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村医疗发展现状范文

农村医疗发展现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村医疗发展现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村医疗发展现状

第1篇

关键词: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人力资源开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中图分类号:F2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2-0062-04

截至2005年,重庆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4.21%,属于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与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相比,重庆不仅总人口最多,而且农村人口数量位居四个直辖市之首,但农村人口质量却远远落后于其他三个直辖市。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就成为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其中,身体素质作为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的物质基础,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生活水平的高低和医疗卫生水平的高低上。前者可由食物消费支出、消费结构和营养状况直接反映;后者则由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平均预期寿命和死亡率的高低予以具体体现[1]。探讨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问题,对于重庆开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现状

1.1 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

1.1.1 农村医疗服务机构数量状况。从2000年至2005年,重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中,除了县及县以上的医院增加了80个以外(见表1),其余乡、村两级医疗服务机构数量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乡镇卫生院减少863个,减少了44.48%。这可能与行政机构的调整趋势有关,因为自2000年以来,重庆乃至全国大规模乡镇机构的撤销与合并带动了乡镇卫生院的撤销与合并,致使近年来乡镇卫生院的数量有所减少,但其均数基本保持稳定,每个乡镇基本上仍有一个卫生院。村级诊所、卫生保健室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石,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其数量五年来呈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共减少1 710个,减少了26.71%。从实际调查看,农村“一乡一院,一村一室”的基本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农村居民到达最近医疗点所需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比例高达36%,全市应就诊而未就诊人群中农村居民为44%,应住院而未住院的农村居民为52.5%。一些偏远地区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1.1.2 农村医疗服务机构床位数情况。除了数量之外,医疗服务机构的规模也很重要。衡量规模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医疗服务机构的床位数,这个参数对于考察医疗服务机构提供的住院服务能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05年,重庆县及县以上医院床位数比2000年增长1.15倍,但乡镇卫生院床位数比2000年减少了13.06%,村级诊所、卫生保健室的床位数不增也不减,处于停滞发展阶段。总体来看,重庆农村医疗机构床位数从2000年的65 666张下降到2005年的64 674张,净减少992张。其中,乡镇卫生院拥有的床位数仅为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数的25.16%,为县及县以上医院拥有床位数的36.57%(见表2);从医疗服务机构平均拥有床位数来看,2005年,县及县以上医院平均拥有床位123.22张;乡镇卫生院平均拥有床位15.1张。

根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年住院率为34‰,年住院天数为10.2天。这意味着每千农业人口年需住院床位数347张。照此测算,重庆的县医院每千农业人口床位数为0.46张,年床位数约为168张。如果扣除城市住院人口和一些慢性疾病长期住院患者所需床位数外,县医院目前拥有的床位数已无法正常应对当地农村居民的住院服务需要。而作为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龙头的县医院,其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配置又与它的重要地位极其不符合。据统计,重庆17家三甲医院中就有13家位于主城六区,高新医疗设备也主要集中于主城三甲医院。

1.1.3 农村医疗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状况。除了数量和规模外,农村三级医疗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村人口能否获得质量可靠的服务。首先,从村级医务人员的状况来看,从2000年到2005年村级医务人员在数量上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净增从业人员2 700人(见表3)。但是,与村级医务人员数量上的乐观

上升趋势相比,其执业素质却令人担忧。目前村级医务人员主要包括村医、村卫生员和接生员。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学历层次普遍较低,主要通过子承父业的方式学习医疗服务技术,能够提供的医疗服务水平十分有限。

其次,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状况也不容乐观。2000年到2005年,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数(包括执业医师、注册护士、检验人员、药剂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员)锐减6 707人,减少幅度为23.32%。2005年,每千农业人口拥有的乡镇卫生技术人员数仅为0.94个。根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39.5‰,这意味着每千农业人口中每两周就有约140人患病,如果全部到乡镇卫生院就诊,那么平均每天1个执业医师要接待病员数为10人[2]。事实上,乡镇卫生院除了诊疗以外,还担负着农村公共卫生、预防接种以及新农合的一些管理工作和一些住院服务等任务,因此其现有人力资源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学历和职称低问题在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也十分突出,如重庆市彭水县全部乡镇卫生院的396名工作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为0,这与目前全国医学高等院校的大量本科毕业生就业难又形成强烈反差。由于部分乡镇卫生院经营困难、政府投入不足,人员待遇较低,使得大量学历和职称较高的卫生技术人员流失较严重,其中大部分流入县级医疗机构,有些人员干脆另立门户自开诊所;同时,又有大量无学历人员和初级职称人员流入,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素质状况进一步下降。从而导致整个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可及性差、服务能力不强。调查显示,重庆市87.94%的乡镇卫生院不能开展上腹部手术,66.7%的乡镇卫生院不能开展下腹部手术,69.12%的乡镇卫生院不能开展剖宫产手术,31.11%的乡镇卫生院不具有平产接生能力。

最后,从县级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看,比乡镇卫生院情况稍好些。但是,2005年县医院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数只有3 952人,也仅占全市37 321个执业(助理)医师比例的10.59%,其从业素质可想而知,且不同区域县级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素质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

1.2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乡镇卫生院承担的诊疗人次高于医院承担的诊疗人次,健康检查人数也高于医院,但住院人数略低于医院。2005年,乡镇卫生院承担的诊疗人次与医院基本相当,健康检查人数和住院人数为医院的70.97%;住院人数为医院的52.14%。作为农村三级卫生网枢纽的乡镇卫生院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重庆的乡镇卫生院多数是在乡办乡管的体制下运行的,其卫生经费投入政策落实不到位,加之管理不善,导致其发展不景气。不少集体乡镇卫生院已经解体为个体经营[3]。

另一方面,村级卫生室在农村医疗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村落离县城或乡镇卫生院路程较远的情况下,农民生了病,一般不会专程去医院看病,而是主要选择直接到村卫生室就医。一则较为方便,二则可以节省医疗费用。但是,村卫生室作为重庆农村三级卫生网的网底,事实上绝大多数已名存实亡,变为个体行医。三级卫生网底的破裂,严重影响了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任务的落实,致使农村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工作难以开展,公共卫生问题突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未来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形式。但是,目前重庆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在试点阶段,覆盖面较小。到2006年底,试点区县已增加到16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700万人[4],约占全市农村居民人数的1/3。同时,由于资金筹集方式及运行管理模式还不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缓解农民的医疗负担,提高农村的医疗服务水平方面作用还不十分明显。

1.3 农村医疗卫生投入严重不足

重庆市各级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尚未达成共识,国家制定的某些卫生经济政策不能兑现,致使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部分地区对农村卫生投入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还有所减少。例如:万州区2002年农村卫生投入经费由2001年的547.21万元下降到511.37万元,下降6.55%;铜梁县2003年总投入仅315万元,人均3.91元,大大低于全市人均21.39元的水平;2004年在此基础上还略有下降,总投入274万元,人均3.39元;同时,应由县财政配套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也未到位。绝大多数农村卫生院成为自收自支单位,医疗卫生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1.4 医疗费用高,农民负担重

据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重庆市城市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629.32元,比2000年增长了1.5倍,年均增幅为16.5%,超过可支配收入10.6%的增长幅度;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2005年比2000年增长了2.07倍,年均增幅为15.68%,大大超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7.83%的增长幅度(见表4)。由此看出,一方面农村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而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支出增长幅度却高于城市居民家庭。农村医疗保健支出的增长,并不意味着重庆农村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支出能力的提高,而主要是由于医疗保健服务价格的提高所致。据璧山县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0年人均医疗费用支出为13元,到2004年人均医疗费用支出已达87.45元,是2000年的近7倍,而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了32.6%。因此,很多农民患病后经济负担加重,只能靠借钱或变卖家产来看病,所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又非常普遍。例如:在奉节县20.03万建卡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就有67 313人,占33.6%。

2.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对策

2.1 加大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适当调整投入方向

农村医疗卫生实际上是一种公共产品,政府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应当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农村医疗卫生经费刚性增长的机制,进一步明确农村医疗卫生投入的增长幅度,确保各级政府每年用于农村医疗卫生的经费高于同期财政支出的幅度。鉴于目前重庆市各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公共财政实力悬殊、部分区县财政支持困难的情况,可以考虑由市级财政承担主要责任,优先、重点支持一些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县。如可以重庆“两翼”为主,选择城口、巫溪、巫山以及秀山、酉阳等县进行重点投入、重点发展,确实保障这些困难地区的每一个农民都能平等地享有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权利。

另外,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方向可以作适当调整,一方面财政投入的重点应当从治疗领域逐步转到预防领域。在适当的时候,政府应当通过立法的形式将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纳入财政预算范畴,遵循公共财政的原则把财政支持的重点调整到支持农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等方面来;另一方面财政投入的重点应从城市中心医疗机构为主转向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为主[5]。

2.2 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针对农村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现状,必须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努力发挥农村卫生网络的整体优势。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农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基层转诊、急救和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的责任,应该统筹规划、加强建设,避免资源浪费;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部分公共卫生行政管理职能。因此,要着力调整好布局,采取“撤、转、并”的形式实现乡镇卫生院的资源优化和重组。同时要改革现行的乡镇卫生院行政管理体制,由乡办乡管体制改为统一由县级人民政府管理,其经费、人员、业务等统一归口到县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经费指标上划到县级财政预算。村级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卫生网的网底,点最多、面最广,与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但条件最为简陋。所以应该实行县、乡、村三级财政按比例共同分担的机制,为村级卫生室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改变目前村级卫生室主要由个体行医的局面,使村级卫生室纳入政府公共产品服务范畴,提高社会公共福利覆盖农村的比例。

2.3 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2005年,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共计78 780人,其中县及县以上占49%,乡镇卫生院占27%,村级卫生室占14%。从所有农村医疗卫生从业人员情况来看,整体素质不高,而且越到基层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医疗技术等越差。因此,应该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整体发展的高度,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地选派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从业人员分别到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卫生学校、重庆药剂学校等医学专门学校或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二院等市内著名大医院,接受正规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训。其中,尤其不能忽视对村级卫生室从业人员的培训。他们中大多数是当地的“土医生”,虽然学历不高,但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摸索,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行医经验,在当地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望。因此,可以考虑通过正规培训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他们科学行医的水平。

除了对在岗从业人员加大培训力度以外,还可以借鉴“大学生支教”的形式,开展“优秀大学生支医”活动,进一步带动农村医疗服务水平的发展。同时,应大胆引进学历较高的医学专业优秀毕业生。区县人事局、区县财政应出台相应的特殊政策,重点引导大专以上医学专门人才向农村乡镇卫生院或者村级卫生室流动,以充实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岗位,提高整个农村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素质。

2.4 继续推进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农村卫生服务需求增加

重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情况表明,这项制度对于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还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力争到2010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重庆39个区县,覆盖全市农村居民的目标。同时,要积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解决这项制度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从重庆试点区县存在的问题来看,今后要着力改革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以下几个方面:

2.4.1 把基本目标定位从“保大病”改为“保障基本医疗需求”。

由于重大疾病和住院医疗服务发生的几率较小,因此,现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大病为主”的保障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它并不能真正解决大多数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在农村的现实生活中,真正影响农村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农民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会住院治疗的。但是按目前的规则,花不起住院费、无钱继续看病的人又不能报销,所以这部分人又很难从新型合作医疗中得到实惠,最终导致新型合作医疗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因缺钱造成的看病难问题。由此看出,以“保大病”为基本目标定位的新型合作医疗实际上放弃了对大多数人基本医疗需求的保障,也难以回避“小病大医”的道德风险。所以,应该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目标定位为“以保障农民基本医疗需求为主”。

2.4.2 把农村部分最贫困群体承担的个人缴费改由政府承担。

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原则,农民自愿参加并需要按年度缴纳费用。医疗帮助需求迫切同时也是最贫困的群体,必然出现因缴费能力限制而无法持续参加的问题。这种状况不仅导致这部分人口无法受益,而且还会造成逆向转移支付。因为农村中相对富裕的群体更有能力缴费,也就更有可能享受政府提供的补贴以及相应的医疗保障。这样客观上就形成了富人有保障,穷人越穷越没有保障,违背了社会保障应对贫困者转移支付的基本原则。所以,根据重庆目前还有50万最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市政府可以考虑从市财政中每年拿出500万元,重点解决这部分贫困农民每人每年10元的个人缴费问题,使贫困人口从新型合作医疗中真正受益,实现社会保障公平。

2.4.3 适当提高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的补助标准。

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的补助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10元提高到20元;重庆市政府和区县政府对农民的补助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10元提高到15元,2007年起提高到20元。按照制度规定,中央和市级财政筹资的合作医疗资金补贴,多由定点医疗机构用于大病住院统筹。而用于门诊报销的农民缴费构成的个人基本账户“仅够看一次感冒”,难以起到医疗保障的作用。因此,应该适当提高市级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可以考虑中央和市级财政以1∶2的比例进行筹资,加大市级财政对参合农民的支持力度。同时,可以考虑把市级财政支持的资金中的50%纳入农民合作医疗个人基本账户,解决部分农民日常看病的问题。

3.对重庆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中农村医疗服务问题的一点思考

2007年6月7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试验区的改革担负着为全国统筹城乡改革探索道路的重大任务,它既要有坚实的理论支撑,又需要体现很强的现实操作性。

在2007年11月出台的《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意见》中提出了今后5年(到2012)改革试验的阶段性主要任务是:要推进行政管理、城乡规划、土地管理、公共财政、金融服务、社会管理六项制度改革形成综合配套效应;抓住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安居扶持、社保解忧、服务均衡、转户进城六个关键环节建立农民工有序转移通道;着力在发展经济增加非农产业就业岗位、扶持有条件的农民工转化、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方面改革创新。同时,必须坚守耕地保护、粮食生产、生态环保、群众权益保护四条底线,以控制改革试验的风险。

根据改革试验目标,目前重庆统筹城乡的一个首要突破口就是要推进农村居民进城,实现农民变市民的身份转换。由于统筹城乡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因此,重庆市采取了先在九龙坡区试点,再在全市推广的做法。重庆市九龙坡区改革试验的主要精神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具体办法是用宅基地交换城市住房、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换社会保障福利。因此,在九龙坡区试点范围内,凡是有稳定的非农收入来源的农户,如果自愿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经申请审核,可登记变更农村户口为城市户口,同时获得宅基地和承包地的一次性经济补偿,并在城市安置方面获得一定的优惠。农民转为市民后的宅基地划入区统一土地储备库,退出的承包地由各镇土地流转中心统一登记造册,由各村土地流转服务站统一管理和经营。农民变市民人员在子女上学、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权利;同时退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后仍享有退出时集体资产的分配权利。

从九龙坡区改革试点的经验和重庆的改革思路来看,未来重庆农村医疗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通过农民变市民,将进城农民全部纳入城市医疗服务范畴,让进城农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以达到通过减少农民,致富农民,提高农村医疗资源承载水平的目的。根据《重庆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到2020年,重庆的城市化率将由2005年的45%提高到70%,有800万左右(占现有农村人口近三分之一)的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镇。到那时,农村医疗服务资源的人均可及性将大大增强,医疗服务状况也将得到较大的改善。

但是,由于重庆成为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的时间还很短,一切路子都还在探索之中。特别是对统筹农村医疗服务方面的做法,还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比如800万农民变市民后,城市的医疗服务资源能否合理承载?鼓励部分有能力的农民进城落户后,农村会不会进一步“空心化”,农村医疗服务机构如何生存?只考虑将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市统一的医疗服务范畴,而较少考虑如何通过城市支援农村提高大多数农村人口医疗服务质量问题,是否会带来事实上的不公平,从而有违统筹城乡改革的初衷?……

基金项目:重庆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6-JJ25)。

参考文献:

[1]张晓梅.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J].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37-38.

[2]顾昕,方黎明.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能力建设与新型合作医疗运行[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65-66.

[3]黄泓.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现状与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1):36-39.

[4]合作医疗动态[EB/OL].http//cqwsj.省略.

[5]瞿振元,李小云,王秀清.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22-325.

第2篇

1.固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运行情况

1.1参合情况

2013年全县应参合农民为133892人,实际参合132821人,其中自费118687人,民政支助14129,全费缴纳5人,参合率99.2%。

1.2基金筹集到位情况

2013年参合农民人均筹资378元(筹资分别为:个人70元、县财政37元、市财政38元、自治区财政46元、中央财政188元),共筹集基金为5033.9万元。

1.3就医补偿运行情况分析对比

普通门诊 27803人,补偿 70.56万;特殊慢性病门诊 1794 人(次),医药费总额51.2万元,补偿39.7万元;住院正常分娩337人,医药费总额89.26万元,尿毒症门诊透析57人,医药费总额11.7万元,单病种付费121人(次),医药费总额89.26万,补偿29万元。

一般住院9542人(次),医药费总额7229.6万元,补偿3066.3万元。

镇级医疗机构住院1693人(次),占住院人数的17.7 %,医药费240.56万元,占住院医药费总额的3.3%,次均住院费用为1421元,补偿大病统筹金201.8万元,占住院补偿金的6.57%,次均补偿1192元。

县级医疗机构住院1389人(次),占住院人数的14.6%,医药费459.22 万元,占住院医药费总额的6.3%,次均住院费用为3306元,补偿263.12万元,占住院补偿金的8.6%,次均补偿1894元。

县外医疗机构住院6460人(次),占住院人数的 67.7%,医药费6529.82万元,占住院医药费总额的90.4 %,次均住院费用为10108元,补偿2601.38万元,占住院补偿金的 84.83%,次均补偿4040元。

2.固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存在问题

(1)宣传工作存在不到位情况,基金征收难度大成本,好多外出务工人员与家乡失去联系,不知道新农合政策和缴费时间,有些年轻力壮的农民存在一定侥幸心理,不愿参加新农合认为自己年轻不会得病,白交冤枉钱,同时各乡镇投入大量的人力进村入户安排筹资工作,增加了新农合筹资成本。

(2)部分参合农民认为报销程序比较繁琐,补新农合偿款领取时间比较长。由于新农合管理机构对非定点医疗机构的发票审核比较严格,部分定点医疗机构没有配备即时兑付所需的设备,再加上部分农民对新农合的报销程序不是非常了解,致使参合农民报销医疗费用往往不是一两次就能完成的。

(3)人员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新农合工作人员与工作量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凸显,特别是镇合管办工作人员调整频繁,造成工作不熟悉,参合信息采集错误率高,给参合农民办理报销补偿带来诸多不便;新农合制度与医疗救助衔接不够好,原因是新农合采取一年一度限时缴费,民政支助对象是动态管理,当年系统内民政支助对象为上年度享受民政支助的人员,所以造成当年纳入民政支助的参合农民不能享受新农合提高补偿。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监管不到。部分定点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随意放宽新农合病人住院标准。部分定点医疗机构未认真落实各项住院管理制度,存在挂床现象。有些医生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乱开药,开人情方、大处方及超标准出院带药,住院费用的过快增长,一方面使农民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补偿客观上打了折扣,另一方面也使政府通过增加财政补贴来减轻农民医疗负担的目的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5)2013年乡镇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85%,住院率为17.7%,县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75%,住院率为14.6%,县外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55%,而住院率为67.7%,报销比例高的反而住院的人少,这说明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有待于提高。

3.对策和建议

(1)在对全县农民进行宣传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培训把相关部门领导、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变成新农合工作的宣传者、动员者,利用农民返乡过年、春耕、秋收时节积极开展应急宣,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对新农合制度进行宣传,使广大农民对新农合制度有充分的认识。采取大厅集中征缴和上门征缴相结合,集中收缴与群众提前预缴相结合,贫困人、残疾人的参保与民政、残联救济补助相结合等方法,广开筹资渠道。

(2)要简化报销程序,缩短报销时间,在辖区内定点医院机构住院的参合农民,在办理出院缴费手续时可直接享受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无需缴纳合作医疗应补助部分的费用,只需缴纳个人负担部分的医疗费用,该制度使住院的参合农民得到了很大便利,确保他们及时受益。

(3)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力度,定编定岗,提高人员的工作水平,切实做好参合人员信息采集工作,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和完整,做好新农合制度与医疗救助衔接工作,及时更新系统内的民政救助对象,使民政支助对象及时享受新农合提高补偿标准,得到真正的实惠。

(4)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确定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准入、退出制度,要制定好新农合基本用药和诊疗服务管理目录,严格规定目录外药品和诊疗费用占住院总费用的比例,努力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防止乱收费、不合理用药、重复用药检查等一些不正当的医疗行为侵蚀了新农合健康成长的基石。

第3篇

关键词:新农合;覆盖范围;基金管理机制

一、新农合制度的发展以及基金管理机制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原有的集体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曾惠及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合作医疗制度迅速衰落,仅在少数地区得以残存。原有的农村卫生服务系统不再能够满足农村居民的健康需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陷入生存困境。

面对如此严峻的农村卫生形势,党和政府一度为改善农村卫生工作进行了相关探索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试图重建和恢复农村合作医疗。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这项制度的重建始终是步履维艰、收效甚微,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也始终未能得到根本改善,与此同时,广大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却日益突出,其医疗保障问题亟待解决。

2003年以来,按照中央部署,各级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新农合试点工作。到2010年,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继续发展和完善,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的达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保障,使得长久以来困扰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得以初步解决,大大缓解了农民看不起病的压力,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农村的卫生事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新农合的基金管理环节是新农合的供血环节,管好、用好新农合基金,充分发挥基金效益,搞好搞活这条新农合的供血通道,就能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充满活力,更好的为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是巩固和发展新农合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

现行的新农合基金管理主要采用三种模式,即分别由卫生、社保部门和商业保险公司来经办基金补偿业务。

我国绝大多数新农合试点县市都是由政府来组织筹资、财政部门管理资金,定点医院提供医疗服务,设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新农合管理办公室负责医疗补偿款的支付及审核,可称其为“卫生部门主管模式”。据卫生部门统计,全国采用这种管理模式的县市比例为94%。由卫生部门来对新农合行使行政主管职能,这种“上下一体”的模式便于上级部门的管理、各项政策的落实和信息沟通。卫生部门既管理合作医疗,同时又对医疗机构进行监管,综合运用行政和经济手段,在规范医疗机构行为和控制医疗费用方面具有优势。但同时这种管理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而同样也是由政府来组织筹资、财政部门管理资金,定点医院提供医疗服务,与多数新农合试点县市所不同的是,一小部分地区把新农合管理办公室设在了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而河南省新乡县创新的实行各县区政府拿出新农合基金总额的1%,购买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服务,由其承担新农合基金支付业务,新农合管理办公室专门从事对定点医院的医疗服务及保险公司的支付服务进行监管。

二、新农合制度面临的问题和弊端

在充分肯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成效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制度的实践存在很多问题和弊端,如宣传不够深入、农民对制度的认识不够到位、受益面和保障水平不够高、补偿范围有限、补偿标准较低、理赔程序繁琐、社会满意度不够高、具体制度运行中基金的管理机制存在种种弊端等方面。

其中基金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一是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医疗机构没有严格执行诊疗规范,过度放宽住院标准,将门诊转化为住院,导致住院率上涨过快。部分医疗机构存在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治疗现象,导致部分基金低效使用并加重了参合患者的经济负担。二是基金出现透支,产生潜在风险。据了解,2009年,部分地方新农合基金透支占年度总支出的比例已超过15%。有的因基金透支而动用风险基金,导致基金抗风险能力减弱。三是部分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强,医疗水平不高。有些定点医疗机构特别是偏远山区小镇的医疗机构设施陈旧,医技人才匮乏,导致“小病当成大病治,大病不能就近治”,增加了基金支出。不能满足新农合医疗服务需求。四是新农合基金对患重大疾病特别是进行转诊治疗的参合患者补偿比例偏低、保障水平有限。

三、新农合管理中资金筹集与安全运行体制建设建议

1.在重复参保方面应扩大信息的共享范围

在新农合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部分人员既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又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情况。按照国家的政策,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系统以及城镇居民医疗系统中对于每一个参保者政府都有相应的补助,但是重复参保并不会给参保者带来更多的收益,因为医院只可能开出一张费用单,报销的话也就只能报一次,无非是哪里报的多去哪里报。但是从社会资源方面考虑,政府给重复参保的人补助了两次,对社会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重复参保主要集中在两部分群体,未办理户口迁出手续的农村户口大学生以及外出打工的农民参加所在地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这在政策上是允许的。这部分人群的年龄多集中在20岁到40岁,是属于低患病人群,又增加了基金本身抗风险的能力,所以将这部分人群划分到哪一个系统对基金安全都是有利的,当然哪个也不愿意失去这一部分群体。

存在重复参保的原因有:一是政策的不完善,这两部分群体重复参保不能算是违规。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中规定允许在城镇上学的学生以及当地打工的农民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这就是政策的重叠造成的。另一个原因是信息系统统筹水平,即是在两个系统中不能实现部分信息的共享,各自在各自的领域按照各自的办法实行,互相之间没有联系,当然就不知道哪些用户是否参加了其他类型的社会医疗保险

针对该问题产生的原因考虑解决问题的建议:建立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保两大系统的部分统筹,即在参保的人员信息方面实现共享,可以与公安局的人员身份系统建立联系,这样就可及时发现一个人是否以及在哪里参加有何种类型的社会保险,有效避免重复。

2.统一基金管理部门,降低行政成本

新农合基金运行具体事务方面工作内容,是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来管理,行政方面设有新型农新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其下属机构由于地方性的原因被设置在不同的机构,有的是在卫生部门,有的是在人保部门,这样不同的职责划分为全国的统一管理带来了不便,徒增很多成本,这里建议由卫生部门统一管理。

由卫生部门管理的优势也就是内行人管理相对于外行人管理的优势,卫生部门对于医疗机构的内部运作更为清楚,包括医生的用药,治疗程序是很了解,并且可以有效的依据如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对医疗机构及其相关人员进行管理,并可直接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约束医疗机构。与其他部门相比确实更有优势。

3.加大宣传力度,促进门诊统筹向好的方向发展

大多数农民对于门诊报销制度并不是很了解,在生小病的时候不会选择到正规定点医疗机构,而是自己买药或者到附近的私人诊所,普遍认为到村卫生室或者镇卫生院看病花销会很大。总结起来,门诊统筹的实施还是反映出一些问题:部分农民不了解门诊报销具体是怎样的,都只是知道住院的话可以得到适当报销,但是生小病的处理办法就不会选择去看门诊了,而是自己买点药应对。即使是一些知道门诊统筹的也很少去。

第4篇

关键词:农村医疗;“支医”政策;解决策略

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绩,从1959年的正式确立到1980年,我国有90%的行政村(生产大队)实行合作医疗,形成了县、公社和生产大队完善的三级预防保健网,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的医疗模式。世界卫生组织也曾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中国用20%的卫生资源解决了80%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同时认为,合作医疗是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并积极向发展中国家推荐中国的农村卫生工作经验。[1]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曾经发挥积极作用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萎缩解体,农村医疗陷于多重困境,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缺失,农民医疗负担沉重,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突出。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无论是医疗保障制度本身,还是在相关制度之间进行比较,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非均衡状态,已经使在特定历史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医疗保障举步维艰。同时农民也完全陷入了看病难、看病贵、从而放弃就医的境地。但是近几年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医疗改革优惠政策。例如:增大农村医疗报销的比例,大病免费看政策等等。随着政策的出台,农村的医疗状况有所缓解,但是由于地区之间发展水平不一致,我国东西之间也显现出较大的差距。西部经济发展相对于东部较落后,农村的医疗状况相比东部也不完善。

农村医疗现状调查

针对于西部的医疗状况,我们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走访。今年5月我们同学组织了一次社会调查针对榆中县和平镇的农村医疗状况。我们随机对20个村进行了调查,在这其中只有五个村具有相对来说可以的村卫生室,占比例为25%。这些村卫生所也只能解决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大多村子,如果出现生病的情况都会选择去镇里。有些村子的卫生所有医生但是没有药,只能医生开出药方再到城里去买。其中有7个村子村委会有专门的卫生室,但是没有医生。虽然国家一直鼓励大医院里的医生下乡进行支医。但是从当地的调查中得知大多是没有很好的医疗设备,而且没有相关的待遇作保证大多数留不住医生。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鼓励城市大医院的医生到乡村开展义诊,但是就我们了解到的情况而言,下乡义诊都是有针对性的疾病,比如妇科病,高血压,进行体验等等。但是在看完病之后他们就走了,他们只是诊断并没有开出药方或者说直接带上部分药品帮助村民解决病痛。就我们实际走访的这些村子来看,这类的活动并没有起到实质有效的作用。而且有好多村子距离县城很远,因为甘肃地形的原因大多村子都是在山半腰或者是山沟里,因此要想进城看病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支医”政策了解度的调查

“支医”政策是在2005 年 6 月29 日, 中办、国办制定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8 部门在总结经验、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制定下发了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文件,的情况下出台的。甘肃从2006年开始连续5年计划每年招募 1000 名高校毕业生, 安排到农村基层从事 2 至 3 年的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甘肃省人事厅还出台优惠措施, 其中原服务单位有职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 应优先考虑接收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支医”的政策目标群体是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其目的是在改善农村医疗状况的同时解决越来越严重的就业压力。2014年5月我们对兰州的医学院的200名在校大四的大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支医政策了解的仅占5%,有下乡医院意愿的占30%,而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是城市户口的愿意下乡的比例更少。在调查中也发现在校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其实并不适合直接下。这些学生经验还相对比较少,对各种医疗器械的以来比较大,而且受专业的影响都是有侧重的。但是在农村需要的确实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医生,农村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而且病种繁杂这就对医生经验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

农村医疗问题的解决策略

(1)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医疗的财政投入、利用转移支付等方式来完善农村基本医疗服务硬件以及软件设施。虽然现在国家出台了农合作医疗政策,报销的比例在不断的增大,但是就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现状,国家应该增加对农村医疗的硬件的投入来改善西部农村医疗的现状。

(2)完善医生下乡制度,让大医院的医生能够轮流下乡进行坐诊。同时改变下乡义诊的形式和模式。将实惠切切实实送到百姓的家门口,切实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3)完善医疗政策,切实服务农民。国家应多方位考虑、简化报销审批程序、完善医疗政策,给广大农民提供尽可能多的方便与优惠。西部的农村大多交通不便,而且有些文化程度相对比较低,报销的繁琐程序给他们带了很大的麻烦。

(4)增强宣传力度,防止理解模糊。国家应加强“新农合“宣传力度,让农民真正了解参与新农合的好处,了解优惠政策,明确优惠范围,以免造成对政策理解模糊,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5)加强公共卫生保健工作。大家都知道“预防“相比“治疗”所具有的优势,应把农村医疗保健当成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来抓,医疗保健具有投资少、效益高的优点,这样,既可以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也可以减少政府的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树立医疗保健意识,是政府部门应长期坚持的一项主要职责,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农民患病的机率,完备医疗保障政策。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1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投资于健康[M]1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2]潘寄青.苏超. 汪宗林. 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角度对我国农村医疗改革的思考.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 5.

[3]胡善联.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状况与评价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8,(2):26-27.

[4]虞仁和,胡明,孙振球.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现状[J].实用预防医学,2010,(4):820-824.

第5篇

摘要:我国农村医疗保持通常都比较落后,农民的总体收入较低,很多农民家庭都具有“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国家政府和党针对农村医疗保障的实际情况,在2003年开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的试点工作,至今已过去了十二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在这十二年时间内快速的发展,全面改善了我国农村医疗的环境。本文主要从客观角度分析了商业保险在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 :商业保险 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管理优势

国家政府针对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在2003年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至今已过去十二年,在这十二年时间内农村合作医疗模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阻碍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的发展,对我国农村居民的卫生医疗环境造成危害。

一、新型农村医疗合作的发展现状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农村开始实行,过去的集体经济形势逐渐开始瓦解,原有的合作医疗模式由于制度问题无法再执行下去,农民失去了医疗服务的保障。在1980年我国还有70.2%的农村有合作医疗,但是到了1990年这一年全国具有合作医疗报站的农村只占总体的3.9%。在这一段时期内我国多数农村家庭因病致贫,据不完全统计调查一些农村因病致贫的人数占村庄总人数的88%,那段时间的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在2002年10月我国政府为了改善农村卫生医疗的困境,提出“要创建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且确定了农村合理医疗制度的相关方针,次年,我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财政部和农业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试点工作。三年之后,随着《关于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的出台,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2008年该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全覆盖试点。到现在全国参与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了8.55亿,参合率提升到了97%。

二、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1.不利于吸引农村参加保险。由于一些商业保险公司缺乏较高的公信度,再加上社会上一些对商业保险企业的非议,让商业保险得不到农民的信任,部分参与商业保险合作的农民对保险企业的操作存在疑虑,从而大大降低了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医疗合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商业保险在农村医疗合作中的工作。

2.受到政府管理费用的影响。例如,农村政府支付管理费的委托合同管理模式的前提就是要政府定期支付全额的管理费用,不然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工作就难以展开。政府以委托合同的方式托付商业保险企业开展运行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政府所支付的管理费用难以准时到位,因此,支付费用是否能够及时到位是开展相关业务的主要条件。如果政府的费用不能够及时到位,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农村合作医疗的工作进度。

3.不利于商业保险在农村医疗合作中的长期持续发展。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商业保险与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但是以现在的合作模式,给商业保险企业留下的盈利空间非常之小,一些中小型的商业保险企业甚至会出现亏损的现象。所以,在新农合中引进商业保险,并且还要保证新农合基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让商业保险企业还要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这种情况还得不到有效的证实,需要长时间观察。

三、促进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医疗合作的有效措施

1.地方政府和监管机构要制定相关的政策规定。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业务的税收支持法案,点明商业保险企业在新农合中的位置,创建定时更新的厘定费率的制度,为商业保险企业开展工作营造一个优良的环境。

2.推算出新型农村医疗合作的费用,同时保证费用及时到位。根据现有的人均医疗保险数额,再结合商业保险的相关信息,推算出新型农村医疗合作所需的相关费用,这项费用的推算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同时当地的政府单位和监督机构一定要保证经费及时到位。

3.全面提升专业服务的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商业保险公司应该注重新型农村医疗合作的特点,注重加强信息管理、客户维护、基金完整和医疗风险控制这几个方面的管理力度,优化传统的理赔流程,增强医疗服务的效率。

所述,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无疑是一种多元化商业发展的体现,在提升我国农村卫生医疗环节的同时,还促进了我国商业保险多途径的发展,盘活了我国的保险市场。

参考文献

[1]隋宇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商业保险合作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2]魏波.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第6篇

总结国外罕见病医疗保险制度以及罕用药管理制度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为我国罕见病医疗保障提供参考和建议

>> 从国外医疗保险制度看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现状研究 浅谈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国外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启示 国外医疗保险制度及给予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借鉴 《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问答 《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出台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刍议 胜利油田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河北省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现状分析 破解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难题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探析 新旧医疗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 日本医疗保险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关于完善军人医疗保险制度的构想 建立中国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思考 重庆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比较 建立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8]Orphan drugs[EB/OL].http://tga.gov.au/orphandrugs#summaryi.

[9]Simerka P,EurLEX A.Council recommendation of 8 June 2009 on an action in the field of rare diseases[EB/OL].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

[10]何江江,张崖冰,夏苏建等.欧盟罕见病保障体系及启示[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2,5(7):5259.

[11]胡娟娟,罗安琪.国际罕见病药品医疗保险状况分析[C].2012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十二五”医药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406411.

[12]钟军,郜文,霍记平,等.罕见病医疗保障的国际比较研究[J].药品评价,2014,(6).

[13]陈昕,王英晓.中美罕见病与罕用药政府研发投入项目的现状分析[C].2013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13:320329.

[14]刘欢.罕见病2013年有望纳入医保报销目录[N].北京日报:20120727.

[15]丁锦希,季娜,白庚亮.我国罕见病用药市场保障政策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2,43(11):959964.

第7篇

关键词:农村;传染病防治;管理

【中图分类号】R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5-0041-01

在传染病发展史上,一些烈性传染病如天花、霍乱等曾流行十分猖獗并造成重大灾难。在当前,鼠疫有进入活跃期的趋势,毗邻地区霍乱时有流行,结核病也“卷土重来”,AIDS有蔓延之势。有些急慢性传染病,如伤寒。疟疾、白喉、血吸虫病、黑热病等在我国城乡亦曾广泛流行,再加之农村医疗条件相对简单,防护力量相对薄弱,给广大农民造成严重威胁。如何加强农村传染病防治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卫生事业建设的重要问题。

1 农村传染病防治管理必要性分析

传染病自发现以来,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在大力开展卫生防治工作的情况下,很多传染病已经得到了控制和消除。但是,我国面临的传染病形势依然很严峻。有些传染病,例如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肾综合征出血热等仍然广泛存在。另外,传染病病谱正在改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这些新出现的传染病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传染病防治工作面临着比过去更为严峻的形势。

我国是农业大国,生活在农村的人口占全国比重近70%。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由于农村人群的经济、生活条件相对较低,加之卫生知识的贫乏和部分生活习惯的不科学,使农村传染病的流行几率加大。例如,一种急性的,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疾病发生,但是广大农民群众因为医疗知识的缺乏,很难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自然免疫力的缺乏又雪上加霜,很容易致使农村的一场疾病灾难发生。传染病直接损害的是人们的健康,同时也损害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传染病的防治,医生是疫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也是传染病诊断和治疗的负责人。但是农村医疗基础相对薄弱,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还很低,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医疗废物处理没有按照规定等问题还是很普遍,总体来讲传染病防治的相关意识不足。

2农村传染病防治管理措施分析

2.1 财政投入保障医疗条件提高:虽然今年了国家财政给予农民一定的医疗保障,但是和城市地区相比,投入还不够多,总体来讲,政府、社会在医疗卫生方面投入总费用比例在逐年下降,而农民个人所占的医疗费用负担的逐年上升。经济条件的限制,使一部分农民放弃医疗保险,能忍耐就不治病的现象普遍,加之城乡人口流动愈加频繁,一旦农村传染病暴发,将直接威胁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在财政投入上,针对卫生资源的配置,应尽量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重点加大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使农民有病放心医,有病敢于医。

2.2 加大对农村医疗资源的配置:农村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医疗资源的分布相对不均,城市医疗人员相对拥挤,而乡村医疗人员却相对缺乏。农村医疗队伍的缺少,使传染病诊治链条出现断裂,无法建立一个相对健全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和检测系统。所以国家要提升农村医疗人员待遇,将医疗队伍吸入到农村医疗队伍中去。社会也要大力呼吁,召唤医疗相关人员加入到建设农村的大潮中。其次,医疗器械和条件的简陋也使传染病的及早诊断和治疗受到限制,条件限制使一些疾病只能依靠病史和症状,而不能得出明确诊断,很容易造成传染病的漏诊而出现严重后果,所以国家和社会要加大对农村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农村医疗条件,加强农村传染病的防治管理。

2.3 加强预防 积极上报:对于传染病的易感人群,要进行预防接种或者采取其他的干预措施以预防传染病发生。对于传染病的控制,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凡是和传染病密切接触过的健康人,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对的防疫措施。对于一些易发于动物的传染病,要对其采取隔离治疗措施。这是对传染源的管理措施。

对于切断传播途径,要呼吁广大农民群众共同行动消灭环境中存在的病原体。对已经爆发的传染病,医疗卫生人员应积极配合当地政府进行防治,切断传播途径。需要进行疫区封锁的地区,要对出入疫区的交通工具、屋子以及人员进行卫生检疫,预防传染区域扩散。

2.4 做好宣传 群防群控:传染病的防治是全社会都要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其疫情报告和防治工作室医生的职责,关乎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卫生部门要利用一切途径,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争取社会和各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加强广大农民群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初步了解。只有广大人民一起参与到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去,才能从根本上减轻传染病的危害,减少人民的痛苦和社会的负担。

3 小结

在医疗条件逐渐普及的今天,农村依然存在医疗条件不足的现象,传染病疾病谱的改变使农村传染病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在坚持贯彻“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方针下,还要切实落实“三级预防”措施,加大传染病宣传力度,增强对农村的医疗投入和资源配置,才能最终达到控制或消灭农村传染病的目的,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8篇

党的十报告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1]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以健康为本。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由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构成,集预防、保健、医疗、急救、卫生应急、健康教育于一体,旨在为农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是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与健康屏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健康屏障。

1.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提升新农合整体绩效的迫切需要。由于制度设计的初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立足于农村,也服务于农村,构成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新农合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配合与支持,两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新农合的制度效能发挥,主要依赖于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来实现,其实现程度受制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及服务递送能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因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相对粗糙,新农合实施的整体绩效也将大打折扣。

2.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农村卫生事业、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的重大使命,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保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农业生产力的保护,构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因素。

3.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以卫生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内在要求。党的十报告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1]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政府责任践履的展示,是政府形象的窗口,是政府与广大农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桥梁与纽带。广大农民群众往往通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状况,来评判政府对群众利益的关心程度,评判社会和谐与公平的实现程度。卫生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卫生公平是社会公平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有利于实质性重塑城乡二元医疗格局,实现卫生公平,进而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二、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现状———以赣州为样本的调查

赣州市是原中央苏区的主体区域,也被称为赣南苏区,是一个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其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如下:

1.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具规模,但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滞后。截至2011年,赣州基本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县县有达标医院的目标,初步建立了一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从国际公认的综合反映健康水平的三个重要指标来看,全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74岁)、孕产妇死亡率(13.9/10万)、婴儿死亡率(7.06‰)均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然而,现行农村卫生网络的服务能力提升滞后:一是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略显粗糙。2011年全市有老年人109万、儿童205万,但没有专门的老年病医院和儿童医院,很多患者需到外地诊治。二是卫生基础设施比较粗陋。全市每年约12万产妇,但妇幼保健医院产科病床仅640张;2011年全市县级医院总床位数8777张,平均每所医院床位仅有115.49张,难以满足农民“大病不出县”的要求;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基本依托乡村医生的家,且村卫生室的主要诊疗设备依然是“老三件”(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还有297个行政村没有卫生室和固定村医。

2.卫生投入快速增长,但卫生资源总量依然短缺。近年来,赣州市不断加大卫生投入,2011年全市财政决算卫生经费由2002年的11563万元、2010年的238052万元增加到320721万元,为2002年的27倍。然而,由于战争创伤、自然禀赋、经济落后等因素制约,加之人口多、底子薄、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等,卫生资源总量仍然短缺。2011年全市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为2.49张,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3.81)的65.35%,全省平均水平(2.72)的91.54%,湖南郴州市平均值(3.9)的63.84%,东邻福建龙岩市平均值(4.78)的52.09%。

3.运行管理机制及人事制度渐趋灵活,但卫生技术人才依旧紧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下,赣州初步建立了“定编定岗不定人、能进能出全员聘”的用人机制;重新核定了全市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8220个,比医改前增加了1338个;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卫生管理干部轮训实现经常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实现机制化;财政补助与绩效考核紧密挂钩、医务人员福利待遇与绩效钩挂实现常态化,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然而,农村卫生技术人才依旧紧缺。一是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不足。2012年全市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99人,分别是全国(4.8人)、全省(3.99人)平均水平的62.29%、74.93%。二是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素质不高。县级医院高级职称人数仅占总人员的4.19%,乡镇卫生院基本没有高级职称人员。三是乡镇卫生院大多缺乏周转住房、生活条件较差、发展空间不足,对医学人才的吸附能力弱。

三、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对策

综上所述,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虽已草创成型,但毕竟其网络还比较粗糙、卫生设施还比较粗陋。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除了要继续完成打基础“、铺摊子”的遗留任务外,要更加注重卫生资源的积累,更加注重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

1.继续增加卫生投入,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倾斜力度。农村卫生事业是一项重大卫生惠民工程,理应加大“民生财政”的惠泽力度。卫生事业经费或专项建设是一种投入,政策倾斜也是一种投入。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筹资渠道、补偿机制以确保其公益性的彰显,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基本医疗设备的添置及更新换代,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福利待遇等等,都需要增加资金与政策的投入,也需要启动更多的专项建设来带动。除了希冀地方政府增加投入外,国家和省级政府尤其要对欠发达地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与此同时,提高投入效率,实行投入力度与卫生机构的服务效能挂钩,确保有限的卫生经费适得其所。

2.创新运行管理体制,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和强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实现对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覆盖;积极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探索新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监管机制和补偿机制;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内部改革,实行乡镇卫生院综合目标考核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大力推行全员聘用制;实施双向转诊制度,促进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的优势互补、功能互补;严格临床路径管理,促进诊疗过程规范化。总之,通过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运行管理机制,来达到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的目的。

第9篇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是针对广大农村群众的一种农村公共服务,包括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公共卫生建设以及对各种多发病、常见病、传染病等的控制与治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为中心、村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基本医疗服务和救治急症病人,同时负责对下属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而村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向其周围居民提供一般性的疾病诊治工作。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以及承担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任务,即开展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影响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有:一是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强而有力的财政支持是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二是政策,政策支持是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立的基础,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保证农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落实预防保健工作、防止因病致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同样大大促进了农村医疗卫生网络的建设和医疗队伍的发展;三是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与,农村居民的大力配合,才能使农村医疗卫生体系达到一个比较广的覆盖率。

    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分析

    1.政府投入不到位,部分基层卫生机构运转困难

    虽然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乡镇卫生院房屋和配套设施都得到了改善,但部分基层卫生机构仍存在诸多问题,运转困难,主要表现为:首先设施技术水平落后,部份乡镇卫生院由于资金压力无法引进一些新型医疗设备,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看病需求;其次,村卫生室业务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虽然有关部门加大了村卫生室建设的力度,但仍存在几个村周围仅有一个卫生室的现象,同时相当一部分的村卫生服务站只有“老三样”———听诊器、血压器、体温计,卫生事业发展于农村居民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不相适应。

    2.人才队伍水平和结构不合理

    目前,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赤脚医生;二是各地卫生院校或医学院的毕业生。从比例看前者居多,其主要问题表现在非科班出身,医术不精,责任心不强,难以满足广大农村广泛的医疗需求。部分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学历层次和职称等级仍相对偏低,直接影响到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诊疗水平。另外,由于农村交通、生活条件和待遇等问题,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稳定性并不高,很多卫生机构出现“招不到人”和“留不住人”的局面,技术骨干呈现入少出多的情况,人才流失严重。

    3.制度不健全、保障机制不完善

    一是在新医改实施后,虽然农村居民医保体系已初步形成,但对重大疾病的应急和保障机制仍有待完善,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卫生事件的应变能力相对薄弱,相应的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同时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体制不畅、收支不平衡以及补偿范围狭窄等问题,难以发挥医疗卫生体系对农民的保障作用。二是农村医疗卫生体系运作机制不完善,缺乏规范性,随意性大,当前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分散程度高,卫生机构之间竞争处于无序状态,公共医疗卫生机构存在职位缺失和错位的现象,既影响服务体系的规模和质量,又降低了医疗卫生组织体系的运行效率。三是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如处理医患纠纷机制不完善,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其他部门政策公益性不明显,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培训支持政策不完善等。

    4.医疗服务质量低下,医疗事故频发

    在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中,由于医护人员专业素质和医药监管导致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事故问题屡见不鲜。由于医师数量缺乏医疗人员专业水平低下,部分“医生”根本就不具备开处方的资格,或是一些医生为谋取个人利益,乱开药、拿提成、吃回扣,给患者造成更大负担,甚者危害患者身体健康。根据有关调查,部分村卫生室未能配备高压灭菌设备、紫外线灯管,甚至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的情况,在对相关药品的抽检记录中,不合格率也相对较高,极大的影响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具体对策建议

    1.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力度。资金投入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投入上要突出重点,资金投入应以卫生监督、疾病防控、妇幼保健、医疗救治以及卫生院基本建设为主,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询医、求医需求;二是创新投入方式,建立既投入、又考核、能激励做好农村卫生工作的制度措施,如根据卫生机构的服务绩效,定向拨付一定的卫生费用,或是进行相关的业务经费补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功能和效率,同时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各类资金投资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鼓励社会和个人举办农村卫生机构,改善农民就医条件;三是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进一步巩固以县医院为龙头的基础上,完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尽早进行危旧病房的改造及医疗仪器设备的更新,将基本建设、设备更新、正常维护等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安排,改变过去“老三样”的就医条件。

    2.加强卫生人才引进,构建人才队伍长效机制

    农村需要进一步严格医疗卫生人员进入标准,构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长效机制。首先,严格人才选拔机制和用人机制,杜绝“走后门”、“关系户”现象,通过竞争机制选拨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公开招录临床专业毕业生进入乡镇卫生院,尽快改变镇、村医务人员队伍老化、人才匮乏的被动局面;其次,实行严格的职业资格制度,要求各层次医药人员均须通过相应的职业测试,杜绝无证上岗,在三级医疗机构中应合理配备现有的职业医师和乡村医生,尽可能为农村人口提供有效的医疗保障和便利;再次,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轮岗培训机制,例如政府可以从卫生事业经费中列出一块培训经费,用于支持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补助,制定相应的优惠措施,完善农村基层人才队伍编制管理政策,鼓励医学高等院校优秀毕业到基层服务、对口支援,并在职称晋升、福利待遇等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建立吸引人才的长效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最后,完善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机制,巩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前期取得的成果,把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进一步建立激励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激发乡镇、村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3.完善对口帮扶、双向互动、定期进修制度

    农村基层医院要与市人民医院、中医院等大中医院建立起较为牢固的协作关系,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农村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委托管理、团队引进、人才柔性流动等方式加强与医学高校科研院的对接,可以通过脱产学习、进修培养和专家带教等形式对乡镇村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培养,整合资源,取长补短。各基层医院可以在各个领域中选不少于1名的业务骨干外派到市人民医院或中医院等进修,逐步形成每个主要业务科室有一个带头人。

第10篇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本 开发 探析

管理经济学家认为,人力资本是指将人的劳动能力储备视为一种投资,是劳动者本人具有的能提高生活水平的那部分劳动能力。其具体内容包括劳动者的体质、知识和基本技能。人力资本投资的利益如同任何投资一样发生在未来,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不断地出现,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具有极强的个性,但是也会产生很强的社会收益,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大量离开农村,并选择在城市生活,部分农村中以留守老人、儿童为主开展农业生产活动,这样就使得城乡的人才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呈现城乡不对等发展的二元结构。因此,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开发,统筹城乡发展打破二元格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人力资本欠缺对农村地区发展的影响

第一,新时期下,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对农村地区进行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但是由于人力资本差异较大,城乡之间经济的差别仍旧比较大。

第二,由于人力资本不足,一方面影响了当地资源有效利用与开发,另一方面也使得贫困人口缺乏相应的技能来改善生产水平,影响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

二、加大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要实现城乡经济均衡发展,首先要实现城乡人力资本的均衡配置。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资本形式,具有资本的共同特点必须经过投资活动才能产生价值。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主要包括:健康投资、教育投资和劳动力合理流动。

(一)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1.首先通过增加农村的村级医疗点,投入一些基本诊疗设备,提高乡村卫生人员的诊疗水平,由财政每年确保基层医疗的资金保障。2.农村医疗设施硬件落户,再现有投入基础上每年逐渐加大投资规模,改善农村医疗设施。3.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降低农民就医负担,决不允许再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出现。4.联合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开展健康活动,大力宣传和普及健康知识,通过政策鼓励赴农村义诊、送医送药等活动,提高农民的健康意识。

(二)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

1.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现在农村中小学教育,由于教育投入不均衡原因,加上教师水平不高的原因,导致大量适龄学生进入城市学校学习,很多农村中小学都关门了。为了减少农民教育的负担,国家财政应该加大投入,提高了子女的教育水平,自然成年农民的教育水平也会提高。2.提高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劳动技能,对接受教育而影响农业生产的,给予相应补贴,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逐渐缩小城乡差距。3.发展壮大农村职业教育体系。鼓励农民利用富余时间接受教育和培训,建立培训学习记录,对认真学习新的农业生产技术、科学预防农业病虫危害,提高农业产出者,可以在政策范围内提高农业补贴。针对农民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以保证新技术得到有效的推广。通过农村图书室、科技工作站(所)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指导。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技能和劳动生产效率。

(三)促进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

1.改革和完善限制农民流动的规章制度。(1)改革户籍制度。继续执行和完善城市居住证管理制度,为农民进城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现有的户籍制度使农民在城乡之间流动缺乏主动性,必须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壁垒,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也鼓励农民回乡创业,将所学所用运用到农村中。(2)允许农村自留田、宅基地进入农村一级流通市场,进行租赁。通过产权结构的合理组合,发挥产权的激励作用,对有规模种植能力的,鼓励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为农民自由流动创造条件。(3)完善对农村的各种政策优惠,鼓励城市劳动力向农村合理流动。具体包括税收政策,贷款政策,土地政策,养老保险政策等。

2.加快新农村建设力度。由于农业生产机械化,传统农业已经无法吸纳如此庞大的农业人群。导致农村人力资本浪费,这就是农村人力资本低下与人力资本浪费并存的现象。必须加快新农村建设力度,改革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结构升级,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3.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由于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如:新鲜的空气、较宽广的地域面积、各种消费品价格较低等的优势,结合城镇化建设可使农村和城市具有同样的吸引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国家高速铁路、国家高速公路过境的机会,或者利用国家城市外扩、利用城市重工业外迁等机会,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为城市劳动力向农村转移提供良好的接纳平台。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返乡农民或者有意愿在农村发展的城市居民,提供便利的居住生活环境,主要包括通讯设施的建设、交通设施的建设、生活设施的建设,这将使城市人力资源有可能流向农村。通过农村城镇化建设,随着城市高人力资本者的加入,这将会进一步刺激或激励农村居民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从而形成农村与城市人力资本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高强,单哲,李宪宝.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提升与结构均化关系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07).

[2]刘唐宇,许文兴.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力资本问题研究述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第11篇

1.1农村医疗设备非常落后

大部分农村卫生医院设备全部是20世纪70、80年代的淘汰医疗设施,根本不能满足临床要求,致使病患外流严重。而且卫生医院自身和社会力量均无投资基础建设积极性,任其严重滞后,根本无法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从而在群众心中也失去了地位和信任。

1.2医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在农村当前医务人员之中,具备大专学历以上的只占百分之几。中专学历以上的虽占有一定比例,但大部分是没有临床经验的新任人员,大部分就医人员并不具备相适应的学历要求,并且平均年纪较大,技术水准落后,与服务对象对医疗品质需求相差甚远,尤其是相当部分农村卫生医院连正规检验、放射人员都没有配备。

1.3村医疗卫生经费极为不足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原有卫生体制被打破。医疗单位也把自我经济利益放在重要地位,尽管国家每年针对卫生事业投入都在持续加大,但农村卫生部分根本得不到多少利益可运用。因此,乡镇卫生医院经济状况普遍都不景气,很多乡镇卫生医院拖欠职工工资是常见现象。这种经费严重不足将导致医疗设备落后、医生工作积极性不高、医疗水准跟不上等不良后果。

2对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培养的分析

2.1积极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除了要了解相关仪器专业知识和运用外,还要掌握生物工程和有关医学知识。作为医疗人员要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能力,提升医护人员动手实践能力,做到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同时,要与临床医生进行紧密配合,充分运用仪器设备功能,让医疗设备发挥应有社会、经济效益。加强团队意识,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交流,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既发挥群体智慧,又在互相学习中强化理解,充分发挥个人特长。

2.2积极参加有关学术交流

鼓励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积极参加学术沟通,通过各种形式了解相关医疗新动态,紧跟相关学科发展前沿,更新知识、开阔视野;了解当今最新医疗发展趋势,学习先进医疗设备管理方法,研究学术交流实践中遇到疑难问题,探索现代医疗器械管理方法,总结经验,动手撰写有关论文,提升自我,为进一步提高医学造诣奠定基础。

2.3创造进修条件,争取脱产学习

脱产学习是继续教育中较为普遍主要的教育形式之一,其最大优势在于可暂时摆脱工作劳累,到院校专心学习或培训,并满足不同技术层次人员的需求。院校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培养和传播基地,许多新知识、新技术通过院校能够传播和发展。通过院校学习让理论知识扎实、技术精湛,为今后在工作中处理疑难杂症打下坚实基础。还要求鼓励专业人员到社会上考取等级证书或单科结业证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为参加培训学习的医务人员提供时间和经济上的支持和鼓励。

2.4紧抓良好机遇,引进高端人才

在当前这一阶段,部分医疗机构已开始招收相关的医疗人员,尤其在缺少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医院,可采取这种招收形式从地方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中引入有关专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舒缓部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短缺、技术滞后、知识不能及时更新的矛盾和压力。

3如何培养适应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人才

3.1继续学习专业医疗知识,适应社会经济需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生产力水准提升,现展更需要宽、专、多能的综合型医疗人才,以往那些单能型工作职位已出现下降走势,纯体力劳动的工作是要被智力工作所替代的,以智力支持为主的智能工作岗位已成为21世纪人才市场的主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应继续学习专业医疗知识,更好为社会经济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服务。

3.2工作之余继续学习,跟上知识更新步伐

21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知识更新最快时期,在知识量上不断进行翻番更新,很多学者将这种知识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效应称之为知识革命,所以,特别强调终身教育的重要性。知识创新和老化总是在不断交替中进行,不加强学习而只靠经验一样是会落后的。专业知识学习、技术素质提升可通过多种方式,听取专家授课、积极参与各类社会调查活动、和老师共同从事科研活动等均有助于专业知识的继续学习和医疗能力提升。

3.3培养拓展创新精神,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进展

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学专业人员,定要把眼光放在学科的发展高端,要敢于为人之先、勇于打破旧传统观念和习惯束缚,要大胆设想、积极探索、努力实践。要依照当前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解决问题,通过创新求发展、求进步、求提升。只有具备开拓创新思想,才能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

第12篇

关键词:农村;社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96-01

农村社区护理就是指针对县、乡、村为护理基础,以相应地人群为护理对象所提供的护理服务。本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基本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国家不断提升保障金额,单是在乡镇卫生院门诊医疗可报销限额从2008年的10%,将提升至2013年的35%。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供很大的帮助。因此以农村这基础的社区护理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乡镇卫生院的就诊人次也逐年提高。

但农村社区护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1.农村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增长与有限的卫生资源不平衡。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这与占全国一大半人口的农村形成了极大的反差2.护理人才的缺乏与素质的有待提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护理人员的数量标准为每千人口中应有2名护士,而我国目前每千人口中仅1名护士,全世界排名倒数第三。而在我所处的乡镇目前每万人口中仅3名护士.3.农村社区护理管理体系尚未形成,目前农村护理的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缺乏一套合理的规章制度。4.社区居民自我保健意识仍然相当薄弱,我国大部分地处边远地区,文化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老年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缺乏必要的预防保健知识,表现出对定期体检和保健措施不理解以及疾病初期不及时就医。因此、我国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要关注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与不足,以农村卫生的特点为基础,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不但要治本,更要治标,在改变落后现象的同时,谋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为一名农村社区护理的工作者,每天除门诊治疗、护理外,应承担着社区保健服务、临终顾问、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精神支持、社区康复等服务。我作为乡镇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承担着2个村1500多人口的护理工作,工作如下:

1建立辖区内居民健康档案

作为一名社区护士,首先要对辖区内居民的健康状况有所了解,对辖区内的全部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尤其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健康档案记录着辖区内居民的健康状况,内容包括建档居民的身体状况及患者的病情,如发病时间、过程、治疗经过及预后等,了解他们的动态发展,及时记录外出情况,并且将各种随访资料数据录入电脑,上传省信息中心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做好重点人群的保健管理,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做好慢性病患者、重性精神病人、残疾人、老人、孕产妇、儿童的保健管理,掌握这些人的健康状况及各类疾病的发病率,目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发生率不断上涨,单我乡镇的糖尿病发生率而言以由去年的1%,上升至今年的2%。定期上门体检,(我乡镇每月安排固定下村日,保证每月一次上门体检)做好详细记录。

对60岁老年人定期测血压及血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重性精神病人要根据危险分级严格管理,必要时上转上级医院或报告当地公安机关;对新生儿及儿童进行定期随访,以了解他们生长发育及喂养情况并给予健康指导,做好各种儿童疫苗的接种、每年协调防保科做好麻疹补种,及脊髓灰质炎糖丸的补服工作,达到100%的接种率。对育龄妇女给予计划生育保健指导,并做好孕前3个月及孕期3个月的服用叶酸的宣传及发放工作。

3对常见病、多发病加强管理,做好健康教育

社区人群的疾病和死因逐渐由以传染病为主转变为以慢性非传染病为主,如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因此,加强对社区常见疾病的管理及防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我们每月在辖区内不定期举办有关健康知识的讲座和咨询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懂得疾病防治的重要性,防止疾病的复发,减少住院治疗,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定期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张贴宣传栏。普及疾病的预防知识及治疗常识。

4卫生监督协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理

社区护士在辖区内发现或怀疑有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事件,应及时报告卫生监督机构并协助调查。在疾控中心和其他专业机构帮助下在辖区内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的排查,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进行登记、报告和处理。协调疾控中心人员做好水质监测工作。

5加强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咨询

第13篇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全面展开,政府加大了投资力度及多种专业技术扶持,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民就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农民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的矛盾依然相当突出,这势必影响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1 乡镇卫生院发展现状

1.1 政府长期投入不足使卫生院发展迟缓 乡镇卫生院既承担着疾病防控、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职能,又承担着医疗卫生职能。政府用于农村卫生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必要的经费投入不足,许多卫生院人不敷出,不得不把业务重点放在抓收入上,以保证职工的工资发放。虽然政府每年对乡卫生院都有不同程度的投入,也采取了多种办法进行扶持,如医疗扶贫、专家下乡、对口支援等,但终因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使乡镇卫生院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健康需求。

1.2 卫生人力资源的匮乏使卫生院业务发展受限目前,我国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存在着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及配置不平衡问题。据《2008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至2007年末。全国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0.93人,护师(士)0.55人。且我国的医护比例仅为1:0.74,距离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医护1:2标准甚远。多数乡镇卫生院职工的工资发放依然主要靠医疗收入维持,没有固定的工资保障。因此造成高学历专业技术人员不愿意进入:部分在岗人员不安心工作,不求上进:有一定知名度、专业技术较强的骨干力量,也纷纷想办法找门路“另谋高就”,真正能看病专业技术人员很少,日常的治疗预防保健工作难以开展。群众对部分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持怀疑态度,造成部分乡镇卫生院业务停滞不前。

2 关于卫生院发展的建议

2.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对于此种矛盾广东省的做法值得推荐,2007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与建设的意见》,从2007年起,对全省乡镇卫生院按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和建设:乡镇卫生院管理主要由县(市、区)政府负责;乡镇卫生院承担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各级财政保障乡镇卫生院经费。

第14篇

关键词:卫生事业;卫生资源;医疗发展

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整体情况看,目前仍有一些困扰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为此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收集了某市近几年的会计决算资料和统计数据,对卫生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情况、卫生事业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卫生医疗单位的经济运行情况、人员队伍情况及设施设备状况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查找影响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问题及症结,为进一步深化卫生改革、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出一些想法及建议。

一、2009年某市卫生资源的基本情况

1.某市城乡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42个,比2003年增加147个。在总机构中:医院44个;卫生院98个;疗养院2个。疾病控制机构5个、卫生监督机构及检验所5个;专科防治所站4个;妇幼保健机构9个;其他卫生事业机构11个;急救中心2个;采供血机构4个;个体诊所及医务室和社区456个(比2003年增加151个);门诊部2个。

2、实有病床10446张,比2003年增加1629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3.16张。

3、人员总数18922人。比2003年增加178人。在总人员中:卫生技术人员14178,其他技术人员724人;管理人员1849人;工勤人员217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3人。 

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一)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非典”过后,各级政府加强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经济补偿政策力度逐渐加大,到2009年某市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等机构总投入1.3亿元,比2003年增加了8887万元、增加了109%。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卫生监督及传染病院(区)等预防保建机构房屋设备等基础设施得到改造更新。由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增加、从而应对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预防控制、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一些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结核病得到有效控制。儿童计划免疫四苗接种达98%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妇幼卫生工作取得新成绩。婴幼儿及孕产妇死亡率均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之内。

(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果。

近几年来,国家及省全面启动实施了农村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目前,某市已有73家乡镇卫生院实现了标准化建设。累计总投资4087万元,建设改造面积52276平方米。配置设备520万元。其就医环境、诊治水平都明改善。乡镇卫生院人员及业务经费大多数县已在02年上划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有效调动了农村卫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乡村医生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三)城镇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稳步进行?

1.政府所属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稳步进行。目前,以全员聘任制、绩效工资制为主要形式的用人机制已在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建立,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服务质量及效益效率增加明显。到2009年卫生系统总收入(含拨款)达11.1亿元。是2003年的2.6倍。医院门诊量2009年为322万,比2003年增加了132万人次,增加66%。住院床日达121万日,增加了44万日,增长57%。卫生服务能力提高。满足不断增长百姓就医需求。

2.公立医院困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多年来,尽管财政补偿水平很低,但是医院以发展求生存,千方百计稳定队伍,尽可能地改善就医环境。自筹人员经费及设备资金,使医疗条件和就医环境都有很大的改观。

(四)城镇社区及医保、农村合作医疗惠及全市百姓

1.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雏形初现。2009年,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815604人(职工308539人居民507065人)。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筹资2亿元(全市职工1.4亿、居民6354万元)。

全市共有87 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5家服务站、22家服务中心),现已完成了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并全部通过省级验收。并将遂步显示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满足社区居民卫生保健需求的社区服务新模式新格局。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全市参合农民170万人,参合率82.2%。全市筹资总额1.35亿元。共有65万人获得补偿。总补偿额1.25亿元。使参保农民得到更多实惠。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有效缓解了部分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

三、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仍有薄弱环节。一是各县(市)、区的发展建设不平衡,突出地表现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所必须的人、财、物及政策支持未能全面落实,几年来由于管理体制及行政划归不顺,人员经费及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影响和制约基层公共卫生网络体系建设和发展。二是公共卫生服务相关政策与事业发展不协调。如市县两级疾控监督和保健及急救机构人员编制是按照20多年前标准确定的,已经严重不适应当前防病需要。乡村两级缺乏稳定的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缺乏应对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能力。三是“防病难”。由于财政困难,一些正常及专项经费收入拨款不能及时到位。使疾病预防食品安全等工作难度加大。目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多样性、多发性和复杂性趋势,艾兹病、结核病、H1N1人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地方病、食物中毒等的防治形势严峻。??

2、卫生资源分布不尽合理、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一)在全市卫生医疗设备配置和利用上,效率不高且处于失衡状态。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超规划重复配置。其中甲乙类设备超过省下达指标41%。而且分布不尽合理。如CT城区平均约8.6万人口拥有一台;而县(市)平均约25万拥有一台。MRI平均市区约15万人拥有一台,而县市约93万人拥有一台。不尽合理。

(二)农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相适应。县乡两级医疗卫生人才缺乏,特别是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严重缺少,从学历看,乡镇卫生院大专以上学历卫生技术人员仅占乡镇卫生技术人 员总数的17.5%;从职称看,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乡镇卫生技术人员的比重仅为10.9%;人才问题影响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质量。

(三)是农村基层卫生医疗 “家底”差,难以摆脱困境。一些乡镇卫生院虽然房屋及基本的医疗设备得到一定改善,但因多年缺乏必要的经费投入,其业务清淡、收不抵支、需求不足,床位使用率低,据统计全市乡镇卫生院床位平均使用率仅为26.2%,全市卫生院每年约有1/3亏损。到2009年仍有12家。农村卫生仍未走出困境。

3、政府投入水平低带来一系列问题。

(一)政府财政投入明显不足。近几年虽然卫生拨款总额呈增加,但从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看并未增长。全市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2003年为17.8%;2009年为17.5%;全市卫生事业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2003年为3.6;2009年为4.2%,仅增加了0.6个百分点。医疗单位生存发展困难。卫生系统总负债由2003年的2.2亿已增至2008年的5.亿元。

(二)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出现过度市场化倾向。由于拨款不足,其生存发展只能靠自身收入解决。一些医院靠贷款、融资购买高级医疗设备、修建病房大楼,相当一部分要靠患者负担的医疗费用来偿还,客观上导致看病贵、看病难。

4、“以药养医”的发展模式诱发医药费用增长过快。据统计2008年每门诊人次费用已达95元;比2003年增加48%。住院床日收费为343元。比2003年增加86%,出院者平均医药费2496元。比2003年增加91%。

四、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防控水平和能力。

1、各级政府切实履行责任。尽快改变公共卫生管理缺位或不到位的现状,合理确定人员编制、工资和经费标准。科学、合理调整或解快机构人员及管理方式方法与社会卫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和矛盾。

2、加强公共卫生政策法制建设和执法监督。尽快贯彻落实国家新出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和实施方案。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和保障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内容,建设科学防治、依法防治、规范运作的公共卫生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实施国家免疫规划、跨地区的重大传染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等补助,加大困难地区的专项转移力度。同时,提高各级政府对基本和重大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监管力度和水平。

(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统筹城乡医疗卫生协调发展。

1、增加投入,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卫生医疗服务基础设施及能力建设,对于原有的基建债务应由政府统筹安排偿还。对困难乡镇卫生补助额度,不搞“一刀切”。保障其业务运行所必需的资金及周转,扶助薄弱卫生院走出困境。对于未落实国家有关的卫生经济补偿政策的行政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的制约措施,以实现区域平衡协调发展。

2、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建设。人力资源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改善人才环境,制定留住人才有效措施,在编制待迂、职称等方面实施优惠政策。鼓励采取引进省内外医学专家。加大培训力度,市县级做好传、帮、带。建立稳定的培训制度,加强丞须的全科医生培养。

(三)实现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1、合理调整医院布局和规模,落实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部分公立医院,可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优化重组,包括迁建、整合、转型、改制。如:二级以下医院可变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护理院、康复院等。一方面可缓解患者在大医院,看病难、住院难的矛盾。另一方面可不减少不必要的大型医疗设备重复引进和购置所造成的资源浪费。

2、着实公立医院政府补助政策,尽快改革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增加卫生投入、履行政府职责,关健是政策落实。应有切实的制约措施。在解决政府如何“补供方”方面,新医改方案提出一个全新思路,即政府购买服务,根据服务契约向服务承担者支付合同款,逐步改革以药补医机制,扭转趋利行为。同时,还规定医疗单位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及离退休及政策性亏损及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由政府给予专项补助。建全完善医院补偿机制是解决“以药养医”“看病贵”问题的有效办法和途径。

(四)完善医药保障体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1、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一继续扩大覆盖面、提高统筹报销比利,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二是建立国家、单位、个人责任明确、分担合理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实现社会互助共济。三是积极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打破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属地及所有制限制。四是不断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医疗保险监督管理。促进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2、巩固新农合制度成果。一是要建立稳定的新农合筹资机制。使新农合基金筹资科学化、规范化,二是要加强对新农合的管理和监督。要建立健全新农合管理组织、参保者和医疗单位三方制约机制,规范新农合保险的运作,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减轻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三是规范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四是明确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的方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农村医疗制度改革,必须引入契约共济的保险机制,建立起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医疗保障制

3、加快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医改方案近期重点工作之一。这是一顶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意义重大。政府要尽快制订基本医疗服务所需的基本药品目录,并对药品生产、流通、销售全过程实行严格的市场监管。使广大群众获得""安全、方便、廉价、质优""的基本药物服务。为人民健康提供保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卫生经济研究  2010.7(总276期)《聚焦医改》.

[2]05 以“管办分开”理顺公立医院治理结构  李卫平等.

[3]卫生经济研究  2010.9(总278期)《聚焦医改》.

第15篇

    自 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 WCED) 正式提出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来,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众多学科研究的焦点,而且成为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1]。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水土资源贫瘠和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综合分析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在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全省地域辽阔,资源较为丰富,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农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村贫困率大幅度降低。然而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生态环境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土地退化、水资源紧缺,综合生产力低、人口增长压力巨大等因素致使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差距较大。

    2 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 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待提高

    2. 1. 1 农民的收入需要增加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 202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要比 2008年翻 1 番;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努力扭转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然而,农民增收缓慢是一个全国普遍性的问题,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水平低、增收渠道单一、农村公共服务落后、农业生产成本高、农民文化水平低和政府服务不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农民收入存在多元化、不均衡和不稳定等问题,农民增收困难[2-3]。因此,促进农民增收,不仅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还是保持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2. 1. 2 教育事业需大力发展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4]。甘肃省是农业大省,农民的教育得不到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因此,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大力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农村教育理论建设以及缩小城乡知识差距是非常关键的。

    2. 1. 3 医疗卫生事业需大力改进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改善人民的健康和卫生医疗状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建国以来,甘肃省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城乡之间在医疗卫生方面仍然存在着巨大差距,农村医疗卫生在全省的卫生资源配置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村基本健康指标与城市差距明显[5]。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中的卫生服务以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为主,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制约,相当多的乡镇卫生院都存在设备简陋、资源匮乏、人才缺失、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偏低等问题。因此,政府应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2. 2 农村资源的配置失衡

    2. 2. 1 农村自然资源配置不均衡

    甘肃省土地资源丰富,但相对贫瘠。全省总土地面积 42. 58 万 km2,居全国第 7 位。人均占有土地量1. 754 hm2,居全国第 5 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土地利用率为 58. 03%,尚未利用的土地有 1908. 75 万 hm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 41. 97%。土地资源主要存在如下特点: 土地资源总量大,但难利用土地多; 山地多平地少,土地质量差; 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地区间差异大。甘肃省属于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区,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1 152 m3,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 全省土地平均水资源占有量 5 835 m3hm2,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15 左右。全省水资源分布也不平衡,人口仅占全省 2. 5%的甘南州拥有全省 32%的水资源量,而兰州作为省会城市,人口占全省的 12. 5%,人均水资源量仅占 0. 9%。

    2. 2. 2 农村社会资源配置不平衡

    由于受资源、交通、地理位置和生产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甘肃省农村社会资源配置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如全省用于农业财税支出的大量资金实际用于非农领域; 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投资淡化; 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缺乏,医疗卫生资源有限,资金短缺;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商品市场体系不健全,流通不畅; 农村扩大再生产规模资金的短缺等都阻碍了甘肃省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2. 3 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不容忽视

    农村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省资源开发的力度和速度不断加大,经济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人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随着资源开发程度的提高和掠夺性生产的加大,甘肃省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对农民的生存、生产和生活构成了极大威胁。

    2. 3. 1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甘肃省是西部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全省土壤侵蚀面积为 39 万 km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86% ,其中水蚀面积为 12. 69 万 km2,风蚀面积为26. 31 万 km2,土壤侵蚀造成全省河流年输沙量达6. 44 亿 t。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不仅造成了湿地面积、绿地面积和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而且严重影响了农牧业的生产能力,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2. 3. 2 水资源日渐枯竭

    全省年降水总量 1 368 亿 m3,各地年均降雨量35 ~ 800 mm,年均蒸发量却高达 1 100 ~ 3 500 mm,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 12,每公顷耕地平均水资源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 13。全省大体以乌鞘岭为界,以西为内流区,以东为外流区。内流区降水少、蒸发大、水平衡严重失衡。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大面积减少,冰川雪线大幅度退缩,河西的主要河流年径流量逐年减少,近年来石羊河流域下游平均每年递减流量达 1. 11 ×107m3,黑河流域下游平均年减少流量为 1. 24 ×107m3,水资源日渐枯竭[6]。

    2. 3. 3 天然草地退化严重

    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甘肃省全力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生态恢复所需周期较长,并且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超载过牧、掠夺开发的问题,致使草原植被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目前全省退化草地面积达 712. 87 万 hm2,占年利用草地面积的 39%,其中重度退化草地 2. 2 万 hm2,中度退化草地 263. 73万 hm2; 沙化面积达 305. 8 万 hm2; 盐渍化和沙漠化面积达 4 533 hm2。

    2. 3. 4 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布局不当及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城市生活垃圾向农村延伸、城市工业废物向农村排放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7]。环境状况的恶化,导致了滑坡、泥石流、春旱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接连发生,给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近几年来甘肃省发生的大范围扬沙、浮尘和沙尘暴天气,以及 2010 年 8 月 7 日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暴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均为历史罕见。政府部门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高度重视资源、环境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继续开展农田基本建设、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工作,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并逐步杜绝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3 促进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改革开放至今,甘肃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但同时还存在诸多因素严重阻碍着农村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相互协调,共同进步。必须充分认识到以牺牲资源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现在和未来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探索一条能使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 1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基础设施应优先发展水利水电设施和建设生态工程,这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首先,应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完善灌区配套设施,积极推进节水灌溉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大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保护及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力度,促进生态恢复。其次,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有利于改善落后地区投资环境,加强落后地区同外界的联系,加速资金、人才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形成区域性的市场,强化商品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最后,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加快农业走向现代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