好的外销渠道和网络,这大大增加了企业扩大投资、生产的风险。出口企业在面临激烈竞争的外部环境和扩大生产规模的内在要求时,在海外建立稳定的外销渠道和网络成为其当前的迫切需求。
4.符合人民币升值和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化趋势
危机总是伴随着机遇。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一方面面临着金融危机导致的美元走软导致我国外汇储备缩水的不利局面,但是另一方面,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也降低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应对外汇缩水的挑战,国家鼓励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实现财富保值增值,同时,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成本降低的机遇,企业有扩大“走出去”的规模的动力和需求,进一步加快国际扩张的步伐有利于企业对资源、技术、管理经验等的获得,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动力。
5.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
由于我国出口导向型政策的实施,经常项目长期处于很大的顺差,从理论上讲,经常项目顺差意味着对外投资净额在增加。但在中国,与理论不符的是,经常项目的顺差大部分转化成了国家的外汇储备,所以有了外汇储备的连年上涨,这也就意味着顺差并没有转化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从本质上讲,外汇储备增加也是一种国家层面的对外直接投资,但是这种国家替代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往往会产生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藏富于民”是国家外汇储备政策的一个趋势,在政策实践层面,中国已经在2008年内彻底取消了强制结售汇。同时,国家还加大了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体现在一方面,逐步降低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用汇约束,另一方面,也大大规范和简化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审批程序。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发展的动因主要来自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国内政策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三个方面。基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种种优点,国家应该鼓励企业“走出去”,但是这种鼓励也不是无节制的,对外直接投资也会导致本国资本外流,对于需要资金的发展中国家也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国家在了解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基础上,应该合理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政策,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耀一,张冬.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动因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05).
[2]马光明.评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势增长、成因探析与趋势预测[J].国际贸易问题,2011(09).
关键词:跨境短期资本;冲击;监管
作者简介:毛红燕(1968-),女,北京人,中央财经大学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防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5-0083-03 收稿日期:2007-07-10
一、我国跨境短期资本流动的界定及测算
传统国际金融学对国际短期资本的定义是指借贷或投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资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第4版的《国际收支手册》中,对短期资本解释是:见票即付的资本或合同原定偿还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以下的资本,包括货币。同时将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项目分为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由于国际收支统计难以严格区分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所以,199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收支手册》第5版中取消了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的分类,将资本项目更名为资本与金融项目。现实经济中,随着我国资本项目的开放度越来越大,流动性极强的短期资本对经济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因而专门探讨短期资本的问题很有必要。目前一般的观点是,流人的资本在未来一年内能够逆转回流的为短期资本。所以本文中的跨境短期资本,从主体讲,既包括居民的也包括非居民的;从流向讲,既包括流入也包括流出,即通常讲的外逃;从透明度讲,既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统计在内的,也包括表外的未统计在内的。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目前在全球货币市场流动的各类短期资本至少有7万亿美元,每天有相当于1.2万亿美元的游资在全球寻找投资机会。短期资本通常采取商业票据的形式融资,或者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投机交易,或者以存款方式套取利差,或者投资外国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虽然债券和股票是长期或无限期的证券,但证券市场的存在使其具有流动性,因此债券和股票投资也属于短期资本流动形式。适度的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资本流入国来说,有利于活跃金融市场,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但如果任其蔓延,必将对经济造成巨大危害。因此各国普遍对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加强管理和规范。
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短期资本流动的测算方法有:(1)直接测算法。直接测算法亦称卡丁顿法或国际收支平衡表法,该法直接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采集数据,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测算方法。这种方法的公式是:
游资(Hot Money)=私人非银行部门(非官方部门和货币当局)的短期资本项目+错误与遗漏项目由于很多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缺少私人非银行部门的短期资本项目,因此世界银行经济学家Stijin Claessens和DavidNaude对卡丁顿方法进行了修正。即
游资1=-[其他部门其他资本项目+误差与遗漏项目]
游资2=-[其他部门其他资本项目中的短期资本项目+误差与遗漏项目]
游资3=游资1-股票和债券投资虽然债券和股票是长期或无限期的证券,但证券市场的存在使其具有流动性,因此债券和股票投资也属于短期资本流动形式。后面计算采用游资1的公式。总体说卡丁顿法可能会有国际收支表以外的漏报,所以它基本上反映了短期资本流动的下限。(2)间接测算法。主要包括世界银行法、摩根担保法和克莱因修正法。以采用最多的世界银行法为例:
短期资本流动额=(外债增加额+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经常项目逆差+官方储备增加额)这种方法将长期资本流动引起的短期资本流动考虑了进去,所以可能会出现多报,但反映短期资本流动的上限。(3)混合测量法。此法由杜利(Dooley,1986)和汗(Khan,1987)等人提出。以间接测算法为基础,并根据实际情况稍作调整。国内学者对资本外逃测算时大多采用以间接测算法为基础,并根据中国实际情况作调整的方法。例如将资本外逃额度加上“进出口伪报额”,“进出口伪报额”是我国海关所报的进出值与贸易伙伴国海关所报的进出口值的差额。但笔者认为其中有很大程度的转口贸易在内,而转口贸易是已计入进出口值的,所以这一调整数据有待商榷。本文采用卡丁顿法和世界银行法计算出如下结果:
从表1、表2和图1可看出,虽然两种计算结果有所差异,但基本反映了我国跨境短期资本流动的大体趋势和特征,那就是规模递增性、剧烈波动性和双向流动性。具体可分为5个阶段:(1)1982年~1989年,规模不大,以少量资本外逃为主。(2)1990年一1996年,资本外逃逐步增加,每年约100~200亿美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制度的转轨,大量国内资本利用贸易、非贸易和海外投资渠道,将资本转到海外。部分腐败分子转移其非法收入,部分企业通过维尔京等离岸金融中心转移国有资产。(3)1997年~2001年资本外逃迅速增加,维持在历史高水平,最高达800多亿美元。1997年发生东南亚金融危机,东南亚各国货币贬值幅度巨大,国内外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加大,出于保值的需要,大量的资本流出。(4)2002年~2006年短期资本流动剧烈起伏,并且内流和外流交替出现。一方面,2003和2004两年,出现资本内流超出资本流出,在中国经济一直保持强劲增长和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的背景下,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强烈,更多短期国际资本到中国寻求盈利机会。且2003年实行了QFII,开放了国内资本市场,外国机构投资者经批准可以直接投资A股和国内债券市场。同时一部分先期外逃资金出现回流,成为资本内流的重要力量。国家外管局公布的最近12年短期外债情况显示,在2001年以前,我国短期外债占外债总额比例在10%左右,但是最近几年却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2005年这一比例超过了55%。直到2005年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后,这股涌入的势头才有所缓解。另一方面,2005年~2006年,资本流出又占居上风。在我国资本账户的开放度加大的情形下,2004年国家试行QDII,允许符合条件的中资跨国公司可以对境外子公司放款,并陆续出台了个人合法财产对外转移、企业对外投资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允许社保基金投资香港证券市场,这样部分企业和个人开始通过这一合法渠道进行非法资本转移,资本外逃进一步严重。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有相当部分属“迷失资金”1在境内滞留,对人民币汇率仍持观望态度。国家外汇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6月末企
业经常项目外汇账户余额比2005年末增长27%,账户保留外汇的实际数额占核定总限额的23%。2006上半年,境外直接投资协议投资笔数增长28.2%,金额增长76.3%。
二、跨境短期资本的风险监管思路
(一)加强对短期资本的监管工作。首先,我们不宜过早全面开放资本项目。Eastedy(2000)和Rodrik(1998)的研究发现,资本项目的自由化与经济增长无关。Edward(2000)的研究表明,在较低收入国家资本项目开放度与经济增长负相关,但随着收入的增加,两者逐渐变为正相关。所以我国不宜过早放开资本项目,加强对短期资本的监管很有必要,要将外汇管理重点由经常项目转向资本项目,抓紧研究制定与并购重组、证券投资、投资基金等利用外资新方式相配套的外汇管理办法。其次,加强居民和非居民两方面短期资本的监管。当前国内机构和个人持有的短期资本,和国际热钱一样,也会干扰货币政策操作、引起外汇市场动荡和币值不稳定,更容易钻制度和管理的漏洞实现资本的跨境流动,因而危害性更大,所以外汇管理应尽快从监管境内机构的资本项目交易为主转变为以监管银行等中介机构为主,实现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对境内机构主体借用短资的流量进行控制,改变现存量控制的管理模式,设定风险指标,对机构主体年流出入外汇短期资本与全部资本的比例进行限定,同时对境内居民个人大额资金收支的资金来源和使用应进行特别申报。再次,重视事前预防。在没有遭受国际资本投机性冲击以前,应明确表示本国在发生金融动荡、有关指标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将对短期资本流动实行控制。这可使投资者认识到控制是在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措施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政策决定,提高对风险的心理承受力,从而保持对该国政策的信心。
(二)提高政策对风险的承受力。为防范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负面影响,多数国家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采取了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征税、无补偿准备金要求、规定资金在境内最短停留时间、外汇指定银行制度、实时全额清算系统等必要的限制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根本上说,有效防范国际短期资本冲击的关键,是要选择好符合本国国情的资本市场开放战略和资本流动管理制度,增强本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等政策工具的合理搭配。国内货币供给与外部关联增大,因此,协调好稳定汇率与吐放基础货币增量的关系,保持灵活的汇率机制和充足的外汇储备,较高的外汇储备对减少投机性资本的冲击有益。灵活的汇率制度,使短期资本流入、流出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成本提高,对抑制短期资本有益,同时在资本流入减少的情况下,缓解了外汇储备的压力。在财政政策上,可以运用财政政策抵消增加货币供应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维持均衡的汇率。另外,可采用征托宾税的办法。由银行预扣5%的金融交易税,如一年内不汇出,可全额退税,由此可增加投机成本,从政策效果上,既抑制了短期资本流入,又不影响长期资本流动,减轻投机性资本流动的破坏性影响。
(三)加强区域和国际合作。由于香港的特殊地位,大量短期资本通过香港金融市场投机人民币获益。一种方式是通过购买能反映内地市场的港元资产来间接获益。短期资金在香港以港元买卖和持有具有大陆背景的公司而获益。另一种方式是,外资先在香港短暂停留,然后通过香港路径进入内地。自2004年6月美国进行加息周期以来,港元和美元利率差异逐渐明显。至2004年11月美联储第4次加息0.25厘时,香港货币市场的存贷款利率不但没有按联汇制的惯例上浮,反而多数银行下调最优惠利率0.125%,同时降低储蓄存款利率0.115%,这是自香港1983年实行联汇制以来,港美利率走势首次出现背离2。所以要重点关注香港市场,加强与香港监管当局的合作。另外,随着各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衍生工具迅速增加,对国际短期资本的管制难度越来越大,因为投机者总能利用各国的政策的漏洞找到规避的手段。因此各国政府有必要加强合作,协调有关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政策。充分利用IMF和世界银行提供的信息,将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降到最低。
关键词:国际收支不平衡;根源;调节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9-0004-06
一、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
(一)国际收支总量快速增长,持续处于较大规模的“双顺差”状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国国际收支的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国际收支较多表现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顺差不同方向组合的态势。进入90年代中后期,我国国际收支不仅总量规模快速增长,而且开始出现了以“双顺差”为特征的结构性转变。从1999年到2006年,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连续八年“双顺差”,经常项目特别是商品贸易成为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构成部分。同期我国外汇储备也得到迅速增长,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总规模由1999年的233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599亿美元。年均增幅接近40%。截至2006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10663亿美元。
(二)国际收支尚未体现出向平衡状态收敛的趋势
运行态势是判断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依据。从我国国际收支运行态势看,不仅国际收支顺差的绝对规模逐年攀升,而且由于国际收支顺差增速大大高于GDP增速,国际收支顺差占同期GDP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到2006年这一比重已达到9.9%。国际收支不仅连年体现为单向顺差,而且与平衡状态偏离的程度逐步扩大。因此,无论从绝对规模看,还是从运行趋势看,我国国际收支都已处于需要非常关注的不平衡状态。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截至2007年6月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比汇改前已累计升值超过8%,但汇率升值并未有效缓解国际收支顺差的局面。由于相对稳定的经常项目顺差在国际收支顺差中占有较大比重,从我国对外经济和国际收支运行态势看,目前国际收支顺差的格局仍将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延续。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与国内经济均衡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国际收支从本质上是国内经济状况的对外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国内经济的运行。目前我国国际收支大额顺差也体现了国内经济不均衡、经济结构不合理。如果持续大额的顺差规模和以货物贸易、直接投资为主的顺差结构继续存在,将进一步加剧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就我国贸易结构而言,货物贸易以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为主。但片面追求出口也造成了资源消耗浪费、产业结构落后、生态环境破坏等诸多问题,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发展。由于国际收支大幅顺差带来的资金流入缺乏有效的流出渠道,形成对国内资本品和一般商品的需求,顺差的资产价格效应和通货膨胀效应逐步显现,如推升证券市场价格和房产市场价格,对宏观经济稳定形成潜在风险。国际收支持续大额顺差导致的资金流动性过高,进一步压缩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空间,也成为货币政策操作的一大难题。
二、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形成的根源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品内分工的兴起,促进了国际产业梯度转移以及产业链条跨境延伸,使得发展中国家能够参与其中并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大规模流入我国,形成我国国际收支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在优惠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外资的流入促进了我国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这在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形成了巨大的出口压力,从而造成了我国经常项目的持续顺差。因此,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大额“双顺差”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现象。
(一)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全球低利率时代的到来以及产品内分工的兴起为我国成为“世界工厂”提供了可能。
1985年9月“广场会议”后,西方主要工业国家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开始上升,由此造成除美国以外各国净出口的下降或增长势头减弱。为了抵消净出口减少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广场会议”后各国纷纷降低利率以刺激国内需求。西方主要工业国家低利率以及美元资产的贬值使得逐利资金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高回报的投资。
从国际分工形态演变角度看,当代经济全球化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产品内分工的迅速兴起并在国际分工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产品内分工生产方式的兴起,对经济落后国家选择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索外向型发展模式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经验显示,早期通过参与承接组装等相对简单的工序切入全球分工体系,随后通过在产品内分工系统内部学习和提升能力,有可能向较高增加值工序和环节攀升,进而构成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推动因素。
正是在此背景之下,我国才有可能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承接来自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低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资源消耗型的产业,从而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工厂”。
2、经济结构和分工的不同加剧了全球贸易发展的不平衡,导致逐利资本的全球流动。
伴随着全球产业分工的日益深入,全球贸易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凸现,其中表现为美国巨额贸易和预算赤字、石油生产国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巨额贸易盈余。按商品结构划分,美国总体贸易逆差可大体归为三类:一是石油类资源性产品;二是与美国产业结构形成互补性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轻工和低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等;三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主要是汽车及零部件、半导体、计算机等。其中,沙特等石油生产国对美国贸易构成顺差的产品主要是第一类,我国主要是第二和第三类产品。
美国巨额贸易逆差原因来自多方面。其中就经济结构而言,在全球兴起的产品内分工中,美国国内大部分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海外转移,其中也包括向我国转移。而同时,由于美国长期以来实行限制高新技术出口的贸易政策,这使得美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领域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因而也就无法承接由传统产业转移带来的就业和资本,使得逐利资本流出美国本土。
在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我国把来自亚洲其他国家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经过加工或组装后销往欧洲和北美,于是形成了对亚洲主要贸易伙伴的大额贸易赤字,对北美和欧洲的大额贸易顺差。在这过程中,我国也吸引了大量的逐利资本的流入,并通过生产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产品导致国内持续大额的贸易项目顺差。
(二)国内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
理论上,战后流行的发展经济学标准模型通常假
定发展中国家面临两重缺口约束:一是实现目标经济增长率所需投资与国内储蓄之间差距构成储蓄缺口;二是经济增长所需进口与出口能力之间差距形成贸易缺口,两重缺口是经济发展必要条件(chenery andstvout,1966)。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资本流入利用外部储蓄以弥补国内储蓄不足,并为贸易缺口提供融资,故而国际收支结构应具有经常项目逆差和资本项目顺差的“逆顺差组合”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火力发展以“三来一补”为主要形式的加工贸易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并举的外向型经济。长期被低估的各类经济生产要素形成了我国的比较优势,激发了我国的经济活力。但随着我国国际收支形势的转变,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
1、非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下廉价人力资源的利用
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是我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最大的比较优势。从人口结构上来看,我国的人口中56%2居住于农村。在这些地方社会保障体系缺乏,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薄弱。也就是说,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人力资源是缺乏社会保障的非熟练工。这形成了我国出口产品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也是我国目前大部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之所在。这也造成了我国出口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此外,缺乏社会保障体系的低廉的人力资源也会造成贫富悬殊、社会两级分化,从而带来社会不安定,根据索洛增长模型,人口的增长能够解释总产出的增长,但人均产出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则最终取决于技术进步。因此,来源于低廉劳动力成本的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具有小可持续性。
2、伴随着内需不足的高储蓄率导致资金的低效率使用。
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投入等政府支出的不足,增加了政府储蓄(即政府税收收入减政府支出)。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上使得微观主体未来医疗、教育成本预期的上升,进而减少即期消费,增加了私人储蓄。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储蓄率偏高,2006年我国的储蓄率近乎50%。高储蓄率增加了可贷资金,压低了资金成本。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我国剔除通胀后的实际贷款利率偏低。在国家的产业政策的引导下,低成本的资金被用于生产低附加值的出口产品,表现为资金的低效率使用、此外,由于国内高储蓄率是由内需不足引起的,商储蓄率并没有像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描述的那样促进产出的高效增长。
3,高社会成本下定价偏低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土地)的过度开发。
当微观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影响到其他主体行为时,经济学中所称的外部性便产生了。当产权没有很好的界定的情况下,外部性无法通过产品价格反映出来。也就是说,当这一影响为负面时,社会成本高于私人成本。此时,部分产品按照私人成本收益计算还在继续生产,而按照社会成本收益计算则应该被停产。在我国,这表现为生产活动所引起的污染、工人生产环境的恶化以及资源的枯竭对后代的影响。这些也都没有被市场化地反映在产品价格中。
经常项目国际收支状况体现了一国劳动力生产效率以及产品出口竞争力等比较优势。我国来源于低估的劳动力成本、自然资源以及资金成本的顺差,也带来社会的不稳定、污染以及资金使用的低效率,从而具有不可维持性。
(三)国内有关政策导向
1、长期以来的国家产业政策引导。
国际收支小平衡的经济根源与国家长期以来发展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导向型的产业政策不无关系这一政策出台初期有效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外部资金,充分利用了我国的比较优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经济的活力。加工贸易所具有“两头在外”的特性,决定了该模式下在国内增加值的部分必然是正的,也就是最终产生贸易盈余。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出现转变,此时正好也是我国加工贸易出现累计顺差的时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累计顺差约8550亿美元,非加工贸易累计逆差约3200多亿美元,可见加工贸易顺差在我国经常项目累计顺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累计总额为6870亿美元,电是支持资本项目顺差的最重要因素。“双顺差”的这两方面的推动力也主要发生在近十余年。
此外,外商直接投资与加工贸易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全国约80%加工贸易由外资企业承担或参与,说明我国现阶段在全球加工生产体系中的比较优势是吸引外商来华投资的关键动因之一,外资企业对推动加工贸易增长和“双顺差”结构发展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2、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政绩评估体制下的地方政府投资主导作用。
长期以来,各地政府为了追求当地的经济效益,往往把GDP的增长作为评估其政绩的主要指标。出口创汇、招商引资成为重要的手段,最终以“双顺差”反映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地方政府在各地的投资活动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通过建立各类特殊经济区域,包括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3、政府的优惠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
作为产业政策的配套政策,优惠的税收政策也同样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优惠的税收政策包括:出口退税政策、针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两免三减半”的所得税政策以及技术进口税收减免政策。其中,前两项税收减让程度最为直接。大型跨国公司将我国作为其全球的利润中心,以充分享受优惠的所得税政策。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的形成近年来,出口退税政策历经多次调整,内外资所得税政策也将统一。
外资带来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我国借助于技术进口税收减让希望能够加快国内生产技术的更新。但技术进口税收减让政策的实施效果与政策出台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离,甚至成为跨国公司的又一避税点。
(四)国内大金融市场发展滞后
国内金融市场欠发达、融资渠道单一也是造成日前国际收支状况的原因之一。从金融市场发展来看,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仍不发达,融资渠道以银行体系为主,证券市场、外汇市场等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和资金融通中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这种融资结构造成融资渠道不够畅通,国内储蓄难以有效转化为投资。虽然银行累积了大量存款,但我国银行贷存比仅为60%左右,由于国内储蓄高于国内投资,国内的剩余储蓄就要通过经常账日顺差的方式,把商品与劳务输出去。因此,过高的储蓄率不仅造成国内流动性过高的问题,也导致了经常项目下大规模顺差。另一方面,这种融资结构也导致部分有资金需求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只能转向境外融资。由于股票上市需要严格审批、资本市场容量有限、外汇市场交易不够活跃,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难以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和外汇市场获取资金,只好通过境外上市或借款的方式融资。据《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2006年,我国境内机构以境外股本证券方式净融资42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一倍;外资金融机构、外商投资企业和中资金融机构外债的增加额分别较上年增长21.63%、20.45%和15.21%。可以看到,尽管国内积累了大量资金,但由于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不畅通,形成了国内资金流动性、外汇储备、境外融资规模“三高”并存的局面。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针对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形成根源,根本上必须从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内外部均衡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关政策。而解决政策性和体制性问题不仅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必要途径,也能够产生较好的政策效果。因此,我们认为解决政策性和体制性问题应成为近期调节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着力点。
(一)经济结构层面的调节措施
1、进一步落实科学的地方政府政绩评估体系,适时调整相关税收政策。
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地方政府过于追求当期经济效益的短视行为。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府政绩评估体系,大力贯彻落实以绿色GDP以及节能降耗等多项指标在内的综合评估体系。更为科学的标准还应用于符地对吸收外资以及加工贸易政策方面,以提高外资流入的质量并优化。
适时调整相关税收政策,进一步降低、取消“两高一资”出口退税,必要时对部分稀缺性资源征收出口关税。此外,进一步发挥技术进口税收减免政策在引进核心技术方面的作用,鼓励国内企业进行在增加自主研发投入的同时尽可能引进国际现成的先进技术。
2、增加战略性、资源性商品储备,换汇为物。
我国于2004年正式规划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2006年8月开始向浙江镇海战略石油储备库注油。根据相关信息,目前国内的战略石油储备主要是石油企业的商业储备,数量较为有限。建议增加战略性、资源性商品的储备,一方面有利于缓解国内能源紧张问题,另一方向也有利于各地更为科学地开采各类矿产。
日本、德国储备石油主要通过发行长期国债、财政拨款、建立储备金以及设计新税种等方法解决。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由国家外汇投资公司通过直接购买成品油或是收购境外矿产股权投资等形式增加战略性、资源性储备,换汇为物。
3、进一步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征收资源费、排污费,提高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成本。
通过征收资源费(税)、排污费(税),将厂商生产的负的外部效应成本化,也就是将社会成本反映在厂商的产品生产成本中。当前我国价格体系尤其是资源类价格体系未能充分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这一方面使得企业丧失了技术创新、设备更新或强化管理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排放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也使得一些企业在执行现有标准和政策时弄虚作假、顶风违规。
4、进一步增加财政的转移支付,提高劳动力最低工资标准。
现阶段,需要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扩大财政的转移支付,增加对科教文卫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尤其是向农村地区的覆盖面。通过提高教育、医疗以及就业培训等领域的各项投入,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增加熟练工。进一步提高劳动力最低工资,重估我国劳动力成本并提高劳动力、工资的市场化程度。在短期内,这一措施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有可能削弱我国的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但在中长期内可以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和国际收支顺差的可维持性。
(二)金融市场层面的调节措施
1、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满足境内外机构的资金需求。
目前我国企业融资结构仍存在过于单一的问题,企业融资依然倚重银行贷款,直接融资比重过低,在我国压缩信贷规模的宏观调控背景下,一些国内企业只能转向境外市场融资,进一步加剧了国际收支不平衡。因此,需要继续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推动债券、股票等市场的平衡协调发展,并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完成各市场间的无缝对接。近期可采取以下措施:允许更多的企业包括外资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在境内融资,减少境内企业的外债规模;控制境内企业海外上市节奏,鼓励已在境外上市的境内企业回归A股市场;允许部分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通过国内A股上市融资,并可将募股资金购汇汇出。
2、大力发展银行间外汇市场,减少境内银行对境外资金的依赖。
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应该成为境内金融机构外汇融资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境内外资银行外债规模压缩后,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发展的重要性更为突出。针对制约银行间外汇市场发展的市场流动性不足和银行间授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建议:取消金融企业境外融资与境内融资的税收差异,金融企业境外融资与境内融资的税收差异不仅与缩减外债余额的管理发展方向有矛盾,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境内外汇市场的发展,取消这一差异将极大促进境内外资银行的资金需求转向境内市场;中央银行可更多地与外汇做市商直接进行人民币对外币的掉期交易,在释放外币流动性的同时,回收银行体系中过剩的人民币流动性;参考已有的国际专业评级机构对境内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及其评估制度,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信用评估制度,完善金融机构间的授信制度;可考虑建立境内外币中央清算所,以降低市场交易成员间的清算风险,为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三)外汇管理政策层面的调节措施
现阶段外汇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资金流出入均衡管理的理念,采取疏堵并举的政策,完善管理法规,创新管理手段。面对当前顺差规模过大的情况,对流出资金采取疏导政策的同时,也要注重非法资金的流出入管理。若是一味地放松流出管理,会减少非法资金的“后顾之忧”,反而不利于流入管理。
1、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政策措施。
一是简化审核手续,改进监管系统,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具体包括:进一步简化货到汇款项下的付汇管理;改进进口付汇核报系统功能,实行进口付汇名录的全国集中管理;改进电子口岸系统功能,实现外汇局对所辖企业进口货物报关单电子数据的总量管理;取消特殊经济区企业的购汇限制,对其购汇额实行年度总量控制。
二是加强对出口收汇和转口贸易收汇的管理,加大对异常交易的打击力度。首先,完善对出口收汇数据的真实性监管机制,改进出口核报系统功能,将出口收汇未核销纳入外汇局的日常监管,严格杜绝企业不法资金假借贸易出口形式流入境内;加强对预收货款的管理,对一些预收货款比例较高或者金额较大的企业,加大现场核查力度,发现异常情况如收汇情况与报关情况差异较大、预收货款大额频繁结汇后滞留账户,没有明确的资金用途等采取强制措施,适当限制预收货款结汇。其次,加强对转口贸易的收汇管理,将提单作为转口贸易核销的必备材料,以确认转口贸易的真实性,将转口贸易收付汇纳入日常监测。
三是建立服务贸易项下的资金流出入均衡管理机制。服务贸易监管的总体思路是在进一步便利资金流出的同时,加大对资金流人的规范化管理。近期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简化或取消服务贸易购付汇审核凭证或审核手续,取消逐笔审核机制,建立主体总量监测机制;建立服务贸易收支状况的电子化监测体系,对一些大额收汇或频繁收汇等异常情况加强现场核查力度。
2、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政策措施。
一是构建完整的“走出去”外汇管理支持体系。完整的“走出去”外汇管理促进体系主要包括:放宽境外贷款的资格条件,对国家鼓励的重点项目,只要其境外子公司确有资金需求的,即可允许母公司境外放款;允许跨国公司以人民币购汇从事境外放款,并进行该境外放款项下的远期结售汇和人民币与外汇掉期交易;简化非重点项目境外放款的审批权限,提高审批效率,待条件具备后取消审批制;改革对外担保管理方式,改审批制为登记备案制,对符合条件的中资跨国公司采取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式,在外汇局登记备案后,企业即可自行为其境外投资企业提供担保;取消内资企业对外担保的比例限制,允许中资企业为其境外控股企业提供全额担保;在大型的海外并购活动中,允许境内银行为境外亏损企业提供担保。进一步强化金融市场的避险功能,为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加强短期外债的管理,将隐性外债纳入外债管理体系。隐性外债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进出口贸易项下的延期付款和预收货款,非贸易项下的应付款和预收款;滞留在境内的外商投资收益,包括外资企业“应付股利”和“未分配利润”。对于贸易项下的延期付款和预收货款,建议将一定期限、一定金额的预收货款也纳入外债登记管理,并根据年度出口收汇额核定相应的额度。对于“未分配利润”,可作为企业的或有负债进行登记,明确规定其不分配的最长期限,超过期限的,中介机构在审计报告中必须如实披露,并及时调整账目,重新登记。
3、金融机构外汇管理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功能形态;示范效应;发展策略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融合更加频繁,此时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作用也已经日渐式微,新的经济一体化贸易形势所起到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渐渐被各国发现,如我国根据法律在上海建立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FTZ)于2013年9月29日举行挂牌仪式,标志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运作。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是指在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狭义的自由贸易区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于出口加工区。广义的自由贸易区还包括自由港和转口贸易区。
一、自由贸易试验区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方面,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发展形式是属于经济一体化形式中的一种,由于保税区是中国外贸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而国外学者对自由港及自由贸易区的研究比较多。最早出现且影响最大的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研究是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维纳(Jacob Viner,1950)的关税同盟理论,提出了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指出一国结成关税同盟得到更多贸易创造从而增进福利的条件。西托夫斯基(T・Scitovsky,1958)等提出的共同市场理论又称为大市场理论。该理论指出,共同市场在一体化程度上比关税同盟又进了一步,它将那些被保护主义分割的小市场统一起来,结成大市场,然后通过大市场内激烈竞争,实现大批量生产带来的大规模经济等方面的利益。不久之后,出现了经济一体化的概念,这个概念首先得到了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1961)的认可,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其实就是一个经济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它体现了各国间各种经济形式的差别化逐渐在缩小,同时也表现出各国经济体在消除各种差别待遇所做出的种种举措,因而促进了经济的融合和一体化进程。
国内研究方面,20世纪80年代国内优秀学者廖进中教授提出“市场领土理论”,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市场不仅仅是一种场所、一种份额,而是一种领土。市场领土就是通过与世界的密切交往,实现企业、产品、服务更好更快地发展,从而输入所到之处可以实现生产、经营、销售、消费、行动的当地化、全球化。现代经济和金融的竞争就是市场领土的争夺,因此除了实际的土地、海域、领空之外,还有一种最关乎国计民生的经济领土和金融领土。国内对自由贸易区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国际自由贸易区发展经验的研究,包括自由贸易区区位选择、海关管理体制、基本政策和法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李力,1996;陈浪南,2005;孙德红,2007)。二是对我国保税区转型模式研究,主要包括转型的必要性或意义的论述(成思危,2003),我国综保区发展效果的评价,形成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因子综合分析法,从而得出较为科学的评价结果(何伟军,1998;刘恩专,1999;王宗军,2004);我国综合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模式研究,集中在法律定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功能定位等四个方面,主要形成的观点是目标模式应该为“境内关外”、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统一和权威的法律框架,统一领导和属地管理形式的管理体制(成思危,2003;散襄军,2005;李友华,2006;李春梅、王丽娟,2008),杨明华(2008)提出调整现有保税区政策包括出口退税政策、贸易权政策、外汇管理政策、物流行业的准入政策。
二、我国自由贸易区形态与功能的演进
当全球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各国的经济在WTO的多边体制贸易模式下出现了僵局,出现了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现象。于是,很多国家开始尝试在小规模范围内建立自己和合作国家的区域性经济贸易。基于此,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制度引导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了积极的推动,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形态经历了多次演进。
(一)我国自由贸易区形态的演进
从1978年12月起,中国开始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从此中国真正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形势也在不断地发生进步性的变化并设立了一些专门的机构。例如,1990年6月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1992年以来,国务院又陆续批准设立了14个保税区和一个享有保税区优惠政策的经济开发区,即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自2000年6月以来,我国共设有超过60个出口加工区,多分布于沿海和沿江地区。自2003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我国第一个区港联动保税物流园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以来,又先后设立青岛、宁波、大连、张家港、厦门象屿、深圳盐田港、天津、张家港、广州等9个保税物流园区。2003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设立珠澳跨境工业区的批复》,正式批准设立珠澳跨境工业区,同时设立的还有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
按照自由度和功能齐全度将这些对外贸易的各种形式划分按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和自由贸易园区依次增大,其增大程度如图1所示。
(二)我国自由贸易区形态演进过程中功能的变化
综合保税区和保税港区是中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已经获批的上海自由贸易园区在此基础上将提供更优惠的政策和更大的开放度。我国保税区各种演化形式在功能上的扩大如图2所示。
三、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上海市、长三角乃至全国的辐射和示范效应
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区是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具有重大意义,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同时,上海具有十分良好的区位优势,地处长三角,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通过发挥辐射效应,可以带动更大范围、更广区域的开放开发。为寻求改革突破口,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对更好地为全国服务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一)在政府职能、管理和投资管理模式方面的示范效应
整个改革过程的一个重要点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经济贸易和投资管理模式的创新,在防范各类风险的情况下推动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在自贸区“放权”和“开放”的主要精神下,自贸区的核心和重中之重是通过在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的放权,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二)在资金使用和技术引进方面创造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区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资金技术来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之成为开放型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自贸区作为一个服务型的经济体,能够为长三角以至后方的华东大片腹地最大限度地提供外资,自贸试验区会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更好地为全国服务。对自贸区新的定位要求其实现从对货物的有形监管到对金融业、服务业的无形监管的转变,从状态监管到综合监管模式的转变。这些转变,无不是相关改革举措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
(三)对金融改革创新、服务业和内陆腹地经济发展的示范效应
首先,金融创新是整个金融改革的重点,通过金融创新,在试验区内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的开放等措施最终将推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改变中国金融短板,推动金融开放。其次,在服务业方面,在逐步降低关税、海关手续等贸易障碍后,自贸区不仅为商品的流动创造便利,而且将促进贸易方式的转变,改变我国服务贸易滞后于商品贸易的现状,实现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地位上的升级。再次,腹地的经济发展借助于上海自贸区的契机,发展对外经济、稳定外需。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后,制造业和新能源等行业都能够对经济有明显的促进和推动作用,长三角地区也会受到辐射并带来发展良机。
(四)在改革过程中突破传统分工格局,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
自贸区的主要特征是自由化。在设立自由贸易区以后,为了迎合国际贸易规则和适应新的贸易环境,各方面的政策都会出现变动。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政策开放将直接带来自贸区的投资贸易环境高度自由化和市场化。同时,使得按照国际惯例运作的离岸金融市场成为可能,因减少政策障碍而示范引领上海自贸区发展离岸金融市场。而在国际分工方面,我国有可能突破以廉价劳动力和低价土地等初级产品提供者的身份参与国际分工的传统格局,以其较优的资源和技术去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主动接受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发挥“境内关外”的地域和功能优势。自贸区要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中去,面对全球化的贸易挑战和机遇。
四、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策略选择
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一直积极从事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区的构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共有27个省市设立了110个特殊经济区域,包括12个保税区、46个出口加工区、5个保税物流中心、14个保税港区、31个综合保税区,以及2个跨境工业区;已经签署了1个局部自由贸易协定(亚太贸易协定)和10个自由贸易协定,涉及22个国家和单独关税区。但是,和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自由贸易区构建无论在速度、广度还是深度上,均有待继续加强。
(一)政府要转变思路,重新界定其职能,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政府要放开手脚让市场自由化运行,使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自由运行,使现在部门以监管为主、管理特征过于明显向公共服务和企业管理方向转变。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带动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政策的变革,突破结构性矛盾和资金分布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同时,在统筹兼顾的情况下保证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调整经济结构中不合适的地方,加快资金的周转率,提高其使用效率;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另外,加快完善城乡居民银行卡消费服务功能和消费环境,扩大其使用范围,满足其合理信贷需求,培育和壮大新的消费增长点,促进消费升级。
(二)对外汇政策进行改革,重点是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
税收政策需要有国际竞争力,这就需要在关税、所得税和流转税等相关税法进行改革。由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存在很大的差距,要适当改变和调整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大胆引进英美法系中有利于贸易进行的法律有利部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点内容涉及金融方面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汇兑、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产品创新等业务。可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探索优化银行业分类监管机制,建立相应的考核和评估体系等,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广覆盖、差异化、高效率的金融服务。
(三)引导推动重点领域与行业转型和调整,支持发展外向型企业和多层次资本市场
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对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消费、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及绿色环保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对有产能过剩的行业和领域实施有差别有区分的政策倾斜,要尽一切可能支持合理向境外转移产能的企业、实施产品整合的企业等提供各种金融工具和方式的融资帮助。同时,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推进外汇管理简政放权,完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制度。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要进一步优化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市场的制度安排,完善发行、定价、并购重组等方面的各项制度。
(四)严防金融风险,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大对“三农”信贷的支持力度
支持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结算、理财、咨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扩大中小企业在境内的融资来源,加强对创新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小微企业信息整合,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在“三农”领域,要优化“三农”金融服务,统筹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协同作用,发挥直接融资优势,推动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发挥保险保障作用方面,要对行业中存在的各种可能的金融风险隐患进行排查,及时锁定、防控和化解风险,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同时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和种类,建立完善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参考文献:
[1]T.Scitovsky.Economic Theory and Western European Integration[M].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
[2]廖进中.市场领土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3]杨枝煌.我国自由贸易区科学发展的战略推进[J].岭南学刊,2013(01).
什么是全球性制造业基地?
在东莞这样的的城市──加入了全球化大潮流的城市里,不需要举很多外面的例子,就可以说明全球化生产的特点。因为,亚洲人喝的咖啡是东莞生产的,但是牌子是中国瑞士雀巢的;世界上人们使用着的鼠标有几千万个是东莞制造的,但是牌子是台湾东聚公司的。世界上前10大电脑公司如IBM、康柏、惠普等都到东莞来采购电脑和零部件,以便控制成本,提高竞争力。联合国贸发会议委托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世界上最主要的电子产品、电信设备、石油化工等制造商都已把生产网络扩展到中国。这使我国的很多地方将变成“世界工厂”。东莞则是在全国最早成为全球性制造业基地的城市。
从理论上说,全球性制造业基地就是全球生产网络中的节点,或者说全球商品链中的环节。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许多商品的生产过程可以分解为不同阶段,形成跨国的生产组织网络。围绕某种商品的生产,各地不同规模的企业、机构,甚至从事工业的家庭都会组织在这种生产网络之中,形成所谓全球商品链。作为全球商品链的环节,例如东莞的一些地方,会依据自身优势形成专业化的产业群,靠着特定商品的出口竞争力,赢得它在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中的制造业基地的位置。
东莞是怎么会成为全球性制造业基地的?
东莞成为全球性制造业基地,首先归功于改革开放后东莞实行出口导向战略而成功地吸引外资。从全国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沿海一带,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地方,通过发展出口加工业,快速实现工业化,并逐渐形成了配套相对完整的全球性制造业基地。这种工业化是外向型或客户主导型的,是由外资驱动的。那些来自发达国家的企业,它们拥有强大品牌优势和销售渠道,组织起跨国的商品流通网络,形成强大的市场需求,通过全球采购和OEM(代工)生产,驱动了东莞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东莞进入国际劳动分工体系,是从“三来一补”出口加工开始的,是依托香港投资和转口贸易的优势,利用大陆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以及沿海开放区域的投资优惠政策的结果。东莞发展的主要激励因素(或东莞的比较优势)是低成本的土地和劳动力(包括大量外来廉价劳动力),以及与海外客商的联系纽带。
说到东莞在全球劳动分工体系中的定位,离不开早期我国港台地区传统产业外移的背景和后来台商的集体进入。东莞在80年代初开始加速工业化,最初因为港台传统产业外移而连接上全球经济,而后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上下游产业网络,又吸引了台商的另一波产业外移,让大批台湾电脑厂商选择了在祖国大陆的东莞落脚。东莞因为台商而和全球联系得更紧,让东莞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取得了一个重要节点的位置。这就是东莞的发展轨迹。目前东莞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电脑及其周边产品生产基地,“东莞制造”蜚声世界。
东莞的全球性制造业基地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东莞市制造业厂商云集,既有国际知名跨国公司的制造工厂,也有数以万计的中小加工企业。前面已经讲到东莞发展的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全球下单,二是本地配套。东莞最初本地配套能力并不显著,制造业在全市各镇遍地开花。后来,本地产业配套体系日趋完备,现在已经明显形成服装、家具、灯饰、皮革和电子等多个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商圈”。
上面说过,东莞的“商圈”实际上是本地产业群(或称地方产业群localindustrialcluster)的雏形,它是由大量中小企业组成,围绕某种商品所形成的细密的本地化分工协作网络。由于东莞“商圈”的发展动力主要是由客户主导的品牌代工,香港和台湾厂商作为东莞本地生产者与国际市场联系的枢纽就显得特别关键。大厂的转移,往往可以带动本地供应链的形成。例如台商制鞋业中的宝成(在东莞叫裕元)、电子业的台达等大厂的投资,都带有配套厂,因为以出口为导向的生产是建立在协力厂商之间高度协调的网络之上的。东莞抓住了台湾电脑生产基地向外转移的契机,自1989年以来,吸引了大批台资电脑相关生产企业,由于台资电脑企业的竞争优势正是构筑在企业间绵密的生产协作网络之上的,因此台资企业的进驻促进了本地电子信息产业配套能力的形成。国际市场上订单结构的高度变化,在生产管理上需要灵活机动,使得上下游厂商之间需要靠近,减少原材料采购中的时间和成本。现在很多外资企业的零部件在东莞已实现大部分本地供应,并把不少大陆土生土长的企业也纳入到本地供应商网络中,并且积极向内地发展新的合作伙伴。
全球性制造业基地有没有危险呢?
作为一个主要依靠外资实现快速工业化的城市,东莞体验了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面前的欣喜,但是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东莞在改革开放初期所具有的一些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开始淡化。
在这里,需要指出困惑东莞的三个主要问题。第一,在外向型加工过程中,本地劳动附加价值低,知识和技术扩散十分有限,东莞容易受到外部市场动荡的打击,我国加入WTO后,东莞低成本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将遇到发达国家市场的在环境和劳工等方面的新壁垒。第二,东莞的外向型出口加工贸易是建立在国内市场受到严格保护的基础之上的,当国内市场放开,东莞就会受到冲击,许多外资企业谋求进一步开拓大陆市场,纷纷考虑向北迁移。第三,恶意的走私行为和不规范的市场操作阻碍了本地企业间的交易,限制了本地生产网络的融合。
怎样维持制造业基地的地位并向创新基地升级?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和商品的跨国流动。资本、知识、式样、商标等,都在全球各个发达的地方不断流动。全球化的流动,好象是很虚的,相形之下,地方是实实在在的,是真实的,因为有地方历史,有物质供需的情境。有一个词语“全球的本地化”(glocalization),有虚拟的真实化的含义,意思是,在全球化浪潮下,地方产业群的意义非但没有降低,反而上升了。这说明地方的重要性,地方不应该是全球化的牺牲者。因此,要考虑全球化如何冲击东莞这个问题,再去设计适用东莞的解决方案。
东莞在吸引外商的分支工厂时,为了应对全球化挑战,需要营造本地的产业群。东莞必须为提高竞争力尽早做好准备,本地的产业群必须放弃依靠低成本优势的竞争,投入依靠创新、质量和市场应变力等高级优势的竞争。
【关键词】海岱地区 桑蚕丝绸起源 海陆丝绸之路 交汇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海岱地区是陆上丝绸之路东渐的重要地区
海岱地区是以泰沂山系为中心,主要包括黄河和淮河下游部分地区及山东半岛。它东临黄渤海,西接中原,南北分别与太湖、燕辽两大文化区相邻,地处中国的东方。30万年前的沂源猿人生活在这一地区,一直到新石器时代中期,泰沂山脉北侧山前地带出现了若干群落。一部分南下成为马家浜文化的渊源之一;另一部分北上,繁衍生息于泰沂山北侧东段山前地带,留下后李、彭家庄、前埠下等3处遗址;北上的一部分进入山东半岛地区,形成典型海洋特征的白石文化,在6000年前就与辽东半岛进行过文化交流,对今天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也有影响①。到北辛文化、贝丘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珍珠门文化的时候,海岱地区的文化区系问题已相当清晰、环环相扣了。由此发现的大量考古遗址基本沿泰沂山脉边缘的南北两侧向四周呈放射状扩展,覆盖山东全境(除黄泛区)。
海岱地区发现的史前城址约15座,其中13座分布在山东境内泰、沂山北麓的山前冲积平原到黄泛区之间的狭长地段、沿古济水走向呈东西一线分布、一直到达今天山东半岛的黄渤海边,如果把这些史前遗址用一根红线串起来,会看到一条蜿蜒曲折的长廊―“海岱廊道”把海岱地区和中原地区连接起来,使海岱文化与河洛文化及其他文化区在史前的交流成为可能并保持文化上的大致同步性②。这说明,一方面当时中华文明各系之间的交通相对通畅、区域叠加比较明显;另一方面中华文明各系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也较为密切。这就为后期丝绸之路的繁荣和畅通奠定基础。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女执懿筐”、“爰求柔桑”。关于丝绸的始祖―嫘祖还是嫫母?学术界虽有争议,但她们都是黄帝的妻子,或来自海岱地区的东夷族或来自中原的华夏族,这里都是野蚕最初发育的黄河中下游地区。③荀况的《蚕赋》和晋代的《搜神记》都将桑蚕故事定位在东方的海岱地区,考古中发现的山东青州苏埠屯商代墓葬和济阳刘台西周墓葬中大量精美玉蚕也是最好力证。齐涛先生在《丝绸之路探源》一书中多次提到“黄河流域是中国蚕桑的最早发祥地”,“古代山东(古青州)是蚕桑业的重要起源地这一点已成定论,法国学者布尔努瓦、日本学者吉成武美、布目顺朗以及中国的相当一部分学者都持这一观点”。台湾学者邹景衡先生也认为中国蚕业的发源地是山东省。还有多元论的代表蒋猷龙先生把山东这一源头放在重要的地位,都说明海岱地区是古代丝绸的起源地。
大量文献表明:春秋战国时的齐国,已是我国桑蚕丝绸生产和服装时尚的中心。“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带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史记・货殖列传》)到秦汉时期,齐地的丝织业继续辉煌。其中汉朝在山东临淄设立的“三服官”,每年花费数亿钱(《汉书・惠帝纪》),远超其他两地三服官花费之和。山东生产的绮绣、罗纨、素绨、冰锦等丝绸品种,沿“海岱廊道”一路西行运往京城长安,除汉皇室自己消费一部分外,其余作为高贵礼品分赐功臣和各地来华使者、或西出长安走上丝绸之路远销西亚和欧洲。如汉武帝在山东河北等地出巡一次,“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皆取足大农”(《史记・平准书》)。按就地取材原则,这些丝绸应出自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北一带,出巡一次赏赐帛百余万匹,相当于当时全国人均要生产丝织品约0.4平方米④。“公元前51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赏锦绣绮b杂帛8000匹,絮6000斤”;“前50年,呼韩邪再次入朝,赏衣110袭,锦帛9000匹,絮8000斤”;“前25年,匈奴伊莫邪单于来朝,赏锦、绣、缯、帛20000匹,絮20000斤”;公元前1年,单于来朝“加赐衣三百七十袭,锦绣帛三万匹,絮三万斤”。(《汉书・匈奴传》)这些对匈奴的赏赐并非特例,对其他来朝的国家亦是如此。如“公元前65年,龟兹使团来朝,赏绮、绣、杂缯数千万匹”。到西汉末年,海岱地区的济阴、川、东平、高密、鲁国、北海、齐郡等地人口密度居全国前十位⑤,丝绸的生产规模和产量更是大得惊人且质量上乘。齐地的丝绸、盐粮、铁器等沿“海岱廊道”运到长安,在这里集散并西出阳关走上丝绸之路。上世纪初在敦煌出土的西汉时期“任国亢父V”,就是山东地区汉代丝织品的重要代表,说明海岱地区已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物质供应地。
“陆、海丝绸之路”在海岱地区交汇和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北线的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北线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开辟的、主要面向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的循海岸水行的海上贸易通道。
齐国强盛时疆土包括整个山东半岛(海)和泰山(岱)以东的泰沂丘陵地区,是海岱地区的主要代表。齐国充分利用丘陵和海洋优势,“劝女工”“通鱼盐”,不仅丝绸生产质高量大,而且航海能力和造船技术在当时也遥遥领先。公元前485年的齐吴大海战时,吴水军已有了三翼,“大翼广(宽)一丈五尺,长十丈(可载士卒90多人)”、“大翼者当陵军之重车,小翼者当陵军之轻车”(《越绝书・逸文》)。这些狭而长的多帆战船,如遇顺风顺水,可以船行如风的⑥。《史记》载:吴“乃从海上攻齐,齐人败吴”。如果没有巨型而坚韧的战船、娴熟的航海技术,自然是做不到在海上航行并进行大海战的。虽然种种原因现在还找不到齐的造船厂遗址,但能败吴的齐国造船水平至少不会低于吴。所以,齐被冠以“海王之国”一定是有其航海技术支撑的。
齐曾一度是我国海上航行的霸主,控制了环山东半岛及渤海航线,开辟了“循海岸水行”直通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北航线;向南控制了远达东海和钱塘江的航线⑦,与海丝南航线接通,使南方的货物、甚至南亚、西亚、地中海地区的奇石异物也能转运北上来到中国腹地。如山东青州战国西辛齐王墓和临淄西汉齐王墓内都发现了近东风格的列瓣纹银豆,与伊朗考古发现的前9~前6世纪的埃兰银器,艺术造型如出一辙,这说明海岱地区与前6~前3世纪的西亚已经有了一定的联系。参考广州汉代南越王墓中发现的13件香薰炉、波斯银盒以及非洲象牙等物品,说明先秦时期吴越贵族和齐国贵族是通过南北航海贸易获得南亚、西亚甚至非洲和地中海地区货物的可能性较大⑧。而分布全国各地战国墓中的蜻蜓眼玻璃珠(前6~前3世纪地中海东岸产品),也应该是以同样海运方式来到齐国,再沿“海岱廊道”往西流往河南、陕西、四川等地。因为连接南海与西南地区的“灵渠”一直到秦始皇时期才开凿,之前南洋来的货物不太可能从陆地经西南来到中原。
“海上丝绸之路”北线到秦汉时期,因秦始皇两次派徐福东渡寻仙药、汉武帝七次从山东半岛出海巡游、并于前109年“从齐浮渤海,兵五万”北击朝鲜说明: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北航线已被官方作为与朝日交流的干线了。
海岱廊道连接陆海“丝绸之路”在唐宋时期达到。与南北朝大致相同时间的是公元四世纪西方拜占庭帝国的兴起,“公元301年,运到亚历山大的丝绸,几乎与黄金等价。国王下诏把每磅生丝的价格定位274个金法郎。到查士丁尼(527年~565年)时代,……每盎司普通丝绸的价格提高到340.56克黄金,丝绸的价格要比黄金高出十几倍。所以有许多人争相逐利,包括平民与国王”⑨。这时期的波斯使节与商人一直源源不断地与统治黄河中下游的朝廷进行沟通,来做丝绸贸易。因此,虽然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朝代更替频繁,但每个朝廷都十分重视丝绸业的发展。
山东青州出土的9块北齐线刻画像石,形象地再现了古青州与高鼻卷发的西方人进行丝绸贸易的场景;青州博物馆一件南北朝时期的佛像,其脚上穿的一双鎏金方口履鞋,与新疆民丰出土的织锦履鞋,形制上也极为相似,被专家认定是山东与新疆和西亚密切商贸的力证。
东晋高僧法显于公元399年从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印度取经,413年从海上丝绸之路东归青岛崂山,第一次将陆海丝绸之路交汇于海岱地区。当然,法显大师沿海岱廊道“来青州一冬一夏”,又西行到徐州,却因战乱而没能最终到达长安而遗憾终身。这说明连接陆海丝绸之路的海岱廊道顺畅与否,与国家的和平安定休戚相关。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对峙分裂的局面,并派人远征西域,东征高丽和流球,将丝绸之路向西跨越咸海,伸延到里海沿岸;向东将丝绸之路经海岱廊道与通往朝日的海上丝绸之路紧密连接。
到盛唐时期,陆、海丝绸之路的交汇出现了北线、南线等多条线路,中外交流达到历史高峰,中朝、中日之间的交往是最大亮点。据史料记载,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日本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北线向唐朝正式派出十九次每次约400人的遣唐使团来华学习、交流;新罗国作为唐朝的近邻,关系更为密切,新罗国以“各种名义向唐派出使节126次”,唐“向新罗国派使节34次,双方共160次”⑩。他们大多借助成熟的海上丝绸之路北航线经胶东半岛的莱州、板桥镇到达中国,然后再转陆路“经青州―兖州―曹州―汴州(开封)―洛阳,最后到达长安”。当然,这一时期南方的扬州、宁波等港口也开辟了穿越东海直达日本的航线,但由于造船技术和对季风规律认识的局限,从南方各港口穿越东海直达日本还是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件。如《鉴真东渡日本》载“然东海风骤浪高,或船覆,或粮匮,或失向,历十二载,五渡未成”。所以,南方大批去高丽和日本的商船更多还是北上取道成熟的“海上丝绸之路”北线,循海岸水行经辽宁半岛到朝鲜和日本。
为更好管理货物和对外贸易,宋元v三年(公元1088年)在胶州板桥镇设置市舶司(海关)。这是北方唯一设置过的市舶司,其进出口货物量“必倍于杭、明二州”(《宋史・食货志下・互市舶法》)。2014年版的《胶州古板桥镇遗址出土文物图集》再现了古板桥坊的繁荣,来板桥镇港的不仅有韩日商人、也有东南亚、西亚的商人,他们从海外带来货物在这里销售或中转,然后再装上他们需要的中国丝绸、陶瓷等产品回国。直至南宋末年,板桥镇还保持着海上物资集散中心和海外转口贸易两大传统优势。而海、陆丝绸之路在海岱地区的交汇发展也达到鼎盛。
元明清时期海岱地区的丝路交汇发展开始衰退
蒙元时代疆域辽阔,与各国外交往来频繁,各地派遣的使节、传教士、商人等往来于陆、海“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被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三次西征“摧毁了横亘于东西方传统贸易之路上的种种障碍,为蒙元时期丝路贸易提供了比较有利的社会环境”。在东方,元顺帝通过“立胶东行中书省及行枢密院,总制东方事”(《元史・卷四十六・本纪第四十六》),加强对东北亚朝日的贸易、军事管理。
元之后中国已形成南方是经济中心、北方是政治中心的格局。南方的丝绸生产也超过黄河中下游地区,山东地区的丝绸业开始走向衰退成为丝绸生产的二类地区。但是,随着元朝海运漕粮逐渐取代传统运河漕运成为南粮北运的主要方式,山东半岛因海运而地位上升。
连接山东半岛和中原的海岱廊道被元明清继承,并随时局的变化而略做调整:一是随着京城从开封转移到燕京(今北京),徐州―济南―德州―燕京的南北干道取代了宋代以前东西主干道的位置;二是随着海运漕粮重要性的提升,三条海路航线都必须经过山东半岛转到燕京,或者从胶州板桥镇(或莱州)转陆路―青州(或诸城)―济南―德州―燕京,或者直接从山东半岛到天津港再转陆路直达燕京。所以,无论是南北交通大动脉还是东西交通大通道,它们都要经过海岱地区,并在此进行交汇、融合,展现出与其他时期不同的文化特色。而海岱地区沿途也因此形成一系列著名的商贸核心城市,对全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如淄博的“周村”,晋代还只是个铸钱的小镇,到元明清时成为北方丝绸产品的重要转运城市,居山东四大商业重镇之首。唐宋时期的板桥镇市舶司,到元明时期因胶莱运河从这里通过,使海河陆贸易交汇于此,胶州因此而繁荣富足,被称为“金胶州”。这些海岱廊道上的重点城市,都是“陆海丝绸之路”上闪亮的珍珠,一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一带一路”双向桥头堡的重要作用。
结语
当然,由于清王朝整体奉行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所以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处于历史低潮。的炮火使得海上丝绸之路弥漫着腥风血雨,千年古航道辉煌不再。海岱地区丝绸之路的交汇发展也遭到空前破坏。
总之,从史前开始萌芽的海岱廊道到秦汉时期完全成熟,它与丝绸之路西部的天山廊道东西呼应,成为山东丝绸生产重地向西安汇聚的重要东方廊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向东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广泛传播至日韩、最终形成亚洲儒家文化圈的重要通道。梳理海岱廊道的形成与发展可以为我们今天“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历史上的借鉴,因为认识历史也就是认识我们自己、认识我们的未来。
(作者分别为青岛理工大学副教授,青岛理工大学教授;本文系2015年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丝绸之路在山东的交汇衍生与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ZZ-SH-01)
【注释】
①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烟台白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7期。
②戚松安:“试论河洛与海岱地区史前文明交流的格局、途径与历史背景”,《中州学刊》,2010年第3期。
③王云鹏,庄明军:“青州西辛战国墓出土金银器对草原丝绸之路的佐证”,《潍坊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④姜颖:《山东丝绸史》,济南:齐鲁书社,2013年,第81页,第243~244页。
⑤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1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第333~340页。
⑥⑦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88~89页,第133页。
⑧程爱勤:《古代中印交往与东南亚文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第234页。
⑨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1册),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⑩杨昭全:“唐与新罗之关系”,《中朝关系史论文集》,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第11页。
[日]中村新太郎:《日中两千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