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医院资金监管范文

医院资金监管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医院资金监管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医院资金监管

第1篇

项目资金是指由政府相关部门或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安排下达的、除基本业务支出以外的、具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专用资金。包括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本年度自有资金安排的项目及其他具有专门用途的支出等。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公共卫生事业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设备购置等。近年来,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加大卫生事业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各级医疗机构在编制本年度预算时,均有当年明确的发展目标,进行预算安排,合理安排资金,保证项目的实现。因此如何管好项目资金、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绩效考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成为各级医院必须面临的问题。

一、目前医院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项目资金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

医院对项目资金管理不够重视,认为项目资金管理单纯是财务部门的事。观念上淡漠、制度不健全或者制度成为一种应付检查的摆设,没有从源头上进行管理。管理科室之间相互推诿,项目实施科室只管项目的实施,对资金没有统筹规划,管理资金的部门不知道项目的具体进展情况,不清楚资金的使用是否合规、合理,管理脱节。

(二)不能正确理解项目资金的使用范围

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下达的项目资金一般都有随同项目拨款一同下达的文件,明确项目资金的金额、项目目标、项目范围、实施时间、项目内容、项目管理等。医院在执行项目过程中。任意扩大项目开支范围,将应在医院业务费用例支的资金在项目资金中开支,挤占挪用项目资金,这种情况的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屡见不鲜。

(三)需要转拨到下级医疗单位的项目资金,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没有进行考核

转拨下级医疗机构的项目资金,缺乏应有的监管,以致下级医疗机构的项目资金不按规范使用,挤占挪用情况时有发生,没有达到项目资金使用的初衷和预期效果。

(四)不注重项目完工后的验收和效益的评估

项目完工后,医疗机构不注重项目的验收评估工作,是否达到项目方案所要求的预期目标等,没有进行系统评估,资金使用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如何规范使用项目资金的几点建议

(一)做好项目资金的申报工作

医院根据本年度发展的具体目标,年初拟定项目计划,项目的拟定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1.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

2.符合财政资金支持的方向和财政资金供给的范围;

3.属于本单位履行行政职能和促进事业发展需要安排的项目;

4.有明确的项目目标、组织实施计划,科学的项目预算,并经过充分研究和论证。

(二)建立建全项目资金使用制度

各医院应该建立建全项目资金使用制度,明确项目执行科室和项目负责人,以及相关人员的权利和责任。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执行科室应该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负责,统一部署,加强相关科室间的横向联系和沟通,明确责任,并对其进行考核。

(三)严格按各级政府下达的项目实施方案执行项目管理

政府各部门下达项目资金时,同时下达具体的项目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明确了项目目标、开支范围、开支内容以及执行时间范围,项目执行科室应该严格按照项目工作方案,征对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单位的项目工作实施方案,会同财务部门对资金的使用进行预算,讨论通过后传达到相关科室,严格按照制定的具体方案分步骤开展项目工作,并做好必要的原始记录。相关科室要根据具体的实施方案安排好本部门负责的工作,并对出现的情况及时上报项目办公室。

(四)制定严格的财务核算工作

任何资金的管理都离不开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应该按照项目资金的实施方案和项目预算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进行财务核算,根据资金的来源不同,在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或相关的其它支出科目下设立具体的项目明细科目进行单独核算,建立建全财务核算体系,对项目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严格资金的报销程序,超过开支范围的坚决不予受理。加强与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实施科室进行沟通。年度终了,对未完工的项目结转资金应结转下年按原用途继续使用,完工项目结余资金,用于编制以后年度预算之前,原则上不得动用,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的,应报财政部门审批。

(五)项目的验收

项目实施完成后,负责项目的执行科室会同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验收,评价项目的实施效果,并写成具体的验收报告进行上报。

(六)建立项目资金的内部审计制度

1.审计财务收支情况:审计人员应该就项目资金的使用是否真实、合法、合规进行审计,是否按照项目资金的预算安排进行财务核算活动,不按规定开支的应坚决要求调整账目,给予纠正。

2.审计资产管理情况:审计人员应该对使用项目资金进行的设备购置和物资采购所取得的财产物资进行实地查看,审计财产物资的采购、付款等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设备采购、使用、处置及其收益管理是否符合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七)建立项目资金使用效益评价体系

第2篇

实施取水许可制度是国务院为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而做出的重要决定。建设项目需要取水的,申请人必须提交具有论证资质的单位编制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需要取用地下水的,必须进行取水申请,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办理取水许可证、安装取水计量设施后方可取水。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做好取水许可制度的实施工作,根据上级下达的用水计划,切实做好超计划用水收费工作。城区原有自备井全部实行计量收费,足额征收水资源费。

城区居民生活用水,要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农业生产用水要推广喷灌、滴灌、渗灌等先进灌溉技术;工业生产要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增加水循环利用率。限制高耗水企业发展,提高污水处理厂的中水综合利用率。逐步提高自来水公司的水价标准,实施阶梯水价,以经济杠杆调节的办法推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工作的开展。

二、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采浅层地下水,严格控制深层地下水开采,适当开发地热水

颍河耿楼闸的建成,保证了颍河的正常水位,市住建委、自来水公司要加快筹建地表水厂的步伐;鼓励企业和城市景观用水取用污水处理厂的中水。

浅层地下水补给便捷,在一定范围内超采后,经降雨、地表水渗透,很快得到补给,有易开采易平衡的特点,是天然的地下水库,鼓励用水标准不高的企业和个人取用50米以上的浅层地下水,以节约中深层地下水。要加强对小浴池、小餐饮、小洗车场、小企业的用水管理,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城区中深层地下水连年超采,必须严格限制深井取水量,严格控制深井数量,原则上在城区不再审批新凿深井,并对现有中深井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发现违章取水现象,要及时严肃处理。因特殊情况需要开采中深层地下水的单位,必须按规定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报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根据低碳、环保、节能的原则,允许有条件的单位适量开采地热水资源,但要经过科学论证,合理有序开采。

三、加强工业园区自备井的规范管理

对于我市“一园四区”企业的用水,原则上实行统一供水,但对以前已有的自备井,要逐一审查,对已办理取水许可证的,要加大管理力度;对符合取水条件的,要补办取水许可手续,补交水资源费,纳入管理范围;对不符合取水条件的,要坚决封闭自备水源井。审查合格的企业自备井,要做到持证按计划取水,有计量水表、按月抄表、按月足额缴纳水资源费和超计划加价水资源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减免水规费。

“一园四区”企业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不得随意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提倡中水再利用,不断提高水循环利用率,节约有限的水资源。

第3篇

一、扎实做好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基础性工作

(一)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各市、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作为重点,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目标,精心安排,稳步推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凡有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县(市、区)政府,要组织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分片负责,逐级落实,责任到人,责任到矿”的方式,定期对各矿区进行清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坚持高标准,继续抓好治乱工作。进一步完善“一矿一卡”和“一勘查项目一卡”的清查制度,严厉打击无证采矿、无证勘查、越层越界采矿和违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等违法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保证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基本稳定。

加大对越层越界开采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按有关规定和各市、县(市、区)的职责分工,由国土资源、煤炭等部门定期对矿山进行实测检查。经实测发现越层越界采矿的,要依法从重处罚,责令违法矿山对越界井巷工程进行密封,打上永久性封闭墙,建立专项档案;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公示越层越界情况和处理结果,责令矿山出具不再越层越界采矿的书面承诺。发现再次越层越界采矿的,要依法吊销其采矿许可证,坚决予以关闭。

(三)全面清理探矿权、采矿权审批事项。省和各设区市国土资源部门要集中时间,全面清理本部门审批的尚在有效期的采矿许可证和勘查许可证。依法逐件、逐卷清理检查,主要检查审批事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审批要件是否齐全、审批程序是否正确。对存在问题的要坚决予以纠正。

二、重点解决资源配置和矿山布局不合理问题

(一)认真落实各项要求,加快矿产资源整合进度。各设区市政府要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整合矿产资源调整矿山布局的实施意见》(冀政[2005]84号)要求,统一组织对行政区域内的矿区进行摸底调查,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整合矿区的整合方案,经省整合资源调整布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后报省政府批准实施。

整合工作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首先做好煤矿的整合工作。各设区市政府要按照省政府冀政[2005]84号文件要求,确定煤矿重点整合矿区,先行安排整合工作。煤矿重点整合矿区的整合方案,要在**年4月底前报送省整合资源调整布局领导小组办公室,6月底前开始组织实施,**年底前基本完成煤矿的整合工作。其他矿山的整合方案要在**年9月底前报送省整合资源调整布局领导小组办公室,11月底前开始实施。全省所有矿山的整合工作,要在**年上半年基本完成。

(二)统筹安排,确保整合工作扎实开展。各设区市政府要根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结合采矿权设置方案编制资源整合方案。整合期间,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不再受理采矿权人变更矿区范围的申请。对以各种手段抵制整合矿产资源工作的,其采矿许可证到期后予以关闭,并取消其参与整合的资格。

(三)严格整合条件和标准。坚持“先治乱,再治散”、“先关闭,后整合”,对按照有关规定应予关闭的矿山,首先严格按标准予以关闭,不得以整合为由规避矿山关闭工作;对有违法行为的矿山,要严格依法查处,查处到位后方允许其参与整合;对有严重违法行为,依法应吊销有关证照、予以关闭的矿山,要严格按规定关闭,不得参与整合。

一个矿体原则上只设立一个采矿权。对确因地质条件限制、开采技术限制和历史形成的开采条件限制不适于设置一个采矿权的,经专家论证后,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采矿权。对跨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矿体,由其共同上级政府组织整合工作,不得按行政区域划分和设置采矿权。

三、严格探矿权、采矿权审批管理

(一)理顺矿业权管理体制,促进权力与责任的统一。省国土资源部门新设采矿权审批、登记以及中型以上生产或储量规模矿山采矿权延续、变更登记等事项应及时向省政府报告;设区市国土资源部门新设采矿权审批、登记,应及时向设区市政府报告。

市、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要积极帮助申请人组织探矿权、采矿权新设或廷续、变更申请资料,提前介入核查申请资料,对照申请资料深入现场进行实地核查,提出核查.意见,与申请资料一并递交登记管理机关。

设区市国土资源部门颁发采矿许可证后,要及时报省国土资源部门备案。省国土资源部门批准探矿权、采矿权并登记发证后,要及时通知设区市国土资源部门。对设区市国土资源部门违法、越权或错误的采矿权登记、发证,省国土资源部门一经发现要及时予以撤销和纠正,由此给探矿权、采矿权申请人造成损失的,由原登记机关依法给予赔偿。

(二)严格矿业权设置标准,实行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方案制度。每年第一季度,各设区市国土资源部门要依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国家产业政策等要求,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内探矿权和由省国土资源部门登记发证的采矿权设置方案,经设区市政府审查同意,报省国土资源部门审查,经省政府批准后实施。不跨县级行政区域的采矿权设置方案,设区市国土资源部门可委托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编制,经县级政府审查同意后,报设区市国土资源部门审核汇总,经设区市政府审查同意后上报。

省和设区市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批准的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方案,以申请在先或市场出让的方式确定探矿权或采矿权人,按规定程序审批并登记和颁发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没有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方案的,不予设置新的探矿权和采矿权。

已有探矿权、采矿权增加勘查区块或扩大矿区范围,要纳入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方案管理。没有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方案,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不再受理增加勘查区块或扩大矿区范围的申请。

由市、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登记发证的采矿权设置方案编制、审批,要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三)严格审查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开采利用方案,严格评审储量核实报告。地质勘查方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储量报告,由探矿权或采矿权申请人委托有资质的地勘单位或矿山设计单位编制,由探矿权、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组织专家或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审查,审查单位出具加盖公章的审查意见,登记机关依据审查结果审查申请事项。

(四)建立健全勘查和采矿许可证延期预警机制,切实解决持超期证勘查、开采问题。各设区市和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监督管理权限,提前6个月书面告知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准备前期勘查工作总结、进一步勘查实施方案或储量报告、开发利用方案等延续登记手续;提前3个月书面告知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提出延续登记申请,办理延续登记手续。国土资源部门的告知,不作为探矿权人、采矿权人申请延续登记的必要条件。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逾期后即自行废止,并视为灭失矿产地。在灭失矿产地新设立探矿权、采矿权,有多家参与竞争的,要以市场方式公开出让,原探矿权人、采矿权人的机械设备等财产权益经评估后由矿业权竞得人予以补偿;只有原探矿权人或采矿权人一家提出申请时可采取协议方式出让矿业权。

四、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监督管理和执法监察工作

第4篇

关键词:医院;资金管理;内部控制

为了适应电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保障资金的安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根据《会计法》和金融管理的有关规定,我们结合医院的实际,进行了一些探索。

首先,制定了《上海电力医院货币资金管理办法》,“办法”制定了医院货币资金支付的审批权限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业务经办人员、会计人员在办理货币资金的收付过程中相互分离、相互牵制和相互制约,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确定相关部门职责,贯彻好“两个货币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对于银行账户管理方面,我院按要求在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上海业务部开设了结算账户,因每天门诊、住院收入有现金需当天解缴银行,故保留医院附近的某银行基本账户。按要求不擅自开设或变更银行账户,不出租、出借银行账户、不公款私存、不账外设账和私设“小金库”。

更换一种思维模式,引入社会独立审计关于“货币资金循环”的控制要求,作为一种标准做好相关管理工作,模拟“社会审计”对医院的货币资金管理进行评估,可以精确锁定环节管理要求标准,例如:

货币资金要求

货币资金是指医院暂时停留在货币形态上的那一部分资金.它具有流动性强、转化速度快、占用量不稳定、有一定的投资性等特点.管好、用好货币资金不仅关系到医院经济活动能否顺利开展,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医院的财务状况,它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最容易出差错,因此是流动资产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

1.进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

(1)了解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

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在会计人员起到相互牵制、相互稽核、相互验证的作用,做到:

货币资金的收支和记账由不同的人员完成;

货币资金收支后立即入账;

入账要有真实可靠的依据;

当日收入的现金,及时存入银行;

超过结算起点以上的收支,一律通过银行转账;

及时进行货币资金清查,保证账实相符等;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三部分:

(1) 收款内部控制制度

(2) 付款内部控制制度

(3) 备用金内部控制制度

2.测试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

(1)编制内部控制制度流程图。

(2)抽查几笔业务,检查其是否按照流程图所表示的方式处理,以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

(3)审查日记账记录有无计算错误。实行电算化的企业可省略此项程序。

(4)检查企业是否及时将现金收入存入银行。

(5)验算货币资金的登记是否正确。

(6)通过抽查费用账户,审查企业货币资金支出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可靠。

(7)审查企业有无不正常的货币支出。

(8)对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

根据这些要求,发现医院有关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整改。

第二,对于货币资金收入方面制定了“上海电力医院业务收入管理制度” ,对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的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了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促使其得以全面执行,而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所进行的了解、测试、评价活动。其目的是合理地保证实现以下目标: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组织内部规章制度;信息的真实、可靠;资产的安全、完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于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筹资、物资采购、工程项目、收入、支出等经济业务控制的审计;以及对于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内部控制方法运用的审计。医院对货币资金收支与保管业务应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应当分离,相关机构的人员应当相互制约,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并与医院纪委密切配合,了解有无可疑事项,动态管理。

第三,对于货币资金支付方面严格按办理程序操作,做到相互制约、明确办理货币资金业务不相容岗位的相互分离原则制订。制订了“关于项目经费使用审批程序及审批权限的规定”、“关于实行项目资金预算计划及归口管理的规定(修订)”,由于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尚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重收入、轻支出和结余”的现象非常普遍,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全面预算管理不全面,管理虽取得效果但是难以尽如人意。众所周知,在目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各大企业一个无一例外的举措就是降低成本,而成本降低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预算中的成本控制,这并不是说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不进行成本控制,而是突出在生死存亡时成本控制的极端重要性。医院有其特殊管理运营规律,但是随着与市场的逐步接轨,进行成本控制成为全面预算管理中极其重要的工作,其目的与现代化工业企业差别不大,即是控制成本、节约开支、减少浪费、降低费用,提高医院的经营绩效。下面我从全面预算管理流程的角度来说明成本控制的关键点,掌控这些关键点对于初期的全面预算管理事半功倍。“上海电力医院大额度资金使用制度”,“上海电力医院报销制度”,“上海电力医院外埠差旅费报销规定”,根据比较分析可判断某时段“业务收支明细表”成本类项目中,例如发现水电费、药品费、工资每月有变化,其余基本没有大的差异。从而可以快速锁定关键控制点。

第四,货币资金业务处理方面,严格执行《票据法》,加强货币资金业务的会计记录管理,及时、正确和完成记录货币资金业务,业务发生后账务处理原则上不超过一天。严格控制计算机设备接触人员,对会计数据的输入、结账、修改、存档和查阅设置了权限,每人独立使用自己的密码,确保会计数据的安全、完整。

第五,现金管理方面特别制定了“上海电力医院现金管理制度”,包括“门诊、住院现金收入管理制度”、“财务科安全保卫制度”、“财务科内部稽核制度”、“财务科本部现金管理制度”,其中包括了部分“票据制度”。加强了我院门诊、住院以及财务本部的现金收入日常管理,完善财务内控制度,以保证现金的安全、完整,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效用。

第六,其他方面:建立、使用工行、结算中心EISS两个“网上企业银行”,对资金流的动态情况能及时了解,付款也打破了原先有关时间限制。在此基础上,对每个月的现金流情况进行摸底,将上半年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规律,几号要付什么钱,几号可以收什么钱,隔月要赊销多少医疗费,赊购多少药品……, 请出纳每周一、四查询好余额后记录在我的“现金预算表”电子表中,从而加强资金管理。

严格执行资金使用审批制度,将有关更改、大修、科研、日常经营等项目的收入、经费使用单独列表备查,实时监控费用及成本使用情况,有关成本支出要与年初预算核对,严格执行好预算,超预算或超标准都必须控制,从而加强成本管理。

2009年医院集中药品供应商,由原来16家医药公司改为现在的7家左右;改变医院信用政策中的赊购期,由原先的90天改为现在的60天,光此两项政策为医院的药品加成率净增加2个百分点,还有药品的最优库存管理、ABC管理法的使用等实践正在实施中; 以及医院常规材料仓库的”零库存”管理使存货周转率达到较理想状态。加速了资金周转,减少资金占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卫生部.2006年.

第5篇

关键词:国土资源;有效管理;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S618 文献标识码: A

所谓国土资源,从广义上来看,是指所有属于国家领土范围中的资源,既包括自然资源,亦包括经济、社会资源;从狭义上来说,则是指存在于国家领土范围内的土地、天空和海洋。国土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是一个国家不可被侵犯的资源总和,是一个国家寻求发展得重要前提和保障。国土不仅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地,也是人们开展生产活动的主要基地。因而,我们说国土资源是促进国家健康发展的推动力,是生产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国土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国土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加强。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保障我国国土管理的质量,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一、当前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现阶段,在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中还存在着这些问题:一是当前资源匮乏,人均资源利用率还有待提高。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矿场资源和土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资源之一,对民生问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土地资源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障。但是,当前在部分地区,由于耕地保护,使得地区人均耕地的面积比较少,达不到标准水平,激化了人民和土地的矛盾。近几年我国致力于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所需要的建设用地越来越多,导致耕地与建设用地间的矛盾逐渐深化,易造成粮食危机。我国矿产资源的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比较严重,而矿产资源又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容易造成矿产资源匮乏,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二是土地资源使用中的矛盾多。就目前而言,土地纠纷事件常发,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土地的归属问题和征地问题。我国目前的相关政策还不够完善,体制还不够健全,未能明确的界限来划分土地,以致于难以进行妥善的处理;三是缺乏完善的国土资源市场。我国还未建立健全的国土资源市场,无法有效地保障土地交易的公平性。除此之外,还缺乏科学而合理的资源收益分配方式,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四是在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中,人们的法制观念不强,对国土资源管理法制教育的力度不大,未能充分发挥相关法律的作用。

二、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创新思路,服务民生

为加强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必须转变陈旧的管理理念,创新国土资源管理思路,以为人民服务,妥善地解决民生问题,从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国土资源的管理工作,要符合时代的要求,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完善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基层群众路线。国土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为基层群众所服务,以实现资源保护,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要将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深入到人们生活中,保障经济质量,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若要提高我国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做好环境资源保护工作,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除此之外,要加强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管理,在开发资源的同时还要避免资源浪费;要增设土地登记局,创造良好的土地交易市场环境。

(二)创新模式,流转土地

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土地资源是重要内容之一。为实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有效性,必须创新土地流转的模式。现阶段存在的土地资源主要有一下几种形式:第一种是农村土地互换形式,这种形式主要应用于新疆沙湾县一带;第二种是农村土地出租形式,以安徽小岗模式为典型;第三种是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形式,这种形式主要应用于广东、山东一带;第四种是农村土地入股形式,主要应用于上海;第五种则是农村土地转包模式,主要运用于浙江一带。另外,值得强调的是作为我国大粮仓的黑龙江,在多数地带所采用的土地流转模式是“企业+基地+农户”的新型模式。创新土地流转模式,首先,要对土地流转的用途进行严格的管理,建立现代化的耕地保护体制,以保护好耕地,维护粮食安全;其次,要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法制,制定健全的土地流转法律体系,以适应新的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最后,要制定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保障体系,以促进城镇化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

(三)创新体制,明晰产权

为满足现代社会对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要求,必须创新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明确农村土地的产权归属问题。要做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规划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范围,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实施发证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对农村土地的产权归属进行调查,并要及时更新地籍信息。在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时,要确保每个符合要求的农民集体都具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要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遵循“村民自治”的原则。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严格要求和监督发证行为,妥善管理已记录的土地登记资料,建立完善的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机制,以有效解决土地纠纷问题,从而促进我国国土资源管理质量的提高。

结束语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时展的必然需求,是提高我国人民物质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为提升我国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必须加强对国土资源管理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其管理能力,培养其道德素质;要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实施管理活动;要加大对国土资源管理的投入,大力宣传国土资源管理,以促使人民积极配合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现阶段,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必须创新管理思路,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的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以保障国土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梦诚.如何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管理问题之我见[J].科技致富向导,2010,(15)

[2]田毅,吴克宁,王金满等.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学科体系发展初探[J].资源与产业,2012,(14)

第6篇

收集截止2014年浙江省省级医院在建项目基建财务数据指标和竣工项目财务数据指标。其中,财务指标主要包括:项目已批概算数,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和自筹资金等投资资金来源数据,以及交付使用资产、在建工程、待核销基建支出和转出投资等投资资金支出项目数据。采用Excel2003进行录入,将收集到的医院基建建设投资资金来源数字表、医院基建建设投资资金支出项目表等信息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浙江省省级医院在建项目个数及已批概算数

2012—2014年,浙江省省级医院基本建设已批概算总额分别为1097873万元、1165456万元和1260745万元,开工在建项目分别为3项、16项和27项。

2.2浙江省省级医院基础建设投资资金支出情况

基本建设投资支出主要归为交付使用资产支出、在建工程支出、待核销基建支出和转出投资支出4部分,交付使用资产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2014年,浙江省省级医院基本建设投资支出总额为623397万元,其中交付使用资产占比20.08%,在建工程使用支出占比79.92%。

2.3浙江省省级医院基建项目投资资金来源情况

基本建设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中央基建投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中央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省级财政性资金、地市级财政性资金、县及县以下财政性资金、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可分为中央财政性资金、地方财政性资金和自筹资金三大部分)2014年,浙江省省级医院基本建设投资资金来源总额为69837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性资金占3.18%,地方财政性资金占29.72%,自筹资金占67.1%。2012年和2013年浙江省省级医院基本建设投资资金来源总额见表2,其中自筹资金均占重要比重,2012年和2013年占比分别为75.58%和70.07%。

3结论和讨论

近年来,政府对卫生投入的增长速度较快,医院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和投资水平也逐渐变大。医院基建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医院基建项目本身又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针对性,因此必须对医院基建建设资金进行有效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除根据医院本身的发展规划外,实施医院基本建设还必须有可靠的资金来源,目前我国医院的基本建设资金来源包括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和自筹资金。本研究显示,自筹资金在浙江省省级医院的基建项目的投资来源中占据重要比重,除了说明浙江省省级医疗事业的发展对医院基建产生极大的需求之外,也说明了省级医疗机构在努力发挥本身医疗优势组织创收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潜力。从2014年浙江省省级医院投资资金来源数据来看,自筹资金总额为468602万元,占全部投资资金来源总额的2/3以上。因此管好用好自筹资金对于医院的建设和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省级医院在管理体制上长期隶属于相关政府部门,导致省级医院的财务运营和实施长期古板化和坚硬化,与对风险高度敏感的市场化企业相比,医院内部风险控制的能力不够完善和健全,也存在财务风险无法识别的可能。同时,在国家推行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又出台了包括对省级医院影响较大的政策:一是要求药品零差价,即医院的药品销售不允许产生利润;二是公立医院在对危重病人进行抢救时,要将病人救治和病人费用分开,实施先救治后结算的方式。但是,由于危重病人自身的特殊性,容易导致这部分费用无法收回。因此,在医院自筹资金到期时,流动资金的减少容易导致医院出现资金紧张、甚至资金断流的情况,财务风险也随之提升。近年来相关部门再三强调要加强对自筹资金基建投资计划的项目管理,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也容易存在一些问题:自筹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采用借款、欠款等方式施工;自筹资金管理不到位,基建项目的自筹资金应该专款专用,但是有些医院对自筹资金的管理不能像财政拨款资金一样严格,甚至出现个别医院随意挪用基建项目的自筹资金的情况而导致基建项目资金断链的情况发生;随意提高建设标准,有些医院对自筹资金的工程项目随意扩大建筑面积,随意提高建筑标准,搞高级装修,不按照主管部门规定的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自筹资金管理中问题,很容易造成基建规模偏大、基建战线偏长、投资资金缺口严重、资金运转受阻,最终导致工程周期过长、成本提高,浪费资金,影响工程正常的实施。为了规范自筹资金的使用,加强医院基建建设资金管理,应该严格执行相关政府部门对基建自筹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用于医院基建项目的自筹资金应先存后批、先批后用、专款专用,用于单项工程存入的自筹资金数额建议不少于计划额度的50%;在自筹资金未基本落实的情况下,不要急于动工,避免因后续资金跟不上而影响工程;尽量杜绝计划外工程;强化财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让财务人员在医院基建的日常资金运作管理中,充分考虑财务资金管理对基建项目运行的支撑作用。医院是一个复杂的单位主体,对医院主体进行简单的划分可以分为门急诊区域、住院区域、行政区域和后勤区域四大部分。门诊区域是医院对外服务的一线窗口,根据就诊患者疾病的类型又分为不同科室,大型医院的科室划分更加细化;住院区域分为病房、住院药房、出入院服务中心等;行政区域包括院办、人力资源中心、财务中心、护理办、医务办、科教中心、图书馆和计算机中心等;后勤区域包括食堂、供电房、供应室、污水处理中心等。由于医院的人流和物流相对集中,对医院的网络化建设的要求也较高,要求配备相应的数字化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一卡通系统、安全防护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及综合布线系统等,因此对医院基建建设具有较高的要求。

第7篇

摘要 针对目前医院货币资金出现的种种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建议,来防范医院货币资金风险。

关键词 医院 货币资金 内部控制

近年来,全国各地医院相继发生了多起坐支、私分、私存和非法占用现金等违法乱纪案件,给医院造成了极大的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加强医院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使用,防范货币资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差错与舞弊行为的发生是保护医院资产安全和完整,促进医院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必然需要。

货币资金管理的概述

(一)货币资金含义

货币资金是医院在资金运动过程中停留在货币阶段的那一部分资金,是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其它货币资金。库存现金是库存人民币和各种外币;银行存款是指医院存放在开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可随时支用的各种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是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医院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计划收到的零余额用款额度;其它货币资金是指医院的银行本票存款、银行汇票存款、信用卡存款等各种其他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大多属于银行存款的范畴,只是承诺了专门用途,不能像一般的银行存款那样随时可以安排使用。

(二)货币资金的特点

货币资金的特点是流动性很强,是速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库存现金又是所有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一项资产。正因为货币资金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尤其是现金及银行存款随时可以用于保障医院正常业务活动的开展,医院的各项资产的购买、负债的发生、收入支出的实现等,大都是通过货币资金的收付来实现的。货币资金在医院实物资产中还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如果不能及时满足临床一线工作的需要,必将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的运行,还会影响医院经营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医院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货币资金管理水平,保障货币资金的使用安全、完整,特别是对现金还需要采取多重的保全设施和手段,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已是势在必行。因此管好货币资金,防止资金被贪污、被挪用,制定一套使财务人员在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减少和杜绝发生差错与贪污舞弊机会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即是医院保生存、保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任务。

二、目前医院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现金收支业务管理方面的问题

第一、会计人员或其他经办人员利用管理上的漏洞,趁机更改发票或收据上的金额,或者通过添加和虚构经济业务的内容和金额,将相应的款项非法占用。

第二、有些出纳人员或收款人员在出票时利用假复写的方法,使发票联与记账联不一致,贪污差额部分。或者在收入现金时找出种种借口即不给付款方开具收据或发票,也不报账和记账,而是直接将现金占为己有。

第三、出纳人员或收款员对收入的现金不是直接入账或报账,而是私自将其列支或挪作他用,谋取个人利益。

第四、出纳人员或收款人员故意将现金收入或现金支出日记账登记错误将合计数加错,致使现金收入日记账少计,现金支出日记账多记,从而变相的将多余库存现金占为己有。

(二)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管理方面的问题

第一、有些出纳人员私自签发现金支票,用于提现,不留存根,不记账,将所提现金非法占用。

第二、出纳人员将本单位的转账支票、汇票及银行本票私自转让给其他单位使用,并允许他人使用本单位开设的银行账户为其办理转账业务,从中谋取个人私利。

第三、有的会计人员和出纳人员利用一些银行间相互拉客户的机会,私自利用单位印章在他行开设银行账户,将一些收入的款项先存入私设的账户,等月底或期末再将款项转存入单位的账户,这样就可以将私存期间的利息瓜分。

三、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

目前,大多数医院还处在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模式,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系统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从而致使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的现象较为突出。有些单位虽然建立了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但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环节十分薄弱,在工作中真正遇到具体问题,常常以强调灵活性为借口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致使会计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

(二)货币资金安全防范不严密

库存现金方面没有执行规定的库存限额,出纳留存大量现金,易导致现金遭受抢劫、被盗,或被贪污、挪用。另一方面由于银行存款对账不及时,而出现银行存款被人套取未能及时发现,或未达账项不能及时清理,从而没有合理使用好医院的有限资金。票据方面管理不严,由于医院是特殊行业决定了其票据使用量大,致使领用频繁,给票据的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再加上有些医院在票据领用、核销方面要求不严格,导致出现了收款不入账的现象发生,给医院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三)忽视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关键点

货币资金的控制要点是现金收支业务和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管理,从现金和银行存款内部控制出现问题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单位没有做到不相容岗位的分离、且没有建立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的授权批准制度,从而导致了现金、银行存款诸多漏洞问题的发生。

四、加强医院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

针对目前医院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出现的种种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现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1.出纳岗位方面

首先要建立出纳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好出纳岗位的职责权限;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在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时应严格按照申请、审批、复核、支付的程序来执行,并及时、准确入账;现金的库存不得超出核定限额,超出部分应及时送存银行;严格按照规定明确好现金开支范围,一些不属于现金使用范围而需要支付的款项应当通过银行转账结算;出纳人员收到每笔现金都应出具正规收据并及时登记现金日记账,每日业务终了后结清当日账目,清点库存现金,看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是否相符,如发现问题,及时查对,坚持做到日清月结,还应定期编制“现金收支日报表”,连同原始凭证交会计人员填制记账凭证入单位总账;医院的现金收入应每日及时存入银行;不得私设小金库,不得账外设账,不得挪用、坐支现金,更不得擅自借出现金。

2.门诊收费岗位方面

建立健全门诊收费员的工作岗位责任制,明确好门诊收费员的相关职责和权限;门诊收费人员应严格按照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项目进行划价收费,每日业务终了,再根据计算机汇总的“门诊收费日报表”统计的数目连同现金及收据存根交财务部专职会计稽核人员核收,对当日所收现金必须足额及时上缴不得拖延积压;财务部要加强对计算机收费软件的管理,并通过计算机收费系统对收费员的操作权限加以限制,对发生退费的收费事项,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退费;门诊收费员对各种收据必须按日期、编号顺序使用,不得中断,凡开错作废的票据,必须将所有联次收集一起并加盖作废章,写明作废原因单独装订,随同收费明细日报表上报财务部专人核对,力争做到日清日结。

住院收费岗位方面

建立建全住院收费员的工作岗位责任制,明确好住院收费员的相关职责和权限;住院收费员收到病人入院所交现金,应开具预交款收据并加盖收款公章,病人出院结账时,收回预交款收据,并出具住院医药发票;每日业务终了,住院收费人员应根据计算机汇总的“住院收入日报表”连同预交款收据及住院医药费收据存根上交财务部专职人员核收;财务部专职人员还应定期核对在院病人的预交款,对总账的预交款金额与在院病人预交款明细数额进行核对,防止收费人员贪污、挪用。

(二)加强银行存款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对于银行存款的内部控制,应在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环节上按照审批、审核、结算、稽核、记账、对账、调账的程序来办理,这样即可以提高控制的效果,又可以相对简化程序,节约控制成本。明确好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专设登记薄进行登记,防止空白票据遗失和被盗用;医院及个人的印章是明确责任、表明业务执行及完成情况的标记,经济业务的审批、执行、监督都要留下印章的轨迹,所以印章的保管要贯彻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财务专用章应专人保管,单位负责人的个人名章必须有其本人或其授权的人保管,严禁由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出纳人员应按日根据银行存款收付款业务的记账凭证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人员登记银行存款总账,出纳人员的日记账与总账应及时核对,做到账账相符;医院的一切收入款项都必须当日存入银行,一切支出,除规定可以用现金支付的外都必须通过银行转账结算;医院只能选择一家银行或一个营业机构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严禁在多家银行机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指定出专人(但必须出纳人员除外)负责与银行对账工作,对于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对账单核对过程中发现的未达账项应该及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调节,其中应特别注意未包括在本月银行对账单中的上月在途存款,应监督出纳人员及时查明原因,清理未达账项。

(三)建立会计稽查制度

平时要对出纳及收费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突击性检查,对他们的现金进行盘点,以确保账实相符;严格审核收费人员每日上交的日报表和收据联,重点查看收据存根是否连号,收费存根金额和实交现金数目是否相等;审核退费收据时,看手续是否完整,是否有违规退费现象。通过监督与检查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总结,一方面可促使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更加有效的实施;另一方面如发现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出现薄弱环节,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不断地完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四)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是紧密相联的,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定期对医院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独立的审查和评价,以确保既定的政策和程序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这样就能及时发现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切实完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同时,还要强化外部监督,财政部门或审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对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随着我国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医院还需要对其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并结合自身的内部控制环境设计出适合本单位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效果,提高人员素质是关键,这必须建立规范的财务人员引进制度,同时还要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和职业道德培训,依靠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约束会计从业者的职业行为,这样就能为实现医院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机关单位企业化 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配置 发展目标

以科技为主体的新经济日新月异,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悄然来临,这使得机关单位在赢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挑战。时下,高水平的人才成为单位发展的先决条件,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人才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在机关单位“企业化”进程中,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研究课题之一。

一、人力资源管理对机关单位“企业化”的重要性

(1)形成人才的最优配置。人才是当今社会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先决条件,而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构建人才体系,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切实践行高效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有利于帮助机关单位更为科学的利用内部人才资源,形成岗位最优配置,最大限度的取得经济效益。

(2)创新优秀文化价值观。机关单位“企业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带来内部组织的变动,如果无法及时建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就会导致单位整体管理难以高效的运作,甚至影响后期的发展。因此,机关单位必须通过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实现组织的变革,减少冗员,提高运营效率。同时,要利用人力资源正合以建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创新文化价值观。使全体人员都怀揣共一目标,提高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

(3)组织单位目标统一化。单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许许多多员工组成,而单位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管理制度的约束整合,更依赖于员工对共同目标的努力。机关单位的“企业化”之路,不同程度上使得部分员工没有形成有机搭配,员工在大背景下只会从自我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自己的设想和目标努力。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对单位组织机构进行有效的引导,汇聚发展共同的方向,从而形成统一的目标,提高单位整体管理效率。

二、“企业化”机关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建议

机关单位“企业化”过程中,首先要制定一个总揽全局的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力求周全。单位要根据自身情况,充分考虑规划的合理性和全面性,并分析和确定人力资源的需求量与质量,从而设计以此为目标的合理活动。大致来说,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制定单位“企业化”前后的人力资源整体管理模式、人力资源战略的总目标和在此过程中的具体步骤的安排。二是单位制定发展规划时,要和人力资源管理规定、目标相符合,这样才能全面的规划好单位发展和管理的方方面面,最大限度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作用。下文将结合实际,就机关单位“企业化”下人力资源管理提出几点优化建议:

(一)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单位整体发展战略高度。首先,即要求机关单位内部高级管理人员,应从思想层面上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机关单位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其次,单位自身文化、理念也应认同并重视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从战略视角出发,认真分析“企业化”下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状况。从而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构建新的人力资源管理计划,保障机关单位在“企业化”进程中的人员的平稳过渡。

(二)构建符合机关单位新形势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进一步实现机关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最优化,增值机关单位的人力资本,单位应该构建符合自身新形势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握机关单位“企业化”的关键环节。首先,机关单位要对内部关键岗位、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包括管理人员的能力状况,工作经历和人际关系,并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份详细的内部人力资本报告。其次,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重新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要重新定义单位组织架构及工作岗位,淘汰一些重复或不需要的岗位;同时完善内部绩效管理标准,加大单位人员的薪酬福利,明确内部奖勤罚懒的示范效果,在使单位内部树立公正严明的管理氛围。只有构建新的人力资源体系,机关单位才能在“企业化”的新环境中更好的发展和经营。

(三)重视机关单位“企业化”前后的文化兼容过程。传统的文化整合模式是机关单位对发展目标采用强行的注入方式。其通过宣传手段,将单位的文化、理念灌输到目标规划中。这种做法通常会造成单位员工的反感,甚至起到相反的效果。因此,机关单位要创新文化模式,不能简单的扩张组织,而是要根据单位不同的发展目标,有针对性的实施策略,使得单位人力资源协同效应达到最大化。

第9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企业;问题;对策

自从我国成为WT0贸易五大理事会之一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高。我国加入贸易组织,其本身经济发展得到了空前的进步,逐渐与国际经济市场接轨,融入到全球化的大环境中,这就造成我国商业人才方面自己市场竞争的加剧。同时,我国大部分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保持和获取人力资源将是企业在如此严峻经济竞争下存活并发展的优势和关键。然而,决定企业发展和生存的要素在于以人为本,人力资源已经作为企业人才吸纳的特殊资源和第一资源。目前,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主要支柱,逐渐受到企业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少专业的人力资源规划

在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缺少人力资源规划,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没有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并且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目的不明确,管理制度也不尽完善。这样就造就了现代中小型企业在发展中遇到阻碍。由于中小型企业正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制度和规划大部分借鉴其他企业,没有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政策,所以在管理方面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由于人才的流动性,造就了很多企业只有在需要时才临时招聘一些人员,这样的企业没有将人力资源投资作为人才储备的手段,在以后制定市场战略、产品战略、投资战略时候,也没能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予以支持。

1.2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人员的配置不合理

我国中小型企业管理制度普遍不完善,资金投资比较少,这样导致人力资源部门的功能定位不准确,有的企业甚至没有正式的人力资源部门,职能大部分由总经理兼任。有的企业有相应的人力资源部门,但是功能不尽完善,大部分是整理资料、管理档案、负责员工工资福利等传统的管理功能上,甚至有的管理者认为人力资源部门不能创造经济效益而减少人员编制。有的企业有专门的专职人员,但是很多没经过专业培训,大部分人员从事行政事务,一般工作只限于招聘、选拔、工资、档案管理等琐碎工作,这些都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1.3企业招聘存在着相应的问题

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招聘工作是为组织挑选合适的人才的过程,但现在很多企业在人员招聘方面主要依靠个人的感觉和经验,缺乏规范的人员招聘流程,有很大程度的随意性,大部分招聘人员只看应聘者的学历、工作经历和资历,不考虑应聘者对企业文化背景的了解情况、创新意识等,这样为以后人员入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4培训机制存在的问题

现代企业中,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的培训人员和培训机制,一般由公司某部门主管兼职,没有专门的应用性培训,大多进行一些临时性培训,并且大部分在培训时没有考虑到受训人员各方面的情况,只对管理层培训或只对新员工培训,缺乏统一性。培训的内容大部分是一些国家政策法规、企业制度等,没有实质性内容,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培训过程中不注重和员工交流,培训结束后也没有相应的考核机制,这种培训结果大都不尽如人意。

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

2.1更新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

必须要认识到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更新,不断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要强调人的作用,协调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使人力资源朝着科学民主的方向发展,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2.2建立双管齐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1.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素质, 引进外部人才,盘活内部人才存量,改善人才作用的制度环境。企业要设计合理的制度安排,在留住和使用好现有人才的基础上,注重引进高素质的外来人才,不断充实队伍,形成互相补充,共同发展提高的人才机制。

2.培养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管理的出发点和重点是以人为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以提高为中心,是确保所有员工都得到尊重和爱护。管理重点放在以人为本,人力资源管理中遵循“尊重人才”,“发展人才”的原则,继续完善继续教育和培训,设立专门的继续教育小组,有组织地对企业人力资源配置进行科学研究、给员工合理公平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员工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和进取。建立合理的学习和发展机制,给企业员工提供学习和发展机会。

2.3建立内部人才市场

建立企业内部人才市场。一是针对企业冗余人员进行再培训,再分配;二是针对某些“人才”进行适当流动,进行市场调节。某些“人才”指因企业招工分配等原因,出现了专业不对口,特长不对口等问题,不能发挥所学特长,为其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三是减轻下属企业负担,特别对“不合格”员工(指国有企业中不遵守规章制度的员工,企业对这部分人因国家政策原因无法断绝劳动关系。)虽然外部无出口,但可以利用企业内部人才市场建立内部退出机制,通过转岗或者待岗学习,调整相关待遇等进行强迫调节,要么认真上班,要么在企业人才市场中等待再分配。利用企业内部人才市场灵活职能,能使企业效益产生最大化。利用企业内部人才市场的建立, 引入竞争机制,能够有效将企业论资排辈,旱涝保收,没有危机意识进行铲除,将素质硬、能力强、技术高的人才通过市场的“洗礼”进行再分配,实现专业岗位和管理职位的“能进能出”的目标,从而使每一位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有压力感和危机感,促使他们更努力地为企业工作。这样有利于人才的多重开发,通过员工的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潜能,避免人才的浪费和流失,更有利于员工掌握多项技能,以适应竞争的环境。优化岗位动态管理,让最适合的人占最需要的岗位,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让集团内部企业员工配置更具科学与合理,不窝工,更安全,更具效率性,更有协调性,最具战斗力。

三、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积累和创造物质资本,开发和利用物质资源,促进和发展国民经济,推动和促进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因此,现代企业必须牢固树立人本管理的思想,努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潜能,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J]申泽姝,郭卉.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途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O13(36)

[2]龙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O13(16)

第10篇

 

由各单位的职工自主开发系统有很多优点:首先是节省成本,更重要的是我们更了解自己的设备和工作细节,更容易清楚地知道我们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样的。在开发中可以轻松达到无障碍沟通和协作,能更好地做好开发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后期维护也更为方便。

 

缺点在于我们是业余开发人员,开发过程中容易有很多不良习惯:这些不良开发习惯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加大软件维护的成本,有些甚至制约整个系统的生命力。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大多数的问题都是由这些需求分析、软件设计和编码的不良习惯造成的,改变这些习惯,你会获得更高的效率。

 

1 业余程序员容易出现的不良习惯及改进建议

 

软件开发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投入使用、后期维护。下面我们从一步步来探讨业余程序员容易出现的不良习惯及改进建议。

 

1.1 业余开发人员容易不够重视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

 

我们虽然更了解我们的设备和工作细节,更容易进行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但是业余开发人员也容易不太重视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比如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花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很多内容停留在大概、差不多的层面,没有具体化、细化、完整化、文档化,随后就开始匆匆编码。认为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来,先编写一些程序出来,有什么没想到的地方再慢慢改。编码过程中突然想起来还有什么需求或者使用者提出之前没想到的需要,又来改编码。就这样不断进行很多次的修改。这样最终也可能能把系统开发出来,但是这样的系统执行效率低下。开发软件的最忌讳不停的因改需求而改代码,尤其是在软件开发后期该需求极容易导致程序修改遗漏内容、变量错误等等问题,导致系统执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报错、软件跑死等现象。如果急于动手编码,而忽略需求分析,很可能南辕北辙,使开发变得毫无意义。需求分析才是整个开发过程中的核心部分,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真正理解了需求,才能顺利开发出我们真正需要的软件。

 

采集需求时,有必要时可以对客户进行一定的培训,让他们知道怎么提需求,怎么把需求提的更加具体、准确、完整,在这个阶段多和客户沟通,尽量避免或减少开始编码后改需求,以及因此导致软件编码错误和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

 

需求分析中的需求不只是使用者的需求,还要按照行业内的软件开发规范来进行,同时也要考虑软件长远运行的硬件、软件环境等因素。例如,目前Windows XP已经停止升级了,你还在XP平台下开发软件,当你千辛万苦地开发完成提交系统时发现大家都在用WIN7甚至是WIN10。你的软件可能无法运行。

 

软件设计正如你要造一幢房子,在开始砌第一块砖之前,你必须事先画好建筑图与蓝图,在你开始浇铸水泥之前,你必须让人评审的蓝图并获得通过,你要先做好比较完整详细的设计再进行后面的工作。另外要学习行业内制定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并严格按标准检查你设计的系统,只有这样你最后开发出来的系统才能与业内其他软件系统完美整合为一个整体,流畅交互数据,同时还保证了系统的通用性。

 

1.2没有良好的文档习惯

 

我们在谈编码前不得不提的是要养成良好的文档习惯。良好的文档是正规开发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个好的程序是先写好设计文档再进行编程的。如果你不写文档,一开始就写程序,这样你就不会按已设计好的路线走,而是想到哪写到哪。尤其是部分刚开始编程的人容易有如下的代码习惯,如:学会一招,就用一招,不管方法是不是适合系统,硬塞进去。小功能还好说,要是大功能,就容易混乱甚至失控。写文档时只要能将你的设计思想及实现算法或步骤描述清楚就好,另外要善于利用图表来说明你的思想。

 

1.3编写代码时容易有不进行格式化、规范化、加备注、模块化等习惯

 

对代码进行缩进或统一格式,可以让人更容易阅读,也容易对错误进行定位,不易出现混乱与bug,另外也方便代码审查等等。代码备注也很重要,很多业余程序员不喜欢在代码里加备注,觉得麻烦,觉得自己完成了自己的模块就行。事实是躺在代码行里的备注永远躺在代码行里,而躺在脑海中的备注却会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去留无踪。无备注,无规范无疑是害人害己的代码习惯。对代码格式化,可以考虑使用代码美化器,它能根据你的设置对代码进行格式化。

 

面对没有模块化的代码就像是一个乱搭起来棚子,没有一处敢轻易地修改,系统脆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维护越来越困难,埋下大的隐患。让每个函数实现且只实现一个功能,这样会让函数更短,相应的就好理解和维护。比较长的函数里面通常有很多路径,这对测试来说也比较难。

 

1.4代码没有清晰地表达意图

 

编写代码时,应该更注重可读性,而不是只图自己方便。代码被阅读的次数要远远超过被编写的次数,所以在编写的时候值得花点功夫让它读起来更加简单。

 

1.5不把警告当错误看

 

代码编译时产生了警告,我们还是可以运行程序。那么如果我们忽略警告信息继续开发代码,会怎么样呢?这样做等于是坐在了一个嗒嗒作响的定时炸弹上,而且它很有可能在最糟糕的时刻爆炸。代码的行为会变得无法预测,其质量会直线下降。

 

解决方法是设法让编译器将警告作为错误提示出来。如果编译器允许调整警告的报告级别,那就把级别调到最高,让任何警告不能被忽略。这个小小的设置,可以大大提升团队签入到源码,控制系统中的代码质量。

 

1.6提供有用的错误信息

 

当应用并且得到使用之后,仍然会发生各种问题。比如计算模块出错,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丢失。这些情况要尽量以优雅的方式进行提示或处理。如果你注意的话,在开发阶段就能发现这个问题的早期警告。当出现错误时一方面要提供给用户清晰、易于理解的问题描述和解释,使他们有可能寻求变通之法,而不是让系统自己报一些让使用者完全看不懂的错误信息。

 

1.7不够注重软件测试

 

部分业余程序要容易忽略软件测试的重要性,软件编码完成后简单试运行,基本功能正常就上机了。这样可能导致的问题不言而喻。软件测试方面应该投入的足够的精力和工作量,通过测试和修改把软件的一些错误提前排除掉,力争正式使用后稳定、可靠、准确的运行。系统测试的对象不仅仅包括需要测试的系统的软件,还要包含它所依赖的硬件、外设甚至包括某些数据、某些支持软件及其接口等。因此,必须将系统中的软件与各种依赖的资源结合起来,在系统实际运行环境下来进行测试。有很多错误要在真实运行环境下才能得到比较全面的暴露。必要时要邀请软件使用者参与测试。

 

有些行业内的大部分软件规模都不大,但是同样需要严格的软件测试,以保证它的可靠性。对于一些要求比较严谨的工作环境,稍有失误可能不但不能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反而导致设备运行事故也是有可能的。

 

1.8不注重系统内统一制定的标准和规范的学习和执行

 

不严格遵循系统内的规范进行开发,所开发的软件没有标准化,导致和系统内其他软件整合后经常出一些异常错误,甚至无法与系统内的其他软件整合,成为孤岛。

 

2 结束语

第11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职业培训 问题 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培训机构办学自由化。目前,政府主管部门对职业资格培训的管理重在履行对培训机构的政策指导和监督考试等宏观性的职能上。至于具体的培训工作如何展开,则是各培训机构的任务。这在保证培训机构灵活教学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众所周知,职业培训机构不同于高校,其办学的初衷在于让培训人员能够尽快通过考试,获取资格认证证书。因此,在缺乏有效监督管理的条件下,各资格培训机构将办学的自主化演变为办学的自由化。很多机构都立足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尽可能地降低培训成本,无视国家鉴定大纲的要求,随意删减培训内容,自主的制定课程的内容和课时。即便培训人员顺利通过了资格认证考试,也无法构建完整的知识理论结构。可以说,培训机构办学的自由化不是其个性化教学的完美体现,而是一种趋利思想的表现,最终导致整个培训机构都处在一种缺乏规范化、统一化的境地,培训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2.培训教材滥用化。目前,市面上针对人力资源资格认证的教材五花八门,层次上参差不齐。盲目选择教材,不仅不能对考试起到帮助作用,还会误导学员应考。一些培训机构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常编制一些所谓的高仿模拟题来吸引学员购买,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对学员的备考起到了事倍功半的作用。人力资源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必须把我国劳动保障部门发行的鉴定教材作为学习的重点,而社会上流传的大部分习题看似高深,其标准答案也无定论,只是在编写过程中加入了一些流行元素,以此来装点门面,赢得卖点。

3.培训师资选择盲目化。人力资源培训机构需要具备扎实深厚理论知识和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目前,人力资源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师资队伍的人员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高校教师、在读研究生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其中绝大多数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方面都处在不平衡的状态。高校教师和在读研究生在理论知识方面占据优势,但缺乏实践经验,授课时往往会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与实践的结合;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则会注重强调其具体运用。不管怎样,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多数培训师都没有潜心研究过认证考试的要求,对考试大纲理解不够透彻,无法全面把握考试的发展方向。临近考试时,一些资深的培训师会收到多家培训机构的邀请,以期望能帮助学员进行有效的最终复习,这也反映出大多数培训师没有在日常的教学中发挥其作用。

4.教学实施的随意化。培训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将教与学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活动和教学材料方案的系统化过程,侧重于在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寻求决策的过程。目前,大多数人力资源培训机构包括一些自诩设立了专门教学研发中心的机构也没有对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培训师仅仅将工作重点放在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设计上,只注重学员的听讲过程是否愉悦,而忽视了对受训学员具体特征的分析,在教学内容安排以及重难点的讲解上存在问题。按照培训大纲的要求设置的培训内容大致需要60-70个学时,而目前培训机构设置的课时都在45学时左右,虽然降低了培训成本,但根本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培训内容。还有一些培训机构投机地将一些名师讲座的课件直接搬到课堂上,看似介绍了一些前沿知识,但这些内容都无法与大纲内容相提并论,同时也使学员造成理解的困难,干扰考试的主流知识。

5.过分注重应试化。我国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其目的在于一方面效仿国外推行职业准入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希望借此来全面提高人力资源从业者的知识技能。目前,我国使用的人力资源培训教材,对知识的深度要求正在逐步增大,学员如果没有系统性的掌握该学科理论知识结构是很难通过考试的。因此,国家把“以考促学、以考促建”来当作国家实行认证培训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大多培训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和社会影响,功利性地把提高通过率作为其最终目标,违背国家“以考促学、以考促建”的宗旨。在课程设置上和培训课时上,将大量的经历放在考前的押题上,轻视职业能力的过程性训练,甚至将40%的培训课时用于应试性的强化训练。虽然能力的培养也需要通过应试来进行检验,但是,目前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培训相关机构无疑是过分注重了应试能力的培养。这样,即便获取了资格认证,也无法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

二、改进建议

针对我国目前人力资源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质量不合鉴定标准的情况,我们应充分结合其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综合评价及监督机制。在这一机制中,政府相关部门、各行业协会、培训机构等都要按照“各司其职、共同评价、以督促管、以评促建”的思路来全面提高培训机构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完善我国的职业资格培训体系,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综合型高素质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1.依法确定职业准入和市场准入的职业资格认证。政府作为人力资源培养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的协调者。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管理者,应在宏观管理的环节上优先制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法律,强调资格培训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鼓励职业教学培训事业的发展。政府应向社会公开具备职业准入和市场准入的职业资格认证的机构和协会,这样,受训人员就能根据国家颁发的相关标准有针对性地选择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以此来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政府监督力度。国家还应该对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定期抽检,保证其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与时展同步,保证其教学质量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政府相关部门可以要求各培训机构在同一时间进行统一授课、期中进行教学水平检查、期末总评三段式的教学思路进行管理,以此来强行保障各机构的教学质量和课时数。对于不具备资质的从业机构进行严厉打击,对于那些具备资质教学质量却极其低下的机构,应责令其限期整改,甚至没收其准入资质。

3.鼓励成立专业协会、专业社团和行业协会开展职业资格认证活动。行业和专业协会应及时掌握职业发展的动态,据此制定统一的课程体系,并监督其实施。同时,也应制定完善的自律管理制度,对于不合标准的培训机构应予以除名。此外,建立行业和专业协会,以期达到充分合作的目的,并以适度的竞争来推动我国市场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

4.建立完善的社会声誉评价机制。社会声誉是培训机构赢得市场、获取效益的核心要素。过去,受训学员在选择培训机构时通常通过价格、过关率来评价培训机构,难免会出现问题。如果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对各培训机构的督学信息、学员满意度及学员所在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公开,这样就能够客观综合地反映各培训机构的社会声誉。这样,不仅展现了培训机构的实力,还能够鞭策其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总之,对于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妥善解决该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雪琳.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化问题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9,5

[2]孙秀梅.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魅力中国,2010,20

[3]王立凤,邱吉福.我国人力资源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2

第12篇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问题及改进建议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主要目的是培养大批现今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实际的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促进企业的发展顺利化,以及快速化,确保市场在有效、完善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下能够实现稳定、正常、有序运作,能够进一步正面影响社会的经济发展,由此可见,研究以及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是具有较大价值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现状较为不理想,具体表现为,培训成果意义单薄,即培训出来的管理人员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对市场了解较为局限,实践经验不足,无法应对突况等,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改变这一形式的最佳操作,就是对当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现状进行具体例子分析,确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把握关键因素,提出改进建议。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现状例子

以某地区的一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机构为例进行分析,该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机构,对于人员的培训方式统一化,培训的内容主要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人力资源的理论知识,注意事项,在培训后期主要以具体的成功例子,让学员分析成功的原因,该机构的学员80%都能够通过企业人力资源职业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但是在当地的企业工作过程中,出现失误以及造成企业运营的损失事件频发,进入企业之后,无法适应企业的运行步骤,只有8%的学员能够极快的适应以及调整自我,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例子分析能够确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培训师整体素质不高,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繁杂凌乱,培训设备以及资料较为匮乏,培训的目的偏差化,培训无重点,培训过于理论化,培训与时展的要求存在差异,未遵循实际性原则等,进行重点分条分析,把握改进方向,提出完善措施。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条件不理想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条件包括培训师能力、培训环境、培训设备、培训资源以及培训内容等,进行逐一分析,确定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导致的主要后果,既能够引起企业的重视,也能够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指明方向,建立依据。

(1)培训师素质低

培训师是引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最终结果走向的主要因素之一,现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培训师综合素质不高,具体表现为培训师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的掌握以及了解较为片面,缺乏系统性,以及缺乏专业性,所运用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手段经不起推敲,培训的效率较低,以及培训的质量不高,绝大多数培训师都缺乏实践经验,无法进行言传身教,被培训者无法吸收较为抽象的知识,以及对于知识的理解较为浅层次,对于知识的实用能力较为薄弱,培训师素质低直接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整体水平,进而限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企业的整体水平也受到相应的影响,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2)培训内容固定凌乱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过程中培训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内容繁琐,无条理,较为杂乱无章,学习的先后顺序紊乱以及内容的教授缺乏计划性,缺乏逻辑性,具体表现为培训过程中所应用的培训书籍过多,培训单位在培训过程中所选取的书籍存在随机性,不进行详细的研究以及筛选,培训过程中所应用的参考书籍也过于凌乱,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无目的、无意义的增加被培训者的学习内容,以及增加被培训者的培训负担,极大程度的影响培训的进展,导致无法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培训内容,以及实现培训目标,对于培训机构的发展也造成较大的影响;培训内容还存在不切合实际的情况,即培训机构没有根据各大企业的培训目标以及培训方向选定培训内容,以及没有根据企业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导致培训的效果参差不齐,所能够向企业输送的人才数量极为有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逐渐失去存在的意义,企业人资资源管理发展处于停滞阶段;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也是一大问题,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重点在理论培训上,对于实践的培训以及对于经验的累积不重视,导致培训的结果不尽如人意,被培训者无法适应以及达到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培训内容同时还存在缺乏重点的情况,培训内容过多,对于培训内容的传授要求为全部传授,导致培训过程中,培训内容无重点突出,导致被培训者各方面均衡,无突出能力,亦无精通领域。

(3)培训设备以及资料不完整

培训设备以及资料不完整的具体表现为培训以讲述为主,利用其它设备辅助培训的情况较少,导致被培训者无法及时有效全面的掌握培训内容,吸收应用培训内容技巧,同时对于各种情况的考虑以及应对能力有待提升,培训资料不完整即培训过程中所搜集的市场信息,所掌握的企业资料以及所探测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以及先进技术不完整,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师教授被培训者的人力资源管理技巧以及知识较为陈旧,较为固定,缺乏变通,实际应用价值不高,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突破性发展实现较为不利。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方式问题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方式存在问题,是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关键性因素,具体表现为培训方式较为单一固定,即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师根据所掌握的较为丰富传统的理论知识,口头向被培训者传授,对于被培训者所提出的问题应用理论知识解答,导致的结果就是被培训者无法掌握培训的内容,无法学会培训的技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逐渐成为可有可无的存在,价值以及作用被磨灭掩盖,企业以及社会对此的重视程度也会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方式还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缺乏与时俱进,与时代的发展要求以及发展现状脱轨,具体表现为企业人力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方式应用过程中,对于实践的培训,以及实践结合理论的比例把握较不合理,培训过程中不采取多样化培训方式,不采取阶段性测验方式,同时对于被培训者的测试方式也较为单一,无法有效的鉴定出被培训者的能力水平,以及被培训者的知识掌握情况,导致企业需要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再一次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验证被培训者的水平,在此过程中不仅仅浪费企业的时间,同时还会对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的运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增加成本等;培训过程中还存在的一大弊端就是培训的一次性化,即在培训过程中将所有的知识技巧一次性传授,对于被培训者而言由于没有进行实践,操作,导致对于知识以及技巧的应用较为有限,导致掌握吸收较为有限,导致培训的结果处于低水平。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目的功利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培训目的偏差化,具体表现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逐渐偏向应试化,导致教授的方式、教授的内容以及教授的流程手段都受到较大的限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逐渐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培训过程中以参考书籍的学习,参考资料以及参考试题的练习为主要培训内容,被培训者对于知识了解不透彻,甚至于培训出来的人员大部分都能够通过资格考试,但是对于考试的内容,以及对于知识讲述的含义理解较为模糊,该情况下培训出来的人才综合能力极为薄弱,无法经受实际人力资源管理的考验,同时对于问题的处理能力较弱以及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了解较为浅层次。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改进意见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条件完善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条件完善化的具体操作包括,首先了解培训的主要目标,企业以及市场所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类型,同时实际的市场调查能够确定所需求的人才类型为,对市场现状了解充分,对企业运行情况了解充分,对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了解充分,能够根据企业的要求以及企业的发展方向,制定合理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同时确定人资资源调配和调整的方案,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以及较强的矛盾调节能力,具备长远性计划的能力,以及有全局观念,同时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有较强的整理能力归纳能力等,对于员工的能力以及员工的水平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以及掌握等,在此基础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确定培训的内容、培训所需的设备以及培训所需的资料,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完善以及添加,保证培训内容的完整性,侧重性,实际性,在此之后,在有方向、有目标的选定培训师,保证培训师的水平,给予培训师足够的实践机会,要求培训师累积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操作经验,在培训进展过程中,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来补充以及更新培训师的知识结构以及经验内容。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方式发展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方式发展方向包括分阶段进行,分为初始阶段、加强阶段、以及完善阶段。各个阶段也可分为固定周期多次培训,实现培训的内容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反复的运用以及操作,实现被培训者全面的掌握以及深入的理解所培训的内容,实现培训效果的最佳化,能够在培训过程中逐渐完善以及发展培训方式、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模式,培训实现循序渐进,实现稳步提升的目的,实现真实的人才培训,培训出来的人才能够实际的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运行过程中发光发热。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方法发展还包括根据被培训者资质能力水平不同,进行培训方式分类,实现因材施教,事先进行被培训者的各方面能力,性格等方面的综合性分析调查,将数据进行记录,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在统一培训方式之下,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来实现被培训者的均衡发展,全面化提升,综合能力提升,同时根据被培训者的特长以及天赋,进行合理的引导,最大限度的发展以及提升被培训者的能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方式还包括多样化培训,即根据培训的内容以及根据培训的形式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来达到最佳的效果,如实践培训,采取模拟培训操作,实际场景演练,小组角色扮演等形式来具体化实践场景,增加代入感,给予被培训者足够的试炼机会。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目标端正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改进建议还包括培训目标端正化,即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从应试考试的怪圈中抽离出来,具体操作为改变考核方式,即考核方式以具体场景,或者实际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试题为考核要点进行考核,在考核过程中通过随机制造突况,或者预先制定影响事件,让被培训者在该环境中快速的给出解决方案,并且完整的制定出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该考核重视被培训者的表现,包括对于突发事件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条理性,问题处理的有效性以及效率等,同时还对最终的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从方案的完整性、全面性、实用性角度分析,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将这些因素进行整合确定该被培训者的基本素质以及整体水平,在进行理论考核,理论考核则是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案例中包含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性知识,既考察被培训者的应变能力,也能够考察被培训者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基础的稳扎性,将这些数据以及这些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能够获得职业资格证的人员,能够获得资格证的人员要求包括全面型人才,问题处理能力较强者,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较为突出者,或者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某一方面极为卓越者,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多样化,有效的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化。

四、结束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能够实际的帮助企业培训人才,促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全面发展,对于企业而言是较为重要的存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发展缓慢是现今的一大问题,需要找出关键所在,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王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J].经贸实践,2016,(3):148.

[2]苏晓哲,张曦.海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培训策略[J].经济师,2014,(10):214-215.

[3]齐江鸿.浅谈人力资源培训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J].经营者,2013,27(3):29,31.

[4]孙秀梅.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魅力中国,2010,(20):46-46.

[5]曾雅娟.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误区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6,(8):88-89.

第13篇

【重大事项】

怡亚通:控股股东终止筹划控股权转让

怡亚通(002183)公告,因控股权转让事宜尚不成熟,交易各方决定终止筹划本次控股权转让事宜,各方将继续探索各领域的合作机会,公司将于9月4日召开投资者说明会。据悉,为把握当前供给侧改革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良机,控股股东怡亚通控股与交易对方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就战略合作及其涉及的控股权转让等事宜进行了深入的洽商,拟引入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三湘印象:中鹰投资获控股股东所持6000万股公司股份 履行4年前约定

三湘印象(000863)公告,中鹰投资通过司法划转获控股股东三湘控股所持公司6000万股(占比4.34%);交易后三湘控股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31.93%,中鹰投资持股4.34%。交易系履行双方2013年协议,彼时双方约定三湘控股向中鹰投资远期转让其持有的公司6000万股股份。

第14篇

1 方法原理

样品经混合酸溶液消化,将消化液注入石墨炉中,基态原子铅对空心阴极灯发射的波长产生特征性吸收,其吸光度与蒸汽中的基态原子数目成正比。根据这一原理,测定吸光度值由标准曲线上查得铅的浓度,进而求出铅的含量。

2 石墨管

2.1 石墨管的选用

目前测定时石墨管的选用有两种类型――标准高密度石墨管和热解涂层的石墨管。标准型石墨管的两侧刻有槽沟,这种石墨管对于水溶液和有机溶液均适用。使用热解涂层石墨管在表现管的寿命和一些难容元素的分析灵敏度方面,还为分析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当测定易挥发元素或在测量含有基体试样时,热解涂层石墨管就没有多少优越性了。所以在重金属铅含量的测定时,对石墨管的选用不做特别的说明。

2.2 石墨管的有效使用次数

通常石墨管的有效使用次数为50~300次测量,它取决于原子化时间、温度、净化气流流速及试样特性。当石墨管老化时,测量的灵敏度降低;应及时更换新石墨管。对于新的石墨管,在用于分析之前应进行加热处理。

3 试样前处理

按国家标准(GB/T5009.12-2003)第一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这里采用湿法消解法,需要注意:

3.1 操作条件。在通风橱中进行。

3.2 消解控制。消解过程中,应低温缓慢加热,尤其是在处理高蛋白和高汤样品时,一旦消解液变棕黑色,应冷却后加入硝酸继续消解,直至白烟消化液澄清透明或略带黄色为止;消解液不能蒸干,以防测定元素铅损失。

3.3 酸度控制。消解液中酸的浓度不能太高,在消化液澄清透明后一般需要加水溶解盐类以赶酸,赶酸时要控制温度。

3.4 测量范围。要考虑样品的浓度范围在仪器的测量工作范围,否则,就必须对样品进行稀释。但稀释倍数不能太大,且所使用的稀释酸浓度要在1%左右。

4 试剂空白

要求整个实验空白要很低,实验过程要严格控制污染,主要注意:

4.1 用水标准。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二级水的要求。

4.2 试剂要求。要使用优级纯,也可采用化学方法进行提纯,提纯过程中要避免溶剂二次玷污。同时,实验选用的试剂还要以不玷污待测铅元素为基础。

4.3 清洁方法。实验所用玻璃仪器要用酸浸泡,其他设备也要尽可能洁净。

5 标准曲线制作要求

要按标准规定制备铅标准溶液和铅标准使用液,根据仪器灵敏度和样品中的铅元素的大概含量合理选择标准曲线的范围,使样品的信号测定值落在曲线范围内;绘制一条工作曲线一般要取5~7个点(含空白零点),每一个点要重复测量两次以上,直至平行样的测定值满足要求后(一般要求重复测定的相对偏差≤20%),再进行下一个点的测定。实例见表1。

此外,还需注意,标准曲线的溶剂系统(包括所使用的酸必须是同一厂家、同一生产批次的,所使用的去离子水是同一超纯水器的)要与样品空白和样品一致,且酸度必须一致。

第15篇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部署指导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

《意见》指出,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把实体店与电商有机结合,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叠加效应,对于促消费、扩内需,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强调,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创新农村商业模式,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环境。到2020年,初步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体系。

《意见》明确三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鼓励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各类社会资源加强合作,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二是扩大电子商务在农业农村的应用。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和推广。拓宽农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等市场,为农产品进城拓展更大空间。三是改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和人才培养,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意见》提出七方面政策措施: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制订出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规范和工作指引。推动电商扶贫。二是鼓励和支持开拓创新。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和农村电子商务强县创建活动。三是大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实施农村电子商务百万英才计划,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四是加快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加强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的共享衔接,加快完善县乡村农村物流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集配和冷链等设施建设。五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促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六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对电子商务创业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授信和贷款支持,简化农村网商小额短期贷款手续。符合条件的农村网商,可按规定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七是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网络市场监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诚信建设。