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人民群众在认识民族民间文化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由于贵州的地理条件和人民的思想,民族民间艺术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并加速消亡,许多地方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不可再生性认识不足,同时在对其传承和保护上缺乏相应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没有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和规划,许多民族民间文化遭到了破坏和流失。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意识非常淡薄,这样的思想和意识有待普及和提高。
2.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流失极为严重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浓郁淳朴,民族民间文化和民族民间艺术博大精深,海纳百川。侗族的建筑艺术,剪纸,服饰和歌舞等丰富神秘,彝族火把节原始而气势磅礴。但是随着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的来临和不断冲击,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起来了,却使原本淳厚的民族民间文化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外来文化的入侵,许多极富地方特色的本地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比如极富特色的侗族建筑濒临灭绝,侗族歌舞,刺绣等等无形文化艺术流失极其严重。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由于传承人的素质不高,使得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了丢失现象,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出现了不完整性,甚至有些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状况,这加重了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流失。
3.民族民间艺术的宣传力度不够
贵州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底蕴。我们认为,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宣传。这种无形的资产是一种潜在的有着巨大的价值,从目前的宣传状况来看,贵州的宣传还不到位,外边的很多人都只知道贵州有个黄果树瀑布和威宁的草海,而对于黔东南黎平的肇兴侗寨,从江的高增鼓楼,镇远的中国文化名城和六枝的梭嘎村寨等却很少有人知道。
4.民族民间文化资金的投入应得到政府的扶持
贵州作为一个拥有许多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民族省份,其民族民间文化极为众多,但是由于政府的不重视,长期以来在资金的投入上相对其他产业而言比较少,这使得许多优秀而不可再造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品因国家的文物部门没有足够的收购经济,被许多国外的旅客以很低廉的价格买走。另外,在民族民间艺术的开发研究和保护中,离不开大量经费的支持,但是由于我省是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因此在专项保护上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投入,民族民间艺术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二、完善措施
1.坚持弘扬主旋律,体现先进文化艺术、前进方向和科学发展观的原则
民族民间艺术,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群众积淀下来优秀精神文化成果,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是历史的见证,是祖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得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灵魂。因此,应把民族民间艺术提到议事日程上,相关文化行政部门应把传承与保护民族民间艺术纳入到工作范畴,向人民群众介绍传承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重要性,提高他们对民族民间艺术的认识,自觉参与到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队伍中来,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精神,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
2.坚持突出地方特色,实现不同文化艺术的交汇与融合的原则
民族民间艺术涉及的面很广,不仅包括少数民族的服饰、器具,还包括具有民族民间代表性的传统节日、庆典活动等方方面面。因此,完善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措施,必须立足于各个地方的民族特点,进行保护。贵州近年来,举办了多次民间艺术的轰动展览,把我省多侗族、苗族、布依族的文化艺术展现出来,从而进一步实现了不同文化的交汇与融合。
3.遵循民族艺术发展与民族地区建设,以及民族艺术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原则
就在去年,一次机会怀着期待的心做了十几个小时的汽车去到六枝的梭嘎,可是到了那里早已物是人非,本身的村落没有的,村民的生活也不一样的,住的是砖房,穿的是汉衣,等游客去到那里才穿上自己的民族服饰跳一场舞、唱一首歌,村民的生活确实满带笑容,那一刻我真不知道是为文化艺术的消失而哭,还是为村民们自认为生活好了而笑。长期以来,民族民间艺术的开发和保护的矛盾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调和,有的地方为了保护民族地区房屋的原型,群众的房屋已经不能住了也不允许维修,本文认为这种没有建设的保护是短暂的,也是不利于民族发展进步的。保护要建立在建设的基础上,不能主观抑制民族的发展。因此,完善民族文化保护要遵循民族文化艺术发展与民族地区建设,使民族文化艺术在发展中得到有效的保护。
4.坚持以人为本,鼓励民族群众积极参与的原则
关键词:艺术教育;渗透;民族民间文化
In art classes in how to infiltrate the national and folk culture
Dai Ning
Baili Rhododendron scenery scenic spot area big river center primary school 551518
Abstract: China is a multi-ethnic country,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regional culture is a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motherland. At the school art education by introducing excellent folk art, pay attention to the regional culture and folk art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dded fresh local visual culture curriculum resources, to expand the school art education the teaching space, it is advantageous to guid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is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Chinese culture, in the contemporar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rocess, to save the increasingly to weaken the local culture has a profou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far-reaching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art education; penetration; national and folk culture
艺术是在科学之外,在思想之外,对于那种不可言传的境界的追求和表达。艺术人类学是运用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艺术进行研究,将艺术方面的知识与人类文化学方面的知识相结合或交叉运用所形成的学科。在学校艺术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艺术学的理念去指导学校艺术教育实践,从艺术的角度去理解和研究民族民间艺术,创造性地利用地域的民族民间艺术,使之成为当地学校艺术教学不可多得的宝贵的校外教育资源,以拓展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学空间。本文通过民间采风后,特拟从民族民间艺术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两个方面,对现代学校艺术教育如何引入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并对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和发展进行探索和尝试。
一、如何理解民族民间艺术
每个民族在发展中都有自己特殊的历史,要了解一个民族及其文化,就必须要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而艺术则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真实反映。《花灯戏》是始于唐代,盛于明末清初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主要流于贵州境内,现存民间形式多样,在黔东南、黔南、铜仁、毕节等地区残存者一些形体不全的表现形式,这种汉民族特有的民间文化,在这些地区早已被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所同化了。民族民间艺术是与当地人情风俗密切相关,与当地区域文化的历史渊源紧密联系的具有独特乡土气息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黔西北毕节地区大方县境内还保存着比较完整的民间花灯艺术表演版本,每年春节期间,在村村寨寨如火如荼地表现着,营造了一种热烈的节日气氛,展现了新社会、新时期和悦的民族精神风貌。民族民间艺术长期以来以其特有的方式传承和生生不息地发展,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风民俗,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技艺精湛的民间艺术家。大方县八堡乡的民间《花灯戏》,几百年来一直完美地传承着,表现着。它虽然没有黔东南民族蜡染那样美轮美奂,也没有黔西南民间刺绣那样多彩多姿,但它却表现了一种千百年来质朴忠厚的劳动人民的美好情感。
民间艺术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反映与呈现出特定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也影响着民族心理和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花灯戏》的表演,是在春节这个特定的时间里,穿着古朴典雅的戏服,扮着古典乐器和腔调,用特定的表现形式所呈现的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景,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美的享受。若离开了这种特定的环境,就体会不到这种古朴典雅,美妙绝伦的艺术效果。这种中华民族古老的民间艺术瑰宝,目前,在相当程度上都还远不为人所共知,这些宝贵的艺术教育资源并未能引起教育和艺术界的足够重视。
二.民间艺术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价值
现代艺术教育提倡:其性质不再是某种技能教育,而是一种文化学习。因而,艺术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生一些基本的艺术知识和审美知识,还包括进行视觉艺术文化的交流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是一个民族文明历史积淀和智慧的结晶,积淀深厚的民族民间艺术为学生提供了学校难以滋生的丰富的艺术经验和教育资源,可以说多样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共享的精神财富。将民族民间艺术引进学校艺术教学课堂,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民族民间艺术的教育资源,可以补充学校艺术教育的不足
我国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边远的山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经济条件和信息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加上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当地的学校艺术教育水平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学校的办学条件无法与国外或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提并论。因此,因地制宜地把当地的民间艺术引入学校艺术课堂,作为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发校本教材(乡土教材),这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途径。我在引导学生鉴赏艺术作品时,常常把这种民间艺术溶入到艺术教学中,让学生反扑自然,回归历史。我让学生当观众,请当地几个民族民间艺术表演家现场表演。略举一例:《唱五更》中女主人出嫁的唱段:
(男唱)“一更里(呀)、飘坟墙,十指尖尖绣(呀)鸳鸯。儿把家人当堂坐(呀),手把栏杆望新娘。手把栏杆望新娘”。
(女唱)“腊(呀)梅花、堆(呀)雪开,采花娘子顺(呀)墙来,穿红着绿讨人爱(呀),花灯玩到贵府来”。
(男唱)“二更里(呀)、靠门庭,望见姑娘笑(呀)盈盈。郎在门边把客请(呀),双手推开红龙门”。
(女唱) “腊(呀)梅花、堆(呀)雪开,采花娘子走(呀)进来,堂前挂起红龙匾(呀),郎家人多好闹热”。
(男唱)“三更里(呀)、进绣房,手提明灯去(呀)铺床。双手推开红龙帐(呀),帐内飘来桂花香”。
(女唱) “腊(呀)梅花、堆(呀)雪开,采花娘子走(呀)进来,堂前挂起红龙匾(呀),郎家人多好闹热”。
(男唱)“四(呀)更里、天发白,笼里金鸡把(呀)翅拍。笼里金鸡起得早(呀),天亮之时瞌睡来”。
(女唱)“腊(呀)梅花、堆(呀)雪开,采花娘子醒(呀)过来,天亮之前郎要走(呀),奴家孤独泪涟涟”。
(男唱)“五(呀)更里、天要明,收拾我郎早(呀)起程。收
拾我郎早点走(呀),恐怕官兵冲进门”。
(女唱)“不要慌(呀)、不要忙,恐怕穿错奴(呀)衣裳。奴的衣裳红袖口(呀),扎起汗衫袖口长”。
(男唱)“我不慌(呀)、我不忙,我不会穿错奴(呀)衣裳,你的衣裳红袖口(呀),满屋飘来桂花香”。
这段表演,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年轻夫妇初婚之夜对美好生活渴求和珍惜,对动乱社会的不满。这样的民间文化走入课堂,向学生讲述了残酷的封建社会对劳动人民生活迫害的历史以及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培养了学生情感。《花灯戏》作为民间文化的一种视觉艺术表现形式,集音乐、绘画、舞蹈、戏剧和工艺美术于一身。个性鲜明,神采飞扬,具有独特的古老朴素的民族风格,渗透着强烈的民族民间文化,并与当地的民风民俗和民族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审美心理相适应。从人类艺术的角度去理解它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积极主动地参与当地或社区组织的一些民俗活动。这种开放性的教学观,拓展了学校教育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学校艺术教育中引进民族民间艺术的教学内容,不仅使我们的下一代了解民间民族艺术发展的历史,理解民间艺术在历史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弥补了学校艺术教育中教育资源的不足,使学校的艺术教育更具有地方性和地域特色,这也是现代学校艺术教育所倡导的。
(二)民族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千百年来,民间艺术一直以其绵延不断的传统魅力,特有的文化形态生存和发展。和世界上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随着工业社会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受当今世界的经济和文化一体化的影响,外来消费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使得民族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遭到破坏,扎根于乡间的民间艺术进一步势微,那些靠记忆和口传心授作为传承方式的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艺术教育能够为民族民间艺术培养新的土壤和新的支持,使全社会共同关注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以促进民族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时,力求达到使学生认识民族多元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认识艺术的特征、艺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的教学目标,在研究民族民间艺术内在的文化精神与外在的形式特征的同时,去领略民族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让我们听听下面的几个片段
《花灯戏》的《送宝》中(唱)“一送主人一对宝嘛,我儿的妻,儿呀哟哎,财来我的哥哎、哥哎,登金榜,请请双进财,大发财哎,财从贵府来。二送主家新年到……五送主家五登科……十送主家点中元……”,反应了古代劳动人民纯洁真挚的感情和对人的美好祝愿。
《园中栽花园中长》中(唱)“大姐出来牵着马,二姐出来揭了鞍,……六姐鞋袜摆两边……”生动地反映了打马归来受到热情款待的人间真情。
《十要郎》中(女唱)“奴家一要青丝草,二要奴家一抹光……九要奴家藤缠树,十要奴家树缠藤”;(男唱)“披起蓑衣青丝草,木梳篦子一抹光……裹起裹脚藤缠树,解下裹脚树缠藤……”充分展示了古代女子的聪明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十许郎》中(女唱)“一许元宵节,与郎初相会。二许春分时,送郎花蝴蝶……七许七月半,送郎花花伞……”真实地反应了古代女子爱情的忠贞和纯洁。
《十爱妹》中(唱)“一爱妹的发,金花两边插。……十爱妹的心,对我吐真情。”也体现了古代男子对爱情的忠实和对美好情感的珍爱。
《五更劝夫》、《放羊歌》《黑宝儿接姐姐》《张三闹殿》等这些优秀的民间民族作品,都承载着积极美好的人间真情,有着浓厚的民间艺术特征;蕴含着古代劳动人民的人文精神和悠久的文化内涵。不仅让学生了解民间民族艺术的特点和价值,而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历史使命。开发利用好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艺术,使之成为学校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不仅仅是当今社会时代的需要,也是民族民间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现代艺术教育将会趋于世界性的多元文化教育的方向发展,学校教育既要顺应世代主流文化的发展,又要适应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民族民间艺术主要存在于农村山区,因此,这些地区教育将肩负着双重文化传承和繁荣的重任。既要体现发展民间民族艺术,又要兼顾到各民族文化和现代科学文化的学习。但是,只要学校将民间艺术作为乡土教学资源纳入课堂并认真开展文化教育活动,这些受着一定民间艺术影响的青少年也会更好地弘扬和传承这些民间艺术瑰宝的。同样学校艺术教育也不例外,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艺术教材既要涉及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方法,也要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
学校艺术教育的使命之一就是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乡土文化、传播民族民间艺术,弘扬民主精神。它不仅关系到学生文化素质的综合发展,还关系到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及它们相互间的理解与沟通,文化教育的多元化给教育本身带来的不仅是思考,更重要的是关注。我们的下一代是民族文化血脉的继承者,因此,我们应当挖掘民间艺术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以更加宏观的视野来探索民间艺术的表现语言、民族艺术的地域特征,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能以更加宽广的视角来审视民族民间艺术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校园;传承;民间艺术;有效性;互补性
中国民族民间艺术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是经过无数代民族民间文化艺人创造、发展、传承下来的,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性格、习俗、修养和审美。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化进程加快,文化融合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进行,很多曾经与人民息息相关的民族民间艺术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有些甚至面临传承、发展乃至生存危机。中国民族文化的生存发展状况,近年来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重视,国家各种保护、弘扬传统文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各种政策、文件逐步出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8%,拥有以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在内的40多个民族,其中世居少数民族有17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或迁徙过程中,创造了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本土文化和民间艺术,并一直保存延续至今。贵州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相对封闭落后,受外来经济文化的影响较小,原生态文化状态较为稳定,许多原有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民间文化保存得较为完整,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民族性和独特性。这里主要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有地戏、蜡染、刺绣、银饰、木雕、山歌、铜鼓、唢呐、侗族大歌、芦笙歌舞、苗族舞蹈等,部分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然而由于贵州长期处于经济落后局面,在中国飞速发展的今天,贵州人民奋起直追,却面临着经济发展和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两难局面。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靠口传心授,且部分民族民间文化在短时间内是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新时期,年轻人多靠外出打工发展经济,使得我们的本土文化无法得到有效传承、发展和保护。以笔者所在的村子为例,以前春节跳地戏时,全村人都围着看,是全村人整个春节期间的娱乐方式,现在跳的人少了,看的人更少,有时看地戏的还没有跳地戏的人多,大家都在家打麻将、看电视。可见如果没有有效的传承和保护,我们将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传承了几百年、几千年的优秀民族文化逐渐消亡。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是现代的传播价值。”他指出,多彩和谐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推动贵州省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源泉,贵州将加大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阐发力度、保护传承力度、开发创新力度,推进民族民间文化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创新,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服务现代。如何传承、保护和发展贵州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都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思考,但都限于在民间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这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需要民间的自我意识、自我觉醒、自觉参与,以现在的社会发展情况是很难做到的。仅靠这些民间文化艺人自觉地去保护和传承,就得牺牲他们的经济利益,更谈不上发展。即使有部分有经济头脑的民间艺人在这方面做出了成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无法广泛要求他们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必须要有政府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相互协调,共同参与。校园传承是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继承、保护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补充和发展贵州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一、贵州民族民间艺术校园传承的条件和优势
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多少年来都靠本土艺人自觉传承,与政府行为关系不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自觉性逐渐消失,要很好地传承、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民间文化,必须要有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不得不介入其中,共同推动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从贵州省目前状况来看,很多教育部门无论是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地方文化团体,还是中小学,都是在自觉地进行本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但由于都是自觉性的,并未引起广泛的研究,基本上都停留在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层面上。部分高校虽然出现了一批研究本土文化的学者,并成立了一定的研究机构或建立了一些小型博物馆,但其重视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校园传承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支持、领导重视,还需要更多的人才、人力和资金,还需要严格计划、投入和研究,要有组织、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整合。随着贵州教育的发展,很多高校都设立了艺术学院或艺术专业,有专业的教师队伍及学生,数字化、信息化程度高,信息来源广,有可供研究的资金,与地方政府、文化单位及民间艺人之间都有着很好的沟通渠道,有一定的研究平台和研究基础,这是很好的条件。同时,国家大力提倡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职业院校发展,政府对高校研究本土文化也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些优势条件给予了高校继承、保护和发展民族民间艺术较大的空间。近年来,很多高校教师都在通过撰写论文、申报课题对本土文化进行调研、发掘整理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能够记录、整理和保存一定的本土艺术,只是尽到了知识分子应尽的部分责任。但我们在如何培养适合继承、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艺术的人才方面还做得不够,在如何培训指导民间艺人、提高他们的艺术创造力方面还做得不够,如何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在继承和保护地方文化艺术的同时,让我们的本土文化艺术焕发青春,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还做得不够。只有充分利用校园人才优势和条件,结合本土资源优势,才能保证我们的本土文化艺术在校园内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发展。
二、贵州民族民间艺术校园传承的有效性和互补性
关键词:民族民间艺术;高校;美术教育
从中国美术教育的现状来看,教育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是在外来教育模式影响下进行的,借鉴的痕迹相当明显,而本国特色重视不够,缺乏本土化和民族性的东西。几十年的美术教育发展,虽然我们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我们放眼世界就发现仍然缺乏用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声音说话的能力。为使我们的美术事业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并蓬勃发展,我国的民族民间艺术就是我们美术教育的最大宝库。
一、高校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现状
高等学校是指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它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高层次的人才素质包括美术等艺术方面的素质。最早提出对民族民间艺术关注的是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汀先生。他早在二十世纪期间,不断探索着民族化的现代艺术教学模式,提出了重传统、重民间、重实践的美术教学方针,推动了中国美术教育走向新阶段。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大多数的艺术院校和有相关艺术专业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民族民间艺术的相关专业或者相关课程,例如,江南大学“民族艺术考察与研究”课程。自各地开展民族民间美术教育以来,增加了学生们的自我认同感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了大量从事民族民间艺术的人才。同时,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的学习,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民族艺术的责任心。
但也有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相对落后的省区,他们的民族民间美术研究还停留在选修课等低层面的形式上。
二、本民族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应用
高等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区,也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还是传播文化、知识、思想的阵地。因此,高校应该借助本地优势设置具有本民族文化内涵的艺术专业。比如江苏宜兴陶,云南建水陶,重庆荣昌陶和广西壮锦,这些民族传统产品,古色古香,独具一格。但是有的地方的这些产品的研发现状并不容乐观,大多处于手工半手工生产低层次阶段,人才层次偏低,断层严重,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由此可见,高校根据本地特色设置相关专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开设民族民间艺术特色的课程需要与当地民族文化相结合,要挖掘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比如剪纸、年画、苗族的蜡染,壮族的铜鼓艺术等,这些艺术研究方向都值得我们高校教育中以课程的形式进行专业的探讨。在课程中,渗透民族民间艺术文化。比如在图案课程上,我们启发学生创造灵感,引导学生用本民族民间图案等元素进行设计。在这样的练习中,不仅提高了美术专业水平,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保护本民族民间艺术的责任心。
为了研发民族民间艺术,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是十分必要,这在美术类高校已经形成了传统,这是一个好现象。在考察、调研中收集第一手材料,并虚心地向当地民族民间美术的创作者或民间艺人学习,从而得到创造源泉。只有这样,我们创作或设计出来的美术作品才能保持民族民间的纯朴艺术情趣。
在进行艺术考察、研究的过程中,面对旧有文化和传统技艺的时候,要使艺术教育走向了真正的“传承”,使“死的标本”变成“活的文化”,关键在于民族民间艺术的开发和应用要同时进行。任何一件作品特别是设计作品从来就不是孤立于商品社会而存在的,它是进行整合再创造出来的新作品,是设计者、创作者做好本民族民间文化整合的基础上,使民族民间艺术重获新生。俗话说得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为此,有的地方高校在少数民族特色地区建立实训基地,开发了该地区的民族美术,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比如广西特色的建筑或者园林工程和苏州印象的海报活动就很成功。他们不仅提高了专业人员业务素质,也通过活动提高了整体形象,宣传了本民族特色文化艺术。
高校大学生是文化艺术传承者,因而对他们进行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是至关重要。其实,美术教育本身就起到了对本地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的作用。这正是“继承发展一切优秀的传统,不是融入在古物之中,而是在于继承保全作为传统精神的创作者理念,即创造。”民间美术的继承和发展在于民间美术的民俗应用和社会应用,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应用,任何传统的民间艺术品种都会失去它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我们要学习和传承民族民间美术,要求我们对民间美术要有个消化、吸收、转换和升华的过程,在创作时借助传统的民间美术,最终是要赋予它时代的活力。
关键词:民族民间艺术;高校;美术教育
从中国美术教育的现状来看,教育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是在外来教育模式影响下进行的,借鉴的痕迹相当明显,而本国特色重视不够,缺乏本土化和民族性的东西。几十年的美术教育发展,虽然我们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我们放眼世界就发现仍然缺乏用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声音说话的能力。为使我们的美术事业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并蓬勃发展,我国的民族民间艺术就是我们美术教育的最大宝库。
一、高校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现状
高等学校是指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它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高层次的人才素质包括美术等艺术方面的素质。最早提出对民族民间艺术关注的是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汀先生。他早在二十世纪期间,不断探索着民族化的现代艺术教学模式,提出了重传统、重民间、重实践的美术教学方针,推动了中国美术教育走向新阶段。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大多数的艺术院校和有相关艺术专业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民族民间艺术的相关专业或者相关课程,例如,江南大学“民族艺术考察与研究”课程。自各地开展民族民间美术教育以来,增加了学生们的自我认同感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了大量从事民族民间艺术的人才。同时,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的学习,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民族艺术的责任心。
但也有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相对落后的省区,他们的民族民间美术研究还停留在选修课等低层面的形式上。
二、本民族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应用
高等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区,也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还是传播文化、知识、思想的阵地。因此,高校应该借助本地优势设置具有本民族文化内涵的艺术专业。比如江苏宜兴陶,云南建水陶,重庆荣昌陶和广西壮锦,这些民族传统产品,古色古香,独具一格。但是有的地方的这些产品的研发现状并不容乐观,大多处于手工半手工生产低层次阶段,人才层次偏低,断层严重,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由此可见,高校根据本地特色设置相关专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开设民族民间艺术特色的课程需要与当地民族文化相结合,要挖掘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比如剪纸、年画、苗族的蜡染,壮族的铜鼓艺术等,这些艺术研究方向都值得我们高校教育中以课程的形式进行专业的探讨。在课程中,渗透民族民间艺术文化。比如在图案课程上,我们启发学生创造灵感,引导学生用本民族民间图案等元素进行设计。在这样的练习中,不仅提高了美术专业水平,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保护本民族民间艺术的责任心。
为了研发民族民间艺术,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是十分必要,这在美术类高校已经形成了传统,这是一个好现象。在考察、调研中收集第一手材料,并虚心地向当地民族民间美术的创作者或民间艺人学习,从而得到创造源泉。只有这样,我们创作或设计出来的美术作品才能保持民族民间的纯朴艺术情趣。
在进行艺术考察、研究的过程中,面对旧有文化和传统技艺的时候,要使艺术教育走向了真正的“传承”,使“死的标本”变成“活的文化”,关键在于民族民间艺术的开发和应用要同时进行。任何一件作品特别是设计作品从来就不是孤立于商品社会而存在的,它是进行整合再创造出来的新作品,是设计者、创作者做好本民族民间文化整合的基础上,使民族民间艺术重获新生。俗话说得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为此,有的地方高校在少数民族特色地区建立实训基地,开发了该地区的民族美术,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比如广西特色的建筑或者园林工程和苏州印象的海报活动就很成功。他们不仅提高了专业人员业务素质,也通过活动提高了整体形象,宣传了本民族特色文化艺术。
高校大学生是文化艺术传承者,因而对他们进行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是至关重要。其实,美术教育本身就起到了对本地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的作用。这正是“继承发展一切优秀的传统,不是融入在古物之中,而是在于继承保全作为传统精神的创作者理念,即创造。”民间美术的继承和发展在于民间美术的民俗应用和社会应用,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应用,任何传统的民间艺术品种都会失去它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我们要学习和传承民族民间美术,要求我们对民间美术要有个消化、吸收、转换和升华的过程,在创作时借助传统的民间美术,最终是要赋予它时代的活力。
关键词:脉络;动态;本真转换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及脉络分析
民族文化不仅是民族的徽号,更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朵曾经瑰丽异彩的活态生命的生存环境渐趋恶化,保护现状堪忧。因此,进一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使中华炎黄子孙能够一代代传承延续优秀的民族民间工艺与艺术,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先期问题。在此情境下,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的呼声此起彼伏,但究竟该如何“保护”与“传承”、切入路径的突破点在哪里、“保护”与“传承”的中核又是什么,往往成为鲜少涉及的片域,从而使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表象化的虚热假象之中。
二、突破传承瓶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高等艺术教育的课堂
针对云南独特与丰厚的民族民间艺术及对非物质文化传承发展的高度重视,笔者所在学院将教学体系依托并扎根在这片多元化的少数民族艺术的沃土之上。丰富的少数民族、多样性的活态民俗民间工艺形式、鲜活的多民族文化属性,成为学院教学与研究的核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系统中传承人因素的子系统结构是由传承人与传承群体共同构成的二元主体结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形态中造型艺术形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传承一向因循严格的师徒口耳相授的传承方式,其形态的最后完成往往非一人能力所及,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最直接的依附体应为传承群体。因此,传承人与传承群体的共向发展将成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维保护的中核。
截止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设计课堂”活动已成功开展了十二期,这种定期有计划、有步骤地聘请云南特色民间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课堂与师生进行实践交流,有时间保障的现场观摩、学习、实践,能更深层次的触及同学对民间工艺文化的认知能力。该系列活动成为我院专业特色化课程教学的一个亮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充分展示了云南省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凸显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表现了国家级、省级传承人传承传统文化的风采,实现艺术设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有机结合。通过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传承民族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非常有助于下一代共享这一独特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到民族艺术的学习和传承中,新一代创新型艺术人才亦可不断涌现,这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可起到积极地推导作用。
三、“传承”延伸,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后续设计转换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本身始终是一个有时间节点的物象,传承人大都来自民间,往往存在着农忙务农农闲制艺的原生态景象,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原生属性的一种自然展现。如果脱离了这种原生环境,一味讲求民族民间艺术的产业化、经济模式化,其实是盲从地将民间艺术自然生长的土壤基质进行毁灭性地颠覆。民族民间艺术始终来源于民间,民间的艺术文化哺育了这一传统文化形态的内生性与延续性。特定的生活方式、文化方式是民间艺术产生、发展和生存的背景,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环境基础,一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决定、影响了民间艺术的创造动机、样式和存在形态。”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始终要把握一种空间延续上的“层”与“度”。活动本质是让学生在无障碍的环境下与来自民间的传承艺人交流、沟通,感受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蓬勃的艺术向心力、了解不同工艺的制作流程、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关注度、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力,而非单纯的培养传承艺人。
每次活动结束后,学生将根据自己在课堂上所接触到民间工艺形式进行设计创意的后续教学拓展。通过学生的兴趣将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与现代设计形式相结合,天马行空般发挥自己的创意思维,定稿后学生将选择性地进入实验室制作加工自己的作品。这样既使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民族文化艺术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无形中传承了民间艺术的物态形式,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将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增强了学生主题设计的实战经验。设计成品的完成仍旧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为使学生对自己所设计的成果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现在社会的设计需求,我们开展了“创意集市”的学生作品市场售卖活动。使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入市场,切身感受设计成果如何与市场需求形成完美的对接,从而使学生反观自己的设计行为与设计理念,形成需求促进求知的良好教学预期。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符合新的精神诉求,面对对内的社会发展,对外的文化冲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民族性等基本特点决定了对于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的探寻不能停留在一个点或是一个层面上。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2]戚序,王海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环境的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2011(3)
[3]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戚序,郭纯.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层”与“度” [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4)
The Natural Conversion of the Dynamic of Vena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ummary: For the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at are mentioned most and most in-depth are “protection” and “heritage”. However, as to how to “impart” and “inherit” to truly realize the goal of extending traditional folk arts in a lively and real state and make them adapt to many a real condi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there remains representation and unidimensionality. This article tries to put the natural form of art, namely, the inheritanc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e into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explore a road for promoting the active-state extension of art education in China and the natural inheritance of the ethnic culture through the breakthrough of inherent inheritance bottleneck and the reset of teaching thinking.
Key Words: Venation; Dynamic; Natural Transformation
[关键词]艺术教育 传承 地方优秀文化 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10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的通知》指出:“将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把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纳入艺术课程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中,努力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要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开发利用当地社会文化艺术资源,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和传统艺术项目”。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学校艺术教育,中小学艺术教育除了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资源,拓展艺术视野,提高整体素质,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承担了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地方文化艺术既是中华文化的有机构成,又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把它们继承和延续下去,对于保存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潮汕文化是以现在的潮州、汕头、揭阳和汕尾四市为主,由讲潮州话的民系所创造的一种属于汉文化的地域性亚文化。1、以“开放融合。兼取互补、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为其突出特征。潮汕地区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如花似锦,驰名中外。其中潮剧、潮州音乐、潮绣、木雕闻名遐迩,潮汕民间的花灯、嵌瓷、香包、泥塑、剪纸、首饰等,都富有地方特色,驰名中处,成为民间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和时节应用品。汕头市澄海区有着浓厚的潮汕民间文化艺术氛围和数量众多的地方艺术门类。近年来,澄海区中小学在利用潮汕地方艺术资源拓展艺术教育渠道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自1999年12月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市)”后,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成绩斐然。2、2010年澄海区教育局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澄海实验学校和莲下中心小学2012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特色学校,澄海实验学校小学2011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另有四所学校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广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澄海区各中小学在如何通过有效途径传承地方优秀文化艺术资源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编写以地方艺术为主体的校本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在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使用的教材应适合中小学生的年龄和心智状况,如果在校本教材中融入他们熟悉的地方文化资源无疑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澄海区中小学艺术课校本教材的编写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澄海位于广东省东部潮汕平原的韩江入海口,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置县,后几经易制,2003年成为澄海区,隶汕头市,现有面积402.5平方公里,人口75万(2008年)。在澄海民间,保存了大量具有浓厚潮汕文化特色的艺术门类,主要有:潮剧、潮州大锣鼓、丝弦乐,潮汕童谣、方言歌、版画,剪纸、纱丁、抽纱、嵌瓷、灯谜、香包艺术等,还有极具澄海地方特色的西门的蜈蚣舞、永新的鳌鱼舞、隆都的西头鹅舞等动物舞蹈。这些地方民俗文化、民俗风情的艺术门类,富有强劲的生命力,为澄海学校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近年来,澄海中小学通过对潮汕民间艺术的调查、收集、整理和归类,根据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引进了大量民间艺术教育资源,并经过教学实践形成了众多的教学案例,成为地方、校本教材建设的雏形。如澄海实验学校的《少儿潮剧演唱基础训练》、《潮剧欣赏基础》、《潮语语音与合唱训练》、《潮汕动物舞蹈欣赏及训练》等音乐课校本教材,《潮汕儿童版画教程》等美术类校本教材,《硬笔书法》、《书法楷书训练》等书法艺术校本教材。又如建阳小学,通过对众多教学案例的整理、提炼,编写了《艺术教育校本教材资源包》,内容涵盖《潮汕童谣歌》、《潮汕民俗歌》、《潮汕锣鼓》、《潮剧行当》,《潮剧欣赏》等。再如华侨小学的《木刻版画教材》等。
在教学中运地方艺术教材,可使学生对民族民间艺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把一些有较高艺术性的以民族民间艺术为素材创作的艺术作品和经过改编的民族民间艺术作品介绍给学生,可使学生认识到民族民间艺术是当地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民间艺术的情感,增强学生维护、发扬光大民族民间艺术的责任心和民族自豪感。这种情感意识会对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艺术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乡土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通过学习乡土艺术教材,可加深学生对家乡的风土民情,民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与热爱家乡的教育事业有着特殊的辐射作用。
二、 开展富有乡土气息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艺术知识和技能、认识艺术世界的过程。澄海区的艺术教师们会在音乐课堂上有意识地加强介绍潮乐、潮剧、潮曲的特色和技巧,师生有时还会进行即兴表演。例如,树础小学的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先选择《天乌乌》、《桃花过渡》这样一些有吸引力的歌曲、短剧,让学生欣赏,然后利用《客鸟声客客》、《新编桃花过渡》等地方音乐素材进行示唱、演奏、表演等形式进行教学。在美术课上,他们会介绍澄海作为“版画之乡”的文化历史,使教学内容具有地方性和实践性,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在教学方式上,他们根据教材的基本内容,进行“经典引导”与“乡土渗透”相结合的方式,走出了一条把现行国家教材与乡土教材进行高度整合的成功之路:例如,澄海区建阳小学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现行教材与乡土教材融合的大胆尝试,他们以现行教材作为教学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师生们把从周边社区采集来的音乐素材引进课堂,并对曲调节奏、歌词进行规范,对内容、形式进行修改、整合,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师生的创造力,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和探索,他们共整理出校本教材8个资源包;莲下中心小学的古筝队在各种比赛中以演奏潮筝曲而大获成功,这得力于该校音乐教师对古筝的创造性教学,他们既遵循古筝演奏的一般规律,又改进了潮筝演奏技艺,编配新的潮筝曲;实验学校教师则安排了一定数量和一定课时的潮州音乐教学,课余时间则加强潮乐的集体训练;莱芜中学把当地工艺美术引进了美术的课堂教学,如丝网版画、羊毛编织、民间玩具等地方工艺美术,均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至为关键,他们的艺术素养直接关系到文化传承的效果。澄海区现有中小学艺术科教师大多受过系统、规范的高等艺术教育,又主要来自潮汕地区,自幼受潮汕文化熏陶,对利用潮汕文化资源进行艺术教学有着天然的优势。近些年来,澄海区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学艺术教育在传承地方文化中的作用,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音乐、潮剧、澄海灯谜,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蜈蚣舞等为主要传承项目,重点突出蜈蚣舞、潮州大锣鼓、澄海版画的传承,为此加强了对中小学艺术科教师的地方艺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把一批本地民间艺人、艺术家被请进校园,为全区中小学艺术科教师举办潮汕地区音乐、曲艺、美术工艺以及其它艺术门类的讲座。
学校艺术教育将地方传统民间艺术引入课堂后将有助于学生具体生动地感受家乡的政治、文化、经济、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变迁,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大力推进地方艺术进课堂,营造校本艺术教学的浓厚气息,在家乡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中体验生活、升华情感,提高其参与社会生活的素质和能力,这才是教育之根本所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各级各地政府的重视,让优秀的地方艺术内容走进课堂确实不失为对民间艺术传承和保护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 创建极具地方特色的课外兴趣活动
课外艺术活动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适当地开展课外艺术活动,对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澄海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文化昌明,民间艺术活动非常活跃。民间艺人队伍庞大,业余艺术团体遍布城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业余剧社(团)最多时全县达到60多个,大量新旧剧目上演。澄海还享有全国“民族民间艺术(版画)之乡”、“民族民间艺术(灯谜)之乡”的美誉,产生了大批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
在澄海这样一块具有浓厚地方艺术氛围的土地上,中小学生开展课外艺术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澄海区中小学校组建了大量业余课外兴趣小组,每所学校至少有5个以上的兴趣组活动,大部分学生能够得到学习的机会。这些课外艺术活动既符合艺术教育的普遍规律,又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十分符合当地农村学校的艺术教学现状。例如,澄海区教育局自2003年来,坚持每年举行学生潮剧演唱比赛,参赛选手众多,为潮剧事业的发展挖掘了一批批新苗;华侨小学课外艺术活动以版画见长,几年来先后出版了学生版画作品集《大师的画》、《太阳花》,美术作品集《心灵的画》,五十多件学生作品发表于各级刊物或收集于画册;建阳小学经过多年的研究实验,形成了鲜明的“引进潮汕音乐教育,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的办学特色,潮汕民间艺术在该校开展活跃,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涌现出一批潮艺爱好者,他们多次参加当地重大节日晚会,为当地的文化生活建设贡献了力量;澄海实验小学以“传承潮汕地区优秀文化艺术”为课题,积极探索自制的具有潮州音乐特色韵味的“竖吹竹笛”进入课堂,将澄海动物舞蹈和潮州锣鼓引入课堂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该校自编地方舞蹈、自创潮语童声合唱节目、鼓励学生创作反映澄海地域特色的美术作品,连续四届参加国、省、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取得了两个全国一等奖,四个省一等奖的佳绩;莲下中心小学将潮汕儿童版画和书法引入课堂和课外兴趣小组,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在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一举取得了一个全国一等奖,五个全省一等奖的佳绩。
一直以来,许多散落于群众中的传统优秀的潮汕民间文化艺术,由于受地方方言的局限,使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兴趣越来越少,许多民间优秀艺术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危机,更有一些民间音乐己经到了“人走歌息,人去艺绝”的程度。澄海区传承优秀地方艺术从中小学抓起,笔者认为,此举善莫大焉,值得提倡。地方艺术是当地文化土壤中的一枝奇葩,优秀艺术的传承是文化传承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民族民间艺术是一个民族地域的标志,积极将地方优秀文化艺术引入学校课外兴趣活动,是让地方文化艺术资源得到传承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澄海区中小学将地方文化艺术资源纳入到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学中,通过编写以地方艺术为主体的校本教材、开展富有乡土气息的课堂教学、创建极具地方特色的课外兴趣活动三个方面,从而使学校传承地方优秀文化在途径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链条。艺术不仅能够把祖祖辈辈创造和流传下来的艺术形式保存下来,传递下去,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爱故土的健康情感,同时引领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当然,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认识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喜欢,感兴趣,才有传承弘扬的可能。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才可以实现。家庭要发挥引导作用,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家人在与孩子的言谈交流过程中,有意识地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一点一滴讲给孩子听,教给孩子学,引导青少年认识传统文化,这对青少年的传统民族文化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校应当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诸如聘请民间知名艺人,在课外或课内担任艺术辅导员,开设民族民俗文化知识讲座或课程等,这是地方优秀传统艺术能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的关键。教育、文化等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发挥职能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建设文化公益设施如博物馆、文化馆、书画院、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联合社区、村居加强传统民族文化艺术教育基地建设,创造一个展示认识传统民族文化的良好氛围,这是地方优秀艺术得以传承下去的重要保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地域文化有它的局限性,地方艺术往往比较质朴,因此,我们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人文素养,用一种世界的眼光,既能走进地方艺术的殿堂,又能摆脱它的局限,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艺术资源中的优秀成果更好地为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澄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澄海县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
[2]林伦伦、吴勤生主编.潮汕文化大观[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3]黄挺.《潮汕文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互相矛盾的文化现象?其背后的原因可以说是错综复杂,非一言可以蔽之。从民间工艺方面来说,首先,民间工艺的传承制度上有着自身的困境。很多民间艺术的传承是师傅传徒弟的,这决定了其传承范围的狭窄。其次,一些地方政府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不足,没有正确认识到文化产业与普通的产品的本质区别。还有,我们近几年在对待传统民族文化上常常走入一种误区,总是认为保护民间美术就是保存一成不变的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美其名曰艺术“活化石”,什么是“化石”。
化石是历史遗存,只是曾经历史存在的证据罢了,是僵死的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而对于民间文化来说,保护不是目的,发扬光大才是目的。民间文化艺术的特点是地域性,淳朴性,贴近人最纯真原始的审美感受的艺术性。相对于主流美术来说,它只是在材质或技艺上的不同。不代表民间美术艺术品格的只能“通俗”,不能拔高。我们现在很多的民间工艺保护只在技术层面上思考,产业化的过程中,也错误的以扩大生产为追求,而没有在艺术性的提升上有所追求。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人民的审美水平也在提升,当前的民间工艺在亟需深挖其审美精神内涵的同时,也要在艺术品格上有所提升。
而在高校艺术教育方面,民间传统工艺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甚至在有些地方仍是空白,很少有高校会对自己算所在地区的优秀民间工艺美术建立专门的研究场所,没有将艺术类学生开阔的创新思维与优秀的传统民间美术进行“碰撞”交流,没有发挥高校在此方面的研究优势。可以说,两者之间如何开展交流进而发展出一种合作模式,进而达到优势互补,这对双方的未来发展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既能解决高校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同时又能使得民间工艺美术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民间艺术与高校绘画艺术人才教学结合的途径
基于以上的思考,笔者认为河北高校美术院系应首先担负起传承地方民间工艺文化的使命,更应该利用好地方的民间文化资源,建立民间文化艺术研究所,利用高校成熟的艺术文化研究优势,去深挖民间工艺美术的内涵,去提升民间美术的艺术品格,也可以以此为依托展开全国高校之间的更深层次的文化艺术交流,扩大河北地方工艺美术的全国影响。另外,在课程设置上将河北的民间工艺美术列为河北高校艺术专业课程,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可以设置为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实践类的必修课例如工作室及专业化课程,河北省民间美术资源元素的设计应用课程;鉴赏类的选修课例如河北省民间美术资源的鉴赏课程;加深艺术类学生对我们的民族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河北传统民间美术得兴趣。
民间工艺美术研发和销售的机构或团体可以为河北在校的艺术学生提供考察实习条件。这一方面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对民族民间艺术,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在考察、调研中收集第一手材料,学生可以通过具体考察实践的过程,领略传统民间美术的魅力,扩大民间工艺美术的后续传承基础,真正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对待传统工艺美术,从而使得民间文化艺术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结论
美术人类学是运用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美术进行研究,将美术方面的知识与人类文化知识相结合或交叉运用所形成的学科。它不仅研究美术的概念,行为,表现,也研究与美术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这种具有开阔的全球文化视角和人类学视野的研究方法,对人类美术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深刻理解,将会加深我们对人类美术创造。在学校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运用美术人类学的理念去指导学生美术创作实践,从美术人类学的角度去理解和研究民间艺术,创造性地利用地域性的民间艺术,使之成为当地学校美术教学不可多得的校外教育资源。本文就美术人类学的美术历史观和美术价值观,对现代学校美术教学,如何引用民间艺术做为课程资源进行初步探讨。
一、从美术人类学历史观的角度去理解民间艺术
每一个民族在发展中都有自己的特殊的历史,要了解一个民族及其文化,就必须要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而艺术则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真实反映。生活在地球广袤土地上的各民族的艺术做为民族文化历史发展中的一部分,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既相关联系,又相互影响。美术人类学的历史观既尊重各民族的美术发展历程的独立性,也注重其相互影响的普遍性,民族民间艺术是与当地人情风俗密切相关的,并与当地区域文化的历史渊源有着密切关系,具有独特乡土气息的一种艺术形式,“民族民间美术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民淳风之美的结晶,其中蕴含着民族的心理素质的精神素质,反应着质朴的审美观念”。民族民间艺术长期以来及其特有的方式传承和生生不息的发展,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间民俗,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技艺精湛,带有狂热的宗教崇拜而付出毕生精力的民间艺术家,在少数民族地区,精致富丽的银饰,朴实憨厚的泥塑和豪放粗犷的傩戏面具。这些艺术承载着一个民族地域文化的审美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组织架构的历史形态;折射出其不同时代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艺术精神,并与当今社会的创新要求是一致的。民间美术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反映与呈现出特定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也影响着民族心理和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她是其它美术的渊源和基础。学生们在生活中接触到不同的民间艺术,从小耳濡目染地得到民间艺术熏陶,他们对剪纸、刺绣、蜡染、泥塑等民间美术十分熟悉,民间艺术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体验生活,学习艺术的丰富资源。从美术人类学的视角来看,民间美术能为学校美术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然而,民族民间艺术所特有的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意义,目前,在相当程度上都还远不为人所知,这些宝贵的艺术教育资源并未能够引起教育和美术界的足够重视。
二、从美术人类学价值观的视角来把握民间艺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现代美术教育提倡美术教育的性质不再是某种技能教育,而是一种文化学习,因而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生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和审美素养,而且还包括进行视觉艺术文化的交流和传承,文化的传承不但包括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艺术,还包括今天国际上流行的主流视觉文化,同样也包括世界各民族的地域美术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汇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差异,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得今天我们能够领略不同的民间艺术的风采,可以说,优秀的民族艺术是一个民族的文明历史积淀和智慧的结晶,每个民族都拥有一座独特的民间艺术博物馆,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积淀深厚的民族民间艺术为学生提供了学校难以相比的丰富的艺术经验和教育资源,可以说多样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共享的精神财富。将民族民间艺术引进学校美术教学课堂,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1、民族民间艺术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学校美术教育的补充
我国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边远的山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经济条件和信息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加上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当地的学校美术教育水平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学校的办学条件无法与国外或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提并论,因此,因地制宜地把当地的民间艺术引入学校美术课堂,作为学校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发校本教材(乡土教材),这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途径。在少数民族地区,每年的“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少数民族节目,教师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参观考察各种民俗活动,欣赏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访问民间艺人,领略绚丽的传统民族服饰,理解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例如;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是傩面具保存最原始最完好的地区,素有“傩戏活化石”、“ 傩文化之乡”之誉,区内建有多座傩面具博物馆、陈列室和民间制作作坊。地方学校再利用民族民间艺术进行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当地的民俗博物馆,民间艺术陈列等社会公共资源。傩面具做为傩文化的一种视觉艺术表现形式,集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与一身;傩戏面具雕刻,个性鲜明,神采飞扬,或夸张或变形,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渗透着强烈的民族气派,它所蕴涵的文化积淀,涉及到宗教、祭祀、民俗、艺术等各个领域,并与当地的民风民俗和民族某种思想意识和文化审美心理相适应而吻合。
2.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也是民族民间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存在的问题主要
一是观念淡薄。从民间文化艺术创作的渊源上看,一开始就带有自发性,不管它起源于宗教祭祀还是劳动之余的享乐,这种自发性都会存在,正因为民间艺术具有这种自发性,所以难免出现艺术水准低下,艺术制作程序不规范等现象,社会发展到现在,往往还有许多人鄙视这种艺术的存在,认为它不登大雅之堂。
二是怕担责任。从民间文化艺术创作功能上看,作为自发的民间艺术家或民间艺术团队自娱自乐是其最主要的特征。在自娱自乐的过程中,要或多或少地折射出政治、经济的功能,比如数十个表演演员,吸引的是上千的观众,治安问题谁来负责,不出问题则罢,一出事情直接领导责无旁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而对民间艺术敬而远之。久而久之便束之高阁,到最后更是无人问津,无人重视。
三是经济困难。近年来,我镇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与国家的要求和实际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单从经费来源方面来看,乡镇文化站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开展活动也是靠打报告一事一要,在缺乏经济支持的情况下保护继承和弘扬这些传统民间艺术就是举步艰难,结合我镇实际来看,我镇王圩村的推剧团、平圩村的锣鼓队、李圩村的花鼓灯艺术团等,演员的表演基础相当好,热情与积极性也很高,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问题――经费紧张,演出服已是千疮百孔,靠爱好者出资已无能为力了,因此有必要探索其经济来源的途径。
四是队伍不健全。乡镇虽然设立专门的文化工作机构,有文化干部但是也存在身兼数职,投入文化的精力很少的现象,同时乡镇文化站整个机构就仅有一名干部是既当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人员的缺失导致绝大多数的文化站常年没有活动或很少开展文化活动,对待发掘整理农村民间文化并加以传承保护这项工作,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民间艺术的发掘和保护,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引起重视和解决。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1.加强领导,形成网络
各级领导部门要把农村民间文化发掘与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建立完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工作机构和机制,形成民族民间艺术保护有效运行的工作网络,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工作。要做到组织力量、制订规划、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加强信息沟通,从而为民间艺术保护工程提供有力保障。
2.扩大宣传,营造氛围
民间艺术也是一种物质,它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任何一种物质产品需要宣传后才得以让大多数的人认识,民间艺术也是如此。它蕴藏在民间艺人的口里,手中乃至脑子中,民间艺术不宣传不行,而经常性的展示活动就是一种宣传,把优秀的民间艺术产品深藏在家中自得其乐,只有通过经常的展示,鉴于以上认识我镇有意举办“平圩农民文化艺术节”,在这个固定的节日里将我镇不同形式的民间艺术展示出来,同时在市区各类文体活动中积极参与,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从而慢慢的接受、喜爱。可以成立“平圩艺术团”,在有需求的场合组织他们有偿演出,这样不仅达到了宣传、保护民间文化艺术的效果,更有效的解决了经费的紧张的问题。公众认识了该产品(作品)的优秀程度后,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3.抓住重点,突出特色
关键词:山东面塑;小学美术;价值
山东面塑是以可以食用的面粉为原料,用搓、揉、捏等手法和剪刀、梳子等简单的工具塑造出的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山东面塑作为一种优秀的民间美术形式,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极高的文化、审美、教育价值。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的民间艺术,便成了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是文化传承中最为有效和广泛的方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必须担起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美术传承的重任。山东面塑作为一项优秀的民间艺术,具有引入小学美术课程的价值。
一、文化价值
山东面塑历史悠久,起源于菏泽。相传古时该地经常发生水患,人们便杀猪宰羊祭祀神明,后来便以面塑形取而代之,形成了用面塑来敬天祭祖的习俗,慢慢的面塑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岁时节令和礼俗活动中。山东面塑作为一种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美术形式,寄托了人们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承载着民俗活动载体的重要功能,折射出山东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体现出十分重要的民俗文化价值。比如:象征日子红红火火、蒸蒸日上的春节枣饽饽和元宝;祈求吉祥如意、健康平安的上元节灯盏;祝福老人健康长寿的祝寿桃形“大寿桃”;祝愿新人百年好合、多子多福的婚庆龙凤、石榴“喜饽饽”等都被赋予了人们的美好祈愿,体现了本土的民俗文化,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是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和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山东面塑在文化价值方面具有引入小学美术课程的价值。
二、审美价值
山东面塑,美在其自然的材料、简练的手法、淳朴的造型、艳丽的色彩、丰富的题材、质朴的心境和寓意深刻的内涵。山东面塑之所以被世人喜爱、流传至今,必然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山东面塑材料自然、手法简练,是以可以食用的面粉为原料,配以简单的揉、搓、捏、压、滚等手法和剪刀、梳子等工具制作而成。使用材料、工具廉价易得,手法简单易学,与小学生具有天生的适应性。其次,山东面塑造型淳朴、色彩艳丽。造型表现具有象征性和夸张性的特点。比如:山东面塑中经常出现龟、仙鹤等长寿动物的造型,象征着人的健康长寿;鸳鸯、龙凤的造型,象征着夫妻恩爱、百年好合。再比如:山东面塑中“娃娃骑鱼”的造型,娃娃脚踩祥云、骑在一条硕大的红鲤鱼背上,造型夸张可爱,注重意境,表达了人们对娃娃的喜爱之情。在用色方面,山东面塑大量的使用红、黄、绿、黑、白、蓝等纯色,色彩讲究鲜艳明亮、夸张奔放、对比强烈。比如:郎庄“面老虎”,以黄色作底,配以大面积的红色、绿色,用色纯度极高、不拘小节。在儿童的作品创作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造型方面注重自己主观意愿的表达,而不是注重客观的表现,在用色方面追求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的效果,这与山东面塑的造型色彩表现极为一致,山东面塑符合小学生的审美价值标准,可以满足小学生的心理诉求。再次,山东面塑题材丰富。从胶东地区的花饽饽、鲁南地区的菏泽面人、鲁中地区的济南面塑到鲁西北地区的郎庄面老虎,面塑之花绽放在山东地区的每一个角落,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多以花鸟虫鱼、人物动物、戏曲故事等为题材。比如:以莲花、鲤鱼为题材的面塑作品“连年有余”;以神话故事为题材的面塑大师何晓峥的代表作品“八仙过海”;以儿童为题材的面塑作品“娃娃抱瓜”;以动物为题材的面塑作品“郎庄面老虎”等。山东面塑题材丰富、随意,符合小学生猎奇、喜欢新鲜的心理特点。最后,山东面塑心境质朴、内涵深刻。比如:以石榴为题材的面塑作品“榴开百子”,正是勤劳的人民在劳动生活中观察到石榴开口后会露出很多籽的特点后塑造出来的,希望子孙昌盛。劳动人民用最单纯的心境为面塑作品赋予了深刻的内涵,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这与小学生的艺术心理和美术习惯恰好吻合。因此,山东面塑在审美价值方面具有引入小学美术课程的价值。
三、教育价值
201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要特别注意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美术,体现浓郁的中国特色,也要包含经典的国外美术作品,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现代艺术进行必要的介绍,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培养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另外《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也提出了应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的策略。山东面塑作为一种优秀民间艺术,是山东本土文化的呈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对教科书内容选择和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要求,具有很高的课程本体价值。
山东面塑内涵深刻的创作题材,每件作品的背后都有它的历史故事或寓意,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具有很高艺术教育价值。比如:“哪吒闹海”、“孙悟空”等面塑作品。山东面塑引入小学美术课程,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小学生在制作面塑的过程中便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每一个由于小学生们活泼好动的个性,我们不难发现,手工制作课程是他们最喜欢的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做指引,在制作面塑的过程中,很容易使他们对山东面塑这项传统民间艺术产生兴趣,指引他们了解山东面塑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品质,培养对我国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加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因此,山东面塑在教育价值方面具有引入小学美术课程的价值。
山东面塑作为一种优秀的民间美术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具有引入小学美术课程的价值。首先,山东面塑在材料、造型、色彩方面,符合小学生的美术习惯,具有审美价值。其次,山东面塑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可以有效的使小学生了解山东面塑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
最后,山东面塑已被收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如何保护这一具有极高价值的民间艺术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教育是一种最为有效广泛的传承方式,将山东面塑引入小学美术课程,便是传承山东面塑艺术、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所以,将山东面塑引入小学美术课程具有很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农民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孕育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即非物质文化。农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地,民间文化以最传统的方式保留在农村,积淀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基础。
一、新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与农民“零距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
农民是农村的核心,是新型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在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渴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把现有的文化资源和当地的民间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农村文化与农民“零距离”,建立一种适合农民的新型农村文化。这种文化理念需要对内在的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和发扬,对外来的文化有效整合、合理利用,要让深奥的理论简明化,传统的文化大众化、普及化,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传播方式来表达,这就是新型的农村文化。
1.发展中的新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
在农村,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其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而其原有的生产、生活习俗也在悄然变化,特别是大集体(生产队)活动减少了、社会活动(民间民俗活动)的次数、区域和覆盖面也相对减少,人们的民俗文化意识也随之发生改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化艺术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文化的思想、情感、格调需求也要发生变化,原始的农村文化开始与现代人的情感需求不相适应,发展中的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
2.创建农民“口味”的农村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
新型的农村文化应产生于农村,流传于民间,与民间生活要相适应。在各民族长期聚居区,特别是各民族农村聚居地有人们通过几百年积累下来的文化产物,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是农村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珍贵遗产,我们应当沿袭和发展、保护和传承。
在被称为“战鼓之乡”的正定县,流行于东、西杨庄的常山战鼓因其慷慨激昂的气势、灵活多变的队式,弘扬了优秀民族文化艺术,充分展示了战鼓之乡的风采,常山战鼓成长为正定县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而其他村街等不同区域的战鼓,其鼓点和节奏又略有不同,可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可见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风俗。正因为民族、地域的不同,才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情各异的民间文化艺术。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彰显区域文化特色,以地域文化优势构建和发展特色鲜明的符合农民“口味”的农村文化。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不嫌弃“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传统文化扬名正身
1.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在广大农村部分人法律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浓,缺乏发展意识,文明、健康意识不强,具有一些传统陋习,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新风尚、建设乡风文明的要求格格不入。人们甚至错误地将经济的落后与本地的“土”文化等同起来,由此产生自卑心理、崇外思想,甚至否定了乡土传统文化,祖祖辈辈辛苦劳作的文化大餐却被丧失在愚昧落后的文化思想中。其主要原因是传统优秀文化的流失、政府投入不足、管理机制不畅、农民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和文化发展失去载体。为此,针对新农村建设文化滞后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切实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
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是否定传统、完全创新,切莫一概而论,要因地制宜,新农村文化建设不要嫌弃优秀传统的“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母体文化,是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特定文化的传承、维护和弘扬是新农村全民利益所在,也是维系新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2.民间传统文化并不“土”,政府与农民“零距离”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早已得到党和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4年以来,我国先后已制订《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从法制上为传统文化扬名正身,民间传统文化并不“土”,是真正农民“口味”的文化,是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优秀文化,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
在正定这个物华天宝、美丽富饶的民族聚居区,广大劳动人民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分布在全县各乡村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以及战鼓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典型的“土”文化。
可喜的是,正定县委、县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在正定“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开发等方面做了不少深入细致的工作。从2006年开始,就采取得力措施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保护。首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并由文体局负责对此项工作具体实施,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对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大量细致周密卓有成效的发掘、收集、整理和研究,坚持四不漏、调查摸底、逐级排查、研究上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民间艺人办培训班,“带徒传艺”和“学艺有成”,创“非遗传习所”者给予奖励,鼓励保护和传承各种优秀的民风民俗尤其是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还将常山战鼓纳入到正定首家民办学校弘文学校的教学课堂之中,并计划推广到全县中小学教学。
正定常山战鼓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后,参加了众多公益性演出。近年来,受北京2008城市奥运文化活动协调小组邀请,参加了中华世纪坛文化广场表演、天安门广场表演、昌平永安文化广场演出以及在西柏坡举行的奥运火炬石家庄站传递等活动,共计500余人、200余家庭参加了常山战鼓的全国比赛和商业性演出200多场。从2004年正定县第一届民间文化艺术节至2009年举办第六届鼓王争霸赛和民间文化艺术节为止,举办各级各类民间艺术演艺活动达几百次,鼓手们用雄浑奔放的表演和极具震撼力的鼓声敲出了太平盛世的时代强音,敲出了正定儿女顽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展现了燕赵鼓乐文化的磅礴气势。县委县政府也曾多次表彰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2010年初,再次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评选100个农村文艺家庭户,100个民间艺术带头人的文化“双百”评选活动,由政府为正定“土”文化传承人评“职称”,为传承人扬名正身,与农民文化人“零距离”,可谓是正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大盛事。
3.民间传统文化和文化人有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启动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逐步建立,相关的保护法律、法规制度与措施正在实施。传统民间文化得到国家政府的保护,为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和文化人建立了可靠的法律保障,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008年6月份正定县两项非遗项目正定县常山战鼓、正定新城铺高照(中幡)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项即正定竹马、正定宋记碗、真定府马家卤鸡、正定腊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项包括元杂剧、赵氏剪纸艺术、刘家卤鸡制作等。目前,石家庄市国家级非遗项目8项中正定县占2项;省级31项中占4项;市级49项中占9项,正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2008年底正定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常山战鼓)”、这是继“全国文化先进县”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截止目前,搜集整理了正定县非遗普查线索386项,立项资源360项,包括民间文学54项、传统音乐21项、传统舞蹈32项、传统技艺66项、传统美术16项、传统戏剧29项、曲艺5项、生产商贸习俗5项、消费习俗5项、人生礼俗28项、岁时节令8项、传统体育15项、传统医药3项、民间信俗64项、民间知识9项涵盖了15个门类,极大地丰富了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正定县已被命名的县级以上优秀传承人40名,其中省级传承人5名、市级优秀传承人4名。县政府分两批公布了“正定龙狮道具制作”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5项。
弘扬民间传统文化进入法制化轨道,以民间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传统文化传承人为骨干,全面建设新农村传统文化,这对保护、传承、发展地方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开展新农村新型农村文化建设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三、打造新农村传统文化品牌:星级农村传统文化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丰富,遍布村村寨寨,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新农村文化的发展必须以此为依托,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全面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近几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农村文化品牌。农村民间传统文化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场面,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1.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农村地区有其特殊性,农民的思想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农村中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因此,必须弘扬与人们联系紧密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时,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低俗文化得到根治。而文化事业的发展仅靠当地政府和个人是不够的,应拓展文化开发渠道,推进农村集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以村和组为依托,开展自己的公益性传统文化活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地方政府也应重视公益性传统文化事业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粮食。同时要坚持继承与发展、实行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构建农村和谐文化,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新文化的需要。
正定近几年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举办或参加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比赛, 着力打造新农村传统文化品牌。一是鼓王争霸赛,通过比赛,在全县选出“战鼓王和“优秀战鼓手”。2004年在正定镇举办了首届鼓王争霸赛。来自全县农村共50支代表队2000多人参加了比赛。通过这次大赛把正定的战鼓正式搬上了新农村群众文化的舞台。二是举办每年一次的民间文化艺术节,展示各级各类民间艺术,表彰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三是开展评选农村文艺家庭户,民间艺术带头人活动,由政府为正定文化传承人扬名正身,分别颁发“带徒传艺奖”“学艺有成奖”“优秀非遗传习带头人“等奖项。
2.组织有规律性的新农村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
加强科学研究,合理制定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规划,形成以集镇为中介的城市文化辐射区,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推动城乡文化均衡发展。同时要加强城乡互动,开展各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或者借助经济活动弘扬传统民间文化的活动,推进农村集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达到城市经济拉动农村文化发展的目的。
政府牵头,组织有规律性的新农村传统文化节庆活动,促进新农村民间文艺队伍的状大和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些年来,正定县坚持每年举办全县农村文艺汇演、全县中小学生文艺汇演、歌手大奖赛、全县书画美术大赛等各种文化赛事,连续举办了7届民间文化节,每年有40余支优秀民间花会、文艺表演队伍参加,节目荟萃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受到了广大市民广泛赞誉。尤其是“2010年元宵节河北省花会踩街启动仪式暨正定县第六届民间艺术节”,由河北省文化厅、石家庄市政府、正定县政府主办,在正定国际小商品市场广场隆重举行。此届艺术节以展现燕赵文化为依托,集萃了一批具有地道燕赵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除正定传统的民间花会表演之外,还特别邀请了河北沧州舞狮、昌黎地秧歌、保定寸跷、曲阳擎阁、吴桥杂技独轮车表演等共15支优秀民间花会、文艺表演队伍进行集中展演,内容丰富多样、节目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河北省民间艺术靓丽风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博得群众阵阵喝彩。通过这些群众性传统文化活动,不仅大大丰富了新农村广大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而且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教育事业,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带动新农村主导文化的发展
一方面,在农村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推广民间文化。
正定县多途径宣传推广民族民间文化,带动新农村主导文化的发展。一是举办全县性大规模的农村民间艺术展示活动。在每年的春节期间,全县各个乡镇村街上千名民间艺人,演出了《常山战鼓》《中幡》《二鬼摔跤》《车子旱船》《特色秧歌》等优秀民间艺术节目,将正定的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做了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展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二是组织新农村民间文艺队伍参赛,常山战鼓等优秀民间艺术在各种全国性大赛中多次获奖。常山战鼓于2010年3月参加了第五届石家庄市鼓王争霸赛暨中国北方鼓乐展示大会,被中国群文学会授予“金鼓王”称号。三是组织大型民间文化宣传推广活动。近几年县政府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了大型正定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活动,以此宣传和推广正定的新农村民族民间文化建设。在2009年迎国庆60华诞群众文化系列展演活动中,县政府在全县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2010年5月12日至18日赴上海参加了上海世博会河北演出周活动获得成功,为正定争得荣誉。2010年6月12日,正定县组织举办了主题为“非遗保护,人人参与”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营造人人了解、人人关注、人人保护“非遗”的社会氛围。四是利用现代媒体保护传承民间文化。2007年初开始,我县通过县电视台、政府网站、正定风采报等现代媒体开辟“正定故事”和“村名故事”、“正定文化”等专题栏目,定期向广大市民讲正定的民间故事、村名由来等传统文化。这些举措开辟了正定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广阔天地,新农村的农民文化艺人登上舞台,讲农民自己的故事,符合农民“口味”的新农村文化稳步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五是推动民间文化精品生产。重点打造常山战鼓、元杂剧《墙头马上》、柏棠竹马、三角村高跷、新城铺高照(中幡)、赵向荣剪纸等民间文化品牌。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组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建设民间文化艺术展馆(厅),对民间艺术表演队重新整合、编排、包装,提升其民间文化品牌,对民间文化特色村、民间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建立档案,颁发证书。
另一方面,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应开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乡土教材课。
民族文化进校园,民间艺人上讲台,是正定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特色。如正定教育部门聘请常山战鼓民间艺人进入校园开展教学,培训在校学生常山战鼓专业知识,组织实地教育教学。常山战鼓传承人被聘请组织弘文中学学生战鼓队,通过教学使弘文中学2000多学生都能进行一般战鼓演示,弘文中学战鼓队参加了国家、省、市战鼓表演和比赛。
这些行动弘扬了新农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改变了正定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的局面,同时促进了正定新农村民族文化的新发展。
四、新农村新气象: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与转换
1.新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保护应是开放式的,不是封闭式的
通过民间传统文化浓郁的民间特色和鲜明的地方风格装扮多彩的新农村,我们要让凝聚着祖辈们几百年的民族文化精神永不停滞地流传就必须保护优秀的民族文化,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文物,保护不是放到博物馆,它是活态的,应该放在民间。但保护它不等于“原封不动”,不是让它停留在原始的阶段而不发展,继承与发展并存,保存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格一定要原汁原味,但民间传统文化的技法、曲段、语言、格调等是可以发展的。多年来,民间艺人、文艺文化工作者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力求为新农村传统文化寻找一条可发展之路,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民族文化遗产是发展新农村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与转换
新农村建设把节日民俗文化活动作为新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来广泛开展,作为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展示和传承的载体,显示农村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并从传统的区域文化传播,追求到省外、国外展示。每到传统节日,新农村的农民击打战鼓、舞龙舞狮、踩高跷、荡旱船、讲故事、演戏调曲等,这些活动必将成为新农村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将对城乡文化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近几年来,国家重视新农村民间传统文化建设,农村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蒸蒸日上,各地区在打造传统文化品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传统文化产业。传统文化产业是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产业。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把具有民间特色的农村民间文艺、手工艺、民间习俗、餐饮等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正定县是一个地处平原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县,早就认识到民族文化遗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正定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在影视演艺业、文化旅游业、餐饮业等方面有成功的尝试,为我县非遗项目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既发展了文化产业又促进了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如正定东、西杨庄常山战鼓传承人和新城铺高照传承人已在当地办起了培训班,创建了“非遗传习所”,带动周边多个村庄的村民参加到此项活动中,共计500余人200余家庭参加了常山战鼓的全国比赛和商业性演出年达100多场,人均年创收5000余元,常山战鼓成为当地农民在传统的种养业之外的又一致富途径,作为正定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对提高非遗项目的知名度,推动产业经济的发展壮大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正定的文化产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有了良好的势头,一方面促使了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音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殿堂里的一朵奇葩。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告诉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名音乐文化的传播者,首先要做到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用自己的热情去感化学生,深入挖掘本地区、本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努力掌握民族音乐中各种艺术形式的风格特征以及它们所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力争用丰富多变的教学手段去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繁荣校园文化生活。因此,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财富来开拓学生的精神生活、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及音乐素养,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完善义务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为土生土长的思南人,开发、保护、推介、弘扬本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义不容辞。音乐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那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技巧仅凭教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学生很难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更不用说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再创作了。思南县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音乐艺术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特别是花灯曾多次亮相中央电视台,是思南人赖以生存的精神财富,是中华音乐文化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枝艳丽的奇葩。据初步统计,思南目前已收集到的民歌约有1000多首,民间器乐60余种,独奏、重奏、合奏乐曲百余种,歌舞24种,戏曲、曲艺11种,其中很多是集歌、舞、乐、说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别具一格、魅力无限。推介和传承本乡本土的民族民间文艺,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强烈的爱乡爱家之情,更可以陶冶情操,发展民族音乐,繁荣校园文化。
流淌在思南民间那些绚丽多彩的民族器乐和大批优秀的民族器乐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思南县少数民族热情豪迈,自信乐观,喜鼓乐、好吹奏,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丰富多彩。以鼓、钹、锣为代表的打击乐器,以唢呐为代表的吹奏乐器都是土家族、苗族所特有的器乐代表,也是民族音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活动也非常丰富,大型的就有20多种,其中以春节庆祝丰收为主。据史料记载,思南民间花灯音乐从唐代就开始发展,并代代相传,历史极为悠久,各种活动项目、节日内容都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充满人情事理、生活习俗、艺术特点和民族风情,别具情趣。这些均有助于繁荣校园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艺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如,在思南民族民间音乐中,能够把《风花雪月》这样具有美好意境和充满想象的音乐艺术,谱写成如此哀婉动听的乐曲来,实在是少有!关于风花雪月古人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而思南的《风花雪月》是什么呢?我们收集整理出思南版本的哀婉乐曲《风花雪月》:
关键词:民间艺术;文化;现状;发展对策
一、引言
历经千年的民间艺术文化以其本身独有的朴实纯净,火热向上的特点影响了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现今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们在逐渐适应社会进步的同时,生活方式也慢慢发生了改变,各种民间文化诸如年画,雕塑,剪纸,皮影等也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人们都忙于工作,没有空闲去静下心来欣赏民间文化,同时,信息科技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更加宽广丰富的平台,这也是民间文化逐渐没落的原因之一。下文主要讨论了当今社会的民间艺术境况以及如何改善这种现状。
二、民间艺术的现状
(一)民间艺术生存空间急剧萎缩
在科学技术并未如此先进的时代,人们生活的节奏属于一种缓慢悠闲的状态,那个时候人们的娱乐方式大多来自于民间艺术,空闲时候聚众去看剧团演出是很正常很普遍的事情。民间也有大量的以演出来传播文化的民间剧团,但是现今社会生活节奏的转变,使剧团的生存面临强大的压力,几乎很少的现代人愿意浪费工作后难得的闲暇去看剧团演出,剧团失去了观众,甚至连生计的维持都变得尤其困难,更别提其他的了,所以有很多的演员都不愿意继续演出下去,各种民族文化的传承成为难题,甚至有的已经濒临灭绝。
(二)很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濒临失传
很多的民间艺术都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的结果,凝聚了大多数人的智慧结晶,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必要性。但是现实生活中比如吴村鱼灯等民间艺术的继承人已经年过古稀,世代相传的技艺找不到适当的继承人,即将濒临灭绝。与此同时,社会上的民间艺术行业也都萎靡不振停滞不前。
(三)建设和开发新城市,破坏了民间艺术资源
长久流传下来的民间文化除了戏剧等非物质性遗产之外,还有类似于皮影戏,雕塑之类的有形物质性遗产。但是,由于整个社会对这类文化的不重视,在城市的开发建设中不可避免的对一些类似于根雕,石雕等的破坏,另外,不得不说的是,还有部分被利益冲昏头脑的商人利用民间艺术来谋取钱财,破坏了民间艺术的价值。
(四)缺乏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管理
就目前而言,整个社会对于民间艺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树立起保护民间艺术、保护文化财产的意识,同时,民间艺术的管理部门也受到经费等客观原因的限制,不能及时有效的对民间艺术实施保护措施,也不能利用现如今社会的现今手段来维护民间艺术,因此,这些部门只能对民间艺术的逐渐消亡束手无策。另一方面,对民间艺术的开发上也存在着各种或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导致民间艺术的后续进步成为难题。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历经时间的洗礼最终形成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每一种民间艺术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可以说时代的精华在民间艺术的灵魂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优秀的时代会孕育出优秀的作品,同时优秀的作品必有一个优秀的时代作为背景的原因。但是,纵观现实,民间文化没落消亡的现状触目惊心,所以,当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号召全社会都形成民间艺术的意识,同时建立起民间艺术会消亡的危机感。
三、民间艺术的发展对策
(一)制订民间艺术保护计划
从现实出发,站在民间艺术的角度,有关的管理部门充分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重要性,用专业的方式对民间艺术进行系统全面的档案统计,并研究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各级政府也要给予全面有力的支持,正确的保护民间艺术,使民间艺术得到继承和发扬。
(二)加强民间艺术的传承
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民间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刻意的为民间艺术培养优秀的继承人,另外,针对一些面临灭绝的民间艺术,要实行全面的保护,使他们得到有效的保存,鼓励年轻人从事民族艺术的行业,为民族艺术注入强有力的新鲜的血液,为民族艺术的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保护、改善民间艺术文化的生存环境
对民间艺术实施保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与此同时,还要培养民间艺术的抗打击能力,即寻找民间艺术在当代社会立稳脚跟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创新,但是,这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创新,在创新的同时,还要保留民间文化的根本。不要单纯的为了创新而创新,只有具有民间艺术最本真意义的创新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只有不断的探索民间艺术的改进方法,才能够使民间艺术得到更加有效的发展。
(四)树立全民保护民间艺术的意识
众所周知,民间艺术是千百年来人们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艺术结晶,所以,号召全民对民间艺术进行保护是十分必要的。以全民为基础,对民族文化进行宣传教育,使全民都充分了解到民间艺术的内涵,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重要性,在社会上形成全民学习民间艺术的热潮。
四、总结
艺术是无国界的,但凡艺术,都是属于民族的精华。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行之有效的发展民间艺术呢?最简单快捷且有效的方式就是动员全民,让更多的人认识民间艺术,懂得民间艺术的珍贵价值,只有这样,这门根植于民间的艺术才能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与流传。(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卢芳.试论民间艺术在当前环境下的生存与发展[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2]杨丽媪.民间艺术的困境与出路[J].中外文化交流,2008,(01).
[3]朱凌飞,王妤.艺术过程与社会变迁――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流变的人类学思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03).
从地方性知识的形成与构建方式的角度去创作民间美术,实现民间美术理论讲述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创作思路,因为绝大多数的民间美术均有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讲述民间美术与民间群体之间的种种情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添课堂的易懂性。
二、对美术教材的基本基础知识细致梳理
1.教师课前准备。教师应在课前树立让美术课堂中渗透进民间艺术的技巧和艺术理念。让学生对民间艺术作品产生一定的兴趣。所以,在美术课堂中需要美术教师通过报刊、网络、文献等方式搜集相关民间艺术资料,编辑专门的民间艺术介绍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艺术的创新性和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创新体验增加对民间艺术的了解。2.遵循《美术大纲》要求和命题“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原则。首先,我们应清楚民间艺术资源是学生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此外,学生也要自己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要把每一阶段复习的重要知识点写到笔记上。其次是提高悟性。美术基础知识记扎实之后,再结合学习加深对美术知识的运用和理解。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多举一些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例子,既渗透了民间艺术知识,又加深了艺术资源的理解,又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三、构建开放、综合的新型美术学科体系
我国目前在美术学科上对于民间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性。过去区域性的特定环境缺乏深度挖掘。为此,依托本土民间艺术资源有助于为民间艺术素材在大学生艺术教育中的教学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培养大学生对美的欣赏和判断能力。要充分运用各种资源真正建立起一个科学、完整并具有发展前景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体系。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学科教师要积极拓宽美术课程的内涵与外延,民间美术资源与其它学科的融会贯通,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还是对艺术教学的极好补充和完善。地方高校开展民间美术教学的主要途径应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多方位、多角度地寻求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控制作品的数量,提高对教材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
四、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是增加一些民间美术背景、民间美术作品欣赏的内容,讲解、评价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为学生提供校外民间美术实习基地,请民间工艺师跟学生进行零距离的谈话和交流,通过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取这些方法对民家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制,从而不断拓展实践技法表现;二是拓宽教材编写途径,借鉴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将民间美术家丰富的实践经验融入到教学之中。教材成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精神的重要载体,民间美术正是使这种文化与精神得以实现的载体。五、构建评估体系教学评价是对民间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要有一个与之相应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求新创意思维的发展。
总之,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高层次的人才素质要不断探索着民族化的现代艺术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美术教育的教育教学内容要凸显本土化和民族性,用自己的方式使我们的美术事业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并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仃.民间美术资源与民族绘画携起手来[M].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10):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